You are on page 1of 673

| ( 床

医宗金鉴 M #
f
Ie
清i 1C
.吴谦等编
郑金生 整理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
I
0 AM


_理 —i
谦整
吴生
*金
清郑
图书在版编目(C IP ) 数据

医宗金鉴.上册/(清)吴谦等编;郑金生整理. 一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
ISBN 97 8 -7 -1 1 7 -2 41 7 2-4

I .①医… U .①吴…②郑… BI.①中国医药学-


清 代 - 总 集 W.CDR2-52

中国版本图书馆 C IP 数据核字 (2 0 1 7 ) 第 051268 号

人 卫 智 网 www.ip m p h .c o m 医学教育、
学术、
考试、
健康,
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
人卫官网 www. pm pk 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
医 宗 金 鉴
上册

编 者 :清 •吴 谦 等
整 理 :郑金生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继线 010-59780011)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 1 9 号
邮 编 :100021
E — m ail;pmph @ pmph. com
购书热线:010-59787592 010-59787584 010-65264830
印 刷 :三河市宏达印刷有限公司(胜利)
经 销 :新华书店
开 本 :889x1194 1/32 印张:21
字 数 :5 2 6 千字
版 次 =2 0 1 7 年 7 月 第 1 版 2017 年 7 月 第 1 版 第 1 次印刷
标准书号 :ISBN 9 7 8 -7 -1 17-24172-4/R • 24173
定 价 :62. 0 0 元
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 -m ail: WQ @ pmph* com
(凡属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市场营销中心联系退换)
本B oir M 政府m织太吹院院判吳谦等
Trt
vc

编撰的一部大喂陕学从^,也足沾代广为流传的m
学教科B 本B将中 £内 容 分 別类,采粘发缢,

fl I']
编 成 IBIS 种 - K 屮 , h M 伤寒论注》 《

晚 耍 略 注 》 ;中 册 存 删 补 名 •£ 论 》 诊心法

:--'

//
要决》 《
运气要决 » 伤 寒 心 法 耍 诀 》 《杂 病 心 法
1
耍决, 科心法嬰決)' 幼科杂病 心 法 耍 决 _痏

((|
疹心法要決.
■和 幼 科 种 痘 心 法 要 行 》•
,‘卜 册 《外

YJ
科心法要決 '眼 科 心 法 耍 決 》二、
刺灸心法嬰决
和 < #心法驳决Y "内 容 广 泛 ’ 涉 及 临 认 矜 枓 疾

1K
病的辨 论治,论押深入浅出,颇 多 N机活法,语

ttli
1
:抑 明 扼 盟 ,切^临咏实 网庳全衫总 .称

*:-

|^

II
资M lr朽说、 歌 決 , 仲 、字 荇 既 M ^ 求 ’ 乂 .

fi

fj
便 Tr 本朽问 200多 邙 米 . - 为习隗荇必

llrl

|||:

!:
I1
陕之G 此 次 牿 押 粘 选 联 本 ’悄 加 导 谈 , 木 附 剂

//
索引,
:史 加 便谈荇阅谈

//
出版者的话

清代陆九芸曾云:“
读书而不临证,
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
亦 不 可 以 为 医 。”读 经 典 是 中 医 治 学 之 根 柢 ,
也是医学必由之径。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中 医 古 籍 出 版 工 作 ,自2 0 世 纪 5 0 年 代 至 今 ,
六十余载风雨岐黄路,
在全国中医药专家的关注与支持下,
一直
砥 砺 前 行 。先 后 出 版 了 影 印 本 、
校点本、
校注本、
校释本等多种古
籍著作,
其 中 获 国 家 科 技 奖 、国 家 图 书 奖 等 多 种 奖 项 。历经几代
人的积淀,
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 医 临 床 必 读 丛 书 》是 为 了 适 应 国 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
优秀
中 医 临 床 人 才 研 修 项 目 ”而 组 织 全 国 著 名 中 医 专 家 学 者 整 理 出
版的,
所 选 之 10 5 种 古 籍 ,
多 为 历 代 医 家 推 崇 ,向 为 医 家 视 为 “医
门之柱石”,
尊为“
必 读 ”经 典 著 作 ,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自 2 0 0 5 年 相 继 出 版 以 来 ,
颇受中医界广泛
关注和好评,
先后多次重印发行。
为便于读者研习和收藏,
根据读者的迫切要求和中医专家学者
的建议,
我 们 在 已 出 版 的 105种中医经典著作中,
优中选优,
精选出
3 0 种最受读者欢迎的古籍,
编 为 《中 医 临 床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其装喊形式在保持上版风格的基础上,
以精装版面世,
在版
式上也为了方便读者而重新设计。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典藏版)》的整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①本
次选出的古籍为临床上最为常用、
最 有 收 藏 价 值 者 ;② 力 求 原 文
准确,
每种医籍均以中医文献专家遴选的珍本善本为底本,
严加
校勘,
反复审核,
确 保 原 文 精 准 无 误 ;③ 原 则 上 只 收 原 文 ,
不作校
中 医 魏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记 和注释,
旨在使读者在研习之中渐得旨趣,
体 悟 真 谪 ;獅 种 古 籍
撰有导读,
介绍 该 书 的 作 者 生 平 、
成书背景、
学术特点,
对临床的指
医宗金鉴上册

导意义以及学习方法和临证运用方法等内容,
提 要 钩 玄 ,以启迪
读者•,
⑤原文中俗体字、
异体字、
避讳字予以径改,
不作校注。
另书后附有病证名索引、
药名索引、
方剂索引,
便于读者学习
和查阅。
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
能真正起到读古籍、
筑根基、
做临床、
提 疗 效 的 作 用 ,有 助 于 中 医 临 床 人 才 的 培 养 和 成 长 ,以推动我国
中医药事 业 的 发 展 与 创 新 。
《中 医 临 床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第一辑
黄帝内经素问 景岳全书(
下)
灵枢经 医宗金鉴(上)
伤寒论 医 宗 金 鉴 (中)
金匮要略 医宗金鉴(
下)
温病条辨 本草备要
温热经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针灸大成
兰室秘藏 针灸甲乙经
脉经 傅青主女科
医学心悟 小儿药证直诀
血证■论 重 订 医 学 衷 中 参 西 录 (上 )
医贯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
下)
儒门事亲 临证指南医案
丹溪心法 名医类案
景岳全书(
上) 遵生八笺

人民五生出敕杜
2017年 5 月

4
中医药 学 是 具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生 命 科 学 ,
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得
比较好的学科,
在人才培养方面,
只要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
规律,
只要把中医 理论知识的深厚积淀与临床经验的活用有机的
结合起来,
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近百余年西学东渐,
再加上当今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作用,
使得一些中医师诊治疾病,
常 以 西 药 打 头 阵 ,中 药 作 陪 衬 ,
不论病
情是否需要,
一 概 是 中 药 加 西 药 。更 有 甚 者 不 切 脉 、
不辨证,
凡遇
炎症均以解毒消炎处理,
如此失去了中医理论对诊疗实践的指
导,
则 不 可 能 培 养 出 合 格 的 中 医 临 床 人 才 。对 此 ,
中 医学界许多
有 识 之 士 颇 感 忧 虑 而 痛 心 疾 首 。中 医 中 药 人 才 的 培 养 ,
从 国家社
会的需求出发,
应 该 在 多 种 模 式 多 个 层 面 展 开 。当务之急是创造
良好的育人环境。要 倡 导 求 真 求 异 ,
学 术 民 主 的 学 风 。 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设立了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
首 先 是 参 师 襄 诊 ,拜 名 师
制订好读书计划,
因人因材施教,
务 求 实 效 。论 其 共 性 则 需 重 视

悟 性 ”的 提 高 ,
医理与易理相通,
重 视 易 经 相 关 理 论 的 学 习 ;还
有文献学、
逻辑学,
生命科学原理与生物信息学等知识的学习运
用 。“
悟 性 ”主 要 体 现 在 联 系 临 床 ,
提高思想思考思辨的能力,

解 疑 难 病 例 获 取 疗 效 。再 者 是 熟 读 一 本 临 证 案 头 书 ,
研修项目精
选的书目可以任选,
作 为 读 经 典 医 籍 研 修 晋 阶 保 底 的 基 本 功 。第

兼顾,
总 以 多 临 证 多 研 讨 为 主 。若 参 师 三 五 位 以 上 ,
年诊千 例 以
上,
必 有 上 乘 学 问 。第 三 是 求 真 务 实 ,“
读 经 典 做 临 床 ”关 键 在
中医‘ 處
■ - 必 读 丛 书 (典藏/f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 ”字 上 苦 下 功 夫 ,
敢于置疑而后验证、
诠释进而创新,
诠证创
新自然寓于继承之中。
医宗金鉴上册

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
古为今用,
继承是基础,
创 新 是归宿,

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
做到中医不能丢,
进而才是
中 医 现 代 化 的 实 施 。厚 积 薄 发 、
厚 今 薄 古为治学常理。所谓勤求
古训、
融汇新知,
即是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
联系,以显著的疗效、
诠释、
求证前贤的理论,
寓继承之中求创新发
展,
从理论层面阐发古人前贤之未备,
以推进中医学科的进步。
综观古往今来贤哲名医均是熟谙经典,
勤于临证,
发遑古义,
创 立 新 说 者 。通 常 所 言 的 “
学 术 思 想 ”应 是 高 层 次 的 成 就 ,
是锲
而不舍长期坚持“
读 经 典 做 临 床 ”在取得若干鲜活的诊疗经验的
基础上,
应 是 学 术 闪 光 点 凝 聚 提 炼 出 的 精 华 。笔者以弘扬中医学
学科的学术思想为己任而决不敢言自己有什么学术思想,
因为学
术思想一定要具备有创新思维与创新成果,
当然是在继承为基础
上 的 创 新 ;学 术 思 想 必 有 理 论 内 涵 指 导 临 床 实 践 ,
能以提高防治
水平;再者学术思想不应是一病一证一法一方的诊治经验与心得
体 会 。如 金 元 大 家 刘 完 素 著 有 《素 问 玄 机 原 病 式 》,自 述 “
法之与
术,
悉 出 《内 经 》之 玄 机 ”,
于刻苦钻研运气学说之后,
倡“六气皆
从 火 化 ”,
阐发火热病证脉治,
创立脏腑六气病机、
玄府气液理论。
其学术思想至今仍能指导温热、
痕 疫 的 防 治 。非典型传染性肺炎
(SARS )流 行 时 ,
运用玄府气液理论分析证候病机,
确立治则治法,
遣药组方获取疗效,
应 对 突 发 公 共 卫 生 事 件 造 福 群 众 。毋 庸 置
疑刘完素是“
读 经 典 做 临 床 ”的 楷 模 ,
而学习历史,
凡成中医大家
名师者基本如此,
即使当今名医具有卓越学术思想者,
亦无例外,
因为经典医籍所提供的科学原理至今仍是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准
则,
至今仍德其青春,
因此“
读经典做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得指出,
培养临床中坚骨干人才,
造就学科领军人物是当
务 之 急 。在 需 要 强 化 “
读 经 典 做 临 床 ”的 同 时 ,以 唯 物 主义史观
判易经易道易图’
与文、
史, ,
逻辑学交叉渗透融合,
提高“

6
_ 轜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皈 )

性 ”指 导 诊 疗 工 作 。面 对 新 世 纪 东 学 西 渐 是 另 一 股 潮 流 ,国外学
者研究老聃、
孔丘、
朱熹、
沈 括 之 学 ,以 应 对 技 术 高 速 发 展 与 理 论
相 对 滞 后 的 矛 盾 日 趋 突 出 的 现 状 。譬 如 老 聃 是 中 国 宇 宙 论 的 开 _
拓者,
惠 施 则 注 重 宇 宙 中 一 般 事 物 的 观 察 。他解释宇宙为总包一
切 之 “大 一 ”与 极 微 无 内 之 “小一 ”构 成 ,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大 i
一寓有小一, 小一中又涵有大一, 两 者 相 兼 容 而 为 用 。如 此见解 丨
不 仅 对 中 医 学 术 研 究 具 有 指 导 作 用 ,对 宏观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 ;
的链接,
纳 人 到 系 统 复 杂 科 学 的 领 域 至 关 重 要 。近日有学者撰文
讨论自我感受的主观症状对医学的贡献和医师参照的意义•,
有学
者从分子水平寻求直接调节整体功能的物质,
而突破靶细胞的发
病机制•,
有医生运用助阳化气,
通利小便的方药能同时改善胃肠
症状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
还有医生使用中成药治疗老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
运用非线性方法,
优化观察指标,
不把增生前列
腺 的 直 径 作 为 惟 一 的 “金 ”指 标 ,
用综合量表评价疗效而获得认
许,
这就是中医的思维,
要坚定地走中国人自己的路。
人民卫生出版社为了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培育名
医的研修项目,
先 从 研 修 项 目 中 精 选 7 0 余 种 陆 续 刊 行 ,为进一步
扩大视野,
续增的品种也是备受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经典著作,
为我们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只要我们“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 行 之 ”,
就会学有所得、
学有所长、
学有所进、
学有所成。
治经典之学要落脚临床,
实实在在去“
做 ”,
切忌坐而论道,
应端正
学风,
尊重参师,
教学相长,
使 自 己 成 为 中 医 界 骨 干 人 才 。名医不
是自封的,
需要同行认可,
而 社 会 认 可 更 为 重 要 。让 我 们 互 相 勉
励,
为中国中 医 名 医 战 略 实 施 取 得 实 效 多 做 有 益 的 工 作 。

2 007 年 7 月 5 a

7
清 * 吴 谦 等 编 纂 的 《医 宗 金 鉴 》是 当 时 朝 廷 颁 布 的 医 学 教
材,
包 含 临 床 主 要 分 科 的 内 容 。该 书 的 编 纂 者 医 学 素 养 很 高 ,

纂得法,
内容精当,
易于记诵,
便 于 实 用 。因 此 该 书 自 颁 行 以 来 ,
成为清代运用最广泛的基础读物之一,
也是现代学习中医最重要
的参考书之一。

一 、成书过程与作者

清 * 乾 隆 四 年 (1739) 1 1 月 1 7 日,
御医吴谦得到皇帝的谕
旨,
要 求 “该 修 医 书 ,以 正 医 学 ”,
也就是让学医者有一个规范而
又 正确的教材。其 背 景 是 当 时 的 医 书 虽 多 ,但 或 博 而 不 精 ,
或杂
而不一,
亟需加以整理规范。
最初的计划是编写两套丛书,
一套小型简约,
作为学习所用
教 材 ;另 一 套 大 型 广 博 ,
作 为 教 师 使 用 的 教 学 参 考 书 。为了编写
这部全国通用的医学教材,
清政府允许使用宫廷丰富的藏书,

下令各地征集民间藏书及经验良方,
以 保 证 编 写 资 料 的 齐 备 。这
项任务委派给太医院,
总修官是太医院院判吴谦和刘裕铎,
又遴
选了精通医学、
兼通文理的纂修官、
副纂修官2 6 人 ,
并配备了校
阅、
收掌、
誊录等官员数十名,
组成了强大的编写班子,
使全书的
质量有了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保证。
经 过 3 个月的筹备,
负责督办此书的和亲 王 发 现 御 医 吴 谦 早
已经将《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 书 删 定 大 半 ,
于是指令吴谦等以
中医
輪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其原订之书为基础,
再 加 纂 修 。到 乾 隆 七 年 (1 7 4 2 ) 1 2 月 1 5 日,
全书告成,
由乾隆皇帝钦定书名为《医宗金鉴》。“鉴 ”就 是 镜 子 。
医宗金鉴上册

古 人 说 :“以 铜 为 鉴 ,
可 整 衣 冠 ”。此 书 名 寓 意 是 该 医 可 供 学 医 者
遵从,
以 此 对 照 审 察 自 己 的 医 学 行 为 。书 成 之 后 ,又 由 宫 廷 的 书
籍 出 版 机 构 武 英 殿 监 造 出 版 。该 版 字 画 秀 丽 ,图 画 精 美 ,
无论学
术内容还是版本,
均为当时最精之品。
该 书 于 1742年刊行以来,
流 传 甚 广 。尤 其 是 进 入 近 代 以 后 ,
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进,
各种石印本、
铅 印 本 大 量 印 行 。 民间学医
者据此书摘抄本更是不可胜数。由此可见,
该 书 是 近 3 0 0 多年以
来影响最大的国家医学教材,
是 学 习 中 医 最为重要的案头之作。

《医宗金鉴》既 是 一 套 丛 书 ,
但 又 自 成 体 系 。和 此 前 任 何 一
个朝代官修医书不同的是,
该书始终立足于广大学习中医者提供
系统而又实用的教本,
而 不 是 汲 汲 于 经 典 著 作 的 校 勘 整 理 。因
此,
该书大多数的子 目 书 都 是 重 新 编 纂 的 精 粹 之 作 。
纵览该丛书的15种子目书,
包 含 有 “一 论 二 要 旨 ,
两注十要
诀 ”。其 中 数 量 最 多 的 是 “要 诀 ”类 ,占了三分之二。
1. 十要诀
“要 诀 ”类 的 书 ,
特 点 在 于 内 含 歌 诀 、以 便 记 诵 。这 类 书籍主
要 涉 及 临 床 各 科 ,其 中 的 8 种 (《伤 寒 心 法 要 诀 》、《杂 病 心 法 要
诀 》、
《妇科 心 法 要 诀 》、
《幼 科 杂 病 心 法 要 诀 》、
《痘 疹 心 法 要 诀 》、
《外 科心法要诀》、
《眼 科 心 法 要 诀 》、《刺 灸 心 法 要 诀 》),
涉及伤
寒 热 病 、内 科 杂 病 、
妇、儿、
外 、眼 等 科 ,以 及 针 灸 疗 法 。编 撰者认
为,
这 类 医 书 必 须 烂 熟 于 胸 ,“书 不 熟 则 理 不 明 ,理 不 明 则 识 不
精 ”。识 不 精 则 临 证 就 会 疑 惑 游 移 ,“漫 无 定 见 ”,
造 成 药 、证不
合,
影 响 疗 效 。因 此 ,
编撰者在广泛综合前人此类书籍的基础上,

10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去粗取精,
撮其要点,
在论说之外,
编成歌括,
方便读者烂熟各科
精 华 内 容 、以 利 临 床 运 用 。像 这 样 煞 费 苦 心 为 读 者 着 想 的 编 书
法,
在 古 代 极 为 罕 见 。因 此 “要 诀 ”类 的 书 是 《医 宗 金 鉴 》最 出 彩
的亮点。此 外 还 有 《四 诊 心 法 要 诀 》,
涉及中医诊断这一基本功
所在,
故编撰者也采用了 “要 诀 ”体 。
“要 诀 ”类 的 书 只 有 《运 气 要 诀 》离 临 床 较 远 。金 元 以 后 有
“不 明 五 运 六 气 ,
遍 检 方 书 何 济 ”的 说 法 ,
故 该 书 将 《内经》中的运
气单独抽出,
图文并茂,
有 论 有 歌 。当 代 运 气 学 说 的 研 究 者 虽 然
不乏其人,
但对一般医者的影响,
已经江河日下,
今非昔比了。
歌诀类的书,
在明清以后风行天下,
多数是浅显的人门书,

术 性 不 太 强 。《医宗金鉴》则 不 然 。该 书 的 歌 诀 是 作 为 各 类 知 识
的总纲,
其 下 都 有 解 说 或 者 诸 名 家 的 注 解 阐 释 。 因此歌诀只是深
人浅出的 体 现 形 式 。其 歌 诀 都 是 由 医 、
文 兼 通 者 精 心 编 撰 ,自然
是合辙压韵,
雅 俗 共 赏 。前 述 的 9 种 “要 诀 ”,
是全书的精华所
在,
也是最能体现编书 者 理 论 和 临 床 治 疗 水 平 的 一 类 书 。
2 . 两注
“两 注 ”即全书最前面的《伤 寒 论 注 》、
《金 匮 要 略 注 》2 种 ,

为《订 正 仲 景 全 书 》。张 仲 景 医 书 是 中 医 临 证 医 学 的 里 程 碑 ,

是宋代及其以后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
被 称 之 为 “启 万 世 之 法 程 ,
诚 医 门 之 圣 书 ”。历 代 注 解 伤 寒 者 虽 多 ,“随 文 附 会 ”者 亦 复 不
少,
故 难 以 传 信 。吴 谦 等 博 集 诸 家 的 注 释 ,
采其精粹,
正其错讹,
删其驳杂,
补其缺漏,
发其余蕴,
撰成此两注本。
这 两 种 注 本 与 前 述 的 “要 诀 ”着 眼 点 不 同 ,
其目的是注释临
床经典著作,
使临床医生能熟谙其中理法方药之妙,
学习辨证论
治 的 基 本 方 法 。因 此 ,
这两注本把张仲景原文作为纲,
而把历代
各 注 家 的 精 辟 见 解 列 于 逐 段 之 下 。吴 谦 等 也 经 常 加 人 自 家 的 按
语和注说,
阐 释 诸 家 注 释 未 尽 之 义 。此 外 ,
各篇之前还有提要式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的解说,
方 便 读 者 掌 握 仲 景 医 书 各 篇 要 领 。某些篇章之后还有文
字的校勘和训解,
体现 了 编 撰 者 深 厚 的 文 献 功 底 。
医宗金鉴上册

3 . —论
“一 论 ”B卩《删 补 名 医 方 论 》。所 谓 “删 补 ”,是 在 清 • 罗 美
《古 今名医方论》一 书 基 础 上 进 行 的 删 补 。吴 谦 等 认 为 :
“方者一
定 之 法 ,法 者 不 定 之 方 。古 人 之 方 ,
即古人之法寓焉。”也 就 是 说 ,
分析古人之方,
可 以 从 中 了 解 立 方 之 法 。只 有 充 分 理 解 立 方 之
法,
才 算 是 掌 握 了 一 方 的 精 意 。因 此 ,
辨析讨论组成方剂的深意,
就 显 得 特 别 重 要 。罗美《古 今 名 医 方 论 》集录了明代及 清 初 诸 名
家的论方之精粹,
是 著 名 的 方 论 专 著 。吴 谦 等 《删 补 名 医 方 论 》
仿效罗美,
再 加 删 补 。其 中 诸 方 下 “集 注 ”下 所 引 诸 家 方 论 ,
多取
自罗美之书。而 “注 ”、
“按 ”则 为 吴 谦 等 所 增 补 。这部 分 内 容 以
名方为纲,
讨论立方选药意义,
说理严密,
引人人胜,
是学习组方
用药的必读之书。
4 . 二要旨
“二 要 旨 ”包 括 《幼 科 种 痘 心 法 要 旨 》、
《正 骨 心 法 要 旨 》。这
两种书都是技术性很强的书,
经 过 《医 宗 金 鉴 》作 者 的 总 结 ,
选取
最实用的内容,
故 称 之 为 “要 旨 ”。
由于天花被消灭,
种 痘 在 当 今 已 成 历 史 陈 迹 。但 是 其 中 的
“正 骨 ”,
至 今 仍 有 其 重 要 价 值 。正 骨 科 在 清 代 以 前 很 少 有 高 水
平、
内容全面的专著,
故 吴谦等上考《灵 枢 》、
《素 问 》,
下参历代诸
书,
汇成此书,
内容涉及外治、
内治、
药饵、
手法、
器具等,
且图文并
茂,
是为骨伤科的重要文献。
以上是《医 宗 金 鉴 》1 5 种 子 书 的 大 体 介 绍 。必 须 指 出 的 是 ,
这 1 5 种书的内容虽然各不相同,
但 它 们 又 有 共 同 之 点 。归纳起
来,
《医宗金鉴》的总特点是:“理 求 精 当 ,
不 尚 奇 斜 ;词 谢 浮 华 ,

期 平 易 。”前 者 是 说 该 书 的 理 论 精 当 平 正 ,
不 追 求 标 新 立 异 的 “奇

12
中 医 喊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斜 ”之 说 。全 书 始 终 贯 穿 了 辨 证 论 治 思 想 ,
突出八纲辨证,
这就使
《医宗金鉴》整 体 学 术 水 平 高 出 一 般 人 门 读 物 之 上 。在 编 纂 方 式
方面,
该书不事虚文,
不追求词语浮华、
古 奥 ,以 “平 易 ”的 语 言 ,
配合精美的图画,
使该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普及医学的作用,

其书能在后世广为流行,
经久不衰。

三 、如何学习运用《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是 一 部 大 型 的 丛 书 ,
它是清代的学医教材,
但又
与 当 今 的 中 医 教 材 有 很 大 的 区 别 。例 如 该 书 没 有 《内经》、中药
学、
中医基础理论等专门的内容。因 此 ,
学习该书时要顾及该书
产生的时代,
扬长避短,
去 粗 取 精 。今 提 供 某 些 具 体 学 习 方 法 供
读者参考。
1 . 根据当代实际,
选择其中的实用内容
《医宗金鉴》编 纂 之 时 ,
天 花 是 当 时 危 及 小 儿 的 元 凶 。 因此
该 书 有 两 种 子 书 涉 及 痘 疮 。其 一 是 《痘 疹 心 法 要 诀 》,
其 二 是 《幼
科种痘心法》。然 而 天 花 在 当 代 已 被 彻 底 消 灭 ,
这两书虽然还有
其历史研究价值,
但 其 临 床 实 用 价 值 显 然 大 大 降 低 。此 外 ,
《运气
要 诀 》虽然可以作为学习《内经》有 关 运 气 的 重 要 参 考 书 ,可 是 其
临 床 实 用 价 值 至 今 尚 有 争 议 。本 次 整 理 《医 宗 金 鉴 》时 ,
为保 持
全书的完整,
为多方面的研究者提供材料,
故没有删去这些受时
代局限引起的问题,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予以取舍。
对于临床人员来说,
该书杂病、
妇科、
幼 科 杂 病 、眼 科 、
刺灸以
及正骨,
都 是 非 常 贴 近 临 床 实 用 之 作 。学 习 者 可 以 根 据 各 人 的 具
体情况,
重点选择其中适合自己的子书,
熟读精读。
书前《订正仲景全书》中的《伤寒论注》、
《金 匮 要 略 注 》,内容
非 常 丰 富 。此 书 既 可 以 供 给 目 前 正 在 中 医 高 等 院 校 学 习 张 仲 景
医书时参考,
也可以供自学者领略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医书的
中医临康
( 一 、 胃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采。
2 .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或背诵歌诀
医宗金鉴上册

前已述及,
《医 宗 金 鉴 》的 特 点 就 是 理 精 词 易 。该 书 的 “要
诀 ”类 书 籍 中 ,
有 许 多 琅 琅 上 口 的 歌 诀 。这 些 歌 诀 在 各 症 、
各方之
前 ,充 分 发 挥 着 提 纲 挈 领 的 作 用 。对 于 初 学 者 来 说 ,
在理解的基
础上,
背诵这些歌诀,
将 会 给 终 生 的 临 床 工 作 带 来 好 处 。 旧时代
许多自学成材的中医师,
经 常 提 到 他 们 熟 读 或 背 诵 《医 宗 金 鉴 》
的要诀,
终 生 受 用 无 穷 的 学 习 经 验 。这 些 歌 诀 之 下 ,
都有相关的
精 辟 解 说 。对 照 这 些 解 说 ,
充分理解歌诀的含义,
对背诵或熟记
歌 诀 很 有 裨 益 。所 以 ,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际,

取其中的某些要诀类的书籍,
在理解的基础上,
争取多背诵一些
经常使用的 方 剂 或 者 病 症 等 歌 诀 。
该书的要诀中,
多数是七言歌诀,
但 《四 诊 心 法 要 诀 》采用了
四言歌诀。此 书 实 际 上 是 以 所 谓 宋 • 崔 嘉 彦 《四 言 脉 诀 》为基
础 ,再 加 润 饰 和 解 说 而 成 。据 当 代 学 者 考 证 ,
宋 • 崔 嘉 彦 《四言脉
诀 》乃 托 名 之 作 。真 正 的 作 者 是 崔 嘉 彦 的 再 传 弟 子 、
元 * 张道中
所 撰 《西 原 脉 诀 》。此 书 是 明 清 流 传 甚 广 的 中 医 诊 断 入 门 读 物 。
其书虽 名 为 《脉诀》,
实 际 上 强 调 四 诊 (望 闻 问 切 )合 参 。所 以 《医
宗金鉴》的编撰者建议“学 者 熟 读 玩 味 ,
临 i正之时,自有得心应手
之 妙 ”。
3 . 掌握该书实用有效的方剂及方论
《医宗金鉴》的 编 撰 者 多 为 饱 学 之 士 ,
对 医 学 造 诣 很 深 。具
体 表 现 之 一 是 各 科 的 论 病 选 方 非 常 精 到 。例 如 《杂 病 心 法 要
诀 》、
《妇科心法要诀》、《幼 科 杂 病 心 法 要 诀 》、《外 科 心 法 要 诀 》
等书,
均博采众书,
撮其精粹,
突出各科的特点,
强调辨证施治。
所论病情以及所选方药,
都 非 常 平 正 实 用 。熟悉并掌握各科常见
疾病的辨证方法,
对书中展示的许多有效方剂要背熟其组成与用

14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法 ,将 会 给 临床治疗带来莫大的好处。
为了使读者能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该 书 另 集 录 了 《删补
名医方论》,
解释了主要常用方剂的组方理论,
这对了解临床常用 导
方的配伍组方原 理 非 常 有 益 。读 者 在 学 习 各 科 知 识 的 同 时 ,
遇到
常用方剂,
不妨利用书后的索引,
查 看 《删 补 名 医 方 论 》有 无 此 读
方 。如 果 有 ,
则同时阅读该方的方论,
有助于加深对此方的了解,
既便于记忆,
又便于临床实用。
以上所述,
主 要 是 针 对 多 数 的 读 者 提 出 的 几 个 建 议 。其实该
书除了用药之外,
手 法 外 治 针 灸 的 内 容 也 很 有 特 色 。在该书的刺
灸、
正骨科专门的子目书中,
配有精美的插图,
切合临床实用的治
疗方法,
也是值得认真学习,
加以掌握的。
本次的整理本,
根 据 最 早 的 清 代 武 英 殿 本 再 加 精 心 校 勘 。整
理 时 又 汲 取 了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历 次 有 _的 经 验 ,
从方便读者的角
度,
添加了方剂索引,
并将全书分为三册,
以 便 阅 读 。鉴于该书的
内 容大多浅显易懂,
故 整 理 时 未 详 加 注 释 。欢 迎 读 者 在 使 用 中 对
该整理本提出宝贵的意见。

郑全 生
2017 年 1 4

15
整理说明

《医 宗 金 鉴 》是 清 代 政 府 组 织 纂 修 并 颁 行 的 医 学 教 材 ,内容
丰富,
体 例 严 谨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1 9 5 7 年 影 印 该 书 武 英 殿 版 ,
1 9 6 3 年 以 后 又 多 次 出 版 以 武 英 殿 版 为 底 本 的 排 印 本 。排印本校
改了原版某些文字错误,
又修正或更改了原书某些体例,
增加了
附 方 索 引 。本 次 整 理 汲 取 了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历 次 整 理 校 点 本 的
合理部分,
并 以 武 英 殿 版 为 底 本 再 次 校 订 。兹 将 整 理 后 的 内 容 说
明如下:
一 、 该书 虽 为 丛 书 ,
但武英殿版并未突出子书名称,
而是按
卷 排 序 。书 前 有 总 目 录 ,
各 卷 有 分 目 录 。此 本 以 《御 纂 医 宗 金
鉴 »15种 子 书 为 纲 ,
重新编排总目,
且将相关分目录置于各子书
之 前 。原 书 目 录 或 与 正 文 有 出 人 ,
今 以 正 文 为 主 加 以 调 整 。个别
地方依据目录更改正文,
如 目 录 之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蜀 漆 牡 蛎 龙 骨
救 逆 汤 ”,
正 文 作 “桂 枝 救 逆 汤 ”,
今据目录改。
二 、 本书 采 用 横 排 简 体 ,
故原繁体字、
异体字均改为规范的
简 体 字 (如 “痠 ”作 “酸 ”、
“硬 ”作 “鲠 ”)。并 非 异 体 的 少 数 中 医 特
殊用字及容易产生歧义的简体字,
则 一 仍 其 旧 (如 猝 不 改 作 卒 )。
某些意义相同的字,
则 统 一 改 作 通 行 字 (如 歡 改 作 啜 ,
欽改作咳
等 )。 明 显 笔 误 或 讹 字 则 径 改 ,
不 出 校 记 ,如 “增 寒 ”径 改 作 “憎
寒 ”。原 本 竖 排 ,
多 见 “右 件 药 ”之 类 的 指 示 文 字 ,
今据横排特点,
将 “右 ”字 均 改 为 “上 ”字 。
三 、 通假 字 、
古今字予以保留。
中医
雜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四 、避 清 讳 的 字 一 般 恢 复 原 用 字 (如 “元 机 ”复 原 为 “玄 机 ”、
“元 府 ”复 原 为 “玄 府 ”、“坻 ”复 原 为 “丘 ”等 )。但 个 别 药 名 因 避



讳而改、
习 用 成 俗 者一仍其旧(如 “元 参 ”即“玄 参 ”)。前 朝 避 讳 、

说明
业 已 成 俗 者 亦 不 改 (如 “丸 ”作 “圆”)。
五 、该 书 某 些 名 词 术 语 与 今 通 行 者 或 有 不 同 。经 审 慎 考 订 ,
据古今通行之名作出部分改动与调整,
如 藏 府 (脏 腑 — 括号为
今通行名,
下 同 )、
足 指 (足 趾 )、雌 痖 (撕 哑 )、
旋 复 花 (旋 覆 花 )、
白芨(白 及 )、虾 蟇 (蛤 蟆 )、
燕 脂 (胭 脂 )、
磐 蝥 (斑 蝥 )、
茵 藤 (茵
陈 )、
黄檗、
黄 蘗 (黄 柏 )、
瞳 峁 (瞳 髎 )、
嬌 (跷 )。但 某 些 古 药 名 仍
保持古名,
如钓藤钩不改作钩藤钩、
栝蒌不改做瓜蒌,
连轺不改作
连翘、
莪茂不改作莪术。
六 、 原书 各 卷 后 之 “音 切 ”,
若全按正规简体则难以应对古
音韵,
故 仍 其 旧 。原 总 目 后 附 2 8 个 字 的 音 释 ,
虽与原文对应不甚
紧密,
今亦照附。
七 、 原书 插 图 在 武 英 殿 版 一 般 图 在 前 、文 在 后 。 为 便 于 阅
读、
排版,
插 图 位 置 或 有 变 更 。全 书 插 图 统 一 编 号 ,
以 便 查 找 。所
有插图重新摹绘,
图注文字凡横排者按现代习惯予以调整,
竖排
者 保 持 不 变 。图 注 或 图 形 有 误 者 ,
经 考 订 后 予 以 订 正 。如 图 494
“鬼 眼 ”与 “鬼 哭 ”原 版 错 位 ,
今正之。
八 、 书后 附 有 方 剂 索 引 ,
以便检索。

17
御 籑 医 宗 金 鉴 首 卷

奏 疏

太医院院使加光禄寺卿衔臣钱斗保等谨奏:
为 钦 奉 上 谕 事 :乾 隆 四 年 十 一 月 十 七 日 ,
右院判臣王炳、
御医
臣 吴 谦 奉 上 谕 :“尔 等 衙 门 该 修 医 书 ,以 正 医 学 。钦 此 。”臣等闻
命之下,
曷胜惶惧欣跃。医 道 废 弛 ,
师 范 不 立 久 矣 。 皆因医 书 驳
杂,
人 不 知 宗 。今 我 皇 上 圣 慈 仁 心 ,
视民如子,
欲其同登寿域,

意之厚,
与天无极,
此 乃 万 世 寿 民 公 事 。随 会 同 院 使 臣 钱 斗 保 、

院判臣陈止敬、
御医臣刘裕铎,
合 词 恭 谢 天 恩 。臣等窃闻上古之
医,
通天之纪,
察地之理,
调其运,
和其化,
使 上 下 合 德 ,皆神圣为
之,
其 道 大 也 如 此 。周 时 以 冢 宰 领 其 职 ,
上保圣躬,
下全民命,

任 重 也 如 此 。至 汉 而 降 ,
医人方技,
然习之者,
犹非常人,
淳于意、
张 机 之 属 。迨 后 视 医 甚 轻 ,习 之 者 仅 为 一 己 衣 食 计 ,
并不存心济
世 。 自 好之士,
耻 与 同 铸 。是 以 良 医 代 乏 ,
其道日衰,
其术失传。
今惟我皇上仰体圣祖仁皇帝、
世宗宪皇帝圣心未就,
下颁修医书
之旨。臣等思维,
医虽小道,
实天下苍生性命所关,
非诸 末 艺 之 可
比也。考 医 之 书 ,
《天 元 玉 册 》、
《本 草 》、
《灵 枢 • 素 问 》三 经 ,
始自
伏羲氏、
神农氏、
轩 辕 黄 帝 与 臣 岐 伯 等 所 作 也 。殷 时 伊 尹 著 《汤液
本 草 》,
战 国 时 扁 鹊 著 《难 经 》,
后 汉 时 张 机 著 《伤 寒 论 》,
其书世
远,
词奥难明,
且多编次传写错讹。 自晋而下至今,
医书甚伙,

能 枚 举 。虽 诸 大 家 多 所 发 明 ,
然 亦 各 自 成 家 。或 博 而 不 精 ,
或杂
而 不 一 ,间 有 自 相 牴 牾 ,
反 足 惑 人 者 ,皆 当 改 正 注 释 ,
分别诸家是
非 。先 自 张 机 书 起 ,
盖以前之书,
皆 有 法 无 方 。《伤 寒 论 》、
《金匮
\

18
_ 犒森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要略杂病论》,
创立方法格式,
始 有 法 有 方 。诚 医 宗 之 正 派 ,
启万
世之法程,
实 医 门 之 圣 书 也 。故 先 改 正 错 讹 注 释 ,
以利天下时用。
臣等请 将 大 内 所 有 医 书 发 出 ,
再命下京省,
除书坊现行医书外,
有 奏
旧 医书无板者,
新医书未刻者,
并家藏秘书,
及世传经验良方,

地方官婉谕购买,
或借抄录,
或本人愿自献者,
集送太医院,
命官 疏
纂 修 。上 自 三 皇 以 至 我 朝 ,
分门聚类,
删其驳杂,
采其精粹,
发其
余蕴,
补其未备,
成 书 二 部 。其 小 而 约 者 ,以 便 初 学 诵 读 ;其 大 而
博者,
以便学成参考。使 为 师 者 ,
必 由 是 而 教 ;为 弟 子 者 ,
必由是
而学,
则医学昌明,
寿 民 于 万 万 世 矣 。其 纂 修 照 何 馆 例 ,
书成如何
颁给之处,
仰 候 钦 定 。谨 此 奏 闻 。
乾隆四年十二月初二日奏。
奉 旨 :着 大 学 士 鄂 尔 泰 酌 议 具 奏 。其 一 应 纂 修 事 宜 ,
并着总
管 考 核 。钦 此 。

19
太保议政大臣大学士三等伯总管医书馆事务臣鄂尔泰谨奏:
为 遵 旨 酌 议 事 :太 医 院 院 使 钱 斗 保 等 ,
为钦奉上谕纂修医书
等因一折,
奉 旨 :“着 大 学 士 鄂 尔 泰 酌 议 具 奏 。其 一 应 纂 修 事 宜 ,
并 着 总 管 考 核 。钦 此 。”臣 查 修 书 各 馆 旧 例 ,
所用纂修官、
提调官、
收掌官及考取誊录生监,
以及供事纸匠,
俱酌量人数足用,
多寡不
等,
请 旨 遵 行 在 案 。今 蒙 皇 上 特 命 纂 修 医 书 ,以 正 医 学 。 臣谨详
加酌议,
所修医书,
不 必 另 行 开 馆 ,即 于 太 医 院 衙 门 内 ,
将 现在闲
房,
照例量加修葺,
尽 可 充 用 。该 医 院 官 员 到 馆 办 事 ,
亦称近便。
其纂修官只需八员,
总 修 官 须 用 二 员 。御 医 吴 谦 、
刘裕铎,
应令充
总修官,
仍兼纂修,
外 其 余 纂 修 官 八 员 。应 令 太 医 院 堂 官 并 吴 谦 、
刘裕铎等,
将平日真知灼见,
精通医学、
兼通文理之人,
保举选派。
如不足数,
再于翰林院及各部院官员内,
有 通 晓 医 学 者 ,酌 量 查
派 。盖 因 前 代 医 书 ,
词义深奥,
诠解不易,
而分门别类,
考订成书,
既欲理明,
亦 须 辞 达 ;既 贵 详 晰 ,
尤 须 贯 串 。此 医 理 、
文理、
分修、
总 修 ,四 者 缺 一 ,
必 不 能 成 完 书 ,以 垂 诸 久 远 者 也 。再 院 使 钱 斗
保、
左院判陈止敬、
右院判王炳,
俱 有 本 衙 门 办 理 事 件 。且内庭差
事,
所关重大,
难以分任修书之事,
请将该馆一切应行事务,
令钱
斗 保 等 三 员 照 看 经 理 。其 收 掌 官 酌 用 二 员 ,
亦令 该 医 院 堂 官 于 所
属 人 员 内 选 派 。再 于 该 医 院 效 力 人 等 内 ,
选 取 字 画 尚 好 者 ,以备
誊 录 。如 不 敷 用 ,
照例行文国子监直隶学政,
将生监秉公考试,

择字画端楷,
咨送本馆,
以 凭 选 取 。供 事 酌 用 四 名 。纸 匠 二 名 ,

中医
翁束 必 渎 丛 书 (典 藏 版 )

照 例 于 内 阁 取 用 。其 在 馆 官 员 人 役 ,
月支桌饭、
工食银两,
俱照八/
旗 志 书 馆 例 支 领 。其 应 用 桌 凳 、
什物、
纸张、
笔墨等项,
照例酌量
向各该处咨取。至 院 使 钱 斗 保 等 奏 折 内 请 将 大 内 所 有 医 书 发 出 , 奏
再请敕下直省,
除书坊现行医书外,
有旧医书无板者,
新医书未刻
者,
并家藏秘书,
及世传经验良方,
著地方官婉谕购买,
或暂借抄 疏
录,
或本人愿自献者,
俱集送太医院等语,
应照所奏咨明该部,
行 :
文各省督抚, 谨奏请旨。
转 饬 地 方 官 遵 照 办 理 可 也 。臣 未 敢 擅 便 , i
于乾隆四 年 十 二 月 十 二 日 奏 。 i
奉 旨 :医 书 馆 与 修 书 各 馆 不 同 ,
该馆纂修等官公费,
着照修书
各馆例减半支给,
余 依 议 。钦 此 。

21
照 管 医 书 馆 事 务 和 硕 和 亲 王 臣 弘 昼 谨 奏 :为 遵 旨 议 奏 事 :
乾隆五年二月初七日,
奉旨太医院设馆纂修医书一事,
着臣
详细查明,
妥议具奏,
钦 此 钦 遵 。臣 谨 查 得 院 使 钱 斗 保 等 ,
以古今
医书甚繁,
虽诸大家多所发明,
或博而不精,
或 杂 而 不 一 ,皆当改
正注释,
以 利 天 下 时 用 。请 将 大 内 所 有 医 书 发 出 ,
命下京省,
令将
新旧医书,
并家藏秘书,
及世传经验良方,
集送 太 医 院 纂 修 成 书 等
情 。经 大 学 士 伯 鄂 尔 泰 遵 旨 议 称 :纂 修 医 书 不 必 另 行 开 馆 ,即于
太 医 院 闲 房 内 修 葺 充 用 。所 需 总 修 官 二 员 ,
应令吴谦、
刘裕铎充
当,
仍兼纂修,
外其余纂修官只需八员,
收 掌 官 二 员 。再 于 该院人
员内,
选 取 字 画 尚 好 者 ,以 备 誊 录 。仍 酌 用 供 事 四 名 、
纸匠二名。
该馆一切应行事务,
令 钱 斗 保 等 三 员 照 看 经 理 。至 官 员 人 役 ,

支桌饭、
工食银两,
俱 照 八 旗 志 书 馆 例 支 领 。所 需 桌 凳 、
纸张、

墨等项,
向 各 处 咨 取 应 用 。所 请 大 内 医 书 发 出 ,
命下京省,
将新旧
医书,
并家藏秘书,
及世传经验良方,
集送太医院之处,
应照所奏
施行,
等 因 具 奏 。奉 旨 :“医 书 馆 与 修 书 各 馆 不 同 ,
该馆纂修等官
公费,
照 修 书 各 馆 例 减 半 支 给 。余 依 议 。钦 此 钦 遵 。”臣复详加确
查,
该院遵旨将纂修事宜、
工食、
什物等项,
咨 查 各 馆 ,尚 未 移 覆 。
及行取各省医书之处,
亦 未 咨 部 通 行 。其 需 用 人 员 且 未 选 定 ,

以 至 今 未 曾 开 馆 。 臣 将 未 即 速 办 情 节 ,询 于 钱 斗 保 等 。据吴谦词
称 :以 前 之 书 有 法 无 方 ,
惟 《伤 寒 论 》、
《金 匮 要 略 杂 病 论 》等书创
立,
始 有 法 有 方 。谦 于 余 暇 已 详 加 删 订 ,
书成八九,
稍 加 增 减 ,即
中医輪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r

可 告 竣 等 语 。窃 思 吴 谦 既 称 删 订 已 成 八 九 ,
兼之大内颁发医书,
详 加 参 考 。诚 如 圣 谕 。纵 天 下 之 书 ,
亦 未 必 有 过 于 此 者 也 。请将
大内所有医书,
及吴谦删订未成之书,
一 并 发 与 太 医 院 ,选 择 吉 奏
期,
即行开馆纂修。其 应 行 事 宜 ,
俱 照 原 议 办 理 。今 既 有 大 内 之
书,
并吴谦未成之书,
足 可 纂 修 。应 将 行 文 各 省 咨 取 医 书 之 处 ,
毋 疏
庸议等因。 ;
于乾隆五年二月十六日具奏。 i
奉 旨 :这 所 奏 是 馆 内 事 宜 ,亦 着 和 亲 王 照 看 。钦 此 。 丨

23
照管医书馆事务和硕和亲王臣弘昼等,
奉敕纂修医书,
今已
告 成 。谨 奉 表 恭 进 者 :
伏以帝德播生成易简协阴阳之撰,
皇仁大胞与中和阐位育之
功 。敛 箕 福 以 敷 民 ,
统寒燠、
雨 旸 而 廑 念 ;辨 禹 图 而 正 位 ,
合刚柔、
燥 湿 以 咸 宜 。体 好 生 之 心 以 为 心 ,
五 辰 顺 布 ;本 博 济 之 学 以 为 学 ,
二 气 均 调 。荡 荡 难 名 ,
薄 海 蕴 恬 熙 之 化 ;巍 巍 莫 并 ,
普天蒙乐利之
休 。臣 等 诚 惶 诚 恐 ,
稽 首 顿 首 上 言 :窃 惟 医 书 肇 自 《灵 》、
《素 》,

药 著 于 汉 唐 。仓 扁 以 前 ,
禁 方 每 多 不 传 之 秘 ;宋 元 而 后 ,
著述皆属
补 救 之 文 。乃 法 立 理 明 ,
往哲示圆机之妙,
而执方废法,
后世鲜淹
贯 之 儒 。非 有 明 镜 以 烛 其 源 流 ,
万 物 何 以 尽 归 仁 寿 ?必比玉策以
通其表里,
群 言 乃 能 得 所 会 归 。钦 惟 皇 帝 陛 下 ,
道接羲轩,
业隆参
赞 。沛 膏 雨 于 山 陬 海 激 ,
都 屋 春 生 ;扇 仁 风 于 云 牖 松 扉 ,
瑶阶日
丽 。既 已 登 斯 民 于 衽 席 ,
更 欲 进 斯 世 于 吉 康 。念 天 时 之 寒 暑 不
齐,
人事之寝兴难节,
将正医门之旨,
以昭 爱 养 之 方 。爰 发宫 府 藏
书,
遍集古今典籍,
特命臣等纂修既往,
以 诏将来。诚 亿万年未遇
之鸿恩,
千百世难逢之旷典。臣等四诊未谙,
五 味 粗 分 。 闻命自
天,
悚 惶 无 地 。慎 选 医 员 ,
细陈纲目;
焚膏继晷,
不 辞 午 夜 。丹铅
分校合参,
务 竭 一 心 研 悦 。饮 蔗 浆 以 解 热 ,
旁搜摩诘之诗;进昌阳
以引年,
远 证 昌 黎 之 说 。理 求 精 当 ,
不 尚 奇 斜 ;词 谢 浮 华 ,
惟期 平
易 。证 详 表 里 、
阴阳、
虚实、
寒 热 ;方 按 君 臣 、
佐使、
性味、
功 能 。酌
古以准今,
芟 繁 而 摘 要 。书 凡 九 十 卷 ,
类 分 十 一 科 。恭 辑 书 成 ,

中医# 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呈 御 览 。经 宸 衷 之 鉴 定 ,
弥 觉 义 理 精 深 ;蒙 圣 主 之 披 陈 ,
益见微文
灿 著 。钦 定 嘉 名 :
《医 宗 金 鉴 》。赤 文 绿 字 ,
诚 哉 !寿 世 鸿 编 ;云
笈瑶函,
允 矣 !仁 民 妙 术 。悬 之 九 市 ,
不 妨 家 遇 越 人 ;宝 之 千 秋 , 表
正使 代 生 岐 伯 。实 乃 万 方 之 庆 ,
谁 云 一 家 之 言 ?伏 愿 泽 永 春 台 ,
恩 覃 夏 甸 。修 善 政 于 六 府 ,
水火金木土谷,
大 德 常 流 ;培 元 化 于 一 i
心,
知仁圣义中和,
神 功 默 运 。将 见 阳 回 天 上 ,
人歌舜日之舒长;
瑞溢寰中,
世 戴 尧 天 之 广 大 矣 !臣 等 无 任 瞻 天 仰 圣 ,
激切屏营之
至,
谨奉表恭进以闻。
乾隆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25
诸臣职名

武 英 殿 监 理 照 管医书馆事务和硕和亲王臣弘昼
太 保 议 政 大 臣大学士三等伯总管医书馆事务臣鄂尔泰

经理提调官

太 医 院 院 使 加光禄寺卿衔食三品俸纪录三次臣钱斗保
内务府坐办堂郎中纪录三次臣吉庆
内务府总管六库郎中纪录三次臣普福
内务府郎中兼佐领云骑尉纪录三次臣兴贵
太 医 院左院判食五品俸纪录三次臣陈止敬
内务府总领纪录三次臣福宁

总修官

太 医 院 右 院 判 食 五 品 俸兼经理事纪录三次臣吴谦
太 医 院右院判食五品俸纪录三次臣刘裕铎

纂修官

太 医 院御医加二级纪录三次臣李毓清
太医院御医加二级纪录三次臣武维藩
太医院御医加二级纪录三次臣花三格
太 医 院御医加三级纪录三次臣施世德
太 医 院 御 医 加 一级纪录二次臣邓锡璋
中医疏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 读 丛 书 (J

太医院御医加一级臣樊君彩
太医院八品吏目加一级纪录二次臣刘绅
太医院八品吏目加一级纪录二次臣藤瀚
太医院八品吏目纪录三次臣何徵图
太医院九品吏目纪录二次臣章垣采
太医院额外九品吏目加一级纪录二次臣金世荣
太医院额外吏目加一级臣刘植
原任钦天监博士臣刘裕锡
遴选廪贡生臣孙埏柱

效力副纂修官

太医院御医加二级臣俞士烜
太医院八品吏目纪录二次臣朱伯德
太医院九品吏目纪录二次臣栗坚
太医院九品吏目纪录二次臣张隆
太医院医士纪录三次臣张圣格
太医院医士纪录三次臣李国勋
太医院恩粮纪录三次臣屠文彬
遴选监生考授县丞臣祁宏源
太医院顶带吏目臣肯国忠
太医院遴选医生臣孙铨
太医院遴选医生臣吴灏
遴选生员臣任永年

校阅官

太医院御医纪录二次臣沈恒菜
太医院御医加二级臣盛继祖
中医
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太医院御医加三级纪录二次臣施世琦
太医院御医加一级纪录二次臣陈灿
医宗金鉴上册

太医院御医加二级纪录二次臣龚可法
太医院八品吏目加四级纪录二次臣朱廷锦
太医院八品吏目纪录二次臣朱嘉猷
太医院吏目加一级军功纪录二次又二次臣陶起麟
太医院医士纪录二次臣周翯
太医院医士纪录二次臣姬斌

收掌官

太医院额外吏目加一级臣崔生伟
太医院额外吏目加一级臣甘仁

誊录官

监生捐职州同臣福海监生臣改师立监生臣唐明俊监
生臣孙燕监生臣萨克慎监生臣姜起蚊生员臣马玢生员
臣张尔谌生员臣于铎生员臣李成琯武生臣杨瑛

效力誊录官

监生捐职州同臣陈诚监生考授县丞臣伍弘杰监生考授
吏目臣舒弘量監生臣郑尚橒生员臣吴秉乾生员臣刘文炯
生员臣孙宏度生员臣马琰生员臣雷开基生员臣冯洲生
员臣章继轮医生臣朱观

武英殿监造

内务府南苑郎中兼佐领加五级纪录十次臣雅尔岱
内务府钱粮衙门郎中兼佐领加五级纪录十一次臣永保
中医■ i
騰 , 必

内务府慎刑司员外郎纪录一次臣永忠
同知加一级纪录九次臣英廉



内务府广储司司库加二级臣三格

职名
监造加一级臣李保
監造臣郑桑格
库掌臣李延伟
库掌臣虎什泰

29
凡 例

— 医书 自 《灵 》、
《素 》而 后 ,
惟 汉 • 张 机 《伤 寒 论 》、
《金匮
要 略 》二 书 ,
实 一 脉 相 承 。但 义 理 渊 深 ,
方法微奥,
领会不易,
且多
i化错。 旧 注 随 文 附 会 ,
难 以 传 信 。今 于 其 错 i化者,
悉为订正,
逐条
详加注释,
更集诸注之实足阐发微义者,
以备参考。
— 方者一定之法,
法 者 不 定 之 方 也 。古 人 之 方 ,即古人之
法 寓 焉 。立 一 方 必 有 一 方 之 精 意 存 于 其 中 ,
不求其 精 意 而 徒 执 其
方,
是 执 方 而 昧 法 也 。 旧 有 《医 方 考 》、
《医 方 解 》等 书 ,尚未能畅
发 前 人 之 精 意 。今 于 各 书 中 能 透 发 古 方 之 精 意 者 ,
萃而集之,

当者删之,
未备者补之。
. — 天时之不齐,
民 病 所 由 生 也 。《素 问 》言 五 运 六 气 特 详 ,
医不明此,
则不识亢害承制、
淫胜郁复之理,
不足以称医之良也。
但经文散见诸篇,
学 者 每 有 望 洋 之 叹 。今 搜 集 成 编 ,
俾一览无遗,
庶易于融会贯通。
— 望、
闻、问、
切,古圣称为圣、
神、工、
巧,盖医者之首务也。
《经 》云 :能 合 色 脉 ,
可 以 万 全 。又 云 :闻 其 声 而 知 其 人 之 疾 苦 ,问
其 苦 欲 而 知 其 病 之 所 在 。是 虽 圣 人 不 能 舍 此 以 为 法 也 ,
而况后学
乎 !今 取 崔 紫 虚 《四 言 脉 诀 》,
上 合 《灵 》、
《素 》之 言 望 、
闻 、问 、

者,
集 为 一 编 。学 者 熟 读 玩 味 ,
临 证 之 时 ,自有得心应手之妙。
— 妇科诸证,
与方脉无异,
惟经带、
崩漏、
胎产、
癥瘕不同。
兹集于此数证,
折衷群书,
详加探讨,
病情方药,
要 归 正 当 。其他
诸证,
与方脉同者,
仍当于杂证门求之。

30
中医
撝康 必读丛书 ( 典 藏 版 )

— 婴儿气血未充,
形神怯弱,
脏腑柔脆,
风、痰、
惊、食,
诸邪
易乘难去。故 急 则 为 惊 ,
缓 则 成 疳 。即 吐 泻 、
感冒等证,
治之稍不
如法,
皆足变生不测。前 贤 称 为 难 医 ,
不 诚 然 哉 !非 理 明 心 细 ,

精胆大,
未 易 擅 场 。兹 分 门 别 类 ,
博采群书,
撮 其 精 粹 ,以为幼科
指南。
一 痘 疹 ,
亦 婴 儿 之 一 证 也 。而 必 专 其 科 者 ,
以其传变迅速,
犹方脉之伤寒,
不 可 以 时 日 待 也 。虽 然 治 痘 诚 难 ,
而得其要旨,

难 者 易 矣 。盖 疸 自 禀 赋 天 时 人 事 ,
以及发热见点,
起胀灌浆,
结痂
落痂,
莫不有顺、
险、逆 之 三 候 。顺 证 不 药 而 愈 ,
险证非药不愈,

证虽药 无 济 。业 是 科 者 ,
能于此辨之明,
审之确,
更详察其虚实寒
热,
所兼所挟之证而治之,
则 于 以 挽 回 造 化 也 无 难 矣 。疹 证 虽 有
数种,
惟麻疹一证,
变幻莫测,
更 宜 详 究 。若 夫 种 痘 一 法 ,
则又去
逆就顺,
化险为平,
欲以人定胜天者也。 自宋以后,
始 有 是 法 ,皆
互相授受,
未 有 成 书 。今 取 专 科 世 业 、
屡经试验方法,
载之于书。
— 眼 科 ,自《灵 枢 • 大 惑 篇 》数 语 ,已 足 该 后 世 五 轮 八 廓 之
义 。《千金》、
《外台 》又 演 其 旨 ,
《银 海 精 微 》列 证 百 佘 条 ,
《龙木
论 》分 为 五 轮 八 廓 ,
内障、
外 障 七 十 二 证 。宋 、
金、元、
明诸贤著述,
各有发明,
可 谓 既 详 且 尽 矣 。然 五 轮 之 说 ,尚 本 于 经 ,
而八廓则凭
臆立论,
三 因 病 情 未 见 精 切 。兹 特 据 经 订 正 ,
采辑诸书精蕴,
弃其
驳杂。
— 《灵 枢 经 》为 刺 灸 家 鼻 祖 ,
其 文 精 微 详 尽 。铜 人 一 图 ,

罗 棋 布 。《甲乙》、
《千 金 》等 书 ,阐 其 意 旨 。然 精 斯 术 者 ,
恒不易
得,
何 也 ?诚 以 经 脉 流 行 ,
交会支别,
过 接 之 际 ,与 夫 井 、荥 、
俞、
经、
合、原等穴,
毫厘一差,
千 里 遂 谬 。非 穷 究 博 考 ,口 传 心 授 ,

能 得 其 奥 旨 。近 世 _ 天 星 奇 穴 、
犹有得其传者, 其他未之尝闻。
今 取 《灵 枢 》各 家 之 ¥ ,
精研详究, 考 其 分 寸 ,明 其 行 列 ,
一一绘图

立说。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坂 )

— 人身脏腑根于内,
经络行于外,
气血流贯于其中,
医固无
内 外之可分也。第 以 证 之 形 于 外 ,
故 称 之 曰 外 科 。《经 》云:六腑
医宗金鉴上册

不和,
留 结为痈。亦 可 知 无 外 之 非 本 于 内 矣 。是 集 绘 图 立 说 ,

以辨其 形 色 、
部位、
经 络 ,内 以 察 其 脏 腑 、
气血,
与夫阴阳虚实、

淫七情、
病 因 方 药 、内治 外 治 诸 法 ,
详载于篇。
— 正骨科向无成书,
各家著述,
惟 《准 绳 》稍 备 ,
然亦只言
其证药,
而于经络、
部位、
骨度、
名目、
手法,
俱 未 尝 详 言 之 。今考
《灵 》、
《素》骨 度 篇 ,
及 十 二 经 络 与 所 伤 部 位 ,及 外 治 、内 治 、
药饵、
手法、 一一绘图立说,
器具, 汇集成书。
一证候传变,
难 以 言 尽 ,而 其 要 不 外 阴 、阳 、
表、里、
寒、热、
虚、
实 八 者 而 已 。是 集 凡 论 一 证 ,
必于是八者反复详辨,
故谓之心
法 。《经 》云 :知 其 要 者 ,一 言 而 终 ,
不 知 其 要 ,流 散 无 穷 。此之
谓欤!
— 医者,
书不熟则理不明,
理 不 明 则 识 不 精 。临 证 游 移 ,

无定见,
药证不合,
难 以 奏 效 。今 于 古 今 之 言 病 机 、
病情、
治法、

药,
上 参 《灵 》、
《素》,
弃其偏驳,
录其精粹,
编为歌钤,
学者易于成
诵,
故曰要诀。 ^

32
\

御纂医宗金鉴总目

上 册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一 ~十七)................. 1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十八~二十五)............ 3 9 1

中 册

删 补 名 医 方 论 (卷 二 十 六 ~三 十 三 ).......................... 621

编辑四诊心法要诀(卷三十四) ............................ 741

编辑运气要诀(卷 三 十 五 )................................. 783


编辑伤寒^> 法要诀(卷三十六~三十八) ................... 8 2 5

编辑杂病心法要诀(卷三十九~四十三) ................... 885

编辑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四~四十九) ................... 981

编 辑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卷五十~五十五)................. 1祕 5

编辑痕疫心法要诀(卷五十六~五十九) ................... 1 227

编辑幼科种痘心、
法要旨(卷六十)........................1333

编辑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一 ~七十六) 1343

33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叛 )_________

编 辑 眼 去 要 诀 (卷七十七~七十八)................... 1795
I 医宗金鉴上册

编 辑 刺 1灸^>法要诀(卷七十九~八十六)................... 1847

编 辑正骨/〇〗
去 要 旨 (卷八十七~九 十 )…… .............. 2 ❹35

方 剂 索 引 .....................................2100

34
上册目录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订 正 伸 景 全 书 氏 例 ....................................3

卷一 ................................................... 5
订 正 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 5
辨 太 阳 病 脉 证 并 治 上 篇 ............................. 5
桂 枝 汤 ..... .................................... 7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 16
五 苓 散 ................... 19
麻 黄 杏 仁 甘 草 石 膏 汤 ............................. 21
十 枣 汤 ….......................... 24
桂 枝 人 参 汤 ...................................... 28
葛 根 黄 芩 黄 连 汤 ................................. 30
桂 枝 去 芍 药 汤 ....................................31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附 子 汤 ............................. 31
桂 枝 加 厚 朴 杏 仁 汤 ............................... 32
瓜 蒂 散 ................................*… … 34
大 陷 胸 汤 .......... 36
小 陷 胸 汤 ........................................ 37
三 物 白 散 ................................... 39
大 陷 胸 丸 ........................................ 41

35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板 )

文蛤散I 44
* ............................................... 45
辨 太 阳 病 脉 证 并 治 中 篇 ............................. 45
麻 黄 汤 .......................................... 47
芍 药 甘 草 附 子 汤 ................................ 51
桂 枝 新 加 汤 ......................................53
茯 苓 甘 草 汤 ......................................56
小 建 中 汤 ................... 57
炙 甘 草 汤 .......... 58
桂 枝 甘 草 汤 ......................................60
茯 苓 桂 枝 甘 草 大 枣 汤 ............ 61
桂 枝 去 桂 加 茯 苓 白 术 汤 ...................... …■63
茯 苓 桂 枝 白 术 甘 草 汤 ............................. 63
栀 子 豉 汤 ....................... 64
栀 子 甘 草 豉 汤 ................................... 66
栀 子 生 姜 豉 汤 ................................... 66
栀 子 厚 朴 汤 ......................................66
栀 子 干 姜 汤 ......................................67
桃 核 承 气 汤 … …................................. 73
抵 当 汤 .......................................... 73
抵 当 丸 .......................................... 75
大 黄 黄 连 泻 心 汤 ................................. 76
附 子 泻 心 汤 ......................................77
甘 草 泻 心 汤 ......................................79
生 姜 泻 心 汤 … ................................... 80
半 夏 泻 心 汤 ......................................81
赤 石 脂 禹 余 粮 汤 ................................. 83
中医
必读丛书

旋 覆 代 赭 石 汤 ......
卷三 ...................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
大 青 龙 汤 ..........
桂 枝 二 麻 黄 一 汤 ................................ 92 目
桂 枝 麻 黄 各 半 汤 ................................ 93 录

桂 枝 二 越 婵 一 汤 ................................. 94
小 青 龙 汤 ........................................ 96
干 姜 附 子 汤 ...................................... 99
茯 苓 四 逆 汤 .................................... 100
卷 四 ................................................. 105
辨 阳 明 病 脉 证 并 治 全 篇 ........................... 105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114
白 虎 汤 ........................................ 114
小 承 气 汤 ...................................... 116
麻 仁 丸 ........................................ 117
调 胃 承 气 汤 .................................... 117
大承气汤 ...................................... 118
蜜 煎 导 方 ...................................... 126
猪 胆 汁 方 ...................................... 126
土 瓜 根 方 … .................................... 126
猪 苓 汤 ........................................ 132
麻 黄 连 轺 赤 小 豆 汤 ............................. 140
茵 陈 蒿 汤 ...................................... 141
栀 子 柏 皮 汤 .................................... 141
卷 五 ................................................. 157
辨 少 阳 病 脉 证 并 治 全 篇 ........................... 157

37
.中 医 # i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 柴 胡 汤 ...................................... 161
柴 胡 桂 枝 汤 ....................................166
医宗金鉴上册

柴 胡 桂 枝 干 姜 汤 ............................... 168
黄 连 汤 ........................................ 171
大 柴 胡 汤 ...................................... 173
柴 胡 加 芒 硝 汤 ................................. 175
卷 六 ................................................. 181

辨 太 阴 病 脉 证 并 治 全 篇 ........................... 181
理 中 丸 …...................................... 183
干 姜 黄 连 黄 芩 人 参 汤 ........................... 185
厚 朴 生 姜 半 夏 甘 草 人 参 汤 ...................... 186
桂 枝 加 芍 药 汤 ................................. 188
桂 枝 加 大 黄 汤 ................................. 188
卷 七 ................................................. 192
辨 少 阴 病 脉 证 并 治 全 篇 ........................... 192
麻 黄 附 子 细 辛 汤 ............................... 194
麻 黄 附 子 甘 草 汤 ............................... 194
附 子 汤 ........................................ 198
四 逆 汤 ........................................ 198
白 通 汤 ........................................ 199
白 通 加 猪 胆 汁 汤 ............................... 200
真 武 汤 ........................................ 204
通脉四逆汤 ................................... 206
吴 茱 萸 汤 ......................................208
四 逆 散 ........................................ 215
黄 连 阿 胶 汤 ................................... 216
猪 肤 汤 ........................................ 217
\

38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甘 草 汤 ............. 218
桔 梗 汤 •… …............................. .… … 218
半 夏 散 及 汤 ........................ ....... … 218 上
苦 酒 汤 ............................. 219 册
桃 花 汤 ........................................ 220 目
卷 ” ................................................. 224 ^

辨 厥 阴 病 脉 证 并 治 全 篇 ...........................224 :
乌 梅 丸 ........................................ 228 !
当 归 四 逆 汤 ....................................230
当 归 四 逆 加 吴 茱 萸 生 姜 汤 ...................... 230
白 头 翁 汤 … …........................... 241
卷 九 ................................................. 248
辨 合 病 并 病 脉 证 并 治 篇 ........................... 248
絲 # ....................................... 249
葛 根 加 半 夏 汤 ................................. 249
黄 芩 汤 ........................................ 251
黄 芩 加 半 夏 生 姜 汤 ............................. 251
卷 十 ............... 258
辨 差 后 劳 复 食 复 阴 阳 易 病 脉 证 并 治 篇 ............. 258
枳 实 栀 子 豉 汤 ................................. 258
牡 蛎 泽 泻 散 ....................................260
竹 叶 石 膏 汤 ..................... 261
烧 裩 散 ............. *...... *................. 263
卷 十 一 ...............................................264
辨 坏 病 脉 证 并 治 篇 ............................... 264
阳 旦 汤 补 ...................................... 269
甘 草 干 姜 汤 ....................................269

39
必读丛书 ( 典 藏 版 )

芍 药 甘 草 汤 .............................. 269
麻 黄 升 麻 汤 ................................... 270
柴 胡 加 龙 骨 牡 蛎 汤 ............................. 272
桂 枝 加 桂 汤 ................................... 275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蜀 漆 龙 骨 牡 蛎 救 逆 汤 ............. 278
桂 枝 甘 草 龙 骨 牡 蛎 汤 ...........................279
春 十 二 .............................................. 280
辨 温 病 脉 证 并 治 篇 ............................... 280
卷 十 三 .............................................. 284
辨 痉 湿 暍 病 脉 证 并 治 篇 ...........................284
桂 枝 加 葛 根 汤 ................................. 287
桂 枝 附 子 去 桂 枝 加 白 术 汤 ...................... 292
甘 草 附 子 汤 ................................... 293
卷 十 四 .............................................. 296
辨 霍 乱 病 脉 证 并 治 篇 ............................. 296
四逆加人参汤 ................................. 300
卷 十 五 .............................................. 302
辨可汗病脉证篇 ................................. 302
辨 不 可 汗 病 脉 证 篇 ............................... 303
辨可吐病脉证篇 ................................. 308
辨 不 可 吐 病 脉 证 篇 ............................... 310
辨可下病脉证篇 ................................. 310
辨 不 可 下 病 脉 证 篇 ............................... 312
春 十 六 .............................................. 321
平 脉 法 .......................................... 321
辨 脉 法 .......................................... 339
卷 十 七 .............................................. 358
太 阳 上 篇 正 误 ............................... 358 上
太 阳 中 篇 正 误 ............................. 360 册
太 阳 下 篇 正 误 ............................... 362 目
阳 明 篇 正 误 ................................. 363 录

少 阳 篇 正 误 ................................. 365 :
太 阴 篇 正 误 ................................. 366 ;
少 阴 篇 正 误 ................................. 367 |
厥 阴 篇 正 误 ................................. 367 丨

合 病 并 病 篇 正 误 ............................. 368
坏 病 篇 正 误 ................................. 368
痉 湿 暍 病 篇 正 误 ............................. 369
霍 乱 篇 正 误 ................................. 369
辨 可 下 篇 正 误 ............................... 370
平 脉 法 正 误 ................................. 370
辨 脉 法 正 误 ................................. 371
存 疑 .......................................... 373
太 阳 上 篇 存 疑 ............................... 373
太 阳 下 篇 存 疑 ............................... 374
阳 明 篇 存 疑 ................................. 374
少 阴 篇 存 疑 ................................. 375
坏 病 篇 存 疑 ................................. 375
痉 湿 暍 病 篇 存 疑 ............................. 375
辨 不 可 汗 病 篇 存 疑 ........................... 376
辨 不 可 下 病 篇 存 疑 ........................... 376
陶隐居《名医别录》合 药 分 剂 法 则 ..............378

41
糗 束
必读丛书 ( 典藏版 )

附:
三阳三阴经脉各图 379
附 :伤 寒 刺 灸 等 穴 图 … 384


宗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391
金 卷 十 ” ........................... 393
鉴 订 正 仲 景 全 书 金 匮 要 略 注 ....... 393
上 脏 腑 经 络 先 后 病 脉 译 第 一 ..... 393

痉 湿 暍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二 ....... 403
大 承 气 汤 .................. 405
栝 萎 桂 枝 汤 ................ 405
麻 黄 加 术 汤 ................ 408
麻 黄 杏 仁 薏 苡 甘 草 汤 ....... 410
防 己 黄 芪 汤 ................ 411
桂 枝 附 子 汤 ................ 412
白 术 附 子 汤 ................ 413
甘 草 附 子 汤 ................ 413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 414
一 物 瓜 蒂 汤 ................ 415
卷 十 九 .......................... 416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416
百 合 地 黄 汤 ............... 418
百 合 滑 石 散 ............... 418
百 合 洗 方 ................. 419
栝 萎 牡 蛎 散 ............... 419
百 合 知 母 汤 ............... 419
滑 石 代 赭 汤 ............... 419
百 合 鸡 子 汤 ............... 420

42
中医
輪康

li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甘草泻心汤… 421
苦 参 汤 ....... 421
雄 黄 熏 方 ... . 421 上
赤 小 豆 当 归 散 •• 422 册
升 麻 鳖 甲 汤 • …- 423 目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423 录

鳖甲煎圆 425
白 虎 加 桂 枝 汤 ................ 426
# 漆 散 ....................... 426
中 风 历 节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五 ....... 426
乌头汤 ....................... 429
桂 枝 芍 药 知 母 汤 .............. 430
血 濟 虚 劳 病 脉 并 治 第 六 ......... 431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 ......... 432
桂 枝 龙 骨 牡 蛎 汤 .............. 436
小建中汤 .................... 437
黄 芪 建 中 汤 .... *............. 437
酸 赛 汤 ............ .......... 438
大 黄 廑 虫 丸 .................. 439
薯 蓣 圆 .........*............. 440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440
葶 苈 大 枣 泻 肺 汤 .............. 443
桔 梗 汤 .......................
甘 草 干 姜 汤 .............. .. 445
射 干 麻 黄 汤 .................. 445
麦 门 冬 汤 ….................. 446
皂 荚 丸 ....................... 447

43
O cr

中医
1齡

已、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V 越 婢 加 半 夏 汤 •• 448
小青龙加石膏汤 449

医 厚 朴 麻 黄 汤 •…• 450

宗 泽 漆 汤 ....... 450

金 卷 二 十 ............................................. 452
鉴 奔 豚 气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八 ..... 452
上 桂 枝 加 桂 汤 .............. 453
册 奔 豚 汤 .................. 453
茯 茶 桂 枝 甘 草 大 枣 汤 ..... 454
胸癖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454
栝 萎 薤 白 白 酒 汤 ......... 456
栝 萎 薤 白 半 夏 汤 ......... 456
赤 石 脂 圆 ................ 457
薏 苡 附 子 散 .............. 457
茯 茶 杏 仁 甘 草 汤 ......... 458
橘 皮 枳 实 生 姜 汤 ......... 458
枳 实 薤 白 桂 枝 汤 ......... 459
人 参 汤 ........... ....... 459
桂 枝 生 姜 枳 实 汤 ......... 459
腹满寒病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460
厚 朴 生 姜 甘 草 半 夏 人 参 汤 •• 460
附 子 粳 米 汤 .............. 463
大 建 中 汤 ................ 464
......................................... 464
厚 朴 三 物 汤 .............. 464
大 黄 附 子 汤 .............. 465
厚 朴 七 物 汤 .............. 465

44
中医
穩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大 柴 胡 汤 ...........................
乌 头 煎 .............................
当 归 生 姜 羊 肉 汤 .................... 467 ±
鸟 头 桂 枝 汤 ......................... 468 册
瓜 蒂 散 ............................. 469 目
469 录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
麻 子 仁 丸 ........................... 474 :
甘 草 干 姜 茯 苓 白 术 汤 ................ 4 7 4 丨

惊悸吐妞下血胸满麻血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4 7 7 丨

柏 叶 汤 ............................. 479
泻心汤 ............................ . 480
黄 土 汤 ............................ 481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481
半 夏 麻 黄 丸 ........................ 482
卷 二 十 一 ................................. 483
痰 饮 咳 嗽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十 三 ... ....... 483
小 半 夏 加 茯 茶 汤 .................... 484
小 半 夏 汤 .......................... 484
五 苓 散 ............................ 485
茯 苓 桂 枝 白 术 甘 草 汤 ............... 486
甘 遂 半 夏 汤 ........................ 487
厚 朴 大 黄 汤 ........................ 490
防 己 椒 目 葶 苈 大 黄 圆 ................ 490
十 枣 汤 ............................ 491
大 青 龙 汤 .......................... 492
小 青 龙 汤 .......................... 492
木 防 己 汤 .......................... 493

45
木 防 己 加 茯 茶 芒 硝 汤 ...........................493
择 n 领 ........................................ 494
医宗金鉴上册

茶 桂 五 味 甘 草 汤 ............................... 497
茶 甘 五 味 姜 辛 汤 ............................... 497
茶 桂 五 味 甘 草 去 甘 草 去 桂 加 干 姜 细 辛 半 夏 汤 …… 497
苓 甘 五 味 加 姜 辛 半 夏 杏 仁 汤 .................... 497
苓 甘 五 味 加 姜 辛 半 杏 大 黄 汤 .................... 497
消 渴 小 便 利 淋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十 四 .................. 497
料 @ ....................................... 499
文 蛤 散 ........................................ 500
栝 萎 瞿 麦 丸 ................................... 500
蒲 灰 散 ........................................ 501
滑 石 白 鱼 散 ................................... 501
茯 茶 戎 盐 汤 ................................... 501
水 气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十 五 ...........................502
枳 实 白 术 汤 ................................... 505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麻 黄 附 子 细 辛 汤 .................. 511
越 婢 汤 ........................................ 515
防 己 茯 苓 汤 ................................... 516
越 婢 加 术 汤 ................................... 516
甘 草 麻 黄 汤 ................................... 516
麻 黄 附 子 汤 ................................... 517
杏 子 汤 ........................................ 517
黄 芪 芍 药 桂 枝 苦 酒 汤 ...........................518
桂 枝 加 黄 芪 汤 ................................. 519
卷 二 十 二 ............................................ 521
黄 疽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十 六 ...........................521
\

46
中医
s-i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版 )

[i}{!'f
大 黄 硝 石 汤 ............. 524 ' 汾〆
菌 陈 五 苓 散 ......... **… 524
菌 陈 蒿 汤 ............... 525 上
硝 石 矾 石 散 ............. 527 册
栀 子 大 黄 汤 ............. 528 目

猪 膏 发 煎 ............... 529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530
猪 茶 散 ................. 532
小 柴 胡 汤 ............... 532
四 逆 汤 .................. 532
茱 萸 汤 .................. 533
半 夏 泻 心 汤 ............. 533
半 夏 干 姜 散 ........... . 534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 535
大 黄 甘 草 汤 ............. 535
生 姜 半 夏 汤 … …......... 536
文蛤汤 537
大 半 夏 汤 ...................................... 538
茯 苓 泽 泻 汤 ....................................539
橘 皮 竹 茹 汤 ....................................539
橘 皮 汤 ........................................ 540
通 脉 四 逆 汤 ....................................541
诃 黎 勒 散 ...................................... 542
小 承 气 汤 ...................................... 544
白头翁汤… ................................ 545
桃 花 汤 ............. 545
桂 枝 汤 ........................................ 546

47
'
f/ c
中医 ,i 4 必读 丛 书 (典 藏 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栀 子 豉 汤 .............. 546
紫 参 汤 ...... *............................ . 546
医宗金鉴上册

疮 痈 腼 痈 浸 淫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十 八 .................. 546
薏 苡 附 子 败 酱 散 ....... .……..............… 547
大 黄 牡 丹 汤 ................................... 548
王 不 留 行 散 ........ 548
跌 蹶 手 指 臂 肿 转 筋 阴 狐 疝 蛔 虫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十 九 … 549
藜 芦 甘 草 汤 缺 ......... ................... … 549
鸡 屎 白 散 ……… .................. 550
蜘 蛛 散 ........... ……....... ........ ...... 550
甘草粉蜜汤 ........... * ............... ..... 551
乌 梅 丸 ...................... *.......... 552
卷 二 十 三 ............................................. 553
妇 人 任 娘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二 十 ...................... 553
桂 枝 茯 苓 丸 ................................... 554
芎 归 胶 艾 汤 ................................... 556
当 归 芍 药 散 ................................... 556
干 姜 人 参 半 夏 丸 ••…*…… ...................... 557
当 归 贝 母 苦 参 丸 ....... ....... *.............. 557
葵 子 茯 茶 散 .... ........................ 557
当 归 散 ........................................ 557
白 术 散 ........................................ 558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 558
枳 实 芍 药 散 ................................... 560
下振血汤 .................. ........... *...... 561
阳 旦 汤 ........................ .....…… ■
… … 563
竹叶汤 ..................................... " 5 6 3

48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竹 皮 大 丸 ................. 563
id
白 头 翁 加 甘 草 阿 胶 汤 ...... 564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564 上
半 夏 厚 朴 汤 .............. 566 册
甘 草 小 麦 大 枣 汤 .......... 566 目

温 经 汤 ................... 567
土 瓜 根 散 ................. 568
旋 覆 花 汤 ................. 568
大 黄 甘 遂 汤 .............. 569
抵 当 汤 ................... 570
矾 石 丸 ................... 570
红 蓝 花 酒 ................. 570
肾 气 丸 .... .............. 571
蛇 床 子 散 ................. 572
狼 牙 汤 ................... 572
小 儿 疳 虫 蚀 齿 ............ 573
杂 疗 方 第 二 十 三 ............ 573
四 时 加 减 柴 胡 饮 子 ........ 573
长 服 诃 黎 勒 丸 ............ 574
三 物 备 急 丸 .............. 574
紫 石 寒 食 散 .............. 574
治尸厥方共二方............ 574
救卒死方共五方............ 575
救 卒 死 而 壮 热 者 方 ........ 575
救 卒 死 而 目 闭 者 方 ........ 576
救 卒 死 而 张 口 反 折 者 方 …… 576
救 卒 死 而 四 肢 不 收 、失便者方 576

49
中 医 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救小儿卒死而吐利,
不 知 是 何 病 方 ................576
救卒死、
客忤死,
还 魂 汤 二 方 .................... 576
救 自 缢 方 ................................ *… 577
疗 中 暍 方 .................. 577
救 溺 死 方 ......................................578
治 坠 马 及 一 切 筋 骨 损 方 ........................ 578
卷 二 十 四 ......... 579
禽 兽 鱼 虫 禁 忌 并 治 第 二 十 四 ................. 579
治 自 死 六 畜 肉 中 毒 ............................. 581
治 食 郁 肉 漏 脯 中 毒 方 ...........................581
治 黍 米 中 藏 干 脯 食 之 中 毒 方 .................... 581
治 食 生 肉 中 毒 方 ................... 582
治 食 六 畜 鸟 兽 肝 中 毒 方 ........................ 582
治 马 肝 毒 中 人 未 死 方 ...........................583
治 马 肉 中 毒 欲 死 方 ............................. 583
治 啖 蛇 牛 肉 食 之 欲 死 方 ........................ 584
治 食 牛 肉 中 毒 方 ............................... 584
治 食 犬 肉 不 消 成 病 方 ................... 585
治 食 禽 兽 中 箭 肉 毒 方 ........ -.............. " 5 8 7
治 食 脍 不 化 成 癥 病 方 ........ 588
治 食 鱼 后 食 毒 两 种 烦 乱 方 ...................... 589
治 食 餱 銕 鱼 中 毒 方 ............................. 589
. 治 食 蟹 中 毒 方 二 方 .......... 589
果 实 菜 谷 禁 忌 并 治 第 二 十 五 ...................... 589
治 食 诸 果 中 毒 方 ............................... 591
治 食 诸 菌 中 毒 ,闷 乱 欲 死 方 ...................... 592
治 食 机 树 菌 而 笑 不 止 方 ........................ 592
_ 喊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治 误 食 野 芋 烦 乱 欲 死 方 .....
治 食 蜀 椒 闭 口 者 方 ..........
食 躁 式 躁 方 ....................................595 上
治 误 食 钩 吻 杀 人 解 之 方 ......................... 596 册
治 误 食 水 莨 菪 中 毒 方 ........................... 596 目
治 食 芹 菜 中 龙 精 毒 方 ........................... 596 录

治 食 苦 瓠 中 毒 方 ............................... 596 ;
治 凡 饮 食 中 毒 方 共 二 方 ......................... 598 丨
贪食, 心 腹 坚 满 治 之 方 ................ 598
食多不消, |

通 除 诸 毒 药 .................................... 599 丨

卷 二 十 五 ............................................... 600
正 误 存 疑 篇 ........................................ 600
正 误 ............................................ 600
脏腑经络先后第一 ........................... 600
痉 湿 暍 第 二 ................................. 601
疟 病 第 四 .................................... 602
中 风 历 节 第 五 ............................... 602
血 痹 虚 劳 第 六 ............................... 603
肺 痿 肺 痈 咳 嗽 上 气 第 七 ...................... 604
腹 满 寒 疝 宿 食 第 十 ........................... 605
五脏风寒积聚第十一 ......................... 606
惊 悸 吐 衄 下 血 胸 满 瘀 血 第 十 二 ................ 607
痰 饮 咳 嗽 第 十 三 ............................. 608
消 渴 小 便 利 淋 第 十 四 ......................... 609
水 气 病 第 十 五 ............................... 610
黄 疸 病 第 十 六 ............................... 612
呕 吐 哕 下 利 第 十 七 ........................... 612

51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姻虫病第十九 613
妇 人 产 后 病 第 二 十 一 ................ 613
妇 人 杂 病 第 二 十 二 .................. 614
杂 疗 第 二 十 三 .................... .. 616
果 实 菜 谷 禁 忌 第 二 十 五 .............. 616
雜 ................................. 616
脏 腑 经 络 先 后 第 一 .................. 616
百 合 狐 惑 阴 阳 毒 第 三 ................ 616
血 痹 虚 劳 第 六 ...................... 617
奔 豚 气 第 八 ......................... 617
腹 满 寒 疝 宿 食 第 十 .................. 617
五 脏 风 寒 积 聚 第 十 一 ................ 617
惊 悸 吐 衄 下 血 胸 满 瘀 血 病 第 十 二 ..... 617
痰 饮 咳 嗷 第 十 三 .................... 617
水 气 病 第 十 五 .... .................. 618
黄 疸 病 第 十 六 ...................... 618
呕 吐 哕 下 利 病 第 十 七 ....... ....... * 618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姻虫病第十九 619
妇 人 妊 娠 第 二 十 .................... 619
妇 人 产 后 第 二 十 一 ................. 619
妇 人 杂 病 第 二 十 二 ............ ..... 619
杂 疗 第 二 十 三 ...................... 619
if l j l j
lj闇 薩 卜 圏 隱
ji
B
伤寒论注
— 《伤 寒 论 》与 《金 匮 要 略 》原 是 一 书 ,自 林 亿 校 刊 遂 分 为
二,
殊 失 先 贤 之 意 。后 赵 开 美 仍 合 为 一 书 。今 复 其 旧 ,
使后学知
伤寒与杂证原非有二也。
— 全书经文,
诸家旧本,
或字有增减,
或 节 有 分 合 ,或重出
不书衍文,
或 正 误 各 不 相 同 。是 集 则 以 《仲 景 全 书 》为 准 ,
而参之
各家,
以昭画一。
— 《伤 寒 论 》、
《金 匮 要 略 》,
法律本自然,
但系千载遗书,
错 误 颇 多 。虽 经 历 代 注 家 编 次 检 解 ,
然各执己见,
位置无常,
难以
为 法 。兹 集 《伤 寒 》分 经 ,
仍 依 方 有 执 《条 辨 》,
而次序先后,
则更
为 变 通 。《金 匮 》门 类 ,
悉照林亿校本,
而纲领条目,
则详为分别。
并不拘泥前人,
惟在启发后学,
足裨实用。
— 经中凡错简遗误,
文义不属,
应改、
补、删、
移者,
审辨精
核,
皆 详 于 本 条 经 文 之 下 。其 有 全 节 文 义 不 相 符 合 ,
绝难意解者,
虽勉加注释,
终属牵强;
然其中不无可采之句,
故 另 汇 二 帙 :一 曰
“正 误 ”,
一 曰 “存 疑 ”。附 之 卷 末 ,
以 备 参 考 。《金 匮 要 略 》仿 此 。
— 书中辞精义奥,
注 释 诚 难 。若 徒 尚 辞 华 ,
必支离蔓衍,

以 阐 发 微 言 !是 注 惟 期 简 易 明 显 ,
发 挥 经 旨 ;间 或 旁 参 互 证 ,
亦惟
援引本经,
不事虚文,
用滋眩惑。
— 《伤 寒 论 》自 成 无 己 创 注 以 来 ,
踵 之 者 百 余 家 ;《金 匮 要
略》自 赵 良 衍 义 后 ,继 之 者 十 余 人 。各 有 精 义 ,羽 翼 经 文 。然或
涉浮泛,
或近隐晦,
醇疵并见,
难 以 适 从 。兹 汰 其 重 复 ,
删其冗沓,

3
J 医 祕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取其精确,
实有发明者,
集注于上,
用资考证。
— 上 古 有 法 无 方 ,自 仲 景 始 有 法 有 方 。其 规 矩 变 化 之 妙 ,
^ 立法成方之旨,
各 有 精 义 ,皆 当 明 晰 。兹 于 每 方 必 审 究 其 立 方 主
治之理,
君臣佐使之相辅,
功能性味之相合,
一 一 解 于 其 后 。即方
中用水之甘澜、
麻沸,
火 之 宜 文 、宜 武 ,
煎之缓急,
渍之迟速,
服之
P } 频顿,
莫 不 各 有 适 病 之 宜 。前 人 或 置 而 不 论 者 ,
必 备 录 而详解之。
: — 是 集 《伤寒》,
则首六经,
次合病、
并病,
次差后劳复、

: 复、
阴阳易,
次坏病、
温病、
痉、湿、
暍、霍乱,
次可汗不可汗、
可吐不
i 可吐、
可下不可下,
次平脉、
辨脉法,
此 一 书 之 次 第 也 。首 纲 领 ,

具 证 ,次 出 方 ,
次因误致变,
次因逆成坏,
此 一 篇 之 次 第 也 。首经
文,
次注释,
次集注,
次方药,
次 方 解 集 解 。其 经 文 有 缺 误 者 ,
则加
辨论于经文之下,
以按 字 冒 之 ;其 与 本 条 互 相 发 明 ,
而非专论本条
者,
加辨论于本注之后,
亦以按字冒之,
此 逐 条 之 次 第 也 。俾后学
了然心目,
易 于 融 会 贯 通 。《金 匮 要 略 》序 法 仿 此 。
— 《金 匮 》二 十 五 章 内 有 与 《伤 寒 》文 同 者 ,
十之一二,
虽为
重出,
然 亦 间 有 义 别 之 处 。今 将 《伤 寒 论 》中 已 有 专 注 者 ,
则不复
赘 释 。其 与 本 经 切 要 者 ,
必重加发明,
以阐扬其旨。
— - 古人姓氏,
有传记详明者,
昭 昭 可 考 。若 仅 书 其 字 ,
则无
从 知 其 名 矣 。夫 以 其 人 竭 虑 殚 精 ,
久而泯其迹,
所 不 忍 也 。故于
无考者书其字,
可考者书其名,
以示不没其善之意。

4
钉 正 件 雀 备 家 铪 鏡
........................................一 --------------------------------------------

《伤寒论》后 汉 张 机 所 著 ,
发 明 《内经》奥 旨 者 也 。并 不 引 古 经
一语,
皆出心裁,
理无不该,
法 无 不 备 。盖 古 经 皆 有 法 无 方 ,自此始
有 法 有 方 。启万 世 之 法 程 ,
诚 医 门 之 圣 书 !但 世 远 残 阙 ,
多 编次传
写 之 误 。今 博 集 诸 家 注 释 ,
采其精粹,
正其错讹,
删其驳杂,
补其阙
漏,
发其余蕴,
于以行之天下,
则大法微言,
益昭诸万世矣!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太阳主表,
为一身之外藩,
总 六 经 而 统 荣 卫 。凡 外 因 百 病 之
袭人,
必 先 于 表 。表 气 壮 ,
则卫固荣守,
邪 由 何 入 !经 曰 :
虽有大
风苛毒,
勿 之 能 害 是 也 。若 表 气 虚 ,
则荣卫之气不能御外,
故邪得
而 乘 之 。经 曰 ,
虚邪不能独伤人,
必 因 身 形 之 虚 而 后 客 之 也 。卫 ,
阳 也 。荣 ,
阴 也 。风 ,
阳 邪 也 。寒 ,阴 邪 也 。邪 之 害 人 ,
各从其类,
故中风则卫受之,
伤 寒 则 荣 受 之 。卫 分 受 邪 ,
则有汗为虚邪,
桂枝
证 也 。荣 分 受 邪 ,
则无汗为实邪,
麻 黄 证 也 。荣 卫 俱 受 邪 ,
均无
汗,
皆为实邪,
大 青 龙 证 也 。大 纲 三 法 ,
用之得当,
其 邪 立 解 ;用 违
其法,
变 病 百 出 。缘 风 为 百 病 之 长 ,
故以风中卫列为上篇,
寒伤荣
与风寒两伤,
列为中、
下 二 篇 。其 条 目 俱 详 于 本 篇 之 下 ,
俾读者开
卷了然,
有所遵循也。

5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 〕太 阳 ,
膀 胱 经 也 。太 阳 之 为 病 ,谓 太 阳 膀 胱 经 之 所 为
医宗金鉴卷

病 也 。太 阳 主 表 ,
表统荣卫,
风邪中卫,
寒邪伤荣,
均 表 病 也 。脉
浮,
表 病 脉 也 。头 项 强 痛 恶 寒 ,
表 病 证 也 。太 阳 经 脉 ,
上额交颠,
入络脑,
还出别下项,
连风府,
故邪客其经,
必 令 头 项 强 痛 也 。恶
寒者,
因风寒所伤,
故 恶 之 也 。首 揭 此 条 ,
为 太 阳 病 之 提 纲 。凡
上 、中 、
下三篇内称太阳病者,
皆 指此脉证而言也。
〔按 〕荣 卫 二 者 ,皆 胃 中 后 天 之 谷 气 所 生 。其 气 之 清 者 为
荣,
浊 者 为 卫 。卫 即 气 中 之 懔 悍 者 也 ;营 即 血 中 之 精 粹 者 也 。 以
其定位之体而言,
则 曰 气 血 ;以 其 流 行 之 用 而 言 ,
则 曰 营 卫 。营行
脉中,
故 属 于 阴 也 ;卫 行 脉 外 ,
故 属 于 阳 也 。然 营 卫 之 所 以 流 行
者,
皆本乎肾中先天之一气,
故 又 皆 以 气 言 ,曰 营 气 、
卫气也。
〔集 注 〕 滑 寿 曰 :脉 在 肉 上 行 ,
主表也。
方 有 执 曰 :表 即 皮 肤 ,
荣 卫 丽 焉 。故 脉 见 尺 寸 俱 浮 ,
知病在太
阳表也。项 ,
颈 后 也 。恶 寒 者 ,
该 风 而 言 也 。风 寒 初 袭 而 郁 于 表 ,
不能再胜风寒之外忤,
故畏恶之。
程 应 旄 曰 :太 阳 经 之 见 证 ,
莫确于头痛、
恶寒,
故首掲之。
吴人驹曰:
头为三阳之通位,
项为太阳之专位,
有所障碍,

得如常之柔和,
是为强痛。
太阳病,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鑀者,
名为中风。
〔注 〕太 阳 病 ,即 首 条 脉 浮 ,
头 项 强 痛 而 恶 寒 之 谓 也 。卫为
表阳,
风属阳邪,
风邪中人,
则卫受之,
从 其 类 也 。风 中 于 卫 即 发
热者,
以风、
卫皆阳,
其性本热,
故变热甚捷,
不似伤寒待其闭郁而
始 热 也 。卫 病 不 能 固 表 ,
又为阳邪所蒸,
故 腠 理 疏 而 汗 出 也 。汗
出表虚,
为风所忤,
故 恶 风 也 。风 性 柔 软 ,
故 脉 缓 也 。此承上条言
太阳病又兼见此脉证者,
名 曰 中 风 ,以 为 中 风 病 之 提 纲 。后凡称
中风者,
皆指此脉 证 而 言 也 。

6
中医
輪旅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钣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脉 缓 即 下 文 阳 浮 而 阴 弱 之 谓 。言既有如
首条所揭之太阳病,
加之发热,
汗出,
恶风而脉缓者,
则其病乃是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触犯于风所致,
故名中风。
汪 琥 曰 :中 风 ,
非 东 垣 所 云 中 腑 、中 脏 、中 血 脉 之 谓 。盖中字
与伤字 同 义 。仲 景 论 中 ,
不直言伤风者,
恐 后 学 不 察 ,以 咳 嗽 、

塞、
声重之伤风,
混同立论,
故 以 中 字 别 之 也 。脉 缓 当 作 浮 缓 看 。
浮是太阳病脉,
缓是中风脉。中篇紧脉,
亦当仿此。
太阳中风,
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
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
恶寒,
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
鼻鸣,
干 呕 者 ,桂 枝 汤 主 之 。
〔注 〕 太 阳 中 风 ,
即上二条合而言之,
又详举其证以出其治也。
后凡称太阳中风者,
皆指此脉此证也。阴 阳 指 荣 卫 而 言 ,
非指尺寸
浮沉也。阳浮 ,
g卩越人曰,
三菽之浮,
肺 之 浮 也 。肺主皮毛,取之而
得者,
g卩卫分之浮也。六 菽 之 浮 ,
心 之 浮 也 。心 主 血 脉 ,
取之而得
者,
即营分之浮也。营分 之 浮 较 之 卫 分 之 浮 ,
则无力而弱,
故曰:

浮 而 阴弱也。卫 为 风 客 ,
则 卫 邪 强 而 发 热 矣 。故 曰 :阳浮者热自
发 。营受邪蒸,
则 营不固而汗出矣。故 曰 :
阴弱者汗自出。营卫不
和,
则肌表 疏 缓 ,
故有啬啬之恶寒,
淅淅之恶风,
翕 翕 之 发 热 也 。然
在皮肤之表 ,非 若 伤 寒 之 壮 热 无 汗 ,
恶寒虽近烈火而不减,
恶风虽
处密室而仍畏也。皮 毛内合于肺。皮 毛 不 固 ,
风邪侵肺,
则气壅而
鼻鸣矣。胸 中 者 ,阳 气 之 本 。卫 阳 为 风 邪 所 干 ,
不能敷布,
则气上
逆而为干呕矣。故宜桂枝汤,
解肌固表,
调和营卫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啬 啬 恶 寒 者 ,
肌被寒侵,
怯 而 敛 也 。淅淅
恶风者,
肌因风洒,
疏 难 御 也 。翕 翕 发 热 者 ,
肌得热蒸,
合欲扬也。
啬啬、
淅淅、
翕翕字俱从皮毛上形容,
较 之 伤 寒 之 见 证 ,自 有 浮 、
沉、
浅、深之别。
桂枝涵方
桂 枝 三 两 芍 药 三 两 甘 草 (炙)二 两 生 姜 (切 )三 两 大 零

7
中医
輪 森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擘 )十二牧
上五味,
吹 咀 三 味 ,以 水 七 升 ,
微火煮取三升,
去滓,
适寒温,
医宗金鉴卷

服 一 升 。服 已 须 臾 ,
歡热稀粥一升余,
以助药力。温 覆 令 一 时 许 ,
遍身絷絷,
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
病 必 不 除 。若一服
汗出,
病差,
停后服,
不 必 尽 剂 ;若 不 汗 ,
更服,
依 前 法 ;又 不 汗 ,

服,
当 小 促 其 间 ,半 日 许 ,
令 三 服 尽 。若 病 重 者 ,
一日一夜周时观
之 。服 一 剂 尽 ,
病证犹在者,
更 作 服 。若 汗 不 出 者 ,
乃服至二三
剂 。禁 生 冷 、
粘 滑 、肉面、
五辛、
酒酪、
臭恶等物。
〔按 〕桂 枝 汤 方 ,
桂 枝 下 有 “去 皮 ”二 字 。夫 桂 枝 气 味 辛 甘 ,
全在于皮,
若去皮,
是枯木矣,
如 何 有 解 肌 发 汗 之 功 ?宜 删 此 二
字 。后 仿 此 。
〔方 解 〕名 曰 桂 枝 汤 者 ,
君 以 桂 枝 也 。桂 枝 辛 温 ,
辛能发散,
温 通 卫 阳 。芍 药 酸 寒 ,
酸能收敛,
寒 走 阴 营 。桂 枝 君 芍 药 ,是于发
汗 中 寓 敛 汗 之 旨 ;芍 药 臣 桂 枝 ,
是 于 和 营 中 有 调 卫 之 功 。生姜之
辛,
佐 桂 枝 以 解 表 ;大 枣 之 甘 ,
佐 芍 药 以 和 中 。甘 草 甘 平 ,
有安内
攘外之能,
用 以 调 和 中 气 ,即 以 调 和 表 里 ,
且 以 调 和 诸 药 。 以桂芍
之相须,
姜 枣 之 相 得 ,借 甘 草 之 调 和 ,
阳表阴里,
气卫血营,
并行而
不悖,
是 刚 柔 相 济 以 相 和 也 。而 精 义 在 服 后 须 臾 歡 稀 粥 以 助 药
力 。盖 谷 气 内 充 ,不 但 易 为 酿 汗 ,
更 使 已 入 之 邪不能少留,将来之
邪,
不 得 复 人 也 。又妙在温覆令一 Bt许 ,
絷絷微似有汗,
是授人以
微 汗 之 法 也 。不 可 令 如 水 流 漓 ,
病 必 不 除 ,是 禁 人 以 不 可 过 汗 之
意 也 。此 方 为 仲 景 群 方 之 冠 ,
乃解肌发汗、
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
凡中风、
伤寒,
脉浮弱,
汗 自 出 而 表 不 解 者 ,皆 得 而 主 之 。其他但
见一二证即是,
不 必 悉 具 。故 麻 、葛 、
青龙发汗诸剂,
咸用之也。
若汗不出,
麻 黄 证 也 。脉 浮 紧 ,
麻黄脉也,
固 不 可 与 桂 枝 汤 。然初
起无汗,
已用麻黄发汗,
汗解后复烦,
脉 浮 数 者 ;与 下 后 脉 仍 浮 ,气
上 冲 者 ;及 下 后 下 利 止 ,而 身 痛 不 休 者 ,
经 中 皆 用 此 以 解 外 。诚以

8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此时表虽未解,
腠理已疏,
邪不在皮毛,
而 在 肌 肉 。且 经 汗 下 ,

液已伤,
故脉证虽同麻黄,
而 主 治 当 属 桂 枝 也 。粗 工 妄 谓 桂 枝 汤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专治中风,
不治伤寒,
使 人 疑 而 不 用 。又 谓 专 走 肌 表 ,
不治他病。
不知此汤,
倍芍药生姜,
加人参,
名桂枝新加汤,
用以治荣表虚寒,
肢 体 疼 痛 ;倍 芍 药 加 怡 糖 ,
名小建中汤,
用以治里虚心悸,
腹中急
痛 ;再 加 黄 芪 ,
名黄芪建中汤,
用 以 治 虚 损 虚 热 ,自 汗 盗 汗 。 因知
仲景之方,
可 通 治 百 病 也 。适 寒 温 服 ,
歡 热 稀 粥 以 助 药 力 ,欲 使 谷
气内充,
易 为 酿 汗 也 。温 覆 令 一 时 许 ,
微似有汗,
不 令 如水流漓,
谓不 可 过 汗 也 。盖 取 汗 ,
在不缓不急,
不 多 不 少 。缓 则 邪 必 留 连 ,
急则邪 反 不 尽 。汗 多 则 亡 其 阳 ,
汗 少 则 病 必 不 除 。若 一 服 汗 出 病
差,
谓病轻者,
初 服 一 升 病 即 解 也 。停 后 服 ,
不必尽剂,
谓不可再
服第二升,
恐 其 过 也 。若 不 汗 ,
更服,
依前法,
谓初服不汗出未解,
再服一升,
依 前 法 也 。又 不 汗 后 服 ,
谓病仍不解,
后服第三升也。
小促其间,
半日许令三服尽,
谓 服 此 第 三 升 ,当 小 促 其 服 ,亦 不 可
太缓,
以半日三 时 许 为 度 ,
令三服尽,
始 适 中 其 服 之 宜 也 。若病重
者,
初服一剂,
三 升 尽 ,病 不 解 ,
再服一剂,
病犹不解,
乃更服三剂,
以 一 日 一夜周十二时为度,
务 期 汗 出 病 解 而 后 已 。后 凡 有 曰 依 服
桂枝汤法者,
即此之谓也。
太阳病,
发热汗出者,
此为荣弱卫强,
故 使 汗 出 。欲 救 邪 风
者,
宜桂枝汤。
〔注 〕此 释 上 条 阳 浮 阴 弱 之 义 也 。经 曰 :
“邪 气 盛 则 实 ,
精气
夺 则 虚 ”。卫 为 风 入 则 发 热 ,
邪气因之而实,
故为卫强,
是卫中之
邪 气 强 也 。营 受 邪 蒸 则 汗 出 ,精 气 因 之 而 虚 ,
故为营弱,
是 营中之
阴气弱也。所 以 使 发 热 汗 出 也 ,
欲救邪风者,
宜桂枝汤。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上言阳浮而阴弱,
此 言 营 弱 卫 强 。卫强
即阳浮,
营弱即阴弱,
彼 此 互 言 而 互 相 发 明 者 也 。救 者 ,
解救救护
之 谓 。不 曰 风 邪 ,
而曰邪风者,
以本体言也。

9
中医
轅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病人脏无他病,
时 发 热 自 汗 出 而 不 愈 者 ,此 卫 气 不 和 也 。先
其时发汗则愈,
宜桂枝汤。
医宗金鉴卷

〔注 〕此 释 上 条 荣 卫 不 和 之 证 ,
而 又 就 其 时 发 热 汗 出 者 ,以
明 其治也。脏 ,
里 也 。无 他 病 ,
谓 里 无 他 病 也 。有时发热,有时不
热,
有时汗出,
有时不汗出,
其表病流连而不愈者,
非荣不和,
是卫
强不与荣和也。当于未热未汗之时,
预用桂枝汤解肌发汗,
迎而
夺之,
以遏其势,
则热退汗敛,
而病自愈矣。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时 以 暂 言 。卫 气 不 和 者 ,
表有邪风而不
和 也 。先 其 时 者 ,言 于 未 发 热 之 先 也 。
程知曰:
阴虚诸病,
亦 时 发 热 自 汗 。若 里 无 他 病 ,
而时热自
汗 ,则 为 卫 受 风 邪 ,
未得解散,
宜于将发之时,
先用桂枝汤乘其欲
动而击之。
程 应 旄 曰 :桂 枝 为 解 肌 之 剂 ,
而 有 时 云 发汗者,何也? 以其能
助卫气升腾,
使正气得宣而汗出,
与麻黄汤逐邪气,
使汗从外泄者
不同。
汪琥曰:
及其发热自汗之时,
用 桂 枝 汤 发 汗 则 愈 。苟失其时,
则风邪入里,
病热必深,
桂枝汤非所宜矣。
病常自汗出者,
此 为 荣 气 和 。荣 气 和 者 外 不 谐 ,
以卫气不共
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
卫行脉外,
箋发其汗,
荣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注 〕 此 又 释 上 条 荣 卫 所 以 不 和 之 义 也 。言 病 有 时 常 自 出
汗者,
此 为 荣 气 已 和 也 。荣 气 和 而 热 仍 不 解 者 ,
则是卫外之气犹
不谐,
而 不 与 荣 气 共 和 谐 也 。所 以 荣 气 虽 和 ,
而时时自汗出,
病犹
不 解 也 。盖 以 荣 行 脉 中 ,
卫行脉外,
卫不和,
则荣虽和而病不解。
故复发其汗以抑卫而和荣,
荣 卫 和 而 病 自 愈 矣 。亦 宜 桂 枝 汤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此 与 上 条 同 。上 以 暂 言 ,
此言常者,
谓无
时 不 然 也 。上 言 脏 ,
脏 为 阴 而 主 里 。此 言 荣 ,
荣亦阴而主里。以

10
中医, 廬 ▲:::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板 1 ^ ;

暂言,
故 其 词 略 ;以 常 言 ,
故 其 词 详 。两 相 互 发 ,
义不殊也。
喻昌曰:
此明卫受邪风,
荣 自 汗 出 之 理 。凡 汗 出 荣 和 ,而发热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不解,
是 卫 强 不 与 荣 和 也 。复 发 其 汗 ,
俾风邪从肌窍外出,
斯卫不
强 而 与 营 和 矣 。正 如 中 酒 发 狂 ,
酒 去 其 人 帖 然 也 。荣 受 寒 邪 ,

与卫和,
宜麻黄汤亦然。
吴人驹曰:
上条发作有时,
此 则 无 时 。而 不 自 汗 出 ,
但热不解
者 ,亦 属 荣 卫 不 和 。盖 荣 卫 相 得 之 为 和 ,
而荣不得独为之和也。
张锡驹日:
卫气者,
所以肥腠理,
司开阖,
卫 外 而 为 固 也 。今
受邪风,
不 能 卫 外 ,故 常 自 汗 出 而 热 不 解 ,此 为 荣 气 和 而 卫 不
和也。
魏蒸彤曰:
前以桂枝解肌者,
和 其 卫 而 时 发热之热止;此以桂
枝发汗者,
和其 卫 而 常 自 汗 之 汗 止 。盖 发 其 表 而 热 解 矣 。故总结
之 曰 :荣 卫 和 则 愈 。
太阳病,
初服桂枝汤,
反烦不解者,
先刺风池、
风府,
却与桂枝
汤则愈。
〔注 〕太 阳 病 ,
服桂枝汤,
外证不解者,
可 更 作 服 。今 初服不
惟不解,
而反加烦,
是 表 邪 太 盛 。若 遽 与 桂 枝 ,
恐 更 生 烦 热 。故宜
先行刺法,
疏其在经邪热,
然后却与桂枝,
发其肌腠风邪,
俾外内
调 和 ,自然汗出而解矣。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桂枝全在服法,
发 汗 切 要 如 经 。若 服 不
如法,
汗不如经,
病必不除,
所 以 反 烦 。反 者 ,
转 也 。言 转 加 热 闷
也 。风 池 穴 在 耳 后 陷 者 中 ,
按之引于耳中,
手庭少阳脉之会,
刺可
人 同 身 寸 之 四 分 。风 府 穴 在 项 上 人 发 际 ,同 身 寸 之 一 寸 ,
大筋内
宛宛中,
督 脉 、阳 维 二 经 之 会 ,
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
张志聪曰:
风 池 、风 府 虽 非 太 阳 穴 道 ,
乃属太阳经脉所循之
部,
故刺之以衰太阳之病势。
魏 落 彤 曰 :恐 误 认 此 为 已 传 之 躁 烦 ,
故 标 出 以 示 人 。言不解

11
..中 医
輪康 必读丛书

则太阳之证俱在,
但添一烦,
知其非传里之烦,
而仍为表未解之
烦也。
欲自解者,
必当先烦,
乃 有 汗 而 解 。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
出解也。
〔注 〕 汗 之 不 解 而 烦 ,
太阳证仍在者,
是 表 邪 盛 也 ;有 阳 明 证
者,
是 里 热 盛 也 。然 亦 有 欲 自 解 而 未 解 先 烦 者 ,
则又为邪正相争,
作 汗 之 兆 也 。当 其 烦 时 ,
解 与 不 解 ,固 不 可 定 ,
但诊其六脉俱浮,
则知邪欲还表,
当汗 出 而 解 矣 。
〔集 注 〕 程 知 曰 :
天地郁蒸而雨作,
人 身 烦 闷 而 汗 作 ,当以脉
浮 决 之 。设 脉 不 浮 则 烦 ,
又为人里之候矣。
程 应 旄 曰 :如 诊 得 脉 浮 ,即 是 邪 还 于 表 之 兆 ,
切勿妄治其烦,
使汗却而当解者反不解也。
沈 明 宗 曰 :夫 自 解 证 ,
有从蛆解,
有从下血而解,
有从下利而
解,
有 从 小 便 暗 除 而 解 者 。此 即 太 阳 战 汗 之 一 端 ,
或从脉辨,
或从
证 参 。仲 景 妙 义 ,
散见诸篇,
务必合参则备。
病六七曰,
手足三部脉皆至,
大烦而□噤不能言,
其人躁扰
者,
必欲解也。
〔注 〕 病 至 六 七 日 ,
手足阴阳三部脉皆至而浮,
忽 然 大 烦 ,口
噤不能言,
躁扰不宁者,
此邪正俱实,
争 胜 作 汗 之 象 。故 曰 :
必欲
解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手足三部脉皆至,
为正气盛,
邪气虽甚,
必欲解也。
若脉和,
其人大烦,
目重脸,
内际黄者,
此欲解也。
〔按 〕脸 字 当 是 “睑 ”字 。睑 ,
眼 弦 也 。作 脸 字 ,
非。
〔注 〕 脉 和 而 大 烦 者 ,
其 解 未 可 卜 也 。若 其 人 目 重 睑 者 ,

睑覆下垂目欲合也,
为阴来济阳之兆。内际黄者,
为胃气来复之
征,
故 曰 :此 欲 解 也 。
J I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问 曰 :脉 病 欲 知 愈 未 愈 者 ,
何 以 别 之 ?答 曰 :寸 □ 、关 上 、
尺中
三处,
大小、
浮沉、
迟数同等,
虽有寒热不解者,
此脉阴阳为和平,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虽剧当愈。
〔注 〕 脉 偏 胜 则 病 ,脉 和 平 则 愈 。今 寸 口 、
关 上 、尺 中 三 部
脉,
俱见浮沉、
迟数、
大 小 同 等 ,阴 阳 和 平 之 象 ,即 有 寒 热 不 解 之
病,
虽剧亦当愈也。
〔集 注 〕 《内 经 》曰 :
寸口、
人迎两者相应若引绳,
大小齐等
者,
名曰平人。
程 知 曰 :大 小 、
浮沉、
迟数同等,
谓 三 部 九 候 无 相 失 也 。盖 大 ,
不 甚 大 ;小 ,
不 甚 小 ;浮 ,
不 甚 浮 ;沉 ,
不 甚 沉 ;迟 ,
不甚迟•,
数,不甚
数,
为冲和平等之象也。
病有发热恶寒者,
发 于 阳 也 ;无 热 恶 寒 者 ,
发 于 阴 也 。发于阳
者七日愈,
发于阴者六日愈,
以 阳 数 七 ,阴数六故也。
〔注 〕病 谓 中 风 、伤 寒 也 。有 初 病 即 发 热 而 恶 寒 者 ,
是谓 中
风之病,
发 于 卫 阳 者 也 。有 初 病 不 发 热 而 恶 寒 者 ,
是谓伤寒之病,
发 于 荣 阴 者 也 。发 于 阳 者 七 日 愈 ,
发 于 阴 者 六 日 愈 ,以 阳 合 七 数 ,
阴合六数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此推原中风、
伤 寒 之 所 以 始 ,以要其所以
终 之 意 。凡 在 太 阳 皆 恶 寒 也 。发 ,
起 也 。愈 ,
瘳也。
程知曰:
此 辨 太 阳 病 有 发 热 有 不 发 热 之 故 也 。风 ,阳 也 ;卫 ,
亦 阳 也 。寒 ,阴 也 ;荣 ,
亦 阴 也 。 中风、
伤 寒 均 为 表 证 。而 风 入 卫 ,
则 邪 发 于 阳 而 为 热 ;寒 入 荣 ,
则邪发于阴而不即热。阳行速,
故常
过经而迟愈一日;
阴行迟,
故 常 循 经 而 早 愈 一 日 。观 此 ,
则 风寒之
辨了然矣。
魏 慕 彤 曰 :风 伤 卫 ,
寒伤荣,
既在太阳,
则未有不发热者,
但迟
速 有 间 耳 。至 于 恶 寒 则 同 也 。发 于 阳 、
发于阴之义,
不过就风为
阳卫亦阳、
寒为阴荣亦阴而言,
殊未及于三阴也。

13
15 中医
撝束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扳 )
參 >

问 曰 :凡 病 欲 知 何 时 得 ,
何 时 愈 ? 答 曰 :假 令 夜 半 得 病 者 ,

曰曰中愈。 曰 中 得 病 者 ,
夜 半 愈 。何 以 言 之 ? 曰 中 得 病 ,夜 半 愈
医宗金鉴卷

者 ,以 阳 得 阴 则 解 也 。夜 半 得 病 ,明 曰 曰 中 愈 者 ,以 阴 得 阳 则
解也。
〔注 〕 凡 病 之 起 ,
不外乎阴阳以为病,
非 阳 胜 阴 ,即 阴 胜 阳 。
凡病之愈,
亦不外乎阴阳以为和,
非阳得阴解,
即 阴 得阳解。 阳得
阴解者,
谓日中得病,
今日夜 半 愈 也 。阴得阳解者,
谓夜半得病,
明日日中愈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日中、夜 半 以 大 略 言 ,
余时可仿此意而
推也。
太阳病,
头 痛 至 七 曰 已 上 自 愈 者 ,以 行 其 经 尽 故 也 。若欲作
再经者,
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
〔注 〕 太 阳 病 ,
头 痛 至 七 日 已 上 自 愈 者 ,以 行 其 经 尽 故 也 ,

太阳受病,
其邪传行六日,
三 阳 、三 阴 经 尽 ,
至七日已上,
三阳、

阴之病日衰,
大邪皆去,
此不作再经,
故 自 愈 也 。再 者 ,
再传阳明
经也,
谓其邪已传经尽,
热盛不衰,
欲 再 转 属 阳 明 故 也 。针足阳
明,
以泄其热,
使其邪不再传,
则愈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七 日 已 上 者 ,
该六日而言也。
魏荡彤曰:
方有执谓针以遏其邪,
喻 昌 谓 针 以 竭 其 邪 ,言 遏 、
言竭,
皆 言 泄 之 也 。凡 针 刺 者 ,
泄 其 盛 气 也 。故 前 言 刺 风 池 、风
府,
亦主泄其风邪暴甚之意。因 刺 法 乃 治 热 之 善 策 ,
不欲人妄施
汗、
下、温 三 法 也 。言 足 阳 明 ,自是胃之经穴,
必有实欲再传之势,
方可刺之。
闵芝庆曰:
太阳受病,
以 次 而 终 于厥阴为传经尽。诸 经 受 病 ,
至七日已上自愈者,
为 行 其 经 尽 故 也 。今 有 自 太 阳 再 传 之 说 ,

果 传 遍 六 经 ,厥 阴 再 传 太 阳 ,
太阳再传阳明,
则何不于厥阴未传太
阳之前,
预针太阳;
而必待传阳明,
然 后 针 阳 明 哉 !于此可知三阴

14
中医,
■ 放 一二;二::
______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从无再传太阳之病,
但转属阳明耳。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
十二日愈。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注 〕 风 家 ,谓 太 阳 中 风 也 。表 解 ,
谓用桂枝汤病已解也。
不了了者,
不 清 楚 也 。言 用 桂 枝 汤 其 表 已 解 而 犹 不 清 楚 者 ,
在经
余 邪 未 尽 耳 。十 二 日 经 尽 之 时 ,
余 邪 尽 ,自然愈也。
〔集 注 〕魏 蒸 彤 曰 :
此条申明太阳中风病愈后,
风邪留滞之
证,
应听其自愈也。
太阳病,
头痛,
发热,
汗出,
恶风者,
桂 枝 汤 主 之 。 重出衍文。
桂 枝 本 为 解 肌 ,若 其 人 脉 浮 紧 ,
发热,
汗不出者,
不 可 与 也 。常须
识此,
勿令误也。
〔注 〕夫 桂 枝 汤 本 为 解 肌 ,中 风 表 虚 之 药 也 。若 其 人 脉 浮
紧,
发热,
汗不出者,
乃伤寒表实之病,
不 可 与 也 。常 须 识 此 为 麻
黄汤证,
勿令误与桂枝汤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可与不可与,
在毫厘疑似之间,
误多失之
于仓 卒 。须 常 将 营 卫 之 分 别 处 ,
两 两 互 勘 ,阴 阳 不 悖 ,
虚实了然。
不 以 桂 枝 误 治 脉 浮 紧 汗 不 出 之 伤 寒 ,自不致以麻黄误治脉浮缓汗
自出之中风矣。
若 酒 客 病 ,不 可 与 桂 枝 汤 。得 之 则 呕 ,以 酒 客 不 喜 甘 故 也 。
〔注 〕酒 客 ,
谓 好 饮 之 人 也 。酒 客 病 ,
谓 过 饮 而 病 也 。其病
之 状 :头 痛 、
发热、
汗 出 、呕 吐 ,
乃湿热熏蒸使然,
非 风 邪 也 。若误
与桂枝汤服之,
则呕,
以 酒客不喜甘故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酒 客 内 热 ,
喜 辛 而 恶 甘 。桂 枝 汤 甘 ,
酒客
得之,
则中烦而呕。
凡服桂枝汤吐者,
其后必吐脓血也。
〔注 〕 凡 酒 客 得 桂 枝 汤 而 呕 者 ,以 辛 甘 之 品 能 动 热 助 涌 故
也 。若 其 人 内 热 素 盛 ,
服桂枝汤又不即时呕出,
则益助其热,
所以
其 后 必 吐 脓 血 也 。然 亦 有 不 吐 脓 血 者 ,
则 是 所 伤 者 轻 ,而 热 不

15
中医
犒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极 )

甚也C
〔集 注 〕刘 宏 璧 曰 :
桂枝气味甚薄,
酒客不可与者,
举一以例
医宗金鉴卷一

其 余 也 。庸 工 不 得 其 解 ,
每遇热盛之人,
但去桂枝,
于甘辛极热之
类,
全 无 顾 忌 。仲 景 岂 意 后 人 如 此 之 愚 哉 !即 如 产 后 不 宜 寒 凉 ,
所 以 举 一 白 芍 之 味 酸 微 寒 者 以 示 戒 。今 只 知 除 去 白 芍 ,
于三黄寒
凉等药,
反 恣 用 无 忌 。殊 不 知 圣 人 一 语 ,
该 括 无 穷 。味薄者尚不
可与,
其 味 厚 者 可 知 ;微 寒 者 既 在 宜 禁 ,
而 大 寒 者 尤 所 当 戒 。世俗
不能引伸触类,
徒 以 卤 莽 灭 裂 为 事 。可 见 上 古 医 书 ,
非精详玩味,
乌能有得耶!
太阳病,
发汗,
遂 漏 不 止 。其 人 恶 风 ,
小便难,
四肢微急,
难以
屈 伸 者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主 之 。
〔注 〕太 阳 中 风 ,
本当解肌,
若大发其汗,
如 水 流 漓 ,因而遂
漏 不 止 。其 人 必 腠 理 大 开 ,
表阳不固,
故 恶 风 也 。液 伤 于 内 ,
膀胱
津少,
故 小 便 难 也 。液 伤 于 外 ,
复加风袭,
故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
也 。宜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主 之 。服 依 桂 枝 汤 法 者 ,
是于固阳敛液中,
和营卫解风邪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此 太 阳 中 风 误 汗 之 变 证 。小 便 难 者 ,以
汗漏不止,
必亡阳、
亡 津 液 。亡 阳 则 气 不 足 ,
亡津液则水道枯竭。
且小便者,
膀 胱 所 司 也 。膀 胱 本 太 阳 经 ,
而为诸阳主气,
气不足则
化不行矣。
程 知 曰 :此 阳 气 与 阴 液 两 亡 ,复 加 外 风 袭 入 ,
与真武证微细有
别 。真 武 汤 是 救 里 寒 亡 阳 之 失 ,急 于 回 阳 者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是 救
表寒漏风之失,
急于温经者。
桂枝加附子涵方
于桂枝汤方内,
加附子一枚,
余依桂枝汤法。
〔集 解 〕 柯 琴 曰 :
是方以附子加入桂枝汤中,
大补表阳也。
表阳密,
则漏汗自止,
恶 风 自 罢 矣 。汗 止 津 回 ,
则 小 便 自 利 ,四肢

16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自柔矣。汗 漏 不 止 与 大 汗 出 同 ,
而 从 化 变 病 则 异 。服 桂 枝 麻 黄
汤,
大汗出后,
而大烦渴,
是阳陷于里,
急当救阴,
故用白虎加人参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汤 。服 桂 枝 麻 黄 汤 发 汗 ,
遂漏不止,
而不烦渴,
是亡阳于外,
急当
救阳,
故 用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要 之 ,
发汗之剂,
用桂枝不当,
则阳陷
于 里 者 多 ;用 麻 黄 不 当 ,
则 阳 亡 于 外 者 多 。因桂枝汤有芍药而无
麻黄,
故虽汗大出而元府尚能自闭,
多不致亡阳于外耳。
服桂枝汤,
大汗出后,
大烦渴不解,
脉 洪 大 者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注 〕 大 烦 渴 ,
阳 明 证 也 。洪 大 ,
阳明脉也。中 风 之 邪 ,
服桂
枝汤,
大汗出后不解,
大烦渴脉洪大者,
是邪已人阳明,
津液为大
汗 所 伤 ,胃中干燥故也。宜 与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
清热生津,
而烦渴自
除矣。
〔集 注 〕张 璐 曰 :白 虎 汤 ,
实解内蒸之热,
非治外经之热也。
昔人以石膏辛凉,
能解利阳明风热,
若 不 佐 以 麻 、葛 之 品 ,
何以走
外 ?此 说 似 是 而 实 非 。盖 阳 明 在 经 之 邪 ,
纵使有大热而不烦渴,
自有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等治法,
并无借于石膏也。
白虡加人参涵方见 阳明篇
太阳病,
三曰,
发汗不解,
蒸 蒸 发 热 者 ,属 胃 也 。调 胃 承 气 汤
主之。
〔注 〕 太 阳 病 ,
三日,
发汗后热不解,
若仍阵阵发热有汗而不
解者,
是太阳表证未罢也,
则 当 以 桂 枝 汤 和 之 。今 蒸 蒸 发 热 ,
有汗
而不解者,
乃属阳明里证不和也,
故用调胃承气汤。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太阳病,
三日,
经期尚未深也,
何以发汗
不解 便 属 胃 也 ?盖 以 胃 燥 素 盛 ,
故他表证虽罢,
而汗与热仍不解
也 。第 征 其 热 ,
如炊笼蒸蒸而盛,
则知其汗必连绵澉澉而来,
此即
大便已硬之征,
故 曰 属 胃 也 。热 虽 聚 于 胃 ,
而未见潮热、
谵语等
证,
主以调胃承气汤者,
于下法内从乎中治,
以其为日 未 深 故 也 。

17
.中医
嶙森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汪琥曰:
言太阳病,
不可拘以日数,
但见属胃之证,
即可下也。
病方三日,
曾经汗矣,
其热自内腾达于外,
非表邪不解,
乃太阳之
医宗金鉴卷

邪转属于胃,
病热不能解也。
调胃承气沥方见阳明篇

太 阳 病 ,发 汗 后 ,
大 汗 出 ,胃 中 干 ,
烦躁不得眠,
欲得饮水者,
少少与饮之,
令 胃 气 和 则 愈 。若 脉 浮 ,
小便不利,
微 热 ,消 渴 者 ,

雜 主 之 。
〔注 〕 太 阳 病 ,
发汗后,
或 大 汗 出 ,皆 令 人 津 液 内 竭 ,胃 中 干 ,
烦躁不得眠,
欲得饮水,
当少少与之,
以滋胃燥,
令胃气和,
则可愈
也 。倘 与 之 饮 ,胃 仍 不 和 ,若 脉 浮 ,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
则是太
阳表邪未罢,
膀 胱 里 饮 已 成 也 。经 曰 ,
膀胱者,
津液之府,
气化则
能 出 矣 。今 邪 热 熏 灼 ,
燥 其 现 有 之 津 ;饮 水 不 化 ,
绝其未生之液。
津液告匮,
求水自救,
所以水入即消,
渴 而 不 止 也 。用 五 苓 散 者 ,
以其能外解表热,
内输水府,
则气化津生,
热渴止而小便利矣。
〔集 注 〕 张 兼 善 曰 :白 虎 治 表 证 已 解 ,
邪 传 里 而 烦 渴 者 。今
脉浮身有微热而渴,
乃表邪未得全解,
故 用 五 苓 。借 桂 枝 之 辛 散 ,
和 肌 表 以 解 微 热 也 。术 、
泽、二苓之淡渗,
化 水 生 津以止燥渴也。
喻昌曰:
脉浮当用桂枝,
何 以 变 用 五 苓 耶 ?盖 热 邪 得 水 ,
虽不
全解,
势必衰其大半,
所以热微兼小便不利,
证成消渴,
则蓄饮证
具,
故 不 从 单 解 而 从 两 解 也 。凡 饮 水 多 而 小 便 少 ,
谓 之 消 渴 。里
热饮盛,
不可单用桂枝解肌,
故兼以利水,
惟五苓有全功耳!
程 应 旄 曰 :微 热 字 对 下 条 发 热 字 看 。彼 以 发 热 在 表 ,
则知犯
本未深,
故 邪 热 蓄 而 拒 水 。此 曰 微 热 ,
则表热犯本已深,
故热邪结
而 耗 液 。所 以 不 惟 与 水 与 五 苓 主 治 有 别 ,
而前五苓、
后五苓主治
亦俱有别也。
中风发热,
六七曰不解而烦,
有 表 里 证 。渴 欲 饮 水 ,
水入则吐
者,
名日水逆,
五苓散主之。

18
中 医 ■ 處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扳 )

〔注 〕 中 风 发 热 ,
六七日不解而烦者,
是 有 表 证 也 。渴 欲 饮
水,
水入则吐者,
是 有 里 证 也 。若 渴 欲 饮 水 ,
水人即消,
如前条之
胃干,
少少与饮,
令 胃 和 则 愈 。今 渴 欲 饮 水 ,
水人不消,
上逆而吐,
故 名 曰 水 逆 。原 其 所 以 吐 之 之 由 ,
则因邪热人里,
与饮相抟,
三焦
失其蒸化,
而不能通调水道,
下 输 膀 胱 ,以 致 饮 热 相 格 于 上 ,
水无
去路于下,
故 水 人 则 吐 。小 便 必 不 利 也 ,
宜五苓散辛甘淡渗之品,
外 解 内 利 。多 服 暖 水 ,
令其汗出尿通,
则表里两解矣。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中 风 发 热 ,
必 自 汗 出 。六 七 日 不 解 而 烦
者,
汗出过多,
亡 津 液 而 内 燥 也 。表 以 外 证 未 罢 言 ,
里以 烦 渴 属 腑
言 。欲 饮 水 者 ,
燥甚而渴,
希 救 故 也 。水 入 则 吐 者 ,
伏饮内作,

外水 不 得 入 也 。盖 饮 亦 水 也 ,
以水得水,
涌溢而为格拒,
所以谓之
水 逆 。与 五 苳 散 两 解 表 里 ,
汗出而愈也。
喻昌曰:
伤风证原有汗。以其有汗也,
延至日久,
不行解肌之
法,
汗出虽多,
徒伤津液,
表终不解,
转 增 烦 渴 。邪 人 于 腑 ,
饮水则
吐,
名 曰 水 逆 。乃 热 邪 挟 积 饮 上 逆 ,
故 外 水 格 而 不 入 也 。服 五 苓 ,
饮热汤,
得汗则表里俱解,
是一举而两得也。
五苓散方
猪 茶 (去黑皮)十 八 铢 获 等 十 八 铢 泽 泻 一 两 六 铢 白 术 十 八

铢桂半两

上五味为散,
更 于 臼 中 杵 之 ,白 饮 和 方 寸 匕 服 之 ,日 三 服 ,

饮暖水,
汗出愈。
〔方 解 〕 是 方 也 ,乃 太 阳 邪 热 入 腑 ,
水气不化,
膀胱表里药
也 。一 治 水 逆 ,
水 人 则 吐 ;一 治 消 渴 ,
水 人 则 消 。夫 膀 胱 者 ,
津液
之府,
气 化 则 能 出 矣 。邪 热 人 之 ,与 水 合 化 为 病 。若 水 盛 于 热 ,

水壅不化•,
水蓄于上,
故 水 入 则 吐 。乃 膀 胱 之 气 化 不 行 ,
致小便不
行 也 。若 热 盛 于 水 ,
则 水 为 热 灼 ;水 耗 于 上 ,
故 水 入 则 消 。乃膀胱
之津液告竭,
致 小 便 无 出 也 。二 证 皆 小 便 不 利 ,
故均得而主之。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轉 藏 飯 )

若小便自利者,
不可用,
恐 重 伤 津 液 ,以 其 属 阳 明 之 里 ,
故不可用
也 。 由 此 可 知 五 等 散非治水热之专剂,
乃治水热小便不利之主方
医宗金鉴卷

也 。君 泽 泻 之 咸 寒 ,
咸走水府,
寒 胜 热 邪 ;佐 二 苓 之 淡 渗 ,
通调水
道,
下输膀胱,
则 水 热 并 泻 也 ;用 白 术 之 燥 湿 ,
健脾助土,
为之隄防
以 制 水 也 ;用 桂 之 辛 温 ,
宣通阳气,
蒸 化 三 焦 以 行 水 也 。泽泻得二
等下降,
利水之功倍,
则小便利,
而水不蓄矣。白术借桂上升,

阳之效捷,
则气腾津化,
渴 自 止 也 。若 发 热 不 解 ,以 桂 易 桂 枝 ,

后多服暖水,
令 汗 出 愈 。是 知 此 方 不 止 治 停 水 小 便 不 利 之 里 ,

犹 解 停 水 发 热 之 表 也 。加 人 参 名 春 泽 汤 ,
其意专在助气化以生
津 。加 茵 陈 名 茵 陈 五 苓 散 ,
治湿热发黄,
表里不实,
小便不利者,
无不效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太阳为标,
膀 胱为本。中风发热,
标受邪
也 。六 七 日 不 解 ,
标 邪 转 入 膀 胱 矣 。是 谓 犯 本 。五 苓 散 与 麻 黄 、
桂枝二汤,
虽 同 为 太 阳 经 之 药 ,一 则 解 肌 而 治 表 ,一 则利小便而治
里,
表与本所主各有别矣。
〔按 〕 此 条 谓 有 表 里 证 者 ,
非 发 热 有 汗 ,口 干 烦 渴 ,
水入则
消,
小便自利,
太 阳 、阳明之表里证也。乃 发 热 无 汗 ,口 润 烦 渴 ,

入则吐,
小便不利,
太阳、
膀 胱 之 表 里 证 也 。此病虽未发明无汗小
便不利之证,
若汗出小便利,
则渴饮之水得从外越下出,
必无水逆
之 证 。仲 景 用 五 苓 散 ,
多服暖水令汗出愈,
其意在利水发汗,
故知
必有无汗小便不利之证也。
太阳病,
小 便 利 者 ,以 饮 水 多 ,
必心下悸•,
小 便 少 者 ,必 苦 里
急也。

〔注 〕 太 阳 初 病 ,
不欲饮水,
将传阳明,
则欲饮水,
此其常也。
今太阳初病,
即饮水多,
必 其 人 平 素 胃 燥 可 知 。设 胃 阳 不 衰 ,
则所
饮之水,
亦可以敷布于外,
作 汗 而 解 。今 饮 水 多 ,
而 胃 阳 不 充 ,即
使小便利,
亦必停中焦,
而 为 心 下 悸 。若 更 小 便 少 ,
则水停下焦,

20
中医
撝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必苦里急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饮 水 多 而 心 下 悸 者 ,
心为火脏,
水 多则受
制 也 。小 便 少 则 水 停 ,
所以里急也。
汪 琥 曰 :太 阳 病 ,
小便利者,
是 膀 胱 之 腑 无 邪 热 也 。若 其 人 饮
水多,
此热在上焦,
心火亢甚,
小便虽利,
而渴饮水多,
则水停犯
火,
必 心 下 悸 。若 其 人 饮 水 多 而 小 便 少 ,
此热在下焦,
为太阳邪
热,
随经入府,
水积不行,
膀胱之里,
必苦急也。
发汗后,
饮水多必喘,
以水灌之 I細 i o
〔注 〕 上 条 未 发 汗 饮 水 多 ,胃 热 津 少 也 。此 条 发 汗 后 饮 水
多,
津 亡 胃 干 也 。而 不 病 心 下 悸 、
苦里急者,
盖以水不停于中焦、
下焦,
而停于上焦,
所 以 攻 肺 必 作 喘 也 。水 灌 者 ,以 水 浇 洗 也 。饮
水多者必喘,
是饮冷,
冷伤于内也。以水灌之亦喘者,
是形寒,

伤 于 外 也 。均 伤 肺 ,
故俱喘。
〔集 注 〕 魏 荔 彤 曰 :此 申 明 本 条 喘 急 一 证 ,有 因 水 而 成 者 。
盖渴而饮水多之喘,
与不渴而灌之亦喘,
其 由 虽 不 同 ,而 致 病 则
一也。
发汗后,
不 可 更 行 桂 枝 汤 。汗 出 而 喘 ,
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
仁甘草石膏汤。
〔注 〕 太 阳 病 ,
下之后微喘者,
表未解也,当以桂枝加厚朴杏仁
汤,
解太阳肌表,
而 治 其 喘 也 。太 阳 病 桂 枝 证 ,
医 反 下 之 。下利 脉
促,
汗 出而喘,
表 未 解 者 ,当 以 葛 根 黄 连 黄 芩 汤 ,
解阳明之肌热,

治其喘也。今 太 阳 病 发 汗 后 ,
汗出而喘,
身无大热而不恶寒者,

邪已不在太阳之表;且汗出而不恶热,
知 邪 亦 不 在 阳 明 之 里 。其所
以汗出而喘,
既 无大热,
又不恶寒,
是邪独在太阴肺经,
故不可更行
桂枝汤,
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发散肺邪,
而汗、
喘自止矣。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涵方
麻 黄 (去节)四 两 杏 仁 (去皮尖)五 十 枚 甘 草 (炙 )二 两 石 膏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碎,
绵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
先煮麻黄减二升,
去 白 沫 ,内 诸 药 ,
煮取三
医宗金鉴卷-

升,
去滓,
温服一升。
〔集 注 〕柯 琴 曰 :
石膏为清火之重剂,
青 龙 、白 虎 皆 赖 以 建
功,
然用之不当,
适 足 以 召 祸 。故 青 龙 以 无 汗 烦 躁 ,
得姜、
桂以宣
卫 外 之 阳 ;白 虎 以 有 汗 烦 渴 ,
须 粳 米 以 存 胃 中 之 液 。今 但 内 热 而
无外寒,
故不用姜、
桂 。喘 不 在 胃 而 在 肺 ,
故 不 需 粳 米 。其意重在
存阴,
不 虑 其 亡 阳 也 。故 于 麻 黄 汤 去 桂 枝 之 监 制 ,
取麻黄之专开,
杏仁之降,
甘草之和,
倍石膏之寒,
除内蕴之实热,
斯溱溱之汗出,
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悉除矣。
下 后 不 可 更 行 桂 枝 汤 。若 汗 出 而 喘 ,
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
仁甘草石膏汤。
〔注 〕此 详 上 条 ,
受 病 两 途 ,同 乎 一 治 之 法 也 。又 有 下 后 身
无大热,
汗出而喘者,
知邪亦不在表而在肺,
故亦不可更行桂枝
汤 ,可 与 麻 黄 杏 仁 甘 草 石 膏 汤 以 治 肺 也 。彼 之 汗 后 喘 ,
此之下后
喘,
虽其致病之因不同,
而其所见之证不异,
所以从其证,
不从其
因,
均用此汤,
亦喘家急则治其标之法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汗 与 下 虽 殊 ,其 为 反 误 致 变 之 喘 则 一 。
惟其喘一,
故同归一治也。
太阳中风,
下利呕逆,
表解者,
乃 可 攻 之 。其 人 荥 荥 汗 出 ,

作有时,
头痛,
心下痞硬满,
引胁下痛,
干呕短气,
汗出不恶寒者,
此 表 解 里 未 和 也 ,十 枣 汤 主 之 。
〔按 〕下 利 之 “下 ”字 ,
当是“不 ”字 。若 是 “下 ”字 ,岂有上呕
下 利 而 用 十 枣 汤 峻 剂 攻 之 之 理 乎 ?惟 其 大 便 不 利 ,
痞硬满痛,

属 里 病 ;小 便 不 利 ,
呕逆短气,
始属饮病,
乃 可 攻 也 。发 作 之 “作 ”
字,
当是“热 ”字 。若 无 热 汗 出 ,
乃 少 阴 阴 邪 寒 饮 ,真 武 汤 证 也 。
且 “作 ”字 与 上 下 句 文 义 皆 不 相 属 。

22
_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藏 t )

〔注 〕 太 阳 中 风 ,
表 邪 也 。不 利 呕 逆 ,
里 饮 也 。表 邪 解 者 ,

可 攻 里 饮 也 。审 其 人 微 汗 絷 絷 不 綴 ,
发热有时,
头痛,
若仍恶寒,
是表未解,
尚不可攻。若 不 恶 寒 ,
则 为 表 已 解 矣 。而 更 见 里 未 和
之心下痞硬满,
引胁下痛,
干呕短气,
水蓄无所从出之急证,
故径
以十枣汤峻剂,
直攻水之巢穴而不疑也。
〔按 〕 伤 寒 表 未 解 ,
水停心下,
呕逆者,
是寒束于外,
水气不
得宣越也,
宜 小 青 龙 汤 汗 而 散 之 ;中 风 表 未 解 ,
水停心下而吐者,
是饮格于中,
水气不得输泄也,
宜 五 苓 散 散 而 利 之 。此 皆 表 未 解 ,
不 可 攻 里 之 饮 证 也 。至 如 十 枣 汤 与 下 篇 之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白 术 茯
苳汤二方,
皆 治 饮 家 有 表 里 证 者 。十 枣 汤 治 头 痛 、
发热、
汗出、

恶寒之表已解,
而有痞硬满痛之里未和,
故 专 主 攻 里 也 。桂枝 去
芍 药 加 白 术 茯 苓 汤 ,治 头 痛 、
发热、
无汗之表未解,
而兼有心下满
微痛之里不和,
故 不 主 攻 里 ,当 先 解 表 也 。然 其 心 下 硬 满 痛 之 微
甚,
亦有别矣。
〔集 注 〕 杜 任 曰 :
十枣汤惟壮实者宜之,
不宜轻用。
方有执曰:
乃 可 攻 之 ,以 上 喻 人 勿 妄 下 早 之 意 。絷 染 汗 出 至
短气,
言证虽有里,
犹 未 可 下 。直 至 汗 出 不 恶 寒 ,
方是承上起下,
言 当下以出其治也。
喻昌曰:
此 证 与 结 胸 颇 同 。但 结 胸 者 ,
邪结于胸,
其 位 高 ;此
在心下及胁,
其 位 卑 。然 必 表 解 乃 可 攻 之 ,
亦与攻结胸之戒不殊
也 。药 用 十 枣 ,
亦与陷胸汤相仿,
因伤寒下法,
多为胃实而设。 胃
实者邪热内盛,
不得不用硝、
黄 以 荡 涤 之 。今 证 在 胸 胁 而 不 在 胃 ,
则荡涤之药无所用,
故取蠲热逐饮于胸胁之间,
以 为下法。
张志聪曰:
头痛,
表 证 也 。然 亦 有 在 里 者 ,
如伤寒不大便五六
日,
头痛有热者,
与 承 气 汤 。与 此 节 之 汗 出 不 恶 寒 而 头 痛 ,
为表解
里有饮,
用 十 枣 汤 。则 凡 遇 风 寒 头 痛 ,
表未解之证,
当审别矣。
程 应 旄 曰 :所 可 惑 者 ,
头痛外惟身汗一证,
表 里 难 辨 。汗出发
C
二:

中医
临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热恶寒,
则 微 有 表 ;若 汗 出 发 热 不 恶 寒 ,
则只从不恶寒处认证,

表已解,
里气为饮邪抟结不和,
虽头痛亦属里邪上攻,
非关表也。
医宗金鉴卷

魏 蒸 彤 曰 :太 阳 之 邪 既 入 里 ,
宜 下 矣 。又 有 不 下 胸 膈 ,
不下肠
胃,
而下心与胁下者,
较下结胸部位稍卑,
较下胃实部位又稍高,
此 下 中 之 又 一 法 也 。须 认 明 同 一 下 也 ,
证 不 同 而 法 自 别 。盖太
阳、
阳明之交,
必 辨 表 里 而 施 汗 下 。彼 之 在 里 应 下 ,
乃邪热挟食物
为 胃 实 ;此 之 在 里 应 下 ,
乃 邪 热 挟 水 饮 为 饮 实 。二 者 俱 必 待 表 解
而后下,
此大同也。
十枣涵方
芫 花 (熬) 甘 遂 大 戟 大 萆 (擘)十枚
上三味等分,
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
先煮大枣肥者十枚,
取八合,
去滓,
内药末。强 人 服 一 钱 匕 ,
羸人服半钱,
温服之,
平旦
服 。若 下 少 病 不 除 者 ,
明日更服,
加半钱,
得快下利后,
糜粥自养。
〔方 解 〕 仲 景 治 水 之 方 ,
种种不同,
此 其 最 峻 者 也 。凡水气
为患,
或喘、
或咳、
或悸、
或噎、
或吐、
或利,
病 在 一 处 而 止 。此则水
邪留结于中,
心腹胁下痞满硬痛,
三 焦 升 降 之 气 阻 隔 难 通 。此时
表邪已罢,
非 汗 散 之 法 所 宜 ;里 饮 实 盛 ,
又 非 淡 渗 之 品 所 能 胜 ;非
选逐水至峻之品,
以直折之,
则中气不支,
束 手 待 毙 矣 。甘 遂 、

花、
大戟三味,
皆辛苦气寒而禀性最毒,
并举而用之,
气 味 相济相
须,
故可直攻水邪之巢穴,
决其渎而大下之,
一 举 而 患 可 平 也 。然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以毒药攻邪,
必伤及脾胃,
使无冲和甘缓之
品为主宰,
则 邪 气 尽 而 大 命 亦 随 之 矣 。然 此 药 最 毒 至 峻 ,
参、术所
不能君,
甘草又与之反,
故 选 十 枣 之 大 而 肥 者 以 君 之 。 一 以顾其
脾胃,
一 以 缓 其 峻 毒 。得 快 利 后 ,
糜 粥 自 养 。一以使谷 气 内 充 ; 一

以使邪不复作。此 仲 景 用 毒 攻 病 之 法 ,
尽 美 又 尽 善 也 。昧者惑于
甘 能 中 满 之 说 而 不 敢 用 ,岂 知 承 制 之 理 乎 !
太 阳 病 ,外 证 未 解 不 可 下 也 ,下 之 为 逆 。欲 解 外 者 ,宜 桂

24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枝汤。
〔注 〕太 阳 病 外 证 未 解 者 ,
谓 桂 枝 汤 之 表 证 未 解 也 。凡表证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未解,
无论已汗未汗,
虽有可下之证,
而非在急下之例者,
均不可
下 。下 之 为 逆 也 。欲 解 外 者 ,
仍宜桂枝汤主之。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但 有 一 毫 头 痛 恶 寒 ,即 为 表 证 未 解 ,
不可
下也。
程 应 旄 曰 :若 下 后 外 证 未 解 者 ,
仍当解外,
有是证用是药,

可以 既 下 而 遂 谓 桂 枝 汤 不 中 与 也 。
汪 琥 曰 :下 之 为 逆 ,
逆者,
为病在外而反攻其内,
于治法为不
顺也。
太阳病,
先发汗不解,
而复下之,
脉 浮 者 不 愈 。浮 为 在 外 ,

反下之,
故 令 不 愈 。今 脉 浮 ,
故知在外,
当须解外则愈,
宜桂枝汤。
〔注 〕 太 阳 病 ,
先发汗表未解,
仍宜汗之,
而 复 下 之 ,治 失 其
宜 矣 。脉 浮 者 不 愈 ,
盖以脉浮,
邪在外而反下之,
故 令 不 愈 也 。今
误下未成逆,
脉仍浮,
故知邪尚在外,
仍宜桂枝汤解外则愈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愈 不 愈 辨 之 于 脉 。其 愈 者 ,
必其脉不浮
而离于 表 也 。若 脉 浮 者 ,
知尚在表,
则 前 此 之 下 ,自 是 误 下 ,
故令
不 愈 。从 前 之 误 ,
不 必 计 较 ,只 据 目 前 。 目 前 之 证 ,
不必计较,

据 其 脉 。脉 若 浮 ,
知尚在外,
虽 日 久 尚 须 解 外 则 愈 。有 是 脉 ,
用是
药,
亦不以既下,
而遂以桂枝汤为不中与也。
本发汗而复下之,
此 为 逆 也 ;若 先 发 汗 ,
治 不 为 逆 。本 先 下
之,
而 反 汗 之 ,为 逆 ;若 先 下 之 ,
治不为逆。
〔注 〕 立 治 逆 之 法 ,
不 外 乎 表 里 ;而 表 里 之 治 ,
不外乎汗下。
病有表里证者,
当审其汗、
下何先,
先后得宜为顺,
失 宜 为 逆 。若
表急于里,
本应先汗而反下之,
此 为 逆 也 ;若 先 汗 而 后 下 ,
治不为
逆 也 。若 里 急 于 表 ,
本应先下,
而反汗之,
此 为 逆 也 ;若 先 下 而 后
汗,
治不为逆也。

25
..中 医
樣咸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集 注 〕 程知曰••言汗下有先后缓急,
不得倒行逆施。
汪琥曰:
治伤寒之法,
表证急者即宜汗,
里证急者即宜下,

医宗金鉴卷

可 拘 拘 于 先 汗 而 后 下 也 。汗 下 得 宜 ,
治不为逆。
太阳病,
下之,
其脉促不结胸者,
此 为 欲 解 也 。脉 浮 者 必 结
胸 ,脉 紧 者 必 咽 痛 ,
脉弦者必两胁拘急,
脉细数者头痛未止,
脉沉
紧者必欲呕,
脉沉滑者协热利,
脉浮滑者必下血。
〔按 〕 脉 促 当 是 “脉 浮 ”,
始 与 不 结 胸 为 欲 解 之 文 义 相 属 。脉
浮 当 是 “脉 促 ”,
始与论中结胸、
胸 满 同 义 。脉 紧 当 是 “脉 细 数 ”,
脉 细 数 当 是 “脉 紧 ”,
始 合 论 中 二 经 本 脉 。脉 浮 滑 当 是 “脉 数 滑 ”,
浮滑是论中白虎汤证之脉,
数 滑 是 论 中 下 脓 血 之 脉 。细 玩 诸 篇
自知。
〔注 〕病 在 太 阳 ,
误下,
为 变 不 同 者 ,皆 因 人 之 脏 气 不 一 ,

从所人而化,
故 不 同 也 。误 下 邪 陷 ,
当作结胸,
反不结胸,
其脉浮,
此里和而不受邪,
邪 仍 在 表 为 欲 解 也 。若 脉 促 者 ,
为阳结实邪之
脉,
故 必 结 胸 也 。脉 细 数 ,
少 阴 邪 热 之 脉 ;咽 痛 ,
少阴邪热之证。
误下邪陷少阴,
法 当 从 少 阴 治 也 。脉 弦 ,
少 阳 之 脉 ;两 胁 拘 急 ,

阳之证。误 下 邪 陷 少 阳 ,
法 当 从 少 阳 治 也 。脉 紧 ,
太 阳 脉 ;头 痛 ,
太 阳 证 。误 下 邪 仍 在 表 ,
法 当 从 太 阳 治 也 。脉 沉 紧 ,
寒邪人里之
脉•,
欲 呕 ,胃阳格拒之证。有 表 误 下 ,
邪陷在胃,
法当从阳明治也。
脉沉滑,
宿 食 脉 。有 表 误 下 ,
协热入里下利,
法当从协热下利治
也 。脉 数 滑 ,
积 热 脉 。有 表 误 下 ,
邪陷入阴,
伤营下血,
法当从下
脓血治也。
〔按 〕 脉 促 固 阳 脉 也 。若 促 而 有 力 为 实 ,
则为结胸实邪之
诊 ;若 促 而 无 力 为 虚 ,
则 为 胸 满 虚 邪 之 诊 。故 论 中 有 脉 促 结 胸 ,

汗小潮热者,
用 陷 胸 汤 攻 之 ;脉 促 胸 满 ,
汗出微恶寒者,
用桂枝去
芍 药 加 附 子 汤 温 之 。观 此 促 脉 虚 实 治 法 ,
则可以类推矣。
〔按 〕 咽 痛 ,
少 阴 寒 热 俱 有 之 证 也 。咽 干 肿 痛 者 为 热 ,
不干

26
中医
輪、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不肿而痛者为寒,
故少阴论中有甘桔汤、
通脉四逆汤二治法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凡 在 太 阳 皆 表 证 也 。误 下 则 变 证 杂 出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而不可以一途拘之。
程知曰:
不 宜 下 而 下 之 ,诸 变 不 可 胜 数 ,
此 之 谓 也 。今咽痛胁
急欲呕,
是 寒 邪 入 里 之 变 。头 痛 热 利 下 血 ,
是 风 邪 入 里 之 变 。所
以然者,
脉浮滑数为阳,
沉弦紧细为阴也。
程应旄曰:
据脉见证,
各著一必字,
见 势 所 必 然 。考 其 源 头 ,
总在太阳病下之而来,
故虽有已成坏病、
未成坏病之分,
但宜以活
法治之,
不得据脉治脉、
据证治证也。
太阳病,
二三曰,
不能卧,
但欲起,
心 下 必 结 。脉 微 弱 者 ,
此本
有 寒 分 也 。反 下 之 ,若 利 止 ,
必 作 结 胸 ;未 止 者 ,
四曰复下之,
此作
协热利也。
〔按 〕 四日复下之“之 ”字 ,当 是 “利 ”字 。上 文 利 未 止 ,岂有
复下之理乎?细 玩 自 知 ,
是必传写之误。
〔注 〕 太 阳 病 ,
谓 头 项 强 痛 而 恶 寒 也 。二 三 日 见 不 得 卧 ,

欲起之证,
谓 已 传 阳 明 也 。心 下 ,胃之分也。必 结 ,
谓胃分必有结
也 。若 脉 实 大 乃 胃 分 有 热 而 结 也 ,
则 当 下 之 。今 脉 微 弱 ,
是胃分
有寒而结也,
法不当下,
不当下而下之,
谓 之 反 下 。二 三 日 正 当 解
太阳、
阳明之表,
反下之,
表热乘虚入里,
必 自 利 。设 利 自 止 ,
是其
人胃实而同燥化,
必 作 结 胸 矣 。今 利 未 止 ,
四日仍复下利,
是其人
胃虚而同湿化,
故必作协热利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此表证误下,
有 结 胸 、热 利 之 变 ,
不可不慎
也 。脉 既 微 弱 ,
则是寒结心下,
法 当 温 散 。医 见 心 下 结 ,
而下之使
利,
是治之反也。
汪琥曰:
太阳病,
二三日,
不卧欲起,
心下热结,
似乎可下,

脉微弱,
其 人 本 有 寒 分 ,岂可下乎?
太阳病,
外证未除,
而数下之,
遂 协 热 而 利 ;利 下 不 止 ,
心下痞

27
15胃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
表里不解者,
桂枝人参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脉 微 弱 ,
协热利,
互 详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外
证未除,
谓 太 阳 病 未 除 。而 数 下 之 ,
是 下 非 一 次 也 。里 因 数 下 而
虚,
遂协表热而利,
利下不止,
里 虚 不 固 也 。心 下 痞 硬 ,
里虚而邪
结 也 。外 证 既 未 除 ,
是表不解也,
故 用 桂 枝 以 解 表 。利 下 痞 硬 ,

因下虚而从寒化也,
其脉必如上文之微弱,
故用参、
术、姜、
草以温
里,
此 温 补 中 两 解 表 里 法 也 。若 其 脉 有 力 者 ,
又当从甘草泻心汤
之法矣。
〔集 注 〕 喻 昌 曰 :
误下而致里虚,
外热乘之,
变而为利不止
者,
里 虚 不 守 也 。痞 硬 者 ,
正 虚 邪 实 ,中 成 滞 碍 ,
痞塞而不通也。
以表未除,
故用桂枝以解之。以里适虚,
故 用 理 中 以 和 之 。此方
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
乃治虚痞下利之法也。
李中梓曰:
经 云 :桂 枝 证 医 反 下 之 ,
利遂不止,
与葛 根 黄 芩 黄
连 汤 。此 则 又 与 桂 枝 人 参 汤 。何 用 药 有 温 凉 之 异 耶 ?盖彼证但
曰“下 之 ”,
此 则 曰 “数 下 之 ”;彼 证 但 曰 “利 下 ”,此 则 曰 “利不
止 ”。合 两 论 味 之 ,自有虚实之分矣。
程知曰:
表证误下,
下利不止,
喘而汗出者,
治以葛根、
芩、连。
心下痞硬者,
治以桂枝、
参、术 。一 救 其 表 邪 入 里 之 实 热 ,一 救 其
表邪入里之虚寒,
皆表里两解法也。
程应旄曰•.协热而利,向 来 俱 作 阳 邪 陷 于 下 焦 ,
果尔,
安得用
理 中 耶 ?盖 不 知 利 有 寒 热 二 证 也 。
f t 枝人参涵方
桂 枝 四 两 甘 草 (炙)四 两 白术 三 两 人 参 三 两 干 姜三两
上 五 味 ,以 水 九 升 ,
先煮四味,
取 五 升 ,内 桂 更 煮 ,
取三升,

滓,
温 服 一 升 ,日再服,
夜一服。
太 阳 病 ,桂 枝 证 ,医 反 下 之 ,
利 遂 不 止 。脉 促 者 ,
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中医
翁森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注 〕 此 承 上 条 又 言 协 热 利 之 脉 促 者 ,以 别 其 治 也 。太阳病
桂 枝 证 ,宜 以 桂 枝 解 肌 ,
而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者,
是误下,
遂协表

订 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热 陷 入 而 利 不 止 也 。若 表 未 解 ,
而 脉 缓 无 力 ,即 有 下 利 而 喘 之 里
证,
法当从桂枝人参汤以治利,
或 从 桂 枝 加 杏 子 厚 朴 汤 ,以治喘
矣 。今 下 利 不 止 ,
脉促有力,
汗出而喘,
表虽未解,
而不恶寒,
是热
已陷阳明,
即有桂枝之表,
亦 当 从 葛 根 黄 芩 黄 连 汤 主 治 也 。方中
四 倍 葛根以为君,
芩、连、
甘草为之佐,
其意专解阳明之肌表,
兼清
胃中之里热,
此 清 解 中 兼 解 表 里 法 也 。若 脉 沉 迟 ,
或脉微弱,
则为
里寒且虚,
又 当 用 理 中 汤 加 桂 枝 矣 。于 此 可 见 上 条 之 协 热 利 ,

不止,
心下痞硬,
表里不解者,
脉不微弱,
必沉迟也。
〔按 〕协 热 利 二 证 ,以 脉 之 阴 阳 分 虚 实 ,
主 治 固 当 矣 。然不
可不辨其下利之粘秽、
鸭溏,
小便或白或赤,
脉之有力无力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病有汗出而喘者,
谓自汗出而喘也,
是邪
气 外 甚 所 致 。若 喘 而 汗 出 者 ,
谓因喘而汗出也,
是里热气逆所致,
故与葛根黄菩黄连汤,
散表邪除里热也。
方有执曰:
利 与 上 条 同 。而 上 条 用 理 中 者 ,以 痞 硬 、
脉弱属寒
也 。此 用 芩 、
连者,
以喘汗、
脉促属热也。
喻 昌 曰 :太 阳 病 ,
原无下法,
当用桂枝解外,
医反下之,
则邪热
之在太阳者,
未传阳明之表,
已 入阳明之里。所 以 其 脉 促 急 ,
其汗
外越,
其热上奔则喘,
下奔则泄,
故 舍 桂 枝 而 用 葛 根 ,以专主阳明
之表,
加芩、
连以清里热,
则不治喘而喘止,
不 治 利 而 利 止 。此又
太 阳 、阳 明两解表里之变法也。
汪琥曰:
误下虚其肠胃,
为热所乘,
遂利不止,
此非肠胃真虚
证,
乃胃有邪热,
下 通 于 肠 而 作 泄 也 。脉 促 者 ,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
也,
此 为 阳 独 盛 之 脉 也 。脉 促 见 阳 ,
知表未解,
此表乃阳明经病,
非犹太阳桂枝之表证也。喘 而 汗 出 者 ,
亦阳明胃腑里热气逆所
致,
非太阳风邪气壅之喘,
亦 非 桂 枝 汤 汗 出 之 证 也 。故 当 解 阳 明

29
桃康 必 ! 实 丛 书 (興職丨饮)

表邪,
清胃腑里热也。
葛裉黄芩黄连涵方
葛 根 半 斤 黄 芩 三 两 黄 连 三 两 甘 草 (炙)二两
上 四 味 ,以 水 八 升 ,
先煮葛根,
减 二 升 ,内 诸 药 ,
煮取二升,

滓,
分温再服。
〔集 解 〕 柯 琴 曰 :
外热不除,
是 表 不 解 ;下 利 不 止 ,
是里未和。
误下致利,
病 因 则 同 。一 则 脉 微 弱 ,
心下痞硬,
是脉不足而证有余
也 ;一 则 脉 促 而 喘 ,
反汗自出,
是 脉 有 余 而 证 不 足 也 。表 里 、
虚实,
当从脉辨,
况弱脉见于数下后,
则痞硬为虚,
更 可 知 也 。故用理中
之辛甘温补,
止下利化痞硬,
又 加 桂 枝 以 解 表 。先 煮 四 味 ,
后内桂
枝,
和 中 之 力 饶 ,而 解 肌 之 气 锐 ,
是 于 两 解 中 寓 权 宜 法 也 。桂枝证
本脉缓,
误 下 后 而 反 促 ,阳 气 内 盛 ,
邪蒸于外,
故 汗 出 也 ;热 暴 于
内,
火逆上冲,
故 为 喘 也 ;暴 注 下 迫 ,
故 为 利 也 。故 君 清 轻 升 发 之
葛根,
以 解 肌 而 止 利 ;佐 苦 寒 清 肃 之 芩 、
连,以止汗而定喘;又加甘
草 以 和 中 。先 煮 葛 根 ,
后内诸药,
解肌之力纯,
而清中之气锐,

与补中逐邪者殊法矣。
太阳病,
下之后,
脉促胸满者,
桂 枝 去 芍 药 汤 主 之 。若微恶寒
者,
去芍药方中,
加附子汤主之。
〔按 〕 若 微 恶 寒 者 ,当 是 汗 出 微 恶 寒 方 合 。若 无 “汗 出 ”二
字,
乃表未解,
无取乎加附子也。
〔注 〕 太 阳 病 ,
表未解而下之,
胸实邪陷,
则为胸满,
气上冲
咽喉不得息,
瓜 蒂 散 证 也 。胸 虚 邪 陷 ,
则 为 气 上 冲 ,桂 枝 汤 证 也 。
今下之后,
邪陷胸中,
胸满脉促,
似乎胸实而无冲喉不得息之证,
似乎胸虚又见胸满之证,
故不用瓜蒂散以治实,
亦不用桂枝汤以
治虚,
惟用桂枝之甘辛,
以和太阳之表;
去 芍 药 之 酸 收 ,以避胸中
之 满 。若 汗 出 微 恶 寒 ,去 芍 药 方 中 加 附 子 主 之 者 ,以 防 亡 阳 之
变也。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扳 )

〔按 〕上 条 脉 促 ,
喘而汗出不恶寒,
下利不止,
云 属 实 热 。此
条脉促胸满,
汗出微恶寒,
不喘不下利,
反 属 虚 寒 者 何 也 ?上条是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里热蒸越之汗,
故 汗 出 不 恶 寒 ,阳 实 也 ,
喘 而 下 利 ,皆 为 热 也 。此
条乃表阳不固之汗,
故 汗 出 微 恶 寒 ,阳 虚 也 ,即 不 喘 利 亦 为 寒 也 。
要知仲景立法,
每在极微处设辨,
恐 人 微 处 易 忽 也 。今 以 微 恶 寒
发其义,
却不在汗出上辨寒热,
而在汗出恶寒、
不恶寒上辨寒热;
不在脉促上辨寒热,
而在脉促之有力、
无 力 辨 寒 热 。于 此 又 可 知
不惟在胸满上辨虚实,
而当在胸满之时满、
时不满、
常常满而不减
上辨虚实矣。
〔集 注 〕 喻 昌 曰 :此 条 之 微 恶 寒 ,
合上条观之,
则脉促、
胸满、
喘而汗出之内,
原 伏 有 虚 阳 欲 脱 之 机 。故 仲 景 于 此 条 ,
特 以 “微
恶 寒 ”三 字 发 其 义 。可 见 阳 虚 则 恶 寒 矣 ;又 可 见 汗 不 出 之 恶 寒 ,
即非阳虚矣。
程 应 旄 曰 :有 阳 盛 而 见 促 脉 ,
亦有阳虚而见促脉者,
当辨之于
有力无力,
仍须辨之于外证也。
沈 明 宗 曰 :误 下 扰 乱 阴 阳 之 气 则 脉 促 ,
邪人胸膈几成结胸,

结 满 而 未 痛 耳 !故 以 桂 枝 汤 单 提 胸 膈 之 邪 ,
使 从 表 解 。去 芍 药
者,
恶 其 酸 收 ,引 邪 内 入 故 也 。若 脉 促 胸 满 而 微 恶 寒 ,
乃虚而跼
蹐,
阳气欲脱,
又非阳实之比,
所 以 加 附 子 固 护 真 阳 也 。然伤风下
后之恶寒,
与未下之恶寒,
迥 然 有 别 。而 汗 后 之 恶 寒 ,
与未汗 之 恶
寒亦殊。
桂枝去芍药涵方
于桂枝汤内去芍药,
佘依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涵方
于桂枝汤方内去芍药,
加附子一枚,
炮去皮,
破八片,
余依
前法。
太阳病下之,
徽喘者,
表未解故也,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31
中医
|(4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跋 )

8耑家作,
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注 〕太 阳 病 ,当 汗 而 反 下 之 ,
下 利 脉 促 ,喘 而 汗 出 不 恶 寒
医宗金鉴卷

者,
乃邪陷手里,
热在阳明,
葛 根 黄 芩 黄 连 汤 证 也 。今太阳病当汗
而反下之,
不下利而微喘,
是邪陷于胸,
未人于胃,
表仍未解也。
故仍用桂枝汤以解肌表,
加厚朴、
杏 子 以 降 逆 定 喘 也 。喘 家 ,
谓素
有 喘 病 之 人 。遇 中 风 而 喘 者 ,
桂枝汤皆宜用之,
加厚朴、
杏子为
佳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喘者,
气逆于上,
故呼吸不顺而声息不利
也 。微 者 ,声 息 缓 ,
不似大喘之气急也。以表尚在,
不解其表,

喘 不 可 定 ,故 用 桂 枝 解 表 ,
加厚朴利气,
杏仁下气,
所以为定喘之
要药。
喻 昌 曰 :此 风 邪 误 下 作 喘 ,
治 法 之 大 要 。其 寒 邪 误 下 作 喘 ,

用麻黄、
杏仁、
石膏、
甘 草 ,即 此 可 推 。又 曰 :
微喘表未解,
则是表
邪因误下上逆,
与虚证不同。
程应旄曰:
喘之一证,
有表有里,
不 可 不 辨 。下 后 汗 出 而 喘 ,
其喘必盛,
属 里 热 壅 逆 火 炎 故 也 。下 后 微 喘 ,
汗必不大出,
属表邪
闭 遏 气 逆 故 也 ;仍 用 桂 枝 汤 解 表 ,
内加朴、
杏以下逆气。
魏 蒸 彤 曰 :凡 病 人 素 有 喘 证 ,
每感外邪,
势 必 作 喘 ,故 谓 之
喘家。
桂 枝 加 厚 朴 咨 仁 _方
于桂枝汤方内,
加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个,
余依桂枝汤方。
〔按 〕戴 原 礼 曰 :
太阳病有喘咳,
无汗喘者,
宜麻杏石甘汤;
有汗喘者,
宜 桂 枝 加 厚 朴 杏 仁 汤 ;无 汗 咳 者 ,
宜 小 青 龙 汤 。少阳病
无喘有咳,
咳者,
宜小柴胡汤加五味、
干 姜 。 阳 明 病 无 咳 有 喘 ,内
实 喘 者 ,宜 大 承 气 汤 ;下 利 者 ,
宜 葛 根 黄 零 黄 连 汤 。三明惟少阴有
喘咳,
喘者宜四逆汤加五味、
干 姜 ;咳 者 阴 邪 下 利 ,
宜真武汤加五
味、
干姜;
阳邪下利,
宜 猪 苓 汤 。然 喘 皆 危 候 也 。

32
中 医 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太 阳 病 ,下 之 后 ,
其气上冲者,
可与桂枝汤,
方 用 前 法 。若不
上冲者,
不可与之。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注 〕 太 阳 病 ,表 未 解 而 下 之 ,
里实者,
邪 陷 则 为 结 胸 ,大陷
胸 汤 证 也 ;里 虚 者 ,邪 陷 则 为 下 利 ,
桂 枝 人 参 汤 证 也 。胸 实 者 ,

陷则为胸中痞硬,
气上冲咽喉不得息,
瓜 蒂 散 证 也 。今 胸 虚 邪 陷
于胸,
故但为气上冲,
是表尚未罢,
然无壅满不得息痞硬之证,

不可吐下,
仍当解表,
可与桂枝汤,
如 法 汗 之 。使 陷 胸 之 邪 ,
不受
外束,
胸中之气,
得 以 四 达 ,自不致内壅而上冲矣。若 不 上 冲 者 不
可与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气 上 冲 者 ,阳 主 气 而 上 升 ,
风属阳邪,

后 人 里 乘 虚 而 上 冲 也 。若 不 上 冲 ,则 非 阳 邪 可 知 ,
故不可与。
病如桂枝证,
头 不 痛 ,项 不 强 ,
寸脉黴浮,
胸中痞硬,
气上冲咽
喉不得息者,
此 为 胸 有 寒 也 ,当 吐 之 ,
宜瓜蒂散。
〔注 〕 病 如 桂 枝 证 ,
乃头项强痛,
发热汗出,
恶风脉浮缓也。
今头不痛,
项不强,
是 桂 枝 证 不 悉 具 也 。寸 脉 微 浮 ,
是邪去表未
远,
已离其表也。胸 中 痞 硬 ,
气上冲喉不得息,
是邪入里未深而在
胸中,
必 胸 中 素 有 寒 饮 之 所 致 也 。寒 饮 在 胸 ,
不在肌腠,
解肌之
法,
无 可 用 也 。痞 硬 在 胸 ,
而不在心下,
攻里之法,
亦 无 所 施 。惟
有高者越之一法,
使胸中寒饮一涌而出,
故宜吐之以瓜蒂散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痞 硬 一 证 ,因 吐 下 者 为 虚 ,
不因吐下者为
实 。实 邪 痰 饮 填 塞 心 胸 ,
中、下 二 焦 为 之 阻 绝 ,自不得不从上焦为
出路。所 谓 “在 上 者 因 而 越 之 ”是 也 。
汪 琥 曰 :伤 寒 一 病 ,
吐法不可不讲,
所以仲景以此条特出之太
阳上篇者,
以吐不宜迟,
与 太 阳 汗 证 之 法 相 等 ,当 于 二 三 日 间 ,

其证而用此法也。
沈 明 宗 曰 :素 有 痰 饮 内 积 ,
稍涉风寒,
引 动 其 痰 ,即外如 桂 枝
汤证,
但无头痛项强,
知非风邪中表矣。

33
I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 锡 驹 曰 :气 上 冲 咽 喉 不 得 息 者 ,
邪挟寒饮从太阳之气而上
越也。
医宗金鉴卷

瓜蒂散方
瓜 蒂 (熬黄 )一分 赤 小 • & 一分
上二味,
各别捣筛,
为散已,
合治之,
取 一 钱 匕 ,以 香 豉 一 合 ,
用热汤七合,
煮作稀糜,
去滓,
取汁和散,
温 顿 服 之 。不 吐 者 ,
少少
加服,
得 快 吐 乃 止 。诸 亡 血 虚 家 ,
不可与瓜蒂散。
〔方 解 〕胸 中 者 ,
清 阳 之 府 。诸 邪 人 胸 府 ,
阻遏阳气,不得宣
达,
以致胸满痞硬,
热气上冲,
燥渴心烦,
瞌瞌欲吐。脉 数 促 者 ,

热 郁 结 也 ;胸 满 痞 硬 ,
气上冲咽喉不得息,
手足寒冷,
欲吐不能吐,
脉迟紧者,
此 寒 郁 结 也 。凡 胸 中 寒 热 与 气 与 饮 郁 结 为 病 ,谅 非 汗
下之法所能治,
必 得 酸 苦 涌 泄 之 品 ,因 而 越 之 ,
上 焦 得 通 ,阳气得
复,
痞硬可消,
胸 中 可 和 也 。瓜 蒂 极 苦 ,
赤豆味酸,
相须相益,
能疏
胸中实邪,
为 吐 剂 中 第 一 品 也 。而 佐 香 豉 汁 合 服 者 ,
借谷气以保
胃气也。服 之 不 吐 ,
少少加服,
得快吐即止者,
恐伤胸中元气也。
此方奏功之捷,
胜 于 汗 下 ,所 谓 汗 、吐 、
下 三 大 法 也 。今 人 不知仲
景、
子和之精义,
置之不用,
可 胜 惜 哉 !然 诸 亡 血 虚 家 ,
胸中气液
已亏,
不可轻与,
特为申禁。
病发于阳,
而反下之,
热 入 因 作 结 胸 ;病 发 于 阴 ,
而反下之,

作 痞 。所 以 成 结 胸 者 ,
以下之太早故也。
〔注 〕 此 总 释 结 胸 与 痞 硬 之 因 也 。 中风阳邪,故曰病发于阳
也 。不 汗 而 反 下 之 ,
热邪乘虚陷人,
因 作 结 胸 。伤 寒 明 邪 ,
故曰病
发 于 明 也 。不 汗 而 反 下 之 ,
热 邪 乘 虚 陷 人 ,因 作 痞 硬 。所 以 成 结
胸与痞硬者,
以 表 未 解 而下之太早故也。病 发 于 阴 ,不 言 热 人 者 ,
省 文 耳 。然 病 发 于 阳 而 误 下 者 ,
未 尝 无 痞 硬 ;病 发 于 阴 而 误 下 之 ,
亦 时 成 结 胸 。 良由人之 气 体 不 同 ,
或从 实 化 ,或 从 虚 化 也 。
〔集 注 〕 张 兼 善 曰 :
风邪人里则结胸,
寒 邪 人 里 则 为 痞 。然

34
中医
輪康 卖 丛 书 (輿藏版

此皆太阳病之所由来,
非别明证阳证也。
太阳病,
脉浮而动数,
浮则为风,
数则为热,
动 则 为 痛 ,数 则 为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虛,
头痛发热,
微盗汗出,
而反恶寒者,
表 未 解 也 。医 反 下 之 ,
动数
变迟,
膈内拒痛,
胃中空虛,
客气动膈,
短气躁烦,
心中懊侬,
阳气
内陷,
心下因硬,
则为结胸,
大 陷 f t 汤 主 之 。若 不 结 胸 ,
但头汗出,
余处无汗,
跻颈而还,
小便不利,
身必发黄。
〔按 〕 “数 则 为 虚 ”句 ,
疑是衍文。
〔注 〕 太 阳 病 ,
脉浮而动数,
浮 则 为 风 邪 脉 也 ,数 则 为 热 邪 脉
也,
动 则 为 诸 痛 脉 也 。头 痛 发 热 ,
太 阳 证 也 。热 蒸 于 阳 ,阳虚则自
汗出;
热蒸于阴,
明虚则盗汗出。阴虚当恶热,
今 反 恶 寒 ,故 知 此
非阴虚之盗汗,
乃表未解之盗汗,
微 微 而 出 也 。表 未 解 当 解 表 ,

反下之,
遂 使 动 数 之 热 脉 变 为 寒 迟 。盖 动 数 乃 表 邪 欲 传 ,因下而
逆于膈中,
故 不 传 而 脉 亦 变 也 。表 客 阳 邪 ,
乘胃空虚,
陷人胸膈而
拒痛,
短气不能布息,
烦躁,
心中懊侬,
心下因硬,
径从实化而为结
胸 矣 。法 当 以 大 陷 胸 汤 主 之 。若 不 从 实 化 ,
不成结胸,
但头汗出
至颈,
余 处 无 汗 ,则 热 不 得 越 也 。小 便 不 利 ,
则湿不得泻也,
热湿
合化,
故身必发黄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动数变迟,
而 浮 脉 独 不 变 者 ,以 邪 结 胸
中,
上焦阳分,
脉不得而沉也。
朱震亨曰:
太 阳 病 ,表 未 解 而 攻 里 ,
里 已 虚 矣 。虽 见 浮 而 动 数
之阳脉,
一经误下,
则必变为迟阴之脉矣。 胃中空虚,
短气躁烦,
虚 之 甚 矣 。借 曰 :
阳气内陷,
心 中 因 硬 而可迅攻之乎?大陷胸之
力,
不缓于承气,
下而又下,
宁不畏其重虚耶?即阳病实邪下后,
若胃中空虚,
客气动膈,
心中懊侬者,
亦以梔子豉汤吐胸中之邪可
也 。况 太 阳 误 下 后 ,
明有虚证乎!
〔按 〕震 亨 所 论 治 ,
以梔子豉汤吐之,
亦是未成结胸,
从胸 虚
有 热 而 化 者 宜 也 。若 从 胸 虚 有 寒 而 化 者 ,
不论已成未成结胸,

35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1

又 当 从 《活 人 书 》温 补 法 矣 ,
不可混施也。
方 有 执 曰 :太 阳 之 脉 本 浮 ,动 数 者 亦 传 也 。太 阳 本 自 汗 ,
而言
医宗金鉴卷

微盗汗,
本恶寒,
而言反恶寒者,
稽 久 而 然 也 。膈 ,
心胸之间也。
拒,
格 拒 也 。言 膈 气 与 邪 气 相 格 拒 而 为 痛 也 。客 气 ,
邪 气 也 。短
气,
促 气 不 能 布 息 也 。懊 侬 ,
心为邪乱而不宁也。阳气,
客气之别
名也,
以本外邪,
故曰客气。以邪本风,
故 曰 阳 气 。以里虚因而陷
入,
故 曰 内 陷 。 自“若 不 结 胸 ”句 至 末 ,
以变之轻者而言也。
大陷胸涵方
大 黄 (去皮 )六 两 芒 硝 一 升 甘 遂 (另碾 )一钱
上 三 味 ,以 水 六 升 ,
先煮大黄,
取二升,
去 滓 ,内 芒 硝 ,
煮一两
沸,
内甘遂末,
温服一升,
得快利,
止后服。
〔集 解 〕方 有 执 曰 :
上焦有高邪,
必陷下以平之,
故曰陷胸
汤 。平 邪 荡 寇 ,
将军之职也,
以 大 黄 为 君 ;咸 能 软 坚 ,以芒硝为臣;
彻上彻下,
破 结 逐 水 ,以 甘 遂 为 佐 ;惟 大 实 者 ,
乃 为 合 法 。如挟虚
或脉浮,
不可轻试。
太阳病,
重发汗而癭下之,
不大便五六曰,
舌上燥而渴,
曰晡
所,
小 有 潮 热 ,从 心 下 至 少 腹 ,硬 满 而 痛 ,不 可 近 者 ,大 陷 胸 汤
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互 发 其 义 ,以 详 其 证 治 也 。太 阳 病 ,
重发汗
而复下之,
津 液 伤 矣 。不 大 便 五 六 日 ,胃腑燥矣。舌 上 燥 渴 ,胃中
干 也 。 日晡潮热,胃热盛也。从 心 下 至 少 腹 ,
硬满而痛不可近者,
谓胸腹之中上、
下俱硬满结实大痛,
手不可近,
故以大陷 胸 汤 主 之
无疑也。
〔集 注 〕 《内台方议》曰 :
“日晡所”作 “日晡所发”。
方有执曰 :此 明 结 胸 有 阳 明 内 实 疑 似 之 辨 。晡 ,日加申时也。
小有,
微 觉 有 也 。盖 不 大 便 ,
燥 渴 ,日 晡 潮 热 ,
从心下至少腹硬满
而痛,
皆似阳明内热。惟 小 有 潮 热 ,
不 似 阳 明 大 热 之 甚 。所以阳

36
中医 |L^ jgjf
1陳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明必以胃家实为主,
而凡有一毫太阳证在,
皆不得入阳明例者,

以此也。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程 知 曰 :太 阳 结 胸 兼 阳 明 内 实 ,
故 用 大 陷 胸 汤 ,由胸胁以及肠
胃,
皆可荡涤无余。若 但 下 肠 胃 结 热 ,
而遗胸上痰饮,
则非法矣。
吴 人 駒 曰 :一 腹 之 中 ,
上、下邪气皆盛,
证之全实者,
其脉常沉
伏,
不可生疑畏,
惟下之,
而脉自渐出也。
小结胸,
病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
小陷胸汤主之。
〔注 〕 大 结 胸 ,
邪重热深,
病从心下至少腹,
硬满痛不可近,
脉沉实,
故宜大陷胸汤,
以攻其结,
泻 其 热 也 。小 结 胸 ,
邪浅热轻,
病正在心下硬满,
按之则痛,
不按不痛,
脉浮滑,
故用小陷胸汤以
开其结,
涤其热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按 陷 胸 条 曰 :
“心 下 痛 按 之 石 硬 ”。又曰:
“心 下 满 而 硬 痛 ”。此 曰 :
“病 正 在 心 下 ”。则 知 结 胸 不 拘 在 心 下
与胸上,
只在痛不痛上分别,
故痞证亦有心下硬者,
但不痛耳。
张锡驹曰:
汤有大小之别,
证 有 轻 重 之 殊 。今 人 多 以 小 陷 胸
汤治大结胸证,
皆致不救,
遂 倭 结 胸 为 不 可 治 之 证 。不 知 结 胸 之
不可治,
只一二节,
余 皆 可 治 者 ,苟 不 体 认 经 旨 ,
必致临时推倭,

人性命也。
魏 蒸 彤 曰 :小 结 胸 无 实 热 之 邪 ,但 微 热 而 挟 痰 饮 为 患 。故虽
结胸而不能高踞胸颠,
但正在心下而已;
不能实力作痛,
惟按之痛
而 已 ;诊 之 不 沉 而 深 ,
惟浮而轻浅而已;
不能作石硬,
惟虚而结阻
而 已 。所 以 大 陷 胸 汤 不 应 用 ,
而 另 设 小 陷 胸 汤 。高 下 、
坚 软 、轻
重、
沉浮之间,
病 机 治 法 昭 然 已 。又 云 :痞 ,
阴 邪 ;结 胸 ;阳 邪 。然
于阳邪中又有大小之分,
学 者 审 之 。于 凡 寒 热 杂 合 之 证 ,无大 实
大 热 。俱 宜 斟 酌 下 法 ,
勿孟浪也。
小陷胸涵方
黄 连 - 两 半 夏 ( 洗 )半 斤 栝 蒌 实 (大者 )一牧

37
巴〆
中医
输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上 三 味 ,以 水 六 升 ,
先 煮 栝 蒌 ,取 三 升 ,
去 滓 ,内 诸 药 ,
煮取二
升,
去滓,
分温三服。
〔方 解 〕 黄 连 涤 热 ,
半夏导饮,
栝蒌润燥下行,
合之以涤胸膈
痰 热 ,开 胸 膈 气 结 ;攻 虽 不 峻 ,
亦 能 突 围 而 人 ,故 名 小 陷 胸 汤 。分
温三服,
乃缓以治上之法也。
伤寒六七曰,
结胸热实,
脉沉而紧,
心下痛,
按之石硬者,
大陷
胸汤主之。
〔注 〕伤 寒 表 不 解 ,
误下成痞,
此 其 常 也 。伤 寒 或 有 因 误 下
而成结胸者,
乃 其 变 也 。今 伤 寒 六 七 日 ,
结胸不因误下而成此热
实之证,
若脉沉紧,
里 实 脉 也 。心 下 痛 ,
按之石硬,
里 实 证 也 。此
为脉病皆实,
故以大陷胸汤主之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热 实 ”二 字 ,
形容结胸之状甚明,
见邪热填
实 于 胸 而 不 散 漫 也 。浮 紧 主 伤 寒 无 汗 ,
沉紧主伤寒结胸,
此与中
风 之 阳 邪 结 胸 迥 别 ,所 以 不 言 浮 也 。又 曰 :
阳邪误下成结胸,
阴邪
误 下 成 痞 。然 中 风 间 有 痞 证 ,
伤寒间有结胸证,
又 不 可不知。
程应旄曰:
虽曰阳邪内陷,
然 “阴 阳 ”二 字 从 虚 实 寒 热 上 区
别,
非 从 中 风 伤 寒 上 区 别 。表 热 盛 实 转 入 胃 腑 ,
则为阳明证;表热
盛实不转人胃腑,
而陷入于膈,
则 为 结 胸 证 。故 不 必 误 下 始 成 也 。
不因下而成结胸者,
必其人胸有燥邪,
以失汗而表邪合之,
遂成里
实 。观 此 条 曰 :
“伤 寒 六 七 日 ”,
又曰:
“脉 沉 而 紧 ”,
则可知矣。
汪琥曰:
或问脉沉紧,
焉 知 非 寒 实 结 胸 ?答 曰 :胸 中 者 ,阳气
之 所 聚 也 。邪 热 当 胸 而 结 直 至 心 下 ,
石硬且痛,
则脉不但沉紧,

至有伏而不见者,
乌 可 以 脉 沉 紧 为 非 热 耶 ?大 抵 辨 结 胸 之 法 ,

当凭证最为有准。
寒实结胸,
无热证者,
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歡亦可服。
〔按 〕 无 热 证 之 下 ,
与三物小陷胸汤,
当 是 “三 物 白 散 ”,
“小
陷胸汤”四 字 ,
必 是 传 写 之 误 。桔 梗 、
贝 母 、巴 豆 三 物 ,
其色皆白,

38
中医
犒沭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板 )a

有三物白散之义,
温而能攻,
与 寒 实 之 理 相 属 ;小 陷 胸 汤 ,
乃栝蒌、
黄连,
皆 性 寒 之 品 ,岂 可 以 治 寒 实 结 胸 之 证 乎 ? “亦 可 服 ”三 字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亦衍文也。
〔注 〕 结 胸 证 ,
身 无 大 热 ,口 不 燥 渴 ,
则为无热实证,
乃寒实
也,
与 三 物 白 散 。然 此 证 脉 必 当 沉 紧 ,
若脉沉迟或证见三阴,
则又
非寒实结胸可比,
当以 枳 实 理 中 汤 治 之 矣 。
〔集 注 〕王 肯 堂 曰 :热 实 结 胸 ,
及寒实结胸,
《活 人 书 》不拘寒
热,
但用陷胸汤,
不瘥者用枳实理中丸,
即应手而愈。
方 有 执 曰 :寒 以 饮 言 ,
饮本寒也,
又得水寒,
两寒抟结而实于
胸中,
故谓无热证也。
程 知 曰 :结 胸 有 大 小 之 别 ,
寒热之异,
不得概用硝、
黄也。
郑 重 光 曰 :水 寒 结 实 在 胸 ,
则 心 阳 被 据 ,自 非 细 故 ,
用三物白
散下寒而破结,
皆不得已之兵也。
三物白散方
桔 梗 三 分 巴豆(去皮心、熬黑、
研如脂)一 分 贝 母三分
上件二味为末,
内巴豆,
更于臼中杵之,
以 白 饮 和 服 。强人半
钱匕,
羸 者 减 之 。病 在 膈 上 必 吐 ,
在 膈 下 必 利 。不 利 ,
进热粥一
杯 ;利 过 不 止 ,进 冷 粥 一 杯 。
〔方 解 〕是 方 也 ,
治寒实水结胸证,
极 峻 之 药 也 。君 以 巴 豆 ,
极辛极烈,
攻寒逐水,
斩关夺门,
所到之处,
无 不 破 也 ;佐 以 贝 母 ,
开胸之结;
使以桔梗,
为之舟楫,
载巴豆搜逐胸邪,
悉 尽 无 余 。膈
上者必吐,
膈 下 者 必 利 。然 惟 知 任 毒 以 攻 邪 ,
不量强羸,
鲜能善其
后 也 。故 羸 者 减 之 ,
不利进热粥,
利 过 进 冷 粥 。盖 巴 豆 性 热 ,
得热
则行,
得 冷 则 止 。不 用 水 而 用 粥 者 ,
借谷气以保胃也。
伤寒十余曰,
热 结 在 里 ,癭 往 来 寒 热 者 ,
与 大 柴 胡 汤 。但结胸
无大热者,
此为水结在胸胁也,
但头黴汗出者,
大陷胸汤主之。
〔注 〕 伤 寒 十 余 日 ,
热结在里,
若胸胁满硬者,
此 结 胸 也 。今

39
中医
輪尿 必 成 丛 书 (典 藏 版 )

不满硬,
复往来寒热者,
乃少阳表里病,
非 结 胸 也 ,当与大柴胡汤
两 解 之 。但 结 胸 证 ,
亦 有 水 结 者 。水 结 胸 不 但 表 无 大 热 ,里 亦 无
医宗金鉴卷

大 热 也 。有 结 胸 状 ,
头微汗出者,
此水停于胸,
为热气上蒸使然
也 。故 曰 水 结 在 胸 胁 也 。亦 以 大 陷 胸 汤 主 之 ,
饮热并攻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水 即 饮 也 ,以 不 实 硬 ,
故 曰 水 结 。胸胁亦
里也,
以热结不高,
故曰在里。
程知曰:
此 言 热 结 于 里 兼 少 阳 者 ,则 不 宜 陷 胸 ;水 结 于 胸 者 ,
虽无大热,
犹宜大陷胸也。
程 应 旄 曰 :大 柴 胡 与 大 陷 胸 ,
皆 能破结。大 柴 胡 之 破 结 ,
使表
分 无 留 邪 ;大 陷 胸 之 破 结 ,
使里分无留邪。
林 澜 曰 :此 言 水 结 胸 之 与 热 结 在 里 不 同 也 。十 余 日 ,
邪深人
腑之时,
然热结在里,
而 犹 有 半 表 半 里 之 邪 ,作 往 来 寒 热 者 ,
必以
大柴胡 两 解 之 。若 但 胸 胁 结 满 ,
初无大热,
收敛入内者,
此亦不得
为 大 柴 胡 证 ,必 水 结 胸 胁 也 。何 以 知 之 ?水 结 胸 者 ,
头汗出,
今但
头微汗,
为 水 结 胸 明 矣 。与 大 陷 胸 汤 。
结 胸 者 ,项 亦 强 ,
如柔痉状,
下之则和,
宜大陷胸丸。
〔注 〕结 胸 从 心 上 至 少 腹 ,
硬满痛不可近,
则其势甚于下者,
治下宜急攻之,
以 大 陷 胸 汤 。结 胸 从 胸 上 ,
满硬项强,
如柔痉状,
则 其 热 甚 于 上 者 ,治 上 宜 缓 攻 之 ,以 大 陷 胸 丸 直 攻 胸 肺 之 邪 。煮
服倍蜜,
峻治缓行,
下 而 和 之 ,以 其 病 势 缓 急 之 形 既 殊 ,
汤丸之制
亦 异 也 。故 知 此 项 强 乃 结 胸 之 项 强 ,
下之则和,
非柔痉之项强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项强者,
为邪结胸中,
胸膈结满,
但能仰
而不能俯,
是项强也。
程 知 曰 :项 强 如 柔 痉 者 ,
胸中邪气紧实,
项势常昂,
有似柔痉
之 状 。然 痉 病 身 手 俱 张 ,
此但项强原非痉也,
借此以验胸邪十分
紧逼耳。
汪 琥 曰 :下 之 则 和 者 ,
言邪实去,
胸 中 和 而 项 自 舒 之 意 。若不

40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牝 ) :

云 如 柔 痉 ,恐 医 人 认 以 为 太 阳 经 风 寒 之 邪 未 解 ,
反疑其当用发汗
之 药 。殊 不 知 项 虽 强 ,
表证已解,
里 证 甚 急 ,治 法 宜 下 也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大陷胸丸方
大 黄 半 斤 葶 苈 子 (熬)半 升 芒 硝 半 升 杏 仁 (去皮尖,
熬黑)
半升
上四味,
捣筛二味,
内杏仁、
芒硝,
合研如脂,
和 散 。取 如 弹 丸
一枚,
别 捣 甘 遂 末 一 钱 匕 ,白 蜜 二 合 ,
水 二 升 ,煮 取 一 升 ,
温顿服
之,
一 宿 乃 下 。如 不 下 ,
更服,
取 下 为 效 。禁 如 药 法 。

结胸证,
其 脉 浮 大 者 ,不 可 下 ,
下之则死。
〔注 〕结 胸 证 ,
若脉大,
是为胃实,
知结热已实乃可下,
下之
则 愈 。今 其 脉 浮 大 ,
是 尚 在 表 5知 热 结 未 实 ,
故 不 可 下 。若 误 下
之,
未尽之表邪复乘虚人里,
误而又误,
结而又结,
病热弥深,
正气
愈虚,
则死矣。
〔集 注 〕 张 兼 善 曰 :
结胸为可下之证,
若脉浮大,
心下虽结,
表邪尚多,
下之重虚其里,
外邪复聚则死矣。
程 知 曰 :结 胸 亦 有 不 可 下 者 ,
宜 审 其 脉 以 施 治 也 。结 胸 为 邪
结上焦之分,
得寸脉浮,
关脉沉或沉紧,
则 为 在 里 可 下 也 。若 脉浮
大,
则邪犹在表,
下 之 是 令 其 结 而 又 结 也 ,故 死 。
结胸证悉具,
烦躁者亦死。
〔注 〕结 胸 证 悉 具 ,
谓硬满而痛,
结 在 膈 之 上 下 也 。悉 具 者 ,
谓胸之下,
少腹之上,
左右两胁,
无 不 硬 满 而 痛 也 。较之大结胸为
尤甚,
此时宜急下之,
或 有 生 者 ;若 复 迁 延 ,
必至邪胜正负,
形气相
离,
烦躁不宁,
下 亦 死 ,不 下 亦 死 矣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结 胸 证 全 具 ,已 主 死 矣 。而 更 加 以 烦 躁 ,
即不再下,
亦主死也。
程应旄曰:
结胸证,
妄下不可,
失 下 亦 不 可 。总 在 适 当 其 宜 ,
则去邪 即 所 以 安 正 也 。

41
中医
搞咸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魏蒸彤曰:
此 条 乃 承 上 条 脉 见 浮 大 而 言 。必 结 胸 证 具 ,
脉兼
见浮大,
而加以烦躁,
方 可 卜 其 死 。不 然 ,
烦躁亦结胸证中之一
医宗金鉴卷

也,
何遽云死耶! 1
问 曰 :病 有 结 胸 ,有 脏 结 ,
其 状 何 如 ? 答 曰 :按 之 痛 ,
寸脉浮,
关脉沉,
名 曰 结 胸 也 。何 谓 脏 结 ? 答 曰 :如 结 胸 状 ,
饮食如故,

时下利,
寸脉浮,
关脉小细沉紧,
名 日 脏 结 。舌 上 白 胎 滑 者 ,
难治。
〔注 〕邪 结 三 阳 ,
名 曰 结 胸 ;邪 结 三 阴 ,
名 曰 脏 结 。二者皆下
后邪气乘虚入里所致,
而 其 脉 与 证 之 状 则 不 同 。其 硬 满 而 按 之
痛,
结 胸 证 也 。寸 脉 浮 、
关脉沉,
结 胸 脉 也 。寸 浮 主 胸 主 表 ,
关沉
主胃主里,
是 知 其 邪 由 胸 表 陷 入 胃 里 而 结 也 。如 结 胸 状 ,
饮食如
故,
时时下利,
脏 结 证 也 。寸 脉 浮 、
关脉细小沉紧,
脏 结 脉 也 。细
小沉紧主脏结寒痛,
是 知 其 邪 由 胸 表 陷 入 脏 里 而 结 也 。脏结虽硬
满而痛,
如结胸状,
然结胸病,
属里壅塞,
必 不 能 饮 食 ;脏 结 病 ,

里空虚,
故 饮 食 如 故 。结 胸 属 实 热 ,
故硬痛不大便而脉沉石;脏结
属虚寒,
故 硬 痛 下 利 而 脉 细 紧 也 。舌 上 白 胎 滑 者 ,
胸中无热可知。
脏结阴邪,
得之为顺,
尚可以理中辈温之•,
结胸阳邪,
得之为逆,

堪攻下,
故难治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气 宜 通 也 ,以 塞 故 痛 。邪 结 阳 分 ,
则阴气
不 得 下 通 ;邪 结 阴 分 ,
则 阳 气 不 得 上 通 。故 知 二 者 ,皆 按 之 痛
硬也。
方有执曰:
此设问答以明结胸、
脏 结 之 同 异 。脏结 之 时 时 下
利者,
阴邪结于阴脏,
而寒甚也。以寒甚,
故脉小细紧,
此其所以
不 同 也 。盖 结 胸 以 阳 邪 结 于 阳 ,
脏结 以 阴 邪 结 于 阴 故 也 。
汪琥曰:
结胸证,
其人本胃中有饮食,
下之太早,
则食去不尽,
外邪反入,
结 于 胸 中 ,以 故 按 之 则 痛 ,
不 能 饮 食 。脏 结 证 ,
其人胃
中本无饮食,
下之太过,
则脏虚,
邪入与寒结于阴分,
所以状如结
胸,
按之不痛,
能饮食,
时下利也。

42
中医喊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魏 蒸 彤 曰 :人 知 此 条 为 辨 结 胸 ,
非指脏结而论,
不知正 谓 脏 结
与痞有相类,
而 与 结 胸 实 有 不 同 。盖 结 胸 阳 邪 也 ,
痞与脏结阴邪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上篇
也 。痞 则 尚 有 阳 浮 于 上 ,
脏结则上下俱无阳,
是皆误下、
误吐之
过也。
〔按 〕 此 条 “舌 上 白 胎 滑 者 难 治 ”句 ,
前人旧注皆单指脏结而
言,
未见明晰,
误 人 不 少 。盖 舌 胎 白 滑 ,
即结胸证具,
亦是 假 实 ;舌
胎干黄,
虽脏结证具,
每 伏 真 热 。脏 结 阴 邪 ,白 滑 为 顺 ,尚可温散;
结胸阳邪,
见此为逆,
不堪攻下,
故为难治。由此可知,
著书立论,
必须躬亲体验,
真知灼见,
方 有 济 于 用 。若 徒 就 纸 上 陈 言 ,
牵强附
会,
又何异按 图 索 骥 耶 。
病 胁 下 素 有 痞 ,连 在 脐 旁 ,痛 引 少 腹 ,入 阴 筋 者 ,此 名 脏
结,
死。
〔注 〕 病 脏 结 之 人 ,
若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
新旧病合,
痛引
少腹,
入阴筋者,
其邪又进厥阴,
乃属脏结之死证也。
〔集 注 〕程 知 曰 :宿 结 之 邪 ,
与新结之邪交结而不解,
痞连脐
旁,
脾脏结也;
痛 引 少 腹 ,肾 脏 结 也 ;自 胁 入 阴 筋 ,
肝 脏 结 也 ;三 阴
之脏俱结矣,
故主死。
脏结无阳证,
不往来寒热,
其人反静,
舌上胎灣者,
不可攻也。
〔注 〕 脏 结 无 三 阳 证 。不 发 热 ,
无 太 阳 也 ;不 往 来 寒 热 ,
无少
阳 也 ;其 人 反 静 ,
无 阳 明 也 。舌 胎 滑 白 ,胸 中 有 寒 ,故 可 温 不 可
攻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胎 滑 本 丹 田 有 热 、胸 中 有 寒 而 成 。然丹
田,
阴也。胸 中 ,
阳 也 。热 反 在 阴 而 寒 反 在 阳 ,
所以为不可攻也。
程知曰:
经于脏结白胎滑者,
只言难治,
未 尝 言 不 可 治 也 。只
言脏结 无 热 舌 胎 滑 者 ,
不可攻,
未尝言脏结有热舌胎不滑者,
亦不
可攻也。意 者 丹 田 有 热 ,
胸中有寒之证,
必有和解其热,
温散其寒
之 法 。俾 内 邪 潜 消 ,
外邪渐解者,
斯则良工之苦心乎!

43
中医
輪束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S )

病在阳,
应 以 汗 解 之 ,反 以 冷 水 潠 之 ,
若 灌 之 ,其 热 被 却 不 得
去,
弥更益烦,
肉上粟起,
窻欲饮水,
反不渴者,
臟文蛤散若不差
医宗金鉴卷

者,
与 五 苓 散 。身 热 皮 粟 不 解 ,欲 引 衣 自 覆 者 ,
若水以潠之洗之,
益令热被却不得出,
当 汗 而 不 汗 则 烦 。假 令 汗 出 已 ,腹 中 痛 ,
与芍
药三两,
如上法。
〔注 〕 病 在 阳 ,
谓 病 发 于 阳 而 身 热 也 。此 应 以 汗 解 之 ,
而反
以冷水潠之灌之,
则身热虽被劫而暂却,
然终不得去,
故热烦益甚
也 。水 寒 外 束 ,
肤热乍凝,
故肉生肤粟,
热入不深,
故意欲饮水反
不甚渴也,
故 以 文 蛤 散 内 疏 肤 热 。若不差,与五苓散外解水寒;则
皮粟、
身 热 当 解 矣 。若 不 解 且 恶 寒 ,
引衣自复,
是 尚 有 表 也 。 当以
桂 枝 汤 汗 解 之 。假 令 服 桂 枝 汤 ,
汗已出,
热、粟俱解,
而腹中增痛,
又为表已和里未调也,
宜与桂枝汤倍加芍药,
调 里 以 和 其 表 。若
渴欲饮水而不腹痛,
则不须调太阴里,
而仍当调太阳腑矣,
宜仍取
乎五苓也。
文蛤散方
文 蛤五两 - •4

上一味,
为散,
沸汤和一钱匕服,
汤用五合。
〔按 〕 文 蛤 即 五 倍 子 也 。
音切
强群养切恶污,
去 声 中 音 众 啬 音 色 淅 音 锡 翕 音 吸 叹
音 父 咀 音 苴 去 上 声 滓 音 笫 歡 与 啜 同 覆 芳 救 切 絷 音 藝

差与瘥同谐音鞋噤渠饮切剧音屐传音啭为去声识与链同
乾 音 干 散 上 声 和 去 声 悸 音 季 灌 音 贯 更 去 声 痞 音 否 鲠
音 硬 颈 音 景 羸 音 雷 养 上 声 糜 音 迷 咽 音 嚥 数 音 朔 懊 影
考切饿音 农 燥 音 扫 哺 布 胡 切 瘦 音 泾 撰 心 艮 切

44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
太阳统摄之营卫,
乃风寒始 入 之 两 途 。风 则 伤 卫 ,
寒则伤营。
卫气懔疾,
统气而行脉外,
其用疏泄而属阳,
邪之犯也易,
故其犯
之也,
则有汗,
为 虚 邪 。营 气 专 精 ,
统 血 而 行 脉 中 ,其 体 固 密 而 属
阴,
邪之犯也难,
故其犯之也,
则无汗,
为 实 邪 。夫 冬 固 寒 令 也 ,

春月余寒,
秋末早寒,
皆能致病,
但有无汗,
实邪证候显然,
即可谓
之伤寒,
不 必 尽 属 隆 冬 也 。然 太 阳 经 也 ,
膀 胱 腑 也 ,由 经 视 腑 ,

经为表,
而腑为 里 矣 。上 篇 用 桂 枝 汤 解 肌 ,
所以治风伤卫之表也,
而未及卫分之里,
故又立五苓散一方,
佐桂枝以和卫分之里焉。
此篇用麻黄汤发汗,
所以治寒伤营之表也,
而未及营分之里,
故又
立桃核抵当方,
佐 麻 黄 以 攻 营 分 之 里 焉 。至 于 汗 下 失 宜 ,
过之则
伤正而虚其阳,
不 及 则 热 炽 而 伤 其 阴 。虚 其 阳 ,
则从少阴阴化之
证多,
以太阳少阴为表里也。伤 其 阴 ,
则从阳明阳化之证多,
以太
阳、
阳明递相传也,此篇中所以又有四逆、
承 气 之 治 也 。凡风伤卫
之虚邪已列上篇,
兹以寒伤营之实邪疏为中篇,
使读者先会大意
于胸中,
斯 临 证 处 方 ,自不致误矣。
太阳病,
或已发热,
或 未 发 热 ,必 恶 寒 ,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
紧者,
名曰伤寒。
〔注 〕 太 阳 病 ,即 上 篇 首 条 脉 浮 ,头 项 强 痛 ,恶 寒 之 谓 也 。
营,
表 阴 也 。寒 ,
阴 邪 也 。寒 邪 伤 人 则 营 受 之 ,
从 其 类 也 。 已发热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者,
寒邪束于皮毛,
元 府 闭 密 ,阳 气 郁 而 为 热 也 。未 发 热 者 ,
寒邪
初入,
尚未郁而为热,
顷 之 即 发 热 也 。恶 寒 者 ,
为寒所伤,
故恶之
医宗金鉴卷

也 。必 恶 寒 者 ,
谓不论已热未热,
而 必 恶 寒 也 。寒 入 其 经 ,
故体痛
也 。 胃中之气被寒外束不能发越,
故 呕 逆 也 。寒 性 劲 急 ,
故脉阴
阳俱紧也。此 承 上 篇 首 条 言 太 阳 病 ,
又兼此脉此证者,
名曰伤寒。
以 为伤寒病之提纲。后 凡 称 伤 寒 者 ,
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或 ”者 ,
未 定 之 辞 ;“必 ”者 ,
定然之谓。
曰“或 ”曰“必 ”者 ,
言发热早晚不一,
而 恶 寒 则定然即见也。
r

喻昌曰:
仲景虑恶寒、
体痛、
呕逆、
又未发热,
恐误认为阴经之
证,
故早于篇首揭明此语以辨之。
程应旄曰:
伤寒阴阳俱紧之脉,
大不同于中风阳浮而阴弱之
缓 脉 矣 。证 与 脉 兼 得 其 实 ,
然后乃得正其名曰,
此太阳伤寒之病,
而非中风所能混也。
魏蒸彤曰:
伤寒、
中风同一浮脉,
而彼为浮缓,
此为浮紧;阳邪
舒 散 故 缓 ,阴 邪 劲 急 故 紧 。 同 为 在 表 之 浮 ,而 一 缓 一 紧 ,
风寒迥
异矣。
太阳病,
头痛发热,
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
恶风无汗而喘者,

黄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而 详 言 其 证 ,以 出 其 治 也 。太阳经脉起于目
内眺,
上额交颠,
入络脑还出,
别下项,
循 肩 膊 内 5挟 脊 抵 腰 中 ,

足 小 指 出 其 端 。寒 邪 客 于 其 经 ,
则营血凝涅,
所伤之处,
无不痛
也 。营 病 者 恶 寒 ,
卫 病 者 恶 风 。今 营 病 而 言 恶 风 者 ,
盖以风动则
寒生,
恶则皆恶,
未有恶寒而不恶风,
恶 风 而 不 恶 寒 者 。所以仲景
于中风、
伤寒证中,
每 互 言 之 ,以 是 知 中 风 、
伤寒,
不在恶寒、
恶风
上 辨 ,而 在 微 、
甚 中 别 之 也 。无 汗 者 ,
伤寒实邪,
腠理闭密,
虽发热
而汗不出,
不似中风虚邪,
发 热 而 汗 自 出 也 。阳 气 被 寒 邪 所 遏 ,

逆 而 为 喘 。主 之 以 麻 黄 汤 者 ,
解表发汗,
逐邪安正也。

46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寒 则 伤 营 ,
头 痛 身 疼 腰 痛 ,以致牵连骨节
疼痛者,
太阳经营血不利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程 应 旄 曰 :头 痛 发 热 ,
太阳病皆然,
而身疼腰痛,
骨节疼痛,

寒伤营室,
若风伤卫,
则 无 是 也 。恶 风 ,
太阳病皆然,
而无汗而喘,
是阳被壅遏,
若风伤卫,
则 无 是 也 。得 其 所 同 ,
因以别其所异也。
沈明宗曰:
太阳之邪从皮毛而入,
郁逆肺气,
以 故 作 喘 。且寒
主收敛,
伤营则腠理闭密,
故用麻黄汤发之。
麻麓涵方
麻 黄 (去节)三 两 桂枝二 两 甘 草 (炙)一 两 杏 仁 (汤浸 ,去皮、
尖)七十个
上 四 味 ,以 水 九 升 ,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
二升半,
去渣,
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
不 须 啜 粥 。余 如 桂 枝 法
将息。
〔方 解 〕 名 曰 麻 黄 汤 者 ,
君 以 麻 黄 也 。麻 黄 性 温 ,
味辛而苦,
其 用 在 迅 升 ;桂 枝 性 温 ,
味辛而甘,
其 能 在 固 表 。证 属 有 余 ,
故主
以 麻 黄 必胜之算也;监以桂枝,
制 节 之 师 也 。杏 仁 之 苦 温 ,
佐麻黄
逐 邪 而 降 逆 ;甘 草 之 甘 平 ,
佐 桂 枝 和 内 而 拒 外 。饮入 于 胃 ,行 气 于
元府,
输精于皮毛,
斯毛脉合精,
溱溱汗出,
在表之邪,
必尽去而不
留;痛止喘平,
寒热顿解,
不 须 啜 粥 而 借 汗 于 谷 也 。必 须 煮 掠 去 上
沫者,
恐令人烦,
以其轻浮之气,
过 于 引 气 上 逆 也 。其 不 用 姜 、

者,
以生姜 之 性 横 散 于 肌 ,
碍 麻 黄 之 迅 升 ;大 枣 之 性 泥 滞 于 膈 ,

杏仁之速降,
此欲急于直达,
少缓则不迅,
横 散 则 不 升 矣 。然此为
纯阳之剂,
过于发汗,
如单刀直入之将,
用之若当,
一战成功;

当,
则 不 戢 而 召 祸 。故 可 一 而 不 可 再 。如 汗 后 不 解 ,
便当以桂枝
代 之 。此 方 为 仲 景 开 表 逐 邪 发 汗 第 一 峻 药 也 。庸 工 不 知 其 制 在
温覆取汗,
若不温覆取汗,
则不峻也,
遂谓麻黄专能发表不治他
病 。孰 知 此 汤 合 桂 枝 汤 ,
名麻桂各半汤,
用以和太阳留连未尽之

47
’ * 必读丛苷I 典藏版) ...... ..................

寒 热 ;去 杏 仁 、
加石膏,
合桂枝汤,
名桂枝二越婢一汤,
用以解太阳
热 多 寒 少 之 寒 热 ;若 阳 盛 于 内 ,
无汗而喘者,
又有麻黄杏仁甘草石
医宗金鉴卷二

膏汤,
以解散太阴肺家之 邪 ;若 阴 盛 于 内 而 无 汗 者 ,又有麻黄附子
细 辛 甘 草 汤 ,以 温 散 少 阴 肾 家 之 寒 。《金 匮 要 略 》以 此 方 去 桂 枝 ,
《千金方》以 此 方 桂 枝 易 桂 ,皆 名 还 魂 汤 ,
用以治邪在太阴,
卒中
暴 厥 ,口 噤 气 绝 ,
下咽奏效,
而 皆 不 温 覆 取 汗 。因是而知麻黄汤之
峻与不峻,
在 温 覆 与 不 温 覆 也 。此 仲 景 用 方 之 心 法 ,岂常人之所
得而窥耶!
〔集 解 〕 王 肯 堂 曰 :
此 方 为 元 气 不 虚 者 设 也 。如挟时气者宜
十神汤,
挟暑湿者宜正气汤,
挟寒者宜五积散,
挟热者宜通圣散,
挟食者宜养胃汤,
挟 痰 者 宜 芎 苏 散 。按 :肯 堂 之 议 诚 当 矣 。然必
证兼表里,
邪因错杂,
似 伤 寒 而 非 伤 寒 者 ,乃 可 于 诸 方 中 斟 酌 选
用 。若 脉 证 与 麻 黄 桂 枝 吻 合 ,自 当 遵 仲 景 之 法 治 之 。 即元气素
虚,
或平素有热,
不宜麻桂者,
亦必如刘完素、
张洁古法,
缓缓消息
治之,
庶 不 误 人 。临 病 之 工 ,
宜详审焉。
吴绶曰:
凡伤寒,
寒邪在表,
闭其腠理,
身痛拘急,
恶寒无汗,
须用麻黄辛苦之药,
开发腠理,
逐寒邪,
使 汗 出 而 解 。惟夏月炎暑
之时,
虽 有 是 证 ,宜 加 凉 药 方 可 用 ,如 防 风 通 圣 散 、
三黄石膏汤
是也。
伤寒一日,
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
为 不 传 ;颇 欲 吐 ,
若躁烦,脉
数急者,
为传也。
〔注 〕 伤 寒 一 日 ,
太 阳 受 之 ,当 脉 浮 紧 ,
或 汗 或 未 汗 ,若脉静
如 常 ,此 人 病 脉 不 病 ,
为 不 传 也 。初 病 或 呕 未 止 颇 欲 吐 ,
若躁烦脉
数急者,
此外邪不解,
内热已成,
病 势 欲 传 也 。宜以大青龙汤发表
解热,
以 杀 其 势 ;或 表 里 有 热 证 者 ,
则当以双解汤 两 解 之 也 。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此凭脉辨证,
知 邪 传 与 不 传 也 。脉 浮 而
紧,
为太阳正脉,
乃 静 是 不 传 他 经 矣 。若 颇 欲 吐 ,
或躁烦而脉数

48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急,
则邪机向里已著,
势必传经为病也。
伤寒二三曰,
阳明、
少阳证不见者,
为不传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注 〕 伤 寒 二 日 ,
阳 明 受 之 ,三 日 少 阳 受 之 ,
此 其 常 也 。若二
三日,
阳 明 证 之不恶寒、
反恶热、
身 热 心 烦 、口 渴 不 眠 等 证 ,
与少阳
证之寒热往来、
胸胁满、
喜 呕 、口苦、
耳聋等证不见者,
此为太阳邪
轻热微,
不传阳明、
少阳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伤寒一二日太阳,
二 三 日 阳 明 ,三 四 日 少
阳,
四五日太阴,
五六日少阴,
六七日厥阴,
此 第 言 其 常 耳 !其中
变证不一,
有专经不传者,
有 越 经 传 者 ,有 传 一 二 经 而 即 止 者 ,

发于阳即入少阴者,
有直中三阴者,
有足经冤热而传手经者,
有误
药 而 传 变 者 。大 抵 热 邪 乘 经 之 虚 即 传 ,
若经实即不受邪而不传;
阳邪胜则传,
阴 邪 胜 多 不 传 。故 经 谓 脉 静 为 不 传 ,
脉数急为欲传
也 。又 曰 :
足经自足上行胸腹头背,
主一身之大纲,
故寒邪人之,
即见于其经。若 手 经 第 行 于 胸 手 ,
不 能 主 一 身 之 大 纲 也 。邪既入
足经,
必传入手经,
故感风寒之重者,
头项痛,
肩 、背 、
肘、节亦痛
也 。圣 人 言 足 不 言 手 ,
足可该手,
手不可该足也,
非 不 传 手 也 。夫
五脏六腑十二经,
气相输,
络 相 通 ,岂 有 传 足 而 不 传 手 者 哉 !亦岂
有 伤 足 而 不 伤 手 者 哉 !虞 天 民 谓 :热 先 手 ,寒 先 足 。义 亦 可 互
通也。
程应旄曰:
伤寒之有六经,
无 非 从 浅 深 而 定 部 署 。 以皮肤为
太阳所辖,
故 署 之 太 阳 ;肌 肉 为 阳 明 所 辖 ,
故署之阳明;
筋膜为少
阳所辖,
故 署 之 少 阳 云 耳 !所 以 华 佗 曰 :
伤寒一日在皮,
二日在
肤,
三日在肌,
四日在胸,
五日在腹,
六日人胃,
只就躯壳间约略其
浅深,
而 并 不 署 太 阳 、阳 明 等 名 。然 则 仲 景 之 分 太 阳 、阳 明 等 ,

是画限之意,
用以辖病也。
脉浮者,
病在表,
可发汗,
宜 麻 黄 汤 。脉 浮 而 数 者 ,
可发汗,

麻黄汤。

49
...中 医
輪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注 〕 伤 寒 脉 浮 紧 者 ,
麻 黄 汤 诚 为 主 剂 矣 。今 脉 浮 与 浮 数 ,
似不在发汗之列,
然视其病皆伤寒无汗之表实,
则不妨略脉而从
医宗金鉴卷一

证,
亦 可 用 麻 黄 汤 汗 之 。观 其 不 曰 以 麻 黄 汤 发 之 、
主之,
而皆曰可
发汗,
则有商量斟酌之意焉。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伤寒脉本紧,
不紧而浮,
则邪见还表而欲
散 可 知 矣 。发 者 ,
拓 而 出 之 也 ;麻 黄 汤 者 ,
乘其欲散而拓出之也。
或脉浮而数,
伤寒之欲传也,
而亦宜麻黄汤发汗者,
言乘寒邪有向

程应旄曰:
麻黄汤为寒伤营之主剂,
然亦当于脉与证之间互
参酌之,
不 必 泥 定 “紧 ”之 一 字 ,
始 为 合 法 也 。脉 浮 无 紧 ,
似不在
发汗之列,
然视其证,
一一寒伤营之表病,
则不妨略脉而详证,

汗,
可发汗,
宜 麻 黄 汤 。若 脉 浮 数 ,
邪势欲传于里,
亦不妨略证而
详脉,
无汗,
可发汗,
亦 宜 麻 黄 汤 。就 此 二 者 之 脉 与 证 互 参 之 ,

有脉见浮紧,
证具伤寒,
二者俱符,
又何麻黄汤之必在禁例哉!
刘 宏 璧 曰 :但 脉 浮 不 紧 ,
何 以 知 其 表 寒 实 也 ? 必然 无 汗 始 可
发 也 。脉 数 何 以 知 其 未 入 里 也 ? 以脉兼浮故可汗也。
太阳病,
外证未解,
脉浮弱者,
当以汗解,
宜桂枝汤。
〔注 〕 太 阳 病 外 证 未 解 ,
谓 太 阳 病 表 证 未 解 也 。若 脉 浮 紧 ,
是 为 伤 寒 外 证 未 解 。今 脉 浮 弱 ,
是为中风外证未解也,
故当以桂
枝汤汗解之。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外证未解,
谓头痛、
项强、
恶寒等证犹在
也 。浮 弱 即 阳 浮 而 阴 弱 。此 言 太 阳 证 凡 在 未 传 变 者 ,
仍当从于解
表,
盖严戒不得早下之意。
程 知 曰 :外 证 未 解 ,
脉见浮弱,
即日久犹当以汗解。然只宜桂
枝解肌之法,
不 宜 误 行 大 汗 之 剂 。至 于 不 可 误 下 ,
更不待言矣。
伤寒发汗已解,
半曰许隻烦,
脉浮数者,
可更发汗,
宜桂枝汤。
〔注 〕 伤寒服麻黄汤发、
汗,汗出已,
热退身凉解,
半日许复烦

50 .
中 医 喊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热而脉浮数者,
是表邪未尽退而复集也,
可 更 发 汗 。其 不 用 麻 黄
汤者,
以其津液前已为发汗所伤,
不堪再任麻黄,
故宜桂枝更汗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可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伤 寒 发 汗 者 ,服 麻 黄 汤 以 发 之 之 谓 也 。
解,
散 也 ;复 ,
重 复 也 。既 解 半 日 许 ,
何 事 而 复 哉 ?言发汗或不如
法,
或汗后不谨风寒,
而复烦热,
脉转浮数也,
故 曰 可 更 发 汗 。更 ,
改 也 。言 当 改 前 法 ,
故曰宜桂枝汤。
一以邪重犯卫,
喻 昌 曰 :用 桂 枝 汤 者 , 一 以营虚不能复任麻
黄也。
程 应 旄 曰 :改 前 发 汗 之 法 为 解 肌 ,
则虽主桂枝,
不为犯伤寒之
禁也。
汪琥曰:
仲景法脉浮而数者,
可发汗,
宜 麻 黄 汤 。然此条已曾
用过麻黄汤矣,
故当更方以发其汗,
宜桂枝汤。
发汗病不解,
反恶寒者,
虚故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按 〕发 汗 病 不 解 之 “不 ”字 ,当 是 衍 文 。盖 发 汗 病 不 解 ,

当恶寒。今 曰 “反 恶 寒 ”者 ,
正 所 谓 病 解 之 义 也 。病 解 恶 寒 ,
始谓
之虚。
〔注 〕 伤 寒 ,
发汗病不解,
则当恶寒,
非表虚也,
是表邪犹在
不解,
仍 当 汗 也 。今 发 汗 汗 出 ,
病已解,
不 当 恶 寒 矣 。反 恶 寒 者 ,
非表邪也,
乃阳虚不能卫外所致,
故 以 芍 药 甘 草 附 子 汤 主 之 。盖
用附子以扶阳,
芍药以补阴,
甘草佐附、
芍补阴阳而调营卫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未汗而恶寒,
邪 盛 而 表 实 ;已 汗 而 恶 寒 ,
邪 退 而 表 虚 。汗 出 之 后 ,
大邪退散,
荣气衰微,
卫气疏慢,
而但恶
寒,
故曰虚。
芍药甘草附子涵方
芍 药 三 两 甘 草 (炙)二 两 附 子 (炮去皮、
破八片)一枚

已上三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
分温服。

51
中医
临束 必 诀 从 书 (與 藏 膜 )

〔集 解 〕 程 应 旄 曰 :
伤寒发汗一法,
原 为 去 寒 而 设 。若表已
解,
较 前 反 恶 寒 者 ,非 复 表 邪 可 知 。缘 汗 外 泄 而 表 遂 虚 ,
故主之以
医宗金鉴卷二

苟 药 甘 草 附 子 汤 。芍 药 得 桂 枝 则 发 表 ,得 附 子 则 补 表 ,
甘草和中
从阴分,
敛戢其阳,
阳 回而虚者不虚矣。
发汗后恶寒者,
虛 故 也 ;不 恶 寒 但 热 者 ,
实也,
当和胃气,
与调
胃承气汤。
〔注 〕 伤 寒 发 汗 ,
汗出病解,
必不恶寒,
亦不恶热,
始可为愈。
若发汗后恶寒者,
是阳虚也,
宜 用 芍 药 甘 草 附 子 汤 主 之 。今发汗
后不恶寒,
但恶热,
则是胃实也,
故与调 胃 承 气 汤 泻 热 以 和 胃 也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发 汗 后 不 恶 寒 ,其 人 表 气 强 也 。但 热 、

津液而胃中干,
故 曰 实 也 。 当 和 胃 气 ,以 干 在 胃 而 实 也 。故曰与
调 胃 承 气 汤 所 以 泻 实 ,而 甘 草 则 有 泻 中 调 和 之 义 。
程知曰:
汗后恶寒,
则 为 荣 卫 倶 虚 ;汗 后 不 恶 寒 但 发 热 ,
则为
津干胃实,
故 有 调 胃 通 津 之 法 。然 曰 当 、曰 与 ,
则似深有酌量而不
肯妄下,
以 重虚其津者。
调胃承气沥方见阳明篇

脉浮紧者,
法当身疼痛,
宜 以 汗 解 之 。假 令 尺 中 迟 者 ,
不可发
汗 。何以知之然? 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注 〕 脉 浮 紧 者 ,
寒 伤 荣 之 脉 也 ;身 痛 者 ,
寒 伤 荣 之 证 也 。脉
证皆表实邪,
则当发汗,
宜 麻 黄 汤 。设 若 寸 关 脉 浮 紧 ,
惟尺中迟
者,
则 又 不 可 发 汗 。何 也 ? 以 其 人 平素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由此
可知,
脉阴阳不倶紧,
不可轻汗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尺以候阴,
迟 为 不 足 。荣 主 血 ,
汗者血之
液 。尺 迟 不 宜 汗 者 ,
嫌夺血也。
张璐曰:
尺中脉迟,
不 可 用 麻 黄 发 汗 ,当 频 与 小 建 中 汤 和 之 。
和之而邪解,
不须发汗;
设不解,
不妨多与之,
覆而汗之可也。
发汗后,
身疼痛,
脉沉迟者,
桂 枝 加 芍 药 生 姜 各 一 两 、人参三

52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两新 加 汤 主 之 。
〔注 〕 发 汗 后 ,身 疼 痛 脉 浮 紧 或 浮 数 ,
乃发汗未彻,
表邪未尽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也,
仍当汗之,
宜 桂 枝 汤 。今 发 汗 后 身 虽 疼 痛 ,
脉 见 沉 迟 ,是 荣 卫
虚寒,
故宜桂枝新加汤,
以 温 补 其荣卫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表邪盛则身疼,
血 虚 亦 身 疼 。其 脉 浮 紧
者邪盛也,
脉 沉 迟 者 血 虚 也 。盛 者 损 之 则 安 ,
虚者益之则愈。
喻昌曰:
脉沉迟者,
六部皆然,
与 尺 迟 大 异 。尺 、
迟乃素虚,

为 发 汗 新 虚 ,故 于 桂 枝 方 中 ,
倍加芍药、
生姜各一两以去邪,
加人
参 三 两 以 补 正 。名 曰 新 加 汤 者 ,
明非桂枝汤中之旧法也。
汪琥曰:
身疼痛脉沉迟,
焉 知 非 中 寒 证 ?要 知 此 证 ,
乃 太阳伤
寒发汗后身疼不止,
脉变沉迟,
非中寒比也。
桂枝新加涵方
桂 枝 一 两 芍 药 四 两 甘 草 二 两 人 参 三 两 生 姜 (切 )四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微 火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分 温 服 ,
如桂
枝法。
〔方 解 〕 是 方 即 桂 枝 汤 倍 芍 药 、
生姜,
加 人 参 也 。汗 后 身 疼
痛,
是荣卫虚而不和也,
故 以 桂 枝 汤 调 和 其 荣 卫 。倍 生 姜 者 ,
以脉
沉 迟 荣 中 寒 也 ;倍 芍 药 者 ,以 荣 不 足 血 少 故 也 ;加 人 参 者 ,补 诸 虚
也 。桂 枝 得 人 参 ,
大气周流,
气 血 足 而 百 骸 理 ;人 参 得 桂 枝 ,
通行
内外,
补荣阴而益卫阳,
表虚身疼未有不愈者也。
病 发 热 头 痛 ,脉 反 沉 , 若 不 差 ,身 体 疼 痛 ,当 温 其 里 ,宜 四
逆汤。
〔按 〕身 体 疼 痛 之 下 ,当 有 “下 利 清 谷 ”四 字 ,
方 合 “当温其
里 ”之 文 。观 太 阴 篇 云 :
伤寒医下之,
续得下利清谷不止,
身痛
者,
急当救里,
宜 四 逆 汤 。此 虽 未 下 ,
但脉反沉,
可知里寒,
必是
脱简。

53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與藏.版)

〔注 〕病 发 热 头 疼 ,
太 阳 表 证 也 。脉 当 浮 ,今 反 沉 ,
是太阳表
证 而 得 少 阴 里 脉 也 。凡 太 阳 、
少阴表里皆寒无汗之病,
均宜以麻
医宗金鉴卷二

黄 附 子 细 辛 汤 发 之 。若 不 差 ,
不下利者,
更以麻黄附子甘草汤和
之 ;若 下 利 清 谷 ,
即有身体疼痛之表未解,
不可更汗,
当温其里,

四逆汤。防 其 阳 从 阴 化 ,
变厥惕亡阳之逆,
断不可谓病在太阳,

可温之理也。
四逆涵方见 少阴篇
伤寒,
若 吐 、若 下 后 ,
七八曰不解,
热结在里,
表里俱热,
时时
恶风,
大 渴 ,舌 上 干 燥 而 烦 ,
欲 饮 水 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按 〕伤 寒 二 字 之 下 ,当 有 “若 汗 ”二 字 ,
盖发汗较吐下更伤
津 液 为 多 也 。时 时 恶 风 ,当 是 “时 汗 恶 风 ”,
若 非 “汗 ”字 ,则时时
恶风,
是 表 不 解 ,白 虎 汤 在 所 禁 也 。论 中 谓 发 热 无 汗 ,
表不解者,
不 可 与 白 虎 汤 ;渴 欲 饮 水 ,
无 表 证 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读者细
玩经文自知。
〔注 〕 伤 寒 ,
若 汗 、若 吐 、
若下后,
七 八 日 不 解 ,以 致 热 结 表
里,
时汗恶风者,
结 热 在 表 未 解 也 ;大 渴 ,
舌上干燥而烦,
欲饮水数
升者,
结 热 在 里 已 彰 也 。故 曰 表 里 倶 热 ,
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以白虎能 外 解 肌 热 ,内清里热也。加 人 参 者 ,
因汗吐下后,
津亡气
弱 ,借 此 以 益 气 生 津 也 。
〔按 〕 大 青 龙 汤 治 太 阳 表 里 倶 热 ,
表多里少,
故不渴也。白
虎汤治阳明表里倶热,
里多表少,
故 大 渴 也 。今 大 渴 燥 烦 ,
时汗恶
风,
是 热 在 阳 明 又 兼 太 阳 也 。而 用 白 虎 汤 者 ,
以阳明里热证多,

阳表热证少也。若 无 汗 微 渴 ,
则为太阳表证多,
即表里大热,
又当
用大青龙汤矣。
〔集 注 〕 喻 昌 曰 :
玩此条本文,
热结在里,
表 里 倶 热 ,已自酌
量 。惟 热 结 在 里 ,
所 以 表 热 不 除 ,况 加 大 渴 饮 水 ,
安得不以清热为
急耶!

54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程知曰:
表 热 者 ,身 热 也 *,
里 热 者 ,内 热 也 。 以 汗 、
吐、下后 不
解,
故 邪 气 乘 虚 结 为 里 热 ;惟 结 热 在 里 ,
所以表热不除,
有恶风证
也 。大 渴 引 饮 ,
里 热 炽 盛 ,安 得 不 以 白 虎 急 解 之 。石 膏 辛 寒 ,
能清 订

里 热 ,兼 散 表 热 也 ;惟 其 在 汗 、吐 、下 后 ,故 必 加 人 参 以 顾 其 正 仲
气也。 景

汪琥曰:
与白虎汤加人参扶正气,
以 分 解 内 外 之 邪 热 。要 之 , 书

此 汤 惟 正 气 虚 而 邪 气 微 者 宜 之 ;若 邪 气 甚 者 ,
不敢轻加人参也。 寒
白虎加人参涵方见阳明篇 论

发 汗 已 ,脉 浮 数 ,
烦 渴 者 ,五 苓 散 主 之 。 太
〔按 〕 脉 浮 数 之 下 当 有 “小 便 不 利 ”四 字 ,
若无此四字,
则为 阳

阳 明 内 热口燥之烦渴,白 虎 汤 证 也 。 以 其 有 小 便 不 利 烦 渴 ,
则为 I
太阳水热瘀结之烦渴,
五 苓 散 证 也 。况 无 小 便 不 利 证 而 用 五 苓 m
散 ,则 犯 重 竭 津 液 之 禁 矣 。太 阳 上 篇 ,类 此 证 者 数 条 ,
惟一条水入 丨
即吐,水不下行, 故无小便不利之文, 此 条 应 有 “小 便 不 利 ”四字。 :
〔注 〕 发 汗 已 ,
为 太 阳 病 已 发 过 汗 也 。脉 浮 数 ,知邪仍在表 ;

也 。若 小 便 利 而 烦 渴 者 ,
是 初 入 阳 明 胃 热 ,白 虎 汤 证 也 。今 小 便
不利而烦渴,
是太阳腑病,
膀胱水蓄,
五 苓 证 也 。故 用 五 苓 散 ,

法服之,
外疏内利,
表里均得解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已 者 言 发 汗 毕 ,非 谓 表 病 罢 也 。烦 渴 者 ,
膀胱水蓄,
不化津液,
故 用 四 苓 以 利 之 ;浮 数 者 ,
外 表 未 除 ,故 凭 一
桂以和之,所以 谓 五 苓 能 两 解 表 里 也 。
伤寒汗出而渴者,
五 苓 散 主 之 ;不 渴 者 ,
茯苓甘草汤主之。
〔注 〕 此 申 上 条 或 渴 而 不 烦 ,
或 烦 而 不 渴 者 ,以 别 其 治 也 。
伤 寒 发 汗 后 ,脉 浮 数 ,
汗出烦渴,
小便不利者,
五 等 散 主 之 ,今惟曰
汗 出 者 ,省 文 也 。渴 而 不 烦 ,
是饮盛于热,
故亦以五苓散主之,

水 以 化 津 也 。若 不 烦 且 不 渴 者 ,
是 里 无 热 也 。惟 脉 浮 数 汗 出 ,

便不利,
是荣卫不和也,
故主以茯苓甘草汤和表以利水也。

55
‘医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跋 )

〔集 注 〕 郑 重 光 曰 :
伤 寒 本 无 汗 ,汗 因 发 而 出 也 。上 条 烦 而
渴 ,此 条 但 渴 不 烦 ,
里证较轻,
治 亦 不 殊 ;若 更 不 渴 ,
则内无燥,

医宗金鉴卷二

病 少 而 表 证 犹 多 也 。故 用 桂 枝 汤 之 三 ,
五苓散之一,
示三表 一 里
之 意 ,易 名 曰 茯 苓 甘 草 汤 者 ,
乃桂枝五苳之变制也。
茯苓甘草涵方
茯 苓 二 两 桂 枝 二 两 生 姜 (切 )三 两 甘 草 (炎)一两

上四味,
以水四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温三服。
〔方 解 〕 是 方 乃 仿 桂 枝 、
五苓二方之义,
小 制 其 法 也 。有脉
浮数汗出之表,
故 主 以 桂 枝 。去 大 枣 、芍 药 者 ,因 有 小 便 不 利 之
里,
恐 滞 敛 而 有 碍 于 癃 闭 也 。五 苓 去 术 、
泽、猪 苳 者 ,因 不 渴 不 烦 ,
里饮无多,
惟 小 便 一 利 可 愈 ,恐 过 于 燥 渗 伤 阴 也 。
〔集 解 〕 汪 琥 曰 :五 苓 散 、茯 苓 甘 草 汤 二 方 ,皆 太 阳 标 本 齐
病,
表 里 兼 主 之 剂 。何 谓 标 ?太 阳 之 经 是 也 。何 谓 本 ?膀胱之腑
是 也 。经 在 表 ,
本 在 里 。五 苓 散 ,
邪已人腑表证已微,
故方中只用
桂枝一味以主表,
其 余 四 味 皆 主 里 之 药 也 。茯 苓 甘 草 证 ,邪犹在
经,
里 证 尚 少 ,故 方 中 只 用 茯 苓 一 味 以 主 里 ,
其余三味皆主表之
药也。
脉浮数者,
法当汗出而愈,
若下之,
身重心悸者,
不可发汗,

自汗出乃解。所 以 然 者 ,
尺中脉微,
此里虛,
须表里实,
津液自和,
便自汗出愈。
〔注 〕 伤 寒 未 发 热 ,
脉多浮紧,
寒盛也。已发热,
脉多浮数,
热 盛 也 。均 宜 麻 黄 汤 发 汗 则 愈 。若 不 发 汗 而 误 下 之 ,
不成逆坏
者,
必 其 人 里 气 素 实 也 。故 惟 见 失 汗 身 重 之 表 ,
误下心悸之里,

不 可 复 发 其 汗 ;当 待 其 表 里 自 和 ,自然汗出而解。所 以 然 者 、因失
汗表实,
误下里虚,
尺中脉微,
表里未谐,
故 不 即 解 也 。须 待 其 里
亦 实 而 与 表 平 ,平 则 和 ,
和则阳津阴液自相和谐,
所以便自汗出而
愈 也 。使 里 实 之 法 ,
即 下条用小建中汤法也。

56
中医雜M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飯 ):
\ '〜 丄 CS

〔集 注 〕 喻 昌 曰 :此 亦 先 建 中 而 后 发 汗 之 变 法 。要 知 仲 景
云 :尺 脉 微 者 ,
不 可 发 汗 。又 云 :尺 微 者 ,
不 可 下 。无 非 相 人 津 液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之 奥 旨 。所 以 误 下 之 ,
脉虽浮数不改,
亟 宜 发 汗 者 ,亦 必 当 谛 其 尺
脉,
不可率意径情有如此者。
张璐曰:
误下身重心悸,
纵脉仍浮数,
亦 不 可 复 发 其 汗 。设尺
脉微,
为里阴素虚,
尤 宜 戒 也 。脉 浮 而 数 ,
热邪已甚,
将欲作汗,

误下之,
故身重心悸,
当与小建中和其津液,
汗出而愈。
伤寒二三曰,
心中悸而烦者,
小建中汤主之。
〔注 〕 伤 寒 二 三 日 ,未 经 汗 下 ,即 心 悸 而 烦 ,
必其人中气素
虚,
虽有表证,
亦 不 可 汗 之 。盖 心 悸 阳 已 微 ,
心烦阴已弱,
故以小
建中汤 先 建 其 中 ,兼 调 荣 卫 也 。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
伤寒二三日,
心中悸而烦者,
小建中汤主
之 。伤 寒 脉 弦 细 ,
属少阳,
不可汗,
汗 之 则 谵 语 ,胃 不 和 则 烦 而 悸 。
大 抵 先 烦 而 后 悸 者 是 热 ,先 悸 而 后 烦 者 是 虚 ,
治病必求其本者
此也。
程 应 旄 曰 :可 见 阳 去 入 阴 ,
必有其先兆,
善治者,
急宜杜之于
未 萌 。心 中 悸 而 烦 ,则 里 气 虚 而 阳 为 阴 袭 ,
建中汤补虚和里,
保定
中州,
以资气血为主。虽 悸 与 烦 ,
皆小柴胡汤中兼见之证,
而得之
二三日,
里证未必即具,
小柴胡汤非所宜也。
魏 蒸 彤 曰 :建 中 者 治 其 本 也 。与 建 中 后 ,
徐审其在表,
则仍当
发汗,
以中州既建,
虽 发 汗 阳 亦 不 致 亡 矣 。审 其 传 里 ,
则应下之,
以中州既建,
虽 下 阳 亦 不 致 陷 矣 。所 谓 急 则 从 标 ,
而缓则从本也。
小建中涵方
桂 枝 三 两 芍 药 六 两 甘 草 二 两 生 姜 (切 )三 两 胶 饴 一 升

大 枣 (擘)十二枚
上 六 味 ,以 水 七 升 ,
煮取三升,
去 滓 ,内 胶 饴 ,
更上微火消解,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呕 家 不 可 用 建 中 汤 ,
以甜故也。

57
f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 解 〕是 方 也 ,即 桂 枝 汤 倍 芍 药 加 胶 饴 也 。名 曰 小 建 中
者,
谓 小 小 建 立 中 气 也 。盖 中 气 虽 虚 ,
表尚未和,
不敢大补,
故仍
医宗金鉴卷一

以桂枝和营卫,
倍芍药加胶饴,
调 建 中 州 ,而 不 啜 稀 粥 温 覆 令 汗
者,
其意重在心悸中虚,
而 不 在 伤 寒 之 表 也 。 中 州 建 立 ,营卫自
和,
津液可生,
汗出乃解,
悸 烦 可 除 矣 。呕 家 不 可 用 ,
谓凡病呕者
不可用,
恐甜助呕也。
伤寒脉结代,
心动悸,
炙甘草汤主之。
〔注 〕 心 动 悸 者 ,
谓 心 下 筑 筑 ,惕 惕 然 动 而 不 自 安 也 。若因
汗下者多虚,
不因汗下者多热,
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属饮,
厥而下利
者 属 寒 。今 病 伤 寒 ,
不因汗下而心动悸,
又无饮热寒虚之证,
但据
结代不足之阴脉,
即 主 以 炙 甘 草 汤 者 ,以 其 人 平 日 血 气 衰 微 ,
不任
寒邪,
故 脉 不 能 续 行 也 。此 时 虽 有 伤 寒 之 表 未 罢 ,
亦在所不顾,

以补中生血复脉为急,
通行营卫为主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脉之动而中止,
能自还者,
名 曰 结 ;不 能
自还者,
名 曰 代 ,由 血 气 虚 衰 ,
不能相续也。
程知曰:
此又为议补者,
立变法也。曰伤寒,
则有邪气未解
也 。心 主 血 ,曰 脉 结 代 ,
心动悸,
则 是 血 虚 而 真 气 不 相 续 也 。故峻
补其阴以生血,
更 通 其 阳 以 散 寒 ,无 阳 则 无 以 缉 摄 微 阴 ,
故方中用
桂枝汤去芍药,
而渍以清酒,
所以挽真气于将绝之候,
而避中寒于
脉 弱 之 时 也 。观 小 建 中 汤 ,
而 后 知 伤 寒 有 补 阳 之 方 ;观 炙 甘 草 汤 ,
而后知伤寒有补阴之法也。
程应旄曰:此又以脉论,邪气留结曰结,
正气虚衰曰代。伤寒见
此,而加以心动悸,
乃真气内虚,
故用炙甘草汤,益阴宁血和荣卫以为
主。又曰:太阳变证,
多 属亡阳,
少阳变证,
兼属亡阴,
以少阳与厥阴
为 麵 ,
荣阴被伤故也。用炙甘草汤,
和荣以养阴气为治也。
炙甘草涵方
甘 草 (炙 )四 两 生 姜 (切)三 两 桂 枝 三 两 麦 门 冬 半 升 麻 子

58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仁 半 斤 大 赛 ( 擘 )十 二 枚 人 参 二 两 阿 胶 二 两 生 地 黄 一 斤

上 九 味 ,以 清 酒 七 升 ,
水八升,
先 煮 八 味 ,取 三 升 ,
去 滓 ,内阿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胶,
烊消尽,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一 名 复 脉 汤 。
〔集 解 〕 张 璐 曰 :
津 液 枯 槁 之 人 ,宜 预 防 二 便 秘 涩 之 虞 。麦
冬、
生 地 溥 滋 膀 胱 之 化 源 ;麻 仁 、
阿 胶 专 主 大 肠 之 枯 约 。免 致阴虚
泉竭,
火 燥 血 枯 ,此 仲 景 救 阴 退 阳 之 妙 法 也 。
柯琴曰:
仲景凡于不足之脉,
阴 弱 者 用 芍 药 以 益 阴 ,阳虚者用
桂枝以通阳,
甚 则 加 人 参 以 生 脉 。未 有 用 麦 冬 者 ,
岂以伤寒之法,
义重扶阳乎?抑 阴 无 骤 补 之 法 ,
与此以中虚脉结代,
用生地黄为
君,
麦冬为臣,
峻补真阴者,
是 已 开 后 学 滋 阴 之 路 矣 。然 地 黄 、

冬味虽甘而气则寒,
非发陈蕃秀之品,
必得人参、
桂枝以通阳脉,
生姜、
大枣以和营卫,
阿胶补血,
酸枣安神,
甘草之缓,
不使速下,
清酒之猛,
捷 于 上 行 ,内 外 调 和 ,
悸 可 宁 而 脉 可 复 矣 。酒 七 升 ,

八升,
只取三升者,
久煎之则气不峻,
此虚家用酒之法,
且知地黄、
麦 冬 得 酒 则 良 。此 证 当 用 酸 枣 仁 ,
肺 痿 用 麻 子 仁 可 也 。如 无 真 阿
胶,
以龟板胶代之。
未持脉时,
病人叉手自冒心,
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
此必两
耳聋无闻也,
所以然者,
以重发汗,
虛,故如此。
〔注 〕 未 持 脉 时 ,
病人叉手自冒其心,
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
者 ,此 必 两 耳 聋 无 所 闻 也 。其 聋 与 叉 手 冒 心 同 见 ,
则非少阳之邪
可知,
乃重发汗,
阳虚,
故致此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此示人推测阳虚之一端也。阳虚耳聋,

急固其阳,
与少阳传经邪盛之耳聋迴别。
程 应 旄 曰 :诸 阳 受 气 于 胸 中 ,
而 精 气 上 通于耳,今以重发汗而
虚其阳,
阳气所不到之处,
精 气 亦 不 复 注 而 通 之 ,故 聋 。
发汗过多,
其人叉手自冒心,
心下悸,
欲得按者,
桂枝甘草汤

59
中医
撝束 瓦 丛 书 (與 藏 版 )

〔注 〕 此 申 上 条 ,以 详 其 证 而 明 其 治 也 。发 汗 过 多 ,
外亡 其
液 ,内 虚 其 气 ,
气 液 两 虚 ,中 空 无 倚 ,
故心下悸,
惕惕然不能自主,
医宗金鉴卷一

所以叉手冒心,
欲 得 自 按 ,以 护 庇 而 求 定 也 ,
故 用 桂 枝 甘 草 汤 ,以
补 阳 气 而 生 津 液 ,自可愈矣。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汗多则伤血,
血伤则心虚,
心虚则动惕而
悸,
故叉手自冒,
而 欲 得 人 按 也 。桂 枝 走 表 ,
敛液宅心,
能固疏漫
之 表 ;甘 草 和 里 ,
补中益气,
能 调 不 足 之 中 。合 二 物 以 为 方 ,
盖敛

程知曰:
此汗后心虚补阳法也。阳受气于胸中,
胸 中 阳气衰
微,
故叉手冒心,
心悸欲按也。
程应旄曰:
汗为心液,
不惟妄汗不可,
即当汗而失其分数亦不
可 。叉 手 冒 心 欲 得 按 者 ,因 阳 虚 不 能 自 主 ,
而 心 下 悸 也 。然心悸
有心气虚,
有 水 气 乘 ,水 乘 先 因 心 虚 。今 心 下 悸 者 ,
乃阳气虚惕然
自恐,
欲得按以御之,
故用桂枝、
甘 草 ,载 还 上 焦 之 阳 ,
使回旋于胸
中也。
魏蒸彤曰:
此 条 乃 发 汗 过 多 之 禁 也 。风 伤 卫 ,固不宜汗出如
水 流 漓 矣 。即 寒 伤 营 ,
宜发汗,
亦 只 汗 出 表 解 斯 已 耳 !不 可 听 其
大汗不止,
致 有 阳 虚 之 变 证 也 。仲 景 言 “其 人 叉 手 自 冒 心 ,
心下
悸 欲 得 按 者 ”,
乃形容汗多亡阳之象也。
幢枝甘草涵方
桂 枝 四 两 甘 草 (炙)二两

上二味,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
顿服。
〔集 解 〕柯 琴 曰 :
汗出多,
则 心 液 虚 ,中 气 馁 ,
故 悸 。叉手自
冒,
则外有所卫,
得按,
则 内 有 所 依 。如 此 不 堪 之 状 ,
望之而知其
为 虚 矣 。桂 枝 本 营 分 药 ,
得麻黄则令营气外发而为汗,
从辛也;得
芍药则收敛营气而止汗,
从 酸 也 ;得 甘 草 则 补 中 气 而 养 血 ,
从甘
也 。故 此 方 以 桂 枝 为 君 ,
独 任 甘 草 为 佐 ,以 补 阳 气 ,生 心 液 ,
甘温

60
中 医 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相得,
斯 气 血 和 而 悸 自 平 。不 须 附 子 者 ,以 汗 虽 多 ,
而未至于亡
阳 ;不 须 芍 药 者 ,
以汗已止,
而嫌其敛阴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发汗后,
其 人 脐 下 悸 者 ,欲 作 奔 豚 ,茯 苓 桂 枝 甘 草 大 枣 汤

〔注 〕 发 汗 后 心 下 悸 者 ,
乃虚其心中之阳,
本 经 自 病 也 。今
发汗后,
脐下悸,
欲作奔豚者,
乃心阳虚,
而肾水之阴邪,
乘虚欲上
干 于 心 也 。主 之 以 茯 苓 桂 枝 甘 草 大 枣 汤 者 ,
一以扶阳,
一以补土,
使水邪不致上干,
则脐下之悸可安矣。
〔集 注 〕 程 知 曰 :发 汗 后 心 下 悸 者 ,心 液 虚 而 肾 气 将 动 也 ,肾
气欲上奔,
故 脐 下 先 悸 也 。谓 之 豚 者 ,
指肾气也。
喻 昌 曰 :汗 本 心 之 液 ,
发汗后脐下悸者,
心气虚而肾气发动
也 。故 取 茯 苓 、
桂枝直趋肾界,
预伐其邪,
所谓上兵伐谋也。
汪琥曰:
奔豚者,
肾 之 积名也。发 于 少 腹 ,
上至心下,
若豚状,
乃肾气发动,
有似乎奔豚之状,
非真脐下有积如豚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涵方
茯 苓 半 斤 桂 枝 四 两 甘 草 ( 炙 )一 两 大 枣 (擘)十五枚

上 四 味 ,以 甘 澜 水 一 斗 ,
先煮茯苓,
减 二 升 ,内 诸 药 ,煮 取 三
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作 甘 澜 水 法 :取 水 二 斗 ,
置 大 盆 内 ,以 杓 扬 之 ,水 上 有 珠 子 五
六千颗相逐,
取用之。
〔方 解 〕 此 方 即 苓 桂 术 甘 汤 ,
去 白 术 加 大 枣 倍 茯 苓 也 。彼治
心下逆满,
气上冲胸,
此治脐下悸,
欲 作 奔 豚 。盖 以 水 停 中 焦 ,

用 白 术 ;水 停 下 焦 ,
故 倍 茯 苓 。脐 下 悸 ,是 邪 上 干 心 也 ,
其病由汗
后 而 起 ,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仍 以 桂 枝 、
甘草补阳气,
生 心 液 ;倍
加茯苓以君之,
专 伐 肾 邪 ;用 大 枣 以 佐 之 ,
益培中土 ;以 甘 澜 水 煎 ,
取 其 不 助 水 邪 也 。土 强 自 可 制 水 ,
阳建则能御阴,
欲作奔豚之病,
自潜消而默化矣。若 已 作 奔 豚 ,
肾阴邪盛,
又非此药所能治,
则当

61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从事乎桂枝加桂汤法矣。
服 桂 枝 汤 ,或 下 之 ,
仍头项强痛,
翕翕发热,
无汗,
心下满,

医宗金鉴卷二

痛,
小便不利者,
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按 〕 去 桂 当 是 去 芍 药 。此 方 去 桂 ,
将何以治仍头项强痛、
发 热 无 汗 之 表 乎 ?细 玩 服 此 汤 ,曰 余 依 桂枝汤法煎服,
其意自见。
服桂枝汤已,
温覆令一时许,
通身絷絷微似有汗,
此服桂枝汤法
也 。若 去 桂 则 是 芍 药 、
甘草、
茯 苳 、白 术 ,
并无辛甘走营卫之品,

用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附 子 汤 主 之 。去 芍 药 者 ,
为 胸 满 也 。此条证虽稍
异,
而其满则同,
为去芍药可知矣。
〔注 〕此 条 为 汗 下 后 表 不 解 、而 心 下 有 水 气 者 立 治 法 也 。服
桂枝汤或下之,
均 非 其 治 矣 。仍 有 头 项 强 痛 ,
翕翕发热,
无汗之表
证 ;心 下 满 ,
微痛,
小便不利,
停 饮 之 里 证 。设 未 经 汗 下 ,
则是表不
解,
而心下有水气,
当用小青龙 汤 汗 之 ;今 已 经 汗 下 ,
表里俱虚,

青 龙 汤 非 所 宜 也 。故 用 桂 枝 汤 去 芍 药 之 酸 收 ,
避无汗心下之满,
加苓术之燥渗,
使表里两解,
则内外诸证自愈矣。
〔集 注 〕 《外 台 方 议 》问 曰 :心 下 满 微 痛 ,
乃是欲成结胸,
何缘
作 停 饮 治 之 ?答 曰 :诸 证 皆 似 结 胸 ,
但小便不利一证,
乃停饮也,
故此条仲景只作停饮治之。
喻昌曰:
服桂枝汤,
病不解而证变,
又 或 下 之 ,则 邪 势 乘 虚 人
里,
是 益 误 矣 。在 表 之 邪 未 除 ,
而在里之饮上逆,
故仿五苓两解表
里之法也。
张璐曰:
此条颇似结胸,
所以辨为太阳表证尚在者,
全重在翕
翕发热无汗上。
林澜曰:
头项强痛,
经汗下而不解,
心下满,
微痛,
小便不利,
此 为 水 饮 内 蓄 ,故 加 苓 、
术,得小便利,
水饮行,
腹满减,
而表证悉
愈 矣 。如 十 枣 汤 证 ,
亦头痛,
乃饮热内蓄,
表证已解,
故虽头痛,

62
中医辕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用逐饮,
饮去则病自安也。
桂 f t 去桂加茯苓白术涵方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于桂枝汤方内去桂,
加 茯 等 、白 术 各 三 两 ,
余依桂枝汤法煎
服 。小 便 利 则 愈 。
〔按 〕 去 桂 去 芍 之 义 ,详 见 上 条 经 文 下 正 误 文 内 。
〔方 解 〕 曰 :余 依 桂 枝 汤 法 煎 服 ,
谓 依 桂 枝 汤 法 取 汗 也 。小
便利则愈,
谓 饮 病 必 输 水 道 始 愈 也 。此 方 即 苓 桂 术 甘 汤 ,
而有生
姜、
大枣,
其意专在解肌,
利水次之,
故用生姜、
大枣佐桂枝以通津
液 取 汗 也 。苓 桂 术 甘 汤 ,
不 用 生 姜 、大 枣 ,
而加茯苓,
其意专在利
7jC,
扶阳次之,
故倍加茯苓,
君桂枝,
于利水中扶阳也,
所以方 后 不
曰依服桂枝汤法也。
伤寒若吐若下后,
心下逆满,
气上冲胸,
起则头眩,
脉沉紧,

汗则动经,
身 为 振 振 摇 者 ,茯 苓 桂 枝 白 术 甘 草 汤 主 之 。
〔注 〕 伤 寒 若 过 发 汗 ,
则有心下悸,
叉手冒心,
脐下悸,
欲作
奔 豚 等 证 。今 误 吐 下 ,
则胸虚邪陷,
故心下逆满,
气 上 冲 胸 也 。若
脉浮紧,
表仍不解,
无汗, 有汗当用桂枝汤,
当用麻黄汤, 一 汗而胸
满 气 冲 可 平 矣 。今 脉 沉 紧 ,
是其人必素有寒饮相挟而成,
若不头
眩 ,以 瓜 蒂 散 吐 之 ,
亦 自 可 除 。今 乃 起 则 头 眩 ,
是又为胸中阳气已
虚,
不惟不可吐,
亦 不 可 汗 也 。如 但 以 脉 之 沉 紧 为 实 ,
不顾头眩之
虚,
而误发其汗,
则是无故而动经表,
更致卫外之阳亦虚,
一 身失
其所倚,
故 必 振 振 而 摇 也 。主 之 以 苓 桂 术 甘 汤 者 ,
涤饮与扶阳并
施,
调卫与和营共治也。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涵方
茯 苓 四 两 桂 枝 三 两 白术二两 甘 草 (炙)二两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温三服。
〔方 解 〕 身 为 振 振 摇 者 ,即 战 振 身 摇 也 ;身 振 振 欲 擗 地 者 ,即
战 振 欲 堕于地也。二 者 皆 为 阳 虚 失 其 所 恃 ,
一用此汤,
一用真武

63
.中医
临 東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者,
盖真武救青龙之误汗,
其邪已人少阴,
故主以附子,
佐以生姜、
苓、
术,是 壮 里 阳 以 制 水 也 ;此 汤 救 麻 黄 之 误 汗 ,
其邪尚在太阳,

医宗金鉴卷二

主以桂枝,
佐以甘草、
苓、术,
是 扶 表 阳 以 涤 饮 也 。至于真武汤用
芍药者,
里寒阴盛,
阳衰无依,
于大温大散之中,
若不佐以酸敛之
品,
恐阴极格阳,
必 速 其 飞 越 也 ;此 汤 不 用 芍 药 者 ,
里寒饮盛,
若佐
以酸敛之品,
恐饮得酸,
反凝滞不散也。
发汗,
若下之而烦热、
胸中窒者,
栀子豉汤主之。
〔注 〕 发 汗 表 未 解 ,
若下之,
表邪人里,
既不 从 实 化 而 为 结 胸
气冲,
亦不从虚化而为痞硬下利,
但 作 烦 热 胸 中 窒 者 ,以 表 邪 轻 ,
所陷者浅,
故只为烦热,
胸 中 不 快 也 。栀 子 苦 能 涌 泄 ,
寒能胜热,
豆豉轻腐上行,
佐梔子使邪热上越于口,
庶一吐而胸中舒,
烦热
解矣。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窒者,
邪热壅滞而窒塞,
未至于痛,
较痛
为轻也。
程知曰:
下之而阳邪内结,
则 以 陷 胸 攻 之 ;阴 邪 内 结 ,
则以泻
心 开 之 ;至 虚 热 上 烦 ,
则 以 栀 豉 涌 之 。未 经 下 而 胸 中 多 痰 ,
则以瓜
蒂 吐 之 ;已 经 下 而 胸 中 虚 烦 ,
则 以 栀 豉 吐 之 。古 人 于 虚 实 寒 热 之
法,
既明且备如此。
林澜曰:
阳受气于胸中,
若汗若下,
使阳气不足,
邪热客 于 胸
中,
结而不散,
烦热窒塞,
故宜此汤吐胸中之邪。
汪琥曰:
胸中窒者,
胸 中 有 物 也 。下 之 而 不 出 ,以 其 物 在 膈
上,
故宜吐之。
_ 子豉涵方
栀 子 (擘)十 四 枚 香 豉 (绵裹)四合

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梔子,
得二升半,
内豉煮取一升半,

滓,
分为二服,
温进一服,
得吐者,
止后服。
下利后更烦,
按之心下濡者,
为虚烦也,宜 栀 子 豉 汤 。
\
64
_ 喊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 此 承 上 条 误 下 下 利 后 ,
不见诸逆,
惟更加烦者而言。
然按之心下濡而不痞者,
是虚烦也,
故 亦 宜 栀 子 豉 汤 。若 按 之 不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濡而痞硬,
则又为实烦,
当用大黄黄 连 泻 心 汤 矣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更 烦 本 有 频 ,
不为利除而转甚也。
林澜曰:
此利后余热之证也。曰下利后而利止者,
必非虚寒
之烦,
乃 热 遗 于 胸 中 也 。按 之 心 下 濡 ,
虽热而非实热,
故 用 此以清
其虚烦。
程应旄曰:
热利则烦,
若得之利后而心下不硬者,
此为虚烦,
乃余热乘虚而客于胃中也。
发汗吐下后,
虚 烦 不 得 眠 。若 剧 者 ,
必反复颠倒,
心中懊侬,
栀 子 豉 汤 主 之 ;若 少 气 者 ,
栀 子 甘 草 豉 汤 主 之 ;若 呕 者 ,
栀子生姜
豉汤主之。
〔注 〕未 经 汗 吐 下 之 烦 多 属 热 ,
谓 之 热 烦 ;已 经 汗 吐 下 之 烦
多属虚,
谓 之 虚 烦 。不 得 眠 者 ,
烦 不 能 卧 也 。若 剧 者 ,
较烦尤甚,
必 反 复 颠 倒 心 中 懊 侬 也 。烦 ,
心 烦 也 。躁 ,
身 躁 也 。身 之 反 复 颠
倒,
则谓之躁无宁时,
三 阴 死 证 也 ;心 之 反 复 颠 倒 ,
则谓之懊侬,

阳热证也。懊 侬 者 ,
即心中欲吐不吐,
烦 扰 不 宁 之 象 也 。 因汗吐
下后,
邪 热 乘 虚 客 于 胸 中 所 致 。既 无 可 汗 之 表 ,
又无可下之里,

用栀子豉汤,
顺 其 势 以 涌 其 热 ,自可愈也。有 前 证 若 更 加 少 气 者 ,
是热伤其气也,
加 甘 草 以 扶 之 ;若 呕 者 ,
是热迫其饮也,
加生姜以
散之。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虚烦不得眠者,
大邪乍退,
正气暴虚,

热 闷 乱 ,胃中不和也。剧 ,
极 也 。反 复 颠 倒 ,
心中懊侬者,
胸膈 壅
滞,
不 得 舒 快 也 。所 以 用 栀 子 豉 汤 ,
高者因而越之之法也。
程应旄曰:
发汗若吐若下,
或胸中窒,
或虚烦不得眠,
或反复
颠倒,
心中懊侬,
皆属三法后,
遗热壅遏在上,
客于心胸,
是以扰乱
不 宁 也 。并 非 汗 不 出 之 烦 躁 ,
大青龙无所用,
诸法亦无所用,
惟宜

65
中医
_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以 栀 子豉汤主之。盖 梔 子 气 味 轻 越 ,
合以香豉能化浊为清,
但使
涌去客邪,
则气升液化,
而郁闷得舒矣。
医宗金鉴卷二

汪琥曰:
虚烦证奚堪再吐,
不知虚者正气之虚,
烦者邪气之
实,
邪热郁于胸中,
是 为 邪 实 ,吐 证 仍 在 ,理 宜 更 用 吐 法 。所以
“虚 烦 ”二 字 ,不 可 作 真 虚 看 ,
作汗、
吐、下后暴虚看。
_ 子甘草豉涵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
加人甘草二两,
余 依 前 法 。得 吐 ,
止后服。
_ 子生萎豉涵方
于栀子豉汤方内,
加生姜五两,
余 依 前 法 。得 吐 ,
止后服。
伤寒下后,
心烦腹满,
卧起不安者,
栀子厚朴汤主之。
〔注 〕 论 中 下 后 满 而 不 烦 者 有 二 :一 热 气 人 胃 之 实 满 ,以承
气 汤 下 之 ;一 寒 气 上 逆 之 虚 满 ,
以 厚 朴 生 姜 甘 草半夏人参汤温之。
其 烦 而 不 满 者 亦 有 二 :一 热 邪 人 胸 之 虚 烦 ,
以竹叶石膏汤清之;一
懊侬欲吐之心烦,
以栀子豉汤吐之。今 既 烦 且 满 ,
满甚则不能坐,
烦甚则不能卧,
故 卧 起 不 安 也 。然 既 无 三 阳 之 实 证 ,
又非三阴之
虚证,
惟热与气结,
壅于胸腹之间,
故宜栀子、
枳、朴,
涌其热气,

胸腹和而烦自去、
满 自 消 矣 。此 亦 吐 中 寓 和 之 意 也 。
〔集 注 〕程应旄曰•.凡邪客胸,
便上下不交,
此与结胸心下痞
相 等 。虽 吐 、
下和解,
各不同法,
其为交通阴阳则一也。
沈明宗曰:
下后微邪内陷,
而无痰饮抟结,
故 无 结 胸 下 利 。但
邪陷胸膈,
扰 乱 于 上 则 心 烦 ;邪 人 腹 中 ,
在 下 则 腹 满 ;两 邪 逼 凑 胸
腹,
所 以 心 烦 腹 满 。用 此 一 涌 一 泻 ,
亦表里两解法也。
_ 子 厚 #涵 方
栀 子 (擘)十 四 枚 厚 朴 (姜炙 )四 两 枳 实 (去穰,
炒)四两

已上三味,
以 水 三 升 半 ,煮 取 一 升 半 ,去 滓 ,
分三服,
温进一
服,
得吐,
止后服。
伤寒,
医以丸药大下之,
身 热 不 去 ,微 烦 者 ,
栀子干姜汤主之。

66
中医
雜 必 渎 丛 书 (典 藏 版 )

〔按 〕栀 子 干 姜 汤 当 是 梔 子 豉 汤 ,
栀子豉汤当是梔子干姜
汤,
断无烦热用干姜,
结痛用香豉之理。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注 〕 伤 寒 表 邪 未 解 ,
医以丸药大下之,
不至结胸痞硬,
犹未
成 逆 也 。然 身 热 不 去 ,
表 仍 未 罢 也 ;微 烦 者 ,
热 陷 于 胸 也 。表热之
在胸者,
既轻且微,
故不可下,
亦不可清,
惟宜以栀子豉汤,
微涌其
热,
则微烦可除,
而吐中有发散之意,
身热亦可解矣。
〔集 注 〕 汪 琥 曰 :
丸药误下,
邪热不除,
所以身热不去,
邪气
乘虚客于胸中,
故令微烦也。
_ 子干萎涵方
梔 子 (擘)十 四 枚 干 姜 二 两
上 二 味 ,以 水 三 升 半 ,
煮取一升半,
去 滓 ,分 二 服 ,
温进一服,
得吐者,
止后服。
〔按 〕此 方 干 姜 当 是 香 豉 。余 义 详 前 经 文 下 正 误 文 内 。
伤寒五六曰,
大下之后,
身热不去,
心中结痛者,
未欲解也,

子 豉 汤主之。
〔按 〕此 方 香 豉 当 是 干 姜 。余 义 亦 详 前 经 文 下 正 误 文 内 。
〔注 〕 伤 寒 五 六 日 ,
邪 气 在 里 之 时 也 。大 下 之 后 ,
若身热去,
心胸和,
是 为 欲 解 矣 。今 身 热 不 去 ,
邪 仍 在 表 也 。心 中 结 痛 ,
过下
里寒也,
故 曰 未 欲 解 也 。但 此 表 热 里 寒 之 证 ,
欲 温 其 里 ,既 碍 表
热,
欲解其表,
又碍里寒,
故惟以梔子之寒,
干姜之热,
并举而涌
之,
则 解 表 温 里 两 得 之 矣 。 岂 尚 有 身 热 结 痛 而 不 尽 除 者 哉 !此仲
景立两难治法,
其妙如此,
余可类推矣。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
“身 热 不 去 ”四 字 宜 玩 。结 胸 身 不 热 ,

热不在表也,
今身热不去,
惟宜越之而已。
程 应 旄 曰 :痛 而 云 结 ,
殊类结胸,
但结胸身无大热,
知热已尽
归 于里为实邪。此 则 身 热 不 去 ,
则所结者,
因下而结,
客邪仍在于
表,
故云未欲解也。

67
...中 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板 )

凡用栀子汤,
病 人 旧 微 溏 者 ,不 可 与 服 之 。
〔注 〕若 汗 、
吐、下后,
懊侬少气,
呕逆烦满,
心 中 结 痛 者 ,皆
医宗金鉴卷

宜以梔子等汤吐之。以其邪留连于胸胃之间,
或 与 热 、与 虚 、与
饮、
与气、
与寒相结而不实,
则 病 势 向 上 ,即 经 所 谓 在 上 者 因 而 越
之 之 意 也 。若 未 经 汗 、吐 、
下,而有是证,
则为实邪,
非梔子汤轻剂
所能治矣,
又 当 以 瓜 蒂 散 重 剂 主 之 也 。若 病 人 旧 微 溏 者 ,
虽有是
证,
但里既久虚,
不 可 与 服 ;若 与 之 ,即 使 客 邪 尽 去 ,
亦必正困难

之以为吐者,
何 也 ?栀 子 本 非 吐 药 ,
以其味苦能吐,
故 用之以涌其
热也。
〔按 〕 吐 药 不 止 栀 子 也 ,
诸 药 皆 可 为 之 ,惟 要 确 审 胸 胃 之 邪 ,
是 寒 是 热 ?是 食 是 水 ?是 痰 是 气 ? 因 何 阻 滞 ,
使胸胃阳气不伸?
遂 以 当 用 之 药 而 吐 涌 之 ,自可愈也。如 欲 吐 寒 ,
则以干姜、
桂皮之
类 ;吐 热 ,
则以梔子、
苦 茶 之 类 ;吐 食 ,
平胃、
食 盐 之 类 ;吐 水 ,
五苓、
生 姜 之 类 ;吐 痰 稀 涎 ,
橘皮之类•,
吐气流气,
枳、朴 之 类 。但形气弱
者,
药宜少,
仍 当 佐 以 补 中 益 气 等 升 药 为 妥 ;形 气 壮 者 药 宜 多 ,

佐以瓜蒂、
藜 芦 等 猛 药 更 效 。凡 煎 吐 药 汤 及 调 散 ,
或用酸米汤,

用白汤,
或用稀米粥,
须 备 十 余 钟 。令 病 者 顿 服 一 钟 ,
即用指探吐
药出,
再服一钟,
亦随用指探吐药出,
再服再吐,
以顺溜快吐为度,
则 头 额 身 上 自 有 微 汗 ,所 有 病 证 轻 减 ,即 为 中 病 ,
不必尽服余药。
若过吐之,
即使病尽除,
恐 损 胸 中 阳 气 也 。近 世 之 医 ,
以 吐 为古法
不 可 用 久 矣 。皆 因 仲 景 之 道 不 彰 ,
其法失传,
无怪乎其不敢用也。
夫不知其妙,
而不敢用,
犹 之 可 也 ;若 竟 委 之 曰 古 法 不 可 用 ,
则不
可 也 。盖 邪 之 在 上 者 ,
非 吐 不 愈 。若 如 俗 工 所 云 ,
使病者畏不敢
服,
因循生变,
致轻者重,
重者死,
夫 谁 之 咎 与 ?抑 知 汗 、吐 、
下三
法,
用之诚当,
其 证 无 不 立 时 取 效 。后 之 业 医 者 ,
又安可只言汗下
两法,
而置吐法于不用,
致使古法沧亡也耶!

68
中医
輪暮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集 注 〕程 知 曰 :
此 言 服 梔 子 亦 有 禁 忌 也 。病 人 旧 微 溏 ,

II
虚也,
又服苦寒,
则不能上涌,
而反下泄,
故禁之。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张志聪曰:
此言梔子而不言豉者,
申明栀子之苦能下泄,
故病
人旧微溏,
不可与服之也。
太 阳 病 ,脉 浮 紧 ,
无汗,
发 热 ,身 疼 痛 ,
八九日不解,
表证仍在,
此 当 发 其 汗 。服 药 已 ,
微除,
其 人 发 烦 目 瞑 ;剧 者 必 衄 ,
衄乃解。
所以然者,
阳 气 靈 故 也 。麻 黄 汤 主 之 。
〔按 〕 张 兼 善 曰 :
“麻 黄 汤 主 之 ”五 字 ,
不 当 在 阳 气 重 之 下 ,岂
有舰乃解之后,
而 用 麻 黄 汤 之 理 乎 ?其 说 甚 是 。况 “服 药 已 ”之
上,
并无所服何药之文,
宜将此五字移于其上始合。
〔注 〕太 阳 病 ,
脉浮紧无汗,
发热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
谓伤
寒 表 证 仍 在 ,当 以 麻 黄 汤 发 其 汗 也 。服 药 已 ,
微除者,
谓已发汗,
邪虽微除,
犹未尽除也,
仍当汗之,
若因循失汗,
则阳邪久郁营中,
不得宣泄,
致热并于阳而发烦,
热 郁 于 阴 而 目 瞑 。剧 者 ,
谓热极
也 。热 极 于 营 ,
势必逼脉中之血妄行为舰,
赃则热随血去而解矣。
所以然者,
阳气重故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脉见浮紧,
表证仍在,
虽八九日,
仍当以麻
黄 汗 解 。服 汤 已 ,
其病微除,
至于烦瞑剧赃,
乃 热 郁 于 营 ,阳气重
盛,
表散之药,
与 之 相 抟 而 然 。然 至 于 逼 血 上 赃 ,
则热随血解矣。
此言发汗当主以麻黄汤,
非舰解之后,
仍用麻黄汤也。
张璐曰,
服药已微除,
复发烦者,
余邪未尽也。 目瞑烦剧者,
热盛于经也,
故迫血妄行而为齟,
蛆 则 余 热 随 血 而 解 也 。 以汗后
复赃,
故 为 阳 气 重 也 。或 言 汗 后 复 齟 ,
而热邪仍未尽,
重以麻黄汤
散 其 未 尽 之 邪 ,非 也 。若 果 邪 热 不 尽 ,则 “赃 乃 解 ”三 字 从 何
著落?
太 阳 病 ,脉 浮 紧 ,
发热身无汗,
自衄者愈。
〔注 〕 太 阳 病 脉 浮 紧 ,
发热无汗,
此 伤 寒 脉 证 也 ,当 发 其 汗 。

69
中医
噙旅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若当汗不汗,
则 为 失 汗 。失 汗 则 寒 闭 于 卫 ,
热郁于营,
初若不从卫
分汗出而解,
久 则 必 从 营 分 衄 血 而 愈 也 。故 太 阳 病 凡 从 外 解 者 ,
医宗金鉴卷一

惟 汗 与 赃 二 者 而 已 。今 既 失 汗 于 营 ,
则 营 中 血 热 妄 行 ,自赃,
热随
蛆解,
必自愈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此 承 上 条 复 以 其 证 之 较 轻 者 言 ,以见亦
有不治而自愈者,
所 以 晓 人 勿 妄 治 以 致 误 之 意 。太 阳 病 脉 浮 紧 ,
发热身无汗,
与上条同,
而无疼痛,
则 比 之 上 条 较 轻 可 知 矣 。所以
不待攻治,
得 蛆 自 愈 也 。汗 本 血 之 液 ,
北 人 谓 赃 为 “红 汗 ”,即此
说耳。
程知曰:
言 得 赃 虽 无 汗 必 自 愈 也 。人 之 伤 于 寒 而 为 热 者 ,

赃发越故愈。
张璐曰:
赃血成流,
则 邪 热 随 血 而 散 。夺 血 则 无 汗 也 。设不
自赃,当 以 麻 黄 汤 发 之 。发 之 而 邪 解 ,
则不赃矣;
发之而余邪未
尽,
必仍衄而解。
伤 寒 脉 浮 紧 ,不 发 汗 ,
因致衄者,
麻黄汤主之。
〔注 〕此 承 上 条 以 出 其 治 也 。伤 寒 脉 浮 紧 ,
法当发汗,
若不
发汗,
是 失 汗 也 。失 汗 则 热 郁 于 营 ,因 而 致 赃 者 ,
宜麻黄汤主之。
若能于未赃之先,
早用麻黄汤汗之,
汗出则解,
必 不 致 赃 。其或如
上条之自赃而解,
亦无须乎药也。
〔按 〕凡 伤 寒 初 起 ,
但不甚恶寒,
便 知 夹 热 后 多 得 赃 。其热
多寒少者,
则 热 随 赃 去 ;继 而 汗 出 ,
表 与 热 均 解 也 。其 热 少 寒 多
者,
纵热随赃去,
继必不汗出,
表 仍 不 解 。诚 能 用 青 龙 、
麻黄汤于
未赃之先发之,
则 汗 赃 两 解 矣 。若 已 经 航 后 而 汗 不 出 ,
表不解,

用麻、
桂 之 药 ,以 和 荣 卫 ,
亦 须 少 兼 芩 、连 、
犀 、地 清 阴 凉 血 之 品 佐
之,
以 护 及 阴血可也。然 大 赃 之 后 ,
麻黄、
青 龙 不 可 轻 用 ,若 用 之
不当,
则犯赃家不可汗之戒矣。
〔集 注 〕 《活 人 书 》云 :赃 后 脉 浮 者 ,
宜 麻 黄 汤 ;赃 后 脉 微 者 ,
\
70

中医
临旅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不可行麻黄汤,
宜 黄 苳 芍 药 汤 。盖 衄 后 脉 浮 ,
表未解也•,
脉微,

已解也。于 此 见 仲 景 用 麻 黄 汤 于 赃 后 之 大 旨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方有执曰:
伤寒脉浮紧者,
寒 多 风 少 之 谓 也 。上 二 条 皆 风 多
寒少,
前条以服药已微除,
汗发不透而致赃,
上条以较轻得自蛆,
此以寒多不发汗而致赃,
三 条 之 所 以 辨 差 分 也 。盖 寒 多 ,
则于法
当发汗,
而不发汗,
热郁血乱,
所 以 舰 也 。赃 则 阳 邪 之 风 散 。麻黄
汤者,
发其尚未散之寒也。
程 知 曰 :此 言 寒 邪 不 发 之 齟 ,
仍 宜 温 散 也 。不 发 汗 而 致 赃 ,

入荣之寒,
不 得 泄 越 而 然 也 。寒 不 尽 则 赃 不 止 ,
故仍用麻黄,
不必
待 其 赃 也 。此 与 上 条 有 寒 热 之 别 。
大 抵 伤 寒 见 赃 者 ,由 其 荣 分 素 热 ,
程应旄曰: 一被 寒 闭 ,
荣不
受遏,
从而上升矣。
伤寒不大便六七曰,
头痛有热者,
与 承 气 汤 。其 小 便 清 者 ,

不在里,
仍在表也,
当 须 发 汗 。若 头 痛 者 ,
必衄,
宜桂枝汤。
〔按 〕若 头 痛 之 “若 ”字 ,当 是 “苦 ”字 。苦 头 痛 ,
方为必赃之
证 。若 是 “若 ”字 ,
则凡头痛皆能致赃矣。
〔注 〕 伤 寒 不 大 便 六 七 日 ,
里已实,
似 可 下 也 。头 痛 热 未 已 ,
表未罢,
可 汗 也 。然 欲 下 则 有 头 痛 发 热 之 表 ,
欲汗则有不大便之
里,
值此两难之时,
惟 当 以 小 便 辨 之 。其 小 便 浑 赤 ,
是热已在里,
即有头痛发热之表,
亦属里热,
与 承 气 汤 下 之 可 也 ;若 小 便 清 白 ,
是热尚在表也,
即有不大便之里,
仍属表邪,
宜 以 桂 枝 汤 解 之 。然
伤寒头痛不论表里,
若苦头痛者,
是热剧于荣,
故必作赃,
赃则荣
热 解 矣 。方 其 未 赃 之 时 ,
无汗宜麻黄汤,
有汗宜桂枝汤汗之,
则不
赃而解矣。
〔集 注 〕汪 琥 曰 :
头痛不已者,
为风寒之邪上壅,
热甚于经,
势 必 致 舰 。须 乘 其 未 赃 之 时 ,
酌 用 麻 黄 汤 或 桂 枝 汤 以 汗 解 之 。而
验小便,
实为仲景妙法。

71
I医譌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魏 蒸 彤 曰 :此 条 之 舰 ,
乃意料之辞,
非已见之证也。
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
其 人 如 狂 ,血 自 下 ,
下 者 愈 。其外不
医宗金鉴卷一

解者,
尚 未 可 攻 ,当 先 解 其 外 ;外 解 已 ,
但少腹急结者,
乃可攻之,
宜桃核承气汤。
〔注 〕 太 阳 病 不 解 ,
当传阳明,
若不传阳明而邪热随经,
瘀于
膀胱荣分,
则 其 人 必 如 狂 。如 狂 者 ,
瘀热内结,
心为所扰,
有似于
狂也。当此之时,
血若自下,
下 者 自 愈 ;若 不 自 下 ,
或下而未尽,

当 先 以 麻 黄 汤 解 外 ;外 解 已 ,
但少腹急结痛者,
乃可攻之,
宜桃核
承气汤,
即调胃承气加桃核,
所 以 攻 热 逐 血 也 。盖 邪 随 太 阳 经 来 ,
故 又 加 桂 枝 以 解 外 而 通 荣 也 。先 食 服 者 ,谓 空 腹 则 药 力 下 行
捷也。
〔按 〕 太 阳 病 不 解 ,
不传阳明,
邪热随经入里,
谓 之 犯 本 。犯
本者,
谓 犯 膀 胱 之 腑 也 。膀 胱 腑 之 卫 为 气 分 ,
膀胱腑之荣为血分。
热入而犯气分,
气化不行,
热与水结者,
谓之犯卫分之里,
五苓散
证 也 ;热 入 而 犯 血 分 ,
血蓄不行,
热与血结者,
谓之犯荣分之里,

核 承 气 汤 证 也 。二 者 虽 皆 为 犯 本 之 证 ,
二方虽皆治犯本之药,

一从則利,
一从后攻,
水与血,
主治各不同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桃核承气汤用桂枝解外,
与大柴胡汤解外
相似,
益见太阳随经之热,
非桂枝不解也。
程知曰:
太阳病不解,
随经入腑,
故 热 结 膀 胱 。其 人 如 狂 者 ,
瘀热内结,
心不安宁,
有 似 于 狂 也 。若 血 自 下 ,
下则热随瘀解矣。
然必外证已解,
乃可直攻少腹急结之邪,
于调胃承气中加桃核者,
欲 其 直 达 血 所 也 ;加 桂 枝 以 通 血 脉 ,
兼以解太阳随经之邪耳!
汪 琥 曰 :膀 胱 乃 小 腹 中 之 物 。膀 胱 热 结 ,
在卫则尿不利,
在荣
则血不流,
故作急结之形,
为 下 焦 蓄 血 之 证 诗 也 。所 以 用 桃 核 承
气汤,
乃攻下焦蓄血,
治少與急结之药,
实非通膀胱热 结 之 药 也 。

72
中医
犒象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桃核承气涵方
桃核( 去皮、
尖 )五 十 个 桂 枝 三 两 大 黄 四 两 芒 硝 二 两 甘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草(炙)二两

上 五 味 ,以 水 七 升 ,
煮取二升半,
去 滓 ,内 芒 硝 ,
更上火微沸,
下火,
先 食 温 服 五 合 ,日三服,
当微利。
太阳病六七曰,
表证仍在,
脉微而沉,
反不结胸,
其人发狂者,
以热在下焦,
少 腹 当 硬 满 。而 小 便 自 利 者 ,
下 血 乃 愈 。所 以 然 者 ,
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宜下之以抵当汤。
〔注 〕 太 阳 病 六 七 日 ,
表证仍在者,
脉 当 浮 大 。若 脉 微 而 沉 ,
则是外有太阳之表而内见少阴之脉,
乃 麻 黄 附 子 细 辛 汤 证 也 。或
邪入里,
则为结胸、
脏 结 之 证 。今 既 无 太 阳 、
少阴兼病之证,
而又
不作结胸、
脏结之病,
但其人发狂,
是知太阳随经瘀热,
不结于上
焦之卫分,
而结于下焦之营分也,
故 少 腹 当 硬 满 。而 小 便 自 利 者 ,
是血 蓄 于 下 焦 也 。下 血 乃 愈 者 ,
言不自下者,
须当下之,
非抵当汤
不足以逐血下瘀,
乃至当不易之法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蓄血而至于发狂,
则热势攻心,
桃核承气不
足以动其血,
桂枝不足以散其邪,
非用单刀直入之将,
必不能 斩 关
取胜也,
故 名 其 汤 为 抵 当 。抵 者 ,
至 也 。乃 至 当 不 易 之 良 法 也 。
张璐曰:
邪结于胸,
则 用 陷 胸 以 涤 饮 ;邪 结 少 腹 ,
则用抵当以
逐血。
程知曰:
脉微而沉,
邪 结 于 里 也 。表 证 仍 在 ,
而反不结胸,

阳随经之邪,
不结上焦,
而 结 下 焦 。小 便 自 利 ,
血病而气不病也。
程应旄曰:
热结于气分,
则 为 溺 涩 ;热 结 于 血 分 ,
则为蓄血。
血 既 蓄 而 不 行 ,自非大下其血不愈。
抵当涵方
水 蛭 ( 熬 )三 十 个 虻 虫 (熬 ,
去头、
足 )三 十 个 大 黄 (去 皮 ,
破六
片)三 两 ' 核 杉 去 皮 、
尖)二十个

73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上四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不 下 者 更 服 。
太阳病,
身黄,
脉沉结,
少腹硬满,
小便不利者,
为 无 血 也 。小
便自利,
其人如狂者,
血证谛,
属抵当汤。
〔注 〕 此 承 上 条 详 其 脉 证 ,
互 发 其 义 也 。太 阳 病 ,
无论中风、
伤寒,
但身黄脉大,
腹满小便不利兼头汗出者,
乃湿热之黄,
非瘀
血 也 。今 身 黄 ,
脉沉结,
少腹硬,
小便自利,
其人如狂者,
则是血
证,
非湿热也,
故宜抵当汤以攻其血。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谪 ,审 也 。言 如 此 为 血 证 审 实 ,无 复 可
疑,
必须抵当汤,
勉人勿二之意。
程知曰:
身黄,
脉沉结,
少腹硬,
三 者 皆 下 焦 畜 血 之 证 。然尚
与胃热发黄证相近,
故 当 以 小 便 辨 之 。其 少 腹 满 而 小 便 不 利 者 ,
则为无形之气病,
属 茵 陈 证 也 ;其 少 腹 硬 而 小 便 自 利 者 ,
则为有形
之血证,
属抵当无可疑矣。
汪 琥 曰 :按 本 文 云 “小 便 不 利 者 ”之 下 ,
仲 景 不 言 治 法 。成注
云 :可 与 茵 陈 汤 。《补 亡 论 》云 :与 五 苓 散 。《后 条 辨 》云 :属茵陈
五 苓 散 。此 三 方 可 选 而 用 之 。
伤寒有热,
少腹满,
应 小 便 不 利 。今 反 利 者 ,
为有血也,
当下
之,
宜抵当丸。
〔注 〕此 承 上 条 而 言 证 之 轻 者 ,以 互 发 其 义 而 酌 其 治 也 。伤
寒荣病,
有热不已,
伏于荣中,
其血不随经妄行致舰,
则必随经下
畜 膀 胱 。少 腹 者 ,
膀胱之室也,
故 少 腹 满 。若 小 便 不 利 ,
则为病在
卫分,
有 停 水 也 ;今 小 便 反 利 ,
则为病在荣分,
有瘀血也,
法当下
之,
宜 以 抵 当 汤 。小 其 制 为 丸 ,
缓缓 下 之 ,不 可 过 用 抵 当 汤 也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上条之方,
变 汤 而 为 丸 。名 虽 丸 也 ,
而犹
煮 汤 焉 。汤 者 ,
荡 也 。丸 者 ,
缓 也 。变 汤 为 丸 ,
而犹不离乎汤,

取欲缓不缓,
不荡而荡之意也。
程 应 旄 曰 :夫 满 因 热 八 气 分 ,
而蓄及津液者,
应小便不利,

中医
撝束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钣 )

反利者,
则知其所蓄非津液也,
乃 血 也 。血 因 热 而 满 结 ,
故用抵当
汤,
变易为丸,
煮而连滓服之,
使 之 直 达 血 所 ,以 下 旧 热 ,
荡尽新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瘀,
乃除根耳!
抵当丸方
水 蛭 (熬)二 十 个 虻 虫 (熬 ,
去翅、
足 )二 十 个 桃 核 (去皮、尖 )二

十五个大黄三两

上四味,
捣筛为四丸,
以水一升,
煮一丸,
取七合,
服 之 。晬时
当下血,
若不下者更服。
〔集 解 〕柯 琴 曰 :膀 胱 为 水 腑 ,
血 本 无 所 容 蓄 者 也 。少 腹 者 ,
膀 胱 之 室 也 。热 结 硬 满 ,
当小便不利,
而反利者,
是病不在膀胱之
内,
而 在 少 腹 之 内 也 。其 随 经 之 荣 血 ,
因瘀热结于少腹之里,
而非
膀 胱 之 里 也 。所 以 小 便 虽 利 ,
而硬满急结如故,
是蓄血瘀于少腹
也 。热 淫 于 内 ,
神魂不安,
故 发 狂 ;血 瘀 不 行 ,
则荣不运,
故脉微而
沉 ;荣 不 运 则 气 不 宣 ,
故 脉 沉 而 结 也 ;荣 气 不 周 于 身 ,
则 身 黄 。消
谷 善 饥 者 ,胃火炽盛也;大便反易者,
血 之 濡 也 ;色 黑 者 ,
蓄血之化
也 ;善 忘 者 ,
血 不 荣 智 不 明 也 。此 皆 瘀 血 之 征 ,
非至峻之剂,
不足
以抵其巢穴,
而当此重任,
故 立 抵 当 汤 。蛭 、
虫之善饮血者,
而利
于 水 ;虻 虫之善吮血者,
而 猛 于 陆 。并 取 水 陆 之 善 取 血 者 以 攻 之 ,
同 气 相 求 。更 佐 以 桃 核 之 苦 温 ,
推 陈 致 新 ;大 黄 之 苦 寒 ,
荡涤邪
热,
故 名 抵 当 也 。若 热 虽 盛 而 未 狂 ,
少腹满而未硬,
则 宜小其制为
丸,
以缓治之。若 外 证 已 解 ,
少腹急结,
其人如狂者,
是又为转属
阳明之证,
用调胃承气加桃核、
桂 枝 之 行 血 者 于 其 中 ,以 微 利 之 ,
使 胃 和 则 愈 矣 。此 桃 核 承 气 所 以 为 治 之 缓 也 。
伤 寒 大 下 后 ,复 发 汗 ,
心下瘗,
恶寒者,
表 未 解 也 。不可攻瘗,
当先解表,
表 解 乃 可 攻 瘗 。解 表 宜 桂 枝 汤 ,
攻瘗宜大黄黄连泻
心汤。
〔注 〕 伤 寒 大 下 后 ,
复发汗,
先下后汗,
治 失 其 序 矣 。邪热陷
5

中医
搞束 必读丛书L 典藏板)

入,
心下痞结,
法 当 攻 里 。若 恶 寒 者 ,
为 表 未 尽 也 。表 既 未 尽 ,

不可攻痞,
当先解表,
表 解 乃 可 攻 痞 。解 表 宜 桂 枝 汤 者 ,
以其为已
医宗金鉴卷二

汗 已 下 之 表 也 ;攻 痞 以 大 黄 黄 连 泻 心 汤 者 ,以 其 为 表 解 里 热 之
痞也。
〔集 注 〕 《活 人 书 》云 :
大抵结胸、
痞皆应下,
然表未解者,

可攻也。
方有执曰:
表非初病之表,
乃下后复汗,
疏 缓 其 表 之 表 也 。解

当发,
故 用 麻 黄 汤 ;此 以 汗 后 之 表 当 解 ,
故曰宜桂枝汤。
张 璐 曰 :大 下 之 后 复 发 汗 ,
先里后表,
颠 倒 差 误 。究 竟已 陷 之
邪痞结心下,
证兼恶寒,
表 邪 不 为 汗 衰 ,即 不 可 更 攻 其 痞 ,当先行
解肌之法以治外,
外解已后,
乃用大黄黄连攻其邪热凝聚之痞,

为合法。
大簧簧连泻心涵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上二味,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
须臾绞去滓,
分温再服。
〔方 解 〕 痞 硬 虚 邪 ,
而用大黄、
黄连,
能 不 起 后 人 之 疑 耶 ?然
仲景使人疑处,
正 是 使 人 解 处 。盖 因 后 人 未 能 细 玩 ,
不得其法,

煎而服之,
大 悖 其 旨 矣 。观 其 以 滚 沸 如 麻 之 汤 ,
渍大黄、
黄连,

臾绞去滓,
仅得其无形之气,
不重其有形之味,
是取其气味俱薄,
不 大 泻 下 。虽 曰 攻 痞 ,
而用攻之妙,
不可思议也。
脉 浮 而 紧 ,而 复 下 之 ,紧 反 入 里 , 则 作 痞 ,按 之 自 濡 ,但 气
痞耳。
〔注 〕 伤 寒 脉 浮 紧 ,
不汗而下之,
浮紧之脉,
变为沉紧,
是为
寒 邪 内 陷 作 痞 之 诊 也 。按 之 自 濡 者 ,
谓不硬不痛,
但气痞不快耳。
此甘草泻心汤证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误 下 成 痞 ,既 误 在 证 ,
尤误在脉,
则救 之

76
4 必 读 丛 书 (輿藏! M )

之法,
仍 当 兼 凭 夫 脉 与 证 而 定 治 矣 。紧 反 入 里 ,
则浮紧变为沉紧,
表邪陷入而不散,
徒怫郁于心下,
故作痞。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按 〕濡 字 上 当 有 “不 ”字 。若 按 之 濡 ,乃 虚 痞 也 。补 之 不
B段,岂有用大黄泻之之理乎?
〔注 〕 此 承 上 条 以 互 明 之 也 。按 之 自 濡 者 ,
但 气 痞 耳 !若心
下痞,
按之不濡,
此 为 可 攻 之 热 痞 也 。然 其 脉 ,
关上不沉紧而浮,
则是所结之热亦浅,
未可峻攻也,
故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
而复恶寒汗出者,
附子泻心汤主之。
〔注 〕 心 下 硬 痛 ,
结 胸 也 。硬 而 不 痛 ,
心 下 痞 也 。心 下 痞 而
复恶寒汗出者,
非表不解,
乃 表 阳 虚 也 。故 以 大 黄 、
黄连、
黄芩泻
痞之热,
附子温表之阳,
合 外 寒 内 热 而 兼 治 之 。其 妙 尤 在 以 麻 沸
汤渍三黄,
须臾绞去滓,
内附子别煮汁。义 在 泻 痞 之 意 轻 ,
扶阳之
意重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痞 本 阴 邪 内 伏 而 虚 热 上 凝 ,
复恶寒汗出,
则表虚而 阳 不 为 护 卫 可 知 矣 。泻 心 汤 固 所 以 为 清 热 倾 痞 之 用 ,

附子者,
盖欲敛其汗,
而 固 其 阳 也 。黄 芩 因 附 子 而 更 加 ,
表里两解
具见矣。
李中梓曰:
以三黄之苦寒,
清 中 济 阴 ;以 附 子 之 辛 热 ,
温经固
阳。寒 热 互 用 ,
攻补并施而不悖,
此仲景之妙用入神也。
程 应 旌 曰 :此 条 宜 与 伤 寒 大 下 后 ,
复发汗,
心下痞,
恶寒者,

未解也,
不可攻痞,
当先解表,
表解乃可攻痞,
解表宜桂枝汤,
攻痞
宜 大 黄 黄 连 泻 心 汤 合 看 。彼 条 用 桂 枝 者 ,
缘发汗汗未出,
而初时
之恶寒不罢,
故 属 表 未 和 ;此 条 加 附 子 者 ,
缘汗已出,
恶寒已罢,

复恶寒汗出,
故属之表阳虚,
须于异同处细细参看。
附子泻心涵方
大 黄 二 两 黄 连 一 两 黄 芩 一 两 附 子 (炮 ,
去皮 ,
破,别煮取汁)

77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一枚
上四味,
切三味,
以麻沸汤二升渍之,
须 臾 绞 去 滓 ,内 附 子 汁 ,
分温再服。
伤寒中风,
医反下之,
其 人 下 利 ,曰 数 十 行 ,
谷 不 化 ,腹 中 雷
鸣,
心中窟硬而满,
干呕,
心 烦 不 得 安 。医 见 心 下 窟 ,
谓病不尽,

下之,
其 痞 益 甚 。此 非 结 热 ,
但以胃中虚,
客气上逆,
故使硬也,

草泻心汤主之。
〔注 〕毋 论 伤 寒 中 风 ,
表 未 解 总 不 当 下 。医 反 下 之 ,
或成痞,
或 作 利 。今 其 人 以 误 下 之 故 ,
下利日数十行,
水谷不化,
腹中雷
鸣,
是 邪 乘 里 虚 而 利 也 。心 下 痞 硬 而 满 ,
干呕,
心烦不得安,
是邪
陷 胸 虚 而 上 逆 也 。似 此 痞 、
利,表里兼病,
法当用桂枝加人参汤两
解 之 。医 惟 以 心 下 痞 ,
谓病不尽,
复下之,
其痞益甚,
可见此痞非
热结,
亦非寒结,
乃乘误下中虚,
而 邪 气 上 逆 、阳 陷 阴 凝 之 痞 也 ,

以甘草泻心汤以缓其急,
而和其中也。
〔集 注 〕沈 亮 宸 曰 :
半 夏 泻 心 ,甘 草 泻 心 ,皆 下 后 伤 气 之 过
也 。生 姜 泻 心 ,
因 于 饮 食 ;大 黄 泻 心 ,
因于内热•,
附子泻心,
因于外
寒 。证 既 不 同 ,
药亦各异也。
喻昌曰:
下利完谷,
腹鸣呕烦,
皆误下而胃 中 空 虚 之 故 也 。设
不知此义,
以为结热而复下之,
其痞必益甚,
故复以胃中虚,
客气
上逆,
昭揭病因。
程应旄曰:
仲景恐结热之疑难明,
故特揭出胃中空虚,
客气上
逆 之 故 ,以 明 其 非 。所 以 用 辛 温 以 调 其 阳 ,
制住客气,
使不得上
逆;
用苦寒清肃,
彻去客热,
使 无 阻 留 。庶 两 勿 羁 縻 ,
阴阳相和,

转 为 泰 矣 。-
汪琥曰:
其 人 下 利 ,日数十行,
则胃中之物已尽,
何得而不虚?
况医复下之,
而痞益甚,
愈 可 知 其 非 实 证 矣 。若 是 实 证 ,
当必曰硬
而痛,
不 曰 硬 而 满 矣 。只此“满 ”字 ,
而虚实之证了然。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跋 )

魏 蒸 彤 曰 :前 条 因 恶 寒 汗 出 ,阳 随 汗 而 在 表 ,
恐亡阳于外,

用 附 子 以 回 阳 ;此 条 重 在 胃 虚 ,阳 微 于 中 ,
故用甘草干姜以益阳;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亦 表 里 分 治 之 急 务 也 。而 其 固 阳 以 为 泻 邪 之 本 ,
则一意耳。
甘萆泻心涵方
甘 草 (炙 )四 两 黄 考 : 三 两 黄 连 一 两 干 姜 三 两 半 夏 (洗)半

升 大 穿 (擘)十二枚

上 六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方 解 〕方 以 甘 草 命 名 者 ,
取 和 缓 之 意 也 。用 甘 草 、大 枣 之
甘,
补中之虚,
缓 中 之 急 ;半 夏 之 辛 ,
降 逆 止 呕 ;芩 、
连之寒,
泻阳陷
之 痞 热 ;干 姜 之 热 ,
散 阴 凝 之 痞 寒 。缓 中 降 逆 ,
泻痞除烦,
寒热并
用也。
伤 寒 汗 出 ,解 之 后 ,
胃中不和,
心下痞硬,
干噫食臭,
胁下有水
气,
腹中雷鸣下利者,
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 〕 伤 寒 汗 出 表 解 之 后 ,
余邪转属阳明,
心下痞满硬痛不
大便者,
必 其 人 胃 素 燥 热 ,因 而 成 实 ,
攻 之 可 也 。今 其 人 平 素 胃
虚,
兼胁下有水气,
即不误下,
而余热亦乘虚入里,
以致胃中不和,
谷气不化,
故心下痞硬,
干 噫 食 臭 也 。水 气 不 行 ,
故腹中雷鸣下利
也 。主 之 以 生 姜 泻 心 汤 者 ,
其意重在散水气之虚痞耳。
〔集 注 〕 喻 昌 曰 :
篇中论结胸及痞之根源,
云 胃 中 空 虚 。此
云胃中不和,
以 其 未 经 误 下 而 致 空 虚 耳 。故 但 言 不 和 也 ,
然不和
已 足 成 痞 ,胃气 所 关 之 巨 ,
固若此哉。
程 知 曰 :此 为 汗 后 ,
未经误下,
心中痞硬,
水饮抟聚者,
立治法
也 。外 邪 虽 解 ,
然必胃气通和,
始 得 脱 然 无 恙 。汗 出 解 后 ,胃中不
和,
饮食抟结,
故心中痞硬。中焦不能消谷,
故 干 噫 食 臭 。土弱不
能制水,
故 胁 下 有 水 气 旁 流 。腹 中 雷 鸣 者 ,
抟击有声,
下利而清池
不 分 也 。故 于 泻 心 汤 内 ,
君生姜以散之,
法用再煮,
取其熟而和

79
中医
犒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

胃也。
程应旄曰:
汗多亡阳,
人 皆 知 之 矣 。然 人 身 之 阳 ,
部分各有所
医宗金鉴卷二

主 。有 卫 外 之 阳 ,
为周身营卫之主,
此阳虚,
遂有汗漏不止,
恶寒
身 疼 痛 之 证 ;有 肾 中 之 阳 ,
为下焦真元之主,
此阳虚,
遂有发热眩
择,
身目闻动,
欲 擗 地 之 证 ;有 膻 中 之 阳 ,
为上焦心气之主,
此阳虚,
遂有叉手冒心、
耳 聋 及 奔 豚 之 证 ;有 胃 中 之 阳 ,
为中焦水谷化生之
主,
此阳虚,
遂 有 腹 胀 满 ,胃 中 不 和 ,
而 成 心 下 痞 之 证 。虽皆从发
汗后所得,
然救误者,
须观其脉证,
知犯何逆,
以法治之,
不得以汗
多亡阳一语,
混同漫及之也。
生菱泻心涵方
甘 草 (炙)三 两 人 参 三 两 干 姜 一 两 半 夏 (洗)半 升 黄 芩 三

两 黄 连 一 两 生 姜 (切 )四 两 大 枣 (孽)十二枚

上 八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方 解 〕名 生 姜 泻 心 汤 者 ,
其 义 重 在 散 水 气 之 痞 也 。生 姜 、
半 夏 散胁下 之 水 气 ,
人参、
大枣补中州之土虚,
干姜、
甘 草 以温里
寒,
黄芩、
黄连以泻痞热,
备 乎 虚 水 寒 热 之 治 ,胃 中 不 和 下 利 之 痞 ,
焉有不愈者乎?
伤寒五六曰,
呕而发热者,
柴 胡 汤 证 具 ,而 以 他 药 下 之 ,
柴胡
证仍在者,
复 与 柴 胡 汤 。此 虽 已 下 之 不 为 逆 ,
必 蒸 蒸 而 振 ,却发热
汗 出 而 解 。若 心 下 满 而 硬 痛 者 ,
此为结胸也,
大 陷 胸 汤 主 之 。但
满而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
〔注 〕结 胸 兼 阳 明 里 实 者 ,大 陷 胸 汤 证 也 ;兼 阳 明 不 成 实 者 ,
小 齒 胸 汤 证 也 。痞 硬 兼 少 阳 里 实 证 者 ,
大 柴 胡 汤 证 也 ;兼 少 阳 里

不成实者,
半 夏 泻 心 汤 证 也 。今 伤 寒 五 六 日 ,
呕而发热者,
是邪传
少 阳 之 病 也 。既 柴 胡 证 具 ,
乃不以柴胡和之,
而以他药下之,

矣 。若 柴 胡 证 仍 在 者 ,
此 虽 已 下 ,尚 未 成 逆 ,
则当复与柴胡汤,

80
中医
穩咸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t

蒸蒸而振战,
然 后 发 热 汗 出 而 解 矣 。盖 以 下 后 虚 中 、
作解之状皆
如 是 也 。若 下 后 心 下 满 而 硬 痛 者 ,
此为结胸,
大陷胸汤固所宜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若但满而不痛,
此为虚热气逆之痞,
即有呕而发热之少阳证,
柴胡
汤 亦 不 中 与 之 。法 当 治 痞 也 ,
宜半夏泻心汤主之。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若 下 后 阳 邪 传 里 者 ,
则结于胸中为结胸,
以 胸中为阳受气之分也。 阴 邪 传 里 者 ,
则 留 于 心 下 为 痞 ,以心下
为阴受气之分也。
程 应 旄 曰 :泻 心 虽 同 ,
而证中具呕,
则功专涤饮,
故以半夏名
汤也。曰泻心者,
言满在心下清阳之位,
热 邪 挟 饮 ,尚 未 成 实 ,

清热涤饮,
使心下之气得通,
上下自无阻留,
阴 阳 自 然 交 互 矣 。然
枢机全在于胃,
故复补胃家之虚,
以为之斡旋,
与实热人胃而泻其
蓄满者,
大 相 径 庭 矣 。痞 虽 虚 邪 ,
乃表气人里,
寒 成 热 矣 。寒虽成
热,
而热非实,
故用苦寒以泻其热,
兼佐辛甘以补其虚,
不必攻痞
而 痞 自 散 。所 以 一 方 之 中 ,
寒 热 互 用 。若 阴 痞 不 关 阳 郁 ,即郁而
亦 未 成 热 ,泻 心 之 法 概 可 用 也 。
汪 琥 曰 :少 阳 病 误 下 ,
邪在半表半里,
居阴阳之间,
故有痞结
证 。夫 人 身 ,
膈以下属阴,
膈以上属阳,
少阳居清道而介乎膈之
间,
亦 为 半 表 半 里 。此 可 征 少 阳 病 误 下 ,
邪气乘虚入里,
而结胸痞
气所由分也。
半蠆 泻 f t 涵方
半夏 (洗)半 升 黄 芩 三 两 干 姜 三 两 人 参 三 两 黄 连 一 两

甘 草 (炙)三 两 大 枣 (擘)十二枚

上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煮,
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本以下之,
故心下痞,
与 泻 心 汤 。痞 不 解 ,
其人渴而□燥烦,
小便不利者,
五苓散主之。
〔注 〕 本 以 下 之 早 ,
故 成 心 下 痞 。如 系 结 热 成 实 之 痞 ,
则宜

81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大黄黄连泻心汤,
寒 攻 之 法 也 ;如 系 外 寒 内 热 之 痞 ,
则宜附子泻心
汤 5温 攻 之 法 也 ;如 系 虚 热 水 气 之 痞 ,
则宜生姜泻心汤,
散饮之法
医宗金鉴卷

也 ;如 系 虚 热 而 呕 之 痞 5则 宜 半 夏 泻 心 汤 ,
折 逆 之 法 也 ;如 系 虚 热
益甚之痞,
则宜甘草泻心汤,
缓 急 之 法 也 。今以诸泻心汤,审证与
之,
而 痞 不 解 5则 当 审 其 人 。若 渴 而 口 燥 ,
心烦小便不利者,
非辨
证不明,
药力之不及也,
盖水饮内蓄,
津液不行,
故痞病不解耳。
宜五苓散外发内利,
汗出小便利则愈,
于此 可 类 推 矣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泻心汤治痞而痞不解,
则非气聚之痞可
I

知 。渴 而 口 燥 、
烦、小便不利者,
津液涅而不行,
伏 饮 凝 结 也 。五
等散利水生津,
津生而渴烦止,
水利而痞自除,
所以又为消痞满之
一法也。
程 应 旄 曰 :泻 心 诸 方 5开 结 、
荡热、
益虚,
可 谓 备 矣 。然其治法
实在上、
中 二 焦 。亦 有 痞 在 上 而 治 在 下 焦 者 ,
斯又不同其法也。
若痞之来路虽同,
而其人口渴,
燥烦,
小便不利,
则知下后胃虚,

致水饮内蓄,
津液不行,
痞无去路,
非结热也。以五苓散主之者,
使浊阴出下窍,
而 清 阳 之 在 上 焦 者 ,自 无 阻 留 矣 。况 五苓散宣通
气化,
兼行表里之邪,
使心邪不从心泻,
而从膀胱泻,
又一法也。
伤寒服汤药,
下利不止,
心下痞硬,
服泻心汤已,
复以他药下
之,
利不止,
医 以 理 中 与 之 ,利 益 甚 。理 中 者 ,理 中 焦 。此 利 在 下
焦,
赤 石 脂 禹 余 粮 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 〕 伤 寒 服 汤 药 ,
下利不止,
心 中 痞 硬 者 5误 下 之 所 致 也 。
下利痞硬,
乃虚痞也,
服 泻 心 汤 已 合 法 矣 。而 痞 不 愈 ,
复以他药下
之,
痞虽去而利不止,
医与理中汤温之,
其 利 益 甚 。不 知 理 中 者 ,
理中焦也,
此利在下焦,
属滑脱也,
故用赤石脂禹余粮汤,
涩滑固
脱,
利 可 止 也 。若 止 而 复 利 ,
则 当 审 其 小 便 之 利 与 不 利 。小便若
利 5当 佐 以 温 补 之 药 以 收 全 功 ;小 便 不 利 ,
是 水 无 去 路 ,固 涩 日 久 ,
所 以 复 利 不 止 。则 又 当 利 其 小 便 ,
使水道通而利自止矣。

82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板 )/ '〆
-V;
'. .

〔集 注 〕郑 重 光 曰 :
汤者,
荡 也 ,即 下 药 也 。误 下 利 不 止 ,

下痞硬,
服 泻 心 汤 为 合 法 矣 。乃 复 以 他 药 下 之 ,
误而又误,
用理中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开痞止利,
原不为过,
而 利 益 甚 者 ,以 屡 下 伤 肾 ,
下 焦 失 守 也 。故
用 石 脂 、禹 粮 固 肠 虚 而 收 滑 脱 ,
利 仍 不 止 ,当 利 其 小 便 。盖 膀 胱
者,
肾之府也。肾 主 二 便 ,
开窍于二阴,
利小便者,
令脏腑各司其
事,
庶水谷分而下利自止也。
赤石腦禹余粮通方
赤 石 脂 ( 碎)- 斤 太 乙 禹 余 粮 (碎)- 斤
上二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温三服。
〔方 解 〕柯 琴 曰 :
甘、姜、
参、术,
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
而不
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脱。此 利 在 下 焦 ,
未 可 以 理 中 之 剂 收 功 也 。然
大肠之不固,
仍 责 在 胃 ;关 门 之 不 紧 ,
仍 责 在 脾 。此 二 味 皆 土 之 精
气所结,
能 实 胃 而 涩 肠 。盖 急 以 治 下 焦 之 标 者 ,
实以培中宫之本
也 。要 之 ,
此证是土虚而非火虚,
故不宜于姜、
附 。若 水 不 利 而 湿
甚,
复利不止者,
则又当利其小便矣。
伤寒发汗,
若吐若下,
解后,
心下痞硬,
噫气不除者,
旋覆代赭
石 汤主之。
〔注 〕 伤 寒 发 汗 ,
若吐若下,
解后,
设 表 里 倶 清 ,自然胃和思
食 而 愈 。今 邪 虽 解 ,
而 心 下 痞 硬 ,胃 虚 结 也 ;噫 气 不 除 ,胃 气 逆 也 。
然治痞之法,
无 出 诸 泻 心 汤 。故 于 生 姜 泻 心 汤 方 中 ,
去芩、
连、干
姜,
以 病 解 无寒热之邪也。佐 旋 覆 、
代赭石者,
所以补虚宣气,

饮镇逆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解 ,
谓 大 邪 已 散 也 。心 下 痞 硬 ,
噫气不除
者,
正 气 未 复 ,胃 气 尚 弱 ,
而 伏 饮 为 逆 也 。故 用 旋 覆 代 赭 石 汤 ,以
养正而散余邪也。
喻昌 曰 :大 意 重 在 噫 气 不 除 上 。既 心 下 痞 硬 ,
更加噫气不除,
则胃气上逆,
全不下行,
有 升 无 降 。所 谓 弦 绝 者 ,
其 声 嘶 ;土 败 者 ,

83
.. 、 w F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 声 哕 也 。故 用 代 赭 石 领 人 参 下 行 ,
以镇安其逆气也。
汪 琥 曰 :此 噫 气 ,
较前生姜泻心汤之干噫不同,
是虽噫而不至
医宗金鉴卷一

食臭,
故知其为中气虚也。
沈明宗曰:
误下成痞,
观此之发汗解后,
亦 可 成 痞 。盖 发 汗 、
吐、
下,皆 伤 内 气 。然 最 虚 之 处 ,
便是容邪之处,
所以微邪从虚内
陷,
浊阴上逆冲心,
则心下痞硬,
而噫气不除也。
旋覆代赭石涵方
旋 覆 花 三 两 人 参 二 两 生 姜 (切 )五 两 代 赭 石 一 两 半 夏
(洗)半 升 甘 草 (炙)三 两 大 赛 (擘)十二枚

上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方 解 〕 罗 天 益 曰 :
汗 、吐 、
下解后,
邪虽去而胃气已亏矣。
胃气既亏,
三焦因之失职,
清无所归而不升,
浊无所纳而不降,
是以邪气留滞,
伏 饮 为 逆 5故 心 下 痞 硬 ,
噫 气 不 除 也 。方 中 以 人
参、
甘草养正补虚,
生姜、
大枣和脾养胃,
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
更以代赭石之重,
使 之 敛 浮 镇 逆 ;旋 覆 花 之 辛 ,
用以宣气涤饮。
佐人参以归气于下,
佐半夏以蠲饮于上,
浊降则痞硬可消,

升 则 噫 气 可 除 矣 。观 仲 景 治 少 阴 水 气 上 凌 ,
用 真 武 汤 镇 之 r冶
下焦滑脱不守,
用 赤 石 脂 禹 余 粮 汤 固 之 ;此 胃 虚 气 失 升 降 ,

用此法理之,
则 胸 中 转 否 为 泰 。其 为 归 元 固 下 之 法 ,
各极其妙
如此。
伤寒大吐大下之,
极虚,
复极汗出者,
以其人外气怫郁,
复与
之水,
以发其汗,因得哕。所 以 然 者 ,
胃中 寒 冷 故 也 。
〔注 〕 伤 寒 大 吐 、大 下 之 后 ,
津 液 极 虚 。其 人 面 赤 ,
表气怫
郁,
渴欲引饮,
复 与 汤 水 ,以 助 发 其 汗 ,因 得 哕 。所 以 然 者 ,大 吐 、
下已虚其中,
又发其汗,
阳从外亡,
故 曰 胃 中 虚 冷 故 也 。宜以吴茱
萸汤,
温中降逆可也。

84
中医
輳束 必 读 丛 书 (I 藏私i )

〔按 〕 胃 主 纳 5下 通 地 道 。若 胃 病 失 职 ,
则不下输大小肠,
不 纳 而 反 出 也 。物 出 无 声 5谓 之 吐 ;
声物并出,
谓之呕;
声出无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中篇
物,
谓 之 干 呕 ;干 呕 者 5即 哕 也 ,以 其 有 哕 哕 之 声 ,
故名曰哕也。
论 中 以 呕 为 轻 ,以 哕 为 重 。盖 以 胃 中 有 物 ,
物与气并逆,
所伤者
轻 ;胃 中 空 虚 ,
惟气上逆,
所 伤 者 重 故 也 。哕 ,
与三阴证同见者,
为 虚 为 寒 ;与 三 阳 证 同 见 者 ,
为 实 为 热 。虚 寒 者 ,四 逆 、
理中、

茱 萸 等 汤 ;实 热 者 ,
调胃、
大小承气等汤,
择 而 用 之 5勿 谓 哕 者 胃
败 不 可 下 也 。论 中 云 ,
伤寒哕而腹满,
视其前后,
知何部不利,
利 之 则 愈 是 也 。又 世 有 谓 哕 为 呃 逆 、
吃 逆 、噫 气 者 ,皆 非 也 。盖
哕 之 声 气 ,自 胃 出 于 口 ,
而 有 哕 哕 之 声 ,壮 而 迫 急 也 ;呃逆之声,
气自脐下冲上,
出口而作格儿之声,
散 而 不 续 也 。夫 所 谓 呃 逆
者,
即论中平脉篇所谓询询者,
气 噎 结 有 声 也 。观 呃 逆 之 人 5与
冷水即时作格,
哕 则 不 然 ,自 可 知 也 。 吃 逆 、噫 气 者 ,即 今 之 所
谓 嗳 气 也 ,因 饱 食 太 急 ,比 时 作 嗳 ,而 不 食 臭 ,
故名曰吃逆也。
因过食伤食,
过时作嗳有食臭气,
故 名 曰 噫 气 也 。哕 询 嗳 噫 ,

有声无物,
虽 均 属 气 之 上 逆 ,然 不 无 虚 实 寒 热 、轻 重 新 久 之 别
也 。甚 至 以 咳 逆 为 呃 逆 者 ,
殊不知咳逆即今之喘嗽也,
兹乃与
呃逆混而为一,
皆不考之过,
而得失利害系焉,
不 可 以 不 辨 。干
呕即哕,
咳 逆 即 喘 嗽 。详 在 《金 匮 要 略 》中 。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哕之一证,
有 虚 有 实 。虚 自 胃 冷 得 之 ,

大吐大下后,
阴 虚 而 阳 无 所 附 ,因 见 面 赤 ,以 不 能 得 汗 ,
而外气怫
郁 也 。医 以 面 赤 为 热 气 怫 郁 ,
复与水而发汗令大出,
殊不知阳从
外泄而胃虚,
水 从 内 抟 而 邪 格 。 胃气虚 弱 矣 ,
安得不哕!
汪琥曰:
伤寒既大吐、
大下之后,
已 极 虚 矣 !复 极 发 其 汗 者 何
也? 以其人外气怫郁,
面上之气,
恰 如 外 来 之 邪 怫 郁 于 表 也 。此
系阳明胃府虚极,
浮热之气上升于面,
医人认以为邪热胃燥过极,
不得汗,
复与之水以助其汗,
因而得哕。

B
5
中医, 廬
必 a 丛 书 (典 藏 版 ) ......................... .............

音切
沫 音 末 内 音 纳 合 音 鸽 见 音 现 饴 音 怡 烊 音 羊 欽 溪 介
医宗金鉴卷二

切 眩 匣 绢 切 振 平 声 窒 陟 力 切 瞑 音 冥 衄 汝 六 切 蛭 音 质

蛇 音 肓 诡 音 帝 当 去 声 瘀 影 据 切 噫 乙 介 切 濡 音 软 哕 于月切

B
6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
太阳中风者,
风伤于卫也;
伤 寒 者 5寒 伤 于 荣 也 。其 说 已 详
上 、中二篇。兹 以 风 寒 两 伤 ,
荣卫俱病者,
疏 为 下 篇 。盖 风 寒 二
气,
多相因而少相离,
有寒时不皆无风,
有 风 时 不 皆 无 寒 。风寒并
发,
邪中于人,
则 荣 卫 兼 病 。惟 其 证 均 无 汗 ,皆 谓 之 实 邪 ,
故立大
青龙汤两解之法,
发其寒邪外闭,
风邪内郁,
不汗出而烦躁之汗
也 。然 必 审 其 人 脉 不 微 弱 ,
无少阴证者,
乃 可 与 之 。若 误 施 之 ,

大汗淋漓,
厥逆筋惕肉哨,
必致亡阳之变,
故 又 立 真 武 一 汤 ,以救
青 龙 之 误 。夫 表 寒 里 热 者 ,
大 青 龙 固 所 宜 也 。若 表 里 倶 热 ,
则又
非 大青龙之所胜任。爰 立 白 虎 一 汤 ,
以 辅 青 龙之不逮。至于寒热
轻 微 者 5则 更 出 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汤 、
麻黄桂枝各半汤、
桂枝二 麻 黄 一
汤,
皆两解荣卫法也。合 上 、中 二 篇 而 熟 读 之 ,
则 三 法 了 然 ,以之
施治,
庶不紊耳。
太 阳 中 风 ,脉 浮 紧 ,
发热恶寒,
身疼痛,
不汗出而烦躁者,
大青
龙 汤 主 之 。若 脉 微 弱 ,
汗出恶风者,
不可服,
服之则厥逆,
筋惕肉
醜 。此 为 逆 也 。
〔注 〕太 阳 中 风 ,
脉 当 浮 缓 5今 脉 浮 紧 ,
是中风之病而兼伤寒
之 脉 也 。中 风 当 身 不 痛 ,
汗自出,
今身疼痛,
不汗出,
是中风之病
而兼伤寒之证也。不 汗 出 而 烦 躁 者 ,
太 阳 郁 蒸 之 所 致 也 。风 ,阳
邪 也 。寒 ,
阴邪也。阴 寒 郁 于 外 则 无 汗 ,
阳 热 蒸 于 内 则 烦 躁 5此风

B
7
.中医
轔廉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寒两伤,
营卫同病,
故合麻、
桂二汤加石膏,
制为大青龙汤,
用以解
荣 卫 同 病 之 实 邪 也 。若 脉 微 弱 ,
汗出恶风者,
即有烦躁,
乃少阴之
医宗金鉴卷三

烦 躁 5非 太 阳 之 烦 躁 也 。禁 不 可 服 ,
服之则厥逆、
筋惕肉網之患
生,
而 速 其 亡 阳 之 变 矣 。故 曰 :此 为 逆 也 。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风并于卫者,
为 荣 弱 卫 强 ;寒 并 于 荣 者 ;
为 荣 强 卫 弱 。今 风 寒 两 伤 ,
故 为 荣 卫 倶 实 ,所 以 宜 大 青 龙 汤 主
之也。
喻昌曰:
大青龙汤为太阳无汗而设,
与 麻 黄 汤 证 何 异 ? 因有
烦躁一证兼见,
则非此法不解。
程应旄曰:
此汤非为烦躁设,
为 不 汗 出 之 烦 躁 设 。若 脉 微 弱 ,
汗出恶风者,
虽有烦躁证,
乃少阴亡阳之象,
全非汗不出而郁蒸者
比也。
伤寒,
脉浮鑀,
身不疼,
但重,
乍有轻时,
无少阴证者,
大青龙
汤发之。
〔注 〕 伤 寒 脉 当 浮 紧 ,
今脉浮缓,
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
也 。伤 寒 当 身 疼 ,
今身不疼,
是 伤 寒 之 病 而 兼 中 风 之 证 也 。身 轻 ,
邪 在 阳 也 ;身 重 ,
邪 在 阴 也 ;乍 有 轻 时 5谓 身 重 而 有 时 轻 也 。若但
欲 寐 5身 重 无 轻 时 ,
是 少 阴 证 也 。今 无 但 欲 寐 ,
身虽重,
乍有轻时,
则非少阴证,
乃 荣 卫 兼 病 之 太 阳 证 也 。脉 虽 浮 缓 ,
证则无汗,
属实
邪也,
故 亦 以 大 青 龙 汤 发 之 。前 条 以 脉 微 汗 出 示 禁 ,
此条以无少
阴证发明,
盖 详 审 慎 重 之 至 也 。此 二 条 ,
承上篇首条、
次 条 ,中篇
首条、
次条,
再 揭 太 阳 风 寒 两 伤 5以为下篇荣卫兼病之提纲。后凡
称太阳中风伤寒,
涉于荣卫同病者,
皆指此二条而言也。
〔集 注 〕 方有执曰••大青龙汤,
一则曰主之,
一则曰发之,

也 ?主 之 者 ,
以烦躁之急疾,
属 动 而 言 ;发 之 者 ,
以但重之沉默,

静而言也。
喻昌曰:
无少阴证,
“但 重 乍 有 轻 时 ”六 字 早 已 指 明 。言但身

88
中医
輪沭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重而无少阴之欲寐,
其 为 寒 因 可 审 。况 乍 有 轻 时 ,
不似少阴之昼
夜 倶 重 。又 兼 风 因 可 审 ,
所 以 力 驱 其 在 表 之 风 寒 而 无 疑 也 。若脉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下篇
微弱,
身重欲寐,
则内顾少阴且不遑矣,
敢发之乎?又 曰 :
细玩二
条 文 义 ,伤 风 脉 本 浮 缓 ,
反 见 浮 紧 ;伤 寒 脉 本 浮 紧 ,
反见浮缓,
是为
伤风见寒,
伤寒见风,
两 无 疑 矣 。又 当 辨 无 少 阴 证 相 杂 ,
则用青
龙,
万 举 万 当 矣 。故 脉 见 微 弱 ,
即不可用大青龙汤,
以少阴病脉必
微 细 也 。方 氏 注 ,
泥 “弱 ”字 牵 人 中 风 之 脉 ,阳 浮 阴 弱 为 解 。不思
中风之脉,
以及误汗等证,
太阳上篇已悉,
此处但归重分别少阴,
以太阳膀胱经与少阴肾经合为表里,
其在阴虚之人,
表邪不俟传
经,
早 从 膀 胱 袭 人 肾 脏 者 有 之 。况 两 感 夹 阴 等 证 ,
临病犹当细察。
设少阴不亏,
表 邪 安 能 飞 渡 而 见 身 重 欲 寐 等 证 耶 !故 有 少 阴 证
者,
不 得 已 而 行 表 散 ,自 有 温 经 散 邪 ,
两 相 绾 照 之 法 ,岂可径用青
龙之猛剂,
立铲孤阳之根乎!
魏蒸彤曰:
身重一证,
必须辨明,
但欲寐而常重,
则属少阴。
误发其汗,
变上厥下竭者,
少 阴 热 也 ;变 筋 惕 肉 哨 者 ,
少阴寒也。
其犯误汗 之 忌 一 也 。
大青龙涵方
麻 黄 (去节 )六 两 桂 枝 二 两 甘 草 (炙)二 两 杏 仁 (去皮 ,
尖)四
十枚 生 姜 (切)三 两 大 赛 (擘)十二枚 石 膏 (碎 ,
绵裹 )如鸡子大

上 七 味 ,以 水 九 升 ,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
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
温 粉 扑 之 。一 服 汗
者,
停 后 服 。若 复 服 ,
汗多亡阳,
遂虚恶风,
烦躁不得眠也。
〔方 解 〕 名 大 青 龙 者 ,
取 龙 兴 云 雨 之 义 也 。治 风 不 外 乎 桂
枝,
治 寒 不 外 乎 麻 黄 。合 桂 枝 、
麻黄二汤以成剂,
故为兼风寒中伤
者之主 剂 也 。二 证 俱 无 汗 ,
故减芍药,
不 欲 其 收 也 ;二 证 倶 烦 躁 ,
故 加 石 膏以解其热也。设 无 烦 躁 ,
则 又 当 从事于麻黄桂枝各半汤
矣 。仲 景 于 表 剂 中 加 大 寒 辛 甘 之 品 ,
则知麻黄证之发热,
热全在

B
9
中医
撝来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版 )

表 ;大 青 龙 证 之 烦 躁 ,
热 兼 肌 里 矣 。初 病 太 阳 即 用 石 膏 者 ,
以其辛
能解肌热,
寒能清胃火,
甘能生津液,
是预保阳明存津液之先着
医 宗 金 鉴 卷

也 。粗 工 疑 而 畏 之 ,当 用 不 用 ,
必致热结阳明,
斑 黄 狂 冒 5纷然变
出矣。观 此 ,
则可知石膏乃中风、
伤寒之要药,
故得麻、
桂 而有青
龙之名,
得知、
草 而 有 白 虎 之 号 也 。服 后 取 微 汗 ,
汗 出 多 者 5温粉
扑之。 一 服得汗,
停其后服,
盖戒人即当汗之证,
亦不可过汗也。
所以仲景桂枝汤中不用麻黄者,
是 欲 其 不 大 发 汗 也 ;麻 黄 汤 中 用
桂枝者,
恐 其 过 汗 无 制 也 。若 不 慎 守 其 法 ,
汗多亡阳,
变生诸逆,
-. 表遂空虚,
而不任风,
阴盛格阳,
而更烦躁不得眠也。
〔集 解 〕 许 叔 微 曰 :仲 景 治 伤 寒 ,
一则桂枝,
二则麻黄,
三则
青 龙 。桂 枝 治 风 ,
麻黄治寒,
青龙兼治风寒,
不拘时候,
施与脉证
相对者,
无 不 应 手 而 愈 。今 人 皆 能 言 之 ,
而未晓前人处方用药之
意,
多不敢用,
无足怪也。
吴 绶 曰 :大 青 龙 汤 ,
治伤寒发热,
恶寒不得汗出,
烦躁不安,

浮紧或浮数者,
急用此汤发汗则愈,
乃 仲 景 之 妙 法 也 。譬 若 亢 热
已极,
一雨而凉,
其 理 可 见 也 。若 不 晓 此 理 ,
见其躁热,
投以寒凉
之药,
其 害 可 胜 言 哉 !若 脉 微 弱 汗 出 恶 风 者 ,
不 可 用 也 ;如 误 用
之,
其 害 亦 不 浅 。所 以 脉 证 不 明 者 ,
多不敢用也。
脉浮而紧,
浮则为风,
紧则为寒,
风则伤;
12,
寒 则 伤 荣 。荣卫
俱病,
骨节烦疼,
当发其 汗 而 不 可 下 也 。
〔注 〕 此 发 明 风 寒 两 伤 ,
荣 卫 倶 病 之 义 也 。浮 ,风邪脉也;
风,
阳 也 ;卫 ,阳 也 。紧 ,
寒邪脉也;
寒 ,阴 也 ;荣 ,
阴 也 。各从其类
而 伤 之 。荣 卫 俱 病 ,
骨节烦疼,
是大青龙发汗之脉证,
虽发热烦
躁,
其热在肌而不在胃,
不可下也。
太阳病发汗,
汗出不解,
其人仍发热,
心下悸,
头 眩 身 _ 动 ,振
振 欲 攤 地 者 ,真 武 汤 主 之 。
〔注 〕此 申 首 条 ,
示 人 以 救 逆 之 法 也 。首 条 言 误 汗 ,此条言

90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过汗,
互 文 以 明 其 义 也 。盖 二 证 皆 属 亡 阳 ,
故均当以真武汤主之,
扶 阳 抑 阴以救其逆也。大 汗 出 ,
仍热不解者,
阳 亡 于 外 也 ;心下悸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下篇
筑筑然动,
阳虚不能内 守 也 ;头 眩 者 ,
头晕眼黑,
阳微气不能升也;
身眠动者,
蠕 蠕 然 _ 动 ,阳 虚 液 涸 ,
失 养 于 经 也 。振 ,
耸 动 也 。振
振欲擗地者,
耸动不已,
不能兴起,
欲堕于地,
阳虚气力 不 能 支 也 。
〔集 注 〕 张 璐 曰 :
此 为 误 用 大 青 龙 因 而 致 变 者 立 法 也 。汗出
虽多而热不退,
则 邪 未 尽 而 正 已 大 伤 。况 里 虚 为 悸 ,
上虚为眩,

虚为_ ,
身振振摇,
无往而非亡阳之象,
所以用真武,
把关坐镇之
法也。
汪琥曰:
或问治不在表,
何以 方 中 尚 用 生 姜 ?盖病自过汗而
来,
虽无郁热可发,
其内外寒邪犹在,
用生姜者,
乃温中有发也。
真 武 沥方 见 少阴 篇

太阳病二曰,
反躁,
反熨其背,
而大汗出,
大热入胃,
胃中水
竭,
躁烦,
必 发 谵 语 ;十 余 曰 ,振 栗 自 下 利 者 ,
此 为 欲 解 也 。故 其 汗
从腰以下不得汗,
欲小便不得,
反呕欲失溲,
足下恶风,
大便硬,

便当数而反不数,
及多大便已,
头 卓 然 而 痛 ,其 人 足 心 必 热 ,
谷气
下流故也。
〔注 〕太 阳 病 中 风 、伤 寒 ,
二日不躁,
今反躁者,
是不得汗出
而躁,
大 青 龙 汤 证 也 。不 以 青 龙 汤 发 汗 ,
反以火劫熨背,
逼汗大
出,
火 邪 人 胃 ,胃 热 水 竭 ,
则 烦 躁 谵 语 所 必 发 也 。十 有 余 日 ,
邪正
相持,
持久必争,
争必振栗作解,
然解非汗出及下利,
邪无从解也。
若自下利,
此 为 欲 从 里 解 也 ;若 自 汗 出 ,
此 为 欲 从 表 解 也 。今十余
日不自下利,
而有欲小便不得,
反呕欲失溲者,
是 里 不 解 也 ;不 自
汗出,
而下身无汗,
足下恶风者,
是 表 不 解 也 。里 不 解 者 ,
大便必
硬,
小便当数而反不数,
则知水留胃中,
久必肠润,
其久积之大便
自应多下而解也。及 多 大 便 已 ,
虽小便不得,
诸病不解,
其头卓然
而痛,
是 里 解 表 未 悉 解 也 。表 未 悉 解 者 ,
是因火逼汗出,
而从腰以

91
.中医
犒象 必 改 丛 书 (興 ® 版 )

下不得汗,
乃 上 解 而 下 未 解 也 。故 有 小 便 不 得 ,
诸 在 下 之 病 。今
虽里解,
而其人头卓然而痛者,
是 表 之 余 邪 上 逆 也 。足 心 必 热 者 ,
医宗金鉴卷三

里 之 余 热 下 流 也 。谷 气 者 ,即 胃 气 也 ,
言胃中热气随大便而下流
也 。此 病 皆 由 妄 行 火 劫 致 变 ,
难以拘定成规,
当诊犯何逆,
随证治
之可也。
服桂枝汤,
大汗出,
脉洪大者,
与 桂 枝 汤 如 前 法 。若形似疟,
— 日再发者,
汗 出 必 解 ,宜 桂 枝 二 麻 黄 一 汤 。
〔注 〕 服 桂 枝 汤 ,
大汗出,
病 不 解 ,脉 洪 大 ,
若烦渴者,
则为表
邪已人阳明,
是 白 虎 汤 证 也 。今 脉 虽 洪 大 而 不 烦 渴 ,
则为表邪仍
在 太 阳 ,当 更 与 桂 枝 汤 如 前 法 也 。服 汤 不 解 ,
若 形 如 疟 ,日再发
者,
虽属轻邪,
然终是为风寒所持,
非汗出必不得解,
故宜桂枝二
麻黄一汤,
小 发 荣 卫 之 汗 。其 不 用 麻 黄 桂 枝 各 半 汤 者 ,
盖因大汗
已出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服桂枝汤,
证转大汗出,
脉转洪大者,

风多寒少,
风邪欲散而以微寒持之,
两者皆不得解,
而寒热如疟
也 。桂 枝 二 麻 黄 一 汤 者 ,
重解风而轻于散寒也。
桂枝二麻黄一涵方
桂 枝 一 两 十 七 铢 苟 药 一 两 六 铢 麻 黄 (去节 )十 六 铢 甘草一
两 二 铢 杏 仁 (去皮、
尖)十 六 枚 生 姜 (切)一 两 六 铢 大 寒 (擘)五枚

上七味,
以水五升,
先煮麻黄一二沸,
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二
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再服。
〔集 解 〕 张 璐 曰 :
详此方药品,
与各半不殊,
惟铢分稍异,

证治攸分,
可见仲景于差多差少之间,
分毫不苟也。
太阳病,
得 之 八 九 曰 ,如 疟 状 ,
发热恶寒,
热 多 寒 少 ,其 人 不
呕,
清 便 欲 自 可 ,一曰 二 三 度 发 ,
脉微鑀者,
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
者,
此阴阳俱虚,
不 可 更 发 汗 ,更 下 更 吐 也 ;面 色 反 有 热 色 者 ,
未欲
解也,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
身 必 痒 ,宜 桂 枝 麻 黄 各 半 汤 。

92
中 医 減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注 〕 太 阳 荣 卫 两 伤 ,
风多寒少之病,
得之八九日,
有如疟状
之寒热,
热多寒少,
其人不呕,
小便清白者,
此里和不受邪,
虽为欲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下篇…
愈,
然 必 审 其 人 。如 疟 状 之 寒 热 ,
一日二三度,
轻轻而发,
诊其 脉
微且缓,
则知邪已衰,
正欲复,
表里将和,
始 为 欲 愈 也 。若 脉 微 不
缓,
是正犹未复,
恶 寒 是 邪 犹 未 衰 ,尚 不 能 自 愈 ,
但已为前之汗、
吐、
下,虚其表里,
不可更发汗、
更下、
更 吐 也 。脉 微 恶 寒 ,
表里 俱
虚,
则面色当白,
今色反赤,
犹有余邪怫郁于表,
不能得小汗出,

发阳气,
故面赤身痒,
未 欲 解 也 。宜 桂 枝 麻 黄 各 半 汤 ,
小小汗之,
以 和 荣 卫 ,自可愈也。
〔集 注 〕吴 人 驹 曰 :此 不 专 事 桂 枝 ,
而兼合乎麻黄者,
谓其面
热身痒,
邪在轻虚浮浅之处,
惟麻黄能达也。
桂枝麻簧各半涵方
桂 枝 一 两 十 六 铢 芍 药 一 两 生姜一 两 甘 草 (炙)一 两 麻 黄
(去节)—两 大 枣 (擘)四 枚 杏 仁 (去皮、
尖 )二十四枚

上七味,
以水五升,
先 煮 麻 黄 一 二 沸 ,去 上 沫 ,
内诸药,
煮取一
升八合,
去滓,
温服六合。
脉浮而迟,
面热赤而战惕者,
六七曰当汗出而解,
反发热者差
迟,
迟为无阳,
不能作汗,
其身必痒也。
〔注 〕此 承 上 条 ,
发 明 面 赤 身 痒 之 义 也 。表 阳 气 虚 ,
故脉 浮
迟•,
邪气怫郁,
故 面 热 赤 ;正 虚 邪 盛 相 争 ,
故 战 惕 也 。至 六 七 日 ,

邪当衰,
应 汗 出 而 解 。若 反 发 热 ,
是邪未衰,
故 差 迟 也 。迟 者 ,

不 胜 邪 也 。阳 微 怫 郁 ,
其身必痒,
以无阳气,
不能宣发作汗故也。
〔集 注 〕程 知 曰 :此 言 阳 虚 不 能 作 汗 之 脉 也 。浮 则 邪 在 肌
表 ;迟 则 阳 虚 ;气 怫 郁 而 不 得 越 ,
则面热赤;
正与邪争而不得出,

身 战 惕 。至 六 七 日 传 经 尽 ,当 汗 解 之 时 ,
乃不得汗,
反发热者,

差 必 迟 。盖 阳 虚 不 能 领 汗 外 出 ,
其热邪浮于肌肤,
必作身痒也。
太阳病,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脉微弱者,
此 无 阳 也 s不 可 更

93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汗 ,宜 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汤 。
〔注 〕 太 阳 病 发 热 恶 寒 ,
热多寒少,
此为荣卫兼病,
风邪多而
医宗金鉴卷三

寒 邪 少 也 。若 脉 浮 紧 ,
或脉浮数,
是表有阳邪郁蒸,
则为无汗热多
之实邪,
以大青龙汤汗之可也。今 脉 阳 微 阴 弱 ,
乃为虚邪之诊,

有无汗热多之实邪,
亦 不 可 用 大 青 龙 汤 更 汗 也 。盖 以 脉 微 弱 ,

无太阳表脉也,
故 不 可 更 大 汗 也 。然 既 有 无 汗 、
热多、
寒少之表
证,
麻黄、
桂枝、
石膏之药,
终不可无,
故只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之轻
剂,
令微微似汗,
以 解 肌 表而和荣卫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此 亦 风 多 寒 少 之 证 。“无 阳 ”二 字 ,
仲景言
之 不 一 。无 阳 乃 无 表 、
无津液之通称也,
故 以 不 可 更 汗 为 戒 。然
非汗则风寒终不能解,
惟取桂枝之二以治风,
越婢之一以治寒,

为合法耳。
汪琥曰:
“不 可 更 汗 ”四 字 ,当 是 不 可 更 大 发 汗 意 ,因其人脉
微 弱 无 阳 也 。此 方 比 上 小 发 汗 之 方 更 轻 。
吴人驹曰:
微乃微甚之微,
非微细之微,
但 不 过 强 耳 。既曰热
多,
脉 安 得 微 ?无 阳 者 ,
谓表之阳邪微,
故 不 可 更 大 汗 。热 多 者 ,
谓肌之热邪甚,
故 佐 以 石 膏 。越 婢 者 ,
发越之力如婢子之职,
狭小
其制,
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
桂枝二越脾一涵方
桂 枝 十 八 铢 芍 药 十 八 铢 甘 草 (炎)十 八 铢 石 膏 (碎 ,
绵裹)二

十 四 铢 麻 黄 (去节)十 八 铢 大 枣 (擘)四 枚 生 姜 一 两 二铢

上七味,
以水五升,
煮麻黄一二沸,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二
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本 方 当 裁 为 越 婢 汤 、
桂枝汤合之,
饮一升。
今合为一方,
乃桂枝汤二分,
越婢汤一分。
〔方 解 〕此 方 即 大 青 龙 汤 以 芍 药 易 杏 仁 也 。名 虽 越 婢 辅 桂
枝,
实 则 大 青 龙 汤 之 变 制 也 。去 杏 仁 ,
恶 其 从 阳 而 辛 散 ;用 芍 药 ,
以其走阴而酸收。 以 此 易 彼 ,
裁而用之,
则 主 治 不 同 矣 。 以桂枝
v
94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二主之,
则 不 发 汗 。可 知 越 婢 一 者 ,
乃麻黄、
石膏二物,
不过取其
辛凉之性,
佐桂枝二以和表而清肌热,
则是寓微汗于不发之中,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下篇
可 识 也 。非 若 大 青 龙 汤 以 石 膏 佐 麻 黄 ,而 为 发 汗 驱 肌 热 之 重
剂也。
〔按 〕桂 枝 二 麻 黄 一 汤 ,
治 形 如 疟 ,日 再 发 者 ,
汗出必解,

无热多寒少,
故 不 用 石 膏 之 凉 也 。桂 枝 麻 黄 各 半 汤 ,
治如疟状,

多寒少,
而不用石膏,
更 倍 麻 黄 者 ,以 其 面 有 怫 郁 热 色 ,
身有皮肤
作痒,
是知热不向里而向表,
令 得 小 汗 ,以 顺 其 势 ,
故亦不用石膏
之 凉 里 也 。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汤 ,
治发热恶寒,
热 多 寒 少 。而用石膏
者,
以其表邪寒少,
肌里热多,
故用石膏之凉,
佐麻、
桂以和荣卫,
非 发 荣 卫 也 。今 人 一 见 麻 、
桂,不问轻重,
亦不问温覆与不温覆,
取汗与不取汗,
总不敢用,
皆因未究 仲 景 之 旨 。麻 黄 、
桂枝只 是 荣
卫之药,
若重剂温覆取汗,
则 为 发 荣 卫 之 药 ;轻 剂 不 温 覆 取 汗 ,

为 和 荣 卫之方也。
〔集 解 〕吴 人 驹 曰 :
发 散 表 邪 ,皆 以 石 膏 同 用 者 ,
盖石膏其性
寒,
寒 能 胜 热 ;其 味 薄 ,
薄 能 走 表 。非 若 芩 、
连之辈,
性寒味若而
厚 ,不 能 升 达 也 。
伤寒,
无 大 热 ,□ 燥 渴 ,心 烦 ,背 微 恶 寒 者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主之。
〔注 〕 伤 寒 身 无 大 热 ,
不 烦 不 渴 ,口 中 和 ,
背 恶 寒 ,附 子 汤 主
之者,
属 少 阴 病 也 。今 伤 寒 身 无 大 热 ,
知 热 渐 去 表 人 里 也 。 口燥
渴心烦,
知 热 已 人 阳 明 也 。虽 有 背 微 恶 寒 一 证 ,
似乎少阴,
但少阴
证 ,口中和,
今口燥渴,
是 口 中 不 和 也 。背 恶 寒 ,
非阳虚恶寒,
乃阳
明内热熏蒸于背,
汗出肌疏,
故 微 恶 之 也 。主 白 虎 汤 ,以直走阳
明,
大 清 其 热 ;加 人 参 者 ,
盖有意以顾肌疏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此 条 辨 证 最 细 。脉 必 滑 而 带 浮 ,
浑身无大
热,
又不恶寒,
但背间微觉恶寒,
是 表 邪 已 将 罢 ;其 人 口 燥 渴 心 烦 ,

95
中医
輪康 必 读丛 fi; 〖典 藏 版 )

是 里 热 已 大 炽 。更 不 可 姑 待 ,
而当急为清解,
恐迟则热深津竭,

济于事矣。
医宗金鉴卷一广

伤寒表不解,
心 下 有 水 气 ,干 呕 发 热 而 咳 ,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 腹 满 ,或 喘 者 ,
小青龙汤主之。
〔注 〕 伤 寒 表 不 解 ,
谓 脉 浮 紧 、头 痛 、
身痛、
发热、
无汗、
恶寒
之 证 仍 在 也 。心 下 有 水 气 ,
谓 干 呕 而 咳 也 。然 水 之 为 病 不 一 ,

曰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
或喘者,
皆有水气之证,
故均以小青龙汤,
如 法 加 减 主 之 也 。经 曰 :
三焦者决渎之官,
水道
出 焉 ;膀 胱 者 州 都 之 官 ,
津液藏焉,
气 化 则 能 出 矣 。太 阳 受 邪 ,

无水气,
病 自 在 经 ;若 有 水 气 ,
病 必 犯 腑 。病 腑 ,
则膀胱之气化不
行,
三 焦 之 水 气 失 道 ;停 上 焦 则 或 咳 ,
或 喘 ,或 噎 ;停 中 焦 则 或 渴 ,
或干呕,
或 满 ;停 下 焦 则 或 小 便 不 利 、
少腹满,
或 下 利 。凡水所行
之处,
皆得 而 病 之 也 。小 青 龙 汤 外 发 太 阳 之 表 实 ,内散三焦之寒
饮,
亦汗法中之峻剂,
与 大 青 龙 汤 并 得 其 名 。一 以 治 太 阳 表 实 之
热躁,
一以治太阳表实之寒饮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此明伤寒表证未解,
水积心下,
散寒涤饮
法也。
汪琥曰:
《明理论》云 :青 龙 主 风 寒 两 伤 之 疾 固 已 。伤寒表不
解,
则 麻 黄 可 以 发 ;中 风 表 不 解 ,
则 桂 枝 可 以 散 。惟 其 表 不 解 ,

又加之心下有水气,
则 非 二 汤 所 能 发 散 ,必 以 小 青 龙 汤 ,
始可祛除
表里之邪气尔。
小齎龙涵方
麻 黄 (去节 )三 两 芍 药 三 两 五 味 子 半 升 干 姜 二 两 甘 草
(炎)三 两 半 夏 (洗)半 升 桂 枝 三 两 细 辛 三 两

上 八 味 ,以 水 一 斗 ,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
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加 减 法 :若 渴 ,
去 半 夏 加 栝 萎 根 三 两 。若 噎 者 ,
去麻黄加附子

96
中医
桃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I ®

«
一 枚 (炮 )。若 小 便 不 利 ,
少腹满,
去 麻 黄 加 茯 苓 四 两 。若 喘 ,

麻 黄 加 杏 仁 半 升 (去 皮 尖 )。若 微 利 ,
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下篇
令赤色。
〔按 〕加 荛 花 如 鸡 子 大 ,熬 令 赤 色 ,
此 必 传 写 之 误 。盖 《本
草》荛 花 ,
即 芫 花类也。用 之 攻 水 ,
其力甚峻,
五分可令人下行数
十次,
岂有治停饮之微利,
而 用 鸡 子 大 之 荛 花 者 乎 ?似 当 改 加 茯
苓四两。
〔方 解 〕 太 阳 停 饮 有 二 :一 中 风 有 汗 为 表 虚 ,
五 苓 散 证 也 ;一
伤寒无汗为表实,
小 青 龙 汤 证 也 。表 实 无 汗 ,
故合麻、
桂二方 以 解
外 。去 大 枣 者 ,
以 其 性 滞 也 ;去 杏 仁 者 ,
以其无喘也,
有喘者,
仍加
之;
去生姜者,
以有干姜也,
若呕者,
仍 用 之 。佐 干 姜 、
细辛,
极温
极散,
使寒与水俱得从汗而解•,
佐 半 夏 逐 痰 饮 ,以 清 不 尽 之 饮 ;佐
五味收肺气,
以敛耗 伤 之 气 。若 渴 者 ,
去半夏加花粉,
避燥以生津
也 ;若 微 利 与 噎 ,
小便不利,
少腹满,
俱 去 麻 黄 ,远 表 而 就 里 也 。加
附子以散寒,
则 噎 可 止 ;加 茯 荟 以 利 水 ,
则微利止,
少腹满可除矣。
此方与越婢汤同治水饮溢于表,
而为腹胀水肿,
宜发汗外解者,

不 随 手 而 消 。越 婢 治 有 热 者 ,
故方中君以石膏,
以散阳水也;小青
龙治有寒者,
故方中佐以姜、
桂以散阴水也。
〔集 解 〕柯 琴 曰 :
两 青 龙 俱 治 有 表 里 证 ,皆 用 两 解 法 。大青
龙是里热,
小青龙是里寒,
故发表之药相同,
而治里之药则殊也。
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
而 心 下 有 水 气 。然 五 苓 治 水 之 蓄 而 不
行,
故专渗泻以利水,
而微发其汗,
使 水 从 下 而 去 也 ;此 方 治 水 之
动而不居,
故备举辛温以散水,
而大发其汗,
使 水 从 外 而 出 也 。仲
景 发 表 利 水 诸 法 ,精 义 人 神 矣 。
赵良曰:
溢饮之证,
《金 匮 》云 :
当发其汗,
小 青 龙 汤 治 之 。盖
水饮溢出于表,
荣卫尽为之不利,
必仿伤寒荣卫两伤之法,
发汗以
散其水,
而后荣卫行,
经脉通,
则周身之水可消,
必以小青龙汤为

97
、' 胃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义,
于此可类推矣。
伤寒,
心中有水气,
咳而微喘,
发 热 不 渴 ,服 汤 已 ,
渴者,
此寒
医宗金鉴卷三

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按 〕 “小 青 龙 汤 主 之 ”六 字 ,
当在发热不渴之下,
始 与 “服汤
已,
渴 者 ”之 文 义 相 属 。 岂 有 寒 去 欲 解 ,
而更服小青龙汤之理乎?
〔注 〕 伤 寒 ,
心 下 有 水 气 ,咳 而 微 喘 ,
发热不渴,
此为外伤寒
邪,
内停寒饮,
宜 以 小 青 龙 汤 两 解 之 。服 汤 汗 解 已 后 渴 者 ,
乃已汗
寒去内燥之渴,
非未汗饮停不化之渴,
故 曰 :寒 去 欲 解 也 。 当少少
与水饮之,
以滋其燥,
令胃和自可愈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咳而微喘者,
水 寒 射 肺 也 。发 热 不 渴 者 ,
表 证 未 罢 也 。与小青 龙 汤 发 表 散 水 。服 汤 已 ,
渴者,
里气温,
水气
散,
为欲解也。
方 有 执 曰 :发 热 不 渴 ,
寒胜也,
故以服汤已而渴,
为寒去欲解,
大意与上条相仿,
故治亦同。
程知曰:
此明水寒未解,
治 宜 小 青 龙 也 。心 下 有 水 气 ,
寒在膈
上也,
故 喘 咳 ;发 热 不 渴 ,
服汤已而渴,
则 水 寒 解 矣 。此 解 水 气 之
法,
当用小青龙,
非谓解后仍用小青龙也。
张璐曰:
风寒挟水饮,
为病在表者,
故 不 渴 。服 汤 后 而 渴 者 ,
是为寒去津伤欲解之征,
所以虽渴而不必服药,
但当静俟津回可
也 。咳 而 微 喘 ,
为 水 饮 上 逆 。今 水 去 而 渴 ,
与 水 逆 而 渴 不 同 。世
本 “小 青 龙 汤 主 之 ”在 “寒 去 欲 解 也 ”之 下 ,
错简也。
汪琥曰:
上条云渴,
是未服汤而渴,
乃 水 停 津 液 不 化 而 渴 ;此
条云渴,
是服汤已而渴,
乃 汗 后 津 液 既 亡 而 渴 。渴 既 不 同 ,岂可仍
用 上 药 小 青 龙 主 之 ? 当在“服 汤 已 ”之 上 可 知 。
下 之 后 ,复 发 汗 ,必 振 寒 , 脉 微 细 ,所 以 然 者 ,以 内 外 俱 虚
故也。
〔注 〕发 汗 当 于 未 下 之 先 ,
今下之后,
复发汗,
必 振 寒 。脉微

98
必 读 丛 书 (輿藏版

细者,
表 里 皆 虚 也 。所 以 然 者 ,以 下 之 失 宜 ,
则内守之阳虚,
故脉
微细也。以汗之失宜,
则外固之阳衰,
故振寒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下篇
〔集 注 〕郑 重 光 曰 :
治伤寒先汗后下,
此 定 法 也 。若 下 后 外
邪不尽,
不得已而复汗之,
邪虽去而内外俱虚,
是以脉细振寒,

伤滋大矣。
下 之 后 ,复 发 汗 ,
昼曰烦躁不得眠,
夜而安静,
不呕不渴,
无表
证,
脉沉微,
身无大热者,
干姜附子汤主之。
〔注 〕此 承 上 条 互 详 脉 证 ,以 出 其 治 也 。既 下 之 以 虚 其 里 ,
复发汗以虚其表,
阴 阳 两 虚 ,阳 无 所 附 。夜 而 安 静 ,
不呕不渴,

内 无 阳证也;无表证,
身无大热,
脉沉微,
是 外 无 阳 证 也 。表 里 无
阳,
内夕卜俱阴,
惟有昼日烦躁不得眠,
一假阳证,
则是独阴自治于
阴分,
孤阳自扰于阳分,
非相胜乃相离也,
故以干姜附子汤,
助阳
以配阴。盖 以 阴 虽 盛 而 未 相 格 ,
阳气微而自不依附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上条但言振寒及微细之脉,
未定所主之病,
以虚证不一也。然 振 寒 脉 微 细 ,
阳 虚已见一斑。设 昼 日 烦 躁 不 得
眠,
其 为 虚 阳 扰 乱 可 知 ;夜 反 安 静 ,
不呕不渴,
则虚阳扰乱不兼外
邪 可 知 。脉 沉 微 ,
身无大热,
则烦躁,
为亡阳之诊,
干姜、
附子在所
必 需 。 由 此 可 推 ,日中安静,
夜而烦躁,
则为阴病而阳不病,
又可
知矣。
程应旄曰:
下之后,
复发汗,
昼日烦躁不得眠,
虚阳扰乱,
外见
假 热 也 。夜 安 静 ,
不呕不渴,
无表证,
脉 沉 微 ,身 无 大 热 ,阴气独
治 ,内 系 真 寒 也 。宜 干 姜 附 子 汤 ,
直从阴中回阳,
不当于昼曰烦
躁,
一假热证狐疑也。
干蠆附子涵方
干 姜 一 两 附子 (去皮,生用,
破八片)一枚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顿服。
发汗若下之,
病仍不解,
烦躁者,
茯苓四逆汤主之。

99
中医
临康 必 读 丛 书 (典 敵 版 )

〔注 〕此 又 承 上 条 言 。先 汗 后 下 ,
于法不逆,
病应解而仍不
解,
反烦躁者,
以 别 其 治 也 。盖 汗 、
下俱过,
表里两虚,
阴盛格阳,
医宗金鉴卷三

故昼夜见此扰乱之象也。当 以 四 逆 汤 ,
壮阳胜阴,
更加 茯 苓 以 抑
阴邪,
佐人参以扶正气,
庶阳长明消,
正回邪退,
病自解而烦躁安
矣 。大 青 龙 证 ,
不汗出之烦躁,
乃未经汗下之烦躁,
属 实 ;此 条 病
不解之烦躁,
乃汗下后之烦躁,
属 虚 。然 脉 之 浮 紧 沉 微 ,自当别
之,
恐其误人,
故谆谆言之也。
〔集 注 〕 汪 琥 曰 :
伤寒汗下,
则 烦 躁 止 而 病 解 矣 。若 阴 盛 之
烦躁,
强发其汗,
则 表 疏 亡 阳 ;复 下 之 ,
则 里 虚 亡 阴 。卫 阳 失 护 ,

阴内空,
邪仍不解,
更生烦躁,
此亦虚烦虚躁,
乃 假 热 之 象 也 。只
宜温补,
不当散邪,
故以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 苓 0 逆涵方
茯 苓 六 两 人 参 一 两 甘 草 (炙)二 两 干 姜 一 两 半 附 子 (生

用,
去皮,
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七 合 ,日三服。
〔方 解 〕表 里 之 病 ,
治不如法,
先 过 汗 后 复 过 下 ,或 下 后 复
汗,
误而又误,
变 成 坏 病 。若 其 人 阳 盛 而 从 热 化 ,
则 转 属 三 阳 ;阳
衰而从寒化,
则 系 在 三 明 。此 二 条 烦 躁 皆 坏 病 也 。烦 躁 ,
虽六经
俱有,
而多见于太阳、
少阴者,
太阳为真阴之标,
少阴为真阳之本
也 。未 经 汗 下 而 烦 躁 ,
多属阳,
其脉实大,
其证热渴,
是烦为阳盛,
躁为阴虚。已经汗下而烦躁,
多属阴,
其脉沉微,
其证汗厥,
是烦
为阳虚,
躁 为 阴 盛 也 。夫 先 下 后 汗 ,
于 法 为 逆 。外 无 大 热 ,内不呕
渴,
似乎阴阳自和,
而 实 阳 虚 阴 盛 。所 以 虚 阴 扰 乱 于 阳 分 ,
故昼日
烦 躁 不 得 眠 ;盛 明 独 治 于 阴 分 ,
故夜而安静•,
脉沉微,
是真阳将脱
而 烦 躁 也 。用 干 姜 、
附子,
壮 阳 以 配 阴 。姜 、
附者,
阳中阳也,
生用
则力更锐,
不加甘草,
则 势 更 猛 ,比 之 四 逆为更峻,
救其相离,
故当
急 也 。先 汗 后 下 ,
于法为顺,
病仍不解,
遽增昼夜烦躁,
亦 是阴盛
v
100
中医
犒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格阳之烦躁也,
用茯茶四逆,
抑 阴 以 回 阳 。茯 苓 感 太 和 之 气 化 ,

水邪而不伤阳,
故 以 为 君 ;人 参 生 气 于 乌 有 之 乡 ,
通血脉于欲绝之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下篇
际,
故 以 为 佐 ;人 参 得 姜 、
附,补 气 兼 以 益 火 ;姜 、
附得茯苳,
补阳兼
以泻阴•,
调 以 甘 草 ,比之四逆 为 稍 缓 和 ,
其 相 格 故 宜 缓 也 。一去甘
草,
一加参、
苓,而缓急自别,
仲景用方之妙如此。
太阳病,
先下而不愈,
因复发汗,
以此表里俱虚,
其人因致冒,
冒 家 汗 出 自 愈 。所 以 然 者 ,
汗 出 表 和 故 也 。 得 里 未 和 ,然 后 复
下之。
〔注 〕 太 阳 表 病 ,当 汗 不 汗 ,
先 下 之 而 不 愈 ,因 复 发 其 汗 ,以
此表里俱虚,
因虚其人致冒,
理必然也。冒家者,
谓凡因病而昏冒
者 也 。然 冒 家 或 有 汗 出 自 愈 ,
其所以然者,
非表里俱虚,
乃邪正皆
衰,
表 里 自 和 故 也 。得 汗 出 而 自 愈 者 ,和 于 表 也 ;得 下 利 而 自 愈
者,
和 于 里 也 。得 里 未 和 ,
然后下之,
宜 调 胃 承 气 汤 和 之 。 由此推
之,
得表未和,
然后汗之,
当 以 桂 枝 汤 和 之 ,自在言外矣。
〔集 注 〕程 知 曰 :
冒者,
神识不清,
如 有 物 为 之 冒 蒙 也 。得汗
出,
表 和 而 邪 解 矣 。得 表 和 而 里 未 和 ,
然后下之,
明不得以其冒而
认为人里之邪,
遂致妄下,
亦不得以其冒而认为表之未解,
复妄用
汗也。
汪琥曰:
得 里 未 和 “里 ”字 ,
诸 注 指 二 便 言 。窃 思 经 文 中 既 云
然后下之,
此 专 指 大 便 而 言 。若 利 小 便 ,
则 不 言 下 矣 。其 义 可 不
辨而自明。
凡 病 ,若 发 汗 、
若吐、
若下、
若亡血、
若亡津液,
阴阳自和者,

自愈0
〔注 〕 凡 病 ,
谓 不 论 中 风 、伤 寒 一 切 病 也 ,
若 发 汗 、若 吐 、若
下、
若亡血、
若亡津液,
施 治 得 宜 ,自然愈矣。即 或 治 未 得 宜 ,
虽不
见愈,
亦不至变诸坏逆,
则其邪正皆衰,
可不必施治,
惟当静以俟
之,
诊其阴阳自和,
必能自愈也。

101
1-5
、、 1胃 # s、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阴阳以脉言,
而 二 便 在 其 中 。两 者 和 ,

血气无相胜负,
故可必自愈。
医宗金鉴卷三

程知曰:
脉 以 左 右 三 部 匀 停 为 无 病 。故 汗 、吐 、
下 后 ,阴阳和
者必自愈,
不须过治也。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
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
按之
反芤,
此为本虚,
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
是以发战;以脉浮,
故当汗出而解也。若 脉 浮 而 数 ,
按之不芤,
此 人 本 不 虚 ,若欲自
解,
但汗出 耳 ,
不 发 战 也 。问 曰 :病 有 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
曰:脉大而浮数,
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问曰:病有不战、
不汗出
而解者何也?答日:其脉自微,
此以曾发汗,
若吐、
若下 、若亡血,
以内无津液,
此阴阳自和,
必自愈,
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注 〕 脉 浮 而 紧 ,
邪 实 也 ;按 之 反 芤 ,正 虚 也 。正 虚 邪 实 ,

与正争,
故 发 战 汗 出 而 解 也 。脉 浮 而 数 ,
邪 未 实 也 ;按 之 不 芤 ,

不 虚 也 。正 不 虚 ,
邪未实,
邪不能与正争,
故 不 战 汗 出 而 解 也 。脉
不芤,
知 不 发 战 也 ;脉 不 浮 ,
知 不 汗 出 也 ;脉 自 微 ,
知 曾 经 发 汗 。若
吐、
若下、
若亡血也,
因内无津液,
邪 正 倶 衰 ,阴 阳 自 和 ,
故不发战
不汗出而解也。
问曰:伤寒三曰,
脉 浮 数 而 微 ,病人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
为欲解也,
解以夜半。脉 浮 而 解 者 ,
鐵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

能食也;脉微而解者,
必大汗出也。
〔注 〕 脉 浮 而 数 ,
按 之 无 力 ,当 发 战 ,
汗 出 而 解 ,以 其 人本虚
故 也 。脉 浮 而 数 ,
按 之 有 力 ,当 不 发 战 ,
但 汗 出 而 解 ,以其人本不
虚 故 也 。脉 自 微 ,
曾经发汗,
若 吐 、若 下 、
若亡血,
不发战,
不汗出
而解,
以 其 人 邪 正 皆 衰 ,阴 阳 自 和 故 也 。伤 寒 三 日 ,
未 经 汗 、吐 、
下、
亡血也,
脉浮数而微,
病人热减身和,
此 谓 欲 解 。解 以 夜 半 者 ,
阳病至阴时则和也。盖 浮 、
数、微三脉,
虽 均 为 可 解 之 脉 ,然 解 之
征,
则 不 无 别 也 。如 脉 浮 ,
澉然汗出,
则邪还于表而解;脉数能食,

102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则 胃 和 而 解 ;脉 微 ,
必 大 汗 出 而 解 者 ,以 其 未 经 汗 、吐 、下 ,
其人未
虚 ,故 均 不 发 战 ;津 液 未 伤 ,
故汗大出而解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阳病下篇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三 日 ,言 遍 三 阳 也 。浮 数 ,不 传 阴 也 。
微,
邪 气 衰 也 。夜 半 ,阴 尽 阳 生 之 时 也 。檝 然 ,和 而 汗 出 貌 。能
食 ,胃气回也。
太阳病未解,
脉阴阳俱停,
必先振栗,
汗 出 而 解 。但 阳 脉 微
者 ,先 汗 出 而 解 ;但 阴 脉 微 者 ,
下 之 而 解 。若 欲 下 之 ,
宜调胃承
气汤。
〔注 〕太 阳 病 未 解 ,
当见未解之脉,
今不见未解之脉,
而阴阳
脉倶停,
三 部 沉 伏 不 见 ;既 三 部 沉 伏 不 见 ,
则当见可死之证;
而又
不见可死之证,
是 欲 作 解 之 兆 也 。作 解 之 兆 ,
必先见振傈汗出而
始解者,
乃 邪 正 交 争 作 汗 故 也 。但 作 解 之 脉 ,
不能久停,
脉之将
出,
必 有 其 先 。先 者 何 ? 先 于 三 部 上 下 、阴 阳 、沉 伏 不 见 处 求 之
也 。若 从 寸 脉 阳 部 微 微 而 见 者 ,
则知病势向外,
必 先 汗 出 而 解 ;若
从尺脉阴部微微而见者,
则知病势向内,
必自下利 而 解 ;如 不 自 下
利,
若欲下之以和里,
宜调胃承气汤主之。由此推之,
则可知如不
自汗出,
若欲汗之以和表,
宜 麻 桂 各 半 汤 主 之 也 。观 “若 欲 下 之 ,
宜调胃承气汤”,
意甚轻活,
无取于大下,
俱在言外矣。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振 栗 汗 解 ,单 指 脉 停 者 言 。下 边 两 解 ,

必有战汗,
是指其脉渐出而言也。
伤寒,
腹 满 谵 语 ,寸 □ 脉 浮 而 紧 ,此 肝 乘 脾 也 ,名 曰 纵 ,刺
期门。
〔注 〕 伤 寒 脉 浮 紧 ,
太 阳 表 寒 证 也 。腹 满 谵 语 ,
太 阴 、阳明里
热 也 。欲 从 太 阳 而 发 汗 ,
则 有 太 阴 、阳 明 之 里 ;
欲 从 太 阴 、阳明而
下之,
又有太阳之表,
主治诚为两难,
故 不 药 而 用 刺 法 也 。虽 然 ,
太阴论中,
太阳表不解,
太阴腹满痛,
而用桂枝加大黄汤,
亦可法
也 。“此 肝 乘 脾 ,名 曰 纵 ,
刺 期 门 ”,
与上文义不属,
似有遗误。

103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伤寒发热,
啬嗇恶寒,
大渴欲饮水,
其腹必满,
自汗出,
小便
利,
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
名曰横,
刺期门。
医宗金鉴卷三

〔注 〕 伤 寒 发 热 ,
啬啬恶寒,
无 汗 之 表 也 。大 渴 欲 饮 水 ,
其腹
必满,
停 饮 之 满 也 。若 自 汗 出 ,
表可自解,
小便利满可自除,
故曰:
其 病 欲 解 也 。若 不 汗 出 ,
小 便 闭 ,以 小 青 龙 汤 先 解 其 外 ;外 解 已 ,
其 满 不 除 ,十 枣 汤 下 之 ,亦 可 愈 也 。 “此 肝 乘 肺 ,名 曰 横 ,刺期
门”,
亦与上文义不属,
似有遗误。
太阳病欲解时,
从巳至未上。
〔注 〕凡 病 欲 解 时 ,
必 于 其 经 气 之 旺 。太 阳 ,
盛 阳 也 。 日中
阳气盛,
故从巳、
午、未之旺时而病解。
音切
惕 音 踢 瞒 B轮 切 擗 滂 吉 切 傈 音 栗 溲 所 留 切 俨 职 廉 切
嘻 一 结 切 案 音 饶 1 C苦侯切激阻立切

104
卷 四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阳 明 主 里 ,内 候 胃 中 ,
外候肌肉,
故有病经、
病 腑 之 分 。如论
中身热烦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
反恶热者,
此阳明经病也;
潮热谵语,
手足腋下澉然汗出,
腹满痛,
大便硬者,
此阳明腑病也。
而其候各有三:经病则有邪已传阳明而太阳之表未罢,
兼见头痛,
恶寒,
无 汗 之 太 阳 证 者 ;有 太 阳 之 邪 已 罢 ,
悉传阳明,
但见壮热有
汗,
心 烦 不 眠 ,口渴引饮之阳明证者;有阳明之邪未已,
复转少阳,
兼见胸胁痛,
寒 热 往 来 ,口苦而呕,目眩耳聋之少阳证者。腑病则
有太阳 阳 明 ,
谓 太 阳 病 ,或 发 汗 ,
或吐,
或下,
或利小便,
亡其津液,
胃中干燥,
太阳之邪,
乘胃燥而转属阳明,
致 小 便 反 数 ,大 便 硬
者,
所 为 脾 约 是 也 ;有 正 阳 阳 明 ,
谓阳气素盛,
或 有 宿 食 ,太 阳 之
邪 ,一 传 阳 明 ,
遂人胃腑,
致大便不通者,
所 为 胃 家 实 是 也 ;有 少
阳阳明,
谓病已到少阳,
法当和解,
而反发汗,
利 小 便 ,亡 其 津
液 ,胃 中 燥 热 ,
复转属阳明,
致大便结燥者,
所为大便难者是也。
其治阳明经病,
则以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发之,
或以白虎汤
清之,
或 以 柴 胡 白 虎 汤 和 之 ,随 其 证 而 施 之 可 也 。其 治 阳 明 腑
病,
虽均为可下,
然不无轻重之分,
故或以三承气汤下之,
或麻
仁丸通之,
或蜜煎胆汁导之,
量 其 病 而 治 之 可 也 。此 阳 明 病 之
大 略 也 。兹 以 在 经 、
在腑二者,
详疏于篇,
俾读者易为分别,

临 证 施 治 ,自不紊矣。

105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 明 之 为 病 ,胃 家 实 是 也 。
〔注 〕 阳 明 经 ,
内以候胃,
外 以 候 肌 。言 阳 明 之 为 病 ,由太阳
之邪,
传于其经,
则 为 阳 明 病 外 证 ;由 太 阳 之 邪 ,
传人胃腑,
则为胃
家实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阳 明 ,
经 也 ;胃 ,
腑 也 ;实 者 ,
大便结为硬
满 而 不 得 出 也 。虽 则迟早 不 同 ,而 非 日 数 所 可 拘 也 。
伤寒三曰,
阳明脉大。
〔注 〕 伤 寒 一 日 太 阳 ,
二日阳明,
三日少阳,
乃 《内经》言传经
之次第,
非 必 以 日 数 拘 也 。此 云 三 日 阳 明 脉 大 者 ,
谓不 兼 太 阳 阳
明之浮大,
亦 不 兼 少 阳 阳 明 之 弦 大 ,而 正 见 正 阳 阳 明 之 大 脉 也 。
盖由去表传里,
邪热人胃,
而 成 内 实 之 诊 ,故其脉象有如此者。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伤寒三日,
该 中 风 而 大 约 言 也 。脉 大 者 ,
阳明气血倶多也。
沈 明 宗 曰 :此 正 阳 明 之 正 脉 也 。仲 景 谓 三 日 阳 明 脉 大 ,因阳
明乃多气多血之腑,
风寒传人,
邪盛于中,
故脉显大,
是 为 阳明邪
实 之 正 脉 。但 病 阳 明 务 具 此 脉 ,
方可下夺,
或兼太阳之浮紧,
少阳
之弦细,
或迟疾滑涩虚弱,
乃属气血阴阳之虚,
虽见大实大满,

当 详 审 顾 虑 ,或 以 小 承 气 汤 试 之 ,或 用 蜜 煎 导 法 ,不 得 直 施 攻
下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先出不彻,
因 转属阳明也。
〔注 〕 阳 明 之 病 ,
本自太阳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先出而不透
彻 ,乃 为 汗 不 如 法 ,
故未尽之邪,
因而转属阳明也。邪在经则为外
证 ;邪 人 腑 则 为 胃 家 实 矣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此 言 由 发 太 阳 汗 不 如 法 ,
致病入胃之
大意。
阳 明 病 ,若 能 食 ,
名中风;
不能食,
名中寒。
〔注 〕 太 阳 之 邪 传 阳 明 病 ,
有自中风传来者,
有自伤寒传来
中医
翁4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者,
当于食之能否辨之。若 能 食 ,
名中风,
是 自 中 风 传 来 者 ,以风
乃阳邪,
阳能化谷,
故 能 食 也 。不 能 食 ,
名中寒,
是自伤寒传来者,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以寒乃阴邪,
不 能 化 谷 ,故 不 能 食 也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此以食之能否,
验 风 寒 之 辨 。盖 阳 明 主
水谷,
风 能 食 ,阳 能 化 谷 也 ;寒 不 能 食 ,阴 不 杀 谷 也 。名 ,
犹言为
也 。中寒,
即伤 寒 之 互 词 。大 意 推 原 风 寒 自 太 阳 传 来 ,
其 辨验有
如此者,
非谓阳明自中而然也。
汪琥曰:
仲 景 云 :中 寒 与 伤 寒 同 义 ,
非 真 寒 证 也 。若 系 真 中
寒,
是胃家虚冷,
药 宜 理 中 汤 之 类 。今 不 能 食 ,
是胃气实,
但邪未
人腑,
不 作 郁 热 耳 。因 名 中 寒 ,
实与伤寒无异。
问 曰 :阳 明 病 ,
外 证 云 何 ? 答 B :身 热 汗 自 出 ,
不恶寒反恶
热也。
〔注 〕 阳 明 病 有 外 证 有 内 证 。潮 热 、自汗、不 大 便 ,内 证 也 ;
身热、
汗 自 出 、不 恶 寒 、反 恶 热 ,外 证 也 。今 汗 自 出 ,
是从中风传
来,
故 与 中 风 之 外 证 同 ;而 身 热 、
不恶寒反恶热,
则知为阳明外证,
故不与 中 风 外 证 同 也 。然 阳 明 之 热 ,
发于肌肉,
必蒸蒸而热,
又不
似太阳之阵阵发热,
可知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日 :
此以太阳中风,
传人阳明之外证言。
魏 荡 彤 曰 :病 有 太 阳 中 风 不 解 ,
传人阳明者,
何 以 辨 之 ?故设
问曰:
阳 明 未 知 其 里 之 何 时 传 来 ?必 先 验 其 外 之 何 所 见 证 ?答
曰:太阳病,
有身热,
汗自出而恶风者,
此太阳中 风 之 本 证 也 ;若 身
热,
汗自出,
竟不恶风寒而反恶热,
则 病 已 去 太 阳 而 人 阳 明 矣 。此
阳明病,
由太阳中风而传入者也。
问 曰 :病 有 得 之 _曰 ,
不 发 热 而 恶 寒 者 ,何 也 ? 答 曰 :虽 得 之
—日,
恶 寒 将 自 罢 ,即 自汗出而恶热也。
〔注 〕 太 阳 病 当 恶 寒 ,阳 明 病 当 恶 热 。今 阳 明 病 ,
有初得之
一日,
不发热而恶寒者,
是太阳去表之邪未尽,
故 仍 恶 寒 也 。然去

107
中医
論康
S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吸 )

表未尽之邪,
欲传阳明,
不能久持,
故 恶 寒 必 将 自 罢 ,即日当自汗
出 而 恶热矣。
医宗金鉴卷四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此 以 太 阳 伤 寒 ,
传人阳明之外证言。
程应旄曰:
阳明恶寒,
终是带表,
至 于 腑 病 则 恶 热 矣 。表之罢
否,
须于此验之。
郑重光曰:
此辨阳明伤寒之外证,
不发热而恶寒,
起自伤寒
也 。恶 寒 将 自 罢 ,
邪过表也。即自汗出,
邪热郁于肌肉,
腠理开,
汗外泄也。
魏荡彤曰:
太阳伤寒亦有传人阳明者,
又 何 以 辨 之 ?故设问
曰:病有 得 之 一 日 ,
起初之时,
不见发热,
而但见恶寒者,
何病也?
答 曰 :得 之 一 日 恶 寒 ,
虽为太阳伤寒之证,
而 恶 寒 亦 将 自 罢 ,即自
汗出而恶热,
此 是 阳 明 病 由 太 阳 伤 寒 而 传 入 者 也 。可 知 太 阳 中
风,
则发热恶风,
汗 自 出 为 正 病 ;太 阳 伤 寒 ,
则恶寒无汗为正病。
若传入阳明,
则必以汗出、
恶热为正病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 曰 :
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
无所复传。始虽恶寒,
二曰即止,
此为阳明病也。
〔注 〕 此 释 上 条 阳 明 恶 寒 自 罢 之 义 。 阳 明 属 胃 居 中 ,
土也。
土为万物所归,
故邪热归胃则无所复传,
亦 万 物 归 土 之 义 。 阳明
初病一日,
虽仍恶寒,
是 太 阳 之 表 未 罢 也 。至 二 日 恶 寒 自 止 ,
则是
太阳之邪已悉归并阳明,
此为阳明病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恶 寒 二 日 自 止 者 ,
热人里而将恶热,
此以
正阳阳明言也。
程 应 旄 曰 :六 经 虽 分 阴 阳 ,
而宰之者胃,
五 脏 六 腑 ,皆朝宗而
禀令焉。 一 有燥热,
无论三阳传来之邪,
从而化热,
即三阴传来之
邪 ,亦 转 属 而 变 热 。阴 阳 之 邪 ,皆 归 胃 土 ,
故曰:
万物所归无所复
传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 曰 :
太阳病,若发汗、
若下、
若利小

108
中医
穩康 必 读 丛 书 (典藏跃

便,
此亡津液,
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
内实,
大便难者,

名阳明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注 〕 问 曰 :何 缘 得 阳 明 胃 实 之 病 ?答 曰 :由 邪 在 太 阳 时 ,

汗,
若下,
若利小便,
皆为去邪而设,
治之诚当,
则 邪 解 而 愈 矣 。如
其不当,
徒亡津液,
致 令 胃 中 干 燥 ,则 未 尽 之 表 邪 ,
乘其燥热,
因而
转 属 阳 明 。为 胃 实 之 病 者 有 三 :
曰不更衣,
即太阳阳明脾约是也;
曰内 实 ,
即正阳阳 明 胃 家 实 是 也 ;曰 大 便 难 ,
即少阳阳明大便难是
也 。三 者 虽 均 为 可 下 之 证 ,
然不无轻重之别,
脾约自轻于大便难,
大便难 自 轻 于 胃 家 实 。盖 病 脾 约 大 便 难 者 ,
每因其人津液素亏,
或因汗下利小便,
施 治 失 宜 所 致 。若 胃 实 者 ,
则 其 人 阳 气 素 盛 ,胃
有宿食,
即未经汗下,
而 亦 人 胃 成 实 也 。故 已 经 汗 下 者 ,
为夺血致
燥之阳明,
以 滋 燥 为 主 ;未 经 汗 下 者 ,
为 热 盛 致 燥 之 阳 明 ,以攻热
为 急 。此 三 承 气 汤 、
脾 约 丸 及 蜜 煎 、土 瓜 根 、
猪胆汁导法之所由
分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古 人 大 便 必 更 衣 ;不 更 衣 ,言 不 大 便 也 。
程应旄曰:
转属层次,
不止有表罢、
不 罢 之 分 ;而 表 罢 人 里 ,

有燥实、
燥 不 实 之 辨 。所 以 有 不 更 衣 之 阳 明 病 ,
有内实之阳明病,
有大 便 难 之 阳 明 病 也 。其 中 有 属 表 属 里 ,
所 以 下 法 有 禁 有 宜 。受
气有里实里燥,
所以下法有应大应小。
汪 琥 曰 :或 问 太 阳 病 若 下 矣 ,
则胃中之物已去,
纵 亡 津 液 ,胃
中干 燥 ,
未 必 复 成 内 实 。答 云 方 其 太 阳 初 病 时 ,
下之不当,
徒亡津
液 ,胃中之物去之不尽,
邪传阳明而成燥粪,
故有内实之证。
问日:病有太阳阳明,
有正阳阳明,
有少阳阳明,
何谓也?答
曰:太阳阳明者,
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
者,发汗利小便已,
胃中躁烦实,大便难是也。
〔注 〕 阳 明 可 下 之 证 ,
不 止 于 胃 家 实 也 。其 纲 有 三 ,故 又 设
问答以明之也。太 阳 之 邪 ,
乘胃燥热,
传人阳明,
谓之太阳阳明,

109
- V 中医
i
撝旅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牍 )

« l
不更衣无所苦,
名 脾 约 者 是 也 ;太 阳 之 邪 ,
乘胃宿食与燥热结,

之 正 阳 阳 明 ,不 大 便 ,
内实满痛,
名 胃 家 实 者 是 也 ;太 阳 之 邪 已 到
医宗金鉴卷四

少阳,
法当和解,
而反发汗利小便,
伤其津液,
少阳之邪复乘胃燥,
转属阳明,
谓之少阳阳明,
大便涅而难出,
名大 便 难 者 是 也 。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 三 阳 皆 有 人 胃 腑 之 证 也 。 阳明为水谷之
海,
中土为万物所归,
故 三 阳 经 皆 能 人 其 腑 。邪 自 太 阳 传 入 胃 腑
者 ,谓 之 太 阳 阳 明 ,
即经所谓太阳病,
若吐、
若下、
若发汗后,
微烦,
小便数,
大便因硬者是也。由脾之敛约,
故用小承气微下以和之。
邪自阳明经传人胃腑者,
谓之正阳阳明,
即 经 所 谓 发 热 汗 出 ,胃中
燥 硬 谵 语 者 是 也 。乃 胃 中 邪 实 ,
故 用 大 承 气 以 攻 下 之 。邪自少阳
转属胃腑者,
谓 之 少 阳 阳 明 ,即 经 所 谓 少 阳 不 可 发 汗 ,
发汗则谵
语,
此 属 胃 者 是 也 。系 津 液 内 竭 ,
故 用 麻 仁 丸 润 下 ,以和其津液
也 。若 三 阳 外 证 未 除 ,
则阳 明 正 治 之 法 ,又 不 可 用 矣 。
阳明病,
脉浮而紧者,
必潮热,
发 作 有 时 ;但 浮 者 ,
必盗汗出。
〔按 〕 自 汗 是 阳 明 证 ,盗 汗 是 少 阳 证 ,盗 汗 当 是 自 汗 ,文义
始属。
〔注 〕 阳 明 病 在 经 ,脉当浮长•,人 腑 ,
脉 当 实 大 。今 脉 浮 而
紧,
潮热有时者,
是阳明病而见太阳伤寒脉也,
则知是从伤寒传
来 。太 阳 伤 寒 之 邪 未 罢 ,必 无 汗 ,
故虽见阳明潮热发作有时之证,
仍当从太阳阳明伤寒治之,
宜 麻 黄 加 葛 根 汤 汗 之 。若见潮热发作
有时之证,
而 脉 但 浮 不 紧 ,是 阳 明 病 而 见 太 阳 中 风 脉 也 ,
则知是从
中风传来。太 阳 中 风 之 邪 未 罢 ,
必 自 汗 出 ,当从 太 阳 阳 明 中 风 治
之,
宜桂枝加葛根汤解之。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此 阳 明 证 而 见 太 阳 脉 也 。脉 浮 而 紧 ,

阳 表 寒 未 罢 之 脉 ;潮 热 发 作 有 时 ,
则 阳 明 里 证 已 具 ;但 浮 者 ,
太阳
风伤卫脉,
故必汗出也。
阳明病,
脉 迟 ,汗 出 多 ,
微恶寒者,
表 未 解 也 ,可 发 汗 ,宜桂

110
中医
輪庫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跃 )

枝汤。
〔按 〕 “汗 出 多 ”之 下 ,当 有 “发 热 ”二 字 ;若 无 此 二 字 ,
脉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汗出多,
微恶寒,
乃是表阳虚,
桂 枝 附 子 汤 证 也 ,岂 有 用 桂 枝 汤 发
汗之理乎?必 是 传 写 之 遗 。
〔注 〕 阳 明 病 脉 当 数 大 ,
今 脉 迟 、汗 出 多 ,
设不发热恶寒,

太 阳 表 邪已解矣。今 发 热 微 恶 寒 ,
是表犹未尽解也,
故宜桂枝汤
解肌以发其汗,
使初人阳明之表邪,
仍还表而出也。
〔集 注 〕程知曰•.此言中风传阳明,
表邪未解,
仍宜用桂枝汤
以解肌也。
汪 琥 曰 :此 太 阳 病 初 传 阳 明 经 ,
中有风 邪 也 。脉 迟 者 ,
太阳中
风缓脉之所变,
传至阳明,
邪将人里,
故 脉 变 迟 。汗 出 多 者 ,阳明
热而肌 腠 疏 也 。微 恶 寒 者 ,
在 表 风 邪 未 尽 也 。故 仍 从 太 阳 中 风 例
治 之 。又 曰 :
虽从太阳例治,
但 既云阳明病,仲景法还宜用桂枝加
葛根汤为是。
阳明病,
脉浮,
无汗而喘者,
发汗则愈,
宜麻黄汤。
〔注 〕 阳 明 病 ,
脉应浮大,
证 应 汗 出 。今 脉 但 浮 ,
表 病脉也;
无汗而喘,
表 实 证 也 。是 太 阳 之 邪 ,
未悉入阳明,
犹 在 表 也 。 当仍
从太阳伤寒治之,
发汗则愈,
宜麻黄汤。
〔集 注 〕 张 璐 曰 :阳 明 荣 卫 难 辨 ,
辨 之 全 借 于 脉 证 。风 邪 之
脉,
传 至 阳 明 ,自汗已多,
则 缓 去 而 迟 在 ;寒 邪 之 脉 ,
传至阳明,

热已甚,
则 紧 去 而 浮 在 。此 皆 邪 气 在 经 之 征 。若 人 腑 ,
则迟者必
数,
浮 者 必 实 矣 。设 不 数 不 实 ,
非胃实也,
必不胜攻下矣。
汪 琥 曰 :无 汗 而 喘 ,
但 浮 不 紧 ,何 以 定 其 为 阳 明 病 ?必其人目
痛鼻干,
身热不得眠,
故云阳明病也。
魏 荔 彤 曰 :此 太 阳 阳 明 之 证 ,
入阳明未深,
故令其邪仍自表
出,
不至归于胃 而 无 所 复 传 也 。
阳脉微而汗出少者,
为 自 和 也 ;汗 出 多 者 ,为 太 过 。 阳脉实,

111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因发其汗,
出多者,
亦 为 太 过 。太 过 者 ,
为 阳 绝 于 里 ,亡 津 液 ,
大便
因 硬 也 <3
医宗金鉴卷四

〔注 〕此 承 上 条 互 详 其 脉 ,以 出 其 证 也 。脉 阳 微 ,
谓脉浮无
力 而 微 也 ;阳 脉 实 ,
谓 脉 浮 有 力 而 盛 也 。凡 中 风 伤 寒 脉 ,
阳微则热
微,
微 热 蒸 表 作 汗 ;若 汗 出 少 者 ,
为自和欲解,
汗出多者,
为太过不
解 也 。阳 脉 实 则 热 盛 ,
因 热 盛 而 发 其 汗 ,出 多 者 ,
亦为太过;汗出
太过,
则 阳 极 于 里 ,亡 津 液 ,
大 便 因 硬 而 成 内 实 之 证 矣 。势不得不
用 下 法 。故 欲 发 其 汗 者 ,
不可不早虑及此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阳 微 者 ,中 风 之 脉 ,阳 微 缓 也 ;阳 实 者 ,
伤寒
之脉,
阳 紧 实 也 ;阳 绝 ,
即 亡 津 液 之 互 辞 。仲 景 每 于 亡 津 液 者 ,

名 无 阳 。玩 本 文 阳 绝 于 里 ,
亡津液,
大 便 因 硬 甚 明 。伤寒发太阳
膀 胱 经 之 汗 ,即 当 顾 虑 阳 气 ,以 膀 胱 主 气 化 故 也 。发 阳 明 胃 经 之
汗 ,即 当 顾 虑 阴 津 ,
以 胃中藏津液故也。所以阳明多有热越之证,
谓胃中津液随热而尽越于外,
汗 出 不 止 耳 。然 则 阳 明 病 ,
不论中
风,
伤寒,
脉微,
脉实,
汗出少而邪将自解,
汗出多则阴津易致竭
绝也。
阳 明 病 法 多 汗 ,反 无 汗 , 其 身 如 虫 行 皮 中 状 者 ,此 以 久 虚
故也。
〔注 〕 阳 明 病 法 当 汗 多 ,
反无汗,
其 身 如 虫 行 皮 中 状 者 ,以其
人胃气久虚,
邪 郁 于 太 阳 之 表 ,阳 明 肌 腠 不 能 宣 发 作 汗 故 也 。宜
葛根汤小剂微汗,
和 其 肌 表 ,自可愈也。
〔集 注 〕 汪 琥 曰 :
按 此 条 论 仲 景 无 治 法 。常 器 之 云 :
可用桂
枝 加 黄 芪 汤 。郭 雍 云 :宜 用 桂 枝 麻 黄 各 半 汤 。不 知 上 二 汤 ,皆太
阳经药,
今 系 阳 明 无 汗 证 ,仍 宜 用 葛 根 汤 主 之 。
魏慕彤曰:
阳明病法应多汗,
今反无汗,但见身如虫行皮中状
者,
此邪热欲出表作汗,
而正气衰弱不能达之也。
阳 明 病 ,初 欲 食 ,
小便反不利,
大便自调,
其人骨节疼,
翕翕如

112
中 医 # 產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p H

有热状,
奄然发狂,
灘然汗出而解者,
此水不胜谷气,
与汗共并,

紧则愈。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注 〕 阳 明 病 ,
初欲食,
知其从中风热邪传来也。阳明受邪,
当小便数,
大便硬,
今小便反不利,
大便自调,
知津未伤而胃自和,
不 成 里 实 也 。既 不 成 实 ,
则在经之邪本轻,
可 自 愈 也 。若 其 人 骨
节疼,
翕翕如有热状,
是 太 阳 之 表 未 除 也 。奄 ,
忽 也 。忽 然 发 狂 ,
澉然汗出而解者,
盖以太阳传来之邪本轻,
阳明所受之邪自浅,

未伤而胃自和,
仍 当 还 表 作 解 也 。然 必 待 发 狂 而 解 者 ,
此胃中水
气不胜,
初欲食之谷气,
谷气长阳化热,
水不胜热,
酿汗共并而出,
所 以 发 狂 作 解 也 。凡 将 汗 解 ,
脉必先浮,
今言脉紧则愈者,
亦邪还
于 表 /欲 解 应 见 之 脉 也 。
伤 寒 发 热 无 汗 ,呕 不 能 食 ,而 反 汗 出 灘 灘 然 者 ,是 转 属 阳
明也。 —
〔注 〕 伤 寒 发 热 无 汗 ,
呕不能食,
为 太 阳 之 邪 欲 传 也 。若 无
汗,
为太阳阳明之表尚在,
汗 之 可 也 。今 反 汗 出 澉 澉 然 者 ,
是邪已
转属阳明之腑,
可下不可汗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伤 寒 发 热 无 汗 ,呕 不 能 食 者 ,
太阳受病
也 。若 反 汗 出 澉 澉 然 者 ,
是 太 阳 之 邪 转 属 阳 明 也 。故 经 曰 :阳明
病法多汗。
方有执曰:
呕不能食,
热 入 胃 也 。反 汗 出 者 ,
肌肉著热,
肤腠
反开也。
程 应 旄 曰 :太 阳 本 证 现 在 ,
而反汗出澉澉然者,
虽表证未罢,
已 是 转 属 阳 明 也 。澉 澉 ,
连 绵 之 意 ,即 俗 云 汗 一 身 不 了 又 一 身
是也。
伤寒脉浮,
发热无汗,
其表不解,
不 可 与 白 虎 汤 ;渴 欲 饮 水 ,

表 证 者 ,白 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 〕 伤 寒 之 邪 ,
传入阳明,
脉浮,
发热无汗,
其表不解者,

113
? 医撝廉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燥渴,
乃大青龙汤证,
不 可 与 白 虎 汤 。即 有 阳 明 渴 欲 饮 水 热 证 ,
应 与 白 虎 者 ,亦 必 审 其 无 太 阳 表 证 ,
始 可 与 也 。加 人 参 者 ,
以其脉
医宗金鉴卷四

浮不滑,
非有余也•,
且欲于大解热中,
速生其津液也。
〔集 注 〕郑 重 光 曰 :此 申 明 用 白 虎 汤 之 法 。 以白虎但能解热
而不解表,
若稍带外感,
有无汗、
恶 寒 、身 痛 、
头 疼 之 表 证 ,慎不可
用也。
白虎加人参涵方
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
余依白虎汤方。
伤寒脉浮灣,
此 以 表 有 热 里 有 寒 ,白虎汤 主 之 。
〔按 〕 王 三 阳 云 :经 文 “寒 ”字 ,当 “邪 ”字 解 ,
亦 热 也 。其说甚
是 。若 是 “寒 ”字 ,
非白虎汤证矣。
〔注 〕此 言 伤 寒 太 阳 证 罢 ,
邪传阳明,
表里俱热,
而未成胃实
之 病 也 。脉 浮 滑 者 ,
浮 为 表 有 热 之 脉 ,阳 明 表 有 热 ,当 发 热 汗 出 ;
滑为里有热之脉,
阳明里有热,
当烦渴 引 饮 。故曰:表有热里有热
也 。此 为 阳 明 表 里 俱 热 之 证 ,白 虎 乃 解 阳 明 表 里 俱 热 之 药 ,
故主
之 也 。不 加 人 参 者 ,
以其未经汗、
吐、下,
不虚故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滑则里热,
云 浮 滑 则 表 里 俱 热 矣 。大热 之
气,
得辛凉而解,
犹之暑暍之令,
得金风而爽,
故清凉之剂,
以白虎
名 之 。又 曰 :厥 阴 条 中 有 伤 寒 ,
脉滑而厥者,
里 有 热 也 ,白虎汤主
之,
可证此条之非里有寒矣。
魏 荔 彤 曰 :此 里 尚 为 经 络 之 里 ,
非脏腑之里,
亦如卫为表,

为里,
非指脏腑而言也。
白虎涵方
知 母 六 两 石 膏 (碎 )一 斤 甘 草 (炙)二 两 粳 米 六 合

上四味,
以水一斗,
煮米熟,
汤成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集 解 〕柯 琴 曰 :阳 明 邪 从 热 化 ,
故 不 恶 寒 而 恶 热 ;热 蒸 外
越,
故 热 汗 出 ;热 烁 胃 中 ,
故 渴 欲 饮 水 ;邪 盛 而 实 ,
故脉滑,
然犹在

114
必 渎 丛 书 (典 藏 版 )^

经,
故 兼 浮 也 。盖 阳 明 属 胃 ,
外主肌肉,
虽内外大热而未实,
终非
苦 寒 之 味 所 宜 也 。石 膏 辛 寒 ,
辛能解肌热,
寒能胜胃火,
寒能沉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内,
辛能走外,
此味两擅内外之能,
故 以 为 君 ;知 母 苦 润 ,
苦以泻
火,
润以滋燥,
故用为臣;
甘草、
粳米调和于中宫,
且能土中泻火,
稼穑作甘,
寒剂得之缓其寒,
苦剂得之平其苦,
使二味为佐,
庶大
寒大苦之品,
无 伤 损 脾 胃 之 虑 也 。煮 汤 入 胃 ,
输脾归肺,
水精 四
布,
大烦大渴可除矣。白 虎 为 西方金神,
取以名汤,
秋金得令,

炎 暑 自 解 。方 中 有 更 加 人 参 者 ,
亦 补 中 益 气 而 生 津 也 。用以协和
甘草、
粳米之补,
承制石膏、
知母之寒,
泻火而土不伤,
乃操万全之
术者也。
病人烦热,
汗出则解,
又 如 疟 状 ,日 晡 所 发 热 者 ,
属阳明也。
脉实者,
宜 下 之 ;脉 浮 虚 者 ,宜 发 汗 。下 之 与 大 承 气 汤 ,
发汗宜桂
枝汤。
〔注 〕病 人 ,
谓病太阳经中风、
伤 寒 之 人 也 。太 阳 病 烦 热 ,

出则应解矣。今 又 寒 热 如 疟 状 ,
每 至日晡所即发潮热。 日晡者,
乃申酉阳明旺时,
故 曰 属 阳 明 也 。证 虽 如 此 ,当 审 其 果 尽 归 阳 明
耶,
抑 或 尚 兼太阳也?故 又 当 以 脉 辨 之 。若 脉 实 者 ,
邪已入里,

汗出潮热,
为阳明下证,
宜 与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若 脉 浮 虚 者 ,
邪尚 在
表,
则寒热如疟,
仍属太阳当汗之证也,
宜与桂枝汤汗之。
〔集 注 〕程 知 曰 :病 人 得 汗 后 ,
烦热解,
太阳之邪,
将尽未尽,
其 人 复 如 疟 状 ,日晡时发热,
则 邪 入 阳 明 审 矣 。然 虽 已 人 阳 明 ,尚
恐未离太阳,
故 必 重 辨 其 脉 。脉 实 者 可 下 ;若 脉 浮 虚 者 ,
仍是阳明
兼太阳,
便宜汗而不宜下也。
太阳病,
若吐、
若下、
若发汗后,
微烦小便数,
大 便 因 硬 者 ,与
小 承 气 汤和之愈。
〔注 〕 太 阳 病 ,
若吐、
若下、
若发汗后不解,
入里微烦者,
乃梔
子豉汤 证 也 。今 小 便 数 ,
大便因硬,
是 津 液 下 夺 也 ,当与小承气汤

115
和 之 。 以其结热未甚,人里未深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微烦小便数,
大 便 因 硬 ,皆 是 邪 渐 人 里 之
医宗金鉴卷四

机,
故用小承气汤和之。
程应旄曰:
吐、下、
汗后而见烦证,
征之于大便硬,
固非虚烦者
比。然 烦 既 微 而 小 便 数 ,
当由胃 家 失 润 ,燥 气 客 之 使 然 ,胃虽实非
大 实 也 。以 小 承 气 汤 取 其 和 也 ,
非大攻也。
小承气涵方
大 黄 四 两 厚 朴 (去皮,
炙)二 两 枳 实 (大者,
炙)三枚

已 上 三 味 ,以 水 四 升 ,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 温 二 服 。初服
汤 当 更 衣 ;不 尔 者 ,
尽 饮 之 。若 更 衣 者 ,
勿服之。
趺阳脉浮而溫,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搏,
大便则
硬,
其脾为约,
麻仁丸主之。
〔注 〕趺 阳 ,胃经脉也。趺 阳 脉 浮 而 涩 ,阳 浮 则 胃 气 强 ,
阴涩
则小便数,
阴阳相搏,
则热盛而液竭矣,
故 大 便 则 硬 也 。其名为约
者,
谓脾为邪所约束,
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故 名 脾 约 也 。以麻仁丸
主之,
养液润燥,
清热通幽,
其不敢恣行承气者,
以脉涅故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言 胃 脉 浮 涩 ,不 可 大 攻 ,宜 用 麻 仁 丸 润 法
也 。趺 阳 ,胃脉也。在 足 跗 上 ,
动 脉 应 手 。浮 则 阳 热 盛 而 胃 强 ,

则 阴 津 少 而 小 便 数 。脾 主 为 胃 行 其 津 液 者 也 ,胃 阳 强 则 脾 阴 弱 ,
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故约其食物,
如 一 二 弹 丸 也 。此不当下而当
润之。
程 应 旄 曰 :麻 仁 丸 润 燥 通 幽 ,
伤寒不可恣行大承气可知矣。
所以然者,
以其为太阳阳明,
非 正 阳 阳 明 胃 家 实 者 比 也 。推之少
阳阳明,
其不可以正阳阳明胃家实之法治之,
更可知矣。
汪琥曰:
以胃强脾弱为脾约作解,
盖以胃中之邪热盛为阳强,
故 脉 浮 ;脾 家 之 津 液 少 为 阴 弱 ,故 脉 涩 。用 麻 仁 丸 者 ,
以泻胃中之
阳而扶脾之阴也。

116
_ 犒康
必读丛书I典藏极)

痳仁丸方
麻 仁 二 升 芍 药 半 斤 枳 实 半 斤 大 黄 (去皮 )一 斤 厚 朴 (去
皮)一 斤 杏 仁 (去皮,
尖,熬,
别作脂)一升 订
上六味,
蜜 合 丸 ,如 桐 子 大 。饮 服 十 丸 ,日 三 服 ,
渐 加 ,以和 正

为度。 景

〔集 解 〕方 有 执 曰 :
麻子、
杏仁能润干燥之坚,
枳 实 、厚 朴 能 书

导固结之滞,
芍药敛液以辅润,
大黄推陈以致新,
脾虽为约,
此能 寒

疏之。 注
伤寒吐后,
腹胀满者,
与调胃承气汤。 P0
〔注 〕 伤 寒 吐 后 ,
胸不胀满而腹胀满者, 是 表 邪 已 尽 ,胃中壅 明
热 故 也 。宜 与 调 胃 承 气 汤 ,
下其热 而 和 之 。以 无 硬 痛 ,
故不用大 §

小承气也。 ®

〔集 注 〕 程 知 曰 :言 吐 后 腹 胀 满 宜 调 胃 也 ,
热在上焦则吐,
吐 丨
后腹胀满,
则邪不在胸,
其 为 里 实 可 知 。然 胀 满 而 不 硬 痛 ,自 不 宜 i
用急下之法,
但 与 调 胃 承 气 ,和 其 胃 热 可 耳 !《内 经 》云 诸 胀 腹 :

大,
皆属于热也。
程应旄曰:
吐伤津液,
燥气不能下达,
遂成土郁,
是以腹胀满,
用调胃承气,
一夺 其 郁 可 耳 !
漏胃承气涵方
大 黄 (去皮,
酒浸 )四 两 甘 草 (炙〉二两芒硝半升

上 三 味 ,以 水 三 升 ,
煮取一升,
去 滓 ,内 芒 硝 ,
更煮两沸,
少少
温服之。
〔方 解 〕方 名 调 胃 承 气 者 ,
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
非若大小
承气 专 攻 下 也 。经 曰 :
热淫于内,
治 以 咸 寒 ;火 淫 于 内 ,
治以苦寒。
君 大 黄 之 苦 寒 ,臣 芒 硝 之 咸 寒 ,
二味并举,
攻 热 泻 火 之 力 备 矣 。恐
其速下,
故 佐 甘 草 之 缓 ;又 恐 其 过 下 ,
故少少温服之,
其意在不峻
而和也。

117
中医
_ 束 必 i卖丛书(與 藏 暖 )

阳明病,
不吐不下,
心烦者,
可与调胃承气汤。
〔注 〕 阳 明 病 ,
谓已传阳明,
不吐、
不下,
心烦者,
谓未经吐、
医宗金鉴卷四

下而心烦也,
其 为 热 盛 实 烦 可 知 。故 与 调 胃 承 气 汤 泻 热 ,
而烦自
除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吐后心烦谓之内烦,
下后心烦谓之虚烦,
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
则 是 胃 有 郁 热 也 ,与 调 胃 承 气 汤 以 下 其
郁热。
喻 昌 曰 :胃 气 及津液,
既不由吐、
下而伤,
则心烦明系胃中热
炽,
故可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发热汗多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注 〕 阳 明 病 ,
不大便,
发热汗多不止者,
虽无内实,
亦当急
下 之 。盖 因 阳 气 大 蒸 于 内 ,
恐致阴液暴亡于外,
故以全津液为急
务也,
宜大承气汤下之。
〔集 注 〕 喻 昌 曰 :
汗多则津液外渗,
加以发热,
则津液尽随热
势,
蒸蒸腾达于外,
更无他法以止其汗,
惟有急下一法,
引热势从
大肠而出,
庶津液不致尽越于外耳。
程 应 旄 曰 :此 等 之 下 ,
皆为救阴而设,
不 在 夺 实 。夺实之下可
缓,
救阴之下不可缓。
沈明宗曰:
阳明里实,
以 潮 热 微汗为正。兹 见 发 热 汗 多 ,
乃里
热炽盛之极,
蒸腾胃中津液,
尽越于外,
非亟夺其邪以救津液不
可,
故宜大承气汤急下也。
大承气涵方
大 黄 (酒洗)四 两 厚 朴 (炙 ,
去 皮 )半 斤 枳 实 (炙 )五 枚 芒 硝

三合
上四味,
以水一斗,
先煮二物,
取五升去滓,
内大黄更煮;取二
升去滓,
内芒硝,
更上微火一两沸,
分 温 再 服 。得 下 ,
余勿服。
〔方 解 〕诸 积 热 结 于 里 而 成 满 痞 燥 实 者 ,
均以大承气汤下之

118
0
必 渎 丛 书 (典 藏 版 )

也 。满 者 ,
腹胁满急膜胀,
故 用 厚 朴 以 消 气 壅 ;痞 者 ,
心下痞塞硬
坚,
故 用 枳 实 以 破 气 结 ;燥 者 ,
肠中燥屎干结,
故用芒硝润燥软坚;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实者,
腹痛大便不通,
故 用 大 黄 攻 积 泻 热 。然 必 审 四 证 之 轻 重 ,四
药之多少适其宜,
始 可 与 也 。若 邪 重 剂 轻 ,则 邪 气 不 服 ;邪 轻 剂
重,
则正气转伤,
不可不慎也。
〔集 解 〕柯 琴 曰 :诸 病 皆 因 于 气 ,
秽 物 之 不 去 ,由于气之不顺
也 。故 攻 积 之 剂 ,
必 用 气 分 之 药 ,因 以 承 气 名 汤 。方 分 大 小 有 二
义 焉 :厚 朴 倍 大 黄 ,
是气药为君,
名 大 承 气 ;大 黄 倍 厚 朴 ,
是气药为
臣,
名 小 承 气 。味 多 性 猛 ,
制大其服,
欲令大泻下也,
因名曰大;味
寡性缓,
制小其服,
欲 微 和 胃 气 也 ,因 名 曰 小 。且 煎 法 更 有 妙 义 ,
大承气用水一斗煮朴、
枳,取五升去滓,
内大黄,
再煮取二升,
内芒
硝,何哉?盖 生 者 气 锐 而 先 行 ,
熟者气纯而和缓,
仲景欲使芒硝先
化燥屎,
大黄继通地道,
而后枳、
朴 除 其 痞 满 。若 小 承 气 ,以三味
同煎,
不 分 次 第 。同 一 大 黄 而 煎 法 不 同 ,
此可见仲景微和之意也。
程 知 曰 :调 胃 承 气 ,
大 黄 用 酒 浸 ;大 承 气 ,
大 黄 用 酒 洗 ,皆为芒
硝 之 咸 寒 而 以 酒 制 之 。若 小 承 气 ,
不用芒硝,
则亦不事酒浸洗矣。
阳明病,
下之,
心中懊铱而烦,
胃中有燥屎者,
可 攻 。腹 微 满 ,
初 头 硬 ,后 必 溏 ,
不 可 攻 之 。若 有 燥 屎 者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 阳 明 病 ,
下之后,
心中懊侬而烦者,
若腹大满,
不大便,
小便数,
知胃中未尽之燥屎复硬也,
乃 可 攻 之 。若 腹 微 满 ,
不可攻
也 。误 攻 必 变 胀 满 不 能 食 ,
饮水则哕等,
逆 矣 。若 果 有 燥 屎 ,
宜下
者,
以大承气汤下之。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可 攻 以 上 ,以 转 失 气 言 。懊 侬 ,
悔侬痛恨
之 意 。盖 药 力 不 足 以 胜 病 ,
燥硬欲行而不能,
故曰:
可 攻 。言当更
服 汤 以 促 之 也 。腹 微 满 以 下 ,以 不 转 失 气 言 。头 硬 后 溏 里 热 轻
也,
故 曰 :不 可 攻 之 。言 当 止 汤 勿 服 也 。
程知曰:
言有燥屎,
即可大攻下也。下 后 心 中 懊 侬 而 烦 者 ,

119
.中医
必 读 丛 书 (粵藏版)

烦也,
当 与 梔 子 豉 汤 。若 胃 有 燥 屎 ,
则非虚烦,
故 可 攻 。腹不甚
满,
则无必攻之法,
有燥屎则非先硬后溏者也,
故 可 攻 。又 曰 :
便
医宗金鉴卷四

硬 与 燥 屎 不 同 。便 硬 者 ,
大 便 实 满 而 硬 ;燥 屎 者 ,胃 中 宿 食 ,因胃
热 而 结 为 燥 丸 之 屎 也 。故 便 硬 ,
犹 有 用 小 承 气 者 ;若 燥 屎 ,
则无不
用芒硝之咸寒也。
程 应 旄 曰 :末 句 乃 申 可 攻 句 ,
以 决治法。
得病二三曰,
脉 弱 ,无 太 阳 柴 胡 证 ,
烦躁心下硬,
至四五曰,

能食,
以小承气汤,
少少与微和之,
令 小 安 。至 六 曰 ,
与承气汤一
升 。若 不 大 便 六 七 曰 ,
小便少者,
虽不能食,
但 初 头 硬 ,后 必 溏 ,

定成硬,
攻 之 必 溏 。须 小 便 利 ,屎 定 硬 ,
乃可攻之,
宜大承气汤。
〔注 〕 得 病 二 三 日 ,
无太阳、
少阳证,
烦躁心下硬,
至四五日,
不大便,
若脉大,
属 正 阳 阳 明 ,胃实之 证 也 ,
下 之 无 疑 。今 脉 弱 ,

胃 和能食,
不可轻下,
只可与小承气汤,
少少与而微和之,
令其小
安 。次 日 仍 不 大 便 ,
继 与 小 承 气 汤 促 之 。若六七日竟不大便而小
便少者,
即不能食,
亦属胃中尚未干燥,
屎未定硬,
如大攻之,
初见
硬 复 必 溏 也 。须 待 小 便 利 ,
知屎定硬,
乃可攻之,
宜大承气汤。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太 阳 不 言 药 ,以 有 桂 枝 、
麻黄之不同也;
少阳言药,
以 专主柴胡也。凡 以 此 为 文 者 ,
皆互发也。 以 无 太 、

二经证,
故知此属阳明,
以脉弱,
故宜微和,
至六日以下,
乃历叙可
攻、
不可攻之节度也。
程应旄曰:
能食以结在肠间,
而 胃 火 自 盛 也 。先以 小 承 气 汤
少少与之,
和胃中之火,
令少安后,
以前药增至一升,
去肠中之结。
既用小承气矣,
而又减去分数,
接续投之,
以脉弱之胃,
其禀素虚,
而为日又未久也。
张 璐 曰 :此 段 之 能 食 、
不能食,
全 与 辨 风 寒 强 弱 无 涉 。言能食
者,
不 可 以 为 胃 强 而 轻 下 ;不 能 食 者 ,
不可以为胃中有燥屎而轻
下也。

120
中医临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教 )

阳明病,
脉迟,
虽汗出不恶寒者,
其身必重,
短气,
腹满而喘,
有潮热者,
此外欲解,
可 攻 里 也 。手 足 灕 然 汗 出 者 ,
此大便已硬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也,
大 承 气 汤 主 之 。若 汗 多 ,
微发热恶寒者,
外 未 解 也 。其热不
潮 ,未 可 与 承 气 汤 。若 腹 大 满 不 通 者 ,
可与小承气汤,
微和胃气,
勿令大泄下。
〔注 〕 阳 明 病 脉 迟 ,
虽汗出不恶寒,
外 证 欲 解 而 脉 不 实 ,尚未
可 攻 也 。若 其 人 身 重 ,
热 困 于 体 也 ;短 气 而 喘 ,
热 壅 于 上 也 ;腹 满
潮热,
热聚于中也,
手足澉然汗出,
大便已硬,
热结于下也,
斯为外
邪已解,
内实已成,
始可攻之,
主 以 大 承 气 汤 可 也 。若 汗 出 ,
微发
热恶寒者,
则外犹未解也,
其热不潮者,
里犹未实也,
不可与承气
汤 。即 有 里 急 、
腹大满、
不通等证,
亦只宜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勿令大泄下,
盖 以 脉 迟 故 也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潮 热 ,阳 明 旺 于 申 酉 戌 ,
故热作于此时,
如潮 之 有 信 也 。手 足 澉 然 而 汗 出 者 ,
脾 主 四 肢 而 胃 为 之 合 ,胃中
燥实而蒸蒸腾达于四肢,
故曰:
大便已硬也。
林 澜 曰 :此 节 辨 脉 迟 内 结 之 ,
或宜大承气攻之,
或但可以小承
气 微 和 之 也 。 阳 明 病 脉 迟 证 ,兼 汗 出 不 恶 寒 ,
身重短气,
腹满而
喘,
似 属 可 攻 。然 必 有 潮 热 者 ,
为外证已解,
里证已具,
手足澉然
汗出者,
为大便已硬,
主 以 大 承 气 汤 攻 之 奚 疑 !若 汗 出 虽 多 ,
犹见
发热恶寒,
则表尚在也,
其热不潮,
汗亦非手足澉然之汗,
安可与
承气以攻之乎? 即 腹 大 满 不 通 ,
亦只可与小承气微和,
勿令大泄
下 。此 何 以 故 ?脉 迟 便 非 必 下 之 脉 ,
虽内结亦岂大承气所宜哉!
阳明病,
潮热,
大便微硬者,
可 与 大 承 气 汤 ;不 硬 者 ,
不可与
之 。若 不 大 便 六 七 曰 ,
恐有燥屎,
欲知之法,
少与小承气汤,
汤入
腹中,
转失气者,
此有燥屎也,
乃 可 攻 之 ;若 不 转 失 气 者 ,
此但初头
硬,
后必塘,
不可攻之,
攻 之 必 胀 满 不 能 食 也 。欲 饮 水 者 ,
与水则
哕,
其后发热者,
必大便复硬而少也,
以 小 承 气 汤 和 之 。不 转 失 气

121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者 ,镇 不 可 攻 也 。
〔注 〕 阳 明 病 ,
潮热大便微硬者,
可与大承气汤;
不硬者,

可 与 之 也 。若 不 大 便 六 七 日 ,
恐有燥屎,
欲知之法,
少与小承气
汤,
汤人腹中转失秽气,
则为有燥屎,
乃 可 攻 之 。若 不 转 失 秽 气 ,
此但初头硬后必溏,
是尚未成硬也,
不可攻之,
攻之必寒气乘虚上
逆,
胀 满 不 能 食 也 。欲 饮 水 者 ,
得水则哕,
亦由虚寒之气上逆,

能 化 水 而 下 输 也 。若 其 后 所 发 潮 热 不 退 ,
必 是 大 便 再 硬 ,但 已 经
下后,
所硬者无多,
只 以 小 承 气 汤 和 之 可 也 。故 凡 服 承 气 汤 不 转
失气者,
慎 不 可 攻 也 。此 盖 仲 景 戒 人 不 可 轻 下 之 意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此 以 潮 热 、
转 失 气 次 第 而 详 言 之 ,以决当
下 之 候 也 。转 失 气 ,
反 屁 出 也 。胀 满 ,
药 寒 之 过 也 。哕 ,
亦寒伤胃
也 。复 硬 而 少 者 ,
重 下 故 也 。末 句 重 致 叮 咛 之 意 。
喻昌曰:
若腹中气仍不转,
则不但用大承气大差,
即小承气亦
差矣。
程 知 曰 :上 条 曰 :
外欲解,
可 攻 里 ;曰 :
外未解,
未可与承气;
曰:
可与小承气,
微和胃气,
勿 令 大 泄 下 。此 条 曰 :
可 与 ;曰 :
不可
与;
曰:乃可攻之,
不 可 攻 之 ;曰 :
少 与 小 承 气 ;曰 :以 小 承 气 和 之 ,
慎 不 可 攻 。多 少 商 量 慎 重 之 意 。故 惟 手 足 澉 然 汗 出 ,
大便燥硬
者,
始主之以大承气,
若小承气,
犹是微和胃气之法也。
汪琥曰:
转失气,
则知其人大便已硬,
肠胃中燥热之甚,
故其
气不外宣,
时 转 而 下 ;不 转 失 气 ,
则肠胃中虽有热,
而渗孔未至于
燥,
此但初头硬,
后必溏也。
阳明病,
谵 语 ,发 潮 热 ,
脉滑而疾者,
小 承 气 汤 主 之 。因与承
气汤一升,
腹中转失气者,
更 服 一 升 ;若 不 转 失 气 者 ,
勿更与之。
明日又不大便,
脉 反 微 涩 者 ,里 虚 也 ,
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注 〕 阳 明 病 ,
谵语,
潮 热 ,脉 滑 而 疾 者 ,
是可攻之证脉也。
然无澉澉然之汗出,
与小便数、
大便硬燥实等证,
则不可骤然攻
中医,
隨 A
.....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 - 於 ^

之,
宜 先 与 小 承 气 汤 一 升 试 之 。若 腹 中 转 失 秽 气 ,
则知肠中燥屎
已 硬 ,以 药 少 未 能 遽 下 ,
所 转 下 者 ,但 屎 之 气 耳 !可 更 服 一 升 促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之 ,自可下也。若 不 转 失 气 ,
则 勿 更 与 服 。俟 明 日 仍 不 大 便 ,
诊其
脉仍滑疾,
则 更 服 之 。今 脉 反 见 微 涩 ,则 是 里 虚 无 气 ,
不能承送,
故为难治,
所以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滑以候食,
故 为 大 便 硬 之 诊 。疾 者 ,
属里
热 也 。微 者 ,
阳气不充,
无 以 运 行 。涅 者 ,阴 血 不 足 ,
无以润送。
故曰:
阳微不可下,
无 血 不 可 下 。此 之 谓 也 。
张璐曰:
此条脉滑而疾,
有谵语、
潮热,
而无硬满实证,
只宜以
小 承 气 汤 下 之 。下 之 而 脉 反 微 涅 ,
证变里虚,
故为难治。
伤寒若吐、
若 下 后 不 解 ,不 大 便 五 六 曰 ,
上 至 十 余 曰 ,曰晡所
发潮热,
不恶寒,
独 语 如 见 鬼 状 。若 剧 者 ,
发则不识人,
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
微 喘 直 视 。脉 弦 者 生 ,
涩 者 死 。微 者 ,但 发 热 、
谵语者,
大 承 气 汤 主 之 。若 一 服 利 ,
则止后服。
〔按 〕 赵 嗣 真 曰 :
《活人书》云 :弦 者 ,阳 也 ;涅 者 ,
阴 也 。阳病
见 阳 脉 者 生 。在 仲 景 脉 法 中 ,
弦涩属阴不属阳,
得 无 疑 乎 ?今观
本文内,
脉 弦 者 生 之 “弦 ”字 ,当 是 “滑 ”字 。若 是 “弦 ”字 ,
弦为阴
负之脉,
岂 有 必 生 之 理 ?惟 滑 脉 为 阳 ,
始 有 生 理 。滑 者 通 ,涅者
塞,
凡 物 理 皆 以 通 为 生 ,塞 为 死 。玩 上 条 脉 滑 而 疾 者 小 承 气 主 之 ,
脉 微 涅 者 里 虚 ,为 难 治 ,
益见其误。
〔注 〕 伤 寒 ,
若吐、
若下后,
津液已亡,
而表不解,
邪因人里,
不大便五、
六日,
上 至 十 余 日 仍 不 大 便 ,日 晡所发潮热,
不恶寒者,
此乃表邪悉罢,
里热渐深也,
仍宜大承气汤,
荡尽余邪,
以存阴液,
自可愈也。若 因 循 失 下 ,以 致 独 语 如 见 鬼 状 ,
病势剧者,
则不识
人,
循衣摸床,
惊惕不安,
微喘直视,
见一切阳亢阴微,
孤阳无依,
神 明 扰 乱 之 象 。当 此 之 际 ,
惟诊其脉滑者为实,
堪 下 则 生 ;涩 者 为
虚,
难 下 则 死 。若 病 势 微 者 ,
但见潮热、
谵语、
不大便之证,
而无前

123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神昏等剧者,
宜 以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若 一 服 利 ,即 止 后 服 ,
盖恐其
过也。
医宗金鉴卷四

〔按 〕循 衣 摸 床 ,
危 恶 之 候 也 。一 以 阴 气 未 竭 为 可 治 。如太
阳中风,
火劫变逆,
捻衣摸床,
小便利者生,
不 利 者 死 是 也 。一以
阳热之极为可攻,
如阳明里热成实,
循衣摸床,
脉滑者生,
涩者死
是 也 。大 抵 此 证 ,
多 生 于 汗 、吐 、下 后 ,阳 气 大 虚 ,
精 神 失 守 。经
曰:
四肢者,
诸阳之本也。阳虚,
故 四 肢 扰 乱 失 所 倚 也 ,以独参汤
救 之 ;汗 多 者 ,
以 参 芪 汤 ;厥 冷 者 ,
以参附汤治之。愈 者 不 少 ,
不可
概谓阳极阴竭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此 条 举 谵 语 之 势 重 者 为 言 。而 势 重 之 中 ,
复 分 二 等 :剧 者 主 死 ,
微者主生,
故以大承气汤下之。
程 知 曰 :娄 全 善 治 循 衣 摸 床 ,
每以补益得愈,
亦因其脉证之不
足 也 。刘 守 真 每 以 承 气 治 热 病 ,
法虽祖于仲景,
而辨证其未能如
此详悉,
故 开 后 人 卤 莽 之 端 。又 曰 :
喘 则 气 欲 上 脱 。微 喘 者 邪 实
于内,
而 又 不 能 大 喘 也 。不 识 人 、
循衣摸床,
心 欲 绝 也 ;动 惕 不 安 ,
肝 欲 绝 也 ;微 喘 ,
肺 欲 绝 也 ;直 视 ,
肾 欲 绝 也 。《内经》所谓三阴三
阳,
五脏六腑皆受病,
荣卫不行,
脏腑不通,
故脉 涅 者 死 也 。
汪 琥 曰 :日哺所发潮热者,
腑实燥甚,
故当其经气旺时发潮热
也 。独 语 者 ,
即 谵 语 也 。病 人 自 言 为 谵 。独 语 如 见 鬼 状 ,
乃阳明
腑 实 而 妄 见 妄 闻 。剧 者 ,
甚 也 。成 注 云 :热 甚 昏 冒 正 气 ,
故不识
人 。循 衣 摸 床 者 ,
阳 热 偏 胜 而 躁 动 于 手 也 。惕 而 不 安 者 ,胃热冲
膈,
心 神 为 之 不 宁 也 。又 胃 热 甚 而 气 上 逆 则 喘 ,
直视则邪干脏矣。
故其生死之机,
须于脉候决之。
阳明病,
本自汗出,
医 更 重 发 汗 ,病 已 差 ,
尚微烦不了 了 者 ,

大 便 必 硬 故 也 。 以亡© 津 液 ,
胃中干燥,
故令大便硬,
当问其小便

① 亡 : 原 误 作 “忘 ”,
据 《伤 寒 论 •辨 阳 明 病 脉 证 并 治 》改 。

124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曰几行。若 本 小 便 曰 三 四 行 ,
今曰再行,
故 知 大 便 不 久 出 。今为
小便数少,
以 津 液 当 还 入 胃 中 ,故 知 不 久 必 大 便 也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注 〕 阳 明 病 ,
本应自汗出,
医误以为风邪,
更重发汗,
病已
差,
尚微烦不了了者,
此 大 便 必 硬 故 也 。然 无 或 满 、
或痛之苦者,
以 重 汗亡津,胃 中 干 燥 ,
故大便硬,
本 无 宿 食 也 。则当问其小便日
几行,
若本一日三四行,
今日只再行,
可 知 大 便 不 久 则 出 。盖小便
数少,
则津液当还胃中,
故知不久必大便自出,
不须药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水谷入胃,
其精者为津液,
粗者成渣滓。
水精渗出肠胃之外,
清 者 为 津 液 ,浊 者 外 而 为 汗 ,
下 而 为 小 便 。故
汗与小便过多者,
皆能夺乎津液,
所以渣滓之为大便者,
干燥结硬
而 难 出 也 。然 二 便 者 ,
水谷分行之道路,
此通则彼塞,
此塞则彼
通 。小 便 出 少 ,
则津液还停胃中,
必大便润而自出也。
阳明病,
自汗出,
若发汗,
小便自利者,
此为津液内竭,
虽硬不
可 攻 之 ,当 须 自 欲 大 便 ,
宜 蜜 煎 导 而 通 之 。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
皆可为导。
〔注 〕此 承 上 条 ,
详 其 义 以 明 其 治 也 。 阳 明 病 ,自 汗 出 ,
或发
汗、
小便自利者,
此为津液内竭,
虽大便硬而无满痛之苦,
不可攻
之 。当 待 津 液 还 胃 ,自 欲 大 便 ,
燥屎已至直肠,
难出肛门之时,

用蜜煎润窍滋燥,
导 而 利 之 。或 土 瓜 根 宣 气 通 燥 ,
或猪胆汁清热
润 燥 ,皆 可 为 引 导 法 ,
择而用之可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津液内竭,
肠胃干燥,
大 便 因 硬 ,此 非 结
热,
故不可攻,
宜以润药外治而导引之。
张 璐 曰 :凡 系 多 汗 伤 津 ,
及屡经汗下不解,
或尺中脉迟弱,

气素虚之人,
当攻而不可攻者,
并宜导法。
程应旄曰:
小便自利者,
津液未还入胃中,
津液内竭而硬,

自欲大便,
但 苦 不 能 出 耳 。须 有 此 光 景 时 ,
方可从外导法,
渍润其
肠 。肠 润 则 水 流 就 湿 ,
津液自归还于胃,
故不但大便通,
而小便亦

125
中医
輪森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从内转矣。
鑾煎导方
医宗金鉴卷四

蜜七合,
一味,
内铜器中,
微火煎之,
稍凝似饴状,
搅之勿令焦
著,
欲可丸,
并手捻作挺子,
令头锐大如指,
长 二 寸 许 。 当热时急
作,
冷则硬,
以内谷道中,
以手急抱,
欲大便时乃去之。
《内台方》用 蜜 五 合 ,
煎 凝 时 ,加 皂 角 末 五 钱 ,
蘸 捻 作 挺 ,以猪
胆汁或油润谷道,
内之。
猪胆汁方
大猪胆一枚,
泻 汁 和 法 醋 少 许 ,以 灌 谷 道 内 ,
如 一 食 顷 ,当大
便,
出宿食恶物甚效。
《内台方》不 用 醋 ,以 小 竹 管 插 入 胆 口 ,留 一 头 用 油 润 ,内人
谷道中,
以手将胆捻之,
其汁自入内,
此方用之甚便。
土瓜機方缺
〔按 〕 土 瓜 ,
即 俗 名 赤 雹 也 。《肘 后 方 》治 大 便 不 通 ,
采根捣
汁,
用 筒 吹 入 肛 门 内 。此 与 上 猪 胆 汁 方 同 义 。《内台 方 》用土瓜
根削如挺,
内入谷道中,
误 矣 。盖 蜜挺入谷道能烊化而润大便,土
瓜根不能烊化,
如削挺用之,
恐失仲景制方之义。
伤寒六七曰,
目 中 不 了 了 ,睛 不 和 ,
无表里证,
大便难,身微热
者,
此 为 实 也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 少 阴 病 ,
得 之 二 三 日 ,口 燥 咽 干 ,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者,
乃因热势甚速,
消灼肾水,
津液不能到咽,
故不必待其有可下
之证而急下之,
是 下 其 热 ,以 救 将 绝 之 水 ;缓 则 肾 水 干 竭 ,阳必无
依,
躁 冒 自 焚 而 死 也 。 目 中 不 了 了 而 睛 和 者 ,阴证也;睛不和者,
阳证也。今 伤 寒 六 七 日 ,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者,
是肾水为胃阳所
竭,
水既不能制火,
则火上熏于目,
而眸子朦胧,
为之不了了也。
此热结神昏之渐,
危 恶 之 候 也 。虽 外 无 阳 证 ,
惟 身 微 热 ,内无满
痛,
只大便难,
亦为热实,
故曰:
此 为 实 也 。急 以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

126
中医
輪旅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跋 )

阳救 阴 ,
以全未竭之水可也。睛 不 和 者 ,
谓睛不活动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了 了 ,
犹 瞭 瞭 也 。《素 问 》曰 :阳 明 主 肉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其 脉 侠 鼻 络 于 目 。《灵 枢 》曰 :
足阳明之正,
上循咽出于口,
还系
目系合于阳明也。又 曰 :
足阳明之筋,
其支者,
上 颈 ,上 侠 口 ,
合于
烦,
下结于鼻,
上 合 于 太 阳 。太 阳 为 目 上 纲 ,阳 明 为 目 下 纲 ,
所以
目中不了了,
睛不和,
知 胃 实 也 。急 下 者 ,
任脉循面入目,
督脉上
系两目中央,
诸脉皆属于目,
而人之精神注焉,
是以宜急下也。
喻昌曰:
少 阴 有 急 下 三 法 以 救 肾 水 :一 本 经 水 竭 ,一 木邪 涌
7jC,
一 土 邪 凌 水 。 阳 明 亦 有 急 下 三 法 以 救 津 液 :一 汗 多 津 越 于 外 ,
一腹满津结于内,
一目睛不慧,
津 枯 于 中 。合 两 经 下 法 以 观 病 情
生理,
如身在冰壶、
腹饮上池矣。
张锡驹曰:
阳 火 亢 极 ,阴 水 欲 枯 ,
故使目中不了了而睛不和。
急下之,
所以抑亢极之阳火,
而救垂绝之阴水也。
魏蒸彤曰:
阳 明 燥 屎 应 下 ,胃实应下,
俱 详 考 其 脉 证 矣 。乃有
表里无他证,
独于阳明胃脉所发见端倪处,
体认其证,
如伤寒六七
日,
太阳已罢,
阳明已成,
其目昏暗朦昧,
若隔云雾而不了了明白
者,
此证名为睛不和也。阳明热盛,
循经络而发其昏朦之象,
以致
睛失其光,
此内热盛而为实,
其机已兆,
兼 以 大 便 硬 而 难 ,身 有 微
热者,
则胃实已真,
故曰:
此为实也,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气 汤 。
病人小便不利,
大便乍难乍易,
时有微热,
喘 冒 不 能 卧 者 ,有
燥屎也,
宜大承气汤。
〔注 〕 阳 明 病 之 人 ,
小便自利,
大便当硬,
小便不利,
大便不
硬 。是 知 硬 不 硬 ,
不在热不热,
而 在 液 之 竭 与 不 竭 也 。今 小 便 不
利,
而大便乍难乍易者,
盖热将欲作结,
而 液 未 竭 也 。有 时 微 热
者,
热 入 里 也 ;喘 者 ,
热 乘 肺 也 ;冒 者 ,
热 乘 心 也 ;不 能 卧 者 ,
热并阳
也,
此 皆 一 派 热 结 便 硬 之 征 。神 昏 谵 狂 之 渐 ,
虽无满痛,
亦必有燥
屎,
宜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自愈也。

127
中医
撝旅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版 )

〔集 注 〕 王 三 阳 曰 :
此证不宜妄动,
必以手按之脐腹有硬块,
喘冒不能卧,
方 可 攻 之 。何 也 ?乍 难 乍 易 故 也 。
医宗金鉴卷四

林澜曰:
既微热时作,
喘冒不能卧,
则 有 燥 屎 已 的 。 自宜下逐
里实为急,
安可复以小便利、
屎定硬,
始可攻之常法拘哉!
汪琥曰:
此条病未经下而有燥屎,
乃 医 人 不 易 识 之 证 。成无
己云 :小 便 利 则 大 便 硬 ,
此 有 燥 屎 乃 理 之 常 。今 病 人 小 便 不 利 ,

便乍难乍易,
何 以 知 其 有 燥 屎 耶 ?盖 大 实 、
大满之证,
则前后便皆
不 通 。大 便 为 燥 屎 壅 塞 ,
其未坚结者,
或有时而并出,
故乍易;

极坚结者,
终著于大肠之中,
故 乍 难 。燥 屎 结 积 于 下 ,
浊气攻冲于
上,
以 故 时 有 微 热 ;微 热 者 ,
热 伏 于 内 不 得 发 泄 也 。后 条 辨 云 :浊
气乘于心肺,
故 既 冒 且 喘 也 ;不 得 卧 者 ,胃 有 燥 屎 所 扰 ,即胃不和
则 卧 不 安 也 。凡 此 者 ,
皆是有燥屎之征,
故 云 :宜 大 承 气 汤 。
病人不大便五六曰,
绕挤痛,
烦躁,
发作有时者,
此有燥屎,

使不大便也。
〔注 〕病 人 不 大 便 五 六 日 ,
绕脐痛者,
是肠胃中燥屎结无去
路,
故 绕 脐 痛 也 。烦 躁 发 作 有 时 者 ,
是燥屎秽热上攻则烦躁,
不攻
则不烦躁,
故 发 作 有 时 也 。不 须 以 小 承 气 汤 试 之 ,直 以 大 承 气 汤
下其燥屎,
大便利自可愈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病人,
谓 凡 有 病 之 人 。而 证 犯 如 此 者 ,

皆当如此治之。此示 人 辨 凡 百 胃 实 之 大 旨 也 。
程应旄曰:
攻法,
必待有燥屎,
方 不 为 误 攻 。所 以 验 燥 屎 之
法,
不可不备,
无 恃 转 失 气 之 一 端 也 。病 人 虽 不 大 便 五 六 日 ,
屎之
燥 与 不 燥 未 可 知 也 。但 绕 脐 痛 ,
则知肠胃干,
屎无去路,
滞淫在一
处而作痛•,
烦 躁 发 作 有 时 者 ,因 屎 气 攻 动 ,
则烦躁发作又有时伏
而不动,
亦不烦躁,
而有绕脐痛者,
断其不大便当无差矣,
何大 承
气汤之不可攻耶!
大下后,
六七曰不大便,
烦不解,
腹 满 痛 者 ,此 有 燥 屎 也 。所

128
中医
穩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

以然者,
本 有 宿 食 故 也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 此 承 上 条 以 明 其 治 也 。下 之 未 尽 ,
仍 当 下 之 。乃大下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之后,
六七日后不大便,
烦亦不解,
腹仍满痛者,
此有燥屎下之未
尽 也 。所 以 然 者 ,
本有宿食故也,
宜大承气汤复下之自愈也。
〔集 注 〕程 知 曰 :大 下 之 后 ,
宜乎病解矣,
乃复六七日不大
便,
烦不解而腹满痛,
此 必 有 燥 屎 未 尽 而 然 。盖 宿 食 因 热 复 为 之
结硬也。
阳明病,
下之,
其外有热,
手 足 温 ,不 结 胸 ,
心 中 懊 侬 ,饥 不 能
食,
但头汗出者,
梔子豉汤主之。
〔注 〕 阳 明 经 病 下 之 ,
身热未除,
手足温,
不结胸者,
是所陷
之 邪 浅 也 。心 中 懊 侬 ,
饥不能食,
但头汗出者,
是阳邪蒸 郁 于 胸 膈
间也,
故宜梔子豉汤涌其热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其外有热者,
经 邪 未 解 也 ;手 足 温 者 ,
热入
未深也。
程 应 旄 曰 :懊 侬 扰 胃 ,
故 饥 不 能 食 。热 郁 气 蒸 ,
故但头汗出。
魏蒸彤曰:
表邪未全入里,
乃即以为胃实而遽下之,
则其外仍
有热,
究 不 能 随 下 药 而 荡 涤 也 。于 是 虽 热 而 不 潮 ,
手足虽温而无
澉然之汗出,
则是在表者,
仍 在 表 而 下 之 ,徒 伤 其 里 耳 !即不至于
全在太阳者,
误下成结胸,
而心下懊侬,
饥不能食,
但头汗出,
其阳
明蒸蒸之热,
为阴寒之药所郁,
俱凝塞于胸膈之上,
其证已昭然
矣 。但 病 仍 带 表 ,
既不可再下,
且已入里,
又不可复发汗,
惟有主
以梔子豉汤,
仍从太阳治也。
伤寒呕多,
虽有阳明证,
不可攻之。
〔注 〕 伤 寒 三 阳 多 有 呕 证 ,以 其 风 寒 之 表 未 除 ,
胸中阳气为
寒所郁,
故 皆 不 可 攻 下 也 。其 干 呕 而 恶 寒 发 热 者 ,
属 太 阳 也 ;喜 呕
而寒热往来者,
属 少 阳 也 。今 虽 只 有 恶 热 、
不恶寒、
大便硬之阳明
证,
而呕多亦不可攻之,
其气逆在上而未敛,
为实也。

129
" 讀^I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恶寒发热之呕属太阳,
寒热往来之呕属
少阳,
但 恶 热 不 恶 寒 之 呕 属 阳 明 。然 呕 多 则 气 已 上 逆 ,
邪气偏侵
医宗金鉴卷四

上脘,
或带少阳,
故虽有阳明证,
慎不可攻也。
阳明中风,
□苦咽干,
腹满微喘,
发热恶寒,
脉浮而紧,
若下
之,
则腹满小便难也。
〔注 〕 阳 明 ,
谓 阳 明 里 证 。 中 风 ,谓 太 阳 表 证 也 。 口苦咽干,
少 阳 热 证 也 。腹 满 ,阳 明 热 证 也 。微 喘 ,
发热恶寒,
太阳伤寒证
也 。脉 浮 而 紧 ,
伤 寒 脉 也 。此 为 风 寒 兼 伤 表 里 同 病 之 证 ,当审表
里 施 治 。太 阳 、阳 明 病 多 ,
则 以 桂 枝 加 大 黄 汤 两 解 之 ;少 阳 、阳明
病多,
则 以 大 柴 胡 汤 和 而 下 之 。若 惟 从 里 治 ,
而遽以腹满一证,

热入阳明而下之,
则表邪乘虚复陷,
故腹更满也•,
里热愈竭其液,
故小便难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此 言 阳 明 兼 有 太 阳 、少 阳 表 邪 ,即 不 可 攻
也 。阳 明 中 风 ,
热 邪 也 。腹 满 而 喘 ,
热 入 里 矣 。然 喘 而 微 ,
则未全
入 里 也 。发 热 恶 寒 ,
脉 浮 而 紧 ,皆 太 阳 未 除 之 证 ,口 苦 咽 干 ,
为有
少阳之半表半里,
若误下之,
则表邪乘虚内陷,
而 腹 益 满 矣 。兼以
重亡津液,
故小便难也。
程应旄曰:
此 条 与 太 阳 大 青 龙 证 同 。太 阳 以 风 寒 持 其 营 卫 ,
故 有 烦 躁 证 而 无 腹 满 证 ;此 以 风 寒 持 住 阳 明 ,
故有腹满证而无烦
躁 证 。然 口 苦 、
咽干,
实与烦躁同其机兆也。
阳明病,
脉浮而紧,
咽燥□苦,
腹满而喘,
发热汗出,
不恶寒反
恶热,
身重,
若发汗则躁,
心 愦 愦 反 谵 语 ;若 加 温 针 ,
必怵惕烦躁不
得 眠 ;若 下 之 ,
则胃中空虛,
客气动膈,
心中懊浓,
舌上胎者,
梔子
豉 汤 主 之 。若 渴 欲 饮 水 ,
□干舌燥者,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主 之 。若脉
浮发热,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
猪 苓 汤 主 之 。阳 明 病 ,
汗出多而
渴者,
不 可 与 猪 苓 汤 ,以 汗 多 胃 中 燥 ,
猪 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注 〕 此 承 前 条 互 发 其 义 ,以 明 其 治 也 。前 条 表 证 居 多 ,

130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不 可 误 下 ;此 条 表 里 混 淆 ,
脉 证 错 杂 ,不 但 不 可 误 下 ,
亦不可误汗
也 。若 以 脉 浮 而 紧 ,
误发其汗,
则夺液伤阴;
或加烧针,
必益助阳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邪,
故谵语烦躁,
怵 惕 愦 乱 不 眠 也 ;或 以 证 之 腹 满 、
恶热而误下之,
'
则胃中空虚,
客气邪热,
扰动麵高,
心中懊侬,
舌上生胎,
是皆误下
之过,
宜以梔 子 豉 汤 一 涌 而 可 安 也 。若 脉 浮 不 紧 ,
证无懊侬,
惟发
热,
渴 欲 饮 水 ,口干舌燥者,
为 太 阳 表 邪 已 衰 ,阳 明 燥 热 正 甚 ,
宜白
虎加人参汤,
滋 液 以 生 津 。若 发 热 渴 欲 饮 水 ,
小便不利者,
是阳明
饮热并盛,
宜 猪 苓 汤 利 水 以 滋 干 。然 阳 明 病 ,
法 当 多 汗 ,因汗出
多,
致小便少而渴者,
不 可 与 猪 苳 汤 。盖 以 汗 多 胃 燥 ,
无 水 不能下
行,
乃水涸之小便少,
非 水 蓄 之 小 便 不 利 也 。恐 猪 苓 汤 更 利 其 小
便,
则益竭津液而助燥矣。
〔按 〕太 阳 病 ,
烦热无汗而渴,
小便利者,
大 青 龙 汤 证 也 ;小
便不利者,
小青龙汤去半夏加花粉、
茯; 证 也 。太 阳 病 ,
烦 热有汗
而渴,
小便利者,
桂 枝 合 白 虎 汤 证 也 ;小 便 不 利 者 ,
五苓散证。阳
明病,
烦热无汗而渴,
小便利者,
宜 葛 根 汤 加 石 膏 主 之 ;小 便 不 利
者,
以 五 苳 散加石膏、
寒水石、
滑石主之。阳明病,
烦热有汗而渴,
小便利者,
宜 白 虎 汤 ;小 便 不 利 者 ,
以 猪 苳 汤 。少 阳 病 寒 热 无 汗 而
渴,
小便利者,
当 以 小 柴 胡 汤 去 半 夏 加 花 粉 ;小 便 不 利 者 ,当以小
柴胡 汤 加 茯 茶 。太 阴 无 渴 。少 阴 阳 邪 ,
烦 呕 小 便 赤 而 渴 者 ,以猪
等汤•,
少阴阴邪下利,
小 便 白 而 渴 者 ,以 真 武 汤 。厥 阴 阳 邪 消 渴
者,
白虎加人参 汤 ;厥 阴 阴 邪 ,
转属阳明,
渴欲饮水者,
少少与之则
愈 。证 既 不 同 ,
法亦各异,
当详审而明辨之。
〔集 注 〕 喻 昌 曰 :
发热以上与前条同,
而汗出,
不恶寒,
反恶
热,
身重,
四者皆阳明之见证,
所 以 汗 、下 、
烧 针 俱 不 可 用 。舌上
胎,
则膈热甚,
故涌以梔子豉而彻去其膈热,
斯 治 太 阳而无碍阳明
矣 。若 前 证 更 加 口 干 舌 燥 ,
则 宜 用 白 虎 汤 以 解 热 生 津 ;更 加 小 便
不利,
则宜以猪苳汤,
以 导热滋干也。其 汗 多 而 渴 ,
不可与猪苓汤

131
..中医
临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者,
以热邪传人阳明,
必 先 耗 其 津 液 ;加 以 汗 多 复 夺 之 于 外 ,
又利
小便更夺之于下,
则津液有立亡之患,
故示戒也。
医宗金鉴卷四

程 应 旄 曰 :热 在 上 焦 ,
故 用 梔 子 豉 汤 ;热 在 中 焦 ,
故用白 虎 加
人 参 汤 ;热 在 下 焦 ,
故用猪苓汤。
猪苓涵方
猪 等 (去皮 ) 茯 苓 阿 胶 泽 泻 滑 石 (碎 )各 -两
上 五 味 ,以 水 四 升 ,
先煮四味,
取二升,
去 滓 ,内 阿 胶 烊 消 ,

服 七 合 ,日三服。
〔集 解 〕赵 羽 皇 曰 :
仲 景 制 猪 苓 一 汤 ,以 行 阳 明 、
少阴二经水
热 。然 其 旨 全 在 益 阴 ,
不 专 利 水 。盖 伤 寒 表 虚 ,
最忌亡阳,
而里虚
又 患 亡 阴 。亡 阴 者 ,
亡肾中之阴,
与 胃 家 之 津 液 也 。故 阴 虚 之 人 ,
不但大便不可轻动,
即小水亦忌下通,
倘阴虚过于渗利,
则津液反
致 耗 竭 。方 中 阿 胶 质 膏 ,
养 阴 而 滋 燥 ;滑 石 性 滑 ,
去 热 而 利 水 ;佐
以二苳之渗泻,
既疏独热而不留其壅瘀,
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
是 利 水 而 不 伤 阴 之 善 剂 也 。故 利 水 之 法 ,
于 太 阳 用 五 苓 者 ,以太
阳职司寒水,
故加桂以温之,
是 煖 肾 以 行 水 也 ;于 阳 明 、
少阴用猪
苓者,
以二经两关津液,
特 用 阿 胶 、滑 石 以 润 之 ,
是滋养无形以行
有 形 也 。利 水 虽 同 ,
寒温迥别,
惟明者知之。
脉浮而大,
心下反硬,
有 热 。属 脏 者 攻 之 ,
不 令 发 汗 ;属 腑 者
不 令 溲 数 。溲 数 则 大 便 硬 ,
汗多则热愈,
汗少则便难,
脉迟尚未
可攻。
〔注 〕 属 脏 ,
谓 属 里 也 ;属 腑 ,
谓 属 表 也 。溲 ,
谓 小 便 也 。脉
浮而大,
太 阳 、阳 明 脉 也 。浮 属 表 ,
大 属 里 。今 太 阳 脉 浮 之 表 未
解,
而心下反硬,
阳明之里又急,
权乎汗、
下 可 也 。设 里 有 热 实 ,

之无疑,
不 须 先 汗 以 解 外 也 。如 无 热 实 ,
而有脉浮之表,
不但不令
攻之,
8卩小便不利,
亦不令利小便,
仍 当 解 外 也 。盖 恐 溲 数 汗 多 ,
亡其津液,
致大便硬,
则 热 愈 实 也 。若 汗 少 脉 迟 ,即 有 便 硬 ,
里尚

132
中医
輪森 必 渎 丛 书 (典 藏 版 )

未实,
亦未可攻也。
〔集 注 〕王 肯 堂 曰 :
论言脉浮大,
反 发 汗 反 下 之 为 逆 。此以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心下硬有热,
知传邪入里,
故 舍 脉 而 从 证 也 。大 便 则 许 攻 之 ,
小便
则不 许 利 何 也 ? 曰:攻 大 便 则 内 热 除 ,
利小便则津液伤也。
林 澜 曰 :心 下 硬 与 腹 硬 满 不 同 。腹 硬 邪 已 结 聚 成 实 ,
此但 在
心 下 ,自与非下不可者异矣。腑 与 脏 对 举 而 言 ,
见一为入里,
一犹
属表之义也。
阳明病,
脉迟,
食 难 用 饱 ,饱 则 微 烦 头 眩 ,
必小便难,
此欲作谷
疸 。虽 下 之 ,
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
脉迟故也。
〔注 〕 阳 明 病 不 更 衣 ,已 食 如 饥 ,
食辄腹满脉数者,
则为胃
热,
可 下 证 也 。今 脉 迟 ,
迟为中寒,
中寒不能化谷,
所以虽饥欲食,
食难用饱,
饱则烦闷,
是 健 运 失 度 也 。清 者 阻 于 上 升 ,
故 头 眩 ;浊
者阻于下降,
故 小 便 难 。食 郁 湿 瘀 ,
此欲作谷疸之征,
非阳明热
湿,
腹 满 发 黄 者 比 。虽 下 之 腹 满 暂 减 ,
顷复如故,
所以然者,
脉迟
中寒故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迟为寒不化谷,
故 食 难 用 饱 。湿 郁 而 蒸 ,
气逆而不下行,
故微烦头眩,
小 便 难 也 。疸 ,
黄 病 也 。谷 疸 ,
水谷
之湿蒸发而身黄也。
张 璐 曰 :下 之 腹 满 如 故 ,
盖腹满已是邪陷,
脉迟则胃不实,

下其糟粕,
病既不除,
而 反 害 之 耳 !夫 阳 明 证 本 当 下 ,阳明而至腹
痛,
尤 当 急 下 。独 此 一 证 下 之 ,
腹满必如故者,
缘脉迟则胃气空
虚,
津液不充,
其满不过虚热内壅,
非 结 热 当 下 之 比 也 。可见脉迟
胃虚 ,
不但下之无益,
即发汗利小便之法,
亦不可用,
惟当用和法,
如甘草干姜汤,
先温其中,
然后少与调胃微和胃气可也。
程 应 旄 曰 :热 蓄 成 黄 之 腹 满 ,
下 之 可 去 。此 则 谷 气 不 得 宣 泄 ,
属胃气虚寒使然,
下 之 益 虚 其 虚 矣 。故 腹 满 如 故 。
阳明病,
若 中 寒 者 ,不 能 食 ,
小便不利,
手足灘然汗出,
此欲作

133
P 中医
犒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腹 )

固瘕,
必 大 便 初 硬 后 溏 。所 以 然 者 ,
以胃中冷,
7_K谷 不 别 故 也 。
- 〔注 〕 阳 明 病 内 热 ,
则不大便,
能食,
小便利,
手足澉然汗出,
医宗金鉴卷四

是 可 下 之 证 也 。今 中 寒 不 能 食 ,
小便不利,
虽手足澉然汗出,
不可
下也,
此 为 中 寒 欲 作 固 瘕 。何 以 知 之 ? 以 大 便 必 初 硬 而 后 溏 也 。
所 以 然 者 ,胃 中 虚 冷 ,
水谷不分,
故小便不利而大便必溏也。
〔按 〕 不 能 食 与 上 条 食 难 用 饱 ,
同 一 不 能 腐 熟 水 谷 也 。小便
不利与上条小便难,
同 一 不 能 下 输 膀 胱 也 。惟 手 足 澉 然 汗 出 ,

上条饱则微烦、
头眩不同,
彼欲作谷疸,
此欲作固瘕,
皆胃中寒冷。
一以微烦头眩,
阳在中上,
故 不 病 泻 而 病 疸 ;一 以 手 足 汗 出 ,阳在
四肢,
故 不 病 疸 而 病 泻 也 。再 上 条 中 寒 食 难 用 饱 ,
无汗小便难,

作谷疸,
以其尚能少食微烦,
犹 有 阳 气 故 也 。此 条 中 寒 不 能 食 ,

足冷汗,
小便不利,
欲作固瘕,
则是寒湿不化,
纯 阴 故 也 。固 瘕 者 ,
大瘕泻也,
俗 谓 之 溏 泻 。固 者 ,
久而不止之谓也。
〔按 〕人 之 汗 以 天 地 之 雨 名 之 ,阴 阳 和 而 后 有 雨 ,阳亢则热
而雨少,
阴盛则寒而雨多,
人 之 汗 亦 若 是 也 。四 肢 手 足 属 土 ,
土主
脾胃,
若脉大,
其汗蒸蒸而热,
则 为 阳 盛 可 下 之 证 也 ;若 脉 迟 ,
其汗
絷絷而寒,
则为阴盛可温之证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水谷不别,
属 湿 热 偏 渗 者 多 。此点出胃
中冷,
欲人知病本于寒,
宜从寒治,
不在小便也。
太阳病,
寸 缓 关 浮 尺 弱 ,其 人 发 热 汗 出 ,
复恶寒不呕,
但心下
瘩者,
此 以 医 下 之 也 ;如 其 不 下 者 ,
病人不恶寒而渴者,
此转属阳
明 也 。小 便 数 者 ,
大便必硬,
不更衣十曰,
无所苦也,
渴欲饮水,少
少与之,
但以法救之,
渴者,
宜五苓散。
〔按 〕 “但 以 法 救 之 ”五 字 ,当 是 “若 小 便 不 利 ”,
方与上文
“小 便 数 ”,
下 文 “渴 者 ”之 义 相 合 。此 条 病 势 不 急 救 之 之 文 ,
殊觉
无谓,
必 有 遗 误 。王 三 阳 亦 云 :
此处五苓散难用,
不 然 经 文 “渴
者 ”之 下 ,
当 有 阙文也。

134
中医
輳象 必 t 丛 书 (典 藏 跋 )
::c

〔注 〕太 阳 病 脉 浮 缓 而 弱 ,中 风 脉 也 ;发 热 汗 出 恶 寒 ,中风证
也 。不 呕 则 里 气 和 ,
缘 何 而 有 心 下 痞 证 ?此 必 以 医 下 之 故 也 。如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其不经医下,
邪热自传于里,
病人不恶寒而渴者,
此 邪 去 太 阳 ,已
转 属 阳 明 也 。若 小 便 数 者 ,
大便必硬,
然使不更衣十余日,
而无或
满或痛之苦,
是仍属虚燥不实之硬,
不可议下,
俟 之 可 也 。如或渴
欲饮水,
必是胃中干燥,
当 少 少 与 之 以 滋 其 胃 可 耳 。其 或 小 便 不
利而渴者,
是又为水停不化,
宜 五 苓 散 以 导 其 所 停 之 水 矣 。盖病
在膀胱,
故仍治太阳而不治阳明也。
〔集 注 〕张 兼 善 曰 :
十日不更衣,
而不用攻伐何也? 曰:
此非
结热,
虽不大便,
而无潮热、
谵语可下之证,
当须审慎,
勿以日数久
而辄为攻下也。
喻昌曰:
寸缓、
关浮、
尺弱,
发热汗出恶寒,
纯是太阳中风未罢
之证,
设非误下,
何 得 心 下 痞 结 耶 ?如 不 误 下 ,
而太阳证必渐传
经,
乃至不恶寒而渴,
邪 入 阳 明 审 矣 。然 阳 明 津 液 既 偏 渗 于 小 便 ,
则大肠失其润而大便硬,
与肠中热结自是不同,
所以旬日不更衣
无所苦也。
汪琥曰:
小便数大便硬,
仲 景 论 中何以无治法耶?盖此正是
仲景不须用药处,
俟其阴阳自和,
则小便渐少,
大便必自出也。
阳明病,
心下硬满者,
不 可 攻 之 ;攻 之 利 遂 不 止 者 死 ,
利止
者愈。
〔注 〕此 申 上 条 痞 硬 不 更 衣 十 日 无 所 苦 ,
误 攻 之 变 也 。 阳明
病非胃家实,
而心下硬满者,
不 可 攻 之 。若 攻 之 ,
其人利不止者,
则 正 脱 而 死 。其 人 利 自 止 者 ,
邪退则犹可愈也。
〔集 注 〕 汪 琥 曰 :
或问结胸证同是心下硬满,
又属可下何也?
盖结胸证,
心下硬满而痛者,
为胃中实,
故 可 下 ;此 证 不 痛 ,当是虚
硬虚满,
与半夏泻心汤之心下痞硬略同,
故云不可攻也。
诸 虚 者 ,不 可 下 ,
下 之 则 大 渴 。求 水 者 易 愈 ,
恶水者剧。

135

中医
犍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注 〕虚 者 下 之 ,
是 为 重 虚 ,阴 津 消 亡 ,自 然 大 渴 。其 求 水
者,
阳气犹存,
故 易 愈 ;若 恶 水 者 ,
阳气已绝,
则难愈矣。
医宗金鉴卷四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诸 虚 者 ,阳 津 阴 液 ,
必有所亡,
故下之则
大 渴 ;求 水 者 亡 阴 ,
恶水者亡阳,
故 有 愈 剧 之 分 。观此知仲景虑误
下之助阴,
甚于虑误下之亡阴矣。
大 下 之 后 ,复 发 汗 ,
小便不利者,
亡 津 液 故 也 。勿 治 之 ,
得小
便利,
必自愈。
〔注 〕 大 下 之 后 ,
复发其汗,
重亡津液,
小 便 当 少 ,以水液内
竭 故 也 。勿 治 之 ,
言 勿 利 其 小 便 也 。须 俟 津 液 回 而 小 便 利 ,
必自

愈矣D
〔集 注 〕 程 知 曰 :
言下后复发汗,
有 俟 津 液 自 回 之 法 。若强
责其小便,
则膀胱之气化不行,
有 增 硬 满 喘 胀 者 矣 。故 宜 以 不 治
治之。
阳明病,
下血谵语者,
此 为 热 入 血 室 。但 头 汗 出 者 ,
刺期门,
随其实而泻之,
灘然汗出则愈。
〔注 〕妇 人 病 伤 寒 ,
经血适至,
则 有 热 入 血 室 之 证 ,宜刺期
门 ;男 子 病 伤 寒 ,
有下血谵语者,
亦 为 热 人 血 室 也 。若 热 随 血 去 ,
必 通 身 汗 出 而 解 矣 。若 血 已 止 ,
其热不去,
蓄于阳明,
不得外越而
上蒸,
但头汗出而不解者,
亦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泻之,
则 亦必通
身澉然汗出而愈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血 室 、头 汗 、
期 门 ,注 皆 见 太 阳 篇 中 。 阳
明 之 脉 ,其 直 者 ,
从缺盆下乳内廉下,
侠 脐 入 气 街 中 。血 室 之 脉 ,
起于气街,
上 行 至 胸 中 而 散 。所 以 妇 人 经 来 ,
热入血室,
则似结胸
而谵语,
从 阳 明 里 也 。男 子 下 血 ,
热入血室,
但头汗出亦谵语,

阳明外也,
故并宜刺期门。
程应旄曰:
下血则经脉空虚,
热得乘虚而入血室,
谵语以血室
虽冲脉所属,
而心经实血室之主,
室被热扰,
故 心 神 不 清 也 。但头

136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汗出者,
血下夺则无汗,
热 上 扰 则 汗 蒸 也 。刺 期 门 者 ,
热入阴分,
实在阴,
随其实而泻之,
则荣气和而心气下通,
故澉然汗出而解。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阳明病,
□燥,
但欲漱水不欲晒者,
此必鍾。
〔注 〕 阳 明 属 胃 ,
开窍于口。阳明有热,
故 口 燥 也 。但 欲 漱
水 不 欲 _者 ,
虽燥而不渴,
知热在经而不在腑,
在血而不在气也。
热在经血,
迫血妄行,
必致衄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口 中 干 燥 与 渴 异 ,
漱水不欲咽,
知不渴也。
阳 明 病 ,口燥但漱水不欲咽,
知邪人血分。阳明之脉起于鼻,
故知
血得热而妄行,
必由鼻而出也。
沈明宗曰:
阳 明 病 ,口 燥 漱 水 而 不 欲 咽 ,
乃邪郁于经,
未人于
腑也。
脉浮发热,
□干鼻燥,
能 食 者 ,则 鍾 。
〔注 〕 此 承 上 条 详 出 脉 证 ,以 互 发 其 义 也 。 阳 明 病 ,
脉浮发
热 ,口鼻干燥,
热 在 经 也 。若 其 人 能 食 ,
则 为 胃 和 ,胃和则邪当还
表 作 解 也 。然 还 表 作 解 ,
不解于卫,
则解于营,
汗出而解者,
从卫
解 也 ;蛆 血 而 解 者 ,
从 营 解 也 。今 既 能 食 、
衄血,
则知欲从营解也。
〔集 注 〕 张 锡 驹 曰 :
此 论 阳 明 经 脉 燥 热 也 。夫 热 在 经 脉 ,

脉浮发热,
热循阳明经脉而上,
故口干鼻燥,
不伤胃气,
故能食。
能食者则蛆,
言病不在胃腑,
非因能食而致蛆也。
阳明证,
其人喜忘者,
必 有 霱 血 。所 以 然 者 ,
本有久瘀血,

令 喜 忘 。屎 虽 硬 ,
大便反易,
其色必黑者,
宜抵当汤下之。
〔注 〕 经 曰 :血 并 于 下 ,乱 而 喜 忘 。喜 忘 者 ,
好忘前言往事
也 。今 阳 明 病 ,
其人喜忘者,
本有久瘀之血,
与热上并于心,
故令
喜 忘 也 。蓄 血 之 屎 虽 硬 ,
然大便反易,
其色必黑,
盖以血与糟粕共
并,
故 反 易 而 色 黑 也 。不 用 桃 仁 承 气 汤 ,
而 用 抵 当 汤 大 下 之 者 ,以
其人本有久瘀之血故也。
〔集 注 〕 张 志 聪 曰 :
太阳蓄血在膀胱,
故验其小便之利与不

137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利;
阳明蓄血在肠胃,
故验其大便之黑与不黑。
张璐曰:
大便色黑,
虽 曰 瘀 血 ,而 燥 结 亦 黑 。但 瘀 血 则 粘 如
医宗金鉴卷四


漆,燥结则晦如煤,
此为明辨也。
郑 重 光 曰 :太 阳 热 结 膀 胱 证 ,
轻者如狂,
重 者 发 狂 。如狂者血
自下,
故用桃仁承气汤,
因 势 而 利 导 之 ;发 狂 者 血 不 下 ,
须用抵当
汤 。此 条 喜 忘 差 减 于 狂 ,
乃用发狂之重剂,
何 也 ?盖 太 阳 经 少 血 ,
阳明经多血,
所 以 宜 用 抵 当 汤 峻 攻 。太 阳 云 “主 之 ”,
乃确然不易
之法,
此 云 “宜 用 ”,
则证有轻重,
在于临时酌量耳。
病人无表里证,
发热七八曰,
虽脉浮数者,
可 下 之 。假 令 已
下,
脉数不解,
合热则消谷善饥,
至六七曰,
不 大 便 者 ,有 瘀 血 ,

抵 当 汤 。若 脉 数 不 解 ,
而下不止,
必协热便脓血也。
〔注 〕此 承 上 条 言 蓄 血 喜 忘 ,
热 结 而 无 表 里 证 者 ,当下之义
也 。病 人 无 表 里 证 ,
是 无 太 阳 表 、阳明里证也。但 发 热 而 无 恶 寒 ,
七八日,
虽 脉 浮 数 不 可 汗 也 。若 屎 硬 可 下 之 ,
假令已下,
脉不浮而
数不解,
是 表 热 去 里 热 未 去 也 。至 六 七 日 又 不 大 便 ,
若不能消谷
善饥,
是胃实热也,
以大承气汤下之。今 既 能 消 谷 善 饥 ,
是胃和合
热,
非胃邪合热,
故屎虽硬色必黑,
乃有瘀血热结之不大便也,

用 抵 当 汤 下 之 。若 脉 数 不 解 ,
不大便硬而下利不止,
必有久瘀,

热腐化而便脓血也,
则不宜用抵当汤下之矣。
〔集 注 〕张 璐 曰 :
病 虽 七 八 日 ,尚 发 热 脉 浮 数 ,
仍属太阳表
证 。因 误 下 引 邪 内 入 ,
所 以 脉 数 不 解 ,内 外 合 邪 而 见 消 谷 善 饥 。
谷入既多,
反至六七日不大便,
且不烦渴,
是知其证非热结在胃,
乃 热 结 在 血 。 以 其 表 证 误 下 ,尚 兼 太 阳 随 经 之 热 未 尽 ,
故以抵当
为 至 当 也 。若 脉 数 不 解 而 下 利 不 止 ,
又当随其下血与不下血而异
治之,
倘血分之热邪不除,
必协热而便脓血也。
伤寒发汗已,
身 目 为 黄 。所 以 然 者 s 以 寒 湿 在 里 不 解 故 也 ,

为不可下也,
于寒湿中求之。

138
中 医 魏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 伤 寒 发 汗 已 ,
身 目 为 黄 。所 以 然 者 ,以 表 有 寒 里 有 湿
未 解 也 。夫 表 寒 里 湿 ,
郁 而 发 黄 ,自 非 热 湿 内 瘀 ,
郁而成黄者比,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故 不 可 下 。惟 当 于 表 寒 里 湿 中 求 其 治 法 ,
宜发其表寒,
利其里湿
可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伤 寒 发 汗 已 ,
热邪解矣,
何由反蒸身目为
黄 ?所 以 然 者 ,
寒湿抟聚,
适在躯壳之里,
故 尔 发 黄 也 。里 者 ,

内之通称,
非谓寒湿深人在里,
盖身目正属躯壳,
与脏腑无关也。
于寒湿中求之,
求其寒湿中之治法也。
程 应 旄 曰 :其 人 素 有 湿 邪 在 里 ,
表寒虽经发汗,
而 其为里湿所
持者,
终 在 里 而 无 从 解 散 也 。发 汗 后 之 寒 ,
与湿郁蒸为热,
非实热
也,
故 不 可 下 。仍 当 于 寒 湿 中 ,
责其或浅或深而治之可也。
伤寒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注 〕 伤 寒 表 邪 未 解 ,
适遇其人阳明素有湿邪,
热入里而与
湿合,
湿热蒸瘀,
外薄肌表,
身 必 发 黄 也 。若 其 人 头 有 汗 ,
小便不
利,
大便硬,
则 或 清 、或 下 、或 利 小 便 ,自 可 愈 也 。今 乃 无 汗 小 便
利,
是里之瘀热未深,
表之郁遏犹甚,
故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发其表,
内逐其湿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伤寒之邪,
得湿而不行,
所以热瘀身中而发
黄,
设 泥 “里 ”字 ,岂有 邪 在 里 而 反 治 其 表 之 理 哉 !
程 应 旄 曰 :凡 伤 寒 瘀 热 在 里 者 ,由 湿 蒸 而 来 ,
故 身 必 发 黄 。此
之瘀热未深,
只从表一边开其郁滞,
而散除湿热,
麻黄连轺赤小豆
汤是其主也。
林 澜 曰 :麻 黄 连 轺 一 证 ,
虽曰在里,
必因邪气在表之时,
有失
解 散 。今 虽 发 黄 ,
犹宜兼汗解以治之也。
汪 琥 曰 :夫 寒 邪 自 外 而 来 ,
若挟内湿瘀于经络之中,
则郁而变
热,
故 令 其 人 身 目 发 黄 也 。此 条 乃 是 太 阳 经 传 来 者 ,
太阳伤寒,

宜用麻黄汤,
只因邪传阳明,
热 瘀 于 里 。里 非 胃 腑 ,
以阳明经居太

139
哞医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

阳之里,
即《尚论篇》所 云 躯 壳 之 里 是 也 。惟 其 里 有 热 ,
所以方中
用麻黄汤而去桂枝之辛热,
更 加 赤 小 豆 、姜 、
枣 之 甘 辛 ,以祛散在

手 表之寒湿,
复加连轺、
生梓白皮之苦寒,
以清解肌里之瘀热也。
麻簧连辎赤小豆涵方
麻 黄 (去节 )二 两 赤 小 豆 - 升 杏 仁 (去皮、尖 )四 十 枚 生 姜
鉴 (切)二 两 大 枣 (擘 )十 二 枚 甘 草 (炙 )二 两 生 梓 白 皮 (切 )一升
连轺二 两
卷 已上八味,
以潦水一斗,
先煮麻黄,
再沸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

三升,
分温三服,
半日则尽。
〔方 解 〕 湿 热 发 黄 无 表 里 证 ,
热盛者清之,
小便不利者利之,
里实者下之,
表实者汗之,
皆 无 非 为 病 求 去 路 也 。用麻 黄 汤 以 开
其表,
使 黄 从 外 而 散 。去 桂 枝 者 ,
避 其 热 也 ;佐 姜 、
枣者,
和其营卫
也 ;加 连 轺 、
梓皮以泻其热,
赤小豆以利其湿,
共成治表实发黄之
效 也 。连 轺 ,
即 连 翘 根 。无 梓 皮 以 茵 陈 代 之 。
〔集 解 〕周 扬 俊 曰 :
此亦两解表里法也,
故用外汗之药,
必兼
渗 湿 之 味 。伤 寒 发 黄 者 ,
必其人太阴素有湿热,
更兼寒邪未散,

邪相合,
因而蒸郁为黄也。 -
伤 寒 七 八 曰 ,身 黄 如 橘 子 色 ,
小便不利,
腹微满者,
茵陈蒿汤
主之。
〔注 〕 身 黄 湿 热 之 为 病 也 ,
湿盛于热,
则 黄 色 晦 ;热 盛 于 湿 ,
则 黄 色 明 。如 橘 子 色 者 ,
谓 黄 色 明 也 。伤 寒 七 八 日 ,
身黄色明,

便不利,
其腹微满,
此 里 热 深 也 。故 以 茵 陈 蒿 治 疸 病 者 为 君 ,
佐以
大黄,
使以梔子,
令湿热从大小二便泻出,
则身黄腹满自可除矣。
〔集 注 〕唐 不 岩 曰 :
熏黄,
阴 黄 也 ;橘 子 黄 ,
阳黄也。
程知曰:
此 驱 湿 除 热 法 也 。伤 寒 七 八 日 ,
可 下 之 时 ;小 便 不
利,
腹微满,
可 下 之 证 。兼 以 黄 色 鲜 明 ,
则为三阳入里之邪无疑,
故以茵陈除湿,
梔子清热,
用 大 黄 以 助 其 驱 除 。此 证 之 可 下 者 ,

140
_ 輪康
芯 读 丛 书 (輿 藏 t)

必以除湿为主,
而不专取乎攻下有如此者。
菌陈蓠涵方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茵 陈 蒿 六 两 梔 子 (擘)十 四 枚 大 黄 (去皮)二两

上 三 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先煮茵陈,
减 六 升 ,内 二 味 ,
煮取三
升,
去滓,
分三服,
小便当利,
尿如皂荚汁状,
色 正 赤 ,一 宿 腹 减 ,

从小便出也。
伤寒身黄发热,
栀子柏皮汤主之。
〔注 〕 伤 寒 身 黄 发 热 者 ,
设有无汗之表,
宜用麻黄连轺赤小
豆 汗 之 可 也 ;若 有 成 实 之 里 ,
宜 用 茵 陈 蒿 汤 下 之 亦 可 也 。今 外 无
可 汗 之 表 证 ,内 无 可 下 之 里 证 ,
故惟宜以梔子柏皮汤清之也。
〔集 注 〕林 澜 曰 :
伤 寒 身 黄 ,胃 有 瘀 热 ,
须当下之,
此以发热
而热未实,
故宜梔子柏皮汤解之。
汪琥曰:
身黄兼发热者,
乃黄证中之发热,
而非麻黄、
桂枝证
之 发 热 也 。热 既 郁 而 发 黄 ,
虽表而非纯乎表证,
但当清其郁,
以退
其黄,
则发热自愈。
魏慕彤曰:
此 三 条 虽 皆 外 寒 挟 湿 之 邪 ,瘀 而 成 热 之 证 。然在
表、
在里,
湿胜、
热胜,
尤当加意也,
岂可概以为里证而混下耶!
栀子柏慶涵方
梔 子 ( 擘 )十 五 枚 甘 草 (炙)一 两 黄 柏 二 两

上三味,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半,
去滓,
分温再服。
〔按 〕此 方 之 甘 草 ,
当是茵陈蒿,
必传写之误也。
阳明病被火,
额 上 微 汗 出 ,而 小 便 不 利 者 ,
必发黄。
〔注 〕 阳 明 病 无 汗 ,
不以葛根汤发其汗,
而以火劫取汗,
致热
盛津干,
引饮水停,
为热上蒸,
故额上微汗出,
而周身反不得汗也。
若小便利,
则从燥化,
必烦渴,
宜 白 虎 汤 ;小 便 不 利 ,
则从湿化,

发黄,
宜茵陈蒿汤。
〔集 注 〕喻 昌 曰 :阳 明 病 ,
湿停热郁而烦渴有加,
势必发黄,

141
中医
临咸 必 读 丛 书 (典藏 S )

然汗出热从外越,
则 黄 可 免 ;小 便 多 ,
热从下泄,
则 黄 可 免 。若误
攻之,
其热邪愈陷,
津液愈伤,
而 汗 与 小 便 愈 不 可 得 矣 。误 火 之 ,
医宗金鉴卷四

则热邪愈炽,
津液上奔,
额 虽 微 汗 ,而 周 身 之 汗 与 小 便 愈 不 可 得
矣 。发 黄 之 变 ,
安能免乎?
程知曰:
太 阳 发 黄 ,由 寒 郁 湿 ,
湿 不 得 解 ;阳 明 发 黄 ,由湿瘀
热,
热不得越,
故宜分经论治。
阳明病,
无汗,
小便不利,
心中懊铱者,
身必发黄。
〔注 〕 阳 明 病 无 汗 ,以 热 无 从 外 越 也 。小 便 不 利 ,
湿不能下
泄 也 。心 中 懊 侬 ,
湿 瘀 热 郁 于 里 也 。故 身 必 发 黄 ,
宜麻 黄 连 轺 赤
小豆汤,
外 发 内 利 可 也 。若 经 汗 吐 下 后 ,
或小便利,
而心中懊侬
者,
乃热郁也,
非 湿 瘀 也 。便 硬 者 ,
宜 调 胃 承 气 汤 下 之 ;便 软 者 ,

栀子豉汤涌之可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无汗小便不利,
则湿停懊侬,
湿停热郁,
所以知必发黄也。
张璐曰:
外不得汗,
下不得溺,
而湿热郁于胸中不得泄,
势必
蒸身为黄也。
阳明病,
面合色赤,
不可攻之,
必发热色黄,
小便不 利 也 。
〔注 〕 阳 明 经 病 ,
面合当色赤,
是 热 邪 犹 怫 郁 在 经 ,尚未入里
而成实也,
故虽不大便,
不 可 攻 之 。若 攻 之 ,
则怫郁在经之邪不
解,
必 令 发 热 色 黄 。若 其 人 里 燥 ,
小 便 利 则 同 燥 化 ,当 不 发 黄 ,

必大便硬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日 :
合,应 也 。赤 ,
热 色 也 。 胃 热 上 行 ,面应
赤色,
攻则亡津液,
故发热色黄,
因小便不利也。
程知曰:
言热在阳明之经,
不 可 攻 也 。热 在 于 经 ,
阳气怫郁在
表也,
攻之则经中之热,
未得表散,
必发热色黄,
因小便不利也。
程 应 旄 曰 :热 阻 于 肌 肤 之 间 ,
故发热而小便为之不利,
郁而成
黄也。

142
中医
輪康 必 渎 丛 书 (辑藏跃

阳明病,
发热汗出,
此为热越,
不能发黄也。但 头 汗 出 ,
身无
汗,
剂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 饮 水 浆 者 ,此 为 瘀 热 在 里 ,
身必发黄,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茵陈薦汤主之。
〔注 〕 阳 明 病 发 热 汗 出 者 ,
此为热越,
小便若利,
大便因硬,
不能发 黄 也 。但 头 汗 出 身 无 汗 ,
是阳明之热不得外越,
而上蒸也;
小便不利,
湿 蓄 膀 胱 也 ;渴 饮 水 浆 ,
热 灼 胃 腑 也 。此 为 湿 热 瘀 蓄 在
里,
外 薄 肌 肤 ,故 身 必 发 黄 也 。茵 陈 蒿 汤 主 之 者 ,
通利大小二便,
使湿热 从 下 窍 而 出 也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越,散 也 。头 汗 瘀 热 发 黄 注 皆 见 太 阳 篇
中。茵 陈 逐 湿 瘀 之 黄 ,
梔子除胃家之热,
大 黄 推 壅 塞 之 瘀 。三物
者,
苦以泄热,
泄热则黄散矣。
程应旄曰:
头汗出,
身无汗,
剂颈而还,
足征阳热之气,
郁结于
内而不得越,
故但上蒸于头,
头 为 诸 阳 之 首 故 也 。气 不 下 达 ,
故小
便不利•,
腑气过燥,
故 渴 饮 水 浆 。瘀 热 在 里 ,
指 无 汗 言 。无汗而小
便利者属寒,
无 汗 而 小 便 不 利 者 属 湿 热 。两 邪 交 郁 ,
不能宣泄,

盡 而 发 黄 。解 热 除 湿 ,
无 如 茵 陈 。梔 子 清 上 ,
大黄涤下,
通身之热
得泄,
又何黄之不散耶?
伤寒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
黄;若小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至七八曰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注 〕此 太 阴 转 属 阳 明 证 也 。伤 寒 脉 浮 缓 ,
手足热者,
太阳
也 。今 手 足 自 温 ,
非太阳证,
是 为 系 在 太 阴 也 。然 太 阴 脉 当 沉 缓 ,
今脉浮缓,
乃 太 阳 脉 也 。证 太 阴 而 脉 太 阳 ,
是邪由太阳传太阴也,
故曰:
系 在 太阴也。若 小 便 自 利 者 ,
则不从太阴湿化而发黄,
至七
八日大便硬者,
则是从燥化,
此为阳明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阳明为病,
本于胃家实。 胃家之实,
不特
三阳受邪,
能致其转属阳明,
即三阴受邪,
亦 能 致 其 转 属 阳 明 。聊
举 太 阴 一 经 例 之 :脉 浮 而 缓 ,
是为表脉,
然无发热、
头痛、
恶寒等外

143
中医
撝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证,
而手足只温,
是 邪 不 在 表 而 在 里 。但 入 里 有 阴 阳 之 分 ,
须以小
便别之,
小便不利,
湿 蒸 热 瘀 而 发 黄 ,以 其 人 胃 中 原 无 燥 气 也 ;小
医宗金鉴卷四

便 自 利 者 ,胃 干 便 硬 而 成 实 ,以 其 胃 中 本 有 燥 气 也 。病虽成于七
八曰,
而其始证却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
实 是 太 阴 转 属 而 来 也 。即
太 阴 、阳 明 推 之 ,
少阴三大承气证,
厥阴一小承气证,
何非转属阳
明之病哉!
魏蒸彤曰:
病在太阳,
热 为 湿 郁 ,团 聚 于 里 ,
必 有 归 著 。既不
能发黄,
小便自利,
则 邪 何 归 乎 ?不 得 不 归 之 于 万 物 所 归 之 胃 。
至于七八日,
小便自多,
大便自硬,
而为阳明病矣。
伤寒转系阳明者,
其人灘然微汗出也。
〔注 〕 凡 伤 寒 ,
无 论 三 阴 、三 阳 ,
若转系阳明,
其人必有檝澉
然微汗出之证,
始为转属阳明也。
太阳病吐之,
但太阳病当恶寒,
今反不恶寒,
不欲近衣,
此为
吐之内烦也。
〔注 〕太 阳 病 吐 之 表 解 者 ,当 不 恶 寒 ;里 解 者 ,
亦 不 恶 热 。今
反不恶寒,
不欲近衣者,
是 恶 热 也 。此 由 吐 之 后 ,
表 解 里 不 解 ,内
生 烦 热 也 。盖 无 汗 烦 热 ,
热在表,
大 青 龙 证 也 ;有 汗 烦 热 ,
热在里,
白虎汤 证 也 ;吐 下 后 心 中 懊 侬 ,
无汗烦热,
大便虽硬,
热犹在内,

子豉汤证也•,
有汗烦热,
大便已硬,
热悉人腑,
调胃承气汤证也。
今因吐后,
内 生 烦 热 ,是 为 气 液 已 伤 之 虚 烦 ,
非未经汗下之实烦
也 。已上之法,
皆不可施,
惟宜用竹叶石膏汤,
于益气生津中,

热宁烦可也。
〔集 注 〕 张 潞 曰 :
此以吐而伤胃中之液,
故内烦不欲近衣。
虽显虚烦之证,
较关上脉细数而成虚热,
脾胃两伤者稍轻,
虽不致
逆,
亦误吐之过也。
太阳病,
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
反不恶寒发热,
关上脉细数
者,
以医吐之过也。一 二 日 吐 之 者 ,
腹中饥,
□不能食;三四日吐

144
中医
輪尿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5^

之者,
不喜糜粥,
欲 食 冷 食 ;朝 食 暮 吐 。 以 医 吐 之 所 致 也 ,
此为
小逆。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按 〕 “欲 食 冷 食 ”之 下 ,
当有“五 六日吐之者”六 字 。若无此
一 句 ,则 不 喜 糜 粥 欲 食 冷 食 ,
与朝食暮吐之文,
不 相 联 属 。且 以上
文一二日、
三四日之文细玩之,
则 可 知 必 有 “五 六 日 吐 之 ”一 句 ,
由浅及深之谓也。
〔注 〕 太 阳 病 不 解 ,
当 恶 寒 发 热 。今 自 汗 出 ,
不恶寒发热,

表 已 解 也 。关 上 脉 细 数 ,胃 不 和 也 。细 者 ,胃 气 虚 。数 者 ,胃气
热 。证 脉 不 和 ,
询其故,
知 以 医 吐 之 过 也 。一 二 日 病 在 太 阳 ,
正气
未衰,
吐之者,
伤胃未深,
故 腹 中 知 饥 ,口不能食也;三四日病在阳
明 ,胃 中 已 热 ,
吐之者,
复伤津液,
故不喜糜粥,
欲 食 冷 食 也 ;五 六
日病将转入阴经,
正 气 已 衰 。 吐 之 者 ,胃 中 虚 冷 ,
故朝食暮吐也。
此皆医吐之所致,
尚在可治。故 曰 :此 为 小 逆 也 。
〔集 注 〕 程 知 曰 :
本 太 阳 病 ,医 吐 之 ,
则表邪乘虚传人阳明,
伤动胃气,
而关脉细数矣。
程 应 旄 曰 :阳 明 之 气 ,
下行为顺,
上行为逆。以医吐之所致,
则非脾胃本来之病,
此 为 小 逆 。更 勿 误 治 ,使 小 逆 变 成 大 逆 也 。
食 谷 欲 呕 ,属 阳 明 也 ,吴 茱 萸 汤 主 之 。得 汤 反 剧 者 ,属 上
焦也。
〔注 〕食 谷 欲 呕 ,
属 阳 明 者 ,以 胃 主 受 纳 也 。今 胃 中 寒 ,
不能
纳谷,
故欲呕也。以吴茱萸汤温中降逆,
而 止 其 呕 可 也 。若 得 汤
反剧者,
此必非中焦阳明之里寒,
乃 上 焦 太 阳 之 表 热 也 。吴茱萸
气味俱热,
药病不合,
故 反 剧 也 。法 当 从 太 阳 、阳 明 合 病 ,
不下利
但呕之例治之,
宜葛根加半夏汤。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食 谷 欲 呕 ,胃 寒 也 ,
故曰属阳明,
言与恶
寒 呕 逆 不 同 也 。上 焦 ,
以膈言也。
病 人 脉 数 ,数 为 热 ,
当消谷引食,
而反吐者,
此以发汗令阳气

145
.中医
|_康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版 )

微,
膈气虚,
脉乃数也,
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以胃中虚冷,
故吐也。
〔注 〕 病 人 脉 数 ,
数为有热,
则 当 消 谷 引 食 。今 食 而 反 吐 者 ,
医宗金鉴卷四

盖以身热脉数,
误 为 表 热 而 发 其 汗 ,因 使 其 人 阳 气 微 ,
膈气虚也。
不知此脉之数,
乃外邪客热之数,
非胃中实热之数也,
其不能消谷
食而反吐者,
乃胃中本虚冷故耳。
〔集 注 〕程 知 曰 :
此 言 汗 后 脉 数 吐 食 ,当 责 胃 之 阳 虚 也 。 阳
受气于胸中,
发汗过多,
令阳气微,
膈气虚,
客热外越,
故脉数也。
客热不能消谷而吐者,
当责其胃之虚冷,
若因其数而投以清胃之
药,
则左矣。
程 应 旄 曰 :见 数 脉 而 反 吐 者 ,
数为热脉,
无 力 则 为 虚 脉 。膈虚
阳客于上,
不能下温,
故 令 胃 中 虚 冷 。热 为 客 热 ,
寒 为 真 寒 。究其
根由,
只由发汗 令 阳 气 微 。然 则 阳 气 之 珍 重 ,
何 如 而 可误汗乎?
阳明病,
不能食,
攻 其 热 必 哕 。所 以 然 者 ,胃 中 虚 冷 故 也 。 以
其 人 本 虚 ,攻 其 热 必 哕 。
〔注 〕 阳 明 病 不 能 食 者 ,
为中寒,
即有脉数客热,
上条既戒以
不可汗,
此 又 言 亦 不 可 攻 。若 攻 其 热 ,
则寒其胃阳,
亦必作哕矣。
所以然者,
客 热 虽 除 ,胃亦虚冷故也。以 其 人 本 来 胃 虚 ,
故攻其热
必 哕 。哕 ,
即 干呕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攻热皆寒药,
故 知 必 哕 。 胃 中虚以不能
食言,
此亦戒谨之意。
林 澜 曰 :阳 明 谵 语 潮 热 ,
不能食者,
可 攻 ,由 燥 屎 在 内 也 。乃
亦有胃中虚冷不能食者,
须详别之,
未可便以不能食为实证也。
若误攻之,
热 去 哕 作 矣 。然 则 安 得 以 阳 明 概 为 宜 下 哉 !
若胃中虚冷,
不能食者,
饮水则哕。
〔注 〕此 承 上 条 不 攻 亦 哕 之 义 也 。若 其 人 胃 中 虚 冷 ,
不能食
者,
虽不攻其热,
饮 水 则 哕 。盖 以 胃 既 虚 冷 ,
复得水寒,
故哕也,

理中汤加丁香、
吴茱萸,
温而降之可也。

146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集 注 〕 喻 昌 曰 :
表热里寒,
法 当 先 救 其 里 。太 阳 经 中 亦 用
四逆汤,
其 在 阳 明 更 可 知 矣 。此 条 比 前 条 虚 寒 更 甚 ,
故不但攻其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热必哕,
即饮水亦哕也。
汪 琥 曰 :若 胃 中 虚 冷 不 能 食 ,
饮水则水寒相抟,
气逆而亦为哕
矣,
法当大温。
趺阳脉浮,
浮则为虚,
浮虚相抟,
故令气悔,
言胃气虚竭也。
脉灣则为哕,
此为医咎,
责虛取实,
守 空 迫 血 。脉 浮 。鼻中燥者,
必龃血也。
〔注 〕误 攻 饮 冷 ,
皆 可 致 询 ,固矣。今 趺 阳 胃 脉 浮 而 不 大 ,

力而虚,
则 是 胃 虚 与 邪 相 抟 ,即 不 误 下 饮 冷 ,
亦 令 询 也 。若趺阳胃
脉滑则为哕者,
乃热气拥郁之询,
非胃气虚竭之饱,
医何可取实责
虚,
以 自 取 其 咎 耶 !若 趺 阳 胃 脉 浮 而 鼻 中 燥 者 ,
此热据营分,
营热
迫血妄行,
必 作 趙 也 。世 有 以 哕 为 呃 逆 者 ,
不 知 哕 即 干 呕 也 ,以其
有哕哕之声,
故 又 名 哕 也 。观 今 病 呃 逆 之 人 ,
与饮冷水则气自脐
下冲上,
出口而作格儿格儿之声,
声长时止者为实•,
可 治 ;声 短 不
已者,
为虚,
难治。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此又出趺阳脉,
而 以 哕 与 趙 言 ,皆逼汗而
不 得 汗 之所致也。咎 ,
过 愆 也 。责 虚 ,
言 求 病 于 虚 。取 实 ,
言反以
虚 为 实 而 攻 取 之 也 。血 属 阴 而 为 内 守 ,
故 曰 守 空 。迫 血 ,言劫
汗也。
寸□脉浮大,
而医反下之,
此 为 大 逆 。浮 则 无 血 ,
大则为寒。
寒气相抟,
则 为 肠 鸣 。医 乃 不 知 ,
而反饮冷水,
令 汗 大 出 ,水 得 寒
气,
冷必相抟,
其人必悔。
〔按 〕 “令 汗 大 出 ”四 字 ,
当是衍文。
〔注 〕 寸 口 脉 浮 大 ,
指 六 脉 皆 浮 大 也 。六 脉 皆 浮 大 ,
则非阳
明 。按 之 大 脉 ,
乃 太 阳 不 按 之 大 脉 也 。医 反 下 之 ,
此为大逆,
则从
前浮脉变而为无血之虚,
大 脉 变 而 为 胃 冷 之 迟 。虚 寒 相 抟 ,
则为

147
中医
榛康 必读 丛 书 (典 藏 牍 )

Iv
f,

肠 鸣 。医 乃 不 知 ,
而 反 与 饮 冷 水 。其 人 得 水 寒 之 气 ,
冷 与 虚相抟
于胃中,
故 必 询 也 。询 者 ,
气馇结有声,
即今之呃逆也。
医宗金鉴卷四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 邪 气 在 表 妄 下 之 变 也 。寸 口 浮 大 ,
而无
硬满藏热之证,
法应发汗,
若反下之,
此 为 大 逆 。既 经 妄 下 ,
则所
谓浮者,
至 于 内 空 而 无 血 ;所 谓 大 者 ,
变 为 里 虚 而 有 寒 。虚寒相
抟,
则 为 肠 鸣 。医 见 脉 大 ,以 为 有 热 ,
饮以冷水,
欲以水寒胜热而
作 汗 。里 先 虚 寒 ,
又得冷水与之相抟,
则冷结上焦,
必至咽噎塞而
气逆矣。
伤寒哕而腹满,
视其前后,
知何部不利,
利之则愈。
〔注 〕伤 寒 哕 而 不 腹 满 者 ,
为正气虚,
吴 茱 萸 汤 证 也 。哕而
腹满者,
为邪气实,
视其二便何部不利,
利之则愈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哕而腹满,
气 上 而 不 下 也 。视 其 前 后 有
不 利 者 J 卩利之以降其气。前 部 小 便 也 ,
后部大便也。
程 知 曰 :前 部 不 利 ,
后 人 治 以 五 苓 ;后 部 不 利 ,
后人治以承气
是也。
沈 明 宗 曰 :邪 传 于 胃 ,胃 气 壅 遏 ,
两气相抟,
气逆上冲,
则为
哕矣。
张 锡 驹 曰 :伤 寒 至 哕 ,
非 胃 气 败 ,即 胃 中 寒 。然 亦 有 里 实 不
通,
气不得下泄,
反上逆而为哕者,
当详辨之。
夫实则谵语,
虚 则 郑 声 。郑 声 者 ,
重语也。
〔注 〕谵 语 一 证 ,
有 虚 有 实 。实 则 谵 语 ,阳 明 热 甚 ,
上乘于
心,
乱言无次,
其声高朗,
邪 气 实 也 。虚 则 郑 声 ,
精神衰乏,
不能自
主,
语言重复,
其声微短,
正气虚也。
〔集 注 〕戴 元 礼 曰 :
谵语属阳,
郑 声 属 阴 。经 曰 :
实则谵语,
虚 则 郑 声 。谵 语 者 ,
颠倒错乱,
言出无伦,
常对空独语,
如见鬼状。
郑声者,
郑重频烦,
语 虽 谬 而 谆 谆 不 已 。老 年 人 遇 事 则 谇 语 不 休 ,
:者本

148
中医
桃康
必 渎 丛 书 (輿藏钣

不难辨,
但阳盛里实,
与阴盛格阳,
皆能错语,
须以他证别之,
随证
施治可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娄全善曰:
余用参、
芪、归、
术等剂治谵语,
得 愈 者 甚 多 ,岂可
不 分 虚 实 ,一 概 用 黄 连 解 毒 、
大小承气等汤以治之乎?
按 :其 所 云 亦 郑 声 也 。
张锡驹曰:
实 则 谵 语 者 ,阳 明 燥 热 甚 而 神 昏 气 乱 ,
故不避亲
疏,
妄 言 骂 詈 也 。虚 则 郑 声 者 ,
神气虚而不能自主,
故声音不正,
而语言重复也。
伤寒四五曰,
脉 沉 而 喘 满 。沉 为 在 里 ,
而反发其汗,
津液越
出,
大 便 为 难 。表 虚 里 实 ,
久则谵语。
〔注 〕伤 寒 四 五 日 ,
人 里 之 时 也 。脉 沉 而 喘 满 ,
乃为在里之
喘满,
而反发其汗,
津液越出,
则 表 虚 也 ;汗 出 胃 干 ,
大便为难,

里 实 也 。久 则 胃 热 炽 盛 ,
必发谵语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越出,
谓枉道而出也。
张 潞 曰 :伤 寒 四 五 日 ,
正邪热传里之时,
况见脉沉在里之喘
满,
而反汗之,
必 致 燥 结 谵 语 矣 。盖 燥 结 谵 语 ,
颇 似 大 承 气 证 。此
以过汗伤津,
而不致大实大满腹痛,
只宜小承气为允当耳!
阳明病,
其 人 多 汗 ,以 津 液 外 出 ,胃 中 燥 ,
大便必硬,
硬则谵
语 ,小 承 气 汤 主 之 。若 一 臟 谵 语 止 者 ,
更莫复臟。
〔注 〕 此 详 上 条 以 明 其 治 也 。 阳 明 病 其 人 多 汗 ,以 津 液 外
出 ,胃 中干燥,
大便必硬,
久则谵语,
宜 以 小 承 气 汤 主 之 。若 一 服
利 ,谵 语 止 ,
慎不可更服也。
〔集 注 〕 张 璐 曰 :
多汗谵语,
下证急矣。以其人汗出既多,

液外耗,
故 不 宜 大 下 。但 当 略 与 小 承 气 汤 ,
和其胃气,
谵语自止。
若过服反伤津液也。
沈 明 宗 曰 :此 汗 多 胃 燥 ,
非同实治也。
汗出谵语者,
以有燥羅在胃中,
此 为 风 也 。须 下 者 ,
过经乃可

149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下 之 。下 之 若 早 ,
语 言 必 乱 ,以 表 虚 里 实 故 也 。下 之 愈 ,宜 大 承
气汤。
医宗金鉴卷四

〔注 〕病 自 汗 出 而 谵 语 者 ,以 素 有 燥 屎 在 胃 中 ,
此为太阳风
邪之所传也,
须 当 下 之 。然 必 须 太 阳 之 邪 ,
已过阳明之经,
而入阳
明之腑,
乃 可 下 之 。若 下 之 早 ,
则里热未结,
不但热去不尽,
且虚
其 中 。热 乘 虚 而 上 干 于 心 ,
语 言 必 乱 。此 表 虚 汗 出 ,
里实谵语,

以必待过经人腑,
而后下之则愈,
宜大承气汤。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过 经 ,
谓宁迟迟,
非谓 必 待 十 三 日 后 也 。
程 知 曰 :此 言 谵 语 不 当 下 早 也 。既 出 汗 矣 而 谵 语 ,
则必有燥
屎在胃,
此 当 属 风 。风 为 阳 邪 ,
阳邪人里,
故 谵 语 。然须六七日乃
可下之,
下之早,
则风邪未解于表,
尽入于里,
里邪燥实,
语言 更
乱也。
阳明病,
谵语有潮热,
反不能食者,
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若 能 食 者 ,但 硬 尔 。宜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
〔按 〕 “宜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句 ,
应 在 “必 有 燥 屎 五 、
六 枚 ”之 下 ,
始 合 当 用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之 义 。若 但 便 硬 而 用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
殊失
仲景顾虑误下、
慎下之旨。
〔注 〕 阳 明 病 谵 语 有 潮 热 ,
反不能食者,
知胃中必有燥屎已
结实也,
宜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若 能 食 者 ,
知胃将和,
但 大 便 硬 耳 !当
导之,
不可下也。
〔集 注 〕 张 璐 曰 :
此以能食、
不能食辨燥结之微、
甚 也 。潮热
谵语,
皆 胃 中热甚所致。 胃热 则 能 消 谷 ,
今反不能食,
此必热伤胃
中津液,
气化不能下行,
燥 屎 逆 攻 于 胃 之 故 。宜 大 承 气 汤 ,
急祛亢
极 之 阳 ,以 救垂绝之阴。若 能 食 者 ,胃 中 气 化 自 行 ,
热邪不盛,

液不致大伤,
大便虽硬,
不久自行,
不必用药,
反伤其气也。
下利谵语者,
有 燥 屎 也 ,宜 小 承 气 汤 。
〔注 〕下 利 里 虚 ,
谵语里实,
若脉滑大,
证兼里急,
知其中必

150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有 宿 食 也 。其 下 利 之 物 ,
又必稠粘臭秽,
知热与宿食合而为之也,
此可决其有燥屎也,
宜 以 小 承 气 汤 下 之 。于 此 推 之 ,
可知燥屎不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在大便硬与不硬,
而在里之急与不急,
便之臭与不臭也。
〔集 注 〕 汪 琥 曰 :
下利者,
肠 胃 之 疾 也 。若 谵 语 ,
则胃家实,
与厥阴无与,
乃 肠 中 有 燥 屎 不 得 下 也 。治 宜 小 承 气 汤 者 ,
此半利
半结,
只 须 缓 以 攻 之 也 。又 曰 :
或问既下利矣,
则热气得以下泄,
何由而致谵语 有 燥 屎 也 ?答 曰 :
此 系 阳 明 腑 实 大 热 之 证 ,胃中糟
粕为邪所壅,
留着于内,
其未成硬者,
或时得下,
其已成硬者,
终不

得出,
则 燥 屎 为 下 利 之 根 。燥 屎 不 得 出 ,
则邪热上乘于心,
所以谵
语 。要 之 此 证 ,
须以手按脐腹,
当必坚痛,
方为有燥屎之征。
直视谵语,
喘 满 者 死 ,下 利 者 亦 死 。
〔注 〕 上 条 下 利 谵 语 为 可 治 ,
此 条 下 利 谵 语 者 死 。要 知 谵 语
不死于下利, 而 死 于 直 视 也 。直 视 者 ,精 不 注 乎 目 也 ;谵 语 者 ,神

不守乎心也,
已属恶候。加 之 喘 满 ,
阳上脱也 ,故 曰 死 。下利阴下
脱也,
故曰亦死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直视,
精不荣于目也;
谵语,
神不主乎心
也 。喘 则 阳 争 于 上 ,
利 则 阴 争 于 下 。 胃 ,中 土 也 ,阴 阳 争 夺 于 上
下,
而中气不守,
故无法可治,
而皆主死也。
发汗多,
若 重 发 汗 者 ,亡 其 阳 。谵 语 ,
脉 短 者 死 ;脉 自 和 者

不死。
〔注 〕太 阳 病 ,
发汗过多,
不解,
又 复 重 发 其 汗 ,以 致 气 液 两
亡,
热 邪 乘 燥 传 人 阳 明 而 生 谵 语 。谵 语 者 ,胃 热 阳 也 ;脉 短 者 ,

衰阴也。阳病见阴脉,
为阴胜于阳,
故 死 也 。若 脉 不 短 ,
为阴阳自
和,
故不死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方注以此为太阳经脱简,
不知太阳经无谵
语之例,
必日久而兼阳明、
少阳,
方 有 谵 语 。故 此 言 太 阳 经 得 病
时,
发汗过多,
及传阳明时,
重发其汗,
因有亡阳而谵语之一证也。

151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亡阳之人,
所存者阴气耳,
故神魂不定,
而妄见妄闻,
与热邪乘心
之 候 不 同 。脉 短 则 阴 阳 不 附 ,
脉和则阴阳未离,
其生死但从脉
医宗金鉴卷四

定耳。
汪琥曰:
谵语者,
脉 当 大 实 或 洪 滑 ,为 自 和 。 自和者,言脉与
病不相背也,
病 虽 甚 不 死 。若 谵 语 脉 短 ,
为邪热盛,
正气衰,
乃阳
证见阴脉也,
无法可施。
发汗多,
亡 阳 谵 语 者 ,不 可 下 ,
与柴胡桂枝汤和其彗卫,
以通
津液后自愈。
〔注 〕此 又 承 上 条 以 出 其 治 也 。谵 语 者 ,
属阳明热实,
可下
之 证 也 。若 发 汗 过 多 ,
大亡气液而发谵语者,
乃津枯致燥之谵语,
非热甚内实之谵语,
不 可 下 也 。里 有 热 ,
宜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表不
解,
与柴胡桂 枝 汤 和 其 营 卫 ,以 通 津 液 后 自 愈 也 。
〔按 〕 发 汗 过 多 ,
亡 阳 谵 语 ,以 无 大 便 硬 满 痛 ,
故 不 可 下 ;以
无身寒汗出恶寒,
故 不 可 温 。于 此 可 知 发 太 阳 汗 出 过 多 致 谵 语
者,
必 无 发 热 汗 出 恶 寒 也 。发 阳 明 汗 出 过 多 致 谵 语 者 ,
必 有潮热
恶 热 不 大 便 也 。此 则 发 少 阳 汗 多 致 谵 语 者 ,即 论 中 少 阳 不 可 发
汗,
发 汗 则 谵 语 是 也 。然 舍 小 柴 胡 汤 别 无 治 法 ,
若只用柴胡又恐
升散,
非亡阳所宜,
故合桂枝和其营卫,
通其津液自可愈也。
阳明中风,
脉弦浮大而短气,
腹都满》
胁下及心痛,
久按之,气
不通,
鼻 干 ,不 得 汗 ,
囔卧,
一身及目悉黄,
小便难,
有 潮 热 ,时时
哕,
耳 前 后 肿 。刺 之 小 差 ,
外不解,
病过十曰,
脉续浮者,
与小柴胡
汤 。脉 但 浮 ,
无余证者,
与麻黄汤。若 不 尿 ,
腹 满 加 哕 者 ,不 治 。
〔按 〕续 浮 之 “浮 ”字 ,
当是“弦 ”字 ,
始与文义相属,
则可与小
柴 胡 汤 。若 俱 是 “浮 ”字 ,
则上之浮,
既宜用小柴胡汤,
下之浮又
如何用麻黄汤耶?
〔注 〕 中 风 传 阳 明 ,病 太 阳 未 罢 ,脉 当 浮 缓 。今 脉 弦 浮 大 ,
弦,
少 阳 脉 也 ;浮 ,
太 阳 脉 也 ;大 ,
阳 明脉也。脉 既 兼 见 ,
证亦如之。

152
中医
輪康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腹满,
太 阳 阳 明 证 也 ;胁 下 及 心 痛 ,
久按之气不通快,
少阳 证 也 ;鼻
干,
阳明证也 ;不 得 汗 ,
太 阳 证 也 ;嗜 卧 ,
少 阴 证 也 ;面 目 悉 黄 ,
太阴
证 也 ;小 便 难 ,太 阳 腑 证 也 ;潮 热 ,
阳 明 里 证 也 ;哕 逆 ,冑败证也;耳
前后肿,
少 阳 证 也 ;短 气 ,
气 衰 证 也 。凡 仲 景 立 法 无 方 之 条 ,皆是
此等阴阳错杂,
表里混淆之证,
但教人俟其病势所向,
乘机而施治
也 。故 用 刺 法 ,
待其小差,
若 外 病 不 解 ,已 成 危 候 。如 过 十 曰 ,

续弦不浮者,
则邪机已向少阳,
可与小柴胡汤和之,
使阳明之邪从
少 阳 而 解 。若 脉 但 浮 不 大 ,
而无余证者,
则 邪 机 已 向 太 阳 ,当与麻
黄汤汗之,
使 阳 明 之 邪 从 太 阳 而 解 。若 已 过 十 余 日 ,
病势不减,

不归于胃而成实,
更加不尿腹满哕甚等逆,
即 有 一 二 可 下 之 证 ,胃
气已败,
不可治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此条全是表证未解,
而无汗出燥渴之证,

不 可 用 白 虎 。虽 有 潮 热 ,
而无硬满谵语澉澉汗出之证,
故不可用
承 气 。不 如 俟 气 之 自 回 ,
犹可渐引其邪从外出也。
程应旄曰:
此 条 证 以 “不 得 汗 ”三 字 为 主 ,故 酌 量 于 柴 胡 、

黄二汤间,
以通其久闭,
总是要得汗耳!
脉浮而芤,
浮 为 阳 ,芤 为 阴 ,
浮芤相搏,
胃气生热,
其阳则绝。
〔注 〕 脉 浮 而 芤 ,
浮为阳盛,
芤 为 阴 虚 。 阳 盛 则 发 热 ,阴虚则
汗 出 。二 者 相 搏 ,
则 胃 气 生 热 愈 盛 ,胄中津液立亡。其 阳 则 绝 者 ,
言阳亡津液绝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浮为气上行,
故 曰 阳 ;芤 为 血 内 损 ,
故曰
阴。 胃中生 热 者 ,
阴不足以和阳,
津液干而成枯燥也。
张璐曰:
此言脾约当下不下,
则浮涩转为浮芤,
津液竭而难下
矣 。其 阳 则 绝 ,
即阳绝于里,
亡津液之互辞也。
赵 良 曰 :胃 中 阳 热 亢 甚 ,
脾无阴气以和之,
孤阳无偶,
不至燔
灼竭绝不止耳。
沈明宗曰:
此 辨 阳 明 津 竭 之 脉 也 。浮 为 邪 气 强 ,芤 为 阴 血 虚 ,
中医齡M
_ ^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邪盛而阴血虚,
为 浮 芤 相 搏 ,胃 气 生 热 ,
故曰:
其 阳 则 绝 。即亡
津 液 之 互 词 也 。若 见 此 脉 ,
当养津液,
不可便攻也。
医宗金鉴卷四

阳明病,
反无汗,
而小便利,
二三曰呕而咳,
手足厥者,
必苦头
痛 。若 不 咳 不 眍 ,
手足不厥者,
头不痛。
〔注 〕 阳 明 病 ,
法多汗,
反无汗而小便利,
是 寒 气 内 攻 也 ;至
二三日呕而咳,
寒 邪 上 逆 也 ;手 足 厥 者 ,
寒 气 见 于 四 支 也 ;气 上 逆 ,
则 咳 而 苦 头 痛 矣 。若 不 咳 、
干呕、
不厥,
则 头 不 痛 。此证之头痛者
标也,
咳逆、
手足厥者本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无汗小便利,
呕咳肢厥头痛,
曷不谓太阳
病 ?盖 初 起 无 头 痛 诸 表 证 也 。此 头 痛 是 二 三 日 后 呕 咳 而 厥 所 致 ,
非 因 头 痛 致 呕 咳 而 厥 也 。呕 、咳 二 证 ,
太阳、
少阳俱有之,
其表证
未解,
则 属 太 阳 病 ;其 寒 热 往 来 者 ,
则 谓 之 少 阳 病 也 。厥 ,
则厥阴
有之,
但无呕与咳也。
张璐曰:
阳明无汗,
呕咳手足厥者,
得之荣卫俱伤而邪人深
也 。然 小 便 利 ,
则 邪 不 在 内 而 在 外 ,不 在 下 而 在 上 ,
故知必苦头
痛,
仍 宜 小 青 龙 主 之 。若 不 呕 、
不咳、
不厥而小便利者,
邪必顺水
道 而 出 ,岂有逆 攻 颠 顶 之 理 哉 !
林澜曰:
须 识 阳 明 亦 有 手 足 厥 证 ,胃 主 四 肢 ,中 虚 气 寒 所 致
也 。然 头 苦 痛 而 咳 ,自与阴寒但厥者异矣。此类数条 最 为 难 解 。
吴人驹曰:
呕咳手足厥头痛,
皆由反无汗之故也。
阳明病,
但 头 眩 ,不 恶 寒 ,
故能食而咳,
其人咽必痛;
若不咳
者,
咽不痛。
〔注 〕 阳 明 病 ,当 恶 热 不 恶 寒 。若 从 伤 寒 传 来 ,
则不能食。
今从中风传来,
故 能 食 也 。伤 寒 挟 寒 邪 ,
则有头痛证,
今中风挟风
邪,
则有头眩证,
理 固 然 也 。寒 邪 属 阴 ,
若兼饮则咳而呕,
今不呕
而咽痛,
则以风属阳邪,
风病则兼火,
故咳而咽痛,
以类相从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眩 ,风 旋 而 目 运 也 ,风 ,
故不恶寒能食。
\

154
中医
犏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咳,
逆 气 也 。咽 门 ,胃之系也。 胃 热 而气逆攻咽,
则咳而咽伤也。
程知曰:
阴邪下行,
故 无 汗 而 小 便 利 ;阳 邪 上 行 ,
故不恶寒而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阳明病全篇
头眩寒则呕不能食,
风 则 能 食 ;寒 则 头 痛 ,
风则咽痛,
是风寒人
胃之辨也。
程应旄日:
阳明以下行为顺,
逆则上行,
故中寒则有头痛证,
中风则有头眩证。 以 不 恶 寒 而 能 食 ,
知 其 郁 热 在 里 也 。寒上攻能
令咳,
其咳兼呕,
故 不 能 食 而 手 足 厥 ;热 上 攻 亦 令 咳 ,
其咳不呕,

能食而咽痛,
以胃气上通于肺,
而 咽 为 胃 腑 之 门 也 。夫 咽 痛 惟 少
阴有之,
今以咳伤致痛,
若不咳则咽不痛,
况更有头眩不恶寒之
证,
益可辨其为阳明之郁热也。
病人有寒,
复 发 汗 ,胃 中 冷 ,
必吐蛔。
〔注 〕病 人 有 寒 ,
谓 胃 中 寒 也 。复 发 汗 ,
谓汗而复汗也。胃
寒复汗,
阳 气 愈 微 ,胃 中 冷 甚 ,
蛔不能安,
故必吐蛔也,
宜理中汤送
乌梅丸可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汗 生 于 谷 精 ,胃 中 阳 气 所 酿 也 。有 寒 复
发汗,
知胃阳不复存于内矣,
蛔何能安?
发汗后,
水 药 不 得 入 □ 为 逆 。若 更 发 汗 ,
必吐下不止。
〔按 〕 必吐下 不 止 之 “下 ”字 ,
当是衍文。
〔注 〕 此 承 上 条 误 而 又 误 ,
必变而成逆也。胃中虚冷,
本因
误 汗 ,水 药 不 得 人 口 ,
人 口 即 吐 而 为 逆 也 。若 更 发 其 汗 ,
则胃逆益
甚,
不能司纳,
不特水药人口方吐,
且必无时而不吐逆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汗后水药不得人口,
为 之 吐 逆 。发 汗 亡
阳 ,胃中虚冷也•,
若更发汗,
则 愈 损 阳 气 ,胃 气 大 虚 ,
故吐不止。
程 应 旄 曰 :发 汗 后 见 此 者 ,由 未 汗 之 先 ,
其人已是中虚而寒,
故一误不堪再误也。
脉浮而迟,
表热里寒,
下利清谷者,
四逆汤主之。
〔注 〕 阳 明 病 ,
脉浮而迟,
浮主表热,
迟 主 里 寒 。今其证下利

155
中医
檎廉 必 读 丛 书 (典藏叛

清谷,
则为里寒太甚,
法当温之,
宜四逆汤主之。
〔集 注 〕 汪 琥 曰 :阳 明 经 病 ,
脉当从长,
今脉但浮,
此在表之
医宗金鉴卷四

热 凝 也 。腑 病 脉 当 从 数 ,
今脉过迟,
此在里之寒甚也,
故见下利清
谷 。其 所 利 之 谷 食 ,
色不变气不臭,
即完谷不化也。此 里 寒 已 极 ,
故与四逆汤也。
阳明病,
欲解时,
从申至戌上。
〔注 〕 凡 阳 明 病 ,
无论在经在腑,
必 乘 其 旺 时 而 解 。 申、
酉、
戌,
阳明旺时也。经 气 旺 ,
则邪气自退,
故解也。
〔集 注 〕 张 志 聪 曰 :
经 云 :日 西 而 阳 气 衰 ,阳 明 之 所 主 也 。从
申至戌上,
乃阳明主气之时,
表里之邪欲出,
必随旺时而解。
音切
奄 音 厌 趺 音 夫 抟 音 团 屎 音 豕 摸 音 莫 捻 音 聂 蘸 庄 陷

切 挺 庭 上 声 绕 音 扰 馈 古 对 切 休 勅 律 切 追: 音 旦 痕 匣牙切
漱音瘦轺时饶切蘖音伯潦郎到切沸音芾尿同溺转株恋切
询音噎鱿音回

156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
少阳主春,
其气 半 出 地 外 ,
半 在地中。人 身 之 气 亦 如 之 ,
故主
半 表 半 里 也 。半 表 者 ,
谓 在 外 之 太 阳 也 ;半 里 者 ,
谓 在内之太阴
也 。邪入 其 间 ,阴 阳 相 移 ,
寒热交作,
邪正相持,
进退互拒,
此际
汗、
吐、下三法俱在所禁,
故立小柴胡汤和解法,
加 减 施 治 。然小
柴胡加减法中,
又有口不渴身有微热者,
加桂枝以取汗;及下后胸
胁 满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不呕,
头汗出,
往来寒热者,
用柴胡桂枝
干姜汤汗之。又 有柴胡证具,
而反下之,
心下满而硬痛者,
此为结
胸也,
大陷胸汤主之;及柴胡证仍在者,
先 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
下急,
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
与 大 柴 胡 汤 下 之 。更 有 本 柴 胡 证 ,
医以丸药,
下之微利,
胸 胁 满 而 呕 ,日哺潮热者,
小 柴 胡 加芒硝汤
下之等法。是 仲景亦有汗、
下之法,
惟 在 临 证 详 察 ,因 病 施 治 ,

可执一也。
少阳之 为 病 ,
□苦,
咽干,
目眩也。
〔注 〕少 阳 者 ,
胆经 也 。其 脉 起 于 目 锐 眦 ,从 耳 后 人 耳 中 ,

咽出颐颔中。邪 伤 其 经 ,
故 口 苦 、咽 干 、目眩也。 口苦者,热蒸胆
气上溢也;咽干者,
热 耗 其 津 液 也 ;目眩者,
热 熏 眼 发 黑 也 。此揭
中风、
伤寒邪传少阳之总纲,
凡篇中称少阳中风、
伤 寒 者 ,即具此
证之谓也。
〔集 注 〕林 澜 曰 :
论中言少阳病,
胸胁痛耳聋,
往来寒热,

157
I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烦喜呕,
胸胁痞硬,
半 表 半 里 之 证 详 矣 。此 何 以 曰 口 苦 咽 干 目 眩
也 ?大 抵 病 于 经 络 者 ,
此篇诸条已悉之矣,
若胆热腑自病,
则又必
医宗金鉴卷五

有此证也。
沈明宗曰:
此虽少阳总证,
然 偏 里 矣 。少 阳 主 胆 ,
其脉循胁络
于耳,
故 胸 胁 痛 而 耳 聋 。仲 景 另 出 手 眼 ,以 补 口 苦 、
咽 干 、目眩之
里证,
乃括少阳风伤卫、
寒伤荣,
风寒两伤而言也。
吴人驹曰:
少 阳 者 ,一 阳 也 。少 阳 之 上 ,
相 火 主 之 。若 从 火
化,
火盛则干,
故 □ 苦 咽 干 也 。少 阳 属 木 ,
木主肝,
肝主目,
故病则
目眩也。
魏蒸彤曰:
胆腑与少阳经为表里,
而 非 半 表 半 里 之 谓 。半表
者,
对 太 阳 之 全 表 言 ;半 里 者 ,
对 太 阴 之 全 里 言 。故少阳在半表半
里之间,
总 以 经 络 之 界 为 言 。又 曰 :
经 中 所 谓 不 必 悉 具 者 ,指或中
余证,
而少阳经胆腑之主病,
未有不悉具而遽可指为少阳病成者。
少阳中风,
两耳无所闻,
目 赤 ,胸 中 满 而 烦 者 ,
不可吐下,
吐下
则悸而惊。
〔注 〕 少 阳 ,
即 首 条 口 苦 、咽 干 、目 眩 之 谓 也 。 中 风 ,谓此少
阳病,
是 从 中 风 之 邪 传 来 也 。少 阳 之 脉 ,
起目锐眦,
从耳后入耳
中 ;其 支 者 ,
会 缺 盆 ,下 胸 中 ,
循 胁 。表 邪 传 其 经 ,
故目赤耳聋,

中满而烦也。然 此 乃 少 阳 半 表 半 里 之 胸 满 而 烦 ,
非太阳证具之邪
陷胸满而烦者比,
故不可吐、
下,若吐、
下则虚其中,
神志虚怯,

悸 而 惊 也 。此 揭 中 风 邪 传 少 阳 之 大 纲 也 。
〔集 注 〕程 知 曰 :
少 阳 惟 宜 和 解 ,若 吐 之 则 虚 其 阳 而 悸 ,
下之
则虚其阴而惊。
汪琥曰:
少阳有吐下之禁,
只因烦满,
故 误 行 吐 下 之 法 。成注
谓 :吐 则 伤 气 ,
气 虚 者 悸 ;下 则 亡 血 ,
血 虚 者 惊 。不 知 惊 悸 ,
皆主于
心,
误吐且下,
则津液衰耗,
神志虚怯,
故悸而惊也。
沈明宗曰:
胸中烦满似乎可吐,
但在少阳,
其邪已下胸循胁,

158
中医# • 廬 ▲二
______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二_ 飞

吐之徒伤胸中之气,
使邪内并逼迫神明,
则悸而惊也。
魏慕彤曰:
此 条 论 仲 景 不 出 方 。小柴 胡 条 中 有 心 烦 心 下 悸 之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证,
想 可 无 事 他 求 也 。汗 、吐 、
下三法既不可行,
则 当 和 解 之 。小
柴胡为少阳对证之药,
斯用之宜决耳!
伤 寒 ,脉 弦 细 ,
头癃发热者,
厲 少 阳 。少 阳 不 可 发 汗 ,发 汗 则
谵 语 。此 属 胃 ,
胃 和 则 愈 ,胃 不 和 ,
则烦而懌。
〔注 〕不 曰 少 阳 伤 寒 ,
而曰伤寒,
略 言 之 也 。谓 此 少 阳 病 是
从 伤 寒 之 邪 传 来 也 。脉 弦 细 ,
少 阳 之 脉 也 。上 条 不 言 脉 ,
此言 脉
者,
补 言 之 也 。头 痛 发 热 无 汗 ,
伤 寒 之 证 也 。又 兼 见 口 苦 、咽 干 、
目眩少阳之证,
故 曰 属 少 阳 也 。盖 少 阳 之 病 已 属 半 里 ,
故不可发
汗,
若发汗,
则益伤其津,
而助其热,
必 发 谵 语 。既 发 谵 语 ,
则是转
属 胃 矣 。若 其 人 津 液 素 充 ,胃 能 自 和 ,
则或可愈•,
否则津干热结,
胃不能和,
不 但 谵 语 ,且 更 烦 而 悸 矣 。此 揭 伤 寒 邪 传 少 阳 之 大
纲也。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
凡头痛、
发热俱为在表,
惟 此 头 痛 、发热
为少阳者何也? 以 其 脉 弦 细 ,
故知邪人少阳之界也。
喻 昌 曰 :少 阳 伤 寒 禁 发 汗 ,
少阳中风禁吐、
下,二义互举,
其旨
益 严 。盖 伤 寒 之 头 痛 发 热 ,
宜 于 发 汗 者 ,尚 不 可 汗 ,
则伤风之不可
汗,
更 不 待 言 矣 。伤 风 之 胸 满 而 烦 ,
似可吐、
下 者 ,尚 不 可 吐 、
下,
则伤寒之不可吐、
下,更 不 待 言 矣 。脉 弦 细 者 ,
邪欲人里,
其在胃
之津液已为热耗,
重复发汗,
而驱其津液外出,
安得不谵语乎?
汪琥曰:
误发其汗,
谵语者,
夺其津液而胃干,
故 言 乱 也 。此
少阳之邪,
已转属胃。 胃和则 愈 者 ,
言当用药以下胃中之热,
而使
之和平也。胃不和,
不但谵语,
更加烦扰忪悸,
此言胃热上犯于
心,
故藏神不自宁也。
伤寒五六曰,
中风,
往 来 寒 热 ,_ 胁 苦 满 ,默 默 不 欲 饮 食 ,

烦,
喜呕,
或_ 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癃,
或 胁 下 痞 硬 ,或 心 下

159
中医
樣象 必 读 丛 书 (輿藏較

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 有 微 热 ,或 咳 者 ,
小 柴胡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三 条 ,
互 详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伤 寒 中 风 三 四
医宗金鉴卷五

日,
见口苦、
咽 干 、目眩之证,
与弦细之脉,
知 邪 已 传 少 阳 矣 。若兼
见耳聋目赤,
胸满而烦者,
则知是从中风传来也;若兼见头痛发热
无汗者,
则 知 是 从 伤 寒 传 来 也 。今 五 六 日 ,
更见往来寒热,胸胁苦
满,
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则知是中风、
伤寒兼见俱有之证也。
少阳之邪,
进可传太阴之里,
退可还太阳之表,
中处于半表半里之
间 。其 邪 外 并 于 表 ,
半 表 不 解 则 作 寒 ;内 并 于 里 ,
半里不和则作
热 。或 表 或 里 无 常 ,
故 往 来 寒 热 不 定 也 。少 阳 之 脉 ,
下胸循胁,

凑 其 经 ,故胸胁苦满也•,
少阳邪近乎阴,
故 默 默 也 ;少 阳 木 邪 病 则
妨土,故不欲饮食也•,
邪在胸胁,
火无从泄,
上逼于心,
故心烦也;
邪欲入里,
里气外拒,
故 呕 ;呕 则 木 气 舒 ,
故 喜 之 也 。此皆柴胡应
有 之 证 也 。其 余 诸 证 ,
时或有之,
总宜以小柴胡汤主之,
各随见证
以 加 减 治 之 可 耳 !然 既 分 中 风 、伤 寒 之 传 ,而 不 分 其 治 者 何 也 ?
盖以太阳有营卫之分,
故风寒之辨宜严,
及传阳明、
少 阳 ,则无营
卫之分,
且其邪皆化热,
故同归一致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邪在表里之间,
谓 之 半 表 半 里 。伤寒中
风者,
是或伤寒或中风,
非 伤 寒 再 中 风 ,中 风 复 伤 寒 也 。五 六 曰 ,
邪自表传里之时,
邪在表则寒,
在里则热,
今在半表半里之间,

有定处,
故 往 来 寒 热 也 。邪 在 表 心 腹 不 满 ,
邪在里则心腹胀满,

言胸胁苦满,
亦 是 在 表 里 之 间 也 。邪 在 表 呻 吟 不 安 ,
邪在里则内
烦 。经 云 :
阳人之阴,
则 静 默 默 ,由 邪 方 自 表 之 里 ,
在表里之间也。
邪在表则能食,
邪 在 里 不 能 食 。不 欲 食 者 ,
未至于必不能食,
故亦
为 在 表 里 之 间 也 。邪 在 表 则 不 烦 、
不呕,
邪在里则烦满而呕,
烦而
喜呕者,
邪 在 表 方 传 里 也 。邪 初 人 里 ,
未有定处,
所传不一,
故有
或见之证也。
方有执曰:
五六日,
大 约 言 也 。往 来 寒 热 者 ,
邪入躯壳之里,

160
中医魏i “
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_

脏腑之外,
两界之隙地,
所谓半表半里,
乃 少 阳 所 主 之 部 位 也 。故
入 而 并 于 阴 则 寒 ,出 而 并 于 阳 则 热 。 出 人 无 常 ,
故寒热间作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太阳一经,
有营卫之不同,
所 以 风 寒 异 治 。阳 明 切 近 太 阳 ,
营卫之
道在迩,
风 寒 之 辨 尚 严 。少 阳 一 经 ,
越阳明去太阳远矣,
风寒无异
治 。经 以 伤 寒 、
中风五六日,
往来寒热,
交互为文者,
发明风寒至
此,
同 归于一致也。
小柴胡涵方
柴 胡 半 斤 黄 芩 三 两 人 参 三 两 半 夏 (洗)半 升 甘 草 (炙)三

两 生 姜 (切)三 两 大 赛 (擘)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取三升,
温服一
升 ,日三服。
加减法:
若胸中烦而不呕,
去半夏、
人参,
加栝蒌实一枚。
若渴,
去半夏,
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
栝萎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
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
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
小便不利者,
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
外有微热者,
去人参加桂枝三两,
温服微汗愈。
若咳者,
去人参、
大枣、
生姜,
加五味子半升,
干姜二两。
〔方 解 〕邪 传 太 阳 、阳 明 ,曰 汗 、曰 吐 、曰 下 。邪 传 少 阳 惟 宜
和解,
汗、吐、
下三法皆在所禁,
以其邪在半表半里,
而角于躯壳之
内界。在 半 表 者 ,
是 客 邪 为 病 也 ;在 半 里 者 ,
是 主 气 受 病 也 。邪正
在两界之间,
各无进退而相持,
故 立 和 解 一 法 。既 以 柴 胡 解 少 阳
在经之表寒,
黄芩解少阳在腑之里热,
犹恐在里之太阴,
正气一
虚,
在经之少阳,
邪 气 乘 之 ,故 以 姜 、
•専、
人参和中而预壮里气,
使
里不受邪而和,
还 表 以 作 解 也 。世 俗 不 审 邪 之 所 据 ,
果在半表半
里之间,
与所以应否和解之宜,
及阴阳疑似之辨,
总以小柴胡为套

161
中医
譌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剂 。医 家 幸 其 自 处 无 过 ,
病者喜其药味平和,
殊不知因循误人,

为 不 浅 。故 凡 治 病 者 ,
当识其未然,
图 机 于早也。
医宗金鉴卷五

〔集 解 〕 程 应 旄 曰 :
方以小柴胡名者,
取配乎少阳之义也。
至于制方之旨及加减法,
则所云上焦得通,
津 液 得 下 ,胃气因和尽
之 矣 。方 中 以 柴 胡 疏 木 ,
使半表之邪得从外宣;黄苳清火,使半里
之 邪 得 从 内 彻 ;半 夏 豁 痰 饮 ,
降 里 气 之 逆 ;人 参 补 内 虚 ,
助生发之
气 ;甘 草 佐 柴 、
芩,调 和 内 外 ;姜 、枣 佐 参 、夏 ,
通 达 营 卫 。相须相
济,
使 邪 不 至 内 向 而 外 解 也 。至 若 烦 而 不 呕 者 ,
火气燥实逼胸也,
故去人参、
半夏,
加 栝 蒌 实 也 。渴 者 ,
燥已耗液逼肺也,
故去半夏
加 栝 蒌 根 也 。腹 中 痛 者 ,
木 气 散 入 土 中 ,胃 阳 受 困 ,
故去黄芩以安
土,
加 芍 药 以 戢 木 也 。胁 下 痞 硬 者 ,
邪既留则木气实,
故去大枣之
甘而缓,
加 牡 蛎 之 咸 而 软 也 。心 下 悸 ,
小便不利者,
水邪侵乎心,
故去黄芩之苦寒,
加 茯 苓 之 淡 渗 也 。不 渴 身 有 微 热 者 ,
半表之寒,
尚滞于肌,
故 去 人 参 加 桂 枝 以 解 之 也 。咳 者 ,
半表之寒,
凑人于
肺,
故去参、
枣,加五味子,
易生姜为干姜以温之,
虽肺寒不减黄
芩,
恐 干 姜 助 热 也 。总 之 邪 在 少 阳 ,
是半表半里之热,
郁而不升,
故以小柴胡治之,
所谓升、
降、浮、
沉则顺之也。
伤寒中风,
有柴胡证,
但见一 证 便 是 ,
不聦悉具。
〔注 〕此 承 上 而 言 ,
无论伤寒中风,
邪传少阳,
病在半表半
里,
有柴胡证,
但见一证,
便以小柴胡随证加减治之,
不必待其悉
具也。
〔集 注 〕方有执曰:此承 上 条 辨 认 少 阳 一 经 为 病 之 大 旨 。
郑 重 光 曰 :有 柴 胡 证 ,
但见一证便是,
不必悉具者,
言往来寒
热是柴胡证,
此外兼见胸胁满硬,
心烦喜呕,
及诸证中凡有一证
者,
即是半表半里,
故曰呕而发热者,
小 柴 胡 汤 主 之 。 因柴胡为枢
机之剂,
风 寒 不 全 在 表 未 全 人 里 者 ,皆 可 用 ,
故证不必悉具,
而方
有 加 减 法 也 。至 若 柴 胡 有 疑 似 证 ,
不可不审者,
如胁下满痛,
本渴

162
帷 ,
故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l
1


\ -

•v
而饮水呕者,
柴 胡 不 中 与 也 ;及 但 欲 呕 ,
胸中痛微溏者,
亦 非柴胡 '-

r

if
证,
此等又当细为详辨者也。

'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伤寒三日,
少阳脉小者,
欲已也。
〔注 〕 伤 寒 该 中 风 而 言 也 。其 邪 三 日 ,
少 阳 受 之 。脉 若 大
者,
为邪盛欲传,
今脉小,
为邪衰欲自己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脉 小 则 阳 得 阴 以 和 ,是 邪 尽 退 而 正 来
复矣。
张锡驹曰:
三日乃少阳主气之期,
脉小则病退也。
伤寒四五曰,
身 热 恶 风 ,颈 项 强 ,
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
小柴
胡汤主之。
〔注 〕伤 寒 四 五 日 ,
邪 在 三 阳 之 时 。身 热 恶 风 ,
太 阳 证 也 ;颈
项强,
太 阳 阳 明 证 也 ;胁 下 满 ,
手 足 温 而 渴 ,阳 明 少 阳 证 也 。此为
三阳合病之始,
固当权其孰缓孰急,
以 施 其 治 。然 其 人 胁 下 满 ,

足温而渴,
是已露去表人里、
归并少阳之机,
故独从少阳以为治
也 。主 以小柴胡 汤 者 ,和 解 其 表 里 也 。此 三 阳 合 病不必悉具柴胡
证,
而当用柴胡之一法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三阳俱见病,
而独从少阳小柴胡以为治
者,
太 阳 、阳 明 之 邪 微 ,
少阳近里而里证见,
故从少阳一于和而三
善备也。
喻 昌 曰 :本 当 从 三 阳 合 并 病 之 例 而 用 表 法 ,
但手足温而加渴,
是外邪逼凑于少阳,
向里之机已著,
更用辛甘发散,
则重增其热而
大 耗 其 津 矣 。故 从 小 柴 胡 之 和 法 ,
使阳邪罢而阴津不伤,
一举 而
两 得 也 。小 柴 胡 汤 当 从 加 减 法 ,
不 呕 而 渴 者 ,去 半 夏 加 栝 蒌 根
为是。
张 志 聪 曰 :手 足 温 者 ,
手 足 不 冷 也 。非病人自觉 其 温 ,乃 诊 者
按 之 而 得 也 。不 然 何 以 既 曰 身 热 ,
而复云手足温耶?
汪琥曰:
此条系三阳经齐病,
而 少 阳 之 邪 居 多 也 。太 阳 伤 寒

163
樵咸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已至四五日之时,
不曰发热恶风,
只曰身热者,
此太阳之邪渐衰
也 。其 兼 阳 明 证 不 日 鼻 干 不 得 卧 ,
而 只 日 颈 项 强 者 ,此 阳 明 之 邪 ,
J£ 亦 将 衰 也 。惟 胁 下 满 为 少 阳 经 之 专 证 ,
况兼手足温而又渴,
此为
宗 邪将传里之机已著也。
^ 阳明病,
发潮热,
大便溏,
小便自可,
胸 胁 满 不 去 者 ,与 小 柴
鉴 胡 汤 。

〔注 〕 阳 明 病 发 潮 热 ,当 大 便 硬 、
小便数也,
今大便溏、
小便
J 如常,
非 阳 明 人 腑 之 潮 热 可 知 矣 。况 有 胸 胁 满 不 去 之 少 阳 证 乎 ?
故不从阳明治,
而从少阳与小柴胡汤主之也。
; 〔集 注 〕王 肯 堂 曰 :阳 明 为 病 ,胃 家 实 也 。今 便 溏 而 言 阳 明
! 病者,
谓有阳明外证,
身热汗出,
不恶寒反恶热也。
^ 程应旄曰:
如得阳明病而发潮热,
似 乎 胃 实 之 征 矣 。但胃实

必大便硬而小便数,
今大便溏小便自可,
是热非人腑之热也,
再以
胸胁征之,
则主以小柴胡汤无疑矣。
阳明病,
胁下硬满,
不大便而呕,
舌上白胎者,
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
津液得下,
胃气因和,
身灕然汗出而解。
〔注 〕 阳 明 病 ,
不大便,
胁下硬满而呕,
是阳明传少阳病也。
若舌上黄胎淫者,
为阳明之热未尽,
则 当 与 大 柴 胡 汤 两 解 之 。今
舌上白胎滑者,
是已传少阳,
故 可 与 小 柴 胡 汤 和 解 之 。俾 上 焦 得
通,
则呕可止,
津液得下,
则 便 可 通 ,胃气因和 而 硬 满 除 ,
则身必澉
然汗出而解矣。
〔集 注 〕 程 知 曰 :
此言阳明兼少阳,
宜 用 小 柴 胡 也 。不 但 大
便溏为胃未实,
即使不大便而呕,
亦 为 邪 未 人 里 。硬 满 在 胁 而 不
在 腹 ,舌 胎 白 而 不 黄 ,
皆 少 阳 之见证多。故 当 从 小 柴 胡 分 解 阴 阳 ,
则上下通和,
澉然汗出,
而表里之邪为之一撤矣。
程应旄曰:
胁下硬满,
不大便而呕,
是 大 柴 胡 汤 证 也 。其用小
柴胡汤者,
以舌上白胎,
犹 带 表 寒 故 也 。若 胎 不 滑 而 涩 ,
则所谓舌

164
_ 輪康
必t 丛 书 (輿藏s )

上干燥而烦,
欲饮水数升,
谓里热已耗及津液,
此 汤 不 可 主 矣 。又
曰 :上 焦 得 通 ,
照 胁 下 硬 满 言 ;津 液 得 下 ,
照舌胎与呕言•,胃气因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和,
照 不 大 便 言 。上 条 阳 明 病 ,
从 潮 热 上 见 ;此 条 阳 明 病 ,
从不大
便上见。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
若柴胡证不罢者,
复 与 柴 胡 汤 ,必蒸蒸
而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
〔注 〕 凡 柴 胡 汤 病 证 ,
不与柴胡汤而反下之,
不变他病,
柴胡
证仍在者,
可 复 与 柴 胡 汤 则 解 。但 以 误 下 ,
其证必虚,
故 解 必蒸蒸
而热,
振振而寒,
邪正交争,
然后汗出而解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蒸蒸而振,
作战汗也,
必如此而后解者,
以下后里虚故也。
程知曰:
邪气还表,
故 蒸 蒸 而 热 ;下 后 正 虚 ,
故振振而动。
得病六七曰,
脉迟浮弱, 医二、
恶 风 寒 ,手 足 温 , 三下 之 ,
不能
食,
而胁下满痛,
面目及身黄,
颈项强,
小便难者,
与柴胡汤,
后幽
下 靈 。本 渴 而 饮 水 呕 者 ,
柴胡汤不中与也,
食谷者哕。
〔按 〕 “食 谷 者 四 字 ,
衍 文 。食 谷 呕 者 有 之 ,
从无哕者。
〔注 〕得 病 六 七 日 ,
少 阳 入 太 阴 之 时 也 。脉 迟 太 阴 脉 也 ,浮
弱太阳脉也,
恶风寒太阳证也,
手足温太阴证也,
医不以柴胡桂枝
汤解而和之,
反二、
三下之,
表 里 两 失 矣 。今 不 能 食 ,
胁下满痛,

似少阳之证,
而 实 非 少 阳 也 。面 目 及 身 发 黄 ,
太 阴 之 证 已 具 也 ;颈
项强,
则 阳 明 之 邪 未 已 也 。小 便 难 者 ,
数 下 夺 津 之 候 也 。此皆由
医之误下,
以 致 表 里 杂 揉 ,阴 阳 同 病 。若 更 以 有 少 阳 胁 下 满 痛 之
一证不必悉具,
而又误与柴胡汤,
则后必下重,
是使邪更进于太阴
也 。虽 有 渴 证 ,
乃 系 数 下 夺 津 之 渴 。其 饮 水 即 呕 ,
亦非少阳本证
之呕,
缘误下所致,
故柴胡汤不中与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前言柴胡证,
但 见 一 证 便 是 。此 更 言 胁 下
满痛,
亦有不宜柴胡者,
以 为戒也。

165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程应旄曰:
以一渴证辨之,
前条之手足温而渴者,
热在里,

经 数 下 ,自能消水。今 本 渴 而 饮 水 则 呕 ,
知其渴为膈燥津亡之渴,
医宗金鉴卷五

数下中虚,
不能消水,
究 于 胃 阳 无 涉 。然 则 柴 胡 汤 之 于 少 阳 ,岂可
云但见一证便是乎?又岂可云下之而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
汤乎?
伤寒六七曰,
发热微恶寒,
支节烦疼,
微呕,
心下支结,
外证未
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
〔注 〕伤 寒 六 七 日 ,
发热微恶寒,
支节烦疼,
微呕,
心下支结
者,
是 太 阳 之 邪 传 少 阳 也 。故 取 桂 枝 之 半 ,
以散太阳未尽之邪;取
柴胡之半,
以 散 少 阳 呕 结 之 病 。而 不 名 桂 枝 柴 胡 汤 者 ,以太阳外
证虽未去,
而 病 机 已 见 于 少 阳 里 也 。故 以 柴 胡 冠 桂 枝 之 上 ,
意在
解 少 阳 为 主 而 散 太 阳 为 兼 也 。支 者 ,
侧也,
小 也 。支 结 者 ,
即心下
侧之小结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支 节 ,四 肢 骨 节 也 。支 结 ,
言支饮抟聚而
结 也 。发 热 至 微 呕 ,
太阳之表也,
故 曰 :外 证 未 去 。
程 知 曰 :此 邪 人 少 阳 ,
而 太 阳 证 未 去 者 也 。发 热 恶 寒 ,
支节烦
疼,
太阳证也•,
乃恶寒而微,
但支节烦痛,
而不头项强痛,
则太阳证
亦 稍 减 矣 。呕 而 支 结 ,
少 阳 证 也 ;乃 呕 逆 而 微 ,
但结于心下之偏
旁,
而不结于两胁之间,
则 少 阳 亦 尚 浅 也 。若 此 者 ,
惟当以柴胡汤
和解少阳,
而加以桂枝汤发散太阳,
此不易之法也。
柴絹桂枝涵方
柴 胡 四 两 桂 枝 一 两 半 人 参 一 两 半 甘 草 (炎)一 两 半 夏
(洗)二 合 半 黄考1一 两 半 苟 药 一 两 半 大 寒 (擘 )六 枚 生 姜 (切 )
一两半

上九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集 解 〕柯 琴 曰 :
仲景书中最重柴、
桂 二 方 。 以 桂枝解太阳
肌表,
又 可 以 调 诸 经 之 肌 表 ;小 柴 胡 解 少 阳 半 表 ,
亦可以和三阳之

166
中医齡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士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半 表 。故 于 六 经 病 外 ,
独有桂枝证、
柴胡证之称,
见 二 方 之任重不
拘 于 经 也 。如 阳 浮 阴 弱 条 ,
是 仲 景 自 为 桂 枝 证 之 注 释 ;血 弱 气 尽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条,
是 仲 景 自 为 柴 胡 证 之 注 释 。桂 枝 有 坏 病 ,
柴 胡 亦 有 坏 病 ;桂 枝
有疑似证,
柴 胡 亦 有 疑 似 证 。如 病 似 桂 枝 证 ,
脚挛急与胸中痞硬
者,
及病似柴胡证,
本渴而饮水呕,
与 但 欲 呕 胸 中 痛 者 是 已 。此条
言伤寒六七日,
寒热当退之时,
反见发热恶寒诸表证,
更见心下支
结诸里证,
表里不解,
法 当 表 里 双 解 之 矣 。然 恶 寒 微 ,
则发热亦
微,
可知支节烦疼,
则 一 身 骨 节 不 疼 ;可 知 微 呕 心 下 亦 微 结 ,
故谓
之 支 结 ,是 表 证 虽 不 去 而 已 轻 ,
里 证 虽 已 见 而 未 甚 。故 取 桂 枝 之
半以散太阳未尽之邪,
取 柴 胡 之 半 以 解 少 阳 微 结 之 证 。 口不渴身
有微热者,
法当去人参,
以六七日邪虽未解,
而正已虚,
故仍用之。
外证虽在,
而病机已见于里,
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上,
为双解两阳
之轻剂也。
伤寒五六曰,
已发汗而复下之,
胸胁满微结,
小便不利,
渴而
不呕,
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
心烦者,
此为未解也,
柴 胡 桂 枝干姜汤
主之。
〔注 〕 伤 寒 五 六 日 ,
已发其汗,
表未解而复下之,
若邪陷 入 阳
明之里,
则必作结胸痞硬,
协 热 下 利 等 证 。今 邪 陷 入 少 阳 之 里 ,

令 胸 胁 满 微 结 也 。小 便 不 利 渴 而 不 呕 者 ,
非停水之故,
乃 汗下损
其 津 液 也 。论 中 有 身 无 汗 ,
独头汗出,
发 热 不 恶 寒 心 烦 者 ,乃阳明
表热,
郁 而 不 得 外 越 之 头 汗 也 。今 但 头 汗 出 ,
往来寒热,
心烦者,
无阳明证,
知为少阳表热,
郁而不和,
上 蒸 之 头 汗 也 。此 为 少阳表
里未解之证,
故主柴胡桂枝干姜汤,
以专解半表之邪,
兼散半里之
结也。
〔集 注 〕林 澜 曰 :
五 六 日 ,已 经 汗 下 之 后 ,
则 邪 当 解 。今 胸 胁
满微结,
寒热心烦者,
是 邪 犹 在 半 表 半 里 之 间 也 。小 便 不 利 而 渴 ,
乃汗下后亡 津 液 内 燥 也 。若 有 热 饮 ,
其人必呕,
今渴而不呕,
知非

167
胃_I 必 凌 丛 书 (與 藏 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炊 热 也 。伤 寒 汗 出 则 和 ,
今但头汗出,
余处无汗者,
津液不足而未
和也,
与柴胡桂枝干姜汤,
以解表里而复津液也。
医宗金鉴卷五

汪琥曰:
伤寒头汗出者,
乃阳郁于表,
非阳虚于上也。
柴絹桂枝干鑾涵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干姜二两栝萎根四两黄芩三两牡
顿 二 两 甘 草 (炙)二两
上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二 升 ,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
取三升,
温服
一 升 ,日三服,
初服微烦,
复服汗出便愈。
〔方 解 〕少 阳 表 里 未 解 ,
故 以 柴 胡 桂 枝 合 剂 而 主 之 ,即小柴
胡 汤 之 变 法 也 。去 人 参 者 ,因 其 正 气 不 虚 ;减 半 夏 者 ,以 其 不 呕 ,
恐 助 燥 也 。加 栝 萎 根 ,
以 其 能 止 渴 兼 生 津 液 也 ;倍 柴 胡 加 桂 枝 ,

主 少 阳 之 表 ;加 牡 蛎 ,以 软 少 阳 之 结 。干 姜 佐 桂 枝 ,以 散 往 来 之
寒 ;黄 芩 佐 柴 胡 ,
以除往来之热,
且 可 制 干 姜 不 益 心 烦 也 。诸药寒
温不一,
必 需 甘 草 以 和 之 。初 服 微 烦 ,
药力未及;
复服汗出即愈
者,
可知此证非汗出不解也。
服柴胡汤已,
渴者,
属阳明,
以法治之。
〔注 〕 风 寒 之 邪 从 阳 明 而 传 少 阳 ,
起初不渴,
今服柴胡汤已,
反渴者,
是少阳转属阳明也。以法治 之 ,
谓当分其经腑见证而治
之 也 。葛 根 、白 虎 、
调胃间,
各从其宜而用之可耳!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已 ,
毕 也 。服 柴 胡 汤 已 毕 而 渴 ,
则非暂
渴,
其为热已人胃亡津液而渴可知,
故 曰 :属 阳 明 也 。
沈明宗曰:
服柴胡汤已渴者,
乃少阳之邪不传三阴,
而转人阳
明矣,
即当随阳明现证而治,
故谓以法治之。
郑重光曰:
少 阳 、阳 明 之 病 机 ,
在呕、
渴中分,
渴则转属阳明,
呕 则 仍 在 少 阳 。如 呕 多 虽 有 阳 明 证 ,
不可攻之,
因病未离少阳也,
服 柴 胡 汤 渴 当 止 。若 服 柴 胡 汤 已 加 渴 者 ,
是 热 人 胃 腑 。耗津消
水,
此属阳明胃病也。

168
中医
咸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叛 )

伤 寒 五 六 曰 ,头 汗 出 ,
微 恶 寒 ,手 足 冷 ,
心下满,
□不欲食,

便 硬 ,脉 细 者 ,
此为阳微结,
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 沉 亦 在 里 也 。汗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出为阳微,
假 令 纯 阴 结 ,不 得 复 有 外 证 ,
悉 入 在 里 ,此 为 半 在 里 半
在 外 也 。脉 虽 沉 紧 ,不 得 为 少 阴 病 。所 以 然 者 ,
阴不得有汗,
今头
汗出,
故知 非 少 阴 也 ,可 与 小 柴 胡 汤 。设 不 了 了 者 ,
得屎而解。
〔按 〕脉 细 ,当 是 “脉 沉 细 ”,
观本条下文,
脉沉亦在里也之
“亦 ”字 ,自知。脉 虽 沉 紧 之 “紧”字 ,
当是“细 ”字 。本 条上文并无
“紧”字 ,
如何说脉虽沉紧,
“虽 ”字 何 所 谓 耶 ?必 是 传 写 之 误 。
〔注 〕 伤 寒 五 六 日 ,
虽表有头汗出,
微恶寒之阳邪未罢,
里有
心 下 满 ,口 不欲食,
大便硬之阳结已形,
但手足冷脉沉细,
则阳邪
所结殊微也,
故 曰 :此 为 阳 微 结 ,
必 有 表 复 有 里 也 。然 脉 沉 细 ,

乎里阴盛,
而 头 汗 出 ,则 为 表 阳 郁 也 。假 令 纯 阴 结 ,
则不得复有头
汗出之外证,
始 合 悉 人 在 里 之 纯 阴 结 矣 。夫既非悉人在里之纯阴
结,
此必为半在里、
半在表之阳微结也,
故脉虽沉细,
不得为少阴
病 。所 以 然 者 ,
三阴不得有汗,
今头汗出,
故 知 非 少 阴 也 。可与小
柴胡汤者,
和其不通,
身 汗 出 微 恶 寒 也 。设 不 了 了 者 ,
必大便 之 硬
未 除 ,自宜利其大便使得屎而解也。
〔集 注 〕喻 昌 曰 :阳 微 结 者 ,阳 邪 微 结 未 尽 散 也 。 旧注作阳
气衰微,
故邪气结聚,
大 差 。果 尔 ,
则头汗出为亡阳之证,
非半表
半 里 之 证 矣 ;果 尔 ,
则 阴 结 又 是 阴 气 衰 微 矣 。玩 本 文 假 令 纯 阴 结 ,
及 阳 邪 若 不 微 结 ,是 纯 阴 邪 内 结 ,则 不 得 复 有 外 证 等 语 ,其义
甚明。
程知曰:
此言少阳病有似少明者,
当细辨其脉证也。
程应旄曰:
凡脉细、
脉 沉 ,皆 阴 脉 也 。今 与 阳 证 同 见 ,
则为阳
热郁结之诊,
无 关 少 阴 也 。可 见 阳 气 一 经 郁 结 ,
不但阳证似阴,

阳脉亦似阴矣。
沈明宗曰:
得屎而解,
当用大柴胡之法也。

169
_ i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人驹曰:
此证尝见有误作阴寒而施温热以致大逆者,
盖因
其恶寒,
手足冷,
脉细而沉,
不究 其 证 之 始 末 由 来 也 。
医宗金鉴卷五

周 扬 俊 曰 :此 条 恶 寒 肢 冷 不 欲 食 ,
脉细或沉,
有似乎阴,
最难
辨晰,
仲 景 特 出 “阳 微 结 ”三 字 ,
昭 示 千 古 。 以 头 汗 出 为 阳 ,阴不
得 有 汗 也 。至 五 六 日 头 痛 发 热 ,
证原属阳也,
故纵见少阴之脉,

得 为 少 阴 之 病 。然 独 未 见 少 阳 一 证 ,
何 遽 得 为 少 阳 病 耶 ?此仲景
所 以 又 明 言 半 在 表 半 在 里 也 。尔 时 里 证 既 多 ,
不得纯以表药汗
之 ;外 证 似 阴 ,
不得复以里药温之,
故取小柴胡提出其邪于表里之
半,
而大便硬不了了者,
则 当 下 之 得 屎 无 疑 也 。仲 景 恐 人 未 明 ,自
为详辨,
然后知手足冷微恶寒者,
正因阳邪郁结,
不外通于肢体,
故独头汗出也。
伤 寒 阳 脉 溫 ,阴 脉 弦 ,
法 当 腹 中 急 痛 者 ,先 与 小 建 中 汤 。不差
者,
与小柴胡汤主之。
〔注 〕 伤 寒 脉 得 浮 涩 ,
营 卫 不 足 也 ;脉 得 沉 弦 ,
木人土中也。
营卫不足则表虚,
木 人 土 中 则 里 急 。惟 表 虚 里 急 ,
腹中急痛,
所以
先用小建中汤,
以其能补营卫兼缓中急,
则 痛 可 差 也 。或 不 差 ,

邪 尚 滞 于 表 。知 涩 为 营 卫 不 通 ,
弦 为 少 阳 本 脉 ,故 与 小 柴 胡 汤 ,

法 施 治 也 。成 无 己 去 黄 芩 加 芍 药 ,
疏外调中,
其说亦是。
〔集 注 〕汪 琥 曰 :
弦脉不除,
痛犹未止者,
为不差,
此 为少阳
经有留邪也。
伤寒胸中有热,
胃中有邪气,
腹中痛,
欲呕吐者,
黄连汤主之。
〔注 〕 伤 寒 未 解 欲 呕 吐 者 ,
胸 中 有 热 邪 上 逆 也 ;腹 中 痛 者 ,胃
中有寒邪内攻也。此 热 邪 在 胸 ,
寒邪在胃,
阴阳之气不和,
失其升
降之常,
故用黄连汤,
寒温互用,
甘 苦 并 施 ,以 调 理 阴 阳 而 和 解 之
也 。然 此 属 外 因 上 下 寒 热 之 邪 ,
故 有 如 是 之 证 ;若 内 因 杂 病 ,
呕吐
而腹痛者,
多因宿食。由此推之,
外 因 、内 因 ,
证同而情异,
概可
知矣。

170
中 医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集 注 〕程 知 曰 :阴 邪 在 腹 ,
则阳不得入而和阴,
为 腹 痛 ;阳
邪在上,
则阴不得人而和阳,
为欲呕逆。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汪琥曰:
《尚论篇》皆 以 风 寒 二 邪 ,
分 阴 阳 寒 热 。殊 不 知 风 之
初来未必非寒,
寒之既人亦能化热,
不可拘也。
郑重光曰:
此热邪中于上焦,
寒 邪 中 于 下 焦 ,阴 阳 不 相 人 ,

其上下升降之常也。
黄连涵方
黄 连 三 两 甘 草 (炙 )三 两 干 姜 三 两 人 参 二 两 桂 枝 三 两

半 夏 (洗 ) 半 升 大 寒 (擘)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温服,
昼三夜二。
〔方 解 〕 伤 寒 邪 气 人 里 ,因 人 脏 气 素 有 之 寒 热 而 化 病 。如阳
明病,
硬满不大便而呕,
舌 上 白 胎 者 ,以 小 柴 胡 汤 ,
及太阳病下之
里虚懊侬,
舌上如胎者,
以梔子豉汤之类,
是随胸中有寒,
丹田有
热 化 者 也 。此 则 随 胃 中 有 寒 ,
胸中有热而化,
腹中痛欲呕吐,
故以
是 方 主 之 。君 黄 连 以 清 胃 中 之 热 ,臣 干 姜 以 温 胃 中 之 寒 ,
半夏 降
逆,
佐黄连呕吐可止,
人参补中,
佐干姜腹痛可除,
桂枝所以安外,
大 枣 所 以 培 中 也 。然 此 汤 寒 温 不 一 ,
甘苦并投,
故必加甘草协和
诸 药 。此 为 阴 阳 相 格 ,
寒热并施之治法也。
太阳病,
十日以去,
脉浮细而瞻卧者,
邻 已 解 也 。设 胸 满 胁 痛
者 ,与 小 柴 胡 汤 ;脉 但 浮 者 ,
与麻黄汤。
〔注 〕 太 阳 病 十 日 以 上 无 他 证 ,
脉浮细而嗜卧者,
外邪已解,
不 须 药 也 。设 有 胸 满 胁 痛 等 证 ,
则知少阳之外邪未解,
故与小柴
胡 汤 和 之 。若 脉 但 浮 不 细 ,
而有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证,
则仍是
太阳之外邪未解,
当 与 麻 黄汤汗之。
〔按 〕论 中 脉 浮 细 ,
太 阳 少 阳 脉 也 ;脉 弦 细 ,
少 阳 脉 也 ;脉 沉
细,
少 阴 脉 也 。脉 浮 细 ,
身 热 嗜 卧 者 ,阳 也 ;脉 沉 细 ,
身无热嗜卧
者,
阴 也 ;脉 缓 细 ,
身和嗜卧者,
已解也。是 皆 不 可 不 察 也 。

171
....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扳 J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此 条 当 是 太 阳 、
少 阳 合 病 。胸 满 虽 同 ,

脉 浮 细 嗜 卧 ,则 为 表 邪 已 解 ,
胁 痛 为 少 阳 有 邪 ,故 与 小 柴 胡 汤 。若
医宗金鉴卷五

脉但浮者,
又当先治太阳也,
故 与 麻 黄 汤 。此 是 设 为 变 通 之 言 ,

为服柴胡而脉浮也。
伤寒发热,
汗出不解,
心 中 痞 硬 ,呕 吐 而 下 利 者 ,
大柴胡汤
主之0
〔按 〕 下 利 之 “下 ”字 ,当 是 “不 ”字 ,
若 是 “下 ”字 ,岂有上吐
下利,而以 大 柴 胡 汤 下 之 之 理 乎 ?
〔注 〕伤 寒 发 热 汗 出 不 解 ,表 尚 未 已 也 ;心 中 痞 硬 大 便 不 利 ,
里 病 又 急 矣 。呕 吐 ,
少 阳 、阳 明 兼 有 之 证 也 。少 阳 、阳 明 两 急 ,

中热结成痞,
故以大柴胡汤,
外 解 少 阳 发 热 未 尽 之 表 ,内攻阳明成
实痞硬之里也。
〔按 〕 太 阳 病 发 热 汗 出 不 解 ,
心 下 痞 硬 ,下 利 不 呕 吐 者 ,
此表
里俱虚,
桂 枝 人 参 汤 证 也 。若 呕 吐 不 利 者 ,
此表里俱实,
大柴胡汤
证 也 。彼 则 脉 微 弱 ,
此则脉必有力也。
太阳病, 反二、
过经十余曰, 三 下 之 ,后 四 五 曰 ,柴 胡 证 仍 在
者,
先 与 小 柴 胡 汤 。呕 不 止 ,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
与大
柴胡汤下之则愈。
〔注 〕 太 阳 病 传 过 三 阳 之 经 十 余 日 ,
医不随经施治,
反二、

下之,
未致变逆,
后四五日,
惟见少阳寒热往来之柴胡证仍在者,
宜 先 与 小 柴 胡 汤 解 表 和 里 。如 或 不 愈 ,
其呕不止,
心下满急,
郁郁
微烦,
此为少阳表里均未解也,
与大柴胡汤下之,
攻 里 和 表 ,自可
愈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过经与坏病同,
不知何逆,
而二、
三下之,
适所以致逆,
故曰:
反 也 。下 而 又 下 ,
阳明虽未伤,
而少阳亦未除,
故曰:
柴 胡 证 仍 在 也 。呕 不 止 ,
郁郁微烦,
乃邪扰二阳,
故曰:

解也。

172
中医
輪束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叛 )

程 知 曰 :此 言 过 经 误 下 ,
有 用 大 小 柴 胡 两 解 法 也 。盖 其 人 之
邪,
因屡下而深入,
若表证未罢,
必先用小柴胡和其半表,
而后可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兼攻其里也。
程 应 旄 曰 :此 条 与 阳 明 经 呕 多 ,
虽有阳明证不可下之条,
细细
酌 量 ,阳 明 证 呕 在 上 ,
而邪亦在膈之上,
未入腑,
故 不 可 下 ;此 条 呕
不 止 ,心 下 急 ,
乃邪在膈之下,
已属胃,
乃 可 下 也 。可 下 不 可 下 ,

等处 最 不 容 误 也 。
林澜曰:
呕不止,
则半表里证犹在,
然心下急,
郁郁微烦,
必中
有燥屎也,
非下除之不可,
故以大柴胡兼而行之。
大柴胡涵方
柴 胡 半 斤 黄 芩 三 两 半 夏 (洗)半 升 芍 药 三 两 枳 实 (炙 )四
枚 大 黄 二 两 生 姜 (切 )五 两 大 穿 (擘 )十二枚

上八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 滓 再 煎 ,温 服 一 升 ,日
三服。
〔按 〕许 叔 微 曰 :
大柴胡汤一方无大黄,
一 方 有 大 黄 。此方
用大黄者,
以大黄有荡涤蕴热之功,
为 伤 寒 中 要 药 。王叔 和 云 :若
不用大黄,
恐 不 名 大 柴 胡 汤 。且 经 文 明 言 下 之 则 愈 ,
若无大黄,

何以下心下之急乎?应 从 叔 微 为 是 。
〔方 解 〕 柴 胡 证 在 ,
又复有里,
故 立 少 阳 两 解 之 法 。 以小柴
胡汤加枳实、
芍药者,
解 其 外 以 和 其 内 也 。去 参 、
草 者 ,以里不虚
也 ;少 加 大 黄 ,
所 以 泻 结 热 也 ;倍 生 姜 者 ,
因呕不止也。
太阳病,
过经十余日,
心中温温欲吐,
而胸中痛,
大便反溏,腹
微满,
郁郁微烦。先 此 时 ,
自极吐下者,
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
不可与。但 欲 呕 ,
胸 中 痛 ,微 溏 者 ,
此 非 柴 胡 证 ,以 呕 ,
故知极吐
下也。
〔按 〕 王 肯 堂 曰 :
“温 温 ”当是“腽 腽 ”。又 云 “以 呕 ”之 下 ,当
有阙文。

173
+医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注 〕 太 阳 病 过 经 十 余 日 ,
曾经吐、
下 不 解 者 ,以极吐则虚其
胸,
邪热乘虚入胸,
故心下腽腽 L欲 吐 ,
而 胸 中 痛 也 。极 下 则 虚 其
医宗金鉴卷五

里 ,邪 热 乘 虚 入 里 ,
故大便反溏腹微满,
郁 郁 微 烦 也 。询知先时若
果经极吐下,
则为在表之邪热,
悉陷胸腹,
而 所 见 者 ,皆是里证未
和,
故 宜 与 调 胃 承 气 汤 下 而 和 之 。若 不 尔 者 ,
谓不因极吐、
极下而
有斯证,
则 又 不 可 与 是 汤 也 。夫 但 欲 呕 者 ,
少 阳 也 ;胸 中 痛 者 ,

阳 也 ;微 溏 者 ,太 阳 少 阳 合 病 之 利 也 ,
并无心中嗌腽郁郁,
腹满烦
热等证,
固 不 可 与 承 气 汤 矣 。然 此 亦 非 柴 胡 证 ,
故柴胡汤亦不可
与 也 。须 从 太 阳 、
少阳合病,
下利,
若呕者,
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可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胸 中 痛 ,
邪 在 膈 也 。若 曾 极 吐 ,
则应有心
下腽嗌欲吐之状,
何也? 以胃口已被吐伤,
邪热上抟于膈,
故欲吐
而 不 得 吐 也 。腹 微 满 、
郁郁微烦,
邪 在 胃 也 。若 曾 极 下 ,
则应大便
微 溏 ,何 也 ? 以 下 则 胃 虚 ,
邪虽实于胃,
大 便 反 不 能 结 硬 也 。故
曰: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言 当 荡 其 热 以 和 其 胃 也 ,
不尔,
言 未 经 极 吐 下 也 。但 欲 呕 至 末 ,申明上文之意。
喻昌曰: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
心下嗌腽,
欲吐而不吐,
其人胸
中痛,
大 便 反 溏 ,腹 微 满 ,
郁郁微烦者,
此 有 二 辨 :若 曾 经 大 吐 、

下者,
表邪从吐解,
且 已 入 里 ,可 用 调 胃 承 气 之 法 ;若 未 经 极 吐 、
下,
但欲呕不呕,
胸 中 痛 微 溏 者 ,是 痛 非 吐 所 伤 ,
溏非下所致,
调胃
之法不可用矣。
程知曰:
过经者,
谓病过七八日至十三日,
经气已周犹不解
也 。岂惟十三日,
且 有 二 十 余 日 者 矣 。盖 过 经 不 解 ,
病必皆在阳
经 留 连 ;若 在 阴 经 ,
则 又 岂 能 若 是 之 持 久 耶 !久 持 且 不 能 ,
安望其
生乎?
程应旄曰:
大便溏则气得下泄,
腹不应满,
烦不应郁郁,
今仍
腹微满,
郁郁微烦,
必胃有阻留,
而 下 后 仍 不 快 畅 也 。病属阳明

174
中医
_ 赛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证,
反无阳明,
而只有少阳,
其 中 必 有 所 误 ,故 直 穷 其 所 以 致 证 之
由,
而后可从 证 上 认 病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伤寒十三曰不解,
胸胁满而呕,
曰晡所发 潮 热 ,
已而微利,

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 反 利 者 ,
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
也。潮 热 者 ,
实 也 ,先 宜 小 柴 胡 汤 以 解 外 ,后 以 柴 胡 加 芒 硝 汤

〔注 〕 凡 伤 寒 过 经 不 解 ,
热 邪 转 属 胃 腑 者 多 ,皆 当 下 之 。今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
胸 胁 满 而 呕 ,日 晡 所 发 潮 热 ,已 而 微 利 ,

本大 柴 胡 证 也 。下 之 而 不 通 利 ,
今反利者,
询知为医以丸药迅下
之,
非 其 治 也 。迅 下 则 水 虽 去 ,而 燥 者 仍 存 ,
恐医以下后之利为
虚,
故复指曰潮热者实也,
是 可 再 下 者 也 。但 胸 胁 之 邪 未 已 ,
故先
宜小柴胡汤以 解 少 阳 之 外 ,复 以 小 柴 胡 汤 加 芒 硝 ,
以下少阳之里。
不 用 大 黄 而 加 芒 硝 者 ,因 里 不 急 且 经 迅 下 ,
惟欲其软坚润燥耳!
是 又 下 中兼和之意也。
〔集 注 〕 《内台方议》曰 :潮 热 者 ,
实 也 。何 不 用 大 柴 胡 、
大小
承气下之,
却 用 芒 硝 何 也 ?盖 潮 热 虽 属 实 ,
然已先用丸药,
伤动脏
腑,
若再用大黄下之,
则 脾 气 伤 而 成 坏 证 矣 ,只 用 芒 硝 润 燥 以 取
利也。
方有执曰:
十三日,
过 经 也 。不 解 ,
坏证也,
非 其 治 也 。 以上
乃 原 其 坏 ,由于医之误。 以 下 至 末 ,
救误之治也。
柴胡加芒硝涵方
于小柴胡汤方内,
加芒硝六两,
余依前法服,
不解更服。
伤寒十三日不解,
过经谵语者,
以有热也,
当以汤下之。若小
便利者,
大便当硬,
而反下利,
脉调和者,
知医以丸药下之,
非其治
也。若自下利者,
脉当微厥,
今反和者,
此为内实也,
调胃承气汤

〔注 〕 此 承 上 条 互 发 其 义 ,以 详 其 治 也 。伤 寒 十 三 日 不 解 ,

175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 经 ,谵 语 者 ,
以有热也,
当 以 汤 药 下 其 热 。但 上 条 潮 热 之 热 ,

在 表 里 ,当 大 便 不 硬 ;此 条 谵 语 之 热 ,
热归胃腑,
法 当 大 便 硬 。若
医宗金鉴卷五

小便利者,
大便当硬,
今大便不硬而反下利,
脉调和者,
知为医以
丸药下之之利,
非 其 治 也 。如 未 经 丸 药 下 之 ,自 下 利 者 ,
则为内
虚,
内虚之利,
脉当微弱而厥,
今 反 和 而 不 微 厥 ,此 为 内 实 有 热 ,

内虚有寒也,
虽 下 利 乃 热 利 也 。仍 当 下 其 热 ,
故以调胃承气汤
主之。
伤寒三曰,
三阳为尽,
三阴当受邪,
其人反能食而不呕,
此为
三阴不受邪也。
〔注 〕 伤 寒 之 邪 ,
一 日太阳受之,
二日阳明受之,
三日少阳受
之,
四 日 太 阴 受 之 ,五 日 少 阴 受 之 ,
六日厥阴受之,
此传 经 之 次 第
也 。今 伤 寒 三 日 ,
三阳表邪为尽,
三阴当受邪,
其人当不能食而
呕,
今反能食而不呕者,
此为里和,
三 阴 不 受 邪 也 。然 此 乃 《内
经》以 其 大 概 而 言 ,究 不 可 以 日 数 拘 也 。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表邪传里,
里 不 和 则 不 能 食 而 呕 ,今 反 能
食而不呕,
是邪不传阴,
但在阳也。
方有执曰:
阳以表言,
阴以里言,
能食不呕,
里气和而胃气回,
阴 不 受 邪可知矣。
汪琥曰:
邪在少阳,
原呕不能食,
今反能食而不呕,
可征里气
之和,
而 少 阳 之 邪 自 解 也 。里 既 和 而 少 阳 之 邪 解 ,
则其不传三阴,
断断可必,
故 云 :三 阴 不 受 邪 也 。
伤寒六七曰,无大热,
其人躁烦者,
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注 〕 伤 寒 六 七 日 ,
邪 欲 入 里 之 时 也 。无 大 热 ,表 热 微 也 。
躁烦者,
里 热 盛 也 。此 为 阳 去 入 阴 也 。 阳 去 入 阴 者 ,
谓阳邪去表
入 里 ,传 于 三 阴 也 。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内 热 为 烦 ,
谓 心 中 郁 烦 也 ;外 热 为 躁 ,

身外热躁也。内热为有根之火,
故 但 烦 不 躁 ,及 先 烦 后 躁 者 ,
皆可
\

176

.-—emM--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叛 )

治 ;外 热 为 无 根 之 火 ,
故但躁不烦,
及先躁后烦者,
皆不可治。
方有执曰:
去,往 也 。言 表 邪 去 而 入 于 里 ,所 以 外 无 他 热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内则烦躁也。
妇人中风,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曰,
热除而脉迟身
凉,
胸胁下满,
如 结 胸 状 ,谵 语 者 ,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劃期门,

其实而 泻 之 。
〔注 〕 妇 人 中 风 ,
发 热 恶 寒 ,表 病 也 。若 经 水 不 来 ,
热必无由
传 于 血 室 。今 经 水 适 来 ,
得之七八日后,
脉迟热除,
身 凉 ,似乎 表
欲 解 矣 。若 复 见 胸 胁 下 满 ,
如结胸状,
谵语之证,
则知非表解入
里,
乃表邪之热因经水适来,
乘虚而入于血室也,
法 当 刺 期 门 。期
门为肝之穴,
肝为藏血之所,
今邪入血室,
故刺期门,
随其血分实
热而泻之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血室为营血停留之所,
经 血 集 会 之 处 ,即
冲脉,
所 谓 血 海 是 也 。其 脉 起 于 气 冲 ,
并少阴之经,
夹脐上行至胸
中而散,
故热入而病作,
其 证 则 如 是 也 。期 门 二 穴 在 不 容 两 傍 ,

去同身寸之一寸五分,
肝 之 募 也 。肝 纳 血 ,
故刺期门,
所以泻血分
之实热也。
汪 琥 曰 :邪 传 少 阳 ,
热入血室,
故 作 谵 语 等 证 。仲景 恐 人 误 认
为阳明腑实证,
轻用三承气以伐胃气,
故特出一刺期门法以疗之。
妇人中凤七八曰,
续得寒热,
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者,
此为热
入血室,
其血必结,
故使如疟状,
发作有时,
小柴胡汤主之。
〔注 〕妇 人 中 风 七 八 日 ,
续得寒热,
发 作 有 时 ,经 水 适 断 者 ,
此 为热入血室。血 与 热 抟 ,
其 血 必 结 。然 虽 结 而 无胸胁满如结胸
谵语等证,
是为结而未实也。尚有如疟状之寒热,
发作有时,
乃为
邪在少阳,
半 表 半 里 也 。故 用 小 柴 胡 汤 以 和 表 里 ,
热自解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前 经 水 适 来 者 ,因 热 入 血 室 ,
血出而热遂
遗 也 。此 适 断 者 ,
热乘血来而遂入之,
与 后 血 相 抟 ,倶 留 而 不 出 ,

177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跋 )

故曰其血必结也。
程 知 曰 :前 证 经 水 来 ,
而胸胁满结谵语,
是邪实于脏也,
故用
医宗金鉴卷五

刺 以 泻 之 。此 证 因 血 结 而 寒 热 如 疟 ,是 邪 发 于 经 也 ,
故用小柴胡
汤和之。
妇人仿寒,
发热,
经水适来,
昼曰明了,
暮则谵语,
如见鬼状
者,
此为热入血室,
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必自愈。
〔注 〕 上 二 条 ,
发明风邪热入血室之证,
此条发明寒邪热入
血 室 之 证 。妇 人 伤 寒 ,
发热无汗,
经水适来,
则 必 热 入 血 室 。故昼
则明了,
知 邪 不 在 阳 也 ;暮 则 谵 语 ,
如见鬼状者,
是为邪在阴也。
无犯胃气及上二焦者,
通 谓 三 焦 也 。盖 禁 人 汗 、吐 、
下 三 法 ,皆不
可轻用,
当俟其经行,
必然随血去而愈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必 自 愈 者 ,
言俟其经行血下,
则邪热得以
随血而倶出,
犹之鼻衄红汗,
故 自 愈 也 。盖 警 人 勿 妄 攻 ,
以致变乱
之意。
林澜曰:
伤寒发热者,
寒 已 成 热 也 。经 水 适 来 ,
则血室空虚,
邪 热 乘 虚 入 于 血 室 。若 昼 日 谵 语 ,
为邪客 于 腑 与 阳 争 也 。此昼日
明了,
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
是邪不入腑,
而入于血室与阴争也。
阳盛谵语宜下,
此不可下者,
犯 胃 气 也 。彼 热 入 血 结 寒 热 者 ,
与小
柴 胡 汤 散 邪 发 汗 ;此 虽 热 入 血 室 ,
而不留结,不可与发汗药犯其上
焦 也 。若 热 入 胸 胁 满 如 结 胸 者 ,
可刺期门;
此虽热入血室而无满
结,
不可刺期门,
以 犯 其 中 焦 也 。必 自 愈 者 ,以 经 行 则 热 随 血 去 ,
血下则邪热悉除而愈矣《
^
血弱气尽,
腠理幵,
邪气因入,
与正气相抟,
结 于 胁 下 。正邪
分争,
往来寒热,
休 作 有 时 ,默 默 不 欲 饮 食 ,
脏腑相连,
其痛必下,
邪高痛下,
故 使 眍 也 , 一 云 :脏腑相连,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 柴胡汤

〔注 〕 此 详 申 上 三 条 ,
妇人中风、
伤寒,
经 水 适 来 过 多 ,以致

178
_ 撝束
4 读 丛 书 (典藏版

血弱气尽,
腠理不密,
邪热之气乘虚入于血室,
邪与正相抟,
结于
少阳之界,
故 邪 结 于 胁 下 也 。邪 正 相 争 ,
争于阳则热,
争于阴则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阳病全篇
寒,
故 往 来 寒 热 也 ;争 已 必 衰 ,衰 则 止 ,
故休作 有 时 也 ;少 阳 病 已 入
半里,
将 近 厥 阴 ,故 默 默 不 欲 饮 食 也 ;少 阳 胆 与 厥 阴 肝 相 为 表 里 ,
故 曰 脏 腑 相 连 也 。少 阳 之 脉 ,下 胸 中 ,
循 胁 表 ;厥 阴 之 脉 ,
抵少腹,
循 胁 里 ,故 其 痛 必 及 于 胁 下 也 。少 阳 之 邪 ,
从胸而下胁,
因胸而病
及于胁,
故 曰 邪 高 痛 下 也 。邪 从 胸 循 胁 入 里 ,
里气上拒,
故使呕
也 。仲 景 重 出 此 条 ,仍 主 之 以 小 柴 胡 汤 者 ,
使知法不外少阳,
不必
另 从 厥明血室中求治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四 条 皆 互 文 见 意 也 。一 云 经 水 适 来 ,
一云
经水适断。 一 云七八日热除,
而脉迟身凉,
一云七八日续得寒
热,
发 作 有 时 。一 云 胸 胁 下 满 ,
一云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
结于
胁 下 。一 云 :
如结胸状,
一 云 邪 高 痛 下 。一 云 谵 语 ,
一云昼日明
了,
暮 则 谵 语 如 见 鬼 状 。一 云 如 疟 状 ,
一云往来寒热休作有时。
一 云 刺 期 门 ,一 云 用 小 柴 胡 汤 。一 云 毋 犯 胃 气 及 上 二 焦 。 皆互
文以明大意,
而 自 为 注 脚 也 。学 者 试 因 此 而 细 绎 全 书 ,
思过半
矣 。“如 结 胸 状 ”四 字 ,
仲 景 尚 恐 形 容 不 尽 ,重 以 脏 腑 相 连 ,
邪高
痛下之语,
畅 发 病 情 。盖 血 室 者 冲 脉 也 ,
下居腹内,
厥阴肝之所
主 也 。而 少 阳 之 胆 与 肝 相 连 ,
腑邪在上,
脏 邪 在 下 ,胃 口 逼 处 二
邪之界,
所以默默不欲饮食,
而 但 喜 呕 耳 。期 门 者 ,
肝之募也,
随其实而泻之,
泻肝之实也,
又 刺 期 门 之 注 脚 也 。小 柴 胡 汤 ,

少 阳 之 正 法 也 。毋 犯 胃 气 及 上 二 焦 ,
则舍期门、
小柴胡汤,
更无
他法矣。
11区而发热者, 柴胡汤主之。衍文。已见太阳中篇半夏泻心汤条
上少阳病,
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注 〕 寅 、
卯 、辰 ,木 旺 之 时 也 。经 云 :阳 中 之 少 阳 ,
通于春
气 。故 少 阳 之 病 ,
每 乘 气 旺 之 时 而 解 。经 气 之 复 ,
理固然也。

179
中医
临旅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集 注 〕 魏 荔 彤 曰 :病 在 少 阳 ,乘 其 正 旺 ,如 法 治 之 ,何病
不已,
医宗金鉴卷五

f切
少去声淫音色職乙骨切媵音凑

180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全篇
六气之邪,
感人虽同,
人 受 之 而 生 病 各 异 者 ,何 也 ? 盖以人之
形有厚薄,
气有盛衰,
脏有寒热,
所受之邪,
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
故 生 病 各 异 也 。是 以 或 从 虚 化 ,
或从实化,
或从寒化,
或从热化。
譬诸水火,
水盛则火灭,
火盛则水耗,
物盛从化,
理 固 然 也 。诚知
乎此,
又何疑乎? 阳 邪 传 阴 ,
变寒化热,
而 遂 以 为 奇 耶 ! 自后汉迄
今,
千载以来,
皆谓三阴寒邪不传,
且以伤寒传经阴邪,
谓为直中,
抑知直中乃中寒之证,
非 传 经 之 邪 耶 !是 皆 未 曾 熟 读 仲 景 之 书 ,
故 有 此 误 耳 !如 论 中 下 利 腹 胀 满 ,
身体疼痛者,
先 温 其 里 ,乃 攻 其
表 。温里 宜 四 逆 汤 ,攻 表 宜 桂 枝 汤 。此 三 阳 阳 邪 ,
传入太阴,
邪从
阴化之寒证也。如 少 阴 病 下 利 ,白通汤 主 之 ,
此 太 阴 寒 邪 ,传少阴
之 寒 证 也 。如 下 利 清 谷 ,
里寒外热,
汗 出 而 厥 者 ,通 脉 四 逆 汤 主
之 ,此 少 阴 寒 邪 传 厥 阴 之 寒 证 也 。 皆 历 历 可 据 ,岂 得 谓 伤 寒 阴 不
相传,
无阳从阴 化 之 理 乎 ?夫 太 阴 湿 土 ,
纯阴之脏也,
故病一入太
阴,
则邪从阴化者多,
从 阳 化 者 少 。从 阴 化 者 ,
如论中腹满,
吐食,
自利,
不渴,
手足自温,
时腹自痛,
宜服理中、
四 逆 辈 者 是 也 。从阳
化者,
如论中发汗后不解,
腹满痛者,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气 汤 ;腹 满 大
实痛者,
宜 桂 枝 加 大 黄 汤 主 之 者 是 也 。盖 脾 与 胃 同 处 腹 中 ,
故腹
满、
腹 痛 两 皆 有 之 。然 腹 满 为 太 阴 主 病 ,
心下满为阳明主病,
其阳
明亦有腹满者,
以阳明腹满与热同化,
故 必 有 潮 热 、自 汗 、
不大便
..中医
犒束 必 读 4 书 〖典 藏 版 )

之证,
而 不 似 太 阴 与 湿 同 化 ,有 发 黄 、
暴烦、
下 利 秽 腐 之 证 也 。诚
能更于腹之时痛,
大实痛,
腹满痛处,
详审虚实,
斟酌温下,
则了无
医宗金鉴卷六

余 义 矣 D 故 以 此 括 之 ,自知太阴之要法也。
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 利 益 甚 ,I寸腹自痛,
若下之,
必胸下结硬。
〔按 〕吴 人 驹 日 :
“自利益甚”四 字 ,当 在 “必 胸 下 结 硬 ”句之
下,
其 说 甚 是 。若 在 “吐 食 不 下 ”句 之 下 ,
则是已吐食不下,
而自
利 益 甚 矣 。仲 景复曰“若 下 之 ”无 所 谓 也 。
〔注 〕 太 阴 ,脾 经 也 ,
其 脉 布 胃 中 ,络 于 嗌 。寒 邪 传 于 太 阴 ,
故 腹 满 时 腹 自 痛 ;寒 邪 循 脉 犯 胃 ,
故 吐 食 不 下 。此 太 阴 里 虚 ,
邪从
寒化之证也,
当 以 理 中 、四 逆 辈 温 之 。若 腹 满 嗌 干 ,
不大便,
大实
痛,
始为太阴里实,
邪从热化之证,
当 以 桂 枝 加 大 黄 汤 下 之 矣 。若
以太阴虚寒之满痛,
而误认为太阴实热之满痛而下之,
则寒虚相
抟,
必变为脏结痞硬,
及 自 利 益 甚 矣 。此 太 阴 病 全 篇 之 提 纲 ,
后凡
称太阴病者,
皆指此证而言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阳邪亦有腹满,
得吐则满去而食可下者,
今腹满而吐,
食不下,
则满为寒胀,
吐 为 寒格也。阳邪亦有下利腹
痛,
得利则痛随利减者,
今下利而时腹自痛,
则利为寒利,
痛为寒
痛 也 。 曰 胸 下 阴 邪 结 于 胸 下 之 阴 分 ,异 于 阳 邪 结 胸 之 在 胸 ,
且按
之而痛也。曰 结 硬 ,
无阳以化气则为坚阴,
异于痞之濡而软也。
彼皆阳从上陷而阻留,
此则阴从下逆而不归,
寒热大别也。
吴 人 驹 曰 :自利有时,
而腹自痛,
非 若 积 蓄 而 常 痛 者 。若以诸
痛为实,
从而下之,
其满益甚,
必令胸下皆为结硬,
而 自利益甚矣。
伤 寒 四 五 曰 ,腹 中 痛 ,
若 转 气 下 趋 少 腹 者 ,此 欲 自 利 也 。
〔注 〕 伤 寒 四 五 日 ,
邪 人 太 阴 之 时 也 。腹 中 痛 ,
若不转气下
趋者,
属 阳 明 也 。今 腹 中 痛 ,
转气下趋少腹者,
乃太阴欲作自利之
候 也 。此 仲 景 示 人 不 可 以 诸 痛 为 实 ,
而妄议下之意也。

182
中医
捣康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S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腹 中 痛 转 气 下 趋 者 ,
里虚不能守,
而寒邪
下迫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阴病全篇
张璐曰:
腹痛亦有属火者,
其 痛 必 自 下 而 上 攻 。若 痛 自 上 而
下趋者,
定属寒痛无疑。
魏 慕 彤 曰 :此 重 在 预 防 下 利 ,而 非 辨 寒 热 也 。玩 “若 ”字 、
“欲 ”字 ,
可 见 其 辨 寒 邪 者 ,自有别法。
自 利 不 渴 者 ,羼 太 阴 ,
以其脏有寒故也,
当 温 之 ,宜 服 四 逆 辈 。
〔注 〕 凡 自 利 而 渴 者 ,
里 有 热 ,属 阳 也 。若 自 利 不 渴 ,
则为里
有寒,
属 阴 也 。今 自 利 不 渴 ,
知为太阴本脏有寒也,
故当温之。四
逆辈者,
指四逆、
理中、
附子等汤而言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太阴自利为寒,
宜 温 者 也 。少 阴 属 肾 水 ,
热人而耗其水,
故 自 利 而 渴 。太 阴 属 脾 土 ,
寒人 而 从 其 湿 ,则 不 渴
而利,
故太阴自利当温也。
程应旄曰:
三阴同属脏寒,
少阴、
厥 阴 有 渴 证 ,太 阴 独 无 渴 证
者,
以其寒在中焦,
总与龙雷 之 火 无 涉 。少 阴 中 有 龙 火 ,
底寒甚则
龙 升 ,故 自 利 而 渴 ;厥 阴 中 有 雷 火 ,
故 有 消 渴 。太 阳 一 照 ,雷 雨 收
声,
故发热则利止,
见厥而复利也。
魏慕彤曰:
“自利”二 字 ,
乃未经误下、
误汗、
误吐而成者,

知其脏本有寒也。
理中丸方
人 参 白 术 甘 草 (炙) 干姜各三两
上四味,
捣筛,
蜜 和 为 丸 ,如 鸡 子 黄 许 大 ,以 沸 汤 数 合 ,
和一
丸,
研 碎 温 服 之 ,日三、
四 ,夜二服。腹 中 未 热 ,益 至 三 、四 丸 ,
然不
及 汤 。汤 法 以 四 物 ,
依两数切,
用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 滓 ,温服一
升 ,日三服。
加减法:
若脐上筑者,
肾气动也,
去术加桂四两。

183

丄:::八 龜盧
I

r ' 1胃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 丨
._

吐多者,
去术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
还用术;
悸者,
加茯苳二两。
医宗金鉴卷六

渴欲得水者,
加术,
足前成四两半。
腹 中 痛 者 ,加 人 参 ,
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
加干姜,
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
去 术 加 附 子 一 枚 。服 汤 后 ,
如食顷,
饮热粥一升许,
微 自 温 ,勿 发 揭 衣 被 。
〔集 解 〕 程 应 旄 曰 :阳 之 动 ,
始 于 温 ,温 气 得 而 谷 精 运 ,
谷气
升而中气赡,
故名日理中,
实以燮理之功,
予 中 焦 之 阳 也 。盖谓阳
虚即中气失守,
膻中无发宣之用,
六腑无洒陈之功,
犹如釜薪失
焰,
故下至清谷,
上失滋味,
五 脏 凌 夺 ,诸 证 所 由 来 也 。参 、
术、炙
草,
所 以 守 中 州 ,干 姜 辛 以 温 中 ,
必假之以燃釜薪而腾阳气,
是以
谷人于阴,
长气于阳,
上输华盖,
下摄州都,
五脏六腑皆受气矣,

理 中 之 旨 也 。若 水 寒 互 胜 ,即 当 脾 肾 双 温 ,
加之以附子,
则命门益
而土母温矣。 白术补脾,
得人参则壅气,
故脐下动气,
吐多腹满,
皆去术也。加 桂 以 伐 肾 邪 ,
加生姜以止呕也,
加附子以消阴也。
下多者,
湿 胜 也 ,还 用 术 燥 湿 也 。渴 欲 饮 水 ,饮 渴 也 ,
加术使饮化
津 生 也 。心 下 悸 ,
停水也,
加 茯 苓 导 水 也 。腹 中 痛 ,
倍人参,
虚痛
也 。寒 者 ,
加干姜,
寒甚也。
伤寒,
本自寒下,
医复吐下之,
寒 袼 更 逆 吐 下 ,若 食 入 □ 即 吐 ,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按 〕经 论 中 并 无 寒 下 之 病 ,
亦 无 寒 下 之 文 。玩 本 条 下 文 ,
寒 格 更 逆 吐 下 ,可 知 寒 下 之 “下 ”字 ,当 是 “格 ”字 ,文 义 始 相 属 。
注 家 皆 释 胃 寒 下 利 ,不 但 文 义 不 属 ,
且与芩、
连之药不合。
〔注 〕 经 曰 :格 则 吐 逆 。格 者 ,
吐 逆 之 病 名 也 。朝 食 暮 吐 ,

寒 格 也 ;食 人 即 吐 ,胃热格也。本 自 寒 格 ,
谓其人本自有朝食暮吐
寒 格 之 病 也 。今 病 伤 寒 ,
医见可吐、
可下之证,
遂执成法,
复行吐、

184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戟 )

下,
是寒格更逆于吐下也,
当以理中汤温其太阴,
加 丁 香降其寒逆
可 也 。若 食 人 口 即 吐 ,
则 非 寒 格 乃 热 格 也 ,当 用 干 姜 、
人参安胃,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阴病全篇
黄连、
黄芩降胃火也。
干菱荑连荑芩人参涵方
干 姜 黄 连 黄 芩 人 参 各三两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温再服。
伤寒,
医下之,
续得下利灣谷不止,
身疼痛者,
急 当 救 里 ;后 身
疼痛,
清便自调者,
急 当 救 表 。救 里 宜 四 逆 汤 ,
救表宜桂枝汤。
〔注 〕 伤 寒 ,
医不分表里、
寒热、
虚实而误下之,
续得下利清
谷不止者,
寒 其 里 也 。虽 有 通 身 疼 痛 之 表 未 除 ,
但下利清谷不止,
里寒已盛,
法 当 急 救 其 里 ;俟 便 利 自 调 ,仍 身 疼 痛 不 止 ,
再救其表
可 也 。救 里 宜 四 逆 汤 ,
温 中 胜 寒 ;救 表 宜 桂 枝 汤 ,调 营 和 卫 也 。
〔集 注 〕王 三 阳 曰 :
此 证 当 照 顾 协 热 利 ,须 审 其 利 之 色 何 如 ?
与势之缓急,
不可轻投四逆、
桂枝也。
喻 昌 曰 :攻 里 必 须 先 表 后 里 ,
始 无 倒 行 逆 施 之 患 。惟 在 里 之
阴寒极盛,
不得不急救其里,
俟里证稍定,
仍救其表,
盖谓救里后
再行救表也。
下利灣谷,
不 可 攻 表 ,汗 出 必 胀 满 。
〔注 〕此 详 上 条 不 先 救 里 而 发 其 表 ,以 明 太 阴 、
少阴同病之
证 也 。下 利 清 谷 ,
太 阴 寒 邪 已 传 少 阴 ,即 有 身 痛 不 可 攻 表 。若误
攻其表,
即使汗出,
太阳表解而太阴寒凝,
必胀满矣。
下利,
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
乃攻其表,
温里宜四逆
汤,
攻表宜桂枝汤。
〔注 〕 此 承 上 条 互 发 其 证 ,以 明 先 里 后 表 之 治 也 。下利腹胀
满者,
里 寒 邪 也 ;身 体 疼 痛 者 ,
表 寒 邪 也 。凡 表 里 寒 邪 之 证 同 见 ,
总以温里为急。故 当 先 温 其 里 ,
后攻其表,
温里宜四逆汤,
攻表宜
桂枝汤。

185
2 1医 桃 咸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里虚表实,
惟其虚也,
故 必 先 之 ;惟 其 实
也,
故可后焉。
医宗金鉴卷六

发汗后,
腹胀满者,
厚朴生姜半夏 甘 草 人 参 汤 主 之 。
〔注 〕 发 汗 后 表 已 解 而 腹 满 者 ,
太 阴 里 虚 之 胀 满 也 。故以厚
朴 生 姜 甘 草 半 夏 人 参 汤 主 之 。消 胀 散 满 ,
补中降逆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吐 后 胀 满 ,
与 下 后 胀 满 ,皆 为 实 者 ,
言邪
气 乘 虚 人 里 而 为 实 也 。发 汗 后 则 外 已 解 ,
腹 胀 满 知 非 里 实 ,由太
阴不足,
脾 气 不 通 ,故 壅 而 为 满 也 。与此汤和脾胃而降逆气宜矣^
汪琥曰:
此 条 乃 汗 后 气 虚 腹 胀 满 ,其 人 虽 作 胀 满 而 内 无 实 形 ,
所以用人参、
炙甘草等甘温补药无疑也。
张锡驹曰:
此 言 发 汗 而 伤 其 脾 气 也 。脾 主 腹 ,故 腹 满 为 太 阴
主 病 。发 汗 后 而 腹 胀 满 ,
则知其人脾气素虚,
今 脾 气 愈 虚 ,则不能
转输,
浊气不降,
清气不升,
而胀满作矣。
厚朴生簦半夏甘萆人参涵方
厚 朴 (炙 ,去 皮 )半 斤 生 姜 (切 )半 斤 半 夏 (洗 )半 升 甘草
(炙 )二 两 人 参一两

上五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发汗不解,
腹满痛者,
急下之,
宜 大 承 气 汤 。腹 满 不 减 ,
减不
足言,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注 〕此 详 申 上 条 ,
互 发 其 义 ,以 别 其 治 也 。发 汗 后 表 已 解 ,
腹满不痛者,
乃腹满时减,
减 复 如 故 之 虚 满 也 ,当 温 之 ,
厚朴生姜
半 夏 甘 草 人 参 汤 证 也 。今 发 汗 后 表 不 解 ,
腹满大痛者,
乃腹满不
减,
减不足言之实满也,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盖以里急,
先攻里后
和表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减 不 足 言 ”四 字 ,
形 容 腹 满 如 绘 。见满至
十 分 ,即 减 去 一 二 分 ,
不 足 杀 其 势 也 。此 所 以 纵 有 外 邪 未 解 ,
而当
下无疑耳!

186
中医
機沭 必 读 丛 书 (輿藏狀

程 应 旄 曰 :下 之 而 腹 满 如 故 ,
即减去一二分,
算 不 得 减 。下之
不妨再下,
必当以减尽为度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阴病全篇
刘宏璧曰:
太阴无可下之法也,
设在经则各经已无可下之理,
在 脏 则 太阴尤无受下之处,桂枝加大黄汤安能无疑乎?不知脾与
胃相表里也,
太阳误下,
太阴受邪,
适胃有宿食,
则脾因胃之实而
实,
亦 即 因 太 阳 之 邪 而 痛 矣 。既 大 满 大 痛 ,
已成胃实,
又非此汤之
所能治,
故宜大承气汤也。
太阴病,
脉浮者,
可发汗,
宜桂枝汤。
〔注 〕 太 阴 经 病 ,
脉 当 浮 缓 ;太 阴 脏 病 ,
脉 当 沉 缓 。今 邪 至 太
阴,
脉浮不缓者,
知 太 阳 表 邪 犹 未 全 罢 也 。故 即 有 吐 利 不 食 ,
腹满
时 痛 一 二 证 ,其 脉 不 沉 而 浮 ,
便可以桂枝发汗,
先解其外,
俟外解
已再调其内可也。于 此 又 可 知 论 中 身 痛 腹 满 下 利 ,
急先救里者,
脉必不浮矣。
〔集 注 〕王 肯 堂 曰 :
病在太阳脉浮无汗,
宜 麻 黄 汤 。此 脉 浮
当亦无汗,
而不言者,
谓阴不得有汗,
不必言也,
不用麻黄汤而用
桂 枝 汤 。盖 以 三 阴 兼 表 病 者 ,
俱不当大发汗也,
须识无汗亦有用
桂枝者。
程知曰:
此 言 太 阴 宜 散 者 也 。太 阴 病 ,
谓有腹痛下利证也,

阳脉,
尺寸俱浮,
今脉浮则邪还于表可知矣,
故 宜 用 桂 枝 解 散 。不
用麻黄者,
阴病不得大发其汗也,
桂枝汤有和里之意焉。
程应旄曰:
此太阴中之太阳也,
虽有里病,
仍从太阳表治,

不引邪人藏。
本太阳病,
医反下之,
因而腹满时痛者,
属太阴也,
桂枝加苟
药 汤 主 之 。大 实 痛 者 ,桂 枝 加 大 黄 汤 主 之 。
〔注 〕本 太 阳 中 风 病 ,医 不 以 桂 枝 汤 发 之 而 反 下 之 ,因而邪
陷人里,
余 无 他 证 ,惟 腹 满 时 痛 者 ,
此属太阴里虚痛也,
故宜桂枝
加芍药汤以外解太阳之表,
而 内 调 太 阴 之 里 虚 也 。若 大 满 实 痛 ,

187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 属 太 阴 热 化 ,胃 实痛也,
故宜桂枝加大黄汤以外解太阳之表,

内攻太阴之里实也。
医宗金鉴卷六

〔集 注 〕 赵 嗣 真 曰 :
太 阴 腹 满 证 有 三 :有 次 第 传 经 之 邪 ,
有直
入中寒之邪,
有下后内陷之邪,
不可不辨。
喻昌曰:
太阳病之误下,
其 变 皆 在 胸 胁 以 上 。此 之 误 下 而 腹
满时痛,
无胸胁等证,
则其邪已人阴位,
所 以 属 在 太 阴 也 。仍用桂
枝解肌之法,
以升发太阳之邪,
倍芍药者以调太阴之气,
本方不增
一药,
斯 为 神 耳 !大 实 、
大 满 宜 从 急 下 ,然 阳 分 之 邪 初 陷 太 阴 ,

可峻攻,
但于桂枝汤中少加大黄,
七 表 三 里 ,以 分 杀 其 邪 ,
与大柴
胡汤同其义也。
程 应 旄 曰 :误 下 太 阳 而 成 腹 满 时 痛 ,
太 阴 之 证 见 矣 。然表邪
内陷,
留滞于太阴,
非 脏 寒 病 也 。仍 用 桂 枝 汤 升 发 阳 邪 ,
但倍芍药
以调和之。倘 大 实 而 痛 ,
于证似可急下,
然阴实而非阳实,
仍从桂
枝例升发阳邪,
但加大黄以破结滞之物,
使表里两邪各有去路,

寒随实去,
不 温 而 自 温 矣 。然 此 二 证 虽 属 之 太 阴 ,
实从太阳传来,
则脉必尚浮可知。
桂枝加芍药涵方
于桂枝汤方内,
更加芍药三两,
随前共六两,
余依桂枝汤法。
桂枝加大荑涵方
桂 枝 三 两 大 黄 二 两 芍 药 六 两 甘 草 (炙)二 两 生 姜 (切 )三
两 大 枣 (擘 )十二枚

上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集 解 〕柯 琴 曰 :腹 满 为 太 阴 、阳 明 俱 有 之 证 ,然 位 同 而 职
异 。太 阴 主 出 ,
太阴病则腐秽气凝不利,
故 满 而 时 痛 ;阳 明 主 内 ,
阳明病则腐秽燥结不行,
故大实而痛,
是知大实痛是阳明病,
而非
太 阴 病 矣 。仲 景 因 表 证 未 解 ,阳 邪 已 陷 人 太 阴 ,
故倍芍药以益脾
调中,
而除腹满之时痛,
此 用 阴 和 阳 法 也 。若 表 邪 未 解 ,
而阳邪陷
\

188
中医 樣束
读 丛 书 (與 藏 扳

人阳明,
则 加 大 黄 以 润 胃 通 结 ,而 除 其 大 实 之 痛 ,
此双解表里法
也 。凡 妄 下 必 伤 胃 之 气 液 ,胃 气虚则阳邪袭阴,故 转 属 太 阴 ;胃液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阴病全篇
涸则两阳相抟,
故 转 属 阳 明 。属 太 阴 则 腹 满 时 痛 而 不 实 ,阴道虚
也 ;属 阳 明 则 腹 满 大 实 而 痛 ,阳 道 实 也 。满 而 时 痛 ,
是下利之兆;
大实而痛,
是 燥 屎 之 征 。故 倍 加 芍 药 ,
小变建中之剂,
少加大黄,
微示调胃之方也。
太阴为病,
脉弱,
其人续自便利,
设 当 行 大 黄 、芍 药 者 ,
宜减
之,
以其人胃气弱,
易动故也。
〔注 〕 太 阴 为 病 ,
必腹满而痛,
治 之 之 法 ,当 以 脉 消 息 之 。若
其人脉弱,
则其中不实,
虽不转气下趋少腹,
然 必 续 自 便 利 。设当
行大黄、
芍药者,
宜 减 之 ,以 胃 气 弱 难 堪 峻 攻 ,
其便易动故也。由
此推之,
可知大便硬者,
不论在阴在阳,
凡脉弱皆不可轻下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此言太阴脉弱,
恐续自利,
虽有腹痛,
不宜
用攻,与建 中 汤 相 发 明 也 。
喻昌曰:
此 段 叮 咛 与 阳 明 篇 中 互 相 发 明 。 阳 明 曰 “不 转 失
气 ”,
曰“先 硬 后 溏 ”,
曰“未 定 成 硬 ”,
皆 是 恐 伤 太 阴 脾 气 。此太阴
证而脉弱,
恐续自利,
虽有腹痛,
减用大黄、
芍药,
又是恐伤阳明胃
气也。
汪 琥 曰 :或 问 大 黄 能 伤 胃 气 ,
故 宜 减 ;芍 药 能 调 脾 阴 ,
何以亦
减之?答 曰 :
脉弱则气馁不充,
仲景以温甘之药能生气;芍药之味
酸寒,
虽不若大黄之峻,
要非气弱者所宜多用,
故亦减之。
伤寒脉浮而缓,
手足自温者,
系 在 太 阴 。太 阴 当 发 身 黄 ,
若小
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
至七八曰,
虽暴烦,
下利曰十余行,
必自止,
以脾家实,
腐秽当去故也。
〔注 〕伤 寒 脉 浮 而 缓 ,
手足热者,
为系在太阳,
今手足温,

知系 在 太 阴 也 。太 阴 属 湿 ,
湿 与 热 瘀 ,当 发 身 黄 ,
小便自利者,

湿不蓄,
热不瘀,
故 不 能 发 黄 也 。若 至 七 八 日 ,
大便硬,
则为转属

189
.中医
穩康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版 )

阳明,
今既不硬,
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
必 当 自 止 ,何 也 ? 以脉浮
缓手足温,
知太阴脾家素实,
邪不自容,
腐秽当去故也。
医宗金鉴卷六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自利之证,
脉浮缓,
手足温,
则为脾实也。
太阴脉本缓,
故浮缓虽类太阳中风,
而手足自温,
则不似太阳之发
热,
更不似少阴、
厥阴之厥逆,
所 以 为 系 在 太 阴 也 。太 阴 湿 热 相
蒸,
势必发黄,
然小便利,
则 湿 下 泄 而 不 发 黄 矣 。此 虽 暴 烦 频 利 ,
有 似 少 阴 之 证 ,然 其 利 当 自 止 。所 以 然 者 ,以 脉 浮 缓 ,
手足温,

其人脾气实,
而非虚寒之比,
其 湿 热 所 积 之 腐 秽 ,自当逐之而下
也 。若 不 辨 晰 而 以 四 逆 法 治 之 ,
则误矣。
程应旄曰:
太阴得浮缓、
手足温之脉证,
则 胃 阳 用 事 ,自无脏
寒之痛,
阴郁或 有 之 。小 便 不 利 必 发 黄 ,
虽 发 黄 不 为 阴 黄 。若小
便自利者,
不能发黄,
阴欲郁而阳必驱,
至七八日,
虽暴烦下利日
十余行,
必 自 止 。所 以 然 者 ,
脉不沉且弱而浮缓,
手足不凉而自
温,
阴得阳以周护则不寒,
不寒则不虚,
是 为 脾 家 实 也 。经 曰 :阳
道实阴道虚,
阴 行 阳 道 ,岂 肯 容 邪 久 住 ,
此则腐秽当去故耳。
汪 琥 曰 :下 利 烦 躁 者 死 ,
此为先利而后烦,
是正气脱而邪气扰
也 。兹 则 先 烦 后 利 ,
是脾家之正气实,
故不受邪而与之争,
因暴发
烦热也。
太阴中风,
四肢烦痛,
阳微阴涩而长者,
为欲愈。
〔注 〕 太 阴 中 风 者 ,
谓此太阴病是从太阳中风传来者,
故有
四 肢 烦 疼之证也。阴 阳 以 浮 沉 言 ,
夫以浮微沉涩之太阴脉,
而兼
见阳明之长脉,
则为阴病阳脉,
脏 邪 传 腑 ,故 为 欲 愈 也 。
〔集 注 〕 程 知 曰 :
伤寒,
阴邪也,
故自利,
宜 用 四 逆 。伤 风 ,阳
邪也,
故 烦 痛 见 于 四 肢 。凡 太 阴 病 脉 浮 者 ,
多是 太 阴 中 风 。
喻 昌 曰 :微 淫 之 中 ,更 察 其 脉 之 长 而 不 短 ,
知元气未漓,
其病
当自愈也。
太阴病, 从亥至 丑上。
欲解时,

190
中医
輪 束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 1

〔注 〕邪 之 解 也 ,必 于 所 旺 之 时 ,
亥、子、
丑乃太阴所旺之时
也 。当 此 旺 时 ,
故邪不能胜而自解矣。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太阴病全篇
音切
趋七句切揭音讦腐音府移於废切

191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
少阴肾经,
水火之脏,
邪 伤 其 经 ,随 人 虚 实 。或 从 水 化 以 为
寒,
或 从 火化以为热。水 化 为 阴 寒 之 邪 ,
是其本也;火化为阳热之
邪,
是 其 标 也 。阴 邪 其 脉 沉 细 而 微 ,阳 邪 其 脉 沉 细 而 数 。至其见
证,
亦 各 有 别 。阴 邪 但 欲 寐 身 无 热 ,阳 邪 虽 欲 寐 则 多 心 烦 。 阴邪
背恶寒口中和,
阳 邪 背 恶 寒 则 口 中 燥 。阴 邪 咽 痛 不 肿 ,阳邪咽痛
则 肿 。阴 邪 腹 痛 下 利 清 谷 ,阳 邪 腹 痛 下 利 清 水 ,
或便脓血也。阴
邪外热面色赤,
里寒大便利,
小 便 白 ;阳 邪 外 寒 手 足 厥 ,
里热大便
秘,
小 便 赤 。此 少 阴 标 本 寒 热 之 脉 证 也 。凡 从 本 之 治 ,
均宜温寒
回阳;从标 之 治 ,均 宜 攻 热 救 阴 。 回 阳 救 阴 ,
其机甚微,
总在临证
详究,
辨别标本寒热,
以急施其治,
庶克有济,
稍缓 则 不 及 矣 。
少阴之为病,
脉微细,
但欲寐也。
〔注 〕 少 阴 肾 经 ,
阴 盛 之 脏 也 。少 阴 受 邪 ,
则阳气微,
故脉微
细 也 。卫 气 行 阳 则 寤 ,
行 阴 则 寐 。少 阴 受 邪 ,
则阴盛而行阴者多,
故但欲 寐 也 。此 少 阴 病 之 提 纲 ,
后 凡 称 少 阴 病 者 ,皆指此脉证而
言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少阴肾经也,
居于极下,
其 脉 起 于小趾之
下 。《灵 枢 》曰 :
是主所生病者,
嗜 卧 但 欲 寐 。盖 人 肖 天 地 ,
天地
之气行于阳则辟而晓,
行于阴则阖而夜,
故人之气行于阳则动而
寤,
行 于 阴 则 静 而 寐 。凡 病 人 但 欲 寐 者 ,
邪 客于阴故也。
张璐曰:
此 言 少 阴 之 总 脉 总 证 也 。盖 少 阴 属 水 主 静 ,即使
热邪传至其经,
在先之脉虽浮大,
此 时 亦 必 变 为 沉 细 ;在 先 之
证虽烦热不宁,
此 时 亦 必 变 为 昏 沉 嗜 卧 。但 须 辨 出 脉 细 沉 数 、 订
口 中 燥 为 热 证 ;脉 沉 微 细 、口 中 和 为 寒 证 ,以 此 明 辨 ,万 无 差 f
误矣。 _

程应旄曰:
凡阴脉皆沉,
异乎太阳之浮,
不 必 言 矣 。 阳明 脉 书

大,
微 者 大 之 反 ;少 阳 脉 弦 9细 者 弦 之 反 ,
沉兼微细,
阴证定矣。 寒
少 阴 病 ,始 得 之 , 麻 黄 附 子细辛汤 主之。
反 发 热 ,脉 沉 者 , I
〔注 〕 少 阴 病 ,谓 但 欲 寐 也 。脉 沉 者 ,谓 脉 不 微 细 而 沉 也 。 >
今 始 得 之 ,当 不 发 热 而 反 发 热 者 ,
是 为 少 阴 之里寒,兼有太阳之表 _

热 也 。故 宜 麻 黄 附 子 细 辛 汤 ,
温中发汗,
顾及其阳,
则两感之寒 I
邪,
均得而解之矣。 M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发热,
邪在表也;
脉沉,
少阴位北而居里 ;
也 。以 其 居 里 ,
邪在表而发热,
故曰反也。以邪在表不在里,
故用 i
麻 黄 以 发 之 ;以 其 本 阴 而 标 寒 ,
故 用 附 子 以 温 之 。细 辛 辛 温 通 于 丨
少阴,
用之以佐主治者,
以 其 专 经而为向导也。 I
程知曰:
三阴表法与三阳不同,
三阴必以温经之药为表,
而少
阴尤为紧关,
故 用 散 邪 温 经 之 剂 ,俾 外 邪 之 深 入 者 可 出 ,
而内阳亦
不因之外越也。
程应旄曰:
一起病便发热,
兼以阴经无汗,
世有计日按证者,
类 能 用 麻 黄 而 忌 在 附 子 。不 知 脉 沉 者 ,由 其 人 肾 经 素 寒 ,
里阳不
能协应,
故 沉 而 不 能 浮 也 。沉 属 少 阴 ,
不可发汗,
而 始 得 病时即发
热,
则 兼 太 阳 ,又 不 得 不 发 汗 。须 以 附 子 温 经 助 阳 ,
托住其里,
使
阳不至随汗而越,
其麻黄始可合细辛用耳!
林 澜 曰 :传 邪 与 阴 寒 皆 有 沉 脉 ,
沉但可为病之在里,
而未可专
以 沉 为 寒 也 。夫 少 阴 证 中 ,
微细而沉,
与细数而沉,
其为寒热之
殊,
盖大有别矣。

193
中医
临康 必 i卖 丛 书 (

麻黄附子麵辛涵方
麻 黄 (去节)二 两 细 辛 二 两 附 子 (炮去皮,
破八片)一枚
医宗金鉴卷七

上 三 味 ,以 水 一 斗 ,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
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少阴病,
得之二三曰,
麻 黄 附 子 甘 草 汤 微 发 汗 。 以二三曰无
里证,
故微发汗也。
〔注 〕 此 详 上 条 少 阴 病 得 之 二 三 日 ,
仍脉沉发热不解者,

麻 黄 附 子 甘 草 汤 微 发 其 汗 也 。盖 谓 二 三 日 不 见 吐 利 里 寒 之 证 ,

邪 已 衰 。然 热 仍 在 外 ,尚 当 汗 之 ,但 不 可 过 耳 !故 不 用 细 辛 而 用
甘草,
盖 于 温 散 之 中 有 和 意 也 。此 二 证 ,
皆未曰无汗,
非仲景略之
也,
以阴不得有汗,
不须言也。
〔集 注 〕 张 璐 曰 :
少阴无发汗之法,
汗 之 必 至 亡 阳 。惟此 一
证,
其外有太阳发热无汗,
其内不吐利躁烦呕渴,
乃可温经散寒,
取其微似之汗也。
程应旄曰:
既云微发汗矣,
仍 用 “以”字 、
“故 ”字 推 原 之 ,
足见
郑 重 之 意 。按 此 二 条 ,
与太阳篇发热头痛脉沉用四逆者同一证。
彼以不差,
则期过三日,
可知病已入里,
虽 尚 冒 太 阳 头 痛 ,直 以 少
阴 法 律 之 。此 少 阴 病 在 初 得 二 三 日 ,
虽无头痛证,
不容竟作少阴
治之,
故 仍 兼 太 阳 之 法 以 律 之 。一 出 一 入 ,
不 啻 爰 书 。假令前条
得 之 二 三 日 ,后 二 条 过 二 三 日 不 差 ,则 四 逆 之 与 麻 黄 ,易 地 皆
然矣。
汪琥曰:
上条反发热脉沉,
此亦反发热脉沉,
但上言始得之为
急,
此 言 得 之 二 三 日 为 缓 。病 势 稍 缓 ,
治法亦缓。
麻黄附子甘草涵方
麻 黄 (去节)二 两 附 子 (炮去皮,
破八片)- 枚 甘 草 (炙)二两

上三味,
以水七升,
先煮麻黄一两沸,
去上沫,
内诸药,
煮取三
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194
中医
檎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扳 )

〔集 解 〕柯 琴 曰 :彼 太 阳 病 而 脉 反 沉 ,
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
是里寒 阴 盛 也 。此 少 阴 脉 而 表 反 热 ,
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阳,
是 表 热 阳 衰 也 。夫 以 发 热 无 汗 ,
太阳之表脉沉,
但欲寐,
少阴
之里,
设用麻黄开腠理,
细辛散浮热,
而无附子以固元阳,
则太阳
之 微 阳 外 亡 。惟 附 子 与 麻 黄 并 用 ,
则 寒 邪 散 而 阳 不 亡 。此里病及
表,
脉沉而当发汗者,
与病在表、
脉 浮 而 发 汗 者 径 庭 也 。若 表 微
热,
则受寒亦轻,
故 以 甘 草 易 细 辛 而 微 发 其 汗 。甘以缓之,与辛以
散之者,
又少间矣。
少阴病,
脉微,
不可发汗,
亡 阳 故 也 。阳 已 虛 ,
尺 脉 弱 涩 者 ,复
不可下之。
〔注 〕 少 阴 病 ,
脉微,
虽有发热,
亦为少阴里寒外热,
非太 阳
发热者可比,
故不可发汗,
发 汗 则 亡 阳 。然 阳 已 虚 ,
津 液 已 涸 ,即
见 少 阴 口 燥 咽 干 可 下 之 证 。若 尺 脉 弱 涅 者 ,
复不可下之,
又恐亡
阴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微 者 ,阳 气 不 充 ,
故曰无阳,
无阳则化不
行,
故 汗 不 可 发 也 。尺 以 候 阴 ,
弱涅者,
阴血不足也,
故谓复不可
下,
其当亟行温补,
又可知矣。
程应旄曰:
少阴多自利证,
人 固 无 肯 轻 下 者 。但 拈 出 “尺脉
弱 涩 ”字 ,
则少阴之有大承气汤证,
其 尺 脉 必 强 而 滑 ,已伏见于此
处矣。
病人脉阴阳俱紧,
反 汗 出 者 ,亡 阳 也 。此 属 少 阴 ,
法当咽痛,
而 复吐利。
〔注 〕 病 人 脉 阴 阳 俱 紧 ,
发热无汗者,
太 阳 伤 寒 证 也 ;发 热 汗
出不止者,
太 阳 亡 阳 证 也 。今 脉 紧 无 热 而 反 汗 出 ,
此 属 少 阴 。然
少阴证,
法 当 咽 痛 而 复 吐 利 也 。上 条 脉 微 无 汗 ,
不可发汗者,
是以
脉 为 主 也 ;此 条 有 汗 脉 紧 ,不 可 发 汗 者 ,
是 以 证 为 主 也 。从 脉 从
证,
不可不察。

195
'中 医 # i •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 注 〕 程 知 曰 :阴 阳 俱 紧 ,
伤寒之脉也,
法当无汗,
而反汗
出,
太 阳 之 阳 外 亡 也 。若 以 少 阴 亡 阳 之 证 ,
而认为太阳中风之证,
医宗金鉴卷七

则 误 矣 。少 阴 之 寒 上 逼 ,
则咽痛而吐,
下逼则下利也。
少阴病,
脉紧,
至七八曰,
自 下 利 ,脉 暴 微 ,
手 足 反 温 ,脉 紧 反
去者,
为欲解也,
虽烦下利,
必自愈。
〔注 〕此 承 上 条 互 发 其 义 ,以 别 阴 阳 寒 热 也 。少 阴 病 ,
脉沉
微细,
寒 邪 脉 也 ;脉 沉 数 细 ,
热 邪 脉 也 。若 脉 紧 汗 出 ,
是少阴 寒 虚
证 也 ;今 脉 紧 无 汗 ,
乃 少 阴 寒 实 证 也 。因 循 至 七 八 日 之 久 ,
而自下
利,
若寒实解,
则脉必紧去而暴微,
其证必手足由冷而反温,
是知
邪随利去,
为 欲 解 也 。故 此 时 虽 烦 下 利 ,
乃阴退阳回,
故知其必自
愈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紧 ,
寒 邪 也 。 自下利、
脉 暴 微 者 ,阴寒内
泻 也 。故 谓 手 足 为 反 温 ,
言 阳 回 也 。阳 回 则 阴 退 ,
故谓紧反去,

欲 解 也 。夫 寒 邪 在 阴 而 脉 紧 ,
得 自 利 脉 暴 微 ,手 足 温 ,
紧去为欲解
者,
犹之邪在阳脉数而热,
得汗出脉和身凉数去,
为 欲 愈 之 意 ,同
阴 阳 胜 复之机也。
程应旄曰:
脉于利后顿变紧而为微,
手足于利后变不温而为
温,
则微非诸微亡阳之微,
乃 紧 去 人 安 之 微 。盖 以 从 前 之 寒 ,已从
下利而去,
故阳气得回而欲解也,
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
得 之 一 二 曰 ,□ 中 和 ,
其背恶寒者,
当灸之,
附子汤
主之。
〔注 〕 背 恶 寒 为 阴 阳 俱 有 之 证 ,
如 阳 明 病 无 大 热 ,口燥 渴 ,

烦背微恶寒者,
乃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证 也 。今 少 阴 病 但 欲 寐 ,
得之二
三 日 ,口 中不燥而和,
其背恶寒者,
乃 少 阴 阳 虚 之 背 恶 寒 ,非 阳 明
热蒸之背恶寒也,
故 当 灸 之 。更 主 以 附 子 汤 ,以 助 阳 消 阴 也 。 口
燥 、口和,
诚二者之确征矣。
〔集 注 〕 程 知 曰 :
言 初 得 之 证 ,口 中 和 ,
不渴、
不燥,
全无里热

196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跃 )

也 。《内经》曰 :
背为阳,
背恶寒则阳虚阴盛,
寒 深 可 知 。若 风 寒
在表而恶寒,
则 一 身 尽 寒 矣 。灸 之 以 助 阳 消 阴 ,
与附子汤以温经
散 寒 。论 中 云 :伤 寒 无 大 热 口 燥 渴 ,
心 烦 背 微 恶 寒 者 ,白虎汤加人 订
参 主 之 。彼 是 阳 热 乘 阴 虚 而 内 陷 之 恶 寒 ,
与此之阴寒盛者不同。 正

阳入阴者,
则口燥心烦,
阴寒盛者,
则不能销铄津液,
故口中和。 景

张璐曰:
太阳表气大虚,
邪气得人犯少阴,
故 得 之 一 二 日 ,尚 书

背恶寒不发热,
此阴阳两亏,
较之两感,
更 自 不 同 。两感表里皆属 寒
热邪,
犹堪发表攻里,
此则内外皆属虚寒,
无 邪 热 可 以 攻 击 。惟当 论

温经补阳,
以温补其不足,
更 灸 关 元 以 协 助 之 。虽 其 证 似 缓 于 发

热脉沉,
而危殆尤甚焉。 阴

汪琥曰:
此 条 论 仲 景 不 言 当 灸 何 穴 。常 器 之 云 :
当灸膈俞、
关 全
元穴,
背 俞 第 三 行 。郭 雍 云 :此 有 错 字 ,当 是 灸 膈 俞 、
关元穴也。 篇

膈 俞 是 背 俞 第 二 行 穴 。按 膈 俞 实 系 背 俞 部 第 二 行 穴 ,
然常器之所
云 第 三 行 穴 者 ,当 是 膈 关 ,
非 膈 俞 也 。《图 经 》云 :膈 关 二 穴 在 第
七 椎 下 ,两 旁 相 去 各 三 寸 陷 中 ,
正坐取之,
足太阳气脉所发,
专治
背恶寒,
脊强,
俯仰难,
可 灸 五 壮 。盖 少 阴 中 寒 ,必 由 太 阳 而 入 ,

宜 灸 其 穴 。又 关 元 一 穴 在 腹 部 中 行 脐 下 三 寸 ,
足三阴、
任脉之会,
可 灸 百 壮 。常 器 之 所 谓 灸 膈 关 者 ,
是 温 其 表 以 散 外 邪 ;灸 关 元 者 ,
是温其里以助其元气也。
少 阴 病 ,身 体 痛 ,
手足寒,
骨节痛,
脉 沉 者 ,附 子 汤 主 之 。
〔注 〕 此 承 上 条 详 举 其 证 ,
互 发 其 义 ,以 出 其 治 也 。身 体 痛 ,
表里俱有之证也,
如太阳病脉浮发热,
恶 寒 身 痛 ,手 足 热 ,
骨节痛,
是为表寒,
当 主 麻 黄 汤 ,发 表 以 散 其 寒 。今 少 阴 病 ,
脉沉无热,

寒身痛,
手 足 寒 ,骨 节 痛 ,
乃是里寒,
故主附子汤,
温里以散寒也。
〔集 注 〕方有执日•.少阴肾也,
肾主骨,
寒淫则痛。
程 应 旄 曰 :身 体 痛 ,
手足寒,
骨节痛,
太阳伤寒同有此证也。
以脉沉 辨 之 ,
沉属阴寒重著所致,
里阴有余,
表阳不足,
故以附子

197
中医
櫺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汤主之。
附子涵方
医宗金鉴卷七

附 子 (去皮,生 破 八 片 )二 枚 茯 苓 三 两 人 参 二 两 白 术四两
苟药三两

上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方 解 〕 少 阴 为 寒 水 之 脏 ,
故寒伤之重者,
多入少阴,
所以少
阴一经,
最 多 死 证 。方 中 君 以 附 子 二 枚 者 ,
取其力之锐,
且以重其
任 也 ;生 用 者 ,
一以壮少火之阳,
一 以散中外之寒,
则身痛自止,

寒自除,
手 足 自 温 矣 。以 人 参 为 臣 者 ,
所以固生气之原,
令五脏六
腑 有 本 ,十 二 经 脉 有 根 ,
脉自不沉,
骨 节 可 和 矣 。更 佐 白 术 以 培
土,
芍药以平木,
茯苓以伐水,
水 伐 火 自 旺 ,旺则阴翳消;木平土益
安,
安则水有制,
制则生化,
此 诚 万 全 之 术 也 。其 有 畏 而 不 敢 用 ,
以 致 因 循 有 误 者 ,不 诚 可 惜 哉 !
少阴病,
脉沉者,
急温之,
宜四逆汤。
〔注 〕少 阴 病 ,
但欲寐,
脉沉者,
若 无 发 热 、口燥之证,则寒邪
已入其脏,
不须迟疑,
急温之以四逆汤,
消阴助阳可也。
〔集 注 〕 吴 人 驹 曰 :
脉沉须别虚实及得病新久,
若得之多日
及沉而实者,
须从别论。
四逆涵方
甘 草 (炙)二 两 干 姜 一 两 半 附 子 (生用,
去皮,
破八片)一枚
上 三 味 ,以 水 三 升 ,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 温 再 服 。强人可
大附子一枚,
干姜三两。
〔方 解 〕 方 名 四 逆 者 ,主 治 少 阴 中 外 皆 寒 s 四 肢 厥 逆 也 。君
以甘草之甘温,
温 养 阳 气 ;臣 以 姜 、附 之 辛 温 ,
助阳胜寒;
甘草得
姜、
附,鼓肾阳温中寒,
有 水 中 暖 土 之 功 ;姜 、
附得甘草,
通关节走
四肢,
有 逐 阴 回 阳 之 力 。 肾 阳 鼓 ,寒 阴 消 ,
则 阳 气 外 达而脉自升,
手足自温矣。

198
中医 輪 束 : -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皈 )

〔集 解 〕 汪 琥 曰 :
少阴病,
本 脉 微 细 ,但 欲 寐 。今 轻 取 之 ,

脉 不 见 ;重 取 之 ,
细 脉 几 亡 ,伏 匿 而 至 于 沉 。此 寒 邪 深 入 于 里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将人脏,
温 之 不 容 以 不 急 也 。稍 迟 则 恶 寒 身 踡 ,
吐利烦躁 ,不 得 卧
寐,
手足逆冷,
脉不至,
诸死证立至矣,
四逆汤之用可稍缓乎?
少阴病,
下利,
白通汤主之。
〔注 〕少 阴 病 但 欲 寐 ,
脉 微 细 ,已 属 阳 为 阴 困 矣 。更 加 以 下
利,
恐 阴 降 极 、阳下脱也。故 君 以 葱 白 ,
大 通 其 阳 而 上 升 ;佐 以 姜 、
附,
急胜其阴而缓降 ,则 未 脱 之 阳 可 复 矣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少 阴 病 而 加 下 利 者 ,不 独 在 经 ,而 亦 在
脏,
寒 甚 而 阴 盛 也 。治 之 以 干 姜 、
附子者,
胜 其 阴 则 寒 自 散 也 。用
葱白而 曰 白 通 者 ,通 其 阳 则 阴 自 消 也 。
程知曰:
此 言 下 利 宜 通 其 阳 也 。少 阴 病 ,
谓有脉微细、
欲寐证
也 。少 阴 下 利 ,
阴盛之极,
恐致格阳,
故用姜、
附以消阴,
葱白以升
阳。通 云 者 ,
一 以 温 之 ,而 令 阳 气 得 入 ;一 以 发 之 ,而 令 阴 气 易
散也。
汪琥曰:
肾虚无火不能主水,
故下利用白通汤者,
温里以散
寒也。
白邇涵方
葱 白 四 茎 干 姜 一 两 附 子 (生,
去皮,
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分温再服。
〔集 解 〕 汪 琥 曰 :
此方与四逆汤相类,
独去甘草,
盖驱寒欲其
速,
辛烈之性取其骤发,
直达下焦,
故 不 欲 甘 以 缓 之 也 。而犹重在
葱 白 。少 阴 之 阴 ,
天之寒气亦为阴,
两阴相合而偏于下利,
则与阳
气 隔 绝 不 通 。姜 、附 之 力 ,
虽 能 益 阳 ,不 能 使 真 阳 之 气 必 人 于 阴
中,
惟葱白味辛,
能通阳气,
令阴得阳而利,
庶 可 愈 矣 。盖 大 辛 、

热之药,
不过借以益人阳气,
非有以通之,
令真阳和会,
而何以有
济也耶?

199
中医
榛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少阴病,
下利脉微者,
与 白 通 汤 。利 不 止 ,
厥 逆 无 脉 ,干 呕 烦
者,
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 汤 脉 暴 出 者 死 ,
微续者生。
医宗金鉴卷七

〔注 〕 此 承 上 条 详 申 其 脉 ,以 明 病 进 之 义 也 。少 阴 病 下 利 脉
微者,
与白通汤,
下 利 当 止 。今 利 不 止 ,
而转见厥逆无脉,
更增干
呕而烦者,
此阴寒盛极,
格 阳 欲 脱 之 候 也 。若 专 以 热 药 治 寒 ,
寒既
甚,
必反格拒而不入,
故于前方中加人尿、
猪 胆 之 阴 ,以引阳药入
阴 。经 曰 :逆 者 从 之 。此 之 谓 也 。无 脉 者 ,
言 诊 之 而 欲 绝 也 。服
汤后,
更诊其脉,
若暴出者,
如烛烬焰高,
故 主 死 。若 其 脉 徐 徐 微
续而出,
则是真阳渐回,
故 可 生 也 。故 上 条 所 以 才 见 下 利 ,
即用白
通以治于未形,
诚善法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此言阴盛格阳,
用 胆 汁 通 阴 法 也 。 以白通
与之,
宜 乎 阳 可 救 。今 乃 利 不 止 ,
反至厥逆无脉,
则阴邪愈无忌
矣 。干 呕 而 烦 ,
则 阳 药 在 膈 而 不 入 阴 矣 。此 非 药 不 胜 病 ,
乃无向
导 之 力 也 。加 人 尿 、
猪胆之阴寒,
则可引姜、
附之温,
人格拒 之 寒
而 调 其 逆 。此 《内经》从 治 之 法 也 。
程应旄曰:
脉暴出者死,
无 根 之 阳 骤 进 诸 外 也 。微 续 者 生 ,阳
气渐交,
阴肯纳也。
白邐加猪胆汁涵方
葱 白 四 茎 干 姜 一 两 附 子 (生,去 皮 ,破 八 片 )一 枚 人 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已 上 三 味 ,以 水 三 升 ,
煮取一升,
去 滓 ;内 胆 汁 、
人尿,
和令相
得,
分 温 再 服 。若 无 胆 ,
亦可用。
〔方 解 〕是 方 即 前 白 通 汤 加 人 尿 、
猪 胆 汁 也 。加 尿 、
胆者,

其 类 也 。下 咽 之 后 ,
冷体既消,
热性便发,
情且不违而致大益,

二气之格拒可调,
上下之阴阳可通矣。
少阴病,
欲吐不吐,
心烦,
但 欲 寐 ,五 六 日 ,自 利 而 渴 者 ,
属少
阴也。虛故弓丨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
少 阴 病 形 悉 具 。小便白者,

200
中医
撝旅 必读丛书(
.輿 藏 版 )

以下焦虛,
有寒,
不能制水,
故令色白也。
〔注 〕 少 阴 病 欲 吐 不 吐 ,
心中烦,
但欲寐,
五 六 日 ,自利而渴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者,
此属少阴传邪,
寒 热 俱 有 之 证 也 。若 是 少 阴 热 而 燥 干 ,
引水之
渴,
小便必色赤,
乃少阴燥不能生津,
下 焦 有 热 也 。今 为 少 阴 虚 ,
而 引 水 自 救 之 渴 ,故 小 便 则 色 白 ,
是少阴虚冷,
不能化液,
下焦有
寒 也 。于 此 可 知 少 阴 病 形 悉 具 ,
而渴者有寒热二端之别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欲吐不吐,
心烦者,
表 邪 传 里 也 。若腹满
痛,
则 属 太 阴 。此 但 欲 寐 ,
则 知 属 少 阴 。五 六 日 邪 传 少 阴 之 时 ,

自利不渴,
寒在中焦,
属 太 阴 也 ;此 自 利 而 渴 ,
为 寒 在 下 焦 ,属少阴
也 。肾 虚 水 燥 ,
故 渴 欲 引 水 自 救 。下 焦 虚 寒 ,
故 小 便 色 白 。下利
而渴,
小便色白,
非里热可知矣。
方 有 执 曰 :此 反 复 申 明 ,晓 人 勿 认 烦 渴 均 为 热 证 ,以 致 误
之意。
程应旄曰:
烦证不尽属少阴,
故 指 出 但 欲寐来;渴证不尽属少
阴,
故 指 出 小 便 白 来 。结 以 下 焦 虚 有 寒 ,
教 人 上 病 治 在 下 也 。盖
上虚而无阴以济,
总 由 下 虚 而 无 阳 以 温 也 。二 “虚 ”字 皆 由 “寒 ”
字 得 来 。又 曰 :
吐 利 而 渴 ,与 猪 苓 汤 证 同 ,
其 别 在 但 欲 寐 。且猪苓
证,
小 便 必 不 利 而 色 赤 饮 水 ,与 白 头 翁 证 同 。彼 曰 “以 有 热 故
也 ”,
小便亦必不白。
林澜曰:
欲吐不吐,
心烦,
阳虚格越于上。但 欲 寐 ,自利 ,
小便
白,里之真寒已深。要 知 此 渴 ,与 口 燥 舌 干 之 渴 不 同 。若 兼 腹 满 、
便闭、
谵 语 诸 证 ,自当作阳邪传里治之。既 里 虚 自 利 小 便 白 ,
其为
虚 寒 明 甚 。特 曰 下 焦 者 ,
足见阴既盛于下,
阳 必 格 于 上 ,岂可以烦
渴而误攻其热哉!
汪琥曰:
以全文观之大似热证,
惟小便色白,
知为真寒之证。
此但欲寐与热邪不同,
其寐必不昏浊,
其 呼 吸 必 促 而 细 。 曰属少
阴者,
以别其非阳邪之渴,
乃 内 无 津 液 引 水 自 救 之 渴 。试 以 冷 水

201
' 必 试 丛 书 ( 與 滅 t 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饮之,
必 不 多 也 。细 察 其 小 便 ,
若色白者,
此少阴虚寒之证悉具
也,
非热邪可知矣。
医宗金鉴卷七

沈明宗曰:
此少阴虚寒,
似 乎 热 证 之 辨 也 。世 但 知 四 肢 厥 逆
为虚寒证,
讵知小便色白,
乃为的验乎?
吴人駒曰:
阳明之欲吐则不得寐,
在少阴则但欲寐,
引此以为
盛虚之别。
少 阴 病 ,饮 食 入 □ 则 吐 ,
心中 温 温 欲 吐 复 不 能 吐 。始 得 之 ,

足寒,
脉弦迟者,
此胸中实,
不可下也,
当 吐 之 。若 膈 上 有 寒 饮 ,

呕者,
不 可 吐 也 ,当 温 之 ,
宜四逆汤。
〔按 〕 温 温 ,
当是“瞌媪”。瞌 腽 者 ,
乃吐饮之状也。
〔注 〕此 承 上 条 欲 吐 不 吐 详 别 脉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饮食入口
即吐,
且心中腽瞌欲吐复不能吐,
恶心不已,
非少阴寒虚吐也,

胸 中 寒 实 吐 也 。故 始 得 之 脉 弦 迟 。弦 者 饮 也 ,
迟 者 寒 也 。而手足
寒者,
乃胸中阳气为寒饮所阻,
不 能 通 于 四 肢 也 。寒 实 在 胸 ,
当因
而越之,
故 不 可 下 也 。若 膈 上 有 寒 饮 ,
但干呕有声而无物出,
此为
少阴寒虚之饮,
非胸中寒实之饮也,
故不可吐,
惟急温之,
宜四逆
汤或理中汤加丁香、
吴茱萸亦可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此 言 少 阴 饮 吐 ,为 肾 邪 上 逆 ,当 温 不 当 吐
也 。欲 吐 不 吐 ,
阴 邪 上 逆之证也。若 始 得 病 时 ,
邪未深入,
其手足
但寒而不厥,
脉但弦迟而不沉细,
则为邪实胸中,
寒尚在表,
属于
阳分,
当吐 而 不 当 下 。吐 者 有 物 ,
呕则无物,
两 者 须 辨 。若膈上有
寒饮,
但见干呕而不能吐出,
则是阴寒上逆,
当温而不当吐也。曰
急温者,
明 不 温 则见厥逆无脉诸变证也。
程应旄曰:
寒在胸中,
法不可下,
而属实邪,
但从吐法一吐,

阳气得通,
吐 法 便 是 温 法 。若 膈 上 有 寒 饮 干 呕 者 ,
虚寒从下而上,
阻留其饮于胸中,
究非胸中之病也,
直从四逆汤,
急温 其 下 可 矣 。
少阴病,
脉微细沉,
但欲卧,
汗 出 不 烦 ,自 欲 吐 ,
至五六曰,

202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t

利,
复烦躁不得卧寐者,
死。
〔注 〕此 发 明 上 条 ,
互 详 脉 证 ,失 于 急 温 致 变 之 义 也 。脉微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细沉、
但欲卧,
少阴寒也。当无汗,
今反汗出不烦,
乃少阴亡阳也。
且 自 欲 吐 ,阴 寒 之 邪 上 逆 ,
正 当 急 温 。失 此 不 治 ,因 循 至 五 六 日 ,
加之自利,
复 烦 躁 不 得 卧 寐 者 ,此 少 阴 肾 中 真 阳 扰 乱 ,
外越欲绝之
死 证 。此 时 即 温 之 ,
亦无及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脉微沉细,
但欲卧,
少 阴 本 病 也 。汗出而
不作烦热,
无 阳 也 。欲 吐 ,
经 中 之 邪 不 退 也 。 自利,
脏 病 进 也 。更
复烦躁不得卧寐者,
阳欲绝而扰乱不宁也。
程 应 旄 曰 :今 时 论 治 者 ,
不 至 于 恶 寒 蜷 卧 、四 肢 逆 冷 等 证 叠
见,
则 不 敢 温 。不 知 证 已 到 此 ,
温 之 何 及 ?况 诸 证 有 至 死 不 一 见
者,
则盍于本论中之要旨,
一 一 申 详 之 :少 阴 病 ,脉 必 沉 而 微 细 ,

中首揭此,
盖 已 示 人 以 可 温 之 脉 矣 。少 阴 病 ,
但欲卧,
论中又已示
人 以 可 温 之 证 矣 。汗 出 ,
在阳经不可温,
在少阴宜急温,
论中又切
示人以亡 阳 之 故 矣 。况 复 有 不 烦 、自 欲 吐 ,阴 邪 上 逆 之 证 乎 ?则
真 武 、四 逆 ,
诚 不 啻 三 年 之 艾 矣 。乃 不 知 预 为 绸 缪 ,
延缓至五六
日,
前欲吐,
今 且 利 矣 ;前 不 烦 ,
今 烦 且 躁 矣 ;前 欲 卧 ,
今不得卧矣。
阳虚扰乱,
阴盛转加,
焉有不死者乎?
少阴病,
二三日不已,
至四五日,
腹痛,
小便不利,
四肢沉重疼
痛,
自下利者,
此 为 有 水 气 。其 人 或 咳 ,
或小便不利,
或下利,
或呕
者,
真武汤主之。
〔注 〕论 中 心 下 有 水 气 ,
发热有汗,
烦渴引饮,
小便不利者,
属太阳中风,
五 苳 散 证 也 。发 热 无 汗 ,
干呕不渴,
小便不利者,

太阳伤寒,
小 青 龙 汤 证 也 。今 少 阴 病 ,
二三日不已,
至四五日腹痛
下利,
阴寒深矣。设 小 便 利 ,
是 纯 寒 而 无 水 ,乃 附 子 汤 证 也 。今小
便不利,
或咳或呕,
此 为 阴 寒 兼 有 水 气 之 证 。故 水 寒 之 气 ,
外攻于
表,
则四肢沉重疼痛;
内盛于里,
则 腹 痛 自 利 也 ;水 气 停 于 上 焦 胸

203
中医
ifi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肺,
则 咳 喘 而 不 能 卧 ;停 于 中 焦 胃 腑 ,
则 呕 而 或 下 利 ;停 于 下 焦 膀
胱,
则小便不利,
而 或 少 腹 满 。种 种 诸 证 ,
总 不 外 乎 阴 寒 之 水 。而
医宗金鉴卷七

不用五苳者,
以 非 表 热 之 饮 也 ;不 用 小 青 龙 者 ,以 非 表 寒 之 饮 也 。
故惟主以真武汤,
温寒以制水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太阳篇中,
厥逆、
筋惕肉目闻而亡阳,
用真武
矣 。兹 少 阴 之 水 湿 上 逆 ,
仍用真武以镇摄之,
可见太阳膀胱与少
阴肾,
一脏一腑,
同 为 寒 水 。腑 邪 为 阳 邪 ,
借用麻、
桂为青龙;脏邪
为阴邪,
借用附子为真武。
真武涵方
茯 苓 三 两 芍 药 三 两 生 姜 (切 )三 两 白术二 两 附 子 (炮,去
皮,
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七 合 ,日三服。
若 咳 者 ,加 五 味 子 半 升 ,
细辛、
干 姜 各 一 两 。若 小 便 利 者 ,

茯 苓 。若 下 利 者 ,
去芍药,
加 干 姜 二 两 。若 呕 者 ,
去附子加生姜,
足前成半斤。
〔方 解 〕小 青 龙 汤 ,
治表不解,
有 水 气 ,中外皆 寒 实 之 病 也 ;
真武汤,
治表已解,
有 水 气 ,中 外 皆 寒 虚 之 病 也 。真 武 者 ,
北方司
水 之 神 也 ,以 之 名 汤 者 ,
赖 以 镇 水 之 义 也 。夫 人 一 身 制 水 者 ,

也 ;主 水 者 ,
肾 也 ;肾 为 胃 关 ,
聚 水 而 从 其 类 者 。倘 肾 中 无 阳 ,
则脾
之枢机虽运,
而肾之关门不开,
水虽欲行,
孰 为 之 主 ?故 水 无 主
制,
泛 溢 妄 行 而 有 是 证 也 。用 附 子 之 辛 热 ,
壮肾之元阳,
而水有所
主 矣 ;白 术 之 苦 燥 ,
建立中土,
而 水 有 所 制 矣 ;生 姜 之 辛 散 ,
佐附子
以补阳,
温 中 有 散 水 之 意 ;茯 苓 之 淡 渗 ,
佐白术以健土,
制水之中
有 利 水 之 道 焉 。而 尤 妙 在 芍 药 之 酸 敛 ,
加于制水、
主水药中,
一以
泻水,
使子盗母虚,
得 免 妄 行 之 患 ;一 以 敛 阳 ,
使 归 根 于 阴 ,更无飞
越 之 虞 。孰 谓 寒 阴 之 品 ,
无 益 于 阳 乎 ?而 昧 者 不 知 承 制 之 理 ,

中误服青龙发汗亡阳,
用此汤者,
亦 此 义 也 。然 下 利 减 芍 药 者 ,

204
中医

4 读 丛 书 (輿 鐵 扳 )

其 阳 不 外 散 也 ;加 干 姜 者 ,
以 其 温 中胜寒也。水 寒 伤 肺 则 咳 ,
加细
辛、
干姜者,
散 水 寒 也 。加 五 味 子 者 ,
收 肺 气 也 。小 便 利 者 去 茯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苳 ,以 其 虽 寒 而 水 不 能 停 也 。呕 者 ,
去 附 子 倍 生 姜 ,以 其 病 非 下
焦,
水 停 于 胃 也 。所 以 不 须 温 肾 以 行 水 ,
只 当 温 胃 以 散 水 。佐生
姜者,
功能止呕也。
〔集 解 〕 程 知 曰 :白 通 、
通 脉 、真 武 ,皆 为 少 阴 下 利 而 设 。 白
通四证,
附子皆生用,
惟真武一证熟用者,
盖附子生用则温经散
寒,
炮 熟 则 温 中 去 饮 。 白通 诸 汤 以 通 阳 为 重 ,
真武汤以益阳为先,
故 用 药 有 轻 重 之 殊 。干 姜 能 佐 生 附 以 温 经 ,
生姜能资熟附以散
饮也。
张 璐 曰 :按 真 武 汤 方 本 治 少 阴 病 ,
水饮内结,
所 以 首 推 术 、附 ,
兼茯苓、
生姜 之 运 脾 渗 水 为 务 ,此 人 所 易 明 也 。至 用 芍 药 之 微 旨 ,
非 仲 景 不 能 。盖 此 证 虽 曰 少 阴 本 病 ,
而实缘水饮内蓄,
所以腹痛
自利,
四肢疼重,
而 小 便 反 不 利 也 。若 极 虚 极 寒 ,
则小便必清白无
禁矣,
安 有 反 不 利 之 理 哉 !此 证 不 但 真 阳 不 足 ,真 阴 亦 必 素 亏 ,

阴中伏有阳邪所致,若 不 用 芍 药 固 护 其 阴 ,
岂能胜附子之雄烈乎?
病人身大热,
反欲得衣者,
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

不欲近衣者,
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注 〕 身 体 为 表 ,
脏腑为里,
此 以 内 外 分 表 里 也 。皮 肤 为 表 ,
骨 髓 为 里 ;六 腑 为 表 ,
五脏为里,
此以身体之浅深,
脏腑之阴阳分
表 里 也 。病 人 ,已 病 之 人 也 。身 大 热 ,
谓通身内外皆热,
三阳证
也 。反 欲 得 近 衣 者 ,
乃 是 假 热 ,虽 在 皮 肤 之 浅 ,
而真寒实 在 骨 髓 之
深,
阴极似阳证也。身 大 寒 ,
谓通身内外皆寒,
三 阴 证 也 。反不欲
近衣者,
乃是假寒,
虽在皮肤之浅,
而 真 热 实 在 骨 髓 之 深 ,阳极似
阴证也
〔按 〕 此 以 人 之 苦 欲 ,
测其寒热真假,
而定阴阳之证也。当
与少阴、
厥阴病论中表热里寒、
里热表寒、
脉滑而厥、
恶寒不欲近

205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衣 、口燥咽干等条参看。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皮肤言浅,
骨 髓 言 深 ;皮 肤 言 外 ,
骨髓言
医宗金鉴卷七

内 。身 热 欲 近 衣 ,
表 热 里 寒 也 ;身 寒 不 欲 近 衣 ,
表 寒 里 热 也 。大抵
表热里寒,
脉 必 沉 迟 ;里 热 表 寒 ,
脉 必 滑 数 。须 当 辨 之 。
郑重光曰:
皮肤者,
骨 髓 之 外 ,浮 浅 之 分 也 ;
骨髓者,
皮肤之
内,
沉 深 之 分 也 。欲 得 近 衣 ,
借外以御内,
此 真 寒 也 ;体 有 著 而 成
忤,
不在衣之厚薄,
此 假 寒 也 。不 察 人 之 苦 欲 ,
何以测其真寒、

热而定标本乎?
少阴病,
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手足厥逆,
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
寒,
其 人 面 色 赤 ,或 腹 痛 ,
或 干 呕 ,或 咽 痛 ,
或利止脉不出者,
通脉
四逆汤主之。
〔注 〕 少 阴 肾 也 ,
肾 象 乎 坎 。一 阳 陷 于 二 阴 之 中 ,
二阴若盛,
则一阳必衰,
阴邪始得内侵,
孤 阳 因 之 而 外 越 也 。下 利 清 谷 ,
手足
厥冷,
脉 微 欲 绝 ,里 阴 盛 极 也 ;身 反 不 恶 寒 ,
面色反赤,
其外反热,
格 阳 于 外 也 。故 虽 有 腹 痛 、干 呕 、咽 痛 等 证 ,
亦当仿白通汤之法,
加葱于四逆汤中,
以消其阴,
而复其阳可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热 因 寒 格 ,
无论腹痛、
干呕、
咽痛,
皆下利
中格阳之证。即 使 利 止 ,
而脉仍前,
欲绝不出,
亦不得谓里寒已
退,
辄 妄 治 其 外 热 也 。须 循 四 逆 汤 例 ,消阴翳于下部, 但加葱白,
宣阳气于下焦, 使阳气通而脉亦出, 始 为 真 愈 。林 澜 曰 :
格,拒格

也 。亦 曰 “隔阳”,
阴阳隔 离 也 。又曰 “戴 阳 ”,
浮 于 上 如 戴 也 。夫
真寒入里,
阴 气 未有不盛者。然 其 剧 ,
不过阳愈微阴愈盛耳!
邇脉四逆涵方
甘 草 (炙)二 两 干 姜 三 两 强 人 可 四 两 附 子 (生用,去皮,破八
片)大者一枚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温再服,
其脉即出
者愈。
\

206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面色赤者,
加 葱 九 茎 。腹 中 痛 者 ,
去 葱 加 芍 药 二 两 。呕 者 ,

生姜二两。咽 痛 者 ,
去 芍 药 加 桔 梗 一 两 。利 止 脉 不 出 者 ,
去桔梗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加 人 参二两。病 皆 与 方 相 应 者 ,
乃服之。
〔方 解 〕论 中 扶 阳 抑 阴 之 剂 ,中 寒 阳 微 不 能 外 达 ,
主以四逆;
中夕卜倶寒,
阳气虚甚,
主 以 附 子 ;阴 盛 于 下 ,
格阳于上,
主以白通;
阴盛于内,
格阳于外,
主 以 通 脉 。是 则 可 知 四 逆 运 行 阳 气 者 也 ,

子 温 补 阳 气 者 也 ,白 通 宣 通 上 下 之 阳 者 也 ,
通脉通达内外之阳者
也 。今 脉 微 欲 绝 ,
里寒外热,
是肾中阴盛,
格阳于外,
故主之也。
倍 干 姜 ,加 甘 草 佐 附 子 ,
易 名 通 脉 四 逆 汤 者 ,以 其 能 大 壮 元 阳 ,

持中外,
共 招 外 热 返 之 于 内 。盖 此 时 生 气 已 离 ,
亡在俄顷,
若以柔
缓之甘草为君,
何 能 疾 呼 外 阳 ?故 易 以 干 姜 。然 必 加 甘 草 与 干 姜
等分者,
恐涣漫之余,
姜 、附 之 猛 ,
不 能 安 养 元 气 ,所 谓 有 制 之 师
也 。若 面 赤 者 ,
加 葱 以 通 格 上 之 阳 。腹 痛 者 ,
加芍药以和在里之
阴 。呕 逆 者 ,
加 生 姜 以 止 呕 。咽 痛 者 ,
加 桔 梗 以 利 咽 。利 止 脉 不
出气少者,
俱倍人参,
以生元气而复脉也。
少阴病,
吐利,
手足不逆冷,
反发热者,
不 死 。脉 不 至 者 ,
灸少
阴七壮。
〔注 〕 少 阴 吐 利 ,
法当逆冷,
今不逆冷反发热者,
是阳未衰,
故 曰 不 死 。若 脉 不 至 ,
虽有外热,
恐是假热,
须防阳脱,
宜急灸少
阴,
速通其阳,
则脉可复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前条通脉四逆汤是里寒外热,
手足逆冷,

脉 不 至 者 也 。此 条 用 灸 法 是 里 寒 外 热 ,
手足不逆冷,
而脉不至者
也 。少 阴 动 脉 ,
在足内踝。
喻 昌 曰 :前 条 背 恶 寒 之 证 ,灸 后 用 附 子 汤 ,阴 寒 内 凝 ,
非一灸
所 能 胜 也 。此 条 手 足 反 热 ,只 是 阴 内 阳 外 ,
故 但 灸 本 经 ,引之内
入,
不必更用温药也。
汪琥曰:
经 云 :肾 之 原 出 于 太 溪 ,
灸 少 阴 七 壮 ,当 灸 太 溪 。二

207
.中医
挑康 必 改 丛 书 (與 藏 版 )

穴在内踝后跟骨动脉陷中。
少阴病,
吐利,
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
医宗金鉴卷七

〔注 〕 名 曰 少 阴 病 ,
主 厥 阴 药 者 ,以 少 阴 、厥 阴 多 合 病 ,
证同
情异,
而 治 别 也 。少 阴 有 吐 利 ,
厥阴亦有吐利;
少阴有厥逆,
厥阴
亦 有 厥 逆 ;少 阴 有 烦 躁 ,厥 阴 亦 有 烦 躁 。此 合 病 而 证 同 者 也 。少
阴之厥有微甚,
厥 阴 之 厥 有 寒 热 ;少 阴 之 烦 躁 则 多 躁 ,
厥阴之烦躁
则 多 烦 。盖 少 阴 之 病 ,
多阴盛格阳,
故 主 以 四 逆 之 姜 、附,逐阴以
回阳也•,
厥阴之病,
多阴盛郁阳,
故主以吴茱萸之辛烈,
迅散以通
阳也 。此 情 异 而 治 别 者 也 。今 吐 而 不 吐 蛔 ,
手足厥冷,
故以少阴
病 名 之 也 。盖 厥 冷 不 过 肘 膝 ,
多烦而躁欲死,
故属厥阴病主治也。
所以不用四逆汤,
而用吴茱萸汤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吐利,
阴邪在里,
上干脾胃也•,
厥 冷 ,阳不温
于 四 肢 也 ;烦 而 躁 ,
则阴盛之极,
至 于 阳 气 暴 露 扰 乱 不 宁 也 。证至
此,
几 瀕 危 矣 。非 茱 萸 之 辛 温 ,
无 以 降 阴 气 之 上 逆 ;非 人 参 、
姜、率
之甘温,
无 以 培 中 土 而 制 肾 邪 也 。躁 烦 与 烦 躁 亦 有 别 ,
躁者阴躁,
烦 者 阳 烦 。躁 烦 者 ,
言自躁而烦,
是 阴 邪 已 外 逼 也 ;烦 躁 者 ,
言自
烦而躁,
是 阳 气 犹 内 争 也 。其 轻 重 浅 深 之 别 ,
学者 宜 详 审 之 。
程应旄曰:
温 法 原 为 阴 寒 而 设 。故 真 寒 类 多 假 热 ,
凡阴盛格
阳,
阴证似阳等,
皆 少 阴 蛊惑人耳目处。须 从 假 处 勘 出 真 来 ,
方不
为 之 牵 制 。如 吐 利 而 见 厥 冷 ,
是 胃 阳 衰 而 肾 阴 并 人 也 。谁不知为
寒者,
顾反见烦躁欲死之证以诳之,
是皆阳被阴拒而置身无地,

有 此 象 。吴 茱 萸 汤 挟 木 力 以 益 火 势 ,
则 土 得 温而水寒却矣。
吴茱萸涵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一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温 服 七 合 ,日三服。
〔集 解 〕 罗 天 益 日 :
仲景之法,
于少阴则重固元阳,
于厥阴则
重 固 生 气 。厥 阴 肝 木 虽 为 两 阴 交 尽 ,
而一阳之真气,
实起其中。

208
必 渎 丛 书 (典 藏 版 )./' 浐 1

此之生气一虚,
则三阴浊气直逼中上,
不惟本经诸证悉具,
将阳明
之健运失职,
以致少阴之真阳浮露,
而吐利厥逆,
烦躁欲死,
食谷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欲呕,
种 种 丛 生 矣 。吴 茱 萸 得 东 方 震 气 ,
辛苦大热,
能达木郁,

入厥阴,
降其阴盛之浊气,
用 以 为 君 ;人 参 秉 中 和 正 气 ,
甘温大补,
能接天真,
挽回性命,
升其垂绝之生气,
用 以 为 臣 ;佐 姜 、
寒 和胃而
木土不害,
行 四 末 。斯 则 震 坤 合 德 , 一 阳 之 妙 用 成 ,而三 阴 之 间 无
非 生 生 之 气 矣 。诸 证 有 不 退 者 乎 ?
方有执曰:
吐则伤阳,
利 则 损 阴 。厥 冷 者 ,阴 损 而 逆 也 ;烦 躁
者,
阳伤而乱也。茱 萸 辛 温 ,
散 寒 暖 胃 而 止 呕 ;人 参 甘 温 ,
益阳固
本而补中;大 枣 助 胃 益 脾 ;生 姜 呕 家 圣 药 。故 四 物 者 ,
为温中降逆
之所须也。
少明病,
吐利,
躁 烦 ,四 逆 者 ,
死。
〔注 〕此 承 上 条 互 明 其 义 ,以 别 可 治 不 可 治 也 。此 条 吐 利 、
烦躁、
厥 逆 ,皆 与 上 条 同 ,
一 用 吴 茱 萸 汤 治 之 ,一 曰 死 不 治 者 ,

也 ?盖 以 少 阴 烦 躁 ,
多躁少烦,
躁 者 阴 也 ;厥 阴 烦 躁 ,
多烦少躁,

者 阳 也 。厥 阴 手 足 厥 冷 ,
不过肘膝,
微阳未绝,
故 可 治 也 ;少 阴 四
肢逆冷,
不能回温,
独阴不化,
故曰死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由 吐 利 而 躁 烦 ,阴 阳 离 脱 而 扰 乱 可 知 。
加之四逆,
其阳绝矣,
不 死 何 待 ?使 早 知 温 中 ,
宁有此乎?
张 璐 曰 :此 条 与 上 条 不 殊 ,
何彼可治,
而 此 不 可 治 耶 ?必是已
用温中不愈,
转加躁烦,
故主死耳。
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
手足厥冷者 s 不治。
〔注 〕此 互 详 上 条 手 足 逆 冷 不 治 之 义 也 。恶 寒 身 蜷 而 卧 ,

系 少 阴 证 ,而 不 至 于 死 。若 下 利 不 止 ,
手足逆冷不回,
是有阴无
阳,
即不吐利躁烦,
亦不可治也。
〔集 注 〕喻 昌 曰 :
阴 盛 无 阳 ,即 用 四 逆 等 法 ,回阳气于无何有
之乡,
其不能回者多矣,
故曰不治。

209
中医
犒康 必 改 丛 书 (與 藏 版 )

少阴病,
四逆,
恶 寒 而 身 踡 ,脉 不 至 ,
不烦而躁者,
死。
〔注 〕此 总 承 上 三 条 ,以 明 不 治 之 死 证 也 。 四 逆 ,
谓四肢逆
医宗金鉴卷七

冷,
过 肘 膝 而 不 回 也 。表 阳 虚 ,
故恶寒 也 。阴 主屈,
故踡卧不伸
也 。脉 不 至 ,
则生气已绝,
若有烦无躁,
是尚有可回之阳,
今不烦
而躁,
则是有阴无阳,
故曰死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诸阴邪具见,
而 脉 又 不 至 ,阳 先 绝 矣 。不
烦而躁,
孤阴无附,
将 自 尽 也 。经 曰 :阴 气 者 ,
静则神藏,
躁则消
亡 。盖 躁 则 阴 藏 之 神 外 亡 也 ,
亡 则 死 矣 。使 早 知 复 脉 以 通 阳 ,

有此乎?
少阴病,
下利,
脉 微 涩 J 区而汗出,
必数更衣,
反 少 者 ,当 温 其
上 ,灸 之 。
〔注 〕 脉 微 ,阳 虚 也 。涩 ,
血 少 也 。必 数 更 衣 者 ,
下利勤也。
反少者,
欲 下 而 反 少 也 ,即 今 之 阳 虚 血 少 ,
里急后重,
下利病也。
呕而汗出者,
阴 盛 于内,上逆而作呕也。阳 虚 失 护 ,
故 汗 出 也 。当
温其上,
宜灸之。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少 阴 病 下 利 ,阳 微 可 知 ,乃 其 脉 微 而 且
涩,
则 不 但 阳 微 而 阴 且 竭 矣 。 阳 微 故 阴 邪 逆 上 而 呕 ,阴竭故汗出
而 勤 。努 责 一 法 之 中 ,
既欲助阳,
兼欲护阴,
则四逆、
附子辈,
俱难
用 矣 。惟 灸 顶 上 百 会 穴 以 温 之 ,
既可代姜、
附 辈 之 助 阳 而 行 上 ,更
可避姜、
附辈之辛窜而燥下,
故下利可止,
究 于 阴 血 无 伤 。可见病
在少阴,
不可以难用温者,
遂弃夫温也。
汪琥曰:
按此条论,
仲 景 不 言 当 灸 何 穴 。《脉 经 》云 :
灸厥阴
俞 。常 器 之 曰 :灸 太 冲 。皆误 。郭 雍 曰 :
灸 太 溪 。虽 系 少 阴 经 穴 ,
亦 误 。仲 景 曰 :宜 温 其 上 。方 有 执 曰 :上 ,谓 顶 ,百 会 穴 是 也 。
《图经》云 :一 名 三 阳 五 会 ,
在前顶后一寸五分,
顶 中 央 。原治小
儿脱肛久不差,
可 灸 七 壮 。此 条 亦 灸 之 者 ,
升举其阳以调夫阴也。
少 阴 病 ,下 利 止 而 头 眩 ,
时时自冒者,
死。

210
中医
輪 旅
必 渎 丛 书 (與 藏 扳 )

〔注 〕少 阴 病 利 止 ,
若胃和能食,
神清气爽,
是 为 欲 愈 也 。今
利止头眩,
时时昏冒不省,
是气脱神去,
故下利虽止,
仍主死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头眩,
俗 谓 昏 晕 也 。诸 阳 在 头 ,
下利止而
头 眩 者 ,阳 无 依 附 ,浮 越 于 外 ,神 气 散 乱 ,故 时 时 自 冒 也 ,死 可
知矣。
张锡驹曰:
此条死证,
全 在 头 眩 、自 冒 上 看 出 ,
若利止而头不
眩不冒,
此中已和矣,
安能死乎?
张璐曰:
人身阴阳相为依附者也。阴 亡 于 下 ,
则诸阳之上聚
于头者,
纷然而动,
所以头眩时时自冒,
阳 脱 于 上 而 主 死 也 。可见
阳回 利 止 则 生 ,
阴 尽 利 止则死矣。
汪琥曰:
下利止,
则病当愈,
今者反为死候,
非阳回而利止,

阳脱而利尽也。
少阴病六七曰,
息高者,
死。
〔注 〕少 阴 病 但 欲 寐 ,
息平气和,
顺 也 。今 息 高 气 促 ,
逆也。
凡病卧而息高气促者,
多死。
〔集 注 〕 喻 昌 曰 :
“六 七 日 ”字 ,
辨 证 最 细 。盖 经 传 少 阴 而 息
与二 三 日太阳作喘之表证迴殊也。
高,

程知曰:
肾为生气之源,
息高则真气散走于胸中,
不能复归于
气海,
故主死也。
程应旄曰:
夫肺主气,
而肾为生气之源,
盖呼吸之门也,
关系
人 之 死 生者最巨。息 高 者 ,
生气已绝于下,
而不复纳,
故游息仅呼
于上,
而 无 所 吸 也 。死 虽 成 于 六 七 日 之 后 ,
而机自兆于六七日之
前 。既 值 少 阴 受 病 ,
何不预为固护,
预为提防,
致令真阳涣散而无
可 复返乎?凡 条 中 首 既 谆 谆 禁 汗 ,继 即 急 急 重 温 ,
无非见及此耳!
魏 荡 彤 曰 :七 日 之 久 ,
息高气逆者,
与时时自冒,
同一上脱也。
一眩冒而阳升不返,
一息高而气根已铲,
同一理而分见其证者也,
故仲景俱以死期之。

211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飯 )

少阴病,
脉细沉数,
病为在里,
不可发汗。
〔注 〕 少 阴 病 但 欲 寐 ,
若脉细沉微,
是 邪 从 寒 化 也 。今脉细
医宗金鉴卷七

沉数,
乃邪从热化也。即有发热,
亦是将转属阳明,
非若前所言少
阴病,
始得之,
反发热、
脉沉不数,
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者可比
也 。故 曰 :病 为 在 里 ,
不可发汗。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热邪在里,
有 发 汗 之 禁 也 。少 阴 之 脉 微
细,
其 常 也 。乃 沉 而 加 之 以 数 ,
正 为 热 邪 在 里 之 征 。发汗则 动 经
而增燥热,
有夺血之变矣。
郑 重 光 曰 :脉 细 沉 而 数 ,
里有伏阳矣,
故 曰 病 为 在 里 。乃热邪
传里之证,
断不可发汗,
发汗则动经气,
而 有 亡 血 之 变 。少阴发热
脉沉,
是病为在表,
以无里证,
故 可 发 汗 。若 脉 浮 而 迟 ,
表热里寒,
下利清谷,
是迟为无阳,
病为在里,
又不得以浮为在表而发汗也。
要知,
阴中有阳,
沉 亦 可 汗 ;阳 中 有 阴 ,
浮 亦 当 温 。此 条 脉 细 沉 数 ,
数则为热,
沉为在里,
此阳邪人里,
故以发汗而示戒也。
少阴病,
但厥无汗,
而强发之,
必 动 其 血 。未 知 从 何 道 出 ,

从□鼻,
或从目出者,
是名下厥上竭,
为难治。
〔注 〕 此 条 申 明 强 发 少 阴 热 邪 之 汗 ,
则 有 动 血 之 变 也 。少阴
病脉细沉数,
加之以厥,
亦 为 热 厥 。 阴 本 无 汗 ,即 使 无 汗 ,
亦不宜
发 汗 。若 发 其 汗 ,
是 为 强 发 少 阴 热 邪 之 汗 也 。不 当 发 而 强 发 之 ,
益助少阴之热,
炎炎沸腾,
必 动 其 本 经 之 血 。或 从 口 鼻 ,
或从目
出,
是 名 下 厥 上 竭 。下 厥 者 ,
少 阴 热 厥 于 下 也 ;上 竭 者 ,
少阴血竭
于上也,
故为难治。
〔集 注 〕 张 璐 曰 :
强责少阴汗,
而动其血,
势 必 逆 行 而 上 ,出
阳窍,
以 发汗皆阳药故也。
程应旄曰:
五液皆主于肾,
强发少阴之汗,
周身之气皆逆,

随奔气之促逼而见,
故不知从何道而出也。
沈明宗曰:
少阴病但厥无汗,
其 病 在 里 ,当 以 四 逆 散 ,
和阴散
V
212
勢象 a 舰彳 m 龜跋)

邪,
其病自退,
而厥自愈矣。岂可强发其汗耶!
魏 蒸 彤 日 :厥 而 有 汗 ,乃 内 寒 迫 阳 外 亡 之 象 ,
故 为 寒 化 。 阴邪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无汗而厥,
则热邪伏于里而不外越,
邪热内耗也,
斯 可 议 为热化阳
邪无疑矣。
少阴病,
咳而下利,
谵 语 者 ,被 火 气 劫 故 也 ,
小便必难,
以强责
少阴汗也。
〔注 〕 少 阴 属 肾 ,主 水 者 也 。少 阴 受 邪 ,
不能主水,
上攻则
咳,
下 攻 则 利 。邪 从 寒 化 ,
真 武 汤 证 也 ;邪 从 热 化 ,
猪苓汤证也。

今被火气劫汗,
则从热化而转属于胃,
故 发 谵 语 r津 液 内 竭 ,
故小
便难,
是 皆 由 强 发 少 阴 之 汗 故 也 。欲 救 其 阴 ,白 虎 、猪 苓 二 汤 ,

而用之可耳!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强责,
谓 过 求 也 。小 便 与 汗 ,皆 血 液 也 。
少阴少血,
劫汗夺血,
则小便为之涸竭,
故难也。
少阴病,
下利六七日,
咳而呕渴,
心 烦 不 得 眠 者 ,猪 苓 汤 主 之 。
〔注 〕 凡 少 阴 下 利 清 谷 ,咳 呕 不 渴 ,
属 寒 饮 也 。今 少 阴 病 六
七日,
下利粘秽,
咳而呕,
渴烦不得眠,
是 少 阴 热 饮 为 病 也 。饮热
相抟,
上攻则咳,
中攻则呕,
下 攻 则 利 ;热 耗 津 液 ,
故 渴 ;热 扰 于 心 ,
故 烦 不 得 眠 。宜 猪 苓 汤 利 水 滋 燥 ,
饮热之证,
皆可愈矣。
〔集 注 〕赵 嗣 真 曰 :
少阴咳而下利,
呕渴心烦不眠,
及厥阴下
利欲饮水者,
是皆传邪之热,
脉必沉细数,
故以黄连、
滑石等清利
之 。其 少 阴 自 利 而 渴 ,
欲吐不吐,
心中烦,
但欲寐,
小便色白者,

本经阴邪之寒也,
脉必沉微,
故以附子、
干姜温之。
汪 琥 曰 :下 利 咳 而 呕 渴 ,
心烦不得眠,
焉 知 非 少 阳 、阳明之病?
然少阳、
阳明若见此证,
为里实,
脉必弦大而长,
此病脉必微细,

知其为少阴之病无疑也。
林 澜 曰 :下 利 则 邪 并 于 下 矣 。其 呕 而 且 咳 何 也 ? 盖 至 六 七
日,
渴 而 心 烦 不 眠 ,则 传 邪 之 上 客 者 又 盛 ,
渴则必恣饮,
多饮必停

213
水,
是邪热既不能解,
而 水 蓄 之 证 复 作 也 。热 邪 传 陷 之 下 利 ,
非阴
寒 吐 利 并 作 之 可 比 。呕 而 渴 者 ,
盖先呕后渴,
为 邪 欲 解 ;先 渴 后
医宗金鉴卷七

呕,
多为水停,
况 又 有 水 寒 射 肺 为 咳 之 可 兼 察 乎 ? 以是知必有挟
饮于内耳。
沈 明 宗 曰 :黄 连 阿 胶 汤 之 心 烦 不 得 眠 ,
较此条颇同而治异,

也 ?盖 此 条 乃 少 阴 风 热 ,
转人阳明而致下利,
故以猪苓汤驱导水
邪,
还从膀胱而去,
急救胃中津液为主;彼条之心烦不得眠而无下
利,
乃肾水枯少,
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
急救肾阴为主也。
魏蒸彤曰:
咳而咽不痛,
渴而口不干,
则知邪虽为传经而人之
热,
惟其有水饮相混,
故 热 势 不 能 甚 肆 。其 猛 烈 虽 上 冲 为 咳 呕 ,

不致咽痛,
隔阻正津为口渴,
而不致干燥,
兼以心烦不得眠,
于少
阴但欲寐,
阴 证 中 见 阳 证 ,岂 非 传 经 之 热 兼 水 湿 者 乎 ?其所以不
发 黄 者 ,以 少 阴 病 原 有 下 利 ,
湿不能留,
热 不 能 蓄 故 也 。 由此观
之,
热邪兼水饮昭然矣。
少阴病,
四逆,
其人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或泄
利下重者,
四逆散主之。
〔注 〕 凡 少 阴 四 逆 ,
虽属阴盛不能外温,
然亦有阳为阴郁,

得宣达而令四肢逆冷者,
故有或咳、
或悸、
或小便不利,
或腹中痛、
泄 利 下 重 诸 证 也 。今 但 四 逆 而 无 诸 寒 热 证 ,
是既无可温之寒,

无可下之热,
惟宜疏畅其阳,
故用四逆散主之。
〔集 注 〕李 中 梓 日 :按 少 阴 用 药 ,
有阴阳之分,
如 阴寒而四逆
者,
非姜、
附 不 能 疗 。此 证 虽 云 四 逆 ,
必不甚冷,
或指头微温,
或脉
不沉微,
乃 阴 中 涵 阳 之 证 。惟 气 不 宣 通 ,
是以逆冷,
故以柴胡凉
表,
芍 药 清 中 。此 本 肝 胆 之 剂 ,
而少阴用之者,
为水木同源也。以
枳实利七冲之门,
以甘草和三焦之气,
气机宣通,
而四 逆 可 痊 矣 。
程知曰:
盖伤寒以阳为主,
四逆有阴进之象,
下之则阳益亏陷
而 不 出 。故 经 谓 诸 热 邪 传 经 至 于 手 足 逆 冷 最 难 辨 认 ,
谓为寒深于
V
214
中 医 槐 皮

______ 必 读 丛 书 (二 < L) ;

里,
则 无 脉 微 欲 绝 之 象 ;谓 为 热 深 于 里 ,则 无 烦 渴 之 证 。盖只是热
邪人结于里,
而 阳 气 不 得 顺 行 于 四 肢 也 。此 证 当 用 和 解 ,不 当 用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寒下,
故 经 中 用 剂 之 轻 少 者 ,无 如 此 方 ,则 其 轻 缓 解 散 之 义 可
见矣。
程 应 旄 曰 :初 得 之 四 逆 ,
固非热证,
亦 非 深 寒 。咳悸而或小便
不利,
既似乎水蓄,
腹痛泄利,
又 似 乎 寒 凝 。其 中 更 兼 下 重 一 证 ,
得 毋 气 滞 在 趺 阳 ,而 经 络 失 宣 通 也 耶 !
汪琥曰:
四逆散,
乃阳邪传变而人阴经,
是解传经之邪,
非治
阴寒也。凡 阳 热 之 极 ,
六脉细弱,
语言轻微,
神色懒静,
手足清温,
有 似 阴 证 。而 大 便 结 小 便 数 ,
齿燥舌胎,
其热已伏于内,
必发 热
也 。若 用 热 药 ,
则 内 热 愈 炽 ;用 凉 药 ,
则 热 被 寒 束 而 不 得 散 。法惟
宜和表解肌,
疏通气血,
而 里 热 自 除 。此 仲 景 四 逆 散 所 由 设 也 。
四逆散方
甘 草 (炙) 枳 实 (破, 炙干) 柴 胡 芍 药
水渍,
上四味,
各十分,
捣 筛 ,白 饮 和 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
加五味子、
干姜各五分,
并 主 下 利 。悸 者 ,加 桂 枝 五 分 。
小便不利者,
加 茯 苓 五 分 。腹 中 痛 者 ,
加附子一枚,
炮 令 坼 。泻利
下重者,
先以水五升,
煮薤白三升,
煮取三升,
去 滓 ,以 散 三 方 寸
匕,内 汤 中 ,
煮取一升半,
分温再服。
〔方 解 〕方 名 四 逆 散 ,
与四逆汤均治手足逆冷,
但四逆汤治
阴邪寒厥,
此 则 治 阳 邪 热 厥 。热 厥 者 ,
三 阳 传 厥 阴 合 病 也 。太阳
厥阴,
麻黄升麻汤、
甘 草 干 姜 汤 证 也 ;阳 明 厥 阴 ,白 虎 汤 、
大承气汤
证 也 。此 则 少 阳 厥 阴 ,
故君柴胡以疏肝之阳,
臣芍药以泻肝之阴,
佐甘草以缓肝之气,
使 枳 实 以 破 肝 之 逆 。三 物 得 柴 胡 ,
能外走少
阳之阳,
内走厥阴之阴,
则肝胆疏泄之性遂,
而 厥 可 通 也 。或咳或
下 利 者 ,邪 饮 上 下 为 病 ,
加五味子、
干姜,
温 中 以 散 饮 也 。或 悸 者 ,
饮停侮心,
加 桂 枝 通 阳 以 益 心 也 。或 小 便 不 利 者 ,
饮蓄膀胱,
加茯

215

中医
撝康 必 溃 丛 书 (典 藏 牍 )

等 利 水 以 导 饮 也 。或 腹 中 痛 者 ,
寒凝于里,
加附子温中以定痛也。
或泻利下重者,
寒热郁结,
加薤白开结以疏寒热也。
医宗金鉴卷七

〔集 解 〕 方 有 执 曰 :
人之四肢,
温和为顺,
故以不温和为逆。
但不温和而未至于厥冷,
则热犹未深人也,
故用柴胡以解之,
枳实
以泻之,
芍药以收之,
甘草以和之也。
少阴病,
下利,
若利自止,
恶寒而踡卧,
手足温者,
可治。
〔注 〕 少 阴 病 ,
恶 寒 厥 冷 下 利 不 止 者 ,阴 寒 盛 也 。今 下 利 能
自止,
手足能自温,
虽见恶寒踡卧,
乃阴退阳回之兆,
故曰可治。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少 阴 病 ,
下利而利自止,
则阴寒亦得下
祛,
而又不致于脱,
虽有恶寒踡卧不善之证,
但 使 手 足 温 者 ,阳气
有挽回之机,
故可温而救之也。
沈 明 宗 曰 :手 足 温 者 ,
乃真阳未离,
急用白通、
四逆之类,
温经
散寒,
则邪退而真阳复矣,
故曰可治。
少阴病,
恶寒而踡,
时自烦,
欲 去 衣 被 者 ,可 治 。
〔注 〕少 阴 病 ,
恶 寒 而 踡 ,阴 寒 证 也 。若 时 自 烦 欲 去 衣 被 者 ,
此阳回阴退之征,
故曰可治。
少阴病,
得之二三曰以上,
心中烦,
不得卧,
黄连阿胶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以 出 其 治 也 。少 阴 病 ,
得之二三日以上,

或 四 五 日 也 。言 以 二 三 日 ,
少阴之但欲寐,
至四五日,
反变为心中
烦不得卧,
且无下利清谷咳而呕之证,
知非寒也,
是以不用白通
汤 ;非 饮 也 ,
亦 不 用 猪 苳 汤 ;乃 热 也 ,
故主以黄连阿胶汤,
使少阴不
受 燔 灼 ,自可愈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二 三 日 邪 在 少 阴 ,四 五 日 已 转 属 阳 明 ,
故无
呕 利 厥 逆 诸 证 。而 心 烦 不 得 卧 者 ,
是阳明之热内扰少阴,
故不欲
寐也,
当 以解热滋阴为主治也。
黄连阿胶涵方
黄连四两黄零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
V
216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板

上五味,
以水六升,
先煮三物,
取二升,
去滓,
内胶烊尽,
小冷,
内 鸡子黄,
搅令相得,
温 服 七 合 ,日三服。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集 解 〕柯 琴 曰 :
此 少 阴 之 泻 心 汤 也 。凡 泻 心 必 借 连 、
芩,而
导 引 有 阴 阳 之 别 。病 在 三 阳 ,胃 中 不 和 ,
而心下痞硬者,
虚则加
参、
甘补之,
实 则 加 大 黄 下 之 。病 在 少 阴 ,
而心中烦不得卧者,

不得用参、
甘以助阳,
亦 不 得 用 大 黄 以 伤 胃 也 。故 用 芩 、
连以直折
心火;用阿胶以 补 肾 阴 ;鸡 子 黄 佐 芩 、
连,于 泻 心 中 补 心 血 ;苟 药 佐
阿胶,
于 补 阴 中 敛 阴 气 。斯 则 心 肾 交 合 ,
水升火降,
是 以扶阴泻阳
之方,
而 变 为 滋 阴 和 阳 之 剂 也 。是 则 少 阴 之 火 ,
各归其部,
心中之
烦、
不 得 眠 可 除 矣 。经 曰 :
阴平阳秘,
精 神 乃 治 。斯 方 之 谓 欤 !
少阴病,
下利咽痛,
胸 满 心 烦 ,猪 肤 汤 主 之 。
〔注 〕 身 温 腹 满 下 利 ,
太 阴 证 也 ;身 寒 欲 寐 下 利 ,
少阴证也。
身热不眠咽痛,
热 邪 也 ;身 寒 欲 寐 咽 痛 ,
寒 邪 也 。今 身 寒 欲 寐 ,

利咽痛,
与胸满心烦之证并见,
是 少 阴 热 邪 也 。少 阴 之 脉 ,
循喉
咙 ;其 支 者 ,
从肺出络心,
注胸中,
是以少阴之热邪上逆,
则所过之
处无不病也。以猪肤汤主之,
解少阴上焦之热,
兼止下焦之利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下 利 咽 痛 ,
胸满心烦,
此少阴热邪充斥上下
中间,
无 所 不 到 。寒 下 之 药 ,
不可用矣,
故 立 猪 肤 汤 一 法 也 。盖阳
微者,
用 附 子 温 经 ;阴 竭 者 ,
用 猪 肤 润 燥 。温 经 润 燥 中 ,同具散邪
之义也。
猪肤涵方
猪 肤 -斤
上 一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五升,
去滓,
加 白 蜜 一 升 ,白 粉 五 合 ,
熬香,
和令相得,
温分六服。
〔方 解 〕猪 肤 者 ,
乃 革 外 之 肤 皮 也 。其 体 轻 ,
其味咸,
轻则能
散,
咸则入肾,
故治少阴咽痛,
是于解热中寓散之意也。
〔集 解 〕 成 无 己 曰 :
猪,水 畜 也 。其 气 先 人 肾 ,
解少阴之客

217
中医_ 產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热 。加 蜜 以 润 燥 除 烦 ,白粉以益气断利也。
少阴病二三曰,
咽痛者,
可 与 甘 草 汤 ;不 差 ,
与桔梗汤。
医宗金鉴卷七

〔注 〕少 阴 病 二 三 日 ,
咽痛无他证者,
乃少阴经客热之微邪,
可 与 甘 草 汤 缓 泻 其 少 阴 之 热 也 。若 不 愈 者 ,
与 桔 梗 汤 ,即甘草汤
加 桔 梗 以 开 郁 热 。不 用 苦 寒 者 ,
恐其热郁于阴经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用甘草者,
和 缓 其 势 ;用 桔 梗 者 ,
开提其邪
也 。此 在 二 三 日 ,
他证未具,
故 可 用 之 。若 五 六 日 ,
则少阴之下
利、
呕逆诸证皆起,
此法又未可用矣。
甘草涵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半,
去滓,
温 服 七 合 ,日二服。
桔梗涵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温分再服。
少 阴 病 ,咽 中 痛 ,
半夏散及汤主之。
〔注 〕少 阴 病 咽 痛 者 ,
谓 或 左 或 右 ,一 处 痛 也 。咽 中 痛 者 ,

咽中皆痛也,
较 之 咽 痛 而 有 甚 焉 。甚 则 涎 缠 于 咽 中 ,
故主以 半 夏
散,
散风邪以逐涎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此 以 风 邪 热 甚 ,痰 上 壅 而 痹 痛 者 言 也 。
故主之以桂枝祛风也,
佐之以半夏消痰也,
和之以甘草除热也。
三物者,
是又为咽痛之一治法也。
半夏散及涵方
半夏( 洗) 桂 枝 甘 草 ( 炙 ) 各等分
上三味,
各别捣筛已,
合 治 之 ,白 饮 和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若
不能散服者,
以水一升,
煎七沸,
内散两方寸匕,
更煮三沸,
下火令
小冷,
少 少 咽 之 。半 夏 有 毒 ,
似不当散服。
少阴病,
咽中伤生疮,
不能语言,
声不出者,
苦酒汤主之。

218
中医
輪 '康
是 读 丛 书 (輿 藏 叛 )

〔注 〕少 阴 病 ,
咽痛不愈,
若剧者,
咽中为痛所伤,
渐乃生疮,
不能言语,
声音不出,
所必然也。以苦酒汤主之,
用半夏涤涎,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清敛疮,
苦酒消肿,
则咽清而声出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咽 痛 忌 汗 、忌 寒 下 ,
故甘草、
桔 梗 、苦 酒 三
方 ,皆 用 和 解 之 法 。惟 半 夏 散 及 汤 ,
在前条为辛散温解之法也。
苦画涵方
半 夏 (洗,
破如枣核大)十 四 枚 鸡 子 (去黄,内上苦酒,
著鸡子壳中)
一枚
上二味,
内半夏,
著苦酒中,
以鸡子壳置刀环中,
安火上,
令三
沸,
去滓,
少少含咽之,
不差,
更作三剂。
〔集 解 〕 李 杲 曰 :
大抵少阴多咽伤、
咽痛之证,
古方用醋煮鸡
子,
主咽喉失音,
取 其 酸 收 ,固 所 宜 也 。半 夏 辛 燥 ,
何 为 用 之 ?盖
少阴多寒证,
取其辛能发散,
一发一敛,
遂有理咽之功也。
程 知 曰 :按 卵 白 象 天 ,
卵 黄 象 地 。前 黄 连 阿 胶 汤 用 鸡 子 黄 ,

取 人 肾 滋 阴 ;此 苦 酒 汤 用 鸡 子 白 ,
义取入肺润疮也。
少阴病八九日,
一 身手足尽热者,
以热在膀胱,
必便血也。
〔注 〕邪 传 少 阴 ,
不从阴化而见寒证,
亦不从阳化而见热证,
是其人肾气素充,
所 以 脏 虽 受 邪 ,留 连 八 九 日 ,
仍复传腑外散也。
太 阳 主 表 /故 一 身 手 足 尽 热 。若 热 还 卫 分 ,
非 汗 不 解 ;热 还 营 分 ,
非 衄 不 解 。热 甚 于 上 ,
则 头 痛 、目瞑、
衄 血 ;热 甚 于 下 ,
则腹痛、
尿
难、
便血,
理 必 然 也 。凡 热 少 血 多 ,
瘀成血蓄;
热多血少,
热迫其
血,
血 不 得 蓄 。今 为 少 阴 邪 热 ,
复转膀胱而伤营分,
追走下窍,

便血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前少阴病,
手 足 不 逆 冷 ,反 发 热 者 不 死 ,阳
未 全 亏 也 ;此 八 九 日 ,
一身及手足尽热,
阴盛于里也。
张 璐 曰 :少 阴 病 ,
难于得热,
热则阴尽阳复,
故少阴篇中谓手
足不逆冷,
反 发 热 者 不 死 。然 病 至 八 九 日 ,
阴邪内解之时,
反一身

219
中医
必 读 仏 书 (典藏版

手足尽热,
少 阴 必 无 此 证 ,当 是 脏 邪 转 腑 ,肾 移 热 于 膀 胱 ,以膀胱
主表,
故 一 身 及 手 足 尽 热 也 。膀 胱 之 血 ,
为少阴之热所逼,
其趋必
医宗金鉴卷七

出阴窍,
以阴主降故也。
少阴病,
二三曰至四五曰,
腹痛,
小便不利,
下利不止,便脓血
者,
桃花汤主之。
〔注 〕 少 阴 病 二 三 日 无 阴 邪 之 证 ,
至四五日始腹痛、
小便不
利,
乃 少 阴 阳 邪 攻 里 也 。若 腹 痛 、口 燥 、
咽干而从燥化,
则为可下
之 证 矣 。今 腹 痛 、
小便不利,
是热瘀于里,
水无出路,
势必下 迫 大
肠 而 作 利 也 。倘 利 久 热 伤 其 营 ,
营为火化,
血腐为脓,
则为可清之
证 也 。今 下 利 昼 夜 不 止 ,
而便脓血,
则其热已随利减,
而下焦滑脱
可知矣,
故以桃花汤主之,
益中以固脱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要 略 》云 :阳 证 内 热 ,
则 溢 出 鲜 血 ;阴证
内寒,
则下紫黑如豚肝也。
喻昌曰:
治 下 必 先 固 中 ,中 气 不 下 坠 ,
则滑脱无源,
而自止。
注家见用干姜,
谓是寒邪伤胃,
不知热邪挟少阴之气填塞胃中,

少佐干姜之辛以散之也。
程知曰:
此 下 利 脓 血 之 治 法 也 。腹 痛 、小 便 不 利 ,
少阴热邪
也,
而下利不止,
便脓血,
则证为伤血,
且有中气下脱之虞矣,
故用
桃花汤固肠止利也。
魏 蒸 彤 曰 :此 证 乃 热 在 下 焦 ,
而熏蒸中焦,
使气化因热郁而不
行,
大 便 因 热 盛 而 自 利 也 。久 而 下 利 不 止 ,
将肠胃秽浊之物,
如脓
带血,
尽 随 大 便 而 下 。热 一 日 不 消 ,
利一日不止也。
沈 明 宗 曰 :此 邪 挟 内 湿 凝 滞 血 分 ,
则便脓血也。
樓花涵方
赤石 I 旨(一半全用,一半筛末)一 斤 干 姜 一 两 懦 米 一升
上三味,
以水七升,
煮米令熟,
去滓,
温服七合,
内赤石脂末方
寸 匕 ,日三服。若 一 服 愈 ,
余勿服。

220
中医
榀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方 解 〕少 阴 寒 邪 ,
多 利 清 谷 ;少 阴 热 邪 ,
多 便 脓 血 ,日久不
止,
关门不固,
下 焦 滑 脱 矣 。此 方 君 以 体 膏 性 涩 之 石 脂 ,
养肠以固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脱 ;佐 以 味 甘 多 液 之 糯 米 ,
益 气 以 滋 中 。则 虽 下 利 日 久 ,中虚液
枯,
未 有 不 愈 者 也 。其 妙 尤 在 用 干 姜 少 许 ,
其意不在温而在散火
郁,
借 此 以 开 脓 血 无 由 而 化 也 。若 一 服 愈 ,
余勿服,
以其粘涩之性
甚也。
少阴病,
下利便脓血者,
桃花汤主之。
〔注 〕 少 阴 病 ,
诸 下 利 用 温 者 ,以 其 证 属 虚 寒 也 。此 少 阴 下
利便脓血者,
是 热 伤 营 也 。而 不 径 用 苦 寒 者 ,
盖以日久热随血去,
肾受其邪,
关门不固也,
故以桃花汤主之。
少阴病,
下 利 便脓血者, 可 刺 。


〔注 〕 少 阴 病 下 利 ,
便脓血用桃花汤不止者,
热瘀于阴分也,
则可刺本经之穴,
以泄其热,
热去则脓血自止矣。
〔集 注 〕 张 璐 曰 :
先下利日久,
而后便脓血,
则 用 桃 花 汤 ;若
不先下利,
而下利便脓血,
则 可 刺 经 穴 。若 刺 经 穴 不 愈 ,
则当从事
白头翁汤。设 更 咽 干 、
心烦不得眠,
则又须黄连阿胶汤为合法也。
林 澜 曰 :刺 者 ,
泻 其 经 气 而 宣 通 之 也 。下 利 便 脓 血 ,
既主桃花
汤矣,
此复云可刺者,
如痞证利不止,
复利其小便,
与五苓散以救
石 脂 禹 余 粮 之 穷 。故 此 一 刺 ,
亦以辅桃花汤之所不逮也。
少阴病,
得之二三曰,
□燥咽干者,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邪 至 少 阴 二 三 日 ,即 口 燥 咽 干 者 ,
必 其 人 胃 火 素 盛 ,肾
水素亏,
当以大承气汤,
急 泻 胃 火 以 救 肾 水 。若 复 迁 延 时 日 ,肾水
告竭,
其阴必亡,
虽下无及矣。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与大承气汤急下之以全肾,
何 也 ?经云:
三阴经受病已人于腑者,
可下而已,
则是上条少阴病,
乃人腑证
也 。少 阴 邪 热 已 转 属 于 腑 ,胃 腑实热消灼肾水,
故口燥咽干,
用大
承气以泻腑,
而 实 热 自 除 。且 少 阴 之 脏 本 肾 属 水 ,胃 腑 属 土 ,
泻土

221
中 医 魏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所以救水也。
方 有 执 曰 :口 燥 咽 干 者 ,
少 阴 之 脉 ,循 喉 咙 挟 舌 本 ,
邪热客于
医宗金鉴卷七 :

其经,
而 肾 水 为 之 枯 竭 也 。然 水 干 则 土 燥 ,
土燥则水愈干,所以急
于下也。
张璐曰:
按少阴急下三证,
一属传经热邪亢极,
一 属热邪转人
胃腑,
一 属 温 热 发 自 少 阴 ,皆 刻 不 容 缓 之 证 。故 当 急 救 欲 绝 之 肾
水,
与阳明急下三法,
同源异派。
汪 琥 日 :少 阴 病 得 之 二 三 日 者 ,
非才得病二三日即口燥咽干,
谓少阴口燥咽干之病,
已得之二三日也。
少阴病,
自利清水,
色纯青,
心下必痛,
□ 干 燥 者 ,急 下 之 ,

大承气汤。
〔注 〕 少 阴 病 自 利 清 水 ,
谓 下 利 无 糟 粕 也 。色 纯 青 ,
谓所 下
者 皆 污 水 也 。下 无 糟 粕 ,
纯是污水,
此属少阴实热,
所以心下必
痛 ,口 燥 咽 干 ,
其 为 少 阴 急 下 之 证 无 疑 矣 。故 当 急 下 之 ,宜大承
气汤。
〔集 注 〕程 知 曰 :阳 邪 热 结 ,口 必 干 燥 ,
设 系 阴 邪 ,口 中和而
不燥矣,
故宜急下之以救阴也。
沈明宗曰:
邪传阳明,
必俟大便坚硬而攻下者,
乃未伤胃中津
液 之 谓 。此 利 清 水 ,
因少阴邪热炽盛,
乘逼胃中津液,
顷刻势已濒
危,
不得不以通因通用急夺,
而救胃、
肾将绝之阴也。
少阴病六七曰,
腹胀不大便者,
急下之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 少 阴 病 六 七 日 ,
腹胀不大便者,
盖 因 其 人 阳 气 素 盛 ,胃
有 宿 食 故 也 。所 以 传 邪 已 人 少 阴 ,
复转属阳明,
而成胃实,故宜大
承气汤急下之也。
〔集 注 〕 张 璐 曰 :
少 阴 之 证 ,自 利 者 最 多 ,
虚寒则下利清谷,
虚热则下利脓血,
故 多 用 温 补 。传 经 阳 邪 内 结 ,
则自利纯青水,

热病,
则自利烦渴,
并 宜 下 夺 清 热 。此 以 六 七 日 不 大 便 而 腹 胀 ,

222
中医
犒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见邪热转归阳明,
而为胃实之证,
所以宜急下也。
少 阴 中 风 ,脉 阳 微 阴 浮 者 ,
为欲 愈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少阴病全篇
〔注 〕少 阴 中 风 ,
脉若见阳浮阴弱,
乃风邪传入少阴,
则是其
势方盛,
未 易 言 愈 。今 阳 脉 反 微 ,
阴脉反浮,
阳微则外邪散而表气
和,
阴浮则里气胜而邪外出,
故为欲愈也。
少 阴 病 欲 解 时 ,从 子 至 寅 上 。
〔注 〕子 、
丑、寅 阳 生 渐 长 之 候 也 。病 在 少 阴 而 解 于 阳 生 之
际,
所谓阳进则阴退,
阴得阳而邪自解也。少 阴 所 重 在 真 阳 ,
从可
见矣。
音切
踡音拳

223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篇
厥阴者,
阴尽阳 生 之 脏 ,
与少阳为表里者也。故 其 为 病 ,
阴阳
错杂,
寒热混淆,
邪至其经,
从 化 各 异 。若 其 人 素 偏 于 热 ,则 邪 从
阳化,故消渴,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蛔 厥 ,口烂,
咽痛,
喉痹,
痈脓,
便血等阳证见矣。若 其 人 素 偏 于 寒 ,
则邪从阴化,
故手足厥冷,

微欲绝,
肤冷,
脏厥,
下利,
除中等阴证见矣。所 以 少 阳 不 解 ,
传变
厥 阴 而 病 危 ;厥 阴 病 衰 ,
转属少阳为欲愈。阴阳消长,
大伏危机。
兹以阴阳从化,
厥热胜复之微旨,
详发于篇中,
俾临证者,诊治有
要道焉。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攛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
食则吐
蝙,
下之利 不 止 。
〔注 〕此 条 总 言 厥 阴 为 病 之 大 纲 也 。厥 阴 者 ,
为阴尽阳生之
脏,
邪至其经,
从阴化寒,
从阳化热,
故 其 为 病 ,阴 阳 错 杂 ,
寒热混
淆 也 。消 渴 者 ,
饮水多而小便少,
乃 厥 阴 热 化 而 耗 水 也 。厥阴之
脉,
起 足 大 指 ,循 股 内 入 阴 中 ,
环 阴 器 抵 少 腹 ,贯 心 膈 。其注肺热
邪,
循经上逆膈中,
故气上撞心,
心 中 疼 热 也 。饥 而 不 欲 食 者 ,

不食也,
因 食 则 动蛔而吐,
故虽饥而不欲食,
食 则 吐 蛔 也 。夫消渴
多饮,
饥不能食,
则胃中所有者,
但 水 与 热 耳 !若更以厥阴热气,
挟蛔撞疼,
误认为转属阳明之实痛而下之,
则胃愈虚,
必下利不
止矣。
中 医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跃 )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邪自太阳传至太阴,
则腹满而嗌干,
未成
渴 也 ;至 少 阴 则 口 燥 舌 干 而 渴 ,
未 成 消 也 ;至 厥 阴 则 成 消 渴 者 ,以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势 甚 能 消 水 故 也 。又 张 卿 子 云 :尝 见 厥 阴 消 渴 数 证 ,
舌尽红赤,

冷脉微,
渴甚,
服白虎、
黄 连 等 汤 ,皆 不 能 救 ,
盖厥阴消渴,
皆寒热
错杂之邪,
非纯阳亢热之证可比也。
魏蒸彤曰:
此申解厥阴传经热邪为患,
历 举 其 证 ,以 禁 误 下
也 。伤 寒 之 邪 ,
传入少阴,
为里中之里,
及自少阴传厥阴,
又为三
阴之极尽处矣。阴 尽 处 受 邪 ,
无所复传,
却同少阳为升降之出路。
少阳无下法,
厥阴阴邪亦无下法,
下 之 为 误 可 知 矣 。首 标 “消 渴 ”
二字,
凡热必渴,
而寒湿隔阻正气,
亦有渴者,
然其渴虽欲饮水,

不能多,
未有渴而饮,
饮而仍渴,
随饮 随 消 随 渴 。若是者则消渴为
传经之热邪,
传入厥阴无疑也。
厥阴病,
渴欲饮水者,
少少与之,
愈。
〔注 〕厥 阴 病 ,
渴欲饮水者,
乃阳回欲和,
求 水 自 滋 ,作 解 之
兆,
当少少与之,
以 和 其 胃 ,胃 和 汗 出 ,自可愈也。若 多 与 之 ,
则水
反停渍入胃,
必致厥利矣。
〔集 注 〕 张 璐 曰 :
阳气将复,
故 欲 饮 水 。而 少 少 与 之 者 ,
盖阴
邪 方 欲 解 散 ,阳 气 尚 未 归 复 ,
若恣饮不消,
反有停蓄之患矣。
汪琥曰:
厥阴有消渴一证,
不言自愈者,
盖热甚而津液消烁,
虽饮水不能胜其燥烈,
乃 邪 气 深 入 未 愈 之 征 也 。而 此 条 之 渴 欲 饮
水与之愈者,
盖其热非消渴之比,
乃邪气向外欲解之机也,两者自
是不同。
伤寒,
厥而心下悸,
宜先治水,
当服茯苓甘草汤,
却治其厥。
不尔,
水溃入胃,
必作利也。
〔按 〕 “厥 而 心 下 棒 者 ”之 下 ,
当 有 “以 饮 水 多 ”四 字 ,
若无 此
四 字 ,乃阴盛之厥悸,
非停水之厥择矣,
何以即知是水而曰宜先治
水耶?

225
中医
譌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 伤 寒 厥 而 心 下 悸 者 ,
不渴引饮,
乃 阴 盛 之 厥 悸 也 。若
以饮水多,
乃 停 水 之 厥 悸 也 。故 宜 先 治 水 ,
却治其厥,
当与茯苓甘
医宗金鉴卷八

草汤,
即桂枝甘草汤、
加茯苓、
生 姜 也 。桂 枝 、
甘草补阳虚也,
佐生
姜外散寒邪,
则厥可回矣,
君茯苓内输水道,
则 悸 可 安 矣 。此先水
后 厥 之 治 也 。盖 停 水 者 ,
必小便不利,
若不如是治之,
则所停之水
渍入胃中,
必作利也。
〔按 〕 伤 寒 太 阳 篇 ,
汗 出 表 未 和 ,小 便 不 利 ,
此条伤寒表未
解,
厥而心下悸,
二证皆用茯苓甘草汤者,
盖 因 二 者 见证虽不同,
而里无热、
表未和、
停 水 则 同 也 。故 一 用 之 谐 和 荣 卫 以 利 水 ,
一用
之解表通阳以利水,
无 不 可 也 。此 证 虽 不 曰 小 便 不 利 ,
而小便不
利 之 意 自 在 。若 小 便 利 则 水 不 停 ,
而 厥 悸 属 阴 寒 矣 ,岂宜发表利
水耶!
〔集 注 〕 方 有 执 日 :
《金 匮 》云 :水 停 心 下 ,
甚则悸者,
是悸为
水 甚 ,而 厥 则 寒 甚 也 。寒 无 象 而 水 有 形 ,
水去则寒消,
而厥亦愈。
入 胃 者 ,水 能 渗 土 也 。
喻 昌 曰 :太 阳 篇 中 饮 水 多 者 ,
心 下 必 悸 ,故 此 厥 而 心 下 悸 者 ,
明系饮水所致。所 以 乘 其 水 未 渍 胃 ,
先 用 茯 苓 甘 草 汤 治 水 ,以清
下利之源,
后乃治厥,
庶不致厥与利相因耳!
程 应 旄 曰 :寒 因 水 停 而 作 厥 者 ,
其 证 以 心 下 悸 为 验 。厥阴有
此 ,多 因 消 渴 得 之 。水 其 本 也 ,
寒其标也,
不先水而先厥,
且防水
渍入胃,
敢下之乎?
汪 琥 曰 :厥 而 心 下 悸 者 ,明 系 饮 水 多 ,
寒饮留于心下,
胸中之
阳,
不能四布,
故 见 厥 。此 非 外 来 之 寒 比 也 ,
故法宜先治水,
须与
茯 苓 甘 草 汤 。而 治 厥 之 法 ,即 在 其 中 矣 ,
盖 水 去 则 厥 自 除 也 。不
尔者,
谓不治其水,
则水渍下入于胃,
必作利也。
吴人驹曰:
气脉流行,
不循常道,
是为悖逆,
名 之 曰 厥 。但厥
有痰、
实、寒、
热、气、
水之不同,
此 因 于 水 者 也 。水 气 不 循 故 道 ,

226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7JC之 寒 气 上 乘 于 心 而 为 悸 ,
故治水即所以去悸,
而 厥 亦 回 。设或
不然,
则水之甚者,
其土沮洳,
因为之利矣。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伤寒® 黴 而 厥 ,至 七 八 曰 肤 冷 ,
其 人 躁 无 暂 安 时 者 ,此 为 脏
厥,
非 蝈 厥 也 。蝈 厥 者 ,
其 人 当 吐 蝙 。今 病 者 静 ,
而复时烦者,

为脏寒,
蝙上入其膈,
故烦,
须 臾 复 止 。得 食 而 呕 ,
又烦者,
蝙闻食
奧出,
其人 当 自 吐 蝙 。蝙 厥 者 ,
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按 〕 “此 为 脏 寒 ”之 “此 ”字 ,当 是 “非 ”字 ,
若 是 “此 ”字 ,即
是脏厥,
与辨蛔厥之义不属。
〔注 〕首 条 总 论 厥 阴 阳 邪 化 热 ,
此 条 详 辨 厥 阴 阴 邪 化 寒 ,以
明脏厥、
蛔厥之不同,
而 出 其 治 也 。伤 寒 脉 微 而 厥 ,
厥阴脉证也。
至七八日不回,
手 足 厥 冷 ,而 更 通 身 肤 冷 ,
躁无暂安之时者,
此为
厥 阴 阳 虚 阴 盛 之 脏 厥 ,非 阴 阳 错 杂 之 蛔 厥 也 。若 蛔 厥 者 ,
其人当
吐蛔,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
不似脏厥之躁无暂安时,
知非脏寒之
躁,
乃蝈上膈之上也,
故 其 烦 须 臾 复 止 也 。得 食 而 吐 又 烦 者 ,
是蛔
闻 食 臭而出,
故 又 烦 也 。得 食 ,
蛔 动 而 呕 ,蛔 因 呕 吐 而 出 ,
故曰:

人 当 自 吐 蛔 也 。蛔 厥 主 以 乌 梅 丸 ,
又 主 久 利 者 ,以 此 药 性 味 酸 苦
辛温,
寒 热 并 用 ,能 解 阴 阳 错 杂 ,
寒 热 混 淆 之 邪 也 。脏 厥 者 ,
宜吴
茱 萸 汤 ;兼 少 阴 者 ,宜 四 逆 、通 脉 、附 子 等 汤 。 临 证 者 酌 而 用 之
可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脉微而厥,
统 言 之 也 。肤 冷 ,言 不 独 手
足,
以见阳气内陷也。脏 厥 ,
言非在经也。
喻昌曰:
脉微而厥,
则阳气衰微可知,
然未定其为脏厥、
蛔厥
也 。惟 肤 冷 而 躁 ,
无暂安时,
乃 为 脏 厥 。脏 厥 用 四 逆 及 灸 法 ,
其厥
不 回 者 死 。若 蛔 厥 则 时 厥 时 烦 ,
未为死候,
但因此而驯至胃中,

阳则死矣。
程知曰:
言 厥 有 脏 与 蝈 之 别 也 。脏 厥 者 ,
肾脏之阳不行也;蛔
厥者,
手足冷而吐蛔,
胃腑之阳不行也。蛔 厥 者 ,
蛔动则烦而有静

227
? 医輪瘃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时,
非 若 脏 厥 之 躁 无 暂 安 时 也 。此 胃 阳 病 而 无 关 于 肾 阳 ,故 厥 虽
同,
而证则异也。
程应旄曰:
脉微而厥,
纯阴之象,
征于脉矣•,
七八日肤冷,
无阳

宗 之象,
征 于 形 矣 。阴 极 则 发 躁 ,
无 暂 安 时 。此 自 是 少 阴 脏 厥 ,
为不
金 治之证,
厥 阴 中 无 此 也 。至 于 吐 蛔 ,
为厥阴本证,
则蛔厥可与阴阳
鉴 不相顺接者,
连 类 而 明 之 也 。用 乌 梅 丸 名 曰 安 蛔 ,
实是安胃,
并主
久 利 。见 阴 阳 不 相 顺 接 ,
厥而下利之证,
皆可以此方括之也。
卷 林 澜 曰 :阳 烦 阴 躁 ,
烦 轻 躁 重 。于 脏 厥 言 躁 ,
于 蛔 厥 言 烦 ,已

具 安 危 之 异 矣 。脏 厥 者 ,阳 气 将 脱 ,
脏气欲绝而争,
故脏厥为死
证 ;若 蛔 厥 者 ,
脏气虚寒,
而 未 至 于 绝 。脏 气 寒 ,
则蛔不安其宫而
动 ,脏 气 虚 则 蛔 求 食 而 出 ,
是以其证必吐蛔。
乌梅丸方
乌 梅 三 百 枚 细 辛 六 两 干 姜 十 两 黄 连 十 六 两 当 归四两
附 子 (去皮 ,
炮)六两 ,
蜀 椒 (出汗 )四 两 桂 枝 六 两 人 参 六 两 黄柏
六两
上十味,
异 捣 筛 ,合 治 之 。 以 苦 酒 渍 乌 梅 一 宿 ,
去核,
蒸之五
升 米 下 。饭 熟 捣 成 泥 ,
和药令相得,
内臼中,
与蜜,
杵二千下,
丸如
梧 桐 子 大 。先 食 饮 服 十 丸 ,日 三 服 ,
稍 加 至 二 十 丸 。禁 生 冷 、

物、
臭食等。
〔集 解 〕柯 琴 曰 :六 经 惟 厥 阴 为 难 治 。其 本 阴 ,
其标热 ;其 体
木,
其 用 火 。必 伏 其 所 主 ,
而先其所因,
或收、
或散、
或逆、
或从,

所利而行之,
调其中气,
使之和平,
是 治 厥 阴 之 法 也 。厥阴当两阴
交尽,
又名阴之绝阳,
宜 无 热 矣 。第 其 合 晦 朔 之 理 ,阴 之 初 尽 ,

阳之初生,
所 以 厥 阴 病 热 ,是 少 阳 使 然 也 。火 旺 则 水 亏 ,
故消渴,
气上撞心,
心 中 疼 热 。气 有 余 便 是 火 也 。木 盛 则 生 风 ,
虫为风化。
饥则胃中空虚,
蛔闻食臭而出,
故吐蛔,
虽 饥 不 欲 食 也 。仲景立
方,
皆以辛甘苦味为君,
不用酸收之品,
而 此 用 之 者 ,以厥阴主肝

228
中 医 _康 ^
..... ”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板 ). , n

木 耳 !《洪范》日 :木 日 曲 直 ,
作 酸 。《内经》日 :木 生 酸 。酸 入 肝 。
君 乌 梅 之 大 酸 ,是 伏 其 所 主 也 。配 黄 连 泻 心 而 除 疼 ,
佐黄柏滋肾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以除渴,
先 其 所 因 也 。连 、
柏 治 厥 阴 ,阳 邪 则 有 余 ,
不足以治阴邪
也 。椒 、
附、辛、
姜大辛之品并举,
不但治厥阴阴邪,
且 肝 欲 散 ,以
辛 散 之 也 。又 加 桂 枝 、当 归 ,
是肝藏血,
求 其 所 属 也 。寒 热 杂 用 ,
则气味不和,
佐以人参,
调 其 中 气 。 以 苦 酒 溃 乌 梅 ,同气相 求 ;蒸
之米下,
资 其 谷 气 。加 蜜 为 丸 ,
少 与 而 渐 加 之 ,缓 则 治 其 本 也 。
蛔,
昆虫 也 。生 冷 之 物 与 湿 热 之 气 相 成 ,
故 药 亦 寒 热 互 用 。且胸
中烦而吐蛔,
则连、
柏 是 寒 因 热 用 也 。蛔 得 酸 则 静 ,
得辛则伏,

苦则下,
信 为 治 虫 佳 剂 。久 利 则 虚 ,调 其 寒 热 ,
酸 以 收 之 ,下利
自止。
伤寒六七日,
脉微,
手足厥冷,
烦躁,
灸厥阴〇厥不还者,
死。
〔注 〕此 详 申 厥 阴 脏 厥 之 重 证 也 。伤 寒 六 七 日 ,
脉微,
手足
厥冷,
烦躁者,
是 厥 阴 阴 邪 之 重 病 也 。若 不 图 之 于 早 ,
为阴消阳长
之 计 ,必 至 于 阴 气 寖 寖 而 盛 ,
厥冷日深,
烦躁日甚,
虽 用 茱 萸 、附
子、
四逆等汤,
恐 缓 不 及 事 ,惟 当 灸 厥 阴 以 通 其 阳 。如 手 足 厥 冷 ,
过时不还,
是阳已亡也,
故死。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灸所以通阳,
阳不回,
故主死也。
程知曰:
六七日,
为 邪 传 厥 阴 之 时 。脉 微 而 厥 ,
未是危证,

在烦躁,
为微阳外露耳!
程应旄曰:
脉微、
厥冷而烦躁,
是即前条中所引脏厥之证,
六 .
七日前无是也。
汪 琥 曰 :烦 躁 者 ,
阳虚而争,
乃脏中之真阳欲脱,
而神气为之
浮越,
故 作 烦 躁 。可 灸 太 冲 穴 ,以 太 冲 二 穴 ,
为足厥阴脉之所注。
穴 在 足 大 指 下 后 二 寸 ,或 一 寸 半 陷 中 ,
可灸三壮。
手足厥寒,
脉细欲绝者,
当 归 四 逆 汤 主 之 。若 其 人 内 有 久 寒
者,
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229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 此 详 申 厥 阴 脏 厥 之 轻 证 也 。手 足 厥 寒 ,脉 细 欲 绝 者 ,
厥 阴 阴 邪 寒 化 之 脉 证 也 。然 不 通 身 肤 冷 ,
亦不躁无暂安时者,

医宗金鉴卷八

非阳虚阴盛之比,
故 不 用 姜 、附 等 辈 ,
而用当归四逆汤,
和厥阴以
散寒邪,
调 营 卫 以 通 阳 气 也 。若 其 人 内 有 久 寒 者 ,
宜当归四逆汤,
加吴茱萸、
生姜,
以 直 走 厥 阴 ,温 而 散 之 也 。
〔集 注 〕• 程 知 曰 :不 用 姜 、附 者 ,以 证 无 下 利 ,
不属纯阴也。
盖脉细欲绝之人,
姜、附 亦 足 以 劫 其 阴 。故 不 惟 不 轻 用 下 ,
且亦不
轻用温也。
郑 重 光 曰 :手 足 厥 冷 ,
脉细欲绝,
是 厥 阴 伤 寒 之 外 证 ;当归四
逆,
是厥阴伤寒之表药也。
当归四逆涵方
当 归 三 两 桂 枝 三 两 芍 药 三 两 细 辛 三 两 通 草 二 两 甘 草

(炙)二 两 大 赛 (擘)二十五枚

上七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吳茱萸生菱涵方
于前方内加吴茱萸半升、
生姜三两。
上 九 味 ,以 水 六 升 、
清酒六升和,
煮取五升,
去滓,
温分五服。
一方水酒各四升。
〔方 解 〕 凡 厥 阴 病 ,
必 脉 细 而 厥 。 以 厥 阴 为 三 阴 之 尽 ,阴尽
阳生,
若受邪则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故 脉 细 而 厥 也 。然相火寄居
于厥阴之脏,
经 虽 寒 而 脏 不 寒 ,故 先 厥 者 后 必 发 热 也 。故伤寒初
起,
见手足厥冷,
脉 细 欲 绝 者 ,皆 不 得 遽 认 为 虚 寒 而 用 姜 、
附也。
此 方 取 桂 枝 汤 君 以 当 归 者 ,厥 阴 主 肝 为 血 室 也 ;佐 细 辛 味 极 辛 ,

达三阴,
外 温 经 而 内 温 脏 ;通 草 性 极 通 ,
能 利 关 节 ,内通窍而外通
营 ;倍 加 大 枣 ,
即 建 中 加 饴 用 甘 之 法 ;减 去 生 姜 ,
恐辛过甚而迅散
也 。肝 之 志 苦 急 ,
肝之神欲散,
甘辛并举,
则 志 遂 而 神 悦 。未有厥
阴神志遂悦,
而脉细不出,
手 足 不 温 者 也 。不 须 参 、
苓之补,
不用

230
中医
临 束
.X •读丛书(輿 藏 版 )

姜、
附之峻者,
厥阴厥逆与太阴、
少 阴 不 同 治 也 。若 其 人 内 有 久
寒,
非辛温甘缓之品所能兼治,
则加吴茱萸、
生 姜 之 辛 热 ,更用酒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煎,
佐 细 辛 直 通 厥 阴 之 脏 ,迅 散 内 外 之 寒 ,
是又救厥阴内外两伤于
寒之法也。
病者手足厥冷,
言 我 不 结 胸 ,小 腹 满 ,
按之痛者,
此冷结在膀
胱关元也0
〔注 〕此 申 上 条 详 出 其 证 也 。经 曰 :
六 日 厥 阴 受 之 。厥 阴 循
阴器,
络于肝,
故 烦 满 而 囊 缩 。邪 传 厥 阴 ,
其人本自有热,
必从阳
化,
则 烦 渴 ,少 腹 满 而 囊 缩 ,
乃四逆散、
承 气 汤 证 也 。若其人本自
有寒,
必从阴化,
则手足厥冷,
少腹满而囊缩,
乃当归四逆加吴茱
萸 汤 证 也 。今 病 者 手 足 厥 冷 ,
言我不结胸,
是谓大腹不满,
而惟小
腹满,
按 之 痛 也 。论 中 有 少 腹 满 ,
按之痛,
小便自利者,
是血结膀
胱 证 ;小 便 不 利 者 ,
是 水 结 膀 胱 证 ;手 足 热 ,
小便赤涅者,
是 热结膀
胱 证 。此 则 手 足 冷 ,
小便数而白,
知是冷结膀滕证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手足厥,
不结胸者,
无 热 也 。小 腹 满 ,

之痛,
下焦冷结也。
程 知 曰 :阳 邪 结 于 上 ,阴 邪 结 于 下 。手 足 厥 冷 ,
小腹满,
按之
痛,
其 为 阴 邪 下 结 可 知 。此 当 用 温 、
用 灸 。关 元 ,
穴名,
在脐下三
寸,
为 极 阴 之 位 ,足 三 阴 、
任脉之会,
膀胱所居也。
程应旄曰:
发厥,
虽不结胸,
而小腹满实作痛结,
则似乎可下。
然下焦之结多冷,
不 比 上 焦 之 结 多 热 也 。况 手 足 厥 ,
上焦不结,

结膀胱关元之处,
故曰:
冷结也。
凡厥者,
阴阳气不相顺接,
便 为 厥 。厥 者 ,
手足逆冷者是也。
诸四逆厥者,
不 可 下 之 。虚 家 亦 然 。
〔注 〕此 详 诸 条 致 厥 之 由 ,
慎 不 可 下 也 。盖 厥 虽 阴 经 俱 有 ,
然所属者厥阴也,
故厥阴一病,
不 问 寒 热 皆 有 厥 。若 无 厥 ,
则非厥
阴也。太 阴 寒 微 ,故 手 足 温 而 无 厥 冷 ;少 阴 寒 甚 ,
故有寒厥而无热

231

中医
搞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厥 ;厥 阴 阴 极 生 阳 ,故 寒 厥 热 厥 均 有 之 也 。凡 厥 者 ,
谓阴 阳 寒 热 之
厥 也 。阴 阳 不 相 顺 接 者 ,
谓 阴 阳 之 气 不 相 顺 接 交 通 也 。不相顺接
医宗金鉴卷八

交通,
则 阳 自 阳 而 为 热 ,阴 自 阴 而 为 寒 ,即 为 厥 病 也 。厥 者 之 证 ,
手 足 逆 冷 是 也 。诸 四 逆 厥 者 ,
谓 诸 病 四 逆 厥 冷 者 也 。然厥病阴阳
已不相顺接交通,
慎不可下,
虚家见厥,
尤不可下,
故曰:
虚家 亦
然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手 之 三 阴 三 阳 ,
相 接 于 手 之 十 指 ;足 之 三
阴三阳,
相接于足之十指。阳气内陷,
不与阴阳顺接,
故手足为之
厥冷也。
喻 昌 曰 :厥 阴 证 ,
仲景总不欲下,
无非欲邪还于表,
使阴从阳
解 也 。此 但 举 最 不 可 下 之 二 端 ,
以严其戒。
伤 寒 五 六 曰 ,不 结 胸 ,
腹濡,
脉虛,
變 厥 者 ,不 可 下 。此亡血,
下之死。
〔按 〕 “结 胸 ”二 字 ,
当 是 “大 便 ”二 字 。不 结 胸 ,
腹濡,
脉虚,
复厥,
皆无可下之理,
而曰不可下,
何所谓耶?
〔注 〕 此 承 上 条 详 申 不 可 下 之 义 也 。伤 寒 五 六 日 ,
邪至厥阴
之时,
不 大 便 似 可 下 也 。若 腹 濡 、
脉虚、
复 厥 者 ,此 为 亡 血 虚 躁 ,

不可下也,
下 之 则 蹈 虚 虚 之 戒 而 死 矣 。大 病 汗 后 ,
产妇亡血之家,
多有此证。
〔集 注 〕 张 璐 曰 :伤 寒 五 六 日 ,
邪人厥阴,
其 热 深 矣 。今脉虚
而复厥,
则 非 热 深 当 下 之 可 比 。以 其 亡 血 伤 津 ,
大便枯涩,
恐人误
认五六日热人阳明之燥结,
故 有 不 可 下 之 之 戒 。盖 脉 虚 、
腹濡,

内外无热。厥 则 阴 气 用 事 ,
即当同亡血例治。若其人阴血更亏于
阳,
或阴中稍挟阳邪,
不能胜辛热者,
又 属当 归四逆证矣。
伤寒病,
厥五曰,
热亦五曰,
设六曰当變厥,
不厥者,
自愈。厥
终不过五曰,
以热五曰,
故知自愈。
〔注 〕 伤 寒 邪 传 厥 阴 ,阴 阳 错 杂 为 病 。若 阳 交 于 阴 ,
是阴中

232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輿藏版

有阳,
则 不 厥 冷 ;阴 交 于 阳 ,
是阳中有阴,
则 不 发 热 。惟 阴 盛 不 交
于阳,
阴自为阴,
则 厥 冷 也 ;阳 亢 不 交 于 阴 ,阳 自 为 阳 ,
则发热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盖厥热相胜则逆,
逆 则 病 进 ;厥 热 相 平 则 顺 ,
顺 则 病 愈 。今厥与热
日相等,
气自平,
故知阴阳和而病自愈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厥五日,
热 亦 五 日 ,阴 阳 胜 复 无 偏 也 ,当
复厥不厥,
阳 气胜也。阳 主 生 ,
故自愈可知也。
张璐曰:
此云厥终不过五日,
言 厥 之 常 ;后 云 厥 反 九 日 而 利 ,
言 厥 之 变 。盖 常 则 易 治 ,
变则难复也。
林澜曰:
三阴经伤寒,
太阴为始,
则手足温,
少阴则手足冷,

阴则手足厥逆。然 病 至 厥 阴 ,阴 之 极 也 ,
反 有 发 热 之 理 ?盖阳极
而生阴,
故 阳 病 有 厥 冷 之 证 ;阴 极 而 生 阳 ,
故厥逆有发热之条。
伤 寒 热 少 厥 黴 ,指 头 寒 ,
默默不欲食,
烦躁数日,
小便利,
色白
者,
此 热 除 也 。欲 得 食 ,
其 病 为 愈 。若 厥 而 眍 ,
胸胁烦满者,
其后

必便血0
〔注 〕伤 寒 热 少 厥 微 ,
所以手足不冷,
而但指头寒,
寒邪浅
也 。默 默 ,
阴也。烦 躁 ,
阳 也 。不 欲 食 ,胃不和也。此 厥 阴 阴 阳 错
杂之轻病,
即论中热微厥亦微之证也。若 数 日 小 便 利 ,
其色白者,
此 邪 热 已 去 也 ;欲 得 食 ,
其 胃 已 和 也 ;热 去 胃 和 ,
阴阳自平,
所以其
病 为 愈 也 。若 小 便 不 利 而 色 赤 ,
厥不微而甚,
不惟默默而且烦,

但 不 欲 食 ,更 呕 而 胸 胁 满 ,
此热未除而且深也,
即论中厥深热亦深
之 证 也 。热 深 不 除 ,
久持阴分,
后 必 便 血 也 。所 谓 数 日 者 ,
犹曰连
日也。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
设未欲食,
宜 干 姜 甘 草 汤 。呕 而 胸 胁 烦
满者,
少 阳 证 也 。少 阳 与 厥 阴 为 表 里 ,
邪 干 其 腑 ,故 呕 而 胸 胁 烦
满 。肝 主 血 ,
故后必便血。
方有执曰:
热 少 厥 微 ,邪 浅 也 ,
所 以 手 足 不 冷 ,而 但 指 头 寒 。
默默,
谓 无 言 也 。不 欲 食 ,
厥 阴 之 脉 挟 胃 也 。烦 躁 则 内 热 ,故以小

233
4111輪 咸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 辨 之 。欲 食 ,
邪 退 而 胃 回 也 。厥 而 呕 、
胸胁烦满者,
厥阴脉挟胃
贯 膈 布 胁 肋 也 。便 血 ,
阴邪必走下窍也。
医宗金鉴卷八

林澜曰:
于 热 厥 言 指 头 寒 。于 寒 厥 微 者 ,
言 手 足 寒 。甚 者 ,

四逆 。厥 逆 轻 重 浅 深 ,
当 细味之。
汪琥曰:
按此条论,
仲 景 无 治 法 。郭 雍 云 :热 不 除 而 便 血 ,

用犀角地黄汤。
伤寒一二曰至四五曰而厥者,
必 发 热 。前 热 者 后 必 厥 ,
厥深
者 热 亦 深 ,厥 黴 者 热 亦 黴 。厥 应 下 之 ,
而反发汗者,
必口伤 烂 赤 。
〔注 〕 伤 寒 一 二 日 即 厥 ,四 五 日 仍 厥 不 已 者 ,
是阴盛阳衰之
寒 厥 也 。寒 厥 者 ,
即 脏厥也。若 一 二 日 厥 ,
至四五日而热;或一二
日热,至四五日而厥,
前厥后热,
前热后厥,
是阴阳互为胜复之热
厥 也 。热 厥 者 ,
即 阳厥也。厥 深 者 ,
热 亦 深 ;厥 微 者 ,
热亦微,
此厥
乃应下之热厥,
非 当 温 散 之 寒 厥 也 。若 误 为 寒 厥 而 反 温 散 之 ,

助其热上攻,
必口伤烂赤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经 云 :诸 四 逆 者 不 可 下 之 。至 此 又 云 “应
下 ”,
最 宜 详 审 。先 贤 谓 热 厥 手 足 虽 厥 冷 ,
而或有温时,
手足虽逆
冷,
而 手 足 掌 心 必 暖 。戴 元 礼 又 以 指 甲 之 暖 冷 、
红青,
别厥证之寒
热,
皆慎之 至 也 。
汪琥曰:
此 条 乃 传 经 邪 热 ,阳 极 似 阴 之 证 。伤 寒 一 二 日 至 四
五日而厥者,
言伤寒在一二日之时本发热,
至四五日后而厥者,

邪 传 厥 阴 之 候 也 。必 发 热 者 ,
言病人四肢及肌表虽厥,
而躯壳以
内必发热也。前 热 者 后 必 厥 ,
乃申明一二日为前,
四五日为后,

见热极必发厥也。阳邪深伏,
应须以苦寒之药下去其热,
使阴气
得伸,
则阴阳平,
四 肢 和 顺 而 不 厥 矣 。粗 工 见 厥 ,
认以为寒,
而反
用 辛 温 之 药 。辛 温 皆 升 ,
引热上行,
必口伤烂赤,
以厥阴之脉循颊
里、
环唇内故也。
病人手足厥冷,
脉乍紧者,
邪 结 在 胸 中 。心 下 满 而 烦 ,饥不能

234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食者,
病在胸中,
当须吐之,
宜瓜蒂散。
〔注 〕病 人 手 足 厥 冷 ,
若脉微而细,
是 寒 虚 也 。寒 虚 者 可 温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可 补 。今 脉 乍 紧 劲 ,
是 寒 实 也 。寒 实 者 宜 温 宜 吐 也 。时 烦 吐 蛔 ,
饥不能食,
乃病在胃中也•,
今心中烦满,
饥不能食,
是病在胸中也。
寒饮实邪壅塞胸中,
则胸中阳气为邪所遏,
不能外达四肢,
是以手
足厥冷,
胸满而烦,
饥 不 能 食 也 。当 吐 之 ,
宜瓜蒂散涌其在上之
邪,
则满可消,
而厥可回矣。
〔集 注 〕 喻 昌 曰 :
此 与 太 阳 之 结 胸 迥 殊 。其 脉 乍 紧 ,其 邪 亦
必乍结,
故用瓜蒂散涌载其邪而出,
斯阳邪仍从阳解耳!
程应旄曰:
手足厥冷,
邪 气 内 阻 。脉 乍 紧 ,
紧而不常,
往来中
倏忽一见也。
伤 寒 脉 滑 而 厥 者 ,里 有 热 ,
白虎汤主之。
〔注 〕 伤 寒 脉 微 细 ,
身无热,
小便清白而厥者,
是寒虚厥也,
当温之。脉 乍 紧 ,
身 无 热 ,胸 满 而 烦 厥 者 ,
是 寒 实 厥 也 ,当 吐 之 。
脉实,
大小便闭,
腹满硬痛而厥者,
热 实 厥 也 ,当 下 之 。今 脉 滑 而
厥,
滑为阳脉,
里热可知,
是 热 厥 也 。然 内 无 腹 满 痛 不 大 便 之 证 ,
是 虽 有 热 而 里 未 实 ,不 可 下 而 可 清 ,
故以白虎汤主之。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脉 滑 而 厥 ,
乃 阳 实 拒 阴 之 厥 ,白虎汤凉能
清里,
而辛可解表,
故当舍证而从脉也。
林 澜 曰 :热 厥 亦 有 不 同 ,
如传邪入腑,
秘结不通,
燥矢在内,

下不可者,
以 承 气 治之之证是也。若 火 极 似 水 ,
里有大热,
而大便
不闭,
无燥粪可除者,
滑则里热已深,
厥则邪陷已极,
非以白虎涤
其极热,
则亢甚之阳,
何以清耶!
吴人驹曰:
厥,因阳气不相顺接,
其 脉 当 见 阴 象 。脉滑为气有
余,
是阳盛于内,
格 阴 于 外 ,内 则 实 热 ,
外 而 假 寒 者 也 。 白虎以清
解实热,
则 厥 自 解 矣 。辨 之 之 法 :冷 必 不 甚 ,
浮而近之则冷,
按之
肌骨之下,
则反热矣。

235
:中医撝咸

必 i买 丛 书 〔興藏,1丨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伤寒脉促,
手足厥逆,
可灸之。
〔注 〕伤 寒 阴 证 见 阳 脉 者 ,
虽困无害,
无 宁 俟 之 也 。今伤寒
医宗金鉴卷八

脉促,
手足厥逆,
而曰可灸之者,
盖以欲温则有阳脉之疑,
欲清则
有 阴 厥 之 碍 也 。夫 证 脉 无 寒 热 之 确 据 ,
设以促之一阳脉清之,

恐 有 误 于 脉 ;或 以 厥 之 一 阴 证 温 之 ,
又恐有误于证,
故设两可之灸
法,
斯通阳而不助热,
回厥而不伤阴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伤寒脉促,
则 阳 气 跼 蹐 可 知 。更 加 手 足 厥
逆,
其阳必为阴所格拒而不能返,
故宜灸以通阳也。
张 璐 曰 :手 足 厥 逆 ,
本当用四逆汤,
以其脉促,
知为阳气内阻,
而非阳虚,
故 但 用 灸 以 通 其 阳 ,不 用 温 经 以 助 阳 也 。
伤寒发热四曰,
厥反三曰,
复热四曰,
厥少热多者,
其病当愈。
四曰至七曰热不除者,
必 便 脓 血 。伤 寒 厥 四 曰 ,
热反三曰,复厥五
曰,
其 病 为 进 。寒 多 热 少 ,
阳气退,
故为进也。
〔注 〕 伤 寒 邪 在 厥 阴 ,阳 邪 则 发 热 ,阴 邪 则 厥 寒 ,阴 阳 错 杂 ,
互相胜复,
故 或 厥 或 热 也 。伤 寒 发 热 四 日 ,
厥亦四日,
是相胜也。
今厥反三日,
复热四日,
是 热 多 厥 少 ,阳 胜 阴 退 ,
故其病当愈也。
当愈不愈,
热仍不止,
则热郁于阴,
其 后 必 便 脓 血 也 。若 厥 九 曰 ,
热反三日,
则厥多热少,
阴胜阳退,
故为病进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此 即 厥 热 往 复 之 机 。知 阴 阳 进 退 之 义 ,明
厥证所重在阳,
则厥阴之大旨昭然矣。
张 璐 曰 :太 阳 以 恶 寒 发 热 为 病 进 ,
恐其邪气传里也;厥阴以厥
少热多为病退,
喜其阴尽阳复也。
程应旄曰:
厥阴、
少 阳 ,一 脏 一 腑 。少 阳 在 三 阳 为 尽 ,阳尽则
阴生,
故 有 寒 热 之 往 来 ;厥 阴 在 三 阴 为 尽 ,阴 尽 则 阳 生 ,
故有厥热
之 胜 复 。凡 遇 此 证 ,
不必论其来自三阳、
起自三阴,
只论厥与热之
多 少 。热 多 厥 少 ,
知为阳胜,
阳胜病当愈;
厥多热少,
知为阴胜,

胜 病 日 进 。热 在 后 而 不 退 ,
则为阳过胜,
过胜而阴不能复,遂有便

236
r/ 、
^|屬
中 医 # i ^
______必 读 丛 书 (典藏叛 ':


€^
血诸热证;
厥在后而不退,
则为阴过胜,
过胜而阳不能复,
遂有亡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阳诸死证。所 以 调 停 二 者 治 法 ,
须合乎阴阳进退之机,
阳胜宜下,

||
阴胜宜温。若 不 图 之 于 早 ,
坐令阴竭阳亡,
其死必矣。
吴人驹曰:
《内经 》言 :人 之 伤 于 寒 也 ,
则 为 病 热 。热 虽 甚 不
死,
是 伤 寒 以 热 为 贵 也 。然 热 不 及 者 病 ,
太 过 者 亦 病 。故 此 二 节 ,
论寒热之多少,
以明不可太过与不及也。
伤寒始发热六曰,
厥反九曰而利。凡厥利 者 ,
当 不能食,
今反
能食者,
恐为除中。食 以 索 饼 ,
不发热者,
知胃气尚在,
必 愈 。恐
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曰脉之,
其热续在者,
期之旦曰夜半愈。
所以然者,
本发热六日,
厥反九日,
复发热三日,
并前六日,
亦为九
曰,
与厥相应,
故期之旦曰夜半愈。后三曰脉之而脉数,
其热不罢
者,此为热气有余,
必发痈脓也。
(按 〕 “不 发 热 者 ”之 “不 ”字 ,
当是“若 ”字 。若 是 “不 ”字 ,

是除中,
何 以 下 接 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之文也?
〔注 〕热 而 不 厥 为 阳 ,
厥 而 不 热 为 阴 。伤 寒 始 发 热 六 日 ,

亦六日,
至七日仍发热而不厥者,
是 阳 来 复 ,当 自 愈 也 。今 厥 九
日,
较热多三日,
是阴胜阳,
故 下 利 也 。凡 厥 利 者 ,
中必寒,
当不能
食,
今反能食,
恐是阴邪除去胃中阳气,
而 为 除 中 之 病 也 。恐 者 ,
疑 而 未 定 之 辞 也 。故 以 索 饼 试 之 :食 后 不 发 热 ,
则为除中;
若发
热,
知胃气尚在,
则非除中,
可 必 愈 也 。若 食 后 虽 暴 发 热 ,
恐热暂
出而复去,
仍是除中,
故必俟之三日,
其热续在不去,
与厥相应,

可 期 之 旦 日 夜 半 愈 也 。若 俟 之 三 日 后 ,
虽热不罢而亦不愈,
且脉
犹数者,
此为热气有余,
留连营卫,
必发痈脓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食 ,
饲 也 。索 ,
常 也 。谓 以 素 常 所 食 之 饼
饲之也。 一 说无肉曰索,
谓 不 令 犯 食 禁 也 。旦 日 ,
明日平旦,
朝而
阳长之时 也 ;夜 半 ,
阴 尽 阳 生 之 时 也 。数 以 候 热 。痈 脓 者 ,
厥阴主
血,
血热持久则壅瘀,
壅瘀则腐化,
故可必也。

237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吴人驹曰:
除者,
去 也 ;中 者 ,
中气 也 。乃 中 气 除 去 ,
欲引外食
以 自救也。
医宗金鉴卷八

伤寒脉返,
六七日,
而反与 黄 芩 汤 彻 其 热 。脉 迟 为 寒 s今与黄
芩汤變除其热,
腹中应冷,
当不能食,
今反能食,
此名除中,
必死。
〔按 〕 “伤 寒 脉 迟 ,
六 七 日 ”之 下 ,当 有 “厥 而 下 利 ”四 字 。若
无此四字,
则 非 除 中 证 矣 。有 此 四 字 ,
始与下文反与黄芩汤之义
相属。
〔注 〕伤 寒 脉 数 ,
六七日,
厥而下利,
热 厥 下 利 也 ,当与黄芩
汤 彻 其 热 。今 伤 寒 脉 迟 ,
六七日,
厥而下利,
寒 厥 下 利 也 ,当与理
中汤温其寒。而 反 与 黄 芩 汤 复 除 其 热 ,
腹中应冷,
当不能食,
今反
能食,
此 名 除 中 。乃 胃 气 将 绝 ,
求 食 以 救 ,终 无 补 于 胃 也 ,
故曰
必死。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反 者 ,言 不 顺 于 道 也 。黄 芩 汤 ,
寒药也。
彻 ,亦 除 也 。应 ,
亦 当 也 。反 能 食 者 ,胃欲 绝 ,
引 食 以 自 救 也 。 中,
以胃 言 。死 ,
谓万物无土不生也。
程 知 曰 :言 脉 迟 为 寒 ,
不宜更用寒药,
以致有除 中 之 变 也 。 中
气为阴寒革除,
则胃中无根之阳气将欲尽除,
而求救于食,
故为
死证。
伤寒,
先厥后发热而利者,
必自止,
见厥變利。
〔注 〕 厥 逆 ,阴 也 。发 热 ,阳 也 。先 厥 后 发 热 ,而 利 必 自 止
者,
是 阴 退 而 阳 进 也 。见 厥 复 利 者 ,
是 阳 退 而 阴 进 也 。热 多 厥 少 ,
病 虽 甚 者 亦 可 愈 ;厥 多 热 少 ,
病 虽 微 者 亦 转 甚 。可 知 厥 、
热,乃阴
阳进退生 死 之 机 也 。
〔集 注 〕汪 琥 曰 :
厥 阴 者 ,阴 之 尽 。厥 阴 之 经 ,阳 气 甚 微 ,

不论阴阳二证,
寒热之邪,
但至其经,
无 有 不 发 厥 者 。盖厥即为
逆,
起 于 手 足 。今 曰 先 厥 者 ,
此 初 起 便 厥 。厥 即 下 利 发 热 者 ,
则阳
气复而利必自止也。

238
中医舰金
____ 必 读 丛 书 I 輿 藏 叛 )% # ^

伤寒先厥后发热,
下 利 必 自 止 。而 反 汗 出 ,
咽中痛者,其喉为
痹 。发 热 无 汗 ,而 利 必 自 止 ;
若不止,
必 便 脓 血 。便 脓 血 者 ,
其喉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不痹0
〔注 〕此 承 上 条 而 详 辨 之 ,以 出 其 证 也 。先 厥 后 发 热 ,
下利
必自止,
厥回利止,
其热若退,
为 欲 愈 也 。若 厥 回 利 止 ,
其热不退,
而反汗出者,
是厥阴病从阳化热,
其邪上循本经之脉,
故咽喉痛痹
也 。若 厥 回 发 热 无 汗 ,
利不止者,
是厥阴邪热因利下迫,
伤及脉中
之血,
故 必 便 脓 血 也 。便 脓 血 者 ,
其喉不痹,
谓热邪下利,
而不复
上 病 咽 痛 也 。可 知 下 利 止 ,
其喉为痹者,
谓热邪已上,
病 咽 痛 ,即
不复病下利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先 厥 后 热 、
下利止,
其 病 为 欲 愈 矣 。乃反汗
出、
咽中痛,
是热邪有余,
上 攻 咽 喉 而 为 痹 也 。既 发 热 虽 无 汗 ,

其阳已回,
所 以 利 亦 必 自 止 。若 不 止 ,
则 无 汗 ,明 系 邪 不 外 出 ,

郁在里,
必 主 便 脓 血 也 。便 脓 血 者 ,
其喉不痹,
见 热 邪 在 里 ,即不
复在表,
在下,
即不复 在 上 也 。
汪琥曰:
咽中痛者,
此 热 伤 上 焦 气 分 也 。痹 者 ,
闭 也 。咽中痛
甚,
其喉必闭而不通,
以 厥 阴 经 循 喉 咙 之 后 ,上 人 颃 颡 故 也 。无汗
利不止,
便脓血者,
此 热 伤 下 焦 血 分 也 。热 邪 注 下 ,
则不干上,

曰:其喉不痹。
下利脉数,
有微热,
汗 出 ,令 自 愈 。设 S 紧 ,
为未解。
〔注 〕厥 阴 下 利 脉 数 ,热 利 也 。若 热 微 汗 出 ,
知邪微欲解,

利必自止,
故 令 自 愈 也 。设 脉 复 紧 ,
为表邪犹盛,
未能解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下 利 ,阴 病 也 。脉 数 ,阳 脉 也 。阴病见阳
脉 者 生 。微 热 汗 出 ,阳 气 得 通 也 ,
利 必 自 愈 。诸 紧 为 寒 ,设 复 脉
紧,
寒邪犹盛,
故 云 :未 解 。
沈明 宗 曰 :数 条 乃 指 厥 而 下 利 便 脓 血 者 。或 见 实 大 、
浮数、

弱、
沉涅、
弦紧、
洪长诸脉,
当分虚、
实、寒、
热 ,即 知 欲 愈 未 愈 ,
真为

239
: 中医
临 康
r: 必 it丛 书 (典 藏 胺 )
' 2
-、医宗金鉴卷八

察病之微旨也。
下 利 有 黴 热 而 渴 ,脉 弱 者 ,
令自愈。
〔注 〕厥 阴 下 利 ,
有大热而渴,
脉强者,
乃 邪 热 俱 盛 也 。今下
利有微热而渴,
脉弱者,
是 邪 热 衰 也 。邪 热 既 衰 ,
故可令自愈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微 热 ,阳 渐 回 也 。渴 ,内 燥 未 复 也 。脉
弱,
邪 退 也 。令 自 愈 ,
言不须治也。
程 知 曰 :下 利 以 阳 复 邪 微 为 愈 。微 热 而 渴 ,
证已转阳,
脉弱则
邪气已退,
故 不 治 自 愈 。若 下 利 大 热 脉 盛 ,
又是逆候矣。
下利脉数而渴者,
令 自 愈 。设 不 差 ,
必圖脓血,以有热故也。
〔注 〕 此 承 上 条 互 言 ,以 详 其 变 也 。下 利 脉 数 而 渴 者 ,
是内
有热也,
若身无热,
其邪已衰,
亦 可 令 自 愈 也 。设 下 利 脉 数 而 渴 ,
日久不差,
虽无身热,
必圊脓血,
以内热伤阴故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脉数与上文微热互相发明。
程应旄曰:
脉 数 而 渴 ,阳 胜 阴 矣 ,
故 亦 令 自 愈 。若 不 差 ,
则阴
虚热人,
经所云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
必协热而便脓血是也。
下利,
寸脉反浮数,
尺中自涩者,
必圖脓血。
〔注 〕厥 阴 热 利 ,
寸脉当沉数,
今寸脉反浮数,
是热在 外 而 不
在 内 也 。尺 中 自 涅 者 ,
是在外之热不解,
乘下利人里,
伤及其阴,
热与血瘀,
必圊脓血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脉见浮数,
若是邪还于表,
则尺脉自和,

尺中自淫,
乃热邪抟结于阴分,
虽寸口得阳脉,
究竟阴邪必走下
窍,
而便脓血也。
汪琥曰:
此 条 乃 下 利 变 脓 血 之 候 也 。热 利 而 得 数脉非反也,
得 浮 脉 则 为 反 矣 。此 条 论 无 治 法 ,
宜以仲景黄芩汤代之。
下利脉沉弦者,
下 重 也 。脉 大 者 ,
为 未 止 ;脉 黴 弱 数 者 ,
为欲
自止,
虽发热,
不死0
〔注 〕 此 详 申 上 条 下 利 圊 脓 血 之 证 脉 也 。脉 沉 ,主 里 。脉

240
_ 輪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跃 〉

弦,
主 急 。下 重 ,
后 重 也 。下 利 、脉 沉 弦 ,
故 里 急 后 重 也 。凡下利
之证,
发热脉大者,
是邪盛,
为 未 止 也 。脉 微 弱 数 者 ,
是邪衰,
为欲
自止,虽发热不死也。 由 此 可 知 滞 下 脉 大 身 热 者 ,
必死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下利而脉沉弦,
主 里 急 后 重 ,成 滞 下 之 证 ,
即今所称痢证也。脉 大 者 ,
即沉弦中之大,
脉 微 弱 数 者 ,即沉弦中
之微弱数也。
下利欲饮水者,
以有热故也,
白 头翁汤主之。热 利 下 重 者 ,

头翁汤主之。
〔注 〕此 承 上 条 以 出 其 治 也 。下 利 欲 饮 水 者 ,热 利 下 夺 津
液,
求 水 以 济 干 也 。热 利 下 重 者 ,
热伤气滞,
里急后重,
便脓血也。
二 者 皆 以 白 头 翁 汤 主 之 者 ,以 其 大 苦 大 寒 ,寒 能 胜 热 ,苦 能 燥
湿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按 少 阴 自 利 而 渴 ,亦 有 虚 而 引 水 自 救 者 。
犹当以小便之赤白,
脉 之 迟 数 辨 之 。此 言 热 邪 内 结 者 也 。热邪内
结而致下重,
故纯用苦寒以胜热而厚肠也。
白头翁涵方
白头翁 三 两 黄 连 (去须)三 两 黄 柏 (去皮)三 两 秦 皮三两
上 四 味 ,以 水 七 升 ,煮 取 三 升 ,
去 滓 ,温 服 一 升 ,不 愈 ,
更服
一升。
〔方 解 〕 三 阴 俱 有 下 利 证 。 自 利 不 渴 者 ,
属 太 阴 也 ;自利而
渴者,
属 少 阴 也 。惟 厥 阴 下 利 ,
属于寒者,
厥而不渴,
下利清谷;属
于热者,
消渴下利,
下 重 便 脓 血 也 。此 热 利 下 重 ,
乃火郁湿蒸,

气奔逼广肠,
魄门重滞而难出,
即《内经》所 云 :暴 注 下 迫 者 是 也 。
君白头翁,
寒 而 苦 辛 ;臣 秦 皮 ,
寒 而 苦 涩 。寒 能 胜 热 ,
苦能燥湿,

以 散 火之郁,
涩 以 收 下 重 之 利 也 。佐 黄 连 清 上 焦 之 火 ,
则渴可止;
使黄柏泻下焦之热,
则 利 自 除 也 。治 厥 阴 热 利 有 二 :初 利 用 此 方
之苦以泻火,
以苦燥之,
以辛散之,
以涩固之,
是谓以寒治热之法;
_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跋 )

久利则用乌梅丸之酸以收火,
佐以苦寒,
杂以温补,
是谓逆之从
之 ,随 所 利 而 行 之 ,
调其气使之平也。
医宗金鉴卷八

伤寒下利,
曰十余行,
脉反实者,
死。
〔注 〕 伤 寒 下 利 ,日十余行,
正气虚也,
其脉当虚,
今反实者,
邪 气 盛 也 。正 虚 邪 盛 ,
故主死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下利里虚也,
脉当微弱,
反 实 者 ,病 胜 脏
也,
故 死 。脉 不 应 病 ,
此之谓也。
郑 重 光 曰 :脉 实 则 胃 气 失 和 缓 之 状 ,
而真脏之脉独见,邪盛正
脱矣。
伤寒六七曰不利,
便发热而利,
其人汗出不止者,
死 ,有 阴 无
阳故也。
〔注 〕伤 寒 六 七 日 ,
邪 传 厥 阴 之 时 也 。厥 而 不 利 ,
是阴邪未
盛,
若便发热,
尚 在 不 死 。今 六 七 日 不 利 ,
忽而下利,
发 热 汗出不
止者,
是阴盛于中,
而阳亡于外,
故为有阴无阳也,
其死可知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发 热 而 利 ,
里阴内盛也,
故 曰 有 阴 。汗出
不止,
表阳外绝也,
故曰无阳。
程知曰:
言暴下利汗出,
为 亡 阳 死 证 也 。六 七 日 不 利 ,忽发热
而利下,
至 于 汗 出 不 止 ,浑 是 外 阳 内 阴 ,
真阳顷刻无存矣。
汪 琥 曰 :寒 中 厥 阴 至 六 七 日 ,
当亦厥六七日矣。不 言 厥 者 ,

文 也 。厥 则 当 利 不 利 者 ,阳 气 未 败 ,犹 能 与 邪 相 支 吾 也 ;若 至 发
热,
即 利 者 亦 当 止 。今 则 发 热 与 利 ,
骤然并至,
加之汗出不止,

知其热非阳回而热,
乃阳脱而热,
故兼下利而汗出不止也。
张 令 韶 曰 :厥 阴 病 发 热 不 死 。发 热 亦 死 者 有 三 证 :一 在 躁 不
得卧,
一在厥不止,
一 在汗出不止。
发热而厥,
七曰下利者,
为难治。
〔注 〕 此 详 申 上 条 ,
发 热 而 厥 之 义 也 。发 热 而 厥 至 七 日 ,

厥回利止,
则 可 以 自 解 矣 。今 发 热 而 厥 至 七 日 ,
下利不止者,
为难

242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奥 藏 版 )

治 也 。盖 上 条 有 阴 无 阳 故 主 死 ,
此 条 阴 盛 而 阳 不 复 ,故 为 难 治 也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厥七日而下利,
阴盛而阳不复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张璐曰:
厥 利 与 热 不 两 存 之 势 也 。发 热 而 厥 七 日 ,
是热者自
热 ,厥 利 者 自 厥 利 ,阴 阳 两 造 其 偏 ,
漫 无 相 协 之 期 。故 虽 未 见 烦
躁,
已为难治。盖 治 其 热 则 愈 厥 愈 利 ,
治其厥利则愈热,
不至阴阳
两绝不止耳。
下利脉沉而迟,
其人面少赤,
身有微热,
下利清谷者,
必郁冒
汗出而解,
病 人 必 微 厥 。所 以 然 者 ,
其面戴阳,
下虚故也。
〔注 〕脉 沉 而 迟 ,
下利清谷,
是 里 有 阴 寒 也 。若 其 人 面 有 少
赤色,
身有微热,
又 属 表 有 阳 热 也 。夫 内 有 里 阴 之 寒 ,
外有表阳之
热,
则阴得阳化而解者有之,
但 其 未 解 之 先,病人必郁冒汗出而后
解•〇所 以 然 者 ,
面戴之虚阳,
与下利之虚阴,
两相和顺,
故作解也。
此非在下之阴,
格在上之阳,
所以病人虽冒而厥必微,
必不似不解

之冒 厥 而 甚 也 。
[集 注 〕 喻 昌 曰 :
下利脉沉迟,
里 寒 也 。面 少 赤 有 微 热 ,
是仍
兼外邪,
必 从 汗 解 。但 戴 阳 之 证 ,
必见微厥,
此中大伏危机,
其用
法 当 迥 异 常 法 矣 。六 经 皆 有 下 利 之 证 ,
惟少阴、
厥 阴 为 难 治 。盖
邪气人里,
利深则必致厥,
厥深亦必致利,
故下利一证,
终于少阴、
厥阴,
皆详言之。盖 以 伤 寒 下 利 ,
则无论少阴、
厥阴,
其治法皆可
会通也。
汪 琥 曰 :郁 冒 者 ,
头目之际郁然昏冒,
乃阳气能胜寒邪,
里阳
回而表 和 顺 ,
故 解 。汗 出 而 解 ,
是阳回里寒散而营卫和,
故汗出,
非 攻 表 而使之汗出也。
下利凊谷,
里寒外热,
汗出而厥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 〕此 承 上 条 互 详 其 义 ,以 出 其 治 也 。下 利 清 谷 ,
里寒也;
身有微热 ,外 热 也 。上 条 有 无 汗 怫 郁 面 赤 之 表 ,尚 可 期 其 冒 汗 而
解 ;此 条 汗 出 而 厥 ,
则 已 露 亡 阳 之 变 矣 。故 主 以 通 脉 四 逆 汤 ,
救阳

243
中医
犒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以胜阴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下 利 故 曰 里 寒 ,阴 不 守 也 ;外 热 故 汗 出 ,
医宗金鉴卷八

阳 不 固 也 。通 脉 四 逆 救 表 里 、
通血气而复阴阳者也。
喻昌曰:
上条辨证,
此条用药,
互 相 发 明 。然 不 但 此 也 ,
少阴
病下利清谷,
面色赤者,
已用此法矣。
吴 人 驹 曰 :有 协 热 下 利 者 ,
亦 完 谷 不 化 ,乃 邪 热 不 杀 谷 ,
其别
在脉之阴阳、
虚实之不同。
大汗出,
热不去,
内拘急,
四 肢 疼 ,又 下 利 厥 逆 而 恶 寒 者 ,
四逆
汤主之〇
〔注 〕通 身 大 汗 出 ,
热 当 去 矣 。热 仍 不 去 ,
而无他证 ,则 为 邪
未 尽 而 不 解 也 。今 大 汗 出 ,
热不去,
而更见拘急肢疼,
且下利厥逆
而恶寒,
是阳亡于表,
寒 盛 于 里 也 。故 主 四 逆 汤 ,
温 经 以 胜 寒 ,回
阳而敛 汗 也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大 汗 出 ,阳 虚 而 表 不 固 也 ;热 不 去 ,
言邪
不 除 也 ;内 拘 急 四 肢 疼 者 ,
亡 津 液 而 骨 气 不 利 也 ;下 利 厥 逆 ,
恶寒
亡阳,
而阴寒内甚也。
程知曰:
言大汗后下利厥逆,
急 宜 回 阳 也 。大汗出而热不去,
正 恐 真 阳 飞 越 。若 内 拘 急 ,四 肢 痛 ,
更加下利,
厥逆,
恶寒,
则在
里 ,纯 是 阴 寒 矣 。
程应旄曰:
此证大汗出热不去,
何 为 不 在 亡 阳 死 证 之 列 ?不
知亡阳由于汗不止而阳亡,
此 证 内 拘 急 ,四 肢 疼 ,
是 汗 已 止 ,阳未
亡而恶寒,
故可行温法也。
大汗,
若大下利而厥冷者,
四逆汤主之。
〔注 〕 大 汗 出 汗 不 收 者 ,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证 也 。大 下 利 ,
利不
止者,
理 中 加 附 子 汤 证 也 。今 大 汗 出 ,
又大下利不止,
而更见厥
冷,
乃阳亡于外,
寒盛于中,
非桂枝、
理 中 之 所 能 治 矣 ,当与四逆汤
急 回 其 阳 ,以 胜 其 阴 ,
使汗利止而厥冷还,
则 犹 可 生 也 。 已上三

244
中 医 ■ 皮
^
------------------------------ —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条,
皆厥阴、
少阴同病,
因 少 阴 寒 甚 ,故 俱 从 少 阴 主 治 也 。
〔集 注 〕 喻 昌 曰 :
此证无外热相错,
其 为 阴 寒 易 明 。然 既 云
大汗大下,
则阴津亦亡,
但此际不得不以救阳为急,
阳回方可徐救
其阴也。
下利,
手足厥冷,
无脉者,
灸之不温,
若脉不还,
反徽喘者,
死。
下利后脉绝,
手足厥冷,
晬时脉还,
手足温者,
生 ;脉 不 还 者 死 。
〔注 〕 下 利 手 足 厥 冷 无 脉 者 ,
有 阴 无 阳 也 。虽 用 附 子 四 逆
辈,
恐阳不能急回,
宜 急 灸 厥 阴 以 通 其 阳 。若 脉 还 、手 足 温 者 生 ;
脉不还、
手足不温反微喘者,
乃 无 气 以 续 之 喘 ,是 阳 气 上 脱 也 ,

主死。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其 喘 必 息 短 而 声 不 续 ,
乃阳气衰绝也。
程 知 曰 :少 阴 下 利 ,
厥逆无脉,
服白通汤,
脉暴出者死,
微续者
生 。厥 阴 下 利 ,
厥逆脉绝,
用灸法,
晬时脉还者生,
不 还 者 死 。可
见求阳气者,
非 泛 然 求 之 于 无 何 有 之 乡 也 ,必 两 肾 之 中 有 几 微 可
续,
然后可借温灸为鸾胶耳!
伤寒发热,
下利厥逆,
躁不得卧者,
死 。伤 寒 发 热 ,
下利至甚,
厥不止者,
死。
〔注 〕 伤 寒 发 热 下 利 而 厥 ,
反烦躁不得卧者,
乃寒盛于中,

阳 扰 乱 也 。或 发 热 下 利 至 甚 ,
厥 逆 不 止 ,即 不 烦 躁 ,
亦为表阳外
散,
里阳内脱,
故均死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伤寒发热,
邪 在 表 也 ;下 利 厥 逆 ,阳气虚
也 ;躁 不 卧 ,
病胜脏也,
故 死 。《金 匮 要 略 》云 :六 腑 气 绝 于 外 者 ,
手 足 寒 ;五 脏 气 绝 于 内 者 ,
下 利 不 禁 。伤 寒 发 热 ,
为邪独甚,
下利
至 甚 ,厥 不 止 ,
为 腑 脏 气 绝 ,故 死 。
程知曰:
厥阴病,
但 发 热 即 不 死 ,以 发 热 则 邪 出 于 表 ,
而里证
自除。若 外 发 热 而 内 厥 逆 ,
下 利 不 止 ,且 至 烦 躁 不 解 ,
则发热又为
阳气外散之候,
而主死矣。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张瑭曰:
躁 不 得 卧 ,肾 中 阳 气 越 绝 之 象 也 。大 抵 下 利 而 手 足
厥冷者,
皆为危候,
以 四肢为诸阳之本故也。加 以 发 热 躁 不 得 卧 ,
医宗金鉴卷八

不但虚阳发露,
而真阴亦已消尽无余矣,
安得不死乎?
呕而脉弱,
小便复利,
身 有 徽 热 ,见 厥 者 ,
难 治 ,四 逆 汤主之。
〔注 〕厥 阴 呕 而 脉 弱 ,
大便多利,
今小便复利,
虽身有微热,
而又见厥冷,
是邪既上逆,
而下焦虚寒不固,
为阴进阳退之象,

为难治。以四逆汤主之者,
急壮其阳也,
阳回则可望生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脉弱虽似邪衰,
而小便复利,
则是里属虚
寒 也 。故 曰 :
见厥者难治。以身之有微热,
故虽厥犹可以四逆汤
救其阳,
使之复也。
程知曰:
言呕而厥者,
宜 温 其 下 也 。呕 者 ,
邪 气 上 逆 也 。脉弱
小 便 利 ,虚 寒 见 于 下 也 。身 有 微 热 ,当 为 阳 邪 在 表 ,
然见厥逆,

为阴盛于里,
而微阳有不能自存之忧也。
汪 琥 曰 :按 诸 条 厥 利 证 ,
皆大便利。此条以呕为主病,独小便
利而见厥,
前 后 不 能 关 锁 ,用 四 逆 汤 以 附 子 散 寒 ,
下 逆 气,助命门
之火,
上以除呕,
下以止小便,
外以回厥逆也。
干 呕 吐 涎 沬 ,头 痛 者 ,
吴茱萸汤主之。
〔注 〕 太 阴 有 吐 食 而 无 呕 也 ;少 阴 有 欲 吐 不 吐 ,
咳而呕也;厥
阴之厥而呕,
呕 而 吐 蛔 也 。今 干 呕 者 ,
有 声 无 物 之 谓 也 ;吐 涎 沫
者,
清 涎 冷 沫 随 呕 而 出 也 。此 由 厥 阴 之 寒 ,
上 干 于 胃 也 。三阳有
头痛,
必兼身热,
至于太阴、
少 阴 二 经 ,皆 无 头 痛 。惟 厥 阴 与 督 脉
会于颠,
故 有 头 痛 而 无 身 热 也 。此 少 阳 不 解 ,
传 人 厥 阴 ,阴邪上
逆 ,故 呕 而 头 痛 也 。 以 吴 茱 萸 汤 主 之 ,
从厥阴本治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此言呕而头痛者,
宜温中而降逆也。
张锡驹曰:
呕者,
有 声 有 物 者 也 ;吐 者 ,
吐 出 其 物 也 。故有干
呕,
而 无 干 吐 。今 干 呕 、
吐涎沫者,
涎沫随呕而吐出也。
呕家有痈脓者,
不可治呕,
脓尽自愈。

246
sv
F I
^
中 医 喊 1■
-

| i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注 〕 心 烦 而 呕 者 ,内 热 之 呕 也 ;渴 而 饮 水 呕 者 ,
停水之呕
也 。今 呕 而 有 脓 者 ,
此必内有痈脓,
故 曰 不 可 治 。但 俟 脓 尽 自 愈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厥阴病全篇
也 。盖 痈 脓 腐 秽 欲 去 而 呕 ,
故 不 当 治 。若 治 其 呕 ,
反逆其机,
热邪
内壅,
阻其出路,
使无所泄,
必致他变,
故 不 可 治 呕 。脓 尽 则 热 随
脓去,
而呕自止矣。
〔集 注 〕汪 琥 曰 :
肺 胃 成 痈 ,由 风 寒 蕴 于 经 络 ,
邪郁于肺,

人胃腑,
变而为热,
热 甚 则 气 瘀 血 积 而 为 痈 。痈 者 ,
壅 也 ,言热毒
壅 聚而成脓也。
郑重光曰:
邪热上逆,
结为内痈,
肺胃之痈是也。
厥 阴 中 风 ,脉 黴 浮 ,
为欲愈 ,不 浮 为 未 愈 。
〔注 〕厥 阴 中 风 ,
该 伤 寒 而 言 也 。脉 微 ,
厥 阴 脉 也 。浮 ,
表阳
脉 也 。厥 阴 之 病 ,既 得 阳 浮 之 脉 ,
是 其 邪 已 还 于 表 ,故 为 欲 愈 也 。
不 浮 则 沉 。沉 ,
里 阴 脉 也 。是 其 邪 仍 在 于 里 ,故 为 未 愈 也 。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脉 浮 ,为 邪 气 还 表 作 汗 之 兆 ,
故云:
欲愈。
不浮则邪气深人,
正多变证,
故 云 :未 愈 。
方有执曰:
风 脉 当 浮 ,以 厥 阴 本 微 缓 不 浮 ,
故微浮则邪见还
表,
为欲愈也。
厥阴病欲解时,
从丑至卯上。
〔注 〕丑 、
寅、卯三时,
厥 阴 风 木 乘 旺 之 时 也 。正 气 得 其 旺 ,
则邪自退,
故病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厥 阴 之 解 ,自 寅 卯 而 终 ;少 阳 之 解 ,自寅
卯 而 始 。盖 寅 为 阳 初 动 ,阴 尚 强 ;
卯 为 天 地 辟 ,阴 阳 分 ,
所以二经
同旺。其 病 之 解 ,
由此而终始也。
音切
撞 宅 江 切 溃 疾 智 切 蒂 音 帝 食 与 饲 同 索 当 作 素 痛 於容切
痹音畀清与圊同圊七情切晬祖对切

247
辨合病并病脉证并治篇
伤寒有六经之证,
有六经之脉,
证脉井然不杂,则可直指为某
经 之 病 。若 两 经 、
三经,
阴阳混淆,
不 可 以 一 经 名 者 ;或 一 经 未 罢
又传一经,
二经、
三经同病,
不归并一经者,
则 名 曰 合 病 。或 二 经 、
三经同病,
其后归并一经自病者,
则 名 曰 并 病 。论 中 所 著 合 病 、

病,
虽单举阳经,
未及阴经,
然阳经既有合病、
并病,
则阴经亦必有
之 可 知 矣 。如 太 阳 病 脉 反 沉 ,
少阴病反发热,
是少阴、
太阳合病
也;阳明病脉迟,太阴病大实痛,
是 太 阴 、阳明合病也;少阳病脉细
而厥,
厥阴病呕而发热,
是厥阴、
少 阳 合 病 也 。是 虽 无 合 病 之 名 ,
而确有合病之实。且 三 阳 皆 有 发 热 证 ,
三 阴 皆 有 下 利 证 ,如 发 热
而下利,
是 阴阳合病也。阴 阳 合 病 ,
若阳盛者属阳经,
则下利为实
热,
即 论 中 所 谓 太 阳 、阳 明 ,阳 明 、
少阳,
太 阳 、少 阳 合 病 者 是 也 。
阴盛者属阴经,
则下利为虚寒,
即论中所谓少阴下利反发热不死,
少阴下利清谷,
里寒外热,
不恶寒而面赤者是也。盖 阳 与 阳 合 ,

合于阴,
为三阳合病,
则不下利而自汗出,
乃 白 虎 汤 证 也 ;阴与阴
合,
不合于阳,
为 三 阴 合 病 ,则不发 热 而 吐 利 厥 逆 ,
乃四逆汤证也。
诚以人之脏腑互根,
阴阳相合,
三阳既有 合 并 之 病 ,则三阴亦有合
并之病,
不待言矣。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
必自下利,
葛 根 汤 主 之 。太阳与 阳 明 合
病,
不下利,
但呕者,
葛 働 Q半夏汤主之。

248
中 医 _康
------- K--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一 经 未 罢 ,
又传一经,
二经、
三经同病,
而不归并一经
者,
谓 之 合 病 。太 阳 与 阳 明 合 病 者 ,
谓 太 阳之发热,恶寒无汗与阳
明之烦 热 不 得 眠 等 证 ,
同时均病,
表里之气,
升降失常,
故不下利, 订
则 上 呕 也 。治 法 只 须 先 解 太 阳 之 表 ,
表 解 而 阳 明 之 里 自 和 矣 。若 正

利,
则宜葛根汤,
表而升之,
利 自 可 止 ;呕 则 加 半 夏 ,
表而降之,
呕 景

自可除也。 . 书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邪 气 外 盛 ,阳 不 主 里 ,
则 里 气 不 和 。里气 寒
下 而 不 上 者 ,但 利 而 不 呕 ;里 气 上 逆 而 不 下 者 ,
但呕而不利,
故以 论

葛根汤以散表邪,
加半夏以下逆气也。

葛機涵方 病

葛 根 四 两 麻 黄 (去节)三 两 桂 枝 二 两 芍 药 二 两 甘 草 (炙)

二 两 生 姜 (切)三 两 大 赛 (擘)十二枚 篇

上七味,
叹 咀 ,以 水 一 斗 ,
先 煮 麻 黄 葛 根 ,减 二 升 ,
去 沫 ,内诸
药,
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
复取微似汗,
不 须 歡 粥 。余 如 桂 枝 法 将
息及禁忌。
葛權細半麗涵方
于葛根汤内,
加半夏半升,
余依葛根汤法。
〔方 解 〕是 方 即 桂 枝 汤 加 麻 黄 、
葛 根 也 。麻 黄 佐 桂 枝 ,
发太
阳 荣 卫 之 汗 ;葛 根 君 桂 枝 ,
解 阳 明 肌 表 之 邪 。不 曰 桂 枝 汤 加 麻 黄
葛根,
而 以 葛 根 命 名 者 ,其 意 重 在 阳 明 ,
以 呕 利 多 属 阳 明 也 。二阳
表急,
非温服覆而取汗,
其 表 未 易 解 也 。或 呕 ,
或利,
里已失和,

歜粥而胃亦不能输精于皮毛,
故不须歡粥也。
〔集 解 〕柯 琴 曰 :
李杲定为阳明经药,
洁 古 云 :未 入 阳 明 者 ,
不 可 便 服 。 岂 二 子 未 读 仲 景 书 耶 ?要 之 葛 根 、
桂枝,
倶是解肌和
里之剂,
故有汗、
无汗,
下利、
不 下 利 ,俱 可 用 ,
与麻黄之专于发表
者不同也。
汪琥曰:
《外 台 方 议 》问 曰 :
经云下利不可发汗,
发汗则胀满。

249
1胃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 此 下 利 又 发 汗 者 ,何 也 ?答 曰 :
少 阴 病 下 利 清 谷 者 ,为 里 虚 ,

更发汗,
则 脾 虚 而 胀 。今 太 阳 病 未 罢 ,
或有头痛、
恶 风 寒 等 证 ,尚
医宗金鉴卷九

在于表,
其脉尚带浮,
便传人阳明而有口渴、
身热等证,
又自下利,
必 须 此 方 发 散 太 阳 之表,以中有葛根能除阳明之邪也。故诸证但
发热,
兼有里而脉浮者,
此方最善。
太阳与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
不可下,
宜麻黄汤。
〔注 〕 太 阳 阳 明 合 病 ,
不利不呕者,
是 里 气 实 不 受 邪 也 。若
喘而胸满,
是表邪盛,
气 壅 于 胸 肺 间 也 。邪 在 高 分 之 表 ,非 结 胸
也,
故不可下,
以 麻 黄 汤 发 表 通 肺 ,喘 满 自 愈 矣 。
〔集 注 〕 喻 昌 曰 :
两 经 合 病 ,当 用 两 经 之 药 ,
何得专用麻黄汤
耶 ?盖 太 阳 、
阳明两邪相合,
邪攻其胃,
不呕则利,
故用葛根汤。
今邪攻其肺,
所以喘而胸满,
麻黄、
杏 仁 者 ,肺气喘逆之专药也。
魏慕彤曰:
二经合病,
独 见 证 于 胸 肺 之 间 。喘 而 作 满 ,
此正二
经 之 表 邪 为 患 ,不 可 误 认 胸 膈 属 里 ,妄 施 攻 下 ,
如 大 、小 陷 胸 之
类也。
太阳与少阳合病,
自 下 利 者 ,与 黄 芩 汤 ;若 呕 者 ,
黄芩加半麗
生姜汤主之。
〔注 〕 太 阳 与 少 阳 合 病 ,
谓太阳发热、
恶寒,
与少阳寒热往来
等 证 并 见 也 。若 表 邪 盛 ,
肢节烦疼,
则宜与柴胡桂枝汤,
两解其表
矣 。今 里 热 盛 而 自 下 利 ,
则 当 与 黄 芩 汤 清 之 ,以 和 其 里 也 。若呕
者,
更加半夏、
生姜,
是清和之中兼降法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太阳、
少阳合病下利,
宜 用 和 法 也 。 曰太
阳 则 尚 有表证也。然 已 见 下 利 ,
则 人 里 之 热 已 明 ,故 不 解 外 而 清
内 。成 无 己 云 :太 阳 阳 明 合 病 ,
下 利 为 在 表 ,当 与 葛 根 汤 ;阳明少
阳合病,
下利为在里,
可 与 承 气 汤 。此 太 阳 、
少阳合病,
下利为在
半表半里,
非汗下所宜,
故与黄芩、
芍 药 以 和 解 之 。呕 者 ,
邪上逆
也,
故加半夏、
生姜以散逆气。

250
中 医 ^
______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汪 琥 曰 :太 、
少合病而至下利,
则 在 表 之 寒 邪 ,悉 人 而 为 里 热
矣 。里 热 不 实 ,
故与黄芩汤以清里热,
使里热清而在表之邪自和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合病并病篇
矣 。所 以 此 条 病 ,不 但 太 阳 桂 枝 在 所 当 禁 ,并 少 阳 柴 胡 亦 不 须
用也。
黄芩涵方
黄 芩 三 两 甘 草 (炙)二 两 芍 药 二 两 大 赛 (擘)十二枚

上 四 味 ,以 水 一 斗 ,煮 取 三 升 ,去 滓 ,温 服 一 升 ,日 再 服 ,夜
一服。
黄芩加半麗生菱涵方
于黄芩汤方内,
加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余依黄芩汤法。
〔方 解 〕里 热 不 和 ,
故自下利,
用黄芩清热,
甘草和中,
得芍
药、
大枣其功倍焉,
热清里和,
而利可止。
〔集 解 〕柯 琴 云 :因 热 不 在 半 表 ,故 不 用 柴 胡 ;
热已人半里,
故 主 黄 等 加 芍 药 也 。非 微 弱 胃 虚 ,
不 须 人 参 。若 兼 呕 者 ,
仍加 半
夏、
生姜可也。
阳明、
少阳合病,
必 下 利 。其 脉 不 负 者 为 顺 也 ;负 者 失 也 。互
相克贼,
名 为 负 也 。脉 滑 而 数 者 ,
有宿食也,
当 下 之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 阳 明 属 土 ,
少阳属木,
二经偏里,
故合病必下利也。阳
明脉大,
少阳脉弦,
脉得大弦,
是为本脉,
宜黄芩汤清热和土,
兼泻
木邪,
利 自 止 矣 。若 脉 单 大 不 弦 ,则 为 土 不 受 邪 ,
其病易愈,
名为
顺也;
单 弦 不 大 ,则 为 木 来 克 土 ,
其病难治,
名 为 负 也 。今脉不大,
弦而滑数,
则 知 非 木 土 为 害 ,乃 宿 食 为 病 之 热 利 也 ,
故不用黄萼
汤 ,而 以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也 。太 阳 、阳 明 合 病 下 利 ,
表证居多,
故以
葛根汤发 之 ;阳 明 、
少阳合病下利,
里证居多,故以大承气汤攻之;
太阳、
少阳合病下利,
半表半里居多,
故 以 黄 芩 汤 和 之 。若 非 合
病,
则桂枝汤、
麻黄汤分主太阳之表,
五苓散、
抵当汤分主太阳之
里 ;葛 根 汤 主 阳 明 之 表 ,
三承气汤 主 阳 明 之 里 ;小 柴 胡 汤 主 少 阳 之

251
中 医 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表,
大 柴 胡 汤 主 少 阳 之 里 。是 各 有 专 司 也 。
〔集 注 〕 张 兼 善 曰 :
凡合病皆下利,
各 从 外 证 以 别 焉 。夫太
医宗金鉴卷九

阳 病 ,头 项 痛 ,
腰 脊 强 ;阳 明 病 ,目 痛 鼻 干 ,
不 得 卧 ;少 阳 病 ,
胸胁
痛,
耳 聋 。凡 遇 两 经 病 证 齐 见 而 下 利 者 ,曰 合 病 也 。然 两 经 但 各
见一二证便是,
不必悉具。
林 澜 曰 :此 节 是 三 证 在 内 ,
大承气只治得脉滑而数有宿食之
证,
非 并 治 上 两 证 也 。其 脉 不 负 者 ,
虽下利而脉未至纯弦也,
不言
治 法 。陶 华 谓 尝 以 小 柴 胡 加 葛 根 白 芍 治 之 ,
取 效 如 拾 芥 是 也 。负
者,
脉 纯 弦 也 。土 败 但 见 鬼 贼 之 脉 ,
不 必 治 矣 。盖 虽 同 是 阳 明 之
合病,
而有人经在腑之殊,
安可以在经之际,
概归之承气乎?
三阳合病,
脉浮大上关上,
但欲眠睡,
目合则汗。
〔按 〕 “浮 大 上 ”之 “上 ”字 ,当是 “弦 ”字 ,
始合论中三阳合病
之 脉 。若 是 “上 ”字 ,
则经论中从无两寸脉主三阳病之理。
〔注 〕 脉 浮 大 弦 ,
三 阳 合 病 之 脉 也 。浮 大 弦 皆 见 于 关 上 ,

三阳之热邪,
皆 聚 于 阳 明 也 。热 聚 阳 明 ,
则当烦不得眠,
今但欲眠
睡,
是热盛神昏之昏睡也。 昏睡自然目合,
热 蒸 则 汗 自 出 也 。若
施治得宜,
使邪还于表而解,
否则未可卜也,
宜以柴胡、
桂 枝 、白虎
三汤,
酌其所当,
合而用之可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太 阳 脉 浮 ,阳 明 脉 大 ,
关上乃少阳之部
位,
故曰:
三阳合病。
魏 蒸 彤 曰 :诊 其 脉 浮 为 太 阳 ,
大为阳明,
其长上于关上,
则弦
可 知 矣 。弦 又 为 少 阳 ,
是三阳之经同受邪,
所以三阳之脉同见病。
如此再谏之于证,
但欲眠睡非少阴也,
乃 阳 盛 神 昏 之 睡 也 。及目
合则汗出,
是阳胜争于阴中之汗出也。
三阳合病,
腹满身重,
难 以 转 侧 ,□ 不 仁 ,
面垢,
谵语,
遗尿。
发汗则谵语;
下之则额上生汗,
手 足 逆 冷 。若 自 汗 出 者 ,白虎汤
主之。

252
中医,

必 t 丛 书 (典 藏 我 )/ . f A

〔注 〕 此 承 上 条 复 详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三 阳 合 病 者 ,
太阳、
阳明、
少 阳 合 而 为 病 也 。必 太 阳 之 头 痛 、
发热,
阳明之恶热、
不眠,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合病并病篇
少阳之耳聋、
寒 热 等 证 皆 具 也 。太 阳 主 背 ,阳 明 主 腹 ,
少阳主侧。
今一身尽为三阳热邪所困,
故身重难以转侧也。胃之窍出于口,
热邪上攻,
故 口 不 仁 也 。阳 明 主 面 ,
热邪蒸越,
故 面 垢 也 。热结于
里 则 腹 满 ;热 盛 于 胃 ,
故 谵 语 也 。热 迫 膀 胱 则 遗 尿 ;热 蒸 肌 腠 ,

自汗也。证 虽 属 于 三 阳 ,
而热皆聚胃中,
故当从阳明热证主治也。
若从太阳之表发汗,
则津液愈竭,
而 胃 热 愈 深 ,必 更 增 谵 语 ;若 从
阳明 之 里 下 之 ,
则阴益伤而阳无依则散,
故 额 汗 肢 冷 也 。要 当 审
其未经汗下,
而身热自汗出者,
始 为 阳 明 的 证 ,宜 主 以 白 虎 汤 ,

清胃热,
急救津液,
以 存其阴可也。
〔集 注 〕 汪 琥 曰 :
或 问 白 虎 汤 何 以 能 解 三 阳 之 热 ?答 云 :病
至自汗出,
则太少之邪总归阳明矣,
安得不从阳明而专治之耶?
郑重光曰:
三阳合病,
表 里 俱 伤 也 。发 汗 偏 攻 太 阳 ,
则邪并于
阳明而谵语益甚。攻 下 偏 治 阳 明 ,
则额上生汗,
汗出不流,
手足厥
冷,
必 成 亡 阳 之 证 。然 则 既 不 宜 于 汗 下 ,
惟有白虎一汤,
两解阳明
表 里 之 热 。若 无 自 汗 ,表 犹 未 解 ,尚 不 可 用 此 条 ,当 与 暍 证 参
治也。
二阳并病,
太 阳 初 得 病 时 ,发 其 汗 ,
汗先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
续自黴汗出、
不 恶 寒 。若 太 阳 证 不 罢 者 ,不 可 下 ,
下之为逆,
如此
可 小 发 汗 。设 面 色 缘 缘 正 赤 者 ,
阳气怫郁在表,
当解之、
熏 之 。若
发汗不彻,
不足言,
阳气怫郁不得越,
当汗不汗,
其人躁烦,
不知痛
处,
乍在腹中,
乍在四肢,
按之不可得,
其人短气,
但 坐 ,以 汗出不
彻故也,
更 发 汗 则 愈 。何 以 知 汗出不彻? 以脉涩 故 知 也 。
〔按 〕 “当解之”下 “熏 之 ”二 字 ,
当 是 “以 汗 ”二 字 ,
始 与上下
文义相属。
〔注 〕一 经 未 罢 ,
又 传 一 经 ,同 病 而 后 归 并 一 经 自 病 者 ,
名曰

253
中医
輪 .康
必读丛书

并 病 。二 阳 者 ,
太 阳 、阳 明 也 。太 阳 初 得 病 时 发 汗 ,
汗出不彻,

尽之邪,
因而 转 属 阳 明 。若 续 自 微 微 汗 出 ,
不恶寒反恶热,始为阳
医宗金鉴卷九

明 可 下 之 证 。若 不 微 微 汗 出 ,
而 恶 寒 者 ,则 是 太 阳 之 表 犹 未 罢 ,

可下也,
下 之 为 逆 矣 。如 已 经 发 汗 ,
尚有未尽之表,
宜仍与麻桂各
半汤,
或桂枝二越婢一汤,
小小发汗,
以 和 其 表 ,自可解也。缘 缘 ,
接 连 不 已 也 。正 赤 ,
不杂他色也,
谓 满 面 接 连 赤 色 不 已 也 。此由
于汗出不彻,
故阳气怫郁不得宣越,
所以其人烦躁短气,
脉涩,

知痛处,
乍在腹中,
乍在四肢,
求 之 而 不 可 得 也 。是皆邪气壅甚于
经,
漫无出路,
但坐以汗出不彻之故耳。当更用大青龙汤或葛根
汤,
发其汗则愈矣。
〔按 〕 面 赤 一 证 ,
劳损颧红,
发于午后者,
骨 蒸 阴 虚 也 。格阳
浮赤,
兼 厥 利 脉 微 者 ,阳 虚 也 。赤 色 深 重 ,
潮热便硬,
里 实 也 。赤
色浅淡,
恶寒无汗,
表 实 也 。短 气 脉 涩 ,内 因 多 气 血 虚 ,
若外因短
气,
必气粗,
是汗出不彻,
邪气壅促胸中,
不能布息之短气,
非过汗
伤气,
气 乏 不 足 续 息 之 短 气 也 。外 因 脉 淫 必 有 力 ,
是汗出不彻,

气壅滞,
荣卫不能流通之脉淫,
非过汗伤液,
液少不滋脉道之脉
涩也。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
因病太阳,
故 当 汗 ;因 病 阳 明 ,
故当小汗。
先字最有次第,
乃 仲 景 之 枢 机 也 。下 之 以 大 、
小承气,
汗之以麻黄
等汤。
程应旄曰:
太 阳 既 转 属 阳 明 ,宜 从 阳 明 治 矣 。然 恐 转 递 之 处 ,
表邪去尚未尽,
里邪乘其未深,
两邪相持,
而前后互见,
是曰并病。
纵使表少里多,
终 是 带 表 之 阳 明 也 。太 阳 不 应 有 腹 痛 ,以邪无出
路,
意欲内攻,
故乍在仍不知其处。
林澜曰:
汗不彻者,
脉必涩,
非再汗,
邪 奚 自 去 乎 ?是知未汗
则为并病,
已 汗 即 为 转 属 阳 明 。未 汗 则 为 阳 气 怫 郁 在 表 ,已汗则
为 汗 出 不 彻 。汗 不 彻 者 ,
必 更 汗 之 ;转 属 者 ,
必 下 除 之 ;未 汗 者 ,

254
..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小 发 汗 ;怫 郁 者 ,
可 解 之 以 汗 。邪 由 不 同 ,
为病自不同,
故施治亦
不同耳。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合病并病篇
二阳并病,
太阳证罢,
但发潮热,
手足滎滎汗出,
大便难而谵
语者,
下之则愈,
宜大承气汤。
〔注 〕二 阳 并 病 ,
太 阳 、阳 明 同 病 也 。太 阳 证 罢 ,
尽 归 并于阳
明,
所 以 但 发 潮 热 ,手 足 絷 絷 汗 出 ,
大便难而谵语也,
是皆阳明胃
实之证,
故下之则愈,
宜大承气汤。
〔集 注 〕 喻 昌 曰 :
并 病 二 条 ,皆 是 太 阳 、阳 明 。上 条 初 人 阳
明,
太阳之邪未彻,
故 仍 宜 汗 之 ;此 条 已 人 阳 明 ,
太阳证罢,
而尽归
并阳明,
故宜下之。
程知曰:
并 病 者 ,一 经 证 多 ,
一经证少,
有 归 并 之 势 也 。太阳
证罢,
而归并阳明,
但手足絷絷汗出,
是大便已硬也,
与大承气汤
以下胃热可也。
太阳与少阳并病,
头项强痛,
或 眩 冒 ,B寸如结胸,
心下痞硬者,
当刺大椎、
第一间、
肺俞、
肝 俞 。慎 不 可 发 汗 ,
发 汗 则 谵 语 。脉 弦 ,
五六曰谵语不止,
当刺期门。
〔注 〕 太 阳 与 少 阳 并 病 ,
故见头项强痛,
或眩冒,
时如结胸,
心 下 痞 硬 之 证 。而 曰 或 、曰 时 如 者 ,谓 两 阳 归 并 未 定 之 病 状 也 。
病状未定,
不可以药,
当刺肺俞,
以泻太阳,
以 太 阳 与 肺 通 也 ;当刺
肝俞,
以泻少阳,
以 肝与胆合也。故 刺 而 俟 之 ,
以 待 其 机 也 。苟不
知此,
而 以 头 项 强 痛 为 太 阳 之 邪 ,目 眩 胸 满 为 少 阳 之 邪 ,
发其汗,
两阳之邪乘燥入胃,
则 发 谵 语 。设 脉 长 大 ,
则犹为顺,
可以下之,
今脉不大而弦,
五六日谵语不止,
是 土 病 而 见 木 脉 也 ,名 曰 负 。负
者,
克 贼 也 。慎 不 可 下 ,
当刺期门,
以直泻其肝可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并 ,
犹 合 也 。彼 此 相 兼 合 ,
而有轻重多寡
之不同,
谓 之 并 。盖 少 阳 间 隔 阳 明 ,
去 太 阳 远 ,故 但 兼 并 也 。
喻 昌 曰 :少 阳 之 脉 ,
络胁肋间,
并入太阳之邪,
则与结胸证似

255
中医
犒 康
m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钣 )

是 而 实 非 也 。肝 与 胆 合 ,
刺 肝 俞 所 以 泻 胆 也 。膀 胱 不 与 肺 合 ,

肺主气,
刺肺俞以通其气,
斯膀胱之气化行,
而 邪 自 不 能 留 矣 。发
医宗金鉴卷九

汗则谵语,
与 合 病 木 盛 克 土 之 意 同 。脉弦亦即合病内少阳胜而阳
明负之互词,
刺期门以泻木邪之盛也。
林澜曰:
大椎即百劳穴,
一椎上陷中,
主 泻 胸 中 诸 热 气 。第一
间疑即商阳,
在手食指内侧,
主胸中气满,
热 病 汗 不 出 。肝俞在九
椎下,
肺俞在三椎下,
各去脊中二寸,
二 穴 并 主 泻 五 脏 之 热 。期门
在乳根二肋端,
主伤寒,
胸中烦热,
过经汗不出。
太阳少阳并病,
心 下 硬 ,颈 项 强 而 眩 者 ,
当 刺 大 椎 、肺 俞 、肝
俞,
懷勿下之。
〔注 〕此 承 上 条 ,
戒 不 可 下 之 义 也 。太 阳 、
少 阳 并 病 ,心 下 硬
而眩者,
少 阳 也 ;颈 项 强 者 ,太 阳 也 。 当 刺 肺 俞 、
肝 俞 ,以 泻 太 阳 、
少阳之邪,
慎 不 可 下 也 。若 以 心 下 硬 ,
而误下之,必变逆候矣。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慎 勿 下 之 。攻 少 阳 之 邪 ,
太阳之邪乘虚
人里,
必 作 结 胸 。经 曰 :太 阳 、
少阳并病,
而反下之,
成结胸。
程知曰:
上言不可汗,
此 言 不 可 下 也 。不 可 汗 ,
恐其谵语;不
可下,
恐其结胸也。
程 应 旄 曰 :此 并 病 心 下 硬 居 首 ,
颈项强而眩次之,
似尚可下,
不知 少 阳 三 法 有 禁 ,只 可 刺 而 慎 勿 下 也 。
汪琥曰:
大 椎 一 穴 ,实 合 太 、
少 而 齐 泻 。诸家注皆不明用针之
理,
竟置大椎而不论,
大误之极。
太阳少阳并病,
而 反 下 之 ,成 结 胸 ,
心下硬,
下利不止,水浆不
下,
其人心烦。
〔注 〕 此 承 上 条 ,
而 言 误 下 之 变 也 。太 阳 、
少 阳 并 病 ,不 刺 肺
俞、
肝俞,
而反下之,
两阳之邪,
乘虚陷里,
则时如结胸,
竟成结胸
矣 。心 下 硬 ,变 为 下 利 不 止 ,
水 浆 不 入 矣 。上 不 人 而 下 常 出 ,
则中
空无物,
其人心烦忙乱,
而变成坏证,
虽有前条刺法,
亦无所用矣。

256
中医
輪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集 注 〕 程 知 曰 :
此二阳并病,
误 下 之 变 也 。太 阳 表 邪 乘 虚
人里,
则为结胸,
心 下 硬 ;少 阳 半 里 之 邪 ,
乘虚人里,
则为下利不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合病并病篇
止 。上 下 倶 病 ,
而 阳 明 之 居 中 者 ,遂 至 水 浆 不 人 ,
而心烦也。
喻 昌 曰 :并 病 即 不 误 用 汗 、
下,已如结胸,
心下痞硬矣,
况又误
下 乎 ?故 比 太 阳 一 经 ,
误 下 之 变 殆 有 甚 焉 。其 人 心 烦 似 不 了 之
语,
然经谓结胸证具,
躁烦者死,
意 此 亦 谓 其人心烦者死乎?
汪 琥 曰 :太 阳 病 在 经 者 ,
不可下,
少阳病,
下亦在所当禁,
故以
下之为反也。

257
辨差后劳复食复阴阳
易病脉证并治篇
伤寒新愈,
起 居 作 劳 ,因 而 复 病 ,
谓 之 劳 复 。强 食 谷 食 ,
因而
复病,
谓 之 食 复 。男 女 交 接 ,
复而自病,
谓 之 房 劳 复 。男 女 交 接 ,
相易为病,
谓之阴阳易,
谓男传不病之女,
女传不病之男,
有如交
易 也 。盖 因 其 人 新 差 ,
余邪伏于脏腑,
未经悉解,
故犯之辄复也。
学者于临证时,
审其脉证而详辨之,
则施治自无误矣。
大 病 差 后 ,劳 复 者 ,
枳 实 梔 子 豉 汤 主 之 。若 有 宿 食 者 ,
加大
黄,
如博祺子五六枚。
〔注 〕大 病 差 后 ,
谓 伤 寒 病 新 差 后 也 。劳 复 者 ,
谓起居作劳
复病,
非 房 劳 复 也 ,宜 枳 实 梔 子 豉 汤 主 之 。温 覆 ,
令微似汗自愈,
不取其涌者,以热不在胸而在经也。若 因 过 食 复 病 者 ,
谓之食复,
以 有 宿食也,
宜枳实梔子豉汤加大黄下之。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劳复则热气浮越,
与枳实栀子豉汤以解
之 。食 复 则 胃 有 宿 积 ,
加大 黄 以 下 之 。
王 肯 堂 曰 :伤寒之邪自外入,
劳复之邪自内发。
枳实極子豉涵方
枳 实 ( 炙 )三 枚 梔 子 ( 擘 )十 四 枚 豉 ( 绵 裹 )- 升

上三味,
以清浆水七升,
空 煮 取 四 升 ,内 枳 实 、
梔子,
煮取二
升,
下豉更煮五、
六沸,
去滓,
温分再服,
复令微似汗。

258
中医
犒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方 解 〕是 方 也 ,
用清浆水七升,
空煮至四升者,
是欲水之熟
而趋下,
不 欲 上 涌 作 吐 也 。下 豉 煮 五 六 沸 即 去 滓 者 ,
取其清腐之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篇
气走表,
易 于 取 汗 也 。太 阳 用 之 以 作 吐 ,
劳 复 用 之 以 作 汗 。仲景
用方之妙,
药品虽同,
煎法各异,
故施用不同也,
于此可类推矣。
〔集 解 〕方 有 执 曰 :
大邪初退,
血气新虚,
起居作劳,
复生余
热,
乃用苦寒以发其微汗者,
以劳伤之复热,
与初病 之 实 热 不 同 伦
也 。方 中 用 清 浆 水 七 升 ,
空煮至四升,
全是欲水之熟而趋下,
不至
上 涌 作 吐 ,与 太 阳 中 篇 下 后 身 热 取 吐 之 法 不 同 ,
所以复令微似
汗也。
伤 寒 差 已 后 ,更 发 热 ,
小 柴 胡 汤 主 之 。脉 浮 者 ,
以汗解之,

沉实者,
以下解之0
〔注 〕 此 承 上 条 详 言 证 脉 ,以 别 其 治 也 。伤 寒 差 已 后 ,
更复
发热者,
虽有劳复、
食复之别,
然须分或宜和、
或宜汗、
或宜下 之 不
同 。如 脉 浮 有 表 ,当 以 汗 解 者 ,
用 枳 实 梔 子 豉 汤 汗 之 ;脉 沉 有 里
者,
当以下解者,
用 枳 实 栀 子 豉 加 大 黄 汤 下 之 ;若 无 表 里 证 ,
当和
解之者,
用 小 柴 胡 汤 和 之 。对 证 施 治 ,
斯为合法。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此示病后不谨调理,
致 复 之 大 法 。脉 浮 ,
有 所 重 感 者 也 。脉 沉 ,
饮食失节也。
魏蒸彤曰:
大病后不宜大汗,
喻注谓用枳实梔豉汤以微汗是
也 。大 病 后 不 宜 大 下 ,
喻 注 谓 枳 实 梔 豉 汤 加 大 黄 以 微 下 是 也 。然
亦 有 不 能 尽 该 者 ,凡 于 汗 下 之 中 ,留 心 其 为 大 病 之 后 ,
庶治复病,
而不碍于大病后也。
大病差后,
从腰以下有水气者,
牡蛎泽泻散主之。
〔注 〕 伤 寒 病 差 后 ,
从腰以下肿者,
是有水气也,
宜牡蛎泽泻
散,
峻 逐 水 气 。恐 缓 则 水 盛 ,
必上犯阳部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大病差后,
脾胃气虚,
不能制约肾水,

溢下焦,
故 腰 以 下 为 肿 也 。《金 匮 要 略 》云 :腰 以 下 肿 ,
当利小便,

259
_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与牡顿泽泻散,
利小便而散水可也。
牡蛎泽泻歡方
医宗金鉴卷十

牡 敏 熬 ) 泽 泻 栝 萎 根 蜀 漆 (暖水洗去腥 ) 商 陆 根 (熬)
海 藻 (洗去咸) 苦 葶 苈 (熬)各等分
上七味,
异捣下筛为散,
更 人 臼 中 治 之 。 白 饮 和 服 方 寸 匕 ,日
三 服 。小 便 利 ,
止后服。
〔方 解 〕 水 停 于 内 ,
外泛作肿,
腰 以 上 者 ,当 汗 之 ,
小青龙、

婢 是 也 ;腰 以 下 者 ,
当利小便,
此方是也。以牡蛎破水之坚,
泽泻
利水之蓄,
海藻散水之泛,
栝萎根消水之肿,
又以蜀漆、
苦葶苈、

陆根辛苦有毒之品,
直捣其巢,
峻逐水气,
使从大、
小二便而出。
然 此 方 施 之 于 形 气 实 者 ,其 肿 可 随 愈 也 ,
若病后土虚,
不能制水,
肾虚不能行水,
则又当别论,
慎不可服也。
大病差后,
喜睡,
久不了了,
胸上有寒,
当以丸药温之,
宜理
中丸0
〔注 〕 大 病 差 后 ,
喜唾,
久 不 了 了 者 ,胃 中 虚 寒 ,
不能运化津
液,
聚而成唾,
故 唾 日 久 无 已 时 也 ,宜 理 中 丸 以 温 补 其 胃 ,自可
已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病 后 阳 气 不 足 ,胃 中 虚 寒 ,
不内津液,
故喜
唾 不 了 了 。前 牡 蛎 泽 泻 用 散 者 /欲 其 恋 肺 而 下 水 也 ;此 理 中 用 丸
者,
欲其温胃而收唾也。
喻昌曰:
身中津液,
因胃寒凝结而成浊唾,
久而不清,
其人必
消瘦索泽,
故不用汤药荡涤,
而用圆药缓图也。
张 瑭 曰 :伤 寒 差 后 体 虚 ,
每有遗热,
故 禁 温 补 ,即间有素禀虚
寒者,
只宜理中圆调理,
未尝轻用桂、
附也。
伤寒解后,
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竹叶石膏汤主之。
〔注 〕 伤 寒 解 后 ,
虚羸,
寒 伤 形 也 ;少 气 ,
热 伤 气 也 ;气 逆 欲
吐,
余 邪 挟 饮 犯 胃 也 。故 宜 竹 叶 石 膏 汤 ,
益虚清热,
以降逆气也。

260
中医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病后虚羸少气,
脾胃未强,
饮食难化,

痰饮易生,
饮停气逆,
故欲吐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篇
程 知 曰 :伤 寒 解 后 ,
津液不足,
则 虚 羸 ;余 热 不 尽 ,则 伤 气 。与
竹叶石膏汤,
以 调 胃 而 去 虚 热 。盖 前 条 是 治 病 后 虚 寒 ,
此条是治
病后虚热也。
竹时石蕾■方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洗)
半 升 人 参 二 两 甘 草 (炙)二
两 粳 米 半 升 麦 冬 (去心)一升
上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六升,
去 滓 ,内 粳 米 ,
煮米熟汤成,

米,
温服一•升,日二服。
〔方 解 〕 是 方 也 ,
即白虎汤去知母,
加人参、
麦冬、
半夏、
竹叶
也 。以 大 寒 之 剂 ,
易为清补之方,
此 仲 景 白 虎 变 方 也 。经 曰 :
形不
足者,
温 之 以 气 ;精 不 足 者 ,
补 之 以 味 。故 用 人 参 、粳 米 ,
补形气
也 。佐 竹 叶 、
石膏,
清 胃 热 也 。加 麦 冬 生 津 ;
半夏降逆,
更逐痰饮;
甘草补中,
且以调和诸药也。
病人脉已解,
而曰暮微烦,
以病新差,
人 强 与 谷 ,脾 胃 气 尚 弱 ,
不能消谷,
故令微烦,
损谷则愈。
〔注 〕病 人 脉 已 解 ,
谓 病 脉 悉 解 也 。惟 日 西 微 烦 者 ,以病新
差,
强 食 谷 早 ,胃 气 尚 弱 ,不 能 消 谷 ,
故令微烦,
不须药也,
损谷
自愈。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强 与 谷 ,
谓 强 其 进 食 也 。损 者 ,
言当节减
之也。
喻昌曰:
注 家 牵 引 日 暮 为 阳 明 之 旺 时 ,故 以 损 谷 为 当 小 下 。
不知此论差后之证,
非 论 六 经 转 阳 明 之 证 也 。 日暮,S卩《内经》日
西而阳气已衰之意,
所 以 不 能 消 谷 也 。不 可 引 前 条 宿 食 ,
轻用大
黄 ,重 伤 脾 胃 也 。
王鹤田曰:
此言差后强食,
而 为 虚 中 之 实 证 也 。病 后 起 居 坐

261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卧 ,俱 宜 听 其 自 然 ,
不 可 勉 强 ,强 则 非 其 所 欲 ,
反逆其性而不安矣,
不特一食也。
医宗金鉴卷十

伤 寒 ,阴 阳 易 之 为 病 ,
其人身体靈,
少气,
少腹里急,
或弓丨阴中
拘挛,
热 上 沖 胸 ,头 重 不 欲 举 ,眼 中 生 花 ,膝 胫 拘 急 者 ,烧 裩 散
主之。
〔注 〕 伤 寒 新 愈 之 后 ,
男女不谨,
偶犯余事,
发热复病者,

之 房 劳 复 。男 以 六 味 地 黄 汤 主 之 ,
女以四物汤主之,
随证加减治
之 可 也 。若 犯 余 事 ,
男病传女,
女病传男,
相易为病,
谓之阴阳易。
其证身重少气,
少腹急痛,
牵引阴中,
膝腔拘急,
或热气冲胸,
头重
不 欲 举 ,眼 中 生 花 等 证 ,
皆余毒乘虚传易也,
当以烧裩散主之。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
房劳复病,
谓新差之后,
或尚未愈,
而男
妇相交接复病者,
若同阴阳易证,
则 从 阴 阳 易 治 。亦有寒热多汗,
头重目眩,
腹中拘急,
百节解离,
经脉缓弱,
筋骨痿软,
不能动移,
精髓空虚,
心神恍惚,
迁延岁月方死者,
宜 当 归 四 逆 汤 。厥者加附
子,
寒者加吴茱萸、
生 姜 以 治 之 。按 :差 后 男 女 交 合 而 病 者 ,
若无
阴阳易证,
而有表证,
则不可从阴阳易治,
当从房事后犯风寒治,
汗、
吐、下法,
皆 不 可轻用。即 有 应 汗 、
应吐之证,
汗则以补中益气
汤加麻、
桂微汗之,
厥者加炮附子,
吐则以补中益气汤加淡豆豉探
吐 之 。适 可 即 止 ,
总当识此为新病之后也。
方有执曰:
伤寒,
包 中 风 而 言 也 。易 ,
犹交易变易之易,
言大
病新差,
血气未复,
强合阴阳,
则二气交感,
互相换易而为病也。
身体重少气,
真 元 亏 竭 而 困 倦 也 。少 腹 里 急 ,
或引阴中拘挛者,

易 之 气 内 攻 也 。热 上 冲 胸 ,
头不欲举,
眼中生花者,
虚阳生热而上
蒸 也 。膝 胫 拘 急 者 ,
脉 乱 而 筋 伤 也 。裩 裆 近 阴 处 ,阴 阳二气之所
聚 也 。男 女 易 用 ,
物各归本也。
喻 昌 曰 :病 伤 寒 之 人 ,
热毒藏于气血中者,
渐从表里解散,

热毒藏于骨髓之中者,
无 繇 发 泄 。故 差 后 与 不 病 之 体 交 接 ,
男病

262
中医
_ 旅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传不病之女,
女病传不病之男,
所以名为阴阳易,
即交 易 之 义 也 。
燒欞散方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篇
妇人中裩近隐处,
取烧作灰。
上一味,
水 服 方 寸 匕 ,日 三 服 ,
小 便 即 利 ,阴 头 微 肿 ,
此为愈
矣 。妇 人 病 ,
取男子裩烧服。
〔方 解 〕 男 女 裩 裆 ,
浊 败 之 物 也 。烧 灰 用 者 ,
取其通散,
亦同
气 相 求 之 义 耳 。服 后 或 汗 出 ,
或小便利则愈。阴头微肿者,
是所
易之毒从阴窍而出,
故肿也。
音切
垢 音 苟 怫 音 佛 郁 音 熨 挛 力 全 切 胫 胡 定 切 裩 音 昆 ,同挥

263
辨坏病脉证并治篇
坏病者,
谓不当汗而汗,
不当吐而吐,
不 当 下 而 下 ,即 当 汗 、
吐、
下 而 过 甚 ,或 当 汗 、
吐、下 而 失 时 ,皆 为 施 治 失 宜 ,
所以成 坏 病
也 。凡 三 阴 三 阳 ,
若汗、
若吐、
若下,
若温针、
火熏、
火熨、
火灸、

劫等法,
致诸坏病者,
有汗后亡阳,
眩冒振惕,
魄汗不收;有下后虚
中,
结胸痞硬,
下利不止;
有 吐 后 烦 乱 腹 满;有温针失血惊狂,
甚至
阳毒斑狂,
阴躁欲死,
神昏谵语,
循衣摸床 之 类 是 也 。其论散见诸
篇,
今合为一集,以便后学。其 中 或 有 挂 漏 ,
是 在能三反者。
太阳病三曰,已发汗,
若 吐 、若 下 、若 温 针 仍 不 解 者 此 为 坏

病,
桂枝 不 中 与 也 。观 其 脉 证 ,
知犯何逆,
隨证治之。
〔注 〕 太 阳 病 三 日 ,
邪 在 三 阳 时 也 。若 已 经 发 汗 ,
若吐、

下、
若温针,
其法备施,
病仍不解者,
此为坏病,由 施 治 失 宜 也 。此
时 即 有 表 证,桂枝亦不中与,当 观 其 脉 证 ,
知所误犯者何逆,
而随
证治之,
不可以成法拘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既不可定以正名,
则亦难以出其正治,

但示人以随机应变之微旨,
一以贯之,斯言尽之矣。
程知曰:
病在太阳,
治 之 不 当 ,即 成 坏 病 ,
故初治不可不慎。
桂枝不可与,
以桂枝证罢也,若桂枝证仍在,
则不谓之坏病矣。
程应旄曰:
如汗后亡阳动经、
渴躁谵语,
下后虚烦、
结胸痞气,
吐后内烦腹胀满,
温针后吐齟惊狂之类,
纷绘错出者,
倶是为前治

264
=-■

,
*

¥
中医

J--s
撝康 -=

/ ;
:4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所坏,
后 人 切 不 得 执 成 法 以 救 逆 。所 以 前 证 虽 属 桂 枝 ,
若坏则桂
枝 亦 不 中 与 也 。观 其 脉 证 ,
知犯何逆,
随 证 治 之 。盖 欲 反 逆 为 顺

订 正 仲 景 全 书 伤寒论注坏病篇
也,
非 从 望 、闻 、
问、切上,
探出前后根因,
无从随证用法,
非 头痛医
头之为随证治之也。
吴 人 驹 曰 :不 得 拘 三 日 为 表 病 而 与 桂 枝 ,当 依 现 在 之 变 坏 者
而为救治。
本太阳病不解,
转入少阳者,
胁下硬满,
干呕,
不能食,
往来 寒
热,
尚未吐下,
脉沉紧者,
与小柴 胡 汤 。若 已 吐 、
下 、发 汗 、
温针,

语,
柴胡汤证罢,
此 为 坏 病 。知 犯 何 逆 ,
以 法治之。
〔按 〕 “脉 沉 紧 ”,
当是“脉 沉 弦 ”。若 是 沉 紧 ,
是寒实在胸,

吐 之 诊 也 。惟 “脉 沉 弦 ”,
始与上文之义相属,
故可与小柴胡汤。
〔注 〕 本 太 阳 病 不 解 ,
而见胁下硬满,
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
等 证 。脉 沉 弦 ,
是邪转人少阳也,
若 未 经 吐 下 者 ,当 与 小 柴 胡 汤 ,
解 其 半 表 半 里 之 邪 可 也 。其 已 经 吐 下 、发 汗 、温 针 者 ,
则表里倶
虚,
更加谵语,
柴胡证罢,
此 为 坏 病 ,即 小 柴 胡 汤 亦 不 中 与 也 。 当
审其所犯何逆,
随证以法治之可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转人少阳,
柴 胡 证 也 。若 已 吐 、
下、发汗、
温针,
不惟犯少阳三禁,
更加温针以迫劫之,
损 耗 津 液 ,胃 中 干 燥 ,
必 发 谵 语 。柴 胡 证 罢 者 ,
谓无胁下硬满,
干呕不能食,
往来寒热等
证也,
此为坏病。
沈明宗曰:
太 阳 不 解 而 传 少 阳 ,当 与 小 柴 胡 和 解 ,
乃为定法。
反以吐下、
发汗、
温 针 ,以 犯 少 阳 之 戒 ,
而邪热陷人阳明,
故发谵
语,
已为坏证。要 知 谵 语 乃 阳 明 受 病 ,
即当知犯阳明之逆而治之;
若无谵语,
而见他经坏证,
须凭证凭脉,
另以活法治之也。
太阳病中风,
以火劫发汗,
邪风被火热,
血气流溢,
失其常度。
两阳相熏灼,
其 身 发 黄 。阳 盛 则 欲 麵 ,阴 虚 则 小 便 难 。阴 阳 俱 虚
蝎,
身体则枯燥,
但头汗出,
剂颈而还,
腹 满 微 喘 ,□干 咽 烂 ,
或不

265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大 便 。久 则 谵 语 ,
甚者至哕,
手足躁扰,
捻 衣 摸 床 。小 便 利 者 ,

人可治。

医 〔注 〕 太 阳 病 中 风 ,
不以桂枝汤汗之,
而以火劫发汗,
故致生

% 诸 逆 也 。风 属 阳 邪 ,
被火益热,
故血气流溢,
失 其 常 度 也 。 以风火
金 倶阳,
故 曰 两 阳 熏 灼 。热 蒸 血 瘀 达 于 肌 表 ,
故 其 身 发 黄 也 。血为
鉴 热迫,
故 上 逆 欲 衄 ;阴 虚 液 竭 ,
故 小 便 难 ;阴 阳 虚 竭 ,
故身体枯燥;
阳热熏灼,
阴液上越,
故 头 汗 出 剂 颈 而 还 也 。热 传 太 阴 ,
故腹满口
卷 燥 ;热 传 少 阴 ,故 口 干 咽 烂 ;热 壅 于 胸 ,
故 肺 燥 微 喘 ;热 结 于 胃 ,


摸 床 之 证 见 矣 。凡 此 诸 坏 证 ,
推 求 其 源 ,皆 由 邪 火 逆 乱 ,
真阴立
亡,
多 不 可 治 。然 或 小 便 利 者 ,
则阴气尚在,
故犹为可治也,
可不
慎之于始哉!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内经》云 :诸 胀 腹 大 ,
皆 属 于 热 。腹满微
喘者,
热 气 内 郁 也 。经 云 :火 气 内 发 ,
上为口干咽烂者,
火热上熏
也 。热 气 上 而 不 下 ,
则大便不硬,
若热气下人胃中,
消耗津液,

大便硬,
故 云 :或 不 大 便 ,
久则胃中燥热,
必 发 谵 语 。经 云 :病 深
者,
其声哕,
火气太甚,
正气逆乱,
故 哕 。经 云 :四 肢 者 ,
诸阳之本
也 。阳 盛 则 动 ,
故手足躁扰,
捻 衣 摸 床 也 。小 便 利 者 ,
是阴未竭,
犹可治也。
喻昌曰:
此证阳邪挟火,
扰乱阴分,
而亡其阴,
与前二条亡阳
证,
天 渊 悬 绝 。观 阳 盛 欲 衄 ,
身体枯燥诸句,
则知此证宜急驱其
阳,
以存一线之阴,
不 得 泥 “阴 阳 倶 虚 竭 ”一 语 ,
而补其阳、
劫其阴
也 。且 头 汗 为 阳 邪 上 壅 ,
不下通于阴,
所以剂颈以下不能得汗。
设见齟血,
则邪从衄解,
头 间 且 无 汗 矣 。设 有 汗 ,
则邪从汗解,

不 衄 矣 。后 条 火 邪 深 人 ,
必圊血,
亦 身 体 枯 燥 而 不 得 汗 。设 有 汗 ,
便 不 圊 血 矣 。读 古 人 书 ,
全 要 会 意 ,岂 有 得 汗 仍 衄 血 、圊血之理
哉 !又 曰 :
仲景以小便利一端,
辨 真 阴 之 亡 与 未 亡 最 细 。盖水出

266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高源,
小便利则津液不枯,
肺 气 不 绝 可 知 也 ;肾 以 膀 胱 为 腑 ,
小便
利则膀胱之气化行,
肾 水 未 绝可知也。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坏病篇
程应旄曰:
已上诸证,
莫非邪火逆乱,
真 阴 立 亡 之 象 。推求其
原,
一皆血气流溢,
失其常度,
至于如此,
邪风被火热之害,
可胜言
哉 !此 际 ,
欲治风而火势沸腾,
欲治火而风邪壅遏,
何 从 治 之 ?惟
利 小 便 一 法 。如 猪 等 汤 类 ,
可以导热滋干,
使小便得利,
则太阳之
邪亦从膀胱为去路,
尚 可治也。倘 利 之 而 不 利 ,
火无从出,
危矣。
太阳病,
医发汗,
遂 发 热 恶 寒 ;因 复 下 之 ,
心 下 痞 ;表 里 俱 虚 ,
阴阳气并蝎,
无阳则阴独,
复 加 烧 针 。因 胸 烦 ,
面色青黄,
肤 _者 ,
难 治 ;今 色 微 黄 ,
手足温者,
易愈。
〔注 〕 太 阳 表 病 ,
医 过 发 汗 ,已 虚 其 表 ,
因复下之,
又虚其里,
虽有未尽之表邪,
陷里成痞,
但表里俱虚,
阴 阳 并 竭 ,已 成 坏 证 矣 。
况无阳则阴不生,
阴独则阳不化,
而复加烧针,
火 气 内 攻 ,阴阳皆
病,
故胸满而烦,
面色青黄,
肌 肤 瞒 动 也 。见 证 如 此 错 杂 ,
故为 难
治 。若 面 色 微 黄 不 青 ,
手足不厥而温,
则 为 阴 阳 之 气 未 竭 ,故曰易
治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表以误汗言,
里以误下言,
故 曰 倶 虚 。阴
指里,
阳指表,
无阳谓阳竭也,
阴 独 谓痞也。青 黄 ,
脾受克贼之色。
微黄,
土见回 生 之 色 。手 足 温 ,阳 气 回 于 四 末 也 。言 既 经 反 复 之
误,
又见克贼之色,
肌肤晡动而不宁,
则脾家之真阴败,
为难治也。
今则土见回生之色,
四 末 得 温 ,胃家之 阳 复 ,
故为易愈也。
伤寒脉浮,
自 汗 出 ,小 便 数 ,
心烦,
微恶寒,
脚挛急,
反与桂枝
汤,
欲攻其表,
此 误 也 。得 之 便 厥 ,
咽中干,
烦躁,
吐逆者,
作甘草
干姜汤与之,
以 复 其 阳 ;若 厥 愈 足 温 者 ,更 作 芍 药 甘 草 汤 与 之 ,

脚 即 伸 ;若 胃 气 不 和 ,
谵语者,
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 靈 发 汗 ,复 加 烧
针 者 ,四 逆 汤 主 之 。
〔注 〕 伤 寒 脉 浮 ,自汗出,中 风 证 也 ;小 便 数 ,
心烦,
里无热之

267
中医
犒來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虚烦也;微恶寒者,
表阳虚不能御也;脚挛急者,
表寒收引拘急也。
是当与桂枝增桂加附子汤,
以温经止汗,
今反与桂枝汤攻发其表,
医宗金鉴卷十

此大误也。服后便厥者,阳因汗亡也;咽干者,
阴因汗竭也;烦躁
者,
阳失藏也;吐逆者,
阴拒格也。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
以缓其
阴,
而复其阳。若 厥 愈 足 温 ,
则是阳已复,
宜更作芍药甘草汤与
之,
以调其阴,
而和其阳,
则脚即伸也。若 胃 不 和而谵语,
知为邪
已转属阳明,
当少少与调胃承气汤,
令其微溏,胃和自可愈也。若
重发汗者,
谓不止误服桂枝汤,
而更误服麻黄汤也。或复加烧针
劫取其汗,
以致亡阳证具,
则又非甘草干姜汤所能治,
故又当与四
逆汤,
以急救其阳也。
〔集注〕程 应 旄 曰 :
脉浮自汗,
虽似桂枝证,
而头项不痛,

阳神自歉于上部;恶寒脚挛急,
知阴邪更袭于下焦。阳虚阴盛,

里气上逆,
故有心烦证,
里阴攻及表阳,
差讹只 在 “烦 ”字上 。观
结句若重发汗,
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可见阴证不必真直中
也,
治之一误,寒即中于治法中矣。
问曰:证象阳旦,
按法治之而增剧,
厥 逆 ,咽中干,
两胫拘急而
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
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
曰:寸□脉浮而大,
浮 为 风 ,大 为 虚 ,
风则生微热,
虚则两胫挛,

形象桂枝,
因加附子参其间,
增桂令汗出,
附子温经,
亡阳故也。
厥逆,咽中干,
烦躁,
阳明内结,
谵语烦乱,
更 饮 甘 草干姜汤,
夜半
阳气还,
两足当热,
胫尚微拘急,
靈与芍药甘草汤,
尔乃胫伸,
以承
气汤微溏,
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注 〕此设 问 答 ,申明上条之义也。桂 枝 证 当 用 桂 枝 ,
值时
令温热,
或其人有热,
用 阳 旦 汤 ,即桂枝汤加黄芩也。值时令寒
冷,
或其人有寒,
用 阴旦汤,
即桂枝汤加干姜也。证 象 阳 旦 ,
谓心
烦似乎有热也。按 法 治 之 ,
谓按法用阳旦汤也。盖心烦小便数,
咽中干,
似乎阳旦,
而不审脚挛急,
微恶寒之证,
是阴寒也,
即以阳

268
中医
輪 康
-----------------™ 必 渎 丛 书 (典酸版

旦汤攻其表误也。所 以 增 剧 ,
厥逆,
咽中干,
两胫拘急,
谵语等坏
证作也。师言夜半手足当温,
两脚当伸,
如其言者何也?答曰:诊
脉浮大,
则为风虚,
非寒虚也,
故 此 知 用 桂 枝不足以治其寒,
而加
附子温经。即有阳明内结,谵语烦乱等证,
浑不为意,
且更与甘草
干姜汤,
至夜半阳回足热,
胫 尚 微 拘 急 ,即与芍药甘草汤以和其
阴,
尔乃胫伸。继以承气治其阳明内结,
故微溏而谵语止,
其病可
愈矣。是皆由于救之得法耳!
圈旦涵方补
桂 枝 三 钱 芍 药 (酒焙)二 钱 甘 草 (炎 )二 钱 黄 等 (酒 炒 )三钱

生 姜 三 片 大 枣 (擘)二枚

上水煎,
去滓温服,
无 时 ,日二三服。本方加干姜,
名阴旦汤。
甘草干菱涵方
甘 草 (炙)四 两 干 姜 (炮)二两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
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涵方
芍 药 四 两 甘 草 (炙)四两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五合,
去滓,
分温再服。
伤寒吐、
下后,
发汗,
虚 烦 ,脉 甚微,
八九曰心下痞硬,
胁下痛,
气上冲咽喉,
眩冒,
经脉动惕者,
久而成痿。
〔按 〕“八九日心下痞硬,
胁 下痛,
气上冲咽喉”三 句 ,与上下
文义不属,
必是错简。注家因此三句,
皆蔓衍支离,
牵强注释。不
知此证,
总因汗出过多,大伤津液而成,
当用补气补血益筋壮骨之
药,
经年始可愈也。
〔注〕伤寒吐下后,
复发其汗,
治 失 其宜矣,
故令阳气阴液两
虚也。阴液虚,
故 虚 烦 ;阳 气 虚 ,
故 脉 微 ;阳 气 微 而 不 升 ,故目眩
冒;
阴液虚而不濡,故经脉动惕也。阳气阴液亏损,久则百体失所
滋养,
故力乏筋软而成痿矣。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4 藏 钣 )

伤寒六七曰,大下后,
寸脉沉而迟,
手足厥逆,
下部脉不至,

喉不利,睡脓血,
泄利不止者,
为难治,
麻黄升麻汤主之。
医宗金鉴卷十

〔注 〕伤 寒 六 七 日 ,
邪传厥阴,
厥 热 胜 复 之 时 ,医不详审阴
阳,
而大下之,
致变 中 寒 下 竭 之 坏 证 。中寒故寸脉沉迟,
手足厥
逆;下竭故尺脉不至,
泄 利 不止也。盖 未 下 之 前 ,阳经尚伏表热,
大下之后,
则 其 热 乘 虚 下 陷 ,内犯厥阴。厥 阴 经 循 喉 咙 ,
贯膈注
肺,
故咽喉不利,
唾脓血也。此 为 阴 阳 错 杂 ,
表 里 混淆之证,
若温
其下,
恐助上热;欲清其上,
愈 益中寒。仲景故以此汤主之,
正示

为难温,
里寒无汗,
还宜解表,
故用麻黄升麻汤,
以解表和里,
清上
温下,
随证治之也。
〔集注〕程知 曰 :
言厥逆有因于误下致变者也。凡伤寒热炽
者,
其阴必虚,
六七日虽当传里之时,
设表证仍在而大下之,
则阴
伤而阳亦陷。寸 脉 沉 迟 ,
手足厥冷,
下利不止,
伤其阳而气内陷
也 ;下 部 脉 不 至 ,
咽喉不利吐脓血,
伤其阴而热内逼也。一下之
误,
既伤其阳,
复伤其阴,
故难治。与麻黄升麻汤,
以升阳调下,

热滋阴。盖传经热邪,
从外人于内者,
仍当从内出 于 外 也 ,
故曰:
汗出愈。
喻昌曰:
寸脉沉而迟,
明是阳去人阴之故,
非阳气衰微可拟。
故虽手足厥冷,
下部脉不至,
泄利不止,
其不得为纯阴无阳可知。
况咽喉不利,
唾脓血,
又阳邪搏阴上逆之征验,
所以仲景特于阴中
提出其阳,
得汗出而错杂之邪尽解矣。
痳黄升痳涵方
麻 黄 (去节)二 两 半 升 麻 一 两 一 分 当 归 一 两 一 分 知 母 十 八

铢 黄 芩 十 八 铢 萎 蕤 十 八 铢 石 膏 (碎绵裹)六 铢 白 术 六 铢 干

姜 六 铢 苟 药 六 铢 天 冬 (去心)六 铢 桂 枝 六 铢 茯 等 六 铢 甘 草

(炙)六铢

270
上十四味,
以水一斗,
先煮麻黄一二沸,
去 上沫,
内诸药,
煮取
三升,
去滓,
分温三服,
相去如炊三升米顷,
令 尽 。汗出愈。
〔方解〕下寒上热若无表证,当以黄连汤为法,今有表证,
故 订
复立此方,以示随证消息之治也。升 麻 、
萎蕤、
黄芩、
石膏、知母、 f

天冬,
乃升举走上清热之品,
用以避下寒,
且 以 滋 上 也 ;麻 黄 、
桂 I
枝、
干姜、当归、白芍、
白术、
茯苓、甘草,
乃辛 甘 走 外 温 散 之 品 ,
用 书
以远上热,
且以和内也。分温三服令尽,汗 出愈,其意在缓而正不 I
伤,
彻邪而尽除也。脉虽寸脉沉迟、
尺脉不至,
证虽手足厥逆、
下 _

利不止,
究之原非纯阴寒邪,
故兼咽喉痛、 唾脓血之证, 是寒热混 $
淆阴阳错杂之病,
皆因大下夺中所变。故 仲 景 用 此 汤 ,以去邪为 I

主,
邪去而正自安也。
伤寒八九曰,
下之,
胸满烦惊,
小便不利,
谵 语 ,一身 尽 靈 ,
不 i
可转侧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注〕伤寒八九日,
邪不解,
表不尽,
不 可 下 也 。若 下 之 ,

邪乘虚内陷。在 上 者 ,
轻则胸满,
重则结胸。胸 满 者 ,
热人于胸,
气壅塞也。在 中 者 ,
轻则烦惊,
重 则 昏 狂 。烦 惊 谵 语 者 ,
热乘于
心,
神不宁也。在下者,
轻则小便不利,
重则少腹满痛。小便不利
者,
热客下焦,
水道阻也。邪壅三焦,
则荣卫不行,
水无去路,
则外
渗肌体,
故一身尽重,
不可转侧也。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大意在和解镇固,
攻补兼施也。
〔按 〕此条乃阳 经湿热之身重,
若 以 为 津 亡 血 涩 ,阳气不能
宣 布 ,阴经湿寒之身重则误矣。寒 湿 身 重 ,
用真武汤、
桂枝附子
汤,
以不渴里无热也;热湿身重,
用白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谵烦胃有热也。其风湿、
风温身重,
亦不外乎兼寒兼热,
故此汤中
用苓、
半、大黄为佐也。
〔集注〕方 有 执 曰 :
胸满者,
下后里虚,
外热人里,
挟饮上搏
于膈,
所以烦也。惊 伤 心 ,
心藏神而居膈,
正虚邪胜所以不宁 。 一

271
'一一'-- …、中医
V

德康 必 i卖 A 书 .
(輿 藏 K )

身尽重,
不可转侧者,
伤寒本一身疼痛,
亡津液而血涩不利,
故变
为沉滞而重甚也。
医 程知曰:
下而心烦 腹 满 ,治 以栀、
朴,为邪入腹也。下而胸满
宗 烦惊,
治以龙、
牡,为邪人心也。因火劫而致烦惊,
治以桂枝龙牡,
金 挽心阳之外越也。因下而致烦惊, 治以柴胡龙骨牡蛎, 解心阳之
鉴 内塞也。大 、
小陷 胸 ,
以高下缓急别之;诸泻心汤,以寒热虚实辨

之 。半 、
苓治痰,
芩、连 降逆,
梔、豉涌虚烦,
参、附回阳虚。下后大
i 法,备于斯矣。

一 喻昌曰:八九日过经乃下之,
可谓慎矣!孰知外邪未尽,
乘虚
而陷,
邪方在表里,
其患已及于神明,
于此而补天浴日,
岂复易易。
; 张潞曰:此系少阳之里证,
诸家注作心经病, 误也 。盖少阳有
! 三禁,不可妄犯。虽八九日过经,下 之 尚 且邪气内犯,胃土受伤,

胆木失荣,
痰聚膈上,
有如是之变,
故主以小柴胡和解内外,
逐饮
通津,
加龙骨、
牡蛎,
以镇肝胆之惊也。
柴《加 龙 脣 牡 f t 涵方
柴 胡 四 两 半 夏 (洗)二 合 龙 骨 一 两 半 人 参 一 两 半 大 黄 二

两牡蛎一两半茯苓一两半铅丹一两半桂枝一两半生姜一

两 半 大 赛 (擘)二枚

上十一味,
以水八升,
煮 取 四 升 ,内大黄切如棋子,
更煮一二
沸,
去滓,
温服一升。
〔方解〕是 证 也 ,
为阴阳错杂之邪;
是方也,
亦攻补错杂之
药 。柴 、
桂解未尽之表邪,
大黄攻已陷之里热,
人参、
姜、枣补虚而
和胃,
茯苓、
半夏利水而降逆,
龙骨、
牡蛎、
铅丹之涩重,
镇惊收心
而安神明,
斯为以错杂之药,
而治错杂之病也。
汗家重发汗,
必 恍 惚 心 乱 ,小 便 已 ,
阴 痛 ,与禹余粮丸。
〔按 〕禹余粮丸为淫痢之药,
与此证不合。“与禹余粮丸”五
字,
衍文也。

272
中医
輪 束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注〕汗 家 ,
谓 平 素 好 出 汗 之 人 也 。重 发 汗 ,
谓大发汗也Q
心主血,
汗乃心之液,
重发其汗,
血液大伤,
心失所恃,
故神情恍

订正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坏 病 篇
惚,
心志不宁也。液竭于下,
宗筋失养,
故小便已阴茎疼也。
〔集注〕方 有 执 曰 :
心主血而藏神,
汗 多 则 血 虚 而 舍 空 。恍
惚心乱者,
以舍空神纷散也。阴 ,
宗筋也。痛 者 ,
液竭而失其所荣
养也。
程应旄曰:
心主血,
汗者心之液,
平素多汗之家,
心虚血少可
知。重发其汗,
遂至心失所养,
神恍惚而多忡憧之象,
此之谓乱。
小肠与心为表里,
心液虚而小肠之水亦竭,
故小便已而阴疼也。
紐 家 不 可 发 汗 ,汗 出 必 额 上 陷 脉 紧 急 ,目 直 视 ,不 能 胸 ,

得眠。
〔注〕衄家者,
该吐血而言也。谓凡衄血、吐 血 之 人 ,
阴气暴
亡,
若再发其汗,
汗出液竭,
诸脉失养,
则额角上陷中之脉,
为热所
灼,
故紧且急也。 目直视,目瞪不转睛也。不能_ ,目睫不合也。
亦皆由热灼其脉,
引缩使然。不 得 眠 者 ,
阳气不能行于阴也。凡
此所见之病,
皆阳盛阴微之危证。谁谓衄家可轻发其汗耶!
〔集注〕喻昌曰:目得血而能视,
汗为血液,
衄血之人清阳之
气素伤,
更发其汗,
则额上必陷,
乃上焦枯竭之应也。诸脉皆属于
目筋,
脉紧急,
则目上瞪而不能合,目不合,
则 不 得 眠 也 。伤寒发
烦目瞑者,
必衄,
宜 麻 黄 汤 发 其 汗 。此 言 素 常 失 血 之 人 ,
戒发其
汗,
以重虚其虚故也。
亡血家不可发汗,
发汗则寒栗而振。
〔注〕凡失血之后,
血气未复,
为 亡 血 虚 家 ,皆 不 可 发 汗 也 。
盖失血之初,
固属阳热,
然亡血之后,
热随血去,
热固消 矣 ,
而气随
血亡,
阳亦危矣。若再发汗,
则阳气衰微,
力不能支,
故身寒噤栗,
振振耸动,
所必然也。盖发阴虚之汗,
汗出则亡阴,
即发暴吐衄血
之汗也,
故见不能胸、
不得眠亡阴等病也。发阳虚之汗,
汗出则亡

273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阳,
即发亡血虚家之汗也,
故见寒栗而振、
亡阳等病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亡血阴已虚矣,
发汗复亡其阳,
故寒栗而
医宗金鉴卷十一

振也。
程应旄日:
亡血阴虚,
阳已失依,
若发其汗,
阳从外脱,
故寒栗
而振,
是 为 阴 阳 两 竭 。凡 遇 当 汗 证 ,
便当顾虑阴经之荣血,
有如
此者。
魏蒸彤曰:
与其汗出亡阳方救阳,
何如汗未出先救阴以维阳,
不令汗出亡阳之为愈也。
咽喉干燥者,
不可发汗。
〔注 〕 咽 喉 干 燥 ,
津液不足也,
更发其汗,
则津液益枯,
故戒。
人虽有可汗之证,
亦不可发汗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咽喉干燥,
津液素亏,
本于肾水不足,

少阴之脉循喉咙也,
发汗则津液愈亡。
程 应 旄 曰 :凡 遇 可 汗 之 证 ,必 当 顾 虑 上 焦 之 津 液 ,又 有 如
此者。
张璐曰:
此条与咽中闭塞,
似 同 实 异 。此 戒 发 汗 以 夺 阳 明 之
津,
彼戒发汗以夺少阴之血也。
淋家不可发汗,
发汗则便血。
〔注 〕 淋 家 者 ,
湿热蓄于膀胱,
水 道 涩 痛 之 病 也 。若 发 其 汗 ,
湿随汗去,
热必独留,
水府告匮,
迫其本经之血,
从小便而出矣。
〔集 注 〕程 知 曰 :
膀胱里热则淋,
更发其汗则膀胱愈燥,
而小
便血矣。
疮家虽身疼痛,
不可发汗,
发汗则痉。
〔注 〕疮 家 初 起 毒 热 未 成 ,
法 当 汗 散 ,已 经 溃 后 ,
血气被伤,
虽有身痛应汗表证,
亦 不 可 发 汗 。恐 汗 出 荣 卫 愈 虚 ,
外 风 乘 袭 ,即
不受外风,
筋失液养,
亦必致项强反张,
而成痉病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身疼痛为寒伤荣之证,
本 当 发 汗 ,疮 疡 之

274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人,
肌表素虚,
荣血暗耗,
更发其汗,
则 外 风 袭 虚 ,内 血 不 荣 ,
必致
颈项强,
身 反 张 而 成 痉 。痉 亦 膀 胱 之 病 也 。

订 正 仲 景全书伤寒论注坏病篇
太阳伤寒者,
加 温 针 必 惊 也 。烧 针 令 其 汗 ,
针 处 被 寒 ,核 起 而
赤者,
必 发 奔 豚 。气 从 少 腹 上 冲 心 者 ,
先灸核上各一壮,
与桂枝加
桂汤,
更加桂。
〔注 〕太 阳 伤 寒 ,
加温针必惊者,
谓病伤寒之人,
卒然加以温
针,
其心畏而必惊也,
非温针之后,
必 生 惊 病 也 。烧 针 即 温 针 也 ,
烧针取汗,
亦是汗法,
但 针 处 宜 当 避 寒 。若 不 谨 慎 ,
外被寒袭,

郁脉中,
血不流行,
必 结 肿 核 赤 起 矣 。且 温 针 之 火 ,
发为赤核,

被寒侵,
故不但不解,
反 召 阴 邪 。盖 加 针 之 时 ,
心既被惊,
所以肾
阴乘心之虚,
上 凌 心 阳 而 发 奔 豚 也 。奔 膝 者 ,
肾阴邪也,
其 状气从
少 腹 上 冲 于 心 也 。先 灸 核 上 各 一 壮 者 ,
外 去 寒 邪 ;继 与 桂 枝 加 桂
汤,
更加桂者,
内伐肾邪也。
桂枝加桂涵方
于桂枝汤方内,
更加桂二两,
成五两,
余依桂枝汤法。
〔集 解 〕徐 彬 曰 :
此 乃 太 阳 风 邪 ,因 烧 针 令 汗 ,
复感于寒,

从太阳之腑膀胱袭入相合之肾脏,
而 作 奔 豚 。故 仍 从 太 阳 之 例 ,
用 桂 枝 全 方 。倍 加 桂 者 ,
以内泻阴气,
兼驱外邪也。
太阳病,
以 火 熏 之 ,不 得 汗 ,
其 人 必 躁 。到 经 不 解 ,
必圚血,

为火邪。
〔注 〕火 熏 ,
古 劫 汗 法 也 ,即 今 火 炕 温 覆 取 汗 之 法 。太 阳 病 ,
以 火 熏 之不得汗,
其人必内热躁甚,
阴液愈伤。阳不得阴,
无从化
汗,
故 反 致 不 解 也 。其 火 袭 人 阴 中 ,
伤其阴络,
迫血下行,
故必圊
血 也 。命 名 火 邪 ,
示人以当治火邪,
不必治圊血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躁 ,
手足疾动也•,
到,犹言反也,
谓 徒躁扰
而反 不 得 解 也 。汗 为 血 之 液 ,
血得热则行,
火性大热,
既不得汗,
则血必横溢,
所以必圊血也。

275
中医
犒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程应旄曰:
太阳病以火熏之,
取汗竟不得汗,
其液之素少可
知 。盖 阳 不 得 阴 ,
则 无 从 化 汗 也 。阴 虚 被 火 ,
热无从出,
故其人躁
医宗金鉴卷十

扰不宁也。
脉浮热甚,
反 灸 之 ,此 为 实 。实 以 虚 治 ,
因火而动,
故咽燥而
d±hh〇

〔注 〕 脉 浮 热 甚 ,
实热在表也,
无灸之之理,
而反灸之,
此为
实实,
谓 其 误 以 实 为 虚 也 。故 热 因 火 动 ,
其势炎炎,
致咽燥而吐血
必 矣 。盖 上 条 火 伤 阴 分 ,
迫血下行,
故 令 圊 血 ;此 条 火 伤 阳 分 ,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表实有热,
误认虚寒,
而用灸法,
热无从
泄,
因 火 而 动 ,自然内攻。邪 束 于 外 ,
火攻于内,
肺金被伤,
故咽燥
而吐血。
汪琥曰:
表有风热而反灸,
是以实作虚治也。
微数之脉,
慎 不 可 灸 。因 火 为 邪 ,
则为烦逆,
追 虚 逐 实 ;血 散
脉中,
火气虽微,
内攻有力,
焦骨伤筋,
血难复也。
〔注 〕 微 数 之 脉 ,
乃阴虚血少之诊,
断 不 可 灸 。若 误 灸 之 ,

火内攻,
为 烦 为 逆 。烦 者 ,
阴 为 阳扰也。逆 者 ,
追 虚 逐 实 也 。阴本
虚,
而加以火则愈虚,
是 为 追 虚 ;阳 本 实 ,
而加以火则愈实,
是为逐
实 。然 血 已 耗 散 ,
脉中艾火之气虽微,
而 内 攻 有 力 矣 。故致焦骨
伤筋,
血难复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脉 微 而 数 ,阴 虚 多 热 之 征 也 。此 而 灸 之 ,

虚者愈虚,
热者愈热,
不致伤残不止矣。
程 应 旄 曰 :若 血 少 阴 虚 之 人 ,
脉见微数,
尤 不 可 灸 ,以血主濡
之,
主 润 筋 骨 也 。若 失 其 所 濡 ,
则火之所至,
其骨必焦,
其筋必损,
内伤其阴,
未有不流散于经脉者也。
荣气微者,
加烧针,
则血留不行,
更发热而躁烦也。
〔注 〕 荣 气 微 者 ,
荣 血 虚 微 也 。荣 血 既 已 虚 微 ,
若误加烧针,

276
中医
輪 咸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则 荣 血 涸 留 而 无 所 行 也 。 岂 止 焦 骨 伤 筋 而 已 哉 !所 以 更 发 热 而
躁烦也。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坏病篇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荣微忌烧针也。阴虚则内热,
若加烧针
以助阳,
则两热相合,
而荣血不行,
必更外发热而内烦躁也。
唐 不 岩 曰 :其 始 也 虽 微 流 ,
烧 针 以 逼 之 也 ;其 既 也 留 而 不 行 ,
烧针以竭之也。
张璐曰:
火为阳邪,
必伤阴血,
治此者,
当以救阴为主。
脉浮,
宜 以 汗 解 。用 火 灸 之 ,
邪无从出,
因火而盛,
病从腰以
下,
必重而痹,
名火逆也。
〔注 〕 脉 浮 表 邪 ,宜 以 汗 解 。误 用 火 灸 ,伤 其 血 液 ,不 能 作
汗,
反 令 表 邪 无 所 从 出 ,以 致 邪 因 火 盛 ,
外不焦骨伤筋,
内不吐衄、
圊血,
而病腰以下重痹者,
必其人素有湿邪在下,
故 从 湿 化 也 。重
者,
着也,
重 着 不 移 也 。然 不 以 痹 名 者 ,以 非 风 寒 湿 之 痹 ,
乃因火
逆不相交通,
故名火逆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痹,湿 病 也 。因 火 逆 治 火 邪 夹 阳 邪 而 上
逆,
阳 不 下 通 ,阴 不 用 事 ,化 不 行 而 水 不 得 泄 ,
故湿著下体而重
痹也。
程应旄曰:
脉浮在表,
汗解为宜矣。因 火 灸 之 ,
不能得汗,

邪无出路,
因火而盛,
即不焦骨伤筋,
而火阻其邪,
阴气渐竭,
下焦
乃荣血所治,
荣气竭而不运,
必 重 着 而 为 痹 。名 曰 火 逆 ,
示人欲治
其痹,
宜先治其火也。
形作伤寒,
其脉不弦紧而弱,
弱者必渴,
被 火 者 必 谵 语 。弱
者,
发 热 。脉 浮 ,
解之,
当汗出愈。
〔按 〕 三 “弱 ”字 ,当 俱 是 “数 ”字 ,
若 是 “弱 ”字 ,
热从何有?
不但文义不属,
且论中并无此说。
〔注 〕形 作 伤 寒 者 ,
言 其 病 形 作 伤 寒 之 状 也 、但 其 脉 不 弦 紧
而数,
数 者 热 也 。脉 浮 数 ,
热在表,
太 阳 证 也 ;沉 数 ,
热 在 里 ,阳明

277
..中医
犒旅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证 也 。数 脉 为 热 ,
热人阳明,
故 必 口 渴 ;若 被 火 劫 ,
其热更甚,
故必
谵 语 。脉 数 之 病 ,
虽皆发热,
然 其 施 治 不 无 别 焉 。若 脉 浮 数 发 热 ,
医宗金鉴卷十一

解之当以汗,
汗出可愈,
宜 大 青 龙 汤 ;脉 沉 数 发 热 ,
解之当以下,

之可愈,
宜 调 胃 承 气 汤 ;若 脉 数 无 表 里 证 ,
惟发热而渴、
谵语者,

可汗下,
宜白虎汤、
黄连解毒汤,
清之可也。
伤 寒 脉 浮 ,医 以 火 逼 劫 之 ,
亡阳,
必惊狂,
起卧不安者,
桂枝去
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注 〕 伤 寒 脉 浮 ,
医不用麻、
桂之药,
而 以 火 劫 取 汗 。汗过亡

津液,
神 明 失 倚 也 。然 不 用 附 子 四 逆 辈 者 ,以 其 为 火 劫 亡 阳 也 。
宜以桂枝汤去 芍 药 加 蜀 漆 龙 骨 牡 顿 救 逆 汤 主 之 。去 芍 药 者 ,
恐其
阴性迟滞,
兼制桂枝不能迅走其外,
反 失 救 急 之 旨 。况 既 加 龙 、

之固脱,
亦 不 须 芍 药 之 酸 收 也 。蜀 漆 气 寒 味 苦 ,
寒能胜热,
苦能降
逆,
火邪错逆,
在所必需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
篇中误服大青龙汤,
厥逆,
筋惕肉瞒,
而亡
阳者,
乃汗多所致,
故 用 真 武 汤 救 之 。此 以 火 迫 劫 而 亡 阳 者 ,
乃方
寸元阳之神,
被火迫劫而飞腾散乱,
故 惊 狂 起 卧 不 安 。有 如 此 者 ,
少缓须臾,
神丹莫挽矣,
故 以 此 汤 救 之 。盖 阳 神 散 乱 ,当求之于
阳,
桂枝汤阳药也,
然必去芍药之阴敛,
始 得 疾 趋 以 达 于 阳 位 。更
加蜀漆者,
缘蜀漆之性最急,
又加龙骨、
牡蛎,
有形之骨属,
为之舟
楫 ,以 载 神 而 返 其 宅 也 。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涵方
桂 枝 三 两 甘 草 (炙)二 两 生 姜 ( 切 )三 两 牡 蛎 (熬 )五 两 龙

骨 四 两 大 赛 (擘 )十 二 枚 蜀 漆 (洗去脚)三两

上为末,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蜀漆,
减 二 升 ,内 诸 药 ,
煮取三
升,
去滓,
温服。
火逆下之,
因 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278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毅 )

〔注 〕火 逆 者 ,
谓 凡 火 劫 取 汗 致 逆 者 也 。此 火 逆 因 火 针 也 Q
烧针劫汗,
而复下之,
火逆之邪,
虽因下减,
而烦躁一证独不除者,

订 正 仲 景 全 书 伤寒论注坏病篇
盖因汗下,
大 伤 津 液 而 然 也 。故 用 桂 枝 、
甘草以救表,
龙骨、
牡蛎
以固中,
不治烦躁而烦躁自愈也。
〔集 注 〕 喻 昌 曰 :此 证 误 而 又 误 ,
虽无惊狂等变,
然 烦 躁则外
邪未尽之候 ,亦 真 阳 欲 亡 之 机 也 。
程应旄曰:
火逆下之,
里气虚矣,
不治其虚,
更 加 烧 针 ,自致亡
阳。但 见 烦 躁 证 ,
而 不 尽 如 前 条 之 惊 狂 起 卧 不 安 者 ,由热势之缓
急有殊,
故前方之加减稍异,
总不容烦躁之以假乱真也。
桂枝甘草龙骨牡麵涵方

....
桂 枝 - 两 甘 草 (炙)二 两 龙 骨 二 两 牡 螈 (熬)二两
上四味,
为 末 ,以 水 五 升 ,煮 取 二 升 半 ,去 滓 ,温 服 八 合 ,日
二服。
〔集 解 〕 汪 琥 曰 :
此方即桂枝去芍药,
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
汤,
制 小 其 剂 而 用 之 也 。火 邪 迫 内 ,
则生烦躁,
虽烦躁似带表邪,
不宜散以桂枝之辛热,
而火逆既经下之,
则阴血受伤,
较之救逆
汤,
似当增芍药也。
音切
灼 音 酌 摸末 各 切 痿乌 魁 切 唾汤 卧 切 炊 音 吹 劫 音 计
胸与旬同

279
辨温病脉证并治篇
《内经》言 ,
热 病 皆 伤 寒 之 类 也 。非 谓 类 乎 伤 寒 ,
乃谓与伤寒
同乎一类之病也。盖 伤 寒 因 伤时令之寒而得名也,
温病、
热病,

随 时 而 易其名耳!经 曰 :
冬伤于寒,
则 为 病 热 。此 即 时 而 病 者 也 。
经 曰 :冬 伤 于 寒 ,
春 必 病 温 。此 过 时而病者也。经 曰 :
凡病伤寒而
成温者,
先夏至为病温,
后 夏 至 为 病 暑 。暑 即 热 之 谓 也 。此随时
而 病 者 也 。是 则 秋 分 已 前 ,
皆得以热病名之;秋分已后,
皆得以伤
寒 名 之 矣 。此 轩 岐 、
仲景立伤寒、
温病、
热 病 之 名 义 也 。经 又 云 :
藏于精者,
春 不 病 温 。此明过时不病之原也。经 曰 :
冬不藏精,

必 病 温 。此 明 过 时必病之故也。于 此可知伤寒为病,
不在精之藏
与不藏,
而 但 有 触 犯 即 得 为 病 。非 若 温 病 、
热病,
藏精则不病,

藏 精则必病也。但 能 藏 精 者 ,
纵偶感于邪,
或温或暑,
其病自轻;
不藏精者,
虽微感其邪,
或温或暑,
其病必重,
差为稍异耳丨若专
以 冬 不藏精,
毫无外感,
为少阴本病,
热从内生,
则悖仲景温病之
旨矣。仲 景 论 中 ,
但言太阳初病,
发热而渴,
不 恶 寒 者 为 温 病 。辨
其 非 伤 寒 ,非 谓 太 阳 之 寒 ,
不由表人,
竟从少阴之热内生为病也。
经又曰•.风温为病,
脉 阴 阳 俱 浮 。是 明 指 温 病 之 发 ,
因感春风,

动内热而始发,
所 以阴阳脉俱浮也。盖 以 温 病 、
风温与热病论,

发 其 义 。但 热 病 一 论 ,
经已昭然,
若复立论,
未免赘疣,
非仲景详
于伤寒,
而略 于 温 证 也 。今 将 伏 气 、
温病、
风温合为一篇,
其温热
中医 --
临 8|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叛 )

治法,
同于六经,
读 者 再 细 玩 《素 问 •热 病 论 》,
及 《刺 热 》、
《评 热 》
诸论,
与 是 论 互 相 参 考 ,自有得焉。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温病篇
师 曰 :伏 气 之 病 ,以 窻 候 之 :今 月 之 内 ,
欲 有 伏 气 。假 令 旧 有
伏气,
当 须 脉 之 。若 脉 黴 弱 者 ,
当喉中痛,
似伤,
非 喉 痹 也 。病人
云:实 咽 中 痛 。虽 尔 ,
今复欲下利。
〔注 〕 四 时 令 气 ,
正 气 也 ;非 时 之 气 ,
邪 气 也 。正 气 之 中 人 也
浅,
感之甚者即病,
微者藏在肌肤,
不即为病,
壮实之人可以自已。
邪气之中人也深,
感之虽微,
亦即为病,
甚则直人于脏不能自己,
虚 者 死 焉 。此 篇 所 谓 伏 气 之 病 ,即 四 时 令 气 正 病 ,
非四时不正之
邪与 非 常 异 气 之 疫 邪 也 。所 为 伏 气 者 ,
如感冬令之风寒,
其重者,
伤于荣卫,
即时而发者,
名为中风、
伤 寒 是 也 ;其 感 之 轻 者 ,
伏藏于
肌肤,
过时而发,
名 为 温 病 是 也 。故 时 气 、
伏气之为病,
二者不可
不 辨 焉 。春 三 月 名 曰 发 陈 ,
是 伏 气 欲 发 之 月 也 。假 令 旧 有 伏 气 之
人,
乘 冬 不 藏 精 之 隙 而 病 者 ,当 须 以 脉 识 之 。今 月 之 内 ,
初病伤
寒、
温病者,
脉若微弱,
是少阴脉也,
若喉中痛,
是 少 阴 证 也 。然其
痛必缓,
非 若 外 感 时 气 之 喉 痹 肿 伤 暴 痛 也 。今 既 云 实 咽 中 痛 ,

脉又微弱,
故 知 为 少 阴 伏 气 内 发 之 阴 火 也 。虽 尔 咽 痛 ,
恐复欲下
利,
不可以时 气 外 感 阳 火 之 喉 痹 治 之 也 。
〔集 注 〕 张 锡 駒 曰 :
此 条 言 伏 气 之 病 ,由 内 而 出 ,
非若时行卒
病,
由外而至也。
太阳病,
发热而渴,
不恶寒者,
为 温 病 。发 汗 已 ,
身灼热者,

师 显 。風 温 为 病 ,
脉 阴 阳 俱 浮 ,自 汗 出 ,
身重多眠睡,
鼻 息 必 鼾 ,语
言 难 出 。若 被 下 者 ,
小便不利,
直 视 失 溲 ;若 被 火 者 ,
黴 发 黄 色 ,剧
则如惊痫,
0寸瘈瘀;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曰,
再逆促命期。
〔注 〕 发 热 不 渴 ,
恶寒者,
太 阳 证 也 。发 热 而 渴 ,
不恶寒者,
阳明证也。今 太 阳 病 始 得 之 ,
不俟寒邪变热,
转属阳明,
而即热渴
不恶寒者,
知非太阳伤寒,
乃太阳温病也。由于膏粱之人冬不藏

281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
辛 苦 之 人 冬 伤 于 寒 ,内 阴 已 亏 ,
外阳被郁,
周 身 经 络 ,早 成 温
化,
所以至春一遇外邪,
即 从 内 应 。感 寒 邪 者 ,
则无汗,
名曰温病,
医宗金鉴卷十二

当以河间法用水解散,
审 其 表 里 以 解 之 。水 解 散 ,
即天水六一散、
防 风 通 圣 之 合 剂 也 。感 风 邪 者 ,则 有 汗 ,
名曰风温,当以水解散减
麻黄,
加桂枝,
倍石膏,
令 微 似 汗 以 和 之 。若 大 发 其 汗 ,
则益助蕴
热,
必 令 身 热 如 火 灼 也 。盖 风 温 为 病 ,
乃风邪外盛于表,
故阴阳六
脉 俱 浮 。热 邪 内 壅 于 胸 ,
故多眠睡,
鼻 息 鼾 也 。风 邪 伤 卫 ,
表气不
固,
故 自 汗 出 。壮 热 伤 气 ,
故 身 重 倦 ,声 微 语 难 出 也 。若 被 下 者 ,
则愈夺阴液,
故 水 泉 竭 而 小 便 不 利 也 。太 阳 腑 气 将 绝 ,
故目直视
也 。少 阴 脏 气 不 固 ,
故 遗 失 溲 也 。若 被 火 者 ,
则以火益火而阳气
熏灼,
将 欲 发 黄 ,故 微 发 黄 也 ;剧 者 热 极 生 风 ,
故如惊痫时瘈疯也。
微黄,
病 深 色 渐 加 黑 ,故 若 火 熏 之 也 。温 病 、
热病不恶寒者,
表热
也 ;口渴引饮者,里热也。表 热 无 寒 ,
故不宜汗;里热无实,故不宜
下 。表 里 俱 热 ,
尤不宜火。曰一逆者,
若汗、
若 下 、若 火 也 ;再逆
者,
汗而复下,
下 而 复 火 也 。一 逆 已 令 阴 竭 ,尚 可 延 引 时 日 ;
再逆
则阴立亡,
故 曰 促 命 期 也 。伤 寒 者 ,
伤 冬 月 之 正 寒 也 。温 病 、
热病
者,
伤 三 时 之 暴 寒 也 。非 时 暴 寒 乃 异 气 也 ,
以其兼令气而为病也,
故春兼风温,
即 以 风 温 名之;夏兼暑热,即以暑热名之。世人通名
曰伤寒,
又 名 曰 时 气 。医 工 见 其 传 变 六 经 ,
表里情状皆同,
故同乎
一 治 也 。其 温 病 、
热病无汗者,
宜 大 青 龙 汤 ;时 无 汗 、
时有汗者,

桂 枝 二 越 婢 一 汤 ;有 汗 者 ,
宜 桂 枝 合 白 虎 汤 。 内 热 者 ,防风通圣
散 。表 实 者 ,
倍 麻 黄 ;里 实 者 ,
倍 大 黄 。量 其 病 之 轻 重 ,
药之多少
而解之,
三日之前,
未 有 不 愈 者 。其 有 外 感 邪 重 ,内 早 伤 阴 ,已经
汗下而不愈者,
则当审其表里,
随其传变所见之证,
治 之 可 也 。此
法惟西、
北二方四时皆可行之,
无 不 随 手 取 效 。若 江 淮 间 地 偏 暖
处,
冬 月 初 春 乃 可 用 之 。若 春 末 秋 前 ,
即 脉 证 允 合 ,当 用 麻 、
桂、青
龙等汤者,
亦必轻而减之,
随证消息,
适可即止,
慎不可过,
过则反

282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致 变 逆 。经 所 谓 同 病 异 治 者 ,
此之谓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温病热自内出,
故 发 热 而 渴 不 恶 寒 。风温

订 正 仲 景 全 书 伤寒论注温病篇
内外交热,
加之自汗,
故有身重多眠诸证,
有 轻 重 死 生 之 分 。医者
当以有汗、
无汗为辨别之大要,
亦即以可汗、
不可汗为救治之微
权 。又 曰 :
仲 景 之 青 龙 、白 虎 神 矣 !得 此 意 而 推 广 之 ,
可以应用于
不 穷 。盖 温 病 宜 于 发 散 中 重 加 清 凉 ,风 温 不 可 于 清 凉 中 重 加 发
散也。
程 应 旄 曰 :太 阳 初 得 之 一 日 ,
即发热而渴不恶寒者,
因邪气早
已 内 蓄 ,其 外 感 于 太 阳 ,
特 其 发 端 耳 。其 内 蓄 之 热 ,固非一朝一夕
矣 。盖 自 冬 不 藏 精 而 伤 于 寒 时 ,
肾 阴 已 亏 ,一 交 春 阳 发 动 ,
即病未
发,
而周身经络已莫非阳 盛 阴 虚 之 气 所 布 蔆 。所 云 至 春 发 为 温 病
者 ,盖 自 其 胚 胎 受 之 也 。
音切
鼾音旱痫音闲瘈音炽瘀音踪

283
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
经 云 :诸 癌 项 强 ,皆 属 于 湿 。又 云 :诸 暴 强 直 ,皆 属 于 风 。论
曰:太阳病,
发汗太多,
因成痉。夫 六 气 皆 足 以 致 痉 ,
不专在湿也;
六经皆有察证,
亦不专在太阳一经也。盖 身 以 后 ,
属太阳,
凡头项
强急,项背;
u i ,脊 强 反 张 ,腰 似 折 ,
髀不可以曲,
胭如结,
皆太阳
癌 也 。身 以 前 属 阳 明 ,
头 面 动 摇 ,口噤齿龄,
缺 盆 纽 痛 ,脚 挛 急 ,

阳明癌也。身 之 侧 属 少 阳 ,口 眼 埚 邪 ,
手足牵引,
两胁拘急,
半身
不遂,
皆少阳痉也。至 若 腹 内 拘 急 ,
因吐利后而四肢挛急者,
未尝
非 太 阴 痉 也 。恶 寒 踡 卧 ,
尻以代踵,
脊以代头,
俯而不能仰者,

尝 非少阴痉也。睾 丸 上 升 ,
宗筋下注,
少 腹 里 急 ,阴 中 拘 挛 ,
膝胫
拘急者,
未 尝 非 厥 阴 痉 也 。大 抵 痉 以 状 名 ,
而痉因筋急,
故凡六经
筋病,
皆得以接称之。其 因 于 风 寒 者 ,
必 发 热 恶 寒 而 无 汗 ,其脉浮
紧,
其 状 身 强 直 而 口 噤 ,即 经 所 云 :诸 病 强 直 ,皆 属 于 风 者 也 。其
势劲急,
故 名 曰 刚 痉 。其 因 于 风 湿 者 ,
发热汗出,
不恶寒,其脉浮
缓,
其 状项强 J U L ,
而身不强直,
即经所云: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者
也 。其 势 濡 弱 ,
故 名 曰 柔 痉 。若 夫 因 误 汗 亡 阳 ,
津竭无以养筋而
致癌者,
即 本 论所云:太阳病,
发 汗 太 多 而 成痉,又非因湿因风,

却 因 燥 者 也 。盖 痉 之 始 ,
本非正病,
多杂于他病之中,
如妇人之脱
血,
跌扑之破伤,
俱 能 致 痉 。今 见 患 此 者 ,
悉指为风,
殊非确论。
学者 当 于 证 中 审 察 风 、
寒、湿、
燥 、内外、
虚实之因,
分别施治,
庶不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致误,
慎勿概指为风也。
伤寒所致太阳病,
痉 、湿 、暍 ,此 三 种 ,
宜应别论,
以为与伤寒

订 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痉湿暍病篇
相似,
故此见之。
〔按 〕 “伤 寒 所 致 ”四 字 ,
甚无所谓,
衍文也。
〔注 〕 伤 寒 ,
太阳经中之一病, 非 谓 太 阳 经 惟 病 伤 寒 也 。盖
以 六 气 外感之邪, 人中伤之者,
未 有 不 由 太 阳 之 表 而 入 者 也 。痉 ,

风 邪 也 。•湿,
湿 邪 也 。暍 ,
暑 邪 也 。夫 风 寒 暑 湿 之 病 ,固皆统属太
阳,
然痉、
湿、暍三种,
虽与伤寒形证相似,
但其为病传变不同,

曰:宜应别论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痉、温 、暍 三 者 ,皆 风 寒 之 变 证 。既成 变
证,
则 当 别 为 立 论 。然 自 风 寒 变 来 ,
本属太阳,
犹有风寒涉似之
疑,
须当并为辨论。
病身热足寒,
颈项强急,
恶寒,
时 头 热 面 赤 ,目 脉 赤 ,
独头面
摇,
卒□噤,
背反张者,
痉病也。
〔注 〕病 人 身 热 恶 寒 ,
太 阳 证 也 。颈 项 强 急 、面 赤 目 赤 ,阳明
证 也 。头 热 ,
阳 郁 于 上 也 ;足 寒 ,阴 凝 于 下 也 。太 阳 之 脉 ,循 背 上
头;
阳明之筋,
上 挟 于 口 。风 寒 客 于 二 经 ,
则 有 头 摇 、口噤、反 张 、
拘强之证,
故名痉病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此 以 痉 之 具 证 。言 身 热 头 热 ,
面赤目脉
赤,
阳邪发于阳也。足 寒 ,
阴 邪逆于阴也。独 头 面 摇 ,
风行阳而动
于 上 也 。卒 ,
忽 然 也 。噤 ,
寒而口闭也,
言忽然唇口吻合,
噤急而
饮 食 不 通 也 。背 反 张 者 ,太 阳 之 脉 挟 背 ,
寒则筋急而拘挛,
热则筋
缓 而 纵 弛 也 。然 刚 、
柔 二 痉 ,则 各 见 证 之 一 偏 ,
惟风寒俱有而致证
者,
则具见也。
郑 重 光 曰 :此 总 论 痉 之 经 俞 皆 病 ,
气血并伤,
而为强急反张之
证 也 。风 湿 俱 有 ,
故为痉之具证也。
太阳病,
发热,
脉沉而细者,
名曰痉。

285
中医
輪旅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 太 阳 病 发 热 ,
脉当浮大,
脉若沉细,
兼 少 阴 也 。今发热
脉沉细,
而名日痉者,
何也?以其已病痉证,
而得沉细脉,
不可名

医 太阳、
少阴伤寒之脉,
当名大阳风湿痉病之脉也。因 风 邪 郁 于 阳 ,
宗 故 病 发 热 也 。湿 邪 凝 于 阴 ,
故 脉 沉 细 也 。此承上条痉病得沉细脉
金 之义,
非谓太阳病发热,
脉沉细,
即名之日痉病也。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发 热 ,
太 阳 未 除 也 。沉 ,
寒 也 。细 ,
湿也。

程知曰: 脉沉细, 法宜救里, 而痉又为燥热之病, 故 《金 匮 》谓


5 难 治 。谓 未 可 轻 同 于 太 阳 发 热 脉 反 沉 之 例 也 。

三 张璐曰:发热脉当浮数, 而反沉细, 知邪风为湿气所著, 所以


一 身虽发热,
而 脉 不 能 浮 数 ,是 阳 证 见 阴 脉 ,
故 《金 匮 》指 为 难 治 也 。

I _程应旄曰:
痉病有同有独, 固以其独者名之矣。然 脉 在 太 阳 ,
I 更有独而无同, 以 头 面 摇 ,口 噤 背 反 张 之 证 ,
合 沉 细 之 脉 ,虽有太
阳发热等证,
不致为伤寒所溷,
乃可定其名曰痉也。
太阳病,
发热无汗,
反恶寒者,
名 曰 刚 痉 。太 阳 病 ,
发热汗出,

而不恶寒,
名曰柔痉。
〔按 〕 “反 恶 寒 ”之 “反 ”字 ,
衍 文 也 。刚 痉 证 应 恶 寒 ,
非反也。
〔注 〕 癌 病 既 属 太 阳 ,当 以 太 阳 虚 实 例 之 。故 曰 :
太阳病发
热无汗,
恶 寒 ,为 实 邪 ,
名 日 刚 痉 ;发 热 汗 出 ,
不 恶 寒 ,为 虚 邪 ,
名曰
柔 痉 。此 详 申 上 二 条 痉 病 虚 实 ,
非谓太阳病,
发热无汗,
恶寒,

出不恶寒,
即名之曰刚、
柔痉病之证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太阳病,
发热,
无汗,
恶寒,
为 伤 寒 ;发 热 ,

出,
恶风,
为 伤 风 ;发 热 ,
汗出,
不 恶 寒 ,为 温 热 。 以 证 有 颈 项 强 急 ,
甚则反张,
故不谓之风寒、
温 热 病 ,而 谓 之 痉 也 。
张璐曰:
《金 匮 》云 :太 阳 病 无 汗 ,
而小便反少,
气 上 冲 胸 ,口
噤不能言,
欲作刚痉,
葛 根 汤 主 之 。即 是 申 明 此 条 之 义 ,
而补其治
法 也 。无 汗 而 小 便 少 者 ,以 太 阳 、阳 明 二 经 之 热 ,
聚于胸中,
延伤
肺金清肃之气,
内 外 不 能 宣 通 故 也 。又 云 :太 阳 病 ,其 证 备 ,
身体

286
中医
I喊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教 )

强;U 1 ,
然 脉 反 沉 迟 ,此 为 痉 ,
栝 蒌 桂 枝 汤 主 之 ,即 是 申 明 此 条 之
义,
而 补 其 治 法 也 。其 证 备 ,
则发热汗出等证,
《金 匮 》已 详 ,
不必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痉湿暍病篇
赘矣。
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无 汗 恶 风 ,葛 根 汤 主 之 。
〔注 〕 此 略 其 证 脉 ,
单 举 痉 之 颈 项 强 急 者 ,以 明 其 治 也 。太
阳脉,
下 项 循 肩 挟 脊 ;阳 明 脉 循 喉 咙 ,入 缺 盆 ,
贯膈、
下 乳 内 廉 。太
阳主后,
前合阳明;
阳明主前,
后 合 太 阳 。今 邪 壅 于 二 经 之 中 ,

有 JU L 拘 强 之 貌 也 。太 阳 之 强 ,不 过 颈 项 强 ;此 痉 之 强 ,
则不能俯
仰,
项连胸背而俱强,
故 曰 项 背 强 ;L ;
L 也 。无 汗 恶 风 ,
实邪也,

葛根汤发之,
即桂枝汤加麻黄、
葛根,
两 解 太 阳 、阳 明 之邪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J U I ,鸟 之 短 羽 者 ,
动 则 引 颈 J U L 然 。形
容病人之颈项俱病者,
俯仰不能自如之貌。
太阳病,
项背强几几,
反汗出恶风者,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注 〕 太 阳 病 ,
项背强;
U1 ,
无 汗 恶 风 者 ,实 邪 也 。今反汗出
恶 风 者 ,虚 邪 也 ,
宜桂枝加葛根汤,
解太阳之风,
发阳明之汗也。
〔集 注 〕 汪 琥 曰 :
太阳病项背强矣,
复 JU L 然 ,
颈不得舒,

之经属阳明,
项背与颈;
LJL 然 ,
其状当无汗,
今反汗出、
恶风,
仲景
法 :太 阳 病 汗 出 恶 风 者 ,
桂 枝 汤 主 之 。今 因 其 ;
U1 然 ,
故加葛根于
桂枝汤中,
以兼祛阳明经之风也。
桂枝加葛機涵方
于桂枝汤内,
加葛根三两,
余 依 桂 枝 汤 法 。太 阳 病 ,发 汗 太
多,
因致痉。
〔注 〕 已 上 论 痉 ,
皆外感风、
寒、湿 而 为 病 也 。若 太 阳 病 发 汗
太多,
津液大亡,
表 气 不 固 ,邪 风 乘 虚 而 入 ,
因成痉者,
乃内虚之所
致也,
不可以柔痉、
刚痉例之,
宜 以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以固 表 祛 风 为
主 治 〇由 此 推 之 ,
凡病出汗过多,
新产亡血过多,
而变生此证者,
皆类此也。

287
中医
临康 必 读 丛 书 (與藏 M )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即此一端推之,
则知此病得之亡津亡血,
而因虚致寒,
因 虚 致 燥 者 不 少 。盖 阳 气 者 ,
柔则养筋,
发汗太多,
医宗金鉴卷十三

则亡其阳,
而损其经脉之血液故也。
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疼,
发热,
身色如似熏黄。
〔注 〕 湿 家 ,
谓 病 湿 之 人 。湿 之 为 病 ,
或 因 外 受 湿 气 ,则 一 身
尽 痛 ,或 因 内 生 湿 病 ,
则 发 热 身 黄 。若 内 外 同 病 ,则 一 身 尽 痛 发
热,
身 色 如 熏 黄 也 。熏 黄 者 ,
湿盛之发黄,
属脾之瘀湿,
故其色暗
如 烟 熏 也 。不 似 伤 寒 热 盛 之 发 黄 ,
属阳明之郁热,
故其色明如橘
子色也。
〔集 注 〕 张 璐 曰 :
湿 证 发 黄 ,须 分 阴 阳 表 里 。 阳 湿 ,
在里,

陈 蒿 汤 ;在 表 ,
麻 黄 连 轺 赤 小 豆 汤 。阴 湿 ,
在 里 ,白 术 附 子 汤 ;

表,
麻黄白术汤,
此 阴 湿 在 表 而 发 黄 也 。《金 匮 》有 云 :湿 家 身 烦
痛,
可 与 麻 黄 加 术 汤 。盖 寒 与 湿 合 ,
不宜大汗,
故 加 白 术 。 以麻黄
得术,
则 汗 不 致 于 骤 发 ;白 术 得 麻 黄 ,
则湿滞得以宣通也。
湿家病,
身上疼痛,
发热,
面 黄 而 喘 ,头 痛 鼻 塞 而 烦 ,
其脉大,
自能饮食,
腹中和无病,
病 在 头 中 寒 湿 ,故 鼻 塞 ,
内药鼻中则愈。
〔注 〕 此 申 上 条 ,
详 其 证 ,出 其 脉 ,以 别 其 治 也 。湿 家 病 ,

上疼痛发热,
面黄而喘,
此 内 生 外 受 之 湿 病 也 。外 宜 羌 活 胜 湿 汤 ,
内宜茵陈五苓散,喘甚大陷胸丸。若 更 头 痛 鼻 塞 而 烦 ,其 脉 大 ,

类伤寒,
但其人里和能食,
知非伤寒,
不可发汗,
乃湿邪之病在头,
故头痛鼻塞,
惟宜纳药鼻中,
取 黄 水 从 涕 出 ,自 可 愈 也 。所 纳 之
药,
即瓜 蒂 散 类 也 。
〔集 注 〕郑 重 光 曰 :
身 上 疼 痛 发 热 ,面 黄 而 喘 ,
头痛鼻塞,

寒 湿 之 邪 客 于 上 焦 。经 曰 :
“因 于 湿 ,
首 如 裹 ”是 也 。用瓜蒂散吹
鼻 。此 在 上 者 ,
因而越之之法也。
太 阳 病 ,关 节 疼 痛 而 烦 ,
脉沉而细者,
此 名 湿 痹 。湿痹之候,
其人小便不利,
大 便 反 快 。但 当 利 其 小 便 。

288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教 )

〔注 〕 湿 家 脉 浮 细 ,
湿在外也,
当 汗 之 。今 太 阳 病 ,
关节疼痛
而烦,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脉不浮细而沉细,
是湿邪内盛而为湿

订 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痉湿暍病篇
痹 不 通 之 候 也 。故 但 当 利 其 小 便 ,
使湿从小便而去,
乃湿淫于内
之正治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湿 盛 则 濡 泄 。小 便 不 利 ,
大便反快者,
湿
气 内 流 也 。但 当 利 其 小 便 ,以 宣 泄 腹 中 湿 气 。古 云 :治 湿 不 利 小
便,
非其治也。
方有执曰:
此 以 湿 之 入 里 者 言 也 。关 节 疼 痛 者 ,
寒湿之气,

注内渗,
所 以 脉 沉 而 细 也 。痹 以 疼 痛 言 ,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者,
湿即水,
水不外渗,
则 横 流 不 遵 故 道 。利 其 小 便 者 ,
导其 遵 故 道 而
行也。
张 志 聪 曰 :关 节 者 ,
腰背肘膝之大关、
大筋之所统属,
不同于
骨 节 也 。湿 流 关 节 ,
大筋不和,
故 疼 痛 痹 闭 也 。湿伤太阳 ,筋 脉 涩
滞,
故 名 湿 痹 。利 其 小 便 ,则 水 道 行 而 决 渎 无 愆 ,
湿 邪 去 而筋脉调
和矣。
湿家,
其人但头汗出,
背强,
欲得被覆、
向 火 。若下之早则哕,
胸满,
小 便 不 利 ,舌 上 如 胎 者 ;以 丹 田 有 热 ,
胸中有寒,
渴欲得水,
而不能饮,
□燥烦也。
〔注 〕 湿 家 但 头 汗 出 ,
乃湿气上淫之汗,
非阳明之热不得越
也 。湿 家 背 强 ,
乃湿气涩滞之重强,
非 痉 病 之 拘 强 也 。欲 得 覆 被
向火,
非外恶寒,
乃 湿 盛 生 内 寒 也 。若 误 以 湿 淫 之 头 汗 ,
为阳明癀
热之头汗而下之,
寒湿之气,
乘虚人胸则胸满,
入 胃 则 哕 矣 。寒湿
不化,
故 小 便 不 利 。胸 中 有 寒 ,
故 舌 上 滑 白 如 胎 。丹 田 有 热 ,
故口
燥 渴 。欲 得 水 而 不 能 饮 ,
由胸中有寒湿故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伤寒则无汗,
湿家虽有汗而不能周身,

但头汗出也。
程 应 旄 曰 :虽 渴 欲 得 水 似 热 ,而 不 能 饮 可 辨 ,
则只是口燥烦,

289

中医
幡束 必 读 丛 书 (4 藏胺
I

':/

而实非胸中燥烦可知,
证同病别也。
'A
.\

湿 家 下 之 ,额 上 汗 出 ,
微 喘 ,小 便 利 者 死 ;若 下 利 不 止 者 ,
医宗金鉴卷十三

亦死。
〔注 〕 此 承 上 条 湿 家 误 下 之 逆 也 。湿 家 误 下 ,
胸满而哕,

便不利,
舌 上 如 胎 ,口 燥 渴 不 能 饮 ,已 属 逆 矣 ,尚 在 可 治 。此误下
后,
额汗不已,
微喘不止,
是 阳 脱 于 上 也 ;小 便 反 利 ,
下利不止,

阴脱于 下 也 。阴 阳 相 离 ,
故死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治湿当利其小便,
而以小便利主死,

也 ?误 治 而 阴 阳 散 亡 也 。
程知曰:
湿之中人,
阴先受之,
故本经湿证,
多从助阳温散为
治 ,若 妄 下 ,
则 阳 虚 阴 盛 而 不 可 救 矣 。额 上 汗 出 微 喘 ,
虚阳欲上脱
也;
二便不禁,
盛 阴 欲 下 脱 也 。阴 阳 离 决 ,
死矣!
病者一身尽疼,
发热,
曰晡所剧者,
此 名 风 湿 。此病伤于汗出
当风,或 久 伤 取 冷 所 致 也 。
〔注 〕病 者 ,
谓 一 身 尽 痛 之 病 人 也 。湿 家 一 身 尽 痛 ,
风湿亦
一 身 尽 痛 。然 湿 家 之 痛 ,
则 重 著 不 能 转 侧 ;风 湿 之 痛 ,
则轻掣不可
屈伸,
此 痛 之 有 别 者 也 。至 于 发 热 ,
湿家之热,
早 暮 不 分 微 甚 ;风
湿之热,
则 日 晡 必 剧 。此 得 之 于 汗 出 当 风 ,
或久伤湿,
复受风冷所
致也。
〔集 注 〕 张 志 聪 曰 :汗 出 当 风 ,则 为 风 湿 ;久 伤 取 冷 ,则为
寒湿。
张锡驹曰:
发 热 日 晡 所 剧 者 ,日 晡 而 阳 气 衰 ,阴气盛,湿为阴
邪,
故主旺时而甚也。
问 曰 :风 湿 相 抟 ,
一 身 尽 疼 痛 ,法 当 汗 出 而 解 。惶 天 阴 雨 不
止 ,医 云 此 可 发 汗 。汗 之 病 不 愈 者 ,
何 也 ? 答 曰 :发 其 汗 ,汗大出
者,
但风气去,
湿气在,
是 故 不 愈 也 。若 治 风 湿 者 ,
发其汗,
但微微
似 欲 汗 出 者 ,风 湿 俱 去 也 。

290
中医
犍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此 详 风 湿 相 抟 ,
一身 尽 痛 ,
不惟不可下,
即发汗亦不可
失 其 宜 也 。风 ,
阳 邪 ;湿 ,阴 邪 ,
风 湿 相 抟 ,阴 阳 受 邪 ,
故一身尽痛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痉湿暍病篇
也 。法 当 汗 出 而 解 ,
值天阴雨不止,
则湿气盛,
虽发其汗,
汗大出
而病不愈者,
但 以 风 气 去 ,湿 气 在 ,
是 故 不 愈 也 。以其值湿盛之
时 ,发 其 汗 ,
大汗出,
此汗之不如法,
所 以 不 解 也 。若 治 风 湿 者 ,

俟天气晴明发其汗,
但令其汗微微似欲出状,
则风与湿俱去,
而病

自解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阴 雨 不 止 ,
则湿不除,
所以益当发汗也。
然风湿本由汗出当风而得,
则 汗 之 大 出 者 ,必 反 湿 转 加 甚 。微微
似欲汗出,
而不见出,
则 湿 消 而 风 散 矣 。此 发 汗 之 微 机 。后之 人
动辄以大汗为言者,
去道远矣。
张 璐 曰 :风 湿 相 抟 ,
法 当 汗 出 而 解 ,合 用 桂 枝 加 术 ,
使微微蒸
发,
表 里 气 和 ,风 湿 皆 去 。正 如 湿 家 身 烦 痛 ,可 与 麻 黄 汤 加 术
同义。
程 应 旄 曰 :湿 家 不 惟 不 可 误 下 ,即 汗 亦 不 可 误 汗 。风 湿 相 抟
一证,
一 身 尽 疼 痛 ,虽 是 微 挟 表 邪 ,
然其脉不浮,
终是汗难大汗,

风 兼 治 湿 ,但 使 微 微 似 欲 汗 出 者 ,
是其法也。
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抟,
身体疼烦,
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

浮虛而涩者,
桂 枝 附 子 汤 主 之 。若 其 人 大 便 硬 ,
小 便 自 利 者 ,去桂
枝加白术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
详 申 脉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伤 寒 八 九 日 ,
不呕
不渴,
是 无 伤 寒 里 病 之 证 也 ;脉 浮 虚 涩 ,
是 无 伤 寒 表 病 之 脉 也 。脉
浮 虚 ,主 在 表 ,
虚 风 也 ;涩 者 主 在 经 ,
寒 湿 也 。身 体 疼 烦 属 风 也 ,

能转侧属湿也,
乃风湿相抟之证,
非伤 寒 也 ,与 桂 枝 附 子 汤 温 散 其
风湿,
使 从 表 而 解 也 。若 脉 浮 实 者 ,
则 又 当 以 麻 黄 加 术 汤 ,大 发 其
风 湿 也 。如 其 人 有 是 证 ,
虽大便硬,
小便自利,
而 不 议 下 者 ,以其
非邪热入里之硬,
乃风燥湿去之硬,
故 仍 以 桂 枝 附 子 汤 去 桂 枝 ,以

291
中医
檎康 必 读 总 书 (典 藏 版 )

大便硬,
小便自利,
不欲其发汗,
再 夺 津 液 也 ;加 白 术 ,以身重著,
湿在肉分,
用以佐附子逐湿气于肌也。
医宗金鉴卷十三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烦者,
风 也 。身 疼 不 能 自 转 侧 者 ,
湿也。
经曰:
风 则 浮 虚 。《脉经》曰 :
脉 来 涩 者 ,为 病 寒 湿 也 。
桂 枝 附 子 去 桂 枝 加 e 求議方
附子(炮,
去皮,
破 )三 枚 白 术 四 两 生 姜 (切 )三 两 大 穿 (擘 )

十 二 枚 甘 草 (炙)二两

上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 温 三 服 。初 一 服 ,
其人
身如痹,
半日许,
复服之,
三服都尽,
其人如冒状,
勿 怪 。此 以 附
子、
术,并 走 皮 内 ,逐 水 气 未 得 除 ,
故 使 之 耳 。法 当 加 桂 四 两 。此
本一方二法,
以大便硬、
小便自利,
去桂也。以大便不硬、
小便不
利 ,当 加 桂 。附 子 三 枚 ,
恐 多 也 。虚 弱 家 及 产 妇 ,
宜减服之。
风湿相抟,
骨 节 疼 烦 ,掣 痛 不 得 屈 伸 ,近 之 则 痛 剧 ,
汗出短气,
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
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 〕 风 湿 相 抟 ,
骨 节 疼 烦 ,重 著 不 能 转 侧 ,
湿 胜 风 也 。掣痛
不可屈伸,
风 胜 湿 也 。今 掣 痛 不 可 屈 伸 ,
近之则痛剧,
汗出、
短气,
恶风不欲去衣,
皆风邪壅盛,
伤 肌 表 也 。小 便 不 利 ,
湿 内 蓄 也 。身
微肿者,
湿外薄也。以甘草附子汤微汗之,
祛风为主,
除湿次之
也 。已上二条,
皆详风湿之义,
以明风湿之治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抟 ,
捏 聚 也 。言 风 与 湿 捏 合 抟 聚 ,共为一
家 之 病 也 。烦 ,
风 也 。痛 ,
湿 也 。风 淫 则 掣 ,
湿淫则痛,
风湿之邪
注经络,
流关节,
渗 骨 髓 ,身 体 所 以 烦 痛 、
掣 痛 而 不 利 也 。近之则
痛剧者,
外邪客于内,
迕 之 则 逆 也 。短 气 者 ,
汗多亡阳而气伤也。
恶风不欲去衣者,
以重伤,
故 恶 甚 也 。甘 草 益 气 和 中 ,
附子温经散
湿,
术 能 胜 湿 燥 脾 ,桂 枝 祛 风 固 卫 ,
此四物者,
所以为风湿相抟之
的药也。
吴人驹曰:
必脉之沉而细者,
若浮大而盛,
则风多而湿少,

292
_ 輪 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扳 ) 丨

子须在审之。
甘萆附子涵方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痉湿暍病篇
甘 草 (炙)二 两 附 子 (炮 ,
去皮,
破 )二 枚 桂 枝 四 两 白 术 二 两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初服
得微汗则解,
能 食 。汗 止 复 烦 者 ,服 五 合 。恐 一 升 多 者 ,
宜服六七
合为妙。
〔方 解 〕 风 湿 之 治 ,
用甘草附子汤,
即桂枝附子汤去姜、
枣加
白术也。去 姜 、
枣者,
畏 助 汗 也 。加 白 术 者 ,
燥 中 湿 也 。 日三服,
初服一升,
不得汗解,
则 仍 服 一 升 。若 微 得 汗 则 解 ,
解则能食,

解已彻也,
可 止 再 服 。若 汗 出 而 复 烦 者 ,
是解未彻也,
仍当服之,
但不可更服一升,
恐已经汗,
多服而过汗也,
服 五 合 可 也 。如不
解,
再 服 六 七 合 为 妙 。似 此 服 法 ,
总是示人不可尽剂之意,
学者于
理有未解处,
即 于本文中求之自得矣。
太阳 中 热 者 ,_ 是 也 。其 人 汗 出 恶 寒 ,
身热而渴也。
〔注 〕 中 暑 热 病 ,
亦由太阳表人,
故曰:
太阳中热者,
暍是也。
其人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
颇 似 太 阳 温 热 之 病 。但 温 热 无 恶 寒 ,以
热 从 内 发 ,故 虽 汗 出 而 不 恶 寒 ;中 暍 恶 寒 者 ,以 暑 由 外 人 ,
故汗出
而 恶 寒 也 。究 之 于 脉 ,
温热之浮,
必浮而实;
中暍之浮,
必浮而虚,
以 暑 热 伤 气 也 。究 之 于 渴 ,
温热之渴,
初 病 不 过 欲 饮 水 ;中暍之
渴,
一 病 即 大 渴 引 饮 也 。温 热 则 传 经 ,
变 病 不 一 ,中 暍 则 不 传 ,

愈 即 死 也 。虽 同 为 太 阳 经 中 之 病 ,
而虚实施治不同,
宜以人参白
虎汤主治之。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蒸 热 谓 之 暑 ,
伤 暑 谓 之 暍 。汗 出 恶 寒 者 ,
太 阳 表 不 固 也 。身 热 者 ,
暑 邪 伤 阳 也 。渴 者 ,
亡津液而内燥也。
程 知 曰 :此 辨 暑 热 脉 证 也 。太 阳 中 热 者 ,
谓是太阳表证而属
中热也。均 是 太 阳 表 病 ,
汗 出 恶 寒 ,身 热 而 不 渴 者 ,
为中风;汗出
身热而渴,
不 恶 寒 者 ,为 温 病 。今 汗 出 恶 寒 ,
身热而渴,
则是中暍。

293

中医
_ 康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跋 )

暍者,
暑 热 之 气 也 。不 言 暍 而 言 热 ,
以 其胃热为独重也。里 有 热 ,
故身热而渴,
暑 伤 气 ,故 汗 出 恶 寒 。
j£ 吴人駒曰:
不可因恶寒而用辛温,
又不可因汗出而固表,
惟宜
^ 甘寒以解其暑热可也。
金 太阳 中 _ 者 ,发热恶寒, 身靈而疼痛, 其脉弦细芤迟, 小便已,
i 洒洒然毛錄, 手 足 逆 冷 ,小 有 劳 身 即 热 ,
□幵,前 板 齿 燥 。若发汗

则恶寒甚, 加温针则发热甚, 数下之则淋甚。


5 〔注 〕 此 申 上 条 ,
详出证脉,
戒 人 不 可 妄 行 汗 、下 、
温针也。

^ 太阳中暍, 无汗身重疼痛者, 似伤寒也,但脉弦细芤迟,


非伤寒脉
一 也 。且 有 小 便 已 ,
而洒洒然恶寒毛耸之证,
乃太阳膀胱表气为暑

: 所 伤 而 然 也 。手 足 逆 冷 者 ,
乃暑伤气,气伤不能达四肢, 则寒也。
! 小 有 劳 身 即 发 热 ,□开、前板齿燥者, 乃 劳 则 动 热 。暑 热 益 烈 ,

: 阴液也,
此 皆 中 暍 危 证 。若 以 发 热 无 汗 ,
恶寒身痛,
误为伤寒之
表,
妄行发汗,
则表气愈虚,
恶 寒 更 甚 也 。若 以 手 足 逆 冷 ,
误为阳
虚,
妄加温针,
则暑邪愈盛,
发 热 更 炽 也 。若 以 壮 热 齿 干 ,误 为 胃
火而数下之,
则水源竭淫,
尿 淋 窘 甚 也 。凡 此 之 证 ,皆 中 暍 妄 行
汗、
下、温针致变,
惟 宜 以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主 之 。或 人参汤调辰砂六
一散亦可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经 云 :因 于 暑 汗 ,
烦 则 喘 喝 。 口开,
谓喘
喝 也 。喘 喝 不 止 ,
故前板齿燥。
程知曰:
人 身 之 阳 ,以 汗 而 外 泄 ;人 身 之 阴 ,以 热 而 内 竭 。故
暍 证 禁 用 汗 、下 、温 针 ,
谓 汗 则 伤 阳 ,下 则 伤 阴 ,温 针 则 引 火 内
人也。
张锡驹曰:
洒洒者,
恶 寒 之 象 也 。毛 耸 者 ,
毫毛竖起也。
太阳中臈者,
身热疼靈,
而脉微弱,
此 亦 夏 月 伤 冷 水 ,水 行 皮
中所致也。
〔注 〕 太 阳 中 暍 之 证 ,
身热疼重者,
暑 伤 形 也 ;脉 微 弱 者 ,

294
1
中医
樣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t)

伤 气 也 。以 此 证 脉 揆 之 ,
亦其人夏月盛暑喜贪风凉,
过饮冷水,

气输行于皮中,
表为邪束,
不 得 汗 泄 所 致 也 。此 时 即 以 香 薷 饮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痉湿暍病篇
顺散汗之,
可 立 愈 也 。若 因 循 不 治 ,
则水气既不得外泄于表而作
肿,
势必内攻于里而喘胀矣,
是又当以葶苈大枣汤或瓜蒂一物散
下 之 也 。上 条 戒 人 不 可 汗 下 ,
此 条 示 人 宜 当 汗 下 。仲 景 之 法 ,

是 如 此 ,盖 恐 人 固 执 失 宜 也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身热疼重,
而曰夏月伤冷水,
水行皮中所
致者,
土主肌肉而恶湿,
水 渗 土 而 蒸 发 也 。脉 微 弱 者 ,
热 则 血干而
气 耗 也 。然 夏 月 饮 水 ,
人之常事,
而 曰 伤 ,何 哉 ? 良 由 暑 迫 ,
饮之
过多,
或得之冷水澡洗,
暑反内人也。
张 璐 曰 :按 论 暍 三 条 ,
首 言 动 而 得 之 之 病 ,谓 中 暍 ,
属 外 因;次
言静而得之之病,
虽曰中暍,
实暑病也,
属 内 因 ;末 言 因 热 伤 冷 之
病,
乃中暍之变证,
属 不 内 外 因 ,不 得 以 三 者 混 称 也 。
程应旄曰:
可见中暍之病,
大都阳气在表,
而胃中虚冷,
所以
身热疼重,
而 脉 微 弱 。夏 月 饮 冷 水 ,
里阴郁住表阳,
水气不得宣
泄,
而 行 于 皮 中 ,多 有 此 证 。此 则 开 郁 宣 阳 ,又 为 暍 证 中 增 一
义也。
音切
JL音 殊 抟 音 团 掣 音 彻 暍 音 谒 洒 所 下 切

295
卷十西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
霍乱者,
因风寒 暑 热 ,饮 食 生 冷 之 邪 ,
杂揉交 病 于 中 。正不能
堪,
一任邪之挥霍撩乱,
故令三焦混淆,
清浊相干,
乱于肠胃也。
表甚,
则有头痛身痛、
发 热 恶 寒 之 证 ;里 甚 ,
则有呕吐泻利、
腹中大
痛 之 证 ;寒 甚 ,
则 转 筋 厥 逆 冷 汗 ;暑 甚 ,
则 大 渴 引 饮 不 已 。病既不
同,
治 亦 各 异 。惟 在 详 审 其 因 ,
分而疗之,
庶 卒 然 之 顷 ,不 致 有
误矣。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 答 曰 :呕 吐 而 利 ,
此名霍乱。
〔注 〕 问 曰 :
病有霍乱者,
其 状 何 似 ?答 曰 :
卒然呕吐、
泻利
者 ,是名霍乱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三焦者,
水 谷 之 道 路 。邪 在 上 焦 ,
则吐而
不 利 ;在 下 焦 ,
则 利 而 不 吐 ;在 中 焦 ,
必 既 吐 且 利 。以 饮 食 不 节 ,

热不调,
清浊相干,
阴阳乖隔,
而 成 霍 乱 。轻 者 只 曰 吐 泻 ,
重者挥
霍撩乱,
故曰霍乱。
问 曰 :病 发 热 ,
头痛,
身疼,
恶 寒 ,吐 利 者 ,
此属何病?答曰:此
名 霍 乱 。自 吐 下 ,
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注 〕 此 承 上 条 ,以 详 出 其 证 也 。头 痛 身 疼 ,
发热恶寒,
在表
之风、
寒、暑、
热 为 病 也 ;呕 吐 泻 利 ,
在里之饮食、
生 冷 为 病 也 。具
此证者,
名 曰 霍 乱 。若 自 呕 吐 已 ,
又泻利止,
仍有头痛身疼恶寒,
更复发热,
是里解而表不解也,
宜 用 霍 香 正气汤或香薷饮,
散而和

296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與藏版

之 可 也 。若 不 头 痛 身 疼 ,
恶寒吐泻,
汗出发热,
渴而引饮,
是表解
而里未解也,
宜辰砂六一散或白虎加人参汤,
补而清之可也。

订 正 仲 景 全书伤寒论注霍乱病篇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发 热 、头 痛 、身 疼 、恶 寒 ,
外 感 也 。吐 利 ,
内伤也。上 以 病 名 求 病 证 ,
此以病证实病名,
反复详明之意。
程 应 旄 曰 :霍 乱 之 证 ,
仅见呕吐而利,
谁 不 知 责 重 中 焦 者 !若
病有发热头痛,
身 疼 恶 寒 ,夹 此 吐 利 而 来 ,
表里之间,
仓卒难辨,

从 属 定 名 ,破 去 伤 寒 之 称 ,
名曰霍乱,
不欲人以表惑里也。
沈明宗曰:
吐利已止,
复更发热,
乃 里 气 和 而 表 邪 未 解 ,当从
解 表 之 法 。或 无 表 证 ,
但有腹痛吐利,
此 为 里 邪 未 解 ,当以和里
为主。
伤寒,
其脉微涩者,
本是霍乱,
今是伤寒,
却四五日至阴经上,
转入阴必利,
本呕下利者,
不 可 治 也 。欲 似 大 便 而 反 失 气 ,
仍不利
者,
此 属 阳 明 也 ,便 必 硬 ,
十 三 曰 愈 。所 以 然 者 ,
经尽故也。
〔注 〕 此 承 上 条 辨 发 热 、
头痛、
身疼、
恶 寒 、吐 利 等 证 ,为 类 伤
寒 之 义 也 。若 有 前 证 而 脉 浮 紧 ,
是 伤 寒 也 。今 脉 微 涩 ,
本是霍乱
也 。然 霍 乱 初 病 ,
即有吐利;
伤寒吐利,
却在四五日后,
邪传入阴
经之时,
始 吐 利 也 。此 本 是 霍 乱 之 即 呕 吐 ,
即下利,故不可作伤寒
治之,
俟 之 自 止 也 。若 止 后 似 欲 大 便 ,
而去空气,
仍不大便,
此属
阳明也。然 属 阳 明 者 ,
大便必硬,
虽大便硬,
乃伤津液之硬,
未可
下也,
当 俟 至 十 三 日 经 尽 ,胃 和津回,
便 利 自 可 愈 矣 。若过十三日
大便不利,
为之过经不解,
下之可也。
〔集 注 〕魏 蒸 彤 曰 :
此申解霍乱病,
似乎伤寒,
应为辨明孰为
伤寒之吐利,
孰为霍乱之吐利,
以定治法无误也。伤寒中之吐利,
有 六 经 形 证 ;而 霍 乱 中 之 吐 利 ,
有 表 里 阴 阳 。俱 应 一 一 辨 明 ,
方有
确见,
而不摇惑也。
下利后,
当便硬,
硬 则 能 食 者 愈 。今 反 不 能 食 ,
到后经中,

能食,
复 过 一 经 能 食 ,过 之 一 曰 当 愈 。不 愈 者 ,不 属 阳 明 也 。

297
中医
輪 處
必 读 丛 令 (典 戴 版 J

〔注 〕 此 申 上 条 下 利 后 便 必 硬 之 义 也 。凡 下 利 后 ,肠 胃 空
虚,
津 液 匮 乏 ,当 大 便 硬 ,
硬则能食者,
是为胃气复至,
十三曰津
医宗金鉴卷十四

回,
便 利 自 当 愈 也 。今 反 不 能 食 ,
是为胃气未复, 俟到十三日后,
过经之日, 若颇能食, 亦 当 愈 也 。如 其 不 愈 ,
是为当愈不愈也。
’当

愈 不 愈 者 ,则 可 知 不 属 十 三 日 过 经 便 硬 之 阳 明 ,当属吐利后胃中
虚寒不食之阳明,
或 属 吐 利 后 胃 中 虚 燥 之 阳 明 也 。此 则 非 药 不
可,
俟之终不能自愈也,
理中、
脾约,
择而用之可矣。
〔集 注 〕 张 璐 曰 :若 利 止 而 不 能 食 ,
邪热去而胃气空虚也。
俟 过 一 经 ,胃气渐复,自能食矣。 •
霍乱,
头 痛 发 热 ,身 疼 痛 ,
热多欲饮水者,
五苓散主之;寒多不
用 水 者 ,理 中 丸 主 之 。
〔注 〕霍 乱 者 ,
水 饮 内 发 ,故 吐 泻 交 作 也 。风 寒 外 袭 ,
故头痛
发热,
身 疼 痛 也 。热 多 欲 饮 水 者 ,
是饮热也,主五等散以两解其饮
热 。若 不 欲 饮 水 者 ,
是中寒也,
主 理 中 丸 以 独 温 其 中 。理 中 丸 ,

理中汤和剂作丸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霍乱,
热 多 欲 饮 水 者 ,阳 邪 盛 也 ;寒 多 不
用水者,
阴 邪 盛 也 。五 苓 散 者 ,
水行则热泻,
是亦两解之谓也。
理,
治也,
料理之谓。中,
里也,
里 阴 之 谓 。参 、
术之甘温里也,

草甘平和中也,
干姜辛热散寒也。

沈明宗曰:
此 言 霍 乱 须 分 寒 热 而 治 也 。头 痛 、
发 热 、身疼痛
者,
风 寒 伤 于 表 也 。外 风 而 挟 内 热 ,饮 食 以 致 吐 利 ,
必 欲 饮 水 ,当
以五苓散两解表里,
使邪从汗出,
里 邪 即 从 小 便 而 去 。不欲饮水
者,
寒 多 无 热 ,胃 阳 气 虚 ,
当以理中丸温中散寒为主。此以表里寒
热辨证治病也。
吐利止,
而身痛不休者,
当消息和解其外,
宜 桂 枝 汤小和之。
〔注 〕霍 乱 吐 利 已 止 ,而 身 痛 不 休 者 ,
此 里 和 而 表 未 和 ,当消
息轻重以治之,
故宜桂枝汤,
小汗以和其外也。

298
中医
榀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吐 利 止 ,里 和 也 。身 痛 ,
表退而新虚也。
消息,
犹 言 斟 酌 也 。桂 枝 汤 固 卫 以 和 表 也 。小 和 ,
言少少与服,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霍乱病篇
令过度之意也。
程应旄曰:
吐 利 俱 止 ,毫 无 霍 乱 证 矣 ,
仅 是 身 痛 不 休 ,方 可 从
桂 枝 例 。一 和 解 其 外 ,以 其 中 有 芍 药 之 寒 ,
故犹当消息,
犹曰小
和 。况 吐 利 未 止 ,敢 恣 意 于 寒 凉 也 哉 !
张 锡 驹 曰 :本 经 凡 言 小 和 、
微和者,
谓微邪而毋庸大攻也。
既吐且利,
小便复利,
而大汗出,
下利清谷,
内寒外热,
脉微欲
绝者,
四逆汤主之。
〔注 〕霍 乱 之 为 病 ,
既吐且利,
津液内亡,
小便当少,
而无汗。
今小便复利,
而大汗出,
下利清谷,
脉微欲绝者,
是外之阳虚,
不能
固护,
内之阴寒,
独 盛 于 中 ,内 真 寒 而 外 假 热 也 。故 不 用 理 中 ,


以四逆主之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吐利亡津液,
则 小 便 当 少 ,小 便 复 利 而 大
汗出,
津液不禁,
阳 气 大 虚 也 。脉 微 为 亡 阳 ,
若无外热,
但内寒下
利清谷,
为 纯 阴 证 。此 以 外 热 为 阳 未 绝 ,犹 可 与 四 逆 汤 救 之 。
吴人驹曰:
既 吐 且 利 ,而 大 汗 出 ,
则 泄 路 尽 开 。而 小 便 又 复
利,
云复利者,
反不欲其利,
而 为 收 藏 之 地 也 。下 利 清 谷 ,内寒外
热,
且 脉 微 欲 绝 ,一 线 之 微 阳 ,
挽 回 诚 为 不 易 ,四 逆 之 施 ,讵 可
缓乎?
吐利汗出,
发热恶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者,
四逆汤主之。
〔注 〕霍 乱 ,
吐利汗出,
发 热 恶 寒 ,四 肢 拘 急 ,
手足厥冷者,

中 外 皆寒之证也,
宜四逆汤助阳以胜阴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吐 利 ,四 肢 拘 急 ,
手足厥冷,
里 阴 盛 也 ;汗
出,
发热,
恶寒,
表 阳 虚 也 。宜 四 逆 汤 中 外 合 救 之 剂 也 。
程知曰:
吐 利 而 复 汗 出 ,阳 气 几 于 走 失 矣 。发 热 、
恶寒,
为阳
未尽亡,
四肢拘急,
手 足 厥 冷 ,不 得 不 用 四 逆 以 助 阳 退 阴 也 。又按

299
中医
犒 束
必 读 丛 朽 (4 S 板)

少阴证云:恶寒身踡而利,
手足厥冷者不治。又云:下利恶寒而踡
卧,
手足温者可治。此 之 吐 、
利、汗 出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
而用
医宗金鉴卷十四

四逆治之者,
以有发热一证也。发热为阳未尽亡,
犹是病人生机。
故经又曰:
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吐已下断,
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
通脉四逆

加猪胆汁汤主之。
〔注〕霍乱吐、
下已止,
汗出而厥,
四肢拘急,
脉微欲绝者,

中寒盛极,
阻格阳气不达于四肢也,
宜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
从阴
以通阳也。
〔集注〕成 无 己 曰 :
吐已下断,
津液内竭,
则不当汗出而厥。
今汗出而厥,
四肢拘急不解,
脉微欲绝者,
阳气大虚,
阴气独盛也。
若纯与阳药,
恐阴为格拒,
或呕或躁,
不得复人也。与通脉四逆汤
加猪胆汁,
胆苦入心而通脉,
胆寒补肝而和阴,
引阳药使不被格
拒 。《内经》曰:微者逆之,
甚者从之。此之谓也。
方有执曰:
已,止也。下 ,
即利也。断 ,
绝也。言 吐 、
利两皆止
绝,
而又以其余证之不解者,
更出其治也。
恶寒、
脉微而复利,
利止,
亡血也,
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按 〕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
当是“利不止”。
“亡血”,
当是“亡阳”。
〔注 〕霍乱吐、
下 已止,
若恶寒、
脉 微 而复利,
利不止 者 ,
是阳
气虚也,宜四逆加人参,
益其阳补其气也。
〔集 注 〕林澜曰:霍乱要在审察寒热而治。若果夏月中暑霍
乱,
脉虚、
小便赤少,
不 可 用附子、
干 姜 ,须仔细辨之;利止脉微而
恶寒,
乃可用耳。又 曰 :
中暑霍乱,
只宜五苓散,
加香薷、
扁豆、

根、
姜汁炒黄连之类治之。
四 逆 加 人 参 _方
于四逆汤方内,
加人参一两,
余 依 四 逆 汤 法 。吐 利 发 汗 ,

300
中医
輪 參
必 读 丛 书 (與 藏叛)

平、
小烦者,
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注 〕 霍 乱 ,吐 已 利 断 ,
汗出已止,
脉 平 和 者 ,内 外 俱 解 也 。

订正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霍 乱 病 篇
法当食。食之小烦者,
以吐下后新虚,
不胜谷气故也。节其饮食,
自可愈矣。
〔集注〕郑重光 曰 :
吐、利、
发汗、
脉平,
阴退阳回,
乃有此象,
犹以新虚不胜谷气,
而 致 小 烦 。盖 霍 乱 吐 、
利 ,晬时不可便与饮
食,
以胃气逆反,
仓廪未固,
不可便置米谷耳!
张锡驹曰:霍乱一病,
夏秋最多,
是 风 寒 暑 湿 之 邪 ,中人皆能
病霍乱,非止一寒邪也。若 吐 、
利过甚,
损 伤 中 焦 之 气 ,以致阴阳
间隔,
手足厥冷,
脉微欲绝,
不多饮水者,
无分寒暑,皆宜四逆理中
治之。盖邪盛而正实者,
当泻其邪;邪盛而正衰者,
宜扶其正。况
夏月之时,
阳气浮于外,
阴气伏于内,
复以冷风寒其形,
冷水寒其
胃,
内外皆寒,
风暑之邪,
未有不乘虚入于阴经者。所以夏月只有
阴证,
而无伤寒。今人患暑证死,
而手足指甲皆青者,
阴证也。古
人以大顺散治暑,良有以也。

301
辨可汗病脉证篇
夫以为疾病至急,
仓卒寻按,
要者遽得,故靈集诸可与不可方
治,
比之三阴三阳篇中,
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
出在
诸可与不可中也。
〔注〕夫以疾病至急,
仓 卒寻求,
治法难得。其 要 者 ,
汗、吐、
下也,
故重集汗、
吐、下诸可与不可与之法,
比之三阴三阳篇中,

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篇中者,
亦出在诸可与、
不可与
中也。
大法:春夏宜发汗。
〔注〕春夏阳气舒畅,
故宜发汗,
医治常道,
此大法也。
〔集注〕程应旄曰:
春夏宜发汗者,
发汗有助宣阳气之功,

于春夏发生长育之义。今人多以麻、
桂 二汤,
作春夏之禁药,
其轻
于畔经者,
由其未明天道也。
凡发汗,
欲令手足俱周时出,
以滎染然。一时间许,
亦佳。不
可令如水淋漓。若病不解,
当重发汗。汗多者必亡阳,
阳虚不得
重发汗也〇
〔注〕凡发汗,
令手足俱周时出,
是欲汗缓出周遍,
则邪气悉
去,
正气不伤也。以絷滎然,
不得令如水淋漓为度,不欲汗急出过
多也。若急出过多,
则邪气不尽,
正气反伤矣。倘若病不解,
当重
发汗,
但前汗已多,
更汗必亡、
其 阳 ,阳虚即病不解,
故不敢再发其
中匚 翁 摩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汗也。
〔集注〕成无己曰:
汗缓缓出,
则表里之邪悉去。汗 大 出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不可汗病篇
邪气不除,
但亡阳也。阳虚为无津液,
故不可重发汗。
方有执曰:此叮咛发汗之节度也。
张锡驹曰:
汗乃津液,
汗多则亡津液,
何 以 又 谓 亡 阳 也 ?经
云:上焦开发腠理,
熏肤、
充身、
泽毛,
若 雾 露 之 溉 。盖 汗 虽 津 液 ,
必借阳气之熏蒸宣发而后出,
故汗多亡津液,
而阳亦随之俱亡也。
凡服汤发汗,
中病即止,
不必尽剂也。
〔注 〕服汤发汗,
汗出病解,
便可止再服,
不必定然尽剂。
〔集注〕程应 旄 曰 :中 病 即 止 ,
亦麻黄、
桂枝互举之词,
示撙
节于“中”字 ,
所以严不中之禁也。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
丸散亦可用,
要 以 汗 出 为 解 。然不如
汤,
隨证良验。
〔注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
一时仓卒 无 汤 ,以丸散代之亦可,
要不过以汗出为解耳。然 丸 散 乃 定 剂 ,
不如汤可随证而进,
其验
甚准,
故曰良也。
〔集注〕程应旄曰:
丸散仅可从权,
随证则不如汤。
夫病脉浮大,
问病者,
言但便硬耳。设利者为大逆。硬 为 实 ,
汗出而解,
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注〕脉浮大,
属 表 未 解 ,虽 有 便 硬 里 实 ,
亦不可利下,
何以
故?因脉浮也。当 先 解 其 外 ,
表 解 热 除 ,内 外 和 谐 ,
而大便自通
矣 。设用利药,是为大逆也。
〔集注〕成 无 己 曰 :
结胸虽急,
脉浮大尤不可下,
下之即死,
况此便硬乎?论中有云:本发汗而复下之,
此为逆•,
若先发汗,

不为逆,
此之谓也。

辨不可汗病脉证篇
脉霜而 弱 ,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微反在上,
涩反在下。微则
冲医
撝象 必 读 书 (典 藏 跋 )

阳气不足,
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
中风汗出,
而反躁烦,
涩则无血,
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
躁不得眠。
医宗金鉴

〔注 〕浮 而 无 力 ,
濡 脉 也 。沉 而 无 力 ,
弱 脉 也 。浮中沉俱无
力,
似有似无,
微脉也。滞 而 不 流 利 ,
涩 脉也。颠谓浮也,上谓寸
也,
下谓尺也。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微反在上,
涩反在
卷十五

下,
谓关脉浮濡沉弱。寸 脉 微 ,
尺 脉 涩 ,阳虚则寸脉微,
血少则尺
脉涩。此阳虚血少,不可汗之 脉 也 。阳虚当汗出恶寒,
血少当心
烦发热。此阳虚血少,
不可汗之证也。若误认为太阳中风而发其
汗,
必致阴阳相失而两亡,
则反烦躁不眠,厥而且寒矣。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弦反在上,
微反在下。弦为
阳运,
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
不可发汗,
发汗
则寒栗,
不能自还。
〔注〕此谓关 脉 浮 濡 沉 弱 ,
寸脉弦,
尺 脉 微 也 。弦为少阳热
邪之诊,
微为少阴寒邪之诊,
故曰上实下虚也。然微弦同见,
虚实
未审,
惟察其人意欲得温,则 非 恶 寒 在 表 ,
而是畏寒在里也,
故不
可发汗。若误发其汗,
则阴愈盛而生寒栗,
阳愈衰而不能自还矣。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
不 可 发 汗 ;发汗则大便遽,
腹中干,
胃燥
而烦。其形相像,
根本异源。
〔注〕凡诸病 得 数 动 脉 者 ,
有余诊也,
可 发 汗 。若按之微弱
者,
是外假实而内真虚也,
不可发汗。若 误 发 其 汗 ,
伤其津液,

腹中干,大便难,胃燥而烦,
其形似胃实热结之阳明。究 其 根 本 ,
实由发虚家汗,
致成津枯虚燥之阳明也。故 曰 :
其形相像,根本异
源也。
〔集注〕程 知 曰 :
动数为热,
微弱为虚,
发 汗 动 津 液 ,则便难
腹 干 ,胃燥而烦。此与阳明里热之证,
虽曰其形相似,
而根本则有
虚实之不同也。
张志聪曰:
数动阳脉也,
微弱阴脉也。诸脉得动数微弱者,犹

304
中医
輪象 4 读 丛 书 (輿藏跃

言左右三部,
或得动数之脉而按之微弱者,皆不可发汗。发汗则
津液内竭,
故 大 便 难 ;水 气 外 泄 ,
故 腹 中 干 ;火 热 上 蒸 ,
故胃燥而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不可汗病篇
烦 。其形相像者,
汗后而燥证相同也。根 本 异 源 者 ,
动数之脉属
乎阳,
微弱之脉属乎阴,
有阴、
有阳、
有虚、
有实也。
厥,
脉紧,
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
舌萎声不得前。
〔注〕可发汗之脉,
必阴阳俱紧,
今 厥 而 脉 紧 ,乃 少 阴 之 紧 ,
非太阳之紧也。若发其汗,
则伤少阴之气,
声乱咽嘶,
舌萎声不得
前之证作矣。
〔集注〕成无己曰:
厥 而 脉 紧 ,则少阴伤寒也。法 当 温 里 ,

反发汗,
则损少阴之气。其脉不能人肺中,
循喉咙挟舌本,故声乱
咽嘶,
舌萎声微,
言语不得高也。
魏慕彤曰:
此段就厥证论脉,
知阳虚禁汗,
因明诸逆发汗之贻
误也。厥 者 ,
凡厥有冷厥、
热厥、
蛔厥、
寒热相胜之厥。但 见 紧 脉 ,
无论何厥,
病皆在阴。若发 汗 反 攻 其 阳 ,
则 气 散 血 竭 。夫舌根于
肾,
声出于肺,
声乱咽噺,
肺 气 欲绝也。舌 萎 ,
即萎不为用也。声
不得前,
本气不振也。皆由于发汗,
散亡其肾、
肺二脏真气也。
动气在右,
不可发汗;发汗则麵而渴,心 苦 烦 ,
饮即吐水。动
气在左,
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
筋惕肉網。动 气 在 上 ,

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
正 在心端。动 气 在 下 ,
不可发汗;发汗则
无汗,
心中大烦,
骨节苦痛,
目晕恶寒,
食则反吐 ,
谷不得前。
〔注 〕动 气 者 ,
筑 筑 然 气 跳 动 也 。脐 之 上 下 左 右 ,四脏之位
也。四脏之气,
不安其位故动也。缘素为客邪所据,
本脏之气,

失其守,
尚赖中州胃气为主,
即有表邪,
不可发汗,
恐胃中之气液
两伤,
本脏失养,
则所不胜之邪,因而同病也。动 气 在 右 ,
肺气不
治,
心不恒德。若误汗之,
则心气愈热,
血脉沸腾,
故衄而渴、
苦烦
也;肺失治节,
不能通调水道,
故饮即吐水也。动 气 在 左 ,
肝气不
治,
肺不恒德。若误汗之,
则肝虚失升,
故头眩也;若汗出不止,

305
f 医 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液失养筋肉,
故惕哨也。动气在上,
心气不治,
肾不恒德。若误汗
之,
则心气虚,
故肾气上冲,
正在心端也。动气在下,
肾气不治,

J£ 不恒德。若误汗之,
肾水虚竭,
故骨痛、
恶寒无汗,心烦目晕也;脾
^ 土过燥,
不守常化,
故食则反吐,
谷不得近也。
金 〔集注〕程 知 曰 :
此 言 动 气 不 可 发 汗 也 。盖 正 气 内 虚 ,
脏气
^ 不治,故气筑筑然动。动气为里虚,
故不可发汗。
程应旄曰:
脏气不安 其 位 ,
故 动 。因素有邪据,
本脏之气,

f: 在依附之间,
最易离经,
所恃奠定之者,
全赖胃气为之主。发汗虚
I 其胃气,则四脏失所养,
反被邪攻,各见离经之象,
病虽左右上下
之不同,要其失于建中之义则一也。
咽中闭塞,
不 可 发 汗 ;发 汗 则 吐 血 ,气 微 绝 ,
手足厥冷,欲得踡
卧,
不能自温。
〔注 〕少阴之脉,
循喉咙系舌本,
咽中闭 塞 ,
少阴之气不能上
通也。若强发少阴汗,
阳微不能作汗,
必动其血,
故吐血,
气微绝,
踡卧厥冷,
不能自温也。
〔集注〕程 知 曰 :
咽中闭塞,
不可发汗,
盖 阴 邪 盛 也 ,强发其
汗,
必动其血。至于吐血、
气欲绝,
则并肾中之微阳不能自存,

遂手足厥冷,
欲得踡卧,
不能自 温 。夫 下 厥 上 竭 ,
踡卧厥冷,
在少
阴皆危证也。
程应旄曰:
汗剂为阳,
施 于 阴 经 则 逆 。咽 中 闭 塞 ,由少阴液
少,
肾气不能上通也。发少阴汗,
则下厥上竭,故见证如此。
咳者则剧,
数吐涎沬,
咽中必干,
小便不利,
心中饥烦,
晬时而
发,
其形似拒,
有寒无热,
虚 而 寒 栗 。咳 而 发 汗 ,
蜷而苦满,
腹中
复坚。
〔注 〕 咳者则剧,咳之甚 也 。数 吐 涎 沫 ,
肺 伤 液 耗 矣 。故咽
干、
小便不利,
心中饥烦也。晬 时 ,
周时也,
谓周时一发。其形似
疟,
有寒无热,
中虚而生寒栗也。若误以为形寒之咳而发其汗,

306
中医
临、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毅 )

肺气既虚而卫阳又亡 。阳气 两 伤 ,
不能温及中下,
阴气凝于内外,
自蜷而苦满,
腹中复坚矣。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不可汗病篇
〔集注〕程 知 曰 :
此承上言濡弱弦微之脉,
其有咳者,
则病
剧,
而不可汗也。咳则数吐涎沫,
其 咽 中 必 干 ,小便必不利;膈中
阳虚,
必心中饥而烦。卫气一日夜五十度周于身,
阳虚不能自卫,
故晬时寒栗如疟,
但 有 寒 无 热 。此 而 发 汗 ,
则 阳 气 愈 虚 ,阴寒益
盛,
必踡而苦满,腹中转坚也。
咳而小便利,
若失小便者,
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而逆。
〔注〕咳多饮病,
小便应不利,
若小便利,
知无饮也。今咳而
遗失小便,
是不但无饮,
且系下焦阳虚,
膀胱不固之咳也,
故不可
发汗,
汗出则阳气愈衰,
四肢逆冷矣。
〔集注〕程知曰:
《内经》谓肾咳不已,
膀胱受之。膀 胱 咳 状 ,
咳而遗尿。故咳而小便利,
若失小便者,
是肾中阳虚也,
发汗则阳
气益亡,
故厥冷。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
目眩者死,
命将难全。
〔注〕不当汗而汗,当 汗 而 过 汗 ,皆 致 逆 ,
故曰:
诸 逆 也 。发
汗 致逆之病,
病微者难差,
病 剧 者 则 死 。剧 者 ,
谓阳脱见鬼则言
乱,
阴脱目盲则目眩也。
〔集注〕程 应 旄 曰 :
诸 逆 属 少 阴 居 多 ,阴 寒极矣。发汗是重
夺其阳,
虽有微剧不同,
皆关于死,
明乎阳为人命之根也。
伤寒头痛,
翕翕发热,
形象中风,
常 微 汗 出 ,自呕者,下之益
烦,
心懊铱如饥;发汗则致痉,
身强遽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
便;灸则发咳睡。
〔注 〕头痛翕翕发热,
汗出则呕,
形相中风者,
当以桂枝汤解
肌。若下之,
重则变结胸痞硬,
轻则为心中益烦、
懊侬如饥。不以
桂枝汤解肌,
而以麻黄汤发汗,
表虚风入则致痉,
故身强难以屈伸
也 。或以火熏蒸劫汗,
则不得小便,
热从湿化而发黄也。灸则火

307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邪伤肺,
故发咳唾不已也。
〔集注〕成无己曰:
若反下之,
邪热乘虚流于胸中为虚烦,

医宗金鉴卷十五

中懊侬如饥。若发汗则虚表,
热归经络,
热甚生风,
故身强直而成
瘙 。若熏之则火热相合,
消烁津液,
故小便不利而发黄。肺 恶火,
灸则火热伤肺,
必发嗽而咳唾也。
高士宗日:
汗、下、
火熏,
施治各异,
损正则一,
故举下之、

之,
与发汗而并论之也。
魏蒸彤曰:此申明虽有表证宜汗,
亦当详察知禁也。似中风
头痛,
翕翕发热,
桂枝证也,呕则仍是水饮内蓄矣。误 下 益 烦 ,

侬如饥,
则未下时已烦可知,
此特更甚耳。若 再 误 汗 ,
表虚风入,
故身强难以屈伸。火 熏 逼 汗 ,
热人于里,
故 小 便不得。盖小便利
者不成黄证,
发黄则小便为湿邪所阻,
热邪所耗可知。灸则热上
冲,
故咳唾脓血也。

辨可吐病脉证篇
大 法 :春 宜 吐 0
〔注 〕汗 、
吐、下,
治 病 之 大 法 。谓 春 宜 于 吐 者 ,
是象天之春
气上升以立法也。然凡病有当吐者则吐之,又不可一概而论也。
〔集注〕程应旄曰:
吐法从升,
有发陈之义,
故曰:
春宜吐。
凡用吐汤,
中病便止,
不必尽剂也。
〔注 〕凡 用 吐 汤 ,
原 以 去 上 焦 之 邪 ,中病即止。若病去而过
用之,
反伤中气,
所以不必尽剂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吐 以 去 上焦之邪。上 焦 为 清 阳 之 分 ,

之过剂则邪去,
而所伤者膻中之阳,
阳固不可不宝惜也。
病胸上诸实,
胸 中 郁 郁 而 痛 ,不 能 食 ,
欲使人按之,
而 反有涎
睡 ,下 利 曰 十 余 行 ,
其脉反迟,
寸□脉惟滑,
此 可 吐 之 。吐 之 利
则止。

308
_ 輪森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注 〕胸 上 诸 实 ,
谓 或 痰 、或 热 、或 寒 之 类 也 。诸 实 为
胸中郁郁而痛,
不 能 食 也 。欲 使 人 按 之 ,
不但痛不能减,
而反有涎
唾,
知 邪 在 胸 中 盛 满 ,得 按 而 上 溢 也 。经 曰 :
下 利 脉 迟 而 滑 者 ,内 订
实 也 。今 下 利 日 十 余 行 ,
其脉反迟,
寸口惟滑,
知寒实在上,
水不 f

下输膀胱而走大肠也,
故但吐之利自止也。 1
〔集 注 〕 张 璐 曰 :
痛不得食,按之反有涎唾者,知有寒痰在胸 书
中也。下 利 脉 迟 ,寸口惟滑者, 为膈上实,故吐之则利自止也。 I
病手足逆冷,
脉 乍 结 ,以 客 气 在 胸 中 ,
心下满而烦,
欲食不能 遙

食者,病在胸中, 当吐之。 胃
〔注 〕病 人 手 足 厥 冷 ,
脉 乍 结 者 ,以 寒 邪 结 气 ,
结 在 胸 中 ,阳 ^
气 不 能 四 达 也 。心 下 满 而 烦 者 ,
实 结 则 满 ,阳 郁 则 烦 也 。欲食不 I

能食者,是客气病在胸中, 故当吐之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此 与 瓜 蒂 散 证 同 。彼 云 脉 乍 紧 ,
此云脉 丨
乍结,
惟 此 有 异 。紧 为 内 实 ,
乍紧则邪在胸中,
实 而 未 深 也 ;结 为 丨
结实,
乍结则邪在胸中,
结 而 未 深 也 。虽 所 治 倶 同 ,
但轻之、
重之,
不无别也。
程知曰:
脉 来 缓 ,时 一 止 复 来 ,曰 结 。结 者 ,痰 气 结 滞 之 名 。
此 与 瓜 蒂 散 证 同 。但 彼 云 脉 乍 紧 则 为 寒 邪 盛 ,
此云脉乍 结 则 为 痰
气实也。
张 锡 驹 曰 :病 人 手 足 厥 冷 者 ,
气机内结,
不能外达于四肢也。
心下满而烦者,
邪实则满,
正伤则烦也。
魏荔彤曰:
脉乍结,
非脉之本然,
乃有形之邪,
阻碍其胸中宗
气,
故荣卫之气不能畅行,
非同于气血虚微,
不能流布之结也。
宿食在上脘者,
当吐之。
〔注 〕 胃 有 三 脘 :宿 食 在 上 脘 者 ,
痛在胸膈,
痛则欲吐,
可吐
不 可 下 也 ;在 中 脘 者 ,
痛在心口,
痛欲吐或不吐,
可吐可下 也 ;在 下
脘者,
痛在脐上,
痛 不 欲 吐 ,不 可 吐 可 下 也 。故 曰 :
宿食在上脘者,

309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当吐 之 。此 详 凡 在 上 者 ,
皆 可吐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宿食在中下脘,
则宜下,
宿食在上脘,

医宗金鉴卷十五

当 吐 。《内经》曰 :其 高 者 因 而 越 之 ,
其下者引而竭之。
方有执曰:
上脘,
谓胃腑之口也。
张 志 聪 曰 :胃为 水 谷 之 海 ,
有 上 脘 、中 脘 、
下 脘 之 分 。上 主 纳 ,
中主化,
今食在上脘,
不得腐化,
故为宿食,
当吐之。
程应旄曰:
宗气聚于胸中,
升 降 呼 吸 出 焉 。清 阳 之 分 ,岂容油
物 留 滞 ?吐 以 宣 之 ,
使 无 障 碍 也 。若 属 表 邪 传 人 ,
无形而有形,

痞满结胸,
另有治法,
均非宜矣。

辨不可吐病脉证篇
具见六经中。

辨可下病脉证篇
大 法 :秋 宜 下 。
〔注 〕 天 至 秋 则 气 降 ,物 至 秋 则 成 实 ,
实 则 宜 下 。凡 邪 在 下
者 ,俱 宜 取 法 乎 此 义 也 。
凡可下者,
用汤胜丸散,
中 病 便 止 ,不必尽剂也。
〔注 〕 汤 者 荡 也 ,
丸 者 缓 也 。下 药 贵 速 ,
故凡服下药用汤,

以胜丸也。 中 病 即 止 ,
不必尽剂者,
恐尽剂反伤其正气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用汤胜丸,
贵活法也。中病即止,
示节
制也。
下利,
三部脉皆平,
按之心下硬者,
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
〔注 〕 下 利 心 下 硬 者 ,
诸 泻 心 汤 证 也 。若 寸 、
关 、尺三部脉平
实有力,
虽下利仍宜攻其硬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三 部 脉 皆 平 ,血 气 和 可 知 矣 。心 下 硬 实
也,
所以急下之也。
\
310
中医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张锡驹曰:
本 经 云 :若 自 下 利 者 ,
脉 当 微 厥 。今 反 和 者 ,
此为
内实也,
宜下之。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可下病篇
下利,
脉迟而滑者,
内 实 也 。利 未 欲 止 ,
当 下 之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 脉 迟 不 能 兼 滑 ,
惟浮取之迟,
沉取之滑,
则 有 之 矣 。今
下利脉迟而滑,
谓浮迟而沉滑也,
浮迟则外和,
沉 滑 则 内 实 。欲止
内 实 之下利,
仍当下之,
使 积 去 则 利 自 止 ,宜 大 承 气 汤 。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迟而滑,
滑 在 下 而 迟 在 上 ,知 为 物 阻 之
迟,
非寒阴之迟,
故但下其所阻,
则内实去而利自止矣!
问 曰 :人 病 有 宿 食 ,
何 以 别 之 ? 师 曰 :寸 □ 脉 浮 而 大 ,按 之 反
淫,
尺中亦微而涩,
故知有宿食,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按 〕 尺 中 “微 ”字 ,当 是 “大 ”字 ,
若 是 “微 ”字 ,断 无 当 下
之理。
〔注 〕 寸 口 脉 浮 而 大 ,
按之反涩,
谓 按 之 且 大 、且 涩 、且有力
也,
关 上 尺 中 亦 然 。大 涩 有 力 ,
为实而不利之诊,
故知有宿食也,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集 注 〕 程 知 曰 •.滑 为 有 食 ,
结滞经宿,
则 脉 涩 矣 。尺 以 候
内,
沉以候里,
故宿食之脉,
按之反涩,
尺中亦大而涩也。
下 利 不 欲 食 者 ,以 有 宿 食 故 也 ,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注 〕初 下 利 不 欲 食 者 ,
是伤食恶食,
故 不 欲 食 也 。若 久 下
利 不 欲 食 者 ,是 伤 脾 ,
食 后 饱 胀 不 欲 食 也 。今 初 下 利 即 不 欲 食 ,

知有宿食也,
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无疑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伤食恶食,
故不欲食,
与不能食者自别。
下利有此,
更无别样虚证,
知非三阴之下利,
而为宿食之下利也,
故当下之。
下 利 差 ,至 其 年 月 曰 时 复 发 者 ,
以 病 不 尽 故 也 ,当 下 之 ,
宜大
承气汤〇
〔注 〕下 利 差 后 ,
至其年月日时而复发其利者,
此宿食积病

311
中医
必 遗 丛 书 (4 藏 版 )

攻 之 不 尽 故 也 。若 其 人 形 气 不 衰 ,
饮食尚强,
当 攻 其 未 尽 ,自不复
发矣,
宜大承气汤。
医宗金鉴卷十五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其 期 也 ,
谓周其一年之月日期也。
程应旄曰:
下利差后,
而余邪之栖于肠胃回折处者未尽,
是为
伏 邪 。凡 得 其 候 而 伏 者 ,
仍应其候而伸下,
则搜而尽之矣。
下利脉反滑,
当有所去,
下 乃 愈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此 承 上 条 互 发 其 义 ,以 详 其 脉 也 。下 利 脉 反 滑 ,
是证
虚脉实,
不 相 宜 也 。若 其 人 形 气 如 常 ,
饮食如故,
乃有当去之积未
去也,
下之乃愈,
宜大承气汤。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滑为实,
故可行通因通用之法。
病腹中满痛者,
此为实也,
当下之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腹 中 不 满 而 痛 者 ,
病或属虚,
若满而痛,
则 为 实 矣 ,当
下之,
宜大承气汤。
〔集 注 〕 张 璐 曰 :腹 中 既 满 且 痛 ,
为实结无疑,
急须下之。
程应旄曰:
病腹中满痛,
虽在阴经,
亦可下,
不必其为阳明矣。
伤寒后脉沉,
沉 者 ,内 实 也 ,
下之解,
宜大柴胡汤。
〔注 〕 伤 寒 后 不 解 ,
脉沉,
沉 而 有 力 者 ,内 实 也 ,宜 以 下 解 。
然其人必午后小有潮热,
故取大柴胡两解之也。
脉双弦而迟者,
必心下硬,
脉大而紧者,
阳中有阴也,
可下之,
宜大承气汤。
〔注 〕 双 弦 ,谓 左 关 、右 关 皆 见 弦 脉 也 。左 关 脉 弦 ,
肝本脉
也 ;右 关 脉 弦 ,
木 刑 土 也 。弦 者 ,
饮 也 ;迟 者 ,
寒 也 。心 下 硬 者 ,

肝邪挟寒饮而伤胃,
故不可下,
乃 生 姜 泻 心 汤 证 也 。若 脉 大 按 之
紧,
是阳有余而阴亦实也,
乃有余之硬,
非胃伤者比,
故可下之,

大承气汤也。

辨不可下病脉证篇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微反在上,
涩 反 在 下 。微则
\

312
中 医 , 盧 一 ;“
............ ” 專 ,x.读 丛 书 (典 * 吠 ) ;

阳气不足,
溫 则 无 血 ;阳 气 反 微 ,
中风汗出,
而 反 躁 烦 ;涩 则 无 血 ,
厥 而 且 寒 。阳 微 则 不 可 下 ,
下之则心下痞硬。

订 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不可下病篇
〔注 〕 此 即 前 不 可 发 汗 之 条 。所 谓 关 脉 浮 濡 沉 弱 ,
寸脉微,
尺脉涩,
阳 虚 血 少 之 诊 也 。汗 既 不 可 ,
下亦不可,
均为阳虚故也。
若误下之,
则寒虚内竭,
心下痞硬,
必成太阴误下下利之痞硬矣。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误汗亡阳分之阳,
误 下 亡 阴 分 之 阳 。无
阳则阴独,
而地气得以上居,
故心下痞硬。
脉濕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弦反在上,
微 反 在 下 。弦为
阳运,
微为阴寒,
上 实 下 虚 ;意 欲 得 温 ,
微弦为虚,
虚者不可下也。
. 〔注 〕此 亦 前 不 可 发 汗 之 条 。所 谓 关 脉 浮 濡 沉 弱 ,
寸脉弦,
'尺 脉 微 ,
上 实 下 虚 之 诊 也 。微 弦 为 虚 ,
既不可汗,
亦不可下,
下虚
故也。

....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虚家下之,
是为重虚。
脉濕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浮反在上,
数 反 在 下 。浮为
阳虚,
数 为 无 血 ;浮 为 虚 ,
数 生 热 ;浮 为 虚 ,
自 汗 出 而 恶 寒 ;数 为 痛 ,
振 而 寒 栗 ;微 弱 在 关 ,
胸下为急,
喘汗而不得呼吸,
呼吸之中,
痛在
于 胁 。振 寒 相 搏 ,
形如疟 状 。医 反 下 之 ,
故 令 脉 数 发 热 ,狂 走 见
鬼,
心下为痞,
小便淋漓,
少腹甚硬,
小便则尿血也。
〔注 〕此 谓 关 脉 浮 濡 沉 弱 ,
寸脉浮,
尺 脉 数 也 。关 濡 弱 为 中
气虚乏,
寸浮无力为阳虚,
尺 数 无 力 为 血 虚 。阳虚故汗自出而恶
寒,
血 虚 故 身 痛 振 寒 而 栗 ,中 气 虚 乏 故 胸 膈 气 急 ,喘 汗 而 不 得 呼
吸,
呼 吸 之 中 痛 引 于 胁 也 。振 寒 相 搏 ,
形如疟状,
里邪不实,
表邪
未解,
医反下之,
虚阳未罢之表尽陷于里,
故令脉虚数无伦,
发热
狂走见鬼,
心下为痞,
少腹甚硬,
小便淋漓、
尿血也。
〔集 注 〕 张 璐 日 :
寸 口 浮 濡 而 关 弱 尺 数 者 ,以 其 人 阳 气 本 虚 ,
虚阳陷于阴分也,
若误下伤血,
必致狂走、
痞满、
尿血也。
魏 荡 彤 曰 :前 虚 寒 之 忌 下 易 知 ,
此虚而兼热之忌下难知,
故两

313
中医
必 读 丛 令 (典 藏 牍 )

条相映互言,
以示禁也。
脉濯而紧,
濡则卫气微,
紧 则 蒈 中 寒 ;阳 微 卫 中 风 ,
发热而恶
医宗金鉴卷十五

寒 ;营 紧 卫 气 冷 ,
微呕心内烦。医 为 有 大 热 ,
解肌而发汗,
亡阳虚
烦躁,
心下苦瘩坚,
表里俱虚竭,
卒起而头眩,
客 热 在 皮 肤 ,怅怏不
得 眠 。不 知 胃 气 冷 ,
紧寒在关元,
技巧无所施,
汲 水 濯 其 身 。客热
因时罢,
栗 栗 而 振 寒 ;重 被 而 覆 之 ,
汗出而冒颠,
体惕而又振,
小便
为微难,
寒气因水发,
清 谷 不 容 间 。呕 变 反 肠 出 ,
颠倒不得安,

足为微逆,
身 冷 而 内 烦 。迟 欲 从 后 救 ,
安可复追还I
〔注 〕脉 濡 而 紧 ,
谓 浮 濡 而 沉 紧 也 。濡 则 卫 表 微 ,紧 则营里
寒,
外有发热汗出恶寒之表,
内有微呕心烦之里。医 为 有 热 ,
解肌
发汗,
表阳愈虚,
而生烦躁,
里寒更急,
心下痞硬,
表虚里冷,
故卒
起头眩,
怅 怏 不 眠 。若 徒 以 客 热 在 肤 ,
不知中寒在里,
而以冷水灌
身,
虽客热因而时罢,
但栗栗振寒,
不 容 不 重 被 而 覆 之 。汗出必
眩,
惕振厥逆,
下利清谷,
烦 躁 不 安 而 死 。以中外之阳两亡,
不能
复还也。
〔集 注 〕张 锡 驹 曰 :汗 出 而 冒 顛 者 ,
汗出则阳气外亡,
头昏冒
而目不明,
故 曰 冒 顛 。小 便 为 微 难 ,阳 亡 而 气 不 施 化 也 。清谷不
容间,
下 利 清 谷 无 间 隙 之 时 也 。呕 变 者 ,呕 出 之 味 变 也 。肠出者,
下利而广肠脱出也。
脉浮而大,
浮为气实,
大 为 血 虚 ;血 虚 为 无 阴 ,孤 阳 独 下 阴 部
者 ,小 便 当 赤 而 难 ,
胞 中 当 虚 。今 反 小 便 利 而 大 汗 出 ,
法应卫家当
微,
今反更实,
津 液 四 射 ;蒈 竭 血 尽 ,
干烦而不得眠,
血薄肉消,

成 暴 液 。医 复 以 毒 药 攻 其 胃 ,
此 为 重 虚 。客 阳 去 有 期 ,
必下如汚

泥而死。
〔注 〕 脉 浮 而 大 ,
谓脉浮取有力,
按之大而无力,
乃革脉象
也 。浮 为 气 实 外 急 ,
大为血虚中空,
血虚甚则亡阴,
阴亡则阳无偶
也,
故 日 :孤 阳 独 下 阴 部 。谓 卫 阳 下 就 其 阴 ,
小 便 当 赤 而 难 ,以胞

314
中医
輪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中虚竭也。若 阳 不 下 就 其 阴 ,
则小便反利而大汗出,
是卫阳表虚,
邪阳内人,
无阴以化,
故反更实,
致 津 液 四 射 ,营 竭 血 尽 ,肉消胃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不可下病篇
干,
烦 不 得 眠 也 。医 不 知 此 ,
乃以中空暴液之阳明,
误为胃实,

以峻药攻之,
则 为 虚 虚 。 胃阳 之 去 可 期 ,
必下污秽如泥而死也。
〔集 注 〕程 知 曰 :此 言 气 实 血 虚 之 脉 ,
小便利而大汗出者,

可下也。
程应旄曰:
无阴而孤阳独下阴部,
倘得小便赤而难,
则胞中不
虚,
仅为阳抟。阳未离,
则 阴 得 滞 而 未 散 。今 反 小 便 利 而 大 汗 出 ,
则 卫 气 更 微 矣 。其 反 更 实 者 ,
非卫阳之实,
而 客 阳 之 实 也 。卫阳
犹或抱阴,
客阳则专于攻阴,
故津液四射,
而为小便利,
为大汗出。
热甚逼阴,
所以营竭血尽,
干烦而不得眠,
血 薄 肉 消 而 成 暴 液 。暴
液云者,
点 滴 皆 火 气 煎 熬 而 出 也 。毒 药 攻 胃 ,
则土败而四藏无生,
下如污泥而死矣。
伤寒,
脉阴阳俱紧,
恶寒发热,
则 脉 欲 厥 ;厥 者 ,
脉初来大,

渐小,
更来渐大,
是 其 候 也 。如 此 者 ,
恶寒甚者,
翕翕汗出,
喉中
痛 ;若 热 多 者 ,目 赤 脉 多 ,睛 不 慧 。医 复 发 之 ,
咽 中 则 伤 ;若 复 下
之,
则两目闭,
寒 多 便 清 谷 ,热 多 便 脓 血 ;若 熏 之 ,
则 身 发 黄 ;若 熨
之,
则 咽 燥 。若 小 便 利 者 ,
可 救 之 ;若 小 便 难 者 ,
为危殆。
〔注 〕 伤 寒 ,
脉 阴 阳 俱 紧 ,恶 寒 发 热 ,
太 阳 表 证 也 。则 脉 欲
厥,
谓浮紧之脉,
初大渐小,
知 为 欲 厥 之 脉 也 。初 来 大 ,
阳为之也,
故 发 热 ;渐 渐 小 ,
阴为之也,
故 发 厥 。更 大 更 热 ,
更小更厥,
是其候
也 。如 此 者 ,
当 以 寒 热 别 其 厥 。恶 寒 甚 ,
翕翕汗出,
咽中痛,
是少
阴 寒 厥 也 ;发 热 多 ,目 赤 脉 多 ,睛 不 了 了 ,
是 阳 明 热 厥 也 。寒甚 热
多之厥,
而误发之,
则 咽 痛 似 伤 ;而 误 下 之 ,
则 两 目 多 闭 。凡厥者
必下利,
寒厥之利,
下 利 清 谷 也 ;热 厥 之 利 ,
下 利 脓 血 也 。此又以
利 辨 厥 之 寒 热 也 。若 以 熏 蒸 取 汗 ,
则发身黄,
湿 热 合 也 。若 以 火
樊取汗,
则咽燥,
火 甚 伤 津 也 。若 小 便 利 者 ,
则阴未亡,
故可救之;

315
< :中 医 樣 康
… ㈣ 丛 书 ( 典 麵 ) ------------------------------

• 小便难者,
则阴已亡,
为危殆也o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外伤于寒,
为湿热之病,
不可汗、
下、熏、
医 樊也D
宗 张璐曰:脉 来 厥 者 ,知 厥 逆 之 寒 热 交 胜 也 。初 来 大 者 ,
为邪气
金 鼓 动 ;渐 渐 小 ,
为 正 气 受 伤 ;更 来 渐 渐 大 ,
为 邪 气 复 进 也 。盖因其
I 人正气本虚,
不能主持,
随 邪 气 进 退 ,故 其 脉 亦 随 邪 气 进 退 ,
忽大

忽 小 也 。小 便 利 者 ,津 液 未 竭 ;小 便 难 者 ,
津液已绝, 为危殆也。
^ 伤 寒 发 热 ,□ 中 勃 勃 气 出 ,头痛目黄, 衄 不 可 制 。贪 水 者 必

五 呕,
恶 水 者 厥 。若 下 之 ,
咽 中 生 疮 。假 令 手 足 温 者 ,
必下重便脓
血 。头 痛 目 黄 者 ,
若 下 之 ,则 目 闭 。贪 水 者 ,若 下 之 ,
其脉必厥,

声嚶,
咽 喉 塞 ;若 发 汗 ,
则战栗,
阴 阳 俱 虚 。恶 水 者 ,若 下 之 ,
则里
冷 不 嗜 食 ,大 便 完 谷 出 ;若 发 汗 ,
则□中伤,
舌上白胎,
烦躁,
脉数
实,
不大便六七曰,
后 必 便 血 ;若 发 汗 ,
则小便自利也。
〔注 〕 伤 寒 发 热 ,口 中 勃 勃 气 盛 而 出 ,
头痛目黄,
将欲作衄,
衄不可制,
以阳邪盛,
故 衄 之 甚 也 。贪 水 者 ,
水与热搏,
故呕也:恶
水者,
里 阴 寒 盛 ,故 厥 也 。伤 寒 发 热 ,口中出气盛者,
若下之,
热邪
人浅,
咽 中 生 疮 ;人 深 ,
下 重 脓 血 。头 痛 目 黄 者 ,
若下之,
则两目
闭,
液 伤 干 淫 也 。贪 水 者 ,
若下之,
热去水停,
故肢厥声嘤,
咽喉塞
也 ;若 发 汗 过 多 亡 阳 ,
故战栗,
表 里 俱 虚 也 。恶 水 者 ,
若下之,
里寒
更甚,
故不嗜食,
下 利 完 谷 也 ;若 发 汗 动 其 虚 阳 ,
故口中疮,
舌上白
胎 烦 躁 也 。若 脉 数 有 力 ,
不大便而恶水,
热在于阴,
故六七日后必
便 血 也 。若 更 发 其 汗 ,
阴阳俱虚,
故小便自利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伤寒发热,
热 在 表 也 ;口 中 勃 勃 气 出 ,
热在
里 也 。头 痛 目 黄 ,
衄不可制,
所感之寒与所郁之热,
共蒸于上也。
此当以贪水、
恶 水 辨 之 :贪 水 者 ,
阴虚而热胜,
水人而热与之拒,

呕 也 ;恶 水 者 ,
阳虚而寒胜,
水人而阳气不任,
故 厥 也 。盖热气挟
寒邪上蒸,
法 当 辨 寒 热 多 寡 而 用 清 解 。设 不 知 而 妄 下 之 ,
是强抑

316
中医# 疲 々
“ 疋:
......必 读 丛 书 (典 戏 听 r :

之而邪不服,
必 至 咽 疮 。若 手 足 温 而 不 厥 者 ,
其热为胜,
必以下而
致 便 脓 血 也 。头 痛 目 黄 者 ,
下 之 则 热 内 陷 而 目 闭 。若 贪 水 者 ,阴

订 正 仲 景 全 书伤寒论注不可下病篇
虚为寒下所抑,
其脉必厥,
其 声 必 如 嘤 儿 愒 塞 不 扬 也 。此而更发
其汗,
则亡阳战栗,
阳 亦 与阴俱虚矣。若 恶 水 者 ,
阳虚,
加之寒下,
则有里冷不嗜食,
大 便 完 谷 出 之 变 也 。此 而 更 发 其 汗 ,
则虚阳外
发 ,必 口 烂 、
舌 白 胎 而 烦 躁 也 。脉 数 实 不 大 便 者 ,
至 六 七日后当便
血,
此 当 下 之 。若 更 发 其 汗 ,
则非惟大便不行,
并小便亦为之不
利矣。
微则为咳,
咳则吐涎,
下 之 则 咳 止 ,而 利 因 不 休 ;利 不 休 ,
则胸
中 如 虫 睦 ,粥 入 则 出 ;小 便 不 利 ,
两胁拘急,
喘 息 为 难 ;颈 背 相 引 ,
臂 则 不 仁 ;极 寒 反 汗 出 ,
身冷若冰•,
眼睛不慧,
语 言 不 休 。而 谷 气
多入,
此 为 除 中 。□ 虽 欲 言 ,
舌不得前。
〔注 〕 阳 盛 为 痰 ,阳 虚 为 饮 。 咳 而 脉 微 为 阳 虚 之 咳 ,
故咳则
吐 涎 饮 也 。若 脉 实 ,
下 之 可 也 。今 脉 微 ,
下之寒虚更甚,
故咳虽
止,
而 利 因 不 休 也 。胸 中 如 虫 啮 ,
是胃寒虫动,
故 粥 人 则 出 也 。下
利上吐,
中 寒 也 ;小 便 不 利 ,
停 饮 也 ;两 胁 拘 急 ,
喘 息 为 难 ,颈 背 相
引,
臂则不仁,
此皆中外寒饮之证。 比之少阴停饮,
此无身痛,

无项背相引、
臂 则 不 仁 也 。若 极 寒 而 甚 ,
则反汗出,
身 冷 如 冰 ,目
睛不慧,
语言不休而死也。以如是之证,
而谷气多人,
此为除中。
口虽欲言,
舌短难伸,
亦死也。
〔集 注 〕 张 璐 曰 :
误 下 之 下 利 不 止 ,胃 中 空 虚 ,
而反暴食,

除 中 。少 阴 虚 寒 而 反 冷 汗 ,
为外脱,
及口虽欲言,
舌萎不能前等死
证 皆 起 。误 下 之 害 如 是 。
脉数者,
久数不止,
止则邪结,
正气不能复,
正 气 却 结 于 脏 ,故
邪气浮之,
与 皮 毛相得。脉 数 者 ,不 可 下 ,
下之必烦,
利不止。
〔注 〕 脉 数 者 ,
谓久数不止,
有 热 之 人 也 。若 脉 数 动 时 一 止 ,
热仍不退,
是邪气结,
正气不能复,
正气结于脏,
邪气浮于外故也。

317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脉虽数促,
不可下也,
若误下之,
则邪热乘虚人里,
必烦利不止也。
脉浮大,
应发汗,
医反下之,
此为大逆。
医宗金鉴卷十五

〔注 〕 脉 浮 大 ,
此为表实之脉,
应发其汗,
若医误以大为里实
而反下之,
此为大逆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脉大与脉浮而大,
差别盛实,
纯在表也,
虽有里证,
仍宜从表发汗,
下之则为大逆。
动气在右,
不 可 下 ;下 之 则 津 液 内 竭 ,
咽燥鼻干,
头眩心悸也。
动气在左,
不 可 下 ;下 之 则 腹 内 拘 急 ,
食不下,
动气更剧,
虽有身

热,
卧 则 欲 蜷 。动 气 在 上 ,
不 可 下 ;下 之 则 掌 握 热 烦 ,
身上浮冷,

汗自泄,
欲 得 水 自 濯 。动 气 在 下 ,
不 可 下 ;下 之 则 腹 胀 满 ,卒起头
眩,
食则下清谷,
心下痞也。
〔注 〕 动 气 在 右 ,
S市失治矣。下 之 则 肺 先 虚 ,
津液内竭,
故咽
燥鼻干,
头 眩 心 悸 也 。动 气 在 左 ,
肝 失 治 矣 。下 之 则 肝 气 益 急 ,

食不下,
腹内拘急,
动气更剧,
表实未减,
里虚益甚,
故虽有身热,
卧则欲 ■ 也 。动 气 在 上 ,
心 失 治 矣 。下 之 则 阴 液 益 伤 ,
心火更甚,
故掌心握热,
烦热汗出,
欲 得 水 浇 ,即 有 身 上 浮 冷 ,
亦火盛格阴使
然 也 。动 气 在 下 ,
肾 失 治 矣 。下 之 则 寒 虚 内 甚 ,
而腹胀满,
故卒起
头眩,
心下痞满,
食则下利清谷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动气误下,
是为犯脏,
左 右 上 下 ,随其经
气而致逆,
故禁同汗例。
咽中闭塞,
不 可 下 ;下 之 则 上 轻 下 重 ,
水浆不下,
卧则欲蜷,

急痛,
下利曰数十行。
〔注 〕 咽 中 闭 塞 ,
燥干肿痛者,
少阴阳邪也,
宜 下 之 。今不燥
干,
不肿痛者,
少阴阴邪也,
不可下,
下 之 则 阳 愈 衰 ,阴 愈 盛 ,
故曰
上 轻 下 重 也 。水 浆 不 人 ,卧 欲 蜷 ,身 急 痛 ,
下 利 日 数 十 行 ,中外阳
虚也。
〔集 注 〕 张 璐 曰 :
言 初 病 咽 干 闭 塞 ,以其人少阴之真阳素亏,
\
318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故 汗 下 俱 禁 ,若 下 之 ,
则少阴虚寒,
诸证蜂起矣。
程应旄曰:
肾邪上逆,
故有咽中闭塞之证,
下 之 阳 气 益 虚 ,阴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不可下病篇
气益甚,
故有上轻下重等证。
诸外实者,
不 可 下 ;下 之 则 发 微 热 。亡 脉 厥 者 ,
当脐握热。
〔注 〕诸 外 实 者 ,
里 必 虚 ,即 有 不 大 便 ,
无所苦之里,
亦不 可
下 。若 下 之 ,
外 发 之 热 虽 微 ,内 虚 之 寒 则 盛 ,
若 无 脉 而 厥 ,当脐握
热始暖,
亦寒之甚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诸外实,
指 一 切 之 邪 在 表 而 言 也 。发微
热,
邪 人 里 也 。无 脉 ,
阳内陷也。
程 知 曰 :下 之 则 表 邪 内 陷 ,
外 不 热 而 内 发 微 热 也 。其 亡 脉 而
厥者,
则寒气内深,
惟当脐一握热耳。
太阳病,
有 外 证 未 解 ,不 可 下 ,
下之为逆。
〔注 〕 此 重 出 ,
以 申叮睁告戒之意。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未 解 较 不 解 稍 异 ,
势虽欲下,
仍须俟之。
病 欲 吐 者 ,不 可 下 。呕 多 虽 有 阳 明 证 ,
不可攻之。
〔注 〕 欲 吐 者 ,
邪 在 膈 上 ,可 吐 之 证 也 。呕 多 者 ,
邪在少阳,
可 和 之 证 也 。虽 具 里 证 ,
戒人不可先攻下也。
夫病阳多者热,
下之则硬。
〔注 〕 阳 病 里 热 多 者 ,
宜 乎 下 ;表 热 多 者 ,
宜 乎 汗 。若 表 里 热
多,
当 两解也。若 单 下 之 ,
表不解则里虚,
表热内陷,
因作硬也。
〔集 注 〕 张 璐 曰 :阳 热 证 多 ,即 有 阳 明 证 见 ,
亦属经证,
不可
下 也 。不 当 下 而 误 下 之 ,则 阳 邪 乘 虚 内 陷 ,不 作 结 胸 ,则 为 痞
硬也。
程 应 旄 曰 :阳 病 ,
谓表里热俱多,
下 之 则 胃 中 水 竭 。其 硬 也 ,
非转属阳明之硬也。
无阳阴强大便硬者,
下 之 ,必 清 谷 腹 满 。
〔注 〕 亡 阳 阴 盛 ,
燥而无热,
虽大便硬者,
此乃不大便无所苦

319
.中 医
輪 旅
必 改 丛 书 (典藏 版 )

之硬也,
下之则中寒犹盛,
故必利清谷腹满矣。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无阳者,
亡 津 液 也 。阴 多 者 ,
寒 多 也 。大
医宗金鉴卷十五

便硬,
则 为 阴 结 。下 之 虚 胃 ,
阴寒内甚,
故清谷腹满。
方 有 执 曰 :阴 ,以 寒 言 。强 ,
犹 言 多 也 。清 谷 ,阴 不 能 化 也 。
腹满阴寒,
凝滞而内胀也。
伤寒,
发热头痛,
微汗出,
发 汗 则 不 识 人 ;熏 之 则 喘 ,
不得小
便,
心 腹 满 ;下 之 则 短 气 ,
小便难,
头 痛 背 强 ;加温针则衄。
〔注 〕 伤 寒 发 热 ,
头痛背强,
微汗出,
若不恶寒,
非温病即邪
传 阳 明 也 。若 误 发 汗 ,
不成风温,
外热如灼,
必成阳明,
热甚神昏
不识人也。以火熏、
温针劫之,
火气人里,
壅 塞 于 胸 则 喘 ,于 腹 则
满 也 。火 伤 卫 分 津 液 ,
则不得小便,
火伤营分血脉,
则必作衄也。
若下之,
则中气伤,
故 气 短 ;津 液 伤 ,故 小 便 难 也 。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此证近于温,
有热无寒,
汗下温针,
均在
所禁也。
下利脉大者,
虚 也 ,以 强 下 之 故 也 。设 脉 浮 革 ,
因尔肠鸣者,
属当归四逆汤。
〔注 〕 下 利 脉 大 ,
里 虚 也 ,以 其 不 当 下 而 强 下 之 故 也 。设脉
浮革者,
谓脉浮大,
按之空虚,
表 急 里 虚 ,因 尔 肠 鸣 ,
属当归四逆
汤,
和其表而温其里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浮为虚,
革为寒,
寒虚相搏,
则肠鸣,
与当
归四逆汤。
音切
滴 林 知 切 撕 先 齐 切 萎 於 危 切 丨长丑 亮 切 ‘
陕於 亮 切 勃 蒲 没
切嘤於更切啮鱼结切握乙角切

320
平脉者,
平人不病之脉也。如 四 时 平 脉 ,
五脏平脉,
阴阳同等
平脉之类是也。人病则脉不得其平矣。如 四 时 太 过 不 及 ,
阴阳脏
腑,
相乘相侮,
及百病相错,
生死不平之脉之类是也。平者又准之
谓 也 。言 诊 者 ,
诚 能以诸平脉准诸不平之脉,
则凡太过不及之差,
呼吸尺寸之乖,
莫不了然于心手之间,
而 无 少 差 谬 。然 后 可以伤
寒之脉,
准 诸 坏 病 ;亦 可 以 诸 坏 病 之 脉 ,
准之伤寒,
诚所谓 一 以 贯
之而无余者已。
问 曰 :脉 有 三 部 ,阴 阳 相 乘 。彗 卫 血 气 ,
在 人 体 躬 。呼 吸 出
入,
上下于中。因 息 游 布 ,
津 液 流 通 。隨 时 动 作 ,
效 象 形 容 :春 弦
秋浮,
冬沉夏洪。察 色 观 脉 ,
大小不同。_ 时 之 间 ,
变 无 经 常 。尺
寸参差,
或短或长。上 下 乖 错 ,
或 存 或 亡 。病 辄 改 易 ,
进退低昂。
心迷窻惑,
动 失 纪 纲 。愿 为 具 陈 ,
令 得 分 明 。师 曰 :子 之 所 问 ,

之根源。脉 有 三 部 ,
尺 寸 及 关 。蕾 卫 流 行 ,
不失衡铨。肾沉心洪,
肺浮肝弦。此 自 经 常 ,
不 失 铢 分 。出 入 升 降 ,
漏 刻 周 旋 。水下二
刻,
一周循环。当 复 寸 □ ,
虚实见焉。变化相 乘 ,阴 阳 相 干 。风则
浮虚,
寒 则 牢 坚 ;沉 潜 水 瀋 ,
支 饮 急 弦 。动 则 为 痛 ,
数 则 热 烦 。设
有不应,
知变所缘。三 部 不 同 ,
病 各 异 譲 。太 过 可 怪 ,
不及亦然。
邪不空见,
终 必 有 奸 。审 察 表 里 ,
三 焦 别 焉 。知 其 所 舍 ,
消息诊
看 。料 度 脏 腑 ,
独 见 若 神 。为 子 条 记 ,
传与贤人。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 此 总 叙 平 脉 之 根 源 ,
借 问 答 以 示 其 法 也 。脉 者 ,
血之
府,
气 血 流 行 之 动 会 也 。三 部 者 ,
寸为上部,
关为中部,
尺为下部
医宗金鉴卷十六

也 。三 部 既 定 ,
阴阳属焉,
上部为阳,
下 部 为 阴 。阴 阳 平 则 相 易 ,
阴阳偏则相乘。相 易 则 和 ,
相 乘 则 病 。人 之 体 躬 ,
卫统气而行脉
外,
营 统 血 而 行 脉 中 。故 凡 呼 吸 出 人 ,
上下于中,
莫不因息以游布
于四体,
随津液而流通于周身,
故随时动作,
而效象夫脉之形容
也 。察 色 ,
察 五 脏 之 色 也 。肝 青 ,
心赤,
肺白,
肾黑,
脾黄,
各以其
色 合 乎 脏 。然 四 脏 又 皆 以 黄 色 为 主 ,
他 色 为 兼 ,以 土 寄 旺于四季
也 。观 脉 ,
观 五 脏 之 脉 也 。肝 弦 ,
心洪,
肺 浮 ,肾 沉 ,
脾缓,
各以其
脉 主 乎 脏 。然 四 脏 又 皆 以 缓 脉 为 本 ,
盖 人 以 胃 气 为 本 也 。其 间 ,
脉或大小相乖,
色或参差相错, 一时 之 间 ,
变无常经,
病辄改易,

存或亡,
无 定 象 也 。师 曰 :
子之所问,
脉 为 医 道 之 根 源 ,当以平旦
复会于寸口之时诊之,
而 虚 实 见 焉 。寸 口 脉 浮 无 力 ,
为虚为风;牢
坚有力,
为 实 为 寒 。脉 沉 为 水 搐 ,
脉弦为支饮,
脉动为痛,
脉数为
热,
设或病脉不应,
则 于 其 三 部 太 过 不 及 ,阴 阳 变 化 相 乘 之 理 ,

息 诊 看 。料 度 脏 腑 ,
则 顺 逆 吉 凶 ,自然独见若神也。
师 曰 :呼 吸 者 ,
脉之头也。
〔注 〕人 一 呼 脉 再 动 ,
一吸脉再动,
呼吸定息脉四动,
乃平人
不 病 之 缓 脉 也 。闰 以 太 息 故 五 动 ,
亦为平脉,
非呼吸不能定其至
数,
持脉时必从此始,
故曰:
呼吸者脉之头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日 :
呼者,
气之出,
脉 之 来 也 ;吸 者 ,
气之人,
脉 之 去 也 。头 ,
头绪也,
脉随气之出人来去,
名状虽多,
呼吸则其
源 头 也 。然 脉 有 二 ,
此 以 尺 寸 之 脉 言 。若 以 周 身 言 之 ,
则循环无
端,
浑然不断,
无 头 尾 之 可 言 。学 者 当 识 之 也 。
初持脉,
来疾去迟,
此出疾入迟,
名 曰 内 虚 外 实 也 。初 持 脉 ,
来迟去疾,
此出迟入疾,
名曰内实外虚也。
〔注 〕此 初 持 脉 ,
以来去疾迟,
而 诊 表 里 虚 实 法 也 。来 ,
脉出

322
中医
輪森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来阳也,
故 以 候 表 ;去 ,
脉人去阴也,
故 以 候 里 ;疾 ,
脉数疾有余也,
故 以 候 实 ;迟 ,
脉徐迟不足也,
故 以 候 虚 。言 脉 若 出 来 疾 ,
人去迟,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平脉法
为表实里虚,
故 名 曰 内 虚 外 实 也 。脉 若 出 来 迟 ,
入去疾,
为表虚里
实,
故名曰内实外虚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来 者 自 骨 肉 之 分 ,
而出于皮肤之际,
气之
升 而 上 也 ;去 者 自 皮 肤 之 际 ,
而还于骨肉之间,
气之降而下也。出
呼而来也,
人 吸 而 去 也 。经 曰 :来 者 为 阳 ,
去 者 为 阴 。疾为阳 太 过
也,
迟 为 阴 不 及 也 。 内 虚 外 实 者 ,阴 不 及 而 阳 太 过 也 ;内实外虚
者,
阴太过而阳不及也。故 来 去 出 人 者 ,
脉 之 大 关 键 也 ;内外虚实
者,
病 之 大 纲 领 也 。知 内 外 之 阴 阳 ,
而辨其孰为虚孰为实者,
诊家
之切要也。
假 令 脉 来 微 去 大 ,故 名 反 ,
病 在 里 也 ;脉 来 头 小 本 大 ,
故名覆,
病 在 表 也 。上 微 头 小 者 ,
则汗出;
下微本大者,
则 为 关 格 不 通 ,不
得 尿 。头 无 汗 者 可 治 ,
有汗者死。
〔按 〕 脉 来 头 小 本 大 者 ,当 是 “脉 来 大 去 小 ”。上 微 头 小 者 ,
当是“上 微 小 者 为 阴 盛 ”。下 微 本 大 者 ,当 是 “下 微 小 者 为 阳 盛 ”,
始与上下之义相属。
〔注 〕上 以 脉 之 来 去 疾 迟 ,
候内外虚实之诊,
此以脉之来去
大小,
诊 表 里 盛 衰 之 病 。脉 上 来 微 小 ,
下去反大,
反之象也,
故名
曰反脉。上 来 益 大 ,
下去微小,
覆之象也,
故 名 日 覆 。反 者 ,
病在
里 为 阴 盛 ;覆 者 ,
病 在 表 为 阳 盛 。 阳 盛 则 病 格 ,阴 盛 则 病 关 ,阴阳
盛极不相交通,
则 病 关 格 。头 无 汗 者 ,阳 未 离 阴 ,
故 可 治 ;有 汗 则
阳已上脱,
故曰死也。
寸 □ 卫 气 盛 名 日 高 ,营 气 盛 名 日 章 ,
高 章 相 搏 ,名 日 纲 。卫气
弱名曰揲,
营气弱名曰卑,
揲 卑 相 搏 名 曰 损 。卫 气 和 名 曰 缓 ,
营气
和名曰迟,
迟缓相搏名曰沉。
〔按 〕 “名 曰 沉 ”之 “沉 ”字 ,
当是“强 ”字 ,
玩下文自知。

323
..中医
輪 廉
I 丨 'X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注 〕此 详 上 条 ,
脉 之 来 去 盛 衰 之 状 也 。寸 口 ,
通 指 寸 、关 、
尺 而 言 也 。卫 主 气 为 阳 以 候 表 ,
营主血为 阴 以 候 里 。脉随指有力
医宗金鉴卷十六

上来,
卫气盛也,
谓 之 高 ;脉 随 指 有 力 下 去 ,
营气盛也,
谓 之 章 。髙
者长盛也,
章 者 分 明 也 。高 章 相 合 ,
名 曰 纲 。纲 者 以 营 卫 俱 有 余 ,
有 总 揽 之 意 也 。脉 随 指 无 力 上 来 ,
卫气弱也,
谓之揲;脉随指无力
下去,
营气弱也,
谓 之 卑 。揲 者 恍 惚 也 ,
卑 者 缩 下 也 。揲 卑 相 合 ,
名 曰 损 。损 者 以 营 卫 俱 不 足 ,
有 消 缩 之 意 也 。若 高 章 、
揲卑之脉,
与不疾、
不徐缓迟之脉同见,
则为盛者不过,
弱者不衰,
皆名和脉。
强者,
即 下 文 所著是也。
寸□脉缓而迟,
缓则阳气长,
其色鲜,
其颜光,
其声商,
毛发
长 ;迟 则 阴 气 盛 ,
骨髓生,
血满,
肌 肉 紧 薄 鲜 硬 。阴阳相抱,营卫俱
行,
刚柔相得,
名日强也。
〔按 〕 “薄 鲜 硬 ”三 字 不 成 句 ,
应是衍文,
当删之。
〔注 〕此 承 上 条 ,以 释 “强 ”字 之 义 。言 凡 人 禀 阳 气 盛 ,
则得
高 章 之 盛 ;禀 阴 气 盛 ,
则得谍卑之弱,
此 平 人 之 常 。若能兼见缓迟
平脉,
斯为阴阳相抱,
营卫相和,
始 名 曰 强 。强 者 即 色 鲜 颜 光 ,

满肉紧之谓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缓 以 候 胃 ,
迟以候脾。阳气长者,
言胃气
有 余 也 。颜 色 声 音 毛 发 ,
皆 阳 也 。鲜 ,
丽 也 。光 ,
辉 也 。商 ,
清也。
长,
美 也 。形 容 胃 阳 之 有 余 也 。 阴 气 盛 者 ,
言 脾 气 充 足 也 。骨髓
生,
血脉满,
肌肉紧,
骨髓血肉皆阴也,
形 容 脾 阴 之 充 足 也 。相 抱 ,
言 和 洽 也 。俱 行 ,
言 周 流 也 。相 搏 ,
言 合 一 也 。极 言 二 气 得 其 和
平,
皆由 脾 、胃盈 余 之 所 致 ,
必如此,
则其人之健旺而强壮可知,

曰:
强也。
师 曰 :脉 ,
肥人责浮,
瘦 人 责 沉 。肥 人 当 沉 ,
今反浮,
瘦人当
浮 ,今 反 沉 ,
故责之。
〔注 〕上 条 以 脉 之 盛 衰 ,
候人之强弱,
此条以脉之浮中沉,

324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扳 )

人之皮、
脉 、肉 、
筋、骨,
以 候五脏之诊法也。心 肺 俱 浮 ,
肝肾俱沉。
以皮之浮、
脉 之 浮 而 别 心 肺 之 浮 也 ;以 筋 之 沉 、
骨之沉而别肝肾之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平脉法
沉 也 。脾 主 肌 肉 ,
在浮沉之间,
故 候 中 也 。肥 人 肌 肤 厚 ,
脉当沉;
瘦人肌肤薄,
脉 当 浮 。今 肥 人 脉 反 浮 ,
瘦人脉反沉,
故当责其病在
何脏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责,求 也 。肥 人 当 沉 者 ,
肌肤厚,
其脉深
也,
故 求 其 病 于 浮 。瘦 人 当 浮 者 ,肌 肤 薄 ,
其 脉 浅 也 ,故 求 其 病
于沉。
问曰:经 说 脉 有 三 菽 、
六菽靈者,
何 谓 也 ? 师 曰 :脉 ,
人 以指按
之 ,如 三 菽 之 重 者 ,
肺 气 也 ;如 六 菽 之 重 者 ,
心气也;
如九菽之重
者,
脾 气 也 ;如 十 二 菽 之 重 者 ,
肝 气 也 ;按 之 至 骨 者 ,肾 气 也 。假令
下利,
寸□、
关上、
尺中悉不见脉,
然尺中时一小见脉,
再举头者,
肾气也。若 见 损 脉 来 ,
至为难治。
〔注 〕此 承 上 条 详 言 皮 、脉 、肉、筋 、骨 ,
各 有 所 主 ,以 候 五 脏
之 病 也 。菽 ,
豆也,
约略轻重言之,
非 谓 有 其 形 也 。《难 经 》曰 :

三菽之重,
与皮毛相得者,
肺 部 也 ;六 菽 之 重 ,
与血脉相得者,
心部
也 ;九 菽 之 重 ,
与肌肉相等者,
脾 部 也 ;十 二 菽 之 重 ,
与筋平者,

部 也 ;按 之 至 骨 ,
举 之 来 疾 者 ,肾 部 也 。各 随 所 主 之 部 ,以候脏气
也 。至 于 寸 口 、
关上、
尺中,
亦 各 有 所 主 之 位 ,以 候 脏 气 。左寸心
也,
右寸肺也,
左关肝也,
右关脾也,
尺 中 肾 也 。今 特 举 肾 脏 之 部
例之,
以概其余也。假 令 下 利 而 甚 ,
元气暴夺于中,
寸口、
关上、

中全不见脉,
法 当 死 ;其 不 死 者 ,
必 是 尺 中 时 有 一 小 见 之 脉 也 。再
举头者,
谓一呼再起头,
一吸再起头,
合 为 四 至 也 。夫 尺 中 时 一 小
见之脉四至,
则是肾间生气之源未绝,
即 下 利 未 止 ,尚 为 易 治 。若
一息二至,
名曰损脉,
是 气 衰 无 胃 ,故 为 难 治 也 。
〔集 注 〕程 知 曰 :《难 经 》三 菽 、
六菽之说,
盖言下指轻重有差
等,
以候五藏之气也。又 云 :下 利 ,
寸口、
关上、
尺中悉不见脉者,

325
.中医
樣束 *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是 胃 之 阳 气 已 绝 也 。《难 经 》以 损 脉 为 阳 气 下 脱 之 脉 ,
故曰损脉,
至为难治也。
医宗金鉴卷十六

寸□脉,
浮为在表,
沉为在里,
数为在腑,
迟 为 在 脏 。假令脉
迟 ,此 为 在 脏 也 。
〔注 〕 寸 口 ,
通 指 三 部 言 也 。此 以 浮 、
沉、迟、
数,候人表、
里、
脏、
腑 之 诊 法 也 。浮 者 ,
皮肤取而得之脉也,
浮主表,
故曰:
浮为在
表 。沉 者 ,
筋骨取而得之脉也,
沉主里,
故 曰 :沉 为 在 里 。数 者 ,

息六至之脉也,
数主阳, 故 曰 :数 为 在 腑 。迟 者 ,
府属阳, 一 息三至
之脉也,
迟主阴,
脏属阴,
故曰:
迟 为 在 脏 。假 令 诊 其 人 脉 迟 ,
此为
病在脏,
举一迟脉以例其余也。
〔集 注 〕程 知 曰 :躯 壳 之 外 ,
营卫为表,
躯壳之内,
脏腑为里,
故 以 浮 沉 别 之 。诸 阳 虽 皆 属 腑 ,
诸 阴 虽 皆 属 脏 ,当 以 迟 数 别 之 。
然伤寒中之传变,
亦有数而人脏,
迟而人腑者,
熟读经文自知也。
张 璐 曰 :此 以 浮 、
沉、迟、
数,定表、
里、脏、
腑,而 全 重 于 “迟为
在 脏 ”句 ,
故 重 申 以 明 之 。设 脉 见 浮 迟 ,
虽有表证,
只以小建中和
之,
终非麻黄、
青龙所宜,
以脏气 本 虚 也 。
阳 脉 浮 大 而 濡 ,阴 脉 浮 大 而 濡 ,阴 脉 与 阳 脉 同 等 者 ,名曰
鑀也。
〔注 〕 此 以 阴 阳 同 等 ,
发 明 平 人 和 缓 之 脉 也 。阳脉浮大而
濡 ,阴 脉 浮 大 而 濡 ,
谓 浮 、中 、
沉 ,阴 阳 同 等 也 。名 曰 缓 者 ,
谓和缓
之 脉 也 。然 缓 脉 有 二 义 :和 缓 之 缓 ,
脉有力濡柔,
不 大 不 小 ,以形
状之缓,
验 二 气 之 和 也 ;至 数 之 缓 ,
脉来四至从容,
不 徐 不 疾 ,以至
数之缓,
验胃气之和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缓 有 二 义 ,此 以 相 兼 言 ,盖 谓 气 血 和
平也。
程 知 曰 :缓 有 和 缓 之 义 ,
宽缓之义,
与浮大相类,
不与迟相类。
故经谓之浮大而濡,
不 曰 浮 大 而 迟 也 。盖 脉 之 迟 数 。 以 至 数 言 ,

326
中医 雜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缓急以形状言耳!
张璐曰:
脉虽浮大而濡,
按 之 仍 不 绝 者 为 缓 ;若 按 之 即 无 ,

订正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平 脉 法
虚脉非缓脉也。
问 日 :东 方 肝 脉 ,
其 形何似? 师 日 :肝 者 木 也 ,
名 厥 阴 ,其 脉 微
弦,
濯弱而长,
是 肝 脉 也 。肝 病 自 得 濡 弱 者 愈 也 。假 令 得 纯 弦 脉
者死,
何以知之? 以 其 脉 如 弦 直 ,
此是肝脏伤,
故知死也。
〔注 〕此 已 下 四 时 、
五脏平脉、
病脉、
死 脉 之 诊 法 也 。东方属
木,
主春令风,
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
在人为肝,
故曰肝者木也,

足厥阴经,
其 脉 当 弦 。若 得 微 弦 濡 弱 而 长 ,
此弦而有胃,
是肝平脉
也,
病 自 易 愈 也 ;若 得 微 弦 而 长 ,
而少濡弱和缓,
为弦多胃少,
肝病
脉也•,
若得纯弦而直,
无濡弱和缓,
为但弦无胃,
是 肝 死 脉 也 。下
三脏虽无纯洪、
纯浮、
纯沉之文,
省文也,
当仿此。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微 非 脉 名 ,
盖微微之弦,
有胃气之谓也。
魏 慕 彤 曰 :微 弦 。不 甚 弦 ,
且带濡弱,
如短促,
亦非木之本性,
又必兼长脉,
是象木之柔和而修长,
此 肝 之 本 脉 。肝 脉 见 此 ,
肝脏
平脉,
如有微疾,
亦 易 愈 也 。假 令 纯 弦 ,
如树木将枯,
枝干干硬,

知死也。
问 曰 :二 月 得 毛 浮 脉 ,何 以 处 言 至 秋 当 死 ? 师曰:二月之时,
脉当濡弱,
反得毛浮者,
故 知 至 秋 死 。二 月 肝 用 事 ,
肝 脉 属 木 ,脉
应 濡 弱 ,反 得 毛 浮 脉 者 ,
是 肺 脉 也 。肺 属 金 ,
金来克木,
故知至秋
死 。他 皆 仿 此 。
〔注 〕 二 月 春 令 也 ,
毛浮秋脉也,
春得秋脉,
何以断言至秋当
死 ?盖 春 肝 木 旺 ,
秋肺金旺,
二 月 肝 旺 之 时 ,尚 得 毛 浮 肺 脉 ,
其衰
可 知 。至 秋 金 气 愈 旺 ,
金乘木,
木愈受克则绝,
故知至秋当死也。
余脏皆仿此。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此 以 四 时 脉 气 属 五 行 生 克 应 病 ,以主吉
凶生死之理。揭 一 以 例 其 余 ,
所以示人持诊之要法也。

327
必 彥 丛 书 (典 藏 版 )

:: 南方心脉,
其形何似? 师 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

长,
是 心 脉 也 。心 病 自 得 洪 大 者 ,愈 也 。

医 〔注 〕南 方 属 火 ,
主夏令热,
在天为火,
在地为热,
在人为心,

宗 故 曰 :心 者 火 也 ,
名手少阴经,
其 脉 当 洪 。若 得 洪 大 和 缓 ,
此洪而

金 有胃,
是心平脉也,
虽 有 心 病 ,自 易 愈 也 。若 得 洪 大 而 少 和 缓 ,

鉴 洪多胃少,
是 心 病 脉 也 。若 得 洪 大 而 无 和 缓 ,
此但洪无胃,
是心死
脉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其 脉 洪 大 而 长 ,
应万物盛长之象也。
立夏得洪大脉,
是 其 本 位 ,其 人 病 身 体 苦 疼 重 者 ,
须发其汗。
若明曰身不疼不重者,
不 须 发 汗 。若 汗 澱 灘 自 出 者 ,明 曰 便 解 矣 。
何 以言之? 立 夏 得 洪 大 脉 ,
是其时脉,
故 使 然 也 。四 时 仿 此 。
〔注 〕 凡 四 时 之 病 ,当 以 四 时 之 脉 期 之 。期 之 者 ,
期其愈不
愈 也 。立 夏 之 日 ,
得洪大脉,
是 其 本 位 应 得 之 脉 。其 人 病 身 体 苦
疼重者,
须 发 其 汗 。若 明 日 身 不 疼 不 重 ,
虽脉仍洪大,
必非邪脉,
乃时脉也,
不须再汗,
谓 已 解 也 。设 若 本 日 汗 澉 澉 然 自 出 者 ,
此解
兆已见,
虽脉洪大,
不须发汗,
明日 便 自 解 矣 。何 以 言 之 ?立夏得
洪大脉,
是 得 其 时 脉 故 也 。 四时仿此。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此言脉得应时而旺,
则病有当解之时。
举夏以例,
其余示人推仿之意。
程知曰:
春弦、
夏洪、
秋毛、
冬 石 ,当 其 时 得 之 ,
则 为 平 脉 。虽
外感寒邪,
但 微 汗 出 自 愈 耳 !重 则 治 之 ,
轻 则 不 必 治 也 。《内经》
曰:脉得四时之顺者。此 也 。
程应旄曰:
洪大为夏令之脉,
亦为邪盛之脉,
有病则从邪,

病则从令,
解不解不须另辨。
西方肺脉,
其形何似? 师 日 :肺 者 金 也 ,
名太阴,
其脉毛浮也。
肺病自得此脉,
若 得 鑀 迟 者 皆 愈 ,若 得 数 者 则 剧 。何 以 知 之 ? 数
者南方火,
火克西方金,
法当痈肿,
为难治也。

328
中医_ j
.... 必 读 丛 书 (典 i 收 )

〔注 〕 西 方 属 金 ,
主秋令燥,
在天为燥,
在地为金,
在人为肺,
故 曰 :肺 者 金 也 。名 手 太 阴 经 ,
其 脉 当 浮 。若 得 毛 浮 缓 迟 ,
此浮而

订正仲景全书伤 寒 论 注 平 脉 法
有胃,
是肺平脉也,
虽 有 肺 病 ,自 易 愈 也 。若 得 毛 浮 而 少 缓 迟 ,

浮多胃少,
是 肺 病 脉 也 。若 得 毛 浮 而 无 缓 迟 ,
此但浮无胃,
是肺死
脉 也 。若 得 毛 浮 而 数 ,
则 为 病 剧 。何 以 知 之 ?数 者 南 方 火 也 ,

克西方金,
法当发痈肿而难治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肺主皮毛,
上为华盖,
故 脉 毛 浮 。缓 迟
者,
脾 土 之 脉 也 。兼 得 缓 迟 为 愈 者 ,
肺金得土为逢生也,
法 当痈脓
者,
金逢火化也。
北方肾脉,
其形何似? 师 曰 :肾 者 水 也 ,
名曰少阴,
其脉沉滑,
是 肾 脉 也 。肾 病 自 得 沉 滑 而 濡 者 ,
愈也。
〔按 〕 东 南 西 方 ,
皆有其文,
惟缺北方,
仿经文补之。
〔注 〕 北 方 属 水 ,
主冬令寒,
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
在人为肾,
故曰肾者水也,
名足少阴经,
其 脉 当 沉 。若 得 沉 滑 而 濡 ,
此沉而有
胃,
是肾平脉也,
虽 有 肾 病 ,自 易 愈 也 。若 得 沉 滑 而 少 濡 和 ,
此为
沉多胃少,
是 肾 病 脉 也 。若 得 沉 而 无 滑 濡 ,
此但沉无胃,
是肾死
脉也。
问 曰 :翕 奄 沉 ,
名曰滑,
何 谓 也 ? 师 曰 :沉 为 纯 阴 ,
翕为正阳,
阴阳和合,
故令脉滑,
关 尺 自 平 。阳 明 脉 微 沉 ,
食 饮 自 可 。少阴脉
微滑,
滑者,
紧之浮名也,
此为阴实,
其人必股内汗出,
阴下湿也。
〔按 〕 “滑 者 紧 之 浮 名 也 ,
此 为 阴 实 ”二 句 ,
与上下之义不属,
当是错简。
〔注 〕 此 冬 月 之 平 脉 也 。若 阳 明 关 脉 微 沉 而 不 滑 ,是 失 正
阳,
为胃不和,
故 其 人 食 饮 仅 自 可 也 。若 少 阴 尺 脉 微 滑 而 不 濡 ,

失纯阴,
为肾不和,
故其人汗出,
阴下湿也。
问 曰 :脉 有 相 乘 ,
有纵有横,
有逆有顺,
何 谓 也 ? 师曰:水行乘
火,
金行乘木,
名 日 纵 ;火 行 乘 水 ,
木行乘金,
名 日 横 ;水 行 乘 金 ,

329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版 )

行乘木,
名日逆;金行乘水,
木行乘火,
名日顺也。
〔注 〕 此 以 人 之 五 脉 ,
候 人 五 脏 不 平 之 诊 法 也 。人 之 五 脏 ,
医宗金鉴卷十六

法天五行,
肝木,
心火,
脾土,
肺金,
肾水,
此 相 属 也 。木 生 火 ,
火生
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此 相 生 也 。木 克 土 ,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克木,
此 相 克 也 。相 生 者 生 ,
相 克 者 死 。人 之 脏 气 亦
然,
故其脉有相乘,
有纵有横,
有 逆 有 顺 也 。水 乘 火 ,
金乘木,
乘其
所胜,
是相克也,
名 曰 纵 。火 乘 水 ,
木乘金,
乘所不胜,
是反侮也,
名 曰 横 。水 乘 金 ,
火乘木,
子乘其母,
是倒施也,
名 曰 逆 。金 乘 水 ,
木乘火,
母乘其子,
是相生也,
名 曰 顺 。五 脏 之 脉 ,
肝弦、
心洪、

缓、
肺浮、
肾 沉 ,五 脏 各 见 本 脉 ,自 无 病 也 。若 见 他 脉 ,以此推之,
纵者病甚,
横者病微,
逆者病虚,
顺者病实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乘,犹 乘 舟 车 之 乘 。纵 ,
直 也 。横 者 ,

之 对 。顺 ,
从 也 。逆 者 ,
顺之反。
程 知 曰 :非 其 时 而 得 之 ,
则为相乘,
纵横为患最重,
顺逆犹无
大害也D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

阴迟涩为乘脏也。
〔注 〕 上 条 发 明 五 脏 相 乘 ,
纵横顺逆之脉,
此条发明阴阳相
乘,
各 从 其 类 之 诊 。腑 ,阳 也 ;浮 数 ,阳 也 。脏 ,阴 也 ;迟 涩 ,阴 也 。
阳乘阳,
阴乘阴,
各 从 其 类 而 相 乘 也 。其 阴 邪 乘 阳 ,阳 邪 乘 阴 ,

邪乘脏,
脏邪乘腑,
各以脉证错综参之,
可类推矣。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浮 数 阳 也 ,以 阳 部 而 见 阳 脉 ,
故知乘腑
也 。迟 涅 阴 也 ,
以阴部而见阴脉,
故知乘脏也。
问曰:
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 师 曰 :
五脏六腑相乘,
故令
i 〇
〔注 〕 此 承 上 条 ,
发 明 五 脏 六 腑 不 平 相 乘 之 脉 也 。适 者 ,

也 。头 者 ,
数 也 。凡 人 若 见 濡 弱 之 脉 而 相 乘 者 ,
是因我虚而彼乘

330
..... 1■ 處 必 渎 丛 书 (典藏钣

及 之 也 。越 人 只 曰 一 脉 辄 为 十 变 ,
何 以 至 十 一 数 也 ?越 人 遗 包
络、
三焦,
故 十 也 。今 五 脏 六 腑 相 乘 ,
故 十 一 也 。然 阴 乘 阳 ,阳乘

订正仲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平 脉 法
阴,
腑乘脏,
脏乘腑,
错而综之,
岂止十一耶!
〔集 注 〕程 知 曰 :此 总 揭 脉 之 大 要 ,
言脉得濡弱,
则可以和适
五 脏 六 腑 也 。经 曰 :
呼吸者,
脉 之 头 。濡 弱 者 ,
软和以滑,
《内经》
谓之 有 胃 气 也 。五 脏 六 腑 之 邪 ,
不能不相乘,
如金邪乘木,
木邪乘
火 之 类 。惟 诸 相 乘 中 ,
有软和以滑之意,
则为易愈,
故懦 弱 可 以 和
适十一脏脉气也。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 曰 :阴 脉 不 足 ,
阳往从
之,
阳脉不足,
阴 往 乘 之 。 曰:何谓阳不足? 答 曰 :假 令 寸 □ 脉 微 ,
名 日 阳 不 足 ,阴 气 上 入 阳 中 ,
则 洒 淅 恶 寒 也 。 日 :何谓阴不足? 答
曰 :尺 脉 弱 ,
名 曰 阴 不 足 。阳 气 下 陷 于 阴 中 ,
则发热也。
〔注 〕此 以 寸 、尺 发 明 阴 阳 相 乘 为 病 之 脉 也 。若 脉 紧 无 汗 ,
洒淅恶寒发热者,
是 伤 寒 也 。脉 缓 有 汗 ,
洒 淅 恶 寒 发 热 者 ,是 中 风
也 。今 寸 脉 微 ,
洒淅恶寒者,
是 阳 不 足 ,阴 气 上 乘 ,人 于 阳 中 也 。
尺脉弱,
发热者,
是 阴 不 足 ,阳 气 下 陷 人 于 阴 中 也 。此 内 伤 不 足 ,
阴阳相乘,
有休止之恶寒发热,
非 外 感 有 余 ,风 寒 中 伤 营 卫 ,
无休
止之恶寒发热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阳先乎阴以陷人也,
故日从,
讳 之 也 。阴
随于阳以上人也,
故曰乘,
伤 之 也 。恶 寒 者 ,阳 不 足 以 胜 阴 ,
而与
阴俱化也 ;发 热 者 ,
阴不足以胜阳,
而从阳之化也。
程知 曰 :此 辨 阴 阳 相 乘 之 脉 也 。往 来 则 阴 阳 之 气 ,
更盛更虚,
阴并则寒,
阳并则热矣。凡 症 与 往 来 寒 热 之 脉 皆 然 也 。
问 曰 :脉 有 阳 结 、阴 结 者 ,
何以别之?答 曰 :
其脉浮而数,

食,
不 大 便 者 ,此 为 实 ,
名曰阳结也,
期十七曰当剧•,
其脉沉而迟,
不 能 食 ,身 体 重 ,
大便反硬,
名日阴结也,
期十四日当剧。
〔注 〕 上 条 以 脉 之 寸 、
尺微弱,
辨阴阳不足,
此条以脉之浮沉

331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朽 (典 藏 咳 )

有力,
别 阴 阳 结 实 为 病 之 诊 法 也 。脉 浮 大 而 数 ,
蔼蔼如车盖者,

结 实 脉 也 ;脉 沉 石 而 迟 ,
累累如循长竿者,
阴结实 脉 也 。夫脉既可
医宗金鉴卷十六

以别阴阳之结实,
又 不 可 不 以 阴 结 、阳 结 之 证 而 合 阴 结 、
阳结之脉
相参看也。阳结证,
身轻能食,
阳能消谷也。不 大 便 ,
期十七日当
剧者,
阳体终燥,
故迟三日也。阴 结 证 ,
身 重 不 能 食 ,阴不能消谷
也 。不 大 便 ,
期十四日当剧者,
阴体终濡,
故 早 三 日 也 。剧者谓不
大便,
里急下重,
且满且痛,
不可再待时日,
宜 早 图 之 也 。故或润
窍以导之,
软坚以下之,
不致临期燥屎巨硬,
谷道难出,
窘苦万状
也 。凡 病 后 伤 液 ,
多 有 此 证 。阅 历 深 者 ,自知之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不曰病有,
而曰脉有,
二气所禀,
有偏胜
也 。阳 结 者 ,
偏 于 阳 而 无 阴 以 生 液 ;阴 结 者 ,
偏于阴而无阳以化
液 。皆 于 脉 之 浮 而 数 ,
沉而迟辨之也。
阳脉浮,
阴脉弱 者 ,
则血虚,
血虚则筋急也。其 脉 沉 者 ,
营气
黴也;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
卫气衰也。
〔按 〕 “阳 脉 浮 其 脉 浮 ”之 二 “浮 ”字 ,
当是“濡 ”字 。若是
“浮 ”字 ,
则 与 卫 衰 汗 出 如 流 珠 之 义 不 属 。其 脉 沉 之 “沉 ”字 ,当是
“弱 ”字 。若 是 “沉 ”字 ,
则与血虚营气微之义不属。
〔注 〕此 以 浮 沉 别 阴 阳 不 足 为 病 之 诊 法 也 。 阳 脉 濡 ,
浮而无
力 脉 也 ;阴 脉 弱 ,沉 而 无 力 脉 也 。其 脉 弱 者 ,
营气微也,
营微则血
虚,
故不止于发热,
而 且 筋 急 也 。其 脉 濡 者 ,
卫气衰也,
卫衰则表
不固,
故不止于恶寒,
而且汗出如流珠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沉 以 候 里 ,
荣行脉中,
故 衰 微 可 知 。浮以
候表,
卫行脉外,
汗出如流珠,
则表不固,
故衰惫可知。
脉葡葡如车盖者,
名日阳结也。
〔注 〕蔼 蔼 如 车 盖 ,
形 容 脉 之 浮 大 有 力 ,即 前 阳 结 浮 数 之 脉
也 。因 其 有 力 而 盛 ,
故名曰:
阳结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脉蔼蔼如车盖者,
形容其浮数中有拥上

332
中医
輪參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毅 )

之象。
脉累累如循 长 竿 者 ,名 日 阴 结 也 。

订正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平 脉 法
〔注 〕 累 累 如 循 长 竿 者 ,
形 容 脉 之 沉 石 有 力 ,即 前 阴 结 沉 迟
之 脉 也 。因 其 有 力 而 盛 ,
故名曰:
阴结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累 累 如 循 长 竿 ,直 引 强 硬 之 貌 ,为 阴 气 固
结,
阳不得而和之。前 言 阴 结 、阳 结 ,
盖指便硬一证言之,
此则专
言脉象也。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
阳气黴也。
〔注 〕 瞥 瞥 如 羹 上 肥 者 ,
形 容 脉 之 浮 而 无 力 ,即 前 卫 气 衰 之
濡脉,
故曰:
阳气微也。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
亡其血也。
〔注 〕 绵 绵 如 泻 漆 之 绝 者 ,
形 容 脉 之 沉 而 无 力 ,即 前 营 气 微
之弱脉,
故曰:
亡其血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绵 绵 者 ,
连 绵 而 软 也 。如 泻 漆 之 绝 者 ,

大而后细也。
脉索萦如蜘蛛丝者,
阳气衰也。
〔注 〕萦 萦 如 蜘 蛛 丝 者 ,
形容脉之细小,
难于寻按,
而 浮 、中 、
沉似有似无,
即前阳不足之微脉,
故曰:
阳 气衰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萦 萦 如 蛛 丝 ,
牵惹旁旋,
微细欲绝之状。
师 曰 :寸 脉 下 不 至 关 ,
为 阳 绝 ;尺 脉 上 不 至 关 ,
为 阴 绝 。此皆
不治,
决 死 也 。若 计 其 余 命 生 死 之 期 ,
期以月节克之也。
〔注 〕此 已 上 发 明 平 脉 ,已 下 皆 死 候 之 脉 也 。寸 、
关、尺三部
脉之上下,
以 候 阴 阳 五 脏 升 降 也 。寸 位 乎 上 ,
候心肺之阳,
主升。
升极而降,
降不至关,
是为孤阳,
故曰:
寸脉下不至关,
为阳绝也。
尺位乎下,
候肝肾之阴,
主 降 。降 极 而 升 ,
升不至关,
是为独阴,

曰:尺脉 上 不 至 关 ,
为 阴 绝 也 。关 位 乎 中 ,
以候脾,
界乎寸尺,
所以
升 降 出 人 者 也 。今 上 下 不 至 关 ,
是 升 降 出 人 息 矣 。故 曰 :
此皆不

333
中医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治,
决 死 也 。若 阴 阳 已 离 ,胃 气 未 绝 ,尚 可 计 余 命 之 期 ,
期以月节
克 之 。如 经 曰 :
阴胜则阳绝,
能 夏 不 能 冬 ;阳 胜 则 阴 绝 ,
能冬不能
医宗金鉴卷十六

夏 。肝 死 于 秋 ,
心死于冬,
脾死于春,
肺 死 于 夏 ,肾 死 于 长夏之类
是也,
推之于日于时亦然。
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
若阳气前绝,
阴 气 后 竭 者 ,其 人 死 ,

色 必 青 ;阴 气 前 绝 ,
阳 气 后 竭 者 ,其 人 死 ,
身 色 必 赤 ,腋 下 温 ,
心下
热也。
〔注 〕 经 曰 :人 有 两 死 ,
而 无 两 生 。有 两 死 者 ,
谓阴阳皆可死
也 ;无 两 生 者 ,
谓 阴 阳 不 能 独 生 也 。故 阳 先 绝 ,阴 后 竭 ,
死则身青
而 冷 ;阴 先 绝 ,阳 后 竭 ,
死则身赤而温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阳 主 热 而 色 赤 ,阴 主 寒 而 色 青 。其 人 死
已,
身色青,
则阴未离乎体,
故 知 阴 气 后 竭 也 ;身 色 赤 ,
腋下温,

下 热 ,则 阳 未 离 乎 体 ,
故知阳气后竭也。
程 知 曰 :阳 气 前 绝 ,
寒 病 ;阴 气 前 绝 ,
热 病 也 。寒 热 之 治 法 一
悮,
虽死尚有征验,
诚可畏也。
师 曰 :脉 病 人 不 病 ,
名 曰 行 尸 。以 无 旺 气 ,卒 眩 仆 ,
不识人者,
短 命 则 死 。人 病 脉 不 病 ,
名 日 内 虛 。以 无 谷 神 ,
虽困无苦。
〔注 〕 脉 者 ,
人 之 根 本 也 。脉 病 人 不 病 者 ,
谓外形不病,
而见
真 脏 病 脉 。其 内 本 已 绝 ,
虽生犹死,
不 过 尸 居 余 气 耳 !故曰:行尸
也 。余 气 者 ,
未 尽 五 脏 生 旺 之 余 气 也 。若 旺 气 一 退 ,即卒然眩仆
不 识 人 而 死 矣 。若 良 工 早 察 于 旺 气 未 退 之 先 而 图 之 ,
未必无所补
也 。人 病 脉 不 病 ,
谓外形羸瘦似病,
其 脉 自 和 ,以 根 本 尚 固 ,
不过
谷气不充,
名 曰 :内 虚 ,
非行尸可比,
虽困无害。 胃气复,
谷气充,
自然安矣。谷 神 即 谷 气 也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周 氏 云 :形 体 之 中 ,
觉见憔悴,
精神昏愦,
食不忻美,
而 脉 得 四 时 之 从 ,无 过 不 及 之 偏 ,
是 人 病 脉 不 病 也 。形
体安和,
而脉息乍大乍小,
或至或损,
弦紧浮滑,
沉涩不一,
残贼冲

334
中医 龜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和之气,
是脉息不与形相应,
乃脉病人不病也。
张锡驹曰:
谷神乃水谷所化之神,
人 赖 此 以 资 生 也 。 内虚食

订正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平 脉 法
少,
谷气不充,
即 无 谷 神 矣 。故 曰 :
无 害 。若 无 本 然 之 胃 神 ,
安得
谓之无害耶!
又 未 知 何 脏 先 受 其 灾 ,若 汗 出 发 润 ,喘 不 休 者 ,此 为 肺 先
绝也。
〔注 〕此 申 上 条 不 知 何 脏 先 绝 ,
而 详 言 其 证 也 。肺 主 皮 毛 ,
肺绝汗出不流,
故 发 润 也 ;肺 主 气 ,
肺绝张口气出,
不能复还也。
故 曰 :为 肺 先 绝 也 。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肺为气之主,
为 津 液 之 帅 。汗 出 发 润 者 ,
津 脱 也 ;喘 不 休 者 ,
气脱也。
脉浮而洪,
身汗如油,
喘而不休,
水浆不下,
形体不仁,
乍静乍
乱 ,此 为 命 绝 也 。
〔注 〕 身 汗 如 油 ,
液 外 亡 也 ;喘 而 不 休 ,
气 上 脱 也 ;水 浆 不 下 ,
胃气绝也;形体不仁,
营 卫 败 也 ;乍 静 乍 乱 ,
精 神 散 也 。此 皆 命 绝
之 候 。 由 此 推 之 ,脉 虽 浮 洪 ,必 然 无 根 ,是 为 真 脏 孤 阳 飞 越 之
诊也。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火 之 将 灭 也 必 明 ,
脉来浮洪涌盛,
此将去
人体之兆也,
然又必兼下一二证,
始可断其命绝。
阳反独留,
形体如烟熏,
直视摇头者,
此心绝也。
〔注 〕 心 绝 阴 尽 ,
惟阳独留,
故身体大热,
形如烟熏,
从火化
也 。心 藏 神 ,
直视,
神 去 也 。头 属 阳 ,
阳无所依,
故摇头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心 脉 侠 咽 系 ,目 直 视 者 ,
心 经 绝 也 。头为
诸阳之会,
摇头者,
阴 绝 而阳无根也。
唇吻反青,
四 肢 滎 习 者 ,此 为 肝 绝 也 。
〔注 〕唇 吻 之 色 当 赤 而 黄 ,
反见青色者,
木 土 相 克 也 。 四肢
汗出絷絷不已,
此为肝绝也。

335
? 医 _
iJ:tL -fr ( 與 齡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唇 吻 者 ,
脾 之 候 。肝 色 青 ,
肝 绝则真色见
于 所 胜 之 部 也 。四 肢 者 ,
脾 所 主 。肝 主 筋 ,
肝绝则筋脉引急,
发于
医宗金鉴卷十六

所胜也。
方 有 执 曰 :口 唇 边 曰 吻 。 四 肢 ,
手 足 也 。絷 ,
汗 出 貌 。习 ,

数 飞 也 。言 手 足 颤 摇 如 鸟 之 习 飞 ,
奋振而不已也。
环□薫黑,
柔 汗 发 黄 者 ,此 为 脾 绝 也 。
〔注 〕 脾 之 华 在 唇 四 白 ,
环口黧黑,
其 华 萎 矣 !冷 汗 、阴 黄 ,
皆 脾绝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口 为 脾 之 窍 ,
黧黑者,
熏黄黑暗,
土败之
色 也 。柔 汗 ,
俗谓冷汗是也。
张锡驹曰:
脾主四白,
环口黧黑,
土 败 而 水 侮 也 。柔 汗 者 ,

软而腻,
脾之真液,
黄者脾之真色,
真液泄而真色见,
故为脾绝也。
溲便遗失,
狂言,
目反直视者,
此为肾绝也。
〔注 〕 肾 司 二 便 ,
溲 便 遗 失 ,肾 绝 也 。 肾 藏 精 与 志 ,狂 言 直
视,
精志俱败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溲便,
遗 溺 也 。 肾 司 阖 辟 ,阖 辟 废 ,
故二
便 皆 无 禁 约 也 。经 曰 :
肾藏 志 。狂 言 者 ,
是失志矣,
失 志 者 死 。肾
主骨,
骨 之 精 为 瞳 子 。 目反直视者,
骨之精不上荣于瞳子,
而不能
转也。
问 曰 :上 工 望 而 知 之 ,
中工问而知之,
下 工 脉 而 知 之 ,愿 闻 其
说 。师 日 :病 家 人 请 云 :病 人 苦 发 热 ,
身 体 疼 。病 人 自 卧 ,师 到 诊
其脉,
沉而迟者,
知 其 差 也 。何 以 知 之 ? 若 表 有 病 者 ,
脉当浮大,
今脉反沉迟,
故知愈也。
〔注 〕 此 下 皆 详 望 问 而 知 之 之 类 也 。望 谓 观 其 形 之 盛 衰 ,

之 深 浅 ;问 谓 询 其 情 之 苦 欲 ,
病之根因;
脉谓诊其脉之阴阳,
合乎
形 色 也 。设 病 家 人 来 请 ,
告以病者苦发热,
身体疼,
师到病人自
卧,
诊其脉沉而迟,
知 其 差 也 。何 以 知 之 ?表 有 病 脉 当 浮 大 ,
今反

336
中 医 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沉迟而无表脉,
且无表证,
故知愈也。
〔集 注 〕 张 锡 驹 曰 :有 问 发 热 身 疼 ,
脉反沉迟,
是阳病而见阴

订正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平 脉 法
脉,
何以 说 得 愈 也 ?答 曰 :是 必 望 其 有 恬 然 嗜 卧 之 状 ,
问其有热除
身轻之意,
而后合脉以断其愈也。
假 令 病 人 云 :腹 内 卒 痛 。病 人 自 坐 ,
师到脉之,
浮而大者,

其 差 也 。何 以 知 之 ? 若 里 有 病 者 ,
脉当沉而细,
今脉浮大,
故知
愈也。
〔注 〕病 家 人 来 请 ,
告 以 病 者 腹 内 卒 痛 ,医 师 到 ,
病人自坐无
苦容,
诊其脉浮而大,
知 其 差 也 。何 以 言 之 ?里 有 病 ,
脉当沉细,
今反浮大而无里脉,
且无里证,
故知愈也。
师 曰 :病 家 人 来 请 云 :病 人 发 热 烦 极 。 明 曰 师 到 ,
病人向壁
卧,
此 热 已 去 也 。设 令 脉 不 和 ,
处言已愈。
〔按 〕 “不 和 ”当是“自和”,
若不和如何言愈?
〔注 〕此 申 上 二 条 之 义 也 。病 家 人 来 言 ,
病者发热烦极,

未 即 去 。明 日 到 ,
病人向壁静卧,
此热已去,
因 知 其 差 。假令脉不
和缓,
未可言愈,
必和缓,
而始可断其已愈也,
推 之 腹 痛 亦 然 。此
篇 首 所 云 :设 有 不 应 ,
消 息 诊 看 。消 息 者 ,
谓今日之望,
异于昨日
之问、
闻也。
假令向壁卧,
闻 师 到 ,不 惊 起 而 盼 视 ,
若三言三止,
脉之咽睡
者,
此 诈 病 也 。假 令 脉 自 和 ,
处言此病大重,
当须服吐、
下药,
针灸
数十 百 处 乃 愈 。
〔注 〕此 设 治 诈 病 之 法 也 。盖 仲 景 不 欲 人 售 其 欺 ,
亦不欲医
为 其 欺 而 妄 治 也 。 医 者 玩 此 而 揣 摩 之 ,则 彼 不 敢 欺 ,而 我 不 妄
治矣。
〔集 注 〕 程 知 曰 :彼 以 诈 病 ,我 以 诈 治 ,非 良 工 不 能 具 是
巧也。
师持脉,
病 人 欠 者 ,无 病 也 。脉 之 呻 者 ,
病 也 。言 迟 者 ,
风也。

337
1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摇 头 言 者 ,里 痛 也 。行 迟 者 ,表 强 也 。坐 而 伏 者 ,
短 气 也 。坐而下
一 脚 者 ,鼷 痛 也 。里 实 护 腹 ,
如 怀 W物 者 ,
心痛也。
医宗金鉴卷十六

〔注 〕 阴 阳 相 引 故 欠 ,
欠者先引气人而后呵之,
故谓之呵欠。
阴阳不相引则病,
相引则和,
故曰:
欠 者 无 病 也 。诊 脉 时 ,
有呻吟
病苦之声,
故曰:
呻 者 病 也 。言 迟 者 ,
语言蹇涩,
故曰:
言迟者,

也 。摇 头 言 者 ,
痛极艰于发声,
摇头以意示缓,
故 曰 :摇 头 言 者 ,

痛 也 。行 迟 者 ,
风病筋络不利,
故 曰 :行 迟 者 ,表 强 也 。坐而伏者,
气不能接,
故曰:
坐而伏者,
短 气 也 。凡 腰 痛 者 ,
皆不能坐,
即略坐
非伸足依倚不可,
故曰:
坐而下一脚者,
腰 痛 也 。凡 心 痛 者 ,皆伛
偻护其痛处,
故 曰 :里 实 护 腹 ,
如怀卵物者,
心痛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舌强则言迟,
经 络 牵 急 则 舌 强 。筋挛则
经络拘急,
肝 属 木 ,其 合 筋 ,
其 主 风 。头 属 阳 ,
里属阴,
头 摇 者 ,阴
不 与 阳 和 也 。短 气 者 ,
里 不 足 也 。此 条 八 者 ,
皆望而知之之事也。
张志聪曰:
师持脉者,
犹 言 师 但 持 脉 而 不 问 也 。八 条 皆 察 人
之神情,
得人之病机,
所谓望而知之者。
问 曰 :人 恐 怖 者 ,
其 脉 何 状 ? 师 曰 :脉 形 如 循 丝 累 累 然 ,
其面
白 脱色也。
〔注 〕 人 病 恐 怖 者 ,
阳神不足也。阳不足则恐,
神不足则怖,
恐则血随气下,
故 面 白 脱 色 不 润 泽 也 ;怖 则 气 随 神 乱 ,
故脉形如循
丝累累然而乱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日 :
恐怖,
惶 惧 也 。循 ,理 治 也 。丝 ,
言细也。
累累,
联 络 貌 。脱 色 ,
犹 言 失 色 也 。盖 内 气 馁 者 ,
则外色夺,
所以
有卒然之变也。
程应旄曰:
此 示 人 察 色 合 脉 之 法 。恐 则 气 下 ,
神被夺矣,
故脉
细而且不定,
面色白而且脱也。
问 曰 :人 不 饮 ,
其脉何类? 师 曰 :脉 自 涩 ,
唇□干燥也。
〔注 〕 津 液 少 则 脉 涅 ,
唇 口 因 以 干 燥 。此 因 不 饮 而 然 ,
非由

338
_ 樣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此而不饮也。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
不饮,
如与人别气,
至二三日汤水不沾唇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脉法
之 类 。肺 失 游 溢 精 气 ,
故脉涅而唇口干燥也。
问 曰 :人 愧 者 ,
其脉何类? 师 曰 :脉 浮 ,
而面色乍白乍赤。
〔注 〕愧 者 ,
羞 也 。羞 则 神 色 荡 而 不 定 ,
故脉浮,
而面色乍白
乍 赤 也 。此 皆 察 色 合 脉 ,
以 意消息而知之之类也。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
以上数条,
不论有病无病,
凡人有所负于
中,
辄 复 形 之 色 与 脉 也 。于 此 推 之 ,
以意消息,
则诸病之情,
无不
可 即 外 以征内矣。
问 曰 :脉 有 灾 怪 ,
何 谓 也 ? 师 曰 :假 令 人 病 ,
脉得太阳,
与形证
相应,
因为作汤。 比 还 ,
送汤如食顷,
病 人 乃 大 吐 ,若 下 利 ,
腹中
痛 。师 曰 :我 前 来 不 见 此 证 ,
今乃变异,
是 名 灾 怪 。又 问 曰 :何 缘
作此吐利? 答 曰 :或 有 旧 时 服 药 ,
今 乃 发 作 ,故 名 灾 怪 耳 。
〔注 〕 脉 有 灾 怪 ,
谓 因 药 而 变 灾 怪 也 。假 令 人 病 太 阳 病 ,

太阳脉,
脉证相应,
因为作太阳病汤药与服之。比还,
如食顷,

人乃大吐下利,
腹中痛,
师问曰:
我先来不见此证,
今乃灾变怪异,
缘 何作此吐利?病 者 答 曰 :
或有旧时服药,
今乃发作,
故为此灾怪
耳 !望 、
问固医家之事,
亦须病人毫无隐讳,
方 能 尽 医 所 长 。仲景
为病家服药未告于医,
医失问先服何药,
故出此条以示戒耳!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医 以 脉 证 与 药 相 对 ,
而反变异为其灾可
怪,
故名灾怪。
张志聪曰:
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者,
如太阳病,
脉浮 头 项 强 痛
而恶寒,
此 脉 与 形 证 相 应 也 。或 有 旧 时 服 药 ,
今乃发作者,
言送汤
如食顷,
所投之药未周于经,
必旧时服药之故也。

辨 脉 法
辨者,
别 也 。辨 脉 者 ,
辨 别 诸 脉 之 名 也 。法 者 ,
诸 脉 部 位 、至

339
J 医 齡 必读
^ 丛 书 (典 藏 版 )

数,
形状、
相类、
相反,
别 之 各 有 其 法 也 。脉 名 者 ,
如浮、
沉、迟、
数、
滑、
涩 诸 脉 之 名 是 也 。部 位 者 ,
如 浮 、中 、
沉,上 、下 之 部 位 是 也 。
医宗金鉴卷十六

至数者,
如迟三至,
数 六 至 之 至 数 是 也 。形 状 者 ,
如滑流、
涩滞之
形 状 是 也 。相 类 者 ,
如弦与紧,
滑 与 动 之 类 是 也 。相 反 者 ,
如浮与
沉,
虚 与 实 之 反 是 也 。皮 肤 取 而 得 之 ,
谓 之 浮 ;筋 骨 取 而 得 之 ,

之 沉 。此 以 脉 之 上 下 部 位 而 得 名 也 ,
是 则 凡 脉 因 部 位 而 得 名 ,皆
统 乎 浮 沉 矣 。如 浮 而 无 力 谓 之 濡 ,
沉而无力谓之弱,
浮而极有力
谓之革,
沉 而 极 有 力 谓 之 牢 。浮 中 沉 俱 有 力 ,
按之且大谓之实;浮
中沉俱无力,
按之且大谓之虚;
浮中沉极无力,
按之且小,
似有似
无,
谓之微;
浮中沉极无力,
按之且大涣散不收,
谓 之 散 ;浮 沉 有
力,
中取无力,
谓 之 芤 ;按 之 至 骨 ,
推寻始得,
谓 之 伏 。此皆以部位
兼形状相反,
而 得 名 者 也 。一 息 三 至 ,
谓之迟•,
一息六至,
谓之数。
此以脉之至数而得名者也,
是则凡脉因至数而得名者,
皆统乎迟
数 矣 。如 一息四至谓之缓;一息七至谓之疾;数时一止谓之促;缓
时一止谓之结;
至数不乖,
动而中止,
不能自还,
须臾复动,
谓之
代 。此 皆 以 至 数 兼 相 类 而 得 名 者 也 。流 利 如 珠 ,
谓 之 滑 ;进 退 艰
难 滞 涩 ,谓 之 涩 。此 以 脉 之 形 状 而 得 名 也 ,是 则 凡 脉 因 形 状 而 得
名者,
皆 统乎滑涩矣。如 脉 形 粗 大 ,
谓 之 大 ;脉 形 细 小 ,
谓之小;来
去迢迢,
谓之长;
来去缩缩,
谓 之 短 ;来 盛 去 衰 ,
谓 之 洪 ;其 形 如 豆 ,
动摇不移,
谓之动•,
状类弓弦,
按之端直且劲,
谓之弦•,
较弦则粗,
按之左右弹指,
谓 之 紧 。此 皆 以 形 状 兼 相 类 相 反 而 得 名 者 也 。此
辨 脉 之 大 概 也 。诊 者 于 此 能 详 审 而 扩 充 之 ,
则 进 乎 法 矣 。今以
浮、
沉、迟、
数、滑、
淫,六脉别之以为纲;
以 大 d 、、
虚、实,
诸脉辨之
以为目,
务使阴阳标本,
虚实寒热,
心中有据,
指下无差,
庶心手相
得,
而 辨 证 处 方 ,自无错谬矣。
问 曰 :脉 有 阴 阳 ,
何 谓 也 ? 答 曰 :凡 脉 大 、
浮 、数 、动 、
滑,此名
阳也•,
脉沉、
涩、弱、
弦、黴,
此 名 阴 也 。凡 阴 病 见 阳 脉 者 生 ,阳病见

340
3
中医
临 康
必 读 丛 书 (典藏跋

阴脉者死。
〔注 〕此 以 脉 之 阴 阳 ,
辨 病 之 阴 阳 生 死 法 也 。浮 、
大、数、
动、

订正仲景全书伤 寒 论 注 辨 脉 法
滑五者,
比 之 诸 脉 为 有 余 ,阳 道 有 余 ,
故 曰 阳 也 。沉 、
涩、弱、
弦、微
五 者 ,比 之 诸 脉为不及,
阴道不及,
故 曰 阴 也 。阴 病 ,
谓阴寒病也。
见阳脉,
谓 见 阳 热 脉 也 。 阳 热 脉 ,即 浮 、大 、
数、动 、滑 类 也 。 以阴
病得阴脉证脉相应,
死 难 必 也 。阴 病 若 得 阳 脉 ,
犹冬尽春生,
万物
虽未即生,
然日进生机,
故 曰 生 也 。阳 病 ,
谓 阳 热 病 也 。见 阴 脉 ,
谓 见 阴 寒 脉 也 。阴 寒 脉 即 沉 、
涩、弱、
弦、微类也。以阳病得阳脉,
证脉相应,
生 可 卜 也 ;阳 病 若 得 阴 脉 ,
如暑去秋来,
万物虽未即死,
然日趋死候,
故 曰 死 也 。盖 天 人 无 二 理 ,
春夏为阳,
秋 冬 为 阴 ,阳
主生,
阴主杀故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阴 阳 者 ,通 脏 腑 、
血气、
表里、
虚实、
风寒、
寒热而总言之也。
程知曰:
阴病见阳脉而主生者,
邪气自里之表,
欲汗而解也。
阳 病 见 阴脉而主死者,
邪气自表人里,
正 虚 邪 盛 也 。故 正 气 实 者 ,
多见阳脉,
正气虚者,
多见阴脉。
脉 来 鑀 ,时 一 止 复 来 者 ,
名 曰 结 ;脉 来 数 ,
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
促 。阳 盛 则 促 ,
阴盛则结,
此皆病脉。
〔注 〕缓 ,
四 至 脉 也 。缓 时 一 止 复 来 者 ,
名 曰 结 脉 。数 ,
六至
脉 也 。数 时 一 止 复 来 者 ,
名 曰 促 脉 。阳 盛 则 促 ,
阴盛则结,
阴阳偏
胜则病,
故 曰 :此 皆 病 脉 也 。
脉按之来鑀,
时一止复来者,
名 曰 结 ;又 脉 来 动 而 中 止 ,
更来
小 数 ,中 有 还 者 反 动 ,
名 曰 结 阴 也 。脉 来 动 而 中 止 ,
不能自还,

而复动者,
名 曰 代 阴 也 。得 此 脉 者 必 难 治 。
〔按 〕 “脉 按 之 来 缓 ,时 一 止 至 ,
名 曰 结 阴 也 ”数 语 ,
文义不
顺,
且前论促结之脉已明,
当 是衍文。
〔注 〕 脉 来 至 数 不 乖 而 中 止 ,
不 能 自 还 ,因 而 复 动 ,
名曰代。

341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乃一脏无 气 ,求 他 脏 以 代 续 之 故 也 。凡 病 得 此 代 脉 者 ,
必为难治,
盖以促结之止,
如急行而蹶,
虽 然 中 止 ,即 能 自 还 ,非 代 脉 之 止 可
医宗金鉴卷十六

比也。
阴 阳 相 搏 ,名 曰 动 。阳 动 则 汗 出 ,
阴动则发热,
形冷恶寒者,
此 三 焦 伤 也 。若 数 脉 见 于 关 上 ,
上 下 无 头 尾 ,如 豆 大 ,
厥厥动摇
者,
名曰动也。
〔按 〕 《素问》曰 :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阳加于阳,
岂有汗出之
理 ? 阳动则“汗 出 ”二 字 当 是 “发 热 ”二 字 ;阴 动 则 “发 热 ”二字当
是 “汗 出 ”二 字 。
〔注 〕 动 者 ,
躁 动 也 ,谓 阴 阳 互 相 鼓 击 而 不 宁 也 。动 ,阳脉
也 。寸 为 阳 ,
阳乘击于阳,
故 阳 动 发 热 也 。尺 为 阴 ,
阴乘击于阴,
故 阴 动 汗 出 也 。关 界 乎 阴 阳 ,
则阴阳互相乘击,
故发热汗出同见
也 。此 为 动 而 有 力 ,
阳 盛 之 候 。若 按 之 不 鼓 ,是 为 阳 衰 之 诊 ,
则必
形冷而不发热,
汗出而必恶寒,
非抟击阳盛之动,
乃扰乱阳虚之动
也 。由三焦之阳气伤,
则不能外温肉分,
故 有 是 证 也 。动脉之状,
颇似数脉,
惟 上 下 无 头 尾 ,如 豆 大 ,
厥厥动摇,
故 名 曰 动 也 。厥厥
者,
谓似有根之摇动,
动而不移,
非若滑脉之流动,
动而不居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阴 阳 相 搏 之 阴 阳 ,以 二 气 言 ;阳动阴动之
阴阳,
以部位言。下 言 动 脉 之 定 位 与 其 形 状 。厥 厥 ,
举发貌。
程知曰:
阳升阴降,
交通上下,
往来于尺、
寸之间,
则冲和安
静 ;惟 阳 欲 升 ,
而阴不足以和之使降,
则两相搏击,
其脉必数,
而厥
厥摇动见于关上也。
脉浮而紧者,
名 曰 弦 也 。弦 者 ,
状如弓弦,
按 之 不 移 也 。脉紧
者,
如转索无常也。
〔注 〕 脉 浮 而 紧 者 ,
名曰弦也,
此非谓浮紧即弦脉,
乃谓浮而
劲紧,
弦 之 状 也 。弦 紧 相 类 ,
惟恐人将弦作紧,
将紧作弦,
故并举
相 形 以 别 之 也 。弦 者 ,
状如弓弦,
按之不移,
即 所 谓 端 直 也 ;紧 者 ,

342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如转索无常,
g 卩所谓不端直也。端 直 则 不 能 如 转 索 ,
转索则不能
似端直,
其为劲急则同,
所以相类也。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脉法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此 明 弦 、紧 之 辨 。按 之 不 移 ,
言如弦之张
于弓,
一 定 而 不 可 动 移 也 。转 索 无 常 ,
言左右旋转而不可拘也。
程知曰:
紧为寒邪方盛,
直细中有转动急疾之意,
故谓如转
索也。
张锡驹曰:
弦、紧之分,
在移与不移耳!
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
大 则 为 芤 ;减 则 为 寒 ,
芤 则 为 虚 。寒虚
相抟,
此 名 为 革 。妇 人 则 半 产 漏 下 ,
男子则亡血失精。
〔注 〕 脉 形 粗 大 有 力 ,
谓 之 大 ;浮 沉 有 力 ,中 取 无 力 ,
状如葱
管 谓 之 芤 ;沉 而 且 大 ,
按之劲急有力,
谓 之 牢 ;浮 而 且 大 ,
举之劲急
有力,
谓 之 革 。革 脉 者 ,
以鼓革而得名,
外 急 中 空 之 象 也 。弦则为
劲,
减其中取之劲,
外 急 象 也 ;大 则 为 实 ,
小 其 中 取 之 实 ,中空象
也 。此 以 弦 减 、
芤虚二脉,
形 容 革 脉 也 。女 子 得 之 半 产 漏 下 ,
男子
得之亡血失精,
寒虚相抟故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言 弦 而 虚 大 之 脉 也 。弦 则 为 减 ,
谓阳气减
少 而 寒 也 ;大 则 为 芤 ,
谓 似 革 中 空 而 虚 也 。虚 寒 相 抟 ,
则精血漏
失,
故有革象也。
问 曰 :脉 有 残 贼 ,
何 谓 也 ? 师 曰 :脉 有 弦 、紧 、浮 、滑 、沉 、涩 。
此六脉名曰残贼,
能为诸脉作病也。
〔注 〕此 下 ,皆 残 贼 为 病 之 诊 也 。相 乘 之 脉 为 正 气 虚 ,随我
所 虚 而 乘 及 之 之 谓 也 。残 贼 之 脉 为 邪 气 实 ,
恃彼之强而虐及之之
谓 也 。此 六 脉 者 名 曰 残 贼 。残 则 明 伤 ,
贼则暗袭,
脉中有此当属
实 邪 。不 论 何 部 ,
但本脉中兼见此脉,
辄防邪至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诸脉,
谓 各 部 之 脉 也 。作 ,
起 也 。言六者
若见于各部之脉中,
则皆能于其部生起病端。
张 锡 驹 曰 :残 ,
伤 残 ;贼 ,
贼 害 也 。言 此 六 者 之 脉 ,
足以暗伤人

343
中医
輪 康
必 读 丛 朽 (典 藏 版 )

之经脉血气,
如贼之害人而不觉,
故曰能为诸脉作病也。
寸□脉阴阳俱紧者,
法当清邪中于上焦,
浊 邪 中 于 下 焦 。清
医 邪中上,
名 曰 洁 也 ;迪 邪 中 下 ,
名 曰 浑 也 。阴 中 于 邪 ,
必内栗也,

% 气微虚,
里气不守,
故使邪中 于 阴 也 。阳 中 于 邪 ,
必发热头痛,

金 强颈挛,
腰 痛 胫 酸 。所 谓 阳 中 雾 露 之 气 ,
故 曰 清 邪 中 上 。浊邪中
I 下,
阴气为栗,
足膝逆冷,
便溺妄出,
表气微虚,
里气微急,
三焦相

溷,
内外不通。上 焦 怫 郁 ,
脏气相熏,□烂食断也。中 焦 不 治 , 胃
拿 气上冲,
脾气不转, 胃中为浊, 营卫不通,
血 凝 不 流 。若 卫 气 前 通
X 者,
小便赤黄,
与热相抟,
因热作使,
游于经络,
出 入 脏 腑 ,热 气 所

过,
则 为 痈 脓 。若 阴 气 前 通 者 ,
阳气厥微,
阴无所使,
客气入内,

而出之,
声腽咽塞,
寒厥相追,
为热所拥,
血凝自下,
状如豚肝。阴
阳俱厥,
脾 气 孤 弱 ;五 液 注 下 ,
下 焦 不 阖 ;清 便 下 重 ,
令 便 数 难 ;脐
筑湫痛,
命将难全。
〔注 〕 寸 口 阴 阳 俱 紧 者 ,
谓 六 脉 浮 沉 俱 紧 也 。浮 脉 紧 ,
则雾
露 之 邪 中 于 上 焦 ;沉 脉 紧 ,
则 寒 邪 中 于 下 焦 。上 焦 指 太 阳 也 ,
下焦
指 少 阴 也 。雾 露 之 邪 ,曰 洁 、曰 清 。清 邪 中 上 ,
发热头痛,
项强颈
挛,
腰疼胫酸者,
雾 露 之 邪 中 于 太 阳 表 也 。寒 邪 曰 浑 、曰浊。浊邪
中下,
阴气为栗,
足胫逆冷,
便溺妄出者,
寒 邪 中 于 少 阴 里 也 。经
曰:
“虚 邪 不 能独伤人”,
必 因 身 形 之 虚 而 后 客 之 也 。盖因其人表
气虚,
里气不固,
清浊之邪,
中伤上下。三 焦 相 溷 ,
表里不通,
以致
上焦清气不宣,
邪气怫郁,
与 脏 相 熏 ,口烂食断•,
中 焦 不 治 ,胃气主
下,
而反上冲,
脾气主运,
而 反 不 转 ,中 焦 皆 浊 ,
营卫不通,
血凝不
流 行 也 。若 正 能 胜 邪 ,
卫气先通,
其人必先小便赤黄,
热伤之经必
血凝肉腐,
而 外 发 为 痈 脓 也 。若 营 气 先 通 ,
其人必先嚏腽咽塞,

拥于里之血凝者自下,
状 如 豚 肝 也 。若 正 不 胜 邪 ,
阴阳俱逆,
营卫
不通,
脾气孤弱,
不能散精,
五液注下,
下焦不阖,
里急坠痛,
圊便
数窘,
命将难全也。
\

344
中医
輪 束
必 读 从 书 (與 藏 提 )

〔集 注 〕 沈 亮 宸 曰 :
伤寒之证,
转热即佳,
故少阴、
厥阴,
皆以
发热而愈,
而凡下脓 血 与 痈 脓 皆 非 死 证 。若 阴 阳 俱 厥 ,
厥者必利,

订正仲景全书伤 寒 论 注 辨 脉 法
故五液注下,
下焦不阖,
命将难全也。
方有执曰:
清指风,
浊 指 寒 ,曰 洁 、曰 浑 ,以 天 地 之 偏 气 言 也 。
“阴中于邪”已下至“浊 邪 中 下 ”一 节 ,
是 释 上 文 阴 即 下 焦 ,阳即上
焦 也 。“阴气为栗”已 下 至 “血 凝 不 流 ”,
是 言 证 。“若 卫 气 前 通 ”
已下,
言 变 痈 脓 之 故 。“若 阴 气 前 通 ”已 下 ,
言 变 脓 血 利 之 故 。卫
气即阳气,
营气即阴气,
乃 承 上 营 卫 不 通 而 言 ,而 清 浊 之 所 以 为
病,
在 其 中 矣 !“阴阳俱厥”已 下 ,
言证并于里而加重,
故曰:
命将
难全也。
脉阴阳俱紧者,
□中气出,
唇□干燥,
蜷卧足冷,
鼻中涕出,

上胎灣,
勿 妄 治 也 。到 七 曰 以 来 ,
其人微发热,
手足温者,
此为欲
解 ;或 到 八 曰 已 上 ,
反大发热者,
此 为 难 治 。设 使 恶 寒 者 ,必 欲 呕
也 ;腹 内 痛 者 ,
必欲利也。
〔注 〕此 承 上 条 互 详 其 证 ,
戒 人 临 此 阴 阳 混 淆 之 病 ,慎 勿 妄
治 也 。此 条 之 姥 卧 足 冷 ,
即上条之浊邪中下也•,
此条之鼻涕舌胎,
即 上 条 之清邪中上也;此条之唇口干燥,
即上条之口烂蚀断也;此
条之反大发热,
即 上 条 之 痈 脓 下 血 也 ;此 条 之 腹 中 痛 ,
即上条之下
重 湫 痛 也 ;此 条 之 恶 寒 ,
即上条之 必 内 栗 也 。脉 阴 阳 俱 紧 ,
伤寒脉
也 ;口中气出,
唇 口 干 燥 ,胃 经 热 也 ;姥 卧 足 冷 ,
少 阴 寒 也 ;鼻 中 涕
出,
表 伤 风 也 ;舌 上 胎 滑 ,
里 无 热 也 。似 此 表 里 、阴 阳 、
寒热、
虚实
杂揉未定之病,
慎勿妄治,
则当审其孰轻、
孰重、
孰缓、
孰急,
先后
施 治 可 也 。到 七 日 已 来 ,
其人微发热手足渐温者,
此阴退阳复为
欲 解 也 ;若 到 八 日 已 上 ,
反大发热者,
乃邪盛正衰,
此为难治也。
设使恶寒,
知 尚 在 表 。若 呕 ,
必 欲 入 里 也 。腹 内 痛 者 ,
知邪已人
里,
内攻必欲下利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微 发 热 ,邪 退 也 。 大 发 热 ,邪 盛 也 。恶

345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寒,
尚在表也。腹 内 痛 ,
已人里也。
脉阴阳俱紧,
至 于 吐 利 ,其 脉 独 不 解 ;紧 去 入 安 ,
此为欲解。
医宗金鉴卷十六

若脉迟,
至六七曰不欲食,
此为晚发,
水停故也,
为 未 解 ;食 自 可
者,
为欲解。
〔按 〕 “紧 去 人 安 ”之 “人 ”字 ,当 是 “人 ”字 。人 安 ,
谓不吐利
也 。必是传写之 i化。“此 为 晚 发 ,
水 停 故 也 ”二 句 ,与 上 下 文 义 不
属,
当是衍文。
〔注 〕此 发 明 脉 阴 阳 俱 紧 ,内 外 寒 甚 ,
至于吐、
利解不解之义
也 。吐 利 后 脉 仍 紧 ,
为 邪 未 尽 不 解 也 ;紧 去 脉 缓 ,
为邪尽人安欲解
也 。若 紧 去 脉 迟 ,
至六七日不欲食者,
则胃未和为未解也;若欲食
者,
则胃已和,
虽脉迟亦为欲解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脉阴阳俱紧,
为 寒 气 甚 于 上 下 。至于吐
利之后,
紧脉不罢者,
为其脉独不解,
紧去则人安为欲解也。
寸□脉浮而大,
浮 为 虚 ,大 为 实 在 尺 为 关 ,
在寸为格;关则不
得小便,
格则吐逆。
〔注 〕平 脉 以 脉 内 外 候 关 格 ,
此 以 脉 尺 寸 候 关 格 。于 此 推
之 ,凡 阴 阳 盛 极 皆 病 关 格 ,
而不必定在内外、
尺 寸 也 。寸口脉浮而
大,
浮为正气虚,
大 为 邪 气 实 。在 尺 则 阴 邪 实 ,
关闭正气不能宣,
名曰关,
关 则 不 得 小 便 也 。在 寸 则 阳 邪 实 ,
格拒正气不能化,
名曰
格,
格则吐逆也。
〔集 注 〕 张 锡 驹 曰 :
浮大之脉在于尺,
则为关阴,
阴气不能施
化,
故 不 得 小 便 。浮 大 之 脉 在 于 寸 ,
则 为 格 阳 ,阳 气 不 能 宣 通 ,

吐逆。
脉浮而灣,
浮 为 阳 ,灣 为 实 ,
阳实相搏,
其脉数疾,
卫气失度。
浮灣之脉数疾,
发热汗出者,
此为不治。
〔注 〕浮 为 阳 ,
滑 为 实 ,阳 实 相 搏 ,
其脉行于脉外者,
数且疾
矣 。卫 气 行 疾 ,
营 气 行 迟 ,营 卫 不 相 辅 而 行 ,
故 曰 失 度 。浮 、滑 、

346
中医
楱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数、
疾,有余之脉,
见发热无汗有余之证,
脉证相合 则 为 可 治 ;若 见
发热汗出不足之证,
脉证不合,
不治明矣。

订正仲景全书伤 寒 论 注 辨 脉 法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浮 、滑 、
数、疾之脉,
发热汗出解者,
邪气
退 也 。若 不 解 者 ,
正气脱也,
必 不 可 治 。经 曰 :
脉阴阳俱盛大,

出不解者死。
脉浮而数,
浮 为 风 ,数 为 虚 ,
风为热,
虚为寒,
风虚相搏,
则洒
淅恶寒也0
〔按 〕 “数 为 虚 ”之 “虚 ”字 ,
当是“热 ”字 。“风 为 热 ,
虚为寒”
二 句 当 是 衍 文 。“风 虚 相 搏 ”之 “虚 ”字 ,
亦 当 是 “热 ”字 。
〔注 〕 风 寒 在 表 则 脉 浮 紧 ,
风 热 在 表 则 脉 浮 数 。表 受 风 邪 ,
故洒淅恶寒也。
诸脉浮数,
当发热而 洒 淅 恶 寒 。若 有 痛 处 ,
饮食如常者,
蓳积
有脓也0
〔注 〕诸 脉 浮 数 ,
谓寸、
关 、尺 六 脉 俱 浮 数 也 。浮 则 为 风 ,

则 为 热 。风 热 遏 郁 于 表 ,
则 当 发 热 而 洒 淅 恶 寒 也 。若 有 隐 痛 之
处,
饮食如常者,
非表邪之诊,
乃 内 痈 蓄 积 有 脓 之 诊 。于此知浮数
之脉,
不可概为风热也。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人 身 有 锨 肿 痛 楚 处 ,
未有不自觉者,
此条
所言,
必是内痈,
故曰:
蓄 积 有 脓 也 。如 胃 脘 痈 ,
肺痈,
肠 痈 ,皆各
有 辨 。而 胃 痈 之 脉 ,
人迎反盛,
未有不误以为伤寒者,
故宜察之。
程应旄曰:
脉证似伤寒,
若 不 于 “若 有 痛 处 ,
饮 食 如 常 ”之证
参酌,
而误以辛温发散,
助其阳热,
否则误以寒凉彻热,
遏住邪气,
滋害深矣。
张璐曰:
若有锨肿,
为 热 壅 经 络 ;若 无 肿 处 ,
必邪留脏腑,
随内
外而发痈脓也。
脉浮而大,
浮为风虚,
大 为 气 强 。风 气 相 搏 ,
必 成 瘾 疹 。身体
为痒,
痒 者 名 泄 风 ,久 久 为 痂 癞 。

347
s i

中医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注 〕 六 脉 俱 浮 而 大 ,
浮为风虚,
大 为 气 强 。强 者 ,
热 也 。风
热相搏,
必 成 瘾 疹 也 。身 体 为 痒 ,
痒者肌虚,
热气外薄故也,
名为
医宗—

泄 风 。若 久 不 愈 ,
则 成 痂 癞 。痂 癞 ,
疥、癣、
疠、癞之类是也。
〔集 注 〕成 无 己 曰 :
痂癞者,
疠风也,
眉少发稀,
身有干疮而
腥 臭 。经 云 :脉 风 成 疠 是 也 。
卷十六

朱震亨曰:
经 云 :诸 痒 为 虚 。血 燥 不 荣 肌 腠 ,
所以痒也。
方有执曰:
经 云 :外 在 腠 理 ,
则为泄风。
寸□诸微亡阳,
诸濡亡血,
诸弱发热,
诸紧为寒,
诸乘寒者则
为 厥 。郁 冒 不 仁 ,
以胃无谷气,
脾涩不通,
□急不能言,
战而栗也。
〔按 〕濡 、
浮而无力,
候 阳 虚 也 ,岂 有 亡 血 之 理 ?弱 、
沉而无
力,
候 阴 虚 也 ,岂 止 发 热 而 已 ?诸 濡 亡 血 ,当 是 诸 濡 卫 虚 ;诸 弱 发
热,
当 是诸弱营虚。
〔注 〕 寸 口 者 ,
指寸、
关 、尺 三 部 而 言 也 。诸 微 ,
谓凡病见微
脉,
皆 亡阳也。诸 濡 ,
谓 凡 病 见 濡 脉 ,皆 卫 虚 也 。诸 弱 ,
谓凡病见
弱脉,
皆 营 虚 也 。诸 紧 ,
谓 凡 病 见 紧 脉 ,皆 为 寒 也 。诸 乘 寒 者 ,

诸微濡弱脉,
亡阳营卫不足之人,
一 病 即 见 残 贼 。紧 脉则为寒乘
病 厥 也 。厥 于 中 者 ,
郁冒昏迷,
不知痛痒•,
厥于经者,
战栗口噤不
能 言 语 ,以 平 日 胃 虚 损 谷 ,
脾虚不运,
中虚不胜外邪也。
〔集 注 〕 程 知 曰 :
诸乘寒者,
则以阳极虚,
而阴寒直乘之也,
故 为 厥 逆 。其 所 以 昏 冒 不 知 人 ,强 直 而 无 觉 者 ,
则以胃无谷气,

不流通,
故使口噤不能言,
外战内栗而厥也。
问 曰 :曾 为 人 所 难 ,
紧 脉 从 何 而 来 ? 师 曰 :假 令 亡 汗 若 吐 ,以
肺 里 寒 ,故 令 脉 紧 也 ;假 令 咳 者 ,
坐 饮 冷 水 ,故 令 脉 紧 也 ;假 令 下
利,
以 胃 中 虚 冷 ,故 令 脉 紧 也 。
〔注 〕此 详 申 上 条 ,
诸亡阳营卫不足之人,
而见紧脉之义也。
曾为人所难,
问 紧 脉 为 寒 实 之 诊 ,虚 冷 亦 见 紧 脉 ,
是从何而来也?
师曰:
假令其人亡汗表虚,
若吐胸虚,
下 利 里 虚 ,寒 邪 乘 虚 为 病 ,

348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外感寒邪,
或内饮冷水,
或 中 寒 阴 化 ,皆 令 脉 紧 也 。若 与 浮 同 见 ,
无汗,
则 为 伤 寒 实 邪 ;有 汗 ,
则 为 亡 阳 虚 邪 。与 沉 同 见 ,
腹痛不便,

订正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辨 脉 法
则 为 中 寒 实 邪 ;腹 痛 下 利 ,
则为中寒虚邪。由此推之,
凡诸实 脉 从
虚化者,
即未可谓之实矣。
〔集 注 〕 程 应 旄 曰 :紧 则 为 寒 ,
称曰乘脉,
今复列之残贼何
义 ? 曰 :虚 则 为 人 乘 ,
实 则 乘 人 。凡 脉 皆 然 ,
不独紧也。
寸□脉微,
尺脉 紧 ,
其人虚损多汗,
知 阴 常 在 ,绝 不 见 阳 也 。
〔注 〕 上 条 以 浮 沉 见 微 紧 ,
此 条 以 寸 尺 见 微 紧 ,皆 阴 盛 阳 亡
之诊,
故曰:
知阴常在,
绝 不 见 阳 也 。只 曰 虚 损 多 汗 者 ,
略言之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 寸 微 、尺 紧 为 虚 损 多 汗 之 证 也 。寸微弱
为亡阳,
尺紧疾为阴胜,
阴胜于内,
阳绝于外,
故为虚损多汗。
师 曰 :病人脉微弱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 发 其 汗 ,
又 数大下
之,
其人亡血,
病当恶寒,
后乃发热,
无 休 止 时 。夏 月 盛 热 ,欲 着 复
衣•,
冬月盛寒,
欲 裸 其 身 。所 以 然 者 ,
阳 微 则 恶 寒 ,阴 弱 则 发 热 。
此医发其汗,
使阳气微,
又大下之,
令 阴 气 弱 。五 月 之 时 ,阳 气 在
表,
胃中虚冷,
以阳气内微,
不能胜冷,
故 欲 着 复 衣 。十 一 月 之 时 ,
阳气在里,
胃中烦热,
以阴气内弱,
不能胜热,
故 欲 裸 其 身 。又阴
脉迟涩,
故知血亡也。
〔按 〕 “又 阴 脉 迟 涩 ,
故 知 血 亡 也 ”二 句 ,
与上文义不属,
非有
阙文,
即是衍文。
〔注 〕病 人 脉 微 而 涩 ,
询之为医大发其汗,
又数大下之,
所以
致 此 病 也 。其 人 亡 血 ,
略辞也,
谓 亡 其 血 气 也 。气 亡 则 阳 微 ,阳微
则 恶 寒 ;血 亡 则 阴 弱 ,
阴 弱 则 发 热 ;阳 微 阴 弱 ,
故病当恶寒后乃发
热 也 。轻 者 邪 不 留 连 ,
遇 所 不 胜 时 则 愈 ;重 者 无 休 止 时 ,即遇所不
胜 尤 甚 也 。然 恶 寒 虽 遇 夏 月 盛 热 ,
欲 着 复 衣 。所 以 然 者 ,
五月 之
时,
阳 气 在 外 ,胃 中虚冷,
大发其汗,
令阳气微,
故 不 胜 寒 也 。发热
虽遇冬月盛寒,
欲 裸 其 身 。所 以 然 者 ,
十 一 月 之 时 ,阳 气 在 内 ,胃

349
中医
桃 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中烦热,
又数下之,
令阴气弱,
故 不 能 胜 热 也 。此 即 论 中 所 谓 “热
在骨髓、
寒 在 皮 肤 ”、
“寒 在 骨 髓 、
热 在 皮 肤 ”,
沉痼寒热之病也。
医宗金鉴卷十六

〔集 注 〕王 肯 堂 曰 :
非必遇夏乃寒,
遇 冬 乃 热 也 。此 但 立 其
例,
论其理耳。
寸□脉微而緩,
微者卫气疏,
疏 则 其 肤 空 ;緩 则 胃 气 实 ,
实则
谷 消 而 水 化 也 。谷 入 于 胃 ,
脉道乃行,
水入于经,
其 血 乃 成 。荣盛
则其肤必疏,
三焦绝经,
名曰血崩。
〔注 〕寸 口 脉 微 而 缓 ,
微者卫气疏,
疏 则 其 表 空 虚 也 ;缓 者 胃
气实,
实 则 消 化 水 谷 也 。谷 人 于 胃 ,
脉 道 之 气 乃 行 ;水 人 于 经 ,

络 之 血 乃 成 。今 荣 愈 盛 而 卫 愈 疏 ,
血愈多而气愈少,
气血失其经
常之道,
故曰:
三 焦 绝 经 。气 不 能 制 血 ,
血不能归经,
故血妄行而
崩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卫气者,
温分肉,
肥 腠 理 。卫 气 既 疏 ,

肤不得温,
肥 则 空 虚 也 。经 曰 :
缓 者 胃 气 有 余 。有 余 为 实 ,
故云:
缓 者 胃 气 实 。《内经》曰 :
食人于胃,
淫 精 于 脉 。是 谷 人 于 胃 ,

道 乃 行 也 。《针 经 》曰 :
饮而液渗于络,
合 和 于 血 。是 水 人 于 经 ,
其 血 乃 成 也 。经 ,
常 也 。三 焦 者 ,
气 之 道 路 。卫 气 疏 则 气 不 循 常
度,
故三焦绝其常度也。
方 有 执 曰 :疏 言 不 能 固 护 ,
实 犹 言 强 也 。 “谷 人 于 胃 ”至 “其
血 乃 成 ”,
乃 承 上 文 “谷 消 而 水 化 也 ”。阴 血 大 下 ,
而曰崩者,
言其
不能止静,
如山坏之势也。
寸□脉微而涩,
微者卫气不行,
涩 者 荣 气 不 逮 ;荣 卫 不 能 相
将,
三焦无所仰,
身 体 痹 不 仁 。荣 气 不 足 ,
则烦疼□难言,
卫气虚,
则 恶 寒 数 欠 。三 焦 不 归 其 部 :上 焦 不 归 者 ,
噫 而 酢 吞 ;中 焦 不 归
者,
不 能 消 谷 引 食 ;下 焦 不 归 者 ,
则遗溲。
〔注 〕凡 经 脉 内 外 ,
荣 卫 也 ;脏 腑 内 外 ,
三 焦 也 。故 经 曰 :

行脉中,
卫 行 脉 外 。上 焦 心 肺 主 之 ,中 焦 脾 胃 主 之 ,
下焦肝肾主

350
中医
輪處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之 。分 而 言 之 ,
荣也,
卫也,
三 焦 也 ;合 而 言 之 ,皆 本 乎 一 气 之 流
行,
随其所在 而 得 名 也 。脉 微 而 涩 ,
荣卫不足,
不足则荣 卫 不 能 相

订正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辨 脉 法
将而行,
三焦无所仰赖,
故 身 体 周 痹 不 仁 。荣 气 不 足 ,
故身烦疼,
口 难 言 语 ;卫 气 不 足 ,
故 恶 寒 数 欠 也 。上 焦 司 降 。 降 者 ,
清中之
独 。下 焦 司 升 。升 者 ,
浊中之清。中焦司升降,
清者令其上升,

者 令 其 下 降 。今 荣 卫 不 相 将 而 行 ,
三焦无所仰赖,
故不能各归其
部,
而 失 其 职 矣 。上 焦 不 归 ,
则浊气不降,
噫 气 而 吞 酸 ;中焦不归,
则升降相违,
故 不 能 消 谷 引 食 ;下 焦 不 归 ,
则清气不升,
故不能约
束而遗溲也。
寸□脉微而涩,
微者卫气衰,
涩 者 荣 气 不 足 。卫 气 寰 ,
面色
黄•,
荣 气 不 足 ,面 色 青 。荣 为 根 ,卫 为 叶 ,
荣卫俱微,
则根叶枯槁,
而寒栗咳逆,
睡腥吐涎沬也。
〔注 〕 此 详 申 荣 卫 上 焦 之 证 也 。面 色 黄 青 ,
荣卫不足之色
也 。恶 寒 而 栗 ,
咳 嗽 唾 腥 ,吐 痰 涎 沫 ,
肺 损 之 证 也 。肺 主 皮 毛 ,

毛者,
荣卫之所居,
故肺损则皮聚而毛落,
荣卫枯槁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荣行脉中为根,
卫行脉外为叶,
根叶俱
微,
则阴阳之气衰也。 ‘
寸□脉弱而迟,
弱者卫气微,
迟 者 蕾 中 寒 。蕾 为 血 ,
血寒则发
热 ;卫 为 气 ,
气微者,
心内饥,
饥而虚满,
不能食也。
〔按 〕条 末 “心 内 饥 ,
饥 而 虚 满 不 能 食 ”句 ,
此是论脾胃,
不关
营 卫 。故 弱 者 卫 气 微 ,当 是 “阳 气 微 ”;
迟 者 营 中 寒 ,当 是 “脾中
寒 ”,上 下 文 义 始 属 。 营 为 血 ,
血 寒 则 发 热 ,岂 有 血 寒 发 热 之 理
乎 ?卫 为 气 ,
气微者,
当 是 阳 气 微 。脾 中 寒 者 ,
心 内 饥 ,阅下条言
胃气有余,自知。
〔注 〕此 详 申 营 卫 中 焦 之 证 也 。缓 以 候 胃 ,
迟 以 候 脾 。 胃主
纳谷,
脾主化谷,
故能食者胃也,
能 化 者 脾 也 。今 阳 微 中 寒 ,
脾胃
俱病,
所以心内虽饥,
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351
f医 •康
i
必 实 丛 书 (典 藏 )'!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饥 而 虚 满 者 ,阳 主 化 谷 ,卫 阳 衰 微 不 化
谷,
故虚满而不能食也。
医宗金鉴卷十六

寸□脉弱而缓,
弱 者 阳 气 不 足 ,缓 者 胃 气 有 余 ,
噫而吞酸,

卒不下,
气填于膈上也。
〔注 〕 此 又 详 申 中 焦 之 证 也 。寸 口 脉 弱 而 缓 ,弱 者 阳 气 不
足,
缓者胃气有余,
不足则脾失健运,
有 余 则 胃 强 能 食 。此胃强脾
弱,
所以虽能食而不能消化也,
故使吞酸而噫,
食卒不化,
气填胀
闷于膈 中 也 。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阳气以胃中之阳气言,
不足则不能化谷;
胃气以胃中之谷气言,
有 余 言 有 宿 食 也 。有 宿 食 则 郁 而 生 热 ,

噫饱而吞酸,
此盖以饮食之内伤者言也。
趺阳脉迟而缓,
胃 气 如 经 也 。趺 阳 脉 浮 而 数 ,
浮则伤胃,
数则
动 脾 。此 非 本 病 ,
医 特 下 之 所 为 也 。营 卫 内 陷 ,
其数先微 ,脉 反 但
浮 ,其 人 必 大 便 硬 ,
气 噫 而 除 。何 以言之?本 以 数 脉 动 脾 ,其数先
微,
故知脾气不治,
大便硬,
气 噫 而 除 。今 脉 反 浮 ,
其数改微,
邪气
独留,
心中则饥,
邪热不杀谷,
潮 热 发 渴 。数 脉 当 迟 缓 ,
脉因前后
度数如法,
病 者 则 饥 ;数 脉 不 时 ,则 生 恶 疮 也 。
〔注 〕 此 已 下 辨 趺 阳 之 脉 、
少 阴 之 脉 也 。趺 阳 一 名 冲 阳 ,

脚背上,
去陷骨三寸脉动处,
乃 是 阳 明 胃 经 之 动 脉 也 。少阴一名
太溪,
在足内踝后跟骨上脉动处,
乃 足 少 阴 肾 经 之 动 脉 也 。趺 阳 、
少阴,
乃 古 诊 法 。越 人 以 十 二 经 虽 皆 有 动 脉 ,
独取寸口以决死生
者,
以 寸 口 乃 脉 之 大 要 会 也 。然 此 法 不 行 久 矣 。设 有 危 急 之 病 ,
寸口脉不见,
诊 此 以 决 死 生 可 也 。若 在 平 时 ,
总不如以关脉为趺
阳,
尺脉为少阴,
更 为 愈 也 。如 趺 阳 胃 脉 迟 而 和 缓 ,
是胃气不病,
如 经 脉 也 。今 趺 阳 脉 浮 而 数 ,
按之无力,
浮以候腑,
浮而无力,

为 伤 胃 ;沉 以 候 脏 ,
数而无力,
则 为 伤 脾 。询 之 病 者 ,
特为医下之
所为,
以致营卫之气内陷。其 先 数 脉 变 微 ,
为脾弱也;浮脉仍浮反
\

352
11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甚,
为胃强也。 胃强则邪气独留,
故大便硬,
潮 热 发 渴 也 ;脾 弱 则
脾气不运,
故邪热不能杀谷,
虽饥不食,
气 噫 而 快 也 。医者前后施

订正仲 景 全 书 伤 寒 论 注 辨 脉 法
治如法,
而 浮 数 之 脉 ,自当迟缓如经,
则饥欲食,
病者愈也 ;若 施 治
失宜,
数脉终始不退,
则生恶疮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恶 疮 与 屎 脓 虽 不 同 ,
其为血热则皆然也。
程知曰:
此言趺阳脉迟缓,
妄下则有浮数之变也。
趺阳脉浮而涇,
少阴脉如经者,
其病在脾,
法 当 下 利 。何以知
之? 若 脉 浮 大 者 ,
气实血虚也,
今趺阳脉浮而涩,
故知脾气不足,
胃 气 虚 也 ;以 少 阴 脉 弦 而 浮 才 见 ,
此为调脉,
故 称 如 经 也 。若反滑
而数者,
故知当屎脓也。
〔按 〕 “若 脉 浮 大 者 ,
气 实 血 虚 也 ”二 句 ,
与 上 文 义 不 属 ,当是
衍 文 。少 阴 脉 “弦而 浮 ”,
岂可谓如经乎? 当改“沉 而 滑 ”字 。
〔注 〕 脾 肾 皆 病 下 利 ,
今趺阳胃脉浮淫,
少阴肾脉如常,
是病
在 脾 不 在 肾 也 。何 以 知 之 ?浮 为 阳 ,
以候胃;
浬为阴,
以 候 脾 。浮
与淫合,
故 知 脾 气 不 足 ,胃气虚也。以 少 阴 脉 见 沉 而 滑 ,
故称如经
也 。若 沉 滑 而 数 者 ,
是阳邪伤阴,
故知当屎脓血也。
〔集 注 〕程 知 曰 :水 谷 之 下 利 属 于 脾 、胃 ,
而脓血之下利属于
肾,
此可诊趺阳、
太溪而辨之也。
趺阳脉伏而涩,
伏则吐逆,
水 谷 不 化 ,涩 则 食 不 得 入 。名曰
关格。
〔按 〕 “水 谷 不 化 ”之 “化 ”字 ,当 是 “人 ”字 ,
若 是 “化 ”字 ,

能食也,
何 名 曰 格 ? “食 不 得 入 ”,
当是“不 得 小 便 ”,
若有小便,

水道通也,
何 名 曰 关 ?必 是 传 写 之 误 。
〔注 〕前 论 以 浮 沉 、
尺寸候关格,
此以趺阳候关格之诊法也。
趺 阳 者 ,胃脉也。脉 伏 而 涩 ,
伏则尺寸之阴阳停升降也,
涩则三焦
之 元 气 不流通也。不 升 降 流 通 ,
故上则吐逆,
下则不得小便,
病名
曰关格也。

353
中医

必 渎 丛 书 (與 藏 版 )

趺阳脉滑而紧,
灣者胃气实,
紧 者 脾 气 强 。持实击强,痛还自
伤 。以 手 把 刃 ,
坐作疱也。
医宗金鉴卷十六

〔注 〕趺 阳 之 脉 以 候 脾 胃 ,
脉当和缓,
今 反 滑 而 紧 者 ,以滑为
胃气实,
紧为脾气强,
滑紧并见,
如持实以击强,
故主急痛,
痛还自
伤脾胃也。以手把刃而成疮者,
犹之操刃自割,
而贻其害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滑为食,
故在胃,
则 主 谷 气 实 。紧 为 寒 ,
故在脾,
则 主 邪 气 强 。持 实 击 强 ,
言胃实脾强,
两相搏击而为病。
譬如以手把刃而自伤,
盖谓非由脏腑而传变也。
趺阳脉沉而数,
沉为实,
数 消 谷 。紧 者 ,
病难治。
〔注 〕 胃 脉 沉 而 数 ,
沉主里,
数主热,
沉数为里实热,
则能消
谷 。凡 里 病 得 此 脉 者 ,
皆易治也。若 不 沉 数 而 沉 紧 ,
沉紧为里寒,
则为残伤胃气之诊,
故 曰 :难 治 也 。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沉 以 候 里 ,
故 在 脾 、胃 为 土 实 ,
谷气实也。
数为热,
阳 也 ;紧 为 寒 ,阴 也 。言 趺 阳 主 脾 胃 ,
脾胃主谷,
谷气实。
若 脉 见 数 而 阳 热 胜 ,阳 能 化 谷 ,
虽病不足为害;
若脉得紧而阴寒
胜,
阴不化谷,
故为难治。
程知曰:
言 趺 阳 沉 数 为 消 谷 之 病 也 。沉 为 实 ,
沉主里也;数消
谷,
数 为 热 也 。紧 盛 为 邪 胜 ,
故为难治也。
趺阳脉大而紧者,
当即下利,
为难治。
〔注 〕 下 利 者 ,
不论寒热皆中虚之病,
故脉宜小宜缓,
为病脉
相宜,
则 易 治 也 。今 趺 阳 胃 脉 大 而 紧 ,
为病虚脉实,
则不相宜,

为难治也。
〔集 注 〕 成 无 己 曰 :
大 为 虚 ,紧 为 寒 ,胃 中 虚 寒 ,当 即 下 利 。
下利脉亦微小,
今反大紧,
邪盛也,
故曰:
难 治 。经 曰 :
下利脉大
者,
为未止。
张 潞 曰 :趺 阳 脉 紧 ,为 寒 邪 伤 胃 ,
故 必 下 利 。下 利 脉 大 为 邪
盛,
故难治也。

354
中医喊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趺阳脉微而紧,
紧则为寒,
微则为虚,
微紧相搏,
则为短气。
〔注 〕 脉 见 浮 微 而 沉 紧 ,
虚 寒 之 诊 也 。趺 阳 胃 脉 似 有 似 无 为

订 正 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脉法
阳虚,
重 按 似 紧 为 中 寒 ,胃阳虚寒则气短矣。紧 脉 主 痛 而 不 痛 者 ,
以紧兼微,
虽紧不劲,
故不痛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言趺阳微紧,
则中气虚寒,
为短气之证也。
趺阳脉不出,
脾不上下,
身冷肤硬。
〔注 〕趺 阳 脉 伏 不 出 ,
则中焦阳虚,
脾胃不能上下输布,
卫气
不行,
故病通身肤冷而硬也。
〔集 注 〕程 知 曰 :
身冷者卫气不温也,
肤硬者营血不濡也。
趺阳脉浮而芤,
浮者卫气衰,
芤者荣气伤,
其身体瘦,
肌肉甲
错 。浮 芤 相 搏 ,
宗气衰微,
四属断绝。
〔注 〕 胃 脉 浮 芤 ,
浮者胃脉衰,
芤 者 营 气 伤 。卫 气 衰 ,
故身体
瘦 也 ;营 气 伤 ,
故 肌 肉 甲 错 也 。浮 芤 相 搏 ,日 久 而 宗 气 衰 微 ,
生气
少 矣 。四 属 断 绝 ,谓 皮 、肉 、脂 、髓 四 者 倶 竭 ,故 一 身 枯 瘦 失 滋
养矣。
〔集 注 〕程 应 旄 曰 :卫 以 营 为 根 ,
营以卫为护,
而营卫之统于
宗气者,
又以趺阳胃为根也。
趺阳脉紧而浮,
浮为气,
紧 为 寒 ;浮 为 腹 满 ,
紧为绞痛 ;浮 紧 相
搏,
肠 鸣 而 转 ,转 即 气 动 ,
膈 气 乃 下 ,少 阴 脉 不 出 ,其 阴 肿 大 而
虚也。

〔按 〕 “阴肿大而虚”之 “虚 ”字 ,
当是‘
s痛 ”字 。细 玩 可 知 。
〔注 〕外 感 ,
六脉浮紧,
寒气在外,
故 骨 节 烦 痛 ;内 伤 ,胃脉浮
紧,
寒气在内,
故 腹 满 绞 痛 。寒 气 相 搏 ,
肠 鸣 而 转 ,转 则 膈 中 寒 气
下 趋 洞泄也。若 少 阴 脉 浮 不 出 ,
则下焦阳虚,
寒气聚于阴器,
不得
发泄,
故病迎,
阴 肿大而痛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趺阳之土败,
而少阴所以无制也。
少阴负趺阳者,
为顺也。

355
中医 樣 束
<"
广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此 少 阴 负 趺 阳 大 旨 。盖 少 阴 肾 属 水 ,
趺阳胃属土,

病恶土克水,
而伤寒少阴病,
惟 恐 土 不 能 制 水 。水 一 泛 溢 ,
则呕
医宗金鉴卷十六

吐、
下利,
无 所 不 至 。若 趺 阳 脉 和 ,胃土有权,
则水有制,
而少阴负
则 为 顺 矣 。顺 者 ,
土不为水侮也。
〔集 注 〕方 有 执 曰 :
万物资生于土,
而百骸借养于胃,
水土平
成,
物 阜 人 安 ,非 天 下 之 至 顺 乎 ?古 今 谓 趺 阳 有 脉 者 不 死 ,有
以哉!
汪琥曰:
趺阳脉,
《图经》原 名 冲 阳 脉 ,
在足跗中指端,
上行五
寸,
去陷谷穴三寸,
足 阳 明 脉 之 所 过 也 。为 原 ,
故 一 名 会 原 。诊法
病 重 者 切 之 以 决 死 生 。伤 寒 以 胃 气 为 本 ,
趺阳之脉不衰,
知胃气
尚在,
病虽危犹可治也。
少阴脉弱而涩,
弱者微烦,
涩者厥逆。
〔注 〕少 阴 脉 弱 而 涅 ,
弱者肾阴虚,
故微烦也;
涩者脉道滞,
故肢冷也。
〔集 注 〕 方 有 执 曰 :
弱 为 虚 损 不 足 脉 ,阴 虚 生 内 热 ,
所以烦,
然 属 虚 烦 ,故 虽 烦 亦 微 也 。涅 为 少 血 而 不 滑 ,
不能上与阳相顺接,
所以厥而逆冷也。
程知曰:
言 肾 脉 微 涅 之 病 也 。少 阴 ,
肾动脉也,
在足内踝后跟

骨上陷中也。
少 阴 脉 不 至 ,肾 气 微 ,
少精血,
奔气促迫,
上 入 胸 膈 ,宗 气 反
聚,
血 结 心 下 ;阳 气 退 下 ,
热归阴股,
与阴相动,
令身不仁,
此为严
厥 。当 刺 期 门 、巨 阙 。
〔注 〕少 阴 脉 不 至 ,
是肾气衰微,
精血少也。肾者,
阴中藏阳
者 也 。肾 阴 虚 竭 ,
不能藏阳,
阳气上奔,
迫促胸膈,
宗气反为所阻,
聚而不行,
血结心下。阳气既奔于上,
极必退下,
退下则阴股间
热,
与阴相动,
所必然也,
虽令知觉冥,
身不仁而不死,
此为尸厥
也 。当 刺 期 门 以 通 结 血 ,
刺巨阙以行宗气,
庶厥回而复苏也。

356
卵 卢 管 切 溷胡 困 切 断 鱼 斤 切 嚏 音 帝 漱 子 由 切 疹 之 忍 切 痂 订
音加痛力代切 胃







357
L * L-

正误存疑篇
仲 景 《伤 寒 论 》,
篇 篇 可 法 ,但 成 于 汉 末 ,传 写 多 讹 ,
错简
亦 复 不 少 。 如 论 中 下 利 、呕 逆 ,用 十 枣 汤 峻 剂 攻 之 。 阳 重 舰
血 ,以 麻 黄 汤 发 之 。 发 汗 病 解 反 恶 寒 ,病 解 之 中 ,多 一 “不 ”
字 。心 下 痞 ,
按 之 濡 ,濡 字 之 上 少 一 “不 ”字 之 类 。诸 家 遵 经
注解,
不得不穿凿附会,
致令千古不可多得之书,
不能传信于
世 ,良 可 惜 也 !今 加 正 误 ,
一 一 列 明 。每 条 凡 小 字 ,
傍右者原
文也,
傍左者改正之文也,
居中者,
原 文 所 有 ① 。或 移 上 ,
或移
下,
或他处移人,
及 原 文 所 无 而 补 之 者 也 。字 上 加 □ ,
删去者
也 。尤 有 整 节 舛 谬 者 三 十 五 条 ,
证不与脉符,
药不与病合,

有是方,
世 无 其 病 ;即 有 其 病 ,
难 用 是 药 ,承 讹 袭 谬 ,无 济 实
用 。然 其 中 尚 有 可 采 之 句 ,
所 以 各 篇 不 动 经 文 ,强 加 注 释 ,复
录原文,
附 于 卷 末 ,以 志 阙 疑 云 。

正 误
太 PB上簏正误

① 傍 右 者 ……原文所有:傍右者原文,
武英殿版均字上加□,系删
去之文。本排印本仍依其旧, 亦字上加□。傍左者改正之文,
本排印本
加括号以示区别。
— 必 读 丛 书 ( 典 細 , J

桂枝涵方
桂 枝 三 两 芍 药 三 两 甘 草 (炙 )二 两 生 姜 (切 )三两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大 枣 (擘)十二枚
〔按 〕桂 枝 汤 方 ,
原 文 有 “去 皮 ”二 字 。夫 桂 枝 气 味 辛 甘 ,

在于皮,
若去皮是枯木矣,
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耶?当删之,

仿此。
若脉和,
其人大烦,
目 重 画 (睑 )内 际 黄 者 ,
此欲解也。

〔按 〕 “脸 ”字 当 是 “睑 ”字 。 睑 ,眼 弦 也 。作 “脸 ”字 非 ,当
改之。
太阳中风,
0 ( 不 ) 利 眍 逆 ,表 解 者 ,
乃 可 攻 之 。其 人 滎 滎 汗

出,
发 固 (热 )有 时 ,
头痛,
心下痞硬满,
引胁下痛,
干呕短气,
汗出

不恶寒者,
此 表 解 里 未 和 也 ,十 蹇 汤 主 之 。
〔按 〕 “下 利 ”之 “下 ”字 ,
当是“不 ”字 。若 是 “下 ”字 ,岂有上
呕 下 利 而 用 十 枣 汤 峻 剂 攻 之 之 理 乎 ?惟 其 大 便 不 利 ,
痞硬满痛,
如 属 里 病 ;小 便 不 利 ,
呕逆短气,
始属饮病,
乃 可 峻 攻 。“发 作 ”之
“作 ”字 ,
当 是 “热 ”字 ,
始 与 太 阳 阳 邪 热 饮 之 义 相 合 。若 无 热 汗
出,
乃少阴阴邪寒饮,
真 武 汤 证 也 。且 “作 ”字 与 上 下 句 文 义 皆 不
相属,
当改之。
太阳病,
下之,
其 脉 画 (浮 )不 结 胸 者 ,
此 为 欲 解 也 。脉 圍

(促 )者 ,
必 结 胸 ; 脉 園 (细 数 )者 ,
必 咽 痛 ;脉 弦 者 ,必 两 胁 拘 急 ;

脉 國 (紧 )者 ,
头 痛 未 止 ;脉 沉 紧 者 ,
必 欲 呕 ;脉 沉 滑 者 ,
协热利;

脉 圍 (数 )滑 者 ,
必下血。

〔按 〕 “脉 促 ”当是“脉 浮 ”,
始与不结胸为欲解之文义相属。
“脉 浮 ”当是“脉 促 ”,
始与论中结胸,
胸 满 同 义 。 “脉 紧 ”当 是 “脉
细 数 ”,
“脉 细 数 ”当是“脉 紧 ”,
始 同 论 中 二 经 本 脉 。“脉 浮 滑 ”当
是 “脉 数 滑 ”,
浮滑是论中白虎汤证之脉,
数滑是论中下脓血之

359
帷 犒 柬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 。均 当 改 之 。
太阳病,
二三曰,
不能卧,
但欲起,
心 下 必 结 。脉 微 弱 者 ,
此本
医宗金鉴卷十七

有 寒 分 也 。 反 下 之 ,若 利 止 ,必 作 结 胸 ;未 止 者 ,四 曰 复 下 g
(利 ),
此作协热利也。
〔按 〕 “四日复下之”之 “之 ”字 ,
当 是 “利 ”字 。上 文 利 未 止 ,
岂有复下之理乎? 当改之。
太阳病,
下之后,
脉促胸满者,
桂 枝 去 芍 药 汤 主 之 。 若 (汗
出 )微 恶 寒 ,
去芍药方中,
加附子汤主之。
〔按 〕 “微 恶 寒 ”之 上 ,当 有 “汗 出 ”二 字 ,若 无 “汗 出 ”二 字 ,
乃表未解也,
无加附子之理,
当补之。
太 阳 病 ,脉 浮 而 动 数 ,浮 则 为 风 ,数 则 为 热 ,动 则 为 痛 ,
丨数则为虚,I头 痛 发 热 ,
微盗汗出,
而反恶寒者,
表 未 解 也 。 医反下
之,
动数变迟,
膈内拒痛,
胃中空虚,
客气动膈,
短气烦躁,
心中懊
铱,
阳气内陷,
心下因硬,
则为结胸,大 陷 胸 汤 主 之 。若 不 结 胸 ,

头 汗 出 ,余 无 汗 ,
剂颈而还,
小便 不 利 ,身 必 发 黄 也 。
〔按 〕 “数 则 为 虚 ”句 ,
衍文也,
当删之。
寒实结胸,
无 热 证 者 , 与 三 物 白 散 。

〔按 〕 “与 三 物 小 陷 胸 汤 ”,当 是 “三 物 白 散 ”。“小 陷 胸 汤 ”
四字,
当是错简。桔 梗 、
贝 母 、巴 豆 三 物 ,
其色皆白,
有三物白散之
义,
温而能攻,
与 寒 实 之 理 相 合 。小 陷 胸 汤 及 栝 萎 、
黄 连 ,皆性寒
之品,
岂 可 以 治 寒 实 结 胸 之 证 耶 ? “亦 可 服 ”三 字 ,
亦衍文也,

当删 之 。
太图I中簏正误
发汗病困解,
反恶寒者,
虚故也,
芍药甘 草 附 子 汤 主 之 。

〔按 〕 “发 汗 病 不 解 ”之 “不 ”字 ,
衍 文 也 。发 汗 病 不 解 ,
则当
恶寒,
何 谓 反 恶 寒 ?病 解 恶 寒 ,
始 可 谓 虚 。当删之。
病发热头痛,
脉 反 沉 ,若 不 差 ,
身 体 疼 痛 ,(下 利 漓 谷 ,)当温

360
中医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r

其里,
宜四逆汤0
〔按 〕 “身 体 疼 痛 ”之 下 ,当 有 “下 利 清 谷 ”四 字 。若 无 此 四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字,
则当温其里之文,
竟无着落矣,
未 有 表 病 而 温 里 之 理 也 。 阅后
太 阴 篇 中 云 :伤 寒 医 下 之 ,
续得下利清谷不止,
身痛者,
急当救里,
四逆汤。其 义 益 明 ,
遵经补之。
伤 寒 ,(若 汗 、)若 吐 、若 下 后 ,
七八曰不解,
热 结 在 里 ,表 里 俱
热,
时 圍 (汗 )恶 风 ,
大 渴 ,舌 上 干 燥 而 烦 ,
欲 饮 水 数 升 者 ,白虎加

人参汤 主 之 。
〔按 〕 “伤 寒 ”之 下 ,
当 有 “若 汗 ”二 字 ,
盖汗较吐下伤津液为
多 也 。“时 时恶风”,
当是“时 汗恶风”,
若 非 “汗 ”字 ,
则时时恶风,
是表不解,
白虎汤在所禁也。论 中 谓 发 热 无 汗 ,
表不解者,
不可与
白虎汤。渴 欲 饮 水 ,
无 表 证 者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主 之 。细玩经文自
知,
当补之改之。
发汗已,
脉 浮 数 ,(小 便 不 利 ,
)烦 渴 者 ,
五等散主之。
〔按 〕 “脉 浮 数 ”之 下 ,
当有“小 便 不 利 ”四 字 ,
若无此四字,

为阳明内热口燥之烦渴,
是 白 虎 汤 证 也 。惟 其 小 便 不 利 而 烦 渴 ,
斯为太阳水热瘀结之烦渴,
始 属 五 苳 散 证 。若 非 小 便 不 利 而 用 五
苓散,
则 犯 重 竭 津 液 之 禁 矣 。况 太 阳 上 篇 类 此 证 者 数 条 ,
惟水人
即吐一条,
乃水不下行,
故无小便不利之文,
余 皆 有 “小 便 不 利 ”
四字。今 此 四 字 ,
必是传写之遗,
当补之。
服 桂 枝 汤 ,或 下 之 ,
仍头项强痛,
翕翕发热,
无汗,
心下满,

痛,
小便不利者,
桂 枝 汤 去 圍 (芍 药 )加 茯 苓 白 术 汤 主 之 。

〔按 〕 “去 桂 ”当 是 “去 芍 药 ”。此 方 去 桂 ,
将何以治仍头项
痛,
发热无汗之表乎?细 玩 其 服 此 汤 ,
曰余依桂枝汤法煎服,
其义
自见。服 桂 枝 汤 已 ,
温覆令一时许,
通身絷荥微似有汗,
此服桂枝
汤法 也 。若 去 桂 则 是 白 芍 、
甘草、
茯 苓 、白 术 ,
并无辛甘走营卫之
品,
而曰“余 依 桂 枝 汤 法 ”,
无 所 谓 也 。且 论 中 脉 促 胸 满 、
汗出恶

361
中医
犒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寒者,
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去芍药者,
为胸满也,
今证虽
稍异,
而满则同,
其为去苟药可知,
当改 之 。
医宗金鉴卷十七

伤寒,
医以丸药大下之,
身热不去,
黴烦者,
栀子_ (豉 )汤

伤寒五六曰,
大下之后,
身热不去,
心中结痛者,
未欲解也,

子 _ ( 干 姜 )汤 主 之 。

〔按 〕 “梔 子 干 姜 汤 ”,当 是 “梔 子 豉 汤 ”,“梔 子 豉 汤 ”,当是


“梔 子 干 姜 汤 ”。断 无 烦 热 用 干 姜 ,
结痛用香豉之理,
当移之。
太 阳 病 ,脉 浮 紧 ,
无汗,
发 热 ,身 疼 痛 ,
八九曰不解,
表证仍在,
此当发其汗,
(麻 黄 汤 主 之 。)服 药 已 ,
微除,
其人发烦目剧者
必 齓 鍾 乃 解 。所 以 然 者 ,
阳气靈故也。
〔按 〕 张 兼 善 日 :
“麻 黄 汤 主 之 ”五 字 ,
不 应 在 “阳气重”之 下 ,
岂有齟乃解之后,
而 用 麻 黄 汤 之 理 乎 ? “服 药 已 ”之 上 ,
并无所服
何药之文,
将此五字移于其上,
文义始合,
当移之。
伤 寒 ,不 大 便 六 七 曰 ,
头痛有热者,
与 承 气 汤 。其 小 便 清 者 ,
知不在里,
仍 在 表 也 ,当 须 发 汗 。圍 (苦 )头 痛 者 ,必 衄 ,宜 桂

枝汤。
〔按 〕 “若 头 痛 ”之 “若 ”字 ,当 是 “苦 ”字 。苦 头 痛 方 为 必 勉
证,
若 是 “若 ”字 ,
则 凡 头 痛 皆 能 致 魈 矣 。当改 之 。
心下痞,
按 之 (不 )濡 ,
其脉关上浮者,
大 黄 黄 连泻心汤主之。
〔按 〕 “按 之 濡 ”,
当是“按 之 不 濡 ”,
若按之濡,
乃虚痞也,

之 不 暇 ,岂有用大黄泻之之理乎? 当 补 之 。
太圈下籮正 I I
小青龙汤方加减法内,
……若 微 利 者 ,去 麻 勤 DI荛花如鸡子大,

丨熬令赤色1(茯苓四两),

〔按 〕 “加 荛 花 如 鸡 子 大 ”,
此 必 传 写 之 误 。考 本 草 荛 花 是 芫

362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花类也,
每用之攻水其力甚峻,
五 分 可 令 人 下 行 数 十 次 ,岂有治停
饮之微利,
用 鸡 子 大 之 荛 花 者 乎 ? 当 改 加 茯苓四两。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伤寒,
心下有水气,
咳而微喘,
发热不渴,
(小 青 龙 汤 主 之 。)
服汤已,
渴者,
此寒去欲解也。
〔按 〕 “小 青 龙 汤 主 之 ”六 字 ,当 在 “发 热 不 渴 ”之 下 ,
始与
“服汤已 渴 者 ”之 文 义 相 属 ,岂 有 寒 去 欲 解 ,
而更服小青龙汤之理
乎 ? 当移之。
阳晒篇正误
阳明病,
脉浮而紧者,
必潮热,
发 作 有 时 ;但 浮 者 ,
必 圍 (自 )

汗出。
〔按 〕 自汗是阳明证,
盗汗乃少阳证,
“盗 汗 ”应 是 “自汗”,

改之。
阳明病,
脉 迟 ,汗 出 多 ,(发 热 ,
)微 恶 寒 者 ,
表未解也,
可发
汗,
宜桂枝汤。
〔按 〕 “汗 出 多 ”之 下 ,当 有 “发 热 ”二 字 。若 无 此 二 字 ,
脉迟
汗出多,
微恶寒乃表阳虚,
桂 枝 附 子 汤 证 也 ,岂有用桂枝汤发汗之
理 乎 ? 当补之。
伤寒脉浮滑,
此以表有热,
里 有 圍 (热 ),
白虎汤主之。

〔按 〕 “里 有 寒 ”之 “寒 ”字 ,
当是“热 ”字 。若 是 “寒 ”字 ,
非白
虎汤证也,
当改之。
伤寒若吐、
若 下 后 不 解 ,不 大 便 五 六 曰 ,
上 至 十 余 曰 ,曰晡所
发 潮 热 ,不 恶 寒 ,
独 语 如 见 鬼 状 。若 剧 者 ,
发则不识人,
循衣摸床,
惕而不安,
微 喘 直 视 。脉 國 ( 滑 ) 者 生 ,
涩 者 死 。微 者 ,
但发热、

语者,大 承 气 汤 主 之 。若 一 服 利 ,
止后服。
〔按 〕 “脉 弦 者 生 ”之 “弦 ”字 ,当 是 “滑 ”字 ,
弦为阴负之脉,
岂有必生之理?惟 滑 脉 为 阳 ,
始 有 生 理 。况 滑 者 通 也 ,
涩者塞也,
凡物之理,
未有不以通为生,
而塞为死者,
当改 之 。

363
中医
撝森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太阳病,
寸 缓 关 浮 尺 弱 ,其 人 发 热 汗 出 ,
复恶寒不呕,
但心下
癌者,
此 以 医 下 之 也 ;如 其 不 下 者 ,
病人不恶寒而渴者,
比转属阳
医宗金鉴卷十七

明 也 。小 便 数 者 ,
大便必硬,
不更衣十曰,
无所苦也,
渴欲饮水,

少 与 之 ,I但以法救之I(若 小 便 不 利 ,)渴 者 ,
宜五苓散。
〔按 〕 “但 以 法 救 之 ”五 字 ,
当 是 “若 小 便 不 利 ”五 字 ,
方与上
文小便数,
及 下 文 渴 者 之 义 相 属 。此 条 病 势 不 急 救 之 之 文 ,
殊觉
无 谓 。昔 王 三 阳 亦 云 :此 处 五 苳 散 难 用 ,
不 然 经 文 “渴 者 ”之下当
有缺文,
当改之。
栀子柏皮涵方
〔按 〕此 方 之 甘 草 ,
当是茵陈蒿,
必传写之误也。
太阳病,
当恶寒发热,
今 自 汗 出 ,反 不 恶 寒 发 热 ,
关上脉细数
者,
以 医吐之过也。一 二 曰 吐 之 者 ,腹 中 饥 ,
□ 不 能 食 ;三 四 曰 吐
之者,
不喜糜粥,
欲 食 冷 食 ,(五 六 曰 吐 之 者 ,)朝 食 暮 吐 ,
以医吐
之所致,
此为小逆。
〔按 〕 “欲 食 冷 食 ”之 下 ,当 有 “五 六 日 吐 之 者 ”六 字 ,
若无此
一句,
则不喜糜粥,
欲食冷食,
与 朝 食 暮 吐 之 文 不 相 联 属 。且以上
文一二日,
三四日之文细玩之,
则 可 知 必 有 “五 六 日 吐 之 ”一 句 ,
由浅及深之义也,
当补 之 。
寸□脉浮大,
而医反下之,
此 为 大 逆 。浮 则 无 血 ,
大则为寒。
寒气相抟,
则 为 肠 鸣 ,医 乃 不 知 ,
而 反 饮 冷 水 ,吟汗大出,1水 得 寒

气,
冷必相抟,
其人必诲。
〔按 〕 “令 汗 大 出 ”四 字 ,
当是衍文,
宜删之。
阳明病,
谵语有潮热,
反不能食者,
胃中必有 燥 屎 五 六 枚 也 ,
(宜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若 能 食 者 ,
但硬耳。
〔按 〕 “宜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句 ,
应 在 “必 有 燥 屎 五 六 枚 ”之下始
合 。若 但 便 硬 即 用 大 承 气 汤 下 之 ,
殊 失 仲 景 慎 重 误 下 之 旨 ,当
移之。

364
中 医 i
雜 優 必 读 丛 书 (
、# U 1: )
-
',
'

阳明中风,
脉 弦 浮 大 而 短 气 ,腹 都 满 ,
胁 下 及 心 痛 ,久 按 之 ,

不通,
鼻干,
不得汗,
嗜卧,
一身及面目悉黄,
小便难,
有潮热,
时时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哕,
耳 前 后 肿 。刺 之 小 差 ;外 不 解 ,
病过十日,
脉续_ ( 弦 )者 ,

小 柴 胡 汤 。但 浮 ,
无 余 证 者 ,与 麻 黄 汤 。若 不 尿 ,腹 满 加 哕 者 ,
不治。
〔按 〕 “续 浮 ”之 “浮 ”字 ,
当 是 “弦 ”字 ,
始与小柴胡汤法之脉
相 合 。若 是 “浮 ”字 ,
则上之浮既宜小柴胡汤,
而下之浮又用麻黄
汤,
不自 相 矛 盾 耶 ? 当 改 之 。
发汗后,
水 药 不 得 入 □ 为 逆 。若 更 发 汗 ,
必吐围不止。

〔按 〕 “必 吐 下 不 止 ”之 “下 ”字 ,
衍文也,
当删之。
少阳篇正误
得病六七曰,
脉迟浮弱,
恶 风 寒 ,手 足 温 ,
医 二 、三 下 之 ,
不能
食,
而胁下满痛,
面目及身黄,
颈项强,
小便难者,
与柴胡汤,
后必

柴 胡 汤 不 中 与 也 。 I食谷者哕。
下 重 。本 渴 而 饮 水 呕 者 , I
〔按 〕 “食 谷 者 哕 ”四 字 ,
衍 文 也 。食 谷 呕 者 有 之 ,
从无食谷
哕者之证,
当删之。
伤寒五六曰,
头汗出,
微恶寒,
手足冷,
心下满,
□ 不 欲 食 ,大
便硬,
脉 (沉 )细 者 ,
此为阳微结,
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
也 。汗 出 为 阳 微 ,
假 令 纯 阴 结 ,不 得 复 有 外 证 ,
悉入在里,
此为半
在 里 半 在 外 也 。脉 虽 沉 園 (细 ),
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
阴不

得有汗,
今头汗出,
故知非少阴也,
可 与 小 柴 胡 汤 。设 不 了 了 者 ,
得屎 而解。
〔按 〕 “脉 细 ”当 是 “脉 沉 细 ”,
观 本 条 下 文 “脉 沉 亦 在 里 也 ”
之 “亦 ”字 自 知 ,当 补 之 。“脉 虽 沉 紧 ”之 “紧 ”字 ,当 是 “细 ”字 。
观 本 条 上 文 并 无 “紧 ”字 ,
如何说脉虽沉紧,
此 “虽 ”字 又 何 所 谓
耶 ? 当改之。

365
中医
临 沭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板 )

伤寒发热,
汗 出 不 解 5心 下 痞 硬 ,
呕 吐 而 ID (不)利者,大柴胡
汤主之。
医宗金鉴卷十七

〔按 〕 “下 利 ”之 “下 ”字 ,当 是 “不 ”字 ,
若 是 “下 ”字 ,岂有上
吐 下 利 ,而犹以大柴 胡 汤 下 之 者 乎 ? 当改之。
太阳病,
过经十余曰,
反 二 、三 下 之 ,
后四五曰,
柴胡证仍在
者,
先 与 小 柴 胡 汤 。眍 不 止 ,
心下急,
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
与大
柴胡汤下之则愈。
〔按 〕许 叔 微 曰 :
大柴胡汤,
一方无大黄,
一 方 有 大 黄 。盖大
黄荡涤蕴热,
伤 寒 中 要 药 。王 叔 和 云 :若 不 用 大 黄 ,
恐不名大柴胡
汤 。且 仲 景 曰 :
下之则愈,
若无大黄,
将 何 以 下 心 下 之 急 乎 ? 当从
叔和为是,
宜补之。
太 阳 病 ,过 经 十 余 日 ,
心 中 ( 腽 嗯 )欲 吐 ,
而胸中痛,
大便

反溏,
腹微满,
郁 郁 微 烦 。先 此 时 ,
自极吐下者,
与调胃承气汤;若
不尔者,
不 可 与 。但 欲 呕 ,
詢 中 痛 ,微 溏 者 ,
此 非 柴 胡 证 ,以 呕 ,

知极吐下也。
〔按 〕 王 肯 堂 日 :
“温 温 ”当是“_ 显”。又 云 “以呕”下 ,
疑有
阙文,
当改之。
太關篇正误
太阴之为病,
腹满而吐食不下,
时 腹 自 痛 ,若 下 之 ,
必詢下结
硬 ,(自 利 益 甚 。)
〔按 〕吴 人 驹 曰 :
“自利益甚”四字,当在“必胸下 结 硬 ”之 下 ,
若 在 “吐 食 不 下 ”之 下 ,
则 是 已 吐 食 不 下 而 自 利 益 甚 矣 。仲景复
曰 :若 下 之 无 所 谓 也 ,
从而移之。
伤寒,
本 自 寒 网 (格 )5医 复 吐 下 之 ,寒 格 更 逆 吐 下 ,
若食入口

即吐,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主之。
〔按 〕经 论 中 并 无 寒 下 之 病 ,
亦 无 寒 下 之 文 。玩 本 条 下 文 ,
寒格更逆吐下,
可 知 “寒 下 ”之 “下 ”字 ,当 是 “格 ”字 ,
文义始属。

366
中 医 # i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扳 )/ ^ r ;
!

注家皆释胃寒下利,
不但文义不属,
且与芩、
连之药不合,
当改 之 。
少闕篇正误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少阴病,
饮食入口即吐,
心中_ ( D晶 暱 )欲 吐 复 不 能 吐 。始
得之,
手足寒,
脉弦迟者,
此詢中实,
不可下也,
当 吐 之 。若 膈 上 有
寒饮,
干呕者,
不可吐也,
当温之,
宜四逆汤。
〔按 〕 “温 温 ”当是 “腽腽”,
腽醞者,
乃吐饮之状也,
当改之。
厥酬篇正误
伤 寒 ,厥 而 心 下 悸 者 ,(以 饮 水 多 ,
)宜 先 治 水 ,当 服 茯 苓 甘 草
汤,
却 治 其 厥 。不 尔 ,
水溃入胃,
必作利也。
〔按 〕 “厥 而 心 下 悸 者 ”之 下 ,当 有 “以 饮 水 多 ”四 字 ,若 无 此
四字,
乃阴盛之厥悸,
非 停 水 之 厥 悸 矣 。何 以 即 知 是 水 ,
而曰宜先
治 水 耶 ? 当补 之 。
伤 寒 脉 黴 而 厥 ,至 七 八 曰 肤 冷 ,
其 人 躁 无 暂 安 时 者 ,此 为 脏
厥,
非 蛔 厥 也 。蛔 厥 者 ,
其 人 当 吐 蛔 。今 病 者 静 ,
而 复 时 烦 者 ,圓

(非 )为 脏 寒 ,
蛔上入其膈,
故烦,
须 臾 复 止 。得 食 而 呕 ,
又烦者,
蛔闻食臭出,
其 人 当 自 吐 蛔 。蛔 厥 者 ,
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
〔按 〕 “此 为 脏 寒 ”之 “此 ”字 ,当 是 “非 ”字 ,
若 是 “此 ”字 ,即
是脏厥,
与辨蛔厥之义不属,
当改之。
伤寒五六曰,
不_ ( 大 便 ),
腹濡,
脉 虚 ,复 厥 者 ,
不可下。

此为亡血,
下之死。
〔按 〕 “结 胸 ”二 字 ,当 是 “大 便 ”二 字 。不 结 胸 腹 濡 脉 虚 复
厥,
皆无可下之理,
今曰不可下,
何所谓也?当改之。
伤寒,
始发热六曰,
厥 反 九 曰 而 利 。凡 厥 利 者 ,
当不能食,

反能食者,
恐 为 除 中 。食 以 索 饼 ,
困 (若 )发 热 者 ,
知胃气尚在,

愈 。恐 暴 热 来 出 而 复 去 也 。后 三 曰 脉 之 ,
其热续在者,
期 之旦曰
夜 半 愈 。所 以 然 者 ,
本发热六曰,
厥反九曰,
复 发 热 三 曰 ,并 前 六
曰,
亦为九曰,
与厥相应,
故 期 之 旦 曰 夜 半 愈 。后 三 曰 脉 之 而 脉

367
中医
输 I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数,
其 热 不 罢 者 ,此 为 热 气 有 余 ,
必发痈脓也。
〔按 〕 “不发热者”之 “不 ”字 ,
当是“若 ”字,若是“不 ”字 ,

医宗金鉴卷十七

是除中,
何以下接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之文耶?当改之。
伤寒脉迟,
六 七 曰 ,(厥 而 下 利 ,
)而 反 与 黄 芩 汤 彻 其 热 。脉
迟为寒,
今与黄荟汤复除其热,
腹中应冷,
当不能食,
今反能食,

名除中,
必死。
〔按 〕“伤寒脉迟六七日”之 下 ,当有“厥而下利”四字,
若无
此四字,则非除中证也。况 有 此 四 字 ,
始与下文反与黄芩汤之义
相属,
当补之。
合病并病篇正误
三 阳 合 病 ,脉 浮 大 [ B (弦 )关 上 ,
但欲眠睡,
目合则汗。
〔按 〕“浮大上”之“上 ”字 ,
当是“弦”字 ,
始合论中三阳合病
之脉,
若是“上”字,则经论中从无两寸脉主三阳病之理,
当改之。
二阳并病,
太阳初得病时,
发其汗,
汗先出不彻,
因转属阳明,
续自黴汗出,
不 恶 寒 。若 太 阳 证 不 罢 者 ,
不可下,
下之为逆,
如此
可 小 发 汗 。设 面 色 缘 缘 正 赤 者 ,
阳 气 怫 郁 在 表 ,当 解 之 , _ (以

汗 。)若 发 汗 不 彻 ,不 足 言 ,
阳气怫郁不得越,
当汗不汗,
其人躁
烦,
不知痛处,
乍在腹中,
乍在四肢,
按之不可得,
其人短气,
但坐,
以 汗 出 不 彻 故 也 ,更 发 汗 则 愈 。何 以 知 汗 出 不 彻 ? 以 脉 涩 故
知也。

按 〕“熏之”二 字 ,
当是“以汗”二 字 ,
始与上下文义相属,

改之。
坏病篇正误
本太阳病不解,
转入少阳者,
胁下硬满,
干呕,
不能食,
往来寒
热,
尚未吐下,
脉沉_ (弦 )者 ,
与 小 柴 胡 汤 。若 已 吐 、
下 、发 汗 、

针,
谵语,
柴胡证罢,
此 为 坏 病 。知 犯 何 逆 ,
以 法治之。
〔按 〕“脉沉紧”当是“脉沉弦”。若 是 沉 紧 ,
是 寒 实在胸,

368
中医

I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 . r

吐 之 诊 也 。惟 “脉 沉 弦 ”方 与 上 文 之 义 相 属 ,
始 可 与 小 柴 胡 汤 ,当
改之。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伤 寒 吐 下 后 ,发 汗 ,虚 烦 ,脉 甚 微 ,丨八九日心下痞硬,
胁下痛,

气上沖咽喉,1眩 冒 ,
经脉动惕者,
久而成痿。

〔按 〕 “八 九 日 心 下 痞 硬 ,
胁下痛,
气 上 冲 咽 喉 ”三 句 ,
与上下
文 义 不 属 。注 家 皆 因 有 此 三 句 ,
不得不支离蔓衍,
牵 强 解 释 。每
见此病总因汗出过多,
大伤津液而成,
当用补气补血、
益 筋 壮骨之
药,
经 年 始 愈 。此 三 句 必 是 错 简 ,
当删之。

汗家重发汗,
必恍惚心乱,
小 便 已 ,阴 疼 。丨与禹余粮丸e
〔按 〕 禹 余 粮 丸 ,
为涩痢之药,
与 此 证 不 合 。“与 禹 余 粮 丸 ”
五字,
衍文也,
当删之。
形作伤寒,
其 脉 不 弦 紧 而 園 (数 ),
園 (数 )者 必 渴 ,
被 火者必

谵 语 。圖 (数 )者 ,
发 热 。脉 浮 ,
解之当汗出愈。

〔按 〕三 “弱 ”字 ,当 俱 是 “数 ”字 。若 是 “弱 ”字 ,
热从何有?
不但文义不属,
论中并无此说,
当改之。
痙麗_ 病篇正误
丨伤寒所致丨太 阳 病 ,
痉、湿、
暍 ,此 三 种 ,
宜应别论。

〔按 〕 “伤 寒 所 致 ”四 字 ,
甚无所谓,
当删之。
太阳病,
发 热 无 汗 ,園 恶 寒 者 ,
名曰刚痉。

〔按 〕 “反 恶 寒 ”之 “反 ”字 ,
衍 文 也 。刚 痉 证 应 恶 寒 ,
非反也,
当删之。
翟 a 篇正误
恶寒脉微而复利,
利 (不 )止 ,
亡 血 (阳 )也 ,
四逆加人参汤

主之。
〔按 〕 利 止 亡 血 ,
如 何 用 大 热 补 药 ? ;利 止 ”应 是 “利 不 止 ”,
“亡 血 ”应 是 “亡 阳 ”,
当改之。

369
中医
轎廉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钣 )

辨可下篇正误
问 曰 :人 病 有 宿 食 ,
何 以 别 之 ? 师 曰 :寸 □ 脉 浮 而 大 ,按 之 反
医宗金鉴卷十七

淫,
尺 中 亦 圖 (大 )而 涩 ,
故 知 有 宿 食 。当 下 之,宜大承气汤。

〔按 〕 尺 中 “微 ”字 ,
当 是 “大 ”字 ,
若 是 “微 ”字 ,
断无可下之
理,
当改之。
平脉法正误
假令脉来微去大,
故名反,
病 在 里 也 ; 脉 来 ( 大去

小 ),故 名 覆 ,
病 在 表 也 。上 微 头 小 者 (为 阴 盛 ),
则汗出;
下微

至g (小 )者 (为 阳 盛 ),
则为关格不通,
不 得 尿 。头 无 汗 者 可 治 ,
有汗者死。
〔按 〕 “脉 来 头 小 本 大 ”,当 是 “脉 来 大 去 小 ”。 “上 微 头 小
者 ”,
当是“上 微 小 者 为 阴 盛 ”。“下 微 本 大 者 ”,
当是“下微小者为
阳盛”。始 与 上 下 之 义 相 属 ,
当改之,
补之。
寸 口 卫 气 盛 名 曰 高 ,营 气 盛 名 曰 章 ,
高章相抟,
名 曰 纲 。卫气
弱 名 曰 櫟 ,彗 气 弱 名 曰 卑 ,
櫟卑相抟,
名 曰 损 。卫 气 和 名 曰 缓 ,

气和名曰迟,
迟 缓 相 抟 ,名 曰 國 (强 )。

〔按 〕 “名 日 沉 ”之 “沉 ”字 ,应 是 “强 ”字 ,玩 下 文 可 知 ,当
改之。
寸□脉緩而迟,
缓 则 阳 气 长 ,其 色 鲜 ,
其 颜 光 ,其 声 商 ,
毛发

长 ;迟 则 阴 气 盛 ,骨 髓 生 ,
血 满 ,肌 肉 紧 _ H ]。阴 阳 相 抱 ,
营卫俱
行,
刚柔相得,
名日强也。
〔按 〕 “薄 鲜 硬 ”三 字 ,
不成句,
应是衍文,
当删之。
北方肾脉,
其形何似? 师 曰 :肾 者 水 也 ,
名曰少阴,
其脉沉滑,
是 肾 脉 也 。肾 病 自 得 沉 滑 而 濡 者 ,
愈也。
〔按 〕东 南 西 方 ,
皆有其文,
惟缺北方,
仿经文补之。
问 曰 :翕 奄 沉 ,名 曰 滑 ,
何 谓 也 ? 师 曰 :沉 为 纯 阴 ,
翕为正阳,

370
_____ 蜂 座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阴阳和合,
故令脉滑,
关 尺 自 平 。阳 明 脉 微 沉 ,
食饮自可;
少阴脉

黴滑, 此为阴实,I其 人 必 曼 内 汗 出 ,
丨滑者紧之浮名也, 阴下湿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按 〕“滑者紧之浮名也,
此为阴实”二 句 ,
与上下之义不属,
当是错简。
阳 脉 圍 (濡 ),阴 脉 弱 者 ,
则 血 虚 ,血 虚 则 筋 急 也 。其 脉 國

(弱 )者 ,
营 气 微 也 ;其 脉 圍 (濡 )而 汗 出 如 流 珠 者 ,
卫气衰也。

〔按 〕“阳脉浮”,
“其 脉 浮 ”之二 “浮 ”字 ,
当是“濡 ”字 ,
若是
“浮”字 ,
则与卫气衰,
汗出 如 流 珠 之 义 不 属 。“其 脉 沉 ”之 “沉 ”
字,
当是“弱 ”字 ,若 是 “沉 ”字 ,
则 与 血 虚 营 气 微 之 义 不 属 ,当
改之。
师 曰 :病 家 人 来 请 云 :病 人 发 热 烦 极 。 明 曰 师 到 ,
病人向壁
卧,
此 热 已 去 也 。设 令 脉 困 (自)和 ,
处言已愈。

〔按 〕“不和”应是“自和”,
若 不和,
如何言愈?当改之。
辨脉法正误
脉来缓,
时一止复来者,
名 曰 结 ;脉 来 数 ,
时一止复来者,
名曰
促 。阳 盛 则 促 ,阴 盛 则 结 ,
此 皆 病 脉 。 I脉按之来缓,
时一止复动者,

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
更来小数,
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

〔按 〕“脉按之来缓,
时一止复动”至 “名曰结阴也”数 语 ,

义不顺,
且前论促结之脉已明,
衍 文也,
当删之。
阴阳相抟,
名 曰 动 。 阳 动 则 _ 1 ( 发 热 ),阴 动 则 _ ( 汗

出 ),
形冷恶寒者,
此 三 焦 伤 也 。若 数 脉 见 于 关 上 ,
上下无头尾,
如豆大,
厥厥动摇者,
名曰动也。
〔按 〕 阳动则“汗出”二 字 ,
当是“发热 ”二字;阴动则“发热”
二字,当是“汗出”二 字 。阳加于 阳 ,
岂有汗出之理?《素问》曰:
阳加于阴,
谓之汗。遵经移之。
脉阴阳俱紧,
至 于 吐 利 ,其 脉 独 不 解 ;紧 去 区 1(人 ) 安 ,
此为欲

371
.中医糗 康
必 读 丛 朽 (典 藏 摄 )

解 。若 脉 迟 ,至 六 七 曰 不 欲 食 ,_ 晚 发 ,
水停故也,1为 未 解 ;食 自

可者 ,
为欲解。
医宗金鉴卷十七


按 〕“紧去人安”之4‘
入”字 ,
当是“人”字。人安,
谓不吐利
也 。“此为晚发,
水停故也”二句,
与上下文义不属,
应是衍文,

改之,
删之。
脉浮而数,
浮 为 风 , 数 为 國 (热 ),I风为热,虚为寒,
讽 _ ( 热)
相抟,
则洒淅恶寒也。

按〕“数为虚”之“虚”字 ,
应是“热”字。“风为热,
虚为寒”
二句,
应是衍文。“风虚相抟”之 “虚”字 ,
亦 应 是 “热 ”字。当
改之。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尼画(卫虛),
诸弱_ (营虛),
诸紧为
寒,
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
以胃无谷气,
脾涩不通,
□急不
能言,
战而栗也。

按 〕“诸濡亡血”,
当是“诸濡卫虚”,
“诸弱发热”,
当是“诸
弱营虚”。濡 、
浮而无力,
候阳虚也,岂有亡血之理?弱 、
沉而无
力,
候阴虚也,
岂止发热而已?当改之。
师曰:病人脉微而涩者,
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
又数大下
之,
其人亡血,
病当恶寒,
后乃发热,
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复
衣•,
冬月盛寒,
欲裸其身。所以然者,
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
此医发其汗,
使阳气微,
又大下之,
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
表,
胃中虚冷,
以阳气内微,
不能胜冷,
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
阳 气 在 里 ,胃 中 燠 热 ,以 阴 气 内 弱 ,不 能 胜 热 ,故 欲 裸 其
身 。 I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

〔按〕“又阴脉迟涅,
故知血亡也”二句,与上文义不属,
衍文
也,
当删之。
寸 □ 脉 弱 而 迟 ,弱 者 回 (阳 )气 微 ,迟 者 圍 (脾 )中寒。

372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营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
气 微 p日气微,
脾 中 寒 )者 ,
心内饥,

而虛满,
不能食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按〕条末“心内饥,
饥而虚满不能食”句 ,
此是论脾胃,
不关
营卫。故弱者“卫气微”,当是“阳气微”;
迟 者 “营中寒”,当是
“脾中寒”;
上下文义始属。营为血,岂有血寒发热之理?卫为
气,
气微者,
皆不成文,
今悉易之。当是“阳气微,脾中寒者心内
饥”,
阅下条言胃气有余自知,
当改之。
趺阳脉浮而涩,
少阴脉如经者,
其病在脾,
法 当 下 利 。何以知
之? 若脉浮大者,
气 实 血 _今 趺 阳 脉 浮 而 涩 ,
故 知 脾 气 不 足 ,胃

气 虛 也 ;以 少 阴 脉 國 (沉 )而 國 (滑 )才 见 ,
此为调脉,
故称如经

也 。若 反 滑 而 数 者 ,
故知当尿脓也。
〔按〕“若脉浮大者,
气实血虚也”二句,
与上下文义不属,

删之。少阴脉“弦而浮”,
岂可谓如经乎?当改“沉”、
“滑”二字。
趺阳脉伏而涩,
伏则吐逆,
水 谷 不 — (入 );涩则丨食不得入丨(不

得 小 便 ),
名曰关格。
〔按〕“水谷不化”之“化”字 ,
当是“入”字 ,
若是“化”字 ,

能食也,
何名曰格?“食不得入”当是“不得小便”,
若有小便,

水道通也,
何名曰关?悉改之。
趺 阳 脉 紧 而 浮 ,浮 为 气 ,
紧 为 寒 ;浮 为 腹 满 ,
紧为绞痛;浮紧相
抟,
肠鸣而转,
转即气动,
膈 气 乃 下 。少 阴 脉 不 出 ,
其阴肿大而_

(痛 )也 。


按 〕“阴肿大而虚”之“虚”字 ,
应改“痛”字 ,
细玩自知。

存 疑
太阳上篇存疑 .
病在阳,
应以汗解之,
反以冷水嘿之,
若灌之,
其热被却不得

373
, 1 s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
弥更益烦,
肉上粟起,
意欲饮水,
反不渴者,
服文蛤散;若不差
者,
与五等散。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
若水以嘿之洗之,
医 益令热被却不得出,
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
腹中痛,
与芍
^ 药三两,如上法。
金 太阳下篇存疑
# 太阳病,二日,反躁,
反熨其背,
而大汗出,
大热入胃。胃中水

竭,
躁烦,
必发谵语,
十余日,
振栗自下利者,
此为欲解也。故其汗
f 从腰以下不得汗,
欲小便不得,
反呕欲失溲,
足下恶风,
大便硬,

^ 便当数,
而反不数,
及多大便已,
头卓然而痛,
其人足心必热,
谷气
下流故也。 '
I 下之后,
复发汗,
昼日烦躁不得眠,
夜而安静,
不呕不渴,
无表
I 证,
脉沉微, 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丨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
茯苓四逆汤主之。
伤寒,
腹满,
谵语,
寸口脉浮而紧,
此肝乘脾也,
名曰纵,

期门。
伤寒,
发热,
啬啬恶寒者,
大渴欲饮水,
其腹必满,自汗出,

便利,
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
名曰横,
刺期门。
阳明篇存疑
病人无表里证,
发热七八日,
虽脉浮数者,
可下之。假令已
下,
脉数不解,
合热则消谷善饥,
至六七日,
不大便者,
有瘀血,

抵当汤。若脉数不解,
而下不止,
必协热便脓血也。
脉 浮 而 芤 ,浮 为 阳 ,芤 为 阴 ,浮 芤 相 抟 ,胃 气 生 热 ,其阳
则绝。
阳明病,
反无汗,
而小便利,
二三日,
呕而咳,
手足厥者,
必苦
头痛。若不咳不呕,
手足不厥者,
头不痛。
阳明病,
但头眩,
不恶寒,
故能食而咳,
其人咽必痛;若不咳
者,
咽不痛。

374
中医齜倉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跋 )

少P
月籮存疑
少阴病,
吐利,
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
坏病篇存疑
伤寒脉浮,自汗出,
小便数,
心烦,
微恶寒,
脚挛急,
反与桂枝
汤,
欲攻其表,
此误也。得之便厥,
咽中干,
烦躁,
吐逆者,
作甘草
干姜汤与之,
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
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

脚即伸;若胃气不和,
谵语者,
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
复加烧
针者,
四逆汤主之。
问曰:证象阳旦,
按法治之而增剧,
厥逆,
咽中干,
两胫拘急而
谵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
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
曰:寸口脉浮而大,
浮为风,
大为虚,
风则生微热,
虚则两胫挛,

形象桂枝,
因加附子参其间,
增桂令汗出,
附子温经,
亡阳故也,

逆,
咽中干,
烦躁,
阳明内结,
谵语烦乱,
更饮甘草干姜汤,
夜半阳
气还,
两足当热,
胫尚微拘急,
重与芍药甘草汤,
尔乃胫伸,
以承气
汤微溏,
则止其谵语,
故知病可愈。
伤寒六七日,
大下后,
寸脉沉而迟,
手足厥逆,
下部脉不至,

喉不利,
唾脓血,
泄利不止者,
为难治,
麻黄升麻汤主之。
伤寒八九日,
下之,
胸满烦惊,
小便不利,
谵语 ,一 身尽重,

可转侧者,
柴胡加龙骨牡频汤主之。
微数之脉,
慎不可灸。因火为邪,
则为烦逆,
追虚逐实;血散
脉中,
火气虽微,
内攻有力,
焦骨伤筋,
血难复也。
脉浮,
宜以汗解,
用火灸之,
邪无从出,
因火而盛,
病从腰以下
必重而痹,
名火逆也。
伤寒脉浮,
医以火逼劫之,
亡阳,
必惊狂,
起卧不安者,
桂枝去
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螈救逆汤主之。
痉湿暍病篇存疑
湿家下之,额 上 汗 出 ,
微喘,
小便利者死;
若下利不止者,
犒束
必 读 丛 书 (輿藏版

亦死。
太阳中暍者,
身热疼重,
而脉微弱,
此亦夏月伤冷水,
水行皮
医宗金鉴卷十七

中所致也。
辨不可汗病篇存疑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微反在上,
涩反在下。微则
阳气不足,
涅则无血,
阳气反微,
中风汗出,
而反躁烦,
涅则无血,
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
躁不得眠。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弦反在上,
微反在下。弦为
阳运,
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
不可发汗,
发汗
则寒栗,
不能自还。
厥,
脉紧,
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
舌萎声不得前。
咳者则剧,
数吐涎沫,
咽中必干,
小便不利,
心中饥烦,
晬时而
发,
其形似疟,
有寒无热,
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
腹中
复坚。 .

辨不可下病篇存疑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微反在上,
涅反在下。微则
阳气不足,
涅则无血;阳气反微,
中风汗出,
而反躁烦;涅则无血,
厥而且寒。阳微不可下,
下之则心下痞硬。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 在 颠 ,
弦反在上,
微反在下。弦
为阳运,
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
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
虚者不可
下也。
脉濡而弱,
弱反在关,
濡反在颠,
浮反在上,
数反在下,
浮为阳
虚,
数为无血,
浮为虚,
数生热;浮为虚,自汗出而恶寒;数为痛,

而寒栗;微弱在关,
胸下为急,
喘汗而不得呼吸,
呼吸之中,
痛在于
胁。振寒相抟,
形如疟状。医反下之,故令脉数发热,
狂走见鬼,
心下为痞,
小便淋漓,
少腹甚硬,
小便则尿血也。
脉濡而紧,
濡则卫气微,
紧则营中寒;
阳微卫中风,
发热而恶

376
中医 fp廬
_____ 4 读 丛 书 (咳 敗 代 ! '

寒;营紧胃气冷,
微呕心内烦。医为有大热,
解肌而发汗,
亡阳虚
烦躁,
心下苦痞坚,
表里倶虚竭,
卒起而头眩,
客热在皮肤,
怅怏不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得眠。不知胃气冷,
紧寒在关元,
技巧无所施,
汲水灌其身。客热
因时罢,栗栗而振寒;重被而覆之,
汗出而冒颠,
体惕而又振,
小便
为微难。寒气因水发,
清谷不容间。呕变反肠出,
颠倒不得安;手
足为微逆,
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
安可复追还!
脉浮而大,
浮为气实,
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
孤阳独下阴部
者,
小便当赤而难,
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
法应卫家当
微,
今反更实,
津液四射;营竭血尽,
干烦而不得眠,
血薄肉消,

成暴液。医复以毒药攻其胃,
此为重虚。客阳去有期,
必下如污
泥而死。
伤寒,
脉阴阳俱紧,
恶寒发热,
则脉欲厥;厥者,
脉初来大,

渐小,
更来渐大,
是其候也。如此者,
恶寒甚者,
翕翕汗出,
喉中
痛;若热多者,目赤脉多,
睛不慧。医复发之,
咽中则伤;若复下
之,
则两目闭,
寒多便清谷,
热多便脓血;若熏之,
则身发黄;若褽
之,
则咽燥。若小便利者,
可救之;
若小便难者,
为危殆。
伤寒发热,口中勃勃气出,
头痛目黄,
衄 不 可 制 。贪水者
必呕,
恶水者厥。若 下 之 ,
咽中生疮。假 令 手 足 温 者 ,
必下重
便脓血。头痛目黄者, 若下之,
则目闭。贪 水 者 , 若下之, 其脉
必厥,
其 声 嘤 ,咽 喉 塞 ;
若发汗,则 战 栗 ,阴 阳 俱 虚 。恶 水 者 ,
若 下之,
则里冷不嗜食,
大便完谷出;
若发汗,
则口中伤,
舌上
白胎,
烦躁,
脉数实,
不大便六七日,
后必便血;
若发汗,
则小
便自利也。
微则为咳,
咳则吐涎,
下之则咳止,
而利因不休;利不休,
则胸
中如虫啮,
粥人则出;小便不利,
两胁拘急,
喘息为难;
颈背相引,
臂则不仁;极寒反汗出,
身冷若冰;眼睛不慧,
语言不休。而谷气
多人,
此为除中,口虽欲言,
舌不得前。

377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数者,
久数不止,
止则邪结,
正气不能复,
正气却结于脏,

邪气浮之,
与 皮 毛 相 得 。脉 数 者 不 可 下 ,
下之 必 烦 利 不 止 。
医宗金鉴卷十七

伤寒,
发热头痛,
微汗出,
发 汗 则 不 识 人 ;熏 之 则 喘 ,
不得 小
便,
心 腹 满 ;下 之 则 短 气 ,
小便难,
头 痛 背 强 ;加 温 针 则 衄 。
下利脉大者,
虚 也 ,以 强 下 之 故 也 。设 脉 浮 革 ,因 尔 肠 鸣 者 ,
属当归四逆汤。
陶 隐 居 《名 医 别 录 》合药分剂法则
凡言到如麻豆大者,
与 叹 咀 同 意 。夫 吹 咀 ,
古 之 制 也 。古人
无铁刀,
以口咬细,
令如麻豆,
为粗药煎之,
使药水清,
饮于肠中,
则 易 升 易 散 。今 人 以 刀 判 如 麻 豆 大 ,
此哎咀之易成也。
古秤惟有铢两,
而 无 分 名 。今 则 以 十 黍 为 一 铢 ( 每铢约今四分
一厘七毫),
六 铢 为 一 分 (去声),
四分成一两,
十 六 两 为 一 斤 。(李杲
曰:
六铢为一分,
即今之二钱半也,
二十四铢为一两。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
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今方家云等分者,
非分两之分,
谓 诸 药 斤 两 多 少 皆 同 尔 。多
是丸散用之。
丸 散 云 刀 圭 者 ,十 分 (平声 )方 寸 匕 之 一 ,准 如 梧 桐 子 大 也 。
方寸匕者,
作匕正方一寸,
抄 散 取 不 落 为 度 。五 匕 者 ,
即今五铢钱
边五字者,
抄 之 不 落 为 度 。一 撮 者 ,
四刀圭也 (匕,即匙也)。
药以升、
合分者,
谓药有虚实轻重,
不得用斤两,
则以升平之。
十撮为一勺,
十勺为一合,
十 合 为 一 升 。升 方 作 上 径 一 寸 ,
下径六
分,
深八分,
内散药物,
按抑之,
正 尔 微 动 令 平 尔 。(李时珍曰:
古之
一升。即今之二合半也。

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
粒有大小,
当 去 心 皮 秤 之 ,以一分准十
六 枚 。附 子 、
乌头若干枚者,
去皮毕,
以半两准一枚。枳实若干枚
者,
去穰毕,
以 一 分 准 二 枚 。橘 皮 一 分 准 三 枚 。枣 大 小 三 枚 准 一
两 。干 姜 一 累 者 ,
以 一 两为正。
凡方云半夏一升者,
洗 毕 称 五 两 为 正 。蜀 椒 一 升 ,
三两为正。
\

378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吴茱萸一升,
五 两 为 正 。菟 丝 子 一 升 ,
九 两 为 正 。庵 茼 子 一 升 ,四
两 为 正 。蛇 床 子 一 升 ,
三 两 半 为 正 。地 肤 子 一 升 ,四 两 为 正 。其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子各有虚实轻重,
不可称准者,
取平升为正。
凡 方 云 用 桂 一 尺 者 ,削 去 皮 ,
重 半 两 为 正 。甘 草 一 尺 者 ,
二两
为 正 。云 某 草 一 束 者 ,
三 两 为 正 。云 一 把 者 ,
二两为正。
凡煎汤药,
初欲微火令小沸,
其水数依方多少;
大略药二十
两用水一斗者,
煮 取 四 升 ,以 此 为 准 。然 利 汤 欲 生 ,
少水而多取
汁 ;补 汤 欲 熟 ,多 水 而 少 取 汁 。服 汤 宜 小 沸 ,热 则 易 下 ,冷 则
呕涌。
凡云分再服、
三服者,
要令势力相及,
并视人之强弱羸瘦,

之轻重,
为 之 进 退 增 减 。不 必 局 于 方 说 ,
则活泼泼地也。
凡 丸 药 云 如 细 麻 者 ,即 胡 麻 也 ,
不必扁扁,
略 相 称 尔 !黍 、

亦 然 。云 如 大 麻 子 者 ,
准 三 细 麻 也 。如 胡 豆 者 ,
即今青斑豆也,

二 大 麻 准 之 。如 小 豆 者 ,
今赤小豆也,
以三 大 麻 准 之 。如 大 豆 者 ,
以 二 小 豆 准 之 。如 梧 桐 子 者 ,以 二 大 豆 准 之 。如 弹 丸 及 鸡 子 黄
者,
以四十梧子准之。
凡方云蜜一斤者,
有 七 合 。猪 膏 一 斤 者 ,
有一升二合也。
附 : 三阳三阴经脉各圏
膀胱足太阳之脉,
起于目内眺,
上额交颠;
其直者,
从颠入络
脑,
还出别下项,
循肩餺内,
夹脊抵腰中,
入循膂,
络 肾 属 膀 胱 ;其
直者,
从腰中下夹脊,
贯臀人胭中;
其支者,
从餺内左右别,
下贯
胛,
夹脊内,
过髀枢,
循髀外,
从后廉,
下合胭中,
以 下 贯 踹 内 ,出外
踝之后,
循京骨,
至 小 趾 外 侧 。 (图 1 )
胃 足阳明之脉,
起于鼻之交颏中,
旁约太阳之脉,
下循鼻外,
人上齿中,
还出侠口,
环唇,
下交承浆,
却 循 颐 后 下 廉 ,出 大 迎 ,

颊车,
上耳前,
过客主人,
循 发 际 至 额 颅 ;其 支 者 ,
从大迎前,
下人
迎,
循喉咙,
入缺盆,
下膈,
属 胃 络 脾 ;其 直 者 ,
从缺盆下乳内廉,

379
医宗金鉴
卷十七

此系肾膀胱俞穴,因其正经必由腰中而入,自
内而连絡肾与膀胱, 故图与经文颠倒,
实则两
肾在腰以上,而膀胱又居于小腹之前也。
图 1 足太阳膀胱经图

夹胳,
入 气 街 中 ;其 支 者 ,
起于胃下口,
循腹里,
下至气街中,
而合
以下髀关,
抵伏免,
下膝膑中,
下循肢外廉,
下足跗,
入中趾外间;
其支者,
下廉穴三寸,
而别下人中趾外间;
其支者,
别跗上入大趾
间,
出 其 端 。(图 2)
胆足少阳之脉,
起于目锐舭,
上抵头角,
下耳后,
循颈,
行手少

380
之胃
图2 足阳明胃经图

阳之前,
至肩上,
却交出手少阳之后,
入 缺 盆 ;其 支 者 ,
从耳后入耳
中,
出走耳前,
至 目 锐 眦 后 ;其 支 者 ,
别锐眺,
下大迎,
合手少阳,

于颇,
下加颊车,
下颈,
合 缺 盆 ,以 下 胸 中 ,
贯膈,
络肝属胆,
循胁
里,
出气街,
绕毛际,
横人髀厌中;
其直者,
从缺盆下腋,
循胸,

季胁,
下 合 髀 厌 中 ,以 下 循 髀 阳 ,出 膝 外 廉 ,
下外辅骨之前,
直下

381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抵绝骨之端,
下出外踝之前,
循足跗上,
人小趾次趾之间;
其支
者,
别跗上,
入大趾之间,
循大趾歧骨内出其端,
还 贯 爪 甲 ,出三
| 医宗金鉴卷十七

毛 。 (图 3) 起于目锐眦-

上抵头角


从 耳后入耳中‘
抵于颇‘

循颈
r

r
加颊车穴循胁里
下大迎穴
出气街穴

「合 髀 厌 中 入 小 趾 次 趾 之 间 .
t
出三毛丨

图3 足少阳胆经图

脾足太阴之脉,
起于大趾之端,
循趾内侧白肉际,
过核骨后,
上 内 踝 前 廉 ,上 踹 内 ,
循胫骨后,
交 出 厥 阴 之 前 ,上 膝 股 内 前 廉 ,

腹,
属脾络胃,
上膈,
夹咽,
连舌本,
散 舌 下 。其 支 者 ,
复从胃别上
膈,
注 心 中 。(图 4)

382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肾 足 少 阴 之 脉 ,起 于 小 趾 之 下 ,
斜趋足心之涌泉穴,
出于然谷
之下,
循内踝之后,
别 人 跟 中 ,以 上 踹 内 ,出 胭 内 廉 ,
上股内后廉,
贯脊,
属 肾 络 膀 胱 ;其 直 者 ,从 肾 上 贯 肝 膈 ,
人 肺 中 ,循 喉 咙 ,
夹舌
本 ;其 支 者 ,
从肺出络心,
注 胸 中 。(图 5)
肝足厥阴之脉,
起于大趾聚毛之上,
上循足跗上廉,
去内踝一
寸,
上踝八寸,
交出太阴之后,
上胭内廉,
循股阴,
人毛中,
过阴器,
抵小腹,
夹胃,
属 肝 络 胆 ,上 贯 膈 ,
布胁,
循喉咙之后,
上人颃颡,连
目系,上出额,
与 督 脉 会 于 颠 ;其 支 者 ,
从 目 系 ,下 颊 里 ,
环唇内;其
支者,
复 从 肝 别 贯膈,上注肺。 (图 6)

383
.中医
必 读 丛 书 (
医宗金鉴卷十七

附 : 伤寒剌灸等穴圓
太阳病,
初服桂枝汤,
反烦不解者,
先刺风池、
风府,
却与桂枝
汤则愈。
〔按 〕 风 池 穴 在 颞 颥 后 。颞 颥 ,
脑 空 穴 也 。后 者 ,
谓夹玉枕
傍,
骨下发际内,
大筋外陷中,
按 之 引 耳 中 是 也 。足 少 阳 、阳维之
会,
宜刺三分,
肌肉厚者可五分,
留七呼,
禁灸。
风府一穴,
在项发际上一寸,
大筋内宛宛中,
疾言其肉立起,
言休立下,
是 其 穴 也 。督 脉 、
阳 维之会。宜 刺 三 分 ,
肌肉薄者只二

384

處 '
0




颠顶也
会于颠.

上出额
连目深处也
连目系乃内
循喉咙之后
后者下 也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下颊里
环唇内
J

上入颃颡
上注肺中
别贯屬
_ J

J
「属 肝 络 胆

-
-

此-系 期 门 穴 ,本 经 由
此穴内行而夹胃属
肝 ,还下络于胆也
「 循股阴

起于大趾聚毛之上
-
上腼内廉

_1

图6 足厥阴肝经图

分,
候 病 人 呼 气 即 出 。禁 灸 。
太阳之邪,
刺足 少 阳 督 脉 者 ,何 也 ?盖 以 风 府 在 头 部 中 行 ,

池在第三行,
太阳在第二行,
则风池、
风府实夹太阳经而行者也,
况二穴皆为阳维之会。阳 维 者 ,
谓 诸 阳 之 总 也 。刺 之 ,
诸阳之气
得泄,
何 患 太 阳 之 邪 不 去 哉 !(图 7)
太阳病,
头痛至七曰已上自愈者,
以 行 其 经 尽 故 也 。若欲 作
再经者,
针足阳明,
使经不传则愈。
〔按 〕 仲 景 云 :针 足 阳 明 。成 注 未 明 指 其 穴 。考 之 庞 氏 《总
病 论 》云 :
补 足 阳 明 上 三 里 穴 。推 其 意 ,
得补则经气实而不传。

385
中医
樣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图7 太阳剌风池、
风府穴图

殊不知仲景之意,
针足阳明为迎而夺之,
以泄其经之热,
使热邪得
泄,
不至再传他经,
故 云 愈 也 。庞 氏 不 明 用 针 之 理 ,以 泄 为 补 ,

误 矣 。又考张氏《缵论》云 :刺 足 阳 明 冲 阳 穴 。 冲 阳 者 ,
即仲景所
谓趺阳脉也,
有 诊 法 而 不 言 刺 。张 氏 之 言 ,实 本 史 氏 《伤 寒 论
注》,
不足法也。
三 里 二 穴 ,在 膝 眼 下 三 寸 ,
珩 骨 外 廉 两 筋 间 宛 宛 中 。坐而竖
膝,
低跗取之,
极重按之,
则跗上动脉即止,
是其穴也,
可刺五分,
留七呼。 (图 8)
伤寒,
腹 满 谵 语 ,寸 □ 脉 浮 而 紧 ,此 肝 乘 脾 也 ,
名 曰 纵 ,刺
期门。
伤寒发热,
啬啬恶寒,
大渴欲饮水,
其 腹 必 满 ,自 汗 出 ,
小便
利,
其病欲解,
此 肝 乘 肺 也 ,名 曰 横 ,
刺期门。
妇人中风,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曰,
热除而脉迟身
凉,
胸胁下满,
如 结 胸 状 ,谵 语 者 ,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

其实而泻之。 v

386
中医
必 渎 丛 书 (典 藏 叛 )

阳明病,
下血谵语者,
此 为 热 入 血 室 。但 头 汗 出 者 ,
刺期门,
隨其实而写之,
灕然汗出则愈。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太阳与少阳并病,
头项强痛或眩霤,
时 如 结 胸 ,心 下 痞 硬 者 ,
当 刺 大 椎第一间肺俞、肝 俞 ,
镇不可发汗,
发 汗 则 谵 语 。脉 弦 ,

六曰谵语不止,
当刺期门。
〔按 〕 《图经》云 :期 门 二 穴 ,
在 不 容 傍 一 寸 五 分 ,乳 直 下 ,

二肋骨端,
近腹处,
是 其 穴 也 。第 二 肋 者 ,
从 下 数 至 第 二 肋 也 。肋
骨端者,
在 软 肋 骨 末 之 端 也 。刺 四 分 ,
肥 人 量 之 (图 9 ) 。

图9 太阳、
阳明、
少阳
剌期门穴图

太阳与少阳并病,
头项强痛或眩霤,
时如结胸,
心下痞硬者,
当刺 大 椎 第 一 间 、
肺俞、
肝俞,
镇不可发汗,
发 汗 则 谵 语 。脉 弦 ,

六曰谵语不止,
当刺期门。
太阳、
少阳并病,
心 下 硬 ,颈 项 强 而 眩 者 ,
当刺大椎、
肺俞、

俞,
慎勿下之。
〔按 〕 《图经》云 :督 脉 大 椎 穴 ,
在第一椎上陷中,
可刺五分,

387
中医
輪 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5

留 三 呼 ,泄 五 吸 。肺 俞 二 穴 ,
在第三椎下,
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可刺三分,
留七呼,
得气即泄,
肥 人 可 刺 五 分 。肝 俞 二 穴 ,在 第 九
医宗金鉴卷十七

椎下,
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
可 刺 三 分 ,留 六 呼 。仲景太阳少阳并
病,
乃合邪也,
故刺大椎、
肺俞、
肝 俞 ,亦 合 泄 之 法 也 。(图 10)
少阴病,
得 之 二 三 曰 ,□ 中 和 ,
其背恶寒者,
当 灸 之 ,附 子 汤
主之。
〔按 〕 当 灸 之 ,
仲 景 未 言 灸 何 穴 。常 器 之 云 :当 是 足 太 阳 膈
关二穴,
专 灸 背 恶 寒 。其 穴 在 第 七 椎 下 ,两 旁 相 去 各 三 寸 陷 中 ,

坐取之,
可 灸 五 壮 。盖 以 太 阳 为 少 阴 之 表 ,
故外灸膈关以温其表,
内用附子以温其里也。 (图 11)

肺 肺
-〇

图 1 0 太阳、
少阳并病刺 图 1 1 少阴灸膈关穴图
大椎、 肺俞、肝俞穴图

少阴病吐利,
手足不厥冷,
反发热者,
不 死 。脉 不 至 ,灸 少 阴
七壮。
〔按 〕灸 少 阴 七 壮 ,
仲 景 未 言 灸 何 穴 。常 器 之 云 :当灸少阴
太 溪 二 穴 。经 曰 :肾 之 原 出 于 太 溪 ,
其 穴 在 内 踝 后 跟 骨 ,动脉陷

388
中医
譌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j

中。(图 12)
少阴病,
下利便脓血者,
可刺。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
〔按 〕 可 刺 ,
仲 景 未 言 可 刺 何 穴 。常 器 之 云 :
可刺足少阴幽
门、
交 信 。郭 雍 曰 :
可 灸 。考 幽 门 二 穴 ,
在 鸠 尾 下 一 寸 ,巨阙两旁
各五分陷者中,
治泻利脓血,
刺 五 分 ,灸 五 壮 。交 信 二 穴 ,在 内 踝
上二寸,
少阴前太阴后,
廉筋骨间,
治泻利赤白,
刺 四 分 ,留 五 呼 ,
灸 三 壮 。两 说 皆 是 。 (图 13)

少阴病,
下利脉微涩,
呕而汗出,
必数更衣,
反少者,
当温其
上,
灸之。
〔按 〕灸 之 ,
仲 景 未 言 当 灸 何 穴 。常 器 之 云 :灸 太 冲 。郭 雍
云 :灸太溪。此 穴 皆 不 治 呕 而 汗 出 ,
里急下利,
惟幽门主治干哕,
呕吐,
里急,
下利,
亦当灸幽门为是。
伤寒六七日,
脉徽,
手足厥冷,
烦躁,
灸 厥 阴 ,厥 不 还 者 死 。
〔按 〕 灸 厥 阴 ,仲 景 未 言 当 灸 何 穴 。常 器 之 云 :可 灸 太 冲 。

389
中医
撝廉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以太冲二穴,
为足厥阴之所注,
凡病诊太冲脉,
可 决 人 之 生 死 。其
穴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
跗间陷者中,
动脉应手,
是 其 穴 也 。灸三
医宗金鉴卷十七

壮 。 (图 14)

伤寒脉促,
手足厥逆者,
可灸之。
〔按 〕 可 灸 之 ,
仲 景 未 言 当 灸 何 穴 。常 器 之 云 :太 冲 穴 。前
条手足厥逆,
灸 太 冲 ;此 条 亦 手 足 厥 逆 ,亦 当 灸 太 冲 。

390
钉正忡 J 參 黎 会 i 妻峰该
............. -..... ,心 ^ --------------------

《伤寒论》论 伤 寒 ,
《金 匮 要 略 》论 杂 病 ,
乃 仲 景 全 书 。《伤寒
论》得成 无 己 创 注 ,
续者五十余家,
故得昌明宇内;
《金 匮 要 略 》人
罕 言 之 ,虽 有 赵 良 、
徐 彬 等 注 释 ,但 其 文 义 古 奥 ,
系千载残编 错 简 ,
颇多疑义,
阙文亦复不少,
承 i化袭谬,
随文蔓衍,
宜后人视为迂远,
束 诸 高 阁 。今 于 其 失 次 者 序 之 ,
残 缺 者 补 之 ;博 采 群 书 ,
详加 注
释,
俾二书并行于世。庶 后 之 业 医 者 ,
不为俗说所误,
知仲景能治
伤寒,
未尝不能治杂证也。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夫人秉五常,
因风气而生长。风 气 虽 能 生 万 物 ,
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
亦 能覆舟。若 五 脏 元 真 通 畅 ,
人 即 安 和 。客 气 邪 风 ,
中人多死。千 般 疢 难 ,
不 越 三 条 :一 者 ,
经 络 受 邪 入 脏 腑 ,为 内 所
因 也 ;二 者 ,
四肢九资,
血脉相传,
壅塞不通,
为 外 皮 肤 所 中 也 ;三
者,
房室金刃,
虫善所伤。以此详 之 ,
病 由 都 尽 。若 人 能 养 慎 ,

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
未流传腑脏,
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
滞,
即 导 引吐纳,
针灸騫摩,
勿 令 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
禽善灾
伤,
房室勿令蝎乏,臟食节其冷热、
苦 薩 辛 甘 ,不 遣 形 体 有 衰 ,
病则
无由入其腠理。腠 者 ,
三焦通会 元 真 之 处 ,
为血气所注。理 者 ,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眹 )

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按 〕此 篇 乃 一 书 之 纲 领 ,
前人误编为次篇,
先 后 失 序 。今
医宗金鉴卷十八

冠于首,
以 统大意。
〔注 〕 五 常 者 ,五 行 也 。五 行 之 气 — 风 、暑 、
湿、燥、
寒也;
五行之味—
— 酸、
苦、甘、
辛、咸 也 。夫 人 禀 此 而 有 其 形 ,
则脏腑日
与 气 味 相 通 。不 曰 五 气 ,
而 曰 风 气 者 ,该 他 气 而 言 也 。盖风贯四
气,
犹仁贯四德,
故 曰 :因 风 气 而 生 长 也 。然 风 气 虽 能 生 万 物 ,

能害万物者,
盖主气正风,
从其所居之乡而来,
主长养万物者也;
客气邪风,
从其冲后而来,
主 杀 害 万 物 者 也 。人 在 气 交 之 中 ,
其生
其害,
犹 水 能 浮 舟 亦 能 覆 舟 也 。天 之 五 气 ,
人得之则为五脏真元
之气,
若 通 畅 相 生 ,虽 有 客 气 邪 风 ,
勿之能害,
人自安和;
如不通
畅,
则客气邪风,
乘 隙 而 人 ,中 人 多 死 。然 人 致 死 之 由 ,
虽 有千般
疢难,
大 要 不 外 三 因 :一 者 ,中 虚 ,
经 络 受 邪 ,即 人 脏 腑 ,
此为内所
因 也 ;二 者 ,
中实,
虽感于邪,
脏腑不受,
惟外病躯体,
四肢九窍,

脉壅塞,
此为外所中也;
三者,
房室金刃、
虫兽所伤,
非由中外虚
实,
感召其邪,
是为不内外因也。以此三者详之,
千般疢难,
病由
悉 尽 矣 。若 人 能 慎 养 形 气 ,
不 令 客 气 邪 风 干 忤 经 络 ,即 适 中 经 络 ,
未传脏腑,
遂 医 治 之 ,自可愈也。四 肢 九 窍 ,
才 觉 重 滞 ,尚 未 闭 塞 ,
即导引、
吐纳、
针灸、
按摩,
亦 可 愈 也 。更 能 无 犯 王 法 ,
禽兽灾伤,
房 室 勿 令 竭 乏 ,服 食 节 其 冷 热 ,
五味各得其宜,
不使形气有衰,

病 获 难 无 由 而 入 其 腠 理 矣 。腠 者 ,
一身空隙,
血气往来之处,
三焦
通 会 真 元 之 道 路 也 ;理 者 ,
皮 肤 脏 腑 ,内 外 井 然 ,
不乱之 条 理 也 。
〔按 〕正 风 者 ,从 八 方 应 时 而 来 ,
相生和缓之主气也;
邪风
者 ,从 其 冲 后 而 来 ,
相 克 冲 烈 之 客 气 也 。如 时 当 东 风 而 来 西 风 也 。
所谓后者,
以 已 过 之时言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
人在气交中,
秉 地 之 刚 柔 ,以成五脏百骸之
形 ;秉 天 之 阴 阳 ,
以成六 经 之 气 。形 气 合 一 ,
神机发用,
驾行谷气,

394
中医 鱗 專
必 读 丛 书 (典藏 t )

出入内外,
同乎天度,
升降浮沉,
应夫四时,
主宰于身形之中,
谓之
元 真 。外 感 者 ,客 气 也 。《灵 枢 》曰 :
虚邪不能独伤,
必因身形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脏腑经络先后病
虚 而 后 客 之 。盖 天 人 之 气 ,
各有正、
不正,
人气正则不受邪,
不正
则 邪 乘 之 ;天 气 正 则 助 其 生 长 ,
不 正 则 害 之 。人 气 不 正 者 ,由七情
动中,
服食不节,
房欲过度,
金刃虫兽,
伤其气血,
尽足以受病也。
天 气 不 正 者 ,由 四 时 不 和 ,
八风不常,
尽足以伤万物也。
问 曰 :上 工 治 未 病 ,何 也 ? 师 曰 :夫 治 未 病 者 ,
见肝之病,
知肝
传脾,
当 先 实 脾 ;四 季 脾 旺 不 受 邪 ,
即 勿 补 之 。中 工 不 晓 相 传 ,

肝之病,
不解实脾,
惟 治 肝 也 。夫 肝 之 病 ,
补用薩,
助用焦苦,
益用
甘 味 之 药 调 之 。薩 入 肝 ,
焦 苦 入 心 ,甘 入 脾 。 脾 能 伤 肾 ,肾 气 微
弱,
则 水 不 行 ;水 不 行 ,
则 心 火 气 盛 ;心 火 气 盛 ,
则 伤 肺 ;肺 被 伤 ,

金 气 不 行 ;金 气 不 行 ,
则 肝 气 盛 ;肝 气 盛 ,
则 肝 自 愈 。此 治 肝 补 脾
之 要 妙 也 。肝 虚 则 用 此 法 ,实 则 不 在 用 之 。经 曰 :虚 虚 实 实 ,
补不
足,
损 有 余 。是 其 义 也 。余 脏 准 此 。
〔注 〕 此 承 上 条 受 病 三 因 ,以 明 其 治 也 。上 工 ,良 医 也 。 中
工 ,常 医 也 。已 病 ,
已然之 病 也 。未 病 ,
未 然 之 病 也 。假 如 现 在 肝
病,
此 已 然 之 病 也 ;肝 病 将 来 传 脾 ,
此 未 然 之 病 也 。 良医知肝病传
脾,
见人病肝,
先 审 天 时 衰 旺 ,次 审 脾 土 虚 实 。时旺脾实 则 知 不 受
肝邪,
不须补脾,
直 治 已 病 之 肝 ;若 时 衰 脾 虚 ,
则知肝必传脾,
先补
未病之脾,
兼 治 已 病 之 肝 。彼 常 医 不 晓 四 时 所 胜 ,
五脏相传之理,
见肝之病,
惟泻已病之肝,
不 知 补 未 病 之 脾 也 。上 工 不 但 知 肝 实
必传脾虚之病,
而且知肝虚不传脾虚、
反 受 肺 邪 之 病 。故 治 肝 虚 、
脾虚之病,
则用酸入肝,
以 补 已 病 之 肝 ;用 焦 苦 入 心 ,以 助 不 病 之
心 ;用 甘 入 脾 ,以益不实之脾。使 火 生 土 ,
使土制水,
水弱则火旺,
火旺则制金,
金被制则木不受邪,
而 肝 病 自 愈 矣 。此 亢 则 害 ,
承乃
制,
制则生化,
化生不病之理,
隔二、
隔三之治,
故曰:
此治肝补脾
之 要 妙 也 。然 肝 虚 则 用 此 法 ,
若 肝 实 则 不 用 此 法 也 。 中工不晓虚

395
.中医
5隐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实,
虚者泻之,
是 为 虚 虚 ;实 者 补 之 ,
是 为 实 实 。非 其 义 也 。上工
知其虚实,
补其不足,
损 其 有 余 。是 其 义 也 。其 余 四 脏 ,皆准此
医宗金鉴卷十八

法 。伤 字 ,
作制字看。
〔集 注 〕 徐 彬 曰 :
假如肝经之病,
肝 木 胜 脾 土 ,知 邪 必 传 脾
经,
治宜实脾为先,
此脾未病而先实之,
所 谓 治 未 病 也 。不优本脏
之虚,
而忧相传不已,
其病益深,
故先以实脾为急务也。
程林曰:
经云:
因其轻而扬之,
因其重而减之,
因其衰而彰之。
所谓因者,
乘 其 机 也 。治 未 病 者 ,
谓 治未病之脏腑,非治未病之人
也 。见 肝 之 病 ,当 先 实 脾 ,
使土旺则能胜水,
水不行则火盛而制
金,
金不能干木,
肝 自 愈 矣 。此 治 肝 补 脾 ,
治未病之法也。
高世栻曰:
实脾专为制水,
使火盛金衰,
肝不受制,
则肝自愈,
其理甚精微,
故 曰 :此 治 肝 补 脾 之 要 妙 也 。
问 曰 :病 人 有 气 色 见 于 面 部 ,
愿 闻 其 说 ? 师 曰 :鼻 头 色 青 ,

中痛,
苦 冷 者 死 ; (一云:腹中冷, )鼻 头 色 微 黑 者 ,
苦痛者死。 有水气;
色黄者,
胸 上 有 寒 ;色 白 者 ,
亡 血 也 *,设 微 赤 非 时 者 ,
死 。其目正圆
者,
痉,不 治 。又 色 青 为 痛 ,
色黑为劳,
色赤为风,
色黄者便难,

鲜明者有留饮。
〔注 〕气 色 见 于 面 部 ,
而 知 病 之 死 生 者 ,以 五 气 人 鼻 ,
藏于五
脏,
其 精 外 荣 于 面 也 。色 者 ,
青、赤、
黄 、白 、
黑 也 。气 者 ,
五色之光
华 也 。气 色 相 得 者 ,
有气有色,
平 人 之 色 也 。 即 经 云 :青 如 翠 羽 ,
赤如鸡冠,
黄 如 蟹 黄 ,白 如 豚 膏 ,
黑如乌羽者,
生 也 。气 色 相 失 者 ,
色或浅深,
气或显晦,
病 人 之 色 也 。即 经 云 :浮 泽 为 外 ,
沉浊为内;
察 其 浮 沉 ,以 知 浅 深 ;察 其 夭 泽 ,以 观 成 败 ;察 其 散 搏 ,以知新故;
视 色 上 下 ,以 知 病 处 ;
色粗以明,
沉 夭 为 甚 ;不 明 不 泽 ,
其病不甚
也 。有 色 无 气 者 ,
色枯不泽,
死 人 之 色 也 。 即 经 云 :青 如 蓝 叶 ,

如黄土,
赤 如 輝 血 ,白 如 枯 骨 ,
黑如烚者,
死 也 。鼻 者 ,
明堂 也 。 明
堂光泽,
则 无 病 矣 。而 曰 见 青 色 为 腹 中 痛 ,
鼻苦冷甚者死;黑色为

396
中医
輳 康
4 读 丛 书 (與 藏 叛 )

水为劳,
黄色为上寒下热,
小 便 难 ;面 目 鲜 明 ,
内有留饮;色白为亡
血 ;色 赤 为 热 为 风 ,
若 见 于 冬 ,为 非 其 时 者 ,
死 。 目 直 视 ,正 圆 不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脏腑经络先后病
合,
如 鱼 眼 者 ,痉 ,不 治 。此 气 色 主 病 之 大 略 也 ,其 详 皆 载 《内
经》。
师 曰 :病 人 语 声 寂 然 ,
喜惊呼者,
骨节间病•,
语声喑喑然不彻
者,
心 膈 间 病 ;语 声 瞅 ■ 然 细 而 长 者 ,头 中 病 (一作痛)。
〔按 〕 头 中 病 之 “头 ”字 ,当 是 “腹 ”字 。经 中 从 无 头 中 病 之
文,
且文义不属,
必是传写之讹。
〔注 〕 病 人 语 声 寂 然 ,
谓 寂 然 不 语 也 ;若 恶 人 语 是 心 病 也 。
喜惊呼者,
谓不恶人语,
且喜惊呼,
是知其病不在心而在外也,

曰:
骨 节 间 病 也 。病 人 语 声 喑 喑 然 不 彻 者 ,
谓声不响亮而不了彻
也,
此有碍于息气,
故 知 为 心 膈 间 病 也 。病 人 语 声 啾 啾 然 细 而 长
者,
谓 唧 唧 哝 哝 小 而 悠 长 也 ,因 不 敢 使 气 急 促 动 中 ,故 知 腹 中
病也。
师 曰 :息 揺 肩 者 ,
心 中 坚 ;息 引 胸 中 上 气 者 ,
咳 ;息 张 □ 短 气
者,
肺痿睡沬。
〔注 〕息 者 ,
一 呼 一 吸 也 。摇 肩 ,
谓 抬 肩 也 。心 中 坚,谓胸中
壅 满 也 。呼 吸 之 息 ,
动形抬肩,
胸中壅气上逆者,
喘 病 也 。呼吸引
胸中之气上逆,
喉 中 作 痒 梗 气 者 ,咳 病 也 。呼 吸 张 口 ,
不能续息,
似喘而不抬肩者,
短 气 病 也 。盖 肺 气 壅 满 ,
邪 有 余 之 喘也;肺气不
续息,
正 不 足 之 短 气 也 。然 不 足 之 喘 ,
亦有不续息者;
有余之短
气,
亦 有 胸 中 壅 满 者 。肺 气 上 逆 者 ,
必 咳 也 。咳 时 唾 痰 ,
嗽 也 。若
咳唾涎沫不已者,
非咳病也,
乃肺痿也。
师 曰 :吸 而 微 数 ,
其 病 在 中 焦 。实 也 ,
当 下 之 即 愈 ;虚 者 不 治 。
在上焦者,
其吸 促 ;在 下 焦 者 ,其 吸 远 。此 皆 难 治 。呼 吸 动 揺 振 振
者 ,不 治 。
〔按 〕 吸 促 之 “促 ”字 ,当 是 “远 ”字 ;吸 远 之 “远 ”字 ,当是

397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促 ”字 ,
方合病义,
必传写之 i化。
〔注 〕 此 承 上 文 ,
言喘分三焦,
有可治、
不 可 治 之 辨 也 。喘,
医宗金鉴卷十八

肺 病 也 。肺 主 气 ,
司呼吸,
故以呼吸气促,
谓 之 喘 也 。若呼吸气均
促,
是病在呼吸,
阻升降之气也,
故 知 喘 在 中 焦 也 ;呼 之 气 促 ,
吸之
气 长 ,病 在 呼 ,
呼出心与肺,
故 知 喘 在 上 焦 也 ;呼 之 气 长 ,吸之气
短,
病在吸,
吸入肾与肝,
故 知 喘 在 下 焦 也 。喘 之 实 者 ,
谓邪气盛
则实也。中实,
则 必 腹 满 便 硬 ,当 下 之 ,
可 治 也 。喘 之 虚 者 ,
谓正
气 夺 则 虚 也 。 中 虚 ,则 必 腹 软 便 滋 ,
不 堪 下 ,难 治 也 。若喘而呼吸
动摇,
振振不能擎身者,
则为形气不相保,
勿 论 虚 实 不 治 也 。 曰吸
而微数,
数即促也,
促即短也,
远 即 长 也 。吸 不 言 呼 ,
略辞也,
犹言
呼吸均短,
呼短吸长,
吸短呼长也。
_师 曰 :寸 □ 脉 动 者 ,
因其旺 时 而 动 。假 令 肝 旺 色 青 ,
四时各隨
其 肝 色青而反色白,
非其时色脉,
皆当病。
〔注 〕 寸 口 者 ,
统 言 左 右 三 部 脉 也 。脉 动 法 乎 四 时 ,
命乎五
脏,
然必因其旺时而动,
则 为 平 脉 也 。假 令 肝 旺 于 春 ,
随其时,

当青,
脉当弦,
此 不 病 之 色 脉 也 。若 色 反 白 ,脉 反 浮 ,
此非其时,

病 之 色 脉 也 。四 时 准 此 。
〔集 注 〕尤 怡 曰 :
旺 时 ,当 时 至 而 气 旺 ,
乃脉乘之而动,
其色
亦 应 之 。如 肝 旺 于 春 ,
脉弦而色青,
此 其 常 也 。推 之 四 时 ,
无不皆
然 。若 色 当 青 而 反 白 ,
为 非 其 时 而 有 是 色 。不 特 肝 病 为 然 ,即肺
亦当病矣。 ^
问 曰 :有 未 至 而 至 ,
有k 而 不 至 ,
有至而不去,
有 至 而 太 过 ,何

谓也? 师 曰 :冬 至 之 后 ,
甲子夜半,
少 阳 起 。少 阳 之 时 ,阳 始 生 ,

得 温 和 。以 未 得 甲 子 ,
天因温和,
此 为 未 至 而 至 也 ;以 得 甲 子 ,

天未温和,
此 为 至 而 不 至 也 ;以 得 甲 子 ,
而天大寒不解,
此为至而
不 去 也 ;以 得 甲 子 ,
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
此 为 至 而太过也。
〔注 〕冬 至 之 后 ,
得 甲 子 日 夜 半 ,少 阳 之 气 始 生 ,
天渐温和,

398
中医
輪 卓
4 读 丛 书 (輿藏敎

气 之 常 也 。若 未 得 甲 子 ,
天即温和,
此 为 未 至 而 至 也 。气 未 应 至
而 先 至 者 ,是 来 气 有 余 也 。 已 得 甲 子 ,阳 气 渐 盛 ,
天未温和,
此为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脏腑经络先后病
至 而 不 至 也 。气 应 至 而 不 至 者 ,
是 来 气 不 足 也 。若 天 大 寒 不 解 ,
此 为 至 而 不 去 也 。气 应 去 而 不 去 者 ,
是 去 气 太 过 也 。若天过温如
盛夏时,
此 为 至 而 太 过 也 。气 应 至 而 甚 者 ,是 至 气 太 过 也 。太过
者,
其气淫,
则 薄 其 所 不 胜 ,乘 其 所 胜 也 ;不 及 者 ,
其气迫,
则所 胜
妄行,
所生者受病,
所 不 胜 薄 之 也 。此 《内经》所 谓 谨 候 其 时 ,

可 与 期 。余 皆 仿 此 。
师 曰 :病 人 脉 ,
浮者在前,
其 病 在 表 r浮 者 在 后 ,
其 病 在 里 。腰
痛背强不能行,
必短气而极也。
〔注 〕 脉 浮 ,
虚 风 之 候 也 。关 前 之 寸 脉 浮 者 ,
病 在 表 也 ;关 后
之尺脉浮者,
病 在 里 也 。虚 风 在 表 ,
故 主 腰 痛 背 强 不 能 行 也 。虚
风在里,
故主短气而极也。
问 曰 :经 云 :厥 阳 独 行 。何 谓 也 ? 师 曰 :此 为 有 阳 无 阴 ,
故称
厥阳。
〔注 〕 阴 阳 偕 行 ,
顺 也 ;阴 阳 独 行 ,
逆 也 。厥 ,
逆 也 。逆 阳 独
行,
此为有阳无阴,
故称厥阳也。
〔集 注 〕李 釤 日 :厥 阳 即 阳 厥 也 。《内经》云 :
阳气衰于下,

为 寒 厥 ;阴 气 衰 于 下 ,则 为 热 厥 。此 厥 阳 独 行 ,有 阳 无 阴 之 大
概也。
高世栻曰:
按此为有阳无阴,
是 为 厥 阳 也 。经 曰 :阴 气 衰 于
下,
则 为 热 厥 。帝 曰 :
热 厥 何 如 而 然 也 ? 岐 伯 曰 :阴 气 虚 ,则阳 气
入 ;阳 气 入 ,
则 胃 不 和 ;胃 不 和 ,
则精气竭;
精气竭,
则不营于四肢
也 。乃 肾 气 日 衰 ,阳 气 独 胜 ,此 所 以 为 有 阳 无 阴 ,而 为 厥 阳 独
行也。
问 曰 :寸 脉 沉 大 而 滑 ,
沉则为实,
滑 则 为 气 。实 气 相 搏 ,
血气
入脏即死,
入腑即愈,
此 为 卒 厥 。何 谓 也 ? 师 曰 :唇 □ 青 ,
身冷,

399
中医 搞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入脏,
即死•,
如身和,汗自出,
为人腑,即愈。
〔按 〕 “寸 脉 沉 大 而 滑 ,
沉则为实,
滑则为气,
实 气 相 搏 ”之十
医宗金鉴卷十八

八字,
文理不顺,
衍 文 也 。血 气 入 脏 之 “血 ”字 ,当是“厥 ”字 ,
始与
卒厥相合,
必传写之 i化也。
〔注 〕 此 详 申 阳 厥 、阴 厥 生 死 之 义 也 。厥 气 者 ,
逆 气 也 ,即逆
阳逆阴之气也。气 逆 则 乱 于 胸 中 ,
故忽然眩仆,
名 曰 卒 厥 。若唇
口青,
身冷,
是阴进阳退,
则 为 人 脏 ,即 死 也 ;若 身 温 汗 自 出 ,
是阴
消阳长,
则为入腑,
即愈也。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邪气入脏,
神明昏愦,
卒倒无知,
谓之卒
厥 。若 唇 口 青 ,
身冷,
神机不能出入,
脏气垂绝,
所 以 主 死 。经 曰 :
血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
暴 厥 是 也 。若 身 和 汗 出 ,
乃邪气入腑,
不得出入,
一时卒倒,
非脏绝之比,
顷时阳机外达,
邪气随之外泄,
故知入腑即愈 D

问曰:脉脱入脏即死,
入腑即愈,
何谓也? 师曰:非为一病,

病皆然。譬如浸淫疮,
从□起流向四肢者,
可治;从四肢流来入 O
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
入里者即死。
〔注 〕 此 详 申 入 脏 即 死 、
入 腑 即 愈 之 义 也 。卒 厥 之 病 ,
多脉
脱 而 不 见 。脉 脱 不 见 而 死 者 ,
是 正 气 不 反 也 ;脉 脱 不 见 而 生 者 ,

邪 气 闭 而 复 通 也 。非 为 厥 气 一 病 ,
百 病 入 脏 人 腑 皆 然 也 。譬如浸
淫、
房风等疮,
从口起流向四肢,
可 治 ;从 四 肢 流 来 入 口 者 ,
不可治
也 。盖 以 病 向 外 者 ,
可 治 ;病 入 里 者 ,
难医,
亦此义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
脱 者 去 也 。经 脉 乃 脏 腑 之 隧 道 ,为 邪 气 所
逼,
故 绝 气 脱 去 其 脉 而 入 于 内 。五 脏 阴 也 ,
六腑阳也,
阴主死而阳
主生,
所以入脏即死,
入腑即愈,
而 可 治 。非惟 脏 腑 之 阴 阳 然 也 ,
凡内外阴阳之邪毒出入表里者,
皆然也。
徐彬曰:
凡病邪能出阳为浅,
故 生 ;闭 阴 不 出 为 深 ,
故 死 。非
止一病,
百 病 皆 然 。复 以 浸 淫 疮 喻 之 ,
若从口起而流向四肢者,

400
中医
輪束 必 读 丛 书 (典藏叛

邪从内发于外,
泄而不进,
故可治;
若从四肢起,
流入口者,
是邪由
外入于内,
进而不泄,
此脏气伤败,
故不可治。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脏腑经络先后病
问 曰 :阳 病 十 八 ,
何 谓 也 ? 师 曰 :头 痛 ,
项、腰、
脊、臂、
脚掣痛。
阴病十八,
何 谓 也 ? 师 曰 :咳 、
上 气 、喘 、哕 、咽 、肠 鸣 、胀 满 、心 痛 、
拘 急 。五 脏 病 各 有 十 八 ,
合 为 九 十 病 。人 又 有 六 微 ,
微有十八病,
合 为 一 百 八 病 。五 劳 ,
七伤,
六极,
妇人三十六病,
不 在 其 中 。清
邪居上,
浊 邪 居 下 。大 邪 中 表 ,
小 邪 中 里 。欒 饪 之 邪 ,
从□入者,
宿 食 也 。五 邪 中 人 ,各 有 法 度 :风 中 于 前 ,
寒中于暮,
湿伤于下,

伤 于 上 ;风 令 脉 浮 ,
寒令脉急,
雾伤皮腠,
湿流关节,
食 伤 脾 胃 。极
寒伤经,
极热伤络。
〔按 〕字 典 无 “槩 ”字 ,当 是 “漀 ”字 。漀 音 倾 ,
侧 水 也 。后之
积聚门,
槩 气 之 “槩 ”字 亦 误 。
〔注 〕此 章 曰 十 八 、曰 九 十 等 文 ,
乃古医书之文,
今不可考,
难 以 强 释 。五 劳 七 伤 等 说 ,
亦 详 在 《千 金 》,
故 不 复 注 也 。头 痛 ,
项、
腰、脊、
臂、脚掣痛,
病 皆 在 外 ,故 为 阳 病 也 ;咳 、上 气 、喘 、
哕、
咽、
肠鸣、
胀满、
心痛、
拘急,
病皆在内,
故 为 阴 病 也 。清 邪 居 上 ,

雾 邪 本 乎 天 也 ;浊 邪 居 下 ,
谓 湿 邪 本 乎 地 也 。六 淫 天 邪 ,故 名 大
邪,
六淫伤外,
故曰中表也•,
七情人邪,
故名小邪,
七情伤内,
故曰
中里也。漀 饪 者 ,
饮 食 也 。饮 食 之 邪 ,
从口而入,
食伤隔夜不化,
故 名 曰 宿 食 也 。五 邪 ,
谓风、
寒、湿、
雾、饮 食 也 。夫 五 邪 之 中 人 ,
莫 不 各 以 类 而 相 从 。前 者 早 也 ,
风中于早,
从 阳 类 也 。寒 中 于 暮 ,
从 阴 类 也 。雾 邪 清 轻 ,
故 伤 皮 肤 。湿 邪 独 重 ,
故 流 关 节 。饮食失
节,
故 伤 脾 胃 。极 寒 之 食 伤 经 ,以 经 属 阴 也 ;极 热 之 食 伤 络 ,以络
属阳也。
问 曰 :病 有 急 当 救 里 、
救表者,
何 谓 也 ? 师 曰 :病 ,
医下之,

得下利,
清谷不止,
身体疼痛者,
急 当 救 里 ;后 身 体 疼 痛 ,
清便自调
者 ,急 当 救 表 也 。

401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 太阴 篇 》内 ,
不复释。
夫病痼疾,
加以卒病,
当先治其卒病,
后 乃 治 其痼疾也。
医宗金鉴卷十八

〔注 〕 痼 疾 ,旧 病 也 ;卒 病 ,
新 疾 也 。当 以 旧 病 为 本 、
为缓,

疾为标、
为 急 。急 则 治 标 ,
缓则治本,
故先治卒病,
后治痼疾也。
〔集 注 〕赵 良 曰 :
痼疾病已沉痼,
非 旦 夕 可 取 效 者 ;卒 病 谓 卒
然而来,
新感之病,
可 取 效 于 旦 夕 者 。乘 其 所 入 未 深 ,
急去其邪,
不 使 稽 留 而 为 患 也 。且 痼 疾 之 人 ,
正气素虚,
邪 尤 易 传 。设多瞻
顾,
致令两邪相合,
为患不浅,
故仲景立言于此,
使后学者,
知所先
后也。
沈明宗曰:
此有旧疾,
复感新邪,
当 分 先 后 治 也 。痼 者 ,
邪气
坚 固 难 拔 ;卒 者 ,
邪 气 骤 来 而 易 去 也 。若 病 者 素 有 痼 疾 ,
而忽加卒
病,
务当先治卒病,
不使邪气相并,
转 增 旧 疾 。但久病乃非朝夕可
除,
须当缓图,
所以后乃治其痼疾也。
师 曰 :五 脏 病 各 有 得 者 愈 。五 脏 病 各 有 所 恶 ,
各随其所不喜
者 为 病 。病 者 素 不 应 食 ,
而反暴思之,
必发热也。
〔注 〕 此 明 五 脏 各 有 所 得 而 愈 ,
言 以 情 志 相 胜 也 ,即如怒伤
肝,
得悲而愈,
此 悲 胜 怒 也 。亦 有 得 之 时 日 而 愈 者 ,
经 曰 :病 在 肝 ,
愈于夏,
是喜得子气,
制 其 胜 我 者 也 ;夏 不 愈 ,胜 于 秋 ,
是恶其胜我
者,
得 旺 气 也 ;秋 不 死 ,持 于 冬 ,
是 我 喜 得 母 气 以 生 我 也 ;起 于 春 ,
是 喜 自 得 其 位 而 气 旺 也 ;余 脏 仿 此 。病 者 云 云 ,
谓平素不爱食之
物,
及当病之时,
而反暴思食,
是病邪脏气之变,
故虽思食,
而食之
必发热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内 经 》云 :
肝色青,
宜食甘;
心色赤,
宜食
酸 ;肺 色 白 ,
宜 食 苦 ;脾 色 黄 ,
宜 食 酸 ;肾 色 黑 ,
宜 食 辛 。此五脏得
饮 食 而 愈 者 。肝 病 愈 于 丙 丁 ,
起于甲乙;
心病愈于戊己,
起于丙
丁 ;脾 病 愈 于 庚 辛 ,
起 于 戊 己 ;肺 病 愈 于 壬 癸 ,
起于庚辛•,
肾病愈于
甲乙,
起 于 壬 癸 。此 五 脏 自 得 其 位 而 愈 者 。五 脏 所 恶 ,
心恶热,

402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輿藏版

恶寒,
肝恶风,
脾恶湿,
肾恶燥,
各 随 其 所 恶 而 不 喜 者 为 病 也 。若
病人素不食而暴食之,
则入于阴,
长气于阳,
必发热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痉湿暍病
夫 诸 病 在 脏 ,欲 攻 之 ,
当随其所得而攻之,
如渴者,
与猪苓汤。

余皆仿此。
〔按 〕 “如 渴 者 ”之 下 ,
当有“小 便 不 利 ”四 字 ,
必传写之遗也。
〔注 〕脏 者 里 也 。凡 诸 病 在 里 有 可 攻 之 证 ,
虽 欲 攻 之 ,当随
其所得之轻重而攻之,
不 可 率 意 而 攻 之 也 。如 渴 者 ,
小便不利,

与猪苓汤利其小便,
俟 小 便 利 乃 可 攻 也 。余 皆 仿 此 ,
谓他证或有
未可遽攻者,
皆仿此也。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病者,
身热足寒,
颈项强急,
恶 寒 ,时 头 热 ,
面赤,
目 赤 ,独头动
摇,
卒□噤,
背 反 张 者 ,痉 病 也 。若 发 其 汗 者 ,
寒湿相搏,
其表益
虚,
即恶寒甚。发 其 汗 已 ,
其脉如蛇。
〔按 〕诸 家 以 刚 、
柔二痉,
列为首条,
今以此为第一条者,

刚、
柔之辨,
俱 从 此 条 分 出 。痉 病 之 最 备 者 ,
宜 冠 诸 首 。再 “痉病
也 ”之 下 ,
“若 发 其 汗 … …”六 句 ,
与上文义不属,
与后之十一条中
“为 欲 解 ,
脉如故,
反 伏 弦 者 痉 ”句 ,
文义相属,
宜分于彼。
〔注 〕病 人 身 热 恶 寒 ,
太 阳 证 也 ;颈 项 强 急 ,
面 赤 目 赤 ,阳明
证 也 。头 热 ,
阳郁于上也;
足 寒 ,阴 凝 于 下 也 。太 阳 之 脉 循 背 上
头,
阳明之筋上挟于口,
风寒客于二经,
则有头摇口噤,
反张拘强
之 证 矣 。此 皆 痉 病 之 形 证 ,
故首揭之,
以为要领。
〔集 注 〕 李 釤 曰 :
手三阳之筋,
结 入 于 颔 颊 。足 阳 明 之 筋 ,

挟 于 口 。风 寒 乘 虚 ,
入其筋则挛,
故牙关急而口噤。
夫痉脉,
按之紧如弦,
直上下行。
〔注 〕痉 之 为 病 ,
其状劲急强直,
故 其 脉 亦 劲 急 强 直 。按之
紧,
劲急之象也,
如弦直行之象也。

403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脉 经 》云 :痉 家 ,
其脉伏坚,
直上下。
〔注 〕 痉 家 其 脉 紧 弦 ,
直 上 下 者 ,以 痉 病 属 太 阳 表 也 。《脉
经 》所 云 其 脉 伏 坚 ,
直 上 下 者 ,以 痉 病 属 阳 明 里 也 。盖 痉 家 原 属

实 也 ;直 上 下 ,
弦直也,
即 沉实弦直之脉也。
太阳病发热无汗,
反恶寒者,
名 曰 刚 痉 。太 阳 病 发 热 汗 出 ,

不恶寒,
名曰柔痉。
〔按 〕 “反 恶 寒 ”之 “反 ”字 ,
衍 文 也 。玩 痉 病 之 条 自 知 当 恶
寒也。
〔注 〕痉 病 既 属 太 阳 ,当 以 太 阳 虚 实 例 之 ,
故曰:
太阳病发
热、
无汗、
恶 寒 为 实 邪 。名 曰 刚 痉 者 ,
强 而 有 力 也 。发 热 汗 出 、

恶寒为虚邪,
名曰柔痉者,
强而无力也。
太阳病,
无汗而小便反少,
气上冲胸,
□噤不得语,
欲作刚痉,
葛根汤主之。
〔注 〕 此 申 明 刚 痉 在 表 ,以 明 其 治 也 。太 阳 病 ,
为头项强痛、
发 热 等 证 也 。无 汗 ,
谓 伤 寒 也 。太 阳 伤 寒 ,
小便不当少,
今反少
者,
是 寒 气 盛 而 收 引 也 。不 当 气 上 冲 胸 ,
今气上冲胸,
是寒气盛而
上 逆 也 。不 当 口 噤 不 得 语 ,今 口 噤 不 得 语 ,
是寒气盛,
牙关紧急而
甚 也 。以 太 阳 伤 寒 ,
而有此冲击劲急之象,
是欲作刚痉之病也。
麻黄汤能治太阳,
而不能治阳明,
故以葛根汤兼太阳、
阳明两经之
治,
为刚痉无汗之正法也。
痉 为 病 ,胸 满 □ 噤 ,卧 不 着 席 ,
脚 挛 急 , 必 龃 齿 ,可 与 大 承
气汤。
〔注 〕 此 申 痉 病 人 里 ,以 明 其 治 也 。痉 病 而 更 胸 满 ,
里气壅
也 ;卧 不 着 席 ,
反 张 甚 也 ;脚 挛 急 ,
劲 急 甚 也 ;必 骱 齿 ,
牙紧甚也。
此皆阳明热盛灼筋,
筋急而甚之象,
故以大承气汤直攻其热,
非攻
阳明之实也。其 曰 可 与 ,
非尽言其可与,
有慎重之意。
中医
譌束 必 读 丛 书 (典藏毅

大承气涵方
大 黄 (酒洗 )四两 厚 朴 (炙,去 皮 )半 斤 枳 实 (炙)五 枚 芒 硝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痉湿暍病
三合
上 四 味 ,以 水 一 斗 ,
先煮二物,
取五升,
去 滓 ,内 大 黄 ,
煮取二
升,
去滓,
内芒硝,
更上火,
微一二沸,
分温再服,
得下止服。
太 阳 病 ,其 证 备 ,
身 体 强 ,几 几 然 ,
脉反沉迟,
此为痉,
栝蒌桂

枝汤主之。
〔注 〕 太 阳 病 ,
其证备,
谓头痛、
项强、
发热、
恶风寒具见也。
而更身体强,
有f U l然俯仰不能自如之象,
痉 病 也 。但 脉 反 见 沉
迟太阴之脉,
非太阳浮紧无汗刚痉者比,
故不与葛根汤,
而与栝蒌
桂枝汤,
和太阳之表,
清太阴之里也。
栝夔桂枝涵方
栝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
枣 十二枚
上 六 味 ,以 水 九 升 ,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取微汗•,
汗不出,

顷,
啜 热 粥发之。
太阳病,
发热,
脉 沉 而 细 者 ,名 曰 痉 ,
为难治。
〔注 〕 发 热 ,
太 阳 病 也 。脉 沉 细 ,
少 阴 脉 也 。而 名 曰 痉 者 ,

有或 刚 或 柔 之 证 见 也 。以 太 阳 痉 证 ,
而 见 少 阴 之 脉 ,表 里 兼 病 也 。
夫太阳之邪郁于外,
故 病 发 热 ;少 阴 之 邪 凝 于 内 ,
故 脉 沉 细 。然痉
病而见弦紧之脉,
是 为 本 脉 ,即 或 沉 迟 ,尚 为 可 治 。今 沉 而 细 ,

入少阴,
阳气已衰,
岂易治乎?故 曰 难 也 。
夫风病,
下 之 则 痉 ,复 发 汗 ,
必拘急。
〔注 〕 以 上 论 痉 ,
皆外感风、
寒、湿 而 为 病 也 。亦 有 因 风 邪 为
病,
不应下而下之伤液,
不 应 汗 而 汗 之 伤 津 ,以 致 津 液 枯 燥 ,
筋失
所养而病痉者,
故曰:
风病下之则痉,
复 发 汗 必 拘 急 。此不可以外
感痉病治之,
当以专 养 津 液 为 务 也 。

405
- 中医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太阳病,
发汗太多,
因致痉。
〔注 〕 此 承 上 文 ,
详 申 发 汗 过 多 成 痉 之 义 也 。太 阳 病 当 发
医宗金鉴卷十八

汗,
若发汗太过,
腠理大开,
表气不固,
邪风乘虚而入。因成痉者,
乃内虚所召入也,
宜 以 桂 枝 加 附 子 汤 主 之 ,固 表 温 经 也 。 由此推
之,
凡病出汗过多,
新产、
金疮破伤出血过多,
而变生此证者,
皆其
类也。
暴腹胀大者,
为 欲 解 ;脉 如 故 ,
反伏弦者,
痉。
〔按 〕本 门 首 条 痉 病 也 之 下 “若 发 其 汗 … …”六 句 ,
当移于此
条之首,
文 义 始 属 。此 条 “暴 腹 胀 大 者 ”句 ,
衍文也,
当删之。
〔注 〕不 但 风 病 ,
发汗过多则痉,
即寒湿相抟之病,
发汗过多
亦 痉 也 。发 汗 过 多 ,
其表益虚,
表 虚 则 必 即 恶 寒 甚 也 。发寒湿汗
后,
其脉不直紧,
如蛇之曲缓,
则为邪退,
不成痉病,
为 欲 解 也 。若
脉仍直紧不缓,
或不直紧、
反伏坚弦急者,
为邪不退,
成痉病矣。
疮家,
虽身疼痛,
不可发汗,
汗出则痉。
〔注 〕疮 家 初 起 ,
毒热未成,
法 当 汗 散 。 已 经 溃 后 ,血 气 被
伤,
虽有身痛表证,
亦不可发汗,
恐汗出血液愈竭,
筋失所养,
因而
成 痉 。或 邪 风 乘 之 ,
亦令痉也。
痉 病 有 灸 疮 ,难 治 。
〔注 〕痉 病 宜 灸 ,
如有灸疮,
若不发脓,
则为营卫已绝,
故曰
难治。
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疼,
发热,
身色如熏黄也。
〔注 〕 湿 家 ,
谓 病 湿 之 人 。湿 之 为 病 ,
或因外受湿气,
则一身
尽 痛 ;或 因 内 生 湿 病 ,
则 发 热 身 黄 。若 内 外 同 病 ,
则一身尽痛,

热,
身 色 如 熏 黄 也 。湿 家 之 身 痛 发 黄 ,
不似伤寒之身痛发黄者,

无六经之形证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此 言 全 乎 湿 而 久 郁 为 热 者 。若 湿 挟 风 者 ,
风走空窍,
故 痛 只 在 关 节 ;今 单 湿 为 病 ,
则浸淫遍体,
一身尽痛,

406
中医
犒廉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止 关 节 矣 。然 湿 久 而 郁 ,
郁则热,
故 发 热 。热 久 而 气 蒸 于 皮 毛 ,

疼之所至,
即 湿 之所至。湿 之 所 至 ,
即热之所至。而 色 如 熏 黄 者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痉湿暍病
熏 火 气 也 。湿 为 火 气 所 熏 ,
故发色黄带黑而不亮也。
湿家,
病身疼发热,
面黄而喘,
头痛鼻塞而烦,
其 脉 大 ,自 能 饮
食,
腹中和无病,
病 在 头 中 寒 湿 ,故 鼻 塞 ,
内药 鼻 中 则 愈 。
〔注 〕 此 申 上 条 ,
详 其 义 ,出 其 脉 ,
别 其 治 也 。湿 家 病 ,
身疼
发热,
面黄而喘,
此 内 生 外 受 之 湿 病 也 。外 宜 宪 活 胜 湿 汤 ;内宜茵
陈 五 苓 散 ;喘 甚 ,
大 陷 胸 丸 。若 更 头 痛 鼻 塞 而 烦 ,
其脉大,
证类伤
寒,
但其人里和能食,
知非伤寒,
不可发汗,
乃头中寒湿之邪,
故头
痛鼻塞,
惟宜纳药鼻中,
取黄水从涕出,
而寒湿以泄,
病可愈也。
所纳之药,
如瓜蒂散之类。
〔集 注 〕魏 落 彤 曰 :
头中为诸阳之首,
非 寒 湿 能 犯 之 地 。今
头中有寒湿,
则热气挟之上炎,
非寒湿外邪自能然也,
有湿热则内
为之主持也。热 引 湿 邪 ,
上干清分,
鼻必为塞,
故用纳鼻药,
宣通
清气而 病 愈 矣 。
湿 家 ,身 烦 疼 ,
可与麻黄加术汤,
发其汗为宜,
慎不可以火

〔注 〕湿 家 外 证 ,
身痛甚者,
羌 活 胜 湿 汤 ;内 证 发 黄 甚 者 ,

陈五苓散。若 惟 身 烦 痛 而 不 发 黄 者 ,
则为外感寒湿,
与麻黄加术
汤发其汗,
寒 湿 两 解 也 。慎 不 可 以 火 攻 之 者 ,
谓不可以火劫大发
其汗,
必致变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
湿与寒合,
令 人 身 疼 。大 法 :表 实 成 热 ,

可 发 汗 。无 热 是 阳 气 尚 微 ,
汗 之 恐 虚 其 表 。是 证 虽 不 云 热 而 烦 ,
以生 烦 由 热 也 ,
所 以 服 药 不 敢 大 发 其 汗 。且 湿 亦 非 暴 汗 可 散 ,

麻黄汤治寒,
加术去湿,
使 其 微 汗 耳 。不 可 火 攻 ,
火 攻则增其热,
必有他变,
所以戒人慎之。
喻昌曰:
麻黄加术,
则虽发汗不至多汗,
而术得麻黄,
并可以

407
.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行 表 里 之 湿 。不 可 以 火 攻 者 ,
反增发热也。
麻黄加术涵方
医宗金鉴卷十八

麻 黄 ( 去 节 )三 两 桂 枝 (去皮)二 两 甘 草 (炙 )二 两 杏 仁 (去

皮、
尖)七 十 个 白 术 四 两

上 五 味 ,以 水 九 升 ,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
二升半,
去滓,
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
〔按 〕桂 枝 气 味 辛 甘 ,
全在于皮,
若 去 皮 是 枯 木 矣 。如何有
解 肌 发 汗 之 功 ?宜 删 此 二 字 ,
后仿此。
太阳病,
关节疼痛而烦,
脉沉而细者,
此 名 湿 痹 。湿痹之候,
小便不利,
大 便 反 快 。但 当 利 其 小 便 。
〔注 〕 此 承 上 条 互 详 其 义 ,
谓 湿 家 身 痛 不 可 发 汗 ,当有利小
便 之 法 也 。太 阳 病 ,
一身关节烦疼,
若脉浮细者,
湿 在 外 也 ,当汗
之 ;小 便 不 利 ,
大便反快,
脉沉细者,
湿在内也,
当 利 之 。今湿气淫
于内外,
故关节频疼,
着而不行,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此名湿痹。
虽有身痛,
其脉不浮细,
故 不 可 发 汗 。设 脉 沉 细 ,
故但当利小便。
若小便利,
濡泻止,
痹不愈,
身仍疼痛,
汗之可也。
〔集 注 〕赵 良 曰 :
痹,痛也。因其关节烦疼,
脉沉而细,
则名
曰湿痹也。经 云 :湿 胜 则 濡 泻 。小 便 不 利 ,
大便反快者,
是湿气内
胜也,
但当先利小便,
以 泻腹中湿气。故 云 治 湿 不 利 小 便 ,
非其治
也 。设 小 便 利 已 ,
而关节之痹不去,
又必自表治之。
李 釤 曰 :太 阳 经 行 身 之 表 ,
外邪皆得伤之,
故 亦 受 湿 气 也 。关
节疼痛者,
湿 留 关 节 也 。湿 气 郁 蒸 而 生 热 ,
故 烦 也 。经云:沉潜水
蓄 。沉 细 为 内 湿 脉 。痹 者 ,
闭塞不通之谓,
即《内经》湿气胜者为
着 痹 之 意 。今 小 便 不 利 ,
是 湿 盛 于 内 也 ,gp 《内 经 》湿 胜 则 濡 泄
也 。利 小 便 则 湿 去 ,
而泻频止矣。
湿家,
其人但头汗出,
背强,
欲 得 被 覆 、向 火 。若 下 之 早 ,

哕,
或胸满,
小便不利,
舌上如胎者,
以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渴欲

408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得水,
而不能饮,
则□燥烦也。
〔注 〕湿 家 头 汗 出 者 ,
乃上湿下热,
蒸而使然,
非阳明内实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痉湿暍病
热,
蒸 而 上 越 之 汗 也 。背 强 者 ,
乃湿邪重着之强,
非风湿拘急之强
也 。欲 覆 被 向 火 者 ,
乃一时湿盛生寒,
非 伤 寒 之 恶 寒 也 。若误以
阳明内湿之热,
上越之头汗而遂下之,
则 湿 从 寒 化 ,即 乘 虚 人 于
上,
则 肺 气 逆 而 胸 满 ;入 于 中 ,
则 胃 不 和 而 为 哕 ;入 于 下 ,
则 膀胱气
化不行,
为 小 便 不 利 。舌 上 白 滑 如 胎 者 ,
盖以误下热陷,
丹 田有热
也 。寒 聚 于 上 ,
胸中有寒也,
所以渴欲得水,
而 不 能 饮 。 由下有热
而 生 口 燥 烦 ,由 上 有 寒 而 不 化 生 津 液 ,虽 口 燥 舌 干 ,而 不 能 多
饮也。
湿家下之,
额上汗出,
微喘,
小便利者,
死 ;下 利 不 止 者 ,
亦死。
〔注 〕 此 承 上 条 ,
互 详 误 下 ,以 明 湿 家 头 汗 之 死 证 也 。夫误
下,
额汗微喘,
若小便不利,
是湿家额汗之喘,
未 可 言 死 也 。今小
便反利,
则知非湿气上溢,
乃上脱额汗之喘,
故 曰 死 。若 下 利 不
止,
亦知非湿去之利,
乃中脱直下之利,
故日亦死。
〔集 注 〕赵 良 曰 :
此 妄 下 之 ,因 而 致 逆 ,
逆 则 阳 自 上 越 ,阴自
下 脱 。其 额 上 汗 出 、
微 喘 者 ,阳 之 越 ;小 便 利 与 下 利 不 止 者 ,阴之
脱 也 。阴 阳 离 决 ,
必死之兆也。 自此而推之,
下之虽额上汗出微
喘,
若大小便不利者,
是阴气不脱,
而 阳 之 根 犹 在 也 ;下 之 虽 大 小
便利,
设额上无汗与喘,
是阳气不越,
而阴之根犹在也,
则非离决,
可以随其证而治之。
李 玮 西 日 :前 云 湿 家 当 利 小 便 ,以 湿 气 内 瘀 ,
小便原自不利,
宜 用 药 利 之 。此 下 后 里 虚 ,
小便自利,
液脱而死,
不可一例概也。
病者_ 身 尽 疼 ,
发热,
曰晡所剧者,
名 风 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
风,
或 久 備 冷 所 致 也 ,可 与 麻 黄 杏 仁 薏 苡 甘 草 汤 。
〔注 〕病 者 ,
谓 一 身 尽 痛 之 病 人 也 。湿 家 一 身 尽 痛 ,
风湿 亦
一身尽痛,
然湿家痛,
则 重 着 不 能 转 侧 ;风 湿 痛 ,
则轻掣不可屈伸。

409
中医
临康 必 读 丛 书 (輿藏叛

此 痛 之 有 别 者 也 。湿 家 发 热 ,
早 暮 不 分 微 甚 ;风 湿 之 热 ,日晡所必
剧 。盖 以 湿 无 来 去 ,
而风有休作,
故 名 风 湿 。原 其 由 来 ,
或为汗出
医宗金鉴卷十八

当风,
或为久伤取冷,
相合而致,
则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发散风
湿,
可与也明矣。
〔集 注 〕 程 林 曰 :
一 身 尽 疼 发 热 ,风 湿 在 表 也 。 日 晡 ,申时
也 。阳明旺于申酉戌,
土恶湿,
今 为 风 湿 所 干 ,当 其 旺 时 ,
邪正相
搏,
则 反 剧 也 。汗 亦 湿 类 ,
或汗出当风而成风湿者,
或劳伤汗出而
入冷水者,
皆 成 风 湿之病也。
魏蒸彤曰:
痉家非风不成,
虽有寒,
亦 附 于 风 ;湿 痹 无 寒 不 作 ,
虽有风,
亦 附 于 寒 。此 一 定 之 理 也 。
麻黄咨仁蘧苡甘草涵方
麻 黄 (去节,
汤泡 )
半 两 甘 草 (炙)一 两 薏 苡 仁 半 两 杏 仁 (去
皮、
尖,炒)十枚
上到麻豆大,
每服四钱,
水盡半,
煮八分,
去滓,
温服,
有微汗,
避风。
风湿,
脉浮,
身重,
汗出恶风者,
防己黄芪汤主之。
〔注 〕 脉 浮 风 也 ,
身 重 湿 也 。寒 湿 则 脉 沉 ,
风 湿 则 脉 浮 。若
浮而汗不出恶风者,
为实邪,
可 与 麻 黄 杏 仁 薏 苡 甘 草 汤 汗 之 。.浮
而汗出恶风者,
为虚邪,
故 以 防 己 、白 术 以 去 湿 ,
黄 芪 、甘草以固
表,
生姜、
大寒以和营卫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
此证风湿皆从表受之,
其病在外,
故脉浮汗
出。凡 身 重 ,
有肌肉痿而重者,
有 骨 痿 而 重 者 。此 之 身 重 ,
乃风湿
在皮毛之表,
故 不 作 疼 。虚 其 卫 气 ,
而湿着为身重,
故以黄芪实
卫,
甘草佐之•,
防 己 去 湿 ,白 术 佐 之 。然 则 风 湿 二 邪 ,
独 无 散风之
药 何 耶 ?盖 汗 多 ,
知其风已不留,
以表虚而风出入乎其间,
因之恶
风 尔 。惟 实 其 卫 ,
正气壮则风自退,
此不治而治者也。
尤怡曰:
风湿在表,
法当从汗而解,
乃汗不得发而自出,

410
中医
輪處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尚未解而已虚,
汗解之法,
不 可 守 矣 。故 不 用 麻 黄 ,出 之 皮 毛 之
表,
而用防己,
驱 之 肌 肤 之 里 。服 后 如 虫 行 皮 中 及 腰 下 如 冰 ,皆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痉湿暍病
湿 下 行 之 征 也 。然 非 芪 、术 、甘 草 ,
焉能使卫阳复振,
而驱湿下
行哉。
防己黄芪涵方
防 己 一 两 甘 草 半 两 白术 七 钱 半 黄 苗 (去芦)一两一分
上到麻豆大,
每抄五钱匕,
生姜四片,
大寒一枚,
水盏半,
煎八
分,
去滓,
温 服 ,良久再服。
喘者,
加 麻 黄 半 两 。 胃 中 不和者,
加 芍 药 三 分 。气 上 冲 者 ,

桂 枝 三 分 。下 有 陈 寒 者 ,
加细辛三分。
服后当如虫行皮中,
从腰下如冰,
后坐被上,
又以一被绕腰以
下,
温令微汗差。
风湿相抟,
一身尽疼痛,
法 当 汗 出 而 解 。值 天 阴 雨 不 止 ,
医云
此可发汗,
汗之病不愈者,
何也?盖发其汗,
汗大出者,
但风气去,
湿气在,
是 故 不 愈 也 。若 治 风 湿 者 ,
发其汗,
但微微似欲汗出者,
风湿俱去也。
〔注 〕 风 湿 相 抟 ,
一身尽痛,
法当从汗而解,
而汗亦不可失其
宜 也 。值 雨 淫 湿 盛 之 时 ,
若发其汗使大出,
亦 不 能 愈 ,以 风 气 去 ,
湿气在,
故 不 愈 。然 治 风 湿 者 ,
必俟其天气晴明发其汗,
使微微似
欲汗出者,
则风湿皆去,
病斯愈矣。
〔集 注 〕徐 彬 曰 :
此言风湿当汗解,
而 不 可 过 也 。谓 风 湿 相
抟疼痛,
原当汗解,
值天阴雨,
则湿更甚,
可汗无疑而不愈,
何故?
盖风性急可骤驱,
湿 性 滞 当 渐 解 。汗 大 出 则 骤 ,
风去而湿不去,

不 愈 。若 发 之 微 ,
则出之缓,
缓 则 风 湿 俱 去 矣 。然 则 湿 在 人 身 ,

滞难去,
骤汗且不可,
而 况 骤 下 乎 ?故 前 章 曰 下 之 死 ,
此但云不
愈,
见用法不当,
而非误下比也。
伤寒八九日,
风湿相抟,
身体疼烦,
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

411
1医 魏 康
必 改 丛 书 (典藏 M )

浮虚而涩者,
桂 枝 附 子 汤 主 之 ;若 大 便 坚 ,
小便自利者,
去桂枝加
白术汤主之。
医宗金鉴卷十八

〔注 〕此 承 上 条 ,
详 申 脉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谓 此 风 湿 之 病 ,

得之伤寒八九日,
而 不 呕 不 渴 ,是 无 伤 寒 里 病 之 证 也 。脉 浮 虚 涩 ,
是 无 伤 寒 表 病 之 脉 也 。脉 浮 虚 ,
表 虚 风 也 。涩 者 ,
湿 也 。身体烦
疼,
风 也 。不 能 转 侧 ,
湿 也 。乃 风 湿 相 抟 之 身 体 疼 痛 ,
非伤寒骨节
疼 痛 也 。与 桂 枝 附 子 汤 温 散 其 风 湿 ,
从 表 而 解 也 。若 脉 浮 实 者 ,
则又当以麻黄加术汤,
大 发 其 风 湿 也 。如 其 人 有 是 证 ,
虽大便硬,
小便自利,
而不议下者,
以其非邪热人里之硬,
乃风燥湿去之硬,
故 仍 以 桂 枝 附 子 汤 。去 桂 枝 者 ,以 大 便 坚 ,
小便自利,
不欲其发
汗,
再 夺 津 液 也 。加 白 术 者 ,
以身重着湿在肌分,
用以佐附子逐水
气于皮中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风淫所胜,
则身烦疼;
湿淫所胜,
则身体难
转 侧 。风 湿 相 抟 于 营 卫 之 间 ,
不干于里,
故 不 呕 不 渴 也 。脉浮为
风,
涩 为 湿 ,以 其 脉 近 于 虚 ,
故 用 桂 枝 附 子 汤 温 经 以 散 风 湿 。小便
利者,
大便必硬,
桂枝近于解肌,
恐 大 汗 故 去 之 ;白 术 能 去 肌 湿 ,

妨乎内,
故 加 之 。凡 方 后 有 如 虫 、
如 醉 、如 冒 等 状 者 ,皆药势将行
使然。
周扬俊曰:
伤寒至八九日,
亦 云 久 矣 。既 不 传 经 ,
复不人腑
者,
因风湿持之也。所 现 外 证 烦 疼 者 ,
风 也 ;不 能 转 侧 者 ,
湿也;不
呕不渴者,
无 里 证 也 。其 脉 浮 虚 而 涅 ,
正 与 相 应 。然 后 知 风 湿 之
邪,
在肌肉而不在筋节,
故 以 桂 枝 表 之 。不 发 热 为 阳 气 素 虚 ,
故以
附 子 逐 湿 。两 相 缉 合 ,自不能留矣。
桂枝附子涵方
桂 枝 (去皮)四 两 附 子 (炮 ,去 皮 ,
破 八 片 )三 枚 甘 草 (炙 )二两

生 姜 (切 )三 两 大 専 (擘)十二枚

上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分温三服。

412
中医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板 )

白求附子■方
白 术 二 两 附 子 (炮 ,去皮 )一枚半 甘 草 ( 炙 )一两 生 姜 ( 切 )一
两 半 大枣(擘)六枚 订
上五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滓,
分 温 三 服 。一 服 觉 身 痹 , _

三 服 都 尽 。其 人 如 冒 状 勿 怪 ,即 是 术 、附 并 走 皮 中 ,
半日许再服, I
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
风湿相抟,
骨节疼烦,
掣痛不得屈伸,
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气, 蠢

小 便 不 利 ,恶 风 不 欲 去 衣 ,
或身微肿者,
甘草附子汤主之。 |

〔注 〕 风 湿 相 抟 ,身 体 烦 疼 重 着 ,
不能转侧者,
湿 胜 风 也 。今 &

掣痛不可屈伸,
风 胜 湿 也 。掣 痛 不 可 屈 伸 ,
近之则痛剧, 汗出、短 芦
气、
恶风不欲去衣, 皆风 邪 壅 盛 也 。小 便 不 利 ,
湿 内 蓄 也 。身微肿 鼉
者,
湿 外 抟 也 。以 甘 草 附 子 汤 微 汗 之 ,
祛风为主,
除 湿 次 之 也 。此 胃

上二条,
皆详风湿之义,
以明风湿之治也。 丨
甘草附子涵方
甘 草 (炙)二 商 附 子 (炮 ,去 皮 )二 枚 白 术 二 两 桂 枝 (去 皮 )
四两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初服
得微汗,
则 解 能 食 。汗 出 复 烦 者 ,
服 五 合 。恐 一 升 多 者 ,
宜服六七
合为妙。
〔方 解 〕甘 草 附 子 汤 ,即 桂 枝 附 子 汤 去 姜 、
枣 加 白 术 也 。去
姜、
枣者,
畏 过 散 也 。加 白 术 者 ,
燥 中 湿 也 。 日三服,
初服一升,

得汗,
则仍服一升,
若 得 微 汗 则 解 。解 则 能 食 ,
解已彻也,
可止 再
服 。若 汗 出 而 复 烦 者 ,
是解未彻,
仍 当 服 也 ,但 不 可 服 一 升 ,
恐已
经汗出而过汗也,
服 五 合 可 也 。如 不 解 ,
再 服 六 七 合 为 妙 。似此
服法,
总是示人不可尽剂之意,
学者宜详求之。
太 阳 中 热 者 ,_ 是 也 。汗 出 恶 寒 ,
身 热 而 渴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主之。

413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 中 暑 热 病 ,
亦由太阳而人,
故曰太阳中热者,
暍是也。

汗出恶寒,
身热而渴,
颇似太阳温热之病,
但 温 热 无 恶 寒 ,以热从
里生,
故 虽 汗 出 而 不 恶 寒 也 。 中 暍 暑 邪 ,由 表 而 人 ,
故汗出恶寒
也 。究 之 于 脉 ,
温热之浮,
浮而实•,
中暍之浮,
浮而虚,
以暑热伤气
也 。究 之 于 渴 ,
温热之渴,
初病不过欲饮•,中 暍 之 渴 ,
初病即大引
饮 也 。温 热 则 传 经 ,
变病不一;
中暍则不传,
不 愈 即 死 也 。虽同为
太阳经中之病,
而 虚 实 施 治 ,自有不同。用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主 之 者 ,
盖以益气为主,
清暑热次之也。
〔集 注 〕 李 釤 曰 :
热伤气,
气泄则汗出,
气虚则恶寒,
热蒸肌
腠则身热,
热 伤 津 液 则 作 渴 。此 恶 寒 身 热 ,
与 伤 寒 相 类 。然所异
者,
伤寒初起无汗不渴,
中暍初起即汗出而渴也。
•白 虎 加 人 参 涵 方
知 母 六 两 石 膏 (碎)一 斤 甘 草 二 两 粳 米 六 合 人 参 三 两

上五味,
以水一斗,
煮米熟,
汤成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太阳中_ ,
发热恶寒,
身重而疼痛,
其 脉 弦 细 芤 迟 ,小 便 已 ,

洒然毛耸,
手足逆冷,
小有劳,
身 即 热 ,□ 幵 ,
前 板 齿 燥 。若 发 其
汗,
则 恶 寒 甚 ;加 温 针 ,
则 发 热 甚 ;数 下 之 ,
则淋甚。
〔注 〕此 承 上 文 ,
互 详 证 脉 ,不 可 妄 行 汗 、下 也 。 中 暍 本 有
汗,
若发热无汗,
身重疼痛者,
虽证似伤寒,
然见弦细芤迟虚脉,

非 伤 寒 也 。且 有 小 便 已 ,
洒洒然恶寒毛耸之状,
皆太阳膀胱表气,
为 暑 所 伤 而 畏 也 ;手 足 逆 冷 者 ,
暑伤气,
气 不 能 达 四 肢 则 寒 也 ;小
有劳,
身 即 发 热 ,口 开 ,
前板齿燥者,
劳则动热,
暑 热 益 烈 ,伤 阴 液
也 。此 皆 中 暍 危 证 。若 以 发 热 无 汗 ,
恶寒身痛,
误为伤寒之表,

行发汗,
则表气愈虚,
恶 寒 更 甚 也 。若 以 手 足 逆 冷 ,
误为阳虚,

加温针,
则暑邪愈盛,
发 热 更 炽 也 。若 以 壮 热 齿 干 ,
误为胃火,

数下之,
则水源竭涩,
尿 淋 窘 甚 也 。凡 此 之 证 ,皆 中 暍 ,
妄行汗、
下、
温针致变,
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或人参汤调辰砂六一散亦

414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可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内经》云 :先 夏 至 为 病 温 ,
后夏至为病暑。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痉湿暍病:
又 曰 :热 病 者 ,
皆 伤 寒 之 类 也 。以 其 太 阳 受 病 与 伤 寒 相 似 ,
亦令发
热 恶 寒 ,身 重 而 疼 痛 也 。经 曰 :寒 伤 形 ,
暑 伤 气 。气 伤 则 气 消 而 脉
虚弱,
所 以 弦 细 芤 迟 也 。小 便 已 毛 耸 者 ,阳 气 内 陷 ,
不能卫外,

足 亦 逆 冷 也 。劳 动 则 扰 乎 阳 ,
故 热 甚 ,则 口 开 ,口 开 则 前 板 齿 燥
也 。发 汗 虚 其 阳 ,
则 恶 寒 甚 。温 针 动 火 邪 ,
则 发 热 甚 。下 之 亡 津
液,
则淋甚也。
太阳中身热疼重,
而脉微弱,
此以夏月伤冷水,
水行皮中
所 致 也 ,一物 瓜 蒂 汤 主 之 。
〔注 〕太 阳 中 暍 之 证 ,
身热而倦者,
暑 也 ;身 热 疼 重 者 ,
湿也;
脉微弱者,
暑 伤 气 也 。以 此 证 脉 揆 之 ,
乃因夏月中暑之人,
暴贪风
凉,
过饮冷水,
水气虽输行于皮中,
不 得 汗 泻 所 致 也 。此 时 即 以 香


薷饮、
大顺散汗之,
可 立 愈 矣 。若 稍 缓 ,
水气既不得外泻,
势必内
攻 于 中 而 作 喘 肿 胀 矣 。喘 则 以 葶 房 大 枣 汤 ,
肿胀 则 以 瓜 蒂 一 物 汤
下之可也。
〔集 注 〕 周 扬 俊 曰 :无 形 之 热 伤 其 肺 金 ,
则用白虎加人参汤;
有形之水伤其肺金,
则用瓜蒂汤,
各有所主也。
李衫曰:
中 暍 邪 在 表 ,故 身 热 。伤 冷 水 ,
故身疼。中暑伤气,
气 虚 故 脉 微 弱 也 。瓜 蒂 治 身 面 四 肢 浮 肿 ,
散皮肤中水气,
苦以泄
之也。
一物瓜蒂涵方
瓜蒂二十个
上到,
以水一升,
煮取五合,
去滓,
顿服。

415
卷十九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论 曰 :百 合 病 者 ,
百脉一宗,
悉 致 其 病 也 。窻 欲 食 复 不 能 食 ,
常默默然,
欲卧不能卧,
欲行不能行,
欲饮食或有美时,
或有不用
闻食奧时,
如寒无寒,
如热无热,
□苦,
小便赤,
诸药不能治,
得药
则剧吐、
利,如有神灵者,
身形如和,
其脉微数。每 溺 时 头 痛 者 ,

十 曰 乃 愈 ;若 溺 时 头 不 痛 ,淅 然 者 ,
四 十 曰 愈 ;若 溺 快 然 ,
但头 眩
者,
二 十曰愈。其 证 或 未 病 而 预 见 ,
或病四五曰而出,
或病二十曰
或 一 月 黴 见 者 ,各 隨 证 治 之 。
〔注 〕 百 合 ,
百瓣一蒂,
如人百脉一宗,
命名取治,
皆此义也。
百合病者,
谓人百脉一宗,
悉 致 其 病 也 。 曰百脉即一脉也,
犹言百
体一体也,
是盖以周身言之也。周 身 之 脉 ,
分而言之曰百,
合而言
之曰一,
故 曰 百 脉 一 宗 。若 曰 百 合 之 病 ,
总 脉 病 也 。脉者谓十二
经脉,
三 百 六 十 五 络 脉 也 。伤 寒 大 病 之 后 ,
余热未解,
百脉未和,
或平素多思不断,
情志不遂,
或偶触惊疑,
卒 临 景 遇 ,因而形神俱
病,
故有如是之现证也。百 脉 周 于 身 ,
脉病则身病,
故身形如和不
和,
欲卧不能卧,
欲 行 不 能 行 也 。百 脉 通 于 心 ,
脉病则心病,
故常
默 默 也 。如 寒 无 寒 ,
如热无热,
似 外 感 而 非 外 感 也 。意欲食复不
能食,
或有美时,
或闻食臭,
有不用时,
似 里 病 而 非 里 病 也 。至脉
数 、口苦、
小便赤者,
是郁结之热,
虽 侵 里 而 其 热 未 甚 也 。方其初
病之时,
医者不识,
误 为 表 里 之 病 ,以 药 汗 下 之 ,
故 剧 吐 利 也 。虽
中医 榛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剧吐利,
不 变 诸 逆 。若 有 神 灵 ,身 形 如 前 之 和 ,
而脉则比前微数,
故其势即不能遽进,
不觉加甚,
而 亦 不 能 速 愈 也 。试 以 缓 愈 之 期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约略言之,
重者不过六十日,
轻者不过二十日,
轻重之间者,
不过
四十日可愈也。然 愈 必 以 每 溺 时 头 痛 不 头 痛 ,
恶风不恶风,
快然
不快然辨者,
以经脉之邪,
莫 不 由 太 阳 而 愈 也 。头痛恶风 ,是 其 经
之候也•,
溺时快然,
是 其 腑 之 征 也 。其 证 或 未 病 而 预 见 者 ,
其证指
百 合 病 等 证 言 也 。未 病 ,
言 未 病 伤 寒 病 也 。犹 言 未 病 伤 寒 之 前 ,
而预 先 见 百 合 欲 食 不 食 等 证 也 。或 病 四 五 日 而 出 ,
谓已病伤寒之
后,
而 始 见 百 合 病 证 也 。预 先 见 者 ,
是先有情志不遂,
偶触惊疑而
召 病 也 。或 病 二 十 日 或 一 月 才 见 者 ,
是 因 伤 寒 病 后 而 才 见 也 。故
曰:各随证治之也。
〔集 注 〕 李 衫 曰 :
《活 人 书 》云 :伤 寒 大 病 后 ,
气血未得平复,
变 成 百 合 病 。今 由 百 脉 一 宗 、
悉致其病观之,
当是心、
肺二经之病
也 。如 行 卧 、
饮食、
寒热等证,
皆有莫可形容之状,
在 《内经》解你
病 似 之 。观 篇 中 有 如 神 灵 者 ,
岂非以心藏神 、
肺藏魄,
人生神魄失
守,
斯 有 恍 惚 错 妄 之 情 乎 ? 又 曰 :《内 经 》云 :
凡伤于寒,
则为病
热 。热 气 遗 留 不 去 ,
伏于脉中,
则昏昏默默,
凡行卧、
饮食、
寒热,
皆有一种虚烦不耐之象矣。
沈 明 宗 曰 :若 邪 淫 于 胸 中 ,
连及上脘,
则意欲食,
复不 能 食 ;走

于肝肾,
故 常 默 默 r流 人 脾 胃 ,
故欲卧 不 能 卧 ,欲 行 不 能 行 ;邪 不 在
胃,
饮 食 或 有 美 时 ;壅 抑 胃 气 ,
则 闻 食 臭 ;流 于 胆 则 口 苦 ;流 于 膀 胱
则便赤。以上诸证,
非一齐并见,
皆 移易变动而见也。
百合病,
见 于 阴 者 ,以 阳 法 救 之 ;
见于阳者,
以 阴 法 救 之 。见
阳攻阴,
复发其汗,此为逆•,
见阴攻阳,
乃复下之,
此亦为逆。
〔注 〕此 承 上 条 以 明 其 治 也 。百 合 一 病 ,
难分阴阳表里,

以百合等汤主之。若 病 见 于 阴 者 ,
以 温 养 阳 之 法 救 之 ;见 于 阳 者 ,
以凉养阴之法救之。 即 下 文 见 阳 攻 阴 。或 攻 阴 之 后 ,
表仍不解,

417

中医
橋康 必 读 丛 书 (與藏 S

复发其汗者,
此 为 逆 。见 阴 攻 阳 ,
或攻阳之后,
里仍不解,
乃复下
之者,
此亦为逆也。
医宗金鉴卷十九

〔集 注 〕徐 彬 曰 :《内 经 》所 谓 用 阴 和 阳 ,
用 阳 和 阴 ,即是此
义 。故 诸 治 法 ,
皆 以百合为主。至 病 见 于 阳 ,
加一二味以和其阴;
病见于阴,
加一二味以和其阳。
李衫曰:
百合病多端,
数条之法,
亦说不尽。
沈明宗曰:
此 治 百 合 病 之 总 要 法 也 。微 邪 伏 于 营 卫 ,
流行而
病表里,
当 分阴阳以施救治可也。
百 合 病 ,不 经 吐 、
下、发汗,
病形如初者,
百合地黄汤主之。
〔注 〕百 合 一 病 ,
不经吐、
下、发汗,
病形如初者,
是谓其病迁
延日久,
而不增减,
形证如首章之初也。以百合地黄汤,
通其 百
脉,
凉其百脉。中病勿更服,
恐过服生地黄,
大便常如漆也。
百合地黄涵方
百 合 (擘)七 枚 生地黄汁一升
上以水洗百合,
渍一宿,
当白沫出,
去 其 水 ,更 以 泉 水 二 升 ,

取一升,
去滓,
内地黄汁,
煎取一升五合,
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
大便常如漆。
〔集 解 〕程 林 曰 :
百合花叶皆四向,
故能通达上下四旁,
其根
亦众瓣合成,
故名百合,
用以医百合病也,
有以夫。
高世栻曰:
百合色白味甘,
手 太 阴 之 补 剂 也 。其 花 昼 开 夜 合 ,
如气之日行于阳,
夜行于阴,
司开阖,
以行荣卫和阴阳。
百合病,
变发热者,
百合滑石散主之。
〔注 〕 百 合 病 ,
如寒无寒,
如热无热,
本 不 发 热 ,今 变 发 热 者 ,
其内热可知也,
故 以 百 合 滑 石 散 主 之 ,使 其 微 利 ,热 从 小 便 而
除矣。
百合漘石散方
百 合 (炙)一 两 滑 石 三 两

418
中医齡金
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 、
-SL— !4|

上为散,
饮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当 微 利 ,
则止服,
热则除。
〔集 解 〕高 世 栻 曰 :
滑 石 亦 名 液 石 ,又 名 營 石 ,
石之脂膏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主治身热,
泄擗,
利小便。
百 合 病 ,一月 不 解 ,
变成渴者,
百合洗方主之。
〔注 〕 百 合 病 本 不 渴 ,
今一月不解,
变成渴者,
外以百合汤浸
洗其身,
通表泻热;
内食煮饼,
勿以盐豉,
不致引饮,
而渴自止也。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

上以水一斗,
溃之一宿,
以洗身;
洗已,
食煮饼,
勿以盐豉也。
百合病,
渴 不 差 者 ,用 后 方 主 之 。
〔注 〕 与 百 合 洗 身 而 渴 不 差 者 ,内 热 盛 而 津 液 竭 也 。栝蒌根
苦寒,
生 津 止 渴 ;牡 蛎 咸 寒 ,
引热下行也。
栝鑾牡鍾歡方
栝 蒌 根 牡 蛎 (熬)等分
上为细末,
饮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
百合病,
发汗后者,
百合知母汤主之。
〔注 〕 百 合 病 不 应 汗 而 汗 之 ,
不 解 者 ,则 致 燥 。 以 百 合 知 母
汤主之者,
清而润之也。
百合翅母汤方
百 合 (擘)七 枚 知 母 ( 切 )三两

上先以水洗百合,
渍一宿,
当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 滓 ;别 以 泉 水 二 升 ,煎 知 母 ,
取一升,
去滓后合和,

取一升五合,
分温再服。
百合病,
下之后者,
滑石代赭汤主之。
〔注 〕 百 合 病 不 应 下 而 下 之 ,
不 解 者 ,则 怯 中 ,以 滑 石 代 赭
汤,
清而镇之也。
漘石代赭涵方

419
中医
喊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百 合 ( 擘 )七 枚 滑 石 (碎 ,
绵裹)三 两 代 赭 石 (碎 ,
绵裹)如弹丸

大一牧
医宗金鉴卷十九 …,

上先以水洗百合,
渍一宿,
当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 滓 ;别 以 泉 水 二 升 ,煎 滑 石 、
代 赭 ,取 一 升 ,
去滓,
后合
和,
重煎取一升五合,
分温服。
百合病,
吐之 后 者 ,用 后 方 主 之 。
〔注 〕百 合 病 不 应 吐 而 吐 之 ,
不解者,
则 虚 中 ,以 百 合 鸡 子
汤,
清而补之也。
百合鸦子涵方
百 合 (擘)七 枚 鸡 子 黄 一 枚

上 先 以 水 洗 百 合 ,渍 一 宿 ,
当白沫出,
去其水,
更以泉水二升,
煎取一升,
去滓,
内鸡子黄,
搅匀,
煎五分,
温服。
狐惑之为病,
状如伤寒,
默默欲眠,
目不得闭,
卧 起 不 安 。蚀
于喉为惑,
蚀 于 阴 为 狐 。不 欲 饮 食 ,
恶闻食臭,
其 面 目 乍 赤 、乍 黑 、
乍 白 。蚀 于 上 部 则 声 嗄 ,
甘 草 泻 心 汤 主 之 。蚀 于 下 部 则 咽 干 ,

参 汤 洗 之 。蚀 于 肛 者 ,
雄黄熏之。
〔注 〕狐 惑 ,
牙疳、
下疳等疮之古名也,
近 时 惟 以 疳 呼 之 。下
相:即 狐 也 ,
蚀烂肛阴;
牙疳即惑也,
蚀 咽 腐 龈 ,脱 牙 穿 腮 破 唇 。每
因伤寒病后,
余 毒 与 湿 蜃 之 为 害 也 。或 生 斑 瘆 之 后 ,
或生癖疾下
利之后,
其 为 患 亦 同 也 。状 如 伤 寒 ,
谓 发 热 憎 寒 也 。默 默 欲 眠 ,目
不得闭,
谓其病或在阴,
亦或在阳,
故 卧 起 俱 不 安 也 。此病有虫,
虫闻食臭而动,
动则令人烦心,
故不欲饮食,
恶 闻 食 臭 也 。面目乍
赤、
乍黑、
乍白,
亦 由 虫 动 交 乱 胃 中 ,胃 主 面 ,
故 色 无 定 也 。惑蚀于
上部之喉,
故先声嗄,
毒 在 喉 也 。狐 蚀 于 下 部 之 阴 ,
故先咽干,

在 阴 也 。外 治 之 法 ,
苦参汤、
雄黄散解毒杀虫,
尚 属 有 理 。 内用甘
草泻心汤,
必传写之误也,
姑存之。
〔集 注 〕程 林 曰 :
《灵 枢 经 》云 :虫 动 则 令 俛 心 ,
是以有卧起不

420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安等项也。

李衫曰:
喉肛与前阴,
皆关窍所通,
津液滋润之处,
故虫每蚀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
于此。
甘草泻心涵方
甘 草 四 两 黄 芩 人 参 干 姜 各 三 两 黄 连 一 两 大 枣 十 二 枚

半夏半升

上 七 味 ,水 一 斗 ,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苦参涵方
苦参一升

水一斗,
煮取七升,
熏 洗 ,日三。
雄荑熏方
雄黄
上一味为末,
筒 瓦 二 枚 ,合 之 烧 ,
向 肛熏之。
《脉经》云 :病 人 或 从 呼 吸 ,
上蚀其咽;
或从下焦,
蚀其肛阴。
蚀上为惑,
蚀 下 为 狐 。狐 惑 病 者 ,
猪等散主之。
病者脉数,
无热,
微烦,
默默但欲卧,
汗 出 。初 得 之 三 四 曰 ,

赤 如 鸠 眼 ,七 八 曰 ,
目四眺黑,
若能食者,
脓 已 成 也 ,赤 小 豆 当 归 散
主之。
〔注 〕病 者 脉 数 ,
谓 病 狐 惑 之 人 脉 数 也 。数 主 疮 主 热 ,
今外
无身热,
而内有疮热,
疮之热在于阴,
故 默 默 但 欲 卧 也 。热 在 于
阳,
故 微 烦 汗 出 也 。然 其 病 初 得 之 三 四 日 ,目赤 如 鸠 眼 者 ,
是热蕴
于血,
故 眦 络 赤 也 。七 八 日 四 眺 皆 黑 者 ,
是热瘀血腐,
故眺络黑
也 。若 不 能 食 ,
其 毒 尚 伏 诸 里 ;若 已 能 食 ,
其 毒 已 化 成 脓 也 。故以
赤小豆排痈肿,
当归调瘍血,
米浆和胃气也。
〔集 注 〕李 衫 曰 :
经云:
脉数不止,
而热不解,
则 生 恶 疮 。今
脓 成 何 处 ?大 率 在 喉 与 阴 肛 。盖 积 热 生 虫 ,
亦积热成脓,
是亦恶
疮之类也。

421
中医
搞康 ifA 书 (典鐵暖
必 '

赤小豆当归散方
赤 小 豆 (浸令芽出,曝干)三 升 当归
医宗金鉴卷十九

上二味,
杵为散,
浆 水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
阳毒之为病,
面 赤 斑 斑 如 锦 文 ,咽 喉 痛 ,
睡 脓 血 。五 曰 可 治 ,
七 曰 不 可 治 。升 麻 鳖 甲 汤 主 之 。
阴 毒 之 为 病 ,面 目 青 ,
身 痛 如 被 杖 ,咽 喉 痛 。五 曰 可 治 ,
七曰
不 可 治 。升 麻 -甲 汤 去 雄 黄 蜀 椒 主 之 。
〔注 〕 阴 阳 平 ,
正 气 也 ;阴 阳 偏 ,
邪 气 也 ;阴 阳 变 ,
异 气 也 。正
气者,
即四时令平之气也,
中人为病,
徐 而 浅 ;邪 气 者 ,
即四时不和
之气也,
中人为病,
速 而 危 ;异 气 者 ,
非 常 灾 疠 之 气 也 ,中 人 为 病 ,
暴 而 死 。所 以 过 五 日 不 治 ,
以五脏相传俱受邪也。此 气 适 中 A 之
阳,
则 为 阳 毒 ;适 中 人 之 阴 ,
则 为 阴 毒 。非 后 人 所 论 阴 寒 极 、阳热
极 之 阴 毒 、阳 毒 也 。观 其 所 主 之 方 ,
要 不 过 升 麻 、甘 草 、当 归 、

甲、
蜀椒、
雄黄,
而并不用大寒大热之药,
则可知仲景所论阴毒阳
毒,
非 阴 寒 极 、阳 热 极 之 谓 也 。此 二 证 即 今 世 俗 所 称 痧 证 是 也 。
阳毒终属阳邪,
故见面赤斑斑如锦文,
唾脓血之热证;阴毒终属阴
邪,
故见面目青,
身 痛 如 被 杖 之 寒 证 。二 证 倶 咽 喉 痛 者 ,
以此证乃
邪从口鼻而下入咽喉,
故痛也。
〔按 〕 由 此 推 之 ,
凡 邪 所 过 之 处 无 不 痛 也 。故 中 此 气 之 人 ,
不止咽喉痛,
身痛,
甚至有心腹绞痛,
大满大胀,
通身络脉青紫暴
出,
手 足 指 甲 色 如 靛 叶 ,口 噤 牙 紧 ,
心中忙乱,
死 在 旦 夕 者 。若谓
必从皮毛而入,
未有为病如是之速者也,
是必从口鼻而下入咽喉
无 疑 。况 阴 毒 反 去 雄 黄 、
蜀椒,
必 传 写 之 讹 。故 治 是 证 者 ,
不必问
其阴阳,
但刺其尺泽、
委中、
手中十指脉络暴出之处出血,
轻则用
刮痧法,
随即服紫金锭,
或 吐 、或 下 、
或 汗 出 而 愈 者 不 少 。若吐泻
不止,
厥逆冷汗,
脉微欲绝,
用炮附子、
炮川乌、
吴茱萸、
丁香、
生干
姜、
甘草,
虚者加人参救之,
亦多得生。

422
_ 輪 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集 注 〕 王 履 曰 :
仲景虽有阴毒之名,
其叙证不过面目青,

痛咽痛而已,
并 不 言 阴 寒 极 盛 之 说 。其 升 麻 鳖 甲 汤 ,
并不用大热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疟病
药,
是知仲景所论阴毒者,
非阴寒之病,
乃感天地恶毒异气入于阴
经,
故 曰 阴 毒 耳 !后 人 谓 阴 寒 极 盛 之 证 ,
称为阴毒,
引仲景所叙面
目青,
身痛如被杖,
咽喉痛数语,
却用附子散、
正 阳 散 等 药 。窃谓
阴寒极盛之证,
固可名为阴毒,
然 终 非 仲 景 所 以 立 名 之 本 意 。后
人所叙阴毒,
与 仲 景 所 叙 阴 毒 ,自是两般,
岂可混论。盖 后 人 所 叙
阴 毒 ,只 是 内 伤 冷 物 ,
或暴寒所中,
或 过 服 寒 凉 药 ,或 内 外 俱 伤 于
寒 而 成 耳 ,非天地恶毒异气所中者也。
李釤曰:
赵 献 可 云 :此 阴 阳 二 毒 ,
是感天地疫疠非常之气,
沿
家传染,
所 谓 时 疫 证 也 。观 方 内 “老 小 再 服 ”可 见 。
升麻鳖甲涵方
升 麻 二 两 当 归 一 两 蜀 椒 (炒,去 汗 )一 两 甘 草 二 两 鳖 甲
(炙)手 掌 大 一 片 雄 黄 半两研
上六味,
以水四升,
煮取一升,
顿 服 之 ;老 小 再 服 ,取 汗 。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师 曰 :疤 脉 自 弦 ,
弦数者多热,
弦 迟 者 多 寒 。弦小紧 者 下 之
差 ,弦 迟 者 可 温 之 ,
弦紧者可发汗、
针灸也,
弦浮大者可吐之,
弦数
者风发也,
以 饮 食 消息止之。
〔按 〕 弦小紧 者 之 “小 ”字 ,当 是 “沉 ”字 ,
则 有 可 下 之 理 。弦
紧者,
当是“弦 浮 紧 ”,
则 有 可 发 汗 之 理 。 弦 浮 大 者 ,当 是 “弦滑
大 ”,
则 有 可 吐 之 理 。且 不 遗 本 文 疟 脉 自 弦 之 意 。
〔注 〕 疟 之 为 病 ,寒 热 也 。三 阴 三 阳 皆 有 之 ,因 其 邪 伏 藏 于
半表半里之间,
故属少阳,
脉 自 弦 也 。弦 数 者 多 热 ,
弦迟者多寒,
谓发作之时,
多 热 为 阳 盛 ,多 寒 为 阴 盛 也 。夫 伤 寒 少 阳 病 ,
则有
汗、
吐、下三法之禁,
而疟亦属少阳,
何以有汗、
吐、下三法之宜?

423
中医
撝森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是盖拒属杂病,
不 可 不 知 也 。初 发 脉 弦 兼 沉 紧 者 ,
主乎里也,
可下
之 ;兼 迟 者 ,
主乎寒也,
可 温 之 ;兼 浮 紧 者 ,
主乎表也,
可汗之;兼滑
医宗金鉴卷十九

大者,
主乎饮也,
可 吐 之 ;兼 数 者 ,
风发也,
即风热之谓也,
可清之。
若久发不止,
则 不 可 以 此 法 治 之 ,当 以 饮 食 撙 节 ,
调理消息止之。
盖初病以治邪为急,
久 病 以 养 正 为 主 也 。其 他 瘅 疟 ,即《内经》所
谓 但 热 不 寒 之 瘅 疟 也 ;温 疟 ,
即《内经》所 言 先 伤 于 风 ,
后伤于寒,
热 多 寒 少 之 温 疟 也 ;牝 疟 ,
即《内经》所 言 先 伤 于 寒 ,
后伤于风,

多 热 少 之 寒 疟 也 ;惟 疟 母 一 证 ,
经 所 未 载 。然 论 诸 疟 ,
未有详于
《内经》者 也 。其 文 虽 略 有 不 同 ,
必是脱简,
然所出治法,
亦未有
过于仲景者也。
〔集 注 〕徐 彬 曰 :自者,
谓感有风寒,
而 脉 惟 自 弦 也 。于是脉
既有一定之象,
而兼数为热,
兼迟为寒,
此其大纲也。
尤怡曰:
疟之舍固在半表半里之间,
而人之脏则有偏多偏少
之异,
故其病有热多者,
有寒多者,
有里多而可下者,
有表多而可
汗、
可吐者,
当 各 随 其脉而施治也。
周扬俊曰:
人之疟证,
由外邪之人,
每 伏 于 半 表 半 里 。人而与
阴争则寒,
出而与阳争则热,
故 寒 热 往 来 。主 少 阳 ,
谓兼他经证则
有 之 ,谓 全 不 涉 少 阳 ,
则 无 是 理 也 。仲 景 曰 :
疟脉自弦,
正以脉之
数、
迟、小 、紧 、
浮、大 ,皆 未 可 定 ,
要必兼弦,
弦 为 少 阳 脉 也 。夫邪
犯少阳与卫气并居,
卫气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故邪得阳而外出,
得阴而内薄,
内外相薄,
是 以 日 作 。若 气 之 舍 深 ,内 薄 于 阴 ,阳气
独发,
阴气内著,
阴与阳争不得出,
是 以 间 日 而 作 也 。然则偏阴多
寒,
偏阳多热,
其为瘅、
为温、
为牝,
莫不自少阳而造其极,
补偏救
弊,
必从少阳之界,
使邪去而阴阳适,
归于和而后愈也。
病 疟 以 月 ,一日 发 ,
当 以 十 五 日 愈 ;设 不 差 ,
当 月 尽 解 。如其
不差,
当 云 何 ? 师 曰 :此 结 为 癥 瘕 ,名 曰 疟 母 ,急 治 之 ,宜 鳖 甲
煎_〇

424
中医 輪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注 〕病 疟 者 ,以 月 计 之 ,
如 一 日 发 者 ,当 以 十 五 日 愈 ,以十
五日更一气也。人 受 气 于 天 ,
天 气 更 则 人 身 之 气 亦 更 。更 气 旺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疟病
则不受疟邪,
故愈也;
设 若 不 差 ,当 月 尽 解 ,
是 又 更 一 旺 气 也 。倘
如更二气不差,
此疟邪不衰,
与病者气血痰饮,
结为癥瘕,
名曰疟
母 也 。当 急 治 之 ,
宜用鳖甲煎丸攻之可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 三候为一气,
五日为一候, 一气 十 五 日 也 。
夫人受气于天,
气节更移,
荣卫亦因之以易也。
鳖甲煎圔方
鳖 甲 (炙)十 二 分 乌 扇 (烧)三 分 黄 芩 三 分 柴 胡 六 分 鼠 妇

( 熬)三 分 干 姜 三 分 大 黄 三 分 芍 药 五 分 桂 枝 三 分 葶 苈 (熬)

一 分 石 苇 (去 毛 )三 分 厚 朴 三 分 牡 丹 (去 心 )五 分 瞿 麦 二 分
紫 蔵 三 分 半 夏 一 分 人 参 一 分 廣 虫 (熬 )五 分 阿 胶 三 分 蜂 窠

( 炙)四 分 赤 硝 十 二 分 蜣 螂 (熬)六 分 桃 仁 二 分

上二十三味为末,
取锻灶下灰一斗,
清酒一斛五斗,
浸灰,

酒尽一半,
著鳖甲于中,
煮令泛烂如胶漆,
绞 取 汁 ,内 诸 药 ,
煎为
丸,
如梧子大,
空 心 服 七 丸 ,日三服。
〔集 解 〕徐 彬 曰 :
药用鳖甲煎者,
鳖甲人肝,
除邪养正,
合煅
灶灰所浸酒,
去瘕,
故 以 为 君 。小 柴 胡 汤 、
桂 枝 汤 、大 承 气 汤 为 三
阳主药,
故 以 为 臣 。但 甘 草 嫌 柔 缓 ,
而减药力;
枳实嫌破气而直
下,
故 去 之 。外 加 干 姜 、
阿胶,
助 人 参 、白 术 温 养 为 佐 。瘕 必 假 血
依痰,
故以四虫、
桃仁,
合半夏消血化痰;
凡积必由气结,
气 利而积
消,
故以乌扇、
葶苈利肺气,
合石華、
瞿麦,
清邪热而化气散结血。
因邪聚则热,
故以牡丹、
紫葳去血中伏火,
膈中实热,
为 使 。《千
金方》去 鼠 妇 、
赤硝,
而加海藻、
大戟,
以软坚化水更妙。
师曰■气孤绝,
阳气独发,
则 热 而 少 气 、烦 冤 ,
手足热而欲
呕,
名 曰 瘅 疟 ;若 但 热 不 寒 者 ,
邪 气 内 藏 于 心 ,外 舍 分 肉 之 间 s令人
消铄肌肉。

425
中医
樣束 4 读 丛 书 (興 藏 令

〔按 〕 此 言 瘅 疟 ,
其文脱简,
《内经》已 详 ,
不复释。
温疙者,
其脉如平,
身无寒,
但热,
骨节疼烦,
时呕,
白虎加桂
医宗金鉴卷十九

枝汤主之。
〔按 〕 此 言 温 疟 ,
其文脱简,
《内经》已 详 ,
不复释。
白虎加桂枝涵方
知母六 两 甘 草 (炙)二 两 石膏一 斤 粳 米 二 合 桂 枝 三 两
上到,
每五钱,
水一盡半,
煎至八分,
去滓,
温服,
汗出愈。
疟多寒者,
名曰牝疟,
蜀漆散主之。
〔按 〕 此 言 牝 疟 ,
其文脱简,
《内经》已 详 ,
不复释。
蜀漆散方
蜀 漆 (洗去腥) 云 母 (烧二曰夜) 龙 骨等分
上三味,
杵 为 散 ,未 发 前 ,以 浆 水 服 半 钱 匕 。温 疟 加 蜀 漆 半
分,
临发时服一钱匕。
〔集 解 〕李 釤 曰 :
牝疟证多阴寒,
治 宜 助 阳 温 散 为 主 。云母
之根为阳起石,
下有云母,
上多云气,
性温气升,
乃升发阳气之物;
龙 骨 属 阳 ,能 遂 阴 邪 而 起 阳 气 ;蜀 漆 乃 常 山 之 苗 ,
功能治疟,
不用
根 而 用 苗 者 ,取 其 性 多 升 发 ,
能 透 达 阳 气 于 上 之 义 也 。温疟加蜀
漆,
亦取其升散之功。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夫风之为病,
当 半 身 不 遂 ;或 但 臂 不 遂 者 ,
此 为 痹 。脉 微 而
数,
中风使然。
〔注 〕 风 病 ,
《内经》论 之 详 矣 ,
但往往与痹合论,
后人惑之。
故仲景复言之曰:
风 之 为 病 ,当 半 身 不 遂 ,即 经 所 谓 偏 枯 也 ;或 但
两臂不遂者,
非 中 风 也 ,即 痹 病 也 。盖 痹 为 阴 病 ,
脉 多 沉 涩 ;风 为
阳病,
脉 多 浮 缓 ;今 脉 微 而 数 ,
中 风使然。其 脉 微 者 ,
正气虚也;数
者,
邪 气 胜 也 。故 病 风 中 之 人 ,因 虚 而 召 风 者 ,
未有不见微弱之脉

426
中医
撝康 必 渎 丛 书 (典藏跃

者 也 ;因 热 而 生 风 者 ,
未有不见数急之脉者也。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此 分 中 风 与 痹 也 。风 之 为 病 ,
非伤于卫,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中风历节病
即 侵 于 荣 ,故 当 半 身 不 遂 ,
谓 半 身 之 气 伤 而 不 用 也 。若 但 臂 不 遂 ,
此 为 痹 。痹 者 ,
闭也,
谓一节之气,
闭 而 不 仁 也 。于 是 诊 之 于 脉 ,
必 微 而 数 。微 者 ,
阳 之 微 也 ;数 者 ,
风 之 数 也 。此 中 风 使 然 ,
谓风
乘虚入,
而后使半身不遂也。
寸□脉浮而紧,
紧则为寒,
浮则为虚,
寒虚相搏,
邪在皮肤。
浮者血虚,
络驟空虚,
贼邪不泻,
或左或右•,
邪气反缓,
正气即急,
正气引邪,_ 僻 不 遂 。邪 在 于 络 ,SI1肤 不 仁 ;邪 在 于 经 ,
即重不胜。
即 不 识 人 ;邪 入 于 脏 ,
邪入于腑, 舌则 难 言 ,
□吐 涎 。
〔按 〕 “寸 口 脉 浮 而 紧 ,
紧则为寒,
浮则为虚,
寒虚相搏,
邪在
皮肤 ”,
此 五 句 与 本 条 文 义 不 属 ,当 在 后 条 之 首 。后 条 “寸 口 脉 迟
而缓,
迟则为寒,
缓 则 为 虚 ;荣 缓 则 为 亡 血 ,
卫 缓 则 为 中风;邪气中
经 ”,
此 六 句 亦 与 本 条 文 义 不 属 ,当 在 此 条 之 首 ,
文气相属,
必是
错 简 。其 中 有 “浮 者 血 虚 ”一 句 ,
必 是 衍 文 。 “浮 则 为 虚 ,
寒虚 相
搏 ”,
二 “虚 ”字 当 是 “风 ”字 ,
是传写之 i化。
〔注 〕 中 风 虚 邪 之 脉 ,
皆 当 浮 缓 ,以 浮 主 风 ,
缓 主 虚 也 。荣分
见缓,
经 络 之 血 亡 也 ;卫 分 见 缓 ,
经 络 之 气 空 也 。盖 邪 风 中 人 ,

有 不 由 经 络 血 气 空 虚 而 中 也 。贼 邪 不 泻 ,
留而不去,
在左则病左,
在右则病右,
浅则病经络,
深 则 病 脏 腑 。邪 在 于 络 则 为 病 肌 肤 ,

木 不 仁 也 ;邪 在 于 经 ,
则为病身肢偏重,
啮 斜 不 遂 也 ;邪 人 于 腑 ,

为 病 九 窍 闭 不 识 人 也 ;邪 入 于 脏 ,
则 为 病 舌 喑 难 言 ,唇 缓 吐 涎 也 。
寸□脉迟而缓,
迟则为寒,
缓 则 为 虚 ;荣 缓 则 为 亡 血 ,卫缓则
为 中 风 ;邪 气 中 经 ,
则 身 痒 而 癥 疼 ;心 气 不 足 ,
邪气入中,
则胸满而
气短。
〔按 〕 “寸 口 脉 迟 而 缓 ,
迟 则 为 寒 ”,
二 “迟 ”字 当 是 “浮 ”字 ,
“寒 ”字 当 是 “风 ”字 ,
始 得 文 义 了 然 。且 迟 、
缓二脉不能并见,

427
+ i-々. 1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是传写之讹。
〔注 〕 上 条 发 明 虚 邪 贼 风 之 为 病 ,
此条发明荣卫风寒之为病
医宗金鉴卷十九

也 。寸 口 脉 浮 而 紧 ,
紧则为寒,
浮 则 为 风 。风 寒 之 邪 ,
相搏于表,
郁于皮肤经络,
则 令 人 身 痒 而 发 瘾 疹 也 。若 其 入 心 气 不 足 ,
谓心
胸之气不足,
而邪气入心胸,
故令人胸满而短气也。
寸□脉沉而弱,
沉即主骨,
弱 即 主 筋 ;沉 即 为 肾 ,
弱即为肝。
汗出入水中,
如水伤心,
历节黄汗出,
故曰历节。
〔注 〕 寸 口 脉 沉 而 弱 ,
肝 肾 之 气 不 足 也 。盖 肝 主 筋 ,肾 主 骨 ,
肝肾不足,
筋骨痿缓,
一 为 风 寒 湿 邪 所 乘 ,即 病 筋 骨 关 节 交 会 之
处 。夫 人 汗 出 时 ,
腠理开,
风尚易入,
况入水中浴,
焉得不致寒耶!
水伤心,
心主汗,
汗郁成湿,
故风胜为历节,
湿胜为黄汗出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肾 主 水 ,
骨与之合,
故脉沉者,
病在骨也。
肝藏血,
筋与之合,
血虚则脉弱,
故 病 在 筋 也 。心 主 汗 ,
汗出入水,
其汗为水所阻,
水汗相搏,
聚以成湿,
久变为热,
湿热相蒸,
是以历
节发出黄汗也。
味酸则伤筋,
筋伤则缓,
名 曰 泄 ;咸 则 伤 骨 ,
骨伤则痿,
名曰
枯 。枯 泄 相 搏 ,
名 曰 断 泄 。荣 气 不 通 ,
卫不独行,
荣卫俱微,
三焦
无所御,
四属断绝,
身 体 羸 癭 。独 足 肿 大 ,
黄汗出,
胫 冷 。假 令 发
热,
便 为 历 节 也 。病 历 节 ,
不可屈伸,
疼痛,
乌头汤主之。
〔按 〕 “名 曰 断 泄 ”之 “泄 ”字 ,当 是 “绝 ”字 ,
始与下文相属。
必是传写之讹。
〔注 〕 此 详 申 上 条 ,
互 发 其 义 ,以 明 其 治 也 。历 节 之 病 ,属
肝、
肾 虚 。肝 、肾 不 足 于 内 ,
筋 骨 不 荣 于 外 ,客 邪 始 得 乘 之 而 为 是
病 也 。究 其 所 以 致 虚 之 由 ,
不 止 一 端 也 。如 饮 食 之 味 过 伤 ,日久
亦 为 是 病 也 。味 过 于 酸 则 伤 肝 ,
肝伤则筋伤,
筋伤则缓不收持,

曰泄也。味 过 于 咸 则 伤 肾 ,
伤肾则骨伤,
骨伤则枯不能立,
名曰枯
也 。枯 泄 相 搏 ,
名 曰 断 绝 。断 绝 者 ,即 荣 气 不 通 ,
卫不独行,
荣卫

428
中医
輪 處
必 读 丛 书 (輿 鐵 钱

俱虚,
三焦失所,
四维断绝,
身 体 羸 瘦 也 。若 独 足 肿 、
胚 冷 ,寒胜凝
于 下 也 ;黄 汗 自 出 ,
湿 胜 发 于 中 也 。假 令 发 热 ,则 属 风 ,
便为历节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中风历节病
也 。病 历 节 者 ,
历节疼痛不能屈伸也,
故主之以乌头汤,
通荣行
卫,
并 驱 风 寒 湿 之 邪 也 。 以 蜜 制 乌 头 ,亦 缓 毒 法 耳 !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金 匮 》补 示 饮 食 内 伤 、
脾 、胃 、
心、肺、
肝、
肾致病,
名 曰 历 节 。然 出 脉 证 ,皆 因 饮 酒 ,
湿壅内热而招外邪合
病 。谓 饮 酒 汗 出 当 风 所 致 ,即 邪 之 所 凑 ,
其 气 必 虚 是 矣 。或外风
而合内湿,
外 寒 而 合 内 湿 ,内 寒 而 招 外 湿 ,内 热 而 招 外 湿 ,
此等 关
头,
不 可 不 晓 。又 当 分 别 风 、
寒、湿气,
偏多偏少,
而处发表、
温中、
行阳、
补虚、
散邪之法,
故 治 此 当 与 《灵 》、
《素》、
《金匮》合 看 则 备 。
若泛用成方,
则非良工所为之事也。
乌头涵方
麻 黄 芍 药 黄 芪 各 三 两 甘 草 川 乌 (哎咀,以蜜二升,煎取一
升,
即出乌头)五枚
上五味,
叹 咀 四 味 ,以 水 三 升 ,
煮取一升,
去 滓 ,内 蜜 煎 中 ,

煎之,
服 七 合 ;不 知 ,
尽服之。
诸肢节疼痛,
身体抵臝,
脚肿如脱,
头眩短气,
温温欲吐,
桂枝
芍药知母汤主之。
〔按 〕 “温 温 ”当是“腽卩显”。
〔注 〕 历 节 之 证 ,
诸 肢 节 疼 痛 也 。身 体 抵 羸 ,即 上 条 身 体 羸
瘦,
甚 言 其 瘦 之 甚 也 。脚 肿 如 脱 ,
即上条独足 肿大,甚言其肿之甚
也 。头 眩 短 气 ,
阳气虚也。瞌 腽 欲 吐 ,
寒 邪 盛 也 。而 不 用 乌 头 汤
者,
因无黄汗之湿胜也。用 桂 枝 芍 药 知 母 汤 者 ,
以壮阳气,
散寒湿
为急也。故 方 中 桂 枝 芍 药 倍 于 麻 黄 、防 风 ,
大加白术、
附子,
其意
专 在 温 行 阳 气 ,次 在 散 寒 湿 也 。多 用 生 姜 ,因 其 欲 吐 ;更 佐 知 母 、
甘草者,
以其剂过辛热,
监制之也。
〔集 注 〕李 釤 曰 :
此 历 节 病 ,由 气 血 两 虚 而 致 者 也 。风湿 相

429
中医粆M
v- ^ < 4 ® ^ ) ............................................................

搏,
四肢节节皆痛,
即历节病也。身 体 抵 羸 ,
邪 胜 正 衰 也 。脚肿如
脱,
气 绝 于 下 也 。头 眩 短 气 ,
气虚于 上 也 。瞌瞌欲 吐 ,
气逆于中
医宗金鉴卷十九

也 。此 三 焦 气 血 两 虚 ,
故 是 汤 主 祛 风湿而温气血。
桂枝芍药知母涵方
桂 枝 四 两 芍 药 三 两 甘 草 二 两 麻 黄 二 两 生 姜 五 两 白 术

五 两 知母 四 两 防风 二 两 附子 (炮)二枚
上九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温 服 七 合 ,日三服。
趺阳脉浮而滑,
滑则谷气实,
浮则汗自出。
〔注 〕 趺 阳 胃 脉 也 。谷 气 ,胃 气 也 。浮 则 为 风 外 薄 ,
滑则为
胃实热,
风热蒸于肌腠之间,
故 汗 自 出 。此 发 明 黄 汗 ,
亦有因风热
之义也。
少阴脉浮而弱,
弱则血不足,
浮则为风,
风 血 相 搏 ,即 疼 痛
如掣。
〔注 〕 少 阴 心 脉 也 ,心 主 血 。心 脉 浮 而 弱 ,
弱则为血虚,
浮则
为风邪,
风血相搏,
而交争于经络之间,
故 疼 痛 牵 引 如 掣 也 。此发
明历节亦有因血虚之义也。
〔集 注 〕李 釤 曰 :
风在血中,
则懔悍劲切,
无所不至,
为风血
相 搏 。盖 血 主 荣 养 筋 骨 者 也 。若 风 以 燥 之 ,
则血愈耗而筋骨失其
所养,
故 疼 痛 如 掣 。昔 人 曰 :治 风 先 养 血 ,血 生 风 自 灭 。此 其
治也。
盛人脉涩小,
短气,
自 汗 出 ,历 节 疼 ,
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
当风所致。
〔注 〕 盛 人 脉 盛 ,
不 应 淫 小 ;盛 人 气 长 ,
不 应 气 短 。今盛人脉
涅小,
短气,
是 形 气 脉 息 不 合 也 。审 其 证 ,自 汗 出 ,
历节疼不可屈
伸 ;询 其 由 ,
得 之 于 饮 酒 汗 出 当 风 也 。此 又 发 明 历 节 不 止 一 端 之
义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盛 人 , f 人 也 。肥 人 湿 多 ,
脉得涩小,
此瘦

430
中医临束
..i ■读丛书(# 藏 叛 )

象 也 。于 是 气 为 湿 所 搏 而 短 ,因 风 作 使 而 自 汗 ,
气血为邪所痹而
疼 痛 不 可 屈 伸 。然 肥 人 固 多 湿 ,
何以脉骤涅小,
岂非酒湿困之乎?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血痹虚劳病
何 以 疼 痛 有 加 而 汗 出 不 已 ,岂 非 湿 而 挟 风 乎 ?脉 证 不 同 ,因风则
一,
故曰:
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 师曰:夫尊荣人,
骨弱肌肤盛,
重困
疲劳,
汗出,
卧不时动摇,
加被微风,
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
在寸
□关上小紧,
宜针引阳气,
令脉和紧去则愈。
〔注 〕历 节 属 伤 气 也 ,
气伤痛,
故 疼 痛 也 。血 痹 属 伤 血 也 ,

伤肿,
故 麻 木 也 。前 以 明 邪 气 聚 于 气 分 ,
此以明邪气凝于血分,

以 血痹名之也。尊 荣 人 ,
谓 膏 粱 之 人 。素 食 甘 肥 ,
故骨弱肌肤盛
重,
是以不任疲劳,
疲劳则汗出,
汗 出 则 腠 理 开 。亦 不 胜 久 卧 ,

则不时动摇,
动摇即加被微风,
亦 遂 得 以 干 之 。此 言 膏 粱 之 人 ,

盛内虚,
虽微风小邪,
易 为 病 也 。然 何 以 知 病 血 痹 也 ?但 以 身 体
不仁,
脉自微涅,
则 知 邪 凝 于 血 故 也 。寸 口 关 上 小 紧 ,
亦 风 寒微邪
应 得 之 脉 也 。针 能 导 引 经 络 取 诸 痹 ,
故 宜 针 引 气 血 ,以 泻 其 邪 ,

脉不涩而和,
紧去邪散,
血痹自通也。
〔集 注 〕周 扬 俊 曰 :
天 下 惟 尊 荣 人 为 形 乐 志 苦 。形 乐 故 肌 肤
盛,
志苦故骨弱,
骨 弱 则 不 耐 劳 ,肌 盛 则 气 不 固 ,
稍有劳困即汗出
也 。汗 出 而 阳 气 虚 ,
虽微风且得以袭之,
则 血 为 之 痹 。故 一 见 脉
微,
则知其阳之不足; 一 见脉涩,
则 知 其 阴 之 多 阻 ,此 血 痹 之 本 脉
也 。而 其 邪 入 之 处 ,则 自 形 其 小 紧 ,
小为正气拘抑之象,
紧为寒邪
入 中 之 征 。然 仲 景 明 言 微 风 ,
何 以 反 得 寒 脉 也 ?盖邪随血脉上
下,
阻滞汁沫,
未有不痛者,
故 痛 为 紧 脉 也 。针 以 泄 之 ,
引阳外出,
则邪去而正自伸也。
血燒,
阴阳俱微,
寸□关上微,
尺中小紧,
外证身体不仁,
如风

431
—- 中 医 # i
( 輿義 K ) ...........................

痹状,
黄蔑桂枝五物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
互 详 脉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上 条 言 六 脉 微 涩 ,
医宗金鉴卷十九

寸口关上小紧,
此条言阴阳寸口关上俱微,
尺中亦小紧,
合而观
之,
可知血痹之脉浮沉,
寸口、
关上、
尺中俱微、
俱涩、
俱小紧也。
微者虚也,
涩者滞也,
小紧者邪也,
故 血 搏 应 有 如 是 之 诊 也 。血痹
外证,
亦身体顽麻,
不知痛痒,
故曰:
如 风 痹 状 。但 不 似 风 痹 ,
历关
节 流 走 疼 痛 也 。主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 者 ,
调养荣卫为本,
祛风散邪
为末也。
〔集 注 〕周 扬 俊 曰 :
此申上条既痹之后,
未能针引以愈,
遂令
寸 口 微 者 。今 则 阴 阳 俱 微 ,
且寸关俱微矣,
且 尺 中 小 紧 矣 。夫小
紧既见于尺,
则邪之入也愈深而愈不得出,
何 也 ?正 虚 之 处 ,
便是
容 邪 之 处 也 。脉 经 内 外 ,
谓之阴阳,
上 下 亦 谓 之 阴 阳 。今尺既小
紧,
则 微 属 内 外 也 明 矣 。若 言 证 以 不 仁 概 之 ,
则疼痛麻木,
每与我
相阻,
其 为 不 仁 甚 矣 ,故 以 风 痹 象 之 ,
非 真 风 痹 也 。于是以黄芪固
卫,
芍药养阴,
桂枝调和荣卫,
托实表里,
驱邪外出;
佐以生姜宣
胃,
大枣益脾,
为至当不易之治也。
黄芪桂枝五物涵方
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温 服 七 合 ,日三服。(- 方有人
参)
夫男子平人,
脉 大 为 劳 ,极 虚 亦 为 劳 。
〔注 〕 男 子 平 人 ,
应得四时五脏平脉,
今六脉大而极虚,
非平
人 之 脉 也 。然 大 而 无 力 ,
劳 役 伤 脾 气 也 ;极 虚 者 ,内 损 肾 阴 精 也 。
此皆欲作虚劳之候,
故有如是之诊也。
〔集 注 〕 李 钐 曰 :
平 人 者 ,形 如 无 病 之 人 。经 云 :
脉病人不病
者 是 也 。劳 则 体 疲 于 外 ,
气 耗 于 中 。脉 大 非 气 盛 也 ,重 按 必 空 濡 ,
乃外有余而内不足之象,
脉 极 虚 则 精 气 耗 矣 。盖 大 者 ,
劳脉之外

432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暴 者 也 ;极 虚 者 ,
劳脉之内衰者也。 V
魏蒸彤曰:
夫男子平人,
脉大为劳,
极 虚 亦 为 劳 。脉 大 者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血搏虚劳病
气盛也,
极虚者,
精气夺也。以二句揭虚劳之总,
而未尝言其大在
何 脉 ?虚 在何经?是 在 主 治 者 ,
随五劳 七 伤 之 故 而 谙 审 之 也 。
人年五六十,
其病脉大者,
瘦 侠 背 行 。若 肠 鸣 、
马刀、
侠瘿者,
皆为劳得之。
〔按 〕 “若 肠 鸣 ”三 字 ,与 上 下 文 不 属 ,
必 是 错 简 。 “侠 癭 ”之
“癭 ”字 ,
当是“瘰 ”字 。每 经 此 证 ,
先劳后瘰、
先瘰后劳者有之,

未见劳癭先后病也,
必是传写之讹。
〔注 〕平 人 年 二 三 十 ,
常得大脉者,
则 多 病 劳 。若 人 年 已 五
六十,
其脉亦大,
不即病劳者,
以气血虽虚,
而火自微也,
火微故不
病 劳 也 。虽 不 病 劳 ,
然气血荣卫,
虚痹不行,
故 为 马 刀 、鼠 疮 、
侠瘰
也 。此 发 明 脉 大 虽 同 ,
为病不同之义也。
劳之为病,
其脉浮大,
手足烦,
春夏剧,
秋冬瘥,
阴寒精自出,
酸削不 能 行 。
〔按 〕 “阴寒精自出”之 “寒 ”字 ,
当是“虚 ”字 ,
是传写之讹。
〔注 〕 此 言 浮 大 为 劳 ,以 详 其 证 也 。手 足 烦 ,即 今 之 虚 劳 ,

心烦热,
阴 虚 不 能藏阳也。阴 虚 精 自 出 ,
即今之虚劳遗精,
阴虚不
能 固 守 也 。酸 削 不 能 行 ,
即今之虚劳膝酸,
削瘦骨痿,
不能起于床
也 。夫 春 夏 阳 也 ,
阴虚不胜其阳,
故 剧 ;秋 冬 阴 也 ,
阴虚得位自起,
故瘥。
〔集 注 〕徐 彬 日 :
脉大既为劳矣,
更 加 浮 ,其 证 则 手 足 烦 ,

阴既不足而阳必盛也。于 是 春 夏 助 其 阳 则 剧 ,
秋冬助其阴则瘥。
阴虚而精自出者,
久则酸削不能行矣。
程林曰:
“寒 ”字 作 “虚 ”字 看 ,
阴虚则气不守,
而精自出矣。
李衫曰:
脉浮大者,
里虚而气暴于外也。四肢者,
诸阳之本,
劳则阳耗。阴 虚 而 生 内 热 ,
故 手 足 烦 。凡 劳 伤 多 属 阴 虚 。当春夏

433
中医
輪象 必 * 丛 朽 (與 藏 版 )

木火盛炎之际,
气 浮 于 外 则 里 愈 虚 ,故 剧 ;
秋冬金水相生之候,

敛于内则外不扰,
故 瘥 也 。肾 藏 精 ,
精 自 出 者 ,肾 水 不 藏 也 ;肾主
医宗金鉴卷十九

骨,
故酸削而不能行也。
男 子 脉 虚 沉 弦 ,无 寒 热 ,
短气里急,
小便不利,
面色白,时目瞑
兼 衄 ,少 腹 满 ,
此为劳使之然。
〔注 〕此 复 申 虚 极 为 劳 ,以 详 其 证 之 义 也 。脉 虚 沉 弦 ,阴阳
俱 不 足 也 ;无 寒 热 ,
是阴阳虽不足而不相乘也•,
短气面白,
时瞑兼
魈,
乃 上 焦 虚 而 血 不 荣 也 ;里 急 ,
小便不利,
少腹满,乃下焦虚而气
不 行 也 。凡 此 脉 证 ,
皆因劳而病也,
故曰:
此为劳使之然。
男子面色薄者,
主渴及亡血,
卒 喘 悸 。脉 浮 者 ,
里虚也。
〔按 〕 “脉 浮 者 ,
里 虚 也 ”当 是衍文。
〔注 〕 此 复 申 虚 劳 面 色 白 ,
互 详 其 证 之 义 也 。面色白不因衄
者,
是 血 不 内 生 也 ;因 衄 者 ,
是 血 亡 于 外 也 。今 曰 面 色 薄 ,
谓面色
浅淡不华,
亦 不 足 之 色 也 。故 主 津 液 不 足 之 渴 ,
及吐衄亡血,
气虚
卒 喘 ,血 虚 卒 悸 也 。
〔集 注 〕李 釤 曰 :
此 节 以 亡 血 为 主 。《内经》云 :精 明 五 色 者 ,
气 之 华 也 。又 云 :心 之 华 在 面 ,
其 充 在 血 脉 。劳 则 气 耗 火 动 ,
逼血
妄行,
必 致 亡 血 。盖 血 主 濡 之 ,
血亡则精采夺而面色薄,
津液去而
烦 且 渴 矣 。又 劳 者 ,
气 血 俱 耗 。肺 主 气 ,
气 虚 则 喘 ;心 主 血 ,
血虚
则 悸 。卒 者 ,
猝然见此病也。
男 子 脉 浮 弱 而 涩 ,为 无 子 ,
精气清冷。
〔注 〕男 子 之 脉 浮 大 而 虚 者 ,
为 虚 劳 也 。浮 弱 而 涩 者 ,
则为
精气清冷,
故为无子也。
夫失精家,
少腹弦急,
阴 头 寒 ,目 眩 ,
发落,
脉 极 虚 、1 C、
迟,为
清 谷 亡 血 失 精 。脉 得 诸 芤 动 微 紧 ,
男子失精,
女子梦交,
桂枝龙骨
牡蛎汤主之。
〔按 〕 此 条 “亡 血 失 精 ”之 下 等 句 ,
与 上 文 义 不 属 ,当另作一

434
中医輪4
* 读 丛 书 (典藏版

条在后。
〔注 〕 失 精 家 ,
谓 肾 阳 不 固 精 者 也 。少 腹 弦 急 ,虚 而 寒 也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血瘦虚劳病
阴头寒,
阳气衰也。 目眩,
精 气 亏 也 。发 落 ,
血 本 竭 也 。若诊其脉
极虚而芤迟者,
当知极虚为劳,
芤则亡血,
迟则为寒,
故有清谷、

血、
失精之证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肾 主 闭 藏 ,
肝主疏泄,
失精则过于疏泄,

少 腹 弦 急 也 。阴 头 为 宗 筋 之 所 聚 ,
真阳日亏,
故 阴 头 寒 也 。 目眩
则精衰,
发落则血竭,
是 以 脉 虚 芤 迟 也 。虚 主 失 精 ,
芤主亡血,

主下利清谷也。
李釤曰:
肝 主 藏 血 ,肾 主 藏 精 ,
亡 血 失 精 ,则 肝 肾 俱 虚 矣 。少
腹者,
肝、肾之部,
今少腹弦急,
以 肝 肾 两 亏 ,则里气 虚 而 张 急 加 弦
也 。肝 主 筋 ,
前阴者,
宗筋之所聚,
肝 衰 故 阴 头 寒 也 。肝 藏 血 ,

窍于目,
肾主骨,
骨之精为瞳子,
又肾之华在发,
发者血之余,
此肝
肾两虚,
故 目 眩 发 落 也 。芤 脉 者 ,
浮沉有,
中间无,
似中空芤草,

名 芤 脉 。此 亡 血 之 脉 ,以 脉 者 血 之 府 ,
血 虚 则 脉 亦 虚 也 。迟 为 在
脏,
迟则为寒,
脉极虚芤迟,
则 其 证 亦 虚 。清 谷 者 ,
大便完谷不化
也 。此 虚 劳 在 肝 、
肾二经者也。
男子平人,
脉虚弱细微者,
善盗汗也。
〔按 〕此 节 脉 证 不 合 ,
必有脱简,
故不释。
脉沉、
小、迟 ,名 脱 气 。其 人 疾 行 则 喘 喝 ,
手足逆寒,
腹满,

则溏泄,
食不消化也。
〔注 〕 脉 沉 、
细、迟,
则阳大虚,
故 名 脱 气 。脱 气 者 ,
谓胸中大
气虚少,
不充气息所用,
故疾行喘喝也。阳虚则寒,
寒 盛 于 外 ,四
末 不 温 ,故 手 足 逆 冷 也 。寒 盛 于 中 ,
故腹满溏泄,
食不消化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脉沉、
小、迟,
其 为 阳 衰 无 疑 。沉 、小 、
迟三
脉相并,
是阳气全亏,
故 名 脱 气 。其 躯 为 空 壳 ,
疾行则气竭而喘
喝,
四肢 无 阳 而 寒 ,
腹中无阳而满,
甚则胃虚极而溏泄,
脾虚极而

435
中医
犒康 必 读 丛 书 (典藏娱

食不化也。
李釤曰:
此脾、
肺、肾 三经俱病也。肺 主 气 ,
气为阳,
沉、小、

医宗金鉴卷十九

皆阳气虚衰之脉,
故 为 脱 气 。疾 行 则 喘 喝 ,
以肺主出气,
而肾主纳
气,
为生气之原,
呼吸之门,
若真元耗损,
则气虚不能续息,
肺无所
出,
肾无所纳,
故喘喝,
此 肺 肾 病 也 。又 脾 主 四 肢 ,
四肢者,
诸阳之
本 。逆 寒 者 ,
阳 虚 不 温 四 末 也 。腹 满 者 ,
脾经入腹,
气虚中满也。
溏泄食不化者,
此脾虚不能运磨水谷,
多见 鹜 溏 飧 泄 之 证 也 。
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
大 则 为 芤 ;减 则 为 寒 ,
芤则为虚,虚寒相
搏,
此 名 为 革 。妇 人 则 半 产 漏 下 ,
男 子 则 亡血失精。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辨 脉 法 》中 ,
不复释。
脉 得 诸 芤 动 微 紧 ,男 子 失 精 ,女 子 梦 交 ,桂 枝 龙 骨 牡 蛎 汤
主之。
〔注 〕 脉 得 诸 芤 动 微 紧 者 ,
谓概虚劳之诸脉而为言也,
非谓
芤动微紧,
仅主男子失精,
女 子 梦 交 之 候 也 。通 举 男 女 失 精 之 病 ,
而用桂枝龙骨牡飯汤者,
调阴阳和荣卫,
兼固涩精液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失精之家,
脉复不一,
苟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以虚阴而挟火则失精,
女 子 以 虚 阴 而 挟 火 则 梦 交 。主以桂枝
龙骨牡蛎汤者,
盖阴虚之人,
大概当助肾,
故以桂枝、
芍药通阳固
阴,
甘草、
姜、枣和中,
龙骨、
牡蛎固精也。
桂枝龙骨牡蠕涵方
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龙骨
牡蛎各三两

上七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虚劳里急,
悸衄,
腹 中 痛 ,梦 失 精 ,
四肢疢疼,
手足烦热,
咽干
□燥,
小建中汤主之。
〔注 〕 虚 劳 云 云 者 ,
概 虚 劳 之 证 而 言 也 ,非 谓 虚 劳 之 证 ,
止于
此也,
故 下 文 有 诸 不 足 之 说 也 。均 主 以 小 建 中 汤 者 ,
欲小小建立

436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中虚之意。合 下 六 节 ,
皆论虚劳,
各有所主之方也。
小 _中 涵 方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血痹虚劳病
桂 枝 三 两 甘 草 (炙)三 两 大 枣 十 二 枚 芍 药 六 两 生 姜 二 两

胶饴一升

上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去 滓 ,内 胶 饴 ,
更上微火消解,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呕 家 不 可 用 建 中 汤 ,
以甜故也。
虚 劳 里 急 ,诸 不 足 ,
黄芪建中汤主之。
〔注 〕所 谓 虚 劳 里 急 诸 不 足 者 ,
亦该上条诸不足证之谓也。
黄 芪 建 中 汤 ,建 立 中 外 两 虚 ,
非 单 谓 里 急 一 证 之 治 也 。桂 枝 龙 骨
牡蛎汤,
即桂枝汤加龙骨、
牡 蛎 ;小 建 中 汤 ,
即桂枝汤加胶饴;黄芪
建中汤,
即桂枝汤加胶饴、
黄 芪 也 。故 尝 因 是 而 思 仲 景 以 一 桂 枝
汤出入加减,
无往不利如此,
何 后 世 一 见 桂 枝 ,即 为 伤 寒 发 汗 之
剂 ?是 但 知 仲 景 用 桂 枝 汤 治 伤 寒 ,
而不知仲景用桂枝汤治虚劳
也 。若 知 桂 枝 汤 治 虚 劳 之 义 ,
则 得 仲 景 心 法 矣 。盖桂枝汤辛甘而
温之品也,
若啜粥温覆取汗,
则 发 散 荣 卫 以 逐 外 邪 ,即 经 曰 :
辛甘
发散为阳,
是 以 辛 为 主 也 ;若 加 龙 骨 、
牡蛎、
胶饴、
黄芪,
则补固中
外 以 治 虚 劳 ,即 经 曰 :
劳者温之,
甘药调之,
是以温以甘为主也。
由此推之,
诸药之性味功能、
加 减 出 入 ,其 妙 无 穷 也 。
〔集 注 〕魏 蒸 彤 曰 :气 虚 甚 ,
加 黄 芪 ;津 枯 甚 ,
加 人 参 ,以治虚
劳 里 急 。此 言 里 急 非 单 指 里 急 之 谓 也 ,
乃虚劳诸不足腹痛之谓
也 。故 名 其 方 为 建 中 ,
正所以扶持其中气,
使渐生阴阳,
达于荣
卫,
布于肢体也。
尤怡曰:
里虚脉急,
腹 中 当 引 痛 也 。诸 不 足 者 ,
阴阳诸脉俱不
足,
而眩悸喘喝,
失精亡血等证,
相 因 而 至 也 。急 者 缓 之 必 以 甘 ,
不足者补之必以温,
而充虚塞空,
则黄芪尤有专长也。
黄芪建中涵方
于小建中汤内,
加黄芪一两半,
余依上法。

437
t胃 t 、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气短胸满者,
加 生 姜 ;腹 满 者 ,
去枣加茯苓一两半;
及疗肺
虚 损 不 足 补 气 ,加 半 夏 三 两 。
医宗金鉴卷十九

虚劳腰痛,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者,
八味肾气圆主之。
〔注 〕 虚 劳 之 人 腰 痛 ,肾 气 虚 而 不 行 也 ,
少腹拘急,
小便不
利,
膀胱气虚不化也,
主 以 八 味 肾 气 丸 温 补 下 焦 。 肾与膀胱表里
之 气 足 ,而 腰 痛 ,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
未有不愈者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腰 者 肾 之 外 候 ,
肾 虚 则 腰 痛 ;肾与膀胱为表
里,
不得三焦之阳气以决瀆,
则 小 便 不 利 而 少 腹 拘 急 矣 。与是方
以益肾间之气,
气 强 则 便 溺 行 ,而少腹拘急亦愈矣。
尤怡曰:
虚劳之人,
损伤少阴肾气,
是以腰痛,
少腹拘急,
小便
不利 。以八味肾气丸补阴之虚,
可以生气;
助阳之弱,
可以化水,
乃补下治下之良剂也。
八味肾气圆方 见妇人杂病中
虚劳 虚 烦 不 得 眠 ,酸 枣 汤 主 之 。
〔注 〕 因 虚 劳 而 烦 ,
是 虚 烦 也 。因 虚 烦 而 不 得 眠 ,
是虚烦不
得 眠 也 。故 主 以 酸 枣 仁 汤 ,
专治虚烦,
烦去则得眠也。
〔集 注 〕李 衫 曰 :
虚烦不得眠者,
血虚生内热,
而阴气不敛
也 。《内经》云 :气 行 于 阳 ,阳 气 满 ,
不 得 入 于 阴 ,阴 气 虚 ,
故目不
得 瞑 。酸 枣 汤 养 血 虚 而 敛 阴 气 也 。
酸枣涵
酸枣仁二升甘草-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劳二两

上 五 味 ,以 水 八 升 ,
煮酸枣仁,
得 六 升 ,内 诸 药 ,
煮取三升,分
温三服。
五劳极虚,
臝瘦腹满,
不 能 饮 食 。食 伤 、
忧伤、
饮 伤 、房 室 伤 、
饥伤、
劳伤、
经络营卫气伤,
内有干血,
肌肤甲错,
两目黯黑,
缓中
补虚,
大黄廑虫丸主之。
〔按 〕 “缓 中 补 虚 ”四 字 ,
当在不能饮食之下,
必是传写之讹。

438
中医
榀 求
必 读 丛 书 (典藏扳

〔注 〕 五 劳 所 伤 ,
久之令人极虚羸瘦,
腹中虚满,
不能饮食,
宜缓中补虚,
如 前 之 建 中 等 方 也 。原 其 所 伤 之 道 ,
不止过劳伤气,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血搏虚劳病
房室伤精也,
即饮食伤胃,
饥过伤脾,
渴过伤肾,
忧思伤心,
罢极伤
肝,
过言伤肺,
皆 令 人 经 络 营 卫 气 伤 。是 以 劳 热 煎 熬 ,内 有 干 血 ,
故 肌 肤 不 润 ,甲 错 如 鳞 也 ;两 目 不 荣 ,
黯 黑 不 明 也 。似 此 干 血 之
证,
非缓中补虚之剂所能治,
故主以大黄廑虫丸,
攻热下血,
俾瘀
积去而虚劳可复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此 条 单 指 内 有 干 血 而 言 。夫 人 或 因 七 情 ,
或因饮食,
或因房劳,
皆令正气内伤,
血脉凝积,
致有干血积于中,
而 抵 羸 见 于 外 也 。血 积 则 不 能 以 濡 肌 肤 ,
故 肌 肤 甲 错 ;不 能 营 于
目,
则 两 目 黯 黑 。与 大 黄 廑 虫 丸 以 下 干 血 ,
则邪 除 正 旺 矣 ,非 大 黄
廑虫丸能缓中补虚也。
尤怡曰:
内有干血不去,
适足以留新血而渗灌不周,
故去之不
可 不 早 也 。此 方 润 以 濡 其 干 ,
虫以动其瘀,
通以去其闭,
而以地
黄、
芍药、
甘草和养其虚,
攻血而仍滋夫血也。
大黄廑虫丸方
大 黄 ( 蒸 )十 分 黄 芩 二 两 甘 草 三 两 桃 仁 一 升 杏 仁 一 升

芍药四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廑虫半升蛴螬一升

干地黄十两

上十二味,
末之,
炼蜜为丸,
小豆大,
酒 饮 服 五 丸 ,日三服。
虚劳诸不足,
风气百疾,
薯蓣圆方主之。
〔注 〕 虚 劳 诸 不 足 者 ,
谓五劳、
诸虚、
百 损 也 。上 条 以 热 伤 干
血为言,
此 条 以 风 气 百 疾 立 论 。热 伤 其 上 之 血 分 ,
则病肺痈•,
热伤
其下之血分,
则 病 干 血 。风 中 其 外 之 气 分 ,
则 病 肺 痿 ;风 中 其 内 之
气分,
则 病 百 疾 。主 之 以 薯 蓣 丸 ,
散诸风邪,
补诸不足,
滋诸枯槁,
调诸荣卫,
故其药温润共剂,
补散同方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虚劳不足证,
多有兼风者,
正不可着急治风

439
中医,14皮
豕 , ^ i 與藏較)________

气,
故 仲 景 以 四 君 、四 物 ,
养 其 气 血 ;麦 冬 、
阿胶、
干姜、
大枣,
补其
肺胃;
而以桔梗、
杏仁、
开 提 肺 气 ;桂 枝 行 阳 ;
防风运脾;
神曲开郁;
医宗金鉴卷十九

黄 卷 宣 肾 ;柴 胡 升 少 阳 之 气 ;白 蔹 化 入 营 之 风 。虽 有 风 气 未 尝 专
治之,
谓 正 气 运 而 风 气 自 去 也 。然 以 薯 蓣 名 丸 者 ,
取其不寒不热,
不燥不滑,
脾肾兼宜,
故多用以为君,
则诸药相助以为理耳。
薯蓣圖方
薯 蓣 三十 分 当归 桂 枝曲 干 地 黄 豆 黄 卷 各 十 分 甘
草 二 十 八 分 人 参 七 分 芎 劳 芍 药 白 术 麦 门 冬 杏仁各六
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
防 风 六 分 大 枣 (为膏 )百枚
上二十一味,
末之,
炼蜜和丸,
如弹子大,
空腹酒服一丸,
一百
丸为剂。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问 曰 :热 在 上 焦 者 ,
因 咳 为 肺 癭 。肺 癭 之 病 ,
从何得之? 师
曰 :或 从 汗 出 ,
或从呕吐,
或从消渴,
小便利数,
或从便难,
又被快
药下利,
重 亡 津 液 ,故 得 之 。 曰 :寸 口 脉 数 ,其 人 咳 ,
□中反有浊睡
涎沬者何? 师曰:为 肺 癭 之 病 。若 □ 中 辟 辟 燥 ,
咳即胸中隐隐痛,
脉反滑数,
此为肺痈,
咳睡脓血。
〔注 〕 热 在 上 焦 ,
不咳,
不病肺痿也。因热病咳,
则为肺痿。
肺热致痿之由,
非 止 一 端 。或 从 汗 出 ,
或从呕吐,
或从消渴,
小便
数利,
或从便难,
又被快药下之,
重亡津液,
故 令 肺 热 千 痿 也 ^肺
热干痿,
则清肃之令不行,
水 精 四 布 失 度 ^脾 气 虽 散 ,
精液上归于
肺,
而肺不但不能自滋其干,
亦不能内洒陈于脏腑,外输精于皮毛
也 。其 精 液 留 贮 胸 中 ,
得热煎熬,
变为涎沫,
侵肺作咳,
唾之不已,
故干者自干,
唾者自唾,
愈唾愈干,
痿 病 成 矣 。若 口 中 辟 辟 干 燥 ,
不吐浊唾涎沫,
每咳即胸中i f 隐 而 痛 ,
脉数而滑,
不数而虚,
则非
中医_ i
必 读 从 书 (與 藤 版 )

肺 痿 乃 为 肺 痈 。久 则 痈 成 脓 溃 ,
不唾涎沫,
而必咳唾脓血矣。
〔集 注 〕周 扬 俊 日 :
喻 昌 云 :行 动 数 武 ,
气即喘鸣,
冲击连声,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肺瘦肺痈咳嗽上气病
痰 始 一 应 。《金 匮 》治 法 ,
贵得其精意,
大要缓而图之,
生胃津,

肺燥,
下 逆 气 ,开 积 痰 ,
止 浊 唾 ,补 真 气 ,
以 通 肺 之 小 管 ;散 火 热 ,

复 肺 之清肃。如 半 身 痿 废 及 手 足 痿 软 ,
治之得法,
亦 能 复 起 。而
肺近在胸中,
呼吸所关,
可 不 致 力 乎 ?肺 痈 属 在 有 形 之 血 ,
血结宜
骤 攻 ;肺 痿 属 在 无 形 之 气 ,
气 伤 宜 徐 理 。故 痈 为 实 ,
误以肺痿治
之,
是 为 实 实 ;痿 为 虚 ,
误以肺痈治之,
为 是 虚 虚 。此 辨 证 用 药 之
大 略 也 。然 两 手 寸 口 之 脉 ,
原为手太阴肺脉,
此云寸口脉数,
云滑
数,
云数实,
云数虚,
皆指左右三部统言,
非如气口独主右关之上
也 。其 人 咳 ,口中反有 浊 唾 涎 沫 ,
顷之遍地者为肺痿,
言咳而口中
不 干 燥 也 。若 咳 而 口 中 辟 辟 燥 ,则 是 肺 已 结 痈 ,
火热之毒,
出现于
口,
咳声上下,
触动其痈,
胸 中 即 隐 隐 而 痛 。其 脉 必 见 滑 数 有 力 ,
正 邪 气 方 盛 之 征 也 。数 虚 、
数实之脉,
以之分别肺痿肺痈,
是则肺
痿当补,
肺痈当泻也可知矣。
又 云 :才 见 久 咳 ,
先 须 防 此 两 证 。肺 痈 由 五 脏 蕴 祟 之 火 ,
与胃
中 停 蓄之热,
上 乘 乎 肺 ;肺 受 火 热 熏 灼 ,
血为之凝,
痰为之裹,
遂成
小 痈 。所 结 之 形 渐 长 ,
则肺日胀而胁骨日昂,
乃至咳声频并,
痰浊
如 胶 ;发 热 畏 寒 ,日 晡 尤 甚 ;面 红 鼻 燥 ,
胸 生 甲 错 。始 先 即 能 辨 其
脉证,
属表属里,
极力开提攻下,
无不愈者,
迨至血化为脓,
肺叶朽
坏,
倾囊吐出,
始识其证,
十死不救,
嗟无及矣。
沈明宗曰:
此 肺 痿 肺 痈 之 辨 也 。心 居 上 ,肾 水 不 足 ,
心火刑
金,
为热在上焦,
肺阴日消,
气逆则咳,
故 致 肺 痿 。然 本 经 明 其 始
病之因,
或从病后阴虚,
过汗伤液,
呕吐伤津,
消渴,
血 虚 津 竭 ;或
利小便,
数而伤阴•,
或大便难,
反 被 快 药 下 利 而 重 亡 津 液 ,以致肺
金枯燥,
虚热熏蒸,
故寸口脉数,
其人咳嗽,
气弱不振,
津液不布,
化 为 浊 唾 涎 沫 而 成 肺 痿 。若 口 中 辟 辟 燥 ,咳 即 胸 中 隐 隐 痛 者 ,

441
中医
捣咸 必 读 丛 书 (典蘧扳

风寒侵人肺中,
凝滞荣血为痈,
故 脉 滑 数 而 咳 唾 脓 血 。 因无形虚
热致痿,
故 脉 数 虚 ;因 有 形 气 血 凝 滞 成 痈 ,
故 脉 数 实 。此明肺痈属
医宗金鉴卷十九

实、
肺痿属虚也。
脉数虚者为肺痿,
数实者为肺痈。
〔注 〕 此 详 申 上 条 肺 痿 、肺 痈 之 脉 也 。肺 痿 得 之 于 热 亡 津
液,
虚 邪 也 ,故 脉 数 而 虚 ;
肺痈得之于热毒蓄结,
实邪也,
故脉数
而实。
〔集 注 〕 李 衫 曰 :潘 硕 甫 云 :痿 与 痈 ,
皆热在上焦,
其脉皆数,
皆咳,
亡津液,
未 有 异 也 。但 痿 属 肺 气 虚 而 亡 津 ,
虽有热亦不烈,
故不至燥涸,
虽咳而口中有浊唾涎沫,
故 脉 虽 数 而 虚 也 。痈则气
壅血凝,
邪实而热烈,
故 津 液 亡 而 更 觉 干 涸 ,口 中 辟 辟 燥 ,
咳即胸
中 隐 痛 。津 液 既 涸 ,脉 应 涩 滞 而 反 滑 数 者 ,蓄 热 腐 脓 ,脉 故 数
实也。
尤怡曰:
痿者萎也,
如草木之萎而不荣,
为 津 亡 而 肺 焦 也 ;痈
者壅也,
如土之壅而不通,
为 热 聚 而 肺 癀 也 。故 其 脉 有 虚 实 不 同 ,
而其数则一也。
问 日 :病 咳 逆 ,
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
吐之则死,
其脉何类? 师 日 :寸 口 脉 微 而 数 ,
微则为风,
数则为热•,
微则汗出,
数 则 恶 寒 。风 中 于 卫 ,
呼 气 不 入 ;热 过 于 荣 ,
吸 而 不 出 。风 伤 皮
毛,
热 伤 血 脉 。风 舍 于 肺 ,
其人则咳,
□干,
喘满,
咽燥不渴,
时睡
独沬,
时 时 振 寒 。热 之 所 过 ,
血为之凝滞,
蓳结痈脓,
吐如米粥。
始萌可救,
脓成则死。
〔按 〕 “肺 痈 ”之 上 ,
当有“肺 痿 ”二 字 ,
不然本文论肺痿之义,
则无着落,
必 是 脱 简 。脉 微 之 三 “微 ”字 ,
当 是 三 “浮 ”字 。微字文
气不属,
必是传写之讹。
〔注 〕病 咳 逆 者 ,
何以知为肺痿肺痈也?咳而不渴,
浊唾涎
沫,
脉 数 而 虚 ,是 以 脉 证 知 为 _ 痿 也 。 口 中 干 燥 ,
胸中隐痛,
脉数

442
中医 輪 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吟 )
\

而实,
是 以 脉 证 知 为 肺 痈 也 。至 于 所 以 受 病 之 由 ,
肺痿前已言之,
而肺痈则未尝言也,
故又取所以致热而病肺痿肺痈之由,
互为详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悉 发 明 也 。寸 口 肺 脉 也 ,
肺 脉 当 浮 涩 而 短 ;今 浮 而 数 ,
是以知浮则
为风,
数 则 为 热 。初 病 风 热 ,
外抟皮毛,
则荣卫受邪,
故汗出而恶
寒 也 。末 传 风 热 ,内 舍 于 肺 ,
则 荣 卫 分 病 。病 肺 痿 者 ,
属风热伤于
卫气,
气分有津液而无血,
津液为之浊,
故其为证,
咳而不吐脓血,
唾浊涎 沫 也 。病 肺 痈 者 ,
属风热伤于营血,
血分有血而无津液,

为之凝蓄,
故其为证,
咳而不唾涎沫,
吐 脓 血 如 米 粥 也 。其发热汗
出,
恶寒恶风,
咳而喘满,
咽燥不渴,
呼气不人,
吸气不出,
则为痿、
痈 。互 相 兼 有 必 然 之 证 也 。呼 气 不 人 ,
吸气不出,
乃言其呼吸气
促,
难出难人,
非 竟 不 出 人 也 。始 萌 可 救 ,
谓 肺 伤 尚 浅 。脓 成 则
死,
谓 肺 已 坏 矣 。盖 示 人 图 治 于 早 ,
又特为肺痈而淳谆言之也。
肺痈,
喘不得卧,
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注 〕此 承 上 条 ,以 明 急 治 之 义 也 。肺 痈 者 ,
谓口中辟辟干
燥,
胸中隐隐作痛,
脉 数 实 也 。而 更 加 喘 不 得 卧 ,
是邪壅肺甚急,
故 以 葶 苈 大 枣 泻 肺 汤 ,大 苦 大 寒 ,峻 泻 肺 邪 ,
恐稍迁延,
脓成则
死矣。
葶苈大枣泻肺涵方
寧 菌 (熬令黄色,
捣丸,
如弹子大) 大赛十二枚

上先以水三升,
煮 枣 ,取 二 升 ,
去枣,
内葶苈,
煮 取 一 升 ,顿 服 。
〔集 解 〕赵 良 曰 :
此 治 肺 痈 吃 紧 之 方 也 。肺 中 生 痈 ,不 泻 何
待 ?恐 日 久 痈 脓 已 成 ,
泻 之 无 益 。 日久肺气已索,
泻之转伤,
乘其
血 结 而 脓 未 成 ,当急以泻之之法夺之。况 喘 不 得 卧 ,
不亦甚乎。
肺痈,
胸满胀,
一身面目浮肿,
鼻塞清涕出,
不 闻 香 臭 酸 辛 ,咳
逆上气,
喘鸣迫塞,
葶 苈 大 枣 泻 肺 汤 主 之 。方见上
〔注 〕此 承 上 条 ,
互 详 其 证 ,以 同 其 治 也 。肺 痈 胸 胀 而 满 ,咳
逆上气,
喘鸣迫塞,
一身面目浮肿,
鼻塞清涕出,
不闻香臭 酸 辛 ,是

443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蘧 M )

邪外塞皮毛,
内 壅 肺 气 ,比之 喘 不 得 卧 ,
殆 尤 甚 焉 。亦以葶苈大枣
泻肺汤者,
因其脓未成故也。
医宗金鉴卷十九

咳而胸满,
振寒脉数,
咽干不渴,
时出浊睡歷臭,
久久吐脓如
米粥者,
为 肺 痈 ,桔 便 汤 主 之 。
〔注 〕 咳 而 胸 满 ,
振寒脉数,
咽干不渴,
时出浊唾腥臭,
久久
吐脓如米粥者,
此 为 肺 痈 证 也 。肺 痈 尚 未 成 脓 实 邪 也 ,
故以葶苈
之 剂 泻 之 ;今 已 溃 后 虚 邪 也 ,
故以桔梗之苦,
甘草之甘,
解肺毒、

痈 脓 也 。此 治 已 成 肺 痈 ,
轻而不死者之法也。
〔集 注 〕 高 世 栻 曰 :
吐如米粥亦脓也,
何以上文云脓成则死?
若 谓 如 米 粥 者 非 脓 ,上 文 既 曰 :
蓄结痈脓,
吐 如 米 粥 ;此又云:吐脓
如 米 粥 。既 吐 脓 矣 ,
奚有始萌、
脓 成 之 别 也 ?愚 曰 :
上文先咳逆,
而呼吸不利,
后凝滞而血脉成脓,
阴阳血气皆伤,
故 脓 成 则 死 。若
上节言肺痈而气机不利,
此 节 言 肺 痈 而 经 络 不 和 ;病 阳 气 者 不 伤
阴,
病血脉者不伤阳,
故 可 治 也 。如 但 以 “始 萌 可 救 ,
脓成则死”
二语尽之,
是以辞害志也,
奚可乎?
桔梗涵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分温再服,
则吐脓血也。
肺癭吐涎沬而不咳者,
其人不渴,
必遗尿,
小 便 数 。所 以 然
者 ,以 上 虚 不 能 制 下 故 也 。此 为 肺 中 冷 ,
必眩多涎睡,
甘草干姜汤
以温之。若 服 汤 已 ,
渴者,
属消渴。
〔注 〕 咳 而 不 吐 涎 沫 者 ,
肺 燥 咳 也 ;咳 而 吐 涎 沫 者 ,肺 热 痿
也 。若 似 肺 痿 之 吐 涎 沫 而 不 咳 者 ,
此为肺中有冷饮,
非为肺中成
热 痿 也 。肺 中 冷 则 其 人 必 不 渴 ,
遗尿小便数,
头 眩 多 涎 唾 。所以
然者,
以上焦阳虚,
不能约制下焦阴水,
下焦之水泛上而唾涎沫,
用 甘 草 干 姜 汤 以 温 散 肺 之 寒 饮 也 。如 服 汤 已 渴 者 ,属 消 渴 ,
谓始
先不渴,
服温药即转渴者,
不但非肺中热,
亦非肺中冷,
乃胃中热
中 医 •减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也,
则不当以属肺 中 冷 寒 饮 治 之 ,当 以 属 胃 中 热 消 渴 治 之 也 。
甘草干薆涵方
甘 草 (炙)四 两 干 姜 (炮)二两 订
上叹咀,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五 合 ,
去滓,
分温再服。 正

咳而上气,
喉中水鸡声,
射干麻黄汤主之。 景

〔注 〕 咳 逆 上 气 ,
谓 咳 则 气 上 冲 逆 也 。上 条 发 明 不 咳 而 吐 涎 书

沫者,
非为肺痿,
是 为 肺 冷 也 。此 条 发 明 咳 而 不 吐 涎 沫 者 ,亦非肺 匮
痿,
亦 为 肺 冷 也 。上 条 以 不 渴 ,
小便数,
多唾涎沫为肺中冷,
故以 要

干姜佐甘草,
是 以 温 中 为 主 也 。此 条 以 气 上 逆 ,
喉中有水鸡声为 注
肺经寒,
故以生姜佐麻黄,
是 以 散 外 为 主 也 。病 同 冷 饮 ,
而有在外 肺

在内之别;方同 辛 温 ,而 有 主 温 主 散 之 异 也 。水 鸡 声 者 ,
谓水与气 i市
相触之声,
在喉中连连不绝也。 痈

射干痳黄涵方 嗽

射 干 三 两 麻 黄 四 两 生 姜 四 两 细 辛 紫 菀 款 冬 花各三 5
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半升

上九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麻黄两沸,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
三升,
分温三服。
〔集 解 〕程 林 曰 :咳 而 上 气 ,如 水 鸡 声 连 连 不 绝 者 ,是 汤 主
之 。《内经》曰 :肺 苦 气 上 逆 ,急 食 苦 以 泻 之 。射 干 、
紫菀之苦,

以泄逆气也。以 辛 泻 之 ,
麻黄、
生姜、
细辛、
半夏、
款冬花之辛,

以泻风邪也。 以 酸 收 之 ,
以酸补之,
五味子之酸,
以 补 不 足 。虚则
补其母,
大枣之甘,
所以补其母也。
大逆上气,
咽喉不利,
止逆下气者,
麦门冬汤主之。
〔按 〕大逆上 气 之 “大 ”字 ,
当是“火 ”字 ,文 义 病 药 始 属 ,
必是
传写之讹。
〔注 〕 咳 而 上 气 ,咽 喉 有 水 鸡 声 而 连 连 者 ,是 寒 饮 上 逆 也 。
今咳而上气,
咽喉无水鸡声而不利者,
是 火 气 上 逆 也 。不 利 者 ,

445
中医
临處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咽喉若有物相碍,
不 爽 利 也 。主 之 以 麦 门 冬 汤 ,
止其火逆,下其上
气也。
医宗金鉴卷十九

麦门冬涵方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
率十二枚
上六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温 服 一 升 ,日三,
夜一服。
〔集 解 〕周 扬 俊 曰 :喻 昌 云 :
此 胃 中 津 液 枯 燥 ,虚 火 上 炎 之
证,
麦 冬 汤 乃 治 本 之 良 法 也 。夫 用 降 火 之 药 而 火 反 升 ,
用寒凉之
药而热转炽者,
不惟无益,
而 反 害 之 。凡 病 有 胃 气 则 生 ,
无胃气即
死 ,胃 气 者 ,
肺 之 母 气 也 。本 草 有 知 母 之 名 者 ,谓 肺 借 其 清 凉 ,

清 凉 为 肺 之 母 也 。有 贝 母 之 名 者 ,
谓肺借其豁痰实,
豁痰为肺之
母 也 。然 屡 施 于 火 逆 上 气 ,
咽喉不利之证,
而屡不应,
名不称矣。
孰知仲景有此妙法,
于麦冬、
人参、
甘草、
粳米大补中气、
大生津液
队中,
增人半夏之辛温一味,
其利咽下气,
非半夏之功,
实善用半
夏 之 功 ,擅 古 今 未 有 之 奇 矣 。
咳逆上气,
时时睡浊,
但 坐 不 得 眠 ,皂 荚 圆 主 之 。
〔注 〕 咳 逆 上 气 ,
喉中有水鸡声者,
是寒饮冲肺,
射干麻黄汤
证 也 。咳 逆 上 气 ,
咽喉不利者,
是 火 气 冲 肺 ,麦 门 冬 汤 证 也 。今咳
逆上气,
惟时时唾浊,
痰 涎 多 也 。但 坐 不 得 卧 ,
气 逆 甚 也 。此痰气
为病,
非 寒 饮 亦 非 火 气 。主 之 以 皂 荚 丸 者 ,
宣导其痰,
通达其气
也 ;佐 枣 膏 之 甘 ,
以 药 性 懔悍缓其势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浊唾壅塞于肺,
则不得卧,
故时时唾浊也。
皂荚味辛咸,
辛 能 散 ,咸 能 软 ,
宣壅导滞,
利窍消风,
莫 过 于 此 。故
咳 逆 上 气 ,时 时 唾 浊 ,
坐 不 得 卧 者 宜 之 。然 药 性 懔 悍 ,
佐枣膏之
甘,
以缓其药势。
魏荡彤曰:
咳逆上气,
时时吐浊,
但坐不得眠,
则 较重于喉中
水 鸡 声 者 矣 。声 滞 者 ,
挟 外 感 之 因 ;唾 浊 则 内 伤 之 故 ;但 坐 不 得

446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輿藏版

卧,
而 肺 痈 之 证 将 成 矣 。是 上 焦 有 热 ,
痰血包裹,
结聚成患,
不可
不急为宣通其结聚,
而后可津液徐生,
枯 干 获 润 也 。皂 荚 丸 主 之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皂荚驱风理痹,
正 为 其 有 除 瘀 涤 垢 之 能 也 。咳 逆 上 气 ,
时时唾浊,
胸 膈 恶 臭 之 痰 血 已 结 ,可 不 急 为 涤 荡 ,
使 之 湔 洗 不 留 乎 ?如今用
皂荚澡浴以除垢腻,
即 此 理 也 。用 丸 俾 徐 徐 润 化 ,自 上 而 下 ,
而上
部 方 清 。若 用 汤 直 泻 无 余 ,
不能治上部之胶凝矣,
古人立法诚善
哉 。此 为 预 治 肺 痈 将 成 者 主 治 也 。
皂荚丸方
阜 英 (刮去皮,
用酥炙)八两
上 一 味 ,末 之 ,蜜 丸 梧 子 大 ,以 枣 膏 和 汤 ,服 三 丸 ,日三夜
一服。
上 气 ,面 浮 肿 ,
肩息,
其 脉 浮 大 不 治 ,又 加 利 尤 甚 。
〔注 〕 上 气 ,
谓 咳 逆 上 气 也 。面 浮 肿 ,
谓 面 目 浮 肿 也 。肩 息 ,
谓 喘 也 。其 脉 浮 大 不 治 ,
又加利尤甚,
谓 脉 证 两 虚 ,已 属 不 治 ,

加利,
则上喘下利,
阴阳两脱,
脉证相反,
故曰:
尤甚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此言肺痈之证,
元气惫者,
为 难 治 也 。谓肺
痈由风则风性上行,
必 先 上 气 。若 兼 面 浮 肿 ,
肩 息 ,气 升 不 降 也 。
又 脉 浮 大 ,元 气 不 能 复 敛 ,
则补既不可,
汗又不可,
况内外皆逆气,
非风之比,
可 尽 汗 泄 乎 ?故 云 不 治 。加 利 则 阳 从 上 脱 ,
阴从下脱,
故曰尤甚。
尤 怡 曰 :上 气 ,
面浮肿,
肩息,
气 但 升 而 不 降 矣 。脉 复 浮 大 ,

阳有上越之机。脉 偏 盛 者 ,偏 绝 也 。又 加 下 利 ,
是阴复从下脱矣。
阴阳离决,
故 当 不 治 。肩 息 息 ,
摇肩也。
咳而上气,
此为肺胀,
其人喘,
目如脱状,
脉浮大者,
越婢加半
夏汤主之。
〔注 〕 咳 而 上 气 ,
此为肺胀,
其 证 肩 息 而 喘 ,目 突 如 脱 之 状 。
今脉浮大,
则可知浮则为风,
大则为实,
故以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447
胃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外 疏 皮 毛 ,内降气逆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咳 而 上 气 ,则 其 气 之 有 冲 而 不 下 ,
可知矣;
医宗金鉴卷十九

其咳之相连而不已,
可 知 矣 。此 皆 属 肺 之 胀 使 之 也 。邪人于肺则
气壅,
气 壅 则 欲 不 喘 不 可 得 。惟 喘 极 ,
故目如脱,
所以状胀与喘之
至 也 。脉 浮 ,
邪也,
兼 大 则 邪 实 。而 所 以 遗 害 于 肺 ,
正未有已,

必以辛热发之,
亦兼以甘寒佐之,
使久合之邪,
涣 然 冰 释 ,岂不快
乎 ?然 久 蓄 之 饮 ,何 由 得 泄 ,故 特 加 半 夏 于 越 婢 汤 中 ,一 定 之
法也。
尤怡曰:
外邪内饮,
填塞肺中,
为胀、
为喘、
为咳而上气,
越婢
汤散邪之力多,
而蠲饮之力少,
故 以 半 夏 辅 其 未 逮 。不用小青龙
者,
以脉浮且大,
病属阳热,
故利辛寒,
不 利 辛 热 也 。 目如脱状者,
目暗胀突,
如欲脱落之状,
壅气然也。
越脾加半夏涵方
麻 黄 六 两 石 膏 半 斤 生 姜 三 两 大 枣 十 五 枚 甘 草 二 两 半

夏半斤

上 六 味 ,以 水 六 升 ,
先煮麻黄,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三升,

温三服。
〔集 解 〕李 衫 曰 :脾 运 水 谷 ,主 为 胃 行 津 液 ,
职 卑 如 婢 也 。汤
名越婢者,
取发越脾气,
通 行 津 液 之 义 也 。今 治 肺 胀 ,
则麻黄散表
邪,
石膏清内热,
甘草、
大枣养正缓邪,
半夏、
生姜散逆下气也。
上气喘而躁者,
属肺胀,
欲作风水,
发汗则愈。
〔注 〕上 气 咳 逆 喘 而 躁 急 者 ,
属 肺 胀 也 。乃 风 郁 于 外 ,
水逆
于中之候也,
故曰:
欲 作 风 水 。当 发 其 汗 ,
故曰:
发汗则愈也。
〔集 注 〕徐 彬 曰 :有 邪 者 ,尚 可 治 也 。若 上 气 但 喘 而 躁 ,
则喘
为风之扇,
躁为风之烦,
其逆上之涎沫,
将 挟 风 势 而 为 风 水 。今使
先泄于肌表,
水 无 风 战 ,自然顺趋而从下,
故 曰 :可 汗 而 愈 。
肺胀,
咳而上气,
烦躁而 l i ,脉 浮 者 ,
心下有水,
小青龙加石膏

448
+ 医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1 -
汤主之。
IIP
〔注 〕此 承 上 条 ,
互 详 脉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肺 胀 ,咳 而 上 气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
烦躁而喘,
脉浮,
是 外 伤 风 寒 ,内 有 水 气 ,主 以 小 青 龙 汤 ,
发汗则
愈 。加 石 膏 者 ,
因多一烦躁证也。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此互上条,
肺 胀 治 法 也 。风 寒 之 邪 ,
人于
营卫,
挟 饮 上 逆 ,则 咳 而 上 气 也 。烦 躁 而 喘 ,
肺气壅逆,
谓之肺胀,
即肺痈未成之初也。
尤 怡 曰 :此 亦 外 邪 内 饮 相 搏 之 证 ,
而兼烦躁,
则挟有热邪,

桂药中必用石膏,
如 大 青 龙 之 例 也 。又 此 条 见 证 与 上 条 颇 同 ,

心下寒饮,
则非温药不能开而去之,
故不用越婢加半夏,
而用小青
龙加石膏,
温寒并进,
水热俱捐,
于法尤为密矣。
小青龙加石鬵涵方
麻 黄 芍 药 桂 枝 细 辛 甘 草 干 姜 各 三 两 五 味 子 半
夏各半升石膏二两
上 九 味 ,以 水 一 斗 ,
先煮麻黄,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三升,

人服一升,
羸者减之,
二、三服,
小儿服四合。
〔集 解 〕李 釤 曰 :
心下有水,
麻黄、
桂枝发汗以泄水于外,

夏、
干姜、
细辛温中以散水于内,
苟药、
五味子收逆气以平肝,
甘草
益脾土以制水,
加石膏以去烦躁,
兼能解肌出汗也。
咳而脉浮者,
厚 朴 麻 黄 汤 主 之 。脉 沉 者 ,泽 漆 汤 主 之 。
〔注 〕 咳 ,
谓 咳 而 不 上 气 也 。脉 浮 者 ,
风 寒 病 外 也 。 主之厚
朴、
麻 黄 者 ,以 散 外 邪 为 主 也 。脉 沉 者 ,
痰 饮 病 里 也 。主之泽漆
汤,
以逐内饮为主也。
〔集 解 〕尤 怡 曰 :
此不详见证,
而但以脉之浮沉为辨,
而异其
治 。按 厚 朴 麻 黄 汤 与 小 青 龙 加 石 膏 汤 大 同 ,
则散邪蠲饮之力居
多 ,而 厚 朴 辛 温 亦 能 助 表 ,
小 麦 甘 平 ,五 味 敛 ,
安 正 气 者 也 。泽漆
汤以泽漆为主,
而以白前、
黄芩、
半夏佐之,
则下趋之力轻猛,
虽生

449
姜、
桂枝之辛,
亦只为下气降逆之用而已,
不 能 发 表 也 。仲景之
意 ,盖 以 咳 皆 肺 邪 ,
而脉浮者,
气多居表,
故驱之使从外出为易;脉
g 沉者气多居里,
故驱之使从 下 出 为 易 ,亦 因 势 利 导 之 法 也 。
^ 厚朴麻黄涵方
厚朴 五 两 麻 黄 四 两 石 膏 如 鸡 子 大 杏 仁 半 升 半 夏 半 升
鉴 干 姜 二 两 细 辛 二 两 小麦一 升 五 味 子 半 升

上九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小麦熟,
去 滓 ,内 诸 药 ,
煮取 三
, 升,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九 泽漆涵方
半 夏 半 升 紫 参 (一作紫菀)五 两 泽 漆 (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
!五升)三 升 生 姜 五 两 白 前 五 两 甘 草 黄 芩 人 参 桂 枝 各

I 三■两
:上九 味 ,
叹咀,
内泽漆汁中,
煮取五升,
温服五合,
至夜尽。
〔集 解 〕李 衫 曰 :
咳者,
水 寒 射 肺 也 。脉 浮 者 ,停 水 而 又 挟 风
以鼓之也。麻 黄 去 风 散 肺 逆 ,
与半夏、
细辛、
干姜、
五味子、
石膏同
用,
即前小青龙加石膏,
为 解 表 行 水 之 剂 也 。然 土 能 制 水 ,
而地道
壅塞,
则水亦不行,
故用厚朴疏敦阜之土,
使脾气健运,
而水自下
泄 矣 。杏 仁 下 气 去 逆 ,
小麦入心经能通火气,
以火能生土助脾,

共 成 决 水 之 功 也 。又 云 :脉 沉 为 水 ,
以泽漆为君者,
因其功专于消
痰行水也,
水性阴寒,
桂 枝 行 阳 气 以 导 之 。然 所 以 停 水 者 ,以脾土
衰不能制水,
肺气逆不能通调水道,
故用人参、
紫 参 、白 前 、
甘草补
脾顺肺,
同 为 制 水利水之方也。黄 芩 苦 以 泄 之 ,
半夏、
生姜辛以散
之也。
沈明宗日:
详 《金 匮 》咳 嗽 病 ,
本于肺则一,
大 纲 有 三 :一 者 ,
热刑肺金,
气弱不振,
咳而唾沫为肺痿•,
二者,
风伤卫分,
则病咳上
气 喘 为 肺 胀 ;三 者 ,
邪传营血,
凝 而 不 行 为 肺 痈 。然 肺 胀 之 中 ,

分风、
寒、表、
里,饮多、
风少、
0 多、
饮 少 之 治 。故 气 喘 而 躁 ,
脉浮

450
中 医 #金

\ -上::…-、
者,
为心下有水,
欲 作 风 水 ,当 以 小 青 龙 两 解 表 里 ,加 石 膏 以 清 风
热 。 目如脱状,
乃 风 寒 多 而 饮 少 ,以 越 婢 驱 风 ,
加半夏而下痰逆。

订 正 仲 景 全 书 金 匮 要 略 注 肺 痿 肺 痈 咳 嗽 上 气 病 ....
风寒外束,
火热内郁,
喉中水鸡声者,
射干麻黄汤,
宣通表里之邪。
风热壅逆,
津液不布,
化而为涎,
时时唾浊,
但 坐 不 得 眠 者 ,皂 荚 丸
以 驱 风 郁 之 涎 。若 咳 而 脉 浮 ,
邪 居 肺 气 ,以 厚 朴 麻 黄 汤 ,
俾从表
解 。咳 而 脉 沉 ,
邪人于营,
将 成 肺 痈 ,以 泽 漆 而 破 壅 结 。火 逆 上
气,
咽喉不利,
是 无 外 邪 ,治 当 麦 门 冬 汤 ,
清 润 滋 降 。若 见 浮 肿 肩
息,
脉 浮 大 而 下 利 ,真 气 上 浮 下 脱 ,
则 为 不 治 。 以上皆外邪兼内饮
合病,
微细之辨,
临 证 又 当 合 《内经》五 脏 六 腑 ,
互相传乘之咳而
辨之,
则尽善矣。

451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师 曰 :病 有 奔 豚 ,
有吐脓,
有惊怖,
有火邪,
此四部病,皆从惊
发得之。
〔按 〕篇 中 只 有 奔 豚 一 证 ,
而吐脓、
惊怖、
火邪皆简脱,
必有
缺文。
师曰:
奔豚病从少腹起,
上冲咽喉,
发作欲死,
复还止,
皆从惊
恐得之。
〔注 〕奔 豚 者 ,肾病 也 ,
以其病从少腹上冲咽喉,
有如豚窜奔
突之状,
故 名 之 也 。发 作 则 肾 气 上 乘 于 心 而 欲 死 ,
作已则气衰复
还于肾而止,
故其病虽有微甚不同,
然 必 皆 从 惊 恐 得 之 。盖惊伤
心,
恐伤肾,
两 脏 交 病 也 。水 能 胜 火 ,肾 上 凌 心 ,
故治法宜泻肾而
补心也。
〔集 注 〕 张 从 政 曰 :
惊者,
为 自 不 知 故 也 ;恐 者 ,
为自知也。
周扬俊曰:
少阴脉循喉咙,
因 其所系之经,
而上冲殊便也。
发汗后,
烧针令其汗,
针处被寒,
核起而赤者,
必发奔豚,
气从
少腹上至心,
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注 〕此条与《伤 寒 论 》同。《伤 寒 论 》中 无 “发 汗 后 ”三 字 ,
而有 “太 阳 伤 寒 者 ,
加 温 针 必 惊 也 ”十 一 字 ,当从《伤 寒 论 》为 是 。
盖 明 所 以 致 惊 之 由 非 一 端 ,即 寒 侵 针 处 ,
亦 能 为 是 病 也 。夫太阳
伤寒者,
加温针必惊也,
谓病伤寒之人,
卒然加以温针,
其心必惊,

452
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厂 :

非谓温针之 后 必 生 惊 病 也 。烧 针 ,
即温针也,
烧针取汗亦汗法也。
针处宜当避寒,
若不知谨,
外被寒袭,
火郁脉中,
血不流行,
所以有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奔豚气病
结 核 肿 赤 之 患 也 。夫 温 针 取 汗 ,
其法亦为迅烈矣,
既针而营不奉
行作解,
必 其 人 素 寒 阴 盛 也 。故 虽 有 温 针 之 火 ,
但发核赤,
又被寒
侵,
故不但不解,
反召阴邪,
而加针之时,
心既惊虚,
所以肾水阴
邪,
得 上 凌 心 阳 而 发 奔 豚 也 。奔 豚 者 ,肾 水 阴 邪 之 气 ,
从少腹上冲
于心,
若 豚 之 奔 也 。先 灸 核 上 各 一 壮 者 ,
外祛其寒邪,
继与桂枝加
桂汤者,
内伐其肾邪也。
〔集 注 〕 周 扬 俊 曰 :奔 豚 ,
北 方 肾 邪 也 。烧 针 令 汗 ,纵 不 合
法,
与 少 阴 何 与 而 作 奔 豚 ?盖 太 阳 相 表 里 也 ,
针处被寒,
核起而
赤,
吾知前此之邪未散,
而后此之邪复入,
惟 桂 能 伐 肾 邪 也 。所以
一 以 外 解 风 邪 ,一 以 内 泄 阴 气 也 。先 灸 核 上
用桂加入桂枝汤中,
者,
因寒而肿,
惟灸消之也。
桂枝加桂涵方
桂 枝 五 两 芍 药 三 两 甘 草 (炙)二 两 生 姜 三 两 大 枣 十 二 枚

上五味,
以水七升,
微火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奔豚,
气上冲胸,
腹痛,
往 来 寒 热 ,奔 豚 汤 主 之 。
〔注 〕 奔 豚 气 上 冲 咽 喉 ,
发作欲死,
是 奔 豚 之 甚 者 也 。气上
冲胸,
腹痛,
往来寒热,
是 奔 豚 之 微 者 也 。甚 者 以 桂 枝 加 桂 汤 ,

肾逐 阴 降 逆 也 ;
微者以奔豚汤,
从心调血散逆也。
奔豚■方
甘 草 芎 劳 当 归 各 两 半 夏 四 两 黄 芩 二 两 生 葛 五 两
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
以水二斗,
煮取五升,
温 服 一 升 ,日三夜一服。
〔集 解 〕 沈 明 宗 曰 :用 芎 、
归 、白 芍 、
甘草调养厥阴、
少 阳血气
之正,
而邪自外出;
以生葛、
黄芩、
半夏、
生姜佐李根,
解半表半里
之寒热,
而 逆 可 散 。盖 奔 豚 虽 属 肾 病 ,
然兼厥阴、
少阳之邪而发者

453
t .
;. 擒 象 心 、书 (典 藏 m ) — _________ _—

有 之 。仲 景 用 此 方 ,
明 非 仅寒邪一端致然也。
发汗后,
脐下悸者,
欲 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医宗金鉴卷二十

〔注 〕发 汗 后 ,
心下悸者,
心阳虚,
本 经 自 病 也 。脐 下 悸 者 ,
肾 邪 乘 虚 上 干 心 病 也 。奔 豚 者 ,
脐 下 气 动 而 上 冲 也 。欲 作 奔 豚
者,
有 似 奔 豚 之 状 而 将 作 未 作 也 。茯 苓 桂 枝 甘 草 大 枣 汤 ,
所以补
火 土 而 伐 水 邪 也 。上 条 发 明 外 感 寒 邪 ,
能病奔豚,
此条更申明内
有水气,
亦能病奔豚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仲景论证,
每 合 数 条 以 尽 其 变 。言奔豚由
于惊,
又言其从少腹冲至咽喉,
又言其兼腹痛,
而往来寒热,
又言
其兼核起,
而无他病,
又言汗后脐下悸,
欲作奔豚而未成者,
其浅
深 了 然 。用 和 解 ,
用伐肾,
用桂不用桂,
酌 治 微 妙 。奔 豚 一 证 ,

因证治,
无复剩义,
苟不会仲景立方之意,
则峻药畏用,
平剂寡效,
岂古方不宜于今哉。
周扬俊曰:
汗本心之液,
发汗而脐下病悸者,
心气虚而肾气
动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麥涵方
茯 苓 半 斤 桂 枝 四 两 甘 草 (炙)二 两 大 枣 十五枚
上四味,
以甘澜水一斗,
先煮茯苓,
减 二 升 ,内 诸 药 ,煮取三
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作 甘 澜 水 法 :取 水 三 升 置 大 盆 内 ,
以杓扬之数千遍,
水上有珠
子五、
六千颗相逐,
取用之。
〔集 解 〕程 林 曰 :
汗 后 脐 下 悸 者 ,阳 气 虚 而 肾 邪 上 逆 也 。脐
下为肾气发源之地,
茯苓泄水以伐肾邪,
桂枝行阳以散逆气,

草、
大 枣 甘 温 助 脾 土 以 制 肾 水 。煎 用 甘 澜 水 者 ,
扬之无力,全无水
性,
取其不助肾邪也。

胸療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师E h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

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54
中医
譌 康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贵 其 极 虚 也 。今 阳 虚 知 在 上 焦 ,
所以胸痹心痛者,
以其 阴 弦 故 也 。
〔注 〕 脉 太 过 则 病 ,
不及亦病,
故脉当取太过不及而候病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胸痹心痛短气病
阳微,
寸口脉微也,
阳得阴脉为阳不及,
上焦 阳 虚 也 ;阴 弦 ,尺 中 脉
弦也,
阴得阴脉为阴太过,
下 焦 阴 实 也 。凡 阴 实 之 邪 ,
皆得以上乘
阳虚之胸,
所 以 病 胸 痹 心 痛 。胸 痹 之 病 轻 者 即 今 之 胸 满 ,
重者即
今之胸痛也。
〔集 注 〕 李 衫 曰 :
《内经》云 :胃 脉 平 者 不 可 见 ,
太过不及则病
见 矣 。寸 脉 为 阳 ,
以候上焦,
正应胸中部分,
若阳脉不及而微,

为阳虚,
主病上焦,
故 受 病 胸 痹 。尺 脉 太 过 而 弦 ,
则为阴盛,
知在
下焦,
故上逆而为痛也。
尤怡曰:
上焦为阳之位,
而微脉为虚之甚,
故曰责其极虚。
平人无寒热,
短 气 不 足 以 息 者 ,实 也 。
〔注 〕 平 人 ,
无 病 之 人 也 。无 寒 热 ,
无 表 邪 也 。平 人 无 故 而
有短气不足以息之证,
不 可 责 其 虚 也 ,此 必 邪 在 胸 中 ,
痹而不通,
阻碍呼吸,
当责其实也。
〔集 注 〕 李 衫 曰 :上 节 云 责 其 极 虚 ,
此 又 云 实 何 也 ?经云:邪
之所凑,
其 气 必 虚 。留 而 不 去 ,其 病 为 实 是 也 。然 短 气 与 少 气 有
辨 :少 气 者 ,
气少不足于言,
《内经》云 :
言而微,
终日乃复言者,

夺 气 是 也 ;短 气 者 ,
气短不能相续,
似喘非喘,
若有气上冲,
故似喘
而不摇肩,
似呻吟而无痛是也。
尤怡曰:
平人,
素 无 疾 之 人 也 。无 寒 热 ,
无 新 邪 也 。而乃短气
不足以息,
当是里气因邪而实,
或痰、
或食、
或饮碍其升降之气而
然也。
胸瘦之病,
喘 息 咳 睡 ,胸 背 痛 ,
短气,
寸□脉沉而迟,
关上小紧
数,
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注 〕 寸 口 脉 沉 而 迟 ,
沉则为里气滞,
迟则为脏内寒,
主上焦
脏 寒 气 滞 也 。关 上 小 紧 而 疾 ,
小为阳虚,
紧疾寒痛,
是 主中焦气急

455
1
… -中 医 临 康
一I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钣 )

寒 痛 也 。胸 背 者 ,
心 肺 之 宫 城 也 。阳 气 一 虚 ,
诸寒阴邪得以乘之,
则胸背之气痹而不通,
轻者病满,
重者病痛,
理之必然也,
喘息、

医宗金鉴卷二十

唾、
短 气 证 之 必 有 也 。主 之 以 栝 蒌 薤 白 白 酒 汤 者 ,
用辛以开胸痹,
用温以行阳气也。
〔集 注 〕赵 良 曰 :
凡寒浊之邪,
滞于上焦,
则阻其上下往来之
气,
塞其前后阴阳之位,
遂令为喘息、
为咳唾、
为痛、
为短气也。
程林曰:
胸中者,
心肺之分,
故 作 喘 息 咳 唾 也 。诸 阳 受 气 于

栝蒌薤白白画涵方
括 萎 实 (捣)一 枚 蓮 白 半 斤 白 酒 七 升

上三味,
同煮取二升,
分温再服。
胸 痹 ,不 得 卧 ,
心痛彻背者,
栝蒌薤白半置汤主之。
〔注 〕 上 条 胸 痹 胸 背 痛 ,尚 能 卧 ,以 痛 微 而 气 不 逆 也 。此条
心痛彻背不得卧,
是痛甚而气上逆也,
故 仍 用 前 方 ,大加半夏以降
逆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
胸痹不得卧,
是胸中痛甚,
肺气上而不下
也 ;心 痛 彻 背 ,
是气闭塞而前后不通故也,
其 痹 为 尤 甚 矣 。所以然
者,
有痰饮以为之援也。
栝 蒌 蓮 白 半 璽 _方
栝 蒌 实 (捣 )一 枚 薤 白 三 两 半 夏 半 升 白 酒 一 斗

上四味,
同煮取四升,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集 解 〕魏 蒸 彤 曰 :
用 半 夏 之 苦 ,以 开 郁 行 气 。痛 甚 则 结 甚 ,
故减蓮白之湿,
用半夏之燥,
更能使胶腻之物,
随汤而荡涤也。 日
三服,
亦从上治者,
应徐取频服也。
心痛彻背,
背痛 彻 心 ,乌 头 赤 石 脂 圆 主 之 。
〔注 〕 上 条 心 痛 彻 背 ,尚 有 休 止 之 时 ,
故以栝萎蓮白白酒加
半 夏 汤 平 剂 治 之 ;此 条 心 痛 彻 背 ,
背痛彻心,
是 连 连 痛 而 不 休 ,则

456
中医
临旅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为阴寒邪甚,
浸浸乎阳光欲熄,
非薤白白酒之所能治也,
故以乌头
赤石 脂 丸 主 之 。方 中 乌 、附 、
椒、姜,
一派大辛大热,
别无他顾,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胸痹心痛短气病
逐阴邪而已。
〔集 注 〕李 衫 曰 :
心痛在内而彻背,
则 内 而 达 于 外 矣 ;背 痛 在
外而彻心,
则 外 而 入 于 内 矣 。故 既 有 附 子 之 温 ,
而复用乌头之迅,
佐干姜行阳,
大 散 其 寒 ;佐 蜀 椒 下 气 ,
大 开 其 郁 。恐 过 于 大 散 大
开,
故复佐赤石脂入心,
以固涩而收阳气也。
赤 石 脂 _方
蜀 椒 一 两 一 法 二 分 乌 头 (炮)一 分 附 子 (炮 )半 两 一 法 一 分
赤石月旨 一 两 一 法 二 分 干 姜 一 两 一 法 一 分
上五味,
末之,
蜜 丸 如 桐 子 大 。先 食 服 一 丸 ,日三 服 ,
不知稍
加服。
胸痹,
缓急者,
薏苡附子散主之。
〔注 〕缓 急 者 ,
谓胸痹痛而时缓时急也。当审其缓急而施
治 。若 缓 而 不 急 者 ,
以 栝 蒌 薤 白 白 酒 汤 主 之 。今 时 缓 时 急 ,
故以
薏苡附子散,
急通痹气,
以迅 扫 阴 邪 也 。
蘧苡附子散方
薏孩 仁 十 五 两 大 附 子 (炮)十枚
上二味,
杵为散,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
〔集 解 〕李 衫 曰 :
缓急者,
或缓而痛暂止,
或急而痛复作也。
薏苡仁入肺利气,
附子温中行阳,
为散服,
则其效更速矣。
魏 蒸 彤 曰 :薏 苡 下 气 宽 胸 ,
附子温中散邪,
为 邪盛甚而阳微亦
甚者立法也。
胸痹,
胸 中 气 塞 、短 气 ,茯 苓 杏 仁 甘 草 汤 主 之 ,
橘枳姜汤亦
主之。
〔注 〕胸 痹 胸 中 急 痛 ,
胸 痹 之 重 者 也 ;胸 中 气 塞 ,
胸痹之轻者
也 。胸 为 气 海 ,一 有 其 隙 ,
若阳邪干之则化火,
火性气开不病痹

457
中医
轜康 必 读 丛 书 (與藏暖

也 。若 阴 邪 干 之 则 化 水 ,
水性气阖,
故令胸中气塞短气,
不足以
息,
而 为 胸 痹 也 。水 盛 气 者 ,
则息促,
主 以 茯 苓 杏 仁 甘 草 汤 ,以利
医宗金鉴卷二十

其 水 ,水 利 则 气 顺 矣 。气 盛 水 者 ,则 痞 塞 ,
主以橘皮枳实生姜汤,
以开其气,
气开则痹通矣。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邪气阻塞胸膈,
肺气不得往来流利,
则胸
中气塞短气。方 用 杏 仁 使 肺 气 下 通 ,以 茯 苓 导 引 湿 下 行 ,甘草和
中,
俾 邪 去 则 痹 开 而 气 不 短 矣 。然 胸 痹 乃 胸 中 气 塞 ,
土湿寒浊阴
气以挟外邪上逆所致,
故橘、
枳、生姜善于散邪下浊,
所以亦主之。
魏蒸彤曰:
此 证 乃 邪 实 而 正 不 甚 虚 ,阳 微 而 阴 不 甚 盛 。盖痹
则气必塞,
气 塞 则 必 短 气 ,前 言 之 矣 。今 开 降 其 气 ,而 诸证自
除矣。
茯苓杏仁甘萆涵方
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上三味,
以水一斗,
煮取五升,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不差更服。
橘皮根实生義沥方
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上三味,
以水五升,
煎取二升,
分温再服。
胸痹,
心中痞气,
气结在胸,
胸满,
胁下逆抢心,
枳实薤白桂枝
汤主之,
人参汤亦主之。
〔注 〕 心 中 ,即 心 下 也 。胸 痹 病 ,心 下 痞 气 ,闷 而 不 通 者 虚
也 。若 不 在 心 下 而 气 结 在 胸 ,
胸满连胁下,
气 逆 撞 心 者 实 也 。实
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倍用枳、
朴者,
是以破气降逆为主也。
虚者用人参汤主之,
即理中汤,
是 以 温 中 补 气 为 主 也 。 由此可知
痛有补法,
塞因塞用之义也。
〔集 注 〕魏 荔 彤 曰 :
胸 痹 自 是 阳 微 阴 盛 矣 。心 中 痞 气 ,
气结
在胸,
正 胸 痹 之 病 状 也 。再 连 胁 下 之 气 ,
俱逆而抢心,
则痰饮水
气 ,俱 乘 阴 寒 之 邪 ,
动而上逆,
胸 胃 之 阳 气 全 难 支 拒 矣 。故用枳实

458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奠藏飯

薤白桂枝汤,
行阳开郁,
温 中 降 气 。犹 必 先 后 煮 治 ,以 融 和 其 气
味,
俾 缓 缓 荡 除 其 结 聚 之 邪 也 。再 或 虚 寒 已 甚 ,
无敢恣为开破者,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胸痹心痛短气病
故人参汤亦主之,
以温补其阳,
使正气旺而邪气自消也。
尤怡曰:
心中痞气,
气 痹 而 成 痞 也 。胁 下 逆 抢 心 ,
气逆不降,
将为 中 之 害 也 。用 此 二 方 者 ,
一以去邪之实,
即以安正;一以养阳
之虚,
即以逐阴。是 在 审 其 病 之 新 久 ,
与气之虚实而决之。
枳实薤白桂枝涵方
枳 实 四 枚 厚 朴 四 两 薤 白 半 斤 桂 枝 一 两 栝 蒌 实 ( 捣 )一枚
上五味,
以水五升,
先煮枳实、
厚朴,
取三升,
去 滓 ,内 诸 药 ,

数沸,
分温三服。
人参涵方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心中痞,
诸逆,
心悬痛,
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注 〕 心 中 痞 ,即 上 条 心 中 痞 气 也 。诸 逆 ,
诸 气 上 逆 也 。上
条之逆,
不 过 撞 心 而 不 痛 ;此 条 之 逆 ,
则心悬而空痛,
如空中悬物
动 摇 而 痛 也 。用 桂 枝 生 姜 枳 实 汤 ,
通阳气破逆气,
痛止痞开矣。
〔集 注 〕程 林 曰 :
诸逆如胁下逆抢心之类,
邪气独留于上,

心悬痛。
尤 怡 曰 :诸 逆 ,
该 痰 饮 客 气 而 言 。心 悬 痛 ,
谓如悬物动摇而
痛,
逆气使然也。
桂枝生菱枳实涵方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集 解 〕赵 良 曰 :
枳 实 、生 姜 ,
原以治气塞,
况 于 痞 乎 ?故较
前条稍减轻分两,
使 痞 者 下 其 气 以 开 之 。悬 痛 属 饮 者 ,
得生姜以
散之,
既 足 建 功 矣 。乃 去 橘 皮 而 用 桂 枝 者 ,以 所 逆 非 一 ,
或通阳

459
1 '* 必 读 芑 书 (4 藏 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气,
或破结气,
或散寒气,
皆能去痹也。

腹满寒病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医宗金鉴卷二十

趺阳脉微弦,
法 当 腹 满 ,不 满 者 必 便 难 ,
两肤疼痛,
此虚寒从
下上也,
当以 温 药 服 之 。
〔注 〕趺 阳 胃 脉 也 ,
当缓而和,
今见弦脉,
是 肝 脉 也 。肝脉见
于脾部,
是木盛土虚也,
法 当 腹 满 。今 不 腹 满 者 ,
肝脉微弦,
不盛
而脾不虚,
故 脾 未 受 病 也 。肝 自 郁 则 失 其 条 达 之 性 ,
必本经自病,
故 便 难 两 肤 痛 也 。然 非 肝 火 实 病 ,
此 乃 虚 寒 从 下 上 也 ,当以温药
服之。
腹满时减,
复如故,
此为寒,
当与温药。
〔按 〕此 篇 无 治 虚 寒 腹 满 之 方 。“当 与 温 药 ”之 下 ,当 有 “宜
厚朴 生 姜 甘 草 半 夏 人 参 汤 主 之 ”十 四 字 ,
必是脱简,
阅《伤 寒 论 •
太 阴 篇 》自知。
〔注 〕 此 承 上 条 ,
互 详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腹 满 便 难 ,
脾实病
也,
今腹满而不便难,
脾 虚 病 也 。且 腹 满 有 时 而 减 ,
有时复如不
满,
乃虚寒也,
当 与温药主之。 以 厚 朴 生 姜 甘 草 半 夏 人 参 汤 ,
消满
散寒,
缓中降逆补虚,
乃治虚满之法也。
〔集 注 〕魏 蒸 彤 曰 :腹 满 或 服 下 药 ,
或 服 补 药 。有 时 减 退 ,

几旋腹满如故,
则 不 可 作 实 与 热 治 也 。仲 景 明 此 为 寒 ,
里寒从无
下法,
惟有温药与服,
虚者以温中补气,
实者亦以温中行气为义,
是治气寒腹满第一善法也。
厚 朴 生 菱 甘 草 半 璽 人 参 _方
厚 朴 半 斤 生 姜 半 斤 半 夏 半 斤 人 参 一 两 甘 草 (炙)三两

上五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当须下之,
宜大承气汤。
〔注 〕 腹 满 时 减 、时 满 \虚 满 也 ;腹 满 常 常 而 满 ,
实 满 也 。腹

460
中医
临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满不减,
减不足言,
谓腹满不减,
虽减不过稍减,
不 足 言 减 也 。虚
满当温,实满当下, 故宜大承气汤下之,此治实满之法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腹满寒痈宿食病
〔集 注 〕 尤 怡 曰 :
减不足言,
谓虽减而不足云减,所以形其满

之至也,
故 宜 大 下 。所 谓 中 满 者 ,泻 之 于 内 也 。
大承气麗 方见前痉病中
病 者 腹 满 ,按 之 不 痛 为 虚 ,
痛者为实,
可 下 之 。舌 黄 未 下 者 ,
下之黄 自 去 。
〔注 〕前 条 腹 满 ,
以时 减 、时 不 减 别 虚 实 ;此 条 腹 满 ,以 痛 、

痛 辨 有 余不足也。腹 满 按 之 不 痛 为 虚 ,
虚者脾虚也,
可温之,
则当
与 厚 朴 生 姜 甘 草 半 夏 人 参 汤 也 。按 而 痛 者 为 实 ,
实者胃实也,

下 之 ,当 与 大 承 气 汤 。 胃 实 者 舌 胎 必 黄 ,
若未下者,
下之黄胎自
去也。
〔集 注 〕赵 良 曰 :
腹满亦有属实,
实 则 非 虚 寒 也 明 矣 ,岂概以
温药治 之 乎 ?故 有 试 之 之 法 ,
在痛与不痛之分,
虚 实 较 然 矣 。盖
胃实必热,
热蒸必舌黄,
下其实热,
舌 黄 不 自 已 乎 ?有 此 一 辨 ,

虚 者 愈审已。
魏蒸彤曰:
无形之虚气作痞塞,
则按之无物,
何 痛 之 有 ?倘挟
有形之实物为患,
如宿食在胃,
疝 气 在 少 腹 等 是 也 。按 之 有 物 阻
碍 于 脏 腑 之 侧 焉 ,有 不 痛 者 乎 ? 是 于 按 之 痛 否 ,以 决 其 虚 实 之
法也。
病者痿黄,
躁而不渴,
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
死。
〔按 〕躁 而 不 渴 ,
当是“燥 而 不 渴 ”,
文 始 通 顺 。胸 中 寒 实 ,当
是 “胃 中寒实”。若 是 胸 中 寒 实 ,
如 何 曰 下 利 不 止 者 死 ? 皆是传

写之讹。
〔注 〕病 者 面 色 痿 黄 ,
若口燥而渴者,
热 实 也 ;今 痿 黄 口 燥 不
渴,
寒 实 也 。寒 实 者 当 不 下 利 ,
若 下 利 是 寒 虚 也 ;今 下 利 不 止 ,

寒虚胃气下脱,
故死也。

461
医 输 象
必读4 书 (典 藏 版 )

〔集 注 〕程 林 曰 :痿 黄 者 ,
脾 胃 病 也 。见 燥 而 渴 者 为 热 ,
不渴
者 为 寒 。病 人 既 痿 黄 ,
又兼下利不禁,
则脾气衰绝,
故死。
医宗金鉴卷二十

李釤曰:
下利若燥而渴者为热,
阳气尚存,
犹 为 可 治 。今燥而
不 渴 ,胃中 寒 邪 盛 也 ,
若利不止,
则阴盛阳衰,
气下脱矣,
故死。
夫瘦人,
绕脐痛,
必有风冷,
谷气不行,
而反下之,
其气必冲;
不冲者,
心下则痞。
〔注 〕 此 承 上 条 寒 实 证 误 以 寒 药 下 之 之 义 也 。瘦 人 形 气 虚

疼痛,
虽属实邪,
但 因 风 冷 则 为 寒 实 ,医 者 当 温 而 行 之 ,
今反以寒
药下之,
其风冷之邪,
若 上 虚 则 气 上 冲 ,中 虚 则 痞 结 心 下 ,理必
然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瘦 人 脏 虚 气 弱 ,
风冷易人,
人 则 谷 气留滞不
行,
绕脐疼痛,
有 似 里 实 而 实 为 虚 冷 。是 宜 温 药 以 助 脾 之 行 ,
乃反
下之,
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
正乃益虚,
邪乃无制,
势必上冲,
若不
冲者,
心下则痞。
寸□脉弦者,
即胁下拘急而痛,
其人啬啬恶寒也。
〔注 〕 此 详 申 首 条 ,
两 肤 疼 痛 属 寒 之 义 也 。寸 口 脉 弦 ,即首
条 之 弦 也 。胁 下 拘 急 而 痛 ,
即首条之两肤疼痛也。何以知其为寒
也 ?然 必 其 人 有 阳 虚 啬 啬 恶 寒 之 证 ,
始为肝寒而痛也,
即有腹满,
亦当温之可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
弦,肝脉,
阴 也 。肝 脉 循 胁 里 ,
寒主收引,

胁 下 拘 急 而 痛 。以 寒 胜 于 内 ,
而阳气不行于外,
故外亦啬啬而恶
寒也。
夫中寒家,
喜欠,
其人清涕出,
发热色和者,
善嚏。
〔注 〕 中 寒 家 ,
谓 素 有 中 寒 病 之 人 也 。前 以 时 减 辨 腹 满 之 中
寒,
又以恶寒辨胁痛之中寒,
此以喜欠清涕出而辨心胸之中寒也。
欠者,
呵 欠 也 。夫 人 欲 睡 喜 欠 者 ,阴 引 阳 人 也 ;睡 觉 喜 欠 者 ,阳引

462
中医
临 束
必读 A 书 (輿藏级

阴出也。今 中 寒 喜 欠 者 ,
是 阴 盛 引 阳 也 。年 老 之 人 清 涕 出 者 ,

阳 虚 也 ;遇寒之人清涕出者,
是 寒 盛 也 。今 中 寒 而 清 涕 出 者 ,
是阳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腹满寒疝宿食病
气 虚 寒 也 。若 发 热 色 和 者 ,
非 为 中 寒 也 ,乃 为 外 寒 所 搏 ,
虽有清涕
出,
亦因善嚏而出也。
中寒,
其人下利,
以里虚也,
欲嚏不能,
此 人 肚 中 寒 。-云痛
〔注 〕 上 条 以 喜 欠 、
清涕自出,
辨 心 胸 之 中 寒 ;此 条 以 下 利 、
欲嚏不能嚏,
而 辨 腹 中 寒 也 。其 人 下 利 ,
里气素虚也,
欲嚏不能
嚏,
何 以 知 此 人 腹 中 寒 也 ?盖 喷 嚏 者 ,
雷气之义也,
其人内阳外
阴,
阳气奋发而为嚏也。今 欲 嚏 不 能 嚏 ,
是阳欲出而复留,
明气盛
也,
故知腹中寒也。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此 脾 经 受 寒 现 证 也 。寒 中 太 阴 ,阴寒湿
盛,
阳虚不固,
其人下利,
但通多不足,
故 为 里 虚 。盖 阳 和 则 嚏 ,

欲嚏不能,
乃阴寒凝滞于里,
所以肚中病也。
腹中寒气,
雷鸣切痛,
胸胁逆满,
呕吐,
附子粳米汤主之。
〔注 〕 腹 中 切 痛 ,
寒也,
腹中雷鸣,
气也,
腹中寒气,
故 雷鸣切
痛 。而 胸 胁 逆 满 者 ,
肠 胃 之 外 寒 气 为 之 也 ;腹 痛 雷 鸣 呕 吐 者 ,
肠胃
之 中 寒 气为之也。主 之 以 附 子 粳 米 汤 ,
胜寒气,
和内外,
此治腹中
寒之法也。
附子輟米涵方
附子( 炮)一 枚 半 夏 半 升 甘 草 一 两 大 枣 十 枚 粳 米 半 升
上五味,
以水八升,
煮米熟汤成,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心胸中大寒痛,
呕不能饮食,
腹中寒,
上冲皮起,
出见有头足,
上下痛不可触近,
大建中汤主之。
〔注 〕 心 胸 中 大 寒 痛 ,
谓 腹 中 上 连 心 胸 大 痛 也 。而名大 寒 痛
者,
以有厥逆、
脉 伏 等 大 寒 证 之 意 也 。呕 逆 不 能 饮 食 者 ,
是寒甚拒
格 于 中 也 。上 冲 皮 起 ,出 见 头 足 者 ,
是 寒 甚 聚 坚 于 外 也 。上下痛
不可触近,
是内而脏腑,
外而经络,
痛 之 甚 亦 由 寒 之 甚 也 。主之以

463
中医
撝束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t)

大建中汤,
蜀椒、
干姜大散寒邪,
人参、
胶 饴 大 建 中 虚 。服 后 温 覆 ,
令有微汗,
则 寒 去 而 痛 止 。此 治 心 胸 中 寒 之 法 也 。
医宗金鉴卷二十

大建中涵方
蜀 椒 (去汗 )二 合 干 姜 四 两 人 参 二 两
上三味,
以水四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内胶怡 一 升 ,
微火煎取一
升半,
分温再服,
如一爨顷,
可饮粥二升,
后 更 服 ,当 一 日 食 糜 温
覆之。
寒气厥逆,
赤丸主之。
〔按 〕 此 条 之 文 、
之方,
必有简脱,
难以为后世法,
不释。
赤丸方
茯 苳 四 两 半 夏 (洗)四 两 一 方 用 桂 乌 头 (炮 )二 两 细 辛

一两

上四味,
末 之 ,真 朱 为 色 炼 丸 ,
丸如麻子大,
先食,
酒饮下三
丸 ,日再、
夜 一 服 。不 知 稍 增 之 ,
以知为度。
痛而闭者,
厚朴三物汤主之。
〔注 〕 腹 满 而 痛 下 利 者 ,
用理中汤,
所 以 温 其 中 也 ;腹 满 而 痛
便 闭 者 ,用 厚 朴 三 物 汤 ,
所以开其下也。
犀朴三物涵方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二味,
取 五 升 ,内 大 黄 ,煮 取 三
升,
温服一升,
以 利为度。
其脉数而紧,
乃弦,
状如弓弦,
按 之 不 移 。脉 弦 数 者 ,
当下其
寒 。脉 紧 大 而 迟 者 ,
必 心 下 坚 。脉 大 而 紧 者 ,
阳中有阴,
可下之。
〔按 〕 “其 脉 数 而 紧 ,
乃弦,
状如弓弦,
按之不移,
脉弦数者”
之十九字,
当是衍文,
阅《伤 寒 论 * 辨 脉 法 》自知。“当 下 其 寒 ”之
四字,
当在“必 心 下 坚 ”之 下 ,
文义始属。
〔注 〕 脉 紧 大 而 迟 者 ,
必心下坚硬,
乃寒实也,
当 下 其 寒 。脉

464
卿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耗 ) 巧/:;
5

大而紧者,
阳中有阴也,
大者阳实,
紧者阴实也,
故可下之。
胁下偏痛,
发热,
其 脉 紧 弦 ,此 寒 也 ,
宜 温 药 下 之 ,以 大 黄 附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腹满寒疝宿食病
子汤。
〔按 〕胁 下 偏 痛 之 “偏 ”字 ,当是“满 ”字 ,
必是传写之讹。
〔注 〕 腹 满 而 痛 ,
脾 实 邪 也 ;胁 下 满 痛 ,
肝 实 邪 也 ;发 热 若 脉
数 大 ,胃热实邪也。今 脉 紧 弦 ,
脾 寒 实 邪 也 ,当 以 温 药 下 之 ,
故以
大 黄 附 子 汤 下 其 寒 实 。方 中 佐 细 辛 者 ,以 散 其 肝 邪 ,
此下肝脾寒
实之法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
胁 中 满 痛 而 脉 紧 弦 ,阴 寒 成 聚 也 ,虽 有 发
热,
亦 是 阳 气 被 郁 所 致 。是 以 非 温 不 能 已 其 寒 ,
非下不能去其结,
故曰:
宜以温药下之。
大贄附子涵方
大 黄 三 两 附 子 (炮)三 枚 细 辛 二 两

上三味,
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
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
分 温 三 服 。服 后 如 人 行 四 五 里 ,
进一服。
病腹满,
发热,
十曰脉浮而数,
饮食如故,
厚朴七物汤主之。
〔注 〕病 腹 满 ,
里 证 也 。发 热 ,
里 热 也 。然 十 日 脉 浮 而 数 ,

热 亦 未 已 也 。饮 食 如 故 ,胃热能消谷也。因 胃 热 里 实 ,
表热发热,
故用厚朴七物汤,
表里均解,
腹 满 发 热 两 除 也 。此 桂 枝 汤 、
小承气
汤之复方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
腹 满 者 ,内 有 实 热 也 。十 日 脉 尚 浮 而 数 ,

为在表,
表热邪未已,
故 发 热 。数 为 在 里 ,
里热能消谷,
故饮食如
故 。与此 方 荡 腹 满 而 除 表 热 。夫 表 里 俱 实 ,
当先解表,
乃可攻里,
今表邪微而里邪甚,
故用承气桂枝二汤,
相合以和表里,
如伤寒之
用大柴胡,
此其义也。
厚朴 t 物涵方
厚 朴 半 斤 甘 草 三 两 大 黄 二 两 大 枣 十 牧 枳 实 五 枚 桂 枝

465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二两生姜五两

上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四升,
温 服 八 合 ,日三服。呕者加半
医宗金鉴卷二十

夏 五 合 。下 利 去 大 黄 。寒 多 者 ,
加生姜至半斤。
按之心下满痛者,
此为实也,
当下之,
宜大柴胡汤。
〔按 〕 “按 之 心 下 满 痛 ”之 下 ,当 有 “有 潮 热 ”之 三 字 ,
若无此
三字,
则不当与大柴胡汤,
是必传写之遗。
〔注 〕按 之 心 下 满 痛 ,
有潮热者,
此 为 表 里 俱 实 ,当 下 之 ,

大 柴 胡 汤 两 解 之 。此 二 治 皆 下 实 满 之 法 也 。
大柴胡涵方
柴 胡 半 斤 黄 芩 三 两 芍 药 三 两 半 夏 (洗)半 斤 枳 实 (炙)四

枚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上八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温 服 一 升 ,日
三服。
腹痛,
脉弦而紧,
弦则卫气不行,
即恶寒,
紧 则 不 欲 食 ,邪正相
搏,
即 为 寒 荊 。绕 挤 痛 苦 ,
发则白汗出,
手足厥冷,
其 脉 沉 紧 者 ,大
乌头煎主之。
〔按 〕 此 条 脉 重 出 ,
下条有证无脉,
“其 脉 沉 紧 者 ”之 五 字 ,

在 下 条 里 急 之 下 。然 脉 弦 而 紧 ,
是 劲 急 之 甚 ,当 属 寒 疝 之 重 者 。
其 白 汗 之 “白”字 ,
当是“自”字 。下 条 其 脉 沉 紧 是 里 痛 之 脉 ,
当属
寒疝之轻者,
必是传写之讹。
〔注 〕疝 病 犯 寒 即 发 ,
故 谓 之 寒 疝 也 。其 病 发 则 绕 脐 少 腹 急
痛,
恶寒汗出,
手足厥冷,
不欲饮食,
脉弦而紧,
主急主痛,
此寒痛
应 有 之 证 脉 也 。主 之 乌 头 煎 者 ,
是专以破邪治标为急,
虚实在所
不论,
故曰:
强人服七合,
弱人服五合也。
乌头煎方
乌 头 (熬, 不叹咀)大者五枚
去皮,
上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去 滓 ,内 蜜 二 升 ,
煎令水气尽,
取二

466
_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跃 )

升,
强人服七合,
弱人服五合,
不差明日更服,
不可一日再服。
寒荊,
腹 中 痛 ,及 胁 痛 里 急 者 ,
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腹满寒疝宿食病
〔按 〕 胁 痛 里 急 之 下 ,
当有上条“其 脉 沉 紧 ”四字。
〔注 〕寒 疝 腹 中 痛 及 胁 痛 里 急 ,
脉见沉紧,
较之绕脐苦痛轻
矣 。且 无 恶 寒 汗 出 ,
手足厥冷,
故 不 用 乌 头 煎 之 大 温 大 散 ,而用当
归生姜羊肉汤,
养正为本,
散寒为次,
此 治 寒 疝 之 和 剂 也 。服乌头
煎病势退者,
亦当与之。
〔集 注 〕李 衫 曰 :
疝属肝病,
肝藏血,
其经布胁肋,
腹胁并痛
者,
血 气 寒 而 凝 涩 也 。 当 归 通 经 活 血 ,生 姜 温 中 散 寒 。里急者内
虚也,
用 羊 肉 补 之 。《内经》云 :形 不 足 者 ,
温 之 以 气 ;精 不 足 者 ,
补之以味是也。
沈 明 宗 曰 :按 此 连 冲 脉 为 疝 ,
治 当 温 补 也 。肝 木 受 邪 ,
乘脾则
腹 中 痛 ;本 经 之 气 不 舒 ,
故 胁 亦 痛 ;连 及 冲 脉 则 里 急 矣 。所以当归
补养冲任而散风寒,
羊肉温补营卫之气,
脾 邪 散 而 痛 自 止 。方后
云 “痛 而 多 呕 ”,
乃肝气上逆临胃,
故加橘、
术补之。
当归生菱羊肉涵方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

上三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温 服 七 合 ,日三服。若寒多者,
加 生 姜 成 一 斤 。痛 多 而 呕 者 ,
加 橘 皮 二 两 、白术一两。加 生 姜 者 ,
亦加水五升,
煮取三升二合,
服之。
寒荊,
腹中_ ,
逆冷,
手足不仁,
若身疼痛,
灸刺、
诸药不能治,
抵当乌 头 桂 枝 汤 主 之 。
〔按 〕 “抵 当 ”二 字 ,
衍文也。
〔注 〕寒 疝 腹 中 痛 ,
逆冷,
手足不仁,
身体疼痛,
此疝之寒重
者 也 。灸 刺 、
诸药不能取效,
则急以乌头煎加桂枝汤五合,
以解内
外之盛寒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起于寒疝腹痛,
而至逆冷,
手足不仁则阳气

467
必 1买士4 书 (-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痹 ;加 以 身 疼 痛 ,
营卫俱不和,
更灸刺诸药不能治,
是或攻其外,
或攻其内,
邪 气 牵 制 不 服 也 。故 以 乌 头 攻 寒 为 主 ,
而 合桂枝全汤
医宗金鉴卷二十

以和营卫,
所谓七分治里、
三分治表也。
乌头桂枝涵方
乌头
上一味,
以蜜二斤,
煎减半,
去滓,
以 桂 枝 汤 五 合 解 之 ,令得一
升,
初 服 二 合 ;不 知 ,
即 服 三 合 ;又 不 知 ,
复 加 至 五 合 。其知者如醉
状,
得吐者为中病。
〔方 解 〕 以 桂 枝 汤 五 合 解 之 者 ,
溶 化 也 。令 得 一 升 ,
谓以乌
头所煎之蜜五合,
加桂枝汤五合溶化,
令 得 一 升 也 。不 知 ,
不效
也 ;又 不 知 ,
又 不 效 也 ;其 知 者 ,已 效 也 。如 醉 状 ,
外寒方散,
得吐
者,
内寒已伸,
故为中病也。
问 曰 :人 病 有 宿 食 ,
何 以 别 之 ? 师 曰 :寸 □ 脉 浮 而 大 ,
按之反
涩,
尺中亦微而涩,
故知有宿食,
大承气汤主之。
〔按 〕 “尺 中 亦 微 而 涩 ”之 “微 ”字 ,当 按 《伤 寒 论 》作 “大 ”
字是。
〔注 〕 宿 食 病 ,即 今 之 伤 食 病 也 ,
谓 食 隔 宿 不 化 也 。人病腹
满而痛,
何 以 别 之 为 宿 食 也 ?寸 口 脉 浮 而 大 ,
按 之 反 涅 ,谓 按 且
大、
且涩、
且有力也,
关 上 尺 中 亦 然 。大 涩 有 力 为 实 而 不 利 ,
故知
有宿食也。当下之,
宜大承气汤。
脉数而滑者,
实也,
此有宿食,
下 之 愈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 腹 满 而 痛 ,
脉数而滑者,
实也,
此有宿食,
故当下之。
〔集 注 〕李 衫 曰 :
滑者,
水谷之气胜也,
若滑而兼数,
则实热
已人胃腑矣。故 云 :有 宿 食 可 下 之 。
下利不欲食者,
有宿食也,
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 初 下 利 不 欲 食 者 是 伤 食 ,
恶食不欲食也•,
久下利不欲
食者,
是 伤 脾 不 能 食 也 。今 初 下 利 即 不 欲 食 ,以 有 宿 食 故 也 。 当

468
中医輪束
_____ ^ ^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呎 ) ,

下之,
宜大承气汤无疑矣。
〔集 注 〕沈 明 宗 曰 :
此 伤 食 而 致 下 利 也 。骤 伤 宿 食 ,
停滞胃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五脏风寒积聚病
中,
壅遏升降之机,
不转肠中,
水谷不分而下奔则利,
宿食在胃,

不 欲 食 。必 当 攻 去 宿 食 ,
利得止而欲食,
故宜大承气汤。
宿 食 在 上 脘 ,当 吐 之 ,
宜瓜蒂散。
〔注 〕 胃 有 三 脘 ,
宿 食 在 上 脘 者 ,隔 间 痛 而 吐 ,可 吐 不 可 下
也;
在中脘者,
心中痛而吐,
或 痛 不 吐 ,可 吐 可 下 也 ;在 下 脘 者 ,

上痛而不吐,
不 可 吐 可 下 也 。今 食 在 上 脘 ,
故当以瓜蒂散吐之也。
瓜蒂散方
瓜 蒂 (熬黄)一分 赤 小 (煮)一分
上二味,
杵 为 散 ,以 香 豉 七 合 煮 取 汁 ,
和散一钱匕,
温服之。
不吐者少加之,
以 快 吐 为度而止。亡 血 及 虚 者 ,
不可与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
有宿食也。
〔注 〕转 索 无 常 ,紧 脉 之 状 也 。若 浮 紧 ,
伤 寒 ;沉 紧 ,冷 痛 。
冷犯胃脘,
谷气不行,
故曰:
有宿食也。
脉紧,
头痛风寒,
腹 中 有 宿 食 不 化 也 。一云寸口脉紧
〔注 〕脉 紧 头 痛 ,
是 外 伤 风 寒 病 也 ,脉 紧 腹 痛 ,
是内伤宿食
病也。
〔集 注 〕李 衫 曰 :
按此脉与证,
似 伤 寒 而 非 伤 寒 者 ,以身不
疼、
腰 脊 不 强 故 也 。然 脉 紧 亦 有 辨 :浮 而 紧 者 ,
为 伤 寒 ;沉 而 紧 者 ,
为 伤 食 。《甲乙经》曰 :
人迎紧甚伤于寒,
气口紧甚伤于食,
则寒
与食又以左右 手 为 辨 已 。是 以 知 腹 中 有 宿 食 不 化 也 。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中风者,
□燥而喘,
身运而重,
冒而肿胀。
〔按 〕 “身 运 而 重 ”,当 是 “头 运 而 身 重 ”,“冒 而 肿 胀 ”,当是
“冒风而肿胀”,
始与文义相合,
此必传写之讹可知。

469
中医
撝 康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板 )

〔注 〕肺 主 气 ,
外合皮毛,
肺中风邪,
风伤气则津结不行,

口 燥 ;风 伤 肺 则 气 逆 上 壅 ,
故 喘 咳 。头 运 而 身 重 者 ,
气伤而力乏
医宗金鉴卷二十

也 。冒风而肿胀者,
皮伤风水也。
〔集 注 〕李 釤 曰 :
肺主气,
风邪中之则气壅而津液不行,
故口
燥、
气逆而呼吸不利,
故气喘也。
肺中寒,吐?虫涕。
〔注 〕 肺 中 寒 邪 ,
胸中之阳气不治,
则 津 液 聚 而 不 行 ,故 吐 浊

〔集 注 〕李 釤 曰 :
五液人肺为涕,
肺合皮毛,
开窍于鼻,
寒邪
从皮毛而人于肺,
则肺窍不利而鼻塞涕唾,
浊涎壅遏不通,
吐出于
口也。
肺死 脏 ,浮 之 虚 ,
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
死。
〔注 〕 肺 中 风 寒 之 邪 ,
脉若见浮之极虚,
按之弱如葱叶之空
下无根者,
乃肺脏之死脉也。以下五脏俱言浮者,
是明外中之邪,
应得之脉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
真肺脉至,
如以毛羽中人肤,
非浮之虚乎?
葱叶中空,
按之弱如葱叶下又无根,
则 浮 毛 虚 弱 是 无 胃 气 也 。此
真 脏 已 见 ,故 死 。
肝中风者,
头目_ ,
两胁痛,行常伛,
令人嗜甘。
〔注 〕肝 主 风 ,
外合于筋,
肝中风邪,
风胜则动,
故头目目闰动
也 。两 胁 肝 之 部 ,
肝 受 病 故 两 胁 痛 也 。风 伤 筋 ,
故行常伛偻也。
肝苦急,
欲甘缓之,
故令人嗜甘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高颠之上,
惟风可到,
风性动摇,
故头目哨
动 。肝 脉 上 贯 膈 ,
今 胁 肋 有 邪 故 痛 。肝 主 筋 ,
风胜则筋急故伛。
人以脾胃为主,
木邪甚而土负,
甘益脾,
嗜甘所以自救也。
肝中寒 者 ,
两臂不举,舌本燥,
喜太息,胸中痛,
不得转侧,

则吐而汗出也。

470
+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按 〕 “两 臂 不 举 ,
舌 本 燥 ”二 句 ,
“而 汗 出 ”三 字 ,
文义不属,
必是错简,
不释。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五脏风寒积聚病
〔注 〕肝 性 条 达 ,
气行于胸侧,
肝中寒邪,
故有气抑不伸,

太 息 。气 滞 不 行 ,
痛 不 得 转 侧 也 。食 则 吐 ,
亦寒邪上逆也。
肝 死 脏 ,浮 之 弱 ,
按之如索不来,
或曲如蛇行者,
死。
〔注 〕肝 中 风 寒 之 邪 ,
若脉见浮之极弱,
按之不弦,
是失其肝
之 本 脉 也 。今 按 之 如 索 不 来 ,曲 如 蛇 行 而 去 ,
夫索曲蛇行,
去而不
来,
非皆肝脏 之 死 脉 乎 ?
〔集 注 〕周 扬 俊 曰 :
按之如索,
则弦紧俱见,
脉有来去,
乃阴
阳往复之理。今 曰 :
不来但去,
是 无 胃 气 也 。否 则 真 气 将 散 ,
出人
强勉,
有委而不前,
屈且难伸之状,
故曲如蛇行也。
肝着,
其 人 常 欲 蹈 其 胸 上 。先 未 苦 时 ,
但欲饮热,
旋覆花汤
主之。
〔按 〕 “旋 覆 花 汤 主 之 ”六 字 ,
与肝着之病不合,
当是衍文。
〔注 〕肝 着 者 ,
为肝气着而不行,
致 胸 痞 塞 不 快 也 。故 其 人
常欲按摩其胸,
以 疏通其气也。其 先 未 曾 痞 塞 苦 时 ,但 欲 饮 热 者 ,
乃寒气为病也。
〔集 注 〕 李 釤 曰 :肝 主 疏 泄 ,
着 则 气 郁 不 伸 ,常 欲 人 蹈 其 胸
上,
以舒其气。又 以 寒 气 固 结 于 中 ,
欲饮热以胜其寒也。
心中风者,
翕叢发热,
不能起,
心中饥,
食即呕吐。
〔按 〕 翕 翕 发 热 ,中 风 之 本 证 也 。不 能 起 ,心 中 饥 ,
食即呕
吐,
文义不属,
必是错简,
不释。
心中寒者,
其 人 苦 病 心 如 陵 蒜 状 ,剧 者 心 痛 彻 背 ,
背痛彻心,
譬如蛊注,
其脉浮者,
自吐乃愈。
〔注 〕 其 人 苦 病 心 如 啖 蒜 状 ,
谓 辛 辣 刺 心 之 状 也 。剧者心痛
彻背,
背痛彻心,
谓 心 背 相 应 而 痛 也 。譬 如 蛊 注 ,
谓似虫之往来不
已而痛也。此 皆 心 中 寒 邪 之 证 。若 其 脉 浮 ,
是心得本脉,
为寒邪

471
中医
犒 束
a
. 义漬从书( 藏忮

上越之候,
故自吐则邪去乃愈也。
〔集 注 〕徐 彬 曰 :寒 则 为 阴 邪 ,
外 束 之 则 火 内 郁 ,故 如 啖 蒜
医宗金鉴卷二十

状,
其 似 辣 而 非 痛 也 。剧 则 邪 盛 ,
故外攻背痛,
内攻心痛。f J 者相
应 也 。譬 如 蛊 注 状 ,其 绵 绵 不 息 。若 脉 浮 ,是 邪 未 结 ,故 自 吐
而愈。
心伤者,
其人劳倦,
即头面赤而下重,
心中痛而自烦,
发热,

脐跳,
其脉弦,
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按 〕 “其 脉 弦 ”之 “弦 ”字 ,当 是 “沉 ”字 。沉 为 肾 脉 ,文 义 相
属 。必 是 传 写 之 讹 。
〔注 〕 心 伤 者 ,
谓心伤病之人也。因其人劳倦则扰其心,

之阳盛于上,
故 头 面 赤 也 。上 盛 则 下 虚 ,
故 下 重 而 无 力 也 。心中
痛 ,自烦发热,
当脐跳。其 脉 沉 ,
肾 乘心伤之所致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
心伤者,
其 人 劳 倦 ,即 头 面 赤 而 下 重 。盖心
虚者,
其阳易浮,
上盛者,
其 下 必 虚 也 。心 中 痛 而 自 烦 发 热 者 ,

虚 失 养 而 热 动 于 中 也 。当 脐 跳 者 ,
心虚于上,
而肾动于下也。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
血 气 少 也 。血 气 少 者 ,
属 于 心 。心气虛
者,
其人则畏,
合目欲眠,
梦远行而精神离散,
魂 魄 妄 行 。 阴气衰
者 为 癫 ,阳 气 衰 者 为 狂 。
〔按 〕 “阴 气 衰 者 为 癫 ”之 “癫 ”字 ,当 是 “狂 ”字 ;“阳气衰者
为 狂 ”之 “狂 ”字 ,
当是“癫 ”字 。《内经》曰 :
重阴者癫,
重阳者狂。
必是传写之讹。
〔注 〕 邪 哭 ,
谓 心 伤 之 人 无 故 而 哭 也 。邪 哭 则 使 人 魂 魄 不
安,
心 之 血 气 少 也 。血 气 少 而 心 虚 ,
则令人畏,
合目欲眠则梦远
行,
此是精神离散,
魂 魄 妄 行 也 。心 之 血 ,
阴 也 ,阴 过 衰 则 阳 盛 ,阳
盛 则 为 病 狂 也 ;心 之 气 ,
阳也,
阳过衰则阴盛,
阴盛则病癫也。
心死脏,
浮 之 实 如 丸 豆 ,按 之 益 躁 疾 者 ,
死。
〔注 〕 心 中 风 寒 之 邪 ,
若脉见浮之极实,
如丸豆之状,
按之益

472
中医
名 读 丛 书 (與藏 S

劲躁疾乱动者,
乃心脏之死脉也。
〔集 注 〕李 釤 曰 :
《难 经 》云 心 脉 浮 大 而 散 ,
若浮之实如麻豆,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五脏风寒积聚病
按之益躁疾,
则 真 脏 脉 见 ,胃 气 全 无 故 死 。《内经》云 :真 心 脉 至
坚而搏,
如寻薏苡子,
累 累 然 即 如 麻 豆 。意 可 与 此 同 参 。
脾中风者,
翕翕发热,
形如醉人,
腹中烦重,
皮 目 __而 短 气 。
〔按 〕脾 缺 中 寒 之 文 ,
必是简脱。
〔注 〕 脾 中 风 邪 ,
翕 翕 发 热 ,中 风 之 本 证 也 。形 如 醉 人 ,
亦风
热攘乱于中,
应 有 之 证 也 。腹 中 不 快 而 烦 ,
身体懈惰而重,
皮目目闰
_ ,
动而气短,
皆脾经 证 也 。
〔集 注 〕李 釤 曰 :
风属阳邪而气疏泄,
形如醉人,
言其面赤而
四肢软也。风 气 内 扰 ,
故 腹 中 烦 重 。皮 目 ,
上下眼胞也。
脾死脏,
浮之大坚,
按 之 如 覆 杯 ,洁 洁 状 如 摇 者 ,
死。
〔注 〕脾 中 风 寒 之 邪 ,
若脉见浮之大坚,
失其和缓,
按之状如
覆杯,
高章明洁,
有力如摇,
乃脾脏之死脉也。

...
〔集 注 〕李 釤 曰 :
脉弱以滑,
是 有 胃 气 ;浮 之 大 坚 ,
则胃气绝,
真 脏 脉见矣。覆 杯 则 内 空 ,
洁洁者,
空 而 无 有 之 象 也 。状 如 摇 者 ,
脉躁疾不宁,
气 将 散 也 ,故 死 。
趺阳脉浮而遝,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 涩 相 搏 ,大 便 则
坚,
其脾为约,
麻子仁丸主之。
〔按 〕 此 条当在《腹 满 篇 》中 便 难 之 下 ,
必是错简在此。
〔注 〕 趺 阳 ,胃脉也。若 脉 涩 而 不 浮 ,
脾阴虚也,
则胃气亦不
强,
不 堪 下 矣 。今 脉 浮 而 涅 ,胃 阳 实 也 ,
则为胃气强,
脾阴亦虚也。
脾阴虚不能为胃上输精气,
水 独 下 行 ,故 小 便 数 也 ;胃 气 强 ,
约束
其脾,
不化津液,
故大便难也。以 麻 仁 丸 主 之 ,
养 液 润 燥 ,清 热 通
幽 。不 敢 恣 行 承 气 者 ,
盖因脉涅终是虚邪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脾约病用丸不作汤者,
取其缓以开结,
不敢
骤 伤 元 气 也 。要 知 人 至 脾 约 ,
皆因元气不充,
津液不到所致耳!

473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李釤曰:
趺 阳 ,胃 脉 也 。 胃 为 水 谷 之 海 ,
浮为阳脉,
故胃气强
而 能 食 ;小 便 数 则 津 液 亡 ,
故 脉 涩 。盖 脾 主 为 胃 行 津 液 ,
此以胃强
医宗金鉴卷二十

脾弱,
约束津液,
不能四布,
但 输 膀 胱 ,致 小 便 数 而 大 便 坚 也 。麻
子仁丸通幽润燥。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
仁一升
上六味,
末 之 ;炼 蜜 为 丸 ,
梧子大,
饮 服 十 丸 ,日三,
以知为度。
肾着之病,
其 人 身 体 重 ,腰 中 冷 ,
如坐水中,
形如水状,
反不
渴,
小便自利,
饮食如故,
病 属 下 焦 。身 劳 汗 出 ,
衣里冷湿,
久久 得
之 。腰 以 下 冷 痛 ,
腹重如带五千钱,
甘姜苓术汤主之。
〔按 〕 肾 缺 中 风 、中 寒 二 条 ,
必是简脱。
〔注 〕 肾 着 者 ,
谓肾为寒湿所伤,
着 而 不 行 之 为 病 也 。 肾受
寒湿,
故体重腰冷,
如 坐 水 中 。虽 形 如 水 肿 之 状 ,
反不渴而小便自
利,
非水也,
乃 湿 也 。饮 食 如 故 ,以 病 属 下 焦 肾 ,
而不属中焦脾故
也 。询 其 所 以 得 之 之 由 ,身 劳 汗 出 ,
衣里冷湿,
久 久 伤 之 也 。是以
腰下冷痛,
寒 胜 也 。腹 重 ,
湿 胜 也 。如 带 五 千 钱 ,
形容重着之甚
也 。以 甘 姜 苓 术 汤 补 土 以 制 水 ,
散寒以渗湿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其 病 不 在 肾 之 中 脏 ,
而在肾之外腑,
故其治
不 在 温 肾 以 散 寒 ,而 在 燠 土 以 胜 水 也 。
甘草干菱茯苓白求涵方
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上四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腰中即温。
肾 死 脏 ,浮 之 坚 ,
按之乱如转丸,
益下入尺中者,
死。
〔注 〕 肾 中 风 寒 之 邪 ,若 见 浮 之 极 坚 ,
按之乱动有如转丸,

下入尺中,
通然乱动,
皆肾死真 脏 之 脉 也 。
〔集 注 〕 程 林 曰 :
肾脏死,
浮之坚,
与 《内经》“辟辟如弹石曰

474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j
肾死”同 意 ,
皆 坚 之象也。按 之 则 乱 如 转 丸 ,
下人尺中者,
此阴阳
离决之状也,
故 死 。 以 上 真 脏 与 《内经》互 有 异 同 。总之脉无胃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五脏风寒积聚病
气,
现于三部中,
脉象形容不一也。
问 曰 :三 焦 竭 部 ,
上焦竭,
善噫,
何谓也? 师曰:
上焦受中焦
气,
未和,
不能消谷,
故 能 噫 耳 。下 焦 竭 ,
即遗溺失便,
其气不和,
不能自禁制,
不须治,
久则愈。
〔注 〕 三 焦 竭 部 者 ,
谓三焦因虚竭而不各归其部,
不相为用
也 。上 焦 受 气 于 中 焦 ,
下焦生气于中焦,
互 相 为 用 则 为 和 也 。若
中 焦 虚 竭 ,不 能 消 化 水 谷 ,
谷气不受,
则上焦不相为用而失和也,
失和则谷气郁而不宣,
故 善 噫 也 。下 焦 虚 竭 ,
不能供升生之气于
中焦,
则 失 和 也 。失 和 则 肾 气 独 沉 ,自不能禁,
故前遗溺而后失便
也 。不 须 治 ,
久则愈,
在 善 噫 可 也 。若 遗 溺 失 便 ,
未有不治能愈
者,
恐是错简。
〔集 注 〕 程 林 曰 :
竭,虚 也 。《本 经 》云 :
三焦不归其部,
上焦
不归者,
噫 而 酢 吞 ;中 焦 不 归 者 ,
不 能 消 谷 引 食 ;下 焦 不 归 者 ,
则遗
溲 。上 焦 胃 上 口 也 ,
中焦脾也,
脾善噫,
脾不和,
则食息迫逆于胃
口而为噫也。经 云 :膀 胱 不 约 为 遗 溺 。 因 气 不 和 则 溲 便 不 约 ,

遗失而不能自禁制也。
师 曰 :热 在 上 焦 者 ,因 咳 为 肺 癭 ;热 在 中 焦 者 ,
则 为 坚 ;热 在 下
焦者,
则 尿 血 ,亦 令 淋 秘 不 通 。大 肠 有 寒 者 ,
多 鹜 溏 ;有 热 者 ,
便肠
垢 。小 肠 有 寒 者 ,
其 人 下 重 便 血 ;有 热 者 ,
必痔。
〔注 〕 热 在 上 焦 者 ,
篇 中 所 谓 肺 痿 吐 涎 沫 也 ;热 在 中 焦 者 ,

中 所 谓 腹 满 坚 痛 也 ;热 在 下 焦 者 ,
篇 中 所 谓 小 便 淋 沥 也 。其 外 大
肠有寒者,
多 清 彻 鹜 溏 ,即 下 利 溏 泻 也 。有 热 者 ,
便 稠 粘 肠 垢 ,即
下 利 脓 血 也 。小 肠 有 寒 者 ,
下重便血,
即 结 阴 便 血 也 。有 热 者 ,

流于大肠,
蓄于肛门,
必病涛也。
〔集 注 〕 徐 彬 曰 :
小 肠 为 受 盛 之 官 ,与 心 为 表 里 。丙 ,小肠

475
中医
犒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W

也 。挟 火 以 济 阴 ,
而 阴 不 滞 ;挟 气 以 化 血 ,
而 血 归 经 。有寒则气不
上通而下重,
血 无 主 气 而 妄 行 矣 。直 肠 者 ,
大 肠 之 头 也 ,门为肛,
医宗金鉴卷二十

小肠有热,
则大肠传导其热,
而气结于肛门,
故 寿 。寿 者 ,
滞其丙
小肠之热于此也。
问 曰 :病 有 积 、
有聚、
有欒气,
何谓 也 ? 师 曰 :积 者 ,脏 病 也 ,

不 移 。聚 者 ,
腑病也,
发作有时,
展转痛移,
为 可 治 。欒 气 者 ,
胁下
痛,
按之则愈,
复 发 为 欒 气 。诸 积 大 法 :脉 来 细 而 附 骨 者 ,
乃积也。
寸 □,积 在 胸 中 ;微 出 寸 □ ,
积 在 喉 中 。关 上 ,
积在脐傍;
上关上,
积 在 心 下 ;微 下 关 ,
积 在 少 腹 。尺 中 ,
积 在 气 冲 ;脉 出 左 ,
积在左;
脉出右,
积 在 右 ;脉 两 出 ,
积 在 中 央 。各 以 其 部 处 之 。 槃作榮解见
首篇

〔注 〕病 有 积 、
有聚、
有 漀 气 ,当 别 之 也 。积 者 脏 病 ,
无时 不
有,
不 移 其 处 也 。聚 者 腑 病 ,
发作有时,
展 转 痛 移 也 。为 可 治 ,

腑 病 易 治 也 。漀 气 者 ,
饮积胁下痛也,
按之则止,
不 按 复 痛 ,以水
气得按暂散,
故痛暂止也,
此 即 其 证 而 言 之 。然 诸 积 大 法 ,
尤当以
诊候之也,
脉来沉伏附骨而细者,
乃 诸 积 之 诊 也 。若 见 两 寸 ,
积在
胸 中 也 ;微 出 近 鱼 际 ,
积 在 喉 中 也 。两 关 ,
积在脐傍也;上关近寸,
积 在 心 下 也 *,
微下近尺,
积 在 少 腹 也 。尺 中 ,
积 在 气 冲 也 ;脉 出 左 ,
积 在 左 ;脉 出 右 ,
积 在 右 ;脉 两 出 ,
谓左右俱见,
积 在 中 央 也 。各以
其部之处,
而诊积之所在也。
〔集 注 〕 徐 彬 曰 :
积者迹也,
病 气 之 属 阴 者 也 。脏 属 阴 ,
两阴
相得,
故 不 移 。不 移 者 ,
有专痛之处,
而 无 迁 改 也 。聚则如市井之
物,
偶聚而已,
病 气 之 属 阳 者 也 。腑 属 阳 ,
两阳相比,
则非如阴之
凝,
故寒气感则发,
否 则 已 。所 谓 有 时 也 ,
既 无 定 着 ,则 痛 无 常 处 ,
故展转痛移,
其根不深,
故比积为可治也。
李衫曰:
积为脏病,
深入在里,
故 脉 细 而 附 骨 也 。寸 、
关、尺,
上下、
左右,
别积病之所在,
皆 指 细 而 附 骨 之 部 分 ,即《内经》前以

476
中 医 栌 廬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t

y
候前,
后 以 候 后 。上 竟 上 者 ,
胸 喉 中 事 也 ;下 竟 下 者 ,
少腹腰股膝
胚足中事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
惊惨吐姐下血胸满疼血
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寸□脉动而弱,
动即为惊,
弱则为悸。
〔注 〕 寸 口 通 指 三 部 也 。脉 动 而 弱 ,主 惊 悸 病 也 。动 即 为
惊,
以惊 为 外 触 而 动 也 ;弱 即 为 悸 ,
以 悸为内生而怯也。
〔集 注 〕 徐 彬 曰 :惊 为 外 邪 袭 心 ,
故 其 寸 口 脉 动 。动 者 ,
脉来
乱 动 也 。悸 乃 神 不 自 主 ,
故 其 寸 口 脉 弱 。弱 者 ,
脉 沉 无 力 也 。邪
之所袭,
因心之虚,
故惊俘并见。
李 釤 曰 :此 寸 口 脉 兼 三 部 而 言 。盖 惊 自 外 至 者 也 ,
惊则气乱,
故 脉 动 而 不 宁 ;悸 自 内 惕 者 也 ,
悸因中虚,
故脉弱而无力。
师 曰 :夫 脉 浮 ,目 睛 晕 黄 ,
衄 未 止 ,晕 黄 去 ,目 睛 慧 了 ,
知衄
今止。
〔注 〕 浮 脉 主 阳 主 表 ,
若目睛清洁,
主阳,
表 病 也 ;目 睛 晕 黄 ,
主血脉 病 也 。盖 以 诸 脉 络 于 目 ,
而血热则赤,
血 瘀 则 黄 。今目睛
黄晕,
知 其 齟 未 止 也 ;若 黄 晕 去 ,目 睛 慧 了 ,
知其衄已止,
故曰:

今止也。
又 曰 :从 春 至 夏 衄 者 ,
太 阳 ;从 秋 至 冬 衄 者 ,
阳明。
〔注 〕衄 血 ,
阳 络 伤 也 。下 血 ,阴 络 伤 也 。太 阳 主 外 ,春 夏 主
外,
故从春至夏衄血,
属太阳也。阳明主内,
秋冬主内,
故从秋至
冬齟血,
属阳明也。
〔集 注 〕李 衫 曰 :
衄 血 出 于 鼻 。手 太 阳 经 上 颇 抵 鼻 ,目下为
颇;
足太阳经,
从颠入络脑,
鼻与 脑 通 ;手 阳 明 经 挟 鼻 孔 ;足 阳 明 经
起 鼻 交 额 中 。四 经 皆 循 鼻 分 ,
故 皆 能 致 齟 。太 阳 行 身 之 表 ,
经云:
太 阳 为 开 。是 春 生 夏 长 ,阳 气 在 外 ,
有开之义,
故春夏齟者太阳。

477
中医
輪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阳明行身之里,
经 云 :阳 明 为 阖 。是 秋 敛 冬 藏 ,阳 气 在 内 ,
有藏之
义,
故秋冬衄者阳明。
医宗金鉴卷二十

尤怡曰:
少阳之脉不人鼻额,
故不主衄。
衄 家 不 可 汗 ,汗 出 必 额 上 陷 脉 紧 急 ,
直视,
不能陶,
不得眠。
〔注 〕齟 ,
该 吐 血 而 言 也 。齟 血 吐 血 之 家 ,阴 已 亡 矣 ,
若发其
汗,
汗出液竭,
诸脉失养,
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
紧且急也。
目直视,目瞪不转睛也。不 能 胸 ,目睫不合也。亦 为 热 灼 其 脉 ,

之危证,
故舰家慎不可汗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
足太阳经主表,
上颠入额,
贯 目 睛 ,衄 则 在
上络脉之血已脱,
若更发汗,
是重竭津液,
津液竭则脉枯,
故额上
陷中脉紧而急,
牵引其目,
视 不 能 合 也 。无 血 阴 虚 ,
故不得眠。
病人面无血色,
无寒热,
脉沉弦者,
衄 ;脉 浮 弱 ,手 按 之 绝 者 ,
下 血 ;烦 咳 者 ,
必吐血。
〔按 〕 脉 沉 ,
当是“脉 浮 ”;
脉 浮 ,当 是 “脉 沉 ”,
文 义 始 属 。必
传写之讹。
〔注 〕 赤 色 ,
血 色 也 。面 无 血 色 ,
谓面白之人,
纯白而无赤;
面黄之人,
纯 黄 而 不 红 也 。人 有 恐 怖 则 面 色 脱 白 ,
其状惊骇;人有
愧心,
乍白乍红,
其 状 惶 怯 。今 无 故 而 面 无 血 色 ,
则可知非惊愧致
气 乱 血 散 也 ;且 无 寒 热 病 ,
又 可 知 非 虚 损 不 生 血 少 血 也 。既非血
散,
又非血少,
当询之病人,
必 有 失 血 之 故 。诊 之 于 脉 ,
必有吐衄、
下 血 之 因 。衄 吐 属 阳 ,
故脉见浮弦,
按之必芤,
营血空也;下血属
阴,
脉见沉弱,
按之欲绝,
营 气 微 也 。且 脉 色 如 斯 ,
而证兼烦咳,

病在心肺,
故必吐血也。
夫吐血,
咳逆,
上气,
其 脉 数 ,而 有 热 ,
不得卧者,
死。
〔注 〕 吐 血 咳 逆 ,
肺 大 伤 也 ;上 气 ,
肺 无 降 也 ;脉 数 有 热 ,
火烁
肺 金 也 ;不 得 卧 者 ,
阳不入阴,
故曰死也。

478
4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集 注 〕 赵 良 曰 :
脉 数 有 热 ,阳 独 胜 也 ;不 能 卧 ,阴 已 绝 也 。
阴既绝,
阳岂独生耶?故 死 。若 得 卧 者 ,
阴未绝,
未可言死。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
程林曰:
吐血、
咳逆、
上气,
则 肺 脏 伤 矣 。脉 数 则 虚 热 不 去 ,

来 刑 金 矣 。阴 血 消 亡 ,
故不得卧,
死可必矣。
夫酒客咳者,
必致吐血,
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注 〕酒 性 大 热 ,
溃脉伤经,
极饮过度,
必致咳嗽吐血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此言吐血,
不必由于气不摄血,
亦不必由于
阴火炽盛。其 有 酒 客 而 致 咳 ,
则肺伤已极,
又为咳所击动,
必致吐
血,
故 曰 :极 饮 过 度 所 致 。则 治 之 者 ,
当以清酒热为主也。
亡血不可发其表,
汗出则寒栗而振。
〔注 〕 凡 失 血 之 后 ,
血 气 未 复 为 亡 血 也 ,皆 不 可 发 汗 。失血
之初,
固属阳热,
亡血之后,
热随血去,
热 虽 消 而 气 逐 血 虚 ,阳亦微
矣 。若 发 其 汗 ,
则阳气衰微,
力不能支,
故身寒噤栗而振振耸动
也 。发 阴 虚 之 汗 ,
汗 出 则 亡 阴 ,即 发 吐 舰 之 汗 也 ,
故见不得胸,

得眠,
亡 阴 之 病 也 。发 阳 虚 之 汗 ,
汗 出 则 亡 阳 ,即 发 亡 血 之 汗 也 ,
故见寒栗而振,
亡阳之病也。
〔集 注 〕李 釤 曰 :
夺 血 者 无 汗 ,以 汗 与 血 俱 属 心 液 ,
血亡液
竭,
无 复 佘 液 作 汗 也 。今 又 发 表 ,
则阴虚且更亡阳,
表间卫气虚
极,
故寒栗而振。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注 〕 吐 血 之 病 ,
热伤阳络,
当清其热•,
劳 伤 阳 络 ,当 理 其 损 。
今以柏叶汤温散之品,
而治吐血不止者,
则必是热伏阴分,
用此宣
发,
使热行阳分,
血不为热所迫,
则自止矣。
柏叶■方
柏 叶 干 姜 各三两艾三把
上三味,
以水五升,
取马通汁一升合煮,
取一升,
分温再服。
〔集 解 〕程 林 曰 :
《神 农 经 》云 :柏 叶 主 吐 血 ,
干姜止唾血,

479
中医
穩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叶 止 吐 血 。马 通 者 ,白马尿也。凡 尿 必 达 洞 肠 乃 出 ,
故曰通,
亦微
温止吐血。四味皆辛温行阳之品,
使血归经,
遵行隧道,
而血自
医宗金鉴卷二十

止,
故吐血不止,
以 柏 叶 汤主之也。
心气不足,
吐血、
衄血,
泻心汤主之。
〔按 〕 心 气 “不 足 ”二 字 ,
当是“有 佘 ”二 字 ,
若是不足,
如何用
此方治之,
必是传写之讹。
〔注 〕 心 气 有 余 ,
热盛也,
热盛而伤阳络,
迫血妄行,
为吐、

齟 。故 以 大 黄 、
黄连、
黄芩大苦大寒直泻三焦之热,
热去而吐舰自
止矣。
泻心涵方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之。
病人胸满唇變,
舌青□燥,
但欲漱水不欲咽,
无寒热,
脉微大
来迟,
腹不满,
其人言我满,
为有瘀血。
〔注 〕表 实 无 汗 ,
胸满而喘者,
风 寒 之 胸 满 也 ;里 实 便 涩 ,

满烦热者,
热 壅 之 胸 满 也 ;面 目 浮 肿 ,
胸满喘不得卧者,
停 饮之胸
满 也 ;呼 吸 不 快 ,
胸满太息而稍宽者,
气 滞 之 胸 满 也 。今病人无寒
热他病,
惟胸满、
唇痿、
舌 青 、口燥,
漱水不欲咽,
乃瘀血之胸满也。
唇、
舌,血华之处也,
血病不荣,
故 痿 瘁 色 变 也 。热 在 血 分 ,
故口燥
漱 水 不 欲 咽 也 。脉 微 大 来 迟 ,阴 凝 之 诊 ,
则当腹满,
今腹不满,

之其人,
言我满在胸不在腹也,
与 上 如 是 之 证 推 之 ,为 有 瘀 血 也 。
病者如热状,
烦满,
□干燥而渴,
其脉反无热,
此为阴伏,
是瘀
血也,
当下之。
〔注 〕 此 承 上 文 ,
互 详 证 脉 ,以 明 其 治 也 。如 热 状 ,即所谓心
烦 胸 满 ,口干 燥 渴 之 热 证 也 。其 人 当 得 数 大 之 阳 脉 ,
今反见沉伏
之阴脉,
是为热伏于阴,
乃 瘀 血 也 。血 瘀 者 当 下 之 ,宜 桃 核 承 气 、
抵当汤、
丸之类也。

480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集 注 〕 李 衫 曰 :血 瘀 内 无 实 热 ,
故外证但如热状,
而其脉不
数疾,
反 无 热 也 。烦 满 者 ,
血 瘀 经 气 不 舒 ;燥 渴 者 ,
血瘀津液不布。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疲血病
血属阴,
瘀则脉伏于内,
故为阴伏。当下之,
以去瘀 生 新 也 。
下血,
先便后血,
此远血也,
黄 土 汤 主 之 。下 血 ,
先血后便,

近血也,
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注 〕先 便 后 血 ,
此远血也,
谓 血 在 胃 也 ,即 古 之 所 谓 结 阴 ,
今 之 所 谓 便 血 也 。先 血 后 便 ,
此近血也,
谓血在肠也,
即古之所谓
肠擗,
为寿下血,
今之所谓脏毒、
肠 风 下 血 也 。一 用 黄 土 汤 以 治 结
阴之血,
从 温 也 ;一 用 赤 小 豆 当 归 散 以 治 脏 毒 之 血 ,
从清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
肠 胃 阳 明 经 也 ,以 下 血 言 ,胃 居 大 肠 之 上 ,
若聚于胃,
必先便后血,
去肛门远,
故 曰 远 血 。若 聚 大 肠 ,
去肛门
近,
故 曰 近 血 。故 治 远 血 黄 土 汤 主 之 ,治 近 血 赤 小 豆 当 归 散 主 之 。
簧土涵方
甘 草 干 地 黄 白 术 附 子 (炮 ) 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
黄土半斤
上七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分温二服。
赤小豆当归散方 见狐惑
寸□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
大 则 为 乳 ;减 则 为 寒 ,
芤则为虚。
寒虚相击,
此 名 曰 革 。妇 人 则 半 产 漏 下 ,
男子则亡血。
〔注 〕详 见 《伤 寒 •辨 脉 篇 》内 ,
不复释。
火邪者,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按 〕此 方 是 治 火 逆 惊 狂 者 ,
与首条之脉动惊病不合,
必是
错简。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涵方
桂 枝 三 两 甘 草 (炙)二两生姜三两 牡 蛎 (熬)五 两 龙 骨 四
两 大 枣 十 二 枚 蜀 漆 (洗去腥)三两
上为末,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蜀漆,
减 一 升 ,内 诸 药 ,
煮取三

481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興 藏 t e )

升 ,温 服 一 升 。
心下悸者,
半 夏 麻 黄 ■主 之 。
医宗金鉴卷二十

〔按 〕 此 方 是 治 寒 水 心 下 悸 者 ,
与首条之脉弱悸病不合,

是错简。
半矍麻黃丸方
半 夏 麻 黄等分
上二味,
末之,
炼 蜜 和 丸 ,小 豆 大 ,
饮 服 三 丸 ,日三服。

482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夫病人饮水多,
必 暴 喘 满 。凡 食 少 饮 多 ,
水 停 心 下 ,甚 者 则
悸,
微 者 短 气 。脉 双 弦 者 ,寒 也 。 皆 大 下 后 里 虚 。脉 偏 弦 者 ,
饮也。
〔按 〕此条“微 者短气”之 下 ,
古本有“脉 双 弦 者 ,寒 也 ”等 句 ,
文义不属,
当另分为一条在后。
〔注 〕凡 病 人 食 少 饮 多 ,
小便利者,
为 消 渴 病 ;小 便 不 利 者 ,
为留饮病。留饮者,
即 今 之 停 水 饮 病 也 。若 水 停 上 焦 胸 中 ,
则壅
肺气不得降,
故 暴 喘 满 也 ;若 水 停 中 焦 心 下 ,
甚者则凌心,
故病悸
动不安,
微者则碍肺,
故 病 呼 吸 短 气 ;若 水 停 下 焦 少 腹 ,
则不输膀
胱,
故必苦里急也。仲 景 于 此 ,
但言上、
中二焦,
不及下焦者,
非略
之也,
谓已详于《伤寒论》中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饮水多,
则水气停泛于胸膈,
必暴喘满也。
凡人食少饮多,
则胃土不能游溢精气,
甚者必停于心下而为悸。
微者则阻于胸膈而为短气也。
先渴后呕,
为水停心下,
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注 〕水 停 心 下 ,中 焦 部 也 。 中 焦 属 胃 ,
故 不 止 病 悸 、短 气 ,
而亦病呕也。病 悸 、
短气者,
是水停胃外,
从膈下而上干于胸也。
病呕者,
是水停胃内,
从 胃 中 而 上 越 于 口 也 。然 必 先 渴 饮 水 多 而
后作呕者,
方 属 饮 家 呕 病 也 。主 小 半 夏 汤 者 ,以止呕也 ;加 茯 苓

483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1
.
:v

-' 者,
以饮水多而病呕,
故兼利水也。
:
:
7:

〔集 注 〕 魏 蒸 彤 曰 :
水停心下,
阻隔正气,
不化生津液,
上于
医宗金鉴卷二十一

胸 咽 故 渴 也 ;渴 必 饮 水 ,
水得水而愈恣其冲逆,
所以先渴而后必呕
也 。此 属 饮 家 ,
当治其饮,
不 可 以 为 渴 家 治 其 渴 也 。治饮则 用 辛
燥,
治渴必用寒润,
大相径庭,
可 不 明 其 属 于 何 家 ,而妄治之乎?
尤怡曰:
先渴后呕者,
本 无 呕 病 ,因 渴 饮 水 ,
水多不下而反上
逆也,
故 曰 :此 属 饮 家 。小 半 夏 止 呕 降 逆 ,
加茯苓去其停水。
小半戛加茯苓涵方
半 夏 一 升 生 姜 半 斤 茯 苳三两
上三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一升五合,
分温再服。
呕家本渴,
渴者为欲解,
今反不渴,
心下有支饮故也,
小半夏
汤主之。
〔注 〕饮 家 渴 者 ,
是 水 停 气 不 化 生 津 液 而 渴 也 ;呕 家 渴 者 ,

呕吐胃干燥伤津液而渴也,
故 曰 呕 家 本 应 渴 也 。先 呕 后 渴 者 ,当
少少与饮之,
以和胃生津,
为 欲 解 也 ;若 呕 吐 后 反 不 渴 者 ,
是必心
下 素 有 支 饮 故 也 。惟 主 小 半 夏 汤 止 呕 ,而 不 加 茯 苓 者 ,以不渴并
无新饮,
且呕后已伤津液,
不可再行利水,
重竭津液也。
〔集 注 〕李 釤 曰 :
此专以治呕,
言呕家渴者,
为 欲 解 ,以胃气
复 而 津 液 生 也 。若 心 下 素 有 支 饮 ,
则 不 燥 自 当 不 渴 ,泛 溢 而 呕 也 。
半夏、
生姜温能和胃气,
辛能散逆气,
为呕家圣药。
小半戛涵方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
上二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一升半,
分温再服。
〔集 解 〕 沈 明 宗 曰 :
此 支 饮 上 溢 而 呕 之 方 也 。凡作 呕 必 伤 津
液,
应当作渴,
故为呕家本渴,
渴则病从呕去,
谓 之 欲 解 。若心下
有支饮,
停蓄胸膈致燥,
故呕而不渴,
则当治饮,
所以生姜散邪,

夏涤饮,
呕自止矣。

484
_ 糗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卒呕吐,
心下痞,
膈间有水,
眩 懌 者 ,半 夏 加 茯 苓 汤 主 之 。
〔注 〕卒 然 呕 吐 ,
虽 然 不 渴 而 心 下 痞 塞 ,是 膈 间 有 水 凝 结 也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痰饮咳嗽病
眩者,
是 水 阻 阳 气 不 升 也 ;悸 者 ,
是 水 气 上 干 于 心 也 。 即不渴无新
饮,
而平日饮盛可知,
则不必顾及津液,
亦必加茯苓以利水,
斯结
可开而阻可通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
心下痞,
膈 间 有 水 ;眩 悸 者 ,阳 气 必 不 宣 散
也 。经 云 :
以 辛 散 之 。半 夏 、
生姜皆味辛,
《本 草 》半 夏 可 治 膈 上
痰 。心 下 坚 呕 逆 眩 者 ,
亦上焦阳气虚不能升发,
所以半夏、
生姜并
治 之 。悸 则 心 受 水 凌 ,
非半夏可独治,
必加茯苓去水,
下肾逆以安
神,
神安则悸愈也。
尤 怡 曰 :饮 气 逆 于 胃 则 呕 吐 ,
滞 于 气 则 心 下 痞 ,凌 于 心 则 悸 ,
蔽于阳则眩,
半夏、
生姜止呕降逆,
加茯苓去其水也。
半戛加茯苓涵方见前
假 令 瘦 人 脐 下 有 悸 ,吐 涎 沬 而 癫 眩 ,
此 水 也 ,五 苓 散 主 之 。
〔按 〕 “瘦 人 ”之 “瘦 ”字 ,当 是 “病 ”字 。“癫 眩 ”之 “癫 ”字 ,
当是“颠 ”字 ;颠 者 头 也 。文 义 相 属 。此 传写之% 。
〔注 〕悸 者 ,
筑 筑 然 跳 动 病 也 。上 条 心 下 有 悸 ,
是水停心下
为 病 也 •,此 条 脐 下 有 悸 ,
是 水 停 脐 下 为 病 也 。若 欲 作 奔 豚 ,
则为阳
虚,
当以茯苓 桂 枝 甘 草 大 寒 汤 主 之 ;今 吐 涎 沫 ,
水 逆 胃 也 ;颠 眩 ,

阻阳也,
则为水盛,
故以五苓散主之也。
五苓散方
泽泻一 两 一 分 猪 苓 (去 皮 )三 分 茯 苓 三 分 白 术 三 分 桂
(去皮) 二分

上五味,
为 末 ,白饮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
多饮暖水,
汗出愈。
夫 短 气 有 微 饮 ,当 从 小 便 去 之 ,
苓 桂 术 甘 汤 主 之 ,肾 气 丸 亦
主之。
〔注 〕 水 停 心 下 ,
甚 者 病 悸 ,已 明 其 治 矣 。微 者 短 气 ,
其治有

485
中医
輪束 必 该 A书 (輿 藏 叛

二 :气 虚 短 气 ,
是 气 少 不 能 长 息 而 短 也 ;微 饮 短 气 ,
是水停 阻 碍 呼
吸 而 短 也 。若 呼 之 气 短 ,
是心肺之阳有碍也,
用苓桂术甘汤以通
医宗金鉴卷二十

其阳,
阳 气通则膀胱之窍利矣。吸 之 气 短 ,
是肝肾之阴有碍也,

肾气丸以通其阴,
阴气通,
则 小 便 之 关 开 矣 。故曰:苓桂术甘汤主
之,
肾 气 丸 亦主之也。
茯苓 l i 枝白本甘萆涵方
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小便则利。
肾气丸方见妇人杂病中

〔集 解 〕 尤 怡 曰 :
饮,水 病 也 。治 水 必 自 小 便 去 之 。苓 、
桂、
术、
甘,益土气以行水,
肾气丸温阳气以行水,
虽所主不同,
而利小
便则一也。
夫心下有留饮,
其 人 背 寒 冷 如 掌 大 。留 饮 者 ,
胁下痛引缺盆,
咳 嗽 则 转 甚 。胸 中 有 留 饮 ,
其 人 短 气 而 渴 。四 肢 历 节 痛 ,
脉沉者
有留饮。
〔按 〕此 条 古 本 内 于 “四 肢 历 节 痛 ”之 下 有 “脉 沉 者 有 留 饮 ”
一句,
当 另 为 一 条 ,始 合 论 脉 之 义 。“短 气 而 渴 ”之 “渴 ”字 ,当是
“喘 ”字 ,
“四肢上”当有缺文。皆传写之 i化。
〔注 〕停 饮 初 病 ,
即以小半夏汤加茯苓、
五 苓 散 、肾气丸等药
治之而愈者,
微 邪 也 。若 邪 甚 而 不 去 者 ,
留于心上则阻心阳,
必背
寒冷;
留于胁下则碍肝气,
必 胁 下 痛 引 缺 盆 ,咳 嗽 转 甚 ;留于胸中
则壅肺气,
必 短 气 而 喘 ;留 于 身 体 则 塞 经 络 ,
必四肢历节痛也。由
此推之,
留于脾则腹肿身重,
留于肾则囊足胫肿,
理必然也。
膈上病痰,
满喘咳吐,
发则寒热,
背痛,
腰疼,
目泣自出,
其人
振振身網剧,
必有伏饮。
〔注 〕伤 饮 之 病 ,
留而不去,
谓 之 留 饮 ;伏 而 难 攻 ,
谓之伏饮。
伏饮者,
乃饮留膈上伏而不出,
发 作 有 时 者 也 。即今之或值秋寒,

486
中医
轎 咸
必 读 丛 书 (典 t f t )

或感春风,
发则必喘满咳吐痰盛,
寒 热 背 痛 腰 疼 ,咳 剧则目泣自
出,
咳 甚则振振身动,世俗所谓吼喘病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痰饮咳嗽病
〔集 注 〕程 林 曰 :
痰饮留于膈,
则 令 人 喘 咳 吐 ;发 于 外 ,
则令
人寒热,
背痛、
腰 疼 ;咳 甚 则 肺 叶 举 ,
而目泣出;
喘甚则息摇肩,

振振身_ 。如 此 剧 者 ,
必有伏饮。
脉 浮 而 细 滑 ,伤 饮 。
〔注 〕 凡 饮 病 得 脉 浮 而 细 滑 者 ,为 痰 饮 ,初 病 水 邪 未 深 之
诊也。
〔集 注 〕李 衫 曰 :饮 脉 当 沉 ,
今脉浮者,
水在肺也。
脉沉者,
有留饮。
〔按 〕 此 条 系 在 四 肢 历 节 痛 之 下 ,
今分在此。
〔注 〕 凡 饮 病 得 脉 沉 者 为 留 饮 ,
水邪将深之诊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脉 得 诸 沉 者 ,
当责有水,
故脉沉者为水饮。


李衫曰:
经 云 :沉 潜 水 蓄 是 也 。
病者脉伏,
其人欲自利,
利反快,
虽利,
心下续坚满,
此为留饮
欲去故也,
甘遂半夏汤主之。
〔按 〕 “此 为 留 饮 欲 去 故 也 ”句 ,当 在 “利 反 快 ”之 下 ,
必传写
之讹。
〔注 〕凡 饮 病 得 脉 伏 者 ,为 伏 饮 ,
水 邪 已 深 之 诊 也 。凡 病 饮
之人,
欲自下利,
利后通快,
此为所留之饮,
欲 自 去 而 愈 故 也 。若
虽利,
利反不快,
心下续有坚满,
乃所留之饮盘结不欲去也,
宜攻
之 以 甘 遂 半 夏 汤 。方 中 反 佐 甘 草 以 激 之 ,
意 在 所 向 无 前 ,即潜伏
难攻,
水 结 未 有 不 破 者 ;因 自 下 利 ,
故 又 佐 芍 药 以 约 束 之 ,防胜后
穷追不止也。
甘遂半戛涵方
甘 遂 大 者 三 枚 半 夏 (以水一升,
煮取半升,去滓)十 二 枚 苟 药 五

枚 甘 草 (炙)如指大一枚

487
中医
橇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上四味,
以水二升,
煮取半升,
去滓,
以蜜半升,
和药汁煎取八
合,
顿服之。
〔集 解 〕 程 林 曰 :留 者 行 之 ,
用 甘 遂 以 决 水 饮 ;结 者 散 之 ,

半 夏 以 散 痰 饮 。甘 遂 之 性 直 达 ,
恐其过于行水,
缓 以 甘 草 、白蜜之
甘,
收以芍药之酸,
虽甘草、
甘遂相反,
而实有以相使,
此酸收甘
缓,
约 之 之 法 也 。《灵 枢 经 》曰 :
约 方 犹 约 囊 。其 斯 之 谓 欤 !
尤怡曰:
甘草与甘遂相反,
而同用之者,
盖欲其一战而留饮尽

问 曰 :夫 饮 有 四 ,
何 谓 也 ? 师 曰 :有 痰 饮 ,
有 懸 饮 ,有 溢 饮 ,

支 饮 。问 曰 :四 饮 何 以 为 异 ? 师 曰 :其 人 素 盛 今 癭 ,
水走肠间,

沥有声,
谓 之 痰 饮 ;饮 后 水 流 在 胁 下 ,
咳吐引痛,
谓之懸饮;饮水流
行,
归于四肢,
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重,
谓 之 溢 饮 •,咳 逆 倚 息 ,
气短不得卧,
其形如肿,
谓之支饮。
〔注 〕设 问 曰 :
夫饮,
不止于留饮伏饮也,
而世谓饮有四者,
何 也 ?师 曰 :留 饮 、
伏饮,
言 饮 病 新 久 深 浅 之 理 也 。今 世 所 谓 四
者,
有痰饮、
悬饮、
溢饮、
支饮,
言 饮 病 之 情 状 也 。四饮亦不外乎留
饮、
伏饮之理,
但因其水流之处,
特 分 之 为 四 耳 !由其 状 而 命 之
名,
故 有 四 也 。痰 饮 者 ,
水饮走肠间不泻,
水精留膈间不输,
得阳
煎熬成痰,
得阴凝聚为饮,
凡所在处有声,
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
声,
在 下 则 肠 间 有 沥 沥 之 声 ,即 今 之 遇 秋 冬 则 发 ,
至春夏则止,

咳嗽 痰 喘 病 也 。悬 饮 者 ,
饮后水流在胁下,
不上不下,
悬结不散,
咳唾引痛,
即今之胁下有水气,
停 饮 胁 痛 病 也 。溢 饮 者 ,
饮后水流
行归于四肢,
当汗出而不汗出,
壅塞经表,
身体疼重,
即今之风水、
水 肿 病 也 。支 饮 者 ,
饮 后 水 停 于 胸 ,咳 逆 碍 息 ,
短气不得卧,
其形
如水肿状,
即 今 之 停 饮 ,喘 满 不 得 卧 之 病 也 。
〔集 注 〕 赵 良 曰 :
水行走下,
而高原之水,
流人于川,
川人 于
海,
塞其川则洪水泛溢,
而 人 之 饮 水 亦 若 是 。《内经》曰 :
饮人于
中医
輳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扳 )

胃,
游溢精气,
上 输 于 脾 ;脾 气 散 精 ,
上归于肺,
通 调 水 道 ,下 输 膀
胱,
水精四布,
五 经 并 行 。今 所 饮 之 水 ,
或因脾气而不上散,
或因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痰饮咳嗽病
肺气而不下通,
以 致 流溢,随处停积而为病也。
程林曰:
《内经》云 :土 郁 之 发 ,
饮发于中。以其性流衍不常,
治法亦有汗、
下、温、
利之异。
李釤曰:
夫饮有四,
而此独以痰饮名,
总之水积阴或为饮,

凝 阳 或 为 痰 。则 分 而 言 之 ,
饮有四,
合而言之,
总为痰饮而已。
尤怡曰:
素盛今瘦,
知其津液尽化痰饮,
故 不 复 外 充 形 体 ,而
反下 走 肠 间 也 。饮 水 流 溢 者 ,
水多气逆也,
其 流 于 胁 下者,则为悬
饮 ;其 归 于 四 肢 者 ,
则为溢饮;
悬者悬于一处,
溢 者 溢 于 四 旁 。其
偏结而上附心肺者,
则 为 支 饮 。支 饮 者 ,
如水之有派,
木之有枝,
附近于 脏 而 不 正 中 也 。咳 逆 倚 息 不 得 卧 者 ,
上迫肺也。
7K 在 心 ,
心下坚筑,
短气,
恶 水 不 欲 饮 。水 在 肺 ,
吐涎沬,
欲饮
水 。水 在 脾 ,
少 气 身 靈 。水 在 肝 ,
胁下支满,
嚏 而 痛 。水 在 肾 ,

下悸。
〔按 〕 “心 下 悸 ”之 “心 ”字 ,
当是“脐 ”字 ,必 传 写 之 讹 。
〔注 〕 四 饮 之 水 ,
或留膈间,
或留肠间,
或留胁下,
或留肢体,
或留胸中,
然 不 能 尽 水 之 为 病 也 。故 又 发 明 水 之 在 心 者 ,心 下 坚
硬,
短 气 而 悸 ,不 欲 饮 水 也 ;水 之 在 肺 者 ,
吐涎沫,
渴 欲 饮 水 也 ;水
之在脾者,
少气身重也;
水之在肝者,
胁下支满,
嚏而痛也 ;水 之 在
肾者,
胳 下 悸 也 。医 者 以 此 触 类 而 通 之 ,
则 水 之 病 ,自无遁情矣。
支饮胸满者,
厚朴大黄汤主之。
〔按 〕 “支 饮 胸 满 ”之 “胸 ”字 ,
当是“腹 ”字 。若 是 “胸 ”字 ,

用承气汤之理,
是传写之 i化。
〔注 〕 支 饮 胸 满 ,
邪在肺也,
宜用木防己汤、
葶苈大枣汤;

饮腹满,
邪在胃也,
故用厚朴大黄汤,
即小承气汤也。
〔集 注 〕尤 怡 曰 :胸 满 疑 作 腹 满 ,
支 饮 多 胸 满 ,此 何 以 独 用 下

489
中 医 齡
必读丛书卑藏叛)

法 ?厚 朴 大 黄 与 小 承 气 汤 同 ,
设 非 腹 中 痛 而 闭 者 ,未 可 以 此 轻
试也。
厚朴大黃涵方

宗 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
金 上三味,
以水五升,
煮取二升,
分温再服。
鉴 心下有痰饮,
胸胁支满,
目眩,
苓桂术甘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
详 出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心 下 有 痰 饮 ,
谓痰
卷 饮之水流在膈间,
故胸胁支满;
支满则阻碍阳气,
不得上通于头
目,
故 目 眩 也 。主 以 苓 桂 术 甘 汤 者 ,
利水而通阳气也。
〔集 注 〕李 釤 曰 :
胸胁支满,
痰 饮 停 滞 于 中 也 ;目眩 ,阻遏阳
气 不 上 升 也 。茯 苓 淡 渗 以 利 水 饮 ,
桂 枝 宣 导 以 行 阳 气 ,白术去湿
健脾,
甘草和中益气,
同为补土 制 水 之 剂 。
苓 l i 求甘 涵 方见上
腹满,
□舌干燥,
此肠间有水气,
己 椒 苈 黄圆主之。
〔注 〕此 又 承 上 条 ,
互 详 其 证 ,以 别 其 治 也 。心 下 有 痰 饮 ,

间有漉漉声,
肠间有水气,
肠中有沥沥声者,
用 苓 桂 术 甘 汤 ,即温
药 和 之 之 法 也 。若 更 腹 满 ,
则 水 结 实 矣 ;口 舌 干 燥 ,
则水不化矣。
故以防己、
椒目、
葶苈、
大黄,
前后分攻水结,
水结开豁,
则腹满可
除 。水 化 津 生 ,
则 口 燥 可 滋 。小 服 而 频 ,
示 缓 治 之 意 。稍 增 者 ,

稍 增 服 之 。 口 中 有 津 液 、渴 者 ,乃 饮 渴 也 。 加 芒 硝 者 ,以 峻 药
力耳!
〔集 注 〕李 衫 曰 :
腹满,
水 聚 于 胃 也 。肠 间 有 水 气 ,
则湿渍中
焦,
津液不为灌溉,
故 口 舌 干 燥 。前 云 水 走 肠 间 ,
沥沥有声为痰
饮,
此肠间有水气,
即痰饮也。
防己椒目葶苈大黃國方
防 己 椒 目 葶 苈 ( 熬 )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
末之,
蜜丸如梧子大,
先 食 饮 服 一 丸 ,日三服,
稍增。

490
中医
I
味 必 渎 丛 书 (♦ 藏較

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集 解 〕程 林 曰 :
防己、
椒目导饮于前,
清者从小便而出;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痰饮咳嗽病
黄、
葶苈推饮于后,
浊 者 得 从 大 便 而 下 也 。此 前 后 分 消 ,
则 腹满减
而水饮行,
脾 气 转 而 津 液 生 矣 。若 渴 则 甚 于 口 舌 干 燥 ,
加芒硝佐
诸药,
以 下腹满而救脾土。
脉沉而弦者,
愚饮内痛。
〔注 〕沉 主 里 ,弦 主 饮 ,悬 饮 之 病 ,属 饮 停 里 ,故 主 悬 饮 内
痛也。
病 愚 饮 者 ,十 麥 汤 主 之 。
〔注 〕此 承 上 条 ,以 明 其 治 也 。主 以 十 枣 汤 ,
亦形气实者宜
之 。若 形 气 稍 虚 ,
又当临证斟酌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脉 沉 ,
病 在 里 也 。凡 弦 者 ,为 痛 、为 饮 、为
癖,
悬饮结积,
在 内 作 痛 ,故 脉 见 沉 弦 。
十饔議方
芫花( 熬) 甘 遂 大 戟 各等分
上三味,
捣 筛 ,以 水 一 升 五 合 ,
先煮肥大枣十枚,
取八合,

滓,
内药末。强 人 服 一 钱 匕 ,
羸人服半钱,
平 旦 温 服 之 ;不 下 者 ,

曰更服半钱。得 快 利 后 ,
糜粥自养。
〔集 解 〕李 衫 曰 :
三物皆味苦,
苦以泄之,
能直达水饮窠囊之
处,
但恐峻利泄人真元,
故加大枣甘以缓之,
且枣为脾果补土,

以制水也。
病溢饮者,
当 发 其 汗 ,大 青 龙 汤 主 之 ,
小青龙汤亦主之。
〔注 〕溢 饮 病 属 经 表 ,
虽当发汗,
然 不 无 寒 热 之 别 也 。热者
以辛凉发其汗,
大 青 龙 汤 ;寒 者 以 辛 温 发 其 汗 ,
小 青 龙 汤 。故曰:
大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亦主之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
水气流行,
归 于 四 肢 ,当 汗 出 而 不 汗 出 ,身
体重痛,
谓 之 溢 饮 。夫 四 肢 ,
阳也,
水在阴者宜利,
在阳者宜汗。

491
5 s医 撝 旅

大青龙涵方
麻 黄 (去节)六 两 桂 枝 二 两 甘 草 (炙)二 两 杏 仁 (去皮、
尖)四
医宗金鉴卷二十

十个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

上 七 味 ,以 水 九 升 ,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
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取 微 似 汗 。汗 多 者 ,
温粉扑之。
小青龙涵方
麻 黄 ( 去 节 )三 两 苟 ' 药 三 两 五 味 子 半 升 干 姜 三 两 甘 草

( 炙)三 两 细 辛 三 两 桂 枝 三 两 半 夏 (汤洗)半升

上 八 味 ,以 水 一 斗 ,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
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集 解 〕 尤 怡 曰 :大 青 龙 合 桂 、
麻而去芍药加石膏,
则水气不
甚 而 挟 热 者 宜 之 。倘 饮 多 而 寒 伏 ,
则必以小青龙为当也。
肺 饮 不 弦 ,但 苦 喘 短 气 。
〔注 〕 弦 为 诸 饮 之 诊 ,
然 专 主 者 肝 也 。水 在 肝 部 ,
则病悬饮,
故脉沉弦也;
水在肺部,
则病支饮,
故 脉 不 弦 也 。喘 咳 短 气 ,
肺饮
证 也 ;胁 下 引 痛 ,
肝 饮 证 也 。今 亦 不 见 胁 下 引 痛 之 肝 证 ,
但见苦喘
短气之肺证,
故曰:
肺饮不弦也。
〔集 注 〕李 釤 曰 :
弦为肝脉,
故肺饮不弦,
苦 喘 短 气 ,肺 邪 迫
塞也,
前云咳逆倚息短气为支饮是也。
支 饮 亦 喘 而 不 能 卧 ,加 短 气 ,
其脉平也。
〔注 〕 支 饮 ,
水在肺之病,
故亦喘而不能卧,
短 气 也 。其脉
平,
谓见肺之平脉,
或浮、
或涩、
或 短 。此详申上条不 弦 之 义 也 。
支饮不得息,
葶苈大枣汤主之。
〔注 〕此 承 上 条 ,
以 明 其 治 也 。喘 咳 不 能 卧 ,
短气不得息,

水在肺之急证也,
故以葶苈大枣汤,
直泻肺水也。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此 支 饮 偏 溢 于 肺 也 。支 饮 贮 于 胸 膈 ,

干于肺,
气逆则呼吸难以通彻,
故 不 得 息 。然 急 则 治 标 ,
所以佐大
\

492
零之甘以保脾,
葶苈之苦以泄肺,
俾肺气通调,
脾得转输,
为峻攻
支饮在肺之方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痰饮咳嗽病
尤怡曰:
不得息,
肺满而气闭也,
葶苈入肺,
通 闭 泄 满 。用大
零者,
不使伤正也。
葶苈大奉沥方见肺痈中
膈间支饮,
其人喘满,
心下痞坚,
面色黧黑,
其 脉 沉 紧 ,得 之 数
十曰,
医吐下之不愈,
木 防 己 汤 主 之 。虚 者 即 愈 ,
实者三曰复发,
复与不愈者,
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注 〕 支 饮 则 喘 满 不 得 息 ,
水在胸肺也,
更兼心下痞坚,
则水
盘结,
连引膈间,
故 曰 :膈 间 支 饮 也 。面 色 黧 黑 ,
水邪深结之色也。
其脉沉紧,
水 邪 深 结 之 脉 也 。水 邪 深 结 ,
故有喘满痞坚之证也。
得之数十日,
医或吐之不愈者,
是水邪不单结在上,
故越之而不愈
也 。或 下 之 不 愈 者 ,
是水邪不单结在下,
虽 竭 之 亦 不 愈 也 。心下
痞坚,
饮结在中可知,
故以木防己汤开三焦水结,
通上中下之气。
方中用人参,
以 吐 下 后 伤 正 也 。故 水 邪 虚 结 者 ,
服 之 即 愈 。若水
邪实结者,
虽愈亦复发也,
即复与前方亦不能愈,
当以前方减石膏
之寒凝,
加芒硝峻开坚结,
加茯苓直输水道,
未有不愈者也。
〔集 注 〕 李 衫 曰 :
喘满痞坚,
膈 间 支 饮 逆 上 也 。面 黑 者 ,
饮属
北 方 水 色 也 。脉 沉 为 饮 ,
紧 为 寒 ,皆 阴 脉 ,以 水 饮 禀 阴 寒 之 气 也 。
吐下俱行不愈,
则阴阳之气俱虚,
木防己汤补虚散饮,
虚者受补即
愈 。实 者 饮 邪 固 结 不 解 ,
故复发不愈,
乃寒气凝聚未解,
故去石
膏,
恐寒胃也,
加茯苓淡以渗饮,
芒硝咸以软坚。
木防己涵方
木 防 己 三 两 石 膏 (鸡子大)十 二 枚 桂 枝 二 两 人 参 四 两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温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涵方
木防己桂枝各二两人参茯苓各四两芒硝三合

493
中医
輪雇^ I
必 读 丛 书 興職叛

上 四 味 ,以 水 六 升 ,
煮取二升,
去 滓 ,内 芒 硝 ,
再微煎,
分温再
服,
微利则愈。
医宗金鉴卷二十

心下有支饮,
其人苦冒眩,
泽泻汤主之。
〔注 〕 心 下 ,
膈 下 也 。水 在 膈 上 则 喘 满 ,
水在膈间则痞悸,

在 膈 下 则 惟 苦 眩 晕 。以 泽 泻 汤 之 平 和 小 剂 主 之 ,
治支饮之轻者可
也 。若 阳 虚 水 盛 ,
又当从事乎苓桂术甘汤、
五苳散矣。
〔集 注 〕 尤 怡 曰 :
水 饮 之 邪 ,上 乘 清 阳 之 位 ,
则为冒眩。冒
者 ,昏 冒 而 神 不 清 ,
如 有 物 冒 蔽 之 也 ;眩 者 ,目眩转而乍见眩黑也。
泽 泻 泄 水 气 ,白 术 补 土 气 ,
以胜水也。
泽泻涵方
泽泻五两白术二两

上二味,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
分温再服。
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
〔注 〕 稠 浊 为 痰 ,阳 之 盛 也 ;稀 清 为 饮 ,阴 之 盛 也 。有 痰 无
饮,
当 以 凉 药 治 之 ;有 饮 无 痰 ,当 以 热 药 温 之 。若 痰 而 兼 饮 者 ,

不可纯凉,
又不可纯热,
故当以温药和之可也。
夫有支饮家,
咳烦,
胸中痛者,不卒死,
至一百曰或一岁,宜十
枣汤。
〔注 〕 支 饮 ,
水 在 膈 之 上 下 也 。水 乘 肺 则 咳 ,
水乘心则烦,
7jC
结胸则痛,
其人形气俱实,
以十枣汤攻之可也。然 病 此 卒 不 死 ,

至百日,
或延至一年者,
以饮阴邪,
阴性迟,故不卒死也。
十麥沥 方见上
咳家其脉弦,
为 有水,
十枣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
以 出 其 脉 也 。咳 家 ,
谓久咳之家也,
咳家未
可 攻 也 。若 脉 弦 ,
其咳则为有水也,
有水可攻,
故以十枣汤攻之。
〔集 注 〕魏 蒸 彤 曰 :
咳嗽者,
有 饮 冷 而 咳 嗽 者 ,有 因 外 感 风 寒
而咳嗽者,
所谓形寒饮冷则伤肺也,
此 外 感 风 寒 之 咳 嗽 也 。有因

494
+ 医
穩 束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狀 )

伤倦而咳嗽者,
所谓明虚内热,
火刑肺金,
此内伤虚劳之咳嗽也。
于 此俱无涉也。仲 景 命 之 曰 :
咳家,
专为痰饮在内,
逆 气上冲之咳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痰饮咳嗽病
嗽 言 也 。故 其 脉 必 弦 ,
无外感家之浮,
无内虚家之数,
但见弦者,
知 有 水 饮在中为患也。主 之 以 十 枣 汤 ,
使水邪有所制,
斯下注而
免于上厥也。
脉双弦者,
寒 也 ,皆 大下后里虚。脉 偏 弦 者 ,饮 也 。
〔按 〕此 条 系 在 首 条 “微 者 短 气 ”之 下 ,
今分在此。
〔注 〕 脉 双 弦 者 ,
两 手 左 右 脉 皆 弦 也 。偏 弦 者 ,
或 左 、或 右 ,
脉 单 弦 也 。偏 弦 者 ,
饮也,
故 当 下 之 ;双 弦 者 ,
寒也,
不 当 下 也 。即
偏弦当下,
亦不可大下,
若大下之,
则虚其里,
单弦变而为双弦矣。
弦为阴脉,
重阴则寒,
故曰:
双 弦 者 寒 也 。此 又 示 人 不 可 以 弦 脉 ,
专主饮也。
脉弦数,
有寒饮,
冬夏难治。
〔按 〕 脉 弦 数 之 “数 ”字 ,
当是“迟 ”字 ,
始与寒饮之理合,
是传
写之讹。
〔注 〕单 弦 主 饮 ,固 当 下 也 ,
若单弦兼迟,
而有寒饮,
不可 下
也 。寒 饮 之 咳 ,
冬夏难治者,
以夏阴极于内,
冬 阴 极 于 外 故 也 。此
承上二条,
详申弦脉饮病可下、
不可下之义也。
久咳数岁,
其脉弱者,
可 治 ;实 大 数 者 ,
死 。其 脉 虚 者 ,
必苦
冒,
其人本有支议在胸中故也,
治属饮家。
〔注 〕 久 咳 数 岁 ,即 今 之 年 年 举 发 ,
痰饮咳嗽水喘之病也。
若其脉弱者,
知 邪 不 进 则 为 可 治 。若 实 大 数 者 ,
知邪日进故死也。
若脉虚者知正气虚,
必苦冒也,
审其人素本有支饮,
则不必治其
咳,
宜于痰饮家求治法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
久 咳 数 岁 不 已 者 ,支 饮 渍 肺 而 咳 ,
饮久不
已,
则 咳 久 不 愈 也 。咳 久 者 ,
其气必虚,
而脉反实大数者,
则其邪
犹盛,
以犹盛之邪,
而临已虚之气,
其 能 久 持 乎 ?故 死 。若 脉虚者

495
•>c '0; h l ■ ^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
…. .
丨一...

正气固虚而饮气亦衰,
故 可 治 。然 饮 虽 衰 而 正 不 能 御 ,
亦足以上
蔽清阳之气,
故 其 人 必 苦 冒 也 。此 病 为 支 饮 所 致 ,
去其饮则病自
医宗金鉴卷二十

愈,
故曰:
治属饮家。
咳 逆 倚 息 不 得 卧 ,小 青 龙 汤 主 之 。青 龙 汤 下 已 ,
多睡,
□燥,
寸 脉 沉 ,尺 脉 微 ,
手足厥逆,
气 从 少 腹 上 冲 胸 咽 ,手 足 痹 ,
其面翕热
如醉状,
因 复 下 流 阴 股 ,小 便 难 ,
时 复 冒 者 ,与 茯 苓 桂 枝 五 味 甘 草
汤,
治 其 气 冲 。冲气即彳氏,
而 反 更 咳 、胸 满 者 ,
用苓桂五味甘草汤
去 桂 ,加 干 姜 、
细辛,
以治其 咳 满 。咳 满 即 止 ,
而更复渴,
冲气复发
者,
以细辛、
干姜为热药也,
服 之 当 遂 渴 。而 渴 反 止 者 ,
为支饮也。
支 议 者 ,法 当 冒 ,
冒者必呕,
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茯苓桂枝五
味甘草汤去甘草桂 枝 加 细 辛 干 姜 半 夏 汤 主 之 。水 去 呕 止 ,
其人形
肿者,
加 杏 仁 主 之 。其 证 应 内 麻 黄 ,
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
内之者必厥。所 以 然 者 ,
以其人血虚,
麻 黄 发 其 阳 故 也 。若面 热
如醉,
此 为 胃 热 上 冲 熏 其 面 ,加 大 黄 以 利 之 。
〔按 〕小 “青 龙 汤 下 已 ”之 “下 ”字 ,当 是 “汗 ”字 ,
大小青龙汤
皆汗剂,
必是传写之讹。
〔注 〕 咳 逆 ,
古 咳 嗽 名 也 ;倚 息 ,
今 呼 吸 促 也 。 咳嗽呼吸气促
不得卧,
久病多属痰饮,
新病每兼形寒,
故 宜 以 小 青 龙 汤 汗 之 ,以
散 内 饮 外 寒 也 。小 青 龙 汤 辛 温 大 散 ,
惟有余之人宜之,
若 误施之
于不足之人,
辛热则伤阴,
故 多 唾 口 燥 也 ;大 散 则 伤 阳 ,
故 手足厥
逆 也 ;面 热 如 醉 ,
阳 外 浮 也 ;小 便 难 ,
气上冲,
阴 内 竭 也 ;脉 沉 微 ,

气 弱 也 ;手 足 痹 ,
表 气 虚 也 ;时 复 冒 ,
虚 之 甚 也 。虽 阴 阳 表 里 俱 虚 ,
然属误汗,
寒热错杂之坏病,
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先通阳和
阴,
俟上冲气平,
再 议 他 法 也 。今 气 冲 虽 下 而 反 更 咳 嗽 胸 满 者 ,

知寒饮贮胸,
故嫌桂枝偏于走表,
加干姜、
细辛独胜中之寒饮也。
服之咳满即止,
而更复渴,
冲气复发,
则知阴火上逆,
为干姜、
细辛
热 药 所 动 故 也 。若 服 之 时 遂 渴 ,
稍时而渴反止者,
则为其人素有

496
中医临束 . :
-..... 必 读 丛 书 (w ( “
V)

支 饮 也 。支 饮 者 ,
法当冒,
冒者是因饮逆胸中作呕而冒,
非阳虚为
饮 所 阻 不 升 之 冒 也 。故 仍 以 本 方 复 加 半 夏 者 ,以 去 水 也 ;更 去 片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消渴小便利淋病
草者,
恐 甘 助 呕 也 。水 去 呕 止 ,
其人面形肿者,
加杏仁以降呕咳;
上逆之余邪,
若不因呕咳面肿,
则为风邪所袭,
应 加 麻 黄 。今其 人
血虚手足痹,
阳虚手足厥,
且因呕咳后而肿,
故 不 加 也 。若兼有面
热如醉,
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
更加大黄以利胃热可也。
苓桂五味甘草涵方
茯 苓 四 两 桂 枝 四 两 甘 草 (炙)三 两 五 味 子 半 升

上四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温三服。
苓甘五味菱辛涵方
茯苓四两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升
上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半 升 ,日三服。
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干菱趣辛半夏涵方
茯 苓 四 两 细 辛 干 姜 各 二 两 五 味 子 半 夏 各半升
上五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半 升 ,日三。
苓甘五味加菱辛半夏杏仁涵方
茯 零 四 两 甘 草 三 两 五 味 子 半 升 干 姜 三 两 细 辛 三 两 半

夏 半 升 杏 仁 (去皮、
尖 )半升

上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半 升 ,日三。
苓甘五味加菱辛半咨大黄涵方
茯苳四两半夏半升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
辛 三 两 杏 仁 (去皮、
尖)半 升 大 黄 三 两
上八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半 升 ,日三。

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冲心,
心中疼热,
饥 而 不 欲 食 ,食 即 吐
蛔,
下之利不止。

497
必读丛书

〔按 〕此 条 是 《伤 寒 论 》厥 阴 经 正 病 ,
与杂病消渴之义不同,
必是错简。
医宗金鉴卷二十-

寸□脉浮而迟,
浮即为虚,
迟即为劳,
虚则卫气不足,
劳则荣
气竭。
〔按 〕 此 条 当 在 《虚劳 篇 》中 ,
错简在此。
〔注 〕 寸 口 ,
通 指 左 右 三 部 而 言 也 。浮 而 有 力 为 风 ,浮 而 无
力为虚,
按之兼迟,
即为虚劳之诊,
故主卫外荣内虚竭也。
趺阳脉浮而数,
浮即为气,
数即消谷而大坚,
气盛则溲数,

数即坚,
坚数相抟,
即为消渴。
〔按 〕 “而 大 坚 ”句 不 成 文 ,
“大 ”字 之 下 当 有 “便 ”字 ,
必是传
写之遗。
〔注 〕趺 阳 ,胃 脉 也 。 胃 脉 浮 盛 ,
按之而数,
为胃气热,
故善
消 谷 也 。火 盛 消 谷 ,
则 大 便 必 坚 ;气 盛 消 水 ,
则小便必数,
故溲数
即坚也,
坚数相抟,
即 为消谷消渴之病。
趺阳脉数,
胃中有热,
即消谷引食,
大便必坚,
小便即数。
〔注 〕 此 复 申 上 条 大 便 坚 、
小便数之义也。
男子消渴,
小便反多,
以饮一斗,
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注 〕饮 水 多 而 小 便 少 者 ,
水消于上,
故 名 上 消 也 ;食 谷 多 而
大便坚者,
食消于中,
故 名 中 消 也 ;饮 水 多 而 小 便 反 多 者 ,
水消于
下,
故 名 下 消 也 。上 、中 二 消 属 热 ,
惟 下 消 寒 热 兼 之 ,以肾为水火
之 藏 也 。饮 一 溲 一 ,
其 中 无 热 消 耗 可 知 矣 。故 与肾气丸从阴中温
养其阳,
使肾阴摄水则不直趋下源,
肾气上蒸则能化生津液,
何消
渴之有耶!
〔集 注 〕 程 林 曰 :
小 便 多 则 消 渴 〇经 曰 :
饮一溲二者不治。
今饮一溲一,
故 与 肾 气 丸 治 之 。肾 中 之 动 气 ,
即水中之命火,
下焦
肾中之火,
蒸其水之精气,
达于上焦,
若肺金清肃,
如云升而雨降,
则水精四布,
五 经 并 行 ,自无消渴之患。今 其 人 必 摄 养 失 宜 ,
肾水

498
中医
輪束 必 读 丛 书 (輿 鐵 t )

衰竭,
龙雷之火不安于下,
但炎于上而刑肺金,
肺热叶焦,
则消渴
引饮,
其饮入于胃,
游溢渗出,
下无火化,
直入膀胱,
则饮一斗,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消渴小便利淋病
亦 一 斗 也 。故 用 桂 附 肾 气 丸 ,
助真火蒸化,
上升津液,
何消渴之
有哉!
沈 明 宗 曰 :“男 子 ”二 字 ,
是 指 房 劳 伤 肾 ,火 旺 水 亏 而 成 消
渴者。
肾 气丸方 见妇人杂病中
脉浮,
小便不利,
微热消渴者,
宜利小便、
发 汗 ,五 苓 散 主 之 。
〔注 〕 脉 浮 ,
病 生 于 外 也 ;脉 浮 微 热 ,
热 在 表 也 ;小 便 不 利 ,

停 中 也 ;水 停 则 不 化 津 液 ,
故 消 渴 也 。发 表 利 水 ,
止渴生津之剂,
惟五苓散能之,
故 以 五 苓 散 主 之 也 。于 此 推 之 ,曰 脉 浮 ,
可知上条
脉沉也;
曰微热,
可 知 上 条 无 热 也 。且 可 知 凡 脉 沉 无 热 之 消 渴 ,

当用肾气丸方也。
五苓散方见 痰饮中
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
小 便 不 利 者 ,猪 苓 汤 主 之 。
〔注 〕此 与 上 条 文 同 义 异 。文 同 者 ,
脉浮小便不利、
发热、

热、
渴欲饮水、
消 渴 也 。而 义 异 者 ,
一以五苓散利水发汗,
一以猪
苳 汤 利 水 滋 干 也 。审 其 所 以 义 异 之 意 ,
必在有汗、
无汗之间也。
何 以知之? 一 以 发 汗 为 主 ,
其 因 无 汗 可 知 ;一 以 滋 干 为 主 ,
其因有
汗 可 知 。故 文 同 而 义 异 ,
病 同 而 治 别 也 。仲 景 之 书 ,
言外寓意处
甚多,
在学者以意会之自识也。
猪苓涵方
猪 苳 (去皮) 茯 苓 阿 胶 滑 石 泽 泻 各一两
上五味,
以水四升,
先煮四味,
取二升,
去 滓 ,内 胶 烊 消 ,
温服
七 合 ,日三服。
渴欲议水,
□干舌燥者,
白 虎加人参汤主之。
〔注 〕 消 渴 则 渴 欲 饮 水 ,
水入即消,
而仍口干舌燥者,
是热邪

499
中医# i

4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盛也,
故以白虎加人参汤,
清热生津也。
白虎加人参涵方见 中暍中
医宗金鉴卷二十

渴欲饮水,
水入则吐者,
名 日 水 逆 ,五 苓 散 主 之 。
〔注 〕 渴 欲 饮 水 ,
水入即吐,
名水逆者,
是里热微而水邪盛
也,
故以五等散利水止吐也。
〔集 注 〕 李 釤 曰 :内 有 积 水 ,
故水入则拒格而上吐,
名水逆
也 。五 苓 散 利 水 ,
故主之。
渴欲饮水不止者,
文蛤散主之。
〔注 〕渴 欲 饮 水 ,
水入则吐,
小便不利者,
五 苓 散 证 也 ;渴 欲
饮水,
水 入 则 消 ,口干舌燥者,白虎人参汤证也。渴欲饮水而不吐
水,
非 水 邪 盛 也 ;不 口 干 舌 燥 ,
非 热 邪 盛 也 。惟 引 饮 不 止 ,
故以文
蛤一味,
不寒不温,
不清不利,
专 意 于 生 津 止 渴 也 。或云:文蛤即
今吴人所食花蛤,
性寒味咸,
利水胜热,
然 屡 试 而 不 效 。尝考五倍
子亦名文蛤,
按法制之名百药煎,
大能生津止渴,
故尝用之,
屡试
屡验也。
文蛤散方
文 蛤五两
上一味,
杵为散,
以沸汤五合,
和服方寸匕。
小 便 不 利 者 ,有 水 气 ,
其人苦渴,
栝蒌瞿麦圆主之。
〔注 〕小 便 不 利 ,
水蓄于膀胱也,
其人苦渴,
水不化生津液
也 。以 薯 蓣 、
花粉之润燥生津,
而 苦 渴 自 止 ;以 茯 苓 、
瞿 麦 之渗泄
利水,
而 小 便 自 利 ;更 加 炮 附 宣 通 阳 气 ,
上蒸津液,
下行水气,
亦肾
气 丸 之 变 制 也 。然 其 人 必 脉 沉 无 热 ,
始合法也。
栝變瞿菱丸方
栝 蒌 根 (即花粉)二 两 茯 苓 三 两 薯 蓣 三 两 附 子 (炮 )- 枚
瞿麦一两

上五味,
末之,
炼蜜丸梧子大,
饮 服 三 丸 ,日三服。不 知 ,
增至

500
中 医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一 _ ^

七 八 丸 。以 小 便 利 ,
腹中温为知。
〔集 解 〕李 衫 曰 :此 方 与 五 苓 散 同 为 利 水 生 津 之 剂 。此用薯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消渴小便利淋病
菌即 五 苓 用 白 术 之 义 也 。但 五 苓 兼 外 有 微 热 ,
故 用 桂 枝 走 表 ;此
内惟水气,
故用附子温下也。
尤怡曰:
此下焦阳弱气冷,
而水气不行之证,
故以附子益阳
气,
茯苓、
瞿麦行水气,
观 方 后 云 :腹 中 温 为 知 ,
可 以 推 矣 。其人苦
渴,
则是水气偏结于下,
而 燥 火 独 聚 于 上 。夫 上 浮 之 焰 ,
非滋不
熄 ;下 积 之 阴 ,
非暖不消;
而寒润辛温,
并行不悖,
此方为良法也。
求变通者,
于此三复焉。
小便不利,
蒲灰散主之,
滑 石 白 鱼 散 ,茯 苓 戎 盐 汤 并 主 之 。
〔注 〕无 表 里 他 证 ,
小便不利而渴者,
消 渴 水 邪 病 也 ;小 便 不
利不渴者,
小 便 癃 闭 病 也 。主 蒲 灰 散 、
滑石白鱼散者,
蒲灰、
乱发,
血 分 药 也 。滑 石 、白 鱼 ,
利 水 药 也 。然 必 是 水 郁 于 血 分 ,
故并主是
方 也 。观 东 垣 以 通 关 丸 ,
治热郁血分之小便不利,
则可知在血分
多不渴也。主 茯 苓 戎 盐 汤 者 ,
茯 苓 淡 渗 ,白 术 燥 湿 ,
戎盐润下,

必是水湿 郁 于 下 也 。盐 为 渴 者 之 大 戒 ,
观用戎盐则不渴可知也。
〔集 注 〕魏 蒸 彤 曰 :
小便不利者,
所因有不同,
治法亦不一,
仲师并列三方,
以俟主治者择其善而从之。
薩灰散方
蒲灰七分滑石三分
上二味,
杵为散,
饮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
漘石白鱼散方
滑 石 二 分 乱 发 (烧)三 分 白 鱼 二 分
上三味,
杵为散,
饮 服 半 钱 匕 ,日三服。
茯苓戎麄涵方
获 等 半 斤 白术 二 两 戎 盐弹丸大一枚
上三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501
中医
輪森 必 该 丛 . 书 (與 藏 .fe )

淋之为病,
小便如粟状,
小腹弦急,
痛引脐中。
〔注 〕小 便 不 利 及 淋 病 ,皆 或 有 少 腹 弦 急 ,痛 引 脐 中 之 证 。
然小便不利者,
水道涅少而不痛,
淋则溲数、
水道涩少而痛,
有不
同也。小 便 溺 出 状 如 粟 米 者 ,
即 今之所谓石淋也。
淋 家 不 可 发 汗 ,发 汗 必 便 血 。
〔注 〕 淋 家 ,
湿 热 蓄 于 膀 胱 之 病 也 。若 发 其 汗 ,
湿从汗去,

则独留,
水腑告匮,
热迫阴血从小便出,
即今之所谓血淋也。
〔集 注 〕 高 世 栻 曰 :淋 家 之 膀 胱 津 液 先 虚 ,
故不可发汗,
若发
汗更夺其津液,
则膀胱气竭,
胞中并虚,
故 必 便 血 。便 血 ,
溺血也。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少阴脉紧而沉,
紧则为痛,
沉则为水,
小 便 即 难 。脉 得 诸 沉
者,
当责有水,
身体肿重。
〔按 〕 脉 得 诸 沉 者 一 条 ,乃 始 论 水 气 病 之 脉 ,当 列 于 篇 首 。
但古本脉得诸沉之上,
有 “少 阴 脉 紧 而 沉 …… ”四 句 ,
文义不属,
并 有 脱 简 ,不 释 。
〔注 〕 咳 喘 而 不 肿 胀 ,
谓 之 痰 饮 ;肿 重 而 不 咳 喘 ,
谓之水气。
沉脉得于诸部,
身体不肿重者,
当责为气也•,
肿重者,
当责有水也。
以水蓄于里,
故 脉 沉 ;水 溢 于 表 ,
故肿重也。
水病脉出者,
死。
〔注 〕水 病 肉 肿 ,
脉当不见,
今脉出者,
是气外散也,
故死。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脉得诸沉,
沉为气郁,
不行于表,
则络 脉
虚,
虚 即 水 泛 皮 肤 肌 肉 。故 身 体 肿 重 ,
当 责有水。但 沉 为 正 水 ,

正水乃阴盛阳郁,
脉必沉极,
若陡见浮起,
是真气离根之象,
故曰:
水 病 脉 出 者 死 。若 风 、
皮二水脉浮洪,
不在此例。
问 曰 :病 下 利 后 渴 饮 水 ,
小便不利,
腹满阴肿者,
何 也 ? 答曰:
此法当病水,
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
自当愈。

502
中医 輪 束
必 读 从 书 (典藏钣

〔注 〕病 下 利 则 虚 ,
其土伤其津也,
土虚则水易妄行,
津伤则
必 欲 饮 水 。若 小 便 自 利 及 汗 出 者 ,
则水精输布,
何 水 病 之 有 ?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
小便不利,
则水无所从出,
故 必 病 水 。病 水 者 脾 必 虚 ,
不能制水,
故 腹 满 也 ;肾 必 虚 ,
不能主水,
故 阴 肿 也 。于 此 推 之 ,
凡病后伤津,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
皆 当防病水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病下利,
则脾土衰而津液竭,
故 渴 引 饮 ;而
土又不能制水,
故 小 便 不 利 ;脾 恶 湿 ,
故 腹 满 ;肾 主 水 ,
故 阴 肿 。此
为 病 水 无 疑 。若 小 便 利 则 水 行 ,
汗出则水散,
虽不药而亦自愈矣。
夫水病人,
目下有卧蚕,
面目鲜泽,
脉伏,
其 人 消 渴 。病 水 腹
大,
小便不利,
其脉沉绝者,
有水可下之。
〔按 〕 “其 人 消 渴 ”之 下 ,
古 本 有 “病 水 腹 大 ,
小便不利,
其脉
沉绝者,
有 水 可 下 之 ”四 句 ,
与 上 文 义 不 属 ,当 另 分 为 一 条 ,
在本
门五条之次,
始合里水脉证。
〔注 〕 目下窠,
太 阴 也 。 目下微肿,
水 也 。惟 土 不 能 制 水 ,

水泛溢为病,
故 水 始 病 必 先 见 微 肿 于 目 下 也 。有 卧 蚕 状 ,
水病 证
也 ;面 目 鲜 泽 ,
水 病 色 也 ;沉 甚 脉 伏 ,
水 病 脉 也 ;消 渴 引 饮 ,
水病因
也,
此皆水病先见之征也。
〔集 注 〕赵 良 曰 :
《内经》曰 :
色泽者,
病 溢 饮 ;溢 饮 者 ,
渴而多
饮,
溢 于 肠 胃 之 外 。又 曰 :
水 阴 也 ,目 下 亦 阴 也 ,
腹者至阴之所居
也,
故水在腹,
便 目 下 肿 也 。《灵 枢 》曰 :
水 始 起 也 ,目 下 微 肿 如
蚕,
如 新 卧 起 之 状 。其 人 初 由 水 谷 不 化 津 液 ,以 成 消 渴 ,
必多饮,
多饮则水积,
水积则气道不宣,
故脉伏矣。
沈 明 宗 曰 :水 外 走 则 泛 溢 于 皮 肤 肌 肉 ,内 逆 则 浸 淫 于 脏 腑 肠
胃,
相 随 胃 脉 上 注 于 面 ,目 下 如 卧 蚕 之 状 ;水 主 明 亮 而 光 润 ,
故面
鲜泽,为 水 病 之 验 也 。然 水 病 因 阳 微 阴 盛 ,
经隧不利,
所以脉伏,
而胃中津液水饮,
外溢皮肤肌肉,
不溉喉舌,
故作消渴,
诚非真消
渴也。

503
中医
樣康 义:
读 典藥贤

师曰:
诸有水者,
腰 以 下 肿 ,当 利 小 便 *,
腰 以 上 肿 ,当 发 汗
乃愈。
医宗金鉴卷二十

〔注 〕诸 有 水 者 3 胃诸水病也。治 诸 水 之 病 ,当 知 表 里 上 下
分 消 之 法 。腰 以 上 肿 者 水 在 外 ,当 发 其 汗 乃 愈 ,
越婢、
青龙等汤证
也 ;腰 以 下 肿 者 水 在 下 ,
当利小便乃愈,
五苓、
猪苓等汤证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身 半 以 上 ,天 之 分 ,阳 也 ;身 半 以 下 ,地之
分,
阴也。而 身 之 腠 理 行 天 分 之 阳 ,
小 便 通 地 分 之 阴 。故 水停于
天 者 ,开 腠 理 而 水 从 汗 散 ;水 停 于 地 者 ,
决其出关而水自出矣。即
《内经》开 鬼 门 、
洁净府法也。
尤怡曰:
发汗、
利小便,
因 其势而利导之也。
病水,
腹大,
小便不利,
其脉沉绝者,
有水,
可下之。
〔注 〕 上 条 为 水 之 在 外 、
在 下 者 立 法 也 。若 水 在 里 者 ,
非其
治 矣 。腹 者 至 阴 脾 也 ,
故 病 水 必 腹 大 也 。水 蓄 于 内 ,
故小便不利
也 。其 脉 沉 绝 ,
即 伏 脉 也 。脉 伏 腹 大 ,
小便不利,
里水已成,
故可
下 之 。十 枣 、
神祐之类,
酌而用之可也。
〔集 注 〕程 林 曰 :腹 大 者 ,
为 水 在 里 ;小 便 不 利 者 ,
为水不行。
是以脉必沉伏也,
故宜下之以利其水。
里水者,
一 身 面 目 黄 肿 ,其 脉 沉 ,
小便不利,
故令病水;假如小
便自利,
此亡津液,
故 令 渴 也 。越 婢 加 术 汤 主 之 。
〔按 〕 “越 婢 加 术 汤 主 之 ”七 字 ,当 在 后 “太 阳 病 ,
脉浮而紧
条,
发 汗 即 愈 ”之 下 ,
文 义 始 属 。必 是 错 简 在 此 ,
观其里有水之
文 ,自可知非越婢加术汤发表之药所能治矣。
〔注 〕此 承 上 条 ,
言里水未实,
不可下、
不 可 利 之 义 也 。里水
者,
谓 里 有 水 也 。一 身 面 目 黄 肿 ,
有 水 之 证 也 ;脉 沉 ,
有水之脉也。
虽有是证,
脉犹必沉,
渴而小便不利、
腹大者,
始 为 里 有 水 也 。设
不腹大满急,
此里水未实,
不 可 下 也 。若 小 便 自 利 ,
此亡津液作
渴,
非里有水作渴,
亦不可利小便也。

504
中医 輪 象
4 改 从 书 (與 ft許 ) —
f

〔集 注 〕 尤 怡 曰 :
里水,
水从里积,
与风水不同,
故其脉不浮
而沉,
而盛于内者,
必溢于外,
故 一 身 面 目 悉 黄 肿 也 。水病小便当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
不利,
今反自利,
则津液消亡,
水病已,
而渴病起矣。
越脾加求涵方见下
心 下 坚 ,大 如 盘 ,
边如旋盘,
水饮所作,
枳实白术汤主之。
〔注 〕心 下 坚 ,
大如盘,
边如旋盘,
此 里 水 所 作 也 。似当下而
不可下者,
以坚大而不满痛,
是为水气虚结,
未 可 下 也 。故 以 白 术
倍 枳 实 ,补 正 而 兼 破 坚 ,
气行则结开,
两 得 之 矣 。此 里 水 不 可 下 之
和剂也。
〔集 注 〕赵 良 曰 :
心 下 ,胃 上 脘 也 。 胃 气 弱 ,
则所饮之水入而
不消,
痞 结 而 坚 。必 强 其 胃 ,
乃可消痞。 白术健脾强胃,
枳实善消
心下痞,
逐停水,
散滞气。
程林曰:
此证如盘而不如杯,
是 水 饮 散 漫 之 状 也 。 以散漫于
心下如盘,
不必辛热之剂以发之,
但用枳、
术以散之,
得腹中软而
水自消矣。
沈明宗曰:
见心下坚大如盘,
当审虚实寒热,
脉之浮沉、
迟数、
大 小 为 异 ,毋 得执方而误用也。
尤怡曰:
言水饮所作者,
所 以 别 于 气 分 也 。气 无 形 以 辛 甘 散
之,
水有形以苦泄之。
枳实白术涵方
枳 实 七 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分 温 三 服 。腹 中 软 即 当 散 也 。
〔集 解 〕李 釤 曰 :
枳实消胀,
苦 以 泄 之 也 ;白 术 去 湿 ,
苦以燥
之 也 。后 张 元 素 治 痞 用 枳 术 丸 ,
亦 从 此 汤 化 出 。但 此 乃 水 饮 所
作,
则 用 汤 以 荡 涤 之 ;彼 属 食 积 所 伤 ,
则 用 丸 以 消 磨 之 。一 汤 一
丸,
各有深意,
非漫无主张也。
趺 阳 脉 当 伏 ,今 反 紧 ,
本自有寒,
疝瘕,
腹中痛,
医 反 下 之 ,下

505
中医
犒康 必 读 % 书 (輿 藏 饭 )

之则胸 满 短 气 。趺 阳 脉 当 伏 ,
今反数,
本自有热,
消谷,
小便数,

反不利,
此欲作水。
医宗金鉴卷二十

〔注 〕此 明 里 有 水 ,
兼寒、
兼热,
误 下 之 义 也 。里 水 脉 伏 ,

谓三部脉皆当伏,
乃 谓 趺 阳 胃 脉 当 伏 也 。若 脉 不 伏 反 紧 ,
其人必
本 自 有 寒 也 。水 寒 同 病 ,
则疝瘕腹中痛,
医误以为里水而下之,

去寒留,
更虚其中,
故 胸 满 短 气 也 。若 脉 不 伏 反 数 ,
其人必本自有
热 也 。水 热 同 病 ,
当消谷而小便数,
不 病 水 也 ,今 小 便 反 不 利 ,

〔集 注 〕赵 良 曰 :趺 阳 当 伏 者 ,
非趺阳胃气之本脉也,
为水蓄
于下,
其气伏,
故 脉 亦 伏 。脉 法 曰 :伏 者 为 水 。
魏 荡 彤 曰 :趺 阳 有 水 邪 ,
则当伏,
以胃阳为衣,
湿阴寒所固闭,
故 阳 明 之 脉 不 出 也 。今 反 紧 ,
不惟水盛于里,
而且寒盛于中矣。
盖其人不止有水气之邪,
而更兼平日有积寒疝瘕,
腹中常常作痛,
水 邪 中 又 兼 寒 邪 也 。医 者 不 识 其 为 阴 寒 ,
乃以为水邪可下,
虽水
下沉,
而寒邪上逆,
故 胸 满 短 气 矣 。此 病 趺 阳 脉 当 伏 ,
今反数,

本 自 有 热 。然 本 自 有 热 ,
则当消谷,
小便数,
大便坚,
如伤寒胃实
之 证 也 。今 小 便 反 不 利 ,
则知为欲作水,
与湿热之邪无疑也。
肝 水 者 ,其 腹 大 ,
不能自转侧,
胁下腹痛,
时时津液微生,
小便
续通。
〔注 〕 以 上 发 明 表 里 上 下 之 水 ,以 下 发 明 五 脏 气 血 之 水 也 。
肝主筋,
腹胁是其部也,
水邪干之,
外 则 筋 缓 不 能 自 转 侧 ,内则腹
大、
胁痛,
淋溲也。
〔集 注 〕魏 荡 彤 曰 :
肝水者,
水附肝,
则 肝 水 也 。肝 经 有 水 ,
必存两胁,
故 腹 大 而 胁 下 痛 。少 阳 阴 阳 往 来 之 道 路 ,
有邪窒碍,

不 能 自 转 侧 。肝 有 水 邪 ,
必上冲胸咽,
故时时津液微生,
及上升而
下降,
小便不利者又续通,
此水邪随肝木往来升降之气上下为患
也 。见 此 知 肝 经 有 水 ,
当于肝脏治之也。

506
中医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尤怡曰:
肝之府在胁,
而气连少腹,
肝之水不行,
则腹大不能
转侧,
胁 下 腹 痛 也 。时 时 津 液 微 生 ,
小便续通者,
肝喜冲逆而主疏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
泄,
水液随之而上下也。
心水者,
其身重,
而少气不得卧,
烦而躁,
其人阴肿。
〔按 〕 “其 人 阴 肿 ”四 字 ,
当在肾水条内,
错简在此。
〔注 〕 心 主 脉 ,
膻 中 是 其 部 也 。水 邪 干 之 ,
外则周身之脉不
行,
其 身 重 也 ;内 则 少 气 心 烦 ,
不得卧而躁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内经》云 :心 主 身 之 血 脉 。《上经》曰 :
水在
心,
心下坚筑短气,
是 以 身 重 少 气 也 。《内经》曰 :
诸有水病者,

得 卧 。夫 心 属 火 ,
水在心是以不得卧而烦躁也。
魏蒸 彤 曰 :夫 水 邪 ,亦 积 聚 之 类 也 。切 近 于 其 处 ,
则伏留于是
脏,
即 可 以 脏 而 名 证 。水 附 于 心 ,
则 心 水 也 。心 经 有 水 ,四肢百
骸,
皆可灌注,
故 身 重 ;气 为 水 邪 所 阻 ,
故 少 气 ;水 邪 逼 处 ,
神魂不
安,
故 不 得 卧 ;神 明 扰 乱 ,
故 躁 而 烦 。见 此 知 心 经 有 水 ,当于心经
治之也。
脾 水 者 ,其 腹 大 ,
四肢苦重,
津液不生,
但苦少气,
小便难。
〔注 〕脾 主 腹 ,
四 肢 是 其 部 也 。水 邪 干 之 ,
外 则 四 肢 苦 重 ,内
则腹大少气、
小便难也。
〔集 注 〕 魏 荔 彤 曰 :
脾 水 者 ,水 附 于 脾 ,
则 脾 水 也 。脾 专 主
腹,
故 腹 大 。脾 主 旋 运 ,
又主四肢,
旋运不利,
故 四 肢 苦 重 。津液
不生,
气不行于上下,
则阻碍不通,
故上则苦少气,
下则小便难。
见此知有水在脾,
当于脾脏治水也。
尤怡曰:
脾主腹,
而气行四肢,
脾 受 水 气 则 腹 大 ,四 肢 重 。津
气生于谷,
谷气运于脾,
脾湿不运,
则津液不生而少气,
小便难者,
湿不行也。
肺 水 者 ,其 身 肿 ,
小便难,
时 时鸭溏。
〔注 〕 肺 主 气 ,皮 毛 是 其 部 也 。水 邪 干 之 ,
外 则 周 身 皮 肿 ,内

507
..中医
輪雇^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叛 )

则 不 输 小 便 。大 肠 乃 其 腑 ,
水走大肠,
故鸭溏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
肺主皮毛,
行荣卫与大肠合,
今有水病,

医宗金鉴卷二十

7JC充 满 皮 肤 。肺 本 通 调 水 道 ,
下输膀胱为尿溺,
今既不通,水不得
自小便出,
反从其合,
与糟柏混成鸭溏也。
魏荡彤日:
肺水者,
水附于肺,
则 肺 水 也 。肺 主 气 ,
气引水行,
亦 能 使 之 周 身 浮 肿 。肺 不 肃 则 气 化 壅 ,
故 小 便 难 ,小 便 难 则 清 浊
不分,
故便鸭溏,
此知为有水在肺,
当于肺脏治水也。
尤怡曰:
鸭溏如鸭之后,
水粪杂下也。
肾水者,
其腹大脐肿,
腰痛不得溺,
阴下湿,
如牛鼻上汗,
其足
逆冷,
面反瘦。
〔按 〕 “面反瘦”之 下 ,当有上条“其 人 阴 肿 ”四字。
〔注 〕 肾 主 腰 ,
足 、阴 是 其 部 也 。水 邪 干 之 ,
外 则 阴 肿 ,阴下
湿,
足 冷 面 瘦 ;内 则 腹 大 胳 肿 ,
腰 痛 不 得 溺 也 。此 五 者 ,
指水气等
胀为言,
故俱不喘咳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肾 者 ,胃 之 关 也 ,
关门不利,
故令聚水而生
病,
是 以 有 腹 大 胳 肿 之 证 也 。腰 者 肾 之 外 候 ,
故 令 腰 痛 。膀 胱 者 ,
肾之腑,
故令不得溺也。以其不得溺,
则水气不得泄,
浸溃于睾囊
而为阴汗,流 注 于 下 焦 而 为 足 冷 。夫 肾 为 水 脏 ,
又被水邪,
则上焦
之气血随水性而下趋,
故其人面反瘦,
非若风水、
里水之面目浮
肿也。
魏 蒸 彤 曰 :肾 水 者 ,
水附于肾,
则 肾 水 也 。肾 主 少 腹 ,
少腹水
湿固沍,
故 腹 大 胳 肿 腰 痛 。腰 以 下 俱 肾 主 之 也 ,
水湿在下焦,
膀胱
之气反塞,
故 不 惟 小 便 难 ,而 且 竟 不 得 溺 。阴 寒 下 盛 ,
故阴下湿如
牛鼻上汗,
冷而且粘,
其 足 皆 逆 冷 也 。面 乃 阳 之 部 位 ,
下阴盛,

阳衰,
故面必痩,
见此知水在肾,
当于肾脏治水也。
尤怡曰:
身 半 以 下 ,肾 气 主 之 ,
水在肾,
则腰痛脐肿腹大也。
不得溺,
阴下湿如牛鼻上汗,
其足逆冷者,
肾为阴,
水亦为阴,
两阴

508
中医
犏森 必 读 丛 书 (典藏躁

相得,
阳气不行,
而 湿 寒 独 胜 也 。面 反 痩 者 ,
面为阳,
阴盛于下,

阳衰于上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
师 日 :寸 口 脉 沉 而 迟 ,
沉则为水,
迟则为寒,
寒水相搏,
趺阳脉
伏,
水谷不化,
脾 气 衰 则 鹜 溏 ,胃 气 衰 则 身 肿 。少 阳 脉 卑 ,
少阴脉
细,
男子则小便不利,
妇人则经水不通,
经 为 血 ,血 不 利 则 为 水 ,

曰血分。
〔注 〕 寸 口 ,
两 寸 也 。脉 沉 而 迟 ,
沉则为水,
迟则为寒,
水寒
相搏于胸中,
则阳气不运,
故趺阳两关之脉伏而不起,
水谷不化
也 。若 脾 气 衰 则 鹜 溏 ,胃 气 衰 则 身 肿 也 。少 阳 右 尺 脉 陷 下 ,
少阴
左尺脉细小,
亦因寒水大甚,
命火受制,
故男子水精不化,
小便为
之不利,
女子血化为水,
经 水 为 之 不 通 也 。经 血 而 曰 经 水 者 ,以水
为血之体也,
女子以血为主,
故曰:
血分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
仲景脉法寸口多与趺阳合,
何 也 ? 盖寸口
属肺,
手太阴之所过,
肺朝百脉,
十二经各以其时,
来见于寸口。
脾 、胃二经,
出在右关。 胃 乃 水 谷 之 海 ,
五脏皆禀气于胃,
则胃又
五脏之本,
所 以 经 脉 尤 为 诸 经 之 要 领 也 。邪 或 干 于 胃 者 ,
必再就
趺 阳 诊 之 。趺 阳 ,胃脉之源也。
尤怡曰:
此合诊寸口趺阳,
而知为寒水胜,
而胃阳不行也。 胃
阳不行,
则 水 谷 不 化 ;水 谷 不 化 ,
则 脾 胃 俱 衰 。脾 气 主 里 ,
故衰则
鹜 溏 ;胃气主表,
故 衰 则 身 肿 也 。少 阳 者 生 气 也 ,
少阴者地道也,
而俱受气于脾胃,
脾胃衰则少阳脉卑,
而生气不荣,
少阴脉细,

地道不通,
男子则小便不利,
妇 人 则 经 血 不 通 。而 其 所 以 然 者 ,

皆 阳 气 不 行 ,阴 气 乃 结 之 故 。 曰 血 分 者 ,
谓虽病于水,
而实出于
血也。
师 曰 :寸 □ 脉 迟 而 溫 ,
迟则为寒,
涩 为 血 不 足 ;趺 阳 脉 微 而 迟 ,
微则为气,
迟 则 为 寒 。寒 气 不 足 ,则 手 足 逆 冷 ;手 足 逆 冷 ,
则荣E
不 利 ;荣 卫 不 利 ,
则腹满肠鸣相逐,
气 转 膀 胱 ;荣 卫 俱 劳 ,阳 气 不

509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通,
即身冷;
阴气不通,
即 骨 疼 。阳 气 前 通 则 恶 寒 ,阴 气 前 通 则 痹
不 仁 。阴 阳 相 得 ,
其 气 乃 行 。大 气 一 转 ,
其 气 乃 散 。实 则 失 气 ,

医宗金鉴卷二十

则遗溺,
名曰气分。
〔按 〕 “名 曰 气 分 ”之 下 ,
当有下条,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
细 辛 汤 主 之 ”,
十五字。
〔注 〕 寸 口 脉 迟 为 寒 ,
脉涩少血,
趺阳脉微乏气,
迟亦为寒。
是则气血俱虚,
为寒气所干,
荣卫不利,
阴阳不通,
故身寒骨痛,

足逆冷,
腹满肠鸣,
恶寒麻痹,
失 气 遗 溺 也 。此 气 血 俱 虚 ,
寒气内
客之气胀,
故 曰 气 分 。而 下 条 发 明 主 治 ,
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

〔集 注 〕程 林 曰 :气 散 必 从 前 后 而 去 ,
邪气实则失气于后,

气虚则遗溺于前也。
尤怡曰:
微则为气者,
为 气 不 足 也 。寒 气 不 足 ,
该寸口、
趺阳
为言寒,
而 气 血 复 不 足 也 。寒 气 不 足 ,
则手足无气而逆冷,
荣卫无
源而不利,
由是脏腑之中,
真气不充,
而客寒独胜,
则腹 满 肠 鸣 相
逐,
气 转 膀 胱 而 下 输 也 。荣 卫 俱 劳 者 ,
荣 卫 俱 乏 竭 也 。 阳气温于
表,
故 不 通 则 身 冷 ;阴 气 荣 于 里 ,
故 不 通 即 骨 疼 。不 通 者 ,
虚极而
不能行,
与 有 余 而 壅 者 不 同 。阳 前 通 则 恶 寒 ,
阴前通则痹不仁者,
阳先行而阴不与俱行,
则 阴 失 阳 而 恶 寒 ;阴 先 行 而 阳 不 与 俱 行 ,

阳 独滞而痹不仁也。盖 阴 与 阳 常 相 须 也 ,
不可失,
失则 气 机 不 续
而邪乃著,
不 失 则 上 下 交 通 而 邪 不 容 。故 曰 :阴 阳 相 得 ,
其气乃
行 ;大 气 一 转 ,
其 气 乃 散 。失 气 遗 溺 ,
谓 分 虚 实 而 散 也 。 曰气分
者,
谓寒气乘阳之虚,
而病于气也。
气分,
心 下 坚 ,大 如 盘 ,
边如旋杯,
水饮所作,
桂枝去芍药加麻
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按 〕 “气 分 ,
心下坚,
大如盘,
边如旋杯,
水 饮 所 作 ”之十六
字,
当是衍文,
观 心 下 坚 之 本 条 自 知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麻 黄 附 子

510
中医
輪 秦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杈

细辛汤主之”十 五 字 ,
当在上条气分之下,
义始相属,
正是气分之
治法,
必是错简在此。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
桂枝去芍药加痳荑附子麵辛涵方
桂 枝 三 两 生 姜 三 两 甘 草 二 两 大 枣 十 二 枚 麻 黄 细 辛 各

- 两 附 子 (炮)- 枚

上 七 味 ,以 水 七 升 ,
煮麻黄,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二升,
分温
三 服 。当 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
师 日 :病 有 风 水 ,
有皮水,
有正水,
有石水,
有 黄 汗 。风 水 其 脉
自浮,
外证骨节疼痛,
恶 风 ;皮 水 其 脉 亦 浮 ,
外证腑肿,
按之没指,
不恶风,
其腹如鼓,
不渴,
当 发 其 汗 ;正 水 其 脉 沉 迟 ,
外证自喘•,

7}(其 脉自沉,
外 证 腹 满 不 喘 ;黄 汗 其 脉 沉 迟 ,身 发 热 ,
胸满,
四肢头
面 肿 ,久 不 愈 ,
必致痈脓。
〔注 〕 风 水 得 之 内 有 水 气 ,
外 感 风 邪 。风 则 从 上 肿 ,
故面浮
肿,
骨节疼痛恶风,
风 在 经 表 也 。皮 水 得 之 内 有 水 气 ,
皮受湿邪。
湿则从下肿,
故跗浮肿,
其腹如鼓,
按之没指,
水 在 皮 里 也 。非风
邪,
故不恶风,
因 水 湿 故 不 渴 也 。其 邪 俱 在 外 ,
故均脉浮,
皆当从
汗从 散 而 解 也 。正 水 水 之 在 上 病 也 ,石 水 水 之 在 下 病 也 ;
故在上
则胸满自喘,
在 下 则 腹 满 不 喘 也 。其 邪 俱 在 内 ,
故均脉沉迟,
皆当
从 下 从 温 解 也 。黄 汗 者 ,
汗 出 柏 汁 色 也 。其 脉 沉 迟 ,
脏内有寒饮;
身发热者,
经 外 有 伏 热 。寒 饮 故 胸 满 ,四 肢 头 面 浮 肿 ;
伏热若 久 不
愈,
故必致痈脓也。由 此推之,
可知黄汗是内饮外热,
蒸郁于中,
从土化而成也。以黄汗而列水病之门者,
亦因水之为病而肿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风水与皮水相类属表,
正水与石水相类属
里 。但 风 水 恶 风 ,
皮 水 不 恶 风 ;正 水 自 喘 ,
石水不自喘为异耳!
尤怡曰:
风水,
水 为 风 搏 ,因 风 而 病 水 也 。风 伤 皮 毛 ,
而湿流
关节,
故脉浮恶风,
而 骨 节 疼 痛 也 。皮 水 ,
水 行 皮 中 ,内 合 肺 气 ,

其脉亦浮,
不兼风,
故 不 恶 风 也 。其 腹 如 鼓 ,即 《内经》鏊 鏊 然 不

511
f医 齡

坚之意。以其病在皮肤,
而不及肠脏,
故外有胀形,
而内无喘满
也 。水 在 皮 者 ,
宜从汗解,
故曰:
当 发 其 汗 。正 水 ,肾脏之水自盛
医宗金鉴卷二十-

也 。石 水 ,
水 之 聚 而 不 行 者 也 。正 水 乘 阳 之 虚 ,
而浸及上焦,
故脉
沉 迟 而 喘 。石 水 因 阴 之 盛 而 结 于 少 腹 ,
故 脉 沉 腹 满 而 不 喘 也 。黄
汗,
汗出沾衣如柏汁,
得之湿热交病,
而湿居热外,
其盛于上而阳
不行,
则身热胸满,
四肢头面肿,
久则浸及于里而荣不通,
则逆于
肉 里 而 为痈脓也。
脉浮而洪,
浮则为风,
洪 则 为 气 。风 气 相 搏 ,
风强则为隐疹,
身体为痒,
痒为泄风,
久 为 痂 癞 ;气 强 则 为 水 ,
难 以 俯 仰 。风气相
击,
身体洪肿,
汗 出 乃 愈 。恶 风 则 虚 。此 为 风 水 ;不 恶 风 者 ,
小便
通利,
上焦有寒,
其□多涎,
此为黄汗。
〔按 〕 “身 体 洪 肿 ”之 “洪 ”字 ,当 是 “浮 ”字 。“此 为 黄 汗 ”四
字,
当是衍文。
〔注 〕六 脉 俱 浮 而 洪 ,
浮则为风,
洪 则 为 气 。风 气 相 搏 之 病 ,
若风强于气,
相搏为病,
则偏于营,
故为隐疹,
身体为痒,
痒者肌
虚,
为 风 邪 外 薄 故 也 。名 曰 泄 风 ,即 今 之 风 燥 疮 是 也 。故日久不
愈,
则 成 痂 癞 。痂 癞 ,
疥癖、
疠 癞 之 类 是 也 。若 气 强 于 风 ,
相搏为
病,
则偏于卫,
故为水气,
难 以 俯 仰 ,即 今 之 支 饮 喘 满 不 得 卧 也 。
若风气两相强击为病,
则为风水,
故 通 身 浮 肿 也 。 以上诸证皆属
肌表,
故当发汗,
汗 出 乃 愈 也 。风 水 无 汗 ,当 以 越 婢 汤 发 汗 ,
若汗
出恶风则为表阳虚,
故 加 附 子 也 。若 不 恶 风 ,
小便通利,
非表阳有
寒,
乃 上 焦 有 寒 也 。上 焦 有 寒 ,
惟兼病水者,
则其人口内必多生涎
沫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
风,天 之 气 ;气 ,
人之气,
是皆失其和者也。
风湿相搏,
风强则气从风而浸淫肌体,
故为瘾疹;气强则风从气而
鼓涌水液,
故 为 水 ;风 气 并 强 ,
两相搏击,
而水液从之,
则为风水。
汗之则风去而水行,
故曰:
汗 出 乃 愈 。若 恶 风 者 表 虚 也 ,
不恶风而
\

512
中医
輪 束
4 读丛书(

小便通利者,
以上焦有寒不能约束津液,
故其口多涎也。
寸□脉沉滑者,
中 有 水 气 ,面 目 肿 大 有 热 ,
名 曰 风 水 ;视 人 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
目 裹 上 微 拥 ,如 蚕 新 卧 起 状 ,
其 颈 脉 动 ,时 时 咳 ,
按其手足上,
陷而
不起者,
风水。
〔注 〕此 承 上 条 ,
详 申 风 水 之 证 脉 也 。寸 口 脉 沉 而 滑 ,中有
水 气 之 诊 也 ;面 目 肿 大 ,中 有 水 气 之 证 也 。有 寒 者 ,
其脉沉迟,

为 石水也。有 热 者 ,
其脉沉滑,
名 曰 风 水也;视其人之目胞上微拥
似蚕,
如新卧起之状,
人迎颈脉动甚,
时咳,
按其肿之手足,
陷而不
起者,
皆风水之证也。
〔集 注 〕赵 良 日 :
《内经》云 :脉 沉 日 水 ,
脉滑曰风,
面肿曰风,
目肿如新卧起之状曰水,
颈脉动,
喘 咳 曰 水 。又 肾 风 者 ,
面跗 庞
然,
少 气 时 热 ,其 有 跗 肿 者 ,亦 曰 本 于 肾 ,名 风 水 。 皆 出 《内
经》也 。
程林曰:
沉者就下之性,
滑者流衍之象,
故 沉 滑 者 ,中 有 水 也 。
面肿曰风,
风郁于经则热,
故面跗肿大有热,
名 曰 风 水 。 《内 经 》
曰:诸有 水 者 微 肿 ,
先 见 于 目 下 也 。水 者 阴 也 ,目 下 亦 阴 也 ,
腹者
至阴之所居,
故水在腹者,
必 使 目 下 肿 也 。颈 脉 ,
人迎脉也,
水邪
干土,
则颈脉动,
水之本在肾,
水之标在肺,
故 时 时 咳 也 。 以手按
其腹,
随手而起,
此属水胀,
如按水囊者,
必 随 手 而 起 。今 风 水 搏
于手足,
跗属肌肉之间,
按而散之,
猝不能聚,
故陷下而不起也。
风 水 脉 浮 ,身 重 ,汗 出 恶 风 者 ,防 己 黄 芪 汤 主 之 。 腹 痛 加
芍药。 ^
〔注 〕此 承 上 条 风 水 ,
详 申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风 水 之 病 ,

风 内 水 也 。脉 浮 恶 风 者 风 也 ,
身 重 肿 者 水 也 。汗 出 表 虚 ,
故用 防
己黄芪汤,
固 表 以 散风水也。若 腹 痛 ,
加芍药、
甘草以调中也。
K 己黄芪涵方见 湿病中
太阳病脉浮而紧,
法当骨节疼痛,
反 不 疼 ,身 体 反 重 而 酸 ,

513
n 丛 书 (典 藏 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不渴,
汗出即愈,
此 为 风 水 。恶 寒 者 ,
此为极虚,
发 汗 得 之 。渴
而不恶寒者,
此 为 皮 水 。身 肿 而 冷 ,
状 如 周 痹 ,胸 中 塞 不 能 食 ,

医宗金鉴卷二十

聚痛,
暮躁不得眠,
此为黄汗,
痛 在 骨 节 。咳 而 喘 ,
不渴者,此为脾
胀,
其状如肿,
发 汗 即 愈 。然 诸 病 此 者 ,
渴而下利,
小便数者,
皆不
苟发汗。
〔按 〕 “脾 胀 ”之 “脾 ”字 ,当 是 “肺 ”字 ,
是 传 写 之 讹 。“发汗
即愈”之 下 ,
当有前条“越 婢 加 术 汤 主 之 ”七 字 。
〔注 〕此 又 详 申 风 水 、
皮水、
黄汗、
肺 胀 四 证 之 治 法 也 。太阳
病,
谓 头 痛 发 热 恶 风 也 。脉 浮 而 紧 ,
似伤寒也,
伤寒法当骨节疼
痛,
反不疼,
身体反重而酸,
面目浮肿,
其人不渴,
非伤寒也,
乃风
水也,
发 汗 汗 出 即 愈 也 。若 愈 后 而 恶 寒 者 ,
此为过于发汗,
极虚得
之,
当 补 表 阳 ,自可愈也。有 是 证 渴 而 不 恶 寒 ,
似传里也,
但跗浮
肿,
其腹如鼓,
乃 皮 水 也 。有 是 证 胸 中 窒 反 聚 痛 ,
不能食,
暮躁不
得卧,
似 里 实 也 ;但 身 肿 而 冷 ,
麻木如痹,
此 为 欲 作 黄 汗 也 。痛在
骨节,
似伤寒也,
但其状如水肿,
咳喘不渴,
此 为 肺 胀 也 。 已上四
证,
皆初病皮毛,
状类伤寒,
故均以越婢加术汤主之,
发汗即愈也。
若渴而下利,
小便数者,
则津液已夺,
故不可发汗也。
〔集 注 〕赵 良 曰 :
“脾 胀 ”恐 是 “肺 ”字 之 误 。《灵 枢 经 》云:肺
是动则病,
肺胀满膨膨而喘咳也。
魏 蒸 彤 曰 :其 状 如 肿 者 ,
按 其 手 足 ,未 至 陷 而 不 起 ,
故曰如肿,
似肿而实非肿也。
尤怡曰:
太阳有寒则脉紧,
骨疼有湿则脉濡,
身重有风则脉
浮、
体酸,
此 明 辨 也 。今 得 伤 寒 脉 ,
而骨节不疼,
身体反重而酸;即
非伤寒,
乃 风 水 外 胜 也 。风 水 在 表 而 非 里 ,
故不渴,
风固当汗,

在表者,
亦宜汗,
故曰:
汗 出 即 愈 。然 必 气 盛 而 实 者 ,
汗之乃愈,

然则其表益虚,
风水虽解,
而恶寒转增矣,
故曰:
恶寒者,
此为极虚
发 汗 得 之 。若 其 渴 而 不 恶 寒 者 ,
则非病风而独病水,
不在皮外,

\

514
中医
必 读 丛 节 (輿 藏 跃 )

在皮中,
视风水为较深矣,
其证身肿而冷,
状 如 周 痹 。周 痹 者 ,

湿搏其阳也,
皮 水 为 水 气 淫 于 肤 也 。胸 中 窒 不 能 食 者 ,
寒袭于外,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
而 气 窒 于 中 也 。反 聚 痛 ,
暮躁不得眠者,
热为寒郁,
而寒甚于暮
也 。寒 湿 外 淫 ,
必流关节,
故曰:
此为黄汗,
痛 在 骨 节 。其 咳 而 喘
不渴者,
水寒伤肺,
气攻于表,
有如肿病,
而实同皮水,
故曰:
发汗
则 愈 。然 而 诸 病 若 渴 而 下 利 ,
小便数者,
则不可谓水气当汗而概
发 之 也 。仲 景 叮 咛 之 意 ,岂 非 虑 人 之 津 液 先 亡 也 哉 !或 问 :
风水
外证骨节疼,
此云骨节反不痛,
身体反重而酸,
皮水不渴,
此云渴
何也?曰:
风与水合而成病,
其流注关节者,
则 为 骨 节 疼 痛 ;其 浸
淫肌体者,
则骨节不疼,
而身体酸肿,
由 所 伤 之 处 不 同 故 也 。皮水
不渴者,
非言皮水本不渴也,
谓腹如鼓而不渴者,
病方外盛而未入
里,
犹可发其汗也,
此所谓渴而不恶寒者,
所以别于风水之不渴而
恶风也。
风水恶风,
一身悉肿,
脉浮不渴,
续自汗出,
无大热,
越婢汤主
之 。恶 风 加 附 子 。
〔注 〕此 又 承 上 条 风 水 ,
互 详 其 证 而 变 其 治 也 。风 水 之 邪 ,
全在表而不在里,
故恶风一身悉肿,
脉 浮 不 渴 也 。初 本 无 汗 ,
身无
大热,
续自汗出而不恶风寒,
表不虚也,
故 用 越 婢 汤 以 发 之 。若恶
风甚者,
表阳虚也,
前 方 加 附 子 一 枚 ,以 补 其 在 表 之 阳 也 。
越脾涵方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上 五 味 ,以 水 六 升 ,
先煮麻黄,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三升,

温三服。
恶风者,
加附子一枚,
炮 。风 水 ,
加术四两。
皮 水 为 病 ,四 肢 肿 ,
水 气 在 皮 肤 中 ,四 肢 聂 聂 动 者 ,
防己茯等
汤主之。
〔注 〕此 承 皮 水 ,
互 详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皮 水 之 病 ,
是水气

515
.中医
犒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相搏,
在皮肤之中,
故 四 肢 聂 聂 _ 动 也 ,以 防 己 茯 苓 汤 补 卫 通 荣 ,
祛散皮水也。
医宗金鉴卷二十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此 邪 在 皮 肤 而 肿 也 。风 入 于 卫 ,阳气虚
滞,
则 四 肢 肿 。经 谓 结 阳 者 肿 四 肢 ,即 皮 水 也 。皮 毛 受 风 气 虚 而
肿,
所谓水气在皮肤中,
邪正相搏,
风虚内鼓,
故四肢聂聂而动,

因表虚也。盖 三 焦 之 气 ,同 入 膀 胱 ,
而行决渎,
今水不行,
则当使
小 便 利 而 病 得 除 。故 防 己 、
茯苓除湿而利水,
以黄芪补卫而实表,
表实则邪不能容,
甘草安土而制水邪,
桂枝以和荣卫,
又行阳化气
而实四末,
俾 风 从 外 出 ,水 从 内 泄 矣 。
防己茯苓涵方
防己三 两 黄 芪 三 两 桂 枝 三 两 茯 苓 六 两 甘 草 三 两
上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温三服。
里水,
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按 〕 “里 水 ”之 “里 ”字 ,
当 是 “皮 ”字 ,岂 有 里 水而用麻黄之
理 ?阅者自知,
是传写之讹。
〔注 〕 皮 水 表 虚 有 汗 者 ,
防 己 茯 苓 汤 固 所 宜 也 。若 表 实 无 汗
有热者,
则 当 用 越 婢 加 术 汤 。无 热 者 ,
则当用甘草麻黄汤发其汗,
使水外从皮去也。
越脾加求涵方
于越婢汤中加术四两。
甘草麻貲涵方
甘草二两麻黄四两

上 二 味 ,以 水 五 升 ,
先煮麻黄,
去 上 沫 ,内 甘 草 ,
煮取三升,

服一升,
重覆汗出,
不汗再服,
慎风寒。
厥而皮水者,
蒲灰散主之。
〔按 〕 “厥 而 ”二 字 ,
当是衍文。
〔注 〕水 在 皮 肤 ,
浸淫日久,
必 然 腐 溃 而 出 水 也 ,当以蒲灰散

516
3
中医
輪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S )


敷之,
以燥水也。
蒲灰散方见消渴中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
7}(之为病,
其脉沉小,
属 少 阴 。浮 者 为 风 ,
无 水 。虚 胀 者 为 气
7}(,
发 其 汗 即 已 。脉 沉 者 ,
宜 麻 黄 附 子 汤 ;浮 者 ,
宜杏子汤。
〔按 〕 “为气水”之 “气 ”字 ,当 是 “风 ”字 ,
若 是 “气 ”字 ,
则无
发汗之理,
且通篇并无气水之病。
〔注 〕水 之 为 病 ,
其脉沉小,
属少阴水也,
今脉不沉小而浮,
浮者为风,
非 少 阴 水 也 。若 无 水 虚 胀 者 ,
为风水也,
风水发其汗即
已。风 水 脉 沉 者 ,
宜 麻 黄 附 子 汤 汗 之 ;脉 浮 者 ,
宜杏子汤汗之。
麻貲附子涵方
麻 黄 三 两 甘 草 二 两 附 子 (炮 )一枚
上 三 味 ,以 水 七 升 ,
先煮麻黄,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
煮取二升半,
温 服 八 分 ,日三服。
〔集 解 〕 沈 明 宗 曰 :麻 黄 附 子 汤 ,
今人置之不讲,
余特举而明
之 。麻 黄 、
附子通阳开窍,
治 水 妙 剂 。今 人 惟 用 肾 气 汤 、丸 ,
壅补
其内,
致阳气不宣,
转补转壅,
邪无出路,
水肿日增,
咳血而死者,
不知凡几矣。
咨子涵方
麻 黄 四 两 杏 仁 五 十 个 甘 草 (炙)二两

上水七升,
先煮麻黄,
减二升,
去 上 沫 ,内 诸 药 煮 取 三 升 ,

滓,
温服一升,
得汗止服。
问 曰 :黄 汗 之 为 病 ,身 体 肿 ,
发热,
汗出而渴,
状如风水,
汗沾
衣,
色 正 黄 如 柏 汁 ,脉 自 沉 ,
何从得之? 师曰 :以 汗 出 入 水 中 浴 ,水
从汗孔入得之,
宜黄芪芍 药 桂 枝 苦 酒 汤 主 之 。
〔注 〕 此 承 黄 汗 ,
互 详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黄 汗 属 湿 ,
故身体
肿 ;属 风 ,故 发 热 、
汗 出 而 渴 。状 如 风 水 者 ,
谓 面 目 浮 肿 也 。汗沾
衣,
色正黄如柏汁,
谓 汗 出 粘 黄 也 。脉 自 沉 者 ,
谓 从 水 得 之 也 。究

517
+ 医

必 读 丛 书 (典藏哉

其得之之由,
以汗出入冷水中浴,
则悽怆之寒内入,
遏郁汗液于肌
腠,
从土蒸化而出,
故 色 黄 也 。宜 黄 芪 、
桂枝解肌邪,
以 固 卫 气 ;白
医宗金鉴卷二十"

芍、
苦酒止汗液,
以摄营气。营 卫 调 和 ,
其病已矣。
〔集 注 〕 程 林 曰 :汗 出 则 玄 府 开 ,
人水浴则悽怆之水寒,
藏留
于腠理皮肤之中,
则 身 肿 发 热 也 。汗 出 沾 衣 如 柏 汁 ,
则津液内竭,
是 以 汗 出 而 渴 也 。身 肿 虽 状 如 风 水 ,
但风水之脉不沉、
汗 不 黄 、口
不渴为异耳!
李 升 玺 曰 :按 汗 出 浴 水 ,
亦 是 偶 举 一 端 言 之 耳 。大约黄汗由
脾 、胃 湿 久 生 热 ,
积热成黄,
湿热交蒸而汗出矣。
魏 蒸 彤 曰 :黄 汗 者 ,汗 出 之 色 黄 而 身 不 黄 ,与 发 黄 之 证 不
同也。
尤怡曰:
黄汗之病,
与 风 水 相 似 。但 风 水 脉 浮 ,
而黄汗脉沉;
风水恶风,
而 黄 汗 不 恶 风 为 异 。其 汗 沾 衣 ,
色正黄如柏汁,
则黄汗
之 所 独 也 。风 水 为 风 气 外 合 水 气 ,
黄汗为水气外合热气,
热被水
遏,
互郁交蒸,
汗 液 则 黄 。用 黄 芪 、
桂枝,
芍药三味,
行阳以益阴,
则荣气和而卫气周,
盖欲使荣卫大行,
而邪气毕达耳。
荑芪芍药桂枝苦麗通方
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

上 三 味 ,以 苦 酒 一 升 ,
水七升相和,
煮取三升,
温 服 一 升 。当
心烦,
服 至 六 七 日 乃 解 。若 心 烦 不 止 者 ,
以苦酒阻故也。
〔方 解 〕服 后 心 烦 者 ,以 苦 酒 止 汗 太 急 也 。盖 汗 出 于 心 ,

止之,
则不得出,
故 心 烦 也 。至 六 七 日 乃 解 者 ,
正复而邪自退也。
〔集 解 〕 魏 荔 彤 曰 :
古人称醋为苦酒,
非另有所谓苦酒也。
美酒醯,
即人家所制社醋,
即 镇 江红醋是也。又 醋 之 劣 者 ,
即白酒
醋,
各处皆是,
总以社醋入药。
尤怡曰:
苦酒阻者,
欲行而未得遽行,
久 积 药 力 乃 自 行 耳 。故
曰:
服至六七日乃解。

518
+ 医
輪束 4 读 丛 书 (輿 藏

黄汗之病,
两 胫 自 冷 ;假 令 发 热 ,
此 属 历 节 。食 已 汗 出 ,
又身
常暮卧盗汗出者,
此 劳 气 也 。若 汗 出 已 ,
反发热者,久 久 其 身 必 甲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水气病
错 ;发 热 不 止 者 ,必 生 恶 疱 〇 若 身 重 ,汗 出 已 辄 轻 者 ,
久久必身晒,
鋼 即 胸 中 痛 ;又 从 腰 以 上 必 汗 出 ,下 无 汗 ,
腰髋弛痛,
如有物在皮
中状,
剧 者 不 能 食 ,身 疼 重 ,
烦躁,
小便不利,
此为黄汗,
桂枝加黄
芪汤主之。
〔按 〕 此 承 黄 汗 ,详 申 其 证 也 。但 文 义 未 属 ,必 是 错 简 ,
不释。
桂枝加荑芪涵方
桂 枝 芍 药 各 二 两 甘草二两生姜三 两 大 枣十二枚黄芪
二两
上六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
须臾,
饮热稀粥一升
余,
以助药力,
温覆取微汗,
若不汗更服。
寸□脉浮而迟,
浮脉则热,
迟脉则潜,
热 潜 相 搏 ,名 曰 沉 。趺
阳脉浮而数,
浮脉即热,
数脉即止,
热 止 相 搏 ,名 曰 伏 。沉伏相搏,
名 曰 水 。沉 则 络 脉 虚 ,
伏则小便难,
虚难相搏,
水 走 皮 肤 ,即为
水矣。
〔按 〕此 条 文 义 不 属 ,
不释。
寸□脉弦而紧,
弦则卫气不行,
即恶寒,
水不沾流,
走于肠间。
〔按 〕此 条 必 有 脱 简 ,
不释。
问 曰 :病 者 苦 水 ,
面目、
身体、
四肢皆肿,
小 便 不 利 。脉 之 ,

言水,
反言胸中痛,
气上冲咽,
状如炙肉,
当 微 咳 喘 。审 如 师 言 ,其
脉何类? 师 日 :寸 □ 脉 沉 而 紧 ,
沉则为水,
紧 则 为 寒 ;沉 紧 相 搏 ,

在 关 元 ;始 时 当 微 ,
年盛不觉,
阳衰之后,
荣卫相干•,
阳损阴盛,

寒微动肩气上沖,
咽喉塞噎,
胁 下 急 痛 。医 以 为 流 饮 ,
而大下之。
气击不去,
其 病 不 除 ;后 重 吐 之 ,
胃 家 虚 烦 ;咽 燥 欲 饮 水 ,
小便不
利,
7}(谷 不 化 ,
面 目 手 足 浮 肿 。又 与 葶 苈 丸 下 水 ,
当时如小差,

519
中医
樣康 必 if;
丛 书 (典 藏 敢 )

饮过度,
胂复如前,
胸胁苦痛,
象若奔豚,
其 水 扬 溢 ,则 浮 咳 喘 逆 。
当先攻击沖气,
令 止 ,乃 治 咳 , 咳 止 其 喘 自 差 ,
先 治 新 病 ,病当
医宗金鉴卷二十

在后。
〔按 〕 此 条 文 义 不 属 ,
不释。

520
:lf —* t —

黄疽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寸□脉浮而缓,
浮则为风,
缓则为痹,
痹 非 中 风 。四肢苦烦,
脾色汹黄,
瘀 热 以 行 。趺 阳 脉 紧 而 数 ,
数则为热,
热 则 消 谷 ;紧 则
为寒,
食 即 为 满 。尺 脉 浮 为 伤 肾 ,
趺 阳 脉 紧 为 伤 脾 。风 寒 相 搏 ,

谷即眩,
谷气不消,
胃中苦迪,
浊气下流,
小便不通,
阴被其寒,

流膀胱,
身体尽黄,
名 曰 谷 疸 。额 上 黑 ,微 汗 出 ,
手足中热,
薄暮即
发 ,膀 胱 急 ,
小便自利,
名曰女劳疸,
腹如水状,
不 治 。心 中 懊 慽 而
热,
不能食,
时欲吐,
名曰酒疸。
〔注 〕 寸 口 脉 浮 而 缓 ,
浮则为风,
缓则为痹,
痹非中风,
前已
详 言 之 矣 。今 趺 阳 紧 数 而 尺 脉 浮 ,四 肢 苦 烦 ,
身面色黄,
乃疸病
也 。黄 ,
土色也,
土 病 则 见 之 。土 属 脾 胃 ,
脾 为 阴 土 主 湿 ,胃为阳
土主热,
故凡病疸,
皆为湿瘀热郁也,
行 于 外 则 必 四 肢 苦 烦 、身面
发 黄 也 。盖 其 人 素 有 湿 热 ,
外被风寒相搏,
内为女劳所伤,
及食谷
饮酒,
或与湿瘀,
或 与 热 郁 ,皆 能 为 是 病 也 。若 胃 脉 数 ,
是热胜于
湿,
则从胃阳热化,
热则消谷,
故 能 食 而 谓 之 阳 黄 。若 胃 脉 紧 ,

湿胜于热,
则从脾阴寒化,
寒则不食,
故食即满而谓之阴黄也。阳
黄则为热疸、
酒疸,
阴黄则为女劳疸、
谷 疸 也 。若 尺 脉 不 沉 而 浮 ,
则为伤肾,
肾伤病疸,
亦为女劳疸也。胃脉不缓而紧,
则为伤脾,
脾伤病疸,
亦 为 谷 疸 也 。谷 疸 则 食 谷 即 满 ,
谷 气 不 消 ,胃 中 苦 浊 ,
清气阻于上行,
故 头 眩 也 ;浊 气 流 于 膀 胱 ,
故 小 便 不 通 也 。女劳疸
中医
撝束 必 读 丛 书 (與截 S

则额上黑,
肾 病 色 也 ;微 汗 出 ,
湿 不 瘀 也 ;五 心 热 ,
薄 暮 发 ,肾阴热
也 ;膀 胱 急 ,
小便利,
下 焦 虚 也 。腹 满 如 水 状 ,
脾肾两败,
故谓不治
医宗金鉴卷二十(

也 。若 心 中 懊 侬 ,
热不能食,
时欲吐,
小腹满,
小便不利,
虽见目青
面黑,
必是酒疸病也。
脉沉,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
皆发黄。
〔注 〕脉 沉 ,
主 里 也 ;渴 欲 饮 水 ,
热瘀也;
小便不利,
湿郁也;
热瘀湿郁于里,
故 发 黄 也 。首 条 谓 脉 浮 缓 、
紧数皆令发黄,
是得之
于 外 因 也 ;此 条 脉 沉 亦 令 发 黄 ,
是得之于内因也,
故治黄有汗、

二法也。
〔集 注 〕 李 釤 曰 :
脉沉而渴,
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
则湿热内
蓄,
无从分消,
故发黄也。
疸而渴者,
其 疽 难 治 ;疽 而 不 渴 者 ,
其 疸 可 治 。发 于 阴 部 ,

人 必 眍 ;发 于 阳 部 ,
其人振寒而发热也。
〔注 〕 未 成 疸 前 ,
小便不利而渴者,
是 欲 作 疸 病 也 。 已成疸
后而渴者,
是热深不已,
故 难 治 也 ;不 渴 者 是 热 浅 将 除 ,
故可治也。
疸发于阴者,
人 必 呕 逆 。呕 逆 者 ,
阴 里 为 之 也 。发 于 阳 者 ,
人必振
寒 发 热 。寒 热 者 ,
阳 表 为 之 也 。此 以 渴 不 渴 ,
别 痘 之 难 治 、可治;
以呕逆、
寒热,
辨黄之在表、
在里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黄 家 以 湿 热 相 搏 ,
有 口 燥 、鼻 燥 而 未 至 于
渴,
渴则津液内消,
邪 气 独 胜 ;不 渴 则 津 液 未 竭 ,
正气未衰,治之所
以分难 易 也 。阴 主 里 ,
湿 胜 于 里 则 呕 ;阳 主 表 ,
热胜于表则振寒发
热 也 。此 条 辨 疽 证 之 渴 与 不 渴 ,
有轻重表里之分也。
尤怡曰:
疸而渴,
则热方炽,
而湿且日増,
故难治;
不渴则热已
减,
而湿亦自消,
故 可 治 。阴 部 者 ,
里之脏腑,
关于气,
故 呕 ;阳部
者,
表之躯壳,
属于形,
故 振 寒 而 发 热 。此 阴 阳 内 外 浅 深 微 甚 之
辨也。
腹 满 ,舌 痿 黄 ,
躁不得睡,
属黄家。

522
中医
輪 束
必 读 丛 书 (典藏跃

〔按 〕 “舌 痿 黄 ”之 “舌 ”字 ,
当是“身 ”字 ,
必传写之 i化。
〔注 〕 身 痿 而 黄 ,
腹满而躁不得睡者,
属黄家之病,
在 里 ,当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黄疸病
下之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腹满,
里证也,
乃有腹满而加身痿黄,
躁不
得眠,
瘀热外行,
此 发 黄 之 渐 也 。故 曰 :属 黄 家 。
诸黄家病,
但 利 其 小 便 。假 令 脉 浮 者 ,
当以汗解之,
宜桂枝加
黄芪汤主之。
〔注 〕诸 黄 家 病 ,
谓 一 切 黄 家 病 也 。黄 病 无 表 里 证 ,
热盛而
渴者,
当清之,
湿盛小便不利者,
但 当 利 其 小 便 。假 令 脉 浮 则 为 在
表,
当以汗解之,
宜 桂 枝 加 黄 芪 汤 。于 此 推 之 ,
可 知 脉 沉 在 里 ,当
以下解之也。
〔集 注 〕 高 世 栻 曰 :
利小便,
乃黄家一定之法,
故曰诸病黄
家,
但 利 小 便 。然 亦 自 有 宜 汗 者 ,
故又曰:
假 令 脉 浮 为 在 表 ,当以
汗 解 之 。汗 解 之 法 ,
宜桂枝加黄芪汤,
用桂枝汤以解肌,
肌 解则汗
自出,
加黄芪以助表,
表和则营卫亦通矣。
桂枝加黄芪沥方见水气病中
师 曰 :病 黄 疽 ,
发 热 、烦 喘 、胸 满 、□ 燥 者 ,以 病 发 时 ,火 劫 其
汗,
两 热 相 得 。然 黄 家 所 得 ,
从湿得之,
一身尽发热而黄,
肚热,

在里,
当下之。
〔注 〕此 详 申 黄 疸 误 用 火 汗 之 为 病 也 。病 疸 者 ,
湿 热 也 。今
湿淫于内,
则胸满烦喘•,
热淫于内,
则 发 热 口 燥 。若 病 发 时 ,
复以
火劫其汗,
则 为 两 热 相 合 。盖 黄 家 所 得 ,由 湿 得 之 ,
则一身必尽
热,
而 身 面 即 发 黄 也 。今 因 火 劫 误 汗 而 发 黄 ,
虽有表热,
则不当汗
也,
但扪其肚热,
其热在里,
当下之以 去 其 热 也 。
〔集 注 〕 程 林 曰 :
湿淫于内,
则烦喘胸满•,
热淫于内,
则发热
口燥;复以火迫劫其汗,
反 致 两 热 相 搏 。殊 不 知 黄 家 之 病 ,
必得之
湿热瘀于脾土,
故一身尽发热而黄,
正 以 明 火 劫 之 误 也 。若肚有

523
\中 医
輳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热,
则热在腹,
可下之以去其湿热。
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出,
此为表和里实,
当下之,

医宗金鉴卷二十

大黄硝石汤。
〔注 〕此 承 上 条 ,
互 详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腹 满 、
小便不利而
赤,
是热在里,
其人自汗出,
此为表和里实也,
宜大黄硝 石 汤 下 之 。
大黄硝石涵方
大 黄 黄 柏 硝 石 各 四 两 栀 子 十五枚
上三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滓,
内硝更煮,
取一升,
顿服。
〔集 解 〕李 釤 曰 :
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里 病 也 。 自汗出,

和 也 。里 病 者 ,
湿热内甚,
用梔子清上焦湿热,
大黄泻中焦湿热,
-•
黄柏清下焦湿热,
硝石则于苦寒泻热之中,
而有燥烈发散之意,
使
药力无所不至,
而湿热悉消散矣。
黄痕病,
茵陈五等散主之。一本云:
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按 〕 “黄 疸 病 ”之 下 ,当 有 “小 便 不 利 者 ”之 五 字 ,
茵陈五苓
散 方 有 着 落 。必 传 写 之 遗 。
〔注 〕 黄 疸 病 ,
脉 沉 腹 满 在 里 者 ,以 大 黄 硝 石 汤 下 之 ;脉 浮 无
汗在表者,
以 桂 枝 加 黄 芪 汤 汗 之 ;小 便 不 利 者 ,
不在表里,
故以茵
陈五 苓 散 主 之 。
菌陈五苓散方
茵 陈 蒿 末 十 分 五 苳散五 分 方 见 痰 饮 中
上二味和,
先 食 饮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
〔集 解 〕尤 怡 曰 :
此正治湿热成疸者之法,
茵陈散热郁,
五苳
利湿瘀也。
黄疸病,
小 便 色 不 变 ,欲 自 利 ,
腹满而喘,
不 可 除 热 ,热 除 必
哕 。哕 者 ,
小半夏汤主之。
〔注 〕 黄 疸 病 小 便 当 赤 ,
今不赤而白,
且欲自利,
虽腹满而
喘,
是湿盛无热,
阴黄证也,

切 不 可 除 热 。若 除 热 以 凉 药 下 之 ,

524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胃必寒而作哕。哕 者 主 之 以 小 半 夏 汤 ,
以止哕也。
〔集 注 〕李 釤 曰 :
小便色不变欲自利,
里无实可知,
腹满而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黄疸病
喘,
脾 气 虚 而 肺 气 不 利 耳 !用 苦 寒 药 攻 里 除 热 ,
则胃寒而虚气上
逆,
故哕,
宜小半夏汤散逆止哕。
高世栻日:
小便色不变,
非 赤 也 ;欲 自 利 ,
非 下 利 也 。若腹满
而喘,
虽似里实,
不可投寒剂以除热,
如大黄硝石汤,
不可用也。
若投寒剂而除热,
则 必 哕 。哕 ,
呃 逆 也 。半 夏 生 姜 辛 温 散 寒 ,
故哕
者,
当以小半夏汤主之也。
小半夏涵方见痰饮中
黄疸之病,
当以十八□为期,
治之十□以上瘥,
反剧为难治。
〔注 〕疸 病 属 脾 ,
脾主土,
土 无 定 位 ,寄 旺 于 四 季 之 末 ,
各十
八 日 。期 之 十 八 日 者 ,
土旺之日也,
故治十日以上当瘥,
而不逾十
八 日 之 外 也 。若 逾 十 八 日 不 瘥 而 反 剧 者 ,
则 土 衰 矣 。故 曰 :
难治。
〔集 注 〕 高 世 栻 曰 :
十八日,
乃 脾 土 寄 旺 于 四 季 之 期 。十 日 ,
土之成 数 也 。黄 疸 之 病 在 于 脾 土 ,
故 当 以 十 八 日 为 期 。然治之宜
先,
故 治 之 十 日 以 上 即 当 瘥 。至 十 日 以 上 不 瘥 ,
而疸病反剧者,

谓难治,
谓土气虚败不可治也。
谷疸之为病,
寒热不食,
食即头眩,
心胸不安,
久久发黄为谷
疸,
茵 陈蒿汤主之。
〔注 〕 此 详 申 谷 疸 之 为 病 也 。未 成 谷 疸 之 时 ,
其人多病寒
热 。寒 热 作 时 ,
则 不 能 食 ;寒 热 止 时 ,
则或能食,
虽能食,
然食后即
头晕目眩,
心 烦 不 安 。此 为 湿 瘀 热 郁 而 内 蒸 ,
将作谷疸之征也。
久久身面必发黄,
为 谷 疸 矣 。宜 茵 陈 蒿 汤 利 下 ,
使从大、
小二便而
出之。
菌陈蒿涵方
茵陈蒿六两梔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上 三 味 ,以 水 一 斗 ,
先煮茵陈,
减 六 升 ,内 二 味 ,
煮取三升,

525
中 医 絲
必 读 丛 书 (典藏 M )

淳,
分 温 三 服 。小 便 当 利 ,
尿如皂角汁状,
色正赤,
一宿腹减,
黄从
小便去也。
医宗金鉴卷二十

阳明病,
脉迟者,
食难用饱,
饱则发烦,
头眩,
小便必难,
此欲
作 谷 疸 。虽 下 之 ,
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
脉迟故也。
〔注 〕谷 疸 属 胃 热 ,
脉当数,
今脉迟,
脾 脏 寒 也 。寒 不 化 谷 ,
所以虽饥欲食,
食难用饱,
饱 则 烦 闷 ,胃中填塞健运失常也。清者
阻于上升,
故 头 眩 ;浊 者 阻 于 下 降 ,
故 小 便 难 也 。此皆欲作谷疸之

虽腹满暂减,
顷 复 如 故 。所 以 然 者 ,
脉 迟 寒 故 也 。此 发 明 欲 作 谷
疸,
属脾阴寒化而不可下者也。
r

〔集 注 〕程 林 曰 :
脉迟为寒,
寒不杀谷,
故 食 难 用 饱 。饱则谷
气 不 消 ,胃 中 苦 浊 ,
浊气蕴蓄则发烦,
熏 蒸 则 作 眩 也 。小 便 难 者 ,
以脉迟则无阳以施化浊气,
但留于胃而不宣,
是 以 欲 作 谷 疸 。若
下之,
徒虚其胃而腹满如故也,
所以然者,
以脉迟为寒之故也。
黄家,
□哺所发热,
而反恶寒,
此为女劳得之,
膀胱急,
少腹
满,
身尽黄,
额 上 黑 ,足 下 热 ,
因 作 黑 疽 ,其 腹 胀 如 水 状 ,
大便必黑,
B寸溏,
此女劳之病,
非水也,
腹满者难治,
硝石矾石散主之。
〔注 〕 此 详 申 女 劳 疸 之 为 病 。黄 疸 日 晡 所 发 热 ,
乃阳明热
症,
当 不 恶 寒 也 ;而 反 恶 寒 者 ,
非阳明热症,
此或为女劳得之也。
女劳得之埴证,
虽膀胱急,
少腹满,
而 小 便 自 利 ;身 虽 尽 黄 ,
而额上
则 黑 ;虽 发 热 ,
惟 足 下 甚 。此 少 阴 热 ,因 作 黑 疸 也 。故 腹 胀 如 水
状,
而大便必黑,
时溏,
知非水胀病,
乃 为 女 劳 得 之 疸 胀 病 也 。时
溏黑色者,
亦 脏 病 及 血 之 征 也 。血 病 者 颜 必 变 ,岂有色黑而血不
病 者 乎 ?女 劳 疸 腹 满 者 为 难 治 ,
以其脾肾两败也。 以硝石入血消
坚,
矾石入气胜湿,
然此方治标固宜,
非 图 本 之 治 。世 久 书 讹 ,

辨其理也。
〔集 注 〕尤 怡 曰 :黄 家 ,日 晡 所 本 当 发 热 ,
今发热而反恶寒

526
X■读丛书(與 藏 釈 )

者,
此 为 女 劳 得 之 疸 也 。热 在 胃 浅 而 肾 深 ,
故热深则先反恶寒也。
膀胱急,
额上黑,
足下热,
大 便 黑 ,皆 肾 热 之 征 。虽 少 腹 满 胀 有 如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黄疸病
水状,
而实为肾气不行,
非 脾 湿 而 水 不 行 也 。惟 是 证 兼 腹 满 ,
则脾
肾并伤,
而 其 治 为 难 耳 !硝 石 咸 寒 除 热 ,
巩石除痼热在骨髓,
骨与
肾合,
用 以 清 肾 热 也 。大 麦 粥 和 服 ,
恐伤胃也。
硝石矾石散方
硝 石 巩 石 (烧)等分
上二味为散,
以大麦粥汁和,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病 随 大 小 便
去,
小便正黄,
大便正黑,
是候也。
男子黄,
小便自利,
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注 〕妇 人 产 后 经 崩 ,
发黄色者,
乃脱血之黄色,
非黄疸也。
今男子黄而小便自利,
则 知 非 湿 热 发 黄 也 。询 知 其 人 必 有 失 血 亡
血之故,
以致虚黄 之 色 外 现 。斯 时 汗 、
下、渗、
利之法俱不可施,

当与虚劳失血同治,
故以小建中汤调养营卫,
黄自愈矣。
〔集 注 〕 高 世 栻 曰 :
女为阴,
男 为 阳 ;阴 主 血 ,阳 主 气 。男子
黄,
阳气虚也。黄 者 土 之 色 ,
阳 气虚而土色外呈。 中 无 湿 热 ,
故小
便 自 利 。此 为 虚 也 ,
故当以小建中汤和其阴阳,
调 其 血 气 也 。本
论 《血痹虚劳篇》有 小 建 中 汤 主 治 虚 劳 ,
故曰:
虚 劳 小 建 中 。意谓
此男子黄而小便利,
亦为虚劳之证云尔。
小建中涵方见 虚劳中
酒黄疸者,
或无热谵言,
小腹满欲吐,
鼻 燥 。其 脉 浮 者 ,
先吐
之 ;沉 弦 者 ,
先下之。
〔注 〕 此 详 申 酒 疸 之 为 病 也 。酒 体 湿 而 性 热 ,
过饮之人必生
湿 热 为 疸 病 也 。无 热 ,
无 外 热 也 ;谵 语 、
鼻燥,
有 内 热 也 ;小 腹 满 ,
湿 热 蓄 于 膀 胱 也 ;欲 吐 ,
湿 热 酿 于 胃 中 也 。其 脉 浮 者 ,
酒热在经,
先 吐 之 以 解 外 也 ;沉 弦 者 酒 饮 在 里 ,
先下之以解内也。
〔集 注 〕 李 釤 曰 :胃 足 阳 明 之 脉 ,起 于 鼻 之 交 颏 中 ,故 鼻

527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I與 藏 钣 )

燥也。
夫病酒黄疽,
必小便不利,
其 候 心 中 热 ,足 下 热 ,
是其证也。
医宗金鉴卷二十二

〔注 〕 此 详 酒 疸 之 病 。湿 热 生 也 ,
必 小 便 不 利 。其 候 心 中
热 ,胃腑热也 ;足 下 热 ,胃经热也。是 其 酒 疸 之 证 也 。
〔集 注 〕 程 林 曰 :
夫小便利则湿热行,
不 利 则 湿 留 于 胃 ,胃脉
贯膈下足跗,
上熏胃脘则心中热,
下注足跗,
则足下热也。
酒疸,
心 中 热 ,欲 吐 者 ,
吐之愈。
〔注 〕 此 详 申 酒 疸 宜 吐 之 治 也 。酒 疸 ,
心中热、
欲吐者,
谓胃
中烦乱懊侬欲吐,
非吐之不能愈也D
〔集 注 〕程 林 曰 :
后证热深则懊侬欲吐,
今微热则心中热亦
欲 吐 。病 属 上 焦 ,
故吐之可愈也。
酒黄疸,
心 中 懊 侬 ,或 热 痛 ,
栀子大黄汤主之。
〔注 〕 此 详 申 酒 疸 宜 下 之 治 也 。酒 黄 疸 ,
谓因饮酒过度而成
黄 疸 也 。心 中 懊 侬 欲 吐 ,
或自吐之而愈,
或服梔子豉汤吐之而愈,
皆可也。若 心 中 懊 侬 不 欲 吐 ,
或心中热痛,
皆非吐之可愈,
故以梔
子大黄汤下之愈也。
極子大黄涵方
栀子十四枚大黄一两枳实五枚豉一升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分温二服。
〔集 解 〕魏 慕 彤 曰 :酒 黄 疸 ,
心中懊侬或热甚而痛,
梔子大黄
汤主之,
盖 为 实 热 之 邪 立 法 也 。酒 家 积 郁 成 热 ,
非此不除也。
酒疽下之,
久久为黑疸,
目青面黑,
心中如啖蒜產状,
大便正
黑 ,皮 肤 爪 之 不 仁 ,
其脉浮弱,
虽黑微黄,
故知之。
〔注 〕酒 疸 乂 、中 懊 侬 ,
或 4 、中 热 痛 ,
脉 沉 实 者 ,当 下 之 。若
心中热欲吐,
脉浮弱者,
当吐之,
而 反 下 之 则 为 逆 也 。若其人素有
劳倦,
下之则热入于脾,
顷时腹满如故,
则 成 谷 疸 也 。若其人素有
女劳,
下之则热入于肾,
虽^ 微 黑 ,
久 久 必 变 为 黑 疸 也 。 目青者精

528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伤也,
面黑者肾伤也,
心 中 如 啖 蒜 裔 状 ,胃伤也•,
大便黑色,
血伤
也;
皮肤不仁,
血 痹 也 。此 等 证 皆 因 酒 疸 脉 浮 弱 者 ,
应吐而反下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黄疸病
之误使然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酒 疸 之 黑 ,
非 女 劳 疸 之 黑 也 。盖 女 劳 之 黑 ,
肾 气 所 发 也;酒疸之黑,
败 血 之 黑 也 。因 酒 之 湿 热 伤 脾 胃 ,
脾胃不
和,
阳气不化,
阴气不运,
若更下之,
久 久 则 运 化 之 用 愈 耗 矣 。气
耗血积故腐瘀,
浊色越出面为黑,
味变于心咽作嘈杂,
心辣如啖蒜
黃 状 。荣 血 衰 而 不 行 于 皮 肤 ,
抓之不仁•,
输于大肠,
便 如 黑 漆 。其
目青与脉浮弦,
皆血病也。
诸黄,
猪膏发煎主之。
〔按 〕诸 黄 ,
谓一切 黄 也 。皆主猪膏发煎,
恐未必尽然。医
者审之,
此必有脱简也。
〔集 注 〕程 林 曰 :扁 鹊 有 《黄 经 》、
《明 堂 》,
有烙三十六黄法,
皆后人所未见,
唯《圣 济 总 录 》载 三 十 六 黄 ,
方论详明,
治法始备。
今猪膏发煎,
能治诸黄,
当是黄之轻者,
可从小便而去,
至若阴黄、
急黄、
女劳之属,
岂猪膏发煎所能治乎? 医 者 审 之 。
猪膏发煎方
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
上二味,
和膏中煎之,
发消药成,
分再服,
病从小便出。
诸黄,
腹满而呕者,
宜柴胡汤。
〔注 〕 呕 而 腹 痛 ,胃 实 热 也 ,
然必有潮热便硬,
始宜大柴胡
汤 两 解 之 ;若 无 潮 热 便 软 ,
则当用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和之
可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呕而腹满,
视其前后,
知何部不利,
利之则
愈 。今 黄 家 腹 痛 而 呕 ,
应内有实邪,
当 是 大 柴 胡 汤 以 下 之 。若小
柴胡,
则可止呕,
未可疗腹痛也。
柴胡)涝方见寒疝呕吐中

529
中医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版 )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医宗金鉴卷二十广

夫呕家有痈脓,
不可治呕,
脓尽自愈。
〔注 〕 呕 家 ,
呕 吐 或 谷 、或 水 、
或痰涎、
或冷沫,
今呕而有脓,
此内有痈,
脓溃而呕,
非呕病也,
故曰:
不可治呕,
脓尽自愈。
〔集 注 〕赵 良 曰 :
经 云 :热 聚 于 胃 口 而 不 行 ,胃脘为壅。 胃脘
属阳明经,
阳明气逆则呕,
故脓不自咳出,
从呕而出,
此痈之在胃

出矣。
程林曰:
夫痈溃则为脓,
脓上出必令呕,
故不必治其呕,
脓尽
则呕自止也。
先呕却渴者,
此 为 欲 解 ;先 渴 却 眍 者 ,
为水停心下,
此属饮家。
〔注 〕 呕 病 后 渴 饮 而 不 呕 ,为 胃 气 和 ,
此 欲 解 也 。 因渴而后
呕,
呕而复渴,
为水停心下,
此属饮家之呕,
非呕病也。
〔集 注 〕 赵良曰•.呕则饮去,
饮去则阳气回,
津液犹未布,

渴 耳 。虽 渴 ,
终 以 邪 去 正 回 而 必 解 也 。先 渴 却 呕 者 ,即前痰饮条
中,
小半夏茯苓汤之证也。
程林曰:
先呕却渴者,
为呕后而胃无津液,
得 水 和 之 即 愈 ;先
渴却呕者,
本渴而饮水,
水停胃中作呕也,
故属水饮D
尤怡曰:
呕 家 必 有 停 痰 宿 水 。先 呕 却 渴 者 ,
痰水已去,
而胃气
将复也,
故 曰 :此 为 欲 解 。先 渴 却 呕 者 ,因 热 饮 水 过 多 ,
热虽解而
饮旋积也,
此呕因积饮所致,
故曰:
此为饮家。
眍家本渴,
今反不渴者,
以心下有支饮故也,
此属支饮。
〔注 〕 呕 病 之 人 ,
津液已伤,
本 应 渴 也 ;今 反 不 渴 者 ,以心下
素有支饮故也,
此属支饮之呕,
非呕病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支饮者,
偏旁而不中正也。
高世栻曰:
支饮者,
水气循经,
屈曲支行,
其 形 如 肿 是 也 。支

530
•医 临 束
_ 離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教 ) ?r:. e,
C

饮而呕,
故曰:
此 属 支 饮 。《饮 咳 篇 》云 :
呕家本渴,
渴为欲解,

反不渴,
心下有支饮故也,
小半夏汤主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
诸呕吐,
谷不得下者,
小半夏汤主之。
〔注 〕 此 详 诸 呕 吐 之 病 ,以 明 其 治 也 。 呕 者 ,
有声有物之谓
也 ;吐 者 ,
有 物 无 声 之 谓 也 。凡 诸 呕 吐 ,
饮食不得下咽者,
主之小
半夏汤,
降逆安胃也。
〔集 注 〕赵 良 曰 :
呕吐,
谷不得下者,
有寒有热,
不可概论也。
食 入 即 吐 ,热 也 ;朝 食 暮 吐 ,
寒 也 。此 则 非 寒 非 热 ,
由中焦停饮,

结而逆,
故用小半夏汤。
沈明宗曰:
此 痰 饮 多 而 致 呕 之 方 也 。外 邪 内 入 而 呕 ,
必自饮
食 稍 进 ;此 痰 饮 多 而 外 邪 少 ,
拒格胸胃之间,
气逆而谷不得入,

用生姜散邪,
半夏以消痰饮而止呕逆。
小半夏沥方见痰饮中
呕 吐 而 病 在 膈 上 ,后 思 水 者 ,
解 ,急 与 之 ; 思 水 者 ,猪 苓 散
主之。
〔注 〕此 详 申 上 条 饮 呕 ,以 明 其 治 也 。呕 吐 病 后 ,
则伤膈上
津液,
若思水者,
急与饮之,
不复呕吐者,
是 病 去 胃 和 自 解 也 。思
水者,
与饮之而仍呕吐者,
是 病 未 除 而 有 水 饮 也 。主 之 猪 苓 散 者 ,
利水以止呕吐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上章言先呕却渴,
此 为 欲 解 ;今 呕 吐 而 病 在
膈上,
后思水者解,
亦与上证不殊,
故 急 与 之 以 和 胃 。然 思 水 之
人,
又有得水而贪饮,
则胃中热少不能消水,
更与人作病,
故思水
者,
用猪等散以散水饮。
魏蒸彤日:
呕吐而病在膈上,
后思水者,
欲 解 之 征 也 ,即论中
所言,
先呕后渴,
此 为 欲 解 之 义 也 。急 与 之 ,
呕吐后伤津液,
水人
而津 液 可 复 也 。若 夫 未 曾 呕 吐 即 思 水 者 ,即 论 中 所 言 ,
先渴却呕
之证也,
是为水停心下,
应治其支饮,
而 渴 方 愈 也 。主 以 猪 苓 散 ,

531
'中医 輪 束
, , ,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水补土,
以治湿邪者,
治渴而即以治上逆之呕吐也。
猪苓散方
医宗金鉴卷二十一-

猪 苓 茯 苓 白 术 各等分
上三味,
杵为散,
饮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
呕而发热者,
小柴胡汤主之。
〔注 〕 呕 而 腹 满 是 有 里 也 ,
主之大柴胡汤,
攻 里 以 止 呕 也 ;今
呕而发热,
是有表也,
主之小柴胡汤,
和表以止呕也。
〔集 注 〕 程 林 日 :
经曰:
呕而发热者,
柴 胡 汤 证 具 。夫呕家未
有发热者,
以发热属半表半里,
故与小柴胡汤以和之。
李 釤 曰 :伤 寒 发 热 者 为 表 证 ,
然邪欲侵里,
里气拒而不纳,

逆而作呕,
此 半 表 半 里 证 也 。小 柴 胡 为 治 半 表 半 里 ,
和解之剂。
小柴胡涵方
柴 胡 半 斤 黄 岑 三 两 人 参 三 两 甘 草 三 两 半 夏 半 升 生 姜

三两大赛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一斗二升,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
升 ,日三服。
呕而脉弱,
小便复利,
身有微热,
见 厥 者 难 治 ,四逆汤 主 之 。
〔注 〕 呕 而 心 烦 ,
心 中 懊 侬 ,内 热 之 呕 也 。今 呕 而 脉 弱 ,
正气
虚 也 ;小 便 复 利 ,
中 寒 盛 也 。身 有 微 热 而 复 见 厥 ,曰 难 治 者 ,
此为
寒盛格热于外,
非呕而发热者比,
故以四逆汤胜阴回阳也。
〔集 注 〕 高 世 栻 曰 :
呕者水去,
寒犹在上,
小 便 当 少 。今复利
者,
寒 亦 在 下 也 。脉 弱 者 ,
气 衰 于 内 。身 微 热 者 ,
格 阳 于 外 。呕证
如是,
则 上 下 寒 而 内 外 虚 。若 见 手 足 逆 冷 而 厥 者 ,
则表里阴阳之
气,
不相顺接,
故为难治。四逆汤主之,
生附子壮火回阳以治厥,
干姜温脾暖胃以治呕,
甘草安 中 调 上 下 以 治 内 外 也 。
四逆涵方
附 子 (生用)一 枚 干 姜 一 两 半 甘 草 (炙)二两

532
中医, 產 . 一

必 读 丛 书 (扭 吱 吟 ) :

上 三 味 ,以 水 三 升 ,
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
分 温 再 服 。强人可
大附子一枚,
干姜三两。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
眍而胸满者 ,茱 萸 汤 主 之 。
〔注 〕 呕 逆 之 气 上 冲 于 胸 ,
胸中气实,
则不受邪,
必不满也;
若胸中气虚,
客寒邪气得以留连,
故 胸 满 也 。主 之 吴 茱 萸 汤 ,
补正
气,
降邪气也。
〔集 注 〕 徐 彬 曰 :
胸乃阳位,
呕 为 阴 邪 ,使 胸 之 阳 气 足 以 御 之
则不呕,
呕 亦 胸 中 无 恙 也 。乃 呕 而 胸 满 ,
是胸虚邪客,
不但胃不和
矣 。虚 邪 属 阴 ,
故以吴茱萸之苦辛温,
善驱浊阴者为君,
人参补虚
为佐,
而以姜、
枣宣发上焦之正气也。
羰萸涵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温 服 七 合 ,日三服。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
〔注 〕 呕 而 肠 鸣 ,
肠 虚 而 寒 也 。呕 而 心 下 痞 ,胃 实 而 热 也 。
并见之,
乃下寒上热,
肠虚胃实之病也,
故主之半夏泻心汤,
用参、
草、
大枣以补正虚,
半夏以降客逆,
干姜以胜中寒,
芩 、连 以 泻 结
热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此邪热乘虚而客于心
下,
故用芩、
连泄热除痞,
干姜、
半 夏 散 逆 止 呕 。《内 经 》曰 :
脾胃
虚 则 肠 鸣 。又 曰 :
中气不足,
肠 为 之 苦 鸣 。人 参 、
大枣、
甘草,
用以
补中而和肠胃。
半麗泻心涵方
半 夏 (洗)
半 升 黄 芩 干 姜 人 参 各 三 两 黄连一两大率
十二枚 甘 草 (炙)三两
上 七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六升,
去滓,
再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533
中医
犒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干 呕 吐 逆 ,吐 涎 沬 ,
半夏干姜散主之。
〔注 〕 有 声 有 物 谓 之 呕 ,
有 声 无 物 谓 之 哕 ,即 干 呕 也 。今有
医宗金鉴卷二十二

声无物而吐涎沫,
故 曰 干 呕 。吐 逆 ,
吐 涎 沫 也 。干 呕 吐 酸 苦 ,胃
中 热 也 ;干 呕 吐 涎 沫 ,胃 中 寒 也 。 主 之 半 夏 干 姜 散 ,温 中 止
呕也。
半麗干夔散方
半 夏 干 姜等分
上二味,
杵为散,
取方寸匕,
浆水一升半,
煎取七合,
顿服之。
干 呕 ,吐 涎 沬 ,
头 痛 者 ,茱 萸 汤 主 之 。
〔注 〕 干 呕 吐 涎 沫 者 ,以 半 夏 干 姜 散 ,
温 中 止 呕 也 。若更头
痛,
此属寒气盛而逆之甚也,
故用吴茱萸汤,
温寒下气,
大折冲逆
之势也。
〔集 注 〕 徐 彬 曰 :
上焦有寒,
其 口 多 涎 。上 焦 既 有 寒 邪 ,
格阳
在上,
故 主 头 痛 。用 吴 茱 萸 温 补 以 驱 浊 阴 也 。
李釤曰:
太 阴 、少 阴 经 ,
从足至胸,
俱不上头,
二经并无头痛
证 。厥 阴 经 上 出 额 ,
与督脉会于颠,
故干呕、
吐涎沫者,
里寒也;头
痛者,
寒 气 从 经 脉 上 攻 也 。不 用 桂 、附 ,
用 吴 茱 萸 者 ,以其入厥阴
经 故 耳 !余 皆 温 补 散 寒 之 药 。
干呕而利者,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注 〕 干 呕 者 ,胃 气 逆 也 ,
若下利清彻,
乃 肠 中 寒 也 。今下利
浊粘,
是肠中热也,
故用黄芩汤以治其利,
合 半 夏 生 姜 汤 ,以治干
呕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
中焦不和,
则气逆于上而作呕,
迫于下而为
利,
故用半夏、
生姜,
入 上 焦 而 止 呕 ;甘 草 、
大枣,
入中焦而和脾;黄
芩、
芍药,
入 下 焦 而 止 利 。如 是 则 正 气 安 而 邪 气 去 ,
三焦和而呕利
止矣。
魏 荡 彤 曰 :此 呕 为 热 逆 之 呕 ,
利为挟热之利。

534
中 医 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黄芩加半麗生夔涵方
黄 芩 三 两 甘 草 (炙)二 两 芍 药 二 两 半 夏 半 升 生 姜 三 两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
大枣 十二枚
上六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去滓,
温 服 一 升 ,日再,
夜一服。
食已即吐者,
大黄甘草汤主之。
〔注 〕 吐 者 ,
有 物 无 声 之 谓 也 。朝 食 暮 吐 者 寒 也 ,
食已即吐
者火也,
以寒性迟,
火 性 急 也 。故 以 大 黄 甘 草 汤 ,
缓中泻火,
火平
自不吐也。
〔集 注 〕 王 肯 堂 曰 :
病人欲吐者,
不可下之,
又用大黄甘草治
食已即吐,
何也?曰:
欲吐者,
其病在上,
因而越之可也,
而逆之使
下,
则必抑塞愤乱而益甚,
故 禁 之 。若 既 已 吐 矣 ,
吐而不已,
有升
无降,
则当逆而折之,
引令下行,
无速于大黄,
故取之也。
程林曰:
经 云 :诸 逆 冲 上 ,
皆 属 于 火 。食 已 即 吐 ,
是胃热上逆
而不能容食,
与反胃寒呕水饮不同,
故用是汤以平胃热。
高世栻曰:
食已即吐者,
非宿谷不化之胃反,
乃火热攻冲之
吐逆。
大黄甘草涵方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分温再服。
病人欲吐者,
不可下之。
〔注 〕 病 人 欲 吐 ,
上越之势方盛,
故 不 可 下 之 。若 病 人 吐 后 ,
其势衰矣,
因其衰而济之,
故已吐有可下之法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治病之法,
贵因势利导,
故 《内经 》曰 :
在上
者越之,
在 下 者 竭 之 。今 病 欲 上 吐 ,
不可强之使下,
凡 病 皆 然 。故
曰:
病人欲吐者,
不可下之。
程 林 曰 :按 “欲 ”字 ,
乃吐而未吐之义。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
似眍 不 眍 ,
似哕不哕,
彻心中愦愦然无奈

535
中医
临象 必 读 从 苔 (.與藏叛

者,
生姜半夏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
详 申 欲 吐 之 状 ,以 明 其 治 也 。喘 者 呼 吸 气
医宗金鉴卷二十

急也,
似喘不喘,
谓胸中似喘之不快,
而 不 似 喘 之 气 急 也 。呕者吐
物而有声也,
似 呕 不 呕 ,谓 似 作 呕 之 状 ,
而 不 似 呕 之 有 物 也 。哕者
干呕也,
似哕不哕,
谓似乎哕之有声,
而 不 似 哕 之 声 连 连 也 。胸彻
心中馈愦然无奈者,
总形容似喘不喘,
似呕不呕,
似哕不哕,
心中
愤乱无奈,
懊侬欲吐之情状也,
故以半夏降逆,
生姜安胃也。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似喘不喘,
似呕不呕,
似 哕 不 哕 ,诚 不 是
喘,
不是呕,
不 是 哕 也 。彻 者 ,
通也,
竟是通心中愦愦然无奈,
即泛
泛恶心之义也。
-"
生夔半夏涵方
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
上二味,
以水三升,
煮半夏取二升,
内生姜汁,
煮取一升半,

冷 分 四 服 ,日三夜一服。止 ,
停后服。
〔集 解 〕李 衫 曰 :
生姜、
半夏,
辛温之气,
足以散水饮而舒阳
气,
然待小冷服者,
恐寒饮固结于中,
拒热药而不纳,
反致呕逆。
今热药冷饮下嗌之后,
冷体既消,
热性便发,
情且不违,
而致大益,
此《内经》之 旨 也 。此 方 与 前 半 夏 干 姜 汤 略 同 ,
但前温中气,
故用
干姜,
此散停饮,
故 用 生 姜 ;前 因 呕 吐 上 逆 ,
顿服之则药力猛峻,

以止逆降气,
呕 吐 立 除 ;此 心 中 无 奈 ,
寒饮内结,
难以猝消,
故分四
服,
使胸中邪气徐徐散也。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
文 蛤 汤 主 之 。兼 主 微 风 ,
脉紧头痛。
〔按 〕 “文 蛤 汤 主 之 ”五 字 ,
当在“头 痛 ”之 下 ,
文义始属,
是传
写之 i化。“兼 主 ”之 “主 ”字 ,
衍文也。
〔注 〕 吐 后 而 渴 ,当 少 少 与 饮 之 ,胃 和 吐 自 止 也 D 若 恣 意 贪
饮,
则新饮复停,
而 吐 必 不 已 也 ,当 从 饮 吐 治 之 。若 兼 感 微 风 ,

必紧,
头 必 痛 。主 之 文 蛤 汤 者 ,
是 治 渴 兼 治 风 水 也 。故以越婢汤

536
中医
撝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毅 )

方 中 加 文 蛤 。越 婢 散 风 水 也 ,
文蛤治渴不已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贪饮者,
饮水必多,
多则淫溢上焦,
必有溢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
饮之患,
故用此汤以散水饮,
方中皆辛甘发散之药,
故亦主微风,
脉紧头痛。
文蛤涵方
文蛤 五 两 麻 黄 甘 草 生 姜 各 三 两 石 膏 五 两 杏 仁 五 十 个
大 枣 十二枚
上七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温服一升,
汗出即愈。
〔集 解 〕李 釤 曰 :
文 蛤 汤 ,即 大 青 龙 汤 去 桂 枝 ,
乃发汗之剂,
使水饮从毛窍中泄去,
以散水饮于外。经 云 :开 鬼 门 ,
洁 净 府 。此
一 方 两 得 之 。 以 内 有 麻 黄 、生 姜 等 解 表 药 ,故 兼 主 微 风 ,脉紧
头痛。
问 曰 :病 人 脉 数 ,数 为 热 ,当 消 谷 饮 食 ,
而反吐者,
何也? 师
曰 :以 发 其 汗 ,
令阳气微,
膈 气 虚 ,脉 乃 数 ,
数为客热,
不能消谷,

中虚冷故也。脉 弦 者 ,
虚 也 。胃 气 无 余 ,
朝食暮吐,
变 为 胃 反 。寒
在于上,
医反下之,
今脉反弦,
故名曰虚。
〔按 〕 “问 曰 :
病 人 脉 数 ”至 “胃 中 虚 冷 故 。也 ”等 句 ,已详
《伤 寒 论 •阳 明 篇 》内 ,
错简在此,
且 与 “脉 弦 者 虚 也 ”文 义 不 属 。
〔注 〕 弦 ,
饮脉也,
非虚脉也,
病吐者若见之,
则为胃气无余
也 。 胃 气无余,
肝邪乘之而见弦脉,
故 名 曰 虚 也 。询 其 所 以 致 弦
之由,
乃为寒在上,
医反下之,
使胃气尽而无余,
则不能消化水谷,
致令朝食暮吐,
暮食朝吐,
变为中寒胃反也。
〔集 注 〕 李釤曰•.食不得入,
是 有 火 也 ;食 入 反 出 ,
是无火也。
此寒在上者,
法 当 温 中 始 愈 ,反 下 之 则 愈 虚 寒 而 愈 吐 矣 。
寸□脉微而数,
微则无气,
无 气 则 荣 虚 ,荣 虚 则 血 不 足 ,
血不
足 则 胸中冷。
〔按 〕 此 条 文 义 不 属 ,
必是错简。

537
中医
桃威 I
必读丛书 典藏版)

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为虚,
虚 则 伤 脾 。脾 伤 则 不 磨 ,朝 食 暮

Q土,
暮食朝吐,
宿谷不化,
名 曰 胃 反 。脉 紧 而 涩 ,
其病难洽。
医宗金鉴卷二十一一

〔按 〕 “虚 则 伤 脾 ”之 “虚 ”字 ,
当是“涩 ”字 ,
是传写之讹。
〔注 〕前 条 因 误 下 而 病 胃 反 ,
则 脉 弦 ;此 条 不 因 误 下 而 病 胃
反,
则 脉 浮 而 涩 也 。趺 阳 脉 见 浮 而 涩 ,
浮以候胃,
涩 以 候 脾 ;浮 而
无力为胃虚,
涩 而 无 力 为 伤 脾 ;胃 虚 脾 伤 ,
则不能消磨水谷,
故朝
食暮吐,
暮食朝吐,
所吐皆仍然不化之宿谷,
故 曰 胃 反 也 。若脉紧

〔集 注 〕徐 彬 曰 :
紧为寒盛,
涩为液竭,
正不胜邪,
故曰难治。
胃反呕吐者,
大半夏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
以明其治也。 胃反呕吐者,
谓朝食暮吐、

食 朝 吐 之 呕 吐 也 。主 之 大 半 夏 汤 者 ,
补脾胃、
止呕吐也。
大半夏涵方
半 夏 (洗浣用)二 升 人 参 三 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
以水一斗二升,
和 蜜 扬 之 二 百 四 十 遍 ,煮 药 取 一 升
半,
温服一升,
余分再服。
《千 金 方 》云 :大 半 夏 汤 治 胃 反 不 受 食 ,
食 入 即 吐 。《外 台 方 》
云 :大 半 夏 汤 治 呕 、
心下痞硬者。
〔集 解 〕高 世 栻 曰 :朝 食 暮 吐 ,
宿谷不化,
名 曰 胃 反 。 胃反但
吐不呕,
然吐不离乎呕,
故 曰 :胃 反 呕 吐 者 。用 半 夏 助 燥 气 以 消
谷,
人 参 补 元 气 以 安 胃 ,白 蜜 入 水 扬 之 ,
使甘味散于水中,
水得蜜
而和缓,
蜜得水而淡渗,
庶胃反平而呕吐愈。
李升玺曰:
呕家不宜甘味,
此 用 白 蜜 何 也 ?不 知 此 胃 反 自 属
脾虚,
经所谓甘味入脾,
归 其 所 喜 是 也 。况 君 以 半 夏 ,
味辛而止
呕,
佐 以 人 参 温 气 而 补 中 ,胃反自立止矣。
胃反,
吐而渴欲饮水者,
茯苓泽泻汤主之。
〔注 〕 胃 反 吐 而 不 渴 者 ,
寒 也 ;渴 欲 饮 水 者 ,
饮也,
故以茯苳

538
泽泻汤,
补阳利水也。
茯苓澤泻涵方
茯苳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 订
四两 馬

上六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内泽泻,
再 煮 取 二 升 半 ,温 服 八 I
合 ,曰三服。 书
《外台 方 》云 :茯 苳 泽 泻 汤 治 消 渴 、胃 反 、
脉绝。 盡

〔集 解 〕李 釤 曰 :
吐而渴者,
津 液 亡 而 胃 虚 燥 也 。饮 水 则 水 I
停心下,
茯苓、
泽泻,
降 气 行 饮 ,白 术 补 脾 生 津 ,
此五苓散原方之义 注
也 。然 胃 反 因 脾 气 虚 逆 ,
故加生姜散逆, 甘 草 和 脾 。又 五 苓 散 治 呕
外有微热, 故 用 桂 枝 。此 胃 反 无 表 热 ,
而 亦 用 之 者 ,桂 枝 非 一 于 攻 I
表药也,
乃彻上彻下,
达表里,
为通行津液、
和阳散水之剂也。 ^

尤怡曰:
茯苓泽泻汤,
治吐未已,
而 渴 欲 饮 水 者 ,以 吐 未 已 ,
知 病
邪未去,
则宜桂枝、
甘姜散邪气,
茯苓、
泽泻消水气也。 ;
哕逆者,
橘皮竹茹汤主之。 I
〔注 〕 哕 即 干 呕 也 。 因 其 有 哕 哕 之 声 ,
而无他物,
故不曰干 I
呕,
而曰哕逆,
属 气 上 逆 为 病 也 。上 逆 之 气 ,
得出上窍,
皆能作声,
故肺虚气上逆,
则作咳,
气从喉出而有咳逆之声,
若为邪所阻,

为喘满,
故无声也。胃虚气上逆,
则作哕,
气从咽出而有哕逆之
声 。若 与 物 凝 结 ,
则为痞痛,
故无声也,
是 知 气 病 也 明 矣 。然邪气
所凑,
正气必虚,
故用橘皮、
竹 茹 、生 姜 以 清 邪 气 ,
人参、
甘 草 、大
枣,
以补正气,
则上逆之气自可顺矣。
橘痠竹蘭涵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
参一两

上六味,
以水一斗,
煮取三升,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集 解 〕李 釤 曰 :
哕有属胃寒者,
有属胃热者,
此哕逆因胃中

539
嘗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热,
气 逆 所 致 。故 用 人 参 、
甘草、
大 枣 补 虚 ;橘 皮 、
生姜散逆;竹
節甘寒,
疏逆气而清胃热,
因以为君。
医宗金鉴卷二十二

尤 怡 曰 :胃虚 而 热 乘 之 ,
则作哕逆,
橘皮、
生姜和胃散逆,
竹茹
除热止呕哕,
人参、
甘草、
大枣益虚安中也。
干呕哕,
若 手 足 厥 者 ,橘 皮 汤 主 之 。
〔注 〕 干 呕 哕 ,
犹 言 干 呕 ,即 哕 也 。东 垣 以 干 呕 为 轻 ,哕为
重,
识 仲 景 措 辞 之 意 也 。哕 而 手 足 厥 ,
乃 胃 阳 虚 ,是 吴 茱 萸 汤 证
也 。若 初 病 形 气 倶 实 ,
虽手足厥,
非阳虚阴盛者比,
乃气闭不达于
四肢也,
故 单 以 橘 皮 通 气 ,生 姜 止 哕 也 。
〔集 注 〕程 林 曰 :
干呕哕,
则气逆于胸膈间,
而不行于四末,
故 手 足 为 之 厥 。橘 皮 能 降 逆 气 ,
生姜呕家圣药,
小剂以和之也。
然干呕非反胃,
厥非无阳,
故下咽气行即愈。
橘皮■方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
上二味,
以水七升,
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
下咽则愈。
哕而腹满,
视其前后,
知何部不利,
利之即愈。
〔注 〕 哕 虚 邪 也 ,
哕而不腹满者,
为 正 气 虚 。兼 有 热 者 ,以橘
皮 竹 茹 汤 主 之 ;兼 有 寒 者 ,以 吴 茱 萸 汤 主 之 。哕 而 腹 满 者 为 邪 气
实,
当视其二便,
大便不利者下之,
小便不利者通之即愈也。
〔集 注 〕朱 肱 曰 :前 部 不 利 猪 苓 汤 ,
后部不 利 调 胃 承 气 汤 。
赵良曰:
腹满为实,
实则气上逆而作哕,
故必视其前后何部不
利而利之,
则满去而哕止。
魏 荡 彤 曰 :胃 气 上 逆 ,
冲而为哕,
治法当视其前后,
审大小便
调 不 调 也 。前 部 不 利 者 ,
水邪之逆也,
当利其小便而哕愈;后部不
利者,
热邪实也,
当利其大 便 而 哕 愈 。
夫 六 腑 气 绝 于 邻 者 ,手 足 寒 ,
上 气 脚 缩 •,五 脏 气 绝 于 内 者 ,

不 禁 ;下 甚 者 ,
手足不仁。

540
中医
輪春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注 〕气 绝 非 谓 脱 绝 ,
乃 谓 虚 绝 也 。六 腑 之 气 ,阳 也 ,阳气虚
不温于外,
则手足寒缩。阳虚则阴盛上逆,
故 呕 吐 哕 也 。五 脏 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
气,
阴也,
阴气虚不固于中,
则下利不禁,
利甚则中脱形衰,
故手足
不仁也0 此发明呕吐、
下利之原委也。
下利漓谷,
里寒舟热,
汗出而厥者,
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 〕 下 利 清 谷 ,
里 寒 也 。外 热 汗 出 而 厥 ,阳 亡 也 。主之以
通脉四逆汤,
回阳胜寒,
而利自止也。
邏脉四逆涵方
附 子 (生用)大 者 一 枚 干 姜 三 两 强 人 可 四 两 甘 草 (炙)二两

上三味,
以 水 三 升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
去滓,
分温再服。
下利,
手 足 厥 冷 ,无 脉 者 ,
灸 之 不 温 ;若 脉 不 还 ,
反微喘者,
死。
少阴负趺阳者,
为顺也。
〔按 〕 此 条 “反 微 喘 者 死 ”之 下 ,
有 “少 阴 负 趺 阳 者 为 顺 也 ”一
句,
文义不属,
其 注 已 详 见 《伤 寒 论 •辨 脉 篇 》内 ,
不复释。
〔注 〕下 利 手 足 厥 冷 ,
脉绝无者,
有 阴 无 阳 之 脉 证 也 。虽用
理中四逆辈,
恐其缓不及事,
急灸脐下,
以 通 其 阳 。若 脉 还 手 足 温
者生,
脉不还手足不温,
反微喘者,
阳气上脱也,
故死。
〔集 注 〕程 林 曰 :
下利而至于手足厥冷无脉,
则独阴无阳,

之 以 复 其 阳 。而 脉 绝 不 来 ,
反微喘者,
则正气又脱于上,
孤阳无
根,
故死。
下利气者,
当利其小便c
〔注 〕 下 利 气 者 ,
初利则为气郁于大肠而不外渗,
水气并下,
但当利其小便,
输其渗泻之窍,
气 宣 而 利 止 也 。久 利 则 为 气 陷 于
大肠,
而不上举,
又当于升 补 中 兼 利 小 便 也 。
〔集 注 〕尤 怡 曰 :下 利 气 者 ,
气随利失,
即所谓气利是也。
气利,
诃黎勒散主之。
〔注 〕气 利 ,
所下之气秽臭,
所利之物稠粘,
则为气滞不宣,

541
5 医 齡
必 改 丛 书 (與 藏 腺 )

或下之、
或 利 之 皆 可 也 。若 所 利 之 气 不 臭 ,
所下之物不粘,
则谓气
陷肠滑,
故用诃黎勒散以固肠,
或用补中益 气 以 举 陷 亦 可 。
医宗金鉴卷二十

诃 黎 _ 散方
诃 黎 勒 (煨 )十枚
上一味,
为散,
粥饮和顿服。
〔集 解 〕李 釤 曰 :气 利 者 ,
下利气虚,
下 陷 而 滑 脱 也 。诃黎勒
性敛涩,
能 温 胃 固 肠 。粥 饮 和 者 ,
假 谷 气 以 助 胃 。顿 服 者 ,
药味并

尤 怡 曰 :气 利 ,
气 与 屎 倶 失 也 。诃 黎 勒 涩 肠 而 利 气 ,
粥饮安中
益 肠 胃 。顿 服 者 ,
补下治下制以急也。
若下利脉数,
有微热汗出,
令 自 愈 ;设 脉 紧 ,
为未 解 。
〔注 〕下 利 脉 数 ,
内热利也,
微热汗出,
其邪衰矣,
故令自愈。
设脉紧者,
是表未衰,
故为未解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寒则下利,
脉数有微热,
则里寒去,
汗出则
表 气 和 。表 里 倶 和 ,
故 令 自 愈 ;设 复 紧 者 ,知 寒 邪 尚 在 ,
是为未
解也。
下利,
有 微 热 而 渴 ,脉 弱 者 ,
令自愈。
〔注 〕 下 利 大 热 而 渴 ,
则为邪盛,
脉弱则为正虚,
不能愈也。
今微热而渴,
脉弱者,
邪正俱衰,
故知自愈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下利大热而渴,
则偏于阳,
无热不渴,
则偏
于阴,
皆 不 能 愈 ;以 微 热 而 渴 ,知 阴 阳 和 ,脉 弱 ,
知 邪 气 去 ,故即
自愈。
下利,
脉数而渴者,
令 自 愈 ;设 不 差 ,
必 清 脓 血 ,以有热故也。
〔注 〕此 承 上 条 邪 正 倶 衰 ,
病 当 自 愈 而 不 愈 之 义 也 。设不差
者,
则必表和,
热退而数渴,
仍然是里热未除也,
故清脓血。
〔集 注 〕魏 荡 彤 曰 :
下 利 ,固 以 阳 气 有 余 为 吉 ,
又不可太盛,
成热邪伤阴,
致阳复有偏胜之患。

542
中医 搞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下利,
寸脉反浮数,
尺中自涩者,
必清脓血。
〔注 〕此 承 上 表 里 已 和 ,病 当 自 愈 而 不 愈 之 义 也 。下 利 里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
病,
而得浮数表脉,
故曰:
脉 反 浮 数 也 。但 尺 中 自 涩 ,
则知热陷血
分,
必清脓血也。
〔集 注 〕徐 彬 曰 :
下利属寒,
脉应沉迟,
反浮数,
其阳胜可知。
而尺中自涩,
涩为阳邪人阴,
此 亦 热 多 。故 曰 :
必清脓血。
程林曰:
寸脉浮数,
为 热 有 余 ,尺 脉 自 涩 ,为 血 不 足 ,以热有
余,
则挟热而便脓血。
下利,
三部脉皆平,
按之心下坚者,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 下 利 之 人 ,
心下硬者,
诸 泻 心 汤 证 也 。若 寸 、
关 、尺三
部脉皆平实有力,
虽下利,
宜攻坚也。
〔集 注 〕 李 釤 曰 :
下利,
按之心下坚者,
实 也 。设 或 脉 见 微
弱,
犹未可下,
今三部脉皆平,
则 里 气 不 虚 可 知 ,自 宜 急 下 之 。此
凭脉又凭证之法也。
大承气涵方见 痉病中
下利,
脉迟而滑者,
实也,
利未欲止,
急 下 之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 脉 迟 不 能 兼 滑 ,
惟浮取之迟,
沉取之滑,
则 有 之 矣 。今
下利脉迟而滑,
谓 浮 迟 而 沉 滑 也 。浮 迟 则 外 和 ,
沉 滑 则 内 实 。欲
止内实之下利,
当下之,
积去则止,
宜大承气汤。
〔集 注 〕 尤 怡 曰 :
脉迟为寒,
然与滑倶见,
则不为寒而反为
实,
以中实有物,
能 阻 其 脉 迟 行 。夫 利 因 实 而 致 者 ,
实不 去 则 利 不
止,
故宜急下。
下利,
脉反滑者,
当有所去,
下 乃 愈 ,宜 大 承 气 汤 。
〔注 〕下 利 脉 反 滑 者 ,
是病虚脉实,
不 相 宜 也 。若 其 人 形 气
如常,
饮食如故,
乃有当去之积未去也,
下之乃愈,
宜大承气汤。
〔集 注 〕 赵 良 日 :
下利虚证也,
脉 滑 实 脉 也 ,以 下 利 之 虚 证 ,
而反见滑实之脉,
故当有所去也。

543
中医
樣象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版 )

程林曰:
经 云 :滑 为 有 宿 食 ,
故当下去之,
而利自止。
下利已差,
至其年月曰时复发者,
以病不尽故也,
当下之,

医宗金鉴卷二十一

大承气汤。
〔注 〕下 利 差 后 ,
至其或年、
或月、
或日而复发其利者,
此宿
食积病,
攻 之 不 尽 故 也 。若 其 人 形 气 不 衰 ,
饮 食 尚 强 ,当攻其未
尽 ,自不复发其利也,
宜大承气汤。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此 旧 积 之 邪 复 病 也 。下 利 差 后 ,
至其年
月日时复发者,
是前次下利之邪,
隐僻肠间,
今值脏腑司令之期,
触 动 旧 邪 而 复 发 ;然 隐 僻 之 根 未 除 ,
终不能愈,
故用大承气迅除
之耳。
下利谵语者,
有燥屎也,
小承气汤主之。
〔注 〕下 利 里 虚 证 也 ,
谵语里实证也,
何以决其有燥屎也?
若脉滑数,
知 有 宿 食 也 ;其 利 秽 粘 ,
知 有 积 热 也 。然 必 脉 证 如 此 ,
始可知其有燥屎也,
宜 下 之 以 小 承 气 汤 。于 此 推 之 ,
而燥屎又不
在大便硬不硬也。
〔集 注 〕李 衫 曰 :经 云 :实 则 谵 语 ,
故知有燥屎,
宜下。
小承气涵方
大 黄 四 两 厚 朴 (炎)三 两 枳 实 (炎)大者三枚

上 三 味 ,以 水 四 升 ,煮 取 一 升 二 合 ,去 滓 ,分 温 二 服 ,得利
则止。
下 利 ,脉 反 弦 ,
发热身汗者,
自愈。
〔注 〕下 利 ,
脾 病 也 。弦 ,肝 脉 也 。脾 病 不 当 见 弦 脉 ,
故曰脉
反 弦 也 。下 利 里 病 也 ,
发热表证也,
若发热身汗,
则为表与里和,
虽脉弦亦可自愈也。
下利,
脉沉弦者下重,
脉大者为未止,
脉微 弱 数 者 为 欲 自 止 ,
虽发热不死。
〔注 〕沉 主 里 ,
弦主急;
下重,
后 重 也 。下 利 脉 沉 弦 者 ,
故里

544
中医
临旅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叛 )

急 后 重 也 。滞 下 之 证 ,
发热脉大则邪盛为未已也,
脉微弱数者则
邪衰,
病当自止,
虽 发 热 不 死 也 。 由此可知脉大身热者死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呕吐哕下利病
热利下重者,
白 头翁汤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
以 明 其 治 也 。下 利 脓 血 ,
里急后重 ,积 热 已
深,
故 以 白 头 翁 汤 大 苦 大 寒 ;寒 能 胜 热 ,
苦能燥湿,
湿热去,
下重自
除矣。
〔集 注 〕程 林 曰 :
热利下重,
则热迫于肠胃,
非苦不足以坚下
焦,
非寒不足以除热,
故 加 一 “热 ”字 ,
别已上之寒利。
尤怡曰:
此证湿热下注,
故 用 白 头 翁 汤 ,苦 以 除 湿 ,寒 以 胜
热也。
白头翁涵方
白 头 翁 黄 连 黄 柏 秦 皮 各三两
上四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
去滓,
温服一升,
不愈更服。
下利,
便脓血者,
桃花汤主之。
〔注 〕初 病 下 利 便 脓 血 者 ,大 承 气 汤 或 芍 药 汤 下 之 。热 盛
者 ,白头翁汤清之。若 日 久 滑 脱 ,
则当以桃花汤养肠固脱可也。
桃花涵方
赤 石 脂 (一半剑,一半筛末)一 斤 干 姜 一 两 梗 术 一 升
上三味,
以水七升,
煮米令熟,
去滓,
温七合,
内赤石脂末方寸
匕,日三服,
若一服愈,
余勿服。
下利清谷,
不可攻其表,
汗出必胀满。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太 阴 篇 》内 ,
不复释。
下利脉沉而迟,
其人面少赤,
身有微热,
下利清谷者,
必郁冒,
汗出而解,
病 人 必 微 厥 。所 以 然 者 ,
其面戴阳,
下虚故也。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厥 阴 篇 》内 ,
不复释。
下利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
乃攻其表,
温里宜四逆
汤,
攻表宜桂枝汤。

545
中医
輪惠 必 读 总 书 (典 藏 板 )

〔注 〕 详 见 《伤 寒 论 * 太 阴 篇 》内 ,
不复释。
桂枝涵方
医宗金鉴卷二十一

桂 枝 三 两 芍 药 三 两 甘 草 (炎)三 两 生 姜 三 两 大 專 十 二 枚
上五味,
叹 咀 ,以 水 七 升 ,
微火煮取三升,
去滓,
适寒温服一
升 。服 已 须 臾 ,
啜 热 稀 粥 一 升 ,以 助 药 力 ,
温覆令一时许,
遍身絷
染微似有汗益佳,
不 可 令 如 水 淋 漓 。若 一 服 汗 出 病 差 ,
停后服。
下 利 后 更 烦 ,按 之 心 下 濡 者 ,
为虚烦也,
梔子豉汤主之。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太 阳 中 篇 》,
不复释。
極子豉滿方
梔 子 十 四 枚 香 豉 (绵裹)四合
上二味,
以水四升,
先煮栀子,
得二升半,
内豉煮取一升半,

滓 ,分 二 服 ,
温进一服,
得吐则止。
下利,
肺 痛 ,紫 参 汤 主 之 。
〔按 〕 此 文 脱 简 不 释 。
紫参滿方
紫参半斤甘草三两
上 二 味 ,以 水 五 升 ,
先煮紫参,
取 二 升 ,内 甘 草 ,
煮取一升半,
分温三服。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诸浮数脉,
应 当 发 热 ,而 反 洒 淅 恶 寒 ,
若有痛处,
当 发其痈。
〔注 〕诸 浮 数 脉 ,
谓寸、
关 、尺 六 脉 倶 浮 数 也 。浮 脉 主 表 ,

脉主热,
若是表邪,
则 当 发 热 而 洒 淅 恶 寒 也 。今 非 表 邪 ,
应当发
热,
不当恶寒,
若有痛处,
乃当发痈之诊,
非表邪之诊也。
〔集 注 〕 周 扬 俊 曰 :
病 之 将 发 ,脉 必 兆 之 。夫 浮 数 阳 也 ,热
也,
浮数兼见,
为阳中之阳,
是 其 热 必 尽 显 于 外 矣 。而 反 洒 淅 恶
寒,
证不相应,
何 哉 ?必 其 气 血 凝 滞 ,
营卫不和,
如经所谓:营气不

546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从,
逆于肉理,
乃生痈肿。阳气有余,
营气不行,
乃发为痈是也,

其 身 已 有 痛 处 乎 。夫 脉 之 见 者 阳 也 ,其 将 发 而 痛 者 亦 属 阳 ,
故曰: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疮痈肠痈浸淫病
当发其痈。
师 曰 :诸 痈 胂 ,欲 知 有 脓 无 脓 ,
以手掩肿上,
热者为有脓,
不热
者为无脓。
〔注 〕诸 痈 肿 者 ,
谓 诸 阴 阳 痈 肿 也 。不 论 阴 阳 ,
凡诸痈肿,

知有脓无脓,
当以手掩之肿上,
热 则 能 腐 化 成 脓 。故 热 者 为 有 脓 ,
不热者为无脓也。
〔集 注 〕 周 扬 俊 曰 :
师之所以教人,
知痈已成欲其溃,
未成托
之起也。
肠痈之为病,
其身甲错,
腹 皮 急 ,按 之 濡 如 肿 状 ,
腹无积聚,

无热,
脉数,
此为肠内有痈脓,
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注 〕痈 生 于 内 ,
则气血为痈所夺,
不能外营肌肤,
故 枯皱如
甲 错 也 。腹 皮 急 似 肿 胀 ,
但按之软,
询之腹无积聚,
审之身无表
热,
诊之脉数,
非 有 外 证 也 。此 为 肠 内 有 痈 脓 也 ,
主之薏苡附子败
酱散,
流通肠胃 消 痈 肿 也 。
慧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 苡 仁 十 分 附 子 二 分 败 酱 (一名苦莱)五分
上三味,
杵为末,
取 方 寸 匕 ,以 水 二 升 ,煎 减 半 ,
顿 服 ,小便
当下。
〔集 解 〕徐 彬 曰 :
薏苡寒能除热,
兼下气胜湿,
利肠胃,
破毒
肿 ;败 酱 善 排 脓 破 血 利 ,
结热毒气,
故 以 为 臣 ;附 子 导 热 行 结 ,
故为
反佐。
肠痈者,
少腹肿痞,
按之即痛,
如淋,
小便自调,
时时发热,自
汗出,
复 恶 寒 。其 脉 迟 紧 者 ,
脓未成,
可下之,
当 有 血 ;脉 洪 数 者 ,
脓已成,
不可下也,
大黄牡丹汤主之。
〔注 〕此 承 上 条 ,
详 发 其 证 ,以 明 其 治 也 。肠 痈 者 ,
其 证则少

547
中医
撝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腹肿硬,
按之即痛,
可 知 痈 在 内 也 ;溺 时 如 淋 ,
尿色自调,
可知肿碍
之 也 。时 时 发 热 ,
汗出恶寒,
似有表病,
而 实 非 表 病 也 。其脉 迟
医宗金鉴卷二十一

紧,
则阴盛血未化,
其脓未成,
可下之,
大 便 当 有 血 也 。若其脉洪
数,
则阳盛血已腐,
其脓已成,
不 可 下 也 。下 之 以 大 黄 牡 丹 汤 ,

瘀泻热也。
大黄牡丹涵方
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芒硝三合瓜子半升
上 五 味 ,以 水 六 升 ,
煮取一升,
去 滓 ,内 芒 硝 再 煎 沸 ,
顿服之。
有脓当下,
如无脓当下血。
〔集 解 〕李 衫 曰 :
大黄、
芒硝泄热,
桃仁行瘀,
丹皮逐血痹,

血分中伏火,
瓜子主溃脓血。
问 曰 :寸 □ 脉 微 而 涩 ,
法当亡血,
若 汗 出 。设 不 汗 者 云 何 ? 答
日 :若 身 有 疮 ,
被刀斧所伤,
亡血故也。
〔注 〕 脉 微 气 夺 也 ,
脉涩血夺也,
故曰:
法 当 亡 血 汗 出 也 。设
无亡血汗出等病,
则必身有疮被刀斧所伤,
亡血故也。
〔集 注 〕李 衫 曰 :
汗出亡阳,
则 脉 微 ;亡 血 伤 阴 ,
则 脉 涩 。微
与涩皆阴脉也,
设不汗而疮疡金疮,
虽不亡阳而亡血,
故亦见微涩
之脉也,
总是营卫虚衰之故。
病金疮,
王不留行散主之。
〔注 〕 此 承 上 条 以 明 其 治 也 。金 疮 ,
谓 刀 斧 所 伤 之 疮 也 。亡
血过多,
经络血虚,
风寒易得干之,
故用王不留行散,
一以止血出,
一 以 防 外 邪 也 。小 疮 粉 之 ,
g卩外敷也。
王不薩行散方
王 不 留 行 (八月八H 采)十 分 蒴 藿 细 叶 (七月七日采 )十 分 桑
东 南 根 (白皮,
三月三日采)十 分 甘 草 十 八 分 川 椒 (除目及闭口、

汗)三 分 黄 芩 二 分 干 姜 二 分 芍 药 二 分 厚 朴 二 分
上九味,
桑根皮以上三味,
烧灰存性,
勿令灰过,
各别杵筛,

548
中医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治之为散,
服 方 寸 匕 。小 疮 即 粉 之 ,
大疮但服之,
产 后 亦 可 服 。如
风寒,
桑东根勿取之,
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订 正 仲 景 全 书 金 匮 要 略 注 跌 蹶 手 指 臂 肿转筋 阴 狐 疝 蛔 虫 病
〔集 解 〕徐 彬 曰 :
此 乃 概 治 金 疮 方 也 。盖 王 不 留 行 ,
性苦平,
能通利血脉,
故反能止金疮血、
逐痛•,
蒴藿亦通利气血,
尤善开痹;
周身肌肉肺主之,
桑根白皮最利肺气,
东南根向阳,
生 气 尤 全 ,以
复肌 肉 之 主 气 。故 以 此 三 物 ,
甚 多 为 君 。甘 草 解 毒 和 荣 ,
尤多为
臣。椒 、
姜以养其胸中之阳,
厚朴以疏其内结之气,
芩、芍以清其
阴分之热为佐。若 有 风 寒 ,
此属经络客邪,
桑皮止利肺气,
不能逐
外邪,
故勿取。
浸淫疮,
从□流向四肢者可治,
从 四 肢 流 来 入 口 者 。不 可 治 。
〔注 〕浸 淫 疮 者 ,
浸谓浸浸,
淫谓不已,
谓此疮浸淫留连不已
也 。从 口 流 向 四 肢 者 轻 ,
以从内走外也,
故 曰 可 治 ;从 四 肢 流 走 人
口者重,
以从外走内也,
故 曰 不 可 治 。浸 淫 者 ,
犹今之癞疠之类。
浸 淫 疮 ,黄 连 粉 主 之 。
〔按 〕此 承 上 条 ,
以 明 其 治 。黄 连 粉 方 脱 简 。
〔集 解 〕尤 怡 曰 :黄 连 粉 方 未 见 大 意 ,以 此 为 湿 热 浸 淫 之 病 ,
故取黄连一味为粉,
粉之,
苦以燥湿,
寒以除热也。

跌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病
鮰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师 曰 :病 跌 蹶 ,
其人但能前,
不 能 却 。刺 腦 入 二 寸 。此 太阳经

伤也C
〔按 〕证 刺 俱 未 详 ,
必有缺文,
不释。
病人,
常以手指臂肿动,
此人身体晒晒者,
藜芦甘草汤主之。
〔按 〕证 未 详 ,
方亦缺,
不释。
藜芦甘草涵方缺
转筋之为病,
其人臂脚直,
脉上下行,
微弦,
转筋入腹者,
鸡屎

549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白散主之。
〔注 〕臂 同 背 ,
古 通 用 。臂 脚 直 ,
谓足背强直不能屈伸,
是转
医宗金鉴卷二十

筋 之 证 也 。脉 上 下 行 ,
谓迢迢长直,
微弦不和,
是转筋之脉也。中
寒之人,
外寒盛则手足拘急转筋,
痛不能忍,
甚者人腹,
则牵连少
腹 拘 急 而 痛 也 。主 之 鸡 屎 白 散 ,
以治风寒痹气之在筋也。
鸦顯白散方
鸡屎白
上一味为散,
取方寸匕,
以水六合和,
温服。
阴狐疝气者,
偏有大小,
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注 〕偏 有 大 小 ,
谓 睾 丸 左 右 有 大 小 也 。时 时 上 下 ,
谓睾丸
r

人腹,
时 出 时 人 也 。疝 ,
厥阴之病也,
以与狐情状相类,
故名之也。
主之蜘蛛散,
人肝以治少腹拘急而痛也。
〔集 注 〕 赵 良 曰 :睾 丸 上 下 ,有 若 狐 之 出 人 无 时 也 ,故曰
狐疝。
李釤曰:
偏有大小,
以睾丸言。时 时 上 下 ,
以睾丸人小腹出囊
中言 。
尤怡曰:
阴狐疝气者,
寒湿袭阴而睾丸受病,
或左或右,
大小
不 同 ;或 上 或 下 ,
出没无时,
故名狐痛。
蜘蛛散方
蜘 蛛 (熬煎)十 四 枚 桂 枝半两
上二味为散,
取八分一匕,
饮 和 服 ,日再服,
蜜圆亦可。
〔集 解 〕尤 怡 曰 :
蜘蛛有毒,
服之能令人利,
合桂枝辛温,

阴 而 逐 其 寒湿之气也。
问 曰 :病 腹 痛 有 虫 ,
其脉何以别之? 师 曰 :腹 中 痛 ,
其脉当沉,
若 弦 ,反 洪 大 ,
故有蝈虫。
〔按 〕腹 痛 有 虫 ,
以洪大脉别之,
未详,
必有缺文,
不释。
蝈虫之为病,
令人吐涎,
心痛,
发作有时,
毒药不止,
甘草粉蜜

550
中医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教 )

汤主之。
〔注 〕蝴 虫 ,
即 今 之 人 所 名 食 虫 也 。蝴 虫 之 为 病 ,
发作有时,

订 正 仲 景 全 书 金 匮 要 略 注 跌 蹶 手 指 臂i
发则令人吐涎,
心痛欲死,
即服攻下毒药,
非积之痛,
乃虫之痛,

不 能 止 也 。主 之 甘 草 粉 蜜 汤 者 ,
以虫得甘蜜而上,
得铅粉而杀,

治之法也。
〔集 注 〕徐 彬 曰 :发 作 有 时 ,
谓不恒痛也,
则与虚寒之绵绵而
痛 者 异 矣 。毒 药 不 止 ,
则必治气治血,
攻寒逐积之药,
俱不应矣,
故以甘草粉蜜主之。白粉杀虫,
甘草与蜜既以和胃,
又以诱蛔也。
李 衫 曰 :《灵 枢 》云 :蛔 动 则 胃 缓 ,胃 缓 则 廉 泉 开 ,
故涎下,

人 吐 涎 也 。蛔 上 人 膈 ,
心在膈上,
故心痛,
须 臾 下 膈 ,则 痛 止 ,
故发
作 有 时 也 。廉 泉 任 脉 穴 名 ,
在颔下骨尖中。
甘草粉蜜涵方
甘草二两粉一两蜜四两

筋阴狐疝蛔虫病
上三味,
以水三升,
先煎甘草,
取二升,
去 滓 ,内 粉 、蜜 ,
搅令
和,
煎如薄粥,
温服一升,
差即止。
〔集 解 〕李 釤 曰 :
蛔得甘则动,
其 性 喜 故 也 。胡 粉 有 毒 能 杀
虫,
置粉于甘草蜜汤中,
诱蛔食之也。
蝈 厥 者 ,当 吐 蝈 ,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
此为脏寒,
蝈上入膈,

烦,
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又烦者,
蝈闻食臭出,
其 人 当 自 吐 蛔 。蝈
厥者,乌梅丸主之。
〔按 〕 “此 为 脏 寒 ”之 “此 ”字 ,
当 是 “非 ”字 ,若 是 “此 ”字 ,即
是脏厥,
与辨蝴厥之义不属。
〔注 〕蛔 厥 者 ,
谓 蝴 痛 手 足 厥 冷 也 。若 脏 寒 痛 厥 ,
则不吐蝴,
此蛔厥、
脏 寒 之 所 由 分 也 。静 而 时 烦 ,
乃蛔上人其膈,
故烦,
须臾
复止,
得食又吐又烦,
是 蛔 闻 食 臭 出 故 也 。主 之 乌 梅 丸 者 ,
以蛔得
酸则静,
得辛则伏,
得苦则下,
方中大酸、
大辛、
大苦,
信为治虫之
要剂也。

551

1 /

Sr—
:? 中医
輪 康
':

k 〜,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乌梅丸方
乌 梅 三 百 个 细 辛 六 两 干姜十 两 黄 连 一 斤 当 归 四 两 附
, 医宗金鉴卷二十二

子 (炮)六 两 川 椒 (去汗 )四 两 桂 枝 六 两 人 参 六 两 黄 柏 六 两
上十味,
异捣筛,
合治之,
以苦酒溃乌梅一宿,
去核,
蒸之五升
米下,
饭熟捣成泥,
和药令相得,
内臼中,
与蜜杵二千下,
圆如梧子
大 。先 食 饮 ,
服 十 圆 ,日三服,
稍加至二十圆,
禁生冷滑臭等食。
〔集 解 〕李 衫 曰 :
乌梅味酸,
黄连、
黄柏味苦,
桂枝、
蜀椒、

姜、
细辛、
味辛以蛔得酸则止,
得苦则安,
得甘则动于上,
得辛则伏
于 下 也 。然 胃 气 虚 寒 ,
人 参 、附 子 以 温 补 之 ,
吐 亡 津 液 ,当归以辛
润之,
则蛔厥可愈矣。

552
妇人任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师 曰 :妇 人 得 平 脉 ,
阴脉小弱,
其人渴,
不 能 食 ,无 寒 热 ,
名妊
娠,
桂枝汤主之。于 法 六 十 曰 ,
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
却一月;
加吐下者,
则绝之。
〔注 〕妇 人 经 断 得 平 脉 ,
无寒热,
则内外无病,
其人渴不能
食,
乃妊娠恶阻之渐也。故 阴 脉 虽 小 弱 ,
亦 可 断 为 有 孕 。但 恶 阻 ,
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
设医不知是孕,
而治逆其法,
却一月即有此
证 也 。若 更 加 吐 下 者 ,
则宜绝止医药,
听 其 自 愈 可 也 。然脉平无
寒热,
用桂枝汤,
与妊娠渴不能食者不合,
且文义断续不纯,
其中
必有脱简。
〔集 注 〕徐 彬 曰 :平 脉 者 ,
不见病脉,
一 如 平 人 也 。 阴脉小弱
者,
脉形小 不 大 ,
软弱无力,
非 细 也 。诸 脉 既 平 ,
而独下焦阴脉,

见不同,
是中、
上二焦无病,
乃 反 见 渴 不 能 食 之 证 ,则 渴 非 上 焦 之
热,
不能食亦非胃家之病矣。少 阳 有 嘿 嘿 不 欲 食 之 证 ,
今无寒热
亦无少阳表证可疑矣。是 渴 乃 阴 火 上 炽 ,
不 能 食 乃 恶 心 阻 食 ,阴
脉小乃胎元蚀气,
故曰:名妊娠也。
李釤曰:此节病证,
即妊娠恶阻是也。寸 为 阳 脉 主 气 ,
尺为阴
脉主血,
阴脉小弱者,
血不足也,
血以养胎,
则 液 竭 而 渴 。又脾为
坤土,
厚德载物,
胎气赖以奠安,
不能食者,
脾 气 弱 也 。凡有他病
而渴不能食者,
脉必不平而有寒热,
今虽不能食,
反得平脉,
又无

553
中医
必復 i 书 (興 嚴 ft

寒热,
故主妊娠。
桂枝涵方见 下利中
医宗金鉴卷二十一一一

妇人宿有癥病,
经断未及三月,
而得漏下不止,
胎动在挤上
者,
为 癥 痼 窖 。妊 娠 六 月 动 者 ,
前三月经水利时,
胎 也 。下血者,
后断三月,
輝 也 。所 以 血 不 足 者 ,其 癥 不 去 故 也 ,
当下其癥,
桂枝
茯苓丸主之。
〔注 〕 经 断 有 孕 ,
名 曰 妊 娠 。妊 娠 下 血 ,
则 为 漏 下 。妇人宿

者,
此 为 癥 痼 害 之 也 ;已 及 六 月 而 得 漏 下 ,
下血胎动不安者,
此亦
癥 痼 害 之 也 。然 有 血 师 成 块 者 ,以 前 三 月 经 虽 断 ,血 未 盛 ,
胎尚
弱,
未 可 下 其 癥 痼 也 。后 三 月 血 成 师 ,
胎已强,
故主之桂枝茯苓
丸,
当 下 其 癥 痼 也 。此 示人 妊 娠 有 病 当 攻 病 之 义 也 。此条文义不
纯,
其中必有阙文,
姑存其理可也。
〔集 注 〕 娄 全 善 曰 :
凡胎动,
多当脐,
今动在脐上者,
故知是
癥也。
程林曰:
此有癥病而怀胎者,
虽 有 漏 血 不 止 ,皆 癥 痼 之 为 害 ,
非胎动胎漏之证,
下其癥痼,
妊 娠 自 安 。此 《内经》所 谓 “有故无
殒,
亦 无 殒 也 。”
方氏曰:
胎动胎漏皆下血,
而胎动有腹痛,
胎 漏 无 腹 痛 。故胎
动宜行气,
胎漏宜清热。
魏蒸彤曰:
胎 与 师 之 辨 ,当 于 血 未 断 之 前 三 月 求 之 。前三月
之经水顺利,
则 经 断 必 是 胎 。前 三 月 有 曾 经 下 血 者 ,则 经 断 必
成輝。
桂枝茯苓丸
桂 枝 茯 苓 牡 丹 ( 去心) 桃 仁 (去皮、尖) 芍 药 各等分
上五味,
末之,
炼蜜和丸,
如兔屎大,
每日食前服一丸,
不知,
加至三丸。

554
中医 il4 i rf"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妇人怀娠六七月,
脉弦,
发热,
其胎愈胀,
腹痛恶寒者,
少腹如
扇,
所以然者,
子脏幵故也,
当以附子 汤 温 其 脏 。方未见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妊娠病
〔注 〕妇 人 怀 娠 六 七 月 ,
脉弦发热,
似 表 证 也 ;若 其 胎 愈 胀 ,
腹痛恶寒,
而无头痛身痛,
则 非 表 证 也 。少 腹 如 扇 状 ,
其恶寒如扇
风之侵 袭 也 。所 以 然 者 ,
因其人阳虚子脏开,
寒邪侵人,
故用附子
汤 温 子 脏而逐寒。但 方 缺 ,
文亦不纯,
必有残缺。
〔集 注 〕 程 林 曰 :
胎胀腹痛,
亦 令 人 发 热 恶 寒 。少 腹 如 扇 者 ,
阴 寒 胜 也 。妊 娠 阴 阳 调 和 ,
则胎气安,
今阳虚阴盛,
不能约束胞
胎,
故 子 脏 为 之 开 也 。附 子 汤 用以温经。
李衫曰:
按 子 脏 即 子 宫 也 。胳 下 三 寸 为 关 元 ,
关元左二寸为
胞门,
右二寸为子户,
命门为女子系胞之处,
非谓命门即子脏也。
盖命门是穴名,
在腰后两肾中,
附 脊 骨 之 第 十 四 椎 之 两 旁 。今经
文明说少腹如扇者,
子脏开,
则 子 脏 在 少 腹 明 矣 。 岂有在少腹者,
而反谓其在脊后者乎?此 误 也 。
尤怡曰:
脉弦发热,
有似表证,
而乃身不痛而腹反痛,
背不恶
寒而腹反恶寒,
甚至少腹阵阵作冷,
若或扇之者,
其所以然者,

脏开不能阖,
而 风 冷 之 气 乘 之 也 。夫 脏 开 风 人 ,
其阴内胜,
则其脉
弦为阴气,
而 发 热 且 为 格 阳 矣 。胎 胀 者 ,
热则消,
寒 则 胀 也 。附子
汤方未见,
然温里散寒之意概可推矣。
师 曰 :妇 人 有 漏 下 者 ,
有半产后,
因 续 下 血 都 不 绝 者 。有妊娠
下血者,
假令妊娠腹中痛,
为胞阻,
胶艾汤主之。
〔注 〕 五 六 月 堕 胎 者 ,
谓 之 半 产 。妇 人 有 漏 下 、
下血之疾,

五六月堕胎而下血不绝者,
此 癥 痼 之 害 也 。若 无 癥 痼 下 血 ,
惟腹
中痛者,
则 为 胞 阻 。胞 阻 者 ,
胞中气血不和,
而阻其化育也,
故用
芎归胶艾汤温和其血,
血和而胎育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漏下者,
妊娠经来,
脉经以阳不足谓之激经
也 。半 产 者 ,
以四五月堕胎,
堕胎必伤其血海,
血因续下不绝也。

555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妊娠下血腹中痛,
为胞阻,
则用胶艾汤以治。
尤怡曰:
妇人经水淋沥,
及 胎 产 前 后 下 血 不 止 者 ,皆 冲 任 脉
医宗金鉴卷二十三

虚,
而阴气不能守也,
是惟胶艾汤能补而固之。
芎归胶艾涵方
芎 劳 阿 胶 甘 草 各 二 两 艾 叶 当 归 各 三 两 芍 药四两
干地黄
上 七 味 ,以 水 五 升 ,
清酒三升,
合煮取三升,
去 滓 ,内 胶 ,
令消
尽,
温 服 一 升 ,日三服,
不差更作。
妇人怀妊,
腹中疠痛,
当归芍药散主之。
〔按 〕 妊 娠 腹 中 急 痛 用 此 方 ,
未详其义,
必是脱简,
不释。
当归芍药散方
当 归 三 两 芍 药 一 斤 茯 茶 四 两 白 术 四 两 泽 泻 半 斤 芎 劳

半斤
上六味,
杵为散,
取方寸匕,
酒 和 ,日三服。
妊娠,
眍吐不止,
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注 〕 妊 娠 呕 吐 谓 之 恶 阻 。恶 阻 者 ,
谓胃中素有寒饮,
恶阻
其 胎 而 妨 饮 食 也 。主 之 以 干 姜 去 寒 ,
半 夏 止 呕 ;恶 阻 之 人 ,日日呕
吐,
必伤胃气,
故又佐人参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
寒在胃脘,
则令呕吐不止,
故用干姜散寒,
半夏、
生姜止呕,
人 参 和 胃 。半 夏 、
干姜能下胎。
娄 全 善 云 :余 治 娠 阻 病 ,
累用半夏,
未尝动胎,
亦有故无殒之
义,
临病之工,
何必拘泥。
尤怡曰:
此益虚温胃之法,
为 妊 娠 中 虚 而 有 寒 者 设 也 。夫阳
明 之 脉 ,顺 而 下 行 者 也 。有 寒 则 逆 ,
有热亦逆,
逆则饮必从之,

妊娠之体,
精凝血聚,
每 多 蕴 而 成 热 者 矣 。按 《外 台 》方 :青 竹 茹 、
橘皮、
半夏各五两,
生姜、
茯苓各四两,
麦冬、
人参各三两,
为治胃
热气逆呕吐之法,
可补仲景之未备也。
\

556
中医
輪4 ■ 读 丛 书 (聶 藏 較 )

干靈人参半夏丸方
干姜人参各一两半夏二两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妊娠病
上 三 味 ,末 之 ,以 生 姜 汁 糊 为 丸 ,如 梧 子 大 ,饮 服 十 丸 ,日
三服。
妊娠,
小便难,
饮食如故,
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按 〕 方 证 不 合 ,
必有脱简,
不释。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
上三味,
末之,
炼蜜为丸,
如小豆大,
饮服三丸,
加至十丸。
妊 娠 ,有 水 气 ,
身靈,
小便不利,
洒淅恶寒,
起 即 头 眩 ,葵 子 获
徹 主 之 。
〔注 〕妊 娠 外 有 水 气 则 浮 肿 ,
洒淅恶寒,
水盛贮于肌肤,
故身
重 ;内 有 水 气 ,
则小便不利,
水盛阻遏阳气上升,
故起即头眩也。
用葵子茯苓者,
是专以通窍利水为主也。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升茯苓三两
上二味,
杵为散,
饮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
小便利则愈。
妇人妊娠宜常 服 ,当 归 散 主 之 。
〔注 〕 妊 娠 无 病 不 须 服 药 ,
若其人瘦而有热,
恐耗血伤胎,

常服 此 以 安 之 。
〔集 注 〕 尤 怡 曰 :
妊娠最虑热伤,
故于芎、
归、芍药养血之中,
用黄芩清热,
佐 白 术 和 胃 也 。震 亨 称 黄 芩 、白 术 为 安 胎 圣 药 ,

芩、
术非能安胎者也,
去其湿热,
其胎自安耳!
当归散方
当 归 黄 芩 芍 药 芎 蒡 各 一 斤 白术半斤
上五味,
杵为散,
酒 饮 服 方 寸 匕 ,日再服,
妊娠常服即易产,

无苦疾,
产后百病悉主之。

557

.中医
輪咸 必 读 4 书 (輿 藏 版 )

妊娠养胎,
白术散主之。
〔注 〕 妊 娠 妇 人 ,
肥白有寒,
恐其伤胎,
宜常服此。
医宗金鉴卷二十-

〔集 注 〕 尤 怡 曰 :
妊娠伤胎,
有因热者,
亦有因寒者,
随人脏
气 之 阴 阳 而 各 异 也 。当 归散正治热之剂。 白 术 散 君 白 术 和 胃 ,

川尊调血,
使蜀椒去寒,
佐牡蛎安胎也,
则 正 治 寒 之 剂 也 。仲景并
列于此,
其所以昭示后人者深矣。
白求散方
白 术 芎 蒡 蜀 椒 ( 去汗 )三 分 牡 蛎
上四味,
杵为散,
酒 服 一 钱 匕 ,日三服,
夜 一 服 。但 苦 痛 ,
加芍
药 :心 下 毒 痛 ,
倍 加 芎 劳 ;心 烦 吐 痛 ,
不能食饮,
加细辛一两,
半夏
大者二十枚,
服之后,
更 以 醋 浆 水 服 之 。若 呕 ,
以醋浆水服之复不
解者,
小 麦 汁 服 之 。已 后 渴 者 ,
大麦粥服之,
病虽愈,
服之勿置。
妇人伤胎,
怀身腹满,
不得小便,
从腰以下重,
如 有 水 气 状 ,怀
身 七 月 ,太 阴 当 养 不 养 ,
此心气实,
当刺泻劳宫及关元,
小便微利
则愈。
〔按 〕文 义 未 详 ,
此穴刺之落胎,
必是错简,
不释。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问 曰 :新 产 妇 人 有 三 病 :一 者 病 痉 ,
二 者 病 郁 冒 ,三 者 大 便 难 ,
何 谓 也 ? 师 日 :新 产 血 虚 ,
多汗出,
喜中风,
故 令 病 痉 。亡 血 复 汗 ,
寒多,
故 令 郁 冒 。亡 津 液 ,
胃燥,
故大便难。
〔注 〕新 产 之 妇 ,
畏其无汗,
若 无 汗 则 荣 卫 不 和 。而 有 发 热
无汗,
似乎伤寒表病者,
但 舌 无 白 胎 可 辨 也 。故 喜 其 有 汗 ,
而又恐
汗出过多,
表阳不固,
风邪易人,
而 为 项 强 腰 背 反 张 之 痉 病 也 。新
产之妇,
畏血不行,
若 不 行 则 血 瘀 于 里 。而 有 发 热 腹 痛 ,
似乎伤寒
里病者,
但 以 舌 无 黄 胎 可 辨 也 。故 喜 其 血 下 ,
而又恐血下过多,

亡失守,
虚阳上厥,
而为昏冒、
不省,
合 目 汗 出 之 血 晕 也 。新产虽喜

558
中医
輪 束
芯 读 丛 书 (輿 歲 跃 )

其出汗,
喜其血行,
又恐不免过伤阴液,
致令胃干肠燥,
而有潮热
谵语,
大便硬难,
似 乎 阳 明 胃 家 实 者 。故 仲 景 于 产 后 首 出 三 病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产后病
只为防未然之病,
而更为辨已然之疑也。昏冒而曰郁冒者,
谓阴
阳虚郁,
不相交通而致冒也。
〔集 注 〕尤 怡 曰 :
痉,筋病也,
血虚汗出,
筋脉失养,
风人而益
其 劲 也 。郁 冒 ,
神病也,
亡阴血虚,
阳气遂厥,
而阴复郁之,
则头眩
而 目 瞀 。大 便 难 者 ,
液 病 也 ,胃 脏 津 液 ,
渗灌诸阳,
亡津液胃燥,

大 肠 失 其润而便难也。三 者 不 同 ,
其为亡血伤津则一也。
产妇郁霤,
其 脉 微 弱 ,不 能 食 ,
大便反坚,
但 头 汗 出 。所 以 然
者,
血虚而厥,
厥而必霤。霤 家 欲 解 ,
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

阳上出,
故 头 汗 出 。所 以 产 妇 喜 汗 出 者 ,
亡阴血虚,
阳气独盛,

当汗出,
阴 阳 乃 复 。大 便 坚 ,
呕不能食,
小 柴 胡 汤 主 之 。病 解 能
食,
七八曰更发热者,
此为胃实,
大承气汤主之。
〔注 〕此 承 上 条 ,
互 详 其 义 ,以 明 其 治 也 。产 妇 昏 冒 ,
脉微弱
者,
是 气 血 俱 虚 应 得 之 诊 也 。不 能 食 者 ,
是胃气未和应得之候也。
大便反坚者,
是 肠 胃 枯 干 应 得 之 病 也 。究 之 郁 冒 所 以 然 者 ,由血
虚则阴虚,
阴虚则阳气上厥而必冒也。 冒 家 欲 解 ,
必大汗出者,

阳气郁得以外 泄 而 解 也 ,
故产妇喜汗出也。由此推之,
血瘀致冒,
解必当血下,
是 阴 气 郁 得 以 内 输 而 解 也 。最 忌 者 ,
但头汗出,
则为
阴亡下厥,
孤 阳 上 出 也 。大 便 坚 ,
呕不能食,
用小柴胡汤,
必其人
舌有胎身无汗,
形气不衰者始可,
故 病 得 解 ,自能食也。若有汗当
减柴胡,
无热当减黄考:,
呕则当倍姜、
半 ,虚 则 当 倍 人 参 ,
又在临证
之 变 通 也 。大 便 坚 ,
七八日更发热,
用大承气汤,
亦必其人形气俱
实 ,胃强能食者始可也。若 气 弱 液 干 ,因 虚 致 燥 ,
难堪攻下者,

又当内用元明粉以软坚燥,
外用诸导法以润广肠,
缓缓图之也。
〔集 注 〕尤 怡 曰 :郁 冒 虽 有 客 邪 ,
而其本则为里虚,
故其脉微
弱 也 。呕 不 能 食 ,
大便反坚,
但头汗出,
津 液 上 行 不 下 逮 之 象 。所

559

中医
临 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以然者,
亡阴血虚,
孤阳上厥,
而 津 液 从 之 也 。厥 者 必 冒 ,冒家欲
解,
必大汗出者,
阴阳乍离,
故 厥 而 冒 。及 阴 阳 复 通 ,
汗乃大出而
医宗金鉴卷二十三

解 也 。产 妇 新 虚 ,
不宜多汗,
而此反喜汗出者,
血 去 阴 虚 ,阳受邪
气 而 独 盛 ,汗 出 则 邪 去 ,阳 弱 而 后 与 阴 相 和 ,所 谓 损 阳 而 就 阴
是也。
小柴胡涵见呕吐中
大承气沥见痉病中
产妇腹中疠痛,
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并治腹中寒疝,
虚劳
不足。
〔注 〕 产 后 暴 然 腹 中 急 痛 ,
产 后 虚 寒 痛 也 。主之当归生姜羊
肉汤者,
补 虚 散 寒 止 痛 也 。并 治 虚 劳 不 足 ,
寒疝腹痛者,
亦以其虚
而寒也。
〔集 注 〕 程 林 曰 :
产后血虚有寒,
则 腹 中 急 痛 。《内经》曰 :

厚 者 为 阴 。当 归 、
羊肉味厚者也,
用以补产后之阴;佐生姜以散腹
中之寒,
则 疠 痛 自 止 。夫 辛 能 散 寒 ,
补能去弱,
三味辛温补剂也,
故并主虚劳寒疝。
魏落彤曰:
妊娠之疠痛,
胞 阻 于 血 寒 也 。产 后 腹 中 疠 痛 者 ,

虚 而 血 寒 也 。一 阻 一 虚 ,
而治法异矣。
当 归 生 #羊 肉 涵 方 见 寒疝中
产后腹痛,
烦满不得卧,
枳实芍药散主之。
〔注 〕 产 后 腹 痛 ,
不烦不满,
里 虚 也 ;今 腹 痛 ,
烦满不得卧,

实 也 。气 结 血 凝 而 痛 ,
故用枳实破气结,
芍 药 调 腹 痛 。枳实炒令
黑者,
盖 因 产 妇 气 不 实 也 。并 主 痈 脓 ,
亦因血为气凝,
久而腐化者
也 。佐 以 麦 粥 ,
恐伤产妇之胃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
产后腹痛而至烦满不得卧,
知血郁而成热,
且下病而碍上也,
与虚寒疠痛不同矣。
枳实芍药散方

560
中医
輳 束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叛 )

积 实 (烧令黑,
勿太过) 苟药等分
上二味,
杵为散,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并 主 痈 脓 ,
以 麦 粥下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产后病
师 曰 :产 妇 腹 痛 ,
法 当 以 枳 实 苟 药 散 。假 令 不 愈 者 ,
此为腹中
有干血着脐下,
宜 下 瘀 血 汤 主 之 。亦 主 经 水 不 利 。
〔注 〕产 妇 腹 痛 ,
属气结血凝者,
枳 实 芍 药 散 以 调 之 。假令
服后不愈,
此为热灼血干、
着于胳下而痛,
非 枳 实 、芍 药 之 所 能 治
也,
宜 下 瘀 血 ,主 之 下 瘀 血 汤 ,
攻 热 下 瘀 血 也 。并 主 经 水 不 通 ,

因热灼血干故也。
下癥血■方
大 黄 三 两 桃 仁 二 十 枚 廑 虫 (熬,
去足)二十枚
上三味,
末之,
炼 蜜 和 为 四 丸 ,以 酒 一 升 ,
煎一丸,
取八合,

服之,
新血下如豚肝。
〔集 注 〕 程 林 曰 :
廑 虫 主 开 血 闭 ,大 黄 主 攻 瘀 血 ,
桃仁主破
死血。
产后七八曰,
无太阳证,
少腹坚痛,
此 恶 露 不 尽 。不 大 便 ,

躁发热,
切脉微实,
再倍发热,
曰睡时烦躁者不食,
食则谵语,
至夜
即愈,
宜 大 承 气 汤 主 之 。热 在 里 ,结 在 膀 胱 也 。
〔按 〕 “热 在 里 ,
结 在 膀 胱 也 ”之 八 字 ,
当 在 本 条 上 文 “恶露不
尽 ”之 下 ,
未有大承气汤下膀胱血之理,
必 是 传 写 之 讹 。 “再 倍 ”
二字,
当是衍文。
〔注 〕 无 太 阳 证 ,
无表证也;
少腹坚痛,
有 里 证 也 。 因其产后
七八日,
有蓄血里证,
而无太阳表证,
则可知非伤寒太阳随经瘀热
在里之病,
乃产后恶露未尽,
热 结 膀 胱 之 病 ,当 主 以 下 瘀 血 可 也 。
若不大便,
不食、
谵语、
烦躁、
发 热 ,日晡更甚,
至夜即愈,
此为胃实
之病,
非恶露不尽之病。以其日晡更甚,
至夜即愈,
则可 知 病 不 在
血分而在胃也,
故以大承气汤下之。
〔集 注 〕李 衫 曰 :
此一节具两证在内:
一是太阳蓄血证,
一是

561
中医
樣康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板 )

阳明里实证。因 古 人 文 法 错 综 ,
故 难 辨 也 。无 太 阳 证 ,
谓无表证
也 。少 腹 坚 痛 者 ,
以肝藏血,
少 腹 为 肝 经 部 分 ,故 血 必 结 于 此 ,

医宗金鉴卷二十

坚 痛 亦 在 此 。此 恶 露 不 尽 ,
是为热在里,
结在膀胱,此太阳蓄血证
也,
宜 下 ,去 瘀 血 。若 不 大 便 ,
烦躁,
脉 实 ,谵 语 者 ,
阳明里实也,

倍发热者,
热在里,
蒸 蒸 发 于 外 也 。阳 明 旺 于 申 、
酉、戌 ,日晡是阳
明向旺时,
故 烦 躁 不 能 食 ;病 在 阳 而 不 在 阴 ,
故 至 夜 则 愈 。此阳明
腑病也,
宜大承气汤以下胃实。
〔按 〕 《伤寒 论 》日 :
阳明病不能食,
攻 其 热 必 喷 ,以胃中虚冷
故 也 。又 云 :发 热 者 ,
尤当先解表,
乃 可 攻 之 。况 在 产 后 ,岂可妄
议 攻 下 哉 ?必 认 证 果 真 ,
方可用此。
r:

产后风续之,
数 十 曰 不 解 ,头 黴 痛 ,
恶寒,
时时有热,
心下闷,
干呕,
汗出,
虽久,
阳 旦 证 续 在耳,可与阳旦汤。
〔注 〕产 后 续 感 风 邪 ,
数 十 日 不 解 ,头 微 痛 ,
恶寒,
时热汗出,
表未解也,
虽有心下闷、
干呕之里,
但 有 桂 枝 证 在 ,可 与 阳 旦 汤 解
表可也。阳旦汤,
即 桂 枝 汤 加 黄 芩 。阳旦证,即桂枝证也。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上下三条,
乃 产 后 感 冒 证 也 。世 谓 产 后
气血两虚,
不 论 外 感 内 伤 ,皆 以 补 虚 为 主 ,
而仲景拈伤寒中之风伤
卫发热,
仍 以 表 里 阴 阳 去 邪 为 训 。故 云 :
产后中风,
数十日不解,
头微痛,
恶寒,
时时有热,
汗出,
乃 太 阳 表 未 解 也 。但心下闷干呕,
是 外 邪 人 于 胸 中 之 里 。太 阳 表 里 有 邪 ,
谓之阳旦证,
故以桂 枝 汤
加黄芩而为阳旦汤。以风邪在表,
故用桂枝解肌,
邪人胸膈之间,
当以清凉解其内热,
故加黄芩,
正谓不犯其虚,
是益其余,
不补正
而正自补,
不驱邪而邪自散,
斯 为 产 后 感 冒 入 神 之 妙 方 也 。奈后
人不察其理,
反谓芍药酸寒,
能伐生生之气,
桂枝辛热,
恐伤其血,
弃而不用,
以致病剧不解,
只 因 未 窥 仲 景 门 墙 耳 !故 《千 金 方 》以
此加饴糖、
当归,
为当归建中汤,治 产 后 诸 虚 或 外 感 病 。推仲景之
意,
尝以此汤加减出人,
治产后诸病,
屡获神效,
故表出之。

562
中医 # < 4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暖 )

尤怡曰:
夫审证用药,
不拘日数,
表里既分,
汗 下 斯 判 。上条
里热成实,
虽产后七八日,
与 大 承 气 而 不 伤 于 峻 ;此 条 表 不 解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产后病
数十日之久,
与阳旦汤而不虑其散,
非通于权变者,
未足语此也。
阳旦涵方
即桂枝汤内加黄 芩桂枝汤方见下利中
产后中风,
发热面正赤,
喘而头痛,
竹叶汤主之。
〔按 〕 “产 后 中 风 ”之 下 ,当 有 “病 痉 者 ”之 三 字 ,
始与方合。
若无此三字,
则人参、
附 子 施 之 于 中 风 发 热 可 乎 ?而 又 以 竹 叶 命
名者,
何 所 谓 也 ?且 方 内 有 “颈 项 强 用 大 附 子 ”之 文 ,
本篇有证无
方,
则可知必有脱简。
〔注 〕 产 后 汗 多 ,
表虚而中风邪病痉者,
主之竹叶汤,
发散太

阳、
阳明两经风邪。用 竹 叶 为 君 者 ,
以 发 热 ,面 正 赤 ,
有 热 也 ;用 人
参为臣者,
以产后而喘,
不 足 也 ;颈 项 强 急 ,
风邪之甚,
故佐附子;
呕 者 气 逆 ,故加半夏也。
〔集 注 〕程 林 曰 :
产后血虚多汗出,
喜中风,
故令病痉,
今证
中未 至 背 反 张 ,
而发热面赤头痛,
亦风痉之渐也。
竹叶涵方
竹叶一 把 葛 根 三 两 防 风 -两 桔 梗 桂 枝 人 参 甘 草
各 一 两 附子 ( 炮)一 枚 大 赛 十 五 枚 生 姜 三 两

上 十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二升半,
分温三服,
温 复 使 汗 出 。颈
项强,
用大附子一枚,
破之如豆大,
前 药 扬 去 沫 。呕 者 ,
加大半夏
半升洗。
妇人乳中虚,
烦乱,
眍逆,
安中益气,
竹皮大丸主之。
〔按 〕 此 条 文 义 ,
证药未详。
竹皮大丸方
生竹煎二分石膏二分桂枝 一 分甘草七分白微 一 分
上五味,
末之,
枣肉和丸,
弹 子 大 ,以 饮 服 一 丸 ,日二夜 二 服 。

563
...中 医
撝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有 热 者 ,倍 白 薇 。喘 者 ,
加柏实一分。
〔集 解 〕《济 阴 纲 目 》云••中虚不可用石膏,
烦乱不可用桂枝,
医宗金鉴卷二十

此方以甘草七分,
配众药六分,
又 以 枣 肉 为 丸 ,仍 以 一 丸 饮 下 ,

想其立方之微,
用药之难,
审 虚 实 之 不 易 也 。仍 饮 服 者 ,
尤虑夫虚
虚 之 祸 耳 !用 是 方 者 ,
亦当深省。
产后下利及虚极,白 头 翁 加 甘 草 阿 胶 汤 主 之 。
〔按 〕 此 条 文 义 、
证药不合,
不释。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涵方
白 头 翁 甘 草 阿 胶 各 二 两 秦 皮 黄 连 柏 皮 各三两
上六味,
以水七升,
煮取二升半,
内胶,
令消尽,
分温三服。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之病,
因 虚 、积 冷 、
结气,
为诸经水断绝,
至有历年,
血寒
积结,
胞门寒伤,
经 络 凝 坚 。在 上 眍 吐 涎 睡 ,
久成肺痈,
形体损分。
在中盘结,
绕 跻 寒 疝 ;或 两 胁 疼 痛 ,与 脏 相 连 ;或 结 热 中 ,痛 在 关
元,
脉数无疮,
肌 若 鱼 鳞 。时 着 男 子 ,
非 止 女 身 。在 下 来 多 ,
经候
不句,
令阴掣痛,
少 腹 恶 寒 ;或 引 腰 脊 ,
下根气街,
气冲急痛,
膝胫
疼烦,
奄忽眩冒,
状 如 厥 癫 ;或 有 忧 惨 ,
悲 伤 多 嗔 。此 皆 带 下 ,
非有
鬼 神 。久 则 臝 瘦 ,
脉 虚 多 寒 。三 十 六 病 ,
千变万端,
审脉阴阳,

实紧弦;
行其针药,
治 危 得 安 。其 虽 同 病 ,
脉 各 异 源 ;子 当 辨 记 ,

谓不然。
〔按 〕此 条 为 妇 人 杂 病 提 纲 ,
当冠篇首, 以 揭 病 情 。“在下来
多 ”之 “来 ”字 ,
当是“未 ”字 。本 条 皆 经 水 断 绝 之 病 ,
若系来多, 则

与上文不合,
与 下 文 经 候 不 勻 亦 不 合 。又 本 条 内 有 “此 皆 带 下 ”
一句,
当在“非 有 鬼 神 ”之 下 ,
文义相属,
是传写之 i化。
〔注 〕 此 条 为 妇 女 诸 病 纲 领 ,
其 病 之 所 以 异 于 男 子 者 ,以其
有 月 经 也 。其 月 经 致病之根- ,
则多因虚损、
积冷、
结 气 也 。三者

564
中医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一有所感,
皆 能 使 经 水 断 绝 。至 有 历 年 寒 积 胞 门 ,以 致 血 凝 气 结
而 不 行 者 。先 哲 云 :女 子 以 经 调 为 无 病 ,
若经不调,
则变病百出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杂病
矣 。以 下 皆 言 三 者 阻 经 之 变 病 。其 变 病 之 不 同 ,
各因其人之脏
腑、
经络、
寒热、
虚 实 之 异 也 。如 寒 外 伤 经 络 ,
其人上焦素寒,
则凝
坚在上,
故 上 焦 胸 肺 受 病 也 。形 寒 伤 肺 ,
则气滞阻饮,
故呕吐涎唾
也 。若 其 人 上 焦 素 热 ,
寒同其化,
久则成热,
热伤其肺,
故成肺痈,
而形 体 损 瘦 也 。若 其 人 中 焦 素 寒 ,
则在中盘结,
故绕脐疝痛也,

两胁疼痛,
是 中 焦 之 部 ,连 及 肝 脏 故 也 。或 其 人 中 焦 素 热 ,则 不 病
寒疝,
而 病 结 热 于 中 矣 。中 热 故 不 能 为 寒 疝 ,
而 绕 脐 之 痛 ,仍在 关
元 也 。其 人 脉 数 当 生 疮 ,若 无 疮 ,
则热必灼阴,
皮 肤 失 润 ,故 肌 粗
若 鱼 鳞 也 。然 此 呕 吐 涎 唾 ,
寒疝疼痛,
肌若鱼鳞等病,
亦时着男
子 ,非 止 女 子 病 也 。在 下 未 多 ,
谓 经 候 不 勻 ,而 血 不 多 下 也 。邪侵
胞中,
乃 下 焦 之 部 ,故 病 阴 中 掣 痛 ,
少 腹 恶 寒 也 。或 痛 引 腰 脊 ,

根气街急痛,
腰膝疼烦,
皆 胞 中 冲 任 为 病 所 必 然 也 。或 痛 极 奄 忽
眩冒,
状如厥癫,
亦 痛 甚 之 常 状 也 。若 其 人 或 有 忧 惨 悲 伤 多 嗔 之
遇,
而见此眩冒厥颠之证,
实 非 有 鬼 神 也 。凡 此 胞 中 冲 任 血 病 ,

能病带,
故谚曰:
十 女 九 带 也 。然 带 下 病 久 ,
津液必伤,
形必羸瘦,
诊其脉虚,
审其多寒。岂 止 病 此三十六病,
而 千 变 万 端 矣 。虽千
变万端,
然必审脉阴阳虚实紧弦,
与病参究,
行其针药,
治危得安
也 。其 有 病 虽 同 而 脉 不 同 者 ,
则当详加审辨,
故曰:
子当辨记,

谓不然也。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半夏厚朴汤主之。
〔注 〕 咽 中 如 有 炙 脔 ,
谓咽中有痰涎,
如 同 炙 肉 ,咯 之 不 出 ,
咽之不下者,
即 今之梅核气病也。此 病 得 于 七 情 郁 气 ,
凝涎而生。
故用半夏、
厚朴、
生姜,
辛以散结,
苦以降逆,
茯 苓 佐 半 夏 ,以利饮
行涎,
紫苏芳香,
以宣通郁气,
俾气舒涎去,
病 自 愈 矣 。此 证 男 子
亦有,
不独妇人也。

565
中医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一

〔集 注 〕 尤 怡 曰 :凝 痰 结 气 ,阻 塞 咽 嗌 之 间 ,
《千 金 》所谓咽中
帖帖如有炙肉,
吞之不下,
吐之不出者是也。
医宗金鉴卷二十三

半夏厚朴沥方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苳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
以水七升,
煮取四升,
分 温 四 服 ,日三夜一服。
妇人脏躁,
喜悲伤欲哭,
象 如 神 灵 所 作 ,数 欠 伸 ,
甘麦大 枣 汤

〔按 〕 甘 草 小 麦 大 枣 汤 ,
方义未详,
必是批错。
〔注 〕 脏 ,心 脏 也 ,
心 静 则 神 藏 。若 为 七 情 所 伤 ,
则心不得
静,
而 神 躁 扰 不 宁 也 。故 喜 悲 伤 欲 哭 ,
是 神 不 能 主 情 也 。象如神
灵所凭,
是 心 不 能 神 明 也 ,即 今 之 失 志 癫 狂 病 也 。数 欠 伸 ,喝欠
也 。喝 欠 顿 闷 ,
肝 之 病 也 。母 能 令 子 实 ,
故证及也。
甘萆小菱大枣涵方
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上三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
温 分 三 服 。亦 补 脾 气 。
妇人吐涎沬,
医反下之,
心下即痞,
当 先 治 其 吐 涎 沬 ,小 青 龙
汤 主 之 。涎 沬 止 ,乃 治 痞 ,
泻心汤主之。
〔注 〕 吐 涎 沫 ,
形寒饮冷也,
不 温 散 而 反 下 之 ,则 寒 饮 虚 结 成
痞硬也。当先治其吐涎沫,
以小青龙汤治外寒内饮,
俟涎沫止,

半夏泻心汤,
乃治痞也。
〔集 注 〕尤 怡 曰 :吐 涎 沫 ,上 焦 有 寒 饮 也 ,
不与温散而反下
之,
则 寒 内 入 而 成 痞 。然 虽 痞 而 犹 吐 涎 沫 ,
是寒饮未已,
不可治
痞,
当先治饮。而 后 治 痞 ,
亦如伤寒例,
表解乃可攻痞也。
小青龙沥方见肺痈中
泻心沥方见惊悸中
问 曰 :妇 人 年 五 十 ,
所病下利,
数十曰不止,
暮即发热,少腹里
急,
腹满,
手掌烦热,
唇 □ 干 燥 ,何 也 ? 师 曰 :此 病 属 带 下 。何以

566
中医
临 處: : 必 读 丛 书 (輿藏我

故? 曾 经 半 产 ,
瘀 血 在 少 腹 不 去 。何 以 知 之 ? 其 证 唇 □ 干 燥 ,

知 之 。当 以 温 经汤主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杂病
〔按 〕 “所 病 下 利 ”之 “利 ”字 ,当 是 “血 ”字 ,
文 义 相 属 。必是
传写之讹。
〔注 〕妇 人 年 已 五 十 ,
冲任皆虚,
天癸当竭,
地 道 不 通 矣 。今
下血数十日不止,
宿 瘀 下 也 。五 心 烦 热 ,阴 血 虚 也 ;唇 口 干 燥 ,冲
任血伤,
不 上 荣 也 ;少 腹 急 满 ,
胞中有寒,
瘀 不 行 也 。此 皆 曾 经 半
产崩中,
新血难生,
瘀 血 未 尽 ,风 寒 客 于 胞 中 ,
为 带 下 ,为 崩 中 ,

经水愆期,
为 胞 寒 不 孕 。均 用 温 经 汤 主 之 者 ,
以此方生新去瘀,

子宫,
补冲任也。
〔集 注 〕李 衫 曰 :
妇人年五十,
则已过七七之期,
任脉虚,

冲脉衰,
天癸竭,
地 道 不 通 时 也 。所 病 下 利 ,
据 本 文 带 下 观 之 ,当
是 崩 淋 下 血 之 病 。盖 血 属 阴 ,阴 虚 故 发 热 ,
暮 亦 属 阴 也 。任主胞
胎,
冲为血海,
二脉皆起于胞宫,
而 出 于 会 阴 ,正 当 少 腹 部 分 ,冲脉
侠脐上行,
故冲任脉虚,
则少腹里急,
有 干 血 亦 令 腹 满 。《内 经 》
云 :任 脉 为 病 ,
女 子 带 下 瘕 聚 是 也 。手 背 为 阳 ,
掌心为阴,
乃手三
阴过脉之处,
阴 虚 ,故 掌 中 烦 热 也 。阳 明 脉 侠 口 环 唇 ,
与冲脉会于
气街,
皆 属 于 带 脉 。《难 经 》云 :
血主濡之。以冲脉血阻不行,

阳明 津 液 衰 少 ,
不能濡润,
故 唇 口 干 燥 。断 以 病 属 带 下 ,
以曾经半
产,
少腹瘀血不去,
则津液不布,
新 血 不 生 ,此 则 唇 口 干 燥 之 所 由
生也。
温经涵方
吴茱萸 三 两 当 归 芎 劳 芍 药 各 二 两 人 参 桂 枝 牡 丹

皮 阿 胶 生 姜 各 二 两 甘 草 二 两 半 夏 半 升 麦 门 冬 (去心)一升
上 十 二 味 ,以 水 一 斗 ,
煮取三升,
分 温 三 服 。亦 主 妇 人 少 腹
寒,
久 不 受 胎 ,兼 取 崩 中 去 血 ,
或 月 水 来 过 多 ,及 至 期 不 来 。
〔集 解 〕李 釤 曰 :
《内经》云 :血 气 虚 者 ,
喜 温 而 恶 寒 ,寒 则 凝

567
中医
樣象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暖 )

淫 不 流 ,温 则 消 而 去 之 。此 汤 名 温 经 ,以 瘀 血 得 温 即 行 也 。方内
皆补养气血之药,
未尝以逐瘀为事,
而瘀血自去者,
此养正邪自消
医宗金鉴卷二十三

之 法 也 。故 妇 人 崩 淋 不 孕 ,
月事不调者,
并主之。
带下经水不利,
少腹满痛,
经一月再见者,
土瓜根散主之。
〔按 〕 “再 ”字 当 是 “不 ”字 ,
若 是 “再 ”字 ,
一月两来,
与上文
不 利 不 合 ,是 传 写 之 讹 。
〔注 〕 此 亦 前 条 在 下 未 多 ,经 候 不 勻 之 证 。带 下 ,
胞中病也。
胞中有宿瘀,
从气分或寒化,
则 为 白 带 ;从 血 分 或 热 化 ,
则为赤带;
从气血寒热错杂之化,
则 为 杂 色 之 带 也 。若 兼 经 水 不 利 ,
少腹满
痛,
乃 有 瘀 血 故 也 。其 经 至 期 不 见 ,
主以土瓜根散者,
土瓜能逐瘀
血,
廑 虫 能 开 血 闭 ,桂 枝 合 芍 药 舒 阳 益 阴 ,
通和营气,
则瘀去血和,
经调带止矣。
土瓜裉散方
土 瓜 根 芍 药 桂 枝 廑 虫 各三分
上 四 味 ,杵 为 散 ,
酒 服 方 寸 匕 ,日三服。
寸□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
大 则 为 芤 ;减 则 为 寒 ,
芤则为虚;寒
虚相搏,
此 名 曰 革 。妇 人 则 半 产 漏 下 ,
旋覆花汤主之。
〔按 〕此 条 详 在 《伤 寒 论 * 辨 脉 法 篇 》,
错 简 在 此 。“旋复花
汤 主 之 ”一 句 ,
亦 必 是 错 简 。半 产 漏 下 ,
则气已下陷,
焉有再 用 旋
复下气之理。
旋覆花涵方
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之。
妇人陷经漏下,
黑不解,
胶姜汤主之。
〔注 〕 陷 经 者 ,
谓 经 血 下 陷 ,即 今 之 漏 下 崩 中 病 也 。 “黑不
解 ”不 成 文 ,
胶姜汤方亦缺。
〔集 注 〕 李 釤 曰 :陷 经 漏 下 ,
谓经脉下陷,
而血漏下不止,

568
中医
輳求 J• 读 丛 书 (
.典 藏 暖

气 不 摄血也。黑 不 解 者 ,
瘀血不去,
则新血不生,
荣 气 腐 败 也 。然
气血喜温恶寒,
用胶姜汤温养气血,
则气盛血充,
推陈致新,
而经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杂病
自调矣。
〔按 〕此 条 文 义 ,
必有缺误,
姑采此注,
以见大意。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
小便微难而不渴,
生 后 者 ,此 为 水 与 血 俱
结在血室也,
大黄甘遂汤主之。
〔注 〕 敦 ,
大 也 。少 腹 ,
胞 之 室 也 。胞 为 血 海 ,
有满大之状,
是 血 蓄 也 。若 小 便 微 难 而 不 渴 者 ,水 亦 蓄 也 。此 病 若 在 生 育 之
后,
则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主 之 大 黄 甘 遂 汤 ,
是水血并攻之
法也。
大黄甘遂涵方
大黄四两甘遂二两阿胶二两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顿服之,
其血当下。
妇人中风七八曰,
续来寒热,
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
此为热入
血室,
其血必结,
故使如疟状,
发作有时,
小柴胡汤主之。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少 阳 篇 》内 ,
不复释。
妇人仿寒发热,
经水适来,
昼曰明了,
暮 则 谵 语 ,如 见 鬼 状 者 ,
此为 热 入 血 室 。治 之 无 犯 胃 气 及 上 二 焦 ,
必自愈。
〔注 〕 详 见 《伤 寒 论 * 少 阳 篇 》内 ,
不复释。
妇人中风,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曰,
热除,
脉迟,

凉 和 ,胸 胁 满 ,
如 结 胸 状 ,谵 语 者 ,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

其实而泻之。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少 阳 篇 》内 ,
不复释。
阳明病,
下 血 ,® 语 者 ,此 为 热 人 血 室 ,
但头汗出,
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泻之,
灘然汗出即愈。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 阳明篇》内 ,
不复释。
妇人 经 水 不 利 下 ,抵 当 汤 主 之 。

569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暖 )

〔注 〕妇 人 经 水 不 利 下 ,
言 经 行 不 通 利 快 畅 下 也 。乃妇人恒
有 之 病 ,不 过 活 瘀 导 气 ,
调和冲任,
足 以 愈 之 。今曰抵当汤主之,
医宗金鉴卷二十:

夫抵当重剂,
文内并无少腹结痛,
大便黑,
小便利,
发狂善忘,
寒热
等证,
恐 药 重 病 轻 ,必 有 残 缺 错 简 ,
读者审之。
抵当■方
7jC蛭 (熬)三 十 个 虻 虫 (熬,
去翅、
足)三 十 枚 桃 仁 (去皮、
尖)二

十 个 大 黄 (酒 浸 )三两
上四味为末,
以水五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妇人经水闭不利,
脏 坚 癖 不 止 ,中 有 干 血 ,
下白物,
矾石丸

〔注 〕 脏 ,
阴 内 也 。不 止 ,
不 去 也 。经 水 闭 而 不 通 。瘀 ,
宿血
也 。阴 中 坚 块 不 去 ,
血 干 凝 也 。下 白 物 ,
化 血 成 带 也 。用 矾 石 丸
坐 药 治 之 。此 方 治 下 白 物 ,
若从湿化者可也,
恐未能攻坚癖干
血也。
〔集 注 〕 尤 怡 曰 :
脏 坚 癖 不 止 者 ,子 脏 干 血 坚 凝 ,
成癖而不去
也 。干 血 不 去 ,
则新血不荣,
而经闭不利矣。由是蓄泄不时,
胞宫
素湿,
所积之血,
与湿化而成白物,
时时自下,
是宜先去其脏之湿。
矾石燥湿水,
杏仁润干血也。
鋼•石丸方
帆 石 (烧)三 分 杏 仁 一 分
上二味,
末之,
炼蜜和丸,
如枣核大,
内脏中,
剧者,
再内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
红蓝花酒主之。
〔注 〕 六 十 二 种 风 无 可 考 。腹 中 血 气 刺 痛 ,
用 红 蓝 花酒通经
行血,
诚要方也。
红蓝花酒方
红蓝花一两
上一味,
以酒一大升,
煎减半,
顿服一半,
未去再服。

570
中医
輪森 * 读 丛 书 (典 藏 钣 )

妇人腹中诸疾痛,
当归芍药散主之。
〔注 〕诸 疾 腹 痛 ,
谓 妇 人 腹 中 诸 种 疾 痛 也 。既 曰 诸 疾 痛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妇人杂病
寒、
热、虚、
实、气、
食 等 邪 ,皆 令 腹 痛 ,岂 能 以 此 一 方 概 治 诸 疾 痛
耶?当归芍药散主之,
必是错简。
当归芍药散方见 妊娠中
妇人腹中 痛 ,小 建 中 汤 主 之 。
〔注 〕 若 因 木 盛 土 衰 ,
中虚急痛者,
用此补虚缓中定痛可也。
小建中 沥方见虚劳中
问曰 :妇 人 病 。饮 食 如 故 ,
烦热不得卧,
而反倚息者,
何也?
师 曰 :此 名 转 胞 ,
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
故 致 此 病 。但利小便则
愈,
宜肾气丸主之。
〔注 〕病 不 在 胃 ,
故 饮 食 如 故 也 。病 在 于 胞 ,故 不 得 溺 也 。
阳气不化,
故 烦 热 也 。水 不 得 下 行 ,
故 倚 息 不 得 卧 也 。名 曰 转 胞 ,
以胞系乖 戾 不 爽 也 ,
故致此病,
但 当 利 小 便 则 愈 。主 之 肾 气 丸 ,

温行下焦阳气,
阳气化则溺出,
诸 病 自 解 矣 。胞 者 乃 谓 尿 胞 ,
非血
胞也。
〔集 注 〕赵 良 曰 :
此方在虚劳中,
治腰痛小便不利,
小便拘
急,
此亦 用 之 何 也 ?盖 因 肾 虚 用 之 也 ,
用此补肾则气化,
气化则水
行 而 愈 矣 。然 转 胞 之 病 ,
岂尽由下焦肾 虚 气 不 化 出 致 耶 ?或中焦
脾虚,
不能散精归于胞,
及上焦肺虚,
不能下输布于胞,
或胎重压
其胞,
或忍溺入房,
皆足成此病,
必求其所因以治之也。
肾气丸方
干地黄 八 两 薯 蓣 四 两 山 茱 萸 四 两 泽 泻 三 两 茯 苓 三 两
牡 丹 皮 三 两 桂 枝 附 子 (炮)各一两
上八味,
末之,
炼蜜和丸,
梧子大,
酒下十五丸,
加至二十五
丸 ,日再服。
〔集 解 〕李 衫 曰 :
方名肾气丸者,
气 属 阳 ,补 肾 中 真 阳 之 气

571
中医
it A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吸 )

也。 内 具 六 味 丸 ,
壮肾水以滋小便之源,
附、桂 益 命 门 火 ,以化膀
胱之气,
则熏蒸津液,
水道以通,
而 小 便 自 利 。此 所 以 不 用 五 苓
医宗金鉴卷二十三

散,
而用肾气丸也。
妇人阴寒,
温中坐药,
蛇床子散主之。
〔注 〕 阴 寒 ,
前阴寒也,
治 以 温 中 坐 药 。蛇 床 子 ,
性 温 热能壮
阳,
故纳之以助阳驱阴也。
〔集 注 〕 沈 明 宗 曰 :
此治阴掣痛,
少 腹 恶 寒 之 方 也 。胞门阳
虚受寒,
现证不一,
非 惟 少 腹 恶 寒 之 一 证 也 。但 寒 从 阴 户 所 受 ,

从表出,
当温其受邪之处,
则病得愈,
故以蛇床子一味,
大热温助
其阳,
纳入阴中,
俾子宫得暖,
邪去而病自愈矣。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仁
上 一 味 末 ,以 白 粉 少 许 ,和 合 相 得 ,如 枣 大 ,绵 裹 内 之 ,自
然温。
少阴脉滑而数者,
阴中即生疮,
阴中蚀疮烂者,
狼牙汤洗之。
〔注 〕 阴 中 ,即 前 阴 也 。生 疮 蚀 烂 ,乃 湿 热 不 洁 而 生 蜃 也 。
用狼牙汤洗之,
以除湿热杀蜃也。狼 牙 非 狼 之 牙 ,
乃狼牙草也,

不得,
以狼毒代之亦可。其 疮 深 ,
洗不 可 及 ,则 用 后 法 也 。
〔集 注 〕李 釤 曰 :
少 阴 属 肾 。阴 中 ,
肾 之 窍 也 。《内经》曰 :

者 阴 气 有 余 。又 云 :
数 则 为 热 。故 阴 中 生 疮 蚀 烂 ,皆 湿 热 所 致 。
狼牙味苦性寒,
寒能胜热,
苦能杀虫,
故主洗之。
狼牙涵方
狼牙四两
上 一 味 ,以 水 四 升 ,
煮取半升,
以绵 缠 筋 如 茧 ,
浸 汤 沥 阴 中 ,曰
四遍。
胃气下泄,
阴吹而正暄,
此 谷 气 之 实也,膏发煎导之。
〔按 〕 “膏 发 煎 导 之 ”之 五 字 ,当 是 衍 文 。 “此 谷 气 之 实 也 ”

572
中医
搞尿 必 读 丛 书 (輿藏版

之 下 ,当有 “长 服 诃 梨 勒 丸 ”之 六 字 。后 阴 下 气 ,
谓之气利,
用诃
梨 勒 散 ;前 阴 下 气 ,
谓之阴吹,
用 诃 梨 勒 丸 。文 义 始 属 ,
药病亦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杂疗方
对 。盖 诃 梨 勒 丸 ,以 诃 梨 勒 固 下 气 之 虚 ,以 厚 朴 、陈 皮 平 谷 气 之
实,
亦 相 允 合 。方 错 简 在 《杂 疗 篇 》内 。下 小 儿 疳 虫 蚀 齿 一 方 ,
杀虫解毒,
或另有小儿门,
或列在杂方内,
今于妇人杂病之末,
亦错简也。
〔注 〕 肾 虚 不 固 ,
则 气 下 泄 。阴 吹 而 正 喧 ,
谓前阴出气有声
也 。此 谷 气 之 实 ,谓 胃 气 实 而 肾 气 虚 也 。 以 诃 黎 勒 丸 ,固下气而
泻谷气
裔 发 煎方见黄疸中
小儿癒虫蚀齿
雄黄葶苈
上二味,
末之,
取 腊 月 猪 脂 熔 ,以 槐 枝 绵 裹 头 ,四 五 枚 ,
点药
珞之。

杂疗方第二十三
邋 五 臟 虛 热 ,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
冬 三 月 加 : 柴 胡 八 分 白 术 八 分 陈 皮 五 分 大 腹 槟 榔 (并
皮、
子者)四 枚 生 姜 五 分 枯 梗 七 分
春 三 月 加 : 枳 实 减 :白术共六味
夏三月加:
生姜三分枳实五分甘草三分共八味.
秋三月加:
陈皮三分共六味
上各叹咀,
分 为 三 贴 ,一 贴 以 水 三 升 ,
煮取二升,
分温三服。
如人行四五里,
进 一 服 。如 四 体 壅 ,
添甘草少许,
每贴分作三小
贴,
每小贴以水一升,
煮取七合,
温 服 ,再 合 滓 为 一 服 ,
重煮,
都成
四月I 。疑非仲景方
〔按 〕 此 方 证 不 属 ,
不释。

573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长臟诃黎勒丸方
诃 黎 勒 陈 皮 厚 朴 各三两
医宗金鉴卷二十三

上 三 味 ,末 之 ,炼 蜜 丸 ,如 桐 子 大 ,酒 饮 服 二 十 丸 ,加 至 三
十丸D
〔按 〕 此 方 当 在 前 篇 “谷 气 之 实 也 ”之 下 。
三物备急丸方
大 黄 一 两 干 姜 一 两 巴丑 (去皮、
心,熬,
外研如脂)一两
上药各须精新,
先 捣 大 黄 、干 姜 为 末 ,
研巴豆内中,
合治一千
杵,
用 为 散 ,蜜 和 丸 ,
亦加密器中贮之,
莫 令 泄 气 。主心腹 诸 卒 暴
百病,
若中恶客忤,
心腹胀满,
卒痛如锥刺,
气急口噤,
停尸卒死
者 ,以 暖 水 苦 酒 服 大 豆 许 三 四 丸 ,
或 不 下 ,捧 头 起 ,
灌令下咽,
须臾
当 差 ;如 未 差 ,
更与三丸,
当腹中鸣,
即吐下,
便 差 ;若 口 噤 ,
亦须折
齿灌之。
〔方 解 〕方 名 备 急 者 ,
以备暴然诸腹满、
腹急痛及中恶客忤、
噤 闭 卒 死 者 也 。若 口 噤 亦 须 折 齿 灌 之 ,
是恐人不急救则死之义,
然不如后人管吹入鼻中之法为良。
〔集 解 〕李 衫 曰 :
人 卒 得 病 欲 死 者 ,皆 感 毒 厉 邪 阴 不 正 之 气
而 然 。三 物 相 须 ,
能荡邪安正,
或吐或下,
使秽气上下分消,
诚足
备一时急需也C
3
治 伤 寒 令 愈 不 复 ,紫石寒食散方
紫 石 英 白 石 英 赤 石 脂 钟 乳 (碓 炼 ) 栝 蒌 根 防 风
桔 梗 文 蛤 鬼 臼 各 十 分 太 乙 余 粮 (烧)十 分 干 姜 附 子 (炮 ,

去皮) 桂 枝 (去皮 )
各四分

上十三味,
杵 为 散 ,酒 服 方 寸 匕 。
〔按 〕方 未 详 ,
不释。
尸 厥 ,脉 动 而 无 气 。 气 闭 不 邇 ,故 静 而 死 也 。 冶方
菖蒲屑内鼻两孔 中 ,吹 之 ;令 人 以 桂 屑 着 舌 下 。

574
中医粆 M :
— 必 读 丛 书 (曲邊^ ) :

〔注 〕形 如 不 病 ,
人有气而脉动失常,
名 曰 行 尸 。卒 死 不 知
人,
无气而脉动如故,
名 曰 尸 厥 。尸 厥 乃 正 气 暴 然 为 邪 气 闭 塞 不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杂疗方
通,
故 静 而 似 死 。用 菖 蒲 内 鼻 ,
桂着舌下,
是通心神启阳气也。
又方
剔取左角发方寸,
烧末,
酒和,
灌 令 入 喉 ,立 起 。
〔方 解 〕 菖 蒲 吹 鼻 ,
桂着舌下,
而不愈者,
则 用 此 法 。是以发
乃血之余,
血 乃 心 所 生 ,用 烧 则 发 其 阳 ,
用 酒 则 行 气 血 。用 本 人
者,
喜一气相通也。
救卒死方
薤捣汁灌鼻中。
〔方 解 〕卒 然 昏 死 ,皆 尸 厥 也 。薤 白 类 蒜 而 小 ,
北人谓之小
根菜,
南 人 谓 之 钓 乔 是 也 。其 味 极 辛 ,
捣汁灌鼻,
亦通窍取嚏之
意也D
又方
雄 鸡 冠 割 取 血 ,管 吹 内 鼻 中 。
猪脂如鸡子大,
苦 酒 一 升 ,煮 沸 灌 喉 中 。
鸡肝及血涂面上,
以灰围四旁,
立起。
大 豆 二 七 粒 ,以 鸡 子 白 并 酒 和 ,
尽以吞之。
〔方 解 〕 雄 鸡 冠 血 及 肝 、
卵白、
猪 脂 、大 豆 、
酒 、醋 等 物 ,
无非
用 阳 物 以 胜 阴 祟 也 。管 吹 内 鼻 中 ,
谓 将 鸡 冠 血 或 合 热 酒 ,含 在 不
病人口内,
以苇管或笔管 插 入 病 人 鼻 孔 中 ,
使气连药吹之,
其药自
能下咽,
气通噤自开也。
救卒死而壮热者方
矾石半斤,
以水一斗半煮消,
以渍脚,
令没踝。
〔注 〕厥 而 身 壮 热 者 ,阳 厥 腑 病 也 ,外 以 矾 水 浸 脚 ,
盖以厥起
于下,
而收摄阳气也。
〔集 注 〕程 林 曰 :厥 阳 独 行 ,
故 卒 死 而 壮 热 。岐 伯 曰 :
血之与

575
中医
輪康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气,
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厥 则 暴 死 。矾 石 ,
收 摄 药 也 ,以 之 浸 足 ,

收敛其厥逆之气。
医宗金鉴卷二十三

救 卒 死 而 目 _ 蓍方
骑 牛 临 面 ,捣 薤 汁 灌 耳 中 ,
吹 皂 荚 鼻 中 ,立 效 。
救卒死而张□反折者方
灸手足两爪后,
十四壮了,
饮 以 五 毒 诸 膏 散 。(有巴豆者 )
〔注 〕卒 死 张 口 反 折 者 ,
用灸以通阳气,
但饮以五毒诸膏方。
救 卒 死 而 四 肢 不 收 、失便者方
马 屎 一 升 ,水 三 斗 ,
煮 取 二 斗 ,以 洗 之 ;
又 取 牛 洞 (稀 粪 也 )一
升,
温 酒 灌 口 中 ;灸 心 下 一 寸 、
脐上三寸、
脐下四寸,
各一百壮差。
〔注 〕 尸 厥 目 闭 ,口 张 失 便 ,反 张 ,四 肢 不 收 ,阴 厥 脏 病 也 。
有如是之证者,
用 骑 牛 临 面 之 法 ,正 所 以 厌 邪 也 。薤 汁 灌 耳 ,
皂角
吹 鼻 ,皆 通 其 诸 窍 ,
而 闭 塞 者 可 通 也 。灸 手 足 甲 后 ,以通外阳法
也 。马 屎 取 吐 之 法 。灸 中 脘 、
关元,
以 通 内 阳之法也。
救 小 儿 卒 死 而 吐 利 ,不知是何病方
狗屎一丸,
绞取汁,
灌 之 。无 湿 者 ,
水煮干者取汁。
〔方 解 〕凡 屎 皆 发 阳 气 ,
用狗屎亦取发阳气也。
救 卒 死 、客 忤 死 ,还魂涵主之方
麻 黄 (去节)三 两 杏 仁 (去皮、
尖)七 十 个 甘 草 (炙)一两

上三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分令咽之,通 治 诸 感 忤 。
〔注 〕 中 恶 客 忤 ,
便闭里实者,
仲 景 用 备 急 丸 ,可 知 无 汗 表 实
者,
不当用备急丸通里,
当用还 魂 汤 以 通 表 也 。通 里 者 ,
抑诸阴气
也 ;通 表 者 ,
扶 诸 阳 气 也 。昧 者 不 知 ,以 麻 黄 为 入 太 阳 发 汗 之 药 ,
抑知不温覆取汗,
则 为 入 太 阴 通 阳 之 药 也 。阳 气 通 动 ,
魂可还矣。
又方
韭根一 把 乌 梅 二 七 个 吴 茱 萸 (炒)半升
上三味,
以水一斗煮之以病人栉内中三沸,
栉浮者生,
沉者

576
临處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死,
煮取三升,
去滓,
分饮之。
〔方 解 〕韭 根 、
吴 茱 萸 、乌 梅 之 治 ,亦 收 阳 气 法 也 。浮 为 阳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杂疗方
沉为阴,
阳生阴死义也。
救自缢死,
旦至暮虽已冷,
必可治•,
暮至旦,
小 难 也 。恐此当
言 分气盛故也。然 夏 时 夜 短 于 昼 ,
又热,
犹 应 可 治 。又云:心下若
微 温 者 ,一曰以上犹可治之方
徐徐抱解,
不 得 截 绳 。上 下 安 被 卧 之 ,
一人以脚踏其两肩,

少挽其发,
常 弦 弦 勿 纵 之 ;一 人 以 手 按 揉 胸 上 ,
数 动 之 ;一 人 摩 捋
臂胫屈 伸 之 。若 已 僵 ,但 渐 渐 强 屈 之 ,
并 按 其 腹 。如 此 一 炊 顷 ,

从□出,
呼吸,
眼 幵 ,而 犹 引 按 莫 置 ,
亦 勿 苦 劳 之 。须 臾 ,
可少桂汤
及 粥 清 含 之 ,令 濡 喉 ,
渐 渐 能 咽 。及 稍 止 ,
更令两人,
以两管吹其
两 耳 朵 。此 法 最 善 ,
无不活者。
〔注 〕 旦 至 暮 ,
阳 气 有 余 ,阳 主 生 ,
故 虽 已 冷 必 可 治 也 。暮至
旦,
阴气有余,
阴主死,
故 稍 难 也 。 自缢之人,
必可治者,
恐此当有
言语忿争,
气盛不散,
故 可 治 也 。暮 至 旦 ,固 难 治 ;然 遇 夏 时 夜 短
于昼,
又热,
皆阳气有余,
犹 应 可 治 。又 云 :心 下 若 微 温 者 ,虽一日
以上,
犹 可 治 之 。观 此 谆 谆 告 切 ,
仲景仁心,
惟恐人 畏 其 繁 琐 而 不
治 也 。此 法 尝 试 之 ,
十全八九,
始 知 言 果 不 谬 。弦 弦 ,
犹言紧紧
也 。揉 胸 按 腹 ,
摩臂胫屈伸之,
皆引导其 气 之 法 也 。
凡中暍死,
不可使得冷,
得 冷 便 死 。疗之方
屈草带绕暍人脐,
使三两人溺其中,
令 温 。亦 可 用 热 泥 和 屈
草,
亦可扣瓦碗底,
按 及 车 缸 ,以 着 暍 人 ,
取 令 溺 须 得 流 去 。此谓
道 路 穷 ,卒 无 汤 ,
当 令 溺 其 中 。欲 使 多 人 溺 ,取 令 温 ,
若汤便可与
之 ,不 可 泥 及 车 缸 ,
恐 此 物 冷 。暍 既 在 夏 月 ,
得 热 泥 土 、暖 车 缸 ,

可用也。
〔注 〕 中 暑 卒 死 之 人 ,
不可置放阴凉之处,
恐其闭热在内,

被冻之人,
不可沃以热汤,
恐 其 闭 寒 在 内 ,反 为 大 害 也 。

577
中医
輪咸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摄 )

救■死方
取灶中灰二石余,
以埋人从头至足,
水 出 七 孔 即 活 。尝 试 蠛
医宗金鉴卷二十二

子落水而死者,
用灶灰埋之自活。
〔集 解 〕李 衫 曰 :灶 灰 得 火 土 相 生 之 气 ,以 埋 人 则 外 温 卫 气 ,
而内渗水湿,
故能使水出七孔而活。
治坠马及一切筋骨擾方
浸汤成汁)一 两 到 _ 帛 (烧灰 )如 手 大 WL发 (烧灰用)如
大 黄 (切 ,
鸡 子 大 久 用 炊 单 布 (烧 灰 )一 尺 败 蒲 一 握 三 寸 桃 仁 (去皮、尖,
熬)四 十 九 个 甘 草 (炙,
剑)如中指节
上 七 味 ,以 童 子 小 便 ,
量多少,
煎 汤 成 ,内 酒 一 大 盡 ,次下大
黄,
去滓,
分 温 三 服 。先 判 败 蒲 席 半 领 ,
煎汤浴,
衣被盖覆,
斯须通
利数行,
痛 处 立 差 。利 及 浴 水 赤 ,
勿 怪 ,8卩瘀血也。
〔注 〕 外 浴 以 散 其 瘀 ,
内服以下其瘀,斯两得之矣。
〔集 注 〕徐 彬 曰 :从 高 坠 下 ,
法 当 救 损 伤 筋 骨 为 主 。然 顿 跌
之势,
内外之血必无不瘀,
瘀不去,
则气不行,
气不行,
则伤不愈,
故以桃仁、
大黄,
逐瘀为主,
绯帛红花之余,
乱发血之余,
合童便以
消 瘀 血 。汤 浴 能 活 周 身 气 血 ,
然筋骨瘀血必有热气滞郁,
故以炊
单布受气最多而易消者,
以散滞通气,
从 其 类 也 。加 少 炙 甘 草 ,

中以和诸药也。

578
《金匮要略》二 十 四 、
二十五两门,
原列在卷末,
其文似后人
补人,
注家或注、
或删,
但传世已久,
难 以 削 去 。兹 仍 附 原 文 ,
另为
一篇,
以存参考云。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凡饮食滋味,
以养于身,
食之有妨,
反 能 为 害 。自非服药炼
液,
焉能不饮食乎?切见 时 人 不 闲 调 摄 ,
疾疢竞起,
若不因食而
生,
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
有与病相宜,
有与身为
害 。若 得宜,则益体,
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例 皆 难 疗 。凡煮药饮
汁,
以解毒者,
虽云救急,
不可热饮,
诸毒病得热更甚,
宜冷饮之。
肝病禁辛,
心病禁咸,
脾病禁酸,
肺病禁苦,
肾病禁甘。
〔注 〕此 言 五 脏 有 病 ,
而禁之以五味,
何 也 ?肝 木 病 若 与 之
以辛,
辛助肺气,
恐克肝也,
故 肝 病 则 禁 辛 。心 火 病 若 与 之 以 咸 ,
咸能益水,
恐水克火也,
故心病则禁咸。脾 土 病 若 与 之 以 酸 ,
酸味
属肝,
恐木克土也,
故 脾 病 则 禁 酸 。肺 金 病 若 与 之 以 苦 ,
苦味属
火,
恐克金也,
故肺病则禁苦。肾水病若与之以甘,
甘能补脾,

主 克 水 ,故肾病则禁甘 D
舂不食肝,
夏不食心,
秋不食肺,
冬不食肾,
四 季 不 食 脾 。辨
曰 :舂 不 食 肝 者 ,
为肝气旺,
脾气败,
若食肝则又补肝,
脾气败尤
甚,
不可救。又 肝 旺 之 时 ,
不可死气入肝,
恐 伤 魂 也 。若非旺时,
即虚,
以肝补之,
佳 。余脏准此。

579
中医
輪旅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叛 )

〔注 〕 此 言 四 时 有 宜 食 ,
有 不 宜 食 者 。如 春 为 肝 旺 ,
则脾弱,
故宜食脾,
而不宜食肝,
若食肝,
则肝益旺,
而脾更弱,
故曰:
不可
救 。又 云 :肝 旺 之 时 ,
不可以死气入肝,
g 卩《内经》毋 伐 天 和 之 意 。
若伐天和,
则伤肝,
肝主魂,
恐 复 伤 魂 也 。若 非 旺 时 ,
即 虚 ,虚则以
肝补肝,
故谓之佳,
余脏准此。
凡肝 脏 自 不 可 轻 啖 ,自 死 者 弥 甚 。
〔注 〕谓 诸 畜 兽 临 杀 之 时 ,
必有所惊,
肝有所忿,
食之倶不
利,
故曰:
不 可 轻 啖 。如 兽 自 死 者 ,
必中毒而死,
更不可食也。
凡 心 皆 为 神 识 所 舍 ,勿 食 之 ,
使人来 生 复 其 对 报 矣 。
〔注 〕人 与 物 虽 别 ,而 贪 生 畏 死 之 心 则 一 也 ,惟 其 心 为 神 识
所舍,
故曰:
勿食之。
凡肉及肝落地不着尘土者,
不可食之。
猪肉落水浮者,
不可食。
诸肉不干,
火炙而动,
见水自动者,
不可食之。
六畜肉,
热血不断者,
不可食之。
诸五脏及鱼,
投地尘土不污者,
不可食之。
〔注 〕 以 上 五 条 ,
皆怪异非常,
必不可食之。
诸肉及鱼,
若狗不食,
鸟不啄者,
不可食之。
〔注 〕 凡 禽 兽 不 食 之 肉 ,
必 有 毒 5不 可 食 之 。
肉中有如朱点者,
不可食之。
〔注 〕朱 点 ,
恶 血 所 聚 。此 色 恶 不 食 也 。
父母及本身所属之相,
不可食 ,食 之 令 人 神 魂 不 安 。
〔注 〕此 为 仁 人 孝 子 之 心 也 。
食 肥 肉 及 热 羹 ,不 可 饮 冷 水 。
〔注 〕 食 肥 肉 热 羹 后 ,
继饮冷水,
冷热相搏,
腻膈不行,
不腹
痛吐利,
必成痞变积,
慎之慎之。
秽饭、
馁肉、
奧鱼,
食之皆伤人。
中医 临 參
-^i ,

必 渎 丛 书 (輿 藏 钣 )

〔注 〕 言 败 腐 之 物 ,
皆 不 宜食也。
自死禽兽□闭者,
不可食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注 〕凡 自 死 之 物 ,
其 肉 皆 有 毒 ,口 闭 则 毒 不 得 外 泄 ,
切不
可食。
六畜自死,
皆疫死,
则有毒,
不可食之。
〔注 〕疫 毒 能 死 六 畜 ,其 肉 必 有 疫 毒 ,
故不可食。
兽 自 死 ,北 首 及 伏 地 者 ,
食之杀人。
〔注 〕凡 兽 北 向 自 死 ,
及死不僵而伏地者,
食之多杀人。
食生肉饱,
饮乳,
变白虫。
〔注 〕食 生 肉 饱 ,
即饮乳酪,
则成湿热,
必变生白虫。
疫 死 牛 肉 ,食 之 令 病 洞 下 ,
亦 致 坚 积 ,宜 利 药 下 之 。
〔注 〕疫 死 牛 肉 ,
有毒不可食,
食之若洞泻,
为其毒自下,

致坚积,
宜下药利之。
腩藏米瓮中有毒,
及经夏食之,
发肾病。
〔注 〕 脯 肉 藏 米 瓮 中 ,
受湿热郁蒸之气,
及经夏已腐者,
食之
腐气入肾,
故发肾疾。
治自死六畜肉中霉
用 黄 柏 捣 屑 ,取 方 寸 匕 服 。
〔注 〕六 畜 自 死 ,肉 中 有 毒 ,中 其 毒 者 ,以 此 方 服 之 ,苦 能 解
毒也。
治食郁肉漏臟中毒方
烧 犬 屎 ,酒 服 方 寸 匕 。每 服 人 乳 汁 亦 良 。饮 生 韭 汁 三 升
亦得。
〔注 〕郁 肉 ,
密 藏 经 宿 之 肉 也 。漏 脯 ,
经 漏 水 之 脯 也 。食 之
中毒,
以烧犬屎、
人乳汁、
生韭汁,
量其轻重而解之。
冶黍米中藏干薩食之中霉方
大豆浓煮汁饮之,
数升即解,
亦治狸肉、
漏脯等毒。

581
中医
輪 康
必 读 丛 书 (與藏毅

〔注 〕 同 上 郁 肉 。大 豆 汁 亦 能 解 毒 。
治食生肉 I中毒方
医宗金鉴卷二十四

掘地深三尺,
取其下土三升,
以水五升,
煮 数 沸 ,澄 清 汁 ,
饮一
升即愈。
〔注 〕地 浆 能 解 诸 毒 ,
掘得黄土有泉渗出,
谓 之 地 浆 。三 尺 ,
大概言也,
未见黄土,
皆秽土,
得黄土乃可取用。
治食六畜鸟善肝中毒方
水 浸 豆 豉 ,绞 取 汁 ,
服数升愈。
〔注 〕食 禽 肉 兽 肝 ,
中毒在胃,
故用豆豉涌吐其毒。
马脚无夜目艮者,
不 可 食 之 〇(夜眼一名附蝉尸)
〔注 〕 凡 马 皆 有 夜 眼 ,
若无者其形异,
故勿食之。
食酸马肉,
不饮酒,
则杀人。
〔注 〕 马 肉 味 酸 有 毒 ,
故饮酒以解之。
马肉不可热食,
伤人心。
〔注 〕 马 属 火 ,
肉 热 火 甚 ,恐 伤 心 ,
当冷食之。
马鞍下肉,
食之杀人。
〔注 〕鞍 下 肉 ,
久经汗溃,
有毒,
食之杀人。
白马黑头者,
不可食之。
〔注 〕 《食 疗 》云 :食 之 令 人 癫 。
白马臂蹄者,
不可食之。
〔注 〕 白 马 青 蹄 ,
骑之不利,
人食之必取害,
故不可食。
马肉、
纯肉共食,
醉 饱 卧 ,大 忌 。
〔注 〕 马 肉 属 火 ,
独 肉 属 水 ,共 食 已 属 不 和 ,
若醉饱即卧,

伤脾气,
故 曰 :大 忌 。
驴、
马肉合猪肉食之,
成霍乱。
〔注 〕诸 肉 杂 食 ,
恐难消化,
乱于肠胃,
故成霍乱。
马肝及毛,
不可妄食,
中毒害人。

582
中医
犒束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版 )

〔注 〕 《汉 史 》云 :文 成 食 马 肝 而 死 。故 曰 :
不 可 妄 食 。恐中
其毒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治 马 肝 毒中人 未死方 (马肝一名悬缝)
雄鼠屎二七粒,
末 之 ,水 和 服 ,日再服。
〔注 〕 马 食 鼠 屎 则 腹 胀 ,是 鼠 能 制 马 也 ,
故 中 马 肝 毒 ,以此
解之。
又方
人垢,
取方寸匕,
服之佳。
〔注 〕人 垢 ,
即 人 头 垢 也 。用 方 寸 匕 ,酒 化 下 ,
得吐为佳。
治马肉I中毒欲死方
香豉二两杏仁三两
上二味,
蒸一食顷,
熟 杵 之 服 ,日再服。
〔方 解 〕 日 华 子 云 :黑 豆 调 中 下 气 ,
治牛马瘟毒,
杏仁下气,
气下则毒亦解矣。
又方
煮芦根汁饮之良。
〔方 解 〕芦 根 味 甘 性 寒 ,
解诸肉毒。
疫 死 牛 ,或 目 赤 ,
或黄,
食之大忌。
〔注 〕 牛 疫 死 ,目或赤或黄,
疫毒甚也,
大忌食之。
牛肉共猪肉食之,
必作寸白虫。
〔注 〕 牛 肉 共 猪 肉 食 之 ,
脾胃湿热者,
能 生 寸 白 虫 。当 戒 之 。
青牛肠不可合 犬 肉 食 之 。
牛肺从三月至五月,
其中有虫如马尾,
割去勿食,
食之损人。
〔注 〕 凡 牛 肠 、
肺,值三月至五月,
湿热交蒸之时,
必生其虫,
戒勿食之。
牛 羊 猪 肉 ,皆 不 得 以 楮 木 、
桑木蒸炙,
食之令人腹内生虫。
〔注 〕古 人 炼 药 多 用 桑 柴 火 ,
楮实子能健脾消水,
楮木亦可

583
.中医
必读丛书(
1
烧用,
何 以 蒸 炙 诸 肉 食 之 即 生 虫 乎 ?其 或 物 性 相 反 也 。
瞵蛇牛肉有毒,
食之杀人,
不可食。
医宗金鉴卷二十四

〔注 〕 唤 蛇 牛何以识认?惟 毛 发 向 后 顺 者 是 也 。
治畷蛇牛肉 I食之欲死方
饮 人 乳 汁 一 升 ,立 愈 。
以泔水洗头,
饮一升愈。
牛肚细切,
水一斗,
煮 取 一 升 ,暖 饮 之 ,
大汗出愈。
〔注 〕 人 乳 能 解 马 肝 、
牛肉之毒,
用 头 垢 吐 其 毒 而 愈 ,用牛肚
不甚善。
治食牛肉I中毒方
甘草煮汁,
饮之即愈。
〔方 解 〕 甘 草 味 甘 ,
能解百毒。
羊肉,
其有宿热者,
不可食之。
〔注 〕羊 肉 性 热 ,
若其人有素热者,
忌食之。
羊肉不可共生鱼,
酪,食之害人。
〔注 〕羊 肉 热 ,与 生 鱼 、
酪乳 共 食 ,必 不 益 人 也 。
羊蹄甲中有珠子白者,
名羊悬筋,
食之令人癫。
〔按 〕此 义 未 详 。
白羊黑头,
食其脑作肠痈。
〔注 〕诸 脑 有 毒 ,
惟此羊脑食之作肠痈。
羊肝共生椒食之,
破人五脏。
〔注 〕羊 肝 、
生椒皆属于火,
共食恐损伤人五脏也。
猪肉共羊肝和食之,
令人心闷。
〔注 〕 猪 肉 滞 ,
羊肝腻,
共食则气滞而心闷矣。
猪肉以生胡荽同食,
烂人脐。
〔注 〕胡 荽 与 猪 肉 不 可 同 食 ,
不可多者,
恐 动 风 疾 。云烂人
脐,
此义未详。

584
中医 輪 沭
必 读 丛 书 (典藏版

猪脂不可合梅子食之。
〔注 〕猪 脂 滑 利 ,
梅子酸淫,
性相反也,
故不可合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猪肉合葵,
食之少气。
〔按 〕此 义 未 详 。
鹿 肉 不 可 合 蒲 白 作 羹 ,食 之 发 恶 疮 。
〔注 〕鹿 肉 性 温 ,
九月至正月堪食,
他 月 食 之 ,则 冷 痛 。如和
蒲 作 羹 食 之 ,发 恶 疮 ,
此义未详。
麋脂及梅李子,
若孕妇食之,
令子青盲,
男子伤精。
〔集 注 〕李 釤 曰 :
人目以阴为体,
以 阳 为 用 。麋 ,
阴 兽 也 。梅
及李味酸苦,
亦 属 阴 类 。孕 妇 三 物 合 食 ,
则 阴 气 太 盛 ,阳 气 绝 少 ,
故 令 子 青 盲 也 。男 子 精 气 宜 温 暖 ,
阴 盛 则 精 寒 。《本 草 》云:麋脂
令阴痿。
〔按 〕 麋 蹄 下 有 二 窍 ,
为 夜 目 。《淮 南 子 》云••孕妇见麋而生
子 四 目 。今 三 物 合 食 ,
令子青盲,
皆物类相感,
胎教慎之。
獐肉不可合鰕,
及生菜、
梅、李果,
食之伤人。
〔注 〕獐 肉 性 温 ,八 月 至 十 一 月 食 之 胜 羊 肉 。余 月 食 之 动
气 。鰕 能 动 风 ,
生菜、
梅、李动痰,
合食之皆令人病。
白犬自死不出舌者,
食之害人。
〔注 〕 凡 犬 死 必 吐 舌 ,
惟中毒而死,
其舌不吐,
毒在内也,

食之害人。
痼疾人不可 食 熊 肉 ,令 终 身 不 愈 。
〔注 〕 人 有 痼 疾 ,不 可 食 熊 肉 ,因 熊 性 猛 悍 ,食 之 痼 疾 永
不除。
食 狗 鼠 余 ,令 人 发 瘿 疮 。
〔注 〕狗 鼠 食 物 有 余 存 者 ,其 物 必 有 涎 滴 ,
因 涎 有 毒 ,人 若 食
此物,
必发痿疮。
治食 犬 _ 不 ■ ,心 下 坚 ,或 腹 胀 、 〇干 大 渴 ,心 急 发 热 ,

585
.中医
撝 束
必 改 丛 书 (典 藏 版 )

芟 语 ® 狂 ,或 賙 下 。 方 :
杏 仁 (合皮熟研用)一升
医宗金鉴卷二十四

以沸汤三升,
和取汁,
分三服,
利下肉片大验。
〔方 解 〕此 以 相 畏 相 制 之 义 也 ,
犬肉畏杏仁,
故用此而诸证
悉除矣。
妇人妊娠,
不可食兔肉及鳖、
鸡、鸭,
令子无声音。
〔注 〕 妊 娠 食 兔 肉 ,
令 子 缺 唇 ;食 鳖 肉 ,
令 子 短 项 ;食 羊 犬 ,

子 多 热 ;食 鸡 鸭 ,
令 子 无 声 音 。此 数 者 ,
妊妇皆不当食也。
兔肉不 可 合 白 鸡 肉 食 之 ,令 人 面 发 黄 。
〔注 〕兔 肉 酸 寒 ,
多 食 损 元 气 ,绝 血 脉 ,
令 人 萎 黄 。 白鸡虽得
庚金太白之象,
实属风木,
能 助 肝 火 。二 物 合 食 ,
动脾气而发黄,
故不可合食。
兔 肉 着 干 姜 ,食 之 成 霍 乱 。
〔注 〕兔 肉 酸 寒 ,
阴性也,
干 姜 辛 热 ,阳 性 也 ,
性 味 相 反 ,同食
者必成霍乱。
凡 鸟 自 死 ,□ 不 闭 ,
翅不合者,
不可食之。
〔注 〕诸 鸟 自 死 ,
必闭口敛翅,
若 开 口 张 翅 ,恐 有 毒 ,
不可食。
诸 禽 肉 ,肝 青 者 ,
食之杀人。
〔注 〕肝 青 者 ,
被毒所伤,
若食之必杀人。
鸡 有六翮四距者,
不 可 食 之 。 (距,
鸡脚爪也)

〔注 〕形 有 怪 异 者 ,
有毒,
故不可食。
乌鸡白头者,
不可食之。
〔注 〕 色 有 不 相 合 者 ,
有毒,
不可食。
鸡不可合葫蒜,
食之滞气。
〔注 〕鸡 蒜 同 食 ,
能动风动痰,
风痰发动,
故气滞。
山鸡不可合鸟 善 肉 食 之 。
〔注 〕 山 鸡 食 虫 蚁 有 毒 ,
与鸟兽肉相反,
故戒合食。

586
中医 临 旅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钣 )

雉肉久食,
令人瘦。
〔注 〕雉 肉 小 毒 ,
发疮疥生诸虫,
以此则令人瘦。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鸭卵 不 可 合 鳖 肉 食 之 。
〔注 〕 二 物 性 寒 发 冷 气 ,
不可合食。
雀肉不可合李子食之。
〔注 〕雀 肉 性 暖 大 温 ,李 子 性 寒 味 酸 ,
温得寒酸而滞气,
故不
可合食。
妇人妊娠,
食雀肉饮酒,
令子淫乱无耻。
〔注 〕雀 之 性 淫 ,
酒能乱性,
妊娠当戒食之,
古慎胎教也。
燕肉勿食,
入水为蛟龙所啖。
〔注 〕蚊 龙 嗜 燕 ,
人食燕者,
不 可 入 水 。雷 公 曰 :
海竭江枯,
投 游 波 而 立 泛 。 以 蚊 龙 嗜燕故也。凡 渡 江 海 者 ,
切不可食燕肉。
鸟 兽 有 中 毒 箭 死 舂 ,其 肉 有 毒 。 解之方
大 豆 煮 汁 ,及 盐 汁 ,
服之解。
〔方 解 〕箭 伤 有 毒 ,
凡 鸟 兽 被 箭 死 者 ,肉 毒 ,
人 食 之 ,先 服 盐
汁,
次 服 豆 汁 ,解 不 及 者 死 。
鱼头正白如连珠至脊上,
食之杀人。
鱼头中无腮者,
不 可 食 之 ,杀 人 。
鱼无肠胆者,
不可食之,
三年阴不起,
女子绝生。
鱼头似有角者,
不可食之。
鱼目合者,
不可食之。
〔注 〕 以 上 皆 怪 异 之 形 色 ,
必有毒也。
六甲曰勿食鳞甲之物。
〔注 〕六 甲 值 日 ,
食鳞甲物犯其所忌,
故曰勿食。
鱼不可合鸡肉食之。
〔注 〕 鱼 属 火 ,
善 动 ;鸡 属 木 ,
生 风 。风 火 相 煽 ,
故勿合食。
鱼 不 得 合鸬鹚肉食之。

587
..申 医
輪處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跋 )

〔注 〕 鸬 鹚 嗜 鱼 ,
凡物相制相犯者,
皆不可 合 食 。
鲤 鱼 鮮 不 可 合 小 豆 瞿 食 之 ,鱼 子 不 可 合 猪 肝 食 之 ,
害 人 。 (小
医宗金鉴卷二十四

豆藿即小豆叶也)
鲤鱼不可合犬肉食之。
鲫鱼不可合猴、
雉肉食之。
鳗鱼合鹿肉生食,
令人筋甲缩。
青鱼鮮不 可 合 胡 荽 及 生 葵 并 麦 酱 食 。
鳅鳝不可合白犬血食之。
〔注 〕 以 上 六 条 ,
皆 能 助 热 动风,合食俱不宜。
龟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
〔注 〕龟 多 神 灵 ,
不可轻食,
若酒果合食,
更非所宜也。
鳖目凹陷者,
及腹下有王字形者,
不 可 食 之 。其 肉 不 得 合 鸡 、
鸭食之。
〔注 〕 鳖 无 耳 ,
以 目 为 听 ,目 凹 陷 ,
及 腹 有 王 字 形 者 ,皆 有 毒 ,
慎 之 。性 与 鸡 鸭 相 反 ,
故不可合食。
龟、
鳖肉不可合苋菜食之。
〔注 〕龟鳌.皆与苋菜相反,
若合食之,
必成鳖瘕。
鰕无须及腹下通黑,
煮之反白者,
不可食之。
〔注 〕无 须 腹 黑 反 白 者 ,
怪异之鰕也,
故不可食。
食 脍 饮 乳 酪 ,令 人 腹 中 生 虫 为 瘕 。
〔注 〕脍 乃 牛 、
羊、鱼 之 腥 ,聂 而 切 之 为 脍 ,
乳酪酸寒,
与脍同
食则生虫为瘕,
故戒合食。
脍 食 在 胃 不 化 ,吐 不 出 ,遮 下 除 之 ,久成癥病。 治之方
橘皮一两大黄二两朴硝二两
上三味,
以水一大升,
煮至小升,
顿服即消。
〔方 解 〕橘 皮 解 鱼 毒 ,
得硝、
黄使下从大便而出也。
食 脍 多 ,不 1肖,结为癥病。 治之方

588
中医
f轉
必 渎 丛 书 (典 藏 板 )

马鞭草
上一味,
捣 汁 饮 之 。或 以 姜 叶 汁 饮 之 一 升 亦 消 ,
又可服吐药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吐之。
〔方 解 〕 马 鞭 草 主 治 癥 癖 血 瘕 ,
破 血 杀 虫 。姜 叶 解 毒 ,皆可
用之。
食 鱼 后 食 毒 两 种 烦 乱 ,治之方
橘皮浓煎汁,
服之即解。
〔方 解 〕橘 皮 味 苦 辛 温 ,
下气通神,
故能解毒。
食 _鱼 申 毒 方
芦根煮汁,
服之即解。
〔方 解 〕 餱 銕 即 河 豚 鱼 ,味 美 。其 腹 艘 ,呼 为 西 施 乳 。头无
腮,
身无鳞,
其 肝 毒 ,血 杀 人 ,
脂令舌麻,
子令腹胀,
眼令目花,
惟芦
根 汁 能解之。
蟹目相向,
足 斑 ,目 赤 者 ,
不可食之。
〔注 〕蟹 目 相 背 ,
若目相向,
足斑目赤者,
有毒,
故戒勿食。
食蟹中毒治之方
紫 苏 煮 汁 饮 之 三 升 。紫 苏 子 捣 汁 饮 之 亦 良 。冬 瓜 汁 饮 三 升 ,
食冬瓜亦可。
〔方 解 〕 紫 苏 、
冬瓜,
倶能解蟹毒,
故用之。
凡鱷未遇霜多毒,
其熟者乃可食之。
〔注 〕蟹 未 经 霜 有 毒 ,
不可生食,
经霜则毒无。
蜘蛛落食中,
有毒,
勿食之。
〔注 〕 蜘 蛛 有 毒 ,
凡落食上不可食,
有毒故也。
凡蜂蝇虫賊等多集食上,
食之致瘘。
〔注 〕 虫 类 有 毒 ,
凡虫集食上者,
食之则致瘘。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内经》曰 :
天 食 人 以 五 气 ,地 食 人 以 五 味 。果 实 菜 谷 皆 地 产

589
也 。又 云 :五 谷 为 养 ,
五果为助,
五菜为充,
是以草实曰蒇,木实曰
果 。礼 云 :枣 曰 新 之 ,
栗曰撰之,
桃曰胆之,
祖梨曰攒之,
则治果实
医宗金鉴卷二十四

有 法 矣 。烹 葵 断 壶 ,
纪 乎 豳 风 ;芥 酱 笔 羹 ,以 养 父 母 ,
则用五菜有
道 矣 。牛 宜 狳 ,
羊 宜 黍 ,豕 宜 稷 ,
犬宜粱,
雁宜麦,
则配五谷有方。
然其物有不宜常食者,
有 不 宜 食 者 。经 云 :阴 之 所 生 ,
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
伤 在 五 味 。人安可不知其 所 禁 忌 乎 ?
果子生食,
生疮。
〔注 〕果 生 之 性 ,多 湿 多 热 而 有 毒 ,
或生食之,
故令生疮,

胀作泄。
果子落地经宿,
虫 賊 食 之 者 ,人 大 忌 食 之 。
〔注 〕 凡 果 落 地 ,隔 夜 尚 不 可 食 ,
而 况 虫 蚁 食 者 乎 ?见 之 者
切不可食。
生 米 停 留 多 曰 ,有 损 处 ,
食之伤人。
〔注 〕 凡 食 之 物 停 留 多 日 ,
或隔夜者,
若 有 损 处 ,即虫鼠所啮
之余,
皆 有 毒伤人。
桃 子 多 食 ,令 人 热 ,
仍 不 得 入 水 浴 ,令人病寒热淋沥病。
〔注 〕桃 味 甘 酸 性 热 ,
若多食者,
令 人 热 。入水浴者,则湿与
热相抟,
不得宣散,
故 令 人 外 寒 热 ,内 成 瘾 症 也 。
杏、
酪不熟,
伤 人 〇(—云杀人)
〔注 〕 杏 味 酸 苦 有 毒 ,
酪酿未熟,
若食之,
恐害人也。
梅多食,
坏人齿。
〔注 〕 梅 味 苦 酸 ,
若多食者,
令 人 齿 损 。齿 者 骨 之 余 也 ,因肾
主液而合骨,
故伤齿。
李不可多食,
令人腹胀。
〔注 〕李 味 酸 涩 ,
若多食,
则 中 气 不 舒 ,故 令 人 腹 胀 。
林檎不可多食,
令人百脉弱。
〔注 〕 林 檎 味 酸 涅 ,
多食则令百脉不得宣,
故脉弱。

590
中医
輪 尿

橘、
柚多食,
令人口爽,
不知五味。
〔注 〕 《尚书》注 :
小曰橘、
大 曰 柚 。二 者 其 味 皆 酸 而 性 寒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过食,
则口虽爽而五味不知焉。
梨不可多食,
令 人 寒 中 。金 疮 、
产妇亦不宜食。
〔注 〕梨 味 甘 酸 性 寒 ,若 过 食 则 令 人 中 焦 寒 ,
金疮、
产妇更宜
戒之。
樱桃、
杏 ,多 食 伤 筋 骨 。
〔注 〕櫻 桃 、
杏味酸性寒,
若 过 食 则 伤 筋 骨 。《内经》云 :
酸则
伤 筋 。寒 主 伤 肾 ,
故伤筋骨。
安石榴不可多食,
损人肺。
〔注 〕安 石 榴 味 酸 涅 ,
酸 涅 则 气 滞 。肺 主 气 ,
宜利而不宜滞,
滞则伤损矣,
故不可过食也。
胡 桃 不 可 多 食 ,令 人 动 痰 饮 。
〔集 注 〕程 林 曰 :胡 桃 润 肺 消 痰 ,何 以 动 痰 饮 ? 因 其 性 热 ,

食则令人火动,
煎熬律液而为痰饮矣。
生 枣 多 食 ,令 人 热 渴 气 胀 ,
寒 热 。臝 弱 者 ,
弥 不 可 食 ,伤 人 。
〔注 〕枣 性 热 生 渴 ,
味甘生满,
赢弱者内热必盛,
脾胃必虚,
故令人寒热,
尤不可食。
食■累 申 毒 ,治之方
猪骨(般黑)
上一味,
为末,
水 服 方 寸 匕 。亦 治 马 肝 及 漏 脯 等 毒 。
〔方 解 〕 以 猪 骨 治 果 子 毒 ,
物 性 相 制 使 然 。 治 马 肝 毒 者 ,以
猪畜属水,
马畜属火,
此 水 克 火 之 义 也 。治 漏 脯 毒 者 ,
亦骨肉 相 感
之义耳。
木 耳 赤 色 及 仰 生 者 勿 食 。菌 仰 卷 者 及 赤 色 者 ,
不可食。
〔注 〕木 耳 诸 菌 ,皆 覆 卷 而 生 ,
若仰卷而生,
形色皆异,
必有
毒也,
故不可食。

591
中医
輪康 必读丛书

食 渚 菌 中 毒 ,阈 乱 欲 死 ,治之方
人 粪 汁 饮 一 升 。土 浆 饮 一 二 升 。大 豆 浓 煮 汁 饮 。服 诸 吐 、

医宗金鉴卷二十四

药,
并解。
〔集 解 〕李 釤 曰 :闷 乱 欲 死 ,
毒 在 胃 也 。服 吐 、
利药并解,
使
毒气上下分消也。
食 綱 樹 薗 丽 笑 不 止 ,治之以前方
〔集 解 〕 李 釤 曰 :
心主笑,
笑不止,
是 毒 气 人 心 也 。 以前方治

误 食 野 芋 烦 乱 欲 死 ,治之以前方
〔集 解 〕李 衫 曰 :
烦出于肺,
烦乱欲死,
故知毒气人肺也,

用前方。
蜀椒闭□者有 毒 ,
误食之戟人咽喉,
气病欲绝,
或吐下白沬,
身体痹冷。急治之。方 :
肉桂煎汁饮之。多 饮 凉 水 一 二 升 D 或 食 蒜 。或浓煮豉饮之,
并解。
〔方 解 〕 蜀 椒 味 辛 辣 ,
性热有毒,
闭 口 者 其 毒 更 胜 。如桂与
蒜,
皆大辛大热之物,
通 血 脉 辟 邪 秽 ,以 热 治 热 ,
是从治之法也。
冷水清凉解热,
地 浆 得 土 气 ,以 万 物 本 乎 土 ,
亦莫不复归于土,

土则毒已化矣O 饮豉汁者,
吐以去其毒也。
正月勿食葱,
令人面生游风。
〔注 〕 葱 味 辛 散 ,
通阳气而走头面,
食生葱过于发散,
故面生
游风。
二月勿食蓼,
伤人肾。
〔注 〕 寥 味 辛 散 ,
辛 能 走 肾 。二 月 卯 木 主 令 ,
肾主闭藏,
若食
之则伤肾,
故 曰 :勿 食 。
三月勿食小藤,
伤人志性。
〔注 〕蒜 辛 热 有 毒 ,
夺气伤神,
三月阳气盛,
故勿食。

592
中医
輪、

洛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四月、
八月勿食胡荽,
伤人神。
〔注 〕 胡 荽 辛 温 开 窍 ,
四月阳气盛,
八月阴气敛,
若食此辛散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之味,
必伤神也。
五月勿食韭,
令人乏气力。
〔注 〕 韭 春 食 则 香 ,
夏食则臭,
是月食之则乏气力。
五月五曰,
勿食一切生菜,
发百病。
〔注 〕 五 月 五 日 ,
天中节,
是日纯阳,
人当养阳以顺时,
若食
生菜,
是伐天和,
故百病发焉。
六月、
七月勿食茱萸,
伤神气。
〔注 〕 茱 萸 辛 热 走 气 ,
六月阳气盛张,
七月阴微将敛,
若食 此
辛热之味,
有伤神气也。
八月、
九月勿食姜,
伤人神。
〔注 〕 姜 性 热 ,
味辛辣,
八 、九 两 月 ,
秋主收敛,
过于辛散,

伤 人 之 神 。朱 子 晦 庵 云 :秋 食 姜 ,
夭 人 天 年 。谓 其 辛 走 气 泻 肺 也 。
十 月 勿 食 椒 ,损 人 心 ,
伤人脉。
〔注 〕椒 性 热 ,
味辛辣,
十月阳气尽敛,
若食此辛热之味,

损心伤脉。
十月勿食被霜生菜,
令 人 面 无 光 ,目 涩 ,
心痛,
腰疼,
或发心
疟 。疟 发 时 ,
手足十指爪皆青困萎。
〔注 〕 《道藏 》云 :六 阴 之 月 ,
万物至此,
归根复命,
以待来复,
不 可 食 寒 冷 。生 菜 性 冷 ,经 霜 则 寒 ,
若 食 此 ,是 伐 天 和 ,故 有 此
等证。
十一月、
十 二 月 勿 食 薤 ,令 人 多 涕 睡 。
〔注 〕薤 味 辛 散 走 肺 气 ,
食之令人多涕唾。
四季勿食生葵,
令 人 饮 食 不 化 ,发 百 病 。非 但 食 中 ,
药 中皆不
可用,
深宜慎之。
〔注 〕脾 旺 寄 于 四 时 之 季 月 ,
生葵滑利伤脾,
若食之则饮食

593
中医
临束 必 读 y,书 (與 藏 t

不化,
而发百病。
葱、
韭初生芽者,
食之伤人心气。
医宗金鉴卷二十四

〔注 〕初 生 芽 者 ,
含抑郁而未透发,
故食伤心气。
饮 白 酒 ,食 生 韭 ,
令人病增。
〔注 〕酒 多 湿 ,
韭性热,
湿热相合,
令人病增。
生葱不可共蜜,
食 之 杀 人 。独 颗 蒜 弥 甚 。
〔注 〕 葱 、
蒜皆不可共蜜食,
若共食令人利下。
枣合生葱食之,
令人病。
〔按 〕 此 义 未 详 。
食 糖 蜜 后 ,四 曰 内 食 生 葱 、
韭,令人心痛。
〔注 〕蜜 与 葱 及 韭 、
蒜皆相反,
虽食蜜后四日内,
犹忌之,

犯令人心痛。
生 葱 和 雄 鸡 、白 犬 肉 食 之 ,令人七窍 经 年 流 血 。
〔集 注 〕 李 釤 曰 :
此 皆 生 风 发 火 之 物 ,若 合 食 则 血 气 更 淖 溢
不和,
故七窍流血。
夜食诸姜、
蒜、葱等,
伤人心。
〔注 〕此 皆 辛 热 辣 物 ,
夜属阴气,
主收敛,
不宜食而食之,

扰阳气,
故曰:
伤人心。
芜菁根多食,
令人气胀。
〔注 〕此 言 不 可 过 食 ,
若过食则动气而胀也。
薤不共牛肉作羹,
食之成瘕病,
韭亦然。
〔注 〕薤 、
韭同牛肉食,
皆难克化,
积而不消,
则成癥瘕。
莼多食动痔病。
〔注 〕 莼 性 滑 有 毒 ,
滑而易下,
故发寿病。
野苣不可同蜜食之,
作内痔。
〔注 〕野 苣 味 苦 性 寒 ,
若同蜜食,
必成内寿。
白苣不可共酪同食,
作蘗虫。

594
+医
魏康 ! 读 A 书 (輿 逢 物

〔注 〕 白 苣 味 苦 性 寒 ,
乳 酪 味 甘 性 热 ,一 寒 一 热 而 成 湿 ,
湿成
则生虫,
故曰:
不可食。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黄 瓜 食 之发热病。
〔注 〕黄 瓜 多 湿 有 毒 。程 林 曰 :
动寒热虚热,
天行热病及病
后,
皆不可食。
葵 心 不 可 食 ,伤 人 ;叶 尤 冷 ,
黄背、
赤背、
赤茎者,
勿食之。
〔注 〕葵 心 有 毒 ,
背叶反常亦有毒,
不可食。
胡荽久食 之 令 多 忘 。
〔注 〕 胡 荽 辛 温 开 窍 ,
久食耗心血,
故令人多忘。
病人不可食胡荽及黄花菜。
〔注 〕胡 荽 耗 气 ,
黄花菜破气耗血,
皆病人忌食。
芋 不 可 多 食 ,动 病 。
〔注 〕 芋 滞 有 毒 ,
多食则脾困而胀生,
故戒多食。
妊娠食姜,
令子余指。
〔注 〕余 指 ,
手多一■指也。姜 形 类 指 ,
物性相感如此。
蓼多食,
发 心 病 。蓼 和 生 鱼 食 之 ,
令人夺气,
阴 核疼痛。
〔集 注 〕孙 思 邈 曰 :
食 寥 过 多 有 毒 ,发 心 痛 ,以 气 味 辛 温 故
也 。生 鱼 鲊 属 合 食 ,
则 相 犯 夺 气 也 。阴 核 痛 ,
亦湿热致病耳。
芥菜不可共兔肉食之,
成恶邪病。
〔注 〕凡 物 性 相 反 ,
不可同食,
同食则成恶邪病。

小蒜多食,
伤人力。
〔注 〕小 蒜 辛 温 小 毒 ,
若多食气散,
故伤心力。
食躁式躁方
豉浓煮汁饮之。
〔按 〕 “食 躁 式 躁 ”之 “式 ”字 ,
当是“或 ”字 ,
应改之。
〔注 〕食 躁 或 躁 者 ,
即今之食后时或恶心,
欲吐不吐之病也,
故以豉汤吐之。

595
5胃 卜 必 读 丛 书 (與 藏 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 _ 与 芹 菜 繼 似 ,误 食 之 杀 人 。 解之方
荠苊八 两
医宗金鉴卷二十四

上一味,
水六升,
煮取二升,
温分二服。
〔注 〕 太 阴 之 精 ,
名曰钩吻,
入 口 则 死 。葛 洪 云 :
钩吻生处,
无他草,
茎上有毛。
菜 中 有 水 莨 菪 ,叶 鼷 而 光 ,有 毒 ,误 食 令 人 狂 乱 ,状 ■ 中
风 ,或 吐 血 。 冶之方
甘草煮汁,
服之即解。
舂 秋 二 时 ,龙 带 精 人 芹 菜 中 ,人 偶 食 之 为 瘸 ,发 时 手 嚮 腹
満 ,癮 不 可 忍 ,名 ■ 龙 瘸 。 治之方
硬糖二、
三斤
上 一 味 ,日两度服之,
吐出如嫩踢三五枚,
差。
〔方 解 〕 芹 生 陂 泽 之 中 ,
蚊龙虽变化莫测,
其精焉能人此?
大抵是嫩踢、
虺蛇,
春夏之交,
遗 精 于 此 耳 。且 蛇 嗜 芹 ,
尤为可证。
按 《外 台 秘 要 》云 :蚊 龙 子 生 在 芹 上 ,
误食人腹,
变成龙子,
饴、粳
米、
杏仁、
乳 饼 煮 粥 食 之 ,吐 出 蚊 子 大 验 。张 机 用 硬 糖 治 之 ,考
饴 糖 无 疑 。二 物 味 甘 ,甘 能 解 毒
《本 草 》并 无 硬 糖 ,当 是 粳 米 、
是也。
食 苦 瓠 中 毒 ,治之方
黍穰煮汁,
数服之解。
〔注 〕 《风 俗 通 》云 :烧 穰 可 以 杀 瓤 。又云••种瓜之家不烧漆,
物 性 相 畏 有 如 是 也 。人 过 食 苦 瓤 ,
吐利不止者,
以黍穰汁解之,

诸此。
扁 豆 ,寒 热 者 ,
不可食之。
〔注 〕扁 豆 性 滞 而 补 ,
如患寒热者忌之。
久食小豆,
令人枯燥。
〔注 〕小 豆 即 赤 豆 也 ,
性丰利水,
久食令肌肤枯燥。

596
中医 临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食大豆屙,
忌啖猪肉。
〔注 〕大 豆 即 黄 豆 也 ,
若同猪肉食之,
则闭气,
故忌之,
小儿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尤当忌之。
大麦久食,
令人作癬。
〔集 注 〕 李 釤 曰 :癖 、
疥 同 。盖 麦 人 心 ,久 食 则 心 气 盛 而 内
热 。《内经》曰••诸疮疡皆属心火。故 作 癖 。
白黍米不可同饴蜜食,
亦不可合葵食之。
〔注 〕黍 米 多 热 ,
多 食 心 烦 。饴 蜜 味 甘 ,
多 食 中 满 。《食 疗 》
云 :黍 米 同葵食成痼疾。物 性 相 反 如 此 。
荞麦面多食之,
令人发落。
〔按 〕此 义 未 详 。
盐多食伤人肺。
〔注 〕盐 味 咸 ,
过食伤肺,
发嗽哮喘。
食冷物,
冰人齿。
食热物,
勿饮冷水。
〔注 〕寒 热 相 抟 ,
脾胃乃伤。
饮酒食生苍耳,
令人心痛。
〔注 〕酒 性 纯 阳 ,
苍耳味苦有毒,
苦先人心,
饮酒以行其毒,
故心痛。
夏月大醉、
汗流,
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
即成病。
〔注 〕 夏 月 饮 酒 汗 流 ,
则腠理开,
若浴水及使扇,
寒风相抟,
或即成黄汗,
或即成漏风,
戒之慎之!
饮 酒 大 醉 ,灸 腹 背 ,
令人肠结。
〔注 〕 灸 家 云 :毋 灸 大 醉 人 。 即此义也。
醉后勿饱食,
发寒热。
〔注 〕 醉 则 肝 、胆 之 气 肆 行 ,本 来 侮 土 ,故 曰 :勿 食 饱 ,发
寒热。

597
中医
果 必 读 6S 书 (興 藏 版

饮酒食猪肉,
卧秫稻穰中,
则发黄。
〔注 〕酒 性 多 湿 多 热 ,
饮酒食肉,
则湿热交蒸于中宫,
卧秫稻
医宗金鉴卷二十四

穰中,
则湿热困于外,
故发黄也。
食 饴 多 饮 酒 ,大 忌 。
〔按 〕谤 云 :酒 家 忌 甘 ,
此义未详。
凡 酒 及 水 ,照 见 人 影 动 者 ,
不可饮之。
〔注 〕 见 此 影 动 者 ,
乃怪异也,
切不可饮之。
醋合酪食之,
令人血瘕。
〔注 〕 酪 性 粘 滞 ,
醋 性 酸 收 ,故 令 成 血 瘕 。
食白米粥,
勿食生苍耳,
成走注。
〔注 〕 白 米 粥 、
苍耳子同食,
成走注病,
然必性味不合也。
食甜粥已,
食盐即吐。
〔注 〕 粥 甘 盐 咸 ,
先食甜已,
复过食盐即吐,
理必然也。
犀角箸搅饮食沬出,
及浇地坟起者,
食之杀人。
〔注 〕 《抱 朴 子 》云 :犀 食 百 草 及 众 木 之 棘 。故 知 饮 食 之 毒 ,
若 搅 饮 食 沫 出 者 ,必 有 毒 也 。 浇 地 坟 起 者 ,此 怪 异 也 ,故 食 之
杀人。
饮 食 中 毒 烦 満 ,治之方
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

上二味,
煮三沸,
三上三下,
服之吐食出,
即差。
〔方 解 〕 苦 参 味 苦 ,苦 酒 味 酸 ,酸 苦 涌 泄 而 去 其 毒 ,烦 满
自除。
又方
犀角汤亦佳D
〔注 〕 中 毒 烦 满 ,
毒在胃中,
犀角解胃中毒。
贪 食 ,食 多 不 消 ,心 疆 坚 _ 癮 ,治之方
盐一升水三升

598
中 医輪#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敕 )

上二味,
煮令盐消,
分三服,
当吐出食,
便差。
〔方 解 〕盐 咸 能 软 坚 ,
又能涌泄,
坚满自除。
矶石生入腹,
破人心肝,
亦禁水。 I
〔注 〕巩 性 酸 涩 ,
无故用之,
伤心肝,
巩得水则化,
物性相畏,

故亦禁水。 景

商 陆 以 水 服 ,杀 人 。 书

〔注 〕商 陆 大 毒 ,
能行水而忌水服,
物性相恶而然。

葶苈子傅头疮,
药气入脑,
杀人。 要

〔注 〕葶 苈 大 寒 ,
虽能傅疮杀虫,
然药气善能下行,
则疮毒亦 注
内 攻 人脑矣,
故杀人D 果
7}(银入人耳及六畜等皆死。以 金 银 着 耳 边 ,
水银则吐。 实

〔注 〕水 银 大 毒 ,
人 耳 则 沉 经 坠 络 ,皆 能 死 人 。 以 金 银 着 耳 谷

门,
引之则吐出,
此物性感召之理,
犹磁石之引针也。 忌
苦楝无子者,
杀人。 并

〔注 〕苦 楝 有 雌 雄 两 种 ,
雄者无子,
根赤有毒,
服之使人吐不
能止,
有 至 死 者 。雌 者 有 子 ,
根白有微毒,
可入药用。
凡 诸 毒 多 是 假 毒 ,以 投 无 知 时 ,宜 煮 荠 苠 、甘 草 汁 饮 之 ,
邇除诸毒药。
〔注 〕 凡 诸 毒 多 借 饮 食 以 投 毒 ,
而服毒之人,
原自不知,
若觉
之,
则时时煮甘草、
荠 苊 汤 饮 之 ,以二物能解草石百毒也。

599
正误存疑篇
《金 匮 要 略 》一 书 ,
其 世 远 而 就 阙 误 也 ,与 《伤 寒 论 》等 。如
“槩饪 ”之 “槩 ”字 ,
与缓中补 虚 用 大 黄 廑 虫 圆 主 之 之 类 ,
俱不可以
为 法 。爰 加 斟 酌 其 改 移 删 补 诸 式 ,与 夫 存 疑 之 二 十 八 条 ,
悉仿
《伤寒论》叙 次 云 。

正 误
脏躕经绻先后第一
师曰:病 人 语 声 寂 然 ,
喜惊呼者,
骨 节 间 病 ;语 声 喑 喑 然 不 彻
者,
心 膈 间 病 ;语声瞅瞅然细而长者,
回 ( 腹 )中 病 。

〔按 〕 “头 中 病 ”之 “头 ”字 ,当 是 “腹 ”字 。经 中 从 无 头 中 病
之文,
且文义不属,
当改之。
师曰 :吸 而 微 数 ,
其 病 在 中 焦 。实 也 ,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
在上焦者,
其 吸 画 (远 );
在下焦者,
其 吸 國 (促 )。此皆难治。呼

吸 动 摇 振 振 者 ,不 治 。
〔按 〕 “吸促”之 “促 ”字 ,
当 是 “远 ”字 ,
“吸 远 ”之 “远 ”字 ,当
是 “促 ”字 ,
方合病义,
当移之。
问 日 :陌 脉 沉 大 而 滑 ,
沉则为实,
滑则为气,
实气相抟,1困 (厥 )

气入脏即死,
入腑即愈,
此 为 卒 厥 。何谓也? 师 日 :唇 □ 青 ,
身冷,
为 入 脏 ,即 死 ;如 身 和 ,汗 自 出 ,
为入腑,
即愈。
中医
輪參 必 读 丛 鲁 (輿藏t

〔按 〕 “寸 脉 沉 大 而 滑 ,
沉则为实,
滑则为气,
实 气 相 抟 ”之十
八字,
文理不顺,
衍 文 也 ,当 删 之 。“血 气 入 脏 ”之 “血 ”字 ,当是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
“厥 ”字 ,
始与卒厥相合,
当改之。
问 曰 :阳 病 十 八 ,
何 谓 也 ? 师 曰 :头 痛 ,
项、腰、
脊、臂、
脚掣痛。
阴病十八,
何谓也? 师 曰 :
咳,上气,
喘,哕,
咽,肠鸣,
胀满,
心痛,
拘 急 。五 脏 病 各 有 十 八 ,
合 为 九 十 病 。人 又 有 六 微 ,
微有十八病,
合 为 一 百 八 病 。五 劳 、七 伤 、
六 极 ,妇 人 三 十 六 病 ,
不 在 其 中 。清
邪居上,
浊 邪 居 下 。大 邪 中 表 ,
小 邪 中 里 。 粟 (漀 )饪 之 邪 ,
从口

入者,宿食也。五 邪 中 人 ,各 有 法 度 :风 中 于 前 ,
寒中于暮,
湿伤于
下,
雾 伤 于 上 ;风 令 脉 浮 ,
寒令脉急,
雾伤皮腠,
湿 流 关 节 ,食 伤 脾
胃 。极 寒 伤 经 ,
极热伤络。
〔按 〕 字 典 无 “檠 ”字 ,
当 是 “漀 ”字 。漀 音 倾 ,
侧 水 也 。后之
积聚门,
“檠 气 ”之 “檠 ”字 ,
亦误。
问 曰 :病 有 急 当 救 里 救 表 者 ,
何谓 也 ? 师 曰 :病 ,
医下之,
续得
下利清谷不止,
身体疼痛者,
急 当 救 里 ;后 身 体 疼 痛 ,清 便 自 调 者 ,
急当救 表 也 。
〔按 〕此 条 注 ,
详 见 《伤 寒 论 •太 阴 篇 》内 ,
故不复释。
夫 诸 病 在 脏 ,欲 攻 之 ,当 随 其 所 得 而 攻 之 ,如 渴 者 (小 便 不
利 ),
与猪等汤。余 皆 仿 此 。
〔按 〕 “如 渴 者 ”之 下 ,当 有 “小 便 不 利 ”四 字 。必 是 遗 失 ,当
补之。
痉湿暍第二
病者身热足寒,
颈项强急,
恶 寒 ,时 头 热 ,
面 赤 ,目 赤 ,独头动
摇,
卒□釀,
背反张者,痉病也 若发其汗者,
寒湿相抟,
其表益虚,

恶寒甚。发其汗已,
其脉如蛇<
〔按 〕 “痉 病 也 ”之 下 诸 句 ,
与 上 文 义 不 属 。与 后 条 之 为 欲 解
脉如故诸句,
文义相属,
宜分于彼。

601
中医
輪束 必 读 丛 书 (與藏暖

太阳病,
发 热 无 汗 ,司 恶 寒 者 ,
名日刚痉。

〔按 〕 “反 恶 寒 ”之 “反 ”字 ,
衍 文 也 。玩 痉 病 之 条 自 知 ,当恶
医宗金鉴卷二十五

寒 也 。宜 删 之 。
(若 发 其 汗 者 ,
寒湿相抟,
其表益虚,
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

脉 如 蛇 。)_腹 胀 大 者 ,
丨为 欲 解 ;脉 如 故 ,
反伏弦者,
痉。

〔按 〕 “暴 腹 胀 大 者 ”五 字 ,衍 文 也 ,
当删之。
疟病第四
师 曰 :疤 脉 自 弦 ,
弦数者多热,
弦 迟 者 多 寒 。弦 ® ( 沉 )紧者

下之差,
弦迟者可温之,
弦 (浮 )紧 者 ,
可发汗针灸也,
弦 圍 (漘)

大 者 ,可 吐 之 ,
弦 数 者 ,风 发 也 ,
以 饮 食 消憲止之。
〔按 〕 “弦 小 紧 者 ”之 “小 ”字 ,当 是 “沉 ”字 ,
则有可下之理。
“弦 紧 ”者 ,
当是“弦 浮 紧 ”,
则 有 可 发 汗 之 理 。“弦 浮 大 ”者 ,当是
“弦 滑 大 ”,
则 有 可 吐 之 理 。且 不 遗 本 文 疟 脉 自 弦 之 意 ,当改之
补之。
师 曰 :阴 气 孤 绝 ,
阳气独发,
则 热 而 少 气 、烦 冤 ,
手足热而欲
呕,
名 曰 瘅 疟 ;若 但 热 不 寒 者 ,
邪 气 内 藏 于 心 ,外 舍 分 肉 之 间 ,
令人
消铄肌肉。
〔按 〕此 言 瘅 疟 ,
其文脱简,
《内经》已 详 ,
不复释。
温疟者,
其 脉 如 平 ,身 无 寒 ,
但热,
骨节疼烦,
时呕,
白虎加桂
枝汤主之。
〔按 〕 此 言 温 疟 ,
其文脱简,
《内经》已 详 ,
不复释。
疟多寒者,
名 曰 牝 疟 ,蜀 漆 散 主 之 。
〔按 〕此 言 牝 疟 ,
其文脱简,
《内经》已 详 ,
不复释。
中风历节第五
(寸 □ 脉 圍 ( 浮 ) 而 缓 ,國 (浮 )则 为 ■ ( 风 ),
缓 则 为 虚 ;荣

缓 则 为 亡 血 ,且缓则为中风•,
部 气 中 经 ,)_ 者血虚,
丨络脉空虚,

602
中医
穩束 必 读 丛 书 (輿藏 t )

邪不泻,
或 左 或 右 ;邪 气 反 缓 ,
正气即急,
年气引邪,
暇 僻 不 遂 。邪
在于络,
肌 肤 不 仁 ;邪 在 于 经 ,
即 重 不 胜 ;邪 入 于 腑 ,
即 不 识 人 ;邪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
入于脏,
舌即难言,
□吐 涎 。
〔按 〕 “寸 口 脉 浮 而 紧 ,
紧则为寒,
浮则为虚,
寒虚相抟,
邪在
皮 肤 ”,
此 五 句 原 文 在 本 条 之 首 ,当 在 后 条 之 首 。 “寸 口 脉 迟 而
缓,
迟则为寒,
缓 则 为 虚 ;荣 缓 则 为 亡 血 ,
卫 缓 则 为 中 风 ;邪 气 中
经 ”,
此 六 句 原 文 在 后 条 ,当 在 此 条 之 首 ,
文气始各得相属,
必系
错简,
当 移 之 。其 中 有 “浮 者 血 虚 ”一 句 ,
必 是 衍 文 ,当 删 之 。“寸
口脉迟而缓,
迟 则 为 寒 ”,二 “迟 ”字 当 是 “浮 ”字 ,“寒 ”字 当 是
“风 ”字 ,
始得文义了然,
且迟缓二脉不能并见,
当改之。
(寸 □ 脉 浮 而 紧 ,紧 则 为 寒 ,
浮 则 为 _ ( 风 ),
寒 _ ( 风 )相

抟,
邪在皮肤,
)则 身 痒 而 瘾 疹 ;心 气 不 足 ,
邪气入中,
则胸满而
短气。
〔按 〕 “浮 则 为 虚 ,寒 虚 相 抟 ”二 “虚 ”字 ,应 是 “风 ”字 ,当
改之。
味酸则伤筋,
筋伤则缓,
名 曰 泄 ;咸 则 伤 骨 ,
骨伤则痿,
名曰
枯 。枯 泄 相 抟 ,
名 日 断 _ ( 绝 ),
荣气不通,
卫不独行,
荣卫俱微,

三焦无所御,
四属断绝,
身 体 臝 瘦 。独 足 肿 大 ,
黄汗出,
胫 冷 。假
令发热,
便 为 历 节 也 。病 历 节 ,
不可屈伸,
疼痛,
乌头汤主之。
〔按 〕 “名 日 断 泄 ”之 “泄 ”字 ,当 是 “绝 ”字 ,
始与下文相属,
当改之。
诸肢节疼痛,
身体抵臝,
脚肿如脱,
头眩短气,
_ (腽 嗯 )欲

吐,
桂枝 芍 药 知 母 汤 主 之 。
〔按 〕 “温 温 ”应 是 “腽媪 ”,
当改之。
血癆虛劳第六
人 年 五 六 十 ,其 病 脉 大 者 ,痹 侠 背 行 ,H M D 马 刀 ,侠 圍
(瘰 )者 ,皆 为 劳 得 之 。

603
S— 必 读 丛 书 t 輿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 〕 “若 肠 鸣 ”三 字 ,与 上 下 文 不 属 ,必 是 错 简 ,当 删 之 。
“侠 瘿 ”之 “瘿 ”字 ,
当是“瘰 ”字 , 且先劳后瘰, 先瘰后劳者有之, 从
医宗金鉴卷二十五

未见劳瘿先后病也,
当改 之 。
劳之为病,
其 脉 浮 大 ,手 足 烦 ,
舂 夏 剧 ,秋 冬 瘥 ,
阴 圏 (虚 )精

自出,
酸削不能行。
〔按 〕 “阴寒精 自 出 ”之 “寒 ”字 ,
应 是 “虚 ”字 ,
当改之。
男子面色白者,
主渴及亡血,
卒 喘 悸 。丨脉浮者,
11^7

〔按 〕 “脉 浮 者 ,
里 虚 也 ”句 ,
当是衍文。
夫失精家,
少腹弦急,
阴头寒,
目眩,
发落,
脉 极 虚 、芤 、
迟,为

清 谷 亡 血 失 精 。I脉得诸芤,动微紧,
男子失 精 ,
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

汤主之J
〔按 〕此 条 “脉 得 诸 芤 …… ”五 句 ,与 上 文 义 不 属 ,
衍文也。
另分一条,
在本门十二条之次。
脉弦而大,
弦 则 为 减 ,大 则 为 I t ;减 则 为 寒 。芤 则 为 虚 ,
虚寒
相抟,
此 名 为 革 。妇 人 则 半 产 漏 下 ,
男子则亡血失精。
〔按 〕 此 条 注详见《伤 寒 论 •辨 脉 篇 》内 ,
故不复释。
五劳极虚,
臝瘦,
腹满,
不能饮食,
(缓 中 补 虚 )。食 伤 、
忧伤、
饮伤、
房室伤、
饥伤、
劳伤、
经络营卫气伤,
内有干血,
肌肤甲错,

目黯黑,
大黄塵虫圆主之。
〔按 〕 “两 目 黯 黑 ”句 下 “缓 中 补 虚 ”四 字 ,当 在 “不 能 饮 食 ”
之 下 ,必 是 传 写 之 讹 ,
当移之。
肺癦肺痛咳蹴上气第七
问 曰 :病 咳 逆 ,
脉之,
何 以 知 此 为 (肺 痿 )肺痈? 当 有 脓 血 ,

之则死,
其脉何类? 师 日 :寸 □ 脉 _ ( 浮 )而 数 ,
_ ( 浮 )则 为 风 ,

数 则 为 热 ,園 (浮 )则 汗 出 ,
数 则 恶 寒 。风 中 于 卫 ,
呼气不入;热过

于荣,
吸 而 不 出 。风 伤 皮 毛 ,
热 伤 血 脉 。风 舍 于 肺 ,
其人则咳,

604
中医
搞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干,
喘满,
咽 燥 不 渴 ,时 睡 浊 沬 ,
时 时 振 寒 。热 之 所 过 ,
血为之凝
滞,
蓄结痈脓,
吐 如 米 粥 。始 萌 可 救 ,
脓成则死。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
〔按 〕 “肺 痈 ”之 上 ,
当有“肺 痿 ”二 字 ,
不然本文论肺痿之义,
则无着落,
必是脱简,
当 补 之 。“脉 微 ”之 三 “微 ”字 ,
当 是 三 “,
浮”
字,
始与文气相属,
当改 之 。
因 (火 )逆 上 气 ,
咽喉不利,
止逆下气者,
麦门冬汤主之。

〔按 〕 “大 逆 上 气 ”之 “大 ”字 ,当 是 “火 ”字 ,
文义病药始相
属,
当改之。
腹满寒瘉宿食第十
腹满时减,
复如故,
此为寒,
当 与 温 药 。 (宜 厚 朴 生 姜 甘 草 半
夏人 参 汤 主 之 。)
〔按 〕 此 篇 无 治 虚 寒 腹 满 之 方 。 当 与 温 药 之 下 ,当 有 “宜厚
朴 生 姜 甘 草 半 夏 人 参 汤 主 之 ”十 四 字 ,必 是 脱 简 。 阅 《伤 寒
论 • 太 阴 篇 》自知,
当补 之 。
病者凄黄,
_ (燥 )而 不 渴 ,
圍 (胃 )中 寒 实 而 利 不 止 者 ,
死。

〔按 〕 “躁 而 不 渴 ”当 是 “燥 而 不 渴 ”,文 气 通 顺 。 “胸 中 寒
实 ”当是“胃 中 寒 实 ”,
若是胸中寒实,
如 何 曰 下 利 不 止 者 死 ,当
改之。
丨其脉数而紧,
乃弦,
状如弓弦,
按之不移,脉数运 n 脉紧大而迟者,

必心下坚,
(当 下 其 寒 。)脉 大 而 紧 者 ,
阳中有阴,
可下之。
〔按 〕 “其 脉 数 而 紧 ,
乃弦,
状如弓弦,
按之不移,
脉数弦者”
之十九字,
当是衍文,
阅《伤 寒 论 •辨 脉 法 》自知,
删 之 。“当下其
寒 ”四 字 ,
当在“必 心 下 坚 ”之 下 ,
文义始属,
当移之。
胁 下 圍 (满 )痛 ,
发热,
其脉紧弦,
此 寒 也 ,以 温 药 下 之 ,
宜大

黄附子汤。
〔按 〕 “胁 下 偏 痛 ”之 “偏 ”字 ,当 是 “满 ”字 ,
当改 之 。
按 之 心 下 满 痛 、(有 潮 热 )者 ,此 为 实 也 ,当 下 之 ,宜 大 柴

605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汤0
〔按 〕 “按 之 心 下 满 痛 ”之 下 ,当 有 “有 潮 热 ”三 字 ,
若 无此三
医宗金鉴卷二十五...

字,
则不当与大柴胡汤,
当补 之 。
腹痛,
脉弦而紧,
弦 则 卫 气 不 行 , g 卩恶寒,
紧则不欲食,
邪正相
抟,
即 为 寒 疝 。 绕 脐 痛 苦 ,发 则 画 (自 )汗 出 ,手 足 厥 冷

I其脉沉紧者, I大 乌 头 煎 主 之 〇
〔按 〕此 条 脉 重 出 ,下 条 有 证 无 脉 其 脉 沉 紧 者 ”五 字 ,
当在
下 条 里 急 之 下 。然 脉 弦 而 紧 ,
是 劲 急 之 甚 ,当 属 寒 疝 之 重 者 。其
白汗之“白”字 ,当 是 “自”字 ,
改 之 。下 条 “其 脉 沉 紧 ”,
是里痛之
脉,
当属寒庙之轻者,
当移 之 。
寒疝,
腹中痛,
及 胁 痛 里 急 ,(其 脉 沉 紧 者 ,)当归生姜羊肉汤
主之。
〔按 〕 “胁 痛 里 急 ”之 下 ,
当有上条“其 脉 沉 紧 者 ”五 字 。
寒 疝 ,腹 中 痛 ,
逆冷,
手足不仁,
若身疼痛,
灸刺、
诸药不能治,
_ 乌头桂枝汤主之。

〔按 〕 “抵 当 ”二 字 ,
衍文也。
问 曰 :人 病 有 宿 食 ,
何 以 别 之 ? 师 曰 :寸 □ 脉 浮 而 大 ,按 之 反
溫,
尺 中 亦 _ (大 )而 涩 ,
故知有宿食,
大承气汤主之。

〔按 〕 “尺 中 亦 微 而 涩 ”之 “微 ”字 ,当按 《伤 寒 论 》作 “大 ”字
是,
当改 之 。
五脏风寒积聚第十一
肺中风者,
□燥而喘,
固 (头 )运 而 重 ,
冒 (风 )而 肿 胀 。

〔按 〕 “身 运 而 重 ”当是“头 运 而 身 重 ”,
“冒而肿胀”当是“冒
风 而 肿 胀 ”,
乃与文义始为相属,
当改之补之。
肝中寒者,
两 臂 不 举 ,舌 本 燥 ,
喜太息,
胸中痛,
不得转侧,

则 吐 (而 汗 出 )也 。

606
中 医 齡
必 读 丛 书 (輿藏皈

〔按 〕 “两 臂 不 举 ,
舌 本 燥 ”二 句 ,
“而 汗 出 ”三 字 ,
文义不属,
必是错简,
不可为后世法,
不释。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
肝着,
其人常欲蹈難上,
先未苦时,
但欲饮热,
丨旋覆花汤拉。
|

〔按 〕 “旋 覆 花 汤 主 之 ”六 字 ,
与肝着之病不合,
当是衍文。
心伤者,
其人劳倦JD 头面赤而下重,
心中痛而自烦,
发热,

脐跳,
其 脉 園 (沉 ),
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按 〕 “其 脉 弦 ”之 “弦 ”字 ,当 是 “沉 ”字 ,
沉为肾脉,
文义相
属,
当改之。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
血 气 少 也 。血 气 少 者 ,
属 于 心 。心 气 虚
者,
其人则畏,
合目欲眠,
梦远行而耩神离散,
魂 魄 妄 行 。 阴气衰
者 为 圓 ( 狂 )J 0 气 衰 者 为 固 (癫 )。
〔按 〕 “阴 气 衰 者 为 癫 ”之 “癫 ”字 ,当 是 “狂 ”字 ;“阳气衰者
为狂”之 “狂 ”字 ,
当是“癫 ”字 。《内经》曰 :
重阴者癫,
重阳者狂。
当改之。
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胃气强,
涩则小便数,
浮涩相抟,
大便则
坚,
其脾为约,
麻子仁丸主之。
〔按 〕此条注详见《伤 寒 论 •阳 明 篇 》内 ,
故不复释。
问 曰 :病 有 积 ,
有聚,
有 欒 (漀 )气 ,
何 谓 也 ? 师 曰 :积 者 ,
脏病
也,
终 不 移 ;聚 者 ,
腑病也,
发作有时,
展 转 痛 移 ,为 可 治 。欒 (漀)
气 者 ,胁 下 痛 ,
按之则愈,
复 发 为 欒 (漀 )气 。诸 积 大 法 :脉 来 细 而
附 骨 者 ,乃 积 也 。寸 □,积 在 胸 中 ;微 出 寸 □ ,
积 在 喉 中 。关 上 ,

在脐傍•,
上关上,
积 在 心 下 ;黴 下 关 ,
积 在 少 腹 。尺 中 ,
积在气冲;
脉出左,
积 在 左 ;脉 出 右 ,
积 在 右 ;脉 两 出 ,
积 在 中 央 。各 以 其 部
处之。
〔按 〕槩 作 漀 ,
解见首篇。
惊 _吐 衄 下 塵 胸 满 癥 塵 第 十 二
病人面无血色,
无寒热,
脉 园 (浮 )弦 者 ,
麵 ; 脉 圍 (沉 )弱 ,

07
.中医
輪 康
必 读 认 抒 (典藏版

按 之 绝 者 ,下 血 ;烦 咳 者 ,
必吐血。
〔按 〕 “脉 沉 ”当 是 “脉 浮 ”,
“脉 浮 ”当 是 “脉 沉 ”,
文义始属,
医宗金鉴卷二十五

当改之。
寸□脉弦而大,
弦 则 为 减 ,大 则 为 1 C;减 则 为 寒 ,
芤则为虚。
寒虚相抟,
此 名 曰 革 。妇 人 则 半 产 漏 下,男子则亡血。
〔按 〕 此条注 详 见 《伤 寒 •辨 脉 篇 》内 ,
故不复释。
心气_ (有 余 ),
吐血衄血,
泻心汤主之。

〔按 〕 心 气 “不 足 ”二 字 ,
当是“有 余 ”二 字 ,
若是不足,如何用
此方治之,
当改 之 。
痰饮咳嗽第十三
夫病人饮水多,
必 暴 喘 满 。凡 食 少 饮 多 ,
水停心下,
甚者 则

悸 ,
微 者 短 气 。 I脉双弦者,
寒也。皆大下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按 〕 “微 者 短 气 ”句 下 ,
古 本 有 “脉 双 弦 者 寒 也 …… ”诸 句 ,
文义不属,
另分一条,
在本门二十七条之次。
假 令 圍 (病 )人 脐 下 有 悸 ,卩 土 涎 沬 而 圓 (颠 )眩 ,
此水也,
五苓

散主之。
〔按 〕 “瘦 人 ”之 “瘦 ”字 ,当 是 “病 ”字 。“癫 眩 ”之 “癫 ”字 ,
当是 “颠 ”字; 颠 者 头 也 。文 义 始 属 ,
当改之。
夫心下有留饮,
其 人 背 寒 冷 如 掌 大 。留 饮 者 ,
胁下痛引缺盆,
咳 嗽 则 转 甚 。胸 中 有 留 饮 ,其 人 短 气 而 國 ] ( 喘 )。 四 肢 历 节

痛 ,I脉沉者,

〔按 〕 此 条 古 本 于 “四 肢 历 节 痛 ”之 下 ,
有 “脉 沉 者 ,
有留饮”
一句,
当另为一条,
始 合 论 脉 之 义 。“短 气 而 渴 ”之 “渴 ”字 ,当是
“喘 ”字 ,
“四肢”上 ,
当有缺文。
病者脉伏,
其人欲自利,
利 反 快 ,(此 为 留 饮 欲 去 故 也 。)虽
利,
心下续坚满,
甘遂半夏汤主之。

608
« 輪廉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按 〕 “心 下 续 坚 满 ”句 下 ,
“此 为 留 饮 欲 去 故 也 ”八 字 ,当在
“利 反 快 ”之 下 。此 传 写 之 讹 ,
当移之。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
7}(在 心 ,
心下坚筑,
短气,
恶 水 不 欲 饮 。水 在 肺 ,吐 涎 沬 ,
欲饮
水 。水 在 脾 ,
少 气 身 重 。水 在 肝 ,
胁 下 支 满 ,嚏 而 痛 。水 在 肾 ,固

(脐 )下 悸 。
〔按 〕 “心 下 悸 ”之 “心 ”字 ,
当是“脐 ”字 ,
当改之。
支 饮 圓 (腹 )满 者 ,
厚朴大黄汤主之。

〔按 〕 “支 饮 胸 满 ”之 “胸 ”字 ,
当 是 “腹 ”字 ,
若 是 “胸 ”字 ,

用承气汤之理,
当改 之 。
脉 弦 圖 ( 迟 ),有 寒 饮 ,
冬夏难治。

〔按 〕 “脉 弦 数 ”之 “数 ”字 ,当 是 “迟 ”字 ,
始与寒饮之理合,
当改之。
咳 逆 倚 息 不 得 卧 ,小 青 龙 汤 主 之 。青 龙 汤 下 (汗 )已 ,
多睡,
□燥,
寸 脉 沉 ,尺 脉 黴 ,
手足厥逆,
气从少腹上沖胸咽,
手 足 痹 ,其
面翕热如醉状,
因 复 下 流 阴 股 ,小 便 难 ,
时 复 冒 者 ,与 茯 苓 桂 枝 五
味甘草汤,
治其气沖。
〔按 〕 “小 青 龙 汤 下 已 ”之 “下 ”字 ,当 是 “汗 ”字 ,
盖大、
小青
龙汤,
皆汗剂也,
当改之。
消渴小便利淋第十四
厥阴之为病,
消渴,
气上冲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
食即 吐
蛔,
下之利不止。
〔按 〕此条 是 《伤 寒 论 》厥 阴 经 正 病 ,
与杂病消渴之义不同,
必是错简。
寸□脉浮而迟,
浮即为虚,
迟即为劳,
虚 则 卫 气 不 足 ,劳 则 荣
气竭。
〔按 〕此条当在《虚劳篇》中 ,
错简在此。
趺阳脉浮而数,
浮 即 为 气 ,数 即 消 谷 而 大 (便 )坚 ,
气盛则澳

609
中医
束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蔑 )

数,
溲数即坚,
坚数相抟,
即 为消渴。
〔按 〕 “而 大 坚 ”句 不 成 文 ,
“大 ”字 下 ,
当有“便 ”字 ,
当补之。
医宗金鉴卷二十五

水气癇第十五

I少 阴 脉 ,紧 而沉, 小 便 即 难 , 脉得诸沉者,
沉则为水, 当贵有水,

体肿重。
〔按 〕 “脉 得 诸 沉 者 ”一 条 ,
乃 始 论 水 气 病 之 脉 ,当 列 于 篇 首 。
但古本脉得诸沉之上,
有 “少 阴 脉 ,
紧 而 沉 …… ”四 句 ,
文义不属,
并有脱简,
不释,
且删之。
夫水病人,
目下有卧蚕,
面目鲜泽,
脉伏,
其 人 消 渴 。_ _

大,
小便不利,
其脉沉绝者,
有水,
可下之。

〔按 〕 “其 人 消 渴 ”之 下 ,
古 本 有 “病 水 腹 大 ,
小便不利,
其脉
沉绝者,
有水,
可 下 之 ”四 句 ,
与 上 文 义 不 属 ,当 另 分 为 一 条 ,
在本
门五条之次,
始合里水脉证。
里水者,
一 身面目黄肿,
其脉沉,
小便不利,
故令病水,
假如小
便自利,
此亡津液,
故令渴也。
〔按 〕 “越 婢 加 术 汤 主 之 ”七 字 ,当 在 后 太 阳 病 脉 浮 而 紧 条
内,
发汗即愈之下,
文义始属,
必 是 错 简 在 此 。观 其 里 有 水 之 之
文 ,岂有用 越 婢 加 术 汤 发 表 之 药 ,自可知也。

心水者, 烦 而 躁 , I其人明肿。
其 身 靈 而 少 气 ,不 得 卧 , I
〔按 〕 “其 人 阴 肿 ”四 字 ,当 在 肾 水 条 内 ,
错简在此,
当移之。
肾水者,
其腹大脐肿,
腰痛不得溺,
阴下湿,
如牛鼻上汗,
其足
逆 冷 ,面 反 瘦 ,(其 人 阴 肿 。)
〔按 〕 “面 反 瘦 ”之 下 ,
当补上条“其 人 阴 肿 ”四字。
师 日 :寸 □ 脉 迟 而 涩 ,
迟则为寒,
涩 为 血 不 足 ;趺 阳 脉 黴 而 迟 ,
讎 U为 气 ,
迟 则 为 寒 。寒 气 不 足 ,
则手足逆冷,
手足逆冷,
则荣卫
不利,
荣卫不利,
则腹满肠鸣相逐,
气 转 膀 胱 ;荣 卫 俱 劳 ,
阳气不通

610
中 医 #1
_____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

即 身 冷 ;阴 气 不 通 即 骨 疼 ;阳 气 前 通 则 恶 寒 ,
阴气前通则痹不仁;
阴阳相得,
其 气 乃 行 。大 气 一 转 ,
其气乃散,
实则失气,
虛则遗溺,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
名 曰 气 分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麻 黄 附 子 细 辛 汤 主 之 。)
〔按 〕 “名 曰 气 分 ”之 下 ,当 补 人 下 条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麻 黄 附
子细辛汤主之”十 五 字 。
丨气分,
心下坚,大如盘,
边如旋杯,
水饮所作,1桂 枝 去 芍 药 ,
加麻黄附

子细 辛 汤 主 之 。
〔按 〕 “气 分 ,
心 下 坚 ,大 如 盘 ,
边如旋杯,
水 饮 所 作 ”之十六
字,
当 是 衍 文 ,观 心 下 坚 之 本 条 自 知 。“桂 枝 去 芍 药 加 麻 黄 附 子
细辛汤主之”之 十 五 字 ,
当在上条气分之下,
文气始属,
正是气分
之 治 法 ,必 是 错 简 在 此 ,
当移之。
脉浮而洪,
浮则为风,
洪 则 为 气 。风 气 相 抟 ,
风强则为隐疹,
身体为痒,
痒为泄风,
久 为 痂 癞 ;气 强 则 为 水 ,
难 以 俯 仰 。凤 气 相
击,
身 体 医 ](浮 )肿 ,
汗 出 乃 愈 。恶 风 则 虛 ,
此 为 风 水 ;不 恶 风 者 ,

小便通利, 其 □ 多 涎 ,I此为黄汗。
上焦有寒, I
〔按 〕 “身 体 洪 肿 ”之 “洪 ”字 ,当 是 “浮 ”字 ,
改 之 。“此 为 黄
汗 ”四 字 ,
当是衍文。
太阳病脉浮而紧,
法当骨节疼痛,
反不疼,
身 体 反 重 而 酸 ,其
人不渴,
汗出即愈,
此 为 风 水 。恶 寒 者 ,
此为极虚,
发 汗 得 之 。渴
而不恶寒者,
此 为 皮 水 。身 肿 而 冷 ,
状 如 周 痹 ,胸 中 窒 不 能 食 ,

聚痛,
暮躁不得眠,
此为黄汗,
痛 在 骨 节 。 咳 而 喘 ,不 渴 者 ,
此为
圍 (肺 )胀 ,
其状如肿,
发 汗 即 愈 ,(越 婢 加 术 汤 主 之 。)然 锗 病 此

者,
渴而下利,
小 便 数 者 ,皆 不 可 发 汗 。
〔按 〕 “脾 胀 ”之 “脾 ”字 ,
当是“肺 ”字 ,
改 之 。“发 汗 即 愈 ”之
下,当补 人 前 条 之 “越 婢 加 术 汤 主 之 ”七 字 。
圍 (皮 )水 越 婢 加 术 汤 主 之 ,甘 草 麻 黄 汤 亦 主 之 。

611
犏沭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按 〕 “里 水 ”之 “里 ”字 ,当 是 “皮 ”字 ,岂 有 里 水 ,
而用麻黄
之理,
当改 之 。
医宗金鉴卷二十五

_ 皮水者,
蒲灰散主之。

〔按 〕 “厥 而 ”二 字 ,
当是衍文。
水之为病,
其 脉 沉 小 ,属 少 阴 。浮 者 为 风 ,无 水 虚 胀 者 为 0

(风 )水 。发 其 汗 即 已 。脉 沉 者 宜 麻 黄 附 子 汤 ,
浮者 宜 杏 子 汤 。
〔按 〕 “为 气 水 ”之 “气 ”字 ,当 是 “风 ”字 ,
若 是 “气 ”字 ,
则无
'发汗之理,且通篇并无气水之病,
当改之。

黄疸病第十六
腹 满 ,舌 (身 )痿 黄 ,
躁不得睡,
属黄家。

〔按 〕 “舌 痿 黄 ”之 “舌 ”字 ,
当是“身 ”字 ,
当改之。
黄疸病,
(小 便 不 利 者 ,)茵 陈 五 苓 散 主 之 。
〔按 〕 “黄 疸 病 ”之 下 ,当 有 “小 便 不 利 者 ”五 字 ,
茵陈五 苓 散
方 有 着 落 。 当补 之 。
眶吐哕下利第十 t
吐 后 渴 欲 得 水 而 贪 饮 者 ,兼 困 黴 风 ,脉 紧 头 痛 ,(文 蛤 汤

〔按 〕 “文 蛤 汤 主 之 ”五 字 ,
当在“头 痛 ”之 下 ,
文 义 始 属 ,当移
之 。“兼 主 ”之 “主 ”字 ,
衍文也。

I问曰:病人脉数,数为热,
为消谷引食,
而反吐者,何也? 师曰:以发其

汗,
令阳气微,
膈气虚,脉乃数,
数为客热, 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
不能消谷,

也^胃气无余,
朝食暮吐,
变为胃反,
寒在于上,
医反下之,
今脉反弦,
故名曰虚。
〔按 〕 “问曰:病人脉数”,
至 “胃 中 虚 冷 故 也 ”等 句 ,已详《伤
寒 论 * 阳明篇》内 ,
错简在此,
且与脉弦者虚也,
文义不属。
趺阳脉浮而涩,
浮则为虚f_ (涩 )则 伤 脾 ,
脾伤则不磨,
朝食

612
1
中医


樣 參
必 读 丛 书 (典 藏 版 )

暮吐,
暮食朝吐,
宿谷不化,
名日胃反,
脉紧而涩,
其病难治。
〔按 〕 “虚 则伤脾”之 “虚 ”字 ,
应 是 “淫 ”字 ,
当改 之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
下利,
手 足 厥 冷 ,无 脉 者 ,
灸 之 不 温 ,若 脉 不 还 ,反 微 喘 者 ,

死 。 I少阴负趺阳者,
为顺也 I 。
〔按 〕此 条 “反 微 喘 者 死 ”之 下 ,
有 “少 阴 负 趺 阳 者 ,
为顺也”
一句,
文义不属,
其 注 已 详 见 《伤 寒 论 •辨 脉 篇 》内 ,
不复释。
下利清谷,
不可攻其表,
汗出必胀满。 必
〔按 〕此条注 详 见 《伤 寒 论 •太 阴 篇 》内 ,
故不复释。
下利脉沉而迟,
其人面少赤,
身有黴热,
下利清谷者,
必郁冒,
汗出而解,
病人必黴厥,
所以然者,
其面戴阳,
下虚故也。
〔按 〕此条注 详 见 《伤 寒 论 * 厥阴篇》内 ,
故不复释。
下利腹胀满,
身体疼痛者,
先温其里,
乃攻其表,
温里宜四逆
汤,
攻表宜桂枝汤。
〔按 〕此条注详见《伤 寒 论 •太 阴 篇 》内 ,
故不复释。
下利后更烦,
按之心下濡者,
为虚烦也,
栀子豉汤主之。
〔按 〕 此 条 注详见《伤 寒 论 •太 阳 中 篇 》,
故不复释。
跌 蹶 手 f i 臂 胂 转 纏 _狐 痛 蛔 虫 病 第 十 九
蛔 厥 者 ,当 吐 蛔 ,
今 病 者 静 而 复 时 烦 ,此 (非 )为 脏 寒 ,
蛔上入

膈,
故 烦 f须 臾 复 止 ,
得食而呕又烦者,
蛔闻食臭出,
其人当自吐
蛔 。蛔 厥 者 ,
乌梅丸主之。
〔按 〕 “此 为 脏 寒 ”之 “此 ”字 ,当 是 “非 ”字 ,
若 是 “此 ”字 ,

以辨寒厥,
当改之。
归人产后病第二十一
产后七八曰,
无太阳证,
少腹坚痛,
此 恶 露 不 尽 ,(热 在 里 ,

在 膀 胱 也 。)不 大 便 烦 躁 发 热 ,
切脉黴实, 发 热 ,曰 哺 时 烦 躁

者不食,
食则谵语,
至夜即愈,
宜大承气汤主之。
〔按 〕 “热 在 里 ,结 在 膀 胱 也 ”之 八 字 ,
当 在 本 条 上 文 “恶露不

613
中医
临束 必 淳 : 卡 (興 滅 版

尽 ”之 下 ,未 有 大 承 气 汤 下 膀 胱 血 之 理 ,
当 移 之 。“再 倍 ”二 字 ,当
是衍文。
医宗金鉴卷二十五

产后中 M ,
(病 瘍 者 ,)发 热 面 正 赤 ,
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按 〕 “产 后 中 风 ”之 下 ,当 有 “病 痉 者 ”三 字 ,
始 与 方 合 。若
无此三字,
则人参、
附 子 施 之 于 中 风 发 热 可 乎 ? 而又以竹叶命名
者 何 所谓也?且 方 内 有 “颈 项 强 用 大 附 子 ”之 文 ,
本篇有证无方,
则可知必有脱简,
当补之。
归人杂病第二十二
妇人之病,
因虚、
积 冷 、结 气 ,
为 诸 经 水 断 绝 ^至 有 历 年 ,
血寒
积 结 胞 门 。寒 伤 经 络 ,
凝坚在上,
呕吐涎睡,
久成肺痈,
形体损分。
在中盘结,
绕 脐 寒 茹 ;或 两 胁 疼 痛 ,
与 脏 相 连 ;或 结 热 中 ,痛 在 关
元,
脉数无疮,
肌 若 鱼 鳞 。时 着 男 子 ,
非 止 女 身 。在 下 國 (未)多,

经候不匀,
令阴掣痛,
少 腹 恶 寒 ;或 引 腰 脊 ,
下根气街,
气冲急痛,
膝胫疼烦,
奄忽眩冒,
状如厥癫•,
或有忧惨,
悲 伤 多 嗔 。非有鬼神,
(此 皆 带 下 。)久 则 臝 瘦 ,
脉 虚 多 寒 。三 十 六 病 ,
千 变 万 端 ,审 脉 阴
阳,
虚实紧弦,
行其针药,
治 危 得 安 。其 虽 同 病 ,
脉各异源,子当辨
记,
匆谓不然。
〔按 〕 “在 下 来 多 ”之 “来 ”字 ,当 是 “未 ”字 。本 条 皆 经 水 断
绝之病,
若 系 “来 多 ”,
则与上文不合,
与下文经候不勻亦不合,

改 之 。又 本 条 内 “此 皆 带 下 ”四 字 ,当 在 非 有 鬼 神 之 下 ,
文义始
属,
当移之。
妇人脏躁,
喜悲伤欲哭,
象 如 神 灵 所 作 ,数 欠 伸 ,
甘草小麦大
枣汤主之。
〔按 〕 甘 草 小 麦 大 枣 汤 方 ,
义未详,
必是 i化错。
问 曰 :妇 人 年 五 十 ,
所 病 下 國 (血 )数 十 曰 不 止 ,
暮即发热,少

腹里急,
腹满,
手掌烦热,
唇口干燥,
何 也 ? 师 日 :此 病 属 带 下 。何
以故? 曾 经 半 产 ,
瘀 血 在 少 腹 不 去 。何 以 知 之 ? 其 证 唇 口 干 燥 ,

614
中医
临卓 必 读 丛 书 (輿 藏 敉 )

故 知 之 。当 以 温 经 汤 主 之 。
〔按 〕 “所 病 下 利 ”之 “利 ”字 ,当 是 “血 ”字 ,文 义 始 属 ,当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
改之。
带 下 经 水 不 利 ,少 腹 满 痛 ,经 一 月 圓 (不 )见 者 ,
土瓜根散

主之。
〔按 〕 “再 ”字 当 是 “不 ”字 ,
若 是 “再 ”字 ,
一月两来,
与上文
不利不合,
当改之。
寸□脉弦而大,
弦则为减,
大 则 为 芤 ;减 则 为 寒 ,
芤 则 为 虚 ;寒
虚相抟,
此 名 曰 革 。妇 人 则 半 产 漏 下 ,
旋覆花汤主之。
〔按 〕 此条详在《伤 寒 论 * 辨 脉 法 篇 》,
错 简 在 此 。 “旋覆 花
汤 主 之 ”一 句 ,
亦必是错简,
半产漏下,
则气已下陷,
焉有再用旋
覆花下气之理?
妇人中風七八曰,
续来寒热,
发作有时,
经水适断,
此为热入
血室,
其血必结,
故使如疟状,
发作有时,
小柴胡汤主之。
〔按 〕此 条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 少阳篇》内 ,
故不复释。
妇人伤寒发热,
经水适来,
昼曰明了,
暮则谵语,
如见鬼状者,
此为热入血室,
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
必自愈。
〔按 〕此 条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 少阳篇》内 ,
故不复释。
妇人 中 M ,
发热恶寒,
经水适来,
得之七八曰,
热除,
脉迟,

凉 和 ,胸 胁 满 ,
如结胸状,
谵语,
此为热入血室也,
当刺期门,
随其
实而泻之。
〔按 〕此 条 注 详 见 《伤 寒 论 •少 阳 篇 》内 ,
故不复释。
阳明病,
下血,
谵语者,
此为热入血室,
但头汗出,
当刺期门,
随其实而泻之,
織然汗出则愈。
〔按 〕此 条 注详见《伤 寒 论 •阳 明 篇 》内 ,
故不复释。
胃气下泄,
阴吹而正暄,
此 谷 气 之 实 也 ,丨騫发煎导之,
丨(长 服 河

黎 勒 丸 。)

615
中医__ i
, 必 读 丛 书 t典 藏 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 〕 “膏 发 煎 导 之 ”五 字 ,当 是 衍 文 。此 “谷 气 之 实 也 ”之
下,
当有“长 服 诃 黎 勒 丸 ”之 六 字 。后 阴 下 气 谓 之 气 利 ,
用诃黎勒
医宗金鉴卷二十五

散 ;前 阴 下 气 谓 之 阴 吹 ,
用诃黎勒丸,
文 义 始 属 。盖诃黎勒丸以诃
黎勒固下气之虚,
以 厚 朴 、陈 皮 平 谷 气 之 实 ,
药病相合,
此方错简
在 《杂 疗 篇 》内。下 小 儿 疳 虫 蚀 齿 一 方 ,
杀虫解毒,
或另有小儿
门,
或 列 在 杂 方 内 ,兹 列 于 妇 人 杂 病 之 末 ,
亦错简也。
杂疗第二十三
长服诃 黎 勒 丽

〔按 〕此 方 当 移 在 前 篇 “谷 气 之 实 也 ”之 下 。
栗实菜谷禁忌第二十五
食 躁 固 (或 )躁 方

〔按 〕 “食 躁 式 躁 ”之 “式 ”字 ,
当是“或 ”字 ,
应改之。

存 疑
臟躕经绻先后第一
问曰:
阳病十八,
何 谓 也 ?师 曰 :头 痛 ,
项、腰、
脊、臂、
脚掣痛。
阴病十八,
何 谓 也 ?师 曰 :
咳,上气,
喘,哕,
咽,肠鸣,
胀满,
心痛,
拘 急 。五 脏 病 各 有 十 八 ,
合 为 九 十 病 ;人 又 有 六 微 ,
微有十八病,
合 为 一 百 八 病 。五 劳 ,
七伤,
六极,
妇人三十六病,
不 在 其 中 。清
邪居上,
浊 邪 居 下 。大 邪 中 表 ,
小 邪 中 里 。槩 饪 之 邪 ,
从口入者,
宿 食 也 。五 邪 中 人 ,
各 有 法 度 :风 中 于 前 ,
寒中于暮,
湿伤于下,

伤 于 上 ;风 令 脉 浮 ,
寒令脉急,
雾伤皮腠,
湿流关节,
食 伤 脾 胃 。极
寒伤经,
极热伤络。
百合狐惑國阳毒第三
论曰:
百合病者,
百脉一宗,
悉 致 其 病 也 。意 欲 食 ,
复不能食,
常默默然,
欲卧不能卧,
欲行不能行,
饮食或有美时,
或有不用闻
食嗅时,
如寒无寒,
如 热 无 热 ,口 苦 ,
小 便 赤 ;诸 药 不 能 治 ,
得药则

616

剧吐、
利,如有神灵者,
身形如和,
其 脉 微 数 。每 溺 时 头 痛 者 ,
六十
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
淅 然 者 ,四 十 日 愈 ;若 溺 快 然 ,
但头眩者,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二 十 日 愈 。其 证 或 未 病 而 预 见 ,
或病四五日而出,
或病二十曰或
一月微见者,
各随证治之。
血痹虛劳第六
男子平人脉,
虚弱细微者,
善盗汗也。
奔豚气第八
师 曰 :病 有 奔 豚 ,
有吐脓,
有 惊 怖 ,有 火 邪 ,
此 四 部 病 ,皆从惊
发得之。

正误存疑篇
臟满寒痛宿食第十
寒气厥逆,
赤丸主之。
五臟凤寒积聚第十一
心中风者,
翕翕发热,
不能起,
心中饥,
食即呕吐。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瘢血病第十二
火邪者,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心下悸者,
半夏麻黄丸主之。
瘙饮曠蹴第十三
咳 逆 倚 息 不 得 卧 ,小 青 龙 汤 主 之 。青 龙 汤 下 已 ,
多 唾 ,口 燥 ,
寸脉沉,
尺脉微,
手足厥逆,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
手足痹,
其面翕热
如醉状,
因 复 下 流 阴 股 ,小 便 难 ,
时复冒者,
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
汤,
治 其 气 冲 。冲 气 即 低 ,
而反更咳、
胸满者,
用苓桂五味甘草汤,
去桂,
加干姜、
细辛,
以 治 其 咳 满 。咳 满 即 止 ,
而更复渴,
冲气复发
者,
以细辛、
干姜为热药也,
服 之 当 遂 渴 。而 渴 反 止 者 ,
为支饮也。
支 饮 者 f法 当 冒 ,
冒者必呕,
呕 者 复 内 半 夏 以 去 其 水 。水 去 呕 止 ,
其人形肿者,
加 杏 仁 主 之 。其 证 应 内 麻 黄 ,以 其 人 遂 痹 ,
故不内
之 ;若 逆 而 内 之 者 ,
必 厥 。所 以 然 者 ,以 其 人 血 虚 ,
麻黄发其阳故
也 。若 面 热 如 醉 ,
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
加大黄以利之。

617
中医
撝康 必 读 丛 书 (與 t 版 )

水气病第十五
寸口脉浮而迟,
浮脉则热,
迟脉则潜,
热 潜 相 抟 ,名 曰 沉 。趺
医宗金鉴卷二十五

阳脉浮而数,
浮脉即热,
数脉即止,
热止相抟,
名 曰 伏 。沉 伏 相 抟 ,
名 曰 水 。沉 则 络 脉 虚 ,
伏则小便难,
虚 难 相 抟 ,水 走 皮 肤 ,即为
水矣。
寸 口 脉 弦 而 紧 ,弦 则 卫 气 不 行 ,
即恶寒,
水不沾流,
走于肠丨。
问 曰 :病 者 苦 水 ,
面目、
身体、
四肢皆肿,
小 便 不 利 。脉 之 ,

言水,
反言胸中痛,
气上冲咽,
状如炙肉,
当微咳喘。审 如 师 言 ,

脉 何 类 ?师 曰 :
寸口脉沉而紧,
沉则为水,
紧 则 为 寒 ;沉 紧 相 抟 ,

在 关 元 。始 时 当 微 ,
年盛不觉,
阳衰之后,
营卫相干,
阳损阴盛,

寒微动,
肾气上冲,
咽喉塞噎,
胁 下 急 痛 。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
气击不去,
其 病 不 除 ;后 重 吐 之 ,胃 家 虚 烦 ,
咽燥欲饮水,
小便不
利,
水谷不化,
面 目 手 足 浮 肿 。又 与 葶 苈 丸 下 水 ,当 时 如 小 差 ,

饮过度,
肿复如前,
胸胁苦痛,
象若奔豚,
其 水 扬 溢 ,则 浮 咳 喘 逆 。
当 先 攻 击 冲 气 ,令 止 ,
乃 治 咳 ,咳 止 其 喘 自 差 ,先 治 新 病 ,病当
在后。
黄汗之病,
两胫自冷•,
假令发热,
此 属 历 节 。食 已 汗 出 ,
又身
常暮卧盗汗出者,
此 劳 气 也 。若 汗 出 已 ,
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
错 ;发 热 不 止 者 ,
必 生 恶 疮 。若 身 重 ,
汗出已辄轻者,
久久必身目闰,
目闰即胸中痛,
又从腰以上必汗出,
下无汗,
腰髋弛痛,
如有物在皮
中状,
剧者不能食,
身疼重,
烦躁,
小便不利,
此为黄汗,
桂枝加黄
芪汤主之。
贄疸病第十六
诸黄,
猪膏发煎主之。
眶吐秽下利病第十 t
下利,
肺痛,
紫参汤主之。

618
中医
犒束 必 读 丛 书 (與藏鸣

跌 蹶 手 指 臂 胂 _筋 _狐 痛 蛔 虫 病 第 十 九
师 曰 :病 跌 顆 ,
其人但能前,
不 能 却 。刺 踹 人 二 寸 。此太阳经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正误存疑篇
伤也。
病人,
常以手指臂肿动,
此人身体哨瞒者,
黎芦甘草汤主之。
问 曰 :病 腹 痛 有 虫 ,
其 脉 何 以 别 之 ?师 曰 :腹 中 痛 ,
其脉当沉,
若弦,
反洪大,
故有蛔虫。
归人妊脤第二十
师 曰 :妇 人 得 平 脉 ,
阴脉小弱,
其人渴,
不 能 食 ,无 寒 热 ,
名妊
娠,
桂 枝 汤 主 之 。于 法 六 十 日 ,
当 有 此 证 ;设 有 医 治 逆 者 ,
却一月;
加吐下者,
则绝之。
妇人怀娠六七月,
脉弦,
发热,
其胎愈胀,
腹痛恶寒者,
少腹如
扇,
所以然者,
子 脏 开 故 也 ,当以附子汤温其脏。
妇人怀妊,
腹中疠痛,
当归芍药散主之。
妊娠,
小便难,
饮食如故,
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妇人伤胎,
怀身腹满,
不得小便,
从腰以下重,
如有水气状,
怀
身七月,
太阴当养不养,
此 心 气 实 ,当 刺 泻 劳 宫 及 关 元 ,
小便微利
则愈。
归人产后第二十一
妇人乳中虚,
烦乱,
呕逆,
安中益气,
竹皮大丸主之。
产后下利虚极,
白 头 翁 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归人杂病第二十二
妇人陷经漏下,
黑不解,
胶姜汤主之。
杂疗第二十三
退五脏虚热,
四时加减柴胡饮子。
治伤寒令愈不复,
紫石寒食散方。

619
必读丛书
{
S <1忘
®

金匮要略
伤寒论

黄帝内经素问
小儿药证直诀

针灸大成

本草备要

儒门事亲

脉经
兰室秘藏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遵生八笺
名医类案
临证指南医案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

傅青主女科
针灸甲乙经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丹溪心法

医贯
血证论

温热经纬
温病条辨

灵枢经
重订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

医学心悟
医宗金鉴(
中)

上)
上)
下)

下)
(下 )
(上 )

i销售分类中医基础
ISBN 978-7-117-24172-4
人卫智网 B O T IS JS
w w w .ip m p h .c o m
策 划 编 辑 李 丽
医 学 教 育 、学 术 、考 试 、健 康 ,
责 任 编 辑 李 丽
购书智慧智能综合眼务平台
孔 烈 V
回 駿 趙 陳
封面设计赵京津 人:E 官网
关注人卫中医 w w w .p m p h .c o m
9 787117 241724 >
版 式 设 计 陈 朊 关 注 人 卫 健 康
领悟岐黄真谛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提 升 健 康 素 养 定 价 :62.0 0 元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