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活著》SBA 閱讀報告 5E(24) 林煜軒

開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人為什麼要活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就

有這些疑惑。因此看到《活著》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的書名吸

引住了。《活著》是一本由中國當代作家余華創作的小說。 這本小

說並沒有用各種煽情的字句,感人的描述渲染,只是以普通的描述

來敘述故事。雖然普通,但這份普通卻能使人感動和產生共鳴。 這

本小說的主題簡單卻深刻,講述了一個普通農民福貴在經歷了層出

不窮的人生苦難後,依然堅強面對生活的故事。

內容簡介
故事的主角福貴年輕時家境優越,是 20 世紀中國一個村子裡有名的

少爺,但因沉迷賭博 ,將家業都輸了個精光,他的父親因此被他氣

死。家庭的破碎使福貴清醒過來,決定重新做人,開始了他艱苦的

農民生涯。但在不久後,國共內戰爆發,他被抓去了參軍,被迫和

家人分離。當戰爭結束,他趕回家,卻得知母親早已逝去。福貴本

以為接下來能與家人過著貧窮但安穩的生活,但命運並沒有就此放

過他。福貴後來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動蕩時期和親人經歷了生離死別,

例如富貴的兒子被不負責任的醫生抽血過量致死, 女兒在產後大出

血中死去,妻子也因病去世。他只能孤身一人度過餘生。
個人感悟
《活著》這部作品讓我深刻體會到生活的艱辛與美好。在閱讀過程

中,我不禁反思現在自己的生活,對比福貴一家的貧窮和困境,我

發現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許多困難其實都不值一提。 這令我明白到應

該珍惜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珍惜生命每一刻。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在福貴的一生中,

他曾經擁有了財富和地位,卻因為揮霍無度,最終導致家破人亡。

這使我意識到,物質財富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相反,即使福貴

後來的人生困苦,但依然有不少光彩,例如:女兒嫁給了好人、兒

子為家爭光等等。福貴始終堅信即使生活中充滿了艱辛,但只要勇

敢地面對,就能在苦中發現短暫但美好的瞬間。這讓我明白了我們

應該勇敢地去面對生活的困境,努力生活,達到精神層面的富足,

獲得真正的幸福。

總結
總括而言,《活著》這部作品令我對生活、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入

的理解。通過閱讀這部作品,我學會了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並明

白到精神層面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活著》不只是一部偉大

的文學作品,更能影響我們的生活態度,非常值得反復品味和學習。

你在開首說過你是因為對活著的意義有疑惑而看這本書,
那請問你看完書後覺得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活着》這本書的作者余華說過「人活着是為了活着。如果一定要

賦予意義,亦只有活着本身了。毫無選擇,人一出生到世上,就要

活着,沒有其他原因。」 活着本身就有意義,不需要為活着找借口。

不過,活着的意義不好找,死去的理由十分多:因工作壓力太大而

跳樓,失戀了就「自掛東南枝」……書中有句話是:「一個人再命

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福貴的戰友春生沒有死

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而是無法承受批鬥帶來的精神和肉體上的摧

殘,選擇了自殺。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生死,能選擇的只有如何地

生活。人終究會死去,與其漫無目的地坐以待斃,倒不如追尋自己

喜歡的生活方式,活出色彩,才能不枉此生。福貴最後選擇的日出

而作,日入而息,在我們眼中或樸實乏味,但平平淡淡的生活對歷

盡滄桑的他卻是享受。

通過閱讀這本書,你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在書中,福貴雖然遭受了無盡的痛苦,但他從未放棄過生活,始終

保持著樂觀和堅強。福貴在失去父親和母親之後,深感生活的無常

與無情,他更加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刻。他帶著孩子們努力生活,

希望他們能夠過上好日子。在這個過程中,他深刻體會到了親情和

友情的價值。這成為了他生活的動力,支撐著他在困境中前進。這

使我發現,人生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親情和友情。我們在忙碌的生活

中,有沒有忽略了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呢?我們應該珍惜與家人和朋

友相處的時光,給他們更多的關愛和陪伴。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