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文学评论·影 视 文 学

论《俄狄浦斯王》神谕外衣下的伦理意识和个人力量
欧阳婧祎 山东大学文学院
摘 要:
《俄狄浦斯王》作为古希腊戏剧的代表作,历 忒自杀身亡,俄狄浦斯企图自我放逐,而克瑞翁则这样说 :
来被解读为命运悲剧。该剧中代表命运的“神谕”
(Oracle) 克瑞翁 :告诉你吧,如果我不想先问神怎么办,我早就
表现为德尔斐神谕与盲人先知忒瑞西阿斯。而此二者又与此 这样做了。
前史诗文学中的神谕有很大不同,它们与剧中所体现的强烈 俄狄浦斯 :他的神示早就明白地宣布了,要把那杀父的、
的伦理意识和个人力量一道,诠释了《俄狄浦斯王》区别于 不洁的人毁了,我自己就是那人哩。
命运悲剧的伦理本质。 克瑞翁 :神示虽然这样说的,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最
关键词 :
《俄狄浦斯王》;伦理意识 ;德尔斐 ;神谕 好还是去问问怎样办。[5]
[ 中图分类号 ] :J8 [ 文献标识码 ] :A 德尔斐神谕不仅在开头和结尾各有显现,在全剧的各大
[ 文章编号 ] :1002-2139(2018)-21-176-02 关节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拉伊俄斯夫妇从阿波罗处获
知儿子将来会弑父娶母的预言,俄狄浦斯从德尔斐处获知自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在公元前五世纪创作的一 己身世的预言从而出走忒拜城。如果把全剧的时间线梳理清
部悲剧,大约于公元前 431 年演出。自古以来解读这部悲剧 晰,就能发现俄狄浦斯的一生都受德尔斐神谕的驱使 :德尔
主要通过两个方面 :命运(以神谕为物质外壳)对人的绝 斐神谕使得拉伊俄斯夫妇决定丢弃初生的俄狄浦斯 [6],德
对控制与弗洛伊德恋母情结的精神分析学说。在后者出现之 尔斐神谕迫使成人后的俄狄浦斯离开养父母前往忒拜城并
前,一般把《俄狄浦斯王》视作命运悲剧,将“神谕”
(Oracle) 在途中杀死生父,德尔斐神谕使得俄狄浦斯追查当年杀死拉
看作是贯穿全剧的主线,这和古希腊的历史政治环境是分不 伊俄斯的罪人,最后得知自己的身世。
开的。黑格尔曾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指出 :
“神谕是和希 神谕(或者说“命运”)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即为盲人
[1]
腊独有的那种民主政体方式密切地联系着的。” 抽签制作 先知忒瑞西阿斯。这个形象早在荷马史诗中就曾出现过,
《奥
为古希腊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体现了这种神谕的意 德赛》第十卷中即有情节讲述奥德修斯前往冥界寻找忒瑞西
味。而神谕所包裹的“命运”是不可抗拒的,无论人做出怎 阿斯的鬼魂,以得知关于自己还乡的预言。而在《俄狄浦斯
样的努力与牺牲,都无法逃脱命运的掌控,这命运没有来 王》一剧当中,这位盲人先知在预言方面并没有起到过多的
由(为什么要让俄狄浦斯承受弑父娶母的命运,剧中没有交 作用,但他的出场是全剧的转折点 :
代),也没有任何道理可言。总而言之是不能抗拒,无法改 忒瑞西阿斯 :在你看来,我很愚蠢 ;可是在你父母看来,
变的。无论是拉伊俄斯夫妇还是俄狄浦斯,无不尝试逃脱“弑 我却很聪明。
父娶母”的神谕的控制,但最后都宣告失败。 俄狄浦斯 :什么父母?等一等,谁是我父亲?
于是这里就不得不重点探讨“神谕”在《俄狄浦斯王》 忒瑞西阿斯 :今天就会暴露你的身份,叫你身败名裂。[7]
中的作用。它在剧中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德尔斐神谕” 正是忒瑞西阿斯的含糊其辞激怒了俄狄浦斯,而后引起
(Delphi),其二是盲人先知忒瑞西阿斯(Teiresias)。这和 伊俄卡斯忒重新提起当年拉伊俄斯得到的预言,才会引起俄
早期史诗文学中的神谕差别很大。在早期的史诗文学中,神 狄浦斯回忆自己在德尔斐得到的神谕,从而使俄狄浦斯弑父
谕往往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形式传递给凡人,而非德尔 娶母的真相逐渐展现在观众(读者)面前。
斐和先知这种间接方式。比如《伊利亚特》第一卷中的雅典 由以上对文本的分析可以得出,
“命运”是《俄狄浦斯王》
娜,即是受天后赫拉的派遣亲自下凡劝说阿喀琉斯“不要 全剧的主线,世事无常,神力广大,造化弄人是历来解读该
伸手拔剑”,并预言“你尽管拿话骂他,咒骂自会应验。”[2] 剧的方式。但细究该剧内核我们可以发现,俄狄浦斯悲剧并
再如《奥德赛》第一卷中“神样的特勒马科斯首先看见雅典 非命运悲剧抑或神谕悲剧,甚至可以说,正是俄狄浦斯悲剧
娜……目光炯炯的女神雅典娜回答他这样说”[3],雅典娜同 宣告了人和神的分野。
样是亲自下凡传达奥德修斯仍然活在世上的消息。而在《俄 首先,最根本也最关键的一点是,该剧认为俄狄浦斯弑
狄浦斯王》以及大部分阿提卡戏剧中,神很少亲自出现(例 父娶母是一种“罪”。犯此罪的人“不洁”,是“玷污了母亲
外如埃斯库罗斯的《复仇女神》),凡人与诸神的关系较以往 的床榻”,剧中反复渲染“弑父娶母”预言给拉伊俄斯夫妇
的史诗呈现一种较为疏离的状态。 和俄狄浦斯带来的恐惧。然而在荷马的古朴时代乃至更早的
而在间接的两种形式(即德尔斐神谕和先知)中,前者 神话时代,弑父娶母的案例并不少 :宙斯弑父(克洛诺斯),
在《俄狄浦斯王》中占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剧以它开始,以 乌拉诺斯娶母(盖娅),而这并不妨碍他们高居奥林匹斯山
它结束。一开场俄狄浦斯即向祭司说 : 顶。并且“弑父娶母”的核心在于破坏血缘伦理,这在希腊
我已经派克瑞翁,墨诺叩斯的儿子,我的内兄,到福玻 神话中比比皆是 :赫拉是宙斯的妻子和姐姐 ;忒弥斯既是宙
斯的皮托庙上去求问 :要用怎样的言行才能拯救这城邦。[4] 斯的妻子,又是他的姑母 ;克洛诺斯与瑞娅、福柏和科俄斯
其中福玻斯就是太阳神阿波罗,而“皮托”(Pytho)即 既是夫妻又是兄妹,乱伦在神话时代实乃一种普遍现象。正
是德尔斐的别称。到了全剧的末尾处,真相大白,伊俄卡斯 如恩格斯引马克思言 :
“在原始时代,姊妹曾经是妻子,而

176
文学评论·影 视 文 学

这是合乎道德的。”[8] 此外,《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中 命运只字未提,这都和古希腊世俗社会的建构有关。关于古


均出现过俄狄浦斯故事,但也都没有提到他因此而遭受惩 希腊人对命运的看法的转变,可以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
罚。而在悲剧中,俄狄浦斯因此刺瞎了双眼,自我流放了。 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人的戏剧创作讨论 :三人分别生活在克里
这正说明实际上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出的血缘关系准则和 斯提尼、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和雅典对斯巴达战争期间,而这
道德伦理导致了俄狄浦斯悲剧,在史诗中,俄狄浦斯弑父娶 恰好代表了古希腊民主社会从初生到成熟的过程,因此三人
母可以归咎于神的意志,而在悲剧中,神的力量是被人类的 的命运观也呈现出一种过渡 :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斯》三
伦理准则取代了的 :命运(在该剧中也即神谕或神的意志) 部曲中的命运观可以看作是向索福克勒斯的过渡,此时命运
只能决定发生什么事,而这件事的性质及其后果是文明社会 与社会伦理相结合,正如恩格斯引巴霍芬的话 :
“巴霍芬指
的伦理准则决定的 ;命运只能安排他弑父娶母,而判断“弑 出,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三部曲是用戏剧的形式来
父娶母”这件事性质恶劣的是文明社会的伦理准则。 描写没落的母权制跟发生于英雄时代并取得胜利的父权制
其次,
“弑父娶母”的神谕之所以应验,很大程度上在 的斗争……雅典娜以审判长的资格,
给俄瑞斯忒斯投了一票,
于这个预言被人知晓,而不是什么冥冥之中的命运 :如果拉 宣判他无罪,父权战胜了母权。”[11]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看出,
伊俄斯夫妇从来就不知晓这个预言,他们便不会丢弃俄狄浦 关于俄瑞斯忒斯是否有罪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神所能判断
[9]
斯,知晓亲生父母是谁的俄狄浦斯自然也就不会弑父娶母 , 的了,要通过“投票”这样十分古希腊的方式来解决。到了
于是整件悲剧就根本不可能发生,所谓的命运也就根本不存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当中,已经不再讨论“是否有罪”
在。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神谕,激起了拉伊俄斯夫妇和俄狄浦 的问题了 :弑父娶母的罪过已经是无可挽回地确定了的。到
斯内心的伦理意识,他们在伦理意识的驱使下采取积极措施 了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当中,不同于俄狄浦斯的无知者
避免神谕的应验,却最终实现了弑父娶母的预言。换言之, 无罪,美狄亚的一系列疯狂行动很显然是明知故犯。在这里
在这场悲剧中起作用的不是命运,不是神的力量,而是世俗 人的决心和力量又是非常强烈的。正如伊迪丝 • 汉密尔顿所
的伦理意识,是人为的成分,正是人的积极作为使得神降下 言:
“希腊民族是非常充满青春活力的,定不能普遍接受一
的命运得以完成。 种否定现世而把现世的生命转到来世去的信仰。”[12]
再次,前文提到的悲剧中人神的疏离也能够佐证俄狄浦
斯悲剧的“人”性而非“神”性 :整部剧中神都没有正面出现, 注释:
剧情的推动是靠间接的德尔斐神谕和盲人先知,其余都是人 [1]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自己积极采取的措施。 2006年,第237页。
最后,还可以从斯芬克斯的角度来讨论《俄狄浦斯王》 [2]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
中的“人”性 :斯芬克斯作为一个怪兽,长着狮子的身体, 版社,1994年,第9页。
却具备一个人的头脑和意识。而头脑是人和兽的根本区别。 [3]荷马:《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斯芬克斯之谜 :它实际上是在探 年,第9页。
讨“人”的定义。斯芬克斯从头脑上来说是一个人,而她狮 [4]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
子的身体代表了人类伦理之外的兽欲,于是这样的一个怪兽 种》,罗念生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48页。
究竟算不算人?因此这个问题实质上也是斯芬克斯寻求自 [5]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
我认识的表现。最后斯芬克斯之谜被猜出,残存着兽欲的斯 种》,罗念生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84页。
芬克斯因此死去,代表了人类文明社会伦理的建立。猜出谜 [6]关于俄狄浦斯会弑父娶母的预言是从阿波罗那里来的,
底为民除害的俄狄浦斯被人民拥戴为国王,但正如黑格尔在 索福克勒斯可能借此暗示观众这是德尔斐的神谕。
《历史哲学》中所言 :
“俄狄浦斯虽然用智慧揭开了谜底,但 [7]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索福克勒斯悲剧二
他没有正确认识自身,其悲剧也就不可避免。”于是接下来 种》,罗念生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57页。
的剧情就印证了德尔斐神庙上的那句著名格言 :
“认识你自 [8]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央编译局
己”。俄狄浦斯追查杀害拉伊俄斯的凶手的整个过程都可以 译,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页。
归纳为“认识你自己”,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 [9]正如高乃依在《论悲剧以及根据必然律与或然律处理悲
就是弑父娶母的罪人,是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的儿子。在 剧的方法》中指出的:“杀父一事不是罪过,因为他并不
完成这个认识后,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流放,一如斯芬克 认识自己的父亲。”
斯最后的死亡。后者认识自我后的死亡代表社会伦理的建 [10]罗念生:《译后记》,《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湖南
立,而前者认识自我后的流放代表对这个伦理准则的强化, 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03页:“(《特剌喀斯少女》)
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神是没有直接参与的。因此说俄狄 是现存的古希腊戏剧中少数命运悲剧之一。”
浦斯故事恰恰代表了“人”而非“神”,代表了“人力”,而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
绝非“命运”。 版社,1997年,第6页。
正如罗念生所指出的,古希腊戏剧当中命运悲剧实际上 [12]伊迪丝•汉密尔顿:《希腊方式》,徐齐平译,浙江人
[10]
是很少的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当中论述悲剧时也对 民出版社,1988年,第78页。
17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