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纏論核心基礎精髓,最詳頂底分型判斷,

學會從此看裸 K!
2018-06-27 由 財經爆財 發表于資訊

看來纏論大家都是比較感興趣的,我們這周就只要聊纏論吧。最近黑

粉太多,可能是因為那個複製粘貼還用我名字的人吧 ,今天早上挺空

的,總結一點東西。現在從最基礎的頂底分型開始唄!多餘的廢話我

就不說了,直接進入正題。

1、頂分型定義

頂分型:相臨三根 K 線中,中間一根 K 線的高點,是三根 K 線中高點

中最高的,其低點,也是三根 K 線中低點中最高的,這三根 K 線的組

合,就是頂分型。
close
arrow_forward_ios 閱讀文章

Pause
00:00
00:14
01:31
Unmute

底分型:相臨三根 K 線中,中間一根 K 線的低點,是三根 K 線中低點

中最低的,其高點,也是三根 K 線中高點中最低的,這三根 K 線的組

合,就是底分型。如下圖。
無論是頂分型或是底分型,第 3 根 K 線都是這個分型形態的關鍵一根

K 線。在頂分型中,3 號 K 線的開盤價位,基本上能代表大部分頂分型

的強弱,若在 2 號線實體部分的中下部開盤,顯然走弱的概率就較大,

若低開低走,以陰線收盤,且其最低點或收盤價低於 2 號 K 線的最低

點,頂分型就確立。

注意:這裡重點說一下,分型是要處理完包含關係的。從出現包含關

係的那根 K 線向前看兩根,若前面兩根呈上升 K 線關係,就取高高。

若前面兩根呈下跌 K 線關係,處理時就取低低。看圖可能會更加清楚。
當然,頂分型的形成,並不必然代表向上一筆走勢結束,有些較弱的

頂分型,只是一個次級別的震盪,並最終成為中繼形態,並繼續向上

運行。所以會有中繼型的。

分型的分類:
1,中繼頂分型:是指股價在上漲過程中,形成一個定義中的頂分型之

後,股價卻沒有下跌,而是稍事震盪繼續上漲,這種頂分型即為中繼

頂分型。它的實質是形成次級別中樞的一筆上漲的一個小頂。

2,轉折頂分型:是指股價經過一波的上漲(實為一筆,因此時尚沒講

筆,故仍按傳統叫一波)之後形成頂分型,並由此頂分型開始一波下

跌過程。這種頂分型即為轉折頂分型。實質是此波與前同向一波發生

背馳或盤帶背馳,或內部次級別發生背馳或盤整背馳。

3,中繼底分型:是指股價經過一波下跌之後,形成了定義中的底分型

形態,卻沒有發生轉折向上,稍事震盪後,繼續下跌,這種底分型即

為中繼底分型。實質是形成次級別中樞的一筆下跌的小底。

4,轉折底分型:是指股價經過一波下跌之後形成了底分型,並由此底

分型開始一波上漲過程,這種底分型即為轉折底分型。實質是該波下

跌與前一波下盤形成背馳或盤整背馳,或此波內部次級別發生背馳或

盤整背馳。
2、分型區間

A、頂分型的區間:是指第 2 根 K 線的最高點到 1、3 號 K 線中低點中

最低的那個低點的距離。如下圖二所示。

B、底分型區間:是指從第 2 根 K 線的最低點,到 1、3 號 K 線中高點

較高的那個高點間的距離。如上所示。

分型區間大小,一般與分型的強弱有關,分型區間大者,說明構成分

型的三根 K 線均較長,或其中兩根較長,或至少一根相對很長。區間

小者,說明至少有兩根小線體,或三根均較小,這時,此分型成為中

繼的概率就較大。

3、頂分型的下沿

頂分型的下沿,是指形成頂分型的第 1 根 K 線的最低點。頂分型的下

沿,是判斷頂分型強弱的關鍵位置。如圖三所示。
4、底分型的上沿

底分型的上沿,是指形成底分型的第 1 根 K 線的最高點。底分型的上

沿,是判斷底分型強弱的關鍵位置。如圖三所示。

5、分型的力度

A、頂分型的力度:頂分型的力度,以頂分型的下沿是否被形成頂分型

的第 3 根 K 線有效擊破來判斷。分為最強走勢、較強走勢、一般走勢

和較弱走勢四種。如下圖。
最強走勢:第 3 根 K 線為跌空低開並低走的大陰線,強力擊穿頂分型

下沿。收盤時陰線的跌幅越大,力度越強。

較強走勢:從第 2 根 K 線的中下部開盤,且收盤以中大陰線擊穿頂分

型下沿。

一般走勢:第 3 根 K 線最低點在頂分型下沿附近。

較弱走勢:第 3 根 K 線最低點在頂分型的下沿之上。離下沿越遠,力

度越弱。

頂分型的第 2 根 K 線在力度判斷中也很關鍵,比如長上影線、長十字

星、浪高線形態的,這種頂分型形態力度也較強,當然,再與第 3 根
K 線進行組合判斷,就更加明顯。由於實例圖譜一種找一隻的話,也

相對較多,就不再一一舉例了,大家可以自己找一些對照。

B、底分型的力度:底分型的力度,是以底分型的上沿是否被形成底會

型的第 3 根 K 線有效擊穿來判斷。也分為最強、較強、一般和較弱四

種。如上圖。

最強走勢:第 3 根 K 線為跳空高開高走的大陽線,並強勢擊穿底分型

上沿。收盤時陽線漲幅越大,力度越強。

較強走勢:第 3 根 K 線從第 2 根 K 線的中上部開盤,並以中大陽線收

盤,且擊穿底分型上沿。

一般走勢:第 3 根 K 線收在底分型的上沿附近。

較弱走勢:第 3 根 K 線收在底分型的上沿之下。離上沿越遠,力底越

弱。

6、分型常見形態
無論是頂分型或是底分型,均有四種較常見形態:(1)標準形態

(2)左側跳空(3)右側跳空(4)左右兩側跳空 具體圖形形態參看

上圖。其中右側跳空和左右兩側均跳空的頂分型或底分型,均是力度

較大的分型形態。同樣的道理,由於形態較多,一種找一隻實例圖譜,

也顯得圖形態較多,不再一一舉例。

7、確認頂分型:

是指在轉折頂分型之後,相隔不遠的幾根 K 線,就再度形成一個定義

上的頂分型,只是這個頂分型要低於前面的轉折頂分型,由此頂分型

開始,股價開始一波快速下跌。確認頂分型有時不止一個,它是次級
別震盪所形成,若兩個以上,剛是次級別中樞的兩個小頂,可以以打

橫筆畫過。其實也可以認作二賣位置。

確認底分型:是指在轉折底分型之後,相隔不遠的幾根 K 線,再度形

成一個定義上的底分型,但這個底分型高於前面的轉折底分型,股價

由這個底分型開始快速上漲。確認底分型有時也不止一個,它是次級

別震盪所形成的,若兩個以上,剛為次級別中樞的兩個小底。
8、實際運用:

1、止損的位置可以用頂分型的確認來判斷,或者頂分型第 3 根 K 線收

盤破第一根 K 線收盤或者最低點就可以認為是賣點,當然我說的是我

自己的方法。

2、頂分型中間出現長上影線如果在壓力位,那就要注意力。

3、頂底分型可以構成中樞,這個具體的判斷我就不一一解釋了。

今天就先分享這麼多吧,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提出來,看到

後及時回復,別說我是標題黨啊,內容我自己覺得是有用的,你們也

許都了解,但是沒有做過這樣的總結和結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