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巴楚仁波切的一封信

白玉秋竹仁波切/譯

僧人閣下:

夫我自幼植遇佛法,入門皈依、研讀、修學諸多經論,然根性陋劣、
習氣深重,故於別解脫戒、金剛密乘戒多有違犯。此生雖精進實修,但
內心卻從未生起欲界 地定,於戒定慧三學更如天壤之別。多年修學佛
法之因,雖於顯密著述頗豐,為新舊譯派眾等讚揚,倘能多與大眾廣
結法緣自是甚佳。

我亦深知如此既得悠閒又能利益,然入菩薩行論有雲:吾富受恭
敬,眾人皆喜我,若持此驕慢,歿後定生懼。故我不敢自比某些人口中
所言之善知識或成就者, 因如此之行恐犯大上人語,故我不敢有所欺
誑、保留而實話直說。如我這般雖略涉教法,但於證法絲毫未具,僅如
過去六群比丘,因此不敢欺瞞眾生,故即使見面、 摩頂,並無有任何
利益。

然而何謂信心呢?對三寶具信名信心,特別是三寶中當以法寶為
重,因佛寶、僧寶之殊勝皆來自法寶,以是之故,尤須對法生起具信。
然何謂法寶?抉擇四諦之善說名法寶,此四諦法具足了知因果、深信因
果之信心,經律論三藏所言皆不外於此。

從觀察某人之言行舉止,或某人之說法自以為得到信心,此除捏
造外並無其他,所以名為大邪見。修學佛法須往內觀察三毒,儘量對治
三毒,廣為行持,如烏金 大師曰:「三毒盡漏者,何需佛法?」。如此
所說,大眾不解其意,仍一味往外追尋某某聖地,指此為聖山、此為聖
岩、聖樹、聖水。如此之善知識、佛油子等等著 急追尋,以為可從他人身
上得大加持。如此之想法,只是走火入魔之因而已,除外無有絲毫意義.

對上師具足深信與祈請,將能得到更多功德。某些經雲及大師所言
之根本上師指的就是具足三恩之根本上師,並非某某老頭子、和尚、喇
嘛或老參。那何為根本上師呢?如上師瑜伽引導文中所言:中圍中圓滿
主尊為根本上師,所指為何呢?以深信對境為能得灌頂及口訣故為根
本上師。

對上師之信心來自於感念上師之德恩,並非上師之功德。須深信上
師超越諸佛,為何超越諸佛呢?直指自心法身故,予我恩惠勝佛故。那
麼人人口中所喊的大恩 根本上師,何謂大恩呢?上師之大悲能令法入
於我心,故名為根本上師。因此曾于某某上師座前聽過課或接受過灌頂
並不稱為根本上師。

覺臥阿底峽尊者有多位上師,其中特為殊勝的是瑟林巴大師(金
洲大師)。如欲令乞者生歡喜,須于口袋裝滿米;富家糧倉米再多,乞
者不生任何益。經雲對父母孝順也是因感其恩德而非其威勢。

那什麼是信心?什麼又是修行佛法呢?何謂對上師祈請呢?當代
自稱智者大堪布們於此三者竟一無所知,故我今天以不違經論而勸知,
此勸言乃為法結緣,須廣為傳閱、演說,幸或有一二人可能相信,依之
而行。

言盡於此,汝無須多留.即使留之久年,為汝摩頂、祈福、祝願之
舉毫無意義,故我亦絕不為之。以上所言,汝當知之。嗡嘛呢唄美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