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影響平衡的因素

滕 翼 老師
主題二十三、影響平衡的因素
【一】平衡的移動:

在已達平衡狀態的化學反應系統中,外加入一個影響平衡的因子,則會
定義
破壞平衡而引起平衡的移動。
平衡狀態會因增快正反應或逆反應的速率而發生移動。
(1) R'正>R逆
'
⇒ 反應向生成物進行
移動原理
(2) R'正=R逆
'
⇒ 反應仍呈平衡狀態
(3) R'正<R逆
'
⇒ 反應向反應物進行

影響平衡 包含 濃度、 壓力、 溫度等三項,而催化劑的作用因對正、逆兩向反


的因子 應速率之影響等量,故僅能改變達成平衡之時間,而不影響平衡之狀態。
(1) 提出者:
法國化學家勒沙特列,在1884年提出。
勒沙特列 (2) 原理內容:
原理 一平衡系受外來因子(例如:溫度、壓力、濃度)影響,而使平衡發生
移動,則新平衡狀態向抵抗此外來因素的方向移動,直到平衡重新達
到平衡為止( R'正=R逆
'
)。

【二】影響平衡的因子(一)濃度:

(1) 增加反應物濃度或減少生成物濃度,則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動。
(2) 減少反應物濃度或增加生成物濃度,則平衡向反應物方向移動。
(3) 加入平衡系中的固態物種,則因沒有影響濃度(因為固態物質在定溫下濃度
平衡
及密度為定值),故平衡不會移動。
移動
方向 滕翼小秘笈
判別 改變濃度可以使平衡移動,但是不影響反應速率常數(k),故不會影
響到平衡常數(K)。
【三】影響平衡的因子(二)壓力:

(1) 縮小容器體積 → 增加反應系之總壓力


→ 亦即增加了反應系中各物種的分壓
情況一:改變體積,且 → 則平衡向氣體總莫耳數和較小的一方移動,以
反應系兩邊氣體總莫 減少總壓力。
耳數和不相等(即 (2) 擴大容器體積 → 降低反應系之總壓力
Δn≠0 ) → 亦即降低了反應系中各物種的分壓
→ 則平衡向氣體總莫耳數和較大的一方移動,以
提高總壓力。
情況二:改變體積,且
(1) 不使平衡移動。
反應系兩邊氣體總莫
(2) 氣體莫耳數不改變。
耳數和相等
(3) 濃度、壓力皆改變。
(即Δn=0 )
(1) 欲保持前後相等壓力 → 增加其體積
→ 即為情況一之(2)擴大容器體積。
情況三:充入不活潑的 (2) 欲保持前後體積一定 → 平衡系中的總壓雖然增加,但平衡系中
氣體時 各物種的濃度(分壓)不變(∵ 僅增加所加
入氣體之分壓)
→ 故平衡不移動。

【四】影響平衡的因子(三)溫度:
(1) 溫度愈高,反應速率愈快之主因:
溫度升高,具有高動能的分子數增加(∵ 動能分佈曲線右移),造成超過低限能(能克服
活化能)的分子數變多,有效的碰撞頻率變大,反應速率變大。

(2) 活化能較高
高 的反應在溫度升高
高 時,其反應速率增加比例較高
高:
因為低活化能的反應在高溫或低溫時,具有低限能(活化能)以上之粒子數相差不多,反而
是高活化能的反應在高溫時具有低限能(活化能)以上之粒子數遠遠多過低溫時,所以高活
化能之反應受到溫度影響較為顯著,即升高溫度對吸熱方向(活化能較高的方向)比較有利
,反應速率上升幅度較高。
(3) 溫度可以改變平衡常數:
當反應為吸熱時: 當反應為放熱時:
A + B + heat ↔C + D A + B ↔C + D + heat

R+ = R- R+ = R-
→ k + [A][B] = k - [C][D] → k + [A][B] = k - [C][D]
k + 定義 [C][D] k + 定義 [C][D]
→  →K = →  →K =
k- [A][B] k- [A][B]
mk + m mk + m

提高溫度
→ K' = = ( )K > K【∵m > n >1】 
提高溫度
→ K' = = ( )K < K【∵n > m >1】
nk - n nk - n
mk + m mk + m

降低溫度
→ K' = = ( )K < K 【∵1> n > m 】 
降低溫度
→ K' = = ( )K > K 【∵1> m > n 】
nk - n nk - n

【五】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狀態:
(1) 催化原理:
催化劑參與反應而進行了另一條需能較低的途徑而降低反應之活化能,會增加含有發生
反應所需最低能量(即低限能)的分子,因而使反應速率加快。
-Ea
k = A×e RT

《注意》:因為催化劑的加入可以降低活化能(即降低活化複合體位能位置,改變反應途徑),
但不能改變反應物及生成物的位能位置,故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但不可以改
變反應熱大小(因為反應熱與反應途徑無關)。

加入催化劑
的低限能 未加入催化
位 粒 劑的低限能
Ea (未加催化劑的反應)
能 子
Ea (加催化劑的反應)

反應物

生成物
動 能
(2) 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狀態之主因:
於平衡系統中加入催化劑,會使正逆反應之活化能均降低,正逆反應速率均變快,但為
等量增大,變化量相同,故平衡不受其影響,平衡狀態不改變,平衡常數K值亦不受影響。

概念回溯 1.
2+ 2-
將 BaCrO4(s) 放入水中,反應 BaCrO4(s) Ba (aq) +CrO4 (aq) 達平衡時,下列敘述何項錯誤?
2+
(A)加入純水,使 Ba 莫耳數增加
(B)加入 BaCl2(s),使 [CrO42-] 變小
(C)加入純水,使[CrO42-] 變大
(D)加入 HCl(g),使溶液顏色變為橙色。 【政大附中】

概念回溯 2.
下列各平衡中劃線物質之平衡濃度 C1 (mol/ L) 與定溫下將物系容積減半後新的平衡濃度
C
C2 (mol/ L) 之比值為 1 < 2 < 2 的是何項?
C1
(A) H2(g) + Cl2(g) ↔ 2HCl(g) (B) 2NO(g) + O2(g) ↔ 2NO2(g)
(C) PCl5(g) ↔ PCl3(g) + Cl2(g) (D) H2O(l) ↔ H2O(g) 【成功高中】

概念回溯 3.
在 N2O4(g) 2NO2(g) 平衡系中擴大體積,下列哪些正確?
(A) NO2 所占的莫耳分率上升
(B) NO2 莫耳數上升,顏色加深
(C)總壓變小
(D)總壓及體積的 PV 乘積變大
(E)平均分子量變小。 【中山女中】
概念回溯4
概念回溯4.

[C][D]
某化學反應 A+B C+D 之平衡常數 K= 。若反應之溫度與平衡常數間有如下之關
[A][B]
係:
溫度 20 ℃ 50 ℃ 80 ℃
K 0.50 2.5 8.9
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正向(向右)為吸熱反應,逆向為放熱反應
(B)正向為放熱反應,逆向為吸熱反應
(C)正、逆向都為吸熱反應
(D)正、逆向都為放熱反應。 【成功高中】

概念回溯 5.
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反應 M(g)+N(g) R(g)+2L,此反應符合下列圖形(R%:R 的百分含
量,t:時間)
,該反應是下列哪種情況?
(A)正反應為吸熱,L 是氣體
(B)正反應為吸熱,L 是固體
(C)正反應為放熱,L 是氣體
(D)正反應為放熱,L 是固體或液體。 【建國中學】

概念回溯 6.
下列何組反應,當進行( )內的措施後,其反應速率變化可由下圖表示?
(A) C(s)+O2(g) CO2(g)(定溫下,使體積變大)
(B) 2SO2(g)+O2(g) 2SO3(g)(定溫下,加入 SO2)
(C) N2(g)+3H2(g) 2NH3(g),ΔH=-23 kcal(定容下,升高溫度)
(D) 2HI(g) H2(g)+I2(s)(定溫下,使體積變小)
(E) PCl5(g) PCl3(g)+Cl2(g)(加入催化劑)
。 【武陵高中】
※概念回溯簡答專區※
1. (C) 2.(C) 3. (A)(C)(D)(E) 4. (A) 5. (C) 6. (D)

※概念回溯解析專區※
1. (C) ,加水後,所有物質濃度應下降。
2. 【Key】體積壓縮一半後

[ ]New
1.平衡不移動 ⇒ =2
[ ]old

[ ]New
2. 平衡遠離自己 ⇒ 2 > >1
[ ]old

[ ]New
平衡朝向自己 ⇒ >2
[ ]old

[ ]New
3. 特例: =1
[ ]old

[ ]New
(A) , ∆n = 0 , 平衡不變 ⇒ =2
[ ]old

[ ]New
(B) , ∆n < 0 ,平衡向右 ⇒ >2
[ ]old

[ ]New
(D) , H2O(ℓ) ⇌ H2O(g) 之 K p = PH2O(g) = 定值 ⇒ = 1。
[ ]old

3. (B) ,顏色與 [NO2 ] 有關,體積增大, [NO2 ] ↓ 顏色變淺。

4. 溫度上升, K 值上升,即方程式向右為吸熱反應。

5. 從圖可知:
T ↑ R% ↓⇒ 反應向左 ⇒ 放熱
P ↑ R% ↓⇒ 反應向左 ⇒ ∆n > 0 ⇒ L 為氣態。
6. 進行( )內的措施後,得 r正 ' > r逆 '

(A) , r正 ' = r逆 '

(B) , r正 ' > r逆 ' ,但 r逆 ' 不動

(C) , r正 ' < r逆 '

(E) , r正 ' = r逆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