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可能补语(一)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老师:刘雅倩
一.使用教材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 II

二.教学对象
已经掌握 500 左右生词的初级语言生,已经学习结果补语和简单趋向补语。

三.教学内容
语法点:结果补语前加“得”或者“不”构成的可能补语。

四.教学目标
通过语法点的学习,能够掌握结果补语前加“得”或者“不”构成的可能补语的语义
特征,句式特点和用法。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该类可能补语的语义特征,句式特点,用法的教学。

六.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按照“导入—归纳语法点—操练—扩展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
运用直观手段,例如听声音,看卡片,看视频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情景法,归纳法,对比法,回答法教授语法点。

七.教学时间
7 分钟左右

八.教具
彩色卡片,幻灯片,视频

九.教学步骤
(一) 组织教学(20 秒)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汉语课堂,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语法点—
可能补语。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你们,请注意听。

(二) 语法点导入(1 分钟 40 秒)
【非常小声地说“今天是星期三”,说两遍。PPT 出现耳朵表示听的图片。

——听得见吗?【手放在耳朵边,表示听】
(摇头)
——听不见。老师的声音太小了,我们听不见。
【大声地说“今天是星期三”,说两遍。】
——听得见吗?【手放在耳朵边,表示听】
(点头)
——听得见。老师的声音很大,我们听得见。

【拿出一张卡片,上面的字很小】
——卡片上的字,你看得清吗?
——看不清。(摇头)
——看不清。卡片上的字太小了,我看不清。
【拿出另外一张卡片,上面的字很大】
——卡片上的字,你看得清吗?
——看得清。(点头)
——卡片上的字很大,我看得清。

(三) 语法点归纳呈现(20 秒)

(板书)

(四) 语法点讲练(4 分钟)


①【PPT 显示图片,很大一碗米饭】
——这是什么?(一碗米饭。)
——多吗?(多。 )
——你吃得完吗?(吃不完。)
——饭太多了,我吃不完。
——噢,你觉得不多,吃得完。那我们也可以说:饭不多,我吃得完。

②【PPT 显示图片,一个女孩儿在努力搬一个箱子】
——这是玛丽,她在做什么?(搬箱子。 )
——她搬得动吗?(搬不动。)
——这个箱子太重了,玛丽搬不动。
——小明觉得这个箱子不重,我们也可以说:这个箱子不重,他搬得动。

练习一:把结果补语改成可能补语,并造句。
洗干净 洗得干净/洗不干净
【PPT 图片:很脏的衣服】 这件衣服太脏了,洗不干净。
看清楚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PPT 图片:潦草的字迹】 他写得太乱了,看不清楚。

练习二:看视频,说句子。
【播放一段小孩写不完作业的视频】
引导说出:作业太多了,他写不完。
练习三:设计超市情景,用买得到买不到完成句子。
——我想买一辆自行车,买得到吗?
——超市里没有自行车,你买不到。
——小明想买一件衬衫,卖得到吗?
——超市里有衬衫,他买得到。

(五) 课后思考与小结(1 分钟)


课后思考:下面的这些东西,你在超市买得到吗?请用今天学过的可能补语完
成句子。(冰箱,本子,篮球,苹果,电视,水)

十.教学总结和反思
课堂教学按照“导入—归纳语法点—操练—扩展练习—小结”的顺序,循序渐
进。导入时,教师通过声音的大小对比,卡片的展示,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把他
们的关注点快速拉到教师身上,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顺势导入语法点。引导学生发现
规律,归纳出语法点的形式和用法。操练时,提供图片和情景,引导学生用可能补语
完成句子。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练习,练习的难度循序渐
进,富有趣味性。由简单的改换练习造句,到看视频造句,再到具体情景的表达,难
度进一步提升,不同形式的练习丰富了课堂。最后的小结,带同学们回顾了今天学习
的内容,简洁的板书利于归纳和记忆。
本堂微课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语言有待改进,特别是在词汇控制上。缺乏考虑
“交际”的概念,句子很少涉及真实社会的表达,多是“有意义的训练”,交际性实用
性有待加强。对于教学的整体框架和分级设计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有待进一步细化完
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