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Thiên kim phư

Đau lưng :

1.独活 3 两 桑寄生 2 两 杜仲 2 两 两 细辛 2 两 秦艽 2 两 茯苓 2 两 肉桂心 2 两 防风 2 两 川芎 2 两 人


参 2 两 甘草 2 两 当归 2 两 芍药 2 两 干地黄 2 两

2. 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原文如下: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
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组成】独活三两(45g)桑寄生(30g)杜仲(30g)牛膝(15g)细辛(10g)秦艽(12g)茯苓
(15g)肉桂心(6g)防风(10g)川芎(10g)人参(10g)甘草(10g)当归(10g)芍药(10g)
干地黄(15g)各二两(方中括号内为我临床常用量)

作者:学点中医

链接:https://xueqiu.com/6206399419/117630954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3. 独活寄生汤:独活 9 克、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人参、
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 6 克,或者直接买成药独活寄生丸

关于独活寄生丸,《千金要方》原文是这么说的: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
之。不时速治......宜急服此方

孙思邈认为,人之所以会感到腰背痛,一个是因为肝肾不足,再一个是风寒湿三种邪气乘虚而入,
把气血经络流通的道路给堵住了,不通而痛。

4. 杜仲酒

治肾脉逆小于寸口,膀胱虚寒,腰痛胸中动,四时通用之方。

杜仲 干姜(各四两,一作干地黄) 萆 羌活 细辛 防风 川芎 秦艽 乌头天雄 桂心 川椒(各三


两) 五加皮 石斛(各五两) 栝蒌根 地骨皮 续断 桔梗 甘草 (各 ?

上十九味 咀,以酒四斗,渍四宿,初服五合,加至七八合,日再。通治五种腰痛。

又方 桑寄生 牡丹皮 鹿茸 桂心(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单服鹿茸与角亦愈。

治肾虚腰痛方∶
萆 白术 桂心(各三分) 牡丹皮(二分)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亦可作汤,服之甚良。

又方 附子(二分) 桂心 牡丹皮(各一两)

上三味治下筛,酒服一刀圭,日再。甚验。

肾着汤

肾着之为病,其人身体重,腰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食饮如故,是其证也。
从作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者方(《古今录验》名甘草
汤)

甘草(二两) 干姜(三两) 茯苓 白术(各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腰中即温。

肾着散方∶

杜仲 桂心(各三两) 甘草 干姜 牛膝 泽泻(各二两) 茯苓 白术(各四两)

上八味治下筛为粗散,一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顿服,日再。

治腰疼不得立方∶

甘遂 桂心(一作附子) 杜仲 人参(各二两)

上四味治下筛,以方寸匕纳羊肾中,炙令熟,服之。

治腰痛方∶

萆 杜仲 枸杞根(各一斤)

上三味 咀,好酒三斗,渍之纳罂中密封头,于铜器中煮一日,服之无节度,取醉。

杜仲丸

补之之方。

杜仲(二两) 石斛(二分) 干姜 干地黄(各三分)

上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再。

丹参丸

治腰痛并冷痹方。

凡参 杜仲 牛膝 续断(各三两) 桂心 干姜(各二两)

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日再夜一,禁如药法。
独活寄生汤

腰背痛者,皆是肾气虚弱,卧冷湿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或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
若有腰痛挛,脚重痹急,宜服之。(方见前八卷偏风门)。

治腰脊苦痛不遂方∶

大豆三斗(熬一斗,煮一斗,蒸一斗),酒六斗,瓮一口,蒸令极熟,豆亦熟纳瓮中封口,秋冬
二七日,于瓮下作孔,出取,服五合,日夜二三服。

又方 地黄花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三月三日收桃花,取一斗一升,井花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炊之,一时酿熟,去糟,
酒服一升,日三服。若作食饮,用河水。禁如药法,神良。

又方 鹿角去上皮取白者,熬令黄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特禁生鱼,余不禁。角新者,良。
陈者,不任服。角心中黄处亦不中服。大神良。

又方 羊肾为末,酒服二方寸匕,日三。

治丈夫腰脚冷不遂,不能行方∶ 上醇酒三斗。水三斗合著瓮中,温渍脚至膝,三日止。冷
则瓮下常着灰火勿使冷。若手足烦者,以小便三升盆中,温渍手足。

腰痛导引法

正东坐将手抱心,一人于前据蹑其两膝,一人后捧其头,徐牵令偃卧,头到地,三卧三 ?

针灸法

腰 痛,宜针决膝腰勾画中青赤路脉,出血便瘥。

腰痛不得俯仰者,令患人正立,以竹柱地度至脐,断竹乃以度背脊,灸竹上头处,随年壮。灸讫
藏竹,勿令人知。

腰痛,灸脚跟上横纹中白肉际十壮,良。

又灸足巨阳七壮(巨阳在外踝下)。

又灸腰目 七壮在尻上约左右是。

又灸八 及外踝上骨约中。

腰卒痛,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

5.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 偏风第四”,原文为“治腰背痛,独活寄生
汤 夫腰背痛者,皆犹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
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
该方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芎窮,人参,甘草,当归,
芍药,干地黄组成,共 15 味药。其中,独活,防风,细辛,秦艽,祛风湿;桑寄生,杜仲,牛膝,
桂心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温肾阳祛风湿;当归,芎窮,芍药,干地黄,养血活血,含有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道理;人参,茯苓,甘草健脾利湿。

该方包含祛风胜湿,温肾祛湿,活血祛风,健脾祛湿四种治法,后世治疗风寒湿痹基本师从此方
和此法。独活寄生汤也是如今临床治疗风寒湿痹的代表方剂。

关于独活寄生汤的加减,兼有气虚者,加黄芪,人参;阳气亏虚者,加附子,鹿茸;关节肿大者
可以加土茯苓,薏苡仁,土元,僵蚕等。

除了风寒湿痹痛,孙思邈还用独活寄生汤治疗产妇生产后腹痛,腰脚挛痛,他说“新产竟便患腹
痛,不得转动,及腰脚挛痛,不得屈伸,痹弱者,宜服此汤,除风消血也。”

6. 独活寄生汤出自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全方由“独活三两,桑寄生、杜仲、牛膝、
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等 15 味中
药组成。按照原著所说的煎服方法是,用水 2000 毫升,煮取药液 600 毫升,去掉药渣,分温三服。
不过在现代临床运用时,全方的方药剂量需要调整,但其中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个是独活的
剂量不能太小,太小了没有效果;第二个就是细辛的剂量要小,剂量大了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而且细辛需要先煎;第三,煎煮尽量浓煎取汁,只取头道药汁。

那么,这个独活寄生汤的配伍,究竟有什么奥秘呢?全方以独活、桑寄生为君药,其中独活起着
疏散伏风、祛风除湿的作用,桑寄生起着祛风湿、强筋骨的作用;以防风、秦艽、细辛、肉桂为
臣药,其中防风、秦艽主要起着祛风胜湿、舒筋通络的作用,细辛起着散风止痛的作用,肉桂起
着补阳驱寒、通利血脉的作用;杜仲、牛膝、当归、地黄、芍药、川芎、人参、茯苓、甘草为佐
药,其中杜仲、牛膝主要起着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当归、地黄、芍药、川芎主要起着补血活
血的作用,人参、茯苓、甘草主要起着补气健脾、扶助正气的作用;以甘草为使药,是兼以为使,
主要起着调和诸药的作用。

独活寄生汤的配伍,即可祛邪,又可扶正,标本兼治,对风寒湿等病邪都能拔除,对气血诸虚都
能补益,尤其是对于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或者痹症日久,或肝肾阴虚所致的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的
顽固痹症,效果良好,诚如清代名医汪昂在《汤头歌诀》中所说,“冷风顽痹屈能伸”。综合来
说,独活寄生汤主要起着“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作用,所以,对于虚证所致的
腰背疼痛,肩颈疼痛,四肢关节疼痛,都有着良好的作用,但对于湿热实证却没啥作用。

对于独活寄生汤的用方思维,清代医家张秉成做了详细的诠释,他认为,独活寄生汤用熟地黄、
牛膝、杜仲、桑寄生这几味中药来实现“补肝益肾,壮骨强筋”的作用;而所用当归、芍药、川
芎这几味中药,主要起到“和营养血”的作用,这样用药是遵循了“治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
的用药规律;方中所用人参、茯苓、甘草这几味中药,主要发挥“益气扶脾”的作用,这样用药
是遵循了“祛邪先补正,正旺邪自除”的用药规律。然而,素因肝肾阴虚,邪气必然乘虚而入,
甚至深入腹地,因此用独活、细辛入肾经,主要是把潜伏的风邪给搜刮出去;肉桂心能够入肝肾
血分,还能祛寒;秦艽和防风,是“风药卒徒”,勇往直前,还能“周行肌表”,更是起着“风
能胜湿”的作用。
对于独活寄生汤中的独活一药,存在疑点,可能需要仔细研究。虽然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
有记载,但是《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独活,是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也就是现代的羌
活;而真正的独活,是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毛当归。由于《神农本草经》中独活条目下,有
一个“一名羌活”的记载,这个记载在《千金翼方》中依然保留了。那么问题来了,药王孙思邈
的这个独活寄生汤中的独活究竟是现代的独活,还是现代的羌活呢?我们还得从中医文献的角度
去考证。《千金要方》的“贼风”章节里,记载了羌活汤,而独活寄生汤却是在“偏风”章节里,
由此可见,药王孙思邈时代,就已经将独活和羌活作为两个中药来使用了。而在《药性论》中对
于独活和羌活的临床作用做了区分,从独活的“主中诸冷湿……手足挛痛、劳损”等临床用途来
看,与独活寄生汤的功效主治颇为相似,因此,独活寄生汤所用的独活,应当是现代临床使用的
独活。

现代临床上使用的独活,主要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作用,有学者指出,无论是“颈项
难舒,臀腿疼痛,两足痿痹”,还是“腰背酸重,四肢挛痿,肌黄作块”,独活都称“良
剂”[1]。而在独活寄生汤中,原方剂量也是独活剂量最大,现代临床应用时,有不少医家将独活
的剂量减小,却将桑寄生的药量加大,虽然也有可能在临床中收获一定的效果,但如果独活寄生
汤弱化了独活的用量,那就与独活寄生汤的立方本意不符了。也有学者考证,独活临床用剂量为
6~60g,独活寄生汤中独活的剂量约为 41.4g,配伍桑寄生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增加祛风湿的
作用[2]。

对于独活寄生汤的临床运用,仍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原方的将息法,按照《千金要方》
的记载,服用独活寄生汤之后,还需要用蒴藋叶火燎或者炒热,铺在床上,让患者躺在上面,熨
疼痛部位,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祛风湿、通经络,使疾病痊愈的快。这种将息法,现代临床基本
不用。不过依然值得思考,如何替代,比如在民间,就用人将玻璃瓶里装满开水,密封后放在杯
子里焐热,这样可以祛除寒气,而现代有电热毯,其实可以考虑作为服用独活寄生汤后的将息法。

独活寄生汤的组方有些特殊,可能很多人乍一看并没有发现独活寄生汤中其实包含四物汤的全方,
和四君子汤的方根。因此,也有临床医家会根据男女有别,对独活寄生汤进行药量调整。如果是
男性患者,可以调整方中人参、茯苓、甘草的剂量,如果没有人参,需要使用党参代替的话,还
不如直接换成黄芪,临床疗效会更好。如果是女性患者,可以调整方中地黄、芍药、当归、川芎
的剂量。

独活寄生汤中,还有一些中药的运用,在临床中也可以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患者阴虚有热,方中
地黄就用生地黄,如果是肾虚血亏,方中地黄就用熟地黄。疾病主要以四肢为主,方中的肉桂就
换成桂枝,如果病变在腰部以下,还是保留肉桂。另外,方中的当归、川芎、牛膝、桂心等中药,
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果是病轻日浅,重在活
血行血,重用当归、川芎,如果是病重日久,重在活血化瘀,可酌加桃仁、红花。如果疼痛剧烈,
可以酌情加入川乌、白花蛇;如果寒邪偏盛,可以酌加干姜、附子;湿邪偏盛,去地黄,加苍术、
薏苡仁;如果风邪偏盛,可增加防风和秦艽的剂量;如果正气不虚或者不甚虚弱,可以去掉人参
和地黄。

独活寄生汤在现代的临床运用极其广泛,由于临床疗效良好,因此备受医家推崇。而且,现代药
理学对独活寄生汤也进行了相关研究,药理研究表明,独活寄生汤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凋亡、
促再生、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强直性脊柱炎,骨
质疏松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癌症骨转移等疾病[3]。通过独活寄生汤及其拆方药物的药理研究发现,可通过调节机体相关
基因的表达和相关通路以发挥抗炎、解热镇痛、抑制软骨破坏、增加成骨细胞存活率、调节免疫、
促进造血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骨折术后,膝骨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
出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病[4]。

对于独活寄生汤的临床运用来说,一般多用在关节炎、腰腿痛等病证中,也有医者将它应用到腹
泻、痞满、咳喘、化疗药物致神经炎及妇科的崩漏等方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5]。不过,独活寄
生汤的确对于腰腿肩颈四肢关节疼痛的病症具有良好作用,比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全膝关节
置换术功能恢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骨折延迟愈合,腰椎管狭窄症,
强直性脊柱炎,布氏杆菌腰痛,肱骨头坏死,腰肌劳损,绝经后骨质疏松等病症;除此之外,还
可以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肛提肌综合征,产后腰痛等疾病[6]。对于药王孙思邈秘传的独活
寄生汤来说,不仅对于肩颈腰背四肢关节疼痛疗效很好,而且它在抗肿瘤方面也是大有可为,尤
其是在癌症骨转移领域的应用,更是值得临床研究。

7. 先亮出它的大名——独活寄生汤。

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在古籍中,是这么描述的: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说的是只要腰部、背部
(包含腿部)的疼痛,可将本方作为首选。

在古时候,通过经验医学与辨证,对腰腿痛,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描述为“夫腰背痛者,皆有
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

说的是:若是出现腰腿疼痛,大多数都包含肾气虚弱的原因,或是长久睡在或生活在冷风下、湿
地中导致,这是放在古代的病因。

而现在:除了创伤性损伤或是用力不当导致的腰腿,大多数腰腿疼痛都可以从“补肾祛寒”作为
基础,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灵活加减。

还有一点,现代人生活高压,能忍则忍,出现腰腿痛不在意,等到想起来治疗时候,需要的各项
医药费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利,拿腰痛举例,若是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不时速治,喜流入脚
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的情况。

说的就是若不及时治疗,本应在腰部的疼痛,可能放射蔓延到双腿、甚至双脚,出现疼痛、麻痹、
或是不同程度的痛感,严重的加重腰痛或是腿脚不利,无法正常行走的意思。

说了这么多,来看药方组成:

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

秦艽、茯苓、肉桂性、防风、川芎

展开全文

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

本方主要针对的就是风寒湿痹证,也就是现在说的风湿、类风湿范畴的疾病。
如果从药方去看,那功效就是可祛风湿、止痹痛,补益肝肾,兼补气血。主要对气血不足、肝肾
亏虚等人群作用,针对风寒湿邪侵入,出现的腰细冷痛、酸重无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痛、
久治不愈人群都有作用。

所以这是一个在临床常用的方剂,也借此分享给大家。

要知道,咱们如今说的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等这
类疾病都是现代医学的命名,在只有中医的时代,是没有这些词的,所以治疗上也较为统一,成
为【痹症】,而本方又是从宏观入手,留下来的专方、效方。

痹症的意思是古人也给了明确定义,在《内经》中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尔为痹也”。

明确的告诉了我们,痹症是风、寒、湿三邪夹袭导致的。这也佐证了为什么腰突、腰痛、腿疼等
疾病为什么难治,因为【湿邪致病】的最突出特点就是粘滞,病程缠绵。

又因为湿邪和风邪的原因,导致了这类疾病不定时发作,反复发作,因为【风邪致病】的特点就
是:易走窜,痛无定处,这也是为什么遇上刮风、下雨下雪等,此类病人易加重和复发的缘故。

而且这种病痛,也可以说所有疾病,都是越拖越重,越拖花费越多!而且,病越久,身体越虚!
病越久,身体越瘀!下水道和土壤的例子我举了很多次,一堵,肯定出问题。

回看独活寄生汤,恰巧全能对上:一有祛风散寒除湿以解 3 症,二有补益肝肾以强身,三有益气
活血又养血;三招对三邪,恰好拿捏。

看组方,我们可以分为 2 部分讲解:第一部分有【独活】扛旗,担任先锋,进入身体祛风祛湿,
通络通关节,旨在为后续补益开路。

因为独活性微温,在医家手里常用来除风,引风下行。且独活善下行,可以帮助患者清理下肢风
寒湿邪。

臣则以细辛入少阴肾经,帮助祛除经络之湿邪;又用秦艽舒缓经络,降低患者痛苦,减缓拘挛急
症。肉桂自然通经走络,行温经散寒之用;防风如同它的名字一般,祛风与湿。五位大臣共同辅
佐,共谱祛风寒湿邪之功。

先锋军已经帮我们开辟好战场了,另一方面【桑寄生】带头开始全面展开,以桑寄生祛风湿,牛
膝兼顾活血通经,利肢节之用,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共同促进气血运化,养血活血。人参、
茯苓、甘草共奏健脾益气之功。

咱们不是治腰腿吗?为什么要健脾? 这就是中医的调理之妙,整体调理,由内而外的调理,因为
脾为后天之本,后天之本好了,身体其它自然也会好起来。

诸药合用,不断加持:先锋官们祛风寒,除湿邪;后来者补肝肾,充气血;一前一后,一祛一补,
一利一扶,怎么能见不到好疗效呢?

关于腰腿疾病的治疗,不仅要主抓病症病情,还要看顾生活,很多复发的情况都源于生活中的不
小心,不注意。也在此提醒大家,生活中若有此类疾病,一定注意好患者的保暖和保护工作,遇
见把握不住的情况也不要逞强。
8. 「獨活寄生湯」出於唐朝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在中醫藥學的方劑分類中,屬於祛風、
祛濕劑 [1-3],據卷八《諸風》所載:「夫腰背痛者,皆猶腎氣虛弱,卧冷濕地當風所得也,不
時速治,喜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重痹宜急服此方。」即認為此方適合起
因於腎氣虛弱,需要長期療養的腰背痛,以及膝蓋、關節、腳部受冷濕外邪侵襲而造成的痠痛、
麻木難伸等 [2, 3]。

獨活寄生湯取方中的兩味藥「獨活」與「桑寄生」作為名稱,不過此方實際上尚包含秦艽、防風、
細辛、芎藭 [註 1]、當歸、乾地黃、芍藥、茯苓、桂心、杜仲、牛膝、人參、甘草,共 15 味藥。
《備急千金要方》在寄生後註記「《古今錄驗》用斷續」;在方後另註明「《肘後》有附子一枚
大者,無寄生、人參、甘草、當歸」[1]。方中的藥材可依相似的效用分類,然而各方論述不盡相
同,如《醫方考》所分的三大類別,分別是 [4]:

1. 可升舉肝脾之氣的辛溫之品,包含獨活、寄生、細辛、秦艽、防風、桂心,此為第一類。

2. 助於滋補肝腎的養陰之品,包括補血的當歸、芍藥、川芎、地黃,為第二類。

3. 可長養諸臟之陽的益氣之品,則含人參、茯苓、甘草,屬第三類。

至於較精細的分類,則如清朝張秉成,其將前述第一類六味藥,加上第二類的地黃再加以區分,
熟地黃、牛膝、杜仲、寄生「補肝益腎,壯骨強筋」;而獨活、細辛「之入腎經,能治伏風」,
使乘虛而入、導致肝腎二虛的邪辟祛除;桂心則「能入肝腎血分而祛寒」[轉引自 5]。也有一說
認為益氣與補血的第二與第三類是八珍湯去掉白朮,所以具有與八珍湯具相似的功能 [3]。詳細
內容可見下方表 1。

在現代藥理學中,獨活寄生湯具抗炎 [8, 9]、鎮痛 [10]的作用,並可增進骨髓細胞及組織增進


生長並減緩、抑制其凋亡,如減緩軟骨細胞退變 [11]、抑制髓骸細胞凋亡 [12]、延遲並抑制椎
間盤退變 [13]、促進頸或腰椎椎間盤細胞的生長 [14]等。中醫臨床治療、輔助治療亦常用於膝
骨關節炎 [15, 16]、椎間盤突出症 [17, 18]。

據調查指出,獨活寄生湯是臺灣高齡患者「肌肉骨骼系統與連結組織疾病」中最常用的處方之二
[19],足見此方的普及與接受程度。儘管如此,此方在使用上仍需注意,如獨活寄生湯一類的祛
濕劑「多由辛香溫燥或甘淡滲利之藥組成,易於耗傷陰津」,因此陰虛津虧者、病後體弱者及孕
婦需慎用此方 [2]。此外,Hsieh 等人的研究報告指出獨活寄生湯中的細辛具有腎毒性 [20],衛
福部中醫藥司也特別規範細辛的成分與使用 [21],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點。

9. 独活寄生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夫腰背痛者,皆犹肾气
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重,或腰痛挛脚重痹,
宜急服此方。”组成:独活三两,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
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十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
身勿冷也。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亏,气血不足证,症见腰膝冷痛、酸软乏力,肢节屈伸不利,
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Đau cột sống cổ

1. 独活寄生丸是一剂祛风湿、止痹痛的妙方,临床常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痛、颈椎病、腰椎间
盘突出症、肩周炎、膝骨关节炎等关节相关疾病。
独活寄生丸出自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具有散寒舒筋、祛风除湿、补益肝肾的功
效,主要用于风寒湿闭阻,肝肾两亏,气血不足所致的痹病。

药物组成:白芍、川芎、当归、党参、独活、杜仲、防风、茯苓、甘草、牛膝、秦艽、肉桂、桑
寄生、熟地黄、细辛。

独活寄生丸方解:全方是从祛风寒湿邪、补肝肾、益气血三方面共奏奇效的。

1、祛风寒湿邪

独活辛苦微温,祛下焦与筋骨间风寒湿邪,《神农本草经》记载独活“主风寒所击,金创,止
痛”, 是治疗风湿痹痛之要药。防风有祛经络筋骨中风湿的作用,秦艽祛风胜湿、缓解拘挛;
肉桂、细辛温通血脉,祛除风寒,且能止痛。

2、补肝肾

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等功效, 《神农本草经》
云:“桑上寄生,味苦,平。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牛
膝、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助桑寄生滋养肝肾之效。

3、益气血

方中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为四物汤的组方,是养血调血的经典组方;党参、茯苓、甘草可
以看作四君子汤去掉了白术,具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因为受到风寒湿邪气的阻碍,身体中流通的
气血变少,所以要补益气血,同时扶助正气,使祛邪而不伤正。

联合用药方案

1、独活寄生丸+钙尔奇 D+骨化三醇软胶囊

用药解读: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独活寄生丸联合钙尔奇 D、骨化三醇口
服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下肢肌力和骨代谢等
实验室指标。

2、独活寄生丸+硫酸氨基葡萄糖颗粒

用药解读:用于治疗膝骨关节炎。独活寄生丸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颗粒可有效改善肝肾亏虚型膝
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表现,同时可提高患者关节疼痛阈值,减轻患者疼痛感。

3、独活寄生丸+颈复康颗粒

用药解读:用于治疗颈椎病。两者联合治疗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改善患者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
木等临床表现。

4、独活寄生丸+双氯芬酸钠肠溶片

用药解读: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独活寄生丸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相较于单用双氯芬酸钠
肠溶片可更有效改善风寒湿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和生存质量。
5、独活寄生丸+雷公藤多苷片

用药解读: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两者联合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同时还
可降低 C 反应蛋白、IL-6 等血清学炎症指标。

2. 杜仲酒

属性:治肾脉逆小于寸口,膀胱虚寒,腰痛胸中动,四时通用之方。

杜仲、干姜(各四两,一作干地黄)萆、羌活、细辛、防风、川芎、秦艽、乌头天雄、桂心、
川椒(各三两)五加皮、石斛(各五两)栝蒌根、地骨皮、续断、桔梗、甘草(各上十九味、咀,
以酒四斗,渍四宿,初服五合,加至七八合,日再。通治五种腰痛。

又方、桑寄生、牡丹皮、鹿茸、桂心(等分)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单服鹿茸与角亦愈。

治肾虚腰痛方∶萆、白术、桂心(各三分)牡丹皮(二分)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
三。亦可作汤,服之甚良。

又方、附子(二分)桂心、牡丹皮(各一两)上三味治下筛,酒服一刀圭,日再。甚验。

肾着汤

属性:肾着之为病,其人身体重,腰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食饮如故,
是其证也。从作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者方(《古今录
验》名甘草汤)甘草(二两)干姜(三两)茯苓、白术(各四两)上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
三升,分三服。腰中即温。

肾着散方∶杜仲、桂心(各三两)甘草、干姜、牛膝、泽泻(各二两)茯苓、白术(各四
两)上八味治下筛为粗散,一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顿服,日再。

治腰疼不得立方∶甘遂、桂心(一作附子)杜仲、人参(各二两)上四味治下筛,以方寸匕
纳羊肾中,炙令熟,服之。

治腰痛方∶萆、杜仲、枸杞根(各一斤)上三味、咀,好酒三斗,渍之纳罂中密封头,于铜
器中煮一日,服之无节度,取醉。

杜仲丸

属性:补之之方。

杜仲(二两)石斛(二分)干姜、干地黄(各三分)上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
丸,日再。

丹参丸

属性:治腰痛并冷痹方。
凡参、杜仲、牛膝、续断(各三两)桂心、干姜(各二两)上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
服二十丸,日再夜一,禁如药法。

独活寄生汤

属性:腰背痛者,皆是肾气虚弱,卧冷湿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膝,或为偏枯冷痹
缓弱疼重。若有腰痛挛,脚重痹急,宜服之。(方见前八卷偏风门)。

治腰脊苦痛不遂方∶大豆三斗(熬一斗,煮一斗,蒸一斗),酒六斗,瓮一口,蒸令极熟,
豆亦熟纳瓮中封口,秋冬二七日,于瓮下作孔,出取,服五合,日夜二三服。

又方、地黄花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三月三日收桃花,取一斗一升,井花水三斗,曲六升,米六斗炊之,一时酿熟,去糟,
酒服一升,日三服。若作食饮,用河水。禁如药法,神良。

又方、鹿角去上皮取白者,熬令黄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特禁生鱼,余不禁。角新者,
良。陈者,不任服。角心中黄处亦不中服。大神良。

又方、羊肾为末,酒服二方寸匕,日三。

治丈夫腰脚冷不遂,不能行方∶上醇酒三斗。水三斗合著瓮中,温渍脚至膝,三日止。冷则
瓮下常着灰火勿使冷。若手足烦者,以小便三升盆中,温渍手足。

腰痛导引法

属性:正东坐将手抱心,一人于前据蹑其两膝,一人后捧其头,徐牵令偃卧,头到地,三卧

针灸法

属性:腰、痛,宜针决膝腰勾画中青赤路脉,出血便瘥。

腰痛不得俯仰者,令患人正立,以竹柱地度至脐,断竹乃以度背脊,灸竹上头处,随年壮。
灸讫藏竹,勿令人知。

腰痛,灸脚跟上横纹中白肉际十壮,良。

又灸足巨阳七壮(巨阳在外踝下)。

又灸腰目、七壮在尻上约左右是。

又灸八、及外踝上骨约中。

腰卒痛,灸穷骨上一寸七壮,左右一寸各灸七壮

Thận yếu
1. 肾着汤

肾着之为病,其人身体重,腰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食饮如故,是其证也。
从作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者方(《古今录验》名甘草
汤)

甘草(二两) 干姜(三两) 茯苓 白术(各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腰中即温。

肾着散方∶

杜仲 桂心(各三两) 甘草 干姜 牛膝 泽泻(各二两) 茯苓 白术(各四两)

上八味治下筛为粗散,一服三方寸匕,酒一升,煮五六沸,去滓,顿服,日再。

治腰疼不得立方∶

甘遂 桂心(一作附子) 杜仲 人参(各二两)

上四味治下筛,以方寸匕纳羊肾中,炙令熟,服之。

治腰痛方∶

萆 杜仲 枸杞根(各一斤)

上三味 咀,好酒三斗,渍之纳罂中密封头,于铜器中煮一日,服之无节度,取醉。

2. 泻肾汤

属性:治肾实热小腹胀满,四肢正黑,耳聋,梦腰脊离解及伏水等气急方。

芒硝、茯苓、黄芩(各三两)生地汁、菖蒲(各五两)磁石(八两,碎如雀头)大黄(一升上
十味、咀,以水九升,煮七味取二升半,去滓,下大黄纳药汁中更煮,减二三合,去大黄,纳生
地汁,微煎一二沸,下芒硝,分为三服。

治肾热好怒好忘,耳听无闻,四肢满急,腰背转动强直方∶柴胡、茯神(《外台》作茯苓)黄
芩、泽泻、升麻、杏仁、大青、芒硝(各二两)磁石(四两)羚羊角(一两)地黄、淡竹叶(各
一升)上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为三服。

治肾热,小便黄赤不出,出如栀子汁,或如黄柏汁,每欲小便茎头即痛方∶榆白皮(切)冬葵
子(各一升)车前草(切,一升)滑石(半斤碎)子芩、通草瞿麦(各三两)石苇(四两)上八
味、咀,以水二斗,先煮车前草取一斗,去滓,澄清,取九升,下诸药,煮取三升五合,去滓,
分四服。

肾膀胱俱实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脊强反抑戴眼,
气上抢心,脊痛不能自反侧,名曰肾与膀胱俱实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实者,足少阴与太阳俱实也。病苦癫疾,头重与目相引,痛厥
欲走,反眼,大风多汗,名曰肾与膀胱俱实也。

肾虚寒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
曰肾虚寒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足胫小弱,恶寒,脉代绝时不至,足寒,
上重下轻,行不可按地,小腹胀满,上抢胸痛引胁下,名曰肾虚寒也。

治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方∶苁蓉、白术、巴戟天、麦冬、
茯苓、甘草、牛膝、五味子、杜仲(各八两)车前子、干姜(各五两)生地(五斤)上十二味治
下筛,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肾风虚寒方∶灸肾俞百壮,对脐两边向后挟脊相去各一寸五分。

肾膀胱俱虚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
背寒,时时小腹满,名曰肾膀胱俱虚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心痛,若下重不自收篡反出,
时时苦洞泄,寒中泄,肾与心俱痛,名曰肾膀胱俱虚也。

3.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组成】山茱萸 干姜 巴戟天 芍药 泽泻 桂心 菟丝子 黄耆 干地黄 远志 蛇床子 石斛 当归 细辛 苁蓉


牡丹 人参 甘草 附子各 60 克 菖蒲 30 克 羊肾 2 枚 防风 45 克 茯苓 90 克

【用法】上二十三味,研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饭后服 15 丸,日服三次,加至 30~40 丸止。

【功用】补肾聪耳。

【主治】肾虚耳聋,耳鸣。

4.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心中闷,下重足肿不可以按地,名曰肾虚
寒也。

右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虚者,足少阴经也。病苦足胫小弱,恶寒,脉代绝时不至,足寒,上
重下轻,行不可按地,小腹胀满,上抢胸痛引胁下,名曰肾虚寒也。

治肾气虚寒阴痿,腰脊痛,身重缓弱,言音混浊,阳气顿绝方∶

苁蓉 白术 巴戟天 麦冬 茯苓 甘草 牛膝 五味子 杜仲(各八两) 车前子 干姜(各五两) 生地


(五斤)

上十二味治下筛,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肾风虚寒方∶
灸肾俞百壮,对脐两边向后挟脊相去各一寸五分。

5. 无比山药丸,一看“无比”二字,就能感觉到它的力量很强。此方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
金要方》,具有健脾补肾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脾肾两虚而导致的小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疾病。

历史上称为无比薯蓣丸,第一次出现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可以"治诸虚百损"。后来将“薯
蓣”改为"怀山药",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无比怀山药丸"了。

现一般用法用量为:薯蓣(怀山药)60g,苁蓉 120g,五味子 180g,菟丝子 90g,杜仲各 90g,牛


膝 30g,泽泻 30g,熟地 30g,山茱萸 30g,茯苓 30g,巴戟天 30g,赤石脂 30g,上面的药物研末,
制成 9g 的小丸服用。市面上有成药售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剂型。

如果作为汤剂,就按照以下剂量水煎服:怀山药 25g,苁蓉 15g,五味子 15g,菟丝子 20g,杜仲


15g,牛膝 15g,泽泻 20g,熟地 20g,山茱萸 15g,茯苓 15g,巴戟天 10g,赤石脂 10g。

虽然名字被更改,但是在日常使用上,怀山药并未受到影响,反而广受喜爱,无论在餐桌上还是
药房中,都有它的身影。
怀山药味甘,能入脾,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在平时吃山药时,我们会发现削皮后有黏黏的东西,
这是山药中的黏液蛋白,这些黏液物质可以给胃贴一层保护膜,从而对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怀山药也可以入肾,药性温和,能补肾纳气,固护住我们藏于肾中的精气不流失。

河南焦作唐宋称怀州,明清称怀庆府,此地温县产的垆土地铁棍山药健脾养胃祛湿、补肾补肺益
气药效最强,故中医将入药之山药称为怀山药。

它药食同源,口感软糯香甜,温补不上火,被历代医家誉为“补脾之王”、“神仙之食”,尤其
适合脾胃虚弱的老人、小孩食补。

正宗温县垆土地铁棍山药,自产自销。需要的朋友可以加俺微信:15225218515

支持货到品尝后再给钱,不正宗、不好吃就不用给钱了,自己地里打的,有这个信心!

想要肾气足,光固摄还不够,还要使用一些滋阴填精的药物,方中使用的山茱萸和五味子都属酸,
酸能收敛滋阴,帮助怀山药一起收敛固护我们的精气。
使用牛膝杜仲来补肝肾、强筋骨,其中,牛膝以怀牛膝为佳;熟地经过加工晒制而成,方中使用
它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在治疗疾病时,滋阴与补阳也要并重,除了使用滋阴养血的药物外,还使用
了一些补助肾阳的药物。

巴戟天属于“四大南药”之一,民间素有“北有人参南有巴戟天”的说法,具有补肾阳,强筋骨
的作用。

肉苁蓉味咸,能入肾,能补肾阳,益精血。《药性本草》中有记载,肉苁蓉“益髓,悦颜色,延
年,大补壮阳。是补肾壮阳的常用药。赤石脂是一种矿物药,性酸,温,具有收涩作用,我们通
常看到的呈粉红色。

菟丝子入药部位是成熟的种子,性质甘平,偏于温性,是平补阴阳的一味药,能入脾肾肝经,补
脾益肾。入肝肾经的“子”能明目,所以菟丝子还能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引起的目视昏花,视力减
退。

脾虚,运化功能就不好,脾胃又是生气血的工厂,气血生化乏源,就会影响睡眠,所以还加了一
味茯苓,来帮助山药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整个方子以补脾固肾为主,兼顾滋阴,养血,助阳,对于脾肾两虚所导致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应用

无比怀山药丸是一剂阴阳并补,偏补肾气的妙方,在使用时可以适当进行加减:

▋伴有失眠、健忘者

健忘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肾精亏乏,在上不能充养脑海,所以导致记忆力下降;脾不足,不
能化生足够的气血,心失所养,所以会产生失眠等症状。此时治疗要在无比怀山药丸的基础上加
远志 9g,来安神益智。

▋伴有便秘者

这是由于脾肾阳虚而导致的肠道传送推动无力,所以大便排出困难;也有可能是由于肾阴虚而导
致肠道中津液不足引起的,此时要在无比怀山药丸的基础上加柏子仁 12g,润肠通便。
▋伴有遗滑精者

肾为封藏之本,当肾气不足时,封藏固摄的能力就会减弱,会表现出遗精、遗尿等症状,可以在
方中加莲子肉来固精。

▋伴有尿血者

脾主统血,肾主收藏,脾肾两虚的时候,对体内血液的统领固摄能力下降,可加仙鹤草、旱莲草、
三七等药物来止血。

▋使用注意

在服药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服用油腻食物。

2.孕妇慎用。

3.外感病不适宜服用。
4.有其它基础疾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 1 汗不出如溫瘧,唇口乾善噦,乳癰缺盆腋下腫痛,名曰胃實熱也,瀉胃熱湯方 o 梔子人、射
干、升麻、茯苓(各二兩)、芍藥(四兩)、白朮(五兩)、生地黃汁、赤蜜(各一升)o 右八
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下地黃汁煮兩沸,次下蜜煮取三升分三服,老小以意
加減 o 胃中熱病,灸三里三十壯,穴在膝下三寸 o 胃虛冷 o 右手關上脈陽虛者,足陽明經也,病
苦脛寒不得臥,惡風寒灑灑 o 目急腹中痛虛鳴,(外臺作耳虛鳴)o 時寒時熱,唇口乾面目浮腫
名曰胃虛冷也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2 治少氣口苦身體無澤補胃湯方 o 防風、柏子人、細辛、桂心、橘皮(各二兩)、芎藭、吳
茱萸、人參(各三兩)、甘草(一兩)o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o(備
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3 補胃虛寒身枯絕諸骨節皆痛人參散方 o 人參、甘草、細辛(各六兩)、麥門冬、桂心、當
歸(各十分)、乾薑(二兩)、遠志(一兩)、吳茱萸(二分)、蜀椒(三分)o 右十味治下篩,
食後,溫酒服方寸匕 o 喉嚨論第三 o 論曰,喉嚨者脾胃之候也,重十二兩,長一尺二寸,廣二寸,
其層圍十二重,應十二時,主通利水穀之道,往來神氣,若臟熱,喉則腫塞氣不通,烏翣膏主之?
方在第六卷中,若腑寒,喉則耿耿如物常欲窒癢痺涎唾,熱則開之,寒即通之,不熱不寒,依臟
調之,其方具第六卷中 o 反胃第四(脈三條,灸法三首,方十六首)o 寸緊尺澀其人胸滿不能食
而吐,吐出者為下之,故不能食,設言未止者,此為胃反故尺為之微澀 o 跌陽脈浮而澀,浮即為
虛,澀即傷脾,脾傷即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穀不化,名為胃反,跌陽脈緊而澀,其病
難治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4 治胃虛反食下喉便吐方 o 人參(一兩)、澤瀉、甘草、桂心(各二兩)、橘皮、乾薑(各
三兩)、茯苓(四兩)、青竹筎(五兩)、大黃(六兩)o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一服七合,日三夜一,已利者去大黃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5 治反胃而渴方 o 茯苓、澤瀉、半夏(各四兩)、桂心、甘草(各三兩)o 右五味〔口父〕咀,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方入生薑四兩,(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6 治胃反吐逆不消食吐不止方 o 人參、澤瀉、桂心(各二兩)、茯苓(四兩)、橘皮、甘草、
黃耆(各三兩)、大黃(一兩半)、生薑(八兩)、半夏(一升)、麥門冬(三升)o 右十一味
〔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二合,一服八合,日三夜一 o 贏人六合,已利去大黃 o(備
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7 治胃反朝食暮吐姇訖腹中刺痛此由久冷方 o 橘皮(三兩)、甘草、厚朴、茯苓、桂心、細
辛、杏人、竹皮(各二兩)、檳榔(十枚)、前胡(八兩)o、生薑(五兩)、人參(一兩)o 右
十二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有甘皮二兩)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
十六(胃腑)117 方)

8 又方 o 橘皮(三兩)、白朮、人參(各二兩)、蜀椒(一百二十粒)、桂心(一兩)、薤
白(一握)o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二升漬一宿,內羊肚中縫合,以三升水煮,水盡出之,分
三服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9 治反胃大驗方 o 前胡、生薑(各四兩)、
阿膠(一兩)、大麻人(五合)、橘皮(三兩)、吳茱萸(四合)、桂心(三寸)、甘草(五
寸)、大棗(十枚)o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三升,酒二升煮取一升七合,分二服 o 華佗治胃
反,胃反為病,朝食暮吐,心下堅如杯外,往來寒熱,吐逆不下食,(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
(胃腑)117 方)

10 此為關上寒澼所作,將成肺痿治之方 o 真珠、雄黃、丹砂(各三兩)、朴消(五兩)、乾
薑(十累)o 右五味末之,蜜丸先食服如梧子三丸,若小煩者飲水即解,然無所忌,神良無比,
一方用桂心一兩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11 治胃反食即吐方 o 擣粟米作麵水和作丸如楮子大七枚,爛煮內醋中細細吞之,得下便已,
麵亦得用之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12 治胃反不受食食已即嘔吐大半夏湯方 o 半夏(三升)、人參(二兩)、白蜜(一升)、白
朮(一升)、生薑(三兩)o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五升和蜜揚之二三百下,煮取一升半,分
三服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13 治胃反食即吐出上氣方 o 蘆根,茆根(各
二兩細切)o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頓服之,得下良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六(胃腑)117
方)

14 又方 o 燒先死雞

卷第十七 (肺臟) 128 方

1 治肺實熱

卷第十八 (大肠腑) 142 方


1 治大腸實熱腹脹不通口為生瘡者生薑泄腸湯方 o 生薑、橘皮、青竹筎、黃芩、梔子人、白朮
(各三兩)、桂心(一兩)、茯苓、芒消(各三兩)、生地黃(十兩)、大棗(十四枚)o 右十
一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消,分二服,腸中臚脹不消,灸大腸輸四十九壯 o
大腸有熱,腸鳴腹滿俠臍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虛上廉主之 o 大腸虛冷 o 右手寸口你杏以前
脈陽虛者,手陽明經也 o 病苦

卷第十九 (肾臟) 112 方

1 氣急,瀉腎湯方 o 芒消(三兩)、大黃(切一升水?器中宿漬)、茯苓、黃芩(各三兩)、生
地黃汁、昌蒲(各五兩)、磁石(八兩)(碎如雀頭)、玄參、細辛(各四兩)、甘草(二兩)o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七味,取二升半,去滓下大黃內藥汁中更煮,減?去大黃內地黃
汁微煎一兩沸,下芒消,分三服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腎臟)112 方)

2 治腎熱,好怒好忘,耳聽無聞四肢滿急腰背轉動強直方 o 柴胡、茯神(外臺作茯苓)、黃
芩、澤瀉、升麻、杏人(各一兩)、磁石(四兩)、碎羚羊角(一兩)、地黃、大青、芒消(各
三兩)、淡竹葉(切一升)o 右拾貳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芒消,分三服,
治腎熱,(備急千金要方卷第十九(腎臟)112 方)

3 小便黃赤不出如梔子汁,或如黃蘗汁,每欲小便即莖頭痛方 o 榆白皮(切一升)、滑石
(八兩)、碎子、芩通草、瞿麥(各三兩)、石韋(四兩)、冬葵子(一升)、車前草(切一
升)o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車前草,取一斗,去滓澄清,取九升,下諸藥取三升五
合去滓分四服 o 腎膀胱俱實 o 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陽俱實者,足少陰與太陽經俱實也病苦
脊強反折戴眼,氣上搶心,脊痛不能自反側名曰腎膀胱,俱實也 o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陽俱
實者,足少陰與太陽經俱實也,病苦癲疾,頭重與目相引,痛厥欲走,反眼,大風多汗名曰腎膀
胱俱實也 o 腎虛寒 o 左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虛者,足少陰經也病苦心中悶下重足腫不可以按地,
名曰腎虛寒也 o 右手尺中神門以後,脈陰虛者,足少陰經也,病苦足脛小弱,惡寒 o 脈代絕時不
至足寒上重下輕,行不可按地小腹脹滿,上搶

卷第二十 (膀胱腑) 25 方

1 婦人難產亦同此方 o 治膀胱急熱小便黃赤滑石湯方,滑石(八兩)、子芩(三兩)、榆白皮
(四兩)、車前子、冬葵子(各升)o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o 治虛勞
尿白濁方,榆白皮切二斤,水二斗,煮取五升,分五服 o(備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胱胱腑)25
方)
2 又方 o 擣乾羊骨末,服方寸匕,日二 o 虛勞尿白濁,灸脾輸一百壯 o 又灸三焦輸百壯 o 又灸
腎輸百壯 o 又灸章門百壯在季肋端 o 凡飽食訖忍小便,或飽食走馬,或忍小便大走及入房,皆致
胞轉臍下急滿不通治之方,亂髮急纏如兩拳大,燒末,醋四合,和二方寸匕服之訖,即炒熟黑豆
葉蹲坐上 o 治胞轉方,榆白皮(一升)、石韋(一兩)、鬼箭(三兩)、滑石(四兩)、葵子、
通甘草(各一兩)o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o 治丈夫婦人胞轉不得小便
八九日方,滑石、寒水石(各一斤)、葵子(一升)o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
分三服 o 治胞轉小便不得方,

Máu :

1. 樱桃:《备急千金要方》中说:“樱桃味甘平,涩,调中益气,可多食,令人好颜色…
…”水果中,樱桃含铁量最高,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
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的需求,
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改善皮肤代谢,起到补血美容的作用。

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