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2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

(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审版)

建设单位: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新疆威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二二年三月
场地概貌
目 录

第 1 章 概述...............................................................................................................3
1.1 项目概况........................................................................................................................................ 3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4
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7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18
1.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18

第 2 章 总则.............................................................................................................20
2.1 评价总体思想.............................................................................................................................. 20
2.2 编制依据...................................................................................................................................... 21
2.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6
2.4 评价标准...................................................................................................................................... 27
2.5 评价工作等级.............................................................................................................................. 33
2.6 评价范围...................................................................................................................................... 39
2.7 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控制目标.................................................................................................. 41

第 3 章 工程分析.....................................................................................................45
3.1 区块开发现状及回顾性分析...................................................................................................... 45
3.2 拟建工程分析.............................................................................................................................. 62

第 4 章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9
4.1 自然环境概况.............................................................................................................................. 99
4.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08

第 5 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29
5.1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运营期环境预测与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环境风险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6 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72
6.1 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172
6.2 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174

第 7 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83
7.1 经济效益分析............................................................................................................................ 183
7.2 社会效益分析............................................................................................................................ 183
7.3 环境损失分析............................................................................................................................ 183
7.4 环保投资分析............................................................................................................................ 183

第 8 章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185
8.1 环境管理.................................................................................................................................... 185
8.2 环境监理.................................................................................................................................... 188
8.3 环境监测计划............................................................................................................................ 189
8.4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190
8.5 环境保护措施竣工验收............................................................................................................ 192
8.6 污染物排放清单........................................................................................................................ 193
8.7 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及执行........................................................................................................ 195

第 9 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96
9.1 项目概况.................................................................................................................................... 196
9.2 建议............................................................................................................................................ 200

附件目录
附件 1:委托书;

附件 2:现状监测单;

附件 3:天然气检测单;

附件 4:危废委托协议;

附件 5:应急预案备案表;

附件 6:审批信息表。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1章 概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背景

从 2019 年 1 月开始至 2020 年 4 月底,温北油田温 7 区块设计并先后完钻

12 口风险探井、预探井和评价井,分别为温 7 井、温 7-1 井、温 8-1 井、温 8 井、

温 6 井、温 5 井、温 6-1 井、温 17 井、温 10-1 井、温 18 井、温 16 井、温 20

井、温 19 井、温 21 和温 22 井,其中温 7 井为 F1 断裂带温 7 区块的油气发现井,

该 井 在 吉 迪 克 二 段 1308.5m~1313.5m 井 段 、 1293.5m~1296.0m 井 段 和

1293.5m~1303.5m 井段分层试油均获得工业油流,单层平均日产油 4.3m3,发现

了 吉 迪 克 组 二 段 油 藏 。 此 外 , 该 井 在 吉 迪 克 三 段 1438.6m~1440.4m 及

1534m~1535.6m,2 层 3.4m 井段,测试获得平均日产油 4.9m3,进一步证明吉迪

克组三段油藏的生产能力。在随后所钻的温 7-1 评价井中,在吉迪克组底砾岩地

层 1661.0m~1669.0m,2 层 7m 井段,测试获平均日产油 1.1m3,日产气 10416.3m3,

从而发现了吉迪克组底砾岩油气藏。之后在温 7 井附近陆续进行探井和评价井的

钻探,温 8-1、温 8 和温 6 井均在吉迪克组二段和三段油层经测试获得工业油气

流,同时在震旦系地层发现了稳定的含油气层段,由此发现并确定了温 7 含油气

区块。

截止 2020 年 10 月底,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总井数 37 口,试

采井 29 口,日产液能力 279m3,日产油能力 205t,综合含水 20%,2020 年 1-10

月累产油 38846t。完钻待试油井 2 口(红 18-1、温 16-1),环评已经完成待钻

井 3 口(红 18-2、红 26-1、红 28)。

为满足《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方案》中油气藏产

能开发的需要,根据要求配套建设地面工程。本次项目评价内容只温 13、温 15

平台开采工程。

以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温北油田

温 7 区块产能建设油藏方案》为依据,结合温北油田周边已建设施现状,确定油

气产品的去向,通过必要的技术经济对比,优选集输处理方案,确保集输处理工

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2 建设项目特点

本项目区块范围内区块环评已批复,20 口探井、评价井,在温宿县产业园

区配套建设油气勘探开发“三废”处理站(钻屑泥浆)1 座,在温北油田红 6 井采

油平台配套建设危废暂存库 1 座,在红 30 井配套建设撬装式污水处理集成装置

1 套。截止目前,项目已建工程均已取得环评批复并通过自主验收。建设单位已

针对每口已钻探井编制了应急预案,同时编制了《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备案。

温 7 区块建设地点位于温宿区块温北油田,建设内容较多,工艺过程较复杂。

工程建设主要包括采油平台、温 13、温 15 平台、集输管线工程及配套的给排水、

道路、通讯、自控等多种工程,主要工艺包括钻井、井下作业、采油、注水、油

气集输、采出液、采出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等。

项目主要污染源为采油平台、油气集输和站场内储罐的无组织挥发烃类气

体;平台及站场内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钻井工程和采油作业中产生的钻

井废水、油田采出水、洗井废水;钻井和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钻井岩屑、

落地油、含油固废、含危险废物的包装袋,采出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含油污泥、废

含油滤料、污油等,项目设备维护和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桶、废劳保

用品等。

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类型较多,主要有钻井过程中发生的井漏、井喷;温

13、温 15 平台储罐、分离器等设备发生的溢油、泄露、火灾爆炸;油气集输过

程中的溢油、泄露、火灾爆炸等事故。

1.2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

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版),本项目属于石油开采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中第五、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7 陆地石油开采中“石油开采新区块开发;页岩油

开采;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含内部集输管线建设)”中“涉及环境敏感区的”(涉

及水源地),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2 月委托新疆威泽环保科技有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限责任公司承担《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见附件 1)。我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负责人根据本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初步分析,依据相关技术方法、导则的技术要求,就相关编写

内容组建项目主要编写人员。并于 2022 年 2 月初,我单位组织有关评价人员赴

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收集了项目相关资料。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

石油气开发建设项目》(HJ/T349-200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

纲》(HJ2.1-2016)及相关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及专项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的章节编写技术要求,对本项目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同时开展初

步的环境状况调查及公众意见调查。识别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

境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评

价工作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制订工作方案。在进一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

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提出减少环境

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

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并最终完成环境影响

报告书编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

证和预测评价阶段,措施论证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工作程序见图 1.2- 1。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1.2-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图

编制过程说明:编制单位自承接本建设项目环评报告编制任务后,通过搜集

技术文件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委派编制人员奔赴现场勘查开展环境现状调查

和一期工程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明确评价重点

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完成第一阶段制定工作

方案的工作;接下来开展第二阶段工作,完成工程分析、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监

测与评价;第三阶段工作在前期工作成果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措施,核算统计

污染物排放清单,综合分析得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3.1 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判定

本项目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关于在国土空间规

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要求符合性

分析结果见表 1.3-1。

1.3.2 与环境保护相关文件符合性分析

1.3.2.1 与《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

办环评函〔2019〕910 号)符合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函

〔2019〕910 号)文件中提出:“二、深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四)油气开采

项目(含新开发和滚动开发项目)原则上应当以区块为单位开展环评(以下简称

区块环评),一般包括区块内拟建的新井、加密井、调整井、站场、设备、管道

和电缆及其更换工程、弃置工程及配套工程等。项目环评应当深入评价项目建设、

运营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提出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风险防范措

施。滚动开发区块产能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中还应对现有工程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

评价,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依托其他防治

设施的或者委托第三方处置的,应当论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项目为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函〔2019〕910 号文件中相关要求。

1.3.2.2 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符合性

分析

本项目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符合性分

析见表 1.3-2。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1.3-1 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结果一览表
文件名称 相关要求 本项目 分析结果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第一类鼓励类七、石油、天然气 1、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本项目为新建采油 符合
录(2019 年本)》
十四五期间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
中华 人民共和 国国民经 化储备,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实现煤 本项目属于油气开采,符合“保
济和 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 炭供应安全兜底、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夯实国内产量 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扩
符合
五年规划纲要和 2035 年 基础,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 大油气储备规模”,有利于促进
远景目标纲要 扩大油气储备规模,健全政府储备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 石油增储稳产。
油气储备体系。
新疆 维吾尔自 治区国民 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加大准噶尔、吐哈、塔里木三大盆地
经济 和社会发 展第十四 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新疆在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转化过程中的参与度。加快 本项目位于塔里木盆地温宿区
符合
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 中石油玛湖、吉木萨尔、准噶尔盆地南缘以及中石化顺北等大型油气田建设, 块温北油田,进行油气开采。
景目标纲要 促进油气增储上产。加强成品油储备,提升油气供应保障能力。
阿克 苏地区国 民经济和 “十四五”时期,坚持稳粮、优棉、促畜、强果、兴特色,突出绿色化、优质化、 本项目为塔里木盆地温宿区块
社会 发展第十 四个五年 特色化、品牌化,依托温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业供给 油气勘探开发,区块位于温宿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 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利用温宿县境内石油、天然气 县,,符合规划中“大力支持有
纲要 优势资源,围绕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依托博孜—大北区块、温宿区块、温宿西 实力的企业实施矿产资源勘
区块的油气资源,着力推进油气开采业;利用温宿县石油、天然气、优质煤炭、 探、开发”。
符合
石灰石和岩盐等资源,加快布局引进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项目,积极发展石
油化工产业。
创新油地战略合作,围绕油地持续、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目标,深化油地关
系,加强油地共建战略合作,大力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加大油气勘探开发投入,
积极参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快项目联手,打造产业联盟,推进更多石化企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业属地化注册,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推动油地合作向更高层次、更
宽领域拓展,逐步提高油气资源开发市场化程度,增强油气资源对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保障作用。
新疆 维吾尔自 治区矿产 按矿种将规划区划分为油气、煤炭和煤层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4 类重
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 点开采区。其中油气重点开采规划区为:准噶尔、塔里木和吐哈三大盆地,三
本项目属于油气开采项目,位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 塘湖、柴窝堡、伊宁、焉耆等小盆地油气开采区 符合
于塔里木盆地。
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十
三五"规划》
按照“整体部署、分步实施”思路进行总体布局,根据建站规模、原油流向、运 ①本项目属于新疆塔里木盆地
行管理以及公用工程的可依托性,在温北油田新建 1 座温 13、温 15 平台、 温宿区块温北油田温 7 区温 13、
3 座转油站,主要负责温北油田及其周边区块的油、气、水集输与处理任务。温 温 15 采油平台。建设地点、建
13、温 15 平台处理后的净化油通过罐车拉运销售;分出的伴生气交由委托第三 设规模、建设内容与规划符合。
方处理;处理后的采出水用于油田注水,不足部分用清水补充,产生的污泥交 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由第三方处理。 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
结合温北油田油气勘探部署情况,兼顾中曼油气长远发展,在温北油田东北部 第 41 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
新疆 塔里木盆 地温宿区
新建 1 座温 13、温 15 平台,新建温 13、温 15 平台部署在柯柯牙河以北荒地上, 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块油 气勘探开 发规划环
西距柯柯牙河 0.6km,主要负责温北油田及其周边区块的油、气、水处理任务。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符合
境影响报告书》及审查意
本次工程分别在温 6、温 17、红 6 区块采油平台集中区域各部署 1 座转油站, 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

用于各区块原油集输及注水。 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
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宿区块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勘探开发范围涉及阿克苏 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
市、温宿县。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 80°03′45″-80°37′00″,
北纬 41°00′00″-41°30′30″, 闲置”,为确保项目环保措施与
规划面积 1086.264 平方千米。规划年限为 2021-2025 年,计划钻探风险探井、 运行同步,温 13、温 15 平台天
预探井和评价井 98 口,计划钻探开发井 304 口,计划建成高峰原油年产 60 万 然气处理系统由建设方自行建
吨产能。 设。
(二)严守环境质量底线,严格污染物管控。根据规划区域及周边环境质量变化 ③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趋势,严格落实污染物削减替代方案,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优化油田开采 内。生产过程中,加强生产管
工艺,减少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量。加强区域污染源监控,各污染物应长期稳 理,严格落实废气防治措施,
定达标;保障油田采出水处理效率,确保达标回注,减轻对区域地下水和土壤 采出水依托温 13、温 15 平台内
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各类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置。 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回注油
(三)严格油田勘探开发项目的环境准入。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管控要求 藏;各类危废分区储存,定期
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划内包含的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占地面积 由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置,生活
并避让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湿地公园等环境敏感区。阿克苏河、台兰 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河、多浪河等水体岸边 1000 米范围,划为限制开发区。 ④运营期应编制突发环境事件
(四)强化油气田环境风险管理,强化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保障区域环境安全。 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建
编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建立应急队伍,定期开展 立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
应急演练。 练。
(五)加强环境管理。在施工期、运营期和闭井期建立和实施 HSE 管理体系,确 ⑤项目运营后定期发布环境信
保各项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制定并执行污染源、环境质量监测计划及生态调 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查方案。
(七)建立畅通的公众参与平台,及时解决公众提出的环境问题,满足公众合理
的环保诉求;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1.3-2 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符合性分析
序号 相关要求 本项目 分析结果
第八条禁止在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源、
饮用水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项目拟申报矿权范围内
1 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及人群密集区等生 符合
不涉及上述禁采区
态敏感区域内进行煤炭、石油、天然气
开发。
第十条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实
行环境监理,其大气、水体、固体废物 环评报告按条例要求,提
2 符合
等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出了环境监理的要求。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十一条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 环评报告中在生态影响
应当制定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 章节提出了生态恢复的
3 符合
予以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内 相关要求。
容应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 根据项目设计相关资料,
应当使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实行 建设过程不使用国家和
4 符合
清洁生产。禁止使用国家和自治区明令 自治区明令淘汰的技术、
淘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工艺和设备。
第二十二条石油开发单位应当建设清 施工过程有完善的质量
洁井场,做到场地平整、清洁卫生,在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能够
5 井场内实施无污染作业。 做到场地平整、清洁卫 符合
散落油和油水混合液等含油污染物应 生。
当回收处理,不得掩埋。
第二十三条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应当 中曼公司关于油气集输
定期对油气输送管线和油气储存设施 管线、储存设施等,有一
6 进行巡查、检测、防护,防止油气管线 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例行 符合
或者油气储存设施断裂、穿孔,发生渗 巡检积累了丰富的事故
透、溢流、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处置经验。
第二十四条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钻井 本项目钻井液是无毒钻
和井下作业应当使用无毒、低毒钻井 井液
液。
对已使用的有毒钻井液应当回收利用
并做无害化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7 符合
对钻井作业产生的污水应当进行回收,
经处理达标后方可回注。未经处理达标
的污水不得回注或者外排。
对钻井作业产生的污油、废矿物油应当
回收处理。
第二十五条石油、天然气开发单位应当 本项目不涉及钻井和井
8 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油井套管破损、 下作业 符合
气井泄漏,污染地下水体。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①废机油、废机油桶、集
中收集的废劳保用品分
类收集后运至项目红 6
第二十七条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单 井危废物暂存库分区存
位应当加强危险废物的管理。危险废物 放,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
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必须符合 处置。
9 符合
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不具备处置、 ②温 13、温 15 平台污水
利用条件的,应当送交有资质的单位处 处理系统产生含油油泥
置。 经离心脱水机减量化后,
提升至罐车,定期委托库
车红狮环保科技有公司
清运处置。
第二十八条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过 依据检测结果,项目区
程中产生的伴生气、有毒有害气体或者 H2S 含量未检出
可燃性气体应当进行回收利用;不具备
10 符合
回收利用条件的,应当经过充分燃烧或
者采取其他防治措施,达到国家或者自
治区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放。

1.3.2.3 与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与《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 2012 年第 18 号)

相关要求符合性分析结果见表 1.3-3。

表 1.3-3 与《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
序号 文件要求 项目 分析结果
在环境敏感区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 本项目涉及水源地,环评报
的,要在开发前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充分 告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充分
1 符合
论证,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 论证。
求,积极采取缓解生态、环境破坏的措施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
行业新、改、扩建项目均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采出水经温 13、温 15 平台水
和技术,工业废水回用率达到 90%以上,工
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注油
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
2 层。含油污泥集中收集定期 符合
到 100%。要遏制重大、杜绝特别重大环境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工
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发生。要逐步实现对
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及无害化
行业排放的石油类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
处理处置率达到 100%
在油气集输过程中,应采用密闭流程,减少 本项目为石油开采工程,温
烃类气体排放。新建 3000m3 及以上原油储 13、 温 15 平 台 设 置 有 3 座
3 符合
罐应采用浮顶型式,新、改、扩建油气储罐 5000m3 储油罐。
应安装泄漏报警系统。新、改、扩建油气田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油气集输损耗率不高于 0.5%
石油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伴生
在开发过程中,伴生气应回收利用,减少温
气经温 13、温 15 平台天然气
室气体排放,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的,应充
处理处理,处理后的天然气
4 分燃烧,伴生气回收利用率应达到 80%以 符合
优先用于站内相变加热炉燃
上;站场放空天然气应充分燃烧。燃烧放空
料气使用。项目区不是鸟类
设施应避开鸟类迁徙通道
迁徙通道
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处理处置设施应按照
各收集贮存装置按照相关标
5 标准要求采取防渗措施。试油(气)后应立 符合
准采取防渗措施
即封闭废弃钻井液贮池。

1.3.3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

〔2016〕150 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新

政发〔2021〕18 号)、《阿克苏地区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暨“三线一单”报告》

及《阿克苏地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

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

总量和准入环境管理。将本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以及所属行业及区域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相关要求对比分析见表 1.3-4。

表 1.3-4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一览表
文件要求 本项目 符合性
本项目距离生态环境保护红线较
按照“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
远,未穿越红线,不在生态保护红
生态保 性质不改变”的基本要求,对划定的生
线范围内,距离最近的托什干河防 符合
护红线 态保护红线实施严格管控,保障和维护
风固沙生态保护红线区 18km,详见
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
图 1.3-1 项目与生态红线位置关系。
关于印 自治区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
发<新 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
疆维吾 三类,实施分类管控。优先保护单元主
本项目位于一般管控单元,属于塔
尔自治 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区和生态保护红
里木河流域重点治理区。项目建设
区“三 线区以外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源涵
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为原
线一 养区、防风固沙区、土地沙化防控区、 符合
则,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
单”生 水土流失防控区等一般生态空间管控
法律、法规要求,严守生态环境质
态环境 区。生态保护红线区执行生态保护红线
量底线,生态功能不会降低。
分区管 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一般生态空间管
控方 控区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为原则,开
案>通 发建设活动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知 要求,严守生态环境质量底线,确保生
态功能不降低。重点管控单元主要包括
城镇建成区、工业园区和开发强度大、
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工业聚集区等。重
点管控单元要着力优化空间布局,不断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有针对性地加强污
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管控,解决生
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高等
问题。一般管控单元主要包括优先保护
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之外的其它区域。
一般管控单元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基本要求,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
善。
关于印 阿克苏地区共划分 99 个环境管控单元,
发<阿 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
克苏地 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控。以环 本项目位于重点管控单元,项目建
区“三 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从空间布局约束、 设过程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为原
线一 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和资源 则,开发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
单”生 利用效率四个方面严格生态环境准入。 法律、法规要求,严守生态环境质 符合
态环境 阿克苏地区总体管控要求对接自治区 量底线,生态功能不会降低,详见
分区管 总体管控要求和自治区七大片区中“天 图 1.3-2 阿克苏地区环境管控单元
控方 山南坡片区”管控要求,重点突出塔里 图。
案>的 木盆地北缘荒漠化防治、保障生态用
通知 水。
阿克苏 温宿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地区生 重点管控单元: 本项目位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污
态环境 执行阿克苏地区总体管控要求中污染 染物排放标准不执行重点区域污染 符合
准入清 物排放的要求。 物排放标准

据区域例行监测点数据可知,项目
全区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受污染地表
区域属于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区
水体得到优先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水
域,不达标原因主要是因为区域受
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
沙尘影响,PM10、PM2.5 超标现象严
制,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全区环境空
重。本项目施工期废气、废水、噪
气质量有所提升,重污染天数持续减
声、固废等污染物均采取了严格的
环境质 少,已达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稳 环境质
治理和处置措施,且施工周期较短,
量底线 定,未达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 量底线
随着施工期结束将消失。运营期主
善,沙尘影响严重地区做好防风固沙、
要为废气污染源,包括加热炉废气、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工作;全区土壤环
站场无组织废气,加热炉使用伴生
境质量保持稳定,污染地块安全利用水
气,安装低氮燃烧器,达标排放;
平稳中有升,土壤环境风险得到进一步
采出水由温 13、温 15 平台处理达标
管控
后回注油层;生活污水进化粪池后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由吸污车外运;正常情况下不会对
周围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生活垃
圾集中收集交环卫部门清运,含油
固废依托红 6 危废暂存间,定期交
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固废能得到合
理规范处置。本项目的建设不会改
变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能够满足《关
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
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评
〔2016〕150 号)文件中“环境质量
底线”的要求。
项目为石油天然气开采配套地面工
程,运营过程中消耗水资源较少,
对区域水资源影响较小。项目运行
过程中消耗天然气,为项目产生的
伴生气,不含硫,对区域能源影响
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资源能源 较小。站场永久占地
资源利 利用效率,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消 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 资源利
用上线 耗等达到国家、自治区下达的总量和强 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用上线
度控制目标 (GB36600-2018),场地外农用地
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
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5618-2018)。综上所述,项
目的实施,不会突破区域资源利用
上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准入清 ①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单》中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环境准入清单 (2019 年本)》,属于鼓励类中的“第
-规划发展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基地, 七类石油、天然气,1、常规石
形成自治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油 、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采” 中 的 “ 开
依托丰富的水资源,煤炭、岩盐、石油 采”。
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发展新型能源产 ②项目位于阿克苏市,属于新疆塔
业、建材产业,重点发展煤盐化工、石 里木盆地温宿区块油气勘探开发规
环境准 油天然气化工等重化工产业;依托独特 划中的建设内容,符合两县市的准
符合
入清单 的交通区位优势,打造阿克苏地区重要 入要求。
的商贸物流基地。 ③不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
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环境准入清单-发 年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8
展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以 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产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新型建 业准入负面清单(试行)》《新疆
材、商贸物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保 维吾尔自治区 17 个新增纳入国家重
障生态环境安全的条件下,合理发展重 点生态功能区县(市)产业准入负
化工产业。 面清单(试行)》内。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

图 1.3-1 项目生态保护红线图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

图 1.3-2 项目生态保护红线图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4 选址合理性

根据温北油田油藏开发方案部署,温 13 井组位于温 13 平台上、温 15 井组

位于温 15 平台上,地理位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县城西北

约 6.5 公里农田区,地面海拔 1140.26 米。

1.3.5 分析判定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现行产业政策;项目选址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项目建设

规模、建设性质、选择的工艺路线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经与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分析对照后,判定本项目具备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本项目为石油天然气开采工程,运营期项目废气主要为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内储罐、油水分离系统的无组织挥发烃类气体、站场加热炉的烧料废气等,

噪声为站内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等;固体废物主要

为含油固废、采出水处理系统产生的含油污泥、污油、生活垃圾,等,项目设备

维护和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桶、废劳保用品、以及生活垃圾等。

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地处温宿县城以北,温 13、温 15 平台东南侧距温宿县

城镇供排水公司二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6.7km,转油站东南侧距温宿县城镇供排水

公司二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3.7km;温 13、温 15 平台西南南侧距温宿县城供水二

期地下水源地相距 6.7km,转油站东南侧距温宿县城供水二期地下水源地相距

11.1km;温 13、温 15 平台西南南侧距温宿县阔依其水厂饮用水水源地 7.2km,

转油站东南侧距温宿县城供水二期地下水源地相距 12.2km。周围无风景名胜区、

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国家级公益林、地方级重点公益林等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关注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为施工临时占地及生态破坏对周围环境的影

响;运营期烃类无组织挥发、加热装置燃烧废气、含油污泥、其它含油固废等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并论证采取的防范措施及处理处置方式的可行性。

1.5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各项清洁生产标准符合要求;通过采取污染

防治措施,各类污染物可达标排放。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生态保护措施后,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严格落实各项

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态保护措施前提下,从环保角度考虑,本项目建设可行。

在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各级水利部门及

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分局的大力支持和建设单位的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

谢。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 2 章 总则
2.1 评价总体思想

2.1.1 评价原则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
影响评价的原则是: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
环境质量。

2.1.1.1 依法评价

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

服务环境管理。

2.1.1.2 科学评价

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1.1.3 突出重点

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

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

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

2.1.2 评价目的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

⑴通过现状调查、资料收集及环境监测,评价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

背景状况和主要环境问题。

⑵通过详细的工程分析,建立水平衡,明确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筛选

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子。并通过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核算污染源源强,预测项

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与范围。

⑶从工艺着手,分析污水处理工艺及原辅材料的消耗,掌握主要污染源及排

放状况。通过分析和计算,预测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判断其是否

满足环境质量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

⑸从环保法规、产业政策、环境特点、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拟

建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做出明确结论。

通过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并与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进行对照,作为开展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使本项目建设及生产运行所产生的环保、

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减至最小,实现环境、

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2.1.3 评价内容

本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工程分析、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

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管理监测计划。

2.1.4 编制思路

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对项目的工程特点、排污特点进行梳

理分析,做到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充分体现项目建设特

点和排污特征,使得项目总体评价结论清晰明了,真实可信。

2.1.5 评价方法

(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现状监测与资料调查法;

(2)工程分析中产污节点分析结合现有一期工程的运行数据类比分析;相

关源强核算采用《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准则》(HJ 884—2018)所推荐的

方法,采用物料衡算法、实测法、产排污系数法及类比法;

(3)环境空气、地下水、声环境影响预测采用模型预测法;

(4)环境风险采用类比调查、风险概率分析和模型预测法;

(5)污染防治措施论证采用类比法;

(6)公众参与由建设方开展,采用环境信息网络公示、报纸公示和网络问

卷调查方式后编制公参单行本,报告书评价采用其结论。

2.2 编制依据

2.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正;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 年 6 月 27 日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正;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 年 4 月 29 日修

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 年 1 月 1 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6 年 5 月 16 日施行修正版;

(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年 7 月 2 日修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7 年 12 月 20 日修正;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 11 月 1 日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 年 8 月 26 日修正;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年 4 月 23 日修正;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 年 6 月 10 日修正;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正。

2.2.2 环境保护相关法规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682 号令,2017.10.01;

(2)《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736 号,

(3)
《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

号,2018 年 6 月 27 日;

(4)《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

号,2013 年 9 月 10 日;

(5)《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

2015 年 4 月 2 日;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 号,
(6)

2016 年 5 月 28 日;

(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2020 年 11 月 5 日

(8)《危险化学品目录(2018 版)》;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 年修正)》,2013 年 12 月 7 日;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

办发〔2016〕57 号;

(1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 号,2014 年

12 月 29 日.

2.2.3 产业政策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9 号,2020.1.1;

2.2.4 国家各部门规划、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 ,生态环境部令

第 16 号,2021 年 1 月 1 日施行;

(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部令第 34 号,2015 年

6 月 5 日;

(3)《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4)《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

(5)《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的

通知》;

(6)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7)关于印发《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行动计划(2021-2023)》、《生态环境

部 2021 年度环评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

(8)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公告;

(9)关于发布《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的公告;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的意见》;

(11)《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办环

评函〔2019〕910 号);

(12)《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

(1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4)《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15)《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

(1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17)《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 年版)》;

(18)《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19)《关于印发环评与排污许可监管行动计划(2021-2023)》;

(20)

(2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 4 号令,2019 年 1 月 1 日。

2.2.5 地方规划、政策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2)《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4)《关于印发<阿克苏地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

(阿行署发〔2021〕81 号);

(5)环办环评函〔2019〕590 号关于在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实施《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差别化政策有关事宜的复函;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2.2.6 技术导则及规范

2.2.6.1 编制技术导则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19-2011);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公告 2012 年第 18

号)。

2.2.6.2 技术规范及指南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9)《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技 术 导 则 陆 地 石 油 天 然 气 开 发 建 设 项 目 》

(HJ/T349-2007);

(10)《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11)《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SY/T6276-2014);

(12)《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1995);

(13)《油气田含油污泥及钻井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规范》

(DB65/T3999-2017);

(14)《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

(DB65/T3997-2017);

(15)《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

求》(SY/T7301-2016);

(16)《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9728-2020);

(17)《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2 年

第 18 号);

(1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

(19)《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 修正);

(2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19);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2.2.6.3 其它相关依据

(1)《阿克苏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2020.04);

(2)《阿克苏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2010.12);

(3)《温宿县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2020.04);

(4)《温宿县城供水二期地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2020.11);

《温宿县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2009.02)。

2.3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2.3.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油田开发项目的工程特点及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分析,工程建设对

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有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

境及固体废物等。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非污染生态影响,施工内容主要为地面工程建

设等,施工活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占用土地及破坏土

壤、地表植被等。与施工期相比,运营期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稍轻,但持续的时间

较长。本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筛选见表 2.3-1。

表 2.3- 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污染环节 施工期 运行期
环境要素 场地平整 道路施工管线敷设 地面工程 石油处理
环境空气 -1 -1 -1 -2
地表水 0 -1 0 0
地下水 0 0 0 -1

声环境 -1 0 -1 -2
土壤 -1 -1 -1 -1
注:3—重大影响;2—中等影响;1—轻微影响;“-”—不利影响

2.3.2 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确定本工程的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见表 2.3- 2。

表 2.3- 2 评价因子表
序 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现状调查与评价因子
号 要素 因子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SO2、NOX、颗
环境
1 SO2、NO2、CO、PM10、PM2.5、O3、非甲烷总烃、硫化氢 粒物、非甲烷
空气
总烃、硫化氢
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磷、总
地表
2 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 石油类

发酚、石油类、硫化物
K+、Na+、Ca2+、Mg2+、CO32-、HCO3-、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
地下 体、锰、硫酸盐、氯化物、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硝酸盐、耗
3 石油类
水 氧量、氨氮、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氰化物、氟化物、
铬(六价)、汞、砷、镉、铅、石油类
等效连续 A 声
4 噪声 等效连续 A 声级(Leq)
级(Leq)
建设用地基本因子:pH、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
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
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
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
石油烃
5 土壤 3-三氯丙烷、氯乙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
(C10-C40)
苯乙烯、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
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
2,3-cd〕芘、萘
农用地基本因子:pH、镉、汞、砷、铅、铬、铜、镍、锌特征因子:
石油烃(C10-C40)
生态 生物量损失、
6 动物、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状况等
环境 水土流失等
环境
7 石油、石油气(硫化氢、甲烷、乙烷、丙烷) 石油、石油气
风险

2.4 评价标准

2.4.1 环境功能区划

2.4.1.1 环境空气

区块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属于环境空

气二类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及其修

改单要求。

2.4.1.2 地下水环境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规定,地下水参照Ⅲ类地

下水质量标准进行评价,其中石油类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Ⅲ类标准。。

2.4.1.3 声环境

厂界外 200m 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

2.4.1.4 土壤环境

周边耕地土壤适用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5618-2018)表 1 中风险筛选值。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等土地性质变更

为工业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

2.4.2 环境质量标准

2.4.2.1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 SO2、NO2、CO、O3、PM10、PM2.5 执行《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硫化氢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

环境》附录 D 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非甲烷总烃采用《大气污染

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浓度,具体见表 2.4- 1。

表 2.4- 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ug/m3) 标准来源
年平均 60
SO2 24h 平均 150
1 小时平均 500
年平均 40
NO2 24h 平均 80
1 小时平均 200
24h 平均 400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CO
1 小时平均 10000 (GB3095-2012)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160
O3
1 小时平均 200
年平均 70
PM10
24h 平均 150
年平均 35
PM2.5
24h 平均 7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
硫化氢 1 小时平均 10
环境》(HJ2.2-2018)附录 D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
非甲烷总烃 1 小时平均 2
解》

2.4.2.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评价标准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Ⅲ类标准

执行,见表 2.4- 2。

表 2.4- 2 地下水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标准来源
1 pH 6.5~8.5
2 氰化物(mg/L) ≤0.05
3 总硬度 (mg/L) ≤450
4 耗氧量(CODMn 法)(mg/L) ≤3.0
5 氨氮(mg/L) ≤0.50
6 硫酸盐(mg/L) ≤250
7 硝酸盐(以 N 计)(mg/L) ≤20
8 亚硝酸盐氮(以 N 计)(mg/L) ≤1.0
9 砷(mg/L) ≤0.01
10 汞(mg/L) ≤0.001
《地下水质量标准》
11 铅(mg/L) ≤0.01
(GB/T14848-2017)Ⅲ类
12 镉(mg/L) ≤0.005
13 锰(mg/L) ≤0.1
14 铬(六价)(mg/L) ≤0.05
15 锌(mg/L) ≤1.0
16 铜(mg/L) ≤1.0
17 氟化物(mg/L) ≤1.0
18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19 硫化物 ≤0.02
20 铁(mg/L) ≤0.3
21 苯 ≤0.01

2.4.2.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 2 类标准,

详见表 2.4- 3。

表 2.4-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等效声级 Leq:dB(A)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类 60 50

2.4.2.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区南侧农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

行)》(GB15618-2018)表 1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建

设用地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质量标准(试行)》

(GB36600-2018)表 1 中建设用地(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项

目及其他项目),详见表 2.4- 4 和 2.4- 5。


表 2.4-4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项目)单位:mg/kg
第二类筛选值
序号 监测项目
pH≤5.5 5.5<pH≤6.5 6.5< pH≤7.5 pH>7.5
1 镉 0.3 0.3 0.3 0.6
2 汞 1.3 1.8 2.4 3.4
3 砷 40 40 30 25
4 铅 70 90 120 170
5 铬 150 150 200 250
6 铜 50 50 100 100
7 镍 60 70 100 190
8 锌 200 200 250 300

表 2.4- 5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基本项目) 单位:mg/kg


筛选值 管制值
序号 污染物项目
第一类用地 第二类用地 第一类用地 第二类用地
重金属和无机物
1 砷 20 60 120 140
2 镉 20 65 47 172
3 铬(六价) 3.0 5.7 30 78
4 铜 2000 18000 8000 36000
5 铅 400 800 800 2500
6 汞 8 38 33 82
7 镍 150 900 600 2000
挥发性有机物
8 四氯化碳 0.9 2.8 9 36
9 氯仿 0.3 0.9 5 10
10 氯甲烷 12 37 21 120
11 1,1-二氯乙烷 3 9 20 100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1,2 二氯乙烷 0.52 5 6 21


13 1,1-二氯乙烯 12 66 40 200
14 顺-1,2-二氯乙烯 66 596 200 2000
15 反-1,2-二氯乙烯 10 54 31 163
16 二氯甲烷 94 616 300 2000
17 1,2-二氯丙烷 1 5 5 47
18 1,1,1,2-四氯乙烷 2.6 10 26 100
19 1,1,2,2-四氯乙烷 1.6 10 26 100
20 四氯乙烯 11 53 34 183
21 1,1,1-三氯乙烷 701 840 840 840
22 1,1,2-三氯乙烷 0.6 2.8 5 15
23 三氯乙烯 0.7 2.8 7 20
24 1,2,3-三氯丙烷 0.05 0.5 0.5 5
25 氯乙烯 0.12 0.43 1.2 4.3
26 苯 1 4 10 40
27 氯苯 68 270 200 1000
28 1,2-二氯苯 560 560 560 560
29 1,4-二氯苯 5.6 20 56 200
30 乙苯 7.2 28 72 280
31 苯乙烯 1290 1290 1290 1290
32 甲苯 1200 1200 1200 1200
33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163 570 500 570
34 邻二甲苯 222 640 640 640
半挥发性有机物
35 硝基苯 34 76 190 760
36 苯胺 92 260 211 663
37 2-氯酚 250 2256 500 4500
38 苯并[a]蒽 5.5 15 55 151
39 苯并[a]芘 0.55 1.5 5.5 15
40 苯并[b]荧蒽 5.5 15 55 151
41 苯并[k]荧蒽 55 151 550 1500
42 490 1293 4900 12900
43 二苯并[a,h]蒽 0.55 1.5 5.5 15
44 茚并[1,2,3-cd]芘 5.5 15 55 151
45 萘 25 70 255 700

2.4.3 污染物排放标准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4.3.1 废气

①无组织废气

施工期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中无

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运营期温 13、温 15 平台边界非甲烷总烃执行《陆上石

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5.9 排放控制要求。

温 13、温 15 平台站内非甲烷总烃执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GB37822-2019)表 A.1 中无组织排放限值,具体见表 2.4-6。

表 2.4-6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单位:mg/m3


工期 污染物 排放限值 执行标准 监控点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周界外浓度
颗粒物 1.0 (GB16297-1996)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
最高点
浓度限值
施工期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
非甲烷总烃 4.0 排放标准》(GB39728-2020)5.9 边界污 边界
染物控制要求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
营运期 非甲烷总烃 4.0 排放标准》(GB39728-2020)5.9 边界污 边界
染物控制要求

2.4.3.2 含油污水回注标准

油井作业污水、洗井污水、油井产液经温 13、温 15 平台处理后产生的含油

污水均进入本次温 13、温 15 平台采出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注油层,处理后

的出水执行《碎岩屑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中

相应标准限值,见表 2.4-7。

表 2.4-7 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

注入层平均空气渗透率(μm2) ≤0.01 >0.01~≤0.05 >0.05~≤0.5 >0.5~≤1.5 >1.5

1 悬浮固体含量(mg/L) ≤1.0 ≤2.0 ≤5.0 ≤10 ≤30.0

2 颗粒直径(μm) ≤1.0 ≤1.5 ≤3.0 ≤4.0 ≤5.0

3 含油量(mg/L) ≤5.0 ≤6.0 ≤15.0 ≤30 ≤50.0

4 硫酸盐还原菌 SRB(个/ml) ≤10 ≤10 ≤25 ≤25 ≤25

5 平均腐蚀率(mm/a) ≤0.076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 腐生菌 TGB(个/ml) ≤n×102 ≤n×102 ≤n×103 ≤n×104 ≤n×104

7 铁细菌 IB(个/ml) ≤n×102 ≤n×102 ≤n×103 ≤n×104 ≤n×104

备注:1<n<10

2.4.3.3 生活污水

温 13、温 15 平台生活污水依托联合站化粪池,定期由吸污车外运,不外排。

2.4.3.4 噪声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的 3 类标准,详见表 2.4- 8、表 2.4- 9。

表 2.4- 8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标准值 70 55

表 2.4- 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2 60 50

2.4.3.5 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 及 2013 年修改

单)。

2.5 评价工作等级

2.5.1 环境空气

2.5.1.1 评价等级判别依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规定,采用附

录 A 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式 AERSCREEN,根据项目污染源初步调查结果,分别

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i,及第 i 个污染物的地面空气质量浓

度达到标准限值 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 D10%。其中 Pi 定义为: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Ci
Pi   100%
C0i

Pi—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 i 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

C0i—第 i 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C0i 一般选用 GB3095 中 1 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如项

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相应的一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

污染物,使用导则 5.2 确定的各评价因子 1h 平均质量浓度限值。对仅有 8h 平均

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分别按 2 倍、

3 倍、6 倍折算为 1h 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评价级别判据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规

定见表 2.5- 1。如污染物数 i 大于 1,取 P 值中最大者(Pmax)。

表 2.5- 1 大气评价级别判据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10%
二级 1%≦Pmax﹤10%
三级 Pmax<1%

2.5.1.2 判别估算过程

本评价选用 HJ2.2-2018 附录 A 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式 AERSCREEN,本项目

估算模型参数表见表 2.5- 2。

表 2.5- 2 估算模式计算参数一览表
参数 取值
城市/农村 农村
城市/农村选项
人口数(选城市选项时) /
最高环境温度/℃ 38.4
最低环境温度/℃ -27.4
土地利用类型 工业
区域湿度条件 干燥气候
考虑地形 √是 □否
是否考虑地形
地形数据分辨率/m 90m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考虑岸线熏烟 □是 √否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岸线距离/km /
岸线方向/° /

根据本项目工程分析结果,选择正常工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参数,具体见表

2.5- 3。

表 2.5- 3 污染物计算参数选取表
污染源强 排气筒(m) 排气量 污染源
污染源 污染物 排气温度(℃)
(kg/hr) 高度 内径 (Nm3/h) 性质
非甲烷总
温 13、温 15 平台罐区 0.007 142m×41.5m 面源

非甲烷总
装卸台 0.006 51.7m×14m 面源

本项目所有污染源的正常排放的污染物的 Pmax 和 D10%预测结果见表 2.5- 4。


表 2.5- 4 Pmax 和 D10%预测和计算结果一览表
污染源名称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μg/m³) Cmax(μg/m³) Pmax(%) D10%(m)
罐区非甲烷总烃 2000 0.008 0.36 /
无组织废气
装卸台非甲烷总烃 2000 0.007 0.35 /

本项目 Pmax 最大值出现为相变加热炉的 NOxPmax 值为 2.27%。根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A 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型

(AERSCREEN)分别计算污染物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照评价工作等级判据

进行分级。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

2.5.2 地表水环境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规定,本项目

属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废水排放方式和排放量划分评价等级。

表 2.5- 5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判定依据
评价等级 废水排放量 Q/(m3/d);
排放方式
水污染物当量数 W/(无量纲)
一级 直接排放 Q≧20000 或 W≧600000
二级 直接排放 其他
三级 A 直接排放 Q<200 且 W<6000
三级 B 间接排放 -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注 1:水污染物当量数等于该污染物的年排放量除以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见附录 A),
计算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物当量数,应区分第一类水污染物和其他类水污染物,统计第一类污
染物当量数总和,然后与其他类污染物按照污染物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取最大当量数作为
建设项目评价等级确定的依据。
注 2:废水排放量按行业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废水种类统计,没有相关行业排放标准要求的通
过工程分析合理确定,应统计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可不统计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
及其他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
注 3:厂区存在堆积物(露天堆放的原料、燃料、废渣等以及垃圾堆放场)、降尘污染的,
应将初期雨污水纳入废水排放量,相应的主要污染物纳入水污染当量计算。
注 4: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第一类污染物的,其评价等级为一级;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的污染物
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注 5:直接排放受纳水体影响范围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重点保护与珍稀
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等保护目标时,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注 6:建设项目向河流、湖库排放温排水引起收纳水体水温变化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且评价范围有水温敏感目标时,评价等级为一级。
注 7:建设项目利用海水作为调节温度介质,排水量≧500 万 m3/d,评价等级为一级;排水
量<500 万 m3/d,评价等级为二级。
注 8:仅涉及清净下水排放的,如其排放水质满足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评价等
级为三级 A。
注 9:依托现有排放口,且对外环境未新增排放污染物的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参照
间接排放,定为三级 B。
注 10: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 B
评价。

油田开采过程的采出水、洗井废水、冲砂废水等生产废水进入本次建设的温

13、温 15 平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注油层或回用生产环节,实现零排放。温

13、温 15 平台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定期由吸污车外运,不外排。根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

要求,本项目按三级 B 评价,不进行预测评价,重点分析该污染治理措施可行

性、达标性及合理性分析

2.5.3 地下水环境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属于

附录 A 中的 F 石油天然气:37 石油开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分类中的 I

类项目。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表 2.5- 6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根据现场调查,本次建设的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周边分布有温宿县供水二期水源地,温宿县城镇二水厂饮用水

水源地(备用水源地),因此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为“较敏感”。

表 2.5- 6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
敏感程度 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地,在建和规划的
敏感 水源地)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
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水
源地)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其
较敏感
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
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它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 a。
不敏感 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
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
环境敏感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地下水环境影

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本次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一级。

表 2.5- 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项目类别
I 类项目 II 类项目 III 类项目
环境敏感程度
敏感 一 一 二
较敏感 一 二 三
不敏感 二 三 三

2.5.4 声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区,项目实

施前后噪声的增加值在 3dB(A)以下(不含 3dB(A),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

不大。

根据表 2.5- 8,判定本次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

表 2.5- 8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
等级分类 等级划分基本原则
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 GB3096 规定的 0 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
一级
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级增高量达 5dB(A)以上(不含 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3096 规定的 1 类、2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


二级 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 3dB(A)-5dB(A)(含 5dB(A)),或
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3096 规定的 3 类、4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
三级 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 3dB(A)以下(不含 3dB(A)),且受
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

2.5.5 土壤环境

2.5.5.1 项目类别识别

项目的原油泄漏会对土壤产生污染,属于污染影响型。转油站与温 13、温

15 平台分区建设,建设项目涉及两个场地,各场地分别判定评价工作等级。转

油站与温 13、温 15 平台均属于 C2511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建设项目分类

管理目录中二十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中精炼石油产品制造,根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项目属于“石油、化

工”中“其他”Ⅲ类。

2.5.5.2 占地规模

根据 HJ964-2018,本项目属于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占地规模分

为大型(≥50hm2)、中型(5~50hm2)、小型(≤5hm²)。转油站占地面积 7.5

亩(0.5hm2),属于小型占地规模;温 13、温 15 平台占地面积 140 亩(9.3hm2),

属于中型占地规模。

2.5.5.3 土壤环境敏感程度判定

转油站周边(1km 范围内)存在林地,判定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较敏感”。

温 13、温 15 平台周边(1km 范围内)存在耕地,判定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敏

感”。

2.5.5.4 评价等级判定

根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占地规模与敏感程度划分评价工作等级,

详见表 2.5- 9。

表 2.5- 9 污染影响型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
评价等级 占地规模
敏感程度 Ⅰ类 Ⅱ类 Ⅲ类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敏感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较敏感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
不敏感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 —

根据表 2.5- 9 的划分依据,本项目转油站不进行土壤环境评价,温 13、温

15 平台土壤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2.5.6 环境风险

依据环境风险潜势判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

工作等级为一级,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判定过程具体见“5.3

环境风险评价”章节。

2.5.7 生态环境

转油站占地面积 7.5 亩(0.005km2);温 13、温 15 平台占地面积 140 亩

(0.093km2),区域内主要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属于一般

区域。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无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

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中 4.2.1 节,判定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具体见表 2.5-10。

表 2.5-10 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判据
工程占地(水域)范围
影响区域生态敏
面积≥20km2 或长度 面积 2-20km2 或长度 面积≤2km2 或长度
感性
≥100km 50-100km ≤50km
特殊生态敏感区 一级 一级 一级
重要生态敏感区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区域 二级 三级 三级

2.6 评价范围

根据确定的评价等级和技术导则,结合当地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和本项目

“三废”排放情况及周围企事业单位、居民区分布等环境特点确定环境影响评价范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围。结合区域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范围。

2.6.1 大气环境评价范围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筛选结果,评价范围以温 13、温 15 平台为中

心,各向 2.5km、边长 5km、面积 25km2 的矩形范围。

2.6.2 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

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拟定厂界下游 1482m,上游和两侧 741m,面积为

329.4km2 区域。

2.6.3 声环境评价范围

温 13、温 15 平台厂界外 100m 范围内。

2.6.4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根据 HJ964-2018,评价等级为三级的污染影响型项目调查评价范围为整个

项目的占地范围内和边界 0.05km 以内。

2.6.5 风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为简单分析,不设风险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同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

2.6.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外 0.5km 范围。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 2.6- 1、图 2-6-1。

表 2.6- 1 项目评价范围
序号 项 目 主要影响因素 评价等级 评 价 范 围
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为中心,边长 5×5km
1 环境空气 废气排放影响 二级
的范围
以区域地下水流向为主轴,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及周边 329.4km2 范围(根据导则应
2 地下水环境 废水储存 二级 包括重要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必要时适
当扩大范围,故将温宿县城供水二期饮用水
水源地、温宿县二水厂饮用水水源地划入)
3 声环境 厂区生产设备 二级 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厂界外 100m
4 生态环境 施工建设、运营期 三 拟建厂址区域
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占地范围内和边界
5 土壤环境 废水渗漏 二级
0.055km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地下水一
6 环境风险 风险物质泄漏影响 13.01km2 区域

7 生态环境 永久占地影响 三级 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外 0.5km 范围

2.7 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控制目标
2.7.1 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等需要特殊

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域。具体保护目标基本情况见表 2.7-1、图 2.6-1

2.7.1.1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扩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包括正兴南庄和两棵树村。

2.7.1.2 水环境保护目标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厂区内地下水及下游环境。

2.7.1.3 声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厂址所在区域周围 200m 范围内不存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声环境敏

感点,无声环境保护目标。

2.7.1.4 土壤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南侧 100m 范围内存在耕地等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环境空气敏感目标

包括正兴南庄和两棵树村。

表 2.7- 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 距项目区最近
敏感目标 方位 敏感属性 人数 标准
素 距离(m)
托万克苏布拉克村 1800 西 居民区 100
土完索姆拉克 400 西 居民区 800
温 诺尔贝希买里 560 西南 居民区 200

13、 土完苏勒拉克 1480 西南 居民区 1000 《环境空气质量标

温 喀拉苏博依买里 1600 西南 居民区 1000 准》(GB3095-2012)

15 五大队牧业队 3360 西南 居民区 100 二级标准

平台 苏喀贝希买里 2140 南 居民区 500
叶吐比斯 1340 东北 居民区 1500
多来提巴格 2200 西南 居民区 500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 厂区地下水 / / / (GB/T14848-2017)
Ⅲ类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 无 / / /
(GB3096-2008)3 类
温 13
《土壤环境质量 农
平台、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土壤 耕地 100 温 15 /
控标准(试行)》
平台东
(GB15618-2018)

2.7.2 污染控制目标

本工程环境控制目标按各种环境要素可分:

2.7.2.1 大气环境控制目标

确保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废气有组织排放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71-2014),无组织废气排放达到《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保证厂界周边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因项

目的建设和运营而下降。

2.7.2.2 水环境控制目标

地面做好硬化及防渗,保证项目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不因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而

下降,确保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不改变其现有使用功能。

2.7.2.3 声环境控制目标

保护厂界周边 200m 范围内的区域声环境质量,保证厂界不超过《工业企业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2 类标准。

2.7.2.4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措施

切实做好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对工程产生的各类固体废物,按《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2.7- 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图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有关规定。保证不因本项目的建

设造成项目区域环境的破坏。

2.7.2.5 生态控制目标

防止对周围植被、土壤和现有土质结构产生破坏性影响,保护项目区周边生

态环境质量不因项目的建设受破坏。

2.7.2.6 环境风险控制目标

保证项目产生的环境风险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 3 章 工程分析

3.1 区块开发现状及回顾性分析
3.1.1 区块环评说明

2021 年 9 月 2 日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生态环境厅《关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宿区块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新环审[2021]148 号)。区块环评中不包括转油站,温

北油田为发现的新油田,2020 年首次提交油气探明储量,油田尚未投入开发,

因此本次项目按照新建评价。本次环评中温 13、温 15 平台位于原区块环评中批

复的温 13、温 15 平台西南侧 13km 处,相对位置见图 3.1-1。

原温 13、

本次温 13、

图 3.1-1 原温 13、温 15 平台和本次温 13、温 15 平台相对位置图

3.1.2 区块开发现状

3.1.2.1 现有工程概况

截止目前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已建成 20 口探井、评价井,红 30 撬装式污水处

理站 1 座。并在温宿县产业园区配套建设油气勘探开发“三废”处理站 1 座,在温

北油田红 6 采油井平台配套建设危废暂存库 1 座,截止目前,项目已建工程均已

取得环评批复并通过自主验收。建设单位已针对每口已钻探井编制了应急预案,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同时编制了《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

备案。目前 20 口探井处于钻井期的试油、试采阶段,采出液交新疆新尚工能源

有限公司、新疆博弈达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宝瑞隆石化有限公司临时处

置。温北油田温 7 区块现有工程组成及规模一览表见表 3.1-1。温北油田温 7 区

块现有工程试油周期统计表见表 3.1-2。温北油田温 7 区块现有工程环保手续统

计表见表 3.1-3。

表 3.1-1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现有工程组成及规模一览表



项目组成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备注

主 勘探井、评价井 总井数 20 口(含 1 口转注) /



工 注水井 1口 温 5 评价井转注水井

配 值班室 14 座 /

工 水浴炉 14 座 /

储罐区底部辅防渗膜
项目试采期原油储存于各平台油罐
储 防渗,四周设有围堰,
原油储存 内,每个平台储罐区布置有 50m3 储
运 围堰采用防渗膜防渗,
罐 4~6 具。
工 敷设外延 0.5m 以上。
程 管线工 集油/气管 单井集油管道、单井伴生气集气管道
/
程 道 10~15m
项目现有工程采用罐车拉运方式生
外输管线 /
产,无外输管线
项目采用罐车拉运的集输方式,各平
道路工
平台路 台道路依托现有农村道路及县道,新 泥结砂石路面

建平台进场支路 60m/平台。
平台为送餐制、无餐饮废
生活用水 饮用水为纯净水,0.13m3/d,定期拉运

公 给水
锅炉用软化水外购,水车拉运,每平
用 生产用水 /
台 1 个月补充 1 次,每次 3m3

程 排水 防渗旱厕 14 座 /

供电 依托区块周边农村电网 /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单井集输管线及储油罐保温,由单井钻井平台内水
供暖 /
浴炉供给热水;各平台办公生活区由电暖气供暖。
1、项目废钻井泥浆及岩屑经不落地收集系统收集后,集中清运至阿克苏中
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三废”处理站处理,“三废”处理站采用“深锥浓密机
+带式压滤机”处理工艺,分离出的固体废物,经检测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
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第Ⅰ类固体废物要求后,拉
运至温宿产业园区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填埋,液相全部回用于钻井液配置;
2、项目钻井采用油泥不落地技术,事故状态下落地油收集暂存于单井钻井
平台污油罐内,与清罐油泥一道定期委托库车红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清运处
固废
置;
3、含油废劳保用品由平台内铁桶集中收集,定期交由库车市畅源生态环保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定期处置;
环 4、含油废防渗布收集暂存于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红 6 危险废
保 物暂存库,定期交由新疆新能源(集团)准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处置;
工 5、生活垃圾由各平台及办公生活区垃圾桶定点收集,委托温宿县环卫部门
程 定期清运。

1、项目生活污水排入单井钻井平台防渗旱厕内,定期由阿克苏千净环保工
程科技有限公司吸污车清运至阿克苏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置;
2、采出水经各单井钻井平台内储油罐沉淀后罐车拉运至红 30 井撬装式污水
废水
处理站,经“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
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水质指标,回注油层;
3、项目现有探井、评价井采用油洗工艺,无洗井废水产生。

试油、试采伴生气用于水浴炉燃料气使用,集油集气工艺流程采用密闭流程,
废气
减少烃类气体排放。

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试采期采用减振、设备定期维护等降噪措施

表 3.1-2温北油田温 7 区块试油周期统计表
平台 井号 开钻时间 完钻时间 试油试采开始时间 试油周期/d

2019.9.3~2020.5.26
温5 温5 2019.8.11 2019.8.24 265
转试注
温6 2019.7.14 2019.8.2 2019.8.9 450
温6
温 6-1 2019.8.16 2019.9.16 2019.9.29 420

温7 2019.4.3 2019.4.22 未试采 /


温7
温 7-3 2019.10.28 2019.11.19 未试采 /

温8 2019.7.7 2019.7.18 2019.8.9 450


温8
温 8-1 2019.6.12 2019.6.25 2019.7.14 470

温9 温 9-1 2020.4.14 2020.4.27 2020.5.19 200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 10 温 10-1 2019.9.29 2019.10.17 未试采 /

温 11 2020.4.22 2020.4.28 2020.7.28 130

温 11 温 11-1 2020.5.7 2020.5.14 2020.7.2~7.24 20

温 8-4-H1 2020.5.23 2020.6.19 2020.6.19 180

温 16 2019.12.23 2020.1.4 2020.4.4 240


温 16
温 16-1 2020.10.9 2020.11.5 未试油 /

温 17 温 17 2019.9.7 2019.9.25 未试采 /

温 18 温 18 2019.10.17 2019.10.27 2019.11.22 360

温 19 温 19 2020.4.14 2020.4.4 2020.4.29 220

温 20 温 20 2020.1.10 2020.1.17 未试采 /

温 21 温 21 2020.4.18 2020.4.9 2020.5.4 210

温 22 温 22 2020.4.16 2020.; 2020.5.4 210

合计 3825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3.1-3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现有工程环保手续统计表


序 验收情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平台 环评批复 批准文号及时间 项目坐标 现状
号 况 备案情况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451 N41°17'49.00",E80°9'58.60" 转注
通过验
1 温5 限公司温 5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影 号,2019 年 8 月 20 号 水井

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315 N41°17'23.12",E80°9'56.58"
通过验
2 限公司温 6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影 号,2019 年 6 月 17 号 6529-2020-018 试采

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6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488 N41°17'22.06",E80°9'56.67"
通过验
3 限公司温 6-1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19 年 9 月 4 号 试采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146 N41°17'47.97",
通过验 未 试
4 限公司温 7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影 号,2019 年 3 月 26 号 E80°10'59.47" 6529-2020-026
收 采
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7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489 N41°17'48.12",
通过验 未 试
5 限公司温 7-3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 2019 年 9 月 4 号 E80°10'56.47" 6529-2020-022
收 采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313 N41°18'6.75",E80°11'25.65"
通过验
6 限公司温 8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影 号,2019 年 6 月 19 号 6529-2020-022 试采

温8 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586 N41°18'6.16",E80°11'26.62" 通过验
7 6529-2020-022 试采
限公司温 8-1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19 年 10 月 23 号 收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490 N41°17'39.78",


通过验
8 温9 限公司温 9-1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19 年 9 月 4 号 E80°10'46.76" 6529-2020-022 试采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 10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491 N41°18'1.36",E80°10'46.52"
通过验 未 试
9 限公司温 10-1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 号,2019 年 9 月 4 号 6529-2020-022
收 采
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20〕18 N41°18'10.52",
通过验
10 限公司温 11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20 年 1 月 13 号 E80°10'58.89" 6529-2020-022 试采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温 8-4-H1 井(勘探井)作业区 阿地环函字〔2020〕261 N41°18'11.02", 通过验
11 温 11 6529-2020-022 试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号,2020 年 5 月 19 号 E80°10'59.38" 收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20〕754 N41°18'10.49",
通过验
12 限公司温 11-1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 号,2020 年 11 月 30 号 E80°10'58.83" 6529-2020-022 试采

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 16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688 N41°18'17.72",
通过验
13 限公司温 16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19 年 11 月 29 号 E80°11'32.59" 6529-2020-022 试采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 关于对温 16-1 井(勘探井)作业区建 阿地环函字〔2020〕262 N41°18'17.61", 通过验
14 6529-2020-022
16-1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号,2020 年 5 月 19 号 E80°11'33.67" 收
温 17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492 N41°18'18.38",
通过验
15 限公司温 17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19 年 9 月 4 号 E80°14'25.43" 6529-2020-019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 18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19〕689 N41°18'16.34",


通过验
16 限公司温 18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19 年 11 月 29 号 E80°13'16.66" 6529-2020-019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 19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20〕19 N41°18'8.27",E80°14'7.14"
通过验
17 限公司温 19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20 年 1 月 13 号 6529-2020-019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 20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20〕20 N41°18'10.78",
通过验
18 限公司温 20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20 年 1 月 13 号 E80°13'42.54" 6529-2020-019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 21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20〕21 N41°18'39.17",
通过验
19 限公司温 21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20 年 1 月 13 号 E80°14'40.35" 6529-2020-019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 22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20〕22 N41°18'28.82",E80°14'7.98"
通过验
20 限公司温 22 井作业区建设项目环境 号,2020 年 1 月 13 号 6529-2020-019

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油气勘探开发“三废”处理站建设项目 阿地环函字〔2018〕578 N41°22'5.90",E80°41'25.85"
通过验
21 (一期暂存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 号,2018 年 12 月 28 号 /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依托 阿地环函字〔2020〕339 通过验
22 限公司“三废”处理站改扩建建设项目 N41°22'5.90",E80°41'25.85" 6529-2020-013
工程 号,2020 年 6 月 20 号 收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20〕732 N41°21'28.73",
通过验
23 限公司红 6 井危废暂存库建设项目环 号,2020 年 11 月 25 号 E80°12'39.53" /

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关于对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阿地环函字〔2020〕733 N41°17'49.00", 通过验
24 限公司红 30 平台撬装污水处理设备 /
号,2020 年 11 月 25 号 E80°09'58.60" 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1.2.2 现有工程占地

项目各井占地类型耕地、园地、草地、林地及部分建设用地,目前,项目钻

井工程临时占地均已平整夯实,并已依据占地类型进行了经济补偿。据统计,温

北油田温 7 区块临时占地面积共计 5.07hm2,不涉及基本农田。具体占地情况见

表 3.1-4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地面工程占地规模及用地类型表。

3.1.2.3 井网布设及产能情况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现有工程的开发方式采用小平台布置和丛式直井/定向井

进行开发,其中除温 8-4-H1 为水平井外,其余均为直井。单井平均产油量约

10t/d。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已建探井、评价井生产情况统计表见表 3.1-4。

表 3.1-4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已建采油井生产情况统计表


生产层 日产量 含
钻井 时 利用现
井号 厚 m/层 水
平台 油组 井段/m 间/h 液/t 油/t 状
数 /%

温5 温5 ⅣⅤ 1661-1673 17.7/5 24 3.1 3.0 3 转注


温6 Ⅰ 1192-1209 9/2 24 16.4 15.07 0.1 试采
温6
温 6-1 Ⅱ 1315.5-1330 11/3 24 12.0 11.02 0.2 试采
温7 Ⅱ 1293.5-1313.5 9.5/3 24 5.51 2.53 54
温7 未试采
温 7-3 Ⅲ 1274-1382 11.2/5 24 9.44 4.87 48.4
温8 Ⅳ 1688-1702 8.5/4 24 8.2 7.52 0.3 试采
温8
温 8-1 ⅡⅣ 1374.5-1731.4 20.4/4 24 18.4 16.72 1.2 试采
温9 温 9-1 Ⅱ 1374.5-1732.4 14.4/5 24 12.2 9.99 11.0 试采
温 10 温 10-1 Ⅳ 1347.5-1517 18.5/4 24 0.48 0.22 53.5 未试采
温 11 Ⅳ 1648-1671.3 19.8/2 24 15.2 13.91 0.5 试采
温 11 温 11-1 Ⅳ 1754.1-1783.7 30.5/1 24 15.2 13.91 0.5 试采
温 8-4-H1 Ⅳ 1960.4-2340.7 299.7/22 24 14.3 11.53 6.5 试采
温 16 Ⅳ 1708.5-1730.5 22/1 24 14.2 12.99 0.6 试采
温 16
温 16-1 Ⅱ 1884~1825 / / / / / 未试油
温 17 温 17 Ⅱ 1272.5-1278 6.5/2 24 8.3 7.3 12 未试采
温 18 温 18 Ⅱ 1502-1716 10/3 24 14.6 14.31 0.2 试采
温 19 温 19 Ⅴ 1886-1967 24/4 24 12.2 10.66 5.0 试采
温 20 温 20 Ⅲ 1546.6-1632.5 7.5/1 24 12.0 11.00 0.4 未试采
温 21 温 21 Ⅲ 1546.6-1632.5 3/1 24 10.0 8.74 5.0 试采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 22 温 22 Ⅲ 1546.6-1771.3 4.6/3 24 9.8 9.01 0.1 试采


合计 210.6 184.3 /

3.1.2.4 油气处理及集输工艺

项目现有工程采用罐车拉油方式生产,采出液经单井集油管线输送至平台

内 50m3 储油罐,加热自然沉降脱水,脱水合格净化油(1%)罐车拉运外售。

外售单位 3 个:新疆新尚工能源有限公司(呼图壁超源炼油厂)、宁夏保瑞隆

石化有限公司(银川瑞科炼油厂)、新疆博奕达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新尚工能源有限公司、宁夏保瑞隆石化有限公司均有自己的炼油厂,依据新疆

博奕达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许可证,其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原油的批发

(相关销售合同及资质见附件 9、附件 10)。储油罐沉降废水由罐车定期拉运

至温 5 平台的撬装式污水处理站经“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处理后,达到《碎

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中注水水质的要

求后回注油层。

项目试采阶段会有废气、废水及固体废物产生,设备运行也会对项目区周边

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温北油田温 7 区块现有工程油气处理及集输工艺及产污节点

图见图 3.1-1。

3.1.2.5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

依据《关于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衔接相关工作的通知》(环

办环评〔2017〕84 号),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3 月 16

日取得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有效期 2021 年 3 月 16 日至 2026 年 3 月 15 日,

证书编号:91652922MA77UTEN6R001V。

3.1.2.6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执行情况

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已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执行情况。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3.1-1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现有工程油气处理及集输工艺及产污节点图

3.1.3 回顾性分析

3.1.3.1 勘探过程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勘探历程分为预探和评价两个阶段。温北油田为发现的新

油田,2020 年首次提交油气探明储量,油田尚未投入开发。

1941-1956 年,温宿凸起开展地质调查,绘制区域地质构造略图,实施地面

构造钻探,完成比例尺为 1:20 万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958-1988 年,开展地

层程序、沉积特征和成藏条件研究,建立了完整的古生界剖面,搞清了地层层序、

沉积特征及生储油条件。

1997 年~2009 年,温宿凸起采集二维地震 3200km,进行了大地电磁勘探,

基本落实了地层特征和地质结构关系。二位地震采集时间以 1997~1998 年和

2003~2004 年为主,主测线线距 4km~6km,联络线线距 8km~16km。

2018年 12 月~2019 年 2 月,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矿权区南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部完成满覆盖 377km2 三维地震采集、处理及解释工作。三维地震覆盖次数 255,

面元 12.5m×25.0m。

2019年 4 月 22 日完钻温 7 井,在新近系吉迪克组测试获工业油流,为油气

发现井,至此发现温北油田,截止目前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已建 20 口探井、评价

井。

3.1.3.2 钻井工程

钻井过程中的污染源主要来自钻井设备和钻井施工现场。废气主要来自电

力事故状态下大功率柴油机燃烧产生的废气及施工扬尘;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

和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噪声设备主要包括钻井平台内的发电机、柴油机等大型

设备;固体废物主要有钻井岩屑、钻井泥浆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此外,钻井

队员和相关施工车辆活动会对施工范围内的土壤、植被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

响。现场调查结果表明,钻井期间基本按照环评报告表及批复要求开展了废水、

废气、噪声的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收集、运输与最终处置,

基本做到了“工完、料尽、场地清”。项目钻井工程的实施,未对区域大气环境、

声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产生明显污染影响,对区域生态影响较小。

3.1.3.3 现状存在的环境问题及“以新带老”措施

依据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单井建设项目验收结论及现状监测,项目现状环境问

题如下:

(1)废气

依据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已建项目验收结论,项目各单井所在钻井平台、红

30 平台的撬装式污水处理站所在钻井平台、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三废”处理站、红 6 危废暂存库等建设项目厂界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均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5.9

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非甲烷总烃≤4mg/m3)。

依据对现有工程正常工况下温 6 井、温 8 井、温 11 井所在平台水浴炉烟

气监测结果表明,SO2 未检出,NOx 浓度 113~120mg/m3,颗粒物<20mg/m3,

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 2 新建锅炉大气污染

物排放限值要求(SO250mg/m3,NOX200mg/m3,颗粒物 20mg/m3)(监测结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果见附件)。

(2)废水

①生产废水

项目现有工程含油废水产生量 4430.4t,由罐车定期拉运至温 5 撬装式污水

处理站处理后回注油层。温 5 撬装式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 100m3/d,处理工艺为

“混凝沉淀+过滤”,回注油层分别为 1442.9m~1449.3m、1466.1m~1470.4m、

1513.7m~1516.7m。

依据《温 5 平台撬装污水处理设备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

验收监测结论,项目现有工程含油废水经温 5 撬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出水水质

石油类 8.03~9.15mg/L,悬浮物 8~9mg/L,各项指标均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

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中表 1 推荐水质主要控制指标要求(石

油类≤30mg/L,SS≤10mg/L)。温 5 撬装式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见图 3.1-2。

图 3.1-2 温 5 撬装式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图

②生活污水

项目各平台生活污水产生量约 1131.5m3/a,由项目区防渗旱厕收集后,由阿

克苏千净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定期用吸污车抽运至阿克苏生活污水处理厂处

置不外排。

③洗井废水

温北油田原油为低含蜡高含胶,工程现状各井存在井内杆管表面有结胶的现

象。为了维持油井正常生产,项目每年洗井一次,采用油洗工艺,由洗井车现场

作业,无洗井废水产生。

(3)噪声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现有工程运行期噪声污染源主要为平台运营时产生的设备噪声。依据温

北油田温 7 区块单井建设项目验收结论,项目单井所在平台场界噪声排放均满足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限值。依据

本次环评对具备表征性的环境敏感点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各敏感目标监测点位

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标

准限值要求。

(4)固体废物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现有工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废钻井泥浆、岩屑、事故

状态下的落地油、储油罐清罐产生的含油油泥,含油废弃防渗布、劳保用品及生

活垃圾等。

①废钻井泥浆、岩屑项目现有工程钻井泥浆及岩屑进入井口泥浆循环分离回

用系统,经“振动筛+除砂器+除泥器+离心分离”达到泥浆和岩屑分离,泥浆进入

泥浆罐循环使用,不外排;分离出的废钻井泥浆及岩屑经井口泥浆不落地罐收集

后,集中清运至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三废”处理站处理,经“深锥

浓密机+带式压滤机”处理工艺进一步分离,分离出的液相回用于钻井液配置,钻

水泥浆回用率满足《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2 年第 18 号)管理规定:钻井泥浆循环率要求达到 95%以上要求。

依据《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三废”处理站(钻屑泥浆)建设项

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2020 年 4 月~2020 年 11 月,共处置废钻井

泥浆、岩屑 13045.6t,为温北油田 34 口探井的钻井固废产生量,温北油田温 7

区块钻井 20 口,废钻井泥浆及岩屑处置量约 7674t,排放量约 5747t,拉运至温

宿产业园区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填埋。依据“三废”处理站验收监测结果,处理后

产品泥浆岩屑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20)第Ⅰ类固体废物要求。

②落地油

项目钻井采用油泥不落地技术,仅事故状态下产生落地油,项目试采作业时

各平台油罐清罐作业也会产生清罐油泥。依据建设方提供资料,项目钻井期落地

油产生量 280kg/井,落地油产生量 5.6t,清罐油泥产生量为 6t。依据《国家危险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废物名录(2021 年版)》(部令第 15 号),属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 HW08 废

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中,废物代码 071-001-08。已全部委托库车红狮环保科技

有限公司清运处置完毕。

③废含油防渗布

项目钻井期在钻井设备、试采设备、泥浆罐、储油罐下及外沿铺设 HDPE

土工膜防渗布,以防止落地油污染土壤环境,依据建设方提供数据,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勘探期共计产生废防渗布 17.72t,废含油防渗布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

为 HW08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中,废物代码 071-001-08。已全部委托新疆新

能源(集团)准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处置。

④废含油劳保用品

依据建设方提供资料,现有工程废含油劳保用品产生量约 8t。由单井钻井平

台(综合项目部)铁桶集中收集,依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部

令第 15 号)危险废物豁免管理单:废物代码 900-041-49 废弃的劳保用品,豁免

环节为“未分类收集”,项目废含油劳保用品不在豁免管理清单内,集中收集暂存

于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红 6 危险废物暂存库,库车市畅源生态环保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定期处置(危废转移联单见附件 17)。

项目废劳保用品储存在平台敞口铁桶内,钻井平台无危废暂存场所,含油废

弃物临时贮存场所不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

修改单(环保部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中的相关要求。

⑤生活垃圾

项目现有工程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27t,由各平台及办公生活区垃圾桶定点收

集,委托温宿县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5)生态环境现状

依据温北油田温 7 区块已建项目验收结论,项目现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按照

环评及批复划定施工作业范围,合理规划工程占地和施工道路,严格限制施工机

械和人员的活动范围,工程场地建设,开挖事故应急池、放喷池均按照环评设计

规模进行开挖,未出现超挖现象。在污染治理方面,单井钻井平台比较清洁,油

罐区及采油区配套防渗膜,地面看不到污油,依据各建设项目验收监测,各建设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所在区域土壤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

准(试行)》(GB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项目)要

求。本次环评对温 6 井进行了土壤现状监测,平台内土壤各点满足《土壤环境质

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表 1 中筛选

值(第二类用地)标准;平台占地范围外土壤中各监测因子均低于《土壤环境质

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 1 农用地土壤

污染风险筛选值(pH>7.5)。

依据现场踏勘,本项目钻井工程临时占地均已平整夯实,项目已依据占地类

型进行了经济补偿。平台未进行砾石覆盖,作业车辆进出平台时会造成扬尘及轻

微水土流失。

(6)整改措施

结合现状存在的环保问题,本评价提出整改措施见表 3.1-5。

表 3.1-5 项目现有工程环保问题及整改措施建议一览表
序号 类别 环保问题 整改措施或建议
单井集输管线及储油罐保温,由平台
内水浴炉供给热水,水浴炉燃料为现 试油试采结束后,拆除水浴炉,伴
1 废气
有工程伴生气,伴生气未经脱硫脱水 热热源采用电锅炉供给。
处置。
在试油、试采期间,各单井钻井平台 采用钢制铁桶收集后暂存在各平台
无危废暂存场所,不满足《危险废物 撬装式危废暂存间内,暂存间需满
固 体 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2
废物 及修改单(环保部公告 2013 年第 36 (GB18597-2001)及修改单(环保
号)中的相关要求。 部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中的相关
要求。
项目区潜水埋深较浅,需加强地下水 拆除防渗旱厕,施工场地增加移动
3 废水
保护 式环保厕所
对单井平台进行砾石覆盖,制定洒
水降尘计划,减少运输作业扬尘及
水土流失;试油试采结束后,拆除
单井钻井平台未砾石覆盖,作业车辆
井场一切临时构筑物
4 生态 进出单井平台时会造成扬尘及轻微水
并根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绿
土流失
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7-2018)
的相关要求进行生态恢复,进一步
减少对周边农田的影响。
清 洁 项目落地油产生量 280kg/井,不满足 落地油采用油泥不落地技术,在探
5
生产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清洁生产评 井、评价井下方均铺设防渗膜,同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价指标体系(试行)》中井下作业含 时并覆盖设备底座外边沿 0.5m 以


油污泥产生清洁生产水平≤50kg/井 上,防渗膜四周要加设高度为 20cm
的围堰,渗透系数不大于 10-10cm/s。
事故状态下油类落至防渗膜上回收
的落地油暂存于站场内钢质桶内暂
存于撬装式危废暂存间,交有资质
的单位处理,确保项目落地油清洁
生产指标满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
行)清洁生产水平≤50kg/井要求

(7)临时工程拆除清单

结合本评价提出整改措施,试油试采结束后,拆除井场一切临时构筑物,项

目临时工程拆除清单见表 3.1-6。

表 3.1-6 项目临时工程拆除清单
序号 临时工程 数量 拆除期限
1 防渗旱厕 14 即刻拆除
2 水浴炉 14 座 试油试采结束后,拆除所有水浴炉
红 30 撬装式污水处
3 1 试油试采结束后,拆除
理站
试油试采结束后,预留 4 座作为运营期事故
4 临时储罐 4~6,50m3
罐,其余拆除
试油试采结束后,拆除单井钻井平台一切临
时构筑物,并根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
5 单井钻井平台 14 座 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0317-2018)的相
关要求进行生态恢复,进一步减少对周边农
田的影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2 拟建工程分析
3.2.1 拟建项目概况

3.2.1.1 基本概况

(1)项目名称: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

(2)建设单位: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温 13 井组位于温 13 平台上、温 15 井组位于温 15 平台上,

地理位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县城西北约 6.5 公里农田区,

地面海拔 1140.26 米。地理位置见图 3.2-1。

(4)建设性质:新建

(5)工程规模:

1)温 15

新建油井 20 口,井间距为 4 米。建设时间:2022 年。

2)温 13

温 13 平台本次井组设计布井 15 口,井间距为 5 米。建设时间:2022 年。

配套设施:配套卸油台、装车区、地磅以及值班室、门卫、化验室等配套设

施。

本次环评不包括管道工程,管道工程另做环评。

(6)行业类别:B0711 陆地石油开采

(7)项目总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共计 21500 万元。

(8)劳动定员:劳动定员共 126 人,工作制度为每年 365 天,2 班运转,

每班工作 24 小时。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3.2-1 地理位置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2.1.2 工程组成及建设内容
项目组成及规模一览表见表 3.2-1。

表 3.2-1 项目组成及规模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内容 单位 总计 备注
温 13 口 15 井间距为 5m
1 地面工程
温 15 口 20 井间距为 4m
依托温 13、 温 15 平台区域现有 2 口水源井,
单口水源井供水量按 2000m3/d,水源井来
给水 水源井 水经供水管网进入温 13、温 15 平台区新建
2 座 1000m3 水罐,该罐作为温 13、温 15
平台消防及生活用水。
公用及配
2 托乎拉变电站、依希来木其变电站、35kV 水稻农场变电站和红沙
套工程 供电
漠变电站
通信工程 井场数据及视频传输
温 13、温 15 平台:
供热 温 13、温 15 平台电 依托
取暖
项目办公及倒班住宿依托阿克苏中曼油气
综合办公楼
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
3 依托工程 位于红 6 采油平台,占地面积 60m2,暂存
红 6 危废暂存库 能力 120t,主要用于废劳保用品、废防渗布、
废油桶、废机油、废滤料等危险废物暂存。
本项目生产废水和油田采出水进入本次建
设的温 13、温 15 平台采出水处理系统,处
理后水质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
生产废水
废水 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中注水
水质的基本要求、控制指标和辅助指标后,
经回注系统回注至项目开发油层。
生活污水 由吸污车拉运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外排
机泵等设备加润滑油和减振垫,对各种机械
噪声 设备定期保养;噪声源合理布设,设置泵房
4 环保工程 提高隔音效果
废机油、废机油桶、集中收集的废劳保用品
分类收集后运至项目红 6 井危废物暂存库
分区存放,依据危险废物类别,定期交由库
固体废物
车红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疆新能源(集
团)准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库车市畅源生
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法处置。
项目生活垃圾由项目各区域垃圾筒集中收
生活垃圾 集,委托温宿县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温宿县
垃圾填埋场处置。

3.1.2.3 平面布置
(1)温 13

温北油田温 13 平台井场平面分布,见图 3.1.2。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3.2-2 温北油田温 15 平台井场平面分布图


(2)温 15
温北油田温 15 平台井场平面分布,见图 3.2-3。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3.2-3 温北油田温 15 平台井场平面分布图

3.2.2 公用辅助工程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2.2.1 给排水
(1)给水系统
依托温 13、温 15 平台区域现有 2 口水源井,单口水源井供水量按 2000m3/d,水源
井来水经供水管网进入温 13、温 15 平台区新建 2 座 1000m3 水罐,该罐作为温 13、温
15 平台消防及生活用水。
(2)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 80%计,产生量共计 8.1m3/d(2943.36m3/a),转油站生活污
水由移动式环保厕所收集后由吸污车拉运进入温 13、温 15 平台化粪池,定期由吸污车
拉运至市政污水处理厂,不外排。
3.2.2.2 供暖
温 13、温 15 平台和转油站站场内采用电供暖。
3.2.2.3 供电
托乎拉变电站、依希来木其变电站、35kV 水稻农场变电站和红沙漠变电站。
3.2.3 设备
本项目钻井工程主要设备见表 3.2-2。

表 3.2-3 钻井工程主要设备(温 13、15)


名 称 型 号 载荷(kN) 功率(kW) 备 注
钻 机 ZJ-40 2250
井 架 JJ225/42K 2250
绞 车 JC-40

升 天 车 TC225 2250
系 游 钩 YG225 2250

水龙头 SL225 2250
转 盘 ZP-205
循环系
钻井泵 F1600/KLF1600 1150 2台
统配置
柴油机 1# G12V190PZL1
钻机动
柴油机 2# G12V190PZL1
力系统
柴油机 3# G12V190PZL1

发电 联动机 LDJ130 3台
机组 MCC 房 1栋

钻机控 自动压风机 VF-6.5/12.5 6.5m3/min


制系统
电动压风机 SF22-10 6.5m3/min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气源净化装置
刹车系统
辅助刹车

3.2.4 工程内容
3.2.4.1 井身结构
井身结构设计数据,见表 3.2-4、表 3.2-5。

表 3.2-4 温 13 井组井身结构设计
导 管 表层套管 油层套管

井号 水泥 水泥 备注
套管 钻头 套管 钻头 套管
返深 返深
(Φmm×m) (Φmm×m) (Φmm×m) (Φmm×m) (Φmm×m)
(m) (m)

W13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68 139.7x1466 地面

W13-1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54 139.7x1452 地面

W13-2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66 139.7x1464 地面

W13-3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43 139.7x1441 地面

W13-4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505 139.7x1503 地面

W13-5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64 139.7x1462 地面

W13-6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94 139.7x1491 地面

W13-7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630 139.7x1628 地面

W13-8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57 139.7x1455 地面

W13-9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96 139.7x1494 地面

W13-10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601 139.7x1599 地面

W13-11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639 139.7x1637 地面

W13-12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43 139.7x1440 地面

W13-13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532 139.7x1529 地面

W13-14 339.7x43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62 139.7x1460 地面

表 3.2-4 温 15 井组井身结构设计
导 管 表层套管 油层套管

井号 水泥 水泥 水泥
钻头 套管 钻头 套管 钻头 套管
返深 返深 返深
(Φmm×m) (Φmm×m) (Φmm×m) (Φmm×m) (Φmm×m) (Φmm×m)
(m) (m) (m)

W15-1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841 139.7x1395 地面

W15-2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36 139.7x1455 地面

W15-3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550 139.7x1448 地面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W15-4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28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79 139.7x1339 地面

W15-5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28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07 139.7x1389 地面

W15-6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562 139.7x1335 地面

W15-7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81 139.7x1525 地面

W15-8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0 139.7x1388 地面

W15-9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508 139.7x1441 地面

W15-10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16 139.7x1540 地面

W15-11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28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5 139.7x1277 地面

W15-12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427 139.7x1407 地面

W15-13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0 139.7x1373 地面

W15-14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0 139.7x1539 地面

W15-15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0 139.7x1643 地面

W15-16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0 139.7x1665 地面

W15-17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0 139.7x1489 地面

W15-18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0 139.7x1402 地面

W15-19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0 139.7x1581 地面

W15-20 444.5 x43 339.7x43 地面 311.1x302 244.5x300 地面 222.2x1390 139.7x1375 地面

注:深度是地面高度为基准设计,不含补心高度,数据为测深 MD
3.2.4.2 井身结构设计说明
井身结构设计说明,见表 3.2-5。

表 3.2-5 井身结构设计(温 13、15)


套管尺寸
开钻次序 设 计 说 明
mm
采用 444.5mm 钻头钻进至 43 米左右,至大块砾石层全部钻出后完钻,
导 管 339.7 下339.7mm 导管,主要目的是封固大块砾石层,减少下一开次钻井作
业中的掉块卡风险。
采用311.2mm 钻头钻至井深 302m 左右(有三口井深度为 280 米),
一 开 244.5 下入244.5mm 表层套管,固井水泥浆返至地面。为下部安全钻进建立
井口创造条件。
采用222.2mm 钻头钻进至完井深度。下入139.7mm 套管,固井水泥
二 开 139.7
浆返至地面。根据地质要求套管射孔完井。

3.2.4.3 井身结构示意图
(1)温 13
井身结构示意图,见图 3.2-3。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3.2-4 井身结构示意
(2)温 15
井身结构示意图,见图 3.2-5。
图 3.2-5 井身结构示意
3.2.4.4 钻井液设计
(1)钻井液体系
钻井液体系,见表 3.2-6。

表 3.2-6 钻井液体系(温 13、15)


井段 m 钻井液体系 选择依据
导管 膨润土-聚合 采用高浓度预水化膨润土浆配合聚合物增粘剂,稳定井壁,
一开 物钻井液 携岩性好。

低固相聚合物 采用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系,抑制性强,稳定井壁,控制
二开
钻井液 低固相和提高携岩性能。

(2)钻井液性能
钻井液性能,见表 3.2-7。

表 3.2-7 钻井液性能(温 13、15)


项目 性能指标
导管及一开 二开
密度 g/cm 3
1.05~1.15 1.05~1.15
漏斗粘度 s 50~65 35~50
API 失水 ml ≤15 12~5
API 泥饼 mm ≤1.0 ≤0.5
静切力 Pa / 1~3/3~10
pH 值 8-9 8-9.5
含砂量% ≤0.5 ≤0.3
总固含% / ≤10
摩阻系数 / ≤0.10
动切力 Pa / 4~8
塑性粘度 mPa·s / 10~25
膨润土含量% 5~6 2.5~3.5

(3)钻井液密度图
钻井液密度图,见表 3.2-4。

图 3.2-4 钻井液密度(温 13、15)

(4)钻井液基本配方
钻井液基本配方,见表 3.2-8。

表 3.2-8 钻井液基本配方(温 13、15)


加量 kg/m3
序号 材料名称及代号
导管及一开 二开
1 膨润土 50~60 25~30
加量 kg/m3
序号 材料名称及代号
导管及一开 二开
2 烧碱 1~2 1~2
3 纯碱 1~2 1~2
4 XC 1~2
5 PHPA 2~3
6 KPAM 2~3
7 复合铵盐 3~5
8 PAC-LV 2~3 3~5
9 ZM-MAGICSEAL 5-10
10 超细碳酸钙 10-20
11 石灰石粉 根据密度需要
12 液体润滑剂 根据需要 根据需要

3.2.4.5 井控设计
(1)各次开钻井口装置示意图
1)一开井口装置示意图
一开井口示意图(温 13、15),见图 3.2-5。

339.7mm
1

图 3.2-5 一开井口装置示意图
2)二开井口装置示意图
二开井口示意图(温 13、15),见图 3.2-6。
图 3.2-6 二开井口装置示意图

3)节流管汇及压井管汇示意图
节流管汇及压井管汇示意图(温 13、15),见图 3.2-7。

图 3.2-7 节流管汇及压井管汇示意图
3.2.5 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分析
3.2.5.1 井下作业
井下作业是进行采油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在采油井投产前及投产以
后进行,一般包括酸化、压裂、下泵、试油、洗井、修井、除砂、清蜡等一系
列工艺过程。酸化、压裂作业是用不同的化学和物理方法对低渗透的油层进行
处理,进一步提高原油产量;洗井、修井、除砂和清蜡作业均是在采油井使用
一段时间后,因腐蚀、结垢、机具磨损和损坏等而采取的工艺措施。
3.2.5.2 采油
采油就是借助油层的自身压力或者抽油泵等工艺方法,使原油从地下储油
层中产出的工艺过程。一般来说依靠油层自身压力进行采油的方法称为自喷采
油法,而需要用抽油泵等方法进行采油的则叫机械采油法。在原油开采中为了
保持油层的压力,达到稳产的目的,往往需要向油层注入一定的介质,用以驱
替原油。根据注入介质的不同,常见有水驱采油和蒸汽驱采油。
根据油气藏目前生产情况、油藏原油性质和配产情况,本项目选择采油方式
为:初期自喷开采,当油层压力下降,油井停喷或需要提液时根据部署井不同掺
稀比采用有杆泵或电泵、注水采油等。
3.2.5.3 原油集输及处理
本项目单井输油采用加热集输流程,油气处理依托已建温 6 断块温 13、温 15
平台、温 17 断块部 1 座转油站。单井采出液就近进入已建计转站,通过温 13 平
台、温 15 平台最终输往区内温 13、温 15 平台进行处理。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 3.2-7。
无组织废
气、噪声

采出液 采油树 井口加热节流

已建管线 温 13 平台、温
温 13、温 15 平台 依托已建集输管
(依托) 15 平台(依托
(依托) 线
地面工程)

图 3.2-7 运营期工艺流程示意图

3.2.6 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本项目建设可分为开发施工期、生产运营期、退役期三个阶段。
开发施工期环境影响的特点是持续时间短,破坏性强,在本项目建设结束后,
可在一定时期消失;但如果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不当,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并且不可逆转,例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产运营期环境影响持续时间长,并随
着产能规模的增加而加大,贯穿于整个运营期。退役期,如果封井和井场处置等
措施得当,环境影响将很小;反之若出现封井不严,可能导致地下残余油水外溢
等事故发生,产生局部环境污染。
本项目包括地面工程建设、采油等施工作业内容,属于开发施工期和生产运
营期的建设活动。其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油井及与其相关采油、井下作业等
各工艺过程,影响结果包括非污染生态影响,以及排放的污染物质导致的环境污
染,详见图 3.2-8。
已单独评价

图 3.2-8 油田开发过程污染物排放流程
3.2.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施工期主要污染来自地面设施施工产生的燃料燃烧废气及汽车尾气排放、施
工机械噪声、设备渗油等,平整场地和堆放设备破坏地表等。
(1)生态影响因素
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站场建设阶段,如占用土地、施工对地表植被的影响、
土壤扰动等。
占用土地包括临时占地和永久占地,将暂时或永久改变土地原有使用功能。
临时占地包括施工便道的临时占地,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可恢复原有使用功能。
永久占地主要为采油井场的永久占地。
地面工程施工作业包括站场场地平整、管线敷设等,施工作业直接破坏了地
面植被,造成了土壤扰动,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本项目主要占地井场建设的永久占地。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4.389hm2,其中
永久占地面积为 4.389hm2,临时占地 0hm2,见表 3.2-9。

表 3.2-9 占地面积
占地面积(hm²)
序号 工程内容 说明
永久 临时 总占地

1 井场 4.389 - 4.389 现有井场永久占地面积 38m×33m。

合计 4.389 - 4.389 /

(2)污染源分析
1)废气污染源
本项目在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机械及运输
车辆尾气,本项目施工期用电优先由区域现有供电系统提供,柴油发电机作为备
用电源。燃油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烟尘、NOx、SO2、烃类等。施工机械及运输车
辆的使用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其污染物的排放具有排放时间短等特点。
2)废水污染源
施工期不设置生活营地,依托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综合办公楼。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试压废水。
管道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试压废水,主要污染物有 SS。管道试压采
用清洁水,试压作业分段进行,每段试压水排出后进入下一段管线循环使用,
可减少水资源消耗。试压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试压结束后全部用于施
工场地洒水抑尘,对项目区周边水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3)固体废物污染源
本项目挖方全部回填,无弃方,固体废物主要为管材边角料等建筑垃圾。
①弃土弃渣
作为区域土地平整土方来源或井场垫方加以利用。
②施工废料
部分回收利用,剩余收集后运至温宿县垃圾填埋场处置。
(4)噪声污染源
工程施工期的土石方作业、汽车运输、自备柴油发电机工作产生的噪声,
施工期机械设备有:推土机、挖掘机、震动碾、自卸汽车、柴油发电机等,均
系强噪声源,主要施工机械产噪情况见下表 3.2-10。

表 3.2-10 主要施工机械产噪情况
噪声源 推土机 挖掘机 运载车辆 搅拌机 吊车
噪声级 85 83 83 82 86
噪声源 打桩机 混凝土泵 空压机 电锯 焊接机
噪声级 110 85 110 90 78

工程施工期间施工机械活动及土石方开挖产生的噪声将使周围噪声级有所增
加,但影响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影响时段及范围小,工程结束后随即
消失,本工程对声环境影响可接受。

3.2.6.2 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废水污染源
1)采出水
本工程采出水主要来源于油藏本身的底水、边水,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呈逐
渐上升状态。根据开发方案,本工程新增天然气产量约 11×104m3/d,凝析油产
115t/d,按 1000 立方米天然气=1 吨原油,本工程新增原油产能 225t/d 进行计算。
根据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气田油气特性,平均油水比为 1.532,则新增污水量为
146.86t/d(5.36×104t/a)。油藏采出废水分别输送至已建温 6 断块温 13、温 15 平
台、温 17 断块转油站,经处理后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SY/T5329-2012)后回注于地层,可保持油层压力,使油藏有较强的驱动力,以提
高油藏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
2)生活污水
井场无人值守,通过远程监控、人员定期巡检进行管理。故运营期不新增生
活污水。
3)井下作业废水
井下作业主要包括油井维修、大修、酸化、压裂等,井下作业废水的主要来
源为修井过程产生的压井水和压井液、修井时的循环水及洗井时产生的洗井废水。
根据《排放源统计调查产排污核算方法和系数手册》中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关
的服务活动产排污系数(见表 3.2-11),计算井下作业废水的产生量。

表 3.2-11 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关的服务活动产排污系数一览表
产品 原料 工艺 规模 产污 末端治理 排污
污染物指标 单位
名称 名称 名称 等级 系数 技术名称 系数
非低渗 工业废水量 吨/井 76.0 回收回注 0
洗井
井下 透油井 所有 化学需氧量 克/井 104525 回收回注 0

作业 洗井作 规模
(水) 石油类 克/井 17645 回收回注 0

本项目油藏储层为非低渗透油藏储层,根据上表计算井下作业废水产生量为
76.0t/井次,化学需氧量产生量为 104525g/井次,石油类产生量为 17645g/井次。按
井下作业每 2 年 1 次计算,则单井每年产生井下作业废水 38.0t、化学需氧量 52262g、
石油类 8823g,则本项目 35 口采油井井下作业工程产生的井下作业废水、化学需
氧量、石油类分别为 1330t/a、1.82t/a、0.315t/a。井下作业废水自带回收罐回收作
业废水,拉运至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田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处理。
(2)废气污染源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废气污染源为油气田生产过程中油气集输、处理及外运过
程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无组织泄露烃类气体。
本项目运营过程中从阀门、法兰等部分逸散无组织非甲烷总烃和硫化氢,参
照《石化行业 VOCS 污染源排查工作指南》要求中石油炼制行业对本项目无组织
废气进行核算。挥发性有机物流经的设备与管线组件密封点泄漏的挥发性有机物
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FA——密封点排放系数;
WF 甲烷——流经密封点的物料中甲烷平均质量分数;
WFTOC——流经密封点的物料中总有机碳平均质量分数;
WFVOC——流经密封点的物料中 VOCS 平均质量分数;
N——密封点的个数;
t——时间。
表 3.2-12 设备与管线组件 FA,i 取值参数表
设备类型 介质 石油炼制排放系数(千克/小时/排放源)
气体 0.0268
阀 轻液体 0.0109
重液体 0.00023
轻液体 0.114
泵d
重液体 0.021
压缩机 气体 0.636
泄压设备 气体 0.16
法兰、连接件 所有 0.00025
开口阀或开口管线 所有 0.0023
采样连接系统 所有 0.0150

根据油气田油气水物性参数,项目 WF 甲烷核算值为 83.76%,WFTOC 核算值为


90%,WFVOC 核算值为 18%,项目井场涉及的液体阀门、法兰数量如表 3.2-13 所
示。

表 3.2-13 本项目井场无组织废气核算一览表
年排放
序 设备数 单个设备排放 排放速率 年运
设备名称 量
号 量(个) 速率(kg/h) (kg/h) 行时间(h)
(t)
1 阀(重液体) 18 0.00023 0.01074 7920 0.085

2 法兰 11 0.00025 0.00713 7920 0.056

合计 0.141

经 过 核 算, 本 项 目无 组 织排 放废 气中 非甲 烷总烃 排放速率 为 0.0178kg/h


(0.141t/a)。无组织废气中硫化氢含量类比同类型井场,排放速率按 0.0001kg/h
考虑,年有效工作时间 7920h 计算,硫化氢年排放量为 0.0009t/a。
(3)固体废物污染源
1)油泥(砂)
油泥(砂)是被原油及其它有机物污染了的泥、沙、水的混合物,属危险废
物(HW08)。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各井不产生油泥,主要为设备检修、维护时产
生少量油泥。根据类比调查,1 口井含油废物产生量约为 0.2t/a,35 口单井含油废
物产生量约 7t/a。
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油泥(砂)危险废物类别为 HW08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中 071-001-08 石油开采和温 13、温 15 平台贮存产生的油
泥和油脚,本项目产生的油泥(砂)桶装收集后由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接收处置。
2)生活垃圾
运营期工作人员由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气开发部内部调剂解决,故不新增生
活垃圾。
(4)噪声源
本 项 目 主 要 噪 声 源 是 井 场 机 泵 、 井 下 作 业 等 设 备 噪 声 , 噪 声 级 为 80 ~
120dB(A),见表 3.2-14。

表 3.2-14 噪声源设备
位置 噪声源 声源强 dB(A)
机泵 80-85
井场
井下作业 80-120

3.2.6.3 合计

本项目运营期三废排放状况见表 3.2-15。

表 3.2-15 运营期污染物排放汇总
主要污染 产生量 排放量
类别 工段 污染源 排放去向
物 (t/a) (t/a)
油气集 无组织排 NMHC 0.141 0.141 大气
废气
输 放废气 H2S 0.0009 0.0009 大气
采出水进入建温 6 断
块温 13、温 15 平台、
温 17 断块转油站处
理达到《碎屑岩油藏
采出水 废水量 5.36×10 4
0 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
分析方法》
生产废 (SY/T5329-2012)标
水 准后回注油层,不外

井下作业 采用专用罐回收作业
1330 0
废水 废水,拉运至温 6 断
井下作业废水 COD 1.82 0 块温 13、温 15 平台、
温 17 断块转油站处
石油类 0.315 0

桶装收集后由有危废
固体废
井场 油泥 - 7 7 处置资质单位接收处


选用低噪声设备,采
井场设备、 机械噪 80~ 厂界达
噪声 - 取减振、隔声、消声
井下作业 声 120dB(A) 标
等降噪措施

3.2.7 污染物排放“三本帐”
本项目建成后运行期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见表 3.2-16。

表 3.2-16 运营期污染物排放“三本账”表
总体工程
序 影响 现有工程 本项目产生
污染物 以新带老
号 类别 产生量(t/a) 量(t/a) 产生量(t/a) 排放增减量
削减量(t/a)
1 废气 非甲烷总烃 5.894 0.141 6.035 - +0.141
2 废水 生产废水 0 0 0 - 0
3 固体废物 含油污泥 0 7.0 7.0 - +7.0

3.2.8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所谓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
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
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
目标,以技术和管理为手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排污审核、筛选并实施污染防
治措施,以消除和减少工业生产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达到防治污染、
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
本项目为油田开发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钻井、采油、伴生气回收、
井下作业及辅助生产等。针对项目特点,本次评价对污染防治措施先进性及集输
工艺先进性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3.2.8.1 清洁生产水平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指标主要包括生产工艺与装备要
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2009 年联合发布的《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对本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
(1)评价指标体系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由相互联系、相对独立、互相补充的系列清洁生产评
价指标所组成的,是用于评价清洁生产绩效的指标集合。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
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
选取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
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通过对比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
价基础值和指标权重值,经过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定性评价指标
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
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建设单位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
及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2)评价依据
在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评价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
生产基本要求的评价基准。本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的
依据是:
——凡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的,
执行国家要求的数值。
——凡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值的,则选用国内重点大中型油
气勘探开发企业近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以上水平的指标值。
——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基准值代表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
在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衡量该项指标是否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
情况,按“是”或“否”两种选择来评定。
(3)权重分值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指标在整个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所
占的比重。它原则上是根据该项指标对油气勘探开发企业清洁生产实际效益和水
平的影响程度大小及其实施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的。
(4)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又分为一级指标和
二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油气勘探开发企
业清洁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定量评价的二级指标从
其数值情况来看,可分为两类情况:一类是该指标的数值越低(小)越符合清洁
生产要求(如物料消耗量、取水量、综合能耗、污染物产生量等指标);另一类
是该指标的数值越高(大)越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如水的钻井液循环利用率、含
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率、余热余能利用率等指标)。因此,对二级指标的考核评分,
根据其类别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式。
在行业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中未出现的指标,按照最高值进行确定,
即清洁生产具有较高水平。
井下作业、采油和集输作业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见表
3.4-1。
(5)评价指标考核评分计算
(1)定量评价考核总分值计算
①单项评价指数计算
对指标数值越高(大)越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Si=Sxi/Soi
对指标数值越低(小)越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Si=Soi/Sxi
式中:Si—第 i 项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
Sxi—第 i 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
Soi—第 i 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
本评价指标体系各二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的正常值一般在 1.0 左右,但当实
际数值远小于(或远大于)评价基准值时,计算得出的 Si 值就会越大,计算结果就
会偏离实际,对其他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产生较大干扰。为了消除这种不合
理影响,应对此进行修正处理。修正的方法是:当 Si>k/m 时(其中 k 为该类一级
指标的权重值,m 为该类一级指标中实际参与考核的二级指标的项目数),取 Si
值为 k/m。
表 3.2-17 井下作业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定量指标 本项目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分值 评价基准值 估算值 评分
作业液消耗 m3/井次 10 ≤5.0 0 10
(1)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 30 新鲜水消耗 m3/井次 10 ≤5.0 27.13 0
单位能耗 - 10 行业基本水平 基本水平 10
(2)生产技术特征指标 20 压裂放喷返排入罐率 % 20 100 100 20
落地原油回收利用率 % 10 100 100 10
(3)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20
生产过程中排出物利用率 % 10 100 100 10
作业废液量 m /井次
3
10 ≤3.0 27.13 0
石油类 mg/L 5 甲类区:≤10;乙类区:≤50 219 0
(4)污染物产生指标 30 COD mg/L 5 甲类区:≤100;乙类区:≤150 1429 0
含油污泥 kg/井次 5 甲类区:≤50;乙类区:≤70 0 5
一般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kg/井次 5 符合环保要求 0 5
定性指标
一级指标 指标分值 二级指标 指标分值 本项目评分
防喷措施 具备 5 5
地面管线防刺防漏措施 按标准试压 5 5
防溢设备(防溢池设置) 具备 5 5
(1)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 40
防渗范围 废水、使用液、原油等可能落地处 5 5
作业废液污染控制措施 集中回收处理 10 10
防止落地原油产生措施 具备原油回收设施 10 10
建立 HSE 管理体系并通过验证 15 15
(2)管理体系建设及清洁生产审核 40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20 20
制定节能减排工作计划 5 5
(5)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符合性 20 满足其他法律法规要求 20 20
表 3.2-18 采油(气)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
定量指标 本项目
一级指标 权重值 二级指标 单位 权重分值 评价基准值 估算值 评分
稀油:≤65 稠油:≤160
(1)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 30 综合能耗 kg 标煤/t 采出液 30 <160 30
天然气:≤50
余热利用率 % 10 ≥60 0 0
(2)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30 油井伴生气回收利用率 % 10 ≥80 100 10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率 % 10 ≥90 100 10
石油类 % 5 ≤10 0 5
COD % 5 甲类区:≤100;乙类区:≤150 0 5
(3)污染物产生指标 40 落地原油回收利用率 % 10 100 100 10
采油废水回用率 % 10 ≥60 100 10
油井伴生气外排率 % 10 ≤20 0 10
定性指标
一级指标 指标分值 二级指标 指标分值 本项目评分
井筒质量 井筒设施完好 5 5
采 采气过程醇回收设施 10 采 套管气回收装置 10 10
(1)生产工艺及设备要求 45 气 天然气净化设施先进、净化效率高 20 油 防治落地原油产生措施 20 20
全密闭流程,并具有轻
集输流程 10 10
烃回收装置
建立 HSE 管理体系并通过验证 10 10
(2)管理体系建设及
35 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20 20
清洁生产审核
制定节能减排工作计划 5 5
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 5 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 5 5
(3)环保政策法规执行情况 20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减排措施情况 5 5
老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完成情况 5 5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定量评价考核总分值计算
定量评价考核总分值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1—定量评价考核总分值;
n—参与定量评价考核的二级指标项目总数;
Si—第 i 项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
Ki—第 i 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2)定性评级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定性评级指标的考核总分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2—定性评价二级指标考核总分值;
Fi—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第 i 项二级指标的得分值;
n—参与考核的定性评价二级指标的项目总数。
(3)综合评价指数考核评分计算
综合评价指数考核总分值的计算公式为:
P=0.6P1+0.4P2
式中:P—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
P1—定量评价考核总分值;
P2—定性评价二级指标考核总分值。
根据目前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的实际情况,不同等级的清洁生产企业的
综合评价指标见表 3.2-19。

表 3.2-19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行业不同等级清洁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数
清洁生产企业等级 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
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P≥90
清洁生产企业 75≤P<90

由表,计算可得:
——井下作业:定量指标 70 分,定性指标 100 分,综合评价 82 分。
——采油和集输:定量指标 90 分,定性指标 100 分,综合评价 94 分。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2.8.2 清洁生产水平结论
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得分判定,本项目清洁生产企业等级为:清洁生产企业。
本项目采用的清洁生产技术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开发各阶
段、各作业环境均采取了避免和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高效利用并节约使用各
类能源、资源(水、土地等);使用油气开发效率高的先进工艺技术与设备,采用
水基钻井液;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废物管理方案,采用源削减技术,减少了钻井废物、
废水、废气等污染物的产生量,实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与资源化利用。
3.2.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3.2.9.1 总量控制原则
对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控制的原则是:将给定区域内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负荷
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使环境质量可以达到规定的环境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的确定,在考虑污染物种类、污染源影响范围、区域环境质量、环境功能以及环境
管理要求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条件和控制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
3.2.9.2 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
根据国家“十四五”总量控制水平,考虑本工程的排污特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因子如下:
废气污染物:S02、NOx 和 VOCs。
废水污染物:COD、NH3-N。
本项目油气集输和处理采用密闭集输工艺,新建的井场内设置燃气加热炉,用
温 13、温 15 平台处理后的产品气作为燃料,燃料燃烧产生 SO2、氮氧化物等废气。
运营期产生的采出水进入温 13、温 15 平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碎屑岩油
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中的有关标准后回注油层;
井下作业废水采用专用废液收集罐收集后运至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田钻试修废弃
物环保处理站处理处理,不外排,因此不对废水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建议。
根据本项目开采处理的工艺特点及本项目具体情况,在生产过程中总量控制的
指标为 SO2、氮氧化物。
3.2.9.3 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本项目在正常运行期间,采出水随油气混合物输送至温 6 断块温 13、温 15 平
台、温 17 断块转油站处理,处理后进行回注;井下作业废水采用专用废水回收罐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收集后运至红 6 危废暂存库处理。无废水外排,因此建议不对废水污染物进行总量
控制。
根据《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
知》(环发[2014]197 号)及《关于印发<自治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
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新环发[2016]126 号)要求,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按照
排污系数进行核算:
根据《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挥发
性有机物(VOCs)是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
机化合物。本标准采用非甲烷总烃作为 VOCs 排放控制项目。根据计算,项目运营
期 VOCs(即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估算为 0.141t/a。
综上所述,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为:VOCS 0.141t/a,COD 0t/a,氨氮 0t/a。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 4 章 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1 自然环境概况
4.1.1 地理位置
温宿县地处阿克苏地区的西北部,位于新疆西部天山中段托木尔峰南麓、塔里
木盆地北缘,地处东经 79°28′~81°28′,北纬 40°52′~42°21′之间,北以天山山脊克
尔斯克尔为界与昭苏县相依,东隔木扎提河和拜城县、新和县为邻,南与阿克苏市
毗连,西隔托什干河与乌什县相望,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
总面积 1.46 万 km2。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天山西段南麓,阿
克苏河与台兰河冲积扇上,地理坐标:N41°02′~43°33′、E79°30′~91°54′,平均海
拔高度 1050m。阿克苏市南北长 213km,东西宽 199km,全市总面积为 18369km2。
阿克苏市北靠温宿县,南临阿瓦提县,西与乌什、柯坪两县毗邻,东与新和、沙雅
两县接壤,东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和田地区的洛浦、策勒县交接,距乌鲁
木齐市 989km,距喀什市 466km。
项目所处地理位置见图 4.1-1。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区

图 4.1-1 地理位置图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1.2 地形地貌
温宿县位于南天山山地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的交汇处,北部为山区,占全县面
积的 56.17%。北部山区地形崎岖,峰峦峻拔,冰川伸入峡谷,冰融汇流成河,是
温宿县各条河流之源,林木和高山、亚高山、草地分布期间,是传统的畜牧业生产
基地。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南部为姑母别孜冲洪积平原,冲洪积平原可分为山前洪
积砾质平原、细土平原和南部的冲积平原。地势北高南低,中部东西走向的中低山
丘陵,海拔 1700m 以上。南部的山前洪积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的 43.83%,洪积
倾斜砾质平原之上,冲洪沟发育,切割深度一般为 0.2m-0.5m。山前倾斜平原海拔
1200m-1400m,地面坡度 7‰,倾向南东。
阿克苏市城区坐落于阿克苏河--台南河冲积洪积扇、天山山地与塔里木盆地西
北边缘的交汇处。地貌基本轮廓受天山纬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塔里木地块控
制;由于第四系以来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经内外力作用形成区域内形态各异的地
貌景观。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城区中部有一陡坎横贯南北,东高西低,坎坡以西为
老城区,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 2.5‰,坎坡以东为新城区,地形由东北向
西南倾斜,坡度 4.0‰。小区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属冲积平原,地势平坦,
东西向自然地面略有起伏,多浪河自西北向东南从城市西边缘穿过。
温 13、温 15 平台地势较平坦,地面高差为 1271-1275m。
4.1.2.1 区域构造位置
温宿凸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柯坪隆起东段,呈北东向展布,西邻阿合奇凸
起,东接塔北隆起,北以乌什南断裂及东缘断裂与乌什凹陷和拜城凹陷相过渡,南
以沙井子断裂与阿瓦提凹陷相分开。温宿凸起是一个长期发育的残余古隆起,温北
油田温 7 区块是温宿凸起的一个三级构造单元。
4.1.2.2 地层层序
根据钻井揭示的地层剖面以及地震层位标定追踪解释结果,温北油田温 7 区块
自下而上发育的地层为:阿克苏群(Pt2ak)、震旦系(Z)、新近系吉迪克组(N1j)、
康村组(N1-2k)、库车组(N2k),缺失新生界古近系、中生界和古生界地层,其
中阿克苏群、震旦系与新近系地层为区域性不整合接触。温北油田温 7 区块油(气)
藏主要位于新近系吉迪克组。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据温宿凸起区域资料分析,温宿凸起部分区域古生界地层未被剥蚀,但在中曼
石油温宿区块矿权范围内已钻井未钻遇古生界地层。
(1)阿克苏群(Pt2ak)
中元古界阿克苏群为巨厚层状灰绿色绿泥片岩和灰色石英片岩,在温宿凸起全
区均有分布,是温宿凸起最古老的地层,钻井揭示在潜山面阿克苏群地层中局部缝
洞含油。
(2)震旦系(Z)
震旦系的沉积厚度在温宿凸起及周边为 0m~1000m 之间,自下而上分为下震旦
统和上震旦统。在温北油田邻区有发育,钻遇地层厚度 0~300m,其中红 6 井钻探
揭露发育一套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及砂泥岩剖面,温 7 区块尚未有井揭露。
(3)吉迪克组(N1j)
吉迪克组的沉积厚度在 500m~800m 厚度之间,以粉细砂岩和泥岩为主,按照
目前的下细上粗的沉积特征将本地区的地层从下至上划分为三段,即吉迪克三段、
吉迪克二段、吉迪克组一段,平面上连续性好。主要含油层段为吉迪克二段,这套
砂体在平面上分布较稳定,整个吉迪克组下细上粗,为一套典型的扇三角洲沉积。
(4)康村组(N1-2k)
在温宿凸起及邻区,康村组的地层厚度在 900m~1100m 之间,以湖湘沉积为主,
发育较厚层的泥岩。温 7 区块康村组的地层厚度在 100m~150m 之间。
(5)库车组(N2k)
在温宿凸起及邻区,库车组的地层厚度在 600m~800m 之间,主要是冲积扇沉
积,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整体上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特征。
阿克苏市整个处于库车山前拗陷区与塔东台拗及其过渡区。其北部为塔地木地
台,库车山前拗陷,乌什、新和裙皱断束,前寒武纪地层山露区,市境南部和东部
绝大部分地区为巴楚台隆塔东台拗,充填中生代沉积的新生代强烈下沉区,以及中
生代地层发育不全,局部分布的新生代相对拗陷区,阿克苏市地处沙井子断裂、琼
不兹社克深断裂与却勒塔格深断裂交汇处。阿克苏属地台型构造,华力西晚期运动
和喜马拉雅运动变现都十分显著。
4.1.2.3 地层结构
(1)拟建温 13、温 15 平台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现场附近的勘探情况,拟建场地附近勘探深度内出露的主要土层为素填
土、第四系粉土、砾砂,具体描述如下:
①素填土(Q4ml):黄褐色,干,稍密状态,成分以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加
砂、砾石分,布不连续,主要分布于场地北侧 ZK01、ZK02、ZK05,简易路路基
土及油井场坪。出露于地表,揭露厚度:0.6~1.6m。土石类别:一类土;土石等
级 II 级。
②粉土(Q4al+pl):黄褐色,稍密—中密,湿—很湿,以黏土矿物质为主,夹
砂砾石,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反应。可见植物根系。
ZK01~ZK04 钻孔揭露,揭露埋深:0.0~1.6m,揭露厚度:1.1~1.7m。土石类别:
一类土;土石等级 II 级。
③砾砂(Q4al+pl):黄褐色,稍密—中密,以硬质岩碎屑为骨架,颗粒以亚圆
形为主,级配不良,夹有薄层粉土、粉质黏土及圆砾。分布连续,揭露埋深:0.0~
2.7m,揭露厚度:7.5~10.0m。土石类别:二类土;土石等级Ⅲ级。
④粉土(Q4al+pl):黄褐色,稍密—中密,湿—很湿,以黏土矿物质为主,夹
砂砾石,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切面无光泽反应。ZK01 钻孔揭露,
揭露埋深:
12.7m,揭露厚度:1.9m。土石类别:一类土;土石等级 II 级。⑤砾砂(Q4al+pl):
黄褐色,稍密—中密,以硬质岩碎屑为骨架,颗粒以亚圆形为主,级配不良,夹有
薄层粉土、粉质黏土及圆砾。ZK01 钻孔揭露,揭露埋深:14.6m,揭露厚度:5.4m。
土石类别:二类土;土石等级Ⅲ级。
(2)拟建转油站
根据现场钻探情况,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主要地层为人工素填
土、冲洪积相中砂,各土层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①素填土(Q4ml):黄褐色,干,稍密状态,成分以粉土为主,分布不连续,
主要分布于场地南侧地表,厚度为 0.5~0.6m。土石类别:一类土;土石等级 II 级。
②中砂(Q4al+pl):黄褐色,稍密-中密,颗粒成分主要以石英、长石质为主,
颗粒形状为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干-稍湿,夹薄层粗砂、粉质黏土,埋深 0.5~
0.6m,分布连续,大揭露厚度 19.5m,未揭穿。土石类别:二类土;土石等级 II 级。
4.1.3 气象气候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宿县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北缘,远离海洋,属典型的
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候特征是夏热冬寒,春季风沙天气多伴有浮尘,秋季凉
爽降温快。降水稀少,年均降水量 62.5mm;蒸发强烈,年均蒸发量 1853.9mm;光
照资源充足,热量丰富,年均日照时数 2247.3h。历年平均气温 10.3℃,历年极端
最高气温 38.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7.4℃,历年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 23.7℃,
历年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8.7℃,全年无霜期 189 天。
区块位于温宿县境内,温宿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其气候特点是:日
照时间长、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空气干燥。
温宿县多年气象参数如下所示:
年平均气温: 10.3℃
极端最低气温: -27.4℃
年平均降水量: 71.2mm
降水量最大月份: (5-8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65.7%
年平均蒸发量: 1751.4mm
年平均日照数: 2685.4h
最大冻土深度: 59cm
多年平均风速: 1.42m/s
主导风向: 西北风(NW)

4.1.4 水文水系
4.1.4.1 地表水
温宿县、阿克苏两地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其中项目区评价范围内主要河流自
西向东分布阿克苏河、柯克亚河。其中,阿克苏河的上游支流河为托什干河及库玛
拉克河(另名“昆玛力克河”),库玛拉克河东支进入平原区后称多浪河。
(1)阿克苏河
阿克苏河是塔里木河的主要源流之一,属国际跨界河流,源自吉尔吉斯斯坦境
内,流入中国境内后,流经克州阿合奇县、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温宿县、阿克苏市
和阿瓦提县及第一师所属 16 个农牧团场,地理位置为东经 75°35′~81°00′,北纬
40°25′~42°28′。阿克苏河由源自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天山南脉的托什干河与源自捷尔
斯克伊阿拉套山的库玛拉克河两大源流汇集而成,两源流入中国境内后,分别流经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68km 和 115km,在温宿县喀拉都维村汇合,以下河流始称阿克苏河。自两源流汇
合口至入塔里木河河口,阿克苏河干流段河长 132km,境内流域面积 6.31 万 km2。
阿克苏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流域北部为横亘东西走
向的天山南脉,西北以天山南脉山脊为界,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毗邻,西
南以天山南脉支脉喀拉铁热克山脊为分水岭与喀什噶尔河流域接壤,北以天山南脉
支脉哈尔克他乌山脊为界与伊犁河流城相依,东部与渭干河流域相接,东南部为塔
克拉玛干沙漠,中部的平原绿洲海拔在 950~1400m。阿克苏河干流段位于平原区,
河谷宽阔,水流分散,多沙洲,下游河床最宽达 3 千米,纵坡极平缓,河水常四处
散溢流淌。
(2)柯柯牙河
①柯柯牙河,又名帕克勒克苏河、卡各墨西尔苏河,为阿克苏河下游左岸支流,
发源于天山南脉南坡冰川带,流经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阿克苏市,河流全长 100km,
山口以上河长 34km。
河流源区共发育有冰川 33 条,冰川面积 124.34km2,河流源流科契卡尔巴西苏
河发源于巨大的科契卡尔巴西苏冰川,该冰川一直延伸至海拔 6347m 的科其喀尔
峰,长达 26km,冰川面积达 83.56km,冰舌末端海拔 3060m.科契卡尔巴西苏河向
东南流经 4km,左岸接纳源于衣什塔尔吉冰川的衣什塔尔吉苏河。下游始称阿托衣
纳克苏河。阿托衣纳克苏河向东南流 7km,接纳右岸常支流达什喀力克河后,转向
南流,进入前山丘陵区,以下河流改称柯柯牙河。经 12km 流程后,河流穿越东为
阿拉卡衣山、西为哈马塔拉山,长约千米的峡谷流出山口。
②卡尔斯亚沟是红旗坡农场的界沟,是一条洪水沟,也是条泉水沟,长 30km。
有三条支流:勾尔得坎沟(柯柯牙河水系)、依来克沟和库木吾斯塘沟(台兰河水
系),三条沟总长 40~50km。三条支流将山前带及前山带的区间雨洪、柯柯牙河余
水汇入卡尔斯亚河沟,最终下泄阿克苏河。
(3)库玛拉克河
库玛拉克河,又名昆马力克河,为阿克苏河两大源流之一,发源于天山以南西
段中部的汗腾格里峰的西侧,流经吉尔吉斯斯坦进入我国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温宿
县,库玛拉克河上游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称为萨雷扎兹河,有奎柳河、卡英德河、
乌利乔利河、阿克西牙克河、伊内尔切克河等 13 条支流;在我国境内称为库玛拉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克河,主要有托木尔河、英沿河、阿合奇河 3 条支流。协合拉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
12816km2,河长 293km。
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天山南坡,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海拔 6995m 汗腾格
里峰附近的南天山山脉,流域内海拔 4000m 以上的北部高山山区,山势巍峨、高
峰林立,年平均气温在 0℃以下区域内终年积雪,冰川十分发育,素有天山冰川中
心之称,冰川总面积 3207km2。库玛拉克河上游发育有冰川堰塞湖,极易发生灾害
性洪水。
温 13、温 15 平台勘察期间,拟建场地范围内未见任何形式的稳定地表径流,
根据现场调研,场地东北侧的农用水渠在灌溉季节会有间歇性流水,来源为水源井
灌溉用水。
转油站勘察期间,拟建场地范围内未见任何形式的稳定地表径流,根据现场调
研,场地农用水渠 在灌溉季节会有间歇性流水,来源为水源井灌溉用水。
4.1.4.2 地下水
本项目区域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地下
水埋深自北向南由深变浅,项目区浅层承压水埋深约为 70~80m,含水层为孔隙水,
含水层岩性为粗砂及砂砾石、细砂;隔水层为粘土、亚粘土、粉土。地下水主要由
冰川融水、山区降水补给、库玛力克河侧向补给、以及灌溉渗漏补给。
温 13、温 15 平台勘察期间,初见水位埋深位于:12.0m~12.5m,稳定水位埋
深位于:11.5m~12.0m,地下水类型属于潜水,位于①卵石层中,来源为上游冲洪
积扇地下水补给、柯柯牙河季节性侧向补给、大气降水及农业、生活用水下渗补给,
排泄途径为蒸发、人工抽取及补给下游地下水,地下水季节变幅 1.0~1.5m。
转油站勘察期间,初见水位埋深位于:8.6m~10.6m,稳定水位埋深位于:8.5m~
10.5m,地下水 类型属于潜水,位于②砾砂层中,来源为上游冲洪积扇地下水补给、
柯克亚河季节性侧向补给、 大气降水及农业、生活用水下渗补给,排泄途径为蒸
发、人工抽取及补给下游地下水,地下水 季节变幅 0.5m~1.0m。
4.1.5 动植物资源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珍稀野生动物 63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野骆
驼、雪豹、中华秋沙鸭、黑颈鹤等 13 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猞猁、马鹿、
棕熊、黑熊、盘羊、荒漠猫等 50 种。禽类有 19 目、40 科、161 种,其中鸟类有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5 种 5 亚种,约占托木尔峰山区繁殖鸟类总数的 75.3%;蛇虫类有 10 目、53 科、


151 种。牲畜主要有牛、马、绵羊、山羊、猪、骆驼、驴等 10 余种,被列为新疆“百
万绒山羊繁育和生产基地”。
植物有高等植物 4 门、59 科、382 种;真菌有 12 目、185 种;地衣有 11 科、
26 种;野生药用植物有手掌参、党参、黄芪、甘草、麻黄、独活、当归、雪莲等
200 多种;牧草有 200 多种。采得的生物化石有 5 类、49 属、125 种及亚种。
4.1.6 土壤、植被
(1)土壤
温宿县主要有以下几种土壤:
草原土、栗钙土、棕钙土、棕漠土、砾质棕漠土、灌淤土、潮土、草甸土、盐
土、水稻土、沼泽土、新积土、风沙土。其分布位置如下:山地土壤:2900~3600m
为草甸土;2600~2900m 为草原土;2200~2600m 为栗钙土;1900~2200m 为棕钙
土;1900 以下为棕漠土。
山前冲洪积扇土壤:扇顶部为砾质棕漠土;扇形地上部为棕漠土、灌淤土;扇
形地中部为灌淤土、潮土、草甸土、盐土。
细土平原区土壤:主要有灌淤土、潮土、水稻土、沼泽土、草甸土、盐土、新
积土、风沙土。
各类土壤所占比例为:潮土 21%、灌淤土 9.4%、水稻土 1.3%、草原土、草甸
土 23.3%、棕漠土 12.2%、沼泽土 1.9%、栗钙土、棕钙土 1.06%、新积土 0.06%、
风沙土 2.56%、盐土 27.2%。
(2)植被
温宿县境内可耕地面积 56.15 万亩,其中水稻田 7.88 万亩、水浇地 44.97 万亩、
旱地 3.30 万亩。现有天然草场 800.97 万亩,其中夏秋草场 155.62 万亩、冬春草场
294.84 万亩、四季草场 350.51 万亩,夏秋草场主要分布在海拔 2600~3600m 的中
山草原带地区、冬春草场主要分布在海拔 1300~2700m 的山前带上部及中山带下
部、四季草场零星分布南部平原附近。
野生林 139.8 万亩,其中山区针叶林 26.5 万亩(其中幼林 22.2 万亩、蔬林 2.7
万亩、灌木 0.86 万亩、林地 0.74 万亩。针叶林分布于托木尔峰南麓的博孜墩乡、
博孜墩牧场和塔格拉克牧场,海拔 1800~3000m 的天山中段。荒漠林 400.0 万亩,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分布在海拔 1100m 的降水稀少,无灌溉设施,土壤盐分较高的区段,主要有胡杨林


13.3 万亩、红柳 100 万亩、草场 286.7 万亩。
人工林 14.71 万亩,其中防护林 6.27 万亩、用材林 2.41 万亩、薪炭林 2.93 万
亩、经济林 3.1 万亩。

4.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2.1.1 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数据来源
根据项目的具体位置和当地的气象、地形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要求,优先引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
管部门公开发布的环境质量公报数据。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污染物数据选择中
国环境影响评价网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技术支持服务系统中阿克苏地区监测站 2020
年的监测数据,作为本项目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基本污染物 SO2、NO2、PM10、PM2.5、
CO、O3 的数据来源。
(2)评价标准
基本污染物 SO2 、NO2、PM10、PM2.5、CO 和 O3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3)评价方法
基本污染物按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中各
项的年评价指标进行判定。年评价指标中的年均浓度和相应百分位数 24h 平均或
8h 平均质量浓度满足 GB3095 中浓度限值要求的即为达标。
(4)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
空气质量达标区判定结果见表 4.2-1。
表 4.2-1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一览表
现状浓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标准值 占标率 达标情况
度 ug/m3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7 60 11.7% 达标
N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28 40 70% 达标
CO 24 小时平均第 95 位百分数 1.5mg/m3 4mg/m3 37.5% 达标
O3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第 90 位百分数 122 160 76.25% 达标
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 95 70 135.71% 不达标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PM2.5 年平均质量浓度 39 35 111.43% 不达标

由表 4.2-1 分析结果可见,项目所在区域 SO2、NO2、CO 及 O3 年平均浓度均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要求;PM10、PM2.5 年平均
质量浓度值超标,占率分别为 135.71%、111.43%,其超标原因与当地气候干燥、
风沙较大、易产生扬尘有密切关系。区域为非达标区。
4.2.1.2 其他污染物
本次环评监测数据引用《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温北油田地面建设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实测数据,监测地点位于联合站厂址和下风向非甲烷
总烃、硫化氢,现状监测工作由新疆锡水金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于 2021 年
11 月 22 日~11 月 28 日进行了监测,连续监测 7 天。
(1)监测点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考虑评价区域地形
情况,兼顾主导风向的原则,设置了 4 个现状监测点,监测布点见见表 4.2-2 和图
4.2-1。
表 4.2-2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及其监测因子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监测位置 方位距离 监测因子

1# 厂址 温 15 平台西北侧 1.6km 硫化氢、非甲烷总


联合站
2# 诺尔贝希买里 联合站厂址西南侧,0.7km 烃

(2)监测频次
采样频次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执行。
(3)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评价模式为:
Pi=Ci/Coi
式中:Pi—i 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
Ci—i 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值,mg/m3;
Coi—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当 Pi>1 时,说明环境中 i 污染物含量超过标准值,当 Pi<1 时,则说明 i 污染物
符合标准。某污染物的 Pi 值越大,则污染相对越严重。
(4)监测结果与分析
其他污染物监测结果见表 4.2-3。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由表 4.2-3 可以看出:项目区非甲烷总烃监测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详解》中推荐值 2.0mg/m3 要求;硫化氢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
境》(HJ2.2-2018)附录 D 中推荐值 0.01mg/m3 要求。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4.2-3 联合站污染物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
联合站厂址 诺尔贝希买里
采样频
采样日期 非甲烷总烃 硫化氢 非甲烷总烃 硫化氢

mg/m3 mg/m3 mg/m3 mg/m3
第一次 0.56 <0.005 0.46 <0.005

第二次 0.55 <0.005 0.44 <0.005


2021.11.22
第三次 0.58 <0.005 0.48 <0.005

第四次 0.59 <0.005 0.45 <0.005

第一次 0.46 <0.005 0.74 <0.005

第二次 0.49 <0.005 0.73 <0.005


2021.11.23
第三次 0.47 <0.005 0.71 <0.005

第四次 0.46 <0.005 0.73 <0.005

第一次 0.63 <0.005 0.71 <0.005

第二次 0.65 <0.005 0.71 <0.005


2021.11.24
第三次 0.65 <0.005 0.72 <0.005

第四次 0.65 <0.005 0.7 <0.005

第一次 0.7 <0.005 0.8 <0.005

第二次 0.72 <0.005 0.78 <0.005


2021.11.25
第三次 0.8 <0.005 0.79 <0.005

第四次 0.77 <0.005 0.83 <0.005

第一次 0.88 <0.005 0.75 <0.005

第二次 0.88 <0.005 0.74 <0.005


2021.11.26
第三次 0.92 <0.005 0.73 <0.005

第四次 0.89 <0.005 0.74 <0.005

第一次 0.75 <0.005 0.79 <0.005

第二次 0.76 <0.005 0.77 <0.005


2021.11.27
第三次 0.75 <0.005 0.75 <0.005

第四次 0.71 <0.005 0.74 <0.005

第一次 0.74 <0.005 0.68 <0.005

第二次 0.76 <0.005 0.68 <0.005


2021.11.28
第三次 0.77 <0.005 0.7 <0.005

第四次 0.77 <0.005 0.7 <0.005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 13、温 15
平台厂址

诺尔贝希买里 温 13、温 15 平台东


侧农田

项目厂区
大气监测点
土壤监测点

图 4.3-1 大气和土壤环境监测布点图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2.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区域地下水流向总体北向南,项目在区域北部(上游)布置有 2 口地下水井,

两侧布置 3 口地下水井,区域中部布置有 3 口地下水井,区域南部布置有 2 口地

下水井,整体布置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

求。地下水监测布点见图 4.3-2。

引用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由阿克苏天鸿检测有限公司进行取样监测,采样日

期为 2020 年 11 月 12 日、2021 年 3 月 3 日、2021 年 3 月 31 日。现场监测由新

疆锡水金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取样监测,采样日期为 2021 年 11 月 23 日。

4.2.2.1 监测点位布设

地下水引用数据监测点共 8 个点,各监测点名称及相对位置、距离见表 4.2-4。

表 4.2-4 地下水现状监测点的相对位置
与厂址
序 监测点名 地下水
方位 距离 地理坐标 井深 备注 监测时间
号 称 类型
(km)
温 6 自打 联合 E80°09′55″, 潜水,
1 2.2 6m 引用 2020.11.12
井 1# 站内 N41°17′23″ 孔隙水
民用井 联合 E80°10′51″, 潜水,
2 0.7 5m 引用 2021.3.3
2# 站内 N41°17′48″ 孔隙水
温 13、温
联合
15 平台 E80°8′39.01″,, 现场监
3 站北 3.3 45m 承压水 2021.11.23
西南侧 N41°17′46.70″ 测

3#
引用规
联合
库尔巴格 E80°5'44", 潜水, 划环评
4 站西 7.6 3m 2020.9.25
水厂 4# N41°19'22" 孔隙水 现状监
北侧

温宿县供 联合 引用温
E80°7'35.94", 潜水,
5 水二期 站西 7.1 8m 宿县国
N41°15'13.824" 孔隙水
5# 南侧 家重点
生态功
能区县
2020.7.8
温宿县城 转油 域生态
E80°16'4.563", 孔隙承
6 镇二水厂 站东 4.1 100m 环境质
N41°16'42.723" 压水
6# 南侧 量监测
项目
(第三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季度)

联合站东 联合
E80°13′20.00″,, 现场监
7 侧水井 站东 3.6 38m 承压水 2021.11.23
N41°17′2.00″ 测
7# 侧
联合站 E80°11′48.57″,
8 / / 120m 承压水 引用 2021.3.31
8# N41°17′23.14″

4.2.2.2 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pH、氨氮、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铅、挥

发性酚类、耗氧量、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硝酸盐、氰化物、铬(六

价)、汞、砷、镉、氟、钾、钠、钙、镁、碳酸盐(以 CO32-计)、重碳酸盐(以

HCO3-计)、石油类、总硬度。

本次环评水质现状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按《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2004)、《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厂区

图 4.3-2 地下水环境监测点布点图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2.2.3 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中表 1Ⅲ类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标准指数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

①对于评价标准为定值的水质因子,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Pi=Ci/Csi
式中:Pi——第 i 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Ci——第 i 个水质因子的实际浓度,mg/L;

Csi——第 i 个水质因子的评价标准,mg/L。

②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 pH 值),其标准指数计算公式:

pHi≤7.0 时; PpH=(7.0-pH)/(7.0-pHsd)

pHi>7.0 时; PpH=(pH-7.0)/(pHsu-7.0)

式中:PpH—pH 的标准指数;

pH—pH 的监测值;

pHsd—评价标准值的下限值;

pHsu—评价标准值的上限值。

4.2.2.4 评价标准

水质现状评价选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

4.2.2.5 监测及评价结果

监测点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见表 4.3-5,评价结果见表 4.3-6。

根据监测结果,溶解性总固体超标,主要原因是天然背景值较高原因。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4.2-6 地下水水质检测及评价结果 单位:mg/L,pH 除外


1# 2# 3# 4# 5#(摘录)

检测项目 单位 标准值 标准指 标准指 标准指 标准指 标准指
号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数 数 数 数 数
1 pH / 6.5~8.5 7.66 0.44 7.76 0.51 7.2 0.47 8.26 0.84 7.57 0.38
2 总硬度(以 CaCO3 计) mg/L ≤450 379 0.84 356 0.79 296 0.66 222 0.49 159 0.35
3 溶解性总固体 mg/L ≤1000 1276 1.28 847 0.85 580 0.58 488 0.49 442 0.44
4 硫酸盐 mg/L ≤250 131 0.52 98 0.39 225 0.9 84 0.34 33.6 0.13
5 氯化物 mg/L ≤250 46 0.18 116 0.46 54 0.216 13 0.05 14.4 0.058
6 锰 mg/L ≤0.10 <0.01 0.10 0.02 0.2 <0.01 / <0.01 0.01 <0.01 0.1
7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2 <0.0003 0.15 <0.0003 0.15 <0.0003 / 0.0003 0.15 0.0003L 0.15
8 耗氧量 mg/L ≤3.0 0.50 0.17 0.64 0.21 0.7 0.23 0.95 0.32 1.03 0.34
9 氨氮(以 N 计) mg/L ≤0.5 <0.025 0.05 0.031 0.062 0.258 0.52 0.016 0.03 0.025L 0.05
MPN
10 总大肠菌群 ≤3.0 <2 0.67 <2 <2 <2 <2 <2 0.67 <1 /
/100mL
11 菌落总数 CFU/mL ≤100 50 0.50 12 0.12 5 0.05 45 0.45 60 0.6
亚硝酸盐 < < < 0.016
12 mg/L ≤1.00 0.003 0.003 / 0.004 0.004 0.016
(以 N 计) 0.003 0.003 0.003 L
13 硝酸盐(以 N 计) mg/L ≤20.0 <0.08 0.004 7.06 0.35 <0.08 / 0.85 0.04 0.312 0.016
14 氰化物 mg/L ≤0.05 <0.002 0.04 <0.002 0.04 <0.004 / <0.004 0.08 0.004L 0.08
15 氟化物 mg/L ≤1.0 0.59 0.59 0.97 0.97 0.48 0.48 0.39 0.39 0.113 0.11
16 六价铬 mg/L ≤0.05 <0.004 0.08 <0.004 0.08 0.008 0.16 <0.004 0.08 0.004L 0.08
17 铁 mg/L ≤0.3 <0.03 0.10 <0.03 0.1 <0.03 / <0.03 0.10 0.01L 0.033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0.000
18 汞 mg/L ≤0.001 0.04 0.00017 0.17 0.00004 0.04 0.04 0.00004L 0.04
0.00004 04
19 砷 mg/L ≤0.01 <0.0003 0.03 0.0016 0.016 0.0008 0.05 0.0005 0.50 0.0003L 0.03
< < <
20 镉 mg/L ≤0.005 <0.0005 0.1 0.1 / 0.10 0.0005L 0.1
0.0005 0.0001 0.0005

21 铅 mg/L ≤0.01 <0.0025 0.25 0.25 <0.01 / 0.0036 0.36 0.0025L 0.25
0.0025
22 石油类 mg/L 0.05 <0.01 0.20 / / 0.03 / <0.01 0.20 / /
/ 7# 8# / /

检测项目 单位 标准值 标准指 标准指
号 / /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 / / / /
数 数
1 pH / 6.5~8.5 / / 7.2 0.47 7.87 0.58 / / / /
2 总硬度(以 CaCO3 计) mg/L ≤450 / / 253 0.56 177 0.39 / / / /
3 溶解性总固体 mg/L ≤1000 / / 535 0.54 671 0.671 / / / /
4 硫酸盐 mg/L ≤250 / / 150 0.6 30 0.12 / / / /
5 氯化物 mg/L ≤250 / / 54 0.22 168 0.672 / / / /
6 锰 mg/L ≤0.10 / / <0.01 / <0.01 0.1 / / / /
7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2 / / <0.0003 / <0.0003 0.15 / / / /
8 耗氧量 mg/L ≤3.0 / / 1 0.33 0.57 0.19 / / / /
9 氨氮(以 N 计) mg/L ≤0.5 / / 0.25 0.5 0.188 0.376 / / / /
MPN
10 总大肠菌群 ≤3.0 / / 未检出 / <2 / / / / /
/100mL
11 菌落总数 CFU/mL ≤100 / / 35 0.35 / / / /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亚硝酸盐(以 N 计) mg/L ≤1.00 / / <0.003 / <0.003 0.003 / / / /


13 硝酸盐(以 N 计) mg/L ≤20.0 / / <0.08 / 1.45 0.0725 / / / /
14 氰化物 mg/L ≤0.05 / / <0.004 / <0.002 0.04 / / / /
15 氟化物 mg/L ≤1.0 / / 0.51 0.51 0.54 0.54 / / / /
16 六价铬 mg/L ≤0.05 / / 0.006 0.12 <0.004 0.08 / / / /
17 铁 mg/L ≤0.3 / / <0.03 / <0.03 0.1 / / / /
18 汞 mg/L ≤0.001 / / 0.00007 0.07 0.00005 0.05 / / / /
19 砷 mg/L ≤0.01 / / 0.0008 0.8 0.0007 0.07 / / / /
< <
20 镉 mg/L ≤0.005 / / / 0.1 / / / /
0.0001 0.0005

21 铅 mg/L ≤0.01 / / <0.01 / 0.25 / / / /
0.0025
22 石油类 mg/L 0.05 / / 0.03 / <0.01 / / / / /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2.3 声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的现状情况,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委托新疆锡

水金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2 月 15 日对厂区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4.2.3.1 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

监测因子为:Leq dB(A)。

监测频率:连续监测 1 天,昼间、夜间各监测 1 次。

4.2.3.2 监测点位

本项目声环境监测布点为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四周。

4.2.3.3 监测结果与评价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见表 4.3- 7。

表 4.3- 7 项目区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Leq:dB(A)


昼间 夜间
序号 监测点
监测值 标准值 判定 监测值 标准值 判定
N1 温 13 平台东侧 44 达标 37 达标
N2 温 13 平台南侧 43 达标 37 达标
N3 温 13 平台西侧 43 达标 37 达标
N4 温 13 平台北侧 42 达标 36 达标
60 50
N1 温 15 平台东侧 44 达标 36 达标
N2 温 15 平台南侧 42 达标 38 达标
N3 温 15 平台西侧 41 达标 37 达标
N4 温 15 平台北侧 41 达标 37 达标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所在区域厂界昼、夜间监测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

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

4.2.4 土壤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根据土壤评价等级判定结果,本项目引用《温北油田温 7 区块柯柯牙镇探转

采项目》的监测数据,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

境》(试行)(HJ964-2018)布点原则,即在项目区占地内布设 5 个柱状样点、

2 个表层样点;占地范围外 2 个表层样点;本次环评土壤现状调查监测单位为新

疆锡水金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监测布点见图 4.3-1。
表 4.3-8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因子
序号 监测点位 取样深度 监测因子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2#
0.2m、0.5m、
3# 项目区内
1.5m 处
4# pH、镉、汞、砷、铅、六价铬、铜、镍、石油烃(C10-C40)
5#
6# 项目区内 0.2m 处
7# 项目区外 0.2m 处
项目区内(表层 pH、镉、汞、铅、砷、铜、镍、六价铬、四氯化碳、氯仿、
8# 0.2m
样)8# 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
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
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
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
项目区外(表层 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
9# 0.2m
样)9# 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硝基苯、苯胺、2-氯苯酚、苯
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
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渗滤率、土壤容重、总孔
隙度、阳离子交换量、氧化还原电位

4.2.4.1 分析和采样方法

项目区农用地采样和分析方法按照《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 1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项目用

地范围内和项目用地范围外的其他用地的建设用地土壤采样和分析方法按照《土

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质量标准(试行)》(GB36600-2018)

表 1 中建设用地(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项目及其他项目)执

行。

4.2.4.2 监测时间及频率

,监测时间 2022 年 2 月 14 日,监测 1 天,每天 1 次。


4.2.4.3 评价标准与方法

项目区农用地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5618-2018)表 1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建设用

地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质量标准(试行)》

(GB36600-2018)表 1 中建设用地(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基本

项目及其他项目)。评价方法采用监测值与标准值直接比较的方法。

4.2.4.4 监测及评价结果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4.3-9 农田土壤检测值
检测项目 pH 石油烃 镉 汞 铅 砷 铜 镍 六价铬
单位 无量纲 mg/kg
采样深度
样品编号 采样地点 检测值
(cm)
T-1#-1-20 20 7.92 <6 0.28 0.271 40 12.7 50 37 2.4
E:80°13′34.89″
T-1#-1-50 50 8.19 <6 0.24 0.222 37 11.2 45 35 2.1
N:41°18′18.68″
T-1#-1-150 150 8.44 <6 0.10 0.123 31 5.81 42 31 1.4
T-2#-1-20 20 8.14 <6 0.26 0.267 41 13.2 47 37 2.4
E:80°13′54.74″
T-2#-1-50 50 8.27 <6 0.22 0.231 38 10.8 43 36 2.2
N:41°18′30.19″
T-2#-1-150 150 8.40 <6 0.12 0.142 32 6.70 41 33 1.8
T-3#-1-20 20 7.80 <6 0.26 0.267 40 13.7 47 37 2.6
E:80°14′23.32″
T-3#-1-50 50 7.93 <6 0.19 0.223 37 11.1 43 33 2.3
N:41°19′11.13″
T-3#-1-150 150 8.11 <6 0.11 0.129 35 6.87 40 30 2.0
T-4#-1-20 20 7.90 <6 0.25 0.274 40 13.5 45 37 2.3
E:80°14′45.57″
T-4#-1-50 50 8.07 <6 0.22 0.212 37 11.5 44 35 1.9
N:41°18′17.21″
T-4#-1-150 150 8.29 <6 0.19 0.129 31 6.99 40 32 1.7
T-5#-1-20 20 8.06 <6 0.26 0.285 39 13.7 44 37 2.2
E:80°14′56.39″
T-5#-1-50 50 8.25 <6 0.24 0.213 34 11.4 39 33 1.9
N:41°18′55.53″
T-5#-1-150 150 8.42 <6 0.16 0.123 32 6.66 36 31 1.7
E:80°13′55.52″
T-6#-1-20 20 7.93 <6 0.31 0.276 40 13.5 45 37 2.5
N:41°18′3.62″
T-7#-1-20 E:80°13′53.51″ 20 8.09 <6 0.28 0.276 39 13.8 47 33 2.6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N:41°17′58.36″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GB36600-2018)表 1 和表 2 第二类用 -- 4500 65 38 800 60 18000 900 5.7
地的筛选值质量标准(mg/kg)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4.3-10 土壤检测值及评价结果
样品编号 T-8#-1-20 T-9#-1-2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
E:80°14′14.83″ E:80°13′21.37″ 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采样地点
N:41°18′41.78″ N:41°18′41.93″ (试行)》
(GB36600-2018)表 1 和
采样深度(cm) 表层(20) 表层(20) 表 2 第二类用地的筛选值
质量标准(mg/kg)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μg/kg 检测结果μg/kg 标准值 mg/kg
氯乙烯 <1.5 <1.5 0.43
1,1-二氯乙烯 <0.8 <0.8 66
二氯甲烷 <2.6 <2.6 616
反-1,2-二氯乙
<0.9 <0.9 54

1,1-二氯乙烷 <1.6 <1.6 9
顺-1,2-二氯乙
<0.9 <0.9 596

氯仿 <1.5 <1.5 0.9
1,1,1-三氯乙烷 <1.1 <1.1 840
四氯化碳 <2.1 <2.1 2.8
1,2-二氯乙烷 <1.3 <1.3 5
苯 <1.6 <1.6 4
三氯乙烯 <0.9 <0.9 2.8
1,2-二氯丙烷 <1.9 <1.9 5
甲苯 <2.0 <2.0 1200
1,1,2-三氯乙烷 <1.4 <1.4 2.8
四氯乙烯 <0.8 <0.8 53
氯苯 <1.1 <1.1 270
1,1,1,2-四氯乙
<1.0 <1.0 10

乙苯 <1.2 <1.2 28
间,对-二甲苯 <3.6 <3.6 570
邻-二甲苯 <1.3 <1.3 640
苯乙烯 <1.6 <1.6 1290
1,1,2,2-四氯乙
<1.0 <1.0 6.8

1,2,3-三氯丙烷 <1.0 <1.0 0.5
1,4-二氯苯 <1.2 <1.2 20
1,2-二氯苯 <1.0 <1.0 560
氯甲烷 <3.0 <3.0 37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硝基苯 <0.09 <0.09 76


苯胺 <3.78 <3.78 260
2-氯苯酚 <0.06 <0.06 2256
苯并[a]蒽 <0.1 <0.1 15
苯并[a]芘 <0.1 <0.1 1.5
苯并[b]荧蒽 <0.2 <0.2 15
苯并[k]荧蒽 <0.1 <0.1 151
䓛 <0.1 <0.1 1293
二苯并[a,h]蒽 <0.1 <0.1 1.5
茚并[1,2,3-cd]
<0.1 <0.1 15

萘 <0.09 <0.09 70
砷 13.7 13.9 60
铅 42 41 800
汞 0.263 0.270 38
镉 0.24 0.26 65
铜 45 48 18000
镍 37 36 900
六价铬 2.2 2.3 5.7
石油烃 <6 <6 4500

由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区农用地土壤因子现状满足《土壤环境

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 1 农用地土

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他监测点土壤因子现状均满足及《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

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质量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 1 中建设用地(第

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4.2.5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2.5.1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项目隶属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温宿县,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2005

版),项目区区域属于塔里木盆地暖温荒漠及绿洲农业生态区,塔里木盆地西部、

北部荒漠及绿洲农业生态亚区,阿克苏河冲积平原绿洲农业生态功能区,生态功

能区划见表 4.3-11。

表 4.3-11 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分区单元 主要生态敏感
主要生态 主要生态
生态 因子、敏感程 主要保护目标
生态区 生态亚区 服务功能 环境问题
功能区 度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水资源浪
费、土壤盐
塔里木盆 塔里木盆 渍化严重、 生物多样性及
农产品生产、 保护农田、保护
地暖温荒 地西部、北 阿克苏河冲积 盲目开荒、 其生境中度敏
荒漠化控制、 河流水质、保护
漠及绿洲 部荒漠及 平原绿洲农业 土壤环境质 感,土地沙漠
塔里木河水 荒漠植被、保护
农业生态 绿洲农业 生态功能区 量下降、向 化、土壤盐渍
源补给 土壤环境质量
区 生态亚区 塔河输水减 化高度敏感
少、输出农
排水增多

项目区属阿克苏河冲积平原绿洲区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为农产品生

产、荒漠化控制,此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盐渍化严重、盲目开荒、土壤

环境质量下降、向塔河输水减少、输出农排水增多,区域生态生物多样性及其生

境中度敏感,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高度敏感,区域主要生态保护目标为保护

农田、保护荒漠植被、保护土壤环境质量,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大力保护地表

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不受污染。据此,项目应保证评价区生态服务功

能不发生改变。

4.2.5.2 植被现状调查与评价

项目处于农田绿洲区,农田主要种植水稻,果园主要种植红枣、苹果、核桃

等;主要植被为膜果麻黄、芦苇、骆驼刺、猪毛菜等。

4.2.5.3 野生动物现状评价

项目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缘,地貌为山前倾斜戈壁

洪积平原和阿克苏河绿洲平原。按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分级标准,评价区域属于古

北界、哈萨克斯坦区、天山山地亚区、中天山小区。通过对区域野生动物的实地

调查和有关调查资料的查询,主要动物名录见表 4.3-12。

表 4.3-12 项目区主要动物种类及分布
分布及频度
中文名 学名 居住特性
戈壁 绿洲 山地 水域
两栖、爬行类 5种
绿蟾蜍 Bufo viridis ++ ++
南疆沙蜥 Phrynocephalus forsythi ++
荒漠麻蜥 Eremias przewalskii ++
鸟类 32 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鸢 Milvus korschun R + + +
苍鹰 Accipiter gentiles B ± ± +
石鸡 Alectoris graeca B ++
毛脚沙鸡 Syrrhates paradoxus R + +
原鸽 Columba livia R + + +
欧斑鸠 Streptopelia turtur B +
灰斑鸠 Streptopelia decaocto R ++
大杜鹃 Streptopelia turtur S +
楼燕 Apus apus B + +
戴胜 Upupa epops R +
白翅啄木鸟 Dendrocopos leucopterus B ±
沙百灵 Calandrella rufescens R ++ ± +
凤头百灵 Galerida cristata R ++ ± +
角百灵 Eremophila alpestris R + ± +
云雀 Alauda arvensis B ± ±
白鹡鸰 Motacilla alba B + + +
红尾伯劳 Lanius cristatus B ± + +
喜鹊 Pica pica R + +
黑尾地鸦 Podoces hendersoni S ++
寒鸦 Corvus monedula W ± ++ +
树麻雀 Passer montanus R + +
黑顶麻雀 Passer ammodendri R + +
哺乳类 12 种
草兔 Lepus capensis — ++
小家鼠 Mus musculus — ++
灰仓鼠 Cricetulus migratorius — ++
子午沙鼠 Meriones meridianus — +
注:(1)R——留鸟 B——繁殖鸟 W——冬候鸟 S——夏候鸟
(2)±:偶见种类 +:常见种 ++:多见种

4.2.5.4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预防区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指水土流失潜在危险较大的区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指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根据《关于印发新疆自治区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新水水保[2019]4 号),新疆共划分了 2 个自

治区级重点预防区,4 个自治区级重点治理区。其中,重点预防区面积 19615.9km2,

包括天山山区重点预防区、塔里木河中上游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面积

283963km2,包括额尔齐斯河流域重点治理区、天山北坡诸小河流域重点治理区、

塔里木河流域重点治理区、伊犁河流域重点治理区。

项目所在区域阿克苏市、温宿县属于塔里木河流域重点治理区。

水土流失预防对象为:①天然林草、植被覆盖率较高的人工林、草原、草地。

②主要河流的两岸河谷林草以及湖泊和水库周边植物保护带。③植被或地貌人为

破坏后,难以恢复和治理的地带。④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区域可能造成水

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⑤重要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果。⑥重要野生植物资源

原生境保护区。

水土流失预防措施为:塔里木盆地北部农田防护水源涵养区塔里木河干流段

外围注重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保证生态用水,在加强天然

林草建设和管护的同时,对天然林草进行引洪灌溉,促进天然林草的恢复和更新,

提高乔灌的郁闭度和草地的覆盖度,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 5 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1 生态环境影响特征

从本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工程
建成运营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
(1)油田开发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区域性环境影响特征。
(2)在工程开发范围内各具体环境影响组份呈点块状(如井场等)分布,
在对生态各具体要素(如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区内
原有景观结构和生态体系完整性产生一定影响。
(3)影响方式主要发生在施工期,施工结束后可逐步恢复。
在干旱荒漠背景下,工程开发建设对区内生态体系稳定性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地表扰动和植被破坏。
油田开发建设过程各个时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影响特征和影响时间见
表 5.1-1。
表 5.1-1 油田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阶段 勘探期 开发期(地面工程) 运营期
影响程度 重 重 轻
影响分 影响特征 可逆 部分可逆 可逆
析 影响时间 短期 中、短期 短期
影响范围 大、不固定 大、固定 小、固定

5.1.2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

5.1.2.1 占地影响分析

本项目占地主要包括 1)温 15 平台:新建油井 20 口,井间距为 4 米。2)


温 13 平台本次井组设计布井 15 口,井间距为 5 米。占地类型未利用地和少部分
草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漠境盐土和风沙土,地表有稀疏植被。
本项目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9.051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积为 1.881hm2,临
时占地 7.17hm2。施工结束后,永久占地被永久性构筑物代替,这部分占地的土
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植被类型将发生彻底的改变,永久占地使原先土壤-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被复合体构成的自然地表被各类人工构造物长期取代;临时占地伴随着永久性占
地的工程建设而发生,也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地表造成破坏,使原有土壤-植被自
然体系受到影响或瓦解,在扰动结束后,临时占地影响区的土壤-植被体系的恢
复能力与程度取决于临时占地影响程度的大小及原先的生态背景状况。施工活动
和工程占地在油区范围内并呈点线状分布,对土壤、植物、野生动物等各生态要
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对原有景观结构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由于项目区地处荒漠,因此石油开发工程占地开辟了土地利用的途径,对区
域生态环境基本无影响。
当油田转入正常运营期后,人群的活动范围缩小,受到破坏的临时占地逐渐
地得到恢复,工程占地影响也会逐步减弱。
5.1.2.2 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输气管道建设工程对土壤结构
和质地等的影响。本项目区的土壤类型主要是漠境盐土和风沙土。
(1)对土壤结构和质地影响
土体结构是土壤剖面中各种土层组合情况,不同土层的特征及理化性质差异
较大。在管道敷设过程中,开挖和回填对土壤的影响主要为破坏土壤原有结构。
土壤上层的团粒结构一经破坏将需要长时间培育才能恢复和发展。
(2)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管道埋设后的回填,一般难以恢复其原有的紧实度。表层过松时降水易造成
水分下渗,使土层明显下陷形成凹沟;过紧实时,会影响植物根系的下扎。施工
期间,车辆和重型机械也会造成管道两侧表层过于紧实,给植物生长造成不良环
境。
(3)固体废物对土壤的影响
在管道建设过程中,管道外层保温材料的包扎、防护涂层的抹刷等都将可能
有固体物质落入土壤中,这些固体物质在土壤中一般难于分解。因此在施工中应
教育工作人员不要乱丢弃施工废料,做到文明施工。
(4)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在施工中由于打乱土层,改变土壤容重,地表植被受到破坏,使得表层填筑
物对太阳热能的吸收量增加。类比调查表明:管道在运行期间,地表土壤温度比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相邻地段高出 1-3℃,蒸发量加大,土壤水分减少,冬季土表积雪提前融化,将
可能形成一条明显的沟带。
(5)工程对土壤沙化的影响
沙漠化影响主要发生在荒漠地带及盆地边缘地区。主要表现为:
①施工中的机械开挖,修路对原地表、地貌的扰动;
②施工人员、车辆对沿线地表层的破坏;
③破坏了原有的较固定的地表,使之活化。
5.1.2.3 对植被的影响分析

工程对植被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的占地影响及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其次污
染物排放也将对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项目植被影响主要表现为永久占地影响和临时性施工对植被的破坏影响,
但本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植被较少。因此工程的建设对植被影响较小。
5.1.2.4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项目区仅有少量植物生长,基本上无野生动物生长的条件。所以,项目施
工活动对野生动物影响很小。
5.1.2.5 管线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开发方案,新建井场永久占地面积 38m×33m,占地类型为漠境盐土和
风沙土。现状调查结果来看,主要为漠境盐土和风沙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
挖和回填对土壤的影响主要为:破坏土壤原有结构,混合土壤层次、改变土壤质
地;影响土壤养分;影响土壤紧实度;土壤污染;影响土壤物理性质。

5.1.3 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产期对土壤环境的永久占地
的影响;事故对周围土壤产生的影响,这也是本工程对土壤环境的主要影响。
5.1.3.1 运营期永久占地对土壤的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期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轻,范围也相对较小。这一时期对土地
的占用为永久性占用,共占地 1.881hm2,全部为井场占地。生产期对土壤的占地
影响较少,不是对土壤环境的主要影响,但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同样改变了原有
土壤理化性质和结构,并且难以恢复。
5.1.3.2 落地油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采油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研究》(岳占林文)中
结论:油气成产过程中落地油对土壤污染的深度为 0cm~20cm,其中 85%的石
油残留在 0cm~10cm 的土层中,93.7%石油残留在 20cm 以上的土层当中。落地
油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且呈斑状,由于本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数量
有限的落地油随降水迁移而对土壤影响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对土壤环境的
落地油污染仅限于井口附近。
石油在土壤表面的挥发,是土壤自净能力之一。根据有关部门所做的土壤表
面石油挥发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时,石油挥发性大,说明有机质
对石油有一定吸附作用,并且时间与石油挥发量成负指数相关,本油气田地处荒
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利于落地石油的挥发,有利于土壤中石油污染物的自
净。特别是凝析油分轻,更易挥发,对土壤的影响相对较小。
由于本油气田区域气温高,干旱少雨,落地油随降水迁移对土壤影响范围扩
大的可能性极小;加之土壤本身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落地油的影响深度集中在表
层 0cm~20cm,因此落地油下渗污染深层土壤的可能性很小,对土壤的影响仅
在局部和表层。
5.1.3.3 事故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油气泄漏时,其中的轻组份-轻烃随天然气一同挥发,而重组分油对土壤有
一定的影响。井喷和管道泄漏会造成大量凝析油覆盖在土壤表层,使土壤表层的
土壤透气性下降,理化性状发生变化。一次井喷可抛洒大量的原油,污染范围较
大;井喷时间一般持续 1~12h,喷出液体量约 27m3/h,这些原油洒落在 100×100m2
的地表上。井喷和管道泄漏发生的时间越长,污染面积越大,对土壤污染越严重。
凝析油对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取决对土壤的污染,进入土壤后与土壤结合,
渗入土壤孔隙,使土壤透气性和呼吸作用减弱,改变了土壤质地和结构。

5.1.4 退役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退役期内,对完成采油气的废弃井,封堵内外井眼,拆除井口装置,截去地
下 1m 管头,清理场地,清除、填埋各种固体废弃物;对工业垃圾填埋场,及时
清理覆土填埋、压实,并立警示标志。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使退役期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1.5 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完整性影响分析

生态系统完整性是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生态系统完整性
是生态系统在特定地理区域的最优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系统具备区域自
然生境所应包含的全部本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进程,其结构和功能没有受到人
类活动胁迫的损害,本地物种处在能够持续繁衍的种群水平。它主要反映生态系
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评价生态系统完整
性对于保护敏感自然生态系统免受人类干扰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开发区的基质主要是荒漠生态景观,荒漠生态景观稳定性较差,异质
化程度低,生态体系的稳定性和必要的抵御干扰的柔韧性差。在油田开发如井场、
站场、管线和道路等建设中,新设施的增加及永久性构筑物的作用,不但不会使
区域内异质化程度降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区域的异质性。区域的异质性
越大,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大。因而油田开发建设不会改变区域内景观生态
的稳定性及完整性。
油田开发加大了评价区人为干扰的力度,同时也加剧局部区域有自然荒漠生
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演替的趋势;但是由于工程占地面积有限,区域生态系统
仍保持开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因此对于评价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较小,
其生态稳定性及其结构与功能也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5.1.6 小结

本项目新增永久占地面积 1.881hm²,临时占地面积 7.17hm²,由于项目区地


处荒漠,项目区基本无野生动植物分布,因此工程占地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本
项目施工期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中的机械开挖,修路对原地表、
地貌的扰动;施工人员、车辆对沿线地表层的破坏;破坏了原有的较固定的沙丘
及沙垄,使之活化。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2.1 污染源分析

本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地面工程及管道工程施工废气、机械
设备和车辆废气。地面工程及管道施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施工扬尘,机械设备
和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 NOx、CO、SO2、THC 等,施工机械和运输
车辆运行时间一般都较短,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不连续的、可接受的。
生产运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油气集输、处理及外输过程中的烃类挥发。

5.2.2 开发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运输车辆扬尘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运输车辆产生扬尘,采用洒水降尘,在施工场地实施砾石覆盖后,每
天洒水抑尘作业 4~5 次,其扬尘造成的污染距离可缩小到 20~50m 范围,由此车
辆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影响时间、范围和程度来看,施工车辆废
气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是有限的。
在油田区块开发前期,由于主要进行地面建筑、管道等施工,区块内大量出
入中型车辆,因此区块内道路主要为人工铺垫的砂石路,车辆行驶的扬尘污染较
重,要求适当洒水降尘,减轻污染。合理规划、选择最短的运输路线,利用油气
田现有公路网络,禁止随意开辟道路,运输车辆应以中、低速行驶,减少车辆行
驶动力起尘。
(2)地面工程施工过程中扬尘的影响
施工扬尘污染主要来自:①管沟、地基、土地平整及地基填筑等施工过程,
遇大风天气,会造成粉尘、扬尘等大气污染;②水泥、砂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的运输、装卸和仓储过程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泄漏,产生扬尘污染少年;③灰
土拌和、混凝土拌和加工都会产生扬尘和粉尘;④物料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运行
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尘土。
施工期扬尘最大产生时间将出现在土方开挖阶段,由于该阶段裸露浮土较
多,产尘量较大。由于本项目的土方运输量较大,比较容易造成物料沿路撒落后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风吹起尘,同时随着大型车辆的行驶和碾压,在工程区内和道路上较易带起扬尘,
污染环境。因此必须做到施工现场及场外道路泥土及时清理,减少二次扬尘。
工程施工在混合土工序阶段,灰土拌和、混凝土拌和是扬尘的主要来源。必
须采取封闭作业或洒水措施,控制扬尘量。
(3)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影响分析
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 NOx、CO、SO2、THC 等。
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具有较集中的特点,在局部的范围内污染物的浓度较高。本项
目所在区域扩散条件良好,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产生的尾气很快被空气稀释,且
大气污染物随钻井工程的结束而消失,井场进入采油阶段,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将
会有所改善。

5.2.3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5.2.3.1 无组织排放烃类大气影响估算

运营期本项目产生的无组织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油气开采和集油外输过程中
的烃类无组织挥发,本项目采油井英西 1 井单井最大设计产能为油 80t/d,气
1×104m3/d,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挥发量按产量的 0.1‰计算,则单座井场非甲烷总
烃排放量为 0.375kg/h,烃类无组织排放是影响油气田区域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
源之一,本项目开采、集输采用全密闭流程,井口密封并设紧急切断阀,可有效
减少烃类气体的排放量。
(1)污染源参数
运营期本项目产生的烃类无组织排放参数见表 5.2-1。
表 5.2-1 单井井场面源参数表
污染
物排
年排
坐标(°) 海拔 矩形面源 放速
放小
污染源名称 高度 率
时数
(m) (kg/h)
(h)
长度 宽度 NMH
经度 纬度
(m) (m) C
井场(以温13 984.2
82°2'46.07" 40°56'33.58" 38 33 7920 0.375
平台为例) 7

(2)预测结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的要求,以导则
中推荐的估算模型进行计算,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预测结果见表 5.2-5。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预测浓度 0.18mg/m3,最大占标率 4.60%,最大落


地浓度出现距离为 180m。
本工程大气污染物产生量较少,且项目区大气扩散条件较好,不会使区域
环境空气质量发生显著改变,非甲烷总烃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限值 2.0mg/m³的要求。
表 5.2-2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污染物的占标率和落地浓度计算结果表
NMHC
离源距离(m)
占标率% 落地浓度 mg/m3

10 0.82 0.033

50 4.41 0.176

100 4.41 0.176

180 4.60 0.184

200 4.54 0.181

500 3.40 0.136

1000 1.49 0.059

1500 0.85 0.034

2000 0.56 0.023

2500 0.41 0.017

Pmax 4.60 0.184

Dmax(m) 180

5.2.3.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环境影响分析
在油气集输环节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主要包括非甲烷总烃(烷烃、
烯烃、芳香烃、炔烃等)、含氧有机化合物(醛、酮、醇、醚、酯、酚等)、卤
代烃,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等,对本项目而言,VOCs 主要为非甲
烷总烃。本次评价收集了《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宿区块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温北油田温七区块非甲烷总烃的监测数据,进行
类比分析,见表 5.2-3。
表 5.2-3 温北油田温七区块非甲烷总烃监测结果 单位:mg/m3
采样次 标准限 达标情
污染源 检测项目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数 值 况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次 0.11 0.11 0.10 0.10 0.14 0.07 0.09


温北油田温非甲烷总 第二次 0.08 0.08 0.10 0.11 0.10 0.16 0.08
4.0 达标
七区块 烃 第三次 未检出 0.10 0.11 未检出 0.12 0.11 0.12
第四次 0.10 0.07 0.07 0.09 0.09 0.12 0.10

本项目油气集输及处理采用密闭流程,井口密封并设紧急截断阀,可有效
减少烃类气体的挥发量,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可以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
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监控限值 4.0mg/m3 的要求。项目运
营期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可以保持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2)井场 H2S 无组织挥发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次评价收集了本次评价收集了《新疆塔里木盆地温宿区块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对温北油田温七区块 H2S 的监测数
据,进行类比分析,见表 5.2-7。
表 5.2-7 温北油田温七区块 H2S 监测结果 单位:mg/m3
检测 标准 达标
污染源 采样次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项目 限值 情况
第一次 未检出 0.005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温北油田温 第二次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H2S 0.06 达标
七区块 第三次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第四次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未检出

由上表可知,H2S 浓度呈现随距站场、井场距离的增加,浓度值递减的趋势。
井厂界 H2S 的监测浓度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限
值 0.06mg/m3 要求。因此无组织大气挥发的 H2S 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小。

5.2.3.3 大气污染物核算
本项目共有 2 座井场,运行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见表 5.2-8。
表 5.2-8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核算表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序 主要污染 年排放
产污环节 污染物 浓度限值/
号 防治措施 标准名称 量/(t/a)
(mg/m3)
无有组织排放
《陆上石油天然气
日常维护,
非甲烷 开采工业大气污染 井场外
1 井场 做好密闭 0.141
总烃 物排放标准》 4.0mg/m3
措施
(GB39728-2020)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 5.2-9。
表 5.2-9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作内容 自查项目
评价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等级
与范 评价范围 边长=50km 边长5~50km 边长=5km☑

SO2 +NOx
≥2000t/a 500~2000t/a <500t/a☑
排放量
评价
基本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
因子 包括二次PM2.5
评价因子 O3)
不包括二次PM2.5☑
其他污染物(非甲烷总烃、H2S)
评价
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 地方标准 附录D 其他标准
标准
环境功能
一类区 二类区☑ 一类区和二类区

评价基准
(2019)年

现状
环境空气
评价
质量现状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 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 现状补充监测☑
调查数据
来源
现状评价 达标区 不达标区☑
污染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
拟替代的污染 其他在建、拟建项 区域污染
源调 调查内容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
源 目污染源 源
查 现有污染源
AERMOD ADMS AUSTAL2000 网格模 其他
预测模型 EDMS/AEDT CALPUFF
   型 ☑
预测范围 边长≥50km 边长5~50km 边长=5km☑
包括二次PM2.5
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NMHC )
不包括二次PM2.5☑
正常排放
短期浓度 最大占标率≤100%☑ 最大占标率>100%
贡献值
大气 正常排放 一类区 最大占标率>10%
最大占标率≤10%
环境 年均浓度
贡献值 二类区 最大占标率≤30% 最大占标率>30%
影响
预测 非正常排
非正常持续时
与评 放1h浓度 占标率≤100% 占标率>100%
长( )h
价 贡献值
保证率日
平均浓度
和年平均 达标 不达标
浓度叠加

区域环境
质量的整
k≤-20% k>-20%
体变化情

环境 污染源监 监测因子:(烟尘、SO2、NOx、 有组织废气监测☑
无监测
监测 测 林格曼黑度、非甲烷总烃) 无组织废气监测☑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计划 环境质量
监测因子:( ) 监测点位数( ) 无监测☑
监测
环境影响 可以接受☑ 不可以接受
大气环境
评价 距( )厂界最远( )m
防护距离
结论
污染源年 VOCs:(0.141)
SO2:(0.06)t/a NOX:(0.5613)t/a 烟尘:(0.032)t/a
排放量 t/a
注:“”为勾选项,填“√”;“( )” 为内容填写项

5.2.4 退役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油井退役后各种相关辅助工作均停止,采油造成的环境空气污染源将消失,
油井停止后将进行一系列清理工作,包括地面设施拆除、封井、井场清理等,将
会产生少量扬尘。与当地自然条件导致的风沙相比较,清理过程中扬尘造成的环
境影响是暂时的,且该区域内活动人群较少,主要为井场清理的油田工作人员。

5.3 声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3.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5.3.1.1 地面工程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地面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运输、平整场地、管沟开挖及回填、
建筑物修建等要使用各种车辆和机械,其产生的噪声对施工区周围的环境将产生
一定的影响。
地面工程施工范围大,距离长,但是施工范围内无任何居民区居住点。
由于管线施工期较短,施工速度快,而且无任何居民点,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结束。
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影响水平类比调查结
果见表 5.3-1。
表 5.3-1 施工主要机械噪声值及衰减情况表
距离,m 强度 10 20 40 80 100 200 400 800 1000
挖掘机 92 80 74 68 62 60 54 48 42 40
推土机 90 78 72 66 60 58 52 46 40 38
混凝土搅拌机 95 83 77 71 65 63 57 51 45 43
混凝土翻斗车 90 78 72 66 60 58 52 46 40 38
通过类比分析可知,运输、平整场地、管沟开挖及回填、建筑物修建等过程
中,昼间施工场 50m 以外均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5dB(A)),而在夜间则会超标(夜间 55dB(A))。工程区 200m 内无居民,地


面工程噪声不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施工期的这些噪声源均为暂时性的,只在
短时期对局部环境和施工人员造成影响,待施工结束后这种影响也随之消失。施
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属可接受范围。
5.3.1.2 井下作业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井下作业过程中最强的噪声源为压裂车噪声,最高可达 120dB(A),导致作
业现场周围噪声超出《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标准要求,但是由于油井多分布在空旷地带,加上井下作业周期较短,声源具有
不固定性和不稳定性,在施工时,对高噪声设备设置临时屏蔽设施,则其对周围
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5.3.2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5.3.2.1 运营期主要噪声源

本项目运营期噪声源主要为井场、交通车辆等,因交通车辆车流量不确定,
故本次噪声预测仅考虑井场噪声。
5.3.2.2 运营期井场噪声环境影响预测

建工程管线均埋设在地下,埋深大于 1.2m,油气集输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
生影响;拟建工程产噪设备主要包括井场采油树、泵类等设备。
(一)预测模式
(1)单个室外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计算基本公式
已知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从 63Hz 到 8000Hz 标称频带中心频率的 8 个倍

频带),预测点位置的倍频带声压级 L p (r ) 可按下式计算:

L p ( r )  Lw  Dc  A

A  Adiv  Aatm  Agr  Abar  Amisc

式中: L p (r ) —距离声源 r 处的倍频带声压级,dB;

Lw —倍频带声功率级,dB;

Dc —指向性校正,dB;

A —倍频带衰减,dB;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Adiv —几何发散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gr —地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atm —大气吸收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bar —声屏障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misc —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2)室内点声源对场界噪声预测点贡献值预测模式
室内声源首先换算为等效室外声源,再按各类声源模式计算。
①首先计算出某个室内声源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Q 4
L p1  Lw  10 lg(  )
4r 2
R
式中: L p1 —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dB;

Lw —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dB;

r —声源到靠近围护结构某点处的距离,m;

Q —指向性因子;

R —房间常数, R  S /(1   ) , S 为房间内表面面积,m2,  为平

均吸声系数。
②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 i 倍频带叠加声压级:
N
L p1i (T )  10 lg(10
0.1L p1ij
)
j 1

式中: L p1i (T ) —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 N 个声源 i 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

L p1ij —室内 j 声源 i 倍频带的声压级,dB;

N —室内声源总数。
③计算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

L p 2i (T )  L p1i (T )  (TLi  6)

式中: L p 2i (T ) —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外 N 个声源 i 倍频带的叠加声压级,dB;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TLi —围护结构 i 倍频带的隔声量,dB;

④将室外声源的声压级和透过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中心位置
位于透声面积(S)处的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Lw  L p 2 (T )  10 lg S

⑤等效室外声源的位置为围护结构的位置,其倍频带声功率级为 Lw ,根据

厂房结构(门、窗)和预测点的位置关系,分别按照面声源、线声源和点声源的衰
减模式,计算预测点处的声级。
假设窗户的宽度为 a,高度为 b,窗户个数为 n;预测点距墙中心的距离为 r 。
预测点的声级按照下述公式进行预测:
b
当r  时, L A (r )  L2 (即按面声源处理);

b na r
当 r 时, L A ( r )  L2  10 lg (即按线声源处理);
  b
na r
当r  时, L A (r )  L2  20 lg (即按点声源处理);
 na

(3)计算总声压级
①计算拟建工程各室外噪声源和各含噪声源厂房对各预测点噪声贡献值设

第 i 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 A 声级为 L Ai ,在 T 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 t i ;

第 j 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 A 声级为 L Aj ,在 T 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

为 t j ,则拟建工程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贡献值( Leqg )为:

1 N M
Leqg  10 lg[ ( ti100.1L Ai   t j 10 Aj )]
0.1L

T i 1 j 1

②预测点的噪声预测值

0.1Leqg 0.1Leqb
Leq  10 lg(10  10 )

式中: Leqg —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 —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4)噪声预测点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评价预测工程噪声源对四周场界噪声贡献值,并给出场界噪声最大值的位
置。
(二)噪声源参数的确定
拟建工程各井场噪声源类似,井场面积及平面布置基本相同,井场及计转站
噪声源噪声参数见表 5.3-2。
表 5.3-2井场噪声源参数一览表
噪声源强 降噪效果
序号 分类 声源名称 降噪措施
[dB(A)] [dB(A)]
1 井场 采油树 85 基础减振 10

2 井场 泵类 95 基础减振 10

(三)预测结果及评价
按照噪声预测模式,结合噪声源到各预测点距离,通过计算,拟建工程各噪
声源对四周场界的贡献声级值见表 5.3-3。
表 5.3-3 井场噪声预测结果一览表 单位:dB(A)
场地 场界 贡献值 标准值 结论
昼间 60 达标
东场界 44.1
夜间 50 达标
昼间 60 达标
南场界 41.5
夜间 50 达标
井场采油树
昼间 60 达标
西场界 41.7
夜间 50 达标
昼间 60 达标
北场界 44.0
夜间 50 达标
昼间 60 达标
东场界 42.1
夜间 50 达标
昼间 60 达标
南场界 46.6
夜间 50 达标
井场泵类
昼间 60 达标
西场界 41.8
夜间 50 达标
昼间 60 达标
北场界 43.6
夜间 50 达标

由 上 表 可 知 , 井 场 噪 声 源 对 场 界 的 噪 声 贡 献 值 昼 间 、 夜 间 为 41.5 ~
46.6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 类区
昼间、夜间标准要求。
综上,拟建工程实施后不会对周边声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且项目周边无噪声
敏感目标,不会造成噪声污染。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3.3 退役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油井进入退役期时,噪声主要源自井场设备拆卸,由于油区内声环境影响评
价范围内没有居民点,因此,不会产生噪声扰民问题。

5.3.4 声环境影响评价小结

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施工期噪
声影响是短暂的,随施工结束即消失。
本工程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井口装置等设备产生的噪声,以及井下作
业噪声等。井场设备噪声源强较低,影响范围有限,类比同类井场,正常生产时,
单井井场厂界噪声值较低,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2 类区标准要求;井下作业将产生高强度噪声,厂界噪
声会出现短期超标现象,但井下作业具有阶段性特征,井下作业结束其噪声影响
即消失。井场周边范围内无居民区,不会出现噪声扰民现象。

5.4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表 1 水污染影响
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判定拟建工程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B。

5.4.1 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分析

拟建工程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有采出水、井下作业废水。油藏采出废水
进入温北油田温七区块联合站处理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
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标准后回注地层。井下作业废水自带回收
罐回收作业废水,拉运至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田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进行处
理达标回注。拟建工程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

5.4.2 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性评价

(1)温北油田温七区块联合站
生产废水和采出水首先进入接收水罐,经升压泵提升后进入压力除油器,出
水直接进入双层滤料过滤器,滤后水进入滤后水罐,由回注水泵吸水进行回注。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温北油田温七区块处理厂实际采出水处理 936.07m3/d。现温北油田温七区块
处理厂污水处理富余 789.21m3/d。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潜山联合站实际采出水处理
1500m3/d,采出水处理富余 1353.14m3/d。拟建工程最大采出水量 146.86t/d,温
北油田温七区块联合站采出水处理单元满足拟建工程采出水处理需求,依托处理
设施可行。
(2)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田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
环保站钻试修废水处理工艺简介:采取均质除油+絮凝沉淀+过滤工艺对废
水进行净化处理,即主要通过物理分离作用,将废水中的油类物质、悬浮物、SRB
菌等去除,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处置后的废水可满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生产回注水质指标及推荐方法》(Q/SY 0149-2011)的生产回
注水质指标要求,用于油田油层回注用水。废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均质
除油)、破乳絮凝、固液分离、过滤、回注等工序。
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作业废水处理规模为 300m3/d,现状处理量为
215.3m3/d,富余处理能力为 84.7m3/d,本工程井下作业期间作业废水产生量为
38t/d。因此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气田钻试修废弃物环保处理站处理装置处理能力
可满足本工程需求。

5.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拟建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因此,本次评价采用解析模型预
测污染物在含水层中扩散并进行影响评价。

5.5.1 地下水环境影响

5.5.1.1 正常状况

(1)废水
拟建工程运营期间采出水随采出液一起进入温北油田温七区块联合站处理,
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SY/T5329-2012)标准后回注地层。
井下作业废水采用专用废水回收罐收集,运至温北油田温七区块钻试修废弃物环
保处理站处理。
(2)含油废物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采油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废物,转移到下层的量很少。根据《采油废水中石油
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研究》(岳战林等,2009),土壤中原油基本上不随
土壤水上下移动,毛细管作用也不活跃。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仅限于 20cm 表层,
只有极少量的石油类最多可下渗到 20cm。由于油田气候干旱少雨,无地表径流,
无大量降水的淋滤作用,即无迁移原油从地表到地下水的动力条件。含油废物一
旦产生须及时、彻底进行回收,在措施落实、管理到位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减
少含油废物量,故含油废物对开发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很小。
(3)集输管线
拟建工程正常状况下,集输管线采取严格的防腐防渗措施,不会对区域地下
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5.5.1.2 非正常状况

(1)油水窜层对地下水的污染影响
钻井完井后油气窜层污染(包括生产井的窜层)的主要原因是:①下入的表层
套管未封住含水层;②固井质量差;③工艺措施不合理或未实施。因此,为预防
污染的发生和污染源的形成,表层套管必须严格封闭含水层,固井质量应符合环
保要求。由废弃的油井、套管被腐蚀破坏而污染到地下水的现象,在前期不会发
生,待油田开发到中后期时,废弃的油井、套管被腐蚀破坏,可能对地下水有影
响:废弃油井在长期闲置过程中,在地下各种复合作用下,固井水泥被腐蚀,套
管被腐蚀穿孔,加上只封死井口,油气物质失去了释放通道,会通过越流管道进
入潜水含水层,参与地下水循环。虽然此时油层几乎没有多少压力,原油不大可
能进入到含水层污染地下水,但这一现象仍应引起重视,评价区内的废弃井应全
部打水泥塞,并经严格的试压以防窜漏污染地下水。
拟建工程非正常状况下,采油树管线与法兰连接处破损泄漏,如不及时修复,
原油可能下渗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本次评价对非正常状况下采油树管线与法兰连
接处泄漏情景运用解析模型进行预测,以评价对下水环境的影响。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5.1.3 预测因子筛选

拟建工程污染物主要为石油类,本评价选取特征污染物石油类作为代表性污
染物进行预测,石油类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 III 类标
准。各评价因子检出限及评价标准见表 5.5-1。
表 5.5-1 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一览表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mg/L) 检出下限值(mg/L) 现状监测值最大值(mg/L)
石油类 0.05 0.01 0.01
注:现状监测值未检出,按检出限值计算最大值。

5.5.1.4 预测源强

根据油田实际操作经验,考虑非正常状况下,管线连接和阀门处泄漏,发生
1 小时后发现并关闭阀门,则采出液渗漏量 0.1m3。

5.5.1.5 预测模型

非正常状况下,污染物运移通常可概化为两个相互衔接的过程:①污染物由
地表垂直向下穿过包气带进入潜水含水层的过程;②污染物进入潜水含水层后,
随地下水流进行迁移的过程。拟建工程所在区域地下水埋深大于 5m,本次预测
考虑泄漏原油 1%进入潜水含水层,则石油类进入地下水的量为 0.8kg。然后污染
物在潜水含水层中随着水流不断扩散,根据拟建工程非正常状况下污染源排放形
式与排放规律,本次模型可概化为一维稳定流动二维水动力弥散问题的瞬时注入
污染物—平面瞬时点源的预测模型,其主要假设条件为:
a.假定含水层等厚,均质,并在平面无限分布,含水层的厚度、宽度和长度
比可忽略;
b.假定定量的定浓度的污水,在极短时间内注入整个含水层的厚度范围;
c.污水的注入对含水层内的天然流场不产生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一维稳定流动二
维水动力弥散问题的瞬时注入示踪剂—平面瞬时点源的预测模型为:

mM   x  ut  2
 
y2 

C x, y, t   M e  4 D L t 4 D T t 

4  nt D L DT
式中: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x,y—计算点处的位置坐标;
t—时间,d;
C(x,y,t)—t 时刻点 x,y 处的污染物浓度,mg/L;
M—含水层厚度,m;评价区域潜水含水层平均厚度取 10.5m;
mM—点源瞬时注入污染物的质量,kg。
u—地下水流速度,m/d;渗透系数取 6.78m/d,水力坡度 I 为 1‰。因此地
下水的渗透流速 u=K×I/n=6.78m/d×1‰/0.32=0.0211m/d;
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参照相关资料,其有
效孔隙度 n=0.32;
DL—纵向弥散系数,m2/d;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取 0.78m2/d;
DT—横向 y 方向的弥散系数,m2/d;横向弥散系数 DT=0.078m2/d;
π—圆周率。

5.5.1.6 预测内容

在事故状况下,污染物进入含水层后,在水动力弥散作用下,瞬时注入的污
染物将产生呈椭圆形的污染晕,污染晕中污染物的浓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随着水动力弥散作用的进行,污染晕将不断沿水流方向运移,污染晕的范围也会
发生化。本次预测在研究污染晕运移时,选取石油类的检出下限值等值线作为影
响范围,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值等值线作为石
油类的超标范围,预测污染晕的运移距离和影响范围。预测结果见表 5.5-2。
表 5.5-2 事故状况下石油类在潜水含水层中运移情况一览表
污染晕最 超标范围 超出场界
超标范围 影响范围 背景浓度 贡献浓度 叠加浓度
预测时间 大运移距 是否出场 最远距离
(m2) (m2) (mg/L) (mg/L) (mg/L)
离(m) 界 (m)
100d 16.8 22.4 0.01 4.12 4.13 9.6 否 —
365d 19.3 48.6 0.01 1.21 1.22 23.4 否 —
1000d -- 89.2 0.01 0.37 0.38 48.5 否 —
注:背景浓度取各监测点最大值。
综上分析可知,在非正常状况下,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石油类污染物泄漏
100d 后污染超标范围为 16.8m2,影响范围为 22.4m2,污染物最大贡献浓度为
4.12mg/L,叠加背景值后的浓度为 4.13mg/L,污染物最大迁移距离为 9.6m,超
标范围未出场界;石油类污染物泄漏 365d 后污染超标范围为 19.3m2,影响范围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 48.6m2,污染物最大贡献浓度为 1.21mg/L,叠加背景值后的浓度为 1.22mg/L,


污染物最大迁移距离为 23.4m,超标范围未出场界;石油类污染物泄漏 1000d 后
石油类污染晕影响范围消失,污染物最大贡献浓度为 0.37mg/L,叠加背景值后
的浓度为 0.38mg/L,项目周边无超标范围。
拟建工程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要
求采取源头控制和分区防控措施。正常状况下在采取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措施后,
结合地下水污染监控及应急措施,场界内石油类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非正常状
况下,由地下水污染预测结果可知,存在泄漏污染物污染晕运移出场界的现象,
但厂界外污染晕未超标,地下水环境影响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综上,依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10.4.1 内容,可得出,拟建工程各
个不同阶段,地下水中石油类能满足 GB/T14848 或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5.5.2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相关规定,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
监控、应急响应”,重点突出饮用水水质安全的原则确定。
(1)源头控制措施
①输送原油的介质可根据具体条件和重要性确定密封型式。
(2)分区防控措施
为防止污染地下水,针对工程工艺特点,严格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
下水环境》(HJ610–2016)“11.2.2 分区防控措施”和《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
(GB/T50934–2013)“4.0.4 石油化工储运工程区的典型污染防治分区”相关要求,
本评价确定防渗要求见表 5.5-3 及图 5.5-1。
表 5.5-3 分区防渗要求一览表
站场 项目 防渗要求

一般防 防渗层的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 厚渗透系数为


营运期井场 井口
渗区 1.0×10-7cm/s 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5.5-1 运营期采油井场分区防渗图

(4)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
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建立和完善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
定完善的监测计划,环境监测工作可委托当地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承担。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及《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
范》(HJ164-2020)的要求、地下水流向、项目的平面布置特征及地下水监测布点
原则,拟建工程地下水监测计划见表 5.5-4。
表 5.5-4 地下水监测点布控一览表
孔号 区位 监测层位 监测频率 主要监测项目
pH、石油类、挥
发性酚、硫化物
项目区上游、下游方
COD 等,其余监
向、项目区内各布设 每年采样 2 次。
温 13、温 15 测点和监测项目
1 个(充分依托温北 孔隙潜水 发生事故时加大
平台等 可结合温北油田
油田温七区块油气田 取样频率。
温七区块油气田
已有监测井)
例行监测计划增
加。

(5)应急响应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①应急预案在制定全作业区环保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制订专门的地下水污染
事故的应急措施,并与其它应急预案相协调。地下水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a 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置措施和潜在污染可能性评估;
b 特大事故应急抢险组织状况和人员、装备情况,平常的训练和演习。
②应急处置
一旦发现地下水发生异常情况,必须按照应急预案马上采取紧急措施:
a 当确定发生地下水异常情况时,按照制订的地下水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
内尽快上报主管领导,通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密切关注地下水水质变化情
况;
b 组织专业队伍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监测,查找环境事故发生地点、分析
事故原因,切断污染源,阻隔地下水流,防止事故的扩散、蔓延及连锁反应,尽
量缩小地下水污染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c 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估,并制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措施。

5.5.3 地下水环境评价结论

(1)地下水环境影响
正常状况下,污染源从源头上可以得到控制,采取了防渗措施;非正常状况
下,采油树管线与法兰连接处油品渗漏,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在假定情景预
测期限内,污染物的泄漏将会对泄漏点附近的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企业
在做好源头控制措施、完善分区防渗措施的前提下,拟建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
可以接受。
(2)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本评价建议拟建工程依据“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
采取严格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①通过加强管线内的压力、流量传感器检修维护,保障发生管线阀门连接处
泄漏及时切断阀门,减少泄漏量;加强日常巡检监管工作,出现泄漏情况能及时
发现;加强法兰、阀门连接处腐蚀情况记录管理,避免因老化、腐蚀导致泄漏情
况发生。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11.2.2 分
区防控措施”相关要求进行分区防渗。防渗措施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拟建工
程主体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
③建立和完善拟建工程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对集输管
线、阀门定期进行严格检测,有质量问题的及时更换,管道、阀门都应采用优质
耐腐蚀材料制成的产品。
④在制定全作业区环保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制订针对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应急
措施,并应与其它应急预案相协调。
(3)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在做好源头控制措施、完善分区防渗措施、地下水污染监控措施
和地下水污染应急处置的前提下,拟建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5.6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5.6.1 施工期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主要为人为扰动、车辆行驶和机械施工、各种
废弃物污染影响。
(1)地面工程施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土壤进行人为扰动,主要是井场建设、
管道敷设建设过程中,车辆行驶、机械施工碾压和踩踏破坏土壤结构。
在施工中,车辆行驶和机械作业时机械设备的碾压、施工人员的踩踏等
都会对土壤的紧实度产生影响。机械碾压的结果使土壤紧实度增高,地表水
入渗减少,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土壤养分流失,不利于植物生长。各种
车辆(尤其是重型卡车)在地表上行驶将使经过的土壤变紧实,严重的经过
多次碾压后植物很难再生长,甚至退化。本工程评价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是漠
境盐土和风沙土,有稀疏植被临星分布在评价区域内,土壤受盐化影响,肥力较
弱,无法用于农田种植,因此,当地土壤不具备农业生产价值,石油开发工程
占地开辟了土地利用的途径,井场和管道的施工场地、临时施工营地等产生的
这种影响非常轻微。
(2)水土流失及沙化影响分析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油田工程建设对当地水土流失影响的方式包括扰动、损坏、开挖及破坏
原地貌、地表土壤结构及植被。工程施工及占地呈线状分布,所造成的水土
流失因管线所经过的区域不同而不同。施工期间,开挖管沟、土方排放、机
械作业人员活动等都会加剧水土流失。
施工车辆对地表的大面积碾压,使所经过地段的植被和地表结构遭到不
同程度的破坏,使风蚀荒漠化的过程加剧,从而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时会导
致沙化,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完全恢复;在地面构筑物建设中,最直接
而且易引起水土流失的是施工过程中使影响范围内的地表保护层变得松散,
增加风蚀量。本项目地面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站场、各类管线的敷设等,但
场站硬化措施可有效防止风蚀造成水土流失,从而避免土地沙化。临时占地
范围内的土壤地表表层遭到破坏,下层的粉细物质暴露在地层表面,在风力
的作用下,风蚀量会明显加大,这种影响在短时间内不会完全恢复。但随着
时间的推移,风蚀量会随着地表新保护层的逐渐形成而减弱。油田各种管道
的敷设均采用明沟开挖方式,管沟开挖土方在管道一侧临时堆放。施工期内,
管沟边堆起一道临时土垄,在大风状态下易发生风力侵蚀,即使在堆土回填
后风蚀量会有所减少,但地表仍为疏松地带,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阶段。
综上所述,施工期对项目区土壤环境影响不大。

5.6.2 运营期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土壤影响分析
本项目土壤影响类型于途径见表 5.6-1,影响因子见表 5.6-2。
表 5.6-1 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与影响途经表
污染影响型
不同时段
大气沉降 地面漫流 垂直入渗 其他
施工期 √
运营期 √
退役期后
表 5.6-2 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源及影响因子识别表
污染源 工艺流程 污染途径 特征因子 备注
输油 / 垂直入渗 石油类 /

根据建设项目对土壤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为管线垂直下渗造成的土壤
污染。故将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类型划分为污染影响型,主要影响方式为垂直下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渗。
(2)正常状况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污染土壤的途径主要为采出液输送及处理过程中发生跑冒滴漏,渗入
土壤对土壤产生影响。
本项目正常生产过程中液体物料配置过程中均为全密闭管路连接,不会出现
溢出和泄露情况,实现可视可控,且在管线上做好标识,如若出现泄露等事故情
况,可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非正常状况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①项目污废水产生情况
项目运行期最有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的情况为原油泄露,本次土壤预测
考虑为石油类。
②土壤污染途径
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土壤所经过的路径称为土壤污染途径,土壤污染途径是
多种多样的。根据工程分析,拟建项目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管线
发生泄露对土壤造成的影响。
○3 主要评价因子
本次预测评价因子为石油类。
○4 类比分析
类比同类型输油管线事故泄漏情况,非正常情况下,表层土壤中石油烃类含
量可达 5000mg/kg。考虑持续注入非饱和带土层中 10min、20min、1h、2h 后,
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的超标扩散距离和包气带底部石油类浓度,详见表 5.6-3。
表 5.6-3 非正常情况下污染物在非饱和带中的超标扩散距离预测结果表
污染物种 污染物运移的超标扩散深度
计算值
类 10min 30min 1h 2h
全部包气带深 全部包气带 全部包气带 全部包气
影响深度(m)
度 深度 深度 带深度
石油类
包气带底部石油类浓度
515.1569 769.3116 875.3160 942.9776
(mg/L)
从上表中看出,原油发生泄露 2h 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增加,污染物很
快将非饱和带贯穿,包气带底部石油类浓度越来越大。
从土壤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可知,在纵向上石油的渗透力随土质有很大的
差别,质地越粗,下渗力越强。落地油一般富集在 0-20cm 的土层中,石油在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土表的蒸发量与时间呈负指数相关,开始 5h 内石油蒸发强烈,24h 后石油在


土壤表面多呈粘稠状。落地油积存于表层会影响表层土壤通透性,影响土壤
养分的释放,降低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的综合肥力下降,最终
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业和吸收作用。
运行期须定期检查管道的破损或破裂情况,若发现有破损或破裂部位须
及时进行修补。故在项目运行期间,需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杜绝非正常情
况的发生,避免污染物进入土壤及地下水含水层中。在工程做好防渗、定期
监测、严格执行本次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本项目对土壤环境影
响可接受。
综上,本项目采用密闭集输的生产方式,正常工况下无废水及固废等污
染物外排,不会造成土壤环境污染。如果发生井喷及管线泄漏等事故,泄漏
的原油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泄漏的石油覆盖于地表可使土壤透气
性下降、土壤理化性状发生变化。泄漏的油品如果进入土壤,从而使土壤质
地、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到土地功能,进而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根据环境
风险分析可知,本项目风险潜势很低,发生泄漏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在做好
源头控制、过程防控等措施的前提下,可避免工程项目实施对土壤环境产生
污染影响。
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见表 5.6-4。
表 5.6-4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工作内容 完成情况 备注
影响类型 污染影响型;生态影响型□;两种兼有 □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 建设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

占地规模 (11.81)km2
影 敏感目标信息 敏感目标()、方位()、距离()
响 影响途径 大气沉降 □;地面漫流 □;垂直入渗;地下水位 □;其他()

全部污染物 石油类

特征因子 石油烃
所属土壤环境影响
Ⅰ类;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评价项目类别
敏感程度 敏感□;较敏感感□;不敏感
评价工作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 □
现 资料收集 a) ; b) ; c) ; d) □

理化特性 同附录 C

查 占地范围内 占地范围外 深度 点位
现状监测点位
内 表层样点数 1 2 20cm 布置图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容 3 / 0~0.5m,
柱状样点数 0.5~1.5m,
1.5~3m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中基本项目 45 项和 pH、石油烃;《土壤环境
现状监测因子
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中基本项目 8 项和 pH、石油烃
现 评价因子 石油烃等

评价标准 GB 15618□; GB 36600;表 D.1□;表 D.2□;其他)

土壤中各项监测因子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要
现状评价结论
求、《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5618-2018) 筛选值标准要求
预测因子 石油烃
影 预测方法 附录 E□;附录 F□;其他()

预 预测分析内容 影响范围()影响程度()
测 达标结论: a)□; b) □; c)
预测结论
不达标结论: a) □; b) □
防 防控措施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 ;源头控制;过程防控 ;其他()

监测点数 监测指标 监测频次
措 跟踪监测
井场 石油烃 1 次/5 年

信息公开指标
评价结论 项目区主要土壤类型是漠境盐土和风沙土,油田开发对土壤影响,
呈点块状(如井场等)和线状(如集输管线)分布,影响范围明
确。本项目在施工期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大,运行期一般影响较小。
注 1: “□”为勾选项,可 √; “() ”为内容填写项; “备注 ”为其他补充内容。注 2:需要分别开展土壤
环境影响评级工作的,分别填写自查表。

5.7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7.1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
本次油田建设在开发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为管材边角料等建筑垃圾。
①弃土弃渣
作为区域土地平整土方来源或井场垫方加以利用。
②施工废料
部分回收利用,剩余收集后运至温北油田温七区块作业区温北油田温七区块
7 固废场填埋处置。
施工期固体废物在处置和运行管理中严格落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
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等的相关要求,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以
接受。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7.2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
本项目运营期主要产生的固体废物有油泥(砂)和清管废渣。
5.7.2.1 油泥(砂)的处置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油泥(砂)对环境的影响
油泥(砂)是石油勘探开采、油田建设以及油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
物,特别是在油井开采和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有部分原油放
喷或被油管、抽油杆、泵及其他井下工具携带至井场,这些原油渗入地面土
壤就会形成油田污泥。油田污泥不仅含水率高、含油量大,而且还含有其他
有害物质。
(2)油泥(砂)处理的可行性分析
油泥(砂)是被原油及其它有机物污染了的泥、沙、水的混合物,属危险废
物(HW08)。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各井不产生油泥,主要为设备检修、维护时
产生少量油泥。根据类比调查,1 口井含油废物产生量约为 0.2t/a,2 口单井含油
废物产生量约为 0.4t/a。
对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油泥(砂)危险废物类别为 HW08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中 071-001-08 石油开采和联合站贮存产生的油泥和油
脚。含油污泥由专用运输车辆进行运输、转移,并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管理办法》,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本项目产生的油泥(砂)桶装收
集后由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接收处置,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拟建工程危险废物类别、主
要成份及污染防治措施见表 5.7-1。
表 5.7-1 危险废物产生、处置及防治措施情况一览表
产生工
危险废 废物 产生量 主要 有害 产废 危废
废物代码 序及装 形态 污染防治措施
物名称 类别 (t/a) 成分 成分 周期 特性

阀门、法
兰等设
油泥(砂)由塔中
施原油
油泥 油类物 油类 含油污泥资源回
HW08 071-001-08 0.4 渗漏及 固态 / T,I
(砂) 质、泥砂 物质 收站进行无害化
井下作
处理
业原油
溅溢
5.7.2.2 生活垃圾的处置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运营期工作人员由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气开发部内部调剂解决,故不新增生
活垃圾。
5.7.2.3 清管废渣的处置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集输管线清管作业产生清管废渣,每年清管 1~2 次。根据类别调查,一般


清管废渣产生量为 1.15kg/km,本项目新建集输管线总长为 14.45km,每次废渣
产生量约 16.6kg,产生量最多约为 0.033t/a。清管废渣的主要成分为石油类、SS
和氧化铁等。清管时在收球装置的四周铺设土工布,严格按危险废物相关技术要
求和管理规定进行收集与贮存,收集后定期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公司接收处置,
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5.7.3 小结

本项目的固体废物包括油泥砂和清管废渣。本项目产生的油泥(砂)和清
管废渣均定期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公司接收处置,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
响。
固体废物在处置和运行管理中严格落实《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7-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中的相关要求,则本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固体废
物均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以接受。只要严格管理,
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5.8 环境风险评价

5.8.1 评价依据

(1)风险调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附录 B,本项目
涉及的风险物质为原油、天然气(甲烷)、H2S。项目不涉及危险物质的存储,
运营期风险单元为密闭集输管网。
(2)环境风险潜势初判
根据 HJ169-2018 附录 C,按下式计算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总量与其临界
量比值(Q):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当 Q<1 时,该项目环境
风险潜势为Ⅰ。当 Q≥1 时,将 Q 值划分为:(1)1≤Q<10;(2)10≤Q<100;
(3)Q≥100。
项目不涉及危险物质的存储。运营期密闭集输管网包括单井集输管线、燃
料气管线等。本次新建管线主要为井间集输管线和单井至站场的集输管线,各站
场和开发井均有控制(截断)阀,发生泄露时,可通过控制(截断)阀进行紧急
切断。故本项目最大存在量按照单井至站场、井间集输管线等各类管线的干线单
根最大长度 14.45km 计算,充满度 80%计算,本项目的 Q 值的确定见下表。
表 5.8-1 本项目风险单元 Q 值一览表
风险源 序号 危险物质名称 CAS号 最大存在总量qn/t 临界量Qn/t 该种危险物质Q值

集油 1 原油 — 213.64 2500 0.085


管线 2 H2S 7783-06-4 0.00022 2.5 0.000088
天然气
1 天然气(甲烷) 74-82-8 0.18 10 0.018
管线
Q值∑ 0.1030

根据上表计算结果,本项目 Q=0.1030,Q<1,判断项目风险潜势为Ⅰ,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相关要求,本次评价仅对

项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简单分析。

5.8.2 环境敏感目标概况

据现场调查,本项目环境敏感目标见表 5.8-2。
表 5.8-2 环境敏感点概况
序 环境
环境保护目标 相对位置/环保目标特征 环境保护要求
号 要素
大气 评价范围内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
1 井场及周边
环境 空气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地下 评价范围内地下 《地下水质量标准》
2 井区及周边
水 水 (GB/T14848-2017)中 III 类

5.8.3 环境风险识别
5.8.3.1 危险物质风险识别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风险物质为原油(稠油、稀油)、天然气(甲烷)、H2S,

存在于集输管线、燃料气管线内。风险物质危险特性和分布见表 5.8-3。
表 5.8-3 风险物质危险特性和分布一览表
序号 危险物质名称 危险特性 分布
1 甲烷 易燃气体 燃料气管线
2 硫化氢 有毒气体,易燃气体 集输管线
3 稠油 可燃液体 集输管线
4 稀油 可燃液体 集输管线

①原油
原油理化性质及危险危害特性详见表 5.8-4。
表 5.8-4 原油理化性质、危险危害特性及防护措施表

化学品 化学品中文名称 原油
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Grudl oil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
组成/组
种元素,分别占 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磷、砷、钾、
分信息
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
危险性类别:第 3.2 类中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
危害: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食入可引起恶心、疼痛和呕吐,引起黏膜水肿和溃疡症
状,包括口腔和咽喉灼烧感;较大的剂量可引起恶心、呕吐、麻醉、无力、头晕、
呼吸表浅、腹痛、抽搐和意识丧失;可引起心律失常、室颤和心电图改变;可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眼睛接触本品可引起刺激,长期接触引起炎症。皮肤长期或持
续接触液体可引起脱脂,伴随干燥、破裂、刺激和皮炎。蒸气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
危险
高温时吸入伤害加重。吸入高浓度蒸气的急性影响是肺部刺激症状,包括咳嗽伴有
特性
恶心;中枢神经抑制表现为头痛、头晕、兴奋、视力模糊、反应迟钝、疲乏和共济
失调。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蒸气中可导致麻醉、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和死亡。吸入
高浓度的油雾可引起油性肺炎。慢性影响:长时间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水肿。
长期皮肤接触可造成皮肤干燥、皲裂和发红。影响神经系统、骨髓机能等。环境危
害:造成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土壤等污染。燃爆危险:易燃。遇到高热,火
星或火苗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
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急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静卧、保暖。开始急救前,取出假牙等,
措施
防止阻塞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禁止给嗜睡症状
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如有不适感,就医。
消防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措施 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
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
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
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泄漏应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他不
急处理
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
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限制性空间
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
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在清
操作处 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置与储 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
存 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
备。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
的收容材料。
工程控制: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
他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
接触控 面罩)。
制/个体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在特殊情况下,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
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黑色的可燃性黏稠液
外观与性状 蒸气压 无资料

沸点 自常温至 500℃以上 闪点 -6~155℃
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醚、
理化
熔点 -60℃ 溶解性 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
特性
机溶剂
相对密度(水=1)
密度 稳定性 稳定
0.7365-1.0724 g/cm3
爆炸极限 1.1%~8.7%(V%) 自燃温度 280℃~380℃
稳定性 稳定性:稳定。
和反应 禁配物:氧化剂。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活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热,火源和不相容物质。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毒烟雾。
有毒。原油中芳香烃以及杂原子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毒理学
LD50:>4300mg/kg(大鼠经口)
资料
LC50:无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原油中的芳香族化合物以及杂原子具有一定的毒性。
生物降解性:自然界中的部分厌氧菌,硫化菌以及部分绿色植物能将原油的大
生态学 部分物质降解。
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原油中的沥青质等高分子物质具有很难得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温室气体。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 废弃处置方法:若本产品成为废品,必须由取得许可证的专业工厂进行处理。
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本产品不可排放与下水道,
河流,湖泊,大海等。
运输
运输注意事项:环境密封放置,放置热源和日光暴晒,与强氧化剂隔离。
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 号(自 2011 年
法规
12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645 号修订(自 2013 年 12 月 7
信息
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自 2015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其他 表格内数据来源于本项目方案提供的物料特性数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信息 版)》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

②天然气
按照《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15)标准,天然气属
于甲 B 类火灾危险物质。具有易燃性、易爆性、低毒性。
易燃性:天然气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天然气常常在作业场所或储存区弥
散、扩散或在低洼处聚集,在空气中只需较小的点燃能量就会燃烧,因此具有较
大的火灾危险性。
易爆性:天然气与空气组成混合气体,其浓度处于一定范围时,连火即发生
爆炸。天然气(甲烷)的爆炸极限范围为 5~15%,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愈宽,爆
炸下限浓度值越低,物质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毒性:天然气为烃类混合物,属低毒性物质,但长期接触可导致神经衰弱综
合症。
A.甲烷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属“单纯窒息性”气体,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引起中毒,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 10%时,就使人感到氧气不足;当空气中甲烷
浓度达到 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精
细动作障碍等;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 30%以上时可能会因缺氧窒息、昏迷等。
其危险性和危害特性见表 5.8-5。
表 5.8-5 甲烷的危险性和危害特性
中国 MAC 未制定标准
接触限值
前苏联 MAC 300mg/m3
毒性及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
害 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 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
健康危害 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等
当甲烷浓度更高时,可能使人出现窒息、昏迷等
燃烧性 易燃 建规火险等级 甲
闪点(℃) -188 爆炸下限(V%) 5
燃烧
自燃温度(℃) 538 爆炸上限(V%) 15
爆炸
危险 甲烷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明
性 火、高热能时引起燃烧爆炸
危险特性
甲烷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甲烷与氟、氯等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B.H2S
硫化氢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是强烈的神经性毒物,经人体粘
膜吸收比皮肤吸收造成的中毒更为迅速。根据硫化氢的毒理学特性可知,硫化氢
并不是所有浓度都是瞬间致人死亡,其每个浓度致死时间是不同的。
其危险性和危害特性见表 5.8-6。
表 5.8-6 硫化氢对人的生理影响及危害
中文名称:硫化氢 英文名称:Hydrogen sulfide)
标识
危险性类别 易燃、有毒气体

沸点(℃) -61.8 比重(水=1)


饱和蒸气压
无资料 熔点(℃) -82.9
(kPa)
物化
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
特性 蒸气密度(空气
无资料 溶解性 溶剂和原油中
=1)

外观与气味 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
爆炸上限%(V/V):46.0;爆炸下限%(V/V):
火灾 闪点(℃) 爆炸极限
4.0
爆炸
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
危险
数据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上风向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直至灭火结束。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
化剂接触,有引起危险特性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浓硝酸、发烟硝
危险特性
酸触发生剧烈反应,易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不稳定 避免条件
稳定性
稳定 √
反应
活性 可能存在 避免条件
数据 聚合危险性
不存在 √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燃烧(分解)产物 无资料

健康 侵入途径 吸入 √ 皮肤 √ 口 √
危害
数据 急性毒性 10 无资料 LC50 大鼠吸入 16000mg/m3,4小时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蒸汽或其燃烧物,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
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急救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措施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立即就医。眼
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职业接触
由于硫化氢可溶于水及油中,有时可随水或油流至远离发生源处,而引起意外中毒事
故。硫化氢经粘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少。误服含硫盐类与胃酸作用后产生硫化氢可
经肠道吸收而引起中毒。
中毒后的临床表现
硫化氢是一种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
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对毒作用最敏感的组织是脑和粘
膜接触部位。
硫化氢的急性毒作用靶器官和中毒机制可因其不同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而异。浓度越
急性
高则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越明显,浓度相对较低时粘膜刺激作用明显。人吸入70~
中毒
150mg/m3/1~2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
臭气。吸入300mg/m3/1小时,6~8分钟出现眼急性刺激症状,稍长时间接触引起肺
水肿。吸入760mg/m3/15~60分钟,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头痛、头昏、步
态不稳、恶心、呕吐。吸入1000mg/m3数秒钟,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
麻痹而死亡。

急性硫化氢中毒一般发病迅速,出现以脑和(或)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中毒后的临
床表现,亦可伴有心脏等器官功能障碍。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可因接触硫化氢的浓度
等因素不同而有明显差异。
撤离并进行隔离。根据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
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
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泄漏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紧急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处理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泡沫覆盖,
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
呼吸系统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眼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
其他
生。

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正常情况下,井场周围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低于我国规定
对工作人员生命和健康产生不可逆转的或延迟性的影响的硫化氢浓度,不构成风
险物质,但要注意防漏、防喷工作。
(2)工艺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采油、油气集输等环节均接触到易燃、
易爆的危险性物质,而且生产工艺条件较苛刻,多为高压操作,因此事故风险较
大,可能造成环境危害的风险事故主要包括火灾、爆炸、油品泄漏等,具体危害
和环境影响可见表 5.8-7。
表 5.8-7 油田生产事故风险类型、来源及危害识别一览表
功能 环境影响
事故类型 事故原因 事故后果
单元 途径
管道腐蚀,施工、操 油品及天然气泄漏后,遇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事
集油管线、
作不当或自然灾害等 故,燃烧产生的次生 CO 引发周围人员 CO 中毒事 大气、土
燃料气管
管线 外力作用导致管线破 件,采出液中硫化氢气体扩散至环境空气中,进而 壤、地下
线及掺稀
裂,导致火灾、爆炸、可能引发员工硫化氢中毒事件,油类物质渗流至地 水
管线泄漏
油品泄漏事故 下水;天然气泄漏后,进入大气引发中毒事故。
5.8.3.2 井场危险性识别

(1)井喷事故风险
井喷为井场常见事故。如果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层流体将进入井筒
并推动钻井液外溢,即发生溢流。此时,如果对地下油、气压力平衡控制不当,
不能及时控制溢流,会造成油、水或其他混合物迅速喷到地面,即发生井喷。井
喷会引发油气泄漏及火灾爆炸,对空气环境、水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致使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气田已开发多年,对区域的油气藏情
况已基本掌握,井喷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并非绝对不可能,从最不利的角度,
本次评价依然将其作为一种风险事故考虑。
(2)井漏事故风险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固井质量不好可能引发污染地下水事故,如油气上窜造成地下水污染等。
5.8.3.3 输油管道危险性识别

管道输送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输送方式,但存在于环境中的管道会受到各种
环境因素的作用,同时管道本身的设计、管材制造、施工、操作运行和管理等各
环节都可能存在着缺陷和失误,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发生的事
故主要为管线破裂造成的原油泄漏,直接污染周围土壤,还可能对区域地下水造
成污染。
5.8.3.4 风险类型识别

通过分析中本项目可能涉及的危险物质及危险场所及危险特性,本项目可
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井喷、井漏、油类泄漏、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
次生污染物排放。
运营期管线发生破损造成原油泄漏,会污染土壤和大气,泄漏柴油或者原
油有可能通过包气带渗漏进入地下含水层,污染地下水;泄漏的油气若遇明火,
发生火灾、爆炸,污染大气环境。

5.8.4 环境风险分析
5.8.4.1 井喷事故影响分析

井喷事故一旦发生,大量的油气喷出井口,散落于井场周围,据类比资料
显示,井喷范围内土壤表层可见有蜡状的原油喷散物,井喷的影响范围及影响程
度较大。由于项目区人烟稀少,所以井喷对人员的伤害有限,对项目区及周边土
壤环境、大气环境、地下水产生影响。
井喷事故发生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原油以面源的形式渗漏进入包
气带土壤并污染地下水。污染物迁移途径为地表以下的包气带和含水层,然后随
地下水流动而污染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主要聚积在土壤表层 1m 以内,一般很
难渗入到 2m 以下。同时油田区域气候干旱少雨,不存在大量降水的淋滤作用。
因此,井喷事故中的泄漏原油不会进入地下含水层污染地下水。
5.8.4.2 井漏事故影响分析

井漏事故主要为运营期油水窜层。
井漏事故对地下水的污染是采出液漏失于地下水含水层中,采出液中含石
油类,会造成地下含水层水质污染。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已采用多层套管,表层套管完全封闭各含水层,固井水泥均上返地面,这样,
在各含水层与井筒间形成多层套管、水泥环的保护措施,将事故风险降低到最低。
5.8.4.3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管道压力下,加压集输油品泄漏时,油品从裂口流出后遇明火燃烧,发
生火灾爆炸事故,燃烧产生的次生 CO 引发周围人员 CO 中毒事件。采出液中硫
化氢气体扩散至环境空气中,硫化氢可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等方式误入体
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
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
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进而可能引发员工硫化氢中毒事件。一旦管道发生泄漏事
故,井场内设置有流量控制仪及压力变送器,当检测到压力降速率超 0.15MPa/min
时,由 SCADA 系统发出指令,远程自动关闭阀门。由于井场及管道位于灌木林
和未利用地,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但如果出现不完全燃烧,则会产生一定量的
一氧化碳,污染大气环境。
5.8.4.4 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分析

集输管道敷设在地表以下,运营期在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无影响,只有在发
生事故时才可能影响到地下水。集输管道发生事故时,漏油能否对地下水环境产
生影响,取决于油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地面污染程度以及泄漏点的地质构造。
发生泄漏事故后,若及时维修处理,即使有少量的污染物泄漏,也很难通
过防渗层渗入包气带。故在正常工况下,加强检修力度,发生泄漏事故及时找到
泄漏点,及时维修,并将受污染的土壤全部集中收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
理,污染物从源头和末端均得到控制,阻断了污染地下水的通道,污染物不会渗
入地下污染地下水体。
当泄漏事故不可控时,泄漏的油品经土层渗漏,通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
根据《采油废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研究》(岳占林文)中结论:
风沙土尽管颗粒较粗、结构较松散、孔隙比较大,但对石油类物质的截留作用是
非常显著的,石油类很难在土壤剖面中随水下渗迁移,基本上被截留在 0cm~
10cm 或 0cm~20cm 表层土壤中,其中表层 0cm~5cm 土壤截留了 90%以上的泄
漏原油。因此,即使发生输油管线泄漏事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彻底清
除泄漏油品、被污染的土壤,不会对地下水体环境质量产生大的影响。
5.8.4.5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原油泄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泄漏的原油可使土壤透气性下
降、土壤理化性状发生变化。泄漏的油品如果进入土壤,从而使土壤质地、结构
发生改变,影响到土地功能,进而影响荒漠植被的生长,并可影响局部的生态环
境。
原油发生泄漏时,相当于向土壤中直接注入原油,泄漏的原油进入土壤中
后,渗入土壤孔隙,则使土壤透气性和呼吸作用减弱,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生存,
造成土壤盐碱化,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造成土地肥力下降,
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土壤正常的结构和功能。
运营期管线破裂,将能回收的原油回收,送联合站原油处理系统处理,不
能回收的以及受污染的土壤集中收集后交由有相应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发生事故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
会对周围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8.5 环境风险管理措施与对策建议
各种事故无论是人为因素引起的,还是自然因素所致,都可以采取必要的预
防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或使事故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于人为因素
引起的事故可以通过提高人员技术素质、加强责任心以及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手
段等方法来避免;而对于自然因素引起的事故则主要靠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
温北油田温七区块油气开发部于 2020 年 6 月完成了《塔里木油田公司温北
油田温七区块油气开发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并取得新和县环
境保护局备案(备案编号:652925-2020-005,见附件 13)。本评价建议将本次建设
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纳入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温北油田温
七区块油气开发部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对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待本项目实施后,需将本项目相关内容更新至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中。
5.8.5.1 井下作业事故风险预防措施

①设计、生产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严格遵守井下作业的安全规定,在井口
安装防喷器和控制装置,杜绝井喷的发生。
②抓好井场建设,根据气候特点,做好井场的防护规划。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③井场设置明显的禁止烟火标志;井下作业设备及电器设备、照明灯具符合
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井场安装探照灯。
④按消防规定配备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消防铁锹和其它消防器材。
⑤井下作业之前,在井场周围划分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泵、高压汇管、井
口装置等高压设备均布置于高压区内,施工过程中,高压区无关人员全部撤离,
并设置安全警戒岗。
⑥每一次井下作业施工前,必须对高压汇管进行试压,试压压力大于施工压
力 5MPa,施工后必须探伤,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汇管。
5.8.5.2 硫化氢泄漏的监控与预防措施

(1)硫化氢监测与安全防护
硫化氢监测与安全防护应按照《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
程》(SY6277-2005)和《含硫化氢的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的推荐作
法》(SY/T6137-2005)要求进行。
①作业人员巡检时应携带硫化氢监测仪(第 1 级预警阈值应设置为
15mg/m³(或 10ppm),第 2 级报警阈值应设置为 30mg/m³(或 20ppm),进入上述
区域应注意是否有报警信号。
②作业人员在检修和抢险作业时应携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③当监测到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达到 15mg/m³(或 10ppm)时,作业人员应检
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迅速打开排风扇,实施应急程序。
④当监测到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达到 30mg/m³(或 20ppm)时,作业人员应该
迅速打开排风扇,疏散人员。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进入紧急状态,立即实
施应急方案。
⑤当监测到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 150mg/m³(或 100ppm)时,应组织周边危
险区域内的作业人员有秩序地迅速向上风向撤离到安全区域。
(2)预防措施
在含硫化氢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上岗前都应接受 H2S 危害及人身防护措施的
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
①在钻井作业期间,比如放喷、拆卸井口设备和起下管柱、循环钻井液等,
应采取特别预防措施,以避免残存其中的硫化氢释放出来造成危害。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为避免无风和微风情况下硫化氢的积聚,可以使用防爆通风设备将有毒
气体吹往期望的方向。
③应特别注意低洼的工作区域,比如井口方井,由于较重的硫化氢或二氧
化硫在这些地点的沉积,可能会达到有害的浓度。
④当人员在达到硫化氢危险临界浓度[150mg/m³(100ppm)]的大气环境中
执行任务时,应有接受过救护技术培训的值班救护人员,同时应备有必要的救护
设备,包括适用的呼吸器具。
5.8.5.3 窜层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

(1)已采用双层套管,表层套管完全封闭各含水层,固井水泥均上返地面,
这样,在各含水层与井筒间形成双层套管、单层水泥环的保护措施,将事故风险
降低到最低。
(2)利用已有的或者新开发的水井,对各层地下水分别设置监测井位,定
期对油田开发区各地下水层监测井采样分析,每年采样 2 次,分析项目为 COD、
石油类、挥发酚等石油特征指标,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对可能产生的隐蔽
污染,做到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3)及时展开隐蔽污染源调查,查明隐蔽污染源之所在,采取果断措施,
截断隐蔽污染源的扩散途径。
5.8.5.4 重视和加强管理

除采取上述安全预防措施外,还应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责任心教育,完
善有关操作条例等方法来防止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
(1)对生产操作的工人必须培训经考核后上岗,使其了解工艺过程,熟悉
操作规程,对各种情况能进行正确判断。
(2)加强各级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和环境意识教育,增强安全、环保意
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程,使制度落实到实处,严格遵守,杜绝违章作
业。
(3)经常对职工进行爱岗教育,使职工安心本职工作,遵守劳动纪律,避
免因责任心不强、操作中疏忽大意、擅离职守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4)本项目实施后,将本项目相关工程纳入塔中油气开发部环境风险应急
预案中。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8.6 风险评价结论
本项目所涉及的危险物质包括原油、甲烷、H2S,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包括
井场事故、管线泄露事故。原油发生泄漏时,对土壤、植被、地下水会产生一定
的影响,发生事故后,在严格落实本项目提出的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不会对
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当泄漏事故发生时,及时、彻底清除泄漏油品、被污染
的土壤,污染物不会进入地下水中,对地下水水质没有不良影响。做好事故风险
防范措施,将事故发生概率减少到最低。综上所述,本项目环境风险程度属于可
以防控的。
本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见表 5.8-8。
表 5.8-8 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
建设项目名称 温北油田温七区块区块 2021 年产能建设项目(一期)
建设地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新和县
地理坐标 经度 E81°59′45″~82°2′47″ 纬度 N40°56′32″~41°15′15″
主要危险物质 主要危险物质:原油、天然气(甲烷)、H2S,分布于输油管道、掺稀管
及分布 道和输气管道内
本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主要包括井喷、井漏、油类物质泄漏、火灾、
环境影响途径
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
及危害后果(大
运营期管线发生破损造成原油泄漏,以及井喷均会污染土壤和大气,泄漏
气、地表水、地
的油品有可能通过包气带渗漏进入地下含水层,污染地下水;泄漏的油气
下水等)
若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硫化氢中毒等,污染大气环境。
①生产中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严格遵守井下作业的安全规定,在井口安装
防喷器和控制装置,杜绝井喷的发生;②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计划
风险防范措施 和各种规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 和监测体系,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标准;③定期对管线进行巡视,定期进行
管道壁厚和防腐情况检测;④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定期演练。⑤设置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硫化氢检测报警仪等防范设施。详见 5.7.4 节
结论:工程可能涉及的危险物质包括:原油、天然气(甲烷)、H2S。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
事故类型主要包括井场事故风险、集输管道事故风险。环境风险最大可信事故为管线泄漏事
故。采取各项风险措施后,本项目环境风险程度属于可接受程度范围内,阿克苏中曼油气勘
探开发有限公司各油气开发部已制定了风险应急预案,将事故发生概率减少到最低,减小事
故造成的损失,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 6 章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6.1 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6.1.1 施工期大气环保措施
施工期施工车辆尾气主要为间歇性或流动性污染,且燃料用量不大,污染源
较小,故施工期车辆燃烧尾气对大气环境影响不大。况且该污染属于局部的、短
暂的,施工期完成后就会消失,因此,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为有效控制施工期间的扬尘影响,本评价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大
气污染防治:在施工场地不设置散料的露天堆场。场地平整时,禁止利用挖掘机
进行抛洒土石方的作业,场地平整以后,要尽快对场地进行硬化,防止大风吹起
浮土,产生较大的扬尘。施工单位使用满足《普通柴油》(GB252-2015)标准现阶
段要求的柴油,定期对柴油发电机进行污染物排放检测,确保其污染物排放达到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
段)》(GB20891-2014)标准。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扬尘污染,施工场地监测点浓度限值可满
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 2 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浓度
限值 1.0mg/m3。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以及厂区地面的硬化,施工扬尘影响也将结
束。
6.1.2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过程中,推土机、挖掘机、运输车辆等都会产生噪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减小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
敏感目标产生的影响,要求建设单位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控制施工作业时间;
运输车辆控制车速,通过村庄时应避免鸣笛。
类比同类型施工作业,施工期噪声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12523-2011)相关标准要求。
6.1.3 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及管理措施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项目地面工程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工程废料、弃土弃渣以及施工人员生活
垃圾。工程废料有回收价值的回收利用,无价值的集中收集运至工业固废填埋场
处置,弃土弃渣作为平整垫方加以利用,不外排。
施工生活垃圾由施工作业区垃圾箱分类收集,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至
温宿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依据以上分析,项目在钻井及地面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本评价中的固
体废物治理措施,做到分类收集分类收集、按相关规定临时贮存,及时处置,对
外环境影响较小。
6.1.4 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生产废水
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
(2)生活污水
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
阿克苏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规模为近期(2020 年)6 万 m3/d,远期
(2030 年)达 12 万 m3/d,采用“厌氧微孔曝气氧化沟+反硝化滤池+微絮凝滤池+
臭氧消毒”处理工艺,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A 类标准后用于生态灌溉和中水回用。温北油田温 7 区
块施工期施工人员高峰期生活污水产生量约 3.7m3/d,远小于阿克苏市第二污水
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依托可行。
6.1.5 施工期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6.1.5.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永久占地将被永久性构筑物代替,改变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临时占
地伴随着永久性占地的工程建设而发生,不可避免地对原有地表造成破坏(特别
是农业生产),引发新的水土流失。
(1)本工程占地及补偿应按照地方有关工程征地及补偿要求进行,由相关
部门许可后方可开工建设;
(2)拟建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农村道路,尽可能减少道路临时占地,降低对
地表和植被的破坏;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工程结束后,建设单位应承担恢复生态的责任,及时对临时占地区域
进行平整、恢复原貌,使占地造成的影响逐步得以恢复。
(4)加强管理,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对施工迹地表面覆以砾石,以减
少风蚀量。
(5)加强对管线、设备的管理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泄
漏事故的发生。
(6)对占用的农田的表土进行单独收集,施工时对开挖土壤进行表土剥离、
分层堆放,分层回填压实。
(7)在农作物生长季节施工时,应做好洒水降尘工作,减少扬尘对农作物
的影响。
6.1.5.2 防沙治沙
(1)项目区土地沙化基本情况及原因
气候因数:项目区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比较干燥,降雨量少,年平均
增发量远大于年平均降水量,为土地沙化的形成和快速扩增创造了条件。
人为因素:场地扰动后未采取林草植被恢复措施,四周空地内杂草明显增加,
造成土壤表皮层剥落,就地起沙。
(2)防沙治沙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要求施工期应对原料堆放、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行走路线
做好规划工作,充分利用规划场地,尽量减少临时占地数量,地表开挖、土石方
堆放场地、物料堆放场地等施工临时用地不得超出规划许可用地范围;场地外施
工道路依托现有乡镇道路、机耕道,不得新建施工便道。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
施工结束后,及时采取撒播草籽等措施,恢复原地貌;管线工程施工过程中,尽
可能在植被覆盖度高的地段采取人工开挖,局部降低作业带宽度,减少对植被的
破坏;针对周边若基本无植被覆盖区域,采取防沙治沙措施,对区域进行人工抚
育植被,防止土地沙漠化。
严格控制和管理施工期间车辆行驶的范围,减轻对周边区域的扰动,在施工
作业区两侧拉彩条旗以示明车辆行驶的边界,以避免增加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
6.2 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6.2.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监督和管理措施
①针对本项目的建设,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工
程建设及运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落实本项目环保措施的实施并与各施
工单位签定详细的环境保护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以及奖惩规定。
②选择信誉良好、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避免因质量
问题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培训和发放宣传手册强化施工人员的环境
保护意识,明确施工人员的行为和奖惩制度。
③针对已经发生的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必须认真、及时的解决,并对正在和
即将建设的工程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和防治措施。
(2)运营期生态保护措施
工程实施后,营运期生态恢复措施以保持和维持施工期结束时采取的措施为
主,同时需处理施工期遗留问题。
(1)对于事故情况下造成的油外泄事故一要做好防火,二要及时控制扩散面
积并回收外泄油。
(2)定时巡查井场等,及时清理含油污泥。
(3)及时做好井场清理平整工作,填平、覆土、压实。
(4)井场施工完毕,进行施工迹地的恢复和平整,井场周围及管道两侧砾石
覆盖等生态恢复措施。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本工程井场永久占地面积可得到有效控制,临时占地可
得到及时恢复。
6.2.2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的废气排放源主要为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主
要为井口、管线接口、阀门等处产生的无组织挥发烃类。针对以上污染源,油田
采取了以下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1)采用了技术质量可靠的设备、仪表控制、阀门等,烃类机泵采用无泄
漏屏蔽泵。
(2)项目投入运营后,需严格按照《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
术政策》要求,持续加强物料储存、转移、输送过程中 VOCs 排放、泄露、收集
处理等控制措施。在油气集输过程中,为减轻集输过程中烃类的损失,油田开发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采用密闭集输流程,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可以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限值要求。一旦发生泄漏事故,紧急切断
油源,实施关井,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油气集输过程中烃类及油的排放量。定期
对油气集输管线进行巡检,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油气泄漏进
入大气环境。
(4)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加强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例行监测,对典型井
场厂界非甲烷总烃每年监测一次,确保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限值要求。
(5)VOCs 污染控制措施:①选用质量可靠的设备、仪表、阀门等;定期
对井场的设备、阀门等检查、检修,以防止跑、冒、漏现象的发生;②加强对密
闭管线及密封点的巡检,一旦发生泄漏立即切断控制阀,并尽快内完成修复;加
强油井生产管理,减少烃类的跑、冒、滴、漏,做好油井的压力监测,并准备应
急措施;③试采点罐体和装车区设置气相平衡系统,拉油罐在运行过程中罐体应
保持完好;不应有孔洞和裂隙,储罐附件开口(孔),除采样、计量、例行检查、
维护和其他正常活动外,应密闭;④定期检查呼吸阀的定压是否符合设定要求;
装车时应采用底部装载或顶部浸没式装载方式,采用顶部浸没式装载的,出料管
口距离罐(槽)底部高度应小于 200mm。
综上,本项目采取的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6.2.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对声源强度较大的设备进行减噪处理,根据各种设备类型所产生噪声
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控制手段。
(2)提高工艺过程自动化水平,尽量减少操作人员在噪声源的停留时间。
设备采用巡检的方式,由操作人员定期对装置区进行检查,尽量减少人员与噪声
的接触时间。
本项目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6.2.4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井场无人值守,通过远程监控、人员定期巡检进行管理。故运营期不
新增生活污水。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废水是采出水和井下作业废水。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见工程分析章节。
(2)本项目不新增生活污水。
综上,本项目采取的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6.2.5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1)源头控制
通过加强管线内的压力、流量传感器检修维护,保障发生管线阀门连接处泄
漏及时切断阀门,减少泄漏量;加强日常巡检监管工作,出现泄漏情况能及时发
现;加强法兰、阀门连接处腐蚀情况记录管理,避免因老化、腐蚀导致泄漏情况
发生。井下作业按照“带罐上岗”的作业模式,加强站场及管线巡检,避免因“跑、
冒、滴、漏”或泄漏事故发生造成原油进入土壤,发生泄漏事故时应及时清理落
地油,受污染的土壤应交由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负责接收、转运和
处置,降低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2)过程防控措施
巡检车辆严格按照油田巡检路线行驶,不得因乱碾乱压破坏土壤结构。严格
执行地下水章节分区防控措施要求。防渗措施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本项目
主体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
(3)跟踪监测
制定跟踪监测计划,发生事故泄露时对井口区及集输管线铺设范围可能影响
区域进行跟踪监测。
综上,本项目采取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6.3 退役期环境保护措施
6.3.1 退役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油井开采时间的延长,其储量将逐年降低,最终进入退役期。当开发接
近尾声时,各种机械设备将停止使用,井场地面设备设施陆续被拆卸、转移,原
有的大气污染物、噪声及固体废物等对环境的影响将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井场经过清理后,永久性占地范围内的水泥平台或砂砾石铺垫应进行清理,
然后根据周边区域的自然现状对其进行恢复,使井场恢复到相对自然的一种状
态。
6.3.2 退役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运输车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油品。
(2)在闭井施工操作中应做到文明施工,防止水泥等的洒落与飘散;尽量
避开大风天气进行作业。
(3)退役期封井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避免出现封井不严等
非正常工况的烃类泄漏。
6.3.3 退役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选用低噪声机械和车辆。
(2)加强设备检查维修,保证其正常运行。
(3)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禁止运输车辆随意高声鸣笛。
6.3.4 退役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对完成采油的废弃井应封堵,拆除井口装置,截去地下 1m 内管头,保证对
各类废弃井采取的固井、封井措施有效可行,防止发生油水窜层,污染地下水资
源。
6.3.5 退役期固废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地面设施拆除、井场清理等工作中会产生废弃管线、废弃建筑残渣,
应集中清理收集。管线外运清洗后可回收利用,废弃建筑残渣外运至环保部门指
定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不得遗留在场地内影响土壤环境质量。
(2)《参照废弃井封井回填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土壤函[2020]72 号)
对完成采油的废弃井封堵,拆除井口装置,最后清理场地,清除各种固体废弃物,
自然植被区域自然恢复。
(3)运输过程中,运输车辆均加盖篷布,以防止行驶过程中固体废物的散
落。

6.3.6 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1)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一般要求
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需遵循以下要求:
采取有效预防和保护措施,避免或减轻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
和环境污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的原则,将生态环境保
护与恢复治理贯穿开采的全过程。
(2)井场生态恢复治理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①井场生态恢复治理范围
本项目新建采油井场的所有临时占地施工范围需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2 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措施
施工结束初期,对场站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地表进行戈壁土+砾石覆盖,以减
少风蚀量。
工程施工结束后,应对井场临时占地内的土地进行平整,恢复原有地貌。充
分利用前期已收集的弃土覆盖于井场表层,覆盖厚度根据植被类型和场地用途确
定。
6.3.7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6.3.7.1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本次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污水处理系统含油污泥、采出水系统定期更换的
滤料、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机油、废分子筛、废油桶、废含油劳保用品等其它间歇
排放的危险废物以及职工生活垃圾。
含油污泥经压滤、离心减量化处理后排至污泥罐,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定期更换的含油滤料,暂存于红 6 危废暂存库,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废
机油、废油桶、废含油劳保用品收集后暂存于温 13、温 15 平台撬装式危废暂存
间内,“日产日清”至红 6 危废暂存库。
项目运行期间,加强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危险废物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安
全处置。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修改单、《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相关资料存档备查。危废在暂存间储存
时间不得超过一年,环境保护措施可行,环境影响可接受。
6.3.7.2 危险废物处置措施可行性分析
(1)危险废物贮存及运输
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由平台和站场撬装式危废暂存间分类收集后,“日产
日清”至红 6 暂存库,定期委托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接收处置,危险废物运输过
程由有资质单位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全部采用密闭容器收集储存,转运结束后
及时对转运路线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无危险废物散落或泄漏在转运路线上,危
险废物运输过程符合《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相关要求。
撬装式危废暂存间面积 10m2,只暂存一天的危废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
限公司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办法》,红 6 暂存库有专人负责建立危险废物的接
收、登记台帐。本项目转移处置危险废物前,报请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安
全环保部批准,执行转移联单制度,未经批准,不得进行转移。转移处置危险废
弃物时,交由具备处置资质的企业处置,确保收集、储存、运输、处置符合法律
法规及政策规定要求。
(2)危险废物处置可行性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第
43 号)相关规定,“环评阶段已签订利用或者委托处置意向的,应分析危险废物
利用或者处置途径的可行性。暂未委托利用或者处置单位的,应根据建设项目周
边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的分布情况、处置能力、资质类别等,给出建设项
目产生危险废物的委托利用或处置途径建议。”
目前已和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危废协议处置的单位有库
车红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库车畅源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新疆新能源(集团)
准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库车畅源生态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于 2010 年 06
月 04 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2
类 1 项)、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2 类 2 项)、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3
类)、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4 类 1 项)、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9 类)、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油田落地污油回收,油田污油泥回收处置,其他废矿物油回
收处置,储油罐物理清洗作业,溶剂油、燃料油生产及销售,油田工程,房屋建
筑工程施工,环保工程施工,污水处理工程施工,油基钻井液固废物治理,其他
钻井液固废物治理,油田钻试修固废液处理,技术服务,劳务服务,防水卷材,
人工装卸;设备租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与批发。经营危险废物
类别:HW08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071-001-08、071-002-08、072-001-08、
251-001-08、251-002-08、251-003-08、251-004-08、251-005-08、251-006-08、
251-010-08、251-011-08、251-012-08、900-199-08、900-200-08、900-201-08、
900-210-08、900-213-08、900-214-08、900-215-08、900-218-08、900-221-08、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00-222-08、900-249-08)。
新能源(集团)准东环境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新疆昌吉州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固废综合处置产业园,于 2016 年 07 月 22 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危险废物及
一般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综合利用、处理和处置等活动:废水、废气、噪声
污染的治理,环境咨询及技术服务;环境检测、环境监理;信息化建设设施的设
计、建设及运营;环保材料、环保再生产品、环保设备的生产与销售;环保新产
品、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及应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报废汽车回用件销售;
废旧金属加工、回收、综合利用及销售。经营危险废物类别:HW17 表面处理废
物(20 项);HW18 焚烧处置残渣(4 项);HW20 含铍废物(1 项);HW21
含铬废物(12 项);HW22 含铜废物(6 项);HW23 含锌废物(3 项);HW24
含砷废物(1 项);HW25 含硒废物(1 项);HW26 含镉废物(1 项);HW27
含锑废物(2 项);HW28 含碲废物(1 项);HW30 含铊废物(1 项);HW31
含铅废物(6 项);HW32 无机氟化物废物(1 项);HW33 无机氰化物废物(5
项);HW34 废酸(19 项);HW35 废碱(12 项);HW36 石棉废物(9 项);
HW46 含镍废物(2 项);HW47 含钡废物(2 项);HW48 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31 项);HW49 其他废物(5 项);HW50 废催化剂(不可再生利用、1 项)
等 23 类共 146 项。
库车红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5 年 08 月 17 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环保
技术及环保设备的研发,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污泥,工业废物收集、贮存、处置。
库车红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库车红狮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
目已于 2018 年 10 月 10 日获得经营许可资质。经营危险废物类别:HW04 农药
废物(900-003-04);HW06 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900-402-06,
900-403-06,900-404-06,900-406-06,900-408-06,900-410-06);HW08 废矿
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071-001-08,071-002-08,072-001-08,251-001-08,
251-002-08,251-003-08,251-006-08,251-012-08,900-214-08);HW11 精(蒸)
馏残渣(251-013-11,252-001-11,252-002-11,252-003-11,252-004-11,252-005-11,
252-007-11,252-009-11,252-010-11,261-015-11,321-001-11,772-001-11,
900-013-11);HW12 染料、涂料废物(264-012-12,264-013-12,900-250-12,
900-252-12,900-255-12,900-299-12);HW13 有机树脂类废物(265-101-13,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65-102-13,265-103-13,265-104-13);HW17 表面处理废物(336-052-17,
336-054-17,336-055-17,336-056-17,336-057-17,336-058-17,336-059-17,
336-062-17,336-063-17,336-064-17);HW18 焚烧处置残渣(772-002-18,
772-003-18,772-004-18,772-005-18);HW21 含铬废物(不含铬渣)
(193-001-21,
193-002-21,261-044-21,261-137-21,261-138-21,315-001-21,315-002-21,
336-100-21,397-002-21);HW46 含镍废物(261-087-46,900-037-46);HW48
有色金属冶炼废物(321-002-48,321-023-48,321-024-48,321-027-48,
323-001-48);HW49 其他废物(900-039-49,900-040-49,900-042-49,900-046-49);
HW50 废催化剂(251-016-50,251-017-50,261-183-50,263-013-50,271-006-50),
共 13 大类 78 小类。本项目危险废物属于委托处置的三家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所经
营的危废类别,委托处置可行。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 7 章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项目的开发建设,除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着项目拟建地区环境的变化。进行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
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损益,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投资的合理性以及环
境保护投资的效益,促进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
发展。
7.1 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为 18.59%,财务净现值(FNPV)为 254523
万元,投资回收期为 9.57 年。
7.2 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为温北油田油气开采工程(温 13、温 15 平台),属于油气开采的一
部分,可以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缓解当前原油供应紧张、与时俱进的形势,同
时,油田开发对当地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带动一批相关
工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项目的实施还补充和
加快了油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本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7.3 环境损失分析
工程施工与占地对植被、土壤、生态环境都有不利影响。本项目地面建设工
程区域主要影响是生态影响,包括破坏原有地表植被,地表裸露导致水土流失。
但在加强施工管理和采取生态恢复等措施后,施工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本项目施工期短,施工“三废”和噪声影响比较轻。不涉及当地居民搬迁,无
大量弃土工程。而且建设期的各种污染物排放均属于短期污染,会随着施工的结
束而消失。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但在事故状
态下,将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影响。如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引起管
道、罐区泄露事故,将对周围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由于事故程度不同,对
环境造成的损失也不同,损失量的估算只能在事故发生后通过各项补偿费用来体
现。
7.4 环保投资分析
项目总投资 21500 万元,环保投资约 336 万元,占总投资的 1.56%。本工程
环保投资估算见表 7.4-1。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7.4-1 项目环保投资 单位:(万元)


投资
类别 污染源 环保措施 治理效果
(万元)
临时抑尘覆盖物(草包、帆布等)、洒水(防
施工扬尘 / 10
尘、洒水等)
废气 非甲烷总烃
无组织 装置做好日常维护,做好密闭措施站场
≤4.0mg/m3; 25
排放 采用无泄漏屏蔽泵
H2S≤0.06mg/m3
场界:
设备噪 选择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维护,
噪声 采油树 昼间≤60dB(A) 10
声 基础减振
夜间≤50dB(A)
地面工程施工 废弃施工材料清运 妥善处理 10
井场作业落地油回收,交由有危废处置资
固体废 含油废物 妥善处理 25
质单位合理处置

桶装收集后定期由有危废处置资质
清管废渣 10
的公司接收处置
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平整;控制施工作业 施工结束后场地平
生态 临时占地 15
带宽度;水土保持措施、防沙治沙等 整
地上管道涂刷相应识别色、消防器材、警 风险防范设施数量
环境风险
戒标语标牌、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按照消防、安全等相 8
环境风 防范措施
硫化氢检测报警仪等防范设施 关要求设置
险管理
根据管线泄漏应急处理经验,完善现有突 修改完善,并定期演
应急预案 15
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练
管道试压采用清洁水,每段试压水排出后
进入下一段管线循环使用,可减少水资源
废水处 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循环利用 10
消耗。试压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

试压结束后全部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采出水 采出水依托转油站地面工程处理 废水不外排 /
简单防 井场永久
地下 实施地面硬化 地面硬化 23
渗区 占地
水、土
,燃料气供给管线采用普通级二层 PE 防
壤 管道防腐 防腐性能良好 115
腐,补口采用聚乙烯热收缩套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竣工验收、运营期环境监测 50
环境管理
环保培训,演练 10
环保投资合计 336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 8 章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8.1 环境管理
8.1.1 环境管理体系
本项目应依据《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6276-1997)的要求,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在施工期、
运营期和退役期等 3 个阶段建立和实施 HSE 管理体系。其中环境管理的内容应
符合 ISO14000 系列准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原则以及石油开采、集输等有关标准
的要求,健康管理体系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18000)有关要求。
施工期、运营期的 HSE 管理分别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期 HSE 管理主要包括良好的工程(高产、节水、节能)设计、安
全、健康与环境保护设施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安全、绿色施
工等。
(2)运营期 HSE 管理主要包括:HSE 组织机构的建立及职责的确定、文件
的编写、风险的识别和管理、应急措施的建立、人员的培训、HSE 管理体系的
运行及保持、清洁生产等。
本项目建设对环境主要影响是运营期的产生的污染、风险事故。为最大限度
地降低油田生产对区域内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
响,减少污染、降低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油田安全运行,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环
境管理体制,制定详细周密的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8.1.2 环境管理机构
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设立的 QHSE(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
管理科,负责温 13、温 15 平台现场“三标”、QHSE 管理体系执行、环境保护、
工业动火、防暑降温、交通安全、工伤、特种设备、防雷防静电、井控管理、劳
动保护等工作的管理。
一切进入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作业与服务的单位,必须建立健
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机构,设置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有效开展工作。企业
各单位及下属各基层单位的行政正职分别是本企业、单位、基层单位环境保护第
一负责人,负责建立其 QHSE 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领导环境保护工作。
8.1.3 环境管理机构职责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严格实施 HSE 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归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


有限公司,逐级落实岗位责任制;相应基层单位井场作业区管理人员为 HSE 体
系的第一负责人,对单位日常生产过程中的相关环境工作进行管理。
(1)施工期的环境管理职责
①施工前应指定专人,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规划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
②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对环境保护有明确要求和具体安排;
③落实设计中环保工程和行业环保对策和措施。
(2)运营期的环境管理职责
①贯彻国家及油田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和
法规,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各基层部门,并监督执行;
②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和配合编制环境保护计划,制定年度环保工作计划并
组织实施;
③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负
责。监督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工程的实施情况,必要时向上级提出报告;
④领导和组织环境监测,掌握建设项目周边的环境质量状况演变趋势,提出
防治建议并上报上级;
⑤监督检查开发作业区内各项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转,组织环保人员技术培训
和学习有关环保知识;
⑥建立环境保护档案,进行环境统计工作,及时准确上报环境报表;
⑦负责环境污染和生态纠纷的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⑧领导和组织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全体职工
的环境意识。
8.1.4 环境管理制度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施工期作业活动对沿线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营运
期事故的发生,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建立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体制,落实各项环
保和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根据 QHSE 管理体系及清洁生产的要求,结合区
域环境特征,分施工期和营运期提出本项目的环境管理计划。各个阶段环境管理
/监理的内容、实施部门及监督机构见表 8.1-1。
表 8.1-1 本项目环境管理和监督计划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阶 实施机 监督管理
影响因素 防治措施建议
段 构 机构
严格控制施工占地面积,严格控制井位外围作业
土地占用 范围,尽量少占用林地、耕地和草地,施工结束
生 后尽快恢复临时性占用,合理处置弃土等等
态 生物多样性 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严禁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
保 保护荒漠灌丛植被;收集保存表层土,临时占地
植被
护 及时清理;地表施工结束后恢复植被
建设单位
施 主体工程与水保措施同时施工,并加强临时防护 施工单
水土保持 环保部门
工 措施,土石方按规范放置,作好防护措施等 位及建
及生态环
期 施工现场洒水降尘,粉质材料规范放置,施工现 设单位
扬尘 境部门
场设置围栏等

生活污水由第三方清运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泥浆
染 废水
废水处理后回用

选用低噪声的设备、保持设施良好的运行工况,
治 噪声
选择合理的施工时间等
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
采出水经温 13、温 15 平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
废水
标后,回注油层
正 建设单位
运 常 废气 加热装置安装低氮燃烧器燃料 环保部门
建设单
营 工 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设施 及生态环

期 况 危废存于红 6 危废暂存库,定期由资质单位清运 境主管部
固体废物 门
处置;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委运处理
事故风险 事故预防及原油泄漏应急预案

8.1.5 管理措施
(1)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应将 HSE 管理体系放在与企业生
产和经营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公司各级员工时刻将 HSE 责任放在心中;
(3)制定和落实一岗一责制;
(4)加强生产技术及 HSE 教育和培训;
(5)做好现场审核和整改;
(6)奖优罚劣,持续改进 HSE 表现。
同时应按 HSE 管理要求,制定准许作业手册。应为各种关键操作制定准许
手册,这是 HSE 的关键文件之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当前操作正在进行时的限制;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在特殊条件下,操作参数的允许变动范围;
(3)异常状态下应如何处置的指示。本规划施工建设和作业,都要求与有
资质的施工作业单位签订《工程服务安全生产合同》,并将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
批复意见等的有关内容及时传递给相关方。
8.2 环境监理
8.2.1 环境监理目的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开发环境保护条例》,“煤炭、石
油、天然气开发项目实行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的目的是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的要求、建设项目工程技术资料,协助和指导建
设单位全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中提出的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风险防
范措施,有效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监督施工单位全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
书及批复中提出的各项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为建设单位提供环保技术咨询服
务,为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提供依据。
8.2.2 环境监理实施机构
拟建工程应委托专业的环境监理机构进行监理,环境监理机构由总监理工程
师、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三级组成。其中总监理工程师 1 名,监理工程师 1
名,监理员 2~3 名。
8.2.3 环境监理时段
环境监理为全过程监理,分 3 个阶段进行,即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试运行
阶段。
(1)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收集环境保护相关文件如环评文件、环评批复,并
以此为基础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工程内容进行复核。主要关注的内容包括
工程变化尤其是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工程内容变化情况;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
计中落实环境保护要求的情况;以及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环保工程工艺路线选
择,设计方案及环保设施的设计内容等。
(2)施工阶段
环境监理施工阶段分为 2 个阶段,分别为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①施工准备阶段
参加项目设计交底,了解项目设计要点及设计变更情况;对施工组织设计(方
案)中环保相关内容是否满足环评及其批复文件要求进行审核;组织召开首次环
境监理工地会议,建立沟通网络和工作关系,明确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关注点与监
理要求;结合工作需要编制《环境监理实施细则》。
②施工阶段
收集相关施工资料,一般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相关
环保设施合格证和施工方案及图纸、施工扬尘控制方案等。采取巡视、旁站等环
境监理方式对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拟建工程建设内容、配套环保设施、生态保
护措施、环境管理制度、环境敏感目标等与环评及批复文件的符合性进行监
理。
(3)试运行阶段
收集相关试运行资料,一般包括设备运行台账、生产记录、监测报告、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对主体工程和环保设施的试运行情况,环境管理制度、突
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等开展监理工作,编制试运行阶段环境监理工作
报告和环境监理工作总结报告。督促建设单位在具备竣工环保验收条件的情况下
尽快开展竣工环保验收监测或调查工作。
8.3 环境监测计划
8.3.1 监测目的
环境监测是企业环境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环境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手
段,其对企业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分析、资料整理、编制报表、建立技术文件档
案,作为上级环保部门进行环境规划、管理及执法提供依据。
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影响分析可知: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环保设施的运
行状况,可能出现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地下水污染等以及事故发生后引发的环
境问题,这些都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所以,运行期进行定期的监测是很有
必要的。
8.3.2 监测计划
本项目环境监测工作由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的 HSE 部门进
行,负责区块、温 13、温 15 平台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大气、声环境的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监测资质的单位进行,以利于在指导生产的同时
接受当地政府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各污染物监测和分析方法按照《排污
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执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公开
内容及方式按照《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31 号)
执行。监测计划详细内容见表 8.3-2。
表 8.3-2 主要监测计划一览表
项目 监测因子 监测位置 监测频率
温 13、温 15 平台
下风向场界外
废气 无组织排放烃类气 非甲烷总烃、硫化氢 1 次/年
10m 范围内

采出水处理系统
废水 含油废水 SS、石油类 1 次/季度
进、出水口
温 13 平台、温 15
噪声 等效 A 声级 场界外 1m 1 次/季
平台
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
现有水井,详见地 监测层位为区域
地下水 氨氮、挥发性酚类、硫化物、氯化物、 1 次/年
下水监测计划 潜水/承压水
硫酸盐、氟化物、石油类
土壤环
详见土壤监测计划 石油烃(C10-C40) 下风向 10m 处 为 5 年 1 次

8.3.3 监测数据的管理
对于上述监测结果应该按照项目有关规定及时建立档案,并抄送有关生态环
境管理部门,对于常规监测部分应进行公开,此外,如果发现了污染和破坏问题
要及时进行处理、调查并上报有关部门。
8.4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排污口是企业单位排放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通道,强化排污口的管理是实施污
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区域环境管理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科学
化、定量化的重要手段。
8.4.1 排污口的技术要求
(1)排污口应便于采样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
(2)排污口的位置必须合理确定,按《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
(环监〔1996〕470 号)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
(3)排放的采样点设置应按《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设置在排气筒
等废气排放口。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8.4.2 排污口立标管理
(1)各污染物排放口,应按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15562.1-1995)与
(GB15562.2-1995)的规定,设置国家环保部统一制作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牌;
(2)污染物排放口的环保图形标志牌应设置在靠近采样点的醒目处,标志
牌设置高度为其上缘距地面 2m。
(3)各排气筒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监测平台。废气净化设
施的进出口均设置采样口。
(4)在固定噪声源对厂界噪声影响最大处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5)固体废物储存场所要有防火、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防雨措施,
固体废物贮存场所在醒目处设置一个标志牌。
排放口规范化图标见表 8.4-1。
表 8.4-1 排放口规范化图形标志
提示图形符号背景颜色: 警告图像符号背景颜色:黄
序号 绿色图形颜色:白色 色图形颜色:黑色 名称

1 废气排放口

一般固体废物储
2

3 危险废物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 噪声源

5 废水排放口

8.4.3 排污口建档管理
⑴要求使用国家环保部统一印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登记
证》,并按要求填写有关内容;
⑵根据排污口管理档案内容要求,项目建成后,应将主要污染物种类、数量、
浓度、排放去向、达标情况及设施运行情况记录于档案。
8.5 环境保护措施竣工验收
本项目对“三废”、噪声的防治均通过设置合理可行的环保设施、采取行之有
效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及危害,因此为确保本项目环保设施及污
染防治措施的顺利进行,本次评价特提出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见表
8.5-1。
表 8.5-1 项目运行期“三同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一览表
序号 项目 污染源 污染物 环保措施 治理目标 执行标准
厂内监控点处
1h 平均浓度值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
非甲烷总 ≤10mg/m3
织排放控制标准》
厂区内
烃 厂内监控点处任意一 (GB37822-2019)标
次浓度值: 准
油气集输密闭; ≤30mg/m 3

1 废气 储油罐设置油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
气回收装置 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
非甲烷总 厂界非甲烷总烃 放标准》
厂界 烃 ≤4.0mg/m3 (GB39728-2020)
5.9 边界污染物控制要

硫化氢 厂界硫化氢 《恶臭污染物排放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0.06mg/m3 标准》
(GB14554-93)
中新改扩建项目二
级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
采取有效隔声、昼间≤60dB(A)夜间 噪声排放标准》
2 噪声 生产设备、泵类
减振、降噪措施 ≤50dB(A) (GB12348-2008)2 类
标准
采出水、 采出水处理系
石油类、
3 废水 井下作 统处理后回注 回注油层
SS
业废水 采油层
罐装储存,由资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
含油污泥 质单位清运处 控制标准》
置 (GB18597-2001)及
废劳保手套 撬装式危废暂 其修改单(环境保护部
存间收集,“日 公告 2013 年第 36 号),
固体废 废机油
4 产日清”至红 6 合理处置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

废油桶 危废库,交有资 运输技术规范》
质的单位处置 (HJ2025-2012
运至温宿县生
生活垃圾 活垃圾填埋场 /
填埋

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培训和
5 环境风险 / /
应急演练

重点 防渗层防渗性能不应低于
渗透系数小于
防渗 6.0m 厚渗透系数为 /
1.0×10-10cm/s
区 1×10 cm/s 黏土层的防渗性能
-7

6 防渗 一般 防渗层防渗性能不应低于
渗透系数小于
1.5m 厚渗透系数为 /
防渗 1.0×10-7cm/s
1×10 cm/s 黏土层的防渗性能
-7

简单
防渗 地面硬化 进行一般地面硬化 /

环境管理制度 健全
7 环境管理
排污口标识齐全 准确

8.6 污染物排放清单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见表 8.6-1。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8.6-1 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一览表
环境保护措施及主要运行
排放情况 排污口信息
类 产污环 污染物种 参数 总量 执行标准限
环境监测要求
别 节 类 主要运行 排放时 标况烟气 排放浓度 排气筒高 内径 指标(t/a)值(mg/m3)
环境保护措施
参数 段 h/a 量(Nm3/h)(mg/m3) 度(m) (m)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
非甲烷总 采取管道密闭输 VOCS 非甲烷总烃 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温 13、温 —
烃 送,加强阀门的检 (以非甲 ≤4.0 (GB39728-2020)
废 15 平台
修与维护,从源头 8760 — — — — 烷总烃表 5.9 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
气 无组织
减少泄漏产生的 征)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 硫化氢
硫化氢 无组织废气 -- 3.95t/a (GB14554-93)中新改扩建项
≤0.06
目二级标准
采出水随集输管道进入温 悬浮固体含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
废 石油类、
采出水 13、温 15 平台采出水处理 8760 -- -- -- -- 量≤10、石油 分析方法》
水 SS
系统,处理达标后回注地层 类≤30 (SY/T5329-2012)标准
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收集于危废暂存间后,定期
固 原油处 (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危险废物收
含油物质 由有危废处置资质单位接 -- -- -- -- -- --
废 理 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相关
收处置
规定进行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8.7 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及执行
2016 年 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
方案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门槛,排污许可制是企事
业单位生产运营期排污的法律依据,必须做好充分衔接,实现从污染预防到污染
治理和排放控制的全过程监管。新建项目必须在发生实际排污行为之前申领排污
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中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主要内容应当纳入排污
许可证,其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应作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2021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的《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二条:
“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
称排污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
不得排放污染物。”
排污许可制是企事业单位生产运营期排污的法律依据,是确保环境影响评价
提出的污染防治设施和措施落实落地的重要保障。
根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请取得
排污许可证:
(一)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
(二)生产经营场所、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发
生变化;
(三)污染物排放口数量或者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增加。”
一期工程目前正在办理排污许可证,本项目在报批环评报告书后、项目实际
运行前,应尽快申请二期工程排污许可证,作为本项目合法运行的前提。
本项目涉及的通用工序包括水处理,采出水处理规模 8000m3/d,属于登记
管理。根据“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7”,本项目排污许可类别属于登记管理。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 9 章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9.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
2、建设单位: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温 13 井组位于温 13 平台上,地理位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县城西北约 6.5 公里农田区,地面海拔 1140.5 米。
3)工程规模:新建温 13 平台本次井组设计布井 15 口,井间距为 5 米。建
设时间:2022 年。
配套设施:配套卸油台、装车区、地磅以及值班室、门卫、化验室等配套设
施。
本次环评不包括管道工程,管道工程另做环评。
9.1.1 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为石油开采,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
本)》中“鼓励类第七、石油、天然气中的第 1 条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
本项目属于鼓励类项目。
本项目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十三五"规划》、《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
9.1.2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本项目所在区域 SO2、NO2、CO 和 O3 的年评价指标均能够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PM10、PM2.5 的
年评价指标均超标。所在区域判定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不达标区。
本项目评价因子为非甲烷总烃、硫化氢,项目共设 4 个监测点位,监测结果
显示,非甲烷总烃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的 2.0mg/m3 的标准,
H2S 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 D 其他污染物
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 10µg/m3 的标准。
地下水环境:为调查该区域内地下水水质现状,结合地下水径流方向、水位
埋深等水文特征,在地下水评价范围内设 10 个地下水现状监测点,本项目区域
监测点各监测因子中除氯化物、溶解性固体、总硬度超标外其他各项地下水监测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要求,石油类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氯化物、溶
解性固体、总硬度超标,主要是潜水受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所致,石油类满足《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声环境:本次评价共设 8 个监测点位,分别位于拟建温 13、温 15 平台。由
监测结果可知,监测期间,各监测点位昼间、夜间等效连续声级 A 声级监测值
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夜间标准限值。
土壤环境:根据监测数据可知:场站内土壤监测因子监测值均低于《土壤环
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场站外农田监测因子监测值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 1 农用地土壤污染
风险筛选值;所有土壤监测点石油烃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
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9.1.3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环境空气
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非甲烷总烃满足《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GB39728-2020)5.9 边界污染物控制要求(<4mg/m3),厂区内
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中非甲烷总烃无
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的 10mg/m3 要求。
项目运营过种中,储油罐、应急储罐及装车系统加装油气回收装置;油罐车
运输过程中确保油罐全程密闭,密闭集输流程,在井口、温 13、温 15 平台进口
处集输管线分线分段设置紧急切断阀,一旦发生事故,紧急切断油源对各站场的
设备、管线、阀门等进行定期的检查、检修,以防止跑、冒、滴、漏的发生。井
中涉及的工具、设备的橡胶件满足温度、压力,及防腐的要求。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确保油气密封性及转输安全性,可最大限度的减少
烃类气体的无组织挥发。
(2)地下水
正常状况下,污染源从源头上可以得到控制;非正常状况下,根据环境影响
预测结果,在假定情景预测期限内,石油类在下渗过程中易受包气带的吸附作用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影响,不易迁移至含水层,但石油类在下渗过程受包气带的吸附作用以后,也会
不可避免的对地下水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很小。
本评价建议本项目依据“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原则,
采取严格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控措施。
在做好源头控制措施、完善分区防渗措施、地下水污染监控措施和地下水污
染应急处置的前提下,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4)噪声
本项目运行中噪声影响主要来温 13、温 15 平台,主要噪声设备为原油处理
装置橇、空气增压机、加热炉以及各类泵类。在采取了合理布局、基础减振、选
择低噪声设备并设置全封闭泵房等降噪声措施后,项目各站场厂界噪声贡献值为
31.7~44.04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 2 类标准要求,对外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
本次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污水处理系统含油污泥、采出水系统定期更换的
滤料、设备维护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桶、废含油劳保用品等其它间歇排放的危险
废物以及职工生活垃圾。
含油污泥经压滤、离心减量化处理后排至污泥罐,定期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定期更换的含油滤料,暂存于红 6 危废暂存库,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废机油、废油桶、废含油劳保用品收集后暂存于温 13、温 15 平台撬装式危废暂
存间内,“日产日清”至红 6 危废暂存库。
项目运行期间,加强固体废物的分类管理,危险废物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安
全处置。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须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及修改单、《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要求,相关资料存档备查。危废在暂存间储存
时间不得超过一年,环境保护措施可行,环境影响可接受。
(6)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土壤环境影响分析结果,项目实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油气开采按
照源头控制、过程防控、跟踪监测、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
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土壤污染控制,并布设土壤跟踪监测点位及时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了解项目区域及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土壤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

9.1.4 环境风险结论
本项目对位于温宿县城境内,该区域属于塔里木盆地绿洲,村庄较密集,农
业发达,以种植水稻为主。结合区域情况,本评价将区域村庄、农田和温宿县城
乡饮用水水源地作为环境风险敏感目标。
温 13、温 15 平台事故防范措施:设备安装前,应加强对管材质量的检查,
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对焊接质量严格检验,防止焊接缺陷造成泄漏事故的发生;
站场内的装置区、泵房等均为爆炸火灾危险区域,区域内的配电设备均应采用防
爆型;根据各建筑物的不同防爆等级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在设备及周边配备足
够的灭火器、消防沙等消防器具,保证器具处于有效可用状态;定期检查设备、
工艺管线,并配备适当的管道抢修、灭火及人员抢救设备;在可能天然气泄漏的
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以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严防污染周边农田、水源保护区污染事
故发生,不定期开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当有风险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
急预案,使事故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本项目涉及物料石油、石油气。本项目
涉及各物料在采收、处理、运输过程中具有高温、高压、操作条件苛刻等特点,
在外界因素的破坏下,生产和输送设施具有发生井喷、管线泄漏、火灾爆炸等突
发性风险事故的可能性。其中井喷遇到明火进而发生火灾确定为最大可信事故。
建议将本次建设内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纳入阿克苏中曼油气勘探开发
有限公司现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编号:652922-2020-004)中,对现有突
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油气管道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输油管道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控技术指南》
(GB/T38076-2019)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本项目环境风险应急管理纳入阿克苏
中曼油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环境风险应急管理范围内,并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相
衔接。建设单位须严格落实事故预防措施。建设单位在及时采取严格安全防护和
风险防范措施后,风险处于环境可接受的水平。
本项目采取了一系列事故防范措施,制定了完备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本项
目环境风险的影响是可控的,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低。
温北油田温 7 区块产能建设项目(温 13 平台、温 15 平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1.5 项目可行性结论
本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等环境问题,在落实本环评提
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后,正常工况下,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可得
到合理处置,生态环境影响可接受,本项目在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风
险事故防范措施后,项目环境风险影响可接受。
综上所述,在确保不对所在区域城乡饮用水水源地造成污染影响与耕作层破
坏前提条件下,项目符合环境准入要求。本项目应严格按照《关于在国土空间规
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
护工作的通知》要求,严禁擅自侵占永久基本农田;在确保项目符合各项要求,
并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措施与要求后,该项目所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
可以得到缓解控制。
9.2 建议
(1)本项目施工和运营期严禁擅自进入或将污染物转移至温宿县城乡水源
保护区、农田范围以内。运营期应加强对地下水、土壤等的监测,对环境污染隐
患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制定事故状态下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
(特别是配备吸油设备、物资及设立截油沟等),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
能力,严防污染周边农田、水源保护区污染事故发生,不定期开展环境突发事件
应急演练。
(2)(2)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定期向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提交
监理报告,并将环境监理内容纳入环保验收内容。
(3)项目正式开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每年向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书面报
告工程实施或变动情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运营后,
3-5 年内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重点关注工程建设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影响,
根据后评价结果,及时补充、完善相关环保措施。
(4)建设单位应严格按国家和自治区关于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绿色矿山
建设规范要求对项目区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建设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要
求,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须避让永久基本农田、水源地,确保农田的土壤、植被
及水源地不因本项目实施而遭受破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