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2024 届高三一模分类汇编——古文阅读

一、【2024 海淀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8 分)
臣闻仲尼之称管仲曰:“夺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无怨言。”又读《蜀志》,其言诸葛孔明迁
李平、殛廖立,及孔明既死,而此二人皆哭泣有至死者。臣每读其书至此,未尝不嗟叹古人之不可及,而
窃悯今世之不能也。
夫为天下国家,惟刚者能守其法,而公者能以刚服天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天下者,天子之天下也。赏罚之柄、予夺之事,其出于天子,本无敢言者。惟其不公,故有一人
焉,受戮而去,虽其当罪,而亦勃然有不服之心。而上之人虽其甚公于此,而亦畏其不服,而不敢显然明
斥其罪。故夫天下之不公,足以败天下之至刚,而天下之不刚,亦足以破天下之至公。二者相与并行,然
后可以深服天下之众。
方今海内治安,外无诸侯之虞,而内无执政之患。然臣窃观之于政令刑赏之际,常若有所畏而不敢自
必者。此其故何也?夫朝廷之臣,无罪而留,有罪而黜,此为臣之常也。故其有罪,以为当黜,则官必
削;以为不当黜,则无故而置之外地,犹为不可也。今有罪而推之于外,反从而增其爵秩,是将以为赏
耶?为刑耶?是不可得而知也。盖曰:“姑以镇抚其耿耿之意。”彼其失为近臣而去也,虽赐之千金,而
犹有所慊然于其心。且天下之罪人,而皆欲满其所怀,则为天子安可以有所刑戮哉?然而事之所不平者,
又非特如此也。黜之者一人,则必有排而辨之者一人,以为黜者之有所不悦乎其辨之者也,而使与之皆
黜。夫此二人,其罪果谁在乎?以其言而黜人,亦以其言而黜之,是为黜者报仇耳。是以天下虽无强臣之
灾,而臣下窃揣天子之心,皆有所持而邀之,此其弊始于执之不刚,而成于守之不公。
《诗》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唯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
御。”夫人惟能不侮鳏寡也,而后能不畏强御。臣故曰:惟公者能以刚服天下,此其势然也。且夫古之为
君者有所大乐而今世不知也人君之乐非乐夫有天下而乐得与天下去恶而奖善以快吾志。今使天下有不义之
臣,诛之不获,又从而尊之。尊之不足以为悦,而又从而黜其所怨,以慰其盛怒。此二事者,夫岂为君之
乐哉?
(取材于苏辙《进策•臣事二》)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外无诸侯之虞 虞:忧虑
B.姑以镇抚其耿耿之意 耿耿:忠诚
C.而犹有所慊然于其心 慊然:不满
D.柔则茹之 茹:吞下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臣闻仲尼之称管仲曰 B.而上之人虽其甚公于此
然臣窃观之于政令刑赏之际 虽赐之千金
C.此其故何也 D.以其言而黜人
故其有罪 以慰其盛怒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言诸葛孔明迁李平、殛廖立
书上记载诸葛孔明贬黜李平、惩罚廖立
B.常若有所畏而不敢自必者
时常好像有所畏惧而不敢坚决执行
C.而皆欲满其所怀
都想要满足自己的心意
D.以为黜者之有所不悦乎其辨之者也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 of 11


认为被贬黜的人心有不悦而为自己分辩
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得 1 分,
涂黑超过三处不得分。(3 分)
10.文章最后一段说“惟公者能以刚服天下”。阅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这一观点向君主进言
的。(6 分)

二、【2024 西城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材料一
仲弓问古之刑教与今之刑教。孔子曰:“古之刑省,今之刑繁。其为教,古有礼,然后有刑,是以刑
省;今无礼以教,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
孔子适卫。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
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无罪者耻,何乎?”
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
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
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文子曰:“右手执辔,左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
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
材料二
《书》曰“哀敬折狱”。仲弓问曰:“何谓也?”孔子曰:“古之听讼者,察贫贱,哀孤独及鳏寡老
弱不肖而无告者,虽得其情,必哀矜之。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属。故宥过赦小罪,老弱不受刑,先王之
道也。《书》曰‘大辟疑赦’,又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书》曰“若保赤子”。子张问曰:“听讼可以若此乎?”孔子曰:“可哉。古之听讼者,恶其意,
不恶其人。求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乃刑之。君必与众共焉,爱民而重弃之也。今之听讼者,不恶其
意而恶其人,求所以杀,是反古之道也。”
材料三
孟氏之臣叛,武伯问孔子曰:“如之何?”答曰:“臣人而叛,天下所不容也,其将自反,子姑待
之。”三旬,果自归孟氏。武伯将执之,访于夫子。夫子曰:“无也。子之于臣,礼意不至,是以去子。
今其自反,罪以反除,又何执焉?子修礼以待之,则臣去子将安往?”武伯乃止。
(取材于《孔丛子•刑论》)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 听:审理
B.是听之察 察:明晰
C.断者不可属 属:连接
D.罪以反除 反:反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齐之以礼 B. 则辔也
求所以生之 则马失道矣
C.执辔于此而动于彼 D. 何谓也
子之于臣 又何执焉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罪者惧,无罪者耻
有罪的人感到害怕,无罪的人感到羞耻
B.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手执缰绳像握着丝带一样(自如),马跑起来像跳舞一样(轻快)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2 of 11


C.虽得其情,必哀矜之
即使查明了这些人犯罪属实,也一定会怜悯他们
D.爱民而重弃之也
爱护百姓,却又一次次地抛弃他们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子认为,刑罚尚不能制止不法行为,礼义教化则更无用。
B.孔子以驾车为喻,意在说明“礼”和“刑”应该相互配合。
C.孔子认为听讼者为人求生路,体现了“若保赤子”的理念。
D.孔子料到孟氏之臣会回归,并为武伯分析了其叛逃的原因。
10.请概括材料一、二中孔子关于刑罚的观点,并阐释这些观点在材料三的故事中是如何体现的。(6 分)

三、【2024 东城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为柳敬亭【1】募葬地疏
太史公《滑稽传》曰:“优孟【2】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吾观汉人孙叔敖碑文言:楚王置酒召客,
优孟前举洒为寿,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笑于其中。楚王欲立为相,归而谋之,其妻为言廉吏不可为,
孙叔敖之子贫贱负薪。为之歌词以感动楚王,复封其子。
嗟乎!孙叔敖相楚之烈,自若敖蚡冒【3】荜路蓝缕之后,于荆无两。一旦身死,其子贫贱负薪,楚之列
卿大夫无一人为楚王言者,而寝丘【4】之封,乃出于一人之口,则卿大夫之不足恃赖,而优孟之不当鄙夷
也,自古已然矣。
虽然,孙叔敖之身后,而优孟可以属其子;假令优孟而穷且无后也,楚国之人,岂复有一优孟为之摇
头而歌者乎?士大夫恬不知愧,顾用是訾謷【5】优孟,以为莫己若也,斯可以一喟已矣。
柳生敬亭,今之优孟也。长身疏髯,谈笑风生,奋袂以登王侯卿相之座,往往于刀山血路、骨撑肉薄
之时,一言导窾,片语解颐,为人排难解纷。今老且耄矣,犹然掉三寸舌,糊口四方;负薪之子溘死逆
旅,旅榇【6】萧然,不能返葬,伤哉贫也!
优孟之后,更无优孟;敬亭之后,宁有敬亭?此吾所以深为天下士大夫愧也。
三山居士,吴门之异人也,独引为己责,谋卜地以葬其子,并为敬亭营兆域焉。敬亭曰:“此非三山
只手所能办也。士大夫之贤者,吾侍焉游焉;闾巷之轻侠裘马之少年,轻死重义,骨腾肉飞者,吾兄事
焉,吾弟畜焉。生数椽而死一抔,终不令敬亭乌鹊无依而乌鸢得食也。某不愿开口向人,惟明公以一言先
之。”
余笑曰:“太史公记孟尝君客鸡鸣狗盗,信陵君从屠狗卖浆博徒游。生之所称引者,冶游则六博蹴鞠
之流,豪放则椎埋臂鹰之侣,其人多重然诺,好施与,岂能龌龊阘茸两手据一钱惟恐失者?要离、专诸,
春秋时吴门市儿也,岂可与裒衣博带、大冠如箕者比长而较短哉?子姑以吾言号于吴市,吴市之人,有能
投袂奋臂感慨而相命者,吾知其人可以愧天下士大夫者也。子当次第记之,他日吾将按籍而稽焉。”
(取材于钱谦益同名文章)
注释:【1】柳敬亭:明末泰州人,善说书,常周旋于士大夫间。【2】优孟:春税时楚国艺人。【3】若敖
蚡冒;楚国先代国君.【4】寢丘:地名。【5】訾謷:诋毀。【6】榇:棺。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孙叔敖相楚之烈 烈:功业
B.犹然掉三寸舌 犹:好像
C.独引为己责 独:偏偏
D.并为敬亭营兆域焉 营:谋划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3 of 11


A. 优孟揺头而歌 B.负薪者以封
他日吾将按籍而稽焉 子姑以吾言号于吴市
C. 楚之列卿大夫无一人为楚王言者 D.则卿大夫之不足恃赖
此吾所以深为天下士大夫愧也 士大夫之贤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楚王欲立为相
楚王要立优孟扮演的孙叔敖为楚相
B.乃出于一人之口
才从楚王一人的口中说出
C.往往于刀山血路、骨撑肉薄之时
往往在讲到战场拼杀、近身搏斗的时候
D.信陵君从屠狗卖浆博徒游
信陵君与狗屠、卖酒者以及赌徒交往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优孟凭借出色的模仿和动人的歌唱打动了楚王,楚王封赏了优孟的儿子。
B.作者认为士大夫不值得依赖,艺人不应当被鄙薄,可见他轻身份而重人品。
C.柳敬亭的表演不仅声形并茂,能使人开颜欢笑,且还具有解决纠纷的作用。
D.作者认为当年的艺人愿为士大夫进言,那么当今士大夫也理应为艺人解困。
10.根据文章第五、六两段,分条概括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6 分)

四、【2024 朝阳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8 分)
贤论
人君之贤其身,不若其使贤之为贤也;人臣之贤其身也,不若其荐贤之为贤也。聪明辩慧,技艺敏
给,此可谓贤矣,然是谓匹夫之局,非人君之操也。人君者,目不自视,明者效之;耳不自听,聪者效
之;口不自言,智者效之;心不自虑,圣者效之。故曰百官当而已矣,此人君之操也。明者视之则视必
远,聪者听之则听必微,智者言之则言必当,圣者虑之则虑必精。使独用其身,不能治也,虽欲治之不能
给也,故曰不若使贤之为贤也。忠信仁义,刚毅有立,此可谓贤矣,然是谓终身之善也,未足以传世也。
人臣者,以其宗庙为心焉,以其万民的心焉,以其后嗣为心焉。大 为之谋而使智者就之,远为之略而使仁
者守之,今世被其泽,后世蒙其福,世续其类,是天地之功也,是春夏秋冬之相与成岁也,故曰不若荐贤
之为肾也。
昔者舜有天下,大圣人也,惟其不欲其身贤而已矣.是以舜好问,好察迩言,所举而用者二十有二人,
被袗衣,鼓琴,而天下治。昔者周公相天下,大圣人也,惟其不欲其身贤而已矣,是以日昃不倦,劳于求
士,所执贽见者十有余人,所交友者百有余人,贤者相继其德而成之,至其末也,刑措四十余年。故君莫
盛于舜,臣莫盛于周公。不为舜之为者,非贤君也;不为周公之为者,非贤臣也。君之不君,非独愚也,
虽聪明辩慧,技艺敏给,而不知用贤者,犹不君也。臣之不臣,非独鄙也,虽忠信仁义,刚毅有立,而不
知荐贤者,犹不臣也。昔者桀纣矜天下以能,高人臣以声,则是岂不聪明辩慧,技艺敏给哉 ?惟其自贤而
已,不知用贤,至于亡也。昔者臧文仲相鲁国,鲁国以强,其言必当,则是岂不忠信仁义,刚毅有立哉?惟
其自贤而已,不知荐贤,至于削也。故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1 所谓骄者,非独
以贵骄人,以富骄人者也,以材骄人者有甚焉。所谓吝者,非独吝于爵人,吝于分人者也,吝于教人者有
甚焉。故以材骄人,慢也,人怨之;吝于教人,忌也,人疏之。是以古之君子漠为骄与吝也.求为人君者,
尽于此矣;求为人臣者,尽于此矣。君为君焉,臣为臣焉,虽亘万世,吾不知其可改也。
(取材于刘敞《公是集》)

6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4 of 11


A.技艺敏给 虽欲治之不能给也
B.故曰百官当而已矣 智者言之则言必当
C.今世被其泽 被袗衣
D.昔者周公相天下 贤者相继其德而成之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人君之贤其身 远为之略而使仁者守之
B.不若其使贤之为贤也 使独用其身
C.大为之谋而使智者就之 不为舜之为者
D.故虽有周公之才之美 虽亘万世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然是谓匹夫之局
然而这就是逞勇无谋之人的狭隘局限
B.是春夏秋冬之相与成岁也
这就是春夏秋冬相辅相成迎来丰年
C.刑措四十余年
刑法搁置不用四十多年
D.臣莫盛于周公
臣子中没有谁的职位高过周公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君要在“视听言虑”等方面提升自身修养.以便臣子效仿。
B.臣子凭“忠信仁义.刚毅有立”的贤能不足以建立传世功业。
C.拿着礼物来拜见属公的人有十多个,与他结为好友的人更多。
D.桀纣非常愚蠢却自以为有才华,看不起别人,最终导致亡国。
10.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是如何展开论述的。(6 分)

五、【2024 丰台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务本
① 人君之大患也,莫大于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于近物而暗于远数,故自古及今,未有如此而不乱
也,未有如此而不亡也。
② 夫详于小事而察于近物者,谓耳听乎丝竹歌谣之和,目视乎雕琢采色之章,口给乎辩慧切对之辞,
心通乎短言小说【1】之文,手习乎射御书数之巧,体骛乎俯仰折旋之容。凡此数者,观之足以尽人之心,学
之足以动人之志,且先王之末数也,非有小才小智,则亦不能为也。是故能为之者,莫不自悦乎其事,而
无取于人,以人皆不能故也。
③ 夫居南面之尊,秉生杀之权者,其势固足以胜人也,而加以胜人之能,怀是己之心,谁敢犯之者乎?
以匹夫行之,犹莫之敢规也,而况人君哉?故罪恶若山,而己不见也;谤声若雷,而己不闻也,岂不甚矣
乎!
④ 夫小事者味甘,而大道者醇淡,近物者易验,而远数者难效,非大明君子,则不能兼通者也,故皆
惑于所甘,而不能至乎所淡,眩乎所易,而不能及于所难。是以治君世寡,而乱君世多也。故人君之所务
者,其在大道、远数乎?大道、远数者,为仁足以覆帱【2】群生,惠足以抚养百姓,智足以统理万物,权足
以变应无端,义足以阜生财用,威足以禁遏奸非,武足以平定祸乱;详于听受,而审于官人;达于兴废之
原,通于安危之分。如此,则君道毕矣。
⑤ 夫人君非无治为也,失所先后故也。道有本末,事有轻重,圣人之异乎人者无他焉,盖如此而已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5 of 11


矣。鲁昭公仪之习以亟,其朝晋也,礼无违者,然而不恤国政。政在大夫,贤不能用,公室四分,不图其
终,卒有出奔之祸。故《春秋外传》曰:“国君者,服宠【3】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
明。”何技艺之尚哉?
⑥ 今使人君聪如师旷,射如夷羿,走追驷马,力折门键,可谓善于有司之职矣,何益于治乎?必以废
仁义、妨道德,何则?小器弗能兼容。治乱既不系于此,而中才之人所好也。昔潞丰舒、晋智伯瑶之亡,
皆怙其三才、恃其五贤而以不仁之故也。故人君多技艺、好小智、而不通于大道者,适足以距谏者之说,
而钳忠直之口也,只足以追亡国之迹,而背安家之轨也。不其然耶?
(取材于徐幹《中论》)
注释:【1】短言小说:琐屑而偏颇的言论。【2】覆帱:施加恩惠。【3】服宠:重用贤人。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察于近物而暗于远数 暗:不明
B.怀是己之心 是:认为对
C.是以治君世寡 治:治理
D.皆怙其三才 怙:依仗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手习乎射御书数之巧 圣人之异乎人者无他焉
B.则亦不能为也 必以废仁义、妨道德,何则
C.故皆惑于所甘 失所先后故也
D.不图其终 不其然耶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莫不自悦乎其事
无不对所做之事而沾沾自喜
B.权足以变应无端
权变足够用来应付无穷变化
C.可谓善于有司之职矣
可以说胜任专职官吏的工作了
D.而背安家之轨也
背负着使百姓安居的责任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详知事物本末轻重,把握做事先后次序,对普通人也有意义。
B.举鲁昭公出奔之例,是为说明君主执礼对于治国并无实际作用。
C.作者认为,利民任贤,使国家长治久安,是君主的治国之道。
D.作者认为,一般的君主执着于小技艺,舍本逐末,有害于治国。
10.按要求作答。(6 分)
(1)本文题目“务本”中的“本”指的是什么?(2 分)
(2)一般的君主为什么难以做到“务本”?请结合第②-④段概括。(4 分)
六、【2024 石景山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8 分)
答李推官书
宋·张耒
李君足下:南来多事,久废读书。昨送简人还,忽辱惠及所作《病暑赋》及杂诗等,诵咏爱叹,既有
以起其竭涸之思,而又喜世之学者,比来稍稍追求古人之文章,述作体制,往往已有所到也。
足下之文,可谓奇矣,捐去文字常体,力为瑰奇险怪。足下之所嗜者如此,固无不善者;抑耒之所
闻,所谓能文者,岂谓其能奇哉!能文者,固不能以奇为主也。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6 of 11


夫文,何为而设也?世之能言者多矣,而文者独传。因其能文也而言益工;因其言工而理益明,是以
圣人贵之。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是故理胜者,文
不期工而工;理诎者,巧为粉泽而隙间百出。此犹两人持牒而讼,直者操笔不待,累累读之如破竹,横斜
反覆,自中节目;曲者虽使假词于子贡,问字于扬雄,如列五味而不能调和,食之于口,无一可惬。况可
使人玩味之乎?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是也。
夫决水于江、河、淮、海也,水顺道而行,滔滔汩汩,日夜不止,放于江湖而纳之海。其舒为沦涟,
鼓为涛波,激之为风飙,怒之为雷霆,是水之奇变也。而水初岂如此哉!是顺道而决之,因其所适而变生
焉。沟渎东决而西竭,下满而上虚,日夜激之,欲见其奇,彼其所至者,蛙蛭之玩耳。江、河、淮、海之
水,理达之文也,不求奇而奇至矣。激沟渎而求水之奇,此无见于理,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之文也。
自唐以来至今,文人好奇者不一,甚者或为缺句断章,使脉理不属;又取古书训诂希于见闻者,挦扯
而牵合之;或得其字,不得其句,或得其句,不得其章。反复咀嚼,卒亦无有,此最文之陋也。足下之文
虽不若此,然其意靡靡似主于奇矣,故预为足下陈之,愿无以仆之言质俚而不省也。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捐去文字常体 捐:舍弃,抛弃
B.是以圣人贵之 贵:贵重,重要
C.使脉理不属 属:连续,连贯
D.古书训诂希于见闻者 希:稀少,罕见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力为瑰奇险怪 抑耒之所闻
A B
故预为足下陈之 激之为风飙
如列五味而不能调和 而欲以言语句读为奇之文也
C D
如知文而不务理 愿无以仆之言质俚而不省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巧为粉泽而隙间百出
即使是巧妙的粉饰也会漏洞百出
B.横斜反覆,自中节目
不管横说顺说,正说反说,都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C.因其所适而变生焉
这是因为它适应了外在环境而发生变化
D.挦扯而牵合之
率意割裂摘取(他人著作),牵强地用于自己的文章中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耒写作本文是为了回应李推官的邀约,对他所做的诗文予以肯定和宣扬。
B.沟渎所激之水连青蛙蚂蟥都轻视,说明一味求奇但内容空洞的文章徒有其表。
C.文章写作不能“以奇为主”,这与唐代古文运动“文以贯道”的观念内在相通。
D.作者对李推官的文风有肯定之语,但更多的是对他提出善意的提醒和规劝。
10.作者认为“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强调文章写作重在阐明道理。请具体说明第三段对此是如何逐层展开论
述的。(6 分)

七、【2024 门头沟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18 分)
夫君臣相遇,自古为难。以石投水,千载一合,以水投石,无时不有。其能开至公之道,申天下之
用,内尽心膂,外竭股肱,和若盐梅,固同金石者,非惟高位厚秩,在于礼之而已。是以伊尹有莘之媵
臣;韩信项氏之亡命。殷汤致礼,定王业于南巢;汉祖登坛,成帝功于垓下。若夏桀不弃于伊尹,项羽垂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7 of 11


恩于韩信,宁肯败已成之国,为灭亡之虏乎?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
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仇。”虽臣之事君无二志,至于去就之节,当缘恩之厚薄,然
则为人主者,安可以无礼于下哉?
在朝群臣,当主枢机之寄者,或地邻秦、晋,或业与经纶,并立事立功,皆一时之选,处之衡轴,为
任重矣。任之虽重,信之未笃,则人或自疑。人或自疑,则心怀苟且。心怀苟且,则节义不立。节义不
立,则名教不兴。名教不兴,而可与固太平之基、保七百之祚,未之有也。又闻国家重惜功臣,不念旧
恶,方之前圣,一无所间。然但宽于大事,急于小罪,临时责怒,未免爱憎之心,不可以为政。君严其
禁,臣或犯之,况上启其源,下必有甚,川壅而溃,其伤必多,欲使凡百黎元,何所措其手足?安可不深
思之乎?安可不熟虑之乎?
夫委大臣以大体,责小臣以小事,为国之常也,为治之道也。今委之以职,则重大臣而轻小臣;至于
有事,则信小臣而疑大臣。信其所轻,疑其所重,将求至治,岂可得乎?又政贵有恒,不求屡易。今或责
小臣以大体,或责大臣以小事;小臣乘非所据,大臣失其所守;大臣或以小过获罪,小臣或以大体受罚。
职非其位,罚非其辜,欲其无私,求其尽力,不亦难乎?小臣不可委以大事,大臣不可责以小罪。
夫上之不信于下,必以为下无可信矣。若必下无可信,则上亦有可疑矣。上下相疑,则不可以言至治
矣。夫以四海之广,士庶之众,岂无一二可信之人哉?盖信之则无不可,疑之则无可信者,岂独臣之过
乎?夫以一介庸夫结为交友,以身相许,死且不渝,况君臣契合,寄同鱼水。若君为尧、舜,臣为稷、
契,岂有遇小事则变志,见小利则易心哉!此虽下之立忠未有明著,亦由上怀不信,待之过薄之所致也。
上诚能博求时俊,上下同心,则三皇可追而四,五帝可俯而六矣。夏、殷、周、汉,夫何足数!
(取材于《贞观政要》)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夫君臣相遇 遇:投合契合
B.当缘恩之厚薄 缘:依据凭借,以……而定
C.一无所间 间:差别不同
D.急于小罪 急:急速迅猛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①未之有也 ② 夫上之不信于下
B.①臣或犯之 ② 今或责小臣以大体
C.①信其所轻 ② 待之过薄之所致
D.①小臣不可委以大事 ② 夫以四海之广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内尽心膂,外竭股肱
国君在内尽心尽力,大臣在外竭力辅佐
B.川壅而溃,其伤必多
就像河水冲垮堤坝,泛滥成灾,伤害的人一定很多
C.职非其位,罚非其辜
职责和职位不相符合,所惩罚的事情,不属于他们各自的职责
D.五帝可俯而六矣
就可以俯瞰五帝了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商汤和汉高祖得伊尹和韩信辅佐,成就帝王霸业。
B.如果臣子得过且过,就会树立不起忠君报国的节义,以致纲常不振,国家不稳。
C.让大臣负责国家大事,让小臣负责具体的小事,这是治国的普遍道理。
D.臣子碰到小事就改志,因小利而变心,作者认为这只是臣子的过错,与君王无关。
10.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为太宗提出具体的“十思”来“积德义”,本文同为魏征的谏言,试结合
全文概括魏征建议君王应如何做以达到“君臣相遇”。(6 分)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8 of 11


八、【2024 平谷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8 分。
皇甫百泉①《三州集》序
王世贞
在昔唐宋时,朝士大夫称得罪去者,往往屈为荒远郡佐员外署置。其禄虽有之,仅自给妻子耳。为之
上者,不以责其吏②能;为之下者,亦不谓其能吏我:以故鲜钱谷法比③、簿书期会之烦。其余日,则足以
竭其工于诗。虽其诗之工,然不过以之发其羁孤无聊、磊落不平之思而已。其山川之奇丽,则辱之而为险
恶;风日之骀荡,则辱之而为僭凄;以至物候之稍偏,民俗之稍异,则辱之而为瘴,为疠,为魑魅魍魉,
若不可一朝居者。如沈宋元白刘柳诸君子之言,固具在其探幽造微,穷变尽态,固不可以余说而废其工,
然要之有出于叹老嗟穷、忧谗畏讥之外者乎?有能如风人④之所谓可以兴、可以群且怨者乎?
明世则不然。士大夫坐谪者,仅少镌⑤其秩级,而不限以地之远近。为之上者,少优以礼而不废其事;
为之下者,以叙迁之吏待之而忘其端。其外既有所縻于职,而内又无所大概于念,宜其人之工事而拙言
也。夫明之诗,诚不足以拟唐之工;然于臣子之节,亦即修矣。而余乃复交致其不满者,何也?之唐而使
风人之义渝也,之明是使天下无风人也。
吾郡以诗名天下,至嘉靖间最;嘉靖中诸名能诗者,独皇甫氏最;皇甫氏昆季四人,独子循先生最。
先生绮岁⑥通朝籍,三事公卿,皆折行而与之礼。先生既负才,有重名,然秉执劲节,多所抵牾。以故从虞
部郎始谪佐黄州,稍迁南司勋部郎,辄又谪佐开州,量移婺州,最后迁滇宪⑦以罢。
黄,故楚饶郡,又邻天子汤沐之邑;开,属魏,为三辅地;婺,属越,越又天下首藩。当事者虽不能
尽知先生,其所以处先生,雅亦已胜唐;而先生亦不以谪故,遂厌薄其吏道。其为吏,亦竟不肯缘饰时好
而诎其诗,其诗之工不待言。然要之志有所微动,则必引分以通其狭;气有所微阻,则必广譬以宏其尚。
其山川风日,物候民俗,偶得其境以接吾意,而不为意于其境。盖先生之诗之工,取工于穷者也,非用其
工于穷者也。吾不知其后先于风人,第于所谓兴与群与怨者,盖三复而略得之矣。
(节选自《弇州四部稿》)
注释:①皇甫百泉:皇甫访,号百泉,与作者同乡。②吏:同“使”,被使用。③钱谷法比:钱谷,
财政方面的事物;法比,法律条例。④风人:诗人。⑤镌:裁减,削职。⑥绮岁:年少时。⑦宪:官名。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朝士大夫称得罪去者 去:被流放
B.以故鲜钱谷法比 鲜:少有
C.固具在其探幽造微 造:建造
D.之唐而使风人之义渝也 渝:改变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其禄虽有之 其山川之奇丽
B.则足以竭其工于诗 明世则不然
C.而不限以地之远近 而余乃复交致其不满者
D.吾郡以诗名天下 最后迁滇宪以罢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风日之骀荡
(此地)风和日丽,使人舒畅
B.固不可以余说而废其工
本不可凭借我的一些言辞就废弃他们诗歌的工巧(成就)
C.宜其人之工事而拙言也
(故而)他们擅长处理事务而言辞拙讷,是很适宜的
D.亦竟不肯缘饰时好而诎其诗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9 of 11


也最终不肯为了文饰世俗的爱好而让自己的诗歌屈心抑志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唐宋时期,被贬士大夫所作的诗歌,内容与主题多以叹老嗟穷、忧谗畏讥为主。
B.嘉靖年间能作诗之辈,以皇甫一家为最;皇甫一家兄弟四人,又以皇甫访为最。
C.皇甫访坚守节操,很有盛名,但因恃才自负而常与人发生冲突,故多次遭贬谪。
D.皇甫访被贬谪之地富庶繁盛,主政官员没有难为他,他也未忘自己的为官责任。
10.皇甫访的诗歌具有哪些特点?结合结尾段内容概括说明。(6 分)
九、【2024 房山区高三一模】
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之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微之事。是以伊尹负鼎,居于
有莘之野,修道德于草庐之下,躬执农夫之作,意怀帝王之道,身在衡门之里,志图八极之表,故释负鼎
之志,为天子之佐,克夏立商,诛逆征暴,除天下之患,辟残贼之类,然后海内治,百姓宁。伊尹其人,
修之于内,著之于外;行之于小,显之于大。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礼以行之,逊以出之。盖力学而诵
诗、书,凡人所能为也;若欲移江、河,动太山,故人力所不能也。
如调心在己,背恶向善,不贪于财,不苟于利,分财取寡,服事取劳,此天下易知之道,易行之事
也,岂有难哉?若造父【1】之御马,羿之用弩,则所谓难也。
设道者易见晓,所以通凡人之心,而达不能之行。道者,人之所行也。夫大道履之而行,则无不能,
故谓之道。故孔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言颜渊道施于世而莫之用。由人
不能怀仁行义,分别纤微,忖度天地,乃苦身劳形,入深山,求神仙,弃二亲,捐骨肉,绝五谷,废诗、
书,背天地之宝,求不死之道,非所以通世防非者也。
若汤、武之君,伊、吕之臣,顺阴阳而运动,上瞻天文,下察人心,以寡服众,以弱制强,革车三
百,甲卒三千,征敌破众,讨逆乱之君,绝烦浊之原,齐天地,致鬼神,
河出图,洛出书【2】,因是之道,寄之天地之间,岂非古之所谓得道者哉?
夫播布革,乱毛发,登高山,食木实,视之无优游之容,听之无仁义之辞,忽忽若狂痴,推之不往,
引之不来,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寂寞而无邻,寥廓而独寐,可谓避
世,而非怀道者也。故杀身以避难则非计也,怀道而避世则不忠也。
是以君子居乱世,则合道德,采微善,绝纤恶,修父子之礼,以及君臣之序,乃天地之信道,圣人之
所不失也。
(取材于陆贾《新语·慎微第六》)
注释:【1】造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善御者。【2】洛出书:相传大禹治水成功时,有灵龟自洛水出,背上有排列的图
形,这就是洛书。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辟.残贼之类 辟:铲除
B.捐.骨肉 捐:抛弃
C.绝烦浊之原 原:原因
D.绝纤恶 绝:杜绝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为天子之佐 B.羿之用弩
凡人所能为也 所以通凡人之心
C.设道者易见晓 D.言颜渊道施于世而莫之用
道者,人之所行也 君倾而不扶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诛逆征暴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0 of 11


谴责叛逆的人,征伐暴躁的人
B.乃苦身劳形
于是使身体劳苦,形体劳累
C.非所以通世防非者也
这不是用来通达世事、防止谬误的做法
D.怀道而避世则不忠也
怀有大道却隐遁于世事之外就不能算是忠诚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伊尹的事例证明了欲成大事要先修养美德,欲留盛名要先从小事做起。
B.作者认为贪图财物、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等是普通人感觉容易做的事。
C.作者认为像汤这样的明君和伊尹这样的贤臣因顺道而行,可谓得道者。
D.本文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让我们明白了要慎微谨行之理。
10.根据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中提到的“怀道”之人和“避世”之人各有怎样的不同表现。(6
分)

CONFIDENTIAL 师道之盟 Page 11 of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