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5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1 液力变速器的结构原理
5.1.1 基本参数
额定输入功率 170/190kw(230/258PS)

额定输入转速 2600r/min

涡轮轴最大扭矩 1350/1450

5.1.2 产品简介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由一个液力变矩器和一个具有整体箱体式多档动力

换档变速箱组成,能实现前后桥驱动。

如变矩器与速变箱联为一体时,变矩器与发动机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即

采用膜片与 SAE1、2、3 号飞轮壳连接;也可以选用分离连接,即按照 DIN 标准或

商定的规格,采用机械类型的法兰和万向节连接变矩器与发动机。(见图 1、图 3、

图 4)

1 变矩器

ZFW305 型起动变矩比(Ko)范围为 2.0~3.0

ZFW320 型(可带闭锁离合器)起动变矩比(Ko)范围为 2.0~3.0。

ZFW350 型(可带闭锁离合器)起动变矩比(Ko)范围为 1.5~3.0。

部分型号的变矩器可根据使用要求,在导轮上配置一个自由轮(单向离合器)。

2 变速箱

3 档结构:3 前/3 倒

4 档结构:4 前/3 倒

6 档结构:6 前/3 倒

输入与输出中心距:555mm/500mm/400mm

148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3 取力器

最多能带两个直接从发动机取力的取力器(传动比 i=1)用来驱动工作装置

的油泵,根据需要,取力器可选配动力脱开机构。

取力器与油泵的连接形式为 SAE B 和 C,也可根据用户要求配置。

4 辅件

根据使用要求可选配:车速里程计、应急转向泵、脱桥机构、桥间差速器、

闭锁离合器以及微速爬行机构、双舱操纵控制等。

5 变速箱传动比

名 称 3 档结构 4 档结构 6 档结构(*)

1档 5,099 5,099 5,986 5,986 5,986

2档 2,594 2,594 2,594 3,42 3,904



3档 1,178 1,178 1,178 2,594 2,594

4档 - 0,672 0,672 1,48 1,692



5档 - - - 1,178 1,178

6档 - - - 0,672 0,768

1档 5,099 5,099 5,986 5,986 5,986



2档 2,594 2,594 2,594 2,594 2,594
退
3档 1,178 1,178 1,178 1,178 1,178

附注:(*)只适用于电液控制。

6 档结构是在 4 档结构变速器传动比基础上增加档位。

6 控制装置

有机液控制阀和带选择器的电液控制阀二种形式。

149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50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连接外壳

2=变矩器

3=转速表接头

4=铭牌

5=变速器安装螺孔

6=输出端

7=取力器

8=精滤器

9=透气帽

10=电液操纵阀

图3 电液控制的变速器

151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输入法兰

2=变矩器

3=变速器安装螺孔

4=输出法兰

5=放油孔

6=铭牌

7=转速表接头

8=应急转向泵

9=机液操纵阀

10=精滤器

11=油标尺

图4 机液控制的变速器

152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1.3变速器结构原理

1动力换档变速箱

多档动力换档变速箱,为平行轴(定轴)传动结构,由液压控制的多片式摩

擦离合器,能在带负荷状态(不切断动力)接合和脱开,即动力换档。所有传动

齿轮均由滚动轴承支承,齿轮与齿轮之间为常啮合传动。

各齿轮、轴承及离合器均由经冷却后的油进行润滑。

3档结构的变速箱有5个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4档至6档结构的,有6个多片湿

式摩擦离合器。

换档时,相应档位的离合器摩擦片被受轴向作用的油压所推动的活塞压紧。

离合器摩擦片的松开是靠复位弹簧的作用将活塞返回。

有关变速箱的结构和各档位相应离合器的接合传动原理,参见图2、图5、图6、

图7。

2取力器

最多可有两个从发动机直接取力的取力口用于驱动外接油泵,根据需要,其

结构可带有动力切断机构。

在变速箱的输出一侧,取力口的接口为SAE B 和SAE C。

3控制系统

a 机液控制变速器(参见 图11)

6档变速器只能采用电液控制。

用于变矩器和操纵阀供油的ZF齿轮泵,装于变速箱内部,经取力轴由发动机

直接驱动,其流量Q=35L/1000r/min,油泵经油路内的吸油滤(粗滤)吸油,且将

压力油直接泵入箱体顶部的或是经油管连接与变速箱分离、安装于车辆其它部位

的旋装滤油器(精滤)。

153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滤油精度为0.025mm,过滤面积为5100cm

通过滤清器出来的油经控制压力阀(主调压阀)限制其工作压力后,再通过

压力控制阀进入操纵阀。

压力控制阀的作用是在换档瞬间调节离合器油缸的升压特性,即换档时,油

压会瞬时降低,换档结束后(离合器接合完毕)油压再恢复到1.3~1.7MPa(控制

压力阀限制的压力)。

这样能减少换档冲击,提高换档品质。

经操纵阀的压力油直接进入离合器。

换档阀由钢球、弹簧和凹槽定位。

控制压力阀在限制最高工作油压的同时,将溢出的油送入变矩器和润滑油路。

在变矩器的入口油路配有一个安全阀(开启压力为0.85~1.0MPa),防止变

矩器内部压力过高损坏元件。

众所周知,按照液力的传动的工作原理,在变矩器内部,油是传递能量的介

质。为防止油的气蚀现象,变矩器腔内应始终充满油,该状态是靠装在变矩器出

口油路的变矩器压力控制阀(背压阀)来保证的(开启压力为0.25MPa)。

从变矩器溢出的油直接进入油冷却器(由—水或油—气热交换器)。

当采用水冷却发动机时,冷却器应装于导入发动机的冷却水管路中,当采用

风冷发动机时,可用油气冷却器,冷却器应装于冷却风扇的鼓风端。

冷却器部件及连接油管部件不属于本厂提供的范围。

油冷却器须配置一旁通阀,当低温或冷却器堵塞时对冷却器起保护作用。

从冷却器出来的油直接进入变速箱润滑油路,为各润滑点提供足够的润滑冷

却油量。

根据使用要求,变速箱可装一个压力切断阀。

通过一个第二制动踏板操纵气压或油压可方便地控制压力切断阀动作。液控

压力为≥4MPa。气控压力为≥0.25MPa。

154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压力切断阀的作用是切断离合器油路油压,换档(向)阀不动作时可脱开离

合器。这样,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可全部供给外部油泵。当操纵压力切断阀时,就

不必将换档阀置于空档位置了。

保险机构

根据需要,机一液操纵的变速箱可配置一套“反向连锁”和“空档保险”机

构,来防止误操纵。

反向连锁的作用是防止变速箱在3、4档工况直接反向操纵。

当换档阀处在空档位置后,空档保险装置可使所有离合器油缸卸荷,这样,

就不会因误操纵引起超速,车辆只相当于在空档滑行状态。

b 电液控制变速器(参见图8至10)

电液控制的油路与以上所述的(机液)相类似。

用4个电磁阀取代了2个换档(向)阀,4个电磁阀能控制所有档位数的变速箱,

即3、4和6档变速箱,各档的组合关系列于图5、6。根据不同的档位数,选择不同

的电磁阀组合方式。我们把组合方式称为编码。

电液操纵的优点是操纵正确方便,最主要的还是采用了电缆连接使安装更为

方便。

电液控制原理

将档位选择器与接线盒或其它接线端(通常是车辆仪表板)和变速器上的控

制阀连接。选择器有多种型式——SG-3、SG-4、SG-6S及DW-2等。结构为手柄操纵

型式,手柄式只能在1档作反向操纵,特殊的也能在1、2档范围内作反向操纵,反

向时,残余的啮合速度只在变速器反向操纵的瞬间存在。

反向操纵时应降低发动机的转速。

SG-4选择器适用于3、4档变速箱操纵。

SG-6S选择器可用于3至6档的变速箱操纵,且带有不同的附加功能,如换档延

时连锁,降档连锁,压力切断及变矩器的闭锁控制等。

155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详细内容见5.8SG系列档位选择器章节。

根据需求,也能实现双舱操纵(如RT汽车吊),可提供相应的电路连接图。

特殊情况可由我厂提供有关的电缆和电气元件。如整机生产厂能自行配置有关的

电缆、电气元件时,应与原要求相一致。

变矩器的闭锁离合器(WK)可实现自动闭锁控制。

闭锁离合器的闭、解锁由一个压力控制阀和一个电磁阀来操纵,其中电磁阀

通过转速传感器控制。

传感器通过一个与涡轮轴上齿轮对啮的齿轮(Z=46,i=1.21)测得涡轮轴的

转速。

压力切断阀

电液控制的变速箱不带有压力切断阀,如与装载机配套,可通过一压力开关

来控制压力切断,压力开关可装于制动踏板下面(与制动器连动,当压力达到

0.25~0.3MPa时起作用)。根据选择器的电路,压力切断只在1、2档工况起作用。

微动阀(爬行速度阀)

如与叉车配套,变速箱可带一个微动阀,该阀的作用是能在不改变发动机转

速的情况下得到任意的车速,因此车辆可在1档工况以极慢的速度行驶(爬行)。

该阀可由第二制动踏板通过一制动油缸来对其控制。

4输出端与辅件

变速箱采用整体箱体的输出结构,根据工作要求,输出轴两端的其中之一,

可配置一个脱桥机构,控制方式可以是机控,也可以是气控,脱开和接合只能在

停车状态进行,另外在输出轴也可安装一个带差速锁的桥间差速器,差速器的脱

开和锁止方式类似于脱桥机构。

停车制动器

可在变速箱的输出端装一鼓式制动器,用作停车制动。

156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转速表

转速表的连接应按DIN75532标准的E2要求。
n输出轴
传动比: =2.67
n转速表轴
转向应急泵

可配一个转向应急泵

(排量:分别有163cm/r,或32cm/r)

副泵(取代应急泵)

副泵由输出轴驱动,但供油流向不受转向的影响,液流方向稳定。

当车辆被拖行时,该泵能自动向变速箱提供足够的润滑油量。

157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变矩器部件:

泵轮罩

泵 轮

涡 轮

导 轮

2=滤清器(压力滤)

3=油泵

4=取力器(发动机取力)

5=换向和换档离合器

6=润滑油接口

7=离合器压力油接口

8=活塞座

9=活塞

10=摩擦片

11=离合器壳体

12=传动支承轴

13=转速表轴

14=输出轴

15=箱体

图2 变速器结构

158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测试必须当变速箱温度达80~95℃,发动机在全油门特性下进行!

油压测试点:

51=变矩器入口油压、52/63=变矩器出口油压、65=操纵油压、53=KV离合器压力、

55=KR离合器压力、56=K1离合器压力、57=K2离合器压力、58=K3离合器压力、

60=K4离合器压力。

测温点: 操纵阀(24V)

63=变矩器出口

电测点:

1G=感应传感器

流量测试点:
13=滤清器入口、
14=滤清器出口
(最小流量为50L/min)、15=冷却器入口、16=冷
却器出口(最小流量为40L/min)、各测点连接螺
纹51、65、53、56、57、58、60……M10×1、63……M14×1.5、
13、14……M26×1.5、15、16………M30×1.5。
图5 电液控制测试图

159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测试必须当变速箱温度达80~95℃,发动在全油门特性下进行!

油压测试点:

51=变矩器入口油压、52/63=变矩器出口油压、65=操纵油压、53=KV离合器压力

55=KR离合器压力、56=K1离合器压力、57=K2离合器压力、58=K3离合器压力

60=K4离合器压力。

测温点: 操纵阀(24V)

63=变矩器出口

流量测试点:
13=滤清器入口
14=滤清器出口
(最小流量为50L/min)
15=冷却器出口(最小
流量为40L/min)、16=冷却器入口、各测点连接螺
纹51、65、53、56、57、58、60……M10×1、
63……M14×1.5、13、14……M26×1.5、15、16……M30×1.5。

图6 带双压阀的电液控制测试图
160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必须当变速箱温度达80~95℃,将发动机处全油门状态才可进行测试!

油压测试点:

51=变矩器入口压力、52/63=变矩器出口压力、65=操纵压力、53=KV、55=KR

56=K1、57=K2、58=K3、60=K4、63a=换向离合器油路压力、65b=换档离合器油路

压力。

流量测试点:

13=滤清器入口、14=滤清器出口(最小流量为50L/min)

15=至冷却器入口、16=冷却器出口(最小流量为40L/min)

测点螺孔尺寸:

53、55、56、57、58、60、65 ……M10×1

图7 机液控制测试图

161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62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63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64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65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66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2 安装连接
1.最好采用3点式或4点式弹性支承安装,防止车辆底盘上的应力直传至变速

箱箱体。

2.如果采用与发动机直接连接的形式,应按照安装图中有关规定,保证发动

机曲轴与变矩器定位凸台端面处的轴向间隙。

注意:通常变矩器对曲轴会产生3000N的轴向推力,在低温启动时可达4000N。

3.当变速器与发动机分离连接时,应采用扭振阻尼联轴节(弹性联轴节)。

4.输入轴最大允许偏角为7°。

输出轴最大允许偏角为10°。

偏角为连接轴与变速器(输入、输出)轴的相对值。

5.连接轴应有轴向伸缩量,润滑和防护套。

连接轴采用铰接式时,在铰接处应加上涂层和排气孔。

6.万向节十字头的装配应按照生产厂的规定。

7.接上启动开关(电气开关)。

8.只有当达到最大制动压力(气压或液压)的30%时,变速箱的压力切断才能

起作用。

9.布置电缆时在转角处要有适当的圆旬,防止擦伤。

10.脱桥机构,差速锁和取力器的动力脱开机构决不能在带负载状态接合或脱

开。必须在停车状态,用机控或液控操纵。

11.采用外接滤清器时,仍应选用我厂滤清器。

滤清器应符合下列推荐的参数:

过滤流量约100L/min。

12.当车辆要在纵向(坡道)超过30°和横向(侧倾)超过15°的路面行驶作

业时,请预先同我方商讨。

167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3.以环境温度30℃为基础,计算所需冷却容量。冷却容量与变矩器容量(通

常为发动机额定功率的80~100%,见变矩器特性和匹配、牵引计算)之比应不低

于下列值。

履带车辆、推土机、轮式装载机、铲运机、RT汽车吊和翻斗车=35~40%。

叉车、公路车、卡车及各档均可闭锁的车辆=30~35%。

14.当在高温地区使用时,应取适当的环境温度来确定冷却器参数。

15.变速器的冷却器应布置在冷却系统的冷水端。

16.当变速器修理或更换后,应清除滤清器、油管和冷却器的油污和沉积物。

17.冷却器、滤清器油管和螺纹接头的最小通径为20mm,当油管长度超过1m

时,其通径应相应增大20%。

18.整机的安装布置应考虑滤清器、油标尺和加油口的操纵方便。

19.应从测量点65和63分别将操纵油压和油温引入加强室监视。

20.不用拆变速器,就可拆卸操纵阀。

21.当车辆要烧电焊时,须将各电气元件与车辆电气系统断开。

22.变速器、控制器(“E”—电子组合件和档位选择器)和电池应分别接地。

23.倒档显示和报警只能通过继电器连接。

注意:正确的安装是整机生产厂责任!

5.3操 作
操纵及保养

在变速器工作前,按规定油品加入适当油量,首次加油时,就考滤冷却器、

滤清器、油管和变矩器的充油容积,加油量要比今后常规的加油量大。

由于停车状态下,变矩器、车辆冷却器和油管内的油均会回到变速器的油底

壳内,因此必须使发动机处在怠速工况,且变速器内达到规定温度时,来控制其

168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油面高度。

检查油面时,必须符合动力部门制订的事故防止条例的规定。如:车辆须用

制动块锲住车辆的车轮,防止滚动,对铰接式车辆须防止自行移动,保证安全。

换档(向)阀或选择器手柄必须置于空档位置。

油温在80℃,油面应达油标尺的上标记刻度,在40℃时应降至下标记刻度。

放油时,经放油孔只能放出变速箱和变矩器上部份的油。

在清理主油路的滤清时,注意不要让油污和杂质进入油路。此外,在制动器

上加装一个盖板,防止油进入制动器。安装滤清器,应避免其外部受力。

5.3.1 操纵和换档
将换向阀或选择器手柄置于空档时启动发动机。为了安全,在发动机启动前,

最好使用停车制动器制动。

当启动了发动机,选择了行驶方向和档位后,车辆就以所给定的油门速度行

驶。在行驶中,变速器只起一个离合器的作用。水平路面可以较高的档位行驶,

然而此时的加速度将会降低。

如果车辆停止行驶,而发动机仍带着变速箱在运转,则发动机就不可能停车。

然而,此时在平整的水平路面上车辆可能会开始蠕动爬行的。因此处在怠速状态

的发动机通过变矩器可产生小量的牵引扭矩。因引,当车辆停驶时始终要使用停

车制动器。在停驶较长时间时,换档(向)阀或档位选择器应挂在空档位置,且

关掉档位选择器电源。在车辆行驶前,松开停车制动器!

经验要求我们必须记住以上的操作规程,原因是液力变速器的变矩器的变矩

器有较大的变矩比,很容易使输出扭矩超过停车制动器的额定制动扭矩。导致变

矩器油温升高和制动器过热,且不易及时发现。

要指出的是,在降档操纵和特殊超速工况时,变矩器对发动机的超速起制动

作用。但在下列情况,如变矩器带有反拖单向轮和闭锁离合器时,发动机会出现

169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危险转速。因此吸有当车速达到该档相邻的低一档的极限速度时,才能降档操纵,

如需要时,应采用脚制动器使车速降低。

当换向阀或选择器手柄处在空档位置时,应注意防止齿轮零件的超速(车辆

空档滑行)。

当要在车速较高时反向操纵,应降低发动机的转速。

反向操纵的最高车速不得超过10km/h。

在3档、4档工况和发动机处于极限转速时,不应操纵压力切断阀。

变速箱的润滑量取决于发动机转速,因此不得使发动机转速低于1200r/min。

行驶速度应通过相应的档位来实现。

5.3.2 停车和停放
由于变矩器不能使发动机与桥之间产生刚性连接(发动机不起制动作用)如

车辆停在坡道路面时,为防止车辆自行滑动,司机离开前,除接合停制动器外,

最好再用制动块锲住车轮,这样更安全。

5.3.3 拖行
对不带有副泵的变速器的车辆要被拖行时,拖行速度不得超过10km/h,距离

不应超过10km。

对带有副泵的变速器,最高拖行速度可达30km/h,距离可达50km,必须无条

件的遵循以上说明,因副泵所供的润滑油量是有限的,超过上述规定,会使变速

箱损坏。

当运行距离要更长时,应将其装载运输。

5.3.4 检查
油温:

须用温度传感器观察、监视变速器油温,变矩器的出口温度最大不得超过120

℃,无故障和正常工作状态,不会出现更高的温度。如温度超过120℃,需停车检

170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查外部是否漏油,并且将发动机控制在1200~0500r/min,变速器置于空档,这时

温度应很快(约2~3min)降至正常值,否则表明系统有问题,应排除故障后方可

继续使用。

控制压力:

应装有压力表或压力监视器来监视操纵油压,当离合器充油完毕,油压低于

最低压力值(换档过程油压会有瞬间降低,不属此列),应排降故障。

控制油压降低会导致离合器烧片,因压紧力不足,会使离合器持续打滑而过

热。

在测试图和油路图上均注明了不同档位,变矩器和润滑油的压力测试点(见

图5、6、7、8、9、10、11)。

5.4 维护保养
1 油品
推荐优先使用美孚黑霸王1300即SAE15W-40润滑油,油品等级不低于-API
CD/CE/CF/SF/SG蔌-MIL-L-46152C/-D/-E。允许使用8号液力传动油。
必须选用合格清洁的传动油,否则将造成变速器工作异常。
2 油量
约28升,该量为参考值,应以油标尺标记确定确切的油量。
3 换油
首次换油为100工作小时后,以后每隔1000h(工作时间),换一次油,但至
少每年换油一次。
4 滤清器更换
每次换油必须同时更换滤清器。
注意:对滤清器的安装、运输和贮藏须注意! 不得使用损坏的滤清器!

171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5 易耗件清单
数量(只/
零件号 名 称 单价(元)
台)

0734 401 078 搭扣密封环 1

0750 111 231 轴用密封圈75×100×10 1

0750 111 116 轴用密封圈WTB90×120×13 2

0750 131 053 旋装滤油器 1

4644 306 466 密封垫 *) 1

4642 306 318 密封垫 *) 1

4642 306 320 密封垫 *) 1

4644 306 464 密封垫 *) 1

4620 306 479 纸垫 *) 1

说明:旋装滤油器按说明书要求预以定时更换,注“*”标记的均为电液控制阀所

需备件件,也可不计入易耗件。

172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6 故障分析

所有档位控制压力低
在65测量点低 低 在58、57、56测量点 低 检查控制阀安装螺栓
检查控制压力 检查控制压力 拧紧扭矩最大20N·m

好 好 好

更换压力表 检查节流孔 检查控制压力阀


检查压力控制油路
更换控制阀总成 和精滤器

检查变矩器负荷和油泵

部分档位控制压力低

在65测量点 低 堵上可能有故障的离合器进油口
检查控制压力 控制压力达到规定值

修理变速箱

173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Ⅰ、Ⅱ档无功能
用PR检测仪检查 错误 用PR检测仪检查 无反应 停车或辅助
所有电磁电流 编码 制动器上压力
压力切断开关不工作 压力切断开关 开关有故障

用PR检测仪检查输 错误 更换有故障
入到所有电磁阀电流 电磁阀

修理控制阀部件

牵引力降低和油温上升
在63/52测量点 低 在51测量点检查变矩器
检查变矩器出口压力 安全阀开启压力


检查供油系统和滤油器
(发动机无功率)
测量熄火转速 高
检查液压系统的工作

用PR检测仪检查
档位选择器看操作指令

174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闭锁离合器无功能

在64测量点检查 无 用PR检测仪检查 无 检测传感器


检查闭锁离合器 到闭锁离合器电磁
工作压力 阀信号 和电缆

好 好
检查电磁阀
机械故障 堵上到闭锁离合器 检查闭锁离合器
修理闭锁离合器 油路,在15测量点
压力必须达到规定值 压力润滑

所有档位升压时间短

在65测量点 短 清洗压力控制阀节流孔 检查控制阀安装螺栓


测量升压时间 清洗压力控制阀 拧紧力矩最大20N·m

所有档位升压时间长

在65测量点 长 清洗压力控制阀节流孔
测量升压时间 清洗压力控制阀

175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油 温 高

检查 检查冷却器 检查变矩器出 修理变矩


好 进、出温差 好 口压力、正常为 高
油位 应为8~10℃ 3.0~6.5bar 器旁通阀
外部
错 低
污物
在发动机怠貌一新 检查变矩器 好
更换
速下校正言之 清洗
“最高”油面 安全阀
变矩器

有问题

观察通气帽功能 修理

176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所有档位无功能

检查 低 校正

油面 油面

检查发动机与变 故障 修理
矩器连接零件

检查控制 无 油泵有故障
压力 修理变速箱

检测变速箱 检查档位选择器
无 电缆中保险丝
控制阀电流 检查接插件输出 无 档位选
择器有
电流 故障、
更换
变速箱机械故障 电缆故障
修理变速箱 更换

177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7 变速器的拆卸与安装
5.7.1 变速器的拆卸

1 变矩器拆卸
1-1 将变矩器从变速箱上拉出,放尽
变矩器内余油,放置一边(图 13)。

图 13

2 操纵阀拆卸
2-1 用 M8 内六角扳手将操纵阀上
10-M8×45、6-M8×75 内六角螺栓
分别取下。
2-2 取操纵阀时注意阀垫完整。
2-3 取下操纵阀小隔板与纸垫
(图 14)。

图 14

178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3 输油板拆卸
3-1 将输油板上六根油管依次拆下,六根油管从上往下分别为 K2、K1、K3、
K4、KR、Kv,其中 Kv、KR 二根油管按不同主机厂后桥转向改变。
3-2 将输油板与箱体连接的 3-M8*45、6-M8*35 内六角螺栓取下,拆下输油板、隔
板后放置一边(图 15)

K1

K2

K3

K4

KR

KV

图 15

4 连接外壳拆卸
4-1 将连接外壳与变速箱连接
12-M10×35、2-M10×50 螺栓拆下,
用二螺栓从连接外壳拆卸螺栓出将
连接外壳顶出,放置一边(图 16)。

图 16

179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 取力器组件与配油法兰、油泵组件拆卸
5-1 将输出箱体轮毂与箱体连接的
11-M8×20 螺栓取下,用二 M8×20
螺栓将取力器组件取下(图 17)

输出箱体轮毂

图 17

5-2 左手持一根φ30×400mm 左右铜


棒顶住油泵端盖,右手用另一根铜棒 铜棒顶住部位
将配油发兰与油泵组件敲出并放置在
一边(图 18)

图 18

6 润滑油管与手制动器组件拆卸
6-1 分别将二变速箱润滑油管二端 M18
螺栓拧下,取出油管(图 19)

润滑油管组件

空心螺栓 A18

图 19

180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6-2 将手制动器端输出轴上 2-M10×30


保险片取掉,拧下二螺栓,用二撬棍将
手制动器与手制动发兰组件一起取下
(图 20)。

螺栓锁片、2-M10×30 螺栓

图 20

7 三组离合器部件拆卸
7-1 依此将三根离合器轴与箱体连接 K1+Kv 离合器轴
螺栓拆下(图 21)。

K2+KR 离合器轴

拉摸固定螺栓

K3+K4 离合器轴
图 21

7-2 用轴端 2-M16 空心螺栓分别固定


K1、K2、K3 轴,分别用专用拉摸依此
拉出
7-3 每组离合器拉出后,分别将离合
器调整垫片套在轴端,以便今后总装
(图 22)

图 22

181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7.2 变速器部件组装

1 变矩器组装
1-1 将把 25*3O 型圈装入垫圈槽中,
压入罩法兰孔中,用 30×1.2 孔用
卡簧固定(图 23)

罩法兰

罩轮
图 23

1-2 将罩法兰组件、纸垫用
12-M10×25 螺栓固定
1-3 将涡轮法兰用 16 件φ8mm 铆
钉固定在涡轮上(图 24)

涡轮法兰

滚柱推力轴承

涡轮 图 24

1-4 将泵法兰用 12-M8×20 螺栓固定


在泵轮上(图 25)。

泵轮

泵法兰
图 25

182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5 将 6010c3/j 球轴承敲入涡轮组件


后一起装入罩轮轴承孔内(图 26)。

图 26

1-6 测量轴承深度,保证涡轮组件平
面轴承间隙(图 27)。

图 27

1-7 测量轴承深度,保证导轮处平面
轴承间隙(图 28)。

图 28

183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8 将调整好间隙并配好平面轴承
的导轮装入涡轮内(图 29)

变矩器平面轴承

变矩器合箱纸垫

图 29

1-9 将泵法兰组件套入,用
30-M8×30 螺栓连接(图 30)

图 30

184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2 输入部件组装
2-1 将 6206RS/J 球轴承敲入辅助驱动
轴上。
2-2 轴上装上 A6×6×28 平键,套入
油泵。
2-3 将另一只 6206RS/J 球轴承敲入油
泵轴承孔中,保证辅助驱动轴旋转灵
活。
2-4 轴上装入 2-30×1.5 轴用卡簧、搭 图 31
扣密封环(图 31)。

油泵 辅助驱动轴
6206RS/J 球轴承

2-5 将 HK75×83×16 滚针轴承敲入泵


轮轴承座轴承孔中,再装入 Ø75 油封备
用(图 32)。

HK75×83×16 滚针轴承

Ø75 油封
图 32

泵轮轴承座

2-6 将配油法兰清洗干净后将 NJ209E/C3 滚柱轴承装入配油法兰轴承孔中。


2-7 将输入齿轮装入配油法兰中,调整好齿轮间隙。
2-8 插入涡轮轴,装入 6308C3 球轴承。
2-9 装入弹性挡圈 40×1.75、搭扣密封环(图 33)。

185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涡轮轴

输入齿轮

图 33

配油法兰

2-10 将油泵纸垫放在配油法兰油泵面,
涂上黄油。
2-11 将φ20mm 钢球,2.5×16.95×57.2
压力弹簧装入配油法兰变矩器旁通阀孔中。
2-12 将油泵组件插入配油法兰组件孔中,
拧紧 4-M8×85、4-M8×115 内六角螺栓
后备用(图 34)。

图 34

186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3 离合器部件组装
3-1 将单向阀钢球朝上装入离合器
阀孔中(图 35)。

107 单向阀

图 35

3-2 异形密封环(140、141)分别装入活塞槽中。
3-3 将活塞组件装入离合器油缸内,装上 083 导向环、183 压力弹簧、083 导向环、
346 挡圈、084 导向环后用专用工装将挡圈装入离合器油缸卡簧槽中。
3-4 将 203、205 滚针轴承分别敲入离合器轴承孔中并装上挡圈(图 36)。

外壳
141
活塞

140
346 挡圈
183
205

图 36

083 203
084

187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3-5 将粉片、钢片分别装入离合器中,
K1+Kv、K2+Kr 离合器二端粉片分别为 粉片
9 片、8 片,钢片分别为 8 片、7 片,
K3+K4 离合器二端粉片分别为 10 片、
9 片,钢片分别为 9 片、8 片(图 37)

钢片 图 37

3-6 装入承压板与弹性挡圈,可调整钢 弹性挡圈


片厚度,保证活塞行程为 1.9-2.2mm
(图 38)。

图 38
承压板

3-7 K1 部件组装:将 029 挡圈、6009 球轴承(专用)


、556 调整圈装入 K1 齿轮孔
中,卡上 75×2.5 挡圈,保证轴承轴向间隙在 0.1-0.3mm,掉头装入 109 滚针轴
承、779 杜帮片并用黄油固定待用(图 39)。

109 滚针组 556 调整圈

K1 齿轮

779 杜帮片

75×2.5 挡圈

6009 球轴承

029 挡圈
图 39

188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3-8 Kv 齿轮组装:将 111 滚柱轴承装入 Kv 齿轮内,用黄油固定住 777 杜帮片待



(图 40)。

Kv 齿轮

777 杜帮片

图 40
111 滚柱轴承

3-9 Kr 齿轮组装:将 028 滚柱轴承装入 Kr 齿轮内,用黄油固定住 777 杜帮片待


用(图 41)。

Kr 齿轮

777 杜帮片

028 滚柱轴承
图 41

189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3-10 K2 齿轮组装:将 830 挡圈小端朝下装入 K2 齿轮轴承孔槽中,放入 211 滚柱


轴承一只,小端面朝上,再卡入 830 挡圈一件,小端面朝下固定住底下轴承,再
装入 830 挡圈一件,小端面朝下并放入另一只 211 滚柱轴承,小端面朝上,掉头
装入 779 杜帮片用黄油固定后待用(图 42)。

K2 齿轮组件 830 挡圈

779 杜帮片

211 滚柱轴承组

图 42

3-11 将 109 滚针轴承装入 K3 齿轮轴承孔后,再装入 048 滚柱用黄油分别固定,


掉头装入 779 杜帮片用黄油固定待用(图 43)。

K3 齿轮

048 滚柱组
779 杜帮片
图 43

190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3-12K4 齿轮组装:将 069 滚柱轴承装入 K4 齿轮孔中,用黄油固定 777 杜帮片后


待用(图 44) 。

069 滚柱轴承

774 杜帮片

K4 齿轮 图 44

3-13 将 49×3“O”型圈套入 K1、K2、K3 轴槽中,再分别装上三根 106 搭扣密封


环并用黄油固定待用(图 45)。

49×3“O”型圈

图 45
106 搭扣环

191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4 主取力器部件组装
4-1 将 HK4516 滚针轴承装入输出箱体轮毂内。
4-2 将 068 挡圈装入 002 传动齿轮孔内,再将齿轮装入 806 输出箱体轮毂内。
4-3 将 011 取力器轴插入齿轮孔内,敲入 6209N/C3 球轴承,卡入二只 011H 弹性
挡圈、一只 45×1.75 挡圈(图 46)

输出箱体轮毂 6209N/C3 球轴承

011H

011 取力器轴

图 46
002 传动齿轮
068

192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7.3 变速器总装

1 装输出部件
1-1 装入挡油盘、挡板并用 M8 螺栓固
定(图 47)

图 47

1-2 将 NJ213E 轴承敲在输出齿轮轴端


后放入挡油盘内并插入输出轴(图 48、
49)。

图 48

图 49

193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3 依次装入隔套、轴承、调整垫圈、
挡圈等,保证轴承间隙 0.1-0.3mm(
图 50)。

图 50

1-4 敲入油封、装上输出法兰、压板、
2-M10×30 螺栓拧紧并锁上锁片(图
51、52、53) 。

图 51

图 52

194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图 53

1-5 装 819 制动组件、停车制动器法


兰、制动鼓轮、压板、螺栓拧紧并锁
上锁片(图 54)。

图 54

2 装惰轮部件
2-1 将 216 滚柱轴承装入 560 惰轮
轴承孔内用黄油固定待用。
2-2 将 57×3“O”型圈套入 618 惰
轮轴槽内(图 55)。

图 55
57×3“O”型圈

滚柱轴承
惰轮
195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2-3 将惰轮组件插入箱体惰轮槽中,
插入惰轮轴,装上垫片后用螺栓固
定(图 56、57、58)

图 56

图 57

图 58

196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3 装变矩器压力阀
3-1 将阀芯、压力弹簧、阀座装入阀
套孔中。
3-2 将阀套组件装入箱体变矩器压力
阀孔中(图 59)。

图 59

3-3 拧紧螺栓固定(图 60)


图 60

4 装副取力器
4-1 将 6209N/C3 轴承装入箱体副取力
器轴孔内并卡入二根弹性挡圈。
4-2 装入传动齿轮,插入副取力器轴
并卡入弹性挡圈。
4-3 装上泵法兰并用螺栓固定(图 61)

图 61

197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 装离合器部件
5-1 将 K3+K4 离合器部件先装入箱体
K3+K4 孔位上,调整轴承间隙,保证
0.1-0.3mm 后插入 K3 轴并用 2-M8×18
螺栓固定(图 62、63、64、65) 。

图 62

图 63

图 64

198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图 65

5-2 将 K2+Kr、K1+Kv 离合器部件分别


装入箱体各自轴孔位置上,分别调整
轴承间隙,保证 0.1-0.3mm 后插入 K2、
K1 轴并用 3-M8×18 螺栓固定。
5-3 在 K1 轴端二孔内分别装入钢球、
销,拧紧内六角螺栓,使钢球进入
K1 齿轮挡圈外槽中(图 66、67)
图 66

图 67

199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6 装输入部件
6-1 将配油法兰纸垫涂用黄油固定
在箱体配油法兰孔上(图 68)。

图 68

6-2 将输入部件总成用二定位销固
定位置后敲入箱体孔中(图 69)。

图 69

6-3 装上泵轮轴承座组件(图 70)

图 70

200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6-4 装上连接外壳并固定(图 71)

图 71

7 装取力器部件
7-1 将取力器部件用二根销定位后装
入箱体取力器孔中
7-2 用 11-M8×20 螺栓固定(图 72)

图 72

8 装操纵部件
8-1 将纸垫、下隔板、纸垫、输油板分
别放置在箱体阀板平面上,用 3-M8×30
螺栓、3-M8×45、6-M8×35 内六角螺钉
固定(图 73)

图 73

201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8-2 将纸垫、上隔板、纸垫、操纵阀
放置在输油板上,用 10-M8×45、
6-M8×75 内六角螺钉固定(图 74)

图 74

9 装油管、吸油管组件
9-1 从上往下数,输油板上六油孔分
别为 K2、K1、K3、K4、Kr、Kv(其中
Kv、Kr 油管根据各主机后桥差速齿转
向定)油管,分别与 K1、K2、K3 轴上
各油道孔连接(图 75)。

图 75

9-2 将粗滤网塞入箱体粗滤孔中,用
4-M8×50 螺栓分别固定住吸油管组件
(图 76)

图 76

202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10 装变矩器
10-1 将变矩器总成套入配油法兰内,
并注意花键孔装配(图 77)

图 77

10-2 装膜片组件,并拧紧 12-M10×25 螺


栓(图 78)。

图 78

11 变速器总成
11-1 图示 6W180 总成,机型号为
4644 006 171(图 79)

图 79

203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8 SG 系列档位选择器

5.8.1 档位选择器的原理及特点
SG 系列档位选择器是用于对 WG 系列变速箱换向换档操作的专用电气部件。

其工作原理是:操作手柄带动内部的槽形园柱体转动,用来选择档位,每档间隔

为 12 度。手柄的上下(或左右)运动用来选择方向--“前进”,
“倒档”或“空档”。

由光传感器检测选择器手柄的位置,经晶体管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控制相应的

继电器,并组合成该档位所需的信号编码,输出至变速箱内的液压操纵阀,从而

推动不同的离合器,使变速箱的输出速度与所选档位一致。选择器的电源由车辆

电气提供,其工作电压应是稳定的直流 24V 电压,输入电流最大约 3A,一般的

车用蓄电池和直流发电机可满足对其供电要求。

选择器与外部电路的连接是通过一根 12 芯电缆及其附带的两个插头实现的。

其中带有悬挂式保险丝的一只主要与车辆电气连接,另一只则专接变速箱的操纵

阀。各种型号的档位选择器电气连接图(见图 80、81、82)
。这里仅就信号名称、

符号、线号及其含义说明如下:

线号 符号 说 明

1~4 M1 ~ M4 变速箱上的四个电磁阀;

6 +24 接电源正极;

8 (-) 接电源负极;

0 AS 启动信号。选择器位于空档时,信号电位为+24V;

7 RF 倒档信号。处于倒档位置时,信号电位为+24V;

5 BR 制动信号。这是一个由外部控制选择器的信号,当操作

者踩刹车时,BR 与+24V 接通,选择器的输出信号 M1

和 M3 断开,变速箱的状态将与空档相同;

204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9 SM 联锁信号。一般情况,这个信号仅在换档过程的瞬间和

空档时电压为 0V。对于带闭锁的选择器,这个信号同时

由 E-部件提供,用于闭锁后的降档联锁。

10 W 允许闭锁信号。只有需要闭锁的车辆需使用这个信号。

一般情况,仅在三档以上(含 3 档)时,W 有信号输出

(信号电位为 0V)。
选择器的电气部分主要为电子元器件,机械部份零件精度也很高,因此安装位置
要尽量防尘避雨,并且散热良好。

205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206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207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208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8.2 选择器的型号规格:
我公司目前生产的档位选择器,全部为 SG 系列,共有 20 种不同的规格。

型号的基本含义如下:

例:SG —3 S N 2 / A

(1) (2) (3) (4) (5) (6)

(1) 型号;

(2) 可控制的档位数,该例为 3 档;

(3) 有 S 表示有联锁功能,无 S 表示无联锁功能;

(4) 有 N 为空档换向,无 N 为 1 档换向;

(5) 有 2 表示升档降档均有联锁功能;

(6) A:表示内部信号检测为光电型 。

另外,有的选择器型号中有 B、C、D 等字母。其中“B”主要为油田修井机

特制,为防止升降档速度过快,该型选择器的换档间隔时间为 1 秒左右,而不是

一般的 0.4 秒。“C、D”是一些档位要求特殊,非普通的 E 或 F 编码的选择器。

详细情况,见各型选择器的输出信号功能表。

图示为 SG-6s 型档位选择器(图 83)

图 83

209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8.3 选择器输出信号功能表(E 和 F 编码)


1 档位选择器输出信号功能表(F 编码)

前 进 倒 档

空档

1 2 3 4 5 6 1 2 3

M1

M 2

M 3

M 4

AS

RF

2 档位选择器输出信号功能表(E 编码)

前 进 倒 档 空档


1 2 3 4 1 2 3 0

M1

M2

M3

M4

AS

RF

210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8.4 技术规格:
额定电压: 直流 24V

工作电压范围:直流 20 ~ 32V

输入电流: 最大 3A

输出信号电流:每路最大 0.5A

工作温度: -20 ~ +70℃

存储温度: -40 ~ +80℃

5.8.4 选择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SG 系列选择器是一种电子器件,电源电压的波动应在允许范围内,过

高的电压可能损坏内部元件。使用非车辆电源对选择器测试时,必须是直流稳压

电源。输入/输出信号线需严格按图纸连接,不可任意更改。用户利用选择器的输

出信号时(如 AS、RF),负载电流应小于 0.5A,如果超过该值,应使用继电器进

行转换。

2、制动信号 BR 是外部对选择器的控制信号,需单独提供一对触点给选择

器,不可与“刹车灯”之类用电器接在一起。

3、选择器的保险丝如果熔断,可能有短路故障,应先排除短路现象,再换

保险丝。保险丝的规格应与原装一致,不可任意更改,更不可用铜丝取代,否则将

烧坏内部线路板。

4、选择器应固定安装,尽可能防震,安装位置应防雨防尘。

5、选择器安装于车辆后,如果要对车辆进行电焊作业,必须先将选择器的

两个插头全部断开。

6、对选择器的操作,每次拨动手柄更换到相邻档位时,应该有 0.4 秒以上

的停留。

211
第五章 WG180/WG200 液力变速器

5.8.6 选择器的维护及简单故障排除
工程机械的工作环境一般较差,选择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对其外部灰尘

进行清扫。如果环境潮湿或有水溅上,清扫干净后,还应打开盒盖,放入烘箱中

烘干(箱内温度不要超过 80 度),或置于太阳下晒干。

出现换档换向故障时,在排除外部原因,确认为选择器本身故障后,对选

择器进行简单处理的方法是:

(1) 检查引出电缆两个插头上的电线联接是否牢固,每根都应检查;

(2) 检查插头上的悬挂式保险丝有否熔断;

(3) 打开盒盖,扳动手柄进行换向操作,观察两个小园柱上下运动是否灵活。

如果有灰尘卡住,应清理干净,保证机械部分完好;

(4) 将引出电缆的两个插头全部拔开,另接两根电源线,操作手柄,测量各

档位的输出信号,如果仍与功能表不符,则只有更换印刷线路板。

2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