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8

導師簡介

ü 最強學歷 系出名門
l 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 (Faculty of Arts, HKU),雙主修歷史及政治,獲頒(榮譽)文
學士 - Bachelor of Arts (Hons);
l 全行唯一一位畢業於港大歷史系之 DSE 歷史補習導師,真正專科專教;
l 全行極少數以英文應考歷史科,並奪雙星之導師;
l 在學期間修畢多個歐亞現代史單元;
l 接受港大歷史系正宗史學訓練,並非一般只有中學歷史程度之導師可比;
l 首屆文憑試考生,親奪歷史科 5**,深入洞悉考評模式;
l 全行極少數以英文應考歷史科,並奪雙星之導師;
l 頂尖助教團隊:成員包括三名香港大學 (HKU) 法律學院學生、兩名香港大學
(HKU) 文學院學生以及一名香港中文大學 (CUHK) 醫學院學生
(註:香港只有四所大學開設歷史系,包括港大、中大、浸大和嶺大,香港大學歷史系為
本港歷史最悠久及全球排名最高的本地歷史學府。如果你的補習導師並非畢業於以上四間
大學,其歷史程度就只達中六或中七程度。)

ü 課程特色:史實鞏固
l 著重史實鞏固,堂上詳細史實講解;
l 打通歷史邏輯,建缏學ኞ完整史觀;
l 極度詳盡課文筆記,內容史實觀點齊備;
l 筆記參考史景遷 (Jonathan Spence)、高馬可 (John Carroll)、安德魯戈登 (Andrew
Gordon) 等著名歷史學家的著作編寫;
l 筆記絕無 Out Syl 內容,完全考試導向;
l 所有筆記均由本人編寫,絕不假手於人;
l 課文筆記非坊間一般教科書可比;
l 尊重原創,拒絕抄襲,所有筆記百分百由本人編寫;
l 只專注教授英中學ኞ,提供全英語筆記,為英中學ኞ提供最強य़的配套和教學

2
ü 課程特色:技巧訓練
l 逐一拆解資料題 18 種題型,極速破解論述題 15 種題型;
l 教授資料題答題王道三部曲,幫助學生減少閱讀資料時間;
l 了解考評思維,訓練學生歸納能力;
l 教授論述題百搭駁論技巧;
l 教授卷二選題策略,避開艱深題目;
l 海量親自編寫範文、親自編寫資料題、歷屆試題操練;
l 答題技巧筆記附有完整答案示範;
l 狂操比較能力、歸納能力以及駁論能力

ü 學生暴增 有教無類 戰績彪炳


l Instagram 專頁開辦 6年,累積學生人數已衝破 1300人;
l 所有班級實行中英分流上課,照顧學習差異;
l 自大學一年級至今已具備11年教學經驗,深明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要;
l 2022 & 2023 DSE 5+比率高出全港4倍有多,75%奪Lv5 或以上;
l 2021 DSE 全港每七個5** 就有一個來自我門下,真正5**製造機,尖子試煉場;
l 2022 DSE 出產40個5*/5**,全部有相為證,絕非以wts chat record暪天過海;
l 2022 DSE 創造1>5 升grade神蹟;2023 DSE 創造2>5* 升grade神蹟;
l 2018-2023 DSE 一共出產超過40個5**;
l History Star Union 在出道首6年只教授英文卷歷史,意味他放棄了歷史科市場的六
成學生。在這個情況下,仍能出產出40個5**,實為業界之顛;
l 歷年來讓歷史科成為門生的「入U關鍵選修科」,讓無數學生進入神科 (HKU
MBBS/ CUHK MbChb/ HKU BBA&Law/ HKU Govt&Law/ HKU LLB/ CUHK Law/
HKU Speech & Hearing Science/ PolyU Physiotherapy/ PolyU Occupational Therapy/
PolyU Radiotherapy)。

3
目錄

卷一:歷史資料題

1) 1919 年的五四運動

2) 綏靖政策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3) 二十世紀初日本的民主化努力

4) 二戰後的歐洲一體化

卷二:論述題

1. 追溯並解釋本地華人在 1945-97 年間在香港轉變中的政治地位。

2. 「在 1950-76 年間,中國在各方面均呈現衰落之勢。」你是否同意?解釋你的答案。

3.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面對什麼問題?直至 1960 年代,這些問題在多大程度上已經


得到解決?

4. 你是否同意德國在 1919–39 年間對於歐洲和平帶來最主要的威脅?解釋你的答案。

5. 「戈爾巴喬夫改革原是為了延長蘇聯統治;但不幸地,它成為了導致蘇聯在 1991 年解
體的重要因素。」你是否同意?解釋你的答案。

6. 「西歐和東歐在 1945 至 2000 年間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有相似的目標但帶來不同的結果。」


你是否同意?解釋你的看法。

7. 「民族主義引致極權主義,而極權主義又會引致帝國主義。」評論此說能否成立。試
引述歷史課程中涵蓋的不同國家/地區作為例子,解釋你的答案。

4
卷一:歷史資料題

5
Q.1 1919 年的五四運動

細閱資料 A 及資料 B

資料 A

以下文字節錄自一位在 1916 年任教於北京大學的教授所發表的評論。


一個憲政共和國不是由政府賜予的,不能由單一政黨或一組特權分子所操控,更不能由數
位具影響力的年長政要所支配。若果一個憲政共和國的權威不是由大部分人所衍生出來的
話,這只是一個虛假的共和國、假憲政。這是政治粉飾太平,絕不像歐美國家的共和憲
政,因為人民的思想和特性沒有重大的改變。

資料 B

以下文字節錄自一群北京大學生於 1919 年發表的宣言,表達他們對凡爾賽條約和巴黎和


會中的中國代表團的看法。
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並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
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

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
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
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今與全國同胞立兩個信條道: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
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a) 根據資料 A,什麼是發展民主的先決條件?試參考資料 A,解釋你的答案。 (4 分)

b) 推斷該宣言的目的。試從資料 B 中找出一個線索以支持你的答案。 (3 分)

c) 「中國社會在 1919 年五四運動後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你同意嗎?試參考資料 A、


B 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8 分)

6
Q.1 1919 年的五四運動 (完整答案)

a) 以自己文字作答 民主發展的前提是人民思想和民族特性的轉變。// 引用資料 根據資

料 A,資料的作者表示,如果人民的思想和特性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中國的共和憲政
只會變成「政治粉飾太平」。// 轉字眼解釋 換句話說,只要人民習慣行使民主權利並

理解民主的意義和價值,該民主制度才會變得有效。

b) 以自己文字作答 宣言的目的是號召國人抗議《凡爾賽條約》和譴責西方帝國主義。

// 引用資料 根據資料 B,北京大學生說:「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

了!同胞起來呀!」 // 轉字眼解釋 這顯示了,當中國在巴黎和會上面對外交羞辱時,

北京學生願意動員群眾捍衛國家尊嚴。

c) 立場 我同意此說。

論點 1 首先, 1919 年五四運動之後,中國人民的政治意識和公民意識顯著提高。 //

五四運動前 根據資料 A,該資料的作者提出,人民的思想和性格發生變化才是發展民

主的必要前提。這顯示中國人民在 1916 年間缺乏公民意識和政治意識。// 五四運動後

然而,在五四運動期間,中國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明顯高漲。根據資料 B,北京大學
生在巴黎和會上呼籲國人抗議西方列強的帝國主義行徑。如此大規模的抗議活動,體
現了中國人民前所未有的政治啟蒙。// 因此,中國人民的政治和公民意識發生了根本
性的變化。

論點 2 第二,儒家思想和傳統思想在 1919 年五四運動之後的中國呈衰落之勢。// 五

四運動前 就我所知,在五四運動之前,儒家思想一直指導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行動。中

國絕大部份中小學在春天和秋天都會舉行祭祠孔子的活動。// 五四運動後 然而,在五

四運動期間,知識分子認為獨尊儒術是中國長期落後、缺乏自由和民主的根源。五四

7
運動之後,魯迅甚至指責儒家思想是「吃人的禮教」。直至 1920 年代末,國民政府教
育部下令所有學校停止春秋祭孔儀式。儒家思想不再是中國的官方意識形態。

論點 3 第三,五四運動之後,中國人開始認可到個人的價值。// 五四運動前 就我所

知,五四運動之前的中國人被灌輸公眾重於個人的觀念。例如,中國人在婚姻問題上
聽從父母的建議。// 五四運動後 然而,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開始了對迷信和專制的

批判,並進行思想的解放。大多數人開始明白,他們有權反對不合理的事情,質疑傳
統倫理的有效性。反封建、反迷信的思想在社會上廣泛宣揚。個人的價值也得到了認
可。

論點 4 第四,五四運動後,中國提倡男女平等。// 五四運動前 就我所知,五四運動

之前的中國女性很少有機會接受教育。儘管清末維新開始了教育改革,但婦女教育並
未普及。// 五四運動後 然而,自五四運動以來,女性的社會地位顯著提高。1922 年,

北洋政府教育部改革教育制度,強調生命教育,明確規定女童和婦女享有學校教育的
機會。1920 年代以來,南京師範學院、北京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招收女性,開始男女
同校教育。為了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並維護她們的尊嚴,政府亦禁止買賣奴隸。

8
Q.1 1919 年的五四運動 (官方評分準則)

a) 什麼是發展民主的先決條件? [4 分]

L1: 答案含混,未能有效運用資料作答。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能參考資料作有效解釋。 [最多 4 分]

先決條件:
例:
- 人民思想和民族特性的轉變
- 對憲政和民主有充份理解

線索:
例:
- 「這是政治粉飾太平,絕不像歐美國家的共和憲政,因為人民的思想和特性沒有重大的
改變。」

b) 推斷該宣言的目的。 [3 分]

L1: 答案含混,僅描述資料內容而未能針對目的作答。 [最多 1 分]

L2: 合理推斷目的,並以資料的相關線索為據。 [最多 3 分]

目的:
例:
- 號召國人抗議《凡爾賽條約》和譴責西方帝國主義
- 號召國人救國
- 刺激國人的民族情懷

線索:
例:
- 「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9
c) 「中國社會在 1919 年五四運動後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確否? [8 分]

L1: 答案含混,未能有效使用資料和個人所知作答。 [最多 2 分]

L2: 欠缺均衡,能有效使用資料或個人所知作答。 [最多 4 分]

L3: 答案合理且均衡,能有效使用資料和個人所知作答,能夠均衡地討論五四運動前和後
的中國社會狀況。 [最多 8 分]

同意:

- 五四運動前國人普遍缺乏民主觀念和公民意識(資料 A)
- 五四運動後愛國思想的傳播與民族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料 B)
- 五四運動後大眾廣泛參與公共事務(資料 B)
- 五四運動後知識份子辦報與西方政治思想的傳播(個人所知)
- 五四運動後提倡男女平等(個人所知)
- 儒家思想的衰落和新思想的引入(個人所知)
- 拒絕傳統價值並承認個人價值(個人所知)
- 五四運動後白話文的應用(個人所知)

* 多數考生持同意看法,但持反面意見的考生只要論述清晰合理,仍可獲得滿分。

10
Q.2 綏靖政策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細閱資料 C 及 D。

資料 C

以下取材自溫斯頓.印吉爾於 1938 年 10 月 5 日在英國下議院發表的演講。


當我想到在 1933 年初,長期和平的希望仍然躺在歐洲之際;當希特拉第一次獲得權力並
上台,所有意圖壓制納粹主義的力量已經被粉碎;當我想到德奧合併都
被忽視的時候,我不能相信,妥協與和平是可以共存的。到目前為止,擁有無可爭辯的政
治權力的人必需為此負上責任。他們既沒有阻止德國重新武裝,也沒有重新把英國武裝起
來。他們既沒有讓英國跟其他國家結成聯盟,以修復以前的錯誤,使到英國缺乏足夠的防
衛力量,更把英國置於險境。我們正處於第一波的災難當中。我們不能繼續蒙蔽自己的雙
眼。我們必須承認,納粹德國會跟中歐和東歐的所有國家會協商出對其最有利的條件。

毫無疑問地,對許多人來說,他們真心的相信我們現在放棄的只不過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利
益,而我擔心放棄捷克斯洛伐克,也許是對我們致命的打擊,更是對英法兩國獨立的嚴重
威脅。實行民主制度的英國和獨裁的納粹德國誓不兩立,獨裁政權永遠都不會是英國民主
可信賴的朋友。

我們忠誠和勇敢的人民應該知道真相。他們應該知道,我國的防禦系統已經出現了嚴重問
題;他們應該知道,我們現在已經不戰而敗,後果不堪設想;他們應該知道,我們已經通
過了歷史上一個可怕的里程碑,當歐洲的勢力平衡已經遭受嚴重破壞時,西方的民主已經
敲起喪鐘。

11
資料 D

以下取材自一幅 1919 年在英國一家雜誌上刊登的漫畫。

a) 推斷溫斯頓·邱吉爾對希特勒的態度。試參考資料 C 中使用的用語和論據,解釋你的答
案。 (4 分)

b) 漫畫家對凡爾賽條約的看法是什麼?試參考資料 D 解釋你的答案。 (3 分)

c)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主要是西方在 1919-39 年期間採取錯誤的德國政策的結果。」


你是否同意此說?試參考資料 C 和 D,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看法。 (8 分)

12
Q.2 綏靖政策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完整答案)
a) 立場 溫斯頓邱吉爾對希特勒的態度是消極、負面的。

用語 在用語方面,參考資料 C,溫斯頓邱吉爾將德國納粹政府描述為「獨裁政權」。

這種負面字眼反映了邱吉爾對納粹政權的仇恨。

論據 在論據方面,溫斯頓·邱吉爾因德國吞併奧地利而對希特勒持負面態度。// 根據

來源 C,邱吉爾提到「毫無疑問地,對許多人來說,他們真心的相信我們現在放棄的
只不過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而我擔心放棄捷克斯洛伐克,也許是對我們致命的打
擊,更是對英法兩國獨立的嚴重威脅。」 // 由此可見,邱吉爾譴責德國在 1938 年吞併
蘇台德區和奧地利,表明了他對希特勒的負面態度。

b) 用自己文字回答 漫畫家認為凡爾賽條約是一種「獨裁的和平」。 // 引用資料 參考資

料 D,代表德國的老人被迫吃了「四巨頭」餵食的「和約條款」藥丸。代表美國、英
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四人告訴漫畫中的德國人,不論他喜歡與否,都必須「吞下藥丸」

// 轉字眼解釋 實際上,《凡爾賽條約》的起草過程是由戰勝國,即「四巨頭」主導,

包括代表美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德國沒有被邀請參加 1919 年的巴黎和會,並且


被單方面強加了苛刻的條款,例如漫畫中所展示的巨額賠償和戰爭罪條款(德國被迫
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因此,漫畫家想藉這幅漫畫表達他對德國在 1919 年巴黎
和會上受到不公平待遇的看法。

13
c) 用自己文字回答 我認為題目給定的陳述是有效的,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是德國

在 1919 年至 1939 年期間錯誤的德國政策造成的。

錯誤的德國政策——資料 C 首先,西方國家採取綏靖政策可以被視為對德國的錯誤

政策,從而助長了二戰的爆發。// 根據資料 C,溫斯頓邱吉爾批評英國政府「他們既


沒有阻止德國重新武裝,也沒有重新把英國武裝起來」
,並且「他們既沒有讓英國跟其
他國家結成聯盟,以修復以前的錯誤,使到英國缺乏足夠的防衛力量,更把英國置於
險境。」 // 換句話說,英國政府在採取實質措施加強自身軍事實力,和阻止德國向海
外擴張方面無能為力。由於軍備建設不足,廣大英國人民處於極大的危險之中,從而
助長了納粹德國的野心。

錯誤的德國政策——資料 D 此外,西方國家與德國締結凡爾賽條約可以被視為對德

政策的錯誤,從而助長了二戰的爆發。// 根據資料 D,德國儘管不情願,但不得不接

受戰勝國起草的《凡爾賽條約》的嚴苛安排。// 因此,極具侮辱性的《凡爾賽條約》
在德國引起了極大的憤怒和復仇的情緒,此為納粹主義在德國的興起以及其隨後在歐
洲的擴張鋪路。

其他因素 1 – 個人所知 根據個人所知,經濟大蕭條在導致二戰爆發中也發揮了作用。

// 1929 年,經濟大蕭條在美國出現,美國停因此止了對德國的經濟援助計劃,包括
「道斯計劃」和「楊格計劃」
。當大蕭條波及歐洲時,英法兩國為解決燃眉之急,向德
國施壓,要求其加快賠款進度。德國經濟處於徹底崩潰的邊緣。面對經濟困難,屬民
主政體的威瑪共和國政府被指責無力解決經濟問題。希特拉利用人民對經濟狀況的不
滿和對民主政府的不信任在 1930 年代成功上台執政。納粹德國隨後在歐洲的侵略行為
都為二戰鋪路。

14
其他因素 2 – 個人所知 根據個人所知,集體安全系統的失敗也在導致二戰爆發中發

揮了作用。// 隨著擴張慾望的增長,軸心國開始對既定的集體安全體系視而不見,違

背了體系的維和決定。 1933 年,軍國主義日本和納粹德國退出國聯。1937 年,法西斯


意大利也退出了國聯,這大大削弱了國聯維護世界和平的權威和效力。// 極權國家也
無視了兩次世界大戰期間(1919-39)簽署的和平條約,例如德國在 1930 年代下半葉
在東歐的擴張就違反了 1925 年的《羅迦諾公約》。極權國家還違反了裁軍會議的決定,
例如,在 1930 年代軍方領導人上台後,日本無視華盛頓會議對其航空母艦和主力艦數
量的限制。

過渡段 然而,錯誤的德國政策在導致二戰爆發的重要性比經濟大蕭條和集體安全體系

的失敗更為重要。

反駁一:錯誤的德國政策 > 經濟大蕭條 首先,《凡爾賽和約》加深了經濟大蕭條帶來

的影響,然而《凡爾賽和約》的簽訂正正是西方國家對德國採取的錯誤政策之一。
必須指出,經濟大蕭條引發的連鎖反應起源於《凡爾賽條約》的簽訂。
《凡爾賽條約》
未能為歐洲一戰後的經濟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因此,歐洲國家嚴重依賴美國提
供的經濟援助和貸款,如 1924 年的道斯計劃和 1929 年針對德國的楊格計劃。經濟大
蕭條開始後,美國撤回了對歐洲國家的貸款。造成連鎖反應,各國經濟受到嚴重破壞。
// 由於經濟大蕭條開始後美國停止向英法提供經濟援助,英法為了舒解經濟困難,只
好德國施壓,要求其加快償還一戰賠款。這進一步把德國的經濟推向崩潰的邊緣,並

為 1930 年代納粹主義的興起鋪路。因此,巴黎和約華其實深化了經濟大蕭條造成的
破壞。

15
反駁二:錯誤的德國政策 > 集體安全制度的失敗 其次,集體安全制度的失敗根源於

綏靖政策。// 英國和法國對德國的綏靖態度進一步助長了她在歐洲的野心,導致她以

違反兩次大戰期間簽署的和平條約的方式破壞集體安全體系。例如,英國和法國政府
在 1930 年代中期對德國的重整軍備計劃和萊茵河區的重新軍事化視而不見。因此,德
國的侵略行為使兩戰期間所建立的集體安全系統全面失效,二戰最終在 1939 年爆發。

所以,我認為題目給定的陳述是有效的。

16
Q.2 綏靖政策與第二次世界大戰 (官方評分準則)

a) 溫斯頓·邱吉爾對希特勒的態度 [4 分]

L1: 答案含混,未能有效運用資料作答。 [最多 2 分]

L2: 答案清晰,能參考資料作有效解釋。 [最多 4 分]

態度
例:
- 負面的 / 憎恨的

用語:
例:
- 「納粹獨裁」

論據:
例:
- 德國吞併蘇台德地區
- 德國與奧地利的聯盟

b) 漫畫家對凡爾賽條約的看法 [3 分]

L1: 解釋含混,未能指出漫畫家的看法 [最多 1 分]

L2: 答案清晰,能參考資料作有效解釋。 [最多 3 分]

看法
例:
- 凡爾賽條約是一個「獨裁和平」

線索
例:
- 代表德國的老人被迫吃了「四巨頭」的「和平條款」藥丸。

17
c)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主要是西方在 1919 年至 1939 年期間採取錯誤的德國政策的
結果。」確否? [8 分]

L1: 答案含混,未能有效運用資料及 個人所知,和/或 對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因素


的討論有限。 [最多 2 分]

L2: 答案缺乏均衡,僅能有效運用資料或 個人所知,和/或 對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


因素的討論片面。 [最多 4 分]

L3: 答案有力且均衡,能有效運用資料和個人所知,和對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因素
進行了合理平衡的討論和合理的比較。 [最多 8 分]

西方採取的錯誤的德國政策:
例如:
- 凡爾賽條約過於苛刻,是一種「獨裁和平」,在德國激起了報復的思想和情緒。(資料 B)
- 英國的綏靖政策助長了希特勒的野心。(資料 A)

其他因素:
- 經濟大蕭條為納粹主義的興起創造了有利條件 (個人所知)
- 意大利法西斯主義和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 (個人所知)
- 集體 4 安全體系失效 (個人所知)
- 美國孤立主義 (個人所知)
- 英國、法國和蘇聯在遏制納粹德國方面的合作失敗 (個人所知)

18
Q.3 20 世紀初日本的民主化努力

細閱資料 E 及 F。

資料 E

以下取材自 1889-1947 年在日本沿用的《明治憲法》的節錄,顯示了《明治憲法》的主要


條款。
第 3 條:天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第 6 條:天皇命令、頒布、實施法律。

第 7 條:天皇能夠召開、開幕、閉幕,和解散眾議院。

第 11 條:天皇統領並指揮海陸兩軍。

第 12 條:天皇決定陸軍和海軍的組成方法。

第 23 條:日本臣民不得被非法逮捕、拘留、審判、處罰。

第 28 條:日本臣民在不損害和平與秩序、不違背臣民義務的情況下,享有宗教和信仰自
由。

第 37 條:一切法律均須經帝國議會通過。

第 38 條:兩院對政府提交的議案進行表決,並可分別啟動法律項目。

第 56 條:樞密院,應根據樞密院之組織規定,在與天皇商議後向全國臣民公告國家之重
大決策。

第 59 條:法院的審判和判決應當公開進行。然而,若果這種公開的審訊有可能損害和
平、秩序或公共道德時,法院可以根據法律規定中止公開審訊。

19
資料 F

以下取材自是一段有關 1920-30 年代日本歷史的評論文章。


與此同時,日本對進一步的政治改革進行了摸索。當時,典型的政權交替是在執政黨陷入
僵局後,在野黨便接手政權,並在下一場選舉成為新的多數黨。然而,部分人認為選舉和
政權更替之間應有更直接的連繫。此外,日本亦有呼聲要求賦予女性選舉權,並先在地方
選舉中推行,及其後在全國選舉推行。而隨著男性普選權的推行,「無產階級」(社會主
義)政黨始得以在議會發聲。

然而,自 1929 年經濟大蕭條的陰霾下,民主的浪潮開始減退。關東軍在 1931 年發動九一


八事變後,日軍意識到他們無法避免一場全面戰爭。此前已經逐漸順應政黨政治的陸軍海
和軍開始強烈抵制政黨政治的進一步發展和國際裁軍,並且毫不遮掩地發起宣傳,圖令民
眾轉而抵制政黨政府。

在政黨與軍隊的矛盾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政黨出身的首相犬養毅在 1932 年的五・一五事


件中遭到暗殺。西園寺組建了一個臨時官僚內閣,期望將來能夠回歸政黨政治。但 1936
年作為軍事政變的二・二六事件導致對「憲政之常道」僅餘的希望蕩然無存。在第一次世
界大戰後追求民主的浪潮退卻後,日本在當時變為否定國際秩序也只能說是理所當然。

a) 從資料 E 中推斷出明治憲法的一項特徵。試參考資料 E,解釋你的答案。 (3 分)

b) 根據資料 F,讓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的日本政黨政府變得軟弱的是什麼?試列出兩個


原因,並以資料 F 的相關線索支持你的答案。 (2+2 分)

c) 「在 1918-32 年期間,保守主義一直是對日本民主的威脅。」試參考資料 E 和 F,並就


你所知,詳細闡述這一說法。 (8 分)

20
Q.3 20 世紀初日本的民主嘗試(完整答案)

a) 用自己文字回答 明治憲法的特徵是保守的。// 引用資料 參考資料 E,憲法第 3 條規

定「天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 轉字眼解釋 這表明,儘管日本頒佈了憲法,日本仍

然是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實體。

或者

用自己文字回答 明治憲法的特徵是不民主的。// 引用資料 參考資料 E,憲法第 7 條

規定「天皇能夠召開、開幕、閉幕,和解散眾議院。」// 轉字眼解釋 這表明了日本政

治體制內的權力分立是表面的,天皇可以單方面凌駕於立法機構之上。

b) 用自己文字回答 首先,政黨政府因無力緩解經濟大蕭條帶來的經濟困難而變得軟

弱。 // 引用資料 參考資料 F,評論文章說「然而,自 1929 年經濟大蕭條的陰霾下,

民主的浪潮開始減退。」 // 轉字眼解釋 這揭示了由於日本的政黨政府未能解決經濟大

蕭條帶來的經濟問題,經濟大蕭條帶來的災難性影響動搖了日本國民對民主制度的信
心的現象。

用自己文字回答 其次,軍方的阻力也使政黨政府軟弱。// 引用資料 根據資料 F,評

論文章說「此前已經逐漸順應政黨政治的陸軍海和軍開始強烈抵制政黨政治的進一步
發展和國際裁軍,並且毫不遮掩地發起宣傳,圖令民眾轉而抵制政黨政府。// 轉字眼

解釋 這表明作為日本政治體制內相對保守的派系的軍方並不支持民主的理念和制度。

相反,日本軍方支持對外擴張,並認為民主制度的本質是腐敗和低效的。

21
c) 論點 1:資料 A 首先,明治憲法體現了日本的專制價值觀和以天皇為中心的政治傳

統,這可被視為保守主義的其中一個來源,並威脅著日本的民主發展。// 參考資料 E,

根據明治憲法,天皇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明治憲法亦允許天皇隨時解散內閣和國會。
// 相在權力欠缺制衡的情況下,日本的民主發展面臨很大的潛在風險。

論點 2:資料 B 其次,軍方是威脅日本民主發展的另一保守主義來源。// 參考資料 F,

具有黨派背景的黨領導人和首相在 1930 年代被軍方人員暗殺。軍方在 1930 年代組織


了各種軍事政變以奪取政黨政權,例如 1932 年的五一五事變、1936 年的二二六事變
等。這表明深受忠誠和服從天皇等傳統價值觀影響的軍方對日本的民主發制構成了嚴
重威脅。

論點 3:個人所知 第三,反西化風潮的盛行也是另一保守主義的根源,對日本的民

主政治構成威脅。 // 就我所知,在極端民族主義的影響下,政黨政府奉行的和平經濟

擴張的外交政策在日本人看來顯得軟弱無力。愛國主義的論述為軍國主義者奪取日本
政權、侵略中國提供了藉口。政黨政府無力阻止軍國主義分子的冒起。

論點 4:個人所知 第四,農民的傳統思想也是保守主義的根源,威脅著日本民主的

基礎。 // 據我所知,日本農民的教育水平低於城市人。換句話說,他們對民主和自由

等西方思想的接觸較少。農民保持著傳統而艱苦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們仍然
非常服從政府,甚少對政府施政抱持懷疑的精神。因此,在 1930 年代,農村成了軍國
主義興起的溫床,許多農民受軍國主義者鼓動並參軍。

22
Q.3 20 世紀初日本的民主嘗試(官方評分準則)

a) 從資料 E 中推斷出明治憲法的一項特徵。 [3 分]

L1: 只能指出特徵,沒有解釋。 [最多 1 分]

L2: 答案清晰,能參考資料作有效解釋。 [最多 3 分]

特徵:
例:
- 不民主/保守/專制/以天皇為中心

線索
例:
- 第 3 條天皇神聖不可侵犯
- 第 6 條天皇批准法律,命令顏布施。
- 第 7 條天皇召集、閉幕、休會,解散眾議院。
- 第 28 條日本臣民在不損害和平與秩序、不違背臣民正義的範圍內,享有宗教信奉自
由。

b) 根據資料 F,讓 1920 年代和 1930 年代的日本政黨政府變得軟弱的是什麼? [4 分]

L1: 只有一個原因,能參考資料作有效解釋;兩個原因,未能有效運用資料作答。
[最多 2 分]

L2: 提供了兩個原因,並能參考資料作有效解釋。 [最多 4 分]

例:
- 無法減輕經濟大蕭條帶來的經濟困難(「自 1929 年經濟大蕭條的陰霾下,民主的浪潮
開始減退。」)
- 軍方的反對(「並且毫不遮掩地發起宣傳,圖令民眾轉而抵制政黨政府。」)
- 政黨政府的軟弱外交(「此前已經逐漸順應政黨政治的陸軍海和軍開始強烈抵制政黨政
治的進一步發展和國際裁軍」)

23
c) 「在 1918-1932 年期間,保守主義一直是對日本民主的威脅。」確否? [8 分]

L1: 答案含混,未能有效運用資料及個人所知。 [最多 2 分]

L2: 答案缺乏均衡,僅能有效運用資料或個人所知。 [最多 4 分]

L3: 答案有力且均衡,能有效運用資料及個人所知。 [最多 8 分]

資料:
- 以日本獨裁價值觀和天皇為中心的傳統為特徵的明治憲法阻礙了民主的發展。(資料
A)
- 天皇可以解散國會和內閣。(資料 A)
- 樞密院的存在干擾內閣的決策。(資料 A)
- 軍方是日本政治中反對民主思想的保守力量。(資料 B)

個人所知:
- 極端民族主義和反西方化的盛行
- 武士道思想和神道教的持續存在
- 軍人傳統上崇高的社會地位
- 忠誠和服從仍然是農民的主流價值觀
- 日本的洗腦和愛國教育

24
Q.4 二戰後的歐洲一體化

細閱資料 G 及 H.

資料 G

以下節錄自時任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在 1947 年對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狀況的評論。


在考量對歐洲重建的要求時,人命傷亡;城市、工廠、礦場、鐵路可見的摧毀被正確地估
算。然而,在近幾個月,比起那可見的摧毀,歐洲經濟市場受摧殘的嚴重性變得顯而易
見。這十年以來,情況變得十分反常。無論是出於備戰,抑或是維持戰爭,這份狂熱把國
家經濟的各方面都捲了進去。工廠裏的機器不是失修,就是完全過時的。

在納粹的蹂躪下,幾乎所有的企業被納入為德國戰爭機器的一員。悠久的商業夥伴、私人
企業、銀行、保險、公司、造船業因資本損失,被迫國有化,甚至受摧毀而化為烏有。在
很多國家,對本國貨幣的信心受到劇烈動搖。歐洲的企業結構在戰爭期間可謂徹底崩潰。

歐洲的復原受到了嚴重的阻滯。這是因為大戰結束已經有兩年,各國對和德國和奧地利的
和平方案仍存有分歧。但是,即使我們更加迅速地解決這些難題,歐洲的重建明顯地比我
們所預計的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大的努力。

25
資料 H

以下取材自 1999 年 1 月 1 日出版的一份法國報章,內容是有關歐洲國家發行歐元作為單


一貨幣的報導。
今天,歐洲朝著她的一體化邁出了大膽的一步。這是因為 11 個歐洲國家廢除了她們過往
使用多年的貨幣,改為採用歐元作為共同貨幣。顧名思義,歐元區作為統一使用歐元的國
家的聯合,將會成為世界其中一個強大的經濟體。她有着 3 億人口並佔全球經濟總值的五
份之一 ——距離美國亦不遠矣。

歐元的到來對於驅使歐洲 50 年來走出兩次大戰的魅影和迎來一個基於共同經濟利益和發
展政治與國防關係的和諧穩定時期是標誌性的。它超出了 1957 年羅馬條約簽訂時的理
想。德國總理施若德很迅速地接納了這個單一貨幣,而德國將會作為使用歐元的定海神
針。「我們將會在 1999 年 1 月 1 日揭開新的一頁:歐元是歐洲踏入 21 世紀的關鍵。單一
國家財政和經濟政策的時代已經結束。」

歐盟委員會主席桑特強調了歐元的重要性,並提到:「歐元現在在你們的手中。歐洲的公
民,歐元是屬於你們的。使用歐元絕對對你們有你,而你們則是要賦予歐元它的生命。」
新成立的歐洲央行行長德伊森貝赫則評價道:「歐元不但是一個交易媒介,它還是構成我
們身分認同的一環。它反映了現在和未來的共同點。」社會普遍預期當全面貿易啟動時,
歐元將能夠很快與美元,日圓和英鎊分庭抗禮。

a) 從資料 G 推斷出二戰後的歐洲面臨的一個問題。試引用資料 G 中的一項線索來支持你


的答案。 (3 分)

b) 根據資料 H,作者對 1999 年歐元的發行持什麼態度?試參考資料 H 中使用的用語和論


據,解釋你的答案。 (4 分)

c) 一體化進程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歐洲?就參考資料 G 和 H,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
案。限制你的討論至 2000 年。 (8 分)

26
Q.4 二戰後的歐洲一體化(完整答案)

a) 用自己文字回答 歐洲面臨著由國家之間的敵對關係所衍生的重建工作拖延問題。 //

引用資料 根據資料 G,喬治·馬歇爾評論說「歐洲的復原受到了嚴重的阻滯。這是因

為大戰結束已經有兩年,各國對和德國和奧地利的和平方案仍存有分歧。」// 轉字眼

解釋 這意味著,由於德國和奧地利之間尚未締結適當的和平條約,戰後的重建工作無

法開始。

b) 用自己文字回答 作者對採用歐元的態度是歡迎的。// 用語 參考資料 H,在用語上,

作者使用了「最大膽的一步」和「強大的經濟體」等短語來描述歐元的發行和歐盟

的發展。這暗示了他對歐盟未來發展的樂觀態度。// 論據 在論據方面,筆者認為歐元

將超越美元、日元、英鎊等其他外幣,成為世界主要貨幣。參考資料 H,作者評論說
「社會普遍預期當全面貿易啟動時,歐元將能夠很快與美元,日圓和英鎊分庭抗禮。」
這表明了他對歐元的信心,因為他認為有一天歐元會擊敗世界上其他主要國家的貨幣。

c) 立場 在我看來,歐洲在很大程度上被一體化進程所改變。

轉變方面 #1 首先,歐洲從戰場變成了和平與穩定之地。// 資料 根據資料 G,喬治·馬

歇爾評論說「無論是出於備戰,抑或是維持戰爭,這份狂熱把國家經濟的各方面都捲
了進去。工廠裏的機器不是失修,就是完全過時的。」,這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對
歐洲造成了嚴重破壞。// 個人所知 根據個人所知,二戰結束後的 50 多年裡,歐洲沒

有爆發過全面戰爭。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得到極大改善,因為一體化進程為它們提供
了經濟合作的平台。歐洲國家在經濟上變得相互依存,衝突的成本增加,戰爭爆發的
可能性因而降低。

27
轉變方面 #2 其次,歐洲在二戰前缺乏統一的貨幣,而一體化的過程使歐洲採取統一

的財政政策,並以歐元作為共同貨幣。// 個人所知 根據個人所知,歐盟成員國在二次

大戰前使用的貨幣各不相同。例如,德國使用馬克,而法國則使用法國法郎。// 資料

參考資料 G,作者評論說「我們將會在 1999 年 1 月 1 日揭開新的一頁:歐元是歐洲踏


入 21 世紀的關鍵。單一國家財政和經濟政策的時代已經結束」。這意味著歐元的發行
將引導歐洲統一制定財政政策,歐洲各國在財政政策上將日趨相同。

轉變方面 #3 第三,歐洲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經濟實體。// 個人所知 根據個人所知,

歐洲國家之間的經濟一體化幫助建立了一個富強的歐洲。直到 1980 年代,歐洲共同體


人口的人均 GDP 已經超越美國。直到 1980 年代後期,歐洲共同體佔據了世界貿易量
的四分之一。

未轉變的方面 然而,儘管歐洲在 20 世紀下半葉進行了一體化進程,但仍發現了某些

延續性。// 據我所知,英國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繼續對歐洲大陸採取「光榮孤立」政
策,對歐洲大陸繼續抱有懷疑態度。 在 1973 年加入歐洲共同體之前,英國在西歐建
立了一個對立的貿易集團,領導「外圍七國」與所謂的「核心六國」競爭,即歐洲自
由貿易聯盟 (EFTA)。1999 年,英國雖然已經是歐盟成員國,但並未效仿其他成員國使
用歐元作為本國貨幣。這些例子都反映出,作為歐洲重要強國的英國在經濟一體化進
程中並不願意與其他國家緊密合作。

28
Q.4 二戰後的歐洲一體化(官方評分準則)

a) 從資料 G 中推斷出二戰後歐洲面臨的一個問題。 [3 分]

L1: 解釋含混,未能有效運用資料作答。 [最多 1 分]

L2: 答案清晰,能參考資料作有效解釋。 [最多 3 分]

問題:
例:
- 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
- 傳統經濟結構的崩潰
- 國家間的敵對關係導致重建工作拖延

b) 根據資料 H,作者對 1999 年採用歐元持什麼態度? [4 分]

L1: 只有一個原因,能參考資料作有效解釋;兩個原因,但未能有效運用資料作答。
[最多 2 分]

L2: 兩個原因,能參考資料作有效解釋。 [最多 4 分]

態度:
例:
- 正面/ 歡迎/ 感恩

用語:
例:
- 使用「最大膽的一步」和「世界經濟強國」來形容歐元的發行和歐元區的出現。

論點:
例:
- 歐元的發行將使歐洲成為一個強大的經濟實體。
- 歐元的發行可以促進歐洲的和平與穩定。
- 歐元將超越美元、日元、英鎊等其他外幣,成為世界主要貨幣。

29
c) 一體化進程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歐洲? [8 分]

L1: 答案含混,未能有效運用資料及個人所知。 [最多 2 分]

L2: 答案缺乏均衡,僅能有效運用資料或個人所知。 [最多 4 分]

L3: 答案有力且均衡,能有效運用資料及個人所知。 [最多 8 分]

改變:
例: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仍然很差 (資料 G),但在一體化進程發生
後,他們的關係得到明顯改善。 (資料 H 和個人所知)
- 歐洲在 1945 年之前飽受長期戰爭的折磨 (資料 G),而在二戰結束後的 五十多年裡,歐
洲沒有爆發過全面戰爭。 (個人所知)
- 歐洲在二戰前缺乏統一的貨幣,而一體化的過程使歐洲採取統一的財政政策,並以歐元
作為共同貨幣。(資料 H)
- 自由貿易取代貿易保護主義成為西歐一體化進程後經濟發展和復甦的指導原則。(個人所
知)
- 一體化過程發生後歐洲身份認同的興起。(資料 H 和個人所知)
- 歐洲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經濟實體。(個人所知)

沒有改變:
例:
- 英國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繼續對歐洲大陸採取懷疑態度。(個人所知)
- 蘇聯/ 俄羅斯在冷戰結束前後仍然孤立於歐洲共同市場之外。(個人所知)

30
試卷二:論述題

31
範文 #1

追溯並解釋本地華人在 1945-97 年間在香港轉變中的政治地位。

題型:Type 2 – 追溯並解釋

A. 要求
l 題目「追溯」一字要求考生 1) 將答案分成數個時期 以及 2) 討論未地華人在各個時
期在香港政治參與的重要特徵/ 發展。

l 題目中「解釋」一字要求考生討論導致這些特徵的因素。

l 展示一個平衡的答案以「追溯」並「解釋」香港的政治改變。指出時期中的轉捩點,
例如六七暴動及 1982 年展開中英商討香港前途問題。

B. 建議大綱
引入
內文 A. 時期 1:1950-1967(有限地參與政府架構)
Ø 追溯 : 行政局及立法局的代表性稍微提高、公務員服務開始本地化/ 大部
份公務員服務為英國人
Ø 解釋: 1) 行政主導的原則、2) 非殖民化運動、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 時期 2: 1967-1982(參與政府架構的程度增加及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
Ø 追溯: 提升行政局及立法局的代表性、設立完善的諮詢制度、1973 年的反
貪運動、1974 年的中文運動
Ø 解釋: 1) 兩次暴動的影響、 2) 文化大革命以及國共黨在香港的鬥爭、3) 本
地商人及中產階級的崛起、 4) 麥理浩的決心
C. 時期 3: 1982-1997 (在代議政制之中享有更多政治參與的渠道)
Ø 追溯 : 持續的公務員服務本地化、政黨政治的冒起、立法局引入選舉制
度、發展地區層面的代議政府
Ø 解釋: 1) 九七回歸、2) 香港人對民主的追求
總結

32
C. 常犯錯誤
l 有部份答卷往往流於鋪陳史實,未能將年這個時段分作若干階段追溯其發展,亦未
能解釋本地華人政治地位轉變的原因。

「追溯」太長,「解釋」太短,以致分數有所扣減。
l 部份答案有欠均衡:

l 考生需要把題目給予的指定時段最分成最少三個部分。如考生只把指定時段分成
兩部分,題目就會被扭曲為「轉捩點」題,因而偏離題目本身的要求。

33
[引文] 日本對香港的佔領隨著 1945 年 8 月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告終。英國恢復了對香港行
使主權。20 世紀下半葉,香港本地華人的政治地位發生了持續的變化。1950-1997 年香港
本地華人的政治地位的變遷可分為三個階段:1950-1967 年、1967-1982 年和 1982-1997 年。
每個時期都有各自的特點,本文將作詳細討論。

[追溯時期 #1] 在 1950-67 年的第一階段,香港本地華人在政府體制的參與有限。// 首先,


行政局和立法局的代表性略有增加。 行政和立法兩局的代表性增加,因為更多的官守和
和非官守的華人議員被委任為立法局議員。然而,在 1950-67 年期間,行政局和立法局中
的官守議員人數仍多於非官守議員。然而,由於絕大部份的官守議員皆為英國人,所以華
人在兩局的參與仍十分有限。// 其次,公務員服務開始本地化,但英國人仍佔公務員團
隊的大多數。 二戰前,公務員體系的中高級職位全部由英國人出任,只有低級職位對本
地華人開放。面對二戰後人口激增以及對公務員的需求不斷增加,政府看到了招聘更多公
務員的必要性,因此越來越多本地華人獲委任為公務員系統中的高級職位,如政務官
(AO)。例如,徐家祥在 1948 年獲委任為首位華人政務官。縱然如此,在 1950-67 年期
間,在高級公務員的職位當中,英國人的人數仍然多於本地華人。

[解釋時期 #1] 本地華人在政府結構中的有限參與可歸因於兩個主要因素:非殖民化運動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第一,殖民政府在二戰後容納更多本地華人進入政治體制
乃是對全球非殖民化趨勢的回應。 二戰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英國的國力大不如前。二

戰後的非殖民化浪潮席捲全球,許多英國殖民地相繼獨立。二戰後的世界輿論鼓吹政治解
放,然而,英國並不想在非殖民化趨勢下放棄香港,因為它對英國在亞太地區的貿易、金
融和通訊具有重要戰略價值。由於二戰期間英國未能成功保衛香港,殖民政府希望通過改
革讓更多本地華人參與政府運作,以重新獲得港人對殖民政權的支持。// 第二,中華人民
共和國的成立激發了殖民政府在香港進行政治改革和改善管治的決心。1949 年,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換句話說,共產主義政權在中國大陸建立,這使港英殖民政府更加警惕共
產主義在香港的散播和蔓延。為了防止共產主義的武裝革命在港爆發,殖民政府不得不透
過推行改革和容納更多本地華人參與政府運作來鞏固港人對殖民政權的支持。

34
[追溯時期 #2] 在 1967-82 年的第二個時期,香港本地華人在政府架構有更大的參與,同
時社會運動開始蓬勃發展。// 首先,港英政府進一步提高了各級議會的代表性。1967 年

以來,行政局之中的非官守成員的人數超越了官守成員。麥理浩增加了行政局議員的人數,
讓更多不同擁有專業背景的人士進入行政局。在立法局方面,麥理浩也增加了立法局的議
席數目。在市政局方面,所有官守議員席位均告取消。隨著合乎投票資格的選民人數大大
增加,愈來愈多本地華人能參與本地選舉,參與本地政治。 // 其次,香港本土的社會運
動開始蓬勃發展。例如,在 1973 年,被指涉嫌貪污的總警司葛柏成功從香港偷渡到英國,
激起了極大民憤,民間的反貪運動由此而起。為回應公憤,港督麥理浩於 1974 年成立廉
政公署,以打擊貪污、維護香港法治及推行反貪教育。另外,在 1974 年,由於愈來愈多
本地華人希望殖民政府承認中文為官方語言,民間因此組織了中文運動,爭取中文成為法
定語言。1974 年,港英政府通過了法案,承認中文和英文為具有同等地位的香港官方語
言。

[解釋時期 #2] 香港本地華人在政府架構有更大的參與以及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可以歸因


於三個因素:六七暴動的影響、本地華商和中產階級的崛起和麥理浩因素。 // 首先,

1966-67 年的兩次暴動是造成本地華人政治地位上升的重要因素。1966 年和 1967 年爆發


的兩次暴動造成香港政局動盪。兩次暴動顯示殖民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溝通存在著深刻的誤
解,以及本地民眾的社會意識已大幅上升。為回應港人的不滿,殖民政府不得不讓更多的
本地華人參與政府架構運作,以重新獲得他們的支持以穩定香港社會。// 其次,本地華商
和中產階級的崛起促成了這些變化。 隨著戰後的經濟發展,華人社群的經濟實力也逐漸
增強。本地華商的社會影響力日漸增加。自 1970 年代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產階
級開始在本港出現。政府認為有必要吸收這些有影響力的本地華人群體進入政治建制,以
確保政治和經濟穩定。// 最後,麥理浩的因素也促成了香港本地華人政治地位的轉變。
1971 年至 1982 年期間,麥理浩港督在其管治香港期間表現出開明的作風,並進行了大規
模的改革。但推動這一系列大規模改革背後的另一個原因是倫敦當局預見到英國政府和中
國政府將會在 1970 年代後期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由於英國不想放棄香港,港英政

35
府竭盡所能在中英兩國展開談判前將香港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城市,並給予本地華人更
多的政治權利,提高香港政治制度的民主水平,以增加港人對英國政府的好感,好讓倫敦
當局在未來出現的香港前途問題談判中有更高的議價能力,並獲得更多港人的支持,增加
英國在九七後繼續管治香港的機會。

[追溯時期 #3] 在 1982-97 年的第三個時期,代議制政逐步發展,本地華人能有更多渠道


參與政治。// 首先,港英政府繼續推進公務員本地化。在 1982-97 年間,本地華人開始在
港英政府擔任要職。九七回歸前夕,幾乎所有高級官員都由本地華人出任,如政務司司長
陳方安生、財政司司長曾蔭權等。 // 其次,政黨政治開始發展,這些政黨都代表不同社
會階層的利益和聲音。 例如,自由黨代表商人和中產階級的聲音,民主黨和前綫代表泛

民主派選民的意見,民建聯則代表建制派和親北京的意識形態。本地華人的不同政見都能
夠在立法局得到反映。在選舉期間,不同政黨極力動員公眾參與公共事務包括助選和投票
等。 // 第三,港英政府開始在地區層面引入了代議政制,為本地華人提供更多政治參與
的機會。 1982 年,區議會第一次引入地方選區直接選舉。1985 年,區議會中所有官守議

席均被廢取。 1994 年,區議會的所有委任議席均被廢取。立法局於 1985 年舉行第一次功


能界別間接選舉,1991 年舉行第一次地方選區直接選舉。直至 1995 年,立法局的全數 60
名議員均由選舉產生,其中 20 席由地方選區直接選舉產生。

[解釋時期 #3] 代議制政的逐步發展可以歸結為兩個主要原因:香港主權移交和港人對民


主的訴求。// 首先,1984 年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確認了香港主權移交一事,促使港
英政府在香港推行民主化改革。1984 年 12 月,鄧小平領導的中國政府與戴卓爾夫人領導

的英國政府經過兩年談判,簽署了《中英兩國關於香港前途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表示,
中國政府將於 1997 年 7 月 1 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亦會於同日成
立。根據 1990 年所頒佈的《基本法》,「港人治港」乃北京政府治港政策的主要方針之
一。英國政府因而在離港前加快了香港代議制政府的發展,讓本地華人有更多參與政府管
治的機會,為九七後的「港人治港」做好準備。// 其次,香港人在此期間開始有更強烈
的民主追求。隨著港英政府在 1970 年代起推行九年免費教育以及_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36
香港人的教育水平顯著提高。除此之外,加上受 1980 年代末的東歐民主運動影響,香港
人對民主權利的訴求也在加強。

[總結] 綜上所述,1950-1997 年間香港本地華人的政治參與可分為三個時期。每個時期都


有不同的特色。直至 20 世紀末,香港本地華人的政治地位比以前已經高了許多。

37
範文 #2

「1950-76 年間,中國在各方面均呈衰落之勢。」你是否同意此說?試解釋你的答案。
(改編自 AL 2009, Paper 2, Q2)

題型:Type 11 – 趨勢題

A. 要求
l 「你是否同意」一詞提示考生作一面倒立論(同意或不同意)

l 然而,考生亦可選擇兩面立論,即「在什麼程度」的進路:探討衰落的領域是否多
於沒有衰落的領域。

l 考生必須提出不同比較點組織答案:1)政治;2)經濟;3)社會;4)外交。

l 考生必須準確理解「衰落」一詞。考生需按不同方面的實際情況調整對「衰落」的
定義。從不同角度切入理解如下:

a) 政治衰落: 專制程度上升、毛澤東加劇一人獨裁、毛澤東在中共黨內無可動搖
的地位日漸穩固、政府權力毫無制衡

b) 經濟衰落:經濟增長率的下降、廣泛飢荒、工農生產停頓

c) 社會衰落: 缺乏生活必需品、農民生活窮困、道德淪喪、教育水平倒退、資源
短缺

d) 外交衰落:外交孤立、外部入侵、外國威脅向中國發動戰爭

l 考生需清晰展示中國在 1950-76 年間走向繁盛或衰落的趨勢。考生須提出證據證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隨時間而進步或衰落。例:即由 1950 年代一面倒傾向蘇聯至 1960
年代全面外交孤立。

38
B. 建議大綱
簡介 *立場:大程度同意
正文 A. 政治:衰落
1) 1950-1960: 毛澤東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
2) 1960-1966: 毛澤東退居二線 (­)
3) 1966-1976: 文革期間,個人崇拜走向極端,毛澤東處於權力頂峰 (¯)
B. 經濟:衰落
1) 1953-1957: 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的成功 (­)
2) 1958-1960: 大躍進帶來的經濟困境 (¯)
3) 1966-1976: 文革帶來的經濟停頓 (¯)
C. 社會:衰落
1) 1950-1958: 土地改革下的均田政策改善農民生活、一五計劃促進農業生產
(­)
2) 1958-1960: 大躍進、廣泛饑荒 (¯)
3) 1966-1976: 文革道德淪喪、教育水平倒退、迫害知識分子、社會不和諧 (¯)
D. 外交:並無衰落
1) 1950-1960: 依賴蘇聯、與資本主義陣營關係緊張 (¾)
2) 1960-1971: 與蘇聯關係破裂、與資本主義陣營關係持續緊張、外交上完全被
孤立 (¯)
3) 1971-1976: 與資本主義陣營關係改善、與蘇聯關係持續緊張 (­)
總結

C. 常犯錯誤
l 考生不應純粹按時序陳述史實。考生討論範圍亦不可超出指定時段。

l 考生必須注意此為趨勢題。考生任務為清楚展現 1950-76 年間的變化。

39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新時代的開始。共產黨完全控制中國。有別於改
革開放以來的穩定和繁榮局面,中共建國早期在各方面經歷高低起跌,包括政治、經濟、
社會、外交。很大程度上,1950-76 年間中國各方面均呈衰落之勢。

[定義 – 政治] 首先,中國在政治上呈衰落之勢。 政治上的衰落包括專政制度的擴張、一


人專政的持續、政府的權力不受制衡等。

[政治–衰落] 在 1950 年代,中國的政治呈現衰落之勢,因為專政日增,一人獨大。// 毛


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並出任國家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中央軍委主
席。因此毛澤東完全控制共產黨、政府、軍隊。此外,毛澤東在 1950 年代發動土地改革
批鬥和消滅地主等階級敵人,發動反右運動以鬥爭反動的知識份子。群眾運動是毛澤東用
來鞏固權力的常用手段。此反映毛澤東一人專政的情況嚴重,毛澤東在黨內無可動搖的地
位日益上升。因此中國的政治正走向衰落。

[政治–進步] 在 1960-66 年,中國的政治情況有所改善,因專政程度下降,政府被制衡的


程度上升。// 大躍進失敗後,毛澤東退居二線,劉少奇、鄧小平等取代毛澤東主理經濟政

策。當時,黨內一切重大決定均由劉少奇、鄧小平、周恩來三人決定,集體領導的雛形成
形。此反映中國政治人物會為自己的錯誤負上責任,而且毛澤東退居二線後,體現問責精
神,獨裁程度有所減少。

[政治 – 衰落] 在 1966-76 年,中國政治再次衰落。一人專政日益嚴重,政府專制明顯惡


化。// 毛澤東自大躍進一役聲望大跌。因此他希望重振聲威,建立個人崇拜。在重新掌權

爾後,毛澤東發起群眾運動,清除政敵(劉、鄧)。毛任命林彪為國防部長。林彪在軍中
發行「毛語錄」,宣揚毛澤東思想。其後,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遍佈中國。毛藉動員紅衛
兵迫害一切反對者,及黨內政敵。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家主席劉少奇、副總理鄧小平被
毛澤東拉下馬,毛澤東達到權力頂峰。中國一人專政的情況達到最壞情況,政府完全不受
制衡。中國政治走向衰落。

40
[定義 – 經濟] 中國經濟亦見衰落之勢。經濟衰落系指經濟增長放緩、大饑荒、工農業發
展停滯不前。

[經濟 – 進步] 在 1953-57 年間,中國經濟有所進步。經濟增長率不斷提升,工農業急速


發展。//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之下,中國經濟發展取得空前成功。農業集體化將分散的農地

集合,促進農業生產。糧食供應在 1952-57 年間提升了三千萬噸。同時,一五計劃將生產


力集中投放在國營企業。1953 年起,中國的生產總值、工農產量均連年上升。1957 年,
鋼產達 530 萬噸、鐵 580 噸、電力 190 億度。所有領域的生產在 1957 年均超過原定計劃
的 25%有多。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經濟 – 衰落] 在 1958-60 年,中國經濟衰落。國家經濟增長放緩、人民飽受飢荒、工農


生產停頓。// 大躍進在中國造成嚴重經濟倒退及困境。中國在 1958 年初的農產量不少。

但自從動員農民參與人民公社、全民煉鋼後,農民無暇打理農務。政府在 1958 年的農產


預算很高,但實際產量遠低於預算,且在未來兩年持續下降。大躍進最終釀成 1958-1962
年的大饑荒,據各方估計有 1500 萬至 5500 萬人因此非正常死亡。中國農產量大跌,經濟
萎縮。此造成糧食短缺、貨幣貶值、通脹、飢荒。中國經濟衰落。

[經濟 – 衰落] 在 1966-76 年,中國經濟大倒退。國家經濟增長放緩、人民飽受飢荒、工


農生產停頓。// 文化大革命令經濟困境雪上加霜。持續十年的文革強調階級鬥爭,人民放
下日常生活、工作、上學,專注批鬥。因此經濟停滯不前,國家經濟瀕臨崩潰。文革為中
國帶來 50 億人民幣的損失。中國經濟倒退。

[定義 – 社會] 中國社會同樣呈現衰落之勢。社會衰落系指農民生活貧窮、道德淪喪、教


育退步。

[社會 – 進步] 在 1950-58 年間,中國社會呈現進步。農民生活有所改善,人民可獲得的


資源更多。 // 在土地改革之下,中國實踐平均地權。一五計劃同期進行。糧食供應在
1952-57 年間提升了三千萬噸。同時,一五計劃將生產力集中投放在國營企業。1953 年起,

41
中國的生產總值、工農產量均連年上升。鋼產達 530 萬噸、鐵 580 噸、電力 190 億度。所
有生產在 1957 年均超過原定計劃的 25%有多。農產增加、經濟改善,農民獲得更多糧食
及資源。整體生活水平有所改善。

[社會 – 衰落] 在 1958-60 年間,中國社會衰落。大躍進帶來三年大飢荒。// 中國在 1958


年的農產量不少。但自從動員農民參與人民公社、全民煉鋼後,農民無暇打理農務。政府
在 1958 年的農產預算很高,但實際產量遠低於預算,且在未來兩年持續下降。中國農產
量大跌,經濟萎縮。此造成糧食短缺、貨幣貶值、通脹、飢荒。中國經濟衰落。在此期間,
超過 1700 萬人死於飢寒交迫。人民生活水平嚴重惡化,甚至無法生存。

[社會 – 衰落] 在 1966-76 年間,文化大革命令中國社會再度衰落。// 首先,文化大革命帶


來道德淪喪、社會鬥爭。毛澤東的個人崇拜到達頂峰,年輕人和紅衛兵普遍相信「爹親娘
親不及毛主席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學生紛紛
批鬥師長,紅衛兵亦批鬥學者,紅衛兵經常提出「階級鬥爭要日日講、月月講、年年
講。」。整個社會陷入道德淪喪的情況,社會極度不和諧。其次,中國教育亦惡化。文化
大革命開始後,大學入學考試停止,直到 1977 年方得恢復。此創造了十年教育斷層。

[定義 – 外交] 最後,中國外交並無衰落。外交衰落包括外交孤立、外國侵略、外國戰爭


威脅。

[外交 – 衰落] 在 1950 年代,中國發展不平衡的外交,令社會狀況轉差。// 在 1950 年代,


冷戰令中國與資本陣營關係緊張,且轉親蘇聯。 中國與蘇聯聯手抗衡共同敵人——美國。

早在 1950 年,中蘇簽訂《中蘇友好互助條約》。另外,中國參與韓戰(50-53),對抗美
國。為抵制中國,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禁運。在 1950 年代,除了英國以外,幾乎沒有資
本主義國家與中國建交。因此,中國極度依賴蘇聯提供的技術及資金以發展經濟。此反映
中國與西方世界的關係極度緊張,外交狀況不理想。

42
[外交 – 衰落] 在 1960-71 年間,中國經歷完全的外交孤立。// 1960 年,中蘇就共產主義的
理論與實踐出現爭拗。中國共產黨在大躍進期間的使用的發展經濟手段如「以鋼爲綱」、
人民公社等受到蘇聯強烈批評。蘇聯特別不滿毛澤東依賴農民推動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
而非工人階級。為此,蘇聯在 1960 年撤走所有技術人員及科學家,中蘇關係破裂。另一
方面,中國與西方關係持續緊張。直至 1960 年代末,除英國和法國外,沒有其他資本主
義陣營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在與蘇聯斷交及與西方交惡之下,中國陷入完全外
交孤立。

[外交 – 進步] 在 1971-76 年間,中國的外交狀況有所改善,中國打破外交孤立。// 1970 年


代初,尼克遜上台,美國改變以往強硬的反共政策,改為與共產國家和平共存,避免直接
對抗。美國尤其希望與中國改善關係,制衡蘇聯。1971 年,在美國的支持下,中華人民
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此後,資本主義陣營各國相繼與中國建交,
1972 年,美國總統尼克遜歷史性出訪中國。同年 9 月,中日在北京簽訂《中日聯合公布》,
宣布建交。雖然中蘇持續交交惡,但中國與資本主義陣營的關係改善,令中國外交狀況大
為改善。

[總結] 總結來說,在 1950-76 年間中國經歷政治、經濟、社會的衰落,唯外交層面並無衰


落。故本文提出很大程度上,1950-76 年間中國在各方面均呈衰落之勢。

43
範文 #3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面對什麼問題?直至 1960 年代,這些問題在多大程度上已經


得到解決?

題型:Type 4 – 雙問題(明確式)

A. 要求

l 考生必須對兩個問題進行均衡的討論。

l 與「在哪些方面」不同,「在多大程度上」已經假設日本在二戰結束後所面臨的問
題在 1960 年代並未完全解決。因此,解釋「日本在 1960 年代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
解決不了哪些問題」就是考生作答這道題目時需要回應的核心問題。(即兩邊立論)

B. 建議大綱
引入 *立場:在很大程度上
內文 A. 二戰結束後日本面臨的問題
1) 政治方面:日本成為被佔領國
2) 經濟方面:二戰戰敗導致經濟崩潰
3) 軍事方面:軍事力量受削弱和喪失軍事自主權
4) 外交方面:外交困境
B. 這些問題在 1960 年代在多大程度上已被解決?
1) 政治問題:已解決
2) 經濟問題:已解決
3) 軍事問題:未解決
4) 外交問題:已解決
總結

C. 常犯錯誤
l 考生必須理解「在多大程度上」和「在哪些方面」之間的根本分別。考生不能對第
二個子問題(直至 1960 年代,這些問題在多大程度上已經得到解決?)只作一面
倒的討論。

l 考生應留意題目給定的指定討論時限,任何有關 1970 年代或之後的討論均會被視


作無效。 也就是說,1970 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帶來的負面經濟影響不應該包含在
答案中。

44
[引文]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向盟軍國宣布無條件投降。直到 1952 年的 7 年間,日本被
美國佔領,並喪失了主權。二戰結束後,日本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面臨
著諸多問題。不過,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問題在 1960 年代都得到了解決。

[政治方面] 從政治方面,二戰結束後日本面臨的問題是日本成為被佔領國。// 首先,盟


軍在 1945-52 年間佔領日本,並對日本作直接管治。1945 年,美國在長崎和廣島投下原

子彈,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1945-1952 年,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佔領日本。由麥克阿瑟
將軍領導的盟軍最高司令部(或太平洋盟軍最高司令部)在東京成立,負責戰後對日本的
佔領事宜。另外,麥克阿瑟將軍亦設立軍事法庭審判戰犯如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等。//
其次,日本的國家主權遭到了全面剝奪。 盟總政府控制著日本政府官員的任命、政策的

實施、憲法的製定和外交事務。換句話說,日本政府的運作完全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日
本的主權受到美國的嚴重侵犯,日本全國被美國空前佔領。

[經濟方面] 在經濟方面,二戰結束後日本面臨的問題是二戰戰敗導致經濟崩潰。// 首先,


二戰給日本帶來了嚴重的破壞。 二戰期間,美軍對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工業城市發動
了大規模空襲。這導致軍事設施、工廠、道路和橋樑嚴重受損。1946 年,日本的礦產量
僅為戰前的 10%,農業產量僅為戰時的 60%。這些都直接削弱了日本的經濟基礎。// 其次,
二戰戰敗使日本失去了海外市場和原材料供應。 在 1937-41 年間,日本政府從中國獲得
了大量天然資源。日本在滿洲國生產鋼鐵、武器、飛機、汽車等軍需物資,在東南亞生產
石油以支持日本的對外戰爭。然而,由於日本戰敗,她無法再從被入侵的國家和殖民地身
上獲取天然資源。由於日本是一個缺乏自然資源的國家,在缺乏外國原材料供應的情況下,
她的經濟受到嚴重打擊。 // 第三,日本背負著沉重的戰爭債務。二戰後日本不得不向亞
洲國家賠款:賠償緬甸 2 億美元,賠償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8 億美元,賠償韓國 3 億美元。
因此,戰敗給日本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軍事方面] 在軍事方面,二戰結束後日本面臨的問題是軍事力量受削弱和喪失軍事自主
權。 二戰結束後,盟總政府在日本實行的非軍事化措施使日本成為一個軍事弱國。 // 首

45
先,日本帝國的陸軍、海軍和空軍被全面解散。200 萬名日軍被遣散,300 萬被派駐海外

的日本士兵被召回國。陸軍和海軍大臣被免職,日本的總參謀部也被解散。日本被禁止生
產和使用各類型大殺傷力武器,包括轟炸機和航空母艦。二戰後的日本化工廠數量銳減,
同時停止了原子彈的試驗。// 其次,大量的日本將領和士兵在軍事法庭上被定罪。 二戰
結束後不久,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1946 年 2 月 25 日,盟國最高統帥部與各同盟國政
府提名,任命 11 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中國、美國、英國、蘇聯、法國、加拿大、
澳洲、荷蘭、印度、新西蘭和菲律賓等對日相關之同盟國或領地政府共同任命法官審理。
在東京審判中有 28 名大日本帝國軍政要人被指控犯有 55 項不同的戰爭罪行,包括但不限
於:發動侵略戰爭、謀殺或虐待盟軍戰俘以及對佔領區平民實行屠殺(見南京大屠殺)等
戰爭罪行;其中被告更不乏政府高級領導人,有日本戰時總理大臣東條英機、前外務大臣
東鄉茂德等。最終審判庭裁定被告的 45 項罪名成立,除兩名被告在審判期間死亡外,其
餘所有被告都被判定至少犯有一項罪行。判決分別從 7 年監禁到死刑不等。// 第三,日本
在二戰後失去了軍事自主權。 在昭和憲法的限制下,日本只能保留少量自衛隊。與此同

時,日本的軍費開支不得超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 1%。盟軍佔領日本期間,美軍駐紮日本,
負責保衛日本的防衛工作。

[外交方面] 在外交方面,二戰結束後日本面臨的問題是外交困境。// 首先,日本在二戰


後失去了其軍事強國的地位。 1945 年,日本戰敗並宣布無條件投降,成為戰敗國,被派
駐海外的日軍被勒令放下武器並返回日本,日本在二戰後失去了軍事強國的地位。// 其次,
日本在二戰後與東南亞國家的外交關係欠佳。 日本於 1931-45 年對中國發動侵略,1941
年開始侵略東南亞國家,不單掠奪這些國家的自然資源,並犯下大量戰爭罪行如強徵慰安
婦、進行活體實驗、屠殺平民等。侵略戰爭導致亞洲國家對日本的懷恨在心,日本與鄰近
國家的關係十分惡劣。// 第三,二戰後日本的國際地位低下 。1945 年,日本戰敗並成為
被佔領國,失去了主權國家的地位,不能享受主權國家的待遇。例如,日本未能在 1945
年加入聯合國,亦不能參與其他國際組織。

46
[過渡段] 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上述的問題在 1960 年代已經得到解決。

[政治方面] 在政治方面,問題在 1960 年代已得到解決。// 首先,日本不再被佔領,並重


新恢復主權國家地位。 1952 年,美軍正式撤出日本,日本恢復獨立。日本政府取代盟總
政府處理日本的內政和外交事務。// 第二,日本在戰後蛻變成民主國家,日本政治不再
由一少撮特權階級壟斷,如元老、軍人、天皇等,人們可以根據憲法享有個人自由和權
利。// 首先,天皇的性質和職能從「神聖而不可侵犯的」最高領袖轉變為「日本和人民
團結的象徵」。 天皇不再是至高無上,天皇被剝奪了明治憲法賦予他的巨大權力。戰後

頒布的和平憲法規定:「天皇是國家和人民團結的象徵」。天皇只是國家的象徵,其存在
意義旨在團結國家,他原有的政治權力已經轉移至國會和內閣。 // 其次,1947 年頒布的
和平憲法廢除了樞密院(又稱元老院),這有助鞏固國會的地位。 日本戰後的新政府不
再被少數特權階級控制。國會兩院均由普選產生,首相和內閣對國會而非天皇負責,國會
變相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和平憲法,天皇必須委任多數黨領袖出任首相,否則違
憲。戰後的日本政府成為了真正的民主政府。// 此外,人們的言論、集會和出版自由受
到和平憲法的保障。 《權利法案》保障了日本人的基本人權,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性

別平等、學術自由、婦女選舉權、組織工會的權利和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例如,和平憲
法第 26 條規定:「所有人都有權接受與其能力相適應的平等教育。」// 因此,二戰結束
後日本面臨的喪失主權的問題在 1960 年代已經得到解決。

[經濟方面] 在經濟方面,問題在 1960 年代已得到解決。// 首先,在盟軍佔領期間(1945-


1952),盟總政府為重建日本經濟付出了許多努力。美國積極干預日本經濟,以避免其
經濟過於不穩。例如,在 1947 年和 1948 年,來自美國的材料供應分別佔日本進口的 77%
和 67%。為了穩定日元對美元的匯率,美國政府在 1949 年宣布推出道奇計劃,將日元對
美元匯率固定在 360 比 1 左右。穩定的匯率可以為日本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並鼓勵外國企
業在日本投資。1945-52 年,美國為日本政府提供了 2 億美元的貸款,作為重建日本的資
金。這為日本未來的經濟復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52 年,日本從盟總政府手中恢復
其全部主權後,美國繼續向日本提供廣泛的財政援助。 美國作為一個工業大國,擁有先

47
進的生產技術,美國為了支持其資本主義盟友日本,提供了大量資源和生產技術。在
1950 年代,美國購買了日本 25% 的出口貨物。由此可見,美國對日本工業發展的幫助很
大。1952 年,美國正式結束對日本的佔領前,與日本簽訂了《美日安保條約》。此後,
美軍繼續駐紮日本,擔負起保衛日本的重任。日本只保留了少量的自衛隊,因此節省了大
量開支。二戰後的幾十年裡,日本政府的軍費開支也不超過國民生產總值的 1%。// 其次,
日本政府在二戰結束後實施了各種宏觀經濟計劃。在戰後時期,日本政府每隔 3 至 5 年

就會制定新的宏觀經濟計劃,如 1955 年的「經濟獨立五年計劃」和 1960 年代的「收入倍


增計劃」。為了實踐這些經濟計劃所設定的目標,日本政府還制定了具體的財政政策,降
低稅率和利率,增加政府收入,以支付國家花費在公路和海港等交通基礎設施的開支。因
此,日本政府的政策促進了日本的經濟復甦。// 因此,日本經濟在二戰後迅速復蘇。
1955 年,日本的工業生產指數為 181;1960 年,進一步上升到 410。直至 1962 年,日本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上升到 564 美元。1960 年代,日本國民生產總值以年均 11.6%的速度增
長。// 因此,二戰結束後日本面臨的經濟崩潰問題在 1960 年代已經得到解決。

[軍事方面] 在軍事方面,問題在 1960 年代還沒有解決。 // 首先,日本的軍事實力依然薄


弱。 由於日本在二戰期間對亞洲國鄰發動廣泛侵略,美國把戰前的明治憲法廢除,並為
日本採納了和平憲法,並一直沿用至今。根據和平憲法,日本在二戰結束後不能組建常規
化軍隊,僅保留少量自衛隊土完整。與此同時,日本的軍費開支不得超過其國內生產總值
的 1%,同時不能發展大殺傷力武器如核武和航空母艦。// 另外,日本在軍事事務上仍然
缺乏自主權。 由於日本的國防發展受到和平憲法的限制,這使日本守備空虛,易受攻擊。
因此,日本非常清楚自己有必要與美國建立防務合作關係以保障國家安全。1952 年,美
日兩國簽署《美日安保條約》,美軍會長期駐紥在日本,肩負起保衛日本的重責。自《美
日安保條約》生效起,美國在日本建立了近百個軍事基地。換句話說,直至 1960 年代,
日本仍未能建立整全的武裝力量,日本亦需要依賴美國防衛其領土。// 因此,二戰結束後
日本面臨的軍事力量受削弱和喪失軍事自主權的問題在 1960 年代仍未得到解決。

48
[外交方面] 從外交方面,問題在 1960 年代已得到解決。// 首先,美國幫助日本改善了與
西方前盟軍國家的關係。憑藉其超級大國的地位及影響力,美國安排日本在 1951-52 年與

盟國簽署《舊金山和約》,以調解日本與西方列強之間的衝突。《舊金山和約》簽署後,
日本正式結束了與同盟國的敵對關係。直至 1956 年,日本獲淮加入聯合國,意味著日本
再次被國際社會接納。// 其次,日本通過「金錢外交」改善與某些亞洲國家的外交關係。
許多亞洲國家對日本在二戰中的罪行記憶猶新,因此日本在二戰結束早期的外交空間十分
有限。有見及此,日本在 50 年代和 60 年代試圖開展「金錢外交」,向許多亞洲國家提供
戰爭賠款和經濟援助,這在某種程度上擴大了日本外交的空間。1951 年,在美國的安排
下,日本與包括東南亞國家在內的其他國家簽訂了《舊金山條約》。儘管條約規定日本應
向緬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南越提供 1 億美元的賠償,但這種賠償可以以貨物和勞務
形式支付。日本為東南亞國家修建了大量水力發電站、鐵路、公路和工廠,當中某些建設
項目更持續 20 年。這樣一來,日本政府就可以從日本企業購買勞動服務和產品,然後將
它們提供給這些東南亞國家。換句話說,美國安排日本和其他盟軍國家簽署《舊金山和約》
此舉甚至幫助日本在二戰後開拓了東南亞市場。與此同時,日本還向東南亞國家提供捐貸
款,改善了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的關係。// 因此,二戰結束後日本面臨的外交困境在 1960 年
代已經得到解決。

[結論] 二戰結束後,日本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都面對一系列問題。但是,直
至 1960 年代,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得到解決。

49
範文 #4

你是否同意德國在 1919–39 年間對於歐洲和平帶來最主要的威脅?解釋你的答案。


(AL 2000, Paper 1, Q14)

題型:Type 3a – 因果關係/相對重要性(單主項)

A. 要求
l 提問字眼「 主要 」已經假設 德國不是 1919-39 年期間對歐洲和平的唯一威脅,
1919-39 年期間還有其他因素對歐洲的和平構成了威脅。

l 該問題要求考生評估德國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在 1919-39 年期間威脅歐洲和平的重


要性。

l 在此題中,德國(作為一個國家)被視作是威脅歐洲和平的一個因素。 換句話說,
我們強烈建議考生不要把德國與二戰的其他傳統因素進行比較,例如巴黎和約、經
濟大蕭條和綏靖政策等。考生應該就導威脅歐洲和平一事上把德國與其他歐洲國
家比較起來。

l 其他威脅歐洲和平的國家包括:
1) 意大利
2) 蘇聯
3) 法國
4) 英國

l 德國是問題的主項,所以考生應該用上最少一半的篇幅來討論它。不論考生選擇什
麼立場,他們都必須花一半的篇幅來討論「德國」作為一個威脅歐洲和平的因素 。
此後,考生必須討論其他因素的重要性。

l 考生應至少花兩段的篇幅 比較「德國」相對於其他歐洲國家在威脅歐洲和平一事
上的重要性。基於時間限制,建議考生除了德國以外多選 2 個其他國家進行討論和
比較。

l 建議考生評估不同歐洲國家在威脅歐洲和平一事上的相對重要性時從不同角度比
較,具體做法包括:1)因果關係;2)時效性;3)遠因近因;4)地理幅度;5)
因素自身的局限性。

50
B. 建議大綱
引入 *立場:同意
內文 A. 德國如何威脅歐洲和平?
1) 德國自 1930 年代起在歐洲進行領土擴張和重整軍備
2) 德國自 1930 年代起破壞集體安全制度
3) 德國自 1930 年代起與其他國家結成侵略性同盟
B. 其他國家如何威脅歐洲和平?
1) 意大利
2) 蘇聯
C. 比較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在威脅歐洲和平一事上的相對重要性:德國 >
其他國家
1) 德國 > 意大利
2) 德國 > 蘇聯
總結

C. 常犯錯誤
l 一些能力較弱的考生將導致二戰爆發的所有因素都逐一羅列出來,但沒有提出任何
反駁或比較。

51
[引言] 在 1919-39 年兩次世界大戰的間歇期,德國、意大利、蘇聯等國對歐洲和平造成了
嚴重威脅,導致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然而,在這三個國家中,德國實際上對歐
洲構成了最主要的威脅。因此,我同意題目所問。

[德國對二戰爆發的責任 #1] 首先,德國在 1930 年代的歐洲進行領土擴張和重整軍備,


對歐洲和平構成威脅。// 希特拉在德國上台後,決心統一中歐和東歐的德意志民族,逐在
歐洲進行領土擴張。獲取「生存空間」的想法為希特拉日後在歐洲的擴張奠定了理論基礎。
// 首先,希特拉故意違反凡爾賽條約,德國於 935 年 3 月重新武裝,並於 1936 年重新軍
事化萊茵河地區。 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被禁實行徵兵制;德國海軍的規模大大縮小;
德國被禁止發展有空軍和坦克;萊茵河左岸至河東 50 公里的領土被劃為非軍事區。德國
的重新武裝計劃和萊茵河地區的重新軍事化行動完全違反了《凡爾賽條約》,而《凡爾賽
條約》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集體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 另外,希特拉領導下的納粹
德國在歐洲進行了一系列領土擴張。例如,在 1938 年 3 月,德國吞併並了奧地利,奧地
利成為了德國的其中一個省。1938 年 9 月,希特拉在慕尼黑會議上成功吞併捷克的蘇台德
區。然而,德國卻不滿足於僅僅吞併蘇台德區,於 1939 年 3 月進一步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全境。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德國對二戰爆發的責任 #2] 第二,德國還通過破壞集體安全體系對歐洲和平構成威脅。


隨著德國的野心不斷增加,德國開始對既定的集體安全體系視而不見,並作出衝擊該體係
的行為。// 首先,德國無視了國際聯盟的存在。 1933 年,納粹德國退出國際聯盟,此舉
削弱了國際聯盟維護世界和平的權威和有效性。 // 其次,德國違反了兩戰期間(1919-39)
簽訂的國際協定。當希特拉於 1936 年重新軍事化萊茵河區時,德國事實上就違反了羅迦
諾公約,因為該公約規定比利時、法國和德國的邊界應保持不變。德國也在羅迦諾條約中
接受了萊茵河地區的持續非軍事化。 // 第三,德國破壞了召集國際裁軍會議的有效性。
在 1932-34 年舉行的日內瓦會議上,納粹德國要求其他列強進行裁軍,因為她已經遵守凡
爾賽條約解除大部份武裝,否則就應該允許她重新武裝。日內瓦會議曾一度陷入停頓狀態,

52
在 1933 年 10 月再次召開時,德國已經退出國聯。因此,會議並沒有達成具體裁軍的共識,
會後軍備競賽甚至加劇。德國開始違反凡爾賽條約,並於 1935 年起重新武裝。歐洲被置
於德國的嚴重威脅之下。

[德國對二戰爆發的責任 #3] 第三,德國與其他國家結成侵略性同盟,對歐洲和平構成嚴


重威脅。// 在極權主義勢力上台後,納粹德國、法西斯意大利和軍國主義日本開始締結侵
略性聯盟,並相互鼓勵對方在世界各地進行軍事擴張。1936 年,德意兩國締結「柏林-羅
馬軸心」; 1937 年,德、意、日締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 1940 年,德國和意大利
簽署了鋼鐵條約,承諾在對同盟國的戰爭中相互支持。由此可見,德國主動與另外兩個極
權國家——意大利和日本結盟,使極權主義在歐洲的勢力更加強大,威脅著歐洲的和平。

[過渡段] 除了德國,意大利和蘇聯也在 1919-39 年對歐洲和平構成威脅。

[意大利對二戰爆發的責任] 意大利在 1919-39 年間也是對歐洲和平的威脅。// 首先,意大


利在兩戰期間(1919-39)破壞集體安全體系。1935 年 10 月,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

國際聯盟隨即譴責意大利為侵略者,並對意實施經濟制裁。但是,國際聯盟的制裁和禁運
令沒有涵蓋戰略物資如石油和橡膠等,所以同盟國無法阻止意大利吞併阿比西尼亞。1936
年 7 月,國聯甚至取消了對意大利的經濟制裁。作為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的意大利甚至於
1937 年 12 月退出國際聯盟,進一步削弱了國際聯盟維護世界和平的權威和有效性。// 另
外,意大利的領土擴張亦威脅歐洲和平。1923 年,意大利佔領了希臘的科孚島。1924 年,

意大利吞併阜姆。1926 年,墨索里尼與阿爾巴尼亞簽訂協議,使阿爾巴尼亞成為意大利
的保護國。1936 年,意大利和德國聯合干預西班牙內戰,並向佛朗哥將軍提供武器,在
西班牙反抗共和政府。// 第三,意大利與其他極權國家結成侵略性同盟,對歐洲和平構
成威脅。1936 年,德國和意大利之間締結「柏林-羅馬軸心」。1940 年,德國和意大利簽

署了鋼鐵條約,承諾在對同盟國的戰爭中相互支持。

53
[蘇聯對二戰爆發的責任] 此外,蘇聯對歐洲和平也是一個威脅。// 首先,蘇聯對歐洲輸
出共產主義,引發歐洲的政治動盪。 俄國十月革命成功後,共產主義運動日益盛行,共

產主義思想在歐洲迅速傳播。在德國和意大利等許多歐洲國家也成立了勞工左翼政黨甚或
共產黨。歐洲各國的共產黨試圖輸出世界革命,對地區穩定構成了威脅。// 其次,蘇聯與
納粹德國在 1939 年 8 月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根據該條約,德國和蘇聯同意在
10 年內不相互交戰,如果其中一方處於戰爭狀態,另一方將保持中立;如果東歐領土發
生任何變化,蘇聯將吞併芬蘭、拉脫維亞、波蘭東部等地,而德國將吞併立陶宛和波蘭西
部。該條約使德國消除了對雙線戰爭的擔憂,解除了德國在東方的安全隱憂,這使德國更
加渴望對西歐民主國家發動戰爭,因而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德國的重要性 > 意大利的重要性] 就地理幅度而言,二戰前德國的擴張規模大於意大利,


因此德國對歐洲構成的威脅比意大利更大。// 儘管意大利在 1920 年代確實吞併了多個歐

洲國家和領土,如希臘的科孚島、阜姆和阿爾巴尼亞等,但德國侵略的範圍和嚴重程度遠
大於意大利。意大利侵略的國家並不位於歐洲政治的中心,即中歐和東歐。相反,從
1930 年代中期開始,德國在奧地利、蘇台德地區、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等中歐地區進行
領土擴張。與意大利不同的是,德國對歐洲和平構成了直接威脅,並擾亂了歐洲主要大國
之間的勢力平衡。此外,正是德國入侵波蘭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在 1939 年成
為戰場。因此,德國比意大利對歐洲和平的威脅更大。

[德國的重要性 > 蘇聯的重要性] 從因果關係來看,德國對歐洲和平的威脅要大於蘇聯。


// 儘管蘇聯和德國都有份簽署了 1939 年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但德國迫切需要蘇聯
保證在其未來入侵西歐期間保持中立。在不解除東戰線威脅的情況下,德國在西戰線向英
法宣戰將變得不安全,因為兩線戰爭的噩夢仍在繼續。因此,相比較而言,德國在促成蘇
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方面發揮了更為積極的作用。

54
[總結] 綜上所述,儘管意大利和蘇聯在 1919-39 年間都對歐洲和平構成了威脅,但德國對
歐洲的威脅最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其他兩國破壞歐洲的和平。

55
範文 #5

「戈爾巴喬夫改革原是為了延長蘇聯統治;但不幸地,它成為了導致蘇聯在 1991 年解體


的重要因素。」你是否同意?解釋你的答案。

題型:Type 4 – 雙問題(隱藏式)

A. 要求
l 提問字眼「你是否同意 」要求考生就給定的陳述選擇一個立場。考生可以 1) 同意,
2) 不同意或 3) 部分同意給定的陳述。

l 陳述句中有兩個主要的觀點/子問題:
1)「戈爾巴喬夫改革旨在延長蘇聯管治。」和
2) 「不幸地,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成為導致蘇聯在 1991 年解體的重要因素。」

l 考生必須對兩個觀點/子問題進行均衡的討論。

l 下面的句子和表格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立場組合:

Ø 戈爾巴喬夫改革原(是/不是)為了延長蘇聯統治;但不幸地,它(成為/ 沒有成為)
了導致蘇聯在 1991 年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

觀點/子問 「 戈 爾 巴 喬 夫 改 革 原 是 為 了 「戈爾巴喬夫改革成為了導致
題 延長蘇聯統治」 蘇聯在 1991 年解體的重要因素
之一」

Ö/x Ö/x
立場 同意/ 不同意/ 部分同意

56
B. 建議大綱
引入 *立場:同意
內文 A. 戈爾巴喬夫改革原是為了延長蘇聯統治
1) 試圖通過改善經濟來重新獲得人民對政權的支持
2) 試圖通過引入政治改革來重新獲得人民對政權的支持
3) 通過改善與西方的關係緩解蘇聯的外交困境
B. 戈爾巴喬夫改革成為了導致蘇聯在 1991 年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戈爾巴喬夫改革導致與蘇聯共產黨內的權力鬥爭
2) 經濟改革的失敗加深了人們對蘇聯政府的不滿
3) 戈爾巴喬夫的自由主義態度鼓勵東歐的反共運動
總結

C. 常犯錯誤
l 考生必須 分開處理陳述中的兩個判斷/子問題,不應該 將陳述句視為單一問題處理。

l 考生必須扣題:把他們提出的論點扣連到陳述句中的觀點 。例如,如果考生只是
簡單地敘述戈爾巴喬夫提出的改革措施,而沒有解釋改革措施與延長蘇聯統治的
意圖之間的關係/導致蘇聯解體的方式,則會被扣分。

57
[簡介] 1985 年,戈爾巴喬夫出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他的上台可以說是蘇聯歷史上的一個
里程碑。戈爾巴喬夫與他的前任完全不同,他展示了開明的管治風格。但是,我同意戈
爾巴喬夫的改革是為了延長蘇聯的統治,不幸的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成為導致蘇聯在
1991 年解體的重要因素。

[旨在延長蘇聯統治 #1——經濟改革] 首先,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旨在延長蘇聯統治,試圖


通過改善經濟來重新獲得人民對政權的支持。 // 首先,蘇聯面臨著無數的內部和外部經
濟問題。 內部問題包括嚴重的通貨膨脹、高昂的農業生產補貼成本、工業生產下降、低

效的中央計劃和政府腐敗。外部問題包括高昂的軍備競賽成本,維持蘇聯對東歐衛星國控
制的高成本,阿富汗戰爭的巨額開支。上述種種問題加深了人民對蘇聯政府的不信任和不
滿。 // 因此,戈爾巴喬夫因此希望通過改善經濟來重新獲得人民的支持。他推動採用包
含資本主義元素的經濟改革。例如,蘇聯在 1980 年代中葉開始停止進行中央計劃經濟,
農民能夠保留私人農地,他們可以在這些土地上種植農作物並在私人市場上出售。蘇聯政
府亦廢除集體農田,延長農民的農地租期。民營企業獲得了更大的生產自主和銷售自由。
同時,蘇聯政府亦削減軍費開支,以節省資源用於經濟發展。// 蘇聯政府亦希望給予農民
和企業更大的生產誘因,提高生產水平,改善蘇聯經濟,通過經濟發展贏得人民對政權的
支持。

[旨在延長蘇聯統治 #2 – 政治改革] 此外,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旨在通過引入政治改革來重


新獲得人民對政權的支持,從而延長蘇聯統治。 // 首先,蘇聯因對人民的嚴格監控而備
受批評。 蘇聯和東歐人民的自由在蘇聯當局的高壓管治下被剝奪。蘇聯通過華沙公約組

織長期控制東歐衛星國,並對媒體實行嚴格審查,禁止共產國家的人民踏足西方國家。例
如,1956 年,匈牙利革命爆發,示威者要求匈牙利退出華沙公約組織,該革命在蘇聯武
裝鎮壓下以失敗告終。1968 年,捷克政府推行民主改革,史稱「布拉格之春」。但是捷
克當局的民主改革遭到蘇聯干預,「布拉格之春」亦以蘇聯軍事干預告終。捷克領導人被
免職,政治異見者被捕。// 因此,戈爾巴喬夫希望通過引入政治改革來重新獲得人民的
支持。 戈爾巴喬夫上台不久後即推動民主化改革。蘇聯人們能享有更多的言論自由,政

58
治犯獲釋放。蘇聯人民代表大會成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它有權詮釋憲法和政治和社會經
濟問題。 1988 年採納的新憲法更允許進行地方選舉和總統選舉,多黨制將取代蘇共一黨
專政,賦予地方選舉產生的議會更大權力。戈氏希望透過推動政治改革,賦予蘇聯人民較
多的自由和權利,從而減少其對蘇聯政權的不滿。

[旨在延長蘇聯統治 #3——緩解蘇聯的外交困難] 另外,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旨在通過改善


與西方的關係來緩解蘇聯的外交困境,從而延長蘇聯的統治。 // 首先,蘇聯無法承受
1980 年代初的巨額軍費和巨大的外交壓力。1981 年,列根就任美國總統後,美蘇軍備競
賽達到了新的高度。例如,美國總統列根於 1983 年提出戰略防禦計劃(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簡稱 SDI),又稱「星球大戰計劃」。美國開發 SDI 導彈系統,這帶動蘇聯也
跟隨即開發新型導彈系統。然而,軍備競賽增加了蘇聯的財政負擔。 1989 年,蘇聯的國
防開支仍達 773 億盧布,佔國家財政總量的 25%。龐大的軍費開支使蘇聯無力投入更多資
源改善民生,並進一步加快蘇聯的經濟崩潰。// 因此,戈爾巴喬夫期望結束與西方的軍
備競賽,以期節省財力,投放更多資源用以改善民生。例如,在 1985 年於日內瓦舉行的

一次首腦會議上,戈爾巴喬夫和列根同意共同減少美蘇兩國的核武器庫存。1988 年,蘇
聯和美國簽署了《中程導彈條約》,雙方同意銷毀兩類核武器。1988 年 6 月,該條約在
莫斯科獲得簽署確認。// 此外,戈爾巴喬夫還向西方世界展示了友好的外交姿態。 1990
年,蘇聯參加了美國主導的軍事行動,阻止伊拉克吞併科威特。美國對「星球大戰」計劃
的研究亦在 1980 年代後中止。1989 年,蘇聯軍隊也從阿富汗撤軍。// 戈爾巴喬夫希望美
蘇關係的改善有助緩解蘇聯的外交困局,從而延長蘇聯的統治。通過降低國際遏制的強度,
蘇聯政權則可以為國內發展節省更多資源。

[過渡段] 另一邊廂,戈爾巴喬夫改革也不幸地成為導致蘇聯於 1991 年解體的重要因素。

[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 #1——蘇聯共產黨內的權力鬥爭] 首先,戈爾巴喬夫改革導致


了與蘇聯共產黨的權力鬥爭。// 不幸的是,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改革並沒有在蘇聯贏得廣
泛支持,蘇聯共產黨內部也出現了權力鬥爭。 戈爾巴喬夫不受黨內的保守派歡迎,他們

59
認為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對共產主義精神的僭越,擔心改革最終會使蘇聯崩潰。同時,戈
爾巴喬夫也不受黨內的開明激進派的歡迎,他們認為改革的速度太慢,他們期望見到更徹
底的改革。//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動搖了蘇共的管治基礎,導致蘇聯解體。 戈爾巴喬夫的
改革允許多黨制,並下放更多權力予地方政府,但這亦削弱了戈爾巴喬夫在黨內的支持基
礎,蘇聯共產黨因而在蘇聯失去了政治壟斷,異見勢力日益壯大。顯然,戈爾巴喬夫改革
成為導致 1991 年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

[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 #2——經濟改革失敗] 此外,戈爾巴喬夫推行的經濟改革失敗,


加深了人們對蘇聯政府的不滿。// 儘管戈爾巴喬夫實施了經濟改革以提振低迷的蘇聯經
濟,但其中許多改革產生了反效果。 例如,由於政府數十年的大量補貼,蘇聯的農業部

門一直能夠以低價提供食品予民眾。在市場化經濟改革過後,政府容許商品買賣自由定價,
農民因此可以在市場上以更高的價格出售農作物,然而許多蘇聯民眾的工資水平追不上物
價上漲。蘇聯政府支出和債務飆升,蘇聯工人要求提高工資的訴求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 其次,不幸的是,經濟改革措施使蘇聯經濟惡化,進一步使人民對蘇聯政府不滿。市
場化改革政策造成了市場混亂,生活必需品和消費品供應不足。戈爾巴喬夫的經濟改革也
導致工農業生產下降,經濟衰退。經濟改革的失敗使蘇聯人民對政府的離心加劇,促使蘇
聯解體。

[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 #3——東歐的反共浪潮] 此外,戈爾巴喬夫的自由主義態度助


長了東歐的反共浪潮。// 當爭取獨立、民主和人權的示威活動開始在東歐衛星國出現時,
戈爾巴喬夫選擇不對示威運動干涉和鎮壓。 蘇聯的政治改革觸發東歐共產國家的民主運

動。然而,戈爾巴喬夫並沒有試圖抵制席捲東歐的民主化浪潮。在戈爾巴喬夫的批准下,
波蘭政府啟動了與「團結」工會的談判,最終達成了解除對工會禁令的協議,允許當地人
民成立反對派政黨並開始籌劃自由選舉。結果,東歐第一個非共產主義政府於 1989 年 8
月在波蘭上台,萊赫·瓦文薩成為二戰後波蘭首任民選總統。1989 年,捷克、匈牙利、羅
馬尼亞、保加利亞等蘇聯衛星國內部均先後出現了抗議和示威浪潮,但都沒有受到蘇聯當
局鎮壓。1989-91 年間,東歐國家相繼建立了民主政府。東歐的民主化浪潮更觸發蘇聯的

60
加盟共和國脫離蘇聯。在 1990-91 年,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相繼宣佈脫離蘇聯並
獨立,這為蘇聯的解體埋下伏線。// 戈爾巴喬夫在東歐民主運動中的取態使他在蘇聯共
產黨內極不受歡迎,從而威脅到他在蘇聯政府中的權威。在難以平衡自由派和保守派的
不同意見的情況下,戈爾巴喬夫變相加速了蘇聯的解體。更糟糕的是,在 1991 年 8 月,

保守派發動政變試圖推翻戈爾巴喬夫,並將他軟禁在克里米亞。 「819 政變」雖然以失敗


告終,但戈爾巴喬夫在蘇共黨內威信盡失,他在政變後辭去了蘇聯共產黨總書記的職務,
導致蘇聯最終解體。

[總結] 綜上所述,我同意陳述句的看法: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為了延長蘇聯的統治,不幸
的是,它成為導致 1991 年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

61
範文 #6

「西歐和東歐在 1945 至 2000 年間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有相似的目標但帶來不同的結


果。」你是否同意?解釋你的看法。

題型:Type 4 – 雙問題(隱藏式)+ Type 5b – 比較(隱藏式)

A. 要求

1. 處理雙問題(隱藏式)

l 提問字眼「你是否同意 」要求考生就給定的陳述句選擇一個立場。考生可以 1) 同
意,2) 不同意 或 3) 部分同意給定的陳述。

l 給定語句中有兩個主要判斷/子問題:
1)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目標相似;

2)西歐和東歐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不同的結果

l 考生可以 1) 同意兩個判斷,或 2) 僅同意其中一個判斷,或 3) 不同意兩個判斷。考


生必須對這兩個判斷進行均衡的討論。

l 下表列出了所有可能的組合(4 種可能的組合)

1)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具有相似的目標 +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取
得了不同的結果

2)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有相似的目標 +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
了相似的結果

3)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有不同的目標 +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
了不同的結果

4)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有不同的目標 +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
了相似的結果

62
判斷/ 子問題 「 西 歐 和 東 歐 的 經 濟 一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
體 化 進 程 具 有 相 似 的 目 取得了不同的結果」
標」

Ö/x Ö/x
立場 同意/不同意/部分同意

2. 處理比較題(隱藏式)

l 問題詞「不同」和「相似」要求考生比較西歐和東歐經濟一體化的目標和結果。考
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構建他們的段落:

1) 分述 A(西歐)(~40%) +

2) 分述 B(東歐) (~40%) +

3) 小結 / 比較 (~20%)

B. 建議大綱
引入 *立場:同意
內文 A.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具有相似的目標
1) 西歐和東歐國家都提出經濟一體化方案以實現經濟復甦。
2) 西歐和東歐國家都提出了經濟一體化計劃,以防止來自敵對的意識形態滲
透。
B. 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了不同的結果
1) 經濟成果
Ø 西歐:西歐國家自 1950 年代以來取得的顯著經濟成就
Ø 東歐:東歐國家的經濟自 1960 年代以來持續停滯
2) 經濟一體化的廣度
Ø 西歐:1990 年代歐盟成立和歐元發行
Ø 東歐:1991 年東方共產主義集團解體,其成員後來被歐盟吸納。
總結

C. 常犯錯誤
l 有部份能力較弱的考生只敍述西歐和東歐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但沒有回應題目所
問:比較東西歐經濟一體化的動機和成果。

63
[簡介] 二戰結束後,經濟一體化成為歐洲的趨勢。西歐國家和東歐國家均出現經濟合作和
一體化的過程。我同意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在 1945-2000 年有著相似的目標,但
取得了不同的結果。

[相似目標 #1——實現經濟復甦] 首先,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有著相似的目標,


因為西歐和東歐國家都希望透過經濟一體化以實現經濟復甦。// 二戰結束後,西歐和東
歐的國家都面臨著各種社會經濟問題。 大多數歐洲國家面臨燃料和原材料供應不足、戰

爭傷亡導致勞動力減少、工業生產下降、牲畜和農作物損失導致農業生產下降以及通信線
路被破壞等問題。// 西歐 二戰結束後,西歐推崇自由貿易,促進經濟復甦。一戰結束後,

貿易保護主義成為歐洲國家復甦經濟的常用手段。美國和歐洲國家採用保護性關稅以保護
本土產業,這導致歐美各國的出口貿易的下降,反而對製造業造成打擊,歐美國家的失業
率飆升。西歐國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復甦的失敗中吸取教訓,意識到自由貿易和經
濟合作,而非貿易保護主義,才可以促進戰後的經濟重建。在西歐國家之間,她們也希望
通過推動自由貿易加快經濟復甦步伐,防止共產主義和極端思想的出現。// 東歐 二戰結

束後,東歐國家提倡集體化和計劃經濟以推動經濟復甦。 蘇聯鼓勵東歐實行計劃經濟,

並推進五年計劃。因此,蘇聯支配了其衛星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經濟制度。在指令經濟路
線的指導下,蘇聯迫使東方集團的成員國採用了自己的經濟發展模式。從 1950 年代起,
蘇聯還促進了衛星國之間的經濟分工。東德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專注發展重工業,而其他東
歐國家則專注於為整個東集團生產糧食。蘇聯更向東歐國家以高價出售工業生產設施,卻
以低價從他們那裡購買糧食。// 比較 相比之下,西歐和東歐國家都在二戰後推動經濟一

體化,以復甦其停滯不前的經濟。但是,他們採用的方法各異。西歐國家推動自由貿易,
東歐國家則實行集體化和計劃經濟。

[相似目標 #2——防止意識形態滲透] 其次,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有著相似的目


標,因為西歐和東歐國家都提出經濟一體化計劃以防止來自對立集團的意識形態滲透。

// 西歐 就西歐而言,美國在冷戰的早期透過推動西歐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以阻止蘇聯的

64
意識形態滲透。冷戰自 1946 年開始後,歐洲很快分裂為資本主義陣營和共產主義陣營,

西歐國家的生活方式、民主體制和資本主義制度在共產主義的蔓延下處於極大的危機之中。
二戰結束後,共產黨和左翼政黨在法國、比利時、英國等許多西歐國家冒起。更重要的是,
共產主義思想在經濟困難的時期會更會容易吸納民眾支持。西歐國家希望通過促進自由貿
易和經濟一體化來加快經濟復甦的進程,以防止共產主義在歐洲繼續蔓延。// 東歐 在東

歐,蘇聯在冷戰的早期透過推動東歐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以阻止美國的意識形態滲透。
從蘇聯的角度來看,美國向歐洲國家提供援助的目的是擴大其在歐洲的影響力,是為其帝
國主義陰謀的一部分。蘇聯通過向其東歐衛星國提供經濟援助,希望在其領導下實現東方
集團更大程度的團結,防止資本主義向東歐蔓延。// 比較 相比之下,西歐和東歐的經濟

一體化進程在防止來自對立陣營的意識形態滲透方面有著相似的目標。美國要抵制共產
主義在西歐國家的蔓延,而蘇聯則要防止其東歐衛星國陷入資本主義的誘惑之中。

[過渡段] 另一方面,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了不同的結果。

[不同結果 #1 – 經濟表現 ] 就不同的結果而言,西歐經濟一體化是十分成功的,因為自


1950 年代以來西方集團在經濟上取得了顯著的增長;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被認為是失敗
的,因為自 1960 年代以來東方集團經濟持續停滯。// 西歐 在西歐,自 1958 成立以來的

五年內,歐洲經濟共同體(EEC)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出口經濟實體。受惠於成員

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和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例如,
在二戰中受到重創的西德得以迅速復甦,直到 1965 年成為第三大經濟體。歐洲共同體成
功的經驗鼓舞了其他歐洲國家,成員國進一步推動自由貿易和區域一體化。直到 1960 年
代後期,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原材料出口地區和最大買家,其鋼鐵產量
僅次於美國。歐洲經濟共同體通過推行共同農業政策,成功地促進了成員國的農業生產。
1999 年,歐盟推出單一貨幣—歐羅,使歐洲進一步成為共同市場和經濟統一區域。與二
戰前相比,1990 年代末西歐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直到 1990 年代,歐盟的人

均工資水平甚至超過了美國。// 東歐 在東歐,經濟合作在改善民生上的成效有限。東歐

65
的經濟成就遠遠不如西歐。儘管東歐國家的工業生產量不斷增加,但人民的生活水平仍未
得到明顯改善,東歐人民的生活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歐。自 1950 年代起,愈來愈多的東歐
人渴望移居到西歐謀生。例如,愈來愈多的東柏林人逃往西柏林,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
為了防止人員進一步流失,柏林圍牆最終於 1961 年建成。// 其次,東西歐家庭的購買力
有很大的差異。1989 年,11% 的東德勞動力仍從事農業工作,47% 從事第二產業(製造
業),只有 42% 從事第三產業(服務業)。直到 1990 年,只有大約一半的東德家庭擁有
汽車或彩色電視機,這兩者在西德家庭中都十分普遍。// 比較 相比之下,東歐的經濟成

就遠不如西歐。東歐人民的生活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歐。

[不同結果 #2——一體化範圍] 最後,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了不同的結果:


西歐實現了更高水平的一體化,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最終因蘇聯解體而失敗。// 西歐 在

西歐,歐盟於 1993 年成立。1991 年 12 月,歐洲共同體成員國在荷蘭的馬斯垂克舉行首


腦會議。他們同意將合作擴展到非經濟領域,包括建立一個更龐大的經濟和貨幣聯盟
(EMU)、引入單一貨幣、制定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擴大歐洲法院的權力以追究不
遵守歐共體法律的成員國。1992 年,歐共體成員國簽署了《馬斯垂克條約》。當該條約
於 1993 年 11 月正式生效時,歐洲共同體正式更名為歐洲聯盟 (EU)。1995 年,歐盟進一
步擴大至包含 15 個成員國:法國、德國(德國於 1990 年重新統一)、意大利、比利時、
荷蘭、盧森堡、丹麥、愛爾蘭、英國、希臘、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和瑞典。
1999 年 1 月 1 日,歐洲中央銀行成立,並發行了一種稱為歐元的單一貨幣,以取代 11 個
成員國以前使用的貨幣。這使歐盟成為世界上強大的經濟實體。// 東歐 相反,東歐經濟

一體化的失敗以 1991 年共產主義集團的崩潰告終。由於東歐共產主義政府的垮台和八一

九政變,戈爾巴喬夫失去了一切他在蘇聯的影響力。隨著 1980 年代末出現了東歐民主化


運動,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亦在 1991 年宣告解散。這標誌著東歐共產主義國
家之間經濟一體化嘗試的失敗和終結。// 其次,前共產陣營的東歐國家亦逐漸被歐盟吸
納。 波蘭、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等東歐前共產主義國家相繼

在 1990 年代後期脫離蘇聯控制後就遞交加入歐盟的申請。隨著愈來愈多前蘇聯衛星國加

66
入歐盟,自由貿易的理念將在整個歐洲付諸實踐。// 比較 相比之下,隨著經濟互助委員

會(COMECON)的解散,東歐經濟一體化的嘗試亦以失敗告終。另一方面,西歐經濟
一體化進程取得了巨大成功。冷戰結束後歐盟東擴進一步證實了它的成功。

[總結] 總括而言,西歐和東歐國家都提出了經濟一體化計劃,以實現經濟復甦和防止來自
對立集團的意識形態滲透。但是,西歐和東歐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了不同的成果,西歐
的比東歐更好。因此,我同意陳述句的說法。

67
範文 #7

「民族主義引致極權主義,而極權主義又會引致帝國主義。」評論此說能否成立。試引述
歷史課程中涵蓋的不同國家/地區作為例子,解釋你的答案。

題型:Type 7 – 評論此說能否成立

A. 要求
l 提問字眼「評論此說能否成立」要求考生評估題目給定的陳述句的有效程度。考生
可以認為給定的陳述句 1) 完全有效,2) 完全無效 或 3) 部分有效。

l 考生可以認為「民族主義引致極權主義 」和「極權主義引致帝國主義 」這兩個主


要判斷/子問題:

1) 其中一個判斷真確 (Ö + x / x + Ö);
2) 兩個判斷都真確 (Ö + Ö);
3) 兩個判斷不真確 (x+x)

立場
1) 民族主義引致極權主義 Ö/x 真確/ 不真確/ 部分
真確
2) 極權主義引致帝國主義 Ö/x

l 考生必須均衡地討論「民族主義引致極權主義」和「極權主義引致帝國主義」這
兩個判斷/ 子問題。

68
B. 建議大綱
引入 *立場:真確
內文 A. 民族主義引致極權主義
1) 報復性的民族主義導致德國納粹主義興起
2) 對巴黎和約的不滿導致法西斯主義的興起
3) 西方歧視和極端民族主義導致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B. 極權主義引致帝國主義
1) 1930 年代德國在歐洲的擴張
2) 1920-1930 年代意大利在非洲和歐洲的擴張
3) 1930-1940 年代日本在亞洲的擴張
總結

C. 常犯錯誤
l 考生應避免作過於片面的討論,如只默寫極權主義興起的因素,但沒有緊扣「民族主
義引致極權主義」和「極權主義引致帝國主義」作討論。

69
[引文] 民族主義是指擁有共同文化和歷史背景的族群尋求自我管理,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及追求民族榮耀的共同願望;帝國主義是指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進行領土擴張和掠奪殖
民地的思想;極權主義則包括但不限於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我認同民族
主義引致極權主義;極權主義又會引致帝國主義。德國、意大利和日本極權主義的興起
就是這陳述句的明證。

[民族主義引致極權主義——納粹主義] 首先,報復性的民族主義導致了德國納粹主義的
興起,因此民族主義導致極權主義。 // 巴黎和會在德國引發了納粹主義的抬頭。 《凡爾

塞條約》中的大多數條款完全由戰勝國制定,巴黎和約因此被稱為「獨裁的和平」。對於
德國,她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和約,因為她不想再次與盟軍開戰。凡爾賽條約的條款令人
難以接受:德國失去了 10% 的領土和所有海外殖民地、12.5% 的人口、16% 的煤田和近
一半的鋼鐵產量;德國必須承擔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唯一責任」;德國需要繳交巨額
賠款(6600 萬英磅),其軍力亦受嚴重削弱(例如海軍總人數不得超過 15,000 人、不得
生產或貯存化學武器、裝甲車、坦克及軍用飛機等)。// 巴黎和約助長了德國人的復仇
情緒,最終為納粹主義在德國的興起奠定了基礎。由於 《凡爾塞條約》中的大多數條款

完全由戰勝國制定,巴黎和約因此被稱為「獨裁的和平」。德國人對英國和法國等戰勝國
的敵意大增,並因此產生了強烈的屈辱感和報復慾望。希特拉利用德國人渴望復仇和屈辱
的情緒上台,並承諾德國人民重塑德國的大國地位。希特拉的上台為往後納粹在歐洲的擴
張埋下伏線。

[民族主義引致極權主義——法西斯主義] 第二,意大利對巴黎和約的不滿導致了法西斯
主義的興起,因此民族主義導致極權主義。// 首先,巴黎和約助長了意大利的屈辱和報
復情緒。 儘管意大利以勝利國的身份參加了巴黎和會,但「三巨頭」支配了整個決策過

程。由於意大利在戰時的貢獻有限,在巴黎和會上僅獲得伊斯特拉和蒂羅爾作為獎賞。令
意大利非常失望的是,意大利幾乎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土地,包括阜姆和達爾馬提亞。// 其
次,意大利人民對於巴黎和會的怨恨情緒最終為法西斯主義在意大利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意大利人甚至指責政府在巴黎和會上示弱,任由三巨頭欺壓意大利。

70
這促進了墨索里尼的崛起,因為意大利人需要一位能夠恢復民族自豪感和尊嚴的政治強人。
強勢和極權的墨索里尼利用意大利人渴望復仇和屈辱的情緒上台。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崛
起改變了一戰後的國際秩序,歐洲再次面臨嚴重的戰爭威脅。

[民族主義引致極權主義——軍國主義] 另外,西方的歧視和極端民族主義導致了日本軍
國主義的興起,因此民族主義導致極權主義。// 首先,西方的歧視點燃了日本的民族主
義情緒。自 1910 年代起,日本認為自己受到了西方列強歧視。例如,在 1919 年的巴黎和
會中,西方列強刻意譴責日本在東北亞的經濟和殖民活動乃帝國主義行為,有違門戶開放
政策的原則;在 1924 年,美國通過了《移民排除法案》,禁止日本勞工移民到加利福尼
亞洲;在 1930 年的倫敦海軍會議上,日本的海軍編制比例較美國和英國低。儘管日本希
望其主力艦與英美主力艦的比例能達到 10:7,但美國和英國最終迫使日本接受了原來的
10:6 比例。為了使日本在西方列強之間受到尊重,日本軍國主義者認為他們必須推翻軟弱
眉外的民主政府才能對不友好的西方發動對外戰爭。因此,日本認為只有實行軍國主義,
才能增強國力,提高國際地位。// 其次,日本極端民族主義的盛行促進了日本軍國主義
的抬頭。 1910 年代,日本相繼出現了強烈主張對外擴張的著名極端民族主義者。北一輝

在 1919 年發表了《日本改造法案大綱》,建議使用軍事力量來改革日本,以便她進行侵
略以獲得殖民地並支配亞洲和世界。北一輝被稱為 「日本法西斯主義之父」。宇垣一成
也積極推動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他認為日本應該與中國東北和內蒙古統一,形成單一的經
濟體,以尋求經濟生存。// 在極端民族主義的宣傳和影響下,政黨政府的和平經濟擴張
政策在日本人民的眼裡顯得很軟弱無能。 政黨在日本的統治聲譽受損。日本極端民族主
義者利用農民的被動性和忠誠,提升自身的聲譽和影響力。極端民族主義為軍國主義者提
供籍口,讓他們自 1930 年起在日本奪取政權並侵略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

[過渡段] 隨後,極權主義又會引致帝國主義,如 1920-30 年代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的擴張


所示。

71
[極權主義引致帝國主義——德國的擴張] 首先,納粹主義導致了德國在 1930 年代歐洲領
土的擴張。// 希特拉在德國上台後,決心統一中歐和東歐的德意志民族,逐在歐洲進行領

土擴張。獲取「生存空間」的想法為希特拉日後在歐洲的擴張奠定了理論基礎。 // 首先,
希特拉故意違反凡爾賽條約,德國於 935 年 3 月重新武裝,並於 1936 年重新軍事化萊茵
河地區。 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被禁實行徵兵制;德國海軍的規模大大縮小;德國被禁
止發展有空軍和坦克;萊茵河左岸至河東 50 公里的領土被劃為非軍事區。德國的重新武
裝計劃和萊茵河地區的重新軍事化行動完全違反了《凡爾賽條約》,而《凡爾賽條約》是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集體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 另外,希特拉領導下的納粹德國在
歐洲進行了一系列領土擴張。例如,在 1938 年 3 月,德國吞併並了奧地利,奧地利成為
了德國的其中一個省。1938 年 9 月,希特拉在慕尼黑會議上成功吞併捷克的蘇台德區。然
而,德國卻不滿足於僅僅吞併蘇台德區,於 1939 年 3 月進一步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極權主義引致帝國主義 ——意大利的擴張 ] 此外,法西斯主義導致了意大利在 1920-30


年代在非洲和歐洲的領土擴張。// 首先,意大利的墨索里尼政權負責提出對外擴張的方
針。 墨索里尼認為,只有通過對外擴張等帝國主義行動,意大利才能重振民族榮光,再
次成為軍事強國。// 自 1920 年代葉,意大利開非洲和歐洲進行一系列侵略。1923 年,意
大利佔領了希臘的科孚島。1924 年,意大利吞併阜姆。1926 年,墨索里尼與阿爾巴尼亞
簽訂協議,使阿爾巴尼亞成為意大利的保護國。1935 年 10 月,意大利入侵阿比西尼亞。
國際聯盟隨即譴責意大利為侵略者,並對意實施經濟制裁。但是,國際聯盟的制裁和禁運
令沒有涵蓋戰略物資如石油和橡膠等,所以同盟國無法阻止意大利吞併阿比西尼亞。1936
年 7 月,國聯甚至取消了對意大利的經濟制裁。作為國際聯盟常任理事國的意大利甚至於
1937 年 12 月退出國際聯盟,進一步削弱了國際聯盟維護世界和平的權威和有效性。1936
年,意大利和德國聯合干預西班牙內戰,並向佛朗哥將軍提供武器,在西班牙反抗共和政
府。

72
[極權主義引致帝國主義 ——日本的擴張 ] 最後,日本的軍國主義導致了日本在 1930 至
40 年代在亞洲的擴張。 // 首先,日本軍國主義者提出了對外擴張的方針。軍國主義者認
為,要想制止西方的歧視,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唯一的辦法就是建設一個軍力強大的日
本和實行對外擴張。因此,日本在軍政府統治下積極進行對外侵略。// 其次,軍人政權的
上台使中國長期遭受日本侵略。1931 年九一八事變期間,中國東北的南滿鐵路有部分路
段被日軍炸毀。日本關東軍立即派兵來華,在五個月內佔領了中國東北三省。這就是著名
的 918 事變。1937 年 7 月 7 日,駐紮在北平附近的盧溝橋的日軍以一名士兵失踪為藉口,
開始全面侵華。從 1937 年到 1945 年,中國軍民經歷了八年的艱苦抗日。// 從 1940 年起,
東南亞各國亦被日本入侵。 1940 年,日軍入侵印支半島(越南、柬埔寨、老撾),並將
其作為進一步侵略東南亞的軍事基地。日本在 1941 年 12 月珍珠港事件後立即揮軍香港。
至直 77_1942 年,日本已經佔領了香港、新加坡、馬來亞、菲律賓、緬甸和印度尼西亞,
幾乎控制了整個東南亞。這些對亞洲國家的侵略就是極權主義引致帝國主義的明顯例子。

[結論] 綜上所述,民族主義的確導致極權主義,而極權主義又導致帝國主義。德國、意大
利和日本的極權主義發展就是上述因果陳述的明證。

73
POINTS TO NOTE

74
POINTS TO NOTE

75
POINTS TO NOTE

76
POINTS TO NOTE

7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