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6 失言的危机处理

6.1 失言及其危害性
6.2 几种常用的预防失言方法
6.3 失言的危机处理方法
6.1 失言及其危害性
 一、失言的含义
 失言是指无意之间说出了错话,得罪和伤害了
交际对象这一类语言现象。
 人生活在社会上总是要说话的,从事公关交
际、礼仪、商业服务的人员,一天到晚要同许
多人讲许多话,假如不慎说了错话,这就叫失
言。
二、失言的危害性
 失言又叫言语失误,对社会交际的危害很大,不
但损害人际关系,甚至有断交的可能。
 失言的危害性:
 1. 失言造成断交之后,很可能随之产生严重的经
济损失,甚至使自己或自己的组织失去得力的支
柱。
 2. 失言必然得罪人和伤害人,损害人机、组织之
间的关系,削弱双方合作的亲密度和信任度,是
彼此之间交际出现梗阻现象。
 3. 失言一般涉及一个人的知识、口
才、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假如
一旦失言,就会使对方轻视自己,
不管是代表个人还是代表组织,都
会使其形象遭到严重的损害。
 所以, 预防和避免失言是语言交际必须高
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三、失言预防的心理
 每个人都有自尊感、责任感,都想通过
交际显示出来,以在公众面前树立美好
的形象。因而说话前就很注意言辞和结
构的修饰,设想种种语言对策,尽量使
言辞具有审美性和预见性,从而严密地
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感情,维护自
己或己方组织的声誉和利益,这样就自
然而然产生了交际防御心理—避免失
言。
6.2 几种常用的预防失言方法
 ( 1 ) . 掌握一些不同场合的语言禁

 不同场合的说话忌讳,虽然豪无科学根据,
但很多成为约定俗成的说话原则。
 婚礼避免使用“断”、“散”、“离”等字音
 朋友与熟人上台致词时,态度可以轻松活泼,但
不能随便。
 丧礼中,说话内容要慎重,不能使用幽默、风趣
的对谈。对话内容应集中表现对敌人的哀悼之
情。
 同学聚餐时,谈话最好坦率表达思念情怀,提
及一些旧事。
 新春聚会,最好不要以演讲或训诫的口气谈论
对未来的计划,应以自然的态度聊天。
 参加朋友生日聚会,要尽量轻松的口吻,谈论
生活中的插曲。
 参加长辈生日聚会,说话不要强调年纪,少谈
论生死问题,以免老人家心生伤感。
 参加孩子家长会时,可选择印象较深刻的话题
来说,并谦虚地向老师及其他家长谢意。
(2). 要了解谈话对象
 要了解谈话对象主要是 指确定与交谈对象该
谈什么和不该谈什么。
 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他们或独立或结合,有
着多种不同的情况,对语言交际也有着不同的
需求。
 要懂得运用一定策略询问对方的情况或察言观
色,等掌握一定情况后,再谈也不迟。
 (3). 建立宽松的心境
 处乱不惊是健康心理的表现。心
情紧张会引起思维杂乱,语言失
常,因而说话失去中心,结结巴
巴,混乱不堪。
 通过“目中无人”克服紧张心理
的方法,很有作用。
 ( 4 ) . 提高语言修养
 例如:一位护士对病人说:“你没有体
温”。???这么一句话如何影响病人的情
绪呢???
 假如一个人在交际语言上有优势,再加上宽松的
心理环境,就一定能够娴于辞令,驾驭各种复杂
的局面,顺利实现公关交际的预定目标。
( 5 ) . 必须知之而言
 要了解交际对象,理解自己所运用的词
语,熟悉交际场合的有关情况。要是在
这三点上能够“知”乃至“深知”,就
能减少失言或不失言。
 比如,见到一男一女,就以为他们是男
女朋友或夫妻关系。
 不调查就发言,就可能失言或必然失
言。所以,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弄清真相
之前,就要运用一定策略询问或察言观
色,掌握有关情况之后,再说不迟。
( 6 ) . 加强语言限制
 我们说话一要看人,二要看场合,三要看
语境,四要看话题,五要看现场反应。
 我们从语言形式、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加强
语言限制,不说有歧义的省略话,不说难
信的绝对话,否则,就要失言。
( 7 ) . 注意语言忌讳
 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
俗”。由于风土人情、传统文化上的差
异,中外各地、各人、各行业,在口语
表达方面都有各自的忌讳,尊重这些忌
讳是社会交际的需要,是施行公关实务
的需要。
6.3 失言的危机处理方法
 ( 1 ) . 失言补救的意义
 尽管我们对可能的失言采取了预防对策,然而,一贯
正确,素不失言是很难做到的。
 失言之后,我们决不能听之任之,要及时而果断地加
以补救以挽回影响,这对改善和优化语言交际有着重
要的意义。
 从某个程度上讲,失言就是失礼,而在社会交际中是
不容失礼的,失言要补救,失礼更要补救,这是文明
交际的需要。失言之后,进行真诚而机智地补救,是
所有处于语言交际状态之中的人高尚道德和社会责任
感的真实体现。
( 2 )失言的补救方法
 1. 将错改错法
 2. 急断偷换法
 3. 现场变量法
 4. 变贬为褒法
 5. 全幅观照法
 6. 就势转接法
 7. 注意转移法
 8. 曲线致歉法
 (参考《交际语言技巧》 188 页)
2. Tutorial M10
 搜寻有关失言的视频,分析其
危害性后提出失言的危机处理
方法。
或
 分组讨论哪些话在哪些场合不
能说,说了怎样补救。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