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4

風工程導論

風的形成與風場特性
形成風的氣象因素

• 形成風的基本成因是地球表面接受日照程度的差異造成不
同區域間的溫度與大氣壓差別,進而驅使空氣由高壓區向
低壓區流動。

• 地球的自轉運動造成了大氣層的流動,這種大尺度的空氣
流動,形成北半球在熱帶與極區的主要風向為東風,溫帶
地區則以西風為主。
溫差形成之大尺度對流
 A 、 B 水槽之間有二水管連接,分
別設有閥門。
1. 首先在相同溫度二水槽間壓力平
衡時關閉閥門,而後增高 A 水槽
溫度,使其水頭增高△ h 。然而
此時二水槽在 c 高程之壓力相
同,故即使打開閥門 2 , AB 槽
之間亦不會產生流動。
2. 同時打開閥門 1 時, A 水槽則會
由於水頭差異的關係由閥門 1 流
向 B 水槽,這個流動現象則會造
成 B 水槽在高程 c 處的壓力大於
A 水槽,進而造成經由閥門 2 流
向 A 槽。
3. 只要維持二水槽間的溫差,這種
溫差對流就不會停止。
北半球的大尺度對流

這種現象呈現在地球及區與赤道的溫差
,就會形成圖中的大尺度對流現象。
全球的大尺度對流
科氏力 (Coriolis Force)
若以一個靜止的座標系來觀察,空氣質點依循直線方向運
動。然而由於地球的自轉,使得地表所觀察的空氣質點作
曲線運動。這種現象可以用一個假設力 (apparent force)
或等值力表示,稱之為科氏力 (Coriolis force) 。
科氏力 (Coriolis Force)

• 當一個空氣粒子由北極沿經線
方向朝南方作直線運動抵達 A
點時,由於地球自轉的關係,
就位於地球表面 A 點的觀察者
而言,空氣粒子會偏向右方而
抵達 A’ ,換言之形成偏東向
風。
• 若是空氣粒子沿經線向北作直
線運動,則因偏向右方而形成
偏西向風;這種現象在南半球
恰為相反。
• 科氏力在赤道處為零,這也是
熱帶氣旋並不在赤道區產生的
原因。
科氏力 (Coriolis Force)
風的分類

• 由於地球自轉、溫差對流以及摩擦效應所形成的全球尺度
空氣流動,在北半球形成數個風系。分別是
– 極地東風帶 (Polar easterlies)
– 溫帶氣旋帶 (Polar front)
– 盛行西風帶 (Westerlies)
– 馬緯度無風帶 (Horse latitudes)
– 東南信風帶 (Trade winds) ,赤道無風帶 (Dolddrums)
• 這些稱之為行星風系,相較於季風,他們的特色就是終年
都吹同一個方向的風。
• 其次是由於大區域溫差造成的高低壓中心進而形成的對流
現象,包括了季風以及熱帶氣旋。
季風 (Monsoons)

• 季風是由於陸地與海洋在夏冬二季的
溫度差異所造成。
• 夏季時,海洋溫度上昇比陸地慢,因
此海洋溫度較低,接近海平面(地
面)的空氣向陸地流動
• 冬季時恰為相反,陸地散熱較快,海
面空氣較為溫暖,因此近地面空氣由
陸地流向海洋。
• 由於亞洲大陸面積龐大,因此季風在
亞洲地區特別明顯。冬天,高壓中心
常在西伯利亞或蒙古一帶逗留,
冷空氣從高壓中心順時鐘方向流出。
台灣在高壓外圍,所以有東北季風。
熱帶氣旋 : 颱風與颶風
(Tropical Cyclones: Typhoon & Hurricanes)

熱帶氣旋是由於夏秋之際的海洋熱能所形成的現象。
一般而言海面溫度需要在攝氏 26 度以上才能提供足夠
的能量維持,一旦進入陸地或是低溫水域就會快速消
失。熱帶氣旋發生在緯度 10~30 度之間,生成於太平
洋的強烈熱帶氣旋稱為颱風,大西洋的強烈熱帶氣旋
稱為颶風。
熱帶氣旋 : 颱風與颶風
(Tropical Cyclones: Typhoon & Hurricanes)
颱風是由一個直徑約為 8~80 公里的颱風眼 (eye) ,以及直徑達
數百公里的外環流所構成。颱風眼之內有緩沈降的氣流,颱風眼
之外則是快速旋轉上生的氣流,最大風速發生於颱風眼的外緣。
熱帶氣旋 : 颱風與颶風
(Tropical Cyclones: Typhoon & Hurricanes)

根據中央氣象局的分類標準,當地面
最 大 風 速 超 過 七 級 ( 13.9~17.1
m/s )稱之為颱風。在颱風眼的邊緣
是颱風風力最強的地方,然後愈向外
風愈小,自 颱風中心向外一直到平
均風速每小時 30 浬( Kts )的地方
(也就是平 均風速每秒十五公尺
處,亦即相當於七級風處),這一段
距離叫作暴風半徑,在這暴風半徑以
內的區域,叫作暴風範圍。颱風的暴
風半徑 平均約二、三百公里,大者
可達四、五百公里。
藤原效應

• 熱帶氣旋之間的藤原效應俗稱雙颱效應,但
不限於兩個颱風。
• 颱風本身以氣旋式旋轉,周圍的氣流為氣旋
式風場。若有一質點位於氣旋式風場中,必
會為風場帶動,移動路徑將為氣旋式旋轉。
兩個颱風即因受到彼此風場影響,會呈氣旋
式互繞。實際的大尺度風場遠比單純雙颱風
交互作用時複雜,兩個颱風除了互繞外,還
可能產生合併、分離、拉伸等現象。
• 兩個距離太遠的氣旋是不會發生藤原效應
的。一般來說,兩個颱風通常慢慢靠近,直
到相距約 1000 公里以 內,才會受彼此影
響。但到 800 公里左右時,有兩種情形可
能發生:合併或者分離。
蒲福氏風力分級表

颱風的強度是以近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速為
準,劃分為三級, 如下表。

近 中 心 最 大 風 速
颱 風 強 度
每秒公尺 每 時 浬 相當風級

輕 度 颱 風 17.2 ~32.6 34~63 8~11

中 度 颱 風 32.7 ~50.9 64~99 12~15

強 烈 颱 風 51.0 以上 100 以上 16 以上
颱風的一生
其他常見的氣象名詞
• 暴風雨 (Thunderstorms) :暴風雨的形成可能是大氣不穩定、地形或
是鋒面等現象造成濕熱空氣上升後,部分冷卻凝成水氣隨雨滴快速
沈降,接近地表時向外圍對流,形成強風。暴風雨的鋒面接近時,
風速在很短時間內快速升高。
• 龍捲風 (Tornados) :龍捲風多半在強烈暴風雨環境中形成,是一種
呈漏斗形狀的渦流,是破壞力最強的一種風。中心最高風速可達時
速 350 公里(接近 100m/s ),所幸地面暴風範圍不大,典型的龍捲
風直徑約在數十公尺至 2 ~ 3 百公尺之間,通常形成後可在地面快
速移動長達十餘公里之遠。
• 焚風 (Foehn winds) :在絕熱狀態 (Adiabatic) 的理想氣體理論中,
氣體溫度與壓力成正比。因此當濕空氣通過高山脊嶺時,在迎風坡
面空氣被迫上升,水氣凝結而落水,乾空氣壓力下降而出現絕熱冷
卻 (adiabatic cooling) 現象。當乾空氣通過山巔被迫沈降時,由於周
圍濕空氣壓力較大,便因為絕熱加壓 (adiabatic compression) ,而
使乾空氣溫度上升,產生所謂的焚風。
大氣邊界層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在接近地面的一段高度
範圍內摩擦力效應不容
忽視,摩擦力會使空氣
的水平速度減低,風速
成為高度的函數。這段
高度稱為邊界層厚度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 ,邊界層高
度以上即為自由流,該
處風速又稱為梯度風速
(gradient wind
speed), 。
大氣邊界層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 平均風速剖面
• 紊流特性

瞬時風速
u~ ( z , t )  U ( z )  u ( z , t )

u ( z, t )  U ( z )  u ( z, t )
平均風速 擾動風速
平均風速剖面 (Mean Velocity Profile)

• The logarithmic law ( 對數律 )


based on the “law of wall”, which describes the flow near
the surface.

1 z ln( z / z0 )
U ( z )  u ln  U ( z )  U ( z ref )
k z0 ln( z ref / z0 )
k  0.4 , von Karman' s constant
0
u  , shear velocity;  0 : surface shear

z0 : roughness length
平均風速剖面 (Mean Velocity Profile)
• The power law ( 指數律 )
an empirical form, fits well with the mean velocity profile
as a whole, but not particularly good near the ground.

U ( z1 )  z1 
   ; zi  z g (or  , gradient height)
U ( z2 )  z2 

 z 
U ( z )  U ( z ref ) 
z 
 ref 
 ,  : function of terrain roughness
平均風速剖面 (Mean Velocity Profile)
• The power law ( 指數律 )
 
 zg   z 
V ( z g )  V10   V ( z )  V ( z g ) 
z 
 10   g 
V ( zg )

z
V ( zg ) Vz zg
Vz zg

Open Urban area


country
邊界層地況分類 (Terrains)
• 地況 A :大城市市中心區,至少有 50% 之建築物高
度大於 20 公尺者。建築物迎風向之前方至少 800 公
尺或建築物高度 10 倍的範圍 ( 兩者取大值 ) 係屬此
種條件下,才可使用地況 A 。
• 地況 B :大城市市郊、小市鎮或有許多像民舍高度
(10~20 公尺 ) ,或較民舍為高之障礙物分佈其間之
地區者。建築物迎風向之前方至少 500 公尺或建築
物高度 10 倍的範圍 ( 兩者取大值 ) 係屬此種條件
下,方可使用地況 B 。
• 地況 C : 平坦開闊之地面或草原或海岸或湖岸地
區,其零星座落之障礙物高度小於 10 公尺者。
• α 值與 zg 值隨地況種類而異。地況 A 、 B 與 C ,相
對於 10 分鐘平均風速之 α 值分別取為 0.32 、 0.25
與 0.15 ; 對應之 zg 值分別為 500 公尺、 400 公尺
與 300 公尺。
邊界層地況分類 (Terrains)
大氣紊流特性 (Atmospheric Turbulence)

• 紊流強度 (Turbulence intensity)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rect index to the intensity of
velocity fluctuations

 u ( z)
Iu ( z) 
U ( z)
 u2 ( z )  u 2  u2
1 1
 u
2
 u 2
1
Iu ( z)    ; (   6.0)
U ( z ) 1 u ln z ln z

k z0 z0
大氣紊流特性 (Atmospheric Turbulence)
• 紊流長度尺度 (Integral scale of turbulence)
The Integral scale of turbulence (or turbulence length)
represents the average size of turbulent eddies, i.e.,
within the length scale, the flow has good correlations.
In general, the length scale increase with the elevation
within a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Roughly speaking,
the turbulent length scale is less than the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but in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1 
L  2 
x
u Ru1u2 ( x)dx
u 0

U 
 2
u 
0
Ru ( )d
大氣紊流特性 (Atmospheric Turbulence)

• 紊流速度頻譜 (Turbulence spectra)

Energy contain
Su(n region inertial sub-range
)
Slope=-5/3

n
大氣紊流特性 (Atmospheric Turbulence)

• 紊流速度頻譜經驗式
von Karman - Harris spectrum
- initially developed for laboratory turbulenc e by von Karman (1948)
later adopted for wind engineerin g by Harris (1968)
- currently the most adopted wind spectral form
 nLux 
4 
nSu ( z )
  U 
u 2
 2 5/ 6
 nLu  
x
1  70.8  
  U  
 Lux (longitudi nal turbulenc e length scale)
大氣紊流特性 (Atmospheric Turbulence)
• 交相關頻譜 Cross-spectra

(quadrature spectrum)
S u1u 2 ( r , n)  S uC1u 2 ( r , n )  iSuQ1u 2 ( r , n )
(co-spectrum)

• 相關函數 Coherence Function


cross-correlation at each frequency component

S u1u 2 ( r , n)
Coh ( r , n)  ; 0  Coh ( r , n)  1.0
S u1 ( n) S u2 ( n)
大氣紊流特性 (Atmospheric Turbulence)
• 交相關頻譜經驗式
empirical formulae :
~
f
Coh (r , n)  e

f 

~ n C ( z1  z 2 )  C ( y1  y2 )
2
z
2 2
y
2
 1
2

2 U ( z1 )  U ( z 2 ) 
1

C z  10 , C y  16
approximat ely,
~
f
S u1u2 (r , n)  Su1 (n) Su2 (n) e
大氣紊流特性 (Atmospheric Turbulence)
• Dependence of wind speeds on averaging time

U t ( z )  U 3600 ( z )  c(t ) u
 
1
 c (t )2

U t ( z )  U 3600 ( z )1  
 2.5 ln( z z0 ) 
 
U t ( z ) vs.U 3600 ( z )  Durst curve

T(sec) 1 10 20 30 50 100
C(t) 3.0 2.32 2.0 1.73 1.35 1.02
T(sec) 200 300 600 1000 3600
C(t) 0.70 0.54 0.36 0.16 0.0
地形地物影響 (Topography)
• Change in terrain roughness
• Wind over hill, cliff and escarpment
生活現象與相關科學之連結
與建築學連結的風工程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