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

中二 單元三

情隨物遷(借物抒情)

《愛蓮說》周敦頤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課前熱身
你知道蓮花的別稱嗎?

荷花 芙蓉

菡萏
芙蕖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作者檔案—周敦頤
• 原名敦實,字茂叔,道州 營道人
• 北宋著名的哲學家
• 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和程頤的老師
• 晚年在江西 廬山 濂溪開卷講學,
世稱濂溪先生,他的學派也稱為濂
溪學派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閱讀焦點

• 理解蓮花與君子品格的關係
• 領略作者對蓮花的感情
• 作者通過描寫其他花朵的特
點,以襯托蓮花的美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篇章結構
第一層: 1 第二層: 2

作者以花喻人,慨歎世上喜愛
作者提出菊花、牡丹和蓮花三
蓮花的人少,喜愛牡丹的人
種花,並細緻地描寫蓮花的形
多,藉此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意
態和特質,藉此說明自己喜愛
願:不愛追名逐利,不與世俗
蓮花的原因。
同流合污。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篇章結構

第一層: 1

作者提出菊花、牡丹和蓮花三種花,
並細緻地描寫蓮花的形態和特質,藉
此說明自己喜愛蓮花的原因。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本文題為《愛蓮說》,為甚麼作者要先
提及「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說明每個人對花朵
都有不同的感受

為下文寫作者獨愛蓮花作鋪墊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作者除了蓮花外,還提及哪幾種花?
牡丹 菊花

 晉代 陶淵明  李唐以來世
獨愛 人甚愛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試用自己的文字來概括蓮花的特質。

潔身自愛、不
同流合污

莊重正直

香氣遠播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篇章結構
第二層: 2

作者以花喻人,慨歎世上喜愛蓮花的人
少,喜愛牡丹的人多,藉此表明自己的志
向和意願:不愛追名逐利,不與世俗同流
合污。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作者認為菊花、牡丹和蓮花分別代
表哪一類人,以及甚麼處世態度?
菊花 牡丹

追求富貴
的人
隱逸之士
在俗世中隨
蓮花 波逐流
遠離俗世 君子

在俗世中保
持高尚情操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篇章主旨
本文描寫了蓮花的形態和特質,
借花喻人,歌頌了君子「出淤泥
而不染」的美德,表現了作者不
愛追名逐利,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的高尚品格。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寫作技巧—領略作者的思想感情
怎樣能領略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抒情文 抒發作者感情為主的文體

• 仔細留意文中的一字一句
• 找出作者所描寫的事物
領略作者的
• 推敲描寫這些事物的用意 思想感情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寫作技巧—領略作者的思想感情
蓮花的特點與君子的哪些品格相關?
蓮花的特點 君子的品格

中通外直
出淤泥而不染
香遠益清 行為正直
品格高尚,名聲遠播
出身於惡劣的環境,也不會同流合污

亭亭淨植
不蔓不枝
濯清漣而不妖 堅守原則,不會攀附權勢
不會對權貴阿諛奉承,會潔身自愛
卓然獨立,堅守節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端莊嚴正,受人敬重,不可侮辱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寫作技巧—領略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蓮自比,抒發了自己的感慨與懷抱。
菊之愛
陶後鮮有聞 曠達清高的隱士在
蓮之愛 陶淵明之後便很
少,而跟自己一樣
同予者何人
潔身自愛的人也不
牡丹之愛 多,但愛好富貴的
宜乎眾矣 人卻比比皆是。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寫作技巧—借物抒情
借物抒情 間接抒情

可以是動物、植物或死物

作者從「物」的特點,聯想到它所包含的深刻
意義或象徵意義,然後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寫作技巧—借物抒情
作者藉蓮花和君子品格的關係,抒發
了甚麼情感?
藉此抒發了對君
子品格修養的欣
賞與崇敬之情。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寫作技巧—以襯托手法突出主體事物
甚麼是襯托?
襯托:利用有近似或相反特徵的客體事物
    來陪襯主體事物

正襯 利用有近似特徵的事物作陪襯

反襯 利用相反特徵的事物作陪襯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寫作技巧—以襯托手法突出主體事物
文中的菊花及牡丹屬於正襯還是反襯?
兩者與主體有甚麼相反或近似的特徵?
菊花 蓮花 牡丹

正襯 反襯
• 相似特徵 • 相反特徵
• 象徵清高、有德行 • 象徵富貴、名利,
的人 卻欠高尚品德的人
• 較少人喜歡 • 深受大眾喜愛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寫作技巧—感受詞語的感情色彩
怎樣分辨詞語的感情色彩?

根據詞語的性質,可以感受詞語所附帶的感情色彩。

褒義詞 貶義詞 中性詞

帶有褒揚、喜愛、 帶有貶抑、厭惡、
尊敬等正面色彩的 鄙視等負面色彩的 不帶褒貶的詞語
詞語 詞語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總結所學—課文賞析
一篇優秀的抒情文往往能夠運用不同修辭手法,渲染
鮮明的感情色彩,並通過描寫特定事物來抒發感受。

1.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甚麼?
想一想 2. 本文怎樣帶出文章的主題?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總結所學—課文賞析
1.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甚麼?
描寫的事物
作者細緻地描寫蓮花不同特點,突出蓮花
高潔的形象。

表達的情感
表現了作者對蓮花的喜愛,同時也表達他
對君子高尚品格的追求。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總結所學—課文賞析
2. 本文怎樣帶出文章的主題?
作者細緻地描寫蓮花: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漣而不妖
• 中通外直 君子的
• 不蔓不枝 以花喻人
高尚品格
• 香遠益清
• 亭亭淨植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總結所學—寫作技巧

領略作者的思
借物抒情
想感情

寫作技巧

以襯托手法突出 感受詞語的感情
主體事物 色彩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補充資料
李漁《芙蕖》
• 除周敦頤外,不少文人雅士也喜愛蓮
花,並寫下讚美它的文章

• 李漁《芙蕖》:從視覺、嗅覺、味覺描
寫蓮花有觀賞、食用及裹物等功用,讚
美它雖無五穀之名,卻有五穀之實;身
兼百花之長,卻無百花的缺點。

中大語文地圖—李漁《芙蕖》
http://www.cuhk.edu.hk/chi/uchinese/map/cc/13/13p.html

課前熱身 內容簡介 寫作技巧 總結所學 補充資料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