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個人中心治療、完形治療

孝孝羊組
報告大綱
1 個人中心取向之技術​

2 完形治療之技術
 實驗的流程
 個案背景
 技術介紹與演練
待在感覺裡、誇大練習、空椅法、繞圈子
個人中心
取向之技術
個人中心取向之技術:個人中心治療沒有技術
強調治療者和當事人的關係建立
治療者的同在:完全的關注、傾聽、了解當事人
表達的重要意涵​
如果技術能促進當事人和治療者以同理的方式
在一起,即可使用​
立即性:描述當事人和治療者之間所發生的事​

適合當事人的治療風格​

當事人自我衡鑑
完形治療
之技術
實驗的流程
1 辨識正浮現的形像( figure )或主題( theme )
例如:個案談到特定主題時身體的僵硬、反覆的故事結尾​

2 建議一個實驗​
1) 治療作為「安全的緊急狀況」( safe emergency )​
2) (透過言語)與個案討論是否準備好嘗試一點新的東西​
連續的評估實驗對個案的風險:
3 stretched but still competent​
發展實驗
4 ​例如:待在感覺裡、誇大練習、空椅法、繞圈子等​

5 完成工作​
6 同化與整合​
個案背景
年齡: 20 歲的大學生​

初談紀錄:
個案表示自己不擅交友,總是覺得在人際關係裡
要踏出第一步是非常困難的,這樣的想法或許來
自他對自己有些自卑,也與他缺乏被拒絕的勇氣
有關,他擔心自己的容貌不佳、說話的方式與內
容不夠有趣,怕被他人覺得不值得來往,甚至怕
被嘲笑。個案在國高中階段曾經有被霸凌過的經
驗,自認在班上總是較為邊緣的人物。​
待在感覺裡
情境:
個案在關鍵時刻提及不舒服的感覺或情緒時,
易有「想要逃離」的衝動​
作法:
鼓勵個案停留並深入當下的感覺之中,面對、
質問並了解這些感受,以解除障礙、獲得成長​
前提:
須先建立強有力的治療關係,讓個案擁有足夠
的安全感​
誇大練習
協助當事人觀察自己的身體語言
(細微的訊號、線索)​

要求當事人重複誇大自己的動作或姿勢
 強化行為背後隱藏的感覺​
 使內在意義得以彰顯​

常見用來使用誇大技術的行為有​
抖動​、彎腰駝背​、聳肩​、握拳​、雙手交叉​
空椅法
透過角色轉換讓「他者」可能的想法或感受帶入意識中​
角色皆由個案扮演​
優勝者( topdog ):
威權的、具道德感的、苛刻的、支配的(「應該」)​
劣敗者( underdog ):
受害者、防衛的、感到抱歉的、無助的、叛逆的(無責任感、找藉口)​
目的:
讓內攝( introjects )、極端( polarities )、投射( projections )
等得以浮現,使個案能夠體驗、接受、整合被否定的部分自己或
衝突​
具體作法:
個案輪流透過兩張椅子扮演優勝者/劣敗者(或其他)角色​
繞圈子
適用於團體治療​

邀請一位成員走到團體其他成員面前,對
著每個人「說」或「做」一些事情​

目的:面質、冒險、開放自己、實驗新的行
為、促動成長及改變​

選擇令當事人害怕的主題練習,協助其投入​
參考文獻
Corey, G. (2018).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10th ed., Asian
ed.). Cengage Learning.​
Corey, G. (2012). Case Approach to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8th ed.). Cengage Learning.​
Joyce P., & Sills C. (2010). Skills in Gestalt
Counseling & Psychotherapy (2nd ed.). Sage.​
感謝聆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