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1

樂器學

薩氏管
U11106007 林黃威
U11106025 蔡柏彥
薩氏管的歷史
薩氏管的發明者

 由比利時人阿道夫 · 薩克斯( Adolph


Sax )於 1840 年發明
 1840 年根據貝姆式長笛的原理發明了
薩氏管。隔年搬至巴黎,開始了一連
串對樂器的創新和改進。
 1841 年,他造了一把 C 調的 bass
saxophone ,並在布魯塞爾向公眾展
出。這項發明得到法國作曲家白遼士
( Hector Berlioz )的讚賞。
 1842 年 3 月 13 日,白遼士於《巴黎
樂評報》介紹了這種樂器。 6 月 12
日再次於《辯論日報》撰文大力推薦,
使薩氏管為世人所知。
 在薩氏管發明初期,阿道夫個人遭到競
爭對手的聯手攻擊,因此薩氏管受到抵
制而沒有被廣泛使用。當時作曲家較少
薩氏管的 將薩氏管納入管弦樂團編制。

發展歷史
 1845 年薩氏管成了法國軍樂團的標準樂
器,最先在軍樂隊中嶄露頭角。
 1846 年 6 月 29 日薩氏管家族獲得了法國
的專利。
 1910 年以後,爵士樂在美國興起,薩氏
管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 1928 年法國古典薩氏管大師 Marcel
Mule 建立了第一個薩氏管四重奏團體。
 1920 年代薩氏管在室內樂及交響曲作品
中開始展露頭角。
薩氏管的崛起  例如:
 蓋西文的管弦樂作品
 拉威爾於 1928 年作的 Bolero
 Bela Bartok: The Wooden Prince
 Aaron Copland: Symphony No.1
 Darius Milhaud: La creation du monde
樂器結構及發聲原理
 薩氏管( Saxophone ),也叫薩克斯風。
隸屬於木管樂器分類,通常用黃銅製造,
使其具有銅管樂器的特性。
從發聲原理上來看,薩氏管和單簧管同
樂器簡介

為簧片樂器,所以歸類為木管樂器。
 是一種移調樂器,常見調性為 E♭ 和
B♭ ,極少數也有 C 調和 F 調。
 以其常見菸斗狀的外形為人所熟知。
樂器部件與構造

 薩氏管主要可以分成管體、頸管、吹嘴、簧片四部分,另外還需束圈、背帶等
配件。
 管體是一個共鳴腔,吹奏者吹入氣流使固定在吹嘴上的簧片震動並促使空氣柱
震動產生聲音。管體為圓錐形,通常用黃銅製成。喇叭直徑比其他木管樂器大,
音量也就比較高。管身上多個有大小不同的音孔並構造了複雜的按鍵系統
 和長笛 / 單簧管同樣採用貝姆式按鍵系統。
 由 21 到 23 ( 24 )個按鍵通過連杆( rod )控制一系列蓋板( pad )的閉合或
者開啟,同時改變管身的空氣柱的長度進而控制聲波的波長,產生不同的音高。
 管體上設有兩個八度控制的小開口 ( 其中一個可能在脖管上 ) ,開啟時能干擾基
頻聲波,以造出高頻的聲音。
 薩氏管的結構同時具備了木管樂器以及銅管樂器的特性。
 音域寬廣,通常能從樂器上的降 B 音到高兩個八度的 F 音

音色及音域 或升 F 音(G音),通過練習技巧還能擴大。相對於其他
木管樂器,薩氏管的音色變化靈活,演奏家因此容易發展
出有別於他人的個人音色。
「時而莊嚴、平靜,時而夢幻、憂傷;
時而 如林間微風般難以察覺,有時卻
又如同鐘鳴過後,留於謎樣般的撼
動。」
—— 法國作曲家白遼士( Hector Berlioz )

聽聽音樂家怎麼說?
薩氏管家族樂器
高音薩氏管
Soprano Saxophone

 調性:降 B 調,
 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 2 度。
 常見的款式有直管 / 略微曲頸 / 類
似中音薩氏管的形狀。相對於單簧
管,音量更大,更有穿透力。
 主要用於獨奏,在木管重奏中常用
來替代雙簧管。
 著名的高音薩氏管演奏家有 Sidney
Bechet , John Coltrane , Wayne
Shorter , Kenny G 等。
中音薩氏管
Saxophone
 是最常見的薩克斯,也是應用在古典樂最多的
薩氏管。
 調性:降 E 調
 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 6 度
 音色較次中音清亮,較高音溫和。
 構成了管樂團薩克斯聲部的最主要部分,在爵
士大樂團( Big Band )編制中和 Tenor Sax. 占
同等重要位置。
 是薩氏管家族最有代表性的種類。
 著名的中音薩氏管演奏家有
 古典樂: Marcel Mule (法), Sigurd
Raschèr (美), Claude Delangle (法),
須川展也(日)
 爵士樂: Charlie Parker , Paul Desmond
等。
次中音薩氏管
Tenor Saxophone
 調性:降 B 調
 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 9 度
 外形比中音薩氏管稍大,脖管前端
多了一個彎曲,音色溫和穩重。
 在管樂團中數量少於 Alto Sax. ,
一般作為輔助角色
 在爵士樂中起核心作用。
 著名的次中音薩氏管演奏家有:
 Coleman Hawkins / John Coltrane
 Stan Getz / Sonny Rollins
 Lester young / Michael Brecker
上低音薩氏管
Baritone Saxophone

 調性:降 E 調
 實際音高比記譜低大 13 度
 是 4 種常見薩氏管中相對少見的類型。
 體積重量較大,近中音兩倍左右,很少作
為獨奏樂器,
 在 Big Band 中可作為低音聲部,有時也會
演奏旋律聲部;在管樂團中常和低音號起
類似的作用,有時讓人聯想起大提琴的聲
音。上低音薩氏管最低音域原本與其他薩
氏管一樣是降 B ,但自 1980 年代起開始設
有低音 low A 鍵(可以演奏記譜上的 A ,
即實際音高的 C ,過去亦存在為了獲得更
輕快的音色而省略此構造的)之後上低音
薩氏管越趨流行。
 著名演奏家有: Gerry Mulligan 。
知名的國際薩氏管
品牌
常見的薩氏管知名品牌

 從上到下 / 左到右依序是:
 J. Keilwerth ( 德 ) ( 已被 Buffet
Crampon 併購 )
 Antigua ( 台 )
 Jupiter ( 台 )
 Yanagisawa ( 日 )
 Henri Selmer ( 法 )
 P. Mauriat ( 台 )
 Yamaha ( 日 )
 Cannonball ( 美 )
薩克斯風在合奏中的角色
薩克斯風的常見編制

 在管弦樂團中薩氏管較常作為伴奏樂器
 室內樂中有時會作為木管的代替;
 而在軍樂隊,管樂團,爵士大樂團中都有相對龐大的聲部;
 此外還有薩克斯四重奏,六重奏、八重奏等室內樂形式。
古典樂
Classical music
 薩氏管由於自身音量較單簧管要響許多,在發展早期並不受古典音樂家歡迎
 僅某些樂曲中偶有獨奏片段,交響樂團編制中往往也僅有 1 位薩克斯手,
 直到 20 世紀初薩氏管在美國得到真正發展之後,才逐漸常見於古典樂
薩克斯風四重奏
Quartet
 高音、中音、次中音及上低薩氏管各一把的組合,讓樂器在聲音上融合在一起,產生
多層次的感受。
 可演奏的曲風範圍豐富,包含輕音樂,流行歌,民謠,爵士樂,到由古典名曲改編的
樂曲都有。
爵士樂
Jazz music
 薩氏管或許是爵士樂最具標誌性的樂器,薩氏管樂手也對爵士樂產生了巨大影響。
 Coleman Hawkins 確立了次中音薩氏管的地位
 薩氏管較少以獨奏或者單純的薩氏管重奏形式出現。最常見的樂團構成是四重奏
( 此處指的是爵士樂重奏“ Combo”) 形式:薩氏管、鼓、貝斯和鍵盤,在這樣的
組合中,薩氏管有領導樂曲方向的作用。
流行樂
Pop music
 1980 年代後,以美國演奏及作曲家 Kenny G 為代表的大多數演奏家將輕
爵士樂帶入流行音樂中,配合薩氏管的伴奏來形成一種新浪潮方式的流
行音樂。
 薩氏管在搖滾樂,靈魂樂及藍調中亦經常出現。
如何演奏薩氏管
嘴型
Embouchure
 上門牙放置於吹嘴上約
離尖端 1.5cm 處,下唇
包覆下排牙齒並貼在簧
片上。
 試著發出「ㄈㄩ」的聲
音,舌根往口腔上方弓
起,下巴拉平且稍微下

 保持嘴型穩定但不咬緊
手指擺放位置


薩氏管的進階技巧
 產生抖動的效果,發出「嗚啊嗚啊」或者「啊一啊一」的

抖音
聲音。
 薩氏管的抖音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Vibrato  振幅型抖音:從下顎移動而來
 張力型抖音:透過氣流控制而來。
利用演奏者舌部控制內腔大小來調整音高並「滑動」過度
滑音

到另一個音上。
常見於爵士樂,典型的例子是藍色狂想曲開頭部分單簧管
Glizzando 
獨奏的大範圍上行滑音。
泛音 (I) :  透過氣息與喉部肌肉的控制,在基本指法範圍內以同一指
法吹出基音以上的泛音(例如按低音 C 而發出高八度的
Overtone C 、再高五度的 G 等等)。
泛音 (II) :  結合 Overtone 的使用與特殊的指法,吹出比最高音 F# 或
G 還高的音,是常見的進階演奏技巧,在古典樂上時有應
Altissimo 用,在其他音樂領域也被用來炫技。
嘶吼音  當吹奏樂器的同時,嘴巴發出聲音,使薩克斯發出沙啞般
粗糙的聲音,常見於爵士樂,搖滾樂等。
Growl
由於薩試管的管體本身是空氣柱,因此當我們按按鍵時,
按鍵聲

也會使管體內空氣震動進而發出聲響。
最有名的例子是: Pedro Itturralde- Pequena Czarda 中,
Key Click 
華彩奏後段運用此技巧呈現主題旋律。
Slap Tounge
(舌頭拍擊 Slap tounge 是近代薩氏管作品很常見的技巧,有人說

此技巧像弦樂撥弦聲、吉他的悶音或鼓聲。

音)
 約 1970 年開始,複音在音樂裡開始被大量運用。
複音  複音由兩個以上徘徊不定的「拍頻」組成,通常是不穩定
的。
Muitiphonique  需要極其複雜的調整
薩氏管的常用教材
薩氏管教材之選擇

 薩氏管因歷史短暫,發展不若其他樂器歷史悠久,因此尚未有成熟、系統化之訓
練法,不過現今已有非常多優秀的作品已成為每個學習者必定要練習過的作品,
族繁不及備載。在此僅舉例一小部分薩氏管學習者熱門的「練習曲」。如下:
 Guy Lacour: 50 etudes faciles et progressives
 Marcel Mule: 18 exercices ou etudes d’apres Berbiguier
 Marcel Mule: 48 Etudes d’apres Ferling(augment de 12 etudes nouvelles)
 Paul DeVille: Universal Method for Saxophone
代表作品推薦
古典薩氏管經典作品
Jacques Ibert- Concertino da camera
 https://youtu.be/qtFl05CztKs
 這首室內小協奏曲( Concertino da camera )由雅克.伊貝爾( Jacques François
Antoine Ibert )於 1935 年創作,編制為薩克斯風與 11 位演奏家。並由當時著名
的薩克斯風演奏家席格.拉歇爾( Sigurd Rascher )首演。此曲與伊貝爾一年前
作給長笛的協奏曲有許多相似之處,並同樣幽默、精緻且優雅。
 在創作時,伊貝爾受到拉威爾、普羅高菲夫等人所倡導的新古典主義所影響,令
此曲擁有細膩的和聲結構及簡單明快的音樂線條,也有當時盛行的爵士樂影子在
其中,充滿許多切分音節奏及引申音程。
爵士薩克斯風推薦曲目
Ben Webster- My funny Valentine
 https://youtu.be/Se5KMHaOX6c
 My funny Valentine 這首曲子堪稱爵士樂歷史上的經典,由大師 Ben Webster
以次中音薩克斯風所演奏。有如用薩克斯風唱歌一般,運用了 Growl 的技巧使音
色多了滄桑感。
現代音樂中的薩氏管
Christian Lauba- Hard(1988) for Tenor Saxophone solo

 https://youtu.be/EAkOP4t3beU
 1952 年出生於北非突尼西亞的勞巴在小時侯隨家人移民到法國定居於波爾多,
並在波爾多大學與音樂學院完成音樂的學位,爾後也在學校擔任教授。他與波爾
多音樂院的傳奇薩克斯風教授 Jean-Marie Londeix 合作,因而譜寫出眾多絕佳與
經典的當代薩克斯風作品。本曲《難》是獻給法國現代音樂薩克斯風大師 Jean-
Michel Goury 的獨奏次中音薩克斯風作品,全曲風格受到爵士樂的影響,演奏
者雖然按照樂譜上的記譜來演奏,卻要讓觀眾感受是從頭至尾如同即興般的演奏。
所有當代的薩克斯風技巧全部都被應用,包括彈舌音、超高音、複音、嘶吼音、
極弱音、循環呼吸、 花舌、按鍵音等等,對演奏者而言是極大的挑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