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第二节 精、气 、血 、津液

中医教研室 姚蔚瑜
一、精
(一)基本概念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的物
质基础。
广义:泛指一切精微
狭义:生殖之精
(二)精的生成
先天:来源于父母
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和肺吸入清气
(三)精的作用
1 、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的激发
和推动力。

2 、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四)临床意义
正常:生长发育正常,脏腑功能活动正常
异常:生长发育迟缓,衰老,脏腑柔弱,功
能活动减退
二、气
(一)气的基本概念
1 、概念
a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b 、又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总称。
2 、两种变化形式
a 、已聚而成形
b 、弥漫状态流动不息
(二)气的生成:
1 、气主要来源
先天之精气 → 来源于父母
水谷之精气 → 由脾胃运化
自然界之清气 → 肺的呼吸
2 、气生成基本条件:
( 1 )物质来源充足
( 2 )脏腑功能正常
(三)气的主要生 理功能
1 、推动作用:
( 1 )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
( 2 )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
( 3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 4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 、温煦作用:
( 1 )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产生御寒能力。
( 2 )维持人体正常体温。
3 、防御作用
( 1 )保护肌表,抵御外邪入侵,抗病能力。
( 2 )康复能力。
4 、固摄作用
( 1 )固摄血液、汗、尿、唾液等。
( 2 )固护脏器的位置。
5 、气化作用
气的运动产生各种生理功能效应。具体体内
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
化。
(四)气的运动
1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 、运动形式
( 1 )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升 - 逆 降 - 陷
出 - 脱 入 - 结、郁
( 2 )脏腑之气各有其运动规律
肺主宣发、肃降——升降出入
肝主疏泄——气机枢纽
脾升胃降——升降枢纽
肾主纳气——入
六腑——降
(五)气的分类及主要功能
1 、元气
( 1 )概念:
元气又称原气或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

的一种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 2 )生成和分布:
生成:先天之精化生
分布:肾中贮藏,以三焦为通道循行全身。
( 3 )功能:
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生命活动原动
力,维持生命活动基本物质。
2 、宗气
( 1 )积于胸中之气。
( 2 )生成和分布:
生成:吸入的清气 + 水谷精气
分布:聚于胸中(气海),贯注心脉
( 3 )主要功能:
走息道而司呼吸
贯心脉以行气血
3 、营气(营阴)
( 1 )概念:运行脉中具有营养作用之气。血液

成部分。营是营养和营运的意思。
( 2 )生成和分布:
生成:水谷精微中最有营养部分
分布:运行于脉中
( 3 )主要功能:
a 、化生血液
b 、营养全身
4 、卫气(卫阳)
( 1 )概念:卫气具有防御作用,行于脉外
( 2 )生成和分布
生成:水谷精气。
分布:脉外、皮肤、分肉。
( 3 )主要功能
a 、护卫肌表,抵御外邪。
b 、调节腠理开合,汗液排泄。
c 、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维持体温。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
,以 于肺,五 六腑,皆以受气。
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
,卫行脉外,营周不休。

—— 《素问 · 痹论》
三、血
(一)基本概念
1 、血液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物质的红色液体,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之一。
2 、脉,又称为血府,血液循行的通道。
(二)血的生成:
1 、营气 + 津液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2 、精化生血
(三)血的功能:
1 、营养和滋润全身
正常:面色红润,皮肤毛发润泽,行动有力自如
异常:面色萎黄苍白,感觉麻木,皮肤毛发干燥,运
动不灵活
2 、神的主要物质基础
正常:神志清晰,感觉灵敏
异常:精神衰退,失眠烦躁,健忘多梦,神志异常
(四)血的运行:
1 、脉管系统完整通畅
2 、各脏腑生理功能正常,固摄与推动协调平衡
四、津液
(一)概念
泛指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包括内在体液和
分泌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
质之一。

津 液

性 质清而稀薄,流动性 浊而稠厚,流动性
状 大 小
分布 皮肤、肌肉、孔 骨、关节、脑、髓

功能 滋润 濡养
(二)生成、输布与排泄
1 、 生成:
胃吸收水谷精液 小肠分清秘浊 大肠
吸收
肺散布
全身 脾散精
2 、输布:
( 1 )肺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
( 2 )脾主运化,上输肺
( 3 )肾主水
3 、排泄
通过肺部分化为汗液
肾的气化形成尿液
大肠排出糟粕中含有残余水分

饮入于胃,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
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
《素问 · 经脉别论》
(三)功能

1 、滋润濡养

津:布散于皮肤、肌肉、 孔窍 →
滋润

液: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 →
濡养

2 、化生血液

3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4 、排泄代谢产物
五、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精与气血之间的关系
1 、精能化气,气能生精
2 、精血互化,精血同源
(二)气与血的关系
气为阳,血为阴
1 、气为血之帅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
2 、血为气之母
血能载气;血能生气。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为阳,津为阴
1 、气对津液的作用
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2 、津液对气的作用
津化生气; 津能载气。
(四)血与津的关系
津血同源,二者都属于阴,相互转化
补充。
气血精津液 关系示意图

气为血帅 血生精 化生

气 血 精 津液
血为气母 精化血 充养

同源于水谷

气化水,水停则气阻
气旺生津,津随气脱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