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7

國立中正大學

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就「過勞死」論我國職業災害認定
及法律救濟制度

研 究 生 陳威霖 撰

指導教授 黃瑞明 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八月
摘 要

本文主要係就「過勞死」之特殊性,探討我國目前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中,
有關職業災害認定之爭議問題。本文將藉由職業災害研究之三大領域,事故本
質、社會意識及勞動法學之角度分析職業災害,以瞭解職業災害所隱含之意義,
並勾繪出職業災害之面貌。其次介紹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及分析國內外
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發展,並針對剛通過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進行評析。
然後介紹日本過勞死問題及過勞死之成因,並且了解台灣對於過勞死問題有何認
知,及比較過勞死與一般職業病,又具有哪些值得注意之特質。最後分析如何就
過勞死進行職災認定,並深入比較日本與台灣過勞死之認定基準,瞭解目前職業
災害認定制度有何爭議問題。
本文研究發現,目前職業災害之法律救濟制度,確實仍存在許多缺失。勞基
法課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與勞保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亦具有連動之效果,將導
致雇主原只是為了免除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之負擔,而否認職業災害之成立,卻
導致勞工連勞保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請求權亦一併喪失。然而,剛通過之職業災
害勞工保護法,許多條文乃重複抄襲勞基法之相關規定,仍以「一次買斷」之經
濟填補取代「持續照顧」之社會輔助,可能無法預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缺
失,會因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通過而有重大之改善。此外,過勞死主要是社會
文化因素所造成,但以雇主責任為前提所制定之職業災害認定,重視災害事故本
身必須符合特定之「工作場所」及適當之「作業時間」之要件,且須與職務具有
「因果關係」,實在無法提供災後勞工應有之法律救濟。
本文結論建議,現行勞動基準法有關補償之規定,有關職業災害賠償與補償
部分應排除彼此抵充之規定,並修正為職業災害賠償,且採雇主過失主義,當雇
主違反勞動法令之強制規定時,即推定雇主有過失,應負賠償之責任,亦即是以
勞動法勞動關係之觀點取代民法顧傭關係之規定。有關職業災害補償之部分,係
以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條例,或未來單獨運作之職業災害保險或基金為主,如此方
可達到「經濟損失填補」與「維持基本生計」
,其不同立法之保障目的。其次,
職業災害補償應採一定年限年金給付方式,可配合未來國民年金之規劃予以統籌
辦理,或設立職業災害保障基金,於勞工遭受職業災害後,依其撫育家庭人口數
或最低給付在一定期限內按月發給。相關制度修正前,行政機關制定之職業災害
認定基準,可針對職業災害賠償與補償之不同目的,制定不同之認定基準。未來
有關職業災害賠償與補償部分應依不同目的,由行政機關針對補償部分進行認
定,如有民事損害賠償之事由時,才由法院針對賠償部份進行認定,且法院之判
決結果不應影響勞工職災補償之領取。

關鍵字:過勞死、職業災害、職業災害認定、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職業災害
勞工保護法。
A Study on Worker’s Compensation and Occupational Accident Identification
By The Case of “Karoshi”
Wei-Lin Chen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worker’s compensation disputation


about occupational accident identification by the special disease case of “karoshi”.
First, to profile what the “occupation accident” means by discussing three
occupational accident theories, introduce the system of worker’s compensation in
Taiwan, and criticize the “Occupational Accident Labor Protection Law”. Secondly, it
will introduce the Japan’s karoshi and the causing of karoshi, and the karoshi
problems in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study, we found some deficiencies about work’s compensation
in Taiwan. First, because the benefit of “Labor Insurance Law” is counterpoised with
the compensation of “Labor Standard Law”, it may be induced the injury workers to
lose benefit when the employers reject compensation. Secondly, some of the legalisms
in “Occupational Accident Labor Protection Law” are reduplicated from “Labor
Standard Law”, so it was unable to be expected improving the disputes of worker’s
compensation system. Thirdly, because the standards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
identification were in order to make employers responsible for compensation, the
accident must fit the conditions about adequately “time” and limited “place”. But
karoshi is a special occupational disease that is ascribed to the sociocultural factor, it
would make karoshi workers disable the demands of worker’s compensation.
Draw a conclusion from the study of “karoshi”, I make three suggestions about
the above-mentioned disputes of work’s compensation in Taiwan. First, the work’s
compensation system in Taiwan ought to rescind the interlock between benefit and
compensation. Secondly, the benefit of “Labor Insurance Law” needs to pay by
annuity form according to aliment life after accident. Before adjustment of work’s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administration could make two different standards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 ident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benefit and
compensation. In future, I think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 about
benefit by administration do,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 about
compensation by court. The award of court is not affected the benefit.

Key words:Karoshi, Occupational Accident, Occupational Accident Identification,


Death from overwork, Worker’s compensation.
目 錄
謝 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 錄
圖表目錄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隱形殺手-過勞死 1

第二節 職災法律救濟制度 4

第三節 業災害之認定 6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10

第二章 職業災害理論
第一節 前言 13

第二節 事故本質職災理論 14

(一) 歸因理論 14

(二) 骨牌理論 16

(三) 流行病學理論 18

第三節 社會意識職災理論 21

(一) 社會意識 21

(二) 職災理論 23

第四節 勞動法學職災理論 28

(一) 無保護時期 28

(二) 過失賠償主義時期 29

(三) 無過失補償主義時期 31
(四) 社會保險時期 33

第五節 小結 35

第三章 一根蠟燭兩頭燒
第一節 前言 37

第二節 何謂過勞死 39

第三節 過勞死之成因 42

(一) 病毒感染說 42

(二) 人格特徵說 43

(三) 社會因素說 45

第四節 過勞死問題之特質 49

第五節 小結 52

第四章 過勞死與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
第一節 前言 55

第二節 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 57

(一) 民法損害賠償 57

(二) 勞工保險條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 60

(三) 勞動基準法之職災補償 64

(四) 職業資害勞工保護法 67

第三節 過勞死是社會、雇主或個人責任? 73

(一) 社會責任? 73

(二) 雇主責任? 74

(三) 個人責任? 75

第四節 小結 77

第五章 過勞死與職業災害認定
第一節 前言 81

第二節 我國職業災害認定之法令規定 82
(一) 勞工安全衛生法 82

(二) 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 83

(三)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85

第三節 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 87

(一) 日本過勞死之認定基準 88

(二) 台灣過勞死之認定基準 92

第四節 我國過勞死之判決分析 96

(一) 過勞死之判決分析 96

(二) 因果關係理論 100

第五節 小結 104

第六章 結論 107

附件 113
參考文獻 125
圖 表 目 錄

圖 3-1 導致過勞死發生因素之相關性………………………………46

表 3-1 過勞死之意義…………………………………………………49

表 4-1 職業災害賠償之債務不履行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差

異………………………………………………………………58

圖 5-1 職業疾病認定流程圖…………………………………………84
第一章 序論
「讓我們思考過去與現在的奴隸制度。過去,奴隸被裝載在船上,載往世界各地從事勞動;

現在,從某個角度來看,電車每天負載著過量的通勤者,不也具有幾分奴隸的意味嗎?他們以勞

動力換取金錢與生活。他們的價值以工作時數來衡量。他們無力反抗上級。他們要求薪資的心聲

無足輕重。現在,這些公司的勞工,甚至連過去年代受迫勞工之最基本快樂-與家人坐下來共進

晚餐的權利都無法享有。」

-矢義 之緒-1

第一節 隱形殺手-過勞死
「過勞死」是現代社會特殊名詞,但古來有之。自古以來,「吃苦耐勞、犧
牲奉獻」之工作精神一直被視為是傳統美德,不斷地被鼓勵與讚揚,古人中亦不
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忠臣志士。然而,後人只緬懷其辛勤工作、犧牲奉
獻之精神,卻忽略其死亡原因與死亡對國家社會所造成之損失。
二十世紀初以來,醫療科技進步導致人口大量增加,而生產技術發展日新月
異,造成大量機械化與自動化,所產生之過剩的勞動力,必然面臨激烈之競爭。
近來,仰賴出口貿易之台灣經濟體系,受到全球性分工與世界性經濟不景氣之影
響,更面臨到經濟成長之瓶頸,政府與企業都希望勞工能夠「吃苦耐勞、犧牲奉
獻」與之共渡難關。在這樣強大的生存壓力負荷之下,處於經濟地位底層之勞動
者,似乎只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過勞死之勞動者,多半是辛勤工作者,其對社會進步發展貢獻良多,過勞死
之發生,不只是勞動者或其家屬生計受到影響,對於國家整體發展亦是一種損
失。以往過勞死大多屬於肌肉勞動者,但最近隨著生產型態之轉變,社會漸漸開
始關注精神勞動者,負擔過重或工時過長等所產生之過勞問題。
「過勞死」一詞源自日本,日本稱之為「過労死(かろうし)
」。日本開始探
討過勞死問題,起於 1970 年代前後,時值日本由高度經濟成長轉變為低度經濟
成長之期間2。1988 年六月十八日,由全國律師、醫師及勞工運動團體,在全國

1
這是日本一位正值四十三歲壯年時期,但卻在 1987 年死於心肌梗塞的廣告公司經理,其死後
筆記本中所發現之一段話。他死前每天加班超過三小時,其中並不包括通勤時間,這種情形在日
本亦極為普遍。可惜的是,他以過勞死再次證實了這些話,但仍無法阻止相同的悲劇一再上演。
詳閱上鈿鐵之丞等著,李洙德譯,民國九十一年,日本過勞死,第 2 頁。
2
日本良永彌太郎學者認為:由於高度經濟成長時期之結束,勞動者面臨工作條件惡化之嚴厲
考驗,而導致「過勞死」這種社會病理現象的出現。過勞死的特質具有多面性,過勞死應當被視
為社會問題,多方面進行討論研究。詳閱良永彌太郎著,1989, 「過労死問題の労働法的側面」,
季刊労働法 153 号,第 6 頁。
七個地方設立「過勞死一一 0 番」,積極協助過勞死之相關職業災害補償,引起
日本社會對於過勞死問題的極大回響3。在日本所探討之過勞死問題,本質上是
由於在勞雇關係上,雇主過度使用勞工從事勞動,使勞工得不到平常應有之休
息,最終招致疾病或死亡之結果,進而引發社會大眾謀求救濟或追究雇主責任之
種種問題4。
根據美國於 2000 年所作的一項統計資料顯示,美國勞工來自於工作之疲勞
感受,約在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三十左右;相較之下,日本有將近百分之五十九
之勞工明顯感受到因工作所產生之「疲勞」
。每年約有一萬日本勞工受到「疲勞」
之威脅與影響,這種壓力所產生之「疲勞」在日本被稱作「過勞」
,現已成為日
本勞工健康之隱形殺手5。日本與美國勞工對於企業倫理與工作態度有著相當不
同之見解,日本勞工所展現出之忠誠心、自發性及集體主義創造出日本經濟之成
長,卻也同時造成部分勞動者健康上無法磨滅的傷害。

醫學上「過勞死」並非疾病之名稱,其主要係指循環系統之腦、心血管疾病
所導致猝死之現象。依據職業醫學對於過勞死發生原因之研究,過勞死之形成可
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過度緊張或勞動導致短暫的「生理疲勞」現象,這個
階段的短暫疲勞現象,藉由適當休息或調節可以消除;假設短暫疲勞沒有獲得適
當調節或消除,不斷持續累積之結果,會使身體感覺不適,而形成第二階段之「病
態疲勞」現象,這個階段可能造成生理機能上的連續損害;第三階段是指過勞誘
發人體主要生理機能之嚴重傷害,或加重原有生理疾病之程度,最終導致「猝死」
之發病現象6。
世界衛生組織將「健康」定義在生理上、心理上及社會適應上達到完美之狀
態 , 且 該 組 織 之 專 家 委 員 會 於 1985 年 報 告 中 亦 提 出 「 職 業 關 聯 性 疾 病
(work-related disease)」之概念,將過去普通疾病與職業病截然二分之狀態,轉

3
「過勞死一一 0 番」是日本律師、醫生與工運團體積極合作下,提供有關過勞死問題之諮詢
熱線電話,於 1988 年首先在日本札幌、仙台、東京、京都、大阪、神戶及福岡等七個主要都市
開始展開,主要是提供過勞死員工家屬,有關職業災害賠償與保險等諮詢服務。詳閱川人博著,
1989,
「過労死をめぐる労災認定の問題点」,季刊勞働法 153 号,第 26-27 頁;「過労死一一 0
番」全国ネット事務局,http://www.bekkoame.ne.jp/i/karoshi/。
4
詳閱林振賢著,民國八十五年,「過勞死問題之初探」,台中商專學報,二十八期,第 1 頁。
5
根據 Rebecca Segall 於 Psychology Today 雜誌第 33 期中第 10-11 頁所發表的 Japanese Killer
文章中提到日本每年約有一萬名勞工受到「過勞」之威脅。
6
有關過勞死成因之醫學研究,將於第三章進行探討。詳閱施嫈瑜,民國八十四年,小心過勞,
元氣齋出版社,第 50,52 頁。
變成為彼此連續之狀態7。亦即是說,任何疾病之產生,其原因不應單純分為職
業因素或生活因素,職業因素與生活因素彼此互相影響,對於疾病之產生皆有密
切之相關聯性。此外,日本良永彌太郎從勞動法學角度觀察認為,
「過勞死」具
有幾項異於一般職業病之特質,過勞死之問題不應再以老舊之職業病觀點視之
8
。然而,國際勞工組織(ILO)迄今仍未將「過勞死」列為職業病。
林振賢研究日本過勞死問題後認為,關於「過勞死」之問題與研究有兩大課
題,其一為探討過苛之勞動條件對於健康之影響程度,並研究如何加以預防;其
二為推動對於不幸倒下去之勞動者或其家屬予以救濟之運動9。前者方面,台灣
國內醫學研究目前尚未進行「過勞死」本土性研究,發表文章大多參考日本相關
醫學報告。有關過勞死之「疲勞」或「壓力」這些方面,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所屬
勞工安全衛生中心曾發表多篇關於「疲勞」或「壓力」與心、血管疾病之關聯性
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過度「疲勞」與過重「壓力」是心、血管疾病之危險因子,
然其相關性並不足以認定「疲勞」或「壓力」為心、血管疾病發生之致病因子10。
職業病醫師王榮德更表示,目前過度工作是否為導致死亡之主因尚未有定論,仍
需要進行更多過勞死之流行病學研究11。後者方面,有關「過勞死」之問題與研
究在台灣也尚屬於剛萌芽階段,相關論述多數集中在日本學者研究結果之翻譯與
分析,探討日本法院對於過勞死所作之判決,分析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基準。
國內少有學者探討過勞死之個人、企業或社會責任,及其相關法律救濟制度。
過勞死在日本引起相當廣泛之討論,除了由律師、醫師及勞工團體合作共同
協助幫助過勞死之勞工家屬爭取職業災害補償之外,更積極主動預防過勞死之發
生。反觀工作型態、社會文化及企業組織與日本相似之台灣,近來行政院勞委會
亦感受到媒體大幅報導及工運團體訴求之壓力,放寬有關「過勞死」之認定基準,
惟整體而言,仍只有少數學者及大眾媒體進行研究或報導,對於過勞死問題之討

7
參閱 WHO, 1985,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work-related diseas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14, WHO.
8
日本學者良永彌太郎歸納出過勞死六項勞動法特質,有關過勞死之特質詳細內容可詳閱良永
彌太郎,1989,「過労死問題の労働法的側面」,季刊労働法 153 号,第 7 頁。
9
同註 4,第 3 頁。
10
參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中心網站,http://www.iosh.gov.tw/。
11
流行病學研究上,危險因子未必就是致病因子,有關流行病學理論請參閱第二章。王榮德舉
國際勞工組織對於過勞死研究之結論表示,他認為我們目前針對過勞死可以做到的部分,應全面
針對高危險群進行研究與預防工作,高危險群包括高血壓者、抽煙者、高膽固醇血症者、糖尿病
患者、肥胖者、超時工作者。此部分摘錄自王榮德教授於經建會的研討會中,針對過勞死是否該
納入我國職業病總表,所發表之手稿。
論目前亦大多流於個人健康維護上之宣導,並未正視其為社會問題之一環12。

第二節 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
台灣多年來的經濟穩定成長,可歸功於政府推動有計畫性之經濟政策、企業
家充分發揮企業精神及台灣勞工的勤儉打拼。但是,當台灣勞工向政府及企業要
求經濟成果分一杯羹的時候,政府與企業家是如何醜化長久與他們辛苦打拼的夥
伴,說他們既貪(要求提高工資)又懶(要求減少工時)
。這樣過河拆橋的心態,
真是令勞工情何以堪。同樣地,長久以來台灣勞工工作環境之安全衛生條件亦未
相對受到應有之重視,以致造成職業傷害與職業病戕害勞工之身心健康。
民國六十一年飛歌及三美電子工廠女工相繼發生集體職業災害,此事引發政
府正視國人對於提升勞工安全衛生條件之要求。政府為預防職業災害之發生,於
民國六十三年四月公佈實施「勞工安全衛生法」,加強勞工工作環境條件改善之
稽查。經過多年消極性之防制,勞工工作場所之安全衛生條件確實有改善,但仍
有不足。依勞工保險職業災害千人率來看,單就民國八十九年我國全國產業勞工
在工作場所中發生之職業災害仍高達 40,197 人次,其中死亡人數計 647 人,殘
廢人數計 6,271 人,傷病人數計 33,279 人13。
遭受職業災害的這些勞工,多半為年輕力壯之勞動力,既是企業之中堅精
英,亦是家庭之經濟支柱。就個人及其家庭而言,每一件職業災害均會造成勞工
身心之痛苦,並使罹災勞工及其家屬之家計陷入困境,而形成嚴重社會問題;就
國家整體經濟層面而言,勞工遭受職業災害亦使國家生產力減少,影響國家經濟
之發展。
勞動檢查法與勞工安全衛生法是職業災害預防工作最主要的法令,但受到勞
動檢查人員編制之不良14,嚴重影響到職業災害預防工作之推動;且勞工安全衛

12
根據本人對於過勞死相關資料之蒐集,國內探討有關過勞死之網站、書籍、專欄文章及論文,
大多將過勞死視為個人健康上之維護。其訴求對象亦以勞工為主,咸認定疲勞乃是勞工個人健康
問題,勞工個人須對自己健康負責。例如,經濟日報,民國九十年六月十八日,過勞死侵襲職場
女性、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十八日,長期工作勞累當心過勞死悄悄上身、民生報,民國
八十三年五月一日,向過勞死宣戰—勞工應向超量超時工作說不。
13
以上數據來自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勞動統計年鑑之台閩地區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
給付人次,其中不包括交通事故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且尚有許多職災勞工不知道申請職業災害
保險給付、雇主未依規定投保或勞保局職災認定不得申請職業災害給付等因素,故實際遭受職業
災害之勞工必然多於統計數據。詳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九十年,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
區勞動統計年鑑,第 110-115 頁。
14
勞委會陳菊表示目前全國勞動檢查員僅 269 人,卻必須面對 28 萬家企業,希望在四年內降
生法令之制定仍流於傳統法制及相關規定罰則過輕,未能積極促進企業重視勞工
工作之安全與衛生,反倒成為企業提供最低安全衛生設施之標準,而形成消極性
的預防工作。因此,政府應加強勞工安全衛生條件之稽查及制定合宜之勞動保護
法令,且企業應確實推動零災害運動,實為預防職災發生最根本之道。然而,在
工業社會發展中發現,職業災害之發生係無法完全杜絕,故對每一位遭受職業災
害之勞工及其家屬,事後的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也就成為勞工生活保障之最
後屏障。
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形成,係基於憲法保障人民生存權與工作權,
由民法、勞動法及社會法所構成15。我國職業災害之法律救濟制度分為職業災害
賠償及職業災害補償兩層結構16,包括個別雇主過失責任之民事賠償、個別雇主
無過失責任之職業災害補償及集體雇主無過失責任職業災害保險給付三種形
式,型構出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之架構。

現行職業災害之補償標準,係以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之規定予以補償,勞
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補償之內容依其性質可同時或先後獲得醫療補償、工資補
償、殘廢補償、喪葬費及遺屬補償。而勞工保險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部分,雇主
可依勞工保險之職業災害保險保費負擔之比例計算,就前項之補償予以抵充之。
而勞工除得依上述請求職業災害補償外,若不能彌補損害之範圍時,亦得依職業
災害賠償之途徑請求民法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17。職業災害發生後,應先依職業
災害補償制度請求補償,補償額不能填補損害之範圍時,始依損害賠償之制度請
求其差額以為賠償18。

低重大職災死亡人數百分之四十的目標,檢查單位必須運用創新策略,動員有限人力投入防災行
列。詳閱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九十年八月十四日, 「推銷大企業安衛自主管理 本月起陳菊披掛
上陣」,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15
長久以來,我國政府對於勞工問題並未重視,且未有一組織或架構完整的勞工法令體系,許
多與勞工有關的規定,散見各法令規章,研究勞工議題的學者有時亦感到力不從心,遑論一般民
眾對於勞工法令能有多少認知。職業災害發生後,勞工往往不知所措,嚴重的勞保代理人(俗稱
勞保黃牛)問題也就孕育而生。
16
王澤鑑認為,各國有關職業災害賠(補)償係採責任型與保險型兩種模式。我認為文中其責任
型係指職業災害賠償,保險型係指職業災害補償。參閱王澤鑑,民國九十五年,民法學說與判例
研究第三冊,其中有關勞災補償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部份,第 253-281 頁。
17
職業災害之發生,對受災者即屬侵權行為,而職業災害民法上之賠償制度乃在於使被害人因
此能填補其所受損害之經濟利益。我國勞工遭受職業災害時,可依民法向雇主競合主張請求債務
不履行及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此兩項合稱民法損害賠償請求權。參閱林誠二,民國八十九年, 「論
勞工服勞務受害之賠償請求權」,台灣本土法學,第十五期,第 131 頁。
18
詳閱魏朝光,民國八十三年,我國職業災害法制及其適用,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八期,第
第三節 職業災害之認定
在現代社會中,勞動者提供雇主勞務以獲取維持生計之薪資,勞動者在雇主
的指示權下提供勞動19。終其一生辛勤工作的結果,身心健康上不免受到工作因
素之影響,故勞動者之死亡多少與「勞動」有關。然而,個人死亡因素除了工作
環境因素之外,亦受到個人生活、社會環境、意外事故等複雜因素之影響。因此,
為了使雇主願意承擔合理之勞動補償,而勞動者可以獲得適當之生活補償,「職
業災害認定」是相當重要的解決關鍵。
何謂「職業災害(以下有時簡稱職災)」?如何認定「過勞死」就是職業災害?
民國六十三年所制定之「勞工安全衛生法」中,其第二條第四款規定「本法所稱
職業災害,謂勞工就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化學物品、氣體、蒸
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勞工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
但就本條文觀之,實難以判斷「過勞死」是否為職業災害。
職業災害之認定可分為職業傷害與職業病兩部分進行探討,我國有關職業病
之認定,規定於「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三、十九、
二十、二十一及二十二條。由於「過勞死」並未列於「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表」
及行政機關核定增列職業病種類表中,所以有關「過勞死」之職業病認定,必須
依據第二十條至第二十二條之個案條件認定。然而,依據台灣目前相關司法判決
案例顯示,除非符合「工作場所促發疾病」
,且必須舉證該疾病與工作有相當因
果關係,並且於「作業中」或「下班應經途中」等要件,進而認定其為職業病,
否則很難認定其為職業災害,從而獲得職業災害補償20。
職業災害認定之判斷基準,依據「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致傷病審查
準則」第二十一、二十二條所提之「相當因果關係」,目前司法實務與學界多有
共通之見解21。就一般而言,堪稱為職業災害者,必須該職業災害具有「業務起
因性」及「業務執行性」,然有學者認為,業務執行性與業務起因性間,若有一

305-306 頁。
19
勞動法上有關勞動契約之「從屬性」研究,大致採類似觀點。主張勞動契約之最大特色為人
格從屬性與經濟上從屬性。詳閱黃程貫,民國八十五年,勞動法,第 59-63 頁。
20
參閱張其恒,民國八十七年, 「過勞死與職業災害之認定」,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實務研討
會會議實錄(未出版),第 6 頁。
21
詳閱邱駿彥著,民國八十七年, ,輔仁法學,第十七期,第 208-209
「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
頁;黃越欽,民國八十九年,勞動法新論,翰蘆,第 538 頁;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勞訴字第
一○八號。藉由上述學者見解及法院判決,整理出業務起因性與業務執行性之說法。
方要件極為充分,則他方即使未十分充分甚至完全不具備,亦有可認定職業災害
之空間22。所謂「業務起因性」係指伴隨者勞工提供勞務時所可能發生之危險已
經現實化(及已經實現、形成)
,且該危險之現實化為經驗法則一般概念上可認
定者,意即是說發生之災害或疾病與勞工所從事之工作間有相當因果關係23;所
謂「業務執行性」係指勞工依據勞動契約在雇主支配狀態下提供勞務之意24。以
上「業務執行性」與「業務起因性」兩項判斷基準,可謂係判決及學說之一般見
解,對於實務上判斷是否該當職業災害,有一定之助益。
然上述職業災害認定之判斷基準,就一般勞工實務處理職業災害仍有困難,
而對於通勤職災或過勞死這類非典型職災之認定更顯薄弱。非典型職業災害之通
勤職災在台灣有不少相關研究,所引發之爭議也較小,尤其我國訂定之「勞工保
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
,其中對於通勤職災亦有相關規定,
但對於「過勞死」之判斷基準或認定標準卻付諸闕如,目前過勞死之勞工唯有依
據「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進行認定。
就「過勞死」而言,並非真正有災害發生,且勞工未必在工作場所發病。過
勞死與一般職業災害雖然同樣和工作有關,但如依照現行「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
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之規定,卻難據以判斷其屬於「職業傷害」。
林振賢則認為「過勞死」應視為一種廣義的職業病,屬於「災害性」之職業
病,在認定為職業災害時,只需將具體之「災害」擴大解釋,將抽象性的災害包
括在內即可,亦即是將死亡前「特別繁重」等因素視為一種「災害」即可25。因
此,有關過勞死之認定,須藉由「災害」性質之認定基準予以判斷。職業災害認
定攸關受災勞工得否向雇主請求職業災害補償或賠償,實為受災勞工法律救濟制
度之首要條件,相關法令應有審慎制定與探討之必要。

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一)就「過勞死」問題探討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
近來台灣「過勞」事件層出不窮,放寬過勞死職業災害認定門檻之呼聲甚囂

22
詳閱邱駿彥著,民國八十七年,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輔仁法學,第十七期,第 209 頁。
23
同註 22,第 208 頁。
24
邱駿彥所稱之「業務遂行性」,有學者以「工作執行性」或「業務執行性」稱之,我認為以
後者稱之較為淺顯易懂,因此以「業務執行性」代之。有關「業務執行性」與「業務起因性」之
探討,將於第五章詳細介紹。同註 22,第 209 頁。
25
同註 4,第 12 頁。
塵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參酌日本之相關規定,亦將過重之工作內容量化認定,
過勞死之責任歸屬,因涉及勞工是否可以請求職業災害補償或賠償之部分,故應
慎重客觀面對。因此,如何解決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責任歸屬,釐清過勞死
雇主應負責任之部分,除了訂定客觀標準之職業災害認定基準外,亦須界定個人
因素、雇主因素與環境因素,而這部分也是最困難與最受爭議之部分。
我國有關之過勞死判決書中,法院依據「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
傷病審查準則」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以執行職務與疾病間具有相當因果關
係,作為認定職業病之基準,以傳統職業災害判斷原理之「職務執行性」與「職
務起因性」為該案例判決之理由,其主因實乃案例中有明確之事實證明勞工確實
因為工作過量而導致過勞死,且於工作場所發生26。然而,過勞死有可能是長期
慢慢累積,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若採取事故主義任之立場,排除長期職業因素
所致之職業病適用,將導致造成傷害之雇主未必是最後雇用者,卻要求由發生事
故之當時雇主獨自承擔,亦不盡合理27。況且日本有許多案例顯示,過勞死多半
在下班離開工作場所後才發病死亡,也不見得忽然遭遇過多之工作負擔。
整理過勞死之案例發現,過長之勞動時間隱含著幾個重要意義:一、企業雇
主故意違反勞動法規定,使勞工長期承受超過正常之工作時間;二、企業雇主未
必刻意違反勞動法規定,但是在企業倫理與組織氛圍影響下,勞工主動承擔超過
正常之工作時間;三、社會經濟整體環境影響下,勞工彼此競爭以維持生計,被
迫接受過度壓力與過長時間之工作與職業。然而,這些都只是社會層面之研究與
推論,於醫學實證上,未能有肯定之論斷,釐清個人、企業或社會之過勞死責任。
因此,如果無法界定過勞死之個人因素與雇主因素,似乎我們將無法據以要求雇
主負起補償責任。

(二)就「過勞死」問題探討職業災害之認定
日本職業病醫學專家表示,經濟不景氣,過勞死的案例將隨之增加,日本是
在 1970 年代泡沫經濟及景氣蕭條時期,開始積極認定勞工過勞死之定義及賠償
標準28。近來台灣經濟成長率衰退與高失業率,都使得勞工在身心上必須承受更

26
參閱台灣地方法院民事判決八十九年度勞訴字第一0八號。
27
參閱張其恒,民國八十七年, 「過勞死與職業災害之認定」
,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實務研討
會會議實錄(未出版),第 4-6,13 頁。
28
同註 2,第 2 頁。
大的壓力,勞工團體開始要求勞委會將過勞死納入職業病給予保障,國內報章媒
體亦大幅報導過勞死之相關訊息,政府與勞工學者也針對過勞死是否該視為職業
病或放寬原有「職業性引起循環系統疾病認定準則」進行討論。這些現象是否正
意味著過勞死已經出現在台灣,威脅到台灣勞工之健康?
根據老礦工爭取「塵肺症29」之職業病認定運動來看,家屬在面臨職業災害
認定時,往往會面臨職業病規定之嚴苛及舉證責任之困難兩大困境30。
「過勞死」
勞工或其家屬在爭取「過勞死」認定為職業災害上,比起工作性質及致病因子較
為單純之塵肺症更為艱辛。根據學者對於日本過勞死所做之研究,並依據我國職
業災害預防、補償制度建立精神及對於勞工生命安全保障之原則下,似乎可以很
明確認定因職業上因素所致之過勞死乃是職業災害之一種,應是無庸置疑。其最
大歧異點在於如何認定勞工之過勞死是否屬於職業性因素,亦即過勞死之職業災
害認定問題。
過勞死與職業災害雖然同樣和工作有關,但如依照現行有關職業病死亡之認
定標準,卻難據以判斷其為職業災害。傳統職業病著眼於疾病是否起因於工作,
和工作之種類或性質有密切關係,而過勞死則著重於病死之原因是否由於工作過
度,因而與工作之種類或性質無甚關係31。傳統職業災害之認定重視有形之災害
與工作之因果關係,但一般「過勞死」的情況卻很難取得具體有形之證據,以充
分說明其間的因果關係32。因此,既不屬於「災害性疾病」,也不合於「職業性
疾病」之要件33。而本文研究首要目的在於確認「過勞」和工作之因果關係,探

29
「塵肺症」乃泛指早期工業化國家最常見之職業性肺及呼吸道疾病,主要發生在採礦、挖掘、
雕刻、噴砂及鑄造等之石礦業工作者身上。一般來說,常見之職業性肺及呼吸道疾病包括有煤肺
症、石綿肺症、矽肺症、棉花肺症、職業性氣喘、過敏性肺泡炎、中獨引起之肺水腫、感染性肺
疾病及肺癌等。其病程之快慢,與工作時單位時間之暴露量有相當大之關係,一般暴露者通常需
要在工作時有高單位之暴露量,且經五至十五年才會在肺部放射線檢查時出現異狀。目前職業病
醫師診斷塵肺病賠償案例時,除了進行典型胸部放射線檢查發現及肺功能檢查結果之外,亦須提
出清楚之職業暴露史。然而,職業暴露史相關資訊通常掌握在雇主手中,勞工並不容易舉證其疾
病發生之職業暴露紀錄,而往往失去法律救濟的機會。參閱郭育良等合著,民國八十七年,「職
業性肺疾病」,收錄於職業病概論,華杏,第 128,134-136,140-142。
30
在談論到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時,職業災害認定一直是受災勞工及其家屬心中的痛,當時
法令要求勞工就職災認定負舉證責任,往往使得遭受職災或職業病的勞工因為證據不足而無法請
領;另外,工會缺乏監督資方在職業安全衛生上的強制性,造成了工會無力介入職業安全衛生事
務的改善。所以,勞工在面對資方用過即丟的保利龍邏輯以及政府的法令忽視下,依舊必須天天
冒著傷殘、死亡的危險繼續工作。
31
同註 4,第 11 頁。
32
同註 4,第 22 頁。
33
同註 4,第 10-11 頁。
討「過勞」之職業災害認定基準。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近來國內有關職業災害方面之研究,大抵可分為探討勞僱關係、經濟分析、
職業醫學及法制分析四大部分。在勞僱關係方面大多探討勞僱之間發生職業災害
後之運作34、政府處理職業災害之模式與影響35、社會結構下之職業災害36或口述
歷史及生命歷史等方式描繪職災勞工或家屬之生活困境等。經濟分析多以企業、
勞工或社會整體角度進行探討,分析職業災害所造成之有形或無形之經濟損失
37
,也有以職業災害保險制度38論之。而法制分析著重於法院判決之法理分析39或
於研究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時兼論40之。職業醫學方面,關注於探討勞工傷病
與工作環境間之分析41,有助於了解職業災害認定。這些研究為本研究之重要背
景,亦可提供本研究有關「過勞死」之勞動過程、職災現場、訴訟過程及補償制
度等資料。本研究將以這些醫學、社會及法律面向之研究成果延伸,藉由「過勞
死」問題探討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缺失,並針對「過勞死」探討職業災
害認定之爭議。
本研究分為六章就「過勞死」論述我國職業災害認定及法律救濟制度,以下
分別簡述各章研究內容:

34
如謝國雄所著之純勞動—勞動體制諸論,當中描述職業災害發生後,勞僱間就職業災害補償
或賠償問題所展開的角力,以人肉市場來形容職業災害下的社會運作,相當貼切及深刻。
35
如翁裕峰,民國八十五年,官僚制度下職業災害致殘者災後生活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
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徐文堂,民國八十七年,國家在職業災害中之角色,中興大學法
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文中探討政府處理職業災害爭議時之態度,及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對於遭受職
業災害之勞工所產生之影響,究竟是「雇主殺人」亦或是「制度殺人」,文中亦有深刻之描述。
36
如溫任遠,民國八十九年,臺灣勞工在職災制度的困境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
文。
37
如張祐禎,民國八十九年,職業災害損失推估模式,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博
士論文。
38
如謝啟瑞,民國八十四年, 「經驗費率的理論與應用-以職業災害保險為例」 ,經社法制論叢,
第十五期, 第 327-366 頁、陳雲中,民國八十八年, 「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制度現存問題之剖析及
其改進途徑」 ,保險專刊,第五十一輯,第 15-30 頁及李育錚,民國八十六年,就雇主職業災害
責任論雇主責任保險相關問題、政治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如林誠二,民國八十九年,「論勞工服勞務受害之賠償請求權」,台灣本土法學,第十五期,
第 123-137 頁及邱駿彥,民國八十七年,「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輔仁法學,第十七期,第
205-220 頁。
40
如賴崇全,民國八十四年,我國勞工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調整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
士論文。
41
如郭育良等合著,民國八十七年,職業病概論及行政院勞委會所屬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相關
研究等。
第一章為序論,分為五個小節。依序說明本研究之背景、問題、目的、方法
及架構。
第二章為職業災害理論,分為五個小節。探討何謂職業災害?為何會發生職
業災害?本文將經由研究職業災害之三大領域,事故本質、社會意識及勞動法學
之角度分析職業災害。本章重點在於敘述職業災害理論之形成,及瞭解職業災害
所隱含之意義,並勾繪出職業災害之面貌。
第三章為過勞死問題之概述,分為五個小節。介紹何謂過勞死、過勞死之成
因、過勞死問題之特性、日本過勞死問題之發展、過勞死之責任問題及台灣過勞
死問題之概況等。由於過勞死之研究在台灣仍是相當新的議題,本章重點在於介
紹日本過勞死問題及過勞死之成因,並了解台灣對於過勞死問題有何認知,最後
比較過勞死與一般職業病,又具有哪些值得注意之特質。
第四章為過勞死與法律救濟制度,分為四個小節。將介紹我國民法損害賠
償、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及勞保條例職業災害給付,並解釋職業災害補償與職業
災害賠償之差異,且分析國內外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發展與比較,並針對「職
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立法進行批判,最後探討過勞死究竟是個人、雇主還是社
會的責任。本章重點在於點出目前過勞死家屬面臨到職業災害認定與法律救濟制
度之困境,並對於制度之缺失提出改善建議。此外,並針對近來剛通過之「職業
災害勞工保護法」進行分析,提出個人見解。
第五章為過勞死與職業災害認定,分為五個小節。介紹我國勞動法有關職業
災害認定之規定為何?如何就「過勞死」進行職業病之認定?台灣與日本如何認
定過勞死?本章重點在於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尤其是台灣與日本如何認定過
勞死。
第六章為結論。

參照本研究架構,針對本研究所欲解決之兩個問題,本研究係採文獻分析
法、比較研究法及田野調查法。有關第一個問題之解決,就「過勞死」探討職業
災害之認定,本研究將著重於文獻分析法及比較研究法之運用,並輔以田野調查
法。第二個問題,就「過勞死」探討職業災害法律救濟責任,將採文獻分析法進
行研究。其各方法簡述如下:本研究方法如下:
(一)文獻分析法
國內有關過勞死與職業災害認定之重要研究、書籍、判決、報章、雜誌及調
查等並不多,但這些都是本研究當中重要的背景資料。本研究將從這些文獻中抽
絲剝繭,以鋪陳出我國過勞死問題與職業災害認定之面貌。
(二)比較研究法
過勞死一詞源自日本,日本就過勞死所作之研究也比台灣多,尤其台灣經濟
發展模式與日本有頗多類似之處,在考量歷史及社會背景之下,日本有關過勞死
之相關研究,也可以作為台灣探討過勞死問題之參考與借鏡。然而受到語言及距
離上之障礙,相關日文資料亦多以譯本或網路資料為主。
(三)訪談法
過勞死之研究涉及層面包含社會、經濟、醫學及法學面向,而隨著資訊發展
迅速及研究之深入,研究過勞死問題就書面文獻而言仍稍嫌不足,故針對研究所
需進行必要之訪談,以補足文獻分析之闕漏。
第二章 職業災害理論
「人權的基礎在於對個人的尊重,我們相信個人有生存自由及自然死亡的權利,不須臣服於

他人的摧殘,這是自由的基礎。所以我們相信摧毀員工健康和生命的事件是不容存在的。」

-川人 博-42

第一節 前言

職業災害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職業災害呢?

工業革命之前,人類生活於農業社會之生產關係中,工作之安全與衛生被認

為屬於個人私事,政府與社會並未給予關切。十八世紀末期,工業革命逐漸改變

世界的經濟生產體系,農業所需人力銳減,大型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大量勞

動者由農田走向工廠。當時簡陋之機械工具與惡劣之工作環境,導致工作傷害與

死亡事件層出不窮,人們開始意識到職業災害之可怕,這些現象引起歐美人道主

義者與社會改革者之大聲疾呼,要求改善工廠之安全與衛生,降低職業災害之發

生。

俗語云:「前車覆,後車鑑。」在職業災害不斷發生情況下,不管是基於社

會同情立場、保障人權觀念亦或是工業之損失管理,欲預防職業災害之發生,就

必須先了解職業災害發生之因素與理論。但是,「職業災害」一詞本身就具有抽

象意義,無法具體定義出來,職業災害文獻所提及之理論亦各有所長。因此,本

文試圖藉由探討事故本質、社會意識及勞動法學職災補償理論43,在不同面向及
角度下,將職業災害藉由各理論之不斷描述中呈現出來。

早期,工業心理學家從職業災害事故本質,分析職業災害發生原因,提出事

故模型與理論,希冀藉由分析事故發生之原因,阻斷職業災害之發生。再者,社

會學家目睹職業災害一再發生,造成勞工生命及健康之危害,認為職業災害不應

被視為勞動者個人特質與疏忽下之產物,社會學家視職業災害為社會集體意識下

被製造、被建構,被解讀出來結果,職業災害是特定社會關係之結果,而提出職

災不同面向之觀察。另外,勞動法學者立基於人本主義之立場下,循著人權與人

42
日本研究過勞死學者之一,他在研究過勞死時,對於社會一再發生過勞死之悲慘現象有感而
發。參閱李洙德譯,民國九十一年,日本過勞死,第 5 頁。
43
在台灣,職業災害之研究一直就不是顯學,職災也很難被清楚定義,許多研究者都是站在自
己學科與偏見之立場下描述職災。這些職業災害理論之研究,有助於本文建構及形塑職業災害之
概念。大抵上,我將有關職業災害之文獻分為三大類:事故本質論、社會意識論及勞動法學補償
論。以下將分別藉由各節詳細介紹各類型職災理論之概念與內容。
道之觀念提出對職業災害之見解,依循著歷史之發展,職業災害理論由契約保護

說逐漸轉移至公害社會責任說。

第二節 事故本質職災理論

這類型職業災害理論,係將事故歸咎於人因失誤所造成之一連串事件,即人

之不安全行為與物之不安全情況。隨著理論之發展,相關理論主要有歸因理論、

骨牌理論及流行病學理論等。以下分別介紹其理論基礎及內容:

(一)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

早期,受到資本主義自由經濟之影響,強調勞動者應該對勞動過程中自己之

健康負責,事故之發生主要應歸咎於勞動者本身,職業災害之發生應當從勞動者

之行為與態度上尋找原因,此即所謂「歸因理論」之基本假設。

Heider 為研究歸因理論之先驅,歸因理論最早由 Heider 所提出,他認為:

行為之結果可以歸因為「能力」與「努力」
。藉由個人對自己及他人行為之結果

進行分析,將因素分為「能(can)」及「試(trying)」,前者係將行為結果歸因為能

力,後者則歸因為努力。換言之,成功可歸因於能力高或努力夠,而失敗則要歸

因於能力低或努力少。其理論無論是歸因於能力或是努力,都是將行為結果歸於

行為者本身。此外,個人有時候會把行為結果歸因為工作難度(difficulty)與運氣

(chance)等外在因素,而前兩者因素較為穩定44。
然而,Weiner 等人認為由單一向度研究歸因,對許多現象之解釋有欠周延,

而將 Heider 的理論加以整理,提出有關成就行為之歸因,其歸因分為三個向度

八個因素,即內在因素之能力、疲勞、習慣性努力及暫時性努力與外在因素之工

作難度、運氣、偏見及他人協助45。相較於 Heider 之歸因理論,Weiner 等人以歸

44
有關該學者之研究內容請參閱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本文內容轉引自吳聰智,民國九十年, 「歸因理論對組織安全管理的啟
示」,第 53 頁。
45
有關內容請參閱 Weiner, B., I. Frieze, A. Kukla, L. Reed, S. Rest, and R. M. Rosenbaum, 1971,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In Attribution: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Behavior,
Jones, E. E., D. E. Kanouse, H. H. Kelley, R. E. Nisbbett, S. Valins, and B. Weiner eds., New Jersey:
Gerner Learning Press.; Weiner, B., 1979,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1):3-25.本文內容轉引自吳聰智,民國九十年,「歸因理論對
組織安全管理的啟示」,第 53-55 頁。
因觀點解釋成就動機,將 Heider 之歸因觀點加以整合,提出有關成就行為歸因

之四個因素,即能力、努力、工作難度及運氣,分別由二個向度所組成:「因果

內外控(locus of control)」及「穩定性(stability)」。Weiner 等人認為,若從單一向

度去研究歸因,對許多現象之解釋會有所欠缺,例如同屬內在因素之能力及努

力,其性質並不相同,
「能力」應屬於穩定因素,而「努力」則屬於不穩定因素;

相對地,同屬於外在因素之工作難度及運氣亦有所不同,「工作難度」應屬於穩

定因素,「運氣」則屬於不穩定之因素。隨後,Weiner 又對理論提出補充,在理

論中加入第三個向度「控制性(controllability)」
,某些事件之發生未必是個人所能

控制。總之,Weiner 研究之歸因向度包含「因果內外控」、「穩定性」及「控制

性」等三向度。例如內在因素中,
「能力」是屬於穩定但不可控制,
「習慣性努力」

是穩定且可控制,
「疲勞」是不穩定又不可以控制,
「暫時性努力」是不穩定但可

以控制;外在因素中,
「工作難度」是穩定但不可控制,
「偏見」是穩定又可以控

制,「運氣」是不穩定又不可控制,「他人協助」是不穩定但可以控制。

早期歸因理論中,無論是 Heider 研究所認為之「能力」或「努力」因素,

亦或 Weiner 修正後所提出之三向度、八因素說,係以管理者之角度,將事故發

生之原因,歸咎於勞動者之不安全行為與不安全狀態所導致。運用歸因理論分析

事故或災害之原因,通常劃分為不安全狀態與不安全行為。亦可進一步分析不安

全狀態與不安全行為之控制性與穩定性,將可以更有效運用資源減少事故。例

如,不安全狀態是不可控制及不穩定時,即使進行再多環境控制亦是浪費資源,

事故與災害依然存在,此時只能仰賴好運氣或緊急應變能力;不安全行為是不可

控及不穩定時,縱使實施大量安全訓練,依然是無濟於事,此時應當讓作業人員

適當休息,或提供舒適安全之工作環境46。

近來,Dejoy 提出工作場所安全與管理工作所扮演重要角色之觀點,針對

Weiner 之歸因三向度進行修正。他認為歸因理論之模式當中,有兩項重要的中

介因素應該被考慮進去:第一類是個體或決策者之經驗、信念及動機;第二類是

屬於各種的組織政策及其他侷限。決策者因素有可能會影響事件是如何被知覺,

歸因是如何形成,或這些歸因是如何被分類並轉化成為改善行動;組織政策及侷

46
詳閱吳聰智,民國九十年,「歸因理論對組織安全管理的啟示」,第 55-56 頁。
限,會影響到個體如何處理因果的資訊,及如何選擇對策。此外,歸因過程有可

能受到決策者之特質(如自利偏差、行動者-觀察者效應等)、及組織政策與侷限

的影響(安全氣候、安全績效、經濟因素等),使歸因結果受到扭曲或錯誤47。此

外,管理者或決策者之信念、經驗與動機會影響事故之發生;企業組織經營策略

與氛圍亦同樣會對事故之發生產生影響48。

可否運用歸因理論解釋過勞死現象呢?在 Dejoy 歸因理論模型中,「疲勞」

被視為是個人可控制(相對於管理者而言為不可控制)及不穩定之內在因素49。此

外,就醫學觀點來說,由於個人對於自己之健康狀態最為清楚,過勞死現象之發

生,普遍被認為是個人未善盡健康管理之責。固然歸因理論之觀點,可以運用在

解釋何以某些具有特殊人格特質或特殊疾病之勞動者,其為過勞死發生率較高之

族群。然而,歸因錯誤現象亦可能發生在過勞死之解釋上,歸因理論並未解釋清

楚,何以過勞死之勞動者其工作條件的相似性,比人格特質或特殊疾病的相似

性,更為顯著。而歸因理論多半採取單因素觀點,亦使歸因錯誤現象更為明顯與

普遍。

總的來說,歸因理論運用在職災理論分析上,係指事故或災害發生後,透過

事故或災害發生之資訊,經過因果關係之思考,將其原因歸類於經驗或意識所建

構下之分類模型,而其分類模型主要是勞動者不安全之行為或不安全之狀態。然

而,歸因理論固然解釋出人們如何理解職災,及決定職災事件之過程與因果關

係,但也僅只於將職災事件之原因分類。尤其,管理者很容易受到經驗不足或先

入為主之偏見所影響,而侷限於其分類模型,導致出現歸因錯誤之現象,反而忽

略職災真正發生之原因。

(二)骨牌理論(Domino Theory)

首先對職災事故發生的因果關係作系統性之研究者,首推 Heinrich。他在

1931 年所發表之「工業意外事故之防治(Industrial Accidents Prevention)」一書中,

47
有關該學者之研究請參閱 Dejoy, D. M., 1994, “Managing Safety in the Workplace: An
Attribution Theory Analysis and Model”,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5(1):3-17.內容轉引自吳聰
智,民國九十年,「歸因理論對組織安全管理的啟示」,第 56-57 頁。
48
同註 5,第 57 頁。
49
同註 5,第 56 頁。
,建立事故安全之哲學基礎50。Heinrich 之骨牌理論在當時
提出著名「骨牌理論」

並未受到重視,近代研究也以其不符現況,僅部份認同。但骨牌理論對於早期職

災分析思想概念上,有著突破性之價值,目前一些較被接受之事故成因理論仍可

追溯至 Heinrich51。

Heinrich 研究意外事故發生原因多年,提出對意外事故之觀點:意外事故係

指一連串未經計畫或當事人不期望發生之事件,在一定邏輯順序下發生,並造成

傷亡或財產損失,然受害者對於事故發生往往心裡有數,並非不能預料 52 。

Heinrich 歸納出導致事故發生之一連串事件有五大因素,這五項因素猶如順序排

列之骨牌,只要前者被推倒,後者將隨之倒下。這五項因素為53:

1. 遺傳與社會環境:個人性情與人格,主要來自於遺傳與社會環境之養成。

尤其是不良之社會環境與結構,更容易對個人之心理與生理造成影響,產

生個人缺陷,此為意外事故發生之遠因。

50
Heinrich 藉由其在保險公司工作四十幾年之經驗,對工業災害作詳細之觀察,探索其前因後
果,經由大量可信之數據及資料,提出意外事故發生之邏輯順序,即著名之「骨牌理論」。詳閱
黃清賢,民國七十三年,工業安全與管理,三民,第 22 頁。
51
Heinrich 奠定了「工業安全公理(Axioms of Industrial Safety)」及事故成因理論之基礎,即所
謂「骨牌理論」。Heinrich 將他認為工業安全衛生決策人員,應該了解的工業事故相關事項,歸
結為十條,稱為「工業安全公理」。這些公理為骨牌理論之基本假設,其大意有:
1. 傷害由一系列之因素所造成,其中之一為事故本身。
2. 事故只有在一個人之不安全行為或一項物理性機械之危害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3. 大多數事故起因於人之不安全行為。
4. 一個人之不安全行為或一個不安全狀態未必立即導致事故或傷害。
5. 不安全行為之原因有助於擬定矯正措施指引。
6. 嚴重事故大都出自於意外,且引起事故之原因多可避免。
7. 最佳事故預防技術與提升生產品質及生產力之技術類似。
8. 管理階層應負起安全責任,因其最易得知執行成效。
9. 主管人員為工業事故預防之關鍵人物。
10. 事故之直接成本(即補償、責任、醫療)外,尚有間接成本。
Heinrich 認為工業安全公理,涵蓋了事故預防決策人員必須瞭解之基本知識,欲研擬任何有
效之事故預防方案,儘可能將十條工業安全公理完全納入考慮。這些工業安全供理可以提供研究
職災,或分析職災之參考架構。詳閱魏漣邦,民國九十年,工業安全衛生,第 244 頁。
52
美國國家安全協會(National Safety Council, NSC)定義意外事故為:意外事故為一連串之事
件,常常造成無意之傷害、死亡或財產損失;Marland K. Strasser 則認為意外事故為:會造成傷
亡、或財產損失之未經計畫之行為或事件。比較 NSC 與 Strasser 之定義可以發現,NSC 提出「一
連串之事件」係強調事故發生之因果關係,而 Strasser 則重視「未經計畫之事件」所代表之意涵,
認為必須是未經計畫或當事人不期望發生之事件,才能稱為意外事故。Heinrich 一書中綜合兩種
觀點認為:意外事故係指一連串為經濟或或當事人不期望發生之事件,在一定邏輯順序下發生,
並造成傷亡或財產損失,然受害者對於事故之發生往往心裡有數,並非不能預料。詳閱黃清賢,
民國七十三年,工業安全與管理,三民,第 21-22 頁。
53
參閱黃清賢,民國七十三年,工業安全與管理,三民,第 38 頁;陳文賓,民國七十四年,
工業安全與衛生,全華科技,第 17-18 頁。
2. 個人缺陷:指個人身心之異常,這些個人身心異常之態度與狀態,皆為產

生不安全行為之主因。

3. 不安全狀況或不安全行為:個人不安全行為,及物與機械之不安全狀況,

係造成事故發生之直接因素。

4. 意外事故:不同條件下所產生之意外事故並不相同,然皆為導致傷害發生

之原因。

5. 傷害:輕者就醫治療、重者殘廢死亡,此乃事故之所以令人害怕之主因。

Heinrich 骨牌理論之重點在於:要避免意外事故之發生及其造成之傷害,最

重要且關鍵之方法,就是要排除直接因素之「不安全狀況或不安全行為」
,當「不

安全狀況或不安全行為」之骨牌被抽走時,即使是「遺傳與社會環境」及「個人

缺陷」這兩張骨牌倒下,亦不會導致意外事故之發生。因為,欲改善遺傳與社會

環境所造成之影響,非一朝一夕可以奏效,而試圖改變個人缺陷亦非易事,反倒

是發生意外事故之直接因素較為容易著手干涉。因此,採用骨牌理論進行事故分

析之學者,特別強調災害調查之重要性。欲防止災害之發生,須找出導致事故發

生之不安全狀況或行為相關資訊,再藉由系統方法分析這些事件之因果關係,從

而建立預防事故發生之對策。

骨牌理論不再以單一因素看待職災之發生,亦瞭解到一件意外事故之發生,

很少是由單一因素所造成,通常是由多項彼此互相關聯之事件因素所產生。骨牌

理論對於分析職災發生頗有助益,但若是解釋過於狹隘時,亦可能將意外事故因

素聚焦在「不安全狀況與不安全行為」
,卻忽略產生「不安全狀況與不安全行為」

之潛在因素,如管理層面、心理層面及生理層面之根本因素。此外,骨牌理論仍

未脫離勞動者個人問題之觀點,習慣性將個人視為災害發生之樞紐因素,欲阻斷

災害之發生,必須從個人因素下手。

(三)流行病學理論

傳統上,職災理論著重於事故及其所導致之傷害,現在則應傾向以更廣泛之

視野來看待,尤其職業病之成因更不同於一般傷害事故。早期,工業技術較不發

達、職業醫學觀念不足,工業安全衛生對於職場上立即危害較為重視,工業衛生
及其所產生之職業病問題,相對而言似乎乏人問津。然而,隨著工業長期發展,

許多當初在惡劣工作環境下從事勞動之勞工,漸漸出現與工作有相關性之慢性疾

病,而逐漸引起大眾對職業病之關注。尤其,長時間從事同一性質工作之勞工,

許多人身上竟罹患著相同之疾病(典型例子為塵肺病),而這豈是個人因素可以清

楚解釋?

流行病學係公共衛生學領域之一環,主要探討環境危險因子與致病機制。職

業病亦涉及到疾病與危害健康之環境因子,流行病學理論被認為可以運用在研究

及分析這些因果關係之模型。職業病因果關係之流行病學理論,視疾病之發生係

牽涉到許多因素之互動,為了說明疾病之各種致病因子,並解釋各種因子間對疾

病之交互作用,經常需要建立相關模型進行描述,較常被引用之致病模式,主要

為三角致病模式(epidemiological triangle)、網狀致病模式(web of causation)及輪狀


54
致病模式(epidemiological wheel) 。

(1) 三角致病模式(epidemiological triangle)

三角致病模式將宿主、環境與病原視為疾病產生之主要原因55。三角模式是

融合了瘴癘說(miama theory)、細菌說(germ theory)及體液說(humor theory)等早期

對於疾病發生之不同觀點而形成。三角模式在於將宿主、病原和環境視為疾病產

生之主要原因,三位一體、相需相成。在該模式中,如果任一個要素產生改變,

破壞原有之平衡,即會導致疾病之發生。傳統上,此種模式可以解釋,為何在工

作性質與職場環境相似性高,患有相似疾病之發生率亦較高。例如,長期在礦場

工作之勞工,受到礦場大量粉塵之影響,且未有良好衛生設備,致使勞工退休後

接受健康檢查發現,相較於其他一般工作場所之勞工而言,有極大比例之礦場勞

工,患有程度不一之塵肺症。然而,該理論著重在描述與解釋所觀察到之現象,

以宿主、病原和環境三者互動之失調,解釋疾病之發生,但是卻不能將宿主、病

原及環境之特性,及彼此複雜之交互作用關係說明清楚。如塵肺症之死亡係由慢

性氣管炎、氣腫病、心肺病及肺結核等併發症所造成,有時候很難決定暴露在大

量粉塵下之勞工,其慢性氣管炎、氣腫病、心肺病及肺結核等疾病併發所致之死

54
參閱陳建仁,民國八十六年, ,公共衛生學上冊,巨流,第 324 頁。
「流行病學的原理與方法」
55
同註 13,第 334 頁。
亡,是否與粉塵有關56。

(2) 網狀致病模式(web of causation)

網狀致病模式強調疾病發生之複雜性,指出病原特性、環境衛生、感染來源、

宿主免疫力,甚至醫療服務都可能影響到疾病之發生。網狀模式用來說明職業病

相當適合,多數職業病係屬於多階段病理變化,在每一個病理階段之危險因子不

盡相同,而早期病變又有不少具有可逆性。此種模式強調疾病之發生,並不是單

一原因所造成,而是由許多錯綜複雜之關係鏈,交織而成之因果網。在此模型中,

每一個關係網中之因素,只能視為疾病之「一個」原因,而非疾病之「唯一」原

因。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夠切斷往中之任何一個關聯線,就可以避免疾病之發生,

並不一定要直接從病原著手57。如過勞死初期,會因過度疲勞或惡性生活習慣,

使人體之免疫系統逐漸疲乏或鈍化,而產生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動脈硬

化等慢性疾病,這階段之病變主要是過勞死發生之間接因素;若對於身體所產生

之警訊置之不理,而持續過度疲勞之結果,將進入過勞死後期,身體負荷達到極

點,而產生心血管阻塞、血管破裂及急性心臟衰竭等循環系統疾病,這階段之病

變即為過勞死發生之直接因素。

(3) 輪狀致病模式(epidemiological wheel)

輪狀致病模式強調宿主在整個生態系中,受到環境中各種因素之影響而發

病,輪狀致病模式說明了宿主與環境間不停互動之真實狀況。輪狀致病模式之圓

心為個人之遺傳基因,內圈為個人之生活型態、人格特質及健康狀態,最外圈環

繞個人四周分為三個部分,為物理性環境、生物性環境及社會性環境58。每一環

節對於疾病發生之影響力,會因疾病種類之不同有所差異。就遺傳性疾病而言,

基因軸心所佔之份量較重;就傳染性疾病而言,宿主免疫力與生物性環境影響較

大;就意外性疾病而言,宿主行為、物理性環境與社會性環境之影響更為顯著59。

輪狀致病模式與三角致病模式,雖然都注重宿主與環境之互動,然輪狀致病模式

56
參閱陳天生,民國六十九年,工業衛生與職業病,合記,第 83,85 頁。
57
同註 13,第 334-335 頁。
58
同註 13,第 335 頁。
59
同註 13,第 336 頁。
不特別強調病原;輪狀致病模式與網狀致病模式皆重視致病因子之複雜性及多變

性,但輪狀致病模式偏重生態性之平衡,而網狀致病模式偏重關係網絡之交錯。

總的來說,流行病學理論提供「事故本質」職業災害理論新的參考架構,尤

其是職業病之發生。流行病學理論中各種致病模式,亦同意災害與疾病之發生,

往往涉及個人、環境與社會等因素之影響。然而,在職業病因探討上,流行病學

理論經常面臨到難以判定危險因子是否為致病因子之困擾。危險因子係指導致疾

病發生率高低之屬性或暴露狀況,危險因子未必是病因60。當醫學研究發現過度

壓力或過長工時之環境下,勞工容易產生疲勞而增加職業災害之發生率,或持續

累積疲勞而產生「過勞」症狀之相關疾病問題,過度壓力或過長工時被視為危險

因子無庸置疑;但「過勞」症狀之相關疾病,其致病因子是否為過度壓力或過長

工時,則仍有爭議。這也正是「過勞」職災認定之所以困難之所在。

第三節 社會意識職災理論

一般來說,社會學探討職業災害的假設前提為「職業災害是社會問題之一」

需要尋求解決方法,以求改善。若問社會大眾何謂職業災害?恐怕會使不少人張

目結舌,縱使是社會學家觀點亦有差異;但若問到職業災害是不是社會問題?許

多人都可說出一番道理。職業災害現象是如何成為社會問題呢?職業災害為何被

視為社會問題來看待?

(一)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是什麼?如何形成社會意識?Blumer 曾說過:
「社會問題並非為社

會而存在,除非該社會意識到問題之存在 (A social problem does not exist for a

society unless it is recognized by that society to exist.)61。」進一步來說,職業災害

是否被視為社會問題,須視社會是否「意識」到這是個有危害之情境,而採取集

60
危險因子與致病機制之探討,一向是流行病學研究之主題。危險因子係指和疾病發生率增加
有關之屬性或暴露,危險因子未必是病因,有人稱之為危險標誌(risk marker)。在病因學探討上,
常會面臨到難以判定危險因子是否致病因子之困擾。雖然危險因子並不完全是病因,但卻有助於
高危險群之辨認、促進篩檢工作之推展。例如過度勞累是心血管疾病發生之危險因子,但過度勞
累是否為心血管疾病之致病因子,尚未有定論。同註 13,第 333 頁。
61
詳閱 Blumer, H., 1971, “Social Problem as Collective Behavior”, Social Problems, 18:301-302.
體力量尋求改善之道。

Marx 等衝突論主義論者強調,階級衝突是社會進步之原動力,社會意識存

在於衝突過程中,藉由社會中個人之間表現之合作與衝突、強權與服從、統治與

附屬及結合與分裂等,彼此互動利益不一致情形下呈現出來。對於社會結構之觀

點,特別是受到專注之社會關係,主要受到辯證法之影響。辯證法在社會關係研

究中突顯出兩項特色:一、社會關係並非簡單之單向因果關係;二、社會價值與

社會事實無法分開。對於社會現象與社會關係,應該擁有價值與情感之分析,不

應該免除價值判斷或情感中立。因此、主觀個體間之互動,是呈現社會意識之重

要脈絡。亦即是社會存在決定了社會意識,而非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62。

在 Durkheim 社會分工論中,提出兩個重要概念,就是社會事實(social fact)

與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社會事實意味著外在強制個體之力量與結

構,是一種客觀明顯具有社會特徵之社會現象,無法從個人主觀心理層面加以解

釋;集體意識是社會大多數人共同持有之信念,是構成社會互動之重要結構。

Durkheim 之社會意識係指,藉由客觀社會事實之存在與行動,社會大眾形成一

種共同信念與信任之集體意識 63 。相較於 Marx 強調主觀價值判斷之重要,

Durkhein 強調社會實體客觀層次。

社會意識並不容易清楚定義,各家論點亦不完全相同,但「社會意識」說穿

了,只是指出社會互動之重要性,唯有藉由社會互動,社會問題才有重要性意義。

隨著工業社會之發展,「職業災害」成了媒體經常出現之名詞,職業災害是現代

社會必然存在之社會現象,而社會大眾對於「職業災害」通常給予厭惡、害怕或

無法容忍等負面評價,急欲透過任何努力或管道,預防、解決或改善。據此而言,

職業災害就是社會問題之一,必須要找出問題癥結所在,才能避免社會遭受威脅
64

62
詳閱 Ollman, B., 1975, Alienation 2nd ed., Cambride University Press.;Marx, K., 1859/1970,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20-21,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63
詳閱 Durkheim, E., 1956, The Divison of Labor in Society: 2, New York: Free Press.
64
縱然社會學在建構職災理論時,通常假設職業災害為社會問題,而尋求解決或改善之道,對
於這樣的假設有學者提出不同觀點或保留,就理論之探討而言,或有深入探究之必要。如謝國雄
雖然仍立基於這樣的假設下,但仍提出質疑。然本文重點在於點出社會觀點下之職業災害理論,
尤其若非「意識」到職災是個問題,希冀藉由研究尋求改善,則研究之意義何在?此外,此類方
法論之因果辨證往往涉及繁多社會學理論之探討,亦非本研究所欲探討之範圍,亦能力所不能
及,故本研究並不欲在此解決方法論上因果辨證之難題。
(二)職災理論

一般而言,社會學觀點之職業災害之研究,分為三種面向之觀察角度進行探

討65。第一種是採取個人觀點之「勞動過程」角度來解釋職業災害,認為職業災

害之發生為勞動過程中外在因素與個人因素互相影響而導致66;另一種則採取勞

資關係之「勞動體制」角度分析職業災害之發生,視職業災害為勞、資、政三方

政治性運作下之成果67;第三種是以「社會文化」之概念來探討職業災害,認為

社會成員係以其所屬文化看待職業災害之發生68。

65
謝國雄將職業災害研究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採取鑲嵌理論之觀點來看待職災,對照工業心
理學係以個人因素來解釋職災,例如 Nichols 認為職業災害鑲嵌於勞動過程中出現;Dwyer 指出
產生職業災害之社會關係可分為四個層次,認為個人因素在職業災害發生中有重要之影響。而第
二類則採取「勞動體制」觀點,認為職業災害之發生,為生產關係中受到政治性因素之介入,例
如 Turner 以澳洲工礦勞動體制之研究指出,政府對於勞工安全衛生之立法作為,使得原本由下
而上之職業災害意識之凝聚,被新出現之安全衛生管理人員階層所阻斷,形成由上而下之職業災
害規範概念,間接影響勞工對於職業災害意識之凝聚與對抗;Hall 更認為安全衛生工作與生產力
是勞僱間鬥爭的工具,彼此在生產關係中拉鋸與抗衡。第三類則是採取基本文化分類概念之取
向,視職業災害為「風險行為」是這類型研究之重點,例如 Pellaby 以風險行為作為探討之焦點,
以社會成員所屬之社會組織與文化性質,解釋社會如何看待職業災害為風險行為之結果;謝國雄
也採取類似的觀點,以台灣社會基本文化之「因果觀」 ,解釋職業災害之風險行為。詳閱謝國雄
著,民國八十八年,純勞動—勞動體制諸論,第 258 頁;參閱 Nichols, Theo, 1975, “The Sociology
of Accidents and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Injury”, In People and Work, Esland, G., G.
Salaman, and M. Speakman eds., pp. 217-229.; Dwyer, Tom, 1991, Life and Death at Work.; Turner,
Kathy, 1989, Safety, Discipline and the Manager: Building a ‘Higher Class of Men’, Sociology,
23(4):611-628. Hall, Alan, 1993, “The Corporate Construc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
Labor Process Analysis”,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8(1):1-20.; Pellaby, Paul, 1990, To Risk or
Not to Risk? Uses and Limitations of Mary Douglas on Risk-Acceptability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 and Road Accidents, Sociological Review, 38(3):465-483.
66
經由「勞動過程」之角度來解釋職業災害,為最貼近事件表象之微觀分析,透過研究者不斷
對大量職業災害文獻歸納分析,將職業災害於勞動過程中簡單呈現。然而,這種觀點過度強調因
果關係與體系歸納,雖然指出職業災害發生之層次或意義,但並未說明這些層次之關聯性與重要
性。詳閱謝國雄著,民國八十八年,純勞動—勞動體制諸論,第 258 頁。
67
如果說職業災害應以動態體系進行觀察,則「勞動體制」觀點之研究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分析,
藉由勞、資、政三方處理職業災害之政治性運作,試圖勾繪出職業災害之概念,但如何將職業災
害概念與勞動體制進行連結,觀念上仍不甚明確。根據謝國雄之說法,當我們嘗試由勞動現場之
職業災害事件去建構勞動體制時,很可能會陷入「套套邏輯」之謬誤。如果我們只採單一事件來
推論勞動體制,很有可能會有套套邏輯之謬誤;如果我們是透過不同類別事件來勾繪勞動體制,
那麼「確認」的程度與信心將會逐漸增高。同註 25,第 202、212、258 頁。
68
這部分是社會學者研究職業災害時,最喜歡切入的角度,謝國雄以「身體」 、 「因果」與「工
作」清楚呈現基本文化分類概念之職災取向。要掌握他們如何理解工作中之事故,必須以更根本
之文化概念來分析。當試著循「社會文化」之概念建構本文職業災害理論前,謝國雄認為仍必須
解決一個棘手之問題-「異」與「常」之問題:為何職業災害一再發生,我們不視職業災害之發
生為「常態」 ,卻視職業災害為「異態」 。謝國雄認為:在建構職業災害理論之過程中,我們往往
沒有回答何以會存在職業災害為不好、意外及異常之概念;反倒是在職業災害理論之建構過程
中,不斷進行「確認」職業災害是不好、意外及異常之認知。謝國雄試圖以「異」與「常」之方
法論試圖回答這樣的問題:從職業災害發生所呈現的態樣,去對照勞僱之間平常之態樣,採取「由
異見常」之做法來分辨社會上正常與脫軌之運作。這種分辨方法正好也反映社會運作之基本原
(1)「勞動過程」觀點

當我們被問到為何會發生職業災害,很多人可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小

心。」而從工業安全運動史觀察,早期工業意外事故之研究與防止,亦都著眼於

改善不安全之工作環境69。一般職業災害都被視為工業心理學之議題,此種思維

其假設係建立在勞動過程中職業災害發生因素之因果關係與層次,職業災害係鑲

嵌在「人為失誤」與「環境失衡」所建構之「勞動過程」中,以「事故」為主體

之角度出發,藉由觀察、理解及分析職災發生之勞動過程,歸納出職災發生因素

之層次與架構70。

(2)「勞動體制」觀點

從「事故」角度處理職業災害,其背後之假設係視職業災害為勞動者個人特

質與疏忽之產物,而忽略職業災害是特定社會關係之結果71。如果從「勞動體制」

角度處理職業災害,可以對職業災害之性質有根本性、結構性與社會性之掌握
72
。職業災害現場各種事件受到勞動體制之規範,也突顯出勞動體制之特質;受

到勞動體制規約之職業災害,亦呈現出勞動體制之一些特定面向。如 Kato 提到,

比較其他國家勞動體制而言,日本之所以會出現過勞死現象,與日本無酬加班、

性別比例與公司規模大小落差過大、勞動者彼此競爭、工會之弱化及政府對企業

缺乏規範等體制因素有關73。從勞動體制觀點研究職災,解決長期以來以個人因
素看待職災發生主因,試圖從個人因素著手進行改善,卻仍無法徹底解決職災問

則,也反映出社會知識與權力之結合態樣。即便如此,也只不過認識到社會文化類派建構職業災
害之思考邏輯,問題仍是未解。同註 25,第 258-260 頁。
69
1931 年 Heinrich 從保險公司檔案與工廠安全紀錄中分析約 75,000 件個案,經由研究之結果,
他發現工業意外事故發生之原因,有 88%是來自於不安全之行為,10%來自於不安全之狀況,2%
則屬於無法避免之危險。易言之,98%的工業意外係屬可以預防之不安全工作環境,此研究結果
導引職業災害之研究,逐漸走向探討人類行為因素之趨勢。同註 11,第 42-43 頁。
70
此類型之研究主要係以工業心理學觀點進行研究,其研究內容大致屬於事故職災理論之範
疇。例如工業安全衛生管理者常運用 Heinrich 之骨牌理論,制定預防職業災害之計畫,作為預防
職業災害發生之首要防線。該相關理論之內容請參閱本章第二節。
71
同註 25,第 212 頁。
72
同註 25,第 212 頁。
73
Kato 在文中提到,雖然 ILO 研究日本過勞死問題,提到日本勞工平均每年工作時間遠遠超過
德國與法國 500 多個小時,可能是過勞死問題之所以出現在日本之主要原因。然而,Kato 認為
應當更深入探討數據背後所隱藏之意義,尤其是從日本勞動體制進行思考。參閱 Kato, T., 199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Japanese Karoshi”, http://members.jcom.home.ne.jp/katori/Karoshi.html.
題之困境74。雖然 Kato 之勞動體制面向,說明政府處理職災之各項作為、工會

之所以弱化或勞動者彼此競爭等,各自有什麼意涵,彼此又是如何互動。然而,

卻仍只是歸納出更高層次的職災發生之社會因素,就解決職業災害發生而言,仍

是一籌莫展,本文認為亦可將之定義為高層次之社會性「歸因理論」。

「意識」職業災害問題,必須由「勞動體制」面向推進到「社會文化」面向

之探討,才能清楚勾繪出職業災害之真正面貌。謝國雄藉由處理職業災害案件,

呈現出台灣勞動體制四個基本面向:人肉市場、特殊風險觀、似實實虛之國家角

色及「互相」與「道義」之破裂與開展75。人肉市場說明了職災預防與保護工作

未曾落實,事後補償被視為基調;特殊風險觀以「賭」來切割國家、雇主及勞工

之職災責任;似實實虛之國家角色清楚點出,政府藉由制定勞動法令,名為規範

雇主,實為消弭勞工之力量;辛勤工作與職災保護,被視為勞僱間彼此應有之「互

相」與「道義」
,但辛勤工作未必換來相對職災保護之「互相」與「道義」
。這四

項「勞動體制」分類,固然使我們更容易「意識」到職災問題,但是從職災發生

後勞資處理過程所呈現之勞動體制,仍不足以清楚說明社會是如何「意識」到職

業災害。

(3)「社會文化」觀點

在資本主義社會下,「職業災害」意識試圖由「勞動體制」面向往「社會文

化」面向推進時,經常會與「商品化」概念產生糾結76。
「商品化」是 Marx 關於

社會結構學說最精采之部分,如 Lukacs 引用 Marx 之說法提到:


「資本主義社會

核心之結構問題,就是商品問題77。」勞動者不只是與勞動過程及產品產生異化,

74
如 Kato 指出,日本從 1990 年代以來,勞工平均每年工作時間逐年下降,但並未如安全管理
者所預期而降低過勞死之發生率。同註 32。
75
同註 25,第 213 頁。
76
同註 25,第 260 頁。
77
Marx 對於資本主義提出批評,私有財產、異化、分工、商品及社會階級是 Marx 對於資本主
義社會結構之基本文化分類。由於「私有財產」制度之出現,資本被視為生產過程所賦予之自然
權力,開始將勞動過程中之勞動視為生產工具,主宰並支配勞動力。藉由支配勞動力,資本開始
專業化分工,分工將人與社會分離,也將人與勞動過程分離。早期人類生產是為了自己生存所必
須,所生產之物品具有「使用價值」,但隨著分工現象之出現,在資本社會中,物品不再是為自
己所生產,生產之目的在於與其他人交換,這類型產品具有「交換價值」,這個過程被稱為「商
品崇拜」。最後人也與其生產所使用之工具和所生產之產品毫無關係,生產活動不再是個體獲得
滿足之過程,這個改變過程稱為「異化」 。而社會階級正是起源自私有財產制、分工、商品化與
異化之生產過程。參閱 Marx, K., 1867/1967, 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
亦與社會產生異化。商品有交換價值,工具有使用價值,勞動力在異化過程中究

竟成為商品還是工具抑或兩者都是?這樣的情形在職業災害中可以清楚顯現,無

論是勞動法令或是雇主心態,都源自於「人肉市場」事後補償概念之基調,勞動

者是用完就丟的工具概念。如果說台灣勞動體制是一個「專制市場」體制時,則

「人肉市場」體制之概念可以將研究帶進社會文化面向。

「社會文化」分類概念之「因果」
、「工作」與「身體」三個面向,對於職業

災害有相當清楚之描述。在人肉市場中,談判價碼之高低取決於「因果」
、「工作」

與「身體」這三個職災社會文化概念78。就「因果」來說,勞動者經驗中所謂「職

業傷病」與「一般傷病」是無法斷然區別,很多「一般傷病」亦根源自工作因素。

但是,就流行病學觀點來看,判斷某種疾病或意外,是否與工作環境或職業性質,

在統計上具有顯著之因果關係,甚為重要;而職業醫學則強調,必須找出工作環

境中之有害因子與致病機制,方可確實認定其具有因果關係,而判斷其為職業災

害 79 。然而,職災因果關係是否成立很重要嗎?主要是因為職災因果關係之成

立,攸關企業雇主是否該負擔勞動法上職業災害給付及補償之相關規定,甚至關

係到民事賠償問題。說明白一點,就是人肉市場中「身體」值不值錢。弔詭的是,

不論最後職災因果關係是否成立,先決條件就是勞動者身體必須先受到傷害,不

管是政府公定價格還是私人談妥,身體就是要壞掉或死掉才有價碼好談,身體成

了進入人肉市場談判之標的。

誰該負責(或說是出錢)呢?使用者付費嗎?該付多少錢呢?買賣合意還是

公定價格呢?這些問題也頗令人玩味,從勞基法職災補償內容及勞保條例職災給

付項目規定來看,補償內容及金額皆有詳細規定,勞資雙方在此規定下,展開協

商談判與爭訟,政府只負責開放市場(如協調委員會、職業病鑑定委員會、司法

訴訟等)及訂定遊戲規則(勞資爭議處理法、職業病鑑定程序、訴訟程序等),最後

仍應由勞資雙方解決。很顯然,政府本身認定自己只是仲裁者、中介者。政府以

很「公正」之立場,設計以「工作-非工作」為二分邏輯之補償制度,試圖規範

雇主承擔責任,但實質上卻反倒限制勞工爭取談判之空間。災害發生後,屬於工

35,72,112,146-147,150,168,243,333,350 ,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Lukacs, G., 1922/1968,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83, Cambridge: MIT Press.
78
同註 25,第 260 頁。
79
同註 25,第 238 頁。
作上且認定有因果關係時,雇主應負責任;反之,非工作上且難以認定有因果關

係時,勞工就要自行負責。原則上價碼由雙方決定,除非談不攏,政府才出面給

予定價。

循著「因果」
、「身體」與「工作」這三個社會文化分類之脈絡,職業災害之

輪廓越加清晰,職災意識逐漸浮現,但是對於於職災意識如何形成,仍未有清楚

之概念呈現。謝國雄試圖由前述四項勞動體制基本面向,將職業災害問題推向社

會文化面向,在風險機制探討當中,他認為勞雇雙方在面對勞動過程中之危險

時,
「賭」成了唯一途徑,不僅雇主認為「不會發生職災」
,勞工也覺得「不會發

生在我身上」80。這樣的解釋,對於勞動者之經驗來說,職業災害意識仍是模糊。

當「對賭」雙方不清楚「賭」所可能產生之後果或具有承擔後果之能力時,不管

是被迫性參加還是結構性志願性參加(尤其是被迫性參加),這毋寧都該說是一場

「騙局」而非「賭局」。

然而,本論文並非想反駁「風險」觀,只是對「賭」這個概念之解釋提出疑

惑。如謝國雄所訪談之受災者就提到:「我也知道工作有風險…,我們做這一行

的一定是常常超重,因為拖車的規格就是這樣,我現在已經被記點兩次了。…那
就在工作的時候,就要自己多注意,你有時候要顧賺錢,有時要趕,時間又趕,
公司只有基本薪,你做得多就多賺一些,所以會趕時間,這必然很容易發生事情。
81

「做這種,小心不來的,有的做了十幾年了,還是被壓
另一位受災者則說:

到,有的一來就去了。機械一直不穩定,有時候會發生故障,一般遇上壓斷手的,
大部分都是壓這樣的。做這種就好像在賣指頭,有的整隻手都賣給他,像有一個
壓斷整隻手,老闆賠他二十萬,有的都不算錢…向那些外國人(外勞)很多都壓斷
手,老闆會吃錢。82」
很明顯,雇主知道職災一直在發生,也清楚該如何應付職災之發生;勞工不

管進入職場前還是進入職場後,也會瞭解到他們工作性質之風險,認知到職災早

80
在職災之協商過程中,反映出勞雇雙方對於「風險」之處理態度就是「賭」。就資本主義而
言,「賭」在資方看來是天經地義,但勞動者是否也具有這樣「賭」的共識呢?勞動者是別無他
途,被迫參與這個賭局?亦或是勞動者認為一旦想領人家薪水,就是要為人家賣命(結構性自願
順服)?目前仍無法解釋清楚。同註 25,第 217-218 頁。
81
同註 25,第 241 頁。
82
同註 25,第 222 頁。
晚會發生,甚至瞭解職災發生之後果。因此,
「賭」這個概念還是存在,只是勞

雇雙方並非如謝國雄所提及,想要賭「職災可能不會發生」
,「或不會發生在勞動

者自己身上」83。他們在「賭」的是:受職災損失之部分,是他們所可以承擔,

或職災損失之部分不會嚴重損及原所應該獲得之利益。當職災沒有發生或沒有造

成太大損害時,勞雇雙方都獲利;反之,則是勞雇雙方都有損失。此外,勞工「對

賭」之對象並非是雇主,而是押寶在雇主身上,共同與「職業災害(或稱風險)」

對賭。只是勞工在這場賭局中,贏了可以分得一些紅利;如果輸了,則勞工首當

其衝替雇主付賭債。這種概念是一種勞資共賭,「富貴險中求」之「賭局」。

第四節 勞動法學職災理論

法律以人為本,沒有人類社會就沒有法律。法律學不論是被認為用來維護現

有體制,或說是捍衛社會正義價值觀,法律學原理及原則都會隨著人類社會與歷

史之變遷而改變,所以勞動法學職災理論應從勞動歷史發展脈絡中呈現。

從人類勞動史之發展可以發現,職業災害與勞動關係之發展緊密連結,尤其

工業革命之後,職業災害發生之頻率與程度更為嚴重。工業革命後,工廠制度興

起,機器代替手工,大量勞動者湧入工廠,加以機械與化學之高度運用,勞動者

發生職業災害之可能性驟增。在職場上,勞動者往往沒有自主權,勞力剝削與工

作傷害事件頻傳,從屬性勞動者在惡劣工廠環境下,其生命與健康不時受到威

脅。再者,嚴重之職業災害事故亦造成經濟生產之損失,此時不僅是個別勞動者

之傷害,個別資本乃至整體國家經濟都受到影響,頗有動搖資本主義體制之虞。

為了減低從屬性勞動者所遭遇到之危險,並鞏固資本主義體制,而有勞動法之出

現。亦即是說,勞動法之起源,最主要目的就是保護勞工,附隨產生鞏固資本主

義體制之功能。

(一) 無保護時期

在古代工作與生活之關係密切,國家很少付出心力保護勞動者,而古代粗重

勞動亦有奴隸承擔,其生命並不值得珍惜,直至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情況仍

83
同註 25,第 218 頁。
沒有多少改變。十八世紀是個發明世紀,許多技術與科技相繼出現,促成工廠生

產型態之大量出現,改變整個世界經濟生產型態。自由經濟是這個時代之特色,

在資本主義早期階段,勞動條件幾乎全部透過市場機制所決定,完全任由個別勞

工與資本家在勞動契約中加以約定。此等勞動契約之內容得「自由」協商合意之,

致使企業得以充分運用其強勢,片面決定整個勞動契約之內容84。當時從屬性勞

動者與雇主間之法律關係,仍適用各國所繼受之羅馬法,企業雇主得以利用契約

自由及契約合意之方式,貫徹其本身之利益85。

在如此惡劣環境背景之下,即使勞工因工作而受到傷害甚或死亡,這一切似

乎只能歸諸於勞工自身之不幸,對於雇主而言,其約束最多也不過是道德上不成

文之照顧義務86。低工資制度使得勞動者必須日夜辛勤工作,其所獲工資亦僅僅

只能圖求溫飽;而高工時策略導致勞動者生命健康遭受威脅,早期研究工業安全

之 Bowers 就曾說到:
「假設一位勞工病得無法操作機器時,總會有人可以取代他

的位置。87」此時期不論職業災害前後皆毫無勞動保護可言。

(二)過失賠償主義時期

隨著民權運動與社會環境之不斷變遷,生命、自由及財產被視為屬於個人與

生俱來的自然人權,任何社會皆不可任意藐視個人生命、侵犯個人自由及剝奪個

人財產88。伴隨工廠機器日夜不停之運轉聲,社會改革家同時也聽到勞動者痛苦

之哀嚎聲,而大聲呼籲注重勞動者安全衛生條件。長期低工資、高工時及惡劣工

84
此等勞動契約係一私法契約,且與一般商品買賣並無不同,為一差別只在於勞動力係以血和
肉包裝之商品而已,而血和肉所包裝之勞動力,使得人與牛、馬毫無區別。在鄉村地區,因為人
口快速成長,以及因為圈地等原因,農民被大量驅離所附著居住之土地、被迫與生產資料相分離,
致造成農民財產上沉重負擔,鄉村人口絕大多數已無生路,只有大量且持續投入工業生產。此外,
因為不斷發展之技術使得許多勞動過程簡單化,故完全無技術之勞動力,亦得投入勞動過程,使
得勞動市場上勞動供應源源不絕。其結果就是幾乎不足以糊口之工資、不人道之勞動條件、過長
之勞動時間及大量之女工與童工問題等。詳閱黃程貫,民國八十六年,勞動法,第 26-27 頁。
85
在這種以契約自由為保護約束之條件下,雇主挾著其優越之經濟地位,似乎可以任意支配處
份其所購得之勞動力,因而導致悲慘的狀況,如童工問題、飢餓工資、各種職業傷殘等現象的普
遍發生。詳閱黃程貫,民國八十七年, 「勞動法中關於勞動關係之本質的理論」
,政大法學評論,
第五十九期,第 229 頁。
86
同註 44,第 229 頁。在法律未規定雇主應負擔照顧勞工工作安全與衛生之處理下,勞動者唯
一可以依賴的是不成文的雇主義務與作為,即今日之附隨義務:勞工之忠誠義務與雇主之照顧保
護義務。
87
參閱林嘉明,民國八十六年,「職業衛生與安全」,公共衛生學下冊,巨流,第 680 頁。
88
許慶雄,民國八十年,社會權論,眾文,第 29 頁。
作環境威脅下,職業災害事件頻傳、勞動者生活條件惡劣及其他衍生之社會問題

層出不窮,勞動者壓抑許久之不滿情緒逐漸爆發。起初只是個別勞動者臨時性抱

怨、抗爭乃至於暴力相向,隨後逐漸凝聚成一股穩定且持續之反動力量,在一定

程度上給予資方產生壓力,且造成國家在法律制度上被迫作出改變89 。另一方

面,工業資本家與國家基於「勞動力再生產」之觀點,認為確實有制訂法令保護

勞動者之生命、身體及健康之必要90。再者,視勞動保護為勞動契約之一部,任

由勞動契約自由訂定,甚為不妥。勞動保護係基於保護勞動力之思想,以公法強

制雇主負擔保護義務,此與勞動契約係基於對等義務下,雙方互相之創設訂定並

不相同91。

國家被賦予責任去積極滿足人民生存之各項條件,國家必須介入制訂法令及

行使公權力,禁止或限制任何隨意侵犯個人權利之行為。而職業災害之發生,毫

無疑問對於勞工之生命及財產都產生威脅,國家有必要制定相關法令,規範不當

之勞動條件,遏止職業災害之發生,保障勞工生存權利。因此,國家應以強制法

令規定最低勞動條件之保障,例如德國於 1871 年雇用人責任法中第一條及第二

條規定鐵路經營、礦業經營、採石業、採掘業及製造業者,因其全權代理人、代

表人或指揮監督人員之過失,於業務執行過程中發生人員死亡或身體傷害時,因

就所生之損害負賠償義務92。

89
剛開始只是工人直覺反應,以為是機器控制自己或搶奪了勞工之工作,因而無組織、自發性
盲目地砸毀機器,隨後進而結合成固定、持續之工會組織,始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勞方對抗資方之
恣意與毫無限制之剝削鬥爭力量。此一發展對國家法律制度主要造成兩個重大改變:一、國家法
律以容許勞工集體自助自救之方式,間接保護勞工而由工會直接保護勞工;二、國家已強行法令
介入勞資關係直接保護勞工。同註 43,第 27 頁。
90
在十九世紀當時,雖然人口大量湧入城市,投入工業生產,而低技術需求使得婦女與兒童亦
陸續投入勞動市場,故一時使得勞動市場之勞動力供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縱使勞動條件與
工作環境惡劣,嚴重戕害勞工身心,致其死亡、殘廢與罹病而無法繼續工作,亦無所謂,反正勞
動市場上仍有許多「新鮮」勞動力可以替補利用,把人當做工具一般消費使用,用完即丟,毫無
「再生」之概念。但問題是身體健康惡劣之勞工所生育之下一代勞動力,身體健康亦是惡劣的,
如此下去,數個世代之後,整個勞動市場將無可用之健康勞動力,而嚴重影響工業生產體系。此
外,基於國家戰力確保與提升,保護勞動力之健康免於受到戕害,而嚴重影響部隊所徵招軍人身
心之發展,且軍人智能素質亦有賴兒童良好教育,如果毫無限制濫用童工,亦可能使國家整體國
力素質降低,故國家介入保障勞工乃有其必要性。同註 43,第 28-31。
91
早期有學者將勞動保護法視為勞動契約之一部分,然多數學者認為勞動保護與勞動契約在意
亦、標的即手段上並不相同,不應當視勞動保護限制勞動契約之自由,而對於雇主免除公法上強
制保護義務,或允許勞動者於勞動契約中拋棄權利。詳閱史尚寬,民國二十三年/民國六十七年,
勞動法原論,第 345-347 頁。
92
唯僱用人責任法對雇用人責任之規定並非一律相同,其對於鐵路、礦場及工廠雇主分別設定
不同之責任型態。該法中規定:
國家直接以法律對於雇主課以保護勞動者之公法義務,此時期勞動法對於勞

動保護之意涵包含有兩種情形:一、雇主違反其國家要求負擔之保護義務時,則

有刑罰或其他強制性制裁措施;二、勞動契約範圍內,雇主違反義務時,勞動者

受到侵害,得依民事訴訟尋求救濟93。此時,以職業災害之發生為分界:職業災

害發生前以預防職災發生為目的,稱為「事前保護」;職業災害發生後以補償損

失為首要,稱為「事後保護」94。簡言之,就職業災害發生之預防而言,有關勞

動保護之勞工安全衛生相關法令,課予雇主保護之義務,若違反則課以強制性制

裁;而職業災害發生後,相關民事、勞動法令亦規定,雇主違反義務之傷害賠償

責任。
然而,觀察工業發展之歷史,勞工之工作環境條件仍未受到重視,因此,勞
工於工作而產生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可謂屢見不鮮,並不能獲得生存及工作
上之保障。當時普遍認為工人前來工作必知其工作具有危險性,然為獲取工資而
甘冒風險,故其造成職業災害之責任應當自行負責。此外,民事賠償責任普遍適
用過失責任原則,原則上應由被害人負舉證責任,而法諺有云:「舉證之所在,
敗訴之所在」95。因此,勞工欲獲得合理賠償實不容易。

(三) 無過失補償主義時期

就損害賠償責任來說,「無過失者,不負賠償責任」乃羅馬法民事賠償理論
之最大原則。勞動者欲請求職業災害賠償,須以其傷害之原因係基於雇主之故意
或過失為限,且勞動者負有證明之責任。此外,勞動者本身亦與有過失時,雇主
所應承擔之民事賠償責任亦得減輕或免除96。損害賠償責任之設計原希冀保障受

第一條:因經營鐵路發生人員死亡或負傷者,事業主除能證明災害之發生係基於不可抗力,
或死亡者及負傷者自己之過失外,就因此所生之損害負賠償責任。
第二條:經營礦業、採石業、採掘業及製造業者,因其全權代理人、代表人或指揮監督人員
之過失,於業務執行過程中發生人員死亡或身體傷害時,就因此所生之損害負賠償
義務。
詳閱王惠玲,民國八十一年, ,勞動學報,第二期,第 65-66
「德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及其發展」
頁。
93
同註 50,第 345 頁。
94
經營保護、時間保護及契約保護皆為事前之防範,即傷害之禦防。然對於已發生之傷害,事
後不可不講求補償方法。前者稱為事前保護,則後者可稱事後保護。同註 50,第 400 頁。
95
詳閱王澤鑑,民國八十七年,侵權行為法(一),作者自行出版,第 16 頁。
96
同註 50,第 400-401。
災勞動者災後生活,且具有消極規範雇主遵守保護義務之功能。實際上,勞動者
所負擔之舉證責任,當勞動者在受傷或死亡之後,災害現場因災害事件而混亂或
消滅,欲證明幾乎不可能。另外,勞動者在受傷或死亡之後,亦急需費用以治療
或照顧遺族,過長之訴訟程序緩不濟急。再者,工作態樣日益複雜,工作本身亦
附隨職災發生之危險,職業災害之發生係源於勞僱關係之「從屬性」支配特質,
而雇主未必違反保護義務。因此,個別雇主民事賠償責任,無法滿足受災勞動者
生活保障之需求。

長久以來,雇主推卸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之狀況,受到勞動者與社會人道主義
者之反對,經由多年努力爭取,職業災害補償制度終於得以出現,職業災害補償
制度最早出現於歐洲德國,1884 年德國通過德國補償法(German Compensation
Act),其要求成立疾病基金(Sickness Fund),對於遭受職業災害導致疾病之勞
工及雇主給予補償,隨後又成立意外基金(Accident Fund),專門給予遭受職業
災害之勞工補償。這項法令初期只適用於危險性較高之行業,最後漸漸推廣至其
他行業,至 1911 年全面適用全國勞工97,此法案建立起職業災害之責任並非全
由勞工負責之觀念。1897 年,英國隨著德國的腳步亦成功立法通過工人補償法
(Workmen’s Compensation Act)
,初期亦只適用危險性較高之工作,然亦有不同
於德國補償制度之處,英國之補償基金係課雇主完全補償之責任,至 1906 年甚
至全面適用所有受雇勞工98,此法案奠定雇主無過失責任賠償之基礎。

除了制定相關職業災害補償法令之外,為使受災勞動者有較多受償之機會,

法院亦常採事實上推定等方法減輕受災勞動者之舉證困難,民法上也進一步設有

舉證倒置之規定,即先推定加害人具有過失,非經反證不得免責99。此時,職業
災害之法律救濟制度可分為職業災害賠償及職業災害補償兩層結構,職業災害賠

償與職業災害補償其意義並不相同:職業災害賠償採過失責任主義,故而適用過

失相抵及損益相抵原則,其請求權之範圍包括人格權受侵害之財產及非財產上之

損害,與財產權之損害;職業災害補償採無過失責任主義,故無過失相抵及損益

97
參閱 Little, J. W., T. A. Eaton, and G. R. Smith, Worker’s Compensation-cases and materials, 3d ed,
P.45, Maine:West Group.
98
同註 56,Pp.45-46.
99
同註 54,第 16 頁。
相抵原則100,且其請求權之範圍僅限於人格權受侵害之損失101。

(四)社會保險時期

基於保護生命與身體健康,係現代民主國家維護人類尊嚴之根本,
「預防勝

於補償」之觀念,乃從事勞工安全衛生工作之首要目標,愈重視人權之政府,其

勞工安全衛生預防工作愈是落實。然歷史經驗顯示,因著不安全之工作行為,或

基於不安全之工作環境,其工業國家之發展必然無法完全杜絕職業災害之發生。

因此,基於保障受災勞工或其家屬之生存權利,給予受災害勞工或其家屬災後之

完整法律救濟甚為重要。隨著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職業災害補償制度愈趨完

善,職業災害之發生常因過失與否難作客觀認定,且賠償標準不一,故採社會保

險方式替代原有雇主責任制,並成為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方式102。此時期之職

災觀念逐漸擺脫勞動契約中勞僱關係之概念,而發展出職災係公害之社會責任概

念。利用社會保險制度,將職業災害損失內化為雇主生產成本之一,由全部雇主

共同承擔風險(或部分由勞工負擔保費),除了可以減低雇主負擔賠償之額外成本

支出,亦可以確保受災勞動者災後生活之保障。
如何減少勞工職業災害之發生,是許多國家在工業發展過程中,所不能忽視
之問題,而保障遭受職業災害之勞工及其家屬之災後生活,亦是許多先進重視勞
動人權國家積極解決之問題。企業或勞工個人在其生產過程中,無法避免將因不
確定因素導致職業災害之產生,導致他人遭受到損失但卻無法獲得補償,這種外
部不經濟之成本損失,將影響到生產過程中之最佳化成本無法等於最適當社會成
本,導致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之失衡。因之,如何將外部不經濟之成本損失予以
內部化,使生產過程之最佳化成本等於最適當社會成本,成為社會學與經濟學界

100
這也就是為何要判斷勞工所受災害是否屬於職業災害,乃在於職業災害補償是由雇主所負
擔,且採取無過失責任原則之故。因此判斷其為業務內或業務外職業災害甚為重要,必須審慎判
斷是否為職業災害。詳見邱駿彥著,民國八十七年, 「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輔仁法學,第十
七期,第 205-207 頁。
101
本部分參閱林誠二,民國八十九年,「論勞工服勞務受害之賠償請求權」;邱駿彥,民國八十
七年,「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葉俊榮,民國八十年,「勞工職業災害賠(補)償制度的檢討與
改進-行政管制與損害賠償的聯結」 ;魏朝光,民國八十三年,
「我國職業災害補償法制及其適用」
等綜融而成。
102
參閱陳雲中,民國八十九年,「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制度現存問題之剖析及其改進途徑」,保險
專刊,第五十一輯,第 58 頁。
所關心之議題。
就社會學觀點而言,經由歷史發展之經驗顯示,勞工職業災害之發生實在無
法完全避免。而職業災害之發生亦有可能因勞工本身之疏忽或機率關係,並非完
全歸責於雇主,此係雇主有過失責任民事賠償之起源。然勞工遵守勞動契約在工
作場所中執行職務並接受雇主之指揮,並未將本身生命與健康同時出賣,其所發
生之災害,理應由雇主負責賠償,故有職業災害賠償雇主無過失責任原則之產
生。但職業災害之過失與否難做客觀之認定,且雇主對於賠償之標準不一常引起
爭論,為減少勞資間之職業災害糾紛,保障弱勢勞工及其家屬維持其基本之生
活,乃採社會保險方式課集體雇主責任制度。
就經濟學觀點而言,經濟學家 Coase 主張政府應對於外部效果予以產權化,
無論外部效果之產權歸屬何方,外部效果之製造者與被影響者應透過協商補償方
式調整外部效果與社會最適當成本103,此即所謂最小社會成本理論104。在完全競
爭之勞動市場下,勞工對於風險較高之工作亦會要求較高之工資。因此,透過自
由市場機能之運作,職業災害之風險與工資報酬間應當產生替換關係
(trade-offs),並提供企業雇主改善安全衛生之誘因。亦即勞工之薪資可以反應
出職業災害之風險度105。然實際上,一般勞工所具有之職業風險之資訊並不對
稱,因此市場機能並不能完全補償勞工所遭受之職業災害風險。為了彌補市場機
能運作之缺失,政府必當採行干預措施,以保障勞工之生命健康。亦有必要建立
職業災害保險制度,除了消極地補償勞工所遭受到之損失,並積極地誘使企業雇
主注重勞工安全衛生之預防。
就勞動法觀點而言,擴大延伸契約上勞僱關係來說,勞動者並非只是替雇主

服務,亦是替國家經濟發展而服務。因此,基於對勞動者生存權之尊重,當勞動

103
所謂 Coase 定理係以確定財產權歸屬的方式,作為外部效果內部化的手段,而主張政府對於
外部效果賦予財產權,並確定財產權的歸屬。無論外部效果之產權歸屬何方,外部效果之製造者
與被影響者應透過協商補償方式調整外部效果與社會最適當成本。參閱柯木興,民國八十九年,
「試探寇斯定理與職業災害保險理論的關聯性」,保險專刊,第六十輯,第 3 頁。
104
最小社會成本理論認為,透過職業災害保險制度之實施,平均分散雇主所承擔之風險,減少
個別雇主生產計畫外之職業災害賠償支出,亦可避免遭受職業災害之勞工家屬,因個別雇主無力
負擔或不願負擔而落入生計困境。如此將可使社會因職業災害事故所導致之經濟損失,減低至最
低限度。
105
此其所謂經濟學家早期之觀點,在自由勞動市場的競爭下,最終將會使勞工之薪資與職業災
害之風險產生替換關係(trade-off),亦即勞工之薪資將可以反應出職業災害的風險程度。參閱謝
啟瑞,民國八十四年, 「經驗費率的理論與應用:以職業災害保險為例」,經社法制論叢,第十五
輯,第 329 頁。
者遭受職業災害時(甚至不需要鑑定事故發生是否為職災),若視其為替國家公共

利益所為之「特別犧牲」亦未嘗不可,此時應將職業災害視為社會風險之一,勞

動者之「特別犧牲」應由全體國民承擔責任,給予其「社會性補償」106。此外,

雇主本身亦有負擔能力之限制,受災之勞動者仍無法獲得應有之救濟。隨著民主

與人權之發展,打著社會主義旗幟之團體亦迅速發展,集體主義觀念開始萌芽,

遂有提倡採社會保險制度模式,將雇主責任分散,成立職災保險制度107。
職業災害保險制度除了具有「公平、正義」之分配觀點,保障弱勢受災勞工
之基本生存權外,亦具有「成本、效益」之經濟考量,提供經濟誘因,促進企業
改善勞工工作環境之安全衛生。

第五節 小結

「職業災害」一詞本身就具有抽象意義,無法具體定義出來,職業災害文獻

所提及之理論亦各有所長。藉由探討事故本質、社會意識及勞動法學職災補償理

論等不同面向及角度下,將職業災害藉由各理論之不斷描述中呈現出來。

由本章第二節至第四節之論述可知,有關職業災害之研究,大致可分為職業

災害發生前之預防,及職業災害發生後之法律救濟制度,前者工業心理學與醫學

研究色彩濃厚,後者則以社會學與法學較多著墨。其研究之目的、手段及性質並

不相同,對於職業災害之解釋與定義也有差異。工業心理學偏重預防角度,較關

注於職業災害發生因素之歸納與模型;醫學側重疾病之預防,對於疾病與工作之

因果關係感興趣;社會學假定職業災害是社會問題,想瞭解職業災害對社會有何

106
「補償」是基於「負擔平等」之原理所導出之保護內涵,亦即國家為了維護或促進公眾利益,
有時勢必要侵犯個人在憲法上受保護之權益。此侵害本身雖然能夠被正當化而並未違法,但特定
個人所遭受之損失,卻是為公益所生,是一種為促進整體受益、或是降低整體不利益之「特別犧
牲」。因此,基於負擔平等之原理,公眾應分攤此損失,因而導出國家應予以填補之義務,…若
此損失被評價為為公眾之犧牲,共同體都應加以填補。然而「補償」中之所謂應由公眾分攤之損
失,在「社會國」之影響下,保護內涵也隨著社會風險之多樣化而日漸擴張,被評價為不應視為
個人命運而應由社會共同分攤之損害也日漸增多,這些措施則成為所謂「社會性補償」。然此論
點目前甚少討論,有關職業災害是否可視為勞動者為公益之「特別犧牲」,則仍有待深入討論。
參閱蔡維音,民國九十年,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第 53-54,93-94 頁。
107
然各國實施方式並不相同,美國為資本主義國家之代表,其職業災害保險係以民營保險方式
辦理;而大陸法系國家特別強調社會安全,其以德國為首成立所謂職業災害保險團,承辦職業災
害保險工作;亞洲之日本或我國,係經由國家辦理職業災害保險業務,此間並不相同。參閱陳雲
中,民國八十五年, 「我國現行職業災害保險實績費率制度之探討」 ,保險專刊,第 45 輯,第 20
頁。
影響;法學關心職業災害之特質,藉以確立職業災害於法律體制下之角色。

然而,職業災害在各學說理論進行「空間」及「時間」之切割描述下,應如

何拼湊出職業災害之面貌呢?「勞動」
、「權利義務」及「因果關係」是本研究總

結第二節至第四節有關各職業災害理論所作之詮釋。
「勞動」是職業災害「空間」

切割下,最首要也是最重要之特質,如果沒有「勞動」何來「職業」
,更遑論「災

害」。此處「勞動」係指勞動者與雇主之互動、勞動者與工作之互動、勞動者與

工作環境之互動、勞動者與社會之互動,甚至可以說勞動者本身之日常行動即是

「勞動」。事故本質著重於勞動者與工作或工作環境之互動,而法學偏重於勞動

者與雇主之互動,社會學觀點在此解釋勞動則範圍較為廣泛。

「權利義務」是職業災害「空間」切割下,另一項特質。職業災害之所以受

到重視,係指「勞動」應當擁有不容任意受到侵犯之基本權利,此基本權利包括

生命、健康、工作、自由、名譽及財產。而職業災害之發生,輕則損及財產、重

則傷及生命,故此類基本權利應當予以保障。因此,與「勞動」互動之雇主、社

會乃至於勞動者自己,都負有保障基本權利不受侵害之義務。事故本質將職業災

害之保護義務主要加諸雇主於身上,而社會學則強調雇主與政府應承擔之義務,

勞動法學側重於勞資雙方權利義務之對等。

最後是「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職業災害「時間」切割下,其重要特質之一。

職業災害之「因果關係」係指:首先,須出現「勞動」現象;其次,該「勞動」

發生「權利義務」平衡關係之變動;最後,該「權利義務」之變動必歸於消滅或

恢復平衡。事故本質之職業災害因果關係具有順序性及層次,社會學則觀察因果

關係變動之過程,勞動法學關注於因果關係變動之效果。

總結來說,職業災害無法以單一觀點明確定義,亦無法經由任一面向角度清

楚描述。尤其「過勞死」乃具有特殊性質之疾病,若要確實達到保障勞動者不受

侵害,則「過勞死」不應以狹隘之職業災害理論或定義解釋。然而,這仍有賴更

多研究從不同角度面向,勾繪出職業災害之面貌,以新觀念詮釋「過勞死」。
第三章 一根蠟燭兩頭燒
聽過螞蟻與蟋蟀的故事嗎?「在蟋蟀只顧著唱歌玩樂之際,螞蟻正在為冬天的糧食而辛勤工

作著。因此,冬天到了,好逸惡勞的蟋蟀餓死了,螞蟻則靠著囤積的食物撐過了漫長的冬天。」

然而,那可是舊版的故事囉!新版的故事是這樣的…

「冬天快到了,蟋蟀每天只知道玩樂,螞蟻卻為了冬天的儲糧而辛勤工作。冬天終於到了,

螞蟻因為工作過度,不久就『過勞死』了;蟋蟀則利用螞蟻儲存的大量食物,輕鬆愉快的度過冬

天。」

-掘 史朗-108

第一節 前言

新聞報導曾提到有多位法官因為法案過多、壓力過大,導致疲勞過度而「猝

死」;某企業主管因為工作壓力過大,出現心臟疾病住進臺大醫院;台中市長因

為工作忙碌,也出現輕微中風的現象。這些高層勞動者也會發生「過勞」,更何

況是工作負荷與心理壓力更為沉重之底層勞動者。尤其,從新聞媒體著重對於法

官過度勞累之報導中可以得知,底層勞動者的心聲長期以來就不被重視,但不只

是台灣社會如此,日本社會也是一樣。

過勞死為何會成為社會議題而受到社會關注呢?一般來說,「過勞」一詞原

係醫學上解釋人體「過度疲勞」之現象,其未必與「勞動者」或「工作」有關,

就此醫學觀點來說,過勞死是個人健康管理層面的問題。然而,本文所欲探討之

過勞死問題,並非一般醫學上過度疲勞而引發疾病猝死之問題,乃係勞動關係層

面之問題:勞動者於從屬性勞動契約規範下,接受雇主監督、指揮從事勞動,因

過重壓力或過長工時等因素,導致勞動者過度疲勞而產生疾病、受傷甚至死亡,

從而追究雇主責任、謀求法律救濟等問題。具體來說,
「過勞死」問題是確認「過

勞」與「職業災害」之相連性問題。

如同許多中文詞彙一樣,「過勞死」一詞也是「Made in Japan」的舶來品,

108
日本精神心理治療醫師堀史朗認為,當別人還期待努力工作的螞蟻會得到善報,而偷懶的蟋
蟀只有流淚哭泣的份時,但竭盡心力工作所得到的報酬卻是「累積疲勞」的話,重新評估螞蟻生
存方式的時代將要來臨。他改編以往讚美辛勤工作的寓言故事-螞蟻與蟋蟀,固然認為好逸惡勞
的「蟋蟀」勞工並不足取,但更想反諷那些只知道為公司鞠躬盡瘁的「螞蟻」勞工,他認為真正
成功的人應該是一個脫胎換骨為自己而活的「螞蟻蟋蟀」。參閱掘史朗著,陳惠莉譯,民國九十
年,遠離疲勞,晨星,第 169-173 頁。
最早由上畑鐵之丞等人於 1969 年提出第一個過勞死之案例109,其意義係指死於

工作過度(death from overwork),隨後即被國際所接受引用。而日本開始熱烈探討

過勞死問題,起於 1970 年代,當時正值日本經濟高度成長開始下滑的時期。1978

年在日本舉行的第 51 屆工業衛生聯會之年會上,上畑鐵之丞發表一篇有關過勞

死之研究報告,報告中提出十七個過勞死案例,其中有七位獲得職業災害補償,

此舉引發國際社會對於日本過勞死研究之興趣110。日本企業為了增加國際競爭

力,唯有提升生產力與進行組織改造,於是日本勞動者更加日夜辛勤工作,而傳

統終身雇用制度也遭到挑戰。勞動者面臨工作條件惡化之嚴厲考驗,而出現「過

勞死」這種社會病理現象。
此外,日本過勞死之所以受到全球關注,亦與日本多年來高居世界工作時數
之冠有關。日本學者川人博針對過勞死諮商案件進行分析,歸納出誘發疾病產生
過勞死之主要原因為:過長之勞動時間、過重之工作責任與負擔、頻繁之人事異
動111。而根據 2002 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之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台灣擁有全世
界最拼命努力工作的勞工,每年每位勞工平均工作時數 2,282 小時,是目前全世
界工作時數最長之國家112。據此言之,台灣必須正視「過勞死」在台灣出現,嚴
重影響台灣勞工健康之問題。
近年來,台灣經濟成長率衰退與失業率逐年升高,不論是在職勞工或失業勞

工,身心上都承受相當大的壓力,「過勞死」事件時有耳聞。日韓學者更指出,

過勞死增多與經濟衰退肯定有關係113。勞工團體要求勞委會將「過勞死」納入職

109
詳閱 Nishiyama K., J. V. Johnson, 1997, “Karoshi-Death from overwork: Occupation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he Japanese production management”,http://www.workhealth.org/。
110
詳 閱 Haratani T., 2003, “Karoshi: Death from overwork”, ILO,
http://www.ilocis.org/sample1.html/.
111
詳閱川人博著,1989, 「過労死をめぐる労災認定の問題点」,季刊勞働法 153 号,第 27 頁。
112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 )每年發表全球競爭力報
告,比較各個國家的競爭力水準,每年結果發表都引起全國高度關注。學者對其報告內容或有不
同之見解與意見,暫且不論其評估內容是否適當,但其調查資料仍具參考價值。有關勞工每年工
作時數部分,列於商業效能( Business Efficiency )評估中的勞動市場( Labor Market )勞僱關係
( Relations )第 3.2.05 工作時間( Working hours )項目中。我國每位勞工每年平均工作時數為 2,282
小時,高居世界第一。詳閱 IMD, 2002,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2, IMD.
113
2002 年 11 月在台北舉行的亞洲環境職業醫學會中,來自日本、韓國之職業病醫學專家很肯
定地表示,經濟不景氣將導致過勞死的案例隨之增加,日、韓兩國均是在泡沫經濟及經濟景氣蕭
條時期,開始認定勞動者過勞死之定義與賠償標準。日本京都大學醫學環境衛生學教授小泉昭夫
表示,1990 年代日本之經濟泡沫化時,即陸續傳出勞工超時工作而引發心臟病及中風等案例,
當時在上畑鐵之丞之奔走下,集中了中小企業及公車司機等勞工團體及部分醫院成立民主醫療聯
會,促成過勞死納入勞傷病保險給付中。韓國仁荷大學職業環境衛生教授洪潤哲表示,韓國政府
業病列表中給予保障,或放寬原有「職業性引起循環系統疾病認定準則」之規定,

國內報章媒體亦大幅報導過勞死之相關訊息,政府與勞工學者也針對過勞死是否

該視為職業病,或如何放寬認定其為職業病而進行討論。然而,會議討論中王榮

德教授認為尚未有足夠流行病學上之研究可以證明,過度工作確實是導致猝死之

主因,最後只有採放寬原有「職業性引起循環系統疾病認定準則」以為因應114。

「過勞死」顧名思義就是:
「工作過度導致疲勞累積,最後導致死亡的現象。」

聽起來容易懂,但實際上卻牽涉到醫學、法學與社會等相關概念之融合,何種症

狀可稱做過勞死?該如何認定是不是職業災害呢?依過勞死之勞動法特性是否

有補償之可能呢?這些問題都有待釐清,本章將初步介紹何謂過勞死?過勞死與

「猝死」有沒有不同?過勞死是什麼樣的職業疾病?「過勞死」如何從日本漂洋

過海來到台灣?

第二節 何謂過勞死

日本學者野田正彰指出:「過勞死」問題之研究,並非一開始就是以「過勞

死」命名,最初係以「猝死」(日本稱之為「突然死」)現象受到醫學研究廣泛的

關注115。隨著相關產業結構的快速轉變、醫學研究新觀點的發現及過勞死一一 0

番活動之推展,日本過勞死問題才逐漸由純以醫學研究觀點之「猝死」現象,轉

移至以社會醫學觀點研究「過勞死」現象。

二次世界大戰後,職場醫學研究發現,日本職場上勞動者,大多為患有痢疾

與肺結核等急性組織性發炎疾病者,隨後則大量出現因高血壓、糖尿病、缺血性

心臟疾病等慢性機能障害患者,至 1970 年代後期,更是大量出現中高年男性勞

動者之慢性疾病,所導致的「猝死」問題。同期,中高年男性自殺率也突然增加,

當時醫學上多以精神偏差來治療與看待「過勞自殺」問題。1986 年左右,日本

產業結構出現大幅度調整,這時突然出現許多因心肌梗塞或蛛網膜下出血等「猝

開始正視過勞死,並將之納入勞工保險給付中,大約是在 1994 與 1995 年左右,當時韓國經濟跌


至谷底,國際貨幣基金(IMF)進駐,這顯示出經濟景氣低迷與過勞死之間存在著某些的關聯性。
資料來源詳閱台灣新聞報,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三日,日韓醫師均指出過勞死與經濟衰退肯定有
關,http://www.tainews.com.tw/。
114
此部分摘錄自王榮德教授於經建會的研討會中,針對過勞死是否該納入我國職業病總表,所
發表之手稿。
115
詳閱野田正彰,1989,「文明転換のなかの過労死」,季刊労働法 153 号,第 19 頁。
死」現象,社會界開始討論這類型「猝死」現象是否與經營管理有關,尤其多數

猝死者以經營管理者居多。此時,日本順天堂大學岡田了三教授,提出一項有關

急性心肌梗塞死亡之變遷研究,發現兩次石油危機時期,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大

約是 1960 年代經濟高度成長時期的三到四倍。這項研究經過媒體大幅報導後,

日本大眾開始以社會觀點看待中年男性工作者「猝死」為何會大量增加,多數學

者也開始以職業病的觀念進行研究。尤其是 1988 年,日本「壓力疾病職災研究

會(ストレス疾患労災研究会)」開始在全國各大城市推動「過勞死一一 0 番」活

動,提供各大、中小型企業勞動者有關過勞死之各項訊息,協助各企業預防過勞

死之發生,並幫助過勞死家屬爭取職業災害補償等事宜,賦予「過勞死」社會性

之意義。這些舉措促使「過勞死」從「猝死」觀念中,獲得新的定義,而擺脫純

醫學的「猝死」研究觀念116。

一般來說,過勞死並非指人因為過勞而死亡,而是因為個人體質無法承受過

勞狀況,導致原有疾病惡化而致死之經過。日本醫學研究顯示,「過勞死」案例

往往本身就有疾病存在,只是不以為意,任由過勞積蓄、壓力劇增才誘發舊病,

突然惡化死亡117。因此,研究結果普遍認為:
「過勞死係指長期慢性疲勞之後,

誘發原有疾病,導致猝死之現象。」依據職業醫學對於過勞死發生原因之研究,

「過勞死」之形成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過度緊張或勞動導致短暫的「生

理疲勞」現象,這個階段的短暫疲勞現象,藉由適當休息或調節可以消除;假設

短暫疲勞沒有獲得適當調節或消除,不斷持續累積之結果,會使身體感覺不適,

而形成第二階段之「病態疲勞」現象,這個階段可能造成生理機能上的連續損害;

第三階段是指過勞誘發人體主要生理機能之嚴重傷害,或加重原有生理疾病之程

度,最終導致「猝死」之發病現象118。

純粹就醫學觀點而言,國內醫學並未針對「過勞死」此一名詞進行深入研究,

116
同註 8,第 19-20 頁。
117
就醫學的觀點而言,工作因素與身心的健康狀態皆與過勞的產生有關,彼此互為因果,而工
作因素往往就是「過勞死」之催化劑。詳閱施嫈瑜,民國八十四年,小心過勞,第 44 頁。
118
整理醫學界對於過勞死之相關研究,發現可將過勞死之形成分為三個階段。施嫈瑜醫師認為
疲勞程度可由輕至重分成生理疲勞、累積疲勞及病態疲勞三種。而過勞死之發生,在於病態疲勞
誘發疾病之發作,最終造成猝死現象之發生。因此,本文將過勞死之形成過程,藉由疲勞之發生
與累積,歸納為三個階段,過勞死在定義上也必然是形成於這三個階段之完成。同註 10,第 50,52
頁。
此乃因「過勞」或「過勞死」並非疾病之名稱,亦非流行病學上,疾病發生之致

病因子或危險因子。因此,國內有關「過勞」或「過勞死」之類似相關研究,似

乎是以「壓力」及「疲勞」之病理現象進行探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所屬勞工安

全衛生中心,曾委託學者或醫學單位從事有關「壓力」或「疲勞」之相關研究,

如毛義方民國八十二年之研究提出「勞動疲勞」測定之技術與方法,可大規模針

對團體進行有關生理、心理機能、生化機能及代謝產物之測定及判定;陸洛則於

民國八十三年引進「職業壓力指標(Occupational Stress Index, OSI)」來分析和處

理勞動者工作壓力,OSI 量表主要是從心理學角度切入,以個人為焦點,從「工

作中之壓力來源」開始評估,測量「工作壓力」對個體身心上的影響;陳秋蓉及

許嘉和於民國八十四年則進一步從事發展適合國內勞動者之職業壓力指標,藉由

深度訪談方式建立以國內工業組織環境為背景,適合本國勞動者之職業壓力量

表;陳美蓮、黃如瑋、陳秋蓉、鄭淑芳及毛義方,民國八十七年開始進行職業壓

力指標量表之實證研究,針對高溫作業勞動者之作息時間與工作負荷對心率之影

響進行研究;毛義方於民國八十九年另外針對高架作業勞工進行「自覺疲勞」、

心率、血壓及生活特性之分析119。

藉由上述研究之發展顯示,台灣勞工安全衛生針對「過勞死」之相關研究,

早期係以「壓力」為研究主要方向,針對「個人特質」或「組織心理學」角度處

理勞動者壓力問題,隨後開始重視勞動者主觀的「壓力」感受程度,進而逐漸發

展出適合國內勞動者之壓力評估標準,近來開始將研究焦點轉移至「疲勞」方向,

針對特殊工作性質之勞動者,進行「疲勞」對其身心影響程度之分析。此類型之

研究,對於「壓力」或「疲勞」之形成原因、測量標準及預防對策提供許多參考

價值。惟對於「過勞」與「疲勞」如何連結,並未有任何關聯性研究提出。此係

因台灣沒有「過勞」問題?又或者是台灣不重視「過勞」問題?亦或日本相關研

究文獻過分充斥,壓縮台灣本土研究空間?則仍有待釐清。

日本上畑鐵之丞則認為過勞死是一個社會醫學名詞,其醫學上意義係指:
「過

重之工作負荷,導致原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等疾病之患者,加速其疾病之惡化,

119
上述研究可瀏覽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所屬勞工安全衛生中心網站,歷來約有數十篇有關「壓力」
或「疲勞」之相關研究,藉由相關理論探討或實證分析,約略可瞭解台灣就「壓力」 、
「疲勞」、「過
勞」或「過勞死」方面之研究發展歷程。參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中心網站,
http://www.iosh.gov.tw/。
引發腦溢血、心肌梗塞等虛血性心臟疾病、急性心臟衰竭等疾病,最終造成死亡

或工作上失能性之傷害120。」然而,過勞死並非只是純粹醫學上解釋,社會大眾

也廣泛使用「過勞死」,來強調因為過度工作,而導致猝死或工作上失能性傷害

之現象,且認為這種現象應當獲得合理補償121。因此,過勞死應被視為是一種社

會病理現象。

不論是以純粹醫學或社會醫學觀點來解釋「過勞死」現象122,總的來說:
「過

勞死係指勞工在個別的身心狀態之下,工作與生活規律受到不健康之環境條件所

破壞,導致人體產生慢性疾病,或長時間累積過度疲勞,終而伴隨之前存在之高

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之惡化,最終邁向猝死之路。」這樣定義下的過勞死,具

有勞動關係與社會性意義。因此,「過勞死」應視為存有勞動關係性質之社會問

題,將之納入職業病範疇給予預防及保障,方能給予勞動者最大之保護,唯關鍵

在於如何確定「過勞死」與「職業災害」之間的認定。

第三節 過勞死之成因

(一) 病毒感染說

回顧疾病研究之歷史可以發現,
「病毒感染」理論在疾病發生研究上具有相

當重要地位,而「過勞死」問題與「疲勞」息息相關,有關「疲勞」之相關醫學

研究顯示,很多「慢性疲勞症候羣」之疾病,最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病毒之感染123。

120
同註 3。
121
「過勞死並非純粹是醫學名詞,社會大眾經常使用這個名詞,來強調因工作過度而引發之猝
死現象,並且認為應當給予合理補償。」同註 3。
122
依據所收集到日本學者之見解有一般的現象解釋、社會醫學觀點、純醫學觀點。一般現象解
釋認為:「過勞死是因為工作過度而使身體的規律失調,破壞了維持生命的機能,而致死亡的極
端狀態。」社會醫學的觀點:「由於過重的工作,致使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等等的宿疾趨於惡化,
因而誘發腦出血…,致使永遠不能工作或死亡之狀態。」 ;或站在醫學的觀點:「在非生理性的勞
動過程中,破壞了勞動者正常的勞動規律或生活規律,結果身體內疲勞累積,並轉變為過勞狀態,
致使既有的高血壓…,終因病變而致死亡的狀態。」 ;又可從「過勞死」與「突然死」作區分…。
詳閱林振賢,民國八十五年,「過勞死問題之初探」,第 3-4 頁。
123
所謂「慢性疾病症候羣」係指進行一般性檢查,並無病理徵兆出現,但會慢慢持續出現與疲
勞相關之疾病,疾病並非只有一種,而是由多種疾病所構成;此外,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種病毒
造成,可能是一種病毒造成,也有可能是很多種病毒混合感染,或者「慢性疲勞症候羣」本身就
是各種病毒感染證之集合體。不管何種觀點,「慢性疲勞症候羣」都被認為是與病毒感染有關,
有關「慢性疲勞症候羣」成因之研究,以「病毒感染」說為最有力之學說。參閱保坂隆及野村總
一郎著,彤雲譯,民國八十六年,慢性疲勞症候羣,第 32 頁。
根據日本厚生省有關「慢性疲勞症候羣」之研究,慢性疲勞症候羣有幾個主

要診斷上的重要病理症狀:顯著的疲勞感、發燒、頭痛、肌肉疼痛、稍微發燒或

畏寒等症狀124。此部份症狀是否與「過勞死」之勞動者發病前症狀類似,仍未有

相關研究證實。然而,在醫學診斷上,「慢性疲勞症候羣」初步排除具有同樣症

狀之身體及精神性疾病,將疾病焦點放在病理症狀之分析,忽略或未能證實最終

疾病之病名125;「過勞死」在初期病理症狀上雖然也不甚明確,但最終猝死之病

因大致可確定在循環系統疾病範圍之內,且疾病之症狀與結果亦較為嚴重。

然而,雖然「過勞死」所研究之範圍與「慢性疲勞症候羣」都與「疲勞」有

關,但從疾病分析與結果來看,
「過勞死」似乎與「慢性疲勞症候羣」之研究分

道而馳,而屏除過勞死可能由「病毒感染」此一說法。本文就醫學觀點而言,
「過

勞死」雖然一開始就不被認為與「病毒」有關,亦即過勞死不是由病毒感染所引

起,但基於保護勞動者立場,
「慢性疲勞症候羣」若符合「勞動」、「權利義務」

與「因果關係」之職災定義時,仍應研究是否擴大解釋將「慢性疲勞症候羣」,

視為職業病之一種,納入職業災害保護體系。

(二) 人格特徵說

某種性格特質的人是否容易罹患某種疾病,一直被科學界所懷疑與研究。早

期學者(如 Lombroso, Sheldon, 及 Kretschmer)從生物遺傳觀點分析人類行為,認

為某種遺傳特徵(如體形、個性、面貌及骨型等)可能是影響人類行為與產生精神

疾病之最主要因素126。1959 年美國心臟病學家 Friedman 及 Rosenman,根據長期


觀察心肌梗塞及狹心症等缺血性心臟疾病患者,歸納出所謂「A 型行為者(Type A

Behavior Pattern, TABP)」人格特質之概念。認為具有「A 型行為者」人格特質的

124
同註 16,第 35-37 頁。
125
同註 16,第 38-45 頁。
126
德國精神醫師 Kretschmer 致力於研究體形、個性與精神疾病之關係,將人的體形分為細長
體形、健壯體形及肥胖體形三種。細長體形不具有社交性,容易產生精神分裂個性;健壯體形則
與癲癇容易產生關聯;肥胖體形則屬於躁鬱症的病前性格。然而,該先天生物性遺傳影響因子理
論,隨著對人類行為進行更深入了解後,逐漸認為後天環境之影響大於先天遺傳,而逐漸遭到破
棄或修正,但對於疾病發生之研究發展上,仍有其重要地位。同註 16,第 94-99 頁。
人,較為容易罹患缺血性心臟疾病127。1970 年代,美國精神分析醫師佛洛伊丁.

巴加提出「燃燒症候羣(Burnout Syndrome)」
,來解釋一些精神上出現不安、焦慮、

悲哀及自卑等現象,且身體出現容易疲勞、倦怠感、頭痛及失眠等症狀之患者,

而這些患者通常具有較高的工作目標、對工作全力以赴、對工作充滿幹勁與衝動

且,希望獲得與自己努力相符之報酬128。

1989 年 Hayano 等人,就「A 型行為者」之人格特質,針對日本 1,682 位勞

動者進行研究,發現就「工作熱心程度」這項因素而言,日本社會與西方社會並

不相同129。固然日本人與西方「A 型行為者」同樣具有對工作之熱誠,但日本人

不會建立屬於個人之意識形態,而會歸屬於公司或工作場所,建立整體性的意識

127
「A 型行為者」之人格特性,最主要為急躁與完美。「A 型行為者」之特性可歸納出以下幾
點:1. 容易懷抱有過高且不實際之目標,且對達成目標有強烈慾望。
2. 生活節奏與步調緊湊,走路及開車速度快,整天忙碌不停。
3. 好勝心強、熱衷於競爭,渴望在競爭中獲勝。
4. 熱於表現自己,期望獲得別人的重視。
5. 善於將時間做充分運用,喜歡同時做兩件事或參與有時間限制的活動。
6. 擅長思維、反應敏捷。
7. 容易感到焦慮或被別人激怒。

相較於「A 型行為者」,相反而言就是「B 型行為者」 。「A 型行為者」之人格特質是否與疾


病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以美國 WCGS( Western Collaborative Group Study)與佛萊明哥研究最為有
名。根據 WCGS 定期檢查美國西岸幾家企業之健康診斷,及針對佛萊明哥小鎮數千名居民所進
行的心臟疾病研究,長期追蹤調查之結果,發現具有「A 型行為者」人格特質的人,罹患缺血性
心臟疾病之發病比例,比「B 型行為者」人格特質的人高達二倍。參閱施嫈瑜,民國八十四年,
小心過勞,第 190-191 頁;保坂隆及野村總一郎著,彤雲譯,民國八十六年,慢性疲勞症候羣,
第 100-105,177-179 頁。
128
早期, 「燃燒症候羣」是由從事社會義工之身上發現,認為重視人際關係之職業,比較容易
出現這樣的症狀,除了義工之外,還包括醫生與護士。這類從事醫療工作者,在長期援助他人的
過程中,過度要求自己拿出心理的能量,可是所得到的好評或達成感較少,結果導致身心疲勞、
無力感、自卑感或是退縮等現象。近來「燃燒症候羣」已脫離原來所指出的醫療從事者所出現之
症狀,目前幾乎所有因人際關係所產生之身心消耗都使用這個名稱。尤其,從早到晚拼命工作的
企業戰士,呈現出身心疲憊的狀態,堪稱是現代燃燒症候羣之典型, 「過勞死」也可以說是「燃
燒症候羣」之結果。同註 16,第 116-122 頁。
129
Hayano 等人,就「A 型行為者」之人格特質,針對日本 1,682 位勞動者進行研究,採「因
子分析」法,將具有 A 型行為者之特徵與要素,分類為 H 因子(Hard-driving and competitive)、S
因子(Speed and impatience)及 J 因子(Job-involvement)等三項。H 因子係指具有衝動、精力旺盛且
競爭力較強之因子;S 因子係指好像被時間追趕一樣,產生焦慮感;J 因子係指工作熱誠。為了
瞭解「A 型行動者」是否也會因人種或遺傳而影響,因而針對美國人、日裔美國人及日本人進行
研究。研究結果比較後發現,美國人優先呈現的是 H 因子與 S 因子,最後才是 J 因子;日本人
則優先表現在 J 因子,其次才是 H 因子與 S 因子。Hayano 認為,由於文化因素的差異,H 因子
所代表之個人主義特性,在日本終身雇用與年功主義影響下,似乎不會存在。參閱 Haratani T.,
2003, “Karoshi: Death from overwork”, ILO, http://www.ilocis.org/sample1.html/;保坂隆及野村總一
郎著,彤雲譯,民國八十六年,慢性疲勞症候羣,第 106-111 頁。
型態,此點反映出日本特殊的工作心態130。1992 年 Monou 之研究指出,在美國

「A 型行為者」比例要比日本來的高,但日本「A 型行為者」與冠狀動脈心血管

疾病之相關性卻比美國要來的顯著,Monou 認為主要是受到日本比美國更強調

「工作主義(或稱做工作中毒, workaholism)」與「團體主義(directivity into the

group)」所致131。各項研究結果顯示,美國較重視個人主義而日本較尊重團體主

義,縱使同樣具有「A 型行為者」之人格特性,但心臟疾病之發生率卻不相同,

此差異主要是受到文化之影響所造成。

日本在研究「過勞死」問題方面,另一個重要議題是「過勞自殺」
。「過勞自

殺」係指因工作過度造成身心疲勞不堪,又因心理壓力驟增引起心臟疾病,而自

殺尋求解脫132。雖然研究顯示日本人對「工作熱心」的行動,積極表現在對公司

或工作場所之忠誠上,卻無法解釋為何多數日本勞動者,熱衷於埋首工作在公司

或工作場所中,但卻無法從工作中獲得生活上的滿足。顯然,日本勞動者所呈現

的「工作熱心」,係基於日本社會文化之工作價值觀,屬於社會性逼迫,並非出

於自願。是否可以藉此說明,日本為何有「過勞自殺」的怪異社會現象出現呢?

「過勞自殺」的問題似乎更為複雜,有待更多社會心理學理論、法院判決或醫學

臨床研究加以佐證。

(三) 社會因素說

「過勞死」之發生雖說與一般「猝死」現象之意義並不相同。然而,在醫學

病理研究上,「過勞死」與「猝死」現象有類似之病理特徵,即發病死亡前多半

看不出任何症狀。因此,只有委由研究「過勞死」之案例,進行歸納與分析,才

能逐漸瞭解過勞死之成因。

1979 年瑞典研究者 Karasek 根據需求控制模型(demand-control model)歸納出

130
同註 16,第 110 頁。
131
同註 3。
132
由於「過勞自殺」並不同於「過勞死」
,是因為促發疾病而死亡,因而在職業災害認定上更
為困難。「過勞自殺」之勞工某些是因壓力過大或長期疲勞,再加上工作上並無預期成就出現,
故而產生厭世之心理狀態,而自殺逃避;另一類則是因長期疲勞或壓力過大導致健康惡化,因慢
型疾病之長期痛苦而選擇自殺結束生命。參閱廣瀨俊雄著,沈永嘉主編,民國九十一年,小心!
下一個過勞死就是你,第 38 頁。
對這類「工作狂」或「過勞死」現象之假設,認為高度壓力性質之工作,其性質

通常具有高度工作要求性與低度個人自主性,這種工作性質型態下之勞動者,心

理壓力與身體疾病發生率也較高133。然而,上畑鐵之丞針對日本「過勞死」所進

行之研究結果卻認為,對工作高度要求及低社會支持(High demand and low social

support),才是過勞死發生之重要原因134。

大野正和之研究中引高橋祐吉與後藤道夫之觀點認為,日本之所以會出現長

時間勞動、休閒時間減少、高度出勤率及過勞死等危害身體健康之問題,原因在

於勞動者於就業時,即伴隨著對所屬組織負有「無限定之義務」,再加上原有終

身僱用關係之瓦解,企業亦開始大規模裁員,勞動者不得不「同意」加諸於身上

之過重負擔135。大野正和亦表示,
「過勞」之所以會成為日本勞雇關係間的問題,

即導因於由日本傳統文化之終身雇用、年功主義及集體主義等,產生「忠誠」與

「勤勉」之勞動觀,不論是強制或是志願,勞動者都展現出對企業組織犧牲奉獻

之精神136。

上畑鐵之丞根據社會文化因素之觀點,以累積二十多年對過勞死案例之觀察

與研究經驗,為過勞死常見之原因提出諸多假設,歸納出五點因素,即工作因素、

生活習慣不佳、產生慢性病變、精神壓力及促發疾病等五種,其中以「疾病」為

猝死之主因。這些因素彼此往往是漸進且互相影響137,如圖 3-1138:

工作因素ÅÆ生活習慣惡化Æ產生慢性病ÅÆ精神壓力Æ促發循環系統疾病

圖 3-1 過勞死發生因素之相關性

133
同註 3。
134
顯然上畑氏之研究與 Monou 的結果相似,社會文化(如團體主義、終身雇用制度及年功升遷
制度等)才是主要影響因素。上畑氏認為日本過勞死者大都為工作熱心者,但常常忽略自己的需
求、規律休息及健康,此時社會給予的支持度不夠,才會產生這些現象。同註 3。
135
依據日本學者大野正和從事日本「過勞死」之社會學研究發現,「過勞死」之產生有其文化
背景,尤其是以日本特有文化所建立之勞雇關係,更是日本產生「過勞死」問題之最佳解釋。參
閱大野正和,1997, 「日本的経営に見る労働の『強制』と『自発』──自発的労働による自己支
配──」,http://www.geocities.co.jp/CollegeLife/6419/jihatsu.html。
136
參 閱 大 野 正 和 , 1997 ,「『 日 本 的 経 営 』 に お け る 労 働 者 像 と 仕 事 の 倫 理 」,
http://www.geocities.co.jp/CollegeLife/6419/seijiken.html。
137
同註 10,第 44-47 頁。
138
同註 10,第 45 頁。
1.工作因素

過勞死與一般猝死之最大區別,就在於是否有「工作因素」之影響。日本學

者川人博藉由協助過勞死之家屬爭取賠償過程中,發現這些過勞死案例之勞動

者,其誘發疾病之主要原因為:過長之勞動時間、過重之工作責任與負擔及頻繁

之人事異動139。當勞動者因工作因素(即非個人因素或不可抗力之外在因素)而發

生疾病或災害導致工作性失能傷害或死亡時,其原因可歸咎於雇主管理不當時,

則應當針對受害勞動者給予社會及法律上之救濟,這即是日本為何要處理過勞死

問題之主要原因。

工作因素如精神壓力過大、輪班制人員、夜間通勤人員、勞務時間過長及粗

重工作者等。

2.生活習慣之惡化

生活習慣惡化係指日常生活作息產生變化,此日常生活作息之改變,通常是

為了促成現實中工作與生活之協調,如果此變化需要藉由壓制生理正常活動(如

熬夜、飲食不正常及缺乏運動等)或增加身體額外負擔(抽煙、酗酒及暴飲暴食

等),才能實現工作與生活的表面協調,則此即為生活習慣之惡化。生活習慣之

惡化,除了內在因素的人格特質與生活態度之影響,外在之工作因素亦可能對於

生活習慣產生變化。

生活習慣之惡化如抽煙、酗酒、暴飲暴食、不想運動、飲食不正常及睡眠障

礙等。

3.產生慢性病變

適度的工作壓力或生活習慣之改變,人體防禦系統多半都能反應與適應,亦

能增加或激發人體器官之機能。然而,過度的工作壓力或生活習慣惡化,將被視

為危害健康之危險因子,會導致人體防禦系統長期處於掙扎與抵抗之階段,最終

139
川人博於 1989 年五月中旬前,於全國十縣市所設置之「過勞死一一 0 番」組織中,分析 976
個案例,歸納出過勞死之發病誘因。參閱川人博著,1989,「過労死をめぐる労災認定の問題点」 ,
季刊勞働法 153 号,第 27 頁。
會逐漸疲乏與鈍化,而形成無法彌補之生理病變,或加速原有疾病之惡化。產生

慢性病變期間之長短,需視加諸於身體之危險因子之多寡與強弱而定,一般會一

直到人體防禦系統無法承受時,才出現明顯的病理徵兆。

產生的慢性病變包括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及動脈硬化等。

4.精神壓力

精神壓力於過勞死發生之過程中,就如同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於

受到長期工作壓力或負擔的身體來說,其身體負荷以近飽和狀態,不管是工作份

量驟增、其他生活上看來無關緊要的小麻煩,或任何不安、緊張、憤怒、焦躁等

情緒異動,都可能讓危險一觸及發,造成不可收拾之「意外」發生。

5.促發循環系統疾病

真正造成過勞後猝死之直接病因,大多是腦、心血管循環系統疾病,可以大

致歸納為三類,即:血管阻塞(如心肌梗塞、腦梗塞、狹心症等)、血管破裂(如腦

溢血、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大動脈瘤破裂等)及急性心臟衰竭(如惡性心律不整

等)140。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這三類疾病雖然是突然發生,但也是有

跡可循,主要是因為長期過度疲勞,最終才導致循環系統疾病急性發作。

就該理論外觀而言,上畑鐵之丞長期研究觀察過勞死現象,所提出之過勞死

假設與 Heinrich 骨牌理論頗為類似,過勞死之肇因即工作因素、生活習慣、慢性

病變、精神壓力和疾病促發等141。這五項因素亦彼此漸進且互相影響,然其觀點
並不完全與骨牌理論相同。首先,骨牌理論強調災害之發生似骨牌原理,事故發

生之相關事件彼此間具有順序性,故欲阻斷災害之發生,只要消除其中任一項前

因素,便不易使後項因素之災害發生;而過勞死假設之五項因素,就災害之發生

而言,相關因素之間固然仍存有順序性,但任兩項因素之間卻也存在惡性循環現

象,回溯影響前項因素,且任一因素都可能成為致病之起因。其次,骨牌理論固

然擺脫單因素觀點,提出人機與環境因素對職災之影響,但過分相信災害發生之

阻斷,須依賴人之「不安全行為」與物之「不安全狀況」因素之去除,往往無法

140
同註 10,第 47 頁。
141
同註 10,第 23-26,44-47,50 頁。
從根本上防止職災之一再發生;反觀上鈿氏所提之五項假設因素,可分為環境要

因、心理要因及個人要因三部分,這些因素彼此之間對於過勞死皆產生舉足輕重

之影響,任一項因素之去除,皆有預防過勞死發生之助益。

上畑氏係就原醫學上壓力或疲勞所導致心、血管循環系統疾病之「猝死」,

賦予勞動與社會性意義。因此,「過勞死」之意義包含有醫學上循環系統疾病所

導致之「猝死」現象,賦予因工作過度或負擔過重產生過度壓力或累積疲勞等現

象之勞動意義,並尋求社會給予補償或救濟之社會意義。可見所謂的「過勞死」,

必須包含有勞動、醫學及社會這三層意義,相對應於職業災害之定義,即「勞動」

「因果關係」及「權利義務」,其相關意義如表 3-1。

表 3-1 過勞死之意義

過勞死

勞動意義 醫學意義 社會意義

「勞動」因素 「因果相關」因素 「權利義務」因素

從屬於雇主指揮監督下,導 因過度壓力或累積疲勞產 社會應針對這類型「猝死」

致工作過度或負擔過重產 生慢性病變,最後導致心、 勞動者,給予家屬補償或救

生過度壓力或累積疲勞等 血管循環系統等疾病之發 濟等活動。

現象。 生,引發「猝死」之現象。

綜上所言,過勞死問題與工作環境、個人生活習慣或社會心理等因素相關,

而彼此也是層層影響、環環相扣。當工作量異常增多或壓力突然增加時,往往會

導致勞工的生活作息不正常與惡化;而且受到社會勞動觀念及競爭工作環境之影

響,往往增加勞工之精神壓力,這些都容易導致慢性疾病之產生與惡化。最終積

勞成疾的結果,導致「過勞死」之出現。各學說中以上畑氏研究之過勞死成因假

設,最可以清楚說明「過勞死」形成之因素與過程,有助於分辨「過勞死」與其

他類似疾病之差異,且對於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亦有幫助,唯就解釋「過勞自

殺」方面,仍力有未逮。
第四節 過勞死問題之特質

在亞洲環境職業醫學會中,日本京都大學醫學環境衛生學教授小泉昭夫指

出,日本經濟不景氣,過勞死的案例隨之增加,小泉認定過勞死是泡沫經濟及景

氣蕭條時期下的產物142。近來台灣經濟成長惡化,景氣低迷,在一片關廠歇業、

裁員減薪壓力下,勞工為保住飯碗,必然面臨工作量加倍、高度緊張、休息時間

緊縮的惡劣工作環境,而導致「過勞死」事件頻傳。種種跡象顯示,新時代之職

業病已然來臨,「過勞死」實不同於傳統塵肺病或鉛中毒等工作場所衛生問題之

職業病類型,係屬於更廣泛之社會心理衛生疾病問題。

日本學者良永氏認為,今日過勞死問題之所以由醫學疾病觀點,轉而成為社

會勞動關係的研究重點,實乃因過勞死有不同於一般職業性疾病之特性:

第一、「過勞死」之發生並不以特定職業類別為限,各種職業型態之勞動者

皆有可能發生143。例如,塵肺病主要發生從事礦場工作之勞工身上;鉛中毒主要

發生在從事有機化學溶劑作業之勞工身上。但「過勞死」卻不限定於何種職業之

勞工才會發生,無論是從事製造、販賣、運輸、通信等職業之勞動者身上均有可

能發生。

第二、「過勞死」之發生並無特定職務上危險因子之暴露,各種職務性質之

勞動者都可能發生144。早期職業病之發生,通常是勞動者暴露在特定危險有害物
質工作環境中,罹患職業病之勞工大多是從事現場工作之勞動者,在職業病的認

定上有確實的暴露史。但「過勞死」之勞動者卻不限定於某種職務性質下出現,

不只是不容易探查危險因子之暴露史,更有可能無危險因子可循。

第三、「過勞死」大多發生在中高齡與男性勞動者身上145。一般職業病發生

之範圍分佈,主要與作業環境之衛生有關,性別與年齡之關係差距不大,同一職

142
同註 6。
143
參閱良永彌太郎,1989,「過労死問題の労働法的側面」,第 7 頁。
144
同註 35,第 7 頁。
145
自從「過勞死 110 番」設置以來,截至 1989 年五月中為止,根據設置於日本十個縣市的「過
勞死 110 番」機構,於幫助過勞死家屬的會談結果中發現,發生過勞死之 976 位勞動者中有 37.3%
為 50-59 歲、34.4%為 40-49 歲、15.8%為 30-39 歲、8.0%為 60 歲以上、不滿三十歲的只有 4.5%,
中高齡勞動者約佔有 85.0%以上。參閱川人博著,1989,「過労死をめぐる労災認定の問題点」 ,
第 27 頁;良永彌太郎,1989,「過労死問題の労働法的側面」,第 7 頁。
場中男、女職業病之比例,通常與工作場所中男、女勞動者人數比例一致。但「過

勞死」卻明顯在中高齡男性勞動者身上出現,更顯示出「過勞死」與一般職業病

不同之處。

第四、「過勞死」不是疾病名稱,主要是「過度疲勞」誘發心、血管疾病之

發作所導致146。「過勞死」本身不是疾病名稱,且過勞死亦非指人因為「過勞」

而死亡,而是因為個人體質無法承受「過勞」狀況,導致原有疾病惡化而致死之

經過。原有疾病係指心、血管循環系統疾病(血管阻塞、血管破裂及急性心臟衰

竭等三大類),這些疾病並非受到特殊危險因子之影響而發作,主要是因為長時

間勞動、深夜勞動、不規律勞動等違反人類生理之勞動,而產生壓力或累積疲勞

而誘發。

第五、「過勞死」之心、血管循環系統疾病亦受私生活領域之影響147。抽煙

原本就是動脈硬化的三大原因之一;過度飲酒亦容易出現高血壓,形成腦血管障

礙148。由於過勞死之心、血管循環系統疾病亦受私生活領域之影響,更增加過勞

死在醫學職業災害認定上之困難,如果無法分辨出致病因子是否與「工作」有關,

則在醫學上的致病因果相關性就無法成立。而勞工本身往往也基於這樣的認知看

待過勞死,一位心臟衰竭死亡勞工之妻子就表示:「醫生說這種病很多人都有在

發生,原因很多,吃睡不正常、吃煙喝酒都有可能,醫師是跟我說吃煙本來就對
心臟不好,我猜可能也是這樣。149」然而,「過勞死」因為具有社會性意義,就
進行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時,仍應以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待「過勞死」問題,方

能對現代社會中的勞動者予以保護。

第六、「過勞死」之發生潛藏著特殊的勞動文化意涵150。基本上,過勞死之

所以發生是因為勞動者在雇主指揮監督下,從事受到規範之勞動。但是,過重勞

動所產生之疲勞或壓力,與勞動者個人生活觀、工作觀及責任感也有相關。不過,

146
同註 36,第 7 頁。
147
同註 36,第 7 頁。
148
抽煙是使動脈硬化的三大原因之一。雖然腦血管障礙和虛血性心臟疾病患者多為男性,但根
據全日本民間醫療聯盟高血壓追蹤調查會的追蹤調查報告發現,不抽煙的男性和女性,其疾病的
罹患率,男女之間是毫無差別的。換句話說,男女患病的差異,實際上可能是由抽煙所引起的。
此外,飲酒也要適量,適量飲酒對人體有好處,但過度飲酒很容易引起肝硬化或慢性胰臟癌,並
引發糖尿病患者造成腦血管障礙。同註 25,第 117-118 頁。
149
參閱訪談紀錄 B。
150
同註 36,第 7-8 頁。
勞動者潛藏與勞動中的價值觀,也與社會文化、風俗習慣等息息相關,這些都使

「過勞死」的問題更加錯綜複雜。

根據調查,台灣於 2002 年時,每年每位勞工平均工作時數 2,282 小時,是

目前全世界工作時數最長之國家;媒體也陸續報導國內傳出的「過勞」案例,上

至法官、大老闆、大學教授,下至一般小職員,都難逃「過勞」之魔掌,
「過勞」

不再只是日本上班族身上的特殊現象151。顯然地,台灣也出現「過勞死」的社會

問題,但卻仍將「過勞死」問題視為個人健康管理事項進行報導與討論,尚未觸

碰或未能觸碰「過勞死」問題之本質-勞動文化,而這項在日本被視為是過勞死

的重要特質。

第五節 小結

「過勞死」一詞源自日本,日本自從 1969 年提出第一個過勞死案例之後,

隨著「過勞死一一0番」活動之發展、勞災認定基準之逐漸放寬、日本經濟持續

低迷、終生僱用制度與年功升遷制度之變動,日本過勞死的案例每年有增無減,

「過勞死」儼然成了日本社會問題之一。雖然台灣是目前全世界工作時數最長之

國家,但是過勞死之研究在台灣仍是相當新的議題,有關研究多半探討個人應當

如何避免工作過度或壓力過大,避免過勞死的情形發生,更深入的研究也只在探

討企業應該如何避免勞工過度勞累、維護勞工的健康,對於過勞死之相關法令規

範或制度之探討極少152。
何謂過勞死呢?本章第二節提及「過勞死」並非醫學上疾病名稱,過勞死係

指:「勞工在個別的身心狀態之下,工作與生活規律受到不健康之環境條件所破

壞,導致人體產生慢性疾病,或長時間累積過度疲勞,終而伴隨之前存在之高血

壓、動脈硬化等疾病之惡化,最終邁向猝死之路。」具有勞動關係與社會性之意

義。

本章第三節研究提到,從早期疾病研究歷史可以發現,「病毒感染」被視為

151
參閱聯合報,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壓力大 企業紛傳過勞案例」。
152
由於台灣仍將「過勞死」視為個人健康問題看待,而勞資關係受到國家統合體制之影響,除
非政府提出有關「過勞死」之保護政策,否則雇主鮮少會主動積極從事預防工作。
是疾病發生之主要因素,而「過勞死」案例經過歸納發現,主要是疲勞或壓力促

發循環系統疾病所導致,是否有病毒感染之可能性,仍有待研究。此外,有學者

認為人的心理與人格特質,亦會影響疲勞與疾病的發生,如「A 型行為者」與「燃

燒症候羣」,就解釋過勞自殺案例上,亦有其理論依據。然而,多數學者傾向於

認為「過勞死」之所以會被提出來進行研究,是因為這些過勞死案例之「過度疲

勞」可歸因於「社會文化」及「工作因素」所造成,所以有關過勞死之成因,似

乎應當與「社會文化」及「工作因素」做連結開始著手。

上畑氏係就原醫學上壓力或疲勞所導致心、血管循環系統疾病之「猝死」,

賦予勞動與社會性意義。因此,「過勞死」之意義包含有醫學上循環系統疾病所

導致之「猝死」現象,賦予因工作過度或負擔過重產生過度壓力或累積疲勞等現

象之勞動意義,並尋求社會給予補償或救濟之社會意義。可見所謂的「過勞死」,

必須包含有勞動、醫學及社會這三層意義,相對應於職業災害之定義,即「勞動」

「因果關係」及「權利義務」。

第四節中則論述到過勞死之特質,今日過勞死問題之所以由「猝死」之醫學

疾病觀點,轉而成為「過勞死」之社會勞動關係之探討,實乃因過勞死有不同於

一般職業性疾病之特質:第一、過勞死並非病名,且不只造成特定生理機能之破

壞或損傷;第二、過勞死不只發生在特定工作性質之勞動者身上;第三,「過勞

死」多發生在中高齡且男性之身上,其與一般職業病性別與年齡之分佈較為平均

有所不同;第四、過勞死發生的原因,除了個人生活習慣與健康狀態因素外,工

作因素及社會文化等因素也都產生一定程度之影響。。
第四章 過勞死與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
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勞工境遇比從前更苦,幸而它存在的時間並不太久,驚天動地的

社會主義思潮興起,勞工的價值獲得肯定,最後,甚至還攀登高位,被推崇為神聖階級。然而,

野心政客也相機反撲,有些用勞工作為國名,卻在獨裁;有些自稱勞工政權,卻在專政;有些元

首自稱勞工代表,卻是暴君。勞工的實際地位比被讚揚的地位,相差天壤。更沮喪的是,在資本

主義社會,勞工可以向雇主抗爭;在社會主義社會,雇主就是政權,勞工除了得到一條鎖鏈外,

其他什麼都沒有得到。

-柏楊153-

第一節 前言

就勞工職業災害法律救濟理論之發展而言,目前世界各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

制度不外民事賠償、勞動法職業災害補償及社會保險等三種方式154。除民事賠償

制度外,就各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之發展而言,英國、美國及德國職業災害補償

制度均已納入社會保險制度中,採取集體雇主責任型態,不存在個別雇主責任之

職業災害補償法制。至於我國台灣及日本之制度,除採行集體雇主責任之保險形

態外,尚保留個別雇主責任之補償制度155。我國職業災害之法律救濟制度分為職

業災害賠償及職業災害補償兩層結構156,包含民法損害賠償、勞動基準法職業災

害補償、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三種形式併存,其間係以勞基法第五十九條及第

六十條為調整依據。
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依據法令制訂之發展脈絡,本文將其分為四個

153
歷史學家柏楊於「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實行前夕,所發表文章之片段。參閱中國時報,民
國九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看不見的革命」。
154
詳閱黃越欽、張其恆及王惠玲等,民國八十四年,職災補償論-中美英德日五國比較,五南,
第 7-12 頁。
155
就各國職業災害救濟法制調整關係分析,英國係以社會安全制度為核心,受災勞工得同時申
請保險給付及請求損害賠償,惟損害賠償金額應扣除五年內所領勞保給付之二分之一;美國則以
勞工災害保險為中心,雇主已參加勞工災害保險者,受災勞工只能領取保險給付,不得請求損害
賠償,另已領有勞工災害保險補償者,社會給付應減額給付;德國係以國民保險職業災害保險為
核心,原則上只能請求職業災害保險補償,惟若經刑事判決確定,雇主故意行為所產生之災害,
且受災勞工無過失,得請求超過保險賠償金額之損害賠償;日本係以勞災保險為核心,已領勞災
保險給付者,雇主可免除補償責任,而且職災保險給付金額可自損害賠償中扣除;我國係以勞基
法職業災害補償為核心,仍課雇主為補償之最後責任,職災保險給付亦具有抵充補償之意義。詳
閱賴崇全,民國八十五年,我國勞工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調整之研究,第 113-115 頁。
156
職業災害賠償與職業災害補償,其意義並不相同:職業災害賠償採過失責任主義,故而適用
過失相抵及損益相抵原則,其請求權之範圍包括人格權受侵害之財產及非財產上之損害,與財產
權之損害;職業災害補償係採無過失責任主義,故無過失相抵及損益相抵原則,且其請求權之範
圍,僅限於人格權受侵害之損失。
時期。第一時期,國民政府時代於民國十八年公佈之「工廠法」,係我國最早規
定有關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之法典,該法暫採個別雇主責任型態157。第二時期,國
民政府於民國三十二年在四川省自流井一帶,為鹽工創立鹽工保險社,並制定「勞
工保險暫行辦法」,為我國最早之社會保險158,國民政府遷至台灣後,民國三十
九年於台灣省實行勞工保險,並於民國四十七年訂定勞工保險條例,台灣職業法
律救濟制度進入以勞動保險為主、民法損害賠償為輔之時期159。第三時期,民國
七十三年勞動基準法開始實施,有關職業災害補償部分,仍採個別雇主責任型
態,依勞基法職災補償為主,惟就勞工保險職災給付部份,雇主可依保費比例予
以抵充之,而職業災害補償金亦可抵充雇主民事損害賠償160,而民國九十年立法
通過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有關職業災害補償部分與勞基法大致相同,大致係
在程序及生活輔助上給予勞工協助,對於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之架構,並無大
幅之變動。第四時期,近年來隨著全民健保之實施、國民年金制度之研議、是否
擴大勞保條例適用範圍及失業保險金之發放等社會福利措施之規劃與實施,職業
災害補償部分亦有逐漸走向社會安全體制範疇之趨勢。
過勞死之問題,主要是法律救濟責任與職業災害認定兩大議題,就法理而

言,過勞死經行政機關或法院鑑定或審理後,確認為職業災害認定時,就有獲得

救濟之權利。但受災勞工或其家屬可獲得哪些法律救濟?法律救濟制度調整之間

是否有缺失?最近剛通過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對法律救濟制度又有何助益

呢?這些提問皆為本章所欲探討之部分。

157
工廠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在勞動保險法施行前,工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或死亡者,工廠應
給予醫療補助及撫恤費,其給付項目有傷病津貼、醫療費用、殘廢津貼、即死亡喪葬費、遺族撫
恤費。但限制適用範圍,未能適用工廠法之勞工,亦只能循民事損害賠償解決。隨著中國大陸內
戰與對日抗戰,期間雖仍陸續訂定相關辦法,但實行都相當困難。因此,大體仍維持個別雇主責
任制,一直未能有所改制。參見中國勞工運動史蹟編篡委員會,民國七十三年,中國勞工運動史
第二冊,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第 176 頁。
158
參見史探徑,1990,勞動法,北京:經濟科學,第 200 頁。
159
勞工保險開始於民國三十九年三月,由台灣省政府依據「台灣省勞工保險辦法」辦理,至民
國四十七年七月,才由中央制定「勞工保險條例」,但其業務仍委託台灣省政府辦理。
160
職業災害之法律救濟類型,依受災勞工其不同之契約關係而異,大可分為僱傭與承攬兩類
型。而受災勞工基於僱傭關係,得有賠償與補償兩種法律救濟途徑。依國外法制之比較,職業災
害補償與賠償請求權可分為四種類型:(一)取代關係、(二)選擇關係、 (三)兼得關係、(四)
補充關係,勞動基準法實施之後,我國由兼得關係類型轉變為較為明確之補充關係類型。參閱魏
朝光,民國八十三年, 「我國職業災害補償法制及其適用」 ,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八期,第 304-305
頁;黃越欽、張其恆及王惠玲等,民國八十一年, 「職業災害補償與其他制度之關係」 ,收錄於職
業災害補償制度比較研究,第 99-114 頁。
第二節 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

(一)民法損害賠償
我國除了在積極面上,制定工廠法、勞工安全衛生法、勞動檢查法等勞動法
規,藉以透過相關機制保障勞工安全外,消極面上也負與勞工損害賠償請求權,
以保障受害勞工之生活。民法損害賠償之相關規定,主要係侵權行為及債務不履
行,這兩項損害賠償責任,其詳述如下:

1.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

民國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增訂、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五日施行之民法第四百
八十三條之一規定:「受僱人服勞務,其生命、身體、健康有受危害之虞者,僱
用人應按其情形為必要之預防。」161本條文之規定係指,保障勞工工作環境安全
與衛生之預防危險義務,性質上均係僱用人之附隨義務,如因僱用人未盡此預防
措施之義務,致使勞工執行職務時發生損害,即應負債務不履行之責任。

此外,新增訂之民法第四百八十七條之一規定:「受僱人服勞務,因非可歸
責於自己之事由,致受損害者,得向僱用人請求賠償。前項損害之發生,如別有
應負責任之人時,僱用人對於該應負責者,有求償權。」162據此觀之,此賠償義
務是以受僱人自己無過失為其要件,而對於僱用人而言,乃一無過失責任,不以
僱用人之故意或過失為其要件。惟為平衡僱用人與受僱人間之權益,且基於造成
損害者應負最後責任之法理,得適用受僱人與有過失之規定,並於僱用人賠償受

161
本條增訂立法理由:「基於社會政策之理由,德國及瑞士各國(參考德國民法第六百十八條、
瑞士債務法第三百三十九條)多設有使僱用人對於受僱人負保護義務之規定,而在民生主義立法
政策下之我國民法,獨付闕如。為予受僱人周全之保障,尤有增訂必要,爰增設本條規定。本條
所謂『服勞務』,除指勞務本身外,尚包括工作場所、設備、工具等有使受僱人受危害之虞之情
形。」
162
本條增訂立法理由:「按為自己利益使用他人從事具有一定危險之事務者,縱無過失,亦應
賠償他人因從事該項事務所遭受之損害。此乃無過失責任之歸責原則中所謂危險責任原則之一類
型。本法第五百四十六條第三項規定,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因非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致受損
害者,得向委任人請求賠償,即其著例,蓋為圖自己利益,使他人因此遭受損害,理應賠償。鑑
於僱傭契約與委任契約同屬勞務契約,且受僱人之服勞務,須絕對聽從僱用人之指示,自己無獨
立裁量之權;而受任人之處理委任事務,雖亦須依委任人之指示(民法第五百三十五條參照),但
有時亦有獨立裁量之權(民法第五百三十六條參照),受任人於處理委任事務,因非可歸責於自己
之事由,致受損害者,尚且得向委任人請求賠償;受僱人於服勞務,因非可歸責於自己之事由,
致受損害者,自亦宜使其得向僱用人請求賠償,始能充分保護受僱人之權益,爰仿本法第五百四
十六條第三項之規定,增訂第一項。」
僱人之損害後,得依本條第二項之規定向加害人求償。

2.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新修訂之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二項規定:「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
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163因此,本
條文係明定出三種獨立侵權行為之類型:一、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
二、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三、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

我國侵權行為法中,其保護之客體有權利與利益之分,而受到不同程度之保
護。利益之受害人必須證明行為人係故意或過失,且違背犯良風俗始能享有損害
賠償請求權;但權利之受害人則享有侵害行為係不法之推定,以及就行為人過失
較易舉證之優勢164。據此而言,關於過失之有無,原則上應由被害人負舉證責任。
但為使被害人有較多受償之機會,法院常採事實上推定等方法減輕原告舉證之困
難。因此,權利比之於利益時,若是受到侵害,其權利人可以比較容易為法院判
其勝訴,而獲得賠償。

就職業災害之發生而言,最高法院七十七年度台上字第八三九號判決謂:
「勞
工安全衛生法係保護他人之法律,既違反該法,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二項規
定,推定其有過失。」因此,當僱用人違反勞動法令之規定時,仍應以過失為要
件,惟此項過失由法律推定,以轉換其舉證責任。亦即是說,違反保護他人法律
之規定並非屬於無過失責任,仍須視該保護他人法律之規定內容是否以過失或故
意為要件,始生損害賠償責任165。

雇主違反保護義務,同時構成債務不履行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勞工得
對雇主競合主張債務不履行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然其所填補之損害則為
同一,故勞工不得重複取得賠償。此兩種請求權,稱之為民法損害賠償請求權。

163
本條修正理由:「現行條文第二項就為舉證責任之規定,抑為獨立之侵權行為類型?尚有爭
議,為明確計,爰將其修正為獨立之侵權行為類型,凡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
即應負賠償責任。惟為避免對行為人課以過重之責任,增訂但書規定,俾資平衡。」原修正前第
二項之條文:「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者,推定其有過失。」
164
詳閱簡資修,民國九十二年,「侵權行為法」,月旦法學,第九十五期,第 195 頁。
165
詳閱王澤鑑,民國八十七年,侵權行為法(一),作者自行出版,第 347 頁。
其兩者之差異如表 4-1:

表 4-1 職業災害賠償之債務不履行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之差異

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主要條文內容 民法第四百八十三條之一規定:
「受 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故
僱人服勞務,其生命、身體、健康有危 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
害之虞者,僱用人應按其情形為必要之 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
預防。」 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違反
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害於他人者,
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
者,不在此限。」
法律效果 如因僱用人未善盡此義務,致受僱 受僱人之生命、身體、健康等權利
人執行職務時發生損害者,受僱人得依 若因僱用人未善盡維護工作環境之安
民法第二百二十七條不完全給付之規 全衛生,而致損害情事發生,受僱人得
定,請求雇主負債務不履行責任。 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之三種獨
立侵權型為類型請求損害賠償。
舉證責任之規定 此項規定對於僱用人而言乃無過失 當僱用人違反勞動法令之規定
與過失相抵原則 責任之規定,惟為平衡僱用人與受僱人 時,仍應以過失為要件,惟此項過失由
之適用 間之權益,且基於造成損害者應負最後 法律推定,以轉換其舉證責任。亦即是
責任之法理,得適用受僱人與有過失之 說,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規定並非屬於
規定,並於僱用人賠償受僱人之損害 無過失責任,仍須視該保護他人法律之
後,得依本條第二項之規定向加害人求 規定內容是否以過失或故意為要件,始
償。 生損害賠償責任。僱用人得舉證自己行
為無過失,而免除或減輕其責任。
成立要件 特別之契約關係成立為前提。 無須特別契約關係成立為前提。

職業災害損害賠償部分,債務不履行及侵權行為亦有請求權競合適用之問
題。債務不履行與侵權行為同為損害賠償責任發生之原因,惟各有其不同之理論
基礎,似不相關聯,但兩者均以賠償因違法行為所生他人之損害為目的,有其共
同之性質。兩者所以分屬兩種不同規範,發生兩種不同之責任,在於成立要件及
效果有根本上之差異:債務不履行已具有特別之契約關係為前提,發生於有契約
關係之當事人兼;侵權行為則無須此種特別關係,無論對任何人均可能發生。王
澤鑑等認為應以侵權行為作為民法上賠償責任之基礎166;黃越欽等則認為依勞動
法之特殊性,及勞動契約與一般契約性質上之重大差異,同時避免勞動災害之發
生,應以「保護義務」之觀點,主張以契約上債務不履行作為職業災害民事賠償
之法律依據167。民法於民國八十八年新增第四百八十三條之一,有關僱用人之保
護義務,似有意將職業災害損害賠償以「保護義務」之觀點,主張以債務不履行
作為賠償責任之基礎。

此外,我國法院在認定行為人是否有過失,而須負損害賠償責任時,係採取
所謂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168。法院之所以要課予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在於
能力較高者(如僱用人)若採取損害防制措施,其可減少之損害機率較高。且基於
社會財富極大化之觀點,使能力較高者負擔主要減少損害之責任,此乃必然之措
施。因此,行為人在造成損害當時,即便已經盡其所能去防制損害之發生,如果
其當時所採取之防制標準,仍未能達從事此種行為之一般人標準,仍需負賠償責
任169。然而,目前勞動法令之職業災害預防相關規定,是否足以相應於違反保護
他人之法律之過失推定法律效果?亦即是說,僱用人若違反勞動法令之保護規定
時,是否即應推定其為有過失,而負職業災害侵權行為責任,尚不無疑義。惟為
避免課雇主過大之責任,產生過度防制或期待不可能,可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
第二項後段之規定:「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使雇主就其行為
負有無過失之舉證責任,得以免除或減輕其賠償責任。

(二)勞工保險條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
1.勞工保險制度之演進
自民國三十九年勞工保險開始實施,幾經修正與變動,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制
度之演變大可分為四個時期170:

166
詳閱王澤鑑,民國八十五年, 「勞災補償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收錄於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
第三冊;魏朝光,民國八十三年, 「我國職業災害補償法制及其適用」,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八
期,第 303-327 頁。
167
詳閱黃越欽、張其恆及王惠玲,民國八十一年,職業災害補償制度比較研究,第 8-9 頁。
168
同註 12,第 195 頁。
169
同註 12,第 195 頁。
170
根據胡天榮的說法,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制度之演變分為三個時期,但我將其分為四個時期。
其理由在於實績費率的施行對於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制度具有重大的意涵,代表著政府更加重視勞
工安全衛生之事前預防,並兼具公平與效益之考量,希冀藉由實績費率的實施,可以經濟誘因促
使企業雇主改善勞工安全衛生。參閱胡天榮,民國八十五年,「我國職業災害保險之過去、現在
(1)職災保險與普通事故保險綜合辦理時期
勞工保險開始於民國三十九年三月,由台灣省政府依據「台灣省勞工保險辦
法」辦理,至民國四十七年七月,才由中央制定「勞工保險條例」
,但其業務仍
委託台灣省政府辦理。勞工保險之保障範圍與給付項目,亦隨著勞保條文之修正
逐漸擴大且日趨完整。然其未將職災事故與補通事故加以區分,僅於被保險人發
生職業災害時,其所能申領之勞保現今給付較普通事故給付為高。

(2)職災保險與普通事故保險分立時期
早期勞工保險係採綜合保險費率制度,未將職業災害與普通事故分別計算,
鑒於各行業之勞工其所面對之工作危險程度與職災率並不相同,強制各行業採相
同之保險費率負擔並不合理。此外,為了督促事業單位重視改善勞工工作場所之
安全衛生,行政院於民國六十二年頒布「保障勞工利益,改善勞工生活」方案,
明確規定「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事故與普通災害事故之保險費用應予劃分」。民國
六十八年勞保條例修正,乃將勞工保險劃分為普通事故保險與職業災害保險兩大
類,其中職業災害保險分為傷病、醫療、殘廢及死亡四種給付,其職災保險費率
依據各行業職業災害給付實績等因素分別訂定,且每三年重新精算一次予以調
整。

(3)全民健保開辦時期
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全民健康保險開辦後,勞保普通事故醫療給付業務配合規
劃為全民健康保險統籌辦理,職災醫療給付業務仍由勞保局負責,惟基於精簡原
則,亦由勞保局委託健保局辦理。勞保被保險人若不幸發生職業災害時,得前往
全民健保醫療機構就診,並免除醫療費用部分負擔責任。

(4)職災費率採實績費率時期
為了督促企業雇主更加重視勞工安全衛生設施之改善,減少職業災害事故之
發生,在追求公平與效益下,行政院勞委會依據勞工保險條例第十三條規定,於

與未來」,勞資關係月刊,第十四卷十一期,第 37 頁。
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訂定發布「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實績費率實施辦法」,並
於八十五年一月起施行。該辦法首先適用於僱用一百人以上之投保單位,職業災
害保險費率依據其前三年職業災害給付總額佔應繳職業災害保險費總額之高
低,增減其職業災害保險費率,以鼓勵雇主改善其工作場所之安全衛生171。

2.勞工保險條例有關職業災害給付之規定

我國職業災害保險業務,係以勞工綜合保險方式辦理,政府並制定勞工保險

條例進行規範。本法並未強制規定所有勞僱關係納入保險範圍,且雇主或自營工

作者亦可加入。勞工保險條例並未特別針對職業災害設立專章專節予以規定,有

關職業災害給付部份,依勞工保險條例第二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分為傷病、

醫療、殘廢及死亡四種給付,係分別規定於各節之中。其相關規定如下:

(1)傷病給付

勞工保險條例第三十四及三十六規定,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害或職業

病不能工作,以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者,自不能工作之第四日起,

發給職業傷害補償費及職業病補償費;職業傷害補償費及職業病補償費,係採平

均月投保薪資百分之七十發放,每半個月給付一次;如經過一年尚未痊癒者,其

職業傷害或職業病補償費減為平均月投保薪資之半數,但以一年為限但以一年為

限。

(2)醫療給付

勞工保險條例中,並未見有關職業災害之醫療給付之特別規定,顯見是依一

般普通疾病請領給付。惟就過勞死而言,若未發病前之醫療過程中,能否就「職

業性循環系統疾病」予以認定,尚有疑義,此項給付領取之機會不大。

(3)殘廢給付

被保險人因職業傷害或罹患職業病,經治療終止後,如身體遺存障害適合殘

171
趙俊人,民國八十七年,「我國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制度探討」,勞工行政,第一一七期,第
18 頁。
廢給付標準表規定之項目,並經保險人自設或特約醫院診斷為永久殘廢者,依同

表規定之殘廢等級及給付標準,增加百分之五十,一次請領殘廢補償費。被保險

人領取職業傷病給付期滿,尚未痊癒,如身體遺存障害,適合殘廢給付標準表規

定之項目,並經保險人自設或特約醫院診斷為永不能復原者,得比照前項規定辦

理。

(4)死亡給付

被保險人因職業傷害或罹患職業病而致死亡者,不論其保險年資,除按其平

均月投保薪資,一次發給喪葬津貼五個月,遺有配偶、子女及父母、阻父母或專

受其扶養之孫子及兄弟、姊妹者,並給遺屬津貼四十個月。

勞工保險條例規定之職業災害補償費,是最典型的無過失補償制度,其職業

災害保險費原則上全部由投保單位負擔172,此勞工保險條例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

可作為無過失補償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區別:一、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旨在填補

損害,使被害人能夠回復損害發生前之原狀;反之,勞工職業災害補償則在維護

勞動者之生存權,保障勞工最低必要之生活。二、侵權行為之成立須以加害人具

有故意或過失為要件,被害人對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與有過失時,法院得減免其請

求之損害賠償;反之,就勞工職業災害補償,雇主或其他人對事故之發生是否具

有過失,則在所不問,縱使被害人對事故之發生與有過失,亦可請領全部勞保給

付,無適用過失相抵之餘地。三、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其請求權,除人身損害外,

尚兼及物之損害,損害賠償之範圍則包括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生命、身體或健

康遭受侵害者,雖非財產上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如慰撫金);反之,

於勞工職業災害補償,則僅限於人身傷害,其給付金額亦有限制173。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制度成立之目的,係以集體力量保障個別受到職業災害影

響之勞工或其家屬之基本生計,亦即勞工保險乃社會保險之一環,應重視受災勞

工災後之生計,而不以補償其損失為目的。因此,對於受職業災害,而導致永久

172
勞工保險條例中有關職業災害保險費係規定於勞工保險條例第十五條,原則上保險費全部由
投保單位(雇主)負擔。
173
同註 13,第 28-29 頁。
失去工作能力或死亡之勞工及其家屬之遺屬津貼,應採一段時間之年金制度174,

確實落實保障勞工及其家屬之災後生計。例如,可根據殘障勞工之程度(達喪失

工作能力或低度工作能力)或死亡之勞工,其所須撫養之最小子女數至成年所需

年數等,規定於一定期限內按月發給,未來若配合國民年金之實施,當受災殘障

之勞工達可領取國民年金之條件資格時,可改以國民年金方式給付(其先決條件

為殘障津貼之規劃,若無仍應以職災補償方式給付之),若仍有應撫養之最小未

成年子女時,仍應以職災補償方式給付。

(三)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補償

1.勞動基準法職業災害補償之規定

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第一項第一至四款之規定,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

補償之內容,依其性質可同時或先後獲得醫療補償、工資補償、殘廢補償、喪葬

費及遺屬補償等。勞動基準法有關職業災害補償之規定係採取雇主無過失責任主

義,只要是依雇主之意思從事工作而引起身體傷害、疾病、死亡及殘廢時,雇主

就應該依照規定補償。

勞基法第五十九條第一項後段規定,如同一事故,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

令規定,已由雇主支付費用補償者,雇主得予以抵充之。因此,雇主可依勞工保

險之職業災害保險之保費負擔比例計算,勞工保險職災給付部份可就勞基法之補

償予以抵充之;若雇主另行替勞工加保商業保險,而保費係由雇主支付時(或依

保費比例),商業保險給付部份亦可抵充之175。
勞基法第六十條規定,雇主依規定所支付之職業災害補償金額,得抵充就同

一事故所生損害賠償之賠償金額。因此,如果雇主另有民法損害賠償之事由時,

勞工除得依上述請求職業災害補償外,就不能彌補其損害之範圍,亦得依職業災

害賠償之途徑,請求雇主負民法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責任,惟其支付之職業災害

174
然而,若採年金制度亦可能造成勞保費率難以規劃,使保險費之費率無法預期,影響保險之
費用收支之精算。但是,也唯有如此方能給予勞工最基本之保障。
175
此項規定本文不表贊同,勞動基準法所補償之金額係以「月平均工資」計算;勞工保險條例
係以「月投保薪資」計算。以「月平均工資」為補償係以經濟觀點對於受災勞工所遭受之經濟損
失進行填補;而「月投保薪資」有其上限,乃在於以社會觀點提供受災勞工維持其基本生計,更
可顯示出兩者之目的並不一致。因此,我認為我國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補償」 ,應屬於職業
災害賠償範圍,亦即改為「職業災害賠償」。
補償金額,得抵充就同一事故所生損害賠償之賠償金額。176。
由此可知,台灣現行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受災勞工可請求之補償金額,
係以勞基法職災補償為中心,勞工保險條例職災給付及民事損害賠償為輔。職業
災害發生後,應先依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規定項目請求補償,勞工保險職災給付
部份可依雇主保費負擔比例予以抵充之,若補償額不能填補損害之範圍時,始依
損害賠償之制度請求其差額以為賠償177。

2.勞動基準法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之爭議與缺失
上述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看似完整,然而許多針對職業災害補償制度進行

社會層面的研究都發現,目前我國實施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對於受職業災害之

勞工或其家屬而言,只能看得到,但卻吃不到178。職業災害之補償標準,應依勞

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之規定予以補償,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補償之內容依其性

質可同時或先後獲得醫療補償、工資補償、殘廢補償、喪葬費及遺屬補償。而勞

工保險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部分,雇主可依勞工保險之職業災害保險保費負擔之

比例計算,就前項之補償予以抵充之。然而,職業災害補償之請求權範圍僅限於

身體受侵害之損失,且勞基法與勞保條例對於身體受侵害之損失,亦將其補償額

予以定型化,故而受職業災害之勞工可請求之職業災害補償極為有限。

綜觀勞基法第五十九條有關職業災害補償部分之種類,及第六十條規定之損

害賠償金額之抵充,我認為仍應視勞基法之職業災害補償為職業災害賠償之一部

分。其理由在於,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乃課個別雇主之責任,係屬於受災勞工經

濟上損失填補之一種,並非如一般社會法以照顧受災勞工或其家屬之災後生活為

目的。此外,勞動基準法所補償之金額係以「月平均工資」計算;勞工保險條例

係以「月投保薪資」計算。以「月平均工資」為補償係以經濟觀點對於受災勞工

所遭受之經濟損失進行填補;而「月投保薪資」有其上限,乃在於以社會觀點提

176
詳閱林誠二,民國八十九年,
「論勞工服勞務受害之賠償請求權」,台灣本土法學,第十五期,
第 131 頁。
177
參閱魏朝光,民國八十三年,「我國職業災害補償法制及其適用」,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八
期,第 305-306 頁。
178
許多職業災害補償制度相關研究發現,制度與社會嚴重脫節,並不能夠保障受災勞工或其家
屬災後之生活。詳閱謝國雄著,民國八十六年,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翁裕峰著,民國八
十五年,官僚制度下職業災害致殘者災後生活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
供受災勞工維持其基本生計,更可顯示出兩者最初立法目的之不同。惟目前勞工

保險之保費係由雇主支付,並規定得予以抵充勞基法之職業災害補償,且勞基法

之職業災害補償亦可抵充民事損害賠償,破壞「維持基本生計」與「填補經濟損

失」之不同意義與目的之藩籬。其結果將導致勞工無法獲得賠償時,甚至連補償

也沒有。職業災害補償與賠償間之關係渾沌不清,往往造成勞動者失去賠償亦無

法獲得補償。勞基法課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與勞保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亦具有

連動之效果,將導致雇主原只是為了免除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之負擔,而否認職

業災害之成立,卻導致勞工連勞保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請求權亦一併喪失179,形

成一種「非全有即全無」之怪異現象。

勞工除得依上述請求職業災害補償外,若不能彌補損害之範圍時,亦仍得依

職業災害賠償之途徑請求民法侵權行為之損害賠償。職業災害之發生,對受災者

即屬侵權行為,而職業災害民法上之賠償制度,乃在於使被害人因此能填補其受

損害所損失之經濟利益。職業災害發生後,應先依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請求補償,

補償額不能填補損害之範圍時,始依損害賠償之制度請求其差額以為賠償。依據

現行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之規定,係以過失為其成立之要件,

勞工必須負舉證責任,受職災之家屬在收集必要證據時,常常遭遇到現場被破

壞、同事不敢做證及雇主不願配合等困難。縱使藉由法官或法律推定,以轉換其

舉證責任,雇主仍可藉由掌控職業災害發生之資訊,而拒絕承認職業災害之成立。

整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與社會嚴重脫節,勞資雙方於勞工發生職業災害時,

往往就是勞工忍氣吞聲、自認倒楣,否則只能訴諸法律訴訟解決,但勞工遭受職

業災害後,經濟上往往急需援助,過長的訴訟程序緩不應急,且常常在冗長且不

經濟之法律訴訟中敗下陣來。整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與社會公平正義嚴重脫節,

憲法所稱「勞資協調與合作」儼然成為「勞工低頭」之社會惡行下一種掩人耳目

的口號。我國勞工制度竟是如此踐踏勞動人權。尤其過勞死之勞工家屬在爭取職

業災害補償時,所面對的問題又比一般職業災害更為艱難。現行民法、勞基法與

勞保條例若彼此無法相配合,不但無法提供受災勞工災後生活之保障,更成為勞

179
雇主原只是為免除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之負擔,而否認職業災害之成立,卻導致勞工連勞保
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之請求權一併喪失。參閱黃越欽,民國八十九年,勞動法新論,翰蘆,第
518 頁。
工受災後請領職災法律救濟之障礙,影響勞工之權益可謂甚鉅。

我認為現行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可朝下列方向修正:職業災害法律救濟

制度只須分為「職業災害補償」及「職業災害賠償」。現行兩層結構、三種給付

形式看似完整,但許多研究顯示未能實際發揮功能。現行勞動基準法有關補償之

規定,應改為職業災害賠償,且採雇主過失主義,當雇主違反勞動法令之強制規

定時,即推定雇主有過失,應負賠償之責任,亦即是以勞動法勞動關係之觀點取

代民法顧傭關係之規定。有關職業災害補償之部分,係以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條

例,或未來單獨運作之職業災害基金或保險為主。如此可以達到「經濟損失填補」

與「維持基本生計」,其不同立法之保障目的。

(四)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1.誰才是人權受迫者?
十二月十日世界人權日,總統府藉由舉辦人權紀念展,希望台灣人民記取過
去人權迫害之教訓,共同為台灣人權未來努力。然而焦點只有放在那些為了推動
台灣獨立或倡導台灣民主運動之人權鬥士-政治犯身上180,對於那些長久以來受
到資本壓迫之勞工階層,卻是隻字未提。台灣近幾年來每年將近四萬多人遭受職
業災害181,難道不比歷年來所受到之政治迫害人數還多嗎?這些當年受到人權迫
害,後來獲得政治平反,甚至掌握政治權力的這些人,難道不該替這些受到無情
資本家剝削及濫用之勞動人權平反嗎?
「知識就是權力」在此表露無遺,雖然職災勞工人數遠比受到政治迫害人數
還多,但知識階層在其所掌控之社會資訊中,運作出「政治人權比勞動人權更重
要」之社會意識,使得這些職災勞工在經濟主義掛帥體制之有意或無意建構下,
已經不知道如何爭取勞動人權或被迫不可以爭取勞動人權。台灣一直沒有過勞工
運動,只有在解嚴前後時期,政治運動蓬勃發展下,出現某種程度上仍屬於政治

180
以往國民黨專政時代受到人權迫害的「政治犯」,隨著近年來時代的轉變、民主的演進下獲
得平反,各各搖身一變成為「人權鬥士」 ,然而每年眾多職災勞工的人權要到何時才能得到公平
的對待與重視。
181
此數據來自勞委會八十九年勞動統計月報-台閩地區勞工保險職業災害保險幾付人次,其中
並不包括交通事故之職業災害保險幾付,然尚有許多職災勞工不知道申請職業災害保險幾付或不
得申請職業災害幾付,而且近幾年來遭受職業災害的人數較為減少,故以往遭受職業災害之勞工
必然多於統計數據。
附庸性質之活動182。當勞工要求權利的同時,所面對的是各方權力的角力,勞工
在協商過程中,不知道要犧牲多少應得之權利來換取權力,與政府及資方談判。
而政府立法者的立法邏輯不在於法案是否合適,而在於如何藉由法案條文的內容
進行交易,換取其他法案或法案之外更大的利益183。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立法,可由馬克思法律發展理論來看,以經濟決定論
觀點來說,基礎結構的改變可以使上層結構產生改變。馬克思將社會劃分為基礎
結構與上層結構184,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屬於上層結構,生產方式與生產元素為
基礎結構。隨著各階段生產模式之中,生產元素與生產關係之改變,迫使基礎結
構出現新型式,並帶來階級鬥爭以求改變上層結構,產生新的社會架構。
在台灣的生產關係中,除了資本家與勞工之外,政治家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
色,這時便需要討論台灣的階級觀念。固然政治、權威及經濟對於階級地位之取
得密不可分,但我仍認為台灣的階級之產生與西方略為不同。解嚴之前,台灣階
級地位之取得,是由政治實力產生權威,並經由權威取得經濟地位,進而構成台
灣階級產生之基礎;解嚴之後,這些當初藉由政治實力產生經濟地位的人,為了
鞏固既有利益,便藉由現有之經濟地位,積極爭取政治地位。因此,在探討台灣
的生產關係中,政治家的角色扮演不可忽略,而政治家與資本家也形成共生結
構,合作面對經濟地位中的勞工階級。
當職業災害發生後,遭受職業災害的勞工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為什麼會發
生職災?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在他身上?不知道是否可以向雇主求償?不知道
要如何向雇主求償或尋求救濟等?遭受職災的勞工除了感受到身體傷害所帶來
的痛苦之外,還要去面對「未知」所帶來之精神壓力。
對每年四萬多名職災勞工來說,一旦發生事故,立刻會發現相關之職災補償
幾乎是握在雇主手中的一塊餅,看得到未必吃得到;因職災而缺手缺腳之勞工還
需乞求遇上「有良心」的老闆依法給餅吃。且不論這塊餅份量是否合理,光就取
得之途徑與規範而言,就是逼職災勞工面對殘酷的二度傷害。而不適用勞基法之

182
參閱林萬億,民國八十九年,「社會抗爭、政治權力資源與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一九八 0
年代以來的台灣經驗」,第 94-95 頁,收錄於蕭新煌及林國明主編,民國八十九年,台灣的社會
福利運動,第 71-134 頁。
183
台灣這些「立法者」似乎對「法」都很陌生,「法」所強調的公平、正義,在他們眼中似乎
不是那麼重要。當立法者是這麼看待「法」的時候,又怎能期待台灣的法律能夠維持多少社會公
平與正義呢?
184
參閱 Milovanovic, D., A Primer in The Sociology of Law, New York:Harrow and Heston.
Pp.63-64.
勞工呢?請自備訴訟費、律師費,走民事法庭!老闆違法未替工人加入勞健保?
保險給付落空之苦果由受害勞工自行承受!老板睜眼說瞎話不承認你是職業災
害?請缺手斷腳之職災者,自己去找人證、物證吧!於是,佔每年勞資爭議最高
比例之職災爭議案中,我們彷如置身工人屠宰場,老舊落伍的勞動法令恰巧提供
了台灣資本家合法殺戮勞工之溫床185。
為有效保障遭受職業災害勞工之權益,不使其因制度上漏洞而受到二度傷
害,一部統整完善可以確實保護職業災害勞工之法典,成為勞工團體努力之目
標。自民國八十三年開始,工殤協會與工委會展開漫長之草根立法行動,完成工
人版「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送入立法院。這幾年間,勞工又歷經了多次大型
工廠職災之發生與新型態職業災害之出現,但這些政治人物似乎永遠不曉得勞工
需要什麼,拖拖拉拉地為了因應立法委員之選舉,才立法通過修改再三的「職業
災害勞工保護法」。
資本主義下,勞工與資本家一直都是衝突的,連保障勞工最基本健康與安全
之權益法案,都要經由勞工多年來之努力抗爭才掙得186。然而「職業災害勞工保
護法」之通過,真的讓職業災害補償成為看的到也吃的到的餅嗎?難保不會吃到
的是酸掉或是縮水的餅呢187?

2.是良心還是安心?
民國九十年十月十一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勞工團體
似乎認為這部法令通過後,可被視為勞工運動之一大勝利,也是職業災害補償制
度之一大改進188。然而,職災保護法的內容,就社會批判角度來看,仍舊像是將
遭受職災之勞工,在人肉市場上買賣,只是主動叫價的一方由雇主轉為勞工罷

185
勞工首當其衝受到職業災害的威脅,如果說老闆也有其難處,則政府以破舊不堪、兩面討好
的手法來制定勞動法令,對於職災勞工所受到的苦更是難辭其咎。詳閱顧玉玲,民國八十七年,
「工廠如戰場 工殤即國殤」 ,收錄於「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 ,第 98 頁。
186
馬克思曾經在資本論中提到:「資本根本是不關心工人的健康和壽命的,除非社會迫使它去
關心…。不過總的來說,這也不取決於個別資本家的善意或惡意,自由競爭使資本主義的內在規
律作為外在的強制規律,對每個資本家起作用。」Karl Marx,1975 中譯本,轉引自劉梅君,民
國九十年,工時鬥爭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政大勞動學報,第十期,第 24 頁。
187
「酸掉」指的是冗長的訴訟過程,對於受災勞工及其家庭生活上的迫切性救助,恐將緩不濟
急,對受災勞工並不一定有利;「縮水」是指雇主為了規避解雇受災勞工之罰責,因此變相減薪
留用等。
188
參閱苦勞網,2001/10/11,職災保護法三讀通過,http://61.222.52.195/。文中充分表現出對於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通過的欣慰與肯定,卻也透露出勞工團體與政治人物交涉過程中的無奈與不
滿,也可以了解到由勞工的草根立法是多麼地不容易。
了。這在商品交換理論中也有提到,法律形式之發展與資本主義競爭市場商品之
交換有直接關係。當勞動力被物化為商品時,法律思維及司法體系也都是源自於
這樣經濟結構下之發展過程。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立法,在法條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強力介入職業
災害認定或職業災害賠償之部分,並且扮演重要角色189。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
通過,就我個人看來,倒像是「人肉市場」國營化。固然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在
條文中訂定有受災勞工生活津貼之補助,但卻有五年的期限限制,對於受災勞工
或許不無小補,但道德約束之「持續照顧」還是沒有徹底實現,反倒是將「立即
買斷」之社會責任確實要求到雇主身上罷了190。因此,受災勞工的身體在談判過
程中仍然被抽離成數字,免不了還是嗅到人肉市場的味道。只不過人肉市場之討
價還價不再是屠夫老闆與受災勞工之間上演的戲碼,政府更積極訂定公定價格及
維持人肉買賣市場之安定性。因此,就人肉市場本身而言,市場沒有消失而是走
向了國營化。
依 Holmes 的說法,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立法之原意是希望灌輸社會道德觀
念(做好災前之預防工作)還是承擔社會責任(給予勞工事後之補償)呢?到底是要
灌輸個人道德觀念還是使個人負起社會責任罷了191。若以較遠之眼光來看,灌輸
社會職業災害之道德觀念,以落實職業災害之預防工作才是保障勞工的長遠之
計。但從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立法來看,勞工團體或說是立法者已經放棄改變
社會觀念或沒有意識到漠視社會道德重建可能的後果。因此,職業災害之發生並
不會減少,所減少的或許只是職業災害所引起之糾紛罷了!這是勞工團體所要的
嗎?如果不是,那勞工團體是輸了,資本家藉由利益交換與政治家達成交易,只
是換了個面孔由政府出面掌控了一切,政府真正成了統治階級剝削無產階級之工
具,勞工之生命健康還是沒有受到確實應有之保障。
就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立法者而言,或許正如 Holmes 所說的,只是讓雇
主負起社會責任,不過我更懷疑兩者都不是。就勞動人權之爭取而言,現在才正

189
馬克思工具主義論者認為:國家之所以出現,係因為資本主義社會出現無法解決之矛盾,及
無法消除的衝突,為了阻止社會之毀滅,國家以高於社會權力的形態出現,而真正成為統治階級
剝削無產階級之工具。
190
在整個協商過程的發展來看, 「立即了斷」是基調, 「持續照顧」的要求未被兌現,即使勞基
法上規定職災醫療期間不得終止勞雇關係。詳閱謝國雄,民國八十六年,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
諸論,第 217 頁。
191
Holmes 強調,對於適用的法律而言,並非逐漸灌輸個人道德觀念,而是引發個人對於社會
的責任感。詳閱 Sutton, John R. Law/Society-Origins, Interactions, and Change, P.140.
要開始,真正勞工運動之勝利不在於一、兩部勞動法令之制定,而在於社會新勞
動觀念之建立。也唯有社會開始重視勞動人權,建立新的勞動價值觀,勞動人權
才真正有受到保障之希望可言。

3.「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規定內容之評析

過去勞工團體向立法院提出工人版的勞動法令,多半是基於對官方版本之不滿,以

二案併陳的方式在立法院進行討論。「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卻是第一部由民間在無官

方版對照下,草根自主完成的勞動法令。惟原本共分七章九十條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
192
法」勞工版本草案 ,卻在立法協調過程中被打折扣,修修改改通過官方認為可以接受

之版本。原勞工版本草案中所重點訴求之特別立法、適用所有勞工、設立職業災害勞工

保護委員會、設立職災仲裁制度、成立職災勞工保障基金取代勞保職災保險、平等照顧

原則給予給付、求償責任明確規定、重視職災預防工作、職災勞工工作權優先保障及加

重處罰遏止違法等,仍有部分內容未能於本次立法中兌現。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勞工版本原希冀藉由成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委員會及設立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基金等方式,修正勞基法有關職災勞工保護之相關規定,並由該基金

負擔原勞保職災保險之功能,對現行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進行變革,以解決勞工在爭

取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程序障礙。惟行政機關或立法者,似乎傾向於在現有勞動法

體制架構下,進行修正及強化相關規定,在立法討論過程之兩相妥協下,產生妥協性質

濃厚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而觀察立法院所通過之法案內容,主要有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規定內容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第六條有關職業災

害補償給付之規定。原勞工版草案設計希冀全面適用一切勞僱關係,雖未能在法

案條文中徹底實現,但通過之該法案仍規定未加入勞工保險而遭遇職業災害之勞

工,雇主未依勞基法規定予以補償時,得比照勞工保險條例之標準,按最低投保

薪資申請職業災害殘廢及死亡給付193。因此,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發展至此,

192
有關勞工團體所提出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草案內容,詳閱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網站,
「工人版職災法條及說明」,http://hurt.org.tw/law/worker/。
193
台灣受僱從事工作之勞工,尚未規定須全面投保勞工保險,所以雇主未替勞工投保勞工保險
未必構成違法。對於未投保勞工保險之勞工及其家屬而言,當職業災害發生後,由於雇主未為勞
工投保時,其職業災害補償之負擔更為沉重,往往必須面對與雇主就職業災害認定之爭執,對雇
主與勞工都是傷害,而此條文之規定,給予勞工實質上的保障,也減低雇主對職業災害認定之抵
抗,此條係「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中最重要之一條,由政府編款負擔所有勞工,具有「社會安
全」之意義,其對勞僱關係最具有實質性之幫助。唯一缺點為,該條第四項規定,雇主依勞動基
不論是否為投保勞工保險之勞工,就因職業災害而殘廢或死亡而言,已全面適用

勞工保險條例最低給付標準。未投保勞工保險之職災勞工最基本可獲得勞保最低

薪資投保數額之職業災害死亡及殘障給付,而有投保勞工保險之勞工,則仍依勞

工保險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規定給予給付,實為勞工保護立法之進步。惟各項補

助仍有三至五年之規定,「一次買斷」之經濟填補主義似乎仍取代「持續照顧」

之社會輔助主義,殊為可惜。

其次,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七條規定:「勞工因職業災害所致之損害,雇

主應負賠償責任。但雇主能證明無過失者,不在此限。」此是否為職業災害舉證

責任轉移之創舉,即將舉證責任由一般過失責任轉化為推定過失責任。然就此條

文觀之,似乎有重述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第二項之規定,如果該概念仍與民法相

似,則創舉之云云顯然錯誤;若民法該條並非舉證轉移之規定,而職災勞工保護

法之條文係基於勞動法保護之概念,解釋為舉證責任之轉移,然條文中之規定仍

不甚明確,究竟立法者之原意為何?亦未可由條文中得知,似有待法院於審理時

就法理予以解釋採用。

此外,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二十三條規定:
「非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雇主

不得預告中止與職業災害勞工之勞動契約:一、歇業或重大虧損,報經主管機關

核定者。二、職業災害勞工經醫療終止後,經公立醫療機構認定心神喪失或身體

殘廢不堪勝任工作者。三、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致事業不能繼續

經營,報經主管機關核定者。」而勞基法第十三條則規定:「勞工在第五十條規

定之停止工作期間或第五十九條規定之醫療期間,雇主不得終止勞動契約。但雇

主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致事業不能繼續,經報主管機關核定者,不在此

限。」兩相比較之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規定似乎較勞基法有關勞動契約終

止之規定更為寬鬆。且有關醫療期間終止後罹災勞工,其工作能力是否達確不能

勝任之程度,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規定似乎較為嚴謹,須經公立醫療機構認

定,而勞基法則無類似之規定。因此,就兩者規定內容未盡一致之情形下,將來

應根據何者之規定,勞基法是否反倒成為特別規定?抑或是勞基法因本法之通過

準法規定給予職業災害保險時,該項補助得予以抵充之。所以,未替勞工投保之風險已由政府承
擔,沒有任何誘因積極促使雇主願意為勞工投保,似乎有違社會保險風險分擔之原則。然而,這
樣的檢討是否又過於狹隘,原因在於台灣勞工保險係綜合性保險,職業災害因素未必是影響雇主
投保之主要原因,此觀點仍有待觀察。
而被排除適用?似乎仍有討論之空間。

勞工版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原希冀徹底改變原有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

其保護法令規定分散、未能全面適用所有勞僱關係、求償責任模糊不清及重視補

償漠視預防等體制上的缺失,以確實落實照顧職災勞工之災後生活。然而,立法

院通過之法案條文,卻只有原勞工版草案條文一半不到,甚至有許多條文乃重複

抄襲勞基法之相關規定,或僅就程序或生活補助方面立法194。因此,可能無法預

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缺失,會因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通過而有重大之改

善。

第三節 過勞死是社會、雇主或個人責任?

(一)社會責任?

當「過勞死」問題在國際間引起廣泛討論時,許多學者不禁要問:過勞死只

有日本才有嗎?其他國家是否也有過勞死的問題?如果沒有,為什麼日本會有這

麼多案例呢?

過勞死主要是誘發腦、心血管疾病而猝死。美國心臟病學家 Friedman 及

Rosenman,根據長期觀察心肌梗塞及狹心症等缺血性心臟疾病患者,歸納出所

謂「A 型行為者(Type A Behavior Pattern, TABP)」人格特質之概念,認為具有「A

型行為者」人格特質的人,較為容易罹患缺血性心臟疾病195。Monou 之研究卻

指出,在美國「A 型行為者」比例要比日本來的高,但日本「A 型行為者」與冠

狀動脈心血管疾病之相關性卻比美國要來的顯著,此差異主要是受到社會文化之

影響所造成196。瑞典研究者 Karasek 認為高度壓力性質之工作,其性質通常具有

高度工作要求性與低度個人自主性,這種工作性質型態下之勞動者,心理壓力與

身體疾病發生率也較高197。上畑鐵之丞卻認為,對工作高度要求及低社會支持
(High demand and low social support),才是過勞死發生之重要原因198。

194
有關勞工團體所提出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草案內容,詳閱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網站, 「工
人版職災法條及說明」。同註 40 ,http://hurt.org.tw/law/worker/。
195
參閱施嫈瑜,民國八十四年,小心過勞,第 190-191 頁;保坂隆及野村總一郎著,彤雲譯,
民國八十六年,慢性疲勞症候羣,第 100-105,177-179 頁。
196
詳 閱 Haratani T., 2003, “Karoshi: Death from overwork”, ILO,
http://www.ilocis.org/sample1.html。
197
同註 44。
198
同註 44。
歐、美學者對於腦、心血管疾病,是否導因於過度疲勞或過重壓力所引發,

多抱持肯定之態度,然而普遍認為具有某種特殊人格特質之勞動者,其罹患此類

型疾病之程度比較高,特殊人格特質似乎成為影響發病之主要危險因子。然而,

日本學者卻持不同看法,針對日本與其他國家比較研究之結果,認為日本特有的

社會文化因素才是主要因素。

然而,研究無法清楚說明是否日本因為具有特殊社會文化,所以出現許多「過

勞死」案例,抑或者是歐美國家亦有過勞死問題,然過勞死問題並不同於日本所

定義之類型,故而未顯現出來。但就此仍可得知,過勞死與社會文化息息相關,

亦即是說,可能是特殊的社會文化觀才會定義出「過勞死」,亦或者「過勞死」

確實是因為特殊社會文化環境所影響而發生。總的來說「過勞死」問題就是社會

問題、就是社會責任。

(二)使用者付費?

林振賢認為,今日勞動者雖非如以往奴隸社會受到物理性之束縛,但卻必須

在多重精神性壓力下,從事勞動生活,這些精神性壓力係起因於企業之經營策略

或勞工政策199。良永彌太郎也提到,「過勞死」之發生潛藏著特殊的勞動文化意

涵200。川人博則指出,這些過勞死案例之勞動者,其誘發疾病之主要原因為:過

長之勞動時間、過重之工作責任與負擔及頻繁之人事異動201。因此,過勞死並非
只是純粹醫學上解釋,社會大眾已廣泛使用「過勞死」
,來強調因為過度工作,

而導致猝死或工作上失能性傷害之現象,且認為這種現象應當獲得合理補償。但

誰該負責補償呢?現在日本與台灣普遍的看法似乎是「使用者付費(雇主責任)」

台灣勞動法體制屬於國家統合模式,勞僱關係間之權利義務係由國家以勞動
法強制規定,集體勞動法中,雇主與勞工間達成協約之程度不高,主要是以個別
勞動法予以規範。勞動基準法、勞工安全衛生法、勞動檢查法、職業災害勞工保
護法及勞工保險條例等,係主要預防職業災害發生,及給予職業災害補償之主要
法令規定。

199
參閱林振賢,民國八十六年, 「過勞死的管理與企業責任-續過勞死問題初探」 ,台中商專學
報,二十九期,第 2 頁。
200
參閱良永彌太郎,1989,「過労死問題の労働法的側面」,第 7-8 頁。
201
詳閱川人博著,1989,
「過労死をめぐる労災認定の問題点」,季刊勞働法 153 号,第 27 頁。
勞工安全衛生法及勞動基準法,強迫雇主承諾預防勞工發生職業災害之義
務;勞動檢查法係檢查雇主是否履行承諾,若違反承諾之義務時,國家將以強制
力逼其履行義務;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及勞工保險條例,責令雇主承擔職業災害
發生後,勞動者所受損傷之賠償與補償。因此,在「人肉市場」勞動體制下,
「使
用者付費」係指雇主在職業災害發生後應負責買單。由於「過勞」是促發腦、心
血管疾病之原因,當雇主使勞動者從事過重勞動,導致促發疾病時,應推定雇主
違背維護勞工健康之義務,應負賠償及補償責任。
法令所定義之職業災害,「勞動」、「權利義務」及「因果關係」三項特質無
一不與雇主有關,顯然政府係將職業災害之社會責任加諸於雇主身上。然而,過
勞死亦可能是長期慢慢累積,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若採取事故主義任之立場,
排除長期職業因素所致之職業病適用,將導致造成傷害之雇主未必是最後雇用
者,卻要求由發生事故之當時雇主獨自承擔,亦不盡合理202。
此外,近來 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問題亦突顯出職業災害法律救濟
體制之爭議,SARS 屬於急性傳染疾病,引發之爭論比起過勞死問題更受關注,
然而 SARS 亦未規定於職業病種類表中,所以勞工染 SARS 是否屬於職災,亦必
須依照每一個案之狀況進行認定,並非所有勞工染病都可認定為職災,如果勞工
罹患 SARS 被認定為職業災害時,雇主即有承擔職業災害補償之責任。固然此規
定對勞工較有保障,但勞工感染 SARS 如果是因為工作而受同事感染時,要求雇
主獨自承擔是否合理,雇主是否能向該勞工之同事另行求償也不無爭論。

(三)個人責任?
上畑鐵之丞歸納出發生過勞死之五點因素,即工作因素、生活習慣不佳、產
生慢性病變、精神壓力及促發疾病等五種,而生活習慣之惡化,可能受到工作因
素或個人生活態度之影響203。日本「過勞死 110 番」實際約談之案例中,亦有不
少超時工作,係基於勞動者本身對工作目標之過度期待,而日夜不懈怠地工作。
而日本法院之判例中亦顯示出,當個人飲酒過度或抽煙過多時,被認定為職業災
害之可能性也降低。此外,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制定之「我國職業病認定基準摘要」

202
參閱張其恒,民國八十七年, 「過勞死與職業災害之認定」
,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實務研討
會會議實錄(未出版),第 4-6,13 頁。
203
同註 43,第 45 頁。
有關「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認定基準」中亦言及:「本類疾病在本質上與
起因於工作場所中之特定危險,如有毒物質等引發的特定職業性疾病有所不同;
因其發病常由非職業性的原因也可引起」204。尤其在醫學研究方面,抽煙與酗酒
比起疲勞或壓力對於腦、心血管循環系統疾病之促發,具有更顯著之影響,職業
病醫師在認定此類型職業災害時,往往也會因鑑定及舉證困難,而認定其「職業
災害」不成立,亦即是視其為「個人責任」。
職業災害之發生,直接影響到的是勞動者本身之生命與健康,勞動者自身亦
有預防及保護之義務與責任。惟勞動者係納入雇主生產組織中,從屬於雇主指示
監督之下,故對於鑑定勞動者是否應當對過勞死之發生負個人責任時,應採嚴格
之認定標準。亦即是雇主無違反勞動條件之規範下,且有明顯事實證明勞動者所
發生之災害乃個人因素所致,否則仍應視其為雇主之責任。

目前勞動法體制,係將職業災害之結果交由雇主與勞動者承擔,政府只做規
範與仲裁之角色205。如具有社會保險性質之勞工保險,雖然雇主大多負擔全額職
業災害保險之保費,但勞工保險條例卻規定,雇主可藉由保費支出之比例,抵充
職業災害補償之支出,且並未強制所有勞工納入保險,顯見勞工保險之職災給
付,仍被視為填補受災後勞動者或其家屬經濟損失之賠償,並非視其為協助受災
後勞動者或其家屬社會生計之補償。
台灣現行勞動法係將職業災害視為雇主責任,依勞基法有關職業災害補償之
規定,凡經認定為職業災害後,雇主即應支付費用補償。然而,過勞死(或說是
職業災害)係整個資本主義之結果,資本主義強行將內在規律透過法律或政府機
制外在化,使勞工被迫接受資本主義定義下之規範,理應由國家社會出面負責。
最高法院有見解認為:「僱傭之目的,僅在受雇人單純提供勞務,有如機械,對
於服勞務之方法毫無自由裁量之餘地206。」這說明了台灣法律體系是如何服膺在
資本主義之下。企業內強調下對上的服從倫理,卻忽略掉企業內上對下的道德約
束,勞工被迫像機械一般的從事勞動,充其量只是如同農耕時代所饌養作為生產

204
參閱行政院勞委會所發布之「我國職業病認定基準摘要」,其中有關「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
統疾病認定基準」之部分。
205
謝國雄觀察職業災害協商之過程亦提到,人肉市場的價碼首先是由官方訂定。參閱謝國雄,
民國八十六年,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第 216-217 頁。
206
參閱最高法院裁判七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二五一七號;最高法院八十五年度台上字第二七二七
號。
工具之牲畜。然而,這並非個別企業家經營管理之特性使然,這是整個資本主義
實施專業分工之結果。
過勞死之發生乃資本社會發之展結果,所以國家社會應負起照顧受災勞動者
或其家屬災後之生計。雇主應遵守相關勞動法令之規定,若有違反勞動條件之規
範,且造成勞動者身體或健康之危害時,即應推定雇主有過失,應負賠償與補償
之責任。勞動者亦應盡個人健康之善良管理責任,若雇主並未違反相關勞動法令
之規定,且有明顯重大行為事實足以證明勞動者行為違背健康管理之義務時,則
雇主之責任得以免除或減輕。

第四節 小結
我國職業災害之法律救濟制度分為職業災害賠償及職業災害補償兩層結
構,包含民法損害賠償、勞動基準法職業災害補償、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三種
形式併存,其間係以勞基法第五十九條及第六十條為調整依據。
由本章第二節可得知,現行職業災害之補償標準,係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
條第一項第一至四款之規定予以補償,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補償之內容,依其
性質可同時或先後獲得醫療補償、工資補償、殘廢補償、喪葬費及遺屬補償等。
若有投保勞工保險之勞工亦可取得傷病、醫療、殘廢及死亡四種給付,惟雇主可
依勞工保險之職業災害保險之保費負擔比例計算,勞工保險職災給付部份可就勞
基法規定之補償部分予以抵充之。勞工除得依勞基法請求職業災害補償外,就不
能彌補其損害之範圍,亦得依職業災害賠償之途徑,請求雇主負民法侵權行為損
害賠償之責任。而雇主違反保護義務,同時構成債務不履行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責任,勞工得對雇主競合主張債務不履行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而職業災
害勞工保護法之通過,並未對於現有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許多條文乃重複抄襲勞基法之相關規定,或僅就程序或生活補助方面立法,可能
無法預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缺失,會因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通過而有重
大之改善。
目前職業災害之法律救濟制度,確實仍存在許多缺失。首先,職業災害補償
之請求權範圍僅限於身體受侵害之損失,且勞基法與勞保條例對於身體受侵害之
損失,亦將其補償額予以定型化,故而受職業災害之勞工可請求之職業災害補償
極為有限。其次,職業災害補償與賠償間之意義與關係混淆不清,勞基法課雇主
之職業災害補償與勞保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亦具有連動之效果,將導致雇主原
只是為了免除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之負擔,而否認職業災害之成立,卻導致勞工
連勞保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請求權亦一併喪失。第三,勞工遭受職業災害後,經
濟上往往急需援助,過長的訴訟程序緩不應急,且常常在冗長且不經濟之法律訴
訟中敗下陣來。此外,
「一次買斷」之經濟填補仍取代「持續照顧」之社會輔助,
導致勞工災後生活陷入困境。
本章在第三節提出過勞死之責任,認為過勞死之發生與資本主義下社會文化

關係密切,所以應由國家社會負起照顧受災勞動者或其家屬災後之生計,給予職

災「補償」給付。雇主應遵守相關勞動法令之規定,若有違反勞動條件之規範,

且造成勞動者身體或健康之危害時,即應推定雇主有過失,應負「賠償」之責任。

勞動者亦應善盡個人健康之善良管理責任,若雇主並未違反相關勞動法令之規

定,且有明顯重大行為事實足以證明勞動者其行為違背健康管理之義務時,則雇

主之「賠償」責任應得以免除或減輕。
總結第二節及第三節論述,就過勞死問題而言,職業災害應由國家負擔主要
救濟之責任,但相關規定卻以雇主責任為基調,因而產生許多爭議與缺失,本文
認為現行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仍應朝下列方向修正
首先,由「過勞死」問題來看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爭議與缺失的最
主要原因在於救濟制度採雇主責任,且各救濟制度之間存在連動與抵充之關係。
因此,我認為現行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中,應修正為「職業災害補償」及「職
業災害賠償」兩種給付形式即可。現行兩層結構、三種給付形式看似完整,但許
多研究顯示未能實際發揮功能。現行勞動基準法有關補償之規定,應修正為職業
災害賠償,且採雇主過失主義,當雇主違反勞動法令之強制規定時,即推定雇主
有過失,應負賠償之責任,亦即是以勞動法勞動關係之觀點取代民法顧傭關係之
規定。有關職業災害補償之部分,係以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條例,或未來單獨運作
之職業災害保險或基金為主。如此方可以達到「經濟損失填補」與「維持基本生
計」,其不同立法之保障目的。
第二,職業災害補償應採一定年限年金給付方式。有鑑於職業災害之發生係
不可避免,勞工保險條例有關職業災害保險部分仍應單獨運作,其保費仍向雇主
收取,然其保險給付部份,應可選擇採一定期限之年金給付方式,方可確實保障
勞工或其家屬災害之基本生計,亦可配合未來國民年金之規劃予以統籌辦理,或
設立職業災害保障基金,於勞工遭受職業災害後,依其家庭撫養人數或最低給付
在一定期限內按月發給。
第五章 過勞死與職業災害認定
「…全世界首富的日本,之所以有今日的繁榮,是由我們這群被迫從事於全世界難以比擬的

長時間密集勞動所支撐出來的。所以,我們希望過勞死認定的督責單位,可以早一天認定出這是

一件業務上的過勞死,而不致於讓過勞死者冤死。因為,過勞死者就好像掉入沙漏的螞蟻一樣,

長時間做著過度密集的勞動,縱使含冤而死亦無處可訴。…」

-佐佐木 道夫207-

第一節 前言

近來,在大量工業化發展及產業結構之轉變下,產業使用大量機械進行生產

及運用新人力資源管理策略208,導致勞工之工作環境,其複雜性及危害性與日俱

增。新型態之職業傷害與職業病,逐漸危害勞工之身心健康,亦增加勞僱間之職

業災害爭執與訴訟,影響社會關係之和諧,
「過勞死」儼然就是現代最具代表性

之新型態職業災害。

如前所述,雇主對於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殘廢、傷害或疾病之勞工,

應依勞基法之規定予以補償。此外,勞工保險條例之傷病、殘廢及死亡給付,如

為職業災害確認時,給付金額亦比一般傷病、殘廢或死亡給付要高。因此,能否

就「過勞死209」進行職業災害之認定,對於勞工及其家屬之權益有相當大的影響。

然而,就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而言,研究上仍有兩個疑惑尚待解決。首先,如

何認定勞工身上所發生之意外事故或疾病就是「過勞死」?而「過勞死」應如何

視為職業災害?其次,該「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責任應由誰負責?由於事關勞雇

207
這是日本某工會幹部佐佐木道夫在替一位銀行副理之過勞死家屬申請職災賠償時,強烈呼籲
過勞死認定機構,給予過勞死家屬獲得應有的賠償。這位銀行副理之過勞死者,其責任相當繁重,
使得他的健康慢慢被侵蝕,但他仍不敢休息地持續工作,直到無法忍受才到醫院檢查,但為時已
晚,最後因罹患蛛網膜下出血而死亡。本來他的妻子對於申請職災賠償感到太過麻煩而迷惘,但
是在孩子與親戚的鼓勵與協助下,而下定決心申請,加上勞工工會也給予全面支援。起初這些人
目的不只是要求補償而已,而是希望類似的過勞死案例不再發生。但遺憾的是,銀行當局並不承
認這件過勞死應由他們負責,但由於事實十分明顯,所以引發同業人員不同聲音的共鳴與鼓勵。
參閱廣瀨俊雄著,沈永嘉主編,民國九十一年,小心!下一個過勞死就是你,第 64-65 頁。
208
例如高科技產業實施所謂分紅入股制度,使許多勞工積極為企業奉獻心力,願意接受超時工
作。這種被迫性的自願加班,在高科技產業的科學園區中相當普遍。詳閱張俊彥及游伯龍編著,
民國九十一年,活力: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第 20-36 頁。
209
源自於日本的「過勞死」
,我國有學者直接翻譯為「過勞死」,但我認為在探討職業災害之認
定時,理論上應翻譯為「過勞」較為恰當。因為日本的「過勞死」這一個名詞主要在探討「過勞」
之形成過程,及「過勞」所引起之結果。 「過勞」未必致死,但卻可以根據「過勞」的形成過程
來判斷是否為職業病,不過國內有關之研究對於「過勞死」或「過勞」名詞上之運用並未深究。
雙方權益,應當建立合理之判斷基準210?簡單來說,「過勞死」究竟只是上畑氏

所說的社會醫學名詞,抑或是可以成為實質保障勞動者之法律名詞呢?

目前我國社會大眾普遍運用「過勞死」這個名詞,形容職場上因工作過度導

致疲勞累積最後猝死之企業員工,並未深究其是否為職業病。即便社會大眾認為

應當視為職業病,亦僅止於一種宣示性意義大於實質性意義之「社會性」職業病,

未必就是勞動法所規定可以獲得職業災害法律救濟之職業病。有關「過勞死」之

社會醫學名詞定義已在第三章詳述過,在此將不再贅述。本章主要是探討法律意

義上的「過勞死」,亦即是在法律制度上,如何將「過勞死」認定為具有法律救

濟性質意義之職業災害,進而探討我國職業災害認定之爭議與問題。

第二節 我國職業災害認定之法令規定

由前述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規定可知,災害事故認定為職業災害時,勞工始

能謀求雇主支付職業災害補償。但是,我國勞動基準法並未闡述職業災害之涵

義,不過勞動基準法第一條則指出: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因

此,職業災害自可適用勞工保險條例、勞工安全衛生法及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等

相關之規定。

(一)勞工安全衛生法之規定

如何認定職業災害呢?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條第四款規定:「本法所稱職業

災害,謂勞工就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化學物品、氣體、蒸氣、

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勞工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

就本條文觀之,客觀上必須具備「勞工」身分,即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條規

定之所謂受僱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而有疾病、傷害、殘廢或死亡等「工作失能」

之情事發生,且必須在勞工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三條所稱之「就業場所」211中

210
根據本文所收集到有關「過勞死」職業災害認定之相關資料,發現許多側重研究職業災害補
償部分之勞動法學者,都立基於過勞死就是職業災害的基礎上,焦點只關注於「過勞死」之職業
災害認定標準,這些研究大多認為目前的認定標準過窄或過嚴,不足以保障受災勞工之權益。然
而,就醫學或社會觀點而言,所討論之「過勞死」未必就一定是勞動法所保障的職業災害,固然
最終目都是立基於保護勞動者之立場,唯勞動法較關注於災害發生後的救濟,社會醫學則關心如
何預防過勞死之發生。但在許多研究中,這兩者之關係往往闕漏又或者混為一談。
211
勞工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三條:「本法所稱就業場所,係指於勞動契約存續中,由雇主所
發生,隨後再經由主觀認定是否有「不安全環境」或「不安全行為」條件之存在,

據此針對主、客觀條件進行「因果關係」之判斷。客觀條件之「勞工」及「工作

失能」通常明顯可辨,行政機關亦設有解釋性規定,勞資雙方就認定上較無異議
212
。此外,「就業場所」
、「不安全環境」
、「不安全行為」亦多半設有明文解釋規

範,縱使勞資雙方仍有疑義,多半可循一般行政解釋途徑予以解決213。唯就「其

他職業上原因」,其「因果關係」之認定爭議較多,雙方通常各持己見,經行政

途徑解決未果時,最終唯有委由民事法院,就雙方事實陳述進行法理分析而作出

裁判解決紛爭。

(二) 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

依勞工保險條例有關職業災害認定之規定而言,職業災害分為職業傷害與職

業病,其主要依據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根據勞工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所訂

定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及「勞工保險職業病種

類表」,作為行政機關認定「職業災害」之判斷準則。如果勞資雙方進入訴訟程

序時,法院就審理有關職業災害案件時,亦參酌該審查準則,並輔以法理原則作

出判決。

依該審查準則第三條第一項之規定,「職業傷害」係指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

而致傷害者。然而,何謂執行職務而致傷害之情況?依該審查準則之規定,及內

政部或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所作之各項解釋,造成災害之事故本身必須符合特定之

「工作場所」及適當之「作業時間」之要件,且與職務具有「因果關係」,亦即

是說災害事故之發生,必須嚴格符合工作時間與地點之適當性與關連性,並且與

提示,使勞工履行契約提供勞務之場所;所稱工作場所,係指就業場所中,接受雇主或代理雇主
指示處理有關勞工事務之人所能支配、管理之場所;所稱作業場所,係指工作場所中,為特定之
工作目的所設之場所。」
212
如「勞動基準法」及「勞工安全衛生法」,就「勞工」
、「雇主」及「事業單位」等名詞皆有
定義及解釋;雇主有義務成立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單位、設置勞工安全衛生設施、實施勞工健康檢
查及有關禁止或保護勞工之行為等;此外,針對職業災害發生後所造成勞工之「失能損失」亦有
計算標準。於職業災害發生時,就這些部分而言,其認定上較無困難。
21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或內政部(勞委會成立前之勞工事務主管單位)就勞工安全衛生事項亦制
定不少行政命令,解釋或規範相關機械設備或安全衛生設備之設置。如勞工安全衛生法施行細
則,就有關「就業場所」予以解釋,並制定各項安全衛生設施設置標準(如勞工安全衛生設施規
則、危險性機械設備及器具及鍋爐及壓力容器安全規則等)及安全衛生管理規則 (勞工安全衛生
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勞工健康保護規則、勞工作業環境測定實施辦法及勞工作業環境空氣
中有害物容許濃度標準) 等。
職務之間有因果關係。例如勞工於下班後於宿舍休息一段時間後在返家,於返家

途中發生車禍時,則難謂為職業災害214;勞工死亡肇因於同事之個人犯罪行為,

尚難以職業災害論215;搭乘未領駕照機車出車禍受傷,非屬職業災害216;勞工上

班後因請事假回家,於必經途中發生車禍受傷,非屬職業災害217。

「職業病」依該審查準則第三條第二項之規定,係指被保險人於勞工保險職

業病種類表規定適用職業範圍從事工作,而罹患表列疾病者。此外,若該種類表

中無從認定時,亦可根據第十九條之規定,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罹患中央主管

機關依據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表第八類第二項規定核定增列之職業病種類或有

害物質所致之疾病,認定為職業病。如果勞工所罹患之疾病仍不屬於上述規定之

範圍時,亦可循第二十條之規定,若該疾病經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疾病鑑定委

員會鑑定為執行職務所致者,亦為職業病。除此之外,該審查準則第二十一條及

第二十二條係屬「災害性」職業病之認定準則,被保險人於作業中因工作當場促

發疾病,或於下班應經途中促發疾病,而該疾病之促發與作業有相當因果關係

者,亦可視為職業病。例如勞工於工作中發生急性闌尾炎,因該疾病與執行職務

間不具相當因果關係,則不屬於職業災害218。

(三)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對於職業疾病認定及鑑定亦設有專章予以規定,當罹患

疾病之勞工,無法從「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表」中,查知所患疾病是否屬於職業

病時,仍可嘗試尋求「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之認定,以證明該疾病與職業是否

有因果關係。依勞工保險條例及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規定,其職業疾病認定及

鑑定之流程大致為以下幾個階段:

1.當勞工身體感覺不適或懷疑罹患職業病時,可先至全民健康保險門診就醫

(依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三十一條及勞工保險條例第四十條之規定),若一般門診診

214
參閱內政部七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74)臺內勞字第三三三九九三號函。
215
參閱內政部七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73)臺內勞字第二七八九一二號函。
216
參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八十一年八月四日臺(81)勞保二字第二0二二六0號函。
217
參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七十九年一月三日臺(79)勞安三字第三0二四七號函。
218
參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八十一年一月七日臺(81)勞安三字第三五三六一號函。
斷為職業傷病時,可向雇主領取或直接由各大醫院取得「職業傷病門診單」,除

了可減免健保部分負擔之外,並可以向雇主及勞保局請領職業災害補償或職業災

害給付。若勞保局或雇主對於該一般門診診斷有異議時,可至設有職業病特別門

診之醫療院所,再次進行確認。當職業病特別門診診斷認為該疾病屬於職業病

時,可依據「職業疾病診斷書」向雇主或勞保局請領職業災害給付。

2.若雇主對於診斷結果有異議時,可檢附認定有關資料(提供勞工既往之作業

經歷、職業暴露資料、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紀錄等)向各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申請認定;若診斷結果認為非屬於職業病,勞工亦可檢附認定有關資料(勞工既

往之作業經歷、職業暴露資料、勞工體格及健康檢查紀錄、職業疾病診斷書、病

歷、生活史及家族病史等),提出認定要求(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十一條)。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為認定職業疾病,確保罹患職業疾病勞工之權益,亦得設置

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十二條)。

3.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職業疾病認定有困難,而勞工或雇主對於直

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職業疾病之結果有異議,或勞工保險機構於審定職業

疾病認為有必要時,亦得檢附有關資料,向中央主管機關(目前中央主管機關設

有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申請鑑定(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十

三條)。

4.中央主管機關收受職業疾病鑑定申請案件時,即應將有關資料送職業疾病

鑑定委員會作書面審查,鑑定結果以各委員第一次書面審查意見相同者達四分之

三決定之。若未能依前項作成鑑定結果時,則再送請各委員作第二次書面審查,

以各委員意見相同者達三分之二以上決定之。第二次書面審查未能作成鑑定結果

時,有該委員會主任委員召集全體委員開會審查,審查時必須有二分之一委員出

席,且出席委員中職業疾病專門醫師應超過二分之一,使得開會。經出席委員投

票,以委員意見相同者超過二分之一決定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十五、十六

條)。

5.如勞工或雇主對於鑑定結果仍有不服時,最後亦可循司法訴訟途徑解決爭

議。
其職業疾病認定及鑑定之相關流程如圖 5-1219。

勞工疑似罹患職業疾病

*職業病 且資方或勞保局無異議←---- 醫師診斷結果 ----→非職業病 且勞方無異議 結案

職業病 但資方或勞保局有異議
非職業病 但勞方有異議

直轄市、縣市政府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認定結果
*職業病 且資方或勞保局無異議←---------∣----------→非職業病 且勞方無異議 結案

職業病 但資方或勞保局有異議
非職業病 但勞方有異議
該委員會認為鑑定困難或未能鑑定出結果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鑑定結果
*職業病 且資方無異議 ←---------∣----------→非職業病 且勞方無異議 結案

職業病 但資方有異議
非職業病 但勞方有異議

司法訴訟程序
*職業病←---------∣----------→非職業病

*經診斷、鑑定或判定為職業病時,勞工可依勞動基準法向雇主請求職業災
害補償。此外,如有參加勞工保險之勞工,亦可向勞工保險局請領職業災害保險
給付。

圖 5-1 職業疾病認定流程圖

此流程看似對勞工職業疾病之認定有所保障,不過卻仍存在許多問題,能發

揮多大功能,尚值得觀察。首先,台灣有將近七百六十萬的投保人數,卻只有

36 家職業病特別門診醫院,職業病醫師人數也不足,而且醫師需要付舉證責任,

造成醫師負擔過重而怯步220。根據民國九十一年一月至七月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

219
參閱蘇德勝,民國八十九年,「我國職業病鑑定制度」,第 15 頁。
220
詳閱聯合報,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四日,「全台 800 萬勞工 僅 36 家職業病門診」。
中,職業災害已達兩萬零四百八十七人次,職業災害死亡人數百兩百九十六人;

然而被認定為職業病者僅有一百八十七人,職業病死亡才廿五人221,台灣的職業

病通報率與診斷率實在偏低。有鑑於此,政府近來開始進行職業病專業醫師認

證,希望能提高職業傷病診斷水準、加強職業傷病通報率,讓職業傷病通報系統

的預警功能充分發揮。

其次,筆者在電話訪談中,當被問及為何不爭取職業災害認定時,這些死亡

勞工的妻子表示:「…不過聽說機會也係不大。222」、「有啦!有人跟我說有可能

可以請更多錢(職業災害保險給付)下來。不過啊!人家頭家就很有誠意說會負
責,我們又怎麼好意思再多要。…223」
、「其實是你不了解啦!老闆其實也都一起
做到哪麼晚,聽說也不好賺,他走了以後,老闆也來過我們家好幾趟,大家也算
多年朋友了,還告什麼呢?224」由於資訊不對稱,勞工往往基於對職業災害認定
過程瞭解地太少,一般只要雇主有職業災害「道義」上的表現時,即便是所得到

的補償,並非如法令所規定應有之數額,被迫性地「和解」與「妥協」就會取代

勞工爭取應有權益的法律程序。

第三,由於台灣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係「非全有即全無」制,從職業疾病認定

流程來看,假設勞工獲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之鑑定為職業

病,除了勞工保險職災給付之外,亦可向雇主請求勞基法上之職災補償,故雇主

往往為了避免支付勞基法上職災補償,而拒絕承認職業災害之成立。此外,勞工

亦可能因為鑑定委員會否認其為職業病,不服其鑑定結果故而提出訴訟。因此,

職業災害之爭議,經常必須透過最後之法律訴訟程序解決紛爭,否則究是勞工被

迫接受和解。然而,不論提出訴訟之原因為何,訴訟結果往往會連帶影響到勞工

保險給付之請領,而各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所作出之鑑定,只是成為訴訟雙方所

持之證據罷了。

第三節 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

各國對於補償對象的「職業病」之界定有三種方式,即概括式、列舉式及混

221
參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九十一年,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七月勞動統計月報,第 156 頁。
222
參閱附錄二訪談紀錄 B。
223
參閱附錄二訪談紀錄 B。
224
參閱附錄二訪談紀錄 A。
合式。概括式只規定職業病的一般定義,當發生具體疾病時才據以判斷是否合

適;列舉式則列舉具體的職業病名,合於表中規定者才給予補償;混合式則除了

列舉病名外,又有一般定義的規定,不合所列舉的病名時,尚可根據一般定義予

以判斷225。台灣有關職業病之規定只見於勞保有關法令中,在勞動基準法中則未

見規定;相反的,日本的職業病則規定於其勞動基準法的施行細則中,而勞動災

害保險法上之職業病範圍,則準用勞基法之規定226。

我國亦屬於概括式與列舉式兼備之混合式,依勞工保險條例第三條所附之

「我國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表」或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

則,其第十九條行政主管機關所增列之職業病,沒有可適用過勞死之職業病規

定,如果要尋求其他法律根據,只有依據該審查準則第二十一條至第二十二條有

關「災害性」職業病之規定。

就過勞死之定義來看,所謂的「過勞死」,必須包含有勞動、醫學及社會這

三層意義,相對應於職業災害之定義,即「勞動」
、「因果關係」及「權利義務」。

職業災害認定係指如何將「勞動」及「權利義務」透過「因果關係」連結起來。

因此,過勞死之認定,係指如何使勞工在從屬性下,所從事過度違反自然生理狀

態之工作,可以獲得合理之社會救濟或補償。

為了使勞工確實獲得合理補償,但又不過度擴張責任至雇主或社會上,所以

制定客觀合理之認定與審查標準,甚為重要。因此,日本勞動省與台灣行政院勞

工委員會,乃以發布行政命令或行政解釋之方式,制定有關過勞死相關疾病之認

定標準,作為疾病鑑定與審查之準則。

(一)日本過勞死之認定基準

雖然台灣有關職業病之認定標準,係由行政機關於勞基法外制定,但日本也

同樣在勞動基準法外,另由行政機關予以制定。日本有關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

標準,最初是在 1961 年,日本勞動省公佈有關「中樞神經及循環器官系統疾病

225
詳閱岡村親宜,1993,「過労死と労災認定」,第 61 頁。
226
日本的職業病認定基準規定於其勞基法施行細則第三十五條,該條分為九款,第一至第八款
列舉各種職業性之疾病,屬於「列舉式」之範圍;獨於第九款規定未包括在前八款所列舉而起因
於工作上之疾病,亦包括在職業病範圍內,屬於「概括性」的救濟規定。詳閱林振賢,民國八十
五年,「過勞死問題之初探」,台中商專學報,二十八期,第 10 頁。
之業務上外認定標準(一九六一年二月一三日基發第一一六号)227」,其基準主要

是228:

(1)業務上之突發疾病,須在勞動時間內與工作場所中,有明顯異常負荷之

情況出現。

(2)該災害性疾病發生之原因,其異常負荷情況之性質與要件,必須是醫學

研究經驗中,可證實為致病之主要原因。

(3)該疾病發生時,其異常負荷之出現與疾病發生兩者之時間間隔上,必須

是醫學研究認為合理之時間範圍內。

根據這個基準來看,該基準採嚴格的「災害主義」,除非在發病之前數日內

有相當程度之「異常負荷」情況出現,否則很難被認定為職業災害。

然而,所謂過勞死在本質上,就是因為連續數日的長時間或深夜之過度勞

動,導致肉體或精神上之疲勞或壓力在體內不斷累積,而使腦血管或心臟等身體

較脆弱之部分,突然發病而引起,所以要求在發病之前必須有某種「災害」發生,

是極奇怪之事229。因此,在形式上過度拘泥於原來「災害主義」之認定標準,其

結果必然引起社會各界之批評230。

受到各界批評與「過勞死 110 番」活動推展之影響,日本勞動省於 1987 年,

又制定有關「腦血管疾患、虛血性心疾患等業務上外認定基準(一九八七年一0

月二六日基發第六二0号)231」,其基準主要是232:
符合下列各要件之疾病,必須是日本勞動基準法施行規則,表中有關腦血管

疾病(腦出血、蛛網膜下出血、腦梗塞及高血壓性腦疾)與虛血性心臟疾病(一次

性心跳停止、狹心症、心肌梗塞及解離性大動脈瘤)這兩大類233。

(1)在發病前必須被認定具有下列兩項工作上明顯過度負荷:

1.疾病發生前之狀態在時間及場所上有明顯之異常事故發生(限與工作

227
同註 20,第 12 頁。
228
參閱川人博著,1989,「過労死をめぐる労災認定の問題点」,第 30 頁。
229
同註 20,第 12 頁。
230
同註 22,第 29 頁。
231
同註 22,第 30 頁。
232
同註 22,第 30-31 頁。
233
同註 20,第 13 頁。
有相關之事故)。所謂「異常事故」是指出現下列具體事故:

A.極度緊張、興奮、恐懼、驚愕等過度精神負荷,且突然發生或難以

預測之異常事態。

B.迫使身體承受緊急強烈之負荷,且突然發生或難以預測之異常事態。

C.作業環境產生急劇變化。

2.與日常工作相比較下,有特別過重之勞動情況出現。其判斷基準如下:

A.與發病關係最密切之工作,係指發病當時至前一日期間之工作,必

須客觀判斷這個期間內(二十四小時內)之工作是否特別過重,此乃

判斷之第一要件。

B.即使發病當時至前一日期間之工作,不被認為有特別過重,但如果

發病前一週內有連續從事過重之工作時,亦可能與疾病之顯著急劇

惡化有關,必須客觀判斷這個期間內(一週內)之工作是否特別過重。

C.發病一週前之工作,由於難以判斷是否與病情急遽惡化有關,因此

發病前一週之工作是否過重,只作參考之用。

D.過重性之評估除了考慮業務量之外,亦須參考業務內容與作業環境

等因素,進行綜合性之判斷。

(2)自接受該項工作開始至症狀出現,所承受之過度負荷必須是在醫學上可

以做出合理之推斷。

「過度負荷」係指「促使腦血管疾病及虛血性心臟疾病之基本發病症狀,

違反自然過程而急劇發生惡化,而在醫學經驗上所可以認定之負荷。」;

所謂「自然過程」係指「隨著年齡增長或一般生活狀態,身體自然產生

之血管病變之過程。」

日本這項新的認定基準有幾項特徵:首先,揚棄以往的「災害主義」,改採

「過重負荷主義」
,延長自承受過重負荷至疾病發生之時間關聯性的評估;其次,

明確客觀指出過勞死有關之病名,亦即是將引發過勞死之疾病,限定於腦血管及

心臟之疾病;第三,亦參考業務內容及作業環境等因素,作為評估過重負荷之判

斷依據。

固然新的認定基準已經針對問題提出許多修正,但這項新的認定基準仍受到
學者批評,認為仍有需要改善之處。川人博就指出兩點234:

第一、以發病前一週內是否有「過重負荷」之情形出現,作為認定基準仍有

重新評估之必要。導致過勞最後發病之主要原因,係長期的疲勞累

積,而疲勞之累積,通常需要一個月至半年的時間才會出現明顯症

狀,且這段期間內隨時都可能會發病,未必是短時間內受到「過重負

荷」才會影響。

第二、新的認定基準,雖然參考工作負荷因素外之作業環境與業務內容作為

綜合評估,但仍強調以工作是否出現明顯過重負荷為主要認定,對於

新工作型態所造成之影響,認定上仍有不足。

隨著要求放寬認定基準之聲浪不斷升高,而日本法院亦作出許多具有突破性

之判決235,於是 1995、1996 及 2001 年日本勞動省再度放寬認定標準,其要點如

下236:

第一、具體的業務是否特別過重之判斷,仍應考量個人之年齡及經驗等因

素。引發「過勞死」主因之腦、血管疾病,受到個人體質之不同,是

否發生或發生程度亦有不同,其衡量基礎不應只與其他同事做「量」

上面之比較,仍需考量個人年齡及經驗是否可承擔該業務,作為「過

重負荷」之判斷

第二、日常工作是否在質方面有異常之現象,須重視專門醫師之評估與判

斷。日常工作若有特殊異常現象,該狀況是否達到造成勞動者身體之

過度疲勞,需要醫師就臨床經驗上予以合理之判斷。

第三、發病一週前之工作負荷,在一定程度上與一週內過重負荷程度相同

時,仍應納入作為綜合判斷。腦、心血管疾病之發生,往往牽涉到一

週前之工作負荷是否過重,累積疲勞導致疾病發生,故應將一週前之

工作負荷亦納入考量。

第四、連續性的心理負擔亦會影響腦、心血管疾病,將更進一步的進行醫學

234
同註 22,第 31 頁。
235
參閱上柳敏郎,1995,「脳・心臓疾患と最近の判例動向」。
236
詳閱日本勞働省二00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基發第一0六三号;岡村親宜,1997,
「過労死の
労災認定と最高裁判例」。
研究,做出合理認定。心理負擔亦會影響腦、心血管疾病,目前醫學

上仍無法做出明確的評估,唯有持續進行醫學臨床上之研究,才能做

出合理的認定基準。

總之,新認定基準採「發病促發主義」,著重於判斷工作負荷與疾病促發間

的顯著程度237。新認定基準放寬原有工作負擔期間之認定,並參酌考量年齡與經

驗之影響,亦將心理壓力納入評估之條件,將過勞死之認定由原先的「災害主

義」、「過重負荷主義」轉移至「發病促發主義」。

(二)台灣「過勞死」之認定基準

台灣目前疑似因過勞發生心、血管疾病之勞工或家屬,只能主張疾病是「職

業引起之急性循環系統疾病」申請鑑定為職業病而領取職災給付238。依「勞工保

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二十條規定,被保險人罹患之疾

病,經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鑑定為執行職務所致者,為職業

病。鑑定委員會有關「職業病」之相關認定標準,設有「我國職業疾病認定基準

摘要」。

依據「我國職業疾病認定基準摘要」之規定,引發過勞死主因之循環系統疾

病係規定於「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認定基準」,該規定認為:並無足夠的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劇烈的工作可以在完全正常的心臟引起心肌梗塞或腦血管引

起中風。所以,為使工作被看做該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應當將工作上各種引起

該疾病發生危險要因均加以評估,做為合理地判斷本疾病與工作之間因果關係的

尺度。在認定基準將把「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的要因定為要點。換言之,

為使工作被認為是促使該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需要有一定時間的、場所的、明

確之超出尋常工作範圍的特殊壓力發生之事實為引發疾病之媒介。

如沒有「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事實做為要件,則無法判斷此疾病由職

業引起,如何判斷「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則於以下詳述之:

1.「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的存在:在該工作者發病前,有與工作有關

237
參閱張其恒,民國八十七年, 「過勞死與職業災害之認定」
,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實務研討
會會議實錄(未出版),第 6 頁。
238
參閱中國時報,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三十日,「職業病種類表 找不到過勞死」。
連之突發的事件,其發生狀況可以按時間、場所作明確描述者;或在特定

的工作時間內有從事特別激烈(質或量的)的工作所致的精神的或肉體的

負擔(以下簡稱為特殊壓力)者。例如:死亡之前二十四小時仍繼續不斷

工作或死亡前一星期每天工作超過十六小時以上被認定之。另發病當日往

前推算一個月,其加班時間超過一百小時,或發病日往前推二至六月,每

月加班累計超過八十小時者,亦被認定之。所謂「工作時間」指需經過刷

卡、登記、報備或主管支持,並且認定與工作相關之範圍所耗用的時間。

2.「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在醫學上足夠成為疾病發生之誘因:與工作

有關的該疾病的可能誘因,其工作上的狀況、性質及程度等,在醫學上足

夠可當做疾病發生的原因。例如,在判定腦中風是否為職業引起時,通常

必須在發生前有足夠可以當做該疾病的原因;如在醫學上判定發生過與職

業有關連之重度的體力消耗或精神的緊張(含重度的驚愕、恐怖等),而

此體力消耗或精神的緊張曾在醫學報告上被認為可以引起腦中風者。

3.時間上的相關:自「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至疾病發生的時間間隔,

在醫學上必須被認為是妥當的。例如:就腦中風等,通常於發病之前或最

少也要在發病的當日,必須能認定出疾病誘因的「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

力」。而在遲發性發病的情況,自「特殊壓力」發生至發病的期間內,大

部份應有過渡症狀如輕度的頭痛、噁心、暈眩等。另在二十四小時內發病

,並能提出客觀證明,此異常狀況明顯超出平日工作負荷者,亦可以被認

為有時間上之相關性。

4.以上的諸要點之中,為了決定「特殊壓力」的強度是否足夠成為疾病發生

的原因,應以下列事項做參考:

(1) 質的考量:從質來考量,該工作者在執行與一向從事的工作顯著不

同之激烈工作,大部份會發生嚴重的精神或肉體的負擔。是否有如
此情形發生,可作為判定的參考。例如,通常不從事肉體勞動的工

作者,由於突發的狀況,受命令做需要特別激烈肉體勞動的工作的

情形等,就是屬於此項。

(2) 量的考慮:從量來考慮,該工作者在執行顯著超出原有程度之激烈

工作時,大部份需要高度精神的緊張或體力的負荷,是否有如此情

形發生,可作為判定的參考。例如,由於異常的狀況,比平時的工

作,時間上或數量上增加極多(如增加兩倍以上),就是屬於此項

(3) 在發病之前,是否有與工作有關之突發而異常的意外事件發生,可

以引起強烈的驚愕、恐怖等,因而誘發疾病。是否有如此情形發生

,可作為判定的參考。

(4) 發病前,由勞累工作所致之身心的興奮、緊張的累積,使得發病之

前或發病當天的傷害程度增大,可以列入考慮。但若沒有「特殊壓

力」,只有疲勞的累積而已時,其結果不應認定為職業上的發病或

惡化。

(5) 在有原有疾病的情況,如果該「特殊壓力」可顯著引起早期發病或

急速惡化,而非為疾病的自然病程或惡化,才可判定為「職業引起

的急性循環系統疾病」
。在此情形,由於該疾病自然病程或其非職

業因素亦常會引起發病或惡化,故應參照前述的要點,於其鑑別之

時必須詳加評估。另外,患有嚴重高血壓的患者,由於自然發生腦

中風的可能性很高,故在無法認出顯著的職業上的事件致使其承受

顯著身體或精神的負擔的範圍內,其大部份的病例,應判為非由職

業所引起。

(6) 工作場所促發的疾病之特殊壓力與其自身體質、危險因子相比,由
質與量考量職業原因超過百分之五十機率者。

傳統的職業病認定著眼於疾病是否起因於工作,與工作的種類或性質有密切

的關係;而過勞死則著重於病死的原因是否由於工作過度,因而與工作的種類或

性質無甚關係239。過勞死與職業災害雖然同樣與工作有關,但如依照現行有關職

業病之認定標準,由於職業災害之認定重視有形的災害與工作的因果關係,但一

般「過勞死」的情況卻很難取得具體有形的證據,以充分說明其間之因果關係。

因此,仍難據以判斷其為職業災害,既不合於「職業性疾病」的要件,亦難屬於

「災害性疾病」240。有關「過勞死」之「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認定基準」

中,所謂「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係認定之重點,然而規定中亦指出「超出

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之存在仍須有明確之工作時間與工作場所。職業病認定基

準大致仍未脫離「災害主義」之觀點,若就歸咎雇主責任而言,此嚴格之規定尚

可接受;但若就勞工領取勞工保險之職業災害給付而言,仍有放寬之必要。

行政院勞委會「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認定基準」認定基準,係參照日

本判斷基準,列舉「發病當日往前推算一個月,加班時間超過 100 個小時」或

「發病當日往前推二至六個月,每月加班累計超過 80 小時」兩項認定基準。但

勞委會也表示,相關認定基準只是參考作用,有關職業災害認定部分仍應視個別

案例情況做判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將「災害性」職業病認定基準,亦

採「質的限縮」與「量化」兩種方式處理是否妥當241?此外,根據勞委會提供給

專科醫師的認定基準,發病當時是否有特別負荷之工作或狀況導致精神或肉體負

擔,是認定之重要關鍵。假如勞工只能提出長期疲勞的證據、而無法證明發病前

受到特殊壓力誘發疾病,仍然很難被認定為職業病。

本文認為相關制度在修正之前,可先針對職業災害(尤其是過勞死)之認定基

準予以調整,其基準若採認定雇主責任之觀點制定時,則不應適用於勞工保險條

239
同註 20,第 22 頁。
240
同註 20,第 12 頁。
241
由「死亡前一天連續工作 24 小時或前一星期每天工作 16 小時以上」之標準放寬至「發病
當日往前推算一個月,加班時間超過 100 個小時」或「發病當日往前推二至六個月,每月加班
累計超過 80 小時」 。就此觀之,台灣認定標準係將「質」的認定限縮在工作時數上,並予以「量
化」處理。
例有關職業災害之認定,此乃因勞工保險應被視為受災勞動者或其家屬維持基本

生計之補償,其認定應採勞動者有明顯過失之除外規定。此外,法院於審理職業

災害認定之案件時,可參酌現行行政機關所頒布之認定準則,就法理部分予以審

理,但其審理結果,不應作為行政機關核定勞工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依

據。行政機關仍應基於社會保險之補償觀念制定另一套準則,作為勞工是否可以

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依據。

第四節 我國過勞死之判決分析

(一)過勞死之判決分析

一、司機連續超時工作引發心肺功能衰竭死亡案

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勞訴字第一○八號之判決中,某黃姓曳引車司機一

年多前連續超時工作長達廿六小時,結果在載運陸軍裝甲車時,因過度勞累,導

致心肺功能衰竭,不幸暴卒。對於這起過勞死案例,勞保局認為並非職業災害,

不得請領職業災害補償金。不過,台北地方法院勞工法庭審理後,卻有不同看法,

法官認為黃某的死亡和其超時工作有因果關係,應認定是職業災害,判決該黃姓

司機之企業公司應給付黃某家屬二百四十五萬餘元職災補償金242。

雙方事實陳述為:原告三人為已故曳引車司機黃某之配偶及兒子。黃某生前

受雇於被告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於民國八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上午七時起至同

年月二十九日上午九時四十分止,受被告之指示,連續從事載運變壓器本體及戰

甲車工作,長達二十六小時,終因超時工作,致使身體過度勞累、不堪負荷,於

二十九日九時四十分許,在工作當場促發疾病,倒地不起,經急救後於十時三分

送至醫院,當時已無生命跡象,經醫師診斷,其係因過度勞累,導致心肺衰竭死

亡(俗稱過勞死),而於十時四十分宣告死亡。被告公司自黃某因職業災害死亡

後,不依勞動基準法規定履行給付喪葬費及補償金之義務,甚且對勞保局說明黃

某死亡原因時隱匿黃某超時工作之事實而為不實之陳述,圖免雇主依勞基法應負

責之職災補償責任,其推諉卸責之心態昭然若揭,原告等爰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

242
詳見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勞訴字第一○八號。
九條第四款之規定提起本訴。

被告則以:黃某生前受僱於被告公司擔任司機一職,其工作內容僅係單純負

責駕駛,有關貨物之裝卸均由他人負責,黃某並無需負擔駕駛以外之任何工作,

且八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黃某之工作時數為八小時,同年月二十九日黃某之工作

時數為七小時,並無所謂超時工作之情形,其死亡顯非因職業災害所致,勞工保

險監理委員會亦同此認定等語,資為抗辯。

其判決理由為:按職業災害,謂勞工就業場所之建築物、設備、原料、材料、

化學物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勞工疾病、

傷害、殘廢或死亡,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條第四項定有明文,而所謂「職業上原

因引起之勞工疾病」,應以作業與疾病間,具有一定之因果關係存在為要件,且

職業災害補償之本質不僅為損失之填補,更具有生存權保障實現之理念,故關於

「作業」應從寬認定為「勞動者基於勞動契約,處於雇主支配下之狀態」,並參

酌「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

以執行職務與疾病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作為認定職業病之基準、及參酌日本勞

動基準局對於職業災害之認定標準,職業災害之構成,應由下列兩項標準而為認

定:

1.職務執行性:職業災害係於勞工執行職務過程中所發生者,無論是否正在

從事工作,只要是在雇主指揮監督下之情形,即具職務執行性。本件黃某

於八十九年三月二十九日上午九時許於南投縣集集鎮陸軍兵工整備發展

中心,進行卸下戰甲車作業後,於營區內即因身體不適,送醫後不治,此

有台灣南投地方法院檢察署八十九相字第二○七號案卷訊問筆錄可稽,即

黃某係於雇主支配下從事運送貨物之業務,而於執行職務時死亡,應認有

職務執行性。

2.職務起因性(相當因果關係):即作業與疾病間具有一定之因果關係,勞

工於雇主之支配下從事工作,如發生之災害已可證明屬職務執行性,又無

職務起因性之反證,亦不違反經驗法則時,應認定之。黃某於同年月二十

八日上午至翌日上午九時發病時止,其工作時間應合併計算,其於長時

間、深夜工作中,顯未獲得完全、充足之休息,其工作量、時均顯已超出

一般人所能負荷之標準。由黃某於作業場所表示胸口疼痛、口吐白沫,及
台灣南投地方法院檢察署八十九相字第二○七號驗斷書載明黃某「胖、健

康狀態不佳」、「心肺功能衰竭」觀之,應可認定黃某死亡乃因超時超量

之工作所當場促發,而具職務起因性。

綜上所述,黃某之作業與其死亡之事實間,具有職務執行性與職務起因性,

應認定為職業災害。原告之主張為可採信,而被告所辯則無足取。勞動基準法第

五十九條第四款、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三十三條定有明文,勞動基準法對職業

災害補償之規定,係課以雇主無過失責任。綜上,本件黃某為被告公司之勞工,

因遭遇職業災害而致死亡,被告公司自應加以補償,而已依勞工保險條例發放之

給付則雇主得抵充之。

該公司因不服地方法院之判決而提出上訴,臺灣高等法院則判決其上訴駁回
243
。高等法院首先審究黃姓勞工究竟有無超時工作?法院認為,該黃姓勞工於途

中所作之休息仍應視為待命時間,其與所謂休息時間並不相同。休息應指於工作

中途,暫時拋開工作,使身心有短時間修養而言,待命時間則實際上處於隨時被

要求工作之待命狀態,仍應視為為工作時間。因此,該黃姓勞工隨時處於工作時

間,亦屬於就業場所範圍內,因未獲得完全、充足之休息,兼以工作量、時均超

出一般人所能負荷之標準,以致於作業場所因「心肺功能衰竭」死亡,自難認其

死亡與超時工作無相當因果關係。黃姓勞工於執行職務中發病與其死亡間,具有

因果關係,應認定為職業災害無疑,是被上訴人之主張應堪採取,上訴人所辯不

足取信。

二、客運公司課長例假日輪班工作,引發心臟衰竭併發腦病變致殘案

另一案例為臺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勞訴字第一五號判決書中,某蔡姓客運

公司課長,上班正常情形為星期一至星期六每天上午八時至十二時,中午休息至

一時三十分再上班至五時三十分,上班地點均固定於總公司調度課,此外,星期

六晚上及星期例假日也需排班輪職,分派至外站站班協勤,此屬不固定執行職務

場所,因此均以站班方式而無固定休息位置。如此上班情形經年累月積勞成疾,

不幸之事終於發生,就在民國(下同)八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依序奉派至外站

台南市逢甲站,例行輪職站班的工作,而於十一時左右促感身體極度不適,不得

243
參閱台灣高等法院九十年度勞上字第二○號。
不稟報值班林副站長後始返家休息,並於準備返回上班之時,在家門口外準備開

啟車門,再度病倒於車旁,經家人發覺送醫急救後,診斷為心臟衰竭合併腦病變,

目前已殘障在家療養中。然而,這起過勞死案例,勞保局認為並非職業災害,不

得請領職業災害補償金。且經台南地方法院勞工法庭審理後,法官依據業務執行

性與業務起因性來判決本案並非職業災害244。

本案例之爭論點在於蔡姓課長並未死亡,勞保局依「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

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認為本案蔡姓課長雖然於上班途中發病,但並非遭受

意外事故,因此不得以「職業傷害」申請職業災害保險金,亦不符合「職業病」

之規定,因此駁回蔡姓課長家屬之申訴。法院判決理由為,原告並非經被告強制

退休,其所罹患之疾病非屬職業病,雖其係於工作中身體不適,而有心肌梗塞發

作之徵兆,但無證據證明其發病係因執行職務或遭遇職業災害所導致,及其疾病

之促發與職業有相當因果關係,而得視為職業病。揆諸前開說明,其請求即屬無

據。從而,原告依勞動基準法、勞工請假規則第六條、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

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等相關規定,請求被告加給百分之二十之退休金及二年醫

療期間按原領工資數額計算之補償金,為無理由,應予駁回。

從上述兩個判決案例中可以發現,我國行政機關仍採傳統職業災害之認定標

準來審視「過勞死」之問題,對於勞工工作之保障甚為落後。而法院係參酌「勞

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以執

行職務與疾病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作為認定職業病之基準。第一個案例中,

以傳統職業災害判斷原理之「業務執行性」與「業務起因性」為此案例判決之理

由245,實乃本案例有明確之事實證明勞工確實因為工作過量而導致過勞死,且於

就業場所發生。第二個案例中,由於蔡姓課長於上班途中發病,依審查準則第二

十二條之規定必須在下班應經途中促發疾病,因此並不符合「業務執行性」之要

件,而且無法提供足夠證據證明蔡課長之心臟衰竭合併腦病變,與工作性質有任

244
詳見台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勞訴字第一五號。
245
然而,判決主文中曾提及「職業災害補償之本質不僅為損失之填補,更具有生存權保障實現
之理念」,此乃不以過失或故意為原則之「重要條件理論」
。因此,似乎是以重要條件理論為之判
決,故主文雖稱判決基準採「相當因果關係」,但實際判決情況與「重要條件理論」似乎又不可
分。
何因果相關,也不符合「業務起因性」。但日本有許多法院案例顯示,過勞死多

半在下班離開工作場所後才發病死亡,也不見得忽然遭遇過多之工作負擔246。因

此,日本漸漸放棄「場所主義」247,且將認定標準逐漸放寬。

(二)因果關係理論

過勞死有不同於一般職業病之特性,在認定基準上無法完全藉由醫學臨床經

驗予以證實,故須委由相關「因果關係」理論輔助認定。雖然,台灣與日本行政

組織,皆以行政解釋或行政命令,就過勞死之腦、心血管疾病等,訂定相關認定

基準。但是台灣有關過勞死之腦、心血管疾病之認定基準,在「質」與「量」上

作限縮,可能會影響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就過勞死進行認定之

功能;且法院審理相關案件時,是否仍就此認定標準予以廣泛採用,尚有待觀察。

反觀日本,縱使勞動省訂定有認定基準,勞動省與法院係採個案認定方式適用認

定基準,逐漸放棄「事故主義」觀點,改採工作與疾病是否具有「因果關係」之

勞動法理論觀點進行認定。

「過勞死」之腦、心血管疾病認定基準訂定之前,台灣司法實務上,於認定

勞工保險條例或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時,多半依據「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

職務致傷病審查準則」第二十一條、二十二條明文之「相當因果關係」作為認定

標準248。然而,學者就職業災害認定,究竟該採勞動法之「相當因果關係說」,
或採社會法之「重要條件理論」有不同之見解。相關理論如下所述:

1.相當因果關係說

民法關於因果關係之討論大多集中在侵權行為法領域,一般區分為「責任成

立之因果關係」及「責任範圍之因果關係」
,而其因果關係之檢驗標準採相當因

果關係說、法規目的說、違法關聯說及風險領域說等249。

246
詳閱李洙德譯,民國九十年,日本過勞死(未出版)。
247
根據先前研究所提及,由於心臟衰竭這種病症,很難被視為和工作有因果關係,亦即缺乏「業
務起因性」之有力證據。因此,日本的認定原理較不重視「場所主義」…。同註 20,第 21 頁。
248
最高法院九一年台上第一九八號判決之前一審判決中: 「台灣高等法院認為,職業災害之認定
應以相當因果關係為準。」最高法院對此亦未表示反對之意見。參閱最高法院九一年台上第一九
八號判決;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勞上字第五號判決。
249
認定因果關係之標準,首先值得注意的是相當因果關係說,此為我國現行採用之通說。此說
就行為結果關係認定上而言,所謂「相當因果關係」,係指依經驗法則,綜

合行為當時所存在之一切事實,為客觀之事後審查,認為在一般情形下,有此環

境且有此行為之同一條件,均可發生同一之結果,則該條件即為發生結果之相當

條件,行為與結果即有相當因果關係250。

魏朝光認為職業災害認定應採「相當因果關係說」
,職業災害成立之要件為:

第一、勞工必須在雇主之定之就業場所,或到達及離去就業場所途中而受災害;

第二、勞工必須基於從屬地位執行職務;第三、勞工須因災害而有死亡、殘廢、

傷害及疾病之結果發生;第四、災害之發生與勞工執行職務間具有相當因果關係
251
。因果關係在不同理論中,有不同之解釋,然而曰「相當因果關係」,係指其

可因社會通念、客觀評價標準而改變,就職業災害認定而言,自有其適當之解釋
252

職業災害認定之相當因果關係理論,係以「業務執行性」與「業務起因性」

為因果關係判斷標準253。然而,過勞死並不一定在就業場所或上下班途中發生,

且未必在發病前有一定業務之承擔,在認定上往往缺乏「業務執行性」之要件;

主張因果關係是由「條件關係」及「相當性」所構成,故在適用時應區別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
探究其條件上之因果關係,如為成立,則第二階段再認定其條件之相當性。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
法規目的說,此說認為因果關係之判斷應以相關法律規範或契約之保護目的為主要標準。此外,
德國有所謂的違法關聯說,此說之基本出發點在於:沒有一個行為會危及所有的法益,行為的不
法性在於它會危及特定之法益。而這正意味著在因果關係之判斷上,應注意到損害之發生過程及
可能的侵害行為之不法性是否相一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風險領域說,此說主要是針對結果損害
是否規由行為人負擔之問題,該說認為:若某一結果損害主要是一般的生活風險,則應歸由受害
人自行承擔;反之,若是主要應歸諸行為人所特別引發或提升之風險,則應由行為人付賠償之責
任。詳閱王澤鑑,民國八十七年,侵權行為法(一),作者自行出刊,第 212-217,251-252 頁;林
更盛,民國九十一年,「勞基法上職業災害因果關係的判斷-評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勞上字第五
號判決」,第 25-28 頁。
250
此係刑法上,等價說或條件說之觀點。詳閱黃榮堅,民國九十二年,「論相當因果關係理論
-評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七八二三號及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九年度重上更(三)字第一四
三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 313 頁。
251
詳閱林更盛,民國九十一年,「勞基法上職業災害因果關係的判斷-評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
勞上字第五號判決」,第 29 頁。
252
同註 45,第 29 頁。
253
魏朝光稱之為「工作執行性」與「工作起因性」、林振賢稱之為「職務執行性」與「職務起
因性」 、王惠玲稱之為「職務執行性」及「業務起因性」 、邱駿彥稱之為「業務起因性」及「業務
執行性」,本文為統一意思起見,僅以「業務起因性」與「業務執行性」稱之。所謂「業務起因
性」係指發生之災害或疾病與勞工所從事之工作間有相當因果關係;所謂「業務執行性」係指勞
工依據勞動契約在雇主支配狀態下提供勞務之意。參閱邱駿彥著,民國八十七年, 「我國職業災
害補償制度」 ,第 208-209 頁;黃越欽,民國八十九年,勞動法新論,第 538 頁;林更盛,民國
九十一年, 「勞基法上職業災害因果關係的判斷-評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勞上字第五號判決」 ,第
37 頁。
此外,過勞死並非病名,在醫學研究上主要是認定腦、心血管疾病之促發死亡,

但是否與工作因素有關,仍有待就個案予以醫學經驗上之認定,在認定上「業務

起因性」亦不容易成立。

2.重要條件理論

楊通軒則認為,應採德國「重要條件理論」認定職業災害254。職業災害認定

若採取相當因果關係說,即未能考量職業災害補償(尤其是勞工保險條例之職業

災害給付)帶有社會保險之特質,而應作不同的處理。故應採德國「重要條件理

論」,以取代或修正刑法上之等價說(即條件說)255。

依民法上相當因果關係理論,當一特殊之事故發生時,仍須承認其原因力,

亦會造成責任之不當擴大,因此亦不適用於職業災害保險。依據重要條件理論,

只有對於職業災害結果之發生,具有重要意義之原因或共同原因,始為造成損害

之條件,其判斷時,係依實際生活之觀念而定。因此所謂之重要條件理論是一個

價值概念,而那些條件必須法律上將之視為重要原因或共同原因,即是一個價值

判斷的問題256。

就職業災害判斷而言,開放性與相對性之「價值判斷」是其特色。首先,在

被保險之職務與職災間,必須存有一因果關係(責任起因之因果關係);其次,在

職災與人身傷亡間,亦須存有一因果關係(責任構成之因果關係)257。就前者而
言,主要探究職業災害是否成立;後者則是,追究是否有人或何人該負責任。就

Gitter 之見解,重要條件理論具有發揮保護思想之功能,更能彈性地適應社會觀

念之變遷258。

相當因果關係說與重要條件理論,從理論上來說,相當因果關係主要是用在

於認定過失責任,用意在排除行為人無法合理預見或加以控制之危險,其主要重

點在於客觀之風險歸屬259;重要條件理論對於是否有過失責任,則非認定重點,

254
同註 43,第 30 頁。
255
同註 43,第 30 頁。
256
同註 43,第 30 頁。
257
同註 43,第 30 頁。
258
同註 43,第 34 頁。
259
同註 43,第 34 頁。
其乃因以社會保險之觀點,注重受害者之保障260。而從標準上來看,相當因果關

係乃係採向將來、普遍、一般化之觀察方法;重要條件理論則係採回溯、個別化、

價值判斷具體案例之整體情況261。而在適用上來說,相當因果關係主要適用在責

任歸屬;至於責任之成立則適合採重要條件理論。

由於台灣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可分為民法損失賠償、勞基法職災補償與勞

保條例職業災害給付三種給付形式,其民法損害賠償部份強調過失責任,所以應

採客觀、普遍及一般化之「相當因果關係」進行審理,以避免雇主責任之擴大;

勞基法有關職業災害補償部分,強調無過失責任,為了確實保護勞工獲得應有之

權益,則應採社會保險之立場,以「重要條件理論」作為認定,而勞工保險職災

給付部份亦同。林更盛更表示,就勞動基準法上職業災害之成立應採重要條件理

論,因為重要條件理論在職業災害認定上,是一種具有開放性及可變動性之體

系。然而,為了維持法規適用之安定性與明確性,應以重要條件理論為出發點,

參酌法規目的說之觀點,將可更具有彈性的包含更多值得考慮斟酌之因素262。

「因果關係」之判斷,將牽涉到「相當因果關係」之「專業知識」與「重要

條件理論」之「價值判斷」兩大問題。過勞死之認定如果完全遵照「專業知識」

之認定方式,對於勞工而言,以現在醫學對於過勞死認定,尚無法予以完全經驗

法則化之情況下,過度依賴所謂客觀、普遍及一般化之標準,國家為免擴大雇主

責任,對於保障標準之條件將為嚴格設限,使原應獲得補償或救濟之勞工喪失權

益;但捨客觀、普遍及一般化之標準不用,以「價值判斷」代之,則亦使勞工與

雇主就保障與損失為不可期,增加勞工與雇主對於法令之不確定性,此實為兩難

之問題。就保護勞工之角度來看,過勞死之認定若採「重要條件理論」,對於勞

工而言,實較為有保障,其係依實際生活狀況進行廣泛分析認定。然而,如果法

官於審理案件時,認為醫師或行政鑑定機關所作之認定基準並不妥當,而自行以

260
詳閱林更盛,民國九十一年,「勞工職業傷病認定上的因果關係」,第 91-114 頁。
261
同註 43,第 35 頁。
262
依法規目的說而判定某項損害應否歸於行為人負擔,實具說服力。法規決定法律義務,因違
反義務而肇致損害時,其賠償責任應予法規具有關連性,乃屬當然。如我國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
第二項關於違反保護他人法律之情形,即屬於法規目的說之範疇。詳閱王澤鑑,民國八十七年,
侵權行為法(一),作者自行出刊,第 252 頁;林更盛,民國九十一年,
「勞基法上職業災害因果
關係的判斷-評台灣高等法院八七年勞上字第五號判決」,第 39 頁。
價值判斷取代時,其價值判斷究竟是否會影響到專業知識之判斷而加重責任於承

擔者?此外,如果法官只能就醫師或行政鑑定機關所為之認定而一概接受,是否

又嚴格限制勞工爭取救濟之權利?

綜上所述,本文認為法院於審理職業災害認定之案件時,為避免課雇主過大

之責任,僅於認定雇主違反勞動法令保護義務之規定(如違法超時工作、未依規

定進行環境測定及未定期實施健康檢查等事由)時,始推定其有過失,才進行疾

病或災害與工作之因果關係(可採法規目的說兼採相當因果關係理論)的認定,審

理結果若符合上述兩項判斷標準時,雇主則應負職業災害賠償之責任。而勞工保

險職業災害給付部份,行政機關應僅就雇主是否違反勞動法令之規定作判斷,若

雇主違反法令規定時,勞工即有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權利;如若雇主並

未有違反勞動法令之規定事實時,亦可依據該疾病或災害之發生,是否與工作具

有因果關係(可採重要條件理論)作判斷。因此,就職業災害補償而言,若符合上

述兩項準則之一時,則應給予勞工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權利。

第五節 小結

本章主要是探討法律意義上的「過勞死」
,亦即是在法律制度上,如何將「過

勞死」認定為具有法律救濟性質意義之職業災害,進而探討我國職業災害認定之

爭議與問題。

第二節研究中可知「勞動基準法」有關職業災害補償之規定,係災害事故認

定為職業災害時,勞工始能謀求雇主支付職業災害補償。然而,我國勞動基準法

中並未闡述清楚職業災害之涵義,職業災害之認定主要係依據「勞工安全衛生法」

所謂職業災害之定義,並根據「勞工保險條例」所制定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

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作為認定之基準。

依上述審查準則之規定,職業災害可分為職業傷害與職業病兩種進行審查,

所謂職業傷害係指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害者,而造成災害之事故本身必須

符合特定之「工作場所」及適當之「作業時間」之要件,且與職務具有「因果關

係」;所謂職業病係指被保險人於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表規定適用職業範圍從事

工作,或依據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表第八類第二項規定核定增列之職業病種類或

有害物質所致之疾病,而罹患表列疾病者,如果勞工所罹患之疾病仍不屬於上述
表列或增列規定之範圍時,亦可經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鑑定為

執行職務所致者,仍可視為職業病。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對於職業疾病認定及鑑定亦有規定,當罹患疾病之勞

工,無法從「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表」中,查知所患疾病是否屬於職業病時,仍

可嘗試尋求「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之認定,以證明該疾病與職業是否有因果關

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認定職業疾病,亦得設置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

然而,目前職業醫師人數不足、職業病通報率過低、勞工被迫性和解程度高或最

終多以司法途徑解決紛爭,該認定或鑑定之規定能發揮多少功能,實在令人懷疑。
第三節有關「過勞死」之「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認定基準」中,所謂
「超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係認定之重點,然而規定中亦指出「超出尋常工作
的特殊壓力」之存在仍須有明確之工作時間與工作場所。職業病認定基準大致仍
未脫離「災害主義」之觀點,若就歸咎雇主責任而言,此嚴格之規定尚可接受;
但若就勞工領取勞工保險之職業災害給付而言,仍有放寬之必要。因此,相關制
度在修正之前,可先針對職業災害(尤其是過勞死)之認定基準予以調整,其基準
若採認定雇主責任之觀點制定時,則不應適用於勞工保險條例有關職業災害之認
定,此乃因勞工保險應被視為受災勞動者或其家屬維持基本生計之補償,其認定
應採勞動者有明顯過失之除外規定。此外,法院於審理職業災害認定之案件時,
可參酌現行行政機關所頒布之認定準則,就法理部分予以審理,但其審理結果,
不應作為行政機關核定勞工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依據。行政機關仍應基
於社會保險之補償觀念制定另一套準則,作為勞工是否可以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
害給付之依據。
總結本章第三節及第四節,本文建議,可將認定準則就「業務執行性」與「業
務起因性」分為「是否違反勞動法令之規定」及「疾病或災害之發生是否與工作
具有因果關係」兩項進行判定。法院於審理職業災害認定之案件時,為避免課雇
主過大之責任,僅於認定雇主違反勞動法令保護義務之規定(如違法超時工作、
未依規定進行環境測定及未定期實施健康檢查等事由)時,始推定其有過失,才
進行疾病或災害與工作之因果關係(可採法規目的說兼採相當因果關係理論)的
認定,審理結果若符合上述兩項判斷標準時,雇主則應負職業災害賠償之責任。
而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部份,行政機關應僅就雇主是否違反勞動法令之規定作
判斷:若雇主違反法令規定時,勞工即有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權利;如
若雇主並未有違反勞動法令之規定事實時,亦可依據該疾病或災害之發生,是否
與工作具有因果關係(可採重要條件理論)作判斷。因此,就職業災害補償而言,
若符合上述兩項準則之一時,則應給予勞工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權利。
配合第三章所提職業災害賠償與補償分立之觀念,將可提供受災勞工更好的保
障。
第六章 結論
“A new virus has been found, a new disease, do you want to die?”

“First you suffer it’s symptomatic rhythm of life will be speed up. Don’t you are disturbed? Then

you realize you’re body, loose your power, your emotions. But life is still going on. See your hands they

are out of control and your eyes won’t reach the goal. Don’t panic it will go away, working process is

running faster recreation you don’t know, but life is still going on-karoshi.”

Karoshi~ Karoshi~

“Physical tiredness and chronical overwork is a wage you never accepted for life you don’t accept

the pressure of your blood will be increasing it will cause a deadly collapse, a sudden death you can’t

avoid-Karoshi.”

“Sleep all the time, taste a glass of vine see the birds in the sky, you are still alive.”

“Nanosecond culture is our future it’s a process, it’s a torture, a phenomena you see all over the

world. A new compulsion will control us, it’s the fastest way to die and if you still believe in this work it

is time to say goodbye to you.”

“Karoshi will knock on your door263.”

經由本文各章節之論述,於結論部分提出有關我國過勞死之職業災害認定,
及過勞死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等相關問題之總結如下:
一、第二章係探討職業災害理論,藉由事故本質、社會意識及勞動法學職災
補償理論等不同面向及角度下,將職業災害藉由各理論之不斷描述中呈現出來。
職業災害之研究,可分為職業災害發生前之預防,及職業災害發生後之法律
救濟制度。職災預防部分以工業心理學與醫學研究色彩濃厚,由於偏重災害及疾
病預防之角度,比較關注在疾病與工作之因果關係及職業災害發生因素之歸納與
模型。職災法律救濟制度部分則以社會學與法學著墨較多,視職業災害為社會問
題之假設條件下,社會學設法瞭解職業災害與社會互動關係及其影響,法學方面
關注於職業災害之法學特質,分析職業災害於法律體制下之角色與功能。
本文研究有關各職業災害理論,總結出「勞動」
、「權利義務」及「因果關係」
三項特質為職業災害定義之詮釋。「勞動」包括勞動者與雇主之互動、勞動者與

263
這是在一個探討過勞死的網站所發現,有點悽涼的美。詩中清楚說明過勞死的特色,也道
盡了過勞死的悲哀。參考 http://www.labournet.de/diskussion/arbeitsalltag/karoshi.html.
工作之互動、勞動者與工作環境之互動、勞動者與社會之互動,甚至可以說勞動
者本身之日常行動即是「勞動」
;「權利義務」係指「勞動」應當擁有不容任意受
到侵犯之基本權利,此基本權利包括生命、健康、工作、自由、名譽及財產。
「因
果關係」係指「勞動」發生「權利義務」平衡關係之變動,最後該「權利義務」
之變動歸於消滅或恢復平衡之過程。

二、第三章係探討過勞死問題,過勞死有不同於一般職業病之特質,故對於
傳統職業病之認定,產生一定衝擊與影響。
台灣目前全世界工作時數最長之國家,但是過勞死之研究在台灣仍是相當缺
乏,有關報導多半仍停留在探討個人應當如何避免工作過度或壓力過大,避免過
勞死的情形發生,更深入的研究也只在探討企業應該如何避免勞工過度勞累、維
護勞工的健康,對於過勞死之相關法令規範或制度之探討極度缺乏。
研究結果發現,
「過勞死」並非一般醫學上疾病名稱,過勞死係指:
「勞工在
個別的身心狀態之下,工作與生活規律受到不健康之環境條件所破壞,導致人體
產生慢性疾病,或長時間累積過度疲勞,終而伴隨之前存在之高血壓、動脈硬化
等疾病之惡化,最終邁向猝死之路。」「過勞死」之意義主要係就醫學上循環系
統疾病所導致之「猝死」現象,賦予因工作過度或負擔過重產生過度壓力或累積
疲勞等現象之勞動意義,並尋求社會給予補償或救濟之社會意義。總結多數學者
研究結果顯示,過勞死主要是導因於「社會文化」及「工作因素」所產生。因此,
「過勞死」相對應於職業災害之定義,亦包含有勞動、醫學及社會這三層意涵,
即「勞動」
、「因果關係」及「權利義務」,所以過勞死應視為職業災害進行研究
與討論。
過勞死問題逐漸由醫學疾病觀點-猝死,轉而成為社會勞動關係的研究重點
-過勞死,實乃因過勞死有不同於一般疾病及職業病之特性:第一、過勞死並非
病名,且不只造成特定生理機能之破壞或損傷;第二、過勞死不只發生在特定工
作性質之勞動者身上;第三,「過勞死」多發生在中高齡且男性之身上,與一般
職業病在性別與年齡較為平均之分佈有所不同;第四、過勞死發生的原因,除了
個人生活習慣與健康狀態因素外,工作因素及社會文化等因素也都產生一定程度
之影響。
三、第四章主要是藉由「過勞死」問題探討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爭
議問題,並提出對現行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修正建議。
我國職業災害之法律救濟制度包含民法損害賠償、勞動基準法職業災害補
償、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三種形式併存,其間係以勞基法第五十九條及第六十
條為抵充調整之依據。現行職業災害之補償標準,係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第
一項第一至四款之規定予以補償,勞動基準法之職業災害補償之內容,依其性質
可同時或先後獲得醫療補償、工資補償、殘廢補償、喪葬費及遺屬補償等。若有
投保勞工保險之勞工亦可取得傷病、醫療、殘廢及死亡四種給付,惟雇主可依勞
工保險之職業災害保險之保費負擔比例計算,勞工保險職災給付部份可就勞基法
規定之補償部分予以抵充之。勞工除得依勞基法請求職業災害補償外,就不能彌
補其損害之範圍,亦得依職業災害賠償之途徑,請求雇主負民法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之責任。而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之通過,並未對於現有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
體系產生重大影響,許多條文乃重複抄襲勞基法之相關規定,或僅就程序或生活
補助方面立法,可能無法預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之缺失,會因職業災害勞工
保護法之通過而有重大之改善。
目前職業災害之法律救濟制度,確實仍存在許多缺失。首先,職業災害補償
之請求權範圍僅限於身體受侵害之損失,且勞基法與勞保條例對於身體受侵害之
損失,亦將其補償額予以定型化,故而受職業災害之勞工可請求之職業災害補償
極為有限。其次,職業災害補償與賠償間之意義與關係混淆不清,勞基法課雇主
之職業災害補償與勞保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亦具有連動之效果,將導致雇主原
只是為了免除勞基法職業災害補償之負擔,而否認職業災害之成立,卻導致勞工
連勞保條例之職業災害給付請求權亦一併喪失。第三,勞工遭受職業災害後,經
濟上往往急需援助,過長的訴訟程序緩不應急,且常常在冗長且不經濟之法律訴
訟中敗下陣來。此外,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仍以「一次買斷」之經濟填補取代
「持續照顧」之社會輔助,勞工災後生活仍有可能陷入困境。
依過勞死之勞動法特質而言,過勞死之發生主要應由國家社會負起照顧受災
勞動者或其家屬災後之生計,給予職災「補償」給付。而雇主應遵守相關勞動法
令之規定,若有違反勞動條件之規範,且造成勞動者身體或健康之危害時,即應
推定雇主有過失,應負「賠償」之責任。勞動者亦應盡個人健康之善良管理責任,
若雇主並未違反相關勞動法令之規定,且有明顯重大行為事實足以證明勞動者其
行為違背健康管理之義務時,則雇主之「賠償」責任應得以免除或減輕。
就過勞死問題而言,職業災害應由國家負擔主要救濟之責任,但相關規定卻
以雇主責任為基調,因而產生許多爭議與缺失,本文認為現行職業災害法律救濟
制度,仍應朝下列方向修正:
首先,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只須分為「職業災害補償」及「職業災害賠償」

現行勞動基準法有關補償之規定,應修正為職業災害賠償之規定,且採雇主過失
主義,當雇主違反勞動法令之強制規定時,即推定雇主有過失,應負賠償之責任。
有關職業災害賠償(民法損害賠償部份)與補償部分(勞工保險條例職災給付)亦應
排除彼此抵充之規定,亦即是以勞動法勞動關係之觀點取代民法顧傭關係之規
定。而職業災害補償之部分,可以修正後之勞工保險條例,或未來單獨運作之職
業災害保險或基金為主,以達成「經濟損失填補」與「維持基本生計」之不同立
法保障目的與意義。
其次,職業災害補償應採一定年限年金給付方式。有鑑於職業災害之發生係
不可避免,其保險給付部份應採一定期限之年金給付方式,方可確實保障勞工或
其家屬災害之基本生計,未來亦可配合國民年金之規劃予以統籌辦理,或設立職
業災害保障基金,於勞工遭受職業災害後,視其投保年資或最低給付在一定期限
內按月發給。例如,可根據殘障勞工之程度(達喪失工作能力或低度工作能力)或
死亡之勞工,其所須撫養之最小子女數至成年所需年數等,規定於一定期限內按
月發給,未來若配合國民年金之實施,當受災殘障之勞工達可領取國民年金之條
件資格時,可改以國民年金方式給付(其先決條件為殘障津貼之規劃,若無仍應
以職災補償方式給付之),若仍有應撫養之最小未成年子女時,仍應以職災補償
方式給付。

四、第五章係探討法律意義上的「過勞死」,亦即是在法律制度上,如何將
「過勞死」認定為具有法律救濟性質意義之職業災害,並就過勞死探討職業災害
認定之爭議問題。
就我國目前職業災害認定體制而言,勞動基準法並未闡述職業災害之涵義,
職業災害之認定主要係依據「勞工安全衛生法」所謂職業災害之定義,並根據「勞
工保險條例」所制定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作為
認定之基準,職業災害一般分為職業傷害與職業病兩種類型,由行政機關進行審
查。所謂職業傷害係指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害者,而造成災害之事故本身
必須符合特定之「工作場所」及適當之「作業時間」之要件,且與職務具有「因
果關係」;職業病係指被保險人於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表規定適用職業範圍從事
工作,或依據勞工保險職業病種類表第八類第二項規定核定增列之職業病種類或
有害物質所致之疾病,而罹患表列疾病者,如果勞工所罹患之疾病仍不屬於上述
表列或增列規定之範圍時,亦可經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鑑定為
執行職務所致者,仍可視為職業病。
我國有關「過勞死」之「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認定基準」中,所謂「超
出尋常工作的特殊壓力」係認定之重點,然而規定中亦指出「超出尋常工作的特
殊壓力」之存在仍須有明確之工作時間與工作場所。職業病認定基準大致仍未脫
離「災害主義」之觀點,若就歸咎雇主責任而言,此嚴格之規定尚可接受;但若
就勞工領取勞工保險之職業災害給付而言,仍有放寬之必要。
因此,本文建議,可將認定準則就「業務執行性」與「業務起因性」分為「是
否違反勞動法令之規定」及「疾病或災害之發生是否與工作具有因果關係」兩項
進行判定。法院於審理職業災害認定之案件時,為避免課雇主過大之責任,僅於
認定雇主違反勞動法令保護義務之規定(如違法超時工作、未依規定進行環境測
定及未定期實施健康檢查等事由)時,始推定其有過失,才進行疾病或災害與工
作之因果關係(可採法規目的說兼採相當因果關係理論)的認定,審理結果若符合
上述兩項判斷標準時,雇主才應負職業災害賠償之責任。而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
付部份,行政機關應僅就雇主是否違反勞動法令之規定作判斷:若雇主違反法令
規定時,勞工即有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權利;如若雇主並未有違反勞動
法令之規定事實時,亦可依據該疾病或災害之發生,是否與工作具有因果關係(可
採重要條件理論)作判斷。因此,就職業災害補償而言,若符合上述兩項準則之
一時,則應給予勞工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權利。未來有關職業災害賠償
與補償部分應依不同目的,由行政機關針對補償部分進行認定,如有民事損害賠
償之事由時,才由法院針對賠償部份進行認定,法院之判決結果應不影響勞工職
災補償之領取,將可提供受災勞工更好的保障。
本文認為,相關制度在修正之前,應先針對職業災害(尤其是過勞死)之認定
基準予以調整,其基準若採認定雇主責任之觀點制定時,則不應適用於勞工保險
條例有關職業災害之認定,此乃因勞工保險應被視為受災勞動者或其家屬維持基
本生計之補償,其認定應採勞動者有明顯過失之除外規定。此外,法院於審理職
業災害認定之案件時,可參酌現行行政機關所頒布之認定準則,就法理部分予以
審理,但其審理結果,不應作為行政機關核定勞工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
依據。行政機關仍應基於社會保險之補償觀念制定另一套準則,作為勞工是否可
以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給付之依據。

總結上述各章之分析,可知我國職業災害法律救濟制度仍存在許多爭議問
題,除了職業災害賠償與補償制度調整制度之缺失,造成勞工救濟權益受損問題
之外,職業災害認定制度也是爭論問題之一。欲藉由職業災害認定將普通疾病與
職業病截然二分,並不符合一般勞動者之經驗-何時發病並不代表就是何時得
病,說穿了這只是為了應付雇主責任,於資本主義制度下所產生之法律結構。若
要解決職業災害認定之爭議,必須考量屏除職業病與普通疾病區分之概念。而「過
勞死」問題之研究就是這類最典型的例子,主要觀念在於嘗試打破普通疾病與職
業病之藩籬,使勞工能在不幸發生職業災害後,能獲得應有之法律救濟。然而,
最根本問題還是在根深蒂固之社會觀念,惟有社會意識到職業災害就如同社會公
害,以社會全體之力量做好預防工作,「職業災害」這個名詞才有消弭之可能。
附件一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三十一日華總一義字第九○○○二一四○一○號總統令公布

第一章 總 則
第 一 條
為保障職業災害勞工之權益,加強職業災害之預防,促進就業安全及經濟發展,爰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 二 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在縣(市)為縣(市)
政府。

第二章 經費來源、用途、管理及監督
第 三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自勞工保險基金職業災害保險收支結餘提撥專款,作為加強辦理職業災害預防
及補助參加勞工保險而遭遇職業災害勞工之用,不受勞工保險條例第六十七條第二項規定之限
制,其會計業務應單獨辦理。
前項專款,除循預算程序由勞工保險基金職業災害保險收支結餘一次提撥之金額外,並按年由
上年度收支結餘提撥百分之四十以上,百分之六十以下之金額。

第 四 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編列專款預算,作為補助未加入勞工保險而遭遇職業災害勞工之用,其會計業
務應單獨辦理。
依第三十三條及第三十四條所處之罰鍰,應撥入前項專款。

第 五 條
前二條專款之收支、管理及審核事項,由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辦理,並由行政院勞工
委員會勞工保險監理委員會負責監督及審議。
勞工保險機構辦理本法規定各項業務所需費用,由依勞工保險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編列之預算
支應。

第 六 條
未加入勞工保險而遭遇職業災害之勞工,雇主未依勞動基準法規定予以補償時,得比照勞工保
險條例之標準,按最低投保薪資申請職業災害殘廢、死亡補助。
前項補助,應扣除雇主已支付之補償金額。
依第一項申請殘廢補助者,其身體遺存障害須適合勞工保險殘廢給付標準表第一等級至第十等
級規定之項目及給付標準。
雇主依勞動基準法規定給予職業災害補償時,第一項之補助得予抵充。

第 七 條
勞工因職業災害所致之損害,雇主應負賠償責任。但雇主能證明無過失者,不在此限。

第 八 條
勞工保險之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間,於本法施行後遭遇職業災害,得向勞工保險局申請下
列補助:
一、罹患職業疾病,喪失部分或全部工作能力,經請領勞工保險各項職業災害給付後,得請領
生活津貼。
二、因職業災害致身體遺存障害,喪失部分或全部工作能力,適合勞工保險殘廢給付標準表第
一等級至第七等級規定之項目,得請領殘廢生活津貼。
三、發生職業災害後,參加職業訓練期間,未請領訓練補助津貼或前二款之生活津貼,得請領
生活津貼。
四、因職業災害致身體遺存障害,必需使用輔助器具,且未依其他法令規定領取器具補助,得
請領器具補助。
五、因職業災害致喪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確需他人照顧,且未依其他法令規定領取有
關補助,得請領看護補助。
六、因職業災害死亡,得給予其家屬必要之補助。
七、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有關職業災害勞工之補助。
勞工保險效力終止後,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罹患職業疾病,且該職業疾病係於保險
有效期間所致,且未請領勞工保險給付及不能繼續從事工作者,得請領生活津貼。
請領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第五款及前項之補助,合計以五年為限。
第一項及第二項補助之條件、標準、申請程序及核發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九 條
未加入勞工保險之勞工,於本法施行後遭遇職業災害,符合前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得申
請補助。
請領前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款及第五款之補助,合計以三年為限。
第一項補助之條件、標準、申請程序及核發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 十 條
為加強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災害勞工之重建,事業單位、職業訓練機構及相關團體辦理下列事
項,得向勞工保險局申請補助:
一、職業災害之研究。
二、職業疾病之防治。
三、職業疾病醫師及職業衛生護理人員之培訓。
四、安全衛生設施之改善與管理制度之建立及機械本質安全化制度之推動。
五、勞工安全衛生之教育訓練及宣導。
六、職業災害勞工之職業重建。
七、職業災害勞工之職業輔導評量。
八、其他與職業災害預防及職業重建有關之事項。
前項補助之條件、標準與申請程序及核發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章 職業疾病認定及鑑定
第十一條
勞工疑有職業疾病,應經醫師診斷。勞工或雇主對於職業疾病診斷有異議時,得檢附有關資料,
向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認定。

第十二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認定職業疾病,確保罹患職業疾病勞工之權益,得設置職業疾病
認定委員會。
前項職業疾病認定委員會之組織、認定程序及會議,準用第十四條至第十六條之規定。

第十三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職業疾病認定有困難及勞工或雇主對於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認定職業疾病之結果有異議,或勞工保險機構於審定職業疾病認有必要時,得檢附有關資
料,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鑑定。

第十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為鑑定職業疾病,確保罹患職業疾病勞工之權益,應設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以
下簡稱鑑定委員會)。
鑑定委員會置委員十三人至十七人,由中央主管機關遴聘下列人員組成之,並指定委員一人為
主任委員:
一、中央主管機關代表二人。
二、行政院衛生署代表一人。
三、職業疾病專門醫師八人至十二人。
四、職業安全衛生專家一人。
五、法律專家一人。
委員任期二年,期滿得續聘之;代表機關出任者,應隨其本職進退。

第十五條
鑑定委員會應有委員超過二分之一出席,且出席委員中職業疾病專門醫師應超過二分之一,始
得開會;開會時,委員應親自出席。為提供職業疾病相關資料,鑑定委員會於必要時,得委請有
關醫學會提供資料或於開會時派員列席。
鑑定委員會開會時,得視案情需要,另邀請專家、有關人員或機關代表一併列席。
第十六條
中央主管機關受理職業疾病鑑定之申請案件時,應即將有關資料送請鑑定委員會委員作書面審
查,並以各委員意見相同者四分之三以上,決定之。
未能依前項做成鑑定決定時,由中央主管機關送請鑑定委員會委員作第二次書面審查,並以各
委員意見相同者三分之二以上,決定之。
第二次書面審查未能做成鑑定決定時,由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召集全體委員開會審查,經出席
委員投票,以委員意見相同者超過二分之一,決定之。

第十七條
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由中央主管機關安排職業疾病鑑定委員,依勞動檢查法會
同勞動檢查員至勞工工作場所檢查。

第四章 促進就業
第十八條
職業災害勞工經醫療終止後,主管機關得依其意願及工作能力,協助其就業;對於缺乏技能者,
得輔導其參加職業訓練,協助其迅速重返就業場所。

第十九條
職業訓練機構辦理前條訓練時,應安排適當時數之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

第二十條
事業單位僱用職業災害勞工,而提供其從事工作必要之輔助設施者,得向勞工保險局申請補
助。但已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有關規定領取補助者,不在此限。

第二十一條
主管機關對於事業單位僱用職業災害勞工績優者,得予以獎勵。

第五章 其他保障
第二十二條
職業災害勞工經醫療終止後,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發現其疑似有身心障礙者,應通知當
地社會行政主管機關主動協助。

第二十三條
非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雇主不得預告終止與職業災害勞工之勞動契約:
一、歇業或重大虧損,報經主管機關核定者。
二、職業災害勞工經醫療終止後,經公立醫療機構認定心神喪失或身體殘廢不堪勝任工作者。
三、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致事業不能繼續經營,報經主管機關核定者。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職業災害勞工得終止勞動契約:
一、經公立醫療機構認定心神喪失或身體殘廢不堪勝任工作者。
二、事業單位改組或轉讓,致事業單位消滅者。
三、雇主未依第二十七條規定辦理者。
四、對雇主依第二十七條規定安置之工作未能達成協議者。

第二十五條
雇主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三款,或勞工依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至第四款規定終止勞動契約
者,雇主應依勞動基準法之規定,發給勞工資遣費。
雇主依第二十三條第二款,或勞工依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終止勞動契約者,雇主應依勞動基
準法之規定,發給勞工退休金。
前二項請求權與勞動基準法規定之資遣費,退休金請求權,職業災害勞工應擇一行使。

第二十六條
雇主依第二十三條規定預告終止與職業災害勞工之勞動契約時,準用勞動基準法規定預告勞
工。
職業災害勞工依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終止勞動契約時,準用勞動基準法規定預告雇主。

第二十七條
職業災害勞工經醫療終止後,雇主應按其健康狀況及能力,安置適當之工作,並提供其從事工
作必要之輔助設施。

第二十八條
事業單位改組或轉讓後所留用之勞工,因職業災害致身心障礙、喪失部分或全部工作能力者,
其依法令或勞動契約原有之權益,對新雇主繼續存在。

第二十九條
職業災害未認定前,勞工得依勞工請假規則第四條規定,先請普通傷病假,普通傷病假期滿,
雇主應予留職停薪,如認定結果為職業災害,再以公傷病假處理。

第三十條
參加勞工保險之職業災害勞工,於職業災害醫療期間終止勞動契約並退保者,得以勞工團體或
勞工保險局委託之有關團體為投保單位,繼續參加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至符合請領老年給付
之日止,不受勞工保險條例第六條之限制。
前項勞工自願繼續參加普通事故保險者,其投保手續、保險效力、投保薪資、保險費、保險給
付等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一條
事業單位以其工作交付承攬者,承攬人就承攬部分所使用之勞工,應與事業單位連帶負職業災
害補償之責任。再承攬者,亦同。
前項事業單位或承攬人,就其所補償之部分,對於職業災害勞工之雇主,有求償權。
前二項職業災害補償之標準,依勞動基準法之規定。同一事故,依勞工保險條例或其他法令規
定,已由僱用勞工之雇主支付費用者,得予抵充。

第三十二條
因職業災害所提民事訴訟,法院應依職業災害勞工聲請,以裁定准予訴訟救助。但顯無勝訴之
望者,不在此限。
職業災害勞工聲請保全或假執行時,法院得減免其供擔保之金額。

第六章 罰 則
第三十三條
雇主違反第十七條、第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二十七條至第二十九條規定者,主管機關
應通知限期改善,並處新台幣五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限期改善或繼續限期改善,而未
如期改善者,得按次分別處罰,至改善為止。

第三十四條
依法應為所屬勞工辦理加入勞工保險而未辦理之雇主,其勞工發生職業災害事故者,按僱用之
日至事故發生之日應負擔之保險費金額,處以四倍至十倍罰鍰,不適用勞工保險條例第七十二條
第一項有關罰鍰之規定。但勞工因職業災害致死亡或身體遺存障害適合勞工保險給付標準表第一
等級至第十等級規定之項目者,處以第六條補助金額之相同額度之罰鍰。

第三十五條
依本法所處之罰鍰,經限期繳納,屆期仍不繳納者,依法強制執行。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勞工保險局辦理本法規定事項有關單據及業務收支,均免課稅捐。

第三十七條
勞工保險局辦理本法有關事項,得設審查委員會。
前項委員會組織、職掌等,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本法第十條及第二十條所定補助,經勞工保險局審核後,應提請勞工保險監理委員會審議。
勞工保險監理委員會審議前項補助時,應邀請衛生及職業訓練主管機關代表、職業疾病專門醫
師、職業災害勞工團體代表及職業安全衛生專家等列席。

第三十九條
政府應建立工殤紀念碑,定每年四月二十八日為工殤日,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教育。

第四十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四十一條
本法自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起施行。
附件二
電話訪談紀錄 A
事由: 民國九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日(星期六),陳姓勞工年 44 歲,於台北市濱江路受雇從事
修車與洗車業的工作。正值經濟不景氣,老闆要求由民國九十年十月開始,延長原本早上
九點至下午六點之工作時間,改為每日由早上八點營業至晚上十點,同時受雇於該分店有
三位勞工,必須平均分攤加班作業。當日晚上十一點多,陳姓勞工整理機車準備下班時,
忽然倒地,由雇主與雇主家人協助送往醫院急救,醫師診斷為腦溢血(俗稱中風)而死亡。
本人經由該勞工之友人,於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介紹,了解該案例有可能為過勞死,遂
提出進行訪談之要求。
訪談時間: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五日早上十一點(約 30 分鐘)。
整理時間: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訪談對象:陳姓勞工妻子(閩南人,部分可採國語對談),年 37 歲。
訪談地點:陳姓勞工內湖住家。
備註:陳姓勞工家中尚有兩個小孩,一位讀專科學校,另一位還在唸國中。先前曾以電話聯絡兩
次,詢問是否同意參加電話訪談及洽談訪談細節等,本次電話訪談為第三次通話。
A:訪談員(研究生本人)
B:陳姓勞工妻子

訪談內容:
A:你先生在生前有沒有抽煙和酗酒的習慣?抽多少年了?
B:他有在抽煙,可是後來很少抽,也不會在家裡抽,喝酒是偶爾跟親戚朋友喝一下。大概二十
年了。
A:他這個工作做多久了?那他之前作什麼?那為什麼不繼續做呢?
B:差不多三、四年了。之前我們在市場賣魚。因為後來市場改建,我們沒抽到攤位,又找不到
地方繼續做,後來他朋友介紹說暫時去那裡作,一做就做到現在了。
A:你有聽過他抱怨工作太累或工作時間太長嗎?
B:他常常都很晚才回來,他說如果不是老闆說經濟不景氣,希望大家多多幫忙,不然他說真的
很累很想早點回來休息。
A:是最近才有這個現象嗎?
B:以前他只要上班到七點多就會回來,去年十月的時候,老闆說希望開店到晚上十點,看能不
能顧晚一點,希望多召到一些生意,還說會給加班費,老闆都這麼說了,所以他就答應了。
A:他的工作性質很累人嗎?
B:要怎麼說,多多少少吧。
A:他有參加過工會嗎?
B:沒有。
A:他以前有過類似頭痛的症狀出現嗎?
B:以前曾經聽他說過頭會痛,有一次痛的比較利害,還去醫院急診過,但是醫生診斷不出什麼
原因,醫生懷疑說是感冒,只有吊個點滴、躺一下就回來了,但是後來都沒有什麼痛的比較
嚴重的情況出現過。
A:那一次是多久以前的事?
B:你講痛的比較利害那次喔,一年多了,差不多是去年六、七月左右了。
A:事情發生的這幾天他有什麼特別的症狀還是活動嗎?
B:他那天比較晚出門,我感覺他好像有一點感冒,有聽到他在咳嗽,可是我也沒特別去注意。
A:你有沒有聽過「過勞死」?
B:過勞死,你是說他是「過勞死」喔?
A:這點我沒辦法給你肯定,我猜是啦,有人跟你說過嗎?
B:沒有啊!
A:有人說他可能是職業災害嗎?
B:這我知道啦!我還問過老闆咧,老闆說他不是很清楚。
A:老闆有說要賠錢給你們嗎?
B:是有啦,可是只賠我們三十萬,他說公司最多只有這麼多,如果要告他,最多也是這樣而已。
A:老闆賠的加上勞保給的你們拿多少?
B:沒多少,勞保八十多萬加上老闆的三十萬,一百多萬而已。
A:你當初是為什麼不想打官司做職業災害認定呢?
B:其實是你不了解啦!老闆其實也都一起做到哪麼晚,聽說也不好賺,他走了以後,老闆也來
過我們家好幾趟,大家也算多年朋友了,還告什麼呢?
A:可是你如果做職業災害認定的話,勞保部份可以多拿一些喔?
B:不過勞保我們領的好像就是職業災害的錢啊。
A:是這樣嗎,你怎麼知道呢?
B:因為老闆曾經跟我們說過,勞保的部分他會盡量幫我們爭取,他也有提到職業災害可以領到
比較多,所以我猜應該是有啦。
A:你們現在生活有沒有什麼問題?
B:沒有。
A:你有沒有什麼問題想要問我?
B:沒什麼問題。
A:有沒有我可以幫上忙的部分?
B:沒有。

(一些敬謝語,訪談結束)
電話訪談紀錄 B
事由: 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九日(星期六),黃姓勞工年 37 歲,於台北新店受雇從事有關第
四台電視纜線設置作業,今日仍照常上班。下午時,正好遇到通報某處纜線有受損情形,
遂與另兩位同事前往維修,在維修纜線作業時,忽然昏迷倒地,經現場其他勞工發現心跳
停止,便緊急施予急救,並呼叫救護車前來。送至醫院後仍不治死亡,經醫師診斷,死亡
證明為心臟衰竭。
該勞工為本人友人之親屬,本人與之亦稍有熟識,案發之後認為類似過勞死之案例,
遂提出進行訪談之要求。
訪談時間: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三十日早上十點半(約 40 分鐘)。
整理時間:民國九十二年三月三十日。
訪談對象:黃姓勞工妻子(閩南人,採閩南語對談),年 38 歲。
訪談地點:黃姓勞工新店住家。
備註:黃姓勞工家中尚有三個小孩,最大讀國中,最小唸小學。先前曾電話聯絡兩次,詢問是否
同意電話訪談及洽談訪談細節等,本次電話訪談為第三次通話。
A:訪談員(研究生本人)
B:黃姓勞工妻子

訪談內容(部分內容採閩南口語方式呈現):
A:你先生在生前會不會愛抽煙或喝酒?吃多久了?
B:主要係愛抽煙啦!常常叫他不要抽,說會害身體,但他就是戒不掉。他國中的時候就在吃了,
大概有二十年囉~
A:他吃這個頭路有多久?有聽他抱怨工作太累或工作時間太長?
B:差不多十一年了,他哥哥也在裡面作,從我們搬到台北來,他(哥哥)就介紹他去做那個了。
頭先幾年常常加班,後來就照假日在放,有時照輪班表值班,也沒聽他抱怨過什麼,反而聽
他說頭家對他還不錯。
A:醫生說你頭家是心臟衰竭才來死亡,你甘知道為什麼?
B:醫生說這種病很多人都有在發生,原因很多,吃睡不正常、吃煙喝酒都有可能,醫師是跟我
說吃煙本來就對心臟不好,我猜可能也是這樣。
A:他在生前有過類似的病狀去看過醫生嗎?還是曾跟你說過有感覺「心臟有毛病」?
B:哪有!這一切都很突然就發生了,他以前身體一直都很勇健,他女兒上次送他血壓計當生日
禮物,他有時候量一量也都很正常,有時候透早還可以載我去市場批貨,然後再去上班。
A:你也有在做事嗎?他也會幫你嗎?
B:對~我是在國小對面街上賣蚵仔麵線,賣早上而已。會啊!他如果那天要上晚班,早上有時候
會參我一起批貨和攪料。
A:發生事情的前幾天他有沒有什麼特別症狀還是活動?那天也有去幫你嗎?
B:沒有!很正常,跟平常一樣。沒有咧!那天學生不上課,我也沒有出去賣啊~
A:你甘有聽過「過勞死」?簡單來說係這樣啦,你覺得你先生甘係?
B:曾聽人講過,好像是說工作太累所以累死,是這樣嗎?我阿災,甘有可能,不過啊,他每天
像牛一樣骨力的做,也有可能就是工作太累,所以累死。
A:你甘知道你先生這種情形有可能是職業傷害嗎?
B:也是有人問過我啦!我妹婿也有跟我說過,不過聽他說機會也係不大。
A:不過,他哪係職業傷害可以跟頭家要更多錢,而且勞保也可以多領一些錢耶?
B:有啦!有人跟我說有可能可以請更多錢下來。不過啊!人家頭家就很有誠意說會負責,我們
又怎麼好意思再多要。想一想就算了,反正人頭家做人也很好,喪葬費也是他出的耶!
A:頭家有說要給你們多少錢嗎?
B:他原本係講要照底薪給我們 30 個月啦,後來他又派經理來講,說原本底薪三萬多加上喪葬費
跟保險總共可以拿大概一百萬左右啦,他就說頭家代念我生活困苦,所以總共加喪葬費要給
我們一百五十萬啦,後來我弟弟又去跟他講,經理後來講公司有公司的制度,大家都要照制
度走,最多可以再加二十萬,我係覺得可以了啦,但是我小弟就說還要去要看看。
A:哪係講不合,你們會打官司嗎?
B:沒那麼嚴重啦!人家頭家就講要負責,何必再去給人家為難,他們講的條件我係可以接受啦!
A:他有參加工會嗎?工會的人有來表示意思嗎?你後來有去找他們嗎?
B:有啊!他說照規定要參加。公祭那天有派人來啦,也有說如果需要他們幫忙的地方,叫我再
去找他們。沒有咧!又不知道我們有什麼事是他們可以幫忙的,所以歹勢找他們。
A:你們現在生活有沒有什麼問題嗎?
B:就是人壽保險還沒下來,說還要等公司那邊給他答覆,其他係沒什麼大條的啦。
A:你有沒有什麼問題想要問我,還是我可以幫你什麼忙呢?
B:我問你一下喔,你也會去問頭家嗎?
A:希望啦!不過沒有門路,你有要幫我介紹嗎?
B:沒啦!我隨便問一問啦,人家頭家那麼忙,不可能答應啦!
A:那你還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嗎,還是我可以幫你什麼忙呢?
B:沒有啦!大概就係這樣了啊~

(一些敬謝語,訪談結束)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書籍與論文集
1. 王澤鑑,民國八十五年,「勞災補償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收錄於民法學說
與判例研究第三冊,作者自行出刊。
2. 王澤鑑,民國八十七年,侵權行為法(一),作者自行出刊。
3. 中國勞工運動史蹟編篡委員會,民國七十三年,中國勞工運動史第二冊,中
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
4. 史尚寬,民國二十三年/民國六十七年,勞動法原論,正大。
5. 史探径,1990,劳动法,经济科学。
6.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八十一年,職業災害補償制度比較研究,行政院勞
工委員會。
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九十年,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灣地區勞動統計年鑑,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8.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九十一年,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七月勞動統計月報,
政院勞工委員會。
9. 李育錚,民國八十六年,就雇主職業災害責任論雇主責任保險相關問題,政
治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林嘉明,民國八十六年,
「職業衛生與安全」
,收錄於陳拱北預防基金會主編,
公共衛生學下冊,巨流,第 679-718 頁。
11. 林萬億,民國八十九年,
「社會抗爭、政治權力資源與社會福利政策的發展:
一九八 0 年代以來的台灣經驗」
,第 94-95 頁,收錄於蕭新煌及林國明主
編,民國八十九年,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巨流,第 71-134 頁。
12. 施嫈瑜,民國八十四年,小心過勞,元氣齋。
13. 徐文堂,民國八十七年,國家在職業災害中之角色,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
士論文
14. 陳天生,民國六十九年,工業衛生與職業病,合記。
15. 陳文賓,民國七十四年,工業安全與衛生,全華科技。
16. 陳建仁,民國八十六年,「流行病學的原理與方法」,收錄於陳拱北預防基金
會主編,公共衛生學上冊,巨流,第 321-356 頁。
17. 郭育良等合著,民國八十七年,職業病概論,華杏。
18. 許慶雄,民國八十年,社會權論,眾文。
19. 黃越欽,民國八十九年,勞動法新論,翰蘆。
20. 黃越欽、張其恆及王惠玲等,民國八十四年,職災補償論-中美英德日五國
比較,五南。
21. 黃程貫,民國八十六年,勞動法,國立空中大學。
22. 黃清賢,民國七十三年,工業安全與管理,三民。
23. 翁裕峰,民國八十五年,官僚制度下職業災害致殘者災後生活之研究-以嘉
義地區為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溫任遠,民國八十九年,臺灣勞工在職災制度的困境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
研究所碩士論文。
25. 張祐禎,民國八十九年,職業災害損失推估模式,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
衛生研究所博士論文。
26. 張俊彥及游伯龍著,民國九十一年,活力: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
產業奇蹟,時報。
27. 蔡維音,民國九十年,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
28. 賴崇全,民國八十四年,我國勞工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調整之研究,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謝國雄,民國八十六年,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
究所籌備處。
30. 魏漣邦,民國九十年,工業安全衛生,五南。

(二)論文、期刊
1. 王惠玲,民國八十一年,「德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及其發展」,勞動學報,第
二期,第 63-77 頁。
2. 毛義方,民國八十九年,
「高架作業勞工之自覺疲勞、心率、血壓及生活特性
分析」,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八卷二期,第 1-27 頁。
3. 林更盛,民國九十一年,
「勞基法上職業災害因果關係的判斷-評台灣高等法
院八七年勞上字第五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第 40 期,第 23-42 頁。
4. 林更盛,民國九十一年,
「勞工職業傷病認定上的因果關係」
,收錄於追念 黃
建輝老師學術研討會-法學上之因果關係(未出版),第 91-114 頁。
5. 林振賢,民國八十五年,「過勞死問題之初探」,台中商專學報,二十八期,
第 1-25 頁。
6. 林振賢,民國八十六年,「過勞死的管理與企業責任-續過勞死問題初探」,
台中商專學報,二十九期,第 1-19 頁。
7. 林誠二,民國八十九年,
「論勞工服勞務受害之賠償請求權」
,台灣本土法學,
第十五期,第 123-137 頁。
8. 邱駿彥,民國八十七年,「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輔仁法學,第十七期,
第 208-220 頁。
9. 吳聰智,民國九十年,「歸因理論對組織安全管理的啟示」,工業安全衛生月
刊,第 148 期,第 52-59 頁。
10. 柯木興,民國八十九年,「試探寇斯定理與職業災害保險理論的關聯性」,保
險專刊,第六十輯,第 1-6 頁。
11. 胡天榮,民國八十五年,「我國職業災害保險之過去、現在與未來」
,勞資關
係月刊,14 卷 11 期,第 36-42 頁。
12. 陳美蓮、黃如瑋、陳秋蓉、鄭淑芳及毛義方,民國八十七年,
「高溫作業作息
時間與工作負荷對心率之影響研究」,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六卷
二期,第 1-15 頁。
13. 陳雲中,民國八十五年,「我國現行職業災害保險實績費率制度之探討」,保
險專刊,第四十五輯, 第 15-30 頁。
14. 陳雲中,民國八十八年,
「我國職業災害保險制度現存問題之剖析及其改進途
徑」,保險專刊,第五十一輯,第 15-30 頁。
15. 黃程貫,民國八十七年,「勞動法中關於勞動關係之本質的理論」
,政大法學
評論,第五十九期,第 227-245 頁。
16. 黃榮堅,民國九十二年,
「論相當因果關係理論-評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
字第七八二三號及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九年度重上更(三)字第一四三號判
決」,月旦法學雜誌 96 號,第 312-327 頁。
17. 葉俊榮,民國八十年,
「勞工職業災害賠(補)償制度的檢討與改進-行政管制
與損害賠償的聯結」,社會科學論叢,第三十九期,第 17-31 頁
18. 張其恒,民國八十七年,「過勞死與職業災害之認定」
,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
度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未出版),第 1-14 頁。
19. 趙俊人,民國八十七年,「我國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制度探討」,勞工行政,第
一百一十七期,第 16-20 頁。
20. 劉梅君,民國九十年,「工時鬥爭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政大勞動學報,第十
期,第 23-54 頁。
21. 簡資修,民國九十二年, ,月旦法學,第九十五期,第 191-201
「侵權行為法」
頁。
22. 謝啟瑞,民國八十四年,「經驗費率的理論與應用-以職業災害保險為例」,
經社法制論叢,第十五期, 第 327-366 頁。
23. 魏朝光,民國八十三年,「我國職業災害補償法制及其適用」,東海大學法學
研究,第八期,第 303-327 頁。
24. 蘇德勝,民國八十九年,「我國職業病鑑定制度」,勞工行政,第一五二期,
第 12-17 頁。
25. 顧玉玲,民國八十七年,
「工廠如戰場 工殤即國殤」
,收錄於「我國職業災害
補償制度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第 93-101 頁。

(三)報紙與網頁資料
1. 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網站,「工人版職災法條及說明」,
http://hurt.org.tw/law/worker/。
2.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十八日,
「長期工作勞累當心過勞死悄悄上身」

3. 中國時報,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看不見的革命」。
4. 中國時報,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過勞死 從寬認定」。
5. 中國時報,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三十日,「職業病種類表 找不到過勞死」。
6. 中國時報,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十日,
「大企業搶救員工過勞死 各出高招」

7. 中國時報,民國九十二年一月二十二日,「過勞職災給付 認定範圍放寬」。
8.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中心網站,http://www.iosh.gov.tw/。
9. 台灣新聞報,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三日,
「日韓醫師均指出過勞死與經濟衰退
肯定有關」,http://www.tainews.com.tw/。
10.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九十年八月十四日,「推銷大企業安衛自主管理 本月
起陳菊披掛上陣」,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11. 民生報,民國八十三年五月一日,
「向過勞死宣戰—勞工應向超量超時工作說
不」

12. 苦勞網,民國九十年十月十一日,
「職災保護法三讀通過」,
http://www.coolloud.org.tw/。
13. 經濟日報,民國九十年六月十八日,「過勞死侵襲職場女性」。
14. 聯合報,民國九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壓力大 企業紛傳過勞案例」。
15. 聯合報,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四日,
「全台 800 萬勞工 僅 36 家職業病門診」

(四)法院判決、裁決
1. 台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勞訴字第一五號判決。
2. 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勞訴字第一○八號判決。
3. 台灣高等法院八十七年度勞上字第五號判決。
4. 台灣高等法院九十年度勞上字第二○號判決。
5. 最高法院七十七年度台上字第八三九號判決。
6. 最高法院七十七年度台上字第二五一七號判決。
7. 最高法院八十五年度台上字第二七二七號判決。
8. 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台上字第一九八號判決。

日文部分:
(一)翻譯書籍
1. 上鈿鐵之丞等著,李洙德譯,民國九十一年,日本過勞死,(未出版)。
2. 保坂隆及野村總一郎著,彤雲譯,民國八十六年,慢性疲勞症候羣,益群。
3. 掘史朗著,陳惠莉譯,民國九十年,遠離疲勞,晨星。
4. 廣瀨俊雄著,沈永嘉主編,民國九十一年,小心!下一個過勞死就是你,台
灣實業。

(二)論文、期刊
1. 上柳敏郎,1995,「脳・心臓疾患と最近の判例動向」
,季刊労働法 175・176
合併号。
2. 川人博著,1989,
「過労死をめぐる労災認定の問題点」,季刊勞働法 153 号,
第 26-35 頁。
3. 良永彌太郎,1989,「過労死問題の労働法的側面」,季刊労働法 153 号,第
6-16 頁。
4. 岡村親宜,1993,「過労死と労災認定」,季刊労働法 166 号,第 59-74 頁。
5. 岡村親宜,1997,「過労死の労災認定と最高裁判例」,季刊労働法 183 号。
6. 野田正彰,1989,
「文明転換のなかの過労死」,季刊労働法 153 号,第 17-25
頁。

(三)網路資料
1. 大野正和,1997,「『日本的経営』における労働者像と仕事の倫理」,
http://www.geocities.co.jp/CollegeLife/6419/seijiken.html。
2. 大野正和,1997,「日本的経営に見る労働の『強制』と『自発』──自発的
労働による自己支配──」,
http://www.geocities.co.jp/CollegeLife/6419/jihatsu.html。
3. 「過労死一一 0 番」全国ネット事務局,http://www.bekkoame.ne.jp/i/karoshi/。

英文部分:
(一)書籍與論文集
1. Blumer, H., 1971, “Social Problem as Collective Behavior”, Social Problems,
18:298-306.
2. Durkheim, E., 1956, The Divison of Labor in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3. Dwyer, T., 1991, Life and Death at Work, New York: Plenum.
4. IMD, 2002,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2, IMD.
5. Little, J. W., T. A. Eaton, and G. R. Smith, Worker’s Compensation-cases and
materials, 3d ed, Maine: West Group.
6. Lukacs, G., 1922/1968,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IT Press.
7. Marx, K., 1867/1967, Capital: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8. Marx, K., 1859/1970,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9. Milovanovic, D., 1994, A Primer in The Sociology of Law, New York:Harrow
and Heston.
10. Nichols, T., 1975, “The Sociology of Accidents and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Injury”, in People and Work, Esland, G., G. Salaman, and M.
Speakman eds., Edinburgh: Holmes McDougall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11. Ollman, B., 1975, Alienation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Sutton, J. R., 2001, Law/Society-Origins Interactions and Change, MA: Pine
Forge Press.
13. Weiner, B., I. Frieze, A. Kukla, L. Reed, S. Rest, and R. M. Rosenbaum, 1971,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in Attribution: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Behavior, Jones, E. E., D. E. Kanouse, H. H. Kelley, R. E.
Nisbbett, S. Valins, and B. Weiner eds., New Jersey: Gerner Learning Press.
14. WHO, 1985,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work-related diseas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echnical Report Series 714, WHO.

(二)論文、期刊
1. Dejoy, D. M., 1994, “Managing Safety in the Workplace: An Attribution Theory
Analysis and Model”,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25(1):3-17.
2. Hall, A., 1993, “The Corporate Construc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
Labor Process Analysis”,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8(1):1-20.
3. Pellaby, P., 1990, To Risk or Not to Risk? Uses and Limitations of Mary Douglas
on Risk-Acceptability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 and Safety at Work and
Road Accidents, Sociological Review, 38(3):465-483.
4. Segall, R., 2000, “Japanese Killer”, Psychology Today, 33:10-11.
5. Turner, K., 1989, Safety, Discipline and the Manager: Building a “Higher Class of
Men”, Sociology, 23(4):611-628.
6. Weiner, B., 1979,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1(1):3-25.
(三)網路資料
1. Haratani, T., 2003, “Karoshi: Death from overwork”, ILO,
http://www.ilocis.org/sample1.html/.
2. Kato, T., 1994,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Japanese Karoshi”,
http://members.jcom.home.ne.jp/katori/Karoshi.html/.
3. Nishiyama, K., J. V. Johnson, 1997, “Karoshi-Death from overwork: Occupational
health consequences of the Japane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http://www.workhealth.org/.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