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语言科学                              2015 年 1 月

SSN1671-9484 CN32-1687/G  
I   第 14 卷 第 1 期(总第 74 期)
72-88

安多藏语言说动词 ze
r和 bz
las的语法化 *

邵明园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89

提要 现代安多藏语阿柔话中,言说动词 zer和 bz
las的语义和功 能 发 生 了 虚 化,由 自 由 而 逐 渐 变 得 粘 着,在
共时层面呈现出种种变异。其中 zer由言说动词语法化为传闻示 证 标 记 和 引 述 示 证 标 记,而 bz
las则 语 法 化
为引述示证标记、话题标记和条件从 句 标 记。而 表 达 传 闻 或 引 述 示 证 范 畴 是 这 两 者 的 共 同 的、显 著 的 功 能。
这种共时的分布差异反应了藏语形态句法的动态衍生过程和历史演变趋势。
关键词 言说动词   传闻示证   引述示证   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  H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
2015)
01-0072-17

1 引言
跨语言类型学研究表明 ,言说动词 “说 ”经常语法化为引述示证标记 (
quotat
ive 
evident
i marker)
al 
和传闻示证标记 ( hearsay 
evident
i marker)(Wi
al  ll
et 1988:
t 61、79;Kl
amer 2000;Hopper 
&Traugot

2001:
14-16;Aikhenvald 
2004:23-66;Hs i
eh 2012)。He 2002:261-268)从广泛的语
&Kuteva(
ine 
言材料出发探讨了言说动词 “说 ”的多条语法化路径 。 汉藏语系中 ,汉语普通话及方言中的言说动词语
法化得到较多研究 ( 2001;李明 2003;方梅 2006;Chen 
Chang  2006;谷峰 2007;随利芳 2007;林华勇和
马喆 2007;
Chappe
ll 2008)。 藏缅语方面 ,Mati 1991)对拉祜语 (Lahu)和塔芒语 (Tamang)中言说
soff(
义动词的功能和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 ,Wat s(
ter 2002: 2004)分别对康姆语 (Kham)
296-300)、Andvik(
和苍拉语 ( a)的 言 说 动 词 语 法 化 进 行 了 探 讨 。 另 外 一 些 学 者 (Lidz 2007;Wi
Tshangl ll
is 2007;
Shi
rai
2007)则明确从示证范畴角度分别对纳西语 (Na)、达尔玛语 (Darma)和扎巴语 (Ndrapa)经由言说动词
语法化而来的引述/传闻示证进行了探讨 。Chappel(
l 2008)提到非洲 、南亚和东南亚普遍存在言说动词
语法化为标句词的情况 ,其中也提到藏缅语 。Saxena( 1988)对言说动词 、尤其是喜马拉雅地区藏
1987,
缅语中诸多语言言说动词的功能从语法化角度进行了研究 ,尤其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其中涉

[收稿日期]2013 年 1 月 28 日    [定稿日期]2014 年 3 月 25 日 doi: 7509/


10. j.l
ins
ci.201403.
028196

本文藏文转写采用国内学 者 较 为 通 行 的 、基 于 标 准 书 面 藏 语 正 字 法 而 创 设 的 威 利 罗 马 字 母 转 写 方 案 (Wyl
ie
Roman
iza
tion
 ss
ytem),仅将其中的’改为 v 来表示。句前附加 * 表示该句不成立。正文中 现 代 方 言 读 音 则 用 IPA 宽
式音位标音,放在//里。符号 < 表示某词的现代读音所 对 应 的 书 面 语 词 源 形 式 。 本 文 写 作 承 蒙 业 师 Ye
she
s Vodg
sal
At
s s教授指导,南开大学文学院 Gnams
hog ras 
Lhar l博士 和 Rnamr
gya gya
l Bkr
ashs博 士、中 央 民 族 大 学 藏 学 院 硕 士

研究 生 Vgug
r s、青 海 民 族 大 学 藏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Mt
ag sho
ski
jd 
Sg lma 等 亦 指 教 良 多。 行 文 中 适 当 参 考 了 Sun
ro
( 982-993)、王志敬(
1993: 468-487)等学者的语料设 计。《语 言 科 学》编 辑 部 及 匿 审 专 家 提 出 了 许 多 宝 贵 的 修
1994:
改意见,谨此一并致谢!文中不妥之处概由笔者负责。

72
邵明园   安多藏语言说动词 z
er和 b
zls的语法化

及拉萨藏语 。 王志敬 ( 468-487)、周季文和谢后芳 (


1994: 170-172)、江荻 (
2003: 2007)对拉萨话言说动
词所表达的信息结构进行了较多讨论 。 周季文 (
2002)和江荻 (
2007)同时还讨论了藏语书面语中言说动
词 (述说动词 )的功能 。DeLancey( 203-213)并未将拉萨话的言说动词纳入他的示证范畴之中 。
1986:
t(
Garret 2001)将拉萨话传闻和 引 述 示 证 纳 入 非 直 接 示 证 (
indi
rect 
evident
ial
ity)之 中 。Bar
tee(2007:
373-376)和 Hongl 2007)分别将云南境内的东旺话 (Dongwang)和嘉塘 话 (Rgyal
adarom( thang)言 说
动词所表达的信息特征区分为引述示证和传闻示证两类 。Sun( 1993)从示证范畴角度把安多藏语若尔
盖话 (Mdzodge)言说动词所表达的功能及信息来源结构分为 “单引述结构 ”和 “双引述结构 ”。Kal
sang
Norbu  al.(
et  293)、周毛草 (
2000: 2003:
280-283)、
Sung  Rgyal(
&LhaByames  2005:
51、
189-191、
349
-350)等亦对安多藏语的言说动词有所涉及 。
示证 (
evident
ial
ity)是标记语言中信息来源的语法范畴 (Aikhenvald  3),与用情态动词 、副词
2004:
或句法结构等手段标记的信息来源不同 ,它是高度语法化的一个范畴 ,示证范畴通常用词缀 ( ixes)、
aff
粘附语素 (
cli
tics)或小品词 (
par
tic
les)来标记 。 示证范畴表达的语义 内 容 通 常 有 亲 见 (
visual)、非 亲 见
( sual)、第一手信息 (
non-vi f
irthand)、非 第 一 手 信 息 (
s non-f
irthand)、推 测 (
s inferred)、听 说 ( say)
hear
和引述 ( ive)等 。 世界上大约有 1/4 的语言有示证范畴 ,其中喜马拉雅地区的藏缅语是世界上示
quotat
证范畴最为丰富的语言区域之一 (
Chafe 
&Ni
chol
s  2004:前言部分第 12 页 、
1986;Aikhenvald  303),藏
语即是其中的代表 。
已有对藏语言说动词所表示证功能的研究 ,基本都是着眼于言说动词所表达的信息结构来进行的 ,
但分析不够均衡 ,对卫藏方言拉萨话研究较多 ,对其他方言 ,尤其安多方言尚不够深入系统 ,并且分析相
对较为简略 。 从共时角度分析的较多 ,从历时角度分析的较少 。 本文尝试在前述学者研究基础上 ,以境
内三大藏语方言之一的安多方言为基础 ,选择青海省海北州阿柔话为代表 ,从共时平面所反映的历时语
法变化角度 ,分析由语法化了的言说动词所表达的传闻示证和引述示证范畴及其他一些语法功能 。

2 引述示证和传闻示证的形态句法
1 阿柔话的示证系统
2.

阿柔话的示证系统属于类型学中的 C3 系统 (Aikhenvald  65),即区分亲知 (


2004: direct)、推测 (
in-
ferred)、引述 ( quotative)和传闻 (
reported)等四类 ,还有与示证范畴相关的自我 -非自我中心范畴 (
ego-
phor i
c-no-egophoric)和新异范畴 (mi rat ty)。 这三个范畴在阿柔话的形态句法及语义中常常交织在
ivi
一起 ,相互影响 ,形成异常复杂的 系 统 。 其 中 示 证 范 畴 的 标 记 及 其 来 源 ,亲 知 为/tha/(<thal“去 ”),推
测为/zk/(<bt
sugs“放置 ”)。 引述 和 传 闻 标 记 见 2.
2 所 述 。 系 动 词/jn/(<yin“是 ”)和/re/(<red
“变化 ”)作为示证策略 (
evident
ial
ity 
strategy)而分别传递自我中心和非自我中心意义 。 新异范畴则为
上述示证范畴功 能 扩 展 而 来 ,即 用/tha/(有 变 体/ta/)、 /re/和/k/(变 体/kh/,来 源 不 明 )标
/zk/、
记 ,有特殊的句法语义环境 。〔1〕 此不属本文关注的重点 ,故略而不述 。

〔1 〕 安多方言中的拟 测 示 证 标 记/zk/,其 词 源 Sun( 953,脚 注 13)认 为 来 自 数 词 “一 ”,而 Tou


1993: rnad
re &
Konchok 
Jia
tso( 81)和 Kau
2001: ria(
l 164)认为其来自 g
2010: zugs(未来时)“放置、树立、建立”( vugs现在时、
j bsugs 过 去

时、tshugs命令式)。笔者认同后者观 点,但 认 为/zk/的 词 源 可 能 来 自 b sugs(过 去 时 )词 形 而 非 未 来 时。 新 异 范 畴 标

记/k/的词源也不定,
Sun( 953)对此语素的词源也 未 订 出。另 外,
1993: 1993:945-1001)认 为 属 于 安 多 方 言 的 若
Sun(
尔盖话中示证范畴有“亲知式”( di
ret)、“非 亲 知 式”(
c ind
ire
ct)、“新 知 式 ”(
immed
iae)及 “引 述 式 ”(
t quo
tatve)等 四 种,其

中,新知式在我们的分类中属于新异范畴,而引述式我们细分为引述和传闻两类。

73
语言科学  2015 年 1 月

2 语音弱化与语义弱化
2.

如引言所示 ,引述示证和传闻 示 证 通 常 由 言 说 动 词 语 法 化 而 来 。 阿 柔 话 中 常 用 言 说 动 词 主 要 有/
se/(<zer。 口语 中 还 可 以 读/s/)、
/wzi,z
i/(<bzlas。/wzi/和/z
i/为 变 体 ,作 实 义 动 词 时 常 读 作/
wzi/,作助词时常读作/z i/)、/wa/(<bshad)和/hso/(<gsu 用于敬语 )四 个 。 其 中/wa/和/hso/
都只作实义动词 ,而/se/和/z
i/除了可以作实义动词 ,还可以作助词 ,即作引述示证标记和传闻示证标
记 。 其中/se/既可以做传闻示证标记还可以做引述示证标记 ,而/z
i/只作引述示证标记 。
语素/se/源自书面藏语动词 zer“说/讲/称 ”首辅音的清化和韵尾-r的脱落 ,
Sun( 953)在研究
1993:
四川境内属安多藏语的 若 尔 盖 话 时 认 为 ,此 乃 由 于 语 法 化 中 过 程 中 音 系 弱 化 而 导 致 的 不 规 则 语 音 变
化 。〔2〕 他还例举了若尔盖话中系动词/re/(<red)、助动词/go/“要 ”(<dgos)、存在动词jod(肯定 )和
med(否定 )的-s和-d 尾在非正式口语语体中句尾常常省略的现象 ,证明这种原始辅音韵尾脱落而未影
响主元音音变的例子是因语法化而导致的不规则音变现象 。〔3〕
/wz
i,z
i/的词源尚不易确定 。 现代安多藏族学者书写时依照口语习惯写作 gze,笔者的阿柔话调
查合作者写作 bzas,因为这个词在安多农区话中通常读作/z
i/(实际发音接近/zI/),而阿柔话属牧区
话 ,口语中作实义动词通常读作/wz
i/,作引述示证标记则通常读作/z
i/,所以文字按口语音 变 规 则 被
写作 bzas。 不过 gze 和 bzas在藏文词典中都无言说动词的意思 ,当是安多口语的记音形式 ,非为正字 。
笔者认为阿柔话中做实义言说动词的/wz /来自 bz
i las,
bzas有 “讽 诵/念 ”和 “说 ”两 义 (
l bzas为 过 去 式

词形 ,其 现 在 式 为 z
lo,未 来 式 为 bz
la,命 令 式 为 z
los,详 参 张 怡 荪 1993:
2485)。 不 过 华 侃 和 龙 博 甲
(1993)、耿显宗等 ( 2007)所 编 著 安 多 口 语 词 典 中 均 未 提 及 bz
las 这 个 词 。 安 多 藏 语 玛 曲 话 (周 毛 草
2003:280-283)这个言说动词读作/wdz i/,我们认为词源即是 bz as,阿柔话的/wz
l i/是塞擦音擦化的弱
化形式 ,而当其作引述示证时 ,进一步发生/z
i/的不规则变化 ,这与上述 Sun 的论述是一致的 。〔4〕

3 阿柔话 zer从言说动词虚化为示证标记
2.

zer在阿柔话中既可作实义言说动词 (
not verb),亦可作虚义助词 ,表达引述和传闻意义 。 不
ional 
过 zer作言说动词时是个有功能缺陷的词 ,而不似/wz /、
i /hso/或/wa/等作实义动词时 意 义 充 实 ,如
不能带某些体标记 和 示 证 标 记 ,不 能 用 于 小 句 链 的 非 定 式 小 句 中 ,也 即 不 能 在 非 末 尾 小 句 (
no-f
inal

lause)中作谓语动词 ,而在有些方言中还不能用于某些关系小句或假分裂句中 ,等等 。
2.
3.1 zer由实义动词向语法标记的变化
2.
3. 1 zer作实义动词
1.
/se/做实义言说动词具有 “称呼/叫 ”和 “说 ”两义 。 作 “称呼/叫 ”义时 ,具有一般动词的某些特性 ,如
可以附加非完整体 ( ive)标记/nre/表一般陈述 ,〔5〕可以附加示证标记/zk/,可以用否 定
imperfect

〔2 〕 不过他同时声明, -r韵尾在读书音 环 境 中 常 常 保 留 下 来,读 作/s


er/。 并 进 一 步 说 与 若 尔 盖 话 引 述 式 示 证 标
记/s
e/同源的拉萨话中, z
er经历了剧烈的音系弱化,仅剩下词首辅音/s-/。
1986:第 4 章)及 Sp
〔3 〕 Sun( ri 1991)另有对此现象的说 明,可 以 参 看。 阿 柔 话 的 这 几 例 词 语 音 变 化 完 全 符 合
gg(
其论述。
〔4 〕 /z
i/除了可以做引述示证标记,同时还可以作条件从句标记和话题标记,此时读音一般都是作/z i/。
〔5 〕 /nr/实际上兼作完整体和非完整体标记,非唯只用于非完整体。/nr
e e/实际上 为 名 词 化 标 记/n/和 连 系
动词/r
e/重新分析而来的一个时体成分。

74
邵明园   安多藏语言说动词 z
er和 b
zls的语法化

词/m/否定 ,可以附加疑问语素//构成疑问句 ,可以名化等 。 如下所示 :


(1)
le a-a p?wahi
  se-nre.
男孩 :属格 名字 -与格 扎西 叫 -非完整
男孩名字叫扎西 。

2)l
e a-a p?wahi -se-k.
男孩 :属格 名字 -与格 扎西 疑问 -叫 -新异
男孩名字叫扎西吗 ?

3)rdawo-k t
i a-a  ndonndp  se-zk.
国王 -属格 那 :属格 名字 -与格 顿珠 叫 -推测
那个国王的名字叫顿珠 。(比如讲故事的时候习惯用此句 )

4)p?wahi-g se-kono  m ter t
shzka  ma-jo-tha.
扎西 -作格 说 -名化 人 今天 为什么 否定 -来 -亲知
扎西说的那个人今天怎么没来 ?
上述例 (
1)/se-nre/可以换作/wz
i-nre/而语义不变 ,例 (
2)附加疑问语素//构成疑问句 ,例 (
3)后附
加示证标记成分 ,例 (
4)附加名物化标记/kono/。 而 zer作 “说 ”义动词时 ,可以用否定非完成的否定词/
m/否定 ,但不能用否定完成的/ma/否定 ,可以前附疑问语素//构成疑问句 。 但不能重叠 ,也不能附
加完成体标记和示证标记表 达 时 体 和 示 证 意 义 (如 其 后 不 能 附 加 完 成 体 标 记 形 式/-ta/和 “完 成 体 -示
证 ”的 复 合 标 记/-ta-zk/,也 不 能 单 独 后 附 亲 知 标 记/-tha/。 但 可 以 附 加 “进 行 体 -新 异 标 记 ”
/ko-
k/),而这些在做实义言说动词的/wz
i/、/hso/和/wa/都是可以的 。 如下所示 :

5)kho  nj
o go -se-k.
他 :通格 去 :未完成 〔6〕 想 疑问 -说 -新异
他有说想去吗 ?

6)a.
khrgu  t
shzk  se-ko-k. b.
ta m-se-k.
他 :作格 什么 说 -进行 -新异 任何 否定 -说 -新异
他在说什么 ? 什么也没说 。

7) gergan-ng ter t
a. sh se-k.
老师 :作格 今天 什么 说 -新异
老师今天说什么了 ?
b.wa-do  wa-k-ra, maazk  ma-wa-tha.
说 -名化 说 -新异 -从属连词 很多 否定 -说 -亲知
说是有说的 ,但没说很多 。
上述例 (
5)前附//构成疑问句 。例 (
6)a 中/se/后附加 “进行体 -新异标记 ”
/ko-k/,而例 (
6)b 则前附/
m/构成否定 句 ,例 (
7)b 中/wa-do/不 能 换 成/se-do/,
/ma-wa-tha/也 不 能 换 成/ma-se-tha/。 另
外,/se/也不能用在小句链结构中 ,例如 :

8)khu i
  sama  m-sa  wz
i-ni

〔6 〕 安多藏语的部分动词具有通过内部屈折或异根来表达 完 成 和 非 完 成 体 对 立 的 情 形 ,对 这 部 分 动 词 我 们 附 加
“完成”、“非完成”标记予以明示,而对那些没有此类变化的动词则不予标示。以下同此。

75
语言科学  2015 年 1 月

他 :作格 我 :作格 饭 否定 -吃:非完成 说 -接续


  ta  ndo na:
tni a  w-tha.
其后 然后 大经堂 里面 :与格 去 :完成 -亲知
他说 “我不吃饭 ”,然后就去大经堂里了 。
“我不吃饭 ”和 “去经堂 ”是两个在时间上有前后联系而又独立的事件 ,采用从句连接词/ni
/来连接 。〔7〕
另外 ,
Sun( 990-991)认为若尔盖话中 zer不能和施事名物化标记 (
1993: agent
ive 
nominal
i /no/一
zer)
起构成分裂小句或关系小句 。 而此功能在阿柔话中却是成立的 。 如下所示 :

9)a: kho  jo-tha  se-no  awa-jn.
我 :与格 他 :通格 来 -亲知 说 -名化 阿旺 -系词
告诉我他已经来的人是阿旺 。

10)mo  kho  jo-tha  se-nu  m t a-jn.
她 :与格 他 :通格 来 -亲知 说 -名化:属格 人 那 我 -系词
我就是那个他对她说来了的人 。
Sun( 990-991)认为上述两个句子 ,在若尔盖话中/se/都不能成立 ,而只能换作/dzo/,〔8〕不过阿柔
1993:
话却显示/se/此时是成立的 。 但通过上述语料 ,却明确表明/se/在阿柔话和若尔盖话中一样 ,已经变成
一个有 “功能缺陷 ”的动词 ,其某些句法功能现已为其他动词所取代 。 同若尔盖话一样 ,
/se/在阿柔话中
也显示出它目前正处在演化为一个完全的语法化语素的 “前结束 ”阶段 。
2.
3. 2 zer作引述/传闻示证标记的形态句法
1.
引述示证明确指明引用的信息来源 ,而传闻示证不指明信息来源 (Aikhenvald  177)。 安多藏
2004:
语阿柔话的引述/传闻结构中 ,引述者引述始发语者所作的断言时 ,必须拷贝始发断言中的示证 、自我中
心和新异范畴等语法成分 ,以表明始发语者的认知观点 。 设若有 A、 E 等人 ,形成 A→B→C→
B、C、D、
D→E 的传话模式 。 我们以此为据 ,来研究引述和传闻的构造式例 。 下面我们举将行体 -自我/非自我中
心为例进行说明 。 如下所示 :
11)
( a.khu a pet
n-na  njo-d-jn  se-k.
他 :作格 我 :通格 北京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自我 说 -新异
他说 :“我要去北京 ”。
b.
khu  kho  pet
n-na  njo-d-jn  se-k.
他 :作格 他 :通格 北京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自我 说 -新异
他i 说他i 要去北京 。
c.
khu a pet
n-na  njo-d-re  se-k.
他 :作格 我 :通格 北京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非自我 说 -新异
他i 说我j 要去北京 。

〔7 〕 安多藏语是典型的小句链语言(cl
aus
e-cha
inng)。小句链通常只有一 个 小 句 是 核 心,它 包 含 了 时、体、语 气 等

全部动词标记。藏语是动词居尾型( OV),因而最后一个动词包含全部上述标记。而被链接从句中的 动 词 屈 折 成 分 一 般
限于传递参与者信息,而非时间信息。句法上,谓词在非末尾小句(
non-f
ina
l c
laus
es)里是非限定性的,经 常 附 加/-n
i/(<
书面藏语 na
s)或/
ji/等成分与后面的小句相连接。
〔8 〕 Sun( 954)认为/d
1993: zo/来自 z
lo,和阿柔话的/wz
i/来源 相 同,皆 来 自 言 说 动 词 b
zls,不 过 阿 柔 话 保 留 了 过

去式形式,而若尔盖话却保留了现在式形式。

76
邵明园   安多藏语言说动词 z
er和 b
zls的语法化

d.
khu  kho  n-na 
pet njo-d-re  se-k.
他 :作格 他 :通格 北京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非自我 说 -新异
他i 说他j 要去北京 。

12)
a.a pet
n-na  njo-d-jn  se-k.
我 :通格 北京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自我 报道 -新异
(他 )说 :“我要去北京 ”。
b.
kho  pet
n-na  njo-d-jn  se-k.
他 :通格 北京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自我 报道 -新异
(他i)说他i 要去北京 。
c.*a pet
n-na  njo-d-re  se-k.
我 :通格 北京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非自我 听说 -新异
听说有人说我要去北京 。
d.
kho  pet
n-na  njo-d-re  se-k.
他 :通格 北京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非自我 报道/听说 -新异
(某人i)说他j 要去北京 。/听说他要去北京 。
上述/nj o/“去 ”是自主不及物动词 。 设若 A 说 “我要去北京 ”这句话 ,则 B 向 C 转述即可以用例 (
11)
a、
b 两句 ,例 ( a 为直接引述 ,例 (
11) b 为间接引述 ,而且内嵌小句末尾助词一定要用/jn/不能用/re/。
11)
然后 A 就可以说例 ( c。D 向 E 转述即可以用例 (
11) d,因为中间经历了一个 C,所以内嵌句末尾助
11)
词只能用/re/而不能用/jn/。 是故内 嵌 引 述 小 句 末 尾 所 附 带 的 自 我 中 心 标 记/jn/(
/jn/经 常 与 前
面的体标记/d/合音读作/di/,此处为注释方便我们采用分立的情形 )和非自我中心标记/re/〔9〕可
以起到区别引述小句的主语和始发语者的同指照应关系的作用 ,语义不会混淆 。 而此在汉语中则是有
歧义的格式 。 而关于例 (
11)各句中/se/的性质 ,恰如我们在 2.
3.1 所示 ,
/se/此处实际上是个有功能缺
陷的动词 ,比如不能再附加体标记和示证标记 ,不能附加小句连接词 。 因而此处从语义句法上来讲 ,它
已经比真正的言说动词功能弱化 ,开始向表达引述意义的功能虚词演变 。
例(
12)各句去掉了例 (
11)各句主句的言说主语 ,例 (
12)
a、b 都带有自我中心标记/jn/说明引述者
和始发语者为同指关系 ,引述主体是明确的 ,是 “我 ”亲耳从发话 者 那 里 听 来 的 。 如 C 问 B:“A 说 了 什
么 ?”
B 即可以采用例 ( a,即直接引语模式回答 ,也可以采用例 (
12) b,即间接引语的模式来回答 。 例
12)
( c没有合适的语境 ,是不成立的 。 例 (
12) d 因其使用了表达非自我中心标记的/re/,实际上会出现
12)
在两类不同的语境中 :① 在发端话语中 ,如 C 向 D 转述 ,D 向 E 转述时 ,都可以如此说 ,意为 “传闻他要
去北京 ,(是吗 ?)”;② 而当 D 反问 C:“
B 说啥了 ?”
C 也可以采用例 ( d 的回答模式 。
12)
关于例 (
12)
a、b 中/se/的性质 ,我们认为虽然 根 据 自 我 中 心 标 记 ,引 述 的 主 体 是 明 确 的 ,可 以 根 据
上下文补出 ,但实际话语中是常常省略的 ,不用表明信息的具体来源 。 是故我们认为此时/se/的功能在
于报道 ( t)。 因为在实际话语中 ,由于语用和修辞的作用 ,言说主体常常是隐没 的 ,而 当 主 从 句 中
repor

〔9 〕 有学者采用“合取式”(
dis
j t)和 “析 取 式 ”(
unc con
j t)(Ha
unc le1980;
  DeLanc 1992:
ey  57;
Bicke
l 2000)、“自 称 ”

sel
f-pe
rson)和“他称”(ot
her-pe
rson)( 1993:955)来分别/
Sun  jn/和/r
e/所起的功能 来 阐 释 藏 缅 语 中 的 此 类 现 象 ,析 取
式和合取式被 Tou r
nad
r ( :
e1991 97 ,注脚 ;
14 2008)认为是不符合实际情形的, 而 Tou
rnad
re采用“自我中心”和“非中我中
心”这对概念来表述/
jn/和/r
e/的功能区别。我们赞同他的提议,故因袭之。另外,“自 称”和“他 称”还 是 容 易 与 人 称 相
混淆,我们不采纳。

77
语言科学  2015 年 1 月

主句主语隐没时 ,从句就由次要地位上升为主要地位 ,从而成为主句 ,原主句动词句法地位即被重新分


析 ,而由主要地位下降为次要地位 。 这是阿柔话中 zer由言说动词向示证标记演化的机制 。 而例 (
12)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看到 ,
/se/所传达的意义是要受到具体语境制约的 ,语境 ① 侧重听说 ( say),而语
hear
境 ② 侧重报道 。“报道 ”虽然不具体指明信息的来源 ,但经由上下文语境是可以推知的 ,只是鉴于语用或
修辞而在实际话语中不必明言 。 但 “听说 ”完全不知道信息的具体来源 ,通过上下文语境也是不可知的 。
鉴于 “报道 ”和 “听说 ”在句法上具有统一的表现 ,只在语义上表现出区别 ,故我们统言之 “报道 ”和 “听说 ”
为 “传闻 ”。〔
10〕

而类似例 (
11)的结构 ,从句的谓语动词为非自主动词时 ,
/se/的功能呈现出与例 (
11)和 (
12)类似的
功能 ,但引述小句的主语和始发语者的照应关系则表现出不一致的情况 。 下面我们举完成体 、自我/非
中我中心的例子为鉴 :

13)
a.khu a z-so-nre  se-k.
他 :作格 我 :通格 醉 -完成 -完整:非自我 说 -新异
他说 :“我醉了 ”。/他i 说我j 醉了 。
b.
khu  kho z-so-nre  se-k.
他 :作格 他 :通格 醉 -完成 -完整:非自我 说 -新异
他i 说他i/j醉了 。
14)
( a.a z-so-nre  se-k.
我 :通格 醉 -完成 -完整:非自我 报道/听说 -新异
(某人i)说我j 醉了 。/听说 (有人说 )我醉了 。
b.
kho z-so-nre  se-k.
他 :通格 醉 -完成 -完整:非自我 报道/听说 -新异
(某人i)说他i/j醉了 。/听说 (有人说 )他醉了 。
/z/“醉 ”为非自主动词 ,是故例 (13)和例 (14)都必须采用非自我中心标记/re/,而绝不能换作自我中
心标记/jn/。 设若 A 说 “我醉了 ”,则例 (
13)a 既可用于 B 向 C 的转述 ,也可用于 A 在听到 B 向 C 转
述之后的自述 。 而例 ( b 则既可用于 B 向 C 的转述 ,也可用于 C 向 D 的转述 。 由此出现例 (
13) 13)和例
14)中引述小句的主语和始发语者的照应关系不如例 (
( 11)和例 (12)清楚的情况 。 而当从句句法地位变
为主句后 ,如例 ( 12)一样的语境歧义 ,如 C 问 B:“A 说了什么 ?”B 可以采用直接
14),则会导致类似例 (
引语回答 ,即可以采用例 ( a。 而 A 在得知有人说他喝醉了时 ,也可采用例 (
14) a,表达听说的意义 。
14)
而当 B 向 C 转述 A 醉了时 ,可以采用例 ( b,而当 C 向 D 或 D 向 E 转述他们听说的意思时 ,同样可
14)
以采用例 ( b 的格式 。
14)
另外 ,当主句附加亲知示证标记/tha/和推测示证标记/zk/时 ,同样呈现出类似的区别 ,如下所示 :

15)
a.khu  sama  s
i-ta-tha  se-k.
他 :作格 饭 吃 :完成 -完成 -亲知 报道/听说 -新异
(某人i)说他j 吃完饭了 。/传闻他吃完饭了 。

10〕 因为习惯及各个语言的示证系统不一,所以具体到报道(
〔 r
epo
rt)、听说(
hea
rsay)和引 述(quo
tatve)这 几 个 词,

各家所指就不一致,我们此处采用 Ai
khenva
l ( :
d 2004 23-66)的系统,而根据阿柔话实际情况, 将“ 报 道” 和“ 听 说”统 言 之
“传闻”。故示证系统中我们只区别传闻和引述两者,而在语料的具体标注时我们为尽量精确起见,有时会 尽 量 分 别 标 注
“报道”和“听说”。

78
邵明园   安多藏语言说动词 z
er和 b
zls的语法化

b.
khu  sama  s
i-ta-zk  se-k.
他 :作格 饭 吃 :完成 -完成 -推测 报道/听说 -新异
(某人i)说他j 吃完饭了 。/传闻他吃完饭了 。

16)
a.kho  t
hamba  hok-ta-tha  se-k.
他 :通格 感冒 击中 -完成 -亲知 报道/听说 -新异
(某人i)说他j 感冒了 。/传闻说他感冒了 。
b.
kho  t
hamba  hok-so-zk  se-k.
他 :通格 感冒 击中 -完成 -推测 报道/听说 -新异
他i 说他i 感冒了 。/传闻说他感冒了 。
/s/为自主及物动词 。 若 B 亲见 A 吃完饭这一过程 ,并告之 C,例 (
i 15)a 即可以用于 C 向 D 转述 B 的
话语 。 若 B 未亲见 A 吃完饭这一过程 ,上述相 同 传 话 过 程 只 能 用 例 (
15)b。 例 ( /hok/为 非 自 主 动
16)
词 。 当 A 对 B 说他自己感冒了时 ,
B 不可以用例 ( a 向 C 传话 ,却可以用例 (
16) b 向 C 传话 。 设若 B
16)
亲知 A 感冒了这一事实并告诉 C,则例 ( a 适用于 C 向 D 的传话 。 另外 ,例 (
15) b 还可以用于转述未
16)
亲知 A 感冒的人所说的话 。
上述/se/作听说示证和报道示证的功能要根据句法和语义来判定 ,受自我/非自我标记 、动词自主/
非自主语义特征和其他示证标记等的共同制约 ,显示了一个复杂的语义句法系统 。
阿柔话中还有一类句子值得重视 ,此时它显示了不同于上述/se/的某些功能 。 如下所示 :

17)
a.khu  wa-na  kho asa: njo-d-re.
他 :作格 说 -标句词 他 :通格 拉萨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非自我
他i 说他j 要去拉萨 。
b.
khu  wa-na  kho asa: njo-d-re  se-k.
他 :作格 说 -标句词 他 :通格 拉萨 :与格 去 :未完 -将行 -自我 引述 -新异
他i 说他j 要去拉萨 。
该例我们选择自主不及物动词/nj o/和非自我中心标 记/re/来 说 明 (如 果 换 作 非 自 主 动 词 或 自 我 中 心
标记/jn/则会出现主句和从句主语同指和非同指的复杂关系 ,如 例 ( 11)- (14)所 示 。 这 种 指 称 照 应
关系在阿柔话中异常复杂 ,本文仅举例说明 ,详细情况另文待述 )。 例 ( a 和例 (
17) b 实为同义句 ,唯
17)
一的区别是例 ( b 比例 (
17) a 在从句末多添加了/se-k/(口语中/k/也常去掉而只保留一个/se/)。
17)
这与例 (
11)各句以内嵌小句为其论元成分的构造不同 。 而且例 ( b 中/se-k/是非强制性的 ,而是可
17)
选的 。 即使去掉 ,全句意思也不变 。/se/此时虽然还保留着某些言说动词的意味 ,但更多倾向于表达某
种引述的功能 ,相当于文本中的一个引号的功能 ,而不是传闻的意思 ,故可以视为与传闻标记不同的引
述示证标记 。
在有些语言里 ,补足语从句 (
compl
ement 
clause)如主语从句 和 宾 语 从 句 等 ,需 要 用 专 用 的 标 记 予
以连接 ,这类成分通常称为补足语从句标记 (
compl
ement
izer)。 例 ( a 是个 “主句 -从句 ”格式 ,从句是
17)
个补足语小句 ,
/na/是个补足语 从 句 标 记 (简 称 标 句 词 ),〔
11〕此 处 没 有 任 何 语 义 内 容 ,只 有 语 法 功 能 。


11〕 /w /还可以说成/w
a-na /(说 -名化 -系词 -标 句 词 ),前 者 应 该 是 后 者 的 省 略 形 式。/na
a-no-jn-na /在 书 面 上
为与格和位格标记,此处语法化为标句词。与格和位格语法化为标句词在世界语言中也是可以见到的,有 语 言 类 型 的 共
性(He
ine 
& Ku
teva
 2002:37;
Chappe
ll2008)。Gene
  tti( 387-400)更是详细讨论了格标记在藏语中语法化 为 从 句
1986:
连接词的情况。

79
语言科学  2015 年 1 月

主句谓语动词和从句标记在句法位置上都在从句之前 。 这种主从句构造模式在现代藏语方言中是非常
特殊的构造格式 。 一般来说 ,标句词和从句的语序与语言的类型有紧密的联系 ,“标句词 -从句 ”的语序
在 OV 和 VO 型语言中都可以出现 ,但 “从句 -标句词 ”的语序则更倾向于出现在 OV 型的语言中 (Dryer
1991)。 有的标句词加在从属成分上 ,如英语的标句词 that,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句词 “说 ”也是附加在
从属成分上 (方梅 2006)。 而有的语言则加在核心成分上 ,如近代汉语标句词 “道 ”(刘 丹 青 2004;随 利
芳 2007)。 并非所有的语言都有标句词 ,但有标句词的语言 ,其标句词的来源有不同类型 ,其中由 “说 ”
类词虚化为标句词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类型 。 藏语属于 “
SOV- 后置词 ”类型语言 ,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 ,
宜采用 “从句 -标句词 ”的语序 。 事实也是如此 ,阿柔话的标句词或其他从句连接词置于从句之后 、主句
动词之前是标准语法格式 ,即语序类型为 “
CLAU 从 句-COMP 标 句 词 +VP 言 说 动 词 ”可以说是更加基本
的和原始的语序类型 (如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引述示证标记/z
i/即兼有充当标句词的功能 ,置于从句
之后 ,主句动词之前 )。 而例 ( a 主句动词在从句之前 ,标句词附加在主句成分上 (在韵律上/na/也是
17)
和前面的动词/wa/为一个组块 , /na/之后可有语音停顿 ,而之前却不可以 ),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标记
模式 。 例 ( b 句末的/se-k/并没有添加语义内容 ,只起到引语标记的功能 ,是个引述示 证 标 记 。 它
17)
所在的位置 ,从类型学的角度 来 判 断 ,本 来 应 该 是 标 句 词 所 在 的 位 置 (通 过 2.
3. 2小节例(
2. 33)到 例
35)所述 ,我们更容易看清此事实 ,因其此时由言说动词语法化而来的引述标记即置于从句后和主句动

词前 。 详见后面所述 ),事实上它也 具 有 某 种 程 度 的 标 句 词 的 功 能 ,只 是 句 法 上 不 是 强 制 性 的 ,而/na/
则是强制性的 。
除了 “说 ”义动词 ,还有一个 “听说义 ”动词表达类似的功能 。 如下所示 :

18)
i  ko-no-jn-na  cho aa:
s njo-d-re  se.
我:作格 听-名化-系词-标句词 你:通格 拉萨:位格 去:未完-将行-非自我 引述(传闻)
我听说你要去拉萨 (从别人那听说 )。
句末的/se/是非强制性的 ,去掉之后意义不变 。/se/在语义上实际兼有引述和传闻的双重意义 ,但在句
法上 ,其功能却相当于一个引述标记 。 因为主句动词/ko/本身就具有表达传闻的意思 ,所以就导致/se/
的功能弱化 。 另外 ,能进 入 上 述 例 ( b 格 式 的 动 词 非 常 有 限 ,据 目 前 所 知 ,主 要 还 有 由 视 觉 义 动 词
17)
“看 ”虚化而来的 “认为 ”义动词/wt
i/。 其他动词 ,如认知义动词 “想 ”等 ,都不能进入此格式 。如下所示 :
19)
( a.khu  wt
i-na a opma-zk  ma-re  se.
他 :作格 认为 :完成 -标句词 我 :通格 学生 -无定 否定 -系词 传闻
传闻他认为我不是个学生 。
b.
khu  wt
i-na a opma-zk  ma-re.
他 :作格 认为 :完成 -标句词 我 :通格 学生 -无定 否定 -系词
他认为我不是个学生 。

20)
a.*khu  wsam-na  tontk  nd ndmozk ma-re  se.
他 :作格 想 -标句词 事情 这 这样 否定 -系词 传闻
传闻他认为事情不是这样的 。
b.*khu  wsam-na  tontk  nd ndmozk ma-re.
他 :作格 想 -标句词 事情 这 这样 否定 -系词
他认为事情不是这样的 。
通过比较上述各句 a 与 b 的语义差异 ,可以看到 ,例 (
19)
a、b 与例 (
17)
a、b 显然不同 ,此处/se/只能理解

80
邵明园   安多藏语言说动词 z
er和 b
zls的语法化

为传闻示证标记 ,表达信息源头不确定 ,表明断言是从他处传闻而来 ,不是主句发出的 。 若去掉 ,全句亦


可成立 ,但改变了语义结构 ,传闻的语义消失了 。
阿柔口语中还有一类有意思的结构 ,被 Sun( 986-987)称为 “双重引述式结构 ”,如下所示 :
1993:

21)
a.kho asa: njo-d-jn  se-k-se.
他 :通格 拉萨 :位格 去 :未完 -将行 -自我 引述 -新异 -传闻
传闻 (他i)说他i 要去拉萨 。
b.
kho asa: njo-d-re  se-k-se.
他 :通格 拉萨 :位格 去 :未完 -将行 -非自我 引述 -新异 -传闻
传闻 (某人i)说他j 要去拉萨 。

22)
a.kho  t
hamba  hok-ta-tha  se-k-se.
他 :通格 感冒 击中 -完成 -亲知 引述 -新异 -传闻
传闻 (某人i)说他j 感冒了 。(引述者亲见事件状态 )
b.
kho  t
hamba  hok-so-zk  se-k-se.
他 :通格 感冒 击中 -完成 -推测 引述 -新异 -传闻
传闻 (某人i)说他j 感冒了/传闻他i 说他i 感冒了 。
上述例 ( a 既可用于 C 向 D 的转述 ,此时/se/还具有弱言说动词的意味 ,也可以用于 D 向 E 或 E 向
21)
F 等的转述 ,暗示有人亲自从 A 处听闻此消息 ,但具体是谁并不重要 ,此时/se/即为比较典型的传闻示
证标记 。 而例 ( b 用于 D 向 E 或 E 向 F 的转述 ,暗示所引述的这句话的信息源不是直接从 A 处听说
21)
的 。 例( a 用于 D 向 E 或 E 向 F 的转述 ,暗示 B 亲见 A 感冒这一事实 ,引述的信息源来自 B,传闻的
22)
信息源不确定 。 而例 ( b 既可以用于 C 向 D 的转述 ,也可用于 D 向 E 的转述 。 用于前者 ,引述的信
22)
息源为 A,而用于后者引述的信息源为 B,且 B 未亲见 A 感冒这一事实 ,而传闻的信息源不必明示 。 可
见引述标记在词序分布上位于传闻标记之前 ,且中间要隔着个新异范畴标记/k/,不能省略 。
综上所述 ,随着动作主体的逐渐消失 ,或者由于语用方面的原因 ,不愿意具体说明信息的来源 ,从而
使得原来作为主从复合句补足语的小句地位提升 ,从而被重新分析为主句 ,由此也导致/se/的言说义逐
渐虚化 ,由较实义的言说动词经历弱言说动词阶段而变为标记信息来源的示证标记 。 而当言说动词作
为主句动词置于补足语小句之前时 ,补足语小句之后所出现的/se/语法化为引述标记 ,不过这个引述标
记不是强制性的 ,而是可选择性的 。
2.
3.2 bz
las由实义言说动词向语法标记的变化
2.
3.2.
1 bz
las作实义动词
bz
las作实义动词已如 2. 2 所述 ,当其作实义动词时 ,读音常作/wz
i/。 同时它还可以带体标记和示
证标记 ,可以重叠 ,可以名化 ,可以受否定词/ma/否定 。 如下所示 :

23)
chu  khrgo wi
tha  nd che-ra-so wz
i.
你 :作格 他 :与格 书本 这 拿 :未完 -顺承连词 -去:命令 说
你去给他说让他把这本书拿走 。

24)
khrgu a-g wz
i-ta-e  ta  w-tha.
他 -作格 好 -新异 说 -完成 -接续 然后 走 :完成 -亲知
他说 “好 ”然后就走了 。

25)
krgo  khar
t a:
sa opt i-tha, ter ta 
jo-go  wz jo-tha.

81
语言科学  2015 年 1 月

他 :通格 昨天 学校 :与格 来 -需要 说 -亲知 今天 然后 来 -亲知


他昨天说要来学校 ,今天来了 。

26)
i  ra  mrgo opt
a  so wz
i  wz
i-ta-a.
我 :作格 也 她 :与格 学校 去 :完成 说 说 -完成 -自我
我也给她说过好多次要她去学校 (读书 )。

27)
i  khrgo kat
ha  ndmozk  ma-wz
i.
我 :作格 他 :与格 话 这样 否定 -说
我没给他说过这样的话 。
例(
23)以小句为其内容宾语 ,最外层的主句主语采用作格形式 ,例 (
24)后带完成体标记/ta/,并且处于
小句链结构之中 ,例 (
25)后带完成体兼亲知示证标记/tha/,例 (
26)则采用重叠形式 ,表达说话次数多 ,
例(
27)前附否定虚词/ma/表示否定意义 。 而附加体标记和示证标记可以重叠这三项功能 ,是 zer作言
说义动词时完全不具备的 。 由此也可判定 ,在阿柔话中 ,作实词时/wz
i/是要比/se/功能 “充实 ”得 多 的
一个动词 。
2.
3.2.
2 bz
las作引述示证标记
bz
las功能虚化作引述示证标记时 ,读音常常弱化为/z
i //的发音常常非常弱 ,常常仅仅是个喉
/,
部动作 。 既可以用于陈述句末尾也可以用于疑问句末尾 ,表达引述意义 ,而引述的信息源通过上下文都
是可知的或可推测出来的 。 如下所示 :

28)
a.aro gokha-na  t
shzk  se-ko-kh.
喂 门口 -位格 什么 说 -进行 -新异
喂 ,门口在喊什么 ?
b.m-zk-k me  xhor-tha  se-ko-k z a.
i-j
人 -无定 -作格 火 失掉 -亲知 说 -进行 -新异 引述 -语气
一个人在说失火了啊 。
29)
( akh p?wahi
  sl:a  so-ni z
i  ter ju:a  thon-tha.
阿克 扎西 :通格 西宁 :与格 去 :完成 -自我 引述 今天 家 -与格 到 -完成:亲知
阿克扎西去西宁了 ,今天回家来了 。(“阿克 ”为 “僧人 ”之义 )

30)
cho dzothok-a  so ma-o-zk  sl-a
你 :通格 县上 -与格 去 :完成 否定 -经历 -无定 西宁 -与格
njo-d z
i  t hkamo-jn-d-re-o
去 :未完成 -将行 引述 那 困难 -系词 -将行 -非自我 -语气
你一个连县上都没去过的人要去西宁 ,那很难啊 !
例( b 句末的/z
28) i/表示信息来源引述自 “发话者 ”自己 (即直接从阿克扎西那里听说的 ),去掉这个标
记全句意思不受影响 。 但附加上之后说话者暗示这句话是他亲自说的 ,也即是他亲自得到的信息 ,并以
此来传达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例 (
29)附加/z
i/说话者意在表明 “阿克扎 西 去 西 宁 ”这 件 事 是 他 亲 自 说
过的 ,即信息源是扎西 。 例 (
30)当一个住在牧区的人说他想去西宁时 ,发话者就可以以此带有调侃的味
道如是说 ,很显然信息的源头是想到西宁去的那个人 。 而在有些疑问句中 ,引述标记/z
i/的使用更 展
示了 “会话合作原则 ”这一有趣的语用现象 。 如下所示 :

31)
che  rk-a z
i.

82
邵明园   安多藏语言说动词 z
er和 b
zls的语法化

你 :作格 看见 -自我 引述
你看见了吗 ?

32)
khrgo opt
a-na-a  w-so-a z
i.
他 :通格 学校 -里 -位格 去 :完成 -完成 -自我 引述
他去学校了吗 ?

33)
thmo-re  kond nd jokkwa-jn-na z
i.
如何 -系词 衣服 这 漂亮 -系词 -自我 引述
怎么样 ,这衣服漂亮吧 ?

34)
che t
k-a z
i.
你 :通格 害怕 -自我 引述
你害怕吗 ?

35)
khr-g l
iwa  t
wi-ta-a z
i.
他 -属格 作业 写 :完成 -完成 -自我 引述
他的作业写完了吗 ?

36)
cho  t
shzk  khu-ta-nre z
i.
你 :通格 为何 病 -完成 -完整:非自我 引述
你是怎么得病的 ?
上述语境都是发话者向在场受话者所做是非发问 ,动词可以是认知动词 、感知动词 、情感动词 ,还可以是
状态动词 ,主语既可以是有生的也可以是无生的 。 而在交际语境中 ,向受话者发问 ,从会话合作原则的
角度来讲 ,发话者把他的问题以预期回复的方式提出 ,即试图将受话者将要表达的观点引入自己的发端
话语中 。 而尤其像例 ( 35)动词后所附与其韵尾相和谐的语法成分 ,实际为表达自我中心观点的
31)- (
一个语素 ,即只用于说话者非常肯定 、确信某事件或性状时才可以附加的一个语素 。 而此时发话者将此
语素运用于该疑问句中 ,实际上是采用 修 辞 和 语 用 推 理 ,即 发 话 者 期 待 受 话 者 以 其 期 待 的 方 式 回 复 问
题 。 由于这种修辞作用和语用推理 ,才凸显了/z
i/的引述功能 ,而言说义虚化 。 这是语境中由 语 用 动
因而促使其产生的语法变化 。
但更能有效地说明/zi/的引述标记功能的 ,还在下面这一类主从句 ,如下所示 :

37)
i  cho  wahi  me-kh z
pt i  wa-l
a-mo.
我 :作格 你 :与格 扎西 无 -新异 引述 说 -自我 -语气
我给你说了扎西不在嘛 !

38)
khu a: ch-zk-a  rk z
i dk-k.
他 :作格 我 :与格 狗 -无定 -与格 类似 引述 骂 -新异
他骂我跟狗一样 。

39)
i  nd t
shzk-jn-nre z
i  t
k  t
i-tu
我 :作格 这 什么 -系词 -非完整 引述 一 问 :完成 -从属连词
thaka-re z
i  ndmot
sk wa-k
唐卡 -系词 引述 如此 说 -新异
我问了下这是什么 ,说是唐卡 。
上述三个例句中 ,
/z
i/引述的都 是 补 足 语 从 句 ,而 且 主 句 谓 语 动 词 都 是 言 说 动 词 如 “说 ”、“骂 ”和 “问 ”

83
语言科学  2015 年 1 月

等 ,这就很好的说明了 ,作为源自言说动词的/z
i/此时的功能并非作言说动词 ,而是只起到某种语法作
用 ,即引述标记 ,且上述例句中信息源都是明确的 ,例 (
33)和 例 (
34)分 别 为 主 句 主 语 “我 ”和 “他 ”,而 例
35)通常用于回忆某件事情时 ,比如向别人 叙 述 发 话 者 第 一 次 去 藏 区 看 到 唐 卡 的 情 形 ,就 可 以 如 此 叙

述 ,在具体的上下文中 ,引述标记所介引的话语信息源都是明确的或可推知的 。
2.
3.2.
3 bz
las作话题标记
作话题标记时读音为/z /(实际读音近似/zΙ/)。/z
i i/后附于话题之后,这个话题成分只能是名词性成
分或者是名物化的一个结构。这类话题标记结构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用,直接附着在话题之后,形成“话题 +
i+述题”结构;另一类是和假设连词/na/共现 ,形成“话题 +z
z ina+ 述题”结构 。 如下所示 :
(40)
aro pt
wah i-a,
i z t
ont
ak nd chu  ma-wa-na  m-t
hok-a.
喂 扎西 话题 -语气 事情 这 你 :作格 否定 -说 -从属连词 否定 -可以 -语气词
喂 ![我 ]说扎西啊 ,这件事你不说不行吗 !?

41) i,
gormo-ra-gormo z gormo  mn-na
钱 -连接 -钱 话语标记 钱 否定 -连接
chu  ta  t
shzk  xhi-ni.
你 :作格 话语标记 什么 知道 -自我
就知道说钱啊钱 ,除了钱你还知道什么 !

42)
luk  nt
sho-do z
ina  pt
wahi gawo-re.
羊 放 -名化 话题 扎西 最好 -系词
说到放羊 ,扎西放的最好 。

43)
tsanb z
ina 
tsat
hen-zk-re.
虫草 话题 贵重 -无定 -系词
说到虫草 ,它们是很贵的 (说粮食买不了多少钱 ,但说虫草还是 )。
例(
40)和例 (
41)采用的是 “话题 +z
i+ 述题 ”的结构模式 ,而例 (
42)和例 (
43)言 说 动 词/z
i/与 假 设 连
词/na/组合在一起 ,读音上也无停顿 ,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独立的单位 ,在句法上共同充当话题标记的
作用 。
2.
3.2.
4 bz
las作条件从句标记
言说动词/z /最常与假设连词/na/共现 ,由于言说动词 “说 ”可能代表着讯息价值的不确定 性 ,它

最可能与假设连词共现来表达说话者对信息的不确定性 ,从而使/z
i/日益去语义化而和/na/结合共同
构成条件从句标记 。 其结构为 “小句 +z
ina+ 小句 ”,即与假设连词/na/结合共同构成一个条件从句标
记 。 如下所示 :
44)
( ard
i  cho a: so
opt z
ina a  t
k  khu-g-z
i.
阿爸 -作格 你 :通格 学校 :与格 去 :完成 条件标记 我 :通格 一 疼 -新异 -引述
要是阿爸让你去学校的话 ,你就说你身体疼 。
45)
( tondk nd cho  ndewa me z
ina, s-g na: ndo-g.
事情 这 他 :通格 关系 无 条件标记 谁 -属格 耳朵 :与格 去 :未完成 -新异
要说这件事和你没关系的话 ,谁能相信呢 !

46)
a  sl-a  ndo ina,
go z a: l
aml
a 
ter go.
我 :通格 西宁 -与格 去 :未完成 需要 条件标记 我 :与格 路费 给 需要

84
邵明园   安多藏语言说动词 z
er和 b
zls的语法化

如果要让我去西宁的话 ,得给我车费才行 。

3 小结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安多藏语阿柔话中实际存在传闻示证和引述示证范畴 ,用以表达信息的来
源 ,其中/se/既可以作引述示证标记 ,又可以作传闻示证标记 ,来自言说动词 zer的语法化 ,而且这种原
始功能在现代阿柔话中还得以保留 。 而/z
i/只作引述示证标记 ,不作传闻示证标记 。 它也来自言说动
词 ,为 bz
las的语法化 ,而且这种实义言说动词的功能在现代安多藏语阿柔话中也得以保留 。
上述变化是通过不断调整表层句法结构和深层语义论元结构来实现的 ,而语音的调整和变化伴随
其中 。 语法化的一个重要认识基础是 :一个词汇成分的虚化表现在语义 、语用 、形态和音系等各个方面
(He
ine  212-247)。 语义方面 ,语义逐级虚化 ,从实义 词 变 为 功 能 词 ;语 用 方 面 ,从 篇 章 功
al.1991:
et 
能变为句法功能 ;形态方面 ,从自由形式变为黏着形式 ;音系方面 ,从具有独立的语音形式变为非独立或
弱化形式 。 而这在 zer的语法化过程中有清楚的表现 。 伴随语用推理和语法修辞 ,言说动作主体逐渐
隐匿消失或不再需要 ,由此 zer的言说义便逐渐弱化 ,原来的主从句逐渐融合为单一小句 ,
zer由原来的
主句动词便逐渐语义虚化为句子附属成分 ,用以说明信息的来源 ,而不是给句子增加语义内容 。 也即实
义言说动词 zer经过了语义漂白而被重新分析为引述标记和传闻标记 。bz
las在由言说动 词 语 法 化 为
引述示证标记的过程中 ,同样经历了一系列形态句法方面的变化 ,最终由句子主要成分变为次要成分 。
需要说明的是 ,经由上面的分析也看到 ,阿柔话中不管 zer还是 bz
las做引述示证和传闻示证并不
典型 ,因为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强制性的附加这两个语素 ,即它们在句法上还不是完全强制性的 ,在具
体的搭配上也受到较多限制 ,并未彻底虚化 。

参考文献

Aikhenvald,Al Y.2004.Evident
exandra  ial
ity.Oxford:Oxford 
Uni
vers
ity 
Press.
Andvik,Er
ik.2004.“Do”as 
subordinator
 in 
Tshangl Languages:Pas
a.Himalayan  t  Present (
and  Trends 
in 
Lingui
s-

ics.Studi
es 
and  149),ed.by 
Monographs  Saxena,311-339.Ber
Anju  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tee,El
Bar l L.2007.AGrammarof Dongwang Tibe
en  tan.Ph.
D.di
sser
tat
ion,Uni
vers
ity 
of 
Cal
iforni
a.
Bi l,Ba
cke lthasar.2000.Int
roduct
ion:Person 
and 
evidence
 in 
Hima
layan 
languages.Lingui
sti
cs 
of 
the 
Tibe
to-Burman
2:
Area  1-11.
Chafe,Wa
ll L.,& Ni
ace  s Johanna.1986.Evident
chol ial
ity:The 
Lingui
sti
c Encoding 
of 
Epi
stemology.Norwood,
NJ:Abl
ex 
Publ
ishing 
Corporat
ion.
Chang,Jui-Fen.2001.Grammat
ical
izat
ion 
Proces
ses 
Refl
ect
ed 
in  Lexemes “
Chinese  shuo”and “
kan”.Master’
s thes
is,
Nat
iona
l Kaohs
iung 
Norma
l Uni
vers
ity.
Chappe
ll,Hi
lary.2008.Var
iat
ion 
in 
the 
grammat
ica
lizat
i of 
on  compl
ement
izers 
from 
verba 
dicendi
 in 
Sini
tic
 languages.
Lingui
sti
c Typology 12:45-98.
Chen,Hs i.2006.Di
in-Hs scourse 
Func
tions 
of 
Chinese 
Compl
ement
izer 
and 
Di Marker “
scourse  shuo”.Master’
s thes
is,
Nat
iona
l Ta
iwan 
Norma
l Uni
vers
ity.
DeLancey,Scot
t.1986.Evident
ial
ity and vol
it
iona
lity in Tibetan.Evident
ial
ity:The 
Lingui
sti
c Encoding 
of 
Epi
ste-
mology,ed.by 
Wal
lace 
Chafe 
&Johanna 
Ni s,203-213.Norwood,NJ:Abl
chol ex 
Publ
ishing 
Corporat
ion.
DeLancey,Scot
t.1991.The 
origins 
of 
verb 
ser
ial
izat
ion 
in  Tibetan.Studi
modern  es 
in  15:
Language  1-23.

85
语言科学  2015 年 1 月

DeLancey,Scot
t.1992.The hi
stor
ica
l  the conjunct/di
 status of s tern in Tibeto-Burman.Ac
junct pat ta 
Lingui
sti
ca
Hafni
ens 25:
ia  39-62.
Dryer,Mattew.1991.SVO 
language and  OV:VO 
the  typology.Journal 
of Linguist
ics 2:443-482.
Fang,Mei(方梅).2006.Be iinghua 
j i“
l shuo”de 
yufahua———cong yanshuodongci 
dao congjubi
aoi北京话里“说”的语法

化———从言说动词到从句标记 [Grammat
ica
lizat
i of “
on  shuo”in 
Bei
jing  in:From 
Mandar lexi
cal 
verb 
to 
subordina-
tor].Zhongguo  Xuebao 中国方言学报 [
Fangyan  Journal 
of 
Chinese 
Dial
ecs]2006.
t 1:107-121.
t,Edward 
Garret J.2001.Evident
ial
ity 
and 
Assert
ion 
in 
Tibe
tan.Ph.
D.di
sser
tat
ion,Uni
vers
ity 
of 
Cal
iforni
a.
Genet
ti,Carol E.1986.The deve
lopment of subordinators f
rom postpos
iti  in Bodi
ons c anguages.Proceedings 
 l of 
the
Twelfth 
Annual 
Mee
ting 
of 
the 
Berkel
ey 
Lingui
sti
cs 
Soc
iety,387-400.Berke
ley:Berke
ley 
Lingui
sti
cs 
Soc
iety.
anzong (耿显宗),Junying 
Geng,Xi Li(李俊英),& Duoj
i Longzhi(龙智多杰).2007.AnduoZ
e   angyu  Cidian 安
Kouyu 
多藏语 口 语 词 典 [Amdo-t
ibe
tan 
Col
loquial
isms].Lanzhou:Gansu Minzu Chubanshe 兰 州:甘 肃 民 族 出 版 社

Lanzhou:Gansu 
Minzu 
Publ
i House].
shing 
Gu,Feng (谷峰).2007.Cong  dongc
yanshuoyi  i dao 
yuqi
ci———shuo  hanyu “
shanggu  yufahua 从言说义动词到语
yun”de 
气词———说上古汉语“云”的语法化 [ From 
saying 
verb to 
sentence-fina
l part
ice:The 
l grammati
cal
izat
i of“
on  yun”in
Archa
ic  Yuwen 中国语文 [
Chinese].Zhongguo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2007.3:231-235.
Ha
le,Aust markers:Fini
in.1980.Person  te 
conjunct 
and 
dis
junct 
verb 
forms
 in  i.Papers 
Newar in 
Southeas
t As
ian 
Lin-
gui
sti 7,ed.by 
cs  Tra
il 
Ronald,95-106.Canberra:Pac
ifi
c Lingui
sti
cs.
ine,Bernd, & Kuteva Tani
He a.2002.World Lexicon of Grammat i
calizat idge:Cambr
ion.Cambr idge Uni
vers
ity
Press.
adarom,Kr
Hongl isadawan.2007.Evident
ial
ity 
in 
Rgya
l Tibetan.Lingui
thang  sti
cs 
of 
the 
Tibe
to-Burman  2:
Area  17-
44.
Hopper,Paul
 J.,& El
izabeth  t.2001[
C.Traugot 1993].Grammat
ical
izat
ion.Be
iing:Wa
j iyu 
Jiaoxue 
yu 
Yanj
iu 
Chu-
banshe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Bei
jing:Fore
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Press].
Research 
Hs
ien,Fuhui.2012.On 
the 
grammat
ica
lizat
i of
on  the 
  Kava
lan 
SAY 
Verb 
zin.Oceani
c Lingui
sti
cs  2:
51. 468-489.
Hua,Kan (华侃),& Boj
ia Long (龙 博 甲).1993.Anduo 
Zangyu  Cidian 安 多 藏 语 口 语 词 典 [Amdo-t
Kouyu  ibe
tan
Col
loquial
isms].Lanzhou:Gansu Minzu Chubanshe 兰 州:甘 肃 民 族 出 版 社 [Lanzhou:Gansu Minzu Publ
ishing
House].

iang,Di(江荻).2007.Zangyu 
shushuo 
dongc
i xi
aoju 
binyu 
jiqi 
biao
ji藏语述说动词小句宾语及其标记 [Approaches 
to

lause 
obj
ects 
of 
narrate 
verbs 
and 
the
ir 
markers
  Tibetan].Zhongwen 
in  Xuebao 中文信息学报 [
Xinxi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Proces
sing]2007.
4:111-115.
Ka
lsang,Norbu,Kar
l Peet,Dpa
l s, & Kevin Stuar
ldan Bkrashi t.2000.Modern 
Oral 
Amdo  tan:A 
Tibe Language
York:Edwin 
Primer.New  Mel
len 
Press.
Kaur
ila,Mar
ja.2010.
Compl
ex 
predi
cates 
and 
clause
 l
inking 
in 
Chinese  Tibetan.SKYJ
and   ournal 
of 
Lingui
sti 23:
cs  125
-167.
amer,Mar
Kl ian.2000.How 
repor
t verbs 
become 
quote 
markers 
and 
compl
ement
izers.Lingua110:69-98.
Lidz,Liber
ty 
A.2007.Evident
ial
ity 
in  Na (Mosuo).Lingui
Yongning  sti
cs 
of 
the 
Tibe
to-Burman  2:
Area  45-87.
Li,Ming (李明).2003.Shi
tan  dongc
yanshuo  i xi
ang 
renzhi 
dongc
i  yinshen 试谈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 [Di
de  scus-

ing 
the extens
ion narrat
ive verbs to cogni
tive verbs].Yufahua 
yu 
Yufa  I)语 法 化 与 语 法 研 究 (一 )
Yanjiu (

Grammat
ical
izat
ion 
and 
Grammat
ical  es (
Studi I)],
350-370.Be
iing:Shangwu Yinshuguan 北 京:商 务 印 书 馆


Bei
jing:The 
Commerc
ia Press].
l 
Lin,Huayong (林华勇),& Zhe 
Ma (马喆).2007.Li
anj
iang 
fangyan 
yanshuoyi  i“
dongc i
j yufahua 廉江方言言
ang”de 

86
邵明园   安多藏语言说动词 z
er和 b
zls的语法化

说义动词“讲”的语法化 [Grammat
ica
lizat
ion 
ofthe 
  verb “
speech  i
jang”in 
the 
Lianj
iang 
dia
lect 
of 
Guangdong 
Prov-
Yuwen 中国语文 [
ince].Zhongguo  Studi
es 
of 
the  Language]2007.
Chinese  2:151-159.
Liu,Danqing (刘丹青).2004.Hanyu 
li 
de  ne
yige  i
rong 
binyu 
biao i———cong “
juc dao”shuoqi汉语里的一
shuodao”de “
个内容宾语标句词———从“说道”的“道”说起 [A 
content 
compl
ement
izer  Chinese:Star
of  ting 
from “
dao”of“
shuod-
ao ”].Qingzhu 
Zhongguo 
Yuwen 
Chuangkan  Zhounian 
50  Lunwenji 庆祝《中国语文》创刊 50 周年学术论
Xueshu 
文集 [
Papersi
 n 
Honor 
of  50th Anniversary 
the  of 
Studi
es 
of 
the  Language],110-119.Be
Chinese  iing:Shangwu

Yinshuguan 北京:商务印书馆 [
Bei
jing:The 
Commerc
ia Press].
l 
Mat
i f,James 
sof A.1991.Area
l and uni
versa
l dimens
ions of grammat
izat
i Lahu.Approaches 
on in  to 
Grammat
ical
iza-
ion,ed.by 
t Eli
zabeth 
C.Traugot
t & Bernd 
Heine,398-402,Vol.I
I.Amsterdam:Benj
amins.
Saxena,Anju.1987.On  grammat
the  ica
lizat
ion 
ofthe 
  say/thus:A 
verb  typologi
cal
 study.Paper 
Present
ed  the 3rd
at 
Pac
ifi
c Lingui
sti
c Conference.Eugene,Oregon,USA.
Saxena,Anju.1988.On 
syntact
i convergence:The 
c  cases 
of verb “
the 
  say”in 
Tibeto-Burman.Proceedingso the 
 f  four-

eenth 
annual 
mee
ting 
of 
the 
Berkel
ey 
Lingui
sti
c Soc
iety,ed.by 
She
lley 
Axmaker 
et 
al.,375-388.
Shi
rai,Satoko.2007.Evident
ial
s and 
evident
ial-l
ike 
categor
ies
  nDrapa.Lingui
in  sti
cs 
of 
the 
Tibe
to-Burman  2:125
Area 
-150.
igg,Ri
Spr chard.1991.The 
spe
ll
ing-styl
e pronunc
iat
i of 
on  Wri
tten 
Tibetan 
and 
the 
hazards 
of 
using 
citat
ion 
forms
 in 
the
phonologi
cal 
ana
lys
is 
of  Tibetan.Lingui
spoken  sti
cs 
of 
the 
Tibe
to-Burman  2:
Area  93-116.
fang (随利芳).2007.Yufa 
Sui,Li biao
ji“ dao”语法标记“说”和“道”[“
shuo”he“ shuo”and “
dao”as 
grammat
ica
l mark-
ers].Ji
efangjun  Xuebao 解 放 军 外 国 语 学 院 学 报 [
Waiguoyuxueyuan  Journal 
of 
PLA 
Univers
ity 
of 
Fore
ign
Languages]2007.
4:19-22.
Sun,Jackson 
T.-S.1993.Evident
ial
s in  Tibetan.Bul
Amdo  let
in 
of 
the 
Ins
titut
e of 
His
tory 
and 
Phi
lology 
Academia
Sini
ca  4:
63. 945-1001.
Sung,Guoming,& LhaByames  l.2005.Col
Rgya loquial 
Amdo 
Tit
etan.Be
iing:Zhongguo 
j Chubanshe 北京:中
Zangxue 
国藏学出版社 [
Bei
jing:China  Press].
Tibetology 
Tournadre,Ni
col
as.1991.The 
rhetor
ica
l use 
of the 
Tibetan 
ergat
ive.Lingui
sti
cs 
of 
the 
Tibe
to-Burman  1:
Area  93-
107.
Tournadre,Ni as,& Konchok 
col Jiatso.2001.Fina
l auxi
li
ary 
verbs
 in 
li
terary 
Tibetan 
and 
in 
the 
dia
lects.Lingui
sti
cs 
of
the 
Tibe
to-Burman  1:
Area  49-111.
Tournadre,Ni
col
as.2008.Arguments 
aga
inst
 the  of “
concept  conjunct”
/“di
sjunct”in 
Tibetan.Chomolangma,Dema-
wend  Kasbek,Fes
und  t fur 
schrift  Roland 
Bielme
ier 
zu 
seinem 65,ed.by 
Huber 
Brigi
tte,Volkar
t Mar
ianne 

Paul,281-308.Ha
Widmer  lle:Internat
iona
l Inst
itute 
for 
Tibetan 
and 
Buddhi
st 
Studi
es 
GmbH.
Wang,Zhi
jing (王志敬).
1994.Zangyu 
Lasa  Yufa 藏语拉萨口语语法 [
Kouyu  Grammar 
of 
Spoken 
Tibe
tan  Lhasa].
in 
Be
iing:Zhongyang 
j Minzu  Chubanshe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Be
Daxue  iing:Minzu 
j Uni
vers
ity 
of 
China 
Pub-

i House].
shing 
ters,David 
Wat idge:Cambr
E.2002.AGrammarof Kham .Cambr idge 
Uni
vers
ity 
Press.
Wi
ll
ett,Thomas.1988.A 
cross-l
ingui
sti
c survey 
ofthe 
  grammat
ica
lizat
ion 
of 
evident
ial
ity.Studi
es 
in  1:
Language  51-
97.
Wi
ll
is,Chr
ist
ina 
M.2007.Evident
ial
ity  Darma(Tibeto-Burman).Lingui
in  sti
cso the 
 f  Tibe Area2:
to-Burman  89-124.
sun (张怡荪).1993.Zang 
Zhang,Yi Han  Cidian (Di’
Da  Ban)藏汉大词典(第二版)[
er  Tibe
tan-Han 
Language 
Dic-
ionary (
t 2nd Edi
tion)].Be
ij Chubanshe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ng:Minzu  Bei
jing:The 
Ethni
c Publ
i House].
shing 
Zhou,Maocao (周毛草).2003.Maqu  Yanjiu 玛曲藏语研究 [
Zangyu  Studi
es 
of 
Maqu  tan].Be
Tibe iing:Minzu 
j Chu-

87
语言科学  2015 年 1 月

banshe 北京:民族出版社 [
Bei
jing:The 
Ethni
c Publ
i House].
shing 
iwen (周季文).2002.Lun 
Zhou,J Zangyu  i(Xu)论 藏 语 动 词(续)[On 
dongc verbs (Cont
Tibetan  inued)].Zhongguo
Zangxue 中国藏学 [
Chinese  tology]2002.
Tibe 4:118.
iwen (周季文),& Houfang 
Zhou,J Xie (谢厚芳).2003.Zangyu  Yufa 藏语 拉 萨 话 语 法 [
Lasahua  Grammar 
of 
Lasa
tan].Be
Tibe ij Chubanshe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ng:Minzu  Bei
jing:The 
Ethni
c Publ
i House].
shing 

作者简介

邵明园,男,
1984 年生,山东兰陵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藏语方
言学、藏语历史语法学和形态学。在《语言科学》、《西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目前主要从事藏语示证范畴的研究
工作。

The 
Grammat
ical
izat
ion o
f Repo
rti
ng Ver
bs“
zer”
and “
bzls”i
a n 
Amdo Tibe
tan

Shao 
Mingyuan

Depar
tmen
t of 
Chi
nes
e Language 
and 
Lit
era
t e,Capi
ur tal 
Norma
l Un
ive
rsi
ty,Be
iji
ng 100089

Ab
str
act I
n Ar
i d
g ia
lec
t o
f Amdo 
Tibe
tan,t
her
 epo
rti
ng 
verbs
 ze
r  bz
and  l
as 
have 
unde
rgone

gamma
tic
ali
zat
i and 
on  become 
mor
e and 
mor
e bound.The
 el
emen
t z
er 
has 
been 
gramma
tic
ali
zed
 fr
om
ar
 eport
ing ve
rbt
 o t
heev
  ident
ial
it ma
y  rkero
 fhe
  arsay and 
quotat
ion.Bzla
s ha
s been gr
amma ti
cali
zed

o a quot
ati
ve ma r,a
rke  t
op i
c marke
r and 
a marke
r  o
f condi
tiona
l c
laus
e.They funct
ion syn
tact
ical
ly

s a 
hea
rsay 
orquo
  tat
ive
 ev
iden
tia
l ma
rke
r much 
mor
e r
ema
rkab
lyt
 han 
any 
othe
rs.The 
dif
fer
enc
eso
 f

he 
dis
tri
but
ion 
oft
 he
 repo
rted 
verbs
 embod
ied
 in
 the
 synchr
oni
c l
pane
 re
fle
ctt
 he 
dynami
c change
s o


he 
morphos
ynt
ax 
of 
Tibe
tan 
and 
demons
tra
tet
 he
 tr
end 
ofi
 ts 
gramma
tic
ali
zat
ion.
Ke
ywo
rds r
epo
rti
ng 
verb;he
ars
ay 
evi
den
til;quo
a tat
ive
 ev
iden
til;g
a ramma
tic
ali
zat
ion

8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