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7 年第 5 期(总第 187 期)

如何定位汉语语法化的 “特色 ”*

彭 睿

提要   语法化存在普遍性规律。讨论个别语 言 的 语 法 化 现 象,必 须 准 确 定 位 该 语 言 历 时
形态句法变化因类型学特征而呈现出来的特色。个别语言语法化的特色或个性的影响力往往
十分有限。文献中提到的上古汉语语法化的两种特 色,即 词 类 在 句 法 层 面 的 灵 活 性 和 对 语 用
推理的依赖性,都是值得商榷的。前者是上古汉语语法化的有标记的特征,而非通常性的原则
和手段;后者并不能定性为汉语语法化的特色,而是汉语的形态句法特色,是语法化的结果。
关键词   语法化;特色;普遍规律;语用推理;前范畴性;隐性复杂性

一   引言

有关 汉 语 语 法 化 特 色 的 问 题 已 获 学 者 们 的 深 层 次 关 注 (如 B
is 2004、
ang  2008a、
2008b、
2008c、 2010;吴福祥 2005;董秀芳 2008;江蓝生 2016;等)。一个常见的 说 法 是,跨 语 言
2008d、
地看,狭义语法化 ①(以下简称“语法 化”)既 有 共 性 也 有 个 性。 这 一 问 题 可 以 从 两 个 层 面 来 理
解。第一个层面是宏观性的,即语法化变化存 在 普 遍 适 用 的 机 制、规 律 和 原 则。 比 如,一 些 结
论,包括语法化以语用推理为驱动力、以类推和重新 分 析 为 机 制、语 法 化 的 单 向 性 以 及 与 之 相
关的语法化原则,都获得了跨语言事实的支持。这些规律和原则同时也具有跨范畴的预测性,
就是不仅对印欧语适用,对汉语来说同样有解释力;不 仅 能 预 测 介 词 和 标 句 词 的 语 法 化 演 变,
也能预测体标记和复数标 记 的 形 成 过 程。 和 被 观 察 语 言 的 分 布 地 域 以 及 类 型 学 特 征 差 异 有
关,学者们对具体某种语法化规律和原则的呈现方式和普遍意义也存在不同看法 。比如,一种
普遍认可的说法是,印欧语大多属屈折语,具有屈折语素、词形屈折变化,并且有性、数、格等语
法范畴的变化;而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其最重要的特征 则 包 括 具 有 大 量 单 语 素 词(单 纯 词)、
缺乏屈折形态,而且语素和语素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稳定等。很自然地,这种地域性和类型学
特征的差异会不会给语法化带来不同个性色彩,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见 B
is 2004、
ang 
2008a、2008b、
2008c、 2010 等)。
2008d、

作者简介:彭睿,男,湖南保靖县人,斯坦福大学博士,现 为 新 加 坡 国 立 大 学 中 文 系 副 教 授 ,研 究 兴 趣 包 括
语法化理论、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电邮:
chsp
r@nus. sg。
edu.
* 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的宝贵意见。文中存留问题概由作者负责。
① 按照 Himme
lmann( 25-26)的归纳,广义语法化泛指“成为语法的一部分”,即以形式为手段 来 体
2004:
现或编码语法的差异性,与历时性、具有方向性的发展演变无必然关联;狭义语法化指的是跨越时间而且导致
语法性特征增加的单向性演变(也参彭睿 2016)。


语法化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也体现在微观层 面 上,主 要 是 语 法 化 演 变 路 径 的 跨 语 言 性。 如
根据 He
ine 
& Ku
t 2002)的归纳,由表完成义动词演变为完成体或完整体标记的语法化路
eva(
径,在很多语言里都得到了证实,包括汉语、雅 贝 语 ( Yabem)、散 戈 语(
Sango)、埃 维 语 (
Ewe)、
印京尼语( i)、拉玛语(
Engenn Rama)、巴瑞语(
Bai)、西 班 牙 语 (
r Span
ish)、斯 若 伊 语 (
Sir
oi)等。
再如,跨语 言 地 看,由 时 间 域 到 原 因/条 件 的 语 法 化 现 象 十 分 普 遍。 如 Tr
augo
tt 
& Kn
ig
1991)提到了一组由时间词到表原因的语法标记的语法化演变,包括:

标准德语(Old 
High  rman)d
Ge ia 
wil
a so‘so
 long 
as’> 德语 (
German)wel‘
i be
cau
se’
拉丁语(
Lat
in)pos
tequam ‘
a a
ftr’,‘
e eve
r s
ine’> 法语(
c Fr
enh)pu
c i
sque‘s
ine’,致使标记;

法语(Fr
enh)quand ‘
c n’,‘
whe bec
aue’

汉语里也存在类似的演变路径,如“时”由时间词演变为假设条件标记(江蓝生 2002 )。汉语语
法化路径似乎也存在异于普遍规律的情形。例如,吴 福 祥(
2005)讨 论 了 三 种 具 有 类 型 学 特 征
的汉语语法化模式,包括关系名词的语法化模 式、伴 随 介 词 的 语 法 化 模 式 和 语 法 词/附 着 词 的
语法化模式。以关系名词的语法化模式为例,跨语言地看,领属结构中的关系名词一般会循两
种路径发生语法化变化。小句语序为 SVO,通 常 演 变 路 径 为 “关 系 名 词 > 前 置 词”;而 如 果 小
句语序为 SOV,则演变路径多为“关系名词 > 后 置 词”。吴 文 发 现,汉 语 是 SVO 语 言,但 其 关
系名词的语法化路径却是“关 系 名 词 > 后 置 词”。 对 此,吴 文 的 解 释 是,汉 语 虽 然 小 句 语 序 为
SVO,但其领属结构语序为“领属语 + 关系名词”,这 恰 恰 不 同 于 一 般 的 SVO 语 言,而 与 SOV
语言相同。这种情形并非汉语独有,因 为 埃 维 语 (
Ewe)和 汉 语 的 情 形 一 样。 吴 文 最 后 的 结 论
是,“人类语言的语法化模式或路径的类型变异与共性特征也并非完全对立”;汉语语法演变模
式的三个类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与跨语言的语法化共性仍是相通的”(吴福祥 2005)。
因篇幅限制,本文的讨论将只涉及第一个层面,即汉语语法化有没有不符合普遍规律的现
象。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就说明目前的语法化理 论 有 不 周 延 的 地 方。 这 一 问 题 又 可 以 进 一 步
从两个角度来看:
首先,语法化理论所揭示的基本规律本身存在偏差。一种可能情形是,汉语的某些语法化
个案不以语用推理为驱动力或者不以重新分析和 类 推 为 机 制。 也 可 能 是 比 较 极 端 的 情 形,比
如汉语语法化的一些个案,和目前的 语 法 化 理 论 在 语 法 化 单 向 性 及 其 附 带 现 象 ② 等 方 面 的 预
测相抵牾。事实上,迄今学者们讨论过的汉语语法化现象,总体说来都没有出现违逆这些最基
本规律的情形。
其次,具体语法化理论模式存在偏差。比如说,一种理论模式如果完全是以印欧语语法化
现象为观察对象,就很 可 能 无 法 准 确 解 释 所 有 汉 语 语 法 化 现 象。 一 个 典 型 例 子 是,
Lehmann
1982/1995)提 出 了 语 法 化 六 个 标 杆 参 数,包 括 聚 合 势 (
( integ
rity)、组 合 势 (cope)、聚 合 度


paradi
gma t
ici
ty)、组合度( bondedne
ss)、聚合变 异 性 (parad
igma t
ic va
riab
ili
ty)和 组 合 变 异 性

syn
tagmat
ic 
vari
abi
liy)。B
t i
sang(2004、2008a、 2010)认 识 到,
2008b、 Lehmann(
1982/1995)
的标 杆 参 数 大 多 不 适 用 于 东 亚 及 东 南 亚 大 陆 语 言;而 Tr augo
t 2010)以 及 Tr
t( augot
t &
Tr
ousda
l 2013)也指出,这些参数是建 立 在 对 印 欧 语 的 观 察 基 础 上 的,在 形 态 丰 富 的 语 言 里
e(
容易操作,但对形态不丰富的语言来说,比如汉语和当代英语,这些参数不都适用。

② 这些附带现象 Hoppe 1991)称 为 “语 法 化 原 则 ”,包 括 “专 一 化 ”(


r( spe
cia
liz
aton)、“裂 变 ”(
i dive
rgenc
e/
sp
lit 更新”r
)、“ ( l 和“层化”l
enewa ) (aye
ring)。


本文将不涉及具体理论模式对汉语语法化的 适 用 性 问 题,也 不 涉 及 广 受 关 注 的 语 法 化 项
“形 式—意 义 ”共 变 关 系 ③ ,而 是 把 重 点 放 在 对 B
isang(
2004、2008a、
2008b、2008b、2008d、
2010)的系列研究所观察 到 的 汉 语 (以 及 其 他 东 亚 及 东 南 亚 大 陆 语 言 ④ )语 法 化 特 色 的 检 验。
类型学特征对汉语语法化有影响是没有疑问的,问题在于这种影响的呈现方式是什么、冲击程
度有多大。我们的研究表明,和汉语类型学相关的现象,如词类在句法层面的灵活性和同一表
层形式结构及语义解释的多重可能性,要么对汉语语法化的影响力极其有限,比如只体现在部
分个案中,而且只在汉语语法化现象与普遍性规律相联接、运用普遍性机制过程中起辅助手段
的作用;要 么 并 不 真 正 和 普 遍 规 律 原 则 相 矛 盾,并 不 真 正 对 汉 语 语 法 化 构 成 影 响,准 确 说,是
“汉语语法特色”而非“汉语语法化特色”。

二   地域及类型学特征与东亚及东南亚大陆语言语法化

1 东亚及东南亚大陆语言的语法化特色
2.
Bi
sang( 15)指出,和印欧语相比,东亚及东南亚大陆语言的语法化有三种特色:
2008a:
i)缺乏强制性范畴,因此语用推理的作用特别显著;

i)存在严格的句法范式(语序范式);




ii)缺乏或者仅存在有限的形式—意义共变关系。
按照 Lehmann(
1982/1995)的说法,如果某一范畴需要说话人使用专门标记来指明,该范
畴就具有强制性(也见 B
is 2008a:15)。东亚及东南亚大陆语言存在少量的非强制性语法
ang 
标记,这些标记意义很广,必须从语境中推理出来。一个典型例子是高棉语( Khmer)动词ba n

come
 to  ’。
have Ban 既可以分布于动词 前,也 可 以 用 在 动 词 后 和 小 句 末。 和 其 他 东 亚 及 东

南亚大陆语言里表同样意义的 动 词 一 样,语 法 化 了 的 ba
n 如 果 出 现 在 动 词 前,根 据 不 同 预 设
条件,可能通过语用推理得出不同的意义诠释来,如例(
1)(引自 B
is 2008a:
ang  19):

1)Kh
om 
ban     t`
 u  ph
 sa(
r)
I   come.t have go  ma
o. rket
a.能力或准允: ‘
I wasab
  le
 to 
go t
o t
he marke
t.’
/‘I 
was
 al
lowed
 to 
got
 ot
 he 
marke
t.’
b.过去时:‘I 
went t
o the 
market.’
c.真实性:‘
I  go/r
do  eal
l go
y  t
 ot
 he 
marke
t.’
作者的观察结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i)高棉语没有强制性的时—体—情 态 标 记;
( ban 作 为 语 法 标 记 可 以 省 略,句 子 仍 然 符 合

语法。

③ 这一现象在 Bybe
e e
t l(
a 106-115)中被称为“平行紧缩假 说”(
1994: par
all
elr
 educ
tion 
hypo
the
sis)。 这
份研究发现,跨语言地看,语法化项/语法化成项在语义 进 一 步 泛 化 的 同 时 ,也 会 发 生 形 式 上 的 变 化。 作 者 也
认识到,语言的类型学特征对语法化具有制约作用;平行紧缩假说对印欧语来说是十分适用的,但对以汉语为
代表的孤立语的语法化的影响有限。具体说,孤立语不 仅 没 有 发 展 出 词 缀,也 没 有 发 展 出 综 合 语 的 那 种 具 有
抽象、泛化的意义特征的语法性成分(
1994:
118)。B
isang 的 系 列 研 究 也 证 实,东 亚 及 东 南 亚 大 陆 语 言 的 语 法
化演变,并不以语音紧缩为特征。限于篇幅,本文不讨论这个问题。
④ 作者所提到东 亚 及 东 南 亚 语 言 范 围 如 下 (原 文 如 此,汉 语 翻 译 为 本 文 作 者 所 添 加 ):孟—高 棉 语 族
(Mon-Khme r)(南亚语系( Aust
roas
iat
ic)的一个分支);泰语族( Tai)(侗台 语 系 (Ta i)的 一 个 分 支);汉 语
i-Kada
族(Sin
itc 汉藏语系(
i )( S
ina-Ti
betan 的一个分支) 苗瑶语族(Hmong-Mi
) ; en)。


i)类似ba

i n 这样的语法标记的意义是根据其所在环境推理出来的。


ii)
Ban 的不同意义之间并 不 能 构 成 某 种 斜 坡 (
 clne)或 路 径 (
i pahway);它 们 既 不 能 被

看成一个词语的多 义 性 (
pol
ysemy),也 不 能 被 看 成 语 义 变 化 的 结 果。 相 反,这 些 意 义 来 源 相
同,是在不同语境中依据不同预设条件得出的不同语用推理结果。

iv)尽管出现在语法标记位置且表达语法功能, ba
n 的语音并不发生变化。
针对(
i)和(v),
i Bis 2008a)提到,
ang( Ans
aldo 
&L 2004)等 从 汉 语 言 所 观 察 到 的 两 个 语 法
im (
化形式变化特点,即语音时长的缩 短 和 元 音 质 量 的 溶 蚀,也 适 用 于 东 亚 及 东 南 亚 大 陆 语 言。⑤
作者进一步指出,这两个特点,再加上作者自己所主张的强制性范畴的缺乏以及单一语法标记
的多功能性这两种因素,共同阻遏了东亚及东南亚大陆语言发展出印欧语那样的形态范式,使
得这些语言在形式—意义共变关系中,语法化项的紧缩程度大多数都不如印欧语高。
关于(
i)和(
i i
ii),
Bis 2008a:16-17)进 一 步 谈 到,强 制 性 范 畴 的 缺 乏 并 没 有 妨 碍 东 亚
ang(
及东南亚大陆语言产生语法化程度高的语法标记。 这 些 标 记 属 于 相 对 封 闭 的 类,而 且 受 制 于
严格的句法范式,语法化程度较深,而它们所表达的语法概念都是语用推理的结果。作者特别
强调的是,跨语言地存在不同语法化类型;不同语法化类型所倚重的策略不同———语用推理在
东亚及东南亚语言里占主导地位。作者据此得出的 一 个 结 论 是,几 种 最 有 影 响 的 语 法 化 理 论
模式,包括 Lehmann(
1982/1995)、He
ine
 et
 al(
1991)、
Bybe
e e
t l(
a 1994)和 Hoppe
r & Tra-
ugo
tt2003 都不适用于东亚及东 南 亚 大 陆 语 言。 对 于 这 些 看 法,特 别 是 有 关 语 用 推 理 占 主
( ),
导地位的说法,我们将在第三节详细讨论。
2 影响汉语语法化的类型学特征
2.
具体到汉语,
Biang 指出,在上古 汉 语 晚 期 (即 公 元 前 5~3 世 纪),汉 语 语 法 化 受 到 两 种

类型学特征的推动。第一种特征是词项在句法层面 上 具 有 灵 活 性,就 是 相 同 语 言 单 位 可 能 被
赋予不 同 的 词 性,称 为 “前 范 畴 性 ”(
preca
tego
ria
liy)(
t Biang 2008a、
s 2008b、
2008c、
2008d、
2010)。如以下几个例子(引自 B i
s 2008b):
ang 

2)a.智士者未必信。(《韩非子·八说》)
b.人皆信之。(《孟子·尽心上》)
c.无道得小人之信矣。(《韩非子·南面》)
“信”在例(2a)里处在不及物动词位置,意思是“值得信赖”;在 例(
2b)中 处 在 及 物 动 词 位 置,意
思是“相信”;在例(
2c)中处于名词短语核心位置,意为“信任”(
Bis 2008a:569)。“信”的这
ang 
三种用法并无显性标记来予区隔。董秀芳(
2008)也有类似的观察:因为缺乏形态标记,上古汉
语的动、名两个语法化范畴 之 间 没 有 形 式 上 的 区 隔,甚 至 在 功 能 上 能 够 实 现 动 和 名 之 间 的 对
转。汉语动、名之间的这种关系在董文中被称为汉语“动转名的无标记性”。董文指出,汉语的
动转名所采用的最常见方式是转类(conve
rson)或说零派生(
i zer
o de
riva
tion),这一特点“深刻
地影响了汉语的句法,造成了汉语的词类与句子成分的不对应”(董秀芳 2008)。
第二种特征是,和其他东亚及东南亚大陆语言一样,这一时期汉语的强制性语法标记相对

⑤ 一位匿审人敏锐地指出:“
Ans
aldo 
&Lim 的研究结论只适用于汉语北方话和部分南方方言,而不适 用
于粤语、平话等南方方言,也不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壮侗语 族 语 言 和 境 外 的 壮 侗 语 族 语 言 和 属 于 南 亚 语 系 的 越
南语。”这是有道理的。Ans
aldo 
&L 2004)的说法既 然 存 在 争 议,而 这 一 说 法 又 是 B
im ( is 2008a)的 基 础
ang(
之一,一个合理推论就是,
Bis 2008a)的相关结论也值得进一步推敲。
ang(

稀少,而且语法标记可能有多重功能,必须从语 境 中 推 理 才 能 得 出。 因 此,同 样 一 个 表 层 结 构
可作不同的句法分析,即“隐性复杂性”( h
idden complex
ity)(B
is 2008c、
ang  2010)。Bisang 的
数份研究(如 2008c、
2010)都举了一 个 作 者 自 拟 的 例 子,即 “病 不 幸”。 作 者 指 出,在 上 古 汉 语
里,“病不幸”可以有四种不同的理解方式,包括“病痛是不幸的”、“生 病 的 人 是 不 幸 的”、“他 生
病的事是不幸的”以及“因为他生病了,所以他是不幸的”,所以体现了隐性复杂性。作者指出,
晚期上古汉语并不缺乏语法标记,但这些标记都不是强制性的;如果其功能都能够由语境推理
出来,它们往往可以省略,使同一构式可能有不同理解方式。这和 2.
1 节介绍的东亚及东南亚
大陆语言所受的类型学特征限制是一致的。但是,这 几 份 研 究 都 没 有 明 确 地 举 出 一 个 汉 语 语
法标记的多重功能须从语境中推出的真实例子。我们只能依据作者对其他东亚及东南亚语言
相关现象的描述(如他在几份研究里都提到的高棉语ba
n 的不同功能),来理解这一情形。 例
如,根据王力( 1989/2003:153)的说法,“与”在上古汉语除动词用法外,还有连词和介词用法,
分别以( 3b)和(
3a)、( 3c)为例(均转引自王著):

3)a.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b.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c.古之人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上》)
类比其对ba:
n 的不同功能之 间 关 系 的 描 述,
Biang 应 该 是 认 为 连 词“与”和 介 词“与”是 分 别

从不同环境里语用推理出来的;而且,一经推理 出 来,就 是 成 熟 的 语 法 标 记。 隐 性 复 杂 性 理 论
十分强调的一点是,汉语(及东亚和东南亚语言)的同一语 法 标 记 的 不 同 功 能 是 分 别 由 语 用 推
理而产生的,彼此之间并没有源流关系;这些功能未必能用一个语法化斜坡或者路径来相互联
系,相反,它们是在预设各异的不同环境里由同一源 概 念 推 理 而 来 的,一 如 前 面 提 到 的 高 棉 语
的ba:
n 情形(见 B
is 2008c、2010)。
ang 

is 2010)指出,因为这两种类型学特征的存在,(复合型)构式成为了汉语语法化的推
ang(
动力;构式里的句法位置对了解汉语语法化过程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句法位置往往是决定词项
语法功能的唯一手段。

三   前范畴性和隐性复杂性影响的局限性


isang 认为,前范畴性和隐性复杂性从根本上推动了汉 语 的 语 法 化。 但 作 者 在 讨 论 这 两
个特点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上 古 汉 语 晚 期”这 一 历 史 阶 段,认 为 汉 语 标 准 语 不 再 具 有 前 范 畴
性,而其隐性复杂性也减弱了,但仍会发生(
Bis 2010:246)。然而,正如董秀芳(
ang  2008)指出
的那样,前范畴性所造成的后果,如词类和句子成分的不对应,从古至今都是一致的。因此,以
下的讨论将不限于上古汉语晚期这一时间范围。我们发现,即使是上古汉语,不论是前范畴性
还是隐性复杂性的影响都是有限的;而如果着眼于由上 古 汉 语 到 现 代 汉 语 的 整 个 历 史 过 程 的
话,这两个特征对汉语语法化的影响更是微弱,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1 关于前范畴性对汉语语法化的影响
3.
3.1 几个个案
1.

isang 的系列研究在讨论上古汉语晚期的前范畴性时,并没 有 以 完 整 的 具 体 个 案 来 详 细
解释这种特征是如何影响语法化的。董秀芳( 2008)的说法是,汉语动转名具有无标记性,并且
具体地提到了和这种无标记转 换 相 关 联 的 汉 语 语 法 化 的 三 种 模 式 ,包 括 “及 物 动 词 > 连 词”、
“及物动词 > 副词”和“话题结构 > 复句”。根据董文的说法,在动转名的无标记性的驱动下,汉

语里名词化了的动词性成分可以出现在名词性成 分 的 句 法 位 置。 其 中 一 种 特 别 的 情 形 是,这
一句法位置与语法化过程中同构项位置重叠。如例(4)中,名词短语“其利”和“数十创”是作为
语法化项的动词“被”的同构项(转引自董文):

4)a.万民被其利。(《墨子·尚贤》)
b.身被数十创。(《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而在例(5)中,名词化了的动词“攻”、“侵”和“辱”也是“被”的同构项(转引自董文):

5)a.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b.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无蠹》)
这些同构项均经历了无标记性的动转名,为“被”的语法化创造了重要条件。此外,表追加的并
列连词“加上”、“
X 是”形式的连词(如“若是”)、“否定词 + 动 词”构 成 的 连 词(“不 论、无 论”等)
以及副词“已经”等的语法化,都与汉语动词性成分可以无 标 记 地 转 变 为 名 词 性 成 分 这 一 特 征
密切相关。董文的一个结论是,汉语中这种由动词性 成 分 到 名 词 化 的 动 词 性 成 分 的 扩 展 在 一
些语法化过程中起到了诱因的作用。彭睿(2017)指 出,这 一 结 论 揭 示 了 汉 语 语 法 化 的 一 种 独
特现象,即动词性成分的名词化在一些语法化个案中会成为促成其语用推理的关键因素之一 。
前范畴性对汉语语法化的影响在公元前 3 世 纪 以 后 也 仍 然 能 看 到。 例 如,彭 睿(
2011)指
出,非结构语串“极 + 其”原本所在的结构为“[极][其 NP]”,而副词“极其”的分布环境是“[极
VP]”或“[极其][
其][ AP]”。 这 要 求 “[极][其 NP]”中 NP 具 有 被 解 读 为 VP 或 AP 的 可 能
性。这份研究指出,“[极][其 NP]”的意义是“把某人/物的特征 NP 扩大到极点”;“扩大”行为
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把其施力程度看成一种刻度表,那么这个框架义表述的就是刻度表的最
高点,是把施力程度最大化。副词“极其”的功能恰恰是表“最高程度”,所以和“[极][其 NP]”
的意义之间有着这样的潜在语用推理关系:如果把静态刻度 的“最 高 程 度”看 作 动 态 的 最 大 化
施力的结果,那么二者具有转喻关系。以下例子不具备产生这种语用推理的条件:
6)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周易·系辞上》)

这句里动词“极”的宾语 是“其 数”。“数”在(
6)中 没 有 解 读 为 VP 或 AP 的 可 能 性。“极 + 其”
语串语法化的临界环境以例(7)为代表:
7)臣子入朝,自然极其恭敬,也自和。(《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极其恭敬”中的“恭敬”既可作名词理解,也可作动词理解。“极其恭敬”意义是“把恭敬这种态
度扩大到极点”,名词“恭敬”指称一种静止的状态。如果把“恭 敬”理 解 为 动 词 核 心,描 写 一 种
动态的行为,那么“极其恭敬”就意为“最大程度地实施恭敬这 一 行 为”。 这 就 为“极 + 其”语 用
推理为表最高程度义副词创造了条件。
3.2 前范畴性对汉语语法化影响的局限性
1.
前范畴性对汉语语法化的影响可以从“质”和“量”两 个 标 准 来 衡 量。 质 的 标 准,即 左 右 汉
语语法化的能力强弱,也就是前范畴性在语法化环境临界性特征(即能够在源义基础上语用推
理出目标义的语义语用和形态句法特征,详见彭睿(
2008)的相关讨论)中的重要性。前范畴性
对语法化的影响并非没有限制条件。董秀芳(
2008)在讨论汉语动转名的无标记性促发汉语语
法化的现象时,提到了一个特别条件,那就是在汉语名词化的动词性成分出现在名词性成分的
句法位置时,这一句法位置必须恰好与语法化项的同构项 位 置 重 合,比 如 例( 5b)都 是 如
5a)、(
此。按照彭睿(
2017)的说法,这一特别条件表明,动转名的无标记性只是这些语法化个案演变
环境的临界性特征中的一个,而非充要条件。既然只是语法化临界性特征之一,动转名的无标

记性也就无法成为汉语语法化的最根本推动因素。 量 的 标 准,指 的 是 受 到 这 种 特 征 影 响 的 语
法化个案所占比例的大小。从统计学的角度说,受到 前 范 畴 性 影 响 的 语 法 化 现 象 在 汉 语 中 并
不占优。彭文指出,前范畴性或者无标记性的动转名,是作为孤立语的汉语的一种显著个性化
特征,与此类特征相关的同构项变化都只是汉语语法化现象中的特殊个案,而非一般情形。众
多的汉语语法化个 案,如 人 们 所 熟 知 的 处 置 式 标 记 “把”和 “将”的 产 生,被 动 标 记 “让、教”和
“给”的出现,助词“了、得”和“过”的历时形成,以及由名词到名量词的演变等等,都与无标记性
动转名这一汉语类型学特征无涉;而类似的例子在 汉 语 中 更 常 见,也 更 具 代 表 性,本 身 就 是 无
标记性的。
2 关于隐性复杂性对汉语语法化的影响
3.
Bi
s 2008d)指出,上古汉语晚期隐性复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ang(
i)有相对少量的非强制性语法标记,但这些标记意义广泛,必须从语言环境中推理出;

i)语言表达的表层结构简单,但可能代表多种不同结构。


根据 B
is 2008a)的说法,语法化通常有两个阶段,一是从词汇单位到语法性单位,二是
ang(
从语法性单位到语法性程度更高的单位;但东亚及东南 亚 大 陆 语 言 的 许 多 语 法 化 个 案 似 乎 是
“一站模式”(
one-s
tage  l)的,即限于从词汇性到语法性单位,而且那些语法化性单位的语
mode
法化程度难以判断。作者把这种情况归因于语 用 推 理 在 这 些 语 言 里 的 普 遍 应 用。 其 实,如 果
着眼于汉语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话,由语法性单位到语法性程 度 更 高(或 者 具 有 新 功 能)的 单 位
的演变个案并不少见,比如量 词“个”到 助 词“个”的 语 法 化(如 张 谊 生 2003)、表 完 毕 义 的 动 态
助词“过1”到表过去曾经义的“过2”的语法化(如彭睿 2009 等)等等。 撇开这一点不说,有关汉
语语法化一站模式的说法,至少在语用推理的内涵和条 件 以 及 同 一 源 头 的 不 同 功 能 之 间 关 系
这两个问题上,存在可议之处。
3.1 关于语用推理及其在汉语中的应用
2.
根据目前理论界的主流看法,语用推理 是 语 法 化 的 驱 动 力(如 He inee
 t al
 1991;Bybeee
 t

l 1994;
Hei
ne2002;
  Diewa
l 2002;
d  Hoppe
r & Tr
augo
tt2003;等)。比如,
  He i
ne e
 ta
 l(1991)
认为,语法化项(新)语义功能的获得发 生 在 两 个 层 面,即 宏 观 结 构 (ma cr
ostructure)和 微 观 结
构(mi
cros
truc
t e)。其中宏观结构以隐喻过程为特征,而微观结构以转喻过程为特征。 微观
ur
结构的转喻过程 即 基 于 环 境 的 语 用 推 理,是 一 个 “环 境 引 发 重 新 诠 释 ”(
con
tex
t-i
nduc
edr
 e-

nte
rpret
aton)的过程。 经 过 重 新 诠 释,会 话 隐 含 被 习 用 化,成 为 语 法 化 项 语 义 的 一 部 分。

Hoppe
r  & Tr
augo
t 2003)所讨论的语用推理是“隐含推理”(
t( imp
lic
ati
onali
 nf
erence),也即通
常所说的“蕴含”(
imp
lic
at e),以“格莱斯会话原理”(
ur Gri
cean 
Conve
rsa
tiona
l  ims)中的第
Max
二条(即言者只提供最少信息,听者扩展理解言者语义意图)为理论依据。两位作者特别指出,
多数 会 话 蕴 含 都 是 以 逆 向 推 理 (
abduc
tion)⑥ 为 逻 辑 基 础 的 (Hoppe
r & Tr
augo
tt 2003:

⑥ 不同于演绎(
deduc
tion)(用规律来推断个案)和归纳(
induc
tion)(用个案来总结 规 律),逆 向 推 理 是 用 结
果和规律相比照来推断 个 案,因 而 往 往 是 不 周 延 的。 一 个 典 型 的 例 子 是 这 样 一 种 推 理:“苏 格 拉 底 死 了 (结
果),所有人都会死去(规律),所以苏格拉底是个人。”(Hoppe
r & Tr
augo
tt2003:42-43)这 个 例 子 的 漏 洞 非
 
常明显,任何动物(如蜥蜴)都会死,逻辑上说苏格拉底也可能是一个动物。然而,
Ande
rs 1973)以及 许 多 其
en(
他语言学家,都把逆向推理视为包括语言在内 的 文 化 模 式 发 展 的 核 心 因 素 ;而 按 照 Ant
tia(
l 1972/1989:197)
的说法,逆向推理是语言学习中最主要的推理模式。(参 Hoppe r & Traugott
  :
2003 43)


78-79)。

isang 所说的语用推理,和 以 上 学 者 所 说 的 语 用 推 理 的 内 涵 和 诱 发 条 件 是 否 完 全 一 致
呢?作者自己没有说明、没有提供例释,我们也 无 从 判 断。 如 果 内 涵 一 致,那 么 关 于 语 用 推 理
在汉语中具有普遍性应用的说法就应该是个伪命题,因 为 狭 义 语 法 化 本 来 就 是 语 用 推 理 驱 动
的。我们的观察是,“语法化由语用推理驱动”的论断既 适 用 于 从 词 汇 单 位 到 语 法 性 单 位 的 演
变,也适用于从语法性单位到语法性程度更高的单位的语法化。说到语用推理,不能不提及语
法化连续环境 理 论,因 为 推 动 语 法 化 的 语 用 推 理 只 是 发 生 在 特 定 环 境 里 。 He
i 2002)和
ne (
Di
ewa
ld(2002)分 别 论 述 了 语 法 化 环 境 的 连 续 性 特 征,并 且 有 着 极 为 相 似 的 看 法。 比 如
Di
ewa
ld 归纳出了语法化的如下连续环境(也见彭睿 2008 的介绍):
非典型环境(untypi
cal
 context)———目标义以会话蕴含的形式初现端倪。
临界环境(
cri
tic
alcon
  text)———具有结构及语义上的歧义,诱发包括目标义在内的数种解
释。
孤立环境(
iso
lat
ing 
con
t t)———目标义独立于源义,不再只是基于语用的会话蕴含。
ex
其中只有临界环境具有语用推理条件。语法化发生 于 临 界 环 境,但 实 际 上 到 了 孤 立 环 境 才 算
完成。我们在第二 节 提 到 上 古 汉 语 “与 ”的 例 子,并 推 测 B
isang 的 主 张 是,连 词 “与 ”和 介 词
“与”是在不同环境里语用推理出来的,而且这种语用推理 分 别 就 发 生 在 如“富 与 贵,是 人 之 所
欲也”和“古 之 人 与 民 同 乐 ”这 样 的 句 子 中。 如 果 B
isang 的 语 用 推 理 和 He
i 2002)以 及
ne(
Di
ewa
l 2002)等的同名概念在内涵和条件上一 致,那 么 问 题 就 来 了:前 面 提 到 的 含 “与”的 两
d(
句都无歧解性,而且看不出“与”的连接功能(“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句中)和介词功能(“古之
人与民同乐”句中)与两个句子的会话蕴含之间的关 系。 也 就 是 说,从 语 法 化 连 续 环 境 的 角 度
看,这两句中的“与”都到了孤立环境阶段,是语用推理完成后的状态。
研究表明,上古汉语晚期的语法化其实和跨语言的规律并不矛盾。一个证据是,这一时期
并不缺乏遵循一般规律的普通语法化个案。比如田范芬( 2004)和彭睿(
2011)等讨论了非结构
“以及”的语法化过程,陈菘霖(
2012 研究了“所以”的形成,两个演变过程的关键证据都是临界

环境的存在。非结构语串“以 + 及”语法化为连词“以及”的过程的起始阶段如例( 8):
8)忧以及其身,是以天下之庶民,属而寻之。(《墨子·法仪》)

例(
8)中的划线部分并不具备产生并列连词“以及”的临界性特征,而更大的范围,即全句,也没
有这样的条件。“以 + 及”语串的临界环境以下例为代表(引自田范芬 2004:
54):

9)a.夫国人恶公子纠之母,以及公子纠。(《吕氏春秋·览部·不广》)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例(
9a)和(
9b)高度相似,都可以进一 步 形 式 化 为 “[ V NP1 ]
i,以ei + 及 NP2 ”,牵 涉 两 个 单 句,
其意义可概括为“把 NP1 所 关 涉 的 状 态 或 过 程 V 推 及 到 NP2 ”。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看,NP1 是 与
NP2 并列相关的另一名词短语。既然 NP1 所关涉的状态或过程 V 被推及到了 NP2 ,
V 自然也
为 NP2 所关涉。这是进一步语用推理的一个重要前提。NP1 是行为 V 涉 及 的 对 象,所 以 NP2
也可能被视为 V 所涉及的对象。这样,
NP1 和 NP2 就被看作并列的名词短语,作为一个整体成
为 V 涉及的对象,这是进一步语用推理的语义语用基础。 同 时,两 者 都 可 能 被 理 解 为 V 的 宾
语。从表层形式上看, NP1 和 NP2 一前一后,分别紧邻“以 + 及”语串,这是进一步语用 推 理 的
形态句法基础。把 NP1 和 NP2 都 看 作 V 的 宾 语,就 意 味 着 把 “以 + 及 ”原 来 的 分 布 环 境 “V
NP1 ,以 + 及 NP2”重新分析为“ NP1 以及 NP2]”。这样,“以 + 及”语串必得被解读为 NP1
V+ [

和 NP2 之间的连接词 (田 范 芬 2004)。 比 如 这 样 的 语 用 推 理 过 程 在 (
9a)中 体 现 得 很 清 楚。
9a)句原意为国人讨厌公子纠的母亲,并且把 这 种 厌 恶 态 度 推 广 到 了 公 子 纠 身 上。“公 子 纠”

因获厌恶态度的对待而具有了与“公子纠之母”相同的地 位,而 这 一 专 名 在 句 子 中 的 位 置 也 不
妨碍它被理解为“恶”的宾语,这样“公子纠”和“公子纠之母”就 形 成 了 并 列 关 系。 在 这 种 情 况
下,“以 + 及”就必须被看作“公子纠”和“公子纠之母”之间的连接词。
我们再来看“所以”的情形。连词“所以”来源于宾语 提 前 的 介 宾 短 语“所 + 以”,而 这 一 短
语是用来追问原因或解释原因的(王力 1989/2003:
159)。例如(转引自王著):
( a.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10)
b.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庄子·齐物论》)
例(10a)和(
10b)分别为追问原因和解释原因的句子。根据陈菘霖( 2012)的统计,“所以”在《论
语》《孟子》和《孝经》里总共出现了 29 次,其中有 19 次为介宾短语。特别地,这 19 次介宾短语
的用法中,有几例可以同时被解读为表因果关系的功能。请看如下两句(转引自陈文):
(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 所 为。 所 以 动 心 忍 性,曾
11)
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b.教 以 孝,所 以 敬 天 下 之 为 人 父 者 也。 教 以 悌,所 以 敬 天 下 之 为 人 兄 者 也。
(《孝经·广至德章》)
陈文指出,(11a)句的“所以动心忍性”有两读:一是 把“所”看 成 对“劳 其 筋 骨 …… 乱 其 所 为”的
指代,“以”为介词;二是把“所以”看成连词,“劳其筋骨……乱其所为”部分为原因,“所以”的功
能是承接上下文,表示因果关系。 例 (
11b)的 情 形 类 似:既 可 以 把 “所 以”看 成 介 宾 结 构,“所”
指代“教以孝”这件事,也可以把“所以”看成连词,即“教以孝”为 因,“敬 天 下 之 为 人 父 者 也”为
果。这两个例子可以看成是连词“所以”产生过程中经过的临界环境的实例。
由“所以”和“以及”的个案可以看出,上古汉语晚期和汉语其他时期一样,存在着循正常途
径演变、经由连续环境的语法化个案。上古汉语的一 些 语 法 标 记 在 历 史 文 献 中 缺 乏 完 整 的 演
变证据,而一些东亚及东南亚大陆语言的语法标记 都 只 有 共 时 语 料。 这 或 许 是 人 们 难 以 厘 清
这些语法标记语法化演变的不同阶段,并进而认为 它 们 是 循 一 站 模 式 产 生 的 原 因。 从 语 法 化
连续环境理论角度看,这些语法标记都是成熟的用法(即语法化孤立环境的语法化成项)。
按照 B
isang( 255)的说法,“隐性复杂性强化了同一 词 项 在 不 同 构 式 中 的 分 析,并 且
2010:
增强了其重新分析及语法化的潜力”。那么隐性复杂性 是 怎 样 增 强 词 项 的 重 新 分 析 及 语 法 化
潜力的呢?作者并没有清楚地予以说明。理论上,既然语法化是语用推理驱动的,那么隐性复
杂性如果对汉语语法化有什么样的影响,应当是这样的:同一复杂构式意义的解读具有多重可
能性,为某种语用推理创造了条件,或者助推了 语 用 推 理 的 发 生,从 而 导 致 了 语 法 化 演 变。 具
体说,就是汉语因为缺乏强制性语法标记,所以一个语串往往可以(但不一定)作不同语义和句
法解读;而其中一种不同于原义和原结构的解读方式所具备的特征,可能成为某个成分发生语
法化的语用推理条件。事实上,作者并没有能够 明 确 举 出 哪 怕 一 个 这 样 的 例 证。 我 们 的 研 究
表明,这种情形其实十分罕见。如前面提到的“所以”和“以及”的例子,都和隐性复杂性无直接
关联;很难看出这两个连词的语法化临界环境的临界性特征中,那种和隐性复杂性有关的多重
解读方式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3.2 关于来源相同的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
2.
上古汉语晚期语法化的一站模式说,基本上排 除 了 同 一 形 式 的 不 同 功 能 之 间 存 在 源 流 关

系的可能性。这一理论反复强调的汉语(及东亚和东南亚大 陆 语 言)语 法 化 的 一 个“特 色”,就
是同一词汇性单位可以产生不同语法功能,而这些功能 之 间 并 不 存 在 相 互 关 联 的 语 法 化 路 径
或者语法化斜坡。这种说法在理论/方法论上存在的可商榷之处,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如何看待一个语言形式的多重功能和意义,这在理论界是一个尚未获得统一认知的
课题。 Hoppe
r & Tr
augo
tt( 77-78)归纳了学 界 的 几 种 处 理 方 式。 一 种 做 法 是 让 这 些
2003:
功能区别最大化,强调同音词( homonymy)。 如 McCawl
ey( 126)提出了这样的主张,即
1968:
一个“词项”(
lex
ica
l i
tem)是单一意义解读与单一语音形式和单一句法范畴以及一组依据规则
的独特表现方式的描写(spe
cif
ica
tion)的 结 合。 根 据 这 样 的 假 定,表 能 力、可 能 性 以 及 准 允 的
can 在语义上没有关联。另一种做法是让相似性最大化,强调单义性(monos emy)。如 Gr oef-
s 1995)主张情态词的不同意义是不确定的,应该被分析为单一的不具体意义。 因此,
ema( can
只有一个。另有一些学 者 主 张 多 义 性 po
( l emy 如 Lako
ys ), f & Johnson 1980 和 Swe
f  ( ) etse

1990)等。Bybe
( e(1988)也是这一主张的支持者。例如,她提 出,在 当 代 英 语can 具 有 多 重 意
义,而这些意义是相关联的:

i)Ment
alab
  il
ity,如 I
 can re
ad  rman;
Ge
i)Phys

i ica
l abi
li
ty,如 I can 
swim a 
mie;



ii)Rootpos
  s
ibi
li
ty,如 This 
word 
can 
be used
 in 
many con
tex
ts;

iv)Permi
sson,如 I
i c
 an
 take 
booksou
  t
 fo
r two 
  weeks。
特别地,Hoppe
r & Tr
augo
t 2003)指出,语法化由一系列变化组成,而这些变化相互之间的
t(
结构关系和关联通常是由语法来编码的,因此,语法 化 通 常 会 牵 涉 多 义 性 问 题;语 法 化 研 究 在
方法论上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不 管 语 言 符 号 (
form)是 否 属 于 相 同 句 法 范 畴,如 果 存 在 某 种 似
乎有理据(
plaus
ibe)的语义关系,都宜 假 定 它 们 属 多 义 性。B
l isang 的 汉 语 语 法 化 一 站 模 式 说
不认同这一观点,但并没有给出充分的理据来。
其次,
Biang 否 定 了 由 同 一 词 汇 单 位 产 生 的 不 同 功 能 之 间 存 在 源 流 关 系 的 可 能 性,但 并

没有能够提出正面、有说服力的证据。我们再以高棉语ba n 的三种功能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
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理论上说,如下两种可能性都无法排除:
i)三种功能依循语法化变化的一般规律,分别地由 动 词 ba
( n 发 展 而 来,三 种 变 化 赖 以 发
生的临界环境各不相同。每一种功能的产生过程都是独立的。
i)某两种功能或者全部三种功能之间具有源流关系。


不论是情形(i)还是情形(
i),三 种 功 能 的 用 法 以 及 其 动 词 用 法,都 可 能 在 同 一 共 时 平 面 出 现,

即语法化项裂变之后语法化项 和 语 法 化 成 项 长 期 并 存 的 现 象。 其 实,He
ine 和 Di
ewa
ld的语
法化连续环境理论不同模式,不约而同地都存在一个同 时 具 有 源 义 和 目 标 义 两 种 理 解 方 式 的
第二阶段,即临界环境 (
Diewa
l 2002)或 “桥 梁 环 境”(
d  bri
dgi
ng 
con
t t,He
ex ine
 2002)(二 者 范
围稍异)。⑦ 这种源义和目标义的并 存 阶 段 并 不 是 两 位 学 者 的 新 发 现。 有 关 语 义 变 化 的 文 献
早就提到,在从 源 义 到 目 标 义 的 变 化 过 程 中,存 在 一 个 多 义 (
pol
ysemy)的 过 渡 阶 段 (
trans
i-
ti
onal
 pha
s e),这个阶 段 同 时 具 有 源 义 和 目 标 义 两 种 解 读 方 式 (见 Wi
lkins
 1996;Swe
ets
er
1990;Heine 1997;Evans 
& Wi
lki
ns2000 等)。按照 Evans 
  & Wilk
i 2000)的说法,这种
ns (

⑦Heine模式和 Di
ewa
ld 模式的几种环境并不 完 全 对 应。 比 如,He
ine 所 提 的 桥 梁 环 境 应 该 部 分 地 划 入
Di
ewa
ld 的非典型环境,部分地划入其中的临界环境 。

10
观念几乎成了有关语义演变的一个“标准假定”(
standa
rd 
assump
tion)。⑧ 临界环境既然是语
法化的必由阶段,就可能被用来证实具体语法化演 变 过 程 的 存 在。 没 有 利 用 临 界 环 境 来 证 实
或者证伪源自同一词汇性单位的不同功能的源流关系,却 径 直 认 定 这 些 功 能 之 间 不 存 在 相 互
关联,不能不说是汉语语法化一站模式说在方法论上的一个明显不足。
再次,前面提到,上古汉语的一些语法标记或 许 在 历 史 文 献 中 缺 乏 完 整 的 演 变 证 据,而 一
些东亚及东南亚大陆语言的语法标记也是如此。这些语法标记的诸多功能如果无法依靠历时
证据来还原其演变脉络和条件,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尝试对共时语料进行分析,然后重构历
时演变过程。由共时关系推溯历时演变的理论依据,是语法化链的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以及
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对应 关 系 (He
ine
 1992)。 这 种 对 应 关 系 可 以 细 分 为 “个 体 对
应”、“相邻环节关系对应”以 及“演 变 规 律 对 应”三 个 层 面(彭 睿 2009)。 假 定 一 个 语 法 化 链 的
各个共时变体在某一时期较活跃,而相关语法化项 的 历 时 语 料 不 丰 富,那 么 理 论 上 说,就 可 以
根据共时变体之间的关系,来重构相对应的历时阶段之 间 的 演 变 脉 络 及 其 赖 以 发 生 的 语 义 语
用和形态句法环境。这一推论实为相似规律之间的 相 互 印 证,其 最 直 接 的 理 论 依 据 就 是 第 三
层次的对应关系。由共时材料重构历时演变的方法关键有二,一是确立共时平面(即可以提供
相对完整语料的共时阶段),二是厘清临界环境。一个典型例子是,表完毕义的动态助词“过1 ”
和表过去曾经义的 “过2 ”的 产 生 过 程 及 二 者 之 间 的 源 流 关 系 在 学 界 一 直 有 争 议。 与 曹 广 顺
1995)及林新年(
( 2004)的观点一样,彭睿(
2009)认 为,“过2 ”是“过1 ”进 一 步 语 法 化 的 结 果,并
且进一步主张,趋向动词“过”(简 为“过q”)、“过1 ”和“过2 ”一 脉 相 承,依 序 形 成 一 个 语 法 化 链。
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过1”和“过2”都产生于唐宋时期(王力 1989/2003;刘坚等 1992;曹广
顺 1995;吴福祥 1996;杨永龙 2001)。然而,宋代以前的文献中“过1”和“过2”的用例极少,无法
为探讨这两个助词的演变提供可靠的语料。真正无异议的“过1”和“过2 ”的用法都是在南宋共
时资料中才发现。在以《朱子语 类》为 代 表 的 南 宋 时 期 共 时 资 料 中,位 移 动 词“过、过q、过1 ”和
“过2”的用例都比较丰富。这几种用法未必都产生于相同时期,但却活跃于同一历史时期。 因
此,我们可以依据“过”的几个功能在《朱子语类》中体现出来的语义语用和认知上的关系,来重
构“过”的历时发展轨迹和演变条件。没有尝试通过某一共时平面的语料来推溯上古汉语那些
语法标记的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汉语语法化 一 站 模 式 说 在 方 法 论 上 的 又 一 值 得 商
榷的地方。

四   结语

对个别语言语法化现象的探讨,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厘清它们和普遍规律之间相互关联的
实质,从而准确把握语法化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谈论一种语言的语法化特色的时候,一个关
键问题是如何准确定位这些特色,即判断它们是无 标 记 性 的 还 是 有 标 记 性 的。 这 些 特 色 或 影
响很可能是有限的,非主 流 的。 我 们 的 研 究 表 明,
Biang 的 系 列 研 究 所 提 到 的 前 范 畴 性 对 汉

语语法化的影响,不论是从质的角度看还是从 量 的 角 度 看,都 是 高 度 受 限 的。 具 体 说,前 范 畴

⑧Tr
augo
tt 
& Tr
ousda
l 2013)对具有歧解性的临界环境或桥梁环境的必然性和必 要 性 提 出 了 质 疑 ,但
e(
仍然认为语法化是语用推理驱动的。我们的理解是,临界环境或桥梁环境的最本质特点应当是具备诱发产生
新义的语用推理条件———这种歧解性虽然在跨语言的个 案 中 都 有 发 现,但 呈 现 的 方 式 不 同,突 显 程 度 也 不 一
样。我们在这里不展开讨论这一问题。

11
性属于有标记的特征,而非通常性的原则和手段。这里,所谓“有标记性的特征”的功用并不表
现为语法化实现的机制这一层面,而是从助推语用 推 理 因 素 的 角 度 来 说 的。 在 那 些 受 前 范 畴
性影响的汉语语法化现象中,前范畴性也只是语用推理的辅助条件。就是说,即使是在涉及前
范畴性的那些语法化个案中,这一特点也只是语法化临界环境的临界性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换言之,语用推理是语法化具有普遍意义的驱动力,是 以 一 定 的 临 界 性 特 征 为 前 提 而 发 生 的,
而前范畴性只是这些临界性特征中间的一个。从量 的 角 度 看,就 是 以 前 范 畴 性 为 临 界 性 特 征
的汉语语法化个案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再来看 隐 形 复 杂 性。 以 汉 语 为 例,隐 性 复 杂 性 直 接 左
右语法化演变的个案十分罕见,足见这一现象对汉 语 来 说 并 无 十 分 重 要 的 影 响。 从 目 前 的 讨
论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这一现象并非汉语(以及其他东 亚 和 东 南 亚 大 陆 语 言 语 法 化)的 特
色,而是这些语言的形态句法特色,是语法化结 果,而 无 关 语 法 化 机 制 或 者 过 程。 这 种 情 形 给
我们的启示是,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化都可能有自己的特色,但这并不是说这一语言的语法化
动因和机制可能全局性地和已经证实的普遍性规 律 相 抵 牾;如 果 有 抵 牾,可 能 是 有 标 记 性 的,
也可能只是表象———也就是误解。
本文的立场并不是否认语法化共性之外存在特色。相反,我们认为,因类型学特征而产生
的语法化特色是必然存在的,但这些特色很可能和跨语言的共性是相容的,是普遍规律的特殊
呈现方式。我们的进一步主张是,那种从普遍规律的角度来探讨汉语语法化个案的实践,以及
从汉语自身特点的角度来检视普遍规律的做法,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特别地,后者是汉语语法
化研究为语法化理论作出贡献的一种可行方式。

参考文献
曹广顺 1995  《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
陈菘霖 2012  现代汉语连词“所以”的语法化历程,[新加坡]《南大语言文化学报》第 2 卷第 7 期。
董秀芳 2008  汉语动转名的无标记性汉语语法化模式的关联,《历史语言学研究》第 1 辑。
江蓝生 2002  时间词“时”和“後”的语法化,《中国语文》第 4 期。
江蓝生 2016  超常组合与语义羡余———汉语语法化诱因新探,《中国语文》第 5 期。
林新年 2004  试析唐宋时期的“过”语法化进程迟缓的原因,《语言科学》第 6 期。
刘   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 1992  《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语文出版社。
彭   睿 2008  “临界环境—语法化项”关系刍议,《语言科学》第 3 期。
彭   睿 2009  共时关系和历史轨迹的对应———以动态助词“过”的演变为例,《中国语文》第 3 期。
彭   睿 2011  框架、常项和层次:非结构语法化机制再探,《当代语言学》第 4 期。
彭   睿 2016  语法化·历时构式语 法 · 构 式 化———历 时 形 态 句 法 理 论 方 法 的 演 进,《语 言 教 学 与 研 究 》第 2
期。
彭   睿 2017  同构项变化的方式及其在语法化中的角色,《语言科学》第 2 期。
田范芬 2004  连词“以及”的历史来源,《古汉语研究》第 1 期。
王   力 1989  《汉语语法史》,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吴福祥 1996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
吴福祥 2005  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中国语文》第 6 期。
杨永龙 2001  《〈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张谊生 2003  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第 5 期。
Ander
sen,Henn
ing 
1973 Abduct
ive
 and 
deduct
ivechange.
  Language 49(
4):765-793.
Ansa
l ,
do Umberto 
&L i
sa 
Lim 
2004 Phonetic
 abs
ence a
s syn
tact
ic 
promi e:Gr
nenc amma
tic
ali
zat
ion
 in
 is
ola-
12

ingi
 nt
 ona
l l
anguage
s.I
n  Ol
ga 
Fis r,Mu
che ri
el 
Nor
de & Harr
y Perr
idon (
eds)Up and Down 
the 
Clne:

The Nat
ure 
of Grammatical
iza
tion,345-362.Amst
erdam/Phi
ladelph
ia:John 
Benjamins.
An
tti
la,Ra 1972/1989 Hi
imo  s
to r
ical 
and 
Compara
tiv
e Li
ngu
ist
ic 2nd ed
s( iton,
i Cur
ren
t I
ssue
s i
n L
ingu
ist
ic
The
or 6).Ams
y  te
rdam/Ph
iladel
phia:J
ohn 
Benami
j ns.

isang,Walter
 2004 Gr amma t
ica
liz
aiton wi
thout
 coevul
uti
on o
f form 
and 
meanng:The
i  ca
se of
 tens
e-aspect-
moda
lit
y in Eas
t and mai
nland Southea
st Asi
a .In Wal
ter B
isang,Niko
laus P.Himm e
lm ann & B
jr n
Wiemer( )Wha
eds. t 
Mak
es 
Grammati
cali
zat
ion?A 
Lo r
ok 
fom 
it
s Fr
inge
s and 
it
s Componen
ts,109-
138.Be
rln/New 
i York:Mou
ton 
de 
Gruyt
er.

isang,Walt
er2008a Gr
  ammat
ica
liz
ati
on 
andt
 he a
rea
l f
actr:The 
o per
spect
ive of 
Eas
t and 
mai
nland South-
ea
st 
Asi
anl
 anguage
s.In Ma
ría
 J.Lópe
z-Cous
o  & El
ena  oane(
Se eds.)Rethi
nk i
ng Grammati
calizaton:

New Perspectiv
es,15-35.Ams te
rdam/Phi
lade
l ph
ia:John Ben
jamins.

isang,Wa lt
er 2008b Prec
ategor
ial
it and 
y  argument
 struc
tur
e i
n Late 
Archa
ic Ch
ines
e. I
n J
aakko 
Leno (
i )
ed.
Con
struct
ional Reo
rgani
zaton,55-88.Ams
i terdam/Phil
adelph
ia:John Ben
jamins.

isang,Walter
 2008c Gr amma t
ical
izat
ion a
s an 
are
alphenomenon:The
   c
as e o
f e
astand 
  ma
inland Sout
heast
As
ian
 languages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c
 omplex
it and 
y  mat
ura
tion.In Yuyanxue 
Lunc (
ong Es says 
on
Li
ngu
ist
ics)38:
64-98.Be
ii
jng:Comme
rci
alPr
  e
ss.

isang,Walt
er2008d Pr
  ec
atego
ria
lit
y and 
syn
tac
tic-ba
sed 
par
ts 
ofspe
  ech:The
 ca
se 
of 
Lat
e Ar
cha
ic 
Chi
nes
e.
St
udi
es 
in  32(
Language  3):568-589.

isang,Walt
er2010 Gr
  ammati
cal
iza
tion i
n Ch
inese:A c
onst
ruct
ion-ba
sed 
accoun
t.In 
Eli
zabe
th 
C.Tr
augot

& Gr
aeme Trousda
le(eds.)Gradience,Gradual
ness,and Gramma t
ica
lizat
ion,245-277.Amste
r-
dam/Ph
ilade
lph
ia:J
ohn 
Ben
jami
ns.
e,J
Bybe oan 
L.1988 Semant
icsubs
  t anc
e vs.c
on t
ras
t i
n t
he 
developmento
 f gr
amma ti
cal 
meani
ng.In 
Shel
ley
Axmake ,
r Annie
 Ja
iss
er & Helen Singmast
e ( )
r eds. Berke
ley Linguis
tic So
cie
ty  :
14 Genera
l Ses
sion
and Paras
ess
ion 
on Gramma ti
cal
ization,247-64.Be rke
ley:Be rkel
ey 
L i
ngui
stic
s Soc
iety.
e,J
Bybe oan L.,Reve
re Per
kins & Wi
ll
iam  Pag
liuc
a 1994 The Evol
ution 
of Grammar:Ten e,Aspe
s ct,and
Modal
it inthe Lan ua es
y      g g  f   o the World .Chi
cago:The U n
iver
sit ofC
y    h
ica o
g Press.
Di
ewa
ld,Gabri
ele
 2002 A mode
l f
or re
levan
t type
s o
f con
text
s i
n r
gammat
ica
liz
ati
on.InI
 ls
e Wischer & Gab-

iel
e Di
ewald( )New 
eds. Re
flect
ions 
on Gramma ti
cali
zat
ion,103-120.Ams t
erdam/Phi
ladelpha:J
i ohn
Ben
jami
ns.

Evans,Nichola
s  & Davi
d Wil
kins
 2000 I n
 the 
mind’
s e
ar:The
 seman
tic
 ex
tens
ions 
ofpe
  r
cep
ti ve
on  r
bsi
 n
Aust
r a
lian
 language Language 
s. ( ):
76 3 546-592.
Gr
ice,H.Paul1975 Log
  i
c and 
conve
rsat
ion.I
n Pe
ter 
Col
e &J
err
y L.Mo
rgan ( )Syn
eds. tax 
and 
Seman
tic

3:Spe
ech 
Acts,41-58.New  York:Academi
c Pr
ess.
Gr
oef
sema,Marjol
ei 1995 Can,may,mu
n  st  s
and  ld:A 
hou rel
evanc
e t
heo
ret
ica
 cc t.Journa
oun lof Li
n
gui
sti
c ( ):
s31 1 53-79.
He
ine,Be
rnd 
1992 Gr
amma
tic
ali
zat
ion 
cha
i St
ns. udi
es 
in  16 (
Language  2):335-368.
He
ine,Be
r 1997 Po
nd  sse
sson:Cogn
i iti
ve 
Sour
ces,Fo
rce
s and 
Gramma
tica
liza
tion.
Camb
ridge:Camb
ridge
Unive
r s
ity Pres
s.
He
ine,Bernd 2002 On t
 he
 ro
le 
of c
ontex
t i
n gr
ammati
cal
iza
tion.In
 Il
se Wis
cher 
& Gabri
ele 
Diewad(
l )
eds.
New Reflecti
ons on 
Gramma t
icali
zat
ion,83-101.Amsterdam/Phil
ade
lpha:J
i ohn 
Benjamins.
He
ine,Bend,Ul
r r
ike 
Claud
i  & Fr
ieder
ike Hünnemeye
r 1991 Gramma
tica
liza
tion:A 
Conc
ept
ual 
Frame-
work.Ch
ic :
ago The Univer
sit
y of 
Chic
ago Pre
ss.
He
ine,Be
rnd & Tan
ia 
Kuteva2002 Common 
  Gramma
tica
liza
tion 
Pro
ces
ses 
in 
the 
Language
s of 
the 
Wor
ld.
Cambrdge:Camb
i r
idge Unive
rsi
t Pr
y  e
ss.
lmann,Ni
Himme kolaus 
P.2004 Lexic
ali
zat
ion and gr
amma t
ica
liz
aton:Oppo
i s
ite 
oro
 rthogonal?I
n Wal
ter
Bi
s ,
ang Ni
kolaus P.Himmelmann &B jor
n  Wieme ( )
r eds. What Mak
es 
Gramma ti
calizat
i :
on A Lo
ok

fom 
it
s Fr
inge
s and 
it
s Componen
ts,19-40.Be
rln/New 
i Yok:Mou
r ton 
de 
Gruy
ter.
13
r,Pau
Hoppe l
 J.1991  On some 
princ
iples of
 grammat
ici
zat
ion.I
n El
izabe
th C.Traugo
tt 
& Bernd He
ine
( )Appr
eds. oache
s t
o Grammati
caliza
t on (
i Vo I),17-35.Ams
l. t
erdam/Phi
lade
lpha:J
i ohn 
Ben
jami
ns.
r,Pau
Hoppe l J.& El
izabe
th C.Tr
augo
tt 2003  Gramma
tica
liza
tion.Cambr
idge:Camb
ridge Un
ive
rsi
ty
Pre
ss.
Lako
ff,George & Ma r
k Johns 1980 Me
on  taphors 
We 
Live 
By.Chiago:The 
c Un
ive
rsi
ty of 
Chi
cago 
Pre
ss.
Lehmann,Chris
ti 1982/1995 Though
an  ts 
on Grammat
ica
liza
tion.Mun
ich:Li
ncom Europa.
ey,J
McCawl ames 
D. 1968 Ther
 ol
e o
f s
eman
tic
s i
n a 
gramma
r.In 
Emmon  Bach 
& Robe
rt  rms (
T.Ha )
eds.
Unive
rsa
ls 
in 
Linguist
ic 
The
ory,125-169.New  Yok:Ho
r t,Ri
l neha
rt and 
Wins
ton.
Swe
ets
e r,Eve 1990 From Et
ymology t
o Pragmat
ics:Me
tapho
rica
l and 
Cul
tura
l Aspe
cts 
of 
Seman
tic
Struc
ture.Cambrdge:Camb
i r
idge 
Unive
rsi
t Pr
y  ess.
Tr
augo
tt,El
izabe
th C.2010 Gr ammatic
ali
zat
ion.
In 
Siv
ia Lur
agh
i  & Vi
t Buben
ik( )Th
eds. e Con
tinuum
Compan
ion to 
His
tori
cal 
Lingui
sti
cs,269-283.London:Con
tinuum Pre
ss.
Tr
augot,El
t iz
abeth C.and Ekkeha
rd Knig(1991),Thes
 emantic
s-pragmati
c o
s f  
grammati
cali
zat
ion
 re
vis
i-
ted.I
n El
izabet
h Traugot
t C.& Bernd He
ine( )Appr
eds. oaches 
to Grammaticali
zat
ion (Vo 1),189-
l.
218.Amsterdam/Phil
adelph
ia:John Benjami
ns.
Tr
augot,El
t i
zabeth C.& Gr a
eme  Tr
ousdale
 2013 Con
struc
tiona
liza
tion 
and 
Con
struc
tiona
l Change
s.Ox-
ford:Oxfo
rd  Uni
ver
sit Pr
y  ess.
Wi
lkns,Dav
i i
d P.1996 Nat
ural
 tendenc
ies 
ofs
 emant
icchange
   and
 the
 se
arch
 forc
 ogna
tes.I
n Mark 
Duri
e &
Ma
lco
lm Ros ( )
s eds.Th e 
Compara ti
ve Method 
Rev
i ,
ewed 264-304.Ox fo
r :
d Ox for
d Uni
ver
sit
y Pr
ess.

How 
to 
Under
stand he ‘
t Indiv
idua
lit
ies’o
f t
he
Grammatic
aliza
tioni
 n Chi
nese?
Peng 
Rui
Abstr
act Un i
vers
all
y appl
icab
l e
 rulesa
 re ident
ifi
ed i
n  gr
amma tica
liza
tion.It
 isimpo
  r-

ant to 
appropri
ate
l unde
y  rst
and a part
icula
r language’s typolog
ical
ly-re
latedi
 ndiv
idual
iti
es
wit
h respect
 to 
grammatic
ali
zat
ion.S tudi
es show  t
hat the
  impact
 of t
he language’s un
ique

eatur
eso
 ft
 hisso
  rton 
  gr
ammatic
ali
zati
oni
 sl
 imi
ted.As 
has been 
cla
imedi
 n the
 lit
erature,
grammat
ica
liz
ation
 in t
he La
te 
Archai
c Chi
nese(LAC)ha s 
been af
fect
ed 
by two typol
og i
cal
proper
ties,i.e.,t
her
 elat
ive
 fr
e edom t
o ass
ign di
ffe
rent 
gramma t
ica
l funct
ionst
 o a l
exi
cal
(prec
ategori
aliy)and
t  t
he ea
se with 
which 
one and
 thes
 ame sur
fac
e st
ructurec
 an be
 sube
jct

o di
ffe
rentsyn
  tac
ticana
  lys
es(hidden 
complexi
ty).This
 is 
open
 to ques
tion.Int
 erms
 oft
 he
grammati
cal
iza
tioni
 n  ,
LAC the 
precat
egor
iali
ty may 
be just
 a marked prope
rt ,
y but no
t a
t i
ypca
l means.Hidden compl
exity
 is 
notamong
   the pr
ope
rties
 of r
gamma t
ica
liz
ati
on in 
Chi-
nes ,
e but
 rat
hera 
  propert
y of 
Chinese 
mo r
phosynt ,
ax which ha
s been 
devel
oped vi
a gr
am-
ma
tic
ali
zat
ion 
dia
chr
oni
cal
ly.
Keywor
ds g rammati
cal
iza
tion;
ind
ivi
dua
liy;un
t ive
rsa
liy;pr
t agma
tic
 in
fer e;pr
enc eca
t-
ego
rial
ity;hiddencom
  p l
exit

(彭   睿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   王正刚)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