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一.

文章開頭說:「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

以十五城請易璧。」試回答:

(1)秦王要求用十五城與趙王交換和氏璧,趙國君臣有甚麼反應?

答:趙國君臣感到左右為難,因為他們恐怕把和氏璧送給秦國後,秦王未必肯

依約給趙十五城,那便使趙國蒙受損失;但若不把玉璧送給秦國,又擔心

秦國會派兵攻打趙國。

(2)藺相如對秦國要求以城易璧一事有甚麼意見?

答:藺相如主張以城換璧,因為:

a)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趙國不得不答應秦國的要求。

b)如果趙國不答應秦國的要求,理虧的是趙國;如果秦國得到玉璧後不給

城,理虧的便是秦國,因此相如主張趙國應該答應秦國的要求,讓秦國

負起理虧的責任。

(3)藺相如是通過繆賢的說話介紹出場的,這種安排在表達效果上有甚麼好處?

答:a)通過第三者的介紹使藺相如未出場即收先聲奪人的效果,吸引讀者的注

意力。

b)藉著繆賢的介紹突出了藺相如的才智,並交代了藺相如能出使秦國的原

因,更為他在「完鬆歸趙」和「澠池之會」中的出色表現作出鋪墊。

二.試就藺相如「完璧歸趙」一事,回答下列問題:(1)秦王於章臺會見藺相如

時,藺相如怎樣看出秦王沒有以城換璧的誠意?

答:藺相如從秦王下列的表現看出他沒有以城換璧的誠意:

a)秦王不在正殿接見相如,只在供遊樂的章臺接見他,而且禮節傲慢。

b)秦王得到和氏璧後,把它傳給美人和侍從玩賞,絕口不提以城換璧的事。

(2)藺相如怎樣從秦王手中取回和氏璧,並把它送回趙國?

答:a)藺相如假稱璧玉有瑕疵,要指給秦王看,於是從秦王手中取回璧玉。
b)藺相如怒斥秦王的無禮,並以擊碎玉璧要脅秦王,要求他齋戒五日,設

九賓之禮,藉此拖延時間。

c)藺相如吩咐隨從穿著平民服裝從小路把壁玉送回趙國。

(3)藺相如在約定的日期不能交出和氏璧,為什麼秦王還厚待他,並放他返回

趙國?

答:因為秦王明白到即使殺了相如,也不能得到璧玉,反而會斷送秦趙兩國的

友好關係,所以他便厚待相如,放他返回趙國,以顯示大國的風度。

三.試就「澠池之會」一事,回答下列問題:

(1)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面,為甚麼廉頗和藺相如都認為趙王非去不可?

答:因為他們認為如果趙王不去赴會,便顯示出趙國的軟弱和怯懦,這會影響

到趙國的聲譽。

(2)澠池之會前,廉頗為了防止趙王被秦王所脅持,預先訂下了甚麼對策?

答:a)廉頗在趙王出發前,建議若趙王過了三十天還未回國,便立太子為王,

免得秦王以趙王做人質,要脅趙國。

b)在澠池之會期閒,廉頗在邊境上設置重兵,以防止秦國的入侵。

(3)在澠池之會中,藺相如怎樣憑著自己的膽色和機智,保持了趙國的體面?

答:澠池之會上,藺相如兩度隨機應變,保持了趙國的體面:

a)第一次是秦王要求趙王鼓瑟,並命史官把此事記在史冊上;藺相如也不

甘示弱,以死脅迫秦王擊 ,也令史官記下此事,使趙國在外交上與秦國

保持均勢。

b)第二次是秦國群臣請趙王以十五城作為給秦王的獻禮,藺相如也毫不退

讓地反請秦國以首都咸陽城作為給趙王的獻禮。
四.下面是廉頗的一段話,細閱後回答問題: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

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

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1)試指出廉頗說這番話的背景和心情。

答:a)說話的背景:澠池之會後,藺相如因功拜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

頗不服,於是說了上面的一番話。

b)廉頗的心情:廉頗不甘心屈居在相如之下,心裏充滿怨恨和怒憤。

(2)廉頗認為藺相如只有口舌之功,你同意牠的說法嗎?為甚麼?

答:我不同意廉頗的說法。藺相如之所以能夠完成完璧歸趙的任務和在澠池之

會上保全了趙國的體面,並不是單靠他的口才,而是因為他有隨機應變的

急智和不畏強權的勇氣。

(3)藺相如對廉頗這番話有甚麼反應?

答:藺相如聽了這番話後,便處處迴避廉頗,不肯與他會面。每朝他都託病不

上朝,以免與廉頗爭位置的高下;當他遠遠望見廉頗,更掉轉車子改道而

行。

(4)廉頗既然不服藺相如,後來為甚麼竟和他成為「刎頸之交」?

答:因為廉頗後來明白到藺相如所以處處迴避他,是因為他把國家大事放在私

人恩怨之上,為免將相失和,使秦國有機可乘,藺相如便處處忍讓他,廉

頗被相如先公後私的精神感動,於是負荊請罪,並與他結成刎頸之交。

五.宦者令繆賢對藺相如作出以下的評論:「臣竊以為其人勇士,有智謀。」試

回答:(1)試從智、勇兩方面,列舉事例分析藺相如的為人。

答:藺相如在「智」方面的表現有:

a)當繆賢因罪想逃往燕國時,藺相如為他分析當前處境,指出投奔燕國對

他不利,勸他向趙王請罪,結果繆賢獲赦。
b)在章臺會上,當藺相如察覺到秦王無意償城後,便假稱璧玉有瑕疵,騙

回玉璧,並要求秦王齋戒五天和設九賓之禮,藉此拖延時間,暗中派人

把璧玉送回趙國。

c)澠池會上,相如憑著急智,脅迫秦王擊 和要秦國以咸陽城作為給趙王

的獻禮,保存了趙國的體面。

藺相如在「勇」方面的表現有:

a)他勇於向趙王自薦,奉璧出使秦國,並保證能夠完成任務。

b)在秦廷上,相如從秦王手中騙回玉璧後,倚柱而立,怒斥秦王的無禮,

並表示要與璧玉同歸於盡,可見他勇敢過人。

c)澠池會上,相如以死脅迫秦王擊 ,當秦臣想殺他時,相如以目叱之,

嚇退他們,表現出相如膽色過人。

(2)你認為繆賢的評論是否完全切合藺相如的為人?試說出你的看法。

答:我認為繆賢的評論並不完全切合藺相如的為人,因為藺相如除了有勇有謀

外,更是一個忠貞愛國、器量宏大的人。當廉頗揚言要侮辱相如時,相如

以國家的安危為重,處處忍讓廉頗,不與廉頗爭鬥,可見相如忠貞愛國的

性格。後來廉頗知道相如用心後,負荊請罪,相如不記舊仇,與廉頗成為

生死之交,更表現出相如寬闊宏大的胸襟。

六.本文是廉頗和藺相如的合傳。試回答:(1)分析廉頗為人的優點和缺點。

答:優點:

a)勇武過人:廉頗是趙國的名將,曾立下不少戰功、以勇敢善戰聞名於諸

侯各國。

b)極具謀略:廉頗在趙王赴澠池之會前,建議若趙王過了三十天還未回國

,便立太子為王,以防秦國挾持趙王,要脅趙國;此外他又在邊境上設

置重兵,使秦國不敢輕舉妄動。
c)勇於改過:當廉頗明白到相如處處忍讓自己是為了國家利益著想後,感

到十分慚傀,立即向相如負荊請罪,坦承過錯。

缺點:

心胸狹窄:廉頗只知道自己在戰場上立下許多功勞,卻看不到相如在外交

上的成就,當相如拜為上卿後,他對出身卑微的相如的地位在他之上感到

不服,竟揚言要羞辱相如,完全沒有考慮國家的安危,表現出他狂莽自大

、胸襟狹窄的性格。

七.根據廉頗藺相如列傳,回答下列各項:(1)作者在「澠池之會」一節中著力

刻劃秦王的狡滑、貪婪及奸險,又在「負荊請罪」一節中極力描寫廉頗的胸

襟狹窄,究竟目的何在?這是甚麼寫作手法?(5 分)

答:a)作者在「澠池之會」一節中著力刻劃秦王的狡滑奸險,目的是想襯托出

藺相如的正直、機智及勇敢;而在「負荊請罪」一節中極力寫廉頗的胸

襟狹窄,也是想襯托出藺相如的寬宏大量。

b)這是襯托的手法。

(2)本文的寫作目的最主要在於刻劃廉頗及藺相如二人的性格,何以見得作者

在選取題材刻劃二人的性格上達到精妙的效果?(4 分)

答:本文在刻劃廉頗及藺相如二人的性格上,取材十分精妙,原因是兩人的事

跡不少,但司馬遷只選取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及「負荊請罪」三

件因果關係緊密的史事來寫。透過兩人的出身、地位以至交惡經過,最後

結成好友,把二人的性格刻劃出來。作者不用花費筆墨在繁瑣的枝節上,

便把他們的形象塑造出來,達到選材精妙之效。

(3)在「完璧歸趙」一事中,怎樣見出秦王言而無信且為人傲慢無禮?這件事

也怎樣表現了秦王攻於心計及處事冷靜的一面?試引例說明。(8 分)

答:a)在「完璧歸趙」一事中可見秦王的為人是言而無信且傲慢無禮的:
À 當藺相如奉上璧王時,秦王立即把璧玉傳給美人及侍從玩賞,絕口不

提償城一事,其目的只在於恃著國勢強盛而迫使趙國獻璧,根本沒有

誠意給予趙國城池。

Á 秦王在章臺接見趙國使者,也是傲慢無禮的表現。

b)「完璧歸趙」一事也表現了秦王是攻於心計及處事冷靜的:

他被藺相如愚弄後,考慮到殺了相如也始終不能取回璧玉,反而引致秦趙兩國交
惡,倒不如禮待他,然後送他回國,以顯示秦國有大國的風度。由此可見秦王凡
事著眼於利益,考慮周詳慎密,是一個攻於心計的人。

乙.寫作特色:

一.文中運用了不少對比手法來突出人物的形象:

1.廉頗與藺相如出身及地位的對比:

a)廉頗與藺相如的出身及地位相距懸殊,廉頗是趙國的大將,戰功甚巨,

被封為上卿,出身高尚。而藺相如只是宦者令繆賢的食客,出身低微,

身份卑賤。

b)藺相如出身低微,後因功被封為上卿,地位比廉頗還要高。

從以上的對比,可以看出相如才智超卓不凡,使其地位大為提升。而廉頗魯莽及
心胸狹窄的形象也因其不滿相如後來地位比自己高而突現出來。

2.澠池之會後,廉頗與藺相如態度的對比:

澠池之會後,藺相如被封為上卿,引起廉頗的不滿,他更宣惡言要侮辱相如。而
藺相如則對他處處忍讓,詐稱生病不上朝,遠遠看見廉頗立即迴避,兩人的態度
構成強烈的對比,正好突出廉頗狂妄自大,心胸狹窄的形象;同時也表現了藺相
如的胸襟及器量寬大,為了國家不惜忍辱負重的高尚情操。

3.「負荊請罪」一事中,廉頗態度前後的對比:

廉頗不滿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聲言要侮辱相如。及後當他知道藺相如「先國
家之急而後私讎」的用心後,大受感動,向相如負荊請罪,態度前後不同。通過
這個對比,充份顯示出廉頗勇於認錯的性格,也間接塑造了藺相如愛國的形象。
二.描寫人物對話的好處:

a)能更直接地作出敘述,暢所欲言,將當時的情況最真確地表達出來。

b)使人物的形象更生動,人物的性格特徵通過自己的說話呈現出來。

1. 預設伏筆
Ÿ 文章一開始把兩個主角帶出,介紹趙、藺的出身;使讀者對二人有所認
識,強調趙貴藺賤,並為下文二人交惡及衝突,留下伏筆。
Ÿ 以第三者(繆賢)介紹藺相如的好處:
Ø 藺相如未出場即收先聲奪人的效果,吸引人注意。
Ø 突出了藺相如的才智,交代了他能出使的原因;
Ø 更為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中的出色表現作為鋪墊。
2. 從正面和側面描寫人物的性格:
(1) 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透過繆賢的介紹,表現出藺相如的才智。
(2) 正面描寫:
i 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
Ÿ 文中用「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一句,寫藺相大無畏
的精神,神態活現。
Ÿ 文中用「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至此也。」一句,寫廉頗悔疚之心,刻
劃入微。
Ÿ 秦王「令趙王鼓瑟」中的「令」字,足見秦王戲侮趙王之心。
ii 通過人物的神情動態描寫:
Ÿ 文中用「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萬歲。」刻畫出秦王得璧後那種
忘形的心態和秦王目中無人的表現。
Ÿ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髮上衝冠」三句話,將藺相如的堅決憤怒
的神情,描繪得栩栩如生。
3. 反襯:
Ÿ 文章一開始,用廉、藺二人不同的出身地位作對照,廉頗是趙大將,藺
相如只是宦相繆賢的舍人。
Ÿ 當秦王向趙國要求以十五城易璧時,趙王及各大臣束手無策,計不能
定;但相如則冷靜分析,提出「寧許以負秦曲」的理論,同時自薦出使
秦國,並保證必可完璧歸趙,解決了趙國的國難。相如的表現與趙君、
趙臣的成一大對比,突出了相如的智慧。
Ÿ 從「負荊請罪」一事中,相如的門下食客因不能忍受相如處處迴避廉頗
對他的屈辱而要求去,正反襯出相如的寬大胸懷。
4. 一詞多義:

例子 詞性 詞義
幸:
1.君幸於趙王
2.大王亦幸赦臣
3.則幸得脫矣

使:
1.遣一介之使
2.使不辱於諸侯
3.臣舍人藺相如可使
4.使歸趙
5.使人遺趙王書

觀:
1.大王見臣列觀
2.臣觀大王無意償趙王城邑
引:
1.引趙使者藺相如
2.左右欲引相如去
3.相如引車避匿

急:
1.大王必欲急臣
2.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

上:
1.臣乃敢上璧
2.位居我上
為:
1.廉頗為趙將伐齊
2.秦王善為秦聲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