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1.

林秀妮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种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
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
学生的语文能力。”

新课标第一次提出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重要概念。试说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的含义和列出三个教学资源的种类。

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因素与条件的总和。
 人力资源 – 语文教师、家长、学生、语文学科专家
 文本资源 – 课外读物、课本
 语文设施资源 – 课室、图书馆、资料室、布告栏
 大众传播媒体资源 – 网络、视频、图书、报刊、液晶显示器

(5 分)

2. 谢祯峰

教学资源已逐渐成为近年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开发教学资源也成为课
堂教学的改革方向

试阐述教学资源开发的作用与意义。

教学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教学目
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教学资源仅仅指教学中直接运用的那些内容。目前,随着新
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教
学资源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科书、参考书等物化的资源。凡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的所有因素都应该归属于教学资源,既包括传统的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
质资源,也包括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还包括传统文化、习俗、制度等。
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使用方式也不尽相同。
此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可以在教学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首先,资源开可以帮
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动
机。课堂教学有些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学生没有兴趣,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多样化教
学资源,如图片、模型、实物,也可以通过眼观、耳听、手摸以及实地操作等方
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
机。如小学品德课,就可以放影片或让学生扮演角色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课堂教学
资源本身的丰富性、形象性以及参与性特征,就决定了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
机方面的有效性。
第二,资源开发试托展学习的主要途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
教学,尤其教材的使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则拓
宽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图书资料、网
络、同伴、课堂教学环境等。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就打破了教材、课堂教学的单一
性和局限性,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途径。
第三,适当地开发教学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讲解与板书是传统课
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当然这也能比较充分地、有条理地展示知识,但对学生来说,
其学习的效果却并不好。太过单一和枯燥的课堂教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当然
也就谈不上教学的高效率。而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幻灯片、实物展示,或者
让学生讨论、演讲、分享经验等方式,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调
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样还可以减轻教师“满堂讲”的负担,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
最后,开发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各方面的知识建构。课堂教学资源有
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有人力的,也有物化的;有支持性的,也有条件性的。在开
发利用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学生也真正掌握了知识。课堂教学中,可以请民俗专家
讲解当地风土人情,可以请消防员讲解火场逃生方式,可以请养殖专家讲解家禽养
殖等,当然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实地考察。这些课堂教学内容是非常受学生欢迎
的,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丰富,它能极大丰富学生课本以外的知识,从而学会更好
地生存。
3. 罗惠柔

试简述语文教师使用语文教材需注意的原则。

语文教师要挖掘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功用。这
些美感和功用的实现又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创见。而这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
键因素。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
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在教
学中,要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资源,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
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更多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
提高语文素养。对教材的多角度解读是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也是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
的需要,如转换读者的社会地位、立场而形成的多个角度。可以从作者、编者、教师、学
生、社会各界人士等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看同一篇文章、从质疑形成的角度对语文教材的
内容进行思考。此外,语文教师也能对教材多层次的阅读是学习活动不断由浅入深,由低
级到高级的过程。

语文教师应组合教材。创造性的组合教材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地把教
材中或教材之外的有一定联系的文本组织起来创造性使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开展比
较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思维能力,使教学活动变得具有活力和魅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加强记忆和深入思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师要懂得选择和从组教材。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尽管在编排时充分考虑教学
的需要,使其在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对学生都有一定教育功能,但是这种具有的教学功能
不一定都能适合所有的教学班级,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
教材功能的转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选择和从组。选择和从组教材能了解学生
基本情况,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此外,是对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进行再审
视,明确情境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教材的设计思路、表达方式、结论等进行多角度分析,
以便为学生多样的思考和表述创造宽松的空间,提供必要的指导我们要科学地分析课程内
容的价值,对那些学生虽然感到陌生但对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应思考采取什么策略
实施教学。通过教育加工后的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既要与原教材的逻辑性结构具有同一性,
又要与具体的教学班级的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方向和水平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4. 许庆雯

四年级 四年级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修完国民小学华语课程后,学生应能: 修完小学华文课程后,学生应能:
1. 掌握语音的基本知识,以正确规范的 1.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有礼貌地表
华语,适当的语气和语调说话和朗 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讨论中跟别
读。 人达成共识,以解决问题。
2. 专注、耐心地听话,以获取信息,针 2. 专注、耐心地听话,以获取信息,针
对课题发问,流畅地叙事说理。 对课题发问,流畅地叙事说理,发表
3. 以口头和书面方式互相介绍、表达感 意见。
受,应用适当的语言和社交礼仪与人 3. 认识约 2500 个汉字,并能以硬笔和
沟通,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 毛笔书写汉字。
4. 掌握各种阅读技巧,通过各种媒体获 4. 掌握各种阅读技巧,从各种媒体获取
取信息。 信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5. 阅读与理解各类教材,养成良好的阅 发展良好的语感。
读习惯。 5. 具有自行阅读、独立思考与欣赏文字
6. 掌握书写的技能,以正确的笔画和笔 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顺写字,进而书写短文。 6. 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种媒体,有效
7. 应用各种媒体,有效地使用各类卡和 地以各类应用文与人互通信息。
应用文,与人互通信息。 7. 掌握书写技巧,写作各体裁的文章。
8. 以口头和书面方式说明爱国的意义, 8. 积极参与语文活动,养成热爱语文的
以提升爱国精神和培养国民意识。 思想感情。
9. 提升道德观念和培养国民意识。

试说明国小和华小在四年级课标的总目标方面的差异。(5 分)

国小和华小在课标的总目标方面有差异。国小华语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在日常
生活中适当地应用规范华语与人沟通,着重于语文技能的掌握,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
生活经验和需要而设计。课程体系编排与实施方面,强调符合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心理。
听说教学方面,课程着重于训练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教学上,强调在阅读时能积累常用
的词汇,并能确认音、形、义。写字教学的重点是学会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常用的偏
旁部首。

华小的《课程标准》是以第一语言教学模式来制定的,重视语文的人文性。课程重
视语文技能的掌握、语感的发展,也兼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强调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
培养团结意识和爱国精神。
5. 刘会仪

题目:语文教材的呈现(教学法)

黄老师在指导古诗《静夜思》时进行了以下几个步骤。

导入:教师讲解古诗作者李白的身世和古诗的写作背景。

步骤一:教师播放视频制造情境指示学生仔细观看后理解古诗内容。

步骤二:教师指示学生分组讨论古诗内容后进行问答。

步骤三:教师指示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李白在静夜思里的情感和举动,并进行诵读。

结课:学生背诵古诗并复述其内容。

试分析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法是否适合呈现语文教材内容。

答案:

适合

 情境教学法:

根据古诗内容,结合多媒体资源创设古诗情境,促进学生思考,增加该诗的艺术感染力。

 讨论法、问答法: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

 角色扮演:

通过故事创新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古诗情景,接着让学生扮演相关角色,重演古诗。
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古诗意境,感受诗人感情。

 诵读法:

诵读是一种感性直观的教学方法。该年龄段的学生通过诵读可以有效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
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6. 李金燕 — 语文教材(课文)的呈现方式

试阐述大马小学华小三年级华文课本的呈现方式以及其优缺点。

此教材以第一语言教学为模式、单元为框架来编写的。此教材为主、活动本为辅,
共有二十单元,每单元一至两篇课文。内容题材丰富,涵盖多种主题——学校、生活、动
物、自然等,每单元只集中于一主题。教材体裁多元化,收录了 25 篇实用体和文学体文
章,文质兼美、具强烈人文性与工具性及富有教育意义。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获得各领域的知识、提升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灌输学生道德价值、团结意识和爱国精神等。
此教材依照五大模块编排,每个单元依据 “1.0 听说、2.0 阅读、3.0 书写、4.0 趣味语文
和 5.0 语文基础知识”的顺序编排教材内容。教材语文规范、活泼生动,有助于发展学生
的智力和情感。鉴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其内容最为丰富,听说和书写次之,而趣味语文
和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较少,部分与其他教学相融合。每四个单元就设有语文乐园和写作指
引。前者内容包括字、词、句的学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于写话;后者旨在培养学
生观察、表达能力,逐步掌握写话方法。此教材共收录十篇自习文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学习名家的创意表达手法。“好书阅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搜索材料能力。教材所
收录的篇章和语文技能训练都依据从易到难原则、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此教材融入了高
思维、计算思维和批判性思考的训练。各单元设有高思维和挑战题,引导学生将所学与生
活联系,鼓励探究和综合性的学习,培养解题能力和发挥创意。此教材融入了信息通讯技
术,学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安装“三年级华文课本”应用程序,启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件,如生动的课文朗读、有趣的听读活动等。通过纸本和科技的配合使用可引起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信息通讯技术。此教材也融入了其他元素如学习技能、未来研究
技能,以发展学生智力、思想和心理素质。

大马华小三年级华文课本编排体系较缺乏严密性和全面性,没明确标示单元的主题
和根据主题类别编排内容,显得凌乱。另外,此教材不合理地忽略某些主题,学生所学知
识缺乏全面性。此教材只有一个科技主题单元,学生所获的科技知识有限。此外,此教材
缺乏结合课内外教学,造成学生缺乏将语文用于生活的能力、创造潜能被埋没。其他不足
之处如教材插图“图不附文”,使学生易于混淆。另外,选材标准不严格、部分课文缺乏
典范性。如《上学的路》的表达与语言运用方式不典型,教师混淆是要以教记叙文还是散
文的方法进行教学。此外,此教材缺乏脍炙人口和体现中华优良精神和文化的名篇佳作。
我建议选用具典型性且能体现中华优良精神和文化的文章,如《盘古开天地》,以激起学
生热爱中华文化之心,从而更积极学习华文。

7. 李佩颖 :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
我国华小语文教材的编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
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试阐述我国华小的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

我国华小课本内容在编排结构上具系统性,以主题单元作为教材的呈现方式。教材
的主题单元结构是灵活多样的,如按生活内容、人文主题、活动版块等编排。我国华小语
文教材按生活内容组织选文,形成单元的方式。教材所选的内容主要围绕小学生的生活内
容而编写,如: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动物、自然景物等。如此的编排方式呈现了生活本
身的丰富多彩,教学内容得以从政治思想教育为主的功能中解脱出来,反而更能贴近社
会、贴近学生的生活。此外,这种呈现方式让学生能够围绕特定的主题,依照听说、阅
读、书写、趣味语文和语文基础知识等五大模块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继而达成《课程标
准》的目标——掌握听说读写等技能。

此外,教材的编排方式不仅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形成循序渐进的整体,还符
合了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特点,继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此外,课本内容编排
的系统性可体现在课本中每两个单元就有个深广课文,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每
三个单元就有“语文乐园”,以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每四个单元就有课前识字,帮
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等问题。如此循序渐进且阶梯式上升的编排方式,必能让学生更有效
地学习语文,以达《课程标准》的目标。

此外,我国华小的语文教材重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新版教材内容的选择不仅
符合我国的国情,还融入了本土的文化元素,如《我们的文化》、《鱼米之乡——适耕庄》
和《美丽的街市》等课文加强学生对本身的文化的认识,使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方面获得
熏陶。
不仅如此,我国华小的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低年
级学生的智能发展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直观辨识能力较强,因此新教材依照了小学生的心
理特点而设计。如“课前识字”让学生自主对一连串词语与插图展开想象,在朗读课文前
自主地理解词义。如此一来,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化抽象的生字,也帮助他们及早实现独立
阅读的目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新版 KSSR 教材相较旧版教材多了一项“积累运
用”,让学生通过教材自主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这与旧版 KSSR 教材相比更重视学生主
动积累,而不是仅由老师灌输知识,贯彻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自主学习”教育理念。

8. 吕文良

1. 阐述语文教师在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时应遵行的原则。 (10 分)

一、挖掘教材亮点

教材已不再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唯一依据,而越来越成为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必须转变
使用教材的观念,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做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者和利用者。
因此,顺应新教材的要求和当前课改形式,以教材自身所蕴含的“亮点”去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与研究的方向。语文教师
备课时必须反复阅读教材,通过与教材编写者对话,与课文作者对话,与学生的差异水平
对话,把握教学的重难点,锁定什么样的课程资源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中,不仅
引导学生反复品词嚼句,阅读感悟文字材料,对教材上精美的配图也不可忽视,应引导学
生观察品味,感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教师可引导学生文本配以画面来阅读课文。精
心设计的板书也有“画龙点睛”之效,可以完整清晰地归纳教材线索、梳理课文框架,为
课堂“锦上添花”。

二、坚持有效原则

教师工作繁忙,精力有限,利用课程资源必须遵循“经济、有效”的原则,根据教学需
要,优选适合年龄特点、教材内容、学生接受能力的呈现方式。如有的教师为了让课“出
彩”,制作了课件,音像画面确实精美,可是,学生打开书本精心品味语言文字少了,教
师忙于点击课件,走到学生身边倾听少了;结果一堂课下来,生字掌握不牢,课文朗读结
巴。我们不禁要问:课件,到底是上课的点缀还是累赘?平时上课都能花这么多时间去制
作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不是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解读教材、了解学生上?课堂上是
否应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观察、倾听、反馈、评价、激励学生上,以便及时捕捉动态生成
的鲜活的教学资源?任何一种辅助教学的资源,其使用必须从效果出发,坚持两条标准:
一是耗费低,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二是效率高,能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主
动学习的愿望;能体现教材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促进学生知识、能力、
智力、情感、意志得到最佳发展。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对“教学资源备选、使用成本
预算,教学效果预测”进行理性的分析比较评估,在“经济有效”的价值判断基础上,作
出合理的选择。

三、实现资源共享

数据化、网络化的课程资源是教师获得高质量课程资源的捷径。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迅速
便捷、容量大,更新快,能共享的优势,确立“建设课程资源库”的发展目标。教师通过
各种渠道收集资源的同时,成为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验证者同时也是贡献者。形成
“收集、筛选、使用、验证、再筛选”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发挥
了集体智慧;既有助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又便于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并为来年教学留
下宝贵的资源。学校也可开发考试评价分析系统,对每位学生、每门学科、每个班级、每
个学段建立跟踪分析评价系统,便于师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即时了解,客观分析,准确
判断,制订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2. 简述布鲁姆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10 分)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布鲁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在这个理论
体系中,布鲁姆等人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
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目
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① 识记: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记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记
忆,如记忆名词、事实、基本观念、原则等。

② 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
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
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③ 运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概念、原理、
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 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
分的鉴别、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对其中的组织结构的认识。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能
识别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
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⑤ 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
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
力,即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 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它包括对材料的
内在标准(如组织结构)或外在的标准(如某种学术观点)进行价值判断。例如,判断实
验结论是否有充分的数据支持,或评价某篇文章的水平与价值。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
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并要基于明确的标准才能做出
评价。

9. 林韵丽

试简述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原则。

首先,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必须具备趣味性,因为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是激发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显得内容枯燥、形式单调,
很难引起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趣味性资源凭借它形象具体、活泼生动和学生能亲自参与
等优势,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
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开发趣味性教学内容、采用趣味性的
教学技巧、设置趣味性教学活动等,借此改变沉闷乏味的课堂状态。如此一来,学生便能
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增长知识,掌握“听、说、读、写”技能,并激发及培养思维能
力。

其次,有效性原则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中的其中一项重要原则。一般来说,
每一种教学资源对于特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有着不同的效果和功能。在语文教学中,
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就需要开发不同的语文资源。但是,由于语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多质性,
即使在语文教学内容有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个教学资源仍可以
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开发语文教学课程资源中,教师必须在明确教学目标的
指引下,认真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课程资源,合理分析与教学活动有联系的教学课
程资源,掌握各种资源的特点和功能,这样才能确保所开发的资源能够真正地发挥其价值,
促成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并在开发与应用资源的过程
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接着,个性化原则对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极为重要。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应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其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
展示教师风格,以便能扬长避短,达到“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此突出个性。例如,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所面对的教学问题不同。因此,农村学校所开发的教学资源不可能适
用于城市学校,反之亦然。再者,即使同属农村学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乡镇,也具有
其独特的教学问题。所以,教师不能盲目地开发与自身教学实际无关和无效的课程资源。
简言之,教师必须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发出适合的语文课程资源,这样才能使
语文课程资源的实施具有可行性。

此外,教师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时应该要遵循适应性原则。由于全纳教育的理念正被
世界各国大力推行和提倡,所以不少学校都包含了特殊学生的存在。有鉴于此,语文课程
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不仅要考虑普通学生的一般需要,更要考虑特殊学生的特
殊情况。因此,教师在为特定的教学对象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他们现有的知
识、技能等,这样才能为他们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教学资源。

10.李俐姿

试简述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案:

(一)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目
标之一就是通过切实的评价与诊断,帮助教师积极自主地构建和应用新的教学策略,不断
调整教学的组织方法与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第二,有利
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是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效率
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评价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评
价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找到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改进的地方,而不仅仅是评判教
师的教学过程现状。同时现代教学评价强调,课堂教学评价主体之一就是教师自己,课堂
教学评价本身也应该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与行为的批判性的反思,是教师与同行、专家
交流与分享的过程,因此,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的内容要体现的一个原则。在评价的
对象上,主体性原则是指被评价对象对评价活动和过程的参与,包括评价指标的建立、评
价方法的采用、评价过程的实施等都要有教师的参与;在评价的内容上主体性原则是指评
价中要体现互动和学生的发展,即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师生间的互
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通常表现在:(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学习成了一种内
在的动力和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长的体验;(2)学会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教
学活动,学会接纳、赞赏、争辩、互助。 (三)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与所付出的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的比率。
这往往是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适宜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活动本身是为了完成
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相应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而存
在的。不同的教学处理,其效果和效率是不一样的。因此,某些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是否
恰当,效益性原则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这既是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体现,同时
也是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它的实现才能真正达到发展性评价的目
的。

(四)艺术性原则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是一句公认的名言,但教学艺术本身也是课堂教学评
价最难以把握的一个内容。应该说教学艺术体现出了教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它是教师素质
的综合体现,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各种能力之中,也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其
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体态语的表现力尤为重要。语言表达不仅要准确、清晰、简
练,还要具有感染力。就课堂教学的环节而言,教学艺术包括导入艺术、介绍艺术、提问
艺术等,每个环节的组织都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底。而评价过程中对教学艺术性的评价也
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素质和教学过程的评价上。

(五)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评价针对的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即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直
接针对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及其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来评价课堂教学
的效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主流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往往以课堂教学的几个基本结
构和环节来进行评价。第二,它是与发展性原则相生相伴的一个原则。评价既要体现教师
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又要体现学生学习经验的发展过程,它不是用某一事件评定某一结
果,而是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教学作用,我们把教师和学生的
个体成长与进步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
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对评价资料进行细心收集、整理与分析。因此,我们应注重评价对
教与学的反馈与激励作用,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给予教师
恰当的帮助和指导,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与教育科研
能力,提高教学实效。

(六)多元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原则,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参与评价者的多元性。传统的课堂教
学评价通常是由教育管理者来完成的,主要是通过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并对事先制订
好的评价表作出勾画,被评价对象──教师往往处于评价活动之外。而现代课堂教学评价
中教师将作为评价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不仅有教育管理者的评价,还有教师的自
我评价、学生的评价,乃至与教育活动有关的家长、社会的评价等,从而构成评价主体的
多元化。二是指评价角度的多元性。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过程进行
评价,还需要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教学能力要素进行评价,需要对教学效
果、教学思想和理念等进行评价。

11. Serene

写话的评分规则

等级 等级描述
4  中心思想非常明确。
 语句非常通顺流畅、非常完整,用句非常优美。
3  清楚地围绕主题描写。
 语句通顺、完整,用句优美。
2  内容大部分根据主题描写,小部分偏离主题。
 语句尚通顺、尚完整。
1  写话内容完全偏离主题。
 语句不通顺、短句无法表达意思。

试评析黄老师所设计的写话评分规则。

参考答案:

黄老师所涉及的写话评分标准有很多缺陷。

 等级分配应该至少要有五个等级,等级太少导致教师在评分时不知道学生的写话程度
属于什么等级。
 等级描述标准太少,使教师很难依据这两个标准评定学生的写话能力,因为写话要求
不止包括了主题和语句,也包括了组织能力、语言能力等。
 各个等级没有标上分数,使教师对学生得到该等级应拿到的分数感到模糊。
 等级的要求标准不同,使教师在评分要求上遇到困难,如:等级四要求中心思想非常
明确,但等级三却要求主题清楚。
 等级的描述语句不统一,使教师在参阅评分表时觉得凌乱,如:等级四核等级三是同
个类别的等级描述,但是一个是被动句,一个是主动句。
 等级四和等级三说明句子优美的要求,但等级二和一此要求却完全没有提出此要求。
12.陈立文

口语交际评分标准

等级 礼貌 聆听 表达
5  交流时言行举止非  非常认真、耐心地  非常恰当、全面和
特优 常有礼貌。 倾听同学分享 有条理地分享
 不插语  非常恰当地作出回  非常自然大方。
 不打断对方讲话。 应(提问/解释)
 非常虚心、有礼貌
地向对方提出看法
/问题。
(21-25 分) (17-20 分) (21-25 分)
4  交流时言行举止相  很认真、耐心地倾  相当恰当、全面和
优等 当有礼貌。 听同学分享。 有条理地分享
 相当有虚心、礼貌  相当恰当地作出回  相当自然大方。
地向对方提出看法 应(提问/解释)
/问题。

(16-20 分) (13-16 分) (16-20 分)


3  交流时言行举止尚  尚能认真、耐心地  尚能恰当、全面和
中等 有礼貌。 倾听同学分享。 有条理地分享
 尚少插语  尚能恰当地作出回  尚自然大方。
 尚有虚心、礼貌地 应(提问/解释)
向对方 提出 看法 /
问题。
(11-15 分) (9-12 分) (11-15 分)
2  交流时言行举止没  不太认真、耐心地  欠恰当、全面和有
及格 有礼貌。 倾听同学分享。 条理地分享
 非常多插语  不够自然大方。
 没有虚心、礼貌地  不够恰当地作出回
向对方 提出 看法 / 应(提问/解释)
问题。

(6-10 分)

(6-10 分)
(5-8 分)
1  相当多插语  不认真、耐心地倾  不恰当、全面和有
不及格  不太虚心、礼貌地 听同学分享。 条理地分享
向对方 提出 看法 /  不恰当地作出回应  不自然大方。
问题。 (提问/解释)
(0-5 分)

(0-4 分) (0-5 分)

试评述王老师所设计的二年级口语交际的评分标准。
13. 徐丽萍(记叙文作文教学评分规则)

下表显示张老师所拟定的其中两项记叙文作文教学评分规则。
内容 特优(A) 优等(B) 中等(C) 及格(D) 不及格(E)
-内容非常具 -内容相当具 - 内 容 尚 具 -内容不太具 -离题。
体、丰富、全 体、丰富、全 体、丰富、全 体、记叙的
面,记叙的形象 面,记叙的形象 面,记叙的形 形 象 性 不
性非常强。 性相当强。 象性尚强。 强。
-中心非常明 -中心相当明 - 中 心 尚 明
确、突出,非常 确、突出,相当 确、突出。
有逻辑性,非常 有逻辑性,相当
切合题意。 切合题意。
语言 特优(A) 优等(B) 中等(C) 及格(D) 不及格(E)
-词汇应用非常 -词汇应用相当 - 词 汇 应 用 尚 -词汇应用不 -词汇应用不
丰富、恰当、精 丰富、恰当、精 丰富、恰当、 太丰富。 丰富。
准,语句非常通 准,语句相当通 精准,语句尚
顺、优美。 顺、优美。 通顺、优美。
试评析张老师所设计的记叙文作文教学评分规则。

参考答案(请举例说明)

-有五个等级划分,能区分学生的表现水平。

-“特优”、“优等”、“中等”的评分规则划分具体,符合清晰性、实用性、合理性。

-操作简单,让教师容易理解和掌握记叙文作文教学评分规则的用法。

-供教师参考,教师可依据记叙文作文教学评分规则来批改学生的记叙文写作。

-评分规则的内容缺乏完整性。

-“及格”、“不及格”的评分规则划分不具体,不符合清晰性、实用性、合理性。
14.陈玮婷

以下是王老师针对四年级的写人记叙文所设计的评分标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的
写人记叙文的能力,主要做到语句通顺,记叙清楚。

等级 等级描述
4  内容非常切题
 中心非常明确
 感情表达非常真实
 思想非常健康
 内容非常具体充实
 形象描写非常生动
 语句非常通顺
 条理清楚
 结构非常完整
3  内容相当切题
 中心相当明确
 内容相当具体
 形象描写相当生动
 语句相当通顺
 条理较清楚
 结构相当完整
2  内容欠切题
 中心欠明确
 感情表达欠真实
 内容相当具体
 形象描写相当生动
 语句欠通顺
 条理欠清楚
 结构欠完整
1  内容不切题
 感情表达不真实
 内容不具体
 形象描写不生动
 语句欠通顺
 条理不清楚
 结构不完整

评析王老师所设计的写人记叙文的评分标准。

(10 分)

答案:
 能达到评价目的。
 包含三项评估内容。
 等级不够。要五个等级。
 等级描述不清楚。没有明确地分出各个等级的描述。
 等级描述有模糊的地方。条理清楚和条理较清楚。
 有些等级少了一些等级的描述。只有等级 1 提到了思想方面的等级描述。在等级 3
少了感情表达的等级描述。等级 1 少了中心的等级描述。
 有些等级描述是一样的。等级 3 和等级 2 的有一样的等级描述,即内容相当具体和
形象描写相当生动。等级 2 和等级 1 也有一样的等级描述,即语句欠通顺。
 要修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