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声调性质作用的再认识与声调教学

王汉卫

提要  本文统计分析了声调对词典词及大纲词中单音节 、
双音节 、
三音节 、
四音节及以上
词的影响 ,并结合音节构成分析 、
语境分析 ,验证了声调远不如声韵母重要 。统计结果显示 ,声
调并不总是区别意义的必要条件 ,大部分双音节词 、
绝大部分三音节词 ,以及几乎全部的四音
节及以上词并不存在同声韵异调词 , 这说明 : 一方面 , 声调不属于最基础的语音项目 ; 另一方
面 ,声调训练应谨慎地选择典型材料 ,否则 ,将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 。本研究对深化语音教
学 ,实现语音教学由“语音基础”
到“基础语音” 的转变有一定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声调 ; 别义度 ; 典型材料

引言

相对于大多数语言 ,声调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因此 ,声调既是学习


汉语的难点之一 ,也是语音教学的重点之一 。
就单音节词来看 ,声调的重要性自不待言 ,传统上我们通常把声调列为语音教学的重点 ,
把声调的教学跟声韵母的教学放在同一个平面上 。然而 ,声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意义的表
达产生影响 ,迄今为止 ,我们对这个问题还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 。尽管我们历来强调声调的重
要性 ,可事实上 ,仅凭经验也能知道 ,如果仅仅是声调方面的差异 ( 包括普通话与方言 、方言与
方言 、普通话与中介语 、中介语与中介语) ,声调对语言交流并没有阻断性的影响 。
声调问题 ,历来为大家所关注 。据我们统计 ,中国学术期刊 (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提供的全
文数据中 ,从 1994 至 2002 年 ,研究声调的论文有 92 篇 ,研究声母的论文有 109 篇 ,韵母则只
有 33 篇 。这些论文大多是在认可 、
强调声调重要性的前提下 ,谈如何加强声调的教学 。从标
准精确的角度来说 ,声韵调自然缺一不可 ; 可是从逻辑上和学习策略上看 ,如果都是重点 ,也就
没有重点了 。声调教学的前提是给声调一个准确的定位 。声调对意义的影响跟声韵母相比有
多大不同 ? 声调对单音节 、
双音节 、
三音节及以上词各有什么影响 ? 孤立地看单音节词 ,几乎
每一个词都有同音词 ,可语境中的单音节词对声调的依赖程度又有多大 ?
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我们明确声调重要程度 、
确定声调性质的基础理据 。对这些问
题认识不清 ,对声调的认识必然也是不全面的 。本文试图从上述问题入手 ,对声调的性质作用
进行考察和再认识 ,目的是给声调以更为实际的理论认识和教学定位 。

一  声调与声韵母对音节影响的对比分析

大多数教材 ,都在语音教学的第一课就开始讲授和练习声调 ,这几乎成了定规 。语音练习


43
也基本上分为声母 、
韵母 、
声调三部分 ,声调俨然是和声韵母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的一部分 。然
而 ,从声韵调的配合上看 ,声调对音节的影响与声韵母相差极为悬殊 。
声韵母是音段音位 ,声调是非音段音位 , 它附丽于韵母 。尽管韵母和声调的接收是同时
的 ,但接受 、
分析 、
反映则是不同时的 。首先感受到的是声 、
韵母 ,然后才是对声调的进一步分
析。
一个音节 ,如 bā,其中声母 b 能跟 16 个韵母相拼 ,组成 16 个音节形式 ,即 :ba 、
bo 、
bai 、
bei 、
bao 、
ban 、
ben 、
bang 、
beng 、
bi 、
biao 、
bie 、
bian 、
bin 、
bing 、
bu ; 韵母 a 能跟 18 个声母相拼 , 即 a 、
ba 、
pa 、
ma 、
fa 、
da 、
ta 、
na 、
la 、
za 、
ca 、
sa 、
zha 、
cha 、
sha 、
ga 、
ka 、
ha ,共 18 个可能的音节形式 ,ba 是这些潜
在的音节中的一个 , 从中确定下来之后 , 进一步从 bā、
bá、
bǎ、
bà四种不同声调的音节中确定
bā为物理形式上的答案 。这一过程在母语使用者那里 ,因为熟练的关系 ,几乎不花时间 ,但在
初级水平的留学生身上表现得很明显 。
如上所述 ,在 bā音节中 ,b 清楚与否 ,关系着从 18 个可能的音节中做选择 ;a 清楚与否关
系着从 16 个可能的音节中做选择 ; 两者相加 ,明确 ba 音节的音段音位特征 ,至少要从 34 个相
关个体中做出选择 。而声调是否准确 ,则只是从 4 个音节中选择 。下面是我们对《普通话声韵
配合总表》
的统计 。
表 1  能同声母配合的韵母数量表
b p m f d t n l z c s zh ch sh g r j q x g k h
16 17 19 9 22 19 24 25 17 16 16 20 19 19 15 14 14 14 19 19 19 36
  表 2  能同韵母配合的声母数量表 ( 含零声母)
a o e ê 2i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ong i ia iao ie
18 5 16 1 7 1 18 15 18 18 19 17 19 19 14 11 5 11 11
iu ian in iang ing iong u ua uo uai ui uan un uang ueng ü ü
e ü
an ün
8 11 9 6 11 4 18 8 15 7 13 15 14 7 1 6 6 4 4
  从上面的两表可以看出 , 除少数韵母 , 如 o 、
ê、2i 、
er 、
iu 、
iong 、
uai 、
uang 、
ueng 、
ü、ü
e、ü
an 、
ün
之外 ,其他声韵母互相搭配的可能性是可能的声调类型的几倍 。也就是说 ,从声韵调的组合来
看 ,声韵母对音节的影响 ,要远远大于声调 。
所以 ,我们初步认为 ,声调虽然是汉语的一个根本特征 ,但它的重要性还不足以跟声韵母
相提并论 ,它们对音节的影响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

二  声调对单音节词 ①的影响

根据现代汉语的声韵调配合规律 ,从整体上看 ,声调对静态单音节词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


只有极个别的音节不存在多种声调形式 , 例如 :li ǎ( 俩 ) 、
f ó( 佛 ) 、
nuè( 虐 ) 、
sè( 色 ) 、
rì( 日 ) 、
shé
i
( 谁) 、
zéi ( 贼) 、
mi ù( 谬) 、
nèn ( 嫩) 、
nín ( 您) 、
jiǒ
ng ( 扃 ) 、
qió
ng ( 穷 ) 、
c ā( 擦 ) 、
néng ( 能 ) , 等 , 对于词
中所收的 5060 ②的庞大基数来说 , 这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 , 如
典词 ,或者“常用同韵字表”
果阶段性地看 ,声调对单音节词的影响就要大打折扣了 。我们把单音节词典词声调的别义度
设定为 1 ,以此为参照 ,来分析其他情况下声调的别义度 。
我们先看《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单音节词 。大纲共收词 8822 个 , 单字
2905 个 ,这些词虽不是纯口语意义上的词 ,但由于它主要是词频统计的结果 ,应当说这些词相
44
当常用 ,而且接近口语 。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对声调别义作用的认识 。
由于“大纲”字词量的减少 ,原本有不同调类的音节变成了只有一种声调形式 ,声调的别义
度也就相应下降 。根据我们的统计 “大纲”
, 中的下列字都没有同声韵异调字 :
宾、 滨、擦、册、 测、策、
侧、厕、凑、
窜、丢、佛、
否、给、跟、
根、黑、 嘿、 决、 觉、 绝、 掘、 肯、 恳、 垦、
啃、 坑、 快、块、筷、 扩、括、阔、廓、
俩、劣、列、
烈、裂、林、
磷、临、邻、 淋、 略、 掠、 忙、 盲、 芒、 茫、 氓、
么、 灭、 蔑、谬、某、 谋、囊、呢、内、
嫩、能、嗯、
捏、您、女、
暖、挪、哦、 剖、 穷、 群、 裙、 日、 荣、 容、 融、
绒、 溶、 熔、软、瑞、 锐、润、若、弱、
色、森、僧、
栓、谁、顺、
特、疼、腾、 藤、 团、 翁、 哟、 则、 责、 择、 泽、
贼、 怎、 准、拽、钻、 尊、遵
计 110 个 。这样 ,声调在“大纲”单音节词中的别义度就降低为 ( 2905 - 110 ) ∶2905 ,即 0. 96 ( 小
数点后取两位 ,第三位四舍五入 ,下同) 。
“大纲” 中共有甲级词 1033 个 ,其中单音节词 463 个 ,其中有 130 个不存在多种声调形式 ,
例如 : 啊 、
表、别、病、播、
擦、草、 朝、 车、 吃、抽、
出、 吹、 春、 从、 错、当、
掉、丢、
都、读、
对、顿、
多、饿、
发、
放、 飞、 分、风、
封、刚、给、更 ,等等 ( 为节省篇幅 ,不一一列举) 。那么 ,声调在基础阶段单音
节词中的别义度则进一步降低为 ( 463 - 130) ∶463 ,即 0. 72 。

三  声调对双音节词的影响

我们首先考察声调对双音节词典词的影响 。以双音节词“阿斗”为例 ,如果在这个音段下


还有其他声调的词 ,如 : ā
dōu、
ādó
u、ā
dòu、
ádō
u、á
dóu、
ádǒ
u、á
dòu 等 , 就说明声调对该音段有区
别意义的作用 ,是该音段的基本要素之一 ; 否则即说明声调对该音段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在
实际言语中不论它被读成什么调 ,受话者都将认为它是这个词 ,而不可能是别的什么词 ,声调
在这里就是羡余成分 。现在 ,adou 只有“阿斗”这样一个词 ,同样 ,a 打头的其他双音节词 “阿
,
飞、
阿公 、阿訇 、
阿拉 、阿门 、
阿片 、
阿婆 、阿 Q、
阿嚏 、
阿姨 、啊呀 、
啊哟”,也不存在同声韵不同调
的词 ,对它们来说 ,相互区别的手段是声韵母 ,跟声调没有关系 ,声调在这些词中就都是羡余成
分。
我们调查了《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 下称《现汉》 ) 中将近一千个双音节词 , 包括从 a 、ai 、
an 、
ang 、
ao 、
ba 、
bai 、
ban 、
bang 到 bao 音节打头的所有双音节词目 ,考察结果统计如表 3 。
表3
首字音节 总量 受声调影响 不受声调影响
a 13 0 13
ai 71 29 42
an 147 58 89
ang 10 0 10
ao 35 2 33
ba 120 49 71
bai 104 0 104
ban 147 62 85
bang 60 16 44
bao 261 136 125
总计 968 352 616
  从表 3 的统计数字看 , 双音节词共有 968 个 , 其中受声调影响的双音节词有 352 个 。这
45
样 ,声调在双音节词典词中的别义度是 352∶
968 ,即 0. 36 。
为了进一步验证声调对常用词汇中双音节词的影响 ,我们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
纲》
中的双音节词做了全面考察 ,结果如表 4 。
表4
  总量 双音节词 受声调影响的双音节词 不受声调影响的双音节词
甲级词 1033 559 16 543
乙级词 2018 1378 41 1337
丙级词 2202 1626 49 1577
丁级词 3569 2805 101 2704
综合统计 8822 6368 576 5792
  从表 4 可以看出 ,声调对常用双音节词的影响是很小的 。尤其是在甲级词汇中 ,声调的别
559) 。在四级综合统计中达到最高 ③ ,但也只有 0. 09 ( 576∶
义度只有 0. 03 ( 16∶ 6368) 。

四  声调对“大纲”
三音节及以上词的影响

4. 1 声调对三音节词的影响
我们对《现汉》从 A 到 D 下共 1031 个三音节词进行了统计 。统计显示 ,只有“保育员 、 保
育院 ,插杠子 、
茶缸子 ,大陆活 、大路货 ,大师 ( shī
) 傅、
大师 ( shi ) 傅”共 8 个词语受声调的影响 。
这样 ,声调对于三音节词典词的影响就是 0. 0076 ( 8∶
1031) ,还不到 1 % 。
声调对“大纲”
三音节词的影响又是怎样呢 ? 统计如表 5 。
表5
总量 受声调影响 不受声调影响
甲级三音节词 12 0 12
乙级三音节词 62 0 62
丙级三音节词 58 0 58
丁级三音节词 105 0 105
综合统计 237 0 237
  上表显示 ,声调对“大纲”
范围内三音节词的影响度是零 。
4. 2 声调对四音节及以上词的影响
由于四音节及以上词较少 ,它们在声调区别意义上又有明显的共性 ,我们将四音节及以上
的词放到一起统计 。
《现汉》
从 A 到 G 共 1222 个四音节及以上词 , 其中只有“百无一失 、
百无
一是”
这两个词的声调显示有别义作用 ,别义度为 2∶
1222 ,即 0. 0016 。
“大纲”
中共有四音节及以上词 181 个 ,如 : 出租汽车 、
公共汽车 、
阿拉伯语 、
不好意思 、
公用
电话 、
实事求是 、
不怎么样 、
成千上万 、
粗心大意 、
多劳多得 、
各式各样 、
官僚主义 、
画蛇添足 、

多或少 、
聚精会神 、
马克思主义 、
毛泽东思想 ,等等 。统计显示 ,声调对这些词的影响度是零 。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三音节及以上的多音节词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可以说是“颇有些异
军突起的味道”( 田小琳 2001) 。据我们统计 ,在“大纲”
中 ,三音节词只占 2. 7 % ,四音节词只占
2. 05 % ,而钱乃荣主编的《酷语 2000 》中三音节词则占到了 19. 5 % , 四音节词也占到了 13.
1 % 。又据田小琳 ( 2001) 引述汤志祥《当代汉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香港区域词语中三音节
46
词更多 ,占 32 % ,四音节词也占 10. 8 % 。由于三音节及以上词对声调要求极小 ,它们的大量出
现和使用将会进一步影响声调的作用和价值 。

五  语境中声调对意义的影响

上文是静态统计分析 ,如果结合语境来看 ,声调的作用还会大大降低 。例如 ,在《现汉》中


ai 音节开头的同声韵双音节词有 12 组 ,共 27 个 :
哀矜/ 挨近 、哀怜/ 爱怜/ 爱恋 、哀戚/ 哀启/ 嗳气 、 哀荣/ 艾绒 、 哀艳/ 碍眼 、
哀子/ 矮子/ 艾子 、
挨次/ 哀辞 、 挨户/ 爱护 、皑皑/ 蔼蔼 、 矮小/ 爱小 、 艾虎/ 爱护 、
爱好/ 哀号
显然 , 这些词的语义域一般差别很大 “ ( 哀怜”组除外 ) , 几乎不可能同时共现于同一个语
境 。也就是说 ,实际上声调有可能影响意义的只有“哀怜/ 爱怜/ 爱恋” 这一组 。
语境 ,甚至单单说话人所处的环境对明确意义都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 :qian 这个音节“在
游泳池” 的首选恐怕是“浅”“ ; 在街上” 的首选则会变成“前”“ ; 在银行”“ 、在商店” 的首选意义可
能是“钱”,另外“千” 的可能性也很大 ; 但如果 qian 跟在“多少”的后面 , 则一定是“钱”; 如果表
示回答 ,并且是在“x + 元 ( 毛 、角) + qian”
这样一个结构里 ,也一定是“钱”; 如果表示回答 ,并且
出现在“x + qian”
这样一个结构里 ,通常情况下则一定是“千”( 在中药铺里可能是表示重量的
“钱” 。可以说 ,语境更进一步弱化了声调区别意义的作用 。
)
语音是语义的载体 ,是交际的物质手段 ,但反过来 ,环境 、 语境 ( 包括语义 、语法等) 对语音
都有反作用 ,使受话者对语音的容忍度增强 。由于跟声 、 韵母相比 ,声调区别意义的作用较小 ,
声调首先得到了释放 。事实上 ,一方面 ,即使声 、 韵、
调全清楚 ,意义的最终确定还需依赖上下
文— ——众所周知 ,同音词 ,尤其是单音节的同音词是汉语里的一个突出现象 ; 另一方面 ,即使声
调不清楚 ,上下文也常常能确定其所属的调类和意义 。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 ,从易到难 ( 按照
初级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给出十个用不加声调的拼音拼写的句子 ( 按词连写) ,请初级水平的
留学生写出相应的汉字 。结果显示 ,尽管没有声调 ,但意义几乎不受什么影响 ( 王汉卫 2002) 。
为了进一步验证声调对意义的影响 ,我们从《读者》上选了两段文字 ( 2002 年第 13 、 19 期
卷首语) ,用不带声调的拼音写出来 ,请暨南大学对外汉语系的部分本科生 、 研究生及个别教师
把它们还原成文字 。我们先看第一段文字 。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美国《幸福》 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么一个题目 : 假如让你重新选择 ,你做什么 ? 一位
军界要人的回答 ,是去乡间开一个杂货铺 ; 一位女部长的答案 ,是到哥斯达黎加的海岸经营一
个小旅馆 ; 一位市长的愿望是改行当摄影记者 ; 一位劳动部长是想做一家饮料公司的经理 。几
位商人的回答最是离奇 : 一位想变成女人 ; 一位想成为一条狗 。更有甚者 ,想退出人的世界 ,化
为植物 。其间也有一般百姓的回答 ,想做总统的 ,想做外交官的 ,想做面包师的 ,应有尽有 。但
是 ,很少有人想做现在的自己 。
这段文字共有词 119 个 ( 包括重复) ,特点是比较口语化 。在我们收回的 26 份问卷中 , 受
声调影响而产生的错误统计如表 6 ④( 0 表示未写出汉字 ,上标数字表示错误次数 。下表同) 。
表6
正 征答 一般 军界 劳动 退出 市长 植物 百姓 改行
误 3 8
0 正大 整大 政达2 1
一半 11 1
军杰 俊杰 1
老董 1 1 1
推出 师长 之无 1
败兴 该行1
1

  该表显示受声调影响产生的错误有 9 词 ,共 33 次 ,错误率为 33∶( 119 ×26) ,即约 0. 01 ( 值


47
得说明的是 ,有 4 份问卷完全不受消除声调的影响 ,另有 2 份问卷完全正确) 。这个数字显示 ,
在比较口语化的情况下 ( 包括形式和内容) ,声调对语言的影响是非常弱的 。
作为对比 ,我们同时选择了一段非常书面的文字材料 ,如下 :
绿色的心
如果说生命只是一个不能重复的花季 ,那搏动的心便是一朵永不凋零的春花 。
早春二月 ,乍暖还寒的时候 ,鹅黄隐约 ,新绿悄绽 ,昭示着生命的勃勃 ,那是旭日般的青春 ;
阳春三月 ,杏花春雨时节 ,桃红柳绿 ,柔风拂雨 ⑤ ,飘扬着自然的伟力 ,那是如火的中年 ; 晚春四
月 ,芳菲渐尽之际 ,远山幽径 ,柳暗花明 ,辉煌着黄昏的执着 ,这是晚晴的暮年 ……
夏、
秋、冬只属于肉体 ,心灵之树是常青的 。
该段文字共有 87 词 ( 或类词短语) ,受声调影响的错误统计如表 7 。
表7
正 花季 搏动 隐约 新绿 悄绽 勃勃 时节 伟力 幽径 辉煌 晚晴 暮年 只
01 波动 印月 心律 悄展
16 1 1 6
01 世界1 01 有径1 01 02 暮念1
之1
1 1 21 1 晚清3
拨动 音乐 心缕 巧展 搏搏
1 4 1
威力 有景 灰黄
2
至8
误 1
敲颤 波波 1
伟丽 1
挽情 1

万青3
晚青2
  另外还有把“如火” 写成“如获 、 入惑”,把“之际”写成“至极”,把“属于”写成“署雨”,把“肉
体” 写成“柔替” 各一次 。该段文字受声调影响产生的错误有 17 词 ,共 91 次 ,错误率为 91 ∶( 87
×26) ,即 0. 04 ,这比上面的 0. 01 高出 4 倍 。
保守一点的话 ,我们可以取这两个数字的平均值作为在有语境的情况下声调的别义度 ,即
0. 025 。这个数字甚至低于甲级双音节词静态别义度 ( 0. 03) 。尽管错误率因人而异 ,但上面的
统计结果至少在一定程度反映了声调的别义度 ⑥。
上面的两段调查还进一步显示 ,虽然在静态环境下 ,单音节词对声调的依赖极大 ,但在语
境中是极小的 ,甚至比双音节词对声调的依赖还小 。这主要基于下面三个原因 。
第一 ,单音节词的总量小 ,根据许浩 ( 1997) 的统计 ,只占现代汉语词汇总量的 18. 89 % ,并
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
第二 ,单音节词中的基础词汇较多 , 据我们统计 “ , 等级词汇大纲”中的单音节词超过
20 % ,而在甲乙级词中更加突出 ,达到 44. 9 % 。由于基础词汇的常用性 ,使人们只根据蛛丝马
迹就可以发现它的本来面目 ,不容易出错 。
第三 ,由于现代汉语词汇以多音节为主 ,单音节词在语段中呈现出镶嵌态势 ,而多音节词
即使不依赖语境 ,对声调的依赖也比较小 。这样 ,多音节词义的确定又反过来帮助确定镶嵌其
中的单音节词 。

六  数据小结

本文对声调别义度的调查结果总结如表 8 。
表8

48
不计语境 有语境
  单项 综合
综合 ⑦
单音节 双音节 三音节 四音节以上
《现汉》词典词 趋近于 1 0. 36 0. 01 0. 0016 0. 42
0. 025
综合 0. 96 0. 09 0 0 0. 38
大纲词
甲级词 0. 72 0. 03 0 0 0. 37
  从表 8 可以明确 : ( 1 ) 即使是词典词 ,声调的整体别义度也只有 0. 42 ,在“大纲”词中下降
到 0. 38 ,在大纲甲级词中进一步下降为 0. 37 ,这两个降幅都不算大 ,因为单音节词在基础词汇
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 词典词是 15. 039 % ,甲级词是 44. 82 %) 。( 2 ) 有语境的情况下 , 声调的
别义度则大幅下降为 0. 025 ,这说明实际言语中声调的表义价值是很微弱的 。甲级词中声调
对意义的影响远较我们过去认为的要小 ; 声韵的价值是绝对的 ,是汉语音节的本质特征 ; 声调
的价值是相对的 ,它虽然是汉语音节的重要特征 ,但并非本质特征 ; 因此 ,声调与声韵母不是同
等重要的 ,应该不是最基础的语音项目 。

七  本研究对声调教学的意义

本文揭示了声调不准仍能交际的根本原因 。该认识反映到教材和教学上 , 起码有两方面


的实践意义 。
首先 ,有助于使语音教学层次化 、 细腻化 ,实现语音教学由“语音基础”
到“基础语音”( 王汉
卫 2002 ) 的转变 。迄今为止的教材都基本上把声韵调放在同一个平面上来对待 ,根据本文对
声调的研究 ,这种做法跟声韵调的实际价值有相当的差距 。如果格外看重声调的准确性 ,就跟
“基础” 的理念更背道而驰了 。语音教学的重点无疑要跟语音项目的实际价值挂钩 ,否则 ,都是
重点 、都是基础 ,必将导致重点的模糊 。对每一个音节而言 , 声韵调三位一体 , 这是不容置疑
的 ,但是在教学实践上 ,可以分阶段重点教学其中的某一个 。声调即使是重点 ,也应放在声韵
母之后 。
第二 ,根据本文的统计 ,声调区别意义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单音节词中 ,而现代汉语词汇是
以双音节为主的 ,这是一个矛盾 。这个矛盾的存在显然不利于提高声调教学的效果 ,解决这个
矛盾 ,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紧扣声调的“别义度”。由于多音节词 ( 包括双音节) 是现代汉
语的主体 ,现在多数教材中声调练习材料也以多音节词为主 。但如果作为练习材料的词不存
在其他声调的对立 ,就必然影响到学生对声调重要性的认可 。有鉴于此 ,声调的组合变化 、 词
的频度层级应该跟“别义度” 紧密地结合起来 ,成为声调练习三位一体的基本要求 。例如 ,作为
声调练习材料 “过来
, 、
这里 、年龄 、
同学”
就不如“过去 、
那里 、
年纪 、
老师”好 ,后者可以跟“过去
(“去”
轻声 、
) 哪里 、年级 、
老实”形成对比 。考虑到基础词汇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多音节词数
量有限 ,单音节词的声调对比练习也应该得到大力加强 。

附注
①由于字 、
语素 、
词的难于准确界定 ,常用字又多与词重合 ,这里我们以字为统计对象 。
②参看黄伯荣 、
廖序东《现代汉语》
第 145 - 174 页 。
③综合统计是将甲乙丙丁四级双音节词混合到一起重新统计 ,所得受声调影响的双音节词的数量要远远大
于分级别统计结果的简单相加 。
49
④有的错误是受声韵母的影响 ,如把“乡间”
写成“新疆”,把“一般”
写成“一帮”
等 ,这样的错误不统计在内 。

“拂雨”
很生僻 ,调查时给出汉字 。
⑥关于这个调查结果的三点说明 。第一 ,该调查是书面的 ,被调查者有较多的时间“推算”
出正确的选择 ,这与
实际的口语交际有些不同 ,但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因为口语也有口语的“解救”
手段 ,如重复 、
询问等 。第二 ,
该调查没有与声韵母的调查形成对比 ,但明显可以看到的是 ,无论声母还是韵母发生任何较大面积 ( 哪怕是
较小面积) 的变化 ,都不是原有语料所能化解得了的 。第三 ,此次调查的受试人数较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
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但如果把该数据跟本文其他数据联系在一起来看 ,就会形成法学上所谓的“证据
链”,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说明问题 。
⑦该“综合”
的算法是每个单项的别义度乘以该单项词汇在《现汉》、
“大纲”、
甲级词中所占的比例 ,然后再相
加。
《现汉》
每个单项在全部词汇中所占比例的数据来自周荐 ( 1999 ) ,单音节 15. 039 % 、
双音节 67. 625 % 、
三音节 8. 936 % 、
四音节 8. 204 % 、
五音节 0. 373 % 、
六音节 0. 178 % 、
七音节 0. 082 % 、
八音节 0. 086 % 、
九音
节 0. 012 % 、
十音节 0. 003 % 、
十二音节 0. 002 % 。

参考文献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 1990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黄伯荣 、
廖序东主编 1991  
《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
钱乃荣主编 2001  
《酷语 2000》,上海世纪出版社 。
清华大学  中国学术期刊 ( 1994 - 2002) 光盘版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 。
田小琳 2001  从社区词中的多音节词说起 《语文建设》
, 第 12 期 。
王汉卫 2002  基础与标准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 第 2 期。
许  浩 1997  三音节词语单位说略 《淄博师专学报》
, 第 3 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98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周  荐 1999  从词长看词典词汇单位的确定 《辞书研究》
, 第 2 期。

Reappra isal of Tone’s Properties & Functions and Tone Teaching


Abstract  This paper , based on t he data it gat hered , has analyzed t he way single2syllable ,
double2syllable , t hree2syllable , four2syllable and above words are influenced by tones. Wit h a
phonology and context analysis , it has proved t hat t he importance of tone is much less great t han
t hat of consonant s or vowels. The statistics show t hat tone is not necessarily indispensable for de2
termining meaning. There are no words wit h same sound but different tones among a large por2
tion of t he double2syllable , most of t he t hree2syllable and all t he four2syllable words. This finding
indicates t hat , on one hand , tones doesn’t fall into t he category of f undamental phonology , and
on t he ot her , tone t raining needs to choose materials wit h great caution. Ot herwise , tone teach2
ing will be negatively affected. This research is referable to phonology teaching reform f rom t he
“phonology f undamental”to“t he f undamental phonology”.
Key words  tone ; meaning2indicating degree ; typical material

( 王汉卫  510610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对外汉语系)


( 责任编辑  高晓虹)

5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