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第一章: 单句——特殊句式

1. 为什么句子会产生倒装的现象?试举出两个原因。  (4%)

答案:(a)  口语中的语序紊乱,一句话说出口以后,又想要补充,就会出现倒装句。

      (b)  说话者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些部分,传达某些重要信息,就会把那些部分放在

话的前面,例如:太热了,这里。

2. 什么是插说句?它有什么意义?试举出两项。  (4%)

答案:插说句是一种特殊句式,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它指的是将一个完整的句式结构
切开,中间插入一个与前后都不发生结构关系的词语。例如为了引起对方注意:她的歌声,
你听,多么动人啊!或为了表示肯定:你来这儿,不用说,一定是来找她的。

3. 什么是复指句?为什么会产生?试举例说明。  (4%)

答案:复指句是一种特殊句式,常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它指由于表达上的需要,将句子
的某个成分提前,而在句子原来的位置上用代词来复指它。例如:这些书,我把它们都看
完了。

4. 复指句在句法结构中的使用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最常见的复指句是那两种句法结构? 
(4%)

答案:复指句所提前的成分是体词性的(名词或代词),因此复指句的使用是有所限制的。
最常见的复指句是出现在主谓结构,如:我们的校长,她是一个很能干的女性;或述宾结
构,如:那件事,就别再提它了。

第二章: 句法成分(一)

1. 什么是句法成分?汉语句法成分有哪些?  (4%)
答案:句法成分,指的是“句法结构成分。即分析句子的结构时,所得出的成分。汉语的
句法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定于、状语、中心语、述语、宾语、补语。

2. 主谓结构的句式的语义功能主要是陈述,试举出两项主谓句的表意作用。  (4%)

答案:(a)  用来报告一件事,如:我回来了。

      (b)  用来描述事物状态,如:脸很圆。 (c) 对事物进行判断,如:我是教师。

3. 什么是施事主语?什么是受事主语?试举例说明。  (4%)

答案:施事主语: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如:我去新加坡。受事主语:主语是动作的接受
者,如:那幢房子已经拆掉了。【补充:中性主语: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而是描写、
判断、说明的对象,如:明天是中秋节。】——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

4. 什么是主谓谓语句?试说明之。  (4%)

答案:在汉语的句子中,以主谓结构的词组充当句子的谓语,就叫主谓谓语句。例如:
“马来西亚的子民,谁不懂得榴莲?”这整个句子是主谓句,但谓语“谁不懂得榴莲?”
也是一个谓语句。这个句子中,“马来西亚的子民”是“大主语”,“谁”是“小主语”;
“谁不懂得榴莲”是“大谓语”,“不懂得榴莲”是“小谓语”。(更多解说,请参考模
组 29-34 页。)

第三章: 句法成分(二)

1. 什么是述宾结构?试举例说明?  (4%)

答案:述宾结构,是由“述语”和“宾语”构成的,其基本结构关系是“支配”,即述语
(动词)直接支配其后的宾语(名词或代词)。例如:买了一些苹果。

2. 什么是受事宾语?什么是施事宾语?试举例说明。  (4%)

答案:受事宾语:宾语一般是动作支配的对象,受事宾语指的是动作的结果(写信)、方
式(走猫步)、原因(怕打针)、目的(考大学)、处所(去日本)等等。施事宾语中,
宾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如:前面来了一个警察。学校来了一个新老师。【中性宾语指的是
难于判断是受事还是施事的宾语,如:他姓陈,他是工程师。(类属);墙上有画,桌上
有书。    (存在的事物)】——述语和宾语的语义关系
 

3. 什么是及物动词?什么是不及物动词?试说明之。  (4%)

答案:能带宾语的动词叫及物动词,如:写信,开车,买衣服,看电视、完成任务。

      不能带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如:病,醒,出发,休息,咳嗽,毕业,旅游。

      (请参考模组 42-44 页,以作补充。)

4. 什么是“真宾语”?什么叫“准宾语”?   (4%)

答案:“真宾语”指的是一般实质性的宾语,既述语动词所支配的对象,如:吃饭,看书
中的“饭”和“书”就是真宾语。“准宾语”通常是数量结构的词组,它是对述语动词的
动作进行计量,如:吃了一小时,看三个月,由于句中的“一小时”和“三个月”不是动
词“吃”“看”所支配的对象,而是对述语进行计量,因此我们称它们为“准宾语”。

BAB 4 :句法成分 3 
1.1 述补结构
1. 述语和补语的语义关系
·      一般使用简单的动词和形容词
    例子:  洗  〈干净〉动作的结果
                 高  〈极了〉形容词的性质程度
 
 
1.2 补语的类型
A  结果补语
1. 动词充当 (做完/丢掉)
2.形容词充当 (记错/抬高)
 
B  趋向补语
1.简单趋向动词 (上/下/来/去/回/过/进/出/起)
2.复合趋向动词   来 &去可和其余的趋向动词结合,如:进来
 
C  可能补语
1. “得/不”=  听得懂/ 听不懂
2. “得/不了” = 来得了/来不了
3.“得/不得”= 去得/去不得
 
D  程度补语
1. 结合不紧密组合式,加“得”:好得很,快得多
2. 结合紧密的贴合式,不加“得”:吓坏了,热极了
 
E 介词补语
1. 时间补语 = 于 1989 年
2.处所补语  = 在 那边
3.方向补语  = 向 左转

第七章: 歧义句

1)何谓歧义句?

-句法结构中同一个句子包含两个或以上的意思,就是歧义句,也称为歧义结构。

-会造成沟通问题

2)歧义句的特点:

a)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句子却表示两个或以上的意思,因此也可称为同形结构。歧义句的
多个意思是由结构分析的不同造成的。

例句一:                

 
咬死了/(猎人)的狗  =述宾结构(咬死 (咬死了猎人)的/狗 =定中结构(咬  
的是狗) 死的是猎人
   

-结构层次切分不同及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这种歧义可通过结构的分析进行解释。
例句二:

-同样结构层次但却不同结构关系所造成的。

3)歧义句的分析

-结构层次与结构关系的不同造成句子的歧义。

咬<死>了/(猎人)的狗。

  (述)      (宾)

 
(咬死了猎人)的/狗

  (定)       (中)
-通过句法结构层次分析来弄清产生歧义的根源。
怀疑你的说法
/毫无根据

a)咬死了猎人的狗。
 (主)      
怀疑/你的说法毫无根据
  (宾)

 (述)        (宾)
歧义句分析的
目的是希望通
过分析造成歧
 
义的原因,然
后正确理解句
子的意思,并 利 -轻声
且进一步在我 用
们日常交流中 语 ★帮助区别词性和词义,区别不同的语法关系
避免使用歧义 音
句。
★例句: 你爬过山没有? (“过”读去声是趋向动词,读轻声是动态助词,意思不一
4)歧义句常
-重音
见的格式 (5
种)
★显示强调的重点,利用重音可以明确语法成分的语义指向
 1)述宾结构
与偏正结构 ★例句:他最喜欢游泳 (“最”语义指向“他”,句意为“那些人中,他最喜欢游泳”

例句:没有编 -停顿
辑 (结构层
次不同造成的 ★显示结构层次的作用
歧义)
★例句:(没有穿破)的/衣服 (偏正结构:定中结构)
i)述宾结构   
没有    编辑           [没有]穿 / (破)的衣服。 (述宾结构)
(意思:没有
负责编辑工作           没有  / (穿破)的衣服。 (述宾结构)
的人)改换词语或句式 a)    改换句法结构中的某个关键性词语,可消除歧义句
ii)状中结构   例句: 参加会议的有三个医院的领导。 (有歧义)
【没有】编辑
(没有进行编
       参加会议的有三所医院的领导。(无歧义)
辑工作)
参加会议的有三位医院的领导。 (无歧义)
2)述宾结构
与主谓结构
b)    改换句法成分的次序,也可消除歧义句
例句:高一丈
例句: 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有歧义)
i)述宾结构    
高  一丈           谁都不认识这个人。 (无歧义)
(意思:比较
句式,比某样 c)     变换句式,也可消除歧义句
东西高出一
丈) 例句: 台上摆着酒席。 (有歧义)

ii)主谓结构          酒席摆在台上。 (无歧义)


高 // 一丈
利用语境   a)    利用句子内部词语的语义制约
(意思:陈述
句式,某样东
西的高度是一
丈)
例句:发现敌人的哨兵。 (有歧义)

       他就是那位发现敌人的哨兵。(无歧义)

b)    利用上下文的语义制约

鸭不吃了(有歧义)

鸭不吃了,钻到鸭窝里去了。 (无歧义)

c)     利用交际时具体语境的制约,包括说话时具体的对象、场景、身份。。。

在饭店里,一位顾客落座后对服务员说:“我要炒肉丝。”很明显,这句话的“炒肉丝

指的是一道饭,绝不会误解为他要去炒肉丝。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