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魚我所欲也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帶點的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11 分)
(1) 故不為苟得也。 苟:隨便/輕率(1 分)
(2)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 惡︰厭惡(1 分)
(3)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逃避(1 分)
(4) 賢者能勿喪耳。 喪:失去/喪失(1 分)
(5) 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弗:不(1 分)
(6)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蹴:踏踩/踐踏(1 分)
(7)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分辨/辨別(1 分)
(8) 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 奉︰供養(1 分)
(9)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感恩戴德(1 分)
(10)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以往(1 分)
(11) 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1 分)
2 試根據《魚我所欲也》一文,判斷以下陳述。(4 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孟子認為保有本心的人,不會欲生厭死。 ○ ● ○
(2) 孟子舉「萬鍾」一例,目的在說明富者比窮人更 ○ ● ○
為輕義貪利。
分析:
(1) 孟子認為保有本心的人也會欲生厭死,不過,與生存相比,他們更渴求義;與死亡
相比,他們更厭惡不義。
(2) 孟子舉出「萬鍾」一例,目的是說明人們見利忘義的因由,指出有些人為了「宮室
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的利益,就不辨禮義地接受「萬鍾」。
他們見利忘義是因為受到物慾誘惑,以致喪失本心。

3 試根據孟子《魚我所欲也》一文,判斷以下陳述。(4 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孟子舉「魚與熊掌」的例子,目的是說明捨生取 ○ ● ○
義的困難。
(2) 孟子認為對讚譽的追求,容易令人失去本心。 ● ○ ○
分析:
(1) 孟子藉「魚與熊掌」的例子,說明人在生、義兩難全的情況下,必須捨生取義,並
非要指出取捨時的困難。
(2) 孟子提到人會因為「為所識窮乏者得我」 (即得到窮人對我的感激),而「不辯禮
義」地接受萬鍾俸祿。由此可見,對讚譽的追求容易令人失去本心,做出不顧禮義
的事。

4 試根據孟子《魚我所欲也》一文,判斷以下陳述。(4 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孟子談及「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 ○ ● ○
1
者」,目的是論證義是重要的品德。
(2) 孟子否認人會為了避禍而無所不為。 ○ ● ○
分析:
(1) 孟子談及「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用意是論證人人都有捨生取
義的「本心」。
(2) 孟子在文中指出「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即有人不會為了避禍而無所不為。
換言之,孟子也不否認有人會為了避禍而無所不為,而那些就是失去捨身取義的
「本心」的人。
5 在《魚我所欲也》中,以下哪一項是孟子舉「一簞食,一豆羹」為例的作用?(2 分)
A 說明流浪者和乞丐也應得到尊重。 A B C D
B 讚揚流浪者和乞丐堅持義行的精神。 ○ ○ ● ○
C 論證人人皆有捨生取義之心。
D 說明賢者才能保有捨生取義之心。

6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提及魚和熊掌,以下哪些 不是他提及這兩項事物的用意?(2
分)
指出魚的價值比熊掌更高。
強調魚和熊掌必然不可並存。
論證「生」比「義」更重要。
說明人應該「捨生取義」。
A、 A B C D
B、 ○ ○ ● ○
C 、、
D 、、
分析: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以魚比喻「生」,以熊掌比喻「義」,藉此說明當兩者必
須犧牲其一的時候,人應該「舍魚而取熊掌」,即「捨生取義」。從孟子的比喻,可知
他認為熊掌的價值比魚高—「義」比「生」更重要,故選項和都不屬於他的用意。另
外,上述比喻只是說明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應作出的選擇,並非說明魚與熊掌
(「生」與「義」)必然不可並存,故選項亦非作者的用意。

7 試指出下列《魚我所欲也》的引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2 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
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設問 反問
層遞 對偶
A、 A B C D
B、 ○ ● ○ ○
C 、、
D 、、
8 試指出下列《魚我所欲也》的引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手法。(2 分)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

2
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對比 舉例
類比 演繹
A、 A B C D
B、 ● ○ ○ ○
C 、、
D 、、
9 綜合《魚我所欲也》全文,作者運用了甚麼手法論述觀點?(2 分)
比喻 對比
襯托 設問
A、 A B C D
B、 ● ○ ○ ○
C 、、
D 、、
分析:選項正確。孟子以魚和熊掌分別比喻生與義,藉捨棄魚而選擇熊掌的行為,以證
捨生取義的合理。選項正確。孟子以魚和生跟熊掌和義作對比,指出後者較珍貴重要,
以證應捨生取義。
10 綜合《魚我所欲也》全文,作者運用了甚麼手法論證人有捨生取義的本心?(2 分)
引用論證 舉例論證
演繹論證 對比論證
A、 A B C D
B、 ○ ● ○ ○
C 、、
D 、、
11 試根據《魚我所欲也》和《師說》的內容,以自己的文句把答案填寫在下表之內。( 7
分)
例子 說明的道理

行道之人和乞人: (2) 人 人 皆 有 捨 生 取 義 的 本 心 。 ( 2
(1) 即使快要餓死,( 1 分)也不願接 分)
受嗟來之食。(1 分)

(3) 聖人也沒有固定的老師,( 1 分)

孔子: 人們不必只向比自己賢能的人求
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請教。 教,( 1 分)只要對方有所專長,
便應虛心向他求學。(1 分)

12 文中記述以下人物面對生與義、義和利的抉擇時有不同的表現,試就有關內容完成下表。

3
(6 分)
人物 面對生與義的抉擇時 面對義和利的抉擇時
(1) 認為義比生命重要,當兩者不
重視道義,不會接受不義之祿,不受物慾影
賢者 可兼得時,會捨生取義。( 2
響而能保持本心。
分)
(3) 會 受 物 慾 或 虛 榮 所 誘 惑 , 為 華 美 的 住
失其 (2) 認為生命比義重要,會不擇手
宅、妻妾的供養和別人對自己的感激,
本心者 段求生避禍。(2 分)
不辨禮義地接受豐厚的俸祿。(2 分)

13 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說出他對生與義的看法。試以自己的文句說明他對兩者
的抉擇。(2 分)
孟子認為當生與義不可同時獲得時,(1 分)人應該捨生取義。(1 分)

14 以下引文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試指出其中一種。(1 分)又這種修辭手法如何加強說
理效果?試以引文為例,略加說明。(2 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魚我所欲也》)
(1) 修辭手法:比喻(1 分)
(2) 說理效果:「生」與「義」的概念較抽象,孟子以「魚」和「熊掌」這兩種具體的食
物作比喻,能使「捨生取義」這個抽象的道理變得顯淺易懂,讀者更容易理解。( 2
分)

15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以「一簞食,一豆羹」和甚麼構成對比?試說明兩者如何構
成對比關係。(4 分)
(1) 以「一簞食,一豆羹」對比:萬鍾/豐厚的俸祿(1 分)
(2) 說明:「一簞食,一豆羹」是指微薄的食物,「萬鍾」是指豐厚的俸祿。前者份量雖
少,卻是「行道之人」與「乞人」充飢保命的重要糧食;後者份量雖多,卻只是用來
換取華美的住宅、妻妾的供養和別人對自己的感激,無關生死。作者以兩者的份量及
對個人生死的影響構成對比。(3 分)

16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如何善用對比論證手法,指出物慾會令人喪失本心?試從文
中摘錄有關句子,並略加說明。(4 分)
(1) 句子: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2 分)
(2) 說明:以今昔的不同行為作對比,指出人過去寧死也不做不義之行,對比現今竟為富
貴虛名而接受不義之祿,論證人們捨生取義,全因能保持本心;人們見利忘義,皆因

4
受物慾誘惑而失其本心。(2 分)
長問答題
17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如何運用舉例論證的手法,指出捨生取義是「人皆有之」的
本心?試略加說明。(4 分)
他指出流浪者和乞丐明知得到「一簞食,一豆羹」才不致餓死,但流浪者不會接受在呼
喝下得來的食物,乞丐也不屑接受踐踏過的食物,(2 分)
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下,仍不肯接受侮辱性的施捨為例,論證捨生取義的心態 無分階級、
貴賤 ,是「人皆有之」的本心。(1 分)
藉以說明人們把義看得比生命更為珍貴。(1 分)

18 在《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指有些人會「失其本心」,試說明那些「失其本心」的人會
做出甚麼行為。(4 分)
那些「失其本心」的人 見利忘義 ,(1 分)
會為了滿足「宮室之美」、「妻妾之奉」的物慾,(1 分)
「所識窮乏者得我」的虛榮,(1 分)
而不辨禮義地接受過往堅決拒絕的豐厚俸祿。(1 分)

19 在《魚我所欲也》中,「本心」指的是甚麼?試綜合全文加以析述。(6 分)
「本心」是指羞惡之心/捨生取義之心/不顧個人利害生死,堅持行義之心。(1 分)
取義之心人皆有之,所以稱為「本心」, 只是賢者 能不喪失它,能夠為義而捨棄生命,
不避禍患,利慾薰心的人卻會喪失它。(1 分)
文中以能保存本心的「行道之人」和「乞人」為例,指出他們寧願餓死,也不願接受嗟
來之食,在尊嚴受到侮辱時,堅拒領受賴以為生的食物,可見「本心」是指捨生取義之
心/羞惡之心/不顧個人利害生死,堅持行義之心。(2 分)
文中舉出人們為了富貴虛名,不辨禮義地接受「萬鍾」的例子,從他們受誘惑而喪失本
心,以致見利忘義的表現,證明人會遭所物慾、虛名蒙蔽,因而喪失本心。(2 分)

20 《論仁、論孝、論君子》提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試根據《魚
我所欲也》,指出孟子的學說與孔子有甚麼相似之處,略加說明。(4 分)
兩人都認為, 道德比生命更重要 ,為了 堅守仁或義,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 2
分)孔子認為仁人堅守仁德,不會為了求生而損害仁,會為了成全仁而犧牲性命。(1 分)
孟子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認為人的本心都喜愛義多於生命,厭惡不義多於死亡,
所以保存本心的人能夠「捨生取義」。(1 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