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聖若瑟書院 中四級 《魚我所欲也》孟子 筆記

導讀

本文取自《孟子 ‧ 告子上》。《孟子 ‧ 告子上》以孟子與告子對於人性和道德的爭論為全篇開端,藉論


辯展現孟子性善論的觀點。除了對話,篇中亦記述了孟子的個人言論,本文便屬於其中之一。作者以魚與
熊掌二擇其一,比喻「生」與「義」之間的取捨,並以嚴謹的邏輯,層層深入的手法說明「捨生取義」的
道理。

主旨及篇章結構

孟子從生活例子切入,用魚和熊掌比喻生和義之間的選擇,繼而道出人人皆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原則,並以
不同例子勸勉時人堅守原則,不要忘記本心。

第一段帶出中心論點,即捨生取義是人的本心。論述分成三個層次。

1. 以魚與熊掌比喻生和義,帶出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2. 以生死為例,正面論證捨生取義是人的本心。

3. 反面假設,印證論點。

第二段以正反立論,舉例說明何謂「存有本心」和「失去本心」。

1. 先以飢民及乞丐不受嗟來之食為例,正面論證任何人都有「捨生取義」的本心。

2. 後以萬鍾為例說明人會見利忘義,失其本心。

3. 再以世人貪戀富貴而捨棄道德的行為作反面論證,推論世人見利忘義是喪失本心的表現。

孟子與儒家思想

1. 性善論:人本性善

「性善論」就是孟子思想理論的基礎。孟子認為人與其它動物的根本差別,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的
性善就如水向下流一樣,是絕無例外的。仁、義、禮、智等各種善德在人身上皆有根芽,只要人們竭力求
善,就能擁有這些善德,否則便會失去,帶來現實中的各種惡行。故此,在人本性善的基礎上,孟子認為
人人都可通過修心求善,成為聖人。

2. 民本論:保民而王

在政治上,孟子提倡「民本論」。他認為民眾是一切政權的根本和關鍵,如果國君要令國家強大,就必須
能夠「保民」,讓人民擁有豐足的物質生活,以及在施政時處處優先考慮民生利害,從而達到「保民而王」
的目的。

孟子認為保民的具體方法,就是要滿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為百姓提供安居樂業和尊禮守義的物質基礎。如
果人民生活安定,擁有固定的財產,他們就上可以侍奉父母,下可以養妻活兒。因此,國君必須把人民的
利益放在首要地位,這才是民本思想的核心。

3. 義禮學:仁愛謙和

強調義禮是孟子人倫道德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義禮的主要精神包括三個方面:

一、強調仁愛:這是為君、為臣、為民都應遵守的思想基礎。只要人人心存仁愛思想,不管在什麼環境,
他的行為都會是高尚而且偉大的。

二、強調恭敬與謙讓:孟子認為人只要以恭敬之心待人對事,不但會得到別人的信任,而且不會招來恥辱
和出現失誤。這樣,社會形成互相尊重、謙讓的風氣,矛盾自然消解,衝突也能避免。

1
三、強調「和為貴」:孟子指出和平、安定是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心願,而實現和平、安定的前提必須是
擁有仁愛的心。所以,孟子認為沒有愛人的心,就不會有符合義禮的行為,社會也就難以達至和平安定。

4. 倫理學:人倫之序

在孟子心目中,人際關係主要可分為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朋友五種,這就是人倫關係中的「五倫」。
在人倫關係中,孟子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恰如其份地做好自己的角色。例如作為臣下的,要盡忠為君主效
力;作為兒子的,要孝順父母;身為君主或父親的,要愛護臣民、子女。如果所有人都做好自己的本份,
合乎忠、孝、悌等道德標準,社會自然會井然有序,人人互相友愛,春秋戰國時代篡弒奪位的情況也就會
止息了。

文章賞析

全篇結構布局,分兩層對寫。

 正面論述捨生取義,是人之本心。
 反面論述捨義取利,乃喪失本心。

1.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
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捨生取義,是抽象難明之話題。何謂生?何謂義?何以要「捨生取義」?真是千言萬語,也說不清
楚。孟子不作概念分析,而用比喻說明,則讀者易入易知矣。故吳闓生《孟子評點》曰:「起段委宛詳
盡。」所謂詳盡,是知魚與熊掌,同樣可貴,難以取捨;證諸生之與義,亦同一道理。惟祇能二者擇一時,
則捨魚而取熊掌,捨生而取義。說明兩者價值,確有高下。簡單比喻之後,立刻切入正題,直截了當。故
曰:「一折便入深處。」此之謂也。

2.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反棹一筆,言欲生惡死乃人之常情。如此說來,墊高一層,文字就搖曳生姿。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
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
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反問一筆,再墊一層。極言欲生惡死,乃人情所在。從而帶出人之能捨棄生命而無悔者,必有更重
要可貴者,即為義也。迂迴曲折,最後扣住主題,用筆跌宕。故吳闓生曰:「曲曲證明,見賢哲之捨生取
義為人情之至,毫無以異於人。以下跌出本意。但覺一片至誠惻怛之衷,藹然紙上,所謂仁人之言,循循
善誘者也。」

4.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再舉一例,證凡人皆能捨生取義,坐實「人皆有之」一句。以文章而言,此為鉤勒之法,使說理文
字,緊扣呼應。

5.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反舉一例,說世間亦有輕義貪利者。此為揚開一步法。承上文言,人可以為「義」,而棄可以存生
之「簞豆」之「小」;推到竟可以為「萬鍾」之「大」,而棄「所欲有甚於生」之「義」。如此,則悖逆
人性矣。前例以陳述肯定,此例以設問懷疑。筆法變化,捭闔縱橫。吳闓生曰:「就簞豆萬鍾,兩面夾寫,
文情並臻妙絕。萬鍾於我何加焉,問得恢詭。下更為推出三事,筆情翔舞,意態橫絕。」

6.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
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上文設問,此處自答。最後一勒即收,全文主題,境界全出,勢如破竹,乾淨利落。

2
內容分析

1. 論述生和義的選擇,點明論點

作者先以魚比喻生、熊掌比喻義,說明當兩者無法兼得時,應選擇後者。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以「魚 」與「熊掌 」、「生 」與「義 」的抉擇,帶出不能同時得到喜愛的事物時應如何取捨的問題,


引發讀者思考。

2. 解釋捨生取義之原因

進一步闡述本文論點。(正面論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 ── 道義較生命為重。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討厭行不義之事多於失去生命。

表明自己雖然渴望生存、厭惡死亡,但因為所追求的東西遠遠大於純然苟活避禍,所以要有捨生取
義之心,寧死也不做有違原則的事情。

3. 反面論述人若重生死多於重義,則會為了苟活而不擇手段

提出假設情況,指出把生死看得重於一切的人,為求苟活,可以做出任何事情。然後反駁此說法,
說明「所欲有甚於生」及「所惡有甚於死」的想法「人皆有之」。

作者認為並非只有賢者才有大於生死的原則及捨生取義的想法,而是人天性如此,賢者只是能持守
本心而已。

4. 以生活實例論證人本心所追求的道義大於生死

事例:「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

作者舉出實例支持自己的觀點,提出即使是過路的飢民和乞丐,也會寧死不放棄尊嚴,不願意接受
嗟來之食。

5. 對比人們今昔的行為,指出時人喪失本心

作者刻意以「萬鍾」對比「一簞食,一豆羹」。

 能否得到「一簞食,一豆羹」,關係生死。
 「萬鍾」關乎的卻只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等富貴虛名。

作者對比人們從前與現今的行為,論證見利忘義就是喪失本心。作者一方面慨嘆時人道德敗壞,一
方面警醒世人要持守本心。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過往寧死不放棄原則 現在卻為名利漠視禮義道德

3
寫作手法

1. 比喻論證 ── 設喻巧妙,生動易懂

生和義本為抽象的概念,作者巧妙地化抽象為具體,以魚和熊掌比喻生和義。現實生活鮮有面對生
和義兩者二擇其一的關口,相較之下,以食物的選擇作比喻,更淺白易懂。魚和熊掌都是佳餚,但熊掌比
魚貴重得多。作者以魚喻生,熊掌喻義,正是形象地帶出了義的重要。好處:

 使論述的道理變得顯淺,讓讀者易於理解。
 使文章更生動有趣,既引起讀者閱讀興趣,亦發人深省。

2. 舉例論證 ── 引例說明,易於理解

舉出飢民、乞丐若受到無禮對待時,不會接受生存所需的「一簞食,一豆羹」為例,說明任何人都
能捨生取義,非獨賢者能為之,以生活事例說明抽象的道理。 好處:

 使論述的道理變得顯淺,讓讀者易於理解。
 以具體例子支持自身觀點,更具說服力。

3. 對比論證 ── 對照比較,突出重點

第一段對比了兩種態度,一為看重道義多於生死,一為看重生死多於道義。作者藉著對比這兩種態
度,突出捨生取義的主題。第二段以過去人們寧死不屈,與現在為了「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
得我與」而放棄本心作對比,論證時人失去本心,並批評時人捨棄道義而追求名利、享樂的態度。 好處:

 比較事物之間的差異,能使理據、道理更突出,有助加強說服力。

論證手法 說明

舉例論證 以典型、熟悉和具代表性的事例作為論據,用以證明論點,又稱為例證法。

引用論證 引用公認的道理、偉人言論、科學原理等證明論點。

比喻論證 運用通俗易懂和熟悉的事物、典故或事理作比喻,令抽象、深奧或複雜的論點變得淺顯易懂。

對比論證 把性質相反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對立面進行比較,從而突出論點。

類比論證 把性質、特點相同或相近的事物加以比較,抓住它們的共通點,從而由一個已知的事理推斷出新的結
論。

歸納論證 綜合多個對事物或事理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

演繹論證 根據公認的道理 (大前提) 分析具體事理 (小前提),然後綜合推導出某個結論,因此又稱為「三段論


式」。「大前提」和「小前提」必須準確無誤,才能推導出正確的結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