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时间的尾巴--「古音回响」无伴奏合唱传世经典

北京文艺复兴小型合唱组

关于我们:
BRE – Beijing Renaissance Ensemble(北京文艺复兴小型合唱组)成立于 2003
年 8 月,由北京的早期音乐爱好者自发组成,是致力于演唱和传播文艺复兴时期多声
部无伴奏合唱的非盈利民间合唱团体。成立至今已演绎了大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无
伴奏合唱作品,包括 Claudio Monteverdi 的 Missa a4 da capella, SV257 (2011
年)、Tomás Luis de Victoria 的 Missa O Magnum Mysterium (2012 年)和 Missa
pro defunctis, 1583 (2013 年)、Charles d’Ambleville 的 Messe des Jésuites
de Pékin (2014 年)、Josquin Desprez 的 Missa Ave maris stella (中国油画院
周 年 庆 特 邀 专 场 - 中 国 大 陆 首 次 公 开 演 出 2015 年 ) 、 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的「Missa Papae Marcelli」(UCCA 尤伦斯艺术中心专场-中国大陆首次
公开演出 2016 年)。此外,BRE 还发掘整理并演出了清朝来华传教士钱德明编纂的
《圣乐经谱》全本(中国大陆首次公开演出 2014 年)。通过不断举办合唱音乐会,
使音乐爱好者有更多机会在国内现场聆听平日里只出现在唱片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多声
部无伴奏合唱杰作。西班牙著名作曲家 托马斯·德·维多利亚的六声部巨著「亡者日
课」也是由 BRE 于 2019 年末首次在中国大陆公开演出的。

关于选曲:
本次音乐会共选择 12 首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无伴奏合唱作品。
“12”是与时间颇有关联的数字,其中隐含着时间运行的周而复始。一天之中有
24 小时,时钟以 12 小时为一周进行指示;一年之中有 12 个月;十二地支,12 年为一
轮……“时间的尾巴”也是“时间的初始”,是“过去”也是“未来”,古代音乐回
响在今日,也体现着时间的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音乐是有关时间的艺术,在人类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代中国认为音
乐具有医治的功效,这反映在汉字“乐(樂)”与“药(藥)”的字形之中,乐药同
源。西方音乐则与宗教相互促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从单音音乐演进为复调音乐。 6
世纪末,教宗额我略一世为统一教会礼仪音乐,命人收集整理各地宗教音乐,编撰成
册并广泛推行,这些歌曲即“素歌”。素歌是一种单音音乐,曲调与歌词配合紧密,
不依从固定的节拍,如同朗诵一般行进,历来被认为是最能表现歌词意义的音乐,它
也因此成为西方音乐的源泉。9 世纪起,音乐艺术逐渐发展出以模仿、对位等方法构建
的复调音乐。复调音乐是一种多声部音乐,两个或以上的独立声部相互交织,音乐行
进中各声部地位平等。15 世纪中叶,西方音乐艺术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无伴奏合唱作
为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载体进入了黄金时期,欧洲依次涌现出勃艮第乐派、法兰克 -佛
莱芒乐派、罗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四个主要音乐流派。
本次音乐会共选择 2 首中世纪素歌及 10 首文艺复兴时期法兰克-佛莱芒乐派、罗
马乐派和威尼斯乐派的无伴奏复调合唱作品,为您带来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一千年
间的音乐掠影。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