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18《威尼斯的小艇》

即墨区山师实验学校 韩军磊
【教材分析】
课文围绕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独有标志——小艇,介绍了小艇独特的外形,乘船的感受,
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各部分内容衔接紧密,从不同的角度
突出了小艇对威尼斯的重要性,并把水上名城的风光韵味十足的表现了出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静寂、 雇定 、哗笑 、停泊 、 纵横交叉、 操纵自
如” 重点指导“哗笑、 停泊”的读音,指导“艇”的书写,理解“操纵自如”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艇的的特点,感受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2.引
导学生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运用准确的词语,恰当的比喻描写小艇的表达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进而体会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
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
【切入点或主线问题】.能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训练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两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读页,导入课题。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咱们将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咱们先来读一读单元导读页
上的这句话,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我知道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
师小结过渡:是的,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一起去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光。我们再来
了解一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 18
课《威尼斯的小艇》。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有单元导读页入手导入新课,让学生对单元整体编排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识记、书写艇字。
师引导:我们来看一下题目中的这个“艇”字,我们可以根据之前学习过的那些形近字
来帮助记忆呢。
【预设】:家庭的“庭”和挺立的“挺”。
出示课件 3:
师点拨:艇是个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借助学过的形近字来记忆,同时也
要注意区分。小艇是船的一种,所以是舟字旁,舟作为偏旁我们要注意那一横要变为提。
2.出示资料,了解作者
师引导:请大家读一读这段资料,了解一下文章的作者。
出示课件 4:
3.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师引导: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看这些词语你都
认识吗?
出示课件 5:
(1)学生自读。
(2)指名领读。
(3)识记多音字“哗”。
师引导:“哗”是一个多音字,在哗笑这个词中读“huá”,它还有别的读音吗?
【预设】:它还读“huā”,比如哗哗地流水声。
师点拨:读二声的时候意思是喧哗、喧闹,读一声时是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读一读
下面这几个句子,注意把“哗”字的读音读准确。
出示课件 6:
4.指名读课文,进行评价。
指名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读课文的过程中纠正字音。相机点拨指导。
5.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教师引导: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 15 个,请你自己进行一下分类,更高效的识记。还有一
些字可能容易书写错误,写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谁来分享一下?
出示课件 7:
【预设一】:“尼”“翘”“雇”字是半包围结构,“翘”字中的“尧”的最后一笔竖弯
钩要写得长一些。
【预设二】:“祷告”的“祷”是示字旁不是布衣旁。
【预设三】:“簇”字笔画较多,要注意笔顺,正确书写。
【设计意图】本文出现的会认字和会写字较多,通过自主识记、归类识字的方式帮助学生扫清
阅读障碍,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聚焦第一自然段,把握主要内容。
出示课件 8:
师提问引导: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威尼斯世界闻明的水上城市,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出示课件 9:
(板书: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2.补充相关资料
师引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威尼斯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出示课件 10:
师小结:通过资料和图片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同时也发现小艇对于
威尼斯的重要性。那小艇为什么能成为威尼斯的主要的交通工具呢?我们一起到文中去看看
吧。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自然段,补充资料,引导学生对威尼斯有更加充分的了解,有助于深
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读 2—6 自然段,整休感知。
师提问引导:快速默读 2—6 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出示课件 11:
(1)自读。
(2)全班交流。
【预设】:课文写了小艇的样子、乘坐的感受,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还有小艇与威尼斯
人的生活的联系。
教师小结,板书。
出示课件 12: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问题“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入手,通过对每一自
然段内容的初步概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下文理解这些内容与作者要表达的中心之间的
关系做铺垫。
三、学习第 2-4 自然段,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师提问引导:认真默读课文第 2-4 自然段,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读的时候有一种
静的感觉,哪些地方又给你动的感觉?读读相关的句子,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出示课件 13:
1.聚焦第 2 自然段。
出示课件 14:
(1)交流体会。
【预设一】:我读到“船头和船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有一种静的感觉。
【预设二】:我读到“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有一种动的感觉。
师追问:水蛇是什么样的?把小艇比作水蛇让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水蛇细细长长的,行动很灵活,把小艇比作水蛇让我仿佛看到了小艇在河道
里灵活穿行的样子。
师追问: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能够行动得如此灵活轻快呢?
【预设】:这和小艇独特的外形特点有关系。
(2)出示小艇图片。
出示课件
师引导:联系课文和图片说一说小艇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小艇又窄又深,像独木舟,但和独木舟不一样的是它的船头和船艄是向上翘
起的,所以行驶起来才像个水蛇一样,轻快灵活。
师追问:联系课文第 1 自然段,想一想:小艇为什么能成为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呢?
【预设】:小艇的外形特点让它能够在威尼斯纵横的河道中灵活穿行。
师小结:小艇的造型特点和行动灵活轻快的特点能够适应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河道,符合
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条件。
(4)指导朗读。
师引导:想象这小艇的外形特点和行驶的样子读一读。重点读好“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的静和“仿佛田沟里的水蛇”的动。
出示课件
(5)体会写法。
师提问引导:这样一静一动的描写好在哪里?
【预设】:让我们生动地感受到小艇形如新月、动如水蛇的特点,从而充分理解为什么小
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2.聚焦第 4 自然段
师引导:2—4 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内容给人以动感,读一读,试着体会这样表达的效
果。
(1)交流体会。
【预设】:第 4 自然段中描写船夫驾驶技术高超的内容让我感受到了小艇行驶的动态美。
师追问:你们从哪些描写船夫驾驶技术高超的词句中感受到了动态美?
【预设】:我从“速度极快”“左拐右拐地挤过去”“平稳地穿过”“行船的速度极
快”“建筑物非一般地倒退”能够感受到船夫驾驶小艇在河道中快速地自如穿行的动态美。
(2)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
师小结过渡:我们从这些词句中感受到了船夫在不同情况下的胸有成竹,这里的动态描
写在表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同时,也展现出水城的美和活力。那写船夫驾驶技术的这部分内
容与“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有什么关系?
【预设】:正因为小艇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船夫日日驾驶小艇才练就了高超的本领。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威尼斯的小艇的外形特点以及船夫的驾驶技术的高超,
同时也初步感受到了水城威尼斯的动静之美。
【设计意图】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在教学时让学生
在问题的引领下自读自悟,同时引导学生去体会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另外从关
注小艇的动态与静态入手,理解小艇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原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