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今天我们组要讨论的全球性问题是关于对待死亡的态度,

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应该不陌生的吧。鲁迅说过: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死亡的选择

权不在我们手上,但相反,对待死亡的态度是由我们自己去决定的 。

在我看来,一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是否积极是非常重要的。在文学

文本《天长地久》的节选部分中提到了老人与现代人对待死亡有着

不同的态度,或许是时代背景的不同,影响到了不同一代人对待死

亡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文本中提到,老人家们的家里都会在堂屋

里摆着一句庞大的棺材,他们并不觉得这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他们

对棺材的想象跟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他们眼里,棺材是有

财力的人才能负担得起的东西,当他们四十岁后,就会为自己买下

一口棺材,放在客厅里象征着升官发财,寓意着带来好运。同时棺

材也是他们的金融保险并且明白昭告子女并不会增添他们的负担。

甚至在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当他们的女儿出嫁时,会把棺

材列入到嫁妆的清单里,以赢得亲家的尊重。然而,当代年轻人对

待死亡的态度有着另一种态度。当他们看到棺材时,死亡的联想就

会瞬间浮现在他们的脑海里,在他们眼里,死亡是一件非常悲惨的

事情。死亡对他们来说象征着离开世界,离开家人。他们与老的一

辈人完全相反,如果在他们有财力的时候,他们不会为自己买上一

副棺材,因为他们觉得这并不象征着什么好意。他们认为买棺材是

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应该等自己死后由自己的子女或亲人来处理 ,
而且不到自己到死亡的那一刻都不会选择去干这种事情。甚至在当

代人的角度来看,把棺材当作嫁妆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貌似

送棺材这一行为被认定是诅咒别人死亡的行为,非常的不吉利。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前段时间,有个亲戚结婚。他的婚车

上的布置全都是白色的玫瑰花,因为新婚夫妇都非常喜欢白玫瑰,

所以把婚礼的主题都订成了白色。但随后被亲戚朋友知道后,受到

的全是谴责和破口大骂,责怪新婚夫妇不懂的遵循传统习俗,因为

白色在当地人的眼里是不好的象征,带有着负面意思。而且大部分

人都觉得只有在葬礼的时候才会出现白色的花,而在这种这么喜庆

的日子里,不能出现这种颜色的花,因为他们认为会给他们的婚姻

带来不好的寓意。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样的文化习俗和家庭背景,令到人
们都对死亡这一事情都产生了巨大的恐惧与令人难懂的禁忌。
在非文学文本《面对死亡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怎样活好这一生》中教会
了我们应该对死亡应该有着积极不恐惧的态度。文本的节选中提到了作
者对死亡产生的恐惧是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放学与父亲回
家在路边看到了一幅画像,他问父亲那副画像里的人是谁,父亲告诉了
他是伟大的毛主席,随后他又问毛主席在哪里,他的父亲回答他毛主席
已经死了。作者百思不得其解,决定刨根问底,随后他又继续问父亲,
死是什么,父亲告诉他,死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离开了这个世界。在这
以后,作者并对死亡产生了莫名的恐惧。他害怕死后见不了他的家人,
见不了他的朋友,甚至在死后不知道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自己
死后会去哪里。在被这烦恼困扰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作者产生了一个奇
怪的想法:他不想长大,因为在他眼里长大就意味着要面临死亡。但在
他成年后,他刷新了他对死亡的认识。在他认为,面对死亡最害怕的只
有两件事,一是遗憾,还有一个就是未知。他害怕在死前还有许多未完
成的心愿,害怕自己死后会去到一个未知的世界,这也是对人性未知的
恐惧。
对于未知,我们无法描述,但对于我们活着的日子,我们是可以把
握住的。所以,我认为既然我们这么怕死,就应该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
不要再虚度光阴尽情享乐了,充实自己,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多陪伴家
人,从而才能积极面对死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