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岭南盆景

岭南盆景根部取景法
The Root Training Method of Lingnan Bonsai

关耀
(广州盆景协会,广东 广州 510160)
GUAN Yao
(Guangzhou Bonsai Association,Guangzhou 510160,China)

摘要:加工、调整盆景素材的根部角度与走向,只有做到取舍适当,无人工痕迹、宛若天成,服从艺术品的主题需要,
才能使加工后的根部更具有自然神韵和形态美,为各种类型的盆景创造提供有利的条件,从而使整个盆景在咫尺天地
中塑造出完整、独立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取舍适当;宛然天成;形态美;岭南盆景;根部取景 文章编号:1671-2641(2015)04-0010-03
中图分类号:S688 收稿日期:2015-04-07
文献标志码:A 修回日期:2015-05-14

Abstract:The processing and adjustment of root angle and direction for bonsai materials should be appropriate naturally without
any artifact for the bonsai themes. By training roots processed are more naturally beautiful and charming which supply advantages
to bonsai in a small space to form a complete and independent artistic image.

Key words:Choosing appropriately; Naturally; Configuration aesthetic; Lingnan Bonsai; The root training method

中国盆景流派众多,大部分采 采用蓄枝技法的盆景,能创作 温情愉悦、轻松的感觉;美——充


用传统手法、工匠式表现进行盆景 出松树的风格:它长期受寒风傲雪 满和谐美感,脱离丑陋,使人欢乐、
造型,成品较为呆板工整,缺少了 积压仍傲然挺立、不屈不挠的抗争 满足。岭南盆景是一幅永远绘不尽
灵活和变化,更似一件工艺品,有 精神,使我们受到启发。运用写实 的国画、随时光流逝而变化的美丽
失天然。而中国台湾、日本、美国 与意象相结合的手法,非常直观地 作品。
等地的盆景也都大同小异,虽表现 表现出盆景的形态和托枝的形象。 1.4 富含诗情画意
出意境,但较为虚仿,缺乏形态表现, 这样的盆景没有人工的痕迹,给人 灵活运用辨证法处理盆景造型
不够深入细化。岭南盆景是在上世 以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经过几十 中的各种矛盾,做到多层次统一的
纪 20 年代末由岭南盆景艺术家孔泰 年的改进完善,岭南盆景已形成自 艺术创作原则。岭南盆景富含诗情
初老师首创,它在国内外盆景艺术 己的风格,分布节点密而有序,布 画 意, 且 耐 人 寻 味、 发 人 深 思。
中独树一帜并受到追捧和喜爱。笔 置力求水平、生动立体,从而彰显 它以虚代实,让人产生无限想象空
者通过长期实验、深化,创造出“新 出千年古树之风彩。 间;动静结合,充满气势;露中有
蓄枝法”。它排列有序、比例分配 1.2 造型巧取立意 藏,创造意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有度、层次分明、富立体而有变化, 造型上因势利导,努力把材料 岭南盆景正是“大树缩影”由近求
更突出意境,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 设计成古朴、雄伟、壮观的形态。 远的艺术效果,一山一水、一草一
的风格和特色。 树干的曲折变化在岭南盆景中十分 木 都 体 现 了 创 作 者 的 思 想 感 情、
重要,它使盆景更具有自然情趣。 独 特 创 作 手 法、 鲜 明 个 性 和 美 学
1 岭南盆景的特色 同时树干部的曲折变化美必须配置 造 诣, 使 观 者 触 景 生 情, 获 得 美
蟠虬的根部,因为盆景苍劲、古朴 的享受。
1.1 追求自然苍劲 的神韵必须由干部、根部及其他部
岭南的荔枝 Litchi chinensis 树采 分同时组合形成,所以盆景素材的 2 根部取景法
摘果实时,需要连树枝和果实一起 根部设计、成长和改造成功与否是
取下,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荔枝树 岭南盆景的关键,是创作中的重要 岭南盆景的五大法则也叫 5 个
的托枝一节节扭曲,节点多且密布, 课题。 部位“取景法”,包括根部取景法、
随着角度的变化,荔枝树便把大树 1.3 围绕“真、善、美” 干部取景法、枝托取景法、蓄枝取
的缩影表现出来了,蓄枝手法便是 真——真实自然、无虚假做作, 景法和树冠取景法。它们都各有各
效仿荔枝树的枝形而产生。 仿佛是自然的产物;善——给人以 自的艺术要求和操作技术。如果 5

10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ingnan Bonsai

个部位都能处理好,则该盆景作品 可,方便省事。如底部有一两条粗 2~3 年的改造,便完成了悬崖桩头


便已具有了一定艺术含金量了。本 大主根影响了最后饰盆的高度,便 的造型(指根部)。图 1 是悬崖型
文主要介绍根部取景法。 在 3 年内分 2 次完成主根缩短,注 榕树 Ficus microcarpa 盆景——“悬
根部是整个盆景的基础,使得 意大根与树干结合点要成半弧形才 崖垂秀”,原来一边缺根,后以靠
整体连接贯通,一脉相连,如同建 具美态,整个过程要保持树桩健康 接方法培育而成。
筑物的基础一样重要。千年古树能 生长。第 3 年时扒开泥土露出大板 2.2 靠接补根
够抵抗恶劣的生存环境,保持旺盛 根让阳光充分照射,有利于其快速 合理部位如果缺根,可通过靠
生机,因为有蟠虬的根部;大板根, 生长和根部膨胀。隆起的大根与树 接补根。桩头在 1 年后已长活了,
条状根,再到爪根,都必须表现突出, 干的突出点连成一条线(即树气), 用同品种进行补根:选用带泥球的
使其根基深稳,才能耐风霜雪积、 像大动脉一样更显苍劲耐看、气势 干 径 为 1~2cm 粗 的 苗 子, 先 在 桩
抗狂风骤压。总之,只有随着四季 突出。 头旁边切一个 V 形切口,与苗子同
变化,经历自然界各种磨炼才能使 如果需要创作悬崖型盆景,具 宽,长为 6~8cm,将苗子密贴在切
得大树产生抗衡一切的外形结构。 体作法是:将被设计成悬崖型的树 口;桩干与苗子务必找平,用 2 颗
2.1 树桩根部处理 桩先种植在盆或地面,第 2 年将其 长 2~3cm 的小钉钉牢后,用电工胶
树苗经几年培植后形成的树桩 挖起来,去掉部分上层根,并用瓦 布包扎起来,避免碰到水;可在 50
素材,如其造型不够理想,就需要 片或金属物挡住防止根向多个方向 天后拆胶布检查接口是否愈合,到
人为改造。树在空间中有 4 个朝向 放射延生,使其按照所构思的方向 90 天后便可把苗子上部分切除,这
面,取其中根部形态最好的一个面 生长。接下来如根在生长过程中出 时根与桩干便形成一体了。为了让
定为创作正面;如有两个一正一背 现重叠根或向上生长时应整理去除, 根快长大,可在它附近适当加点肥
的面就更好。处理前,还会存在各 仅留部分填回土,使其长出新根并 料促进生长。图 2 是连根林型朴树
种考虑因素,如根的一个面很理想 长粗之后再回到土层中生长。经过 Celtis sinensis 盆景——“丛林野翠”,
时可能树干不好看,或者根部一个
面一般而树干形态很好时,故应平
衡 取 舍、 综 合 考 虑, 可 先 制 定 2~3
个方案,取其中最佳的方案。树干
截面是 360° 的,因此树根也要根据
树势恰当地分布在盆面。有些树根
根系发达并连在一起,显得紧挤,
起不到“老树盘根”的效果,因而
要尽量留大根来配大树才显得霸气,
并用凿子、锯条把多余的根去掉。
在保证盆景生存的前提下,为更贴
近自然,要把在大根上面的小根、
互相交叉的根去掉,只留具有表现
力的粗根。直根与曲根并存时,保
留曲根,把直根、交叉根、平行根、 图 1 榕树《悬崖垂秀》(杆径:17 cm 飘长:100 cm)
单边根、没有起伏的根都去掉。经
过以上处理,最后树桩的形状是:
连着树干的大板根向四面放射,数
量保留 3~5 条,多了显得拥挤,无
法表现动态美;粗条根连大板根,
显屈曲状最好;爪根连着条状根起
伏自然,千变万化而又协调得体,
没有人工痕迹。如业界常说如果能
将“虎爪”“龙爪”这样的根部进
行取景并打好基础,则其上部分就
有信心做好了。去除杂乱根时,若
不确定能否成活,应分 2~3 年时间
逐年去除。并垫高泥土把树种高,
以后整理根系仅需把泥土扒下来即 图 2 朴树《丛林野翠》

2015 年 第 4 期 Vol.37/167 11
岭南盆景

创作时把主干连根平卧于泥土中,
根据主则叙、负则散的园林布景原
理,在需要位置靠接苗树,做到有
粗有细,主次分明,形成连根丛林
式盆景,从而具有近大远小的艺术
效果,并且高低错落,顾盼自然,
各自生辉。
有时为了增强动感,要把直树
桩干设计为斜树,就需把树干斜放
种植,并且底部的根留短些,上部
的根留长些,几年后便形成斜树了。
图 3 是 双 干 大 树 型 九 里 香 Murraya
exotica 盆 景 ——“ 四 季 飘 香”, 原
来是直树型,经过改造后成为了斜
图 3 九里香《四季飘香》(杆径:18 cm 高度:95 cm 树龄:36 年)
树型。图 4 是斜树型九里香盆景——
“粤韵春色”,充满动感,可爱耐看。
图 5 是直树型榆树 Ulmus pumila
盆景——“相互辉映”,创作时把
小根、多余根、重叠根和交叉根去掉,
并尽量不留人工痕迹,使其天然而
有美感。
以上是笔者几十年来对岭南盆
景的研究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和体会,
在此抛砖引玉,希望与大家共同学
习、探讨和提高。

注:本文图片作品均为作者创作。

图 4 九里香《粤韵春色》(杆径:15 cm 高度:88 cm 树龄:25 年 )

作者简介:
关耀 /1946 年生 / 大学本科 / 土木工程专业 / 建筑
图 5 榆树《相互辉映》(杆径:23 cm 高度:98 cm 树龄:33 年) 工程师 / 从事土木建筑工程、岭南盆景创作研究

12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