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书名:I Can See (我看见) 话题:Parts of Body(身体部位)

词汇量:61 教材单元:PEP 版教材三上第三单元

新标准(三起)三上 M10
北京版教材二上第五单元

核心词汇:eye, mouth, tooth(teeth), ear, face, head, shoulder, leg, foot(feet)

核心句型:I can see …

设计者:杨青青 学校:北京市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文本分析

I Can See 是“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上”中的一本故事类读物,介绍了一个小


男孩在丛林中的奇妙发现经历。本文为记叙文,通过讲述小男孩看到不同的身体部位从
而发现朋友的故事,突出“人与自我——生活与学习”的主题。
(1)[What] 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讲述小男孩的奇妙丛林经历,传达出“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主题意
义。小男孩在丛林中行走,突然在茂密的叶子缝隙中发现了一双会动的眼睛,小男孩又
继续前行,这次在盛开的花丛中发现了一张嘴,在张开的嘴巴中看到了几颗洁白的牙
齿,然后,小男孩来到了丛林深处,在叶子的掩盖下发现了两只会动的耳朵,小男孩继
续行走,侧目而视,忽然透过叶子中间的圆洞发现了一张脸,俯身而看,它在冲小男孩
微笑,接着,小男孩又看到了一个头、两个肩膀、两条腿、两只脚……一个熟悉的身影
出现在丛林中,它就是小男孩最好的朋友——一只可爱的小猴子。
(2)[Why] 写作意图

作者通过介绍小男孩在丛林中的奇妙经历,引导读者认识不同的身体部位名称,深
入了解身体部位的单复数形式及表达,激发读者善于发现他人的主要身体部位特征,培
养学生的观察意识。
(3)[How] 文体结构和语言修辞

本文使用一般现在时讲述故事,按照小男孩在丛林中行走的路径介绍了不同的身体
部位,即 eyes, mouth, teeth, ears, face, head, shoulders, legs, feet,全文使用动词 move 及动
词词组 grin at 描述小男孩奇妙的发现经历,增强了文本的趣味性。通过重点句型 “I can
see …” 呈现了小男孩一路所发现的身体部位,同时语言结构具有重复性,便于低年级学
生练习语言表达。此外,绘本书中的相关配图体现了小男孩心情的变化。小男孩刚走入
丛林,突然发现“不明物”的眼睛、嘴巴和牙齿时,他很紧张害怕,所以加快步伐向前
走;当发现两只会动的耳朵时,他的表情是若有所思,此时他可能通过主要的身体部位
特征猜出了“不明物”的身份,所以其心情相对轻松;最后,发现小猴子的脸时,他俯
身向前,确认答案,当完整的小猴子呈现在眼前时,小男孩非常开心。以上词汇、句
型、相关配图和文本最后的 Story Map 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主线,讲述故事情节。

学情分析
根据不同版本教材的话题,本故事建议学习 PEP 教材(三起)的三上学生、学习新
标准(三起)的三上学生、学习北京版(一起)的二上学生使用。
二年级学生(一起)熟悉身体部位,具备此话题的背景知识,能够根据所指身体部
位说出部分对应的英文单词。但是,对个别单词(teeth,mouth,shoulders,feet)的发
音、单复数形式及单词的整体认读还存在困难,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发音,
增强认读能力。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达、善于模仿,喜欢阅读绘本故事,能够
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简单的语言展开描述、表演等阅读活动。
三年级学生(PEP 三起)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在理解单复数的形式及表达上相对简
单,但是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能够认读简单的身体部位单词,但是对稍复杂的单词还
存在认读困难,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学习与感知。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能够在教师
的引导下进行自主阅读等活动,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 提取小猴子身体部位的相关信息,以身体结构图的形式进行梳理和概括;
 结合身体结构图,小组讲述并表演故事情节;
 运用身体部位的英文单词,匹配图文信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 提取并梳理小猴子身体部位的相关信息;
 借助身体结构图及核心词汇讲述表演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 运用身体部位的英文单词及重点句型 I can see ...,匹配图文信息。

教学用具

 课内阅读材料:《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一级下》I Can See


 课件、词卡
 配套音频
 小猴子身体各部位拼图(不织布制作)
 身体部位贴纸
教学过程

教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创设情境,观察封面
学生通过教师所给图片,理解
Step 1 教师出示 jungle 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 jungle 的含 jungle 的含义,同时了解故事
义及故事发生的地点,创设情境。 发生的地点。

提问建议:

What can you see?

Pre- If you walked in the jungle, how would you feel?
Reading
Step 2 教师出示整个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信息。.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了解封面
信息,如书名、作者名等,由
提问建议: 此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
阅读绘本封面信息的能力;此
What’s the title? 外,学生通过预测,激发他们
的阅读兴趣。
What else do you know from the cover?

Why does he walk in the jungle?

While- 故事呈现:图片环游,获取信息
Reading
Step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图片环游阅读绘本,提取并梳理 学生在图片环游中轻松学习本
小猴子身体部位的相关信息。 书内容,通过教师不断提问
What can you see? ,学生不仅
1.教师呈现书中第 2 页的图片,播放歌曲 Walking in the 巩 固 了 I can see… 的 回 答 方
Jungle 中 Walking 部分,创设绘本主人公在丛林中行走的 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
情境,并遮挡住 a pair of eyes 的文字部分。 能力和读图能力。

提问建议:

What can you see?

 What are they?

 How many eyes can you see?

教师粘贴板书,在此过程中强调眼睛单复数的发音和形
式。

2.教师呈现书中第 3 页的图片,利用动图辅助学生理解
move 的含义,并通过动作模仿加深词意理解,同时引导 学生通过动作模仿不仅能够加
深对词意的理解,而且还能提
学生观察小男孩的表情,猜测其心情。
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
提问建议: 加英语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
观察小男孩的动作表情,体会
Can you move your eyes? 其心情。

T: Oh! The eyes move. Look at the boy! He is doing like this
(action).

 How does the boy feel?

3.教师呈现书中第 4 页的图片,并遮挡住 a mouth 的文字


部分。

提问建议:
学生通过听音频提取关键信
 What can you see? 息,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完图片信息后,播放音频。

提问建议:

What can the boy see?

 Where is the mouth?

T: Now, he can see the eyes and a mouth.

 Who is it? Can you guess?

4.教师为了使学生认读牙齿单复数(tooth 和 teeth)的发音 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


和形式,同时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将创设小男孩听到笑声 认读 tooth 和 teeth 的发音和形
的情境,“不明物”先是窃笑,然后大笑,引导学生观察 式。
“不明物”的嘴,遮挡文字部分并提问。

提问建议: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mouth?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小男孩的动作,并重复 I can
学生能够根据绘本话题,预测
see teeth。模仿结束后,教师粘贴板书,并展示书上的文 小男孩将会看到的身体部位,
字信息 The mouth has teeth。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看到 培养学生预测能力。
过的身体部位进行复习,并对小男孩将会看到的身体部位
进行预测。

提问建议:

 What can the boy see then?

5. 教师呈现书中第 6 页的图片,播放歌曲 Walking in the


Jungle 中 Jumping 部分,并遮挡住 a pair of ears 的文字部
分。

提问建议:

 What can you see?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完毕后,粘贴板书,在此过程中强调耳
朵单复数的发音和形式。

6. 教师呈现书中第 7 页的图片,通过动态效果传递耳朵晃
动的信息。

提问建议:

What happens?

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理解 move。接下来,教师模仿小男
孩思考的动作,并提问。 学生能够根据已知的身体部位
对“不明物”的身份进行猜
提问建议: 测,体会小男孩心情的变化。
Who is it?
Is he afraid now?

7. 教师呈现书中第 8 页的图片,并遮挡住 a face 的文字部


分,引导学生一起说 face。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粘贴板书。

8. 教师呈现书中第 9 页的图片,通过动作解释 grin at 的含


义,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同时,脸部已展示,教师邀请
学生说出“不明物”的身份。

提问建议:

 Can you grin at me?

 Who is it?

9. 教师呈现书中第 10 页的图片,肯定学生猜测出是猴子
的答案,引导学生观察小男孩的表情,并遮挡住小男孩说
的话进行提问。

提问建议:

 How does the boy feel?

 What does the boy say? 学生通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完


成的板书,能够认读身体部位
教师可以找多个学生回答,在此过程中完成板书并强调单 的英文单词,实现图片与文字
复数形式及 shoulders 和 feet 的发音。学生回答完毕后,板 信息相互匹配,同时,有利于
书图片展示小猴子的完整形象。 增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10. 教师展示书中第 11 页的图片,出示故事的结局。

故事回顾:音频跟读,讲述故事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故事
Step 4 听读绘本故事。 内容,通过听音频巩固重点词
汇的发音,以听促读,培养良
1.教师引导学生手指文字,跟着音频,听读故事一遍。 好的听读习惯,为后面的拓展
环节做语言铺垫。
2.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朗读故事一遍。

Step 5 教师引导学生整体讲述故事,学生四人一小组根据
知识结构图,使用核心词汇讲述表演故事。 学生借助板书及核心词汇讲
述、表演故事情节,能够提高
可参考语言框架: 语言表达能力及小组合作意
识,同时,促进了语言的内化
S1:He can see … 和运用,充分体现了合作学
习。
Ss : It is a …
故事迁移:内化运用,匹配信息

Step 6 教师创设小男孩回家路上遇见其他朋友的情境,引 学生通过身体部位拼图,能够


导学生进行身体部位的拼图练习,实现图文匹配(学案 加强认读能力,实现音形意统
1)。 一,同时能够提高语言的综合
运用能力,并调动英语学习的
活动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四人一小组为单位,进行拼图, 积极性。
根据信息,实现图文匹配。学生展示时,直接贴在黑板上
Post-
展示。
reading
Step 7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节,通过仔细观察从而发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观察
现生活的乐趣。 意识。

作业

1.听音频,朗读故事。

2.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画出 2-3 个身体部位特征,让其他同学猜猜看。

板书设计:
学案 1 身体部位拼图(样本)

拼图底板

贴纸

ears a tai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