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超真实、拟真与内爆

旭具头
超真实 拟真与内爆
——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

仰海峰

内容提要在鲍德里亚的后期思想中。超真实、拟真与内爆是三个核心概念。超真实是对
真实的批判.超真实的世界源自于符码的拟真。在符码支配一切的时代,信息的泛滥导致了内
爆,这是资本主义模式的一种转变。通过对这三个核心概念的阐发,鲍德里亚扬弃了早期以象征
交换来替代现代性的批判思路,走向了客体支配一切的理论逻辑。这是一种悲现思想。

关键词超真实拟像拟真 内爆

仰海峰,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550001

在《生产之镜》与《象征交换与死亡》之后,鲍德 传统哲学思想的颠覆。
里亚的思考内容与写作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从真实到超真实

从思考内容来看,之前的鲍德里亚主要集中于对消 “真实”(real)是同想象(image)与幻觉(illusion)相
费社会的符号消费及消费意识形态的批判反思;在 对应的—个范畴。在柏拉图看来:“真实者是仅能被理
之后的讨论中,鲍德里亚更为关注的是现代电子媒 性和思考所把握,用眼睛是看不见的。”o收能被理性
介所产生的另一种世界秩序及其意识形态效应。在 和思考所把握的“真实”是永恒不变的。这种“真实”
他看来,这是电子拟真占主导模式的时代,传统哲学 后来成为哲学的本体论基础。虽然在海德格尔看来,
的一些核心理念都受到了挑战。如传统哲学都想追 过去的哲学都是在追求一种存在者意义上的“真实”,
求一种“真”,并以此作为形而上学的基础,而在电子 而他的哲学是在追寻存在意义上的“真实”,但“真
拟真时代,“真”已处于消失的痕迹之中。这就意味着 实”作为哲学的根基,仍然是存在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传统哲学的根基已经改变。需要对这一改变进行哲 “真实”是“存在论上的绝对,是存在于自身的真”闭。
学的反思。从写作风格来看,鲍德里亚后期主要采取 与“真实”相对应的就是想象与幻觉。对于哲学
了散文式的写作,围绕着这一新的世界秩序进行“碎 来说,其目的就是要剥离想象与幻觉,进入到真实的
片式”的讨论。在这些论述中,超真实、拟真与内爆, 世界,这构成了近代以来哲学的核心主题。想象与幻
构成了三个重要概念。按照我的理解,这三个概念一 觉或者是对现象的感受,或者是感官的产物,这些都
方面体现了鲍德里亚的思考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对 无助于对真实的把握。在笛卡尔那里,如何排除感觉

一14—

万方数据
江苏社会科学20I,年第4期 哲学研究

幻觉的干扰,是其《第一哲学沉思录》的主题。正是通 识的监控,但它总会穿越这条监控线。无意识有其内
过怀疑,笛卡尔确立了“我思”的真实性。在德国古典 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并会对人的现实生活产生影
哲学看来,笛卡尔的“我恩”中的“我”,还只具有“知 响。文明的发展就是理性对无意识的压抑过程。从这
性”的意义,与这种“我”相对应的“理性”还不是绝对 一研究中可以延伸出的话题是:在传统的思想中,理
意义上的“理性”,这是自康德到黑格尔所辨析的问 性建构了一个现实世界,但这个世界是以压抑人的
题。根据黑格尔的思想,只有在绝对理性的高度,我 无意识、牺牲人的欲望来保证自身存在的合法性的。
们才能真正地驱逐虚妄,实现主体与客体的最后统 如果我们将这一话题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整个
一。绝对理性是一种概念性的认识,想象与幻觉作为 思想动态即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联系起来,一种新的
虚妄的知识,将被概念性的认识所扬弃。可以说一部 思想动向无疑是理所当然的:即摆脱人的受束缚的
《精神现象学》描述的就是超越想象与幻觉,把握“真 状态,将无意识中所呈现的“梦想”实现出来,以促进
实”存在的认识过程。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有 人的重新生成。这构成了“超现实主义”(sun啪li蛐)
一名言:“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 的主题。
实性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隗这里的“现实的”就 在1924年发表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
是“真实”(real)一词的另一种中译法,指的是事物的 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布勒东对超现实主义的特性、
本来面目,在伦理世界中,也就是理性的本真样态。 思想来源等都做了较为清晰的描述:“超现实主义,
真实的东西与现存的东西是不同的,前者体现了理 阳性名词:纯粹的精神学自发现象,主张通过这种方
性的内在要求,而现存的东西则未必如此。在这个意 法,口头地、书面地或以任何其它形式表达思想的实
义上,“真实”与“真理”是一致的。只有在绝对理性 实在在的活动。思想的照实记录,不得由理智进行任
中,我们才能达到对“真实”的把握。 何监控,亦无任何美学或伦理学的考虑渗入。”嗍布勒
自19世纪后期开始,传统哲学所弘扬的“真实” 东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对超级现实的信
日益受到批判。在福柯看来,马克思、尼采与弗洛伊 仰。这种超级现实是迄今遭到忽视的某些联想的形
德是这一传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代表。 式,是梦境中所展示的无穷威力。它趋向于摧毁一切
在马克思那里,理性的“真实”受制于现实的生活过 精神学的结构并取而代之。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
程,对现实历史过程、特别是当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物 超现实主义强调意识的自发形式,也就是无逻辑限
质生产过程及其意识形态效应的分析,构成了其理 制的形式,是对“逻辑秉政”的反抗。因为“在文明的
论的焦点闱。尼采认为,自古希腊开始,哲学通过压抑 掩护下,以进步为口实,人们已经将所有(不管是否
体现生命意志的感性世界。建构了一个以理性为核 有理)可以称之为迷信或幻想的东西,一律摒除于思
心的超感性世界,这是生命意志的堕落,这一堕落以 想之外”m。布勒东认为自己的这些思想“要感谢弗洛
酒神精神的消失为起点,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达到其 伊德的发现。根据这些发现,终于形成了一股思潮;
顶点。他的哲学就是要重新估价传统,以“超人”重塑 而借助于这股思潮,人类的探索者便得以作更进一
新的权力意志,重新建构思想的起点。马克思的批判 步的发掘,而不必拘泥于眼前的现实。想象或许正在
揭示了理性“真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即物质 夺回自己的权利。”嘲因此,超现实主义指向的是不同
生产的世界。尼采的批判揭示了生命意志世界的意 于当下现实的另一种现实,这是以想象力和自由为
义。虽然他们对“真实”世界的批判对后来都产生了 取向的另一个世界,是对蕴藏于人的内心深入力量
巨大的影响,但从本文的理论语境来说,弗洛伊德的 的发现。布勒东想通过提倡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来超
精神分析学所带来的冲击,则直接影响到了从“真 越当下的现实,这正是“超现实”一词所要表达的内
实”到“超真实”的思想转变。 含,因此,“真实”的东西存在于“超现实”的世界中,
虽然在撰写《释梦》时,弗洛伊德将自己的研究 而不是被理性与逻辑所控制的现有生活世界中。
限定在“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嘲内,但这本书却打开了 鲍德里亚的批判针对的正是这种超现实主义。
另一个理论空间,即以梦、欲望等为主题的无意识领 在鲍德里亚看来,由布勒东开始的超现实主义针对
域。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存在着一个被意识所遮蔽 的是现实主义。对于现实主义来说,现实的、理性的
的无意识领域,虽然在正常状态下,无意识受到了意 东西胜过想象的、虚幻的东西,超现实主义借助于弗

一15一

万方数据
l塑塞塞:塑塞皇由堡 ..

洛伊德的发现,将这个问题颠倒过来,强调想象的、 写、阐释和评论)。在这个复制过程的终点,真实不再
梦境的东西更为真实。这种颠倒并没有改变事情本 是能被复制的,而是总已被复制的:超真实”【11 J在本雅
身。“超现实主义仍然与它所质疑的现实主义相关 明那里,还存在着对“真实”的复制,而现在,“真实”
联,但它在想象的决裂中重复了现实。”【田超现实主义 总是已被复制出来的,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真
是现实主义的反题,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的结 实”死亡了,我们现在能够拥有的是由电子媒介制造
构的两极。当这个结构没有被打破时,对结构的一极 出来的“超真实”。当“真实”不再存在时,与“真实”相
的批判并没有改变这一结构本身。从消费社会视角 关的虚构、想象及相应的形而上学都瓦解了。我们进
来看,超现实主义并不能真正地实现对这一社会的 入到了“超真实”的时代。
批判反思,因为在超现实主义中,传统哲学的“真”与 2.拟像、拟真与“超真实”世界
“假”的区分,依然构成了其理论的前提。 按照鲍德里亚的论述,超真实世界是拟像(sim—
在鲍德里亚看来,现代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是: ulacm)秩序的第三个阶段的产物,这是“拟真”(8i舢一
我们所消费的,首先并不是客观存在的产品或商品, lati叩)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要理解这一世界,我们先
而是由符号所中介的符号一物,这种符号一物构成 要理解什么是“拟像”?什么是“拟真”?
了一个主动的结构,支配和生产出我们的需要、欲 根据杰诺斯科的考证,拟像一词在古希腊就存
望,推动着我们的消费。这是他在《物体系》、《消费社 在。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世界区分为可见世界与
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着力描述的问题。我 可知世界,可见世界又可区分为影像与实物(包括自
们对符号一物的消费,首先是对由媒介所建构的符 然存在物与人工制造物),可知世界可划分为理智世
号影像的消费。在这种消费中,表面看来我们是消费 界与理性世界,前者主要指的是类似于算术、几何
的主体,实际上则是处于影像所造就的主体的幻觉 学、天文学等指称的世界,后者指的是“真实”世界,
之中。同样,消费物也不是直接存在于某处的物,而 即永恒不变的世界。影像世界是实物世界的影像,实
是由符号中介的符号一物。这是由符号体系所构建 物又是理智世界的影像。整体而言,可见世界是可知
的世界,消费的过程就是进人到由商品所构成的符 世界的影像旧。柏拉图所谓的影像,就是拟像【131。根据
号化体系之中的过程。消费的意义变成了占据由符 柏拉图的理念,拟像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阴影,正
号的差异体系所提供的身份意识形态。在这个过程 如他在《理想国》第六章一开始所讨论的投射在洞穴
中,“真”与“假”并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依照广告影 墙壁上的阴影,这些拟像只是“真实”的假象,还不是
像去消费,这才是消费社会的核心话题。 “真实”本身。可以说,消除拟像不仅是《理想国》的核
符号一物是由现代电子媒介提供的,而电子媒 心主题,而且是后来哲学思考的一个核心主题。在法
介的作用就是消除“真实”的存在的过程。对于这一 国,笛卡尔的怀疑论就否定了拟像的存在意义。我们
问题,本雅明曾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指出: 也可以看到,对拟像的否定总是与对“真实”世界的
现代摄影技术使艺术的“灵韵”消失了,这种“灵韵” 信仰联系在一起的。正如在第一小节所讨论的,如果
产生于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原作的即时即地性组 “真实”已被“超真实”所取代,那么对“拟像”的否定
成了它的原真性。”【10慢得艺术品变成了可机械复制 也就会得到相应的理解。到了鲍德里亚的时代,拟像
的大众消费品。本雅明的时代最多还处于对原作的 不再被简单地否定了。如德鲁兹认为柏拉图贬低了
复制时代,而到了鲍德里亚时代,随着现代电子计算 拟像。福柯在谈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时也认为,笛卡
技术的发展,对原作的复制变成了原作本身是由符 尔对拟像是沉默的。这些反思为重新讨论拟像打开
码编制出来的,这时真实变成了被编码的东西,也就 了理论空间。
是无限地可复制的东西。这是对“真实”概念的重要 对于拟像,鲍德里亚在不同时期的理解有一些差
改变。“真实的恰当定义是:那个能够被等价再现的 别。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以及《拟像与拟真》中,鲍德
东西。这个定义和科学是同时代的,科学的公设是一 里亚将拟像的现代历史发展过程描述为三个阶段:
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准确地再现;真实的定义 即仿造是自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的“古典”时期的主
和工业合理性也是同时代的,这种合理性公设了一 要模式;生产是工业时代的主要模式;拟真是符码统
种普遍的等价系统(古典再现不是等价关系,而是转 治时期的主要模式。拟像的第一秩序依赖的是价值

一16—

万方数据
江苏社会科学20I,年第4期 哲学研究{

的自然规律,拟像的第二秩序依赖白守起价值的商品规 源。马克思将技术看作是生产力,并把生产力的发展
律,拟像的第三秩序依赖的是价值的结构规律【l棚。 看作变革社会的重要条件。在鲍德里亚看来,当复制
仿造与文艺复兴一起出现,与对封建社会的解 技术成为再生产的模式时,一切就都置于现代符号
构一起出现。在传统社会中,事物与事物之间有着严 的再生产之中,技术不仅压倒了产品的信息(使用价
格的等级区分,有其严格的符号标记,这些是不能仿 值),而且压倒了生产力,生产不再有意义,生产的社
造的。随着文艺复兴带来的人与社会解放,等级消失 会目的性消失于产品的系列性之中,这是拟像压倒
了,一切都被归结为对自然的模仿,自然成为惟一的 历史的时代。这是从拟像的第二种秩序向第三种秩
实体,它超越了各种各样的血统、等级和种姓的差 序的过渡。本雅明和麦克卢汉的理论就处于这个转
异,这就为仿造提供了天然的理由。面对自然世界, 折点上。
现代思维才开始建构表象与真实的形而上学。从社 拟真是拟像秩序第三阶段的主导图式。拟真
会关系建构的层面来说,对自然的模仿是现代资产 (si舢lation),也可译为模拟、仿真。这首先是对本真
阶级生产本位的前提,当自然成为一切存在的标准 东西的仿造,但从鲍德里亚的语境来说,拟真是从模
时,人们才能展开对自然的研究,并从而实现对自然 型出发的复制,这是真实世界的消失。在第三阶段,
的控制,以形成统一的社会纲领。这些都是资本主义 既不再有第一阶段那种对原件的仿造,也没有第二
社会生产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这一时期, 阶段那种产品的系列化,在这个阶段一切都是根据
物品的使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使是仿造的“膺 符号的差异原则复制出来的。在第二种秩序中,起调
品”,作为一种物质性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它 节作用是一般等价物;在第三种秩序中,则是模式的
与原件构成了一种相似的关系。 散射。在模式起主导作用时,“自动控制、模式生成、差
仿造打开了通向工业生产的通道,拟像经仿造 异调制、反馈、问/答,等等:这就是新的操作原则。”旧
进入到工业生产支配一切的第二种秩序时期。如果 这种新的操作是通过符号编码来完成的,在编码的
说仿造物与初始物是一种相似关系,那么由机器开 过程中,控制与模式的生成才能发挥支配的作用,人
始的工业生产产品之间则是等价关系。在第一种秩 们才会变成对模式及其运行的回应物,这正是问,答
序中,仿造品与真实物之问永远存在着差异;在工业 所体现出来的。在这种模式的复制中,辩证进化的过
生产中,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机器的 程结束了,目的不再在事物最后的阶段才呈现出来,
生产效率。膺品消失了,机器生产出来的永远是复制 目的性已经预先存在,并写入到了符码之中,这正如
品。本雅明所分析的机械复制时代正是这一时代的 《黑客帝国》第二部中梅罗纹加对尼奥所描述的一
开端。这是从价值的自然规律及其形式游戏向价值 样,没有目的性,目的性就是在源代码中所确立的因
的商品规律的转变。实际上,只有原件消失、形象与 果性原则。
真实不再重要时,才能建立起一个等价物的时代。’从 在符码支配中,一种数字形而上学重新出现了,
鲍德里亚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把这第二种秩序又 这就是o/1的形而上学。正是0/1的编码生产出一
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切。0,l不仅是一种数字,而且是一种两极共存的新
这是马克思所关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追阀的 形而上学原则,它构成了一个母体,这是一种新的二
是生产的可能性本身,关注的是机器的操作原则。人 元统治形式。因此,基因体现了一种两极共存在的螺
们把生产与劳动看成是潜在的力量、看成是历史过 旋结构,问/答体现了现代政治话语体系的原型。当你
程的总体性活动,并把劳动与生产的潜能看成社会 进入到0,1所构成的母体时,你就具备了控制一切的
与人的本质规定。随着机器的发展,资本的生产与再 能力,同时具备了生产一切的能力。在《黑客帝国》第
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关键,人们也随之进 一部中,塞弗正是通过源符码来认识“真实”的。鲍德
入到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中,物的交换价值支配了 里亚所讲的结构性的价值,指称的正是这种符码的
一切。第二个阶段是机械复制技术开始使用的时代, 结构方式。鲍德里亚认为,这是生产的终结,是政治经
这是本雅明和麦克卢汉关注的时代。鲍德里亚认为, 济学批判的终结,也是革命的终结。在第一阶段开始
机器生产出来的是系列,而摄影技术的出现,才真正 的真实的消失过程,在第三个阶段终于彻底完成了。
使生产变成为一种复制,模型才成为一切存在的根 在1990年出版的《恶的透明》中,鲍德里亚从价

一17一

万方数据
|超真实、拟真与内爆
‘・・‘_。・‘・。-・・‘_。・・‘‘・・‘。‘‘・‘‘・・_‘‘‘・‘‘‘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值变迁的视角将拟像的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自 之不去的阴影。鲍德里亚区分了“掩饰”与“拟真”:
然阶段(使用价值)、商品阶段(交换价值)、结构阶段 “掩饰”。这是假装没有别人所拥有的东西。在这里,
(符号/价值)……以及价值的病毒阶段。”【l鼍从符号指 真与假、真实与想象都有着严格的区别。拟真,则是
涉的角度来看,第一种秩序指涉着自然,第二种秩序 伪装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这时,“真实”是否存在,
指涉着平等,第三种秩序指涉着模型。现在我们进入 已经不再重要了。如果没有“真实”,也就不存在奠基
的是第四阶段,这是价值的发散阶段,它没有任何指 于真实之上的形而上学与意义世界,这正是鲍德里
涉,呈现为一种无规则的传染病式的存在状态,就像 亚说真实被超真实取代时所想表达的含义。“领土,
病毒的传播方式一样。这种前后描述的变化,一方面 身体,真实,这张表格在物质形式上还没有消失,但
固然反映出鲍德里亚对历史进程的重新理解,另一 它们在形而上学上已经消失。即研这是对真实与想象
方面也体现出他的观点的变化。将拟像的进程描述 这个二元世界的消除,是模型的普遍化。当然,当意
为三个阶段时,鲍德里亚将符号统治的过程与象征 义与形而上学等终结时,主体与客体、真与假、幻觉
交换对立起来,认为象征交换是替代符码统治的文 与实在、表象与本质等的区分也都失去了意义。正是
明模式。在1990年代之后,这种乌托邦式的解放方 在真实世界的废墟中,产生了超真实的世界。在真实
案已被鲍德里亚所抛弃,他完全走向了客体统治的 世界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表现”(repfesentation),这
立场。这一问题我将在其他文章中加以讨论。在当下 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和反映,而在超真实世界,“表
的讨论中,我们还是回到拟像的第三秩序,来揭示拟 现”让位于呈现(pre∞ntation),这是模型所带来的直接
真所导致的结果。 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秀”(show)。在这一点上,电影
鲍德里亚认为,拟真导致了真实的最后瓦解,这 《楚门的世界》(,11le Trum舳show)就是很好的例证。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德里亚在此基础上对拟真进行了概括:“这就是拟
第一。拟真以符码的拟像取代了真实。虽然在拟 真,它与表现相对立。表现源自于符号与真实的平等
像的第一种秩序中,仿造已经开启了真实的沦丧过 原则(即使平等是乌托邦,这也是基本的公理)。相
程,但真实本身还具有其本体的地位。生产秩序虽然 反,拟真源自于平等原则的乌托邦,源自于对作为价
进一步瓦解了真实的存在,但生产秩序只是将真实 值的符号的否定,源自于符号的反转以及每一指涉
放置一边而不闻不问。只是到了拟真这一阶段,真实 的死刑。”119】对于影像与真实的这一关系的发展进程,
不再构成参照系,真实本身反倒是从符码编码中复 鲍德里亚给出了四个阶段:即影像是对深层真实东
制出来的存在。比如在博尔赫斯关于地图与领土的 西的反映;它是对深层真实东西的掩盖;它是深层真
寓言故事中就反映了这一点。一个帝国绘图师绘制 实东西的缺席;它与任何真实东西都无关,它是其自
了一幅与领土一样精确的地图,在帝国衰微之后,还 身的拟像册。这种自身的拟像存在阶段,就是拟真时
能在帝国的荒漠中拾到地图的碎片。不是领土先于 代影像存在的特征。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
地图而存在,这里的模拟不是对事实的模仿,而是一 点,我就能为你撑起整个世界;鲍德里亚说:“只要你
种无来源的超真实存在。不仅如此,在符码统治的时 给我一条准确的信息,我就能为你改变整个世界。”口q
代,真实本身往往只有依靠符码编码才能存在,这种 第三,超真实世界导致我们感知世界方式的变
存在是比真实本身更真实的存在。“在拟真原则支配 化。与形而上学和真实相关的是相应的感知世界的
的世界,真实成为模型的借口。”㈣真实不再是那个可 方式,不管这种感知方式是强调感觉的标准还是强
以再现的东西,而是永远都已经被再现的东西,即超 调理性的最后校准,这都与思想的过程相关。但在超
真实的东西。 真实世界中,面对由符码构成的屏幕世界时,我们不
第二,超真实世界导致了意义与传统形而上学 再能主动地追寻事物的本真存在,而是回应符码的
的终结。在第一种秩序与第二种秩序中,虽然它们之 指令,这是一种复制,回答程序。在上文的问/答模式
间存在着差异,但它们都有共同的一些东西,如它们 中,我们无法对答案本身进行沉思,我们必须在问/答
都寻求世界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有着形而上学的 这个模式本身所能提供的信息范围内,通过按钮表
追求。比如在生产秩序中,对主体、意义等的论述,就 达自己的意见,思考的过程变成了手指的数字化触
具有形而上学的意蕴。在这种意蕴中,“真实”就是挥 键过程,而答案本身已经由这些信息生产出来了,这

一18一

万方数据
江苏社会科学加z!年第4期

是问,答模式的第一层表现。在电子媒介时代,问/答 方式。正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理念确证着自
模式本身使一切事物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种测验,这 身的真实性与真理性。世界也体现为一个有意义的
使得我们必须经受事物的考验,在考验过程中,看似 世界。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人们在面对自然时,采取
是“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但实际上这些意见只 的是从主体出发来观察自然、解剖自然的方式,把自
是大众媒介的复制品,我们都是根据电子媒介上出 然界变成了摆在主体面前的一幅图景。在面对历史
现的意见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的,不仅在日常生活是 时,外爆体现为从民族国家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这是
如此,如根据广告来选择自己的日常消费品,而且在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国家篇”中所描述过的问
政治生活中,我们也是根据电子媒介来复制政治见 题。在马克思那里,就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在外
解,一旦没有了电子媒介的作用.我们根本无法形成 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技术力量是工业化生产。这
政治意识。触觉消除了我们与对象之间的距离,也就 也是机械力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消除了以这种间距为基础的辩证法,使我们与媒介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外爆体现了以下几个
直接合二为一了。这才是超真实世界的感知方式。 特征:第一,外爆总是以主体与客体的间距化为前提
超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比真实还要真实的世界。 的,这是一个二元化的世界。从主体向客体的运行过
在《拟像与拟真》中,鲍德里亚以迪斯尼乐园的例子 程体现了主体的力量与客体的被动状态,这正是过
进行了说明。对于大众而言,迪士尼的世界就是美国 去哲学中所极力描述的主体。第二,主体与客体的分
的“真实”世界,它体现了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价 离才产生了美与丑、善与恶、假象与真理等的区分,
值理念。迪斯尼没有原件,但迪斯尼的世界却成为真 这是传统形而上学建构的基础,也是意义世界建构
实世界的样版。当我们在迪斯尼世界中流连忘返的 的基础。第三,从历史过程来看,外爆体现了西方现
时候,我们却能经历到现实生活中能够经历、不能经 代社会的运动方式。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历的一切。这时乐园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我们 称之为世界历史进程,这是资本不断地从内向外扩
不再将乐园只看作是美国建构的一个游乐场,美国 张的过程,这种外爆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充分的体
反而成为注脚乐园的现实场所,即美国才是一个快 现。正是在这种外爆的过程中,才出现了哈维所说的
乐的国度,而乐园似乎成为美国的一个缩影。环绕着 “时空压缩”问题。在他看来,自文艺复兴以来,随着
迪斯尼的落杉矶和美国,都不再是真实的,这正是超 资本的发展,空间的障碍开始崩溃,在前资本主义社
真实对真实的遮蔽。这才是超真实世界的意识形态 会具有权威与神秘性的外部空间,变成了人们所征
运行方式。与拟像、拟真相对应的世界,正是这一对 服的对象,地球日益在变小,通过时间征服空间过程
真实进行遮蔽的超真实世界。 的展开,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时空压缩”。特别是
3.从外爆到内爆 在1850年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对外贸易
从真实世界到超真实世界的转变,也改变了客 和资本投资的扩张,资本主义把主要力量放到了全
体运行的方向。真实世界是从主体向客体拓展的世 球性扩张的道路上。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左右达到
界,外爆(唧losion)构成了客体的运动方式;超真实 了顶点。实际上,正是在一战之后,特别是随着电子
世界则是客体自身向内展开的世界,内爆(impl08ion) 媒介的产生,才使时空压缩得以彻底的完成。其实,
成为其重要的特征。 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问题:当外部空间已经被生产过
外爆表征了真实世界的运行维度。真实世界是 程完全整合时,时空的向外扩张就会转向时空的内
主体与客体二元区分的世界,这是从主体向客体、从 部爆炸,这正是从外爆向内爆的转变。
现象到本质、从经验到超验的不断发展过程。这一思 从鲍德里亚的思路来说,随着拟真时代的产生,
辨过程在黑格尔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绝对理 外爆已经让位于内爆。“内爆”是物理学的概念,指事
念最初体现为一种抽象的自在存在,其展开的过程 物内部的聚爆过程,聚爆导致了事物之间的界限的
就是从自在走向自为的过程,理性的自为过程即是 消除。当事物的界限被打破了,这一事物也就走向了
从自身走向外部世界,也就是分化为众多的过程。这 死亡。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引入了这一术语。麦
一过程经过自然、人类历史,然后在精神中回到自 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器官的延伸,在机械力的时
身。自然界与社会历史都成为绝对理念外爆的表现 代,人类借助于机械媒介延伸到了世界之中。但随着

一19一

万方数据
|超真实、拟真与内爆

机械形式向电子形式的转变,“这种加速度使外向爆 导人们去追求一个真实的世界,文化在媒介的再生
炸逆转为内向爆炸。在当前的电力时代中,世界内向 产过程中失去了其表现的功能从而创造出一个梦
爆炸(或日紧缩)而产生的能量,与过去扩张的、传统 境,这正是内爆所产生的魔力。第四,在内爆的作用
的组织模式发生了冲突。直到不久前,我们的制度和 下,意义消失了,大众的主体性也消失了,我们的文
安排,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制度和安排,都只 化由解放的暴力转向了内爆的暴力。当意义消失时,
有一个单向的模式。”阎麦克卢汉认为:在电子内爆 我们从意义的追求转向了对信息的迷恋,这正是在
中,媒介与信息的界限消失了,媒介本身就是信息。 媒介中发生的意义的内爆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
在这种信息爆炸的情况下,看得见的东西就是由媒介 超真实世界取代了真实世界。
所呈现的东西,看不见的东西也可以由媒介呈现出 在鲍德里亚看来,蓬皮杜中心所体现出来的拟
来,人们关心的不再是真理,而是效应。 像世界,体现了资本逻辑的现代形态。在他看来,是
鲍德里亚吸收了内爆的这一基本思想。在他看 资本在其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破坏了指涉物,打破
来,模拟产生的超真实世界是一个内爆的世界。“内 了主体与客体、真与假、善与恶之间的界限,以便建
爆是对原因模式、决定的差异模式及其肯定和否定 立交换法则与平等原则。同样,也是资本在根除使用
的控制的吸收,这是意义的内爆。这正是拟真开始的 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了符号/价值的统治,从而消除了
地方。”哟}爆状态中的二元对立与分离,在内爆状态 自己建立起来的二元对立的世界,将一切文明平面
下消失了。内爆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事物边界 地呈现出来,蓬皮杜中心正是“人类文明的超级市
的消失;一是意义的消失。在《博堡效应》和《媒介中 场”的平面化展现。蓬皮杜中心体现了文化的压缩,
意义的内爆》等文中,他对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分析和 将一切集中在越来越紧密的空间,这是身体的所有
对媒介与意义关系的讨论体现了他对内爆的理解。 散落部件和功能在一个同质基因空间中的再总体
蓬皮杜艺术中心由法国总统蓬皮杜倡议于1976 化,也是社会生活的再总体化。同时,这还是时间的
年完成,这个地方原先是叫做博堡的贫民窟。这一建 压缩,在这里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当下。这是一种
筑的外在特征是:所有的管道都置于建筑的外部,并 新的时间与空间的建构,这才是现代性的真正终结。
用玻璃装饰,看起来就像一个华丽的现代工厂。这个 鲍德里亚认为,内爆是与生产相对立的过程。生
为大众而建的艺术博物馆充分运用了现代电子媒介 产对应的是外爆,在这里解放的合理性使人们追求
的作用,既展示了传统的艺术作品。还展示了现代工 革命。相反,在内爆中,意义的消失加速了革命的消
业产品,但这些展示都充分地利用了现代电子媒介 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讨论的不再是创造性的
的光影效果,使人如在梦幻之中。同时,这个博物馆 呈现逻辑,而是事物的消失逻辑。这是从主体转向客
还设有图书馆、电影院、餐厅、咖啡馆等。在这样的场 体的逻辑,是主体与客体关系的逆转。在他看来,68
景中:第一,这是对工厂与艺术馆的界限的消解。蓬 年的五月风暴构成了这一转变的分界线。对消失逻
皮杜艺术中心是为了让大众获得艺术教育,但其外 辑的探讨,构成了鲍德里亚后期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的形象却让人想起现代大工业,想起资本的生产 4.简要的评论
过程。从哲学的视角来说,在蓬皮杜中心,一切二元 在鲍德里亚的前期思想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一
对立都没有意义,这是一个拟像的文明秩序。第二, 种双螺旋。在其关于消费社会与镜像批判的理论中,
这里不仅是一个艺术教育中心,而且是一个超级市 这种双螺旋体现在符号与象征交换的对立上。鲍德
场,是一个现代社会的缩影。这就将艺术教育与大众 里亚认为:消费社会是一个符号统治的社会,人们是
消费联系起来,教育的功能让位于消费的功能。第 在符号的镜像中认识这个社会的,在这一思路中,象
三,随着电子媒介的运用,真实的文化变成了一个被 征交换与符号交换构成了一种双螺旋,只有象征交
光影所折射的文化,即超文化(hyperculture),这是文 换才能打破符号之镜,创造另一种文明模式。在对拟
化的超现实存在(上海的世博会也具有这样的特 真、超真实的论述中,鲍德里亚一方面还继续将象征
征)。当大众置身于这一中心时,大众是被无法打断 交换与诱惑看作是摆脱当下问题的出路,但另一方
的模拟过程所支配,文化通过内爆的方式将大众吸 面,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一切都处于拟真图式中,
收于自身中。可见,这里的文化不再表现什么,并引 一切都变成了超真实的话,我们何以能够走向象征

一20—

万方数据
江苏社会科学20,{年第4期 哲学研究i

交换的模式呢?实际上,在鲍德里亚后来的思路中, 【9】J咖B¨“llard,S”nboIic Exch∞ge∞d Dea峨Ⅱ哪.By


象征交换的维度越来越受到怀疑。比如在《交流的狂 18in H删il咖G瑚t’Sage PIlbIications,bndon.1993.p.72.
【lo】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
喜》中,鲍德里亚就认为:“一切都从客体开始,但不
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再有客体系。”叫也似乎认为,早年关于符号一物的讨
【11】鲍德垦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
论,即为了超越政治经济学的讨论,是一种人类学的
出版社2006年版,第10r7页。J伽BaudriUard,蹄【rIbolic Ex—

梦想。那时的鲍德里亚似乎沉醉于象征交换的逻辑。 and
ch觚ge De8tll。p.73.译文有改动。
而现在的鲍德里亚认为:这种象征普遍性的梦想仍 【12】参阅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
然只是在主体的镜像中去理解客体阎。因为在“今天, 印书馆1986年版,第六卷。

场景与镜像已经让位于屏幕与网络。不再有任何超 【13】Galy&}n憾ko,B叫幽Ⅱ且rd卸d Si印,R伽吐ed学B'kd彻


验或深度,只有打开的平面,一种交流的平滑的和功 andNwYork,199吒p.28.

能性的平面。”陶这里就隐含着鲍德里亚后期思想发 f14】参阅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6年版,第67页。
展中的一个新方向:即他会完全走向对客体世界的
【15】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
认同,将客体的世界看成是最后的结局。这将是双螺
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旋结构消逝的时候。一种无奈而悲凉、却又带些自嘲
【16V咖Bau拍IIard,11le T咖spa陀ncy 0f Evil,1hm.by
的东西将成为他后期思想的主调。关于这些问题,我 JaI嘲Benedict,Ver∞,1993.p.5.
将另撰文论述。 f17】J啪B跏曲nald,simuL∽m舳d si枷lation,皿e UIIive卜

s时0f Michigan P嗍,l弼14,p.122.


注释
【18】鲍德里亚:《冷记忆4),张新木、陈凌娟译,南京大学出

川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 版社2∞9年版,第15l页。
馆1986年版,第294页。 【19】【201J咖B鲫埘llard,SimIll蛐如d si舢l砒io叽p.6.
【2】c£Dyl蛐Ev哪,An I蛐mductory Dic曲地ry of I鹏蛐i帅 【21】鲍德里亚:《冷记忆4》,张新木、陈凌娟译,南京大学出

Psych咖alyBi8'R吣tledge,LondoII'1996.p.159. 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 【2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书馆1961年版。“序言”第11页。 2000年版,第67页。

f4】关于这一问题,参阅拙著:<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哲 【23】Je趾B卸“llaId.simulacm锄d SiInIllation,p.31.

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m锄B¨拍llard’11le Ec咖sy C蛐m吼ic砒i鸭Tnm.


0f

【5】弗洛伊德:《释梦》,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By B哪ard&C舯line schutze,Semime砖N洲York.1988.11.


年版,第l页。 【25】ibid.,pp.1 l—12.

【6】【7】【8】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1924)》。载柳鸣 【26】ib.d.,p.12.

九主编:《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9页,第246页,第246页。 (责任编辑:曾逸文]

Hyperreality,Simulations and Implosion


—Thr∞Key Co眦epts in the Late Je粕B肌driUard’s Th伽ght
Yang Haifeng

A‰ct:Hyperreality,simulation8 and implosion are three key concepts in the late Jean BaudriIl捌,B
thought.Hypermalit)r criticizeB陀ality鲫d derives f而m Byrrd)ol 8imul砒ion8.In the symbol—dominating e随,
tIle deluge of infbnIlation ha8 brought about impl08ion,which is a t啪d.0舢tion of the capitaliBt model.By

elabor昌Lting the tllree key concepts, Baudrillam selectively discarded the critical thinking of r℃placing

modemjty witII ByIIIb01ic exchange,taking to the object—doInina“ng lo百c,which is pessimistic.

K童ywoHk:hyl)erreality;Bimulacm;8imul砒ions;impl08ion

一2l一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