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中国最具魅力的音乐艺术杂志

论 19 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音乐风格特征
——以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第的代表作品为例

文 \ 高莉莉

摘  要:1 9 世纪上半叶是正歌剧走向衰落,喜歌剧、大歌剧登上历史舞台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演唱风格较前期
有了明显转变。本文着重论述了以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第为代表的 1 9 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的音乐风格,以及这种
风格对美声唱法的影响。
关键词:歌剧  风格特征  美声学派  影响

自1 5 9 4 第一部意大利歌剧《达芙 个方面: 最基础的条件。这些对声音的要求在


妮 》在 佛 罗 伦 萨 诞 生 以 来 , 歌 剧 发 展 (一)、声音要求灵活、圆滑、连 一些著名唱段中都有所体现。
至今已有4 0 0 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条 贯,注重抒情。这一时期的歌剧摒弃 (二)、这时期的作品,乐句的速
历 史 长 河 中 , 歌 剧 经 历 了1 7 、1 8 世纪 了1 7 、1 8 世纪阉人歌手以为炫技得表 度、力度、节奏有了更自由的变化。
阉 人 歌 手 盛 极 一 时 的“ 美 声 学 派 的 第 演,虽然有些作品仍有很多花腔唱 在演唱时有了更明显的渐慢、渐快的
一 个 黄 金 时 代 ”, 但 是 随 着 时 代 的 发 段,但是这时期已经赋予了花腔技巧 处理。作曲家对有些音做伸缩处理,
展、社会的进步,这一时代不断走向 合乎角色的逻辑意义。另外,音乐的 在分句上把声音的强弱变化,自由节
衰落,进入1 9 世纪上半叶,新的风格 发展常常是建立在一个短小动机之 奏的处理和滑音技巧结合起来,使得
逐渐形成,这就是以罗西尼、贝利 上,并不断发展,这要求歌唱者唱出 旋律线条更为连贯、华丽、轻盈。另
尼、多尼采第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时期 的旋律线条连贯、悠长,音质抒情圆 外,重音在乐句中变得更为重要了,
的 歌 剧 时 代 , 也 即 是“ 美 声 学 派 的 新 润。有人曾问罗西尼演唱歌剧需要什 歌唱家可以在处理中加入明显的重
时 期 ”。 么 条 件 , 罗 西 尼 回 答 说“ 第 一 是 声 要,包括节奏重要和语气重音,用以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较之前 音 , 第 二 是 声 音 , 第 三 还 是 声 音 ”。 更好的表达角色内心的情感。
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 可见,一个好的声音在演唱歌剧时时 (三)、情感高潮往往出现在极弱

稳点就更完美了。我们来想象一下, 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对于小孩子最好 性。
这首作品的感觉就像是在田野上漫 每天分阶段练习, 每 一 阶 段 2 0 分 钟 - - 综上所述,在少儿钢琴教学中,
步,可是你弹得呢是不是有点像在丛 3 0 分钟即可, 但在这段时间内一定要 教师只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通过
林 里 打 游 击( 时 走 时 停 , 弹 琴 中 就 是 提高练琴的效率, 把喝水、上厕所、 简单、生动的教学语言, 师生间的交
忽快忽慢,强弱不分)。 ”然 后 我 们 再 吃东西这些小动作在弹琴时全部省略 流与家长的配合,才能使钢琴教学顺
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如果学生听不 掉,然后认真练琴。其次要把本次上 利进行, 从而为日后的音乐道路奠定
出来,我们就要录下来,然后放给他 课的重点以及孩子这周的训练要点告 坚实的基础。■
听,让他自己去听辨、去思考、最后 知家长,课下以此来练习。因为在家 参考文献:
自己再去练习。 里,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好的陪练 [ 1 ] 但 昭 义 .《 少 儿 钢 琴 教 学 与 辅
四、家长的配合 老师。最后还要告诉家长,在家中练 导》[ M ] .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 0 1 0
家长的配合在孩子学琴过程中会 琴时,要有耐心,认真仔细地从旁辅 [ 2 ] 李 斐 岚.《 幼 儿 钢 琴 教 学 问 答 》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上 导,不能对孩子不管不顾,任其自己 [ M ] .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 0 0 9
完每一节课后留时间与家长交流。首 练琴,家长在一旁看电视或玩游戏, [ 3 ] 赵晓生.《 钢琴演奏之道》[ M ] .
先要告知家长要给孩子养成非常好的 也不能因为不练琴或练不好琴打骂孩 上海: 世界图文出版社
练琴习惯, 例如: 每天几点开始练琴, 子,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心态会有很
每次练习多长时间,每次练琴要达到 大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练琴的积极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09级研究生)

黄河之声 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11 年 16 期 5 1
投稿热线:13811247961/13051451988
论坛 QQ: 54 90 648 45 /Em ai l: lw k_9 91 3@s ina .c om

或不换气的停顿之上。歌唱不是音量、高音、花腔等的炫 剧《 清 教 徒 》是 为 著 名 男 高 音 鲁 比 尼 而 写 的 ,《 梦 游 女 》、
技比赛,而是寻找一个合理适度的均衡点恰如气氛的表现 《 诺 尔 玛 》的 女 主 角 是 为 维 特 多 特 写 的 。 这 种 风 气 知 道 1 9
作品内涵。一些著名歌唱家用声都是很节俭的,他们通过 世纪下半叶威尔第和瓦格纳时期才渐渐消失。
丰富的音色、力度、情感层次的对比,以最高明的省力来 ( 二 )、 发 展 与 进 步 。 这 一 时 期 的 作 品 仍 有 不 少 花
实现最出色的艺术效果。有些作品,要表达强烈的情感和 腔、装饰音和华彩乐段,但是自罗西尼开始,规定只能
戏剧冲突不一定要考大嗓门的咆哮,很多时候,弱音处理 按照谱上的华彩乐段演唱,歌唱家们不能随意发挥,这
才是艺术的高明之处。 摒弃了阉人歌手时期一味的卖弄技巧的陋习,给予演唱
(四)、 歌 剧 戏 剧 性 加 强 。1 8 世 纪 末 , 意 大 利 的 歌 剧 走 以 新 的 内 涵 。 此 外 , 罗 西 尼 还 取 消 了 只 用 钢 琴 伴 奏 的“平
向衰落。戏剧性表现退到无关紧要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 诵宣叙调”, 以 乐 队 的 伴 奏 取 而 代 之 , 这 不 仅 加 强 了 宣 叙
声 乐 炫 技 。 歌 剧 成 为 了 歌 唱 家 们 炫 技 的 产 物 。 但 是 到1 9 世 调的戏剧性,还提高了乐队在歌剧中的地位。这一时期
纪上半叶,罗西尼三人对歌剧的戏剧性变得重视起来。基 的另一大进步是,实现了男唱男角、女唱女角的自然演
于不用的戏剧功能,可以将咏叹调分为抒情性、叙事性、 唱,淘汰了不人道的阉人歌唱,虽然没有了阉人歌手,
冲突性三类型。但是在实际的演唱中,这三种戏剧性功能 但是演唱技术的高超华丽仍不减当年,男声声部受到重
又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融合。 视,发展了以胸声演唱出更为丰满、雄壮的高音技巧。
以上的这四个风格特征在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第 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虽然鲁比尼
三人的写作中都有所体现,但是三人的风格又稍有差异, 属于上世纪唱法的男高音,但他的小字二组的B 音以下全
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征。 部用全声演唱,开创了演唱艺术的新领域,是戏剧性男
( 一 )、 在 贝 里 尼 、 多 尼 采 第 的 作 品 中 , 长 句 有 更 多 的 高音的先驱,他和女高音帕斯塔为歌剧戏剧性推动做出
强弱变化、节奏的伸缩处理等,风格更为敏感和忧郁。罗 巨大贡献。随后,杜普雷像一颗金星一样出现在巴黎上
西尼的作品虽然也有这种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咏叹调也是 空,在1 8 3 7 年4 月1 7 日扮演了罗西尼歌剧《威廉・退尔》中
典型的慢——快的回旋曲式,但他的作品中的这些变化要 的阿诺尔德后,以带有共鸣的混合胸声的男高音进行演
有规律而且较为简单,更接近于古典主义时期那种平稳的 唱 , 轰 动 了 整 个 欧 洲 。 这 次 演 出 后 ,“ 关 闭 ”唱 法 开 启 了
声乐风格。 美声学派的新纪元。此外,这一时期,男中音声部开始
( 二 )、 罗 西 尼 的 作 品 有 很 多 均 匀 快 速 的 花 腔 唱 段 , 对 发 展 , 隆 孔 内 作 为 这 一 新 行 当 的 代 表 , 运 用“ 关 闭 ”唱
声区的均衡和声音连贯有很高的要求,这与巴洛克、古典 法,增强了音量和戏剧性,扩展了音域。1 9 世纪初,随
时期的声乐风格是相似的。但是,他又强调要注意快慢之 着阉人歌手在舞台上的消失,女歌手就迅速走红,在歌
间的过渡问题,在花腔唱段中不要添加无意义的装饰音, 剧创作中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适合女声歌唱的歌剧,这
这只会破坏乐句的连贯,使人觉得肤浅。贝里尼、多尼采 一时期的女高音不再是只能发出轻巧花腔的百灵鸟,而
第赋予了花腔技术更丰富的表情以及角色的逻辑意义。重 是能表达内心情感,在戏剧性表演中起重要作用的角
音、滑音等手段在演唱他们的作品时是可以用到的。总 色。
之,在演唱罗西尼作品时既要防止味如嚼蜡,又要防止表 1 9 世纪正是浪漫主义音乐风格开始席卷欧洲的时
演过头,或损坏了语句的连贯性。 期,是正歌剧开始逐渐衰落,喜歌剧与大歌剧兴起的时
( 三 )、 不 同 于 罗 西 尼 , 贝 里 尼 、 多 尼 采 第 的 作 品 情 感 期。从歌剧发展史上看,以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第
表达的更为直接、作品戏剧性冲突更清晰,歌剧中多以女 为代表的1 9 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歌剧创作是令人瞩目
高 音 为 主 角 。 如 贝 里 尼《 诺 尔 玛 》中 的 女 主 角 诺 尔 玛 被 认 为 的,他们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形成自己
是戏剧性花腔女高音。罗西尼则崇尚明亮头声的轻巧类 独特的风格,为意大利歌剧注入新的活力。■
型,在他的歌剧中男主角经常是轻巧的男高音担任。 参考文献: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对意大利歌剧产生了深远影响。 [ 1 ] 李 维 渤. 西方音乐史简编.【 M 】. 世界图书出版社.
首先,它继承并吸收了巴洛克以及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 1999.
格,同时也对前期的一些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与发展。 [2] 尚 家 骧 . 欧 洲 声 乐 发 展 史 .【 M 】. 华 乐 出 版 社 .
(一)、对前期的继承与吸收。1 9 世 纪 上 半 叶 的 意 大 利 2003.
歌剧吸收了巴洛克时期悠长连贯、舒缓平稳的乐句处理方 [ 3 ] 喻宜萱. 罗西尼、多尼采第、贝里尼艺术歌曲选.
法,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了更多的强弱对比以及伸缩节奏 【M 】. 人民音乐出版社. 2 0 0 7 .
的运用。另外,这时期也吸收了阉人歌手华丽的花腔技 [ 4 ] 雷达. 意 大 利 歌 剧 在 欧 洲 音 乐 史 上 的 地 位 及 其 影
巧,但是又赋予它新的生命力,让它为角色和剧情服务。 响【
. J 】.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社 科 版 ). 1 9 9 4( 2 ).
1 9 世纪上半叶的歌剧作曲家们仍然保留了1 8 世纪的创作余 [ 5 ] 胡郁青. 析杰出的意大利歌剧大师罗西尼.【 J 】. 西
风 , 即 为 某 一 位 歌 唱 家 量 身 定 做 的 曲 调 。 如 罗 西 尼 的《 塞 华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哲 社 版 ). 2 0 0 3( 5 ).
维 利 亚 的 理 发 师 》和《 奥 赛 罗 》是 为 老 加 尔 西 亚 而 作 的 , 多
尼 采 第《 安 娜 ・ 波 莱 娜 》是 为 女 高 音 帕 斯 塔 而 作 , 贝 里 尼 歌                       (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2009 级研究生)

5 2 黄河之声 YELLOW RIVER OF THE SONG 2011 年 16 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