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儿童文学基本理论 -练习题

组员:李学璋 (PSV 3)
郑莉颖 (PSV 3)
高咏仪 (PSV 3)

1. 说出你的理由,为什么要学习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学习儿童文学的原
因是因为儿童文学多以简单的句型和语法构成,儿童可以在听故事
的同时,耳濡目染地提升语感。对于儿童来说,受其身体发育的限
制,他们能够依靠自己所感受到的世界太过于狭小,而阅读正是其
中的重要渠道之一。此外,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这份职业,是
要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所以通过阅读和学习儿童文学作品,更多地
了解儿童的心里活动和思维定律,弥补教育学理论的不足之外,获
得间接和实践体验和经验,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师生涯中积累一定的
专业知识。此外,通过学习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和锻炼一个人
的耐心,细心,关心,也能学会以家长的心态和身份去面对及教育
如同自己孩子一般的学
生,给他们更多的爱心。
2. 试举例并说明某本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和美学特质。
举例《丑小鸭》的儿童文学。《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
童话,首次出版于 1843 年。这本书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
因相貌怪异,被鸭群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
天鹅。文本特征被分为有故事性,语言特点与插画。关于《丑小
鸭》的故事性是非常完整的,因为整个故事都反映出丑小鸭从小不
被喜爱,到历经千辛万苦,重新找回了自信变成白天鹅。这个故事
也很生动性因为曲折、有趣和惊险的剧情引发引人入胜般的效果而
这些情节是递进式结构。《丑小鸭》的语言特点是形象性,因为作
者用拟人的方式,把动物们都拟人化。接着,《丑小鸭》的插画丰
富多彩,深得读者心。《丑小鸭》的美学特质是纯真,稚拙,欢愉
和变幻的。作者常常使用夸张、比喻、仿拟、双关、反复、错综、
自嘲法、词义引申等手段,由语言、情节的不谐调构成喜剧性的矛
盾冲突,造成趣味性和幽默效果,构成一种轻松、清新、隽永的欢
愉之美。
3. 根据演示文稿的故事构成方式,从中选出 1 个来创作 1 个小故事。
根据演示文稿的故事构成方式,我从中选出了连环式结构来创作一
个小故事。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
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
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
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
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
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
可爱,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