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第 集 巴黎的新寵兒

導言

本集節目再度回到巴黎的歌劇舞臺,介紹了新時代下兩位新的作曲家以及他們的

作品特點。古諾隊聖樂有濃厚興趣,而他的《浮士德》以新的式樣和禁忌的快感,

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歌劇。奧芬巴赫則結合時事、幽默等元素,創造了一種新的

曲類,對後世輕歌劇有重大影響。他們的作品抓在了當時中產階級的趣味,也為

歌劇寫作帶來了新方向。

焦元溥:大家好,我是焦元溥,歡迎您收聽《焦享樂》,一聽就懂的古典音樂史。

不變的《浮士德》變庸俗了

從今天的節目開始,我們將帶大家再回到巴黎的音樂世界,看看這個全歐洲最重

要的城市之一,也是有最豐富音樂活動的舞臺,音樂在這裡又有怎樣的變化。

想到巴黎,首先要想到的就是歌劇,在這一集和下一集,我們將特別專注于歌劇

作曲家的表現。而提到歌劇,希望如果你忘記了的話,不妨再回頭聽一下第

和 集的內容。我們知道,在 — 年的法國,可說是法式大歌劇

主導的時代。除了法式大歌劇,還有一種大家喜歡的喜歌劇,也相當受到

歡迎。當然還有芭蕾音樂,這些都是在法國的作曲家想要揚名立萬,或者是想要

賺大錢的好方式,甚至還可以說是唯一的方式。不過就像剛才提到的,法式大歌

劇盛極而衰,在 年代慢慢開始褪色,而在這之後究竟誰能夠引領巴黎歌劇

的風騷呢?我們今天主要來看兩位作曲家。

首先來看 年出生的古諾。
播放古諾《聖母頌》音樂片段

這首以巴赫前奏曲為底,填出旋律的《聖母頌》,是古諾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

而從這一個作品,我們也可以看到,他生涯創作的幾個特殊面向。

首先他是巴黎音樂學院的高材生,羅馬大獎的得主。在羅馬進修的時候,他接觸

到了義大利傳統的聖樂,對聖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到巴黎之後,古諾一開始

也演奏聖樂,在人生晚期也持續耕耘這個領域的作品,他傑出的《聖西西里亞彌

撒》在當時可說是最受歡迎的宗教音樂之一。他也寫作許多歌曲,是法國藝術歌

曲的先驅名家。不過古諾今日的成就,還是奠基於他的歌劇。古諾一開始寫的歌

劇並不算非常成功,然而他 年的《浮士德》,雖然首演成績也是普通,之

後卻成為 世紀後期到 世紀初最最受歡迎的歌劇。


播放古諾《浮士德》音樂片段

您現在聽到的是第一幕第二景,魔鬼梅菲斯特所唱的《金牛犢之歌》。為什麼《浮

士德》會這樣受歡迎呢?我來歸納出幾個要點:第一,它是大歌劇以外的新玩意

兒,大歌劇篇幅非常的長,通常是 — 小時,而且歌劇內容就像我們之前說的,

多是特定歷史事件,而且是大歷史事件中的個人情感衝突。大家看這樣的歌劇,

一開始很新奇,看了快 年之後,真的也就疲乏了。而《浮士德》呢?它的音

樂大概就是兩個半到三小時,所謂三小時的版本,還是之後為了要符合巴黎歌劇

院的喜好,把一開始的對白、說話,改成了用唱歌的宣敘調,又加上芭蕾場景而
成的改版。他的歌劇內容是自由改編歌德的《浮士德》,因此並不是什麼特定的

歷史事件,可以說是相當沒有歷史感的一個作品。所以這對當時的觀眾而言,是

新的式樣。第二,無論是內容或音樂,《浮士德》都是為了當時中產階級的口味

而寫的。大家喜歡用明確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曲調、簡單的和聲譜成的作品,他

就這樣子寫歌劇,大家希望在歌劇裡面有輕鬆的橋段還有華麗的舞曲,他也這樣

安排。在這個場景之後的群眾場面,古諾就寫了當時可以說是全歐洲最著名的一

段圓舞曲。

播放古諾《浮士德》音樂片段

音樂非常的討喜,故事則怪力亂神,已經到了荒謬的地步,甚至歌詞的編排也相

當地不合邏輯,比方說女主角唱了鼎鼎大名的歌德的《圖勒王之歌》,之後居然

馬上就接《珠寶之歌》,這一段非常有名,因為旋律很好聽,但是歌詞實在是不

應該這樣接。但歌詞這樣寫了,古諾竟然也就這樣譜曲了。而《浮士德》劇情之

荒謬,讓這個劇在德國演出的時候,一直到 世紀中,都只能夠叫做《瑪格麗

特》,就是劇中女主角的名字,而不是《浮士德》。大家認為這對於歌德的偉大

作品來講,根本是一種褻瀆。但你可以說《浮士德》庸俗,問題是多數的聽眾,

就是庸俗的,越是庸俗的作品,大家就越喜歡。

禁忌的快感

如果我們要討論這個時期法國歌劇的偉大作品,那當然是柏遼茲的《特洛伊人》,

可是這是以音樂史作品回顧的觀點來看。如果放回當年的現實,《特洛伊人》連

完整上演都有困難,又怎能夠對歌劇產生任何影響力呢?然而《浮士德》之所以

能夠這麼受歡迎,還有一個一般人說不清楚的原因。
播放古諾《浮士德》音樂片段

我們聽到了管風琴的聲音,聽到了這個音樂又像是祈禱一樣。這該是神父在唱歌

吧?不是,您剛才聽到的是魔鬼梅菲斯特在唱歌,他在哪裡唱歌?他在教堂裡唱

歌。魔鬼出現在教堂,這已經夠褻瀆了,而他唱的還是詛咒,詛咒來教堂祈禱贖

罪,未婚懷孕生子,哥哥又被情人殺死的女主角瑪格麗特。而我們的女主角在被

魔鬼詛咒,還有一堆小鬼糾纏的情況下,她又唱的是什麼呢?

播放古諾《浮士德》音樂片段

是的,就如同您所聽到的,在歌劇《浮士德》裡面,魔鬼唱的像是祈禱,而祈禱

唱的像是情歌,而這就形成了多重的褻瀆。而褻瀆帶來的是禁忌的快感。事實上,

古諾的聖樂合唱作品,也常被當時人批評為好像太肉欲太感官了。不過聖樂畢竟

不比歌劇,在《浮士德》這樣怪力亂神的作品當中,如此禁忌的快感,讓他大紅

大紫,世人一聽再聽。

這是古諾另一出,現在的人不時會上演的歌劇《羅密歐與茱麗葉》,女主角在舞

會的華麗圓舞曲詠歎調《我願活在夢中》。但是無論是這一出或者是古諾其他歌

劇,即使作曲家想要再創《浮士德》的高峰,那都不可能。因為他們沒有《浮士

德》那一種禁忌快感,只是好聽的歌劇而已。

.宙斯變成了一隻大蒼蠅

事實上,《浮士德》對今日的觀眾而言,也不是最受歡迎的歌劇了,歌劇的風尚

品味變化之快,有時候是在出乎我們的意料。比方說就在同時的法國作曲家湯瑪

斯,他 年的歌劇《迷娘》在當時也是最熱門的歌劇。有多熱門呢?從

年到 年,光是在巴黎喜歌劇院,《迷娘》就上演了 場。這部劇同樣是
自由改編歌德的作品,而迷娘這個角色,雖然是音域比較低的次女高音,但是因

為她實在是太著名了,吸引了非常多的女高音來演唱它。我們現在聽的就是一個

珍貴的歷史錄音,這是 世紀初期最著名的女高音之一法拉,所唱的其中的著

名詠歎調《你知道那塊土地嗎》。

播放湯瑪斯《迷娘》音樂片段

當年人盡皆知,如今乏人問津,我們就可以知道,一齣歌劇要能夠通過時光的考

驗,是多麼不容易。如果你還要能夠創新,那就更不容易了。不過也就是在

年代,法國的歌劇舞臺,出現了一種新穎的歌劇,那就是奧芬巴赫的輕歌劇。
奧芬巴赫的人生非常具有傳奇性,他不是土生土長的法國人,而來自於今日德國

的科隆,是猶太教堂的樂師之子。因為和哥哥都具有高度的音樂天分,於是在

歲那一年,被父親帶往巴黎,也很神奇地進入了巴黎音樂院。奧芬巴赫在音

樂院裡面修的是大提琴,他也的確是大提琴演奏天才。那個時候是一代超級名家,

還曾經做國際巡迴演出,我們聽他現在留下的大提琴樂曲,不難想像,他當年的

確擁有令人瞠目結舌的演奏技巧。

播放奧芬巴赫大提琴樂曲片段

然而當年他在音樂院裡面念了一年,就覺得課程實在太無聊而輟學了。之後他到

處打零工,也嘗試指揮,更在沙龍裡面寫有趣的音樂戲劇作品,後來他才知道,

這個是他最想做的事情。於是他在 — 年,寫了三部獨幕歌劇。音樂是

很有趣,故事則非常非常的好笑,可以說是鬧劇。但是當年的巴黎一些歌劇院並

沒有接受,不想演出這些作品,於是奧芬巴赫乾脆自己租了香謝裡榭劇院的一個

小劇場,來演出他的笑鬧歌劇,這出就是鼎鼎大名的《奧菲歐下地獄》。
播放奧芬巴赫《奧菲歐下地獄》音樂片段

剛剛我們在背景音樂聽到的《康康舞》就是從這一齣歌劇來的。奧芬巴赫引用了

一些別人的作品,拿來做非常好笑的改編。故事內容也相當的可笑,拿希臘神話

與諸神來開玩笑。比方說宙斯,宙斯覬覦我們女主角尤麗迪斯的美色,跑到地獄

裡面和她相會。神話中宙斯可以變成公牛,可以變成天鵝,而這一次他變成的是···

播放奧芬巴赫《康康舞》音樂片段

是的,他變成了一隻大蒼蠅,而我們輕佻的女主角,就抱著這個大蒼蠅開始談戀

愛。
我們也來分析一下奧芬巴赫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首先就像是我們剛開始所聽到的

這些旋律,他真的是有創造美好曲調的天分。他也跟古諾一樣,可以用明晰簡單

的和聲音節,寫出這種令人琅琅上口的旋律,不得不說真的是非常有天分。第二,

他的作品真的是非常好笑,這個好笑,不只是音樂上有趣,在文本上面,也和當

時的時事相連接。比方說《奧菲歐下地獄》,雖然講的是希臘諸神,但是諷刺的

可是那個時候法國社會的不公不義。當然奧芬巴赫開的玩笑不只於此,有時候他

作品裡面的舞蹈或者是橋段甚至是臺詞,都非常具有性暗示。有些黃色笑話真的

還蠻低級或者是下流的,但是就像我們剛才提到古諾的時候說的,人們就是愛看,

而且當時的評論,就是痛駡這樣的作品,越罵大家就越帶勁,覺得非得看一看這

樣的作品。

而當初奧芬巴赫紅,也的確是天時地利人和,因為那個時候巴黎在辦世界博覽會,

而香謝裡榭劇院就在世界博覽會會場的對面。所以即使一開始是 人的小劇院,

卻成為巴黎重要的一景。而奧芬巴赫不只是旋律寫作非常具有天才,又跟當時傑

出的劇作家合作,還培養出了煙視媚行的女高音當做女主角。他的女高音明星,

私生活跟舞臺上面一樣精彩,成為八卦媒體追逐的對象,當然也讓他的歌劇越來

越紅。

在第 集節目裡面我們提到過,法國本來就有所謂的輕鬆有趣的歌劇,但是奧

芬巴赫創造出的這一種,結合舞曲、時事、幽默、對白跟詠歎調的這一種喜歌劇,

可說是新的曲類。這個對於英國的蘇利文跟基波特,還有後來在維也納的小約翰

施特勞斯的輕歌劇,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即使他影響可能是間接的,但是他創造

了這樣的一個有趣的曲類。

轉型後,躋身史上最偉大歌劇作曲家
不過既然奧芬巴赫的歌劇事業和時事有關,當政治風向轉變的時候,他也就失去

巴黎人的寵愛。這個轉裂點,就是 、 的普法戰爭。首先奧芬巴赫跟第

二帝國的拿破崙三世可以說是相當的友好。而他也成為第二帝國的一種音樂象徵

跟代表。當第二帝國結束,拿破崙三世流亡,奧芬巴赫就成為這種不堪過去的一

個象徵。再加上,我們前面提到了,他是德國人,普法戰爭,普魯士,法國打敗

仗,大家對德國人就有敵意。但是奧芬巴赫所幸他有國際性的名聲,就可以到國

外巡迴旅遊演出賺錢。之後大家再回到法國的時候,又重啟爐灶。而他人生最後

寫的歌劇,不是輕歌劇,而是嚴肅歌劇《霍夫曼的故事》。
播放奧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音樂片段

奧芬巴赫用自己母國文化中一帖《霍夫曼的故事》選了三篇編成這一個歌劇。以

三段失敗的愛情,在講人世的徒勞與失落。我們現在聽到的是其中一位女主角的

歌唱。但她不是人,而是機器人。男主角愛上了機器人,這愛情註定是枉然。很

可惜奧芬巴赫沒有真正完成這部歌劇就過世了,因此這部歌劇有非常多的版本。

包括鼎鼎大名其中的《船歌》這一段,其實是從先前他另外一部嚴肅歌劇《萊茵

女妖》的序曲改寫而成的。但無論如何,這部歌劇綻放出來的光芒,以及強大的

戲劇張力,足以使奧芬巴赫成為史上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

本集小結

最後讓我為大家整理一下今天的節目內容。我們再度回到了法國,來到巴黎的歌

劇舞臺。在稱霸這個舞臺已久的法式大歌劇示微之後,我們看到古諾的《浮士德》

異軍突起,以新的風味還有禁忌的快感,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歌劇。而奧芬巴赫

的輕歌劇又為歌劇寫作帶來了新方向。他們在和聲上面或曲調上面,其實並沒有

太大的創見。但是就是這樣直白明確有效的音樂語言,能夠抓住並且打動那時候

歌劇愛好者的心,也可以說是投當時中產階級之所好。而在下集節目中,我們將

繼續介紹兩位稱霸法國歌劇舞臺,乃至全世界歌劇舞臺的歌劇大師。歡迎您繼續

收聽《焦享樂》!

本集古典音樂配樂版權由“庫客音樂”授權提供。

※本文稿由「看理想」提供,遍路文化僅做「簡轉繁」之中文文稿轉換,
故可能出現不同翻譯與語意,特此告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