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第 17 卷第 3 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 .

17 N o .
3
2000 年 6 月 Jou rnal o f Shenzhen U nive rsity (
Hum anities &S ocial Sciences) Jun .2000

“理解”及其运用 :
韦伯个体主义方法论解析

徐道稳

(深圳大学法学院, 广东深圳 518060)

摘 要:
韦伯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的两大任
务 。通过对这两大任务的论述和对经典案例的分析, 说明韦伯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在
社会学理论中的重要意义和独特地位 。
关键词 :
韦伯 ;
社会行动 ;
理解 ;
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 :
C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260X(2000)03-0049 -06

作为一名典型的社会唯名论者, 韦伯认为, 社会是一个由社会行动者组成的系统, 只有作为


社会行动的个体才是真实存在的, 社会学不能撇开个体去研究独立于个体或超越个体之上的社
会实体 。韦伯也使用“国家” 、“社团” 、“股份公司”等团体性概念, 但这些团体仅仅是单个个人特
殊活动的结果, 是表现个人相互关系的组织模式 。因此, 个人的社会行动理应成为社会学的基本
分析单元 。
社会行动又称社会行为, 它是理解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也是其分析的出发点 。韦伯在
《经济与社会》 一书中对社会行动的含义作了详尽阐述 :
“社会行为 ( 包括不为和容忍) 可能是以
其他人过去的 、当前的或未来所期待的举止为取向 ( 复仇从前的进攻 、抵御当前的进攻 、对未来
进攻的防御措施) 。`其他人' 可能是单个个人和熟人, 或者人数不定的很多人和完全不认识的人
( 例如, `货币意味着是一种交换的财富, 行为者在交换时所以接受它, 因为他的行为以这样的期
[ 1]
望为取向, 即为数众多的 、然而不认识的和人数不定的其他人, 将来在交换时乐意接受它) 。”
(P 54)可见, 社会行动本质上是以他人举止为取向的个人的行动 。何谓“以他人的举止为取向”
呢 ?笔者的理解是“有着针对他人的主观动机”, 即社会行动具有针对他人的主观意义, 只有具有

收稿日期 :
1999 -09 -02
作者简介 :
徐道稳( 1963 -) , 男, 安徽庐江人, 深圳大学讲师, 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 。
· 50 ·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年第 17 卷

主观意义的社会行动才是可理解的, 才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 韦伯在这里刻意把人的行动与


动物的刺激反应行为区别开来 。因此, 判定一个行动是不是社会行动, 就要看这个行动是不是
“针对他人”, 有没有“主观意义” 。根据这两个标准, ( 1) 像苦思冥想 、修身养性 、孤寂祈祷这类内
在的行为不是社会行动 ;
( 2) 不以别人举止为取向的接触行为不是社会行动 。 例如, 两个骑自行
车的人相撞( 当然是无意的相撞) , 纯粹是一个事件, 如同一个自然事件一样 。但是如果他们试图
躲开对方, 并在相撞之后谩骂 、殴打或者平心静气地协商, 这就是社会行动 ;
( 3) 若干人相同的行
为不一定是社会行动 。下雨时, 街上的行人纷纷打开雨伞, 这是个人从避免淋雨的意识或愿望出
发而为的行动, 并不是以他人的举止为取向的行动 ;
( 4) 在一个团体中, 某些行动不是以他人举
止为取向, 而是行动者意识到自己是团体成员之一而为的, 这类不以他人举止为取向, 只是受到
行动者的成员身份影响的行动不是社会行动 。 纯粹反应性的模仿行为也不是社会行动 。
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 韦伯给社会学下了一个定义 :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
[ 1]
会行动, 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 (P 40)韦伯通过对社会学
的定义, 把对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作为社会学的两大任务 。为什么需要理解 ?这
是因为社会行动总是受行动者的感情 、欲望 、意志 、动机等因素的左右或支配, 即社会行动的本
质不在于外显的过程, 而是其内在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意义 。 既然社会行动的本质是其蕴含的精
神内涵和文化意义, 那么用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来研究社会学则无异于方枘圆凿 。因此, 研究
社会学的方法就别无他途, 只能是理解和说明, 故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为“理解社会学” 。
那么什么是理解 ? 从确定性角度看, 理解的确定性的基础有二 :
一是理性的方法( 如逻辑和
数学) , 即对各种行动因素在其有意向的意义中获得完全清晰和理智的把握 。理性的理解具有高
度的确定性, 正如韦伯所言 :“当某人在推理或论证中应用 2 ×2 =4 或应用毕达哥拉斯定理时,
或者当某人根据我们已经接受的思维模式正确地推出一种推理的逻辑序列时, 我们对其意义具
[ 2]
有完全清晰明白的理解 。” (P 35)同样, 在各类社会行动中, 对目的合理性行动的理解具有最高
程度的确定性 。二是重新体验的方法, 如移情和艺术欣赏或如狄尔泰所言“理解就是再现你中之
我” 。这种方法通过同情的参与并能恰当地把握行动发生的情感环境, 从而获得移情和欣赏的精
确性 。这种理解是对别人心灵感觉的精神体验, 是对别人的行动和动机的有效把握 。虽然“可重
新体验性” 对理解的确定性非常重要, 但并不是唯一的必要条件, 所谓“要理解凯撒不必成为凯
撒” 。
从操作类型看, 韦伯把理解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对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 即通过对社会
行动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 。 对语言 、行动( 如砍柴 、关门等) 、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如惊叫 、
愤怒等) , 以及对数学和逻辑命题 ( 如 2×2 =4) 的理解都属于这一类 。 第二类是解释性理解, 即
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 。 解释性理解是对动机的理性理解, 它把社会行动置于
可理解的和更加内在的意义背景之中 。如果说直接观察理解仅仅知道社会行动“是什么”或“干
什么”, 那么解释性理解就是要寻求社会行动的“为什么” 。 例如樵夫砍柴, 直接观察理解仅能理
解樵夫的行为是砍柴, 而解释性理解则要寻求砍柴的动机, 或为挣钱, 或为自用 。
韦伯的上述分类只具有类型学意义 。 实际上, 对一种行动的直接观察往往很难得出对这种
行动的理解 。比如, 我们碰上一群闭目围圈而坐的人, 我们就不能理解他们在“干什么”, 更不能
理解他们“为什么” 。如果能了解这些人生活的文化背景, 我们也许能理解这些人闭目而坐或是
修身养性, 或是一种宗教仪式, 或是别的什么 。同样, 在理解 2 ×2 =4 时, 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背
第3期 徐道稳 :
“理解”及其运用 :
韦伯个体主义方法论解析 · 51 ·

景, 对这些符号的意义就无法理解 。可见, 直接观察理解和解释性理解是不可分割的, 而且成功


的理解往往需要一定的文化背景 。显然, 韦伯的理解只限于社会科学领域( 新康德主义称为文化
科学) , 自然科学领域只须说明, 无须理解 。
社会行动是需要而且可以理解的, 然而仅有理解是不够的 。韦伯认为 :
“任何解释都试图获
得清晰性和确定性, 但无论这种解释多么清楚和确定, 它终究是一种主观形式, 因此不能认为这
[ 2]
种解释就具有因果效力, 而只能把它当作一种特定的假设 。” (P 42)因此, “通过与具体的事件
[2 ]
进程相比较而证实主观的解释是必不可少的” 。 (P 43)这里韦伯看到了解释性理解方法的局限
性和因果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实际上, 韦伯一直试图把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结合起来, 使两
者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从而形成一种尽可能客观科学的社会分析模式 。韦伯的这种努力与狄尔
泰 、李凯尔特等人在社会历史领域拒绝因果分析的倾向在方法论上是迥异其趣的 。

韦伯的思想脉络是 :
社会是由行动者组成的系统, 行动者的社会行动是有意义的, 其意义是
可以理解的, 但仅有理解是不够的, 对社会行动的理解必须伴有经验上的验证才具有价值 。这种
经验上的验证就是要寻找某一社会现象背后的具体的因果关系, 而不是探求具有普遍因果效力
的规律 。韦伯将上述主观解释和具体的验证概括为“主观恰当性”和“因果恰当性”两个命题 。主
观恰当性( 或称在意义层次上合适) 是对具体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动机的理解, 是表示对行动者的
主观精神状态及其特定目的的认识程度 。因果恰当性“是一种事件的先后顺序, 其程度是按照经
[1 ]
验的规则存在着一种机会 :
它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在实际进行着” 。 (P45)这里所说的“机会”指
的是概率, 它在理想情况下可以用数字形式表示 。因此, 因果恰当性是指在从主观观点出发所作
的理解结果与从客观观点出发所作的观察结果之间存在统计规律上的相符 。
韦伯在与历史学家梅耶 ( Edurd M eyer , 1855 ~ 1930) 争论时进一步阐明了他的方法论观
点, 他说 :
“一个人已经从或将要从胚胎中发展出来的事实, 在我们看来好像是一种由规律所支
配的发展 。 然而, 由于外部的`偶然事件' 或`疾病' 的遗传原因, 它毫无疑问仍然可能`具有不同
结果' 。” [ 2] (P 223)
他认为,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蕴含着文化价值, 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 因此社
会科学中没有规律可言, 只有具体的因果关系 。规律具有必然性, 具体的因果关系具有“客观可
能性” 。客观可能性是指对社会现象进行因果分析, 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原因 。某一社会现象
的出现, 总是由大量可能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每一单一原因对结果来说都是必须的 。社会科
学研究者要想掌握事件的真相, 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 并把它们纳入研究范围, 否则社会科
学研究就会变得盲目 。在对社会现象作客观可能性分析时, 韦伯反对把这种分析 “自然科学
化” 。有种观点认为, 一种结果在产生过程中总存在着促进这种结果的因素和阻碍这种结果的因
素, 当前者超过后者时, 这种结果就会出现 。实际上, 这种观点只有在讨论那些本质上是机械的
和自然的事件时, 才能被准确地运用 。而对具体的社会现象, 则不能用“作用与反作用”的观点做
简单化解释 。社会现象总是由多种因素以某种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
把客观可能性引入因果分析, 是否会破坏因果分析的确定性, 是否会威胁社会科学的科学
地位 ?韦伯认为引入客观可能性不等于承认向“编史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敞开大门 。实际上, 社
· 52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年第 17 卷

会现象的独特性 、多因性恰恰要求因果分析要考虑客观可能性, 否则, 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分析就


变成线性的因果链条, 从而与自然科学分析并无二致 。
那么, 社会现象中的客观可能性是否像掷骰子过程中的可能性一样 ?在掷骰子的过程中, 如
果质地均匀, 每一面朝上的概率都是 1/6 ;
如果质地不均匀, 即骰子的重心偏离中心, 那么在反
复投掷的过程中, 6 个面中的某一面朝上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即该面朝上具有“有利机遇” 。通过
不断重复抛掷, 我们可用数字表达这种有利机遇出现的客观可能性程度 。 韦伯认为, 这种“有利
机遇” 或客观可能性的实例在所有具体因果联系范围内都有类似物, 包括“历史的因果关系” 领
域在内 。就是说, 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可能性与投掷不均匀的骰子类似, 但这种客观可能性是
不可测量 、不可计数的, 不能像掷骰子的概率那样用数字来表达, 这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
别所在 。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对多种可能性的比较来估计“有利机遇”的程度, 从而达到
一定程度的因果确定性 。实际上,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 而且在实实在在的历史中, 我们都经常地
使用这种关于结果受到`优惠' 的程度的判断, 的确, 如果没有这些判断, 在因果关系上`重要' 与
`不重要' 的区分简直是不可能的了” 。 [ 2] (P 282)
应当指出, 虽然客观可能性与因果恰当性均依赖于概率, 但并不意味着统计学在理解社会
学中有多么特别的运用 。 关于这一点, 韦伯指出 :
“这里应当提前说明, 根据`历史' 对象的本质,
只有冯 ·科里斯理论( 指概率统计理论, 引者注) 中最基本的成分对历史方法论是有意义的 。所
谓`概率统计' 原理的应用, 对于历史学中的因果分析工作来说, 在严格意义上, 显然不仅不必加
以考虑, 而且甚至对类似地利用其观点的尝试也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 [ 2] (P 263)
主观恰当性 、因果恰当性和客观可能性是社会学研究的 3 个要素, 它们体现了社会学研究
中的主客观统一, 但是这种统一不是建立在普遍性规律的基础之上, 而是建立在统计规律的基
础之上的 。 比如, 历史学家具备的知识, 让他能够想象并且重构当年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完成了
重构工程之后, 他首先要推敲当时关键人物的所思所想 ( 主观恰当性) , 然后再按各种可能性来
揣度当时的实际情况 ( 客观可能性) , 这样他才能从各种可能的结果中找出导致的特定原因, 找
出这些原因中的关键因素 。韦伯将这个关键因素称为合适的原因( 因果恰当性) 。可见, 主观恰当
性与因果恰当性在社会学意义上是统一的, 社会学要成为科学, 两者必须相互依赖 、相互补充 。
只有因果恰当性没有意义上的恰当, 不论因果关系中的统计规律多么确定, 这种因果关系仅有
纯统计学的意义 ;
反之, 只有意义恰当而没有因果恰当性, 对主观意义的理解就失去因果效力,
社会学也就没有了归宿 。 同时, 因果恰当性是客观可能性中的因果恰当性, 没有客观可能性, 因
果分析就变成了线性的因果决定关系 ;
没有因果恰当性, 客观可能性的分析就没有着落, 社会学
的研究也就失去意义 。

理解社会学认为, 个人是社会的“原子”, 只有个人才是客观实在, “团体” 、“国家” 、“社会”等


是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们只是用来称谓一群人的名称 。 但这并不是说个人具有特殊的价值
或更具有重要性, 更不是说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唯一内容 。实际上, 韦伯是从微观的社会行动入
手来研究宏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正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经
第 3期 徐道稳 :
“理解”及其运用 :
韦伯个体主义方法论解析
· 53 ·

典案例 。韦伯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的方法试图论证一个宏观的社会命题 :
新教伦理包含着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价值观念, 即资本主义精神, 我们姑且称之为“韦伯命题” 。 不过, 横
向比较( 欧美与中国 、印度等国的比较) 不是他分析的重点, 纵向分析才是他的兴趣所在 。
在纵向分析中, 韦伯把社会形态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即“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 。两者的
不同之处不是获利的目的, 而是获利的方式, 即有无资本主义独特的经济行为 。这种经济行为的
独特之处何在 ? 资本主义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 其根本点在于它为人们获利的经济行为
提供了一个理性的 、 和平的基础 。人们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资本核算, 以期在一个商业周期结束
时, 投入运作的资产有所增值 。资本主义企业就是按照这种理性的原则来计划生产, 安排获利的
具体手段 。
不言而喻, 从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是巨大的历史转变, 这种转变的承担者就是社
会行动者 ( 普通劳动者和企业家) , 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也集中表现在社会行动者身
上 。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劳动者身上 。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两种条件下的劳动者在赚钱的欲
望上并无不同, 所不同的是前资本主义的劳动者缺乏劳动的自觉性, 这一点正是资本主义发展
的主要障碍之一 。韦伯举例说, 某个人按每英亩 1 马克的价钱一天收割了 2 .
5 英亩地, 从而挣得
2.
5 马克 。现在, 工价提高到每收割 1 英亩得 1 .
25 马克 。本来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收割 3 英亩地,
从而挣得 3 .
75 马克 。 但他并不这样做, 只收割 2 英亩地, 仍然可以挣得过去习惯得到的 2 .
5马
克 。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却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性, 他
们把劳动当作一种绝对的自身目的, 当作一项天职来从事 。这种天职观正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
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 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 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 。[ 3] ( P 38) 其
次的区别表现在企业家身上 。 前资本主义的企业家趋向于利用各种政治机会和非理性活动(如
垄断权 、法律特权和高利贷等手段)来追求经济的成功, 他们在生活和经营的诸方面(如生活方
式 、工作量 、利润率 、调节劳资关系的方法 、顾客群以及吸引新顾客的方法)均表现出传统和非理
性的特点 。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家是在“冷酷无情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 既精打细算
又敢作敢为 。最重要的是, 所有这些人都节制有度, 讲究信用, 精明强干, 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事业
[ 3]
中, 并且固守着严格的资本主义观点和原则” 。 ( P 50) 他们为了事业才生存, 而不是为了生存才
经营事业 。
劳动者视劳动为天职的态度以及
企业家身上所体现的种种伦理品质,
显然不是天生的, 也不是由经济利益
的刺激所能解释的, 而是长期艰苦教
育的结果, 是某种观念背景的产物 。在
韦伯看来, 这种教育就是宗教教育, 这
种观念就是新教伦理 。韦伯分析问题
的框架如图 1 所示 。
在这一分析框架中, 韦伯首先强调社会行动者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 这种文化价值主要是
指以劳动为天职和以荣耀上帝为终极目标的加尔文教的教义, 这种对行动者主观动机的认知就
是主观恰当性 。上述宗教价值观内化于行动者的内心, 并通过行动者渗透到经济领域, 形成所谓
· 54 · 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年第 17 卷

资本主义精神, 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形成, 这种分析就是因果恰当性 。 当然, 这种因


果分析并不排斥其他因果分析对命题的解释 。不过在韦伯看来, 这种分析更具有“有利机遇”, 即
更为重要 。 因此, 它只是客观可能性中的因果恰当性 。
韦伯的这种分析框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宗教价值观与经济领域的价值观在内容上的某些
一致性或亲和性, 既可能是其他社会因素的变化导致宗教和经济两种价值观的趋同, 又可能是
经济制度对宗教价值的影响所致 。 因此, 把宗教价值观与经济领域的价值观在内容上的某些一
致作为宗教影响经济的依据, 在逻辑上是缺乏说服力的 。而且, 用微观层次的变量( 社会行动者)
来解释宏观层次的命题( 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如何产生) 涉及到微观向宏观的转变, 这一转变包
含一系列的中介变量, 因此, 缺少对中介变量的分析也影响理论的解释力 。尽管如此, 韦伯把人
看作独特精神文化的载体, 把具有自由意志的人作为其理论的起点, 在方法论上确立了他独特
的地位 。他在建立方法论体系时, 既考虑到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又考虑到社会科学作为
科学对客观性 、确定性的追求, 通过对主观恰当性 、因果恰当性和客观可能性理论的构建, 在认
识论上提倡因果多元论, 使社会科学摆脱线性单义的因果关系框架, 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区
别开来, 同时又为其理解社会学提供了客观基础, 为社会科学的科学地位设置一道“确定性” 防
线。

参考文献 :
[ 1] ( 德) 马克斯 ·韦伯 .经济与社会 :
上卷[ M ] .林荣远译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7 .
[ 2] ( 德) 马克斯 ·韦伯 .社会科学方法论[ M ] .
杨富斌译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1999 年 .
[ 3] ( 德) 马克斯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M ] .于晓 、陈维钢等译 .北京 :
三联书店, 1992 .


责任编辑 :
张西山】

“Understanding”and Its Application :


An Analy sis of
Individualistic Methodology of Max Weber

XU Dao-w en
(Colleg e o f L aw , Shenzhen U niv .
,She nzhen 518060)

Ab stract :M ax Weber view s the e x p lanat or y understandi ng and cause -and -ef fect elu-
cidatio n conce rnin g soci al acts as tw o t asks of socio lo gy .B y elucidat in g t he tw o t asks and
analy si ng the classical cases , t he p resent pa per sheds lig ht on t he im p or tant si g nificance and
the unique po siti on of Weber′ s i ndividualistic m ethodolo gy in t he t heo r y of socio lo gy .
Key words :M ax Weber ;
social act ;
socio lo g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