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歐陽修<送徐無黨南歸序>

一、作者生平: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宋廬陵人。

?幼年喪父,家貧,由母鄭氏親自教育。

?二十四歲中進士甲科,聲名大噪。

?六十六歲卒,諡文忠,故後世稱為歐陽文忠公。

二、文學地位:

?歐陽修在散文、詞及史傳方面,都有相當大的成就。

?他樂於獎掖後進,如曾鞏、王安石、蘇軾等人,都得到他的提拔和栽培。

?他曾主持禮部的考試,利用崇高的地位提倡平實的文風,唐代古文運動得以
在宋代繼續開展。

?至於他自己的散文,體裁多樣,風格則偏向陰柔,開創古文的陰柔派。

?詩文輯為<歐陽文忠公集>,詞則有<六一詞>,史學方面,編有<新唐書
>,並著有<新五代史>。

注:六一居士----歐陽修晚年隱居於穎州時,自謂藏書一萬卷,集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
一局,酒一壺,而他則以一老翁優遊於其間,故稱之六一居士。

三、體裁:

!本文屬於散文類,但從文類上來說,則屬於贈序。贈序是一種特殊的文體,
有贈人以言的意思。它和一般置於書前推介該書的「序言」不同。贈序的內容,多
是惜別、鼓勵、忠告、依戀等感情。

四、寫作背景:

!本篇選自<歐陽文忠公集>,寫於____________(公元一零五四年),是歐陽
修寫給他的一個學生,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這位學生曾跟隨歐陽修學習
古文,其後高中進士,正是意氣風發之時。歐陽修作序送行,勸勉他不要以自己
能寫一手好文章而自滿,並論列三不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次
和依存的關,使他明白德本文末的道理。

五、主旨:

?本文為徐無黨南歸而作,同時反映了作者的文學思想。作者指出人要以「德」
為本,「言」為末,有了「德」,即使沒有「言」,也可以「不朽」
。若專注在文字語
言上做工夫,即使文章工巧悅耳,也會像草木一樣腐朽的。

 
六、內容大要:

段落 大要
1 !指出什麼終於會腐壞消滅?

!指出什麼才會不朽?

!不朽的原因是什麼呢?

2 !立功、立言、立德三者,何者最重要?何者最不重要?

!作者以何人為例,說明立德的重要?

3 !作者用哪一部書開始這一段的內容呢?

!作者從該書中看到什麼特殊的現象?

!由這個現象,他得出什麼結論呢?並指出為人應當追求什麼呢?

!作者把文字華美比喻為什麼呢?

4 !在這段裡,作者說明了自己寫作本文的動機?他有什麼動機呢?

六、寫作技巧:

一、結構嚴謹、層次井然

?作者首先由___________說起,指出______________都會泯滅,只有________
___能永垂不朽。

?接著指出聖賢所以不朽,不外循三途,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再進一步剖析三者何者為重,從而得出__________為首、__________次之、___
_____更次。

?跟著,作者再從_______________,說明文章難得,散失卻很容易的道理。

?最後才點明本文的________________,勸徐無黨不應只重文章,更應重德行。

?整篇文章都圍繞著主題,層次井然地闡述道理。

二、引例精當、富說服力

例一:草木鳥獸與人不免一死. .道理一:修德為重

例二:顏回  . .道理二:追求不朽的原故

例三:自古以來,文章散失嚴重. .道理三:言之不可恃
三、駢散交錯

?本篇大部份是散文句子,但作者往往在散句中插入偶句,在參差中顯出整齊。

問:文章中有哪些偶句呢?

偶句一  

偶句二  

偶句三  

四、善用虛字

?本篇運用大量的虛字,使文氣紆徐紓緩,在說理的文章中加入虛字,朗讀時
更有娓娓動聽動之妙。

例子: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者矣。

##既是肯定說明的語詞,又帶有惋惜的語氣。

五、用詞淺顯、平易近人

?本文不用奇僻艱深的文字,華麗工巧的語句,而用真摯的 2 怠情寫出,所謂
「出之真誠,臨以至誠」,因此使人讀來,有如面受長者教,平易近人,亦切合
作者寫贈序予徐無黨的性質。

 
六、善用對比、加強效果

?文中善用對比顯出不同層次,加強說理效果。

草木鳥獸眾人之死而泯滅. .著作散亡磨滅,百不
一二存焉

詩書史記所載人物. .聖賢死而不朽,逾遠
而彌存

班固藝文心唐四庫書目所列著書人物之多. .顏回

七、反復感歎、感情真摯

本文共有四層的感歎,層層深入,令文章更為感人。

第一層感歎 著書之士,多者至百餘篇,少者猶三、四十篇,其人不可勝數,而散
亡磨滅,百不一、二存焉。
第二層感歎 予竊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矣,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
之過耳也。
第三層感歎 而卒與三者同歸於泯滅,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此。
第四層感歎 今之學者,莫不慕古聖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盡心於文字間者,皆可
悲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