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實驗報告 克特-可倒擺

Name:B11202020 黃定芃
Group member:黃定芃、陳杏妍
Teacher:梁國淦
Teaching Assistant:陳思羽
Experiment date:2022.10.14

1/9
A. 簡介 Introduction
(一)實驗原理:
(a)單擺(simple pendulum)與複擺(compound pendulum):
單擺:若一剛體繞固定軸運動可簡化為一個質點繞固定軸運動,則稱其為單
擺。
複擺:日常生活中物體一定會有質量分布,所以不能夠以質點看待,此時質
量分布明顯就稱之為複擺。

(b)轉動慣量(Momentum of inertia):
相對一固定軸,一個質點的轉動慣量定義為質點的質量乘以其與軸垂直距離的
平方。但若考慮一個剛性質點系,則轉動慣量為每個小質量點轉動慣量之和,可
N N
寫為 I   mi ri 2 =  Vi ri 2 (其中  為密度, m、
i Vi 分別為小質點的質量與體積, ri
1 1

為小質點到轉軸的垂直距離)

(c)平行軸定理(Parellel axis theorem):


若假設一連續剛體質量為 M 以質心 CM 做轉動的轉動慣量為 I CM ,現在考慮以
一個固定軸 O 平行質心轉軸做轉動,且兩軸間距離為 R,則繞 O 的轉動慣量 I O 可
表示為 I O  I CM  MR2 。

(d)複擺的週期:
1 N 2 到重心 C 的
1 l 2 分別為兩支點 N、
本實驗所取用的複擺樣式如下圖,其中 l、
距離,若以 N1 為支點做轉動的轉動慣量為 I1 ,則根據剛體轉動方程式可得
  I    Mg  l sin 
1 1 1 (i)

(圖片取自國立臺灣大學普通物理學實驗一一一學年度課本)

2/9
假設  夠小,則可做 sin  ~  的近似,則(i)可寫為  的微分方程,透過求解可得
以 N1 為轉軸的週期 P1 為
I1
P1  2
M  g  l1
若假設 I CM 為繞重心(c)的轉動慣量,則根據平行軸定理,繞 N1 轉動週期 P1 和繞
N 2 轉動週期 P2 可寫為
I CM  M  l12
P1  2 (ii)
M  g  l1

I CM  M  l22
P2  2 (iii)
M  g  l2

(e)測量重力加速度 g 值:
根據(ii)和(iii)兩式移項相減消去 I CM 和 M 可整理為
4 2 1 P12  P22 P12  P22
 (  ) (*)
g 2 l1  l2 l1  l2
欲測量 g 有下列兩種方法。

方法一(實驗一):
1 l 2 ,再利用 8748 量測正掛週期 P1 *10、倒掛週
先測定重心位置,量測求得 l、
期 P2 *10,平均後得到 P1 、 P2 的值,帶入即可求得 g。

方法二(實驗二):
調整複擺上的可動物件 D 使正掛週期等於倒掛週期,則(*)可寫為
4 2
(l1  l2 )
g (**)
P2
即在實驗中先將 D 移至刻度 10cm、50cm、90cm、觀察正掛和倒掛的週期趨勢,若
兩者的週期函數有交點則代表存在某點 D 使得正掛週期等於倒掛週期,記錄此時
的週期再帶入(**)即可求得 g 值。

3/9
(二)實驗流程:
實驗前設置:
1.將物件 D 設置在刻度 50cm 處並固定,同時確認重錘 A 也是固定的。
2.將複擺放平衡支架上量測重心。
3.量測 l、
1 l 2 的大小,同時利用游標尺測量刀口(支點)至刻度 100cm 處的距離。

4.架設複擺(確認刀口對準並卡入凹槽)。

方法一:
1.讓複擺進行小角度擺動(約 3。),用 8748 量測十倍週期,反覆五次求平均並記
錄。
2.換成倒掛,重複上述步驟。

方法二:
1.調整物件 D 至 10cm、50cm、90cm 處,量測週期(正掛測完再測倒掛)並記錄。
2.將正掛週期與倒掛週期對 D 位置作圖,觀察兩圖形的交點。
3.將 D 移至交點處,確認是否正掛週期等於倒掛週期(小數下第二位相同)

4/9
B. 結果 Results
1. 實驗筆記:
台北市重力加速度參考值 g std =978.7cm/ s 2 。
克特擺重心 C:刻度 28.75cm 處。
「支點 N1 」至「100cm 處」距離: 0.270 cm 。
「支點 N 2 」至「100cm 處」距離: 0.215 cm。
「重心 C」至「支點 N1 」距離 l 1 =71.250 cm 。
「重心 C」至「支點 N 2 」距離 l 2 =28.965 cm。
l 1 + l 2 =100.485 cm 。
l 1 - l 2 =42.555 cm。

<方法一>

<方法二>

(數據為量測三次取平均)
估計當 D 於 23.19 cm 處, P  P1  P2  2.0146 (s) 。

當 D 位置為 23.2 cm ,週期 P  P1  P2  2.015 s (相同到小數下第三位)。


計算得重力加速度=977.04 cm/ s 2 ,相對不確定度為 0.041 %,
g  g std
差異百分比  -0.1696 % 。
g std

5/9
2. 數據分析:
<方法二>

上圖為<方法二>所測得的數據,分別將正掛/倒掛的週期對 D 的位置作圖,再利用
一元二次方程式去作為趨勢線,其 R 2 值都大於 0.99,可見這兩個二次趨勢方程式對數
據的模擬是相當符合且可以信賴的,故推測週期是以 D 的位置為變數的一元二次函數。
但實際上仍需透過實驗再次確定,因在繞支點 N1 做轉動的週期與 l1 關係式(ii)
I CM  M  l12
P1  2
M  g  l1
中僅能知道 P 和 l1 間的關係,但現在在改變可動物件 D 的情況下將使 ICM、l1 都產生改
變,因此需要再次實驗去探討 D 的位置、 ICM、l1 、P 之間的關係式,才能說明<方法二>
所得到「兩者間呈現一元二次的關係」的推論是正確的。

3. 數據分析討論
3.2 不確定度組成分析:
<方法一>
4 2 1 P12  P22 P12  P22
 (  )
根據<方法一>所得的(*) g 2 l1  l2 l1  l2 可知對於 g 的不確定度組成並不

是單變數,而是由 P1、P2、l1、l2 所組成的,因此在進行不確定度的計算時必須以偏微分


的方式進行計算,因此
P1 2  P22 P1 2  P22
Let f ( x)    ( P1 2  P22 )( l1  l 2 ) 1  ( P1 2  P22 )( l1  l 2 ) 1
l1  l 2 l1  l 2
4 2 f ( x) 8 2
 g
(*)即可看為 g 2 f ( x) ,在此狀況下 g 的相對不確定度就會等於 f(x)的相對

不確定度,f(x)的相對不確定度計算過程如下:

6/9
將數值帶入,數據如下圖表:

f f
其中貢獻不確定度最大的為 [ u (l1 )]2、[ u (l2 )]2 這兩項,可能是因為在測量長度時是以
l1 l2
直尺測量再加上游標尺測量到最兩端的距離,又支點到 100cm 處的距離蠻小的,而且在
用游標尺時沒有辦法很好的對準,所以可能會多出部分人為造成的誤差,相較於 P1、 P2
的測量,是直接讀取儀器,故人為的誤差就可以不被考慮進去,因此不確定度也會小於
長度項。

7/9
<方法二>
<方法二>g 的不確定度主要是來自於 l1  l2 和週期 P 所造成,但由於所測得的有兩個
P 的數據,帶入公式時卻只有一個,因此對於不確定度所選用的 P 取(P1+P2)/2,再進行
不確定度的組合計算,計算數據如下:

其中在不確定度的方面,週期 P2 項不確定度仍然小於長度的 l1+l2 項,可以當作「長


度項上面所產生的誤差較大」的證明。

C. 問題討論 Discussion on Questions


問題:根據你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可以精密測量出重力加速度 g 值的方法。
回答:圓錐擺

(其中 t 為圓周運動週期)
(圖片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9C%86%E9%94%A5%E6%91%86)

8/9
D. 結論 Conclusion
在<克特-可倒擺>的這個實驗中我們以兩個方法進行重力加速度 g 值的量測。<方法一>
透過量測正擺和倒擺的週期帶入公式進行計算,得 g=977.84 cm/s2、差異百分比= -0.088%、
相對不確定度為 0.048%;<方法二>透過移動可動物件 D 使正/倒擺的週期相同,再帶入公式
計算,得 g=977.04 cm/s2、差異百分比= -0.17%、相對不確定度為 0.041%。
其中在計算不確定度時發現長度項 l1、l2 的不確定度較大,推測是在測量長度上會有人
為的誤差(眼睛看刻度、直尺對準等),若要減少人為誤差我認為可以在測量長度上不同人多
次測量,排除不合理數據再取平均,如此一來 g 值的數值可以更加精確、不確定度被減小。
此外在<方法二>的實驗中,透過 excel 進行 D 位置與週期的趨勢線模擬,發現以二次曲
線模擬的 R2 值皆大於 0.99,可以推論二次曲線可以很好的描述兩者間的關係,但由於在公
式中並無法直接看出 D 位置與週期間的關係,因此還需進一步的實驗將公式轉換為 D 位置
與週期間的公式才可以進行判斷。

參考資料 Reference
1.《臺灣大學普通物理實驗(一)》,林敏聰、石明豐總編輯,NTU Press 出版,2022
2.普通物理實驗報告,https://pic.tasker.com.tw/file/1/595/2621971/1406959339323228247.pdf
搜尋於 2022/10/26
3.維基百科- Kater’ Pendulum,https://en.wikipedia.org/wiki/Kater%27s_pendulum,搜尋於
2022/10/27
4.A Note on Kater's Reversible Pendulum ,
https://scholarworks.uni.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6232&context=pias,
搜尋於 2022/10/28

回饋 Feedback
這個實驗是到目前為止做出來和標準值最接近的一次(誤差也算是最小的一次),再看到
最後的結果其實蠻開心的,增加了一點我對實驗的信心,數據計算方面也變的清楚許多要如
何去計算(不確定度和有效位數),希望透過書面報告的訓練能夠讓我更加清楚在學術上面該
如何去書寫。

9/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