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比色法、分光光度計濃度測定 第二次實驗

一、 第一次實驗的問題及改善
第一次實驗的問題 第二次實驗的改善
濃度 1) 配置的溶液濃度過高(母液:0.5M,序列稀釋 5 倍 藉由第一次實驗各組的數據,知新型分光
配置 共 3 次),導致使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吸光度時亦 光度計的範圍上限約至 0.02M,故母液設定
超出其測量上限,許多測量數據是不可用的, 為 0.1M、25ml,並序列稀釋每次 10 倍稀釋
且需再稀釋多次,使濃度落於機器可量測範 4 次,得 10-2M、10-3M、10-4M、10-5M 各 10ml
圍,導致誤差增加
2) 作為基準的溶液每種濃度皆配置 25ml,
但實際上不需這麼多的量
比色 1) 不熟悉使用手機 app:color picker 使用 iphone 相片編輯功能選取顏色
法 2)底部光源過亮,手機拍攝時不易觀察顏色 於光源上鋪一張白紙,減弱亮度
3)RGB 訊號的處理 利用 Blue 的訊號(因為 Blue 是黃色的互補
色),試作出其檢量線,
分光 舊型可測之濃度範圍較小,約為 0.002M 使用新機型之分光光度計,其測量範圍可
光度 我們所配置之溶液濃度多超過此範圍, 至 0.02M
計 需重新稀釋
二、 實驗結果
濃度 0.1M 0.01M 0.001M 0.0001M 0.00001M 待測
ΔOD450 - 2.705 0.428 0.099 0.0054 1.626
Blue 52 83 165 231 236 93

Blue 與濃度的關係 ΔOD450 與濃度的關係

由右圖,所計濃度:0.0059M
討論
由左圖可知濃度越小,Blue 數值愈大,
但試製作其檢量線時,其 excel 可做出之趨勢線 R2 值皆與 1 相差過多
(左圖 R2=0.9436,已為各種趨勢線中最接近 1 者)
故不宜以此做為檢量線,帶入關係式求出待測溶液濃度
也許我們可以將 Blue 的數值進行某種處理,
(例:化為與原光源的 Blue 數據比值、取對數……)
或許就能得到更適當得檢量線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