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4

目录

目录
马克思如何发现对象小a——批判效用论
1、再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价值作为对象小 a
3.效用论的局限
4.劳动作为价值的实体
紅葉泡紅茶:对新辩证法的一个简要批判
1.价值是什么——或价值不是什么?
2.对新辩证法的批判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
4.商品作为开端:唯物主义辩证法
5.总结
效用论批判——A De-jargonised version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效用论的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
政治经济学
紅葉泡紅茶:自为之有到对象a:否定之否定
1.欲望
2.价值
3.马克思的另一个例子
谈谈方法——辩证法
黑格尔怎么消解康德的“自在之物”?
1.存在论的自在之有
2.本质论的自在之物
3.一个不成熟的小例子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问题
1.读资本论,但倒着
2.价值形式的问题
3.尝试为马克思辩护
紅葉泡紅茶:共产主义或野蛮
1.历史决定论,吗?
2.必然性
3.站在历史之门前
历史唯物主义浅见
1.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命题
2.生产关系辩证法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4.资本论的结构
5.结论
拉康欲望图解:缝合

(1)结构主义语言学
隐喻:
换喻:
(2)黑格尔
(3)马克思
2.

1.俄狄浦斯情结
(1)前俄狄浦斯或俄狄浦斯第一阶段
(2)剥夺
2.
(1)A→s(A)
(2)两种认同

1.欲望
2.幻象

征兆到征候: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1.征兆 symptom
2.征候 sinthome
(1)有无变
(2)客观性
(3)元语言
3.实在界的政治内涵
(1)货币这一实在界
(2)劳动价值论
能指为另一个能指代表主体
1
2
如何用《资本论》阅读《逻辑学》:辩证法
0.导言
1.辩证法本身(有常识的读者可以跳过)
2.辩证法的例子 1:坏无限、否定之否定
3.辩证法的例子 2:直接和中介
4.辩证法的例子 3:观念性
5.总结
如何用《逻辑学》读《资本论》:开端
0.导言
1.从商品倒推
2.劳动作为开端
Ⅰ具体劳动
Ⅱ抽象劳动
Ⅲ生产
3.总结
4.讨论
如何用资本论读逻辑学(3)—资本篇
1.有-无-变
2.三种反思
3.资本论——资本是什么
《资本论》读《逻辑学》(4):三种反思-普遍/特殊/个别
1.三种反思
2.普遍-特殊-个别
3.再论外在反思
4.总结:兼论目的论
《逻辑学》读《资本论》5:劳动过程
1.引言
2.目的活动-劳动过程
3.矛盾的解决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1:导论 上
1.导言
2.利润到剩余价值
1.剩余产品:
2.完全竞争:
3.稀缺性:
4.无产阶级:
3.总结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2:导论 中
一、导言
二、辩证法
三、效用论批判
1.隶属关系
2.其历史前提
3.商品形式
4.补遗
四、结论
紅葉泡紅茶: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3:导论 下
1.交换的矛盾
(1)回溯性
(2).移情
(3)有无变
(4)交换的矛盾
2.矛盾的解决
(1)矛盾产生的问题理论
(2)过渡
(3)劳动对资本的从属:生产过程
a.形式从属
b.实际从属
(4)小结
3.总结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一章:劳动价值论的对象
1.引言
2.不同生产关系的考察
3.商品拜物教
4.劳动的价值形式
5.经济学方法论
马克思如何发现对象小a——批判
效用论
按照惯例先离题一会儿,摆个笑话。

一对情侣在公园约会。小伙子说:“你是我炽热的太阳,我皎洁的明月,我
璀璨的星星……”

姑娘不厌烦了:“你是要谈恋爱还是上天文课?”

今天这个老笑话不是依然在互联网上活跃吗?例如理工男用元素周期表谐
音、数学系用心形函数等等表白。对此都可以回答:“你是要表白还是上化
学/数学课?”

图源网络

但往往这样的方式引来嘲笑。太穷酸了——为什么不直接送一部最新的
iphone呢?或者直接开一台超跑到她家楼下不就行了吗?可是我们依然可
以质问:“你是来追我的还是来炫耀你有钱的?”
这些不耐烦回答的本质在于,想要脱离形式直接把握内容。然而爱情仅仅
是那个不可能的客体,或者更激进一点,爱情是在这些形式-内容之中的某
种过剩、超越物,即客体-成因,即对象小 a(objet petit a)。不论玫瑰还
是超跑都不是爱,它们总是“离题太远”;甚至直接的“我爱你”也是不可能
的,它总是不够真挚。欲望总之是围绕着这个客体兜圈子,而不是企图接
近这个客体,因而我们需要的是断断续续的拙劣情书、因为表白而脸红的
紧张、甚至是吃醋的嗔怪。超跑和钞票玫瑰花就留给有钱人吧。

1、再论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1
上一篇文章反驳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命题。然而,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资本论》叙述方法中所展现出来的与历史发展顺序大致吻合的惊人“巧
合”?从目录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历史发展顺序(尽管不是完全线性对应
的):开篇是前资本主义简单商品生产,可以对应为人类原始社会的物物
交换,它的结果是货币的诞生。 2 接着出现了“近-资本主义”的货币自我增殖
即资本总公式G-W-G‘——重商主义时代,简单地买进商品以高价出售。随
后到了约17到18世纪中旬,劳动力出现,表现为配第——政治经济学之父
——提出“劳动是价值之父”的口号。但是在劳动力登上历史舞台之初,劳动
力还没有被规训为顺从的工人,因此需要对工人、流浪者残忍的囚禁、镇
压、驱逐、奴役,对应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节。随后的工业革命的爆
发才进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这个惊人的“历史与逻辑的巧合”是什
么?在这样的严格对应中难道我们还不能认为历史与逻辑是统一的吗?
(——或者说,如果它的确表述了历史,那么是谁的历史?)然而奇怪的
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前史”这个本应该放在劳动力商品化之前的章
节竟然作为第一卷的结尾出现。

让我们通过马克思对原始积累的表述来回答这个问题。原始积累或者说从
小手工业个人私有制到资本主义私有制 3 的过渡,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否
定”:“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产生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 4 ,“但资本主义
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 5 。既然是自身对于自
身的否定,或说内部的否定,类似于商品形式辩证发展为货币形式,我们
也可以重构这第一个否定:根据劳动决定价值和等价交换(即劳动价值论
——据称马克思就是一个死脑筋的劳动价值论者)的原则,“发展到一定程
度”即部分人因为自己劳动生产率较高(据称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勤劳、节俭所以积累了财富,出于某些原因他们利用这些财富购买资本、
雇佣他人帮忙干活,因此成了资本家。这个表述确实非常眼熟——不就是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例如洛克、休谟、斯密、李嘉图等)所阐述的财
产权依据吗?在这样的表述中,资本主义的起源是田园诗式的,并且是符
合人性的,因而是自然的、应当而且也会永存的。

然而还有一种论述与上述情况相矛盾:“掠夺教会土地,欺骗性地出让国有
土地,盗窃公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
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 6 因
此我们如何面对两种叙述的矛盾?难道我们可以简单地宣称,资产阶级政
治经济学家是为了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因此编造了一个(阴谋论式)谎言
就打发过去吗?另外,为什么《资本论》中也出现了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
学家同样的逻辑推论呢?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求我们区分“逻辑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也就是说,
我们承认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但是这个“历史”仅仅是逻辑的历史因而区别于
真实的历史。所以,在《资本论》中确实存在着黑格尔一般的“巨大的历史
感”(恩格斯语),但是这个历史是事后重建的历史。马克思是这样表述“逻
辑的历史”的:“最初,在我们看来,所有权似乎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
至少我们应当承认这样的假定,因为互相对立的仅仅是权利平等的商品占
有者,占有他人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而自己的商品又只能
是由劳动创造的。现在,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他人无酬劳
动或它的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
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成了似乎是一个以它们的同一性为出发点的规律的
必然结果” 7

马克思称之为“假定”,并且连用几个“似乎”,也就证明这个表述是不符合真
实的历史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接受了商品所有者之间权利平等,商品
之间等价交换和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原则,那么我们就“应当承认这样的假
定”,即资本家是经过劳动而诞生的勤劳民族。它从劳动作为所有权的基础
到不劳动作为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产品的权利的基础,因此马克思称之为
“第一个否定”,一个辩证转变。这个陷阱表现为,把仅仅是资本主义本身的
产物的东西也当作了是前资本主义的原则,或者说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弹
回了前-历史之中。因此原始积累根本不是勤劳,而是暴力性的巧取豪夺
8 ,但是先验理性却认为前者才是真实的历史,因为符合当代的“人性”、原

则、意识形态。这个批判让人想起了康德,即二律背反是因为将先验形式
加到了体系之外的东西上,但它是理性固有的幻象。意识形态总是创造出
意识形态本身的起源。
所以马克思称从洛克到李嘉图的一般法律观念都是小资产阶级所有制的观
念(即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所有自己的财产),而他们阐述的生产关系却
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少量所有者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正是
因为法律中所有权概念没有反映出所有权的这种变化,因此资产阶级的等
价交换原则建立起来之后,他们可以用同一个词来表述不同的所有关系,
因而创造了劳动创世的神话。

至此可以说,劳动价值论从来不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相反从一开始就
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起初劳动概念作为武器用以反对封建贵族,为自
己的所有权确定基础;随后这个概念自行转变为自己的反面,以劳动为基
础的所有权变为以不劳动为基础的占有权。那么反思当下,劳动价值论的
没落就不应该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害怕被马克思改造了的劳动价值
论,因而企图用沉默置以死地”这种阴谋论,而应该被理解为与封建贵族相
对立的资产阶级所有权已经建立稳固,不再需要这个武器,因而它就被废
除了。(第三节将展开批判效用论。)

总之,我们可以有限度地承认马克思也是历史与逻辑统一的,不过这个统
一是批判意义上的,即逻辑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的症候式分离,因而是一
个颠倒的过程:逻辑代替了本真的历史,因而是意识形态的。只有对逻辑
的重塑才能够揭露这一掩盖。对于“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在观念
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这段话,因此
需要补充一点:重要的不是先验结构如何从历史中发生,而是先验结构如
何从真实中来却掩盖了真实,并且如何保持自身。所以《资本论》的结构
中再生产占重要地位,最重要的是资本如何再生产自身的物质和生产关
系,其中又具有何种矛盾。

最后,另一方面还是必须强调,正如逻辑将自身弹回的历史只是逻辑的历
史而不是真实的历史,先验结构中的矛盾因而也不等于历史的矛盾,马克
思不是千禧年主义者,等待着最终审判的自动降临。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死
亡判决书没有任何大他者承认的法律效力;这里没有任何本体论的保证,
没有任何第二国际所谓的客观历史——只需要议会斗争来等待无产阶级的
胜利;也没有任何斯大林意义上的赌博——只需要站在历史注定的胜利者
即无产者这一边……相反,我们面对的是地狱,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2.价值作为对象小 a
根据上一节结论,我们可以推知:价值是而且仅仅是资本主义本身的产
物。那么可以说,《资本论》就应当倒着读:表现为起点的东西反而是结
果。“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 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
的。” 9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因而他们对于价值的阐述就不
是简单的“劳动创造了价值,价值是某种既定的、存在在商品中的实体”(这
是苏联官方的表述,他们因而认为社会主义甚至是共产主义原则中价值规
律还会继续存在,毕竟劳动是永远存在的)。相反是货币的直接可交换性
产生了“总体商品”,因而货币不是商品中某种共同既定属性的表现、度量
——就好像巴黎标准米比较一切物体的长度一样——而是与货币交换的行
为本身产生了商品共同的抽象普遍性、价值,因此价值充其量也仅仅表述
了两种商品的关系,而不是某种因为有了劳动就一定会具有的实体。所以
马克思将其表述为“幽灵般的客观性”、“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等
等。

但是为什么要在这里停下而不更近一步,声明资本创造了价值呢?不是商
品的价值,而是资本才是那个幽灵般的客体:在一个看似完全相同的循环
运动中,资本生产出了超出自身的东西、剩余(G-W-G‘)。如果说因为货
币商品才具有价值——货币这时候称之为自为的价值;那么货币也只有自
我增殖时,它才是自为的。如果货币仅仅作为商品交易的中介,那么看不
出来有任何神秘的地方(W-G-W);然而,当商品相反成为货币自我运动
的中介,一切就神秘起来。它获得了某种幽灵属性,这个属性写作一个小
单引号,但却是没有区别的区别。此时我们在其之上辨认出超出它本身的
东西,因而它成了它自身的他者——货币成了资本。这个来自自身而又超
出自身的东西当然就是剩余价值。这种剩余并不是可以去掉的多余的东
西,相反这是一种构成性过剩,一旦拿掉剩余资本便不能称之为资本,价
值因而也不成为价值。仅仅因为符号禁令本身带来的僭越它的死亡驱力,
而回溯性地构成了作为驱力目标的享乐/快感,一旦拿掉符号秩序中的剩余
享乐/快感,享乐/快感本身也就消失了。仅仅因为剩余价值,价值才作为某
种实体出现了:这个幽灵属性因此就是对象小 a(objet petit a)——资本
运动的客体-成因。

没有比上述论断更好理解的事情了:因为剩余价值存在,货币才能自我增
殖,才成为资本,它的产物即商品才表现价值;没有剩余价值,当然商品
也就不作为价值存在了。因此,Zizek 对“马克思”的批评我认为是合适的:
马克思想要一个没有资本主义的资本主义,即去掉了剩余价值或对象 a、以
社会生产为中介自由个人占有剩余的社会,但是增长动力依然维持,生产
力继续发展。这确实是“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能否发
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但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并没有这样的趋势,
不如说发展不发展完全是无所谓的事。任何意义上的经济决定论都和马克
思没有关系。

这就是效用论的问题所在:如果将货币仅仅理解为将要购买的商品带来的
边际效用,那么这种增殖的幽灵属性就永远无法理解,因为效用论的出发
点仅仅是 W-G-W,但是它应该解释的东西却是 G-W-G‘。

3.效用论的局限
效用论天然地就不是“等价交换”:交换的功能就是增进效用,而且交换双方
进而整个社会都获得了扩大的效用。效用论者(如埃奇沃斯)喜欢用两个
不同物品的生产商来举例,例如一个人生产土豆另一个生产牛肉,交换的
结果是多样性商品组合,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大效用。或者以一般消费者用
货币购买商品为例,消费者花光自己的收入(瓦尔拉斯定理),边际财富
效用就等于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价格。企业行为也一样,他们投入自己的
货币,交换劳动力和资本,最终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不对啊!”在这样
的比较中有人看出问题来了,“消费者是为了效用而企业是为了货币,效用
和货币等价吗?”

现在,我们直接面对货币这个不该有效用的物品的效用。货币要具有效用
必须放在消费行为中,所以问题在于,赚钱行为怎么计算效用?既然此时
货币不会用来消费,那么也就不具有效用,行为主体为什么要赚钱?回答
当然非常简单,因为货币在进行想象的消费。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上,工人
在“闲暇”和工资(即潜在的、未来的 10 消费带来的效用)之间选择希望提
供的“劳动服务量” 11 。因此,如果货币本身不是目的 12 ,那么企业通过要
素边际产出等于边际成本以保证利润最大化仅仅是为了将来消费从而获得
最大效用,是符合效用论的。也就是说,企业之所以要赚取利润,是因为
钱越多从潜在的、未来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就越大,那么赚钱就是一个
正常的(而不是精神官能症的)行为;禁欲者现在禁欲以保证未来能消费
更多,也是逻辑自洽的。
【稍微展开谈谈。上面说的就是西尼尔的节欲论,它为利润和利息提供依
据,在跨期选择中依然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的主流模型。消费者需要
在当期消费和远期消费中进行选择,两期消费有不同效用;当期消费肯定
优于远期消费,这是符合常识和人性的,因此在最优化选择中,为了保证
当期和远期消费边际效用相等,就需要给远期增加一些收入,这个收入就
是利息的依据。同样的情况发生在资本家投资上,资本家用节约下来的钱
进行投资,是忍住当期欲望以满足长期欲望,那么给他们提供一些补偿不
是很合理的事情吗?】

然而,真相难道不是企业的货币永远不会用来消费吗?

也就是说,W-G-W‘才是效用价值论的基础,如果说没有后面的-W,货币本
身就什么都不是或者说不具有效用。而在企业行为中,G 可以展开为 G-W-
G’(在此我们暂且不论证说 W 只能是劳动力即能够超过自身价值的商品;
我们目前可以认为资本、土地等也包含在 W 中),总之就是为了最终获得
W 才要进行生产、销售以获得更多的货币,即指向未来的更多效用。所以
效用论总公式不再是 G-W-G‘,而是 W-G-W-G’-W‘,其中 W’的效用多于
W。但是真相正好相反,G‘从来不会完全用于主观效用的满足。据称全球最
有钱的富翁一年个人消费仅有 20 万——其他的上亿收入用来干什么了呢?
当然是重复上述过程。

所以,目标的消费总是在延宕之中,每一次都为了潜在的更多效用而要进
一步投入增殖过程,成为了黑格尔所说的坏无限——这不就是强迫症吗?
强迫症总是重新回到起点、回到家里检查煤气关没关,重复洗手害怕手没
洗干净……然而在此症状中他们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资本主义就是强迫症。资本的目标,即最终增大了的、无穷的欲望满足从
来不会到来,相反,这个延宕的过程本身才是它欲望的满足。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表格简要比较一下消费者和企业的两种行为:

消费者:出卖劳动力(W),获得工资(G),此时交换过程(W-G)产生
了扩大了的效用,最终表现为消费品(W‘,效用大于 W)。最终消费者又
通过新一轮出售劳动力再次重复这一过程。 13

企业:利用资金(G)购买投资品、劳动力(W),这个交换已经暗示了扩
大的资金(G‘),接着进行消费(W’),这个消费就比当初直接用 G 购买
的消费品包含更多效用。
但是巧妙的是,这个消费品却不是消费者所购买的必需品,而是重复了之
前的投资品和劳动力的结局,又生产出更多的间接效用,尽管间接效用的
实现被推迟到了时间的尽头……

因而回头看第二节的结论就更加清晰了:剩余价值就是这个延宕本身中的
欲望满足(快乐原则)。效用论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延宕过程本身成为了
欲望的满足,马克思给予了它一个名字,即剩余价值,或价值。剩余价值
并不一定要对应到实证的工人生产的利润多出来的一份,而可以仅仅保持
这种幽灵属性,即超出自身的欲望客体-成因。再次重复那个论点:价值什
么也不是。任何企图将价值定位为某种实证属性,不论是劳动、效用等的
举动都会失败。

效用论以货币作为间接效用的实现即消费行为为原则,我想不会有人反
驳,毕竟效用的定义就是这样。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效用论在描述消费
者的时候是完全正确的:消费者(狭义上的消费者,因而他们的消费属于
劳动力再生产范畴,即从属于生产)的消费从来是不是以价值为实体,它
不可能通过消费获得价值 14 ,而是以个人满足为原则,那么当然以效用最
大化为原则——价值概念对于消费行为是没有意义的。但在资本增殖过程
中情况就不一样了,价值作为欲望的客体-成因保证了整个过程的运动,即
强迫症欲望的满足。只有在资本统治了整个生产领域进而消费从属于生产
之后才表现出价值规律。

4.劳动作为价值的实体 15
第三节有一个危险的推论:剥削劳动力就不存在了。因为劳动力商品和投
资品、土地等等资本品一样,都是生产中利润最大化的工具而彼此没有区
别。如果要说剥削,为什么不能是剥削资本、剥削土地呢?

马克思当然会同意这个表述(当然是以批判的方式)。他说:“在资本构成
生产的基础,从而资本家是生产的指挥者的地方,劳动本身只有在被资本
吸收时才是生产的。正如商品的一般交换价值固定在货币上一样,劳动的
生产性也会变成资本的生产力。与资本相对立的、自为地存在于工人身上
的劳动,也就是在自己的直接存在中的、 与资本相分离的劳动,是非生产
的。“ 16

还有一处地方他说:“因此,资本是生产的,(1)因为资本是对剩余劳动的强
制。同样,劳动所以是生产的,正因为劳动是这种剩余劳动的完成者,由
于劳动能力的价值与其价值增殖之间存在差额。” 17
在《资本论》第一章中“劳动创造价值”没有经过论证,直接被设置为前提。
也许马克思那个年代这个是无须证明的公理;他自己没有想到被伟大的经
济学家李嘉图所阐述的科学原则竟然在今天被彻底质疑和放弃了。但按照
第二节的结论我们能够说明为什么劳动创造价值:这个过程依然需要反过
来读,不是劳动创造了价值,而是作为价值的幽灵需要依赖劳动、吸血鬼
一样寄生在活劳动身上,因而劳动才成为了价值的原则。

按照“价值就是剩余价值”来理解,那么工人就仅仅只有隶属于资本时才有价
值,这时他不仅仅是劳动力了,此时成为了“可变资本“,因而马克思说:”
劳动只有对资本来说才是使用价值,而且是资本本身的使用价值,也就是
使资本自行增殖的中介活动。“ 18 所以我们可以更加激进一点,根本就不存
在劳动的生产力超过它的价值,相反,所有的生产力都是资本的生产力。
相反,与资本脱离的劳动是“非生产的”,因而“从否定方面看的非对象化劳
动……是抽掉了劳动的实在现实性的这些要素而存在的活劳动(同样是非价
值);这是劳动的完全被剥夺,缺乏任何客体的、纯粹主体的存在。

“……从肯定方面看的非对象化劳动,非价值,或者说,自己对自己的否定
性,劳动是劳动本身的非对象化的存在,因而是劳动本身的非对象的,也
就是主体的存在。劳动不是作为对象,而是作为活动存在;不是作为价值
本身,而是作为价值的活的源泉存在。“ 19

所以重点并不在于劳动是价值,因而只有以劳动时间即价值为尺度才能交
换;相反,脱离了资本的劳动即自在的劳动、没有对象的、失去客观存在
的因而纯粹主体的劳动仅仅是非价值、非存在。重点在于资本要表现出自
己的生产力竟然只有依赖劳动才能生产!因此,阿瑟称雇佣劳动与其说是
生产性的,不如说是“反生产性劳动(counterproductive labour)”:劳动
是资本的一个外部异己的但又必须依赖的他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应该称
为“社会必要剥削时间”——不是劳动了多久,而是劳动被奴役了多久,即资
本发挥了作用、生产了多久,才是商品内在的尺度。因而阶级斗争在本体
论上构成资本主义。

所以,效用论的生产观与其说是对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料构成了利润的源
泉这一现象作了实证性的分析,不如说表达了他们的梦想、理想:他们恐
惧着这一内在不一致、这一根本维度中的他者性、这一永远不平息的反抗
力,因而希望着“要是能够通过投资品自己增殖就好了”——毕竟它们不会反
抗、不用强力压制!然而,可悲的是,资本增殖到了7077年了竟然还需要
劳动力!
以一个笑话来表达这种梦想作结:

一个姑娘在出嫁之前哭了。她母亲劝慰她说:“姑娘就是这样的命:到时候
总是会嫁人的;你妈妈我当年嫁人就没有哭。”

“那当然了,”姑娘一边哭一边说,“你是嫁给爸爸,又不是嫁给外人。”

货币的自我增殖不就是想嫁给内亲的人吗?然而,只有在完全的外在性即
劳动力过渡为实质隶属之后,那个无生命的怪物机器才变成了最亲近的生
产性爱人。
紅葉泡紅茶:对新辩证法的一个
简要批判
本文是《马克思如何发现对象小 a——批判效用论》的前文,是一篇没有经
过修改和整理的半成品,本不打算发出来。但是因为在那一篇文中出现了
“惯例”和“按照前文”等表述直指这一篇来的,如果不贴出来就会显得很怪
异,而且容易引起误会。所以在此将它发出来,供读者批评。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价值的讨论(1 与 4)、对新辩证法的批判和马克思与
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2 与 3)、批判历史和逻辑的统一(3)。三个部分不算
特别紧密,读者可以选择性阅读。

一则笑话。

“医生,当我两手伸向膝部同时上身后仰,两腿先后屈膝伸直的时候,脊椎
骨就很痛诶。”

“你做这么高难度动作干什么?”

“高难度?你每天不是这么穿裤子的?”

同样的笑话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者的话来改写一遍:“你干嘛要说什么抽
象劳动、价值云云这些形而上学的话呢?”——“形而上学?你每天不是这么
做的吗?”

——他们不知道,但他们这样做了。只有这样的形式批判才能将矛盾从人
的头脑中颠转回事物自身,这也是黑格尔批评康德和马克思在1844年尝试
批评黑格尔的:矛盾不只是在思维中,更是现实自身的矛盾。异化的不是
主体自己,主体的异化是大他者本身的异化。

1.价值是什么——或价值不是什么?
拉康面对“您所谓的主体是什么”时回答:我说的主体不是什么。同样的,我
们必须要说,价值不是什么——价值什么都不是。

首先要反对一种对《资本论》的线性阅读。代表人物——很不幸——是恩
格斯。他认为资本论的价值形式一节阐述的是“简单商品生产”或“非/前资本
主义生产”,因为这里没有出现资本、没有商品化了的劳动力等等,怎么可
能是商品生产呢?再加上从黑格尔那里借来的一个短语“历史和逻辑的统
一”,因此把资本诞生之前的范畴看作是前资本主义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线性阅读完全是误读,好像商品自身自在地就具有价值然后产生了
或说生成了货币。这样就好像描述了一个人类学或历史发生学的过程:人
类一开始确实是物物交换,因为当时商品还不发达,交换并不频繁;然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一种一般等价物的需要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发明了
货币。这是统治了马克思辩证法的几乎主流的解读,而且成为了一种准因
果关系的解读:物物交换不方便了,我们来创造一种东西作为中介吧!接
着——用牛作交换不方便了,我们用黄金吧!……

然而,这样的准因果关系解读是和辩证法没有关系的。尽管在叙述中,辩
证法表现为一种前进或上升的运动,然而,“前进就是回溯到根据,回溯到
原始的和真正的东西;被用作开端的东西就依靠这种根据,并且实际上将
是由这种根据产生的。“ 20 因而,“每前进一步离开不曾规定的开端时,也
是后退一步靠近开端,以致那后退论证开端和前进往下规定开端初看好像
是差异的东西,都互相汇合了,并且是一回事了。“ 21 也就是说,辩证法的
结构是一种回溯性结构,前面的抽象范畴发展为更高级的范畴,但是在现
实中却是相反的过程(这点在下一节会展开阐述)。

展开来说,如果可以将一开始的简单价值形式理解为物物交换,那么这里
完全没有矛盾。在人类历史上,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也许比人类有意识
的、成文的历史时间还要长,一个东西交换另一个东西看不出有什么矛
盾,甚至说架空历史来看这个过程永远持续也是完全可以想象的。相反,
只有在有了货币之后,也就是商品在交换中表现出价值之后,我们回过头
看简单价值形式,才能够说这个形式有缺陷和不完善,因而才有了矛盾,
随之过渡到下一个形式。也就是说,价值本身的出现并不是直接出现在商
品中的,否则价值就成为了一个不合法的假设,是马克思作为一个主观
的、有限的人类自己引入到辩证法中来的,因此价值概念也就成问题了,
是不稳固的——毕竟在后文马克思也从来没有证明过价值概念的合法性,
相反一切复杂范畴都是建立在这个概念之上的。

那么价值从何而来?这个问题我们还是通过先考察黑格尔的表述。在前文
中,我们直接申明了某物的否定性和实在性,而他物、为他之有就是这个
否定性和实在性的表述。那么,在《逻辑学》中这句话就是无法解释的:
“某物本身被进一步规定了,否定是在它那里内在地建立了,是它的发展了
的内在之有。“ 22 否定性本来就是质的规定性,为什么又说到这里为止才建
立起来了?
事实上,某物作为第一个否定之否定,是单纯自身关系的恢复,因此“它的
各方面并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它消融为单纯的统一,那就是有。” 23 这时
候“(某物与他物的)规定性还没有关系,某物与他物各自分离” 24 ,即某
物仅仅是抽象的自身关系,因此所有的与他物、与它的非实有的关系当然
就成了外在的关系。所以,在《小逻辑》中说他物是否定性的表现是对
的,但是在一开始是没有建立起来的。它们的关系要表现为为他之有和自
在之有,才能够说关系内在地建立起来。

在《逻辑学》中,这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他物也是实有,所
以某物与他物都是某物;其次他物只是一个共相或者一个单纯的命名,因
此某物也可以是一个他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物和某物就是毫无区分
的,因此它们之间如果有区别、实有和他有有区别,那么一定是外在的区
别。但毕竟某物不是他物,他物是在某物之外的某物,那么我们需要再对
他物做抽象的分析。他物只有就自身去理解才不是某物的他物,而是自身
的他物(the other within/the other of itself),就其规定而言是他物,因
此是他物的他物,也就是自身的绝对不同一、自己否定的、自己变化的东
西。但是抽象的他物又是绝对与自身同一的,因此它在他物中不过是与自
身同一罢了,至此他物被建立为扬弃了他有而反思自身的东西,因此是一
个自身同一的某物,将他有降低为自己的环节。只有到了这一步,他物和
某物的对立才不是外在的对立,他物才真正成为了某物的环节。

当然,这里的论证是非常奇特的;我根本不敢添加一丁点的主观修改,基
本按照原文梳理了一遍。其中抽象的他物成为了自己的他物等等说辞也让
人不明所以。然而,当我们理解我们在这里处理的问题,即价值问题,再
将某物和他物理解为两个对立的商品,那么就一目了然了。也就是说我们
上面的神秘的分析其实就是《资本论》第一章的“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
价值形式”下第三小节“等价形式”的分析:“等价形式却相反,等价形式恰恰
在于:商品体例如上衣这个物本身就表现价值,因而天然就具有价值形
式。”或“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或“商品的自然形式
成为价值形式”。在商品等式的右边,例如 x 量的 A=y 量的 B,这个 B 就是
A 的他物。当我们孤立地看 B 时,我们只知道它有一个规定,“一个商品的
等价形式就是它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因此我们只知道它代表
了与它本身不同的另一个物(在这里不考虑它代表的是某种”价值“还是别的
什么神秘东西)。因此它是”自己否定的、自己变化的东西“,也就是”要被
交换出去“的东西。或者说,根据它自己的规定而是一个等价形式(the
other within),那么这个东西只能是货币,或一般等价物。也就是只能是
等价形式、在等式右边、是商品的对立面的东西。或者如马克思所说:”从
这里就产生了等价形式的谜的性质,这种性质只是在等价形式以货币这种
完成的形态出现在政治经济学家的面前的时候,才为他的资产阶级的短浅
的眼光所注意。“所以我们所寻找的这个抽象的、孤立的等价形式就是货
币。货币这个自己变化、自己否定的东西,就注定是”将要被交换的(for
exchanging)“东西,一旦不能交换(现实的或潜在的)就什么都不是的东
西。

所以尽管在实有开篇已经有了同时具有否定性和实在性的质,即内在区别
的建立,但是在某物中这个过程即区别已经被扬弃,一经扬弃否定性的建
立就需要一个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某物和他物的关系,某物在它的非
有、他有中肯定地保持自身,获得了自己的否定的规定即为他之有,同时
又获得与自身不同一性相对立的自身同一,即自在之有。当为他之有的肯
定或内在方面作为规定、否定或外在方面作为状态,使某物自身运动时,
即发生了改变(或者更明显的词,交换),否定性就获得了内在之有的表
达。“整体,这种有与无的统一,是在有的片面规定性之中,它仍是一种外
在的反思;但是这种反思,在否定中,在某物与他物等等中,却能够成为
建立起来的。“ 25

同样的过程在马克思这里也是一样的,在价值形式的终点我们才能看到价
值形式的起点。并非是价值天然地存在,不如说价值就是商品的社会性本
身。因此,如果没有货币,即代表着所有商品自在的社会性的等价物,那
么商品的社会性是什么是无法表述的,说商品有价值只会停留一个空洞的
抽象上,根本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相反,如果已经有了货币,那么“物物交
换”过程即简单价值形式才获得了自己真实的矛盾表达:即私人劳动直接表
现为社会劳动;自然形式直接表现为价值形式;直接具体劳动表现为抽象
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但是,在我们的交易中,在生产者们看来,他
们自身劳动的这种社会性质却成了劳动产品本身的天然的社会属性,成了
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规定;各种不同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在他们看来,成
了劳动产品的价值属性。“ 26 正是这种个体所无法理解的社会属性,仿佛寄
生在商品的自然形式上,成为了价值这个“充满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
诞”的东西。

所以价值形式,无论是多么抽象和简单的形式,都不会是描绘简单商品生
产或者人类文明早期的物物交换,因为这个时候没有商品的“社会性”,也就
不会具有价值。同样的,《资本论》开篇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
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 27 正是表明了这一点:商品不仅
仅是叙述的起点,而且也是现实运动的终点,正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下
商品才能具有开篇它所具有的概念。这一点在下一节还会继续谈到。

2.对新辩证法的批判
如果说我们的叙述就停留在上面,那么我们就会赞同新辩证法派的结论,
认为马克思确实是个黑格尔主义者。所以马克思就不仅仅是像他在书信中
所承认的“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 28 ,而是在整个方法论上都是彻底的黑格
尔主义的,更谈不上去粗取精、继承“合理内核”、“将黑格尔头脚倒置”。因
此阿瑟(C.J.Arthur)在为《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书中文版
写的序言中声称,甚至马克思自己不清楚自己多么依赖黑格尔,也导致了
在黑格尔的体系辩证法和李嘉图的自然主义之间摇摆不定 29 。所以他认
为,要重构《资本论》,我们就需要借助黑格尔的“自我运动和自我综合”的
总体,来理解所有范畴在总体中抽象和这种抽象的必然“缺陷”,最后由总体
的自我综合走向总体本身。因此,所有的运动归于了形式的运动:“在价值
形式中不仅形式和内容是分离的,而且形式本身也变成自动的了,结构的
辩证发展实际上是由形式决定的。” 30 难怪阿瑟认为价值才是《资本论》的
真正开端!价值就代替了纯有,作为一个单纯直接性的范畴,它的自我综
合、自我运动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体,并且反过来在终点证明
它自己作为开端是真实的。

这也许能在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史上得到证明。在酝酿《资本论》的早期手
稿中,马克思首先论述的是“货币”;但后面他认为货币之前应该还有更简单
的和作为前提的范畴,即价值,因此在标题上加了个“Ⅱ”。这也坚持了他早
年第一次接触国民经济学时候的看法:在对恩格斯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大
纲》的评注中,马克思也认为“私有制。它的最初的结果:商业:和一切活
动一样,是商人收入的直接泉源。因商业而形成的第一个范畴:价值。” 31
因此,并非是商品而是价值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倒成为了开端。

但是阿瑟没有意识到,马克思自己早已否定了这种做法。在出版这本书的
时候第一章的标题已经被马克思改了回来,成为了“Ⅰ商品”,因为马克思自
己意识到:“往后,在结束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对唯心主义的叙述方法作
一纠正,这种叙述方法造成一种假象,似乎探讨的只是一些概念的规定和
这些概念的辩证法。因此,首先是弄清这样的说法:产品(或活动)成为
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成为货币。“ 32
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马克思更加明确了这种唯物主义
意识:“对我来说,对象既不是‘价值’,也不是‘交换价值’,而是商品。” 33

在后面的阐述中他更加清晰地反对这种“唯心主义”叙述方式:

“De prime abord〔首先〕我不是从‘概念’出发,因而也不是从‘价值概念’出


发,所以没有任何必要把它‘分割开来’。我的出发点是劳动产品在现代社会
所表现的最简单的社会形式,这就是‘商品’。我分析商品,并且最先是在它
所表现的形式上加以分析。在这里我发现,一方面,商品按其自然形式是
使用物,或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从这个观点来
看,它本身就是‘交换价值’。对后者的进一步分析向我表明,交换价值只是
包含在商品中的价值的‘表现形式’、独立的表达方式,而后我就来分析价
值。” 34

但是仅仅有马克思本人后来的更改,还是不能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以“价值”
作为开端是错误的和唯心主义的。毕竟,价值作为抽象普遍性自己展开了
自身成为货币而后发展为资本与商品的空洞的使用价值对立。所以,如果
辩证法这种方法在血统上就必定陷入唯心主义,那么想要坚持某种唯物主
义的人就不可能不抛弃辩证法即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出去了。

然而,这种理解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
思在谈及所谓的“从抽象到具体”这个第二条道路之后,立即接上了对黑格尔
的批评:“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因
而黑格尔陷入幻觉,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
的结果。“ 35 如果说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差异小到可以忽略不记,为
什么这里出现了某种因果关系连词就是无法解释的事情。也就是说,照阿
瑟的说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总体也是和黑格尔的纯有一样的,从价值进
展资本主义国家的总体,那么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就是没有意义和错误
的。但如果我们拒绝第二条道路,相反,认为马克思的方法不是第二条道
路,即抽象到具体的综合,也不是第一条道路和第二条道路的统一,相反
是对两条道路的批判又如何?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赞同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称
其为“科学上正确的方法” 36 。然而,如果说同样地把它也当作马克思自己
的方法,那么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而不能直接就是政治经济学呢?下面马克思的话也暗含了对这种方法的批
评:”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
点,虽然它是现实中的起点,因而也是直观和表象的起点。“ 37 也就是说,
这种方法确实是对于科学来说必须的,如果要理解现实的综合就必须依赖
这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忽略了最关键的点,那就是“现实本身”又是这种抽
象的真实起点,即物质抽象或真实抽象的来源。观念的东西“作为移入人的
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38 ,并不能仅仅理解为“物质第
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在先的,意识是在后的这种唯物主义,而是说
对于劳动、价值的抽象并非是人的主观的意识的抽象——也就是马克思所
说的第一条道路,采用归纳方法或经验主义的方法得到的,恰恰相反,这
个抽象就是来自现实运动本身,恰恰是因为现实本身就将劳动、价值抽象
了,因此才有了抽象的观念。否则,就会像黑格尔或亚当·斯密为代表的政
治经济学家一样,认为存在某种永恒的概念,从创世之初就隐含在事物内
部,最终通过矛盾运动发展为现在这副模样。他们这种方法没有办法回答
“劳动一般”或者“价值”或“纯知”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因此毫不意外地只有
依赖于上帝来合法化、永恒化这些概念。所以,马克思说“因而黑格尔陷入
幻觉,把实在理解为自我综合,自我深化和自我运动的思维的结果,其
实,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
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 39 意味着黑
格尔没有将他的“概念”定位在现实性运动中,尽管他“天才地猜测”到了历史
性批判的原则,但是这个历史性却归于人类的思维,没有回归到实践本
身;因此马克思从对“科学上正确”的道路的赞扬笔锋一转有一些突兀地开始
批判黑格尔,用意就在于此。

相反,马克思认为这些概念扎根于特定的历史性前提之中,只有在资本主
义的方式下才能得到理解和认识。在这一方面,阿瑟对恩格斯的批评是正
确的 40 ,即恩格斯和以后的大部分主流马克思主义者都认为,在价值形式
一节马克思描述了所谓的“简单商品生产”关系下的商品交换,因为在这一部
分不存在商品化了的劳动力,也不存在资本,当然不可能描述的是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然而,这样的认识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价值凭什么在简单
商品生产中存在?按照他们的理解,价值就成了没有合法根据的、能被质
疑的假设。根据定义,商品中的价值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说没有资
本主义(特指工业革命后的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那么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如何确定,进而价值如何确定?正因为简单商品经济下不可能确定商
品的价值,就会出现“越懒惰的人劳动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越高”的问题。
这个质疑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价值概念的始终,尽管它非常容易回应。但这
个问题就好像康德意义上的纯粹理性二律背反一样,只要我们还把价值形
式定位在简单商品生产关系下,因而价值成了一个跨历史的、永恒的概
念,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全程(只要人类还需要劳动来生存),这个问题就
会不断地重复出现。

因此,价值概念以及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放到现实运动当中来看,就
不仅仅是在思想家头脑中的抽象了。抽象劳动的抽象性体现在,第一,所
有不同种的劳动是平等的;第二,所有不同种的劳动是同一的。因此可以
反思到它们的历史性前提:第一,没有任何一种劳动处于支配性地位(就
像重商主义时期的金生产劳动或重农主义时期的农业劳动),所有劳动的
产品经过货币中介都是可以交换的;第二,所有劳动对于劳动者而言都是
相同的、没有区别的(在让人厌恶和维持生存方面没有区别),并且劳动
者处于经常性的流动状态中。阿瑟还更进了一步,认为劳动的抽象化不仅
仅是流通阶段,即作为劳动力商品所有者的工人在交换中的抽象化,更是
作为能增殖的资本一般的对立面而成为对立的。资本仅仅因为作为能增殖
的价值而成为资本,或者说资本的抽象、资本一般;因而劳动就作为能为
资本带来价值增殖的劳动而被抽象化,成为抽象劳动、劳动一般。 41 也就
是说,价值实体——抽象劳动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才是可能的,因
而价值也不能作为某种跨历史的概念而永存。

但另一方面,马克思还要更近一步。不仅仅劳动、概念被抽象是历史的、
以现实生产为基础的;抽象的概念代替了现实更是以现实性运动为基础
的、因而是历史的。这当然来自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在等价形式的
分析中,马克思发现“在价值关系及其所包含的价值表现中,并不是抽象的
一般的东西被当作具体的、可感觉的现实的东西的属性,而是相反,可感
觉的具体的东西被当作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东西的表现形式或一定的实现形
式。” 42 因此,“它是人类劳动这一点被当作是裁缝劳动的本质;而它是裁
缝劳动这一点却被当作只是它的这种本质的表现形式或一定的实现形式。”
43 是因为一个商品作为主动的一方要去和另一方交换,这个交换不是为了

别的,只是为了作为价值将自己实现出来,这个实现体现在等价形式上,
因而等价形式作为被动的一方就成为了价值的承担者,因而成为了抽象人
类劳动的承担者,但是这个承担不可能是一种虚幻的“价值本身”,而只能同
样地是某种自然形式的商品。所以抽象的人类劳动不是表现为裁缝劳动的
一种属性,而是相反,裁缝劳动成为了抽象的人类劳动一般的表现。“这种
颠倒是价值表现的特征,它使可感觉的具体的东西只充当抽象的一般的东
西的表现形式,而不是相反地使抽象的一般的东西充当具体的东西的属
性。这种颠倒同时使价值表现难于理解。如果我说罗马法和德意志法都是
法,这是不言而喻的。相反,如果我说法这种抽象物实现在罗马法和德意
志法这种具体的法中,那么,这种联系就神秘起来了。” 44

归根到底,这就是马克思所说他的辩证法和黑格尔有根本上不同并且是颠
倒了的黑格尔辩证法的原因:在黑格尔看来,概念就是自足的、自在自为
的、自我运动的,因而是普遍“产生了”特殊,抽象借由具体“表现自身”,事
情就变得神秘起来。然而如果我们把整个过程倒过来,并且发现其中现实
的联系是如何历史地构建的,那么对形式的分析就转而成为对现实的批
判。

所以,如果仅仅停留在“从抽象到具体”这一条道路上,阿瑟就会是对的,马
克思在第一章中确实是以价值为主体,价值在自我展开、自我运动。或者
说,《资本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以价值这个概念为抽象一步一步上升
到资本这个具体中。所以如果有人批评价值概念过于神秘、马克思是个唯
心主义者,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那就没人能反驳。但是这样做就忽略了商品
拜物教地形式,忽略了马克思本意就是在批判作为形式的价值概念本身,
从而批判产生了概念的商品拜物教社会关系。所以马克思就是走在唯心主
义的道路上,但是正如列宁评论黑格尔一样,“在黑格尔这部最唯心的著作
(《逻辑学》——笔者注)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矛盾’,然
而是事实!” 45 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好像自己也辩证了:在终点的地方
——或者说它的真理——站着唯物主义。同样的,在马克思最“唯心主义”的
地方,其实是最唯物的。价值形式是最神秘的,那是因为马克思在这里揭
示出了世界的神秘性。我们要说马克思的《资本论》价值形式一节唯心主
义最多,是因为这里是最唯物的。‘矛盾’,然而是唯心的现实本身和唯物的
批判本身。重点不是停留在这个唯心主义的表述上,而是透过形式看到形
式背后的现实是如何沉迷在拜物教中的。

4.商品作为开端:唯物主义辩证法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是商品作为《资本论》辩证法的开端?在
《异化与分离的政治》中,齐泽克赞同以劳动力作为马克思的主体的代名
词。他通过拉康来解读黑格尔与马克思为此能提供一个不错的思路。在他
看来,主体代表着或者出现在实体自身失败的地方:主体并不能自在地表
达自己,而只能通过能指来述说,但是这个能指链是注定要失败的,主体
就在这个失败的地方回溯地浮现和被构造。因此主体就是接受自己的稳固
根基或说实体性前设的激进缺乏(radical lack)。那么回到《资本论》,
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看到主体的浮现:商品自身具有价值,但是商品自身的
价值却从来不是完满的,因而需要有另一个商品(能指)来代表自己。然
而,这另一个商品也是不足够表达价值的,因此这个表达又总是指向除自
身以外的其他一切商品,成为了“扩大的价值形式”,也就是黑格尔所谓的
“坏无限”,或者说一条能指链。要点在于,主体之所以存在,价值之所以存
在,不是因为价值自在地是什么——我们应该用拉康面对“您所谓的主体是
什么东西?”这个质疑时采用的回答:价值就不是什么——价值什么也不
是;而是因为价值或主体只是出现在实体自身分裂、自身失败的地方,并
且自身就是这个失败。所以当价值成为开端的时候,或者干脆就是劳动成
为开端,那就陷入了幻觉,好像主体自在地浮现出来了,而这是不可能
的;或者说好像开端就是费希特式的绝对自我,非我只是它的设定,而它
的目标就是在无限进展中消除一切异化,但这也是黑格尔明确反对过的开
端方式。价值不是自在的什么东西,不过是这个运动(或者用上文的词,
失败)本身的过程性产物罢了。

因此所剩下的就只有商品,即实体作为开端,然而商品仅仅是作为主体的
实体性基础,而不是主体本身。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否定物之否定物,作
为某物,只是主体的开端。“ 46 因此像有些人认为的,整个《资本论》没有
了主体的位置,或者说资本成主体,这叫客观辩证法。而是说商品必须要
成为主体的实体性前设,并且出现在这个实体失去自身一致性的时候,被
回溯性地确立起来,这才是符合唯物主义的唯一表述。

5.总结
对马克思的辩证法的研究在近年来重新复活。然而,更多的研究在形式上
却又重新回到了黑格尔那里,也就是采用了一种唯心主义的形式,而这就
有一个危险,正如萨德-费洛(A.Saad-Filho)所言,“对他(黑格尔——笔
者注),概念的存在不依赖于物质环境(或者说不依赖于具体中的真实关
系),尤其是,具体的普遍性仅仅作为一个概念而存在,仅仅存在于思想
中,而绝不存在于外在现实中。” 47 如此,就忽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
判,毕竟从马克思的思想形成史来说,他的整个历程都伴随着对黑格尔的
批评,因而伴随着超越——唯物主义的超越,即形式批判、副本批判,最
终导向对现实运动、对实践本身的批判。如果没有把握这一点,很大程度
上马克思就变成了自己陷入商品拜物教幻觉的人,将价值作为肯定物自身
运动、自身展开的概念,而这是马克思本人明确反对的。因此,尽管阿瑟
在很多程度上对辩证法的理解都是正确的,并且有力地修正了对辩证法的
误解,然而在唯心主义的形式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反思,而这正是本文所要
做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所说的“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
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
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
旦在观念上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 48 并
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但是经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来。即《资本论》的辩证法就是这个先验的结构,在其中我们不需要探究
任何一个概念的发生学,例如劳动力作为自由劳动力如何出现的是无关辩
证法的宏旨的(尽管也许有历史的意义,因此出现在了第一卷的末尾),
或者商品、价值、货币等概念是如何从人类社会早期物物交换发展来的,
这一切与辩证法无关。相反,这些概念作为最最抽象的范畴表现的是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在最抽象意义上的本质,也就是“充分占有材料”之后所表现出
来的先验范畴。之所以是先验的是因为在辩证法内部我们永久地悬搁了概
念的起源和历史前提,仅仅着眼于概念前提;尽管可以在辩证法外部来讨
论它的历史材料。也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反对恩格斯所谓的“简单商品生
产”或“前资本主义生产”的理解。
效用论批判——A De-
jargonised version
笔者批判效用论的思路是对象小 a 概念激发的,结论无非是说效用论没有
把握对象 a 因而不具有马克思的价值概念的深刻性。然而窒息的“黑话”阻断
了部分读者的阅读。我本人其实极其反对满口黑话的模糊论述,尤其是那
种无内容而仅仅是堆砌辞藻的文章,然而毕竟黑话和学术表达之间界限模
糊,门槛导致的阅读困难和完全堆砌辞藻云里雾里的表述我想也是有区别
的。既然既定的批判路径已经形成,而且去掉折磨人的黑话结论也依然清
晰,那么让我更通俗地表达一下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效用论的批判
对效用论的批判或回应西方(主流)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批判已
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核心论点可以概括如下:效用描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
抽象掉了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结构、生产方式、交往关系);相反价值概
念能够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劳动与劳动)社会结构。因此西方经济学自诩
为“科学”,或者自比为牛顿“自然科学”体系一般的科学,相反,《资本论》
的经济学体系则是“社会科学”的。那么,既然社会结构已经被抽象掉,加上
人和物的关系是永恒存在的(只要地球不爆炸人类不灭绝),那么“资本主
义体系是永恒的、自然的”这个结论就隐藏在假设之中了。同样,既然价值
描述人与人关系,那么资本主义的历史性也已经隐藏在假设中了。

【也正因此,将《资本论》第一章读作简单商品生产或原始社会,并且认
为只要有劳动就有价值,而不是把价值当作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关系下的
产物,就和效用论的思路相同,成为了马克思批评的“庸俗经济学”。】

例如,米克在《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中写道: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边际效用说是研究经济现象的新方法的概括表
现,它的实质是要抽掉生产关系,正是由于这种新的研究方法,才使
得‘资产阶级’新经济学不能适当地说明资本主义分配以及整个资本主义
制度发展的‘基本现象’。另一方面,劳动价值论也是一种研究方法的概
括表现,它强调生产关系在经济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它认为抽象
掉生产关系是极不妥当的;照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在把握资本主义分配和发展的‘基本现象’方面相对成功,恰恰在于这一
点。”(p337)

阿瑟也在《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写道:

“首先是自然主义(naturalism)。其假定是,科学关注人与自然的关
系,特别是产生于资源相对于需要的稀缺性之上的必要规则。所有经济
范畴都对应到诸如劳动、土地、机器、生产力、肥力、时空区位等自然
范畴上。正如马克思所讽刺的,这些人似乎认为租金是随着作物一起从
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其次是根据主观选择的相互作用解释经济现象的尝
试。关于这一点,重要的事情是,假定的前提是独白式主体
(monological subject),也就是说,无论它是否涉及效用最大化、
偏好安排、成本-收益分析或其他什么内容,它都假定了将其存在诸条
件包括其他行为者的存在视作既定的和外在于它的一个自我(the
agency of a self)。最后是把经济学作为恰当的社会科学。它试图辨
识客观规律,然而那些不是自然规律,而是内在于经济新陈代谢组织的
特定社会诸形式的必然性。它也是历史性的,因为它试图理解这些社会
形式的起源、发展和衰退。应当指出,第三种方法融合了前两种观点中
的真理性因素。卡尔·马克思是对经济活动持这种理解的最杰出代表。
“(p197)

笔者并非要反对这一点,相反我非常认同。并且正因为西方(主流)经济
学抽掉了社会生产关系或制度因素,因而发展出了历史学派进而新制度经
济学作为其补充,某种程度上讲,不论其政治立场如何,都是接受了劳动
价值论或马克思的理论立场。

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作为“异端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相抗衡进
而补充主流不足的一门分支,与制度经济学等异端经济学体系没有差别,
或者成为了他们的理论先驱和理论资源。难怪米克也说:

“当然,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承认,兰格关于‘”资产阶级“经济学’比起‘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来说能更好地把握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日常现象的意见,
是含有一部分重要真理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写作货币、使用、租
税等问题方面一般要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更努力些、更聪明些,这一
点是完全不错的。”(p334-335)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因此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而能够分
庭抗礼各执一词,如果能够彼此交流取长补短,那么经济科学将获得长足
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也要坚持劳动价值论的理由。
再次声明,笔者完全没有想过反驳这一点,相反非常赞同。

政治经济学批判
就经济科学是用来“描述、刻画(甚至预测)经济体系的运动和规律的科学”
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为制度经济学提供理论视野的意义上,构成了
对主流经济学的补充,因而有丰富的理论意义。然而我们是不是错过了什
么——为什么马克思称自己的著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而不是”资产阶级
科学中唯一正确的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打开方式“?

诚然,作为一种补充算批评(但不是批判!);然而,如果对于经济的描
述不同于对于资本主义的描述、如果对于现代性的刻画不同于对于现代性
的原则性批判,那又如何?

我们先来看看效用论。

简单来说,我们从人与商品的关系开始:对于不同的商品每个人有特定的
偏好,因而在一个物物交换的原始社会,甲有多余的土豆,乙有多余的牛
肉,两个人之间就可以发生交换,这个交换以个人的效用最大化进而全社
会(在此只有 2 个人)效用帕累托最优为原则。所以效用论原则上来说就
不是等“价”交换而是扩大了的交换:按照定义来讲效用必须比没有交换的情
况有所扩大。

类似地,花费货币的情况也是一样。在收入和价格水平既定的情况下,消
费者以效用最大为原则购买一篮子商品。以效用函数和收入约束为条件解
方程,方程的结果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一定,等于任何商品带来的边际效用
除以价格。此时出现了一个悖谬的情况:货币这个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东
西竟然也有了效用 49 。解释是,这个效用只是间接的和事后的,仅仅是作
为一个理性人的消费者为了自己的最大满足而“节俭”、“抠门”地花费自己的
收入的理论表现罢了。

【有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喜欢批评马克思的货币论。他们认为,马克思的
货币论过于简单,认为货币不外是可以和所有商品交换的特殊商品,因而
叫“商品货币论”。然而效用论不是也一样吗,货币在交换中被商品污染,因
而具有了效用?钞票这种完全没有使用价值(比黄金好的地方在于可以烧
掉取暖和擦屁股?)的东西竟然有不经过使用的效用。拜物教的纯粹表
达。】
同样的数学方法用在供给侧即企业层面也是相同。效用函数对应着利润函
数因而效用等于利润,给定生产函数和投入要素的既定价格,求解利润最
大即可。但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利润和效用是一回事?这个问
题看似很蠢:人要求自己最大化的满足,那么企业要求最大化的利润,这
不是常识吗?

【读者可以任意挑选一本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消费者和生产者决策一般
分为两章,其中求解最大化利用了相同的数学工具是两章唯一的联系——但
却是完全形式的联系因而缺乏逻辑基础。】

恰恰就是常识掩盖了理论中逻辑的缺乏。重点在于,企业的最大化决策和
个人的效用最大化决策具有不同的本体基础。正如上面所分析的,追求利
润最大化无非就是追求货币数量最大化,但货币根本没有效用,那么利润
最大化有什么意义?不说明这一点,“利润最大化”就不可能等价于“效用最
大化”这个效用论原则。

【当然,他们完全可以承认两者就是不同的本体,因而利润不等价于效
用,两者求解最大化的形式相同就是一个巧合——然而,为什么要利润最大
化呢?这是整个理性人的非理性内核。】

反驳也非常容易:企业家最大化利润是为了自己将来的满足。也就是说,
最大化货币量是为了最大化货币在未来的消费中表现出来的“间接效用”——
因此经过利润最大化中介最终是为了效用最大化。那么就出现了一个前
提:货币将来会投入消费。不论是单纯要吃牛排住大豪斯还是要实现梦
想,不论是为了自私的个人愿望还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总之最大化利润
的企业家是为了某种必须花费一定量货币才能实现的愿望在努力。

但是真相却是:这个消费行为永远不会完成。除非是破产或者挥霍无度,
否则货币是永远不会被完全消费的。永远没有“绝对的富有”,因此每一次赚
到的钱经过必要的扣除之后又必须重新投入生产,以至无穷。货币的终极
目的——消费——也被放在了时间的终极。这不就是强迫症吗?在强迫症
的临床案例中,患者出于某种念头无法自制地不停地重复洗手,任何实证
的理由——我刚刚真的碰到脏东西了;我不洗手会有恶魔杀死我的亲人
——都指向了洗手本身带来的欲望,这被弗洛伊德称为“合理化“。类似地,
在资本家这边,任何实证的理由——我真的需要换一台车;我的妻子真的
想换一个包;我的孩子真的想要一个玩具,因此还得赚钱——都成为了指
向赚钱本身带来满足的一种合理化 50 。两者的真理不在重复的内容上,而
在重复本身作为形式上——在重复中,资本主义建立起来。
因而,本来是手段的东西(没有效用的货币)作为效用论的利润最大化逻
辑的结果自身辩证颠倒成为目的。这就是马克思批评的资本主义本身的颠
倒关系。“资本本身在本质上就是这种颠倒。“(第 30 卷,p268)这难道不
是一个人尽皆知的秘密吗:赚钱本身就是目的——赚到了钱可以叫做成
功,赚大钱可以叫做人生理想。

所以简单地宣称马克思没有考虑货币的丰富性质就太幼稚了——相反,效
用论才是那个把货币当作了最简单的、纯粹中介的一方,因而货币的自我
增殖的神秘属性就被完全掩盖了。而这个性质马克思观察到了,他给了它
一个名称:价值。因而,货币成了“自为的价值”,资本成为了“自动的主
体”,就是这个意思。因此,一言以蔽之,马克思不仅仅描述了经济规律,
重要的是对颠倒了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构成了原则性的批判。只有在这个
批判下,我们才能够理解而非掩盖这种颠倒关系。而效用论的局限恰恰就
在于,缺乏对于这个非理性内核的关注,因而在效用的掩盖下,资本主义
的目的好像是给人类带来最大的幸福;但潜藏着的却是人类臣服于一个异
己的目的之下——即理性的狡计。

【令马克思的信徒可悲的并不是马克思已经过时了,而是马克思竟然还没
有过时,而且唯一构成了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政治经济学
根据上述阐述,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价值概念本身的货币内涵,或说货币
本身的价值内涵。那么斯拉法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鲍特基维茨、
斯威齐、米克为代表)就要被最激进地拒绝,在其中货币没有任何地位,
货币可以由实物代替,价格仅仅是两种实物相对价值的表现。

但是是否任何“劳动价值论”原则都应该被放弃,《资本论》就完全停留在哲
学层面,而经济体系的构建全权交给现象界的效用论就行了?

【我承认这一点我还真没想好。】

笔者的一个暂且的回答是,对马克思的价值论进行数理模型构建还是有意
义的,意义在于,证明马克思的价值论是逻辑自洽因而是可以接受科学、
数学检验的。正如马克思致库格曼的著名书信中所说:“科学的任务正是在
于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第 32 卷,p541)如何价值论内在逻辑
上就无法自洽,批判性再强又有什么用呢?

引用
米克,《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 年。

C.J.阿瑟,《新辩证法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年。

 
紅葉泡紅茶:自为之有到对象a:
否定之否定
这篇一定是全网讲解对象 a 和实在界最通俗的文章——只要你碰巧懂一点
黑格尔。否定之否定有一个好例:

一位顾客对酒吧服务员说:“你们今天啤酒真好喝!”

服务员笑着回答:“因为今天店里停水。”

这个回答解释了一切:啤酒完全是一样的啤酒,它只是变得“不难喝”了——
但是经过了一个否定的中介:注水。所以否定之否定并没有真的多出个什
么绝对否定性、无限性云云的神秘东西,相反,东西还是那个东西,但是
某种真实透露出来……

我们直接从逻辑学某物一节开始:某物中有某种东西(暂且称之为 a),来
自它但超出于它,某物自身因为这种东西就是不平息的、变动的、要转化
的,因而某物过渡为一个他物。或者说,某物是对这个 a 的把握,但是这
个把握总是失败的、不足的、有剩余的,因而过渡为一个他物。过渡在这
里无所谓是物理的损坏、化学的合成还是概念上的联系(例如,从质过渡
到量再到尺度)(或者,一个商品交换另一个商品)(再比如,逻辑走到
了自然,接着走向了精神)(通俗一点,在认识生殖系统的时候,总是涉
及到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等)。所以过渡是两物的联系,或同一。但是过
渡到他物事情还没有结束,这种超出总是继续发生,因为他物也是 a 的化
身,或者说他物对这个 a 的把握也是不完全的,所以他物再次过渡为另一
个他物……

过渡是无限的,因而可以合理地推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总和总是可以把
这个过剩的、没有被某物、他物、另一个他物等等把握的 a 给穷尽。那么
首先,就出现了一个想象的大全,它就是一(the One)、实体。

这就是坏无限,因为这个无限性是不可能的实在的(康德所谓的理念之
一,即宇宙;上帝)。没有任何人能够穷尽万物,所以没有现实性;并且
总是会有新的东西生成,那么宇宙也不完全是总体。真正的无限在于有限
和无限的统一,即无限必须要包容这个有限。这个过程的发生其实已经隐
藏在开头的设定中:那个 a 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无限。
具体来说,正是因为某物、他物、另一个他物等等从来没有穷尽过大全,
所以总是存在没能被当前的某物表达出来的剩余。这个剩余无疑就是出自
这个一(the One)、总体、实体,因为当前的每一个某物对总体诉说都失
败了;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有限的某物当然不可能是总体、大全、一。但
是黑格尔的核心在于,这个过程并非是,有一个大全,大全创造了世界上
一切有限物(庸人总是这样阅读黑格尔的)。——相反,辩证法的路径是
否定之否定的:某物的运动就是一种否定性,一种自身过渡为他物因而否
定自身的否定性。这个否定性当然就是主体性本身(所以主体性总是发生
在失败之处,见拙文《对新辩证法的一个简要批判》4.商品作为开端)。而
作为否定性的主体是哪里来的?当然就是实体、大全来的。“实体必须理解
为主体”就在于,实体否定了有限物,将其扬弃为否定物;所以实体从来没
有直接显示自身,实体仅仅是对这个否定物的反思,或者说,是以有限物
为中介的。也就是说,如果某物不过渡,那么某物就是完满的,也就不存
在什么过剩、失败。但恰恰在于,某物失败了、剩余了、过渡了、运动
了,一句话,某物被否定了,“否定”这一谓词的主词,我们就可以命名为,
实体。主体仅仅出现在这个否定性的瞬间,所以主体总是已经失败了的,
是作为并非全部(non-all)的剩余本身。

这就是回溯性:实体仅仅是对某物的失败的一种言说。换句话说,实体仅
仅来自这个某物的失败,是对它的失败的溯因推理。所以在实体面前,某
物总是-已经(always- already)失败了。举个例子:

一位乘客愤怒地问车站值班员:“真搞不懂,你们列车老是晚点,那列车时
刻表有什么用?”

值班员回答道:“怎么没有用?要不是有它,你怎么知道晚点呢?”

时刻表不就是那个被否定了的有限物吗?只有这个否定才是“晚点”的锚定
点。所以不存在先验的晚点——晚点必须要晚点了才晚点(我搁这搁这
呢?),或者说,晚点必须是对时刻表的否定的反思。所以否定之否定,
一句话来说,先有一个否定物(有限物当然是对大全的否定,因为它不是
大全),但是这个否定物被自身否定了,或者说以这个否定为中介、否定
这个否定的纯粹否定性就是实体。(至此为止,实体、大全、自为之有是
对有限物的否定,这没有问题;但是要使有限物过渡为被无限物建立起来
的、无限物自身的自在的否定,目前还不足,因而仅仅是自为之有,还不
是自在自为之有。所以,自为之有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也是无法将规定
性在自身内建立起来的。例如货币潜在地可以购买一切商品,那也只是购
买而已,它和商品对立。但是自在自为的价值,即资本,它自己就是商
品、它自己生产商品、它自己扬弃商品。)

但是,不能被迷惑了,大全、一(the One)、实体依然是那个坏无限的想
象的实体——没有第二个别的实体,但现在确实真正的无限了——这怎么
可能?这个问题结合上文就清楚了,因为现在的大全是否定之否定,是回
溯性的产物,而不是在想象中、在无聊的庸人的头脑中无尽地运行的过
渡、过渡、过渡。实体总是-已经出现在面前了。有限物失败中的无限,当
然就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了。大全是同一个大全,但是前者是空虚的、想
象的、唯心主义的;后者是现实的、马克思式的、唯物主义的。正如黑格
尔引用的诗句:我们积累起庞大的数字,

一山又一山,一万又一万,

世界之上,我堆起世界,

时间之上,我加上时间,

当我从可怕的高峰

仰望着你,——以眩晕的眼:

所有数的乘方,

再乘以万千遍,

距你的一部分还是很远。

我摆脱它们的纠缠,你就整个儿呈现在我前面。

但是在达到了自为之有之后,黑格尔有一句话很难解:“这个环节可以是一
的环节,但是还没有一(p160)。”结合上述表述就很清晰了:一当然从来
没有直接出现过,那些宗教神棍声称直观了上帝,都是骗人的、磕嗨了。
但是一尽管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可某物、他物不再是原来的直接的含义,
而是以一(the One)为中介的,成了为一之有。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对象 a 是什么了,仅仅是在某物中但超出某物、某物无
法诠释的剩余。尽管在文章开头我直接设定、命名出来,但事实上是很简
单(甚至有些弱智)的一个溯因推理,是因为某物在先地有运动、超出、
变化(不论实证地来说,过渡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是实证主义无法理解
资本论的批判性,以及实证主义的无聊之处),因而可以反思一个对象a。
实在界就是那个大全、实体、一(the One),回溯性地出现在范畴的失败
背后。

这个总体、大全、一(the One)在存在论中黑格尔给了一个名称,叫自为
之有,即否定了自身的有限性的无限性。但是有一个问题,在上文表述
中,自为之有好像是宇宙一般无穷大的无所不包的大全,而在逻辑学中自
为之有又下降为原子即没有比它更小的点。(熟悉哲学史的朋友可能已经
想到了库萨的尼古拉的《论有知的无知》,他的极大就是极小的辩证法字
面意义上适用于此。)这就是自为之有的特征,因为它没有了任何规定性
(这个规定无论是某物、他物、另一个他物,总之所有规定都被否定了
——因而是绝对否定性),所以它既是极大(宇宙),因为一切都是它;
它也是极小(原子),因为一切都有、包含它。我曾纠结在两种理解之
间,但发现两者是统一的,表现为从自为之有过渡为一最后到多。最后,
自为之有之中,它本身(那个一)和它的规定性还有区别,存在论中区别
重新建立于直接性之中,因而是一和空、从而一和一。

1.欲望
返回精神分析理论即对象 a 的老家。对象 a 被描述为欲望的客体-成因,简
单来说,我欲望某物是因为我认为某物就是对象 a 的实在化。当然这个过
程并不发生在意识中,因为——我不想再强调了——它是一个溯因推理的
结果。是因为我追求了某个对象、欲望了某个对象(无论实证原因)才反
思到对象a。但是没有任何现实的某东西能够真正代表对象a。打个比方,
短视频就是对象a,我们总是刷一个视频又一个视频,然而对每个视频我们
都觉得,这个不够好(没有彻底满足欲望)、不是这一个……总是想着下一
个能满足我,但事实是,没有任何视频能够满足欲望。每段视频好像都带
来了满足,但总是不够(因而有某种剩余)......我们还要下一段,还要更
多。从概念的严格性来讲,“感觉被满足了的”那部分并非是欲望desire而只
是需要need,欲望按照定义就是那个没有被满足的点(公式是:要求-需要
=欲望)——只有在每一段视频对欲望满足的失败中我们才把握到欲望;同
样,正是因为每段视频都是欲望的对象,但又不彻底是欲望的满足,所以
对象a仅仅在视频中闪现,而永不彻底现身。这就是歇斯底里症。主体性就
浮现于欲望上,浮现在所有试图满足欲望的事物的失败中。不要向你的欲
望让步,并非是让你买买买,而是坚持“这不是它”的逻辑中:我的欲望不是
买包、买手机、消费,而是...这就是纯粹的否定性。

2.价值
实证主义为什么不能理解资本论?在精神分析中,实证主义被弗洛伊德称
之为“合理化“,即为了掩饰症状对欲望的满足,给予症状一个合理的表述。
例如,鼠人( 人是这样的 人)的案例中,强迫症患者不可遏制地想要将路
边石块挪开,因为他认为他的心上人走这条路会被石头绊倒,会死去(这
是爱的表现);但是走了一段路之后,他越想越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自己的强迫思维是无稽之谈,所以他又走回去把石头放回原处。但是这恰
恰暴露了患者对心上人的潜意识的恨:恨她没能怀孕。前面的自我否定,
好像非常合理——没有人会认为路边石子非常危险,这个理由太合理了,
有什么可反驳呢?实证主义者难道不会认为这个人没有病或病的不重因而
停止分析吗?但是症状在于,他的强迫症迫使他花了很长时间折返,把石
头放回去——正常人只会一笑了之,继续日常生活。

那么,实证的原因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精神病好像暂时无能为力,我们便可
以抽象掉交换的经验原因,来纯粹看待交换本身(这也是价值为什么和无
意识分析重合了:意识的任何合理化都是无所谓的,交换的本质是无意识
而发生的)。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关系
(不论是因为交换之后效用更高,还是我吃鱼吃腻了想换点水果吃,还是
什么别的理由来交换商品)。并且,扩大了的交换等式中,一定量商品 x=
一定量 w、y、z……无限多商品。我们不再重复马克思的辩证过程(见拙文
《如何用〈资本论〉阅读〈逻辑学〉:辩证法》),只说结论:商品表达
总体失败了,这个失败反思对象 a,而马克思名之为价值。在商品的失败处
出现的价值,当然就是自为之有,没有任何规定性的纯粹否定物——就是
否定了任何以使用价值表达交换价值的货币形式。

马克思在这里有点局限性,他非要把货币当作商品的一种,因而货币也有
使用价值——就货币还有物质形态的时代来说是正确的。黄金或纸有使用
价值,这很显然;它们作为货币的时候就不表现使用价值了,这也是肯定
的。这就是一般商品的命运,一般商品只能要么被使用要么拿去交换。但
是严格来说对这个辩证法的重构(见上文)可以不要求货币的使用价值,
那就成为了没有物质形态的货币,这已经是现状了。所以货币形式就是没
有任何规定性(即使用价值)的纯粹价值本身。商品的失败因而就因为有
价值(也就是因为有货币)、因为对价值诉说的失败;交换的对象-成因就
是价值,或货币。这句话从看似混乱的黑格尔辩证法导出,但却是一句没
有人会不认可的实话:商品只想卖钱。出于这个辩证法,马克思在手稿中
称货币为“自为之有的价值”,我相信不用多加阐述了,也相信能够证明我的
正确性了。
吊诡但又很正常的是,这个价值竟然会自己运动自我升级,那就是货币自
身的增殖活动 G-W-G‘。所以价值概念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只有它能够把握
价值的这种自为性质,它从来就是只为了自己而运动,它的一切目的就在
于增殖,它是碾压人类存在的绝对增殖冲动。现在它叫做资本。(见拙文
《马克思如何发现了对象 a——论效用论的局限》)

所以,既然价值是绝对的否定性,那么所有对价值的刻画都是失败的,不
论是效用还是劳动。然而,为什么我们还要将价值实体还原为物化的劳
动?当然不可能从人类学的实证研究中得来,马克思所谓的“按照劳动时间
等价交换”第一不是发生在原始或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类学证据没有意义;
第二也没有被证明反而被证伪,那么坚持劳动时间等价有何意义呢?重点
在于,有一种特殊商品,它是资本增殖的必要条件。它就是劳动。因而,
不是说原始社会或小手工业社会按照劳动时间等价交换所以劳动时间很重
要,而是在大工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是价值这一吸血鬼的必要血液。所
以并非效用或劳动是交换的原因才以它们为价值的实体,因而讲效用或劳
动价值论;相反,仅仅是从价值成为资本这个自在自为的概念的否定意义
而言,价值需要劳动,价值否定、杀死劳动。

可能会有一些经典的质疑:那机器(一般称机器为资本,但它仅仅是资本
的生产资本形式,或说生产资料)不也是必须的吗?我们不想多说劳动而
非机器如何被压迫,也不想多说劳动在历史上长期起作用而机器只是这几
个世纪……而是说,机器和劳动力之所以看似发挥同样的作用,是因为它们
都是资本(尽管在第一卷分别命名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以它们都
要增殖,就模糊了只有可变资本在增殖的事实(这是第三卷的结论);从
上面的辩证法来说,结论是:资本之所以是价值、自在自为的概念,是因
为它是否定的力量、一切为了自我增殖,那么它的否定物、他者(其实就
是构成性外部)就是它的必要条件,这个否定物、他者只能是劳动力。机
器是不会反抗的;相反,机器是帮凶。所以谈剥削当然是有意义的,这个
词汇还没有过时。价值的实现、自我否定的运动之所以是“否定的自身联系”
就在于,劳动力被强制压入价值自我运动之中,被迫从他者变成了价值自
身的否定物。黑格尔所谓的发现他者中的同一性用词还是太轻松了,这个
“发现”是赤裸裸的暴力。剥削在这样的否定意义上构成了资本增殖的前提。
正如一个笑话:

售货员对顾客说:“新鞋穿上头一两天总是难免磨脚……”

顾客一笑:“那没事,我放两天再穿。”
可惜,只有在使用中劳动力从完全的他异性过渡为价值的造物主——这重
复了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是先有一个先验的创造价值或者物化自身的劳
动,恰恰相反,是价值本身的实现矛盾反思了剩余价值。在看到一双美丽
的高跟鞋前,先问一下脚长了几天水泡吧。

3.马克思的另一个例子
在别处(见拙文《尺度:本质前夜》的第二章实在的尺度的第三节无尺度
之物中间)我已经给出了这个例子,现在可以重复一次。马克思在手稿中
的原文为:

“一切商品(包括劳动)的价值(实际交换价值),取决于它们的生产费
用,换句话说,决定于制造它们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价格就是这种用货币
来表现的商品的交换价值。因此,由那种用劳动时间本身命名的劳动货币
来代替金属货币(以及用它命名的纸币或信用货币),就会把商品的实际
价值(交换价值)和商品的名义价值、价格、货币价值等同起来。实际价
值和名义价值等同,价值和价格等同。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前提只能
是:价值和价格只是名义上不同。可是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由劳动时间决
定的商品价值,只是商品的平均价值。只要平均数是作为一个时期的平均
数合计计算出来的,例如,按 25 年的咖啡价格平均计算,一磅咖啡值一先
令,那么平均数就表现为外在的抽象;但是,如果把平均数同时理解为商
品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所经历的波动的推动力和起推动作用的原则,那么平
均数就是十分现实的。

这种现实性不只是具有理论上的重要意义:它是商业投机的基础,因为商
业投机进行概率计算时,既要从被它当作价格波动中心的中等平均价格出
发,也要从在这个中心以上和以下波动的平均高度和平均低度出发。商品
的市场价值总是不同于商品的这个平均价值,总是或者高于或者低于它。

市场价值平均化为实际价值,是由于它不断波动,决不是由于和实际价值
这个第三物相等,而是由于和它自身经常不相等(要是黑格尔的话,就会
这样说:不是由于抽象的同一性,而是由于不断的否定的否定,也就是
说,是由于对作为实际价值的否定的它自身的否定)。而实际价值本身
——不以它对市场价格波动的支配为转移(撇开它是这些波动的规律不
说)——又否定自己,并使商品的实际价值不断和它自身的规定发生矛
盾,使现有商品的实际价值贬值或升值——这一点我在我那本驳斥蒲鲁东
的小册子中已经指出,在这里不需要详细论述。
因此,价格和价值的差别不只是像名和实的差别,不只是由于以金和银为
名称,而是由于价值表现为价格运动的规律。但是它们不断地不同,从来
不一致,或者只是在完全偶然和例外的情况下才一致,商品价格不断高于
或低于商品价值,商品价值本身只存在于商品价格的上涨和下跌之中。供
求不断决定商品价格;供求从来不一致,或者只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才一
致;而生产费用又决定供求的波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第
二版,P84-86)

价值并非一个先验地存在的实体,这个实体作为价格表现出来(在庸人眼
中,马克思的价值之所以过时就在于此)。相反,这依然是否定之否定的
逻辑:价格自身否定了自身,它过渡为一个高价,又回复为一个低价……以
至无穷(坏无限);这个否定的反思就是价值,从而价值就成为了对价格
这个否定物的否定,也就是绝对否定性。一句话,价值是对价格的溯因。
然而,这并非是无意义的所谓形式的根据,什么都没有解释。相反,价值
是商业投机的中心。价格是对价值的否定,不管它表现出来的数字为多
少,总是有一个价值在缠绕着它,让它回复到另一极端;尽管每一次的涨
落表现为偶然,例如今天晴天碰巧买伞的人少,明天雨天碰巧卖鲜鱼的人
多等等……总之,投机者他们的主观行动却形成了一个客观的中心。
谈谈方法——辩证法
我曾大言不惭地宣称,辩证法是没法教的东西(见《如何用〈资本论〉阅
读〈逻辑学〉——辩证法》),充其量只能“演示”,所以要知道辩证法是什
么就只有看以辩证法为方法的著作,好比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一样。但
是光就辩证法为方法研究问题来讲是这样,但是对于辩证法是什么、为什
么要用这种方法,是可以三言两语就阐述清楚的。下面简要说说我的理
解。当然每一种对辩证法的理解都是有争议的,这点我心知肚明,因此内
容仅供参考,欢迎读者补充。

辩证法是一种体系性的方法。例如我们要研究人体,假设以生殖系统作为
开端,首先我们必须将其作为绝对的抽象,也就是说,现在完全抽掉别的
系统,人就是生殖器(对于人类当中将近二分之一人这句话是成立的,例
证是“妙龄战争受害者可以到我家避难”)。我们会发现生殖一方面是交配繁
衍后代的活动,但是另一方面又没有运动能力、相对静止的。这个矛盾的
解决是对运动系统的考察,现在人体可以说是运动的生殖器。但是运动系
统一方面是自动的,另一方面又需要外在的供能,我们就过渡到了呼吸系
统……如此以至终点,即人体作为整体,现在就不仅仅是抽象的了,人也不
只是生殖器,而是所有系统有机(而非机械)的整体、具体的了。换句话
说,之所以每一个系统/范畴/概念自相矛盾并过渡(或者说,描述整体失败
了)是因为它们都不是整体,但又是整体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即又是整
体。说到底,这种方法是由当年的生物学启发的(所以生物学是 19 世纪的
科学),是一种有机的视角——区别于机械的视角,正如黑格尔多次和机
械性相区别谈到目的性一样,有机物以自身为目的。

【当然,辩证法各个系统并非并列、从哪里开始都没有区别,而是有层次
差别,因此从细胞开始,过渡到组织、器官、系统会比较好(正如商品作
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细胞)。这其实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的逻辑:对一粒
谷子怎么分析都看不出谷堆的特性,但是它们的机械聚集却增加了每个个
体都不具有的剩余特性;对细胞的分析也是同理,细胞的有机聚集产生了
超越每个个体的性质。存在的直接性、本质的反映运动和概念的自我发展
得在不同层次来理解。】
回到文本。《逻辑学》所要处理的对象是世界或上帝(无限物)作为整
体。以我曾举过的例子来说(《从自为之有到对象 a:否定之否定》),如
果我们以某物作为开端,那么世界/无限物就是有限物的加总、集合。这里
就出现了一个矛盾:集合自己是不是集合内的一个元素?世界/无限物是不
是某物?如果说不是,那么有限物就和无限物抽象对立,“无限物不能认识”
就必然成立;如果说是,理发师怎么给理发师自己理发?在那篇文章中我
的描述是“某物、实有对总体的描述失败了,因而自身否定”,这里我们用稍
微简单一点的话说就是,某物范畴不能成功阐述总体,这个范畴之外我们
必须“引入”(黑格尔会反对这个说法,应该说某物自己过渡为)新的范畴,
即自为之有——无限物就是为自己的东西。直接一点,就是引入了“集合”范
畴,世界不单单是某个元素,而是元素的集合。(难怪罗素年轻的时候是
个黑格尔派!)

但是如果对此作简单理解,例如集合就是装元素的一个框,就又会出现问
题:集合又被还原为一个元素(文章中我说的是“自为之有只是一般实
有”),它又成了一个“东西“,但重点就是集合不能是一个”东西“。说到底,
集合是个剩余:集合总是那个不是元素的东西,是所有一切元素被排除了
之后剩下来的东西(当然,不能排除全部,不然集合也没了)。假设世界
上少了一棵树,世界还是世界;假设少了美洲大陆,世界还是世界……它总
是排除了所有元素的剩余。

再换个例子,对于计数也有同样的情况,无限大或无限小是实在的东西,
但是从来不曾现身,总是“可能达到”而不是已经达到了。这也可以看作是集
合,无限大/小并不是某一个数字,而是一个集合,它总之不能是某个数,
否则就还得增加/减少。当然,在黑格尔看来,这个实在化了的东西或说无
限物就是我们的计数能力本身,是思维,是理念性。我们看到的并非是上
帝而是我们自己,就好像精神分析的经典结论,上帝只是父亲的化身。说
到底辩证法是一种反思,即对思维的思维,所以本来就是一种二阶逻辑,
辩证法无非就是说一阶逻辑无法处理高阶逻辑的内容罢了。

所以辩证法确实是有套路的,而不是我当初说的,好像每一个过渡都不一
样,没有办法作出统一理解。相反,尽管有事物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够把
辩证法形式化,但是统一性也是有的。这就是黑格尔作为开端的有无变的
逻辑:一个否定物被扬弃从而返回了自身同一性;但是自身同一的直接性
又是通过否定的自身关系建立的,是自身同一性的否定。这样直接性就是
否定性,否定性就是直接性。两者都不是真理而是环节,它们的真理是整
个的这个运动,是变。
黑格尔怎么消解康德的“自在之
物”?
自在之物这个概念一提出就受到误解、非难,但只有真正理解了它的局限
性的哲学家才能够言及消解。黑格尔肯定是其中一位。所以谈自在之物但
不谈黑格尔对其消解,肯定是不完整的。但是大部分人对黑格尔的理解是
如此糟糕,以至于从他们口中说出来的黑格尔所谓的批判,好像是对康德
完全的误解,至少没有做到消解的承诺。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参见《黑格尔的反思和反思规定》)已经提到过康德
的自在之物。三种反映中,外在反映就是康德哲学的根本原则;并且在出
现自在之物的地方(实存一章)也多次提到“外在的反映”,然而在讨论这个
问题的时候竟然很少有人提到这种反映的缺陷和不足,以及黑格尔的跨
越。那我只有换个方式把写过的东西再写一次。本文是对该回答(黑格尔
怎么消解康德的“自在之物”? - 紅葉泡紅茶的回答 - 知乎)的一个整理修
改。

1.存在论的自在之有
一般的说法是,康德的自在之物既然按照定义就是“无法认识的东西”,那么
其消解不就非常简单,认识它就可以了嘛(《纯粹理性批判》刚出版聊无
声息的那几年,对自在之物的批评就是这样的,那时哲学家还很肤浅:你
说不可认识那你怎么言说它?)。这是在存在论某东西一节出现的批评。
黑格尔说,区别于为他之有的他物联系,自在之有就是纯粹的自身联系,
因而是一个抽象,即抽掉了所有规定性(因为规定性就是他物联系)的纯
粹自在,当然就无法认识。因为定义上和操作上它都抽掉了认识,那么它
就成了无法认识的——与其说是划定了界限,不如说是一个同义反复或分
析命题,形同废话(所以黑格尔是要说,“因为你不会,所以你才会”
吗?)。与其说消解了自在之物,不如说理清了其不可认识的本性来自何
处。

更重要的问题是,规定性从哪儿来?有一种说法认为,黑格尔的自在概念
就是康德的自在之物——可以这么说,但是这是修改了的康德的原则。自
在之有,它的规定并非是自身规定,而是他者规定(某东西之外有一他
者,并且是漠不相关的)。只有自为之有甚或自在自为之有才可以说是自
身规定。因而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自在之物作为他者规定(在这里是自
我或我思),是外在的反映。但是说到底,这里与其说是黑格尔消解了自
在之物,不如说是自在之物有自身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毕竟没有否定的
自身联系,规定性立于何处呢?所以目前充其量只能说,黑格尔认为这个
概念的使用没有受到批判,或没有规范、正确地使用,而不是不应该存
在,那么谈何“消解”呢?

但是说到底,黑格尔对康德的跨越确实和自在到自为最终到自在自为有
关,即规定是自身否定的规定。

2.本质论的自在之物
【自在之物是从根据发生的。“假如当前有了一个事情(die Sache)的一切
条件,那么事情就进入了实存。“换句话说,事情在它实存前就有了,因此
事情本身是无条件的,是它的一切条件得以发生的预先设定。所以条件作
为漠不相关的直接物出现,但是它的出现是它的消灭,或者说这些直接物
作为杂多的定在消灭了(变,同时是杂多的内在化),是自身预先设定的
反映。另一方面,条件是在根据中被扬弃的(zugrunde 走向消灭或 zu
Grunde 走向根据,一个文字游戏),但是根据的设定直接就是其扬弃,换
句话说,“事情从根据发生“,这一方面也是一个预先设定的反映。这样,事
情自身这个绝对无条件、绝对无根据的预设就自身反映了,具体说来,就
是扬弃了自身的条件和根据这一双重的规定(内容和形式,但它自身就是
绝对的内容),或者说中介完全消失了,所以回到了预先设定直接性。——
这一段没有逻辑学基础可以不看。但是不看进行设定的反映一节,又怎么
搞得懂呢?马克思曾说,逻辑学到自然哲学的过渡“举止如此奇妙而怪诞、
使黑格尔分子伤透了脑筋”,因为人们理解三种反思很不好。其实这里以及
概念论的客观性一节都是逻辑到自然过渡的预演,这个预先设定也反复出
现,所以不理解这里,怎么能够理解逻辑学的结尾呢?不理解三种反思,
怎么能理解实存呢?不理解实存,怎么理解自在之物呢?】

自在之物出现在本质论,因而它是自身反思的。它就是上文出现的“预先设
定”的本质的直接物。所以与其说自在之物是“自在的”,不如说这个范畴的
出现开始就是“自为的“,因为是本质的。具体而言,与自在之物相对立的是
特性(一开始是外在实存、非本质的直接物。这里已经暗示了本质论开篇
的外在的反映关系,是混入了存在论之直接性的本质逻辑),即外在于它
和它漠不相关的杂多的定在(曾经它们是条件和根据这一双重规定)。但
是自在之物就是特性的自身反映的同一性,特性作为设定的东西也是被扬
弃的东西(变),用白话说,自在之物是因为被规定了才有的;而特性也
是因为作为对于自在之物自身的规定才有的,那么两者不如说是同一的。
这相似于存在论(见上文),不同的是现在的规定是自我规定,所以我才
坚持,这里自在之物与其理解为自在之有(黑格尔尽管自己也这么说),
不如说从来都是作为自在自为之有的本质的自身反映,所以理解为自为之
有才好。下文也有证据。

但是黑格尔这里有一个相对有点奇怪的论述,自在之物和外在实存是同一
的,因此表现为外在实存的东西其实是自在之物本身中的环节,所以是自
在之物自身的排斥,是多个自在之物的呈现。这让我们想起了自为之有一
节的一与多的辩证法,也正因此我说,这可以证明自在之物就是自为之
有。但现在总之有了多个自在之物的设定,特性就好像是两者之间的中
项,是两者间的关系和差异,但特性对于两者而言都是漠不相关的,因而
是外在的。既然差异是外在于自在之物,所以这一个自在之物和另一个自
在之物就是在自身内没有差异的,那么就只有一个自在之物。

【要理解到多个自在之物的设定倒不需要费什么脑子,因为就是以前重复
过多次的差异的逻辑,即如果自在之物和外在实存同一,或者说它们以自
身同一为基底,区别就没法设定。但是两者又有区别,所以只能是外在设
定的区别即差异,既然表现为不同形式就反映不同内容,即特性对应的毕
竟不能是前一个和同一个自在之物。或者用自为之有即一与空的逻辑,现
在同一没有地方可以设定自己的差异,因为只有自身关系,那么它的区别
就是自己和自己区别,就是自己排斥自己,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关系,所以
是特性成了自在之物对自在之物的关系,是多个自在之物的呈现。但重点
不在这里,而是为什么黑格尔要这么做。】

难点在为什么一定要多个自在之物?尽管可以说,因为事物是丰富多样
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事物和某东西直接是一个和同一个东西”
(p121),那么事物肯定也像某东西一样有他者,尽管这个他者现在是它
自己规定的。但是问题不在这里,正如黑格尔所说,只有精神才是真正意
义上的某东西,而这样与精神对立的自然才是真正意义的他者,即外在于
自身的存在者(上卷 p112)。所以不论划分出多少物体,这样的划分都是
黑格尔所谓的“外在的分离”(例如一本书是一个东西,一页纸同样是一个东
西,这样就可以划分无限多),真正的他物只有自然这一个事物。说到
底,只有两个东西,即精神或自我意识与自然,因此为什么这里有两个自
在之物也就很清晰了,而且为什么两个东西在此同一也就很清晰了,是因
为这就是我思和自在之物的同一。尽管黑格尔统称为都是同一个自在之
物,但是我们要理解的是,总之是只有一个我思,是思维在规定和被规
定。这也正是外在的反映中我曾给出的结论,外在的直接物作为预先设定
的东西,就是思维自己。——在这里才算是消解了自在之物,将其还原为
了思维自身。“自在之物是个思维物”的意义并不是,它是人想出来的,或者
也是思维设定的东西,这样依然停留在外在反映。相反,是因为它的规定
性就是思维的规定性。没有范畴规定作为中介这个过程是不可能的,不是
说一句 “自在之物也是人想的所以它早就被认识了”这么简便的事情。所以
黑格尔说,这里有一个推论,但推论的两端没有区别,原因仅仅是在中项
的推论作用。

【p127 页黑格尔在注释谈到:“自我毕竟知道自我是那普遍的和不被规定的
东西,自我把那些多样性的和必然的规定从自我那里割裂开来,认识它们
是一种外在于自我的、只适宜于事物的东西。——自我在其自由的这种意识
中,就是那真正的自身反思的同一,这种同一就应该是自在之物。”我想事
情已经很清晰了。】

3.一个不成熟的小例子
在量子力学中,哥本哈根诠释就是对黑格尔这个论断的最好例子。其中因
为量子纠缠,有意识的主体的观测行为总是影响了量子的位置或运动状态
的表现。所以既然我们根本测不准其动量和位置,那么我们可以推知在观
测之前,它(这样就是自在之物)处在一个用波函数描述的量子叠加态。
但是一旦观测或说量子与外界发生作用,即量子去相干后,这个量子叠加
态就坍缩为一个确定的状态。也就是薛定谔的猫的例子,箱子打开后,猫
咪总是处于死态或生态,但是在打开之前却是两者的叠加态(尽管不可能
永远保持)。但这种叠加态从来没有被观测过——因为按照定义它就是前-
观测状态,正如自在之物就是前思维一样——这两者的出现总是已经被扬
弃了,被规定了,有了区分,它不过是回溯的产物。

这其实可以还原为一个更经典的命题(正如很多哲学问题总是还原为某种
终极问题一样):无穷数是什么?在这两个问题中,悖论或矛盾的发生都
是因为思维对客观的“污染”(或说阉割),与其说我们在寻找无穷大这个实
在的数字,不如说我们找到的只是计数中的思维(绝对活动);与其说我
们反思到一种叠加态、没有经过观测污染的“自在状态”,不如说就是我们的
思维或观测本身。——更进一步,这就是拉康所谓的实在界:实在界并非
是自在状态,相反就是现实性原则(或范畴)自身的扭曲作用产生出来
的,而这个范畴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不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吗,
我们从自在阶级走向自为阶级,从而历史的缝隙向我们敞开……这也许是马
克思在1845年找寻的新唯物主义,即从主体方面来理解的对象?
价值形式辩证法的问题
1.读资本论,但倒着
商品具有价值,价值又是劳动,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提出的“论
断”。很多人指责这没有得到证明,因而想要舍弃这种独断论(但是他们忘
了,马克思的出身是德国古典哲学,它的天职就是消灭独断论的)。这种
指责如此浅薄,但凡有人往后认真读过《资本论》也不会认为马克思没有
回答过这个问题。因为马克思问,“为什么这一内容采取这种形式呢?为什
么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算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
呢?”——价值是什么呢?

劳动就是价值,但这不是我们要关注的东西。内容是跨历史的,每个时
代,只要人类想要继续存在,就要劳动。(今天有人不用劳动就可以换取
生活资料和奢侈品——脑满肠肥的生活掩盖了现状,麻痹了他们的基本智
力,以至于他们认为是资本为他们生产了东西和利润,而不是其他人的劳
动。他们良心不安,以至于害怕知道他们的生活是建立在别人的膏脂上,
所以一定要论证,是机器生产了利润,这样一切罪恶就可以和他们无关
了……“噢,快把这个要饭的赶出去,我太好心了见不得这些人受苦!”——
相反,有一些人比着时间上班,理所当然认为价值就是劳动时间的物化。
其中如果还有人认为是资本生产了他们的生活资料,我的评价是啊对对
对。)这种内容是个伟大的发现,但因为他们只关注内容,所以伟大的政
治经济学前辈们才认为,现存体制是永恒的、自然的(相反的因果关系也
成立,马克思说,因为他们要辩护资本主义秩序的自然性,所以他们不可
能提出形式分析问题)。而批判的辩证法必须要问一句,为什么劳动成了
价值?——价值是什么?

【先验哲学之所以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批判,就在于这种一般人熟视无睹、
当作天命接受下来的东西,思想家却想问一句凭什么。庸人可能会不屑,
司空见惯的东西还需要问原因吗?你出生之前还要先问你妈的名字吗?——
但我得反诘一句,至少你得看好了她是不是在分娩,不要从屁股出来了。
——“服务员你看,这鸡多老了,嚼不动。”“对不起先生,我们这里进食材
的时候没有看过鸡的生平档案,我也不了解每只鸡的历史。”】
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价值来自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
体说来,因为分工,每个人第一,不能完全自给自足,自己提供一种或少
量种劳动,其余依赖别人的劳动;但是第二,生产无计划,所以不能保证
自己的劳动被认可或作为产品卖得出去;因此第三,被认可为社会总劳动
一部分的私人劳动需要一个证明,这个证明就是价值(或者便于理解,叫
值“钱”也行)。在这里,无所谓是个体劳动者例如工匠、裁缝,还是集体劳
动者例如被雇佣在一个企业的工人,他们生产的产品究竟能否被认可为社
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总之不完全确定。凭什么证明他们的劳动被别人需要
呢?那就是成功卖了出去,也就是说,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值了一定数量
的“钱”。当然这里不一定是货币,可以是另一个劳动产品。

也就是说,表现为价值,就是表现为“等待实现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的物”
的形式。但是商品如何实现为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呢?那就是对人有用,
有人愿意要它。但是并不是白给,而是公平地交换,别人也要相应地给你
东西。所以,仔细考察来看,在社会大生产的时代中,劳动必须要以“能换
东西的物“的形式表现。这个东西不一定是货币,可以是物,前面已经说
过。所以价值概念不一定包含货币,但一定包含自己的对立面即买方,或
说等价形式;等价形式的发展才得到了货币形式。这样,一个商品的价值
作为相对价值形式就被等价形式表现出来了。

所以我们得到:

20 码麻布=1 件上衣

其中左边作为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或者说,把自己当作使用价
值推销出去,自己的使用价值得到了认可。这是资本主义时代劳动的普遍
命运。

【以前的我坚持,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大生产方式下,有了货币作为交换中
介,商品才有了价值。所以与其说是商品内部的矛盾外化,不如说是商品
和货币的对立的内化。但现在,经过分析,读者可以看出我以前犯了错
误。“我们的分析表明,商品的价值形式或价值表现由商品价值的本性产
生,而不是相反,价值和价值量由它们的作为交换价值的表现方式产
生。”】

事情在其他时代就不一样了。例如马克思自己举例,封建农奴制不需要商
品,也没有价值,因为农奴的劳动直接以劳役提供给地主,或者地主土地
上的产品作为贡赋缴纳上去;自由人的联合体也不需要商品和价值,因为
他们不需要让自己的产品经历“惊险一跃”,他们的产品在出生之前就已经是
被社会认可了的产品,直接就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所以根据工作时间
提供凭证即可。

2.价值形式的问题
这个辩证法在我看来是对资本主义下商品经济最本质的考察。但是也不是
没有问题的。我们稍微抽象一点来谈论上面给出的公式。上面得到:

20 码麻布=1 件上衣

左边的麻布作为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它的价值就是 1 件上衣;
右边上衣作为等价形式,就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了(除非把等式倒过
来),即马克思说“等价形式不具有量的规定性”。所以这个等式是从相对价
值形式或者卖方的主观方面出发的客观形式。这样,对方获得了使用价
值,自己表现出价值。

问题就出现了:麻布持有者为什么需要上衣?外在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
人要穿衣服。或人有自然需求。但是在逻辑上,外在的回答不顶用了,等
价形式并不表现为使用价值,或者说它作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仅仅是为
了成为价值的承载者或物质载体。换句话说,等价形式中,使用价值被价
值压抑了。所以从逻辑上来回答,麻布持有者并不是需要上衣,而是需要
麻布实现为价值,但是价值碰巧以上衣为表现。在这里,等价形式之作为
上衣出现是无所谓的,可以是任何其他的商品,因为麻布只想表现自己的
价值,而不是要获得任何特定的使用价值,这样就得到了扩大的价值形
式。那么为什么不能干脆用一个符号来表示呢?这样就是:

20 码麻布=1 盎司金(或者现实一点,20 码麻布=100 元)

只要这个金或人民币作为货币是受到一切商品所有者公认的,或者用《资
本论》的逻辑说,只要货币形式是社会劳动的一般形式,就可以作为价值
的道成肉身,完全表现20 码麻布的价值。此时我们可以说,价值就是值
钱,或价值的实现就是货币。这样,使用价值就被完全压抑了。

但是倒转过来的情况就很奇怪了:货币是所有商品的价值的道成肉身,却
不能是自己的价值的代表。我们说过,等价形式(货币形式无非是特殊的
等价形式)是不表现价值的。可是关键在于,货币难道还需要表现自己的
价值吗?它自己就是社会劳动或人类共同的抽象劳动的一般形式,它还需
要另外表现为其他形式吗?说社会劳动的一般形式还需要转化为社会劳动
的其他一般形式,这是荒谬的。但是在现实中发生了这种荒谬的结构:
1 盎司金(或 100 元)=20 码麻布

(有人会问了,这有什么好荒谬的?)这样我们就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
麻布持有者为什么需要上衣?曾经是因为麻布要实现为价值,所以遇到了
碰巧打扮成上衣的价值本身(这样的人很多,例如那个男人根本不爱你,
只是想要打扮成你这样的生殖器;老板根本不欣赏你,只是希望打扮成你
这个学历的人的劳动力,等等)。现在这个问题变成了,货币持有者为什
么需要麻布?货币作为价值的道成肉身,要表现为价值,或你是个人,但
是你要到民政局证明自己是人——这有什么意义?逻辑和现实完全冲突
了。逻辑上来看,货币作为价值需要表现自己的价值;但是在现实中,这
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买东西是生存手段,就好比狩猎之于原始人一
样。

让这个情况更糟糕的是,马克思甚至不把货币购买商品看作货币表现为自
己的价值,而是实现自己压抑了的使用价值。“商品实际上是使用价值,它
的价值存在只是观念地表现在价格上,价格使商品同对立着的金发生关
系,把金当作自己的实际的价值形态。反之,金这种物质只是充当价值的
化身,充当货币。因此金实际上是交换价值。金的使用价值只是观念地表
现在相对价值表现的系列上,金通过这个相对价值表现的系列,同对立着
的商品发生关系,把它们当作自己的实际使用形态的总和。”

现实中看来是这样的,但是在简单的价值形式中,他明确表示等价形式
(即卖出货币购买的商品)不表现自己的使用价值,而是表现自己的价
值,“等价形式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
形式”。这样他就自相矛盾了。

相反效用论就是另外一极。解释 100 元=某些商品对于效用论者不是什么难


事,甚至高中生就能够写出以 100 元总收入和给定的商品价格为条件的约
束不等式,在一定偏好的情况下求得商品组合以满足效用最大化。而 100
元之所以要换商品、之所以要换得这些和这量的商品,统统是为了人的满
足。好像很有说服力,毕竟谁没有买过东西呢?谁没有以最大性价比花钱
的体验和心理活动呢?

但是另一方面,事情就变了样。在拙文《马克思如何发现了对象 a:论效用
论的局限》中已经批判过了。20 码麻布=100 元,这个等式在逻辑中如何
解释呢?同样地,外在解释非常容易,卖钱是为了买商品,但是 100 元是
什么效用?难道对钱也有效用了?可以擦屁股吗?相反,效用论者直接预
设了厂商行为是利润最大化,但是为什么要利润最大化没有在逻辑框架内
给出回答。这个缺陷也是对资本无理性的无视和持非批判立场的结果。

3.尝试为马克思辩护
面对这种矛盾,一种可能的回应是:在交换中,“潜藏在商品中的使用价值
和价值的内部对立,就通过外部对立,即通过两个商品的关系表现出来
了。”而金或公认的货币就作为价值的化身固定下来,而一般商品以此为中
介就下降为环节即货币的使用价值的地位。这符合黑格尔的辩证法,在观
念中,货币作为商品也就成为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所以马克思
说,货币是商品,一开始尽管是在实在的意义上来说,即一般等价物也曾
经是一种商品,后面逐渐被金取代。但是发展了的货币形式已经独立出
来,其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职能完全可以由符号取代,这也是即将衍生
出来的信用范畴。那么这样的信用货币不就不是商品,也没有使用价值和
价值的统一了吗?实际上,货币依然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但是在过
渡到货币这一自为的价值的范畴之后,其余的商品便下降为环节,作为观
念的或可能的使用价值,统一在货币中。这好比是单子论,每一个单子折
射出整个世界,而每一分货币都折射出整个商品世界。

第二种回应是,在后面的资本总公式 G-W-G‘中,在 G-W 的阶段表现为简


单的价值形式,即资本家“卖出”货币,换取货币的价值的表现物(W)。这
好像很荒谬,应该表现为使用价值的W 却表现为价值,而应该表现为价值
的化身的G 却表现为使用价值。但真相是在后一步,即整个过程以价值
始,以价值终,而 W 作为中介,是一种能够使价值增殖的使用价值。所以
W 在这里确实表现为价值,也就是说,简单的价值形式中马克思所谓的“等
价形式的第一个特征,是使用价值表现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表现应该严
格意义上来理解,即使用价值直接成为了价值,或者说使用价值直接生产
了价值。所以这个公式其实仅仅是 G-G‘,价值和价值的交换,但获得了一
个增大的量。其中使用价值被压抑、吞噬了,它直接就是价值了。所以,
阶级斗争直接从价值的概念中分析地出现了。马克思的论述好像是人为地
引入了这种特殊商品,但我们现在发现,使用价值直接生产或成为了价
值,在价值形式等式当中是一个分析命题。

另一方面,G 表现为使用价值还没有得到解释。G 怎么可能是一个使用价


值呢?货币作为货币来使用根本不可能,如果不小心就要堕入前述的效用
论者的地狱中(那里充斥着笑气,所以每个人都笑嘻嘻很满足,太可怕
了!)。事实是,只要买到 G 的卖方会将 G 立即交换得到 W,这样 G 就只
是一个瞬间的光点,没有自己的持存,在严格意义上我们就可以说 G 表现
为使用价值了。

这样,两相结合,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总公式:G-W(w-g-w)-G‘,中间的小
括号为第二段描述的,得到货币出卖商品的持有者,立即将货币用来购买
其他商品。其中第一种缩写为 G-G’,第二种缩写为 w-w‘,所以就可以说 G
换来了价值,w 换来了使用价值。换句话说,马克思根本没有考虑过一般
人的消费,即为什么一个人要“卖出”货币换取其他商品(这个商品按照逻辑
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只要它仅仅是用来消费的,那么这个过程就是
矛盾的、没有意义的。矛盾的解决是,这个过程从属于G-G‘。我想,人类
已经困在一个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方向的坏无限中。
紅葉泡紅茶:共产主义或野蛮
About political stance

1.历史决定论,吗?
“共产主义必然实现”,意味着什么?从某些句子来看波普尔之流批评马克思
是历史决定论好像是对的:“只有这样的条件(指资本家狂热追求价值增
殖,笔者注),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mega2-44-p683)”笔者曾经以对
象小 a 来解读资本增殖动力(参见拙文《马克思如何发现了对象小 a——批
判效用论》),旨在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以“理性人”为根据,但其目标完全是
非理性的;理性运作的内核、前提(预先设定)却是它的对立面即非理
性。这里是赤裸裸的、纯粹的物(以人为代表)统治人、压榨人的历史
(“不再是工人使用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使用工人了。不是工人把生产
资料当作自己生产活动的物质要素来消费,而是生产资料把工人当作自己
的生活过程的酵母来消费,并且资本的生活过程只是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
价值的运动。(p359)”),这种简单的解读拒绝赋予资本增殖任何意义。
但是在马克思(或许还有黑格尔)看来,资本家作为理性人、经济人,表
现为“主观的目的“,却在”理性的狡计“ 51 下服从着历史必然性,资本增殖为
未来的社会或“理念(真正的目的)“建立现实的基础。也就是说,尽管剩余
价值或对象 a 表现为完全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循环——”野蛮“——但是在
无意识中,人类服从于历史、大他者的控制,最终可以到达共产主义。

但是,革命在哪里?既然日期已定,难道不是只剩下等待审判的降临了
吗?难道马克思自己的理论中充斥着不自洽吗?

2.必然性
对黑格尔来说,必然性要将自身自觉地建立为偶然性。一件事情的条件全
部具备,就必然发生,例如历史学家撰写历史时会说,因为各种经济政治
原因,革命必然爆发。但是,这些原因或条件又是凭借什么获得的呢?没
有理由,所以这种必然又降格为偶然。相反,绝对必然性要自为地建立自
己的偶然性,即是说,必然性要在偶然性那里迸发出来。正如黑格尔所说
的,“绝对者作为现实,是外在化,作为绝对的、自为的、自身表现“;而必
然性给现实打上烙印,以绝对否定的力量展示自己对它的权利(见《逻辑
学》下卷,商务印书馆,第 186 和 208 页)。换句话说,现实性
(Wirklichkeit),以作用(wirken)为词根,并不意味着某事物具有合理
性、所谓的”存在即合理“;相反,它的现实性是以被否定的姿态回归自身必
然性的运动,现实性不如说是非现实性、非合理性。

例如,资本主义作为现实性,它的必然性表现为矛盾的运动,即私人劳动
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发展为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
盾,而“否定物(即本质,笔者注)在它们(存在,这里是资本主义)中迸
发出来,因为存在由于它的这个否定性的本质,便自相矛盾(第 208 页,
句意有修改)”;这样,资本主义的本质、必然性就以经济危机的形态表现
出来。这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因而是必然性。这个否定性本身作为资本主
义的本质,就是必然性或理念。换句话说,这是真无限,即总是实现在现
实中而非停留在彼岸的无限性。

有一种认识,说共产主义就是绝对的圆,我们可以逼近但是永远无法达
到;好像说人性注定无法建立共产主义,又好像说人类配不上共产主义
(但是为什么人类会提出它呢?这个概念还有啥用嘛,庸俗的进步主义罢
了);这个说法和人类无法认识上帝(无限)是一样的,走到了康德主义
的路上,黑格尔以及马克思对此是不满意的,他们认为无限性要当前现在
地展示自己;而为了避免旧哲学中的独断论,这种展现必须是以否定的姿
态。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推论,共产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本身的否
定本性。难怪很多马克思主义者声称,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
就在于一场终极大危机!

相当于,资本主义的每一次颤抖,都是共产主义在展现自己的力量,是必
然性或本质发挥作用,那么“共产主义必然实现“就严格等于”资本主义必定
灭亡“。正如黑格尔常常引用的诗歌:”一山又一山,一万又一万/世界之
上,我堆起世界/时间之上,我加上时间/当我从可怕的高峰/仰望着你,
——以眩晕的眼:/所有数的乘方,/再乘以万千遍,/距你的一部分还是很
远。/我摆脱它们的纠缠,你就整个儿呈现在我前面“。——如果把共产主义
理解为彼岸,资本主义就只会”总是不够“,生产力”仍然还没到“那一条界
限,例如以前说电力就是共产主义,又说互联网就是共产主义,现在是脑
机接口、完全自动化和机械化就是共产主义……这样就陷入了坏无限的例
子,这种永远的延宕、强迫症。就是资本增殖的动力本身,但有些人却以
为在这种幻觉中瞥见了共产主义。相反,一旦放弃这种“生产力不够发达”的
幻觉,共产主义已经在当前了。
3.站在历史之门前
但是,这样的表述依然有问题。资本主义的矛盾一天没有被扬弃,就有永
远停不下来的否定;换句话说,革命永远在路上,但也永远不会成功——
怪不得有些理论家总是以“失败”为革命证明!革命本来就是失败,而失败就
是成功(展现威力)。而另一方面,“现实存在的共产主义”则陷入了另一种
逻辑,本质成了和存在并列的另一个存在,这样本质就不是绝对否定,而
只是一般的否定,换句话说,就是某物和他物的逻辑,是定在的逻辑,不
是本质的逻辑(参见本质论开篇,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因此这
不是本质,也不是“自觉的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仅仅成了“替代方案”(如今
的“第三条道路”也是同理),进而两者就不是绝对否定性和自身否定的否定
物,而仅仅是两者极端对立。——历史已经用冷战报复了这种逻辑。

但是,资本主义的否定性如果不是自动的,又如何?《资本论》展示出来
了一个庞大的“客观”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很难辨认主体的位置,除了生产和
再生产的运动,哪里有主体呢?我们看到了劳动者,看到了承担一定社会
生产职能的工人阶级,但是那个作为革命阶级的主体即无产阶级呢?例
如,“但是,一切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就是积累的方法,而积累的每一
次扩大又反过来成为发展这些方法的手段。由此可见,不管工人的报酬髙
低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恶化。最后,使相对过剩人口
或产业后备军同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
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得还要牢。(p743,
黑体是笔者加的)”如此牢固的结构,哪里还有无产阶级的地位?我们不是
只有等待审判(这里是上文讲到的绝对否定性,以绝对危机展示自己的力
量)的唯一一条出路了吗?

但是真正的勇气是在绝望中看到光亮。恰恰就是这种再生产的完全成立,
给予革命以本体论的地位。资本主义的矛盾并不是客观的“历史必然性”的本
体论证明,相反,这套矛盾之上建立了稳固的生产结构;而革命主体也不
是自在走向自为,因而机械师一般动手修复这个社会、主观的必然性就能
发挥出来。相反,绝对否定性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两者中
间:如果在任何意义上可以说上帝存在,那么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否定
性的“道成肉身”,正如基督教所谓的,上帝存在在教会兄弟的联系中。——
资本主义在每一次危机中越发腐朽,但生命力却越发旺盛,再生产结构并
不会自发崩塌;而主观的愿望又总是面临着理性的狡计。只有在再生产结
构外部,但是一种内部的外部,即资本本身再生产出来的绝对异己和否定
者,承担着绝对必然性的威力、以肉身寄托着上帝的生命而行动的革命,
才是共产主义的现实性。

正如: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

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
历史唯物主义浅见
“先生您好,这是我们的自动刮脸机,只要把脸伸进去,两面刀片就会自动
为他刮削。”

“噢?但是每个人的脸型都不一样,会不会出事情?”

“您看,那只是第一次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就是在一个残暴血腥的角度,以无情的刀片削刮社
会,最终塑造为适应它的生产关系吗?还是相反,生产关系作为机器为生
产力贴身制作,只等着生产力放进去?第一种理解,生产力成了完全偶然
的、外在的东西;而第二种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好像没有了区别,成
了无意义的同义反复。——我们如何有意义地讨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决
定作用?

1.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命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命题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初看起来是清晰的,
例如马克思说“随着新作战工具即射击火器的发明,军队的整个内部组织就
必然改变了,各个人借以组成军队并能作为军队行动的那些关系就改变
了,各个军队相互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MEGA1-6-p487)可想而
知,火器的出现提升了单兵作战能力,也导致群体冲锋式作战方式不适
用,从而军队组织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可以说,一种新的生产资料的出现
(例如著名的蒸汽机的改良),引起了分工关系的改变(正如对单兵作战
的需要胜于群体作战),从而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这种观点的机械性导致了一个自然的疑问:生产关系不会有反作用吗?例
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工业革命之前就出现的。好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导致了生产力的变革。但是一旦承认了反作用,“决定”一词也不再严格;
除非整个命题更加机械化、量化,才能够保证有“最终决定”的效果,例如前
者比后者“力量更大”,所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只有反作用力。

更重要的是,如果是一种偶然的火器的发明,或者偶然的一场的工业革命
的发生,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样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作用也就完全
外在,生产力的出现仅仅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从而对它的认识也仅仅是相
对的。
如何避免一种机械和外在的解释呢?我想只有回到《资本论》本身的论述
里面去,看看《资本论》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如何作用的。《资本
论》中好像很少提及这对矛盾:生产力主要特指劳动生产率(原文是劳动
生产力),好像是一种纯粹机械的量的东西。更关键的是,《资本论》好
像仅仅展示了已经成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结构,而没有体现生产力的
作用。也就是说,如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个命题意味着,封建时代发
展的生产力冲破了封建时代的外壳,那么资本主义就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
表,适应了新的生产力,即生产力就是生产关系变革(所谓“生产关系的自
身否定”)的原因,那么生产力就仅仅是生产关系的反思,例如说有封建时
代的生产关系,是因为有封建时代的生产力;说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是因为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这就是严格意义上的黑格尔所谓的形式
的根据,同一个内容用直接的和反思的形式换着说了一遍。现在,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作用不再是机械作用,也不再是外在的,但又掉入了无意义
的同义反复之中。

如何走出这种恶性循环?如何把两种理解统一起来?这就是本文所要回答
的问题。

2.生产关系辩证法
马克思在严格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来称呼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这对矛盾。那么
我想我们迂回论述一下辩证法的基本形式对解决这个问题也有帮助。在黑
格尔那里,辩证法需要同一条道路走两遍(正如马克思说,异化和异化的
扬弃是同一条道路):不仅从纯有到实有,还要从实有发展为纯有(自为
之有);不仅从有过渡为本质,还要从本质过渡到有(实存)。换言之,
这就是否定之否定:从自在的自身否定过渡到自为,但是还得扬弃自为重
新回到自在(现在是自在自为)。

这段表述有点绕,又充满了令人厌恶的黑话,不如让我们从实际的例子出
发。例如三种反思。

第一种是进行设定的反思,这种反思要解决的问题是,本质和有是什么关
系?答案是,本质就是有的否定性,即有否定了自己,而这个自身否定性
本身就是它的本质,因而这种反思就是从一个否定到一个否定、从无到无
的运动。例如价格的本质是价值,价值作为长期价格的平均值,导致了每
一时期的价格总是从高价偏离向低价,又从低价摇摆回高价。这里价值不
能直接观测,但是我们从价格的波动中发现价格内部具有否定性(否则就
不会波动了),我们称这个波动性/否定性为价格的本质。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要表述本质一定要借助于一个直接性(上例中是一个
偶然的直接的观测的价格),但是这个直接性是直接遇到的。也就是说,
这种反思的结构一定有一个预先设定,而反思就是扬弃这个预先设定的运
动(设定之有)。预先设定和反思相互外在,所以现在这个反思就成了外
在的反思。

第二种,外在的反思。这种反思的特征是,否定性和直接性相互外在、对
立。但是正如我们上文的描述,预先设定是因为否定才有的(它是作为被
否定的否定物而有),而反思又是因为预先设定才设定的(它是预先设定
的否定运动),所以否定性和直接性是一个东西。换句话说,这种外在性
是自己设定的外在性,因而是内在的外在性。这样我们就到了进行规定的
反思。

第三种,进行规定的反思。这种反思发现,它的外在的预先设定就是它自
己。换句话说,反思扬弃了直接性,但是又出现了一个直接性,即被否定
了的直接性(有)和否定性(本质)的等同就是直接性,也就是说,反思
并没有能够反思自己,它自己成了预先设定,或者说,它自己作为预先设
定下降为环节。这样,反思就自由地表现为把自己预先设定为对象。

可能还是有卖弄黑话的嫌疑,我们再来简要总结一下。我们现在处理的是
本质(反思本身)和有(直接性)的关系,也就是一个结构和它的要素的
问题。在一开始,我们从形式的根据出发,结构和它的要素、整体和部分
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一个内容换个词说了两次;这种区别要建立起来,只
有经历一个外在的过程(差别),而这个外在最终扬弃了自己,过渡到结
构和要素的反思关系,也就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中“决定”关系就是反思和
预先设定的直接性的关系,是结构自己发挥作用,从而决定了自己的要
素。

那么有了这个论述,我们就可以发现,上述两种解释路径,即“外在关系”和
“形式的根据关系”两条路径不过是真正解释的环节,那么我们下文就要展开
论述一下如何统合两条路径。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德意志意识形态》展示了第一条路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何实
现。马克思找到了“生活”这一意识的基础之后,发现生活有四种条件:1.物
质生活的生产;2.满足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产生的新的需要;3.生殖、组建家
庭;4.人的共同活动,交往。
前三种活动可以称之为“生产一般”,即任何时代必须的、人类只要存活就一
定需要的活动。但是这种活动作为质料总有一定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就是
交往形成的。所以交往关系本身就是为前三种活动赋形的巨大力量:“一定
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
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
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
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MEGA1-3-p31-33,黑体是我加
的)

我们把生产力定义为“为一定的要素赋予形式的力量”,这种赋形力量来源于
人与人的交往关系。这里,生产力本身就规定自己为交往关系,或者说人
与人的交往赋予了前三个要素以“社会性”的形式,而这个赋形的力量就是生
产力。所以马克思在后文谈到了各种时期的生产力如何塑形社会关系,例
如封建时期,封建主以武力、暴力、强力让农奴服从(所以暴力也是一种
“生产力”);而资本主义时期,人们被迫服从于现存秩序并不是出于对武力
的屈服,而是一种无意识的、无形体的巨大的压迫性力量,即完全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又是人的共同的和社会性的交往活动。这是资本主义
时代的特征。——所以我提出一个命题:所有时代都有生产力,但只有资
本主义时代才是真正的有塑形力量的生产力。

这个塑形功能最终判定给生产,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交往、关系的
中介性的中介本身是商品、物,即生产的产品。换句话说,马克思不是“经
济决定论”、“经济主义”、“生产主义”,因为经济并不是因果作用的底端,而
是因为其巨大塑形力量(生产力)。正如阿尔都塞所谓的最终决定:只有
理解了生产才能够理解社会关系,它是结构的其他要素(例如上层建筑)
可理解性的绝对条件。

这个过程不同于封建时代的暴力压迫,在资本主义时代是通过分工表现
的:分工就是生产力发挥作用的方式,是隐性的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的
显性作用。正如黑格尔所谓的推理,普遍性(A)以个别性(E)为中介表
现为特殊性(B):生产力以分工为中介,决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分工作为
中项,既是资本家据为己有的社会的生产力(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
率)、也是资本家使无产者服从自己的力量(形式隶属到实质隶属)。这
里,生产力就意味着,第一,是使实践的主体即人类不得不服从的巨大的
压迫性的塑性力量;第二,这个力量不同于封建力量,是无形的、表现为
交往关系;第三,这个力量作为生产力量是社会的,但是现在被资本家占
据。(“因此,工人作为社会工人所发挥的生产力,是资本的生产力。”
Mega2-44-p387)所以在下文的表述中,生产力明显带有了异化的特征:

“因此,这里显露出两个事实。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
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它是与各个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其原因
是,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
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
量。因此,一方面是生产力的总和,这种生产力好像具有一种物的形式,
并且对个人本身说来它们已经不是个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因
此,生产力只有在个人成为私有者的情况下才是个人的力量;在过去任何
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个人的个人的交往漠不关心的
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很狭隘的。另一方面是和这些生产力相对
立的大多数个人,这些生产力是和他们分离的,因此这些个人丧失了一切
现实生活内容,成了抽象的个人,然而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有可能作为个
人彼此发生联系。” (MEGA1-3-p75)

在《资本论》中工场手工业向大工业的过渡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材料,就是
对这个命题的证明:正是机器的发明,不仅仅变革了发动机,而且直接影
响了生产过程——以往劳动者以生产资料(手工业工具)为中介和劳动对
象相结合,但现在是生产资料(机器)直接和劳动对象结合,从而劳动者
下降为机器的附属品,即由形式隶属变成实质隶属。劳动过程的性质改变
了,从而不仅工人之间的、工业部门之间的分工改变了,劳动和生产资料
进而劳动力和资本家的关系也改变了。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机器为什么会被发明出来呢?这不是问,工业革命为
何发生,因而需要去追寻工业革命的发生史。这样工业革命好像完全是一
个偶然的事件,因而它也许会发生,也许不会发生,从而与生产关系的变
革完全外在。重要的是,正如我们上文的逻辑进程展示的,工业革命如何
是生产关系自己的预先设定?

4.资本论的结构
外在的对象如何被规定为一个内在的对象?工业革命如何被回溯性地指认
为结构的构成性部件,从而不再仅仅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资本主
义内部的必然要求?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又如何被生产关系所预先设
定?
这个问题的谜面就是《资本论》的整体结构。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的
本质特征,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就构成了资本的本质环节。相对剩余
价值从协作与分工开始,最终把生产力变革当作了自己的内在要求,“资产
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
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
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
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
代的地方。”(MEGA1-4-p409)

资本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工业革命塑造的,但是现在资本本身又回溯
性地把工业革命塑造为自己的前提(预先设定)。资本主义的结构是工业
革命的产物,但是工业革命又在结构中得到理解。这就是第二节所谓的相
互作用的关系。

但是,这样看来,《资本论》所展示的整个资本主义结构,好像仅仅涉及
生产关系方面,生产力反倒成为了生产关系的一个环节,从而生产力决定
生产关系这个命题好像也只是生产关系的结构本身的要求,好像生产关系
才是最终决定的因素。最终,《资本论》第一卷的终点是再生产,即整个
结构以自己为根据的持续,因此在阿尔都塞和巴里巴尔看来,好像生产力
也必须作为生产关系来理解因而生产关系好像决定生产力(参见《读〈资
本论〉》,例如第 278 页)。那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命题在何种意
义上成立呢?正如我们第 3 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现的,生产关系
(当初还称为交往关系)的赋形作用就是生产力,或者是生产力是要素组
合为一个整体即结构的粘合力。对生产关系的理解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据,
例如,对抽象劳动的认识以资本的支配和塑形力量为最终根据,尽管这个
力量就是劳动自己的生产力量。而生产关系又以生产力本身的变革为自己
的持存,从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也只有建立在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之上。

最后,顺带着可以谈一下马克思的辩证法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区别:在马
克思这里,逻辑和历史有明显的对立关系,因而所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
不成立的。表现为,整个结构的终点即再生产(类似于在历史的终点,完
成了的程序开始自我运行)在逻辑上不可能存在起点,“因此,这整个运动好
像是在一个恶性循环中兜圈子”(MEGA2-44-p820)。但是并不代表历史上
没有起点,尽管这个起点也是结构规定了的,即作为结构的逻辑起点的历
史进程,也就是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结构回溯性地赋予原始积累以“资本主
义的要素的解放”的意义。所以《资本论》就以这个起点的结果,即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这一历史性的矛盾为开端,赋予了资本主义结构以特殊的历
史地位。这里历史表现为逻辑的前提。一般语境中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表
现为,逻辑上较为简单的范畴一般发生在历史早期,所以逻辑叙述的顺序
可能和历史顺序有一些重合,但并不能证明两者的相关性。所以“说占有在
历史上发展为家庭,是错误的。”(MEGA2-30-p43)

5.结论
本文希望能够综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两种解释路径,在认识论上完善
《资本论》隐藏起来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达到的结论可以总结为:生产
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于,生产力是资本主义生产结构得以成立的“形式因”,是
生产关系背后的赋形力量,正如资本主义生产活动作为生产力塑造了整个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生产到流通、从分配到消费等等)。但是又只有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结构作用中才能够表现生产力,例如只有在相对剩余
价值的生产一节即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中才能够认识到生产力
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具体作用机制。从而马克思可以在《资本论》中通过生
产关系的结构性叙述表现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矛盾特征,因为这个结构性叙
述建立在生产力的基础上。这个“认识论循环”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得
以理解的最终根据,而又只有在生产结构的要素联系中才能够讨论生产力
的作用。

本文的问题在于,第一,并没能讨论生产关系的变革,尤其是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的矛盾。尽管在本文所举例子中涉及了从工场手工业向大工业过
渡,也涉及了封建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比较,但是并没有讨论
两种不同生产关系的过渡问题,也没有讨论现成的生产制度和生产力的矛
盾;尽管严格说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个命题只有在过渡条件下才能
够成为有决定作用的命题,因而这个命题直接涉及革命的“神正论”。第二,
对生产力的定义也模糊不清。从抽象层面来看,生产力的定义非常清晰,
在结构的相互作用中可以非常容易地赋予它一个地位(赋形能力),但是
把这个概念实证化时却遇到了困难,因而读者朋友们可能会发现,文中对
生产力的实证讨论摇摆在“生产活动本身”或“生产资料的变革”等等模糊不清
的术语中,没能总结出一个详细、清晰的实证定义,让本文的价值大打折
扣。但我对本文的定位是清晰的,仅仅作为认识道路上的充满争议的管见
发表,望读者批评!这些复杂的问题留待我今后再深入思考吧!
拉康欲望图解:缝合
简要阐述一下拉康的四个欲望图示的含义,以及他的核心要旨——但我要
首先申明,精神分析从来不在我的理论视野中。尽管互联网上拉康黑话整
活繁多,但是我坚信,要不把这些理论当作玩具而是视之为强大的理论武
器,不以严肃、严格的态度来探讨学术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简要总结一下
近日以来的钻研成果,以供读者参考。但事实上,我必须承认,就算论述
看起来完整,但实际上留有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暂时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修
改。期待读者的批评指正与交流探讨。

主要参考书目有:

《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辞典》迪伦·埃文斯;《阅读你的症状》吴琼;《意
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斯拉沃热·齐泽克;《小逻辑》黑格尔;《资本论》马
克思;

【这里出现黑格尔和马克思好像显得很奇怪。但熟悉齐泽克的朋友们很清
楚,这完全不是偶然而是因为理论上“血浓于水”。但是事实上,(或许因为
我阅读量很少)我很少看到能够清晰地把三者的理论一以贯之的研究,除
了齐泽克本人(说不上清晰)的论述之外,能够贯彻三家之言的研究者或
许不多。不巧本人在三方面都碰巧有一些阅读体验,所以我们来试着做一
下这个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补充一下缝合点(point de capiton)的知识。这一块难度巨
大。

(1)结构主义语言学

我们简要说说索绪尔语言学。索绪尔认为能指(词、声音)和所指(词的
概念)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可以写作:
,上面小写的 s 代表所指,下面大写 S 代表能指,两者存在意指
(signification)关系。中间的横杠按照拉康的说法,代表了两种秩序的根
本对立和阻抗关系,能指所指相隔,互不干扰。既然是阻抗的,问题就在
于能指如何获得自己的所指、如何能够表达所指?

隐喻:

拉康借用了雅各布森的语言学研究成果,雅各布森认为隐喻(metaphor)
和换喻(转喻 metonymy)是语言结构中对立的两大轴。在文学中,隐喻
可以是“朱丽叶是太阳”,这里不是比喻(“好像”、“就像”),而是“是”,朱丽
叶成了光彩照人、魅力非凡的事物本身。这里有一个纵向聚合
(paradigmatic)结构,即在太阳一词的位置上,还存在着共时性的无限
多的替代词,比如我们还可以说“朱丽叶是花”、“小鸟”等等。隐喻之所以成
立就是以这些无限多的词的缺位来保证的。这是因为,“规定就是否定”(黑
格尔,斯宾诺莎,见下一节),词与词之间不同,不是因为词本身有不同
的意义,而是因为“我不是你”。打个比方,“树”这个发音没有意义(即“声
音”概念,我们后面会谈到),这个可以叫“shu”,那个也可以叫“shu”。仅
仅因为“树”不是“叔、塾、鼠”等一切其他词,它的意义才有了保证。

所以,通过缺位,“太阳”获得了自己的意义。这个公式可以写作:

。f 表示函数或功能 function 关系,大写 S 是能指,小写 s 是所指(可


见,索绪尔的顺序颠倒了)。中间是几何中的全等符号。(+)表示对杠
(-)的穿越;我们上面说过,索绪尔的符号学中,能指和所指是隔开的,
犹如阴阳相隔,能指和所指根本不能相见;问题就在于,如何保证能指和
所指能够获得相对固定的关系呢?纯粹能指的游戏如何产生意义呢?机制
如下:S‘(另一个能指)对 S 的替代产生了一种函数结果,全等于对杠的穿
越,即产生了所指。正是通过隐喻,即所有其他词的共同缺位,保证了在
场的词(它代替了所有词)获得自己的意义(太阳就是太阳,因为太阳不
是小鸟、鲜花……)。而这样的词就被称为缝合点(point de capiton),
即这个词为所有其他的词在共时维度上赋予了意义。下面一节我们会讲
到,俄狄浦斯情结就是隐喻。

还有另外一个公式是
。$‘被划了斜杠,表明这个词不应该出现、被 S 代替了。x 表示未知的意指
(例如太阳代替了没有出现的其他词,使得朱丽叶获得“光鲜动人”的含
义),它要通过这个过程生成。通过 S 对$’的替代,出现了现实的意指关系
即能指 S 代表了所指 s。问题在于这个 1 是什么意思?当然是 the One,即
缝合点本身。但至此问题还是很模糊,我们之后会在黑格尔和马克思那里
看到更明确的说法。

换喻:

但是除了纵向聚合关系/共时性维度,还有横向组合(syntagmatic)关系/
历时性维度,也就是雅各布森所谓换喻。在文学中,用眼镜代指带眼镜的
人,用绿帽子指代出轨是换喻的例子。但是雅各布森的意思其实是横轴关
系,例如,“朱丽叶”、“是”、“太阳”,三个词在历时维度上无限展开,彼此
之间就是换喻关系——因为说话时说出后一个词后前面的词已经消失了;
但是要注意,隐喻通过其他所有词的缺位来保证意义,而换喻则需要所有
词在场。只有当我们在这三个词的末尾划了标点punctuation(“朱丽叶是
太阳。”)这句话才能够停下来,随后我们才能够使前面的话获得稳固的意
义,否则就会不知所云。比如说,这句话还可以如此扩充:“朱丽叶是太阳
底下……”在说完之前,听者根本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直到我“说出”最后一
个标点:“朱丽叶是太阳底下穿白衣服的少女。”随后才回溯性地把前面“太
阳底下”不是规定为宾语,而是状语,一句话才获得了完整的意思。正如前
面的隐喻的能指是共时维度的缝合点,标点就是在历时维度的缝合点。

公式可以表达为

。和上面的公式符号意义相似,但是这里不是(+)而是(-),意即没有穿
透能指和所指的隔阂,相反整个过程是无限的延宕,在延宕中保持了杠
(“朱丽叶是太阳底下穿白色衣服的少女手中拿……”)。

(2)黑格尔

The One 是哪个范畴?当然是自为存在。它就是太一、大全。在大逻辑


中,这个范畴是作为真无限即有限物的自身联系而出场的,过渡过程比较
难以理解。但是在小逻辑中,就是纯粹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套路了:
首先,某物包含了自身的实在与否定。例如任何一个现实的东西如面前的
鼠标,它首先有实在性,我可以使用它;同时它又是否定的,因为它总会
坏掉。或者如一个能指,它首先有自己的意义(实在),但是这个意义又
是通过否定或和所有其他能指的区别来保证的。也就是说,它有自己的他
者,它的意义(实在)就是它并不是他者(否定);但是这样,实在和区
别就没有区别,某物和他者就没有区别——这样的纯粹否定建立不起来一
个区别。它要不停地从一个他者过渡为另一个,好像下一个他者就能够告
诉它自己是什么:它走到他者,他者又走到另一个他者……如此以至无穷。
这就是著名的坏无限,就是说,好像必须穷尽所有范畴才能够诉说第一个
范畴似的。换句话说,区别根本建立不起来。这就是欲望的逻辑:欲望永
远不在它在之处,它永远在它不在之处。所以欲望要永恒地延宕下去……这
说明,此时某物和他者的逻辑还在想象层面,是换喻逻辑。“标点”、缝合
点、在哪里呢?隐喻如何发生呢?

在下一节,黑格尔便指出:但是他者本身也是一个某物(我们例子中是一
个能指),所以并不是某物到他者的无限过渡,而是某物到了他者处就是
到了自己那里,这样,到达和出发点一致,就是没有限制的自身关系,是
自为存在。换句话说,这里重复了“有-无-变”的逻辑。变这个范畴是矛盾,
因为它是有和无的同一,因为有是无,无是有;但是纯粹的同一是自己走
到自己,是静止而不是变。所以变是有和无的区别,又是有和无的同一。
同理,这里,自为存在既是某物和他者的自身关系(同一),它们都在自
为存在中;同时又是两者的区别,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这个区别。这种
纯粹矛盾的运动就是太一、自为存在本身。事实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
是要表达这样的缝合点或隐喻点:绝对精神,没有任何人能够说出它是什
么,因为按照定义,缝合点是纯粹能指,它没有所指,它什么都不是,或
者说它是实在界、不可能性的裂缝。但是仅在有了这一纯粹能指之后,之
前的所有能指(如逻辑学中的范畴)才能够回溯性地获得意义(建立区
别)。每一个区别建立的失败(但是我们都知道,某物和他者总是有区别
的)都指涉应该找出一个缝合点。尽管自为之有作为缝合点,同时又仅仅
是一个能指,它又会和其他范畴无法区别,最终还得上溯/下降至绝对精
神,但总之这个缝合点必定存在,意识形态批判的分析就是找到它。

这个论述依然极其神秘。但这个自为存在就是 the One,它保证了最后的


意义。我们再来看看清晰简洁的马克思怎么说。
(3)马克思

商品就是某物。商品有实在性,即使用价值;商品还有否定性,即价值。
因为价值使得商品必须超出自身,它在所有者手里没有意义,它必须要到
买家、对方手里,要让自己消失才能够获得自己的价值。但是,商品的价
值总是必须表现为与它对立的另一个商品、他者、另一个能指(马克思称
之为等价形式,表现自己价值的商品是相对价值形式),但是问题是,例
如 1 件上衣和 20 码麻布交换,它的价值表现为 20 码麻布。我手里的 1 斤
小麦和 1 双皮鞋交换,它的价值表现为 1 双皮鞋,怎么比较 1 件上衣和 1
斤小麦的价值量的大小呢(价值必须是抽掉质因而在量上可以比较的)
——这些纯粹浮动的杂多商品,如何才能够获得稳定的区别呢?结论当然
是,需要有一个共通的等价形式,即一般等价形式,这种形式一般固定在
黄金白银上,这样就是货币形式。

为什么货币是自为存在?因为第一,任何商品中都有它(价值),不包含
它的就不是商品了。它无论如何过渡都是回到自己那里(它就是纯粹价值
的化身)。正如马克思观察流通过程发现,货币只要进入流通,它就总是
占据商品消失后留下的空位,就算暂时不买东西,它也总是等待着买东
西。第二,货币不能表现自己的价值。按照定义,等价形式表现相对价值
形式的价值,但是自己不能表现价值,所以这里,货币是纯粹的无,它根
本没有意义/价值(尽管我们必须预设它包含价值,或者它就是价值)。价
值不表现就没有意义,货币的价值仅仅是个预设。说得更明白一点,货币
不能吃、用、穿等等,只有现实的商品才有使用价值(意义),但是货币
这个没有意义的东西却成了一切意义的代表,没有它表现这些东西的相对
量的关系(即价值的大小),这些商品就不能发生关系,或者陷入坏无
限。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缝合点的功能:这里实实在在地只有能指的游戏,即符
号秩序。但是正是通过这种符号秩序的运动,产生了意义。这个意义由一
个没有意义的纯粹的能指来保证——这是一个悖论。它是没有所指的能
指,但是它的出现,即作为纯粹差异,为所有其他的能指带来了意义。好
像它是一个自身充满意义的点,但其实说到底,它是一个结构性的空位,
是能指与能指的互动关系带来的匮乏的显现——这就是实在界的精准定义
(也就是如何从象征秩序推导出实在界的步骤):好像只有能治的游戏却
悖论性地连接了现实(所指)。这便是缝合的本意,它指认的便是“征候
(sinthome)”,一个充满快感的能指,它是维持符号秩序(或说我们的整
个存在)的支柱。
这告诉我们,对“从符号界中被排除出去的事物,在征兆这一实在界中回归
了”这句话,不能理解为实在界是符号秩序总是囊括不下、融合不了的剩余
(这纯属空话、独断论和没有意义的假设),相反,是为了符号秩序能够
有意义,就必须预设的一个没有意义的污点。这个点无所谓自己是否有意
义,它总之仅仅是能指链条的运作而“排斥”、“排除”出来的一个结构性空
位,任何人都可以占据这个位置,正如国王不是因为他实证的意义而是国
王,而是因为他戴着王冠而是国王——当然正如“货币天然是金银”一样,总
有一些决定谁来占据这个空位的因素。

最后举一个极其清晰的例子。等价交换原则是说,商品按照包含的价值交
换,价值就是劳动时间的物化。如果完全按照等价交换,剩余价值就是没
有办法解释的;如果要保留剩余价值,那么就必须有例外,即工人没有获
得自己的所有产品,工人被系统性地掠夺、压榨了。众所周知的问题的解
决是——阿尔都塞的征候阅读正是这个例子——劳动没有价值,劳动力有
价值,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创造的价值产品系统性地高于劳动力价值才是
剩余价值地源泉,因而整个过程发生在生产领域,而不是分配领域。要想
保证等价交换成立同时剩余价值成立,就必须排除一个没有意义的能指。
劳动被排除了,劳动没有了自己的价值,因为它自己就是价值!按照黑格
尔的严格定义,这个被排除的东西,劳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
据。

2.
有了上面的阐述,这张图就比较清晰了。这张图是主体被询唤的过程。左
下角的▲可以代指前语言的主体,尽管这样的主体是不存在的,但作为虚
构,是逻辑上必要的。可以理解为婴儿。经过一个马蹄形弧线,主体成了
$即被划杠的分裂主体。这一过程是通过能指链即S-S‘的运动完成的。能指
的方向是从S到S’,正如我们上面的例子,一句话从“朱丽叶”历时性移动到
“太阳”,或者还会更长。主体在右边的点已经穿过了能指链,不过重要的是
要将句子的前半句回溯性的赋予意义,这个过程表现为马蹄形箭头又在左
边再次向下穿过能指链。严格意义上,左边(而非右边)才是缝合点。正
如我们前面已经阐述过,缝合点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共时的,即隐喻的过
程,能指链因而具有了所指,获得了实在(real)的意义;另一个是历时
的,即标点,它回溯性地把所有的能指构造为有意义的。正如在句子中,
“朱丽叶是太阳。”句号划在太阳后面,并且太阳本身意味着“太阳就是太
阳”,这个句子便获得了意义。

但是这里还有问题。为什么主体要进入语言呢?这就预设了主体在提出要
求,或者说,三角形▲代表“前符号的意图”,它提出要求。为了满足这个要
求,它不能沉迷在想象的世界中,要进入现实满足自己的愿望,从而进入
了语言。正如《释梦》(商务印书馆p559-561)中所说的,主体寻求释放
多余的兴奋,由于过往的满足经验会形成一种幻觉式的精力倾注(如白日
梦),但是如果这种精力倾注不足以消解兴奋,主体还是得进入现实途
径,即继发性系统:思想。所以弗洛伊德说,思想不过是幻觉式欲望的替
代物。这一途径暗示,主体进入思想或语言,与其说是从完满主体变成匮
乏主体$,不如说正是因为匮乏才进入语言,从而保持了这个匮乏。另一方
面,主体又必须经历挫折(frustration三种缺乏的一种,后两种会在下一
节涉及),即对象缺失,母亲不可能永无止尽地用乳房哺乳孩子,孩子必
须失去(母亲的)乳房这个对象。这一过程也是匮乏的成因,可以表达为
公式:象征的母亲使主体缺失实在的乳房,因而主体遭遇了想象的挫折。

这个过程就是婴儿进入语言的过程。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暗示,婴儿提出了
要求,它的大他者(big Other),即母亲,回溯性地为哭声创造了意义。
也许是饥饿,也许是寒冷,或者干脆就是要母亲的爱。但是语言维度本身
是一个预先设定(presupposed)的东西,所以我们还需要解释,语言维
度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图型就是第一张的变形。之前我们没有明确说明,两条矢量的每个交
点是什么,只是说穿越了两次。现在明确规定了,左边的交点是 s(A),即
缝合点,所以小写 s 代表所指(很多人都搞错了,以为是大写,但正如我
们上面一节讲过,隐喻的过程是对杠的穿越,是所指)。右边是大他者 A。
开始时母亲(后来是父亲)作为大他者把主体带入了符号界。中间的矢
量,左边是能指,右边指向声音。为什么是声音?正如在第一节已经说
过,声音是没有意义的纯粹能指、垃圾、惰性客体。假设某人完全没有学
过某一门语言,那么当有人跟说那种语言时,会让人极端迷惑;尽管在现
实中我们总是假设这个外国人是有理智和意识的正常人,所以结果并不是
“他的话没有意义”,而是“我们听不懂”。所以排除了缝合之后的声音,就是
一堆没有任何意义的空洞回音。与其说是“voice”,不如说仅仅是“sound”,
尽管是从人的嘴里发出来的。

在下面的曲线中,开始不再是前语言主体,而是已经分裂的主体,是因为
现在我们已经是站在第一节的结果上了。通过整个过程回溯,我们得到的
就是总是已经分裂的主体。经过语言过程,进入符合秩序,主体要到达他
的符号地位,即 I(A),自我理想。更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与 I(A)矢量有了一
个短路,i(a)表示小他者(small other),主体通过认同他而获得了他自己
的自我(m)。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整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这个过程可
以用一个隐喻的公式来表示,即父性隐喻:父之名代替了母亲的欲望,从
而主体进入符号秩序。
1.俄狄浦斯情结
按照拉康的改造,俄狄浦斯情结一共有三个阶段。

(1)前俄狄浦斯或俄狄浦斯第一阶段

这时,主体与母亲处于想象的二元关系中,但是在二元关系中间总是有一
个第三者,即想象的菲勒斯/阳具(phallus,写作φ),它是母亲的欲望对
象。主体为了满足母亲的欲望,便认同(identify with)这个阳具,想要成
为它来满足母亲(大他者)的欲望。这是一种天堂,双方沉浸在想象的欲
望满足的关系中——但是瞬间这种关系就要跌至地狱。孩子会遭遇实在的
阳具(写作Π),通过手淫主体会发现想象阳具的不足,必须交出某种实在
的东西来满足母亲的欲望,但是很显然,自己的小器官是不足的(不论男
女),这是φ和Π的差距,孩子因此发现无法承担母亲的欲望,母亲此时变
成了饕餮母亲(devouring mother),焦虑便产生了。这是完全不同于弗
洛伊德在小汉斯案例中对恐惧症的表述。恐惧症,众所周知,被认为是焦
虑的替代,因为焦虑完全无法承受,所以总是化为某种别的症状使得主体
能够忍受。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在于,孩子想要得到母亲,但是恐惧于父亲
的阉割威胁而感到焦虑,证据就是小汉斯散步到一半特别想回家抱抱妈
咪,并且不仅害怕马会咬他,而且害怕马会死掉,也是出于对父亲的怨
恨,同时又对怨恨感到愧疚。但是拉康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正是因为没有
办法和母亲分离,小汉斯才感到恐惧,所以不仅怕马咬人,又怕马死掉,
在于马代表了不同的人,既是母亲又是父亲,这一能指会在不同的所指上
运作。恰恰是缺乏阉割,即实在的父亲介入来彻底改造和母亲的关系,才
导致了焦虑。

那么母亲为什么对想象的阳具产生欲望呢?这一困境如何摆脱呢?这里就
到了俄狄浦斯第二阶段,即想象的父亲的介入。

(2)剥夺

女性实在意义上缺乏阴茎。但是实在界按照定义便是圆满的,比如说,解
剖或生理学意义上,阴道并非不完整,而是完整的生物器官,所以这里的
缺乏完全是象征、符号意义上的,这种把象征引入实在的结果,就是剥夺
(privation),即女性缺失了一个对象,形成了她的欲望——这个欲望可
以表达为用一个孩子来代替阴茎。在传统俄狄浦斯情结中,女孩怨恨母亲
没有给予自己一根阴茎,导致了女孩转而欲望父亲,这是对的。但是拉康
的公式写作:想象的父亲实在地剥夺了象征的阳具(Φ),为什么是父亲剥
夺?这是因为,女孩欲望父亲,想要父亲给予她一个小孩,但是父亲肯定
做不到这一点,在逻辑上便可以是为真的剥夺者。这是母亲欲望着想象的
阳具的解释。当然,这是发生在母亲身上的阉割,和这里主体的阉割并不
是一个意思。

想象的父亲同样介入了主体。父亲拒绝母亲享有阳具性的对象,这道禁令
就刻在母亲根本性的缺失上,与其说是父亲“介入”了、采取了行动,不如说
是孩子发现了这个真相,所以这里其实还是只有三元结构,父亲仅仅是想
象的,只是对φ作用的说明。律法还没有颁布,只有母亲对律法的遵守姿
态,所以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否定,否定了母亲拥有(have)阳具。我
们还需要实在的父亲的介入,来说明律法是如何形成的。

(3)严格意义上的阉割

前面,我们谈过挫折 frustration、剥夺 privation,这里终于出现了第三种


缺失 Lack,即严格意义上的阉割 castration。

俄狄浦斯第三阶段是实在父亲介入了,象征地阉割了想象的阳具。这一阶
段中父亲实在地展示了自己的阳具,打消了主体成为阳具的欲望,主体得
以走出焦虑,转而认同父亲(这种认同就是超我,因而是象征的父亲,或
父之名),放弃母亲这一对象,换句话说,放弃享乐(jouissance),结果
就是快乐原则以及现实原则——主体要和享乐保持安全的距离,因而才能
够安然自得。从此,欲望和律法结合起来,主体放弃了原初客体,转而在
现实中满足自己。

联系到我们上面的公式,现在父之名代替了母亲的欲望,主体获得了自己
的能指(缝合点,即菲勒斯)或象征的阳具Φ,从而主体也就具有了性别。

2.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整个主体的欲望机制的了。经过俄狄浦斯情结,男性主
体认同了父亲即 i(a),从而获得了自己的自我 m。

(1)A→s(A)

这个过程的结果是缝合,即父之名、律法到象征的阳具Φ。有一些对精神分
析的批评,说精神分析什么都和性有关,这是纯粹的泛性论。恰恰相反,
还不如说是无性论来得恰当,正如我们已经阐述过的,性、阳具在理论中
成了缝合点,不代表这个能指是最厉害、最充实、富有意义的,相反是最
空洞、最匮乏的没有所指的能指。所以精神分析按照定义,是期望解释人
类生活中一切行为的理论,但是唯独不能解释性。通过排除性为社会获得
意义,它是阉割意义上的“最终决定”。同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也是同样的
角色,理解为经济决定论,好像一切必须从经济出发是错误的,相反,马
克思认为生产、经济是自然必然性,是没有办法解释的实在界,但是恰恰
这个过程保证了我们能够理解社会关系。

历时性能指链中,A 提供了共时性的纵向聚合维度,正是通过在能指链中引
入大他者的共时维度,能指链才能够获得差异的理解。这个过程的产物就
是 s(A),在我们的例子中是象征的阳具。

(2)两种认同

这里存在着两种认同,但是两种认同都是交织在一起的。第一条路径是 A-
i(a)-m-s(A),其中大他者和缝合点能指也干预了整个过程。i(a)-m 是镜子阶
段,主体通过(想象性)认同(identify with)镜中的形象(或者它对面的
形象,比如它看着的母亲)而获得了自我或理想自我。但是,重要的是,
这个形象并不仅仅是二元关系,例如镜子中的形象,当父母说,“快看这个
可爱的宝宝”时,这个宝宝已经是符号结构中占据“可爱”位置的结构性空位
了。

结论是想象性认同总是已经混了符号性的认同。这个公式的真理表现为$-
i(a)-m-I(A),即分裂的主体通过想象性认同获得了自己的符号性认同 I(A),
即自我理想。之所以说这条途径是短路的(表现为$-I(A)矢量的相交),是
因为这个过程是无意识的,主体并不知道自己认同的自我是符号性的。所
以,面对“你就是想取悦女/男人!”的指责,很多人会反驳:我如此穿着打
扮是为了取悦自己(无论男女)。第一是,这个所谓自己根本不存在,自
己早就已经是他者了;另一方面,在符号的层面上,主体也是面对着他者
的凝视。所以这种反驳的真理是疫情后遗症:“我根本不想出门!因为出门
就要洗头、化妆……”

这里两个层面可以这样区分,一个是自己想要成为的形象,一个是凝视
(gaze)这个形象的位置、眼睛。前者是你要成为的样子,后者是你之所
以要成为这样子的目的(给谁看)。这里敬请参考《意识形态的崇高客
体》,作者说得足够清楚了。这样,因为引入了他者的维度,我们就进入
了第三个阶段。
顺便一提,齐泽克没有提到俄狄浦斯情结或者别的什么东西来讲解欲望图
解,而是用社会新闻、文化产品的例子更多,这是因为他不再关心精神分
析的临床功能,——对于一个主体而言,俄狄浦斯情结肯定是行动扮演核
心症结,但是对于社会而言,更具穿透力的不是社会如何压抑了性导致神
经病,而是在于某一种意识形态如何运作。所以齐泽克与其说是用了精神
分析的结论,不如说是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这种利用更像是马克思改造
黑格尔辩证法的姿态。所以很多对精神分析有兴趣的朋友,需要批判性地
掌握一门工具。

我们需要首先回顾一下之前的内容。对于缝合,我提得过早,以至于文章
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节已经把全文给讲完了,显得好像缝合在第一阶段已经
完成似的,但其实这要等到最后完整的图才能显示。在此之前,缝合仅仅
是一个效果,还没有展示其机制。俄狄浦斯情结同理,整个过程都可以说
是俄狄浦斯情结发生学,而不仅仅发生在第二部分。这一点需要记住。
上文中,我们分裂的主体进入了能指过程,由于大他者的出现回溯性地获
得了意义(表现为 A 回溯性走到 s(A));主体通过对他者的认同(认同又
分为两个层面,想象性的和符号性的)而获得了自己在符号秩序中的地
位,即自我理想 I(A)。但是它为什么是分裂的因而需要进入符号秩序,这件
事还很模糊,目前无法回答。我们可以回答,主体的要求是如何满足/不满
足的。

1.欲望
我们还记得,前语言主体,那个三角形▲是“虚构的意图”,即主体产生了某
种要求,比如吃奶、需要温暖等等。现在,主体需要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
要求,即能述(enunciation)行为。但是,诡异的是,主体间的交流是
不可能透明的,例如,“今天天气怎么样”这种字面内容并不真的意味着询问
天气,而是问好行为,而问好又是为了掩饰没有话说的尴尬(可以说尴尬
产生的焦虑就是本文的主题)等等。总之,字面内容即所述
(statement/utterance)好像不需要语境便足够清晰、主体间的交流完
全可以做到透明,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不依赖语境的对话,最显然的譬如“我”
——叶斯伯森称之为转换词(shifter)——就纯粹依赖语境。拉康悖论性
地命名为“指示性能指”,指示性(见皮尔斯的三重区分)意味着这种词必须
贴合对象、依赖语境(比如“我”要贴合说话人,“这里”要贴合手指的方向或
说话人所在空间位置),而能指意味着它可以仅仅是一个符号(比如“太
阳”,一种象征符,不需要语境也能够明白它的意义),仅仅作为所述便自
然成立。这种悖论性的命名表明,例如“我”这种词既依赖于能述层面,又属
于所述层面(比如按照“‘我’指说出‘我’的那个人”,“我”就成了纯粹的普遍的
象征的能指),这种分裂就是我们将要阐述的能述和所述的分裂。

能述或言语(行为),与表达的实际内容(语言)是区分开来的,尽管它
们完全是一个行为的两个层面;按照雅各布森的说法,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并不完全,能述本身就编码在所述之中。图上,A 上方有了一个问号或鱼钩
的形状,这是由两条线画成的,上面一条就是能述 enunciation,下面一条
就是所述 utterance/statement,前者可以视为主体说出的所有内容,即要
求 demand,下面可以视为字面意思的需要 need,两者的差就是欲望
desire。因为“欲望=要求-需要”这一公式读者耳熟能详,我们就阐述简单一
点。第一,能述的内涵多于字面内容就意味着,行为(纯形式)本身就有
特定的意义,尽管它可能没有内容。比如小孩子哭泣、咆哮等等,这些行
为本身直接表明了它包含某种要求,母亲作为大他者给予它们意义。这也
是马克思著名的“不要痴迷于内容,要注意形式本身”的理论回响。第二,一
个小孩子哭泣可能是要喝奶,喝奶是纯粹生理上的需要,但是生理的需要
容易满足,小孩子的要求不容易满足。在要奶的行为中,小孩子还包含了
对母亲爱的请求。但是这种要求总是不可能全部满足的,剩下的那一点“总
是不够”,就是欲望。在图示中,D 大写表示要求,d 小写表示欲望,小写
就意味着,它是一种剩余、是在任何把握之外的幽灵。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说语言是无意识的,或者说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就在于语言说出的总是比它字面意义上要多,这意味着,每一句话并不是
自我在言说,而是无意识在言说。所以无意识在说什么?我们自己的核心
的欲望到底是什么?我们就得到了最顶端的“Che vuoi?”。这是一个问题,
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个问题到底是主体问大他者还是大他者问主体呢?我
想两者皆有:第一,主体询问大他者,“我要如何才能够满足你的欲望?你
到底要什么?”这预示了大他者本身也是一个欲望中的主体,预示了它的匮
乏;第二,大他者询问主体,“你到底要什么?你是谁?”问题分不清发出者
和接收者,是欲望本身的模糊:欲望好像是主体自己的最内在的东西,但
是根本上来说,欲望是大他者的欲望。这是进入语言的主体的根本的异
化;正如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分析中发现,孩子在前俄狄浦斯阶段就是通过
认同想象的菲勒斯而渴望成为大他者欲望的对象的。只有成为母亲的对
象,才能够永久地获得母亲的爱。

再稍加阐述我们又会发现,上面一段话有个矛盾(所以我发现很难严密严
格地论述这个问题):主体首先提出的要求是母亲的爱,所以它欲望着大
他者;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说它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它欲望着成为他
者的欲望对象、它为了母亲的爱又要把自己认同为想象的阳具……欲望到底
是什么?我想这是欲望本身的模糊性:它既是要求得到大他者的承认的欲
望(成为大他者的欲望对象的欲望),又是对于大他者的欲望。这是因为
欲望既然是无意识的,它就不是主体自己的,而是来自大他者的,但是它
又表现为主体对大他者的认同,又成为主体自己的动力。所以主体对于自
己的匮乏的应对方式是:填补对方的匮乏,从而避免自己的匮乏。这就是
所谓的$◇a或幻象公式,在其中主体把大他者的欲望当作自己的欲望来欲
望。

2.幻象
大他者自己是匮乏的(提醒一下,我们还没有解释为什么大他者是根本上
匮乏的),所以它欲望着某物,这也是大他者让人无法忍受的原因,因为
我们不知道它要干什么,它为什么要求我们。结果就是主体天然的歇斯底
里/癔症 hysteria,即主体无法完全无保留地认同自己的符号地位。我们总
是那个超越自己的所有身份之外的人(我不是父亲、儿子、男人、教师、
医生……),但是没有这些身份我们就一无所有、浑然赤裸。所以,我们应
该如何面对大他者自身中的匮乏?

答案就是,把大他者的欲望当作自己的欲望,从而我们可以无视“你想要什
么”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不用担心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欲望是什么了,因
为我们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另一方面,我们不需要焦虑于无法满足大
他者的欲望了,因为大他者的欲望就是我的欲望。这样,两者的双重匮乏
就同时被弥补了。所以幻象就是为我们的欲望搭建舞台、提供框架的地
方,说得更明白一点,是构建我们的欲望客体的地方。只有透过框架,我
们才能够获得欲望对象(尽管任何实证的对象都无法精准满足欲望)。所
以齐泽克用康德的先验图型来类比极其恰当:重要的不是经验对象的实证
意义,而是它如何进入我们欲望内部的,由于幻象的中介,经过幻象的东
西就成了我们的欲望对象。

所以欲望与其说是“欲望某东西”,不如说是“不欲望没东西“,是为了无视匮
乏这个事实(不论是大他者的还是主体自身的)而必须有的东西。从而幻
象也不是为了遮蔽存在,而是遮蔽无。幻象是无的无。 牙买加体系就是幻
象最好的例子。任何(主流)经济课本上都会说,货币什么也不是,它印
刷出来就是为了等着最后进入银行销毁掉(当然首先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
债务出现)。所以有人指批评马克思这些古典派,货币不是商品,而是债
务。任何人都知道货币仅仅代表商品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它们表现出
来的,好像是这个“无”或没意义的东西具有某种魔力,它们不关心真实的商
品如何,仅仅关心商品的价格如何——看看期货市场的大豆吧!没有这个
“幻觉”,商品市场就成了纯粹的杂多、没有了任何意义。马克思极其清楚这
个问题,所以在他看来,货币仅仅是符号性的空位,是幻象本身。正是有
了这个幻象,商品才成为了价值(欲望)的代表。所以,人人都知道牙买
加体系有问题(波兰尼在牙买加体系出现之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人人
都想改变,但是它们的行为显示出,它们坚信这个体系可以永久运行下
去。这就是纯粹的幻象,即没有幻象的幻象(phantasy that there is no
phantasy),或者隐形的幻象。


最后我们再来回应为什么大他者是匮乏的(写作 S(A),中间的 A 划斜
杠)。这个问题在本文上半部分已经说清楚了,即缝合导致的实在效果,
同时还可以参考俄狄浦斯情结中母亲的剥夺。第一节的内容是,主体为了
满足自己的意图进入了能指(从而分裂了),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一节的真
理,即这个过程是大他者保证的,而主体之所以分裂也在于对大他者的认
同。第三节是第二节的效果,匮乏主体如何在能指运作中产生了欲望,它
表明大他者本身的匮乏。现在最后一部分,我们要看到,这种能指游戏如
何产生了大他者的匮乏。

在图示上半部分增加了一条矢量,从享乐/快感/绝爽 jouissance 到阉割


castration,代表了整个过程的效果。大他者把主体询唤至符号秩序中,从
而禁止了快感,用能指替代了主体,即实行了阉割。右边是$◇D即驱力公
式,主体重复提出要求(要求当然是用语言表述的)。但是在这里却形成
了一个短路,主体的要求总是有剩余,不仅是它没能获得满足自己的所有
欲望的对象,而且是快感也没有被完全禁绝,而是通过禁绝产生了剩余快
感,为主体提供某种替代的满足,表现为幻象公式$◇a,对象a就是剩余快
感。正是这个过程让人不同于机器,即人不仅仅是能指游戏(如同传统哲
学中的因果链)中的被动客体,而且也是主体,在于它保持着自己的死亡
驱力,从而可以把能指和快感联系起来。
这描述很模糊。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没有说明快感是什么。这要回到第一
节的缝合中。缝合这个动作的结果是缝合点,即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点、
没有所指的能指。这个点被描述为实在界(参见本文第一节“缝合点”),或
者征候 sinthome 概念,它直接的充满了快感。它自身没有意义,但是给所
有其他的能指赋予意义,同时也赋予(剩余)快感,这个能指,就是大他
者匮乏的能指。所以归根结底,大他者之所以匮乏,就是能指秩序的根本
匮乏:能指的意义必须依靠一个没有意义的能指或者对某一能指的排除来
完成。这个能指被称为“在他者中一个欠缺的能指”,即象征的阳具Φ。这个
欠缺不是说缺乏了一个能指,而是这个能指本身就是“代表了匮乏的能指”,
因为在象征秩序中,匮乏也是一种形式的拥有。

犹太人的例子每个人都知道,我也不再重复。让我重提马克思的例子。对
于等价交换而言,必须排除劳动在外,即劳动本身就是价值之为价值的根
据,但是所有一切都可以获得价值,唯独劳动本身不可以,它就是注定要
被排除出去的那个能指,它本身就代表了大他者或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匮乏:资本主义没有办法承受一个人人平等的世界,资本主义必须依赖物
之间的关系或者劳动的物化为中介的关系才能够实现人与人的交往。而劳
动赋予一切劳动产品以价值的同时,就产生了剩余快感:剩余价值。这东
西几乎没有办法解释,但是又正是为了这个东西,整个资本主义机器开始
运作……

最后,精神分析如何结束?“穿越幻象”和“认同征候”。如果把后者理解为“征
候再不惹人喜欢也是我自己”,那就会走到极其保守的面向,因为我们会
说:商品拜物教再怎么让人无法忍受,这也是资本主义或者历史必然,是
没有办法的。正好相反,穿越幻象之后,不是看到主体的匮乏,是要从征
候看到大他者的匮乏。这根勃起的能指代表的是大他者根本的无能。所以
商品拜物教或者人类实质从属于资本,我们并不能够认同它,相反,是要
看到这样的社会的根本性无能:这种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
动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来自原始积累,来自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根本分
离。所以穿越幻象之后,箭头直指 S(A)。

最后谈几句。很显然,我用了很多马克思的东西来讲精神分析,这一步骤
当然不是非法的,因为不仅黑格尔的激进维度和哲学深度要从马克思这里
来,而且精神分析的很多结论也是直接从马克思、黑格尔这里学习的。所
以,当我尝试用等价交换的矛盾公式来讲解剩余快感、实在界、缝合点的
时候,我发现异常通顺,几乎感觉精神分析就是为了这个现象而生的,或
者拉康提出这个论点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这个东西。但是很可惜,互联网
上对拉康的研讨,很少看到马克思的身影(除了复读几句齐泽克引用马克
思的话之外,缺乏任何有洞见的联系)。我坚信,要学习精神分析理论,
不看《资本论》是不可能的,否则就是完全没有理解的复读、乱抛吓人的
黑词。这完全是我本人的经验。我以前也看了不少齐泽克的著作,但是除
了学习一些黑话之外,几乎完全没有理解。因此我放下了他的书,认真研
读了马克思和黑格尔,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很多论述(齐泽克好像
并不喜欢“严格”论述一个理论逻辑)就变得非常清晰了。所以我坚信,这些
理论都是有门槛的,不懂拉康、马克思、黑格尔,读齐泽克的书纯属浪费
时间。毕竟自己懂不懂自己知道,除非不是为了学习严肃的理论,而是仅
仅出于幼稚的文化认同而学习黑话大全。

还得承认,有些地方本文处理并不够细致,很多地方比较模糊,这些模糊
可能是笔者自己的模糊导致的,所以或许还有很多理解上的错误。同时,
我的大部分文章都默认,读者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所以很多基础的东西
都没有解释,因为本文的定位就不是入门,而是为迷茫在理论丛林中的学
习者指一条也许可行的道路。总之,这些题外话只想表达一个意思,学习
没有直路、平坦的道路可以走,这些伟大的理论发现都是建立在丰富的理
论资源基础上的,要想严肃地学习、对理论有所洞见,只有脚踏实地认真
苦读才行。“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
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征兆到征候:意识形态的崇高客

前篇请参考:拉康欲望图解:缝合

在思考“价值”概念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即交换过程表现出来的“荒
谬”和“无根据”(今后会在《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中详细阐述),我联想
到了“实在界”这一概念,和缝合这一过程,因此我求助于齐泽克。果然,理
论直觉有时候是靠谱的。在取得了一定理解之后、在我期待发表的文章审
核之前,我可以趁着空闲梳理一下这个概念的内涵。尽管在写作完成后我
回头看这篇文章,发现论述还是不够清晰,但修改就留给今后吧。

我个人极其讨厌齐泽克的论述风格。正如我在几篇文章的开头用一个笑话
作为引入,直切文章的主题一样,我深知这种做法除了 being pretentious
to make the readers believe I‘m the subject-supposed-to-know,除了让读
者产生兴趣(移情)之外,不会产生任何理论贡献,没有解释清楚任何东
西,而是模糊了论述(我猜想读者总是忍不住把对文章的理解带入笑话这
一模型中来检验,但这样反倒会产生反效果,因为笑话就是个假靶子),
让本就晦涩的内容更加难懂。所以,当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理论深度(比如
不具备理解黑格尔、马克思的能力之前)来阅读齐泽克的书时,当没有把
握到他的目标时,他的每句话都好像有内容但又让人一头雾水,除了学到
他的几个拙劣的笑话之外(好歹笔者的笑话和笑话分析是原创的)、加以
机械背诵进而在互联网上复读之外,什么也做不了。当然我并非指责理论
家本人,而是学习这门理论却只用来诈唬、玩弄术语的读者们(比如我自
己,我不耻于承认这一点)。换句话说,他的理论姿态在于提供征兆的文
本,读者需要用严格的征候阅读法来阅读它,要达到这种精神分析师的目
标,没有理论基础怎么可能呢?所以,本文的目的在于,用相对有逻辑、
论证严格的论述重构齐泽克已经提出过的内容——我相信这是理解他的唯一
方式。这一论述是我个人理解他的进路,我想对诸位读者也有帮助。

1.征兆 symptom
征兆早期可以被理解为定义在想象界,或者说实在界就是想象界的实存。
实在界自始至终的定义都是抵制符号化的剩余、逃脱理解的片段。所以它
是一个符号体系的外来物。在早期理论中,之所以说它定位在想象界,是
因为它等待着符号化,换句话说,通过移情,它被假定充满了意义,等待
阐述,它是发送给大他者的加密信息。而征兆一旦加以合理阐述、主体把
握了曾经假定具有的意义,征兆也就消失了。这是经典精神分析、尤其是
在弗洛伊德那里常见的立场。最终的结果是,实在界被符号化了。实在界
可以消除、内化,这是早期征兆概念的特征。

但是在临床经验中,最终主体发现了征兆下面的意义,却依然保留自己的
征兆,这是为什么?由此我们发现了幻象的维度。把实在界认为是包含着
意义的、等待被阐释的代码,相当于预设了一个完满的大他者,它全知全
能能够给予任何事物以身份地位,理论上实在界可以不存在(比如在“正常
人”那里,也正因此这种理论极端保守)。但现在,实在界好像弥补不了了
(无法符号化),大他者分裂了。遮掩这一分裂的就是幻象。在幻象中,
大他者是完满的——尽管幻象的存在本身就预示着大他者的分裂——所以
我们可以安心地在幻象中找寻自己的欲望对象以获取快感。这种赋予征兆
以隐秘快感的东西必须穿越,让主体明白征兆是大他者的分裂,主体才能
够摆脱征兆。通俗来说,征兆不是“你不正常”,而是压抑你的“社会不正
常”,正如福柯指出,神经病和精神病有特定的历史维度,是社会用来规训
个体的工具,(应该创造一个不会产生神经病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
等)。

但是,主体穿越了幻象,依然没有摆脱征兆,这是为什么?最终,我们发
现了症候 sinthome,也就是给予了所有事物以存在的“虚无”。它自身不具
有任何意义(意指、所指),但是它赋予了所有能指、事物以意义。换句
话说,它是代表着缺失、虚无的纯粹能指、没有所指的能指。它就是纯粹
的快感、纯粹得什么都没有的快感的化身。

2.征候 sinthome
这一大段话什么意思?重要的不是复读这段说者不知所云的话,而是这个
理论的论证在哪里、有什么用?不知道这一点,讲理论就是玩弄黑话。从
这里开始,我们停止复读在齐泽克书中出现过的、被互联网嚼烂了的空
话,讲点新东西、严格地论证这一过程。

首先,出现了一些自然的问题。实在界抵制符号化,和实在界是纯粹能
指,有矛盾吗?它到底在符号秩序中还是在符号秩序外部?这是整个问题
的核心。第一,符号不等于能指,能指是单纯的不带含义的语音或文字,
符号则是能指和所指的相对固定的整体,或说语言和意指效应的整体。所
以抵制符号化的能指,这一定义就严格等价于“纯粹能指”、 “没有所指的能
指”。第二,这样的特性导致了实在界必定在符号秩序中占据一个特殊的或
核心的地位(因为它也是能指之一,并且是最特殊的,即没有所指的能
指),但是它本身却超出符号秩序,它是符号秩序没有办法容纳的缺陷、
虚无,是符号秩序之外的客观性、对象。这就是为什么拉康名之为“外隐
(extimate)”,在外面的隐私。

当然,我深知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证明,为什么实在界作为能指超出了
符号秩序、这种内部的外在是什么结构,我们也没有证明客观、对象是什
么意思。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引入黑格尔。

(1)有无变
存在(符号秩序)中间的虚无,这很容易就让我们联想到了黑格尔著名的
有等于无或纯存在等于虚无。有无变三元组,妇孺皆知,我们不再赘述。
重点在于过渡的模式,这个模式就是符号秩序和实在界的互动机制。比如
纯存在,它得以维持自身并不是因为它是自身一致的,而是它并不一致,
它的中间、内里是无,它的内部有个他者(它从里面完全翻了出来,就好
像顺着脚脱袜子,袜子的内部翻了出来);同理,无是自身一致的、纯粹
的、纯洁的自身同一性,但正因此它直接是纯存在,它的整体也成了他者
(正如洗完袜子重新把内部给翻进去)。这种不可能的关系就是实在界的
精准定义:实在界是符号秩序保证自身一致性的不一致部分。

这一点在变这个概念中体现得比较彻底和清晰,因为变首次具有了环节,
而且不像有无必须相互过渡。变作为矛盾,有很多表述方式。譬如黑格尔
说变本身是有和无的同一,但同时又是两者的区别;或者变本身是一方消
失于另一方,那么变就是变本身的消失,是消逝的消逝,是定在。我们另
举一个不那么恰当但是理解很容易的例子:一切都会变。不恰当在于变不
是任何东西的变,它是纯粹自身相关的范畴,所以说“一切”都会变是错的,
好像变下降为一个环节;应该相反说“变就是一切”。总之,这句话本身是否
应该变呢?如果这句话本身就要变,那么结果是“一切不一定都会变”;如果
它本身不变,那么“并非一切都会变”。总之,这句话要发挥效力,依赖于一
个根本的、本质的、原初的排除,即这句话本身不在自己的效力范围内,
换句话说,变本身有一个空洞,这个空洞就是它自己,它在它自己外面,
这就是实在界为什么是外隐(extimate)的原因。所以实在界就是那个给
予了一切杂多以意义(比如,“一切”都获得了“变”的内涵;或者严格一些,
纯有和无作为环节获得了明确的意义:消灭和生成)但是它自身不能获得
意义的点位。这也是为什么实在界作为缝合点也被称为“太一”,这常常是神
学的概念,它既是整体、普遍(作为自然、宇宙、世界的上帝)——毕竟
意义是它赋予的;又是个别(作为个人的上帝)——毕竟它是被排除出去
的一个点位,而不是它自己的环节(所以从普遍范畴发展到个别范畴,从
自为之有范畴过渡到单一范畴,是如此自然)。这个点位、直接性,在
《逻辑学》的下一阶段就作为定在即直接性、客观又实在的东西出现了。

(2)客观性
这个路程是从主观性走到客观性的过程,也是为什么在概念论,黑格尔从
概念或推理中推出了“客观性”(同理,为什么从逻辑学能推导出自然来):
在选言推论中,中项是两端的统一,但“既是发展了的和总体的,又是单纯
的”(下卷第 386 页),这是因为选言推论(甲是乙或丙或丁;又因为甲不
是丙和丁;所以甲是乙)中,中项两个前提和结论中都出现了甲(普遍
性),它就是那个把所有实存者连接起来的东西(缝合点),但是在这里
又只有乙、丙、丁是现实的东西,甲从来没有单独现身过,或者说甲脱离
了丙和乙的关系,自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又只有借助这个没有意义
的甲,乙丙丁才能够取得自身的意义。

但是在意识形态看来,好像甲才是自身丰富的点位,它包含进而分化除了
乙丙丁。现在有人肯定会反驳:人人都知道,苹果香蕉梨是水果,但不是
从水果这个范畴当然分化、演化出了香蕉苹果梨……而是这些东西的共同特
征赋予它们水果的定义。可是,意识形态定位在“实践”而不是“意识”一边:
选言推理(“水果不是香蕉就是苹果或……;现在,水果不是苹果和……;所
以,水果是香蕉”)要能够成立,“水果”本身必须成为所有品类的大全和蕴
含整体。所以意识形态或幻象维度,就在于遮掩了这一实在界(不包含任
何意义的空洞“水果”),好像“水果”自身就是充满意义的、包含了所有品类
的点一样。更狡诈的陷阱是,幻象的意识形态功能就在于人可以在意识中
无视这个幻象(只有各种品类,没有“水果”),但是在逻辑、实践中认可这
个幻象——幻象就是“没有幻象”的幻象,幻象是透明的玻璃。

这就是实在界发挥的功能。这样看,唯名论和唯实论确实是“综合”起来了,
第一,没有乙丙丁,甲就是空无意义的,仅仅是一个“名”;第二,名自身作
为纯粹名、没有实在的东西,赋予世界以实在。所以,很显然,这个空位
摆脱了符号秩序(概念和概念的关系、或主观意识的认识),是符号秩序
本身的奠基,符号秩序要获得意义就必须依赖于它自身无法(按照一般原
则)把握的空位,尽管按照黑格尔的论述,它是从符号秩序推导出来的。
这就是客观性。
同理,在客观性中还会出现这样的没有意义的点位,最后的结果是绝对精
神、绝对理念、绝对知识。总之,一个空洞的但又必须存在的点位,只有
以它为前提,整本《逻辑学》讨论的人类范畴才能够获得相区别的意义,
否则就是前阉割的一团混沌。

这导致黑格尔的体系像一个强迫症,重复(复读)扮演了很重要的功能。
与其说辩证法在不停息地进步、发展,不如说一直在原地踏步,因为它自
身每一次确定意义的过程都失败了,结果都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空无——在
逻辑学中,总是返回直接性、无规定性,每一章的开头都可以看到这些表
述,从定在到量,从根据到实存,从普遍性到客观性等等。强迫症的临床
表现是否认大他者的缺失,主体相信大他者的完整,不愿意正视那个缺
失,主体要为那个缺失寻找意义。比如弗洛伊德著名的鼠人例子,他总是
合理化强迫行为,比如认为必须要把石头搬走,否则心爱的女士路过时会
死(大他者的缺失)。但他马上反驳这个想法,又走回去把石头放回原
位。这里的陷阱是,他看起来意识很正常,知道石头不会杀死一个人;但
正常人根本不会回去把石头放回原位,但是鼠人却绕了很远的路又走了回
去。黑格尔同理,辩证法否认直接性的可能性,否认无规定性不是规定
性,但是每一次填补直接性裂缝的过程都会导致另一个空缺,正像是动漫
中修水管的猫,填好了一个洞只为了出现另一个洞。这是因为,每一次范
畴“进展”都是面临着同一个匮乏、缺乏,即最开始在纯存在中间的纯粹否定
性或无的空洞。难怪黑格尔的著作像是复读——它把同一个过程复读了九
九八十一遍!

要证明外在的客观世界,不能从感官入手,否则任何哲学尝试只能得到经
验论的极端或独断论:要么只有心理联想、感知而没有客观性;要么客观
性仅仅是独断的预设。但是,又必须从感官入手(让我们想起剩余价值的
证明不依赖于流通,又必须在流通之中),因为只有人类的思维(笛卡尔
的我思)才是唯一绝对确定的东西,它和(经验)自我没有什么关系,但
是它说明了,这里“有”什么。这就是拉康从能指入手的原因:能指是确定
的,但是能指自身是矛盾的、坏无限。要避免这个矛盾或坏无限,实在界
必须存在,换句话说,要想世界有意义,实在界就是绝对的。这就是黑格
尔从有出发过渡到定在、从本质出发过渡到实存、从概念出发过渡到客观
性、从逻辑出发过渡到自然的批判证明路径。

至此,我们途径黑格尔证明了实在界作为符号秩序内部的外在性,如何构
成了“实在世界”。
(3)元语言
但是,很自然的反驳出现了:这纯粹是玩弄概念,犯了四词项的谬误。这
里很显然有两层语言,一层是对象语言:“一切都会变”是对“一切”即对象而
言的;而要指谓这句话本身,则是元语言的功能。黑格尔把两层意思混淆
了,所以显得有矛盾,正如“我正在说谎”,“说谎”一词如果用在这句话本身
上,就是元语言,用在另外一个情景上就是对象语言。不区分开这两点,
当然会陷入矛盾。

两种语言的关系可以改写为作者的文本和读者的关系。黑格尔大概停留在
第一层,即文本本身和读者的解读关系极其固定,换句话说,读者读的文
本、从文本中获得的理解就是文本本身的意思。但是黑格尔本人的著作就
是充满矛盾和混淆的,要克服多种解读之间的矛盾,必须采用“外在的”视
角,即区分文本和解读两个层面,或者说对象语言和元语言。对象语言、
文本“本意”无所谓怎样,它的判断标准暂且不论,总之元语言或者批评家对
文本的解读,是外在于文本的,元语言是自我指涉即自身内具有意义的
(否则还得依赖元语言的元语言、元元元语言……但按照定义,这样的
元……元语言就是元语言),因而和文本无关。有点像历史主义的解读,我
们永远失落了过去,过去总是无法企及,但是我们可以回溯性地赋予它意
义,这个意义和它本来的样子无关,但是和我们、当代人有关。

后结构主义者反驳这一点,他们声称“元语言不存在”,所有文本的内涵都是
在阐述中展开(延宕)的。不仅是元语言这种“自我指涉”是一个纯粹的幻
梦,对象语言和对象的稳固关系也是幻梦,所以,所有文本、不论是对象
文本,还是阐述对象文本的元文本都是模糊不清的、等待阐述的。他们的
批评之所以有道理,在于元语言的划分是为了解释对象语言或自然语言中
出现的自我指涉矛盾,但是元语言自身必须是自我指涉的,否则就面临着
无限的元……元语言。所以与其说是元语言不存在,不如说是语言本身就必
须是自我指涉的,对象语言所谓的和对象的关系才是空洞的预想。

论述至此,我们绕了一大圈:首先我们论述了实在界理论,从纯粹能指出
发如何证明客观世界;但是这种证明方案被元语言两阶区分给否定了。但
是正是在这里,区分本身就是实在界的证明,正是为了掩盖实在界才需要
区分,就好像一个人受了伤,用线把伤口缝合起来,就声称本这里没有伤
口,殊不知缝合本身就是伤口的证明、对伤口的否定就是伤口的确信(正
如黑格尔说,扬弃预设就是设定预设)。所以通过后结构主义我们又否定
了这种区分的幻觉,后结构主义在纯粹的语言游戏中、没有对象的语言世
界、符号秩序中漂游。所以我们走到了否定之否定:如果只有纯粹的语言
游戏,那么意义如何确定?换句话说,当后结构主义者宣称,“一切文本的
意义都模糊不定”这句话本身是清晰还是模糊?所以,他们自己的立场就是
实在界的立场,也就是说,他们自己必须预先设定自己的立场是稳固的
——元语言的——才能够拆卸任何其他的理论、文本。这个不得不预设但
是又脱离理论的点位就是元语言-实在界。

因为对卡尔纳普的元语言、后结构主义所知不多,所以我们的复读就到这
里。

3.实在界的政治内涵
(1)货币这一实在界
马克思忽略了这一维度吗?当然没有,不如说,这一模型就是从马克思这
里学习的。这就是为什么剩余快感和剩余价值同源的原因。

我不再重复提到过多次的货币作为实在界的论证过程,具体可以参考以往
文章。总之,货币是商品世界的无限延展的链条(扩大或总和的价值形
式)要获得意义必须要被所有其他商品共同排斥出商品世界的特殊商品,
这种商品能够表达所有其他商品的价值,并且因为用共同的唯一等价物表
现价值,所有商品也都可以间接比较。但是,唯一的问题是货币本身永远
不能表现价值,这种不能表现自身价值但是却表现所有其他商品价值的商
品就是实在界、没有所指(使用价值)的能指。货币不能吃穿住用,尤其
是今天的信用货币和数字货币,但是它赋予一切存在以地位,保证被认可
为包含价值的东西(“噢你一天看书有什么用啊,又不能赚钱!”“我的双手
就是我的钱包。”“每个人都是百万富翁,因为他的肾脏值……,大脑
值……”)。这就是剩余快感的定义:实在界就是那个完全没有意义(使用价
值),仅仅是纯粹快感(价值)的能指,例如货币是价值的化身,每个人
都想拥有价值、每个人都想增殖价值。正是和货币的交换使得商品具有了
价值(或潜在的价值表现出来、被认可),或者说获得了剩余快感。我们
必须维持和货币的最小距离,换句话说我们只能从剩余快感中得到满足,
如果过于靠近货币,世界就会崩塌:想想弥达斯国王,他点石成金的手指
甚至把食物都变成了黄金,结局当然只有饿死。
想象一个外星人或者古人看我们现代人:我们拿着一个小方块,动动手
指,接着拿走陌生人的东西,好像没有交付任何等价物。要是上世纪五十
年代穿越到今天还以为实现共产主义了。所以,商品经济表现为一个毫无
意义的东西(货币)作为中介支撑起了整个世界,它自身只是一个符号性
的空位,正如资本论中通过叙述结构表达的那样,是商品的共同排斥作用
才赋予货币以这样的地位,但是没有意义的东西的流动保证了整个经济的
正常运行,稍有不慎,例如发钞过少,经济危机就可能到来。

顺带一提,正如上面讲过的,意识形态幻象并不在于,在意识中我们认为
货币是价值、财富、身份等一切事物的象征甚至是造物主,相反,在意识
中我们明确知道,货币只是用来流通的中介,要生活还得利用实际的使用
价值,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却陷入了货币拜物教,好像金银天然是货币……
这是没有幻象的幻象。

另一方面,意识中货币也并不完全是流通手段,而是自己也具有了意义。
随便举个例子,有多少人的梦想(梦想是人生的寄托、人生的意义所在)
是“赚大钱”?或者,又有多少俗套电影中,主人公为了钱甘愿放弃一切(最
后发现钱什么也不是,回归家庭过上幸福生活……)?这种没有意义的东西
反而成了意义本身,它变成了意义、梦想。这就是意识形态的纯粹形态。
它掩盖的是货币的根本性荒谬、无意义。或者说,货币这一能指就是根本
性缺乏的代表,这一缺乏明确来说是什么呢?当然是原始积累导致的分
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离,这一分离导致人与人之间、社会本身的
再生产必须依赖于物的中介,个人的需求和物的满足之间脱节。这个社会
模型是精神分析的根源。

(2)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并不是“劳动者应该获得所有造物”,因此马克思也不是出
于社会主义者的偏见而使用这一所谓“落后”和“原始”的工具,而是社会的生
产关系把劳动塑造为了商品、价值。必须深入生产关系,看到劳动者和资
本对立而被抽象化、实际从属于资本,才能够看到劳动为什么生成价值。
这是老生常谈。

为什么劳动价值论者不倡导劳动者获得所有的造物?这并不是社会主义者
一厢情愿的主观问题,而是等价交换规律的问题,在古典经济学看来,劳
动创造价值,劳动者创造了一切,但是获得的部分(排除不变资本)少于
创造的部分。如果劳动者获得所有价值,那就不会有剩余价值,从而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也就不存在了,分离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相分离、直接生
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也就不存在了,那么劳动也就不必表现为价值即以
物为中介了。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价值。同样,劳动者如果不能取得所
有的造物,那么劳动就没有获得所有的价值,就不是等价交换。这是一个
纯粹的矛盾。

正如本文试图表达的,这个矛盾的解决是实在界:即排除掉一个点,这个
点赋予一切以意义,但是自身不能自我指涉,自己的规律不能适用于自
己。这个点的排除就是劳动本身。劳动不能有价值,劳动力可以有价值。
所以购买劳动力,支付它再生产的费用,但是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过
程,是创造价值的过程。通过这一排除,规律得以保持,再生产得以继
续,但是劳动被压抑到了深渊之中永世不得翻身。这是劳动是价值的根据
的另一个原因(区别于上面提到的生产过程决定的原因)。

顺带一提,也正是这样的理论变革,让马克思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劳动
者可否要求提高工资。否定的答案横穿了整个阶级斗争史,比如早期有人
说工资提高导致谷物价格提高,从而整体价格水平提高,结果是纯粹的通
货膨胀,实际工资水平依然不变;现在有人说,提高了工资劳动者就没有
动力;或者提高工资就失去了人口红利,中国就没有办法维持外资的制造
业,会流出到国外去。他们的说辞掩盖着这样的无能:“民族”企业家自身没
有办法组织生产、提高投资量,或者没有办法通过残酷剥削以外的方法提
高利润率……总之,他们想尽一切说辞来阻止工资上涨,把经济危机的责任
推卸到工人身上,把成本和代价推卸到工人身上。但马克思证明了一点:
工资的提升是劳动力价值的提高,因而减少的是剩余价值,这个浮动的、
没有固定性的量,或剩余价值率是由阶级斗争决定的。
能指为另一个能指代表主体
1
我近日看过的最“神秘”的理论表述,要以本文标题——拉康著名的难解之谜
——以及日热克对标题的阐述为首。让我充分地引用原文,看看多少读者
和我一样懵逼:

这个悖论(指“主体正是‘空洞姿态’之名”——笔者补充)与下列悖论如出
一辙——只有加上最后一粒沙子,我们才能得到一个沙丘:我们从来无
法确定,究竟哪一粒沙子才是最后一粒沙子;沙丘唯一可能的定义是,
即使我们取走一粒沙子,它依然是沙丘。所以根据定义,这“最后一粒
沙子”是多余的沙子,它同时又是不必可少的沙子——它以自己的多余
性构成了沙丘。这个悖论性的沙粒物化了能指的代理。改写一下拉康的
能指定义——能指即“替另一个能指代表主体”的东西,我们不禁要说,
这最后一粒多余的沙子为沙丘中的所有其余沙粒代表主体。(《意识形
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21年,第317-318页)

这是什么胡话?这难道真的是清晰的解释吗?这个例子难道真的如此恰当
以至于不需要刻苦钻研艰深的黑格尔与马克思、不需要充分的理论基础就
能够看懂吗?我不知道谁在声称《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简单、通俗,因
为日热克本人的叙述风格充满笑话和电影,难道就代表了通俗易懂吗?归
根结底,不看黑格尔和马克思,要理解这样的怪话根本不可能。结果只会
是充满误读、不理解,纯粹玩弄黑话唬人,这种事情 AI 已经可以代替人来
做了,不需要继续生产无谓的文字垃圾。

本文要做的无非是,第一,给出一个彻底并且尽量清晰的理论阐释。第
二,表明日热克看似咋呼的理论表述,其实背后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基
础,不是复读黑话就能够学懂的游戏,更别提实践意义。那么一番抱怨之
后,对这番话的剖析应该从哪里入手?当然是从黑格尔、马克思那里来。
《逻辑学》中,第一次频繁谈到“主体”,当然是在直接的理念即生命一章。
那么我们就要看,这个生命如何就是那个“多余的沙粒”。主体的“发生学”就
在生命前一章,目的论。
目的论放在客观性一部分当然不是偶然的,这说明目的论一节依然停留在
“手段”的世界或直接的、外在的客观世界,目的对于这个世界因而只能是外
在目的——可以想象为一个外在于世界的上帝;或者说某人,比如盖房子
当然是相对于外在客观世界的主观个人目的。外在目的活动表现为一个推
论:目的以手段为中介作用于客体。一方面目的以手段为中介给予自己以
客观性、实在性(实现 realise);另一方面,作为前提/预设的客观世界返
回主观性或概念本身之中、成为目的的臣民,扬弃外在性而与概念同一
(真理就是实在和概念的统一,这是哲学诞生之初就几乎公认的定义)。
写作目的-手段-客体。

这个论述看似清晰无比,目的不就是这种最琐屑的东西吗?没有人相信历
史的目的了——所谓共产主义是历史之谜的解答;也没有人相信上帝作为
世界的目的了。所以唯一可以谈到目的的,就是个人的、主观的、日常的
目的。甚至康德的用法——理念是美的一瞥——也不再受到尊重,理念不
属于生活世界。然而,这种论述也直接产生了矛盾:第一,手段是一个客
体,但是却被目的直接“附身”了,这样目的和手段就是直接的关系,而按照
我们前面说的推论,目的和最终的客体必须要以手段为中介。所以客体既
和又不和目的直接相关。第二,目的无论最终是否和客体直接或有中介地
相关,总会有人反驳,目的行为总是在现实中发生了嘛。但是因为第一点
的原因,最终实现了的目的,即渗透了目的的客体,又仅仅是一个手段
(按照定义),不是目的回复到自身的那种无限关系。换句话说,目的之
所以是客观的,在于它在开始时和实现后都是自身,正如马克思所说,人
区别于蜜蜂在于建房子之前已经有一个建好的房子在头脑中了,而人的实
践活动就是去实现它,目的在实现前后都是自身,因此是客观的,不会在
过程中消失。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实现了的目的并不是目的,依然是一个
手段(被目的附身的客体),这表现为一个目的的实现之外还有一个目
的,目的之外还有目的,以至无穷。同理,这也是第一点的矛盾:目的和
手段之间还需要手段,目的和新的手段之间还需要手段,以至无穷。例
如,建房子是为了住,住又是为了生存,生存又是为了……总之这个目的无
法穷尽。而同理,为了盖房子我需要建筑材料,而为了建筑材料又需要制
作建筑材料的工具,同理需要制作建筑材料的工具的工具……

这当然是著名的坏无限。问题在于目的的外在性,既然是外在的,那在客
观世界中就好像永远是在彼岸,只有推及到无限远的地方好像才能找到。
“理性的狡计”表达的就是这样的观念,好像目的、理念、概念是在客观世界
之外的,它自己不在客观世界中现身,仅仅利用手段在物理和化学的世界
中代替它消耗从而实现自身,换句话说,要消除目的的外在性,必须从物
理、化学的世界、客观外在的世界入手,目的要在这样的世界现身,又要
高于这样的世界。

这是如何可能的?答案是前引文中所谓的“空洞姿态”:一个形式上的颠倒。
在前一种形式中,目的是出发点,所有手段都是外在的,出发点不停从一
个手段到另一个手段都找不到自身。而颠倒之后,所有手段反倒成为了目
的,而代表目的的点位被所有手段共同排除在另一边,反而成为了手段。
换句话说,要阻止这种坏无限的永恒延宕,需要一个“缝合点”给它定下来,
这个缝合点也是一个手段,只不过这个手段失去了手段的意义,它不代表
任何目的、不具有任何目的,是个空洞的形式,但是所有手段却悖论性地
围绕着它构建起来,把它当作自己的中心,以之为目的。这样的空洞叫做
什么呢?理念。换句话说,生命没有任何意义、目的;但是所有的客观世
界围绕着生命而建构,好像都成为了生命的手段、都以实现为生命的目的
为使命。这样第一,生命也是手段,从而不是外在的目的;第二,不需要
永恒的延宕,(不是目的的)目的已经在当前现在实现了。

重点不在于,因为外在目的必定是一个东西设定的,所以要想这个目的“师
出有名”,就得为它找一个肉身,即生命。我不能想象更无聊的说辞了,这
就相当于预设了生命来解释生命,那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没有解释的假设。
黑格尔要比这深刻得多,他的意思其实是,哪怕你假设(不需要论证,非
常便利,就如一般的宗教)了一个目的,这个外在目的的运作依然必须依
赖于一个排除,否则就会陷入矛盾。

那么我们可以“形式地”对应着说,一个不再成为手段的手段、一个没有目的
的目的为所有其他的手段代表主体。我们可以用必然性举一个例子,托尔
斯泰在《战争与和平》里面写了长达一百来页的历史观念,大意是 1812 年
的卫国战争有其必然性。小说中伟大的人都显得平平无奇:拿破仑是个毫
无本事、也没有军事才能的自恋狂,库图佐夫一生积累的战争经验也仅仅
证明了指挥根本没用……所以,事情的发展,好像可以轻松地说“如果拿破仑
不因为要求他撤到维斯瓦河对岸而恼怒,不命令军队进攻,战争也就不会
发生。”而在他看来恰好相反,没有任何历史人物有自由意志,仅仅是历史
的奴隶在必然性中被推动着前进。有意思的是,托尔斯泰竟然说过“历史科
学在对待人类的问题方面,至今仍然类似流通的货币”——这不就代表着那
个没有任何价值(因为货币不能表现价值,在此指“不具有目的”)的空位,
但是这个空位又为所有的使用价值代表了价值(目的)吗?必须承认这样
一个毫无目的、非理性的点,才能够为所有的历史现象带来意义。顺带一
提,《逻辑学》第一部正好也出版于1812年。
这样的必然性空位,在黑格尔体系中叫实体;在精神分析中(所谓无意识
中不存在偶然)是性,在马克思主义中是生产力。而实体即主体,很显然
这样的一个点位也就是人类主体的化身、人类本身。

自我意识就是这样的主体:自我意识是永远不能在现象中现身的东西。康
德的批判就是针对那种认为自我意识(或上帝)、理念应该在现象世界现
身的旧形而上学。以自我意识为对象好像就是一个形容语上的矛盾,不仅
因为自我意识作为对象又得预设一个自我意识为主体,而且自我意识作为
对象是否仍然是“自我意识”也充满了疑问。但是,区别于康德,这种不可能
性不代表自我意识这个概念就不存在;而是自我意识本身就是这个不可能
性:只有通过这样一个根本的排除,现象才能成为现象;自我意识就是作
为客体被排除出现象世界的现象,而通过这样的排除现象世界获得了自己
的秩序。这就意味着,首先客观世界当然是自在的、脱离于主体的、绝对
的,但是总是自身分裂的,因为它必须以自我意识为中介。如果我没有误
会哈曼的 OOO——Object Oriented Ontology的话(我要承认我所知甚
少),那么他们的错误在于缺乏这样一个排除而假设了自洽的客观世界本
体论领域。自洽仅仅来自于这样一个排除。

但要强调,自我意识是自为之有,因而它是一切现象、有限物的内在同一
性,好像显得自我意识是吞噬了一切现象、设定了一切外在性的怪物。但
是结果恰恰相反,自我意识和现象是彻底决裂了,换句话说,这个内在同
一性、最内在的结果是最纯粹的外在和分裂——当然主体就是这个分裂的
名字。所以与其说自为之有设定了一切,不如说完全对设定无能为力,这
就是康德哲学的终点,本体界和现象界的绝对断裂,这个发现是一个极高
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还必须在自我意识中导出有限物的差别来,否则
只有存粹的同一,也就不存在现象和本体的分裂了,这是一整个下一节要
回答的问题。

在现象学中同样有这样一个点位,即绝对自我。现象学唯一不能用来做现
象学分析的对象,就是现象学本身。这有点类似元语言理论,好像现象学
的真理性只有靠另一门高于现象学的元语言来保证才是可能的。说元语言
不存在,是因为元语言本身并不是对象语言更高阶的真理,没有一门现象
现象学来论证现象学的真理性,否则就要陷入无限倒退,而不想陷入无限
倒退(需要一门元元元语言来分析元元语言……)就必须假设元语言的自洽
性,那它就同样面临着现象学或对象语言的根本问题,总是会出现一个不
能分析的点位,尽管那个点位就是自己;但是元语言必须存在,否则现象
学就不可能自洽。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元语言就是现象学自己,换句话
说,语言之所以区分了两个面向、阶次,是因为语言自身、能指链自身就
是不自洽的,而只有这样的不自洽(一个无法被分析、必须排除的污
点),能指才能够自我指涉、保持自身一致性。

2
必须强调,经过辩证发展之后,不仅没有把外在性、客观世界完全扬弃,
反而使得手段和目的世界分裂了、完全外在了——尽管目的也仅仅是一个
不再成为手段和目的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并不是想
要吞噬一切外在性的怪物实体;如果真的是这样,也就不能解释为什么扬
弃了外在性反而又面对着一个外在性、预设的扬弃就是预设的确立等等。
那么既然依然面对着一个外在性,那么下一步就是要重新确立这种外在的
关系的意义。外在目的那里,手段到手段的无限进展、过渡确立了手段的
自身关系(手段自己形成了一个圆圈);手段在无限进展中直接已经在自
身那里——这个自身关系就是手段的自为之有,即目的;也可以说目的本
身就是手段的自身内在目的,所以手段和目的之间才可以有直接的关系不
再要求中介。换句话说,在自身关系中,手段成了无区别、纯粹同一。但
是过渡和(目的的实现)运动本身依赖于一个区别,如果没有区别,那么
手段过渡到手段就是不过渡,就是静止;目的就不是实现活动,而是纯粹
的静止。下一步的重点(也是黑格尔逻辑学开端之后一直重复的目标)就
是建立区别。因而,在生命中,生命作为自为的目的,还需要重新设定客
观世界,这样的客观世界在生命中就是感受的环节。如果没有这个设定,
那么也就只有同一没有差异,从而主体就建立不起来了。

同样的操作在马克思那里也必须出现。以必然性的例子来说,如果生产力
是代表了没有意义的空点位,它给予世界历史以意义,或说它是历史秩序
的实在界,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缺乏进一步的描述,正如托尔斯泰所
说,人们就总是会生产过多的币种,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概念就会成为
一个“形式的根据”,发生了任何事都可以说“这是因为达到了它需要的生产
力”,从而什么都没有解释。这样也就和所谓“绝对精神”(绝对精神在《精
神哲学》中就是出现在世界历史之后的)、性、上帝没有本质差别。正如
精神分析必须要辅以阉割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来描述阳物辩证法一样,马
克思主义者必须要论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独特地位,才能够说
明生产力是适合那个点位或唯一适合那个点位的概念。
最后总结一下,手段自身否定自身(手段要进展到下一个手段),外在反
思看来,这个否定自身之后还是手段,永远不会真的扬弃而变为目的,目
的永远达不到,永远无法实现。而进行规定的反思在于认识到,这个否
定、手段的无限过渡已经是自身规定——即手段的目的本身了。这样就在
手段世界、客观世界中建立起了自为的目的:这个目的是通过一个排除,
即完全没有目的、没有手段的手段作为内在-外在的点位来达到的,这个点
位叫做理念或生命。这样的作为一个不是手段的手段的点位,就为所有的
手段代表主体。而主体就是物化了的否定性:没有手段的(自身)否定性
就没有主体。只有这个排除,才可以一边保证手段自身就是目的,另一边
手段不再永恒延宕、过渡。

所以,对于马克思而言,货币也就不仅仅是为所有其他商品代表价值,而
且代表主体。正如 1844 手稿中,“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私有财产作为自
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人,就是劳动。”所以货币就作为价值
的代表、作为私有财产的最一般的代表,为所有其他商品代表劳动。这里
产生了一个最悖谬的结论:商品直接是劳动产品,这毋庸置疑,但是商品
只有和货币交换,才能被认可为劳动产品;而货币完全不是劳动产品(特
指今天),但是只有它完全代表了劳动。劳动是货币,这是一句完全荒谬
的所谓无限判断,但在今天,准确地代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与不
可能性。
如何用《资本论》阅读《逻辑
学》:辩证法
0.导言
马克思主义在诞生后的两百年间受到了无数不论是来自论敌还是自称为马
克思主义者的误解。而辩证法则是遭受到误解最深的东西。然而,对于辩
证法这个“最应该死去的经院残余”,马克思却自称在《资本论》中采用了
“辩证的叙述方法”,还直言不讳地在序言中承认“是这位大思想家(黑格
尔)的学生”,“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 52 。那么,很显然,
如果要知道辩证法到底是什么,一定要回到黑格尔那里去。而我认为,如
果有一种对黑格尔的马克思主义式阅读,就必须要用马克思的范畴来注疏
黑格尔《逻辑学》,这也就是接下来我要做的。

然而,阅读黑格尔的体验就如同饮海水一般苦涩,甚至越喝越渴。马克思
早年给父亲的信中也说“先前我读过黑格尔哲学的一些片断,我不喜欢它那
种离奇古怪的调子。” 53 天才如马克思在阅读黑格尔的时候都得昏迷一
次,更别提我了。例如,我可以举出一个臭名昭著的例子 3 :“它扬弃了直
接性的形式,因此成为了一个直接的东西。”用现在的话说:你搁这搁这
呢?同样的话可以在《大逻辑》中“自为之有自身”一节看到:“自为之有是
融合到单纯的有中的无限性;无限的否定性是否定之否定,在现在建立起
来的有的直接形式中,却只是一般的否定……在这样的规定性中的有是实
有。”稍微翻译一下,自为之有是实有的扬弃,但又只是实有;自为之有是
无限的否定之否定,但现在只是一般的否定。“扬弃了,但没完全扬弃”。这
样的怪话在《大逻辑》当中不止一处。

这一段话是我在私人阅读中体验最差、最不知所云的一段话,但是在马克
思的带领下,我要一点一点把这段话拆分掉、解释清楚。

1.辩证法本身(有常识的读者可以跳过)
稍微熟悉或者看过黑格尔或马克思哲学导论的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看法:
辩证就是正反合、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即肯定云云。但这样的解释下辩证法
成为了一个抽象的公式,当然不会有任何人能够理解(更别提实践!)。
因此就出现了以下的问题(根据互联网经验收集):辩证法(公式)是否
有终极、唯一答案?正反题可不可以交换位置?等等极其庸俗无聊的理
解。事实上,黑格尔在很多地方都不厌其烦地强调,辩证法(《大逻辑》
导论部分的原文使用“逻辑”一词)不是一个形式,而是有自己的内容。所
以,如果说康德式的形式的辩证法已经不够了,不存在一个永恒的先验形
式放在那里等待我们去填充中性内容的话,如何才是“有内容的辩证法”?如
果说我们不想要平铺 12 个范畴,然后用每个范畴的图型将活生生的东西杀
死并肢解后放进方框,那么什么是这些范畴自己有生命的内容?

无数的所谓“辩证法”教学的视频或文章下面,有一个判断创作者是否真的懂
辩证法的绝妙方法:只要教了,他就不懂。任何讲解辩证法是什么的教学
中,全部都是形式的辩证法:例如有一个正题形式,有一个反题形式,有
一个合题形式,其中也许有某种否定之否定的联系,然后我们根据自己的
需要将内容放进去。至此,出现了“正题和反题既然只有否定联系,那么正
反题可以互换”的理解;也出现了任何胡话、腐败现象都可以放进辩证法给
自己生成合理性的现象 54 。最好的例子是马克思本人,他曾打算仅用两三
页纸来完整诠释一下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最终这份仿佛轻而易举、一下午
就能完成的工作马克思却并没有提笔尝试。他没有尝试是对的 55 ;辩证法
并不是一个三两句说明的东西,而是一个体系自己的展开和发展,因此每
一本声称用了辩证方法的著作,一般都有五六百页以上。这种大部头的形
式下面,就是每一个内容活生生的、独特的辩证法本身,也就是辩证法这
个形式自己的活生生的内容。

所以真正的辩证法无法教、也无法从一个体系拿出来,就好像我们研究人
怎么走路不能切掉不接触地面的脑袋和手臂,而只观察腿的作用一样。要
懂辩证法没有任何捷径,只有顶着昏沉沉的脑袋阅读《逻辑学》和《资本
论》这一条路,并且会发现,尽管辩证法的形式确实可以抽象为正反合等
等,但每个范畴却有自己特殊的辩证方法,或者说辩证法的形式有自己的
内容。而至于怎么阅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阅读,则是下面的正文内
容。

2.辩证法的例子 1:坏无限、否定之否定
如果我们听从导师列宁的意见,首先阅读了《逻辑学》再看《资本论》,
那一定能够在资本论第一章中读出存在论的味道 56 。而正是在这里突然发
展出货币范畴的时候使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这就是辩证法。为了大家能够
感受到什么是辩证法,我将用资本论的商品范畴来注疏逻辑学当中的实有
57 。
我们先来看看黑格尔的说法:实有、定在、限有(dasein/being-there,也
有翻译为 existence)就是一个有限的存在。它表现为某物的形式,即具有
实在性或规定性,这个规定性就是它的质。但同时,它也有否定性在自身
中,这就是斯宾诺莎“规定就是否定”的黑格尔式理解:某物之所以是某物,
是因为它不是其余的一切他物。因此,某物自身中的否定性就是他物,或
者说他物就是某物自身的否定性的表现。

这个否定性事实上就是某物和他物的一个联系,或者说它们的同一性。在
这种同一性中,自为之有表现为它们的真理,但它们还只是潜在的、自在
的自为之有,还没有表现出来。因此某物和他物还抽象地对立着,某物自
身具有的否定性指向(原文使用“成为”一词)了在它自身之外的一个他物,
而这个他物同样是一个某物,它还要指向一个他物,以至无穷。这就是著
名的坏无限:某物和他物的对立仿佛在无穷进展中间穷尽了,但事实上却
永远不能达到,只是一个空洞的“应当”,还不是某物和他物矛盾的解决,还
不是真理。但另一方面,某物变成一个他物,而某物自身本来就是他物的
他物,因此过渡达到之物和过渡之物相同一,这是一种返回自身的否定的
自身联系,因此就是真正的无限,是否定之否定(他物之他物)恢复为肯
定,因此过渡到自为之有。

我深知这一段表述理解的难度,这也就是黑格尔的著作的缺点:理解成本
极高,外行不仅看不懂且让人怀疑是否言之有物,反而有卖弄黑话的嫌
疑。然而,当你看到资本论的范畴之后就会恍然大悟。

下面我们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理解这段文字的(敬请对照阅读):商品就是
一个有限的存在。它表现为自然物的形式,即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某种属
性,叫做使用价值。但同时,它也有和其他商品的联系在自身中,即具有
价值 58 。价值只表现在交换中即表现为交换价值,因此一个单独的商品并
不能表现出价值,而只有它潜在地能够和其他商品交换才有交换价值。这
样的交换表现为 1 把斧头=2 斤茶叶。单独地看 1 把斧头并不能看出它能够
交换或有价值,但在这样的等式中,2 斤茶叶相对地将斧头可以交换的属性
表达了出来,就是说 2 斤茶叶就是斧头的等价形式,表现了斧头的交换价
值(否定性,因此在交换中斧头消失了,表达斧头交换价值的商品茶叶到
了商品所有者的手中);而斧头自身则承载了自己对对方交换者有用的属
性即使用价值(实在性)。因此,商品自身中的实在性和否定性的对立表
现为在交换中作为某物和他物的对立,或者用资本论的术语,表现为斧头
作为相对价值形式表现使用价值,而茶叶被斧头抓到这个等式中作为等价
形式,表现斧头的交换价值。当然等式反过来也是成立的,茶叶也可以自
己表现自己的使用价值,并且强行抓取斧头表现茶叶的交换价值。

然而,这个价值的表现是非常肤浅、随意、偶然的,因此斧头不满足于表
达为茶叶,并觉得没有穷尽自己的可能性,因此还要表现为一定量的绵
羊、上衣、麻布等等一切商品,以至无穷。这就是著名的坏无限。事情至
此都非常好理解,但某物就是他物的他物是什么意思?

那么,我们就要反过来理解,斧头一直把自己当作相对价值形式,强行将
一切商品当作自己的等价形式来表现自己欲求不满的价值。那么其余商品
不满足自己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终于起来反抗了,它们将斧头排除出了
商品世界,让它一个人在等式的另一边成为一般等价形式,即 1 头绵羊=1
把斧头;4 件上衣=1 把斧头;2 斤茶叶=1 把斧头;20 码麻布=1 把斧头。
一切商品反抗了斧头的暴政,失败的斧头只能永远承担被动地位,默默表
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这就是斧头这个某物也是他物之他物,即它也是
其他一切商品的他物,它被排除了,在它的中介之下,一切其他商品都相
互有了(间接)关系。例如 1 头绵羊和 4 件上衣因为有 1 把斧头这个价格
作为中介,它们也可以相互公平地交易了。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这就是
货币形式的起源。在今后的商业发展中,斧头逐渐被贝壳、金属直到黄金
和白银替代,货币正式发展出来了。因此货币就成了自为之有。

3.辩证法的例子 2:直接和中介
中介(在概念论的理性推论中翻译为中项)和直接性/间接性并不是逻辑学
当中的一个独立的范畴,但却是理解辩证法非常重要的概念。黑格尔的整
个哲学体系可以理解为直接性的不可能性。任何直接的范畴都是抽象的、
要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的,例如上面直接的某物,它自身实在性和否定性
就是它的限制性,它因此转化为了一个他物和自己对立。这个矛盾的扬弃
就是某物成为了一个有中介的东西而和他物发生关系,因此直接性的形式
扬弃了,成为了有中介的东西。但这个有中介的形式本身就是一个直接的
东西,因此有了开头的那段话:直接性的形式扬弃了,它获得了一个直接
性的形式。

这也就是黑格尔开头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自为之有是融合到单纯的有中
的无限性;无限的否定性是否定之否定,在现在建立起来的有的直接形式
中,却只是一般的否定,是单纯的质的规定性,在这样的情形下,自为之
有就是实有。”也就是说,这个作为中介的某物本身表现为一个直接的东
西,因此它还没有获得完全的无限性,还只是一个实有;但实有在中介运
动中成为了自为之有的观念性的环节,因此现在的实有又获得了“为一之有
“的规定性,这个一就是被排除出来的中介。直到这时,自为之有才成为为
一之有中介了的实有,成为了自为之有本身,即一。所以自为之有再次扬
弃了直接性,成为了有中介的东西。

我们再听听马克思怎么说:一般等价形式已经作为被排除的商品到了所有
商品的等式的右边,但是这时这个中介形式不是完全的,因此一般等价形
式还不是我们说的货币,还表现为一个偶然的商品,和其他商品没有区
别。例如在一战后的德国有香烟,在游牧民族中有牲畜等等作为货币。所
以自为之有(货币)还只是一个实有(商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
个质上相同量上可分的东西才渐渐出现,即金占据了一般等价形式或货币
这个位置。这时货币形式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而放弃了自己的使用价
值。但相反,一切商品同时表现货币的价值,即 20 元值 1 把小刀、1 本书
等等。一般等价物在所有商品的中介下,成为了完整的货币形式。

然而,中介过程的扬弃就是直接性的出现,这是所有抽象范畴经过中介和
中介扬弃到达下一个范畴时便会出现的情况。自为之有成为了一,一表现
为一个直接的东西。或者我们用资本论的原话来说“中介运动在它本身的结
果中消失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因此,“假象在货币形式中完全形成
了,一种商品成为货币似乎不是因为其他商品都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
值,而相反以为其他商品通过它来表现价值是因为它是货币”,仿佛货币是
一个天然的东西,整个过程表现为真相的倒转,意识形态创造了自己的起
源。

另一个例子是《精神哲学》中的精神现象学部分。当灵魂通过习惯对形体
性的控制获得了自己精神性的真理之后,或者说扬弃了形体性、将其建立
为观念性的环节之后,并不是直接成为了自为的自我意识,而是依然停留
在和外物/直接性存在对立的意识阶段,即在直接性的形式中停留为一个实
有。

4.辩证法的例子 3:观念性
扬弃就是观念化,用上面的例子来说,自为之有扬弃了实有的直接性,因
此实有成为了自为之有的环节,或者说观念的环节,因此实有观念化
(Idealize)了,而自为之有也成为了理念性(Ideal)的全体 59 。
这两个区分在资本论中是这样表述的:“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是一种与
实在的物体形式不同的、因而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当一般等价形式
作为被排除商品代表了一切商品的价值(要记住,价值通过化学分析永远
找不到,本身就是一个观念的东西)后,它就将一切商品当作了它的观念
的环节,而它自己也终于成为货币,获得了自己观念/理念性(Ideal)的实
存。但还要注意,货币远远不只是一个头脑中的东西,它是实实在在的物
的观念化,或者观念性(即价值)的物化,因此具有阿尔都塞主义意味的
是,意识形态获得了它自己的物的实存,并且货币的询唤中所构造的商品
所有者主体不自觉地沉入了商品拜物教之中。

5.总结
在上述可能略显复杂的表述中,我竭力想要通俗地展现一个概念自身的辩
证发展,并通过这个具(备形)体的过程来展现有内容的辩证法的粗略面
貌。当然,除此之外辩证法还有极其丰富的内核,是本文容纳不下并且我
个人没能完全理解的。还要强调,尽管我将所谓的辩证法教学一棍子全打
死了,但我所反对的只是将辩证法形式化,即提炼为一个公式的行为,而
不反对其中存在形式化的东西(如马克思的名言,辩证法在肯定的理解中
包含着否定的理解,便是理解辩证法的核心),因此我个人也愿意初步整
理一些形式化的要素。

本文囊括了一个一般的辩证运动所具备的大部分要素:自在和自为、观念
化、直接和间接、否定之否定等等,在阅读《逻辑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意
识地套用这些基本概念,来更细致地掌握每个范畴的辩证发展。同时,辩
证法最重要的三元组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也可以用这个例子来表示。单个
商品作为个别性是自在的、空虚的,只有在特殊性即它与别的商品的相互
关系中才能表达自身的规定性。然而,这个关系却走向了坏无限,在坏无
限的扬弃中,或者说以特殊性为中项的推论中,我们得到了自为之有作为
普遍性,即前两者的真理。尽管有形式化的风险,但是这些基本要素套用
在辩证法的各个范畴之上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依然是“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的,所以必须提醒这些形式的概念依然需要自己的内容,而不是直接-
中介-直接,或者否定-否定之否定这样的无聊的教条。
如何用《逻辑学》读《资本
论》:开端
0.导言
尽管笔者没有想过将《资本论》与《逻辑学》的对照阅读做成一个系列,
毕竟马克思用天才般的理解与表达已经阐述得清楚明晰,加之之前笔者也
阐述过应该如何去做这种对照(参看拙文《如何用<资本论>阅读<逻辑学
>》),剩下的就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了。然而还有一个讨论甚繁的话题一
直没有得到清楚的解答:《资本论》的“开端”到底是什么?或者说,作为和
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不相同的唯物辩证法是否需要一个“开端”?

翻看过《逻辑学》的读者应该清楚,《逻辑学》在辩证法开始之前就首先
讨论过“必须用什么作为科学(辩证法)的开端”的问题,同时,“作为科学
体系的导言”的《精神现象学》也是旨在证明这个开端合法和回答开端是什
么的问题。黑格尔的答案是必须是一个直接的、单纯的、绝对/抽象的东
西;它是整个辩证法的内容,而辩证法是它的形式;它作为最初的东西以
它最终的结果为根据等等。一句话,开端是辩证法的内容的本性所造成
的。例如《逻辑学》所考察的绝对就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那么它的开端
就是它的本性所决定的,就是纯有或纯思。

那么对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考察所使用的辩证法是否也需要一个
本原?马克思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也已经做出了回答:
“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
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
不是一个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
总体了。”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开端作为最抽象最普遍的范畴,当自身发展
到最高范畴时就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普遍的。笔者没有能力回答唯
物辩证法(无论是否有这个词)和唯心辩证法的区别,也无力解释马克思
所说的“倒转过来的黑格尔辩证法”是什么意思,但至少在开端问题上他们再
次达成了一致,或者说辩证法就是开端自己的辩证法,辩证法作为形式有
自己的开端或内容。
当然我们阅读《资本论》时教条地去寻找一个本原容易被当成费希特或莱
茵霍尔德式的基础主义者,认为整个社会生产关系需要一个“基质”,好像整
个社会的发展不是资本主义的创造,反而是商品成了上帝点石成金 60 。同
时,本文的描述更容易陷入之前笔者自己所批判的那种“照搬《逻辑学》框
架来解释《资本论》”的形式主义错误。寻找开端成为了一个将“马克思主义
与黑格尔主义划等号”的冒险举动,同时又有教条主义的危险,但收益在
于,如果我们理清了《资本论》的开端,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以及整个
经济结构的认识是大有裨益的。

1.从商品倒推
那么我们下面就从上一篇文章达到的结论开始寻找《资本论》的开端。

(1).《资本论》开篇第一句话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
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
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那么很显然,商品就是《资本论》的
“开端“。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但《资本论》中辩证发展却并不是以商品为
本原,因为商品并非那个最抽象的无规定的纯粹东西,反倒具有二因素的
规定,即已经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了。所以商品就是”纯有“这句话是毫无意义
的空话,甚至找不到它对立的”无“是谁,毕竟商品至始至终都是一个单身
汉,在每一次”交“易环节都是位置变换而永远过不了鹊桥。第一种理解即”
商品就是纯有“行不通。

(2).在笔者上一篇文章中论证了商品如何是一个“某物”,或如何用某物来理
解商品。商品有它的质(使用价值)和它自身内的否定性(价值或交换价
值)。现在我们尝试用某物范畴即它的规定性倒推。

质,在小逻辑中原文描述为“……规定性,作为直接的或存在着(that
simply is)的规定性就是质。” 61 或“规定性这样自身孤立起来,作为有的
(存在着的)规定性,就是质。“ 62 因此实有作为有与无的直接统一,它
的质就是有,否定性就是无,这样的说法是很好理解的。因此出现了第二
种理解,即使用价值就是纯有,那个开端,交换价值就是无。这种做法缺
少对辩证法的精髓即扬弃的理解。

诚然实有是“有与无直接的统一”,但并不是无中介的,它的中介是变的扬
弃。因此对中介的扬弃让实有获得了一个直接性的形式,而在这个直接性
的形式下,有不再是原来的纯有,而获得了“直接的有的规定性”即质。所以
质不能直接等同开端的纯有,而相反是扬弃了纯有的结果,是纯有在其直
接性的形式中的规定性。那么这第二种理解,即“使用价值是开端”也是不准
确的。

(3).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开端尽管不等于使用价值,但它的直接性表现为使
用价值,因此开端需要在更往下一章去寻找,即“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
重性”中。因此作为使用价值实体的具体劳动才是真正的纯有。相反作为价
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就是纯无。以下笔者尝试卖弄一下拙劣的黑格尔术语来
整体描述整个《资本论》辩证法的开端,也就是商品自己的有-无-变。

2.劳动作为开端
Ⅰ具体劳动
劳动、具体劳动——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规定。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与
人类直接性的生命本身没有任何的区别,甚至直接表现为生命活动。具体
劳动必须表现为某一种劳动,但它现在还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劳动,因为
它还没有任何的规定性。因此它直接就是抽象劳动。它是人与人的劳动的
不区别,是人与人劳动的直接可交换。

Ⅱ抽象劳动
相反,抽象劳动作为劳动是与自身的单纯同一,是完全的空,没有任何规
定或内容,人与人的任何劳动在其中没有任何区别。然而劳动和不劳动是
有绝对区别的,劳动不是不劳动,任何劳动必须表现为一个具体劳动,因
此抽象劳动直接就是具体劳动,两者在此直接同一。

Ⅲ生产
具体劳动在劳动过程中直接成为了抽象劳动,因为它自在地可以和任何人
的任何一种劳动相交换;同样抽象劳动在劳动过程中直接表现为一个具体
的劳动,否则不是人类或生命的活动。这样的过程就叫做生产。

生产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真理。具体劳动在生产活动中表现为全人类
的生产,因此直接过渡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同样在生产活动中表现为具
体劳动。因此从具体到抽象就是生产的结果,从抽象到具体就是生产的开
始。因此,生产过程表现为“一种不安定的动荡“ 63 ,是人类或生命在劳动
中的运动,是生命本身的光和热。最终,”它沉没在静止的结果之中“ 64 ,
成为了商品。生产过程被扬弃了,具体劳动物化为商品中的使用价值,以
物的形式承担价值;抽象劳动被扬弃为价值,成为了交换价值的实体。

3.总结
事实上笔者并不喜欢这种神秘化的形式,这一大串毫无意义的黑话也不需
要仔细阅读和理解。但是我可以承诺这一段的证明是严谨的(如果可以用
严谨来评价黑格尔的辩证法的话),也刻意避免了笔者外在的反思。总之
一句话,劳动或具体劳动是开端得到了证明,尽管是以神秘的、拐弯抹角
的方式。事实上,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本体论 65 的证明方式。我们还
可以以抽象的角度来思考:《资本论》所讨论的资本主义人类社会,它的
诞生、它的历史是从原始人的第一次劳动开始的;社会的一切组成部分、
一切范畴都是劳动的产物。因此,类似于对于世界的抽象就是“存在”一样,
对社会的抽象就是劳动。

至此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逻辑学》的开端是一个动词(尽管在任何语境
下又都被理解为一个名词)sein/being/有,因为它的开端是具体劳动,是
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过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变易是一个不停流变的似
火一般的东西,因为它是人类最基础本源的生命的运动。最终的结果商
品,它的有在直接的(物的)形式中就不再同于一开始的动词的“有”,而成
为了社会财富的物质载体,即使用价值。

4.讨论
另外,还有一种理解,认为可以把价值当作本原。上面第 2 点的反驳也足
以回答这种理解,不再赘述。但同时,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这种理解将价值
本身当作了一个存在的东西,当成了人类文明的实体,明显迷失在了商品
拜物教之中。必须要记住的是价值根本不存在,而人们却把价值当作好像
是一个存在的东西来进行交易。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说法,货币是什么?
主流经济学中根本找不到答案(毕竟主流经济学只是经济统计学,连李嘉
图的一半高度都达不到)。只有一个理解可以探求货币的本质,即货币是
商品本身中价值的物化,意识形态在此寻求了它的物的存在,伪装成了一
个直接的东西迷失了所有经济学家的眼睛。不管是金子还是贝壳,不管是
文明早期的石器还是牲口,这些东西从来不会自觉自己是货币、可以交换
其他的商品,只是在物质变换中人们的行为把价值当作了实存罢了,或者
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一段话来说明,“具体总体做为思维总
体,做为思维具体,事实上是思维的,理解的产物;但是,决不是处于直
观和表象之外或驾乎其上而思维着的,自我产生着的概念的产物,而是把
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也因此马克思坚持,货币最终会
在历史中扬弃自己,价值会消失。

在主流经济学发生了边际革命之后,劳动价值论或价格由价值决定等等说
法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之中,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价值这个预设可以直
接去除,回到了李嘉图的论敌即贝利那里去。当然这属于一种完全经验主
义式的看法,删除了价值这个类似于自然法的理性主义预设。然而笔者认
为,与其说马克思继承了理性主义传统,不如说他在此却非常“经验主义”:
他并非认为一定需要假设价值作为“交换得以发生的基础,就像两个可以比
较重量的东西都有质量一样”,而是货币就是价值本身。货币之所以取得了
让阿巴贡饿着肚皮偷吃荞麦的魔力,不是因为货币是魔鬼的化身,而仅仅
是因为人们以为有一个价值在货币之中。所以齐泽克才会说:真正的马克
思主义者不是告诉人们,价值根本不存在,因为主流经济学已经承认了,
价值不存在,货币只是商品价格的代表等等;相反应该说,“他们清楚地知
道,但他们还是按照价值存在一样照做了”。这就是纯粹的恋物癖式否认。
在纸币逐渐消失、数字货币崛起的今天这种现象有过之而无不及:价值甚
至不再体现为货币形式,它直接就是一串数字或“信用”,我们交易的时候甚
至不再需要看到有一个等价的东西放在我所要交换的商品的对面。
如何用资本论读逻辑学(3)—资
本篇
一位女顾客在店里试穿帽子。反反复复试了 20 多顶之后,终于找到了满意
的,她问店员,“这顶真不错,请问多少钱?”

“哦夫人这顶不要钱,这就是你带来的那一顶。”

这就是《逻辑学》的阅读体验,只有在经历了所有的环节回归到绝对精神
之后,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开端就是终点。从而,一切都是自身,因而是时
候总结黑格尔的套路了。

曾经笔者断言,辩证法没有套路,正反合不过是一个没有用的教条;不乏
有人这样说,某种程度上是对的,但也并不完全。每一范畴的辩证进展都
是特别的、没有任何固定的格式可以套用的,不像数学题用一条公式可以
刷无数题目。但实际上,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有套路的——说白了他也是个
复读机,不过比较有水平以至于一般人看不出来。这个套路、图型,可以
说是有-无-变;或者说就是三种反思的关系,这是笔者早已阐述过的。因此
本文旨在讨论辩证法的“公式”,并且辅以习题,这样可以帮助大家快速理解
辩证法。当然这个习题必然是马克思的范畴——这是笔者一直尝试再做
的:不是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而是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

逻辑学是黑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三种反思又是逻辑学中最重要的章节,它
就是辩证法本身的阐述,就是有-无-变、正反合,不过是以更纯粹的方式表
达出来的,因为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只有纯粹的规定。

1.有-无-变
有是纯粹的直接性,因而完全没有规定。也就是正题,或所谓的原初同
一、纯粹的自身同一性,其中没有任何区别,因而是抽象的;但是在分析
中,它直接裂解了,成了自身的对立面,即无。因为这里没有规定,与其
说是有什么东西,不如说什么都没有,是无。所以辩证法第一个要点是自
身否定,即否定是在概念中的矛盾,因此是自身的否定性、不一致性,从
而走向了他者。
现在有了反题,即无作为空、无规定性是纯粹的自身同一性,就是空的思
维,按照定义就是纯有,所以无就是有。这是辩证法的第二个要点,即自
身否定的同一性,自己和自己的否定性、对面的同一。现在有就是无,无
就是有,或者说有直接走进无,无直接走进有,所以达到了它们的合题,
即变。

总结一下,首先有一个原始同一,但是这个原始同一因为自身的不一致分
裂了,过渡到自己的否定、他者,但是在否定中就是在自身中,否定和自
身是同一个东西,彼此不能分离,所以双方回到同一中,但现在是有了否
定(或区别)的同一,因而是具体的统一。

但是,变不是“有变为无”或“无变为有”,这句话黑格尔从来没有说过。变不
是任何东西的变,否则就是有规定的,——相反,变就是直接性本身,尽
管作为有和无的真理,但不是两者的规定(这两者没有规定),相反两者
是变的环节。所以我们才可以说,变是真理或绝对是变。

但是现在直接又有了矛盾,当我说一切都在变的时候,这句话本身却好像
成了不变的东西;或者说变是真理,变自身却不变。也就是说,语言固有
的构成性外部、剩余凸显了出来:当我说一句话的时候,说话的主体或这
句话本身却成了被排除在外的东西(“我正在说谎”是否是一句谎言?)。一
切的东西都是变,但变本身却是不变,这怎么可能?所以变又要过渡到自
己的对立面,变也要变,因此是变的对立面即静止,“变是一种不安定的动
荡,它沉没在静止的结果中。”

这是辩证法的第三个要点,即否定之否定;综合并不是有一个更高的东西
把前面的范畴变成了的属性,好像男爵之上多了子爵,子爵又有侯爵来控
制等等,最后到达了一个皇帝即绝对精神;相反,这里只有有和无,而变
不过是两者自身的否定性本身、运动或变本身,并没有多出什么东西来。

所以变是辩证法的真理,但不是绝对的真理,因为变本身也要变,从而走
到下一个范畴;在今后,有规定了的变,例如某物和他物之间的转变;从
无到无的变即反思本身;但总之,变作为辩证法的灵魂自身也要变。

2.三种反思
有了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套用”在三种反思的理解上了。首先有一个直接
性、有本身,但是它自我否定、自我扬弃了,从而作为否定性过渡到自身
否定的统一,即回归到自身同一性,即直接性本身。
这里必须区别一下,黑格尔说了两种直接性,一种是存在论的直接性,即
有本身;另一种是作为这种直接性之扬弃的结果的直接性,或反思的直接
性,是本质论的直接性,即通过扬弃否定而回归到自身否定的同一性的直
接性。看起来这里有一个用语的矛盾,即直接性有了一个否定作为中介,
怎么可能是直接性呢?或者说,同一以区别作为中介怎么可能还保持同一
呢?第一,如果直接性本身就是绝对否定性,那么和自己的否定在一起就
是和自己在一起,因而是直接性或同一性;但是第二,这确实是一个矛
盾,所以因为这个矛盾,直接性又要扬弃自己过渡到否定性。

所以现在是否定物和自身否定的关系。按照正反合来理解,首先有一个直
接物,但是这个直接物把自身扬弃了、自己把自己否定了,从而过渡到自
己的否定面。这个过渡本身、这个运动,就是反思。也就是在本质论中的
变。当然必须额外补充一下,在本质论中存在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地位,不
再是直接性本身,而是自在地已经被否定了的否定物。所以现在并不是有
走进了自身的否定即无,而是无走进无,反思是从无到无的运动,因而这
个运动本身就是真理、本质。

我不想再重复每一次都要复读的马克思的价值-价格的例子,即价格从低价
到高价,从一个否定走向另一个否定,这个波动本身就是价值或纯粹否定
的运动。在下文我们还要来讨论资本论中的例子。

所以反思运动是否定物的否定,是绝对否定性,从而是否定与自身的否定
性的同一,是直接性。现在出现了前面谈过的矛盾:这个直接性作为预先
设定的东西,没有否定自身。正如变本身不曾变化,反思本身无法反思反
思自身。因此,正如上文已经阐述过的,尽管表达了万物,但是这句表达
本身、自己本身却在自身外部,从而是构成性外部、剩余。这样,正如变
的结果过渡到静止即实有,现在反思的直接性也过渡为直接的存在,即直
接物,这样反思对自身的关系、反思作为变就把自身当作一个实存物来把
握,即外在的反思。

3.资本论——资本是什么
资本论中,商品-货币-资本三元组可能能够更好地理解否定之否定的关系。

我们已经追问过了价值是什么;现在我们来追问资本是什么。本质上,资
本的幽灵属性就是价值的幽灵属性;价值的幽灵属性就是资本的幽灵属
性。
资本是商品,资本是货币 66 ,但当我把握货币的时候看不到资本两字印在
额头上,商品身上也没有写着资本品。资本是货币,因为在流通中资本表
现为自我增殖的货币,或价值的自我增殖运动。也就是说,决定资本和货
币区别的是资本的自我增殖属性。但是货币的贮藏永远不能生出来额外货
币,不论货币所有者如何节欲。这个增殖过程一般看来必须依赖货币的对
立面,即商品。但是商品也不是资本,因为商品的交换都是等价交换,除
了欺诈、勒索,其中没有任何漏洞实现增殖。

所以唯一的问题是这个过程的整体,即运动本身。货币必须要否定自己,
即过渡为商品(暂且不讨论商品必须用于生产这一规定),商品再次否定
自己,过渡为货币。在这个互相否定中、互相过渡中,商品和货币走向了
自己的统一,即资本。

我们按照正反合来表述一遍。商品和货币首先表现为直接的同一。货币就
是商品,而且必须是商品,从而才可以交换。同时商品也就是货币,只要
商品在等价形式一边就作为货币表现相对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所以此时
的矛盾并不是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而是自在的商品和为他的商品的矛盾,
是商品自身和商品的表现的矛盾。此时,价值作为存在于虚空中的量的规
定性是商品的同一性,而不同的使用价值或质是商品世界分裂的结果。因
此商品的矛盾就是尺度的矛盾。

这个矛盾的结果是货币形式(参见资本论第一章第三节)。也就是说,现
在商品和货币的原始同一分裂为两级,一边是货币,作为自为的价值,或
说扬弃、排除了一切规定性的漠不相关的纯粹量,另一边是其余一切商
品,成为了质的杂多。可以说发生了判断(Urtail)或原始分割,曾经原始
同一自身的矛盾分裂或展开了。

但是,两者又是有中介的统一。商品出售换了货币,是为了再度获得商品
(使用价值)。货币出售换了商品,也是为了重新回到自己。同时,货币
是商品相互关系的中介,是商品成为商品的前提;商品同样是货币实现自
己的中介,也是货币的前提。(这样看来,对于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来说,
把货币和商品等同起来,是最简单不过的事。) 67

所以现在商品和货币重新归于统一了,但不是曾经没有差别的同一,而是
具体的统一。详细将来,商品在简单的规定下以货币为中介,最后回归自
身。但是回归自身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使用价值,而是外在目的决定的不同
的使用价值,从而结束了整个过程。因此 W-G-W 过程是外在的、孤立的。
整个过程的统一在于颠倒这个公式,即 G-W-G‘,这样中介运动的两端是完
全相同的规定,彼此没有区别,因此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运动从而可以
永远持续下去。正如马克思引用的:“事物在直进中没有无限性,在循环中
却有。” 68 或黑格尔所谓的,直线中表现出来的坏无限在圆圈中解决。

但是某种剩余却表现了出来。不是说货币在量上的剩余,即后面说的剩余
价值。而是说,这个运动本身已经不是一开始简单的商品互换以获得自己
需要的使用价值;而是变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手段成为目的,相反人的目的
(需求)下降为手段。此时,货币否定自身,过渡为商品;商品否定自
身,过渡为货币……在相互过渡中达到了它们的同一性,即资本。

但是资本并不是超过商品或货币的东西,不是给货币或商品赐封一个称
号,你就是贵族了。这里依然只有货币或商品,或者更极端一点,这里只
有商品。但是,现在商品是自我否定的运动,也就是说在否定中自身联
系,是否定之否定即绝对否定性。资本不是别的,就是货币和商品的互相
否定本身,就是这个否定性本身。

【所以我多次强调,实证主义没有办法理解辩证法。对于货币被否定,实
证的理由是,因为要开工必须要原料、雇佣工人等等;商品换为货币可以
说,因为我本人不需要所以我要换成钱买其他商品等等。但是,真正的无
限性是跳脱出这些实证的理由,把握否定性本身,而不是否定性表现出来
的“合理化”理由。——这些实证理由已经建立在否定性只上了,我们要做的
就是逼他们承认,这就是资本本身,或资本就是目的。】

所以资本是绝对的形式。静态来把握资本,资本无非就是货币或者商品,
所以哪里存在什么资本呢。动态来看,资本就成了否定的自身反思,是从
无到无的运动。要问资本在哪里,实证是看不到的,因为只看到一般的东
西、生产工具,它的现实性在于它的否定性。正如黑格尔所谓的,上帝通
过绝对否定性展示自己的绝对威力。

【因此,读商品拜物教一章,很多人搞错了马克思的意图。马克思并不是
要说,物与物掩盖了人与人的关系。——傻瓜,谁不知道我买商品买的是
工人的劳动产品,不然还能是上帝给我的吗?——相反,这种内容被无数
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把握了,从洛克、休谟到斯密、李嘉图,他们都抓住了
物背后的人,或说形式下的内容,即劳动;但正因此,劳动作为内容是跨
历史的,是永恒存在的,从而好像资本主义以劳动为内容就要永恒存在一
样。马克思的意图完全相反,他问道:为什么劳动采取了这个形式?我可
以学着追问:为什么劳动采取了商品形式,进而为什么流通采取了货币的
形式,进而为什么价值采用资本的形式?通过对形式的分析不是揭露什么
人与人的关系的空话,而是资本直接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
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4.习题

最近的阅读中我发现,资本=货币-商品这个三元组可以用预先设定(绝对)
=根据-条件来理解。商品作为条件就是直接存在的多样性或杂多,表现为使
用价值(尤其是工人的使用价值);而条件的反思即根据,表现为货币的
自身同一性,或者说货币作为商品中价值属性的外化、独立化就是纯粹的
形式(价值本身就是形式)。两者的相互反思就是绝对或事情本身。鉴于
再细加阐述有形式化的危险,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比照。
《资本论》读《逻辑学》(4):三
种反思-普遍/特殊/个别
1.三种反思
马克思的商品-货币或价值形式辩证法当然是永恒的经典,也是用来阐述辩
证法的典范。笔者曾经用某物-自为之有范畴来阐释过,这个思路被证明是
正确的,因为马克思自己也把货币称为“自为的价值”。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很
多不同的范畴来阐释同一个过程,不论是存在论、本质论还是概念论。但
最主要的,应该是用辩证法的核心范畴、辩证法的灵魂、最抽象和普遍的
三元组关系来阐述:三种反思,或者普遍、特殊和个别。

我们走和马克思不一样的道路,不把商品称之为使用价值和价值,因为“价
值”概念尽管在笔者看来是清晰无比的,但是总有一些没有受过学术训练的
人误解这个概念,所以我们仅仅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概念来表述。人
类当然是在社会中联系起来的,所以个人的劳动作为私人劳动,作为有意
识的劳动力自己生产自己的东西,总是不仅仅为自己创造产品,产品还会
流通到社会、为他人服务,即作为社会劳动发挥作用。不论是最早的公社
中,每个人贡献自己的劳力为整个氏族生产使用品,还是古代佃农给地主
交租,还是今天工人为社会提供商品,都是个别劳动者的个人劳动,转化
为给整个社会提供的劳动。或者换个说法,整个社会要能够再生产自身,
总是需要一定结构的产品,比如粮食、钢铁等都需要满足一定基本的量和
比例,可以超出但不能低于这个量。而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并不是给自己生
产,比如农民种地除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还要出售出去,给社会上其他人
服务,这些产品加总必须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的量。我想这是幼稚园都懂
的道理。

这就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但也有一些时代并非“矛盾”,比如上例
中的氏族公社,私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每个人的生产,尽管都是私
人、个人的付出,但同时直接就是“社会性”的即为了整个公社而付出的。在
其他时代就不一定如此。比如现在,每个人的劳动当然都是私人的,是有
意识个体自己劳动的过程,在工厂中尽管雇佣劳动不是严格意义上“个人”
的,但也是私人的,因为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是个人决定,不可能有政
府规定一家企业应该生产多少。所以这些工人如何保证自己的劳动作为社
会劳动为其他人服务呢?(换句话说,如何保证自己的劳动产品属于社会
再生产需要的量的一部分呢?)当然就只有依靠“商品”为中介。当生产的产
品被认可为社会的产品即商品,或通俗一点,被其他人使用了,那么这个
产品的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就被认可为社会劳动。我们现在就要来看看这个
人的产品作为“商品”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一,如何表示一个人的产品被社会性地认可了?当然就是它的使用价值
被其他人使用了。例如生产 20 码麻布,通过一种流通方式到了其他人手
里,而这个人对这个产品有需要,就表明了该个人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
组成了社会总产品、社会再生产的一部分,满足了一定量的社会需求。但
是事情没有结束,这个人也是一个社会上活动的人,所以它自己也需要一
定量的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他提供的劳动不是免费提供的,而是需要一
个“等价物”。当然,称为“等价物”是习惯的用法,这里没有什么“价”可以
“等”,也就是说,没有什么量的规定性决定了 20 码麻布可以换取多少其他
的商品,我们不关心这里是否有劳动时间或价值等东西作为交换背后的基
础,因为这并不是本文的话题。总之,现在 20 码麻布流通出去,还得有一
个东西流通回来,这个过程被称为“交换”,可以用公式写作 20 码麻布=1 件
上衣。

第二,但是,从两个角度来说,一方面个人的需求总是多种多样的,另一
方面,社会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这个公式还没有完结,20 码麻布
的生产者还需要把他的产品换为其他东西,所以有扩大的公式:20 码麻布
=1 件上衣;20 码麻布=1 斤茶叶;20 码麻布=50 盎司黄金等等,以至无
穷。

我们稍微解释一下这个过程的哲学内涵,或者说用这个过程来解释一下所
谓的三种反思。这里当然就是所谓的进行设定的反思。设定或被设定之
有、被设定性(positedness),就是私人劳动自己的否定特性,私人劳动
“设定”了自己的劳动产品。但因为它作为私人劳动,在这个过程中要被认可
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否定自己,即把自己交换出去才能够达到。它要把
自己反思为社会劳动,就只有通过扬弃、否定自己的被设定性,也就是
说,把自己的产品交换出去。但同时就有了一个预先设定/预设/前提
(presupposition),即必须有一个对方产品来否定设定,即代表社会劳
动来否定私人劳动。但是对方产品是和它一样的私人劳动的产品,这个私
人劳动的产品直接就成为了(对他说来)社会劳动的代表、化身。这样就
产生了一个纯粹的矛盾,即私人劳动直接就成了社会劳动,所以这个预设
总是不足的,因为社会劳动这个空位永远不应该作为某一种劳动来占据。
这个不足在交换中表现为,20 码麻布=1 件上衣,或用黑格尔话来说,20
码麻布作为设定被扬弃,使它的生产劳动成为社会劳动,总归是不足的,
即预设的扬弃(对方产品的交换)诚然又面临着一个预设,即我们得到的
又是一个私人劳动,即 1 件上衣的缝劳动,它仅仅是个别的劳动。同理,
这个运动还会到茶叶、黄金……

问题的解决被推到了无限远的未来,也就是说,私人劳动以一个产品为中
介反思为社会劳动,总归是不足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单个人的需要不能
被称为“社会”需要,20 码麻布交换给某一个人(比如上衣生产者)不能说
明是“社会的”。要实现为“社会的”,就必须要和世界上一切的商品、个人相
交换。这很显然就是康德或费希特的实践理性:要达到理性设定的先验幻
象、理念,就只有通过时间上无限的实践过程。

第三,问题本身就是问题的解决,整个公式应该倒转过来,表现为 1 件上
衣=20 码麻布;1 斤茶叶=20 码麻布;50 盎司金=20 码麻布……在第二点
中,所有的商品没有办法彼此比较,20 码麻布的社会性实现在商品世界的
整体中,但是其他所有的商品都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社会性。而一旦它们要
表现自己的社会性,它们也得有一条无限延长的链条,但每一种商品的链
条都是独特的,所以彼此之间没有办法比较,尽管潜在地来说,所有商品
都应该互相比较。当然会有人质疑,比如茶叶的无限延长的链条,和麻布
无限延长的链条,找到一个共通点比如上衣,不就可以比较了吗?或者把
麻布作为中介,即 1 件上衣=20 码麻布=1 斤茶叶,不就可以比较了吗?说
得对,这个过程正就是我们第三点,其中麻布被排除出去,作为所有一切
商品互相比较的中介。现实中一般这个过程由黄金来承担。为什么是黄
金?这也有哲学上的解释,见后一节。

这当然就是外在的反思,预先设定被固定下来,所有的一切规定都是外在
地被设定在预先设定身上。从此,商品世界二重化了,一边是私人劳动,
一边是固定下来的社会劳动(的代表)。并且,社会劳动是现实的就是社
会的,在前一种形式中,麻布要表现自己的社会性,必须和所有商品相交
换,但是这个过程只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很难实际发生;但是黄金或
货币和世界上一切商品相交换,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实。之所以说是
外在的,是因为社会性和私人性完全固定下来,永远不能沟通,或者说沟
通仅仅发生在一个瞬间,即私人劳动的产品交换货币的那一瞬间。这当然
就是纯粹的货币拜物教的观念,即黄金天然就具有了价值,或黄金天然就
是社会性的劳动产品。这个空位偶然地由黄金来占据。
外在反思如何过渡到进行规定的反思?依然是一个形式的行为,正如从进
行设定的反思到外在反思,我们仅仅形式性地把过程的结果颠倒了过来,
从而预设的无限延长成了过程本身的条件而不是缺陷。进行规定的反思就
在于认识到,金银不是天然是货币,而是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并不是自
为地就是货币,而是作为商品世界运动的结果。换句话说,是商品世界矛
盾运动的共同排除,才有货币,所以货币严格意义上说来什么都不是,仅
仅是一个空位。它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通俗说来,黄金不能吃、不能
用、不能住等等,吊诡在于,要想吃要想住要想用,却只有依靠它。换句
话说,前面说的所谓“商品世界矛盾运动”,就在于商品彼此之间是纯粹的一
团乱麻,彼此之间不能实现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真实转化;只有借助于
共同的、内在的排除,才能够得到稳固的关系,即交换得以实现。

这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崇高客体的定义:这就是为什么,精神是骨头、价值
是黄金。精神当然是纯粹的否定性理念,是最高的东西,但是它却只能化
身为一个纯粹惰性、没有意义的客体。只有这个客体存在,才能够保证精
神世界不是一团乱麻或者彼此否定、没有意义。同理,货币或价值之所以
是黄金这种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有时候用于装饰,但也不能说这是使用,
因为这种审美也是纯粹“流通”的,即社会性的),就在于这一点:它作为一
个能指,象征的是商品世界的分裂和彼此流通不可能性、社会劳动的不可
能性。社会劳动对于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这一点由货币这个惰性客体来
代表。而之所以不可能,在于一个根本的历史性的分离,即直接劳动力和
生产资料的分离,或原始积累产生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无产阶级的分离。

2.普遍-特殊-个别
最后,同样的过程我们可以剖析一下普遍、特殊和个别。有了上面的叙
述,我们就可以说得简单一点了。普遍性当然是社会劳动,所有的私人劳
动都有社会劳动的层面,尽管这个层面是通过现实流通达到的。但是如何
“通过现实流通”达到呢?交换,通过对方产品来表现自己的社会性。所以,
当所有商品都能够发生交换,也就能够表现其普遍性:都是普遍的人类劳
动或抽象劳动的产品。

但是这个过程直接就表现了自己的反面:普遍不仅没有通过普遍的社会劳
动表现出来,而是仅仅通过一个特殊的私人劳动表现出来。这个矛盾导致
了商品链条的无限延长。问题的解决在于理解到,社会劳动的代表是一个
空位,而不是任何一种现实的劳动,这个空位可以由某一种特殊的私人劳
动占据。如果有一种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普遍劳动,那么这种劳动也
仅仅会下降为一个特殊的私人劳动。换句话说,唯名论和唯实论的经院哲
学争论中,唯名论是正确的,这种普遍性肯定不是一个现实的东西,没有
任何人吃过苹果的理念或“普遍的苹果”。还得补充说唯实论也是正确的,因
为普遍性当然是现实的、实在的,尽管它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劳动。这种现
实存在的、由特殊性占据的普遍性空位,就是个别性。个别性在于认识
到,这个空位是特殊性的否定运动排斥出来的结果。

通俗一点来说,货币占据了一个普遍的位置,所有的私人劳动产品都必须
和这个位置相交换来达到自己的社会性、普遍性,获得普遍的意义;同
时,它也是一个特殊的位置,因为黄金生产劳动也是某一种私人劳动;最
后,它也是个别的位置,因为只有一个位置能够发挥这种作用、承担这种
职能(正如马克思强调多次,不可能由金银双本位,只有单货币体系,另
一种贵金属按某种市场决定的比例和它交换)。

这就是为什么,自为之有这个范畴,好像是有限物、定在世界的总体、大
全,但最终立即下降为了“一”,这种好像最微小的东西。如果按照库萨的尼
古拉的说法,最大就是最小,这是世界的辩证法,那根本听不懂。但是明
白了上面的过程我们就会知道,它之所以是大全或普遍性,是因为它保证
了一切有限物/特殊的商品世界的意义;它之所以是极小、个别,是因为它
就是一个个别的位置。

最后顺带一提,有人批评马克思和斯密一样,有历史局限性,在资本主义
早期,金本位是如此稳固,一切都是为了收集黄金,好像货币一定要是商
品。但是相反,马克思在第一章讨论货币时好像仅仅关注了商品货币。且
不论后面马克思在合适的地方叙述了信用货币,在第一章马克思早就表述
清楚了,黄金之为货币不是因为它是商品,而是因为它占据了商品民主推
举的空位。所以,这个空位就算没有任何实证的商品都没有关系,因为严
格定义上,它就不需要“是某物”。马克思才是最早关注到、从极高的理论层
面论述信用货币的人。

3.再论外在反思
但是上面的叙述有一个小陷阱,好像天然存在一个空位,任何商品都可以
去占领。这当然是反本质主义的立场,没有任何实证本质决定了某物的属
性,而要看它占据了哪个结构性位置。这是扑克牌的原理,在斗地主中 2
当然是大牌,但是在德州扑克中 2 就是最小的。尽管我们从外在反思向进
行规定的反思过渡中叙述了这个陷阱,但是还有一些不准确。我们说过,
不是黄金天然有什么特性,而是黄金承担了这个空位才被赋予了这些职
能,这没有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并不是天然有一个空位要象皇冠一样待
在黄金的头上,空位本身又是因为黄金本身才有的。空位也并不是一个实
证性的先天存在。换句话说,排除和占领同时发生。

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如果停留在外在反思中,当然会认为,政治斗争中
霸权的位置由任何特殊性来占领都无所谓,例如可以把所有的斗争都想象
为阶级斗争,也可以想象为女人的反父权制性别斗争……所以,霸权的空位
可以由无产阶级或女性等多种集团来占据。这个位置作为预设稳固地停留
在彼岸,所有尝试占据这个位置的集团都是外在的,因而必然失败。对这
个理解的颠倒,即向进行规定的反思过渡在于,认识到被排除的空位和占
据空位的集团都是由社会总体启动的,而不是先存在一个集团,又并列着
存在一个空位。它建立在一个根本的排除上,其中被排除出去的东西当然
就是“无”、“粪便”,但同时,正如上述,又是崇高的化身。它并不是纯粹的
偶然,而是因为这个排除反倒设定一个具有身份的集团——正是通过排除
才设定了这个集团。换句话说,这个理解的根本错误在于,把这个空位想
象为一个实证的东西,类似物自体,是人类认识不可超越的界限。相反,
这个空位不是一个实证的东西,不是一个等待占领的空位,空位和空位的
占领是同时发生的。不是有空位又有无产阶级和别的阶级,从而谁人都可
以占据这个位置,而是因为被排除而占据了这个位置,它们才成为无产阶
级。否则,作为普遍的化身的无产阶级又被简单理解为一个特殊的集团。
那么这个位置和集团如何实现?当然是生产关系中的实际从属,这种从属
就发挥了排除的功能。

所以第一,这个过程当然是反本质主义的,并不是因为无产阶级有什么实
证属性(比如道德水准更高/低),也不是黄金有如何的实证属性(能如何
使用等等);第二,这个过程当然也是关乎本质的,也就是说不是偶然
的。无产阶级一定是纯然惰性的,比如文化水平、理论修养等低于平均水
准的,货币也一定要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而只有这种没有任何能力和
水准的、一无所有的人群才能够创造世界,而只有货币这个没有任何使用
价值的东西才能够代表一切使用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一切斗争都是阶级斗
争:并不是说无产阶级(一般被理解为工人)亲身参与了斗争,因为按照
定义这个阶级就不是阶级,但是又只有通过这种“什么都不是”、货币才能够
赋予一切斗争以意义。

比如,用在现实的分析上,我们会发现,厨户肯定不能说都是无产阶级
(一般被理解为工人阶级),但是荷兰政府派出打手的那一刻就证明了阶
级斗争的性质了。他们面临的压迫和我们面临的是一样的。
4.总结:兼论目的论
黑格尔体系有一个根本的模糊性,一方面是实在界和剩余,另一方面是现
象自身的否定性,但两者竟然是同一个东西。在马克思体系中,就是商品
本身的价值和货币,两者究竟如何可能是同一的?换句话说,好像是想要
说,商品本身的价值造成了货币(排除),又要说是有了货币才有商品的
价值,这不是循环论证吗?

但是黑格尔体系就是这样的循环论证(自我指涉),一方面,正是因为现
象永恒的自我否定(本体论上的裂隙、匮乏)才导致了自我指涉根本上的
不可能,而这个不可能性就物化为实在界的化身,即自为之有、绝对精
神,或货币、骨头等。而另一方面,物化的结果导致了作为现象的现象,
而不是作为理念、概念等普遍的无限者,导致了现象仅仅是被表现者,而
不是自为的东西。用马克思语言来翻译,正是商品的自我否定的冲动(因
为原始积累导致的分离,私人劳动要实现为社会劳动),才通过辩证进展
产生货币;但又是因为有货币,才使得商品是商品、商品成为有价值的
(意味着可以实现为社会劳动的)产品,只有这样货币作为价值才寄托在
所有商品之中。所有的坏无限,即无限进展的过程,表现为一个永远扬弃
不掉的剩余,意味着这个永远扬弃不掉的东西是根本性的,即一个根本的
否定性,这个否定性就是它们之中共同的等价物、同一性。只有共同排除
这样一个东西来承担这个否定性、同一性的位置,才能够保证过程不处于
永远延宕。

举一个例子,比如目的论,目的把一个客体当作手段、以之为中介作用于
另一个客体来实现自身。但是产生了如下矛盾:第一,如果目标可以直接
作用于客体,就不需要手段为中介;既然需要手段,说明不能直接作用于
客体,那么手段作为客体,要被建立为手段,还需要一个手段,以此类推
以至无穷;第二,目的的实现就是一个贯穿了目的的客体,但是按照定义
这就是一个手段,所以目的的实现还需要进一步扬弃这个手段实现自身,
以此类推以至无穷;第三,同第二,目的本身就会无穷后退,比如买砖石
的目的是造房子,造房子目的是遮风挡雨,遮风挡雨是为了生存,生存是
为了理想,理想是……

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极致的掉转:手段本身就是目的。换句话说,必须承认
一个完全没有目的的东西就是目的,所有的东西就是为了它,才能够保证
目的存在于所有的东西之中。这个不是目的的目的叫什么名字呢?理念。
同理,我们还可以玩一下必然性的概念。一般理解的必然性,例如机械因
果关系的必然性,一个事情具备了所有的条件和根据,就会进入现实性。
但是问题在于,条件本身是偶然的,一个条件具备与否并不必然。例如法
国大革命的爆发,财政、政治解压、美国独立战争等具备非常多的条件,
但是假设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具备呢?事情便有可能爆发有可能不爆发,所
以还必须解释为什么这个条件是必然出现的,进而条件的条件为什么是必
然的……以此类推以至无穷。问题的解决还是一样的操作,排除一个毫无意
义的点位,这个点位代表了必然性。在逻辑学体系中,叫做实体。而在精
神分析中这个点位叫做“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叫做“生产力”。
《逻辑学》读《资本论》5:劳动
过程
1.引言
劳动的一个著名(但不精确)的定义是,劳动是有目的的活动。正如马克
思所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
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他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
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
观念的存在着。”(MEGA2-44-p208) 69 因此,目的和物质形式的活动之
间的关系,就合理地成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巧的是,黑格尔在《逻
辑学》中也为我们提供了目的论的精彩阐述,笔者已经在《能指为另一个
能指代表主体》中说明了这一辩证法,本文要做的就是把这一辩证法和马
克思自觉地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很多人都在寻求对劳动的精确定义。什么是劳动,尤其是,什
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性劳动?简单来说,“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活
动”;又问,什么是价值,答案又成了“价值的实体是劳动”,最后什么都没
有讲清楚。也正因此,很多人就把“价值”以及创造价值的“劳动”界定为形而
上学概念,经济学要把握的不是这种形而上的东西,我们只需要知道劳动
力在生产函数中是以工资为成本的生产要素就够了。正是因为新古典经济
学的如此态度,整个生产过程就沦为一个黑箱,任何劳动过程都不能被讨
论、生产场所中的权力关系和斗争都是论题外的“无所谓的事情”。定义劳动
的困难,来自于劳动本身创造价值,但劳动本身不具有价值的悖论。用流
行的话来说,劳动不是符号界的存在,这是无法定义它的根本原因。本文
下面就是要解释劳动的结构性地位为何在“符号秩序之外又在符号秩序之
内”。

2.目的活动-劳动过程
黑格尔把目的论活动表述为一个推论:目的-手段-客体,目的以手段为中介
作用于客体。目的实现自身、客观化和对象化自身,同时客体扬弃自己的
外在性而与目的同一,即概念和实在的同一就是真理(p431)。在马克思
这里同样有这样一个推论过程,劳动(目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MEGA2-44-p209)。为了简便起见并且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简称劳动-
工具-对象。

然而,这一推论却充满了矛盾。第一,手段或工具的定义是劳动和对象之
间的中介。但工具本身也曾经是一个对象,因此手段和工具之间就还需要
一个中介或工具,这导致坏无限。比如,为了生产棉纱需要机床,为了生
产机床需要扳手,为了生产扳手需要钳子……坏无限的逻辑结果是,总是存
在一个“第一工具”,不需要工具来制造它就已经是工具本身了。用黑格尔的
话重说一次,手段本身和目的之间还没有中介,还是直接的关系,因而手
段对目的的否定表现为外在否定;或者说,手段本身是目的和外在客体的
中介,但是手段本身就是一个外在客体,那么目的就没有中介地和这一外
在客体结合了,所以一方面表现为需要中介,一方面又表现为没有中介的
直接结合。

第二,劳动的目的是制造对象,但是这个对象,又常常不是实现了的目
的,而仅仅是另一个工具,比如,生产钳子是为了造扳手,生产扳手是为
了造机床,生产机床是为了造棉纱……由于这些产品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
如此又形成了一组和上文对称的坏无限,这一坏无限的逻辑结果是生产并
没有实现目的。用黑格尔的话说一次,活动如果仅仅在于规定直接的外在
客体,那么结果就是目的和外在客观性的直接关系,按照定义这仅仅是一
个新的手段,而不是实现了的、返回自身的目的活动。如此又陷入了无穷
进展。

当然,就好像第欧根尼用沉默的行走来回应芝诺悖论一样,我们同样可以
简单地列举经验来说明劳动过程的现实性,即投入产出表表示的生产循环
流。但我们的目的是说明《资本论》的逻辑,而不是对经验的重复,所以
重要的是逻辑推论达到怎样的结果。

3.矛盾的解决
我们还是首先看看能从黑格尔这里能学到什么。目的论的后一章是理念论-
直接的理念:生命。用简单的语言来说,这意味着整个目的活动是生命的
自我循环,如此就可以解决如上两个问题:第一,生命本身作为手段(肉
身),是渗透了目的的点位,以肉体为中介,目的就和手段有了自身反思
的关系;第二,实现了目的的客体并不是一个新的手段,而是返回了生
命,即客体的消耗是生命的延续,比如食物被吃掉是转化为了生命。这样
我们就解决了矛盾。
如果我们使用反思的判断力对待黑格尔的这一解法,可以提炼出一个辩证
法的形式“框架”来:矛盾的解决是坏无限过程的颠倒。外在目的和客体之间
永远不能到达的鸿沟、用无限的中介过程即手段的无限延宕表明的矛盾,
实际上是手段的自身分裂:这意味着存在一个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这
个手段叫做生命——为了指涉现代理论,我愿意称之为身体——它是没有
目的的目的(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说明生命的目的是什么),但它赋予一
切外在手段以目的:石头的目的是为了生命生存而成为工具或栖息地;阳
光的目的是为了生命生长……如此等等。矛盾的解决是一种手段永恒地失去
了自己的目的,但是它悖谬地表明了一切手段的目的。所以基督教以外在
上帝作为永恒目的这一操作是合法的,不过它的前提和根据在于手段辩证
法的排斥关系。

马克思这里也可以如此表述,这是第五章第 1 节“劳动过程”的内容,即劳动
的目的是劳动的生存或生命。如此,两个矛盾都可以用投产表的循环流来
解释:第一,工具的工具就是工具本身;第二,产品又作为工具生产产
品。这意味着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表现为投产表的技术投入矩阵 A,其中
的元素 aij 不仅表示 i 部门的产出,也表示 j 部门的投入工具。最终,在开
模型中,循环产生了一个剩余,用公式写作 y=Ax-x,即最终产品分配给劳
动者以维持生命。

这一过程可以看作各个时代的一般条件,不以任何社会生产关系为转移
(MEGA2-44-p215),用公式可以写作劳动-生产资料-劳动。这个推论表
示一种物质再生产的结构,在物质层面劳动者利用工具改造使用价值以适
应自己的需求。这意味着这种解答有缺陷,因为很显然,资本主义的生产
不可能以生命即人类生存的需求为限,劳动的目的并不是劳动本身。譬
如,你可以问任何一个工人,他为什么生产电子产品。答案是为了生存。
但是电子产品不能穿不能吃,如何保证工人生存呢?这一问题的结果是,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庞大的生产体系,其中每个人都生产社会必要的一种产
品,尽管这种产品他可能只使用部分或完全不使用,但最终却保证了他的
生存。在这种庞大的生产结构下,劳动-生产资料-劳动就完全不适用了。

所以资本主义的特殊的历史性如何体现出来的?这表现为一个新的缝合
点。不是身体-生命,而是另外一种手段作为这一排除的结果承担了实在界
的重任(所谓崇高客体)。这一手段叫做资本。在某一刻它可以表现为一
种生产资料,例如机器,另一刻也表现为一种同质的纯量即货币。用公式
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生产资料,或者 G-W-G‘。目的不再是生命或劳动,
而是价值。
用上面已经说过的语言来表达的话,这种生产资料本身就是目的(价值)
的承担者,它自身没有目的,但是给予了其余手段以目的。这个其余的手
段可以是机器、石油或劳动力。因此,前文的两个矛盾就表现为,第一,
以价值为中介,劳动和工具都表现为价值增殖过程的要素;第二,劳动对
象重新作为工具返回生产过程表现为扩大再生产,即投资过程,价值的重
复增殖。所以,马克思利用 G-W-G‘对资本主义提出了一针见血的批评:资
本主义的生产是人类无意识的、不受自己操控的没有目的的疯狂过程,人
类表现为资本、生产资料重复积累的工具,因而生产过程失去了任何意
义,不表现为生命的维持,而表现为生命的摧残。此时,“理性的狡计”
(MEGA2-44-p209;同时参见《逻辑学》p437)就不再意味着作为生命的
劳动消耗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过程,而表现为理性——资本——利用人
类达到自己增殖的目的的过程。如此无目的的过程是创伤性的,即人们不
能直接接触这一“真理”,如果人人都意识到现代社会增长的无目的性,自身
只是一个非人格的神即资本增殖的工具,那现代社会就垮了。所以“幻象”是
必不可少的,它保证了人们在想象层面保持着最低限度的目的性,比如资
本增殖带来的福祉、或豪车别墅等等。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穿越幻
象,把这一非理性的理性从资本手中争取回来。

最后,在 G-W-G‘或生产资料-劳动-生产资料中还具有一个潜在的矛盾。区
别于劳动-生产资料-劳动的物质变换过程,生产资料-劳动-生产资料表现为
纯粹量的过程,即价值运动过程——这意味着我们达到了《资本论》第五
章第2节“价值增殖过程”。在物质变换中,因为生产资料以及劳动产品的使
用价值不同、有差异,所以运动的结果没有矛盾,运动是有意义的。比如
W-G-W中,两个W代表两种使用价值,一种是商品所有者不需要的(或者
说表现为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一种是它需要的,交换可以毫无矛盾的
发生。但是G-W-G的过程中,如果其中的内容只有纯粹量的变化,就是毫
无意义的。换句话说,价值与价值自身的同一性、完全无差别的变动,就
是不动、不是运动而是静止。这意味着,整个运动的过程一定要找到一个
差异点,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同一只有作为对设定性的扬弃、对否定的否
定才是同一。所以其中的W一定是和价值完全不同、激进对立的东西,才能
保证价值异化自身又返回自身、否定自身又否定自己的否定。这个有区别
的东西就是劳动(注意,不是劳动力)。劳动本身完全不具有价值。这导
致了劳动本身不能被表述为一种东西,不能获得商品的语言,才造成了定
义的困难。这一点便是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内容。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1:导论 上
1.导言
对于资本的本质,马克思以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表达出来:G-W-G‘,即获
得了一个剩余价值的价值,或自我增殖的价值。价值意味着什么,剩余价
值意味着什么,我们暂且不论,总之这里出现了某种难以解释的剩余。这
个不合理之处写作 G-G’或 G-G+ΔG时就纯粹地表现了出来,好像是说
1+1=3一样。但是这种现象每天都在发生。可惜的是,现代经济学家并没有
能够解释这个现象。有很多理论研究了资本家凭什么取得这个附加的价
值,例如比较低劣的“禁欲论”,或者“风险承担说”,还有遗漏、忽略很多问
题仅仅描述现象的 70 等等。这些经济学打着实证经济学的旗号,实质讲着
规范经济学的内容,即仅仅回答了资本家凭什么得到利润,而没有回答利
润从何而来。凭什么呢?因为他们有道德、有能力、有企业家精神、有产
权……但所有这些之外,以上能力如何转化为利润、同时为什么只有资本家
有道德、有能力、有企业家精神、有产权却完全没有得到解释,因此经济
学变成了成功学(如何培养企业家精神、获得道德等等)而非经济学。说
到底,仅仅是在现象已然如此(即资本家确实获得了这些收入)的基础上
粉饰它以显得合理:“利润是正当的,因为……”这种解释动作本身就已经反
映出现实之荒谬,但更重要的是,现象之所以可能的原因、进而现象的本
质是什么。具体表述为,附加的利润 71 从哪里来?这些利润又如何实现?

同理,很多“马克思主义者”走在人道主义的道路上,认为劳动价值论就是
“劳动应该取得所有收入”的理论,因为劳动创造了所有产品。这和上文的经
济学家无非一丘之貉,他们共享同样的逻辑,都是资本主义的维护者。劳
动者不是生产过程的全部要素,生产过程必然包含资本(劳动工具和劳动
对象),那么凭什么资本不能够分一杯羹呢(正如马克思批判哥达纲领时
说的:“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MEGA1-19-p15)?劳动凭任何理由应
该取得收入,那么资本就凭相反的理由应该取得利润。这种规范经济学的
论述完全是儿戏,是对现状的粉饰,从而模糊了真正应该研究的科学问
题。
马克思更直接一些:资本家有资本的所有权,这就是取得利润的全部原
因,——所有权就是获得利润或者别的形式的收入的权力。资本家取得利
润根本没有理由(No Reason),也不需要辩护 72 ,这就是现实——但
现实得以成立的(历史性)前提是什么?不论资本家如何有所有权、有爱
心、有企业家精神、有禁欲主义道德……这些东西得以转化为利润的前提、
利润得以实现的社会结构、从而现实消灭自己的运动趋势才是真正重要的
东西。这才是经济学真正应该提出的问题,是《资本论》的对象,因此指
明这个前提就成为了本文的任务。

2.利润到剩余价值
现在我们要研究实现利润的前提。我们从最抽象的假设条件开始。尽管不
免偏离实际,但这样有一个好处,可以一步一步找到利润的根据。

1.剩余产品:
为了不至偏袒所谓的“劳动价值论”,我们抽掉劳动,假设所有产品都是由大
机器生产的。这种假设不符合当代科技发展水平,但并非不现实,我们可
以把机器理解为一个自然生长的果园,因为机器无非是自然力 73 。果园能
够提供的果子超过资本家的需求,即存在剩余产品,这种假设可以排除剩
余产品和劳动的关系 74 。那么,难道不能说,劳动和生产资料没有质的区
别,只是作为两种不同的生产工具,以生产规定的最优比例互相配合吗?
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劳动配合生产资料与原料生产出来剩余产品“归资本
家所有,正像他的酒窖内处于发酵过程的产品归他所有一样”(MEGA2-44-
p217),这里只有自然力的作用,而自然力能够超过资本家的天然需求而
有剩余,完全是上天的恩赐!

但是从剩余产品到利润并非坦途。原始人积攒剩余产品,但是他们不说这
是利润。这就是经常回推到古代去论证资本主义合法性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家的错误。那么现在,只存在一个人的经济没有办法取得利润,因为利润
不是剩余产品,而是一个经济范畴,主要表现为货币。我们必须建立市场
经济,剩余产品必须从市场上实现,才能够表现为利润 75 。市场在其纯粹
逻辑下便是完全竞争。
2.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下,一个行业有利润时资本就会进入,直到利润为 0。这一逻辑证
明了,剩余产品不直接等于利润。那么如何解释利润存在呢?经济学认为
来自机会成本。也就是说,资本进入市场直到价格下降到等于成本为止,
但是只要在成本里面包含机会成本,从而价格只会下降到某一略微高出真
实成本的值,差额就是机会成本。那么机会成本是什么呢?答案是,利
息。如果一个行业的利润率低于利息率,人们就不会投资到这个行业,而
宁愿存钱到银行。

乍一看这是合理的,但是利息的前提是什么?为什么银行提供存钱服务还
要倒贴钱呢?很显然,如果只是替人保管储蓄,符合资本主义的逻辑是,
应该收服务费而不是支付利息。真正让银行支付利息的,是吸引存款以转
换为贷款从而获利——利息说到底是从社会游资中虹吸储蓄的大气压。但
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如果没有利润,借贷就是不明智的(甚至于无法偿
还);按照假设,借贷也需要保证利润率高于利息率,否则借贷无利可
图,也就不会有借贷。总之,没有利润率就不可能有银行利息,从而不可
能有机会成本,也不可能有利润。一句话,机会成本的引入相当于假设存
在利润来论证存在利润,陷入了同语反复中——事先假设基本利润,所以
资本会涌入直到价格与成本的差额等于利润为止。可以注意到,这和上文
注释中批判的边际产品收益理论是一样的逻辑问题,都通过引入利润来解
释利润。

3.稀缺性:
问题又回到了起点:这个假设的利润从哪里来的?通过完全竞争市场的逻
辑我们发现,利润降低到 0 之前,如果没有额外资本进入,利润率就可以
保持。所以,现在有了稀缺性,也就是说,某市场存在某种门槛,阻止了
更多资本的进入,从而利润率就可以保持了。逻辑是:因为稀缺,并且对
某东西有明确的产权,形成了某种垄断,从而创造了利润。

稀缺性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例如地球是有限的,资源是稀缺的。但是经济
学中的稀缺性以对某物的市场有效需求为标准。例如,水资源极其稀缺,
但是对于目前的有效需求而言是丰富的;另一方面,对于净化后的水资源
又是相对稀缺的。那么稀缺性(从而垄断)如何设定?

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
对象(MEGA2-44-p208)。过程产生结果,即劳动产品。
第一,稀缺性不来自劳动对象。所谓“稀缺”劳动对象大部分是自然资源。资
源诚然是“稀缺”的,例如石油、煤等等据估计将(以今天的使用速率)在
100 年之内消耗殆尽。但是首先,在一定时期内资源并不稀缺,所以石油
开采开工率从来不能到 100%,否则石油价格不能弥补成本。这是因为石油
本身不具有价格,是纯粹的自然物。同时价格也不具有一个物的原子,是
纯粹的社会物。所以资源的“稀缺”不是由于“资源注定会在 n 年后消耗殆
尽”、不是由于物质本身有限,而是因为经济学上的稀缺性是人为制造出来
的(例如 OPEC)。其次,资源稀缺性也不能解释不依赖于资源的商品生产
为什么可以获得利润。说到底,经济学家经常模糊市场(从而纯粹社会)
的稀缺性和资源与环境科学(从而纯粹自然)的稀缺性的含义。

第二,稀缺性不来自劳动产品或劳动资料。劳动资料一般在市场上作为劳
动产品出现。劳动产品的稀缺性表现为产量有限。例如,人为控制产量似
乎是获得利润的好方法 76 ,但是这种方法只限于一家或多家企业联合起来
组成卡特尔(如上文的 OPEC),而这样就假设了准入门槛、企业数量等其
他因素,从而像之前的逻辑一样往我们目前的抽象演绎中偷运进了许多因
素。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市场上一家企业缩小产量,就
意味着另一些企业市场扩大利润增加,这已经通过博弈论证明。

第三,稀缺性也不是来自劳动者的绝对数量。工人的劳动供给不同于一般
商品,否则能够达到稀缺(例如一个工匠的手艺垄断)的劳动供给会完全
挤出资本利润。并且,正是为了消除劳动力绝对数量造成的供给不足,资
本有去技能化的趋势,使工人都下降为简单劳动力,从而可以互相替代、
还能够被机器替代。

那么,只剩下了一种可能,即生产过程本身所造成的稀缺。这是因为生产
要素不仅仅是死的东西(如一开始只假设机器或自然),还有活的、具有
自己的意识的懂得反抗的东西,这种东西并不会自己进入工厂并且服从生
产秩序,因而整个社会必须以整个结构的抽象和物的力量加以压迫才能够
控制它,而对它的压制所需付出的努力就是利润稀缺性的来源——这个有
意识的东西就叫做无产阶级,这是马克思给主体的名字 77 。它作为社会结
构排除的对象,成了这个结构永恒的否定性裂缝。

4.无产阶级:
不是生产要素具有稀缺性。不是对要素的占有带来了稀缺性。正如稀缺性
依赖于有效需求这种纯粹社会性的东西,稀缺性的建立也是纯然社会的,
即是人和人的关系,即要把预先设定的分离状况(即劳动力和劳动力实现
的条件相分离)中的自由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需要耗费一种并非
人人都能提供的努力来保证这种结合并且保证结合不被反抗,而这个努力
就是利润的来源。所以利润来自一种纯粹的社会生产力,利润就是这种动
的斗争的名字。

利润是纯粹社会,意味着利润不来自劳动,也不来自生产资料所有权,分
离的两者是抽象的。相反,利润来自这两者的结合过程、运动,这个过程
以对无产阶级的压制(马克思用“吮吸”)为条件。对无产阶级压迫和塑形力
量越巨大,压制越成功,生产效率也就越高,生产的价值也就越多。这就
是生产力的真正定义。简单来看,“生产力”就是生产效率。但是还是本文始
终提出的问题:这种所谓“生产力”通过什么实现的?——正如生产资料并不
天然是资本一样,生产力不是物,它是给这种无形压迫的名字。

所以,商品之所以具有价值,劳动之所以是价值的来源,是因为商品的价
格作为社会关系,从而是以稀缺性即对劳动力的压迫为依据的生产的时
间。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剥削时间。所以劳动时
间并不是直接转化为价值,正如我们上文试图证明的,单纯对剩余产品的
占有不能产生利润。重要的是,为什么劳动时间会取得价值这种形式?为
什么劳动产品会取得商品这种形式?答案是,现代生产方式以劳动者和生
产资料的分离、并且生产资料掌握在非生产者手里为前提,以压迫具有主
体意识的人即无产者进入生产过程为根据,这样的生产关系进而人与人的
社会关系表现在了商品价格的决定即价值上。它不单单是一方仅占有资料
一方仅占有劳动力。价值是商品写在额头上的压迫人的证明书。

这就是福柯的权力概念。正如他对权力的描述:“首先,施加于肉体的权力
不应被[不只是被——笔者注]看作一种所有权,而应该视为一种战略;它的
支配不应被归因于‘占有’,而应归因于调度、计谋、策略、技术、运作;人
们应该从中破译出一个永远处于紧张状态和活动之中的关系网络,而不是
解读出人们可能拥有的特权;它的模式应该是永恒的战斗,而不是进行某
种交易的契约或对一块领地的征服。总之,这是一种被行使的而不是被占
有的权力。“(《规训与惩罚》第一章末尾,黑体和注释是我加的。)
福柯感受到了这种巨大的压迫和塑形力量,但是他的权力是飘在空中的强
力意志,实际情况是,这种权力写在资本的所有权和劳动力的分离上,铭
刻在将分离结合起来的阻力上,从而以这个分离为核心展开了整个社会生
产关系。

3.总结
本文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的导论的第一部分,开启了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论述的前提,即商品价值是劳动创造的。但这并不是光荣的劳
动,而是奴隶的劳动。

本文的论述可以总结为利润的建立,即发现利润的前提。我们从纯粹免费
获得的剩余产品出发,发现剩余产品并不等于利润,经过完全竞争市场,
发现了利润的根源:稀缺性,而稀缺性或垄断的根源在于生产过程,在于
压迫活的、懂得反抗权力压迫的主体即无产阶级。最终,简单的所有权过
渡到剩余价值的前提便是活的斗争 78 。

这个论述通过把每一步骤中的逻辑推导到极致最终导致本来应该建立起来
的范畴否定自己,从而过渡到下一步骤展开的。——这不就是辩证方法
吗?通过每一个辩证进展,我们发现了利润得以建立的真正前提:无产阶
级的劳动。从而利润可以在更加纯粹的本质下得以研究,排除掉利润即资
本收益的形态,而过渡到剩余价值这一普遍形式。

最终,我们撇清了产生干扰的、尤其喜欢同语反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
空话,也撇开了一些影响论述的特殊形态,到达了政治经济学得以展开的
纯粹前提:价值或剩余价值。这将是简明教程的开端。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2:导论 中
本文中再次展开了对效用论的批判,相比于通过对象 a 概念来论述价值和
商品而言本文的论述更加成熟,但是笔者并未修改以往得出的结论,而是
发展了它。另外,阐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成熟期的辩证法。

一、导言
第一部分我们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什么,即剩余价值的实现方式及
其与劳动的关系,这个论述主要是通过批判达到的,而这个批判的方法被
称为辩证法。这个模糊的术语是在文章结尾提到的,因而没有详细论述的
空间。我将在导论(下)的第一节补充阐述方法论即辩证法的含义 79 。

另一方面,第一部分中我们充其量说明了剩余价值或价值不是什么,而不
是剩余价值或价值是什么。所以还需要给价值下一个定义。

简单看来,价值就是劳动,例如,一个人劳动 1 小时,作为结果的产品就
具有 1 小时的价值,这个价值可以表现为一定量货币。但是,纵观历史,
原始公社中劳动表现为集体的产品;小农经济下大部分劳动表现为家庭财
产,只有极少量的产品表现为在节日集市交换的商品。在今天,劳动产品
大部分表现为商品,从而具有价值(按照定义,商品就是具有价值的劳动
产品)。我们可以看到,说商品是劳动产品没有任何问题 80 ,但是说劳动
产品都是商品却是错的。这样就有了一个自然的问题:为什么劳动采取了
商品的形式?或为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

对于这个问题的论述,我们还是以批判的方式展开。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微
观部分看来,劳动产品表现为效用。这是每种劳动产品都应该具有的属
性,从而也是每种商品的可通约性的基础。

二、辩证法
我们以一个例子来阐述这种方法。

首先,马克思的方法自觉地区别于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的方法。用阿尔都
塞的话来说,经验主义执着于直接的“看”,也就是说,这种方法预设了现实
对象本身就包含了本质的和非本质的东西,从而通过看——一种完全客观
而不带偏见的认识——就可以把非本质的东西排除,或不如说这种东西自
行从本质的东西身上脱落,从而让认识主体把握了本质。听起来这是极其
理想的认识方式,但是首先,没有任何标准可以证明这种客观性(如果有
人提出一个标准,但标准本身又需要一个标准来证明前一个标准的客观
性……以至无穷),从而从纯粹客观性直接过渡到纯粹主观性;因而其次,
本质本身和非本质的东西之间就没有了界限,本质和非本质就成为了并列
的两种东西,例如一个苹果,红色可能是它的本质,另一个人也可以说甜
才是它的本质等等。

这种方法论在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划分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我们在这里
不讨论斯密和李嘉图的混乱,即认为流动资本是流通资本(即商品资本和
货币资本),固定资本是生产资本。这是定义不同导致 81 。首先明确,固
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都是生产资本下的划分,一种“相对”固定,一种“相对”流
动。

我们先来看看经验主义方法论对于两者的划分。大概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第一种,固定资本是周转时间比较长的资本,流动资本周转时间短。但是
种子作为流动资本有时周转一年,而作为固定资本的比如橡胶制品通常一
年内就会老化。这种方式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规定为量的不同,
从而模糊了两种资本在生产中的质的区别,比如厂房、机器和煤炭、棉花
在生产中肯定不止量的区分,因而没有“储备厂房”或“囤积机器”的说法(只
要机器不是作为商品资本而是生产资本)。第二种,固定资本是不动的资
本,流动资本是可动的资本。但是,轮船、机车一般是固定资本,而不动
的种子却是流动资本。或者第三种,固定资本不加入产品,而流动资本加
入产品。这也是错的,因为肥料作为固定资本,加入产品(农作物),而
一般需要储备的流动资本煤炭却并不加入产品中(这里的煤炭指用作燃烧
而非加工成其他产品)。

总之,经验主义方法通过直接的“看”,从而在各种不同的资本种类中进行归
纳,因此很容易就被反例反驳了。而“正确”的分类,也好像成了“还未找到
反例”的分类。但马克思对流动资本的划分没有“反例”的可能性,因为例子
的堆积并不是划分的依据,举例子也不是正确性或错误性的证明。

对马克思来说,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工艺学的对象即特定的生产技术,所以
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一般的经济学家的划分有明显不同的目
标。马克思的目标是为了探究资本周转的方式从而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社
会关系在实现资本增殖上的特定结构与要素。因此,固定与流动的区别,
就不是物质属性的区别,而是社会属性的区别,即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固定资本是价值一部分一部分周转,积累到一定量再统一更新的资本;流
动资本是每次资本循环都再生产价值的资本。这样划分不可能有所谓反
例,举例也就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对于这种不同的物,它所获得的社会
规定从而对于社会生产结构的影响究竟如何。也正因此,同一个东西可以
表现为两种不同的资本属性,例如牛,作为牛肉原料是流动资本,作为耕
田的工具或生产牛奶的工具则是固定资本。

所以,经验主义从物质规定出发来推导物质的社会规定,注定走不通。但
不是说物质属性不重要,相反,只有讨论清楚了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
不同的物质的多元决定(overdetermination)作用,才能够理解某种特定
的物质属性如何承担了这种职能,或这种职能如何要求有这种物质属性。

事实上,在另一个地方马克思的论述更为典型,也更为“黑格尔主义”,即生
产和消费的辩证同一(MEGA2-30-p31-35)。从两者直接同一到互相中介
的同一,生产和消费就无法区分了(对于这个辩证法,在下一节批判效用
论时我们还会涉及这一点)。这听起来是个很奇怪的论述,因为生产和消
费没有任何人分不出来它们的区别。但是,生产本身是购买商品并且消费
商品的活动,例如购买原材料、机器都是消费过程,这样生产就是消费,
等等。但是,重点并不在于这两者如何同一,而在于这两者的区别,它们
的区别不来自它们物质属性的差别——人住的房子叫消费,而机器住的房
子叫生产——相反来自它们的形式规定 82 即生产表现为 W'-G'-W…W',而
消费表现为 W-G-W,从而区别开了两者,这又是只有在二者的同一中才能
把握。诚然这两种过程都依赖于物质条件,但只有物质获得了这种形式规
定,才是区别开的从而有意义的物质属性,否则有差别的物质属性依然陷
入同一个过程(正如穿棉织品的生活消费者和织棉花的生产消费者,并不
比穿棉织品的消费者与吃牛肉的消费者差别大)。

这是黑格尔的发现。在黑格尔那里,最终事物好像都走向了同一,因而阿
多诺、德勒兹的炮口精准地对准了黑格尔:保卫差异!但是恰恰相反,差
异并不是经验主义的、从物质规定就可以得出来的差异。只有在它们的同
一中才能够获得真正区别开了的规定即结构本身多元决定了的形式规定。
例如在“变”中,有和无才真正具有了区别(尽管在变一节的最后发现这个区
别还是不足的,从而差异还要走到更高的阶段去:保卫差异!)。这就是
辩证法的工作,即通过找寻某一范畴即由一定物来承担的职能(而非物质
属性本身!)的形式区别的前提,来把握整个社会结构关系。经验主义认
识方式错失了这种社会性而着迷于物本身的性质,也就看不到这个结构以
及结构本身的矛盾。在下一节的效用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那么同样的逻辑我们可以在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上演绎一遍。流动资本就
是固定资本,因为流动资本也和固定资本一样固定在生产过程中。固定资
本就是流动资本,因为固定资本也是通过生产与流通而循环的资本。同
时,固定资本是流动资本实现的基础,只有借助固定资本固定在生产中流
动资本才能流通,从而固定资本才能流通;相似地流动资本也是固定资本
实现的基础,只有流动资本使固定资本在流通中循环才能够把固定资本安
置在生产中,从而作为固定资本吸收流动资本。这样我们也可以很轻易重
复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直接同一、互为手段和中介从而相互依存的同一
性。至于同一性区别的建立就不再重复上面已经讲过的论点了。

但是另一方面,还有更高阶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同一。马克思证明了
周转对于资本循环的重要作用,资本的力量要使固定资本也流动起来,方
法就是信用:通过贷款购买昂贵的固定资本,每一次资本周转回收的固定
资本的部分价值并不储备起来,而是作为定期贷款归还金融系统。这样固
定资本的流通模式就严格等同于流动资本。但是正是这个有中介(信用系
统)的同一,让我们的叙述从资本周转过渡到了信用系统,从而也在区别
的否定中确认了这个区别。

最后,附带着批评一下所谓的资本租金。第一部分的注释中我们已经考察
过了这个问题,资本租金事实上是预设了利润来论证利润。但是这里通过
把固定资本贷款化而转化为流动资本不就现实地出现了资本租金吗?在没
有贷款的资本家那里这个贷款利息也就理所应当归他所有,从而具有和这
个贷款利息相同的利润率。以上便是资本租金论述利润率的思路。但这依
然是错的。在有贷款从而必须支付利息的地方,贷款人的利润率依然不能
为 0,否则就不会借贷,也就是除了利息率之外还必须有一个高于“资本租
金”的利润率,所以在边际理论中,光假设一个资本租金来解释利润依然不
足,依然面对着高于资本租金的神秘利润来源这一问题。

三、效用论批判
效用论喜欢用这样的例子开篇:一位农民专门种土豆,另一农民专门养
牛。他们各自吃腻了土豆或牛肉,又碰巧有剩余产品,因而相互交换,从
而实现了两个人各自的效用增大。这是极其自然的事情。

但是正如第一节论述过的,在发达资本主义之前,第一,例如原始公社,
劳动并不表现为商品从而不会有交换;第二,例如小农经济,一般农民不
仅种植土豆也养育牛肉,从而这种不会有农作物分工,因而谈不上交换带
来的效用增大——收入增加从而商品增多而非交换是效用增大的历史原
因。换句话说,上面两个反例解释了一个问题,即人利用物从而获得效用
诚然是人类生存以来就永恒存在的自然必然性,但是效用表现为商品、从
而通过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扩大效用并不是永恒和必然的。交换和分工,就
是隐藏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也是效用为什么表现为商品形式的原
因。效用论者忽视了资本主义从而效用表现形式的历史性前提,从而也就
忽视了整个资本主义的结构。这就是直接的“看”所看不出来的东西。

交换即流通本身就带来了效用的增加,这个逻辑直接被挪用到了生产中货
币的增加 83 ,但是货币和效用并不是一个概念,使用同样的方程和数学方
法计算并不能作为两者等价的证明。用马克思的批判来说,货币永远不会
表现为效用,它每一次“异化”即转化为商品,都是为了再次转化为自身,并
且转化为自身也不是为了再转化为商品即某种效用的物质承担者。这两者
的等价关系缺乏证明。但总之,在效用论看来,消费等于增殖(不管这个
增殖的是效用还是货币),从而增殖刻在交换行为本身中,尽管必须借助
生产来实现,但是至少已经和生产关系撇开了关系。

1.隶属关系
第一个问题是,交换意味着商品在商品所有者手中的效用低于商品购买
者。例如土豆对于种土豆的农民不如养牛农民效用高。但是放在生产中,
事情就微妙起来:劳动力对于劳动力所有者即工人的效用低于劳动力购买
者即老板——这什么意思?劳动力作为工人的生命难道效用比在别人手中
还要低吗 84 ? 比如说土豆对于土豆生产者有 10 的效用,但是牛肉有
100,这种交换似乎合理。如果效用过低,例如牛肉只有 9 的效用,那么土
豆所有者可以选择不交换。但是对于某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对于商品
所有者的效用为 0,而它通过这种商品交换的效用表现为无限小的值,市场
逻辑看来交换也是合理的。换句话说,在效用论的交换中,隐藏着一个可
能性,即对于商品所有者“平等交换”下的隶属关系。例如,有尊严的生存效
用为 1,劳动力的效用对于工人为 0,尽管在雇佣劳动中工人焦虑、劳累、
痛苦、受支配,但是相比于不交换而死亡,还是被雇佣好受一点。而这个
可能性如何转化为现实性?。

2.其历史前提
以上说明了一个历史性的事实,即劳动在工人手中表现为非劳动,而只有
在资本手中才表现为具有增殖能力的劳动。但是为什么劳动力在其所有者
手中反倒是非劳动呢?例如,中世纪手工业者拥有自己的工具和劳动资
料,从而生产自己的产品。他并不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而是出售自己的劳
动产品,所以不是劳动力对于生产者来说是无效用的,而是自己生产的产
品对于自己是低效用的。这样,劳动者可以摆脱依附于资本的地位,从而
摆脱下降为仅仅是劳动力的地位,不是出售一个效用为 0(即完全不具有现
实性因而不能发挥作用)的东西,而可以出售一个具有正效用的东西。但
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消除这种可能性为前提,因此必须收缴劳动力自我实
现的工具,第一,通过政治手段、暴力、威胁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例
如圈地运动;第二,通过市场手段把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个体手工业者挤
垮,从而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生产资料,把它出售给资本家等等,从
而失去了自己独立维生的可能性。这就是所谓原始积累。这是资产阶级经
济学家出于正确的本能不敢论述的东西。

至此,从效用论得以成立的前提,我们展开了历史性的批判,发现了其历
史性的前提,即原始积累,结果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离。

3.商品形式
有了以上的论述,我们就可以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了:效用为什么获得了
商品的形式?

商品的定义中便包含了交换。按照效用论的说法,因为商品作为效用彼此
之间可以通约,所以交换可以发生。土豆是效用,牛肉也是效用,两者才
可以交换。但这样就模糊了效用之间质的差异。比如,买不起牛肉可以用
土豆来代替,但是买不起牛肉并不能用穿 20 件衬衣来代替。上面举出的例
子正是通过交换双方都是食品模糊了不同效用之间质的差异。换句话说,
正是因为这种质的差异,从而彼此不可通约,才需要卖出土豆来换取衬
衣,交换才得以发生。否则,如果土豆和衬衣真的可以直接通约,那么农
民便没有必要和一个缝衣劳动者交换产品。所以,通过对交换行为本身的
分析,我们发现可通约性本身辩证地走到了不可通约性。换句话说,这种
通约性并不是直接的,那么它实际上以什么为中介而实现的呢?来自商品
形式本身。

那么为什么效用取得了商品的形式,从而为什么劳动产品取得了商品的形
式?商品的形式又是如何通约的?
人类生产某种效用或说效用的承担者,即劳动产品,这是每个时代的自然
必然性。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关系下,第一,人与人之间表现为社会的关
系。这是因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离,生产必须以社会的即人与人相依赖
的形式实现出来,而不可能依赖个人劳动独立于别人而完全满足自己的生
存需要。第二,由于分工,劳动并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的劳动,不像公社
中劳动者的劳动产品直接就是公社的产品,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产
品并不直接表现为自己的效用,而是表现为自己的非效用,从而表现为别
人的即社会的效用。这样每个人都依赖于他人的劳动。个人劳动并不能直
接实现而必须以物为中介,从而个人的劳动通过效用的物质承载者表现为
社会的效用,表现为社会的劳动。这种矛盾,即劳动必须要表现为社会的
劳动,但是在生产中仅仅是私人劳动的矛盾,表现为商品本身的矛盾:商
品必须要具有可通约性,这种可通约性就是社会劳动的产品的社会性,但
是商品同时是私人劳动产品,因而它的效用表现为一个具体的特殊效用。
这样,作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产物,也就是这个矛盾的解决,
表现为商品具有不同的不可通约的特殊效用(否则就不需要交换),但同
时这个效用又必须表现为社会的即对别人有用的效用。这个矛盾的属性马
克思称之为价值。

效用论所忽视的就是这一矛盾的形式,从而依赖于一个彼此不可通约的性
质当作价格的表现基底。但我们的分析已经指出,这种不可通约性的通约
需要一个共同属性的奠基,即社会性。这并不来自两种效用之间的直接可
通约性,相反是效用之间可以通约的基础。有了这个可通约的基础和不可
通约的有质的差异的效用之后,交换才得以成立,即在可通约的基础上的
差异物的彼此换位。这里的结构比乍看起来要精细得多。如果说两者不是
同一的,就不能交换;如果两者完全同一,交换就没有意义。这其实就是
黑格尔逻辑学开篇的有无变的结构:有和无毫无区别,所以有就是无、无
就是有,因而到了变,即有和无的直接过渡。但是如果两者没有区别,即
从自己到自己,就不是过渡而是静止。因此,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在价值
概念中就有二阶,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而劳动也有两阶,在劳动过程来
看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从社会性来看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

同时,我也要反对一个说法,即这种可通约性来自劳动本身的等同性。马
克思说得十分明白,劳动过程都是某一具体劳动,例如缝衣劳动或农业劳
动,比较这两种劳动看不出这两种劳动有什么等同性,就好像看一件衣服
和一颗土豆看不出有什么等同性一样。说劳动都是“人类等同的肌肉、脑力
支出”,就和说一件衣服和一颗土豆都是物质所以可以通约一样荒谬和没有
道理。劳动和劳动的等同是通过交换实现的,也就是劳动产品和劳动产品
作为等同的商品在市场上按一定比率交换后实现的。所以逻辑上是首先劳
动产品可以通约,接着具体劳动才作为“同样都是”抽象劳动相互通约的。换
句话说,价值以及价值实现在物质上的形式即商品形式天然具有某种社会
性,或承载了社会关系,从而人类与人类之间才相互等同或互相承认。而
这种社会性是因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从而人与人之间的独立和分离,表现
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实现的。

4.补遗
最后附带着提一下,既然在效用论看来,购买商品就代表着某种增殖,而
效用本身就等于货币,那么购买商品就代表着货币的增加,那为什么并非
所有的商品购买者都能够实现这一过程呢?换一个通俗一点的说法,工人
毕竟不等于资本家,并且很难实现为资本家,否则就不会再有工人了,成
了“实行普遍的中庸”即回到了人人都掌握自己手工业工具的中世纪行会。效
用论中看不出来这种阻碍,从而也错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结构。

比较庸俗和低劣的说法是,工人懒惰、没有企业家精神等等。或者稍微精
致一点的说法,祖上(不论是回到公社原始人阶段还是小手工业者劳动者
凭借勤劳积累财富阶段)没有为家族积累起来财富,从而工人下降到劳动
力地位。但总之,不论是否有工人上升或资本家下降,都暗示了,第一,
资本家的地位通过再生产得以保持,无论具体是哪个人或家族承担这个职
能,资本家和工人及其对立总是被再生产出来;第二,贫困和富裕总是被
再生产出来,从而效用论者所谓购买商品即获得了增殖情况的发生所需要
的条件限制总是被生产出来,从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这种自行增殖的
优势。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要到详细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后。

四、结论
首先,本文明确了我们的方法论即辩证法的含义,即通过对形式而不是形
式之外的物质属性的研究,来把握这个形式得以成立的整体性和结构性的
前提,并从这个前提出发来认识物质属性的意义。这个问题是通过对流通
资本与固定资本的区分展开的。

第二,我们从三个角度批判了效用论:1.效用论的前提,即商品对于商品所
有者的效用小于对于商品购买者的效用让我们发现了它隐藏着的历史性前
提,即原始积累,其结果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离,因而包含着雇佣关
系中工人隶属于资本家的可能性和现实性。2.效用论中,商品交换的可通约
性并不来自通常以为的“每个商品都具有满足人的属性”这一点,正如说“一
颗土豆和一件衬衣相互通约是因为它们都是物质”一样是荒谬的;通过我们
的研究,可通约性是来自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人的社会性表
现在物即效用的历史性承载者——商品上,而马克思用“价值”概念来表述这
种社会性和可通约性。我们附带批判了一般理解的价值和劳动的关系,即
价值的可通约性不是来自人类劳动的等同性,相反劳动等同性来自价值的
可通约性。3.效用论模糊了再生产中资本关系的固定性,即增殖过程远非中
性的,而是有着对于特定群体的压抑,以及权力的维持。尽管这一部分我
们没有详细展开,但是在以后这将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最后补充一句。本文的一个缺点是缺乏引用(包括对马克思的原文)。
这是因为,本文希望以一种能够说服同志更能够说服论敌的逻辑叙述和推
理演绎来展开对马克思的理解,而不是靠引用权威为自己辩护。当然这不
能成为不引文献的借口。另一个原因是笔者整个知识框架的建立诚然是从
多家吸收来的,例如熟悉的读者不乏可以从中看到阿尔都塞、齐泽克、阿
瑟等人的影子,但作为整体完全是笔者自己思考的结果,所以很多以往看
过的知识要找到出处也需要费些时间。如果对于某些论述有质疑、对于有
些引用很眼熟,可以和笔者交流。】
紅葉泡紅茶:政治经济学简明教
程3:导论 下
声明:非必要不依赖于精神分析

前两章中,我们阐述了本文的方法论即辩证法,并以之批判效用论进而明
晰了“价值”概念。马克思并未在《资本论》的开篇给出价值的定义——正如
他所说,要在科学提出之前说明科学,这是不可能的;辩证法并不是下定
义、推结论的方法。但是对于简明教程来说不是这样,我们必须首先阐述
价值的定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意思,不至于像某些学术素养
差且极端自大的学者自动带入自己的偏见。前文中我们发现:第一,价值
源自一个历史性前提,即造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对立的直接劳动力和
生产资料的分离;第二,它的内容是抽象人类劳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
种通过和自然交互、以创造劳动者需要的产品为目的的活动,相反,它作
为劳动的形式规定来源于一整套的社会交往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劳动不
再表现为劳动本身,而是某种超出它、异于它的东西(所谓异化)。对于
第一点,通过和效用论的对比,已经阐述得非常详尽;下面要处理第二
点,即这种生产关系的详细规定、这种超出它自身的本质 85 ,这就是整个
《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正如之前已经提过的,因为价值作
为一种形式(或者不确切地说,作为劳动所获得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结
果,那么这一概念的展开,就会如同空间折叠一样使我们飞跃到整个社会
结构的辩证互动关系之间。

通俗的说,我们的目标正是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的目标:通过价值形
式的辩证法,从流通领域飞跃到生产领域。这是第一卷第一章的所有内
容。

1.交换的矛盾
在论证开始前,我们需要额外补充两个概念的定义。

(1)回溯性
要说辩证法中范畴的过渡,必要的步骤当然是矛盾。需要指出的就是交换
中的矛盾。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导论·中》中涉及了这一过程,尽管这一过
程大部分是通过指出效用论的矛盾来阐述的,不过前文中笔者的立场偏向
于嘲笑他们的不自洽,而对于马克思来说,矛盾更在于前进的推动力。交
换过程这一矛盾的体现就是回溯性。

回溯性作为一个概念一般出现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中。例如,任何一句
话都需要从时间起点 T0 阅读或聆听直到这句话的结尾 Tn。这一过程当然
是线性不可逆的,T0-Tn 之间的所有词汇或声音一旦出现就会消失;另一方
面,每一句话只有在句末那个标点出现后才能彻底理解。如果一句话没有
结尾,那么这句话就算再长也是碎片化的、破碎而无法理解的,只有句子
在时间中完全出现后才能把握它,因此这样一种从结尾 Tn 回溯性地赋予已
经消失了的言辞的情景就是回溯性。

在生活中,比如我现在打出的一排字,“这个周末我们一起……”这句话显得
没有意义,但是在补充完整之后,“这个周末我们一起打牌”,它就变成了一
个邀请,“打牌”短短的两字回溯性地为前面所有的文字赋予含义。如果变为
“这个周末我们一起打了牌,很开心”,就成了陈述句。

回溯性的前提是,我们默认、设定、假设,前面的文字是有意义的,或者
说交流的主体带有某种未知的意图。如果有人跟你讲“这个周末我们……”尽
管这句话没有结束,但是我们心中明确知道,这是某一个人在向我表达某
种东西,尽管我还未完全明确其内涵。或者一位母亲(母亲,大他者)听
到了婴儿的啼哭,她立即知道,这个噪音是有意义的,例如饿了、被压着
了等等。她听到了婴儿的信号,又看到了婴儿的状态,回溯性地赋予婴儿
啼哭时他的行为表达的意义。很显然,按照严格定义,“预设回溯性前已经
具有意义”有一个确定的概念,即移情。

(2).移情
移情概念实际上非常好理解,这种行为就是解方程:在面对一个不确定的
状态时,我们假设它存在某种秩序,带入这个秩序到这个状态中,通过这
一行动最终找到了保证这个秩序所需要的数值。例如给定投入产出方程,
利润率未知,我们可以假设存在一个利润率 r,带入特定方程中,最终解出
r=10%。这完全是小学数学。
重点在于,未知数名为“未知”,但我们的姿态表明我们已经(假装)知道了
它,没有这个假装知道,我们就不可能真的知道。这一迂回对于“真理”而言
是必要的。换到(1)的例子中来说,如果我们不假设交流的对方在说出“这个
周末我们一起……”时具有意义,最终“打牌”二字出现时,整句话依然是碎片
的、没有意义的。

(3)有无变
《导论·中》已经阐述了有无变的矛盾和交换的关系,我们指出,有无变的
矛盾要得到解决,就必定有两个层面、维度,一方面是使用价值(差异
性),一方面是价值(同一性)。这里,我们需要重新阐释这一矛盾,展
开讨论回溯性和移情表现出来的矛盾。

本文仅仅简要地重复一遍《逻辑学》中有无变的逻辑:纯有和纯无同一,
因为两者都既是纯粹的无规定性,但又是纯粹的自身关系。因为同一,有
直接过渡为(has passed over into)无,无直接过渡为有,两者的真理是
变。问题出现在变上。变是有和无的同一、是它们完全建立不起来区别而
互相过渡到对方的直接的同一性,相当于“有和无是同一个东西”这个命题。
但是,另一方面,且不论有和无的区别直接就在这个命题中被说出了,如
果有和无完全没有区别,那么它们就不可能过渡,或过渡没有意义,不如
说是静止。所以“有和无是同一个东西”这一命题必须补充它的反面:“有和
无不是同一个东西”。这里,变本身就是一个纯粹的矛盾:如果变的环节没
有区别,就是自己走到自己,就是没有变、是静止;如果变的环节有区
别,那么就不是自己走到自己,就不能过渡,因而也不是变。

所以我们看到,在变、运动、交换的逻辑中有两个环节,即同一和差异。
如果没有同一,就不能过渡;如果没有差异,过渡就没有意义。

(4)交换的矛盾
回忆《导论·中》对效用论的批判:效用论预设了“效用一般”,即所有效用
都没有质的差异,只有量的差异。同一,即所有效用都是效用一般;差
异,即交换双方的主观效用量不相同。但是,土豆不能穿,衣服也不能
吃,所谓“只有量的差异没有质的不同”何在?任何人都知道,土豆带给人的
饱腹感和衣服带给人的温暖是不同的“满足”,说它们都名字叫“满足”和说它
们都可以被称为“东西”一样,只是没有内涵的共相(所谓抽象普遍性)。
效用论者表现出来的逻辑和哲学素养尽管奇差无比,任何有常识的人都足
以推翻,但是他们至少感受到了交换表现出来的特有的矛盾,那就是两个
有差异的东西被粗暴地等同起来。但是他们不能证明这个等同或同一到底
是什么导致的,因此只能说一些空话,什么“它们都给人带来满足”等等,间
歇性无视了所有“满足”都是不同质的事实。

对于马克思来说,事情也是如此。例如 1 件上衣=20 码麻布。交换要得以


进行,需要两边有一个共同基础即抽象人类劳动(且量也相同),另一方
面需要它们具有不同使用价值,例如左边作为具体劳动是缝劳动,右边是
织劳动。那么凭什么所有的具体劳动都能够化约为抽象劳动呢?按照马克
思在《资本论》第一章的说法,好像所有的劳动“都是人的脑、肌肉、神
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人类劳动。” 86 这和
所谓的“类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好像人类向来都作为共同的人,具有同样的
本质,那么理所当然地所有人的活动都叫“劳动”。假如事情如此简单,马克
思和效用论者相比,又有什么高明的呢?

但是马克思早在 1844 年就已经跨越所谓的类本质概念了,办法就是“实践


“。类本质不能是一个预设,相反是实践或现实运动本身的结果。”在某种意
义上,人很像商品。因为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像费希特派
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
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
的。因此,对彼得说来,这整个保罗就以他保罗的肉体成为人这个物种的
表现形式。“ 87 也就是说,人是人类,不是因为人天生都是平等、同样
的,而是因为人把对方当作和自己相同的人来看待,从而使得自己和对方
都成为平等的个体进而成为类。这一“看待”活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操
作就是交换:“可见,人们使他们的劳动产品彼此当作价值发生关系,不是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物只是同种的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恰恰相反,他们
在交换中使他们的各种产品作为价值彼此相等,也就使他们的各种劳动作
为人类劳动而彼此相等。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这样做了。”
88 他们无意识行为的结果造成了劳动的彼此等同,交换造成了抽象劳动。

以上内容不论是笔者自己还是著名的研究者们都重复了很多次了。这段话
意味着,所谓的“抽象劳动”(抽象作为形容词)是交换作为“现实抽象活动
“(抽象活动作为动词)的结果。这里出现了具体普遍性,即普遍性并非是
独断的预设,而是特殊(使用价值)的现实运动导致的普遍(价值)的回
溯性效果。关于意识形态也可以说很多,在马克思看来,意识的形式是物
质活动的结果,资本主义所谓“人生而平等”的意识形态是交换的产物,这是
历史唯物主义。但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点。

重点在于,如果抽象劳动只是活动的结果,它又如何作为活动的根据?通
常理解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作为等同的人类劳动(类本质)是交换的
根据,只有在交换前计算出相同的劳动支出,交换才能发生。好像是说,
所有商品卖家都只有提前询问政治经济学家交换双方商品包含的劳动是否
相等,他们才敢交换似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只有交换两端的劳动配平,
交换才可以发生,否则交换的实现就是没有根据的。同理,效用论所谓的
“效用一般”也是交换的结果而不是根据。1 袋土豆=1 件上衣,两边的效用能
够同质,是因为交换把两者等同起来(一般是通过货币或价格为中介),
因而“具体效用”被抽象为“抽象效用”。

最终,交换成了“抽象劳动”或“效用一般”的根据,抽象劳动本来应该作为根
据,反而成为了结果,这导致交换本身反而成了没有解释的预设。1 件上衣
=20 码麻布是极其怪异的表述,仿佛是说“一只青蛙就是一头大象”,然而这
一怪异的活动现实地发生了,并且发生也无根据,导致了严格意义上的存
在主义的“荒谬”。这种理论化的不可能性就是所谓的“实在界“。

2.矛盾的解决
一种回应的方式是回溯性和移情:交换的结果回溯性地成为了交换的根
据,因为交换双方在交换前就已经假设对方代表了同等的人类劳动,两者
才能够交换,而交换恰恰实现了这个假设。而如果没有这个假设性姿态
(所谓的预设的反思 presupposing reflection),交换就不可能,而最终
抽象劳动也就不会实现;相反,有了这个预设,预设就一定会实现(言出
法随)。忽视掉这种假设性姿态和移情的迂回,就会产生理论问题。

(1)矛盾产生的问题理论
首先会产生的理论问题是,如果去掉移情,直接移步结论会怎么样?正如
我们说过的,这一假设性预设、迂回是最终得到结论必不可少的,移情本
身参与了真理的建构。但意识形态幻觉是,好像结论自始至终都存在在那
里,不需要这一迂回也能够成立。
这种错误的代表人物是希法亭。在回应庞巴维克的复杂劳动问题诘难时,
他指出,复杂劳动无非是直接劳动时间和训练、教育时间的加总。例如某
平均水平工人接受教育和训练时间为 5 年,一生参与劳动时间为 20 年,那
么直接劳动时间 1 单位就能够创造 1.25 单位价值。这样的问题在于,第
一,没有经过现实运动,所有劳动直接被假设为了简单、抽象劳动(类本
质),例如训练和教育时间、直接劳动时间凭什么都是同质的简单和创造
价值的抽象劳动呢?幼儿园小孩子上学 1 年和工程师研发的直接劳动时间 1
年创造的价值凭什么相同呢?这一套路还有另一位辩护人伊藤诚 89 ,他指
出操作简单的劳动更耗费注意力和体力,操作复杂的劳动比如工程师耗费
智力,因此两者都没有差异。——试问,难道注意力、体力和智力三者是
同质的吗?难道不需要再经过某种现实运动进一步化约吗?第二,训练和
教育并不创造产品,而众所周知,只有以物的流通、以商品交换为中介,
劳动才得以化约、主体间性关系才得以建立,这是资本主义的商品拜物教
本质,但是这一本质被希法亭无视了,不创造产品的人类活动即训练和教
育竟然也被当作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其理论荒谬如此。

其次,同样的逻辑谬误也表现在鲍特基维茨和斯蒂德曼的转型理论上。他
们已然成为转型问题主流代表,其核心观点是投入也应该转化为生产价格
形式。鲍特基维茨的逻辑本质就是去除移情这一迂回,从而转型后的结果
被带入了转型发生前。他假设了事前已经存在利润率 r(这一例子笔者在(2)
移情 中已经举出),进而把 r 带入投入矩阵。这一步骤的错误表现在,马
克思的核心是从一个没有利润率的层面跃升到一个存在利润率的层面,意
味着从价值即抽象劳动或本质序列转型到价格或现象序列,也就是说,是
两种完全不同的“界”(order)的转换。用例子来说明,马克思是从未知数
没有求解的层面跃升到求出解的层面。而他们的方法是把求出了的利润率 r
带入投入中,结果就是所谓的“转型”即从一个层面到另一个层面,成了只存
在包含利润率的单一层面。投入也成为生产价格形式之后,就是从投入的
生产价格转型为产出的生产价格,这样从生产价格运动到生产价格,哪还
有“转型”一说呢?这种单一层次的线性模型,和马克思转型的本质相去甚
远。

(2)过渡
尽管用移情和回溯性搪塞了“交换的不可能性”这一矛盾,但事情并未真正解
决。一个人通过移情假设对方和我是同等的“人类“,这没有问题,但关键是
为什么他能够做出这样的假设?这预示着,交换已经在社会中普遍实行,
所以就算作为具体劳动的织劳动和缝劳动两者还没有发生交换,双方都已
经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等同人类劳动的代表潜在地存在了。换句话
说,所谓“交换这一现实运动实际地造成了抽象劳动”这一表述诚然是正确
的,但并不能在发生学意义上来理解,因此讨论的并不是时间中第一次人
类交换如何造成了类本质;相反,是在人类劳动已然(潜在地)等同的前
提下,具体地通过交换如何实现出来。所以作为结果的抽象劳动事实上已
经作为根据在事前潜在地出现了。重点就在于,为什么劳动在交换前、在
物为中介的交换运动之前就已经被抽象化了。这一问题对于效用论来说
是,为什么交换前所有的效用都是同质的,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答案,甚至
效用论者逻辑和哲学素养差到发现不了这一问题,因此从来没有人提出过
这样关键的问题。而对于马克思,这一问题的解决在于劳动对资本的从
属。

(3)劳动对资本的从属:生产过程
这个问题根本上是,交换把它的结果看成了前提,所以成了一个循环论
证;要摆脱这个循环,就必须先于交换找到它的根据。所以我们这一节的
任务就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何在直接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基
础上使得劳动被抽象为价值、抽象劳动。

大概因为对以上阐述的矛盾的直觉,鲁宾、阿瑟等诸多理论家都期望从流
通过程返回生产过程来解决这个矛盾,他们指出劳动概念在资本关系本身
内部就被抽象了 90 。他们认为,既然劳动在商品交换中被抽象,而商品又
是资本的产品,那么在资本以及商品本身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就已经被抽
象了。笔者要说,尽管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步骤极其不严格,比如早
在劳动者形式上从属于资本之前如小手工业者,劳动就已经在交换中抽象
化,却没有暗示生产过程的资本统治。只有通过笔者上面的纯粹矛盾、交
换本身暴露的不可能性,才能够辩证地进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这正是
马克思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时面临的同一个矛盾。

a.形式从属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即“劳动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变成资本自行增殖
过程即生产剩余价值过程的手段。” 91 所有的劳动条件、劳动者的技能都
是为了一个目标服务,即资本增殖;而资本增殖又是没有质的纯粹量上的
增长(货币增长),表现为资本总公式 G-W-G‘;中间的 W 是无关紧要的,
或者仅仅在为了 G 增长的限度内,需要在技术上和社会基本需要上考虑 W
的性质。这样,所有 W(包括劳动的条件、劳动力、作为劳动产品的商
品)的具体性质都无关紧要,被抽象为唯一的规定:资本增殖的条件。正
如马克思所说:“劳动作为同表现为资本的货币相对立的使用价值,不是这
种或那种劳动,而是劳动本身,抽象劳动;同自己的特殊规定性决不相
干,但是可以有任何一种规定性。” 92

这个过程就是劳动的抽象化的过程。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从属导致劳动不再
作为具体劳动,而是作为资本增殖的工具,服从于资本增殖自身的目的。
这个过程的最精准表达是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G-W…P…W‘-G’。第一,这个公
式表明资本增殖的目的是交换价值,即没有质的纯粹的量。正因为这种目
标的局限性,从属于资本的劳动的质也就无关紧要,或者它唯一的规定就
表现为“能帮助资本增殖”;第二,流通过程从属于资本运动。之前流通过程
还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但是在资本循环的视角下,流通就仅仅表现为资本
实现自身的环节,因此流通中作为结果的抽象劳动,在循环的一开始就已
经作为抽象劳动和资本对立。

劳动在其结果中,即增殖了的资本中,或者说表现为没有质的抽象量的增
长中,获得了自己的抽象属性。马克思说:“一旦多多益善的剩余价值的生
产普遍地称为生产的直接目的,一旦产品的交换价值普遍地变成了决定性
的目的,”为生产而生产“——作为目的本身的生产——就确实会随着劳动对
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而发生。“ 93 这就是上文中矛盾的解决。

但是,形式从属并没有改变劳动的内容。形式从属仅仅是资本关系附加在
了以往就有的劳动过程上,并没有直接改变这个过程。所以劳动者可以保
留自己的劳动工具,作为一个实际的劳动主体以工具、劳动资料为中介和
劳动对象互动,他可以并且应该保留自己的技术——换句话说,劳动还保
留了内容。 94 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就是要摧毁这个内容,把操控死劳动的
活劳动下降到被死劳动操控的活劳动的地位去。

b.实际从属

形式从属没有改变劳动过程,仅仅是在形式上使劳动过程从属于剩余价值
生产。但是实际从属却改变了整个生产过程,要在生产方法上不断发生革
命。 95 最直接的现象是,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大机器和机器体系。之所以叫
体系,是因为它不单单是高级的劳动工具,而是一整套由科学和技术等客
观性质决定的劳动工具的空间或时间上连结的过程的集合。通过动力装置
和传动装置,机器可以直接处理劳动对象。客观的、按照对象性质的分工
代替了主观的分工原则。 96 以往是劳动者以劳动工具为中介和劳动对象相
结合,劳动工具要适合人的机体与本领。但是现在,机器作为劳动资料与
劳动对象直接结合,代替了劳动力和劳动资料曾经的统一体。这样,不是
机器适应人,而是人适应机器;不是为了劳动力为了劳动而利用机器,而
是机器为了资本增殖而利用人。

所以实际从属并不是形式从属的否定,而是以形式从属为前提的发展形
式。形式从属的规定——即一切使用价值(不论是劳动条件还是劳动力)
的多样性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它们服从于资本增殖的目的——不仅没有
消除,反而在实际从属中被扩大,完全渗入了劳动的内容中。现在,劳动
的内容也消失了,变成了资本增殖的道具。资本不再关心劳动力的使用价
值的具体内容,而是仅仅表现为价值增殖的能力。就连具体劳动和抽象劳
动的二分,也不像《资本论》第一章那样的田园诗风味,比如具体劳动表
现为织布或缝劳动,现在则是表现为转移不变资本价值的过程;抽象劳动
则表现为价值增殖过程。

最终,(由马克思改造过的)劳动价值论展现出来图景,不仅不是强力的
劳动者创造了所有的价值,劳动是人类主体力量的鲜明体现等等,或者“劳
动最光荣”;相反,劳动下降为一个极端附属的位置。

(4)小结
自此为止,我们通过进入生产过程解决了前面提出的矛盾,即抽象劳动仅
仅是交换的结果却被当作了交换的前提,我们发现,早在商品作为生产过
程的结果出现之前,劳动就已经被抽象化了。这样,抽象劳动成了交换过
程的同一性基底、根据。

要注意,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抽象化并不代表劳动不需要经过交换就是抽象
劳动了。这种所谓“先于”交换的抽象劳动依然要区别于希法亭的直接就是抽
象劳动的具体劳动。这是因为劳动依然没有直接表现为抽象劳动,而是以
商品的价值为中介,实现在交换中——哪怕仅仅在观念中,即资本家在投
产之前估计产品的市场售价。

我们可以再次用货币资本循环公式(G-W…P…W‘-G’)来说明这个问题。正
如 W‘是已经包含了增殖了的资本的商品,但是它要重新返回自身成为能够
增殖了的价值,它还必须要经过流通,否则它仅仅是“特殊的资本”,而不是
“普遍的资本”。同理,不论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还是包含了他们劳动的商
品,其中的劳动都还不是抽象劳动。必须在交换中整个资本循环才最终完
成,从而劳动实现了抽象化。生产过程作为抽象劳动的根据,并不代表劳
动抽象的实现和完成。货币资本循环(正是因为货币是同质化的开端与结
果,劳动才被抽象化)必须在交换中才能完成。

3.总结
至此,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的导论部分结束。通过三篇导论,我们说明了
《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一些前提:第一,劳动是利润
进而剩余价值的根据;第二,劳动产品具有价值,或劳动表现为价值,具
有特定的历史前提,而这一前提被效用论完全无视甚至掩盖;第三,价值
不仅来自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也是劳动从属于资本的结果。同
时,我们不仅运用了辩证法,也阐述了辩证法作为方法的一些含义,即在
概念或实践的矛盾中找到概念的前提,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来
说,这些前提就是资本主义结构的展开。

在这些前提建立之后,文章导向了下一个环节:生产过程,我们发现了生
产过程中劳动对资本的从属性特征,但还没有阐述具体的形式规定,这将
是正文的内容。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一章:劳
动价值论的对象
1.引言
在前面的简明教程的导言部分,第一篇我们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和劳
动的关系;第二篇简要说明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辩证法;第三篇
指出,生产关系的核心关切是生产、劳动过程。

现在终于进入了简明教程正文,当然首先就应该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
象是什么。很多研究者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资本论》(自觉地区别
于庸俗经济学)的对象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已经写在《资本论》第一
版序言了:“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
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问题在于,为什么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借助于劳动
价值论?我们今天是否有可能放弃劳动价值论的同时保留马克思的洞见
——毕竟,已经有无数学说宣布劳动价值论破产了?

关键在于,劳动价值论的对象是什么?说清楚了这一点,劳动价值论是否
仍然有意义、是否应该丢掉的问题就有了答案。导言第一篇论述了劳动在
利润和剩余价值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但论证方式仅仅是通过指出新古典经
济学的自身矛盾,即从反面出发。劳动价值论的正面论述必须在本文解
决。很显然,对劳动价值论的误解主要是来源于现代人遗忘了古典方法
——不仅抛弃了古典经济学“古老过时”的方法,也抛弃了其至今有效的洞
见。其实,马克思本人已经清楚地阐释了劳动价值论何为“科学”,我们只需
要整理并强调、在必要的时候重构他的论述就可以了。

2.不同生产关系的考察
“既然政治经济学喜欢鲁滨逊的故事,那么就先来看看孤岛上的鲁滨逊吧。
不管他生来怎样简朴,他终究要满足各种需要,因而要从事各种有用劳
动,如做工具,制家具,养羊驼,捕鱼,打猎等等。尽管他的生产职能是
不同的,但是他知道,这只是同一个鲁滨逊的不同的活动形式,因而只是
人类劳动的不同方式。需要本身迫使他精确地分配自己执行各卸职能的时
间。在他的全部活动中,这种或那种职能所占比重的大小,取决于他为取
得预期效果所要克服的困难的大小。” 97 哪怕只有一个人、哪怕在一个杂
交的和想象的社会——既有原始的生产方式,又有鲁滨逊本人代表的英国
资产阶级文明——人为了生存而生产,也需要有一定的劳动分配。为了分
配自己的劳动,合理统筹规划,鲁滨逊通过账本记录生产耗费和产品。“他
的账本记载着他所有的各种使用物品,生产这些物品所必需的各种活动,
最后还记载着他制造这种种一定量的产品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我们可以
简要地编制这样一个账本来说明问题。例如,鲁滨逊为了活下去,在一段
时间(比如一个月)需要的产品如下:

排除娱乐和休息时间、天气和意外的影响,再考虑到许多生产方式受自然
条件的限制,如下就构成了一个月的生产所需要的时间分配。当然,这个
表格有过于简化的风险。最终,为了维持生活,并且再生产出同样的劳动
条件,加上创造优化生活条件所需要的扩大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具
等等,鲁滨逊就在其中精巧地分配自己的劳动时间。

不会有任何人否认,这些产品都是劳动产品、包含了属于同一个人的不同
劳动。也不会有任何人承认,鲁滨逊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表现
为使用价值和另外一种劳动的产品相互交换。相反,他完全自己生产、自
己使用(包括他的野蛮人仆人星期五)。

接着马克思又考察了中世纪。人们不相互独立——不像现代人回溯地想象
原始人都是鲁滨逊式的那样独立——相反,存在身份和地位特征,低等级
依附于高等级,因此剩余产品表现为直接的索取,即劳役和贡赋。农民有
自己的需求表,尽管他们并不像现代经济学家一样文绉绉地列出来:第一
部分供养家庭使用;第二部分缴纳给地主和封建主;第三部分可能在市场
上交换其他物品。不同部分的比例相对固定,绝对量就由绝对的劳动时间
决定,一个农民家庭只要到达一定的量能够吃饱穿暖,他们便停止劳动,
获取闲暇和放松。如此,他们并不像我们现代人一样得加班到凌晨。只要
能够养活家庭又满足贡赋,一天劳动4-6小时也就足够了。对于贵族而言,
对缴纳的赋税的绝对量的要求并不如资本增殖那般疯狂,只要封地范围内
人口够多就已经象征其地位了。如此可见,这种生产属于农业占绝对比重
的小生产,封地和封地之间、农民家庭和农民家庭之间也没有紧密和蛛网
般的联系;对劳动时间的调控以自然需求为限。

不用一一列举人们业已看到,不论生产方式如何,任何时代都要调配劳动
以开展生产。历史唯物主义的洞见就在于,对任何时代的文化、政治等的
考察,只有从生产方式的规定入手才能理解(“地产的历史构成罗马共和国
的秘史”)。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一天、人类社会发展一天,这种按照一定
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方式就不会被取消。“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
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小孩
子同样知道,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
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
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
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
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 98 这种自然必然性
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考察的生产一般。这种每个时代都面
临的自然必然性是社会生产的普遍性。

自然会产生一个疑问,资本主义作为开展生产的特殊生产方式之一,它的
特殊性何在?一句话概括,就是劳动取得了价值的形式、劳动产品取得了
商品的形式。

3.商品拜物教
早期的经济学家(尤其是重商主义者)好像遗忘了,文明诞生以来人们就
在自觉地调节和分配劳动时间,因此交换本质上是劳动时间在不同需求和
供给之间的调配。他们相反把黄金当作人类财富的自然代表,当作在结构
之外天然具有财富属性的自然物。对价值形式辩证法的考察发现,等价形
式仅仅在交换之中才具有意义、在交换之中才成为了人类劳动一般的化身
和采取了一般可交换的形式。但一旦缺乏对生产关系和结构性整体的理
解,就会认为等价形式商品天然就是财富一般的化身、商品的价值也不再
是某种生产关系的产物而是自然属性。其实,劳动产品仅仅因为这种生产
关系才需要交换——不是罗马法和德国法都是法,而是法(the Law)本身
道成肉身实现为罗马法。
直到 18 世纪末,人们才“回忆”起来,交换过程仅仅是不同劳动在不同产业
之间的分配原则。此时,劳动价值论发展起来了,即labor theory of
value,可以翻译为“价值的本质是劳动的学说”。它指明,价值规律不是别
的,只是调控社会总体劳动即无差别的抽象人类劳动的总体在不同行业和
生产中按照某种适当比例分配的规律。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发现资本
主义本身具有的历史正当性和生产的一般性,即资本主义也是调控生产方
式的一种,因而也属于生产的自然形式,并且是生产力最发展的方式——
那么作为生产一般,它就是自然和永恒的生产方式。可见,做出伟大发现
的同时,政治经济学也模糊了这种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和历史性,即“但它们
甚至从来也没有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内容采取这种形式呢?为
什么劳动表现为价值,用劳动时间计量的劳动量表现为劳动产品的价值量
呢?” 99

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使得他的劳动价值论至少在起点处和以往的政治经济学
相反,不是“价值的实体是劳动”,而是“劳动取得了价值的形式”,因此是
value theory of labor,即“劳动成了价值、取得了价值形式的学说”。如
此的研究指出,资本生产方式有特殊的历史性,即商品拜物教:只有建立
在无意识的物和物的关系的基础上,人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才能实现。而
正是建立在物与物的关系的基础上,经济学才获得了研究客观自然的物理
学一样的量化特征和客观性。又正是因为物和物的关系调节了人和人的关
系,就必须以价值规律为准则,以商品内涵的价值的量的规定为依据调节
生产,因而是在波动中通过某种平均的原则开辟道路。

所以,劳动价值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分配劳动、调节生产的规律的科
学,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劳动具有了价值的属性,因而生产过程通过物和物
的自动运行机制、而非通过人的自觉自由的计划展开。由此可见,转形问
题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庸俗经济学家根本想不到,实际的日常的交
换关系和价值量是不能直接等同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
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合理的东西和自然必需的东西都只是
作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而实现。” 100 从反面来说,如果商品确实按照劳
动时间交换(不管把劳动时间理解为具体劳动的自然时间,还是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商品包含的价值就直接等同于生产所需的劳动时间,那么人
们的每一步交换就有可能通过衡量劳动时间而自觉地、并且是排除价格波
动地调节生产过程,很显然,这样的交换过程就不是资本主义了。资本主
义恰恰避免了人们有意识、自觉调节生产的过程——这正是新自由主义和
奥地利学派赖以界定“自由”的前提,因为他们的“自由”意味着没有人能够干
涉另一个人的行为,只有公平透明的市场机制造成结果。资本主义的特征
恰恰在于抹除了商品按照劳动时间交换的规定——否则就好象是说,价格
既能够表现为货币,又能够表现为劳动时间,这当然不可能——它一定而
且必然“转形”为生产价格,即按照利润率来调节和展开生产的规律。按照利
润率而非生产的所需劳动时间来调节生产,自然会产生这种生产方式特有
的障碍和局限性。后文比较新古典和劳动价值论的经济学方法论部分,我
们还要再谈及这个问题。

总之,只要我们不把劳动价值论理解为“价值的本质是劳动”而是理解为“劳
动取得了价值的形式”的学说,整个转形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前者把价值
形式当作了前提,因而忽略了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而把它当作生产的自
然、永恒的形式;后者把劳动当作了前提,正如前文我们阐述的,任何时
代都要按照某种方式调控和分配劳动,所以劳动价值论在研究生产方式和
生产关系上,当然是必要并且是科学论述政治经济学的唯一方式。

4.劳动的价值形式
这一节要回答为什么劳动取得了价值的形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
性、商品拜物教的具体表现和根据是什么。

齐泽克有一个著名(但让人困惑)的说法:弗洛伊德的洞见并不是人们无
时无刻不想着性,相反,是认为在性行为时在想什么。我们可以相应地模
仿这个说法:马克思的洞见并不是人们的交换无时无刻不在调控劳动,相
反,是人们真正劳动时发生了什么。

对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性考察,让马克思明白,价值规
律归根到底是调控劳动的规律,如果停留在流通过程,我们可以说,流通
是为了实现了劳动的分配,满足了全社会的需要。但一旦深入生产过程,
会发现实际情况恰好相反,人们在劳动中并不思考某种劳动如何作为社会
劳动的一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在满足特定社会需求的种类上,相反,“有
用物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因而物的价值性质还在物本身的生产中就被注
意到了。“ 101 生产具有了唯一的目的:取得价值。价值不表明特定的劳动
过程,相反劳动过程表明为价值增殖。商品并不表明某种劳动的有用属
性,相反表现为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抽象的量。人类对自己劳动的掌握完
全让位于资本对于人类的劳动的掌握;劳动完全从属于资本,而资本从属
于自身的增殖运动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劳动变得一无是处一文不值,
正如《政治经济学大纲》中指出的,自在的劳动是非价值、非对象性 102
,而能够吸收活劳动的死劳动才是活着的价值;生产中劳动者不是“光荣
的”,而是奴隶般从属于机器的,机器反而是光鲜亮丽和象征着技术和现代
性的。这才是“劳动的实在界(the Real of Labor)”。

综上我们可以比较全面地总结劳动取得价值形式的过程,即资本如何规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首先,作为历史性前提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的对立,使得原子化个人互相分离,个人劳动不能满足个人生活需要,人
与人的关系依赖于商品交换,这使得劳动产品具有了价值属性;第二,直
接生产者和劳动资料的分离,使得直接劳动者只有出卖劳动力,从属于资
本增殖才能赚取必要的生活资料,这使得整个劳动过程变成了价值增殖过
程。因为第一个规定,价值由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为第二个规定,价值
必须转形为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生产价格。

如此,《资本论》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就应该看作“劳动如何成为价值
的过程“;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就应该视为”价值如何在资本主义
交换的总过程“。前者表述了劳动的价值形式如何改造整个劳动过程使其从
属于资本;后者表述了资本作为社会权力平分剩余劳动造成的交换比例变
化,即转形过程。

5.经济学方法论
新古典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很多方面有原则性
的差异。处理不同问题时,不同方法各有优劣,一方不能取代另一方,也
不能证明哪一方比另一方更优。上文至少明确了一点,在认识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以及这种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尤其这种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和前
提都没能进入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时,劳动价值论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
因而并不“落后”或“过时”,好像可以随时丢掉。但是,劳动价值论的命题在
统计和实证运用上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Cockshott 著名的实证统计发现,价格与(以直接和间接工资计量
的)劳动时间呈正态分布,意味着劳动时间和价格(增加值)的关系密切
103 。相比于无法统计的效用,劳动时间不仅可以统计测量,而且作为相

对价格理论也有实证预测的意义。这说明,劳动价值论和新古典的边际方
向一样在实证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笔者必须承认,这篇论文的理论意义没有很多同志们想象的那么大。第
一,这篇文章不能算作对劳动价值论的证明。形成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这是因为社会总劳动的分配比例以使用价值而非劳动时间计量,所
以不在乎某个别工人生产时间花费,只在乎满足所有社会需求所需的社会
总劳动时间分配比例),而不是具体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某种意
义上并不能实证和统计,因此统计得出的价格和劳动时间的并不是劳动价
值论的直接证明。第二,没有考虑转形问题,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恰恰劳
动时间和价格之间并不应该具有线性关系。以上两个原因让劳动价值论在
实证上吃亏,但这篇文章至少证明,计量劳动时间能够成为经济统计和预
测的尺度,劳动价值论具有实证的品格,可以作为新古典方法论的竞争者
和代替者。

当然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劳动价值论也并不依赖“实证证明”才具有合法性。
恰恰相反,劳动价值论本身是实证工作的理论起点和方法论保障,不是实
证证明为劳动价值论提供合法性。本文的内容就是要说明,劳动价值论本
身就是对资本主义调节劳动的规律的刻画,至于它取得怎样特殊的转化形
式而干扰实证统计工作,那是另外的问题。】

第二,古典方法和新古典方法有完全相反的出发点,因而做出了截然不同
的假设。例如,新古典理论认为生产是线性的,投入并完全消耗一定物品
而生产另一些物品,前者是投入,后者是产出。但是古典经济学家,以魁
奈为滥觞,直到马克思完全发展成熟的投入产出分析或社会再生产图示研
究法,则认为生产是循环的,一个部类的产出是另一个部类的投入,把所
有部类展开之后就可以把握整个社会生产的完全联系。为了举例说明,我
们可以列出一个简洁的列昂惕夫投入产出表:

考虑到篇幅问题,诸多细节待今后再展开,本文只说明古典经济学的假设
如何表现就足够了。列向表示投入,农业投入农业和制造业的产品 40 和
50 单位,制造业投入农业和制造业产品 40 和 100 单位。这说明农业和制
造业的一部分产品要重新回到生产过程,也表明,要保证整个生产过程如
此持续至少不至于缩小,农业和制造业至少要提供 80 和 150 单位才能维持
简单再生产。这部分用马克思的术语来说,可以算作不变资本。要维持生
产,当然还需要可变资本部分不减少。这部分投入表示在初始投入项目
中。可见,经济生产结构要实现运转,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
配置劳动,以及为了实现劳动所需要的生产资料。这是投入产出表为我们
表现出来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对象。
【当然,另一方面必须强调,列昂惕夫投入产出表尽管也可以观察劳动的
增加值在劳动力和资本家之间即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分配问题,但资本主义
生产的目的即获取剩余价值这一点还是某种意义上被掩盖了。投入产出表
更像是计划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的工具——因为它更侧重于劳动和实现劳动
工具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关系,这也是它接近劳动价值论的原因——尽管它在
市场经济的运用中同样重要。而马克思的公式C+V+M则更突出地表现了这
个结构,同理斯拉法的体系也表明了相等利润率情况下的分配关系。这是
研究侧重点不同导致的差异。】

当我们把整个经济的生产过程制作为一张具有明确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向的
表格后,新古典的很多方法就没有意义了,比如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这也是他们的脆弱不堪的骄傲之一。他们的方法论中,要素完全替代,此
时若要提高一单位农业产品,乍一看可以通过增加额外的劳动力来实现。
但问题在于,要增加一单位劳动就预示着劳动力从一个部门流出到农业部
门,这就会引起整个社会总劳动的重新配置。某种意义上说,新古典方法
论对这种情形的研究比较无力,而劳动价值论相反就是为了这种社会关系
而生的。在社会调配中,劳动的分配就不再是由边际生产率最优化决定
的,在总体层面上反倒更接近劳动价值论所谓的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同
时,工资也不再是劳动力的边际产品收益,而是表现为社会总产品的一定
部分,换句话说这里是加减法而不是微积分。所以古典经济学的生存工资
也许更为适用。

新古典经济学对劳动价值论的批评常常站不住脚——尽管大部分时候因为
对新古典方法论的迷信,许多人盲信这些批评。他们的“诡计”常常是把劳动
价值论从它的研究领域分离,而放置到不适合它的地方去,就好像是把苍
鹰按进海里还说苍鹰不会游泳注定被淘汰一样。但本文发现,劳动价值论
不仅不是过时的理论,而且在许多经济研究中依然焕发出生命力。

1. 这一节参考《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六章“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否定之否定”。该书作者并
不旨在回应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然而他提供的材料和思路却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一个新观点。 ↩

2. 我认为有些时候马克思好像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原则,例如他有一个表述是“在商品形式的历史发展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 49 卷 173 页),如果《资本论》是共时性结构,商品形式的历史于此
有何关系呢? ↩

3. 在此简短阐释一下两者差别:小手工业者私有制可以理解为人人都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因而个人在地区
上分离,不存在或很少存在分工与协作。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大量无产
阶级从属于资本所有者,而以地理上集中的、相互分工的方式进行生产。见下文。 ↩ ↩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44 卷,872 页。 ↩

5. 同上,874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6. 同上,842 页。 ↩

7. 同上,673-674 页。 ↩

8. 这让人想起了马克思对股份制公司即资本积聚的表述:如果只靠资本积累,那么铁路到今天也修不通,
而股份制公司对资本的积聚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这一壮举。 ↩

9. 同上,93 页。 ↩

10. 事实是,所有的消费都是“潜在的和未来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成为使用价值以前,商品必须先作
为交换价值而实现。或者说,商品作为交换价值的时候根本就不能作为使用价值(实现),而作为使用价值
实现的一刻(即被消费的时刻)它就已经不再具有价值了。因此,在效用论宇宙中,一个商品的效用永远是
想象的、未来的——正因此7天无理由退换就是效用论宇宙框架下最伟大的发明。总之,不仅货币的效用是
依托于所要购买的商品的潜在(并且是间接)效用,连商品自己的效用都是潜在效用。所以使用价值在流通
中是缺失的、空洞的,价值就是这个空洞和缺失的代名词,因而交换不是使用价值的交换而是价值的交换。

11. 一些劳动力真的能够选择自己工作多久吗? ↩

12. 这一条是效用论的核心。他们不知道,但事实就是如此。 ↩

13. 这段表述荒谬在连工人自己的生命力即劳动力也有效用了,并且是自在地(即对于工人而言)比购买的
消费品的效用小。然而这个荒谬不是笔者的荒谬,是效用论的荒谬。 ↩

14. 再次例证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

15. 这一节参考《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章“劳动、价值与否定性”。 ↩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268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 49 卷,118 页。 ↩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265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19. 同上,253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20. 《逻辑学》上卷,55 页。 ↩

21. 《逻辑学》下卷,550 页。 ↩

22. 《逻辑学》上卷,120 页。 ↩

23. 同上,110 页。 ↩

24. 同上,114 页。 ↩

25. 同上,102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 49 卷,162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44 卷,47 页。 ↩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 29 卷,250 页。 ↩

29. 《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文版序第 1 页。 ↩

30. 同上,90 页。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 42 卷,3 页。 ↩

3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 46 卷上册,97 页。黑体是我加的 ↩

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 19 卷,400 页。 ↩

34. 同上,412 页。 ↩
3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30 卷,42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36. 同上,42 页。 ↩

37. 同上,42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3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44 卷,22 页。 ↩

3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30 卷,42 页。 ↩

40. 《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章,“线性逻辑”一节。 ↩

41. 《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三章,“一个新的抽象劳动概念”一节。 ↩

4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 49 卷,158 页。 ↩

43. 同上,158 页。 ↩

44. 同上,158 页。 ↩

45. 《列宁全集》第 55 卷,203 页 ↩

46. 《逻辑学》上卷,109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47. 《马克思的价值》,33 页。 ↩

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44 卷,22 页。黑体是笔者加的。 ↩

49. 花费货币可以增加效用,暗示了卖者赚取货币然后购买的商品的效用是大于自己出卖的商品的。对于工
人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工人出卖的劳动力对他的效用小于他用工资购买的商品。但是劳动力不就是工人的
生命吗?生命的维持带来的效用竟然超过了生命本身——还有什么比这个表述更消费主义的呢?这也是后文
所表述的手段和目的的颠倒的一个例子。 ↩

50. 这就是为什么实证或经验论在这里反驳不起作用的原因:某种实证的理由已经被欲望结构给捕获了。举
一个老生常谈的例子:面对犹主义中,不能够简单地说“犹太人其实也非常老实”来消除这种意识形态。一个
接受了排犹宣传的人会如何看待他和蔼可亲的犹太人邻居?答案并不是日常经验证伪了宣传,而是相反,
“这个犹太人太阴险恶毒了,竟然伪装成一个好人,而且伪装得这么像!那得有多狡诈才会毫无破绽!”——
重点在于,这种合理化、这种实证的理由背后是什么? 另外,在鼠人的案例中,患者不能克制地想象老鼠
钻入屁股——这个性暗示也被弗洛伊德联想到了肛门性欲:吝啬、节欲就是这个时期倒错形成的性格;同
时,老鼠被认为是阳具、小孩、粪便——因而货币——的代表。 ↩

51. 阿伦特认为在黑格尔那里,这个概念是为了回顾性地让历史行动变得可理解,并且强调人类从未拥有对
政治行动的控制力。而马克思那里,这个概念变得多余,因而为极权主义开辟了空间。见《政治的应许》。

52. 见《资本论》第二版序言。 ↩

53.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给父亲的信。 ↩

54. 《小逻辑》的“根据”一节注释中,黑格尔指出“因为诡辩者并不深究所要辩护的东西的内容(这种内容很
可能是真的),他只求说出根据的形式,通过这些理由或根据,他可以替一切东西辩护,但同时也可以反对
一切东西。”和“世界上一切腐败的事物都可以为它的腐败说出好理由。”后一句话被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
引用。 ↩

55. 后来马克思没有完成这个小册子,但正确地告诉了我们,阅读黑格尔的《逻辑学》吧。当代也许最火的
辩证法大师齐泽克有同样的意见,并且多次讲述那个马克思和列宁等革命者在革命失败的时代沉下心来阅读
《逻辑学》的故事。正是这个原因,马克思的著作仿佛从没有清晰地说过辩证法是什么,直到你看过了《资
本论》才恍然大悟。下水之后才能学会游泳。 ↩

56. 我在此要反对这样的做法,即一些阅读者看出了资本论第一章和逻辑学第二章在辩证方法、体系结构中
的位置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想要像黑格尔从纯有到绝对精神这样一个严格的辩证法体系发展过程一样,
将资本论的范畴一一对应进去。这样的阅读方法在黑格尔的体系中也许是合适的,例如哲学全书的应用逻辑
学部分确实可以较严格地对应到小逻辑的范畴,但是这样也是对辩证法的误读。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完全是
形式的,但也不是绝对精神的辩证法。事实上黑格尔也没有将自己的范畴一一对应到逻辑学当中去,例如
《精神哲学》中精神现象学一部分如果对应到体系应该是存在论的“量”阶段,但其中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
证法不如说是自为之有即“质”阶段,或者更接近于本质论即关系或反映或现象阶段,而且他自己也是如此在
附释当中举例的。所以将资本论的范畴一一对应,其实也是非常形式的行为而没有理解到事情自己的辩证展
开那种活生生的运动。 ↩

57. 实有范畴不一定是最完善地讲解货币起源的范畴,相反尺度范畴可能更方便,因为马克思自己也无数次
提到“价值尺度”或“量的关系/比例”等用语;同时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作为反思规定、价值作为差异范畴
的比较者等等用本质论的范畴来说明更加恰当。但是实有到自为之有是我个人最熟悉的,同时也是辩证法当
中最直观、最容易理解的,加之这也是第一次出现否定之否定和坏无限的扬弃等说法的地方,因此还是采用
存在论的实有到自为之有的过渡来讲解。 另外,尽管用了杨一之先生的翻译,但实际上这个辩证过程出
自《小逻辑》,相比于从有限-无限过渡到自为之有,小逻辑更加清晰(也因此单独地阅读让人一头雾
水)。 ↩

58. “价值是否定性”的意思:价值表现为交换价值就意味着这个商品要从商品所有者手中消失。或者,要表
现为交换价值,则所有者不能消费自己的商品,那么就不能表现出使用价值,这两者绝对对立。 ↩

59. 事实上在黑格尔的原文中理念性和观念性是同一个词(Idealitat 或英文 Ideality),但是观念和理念两


个词在德文当中却做了区分,即 das Ideelle(观念的东西)和 das Ideal(理念)。因此在将 Ideality 翻译
为何者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而我个人的理解是,当一个被扬弃的直接性的东西被建立为环节时,便是下降
到了观念性;相反,扬弃它的那个东西则是这些环节的理念性。 ↩

60. 实际上《资本论》中的描述确实如此,商品好像是那个自己与自己交换的主体,在社会中人反倒只是资
本主义范畴的人格化。这就是商品拜物教的纯粹形态。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已经讲清
楚了,抽象作为开端只是思维认识的规定,而现实中具体才是真正的前提,例如某种意义上的国家整体才是
交换价值得以产生的前提。详情请自行阅读马克思的文章。 ↩

61. 《哲学全书·逻辑学》第 90 节。 ↩

62. 《逻辑学》Ⅲ114-115,黑体是黑格尔自己标注的,括号是我加的。 ↩

63. 《逻辑学》Ⅲ109-109。 ↩

64. 同上 ↩

65. 以往看过的一篇文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其中劳动本体论或实践本体
论是第三个阶段,还有更高级的发展。然而时间久远文章的内容我已不记得,但至少劳动作为本体是有争议
的,这点笔者心知肚明。另外,普殊同(Postone)的《时间、劳动与社会统治》近年发行了中译本,如果
我没有记错它在文中反驳了劳动本体论,认为劳动作为人类的本质本来就是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关系下的结
果。同时因为该译本的发行再次引起劳动本体论的讨论。因临近开学,该书随行李寄往学校,笔者无法翻
阅,恕不探讨。且笔者对劳动本体论理解较浅,待今后学习之后再对本文进行补充。 ↩

6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44 卷,第 180 页。 ↩

6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30 卷,第 35 页。 ↩

6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44 卷,第 179 页。 ↩

69. 中,MEGA2-44 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 44 卷,后面的数字为页码。黑格尔《逻辑学》的引文


不额外标注著作,只标注页码,参见商务印书馆 2019 年版,杨一之译。 ↩

70. 边际收益理论是说,因为资本有租金,劳动有工资,所以企业就会租赁它们直到边际收益低于租金或工
资。但是这相当于假设天然存在租金来论证租金。其中隐含着资本所有者获得资本租金,以及资本掌握在非
劳动者手中、劳动者一无所有这个历史性前提。它没有回答租金哪里来的问题,毕竟没有租金,便没有边际
作用,模型就不成立;但是现实就是,资本从来不是按照租金租来的。所以这条规律什么也没有解释,无非
是对现实的描述,即因为资本可以获得利润或资本租金,所以资本家有利润,因而仅仅是一条统计学规律
(难怪经济学成了应用统计学!)。真正的问题全被现代经济学家忽视了。同样的逻辑还出现在下文的完全
竞争的机会成本即利息中。 ↩

71. 马克思的重大发现之一是,利润、地租、税收等等一切收入仅仅是一般形式即剩余价值的特殊表现形
式;因此他可以在普遍的、本质的层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结构,而不局限于剩余价值的表象层面。而现代经
济学完全无视了这个发现(包括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72. 资本的权力不是逻辑论证得来的,资本的扬弃也不是逻辑论证得到的。所以,“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
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

73. “如果我们不算机器和工具二者每天的平均费用,即不算由于它们每天的平均损耗和机油、煤炭等辅助材
料的消费而加到产品上的那个价值组成部分,那么,它们的作用是不需要代价的,同未经人类加工就已经存
在的自然力完全一样。”(MEGA2-44-p445) ↩

74. 这是马克思举的例子(MEGA2-44-p589)。 ↩

75. 之后我们会详细论述为什么利润必须表现在市场上,必须表现为货币。 ↩

76. 例如巴兰和斯威齐发现,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就是开工率很低(见《垄断资本》第四章),进而产
量必须维持在一定限度内才能够获得正常利润,否则剩余产品太多以至于无法消化,引起经济危机。但这并
没有否定我们目前的结论,我们论述的是一般条件,这里是特殊的垄断结构,以后我们会谈到这个话题。

77. 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己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
人——现代的工人,无产者。……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

78. 所以本文的结论仅仅适合于描述资本主义。去掉这种预先设定的分离,从而取消对无产者的压制进而劳
动产品不再表现为商品和价值,也就不再可以谈论“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原则了。所以社会主义的原则“劳动最
光荣”依旧是资产阶级法权,这是马克思承认的。但是必须记住,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灭劳动”(见德意志意
识形态)。 ↩

79. 对于辩证法,且不说误解繁多,对这种方法的解释也都显得晦涩难懂,因而误解也就理所当然了。本文
尝试通过简单的例子来阐述辩证法,以及更重要的、为什么马克思运用这种方法。 ↩

80. 这是一句常识,没有什么产品不是人类生产出来的,尽管马克思和笔者都不会用这句话作为劳动价值论
的论据。但是却经常遭到反对,好像机器就可以自动生产出产品来,因而机器不表现为劳动资料,不表现为
劳动者用来加工材料生产产品的工具,相反却是劳动表现为机器的附属物。这种意识形态至少反映出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力的实质隶属关系。见 MEGA2-44 第十三章。 ↩

81. 马克思比笔者更深刻。定义的不同不仅仅是词语的选择而已,而是来自更深层的原因。按照马克思的说
法,首先他们不是用不同词语描述同一个东西,而是定义混乱,例如有时候生产资本就是固定资本,有时候
生产资料中的机器、工厂等真正的固定资本又作为固定资本和劳动力作为流动资本对立,但按照定义他们两
者应该都是生产资本即固定资本。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可变资本或工资所购买的商品即劳动力的作用混淆为劳
动力的工资购买的生活资料的作用,也就模糊了整个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这也是出于他们的“无辜的看”:
他们看到工资在市场上购买的是生活资料,而没有看到首先是和劳动力即增殖价值的能力相交换。 ↩

82. “如果说资本是‘作为手段被用于新劳动〈生产〉的那种积累的〈已实现的〉劳动〈确切地说,对象化劳
动〉’,那就是只看到了资本的物质,而忽视了使资本成为资本的形式规定。这无非是说,资本就是生产工
具,因为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任何东西,甚至纯粹由自然提供的对象,例如石头,也必须先通过某种活动
被占有,然后才能用作工具,用作生产资料。按照这种说法,资本存在于一切社会形式中,成了某种完全非
历史的东西(MEGA2-30-p213,黑体是我加的)。” ↩

83. 效用论直接挪用了生产和消费的同一,从而“辩证地消解了差异走到了同一中”,从而消费中效用的增大
就等于生产中货币的增殖。庸俗理解的黑格尔或马克思的辩证法是抹消了差异最终走到了同一中,是一种
“集权”辩证法,那么上文我已经反驳了这种看法,恰恰是在同一中马克思才把握了差异;但是这种集权的指
责直接倒转回到了经济学自己身上。我们这才理解,正是因为庸俗经济学内核中的集权本质,才导致因为害
怕自我指涉而投射到了外部对象即马克思身上去。 ↩
84. 这确实揭示出资本主义下人类生存境况,即生命的目的是资本增殖。仿佛一个吸血鬼或寄生虫,人类的
生命不再由任何超验的或本身的存在来提供意义,而是否是社会的、人的存在取决于是否是为资本的存在。

85. 这样的表述容易让人联想到对象 a,即那个在主体之内又超出主体的东西,一种无法言说的 x,但主体


的一切行动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而作为欲望的对象,它又依赖于整个符号秩序对欲望的建构。这不就是生
产关系导致劳动所获得的超越自然属性的社会属性吗?参见笔者拙文《马克思如何发现了对象 a——效用论
批判》 ↩

8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44 卷,第 57 页。 ↩

87. 同上,第 67 页。 ↩

88. 同上,第 91 页。 ↩

89. Itoh Makoto,Skiiled Labor in Value Theory, Capital&Class,1985(12),p83-102. ↩

90. 参见阿瑟,《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第 45 页。Napoleoni,


Smith,Ricardo,Marx, pp104-105. I. I. Rubin, Essays on Marx‘s Theory of Value, chapter 14, p147. ↩

9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37 卷第 103 页。 ↩

92. 同上,第 30 卷,第 254 页。 ↩

93. 同上,第 37 卷,第 122 页。 ↩

94. 让人想到了黑格尔主奴辩证法中的奴隶意识。正是在劳动中它获得了自我意识。 ↩

95. 同上,第 44 卷,第 583-584 页。 ↩

96. 同上,第 44 卷,第 436 页。 ↩

9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 44 卷,第 94 页。 ↩

98. 马克思至路·库格曼书信,1868 年 7 月 11 日于伦敦。 ↩

99. 同 1,第 98 页。 ↩

100. 同 2 ↩

101. 同 1,第 90 页。黑体为笔者标注。 ↩

102. 同 1,第 30 卷,第 253-254 页。 ↩

103. P.Cockshott, Competing Theories: Wrong or Not Even Wrong?. see it at https://www.researchgat
e.net/publication/257982993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