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敢于正视淋漓之鲜血,于无所寄托中自立树人。”

初读鲁迅,是在幼年之时,透析过晦涩的文字,从夹缝中品得几分先生勇敢的反抗精神。乃
知君为当世中国之栋梁。当时年少,很多东西小孩读不懂,觉得佶屈聱牙,觉得离生活太远,
所以敬而远之、束之高阁。像瞻仰一个吉祥物一样,把鲁迅放在了高高的书架上。

人到少年,读了些许书,积累了多少些知识。突觉先生文字意味深邃,不可方物。虽读《华
盖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热风》等文,窥得先生几分风
采。先生文笔雄健,博览古今,通晓中西,自有一股独特的力量和气质所在。所著之作,多
以现实社会之黑暗为主,发扬浪漫主义之精神,剖析人性之丑陋,鞭挞封建思想之愚昧,启
迪人类之智慧,贡献卓著,为后人所敬仰。此外,也有如《故事新编》,童心未泯,甚是有
趣,化为一剂治愈岁月的良药。

再读鲁迅,是他的文章走进课本。多年过去,依然记得曾经有一群少年在月色下行船,记得
那朦胧的水汽和两岸的豆麦,记得那罗汉豆。时光流逝造就藏于岁月深处的感动,我想这就
是文字的魅力吧。

年岁稍长,思想品格之逐渐塑造,遂品先生人格之伟大。我们处在沉寂中的生活里,“浩歌
狂热”却应予“寒”,自己狂歌却无人和应,寒意自生,乃为心寒。沉默之际觉得充实,亦
将开口,亦感到空虚。居霓灯烂漫的城市里,思想飘游于“天上”,“看得见”阴影中的混
乱与麻木。“于一切眼中看见”旁观者的冷漠,事不关己的高谈阔论,其质“无所有”。

而先生,他曾在《热风》里写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
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
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当所有人选择逃离的时候,你是否愿意把你的笔化作一把尖刀,将众人刺醒;你是否愿意把
你的墨化成漫天的光,将这个世界照亮,坚定、坚守,那是一种强大而又无从言说的爱,就
是那一份坚定。

愿天下之士,学先生之精神,继承先生之遗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