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學習鋼琴很久之後,逐漸養成了一個習

慣:不動腦子。
學習鋼琴不要誤入歧途。

然而滿眼看下去,誤入歧途者十有八九。

誤入歧途之一:不動腦子。

很多學生學習鋼琴很久之後,逐漸養成了一個習慣:不動腦子。

注意:這個習慣是慢慢養成的,在老師的漠視和家長的無視中,在急於求成的
心態下,慢慢養成。

主要表現:演奏不連貫,錯音多,錯指法多,演奏根本沒有表現力。練琴時總
是算時間,一到時間哪怕這首作品彈了一半,也立刻下來。——解放了。

學習鋼琴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過程,要讀譜,辨別音高、節奏、節拍,要
研究分句之間的承接關係,要控制好音樂的縱向層次(旋律和伴奏),要從音
走向音樂,要透過音樂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不動腦子怎麼能行?

不動腦子還有一個典型表現:老師指出來的錯音,反復錯,好不容易改過來,
一會兒又錯回去。今天改對了,過兩天又錯了。——這些錯誤常常都是知道的。
但就是做不對。原因很簡單,彈琴是一個動態的連續過程,不要說不動腦,稍
微走點神,就免不了會出錯。

前面說了,這個習慣是慢慢養成的。那麼,那些做法會養成這種習慣呢?——
急躁。

好的練琴方法歸結起來就兩個字:一是“拆”二是“慢”。

拆,雙手分開練習,聲部分開練習,把樂句甚至最小的音樂動機分開來練。指
向的目標都是:把複雜的音樂結構分開了逐個解決,各個擊破。

慢,尤其是剛剛合手時,一定要慢練。這樣才能把拆開練習獲得的成果轉移到
演奏中去。學習中的慢練不是因為技術能力,而是因為注意力的問題。注意力
不夠用,所以才要慢。

手上慢下來,腦子快起來。
手上不肯慢,腦子跟不上。然後的情形是什麼?腦子乾脆就罷工了,剩下來的
兩隻手便失去了控制,你就把演奏交給了“兩個瘋子”。沒有大腦控制的兩隻
手不是“瘋子”是什麼?

很多學生不願用“拆”和“慢”的方法學習,只是因為急於求成,結果事與願
違。這個作品彈不好事小,長期下來,養成了不動腦子彈琴的習慣,才是最大
的危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