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佛教與⼼理學導論

佛教⼼理學導論
⽪拉爾詹寧斯博⼠

2022 年 10 ⽉


起源
● 佛教:源⾃東南亞已有 2600 年曆史,由悉達多.喬達摩 (Siddhartha Gautama)即釋迦牟尼佛
創⽴。

● 精神分析:在 1800 年代後期出現在巴黎和維也納,弗洛伊德、夏可、⽪亞傑、榮格、費倫


齊和其他許多⼈都做出了貢獻。所有後來的現代⼼理學形式都源於分析傳統。

● 多⽅⾯的傳統——演變成對比鮮明的傳統和⽅法,受到無數語⾔和⽂化的影響,每種都有
⾃⼰的治療⽅法。可以在對話中探索它們兩者,作為了解它們的⼀種⽅式。

共同點與區別

這些傳統都致⼒於更好地了解⼈類狀況,並共同希望減少痛苦。
對造成痛苦的原因雖不同但兼容的理解:
● 佛教:痛苦來⾃對實相的根本誤解︔錯誤地認為我們的⾃性是離散的並與他⼈分開
的。
● 三毒:執著(貪)︔憤怒/惡意(瞋)︔無知(痴)
● 精神分析:缺乏必要的協調(感通)和⼈際安全︔創傷; 隨後的趨勢是反復向無法提
供經驗/感受的⼈尋求經驗/感受,或為這些⼈尋找替代品:重複的模式阻⽌我們體驗
當下和不受歷史⼼理印記阻礙的新體驗。由此運⽤的保護性防禦措施。

對比的⾒解

精神分析:
1. 推論、論證的⼒量︔我們的分析洞察⼒。
2. 身體(本能)和⼼靈之間的親密關係。性和攻擊性,以及它們對個⼈⼼理和集體⼈類體驗
的影響。
3. 個⼈無意識——通過壓抑、抵抗、否認和其他保護性防禦來容納我們⽣活經驗的分離元素
的思想領域。此外,那些尚未發掘的才能和能⼒。
4. 個⼈及其通過關係治癒的能⼒。
5. 頭腦作為⼀個天⽣的被困擾的領域,在⼀個與這些衝動不⼀致的社會中,被相互衝突的衝
動和慾望所包圍。⾃我⼼理學、關係學派和主體間學派不斷挑戰的觀點。
6. 需要⼀個沒有道德化的反思場所(由於超我的傾向)。

佛教的治療洞⾒

1. ⼼的普遍⾃性。

2. 普遍的痛苦來源——由於厭惡(嗔)、依戀(貪)或不
感興趣的反應性感覺⽽失去對⾃我和他⼈的更充分的感
覺。

3. 我們通過深入(分析)探究⼼智、正念和冥想的本質來
實現全⾯的⼼理-精神解脫的能⼒。

4. ⼼是⼀個本性無憂無慮、平靜的境界。佛性:⼀個明⾒
(明覺)、問題迎刃⽽解的地⽅,能夠堅定地以平靜的
態度應對⽣活中不斷變化的環境。

5. 戒律和道德的重要性。

對佛法的分析貢獻

● 精神分析提供了主觀性的貢獻,即個⼈經驗的重要性,個⼈經驗不能在⼀個⼈的
⼼理或精神健康努⼒中被繞過。

● 幼兒和發展階段⾒解的貢獻。特別對於依戀和慾望議題的幫助。此外,沒有針對
幼兒時期的佛法。

● 看到慾望、依戀和攻擊議題的⼈際/發展根源及其保護的功能。

● 更多的情感經驗空間,以及其個⼈/獨特的意義和影響。

● 更多的敘述空間及其功能和起源。

佛教對精神分析的⽀持

● 相信(以體證為後盾)我們在這⼀⽣中的轉化的潛⼒、持守內⼼的安寧和幸福……。 (被 Kohut 科胡特的領先優勢(前沿)和


榮格的關係模型視角等 減輕)。

● 徹底的/全然的樂觀主義——我們有佛性,第三聖諦(滅)是可靠的現實,是我們與⽣俱來的權利。

● 佛教將不⼆性視為⼀種體驗模式,打破了傳統上被視為對⽴⾯的類別之間的區別(例如,好與壞,純與不純,神聖與世俗,
天堂與地獄)。該教⾔指出⼈類傾向於以⼆元和看似⽭盾的術語來思考經驗,這表明理想化或有吸引⼒的經驗類別與固有的
問題和厭惡,阻⽌我們完全開放和欣賞我們的經驗/體驗及其提供的價值. (在治療中,無意識或半有意識的信念經常浮現,
直到實現了理想化的⾃我或環境概念,或者世界已經轉變為更理想化的狀態,⽣活才能開始。 因此,發⽣了許多不必要的
等待,失去了與精神疣和所有事物⼀起⼯作的機會) 。非⼆元視角可能導致對接受在分析過程中的作⽤的根本性的和看似相
互⽭盾的視角。

● 苦難常態化。不是那麼可恥,只是⼈類狀況的⼀部分。

● 慈悲修⾏與平等⼼(捨)。




佛教治療⽅法

上座部⽅法(從⾃我到他⼈):
● 洞察⼒ – 內觀 逼迫神啊

● 專注/奢摩它 (⽌) – Shamatha

● 正念——四個範圍 (四念處)

⼤乘⽅法(從他到我):
● 只管打坐 - shikantaza 默照禪

● 公案

● 持誦⼼咒和祈禱⽂

● ⼤禮拜和⼿印

● 觀想與微細身/氣脈明點(⾦剛乘)

● 呼吸法

⼼理分析治療⽅法

● 與無意識⼀起⼯作,包括:組織信念、禁忌(verboten)
的感覺、我們所意識到的事物的應對策略,以及
(split-off )分裂的能⼒。

● 治療師和病⼈的關係。關係中的情緒矯正體驗。

● 主觀性:我們個⼈旅程的細節很重要,需要瞭解知
道。

● 直接體驗和反思的平衡。

● 對早期發展和原始關係的好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