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杜赫○1 欲重景翠○

2 於周,謂周君曰:「君之國小,盡君子○3 重寶珠玉以 事諸侯,

不可不察○4 也。譬之如張羅者,張於無鳥之所,則終日無所得矣;張於多鳥處,則又駭

鳥矣;必張於有鳥無鳥之際,然後能多得鳥矣。今君將施於大人○ 5 ,大人輕君;施於小

人,小人○6 無可以求,又 費財焉。君必施於今之窮士,不必○7 且為大人者,故能得欲

矣。」

《戰國策.杜赫欲重景翠於周》
註釋

1 杜赫:楚國人,戰國時期的謀士。

2 景翠:又名景痤,戰國時期楚國的將領。


3 子:這裏指「之」,解作「的」。


4 察:仔細審慎。


5 大人:對權貴或官吏的稱呼,這裏指諸侯一類的大人物。


6 小人:在社會沒有名聲和影響力的人物。


7 不必:沒有一定,指有可能。
1. 解釋以下句子中的粗體字,把答案寫在橫線上。(4分)
(1) 盡君子重寶珠玉以事諸侯。 事:
(2) 小人無可以求,又費財焉。 費:

2. 就杜赫提及「張網捕鳥」的比喻,回答以下問題。(10分)
(1) 杜赫指把網放在以下三個地方,分別會有甚麼結果?(3分)

地方 令鳥受驚飛走 捕捉更多雀鳥 整天沒有收穫



1 「無鳥之所」 ○ ○ ○

2 「多鳥處」 ○ ○ ○

3 「有鳥無鳥之際」 ○ ○ ○

(2) 杜赫認為周王把「重寶珠玉」給予以下三類人物,分別會有甚麼結果?(每分
題可選多於一項,全對才給分)(3分)

人物 浪費金錢 輕視君主 實現願望 沒有用處



1 「大人物」 ○ ○ ○ ○

2 「小人物」 ○ ○ ○ ○

3 「窮士」 ○ ○ ○ ○

(3) 杜赫運用「張網捕鳥」的比喻,主要想游說周王接納甚麼建議?試以自己的文
句略說明。(4分)
杜赫以「張網」比喻 ;以「捕鳥」比
喻 ,藉此游說周王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