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產後期

一、章節架構
1.產後期生理變化、調適與護理
2.產後期心理變化與調適
3.剖腹產照護
4.母乳哺餵
5.家庭計畫
6.產後期異常

二、重點內容
◎產後期(postpartum period):產後 6~8 週,是生理與心理方面的調適期
◎產褥期(puerperium):產後 6 週的生理恢復期
◎坐月子(doing the month):產後 4 週產後照護期

1.產後期生理變化、調適與護理
◎分為兩種型態:
- 退行性變化:如子宮和陰道進行的復舊過程及全身各系統之變化
- 進行性變化:泌乳的產生

1-1 生殖系統
變 化 評估與護理
1.子宮 a.子宮底 a.子宮復舊評估:
(宮縮、宮 - 胎盤脫離子宮後(產後 1~2 小時, - 藉由子宮底高度的觸診以了解產婦子宮
底高度、 第四產程)子宮底的位置位於肚臍 復舊進行的情形
位置) 和恥骨聯合連線上的中點 - 請產婦排空膀胱後,將床頭放平
- 產後 12 小時(生產當天)子宮底便 - 正常狀況:觸診時子宮呈堅硬感,宮底
升到肚臍的水平位置或稍微高於 位於腹部的中線
肚臍之上 - 觸診時疼痛感,可能是子宮感染的徵
- 每天下降 1~2 公分或是一指寬 象。
(1Fb) - C/S 產婦宮底下降較慢,雖然腹部有傷
- 在生產 10 天之後,便無法在腹部 口,也要輕柔地觸診評估。
觸摸到子宮底了 b.子宮底按摩
- 子宮大約於產後 6 週便可以恢復到 - 觸診子宮呈現球狀硬塊時,就不需要按
懷孕前的大小和形狀 摩

1
b.子宮重量: - 若觸診子宮是鬆軟時,先請產婦排空膀
- 經過 6 週的復舊過程,子宮壁細胞 胱之後,以一手支持子宮,以防子宮
經過蛋白質自體溶解的作用,細 內翻;另一手在子宮底輕柔地按摩子
胞體積逐漸縮小。 宮底,以刺激子宮的收縮。
- 子宮進入骨盆腔時重量約 300- - 注意按摩力量不可過大,避免子宮過度
500g 收縮而產生疲乏。
產後時間 子宮重量 c.產後痛 After Pain
第一天 1000g - 時間:產後 2-3 天
第1週 500g - 較嚴重者:哺餵母乳者、經產婦、多胎
第2週 300g 生產、胎兒過大或羊水過多
第6週 100g - 處置:減低產後子宮收縮劑量,鼓勵適
c. 子宮韌帶 當的活動,運用呼吸和放鬆技巧或止
- 韌帶鬆弛,支持子宮維持其固定 痛藥
位置的彈性減低,漲滿尿液的膀
胱容易被子宮推向身體的一側。
2.惡露 惡露分成三種: - 如果「15 分鐘便完全浸溼一塊產墊」,
(顏色越來愈淡/量愈來愈少) 或者「1 小時有一塊以上的產墊被完全
種 發生 特徵 浸溼」,則屬於產後出血現象需加以檢
類 時間
查。
紅 產後 *量多(中量)
惡 1~ *鮮紅色、小血 - 惡露一直流出,或再出現紅惡露,表示
露 3天 塊 子宮復舊不全或感染。
*血腥味(惡臭難 - C/S 產婦惡露量較少
聞可能感染)
漿 產後 *淡紅至咖啡色
惡 3~ *血腥味(惡臭難
露 10 聞可能感染)

白 產後 *淡乳黃色
惡 10 *量漸少而停止
露 天後
或持
續至
3週
3.會陰 會陰切開傷口、周圍組織的水腫和瘀 - 請產婦採側臥姿勢,以了解產婦接受
斑 會陰切開術傷口、會陰裂傷和痔瘡的
不適程度。

2
- 採用 REEDA 方法評估,包括:
˙是否出現發紅(Redness)
˙水腫(Edema)
˙ 瘀斑(Ecchymosis)
˙ 分泌物(Discharge)
˙ 縫合的邊緣是否完整(Approximation)
- 減輕會陰腫脹、促進循環、減緩不適
˙產後 24 小時內,可用冷敷止痛
˙產後 24 小時後,每天 2~4 次溫水坐
浴,每次持續約 20 分鐘。
˙自行會陰沖洗
4.子宮 -子宮頸復舊完全後,子宮頸的外口 凱格爾式運動
頸與陰 則永遠無法恢復到原來橢圓形的形
道 狀。
-陰道水腫、瘀血、皺褶消失或裂傷
-處女膜痕
-產後 3 週陰道縮小且皺褶再現
5.排卵 - 排卵和月經重現發生於產後 6~8 -哺餵母乳並非是可靠的避孕方法,在哺
和月經 週,有許多變異性存在。 餵母乳期間仍需採取避孕的措施
重現 - 持續哺餵母乳的婦女,排卵和月經 -產後前 6 個月純餵母乳可抑制排卵(泌乳
重現較延後(高泌乳素可抑制雌性 無月經法)
素) -恢復性生活的原則:至少應該等到惡露
乾淨以及會陰切開的傷口癒合之後,
約是分娩後第 2~3 週時再恢復性生活
(原則上只要有性行為,都應避孕)。

1-2 心血管系統
變 化 評估與護理
1.心輸 -產後因胎盤灌注消失及周邊組織間 -心跳
出量 液回到血管,促使多餘的液體回 -BP<140/90
到體循環中(約增加 15~30 -小便量
%)
,造成高心輸出量
-產後 6~10 天會有心跳減慢現
象,心跳約 50~70 次/分,產後

3
4 週恢復至孕前狀態。
2.血液 -孕期血漿纖維蛋白原與凝血因子增 -視診:注意下肢皮膚顏色,是否有明顯的
加,產後仍維持至 3-4 週。 腫脹和靜脈曲張。
-若臥床不動易罹患下肢血栓靜脈炎 -觸診:觸摸下肢是否有局部血管有發紅、
發熱、壓痛及凹陷性水腫等現象。
-Homan’s sign(-)

1-3 泌尿系統
A.排尿困難
a.陰道生產時,胎兒通過的壓力以及尿道周圍組織的腫脹、瘀血、血腫,或者麻醉的會陰傷
口和會陰撕裂傷的影響,致使許多產婦對膀胱脹滿的敏感度減低,因而產生排尿困難的
現象。
b.沒解小便嚴重性:膀胱脹滿à子宮被擠壓到身體的一側à子宮收縮無力à產後出血
c.產後 4-8 小時需自解小便,若無需誘尿或導尿
d.要常常提醒和鼓勵產婦每隔 3~4 小時解一次小便;評估產婦分娩後前三次所解的尿液
量,以判斷膀胱是否完全恢復到正常的功能。
B.產後利尿
產後 12~24 小時會因「產後利尿」而有排尿量增加的情形,其尿量一天可達 3,000
c.c.,此現象會持續 3 週之久
C.尿液變化
產後 7~10 天,尿中的乳糖、絨毛膜性腺激素(HCG)、尿蛋白及圓柱體皆會消失

1-4 消化系統
A.進食:產後沒有發生噁心和嘔吐現象,則可以進食清淡飲食
B.易有便祕或脹氣的因素:腸蠕動減慢、腹部肌肉鬆弛、飲食型態改變等,痔瘡、會陰切開
傷口、會陰撕裂傷或心理害怕等,讓產婦不敢在會陰處用力。
C.評估大腸的蠕動情形:正常為 5-34 次/分鐘。
D.預防或減少便祕的措施:早期下床活動;每天大量飲水(3,000 c.c.),可以保持大便軟
化;飲食中包括新鮮水果、生菜、全麥、全麩穀類和麵包,以補充足夠的纖維素;保持每
天運動的習慣,以促進腸子蠕動。

1-5 骨骼肌肉系統
A.腹直肌分離:由於腹直肌與腹中肌分離而變得十分鬆軟。產後頸部運動、腹部運動可改
善,但剖腹產婦女需待傷口癒合後再執行。

4
B.骨盆底肌肉鬆弛:由於生產過程常常受到強力的伸展和創傷,凱格氏運動可協助此肌肉復
原,並可促進會陰部血液循環及減輕腫脹疼痛,也可預防壓力性尿失禁。
1-6 生命徵象
A.體溫:
˙正常現象:
- 於正常範圍;若產後 24 小時產婦的體溫輕微地上升至 38℃,可能因為脫水或肌肉過度
用力,仍為正常現象。
- 脹奶熱(milk fever):產後 2-3 天,乳房充盈導致體溫上升,不會超過 24 小時。
- 產後寒顫(第四產程):多數產婦會出現顫抖,持續時間不會超過 15 分鐘; 可能的原因
為:①產後神經反射或血管的收縮或舒張不穩定;②周遭環境溫度較低;③分娩時肌肉
用力使身體內外溫差過大;④靜脈輸液速度過快。給予產婦溫熱的蓋被,並提供溫熱而
無刺激性的飲料,來減輕寒顫及增加舒適
˙異常
- 產後感染:產後 2-10 天,體溫高達 38℃以上。(常見子宮內膜炎或乳腺炎)
B.脈搏
- 產後 6~10 天的婦女一般會有心跳減慢的現象(約 50~90 次/分)
- 心跳過快:應該立即注意血壓、子宮張力、惡露量、會陰或腹部傷口的情形,評估有無
出血現象。
C.血壓
- 血壓的數值應該和產前一致
- BP 太低èè產後出血或姿位性低血壓
- BP 太高èè妊娠誘發性高血壓(禁用麥角新鹼促宮縮藥物)
-第一次下床:可能因快速身體姿勢改變,很容易產生低血壓現象(臉色餐白、冒汗、頭
昏眼花),需有人在旁協助。(注意安全應採漸進性下床)
D.呼吸:於正常的範圍,產後橫膈膜壓力降低使呼吸較產前順暢。

2. 產後期心理變化與調適
2-1 產婦行為表現(Rubin, 1961):
分期 時間 行為表現
接受期 產後 2-3 天 ˙注意力只集中在自己的需求上
Taking-in ˙十分依賴,對睡眠非常需求,顯得疲倦,喜歡談過去的事
情,尤其關於分娩過程的各項細節。
緊執期 產後 3-10 天 ˙開始注意周圍人際關係,包括家人、嬰兒和朋友,顯得獨
Taking-hold 立

5
˙注意力集中在母親職責的學習以及自己身體功能的恢復
˙是提供新生兒照顧訊息的最佳時機
放手期 產後第 7 天開 ˙漸漸接受孩子是一獨立個體
Letting-go 始,無終了之

2-2 產後情緒障礙
A.產後沮喪 Postpartum Blue
˙一般於分娩後 2~3 週可自行復原
˙情緒起伏、失眠、緊張、易掉淚等,不影響生活功能
B.產後憂鬱 Postpartum Depression
˙分娩後第 1 天至第 6 週之間發生,而以分娩後第 1~10 天為發生產後憂鬱症的危機期
C.產後精神病 Postpartum Psychosis
˙產後憂鬱、思考過程障礙、無法照顧孩子、連續數月的飲食與睡眠問題、甚至會傷害自
己或新生兒
★產後八大評估 BUBBLEHE
- 乳房(Breast)
- 子宮(Uterus)
- 膀胱(Bladder)
- 腸道(Bowel)
- 惡露(Lochia)
- 會陰切開傷口(Episiotomy)
- 霍曼氏徵象(Homan’s sign)
- 情緒反應(Emotion)
3.剖腹產照護(子宮下段橫切)
3-1 剖腹產適應症
母體因素 vs 胎兒因素
3-2 曾剖腹生產之後採用陰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 VBAC)
˙打破「一次剖腹生產,永遠剖腹生產」的迷思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ACOG)建議施行 VBAC 的情況如下:
(1)經歷兩次以下低橫位子宮切開式剖腹生產
(2)無 CPD
(3)產婦子宮沒有疤痕,或之前沒有子宮破裂的病史
(4)具有執行緊急剖腹生產的醫療機構、設備與醫護人員

6
3-3 C/S 產後護理
˙整體性的評估,包括:生命徵象、心臟血管狀況、神經狀況、感覺和運動功能、腹部傷
口的滲液、子宮底高度和硬度、惡露量和顏色、液體的攝入和排出,以及留置導尿管的
通暢與否、尿液的顏色、尿量和性質
˙手術後的初次進食宜由溫開水開始,並避免豆、奶類等產氣食物,以免引起腹脹不適
˙留置導尿管在剖腹生產 24 小時後就可以拔除
˙觀察剖腹傷口的情形
4.母乳哺餵
4-1 泌乳反射(泌乳素+催產激素)
a.機轉
分娩時胎盤娩出
à黃體素和雌性素便急速下降
à腦下垂體前葉釋出泌乳素(prolactin)
à促進乳腺上皮細胞增殖以及乳汁形成、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代謝
à抑制產後哺餵母乳婦女的排卵。
b.促進泌乳反射:早期吸吮、高頻率吸吮、依嬰兒需求哺餵
c.泌乳素特性:
˙夜間濃度較高
˙具鬆弛作用
˙抑制排卵(一般排卵開始於產後 4~6 週,純母乳哺餵者月經來潮的時間延後到產後 25
~30 週才來)
4-2 排乳反射(let-down reflex)
a. 機轉
嬰兒吸吮乳房、想到或看到嬰兒、聽見嬰兒哭聲
à腦下垂體後葉便釋出催產素(oxytocin)
à環繞乳腺泡周圍的肌皮細胞產生收縮作用而將乳汁由乳腺管腔擠壓出來
b. 促進排乳反射(正向感覺):自信;充滿愛意地哺餵母乳;看、聽或想到小孩
c. 抑制排乳反射(負向感覺):生理疲累、疼痛;心理緊張、焦慮、害怕、擔心
d. 哺餵母乳刺激催產素,促進宮縮,幫助子宮復舊
4-3 母乳的營養成分
a. 泌乳階段(初乳→過渡乳→成熟乳)
時間 特徵與營養成分
初乳 第二妊娠期至分 -顏色淡黃、清稀、摸起來黏黏稠
娩後 2 天內 -熱量較高,體積小

7
-含有許多免疫球蛋白,如 IgA、IgG、IgM、乳鐵蛋白、
白血球、溶菌酶及免疫反應細胞等,可以加強新生兒的
免疫能力,預防腸道被細菌附著以及壞死性腸炎的發
生。
-有輕瀉作用,可以促進胎便早日排出,減少膽紅素的再吸
收,降低黃疸或高膽紅素血症的發生機率
過渡乳 分娩後第 3 天-2 -脂肪含量會逐漸增高,母乳中的脂肪有助神經的髓鞘化與
週 視網膜的生長
成熟乳 分娩後第 2 週開 -前奶(foremilk):為哺乳時前半段分泌的乳汁,較清
始至停止哺乳 淡,富含蛋白質、乳糖及一些營養素,水分的含量也較
多。
-後奶(hindmilk):為哺乳時後半段分泌的乳汁,較白,
富含脂肪,故熱量亦較前奶高。
b. 泌乳與母體的營養狀況:每天需要額外增加熱量 500 kcal、蛋白質 12-15 g,增加攝取豆
類、堅果類;完全素食者應補充維生素 B12,以滿足泌乳所需。
c.母乳與配方奶成分之比較
4-4 正確的餵乳及含乳姿勢
a.嬰兒含乳姿勢正確:①嬰兒慢慢、深深地吸吮,不會發出嘖嘖聲;②嬰兒有吞嚥的動作或
聲音;③嬰兒的臉朝向乳房,下巴貼著乳房,身體緊貼著母親;④嬰兒嘴巴張大含住
整個或大部分乳暈,下唇外翻成 C 形;⑤嬰兒上唇上方露出的乳暈較多。
b.鼓勵親子同室:及早建立嬰兒吸吮母乳的型態,將有利於母乳的哺餵,可提高母乳哺餵率
c.依嬰兒需求哺餵母乳:由嬰兒的需求決定吸奶時間的長短及頻率
d.建議每次餵奶僅先餵一側乳房,嬰兒都有吸到此側乳房的前奶和後奶,下次從另一側乳房
開始餵奶即可。除非嬰兒離開乳房卻還想再吸奶,才換另外一側乳房餵奶。
4-5 維持乳汁的分泌:
˙盡量親餵
˙手擠乳
˙母乳保存方法:成熟乳室溫 4-6 小時、冷藏 5-8 天、冷凍 3-6 個月(臨床上記 555 或
333 原則)
˙冷藏或冷凍的母乳,置於室溫下或溫水中(不要超過 60℃)回溫,不可使用微波爐或
瓦斯爐加熱。
4-6 母嬰親善醫院評鑑 10 項條件:(CH1 已提過)
(1)醫院要和所有相關醫療人員溝通,並有正式文字呈現母乳哺育政策。
(2)醫院要訓練所有醫療人員,以具備執行這些政策所需要的技巧。

8
(3)醫院要讓所有的孕婦知道母乳哺育的好處以及如何哺餵母乳。
(4)醫院要支持出生後立即的母嬰肌膚接觸,儘早開始哺餵母乳,在新生兒出現吃奶反應
時,協助哺乳。
(5)醫院內的醫療人員要教導母親如何餵奶,以及教導母親在和新生兒分開時,知道如何
維持泌乳。
(6)醫院內的醫療人員要知道,除非有醫療上需要,不然不會給新生兒母乳之外的食物,
包括水、葡萄糖水或配方奶。
(7)醫院要實施每天 24 小時親子同室。
(8)醫院內的醫療人員要鼓勵母親依照新生兒需求哺餵母乳,不要限定哺乳的時間和頻
率。
(9)醫院內的醫療人員不會給哺餵母乳的新生兒人工奶嘴或安撫奶嘴。
(10)醫院要協助並成立母乳哺育支持團體,並於母親出院後轉介至該團體。
4-7 常見問題與照護
問題 照護
1.嬰兒不接受母乳 -產後應該盡早讓嬰兒吸吮母親的乳頭
2.乳汁不足或過多 -乳汁不足與母親過度疲倦、嬰兒吸吮較少、母親心理因素、缺乏
信心和技巧等有關,故足夠休息、增強自信、持續哺餵可改善
之。
-乳汁過多與體質、過度擠奶、長期捐奶等有關,故減少刺激可改
善之。
-評估母乳攝取量是否適當
˙嬰兒的喉嚨是否有吞嚥動作
˙尋乳反射是否仍然出現
˙注意每日的餵食頻率及次數(平均 1~3 小時餵食一次,每日
餵食約 8 次)
˙嬰兒餵食後可否迅速入眠
˙每日的尿片有否 6~8 次的尿溼
˙嬰兒的皮膚會具有彈性
˙嬰兒前 6 個月的體重應每個月增加 500 公克
3.乳頭過短或凹陷 -指導母親盡早哺乳
-使用吸乳器或空針筒刺激乳頭突出
-利用各種餵奶的姿勢或採用乳頭罩輔助,以利嬰兒含住乳頭。
4.脹奶及乳房腫脹 -增加哺餵母乳的次數,鼓勵母親盡早且常常讓新生兒吸吮兩側的
乳房

9
-嬰兒不在母親身邊,應將乳汁用手或擠奶器擠壓出來
5.乳頭疼痛、破裂 -協助嬰兒含住乳頭與部分乳暈
或出血 -調整餵奶姿勢
-不要使用肥皂或酒精清洗乳房,其易致乳頭乾裂
-塗母乳於乳頭上乾燥,因母汁含有維生素 E 及生長因子,有助於
改善乳頭皸裂及疼痛情形。
-不須停止哺餵母乳
6.退奶 -服用退奶藥 bromocriptine mesylate(Parlodel),為泌乳素抑
制劑,早晚各服 2.5 mg,一共服用 2 週,其副作用包括有:低
血壓、頭痛和噁心。
-非藥物性的護理措施,例如:減少對乳房的刺激、穿支托性的胸
罩或束縛帶,限制水分的攝取或冰敷的使用。
7.職業婦女的母乳 -坐月子期間,即建立成功的泌乳
哺餵 -每 3 小時擠乳一次,並置於冰箱冷藏保存
-上班出門前先哺乳,下班回家後立刻哺乳;在夜間和週末放假
時,增加哺乳次數
-避免穿太緊的胸罩,以免抑制乳汁分泌
-家人支持鼓勵、參加哺乳支持團體
-離乳:
˙改用母乳與配方奶交替哺餵的方式,或者是減短母乳哺餵,漸
延長餵配方奶的時間。
˙攝取抑制泌乳的食物,如韮菜、小麥汁、生麥芽等
˙教導母親穿著緊身胸罩
4-8 禁止哺餵母乳的情況與相關議題
a.絕對不可哺餵母乳:
˙母親:愛滋病帶原、使用抗癌症藥物、免疫抑制劑或接受放射線治療、藥物濫

˙嬰兒:高胱胺酸血症、半乳糖血症
b.某些條件下仍可哺餵母乳:
˙母親:HBsAg(+)、HBeAg(+)雖屬 B 肝高傳染性,新生兒出生後 24 小時即施
打免疫球蛋白,可以哺餵母乳;開放性結核病者,母親接受抗結核菌藥
物治療 2 週以上即可哺乳(尚未哺乳之前要擠出乳汁,以維持泌乳)。
5.家庭計畫
5-1 各種避孕方法

10
★口服避孕藥分兩種:
1.單一黃體素製劑(POC)
,又稱迷你丸(mini pills)
,28 顆裝,其主要作用是改變子宮
頸黏液而產生避孕效果,每天需準時服藥,使用後月經週期可能延長。
2.含有兩種女性荷爾蒙,包括雌性素及黃體素的混合型製劑(COC)
,分別有 21 粒及 28

★口服避孕藥使用禁忌:有高血壓、血栓栓塞病史、目前已懷孕
5-2 餵母乳者適合的避孕方法
a. 最適合的為使用保險套
b. 若以泌乳無月經法,必須是在產後 6 個月內晝夜完全哺餵母乳者。
6.產後期異常
6-1 產後出血(PPH)
a.分類與好發原因
1.早期產後出血:
˙定義:胎兒娩出後 24 小時內的出血,總出血量大於 500 毫升,或出血量超過其體重的
1%以上。
˙發生時間:以胎盤娩出後,產後 1~2 小時內最易發生出血,又稱為即刻性產後出血。
˙原因:子宮張力不全為主因,其次是產道撕裂傷、胎盤碎片殘留和瀰漫性血管內凝血
等。
2.晚期產後出血:
˙發生時間::發生在胎兒娩出 24 小時後至 6 週內的出血。大多發生在產後第 6~10 天
之間,故又稱為「遲發性產後出血」。
˙原因:胎盤碎片殘留為主因。
b.原因、症狀與處置
原因 影響因素 症狀 醫療處置與護理
子宮張 -子宮過度 -子宮大且柔軟,位置 1.維持子宮收縮:
力不全 膨脹 上升 -子宮按摩(腹壁子宮底按摩法、雙手壓迫
-急產或產 -產後 1 小時內即浸溼 子宮法)
程過長 整片產墊 -給予子宮收縮劑:
-懷孕次數 -出血初期:眩暈、空 *可給予 oxytocin、Methergin®、
過多 氣飢渴、呼吸困難、 ergonovine、prostaglandin 等宮縮劑
-異常宮縮 噁心嘔吐、不安、口 促進血管收縮,以達到止血的效果。
型態 渴 *Methergin®及 ergonovine,會有高血
-子宮內感 -後期:有休克症狀 壓的副作用,不適宜使用在血壓升高
染 (高於 140/90 mmHg)的產婦。

11
-動脈結紮術
-子宮切除術
2.矯正體液及電解質的不平衡:適當的靜
脈輸血、靜脈輸液、F/U 血紅素值
3.預防感染:給予預防性抗生素
產道撕 -急產時 子宮收縮良好呈堅硬 1. 縫合修補撕裂傷
裂傷 -巨嬰或難 狀,仍斷有鮮紅色大量 2. 紗布壓迫止血 24~48 小時
產 的陰道出血 3. 會陰撕裂傷達第三度或四度時,應給予
軟便劑,預防便祕時造成縫合傷口裂
開,同時應避免給予灌腸、量肛溫及肛
門塞劑
胎盤碎 -過早人工 -胎盤殘留的碎片很 1.妥善處理第三產程
剝離胎盤
片殘留 -胎盤黏 大,分娩剛結束即會 2.產檯上檢查胎盤、產道
著,如植 有鮮紅色血大量流 3.子宮刮除術
入性胎
盤、前置 出。 4.若為嚴重的植入性胎盤,必要時需行子
胎盤 -殘留小碎片,會直到 宮切除術。
-子宮收縮
產後 6~10 天才發生
不佳,使
胎盤無法 突然大量出血,子宮
有效的完 大且柔軟、會連續數
全分離
日有點狀出血的情
形。
瀰漫性 -胎盤早期 -大量陰道出血 1.輸血注射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血管內 剝離(主 -部分凝血酶原時間 2.給予 heparin 溶解凝血處
凝血 因) (PTT)延長、纖維
(DIC) -過期流產 蛋白原減少
-胎死腹中
-羊水栓塞
-妊娠誘發
性高血壓
血腫 會陰在分娩 -會陰受到壓迫而極度 1.初期(產後 24 小時以內)血腫面積不大時
時血管破 疼痛,比正常的產後 可以冷敷止血
裂,血液滲 痛還劇烈 2.24 小時後用熱敷幫助血塊消除
至組織中 -摸起來熱熱且腫腫 3.血腫面積很大,行切開引流
的,呈藍紫色

12
-子宮觸診堅硬、無皮
膚外傷與陰道出血增
加情形
c.護理
1.正確評估、預防出血
- 監測生命徵象及宮縮情形
- 監測惡露的量、顏色、氣味:若在 15 分鐘內一塊產墊全溼或在一小時內有一塊以上的
產墊全溼透了,即表示為產後出血。
- 立即按摩子宮底,直到它變硬,但注意不可按摩過度引起肌肉疲乏,反而無法有效的維
持子宮收縮的狀態。
- 測尿量,尿量少到每小時 30 c.c.以下時為休克症狀
2.找出原因、矯正出血
- 針對不同原因給予處置
- 維持足夠的循環血量,預防低血容性休克
3.預防感染及合併症
-預防性抗生素
-充分睡眠與營養,補充蛋白質、鐵、維生素 C
-經常更換產墊
6-2 子宮內膜炎
1.是產後感染最常見的生殖道感染
2.常於產後 48~72 小時出現症狀:
① 發燒 38~39℃以上
② 脈搏 100~120 次/分鐘
③ 子宮底高度不下降、宮縮不良、復舊不佳
④ 惡露異常,呈紅色,有惡臭。
⑤ 食慾不振、失眠、頭痛、下腹部壓痛,全身軟弱,發燒時伴有寒顫等。
3.原因:早期破水、胎盤碎片殘留、產道損傷、產程延長、無菌技術不確實
4.常見的致病菌:鏈球菌、大腸桿菌
5.診斷檢查:子宮內分泌物(惡露)培養有致病菌、ESR 與 WBC 均增加
6.護理措施
a.促進產婦的舒適:提供充足的睡眠,採半坐臥或抬高床頭以利惡露排出
b.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和維生素 C 的食物
c.待產時避免無謂的陰道檢查
d.用溫水由前向後清洗會陰部,促進傷口癒合

13
6-3 乳腺炎
1.乳房腫脹/充盈 Breast Engorgment:通常在產後 2~3 天,媽媽會覺得兩個乳房有某種
程度的腫大與膨脹、有壓痛感,有時可能伴隨輕微的發燒。
2.乳腺炎分類與原因
a.非感染性乳腺炎:乳汁受到壓力回滲到乳房周邊組織,乳汁中含有發炎物質,即使沒有
任何細菌感染,也會造成乳房腫脹、疼痛,甚至引起發燒。
b.感染性乳腺炎:細菌感染
- 感染途徑:嬰兒口鼻喉嚨分泌物、母親自己或醫護人員的雙手、母親所使用的衣物、
器具及床單
- 危險因子:①乳頭破裂;②過度按摩乳房使乳房組織受傷;③乳汁滯留或乳房過度膨
脹;④哺餵寶寶的次數及時間不足
- 常見的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3.症狀:一般為單側乳房的實質組織或間質組織局部發炎,乳房局部有硬塊,觸摸會非常疼
痛、皮膚發紅,有明顯的發燒、疲憊情形,常是發生在產後 1~4 週;發炎 2~3 日後會發
展成局部乳房膿瘍,產婦會突然發燒至 40℃。
4.治療與護理
a.使用抗生素,疼痛厲害給予止痛劑
b.持續排出乳汁,親餵或手擠乳,急性發炎的乳房不需暫停餵奶
c.每日攝取至少 3000ml 水分
d.有膿瘍出現,需做切開引流術
6-4 泌尿道感染
1.產後婦女有 2~4%會發生產後泌尿道感染
2.原因:尿瀦留、分娩時膀胱受傷、個人衛生不當
3.常見的致病菌:大腸桿菌
4.護理措施:
-鼓勵排尿,避免尿液滯積和膀胱過度膨脹;無法自解則誘尿或導尿
-攝取足夠的液體,每天至少 3,000~4,000 c.c.,以稀釋尿中的細菌
-鼓勵多吃小紅莓(或喝蔓越莓果汁)以酸化尿液
-注意會陰部的清潔:每次排便後需沖洗會陰部,並注意由前往後擦拭
6-5 血栓性靜脈炎
1.主要病因:產後血小板黏滯度增加、血小板增多症、某些凝血因子量增加。
2.誘因:肥胖、高齡、曾患有血栓栓塞症者、長期不活動導致靜脈鬱積、有靜脈曲張者、長
期服用口服避孕藥者。
3.分類

14
a.表淺血栓靜脈炎:
-通常出現在隱靜脈
-產後 3~4 天症狀趨於明顯,受侵犯的表淺靜脈局部出現紅腫、發燒,2~3 天內很快就
消失,很少會發生肺栓塞。
b.深層血栓靜脈炎
-出現在下肢深層靜脈
-若血栓往上擴展,下肢僵硬、皮膚蒼白、水腫脹大,稱之為白腿(牛奶腿或股白腫),末梢
脈搏亦會減弱,較易發生肺栓塞的合併症。
4. 霍曼氏徵象(Homan's sign):請產婦站立或將足背彎曲,小腿伸直時,小腿會出現疼痛
現象,表示霍曼氏徵象呈陽性反應結果。
5. 醫療處置
a. 若有血栓形成可使用 heparin 或 warfarin 抗凝血劑
b. 哺餵母乳的婦女,因 warfarin 的分子量較小,會通過乳汁,一般建議使用 heparin。
c. 止痛劑與抗生素
6. 護理措施
a. 鼓勵產後早期下床
b. 產後每日評估 Homan's sign
c. 急性期絕對臥床休息並抬高下肢,以促進血液回流減輕水腫
d. 患肢勿受壓
e. 不可熱敷或按摩患肢:以免血塊掉落隨血循游走造成肺栓塞
f. 剖腹生產後或有血栓栓塞病史的婦女,在產後前兩週下床走動時,應穿著支持性彈
性襪。
g. 預防肺栓塞

1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