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戏剧之家》2015 年第 10(上)期 总第 211 期

论纪录片中音乐元素的重要性及应用原则
李浩界
(河北大学 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音乐作为听觉元素,在进行情感表达和交流时,不失为最佳的艺术形式。纪录片以纪实为己任,
真实性为其本质属性。抽象的表意音乐与写实的影像相互碰撞,营造了纪录片的艺术性和逼真性的品格。随着纪
录片创作理念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对纪录片画面进行渲染、烘托及深化并让画面留有思
考空间,成为纪录片表达中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纪录片;音乐元素;重要性;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J9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06-01

在纪录片的表达中,音乐与画面、现场声、同期声及虚 的。创作者知道音乐的运用重点应该在于表达深层次的人物
实兼备的解说词相配合,营造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 感情和心理活动。让抽象性的音符和和直观映入眼帘的画面
音乐作为一种情绪和意境,融入作品时,对于纪录片表达情 达到 1+1>2 效果,能让观众有更多体验的效果,如纪录片《企
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含有创作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鹅卧底日记》里面的音乐让我们看到企鹅真实生活的欢快、
一、音乐在纪录片的作用 艰辛,又有时而落寞的悲伤。音乐的感染力,能够让观者内
音乐是听觉元素中,最具情感与感染力的构成,与听觉 心有更多思考和感受的空间,恰当的音乐运用往往能够达到
其他元素融入纪录片的整体构思之中,并与视觉元素相结 深入人心的效果。
合,构成诸多重要功能。在纪录片中,创作者在后期为纪录 二、音乐创作及选配的原则
片选配的音乐带有主观成分,通常称“主观性音乐”。但音 纪录片中的音乐是作品整体的一部分,它不是独立的,
乐又能以客观声音的形态出现,如客观摄录的演唱、弹奏以 是要与画面表达相配合的,不能自成体系,不能过强过满。
及出现在拍摄现场的广播、电视等有声源的音乐。在纪录片 以少胜多、服从整体,是创作和运用音乐的基本原则。因此
中客观音乐能够连接起创作者的主观表达和客观的时空环 在音乐创作、选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点原则:
境。因此,客观音乐是片中主观音乐和其他视听元素和艺术 (一)克服音乐选配的随意性。音乐与纪录片其他视听
手法的桥梁,用以推进情节的发展。 元素的搭配,必须与主题、风格相统一。我们不能忽视音乐
(一)抒情功能。用音乐抒发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是 的表现力,不能单纯把音乐当成整体的“填充物”。音乐的
音乐在影视艺术中最重要的功能,纪录片中亦如是。音乐的 选配首先要做到画面影像所表现时空背景相统一。再有,要
内在品质就是情感的起伏和运动,细腻地表达情感,而在纪 与人物的情绪相统一,悲伤的情绪一般情况下要选用悲伤的
录片中,音乐的能够表达片中人物难以表达的情绪及创作者 音乐,除非某些特定的表达需求,这样才能让音乐和画面内
的寄托。例如:在纪录片《敦煌》中,《悠远的天空》那超 容、主题整体达到统一。
脱空灵的旋律加上许巍自然有力的唱腔,把大敦煌的苍凉与 (二)选配音乐要统一的风格。在音乐选配上,要让全
神秘显露地淋漓尽致。将创作者力求表达的对敦煌的憧憬向 片内各个部分的音乐相互关联,不能各自为政。
往之情,通过歌声传达到了观众的内心。 (三)音乐和解说、音响三者的关系需要有主有次、相
(二)渲染气氛。音乐不是简单地重复画面上的视觉效 得益彰。在纪录片中,最忌讳就是三者不分主次。如果音乐
果,而是细致地为画面营造一种气氛,从而深化视觉效果, 在音量上的喧宾夺主,就会扰乱解说及同期声的效果。
在纪录片中这种渲染则显得更加含蓄入微。雅克・贝汉的《微 在纪录片创作中,让音乐在表达思想情感上更加自然、
观世界》在表现两只蜗牛卿卿我我的画面中,搭配了歌剧中 生活化无疑是最好的,也是对纪录片特性的理解和尊重,音
常用的咏叹调旋律,交响乐的伴奏渲染出了浪漫的氛围又赞 乐只有置入片中恰当的位置,配合并融入片子整体的表达才
颂了自然界。 能春风化雨式地感染观众,才是纪录片中最好的音乐。
(三)创造,控制节奏。音乐能够通过旋律、基调的变
化产生不同的节奏。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合理运用可使纪录片 参考文献:
在除了本身的内部节奏外,创造并控制片子的外部节奏。音 [1] 谭天,陈强 . 纪录片创作理念与技能 [M]. 暨南大学
乐本身的节奏变化可以加强或减弱影片的整体节奏,更有利 出版社,2011.
于观众的对纪录片的理解与欣赏。同样在《微观世界》中, [2] 郄建业,王利君,张继保 . 视听文化导论 [M]. 人民
作曲家布鲁诺・库莱创作的音乐在片子中或舒缓或激越得与 出版社出版社,2012.
画面相配合,让人们在惊奇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还感受着丰 [3] 王静波 . 纪录片创作的艺术化研究 [D]. 东北师范大
富的听觉节奏和愉悦的心理节奏。 学,2010.
(四)引导观众思考,体现艺术品位。纪录片创作不是
简单的再现生活,它有更深层的创作目的,让观众能在影像 作者简介:
之外思考并获得自己的理解。观众主观的思考结果是在对片 李浩界(1990-),女,硕士研究生,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中丰富的视听元素表达理解的情况下,结合个人经历而得到 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10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