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 九 章 》 之 写 作 年 代 及 其 内在 联 系

林明华

《九 章》 究 竟 作 于 何 时
, ,

对 于这一 问题 于 这 一 点 后 人 各 自作 了 不 尽 相 同 的 发 挥 笔者
即 《惜 诵 》

中 国楚 辞 学 史 上 历 来 有 两 种 说 法 一是王逸认 以为朱 熹之说可 以 作如 下 推测

为 《九 章 》 是 屈 原 放 逐 于 江 南 时 所 作 《抽 思 》 《思 美 人 》 作 于 事 态 情 景 发 生 之 时 即 屈
, 、

一是朱

熹认 为 《 九 章 》
“ ” ,

非必 出于 一 时之 言 即屈 原 原初被疏 之 时 从诗人 时间操作规程 上讲属 即


而 《哀 邹 》 作 于 秦 兵 破 郑 楚 人 逃 难 时
。 ,

作于 各 个 时期

时创 作
《橘 颂 》 《涉 江 》 《怀 沙 》 《惜
。 、 、 、

大凡 诗人 作 诗 的 时 间 与 其 所 写 的 事 态 情 景 也属 即 时 创 作
往 日》 《悲 回 风 》 都 写 于 屈 原 放 逐 江 南 时

、 ,

的联 系 而 言 主要 有两种 时 间操作规程 一种 也
朱 熹认 为 《 九 章 》

。 , “
是事 态 情 景 发 生 时 或 稍 后 诗 人 即 创 作 这叫即 还 是 属 即时创 作 因此 非
。 , ” ,

时创 作 另一 种 是 事 态 情景 发生 很 久之后 诗 必 出于 一 时 之 言 的说法也是有道理 的 合乎
, 。 。

人因突然感触 回忆 而 进 行创 作 这 叫过 后 创作 诗 人 创 作 的 时 间操 作 规 程

这就 是 诗 人 写 作 时 间 的 大 致 操 作 规 程 由于 相对于 王 逸 之 说 而 言 朱熹之 说 的 贡 献 在
于 说 出 了 《惜 诵 》 《抽 思 》 《思 美 人 》 《哀 那 》
、 、 、

《九 章 》 没 有 标 明 具 体 的 写 作 时 间

于 是人们就

只 能 凭 诗 中所 写 的 事 态 情 景 来 推 断

可 能都是 即 时 创 作 从 而补 足 了王 逸 没有说到

首先推 断 《 九 章 》 写 作 时 间 的 是 王 逸

他 的另一 种 可 能 性 的 写 作 时 间 操 作 规 程 而王逸

在 《楚 辞 章 句 》 中说 对于 这 四 篇 的写 作 时 间 的说 法 也 还 是 一 种 可 信
“ ,
屈 原放于 江南之野 思
尤 其 是 王 逸 认 为 《怀 沙 》 《惜 往
。 、

故复作 《九 章》 …… 卒不
, ,

君念国 优 心 阁极 的可 能 性
日》 《悲 回 风 》 《涉 江 》 是 屈 原 作 于 放 逐 江 南
、 、
, 。 ”
见纳 委 命 自沉 从 王 逸 的这 几 句 话 可 以 看
, 。 ,

《九 章 》 是 屈 原 流 放 江 南 时 所 写
, ,
出 而且是他 时 这一 推 断具 有绝 对 正 确 性 因此 朱熹之
, 。

说虽 然 不 失 正 确 而王 逸之说仍不 可偏废 同
, 。

所 有 诗 歌 的最 后 篇 章 是 投 渊 之前 的绝命 词
, “ ” , ,

联 系 到 《九 章》 所 写 的 事 态 情 景 的 发 生 时 时 王逸 去古未远 训 沽 常有 依据 此说也

《九 章 》 中 的
, 。 。

间 王 逸 的说法 还 是很 有 道 理 的 应非空 穴来 风
《 九 章》 是 否 是 一 个 内 在 的 统

《惜 诵 》 《抽 思 》 《思 美 人 》 虽 然 写 的 是 屈 原 初
、 、

另一 个 问 题

《哀 郑 》 写 的 是 郑 都 破 时 楚 人 一体 从 创作 常规 逻 辑 来讲 如果依王 逸之说

被疏 的事 态 情 景
《 九 章 》 是 诗 人 自定 篇 名

那 么 它 就 自然 而 然 是

逃 难 的情 景 但是 这 四 篇有 可 能属 诗 人 的过 后
如 果 依 朱 熹 之 说 《九 章 》 只

创作

并没 有 违 犯 可 能 的 时 间操作 规 程

而其 一 个有 机统 一 体
“ , , ”

《橘 颂 》 《涉 江 》 特 别 是 《怀 沙 》 《惜 是 后 人辑之 得其九章 那么 它就 只是零散


、 , 、

他五篇
, 。

往 日》 《悲 回 风 》 定 作 于 流 放 江 南 时 的凑 合 成 一 卷 而不是一个统一体 后来赞成
、 ,

尤其后
《九

三篇是绝 命词

这 从 时 间操作规程 上 来 说属 于 朱 熹 之 说 的姜 亮 夫 就 把 话 说 得 非 常 明 白
章》 者
, ,

王 逸 的 《九 章》 作 于

辑九篇 了不 相关之文 存于一卷之

诗人 的 即 时 创 作 因此
《重 订 屈 原 斌 校 注 》

。 ”

放逐 江 南 说 包 括 了 诗 人 的 两 种 时 间 操 作 规 程 中
大 家都 知 道 《九 章》 有 侧 重 地 描 绘

还 是合乎 道 理 的

其实

朱 熹认 为 《 九 章 》 作 于 各 个 不 同 时 期

对 了诗 人 一 生 中 重 大 的 事 件 和 斗 争 精 神 有 人说
·

文学 遗产 二 二 年第二 期

它 相 当 于 一 部 《离 骚 》 只 不 过 《离 骚 》 只 是 概
。 。
排 的 篇 章前 后 照 应 的 组 构 关 系
而 《九 章 》 则 具 体 而 《九 章》 中 的 九 篇 诗 从 文 体 方 面 说 都
, ,

略地 记叙 了 诗 人 的 一 生 另外
。 。
微地 记 载 诗 人 的 重 大 事 件 和 爱 国 胸 襟 因此 属 同一 个 体裁 王 逸 前 面 的话 中有 一 句说 屈
《 九 章 》 在 思 想 情 感 脉 络 方 面 是 一 个 内在 的 有 机 而 作 《 九 歌 》 《 九 章》 之颂
“ ” ,

原 如果 我 理解 不
王 逸 是 指 《九 章》 也 属 颂 这 一 文 体
。 , 。

统一体 错的话
考之 《九 章 》 中 的 篇 章 内 容
, , 。

对于 这 一 问题 早 在 清 乾 嘉 时 当朴 学 之 风 王 逸之 言不 虚
《橘 颂 》 篇 名 就 标 明 诗 属 颂 体
, ,
卷进楚辞 园地 的 同时 也 出 现 了注 重 文 脉大义 诗 的 内容 既 是 颂
《抽 思 》 中 诗 句 有 云
、 。 。
的一 派 如 刘 梦 鹏 屈 复 等 对 此 进 行 了探 讨 刘 橘 树 更 是 颂 自我 人 格 美
梦 鹏 在 《 屈 子 章 句 》 中说 《九 章 》 皆哀 郑 之
“ “ , 。 ”
道思 作颂 聊 以 自救 兮 实是颂 己为 国劳心
九章》 是屈 原 一 致抒 发 的亡
。 ”

《 怀 沙》 明 言 自己
。 “
词也 他看到 了 费 神 而 宽 解 自身 的 穷 困 内
, , ” , 。
国之 痛 因为郑都 被 秦兵攻破是楚 国灭 亡 之表 厚质正兮 大人所盛 自赞 自宽 此三 篇词 句
因之 刘 梦 鹏 把 《 九 章 》 总 题 为 《 哀 那 九 《 涉 江 》 以 凤 自喻
。 。 , “
征 自颂 之 意 明 白显 豁 幼好
章》

《哀 郑 》 自 比
, ” 。 “ ” ,
变 乱篇 章 次 序 擅 改篇名 本为治楚 辞者 所 奇而老不衰 狐死首丘 故国
但此举 足 以 标 志 他 甄 识 出 《九 章》 内在

《 悲 回 风 》 自拟 仙 人
。 ,
不取 哀思 不 绝 处窘困而达

《惜 诵 》 指 天 明 誓
。 。 ,
的统 一 文 脉 大 义 观 此 三 篇 寄 寓 自颂 之 声

《思 美 人 》 操 持 芳 草
。 , 。
屈 复研 究 楚 辞 也 是 深 究 其 文 脉 大 义 他以 全心 为 君 待君 一悟
另 一 种 方 式 来 探 讨 《 九 章 》 内在 的 意 义 和 结 构

《惜 往 日 》 忆 昔 君 臣 遇 合 之 谐 美

而 痛惜襄 王 不
他 在 《楚 辞 新 注 》 中 说 得 好
“ ,
。 , 。
三 间忠 而 被 谤 悟 此三 篇篇 意 责 数 君 王 自明 芳 洁 由此 看
《离 骚 经 》 之 作
。 , 。 , 。
国无 知 者 以 自表 明 其 志 怀 来 九 篇 诗 乃 全 属 诗 人 自颂 之 体 式 周代颂 诗
又 作 《九 章 》 以 自表 明 也
, , 。 “ ” , “
迁襄放 远志彭咸 本是 宗庙之音 其功用 乃 在 于 帝 王 以其成
, 。

故首 章 曰 重 著 以 自明 末章 日 窃赋诗之所 明 功告 于 神 明者 也
” 。

至 战 国 屈 原 一 变 颂 体 为 自颂
。 ” ,
苦心 真 切 如 此 从 屈 复 的这一 段话 可 以 体察 与颂 神 之 音 这 是 何 等大胆 与传统 决 裂 的艺 术
《九 章 》 不 仅 文 脉 贯 注
, , 。 ,
出 而 且 具 备统 一 的组 创造 自屈 原 奠 定 基 础 以 来 后世浪漫主义诗

织结构 屈 复在 这 里 着 重 指 出 的是 诗 人 着 意安 人 就 以 自我 歌 颂 为 其 特 征 而 不 以 为奇

庚 信 诗 《集 周 公 处 连 句 》 中
“ ”
周公 辨正

吉 定

庚 信 诗 《集 周 公 处 连 句 》 云

市朝 一 朝 鲁 同 群 《庚 信 传 论 》

年版 天 津人 民 出 版 社
, 。 , 。 ”
变 兰艾本 同焚 故人相借问 平生如所闻 林 怡 《庚 信 研 究 》

年版 人 民文 学出版
清 人 倪 璐 《庚
“ ” 。 ,
这首诗诗 题 中 的 周公 是谁 社 仪 年版 等均 因 袭 了此 说 最近 笔者披
子 山 集 注 》 卷 之 四 中说
“ ,
, “ ” ,
周公 陈 尚书 周 弘 正 阅有 关 史 料 发现此诗诗题 中的 周公 并非
。 , , 。 ” ,
也 弘正 人周 信集 其 处 有伤 旧 国之词 由 南朝 陈 尚 书 周 弘 正 而 是 北 朝北 周 孝 阂帝 宇 文

于倪 珍 认 定 这 首 诗 诗 题 中 的 周 公 是 陈 尚 书 周 弘 觉 兹特陈拙见 如 次
又 其 《庚 子 山 集 注 》 有 多 种 印 本 行 世
, ,

正 故 一

周 弘正一 生没有称周公的仕历 据
当代 学 人 舒 宝 璋 《 庚 信 选 集 》 中州 书 画 社 《南 史 》 卷 三 十 四 《 周 朗 传 》 附 《周 弘 正 传 》 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