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6

2013 / 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

《店 鋪》

參選編號: C062

學科名稱:中文

適合程度:高一至高二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店 鋪》
中文

簡 介

現代社會急速發展,新科技、新產品不斷湧現,城市裏高聳宏偉的建築物林立。
不過,我們仍可發現倖存下來的古老事物,包括店鋪這一類。或許這些店鋪將遭受淘
汰,但今天我們仍可以從中發現很多值得欣賞,可供回味的東西。

香港經濟在七十年代初開始蓬勃起來,物業市道興旺,不少地區的舊建築物紛紛
被拆卸,許多富有傳統文化和民族色彩的店鋪也隨之消失。而澳門亦是如此。幸好的
是,澳門是一個富有特色的城市,雖然賭業發展蓬勃,但作為多處被列入了世遺文化
景點的澳門,我們仍可發現倖存下來的古老事物,包括老街、老巷,而各式的舊店鋪
依然能屹立在這些老街老巷中。

澳門回歸十多年,從充滿殖民地風采蛻變成紫醉金迷的城市,除了燈紅酒綠,澳
門還是個充滿純樸氣息的地方。尤其那些穿越了漫長歲月、充滿歷史特色的老街。在
這些老街道上,依然保存著許多百年「老字號」,充滿著迷人的獨特文化的魅力。 這
些老店鋪和老作坊所生產與銷售的產品,不僅保持著上百年以前的口味、品質和包裝,
甚至連生產用具、經營模式、經營理念、技藝與工藝流程等等,都一成不變的保持著
上百年前的「格調」:不理時代變遷,不管風雲變幻,經營到今天,有些甚至沒有一
絲一毫的改變。譬如位於果欄街一位陳氏所開的「和昌醬園」店,這是其曾祖父留下
的家業,迄今已傳承了三代人。不僅製作醬油的手工方式延續曾祖父的,甚至連記賬
的一套程式都和一百多年前一模一樣。我們可以這樣說,這些富有特色的老店鋪,它
簡直是澳門的「活歷史」,也是澳門歷經風雲變幻而矢志不渝的精神寫照。這就是澳
門,二元結構的社會。揮金如土的奢華晝夜,與淡定、從容的平常日子共存。

因此,本教案在教學時會給學生多展示舊店鋪的相片,讓學生能更能了解香港及
澳門的特色老店,通過對港、澳舊式店鋪的欣賞,提高其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同時
讓學生分組進行實地考察,透過攝影及介紹澳門店鋪的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對傳統店
鋪的欣賞及喜愛之情;最後讓學生運用分組活動時所拍下澳門店鋪的相片,來製作及
郵寄明信片,一方面能讓學生宣傳及欣賞澳門各類店鋪的文化特色,同時培養學生細
緻觀察事物的能力。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i
《店 鋪》
中文

本教案的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課程安排用五節完成,由於分組活動的作業是
在第一節授課時才安排的,為了要讓學生有充足的準備時間,所以教學流程會分為兩
個階段進行:上課日期為 2014 年 7 月 7 日至 2014 年 7 月 11 日,共四節課,主要是
由老師提問及講授,每節均會佈置與下一節課內容相關的課題作業讓學生預習,以培
養學生主動發掘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第四節課內也加入學生討論及分享,如
此便能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同時增進同儕間的交流學習;第二階段則安排在第一
階段完成後進行,上課日期為 2014 年 7 月 14 日,一節課,主要是讓學生報告及學習
書寫明信片。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ii
《店 鋪》
中文

目 錄
第一部分
簡介 --------------------------------------------------------------------------------------------i
目錄 --------------------------------------------------------------------------------------------iii
教學進度表 -----------------------------------------------------------------------------------iv
教學大綱 --------------------------------------------------------------------------------------v

第二部分
教案設計 第一節 ---------------------------------------------------------------------------1
(引起動機、題解及作者、安排分組作業)
教案設計 第二節 ---------------------------------------------------------------------------5
(內容分析第一部分、 步移法、定點及多感官觀察描寫手法)
教案設計 第三節 ---------------------------------------------------------------------------8
(內容分析第二及第三部分、對比及襯托修辭手法)
教案設計 第四節 ---------------------------------------------------------------------------13
(豐富的聯想寫作技巧、內容討論及分享、全文總結)
教案設計 第五節 ---------------------------------------------------------------------------17
(學生分組報告、延伸活動----DIY 明信片、課堂總結)

第三部分
附件:工作紙及學生優秀明信片 -------------------------------------------------------22
試教評估 -------------------------------------------------------------------------------------26
教學反思及建議 ----------------------------------------------------------------------------27
參考資料 -------------------------------------------------------------------------------------28
光碟使用指引 -------------------------------------------------------------------------------29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iii


《店 鋪》
中文

教學進度表
日期 授課節數 教學內容 課堂時間

1. 了解古老店鋪所處街道的情形。
7月7日 2. 了解澳門各類店鋪的特色。
第一節 45 分鐘
(星期一) 3. 了解西西的生平及作品。
4. 扼要說明學習內容及安排分組活動。
1. 朗讀課文。
2. 內容分析(第一部分):
7月9日 了解古老店鋪所處街道的情形;了
第二節 45 分鐘
(星期三) 解古老店鋪的特色。
3. 重温步移法、定點觀察、多感官觀
察等描寫手法。
1. 內容分析:(第二部分)
通過分析步移法、定點觀察、多感
7 月 10 日 官觀察等描寫手法,了解舊店鋪的
第三節 45 分鐘
(星期四) 特色。
2. 內容分析:(第三部分)體會作者所抒
發的感受。
7 月 11 日 1. 了解如何在文章中體現豐富的聯想
第四節 45 分鐘
(星期五) 力,從而提升學生想像能力。
7 月 14 日 1. 學生活動----學生報告、製作及書寫
第五節 45 分鐘
(星期一) 明信片。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iv
《店 鋪》
中文

教學大綱

教學課題: 《店鋪》 教科書: 中國語文 (中五上)

PowerPoint 課件、澳門地圖
教 具: 授課時間: 225 分鐘
及新舊店鋪圖片等。

授課年級: 高一 班級人數: 36 人

任教老師: ------

教學評量: 通過課堂觀察、提問、小組報告、習題作業及分組討論。

學生已掌握一般的描寫技巧,包括步移法,定點和感觀描寫法;
已有知識:
已有製作簡報的基本技能。

一、認知方面
1. 認識作者西西的生平及其文章風格;
2. 認識香港舊店鋪的特色;
3. 了解澳門老街舊店鋪的特色。
二、 技能方面
1. 能運用步移法、定點觀察、對照、襯托及多感官觀察等描
寫手法;
教學目標:
2. 培養細緻觀察事物的能力;
3. 通過郵寄明信片,重温寫書信的能力。
三、 情態方面
1. 通過對香港舊式店鋪和澳門店鋪的欣賞,提高文化素養和
審美情趣;
2. 領會「萬物皆有生命,只消喚醒它們的靈魂」的情思和哲
理。
教學重點: 學習如何運用對照、襯托、定點和步移法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 認識及懂得如何運用聯想來深化描寫。
澳 門 古 老 店 鋪 位 處 的 環 境 、 特 色 及 作 者 的 情 懷 。 結合
澳門的發展,透過分組攝影及介紹澳門店鋪的活動,從而培養學
生對傳統店鋪的欣賞及喜愛之情。

創意及特色: 隨着資訊科技發展迅速,傳統的書信交往方式已逐漸被淘
汰,讓學生運用分組活動時所拍下澳門店鋪的相片,用以製作及
郵寄明信片,一方面讓學生重温如何寫作書信,另一方面培養學
生細緻觀察事物的能力。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v
《店 鋪》
中文

教案設計
第一節

時間 教學活動 教材/活動成果

12 一、 引起動機:
分鐘 老師提問、讓學生討論,導入本章:
(PPT p.1~6)引導:
1. 老師顯示一些傳統的店鋪。請同學們猜出
這些傳統店鋪是經營何種生意 ?
學生:猜圖及回答。

2.以 下 是 一 些 有 名 的 澳 門 特 色 老 店 鋪 的
照片,你們是否認識呢?你們又曾光顧
過這些店鋪?
學生:看圖思考及回答。

老師補充:
晃 記 餅 鋪 : 在官也街的晃記餅鋪傳到
第三代繼續經營。澳門開埠四百多年,有一
百一十六年歷史的晃記餅家創於 1895 年,創
始人高晃。百多年的晃記是經營茶樓,早午
茶市供應排骨燒麥等點心,下午時段則供應
廣東餅食,至七十年代結束傳統茶室專做餅
食。晃記馳名的肉切酥,原是被稱為砧板屎
的餅頭餅尾,晃記將之改良,首創加入南
乳,豬肉等,變成可口香脆的小吃,成為招
牌。其他的如老婆餅,雞蛋仔也是著名產
品。

洪馨記:百多年前,果欄街一帶是澳門
最繁盛的地區,是當時的外貿轉口生意的產
品中轉站,每日都熱鬧非凡。而於 1869 年開
業的洪馨記,當時便以外銷椰子及其他南洋
產品為主,據說每日可賣幾百個椰子,收入
豐盛,三百多呎的店鋪雇了十多名夥計。
1949 年,國內解放,生意一落千丈,連帶售
賣椰子產品的行業也逐漸式微,到了現在整
條果欄街只剩下洪馨記一間百年老店了。而
現時打理生意的,就只剩下「洪馨記」的第
四代傳人李氏夫婦。據說當時椰子雪糕的出
現也是因為當年生意差,很多椰子賣不去,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
《店 鋪》
中文

為免浪費,於是到 1963 年才開始賣椰汁、椰


絲。只售十五元一杯的椰汁雪糕,猛地聽起
來並不便宜,原來利潤並不多。洪韾記的椰
子雪糕要兩個椰子才能夠出一斤椰肉,雪糕
的製作過程中並沒有加入任何調味劑及水等
成分(全部都是椰汁調製),所以每杯椰子雪
糕都真正做到原汁原味。

景然棧:臘腸,令不少人又愛又恨——
愛其惹味但怕肥膩。在澳門要買到「靚臘
腸」的地方寥寥可數,連遊客都知道的「景
然棧」,店鋪設於新馬路營地大街,開業逾百
年,跨越四代,在業界地位超然,憑的只是
一孖孖手造臘腸,還有一樽樽自家製的傳統
醬油。臘腸,一斤有八孖,最興旺的時候可
以賣一百幾十斤,可是那已經是 80 年代的
事。臘腸市場萎縮,原因太多,至於自設工
場兼賣臘腸的店鋪,目前只剩下「龍天」、
「鳳城」、「新發財」及「景然棧」這四間,
而老闆劉晚景的工廠就在店鋪附近的橫巷
內,但臘腸都講季節,九月開始就會忙個不
停,亦是一年一度的臘肉旺季。那麼淡季又
如何?還好也有限量生產的一系列自製醬
料,由一班老師傅親手炮製,早已成為店鋪
招牌貨,也是快將失傳的傳統食品。

3. 老師講述:
香港經濟在七十年代初開始蓬勃起
來,物業市道興旺,不少地區的舊建築
物紛紛被拆卸,許多富有傳統文化和民
族色彩的店鋪也隨之消失。而澳門亦是
如此。幸好的是,澳門是一個擁有特色
的城市,雖然賭業發展蓬勃,但作為多
處 被 列 入 了 世 遺 文 化 景 點 的 澳 門 , 城市
裏高聳宏偉的建築物林立。不過,我們仍可
發現倖存下來的古老事物,包括老街、老
巷,而各式的舊店鋪依然能屹立在這些老街
老巷中,有些如上圖所提及的店鋪,至今仍
是享有盛名的。而本 文 寫 作 的 目 的 就 是 希
望記錄一點舊香港商業區的面貌。

學生:細心聽講。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
《店 鋪》
中文

20 二、 內容講解(題解、作者) :
分鐘 (PPT p.7~8)講述:
1. 老師講述題解:
作者原是為報刊專題採訪而寫作此
文 。 本 文 原 名 《 有 趣 的 店 》, 最 早 刊 載
於 1 9 7 5 年 11 月 號 的 《 大 拇 指 周 報 》,
後來收入《交河》一書內。
1989 年 , 作 者 修 訂 本 文 , 並 將 之
收入散文集《花木欄》中。文題《店
鋪 》, 主 要 針 對 七 十 年 代 , 香 港 上 環 一
帶逐漸被淘汰,或被歐西文明潮流所淹
沒的商店。

學生:細心聽講及劃下重點。

2. 老師講述本文要旨:
這些舊式店鋪無論在外型或內涵
上,都引起了作者濃厚的興趣。透過描
寫古老店鋪,流露作者對傳統古老而有
趣的店鋪的眷戀之情;作者又將古老店
鋪帶到讀者眼前,使讀者對古老產生懷
念之情。

學生:細心聽講及劃下重點。

3 . 老 師 講 解 作者生平及作品:
西 西(1938-), 原 名 張 彥 , 廣 東 中
山 人 , 生 於 上 海 ,1950 年 隨 父 母 來 港
定居。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曾任
職小學教師,課餘從業寫作。曾任《中
國 學 生 周 報 》、《 大 姆 指 周 報 》 和 《 素 葉
文學》的編輯。她的散文和小說,思維
敏感,出入現實與虛構之間,筆觸樸素
平淡,往往卻能深藏她對事與物的深刻
思索和觀察,發而為精緻動人的文章。
其 主 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春望》、《交
河》、《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鬍子有臉》
、《 哀 悼 乳 房 》; 長 篇 小 說 集 則 包 括 《 我
城 》、《 哨 鹿 》; 詩 集 《 石 磬 》、《 西 西 詩
集 》; 散 文 集 《 花 木 欄 》、《 剪 貼 冊 》
等。其小說以內容奇特豐富、語言平淡
和收放自如見稱。

學生:細心聽講及劃下重點。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3
《店 鋪》
中文

4.重點提問:
西西的《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和《哨
鹿》分別屬於哪類作品 ?

學生回答:短篇小說、長篇小說。

10 三、 安排分組作業:
分鐘 (PPT p.9)老師講解作業要求:
1. 要求:全班共分成五組。依學號順序約七
人一組,組員需到指定街道及網上搜尋舊店
鋪的相關資料,並要實地拍攝舊店鋪的面
貌。每組報告時間上限為 5 分鐘,必須配合
PPT 介紹,報告內容包括組員遊覽的感受。
報告日期是 2014 年 7 月 14 日。

2. 第一組:營地大街
第二組:果欄街
第三組:賣草地街
第四組:十月初五街
第五組:福隆新街

3. 完成報告後,在每組中選出最優秀的照片
製作成明信片,並寄回給班上的同學。

4. 此報告作一次測驗分計算。

學生:記錄作業要求。
3 四、 總結:
分鐘 (PPT p.10)課堂總結
老師提問:
1. 本文的作者是誰 ?
學生回答:西西。

2. 試說出兩本西西的作品名稱。
學生回答: 《 我 城 》、《 花 木 蘭 》 等 等 … …

3. 本文最早刊於哪裏?後來又收進哪本
書中 ?
學生回答: 《 大 拇 指 周 報 》、《 交 河 》。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4
《店 鋪》
中文

(PPT p.11)作業安排
老師安排:
1. 要求同學回家先看全文,然後完成書本
P.7 版的預習題目(第一題)。

學生回家做作業。

第二節

時間 教學活動 教材/活動成果

3 一、 內容重温:
分鐘 老師簡述第一節課所講述過的作者題解
部分。
學生回想。

二、 導入內容:

老師講述:
《店鋪》這篇文章原載於《大拇指
周 報 》, 是 一 篇 含 有 報 道 性 質 的 文 章 ,
因此,文字表現起來也特別具有現場
感。整篇文章可以看成是一段紀錄片,
說它像一段紀錄片,是作者利用步移法
的描寫,並經常直接將所見所聽所嗅
的,全部記錄下來,至於這些店鋪之間
的關係以及銷售產品的情況,作者均只
是輕輕帶過,她明顯不是希望寫一篇結
構嚴謹的文章,反而力求輕鬆自若,令
讀者也感受到尋覓、發掘、欣賞這些古
老店鋪,是一次賞心的樂事。

20 二、 內容難字/詞講讀 / 朗讀課文:
分鐘
(PPT p.13~14)講述:
1. 顯示課文難讀生字 / 詞語,老師作出個別
提問,要求學生讀出字詞及解釋其意義,並
由老師糾正讀音或補充說明。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5
《店 鋪》
中文

第二段:殼拓殼拓 打盹 捲煙
第五段:敞
第九段:酒罎 竹蔑
第十二段:瞥見

老師抽學生作答。

2. 老師講述:以下我們將會朗讀課文,在同
學閱讀課文時,可思考一下,文章可以分為
哪幾個層次呢? 而 文 章 的 主 旨 又 是 甚 麼 ?
老師將全班同學分成三組:第一組朗讀
文章第一至第五段;第二組朗讀第六至九
段;第三組朗讀第十至十四段。

同學用心朗讀並思考文章內容。

15 四、 內容分析(第一部分):
分鐘 (PPT p.15~18)講述:
1. 老師提問:
按照文中的內容,本文可以分為多少個層
次?
學生回答:三個。第一部分第一至三段,第
二部分四至十三段,第三部分第十四段。

老師補充:
文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第一
至三段,主要引領讀者穿過大街小巷,
在城市深處找尋古老的店鋪;第二部分
則從第四至十三段,這是全文的中心,
描述這些古老店鋪的特色;第三部分是
第十四段,尋覓古老店鋪的旅程已到達
尾聲,作者在欣賞過後,表達了自己對
古老店鋪的感情。

2. 第 一 部 分 細 講 :(此 部 分 對 應 學 生 回
家所做的預習題第一題)
提問 1:為 甚 麼 要 尋 覓 古 老 店 鋪 呢 ?

學生回答:這 些 古 老 店 鋪 很 有 趣 , 也 充
滿了傳奇色彩。

提問 2:究竟可以在哪裏尋找到呢?古
老店鋪所在的位置是在哪裏?

學生回答:對 於 店 鋪 位 置 的 描 述 是 由 外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6
《店 鋪》
中文

至內,首先,步過鬧市,穿過現代化的
百貨公司和超級市場,再轉入陰暗曲折
小巷內。

提 問 3: 古 老 店 鋪 四 周 有 甚 麼 人 或 景
物?
學生回答:木 頭 車 、 空 籮 、 苦 力 、 泥 牆
等等……

老師補充提問 3 的答案:
物:木頭車、空籮、廢棄的紙盒、擔挑
和繩,人力車泊在行人道上。
人:肩上搭著布條蹲著進食的苦力;穿
圍裙在捲煙的婦人;提著一束白菜的和
尚。
街道:狹窄、烏黑和潮濕。
建築物:只是泥牆,沒有電梯。

老師講述:
這一部分是進入文章中心的途徑,上述
的問題都是重要的問題。作者先交代清
楚,就好像欣賞紀錄片一般,讓讀者清
楚背景,對將要介紹的主體便有更深入
的認識。

7 五、 總結:
分鐘 (PPT p.19)課堂總結
老師提問:
1. 重新顯示投影片 P.13,要求讀出字詞。
全班學生回答。

2. 全文共分為多少部分 ?
學生:三部分。

3. 第一部分主要交代甚麼?
學生回答:
主要引領讀者穿過大街小巷,在城市深
處找尋古老的店鋪

(PPT p.20)作業安排
老師安排:
1. 要求同學回家自行完成書本 P.7 版的預習
題目第二及第四題。

學生回家做作業。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7
《店 鋪》
中文

第三節

時間 教學活動 教材/活動成果

2 一、 內容重温:
分鐘 1. 老師簡述第二節課所講述過的內容。
上一節課我們已歸納出文章分為三部
分。我們這一節課將會講解剩下的兩部
分的內容。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找出文
章的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然後學會使
用。
學生回想。
20 二、 內容分析(第二部分) :
分鐘 (PPT p.22~37)講述:
1. 第 二 部 分 細 講 : ( 此 部 分 對 應 學 生 回
家所做的預習題第二題及第四題)

老師提問 1:作者 在 第 二 部 分 中 , 運 用 了
哪些描寫手法?

學生回答:步 移 、 定 點 描 寫 手 法 、 外
貌、顏色、氣味、聲音等等……。

老師補充:
文章是寫店鋪,所以第二部分就詳
細介紹了這些店鋪的特色。介紹店鋪有
很多不同的方法,例如寫它們的外觀,
然後再詳細交代店鋪裏的東西,可是,
由於店鋪也是一間一間的,寫作的時
候,若只是逐店介紹,那未免流於太呆
滯刻板,為了增加趣味,作者交替運用
步移及定點描寫手法,一頭看一頭寫,
並從外貌、顏色、氣味、聲音、容器和
店名等不同方面描述,務求令讀者如親
歷其景。

提問 2:試結合外貌、顏色、氣味的描
寫手法,或者從容器特色及店鋪名稱的
描寫中,在文中找出作者所描寫的店
鋪?

學生回答:
外 貌 : 古 董 傢 俬 店──擺 著 酸 枝 扶 手 靠
背椅,牆上有對聯和畫;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8
《店 鋪》
中文

顏 色 : 玻 璃 鏡 業 店──有 點 金 的 彩 釉 彌
陀佛和福祿壽三星;
藥材店──南北杏、甜百合有香草味。
容 器──藥 材 鋪──有 許 多 抽 屜 和 矮 胖 的
瓶。
店 名 ─ ─ 賣 參 茸 杞 子 的 叫 「 堂 」; 賣 豆 、
賣 米 的 店 叫 「 行 」; 有 的 店 叫 「 記 」; 有
的 叫 「 捉 蛇 二 」。

老師補充:
外貌:
(1)古 董 傢 俬 店 ── 擺 著 酸 枝 扶 手 靠 背
椅,牆上有對聯和畫;
(2)屏 花 梨 木 几 上 有 瓶 花 , 及 以 新 藝 術
圖案做窗框。
(3)藤 器 店 ── 開 朗 的 , 有 如 花 朵 般 展 散
著無數的冠瓣。
顏色:
(1) 玻 璃 鏡 業 店 ── 有 點 金 的 彩 釉 彌 陀
佛和福祿壽三星。
(2) 檀 香 鋪 ── 有 金 銀 箔 紙 、 朱 漆 的 木
魚和垂著流蘇雕刻珠串。
(3) 古 董 店 的 二 樓 ── 排 著 一 列 白 瓷 花
瓶,還有西藏青的獅子。
氣味:
(1) 臘鴨店──油油的。
(2) 藥 材 店 ── 南 北 杏 、 甜 百 合 有 香 草
味。
(3) 檀香店──像藥的氣味。
(4) 麵粉店──有水餃的氣味。
(5) 其 他 : 酒 、 紫 菜 、 地 拖 、 書 本 、 肥
皂都有自己獨特氣味。
容器:
(1) 藥 材 鋪 ── 有 許 多 抽 屜 和 矮 胖 的
瓶。
(2) 茶葉鋪──有細緻精巧的陶壼。
(3) 酒 缸 ── 用 竹 蔑 箍 著 , 封 了 口 , 糊
著封條。
店名:
賣 參 茸 杞 子 的 叫 「 堂 」; 賣 豆 、 賣
米 的 店 叫 「 行 」; 有 的 店 叫 「 記 」; 有 的
叫 「 捉 蛇 二 」。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9
《店 鋪》
中文

除了樓房下的店鋪外,還有一些是
開設在簡陋搭就的木棚裏的小攤檔,屋
頂是棉瓦和鋅鐵,這些小攤檔也是古老
舊區的主要特色,因此,作者也是從以
上外觀、顏色、氣味等來描寫小攤檔。

小攤檔:
鳥鋪:屋簷上掛滿鳥籠。
雞毛帚店:小攤上插著不同顏色的雞毛
帚。
縫旗的鋪子:用翠綠與朱紅的布作為招
牌。
刻圖章店:掛著各式各樣餅模。

5 三、 內容分析(第三部分)
分鐘 (PPT p.38~39)講述:
1. 老師提問:參觀了古老店鋪後,作者
來到最後一部分,便向讀者交代了自己
的所想所感。究竟作者對這些舊店鋪有
甚麼感受?

學生回答:萬 物 自 有 生 命 , 只 消 喚 醒 它
們的靈魂。

老師補充:
這方面的感受可以分為兩方面,首
先,是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時代變遷,
舊時代的事物逐漸給淘汰,就好像當我
們發現大街上林立著百貨公司和超級市
場時,一些古老而有趣、充滿民族色彩
的店鋪便正在逐漸消隱。
作者並沒有停留在感慨舊去新來的
感喟,反而從中體會到「每一間店都是
一 個 故 事 」, 從 而 利 用 拉 丁 美 洲 著 名 小
說 家 馬 奎 斯 的 名 句 :「 萬 物 自 有 生 命 ,
只 消 喚 醒 它 們 的 靈 魂 」, 抒 發 店 鋪 自 有
其獨特之處,旁人可慢慢領略。

15 四、 文章體裁及寫作手法分析(步移法、
分鐘 定點描寫法、感觀描寫、對比、襯托)
(PPT p.40~44)講述:
1.老 師 提 問 : 請 你 們 說 出 這 一 篇 文 章 的
體裁是甚麼?
學生回答:描寫文。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0
《店 鋪》
中文

2. 老師講述:整篇文章乍看時好像結構
不甚嚴謹,其實卻隱含了作者高明的處
理手法。由於這篇文章是向讀者介紹舊
區的古老店鋪,作者就好像一位導遊,
帶領讀者進入舊區,文章的層次便由此
而來。先寫尋覓店鋪的原因,然後寫這
些店鋪位處的四周環境,再寫不同店鋪
的風貌,最後寫了個人感受,條理清
晰,讀來卻自然流暢,讓讀者更能體會
遊覽舊店的趣味。

首先,作者分別運用了步移法和定
點描寫,這兩種看似不太相干的描寫方
法其實是相輔相承。尋覓店鋪時運用步
移法,邊走邊看,由大街轉入小巷,描
寫沿途所見所聞。至於定點描寫,則是
指選取一個的觀察點,按照一定的空間
來描繪,例如描寫古董店時,便在店外
選取一個觀察點,細緻地描繪古董店的
陳設。這兩種方法會交替使用,看見有
趣味的店鋪便停下來仔細端詳一番。此
外,作者亦不只是局限於店鋪的外貌,
還從顏色、聲音、氣味、店名等不同角
度描寫,既從宏觀看,也從細微處入
手。
學生細心聆聽。

2 . 與 學 生 一 同 做 練 習 (PPT p.42 感觀描寫


練習)
學生回答。

3. 老師提問:
除了我們上述所提及的各類描寫手法
外,從文中我們還能看見作者用了甚麼
描寫手法?
學生回答:對比、襯托。

老師補充:
對比:作者在前數段落裏,先寫其
他 現 代 化 的 店 鋪 , 文 中 說 :「 我 們 步 過
那些寬闊的玻璃窗櫥,裏面有光線柔和
協調的照明,以及季節使它們不斷變更
的陳設。」就是希望以裝飾新穎、陳設
輝煌的現代化店鋪來對比古老店鋪的樸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1
《店 鋪》
中文

素、幽雅和內含的生動精彩。這手法便
是對照。

襯托:至於交代四周的環境時,文
中 說 :「 街 道 是 狹 窄 的 , 道 路 烏 黑 而 且
潮濕。道旁的建築物顯示出年代的風
霜 」。 一 方 面 , 作 者 希 望 如 實 地 向 讀 者
介紹這些店鋪所處身的位置,另一方
面,也是力求產生襯托作用,使古老店
鋪顯得更鮮明突出。

對比和襯托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寫作
手法,然而由於它們經常一起使用,我
們便要弄清楚它們的分別。

4 . 與 學 生 一 同 做 練 習 (PPT p.44 修辭練習)


學生思考作答。

3 五、 總結:
分鐘 (PPT p.45)課堂總結
老師提問:
1. 第 二 部 分 主 要 交 代 甚 麼 ?
學生回答。(略)

2. 文中主要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
學生回答。(略)

3. 第三部分主要寫了作者甚麼感受?
學生回答:萬 物 自 有 生 命 , 只 消 喚 醒 它
們的靈魂。

(PPT p.46)作業安排
老師安排:
1. 要求同學回家自行完成書本 P.7 版的預習
題目第三題。

學生回家做作業。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2
《店 鋪》
中文

第四節

時間 教學活動 教材/活動成果

10 一、 內容重温及引發動機:
分鐘
1. 老師簡述第三節課所講述過的內容。
上一節課我們講解了第二及第三部分的
內容。當中我們亦了解到作者的情感及
分析了各種的描寫手法。

我們這一節課將會講解剩下的兩部
分的內容。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找出文
章的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然後學會使
用。
學生回想。

2. 試問一下同學,人類的文明進步,除
了懂得運用自然資源外,還有甚麼優秀
的能力?
學生回答:創造力。

老師補充:
對。人類的創造力就是令人們有別
於一般動物,有了創造力,我們便會利
用已有資源創造新事物,改善生活環
境。假若我們就創造力而尋根究底,便
會發現人們會創造,是因為我們懂得想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3
《店 鋪》
中文

像。因此,懂得想像,便給美好生活先
踏出了一大步。

聯想力每個人也有,也不只是局限
於文學創作,一般的科學發明也需要豐
富的聯想力才可以實現,很多科學家和
發明家都是憑著聯想力,將世界上的不
同事物聯繫起來,從而尋找其中道理和
原則。就好像達爾文的進化論和發明飛
機的萊特兄弟,他們均有驚人的聯想
力,才得到偉大成就。本節我們將從文
中學會如何想像。

學生聆聽。

30 二、 寫作技巧分析(豐富的聯想):
分鐘 1. 與學生一同做練習
(PPT p.49 想像力練習)

學生回答。

2. 顯示投影片文中的文字,讓學生分組討
論。
學生分組討論。

老師補充:
首先,綠色的部分是第一層次,先
交代了描寫對象與聯想對象,就是藤器
店與花朵;乍看起來,這兩種東西是風
馬牛不相及的東西,為甚麼可以聯起
來 , 於 是 作 者 加 以 解 釋 ,「 展 散 著 無 數
的 冠 瓣 」、「 門 前 放 著 木 箱 和 竹 籮 , 門 邊
倚著小矮凳、竹掃帚,門沿上掛著燈盞
也似的藤籃。」我們都知道花朵的冠瓣
是一層一層的,有了這個認知,再想一
想藤器店的擺設,便會明白作者的用
意,藤器店的各種物品由外至內,由門
前到門沿擺放著。此外,以花朵來形
容,也含有美麗的意思,指藤器店的擺
設令人賞心悅目。

第二層次就是藍色部分,聯想的範
圍擴大了,就是由外貌到內涵,作者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4
《店 鋪》
中文

說 :「 我 們 都 喜 歡 這 店 , 它 不 但 富 於 店
的奇異風采,還令我們想起,這些籮和
籃、竹器和藤器,都用手逐個編織而
成,它們本來就是一種美麗的民間藝
術。」我們看見的是一件件精緻的藤
器,作者則再進一步,認識到這些藤器
是由人們親手編織,是一種民間藝術。

文句來到這裏,範圍已不僅局限於
藤器店和花朵,而是這個表象背後的文
化意義,作者從一種事物想到另一種事
物,從而又再想到其中包含的意義,層
層遞進,讀者自然也給引領進內,認識
了更多。

運用聯想的好處一方面豐富了所要
描寫對象的形象,另一方面則是深化了
描寫對象的內涵,從而令讀者看見更
多,同時,想得更多,亦只有做到這
樣,運用聯想才算是成功。

三、 分組討論及分享:
1. 在投影片上顯示兩幅圖片給學生,讓
學生運用聯想法,並用二十字加以形
容 。 (PPT p.52)
學生思考想像。

附件一:工作紙

學生作業 1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5
《店 鋪》
中文

學生作業 2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6
《店 鋪》
中文

學生作業 3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7
《店 鋪》
中文

3 四、 課堂總結:
分鐘 1. 老師顯示投影片(PPT p.53 課文結構表)全
文結構圖及講解,讓學生能重温整篇內容。

學生重温知識。

2 五、 作業安排:
分鐘 老師提出問題:
1.作 者 引 用 「 萬 物 自 有 生 命 , 只 消 喚 醒
它們的靈魂」這句話來說明甚麼?我們
如何能在澳門這個小城中體會到這句話
的精神所在?你們在尋找澳門老店時,
又有何感受?

(老 師 可 引 導 學 生 思 考 現 代 文 明 與 傳 統
文化的問題,從而讓他們懂得欣賞傳統
文化。)

學生回家準備報告,並結合問題,在報
告中加以說明。

第五節
時間 教學活動 教材/活動成果

5 一、 內容重温:
分鐘 1. 老師簡述上節課所講述的內容,然後安排
學生準備分組報告。

學生回想。

30 二、 學生分組報告:
分鐘 1. 老師評分,五組學生輪流出來報告。
其他組別學生留心聽講或提問。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8
《店 鋪》
中文

學生報告實況及成果: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19
《店 鋪》
中文

老師評估準則:
1. 構思新穎、角度獨特、想像豐富、具創
意、富個性。
2. 內容豐富、感情真摯、合乎情理。
3. 描寫細緻、技巧多變。
4. 文句流暢、用詞準確、生動。

老師鼓勵學生:
在報告中寫下個人或全組的反思,並根
據同學和老師的意見修訂作品。
拓寬思考的空間,聯繫時間和空間、歷
史和現實,寫作構思新穎、富創意的作品。

5 三、 延伸活動----書寫明信片:
分鐘 老師講授,讓學生重温如何書寫明信片。
(1) 明信片左上角寫誰的郵編?
學生回答:左上角寫收件人的郵編。

(2) 右下角寫誰的郵編?
學生回答:右下角寫你(寄明信片人)所在地
的郵編。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0
《店 鋪》
中文

(3) 左邊空白的地方寫什麼?
學生回答:左邊空白的地方是寫你的簡單祝
福或問候的話題(可以自由發揮)。

老師板書設計:

學生重温知識。

運用 分組活動 時所拍下澳 門店鋪的相


片,用以製作及郵寄明信片,一方面讓學生
宣傳及欣賞澳門各類店鋪的文化特色,同時
培養學生細緻觀察事物的能力。

5 四、 總結:
分鐘 1. 老師講評學生作品。

2. 老師顯示新式店鋪和舊式店鋪的圖片,讓
學生自由回答對新式店鋪和舊式店鋪的感
受。

3. 老師講述:
「萬物自有生 命,只 消喚醒它們的靈
魂」這句正說明天下間的萬事萬物,正如平
凡的、古老的店鋪一樣,都有值得重視及珍
惜的地方,只待人們細心發掘和理解它們的
特點。正如澳門老街的店鋪門面都不大,大
多只是靜靜地開著門,耐心地等待著顧客上
門,很少有那種震耳欲聾的叫賣,也很少看
見有店員站在門口兜攬生意,一切都那麼悠
然自得,又是那麼的美妙。即使已成歷史的
舊店,仍以一種新的姿態重新展現它的生
命。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1
《店 鋪》
中文

就如:
德成按:德成按始建於 1917 年,德成按
結業後一直空置,及至 2000 年後,業主有意
將其出售改建。這時澳門政府主動與業主接
洽,最後商定政府出資 140 萬澳門元進行修
葺作為典當業展示館,它位於澳門新馬路。
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人流如織的新馬路上,
這座不起眼的灰色三層小樓上那「德成按」
三個字意味著什麼。但如果跟上了年紀的澳
門人提起「老當鋪」,他們一定會想到當年這
間聲名顯赫的澳門第一當鋪。

根據史料記載,澳門的當鋪早在清朝就
已出現。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典當行業在澳門
迅速發展。港澳的典當業全盛時期可以分為
「當」、「按」和「押」三種,其中以「當」
的經營資金及規模最大、最雄厚,「按」則次
之,「押」的資金最小。如今「當」已消失多
時,雖然「押」的利息最高、週期最短,但
抵押物品所得的金錢較多,因此成為賭徒或
急需現款的人士經常光顧的地方。時至今
日,澳門街頭看到的典當行,往往是賭場周
邊開設的「押」,其經營方式和規模與過去相
比,已發生了巨大改變。

學生聆聽及反思。

4. 老師展示澳門老街中的特色舊店鋪路線連
結:
(參考 PPT 61)

學生欣賞。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2
《店 鋪》
中文

附 件1

工作紙---豐富的聯想

姓名: 班級: 學號:______

1. 以下的圖片令你聯想起甚麼呢?(約 20 字)

圖 A

圖 B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3
《店 鋪》
中文

附 件2

學生 DIY 的明信片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4
《店 鋪》
中文

附 件3
學生 DIY 的明信片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5
《店 鋪》
中文

附 件4
學生 DIY 的明信片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6
《店 鋪》
中文

試教評估

1. 透過相片聯想,以心察物,激發學生的情感,提高其想像的能力。

2. 培養學生翻查字典 / 詞典等自學能力,提升對詞語的理解能力。

3. 通過「豐富的聯想」的學習,誘發學生的創意思維,從而提升他們的觀察想像及

創意思維的能力。

4. 課堂小組討論,加強了同儕之間的交流合作,並提供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

5. 透過分組介紹澳門舊店鋪的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對傳統店鋪的欣賞及喜愛之情。

6. 搜集有關澳門舊店鋪的資料,讓學生了解澳門社會發展及舊式店鋪盛衰的轉變。

7. 地圖的應用,使學生對澳門街道有更深刻的印象。

8. 通過對香港舊式店鋪和澳門店鋪的欣賞,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

9. 書寫並郵寄 DIY 的明信片,讓學生重温書信的寫作技巧。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7
《店 鋪》
中文

教學反思及建議

1. 隨着社會經濟的急速發展,多元化的新式店鋪隨之代替傳統的店鋪,舊式店鋪

的存在固然有其特色及價值,但值得深思的是,為何有些舊店鋪能逃過被社會

淘汰的厄運,成為百年店鋪?為何有些店鋪卻隨着發展而沒落倒閉?所以,在

教授本文時,除了要讓學生學會欣賞舊式店鋪的特色文化外,還要讓學生明白

萬物興衰的必然性,如何從傳統事物中把精粹留下,然後重新發明,才能跟上

時代變遷的步伐,讓新的東西更為進步。社會經濟發展給我們的啓發是:舊式

的店鋪被發展的長河所吞噬,如能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把傳統特色創新改良,

才可避免被淘汰。

2. 本文寫作的特點是借物抒情,透過對新舊店鋪的描寫,作者抒發了對傳統店鋪

的欣賞及喜愛之情,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情理兼備的描寫手法,藉此提高學生寫

作水平。

3. 加強「雙基」教育:

(1) 加強寫作描寫文的基礎知識:如步移法、定點及感觀描寫法。

(2) 加強寫描寫文的基本技能:多寫作。

4. 透過學生分組合作學習,以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堂活動;而從同學間交流及分享

中,老師應給予適當的指引,讓其找到方向,從而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及積極性。

5. 讓學生參與搜集資料活動,加強學生對澳門老街店鋪的了解;活動後則安排學

生進行自我反思,從而提升學生高階的思考能力。

6. 利用學生所拍攝的照片製作並郵寄明信片,可讓他們重温如何寫作書信,同時

增進同儕間的情感交流。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8
《店 鋪》
中文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1. 《中國語文》中五上冊(教師用書),啓思出版
2. 《澳門老故事‧慢時光小旅行》,Cindy, Wei 編,墨刻出版
3. 《未命名的章節》,澳門創作人協會編輯,澳門創作人協會出版
4. 《應用文寫作》,李喜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
5. 《現代生活應用文》,實踐大學應用中文學系編著,五南出版

網絡資料:

1. 澳門街道網(漫步澳門街----特色老店舖):

https://macaostreets.iacm.gov.mo/c/culturaltraildetail/detail.aspx?id=3

2. 《未命名的章節》官方網站:

http://www.uchapters.com/

3. 力報(70 年老店被迫遷 老闆慨嘆:「過得一日得一日!」):

http://www.exmoo.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9&id=34157

4. 力報(百年老店 手造傳統食品):

http://www.exmoo.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4&id=23831

5. 濠江日報(坊會活化舊區重現福隆昔日盛景):

http://www.houkongdaily.com/?action-viewnews-itemid-43162-page-3

6. HopeTrip(澳門百年老店晃記餅家):

http://www.hopetrip.com.hk/news/201212/28652.html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29
《店 鋪》
中文

光碟使用指引

1. 光碟第一部分,有此教案「C062---《店鋪》.doc」的文件檔。

2. 光碟第二部分,有以下資料夾:

(1) 「投影片」資料夾內,收錄主題教案投影片及學生的優秀投影片;

(2) 「工作紙」資料夾內,收錄「豐富的聯想」活動及學生完成的工作紙;

(3) 「照片」資料夾內,有全部教學活動實踐,以及學生分組報告的照片;

(4) 「DIY 明信片」資料夾內,有學生的優秀老店及郵寄的明信片的照片;

(5) 「參考資料」資料夾內,有參考書籍的相片。

2013/2014 學年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獲獎作品 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