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015年 4月 第 29卷 第 2期
Apr.2015 Vo1
.29 No.

DOI
:1O.
13420/
j.cnki
.jczu.
2015.
02.
025

“悬米 ’
’释义
王保 成

池州学 院 中文 系 ,
安徽 池州 24
700
0)


摘要】
碑刻铭文 中多见“悬米”一词 ,
或释为“悬水”,即“瀑布”,
这是错误 的。
“悬米 ”
之 “米”,实为“用 ”的俗 写省讹 ,“悬渊”,即“玄渊”,

铭 中也 多写作“玄源”。


关键词】
碑铭;悬米 ;
悬渊;玄源


中图分类号1
H02
8 【
文献标识码1
A 【
文章编号】
l674—1102(
2015
)02
-0098-04

近两年以来 ,
我们在做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文 以隶 定 ,
这 样 就 导 致 了文 字 减 省 、
讹变 、
记号化 ,

字的研究 ,
同时参考魏晋以来 的碑刻文字 ,
发现墓 生了许多俗字 。
就“米”
字构件而言 ,
其讹混主要有
志铭文中多次出现“ 悬米 ” 一词 ,尽管《 长沙走马楼 如下 情况 :
三 国吴 简 》中有 关 “米 ”的 名 目非 常 多 n,
但未见有 “
米”与“
禾”同义偏旁互用。
如:稚——稚 、
“悬 米 ”,
所 以该词 格外 引人关 注 。最近 , 我 们研 读 吕 糕 — — 樵 、枇— — 秕 、窠 — — 禀 。
蒙和毛远 明先生的《 释“ 悬米”》一文嘲, 觉得该文的 “
米” 与“ 水”讹混。 如:康—— 糜。
观 点值 得商 榷 。该文 根 据古文 字 中构 件 “
水 ”常写成 “
米 ”与 “木 ”
讹 混 。深—— 深
“米”,
认 为碑铭 中的“
悬米”是“悬水 ”
之误刻 ;
“悬 “米 ”的记 号 化 。如 :
缝 — — 继 、肃 —— 肃 、

水”是偏正式复合词 ,意思是“悬垂之水”,即爆布 。 — —

渊。
但 该文 忽视 碑 文骈体 风 格 ,
如:“波迁 悬米 ”与 “峰低 下面 ,
我们 看 “渊 ”的 字形 谱 系 (
下 列 A、
B、E的
委 粟 ”,
“斜 临委粟 ”与 “遥 瞻悬米 ”,
“雨洒 传 车之米 ” 字 形 来 源 于 中华 博 物 网 ht

p:/
/i
mag
es.
gg—a
rt.
col
n/
与“ 仁生别扇之前” 等,这些都是互文对举 , 如释为 di
cti
onar
y/).
“悬水 ”,
语 意 理解 有 困难 ;
也 忽 视语 意逻辑 ,如:“竹 A.
耕(吴让之)
、刹(
袁博碑)
、溯(
曹全碑)
、揣(
华山神庙碑)

箭 分流 ,
起 于悬米 ”,如释 为“悬水 ”,此句 就 当理解 为 渊(
颜真卿)
、f_
|】
(敬世江)

迅疾流动的河流 ,
从瀑布开始”,
显然不符合逻辑。 B. (
吴让之)
、掰(
吴昌硕)
、!卵(
景君碑)
、^(
马王堆帛书)

后来又研读了刘传鸿先生的《也释 “
悬米”
》, 洲(
颜真卿)
、涮(
张猛龙碑)
、渊(
何绍基)
、j(
弘历)
、溯(
高贞碑)

该文认为“ 悬米” 是指黄河之源 , 确是卓见 。 但刘先 硝1
(王羲之)
、 (
智永)
、 (
赵估)
、若’
(边武)
、盼(
鲜于枢)、
涵(赵子
生 认 为 “悬 米 ”一 词 的含 义是 以“悬 挂 着 的 米粒 ”来 昂)

比喻 黄河 源头 之水 ,
则 是错 误 的 。 c.
四(2
650)
、固(
说文古文)、 (
帛书甲二)
、 (
杨沂孙)
、朋
那么,
“悬 米 ”
究 竟 作 何 理解 ?根 据吴 简文 字 所 (
颜真卿)、
例(弘历)
、脯(
高贞碑)
、l(
王羲之)、 (
智永) (

出现 的特殊现象 ,
参考碑刻文字的研究成果 ,
我们 估)
、偿、
(边武)
认 为“米 ”是 “ I
”的省讹 俗字 。 D因 、
圃、豳、
洇、困、
长 沙走 马楼 三 国吴 简真 实 地 记 录 了 三 国 时期 我们 先看 D组 ,
这 是 字典 里 给我 们 留下 的一 组
语言文字 的使用 情况 ,
再现 了魏晋时期俗字盛行 , “
困”的异体字 :
异体众生 ,同形混用频繁的真实现象 , 这些用字现 困,
《说文 ・
水部》:
“困 ,
古文渊。
从口、
水。”
《文
象必然会影响后世。
吴简文字 ,
隶、草、
行、楷多体兼 选・
郭璞(
江赋)
》:“
澄澹汪洗 ,
演混 困法 。
”李善注 :
备, 而草书和行书在当时尤为盛行 , 在这种背景下 , “皆水 深广 之 完 。”北 周 卫 元嵩 《元包 经 ・太 阴 ・
後 》:
人 们 试 图用 楷 书 的形 式 对 草 书 和行 书所 写 的字 加 “气蠢 于莫 ,
物 萌于 困 。”
李 江 注 :“困 ,
古 渊字 。”
收 稿 日期 :
2015—01
—12
基金项 目:
安徽省教育 厅人文 社科项 目(SK2013B333)。
作者简介 :
王保成(1971一),
男,安徽枞 阳人 ,
池州学院 中文系讲师 ,
博士 ,
研究方 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
第 2期 王保成 :“
悬米”释义

囿,《龙龛手鉴 ・ 口部》: “团, 俗;困,正。 ”“


困” 字 (3)
斜 临委 粟之 岫 ,遥 瞻悬 米之 川 。(唐《张备 夫
里的“
水 ”,为什 么 会讹 变为 “升 ”呢?请看 下 例字 形 : 人 李三娘 墓 志》)
E水 : (
董其昌)
、(怀素)
、龟(
宋克)
;升:
井(智永)
、 (4)抟角之 羽 , 本非控 地之姿 ; 悬米之 源 ,自有

怀素)、
升( 敬世江) 通乾之量。 (唐《元仁师墓志》)
从 这 里 我 们 可 以看 到 : 行草推动字形巨变 , 不 (5)将 恐波 迁 悬 米 ,
舟 移 接 汉之 川 ;峰低 委 粟 ,
同写 手 之 间 存 在 着 差 异 ,这 些 导 致 了部 分 文 字 混 泽贸干云之峤。 (唐《韩节墓志》)
同, 如宋克的“ 水”与敬世江的“ 升” 形 近。当人们再 (6)机 边 问石 ,即寻 悬米 之 源 ;庑 下陈金 , 共挹
用 楷 书 的笔法 去 隶定 这 种变 异 了 的“水 ”时 ,自然 就 投 醪之 味 。桔槔 无 火 ,烟销 卧鼓 之 亭 ;长 笛吟 风 ,响
会想到与之运笔走向基本一致且形体相 近的“
升” 襟投 壶之 乐。(
唐《马神威墓志》)
字。
因此 ,“
团” 是“困”
的俗写讹变。 另外,《全唐文》 中也有一些,如:
困,《改 饼 四声篇海 ・
一部 》引《类 篇》:“困音 (
7)锻 金 悬米之 源 , 掩 河津 而 电击 ; 涞赭 崦 山之
渊。
”《字汇补 ・口部》:“困,
与困同。 ”“
函” 上 的“一” 峤, 驱 日域以雷奔。 (
唐太宗《 伐 龟兹诏》)
乃“ ”的上 移横 置 ,
在行 草 中 “ ”与 “… ”常常 速写

8)夫滥觞 悬米 , 翻浮天动地之 源; 寸株尺孽 ,
擢 捎 云 蔽景 之 干 。(唐 王 勃《平 台秘略 论 十 首 ・幼俊
成 “I”和“一 ”。
八 》)
豳,
《篇海类篇 ・
人事类 ・
口部》:
“豳,
同困”

9)银 河有 飘 查 之 浪 ,金 堤 苦 悬 米之 忧 。(唐 盂
涸,《改 饼 四声篇海 ・
水部 》引《类篇 》:
“涸音
楚琼《无夫修堤堰判》)
渊。
”《字汇补 ・水部》:“
洇,音义与渊同。 ”
此 外, 碑 刻 文献 中还 有 很 多与之 句式 相 类 、语
《说文・
, 水 部》: “ ,
渊或省水 。 ”《集韵 ・先
意相 近 的 用例 , 可 供 我们 比较 研 究 , 故 谨 录 数 则如
韵》:“渊,古作用。 ”《古文字谱系疏证》: “ , 象潭内
下:

有水 之形 ,渊之初 文 ,
渊 为 之后 起增 繁 字 。”
(1o)鸿源 浩 汗 ,
别 岭 昆峰 ,
分 流天 汉 。(《魏 汝 阳
其次 ,我们再看其它各组 :
王墓 志铭 》)
A组 向我 们展示 了“渊 ”
演变 为 “
渊 ”的路径 。
(11)墓 起 覆 匮 ,源 资 滥 日 ,连 峰 既 远 ,清 澜 遂
“渊”
演变为 “
渊”,其中的“水”
讹变为“ 米”,
可能是 长。(
魏《冯令华墓志铭》)
趋音讹变的结果 。
“米”,
明母脂部 ;
“渊”,影母真部 。 (12)峰 碣 与 千 刃 比 高 ,波 源 与 万 顷 同极 。(魏
脂部与真部 , 可阴 阳对转。 B组生动形象的 向我们 《
穆子岩墓志》)
揭 示 了“渊 ”沿 着 另 一 方 向演 变 ,演 变 环 节 完 整 。c (13)鸿 源 与 带 地 均 长 ,隆 基 与 於 天 比 口 。(齐
组是在 B组的基础上着重探视“ ” 的演变轨迹 , 我 《公库狄顺 阳王墓铭》)
们 不 难 从 中发 现 构 件 “水 ”的系 列 变 化 :由横 置 的 (14)高基 与 积石 同峻 ,灵 源共委 水 争长 。(北 齐
“水 ”,依 次 变 如 “并 ”、
“关 ”、“
米 ”、“元 ”、“弓 ”。当人 《封子绘墓志》)
们再 用楷 书 的笔 画来 隶定 这些 形 体 时 ,
必 然会 产 生 (15)冲 源 与 带 地 争 流 ,高峰 与 并 天 比 峻 。(齐
不少异体字 。囿于资料缺 乏 ,
具体情况 我们无从查 《赫连公墓志铭》)
证, 但“困” 讹变成“ 囿”, 已给我们有所展示 。 另外 , (16)神 踪 与 姬 夏 同初 ,灵 源 共 积 石 争 峻 。(魏
根 据 C组 字 的 系 列 变 化 和 运 笔 走 势 ,
我们 可以推 《元信 墓 志铭 》)
测: 有 一 种 “ ”的速 写形 式 是 存 在 的 , 那就是将左 (17)资 洪 源於 霄 汉 ,
禀 神 光於 峻 岳 。(魏 《吴 高
“ ”变 成 “、”,
与 中间 “一 ”上两 点 牵 丝 ,如智 永 写 黎 之 墓 志》)
的“ ”,
右 边 的“I”也 变 成 “、”,
与 中 间 “一 ”下 边 (1
8)禀 长川 之 溢源 ,资 高岳之 馀 峻 ,
志度 英 奇 ,
的 笔 画牵 连 ,
如 边 武写 的 “ ”,
那 么这 个 字 就 会 写 风貌 闲远。( 魏《于景公墓志铭》)
如 “ ”,
再将 它作楷定 , 就成了“ 米 ”,
遂 与“ 米” 混 (19)枢光 启 圣 ,导 鸿 源於 姬 水 ;
神 雾感应 ,构峻
同。但是 “ ”省讹成 “ 米”,字典 中没有记载 , 无从考 极於灵山。( 魏《 元 阿耶墓志铭》)
证。然而 ,魏 晋 以来 的墓 志 中就 保存 了一 些 鲜 活 的 (20)源流 共 四 海俱 深 ,基 构 与 五 山并极 。(北 齐
例证 。
如:删 《
叱列延庆妻 尔朱元静墓志》)
(1)王轮 远 激 ,
爰 始 滥觞 。竹 箭分 流 ,
起 于 悬米 。 (21)高基 与 绩石 同峻 ,灵 源共委 水 争长 。(北 齐
(隋《裴鸿 墓 志》) 《封子绘墓志》)

2)洪源括地 ,
与悬米争深 ;
高峰 极天 ,
共 云丘 (
22)洪原 口九泉竞 深 ,
崇口口口 口比峻。(隋
比峻。
(隋《宋永贵墓志》) 《陈思王庙碑》)
100 池州学 院学报 第 29卷


23)崇基 与岱岳并 高 ,
洪源共沧溟等 浚。(
唐 林等茂,
芬芳与兰桂俱 生。
(北齐《
君子辉墓志》)
《崔 志墓 志》) (39)源流 共四 海俱 深 ,
基 构 与 五 山并极 。(北 齐
(24)崇 峦峻远 ,
共 东岳 以俱 高 ;
陂 水洪 深 ,与 南 《尔朱元静 墓 志》)
溟而齐溶。(唐《支茂墓志》) (4O)
是 以霄光唯 远 ,
缀彩 方 滋 ,
渊 源既 清 ,
馀波

25)
详 夫 灵 源淼 淼 ,
与 白水 而 争流 ;
层 构我 我 , 且 澈 。(魏《元 弼墓 志铭 》)
共青山而相毕。( 唐《 张舒墓志》) (41)士 行 佐 刘 ,渊 源相 庾 ,眇然 千 栽 ,同此 一
(26)若 夫洪 源析胤 ,泛稷 泽 之 波澜 ;曾构分 华 , 时。
(北齐《薛广墓志》)
肇歧 山之峻嶷。( 唐《杨上及夫人宗氏墓志》) 玄渊 ,
字典 中解释为深 渊 ,
引 申为道德 的深奥
通 过 字形 演变 研究 和辞 例 语义 验证 , 我 们认 为 境地 。
《楚辞 ・
九章 ・
惜往 日》:
“临沅湘之玄渊兮 ,遂
墓 志铭 刻 中 的“
悬 米 ”,即“悬渊 ”,
这 里 “悬 ”
通 “玄 ”。 自忍而沈流 。”晋葛洪《抱朴子 ・君道》:
“窈若玄渊之
汉班 固《终南 山赋》:
“傍 吐飞濑 ,
上挺修竹 ;
玄 万仞 ,
则近不能以少多量焉。” 明高叔嗣《 叙怀》 诗:
泉落落 ,
密荫沉沉 。”晋夏侯 湛《石榴赋》:“潜晖蜿 “升龙假 玄 渊 ,
鸣凤 话芳 保 。”《文 选 ・
颜延 之 (皇太 子
艳,
绿采未披 ,
照灼攒列 ,
荧 莹 玄 垂 。”《文 选 ・张 衡 释奠会作 > 》:“澡身玄渊 , 宅心道秘。” 刘 良注 :“玄

东京赋>
》:“
左瞰呖谷 ,
右睨玄圃。
”李善注 :
“{at
南 渊、道秘 ,皆道德 深远 之处 。”
子》日:
‘悬圃在昆仑阊阖之中。’
玄与悬古字通。
” 玄渊 ,
又作渊玄。
汉蔡 邕《
文箍先生陈仲弓铭》:
玄, 《说文》: “玄,幽远也。 黑而有赤色者为玄 。 “于 熙 文考 ,
天授 弘 造 ,
渊玄其深 ,
巍 峨其 高 。”南 朝
象 幽而入覆之也。 ”《玉篇 ・玄部》: “玄,妙也 。 ” 宋颜延之《五君咏 ・
向常侍》:“向秀甘澹薄 ,
深心话
“悬 源 ”在 墓 志 中多 写 作 “玄 源 ”,
亦 见 “幽 源 ”、 豪素。
探道好渊玄 ,观书鄙章句。 ”
清方文《启一子建
“长 源”、 “
玄 流”等 , 如:【8
】 作连理图赠予赋此答之》:“子建乃为群从长 , 灵心

27)
层基与嵩峙同高, 悬源共沧流俱远 。
(北魏 惠 识通 渊玄 。”
《穆 亮妻 尉 氏墓 志》) 通 过 以 上 排 比 ,碑 文 中 的 “悬 米 ”当释 为 “玄

28)玄 源殊轨 ,
著 不朽於 遐龄 ;
盛 德深 庸 ,
显丕 渊 ”,
与“玄 源 ”、“渊源 ”、“源流 ”等 义通 。下 面再 对一
业於方册。 (
魏《崔使君墓志铭》) 些 相关 的句子 略作训 释 :

29)玄源缅邈 ,
鸿祚婵连 ,
庆灵代袭 ,
清风 聿 (42)
将 恐波迁悬米, 舟移接汉之川; 峰低委粟 ,
宣。(魏《穆 妻尉 太妃 墓 志铭 》) 泽 贸干 云之 峤 。(
唐 《韩 节墓 志》)

3o)琼峰 芬 蔼之 盛 ,
璇 源绵 茂之 华 ,
炳符 简牒 , “波迁悬 (玄) 米 (渊 )”,
在 这里用 典“玄波 ”。
晋葛
事 光 篆素 者也 。(魏《元使 君墓 志序铭 》) 洪《抱 朴子 ・
论仙 》:
“蹈 炎飚而 不灼 ,
蹑 玄波而 轻步 。”

31)
遥哉遐 胄,
邈矣玄源。(魏《山君之墓铭》) 《云笈七 簸》卷九八 :
“玄波 振沧涛 ,
洪 津鼓万流 。”

32)
基 与紫宫同高,
长 源共沧海等 浚。(
魏《孙 “
峰低委粟”,
“低”
与“迁”
相对 ,
用作动词 ,
用如
固墓 志之铭 》) “抵 ”。
《广 雅 ・
释诂 一》:
“抵 ,
至 也 。”《史 记 ・
秦 始 皇本
(33)长源与滥觞并流,
高峰共削成俱远。
魏《尔 纪》:
“遂从井陉抵九原 。
”“委”,
《礼记 ・
学记》:“
三王
朱公之 墓 志铭 》) 之祭川也 ,
皆先河而后海 ,或源也 ,
或委也 ,此之谓

34)
郁矣 洪源 ,
攸 哉远 注,
如彼 天津 ,
玄流长 务 本 。”郑 玄 注 :“委 ,
流 所 聚 也 。”这 里 “委 ”与 “悬
雾。
(魏《 石使君戴夫人基志铭》) (
玄)”对举 ,
用作形容词 ,
意为“
弯 曲”。
南朝宋谢灵
(35)八 素 九 区之 理 ,
靡 不 洞其 幽 源 ;三坟 五 典 运 《登 永 嘉 绿 嶂 山 》:“涧 委 水 屡 迷 ,
林 迥 螺 逾 密 。”
之 书,故以极其宗致。 (
魏《武昭王墓志铭》) “
粟 ”,
是“涑 ”的假借 。“
粟 ”与“涑 ”古 音相 同 ,皆为 心
《说文 ・
水部 》: “渊 ,回水也 。”《广韵 ・
元韵》: 母屋部 。《
说文 ・水部》: “涑,河东有涑水。 ”《
左传 ・ 成
“源 ,
水原 日源 。”渊原 ,
又 作渊 源 ,
指水 的源 头 ,比喻 公十三年》:
“康犹不悛 ,
人我河曲 ,
伐我涑川。”
杜预
事物 的本原。 渊流 ,
犹源流。
墓志中亦多见“
源流”
和 注:“
涑水出河东闻喜县 ,西南至蒲坂县入河。”
清顾
“渊 源 ”,
如:『
8 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
山西三 ・
平阳府》:
“涑水 ,自绛

36)源流浩 汗 ,鸿波 浚於委 水 ;
基 构 隆崇 ,
长峰 县历闻喜 、 夏县 、
安 邑、猗 氏,至临晋县界 ,
合姚暹渠
迈於积石。
(魏《笱使君墓铭》) 而西 出 ,
流 经此 ,
又 西南 注于 大河 。”

37)源流广远 ,
世绪绵长,
雄 朔野 而扬 声 ,
跨列 (43)
机 边 问石 ,即寻 悬米之 源 ;
庑 下 陈金 ,共挹
代 而称 盛 。(
魏 《闾叱地 连 氏墓 志铭》) 投 醪之味 。
桔槔无火 ,
烟销卧鼓之 亭;
长笛吟风 ,


38)崇基 峻 於 维岳 ,
源 流 深於 江 汉 。
扶 疏共 邓 襟投壶之 乐。
(唐《马神威墓志》)
第 2期 王保成 :“
悬米 ”释 义 101

据墓 志载 ,
马神 威 ,
“初 以翊卫 ,
简充 羽林 飞 这里的“ 雨”, 与下旬“ 仁”相对 , 不是实指“ 下雨 ”
骑”, 因忠于 自己的岗位 , 使得“ 禁闱清澈”, “授清水 或“ 雨水”, 而是 比喻教泽 , 像雨一样润泽大地万物。
府 武 亭府 左 右 果 毅 ,
迁 冯 翊 府 上 折 冲 ”,
又 “迁 丰 州 南 朝 梁 简 文 帝 《上 大 法颂 表 》:“泽 雨 无 偏 ,
心 田受
长 史 ,又 除 叠 州 刺 史 ,
兼 充 露 谷 军 副 使 ”,累 迁 洮 、 润 。”“米 ”,与下 句 “前 ”对 举 ,
用 作 名 词 。“前 ”,是
松、
戎 三 州 都 督 。马神 威 的官 宦 生 涯一 直 是 在 唐 蕃 “
泉”的假借字 。
“前”
与“泉”,
古音相 同,
皆为从母元
边境地区度过 的 ,他是一个忠 于职守的地方行政 、 部字。
军 事长 官 。
【9
] “
雨洒传车之米 ,
仁生别扇之前(
泉)”,
实则是化
“机边问石 ,
即寻悬米之源”,借陶渊明《桃花源 用“黄香济 贫”和“伯雍种玉 ”
之典 。
《后汉书 ・黄香
记》的意蕴 ,
再现晋代古老 的石矶旁 ,
问讯渔人 ,
寻 传》:“
乃悉 以赋人 ,
课令耕种 ,时被水年饥 ,
乃分奉
找桃花源的诗人形象 ,
以此来歌颂墓志主人为追求 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 。
于是丰富之家各 出义谷 ,

安居乐业 ,
鸡犬相闻”的和平盛世而戎马一生的伟 助官禀贷 , 荒 民获全。” 《搜神记 ・ 杨伯雍》: “公 汲水
大精神 。 此句用典“ 世外桃源”, 与唐张旭 《 桃花溪》 作 义 于 坂 头 ,行 者 皆饮 之 。”这 就 是 成 语 “仁 浆 义
“隐 隐 飞桥 隔野 烟 ,石矶 西 畔 问渔 船 ”之 句 ,异 曲 同 粟 ”的 出处 ,
本 铭 用来 歌颂 墓 志 主人公 而忘 私 、
乐善
工 。因此 ,
“玄 渊 ”在这 里 暗指 “世外 桃 源”。 好施 的 高贵 品质 。
庑下陈金 ,
共 挹 投 醪 之 味 ”,
借“汉 景帝 拜 窦 婴 综 上所 述 ,
碑 刻 文献 中的“悬 米 ”,
释 为“悬 (
玄)

为大将军 ,
赐金千金 ,婴置帝所赐金于廊庑 ,任军吏 渊 ”,
应该 不误 。
取用 (
《史记 ・
魏其武安侯列传》)”
之典故 ,
赞誉墓志
主人 轻财 好施 的思想 品格 。 参 考 文献 :

44)以公剖符 ,
绰有余裕 ,
雨洒传车之米 ,
仁生 【
1]谢 翠萍.
释 “葆粮 ”与“荔米 ”【
J1.
励 耘语言 学刊 ,
201
4(2):1
96一
别扇 之 前 。(唐 《杨上 及 夫人 宗氏墓 志》)

2】吕蒙 ,
毛远明,
释“悬米”[
J1
.中国语文 ,
2011
(3):
281
—283.
据墓志载 ,
杨上 ,
字善 。
其先弘农华 阴人 ,
后代

3]刘传 鸿.
也释“悬米”[
J]
.中国语文 ,
201
2(1
):87—89.
从 官 。其 父 隋并 州 大 都 督 。其 人 志 尚 弘远 ,心识 贞

4]王 保成 .
三 国吴 简文 字研 究【
D].
合肥 :
安徽 大 学 ,
201
4:89—
明 。年 十有 一 ,
虚襟远岫 ,
玩王孙之芳草 ,
对隐士之 136.

长 松 。后 来 ,
解 褐 除 弘文 馆 学 士 ,
又 除 沛 王 文学 ,
累 【
5]黄德宽.
古 文字谱系疏证【
M].
北京 :
商 务印书馆 ,
2007:
3423—
迁左威卫长史 、 太子文学及洗马等 。 其人仁义忠信 , 3424.

温 良恭 俭 。其妻 是 隋 清池 县令 之 女 ,
虔 诚 藏藻 ,中馈 [
6]陈长安.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M].
天津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200
9.

7】[
清】董诰,
阮元,
徐松,
等.全唐文[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3.
之礼 无 亏 ,
锐想 组刎 ,
内则 之仪 允备 。

8】赵超.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M】.
天津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1992.
《释“
悬米”
》一文认为“
雨洒传车之米”中的“
米” 【
91周绍 良.
赵超’
唐代墓 志汇编续 集[
MI.
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
是“
水”之误刻 ,
并认为“
雨洒传车”
是“化用东汉百
里嵩甘雨随车之典”,
此言谬矣 。 【
责 任编 辑 :
余义 兵】

A l
dy0
f‘‘
悬米一
W angBaocheng

Chi
nes
eDe
par
tme
nt,
Chi
zho
uUni
ver
sit
y,Chi
zho
uAn
hui24
700
0)

—曲吐 TheWor
d“悬 米 ”(
Xuanmi
)f
requent
lyappear
sini
nscr
ipt
ions
,whi
chi
smi
sta
kenl
yint
erpr
etedas“
wat
er—

all
”,“米 ”(
mi)
in“悬 米 ”(
Xuanmi
)is“ ”,i
.e.“悬 渊 ”(
Xua
nyua
n)or“玄 渊”(
Xua
nyuan)
,ini
nscr
ipt
ioni
s“玄源 ”

Xua
nyuan)

Wh I ns
cri
pti
on;悬米 (
Xuanmi
);悬  ̄[
(Xuany
uan)
;玄源 (
Xuanyua
n)

You might also like